世界经济形势的认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27:18

世界经济形势的认识篇1

全会和“十一五”规划何以突出强调,要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切实把经济社会发展转移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何以突出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强调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又为什么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创新型国家?又重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等等。我们认为,这是由我国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和新情况所决定的,是势所必然,时所必致。为了搞好学习,加深理解,我们整理了有关的时代背景的部分学习资料,供参考。

一、正确认识形势

《光明日报》在2005年10月21日发表《论形势》的评论员文章指出: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就是正确认识形势,把思想统一到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形势的科学判断上来,进而把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重大战略部署上来。

科学分析和判断国内外形势,历来是我们党制定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只有准确认识国际国内的发展环境,准确认识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准确认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准确认识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的基本要求,我们才能在指导思想上形成共识,在实际工作中形成合力,才能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既定目标和任务的圆满实现。

中国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是一项伟大的实践,其中的每一个进步都是我们对世界局势与中国国情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的结果。

当今世界,和平、发展、合作仍然是时展的潮流,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产业重组和生产要素转移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蓬勃发展,世界经济正处于新一轮恢复和增长期。在此情况之下,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脱离世界经济而孤立地发展。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的并存,给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有利条件。

然而,国际风云还有云谲波诡、乱象杂陈的一面。我们应当看到,当今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东西方对峙的冷战格局解体之后,大规模战争的阴影已逐渐褪去,但局部冲突依然时有所见。同时,恐怖主义危害上升也给世界埋下了不安的隐患。我们更应当看到,当前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围绕资源、市场、技术、人才的竞争更加激烈,贸易保护主义有新的表现,发达国家在经济上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将长期存在。

面对今日之新世界,中国当谋求自身之新发展。

今天,我们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一系列重要的阶段性特征。这些阶段性特征,表明了我们正处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十一五”既是一个发展机遇期,又是一个矛盾凸显期。一方面,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之下,我国政治安定、民族团结、经济繁荣、社会进步、文化发展,全世界都看好中国。抓住战略机遇期,我们的和平发展之路前途光明,把握好黄金发展期,将为我国后面十年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机不可失,时不我待。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与市场经济改革的加速,随着我国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和分配方式的多样化,社会利益关系也日益多样化,发展不平衡的矛盾日益凸显,因而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矛盾和问题可能更复杂、更突出。

经济社会发展的这些阶段性特征,是改革与发展面临的客观形势,也是我们必须直面的具体问题。总体来看,这些特征由一系列的成就与挑战构成,每一个特征都是现代化进程中不可回避的重大问题,它们既记录了中国改革与发展的轨迹,又为我们继续前进指明了方向。深入研究和把握这些阶段性特征,是我们应对挑战、抓住机遇,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前提。

世界大势与本国国情,这是社会主义现代化路线图上必须标明的“路标”。我们面临的仍将是一个机遇和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的环境,一个总体上有利于我们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但不利因素也可能增多的环境。机遇稍纵即逝,挑战不请自来,而浪费机遇则无异于放大了挑战。正确分析形势,勇于把握机遇,我们的征途上便会少去许多荆棘。

世界经济形势的认识篇2

关键词:课程特征;大学生国际观;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如何全面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与改革工作,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针对性和吸引力、感染力,是摆在每个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面前的重大课题。本文以《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以下简称“当代”)课程为例,谈谈如何以培育大学生国际观为核心,促进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创新。

一、大学生国际观培育与“当代”课的任务特征

所谓“国际观”,一般是指在某个阶段某个国家的主流人群对外部世界的共同认识,即对国际社会的认知水平、总体评价和总体看法。本文所说的大学生国际观,是指在和平发展为时代主题的背景下,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十精神为指导的,当代大学生对国际知识、国际形势和中国外交战略的总体认知状态。

培养中国公民特别是大学生的“国际观”是当代世界和中国发展的大势所趋。随着科技进步和现代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特别是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深化,世界各国的联系日益紧密。特别是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日益成为世界政治、经济、贸易大国,中国与世界的联系在不断加强,国际化程度在不断提高。当代中国的前途命运日益紧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中国人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公民”,因此树立与当今日世界与中国和平发展的大趋势相适应的国际观已成为现实需要。

因此,在21世纪全球化深入发展,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升,特别是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和谐世界理念指导中国外交实践的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特别是“当代”课程要特别关注大学生国际观的培养问题,必须与时俱进、顺应形势、更新观念,切实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国际观。

“当代”课程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独具特色的一门课程,根据教育部2005年的高校政治理论课设置方案,该课程不仅对文科大学生开设,而且将其扩展为面向理工科学生的公共基础选修课程。它主要讲述二战后世界经济与政治发展与格局演变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观点,以及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中国历代领导集体的外交战略思想和新中国对外关系的发展。因此,“当代”课内容丰富、视野开阔,它立足中国、放眼世界,可以帮助大学生了解世界,认识世界,完善知识结构,树立正确的国际观。

作为对大学生进行国际观教育的主阵地,从教学实践中可以看出,“当代”课和其他几门政治理论课相比,有其自身特点:

(一)理论性强。“当代”课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十精神为指导,主要是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关于当代世界经济政治基本观点、中国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的教育。它不仅仅是一般的国际知识的介绍,也不是一般的形势报告,而是要通过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和思维能力,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观点去分析、研究国际问题,并得出正确的理论概括,从而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国际观。

(二)综合性强。“当代”课函盖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三大学科的基本内容,囊括政治、经济、文化、外交、军事等方面的基本知识,涉及中国以及美国、日本、欧洲、俄罗斯等世界主要力量的对外政策及相互关系。

(三)政策性强。“当代”课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我国的对外关系和对外政策。因此,要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正确把握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原则和我国对重大国际问题的立场。

(四)现实性强。“当代”课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历史讲起,直到当前活生生的国际现实。当前的中美关系、中日关系、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以及和平发展的时代主题,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建设和谐世界的战略思想等都要在课堂上反映出来。

二、大学生国际观培育与“当代”课的教学创新

对大学生进行国际知识、国际形势和中国外交战略的总体认知教育,培育大学生正确的国际观,在准确把握“当代”课程的任务、特征的基础上,要深化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与创新。

(一)正确地把握“当代”课特点,深化教学内容改革,处理好四个结合:

1.理论与政策相结合。“当代”课是一门政治理论课。但我们学习和掌握这些理论的目的,是为了用它来正确判断和分析形势,要学会这些理论原理的运用,并在此基础上理解我国当前的外交政策。如在讲述经济全球化的时候,我们要通过对全球化的来龙去脉,它的利弊得失的了解,来认识我国提出的“逐步改变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使经济全球化达到共赢和共存的目的”的战略思想。

2.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当代”课有很多篇幅要讲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经济与政治的发展历史。但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讲历史上,更重要的是讲现实。只有做到历史和现实相结合,才能使“当代”课贴近学生、贴近现实,从而受到学生的欢迎,达到我们的教学目的。

3.政治与经济相结合。“当代”课囊括政治、经济、文化、外交、军事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但经济和政治是两个最基本的领域。政治与经济相结合的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其研究工作中所贯彻的主要方法之一。[1](p.3)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起决定作用的是经济。所以,对国际政治的认识有赖于对世界经济运动的认识。因此,不能单从外交现象或政策本身分析国际问题,而应致力于挖掘国际事件的经济根源。

4.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结合。2004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要联系大学生的思想实际,把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结合起来。要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过程中,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提高政治觉悟。面对新形势,作为思想教育主阵地之一的“当代”课,应把转变学生的思想,即解决学生在政治思想方面遇到的重大的实际问题作为重点,必须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形势,正确认识中国国情,必须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国际观,正确认识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以便将来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要根据大学生的认知特点不断改进和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艺术

2005年3月《〈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中明确指出要“加强教学方法的研究,优化教学手段,实现立体化教学”。任何单一的教学方法都有其局限性,只有实施“立体化”教学方法,才能扬长避短,发挥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优势。

具体来说,以培育大学生国际观为核心,“当代”课的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主要包括:

1.实施专题教学。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要把系统教学与专题教育结合起来。根据多年的教学改革的实践,我们感到,在课堂上组织专题教学,是贯彻“学马列要精,要管用”方针的有效措施。它有助于处理好学科体系与教学体系、理论性与针对性、思想性与知识性的关系。专题教育突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现实性、时代感、针对性,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可以大大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教育的实效。

值得注意的是,专题教育不是脱离教学大纲和教材,而是对它的深入、丰富与完善。确定专题大纲和专题内容,既不能漫无边际,也不能随意取舍。应遵循的原则是,既要与统编教材在基本体例和基本观点上保持一致,又能紧密结合党的创新理论、社会发展现实和学生思想实际,集思想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为一体。[2]专题本身也可以有大有小,灵活多样,自成体系,有一定的深度广度,深受学生欢迎。

2.开展读书活动。开展此项活动,其关键是教师能挑选出反映本学科主要内容、有代表性的一些著作。在“当代”课中,我们要求学生除了阅读、邓小平、、的经典著作和讲话以及党的重要文献外,还要求学生阅读一些关于国际政治经济、外交战略等方面的专著,既学习理论文献,又掌握人文知识。在阅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写出读书报告,可以开阔学生视野,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

3.搞好主题讨论。我们在对大学生讲授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时,必须面对对现实生活中出现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有些问题,教师可以直接讲授,有些问题可以安排学生进行主题讨论。如“经济全球化:如何达到共赢与共存?”、“世界格局演变与中国外交战略转折”等。实践证明,通过开展主题讨论活动,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激发同学们积极关注国际时势,引导、帮助大学生回答理论上的困惑,解决思想上的疑虑,形成教学一体、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

4.使用现代技术。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要制订加速发展电视、广播等现代化教育手段的措施,这是多快好省发展教育事业的重要途径,必须引起充分的重视。”[3](p.65)现在,由于教学条件的极大改善,多媒体教学技术已在课堂上普遍使用,教学手段已经基本实现了现代化。为此,我们积极地开发了“当代”课的多媒体教学课件。该课件图文并茂,形象生动,受到了学生的广泛好评,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要把教学内容的改革和教学方法的创新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以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李景治,林.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世界经济形势的认识篇3

1.以“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为例,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2.以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及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为例,认识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趋势。

