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的理解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27:25

翻转课堂的理解篇1

关键词:翻转课堂高等院校柔性管理

一、翻转课堂的理念与特征

2007年,美国科罗拉多州一所地处山区的高中――林地公园高中的化学老师Bergmann和Sams为学生录制视频课程,供学生在家在线学习。起初,这只是为那些没来上课的学生补课使用,因为林地公园高中的很多学生常常因天气或其他原因不能来到学校上课。但是他们很快就发现,他们录制好的视频对上过课的学生也有帮助,可以用来复习和加强课堂教学。之后,两人实践了我们现在所说的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在他们的教学中采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并推动了该模式在美国中小学教育中的扩展,现在全球数以千计的学校在应用。

翻转课堂式教学(FlippedClassmodel),以下简称翻转课堂,“是相对于传统的课堂上教师讲授知识、课后完成作业的教学形式而言的;它是指学生提前学习教师录制好的教学微视频和其他材料,完成进阶作业,遇到不懂的地方可以与师生进行交流;在此基础上,课堂上围绕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困难,通过面对面的师生、生生交流研讨,共同解决问题,以达到知识掌握与思维深化的目的”[1]。

理想的翻转课堂具有如下特征:“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个体指导为主的教学风格,师生、生生之间的有效互动,课堂教学多维目标的达成。”[2]

1.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

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自己先学习教学微视频及其他资料,学习程度好的学生可能只看一遍,而学习程度稍差的学生可以随时停下、多看几遍,对即将到来的课堂教学有积极的情绪与情感。

2.个体指导为主的教学风格

翻转课堂上,教师面向全班的讲解大大减少,而对学习小组或者个人的单独指导增多。教师从以往的大多数时间多讲多教,转变成大多数时间针对学习小组和个人进行专门指导。

3.师生、生生之间的有效互动

学生天生都有展示自我的需求,翻转课堂模式下,学生在课堂上表现活跃,或展示自己的所学,或解答他人的问题,或提出新的问题,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比传统课堂更多。

4.课堂教学多维目标的达成

翻转课堂上,最后一个环节是课堂检测,验证是否绝大多数学生都实现了本节学习的目标。翻转课堂之所以受到关注和认可,主要是因为该模式提升了学生的学业成绩。看了视频后,仍需要老师指导的学生,在课堂上可以得到同学或教师的帮助,实现学习的目标;对于那些自学视频就可以达标的学生,教师可以对他们进行个性化指导,尤其是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天赋等,他们有更多的机会进行更具探究性的项目学习。

二、翻转课堂在高等院校实践的可行性

相比较中学生和小学生,高等院校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很强的自学能力,心智更加成熟,对知识的获取渠道也丰富了很多,他们对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方式非常反感。大学课程的安排往往是连续两节或三节都上同一门课程,如果主要由教师讲解,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会大幅度降低,课堂上的同学刷朋友圈、聊QQ、上微博、读小说,反而形成了老师忙老师的,讲个不停;学生忙学生的,很费流量的怪相。

大学课程的时间安排不像中小学那样紧密,学生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有选择地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鉴于各大高校校园网高峰期都会严重拥堵的现状,因此,大学教学中的翻转课堂不一定采用小视频的形式,文字资料和幻灯资料也可以使学生进行专题学习。

三、翻转课堂中的柔性管理理念

1.柔性管理理论概述

“柔性管理是在研究人们心理和行为规律的基础上采用非强制方式,在人们心目中产生一种潜在的说服力,从而把组织意志变为人们自觉的行动。它涵盖四个基本方面:(1)依据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2)方式方法是非强制性的;(3)对人的影响是潜在的;(4)最终目标是让人们自觉行动。柔性管理强调依据人的自身心理和行为特征进行管理,具有内在的驱动性、影响的持久性和激励的有效性等特征”[3]。

从本质上说,柔性管理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管理,由于它关注人的情感和内心感受,突出人性化,允许个性差异,因此也就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开发和挖掘人的潜能,从而实现最佳效果[3]。

2.柔性管理的优点

柔性管理适应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和行为特点、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符合教育规律。当代大学生“个体意识较强,不局限于教师的教导,不满足于书本,敢于思考问题、自己观察世界,表现欲更强,有较强的竞争意识。柔性管理采取信任指导自控的方式,激发人的主动性、挖掘人的内在潜力和创造精神,以人为本,有助于人才的培养”[4]。

3.柔性管理在翻转课堂中使用的科学性

翻转课堂能够使大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使教师更好地发挥作用,实现“育人”的目标。学生自己掌控学习计划,有学习的主动性。柔性管理看似没有对学生进行硬性的要求,却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兴趣,这是一种潜在的力量,可以激发学生认识自己的能力,真正达到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在课堂上使用柔性管理,可以研究学生个体差异,重视学生的个性、能力、特长,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积极性[4]。

翻转课堂,使教师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教学检查和监督,不必在课堂上进行大概的讲解,反而可以对学生自学过程中的疑问有针对性地讲解。这样,对教师也提出了很大的挑战――教师要更加熟悉教学内容,以防止被学生问住。当然,对学生提出的疑问,如果确实不甚了了,也可以很开明地解释:“老师也不是万能的,老师也需要不断地学习,你这个问题我现在不能圆满地解答,下课后你和我都去寻找一下答案,下次课我们再一起探讨。”客观的态度更能够得到学生的尊重,而且如果这个问题跟所学的知识结合比较紧密,甚至教师可以动员全班同学一起寻求答案,下次课专题讨论,更好地体现了柔性管理的人文精神。

翻转课堂的柔性管理对教师的管理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应对具体的问题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四、翻转课堂对教师柔性管理素质的要求

教师的教学能力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所教学科的知识(能教),教育专业的知识和能力(会教),教育专业精神(愿教)[5]。在翻转课堂上,教师的教学能力还要加上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教育管理的知识和能力(会管)。从课前计划、教学材料的组织(给学生的“学习导引单”),到学习效果的检测和控制,都在考验教师的管理能力。

教师的专业知识素养一般都很符合工作的要求,但在管理方面由于缺乏专业的培训,对柔性管理的理念没有系统的了解,往往根据自己与人相处的原则,管理学生的学习。如果是在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课堂内,这些管理知识已经够用了,但如果在翻转课堂的教学背景下,与学生互动非常多,那么系统地学习一下柔性管理的知识就很有必要。

五、结语

高等院校的学生,在认知、心理各方面已趋近于成人的水平,翻转课堂作为一种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能大大提高大学生的学习效率,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负责,让教育从知识本位走向综合素质本位。教师的教学管理能力在翻转课堂的实践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柔性管理的理念配合翻转课堂的教学,教学效果必然能事半功倍。知识是没有界限的,重要的是一颗求知的心,不断提问不断探索,这是人类社会得以进步的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1]田爱丽.翻转课堂中“翻转掌握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14(10):24-28.

[2]田爱丽,吴志宏.翻转课堂的特征及其有效实施――以理科教学为例[J].中国教育学刊,2014(8):29-33.

[3]肖学斌,张忠臣.柔性管理理念下的大学生教育管理[J].贵州社会科学,2008(4):39-41.

翻转课堂的理解篇2

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将工业机器人作为未来十年的发展方向之一,而工业机器人的核心技术之一就是液压与气动技术。“液压与气动”课程是机电专业专业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设备维护维修人员必须掌握的核心技术之一。本课程融合了机械、电子、控制等多个学科的内容,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往往会感到有些困难;液压与气压元件比较复杂,回路的运行原理也比较抽象,学生往往难以理解。为了提高“液压与气动”课程的教学效果,应该尝试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方法,利用学习平台来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本文研究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液压与气动”教学中的应用。

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概述

翻转课堂这一专业术语,是从英语“FlippedClassmodel”翻译而来的,原意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早在2000年,美国maureenLage,Glennplattandmichaeltreglia就探索过以视频为形式的翻转课堂教学。而翻转课堂的概念,是美国科罗拉多州林地公园中学的化学教师乔纳森?伯尔曼与亚伦?萨姆斯提出的。2007年,乔纳森与亚伦通过制作powerpoint形式的视频教学内容,让学生在网络上学习教学知识,首次创建了翻转视频教学的理念。所谓翻转课堂,就是教师精心制作视频教学内容,让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进行知识的学习。翻转课堂改变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够在家中、在户外自由自在地学习知识。翻转课堂具有较为自由的教学优势,能够方便学生反复地学习某些难以理解的知识。在“液压与气动”这门课程中,会有很多传动回路原理。这时候,教师可以课前制作学习视频,上传至学习平台,学生在学习平台上下载视频进行课前自学。这样采用翻转课堂,有效提升了课堂效率,学生学习具有更大的自由度。