3.了解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由来和发展,认识它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了解中国参加世界贸易组织的史实,认识其影响和作用

二、2013年高考预测

全球化是当今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从高考历史考试不回避热点、以问题为中心的命题特点看,世界市场的形成和经济的全球化将越来越成为2010年高考历史命题的重点和亮点,成为世界史新的、最主要的学科主体知识。

(1)应把握二战初期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条件、组织成分及其历史作用。

(2)分析比较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三个经济区域集团形成的原因、宗旨、目标、发展程度的重大影响。

(3)理解把握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原因、表现及作用。

三、知识要点梳理

要点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知识归纳】1944年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美国在战后国际金融领域的主导地位,美元处于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中心地位,为美国进行对外经济扩张提供了有利条件。1945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成立,既有助于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也使以美国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最终建立起来。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评价要一分为二,布雷顿森林体系一方面加强了美国对世界金融的支配;另一方面,客观上促进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特别提醒】根据《布雷顿森林协定》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形成布雷顿森林体系,它是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一部分,不要误以为布雷顿森林体系就是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因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关贸总协定构成。另一方面,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评价要一分为二,不要因为它加强了美国对世界金融的支配就否定其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所起的作用。

要点二: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进程

【知识归纳】经济区域集团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地理位置邻近的若干国家,通过一系列协议和条约建立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其发展进程是,二战以后出现,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和国际经济竞争的日益加剧,经济区域集团化迅速发展。目前,各种不同层次的区域经济集团遍布全球。其中,对世界经济影响最大的是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等三大区域集团。

【特别提醒】世界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集团化都是当今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经济区域集团化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推动世界经济的全球化。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经济区域集团化得到迅速发展。学习过程中要把握三大区域经济集团的形成过程、作用影响等

要点三:世界贸易组织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

【知识归纳】世界贸易组织是从关贸总协定发展而来的,1995年正式成立。虽然关贸总协定自生效以来对推动世界贸易的发展、抑制贸易保护主义、促进贸易自由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各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国际贸易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新的形势对国际贸易规则提出了新的要求。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标志着世界贸易朝着规范化的方向进一步发展。世贸组织的规定对所有成员国的贸易活动都有严格的法律约束力,成员国必须进行相应的规范调整,《世界贸易组织协议》规定所有成员需要保证其法律、法规和行政诉讼程序符合《世界贸易组织协议》规定的义务。

【特别提醒】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标志着世界贸易朝着规范化的方向进一步发展,规范世界贸易,在世界市场上共用一个规则,有利于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进一步推动经济的全球化。但也应看到必然会加剧国际经济的竞争,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不利地位。学习时要注意理解。

要点四: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影响和作用

【知识归纳】中国改革开放之后,面对世界经济日益全球化的趋势,认识到中国的经济发展离不开世界经济的发展,开始了恢复中国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的申请工作。1984年,中国获得了观察员地位。1986年,中国正式提出恢复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的申请。由于少数西方缔约国的阻挠,在关贸总协定被世界贸易组织取代之前,中国没能完成这个任务。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后,中国开始了加入世贸组织的申请工作。经过不懈的努力,中国于2001年12月正式加入世贸组织。加入世贸组织是中国融入世界经济,适应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必然选择,但中国也要面对外国商品和企业的竞争压力。

【特别提醒】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具有极为广泛的影响,主要表现在:(1)对中国和世界而言都是“双赢”甚至是“多赢”;(2)体现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强大的综合国力;(3)给中国带来巨大的压力和挑战,需要中国企业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以适应新的国际形势。

要点五:《关税和贸易总协定》的作用

【知识归纳】《关税与贸易总协定》虽然只是一个国际性的多边贸易协定,而非一个正式的国际经济组织,但是它一直发挥着国际组织的作用。关贸总协定致力于彼此减让关税及消除各种形式的贸易壁垒及解决国际贸易争端等方面的工作,有力地推动了国际贸易和世界经济的发展。关贸总协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构成了战后世界贸易、货币和金融的三大支柱,这标志着战后世界经济已经朝着制度化、体系化方向发展。

【特别提醒】《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是一个非正式的国际经济组织,但其对国际贸易和世界经济的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应充分肯定。特别是关贸总协定确定的宗旨和原则,对当代世界经济发展仍然有重要意义。

要点六:经济区域集团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知识归纳】经济区域集团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地理位置邻近的若干国家,通过一系列协议和条约建立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它们通过正式协议,在诸成员国之间消除人为的贸易壁垒,统一贸易规章形成内部统一的市场机制或贸易体系,它实行比世贸组织更严格的纪律,相互提供更高的优惠,促使生产要素尽可能在本组成员国地区流通,以达到加速本地区经济发展,实现成员国共同繁荣的目的。它有一定的保护倾向,但各区域化组织经常通过谈判制定相关的制度和政策,努力跳出狭小范围,使各国经济逐渐参与并融入世界经济关系中,推动世界范围内经济的发展进一步联系、融合,从而促使世界经济走上一体化。因此经济区域集团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特别提醒】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影响要从三个方面去归纳:①加入区域集团会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②促进本地区经济的发展。③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同时,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导致政治思想文化各方面的变化,要注意理解。

要点七:对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的理解

【知识归纳】由于西方发达国家在资金、技术、市场机制等方面占有明显优势,而经济全球化又是在西方发展模式推动下发展的,因此,当前的经济全球化进程具有明显的资本主义特征,从而使全球化所创造的财富不能公平合理地分配,导致全球贫富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进一步扩大。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一方面促进各种生产要素实现最佳的配置,推动世界经济增长,传播新技术,提高各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一部分国家的,威胁这些国家的经济和社会稳定。当前关于经济全球化问题的争论的焦点是,全球化是为少数富人服务,还是为全人类的共同利益服务。从目前来看,经济全球化给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带来的机遇和风险是不对等的,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要想消除经济全球化的弊端,只有通过积极参与,争取在全球化进程中维护自身的权利,改革现行的不合理游戏规则,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和经济新秩序。

【误区警示】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我们应积极应对,趋利避害。但对发展中国家反全球化的事件也要有正确的认识,不能一概否定。

四、2012年高考链接

1.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例1(2012年高考广东卷)1962年法国某报纸说,戴高乐总统应该时刻准备亮出持有的大量美元这张外交王牌,通过向美国购买黄金而对其施压。美国政府对此颇为重视,认为“法国持有的美元所表现的既是一个政治问题,也是一个经济问题”。这反映了()

①世界的多极化趋势②不结盟运动的发展③布雷顿森林体系面临挑战④法国抵制马歇尔计划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欧美关系。材料体现了法国向美国的挑战和欧洲力量的崛起,①正确;材料没有体现不结盟运动,②不正确;布雷顿森林体系规定美元与黄金挂钩,美国对法国用美元购买黄金一事重视,说明这一体系面临挑战,③正确;马歇尔计划持续了4个财政年度,1962年早已结束,④不正确。答案:B

例2(2012年高考江苏卷)二战后初期,作为布雷顿森林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世界银行,其筹措资金的主要来源是美国。根据协议规定,借贷国在使用贷款时须由世界银行的代表监督,其用途主要是购买美国商品。这表明布雷顿森林体系()

①妨碍了经济全球化进程②有利于美国对外经济的扩张③导致世界经济畸形发展④强化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支配地位

a.①②③B.①③C.②④D.②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史料阅读与分析的能力,考查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解题关键在于材料突出美国与世界银行的关系。美国在世界银行中股份最多,对于二战后美国对外经济扩张和在国际金融领域的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布雷顿森林体系规范了世界金融秩序,促进全球化发展,所以①③错误。答案:C

2.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及全球化。

①金砖国家经济都持续高速增长②金砖国家整体经济增长率超过发达经济体③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迅速④新兴经济体的崛起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解析:本题以金砖国家经济增长率与其他主要经济体的比较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提取图片有效信息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从题干中可以看出2009年俄罗斯、巴西经济都是负增长,故①错误,排除a、B两项;③与题干没有直接关联,排除D项,答案选C项。

例4(2012年高考江苏卷)漫画多以含蓄、隐晦的方式评说世事。右图是2000年出现的新闻漫画《最后的贵族》。该漫画反映了()

a.中国加入wto与国内企业的长远利益相违背

B.中国申请加入wto旨在打破某些企业的垄断

C.加入wto后中国一些企业有望增强垄断地位

D.加入wto后中国企业将面临激烈竞争与挑战

解析:本题考查对漫画史料的阅读与分析能力,考查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解题关键在于漫画中垄断企业惧怕wto,说明中国有实力的企业对wto存在担心,害怕受到冲击,说明加入wto后中国企业面临激烈的竞争压力,机遇与挑战并存。中国加入wto是为了中国企业的长远发展,是为了促进中国企业提高质量与水平,所以a、B两项错误;C项与史实相违背。答案:D

例5(2012年高考课标全国卷)下图为世界贸易中国家和地区所占份额示意图。它反映出()

a.关贸总协定维持了世界贸易秩序的基本稳定

B.率先进行新技术革命的国家贸易量增加

C.20世纪世界经济重心的转移趋势

D.多极化趋势取代了冷战时期的世界格局

解析:本题考查图表数据材料的解读能力,考查二战后世界经济变化。解题关键在于比较两个数据图,找出其差异。1995年,世界贸易中的变化主要表现为亚洲发展中国家、日本比重上升,非洲与其他工业国比重下降,体现了世界经济重心的转移趋势。关贸总协定对于世界贸易秩序的维护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a项;率先进行新技术革命的国家不是亚洲发展中国家,排除B项;材料介绍的是国际贸易的内容,且多极化是发展趋势,尚未形成,排除D项。答案:C

例6(2012年高考天津卷)下图中,一个科威特人脚穿网球鞋,背驮电视机,穿过满是欧美消费品的街道。图片反映了()

①经济全球化的趋势②全球性的文化渗透③发展中国家是经济全球化最大受益者④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有力的推动者

a.①②B.①④C.②④D.③④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当今的经济全球化趋势。从材料提供的信息“脚穿网球鞋,背驮电视机,穿过满是欧美消费品的街道”可以看出当今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从另一个角度看就是全球性的文化渗透,①②正确。但仅从这些信息分析,无法得出③④的结论。故选a项。

例7(2012年高考广东卷)芸芸众生的日常生活是历史的重要内容,从中可见社会变迁的轨迹。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6世纪,美洲的一种辛辣调味品传入欧洲,为欧洲饮食带来新的味道,颇受欢迎,被称为“西班牙胡椒”。到17世纪,欧洲人能够在餐桌上品尝到来自海外的美味,主要是荷兰人的功劳。

――据《欧洲文化史》等

材料二“(清末)旧工业之衰落日甚一日。今试任入一人家,观其日常所服用者,无论为必要品为奢侈品,其来自他国者恒十而八九。”

――《饮冰室合集》

材料三2005年底,美国财经记者莎拉发现,自己家里的鞋、袜子、玩具、台灯等用品都产自中国,其他普通美国家庭亦大多如此。

――据《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

(1)材料一描述的现象出现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旧工业”指什么?简要说明其衰落与工业革命的历史关联。

(3)材料三中莎拉发现的现象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是无法想象的,为什么?中国产品后来大量进入普通美国家庭的历史原因有哪些?

解析: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以来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问题(1)结合时间16、17世纪可知原因有新航路开辟、西班牙和荷兰的殖民扩张。问题(2)中的第一小问的“旧工业”是指中国的家庭手工业,第二小问原因应结合工业革命后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作答。问题(3)中的原因应从政治、经济等方面综合考虑。

答案:(1)新航路开辟,西班牙对美洲殖民扩张和掠夺,17世纪荷兰成为“海上马车夫”。

(2)传统手工业。英法等国通过工业革命成为工业国家;对外扩张,中国遭到侵略;采用机器大生产的洋货物美价廉,涌入中国,传统手工业受到严重冲击。

(3)20世纪五六十年代处于冷战时期,中美两国彼此敌对;中国经济相对落后。70年代以后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中国改革开放,成为制造业大国;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五、最新模拟练一练

1.(2012年哈尔滨期末)1947年后的40多年里,发达国家的平均关税从36%减到4.7%,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平均关税在同期也下降到13%。世界贸易总额增长了10倍以上。这主要得益于()

a.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B.联合国的成立

C.关贸总协定的生效D.经济全球化的推动

2.(2012年青岛期末)1949年初,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表声明:“美国现在正以经济方式向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渗透,因此,我们不得不采取必要的措施对其回击,以巩固我们的社会主义阵营。”材料中的“美国现在正以经济方式向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渗透”表现为()

a.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B.实施马歇尔计划

C.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

D.签署《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3.(2012年黄冈期末)七国集团2011年3月18日联手干预外汇市场,以遏制日本大地震后日元对美元急剧升值势头。分析人士指出,欧美应日本要求,一改对干预外汇市场惯常持有的谨慎姿态,宣布联手干预汇市,主要是出于担心日元进一步升值给日本经济及全球经济带来负面影响。这主要是由于()

a.日本大地震对日本经济造成了重创

B.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经济相互依赖加深

C.外汇市场的稳定关系到各国经济稳定

D.各国自觉、主动地帮助日本抗震救灾

4.(2012年南京一模)下表是《全世界区域性经济合作和一体化组织地区分布统计表》(1996年),从中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区域集团化是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唯一趋势

B.欧盟是当今世界跨区域最大的区域经济集团

C.区域集团化地区分布极不平衡

D.发达国家是区域经济集团化的最大受益者

5.(2012年太原调研)经济区域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本组织)决心实现他们经济的强大和同步发展并依据本条约的规定建立一个包含一种单一及稳定的货币的经济和货币联盟;决定在完善内部市场、加强团结和环境保护范围内,为了他们人民的目的,促进经济和社会进步,并实行确保其他领域进步同经济一体化相适应的政策;决心建立他们国家国民共同的公民身份;决心实行一项包括最终构建共同防务政策的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通过本条约引入关于司法和国内事务的规定,在保障他们人民和国家安全的同时,重新肯定促进人员自由流动的目标……

――《马斯特里赫特条约》

材料三(该组织)各种活动均建立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协商一致、自主自愿”的基础上的,各成员拥有完全的经济和管理的决策权。它是通过成员间的一系列会议,在自愿的基础上协商一致,以声明、宣言的形式作出承诺,推动合作。这种承诺,各成员没有义务和责任来履行,因为它不是立法式的或指令性的硬性规定,对成员不具强制性……在注重发展区域经济合作的基础上,尊重各成员的经济利益,力求与国际惯例、国际市场的体制接轨。同时,允许成员与非成员的经济合作。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教师用书

(1)材料一所示图片分别为两个区域化组织的标志,简要说明这两个组织在成员构成上的差异。

(2)材料二、三的内容依次对应材料一图(a)、图(b)所代表的组织,据此分别概括图(a)、图(b)所代表组织的合作特点。

(3)从促进经济全球化的角度看,你更赞同上述哪一种合作模式?简要说明理由。

练一练答案与解析:

1.解析:1947年成立的关贸总协定,其宗旨是降低关税,减少贸易壁垒,在实施互惠和非歧视的基础上实现国际贸易自由化,它客观上创造一个自由贸易的环境,推动了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均与材料无关,排除。答案:C

2.解析:二战后,美国为了帮助西欧恢复经济,开始实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的对欧洲经济援助计划,以扶持和控制西欧国家。同时,美、英等西方国家还企图用马歇尔计划拉拢东欧国家,但遭到拒绝。由此可知B项符合题意。答案:B

3.解析:材料关键是“出于担心日元进一步升值给日本经济及全球经济带来负面影响”,说明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使各国经济相互依赖加深。B项符合题意。答案:B

4.解析:经济全球化也是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a项错误;亚太经合组织是当今世界跨区域最大的区域经济集团,B项错误;发达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D项错误;从分布统计表可以看出区域集团化地区分布极不平衡,C项正确。答案:C

5.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欧盟和亚太经合组织的认识和评价。解答问题(1),首先要知道图(a)和图(b)分别是欧盟和亚太经合组织;“成员构成上的差异”主要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考虑回答。问题(2),欧盟合作领域广,且有高度统一性,而亚太经合组织只是涉及经济领域,统一性相对较弱。问题(3)属于开放性题目,回答哪种合作模式都可,主要是言之有理。

答案:(1)图(a)所代表的组织:组成成员主要为发达国家,各成员之间差异性相对较小。

图(b)所代表的组织:组成成员既包括世界最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也包括大量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各成员之间差异性明显。

(2)图(a)所代表的组织:合作领域涉及货币、市场、环境保护、司法、国家安全等多方面;具有高度统一性。图(b)所代表的组织:合作领域只是涉及经济领域;而且合作松散、相对开放,统一性相对较弱。

(3)赞同图(a)所代表组织的合作模式。因为它的合作领域广泛,一体化程度高,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而图(b)所代表组织的合作模式合作领域单一,且较松散,离全球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赞同图(b)所代表组织的合作模式。因为它的一体化程度较低,且具有开放性,因而更有利于经济的全球化;而图(a)所代表组织的合作模式高度一体化,具有较高的排外性,不利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世界经济形势的认识篇4

一、立足社会实践做到与教材内容的有机结合

世界意识教育在社会发展历程中,不仅体现在国际格局和社会生产力等领域,还与科技对自然环境和社会变迁息息相关,这是高中历史教学的特色优势和课程特征。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世界意识教育,教师首先应立足与社会实践活动,做到教育同教材内容的有机结合。世界意识要面向全球和整个人类,高中历史教师需引领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在促进在促进经济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同时,也能够为生态环境和人类生活带来重大影响。

举个例子,在“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带领学生了解经济全球化历史进程概况,分析经济全球化的原因、表现、影响,理解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及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为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这部分知识内容和实现世界意识教育,教师可引领学生利用社会实践中的一些经济全球化现象实例,诸如跨国公司的出现、世贸组织的成立和国际贸易的频繁等,帮助他们正确理解经济全球化的本质及利弊。之后,教师可让学生将我国的经济发展现状和世界经济发展背景相结合,通过立足于当今社会和密切联系现实,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展开讨论式教学,引导他们关注现实生活中的经济问题。

二、拓宽学生知识视野积极融入世界发展潮流

在新时代背景下,固守国门、固步自封的国家不仅难以跟上时代的脚步和世界发展潮流,还会遭到淘汰或其他国家的欺凌。在高中历史课程教学实践渗透世界意识教育,教师需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引导他们积极了解与融入到世界发展潮流中,紧跟时代的步伐真正形成世界意识。原因在于要想实现祖国的国力强大、繁荣昌盛,以及和世界经济的发展步伐保持一致,高中生在学习历史知识过程中要拓展实验,同世界主动融合。

例如,在进行“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教学时,为促进国家的发展,我国在改革开放初期就提出“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目的是紧跟世界发展的潮流,突出教育的重要性和作用。教师可先让学生认真探究“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背景、过程和特点”,重点是讨论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国际、国内背景。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化,当我国在面临自然资源匮乏、人类和大自然发生矛盾时,又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人类和大自然的和谐共处、合理开采和使用自然资源,关注生态环境的建设;当遇到香港、澳门、台湾问题时,我国提出“一国两制”的方针政策,目的是维护祖国领土的统一。

三、借助世界意识教育提升学生建设祖国认识

当前,国际化、网络化和全球化成为新的发展潮流,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国和国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根据实践证明,只有国家之间相互交流和依存才可发展本国的经济,任何国家的发展和壮大仅靠自己是难以实现先。为此,高中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世界意识教育,应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世界意识的内涵和作用,提升他??对建设祖国的进一步认识,并意识到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事业,在祖国建设中要增强和其他国家的联系。

比如,在学习第一次中英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的近代史和现代史过程中,教师需教导学生认识到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已经紧密结合在一起,无论是探索史还是抗争史、屈辱史,我国历史都难以脱离世界历史而独立存在。像鸦片战争爆发的起因是英国在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需要一个广大的市场来出口货品,当时的中国整好符合该条件,可成为英国商品的出口地。不过我国出口的瓷器、丝绸和茶叶等在欧洲市场相当受欢迎,英国出来的尼绒和羊毛在我国市场则不受青睐,于是英国便向中国走私鸦片,以此满足其追求经济效益的欲望。教师可借此培养学生的世界意识,并认识到只有祖国强大才不受欺负。