二、翻转视频教学在中职院校教学的可行性

1.传统中职院校教学模式的局限性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会采用课堂讲解、课后作业等方式来教授学生,有时候教学内容过多,教师的教学周期就会很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遇到比较困难的问题,教师往往难以及时地帮助学生解决。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大大下降,学习主动性也会逐渐降低。同时,由于中职学生的认识水平不是很高,他们对抽象知识的理解能力稍差,教师采取传统的课堂讲解方式教学,很难让学生有效理解课堂知识。在“液压与气动”这门课程中有很多系统抽象的传动理论,会给学生的理解造成很大困难。而部分中职院校的教师往往不注重创新教学方法,依然会沿用传统的课堂灌输式教学,不但不能让学生有效理解知识,而且还增加学生的学习压力。和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相比,翻转视频教学在“液压与气动”课程教学中有很大优势。翻转课堂能为学生提供直观形象的视频教学,让学生在观看视频的同时进行学习,实现寓教于乐的教学目的;翻转课堂教学还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对学习“液压与气动”这门课产生浓厚兴趣,使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以提高。学生还可以利用翻转课堂丰富的教学素材反复学习,利用网络和教师进行有效沟通。

2.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比较

传统教学模式中的学生是学习的被动接受者,往往不会对学习有太多兴趣,对教师讲解的课堂知识也难以理解。而在以视频教学为主的翻转课堂教学中,学生则能形象直观地理解复杂抽象的知识。翻转教学视频通常只有10分钟~15分钟,符合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这就使得学生能够利用翻转视频进行专注高效的学习。翻转课堂教学会将学生学习的过程和地点转移到课外,让学生能够在家中、在户外有效地利用翻转课堂来进行学习。在教师没有教学之前,学生就有可能利用翻转课堂事先学习到课堂内容,起到良好的预习作用。“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加深对课堂内容的熟悉程度,还能帮助教师有效地提升课堂教学效率。通过翻转课堂提供的视觉化学习模式,学生能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有效减少学生的学习压力。

三、翻转课堂教学在“液压与传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1.翻转课堂教学的课前应用阶段

翻转课堂教学在“液压与气动”课堂教学的应用主要是指课前应用阶段和课堂应用阶段。在课前应用阶段,教师主要通过使用液压仿真软件、仿真教学软件,制作相应的视频教学内容。教师把一些重要的知识点制作成微小的课堂教学视频,让学生在观看视频的时候进行学习。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情况,教师往往会制作不同内容的教学视频,以此来帮助更多的学生进步。由于翻转课堂教学具有灵活自由的优势,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多利用翻转课堂进行反复的学习,让学生充分熟悉教学内容。对于学生实在不懂的问题,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将难点记录下来。这样一来,在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就能有针对性地解决不懂的问题。

2.翻转课堂教学在课堂中的应用阶段

在课堂教学阶段,教师往往会利用翻转课堂直观形象的教学特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复杂的传动理论。比如液压差动回路原理,液压差动回路比较复杂,不仅包含复杂的二位二通阀门、三位四通阀门,而且还含有很多压力表、齿轮泵、溢流阀、节流阀、单向阀等部件。教师可以采用翻转课堂的视频教学模式,让学生观看液压差动回路的运行动画,这样能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知识。学生在观看完液压差动回路动画之后,就会对该回路的工作原理有较为深刻的理解。通过叙述液压差动回路的工作原理,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方面的知识。教师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气氛,让学生更好地融入到课堂学习过程中。

3.翻转课堂在教学成果巩固中的作用

利用翻转课堂教学灵活自由的优势,学生可以有效地巩固所学知识。比如学生对千斤顶的液压传动原理不清楚,就可以观看翻转视频中液压千斤顶的工作动画,从而有效理解液压千斤顶的工作原理。在对拆边装置气动系统进行设计与调试的过程中,学生会感到迷茫,不知道该如何进行设计。这时候学生就可以通过观看翻转课堂教学视频,从而形象地理解拆边装置系统中与门梭阀和快速排气阀的工作原理,来帮助学生加深对这两个元件在拆变装置系统中的作用,使学生能够完成设计和调试。

翻转课堂的理解篇3

关键词:中学生物翻转课堂实践应用课程资源

问题优化

翻转课堂(FlippedClassroom或invertedClassroom)源于2007年美国科罗拉多州(Colorado)林地公园高中(woodlandparkHighSchool)的两位化学教师――乔纳森・伯尔曼(JonathanBergmann)和亚纶・萨姆斯(aaronSams)。他们将自己授课的ppt和实时音频录制下来放到网上供学生课前观看学习,并在课堂上对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解决。由此,两位教师开始实践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即翻转课堂:学生课前完成对教学视频等学习资源的观看和学习,在课堂上进行互动交流、协作探究、解决问题,完成知识的内化。

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能在课堂上更专注于知识的内化,共同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获得更深层次的认知。教师不再占用课堂时间来讲授信息,而是让学生在课后通过观看教学视频、ppt、在线课程等教学资源完成自主学习,还能在网络上与别的同学讨论、在网络上查阅需要的材料,教师也能有更多的时间进行个性化指导。在课后,学生可以自主规划学习的内容、节奏、风格以及呈现方式,教师则采用讲授法和协作法来满足学生的需求,以此促成他们的个性化学习。翻转课堂模式结合了混合式学习、探究性学习及其他教学方法,以此促进学生更灵活、更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

一、翻转课堂案例分析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翻转课堂的广泛传播,促进了计算机、手机、平板电脑等学习终端的使用,为学生创造了更加广泛的学习空间。国内外许多学校都抓住了机遇,结合自身的实际探索来实践翻转课堂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就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实施生物翻转课堂教学的学校,简单分析翻转课堂这种新模式,如表1。

从实践案例来看,翻转课堂基本分为课前和课中两个学习阶段,打破了传统课堂的教学模式,教学流程由传统的“教、学、练、测”转变为“学、导、研、评”;教师和学生角色发生了转变,教师由以前的主导者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生由以前的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学习;更重要的是合理地运用了多媒体技术、网络平台以及学习终端来支撑学生自主学习和课堂教学。但对比国内外中学案例来看,国外注重学生的个性化指导,而国内则注重合作学习,其原因是内中学的班额较大,学生较多,如果过于注重个性化指导,课堂时间就难以有效利用了。此外,国外学校在选择课程资源时更倾向于网络中的开放性资源,而国内大多将资源汇集整理,再利用到翻转教学中。因为国内开放性课程资源良莠不齐,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及教学效率,教师必须将资源进行整理分类后再供学生使用。

二、翻转课堂在生物教学中的实施

随着翻转课堂的迅速发展,中学生物课堂逐渐深入探索并实践这一课堂模式。中学生物课标指出:生物教学要注重学生多样化发展;贴近社会实际和学生的生活经验;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强调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翻转课堂模式符合中学生物学科教育的发展要求,更符合青少年的认知规律。实施翻转课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课前:制作微视频,设计导学案

(1)设计制作微视频

翻转课堂的第一步是制作优质微视频,因为微视频是翻转课堂的基础。微视频的设计要针对学习者的学习特点,通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来高效地完成知识的传授。其中,要注意的是:第一,针对中学生集中注意力时间有限的特点,时间控制在5~10分钟;其次,知识点难易程度应分布合理,重点讲解生物学原理和方法,且讲解时声音要清晰,内容要简明;第三,视频内容要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自学时可以深入其中。

(2)制订导学案

学生观看教学视频后,对将要学习的内容有个大致了解,部分基础好的学生则会有更深的理解,这时教师要利用导学案来引导学生继续深入学习。导学案内容包含了初级测试、学习目标、学习任务、学习内容、学习评价(包括自我评价、教师评价、同学评价)、自我反思等项目。

2.课堂:探究学习,教师指导

学习内容是学生在课外通过自主学习就可以了解的,那么,在课堂中就要实现高效学习,让学生灵活应用所学习的内容。首先,要为学生创建自主探究的学习环境,一些简单的问题可以通过自己探究、查找资料等方式来解决;其次,鼓励学生合作学习,根据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来分组,鼓励相互合作、相互指导、共同探究、解决问题;第三,学生学习时,教师要及时进行指导,尤其要对主动性不高的学生进行鼓励和引导,以使全体学生都能参与生物课程的学习;最后,学生进行成果交流与展示,可采取研讨会的形式进行。

由于生物课程探究性较强的特点,翻转课堂在生物学科中的应用价值更高,通过一系列的自主学习和教师指导,学生可完成知识的内化,这样既增强了生物课堂的趣味性,又让学生的探究能力、思维能力以及交流合作能力得以提升。在设计翻转课堂教学时要注意以下几个原则:为学生提供不同类型和层次的预习课程;刺激学生学习;知识原理应讲解清晰;加强学生生活体验;给予学生清晰的知识结构指导;留给学生充足的消化知识的时间;鼓励学生建立学习小组;及时给学生提供有效反馈;信息技术的应用需简单易学。