世界经济形势的认识篇5

我将从如何面对全球问题的角度来谈谈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世界意识。

世界意识,又称全球意识、国际意识,指的是站在世界的高度了解世界历史和当今国际形势。我认为世界意识体现为以人类共同利益意识为核心的对外开放意识和国际合作意识。

1.人类共同利益意识

即共同利益的问题。当前,所谓全人类的共同利益主要是由全球性问题的出现而凸显的,因为全球问题反映了当代人类在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和人类自身发展所出现的危机。这些问题与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无关,也并非发达或不发达所能逃避的。解决这些共同的问题,涉及全人类共同的当前利益,也决定着全人类共同的未来利益。全球问题的“全球性”不仅表现为其存在方式的全球性,而且表现为解决问题所必须采取的全球性行动。因此,加强世界范围的合作,共同推进全球问题的解决,实际上就是维护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只有这样,才有可能确保本国经济的繁荣和持续发展,同时带来世界的繁荣和安定。

2.对外开放的意识

当今世界是一个联系日益紧密的有机整体,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与世隔绝,孤芳自赏。中国近现代的历史发展已给了我们深刻的教训,我们不能因中国是一个大国而妄自尊大,也不能因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而妄自菲薄。经济全球化是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而产生的客观趋势,除了正视和积极参与之外,我们别无选择,我们决不能因为全球化可能会给我们带来风险,全球性问题的不断出现就置身事外、敬而远之。中国要发展、要进步、要富强,就必须对外开放,加强与世界各国的经济、科技、文化的交流与合作,吸收和借鉴一切先进的东西。所以我们必须树立起全球意识,以世界的眼光、以积极的姿态加入全球化进程。当然面对机遇和挑战时,我们必须树立积极辩证防范风险的意识,在竞争中增强实力,在经济全球化潮流中不断拓宽改革开放、加快发展的空间。

3.国际合作意识

人类全球问题的出现不仅与世界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的全球化密切联系,更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息息相关。这些人类共同的问题滥觞于“近代资本主义的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帝国主义的对外扩张”,二战后全球问题向着更为多样化和深刻化的方向发展。当这一系列决定人类共同命运的全球问题越来越严峻地摆在我们面前时,我们首先能做的就是树立一种积极、开放、客观的世界意识。

高中生正处于道德观、社会价值观生成、确立的关键时期,也是世界意识培养的重要时期。世界意识教育属于跨文化教育范畴,是一种跨文化的理解教育。它不是一种简单的对对方文化差异的理解和尊重,而作为一种完整和可操作的教育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除了要了解国际知识,形成国际性技能和能力外,还要形成国际理解的态度,从而从全人类利益、全球观点出发考虑问题,具有较高的国际责任感,提高国际意识。在此过程中,通过高中历史教学展开对学生世界意识的培养是值得我们尝试和探索的。

在目前的高中历史教学中,我们可以自然地结合教材所提供的素材,适时找到一些进行世界意识教育的有机结合点。

在世界近现代史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许多全球问题的渊源和表现。如关于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我们往往侧重于社会生产力、社会结构和国际格局的角度的分析,科技革命所带来的环境方面的影响则很少涉及,而这一点恰是渗透世界意识教育的很好载体。在科技发展的同时,扩大了人与自然的分离,激化了人与自然间的矛盾,同时也加剧了人对其周围自然环境的破坏。科技负效应是全球问题形成的重要原因,也是全球问题的重要表现。而其负效应最终是否产生或以何种程度体现,这取决于科技的发明者和使用者的科技道德素质和国际责任感。如前苏联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和伊拉克在第一次海湾战争中焚烧科威特油田带来的全球生态灾难就是极为惨痛的教训。

其中从历史的角度去关注全球社会问题能引发学生对世界意识有益的思考。如霸权主义问题、民族主义问题,这些问题所带来的世界性的冲突和灾难,要求人类具有全球合作精神来共同面对,共同反对大国霸权主义和狭隘的民族主义,以维护全人类共同利益。在历史教学中印巴关系问题,阿以和平进程问题,朝鲜半岛统一问题,这些问题的源头在哪里?这些问题又将朝着怎样的态势发展?我们就应该站在全人类的立场上,帮助学生构建起认识的桥梁,适时渗透世界意识的教育。

如在讲到“亚洲经济发展”这一节时,我们同样能找到一些结合点。教材重点关注的是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和内在原因。针对这些国家经济发展的问题,很多学生就自然谈到了突如其来的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如何帮助学生通过已掌握的历史知识来把握这现实的变革,我认为很具现实意义,也是培养学生世界意识的好机会。通过对亚洲金融危机的思考和探讨,学生能认识到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只要一国的经济或金融出了问题,不仅其影响往往会超出国界,而且会通过价格、利率、汇率、股价等机制,把“风险”或“危机”也“传导”、“扩散”到本地区其他国家甚至更远,酿成地区性甚至是世界性的“风险”或“危机”。而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政府在这次危机中表现出极大的地区责任感,对亚洲的经济稳定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因此受到世界的一致赞誉,令中国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大大提高。所以各国只有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加强国际合作,才能促进共同发展,应付各种危机,这就要求学生具备世界意识。

世界经济形势的认识篇6

一、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观与经济全球化的基本特征

经济全球化的基本特点一般有两层含义:人类不断打破地域、民族、制度、文化障碍进行交往的进程;各国经济形成不可分割的全球有机整体的进程与趋势。国内有学者认为,15世纪的地理大发现,“拓展了世界市场,揭开了全球化进程的序幕”,全球化进程应与资本主义进程“属于同一过程”,因为两者有着“时间上的契合性与历史的同步性”。(注:宋士昌、李荣海《全球化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

经济全球化进程究竟在何时启动,争论不少。其实,这应依据客观的历史与经济全球化基本特征的出现而定。如果我们从世界文明史的进展及以上经济全球化的第一层定义出发,那么很容易得出结论:经济全球化进程并不与资本主义进程同步。因为在世界文明史的进程中,各民族打破地域、民族、制度、文化障碍,进行交往,并不是始自15世纪的地理大发现。早在资本主义产生之前,不同民族之间就采取各种方式相互交往。不同民族之间相互交往,既包括和平方式,例如,不同民族间的产品贸易、外交和文化交往;也包括战争方式,如掠夺、侵略和征服。马克思曾指出,“战争本身还是一种经常的交往形式”,应“被看作是历史的动力”。

如果从以上经济全球化的第二层定义出发,以各国经济形成不可分割的全球有机整体作为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启动标志,那么同样可以得出经济全球化进程与资本主义进程不同步的结论。因为各国经济形成不可分割的全球有机整体,只有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时才有可能。而统一的商品、劳动力、资本的世界市场,直到工业革命进入高潮之时的19世纪中叶才形成。既然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直到19世纪中叶才形成,这时各国经济才初步形成全球有机整体,经济全球化才有可能启动,那么,15世纪的地理大发现“揭开了全球化进程的序幕”的论点,就难以自圆其说。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观内容十分丰富,贯穿在众多的专著中。但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主义原理》、《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代表性著作中有较集中的论述。如果我们完整阅读这些文献,就会发现,马克思主要是在论及大工业的历史作用时,提出其“世界历史”观的。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文中论及机器大工业的伟大历史作用时强调,是它引起广泛的社会分工与商品交换,促成了统一的世界市场,从而把一切民族与国家联成一体,是“它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一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各国以往自然经济形成的闭关自守状态”。(注:宋士昌、李荣海《全球化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值得注意的是,马克思的这段话的主语“它”,应是机器大工业!但是,国内有的学者却认为,从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观,可得出资本主义“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的结论,因此,“世界历史”进程与资本主义进程相同,也与经济全球化进程等同。(注:宋士昌、李荣海《全球化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

这种理解与以上《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引文的意思以及全文内容的原意并不相符,因为资本主义进程,并不能与机器大工业等同,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在机器大工业发生前,已有两三百年的历史。根据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观,不是资本主义“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而是18世纪后期的工业革命启动了“世界历史”。但是直到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进入高潮时,“世界历史”发展了,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了,经济全球化进程才启动。可见,马克思关于由机器大工业启动的“世界历史”进程与资本主义进程以及全球化进程并不重合。总之,应依据世界文明史,以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观为指导,理顺资本主义进程、“世界历史”进程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三者之间的关系,为全球化问题的讨论夯实基础。

就全球经济的联系与制度安排而言,经济全球化进程一般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世纪中期,工业化进入高潮,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经济全球化开始启动。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商品、劳动力和资本的全球性流动。西方少数工业化国家完全依赖世界市场,大多数非工业化国家并不完全依赖世界市场,不少国家仍处于自给自足的经济状态之中。因此,这一阶段的经济全球化程度较低。

第二阶段。二战以后,新科技革命将工业化进程引向新高潮,五六十年代资本主义生产力进入“黄金发展”时期,经济全球化的程度提高,不但制度安排基本完成,包括国际金融及国际贸易机构与体制建立并完善,而且经济全球化的物质载体已具备,跨国公司大量涌现。但是东西方冷战与“两个平行市场”的存在,使这一阶段的经济全球化进程严重受阻,因此,完全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并没有出现,充其量只出现了经济“半球化”现象。

第三阶段。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新科技革命进入信息革命时代,工业化社会向后工业化社会转型。出现了全球的制度创新与扩散,以及跨国公司的更大规模的渗透,企业经营国际化程度普遍提高,新自由主义思潮盛行,资本的国际流动借助因特网而速度空前、规模巨大,经济全球化程度空前提高。由于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及亚洲一些国家仍处在经济全球化的“边缘状态”,因此,至今完全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仍没有实现。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仍然很漫长。

二、经济全球化、“世界历史”与社会主义运动

经济全球化与社会主义运动,是全球化讨论中的一个热点。有的国内学者认为,“‘世界历史’或全球化”,“是社会主义生存和发展的客观条件与历史根据”,(注:宋士昌、李荣海《全球化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是社会主义理论产生与实践展开的条件”,“其发展趋势在根本上与社会主义的趋势完全一致”,“并包摄社会主义价值原则”。(注:宋士昌、李荣海《全球化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其基本论据是:

(1)世界历史形成,为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创立提供了条件;

(2)资本主义的“负面效应”与“世界历史的进步性”,将落后国家推向社会主义;

(3)由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不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其内在的矛盾与危机必将导致无产阶级革命。经济全球化没有消解这些矛盾,也不能改变其灭亡的命运,但是资本主义可以“在全球化中转移自身矛盾,由此延缓它的存在。”而“社会主义则将以其历史逻辑的力量,最终取得全球的胜利”。(注:宋士昌、李荣海《全球化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

(4)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与世界市场将把各国无产阶级联在一起,使无产阶级革命“具有全球性性质”。马克思说过,“共产主义革命将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的革命”,“它是世界性的革命,所以将有世界性的活动场所。”(注:宋士昌、李荣海《全球化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因此,由马克思“世界历史”观,可得出社会主义必胜的结论。

以上的观点与推论是否站得住脚,值得逐一推敲;同时有必要认真核对一下,其中引用的马克思的有关论述是否准确,其基本理论依据是否准确无误。

首先,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固然离不开经典作家对资本主义现实的批判。但是,20世纪的世界历史表明,资本主义主导着世界体系和经济全球化进程,大多数落后国家尽管深受资本主义剥削与压迫之苦,但在二战后还是选择了资本主义道路。

历史昭示,落后国家要在资本主义主导的世界体系中选择社会主义的现代化道路,往往需要某些相应的国际条件和一定的国内社会条件。当国际资本主义处于空前危机而国内社会处于历史转折时,例如,帝国主义陷入两次世界大战时,落后国家选择社会主义道路,才有可能取得重大成功或突破的机会。一战中,出现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二战后,出现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在通常状况下,仅仅依靠资本主义的“负面效应”与“世界历史的进步性”,并不可能将落后国家推向社会主义。在21世纪更是如此。战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教训很多,其中,一些落后国家在一定的内外历史条件下,尽管跨越了“卡夫丁峡谷”,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但是普遍忽视了对资本主义文明的扬弃与利用,过度强调与资本主义制度及意识形态划清界限,排斥市场经济,完全否认了对现存社会主义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结果付出沉重的代价。剧变的惨痛教训令人深思。

其次,资本主义既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能转移内部矛盾,延缓生存期,那么如何理解全球化是“社会主义生存和发展的客观条件与历史根据”的结论?如何推导出全球化“发展趋势在根本上与社会主义的趋势完全一致”(注:宋士昌、李荣海《全球化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的论点?显然这一推论过于简单牵强。

第三,仅仅用社会主义自身的“历史逻辑的力量”这一抽象的概念,得出社会主义“最终取得全球的胜利”的结论,尚不具有充分的说服力。(注:宋士昌、李荣海《全球化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

社会主义自身的“历史逻辑的力量”是什么?必须加以明确的阐述。国内有的学者,引用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共产主义革命将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的革命”,“它是世界性的革命,所以将有世界性的活动场所”的论点,以证明经济全球化必然导致资本主义灭亡和社会主义胜利的结论,其实并不恰当。因为这两句话出自马克思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与恩格斯的《共产主义原理》,而这段论述的基本论点,却是恩格斯晚年郑重声明放弃的过时论点。

在《共产主义原理》中,恩格斯在回答单个国家能否发生无产阶级革命的问题时,说:“不能”,“共产主义革命将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的革命,而是将在一切文明国家里,至少在英国、美国、法国、德国同时发生的革命,……共产主义革命也会大大影响世界上其他国家,会完全改变并大大加速它们原来的发展进程。它是世界性的革命,所以将有世界性的活动场所。”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也有同样含义的话:机器大工业与世界市场会扩大交往,“交往的任何扩大都会消灭地域性的共产主义。共产主义只有作为占统治地位的各民族‘立即’同时发生的行动才可能是经验的,而这是以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和与此有关的交往的普遍发展为前提的。”

值得注意的是,这两篇文章都是马恩在1848年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爆发之前写的。当时他们设想,机器大工业与世界市场已将所有“文明国家”的经济联成一体,同时造就了相同的社会阶级状况: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对立。世界市场已把这些国家的无产阶级联合起来,并消灭了他们的地域性特征,一旦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就可能使所有工业国的无产阶级同时行动起来,至少在英国、美国、法国、德国同时爆发世界性的无产阶级革命,实现世界共产主义革命的目标。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观,曾与此论点相关。但是,1848年资产阶级革命爆发以后的事实却与马恩的这一判断并不一样。1895年恩格斯临终前,根据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新情况,在《<法兰西阶级斗争>一书导言》中郑重宣布,放弃半个世纪前的“所有‘文明国家’同时爆发革命”的论点。他认为,“历史清楚的表明,当时欧洲大陆经济发展的状况还远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程度。“资本主义大工业”在1848年还是有很大的扩展能力”,因此“要以一次简单的突然袭击来达到社会改造是多么不可能的事情”。22年后,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用事实证明了1848年前马恩关于发达工业国无产阶级“同时革命”的判断有误,恩格斯晚年的纠正是明智的。

今天,当人们在运用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观研究经济全球化问题时,如果不能全面理解该理论的内涵,仅仅断章取义地引用其中的某些论据,甚至是被马恩晚年纠正的论点,由此所得出的结论,就可能有失偏颇,并且可能有违马恩相关论述的基本立场。

三、全面客观地对待经济全球化的双重效应

对经济全球化的“双刃剑”作用,人们已达成共识。它既使全球经济的要素配置更合理、成本更低、效率更高,也使南北差距日益扩大。应该承认,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发达国家处于优势地位,发展中国家处于劣势地位。这是历史造成的客观现实。但是,无法回避的经济全球化潮流是否仅眷顾发达国家,给它们带去的都是机遇,却将挑战都留给了发展中国家?国内有些学者对此似乎给予了肯定的回答。他们认为,在市场经济中占据优势的发达国家能借助经济全球化“维护本国的经济安全”(注:宋士昌、李荣海《全球化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而处于劣势地位的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和安全不但遭到“一定的威胁”,而且“如果听任经济自由化的摆布,就会深受其害”。(注:夏兆龙《反全球化是全球化的一部分》,载于2002年1月24日《社会科学报》。)事实究竟如何?如果我们全面客观地看待经济全球化的双重效应,那么就应承认,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是机遇和挑战并存。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遭到削弱,发达国家的经济和安全也遭到跨国公司、资本和劳动力全球流通的“一定的威胁”。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处置不当,发展中国家会遭灾,发达国家也“会深受其害”。就具体国家的经济发展而言,全球化的“双刃剑”效应,应理解为对任何参与者在带来挑战的同时给以机会,在给以机会的同时伴随风险。能否趋利避害,驾驭这种双重效应,取决于各国政府的应对政策。

其实,当全球南北差距扩大时,发达国家内的贫富差距也在扩大。据英国国家统计局2000年的统计数据,基尼系数从1995—1996年的0.33,扩大到1996—1997年的0.34,再到1998—1999年的0.35,贫富差距在拉大。

当发展中国家面临经济全球化的挑战时,发达国家也面临巨大压力。90年代以来日本经济连续十余年疲软,国内失业情况加剧。欧盟同样面临两位数的失业率。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教授亨利·费伯预测,未来三年内,美国有近25%的失业者难以找到工作,近75%的人在找到新工作前被迫忍受没有任何收入的生活。其实,正是发达国家面临的巨大压力,使其成为世界反全球化活动的策源地与中心,折射出发达国家在应对经济全球化时遇到的挑战与困惑。90年代以来的世界反全球化活动,主要发生在西方发达国家。发达国家反全球化活动的主要参加者是那些受全球化冲击较大的产业部门和弱势群体组织,如工会与农会。美国的劳联和产联是大闹1999年西雅图世贸组织部长会议的主角;法国的“农民联盟”则是2001年11月巴黎反全球化示威游行的主要参加者。此外,还有主张加强国家对经济掌控的新国家主义者、极左和极右势力分子、无政府主义者和环境保护主义者等。这些反全球化的组织和活动,主要并不是为了捍卫发展中国家的利益,而是为维护自身的权益。墨西哥前总统塞迪略在2000年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发言时曾指出,“最近形成了一个奇特的联盟。极左派、极、环境保护组织、发达国家的工会和自封的文明社会代表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聚集在一起,这个目标就是不让发展中国家人民获得发展。”(注:宋士昌、李荣海《全球化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

尽管不少第三世界领导人也批评全球化,但是他们并不是全盘抵制全球化,而是要求公平有序的全球化,参加者都能公平分享全球化的果实,参与全球化游戏规则的制定与修改,避免发达国家独占全球化“红利”,而自己被边缘化。

东亚与其他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经验证明,正是在积极参与全球化的进程中,发展中国家才可能趁势发展起来,成为新兴国家。中国社会主义的巨大发展与改革开放20多年的建设成就举世瞩目,更证明了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虽有风险,但也是机遇。亚非一些日趋落后贫困的发展中国家的事实也说明,如果发展中国家因为怕冒风险而游离于经济全球化进程之外,如果不能积极应对与参与,也就意味着丧失与放弃发展机会,就有被边缘化和淘汰出局的危险。社会主义国家如果排斥经济全球化,也可能重蹈苏联崩溃的覆辙。

对待经济自由化的态度与对待经济全球化一样,排斥经济自由化必然抵制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的本质就是经济自由化与市场经济机制。发展中国家要发展只有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并适应经济自由化与市场经济机制,只有接受挑战,抓住机遇,才能求得发展。东亚国家,尤其是中国的实践,已证明了这一点。因此,对经济全球化双重作用的评价必须客观,避免情绪化而有失偏颇。

四、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资本主义制度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关系

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资本主义制度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关系,是全球化问题研究中的另一个大课题。

国内有些学者在肯定全球化“是社会主义生存和发展的客观条件与历史根据”,“其发展趋势在根本上与社会主义的趋势完全一致”,“并包摄社会主义价值原则”的同时,也不无忧虑地认为,“全球化为资本主义势力颠覆、瓦解、演变社会主义提供了某些有利条件”,帝国主义对社会主义中国的“遏制以至和平颠覆的目的与主张,将在全球化进程中得到强化”。(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20页。)

毫无疑问,在一个半世纪多的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已有数百年历史的资本主义社会形态占绝对优势,并主导这一进程;社会主义形态作为只有不到一百年历史的新生事物,仍处在相对的劣势地位。必须指出,由于历史文化与政治理念的差异,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至今仍有一批死抱冷战思维不放的人士,他们对社会主义制度持敌视态度。冷战虽已结束十几年,但“帝国主义肯定想要社会主义国家变质”的战略意图并没有改变(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20页。),对此我们不能掉以轻心。