三、中学生物翻转课堂课程资源

作为翻转课堂必不可少的课程资源,微课作为教学微视频的作用在生物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尤为重要,下面是国内主要课程资源平台中的中学生物翻转课堂微课资源(见表2)。

以人教版为例,在汇总了上述平台中的中学生物资源后,又对平台中的中学生物微课资源进行了分类统计(见图1)。

由图1数据可以看出,华师慕课联盟课程资源的数量明显高于其他平台,这是由于华师慕课联盟有众多国内重点中学加盟,课程资源统一上传到平台,具有较多的优质微课资源。此外,由表2数据可以看出,高中生物微课资源数量明显高于初中,这是由于高中生物课程科学性、逻辑性和抽象性较高,理论内容居多,仅仅依靠ppt、模型、挂图等静态教学辅助手段难以形象地表达知识点,而微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从而降低学习难度,同时也可以帮助教师进行备课以及教学,所以高中生物课程资源数量较多。初中生物课程大多注重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更好地把握这一点来开展教学。

四、中学生物翻转课堂的题

翻转课堂虽然取得了较好的课堂效果,但在生物学科中的应用仍存在问题:首先,如何制作优质教学视频。翻转课堂成败的关键就是微视频,教师制作微视频时除了技术限制以外,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将重点关注的知识点以及生物原理与方法讲解得清楚明白,这对制作教学视频来说也是一个较大的挑战;其次,学生是否有较好的自主学习能力。翻转课堂是建立在学生充分自学基础上的,如果学生自我内驱力不足,不具备较好的自主学习能力,就不能合理安排学习时间进行课前准备,那么翻转课堂的效果将大打折扣。再次,如何改进教学评价方式。随着课堂模式的转变,以纸质笔试的传统测试方式已无法有效地测试学生在生物翻转课堂中的学习效果了,这种教学评价方式是片面的。在制订评价方案时,能否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习过程的形成性评价,这是我们应该解决的问题。最后,学习资源能否合理利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地都建立了与生物相关的各类工厂、企业以及动植物园,我们能否加强校内外联系,与其建立实践基地,以辅助教学。

五、中学生物翻转课堂的优化实施

要想解决上面的困局,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注重培养教师信息技术能力与生物学科专业能力。第二,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加强学生的自学能力,就要在学生的自主学习、交流讨论等环节,实施管理监控措施,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的问题,而且对于学习能力弱的学生还要特别关注。第三,评价方式应向多元化、科学化转变。翻转课堂模式不能沿用旧的评价模式,教师在对学生的评价中,要注重对学生进行过程性和发展性的评价,注重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例如,可加大学生平时成绩在期末成绩中的比重,在期末试题中加大应用性及发散性思维模式题的比重,实行实验成绩与理论成绩相结合等方式。第四,合理利用生物课程资源及教育资源翻转课堂,整合校内外教育资源,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所以,教师可以让中学生物翻转课堂与校内外多种教学资源建立联系,如博物馆、植物园和动物园等场所,还可结合当地实际,参观企业或工厂。学生通过参与此类课外实践活动来加强对知识的应用和拓展,让课堂学习与实际生活联系得更为紧密。

六、结语

翻转课堂改变了传统的课堂结构,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提高了课堂效率,这也符合当前中学生物课程改革的方向。微课制作技术的不断完善以及慕课资源的不断丰富,为翻转课堂的实施提供了有力支撑。翻转课堂在短时间内并不能完全替代传统课堂,毕竟在目前中学生物教育中,翻转课堂的应用程度有限。翻转课堂模式在帮助学生自主学习方面却有着巨大优势,这个优势就是网络教育。正如中山大学王竹立教授所说:“网络教学是学校教育发展的必然。”翻转课堂模式在我国开始时间较短,从中国知网(CnKi)收录的有关翻转课堂期刊文献统计可知:到2012年,翻转课堂相关期刊文献只有18篇;到2016年6月,相关期刊文献总计7182篇,论文数量的激增,说明翻转课堂模式在我国的关注度已越来越高。但从中国知网(CnKi)查询有关国内中学生物翻转课堂的相关文献可知:到2016年6月,相关文献约有129篇,这说明翻转课堂在中学生物教学中的应用范围不大。随着各个学校的不断实践与探索,我相信一定会在中学生物教学中探索出更符合自身发展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董晶,郭桂珍.用翻转课堂撬动教学改革开启iCt深度融合新篇章―山东省昌乐一中创新教学模式改革纪实[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14).

[2]秦玉莲.翻转课堂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实验教学与仪器,2014(6).

[3]黄国发,张福涛.翻转课堂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m].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14.

[4]Brendaalvarez.FlippingtheClassroom:HomeworkinClass,LessonsatHome[J].educationDigest,2012(4).

[5]KathleenFulton.theFlippedClassroom:transformingeducationatByronHighSchool[J].DigitalSchools,2012(4).

[6]张金磊.“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关键因素探析[J].中国远程教育,2013(10).

[7]张庆山.翻转课堂模式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生物教学,2014(5).

[8]KimmK,KimSm,Kherao,GetmanJ.theexperienceofthreeflippedclassroomsinanurbanuniversity:anexplorationofdesignprinciples[J].theinternetandHighereducation,2014(22).

[9]李良侠.翻转课堂的误区与防止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35(11).

翻转课堂的理解篇4

关键词:微课视角英语翻转课堂实践探索

众所周知,任何一种教学改革实践都会凭借其指导理论自身的优势而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提升教育教学效果。但与此同时,任何一种教改理论也都会因其自身的局限性而无法解决它所面对的全部教学问题。因此,无论是颇受任课教师喜爱的大学英语微课改革,还是深受研究者提倡的翻转课堂理念,都有相互整合的必要。特别是在英语微课视角下,探讨大学英语翻转课堂实践的诸多问题,更能在提升任课教师执教能力的基础上,拓展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

基于英语微课视角下的翻转课堂实践的探索主要应该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任课教师应该在理论层面上,明确微课与翻转课堂教改理念的核心是什么?其次,在实践层面上,如何实现两种教学理论的整合。下边就结合自己的思考对相关问题阐释如下并以期实现抛砖引玉之目的――引发任课教师对于教改理论整合实践及其相关课题的关注。

一.微课与翻转课堂

对这一部分的说明,主要完成两个问题的阐释,即,微课与翻转课堂的教改理论核心是什么以及两者整合的必要性。

1.微课

“微课”是一种教学改革实践,对于其内涵的界定,不同的研究者持有不同的意见。从另一个层面v,在目前的学术界,对于“微课”的界定还存在着一定的争议。但也正是这样的争议才使我们对于“微课”的理解不断深化。下边通过对“微课”争议的列举来探讨其核心意义所在。

首先,所谓“微课”之“课”是“课程”的意思。即,“微课”是一种课程。持有这种观点的研究者认为:“微课程”简称“微课”,既区别于传统单一类型的教学课程、教学课件等教学资源,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复合型教学资源。[1]这也就是说,探讨微课及其相关问题,既要有课程研究的视野,又要有课程开发的能力。否则,对于微课研究而言就是一种缺欠。

其次,所谓“微课”之“课”是一种教学活动。持有这种观点的研究者认为:“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2]这也就是说,微课是课堂教学必要的组成部分。它是以视频呈现为主要手段,针对某一知识点进行讲解的、简短的教学环节。

在此,虽然不可能穷尽全部的微课界定,但却可以通过对微课内涵界定的发展历程明确“微课”的基本内涵,从而确定本次的研究视角:人们对微课概念的认识经历了“微资源构成”一“微教学过程”一“微网络课程”三个从低级到高级、不断完善的发展阶段。[3]

“微课”既可以理解成一种课程资源,也可以理解成一个课堂教学实践的特定教学环节。因为,“微资源构成”也好,“微网络课程”也罢,它们都可以作为一种课程资源出现在特定的“微教学过程”之中。因此,“微课”的实质就是一种针对性极强的教学环节和课程资源。但是如何运用这种课堂资源,如何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融入这样的教学环节微课及其相关理论的研究则关注较少。

2.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是针对传统教学实践的一种改革理念。一般认为,所谓的“翻转课堂”,它将知识讲授工作从教师职能中删除,交给互联网技术,而将知识的内化作为教学重点,使协助学生内化知识成为教师的主要职能。[4]所以,在这种观点的基础上,有研究者这样总结翻转课堂教学的优势:翻转课堂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团队协作精神、创新精神、课堂氛围以及知识的内化均比传统课堂更有优势。[5]因此,“翻转课堂”的核心在于“翻转”两个字上。因为,相对于传统课堂教学而言,所谓的“翻转”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层面上:首先,学习方式与内容的翻转。在传统课堂教学中,任课教师的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即“传道”和“解惑”。而且这两种作用是有机而又和谐统一的。“传道”之中有“解惑”;“解惑”之中也有“传道”。可是在翻转课堂里,“传道”一般由学生在课后独立完成了,而“解惑”则成为了课堂教学的核心。其次,课堂教学职能的翻转。在传统的课堂教学实践中,课堂教学既要关注知识的传授,又要关注学生能力的培养。而在翻转课堂里,课堂教学的目的主要解答学生学习中的疑问。因此,翻转课堂的实施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否则就会因为学生的“无疑”而失败。

总之,微课与翻转课堂虽然有各自的理论优势与实践价值,但它们却不能解决全部的教学问题,因此,取长补短式的相互整合就成为了英语教学的必然。从另一个层面讲,大学英语微课的改革实践为翻转课堂的实施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而翻转课堂的成功实践则又提升了微课资源的利用效率。所以,微课视角下的翻转课堂实践可以成功地实现两种理论的互补。

二.英语微课视角下的翻转课堂实践

在大学英语微课视角下,探讨英语翻转课堂的实践及其相关问题,既要注重英语微课对翻转课堂实践的客观影响,也要关注大学英语翻转课堂的实践对大学英语微课发展的反作用。因此,从以下四个层面上对其进行了解析:

1.课程资源的整合化

正如上边分析的那样,翻转课堂的实施需要一定的课程资源作为支撑。而大学英语微课的改革实践则丰富了传统的课堂资源。但是,作为一种课程资源,微课并不一定都满足英语翻转课程实施的具体需求。所以,它需要任课教师进行整合性应用。这里所谓的整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层面上:

首先,校内外资源的整合。即,任课教师要结合本校的英语微课发展实际,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以网络为媒介整合校内外的微课资源。教育发展具有不平衡的特点,对于微课而言也是如此。例如,广西财经外语学院,针对英语微课应用性不强的教改实际,提出了“顶层设计、系列化和共享性”的财经类大学英语微课实践策略;针对微课教学模式研究的缺失,又有研究者结合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的微课改革实践。因此,为了提升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任课教师需要对微课进行相应的整合准备。

其次,学科内部的资源整合。微课改革涉及到全部的大学英语教学实践,特别是在英语学科内部,以微课针对的教学内容为标准,英语微课可以分为四类,语音微课、语汇微课和语法微课以及文化背景微课。针对delicious这个单词的微课,既要有英音与美音的语音微课,又要有针对其核心意义“美味的”、“精细的”、“甜美的”等诸多意义的词汇微课,还要有针对其构词法的“语法微课”。例如,delicious的形容词、副词的构词法讲解。因此,在翻转课堂的实践中,需要对这些微课资源进行整合性使用。

2.问题处理的简易化

利用微课可以分类化处理学生在翻转课堂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而使学生减轻自己的学习负担,从而实现教学问题简易化处理的目的。例如,针对delicious这个词汇的学习而言,学生可以通过语音微课处理语音学习上的问题,包括其英音与美音的讲法;学生还可以把构词词缀的变化而引起的词性转换作为一个探讨构词法的例证,进而学习其相关的语法问题。甚至是针对某一语汇的微课还会涉及到文化问题。例如,针对fish一词的学习,还要涉及到短语drinklikeafish(豪饮)这样的文化性差异讲解。因此,针对不同的学习问题,学生可以在翻转课堂的实践中选择不同的微课类型进行解Q。

3.学习方式的碎片化

众所周知,在教学实践中,微课与翻转课堂的影响是相互的。翻转课堂对大学英语微课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学习方式的碎片化处理上。所谓学习方式的碎片化就是指学生充分利用“碎片化”策略的选择相应的学习内容,安排相应的学习时间,提升自己的英语素养。例如,无论是语音微课,还是语法微课,因其有特定的针对性内容,所以,学习这样的微课耗时也会相对较少。因此,它可以实现学习时间上的碎片化。但通过针对某一特定内容的全部微课的学习却又可以实现系统化掌握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例如,针对delicious而言,既语音知识的学习,也有语法知识的识记,甚至还有文化差异的讲解。因为在“indeliciousdrink”、“inmanydeliciousdishes”“inthedelicioussense”等的翻译中,还会涉及到语境对词汇意义选择的影响。

针对词缀“ab”的语法微课,可以使学生掌握以“ab”作为前缀词汇的大概意思,继而培养学生的推测生词能力。例如,根据“absent”中,词缀“ab”表示“反常”的意义,可以培养学生推测“abnormal”的能力。因为,“ab”表示“反常”的意思,因此,与“sent”(出席)相反的“词”就是“缺席”;从而可以得出与“normal”(正规)相反的词义就是“不正规”。

4.学习内容的选择化

在微课的视角下,大学英语翻转课堂的实践还具有另外一个特点,即学习内容的选择化。在传统的教学中,因为任课教师要面对全部的学生,因此,他要毫无选择地讲解每一个知识点。而在翻转课堂实践中,学生却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选择合适的学习内容进行英语实践。针对初学者而言,对于delicious的讲解,既需要有语音微课的支撑,还需要有语法微课的辅助。而对于发音较好的学生而言,他就可以略去语音微课的学习,从而选择针对delicious语法微课或针对其文化背景讲解的微课来提升自己的翻译能力。这种学习内容的选择化,既是前边碎片化学习得以深化的基础,也是学生分类化处理学习问题的客观性选择。

总之,微课与翻转课堂是对大学英语教学影响最大的两种教学改革实践。如何克服各自理论中的局限性,从而在彼此相互的匹配中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应该是所有教师都必须思考的课题。因此,本文结合大学英语翻转课堂的教学实践,对微课与翻转课堂教学改革的整合问题进行了理论上的分析和实践层面上的探讨,以期引发广大同仁对教学改革实践的反思。

参考文献

[1]彭博,吴娜.大学英语课程中“微课”应用实践的研究――以沈阳师范大学为例[J].英语广场.2015(07)

[2][3]胡铁生,黄明燕,李民.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3(04)

[4]丁伟.教学改革动态初探――以微课、慕课、翻转课堂为中心[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6(02)

翻转课堂的理解篇5

【关键词】翻转课堂管理学原理教学模式课堂效果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1.184

翻转课堂(flippedclass-roominvertedclass-room)作为信息技术与学习理论深度融合的典范,近年来成为教育改革的热点。翻转课堂主要的教学模式是通过教师将课程的主要内容制作成视频、声音、图像等重新规划和设计,通过对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的颠倒安排,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的师生角色,实现了“先学后教”和对传统教学模式的革新。翻转课堂的实质是从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主动学习方法有助于激发学生参与和做学习的主人,促进生师互动和知识应用,鼓励高阶思维和创造性问题解决,引导学生面向职业实践。

一、翻转课堂的相关理论

翻转课堂通过教师将知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和互联网技术制作教学视频、图像、声音等信息,使学生在课前观看教学视频中教师对理论和实践的讲解,提高学生做到课前预习和课中参与以及课后巩固的教学形式。

二、高校《管理学原理》课程存在的问题

高校《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过程中经过调查发现了较多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设置不合理

目前很多高校在《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中,很多设置都是以理论为主,缺乏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结合。另外,这些《管理学原理》教材版本落后,和社会经济发展不协调,造成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并且难以形成系统的理论知识,影响了学生学习的效果。

(二)教师教学方式、方法落后

教师的教学的主要模式就是课堂授课,教师照本宣科在台上讲课,对学生被动的学习形成“填鸭式”教育的教学模式。这种方式、方法不利于当代大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这种教学方法导致教学效果不够理想,因此,迫切需要改进落后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三)学生成绩考核不合理

《管理学原理》课程是应用较广泛的学科,注重能力的培养、善于分析和解决复杂问题的思维方式等,而目前很多高校τ凇豆芾硌г理》课程教学的考核方法以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相结合。平时学生作业不能反映学生的实际能力和水平,最终期末考试分数一般高校的比例为70%,造成部分同学考试前对理论的快速突击,考试结束恢复原状,并未能通过课程学习得到能力的提升,考核面过于狭窄,不够科学。

三、翻转课堂在高校课程教学中的可行性分析

(一)翻转课堂在《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能力的培养

《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非常适合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1.能有效缓解目前传统教学的弊端;2.翻转课堂有助于提高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意识;3.翻转课堂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4.有助于学生与学生之间合作精神的培养。

(二)翻转课堂有效提高教学内容的丰富性

翻转课堂采用新媒体视频+互联网技术进行知识的传递和交流。教师通过《管理学原理》教学内容提前制作成视频、图像、声音相结合,是教学内容更加直观、具体,增加课堂学习的趣味性。

(三)翻转课堂完善了考核方式的科学性

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解决了学生考核方式的单一和缺陷问题。翻转课堂可以采用线上考核和课堂考核相结合的方法,教师评定与学生互评相结合,教师通过学生在课堂上小组讨论中的表现评分或者在课堂上根据实践测试。可以通过互联网技术和软件来掌握学生学习情况,有助于提高《管理学原理》的学习效果。