世界经济形势的认识篇7

abstract:SincethelastcenturyshowacleartrendofeconomicglobalizationisnotjustforChina'sreformandopeningupaverygoodopportunityfordevelopment,whileeconomicglobalizationhasbroughttoChina'sreformandopeningupaseriouschallenge.thisrequiresthatChina'scurrentunderstandingofreformandopeninguphavetore-clearthecurrentnewsituationofworldeconomicdevelopment,activelypromotethereformandopeninguppolicy,thecorrectunderstandingofreformandopeninguptheconnotationandextension,butalsofromeconomic,cultural,socialideology,andpositiveaspectsadjustmentandpolicyreformmeasures,andactivelyengagedinthetideoftheworldeconomy,boldlyabsorbandutilizeallthecountriesintheworldcreatedtodeveloptheirownadvancedcivilization,sothatthroughthereformandopeninguptoChina'seconomyisalwaysintheirfavorinthedirectiontowarddevelopment.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改革开放思想影响对策

Keywords:economicglobalizationreformthinkingimpactmeasures

作者简介:魏崇辉(1979--),男,汉族

经济全球化主要是指人类超越民族和国家界限,然后在世界范围内进行关于物质、能量及信息等积极沟通和交流的经济活动,从本质上来讲,经济全球化是一种国际经济体制,同时经济全球化也是一种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发展趋势。上个世纪末期的中国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向了市场经济体制,并且积极进行了改革开放,而世界性的经济全球化发展给中国的改革开放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莫大的挑战,这就需要从经济、文化、社会意识形态等方面着手积极调整改革开放对策和策略,积极投身于世界经济的大潮中。

一、经济全球化的概念及其形成和发展

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信息技术及高新技术的发展,各国之间的距离被越来越拉近,也逐步使得整个世界融为一个整体。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日益明显,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对全球生产力起到了非常大的促进作用,另外一方面也加剧了国际风险,使得很的不发达国家被发达国家越来越排除在外。“经济全球化”的概念,最早是在1985年由特・莱维提出的,虽然提出来这个概念有一段时间了,但是到现在还是存在很多的争议和分歧的。对于经济全球化概念的理解,有的人从生产力的运动和发展的角度来看经济全球化就认为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历史过程,主要是指各种生产必备要素跨越国界后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的一个历史过程。有的从生产关系的角度来看经济全球化,他们认为经济全球化就是指发达国家通过借用自由为名来试图对整个世界进行控制,从而使发达国家更为发达,发展中国家更为穷困的过程。

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进程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重要时期,第一个时期就是随着十五世纪的地理大发现,随后揭开了经济全球化的帷幕,第二个时期就是十八世界随着工业革命及资本主义的迅猛发展,然后世界的整个经济逐步摆脱了农业经济的束缚,很多的国家的生产和消费日益向世界性靠拢,最后一个时期就是是上个世纪的下半叶的时候,信息技术革命的发展极大地突破了传统意识上的时间和空间概念,更是加大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经济全球化的形成和发展存在一定的必然性,对于这个客观必然性可以从四个方面来理解,首先就是经济全球化形成和发展所需要的物质条件随着新科技革命和生产的高度社会化的加强而实现了,其次就是经济全球化形成和发展的现实基础随着国际贸易的高度发展而实现了,再次就是经济全球化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随着世界国际金融的迅猛发展而实现,最后就是加速经济全球化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力量随着世界国际间相互投资的发展而发展。总之,以上这些方面都为经济全球化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经济全球化给中国的改革开放带来的影响

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经济全球化开始大发展的时候,中国就适时推出了改革开放的对外政策,在随后的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后,经济全球化加速形成和发展时期,中国的改革开放也得以不断扩大。在这个过程当中,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形成和发展给中国不但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期,而且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一)经济全球化给中国的改革开放带来的良好发展机遇分析。首先,世界经济全球化为中国能更好和更多的引进及利用好外资提供了机遇。通过吸收外资可以有效加快中国的改革开放步伐,也有助于帮助中国能积极参与到国际分工中来,充分发挥出本国现实存在及潜在的国际竞争优势,有效开拓海外市场。其次,世界经济全球化为中国能更好和更多的引进世界先进科学技术,然后进行消化吸收提供了机遇。中国在很多的技术领域同世界先进技术还是存在很大差距,所以中国通过改革开放引进先进技术可以有效缩短这种差距,从而有效促进中国馆的科学技术的迅速提高,为经济的跨越发展提供技术保障。再次,世界经济全球化为中国能更多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提供了机遇。很多的国际性的跨国公司在中国的管理经验可以给我们国家的很多的公司提供好的启迪和借鉴,这为给我国的经济发展营造了一个非常好的开放环境,有利于国内的企业增强自身的竞争力,为将来能走出去奠定基础。最后,世界经济全球化为中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带来了很好的发展机遇。世界经济全球化使得我国能更容易融入到了世界经济体系中,能充分利用好发达国家调产产业结构的机会,从而将先进的生产要素转移到中国来,可以加速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可以不断增强中国的经济竞争力。

(二)经济全球化给中国的改革开放带来良好发展机遇的同时也给中国的改革开放带来了严峻的挑战。经济全球化给中国改革开放带来的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就是对我国改革开放经济政策的冲击,中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后,中国的发展重心就转移到了经济方面,而经济全球会直接会到中国改革开放政策中的经济政策产生直接影响,比如中国的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环境等经常会受到国际通货膨胀、通货紧缩及世界金融危机等影响,这都会对我国经济发展带来冲击。其次就是经济全球化对我国该给开放文化思想的影响。改革开放后,中国的本土文化经受到了来自外国文化资本及文化产品的严重冲击,外来文化虽然可以丰富人们多元化的文化生活,但是这些文化中很多的伦理道德、价值观及人生观等都会对我国的本土文化产生负面影响。因为文化产业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会成为未来世界竞争的核心构成部分,所以受到冲击的中国本土文化需要积极采取措施来应对。再次就是经济全球化对中国政治制度的冲击和挑战。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西方资本主义很多的政治制度开始对我国的政党制度带来碰撞和冲击,这对我们国家政党如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更好的认识我国的政党制度和如何更好的执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经济全球化视域下的中国改革开放走向分析

(一)经济全球化视域下必须要进一步定位和理解改革开放的内涵。改革开放是基于政府管理体制的改革,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能取得这样的大发展主要就是因为中国在改革开放中采取了诸多的非常有效的体制和对策,但是经济全球化视域下的改革开放需要的是更加开放和变通性的体制,尤其是要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所以经济全球化下必须要重新认识政府及市场的关系,要对改革开放进一步定位和理解。可以说中国的未来和前途是和整个世界密切关系的,所以进一步通过改革开放来大力发展我国的经济和壮大我国的实力任务还很重,要认识到虽然我们在经济全球化视域下建立起了市场经济,但是要认识到其还是很不完善的,所以要想有效促进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还必须要不断深化改革开放,大力推进我国各方面体制的改革创新,这样可以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坚实基础。

(二)经济全球化视域下必须要加快国内的经济结构及产业调整升级。因为当前中国的国内市场经济体系还不够完善,经济结构也不够强大,科学技术也还比较落后,所以在经济全球化视域下的中国必须要加快国内的经济结构及产业调整升级,同时要认识和保护好我国属于自己的产业优势。具体来说,中国在改革开放中首先必须要建立起灵活的政策协调机制和信息网络,其次就是要加不断强深化中国的金融管理体制的改革,最后就是中国还必须要清醒地认识到参与到经济全球化及区域经济合作化的重要性及客观必须性,从而通过参与全球及区域经济技术合作来提高自身实力。

(三)经济全球化视域下必须要加强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正确认识,同时要加快健全中国的民主政治制度。一个国家为了能保障和巩固好自己的社会制度必须要重视和维护好属于自己的社会意识形态,对于中国来说必须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及特别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而逐步构建起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另外,中国还必须加快健全民主制度的步伐,通过不断丰富民主形式和拓宽民主渠道等途径来保障人民的知各种权利,最终落实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

(四)经济全球化视域下必须要积极推进中国本土文化创新和发展。属于中国特色的传统本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灵魂,经济全球化视域下虽然我们的本土文化会收到外来文化的冲突,但是我们要始终保持一个清醒的认识,那就是在经济全球化及改革开放环境下必须要不断弘扬中华文化,要始终保持文化的民族性和时代性,同时要还要积极推进我国的文化创新和增强我国本土文化发展潜力和活力。

参考文献:

【1】程维武,试论经济全球化下中国改革开放的三十年,中国商界,2011年4期

【2】姜智红,经济全球化与中国改革开放,特区实践与理论,2009年2期

【3】郭志卿,杜福生,经济全球化与中国改革开放,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1年2期

【4】宋林飞,经济全球化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反边缘化理论与实践,学海,2004年5期

世界经济形势的认识篇8

2010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认为,2011年世界经济有望继续恢复增长,但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我们要认真分析和准确把握世界经济发展中长期趋势,努力提高应对复杂局面能力。要准确把握世界经济结构进入调整期的特点,努力培育我国发展新优势;准确把握世界经济治理机制进入变革期的特点,努力增强我国参与能力;准确把握创新和产业转型处于孕育期的特点,努力抢占未来发展战略制高点;准确把握新兴市场国家力量步入上升期的特点,努力发展壮大自己。

如何理解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这一精神呢?实质是如何准确地认识世情。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就明确指出,要深刻认识国情、世情和党情,要求科学分析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在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党中央再次提出准确认识世情的重要课题。

认识国情与认识世情是我们认识客观世界的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形象地比喻就是知己知彼,即认识国情是“知己”,认识世情是“知彼”,这个“彼”并不只是自己的对手,例如美国、欧盟、日本等,而是整个世界。不了解世情,就无法准确地认识中国国情;同样的事,不了解国情,就无法准确地认识世界的世情。为什么中央再次提出认识世情的重要课题呢?就是因为经过这场突如其来的国际金融危机,加快改变了世界经济格局和政治格局。正如中央所判断的,“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这就需要我们能够及时地分析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变化的背后有哪些因素?尤其是哪些重大因素?这些变化对未来的世界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对未来的中国产生哪些战略性机遇?我们又如何把握和创造这些战略性的机遇?对此,中央提出了几个“准确把握”的研究课题。