(四)翻转课堂在《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的应用

《管理学原理》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翻转课堂在《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翻转可以根绝学科特点进行设计。首先,通过理论问题进行引导,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其次,自主学习的引导,通过观看教师提供的教学视频进行思考,在学习过程中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最后,案例分析引导,教师播放相关理论案例和视频资料,通过学生结合理论进行小组讨论,并有学生代表总结发言,提高学生之间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

四、翻转课堂《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模式将面临的挑战

尽管翻转课堂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取得了极大的成就,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现实中还需受到学生、教师和教学内容等方面的挑战。

(一)学生对翻转课堂的影响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主要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方式,由于学生之间受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方面影响,教师很难解决课题出现的学生对课程参与问题,制作微课程时学生是否参与,属于单向的传递,不能像传统课堂做到随时调整。学生参与人数与理想人数存在矛盾,只能展示和使得真正参与的同学收益最大化,而其他同学则长期作为观众参与其中。

(二)教师对翻转课堂的影响

有关调查分析得出结论,教师在教学任务中被视频教学所代替,并没有成为课堂的组织者和引领者,同时,并没有根据学生的学习程度、学习兴趣、专业特征等制定相应的视频,使得教学效果大打折扣,部分学生并未能深度参与其中。另外,翻转课堂要求课题高度数字化,网络安全,完善的教学设施等。现实缺乏相适应的配套设施,不具备完全的网络教学环境。

总之,翻转教学课堂符合时展潮流,虽然目前依然处于尝试阶段,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仍然存在较多问题,但对于研究生管理学教学是可行的。要想全面、高效地应用于管理学课堂教学仍需进一步实践与探索。

参考文献

[1]辛巍巍.翻转课堂在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学周刊,2015

[2]杨春梅.高等教育翻转课堂研究综述[J].江苏高教,2016(01)

[3]蔡兴红.翻转课堂的特点及其对研究生教学的启示[J].亚太教育,2015

翻转课堂的理解篇6

[关键词]翻转课堂;临床教学;提高能力;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721(2015)05(c)-0150-04

[abstract]Reverseitoverturnsthetraditionalclassroomteachingformofknowledge,theconceptof"learningbeforeteaching"todevelopthestudents′personality.inthispaper,combinedwithteachingpractice,fromthetaskdrivenandproblemslessonbootcoexistence,thekeypointsofresourcesandcomplementaryprompt,technicalthinkingandoperationability,threeaspectsdiscussestheflipclassroomdesignspecificapplicationinclinicalteachingstrategy,inordertobetterpromotestudentsknowledgeinternalization,bringnewwaveforthereformofclinicalteaching.

[Keywords]Fliptheclassroom;Clinicalteaching;improvetheability;management

翻转课堂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整体颠覆,课前学生通过网络平台进行自学,课堂上教师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课后再进行课程总结,这种方式在国内外教育领域中受到了广泛的关注[1]。临床教学课是一门操作性较强的实践课。课堂时间不足,严重影响了学生的练习,不得不把练习放到课后。临床教学课的跨度长短不一,碰到“五一”“十一”等节假甚至有半个月的间隔,在教学下一课时,学生把前一节课的内容早就忘的一干二净。这样的现状困扰了信息技术课的开展。针对以上问题,本研究尝试在临床教学课中引入“翻转课堂”新教学模式,利用“魔灯”平台,让学生自主的平时“先学”,在课堂上“后教”,促进学生的学习。

1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

随着当前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化,引发教学研究者对一些新型教学模式的关注与尝试,翻转课堂即是其中一个热点。翻转课堂是指教育者赋予学生更多的自由,把知识传授的过程放在教室外,让大家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式接受新知识,翻转课堂改变了学生克服学习重点、难点时教师不在现场的情况,利用微课程将教师的讲授放在课前,将学习中要解决的问题放在课堂,教师真正成为了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2]。翻转课堂的具体实践中,课前学生需通过网络平台等资源进行自学、合作学习;在课堂内的宝贵时间中,学生能够更专注于主动的基于项目的学习,教师可更多地与学生进行个体交流、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加以学习指导;课后再进行课程总结,并督促学生巩固提高。翻转课堂的主旨是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翻转课堂的事实基础:①树立教育变革的坚定信念。②有较高的教育信息化素养。③抓住“翻转课堂”的关键点。④做好角色转换。首先,教师的角色从传统的圣人角色转变成导师;其次,学生的角色更加突出学习的主体性和必要的主动性,如果没有一定的主动性,翻转课堂中的学习无法进行,必须需要学生的主动操作和主动思考;家长的角色转变,家长在传统的教育思想体系下较难接受新型学习模式,在此过程中,要加强翻转课堂学习的宣传工作,让家长能够理解新型教育方式,从而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3]。在此过程中,对各阶段的学习效果利用不同手段和形式,针对不同对象进行实时评价,并将意见有效地二次反馈,对提高教和学的质量有重要意义。按课前、课中、课后三阶段,采取师生互评和自评方式,运用问卷调查、考试、电子档案袋记录等方法,探索并初步构建翻转课堂形成性评价框架;其目的在于评建结合,最终利于课程建设、教学模式改良。翻转课堂更着眼于在具体的课程中如何实施形成性评价或综合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实证其评定的信、效度,并思考评价之于教学的实时反馈、对于师生的促进作用[4]。

2翻转课堂的优势

2.1发挥技术优势,用视频再造教育

①视频本身的特性。视频能够方便地暂停、倒退、重播、快进,为学生提供人性化的学习方式。需要停顿下来思考或做学习笔记可以暂停播放;碰到观看了一遍还没有理解的内容可以倒回去重新播放,重复播放,直到理解为止。②翻转课堂借助的授课视频具有“短小精悍”的特点,便于使用。这种短视频的播放长度一般在10min以内,符合人眼视觉驻留规律,不易使人产生视觉疲劳而降低学习效率。为了增加视频的趣味性和吸引力,一些授课视频还会植入电影大片、广告、动画等元素,大大提升了授课视频表现力和对学习者的黏着力。③许多专业机构开发的授课视频都是名校名师名课,对提升薄弱学校的教学质量非常有益。可汗将翻转课堂授课视频对促进教学变革的这一特性和优势形象地称之为“用视频再造教育”[5]。

2.2突破传统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

长期以来教学改革的无效和失败说明,传统课堂的时间和空间限制已经成为教学改革和质量提升的“天花板”。由于群体教学和个体差异的矛盾,使得“在课堂时间传递知识”是一种有缺陷的方法。翻转课堂将用观看授课视频的形式取代传统的教师课堂讲授,将课堂讲授的时间由课堂移至课外[6]。将传统课堂的宝贵时间留给师生互动和深度学习,提高学习绩效。在传统课堂上,老师“一对多”上课,由于学生水平参差不齐,教师很难顾及各种水平的学生。为保证完成教学任务,教师无奈地选择让每一名学生“按照同一个节拍跳舞”。结果是因顾及到学生的平均水平,老师的教学只对1/3的学生有效,其他2/3的学生要么“吃不饱”,要么“吃不消”。但是在“翻转课堂”,学生课外先看视频自学,可以选择自己的节奏和方式,能力强的学生可以跳过,而“吃不消”的学生则可以重播和后退观看,各得其所。

2.3将“最合适的教学过程”安排在“最合适的时间”

翻转课堂是教学环节科学安排的回归。应用于师生互动、同伴协作和交流的课堂,常被教师一个人占用来作知识传授。采用“翻转课堂”模式,学生在家通过教学平台先完成学习,只有学生自己参与其中的学习才是真正的学习,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习,使他们感受到了学习是自己的事,学会了和同学间的合作,学会了对同学负责、对自己负责,并且在交流反馈中学会了自己学习[7]。因此,翻转教学模式是临床教学促进教学进步的过程,是突破教学时空限制的过程,是传统教学知识吸收过程与知识消化过程错位与纠错的过程。

3翻转课堂的管理

3.1翻转课堂课中教学阶段的管理

①学生的管理:对学生成果展示与交流的课上,学生须要展示自己在课前学到的知识及对此问题的理解,并且还要和其他同学进行讨论。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及其他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提供的评价表对该名学生展示课程内容时的表现和相应讨论情况作出评价。要充分考虑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包括客观和主观方面的[8]。客观问题>60%,如对学生课程的理解程度、课程的创新想法,及捕捉重点、难点等[9]。主观问题占40%左右,包括口语表达能力、与其他同学进行课堂互动能力等。通过评价,成果展示的学生可以充分了解师生的意见和建议[10]。②教师教学的管理:师生可以通过课堂互评来提高教学效果。一方面,教师和学生对课上展示内容进行点评,让学生在解决课前难题的同时,通过借鉴他人对自身的评价,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进而反思和提高。同时,教师还可以更加了解学生的特点,和其进行有效沟通,为其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而改进教学。另一方面,学生可以通过网络预先设计的评价表对教师进行一次主观和客观结合的评价,使教师能够及时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11]。通过这种评价方式发现,学生在课上展示自学成果,锻炼其语言的表达能力。以某个学生为例,第一次汇报时,不能完全表达自己的学习成果,但经过几次锻炼和尝试,到后期,该学生能脱离ppt自由发挥,为大家展示其学习成果。同时,课上学生之间的讨论也能使其思维变得更加清晰、活跃[12]。开始大家会对发言感到不好意思,但到后来学生都会积极踊跃表达自己的看法,通过共同探讨,更深刻地掌握知识。通过互评,教师也能从以前自我闭门的讲解方式,到现在开放式的教学,更好地迎合学生想要的方式和理念[13]。

3.2翻转课堂课后教学阶段的管理

通过课前、课上的学习,教师可以对本节课进行一次比较综合的试卷测试来检测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了解程度。试卷内容需要综合、多样化,确保能够检测学生多方面的能力[14]。具体包括: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理解的情况,题目分为从易到难不同级;学生在听取其他学生展示课程成果后的理解、建议,以及自己从中学到的内容[15];教师对本节课进行课程深度点评、讲解后的提升理解内容。学生完成试卷测试后可以通过网络提交,教师最后根据完成情况对其进行客观评分和填写评语[16]。教师还可以通过电子档案袋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级。将学生的测试成绩、课堂讨论情况、基本知识掌握情况、学生作业等一系列表现和之前的表格记录以学生的名字制作成网络文件夹,通过电子档案袋的形式准确及时地记录学生信息。电子档案袋一般包括学生的成绩、教师对该生的评价、学生的互评和自评等多方面信息,全面、完整地记录学生的信息,为日后查阅、整理提供方便[17-18]。最后,师生还要各自填写一张自评表对本节课自己的表现做出综合评判。

在课程完成后,师生还可以对翻转课堂网络系统的使用效果进行管理,从而不断完善和提高系统的性能,使教学系统逐渐满足师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对学生进行课程问卷的抽查调查和访谈发现,学生的态度、成绩都有了明显的提高。期末成绩达到主讲教师近几年教学的最高分[19]。并且学生还提出对本次课程更有新意的建议。90%以上的学生都非常喜欢这种新型的学习模式,且部分学生表现得非常热情、踊跃;但部分学生认为该教学方式有压力,教师要积极思考对策减少这部分学生的挫败感[20-21]。传统课堂上所有学生坐在教室听课,教师不可能照顾每位学生的感受,除非有学生主动提出疑问,否则教师不会知道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了教学内容。而在翻转课堂上,学生在课前进行自我学习,教师通过反馈了解学生掌握情况,适当地提供指导和帮助[22]。这样,在翻转课堂上,教师可以花更多的时间去指导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成绩好的学生可以独立学习,不必因迁就其他学生而放慢学习节奏。

4小结

翻转课堂是学生通过网络进行课前自主学习,在课堂进行师生互动、内化吸收,课后巩固加强的一种全新教学模式[23]。在临床教学中采用全新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录制教学视频的质量、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学生学习时间的安排、课堂活动组织情况,都对教学质量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对临床教师信息素养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翻转课堂教学中,如何对师生表现进行评价,以更好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对提高教学质量有重要意义,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热点问题[24]。形成性评价通过及时记录和监督师生在整个课堂的表现,然后进行反馈,使双方都不断认识自身缺点和不足,在实践反馈中不断提高各个方面的能力[25]。形成性评价用于翻转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有重要意义[26]。同时,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要求学生也必须拥有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信息素养,才能很好地利用教学视频来学习,并在学习活动中解答自己的疑问。因此,要使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有效地运行与发展还须进行深入的探讨,努力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临床翻转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张其亮,王爱春.基于“翻转课堂”的新型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4,24(4):27-32.

[2]杨九民,邵明杰,黄磊.基于微视频资源的翻转课堂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现代教育技术”实验课程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2013,23(10):36-40.

[3]李志河,.高职院校3Dmax课程中的翻转课堂教学设计[J].现代教育技术,2014,24(4):33-39.

[4]钟晓流,宋述强,焦丽珍.信息化环境中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教学设计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3,19(1):58-64.

[5]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4):46-51.

[6]鞠晓玲.3DmaX在高职建筑装饰专业课程教学中的改革实践[J].科技导刊,2013,(25):117-118.

[7]龙渡江,王栋,吴安湘.新形势下高校3DmaX软件课程的教学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2,(14):132-133.

[8]卜彩丽,马颖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我国高等院校应用的可行性分析[J].软件导刊,2013,12(7):9-11.

[9]王彩霞,刘光然.翻转课堂优化中职课堂教学探析[J].中职教育,2013,(6):41-44.

[10]王红,赵蔚,孙立会,等.翻转课堂教学模型的设计-基于国内外典型案例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13,23(8):5-10.

[11]余晨丽.翻转课堂:信息时代的必然趋势[J].现代教学,2013,(9):72-74.

[12]李建平.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山区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广东教育(综合版),2014,(9):41-43.

[13]张武威,曾天山,黄宇星.微课程与翻转课堂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创新应用[J].课程.教材.教法,2014,34(7):10-16.

[14]许红,高颖,刘佳,等.翻转课堂实现中的教学视频设计与制作[J].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2015,(1):56-58.

[15]殷桂香.翻转课堂在中医信息检索课程中的应用[J].中医教育,2014,33(4):49-51.

[16]顾云湘,李文彦.翻转课堂在中医药院校人文通识课程中的实践与思考[J].中医教育,2014,33(3):36-38.

[17]谷辉.“翻转课堂”下的生物学概念教学――以“染色体变异”为例[J].中学生物学,2014,30(6):33-35.

[18]王岚,张一春,兰国帅,等.论翻转课堂给我国教师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基于国内外典型案例的分析[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4,21(5):474-478.

[19]王红云,肖文雅,姚红星.翻转课堂在高校计算机公修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多媒体设计》课程教学为例[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4,28(4):359-362.

[20]黄静.基于学生互评的翻转课堂构建――以南通大学文献检索课为例[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4,16(1):13-17.

[21]白雪,曲波.形成性评价在翻转课堂中的应用[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4,33(9):866-868,869.

[22]陆永利,陈蕾,杨红卫,等.基于翻转课堂理论的生理学实验教学尝试和思考[J].基础医学教育,2014,22(12):1047-1049.

[23]郑君芳,贺俊崎.“微课”与“翻转课堂”应用于生物化学教学的初步探析[J].继续医学教育,2014,14(11):71-73.

[24]张畔枫,黄晓鹂.翻转课堂教学资源的组织与设计[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5(1):129-130.

[25]黄晓鹂,李树民.基于“翻转课堂”的医学信息检索教学模式构建[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3,22(11):33-36.

翻转课堂的理解篇7

病理学是揭示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和转归的医学基础学科,是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衔接的桥梁。病理学在医学教育、临床医疗和科学研究上都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病理学被称为医学之本。由于这门课程自身的特点,学生对发病机制及病理变化等章节内容难以理解和掌握。因此,高等医学院校学生认为病理学课程是最难学的课程之一。如何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是病理学教学改革亟须解决的问题。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中心地位的教育理念是目前世界流行的做法。充分体现和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的一种有效学习形式之一就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索翻转课堂在医学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不仅可改进病理学教学,也可为其他医学学科的教学提供可以借鉴的经验。

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的创始人是美国人萨尔曼?可汗,他首次将自己制作的辅导内容视频上传到Youtube网站是在2006年,目的是让更多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享受辅导资源,很快这一举动得到了网络的热捧。这种让学生在课前或课下观看视频学习,在课堂上再与教师互动交流,使课堂教学更具人性化,将课堂内外事务“翻转”的做法是翻转课堂的雏形[1]。后来萨尔曼?可汗成立了一个非营利性网站――可汗学院,专门以视频方式讲解服务于不同科目的内容及解答网友提问。目前可汗在Youtube的频道已吸引超过2亿人次观看,可汗还具有两年多翻转课堂教学的实践经验。实验学生反映,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比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效果更优。此后,作为一种新型教学形式迅速流行[2]。

“先学而后教”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注重重构教学结构,由“以教导学”转变为“以学定教”。通过运用成熟的网络技术,将常规课堂中教学内容事前制作成相关视频,要求学生课前学习网络视频中的教学内容,教师在课堂上要做的就是集中精力,针对学生反馈的问题有重点地加以指导,实现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

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医学病理学教学中的优势

医学病理学教学中的翻转课堂是指教师将病理课教学内容事前录制成视频,受众在课前自定进度观看,在课堂上师生和同学之间面对面分享、沟通学习成果与体会,化解疑难问题,达到教学目的的教学模式。其以学生作为课堂的中心,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创新和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使课堂更具人性化。