准确把握世界经济发展中长期趋势,充分利用战略机遇期

从世界现代经济增长历史来看(见表1),先后经历了三次黄金时期:第一次是指1870~1913年的43年时间,世界GDp(指1990年国际美元值,下同)总量年平均增长为2.11%,世界人均GDp年平均增长率为1.30%。这一时期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是美国,年平均增长率高达3.94%。其次是拉丁美洲,为3.48%,再次就是日本,达到2.44%。

第二次是指1950~1973年的32年时间,世界GDp总量年平均增长为4.90%,世界人均GDp年平均增长率为2.92%。这一时期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是日本,高达9.29%,中国也在5.02%,东欧国家和苏联分别为4.86%和4.84%,依次是西欧国家(4.79%)、美国(3.93%)。①这是近现代以来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时期。

第三次是指从1990年以来直至2030年长达40年的时间,可以分为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孕育期”,1990~2000年期间,世界GDp年平均增长率为2.9%,由于中国于1978年开始改革开放,在发展中国家率先经济起飞,在计划经济国家中率先转型,因而中国增长速度最快,高达10.6%,还由于印度等发展中大国国家改革并起飞,如印度达到了5.9%。②第二个阶段是“形成期”,2000~2008年期间,世界GDp年平均增长率已经高于前一个阶段,突破了3%(为3.2%),中国增长最快,高达10.4%,东亚和太平洋地区高达9.1%,南亚地区达到7.4%,印度也达到了7.9%,撒哈拉以南非洲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高增长,达到了5.2%;③尽管于2008年发生了国际金融危机,世界经济首次出现了负增长,但是并没有根本改变世界经济中长期高增长趋势。第三个阶段是“凸显期”,2010~2030年期间,世界经济增长率仍会超过3%,随着总人口增长率进一步下降,人均GDp增长率会超过2%。根据安格斯・麦迪森估计,2003~2030年期间世界GDp年平均增长率达到3.2%,人均GDp年平均增长率达到2.23%。④与前两次世界经济增长黄金时期不同的是,新兴经济体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新动力。特别是中国,既是此次世界经济黄金发展时期的最大受益者,又是最大的推动者,也使得中国发展的战略机遇期进一步延长,中国在世界市场和范围的发展空间进一步扩大。因此我们要继续抓住机遇、创造机遇、利用机遇,还要学会利用西方资本主义的“危机”,如金融危机、财政危机、老龄化危机、福利制度老化危机等,寻找我们的“机遇”,提高我们的国际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准确把握世界经济结构进入调整期的特点,努力培育我国发展新优势

从世界及不同收入组国家需求结构看,居民消费、政府消费、投资、储蓄占GDp比重基本无变化,而进出口货物和服务贸易占GDp比重都是显著提高的,据世界银行提供的数据,1995~2007年期间,分别提高了8个百分点和7个百分点,反映了世界经济一体化程度在不断深化。需要指出的是,同期中国进出口货物和服务贸易占GDp比重分别提高了11个和19个百分点,且2007年比世界平均水平分别高出4个和14个百分点,⑤一方面反映了中国与世界经济贸易的一体化程度在加快,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进出口贸易的极不平衡性。从某种意义上来看,我们出口太多是因为人为压低了价格,如土地价格、资源价格、劳动力价格、社会保障价格等;我们进口太少是因为市场保护、竞争不充分,也意味着为世界创造的中国市场的机遇和潜力远未得到充分发挥。这就要求从出口导向增长转向进出口共同平衡增长,并为世界需求创造“中国市场”。

从世界及不同收入组国家产业结构看,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不断提高,据世界银行提供的数据(见表2),1995~2007年期间,该比重提高了4个百分点,达到了69%;工业或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不断下降,这两个比重均下降了2个百分点,分别减少至28%和18%;农业增加值比重占GDp比重继续下降,减少了1个百分点,达到3%。而中国服务业比重提高了7个百分点,达到了40%,但比世界平均水平低29个百分点;工业比重上升了2个百分点,制造业比重下降了2个百分点,达到32%,但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16个百分点;农业比重下降了9个百分点,达到11%,仍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8个百分点。⑥这表明未来的中国产业发展方向是继续降低农业比重,大幅度降低能耗高、水耗高、资源消耗高、污染严重的、资本密集的工业比重,明显提高劳动密集、知识密集、节能减排的服务业比重,由工业主导产业体系转向服务业主导产业体系。

随着中国进入中等收入阶段,各类生产要素结构不断上升,特别是劳动力价格快速上升,许多传统的比较优势在削弱,这就需要培育我国发展的新优势,增强我国发展的新动力。为此就要实施三大国家战略和三大国家规划,即《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2006年2月)、《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2010年6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2010年7月),明确提出了到2020年建成世界人力资源强国、人才强国和科技创新强国的三大目标。这三大规划充分体现了“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人才是根本”三大核心理念,充分体现了国家发展战略的顶层设计和系统规划,各有目标,紧密联系,各有侧重,相互支撑,各有特色,相互呼应。⑦这就会为中国在今后形成三大优势,即教育优势、人才优势和创新优势。

准确把握世界经济治理机制进入变革期的特点,努力增强我国参与能力

正是由于发生于美国的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触发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财政危机、社会危机和政治危机,相反,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等发展中大国仍然保持了较高的经济增长(见表3)。尽管这场危机还没有根本改变“西风压倒东风”的基本格局,但是美国为首的G7国早已力不从心,不得不被G20国集团峰会所代替,中国等新兴经济体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从而打破了长期以来由发达国家主导世界经济治理的格局。

在中国等国的压力下,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不得不增加中国等新兴经济体的发言权,使中国上升至第三位,居美国、日本之后,这是发展中国家首次参与并成为世界宏观经济治理的重要领导者。⑨今后,随着中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的迅速扩大,她在世界中的位置、作用和角色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从国际事务(特别是全球经济事务)的被领导者转变为领导者,从国际规则(特别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规则)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规则的参与制定者,从国际舆论(特别是全球电视新闻网)的被动挨打者转变为主动竞争者,从西方文化的被动接收者转变为世界多元文化特别是非西方文化的创新者。⑩

准确把握创新和产业转型处于孕育期的特点,努力抢占未来发展战略制高点

从1750年以来世界先后经历了三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即蒸汽机革命,开发了煤炭作为主要能源,英国为工业革命的发源地和主导国;第二次工业革命即铁路、电力革命,开发了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美国成为工业革命的主导国;第三次工业革命即信息革命,美国等西方国家仍然是主导国,中国成为跟随国。进入21世纪,世界面临最大的挑战就是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最大的机遇就是绿色能源革命,从而根本改变自1750年以来经济增长同时碳排放增加的传统发展模式,出现经济增长而碳排放开始“脱钩”进而下降。

中国一直是前两次工业革命的“边缘化者”,因而大大落伍于西方国家,即使是第三次工业革命中国也只是落伍者、追赶者。中国应当成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领导者、创新者和推动者。目前正处在这场新的工业革命和绿色创新的孕育期和准备期,为此中国必须抢占未来发展战略的制高点,前瞻性地进行新兴战略产业发展规划和发展布局,以便大规模地推动绿色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等新技术革命。可以认为,国家“十二五”规划将成为中国第一个绿色发展规划,在继续推进节能减排、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过程中,实现黑色发展向绿色发展转变,黑色能源向绿色能源转变。

准确把握新兴市场国家力量步入上升期的特点,努力发展壮大自己

20世纪下半叶,发达国家一直主导世界经济,直到中国、印度等先后加速崛起,一批新兴经济体经济起飞,一批最不发达国家跟进高速成长,发展中国家的力量明显上升,从而开始改变南北不平衡、不对称、不公平的经济力量格局。根据安格斯・麦迪森研究(见表5),1952年“北方国家”(指富裕国家)GDp占世界总量比重的60.1%,直到1990年,为55.4%,近40年仅下降了4.7个百分点。此后,这一比重不断下降,到2003年已不足50%(为49.5%)。到2030年这一比重降至36.4%;相反,“南方国家”GDp占世界总量比重从1990年的44.6%上升至2003年的50.5%,到2030年这一比重高达63.6%。因此,到2030年世界的经济版图将是“南方国家”大大高于“北方国家”,形成新的世界经济格局、贸易格局和投资格局。

需要指出的是,引起南北国家经济比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中国、印度等国先后崛起,两国GDp占世界总量比重从1990年的11.8%到2003年的20.6%,再到2030年的33.5%。{11}这表明,一方面中国、印度等推动“南方国家”潮水般的兴起,另一方面“南方国家”的上升趋势又强化了中国、印度等的复兴。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从中国的贸易伙伴及比重的变化得到充分反映。目前欧盟、美国、日本是中国前三大贸易伙伴,但是他们占中国贸易总量的比重在下降,而“南方国家”占中国贸易总量的比重在不断上升。本着“得道者多助”的思路,中国应当在努力发展壮大自己的同时,大力帮助和援助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的国家,应当“先予之、后取之”,“多予之,少取之”,帮助他们提高其自主发展能力,同时鼓励中国企业和投资机构走出去,实现互利共赢的战略。

总之,纵观全局、纵观世界,中国仍处在历史上极其难得的发展战略机遇期,同时也面临着诸多的重大发展挑战,还会遭遇可预见或不可预见的外部冲击。但是,机遇大于挑战,挑战可以转化为机遇。只有全面地、深刻地认识世情,我们才能够更加准确地认识中国国情;只有敏锐地、前瞻地识别世界发展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才能够更加主动地创造战略机遇期,先行一步,占据世界工业革命、能源革命、科技革命和知识革命的制高点,从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目标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者为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导,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主任)

注释

①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统计》(中文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68、272页。

②worldBank:worldDevelopmentindicators2009,pp.204-206.theworldBank.

③worldBank:worldDevelopmentReport2009:DevelopmentandClimateChange,pp.374-375.theworldBank.

④{11}安格斯・麦迪森:《中国经济增长长期表现:公元960~2030年》,中文版,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08、109页。

⑤worldBank:worldDevelopmentReport2009:DevelopmentandClimateChange,pp.232-234.theworldBank.