1.翻转课堂适合病理学学科特点

病理学学科的特点首先是章节多,内容复杂、理论知识抽象、琐碎、不易理解。如血栓形成、肿瘤的转移、肺炎的病理变化、各种肾炎的发病机制及病理变化等很多章节内容是很难理解的。其次,病理学是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课程,具有与解剖学、组织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学等学科的内容联系紧密的特点,增加了授课难度。在学习新课程之前,有必要把相关基础知识复习一遍,这样就占用了一部分上课时间。再者,病理学在教学中历来有内容多、学时少的矛盾,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仅利用课堂时间很难将所有重点和难点讲解透彻,从而影响教学质量。翻转课堂可以解决这一突出矛盾,它“先学而后教”,这种“反转”使学生课前可以自己控制学习进度,直到学会为止,疑难问题上课时与同学及老师讨论解决。

2.翻转课堂优于病理学教学中的传统教学模式

首先,目前大学病理学教学模式多采用多媒体教学,教师很少板书。课堂上教学内容多,信息量大,课件播放快,学生根本来不及做笔记,这样不利于学生记忆和复习,从而影响教学质量。其次,传统课堂上教师需要充分利用45分钟的时间来对学生讲解教学所规定的内容。所以老师一般都在不停地讲解,学生稍有分心,就会跟不上进度,教学的效果也就会受到影响。再者,课堂不仅是单纯的教与学,更是教师与学生之间情感的联系。而在传统课堂上,老师的大部分时间都在讲课,缺少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课后师生交流的则更少,从而影响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学生的疑难问题更是得不到全面解决。这些都不利于受众的学习进步。翻转课堂使学生由知识的接受者演化为构建者。受众可以在课前对于没有完全理解的内容反复观看,思考、记录或推演,直到弄明白为止。课堂上针对具体问题与其他受众或老师讨论解决。这样的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树立了学生的学习信心,提升了课堂的质量。

3.翻转课堂更有利于医学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时空限制是传统课堂最大的局限。而大学生的生活轨迹并不是三点一线,他们有自己丰富的生活。假如某受众这一时段很忙,如参加各级别英语比赛、校外实习或某种能力训练等,那他便无法按时去上课听讲。病理学内容本来就难理解,仅靠学生自学书本难以掌握知识点,这样便耽误了学习。外界流传这样的说法:大学医学生只会上课,其他的什么都不会。医学院校课程多,任务重,每天课程排得很满,学生根本没有时间去培养兴趣、全面发展。还有一些医学院校学生,由于身体特殊原因不能按时天天上课,这也耽误了一些课程的学习。翻转课堂可以让他们课前或业余时间自主学习。医学病理教学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以突破传统课堂的时空局限,更有利于大学医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三、翻转课堂应用于病理学教学的关键问题

翻转课堂的具体实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关键环节:教学视频制作、受众课前视频自学、课堂互动等。毋庸置疑,翻转课堂对传统教学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教师是翻转课堂成功的关键

翻转课堂中,教学视频制作,受众学习指导,受众学习辅助支持,受众学习效果评价,都面临新的挑战。因此,教师在翻转课堂中的主导地位并没有削弱,反而加强了[3]。

1.大学病理学教师翻转课堂教学能力的分析

首先,大学病理学教师有相对较高的学历和较快接受新兴事物的能力。其次,医学院校病理学教师还是学校附属医院病理科医生,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可以做到理论结合实际,使理论知识不再枯燥无味。再者,大学教师较早地熟悉并使用计算机,较早地能够熟练应用网络技术,而且,在教学文件制作、开放资源搜索及新媒体资源的获取与处理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具备实施翻转课堂的技术基础。

2.在翻转课堂的教学过程中要关注新的教学特点

翻转课堂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结构。教师的角色发生转变,由知识的传授者变成了学习的促进者和指导者。在翻转课堂中,每个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不同,提出的问题也有所不同。教师需要与受众互动交流,解答疑难,对受众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给出意见或建议。在医学病理学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要取得切实有效的效果,必须彻底地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理念。客观上要求教师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在课堂对话和讨论,要求事前精心准备和课堂上细致观察,把因材施教,个性化学习落到实处。翻转课堂风靡全球的原因就在于,讨论使受众的“吸收内化”和提升了学习效率。

(二)大学医学学生翻转课堂学习适应能力分析

医学大学生已具备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能够完成课前的教学视频内容。研究表明,大学生中75%的学生自学能力较好,仅25%的学生自学能力较差。医学大学生需要全面发展,学习知识不能单单从课堂上获得,自主学习才是最重要的。因为学习这个过程不仅仅停留在上学阶段,而是伴随人一生的。现代教育理论表明,受众是承载学习活动的关键主体,老师的作用只是引导和点拨。翻转课堂学习中,医学学生成为自定脚步的学习者,是整个学习过程的主角。翻转课堂转变了医学学生角色。翻转课堂中医学学生的自觉性是一种挑战,就需要加强培养受众的自控能力,培养受众形成优良的学习习惯和高效率接受知识的能力,使学生自主合理地安排学习地点和时间,确保翻转课堂的教学质量。

(三)医学院校教学环境剖析

授课多媒体化和受众自主学习平台网络化,是全国各地高校教学发展趋势。医学院师生使用电脑的普及率已经很高,这为实现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大学医学病理学的应用提供了必要的硬件基础。调查研究发现,100%的大学老师拥有自己的电脑,医学学生中71%的学生拥有自己的电脑,29%的学生没有自己的电脑,但学校提供的网络中心完全可以满足他们课外观看教学视频的要求。

翻转课堂的理解篇8

关键词翻转课堂教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ki.kjdkz.2017.03.043

FlippedClassroominmedicaleducationReform

SonGFangming

(RegenerativemedicineResearchCenter,GuangximedicalUniversity,nanning,Guangxi530021)

abstractFlippedclassroomisoneofthehotspotsinthecurrenteducationalreform,especiallyinthebackgroundofthecurrentmobiledigitallife.therefore,weshouldfullyunderstandtheteachingmethodandlaythefoundationforimprovingthequalityofeducationandexpandingeducationalresources.

Keywordsflippedclassroom;educationreform

0引言

当前,国内大部分高校还是以传统教育中的“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模式进行授课。特别医学院校,课程压力重,学生多,教师资源相对有限。面对这种现状,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主要知识的讲解;并且医学院校课程设置包括理论课和实验课:理论课进行传授基础知识以及专业知识,实验课根据理论课中掌握的知识点,要求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加深记忆与理解。因此,传统的教育模式容易造成学生在理论课程中无法完全理解基础或者专业知识,然而随后的实验课程又没法准确或者只能按部就班的完成实验课程中要求的内容。这种教学模式导致教学成果的不理想,学生掌握知识的不透彻,又不能完全自主、规范的完成实践,将影响学生在今后从事工作中,理论知识不扎实、实际操作不熟练或不规范。尤其是医学院学生今后大部分从事的职业是在医院、检验机构、药厂、科研机构等,这些工作岗位对知识点把握、实践能力、思考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都是有很高的要求。翻转课堂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本文旨在通过详细介绍翻转课堂的具体教学过程、优势等,并结合现阶段医学院校的需求或困境,谈谈如何在医学院校如何进行有效的翻转课堂教学改革。

1“翻转课堂”的发展与特点

1.1什么是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是通过改变教学流程,例如学生在家中或课外自主学习教师创建的教学视频,作为知识传输的一种重要方式。而在课堂中,教师与学生就学习的过程进行讨论、交流以及完成教师布置的相关作业的这样一种教学形态。当前,通过国内外学校教学改革实践证明,翻转课堂不仅全面提升了师生间、学生间的互动,还有效提高了教师解惑的时效性。

1.2翻转课堂的由来与发展

翻转课堂起源于美国科罗拉多州落基山的一个山区学校――林地公园高中。当地的教师们时常被一个问题所困扰:有些学生由于生病,或者家里离学校太远等各种原因,无法参加学校教学活动,因此导致很多学生由于缺课太多跟不上学习的进度。为了解决这种问题,学校老师刚开始用屏幕捕捉软件去录制powerpoint演示稿(ppt)以及伴有教的语音讲解。他们通过把这些实时讲解以及ppt上传到网络上,供缺课的学生进行下载,以此帮助这些学生补课。然而有趣的是,其余未缺课的学生也在网络上下载教师提供的ppt,自行在家学习。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教师发现缺课的学生在学习ppt之后能够有效的完成课题布置的作业,而未缺课的学生理解记忆知识点的能力更强。因此,教师逐渐将每次课堂教学都以视频或者ppt加语音讲解的方式上传至网络供学生下载,自行学习。同时把更多的时间,即课堂中的时间,用于对课题布置作业进行疑难解答和对部分难点进行解答。这样传统的“课堂上课,课后作业”这种教学模式逐渐开始调整,转变成“课下自主学习,课堂疑难解答”。这就是所谓的课堂的翻转。林地公园高中这种教学模式的改革逐渐开始被周边学校的教师学习,并吸引更多的教师开始利用并积极探索在线视频、录制视频等方式进行课外教授学生;然而课堂时间抓住课外布置作业进行帮助学生学习以及增加掌握的练习。