⑥worldBank:worldDevelopmentReport2009:DevelopmentandClimateChange,pp.208-210.theworldBank.

⑦总理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讲话中指出,当今世界,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突出表现为科技、教育和人才竞争。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人才是根本。《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与已经实施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和即将实施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相互支撑、紧密联系又各有侧重,一定意义上讲,属于国家发展的顶层设计和系统规划。人民网,2010年5月27日。

⑧详细分析参见胡鞍钢:《中国加快走向世界创新国》,《国情报告》,2010年第41期,2010年12月16日。

世界经济形势的认识篇9

一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实施案例专题式教学的作用

当今国际形势跌宕起伏,复杂多变。如何更好地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共同发展是摆在世界各国面前的重大课题,也是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结合笔者的教学体会与经验,在该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影响教学效果的制约因素,其中,教材内容与国际形势发展之间存在明显的滞后性,教师教学手段单一,讲授内容枯燥等都是突出问题。而通过案例专题式教学,以“以案论理”为宗旨,力避从理论到理论,同时在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四者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能够有效缓解上述问题,更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1.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性,培养创新精神对所学教材本身的兴趣,是学生自主性学习的重要动因。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非常关心中国外交和国际热点问题的发展变化,但由于所用教材存在明显的滞后性,无法跟踪了解国际时政的最新变化,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所削弱。因此,在教学准备与实践环节中,应当根据形势发展的新内容、新特点、新趋势,对所用教材进行增补与整合,形成专题式的内容讲授结构。比如,可根据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的教学要旨,将该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划分为当代国际政治、世界经济、世界主要国家(地区)政治经济与对外关系三大领域,并进一步细化为相应专题内容,辅以案例情境设计、发散性思维诱导、专题讨论等教学设计,深化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的现实针对性与实践价值。案例专题式教学可以通过案例把抽象的理论、概念置于特定的时空条件下,并具体化,使得学生可以清楚地认识这些国际政治、国际关系的理论和概念在时政问题中的具体表现,从而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达到教与学的互动。例如在讲述“冷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及态势”时,可突出大国关系的风云变幻(中美关系、俄美关系、中欧关系、俄欧关系),通过相关案例的选取,使学生学会用发展的眼光、动态的视角来看待和分析时政问题。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关于当代世界经济政治的基本理论和观点,正确认识世界的发展趋势,学会分析国际形势。传统的填鸭式、灌输式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单一,教学内容枯燥,教学效果差,无法适应新形势下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的教学要求和学生的认知需求。而案例专题式教学是针对传统教学方法和教学观念的重大革新,它不仅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更注重对国际时政问题和地区热点问题的分析与思考,在紧跟时展脉搏的基础上,满足学生“求新、求深”的认知需求。案例式教学法把学生关注的时政问题,以典型案例的方式呈现在课堂教学中,通过积极引导学生对案例的分析、思考,使得学生独立地做出判断和决策,从而发现问题、探索问题,逐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讲授“当代中国外交”专题时,首先需要展示60年来我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的历程,从而使学生理解独立自主和平外交理论和政策的深刻内涵。同时,通过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取得巨大历史进步的事实,说明我国“通过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的深刻道理,帮助学生理解内政是外交的基础,外交是内政的延伸,进一步认识对内构建和谐社会,对外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的辩证关系及其重大意义。

二案例专题式教学在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的运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专题式案例的选取要精准、恰当案例是案例专题式教学的核心。“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中,案例既是教学的内容,又是实现教学要求的手段,故案例的选取是否精准、恰当,将直接影响着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教学的效果。”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是一门现实性很强的课。这门课讲述的内容主要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半个世纪以来所发生的国际问题,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幅十分现实而生动的画面,因而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而且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案例浩如烟海。为了更好地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上好这门课程,教师应紧紧围绕教学大纲、教学重难点,针对每个专题、每节课的教学目标选取有针对性的案例,既要针对大学生的认知实际和思维水准,也要结合国际时政、地区热点问题的发展脉络。例如在讲授“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时,可以选取新加坡、沙特、乌干达这三个具有不同历史、文化和经济背景的发展中国家,在摆脱殖民统治,争得民族独立之后,从各自的国情和条件出发,自强不息,探索生存发展之道的历程作为案例。就这三个国家的发展实际来看,它们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东方被压迫民族谋求民族解放和民族解放的政治产物,但各国的自然资源条件、社会政治条件、经济技术的原有水平等方面的差异,以及各国政府奉行的经济发展战略和经济政策的不同,因而在发展中国家内部,经济发展呈现出明显的不平衡。发展中国家数量众多、地域广泛、层次不一、发展各异,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从宏观上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政治与对外关系进行总体把握,同时又能在微观上重点理解地区、国家、区域性组织以及地区热点问题的基本常识。

世界经济形势的认识篇10

一、经济全球化理论流派回顾

经济全球化理论在西方始于英国的工业革命时期。在过去两百多年的岁月里,各主要流派的经济学家从不同的角度、立场对经济全球化做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根据它们不同时期、不同性质、不同内容归纳为以下几种流派:

1.马克思主义经典经济学家的经济全球化理论

(1)马克思、恩格斯与列宁的经济全球化思想。我们可从马恩(对马克思、恩格斯的简称,下同)1845年的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分析、表述“世界历史”的定义与特征里看出马克思对经济全球化的最初理解。他说:“……生产力的这种发展(随着这种发展,人们的世界历史性而不是地域性的存在同时已经是经验的存在)之所以是绝对必需的实际前提,还因为如果没有这种发展,那就只会使贫困、极端贫困的普遍化;而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必须会重新开始争取生活必需品的斗争,也就是说,全部陈腐污浊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其次,生产力的这种发展之所以是必需的实际前提,还因为,只有随着生产力的这种普遍发展,人们的普遍交往才能建立起来;普遍交往,一方面,可以产生在一切民族中同时都存在着‘没有财产的’群众这一现象(普遍竞争)使每一民族都依赖于其他民族的变革;最后,地域性的个人为世界历史性的经验上普遍的个人所替代。……”(1)恩格斯在其著作《共产主义原理》中指出:“单是大工业建立了世界市场这一点,就把全球人民,尤其是各文明国家的人民,彼此紧密地联系起来,致使每一国家的人民都受着另一个国家的事变的影响。”(2)由此可见,最初,马克思把经济全球化寓于“世界历史”之中,生产力的发展导致各国人民的普遍交往、彼此紧密联系是世界历史的主要内容。恩格斯则认为,资本主义大工业是导致经济全球化的根本诱因,经济全球化的最根本内容和基础是以世界市场为纽带的世界性的物质生产和消费。1848年,马恩在其合著的《共产党宣言》中又指出:“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过去那种地方的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的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与各方面的相互依赖所代替了,……随着贸易自由的实现和世界市场的建立,随着工业生产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生活条件的趋于一致,各国人民之间的民族隔绝和对立日益消失。”(3)可见,在马恩看来,只有在各地区、各民族广泛分工的基础上形成世界市场,才意味着从根本上消灭了各地区、各民族相对孤立的发展状态,从而最终形成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统一的世界市场。同时,随着世界市场的形成,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其他方面的交往必然也随之发展起来。由此可见,马恩在这里认识到了经济全球化与民族问题、国际分工的关系,并意识到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非经济影响。列宁在《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特别指出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世界经济所显示出的资本全球化的特征是“寻求国外市场”,批判了民粹派经济学家关于资本主义无力维持下去的观点。他说:“对自由竞争占完全统治地位的旧资本主义来说,典型的是商品输出。对垄断占统治地位的最新资本主义来说,典型的则是资本输出。”(4)他还指出,资本主义早已造就了世界市场,将把世界上所有的国家联接成统一的经济整体。从以上论述看出,马恩不仅找到了经济全球化执行主体——跨国公司,分析了经济全球化的具体运行方式:生产全球化和资本运作全球化(商品资本、借贷资本、产业资本的全球化),而且还指出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是对利润的追求以及经济全球化对民族工业的影响。

(2)现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的经济全球化思想。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结合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实际,论述了资本主义经济全球发展的新特点与经济全球化发展相联系的世界经济格局的形成,以及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巴兰在其《增长的政治分析》中认为,不发达国家经济落后的根源是外来资本主义的渗透(即资本主义经济全球化),它一方面攫取了很大一部分生产剩余,为发达国家资本主义的加速发展创造条件;另一方面,外来的破坏性竞争摧跨了发展中国家幼稚的民族工业。沙米尔.阿明在其《世界规模的积累》、《不平等的发展》等著作中,论述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对外扩张问题。他认为资本对外扩张的原因是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中心”(宗主国)的结构特征。第一个特征是它仅包含一种生产方式,即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第二个特征是资本积累过程基本上是在宗主国内地产生的,竞争使得内地的利润率下降,使资本不得不寻求距离“中心”越来越远的市场。伊曼努尔在其著作《不平等交换:贸易帝国主义》中,分析了资本主义经济全球化下的国际生产价格形成问题,论证了西方发达国家通过不平等交换剥削欠发达国家。美国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伯克特在其题为《第三世界的金融限制和金融自由化:对新古典发展理论的批判》一文中指出,历史地看,全球范围内资本积累的不平衡发展限制了第三世界的工业化,从而妨碍了第三世界国家金融的自由发展,也导致这些国家颁布限制利率的政策。第三世界国家的金融发展及其政策其实是受它们各自在全球分工中的地位决定的。帕洛依克斯在其《世界范围的资本扩张》、《资本的国际化和社会资本循环》等著作中指出资本的国际化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指商品资本被国际化,这引起世界市场的出现。第二阶段是货币资本循环被国际化,资本被迅速积累。第三阶段是生产资本的国际化,引起了跨国公司的产生和发展。

(3)新马克思主义派的经济全球化理论。S.amin、a.Callinicos和S.Gill是该流派的代表。该流派的主要观点是当今的经济全球化就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推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帝国主义化,他们认为今天的全球化代表了反动的全球帝国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胜利(Callinicos,1994),其结果必然是不公平、不公正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与贫富两极分化,当今各国政府已经沦为国际垄断资本的人(Gill,1995)。所以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就是西方文明(西方体制、西方观念等)的全球性扩张(amin,19%)。

2.古典或新古典经济学家的经济全球化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