传统课堂和翻转课堂区别情况见图1。

1.3翻转课堂的步骤

通过美国林地公园高中翻转课堂的模式,我们将翻转课堂教学的过程分为以下两部分:录制或创建教学视频与组织课堂活动。其中对于教学视频的录制需要体现本次视频中的教学内容,明确教学目标以及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同时对于视频的创建还需要根据所带班级学生的自身条件,而去做相应的变化。并且视频的创作,对于教师而言也是一项极大的挑战,需要教师不仅仅对所传授的教学要有很清晰的思路、知识点充分把握,同时掌握制作过程、熟悉的软件应用。而组织课堂活动,即将课堂翻转,成为解决问题、讨论问题等场所,这让学生能够自主的根据课下视频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能够尽快的找到教师解惑;并且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集体讨论,这样既增加了师生间的感情,又能够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以及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图2)。

图2翻转课堂教学步骤示意图

1.4翻转课堂的优势特点

(1)翻转课堂实现个性化教学。传统的教育都是教师在课堂中对学生进行统一的教学。然而学生之间学习能力有差异,有的很快就能掌握,有的还需要进一步的讲解才能掌握。而翻转课堂可以实行个性化教学,学生能够按照自己的节奏去学习,根据教师规定的时间内,自主学习相应的视频,并且对于不能够马上掌握的知识点,可以反复观看,这样就达到了最终学习的效果相对一致。

(2)翻转课堂增加互动。传统的教学活动,由于时间的有限,课程内容的繁重,导致教师把整个教学过程作为知识点的布局,很少或者几乎没有在课堂中与学生交流互动的机会。这样就会难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然而翻转课堂,将课堂与课下的活动次序颠倒,把课堂中的时间作为学生与老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的平台。这样教师可以根据布置的作业,以及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分组,先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讨论,然后再根据讨论出的结果,教师再做统一总结,尤其是针对大部分学生反映的问题,教师可以针对这一类型,做详细的讲解。这样就达到了教学效果,并且督促学生进行主动学习、主动思考、主动解决,并且增加了学生之间的、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同时,在讨论过程中,学习能力较强的同学会主动去帮助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疑难解惑,这不仅仅起到了帮扶作用,同时对于学习能力强的同学来讲也进一步加深了课堂内容的理解。

(3)翻转课堂培养能力及兴趣。传统的教学过程,教师在课堂上讲解完课程后,一般会给予学生建议,主要包括是课后需要注意的问题,以及相关资料。然后,往往学生在课后并没有去按照教师所叮嘱去主动学习。只是临近作业或者临近考试,才回翻教材,更不用谈课外书籍的学习。但是翻转课堂却能够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原因是将课堂教学安排在课后,学生通过视频讲解及图片介绍,会激发学生主动思考一时难以理解的问题。同时面对问题还可以重复观看视频多次,这样就能够在学习课程后,记录相关问题等。同时在教师作业的布置,以及后续的讨论,学生会主动的去查询相关材料,去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这样就有效的培养了学生阅读教材的习惯和能力。通过阅读教材,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初步形成,阅读能力不断提升。

(4)翻转课堂增强意识。传统教学过程,由于时间的有限,往往容易出现“填鸭式”教学。这样容易引起部分学生产生厌学情绪;这种厌学情绪往往会一直延续下去,最终出现不良的教学后果,例如,学生上课埋头看手机、课堂聊天、甚至旷课、早退等现象。然而翻转课堂能够促使学生不断的去主动学习,并且针对课堂中的分小组讨论,会迫使自己忙于小组讨论或活动。这样学生就能够自觉地、主动的学习,因此对于课堂过程中的管理就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2在医学院校中翻转课堂模式设计

2.1翻转课堂在医学院校中的实用性

医学院校由于课程繁重,课时数有限,学生人数多等特点,教师在传授过程中,学习能力不同引起的教学效果的差异化更为明显。尤其是医学院校的课程还包括实验课或者见习课,这对于学生的规范化操作、合理的思维方式以及主动学习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翻转课堂的特点能适应医学院校的教学方式。教师通过创建的视频供学生课后或者在宿舍中学习,然后课堂中根据学生的问题进行指导帮助。同时,在实验课或者见习课过程中,也是要求学生课下提前对本章知识点,根据教师录制的实验教学或者见习教学,学习教师在实验过程中规范操作或者疾病诊断等方式,并且还能够主动查阅相关书籍学习,这样在实际课题过程中能够规范操作,并且达到较好的实验教学的效果。

2.2根据医学院校特点制作优质教学视频

首先建立制作教学视频的目的。所谓教学视频,是教师通过录制或者通过增添图片与语音对本次教学内容的一个总体的传授。因此,教学视频要时刻以学生为中心,即站在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角度上出发,切勿花里胡哨,也不必要过分的展示制作视频的水平。时刻保证满足学生的学习感受与学习需求。

其次要掌握制作翻转课堂的教学视频制作过程。其主要可分为五个步骤,即:分析、整理、制作、和反馈。分析:根据学习者的学习能力、理解能力等特征,结合制作者自身的精力、时间,制作相应的教学视频。以医学院校为例,学习者主要分为临床专业学生、基础医学、药学、公共卫生医学专业的学生。而教师分为校本部教师与附属医院的医生。因此在分析过程中,医学院校学生在高考招录时,都是相对比较优秀的学生,因此相应的理解能力、学习能力都较强。而教师本身,校本部教师与附属医院医生相比,课余时间相对更充裕。因此,在分析制作视频的过程中,要根据不同背景来考虑视频的风格。整理:根据教学内容,搜集相应素材以及需要拍摄的脚本。以医学院校为例,素材相对比较丰富。校本部的教师可以围绕教学内容为基础,贴近当前社会热点问题,同时以目前科学研究对此内容的相关论证,寻找相应的素材。而附属医院的医生素材也是非常丰富的。临床上的病例分析,结合课本上的描述,以非常生动的图例展示给学生学习。制作:教师在制作视频的过程,需要在规范的原则指导下制作。尤其要注意的是引导学生的不是制作视频的技术有多高超,而是教师通过视频来引导学生去主动学习教学内容。:通过学校内网平台、网络硬盘灯媒介上传教学视频,同时需要制作者注意的是要提前3-5天告知学生去下载,并且配套相关作业,为课堂讨论服务。反馈:反馈是学生在学习视频后,对所学习的内容一个非常直接的反应。学生需要对所学内容进行记录相应的体会或者问题,这样方便制作者去分析,同时在课堂进行讨论的时候,才能有针对性的帮助同学们解决问题。

3翻转课堂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为我国教学实践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其积极作用不可低估。随着对翻转课堂的探索不断铺开,在实践中也不可避免地遭遇了一些困境,向课堂教学和理论研究提出了新的挑战。

3.1翻转课堂是否成为一种新的负担

现在很多高校都在提倡教学改革,特别是鼓励教师要大胆尝试,或者是要求学科必须在某个时间段内出成果。其实这样是否真正的能够达到翻转课堂改革目的。这是需要在改革前反思的。我们以医学院校为例,医学院校的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包括实验课和见习课)的课时量都是非常多的。那么当我们准备尝试教学改革的时候,需要注意要求w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正常的学习任务。那么翻转课堂的改革,需要根据课程安排而适当的开展。这样不会增添学生的学习压力,同时对于教师而言,也不会过多的占用课余时间去制作视频。

3.2翻转课堂教学改革的对象

从前几部分对翻转课堂的定义、目的、过程等的分析,不难发现翻转课堂对学生的要求还是有一定的高度。教师通过制作视频与配套相关作业,在鼓励学生课外进行学习视频后,还需要记录感受以及问题,然后再课题中自由探索。那么对于学生来说,其学习能力,特别是对于新的知识框架,如何将视频中每个部分的知识点系统的构建起来是个比较矛盾的问题。传统的教学以教师为中心,通过教师在整堂课中系统的将本次教学内容进行传授,同时在难点、重点等方面进行强调,w生自然可以跟进。但是翻转课堂以学生为中心,对学生的要求更高。因此,在进行教学改革对象的时候,教师可以小范围的开展,特别是先从学习能力较强,具备良好自学能力同时能够准确表达问题能力的同学为对象,逐一开展。切勿大面积开展,这样可能达不到所预期的效果。

3.3翻转课堂制作者提出新要求

传统的教学,教师只需要备好课,设计好课程讲解过程,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加入些互动,最后布置相关作业。然而,翻转课堂对于制作者而言,需要有几点需要注意。首先,制作者容易在录制视频的时候,忽视学生学习的感受。例如,教师只是换了个环境,仍然按照传统教学课堂一样,按部就班的把教学内容从头到尾进行讲解。这样就完全违背了翻转课堂的初衷。同时,制作者还需要注意制作后续工作的检查,比如声音是否清晰、图像是否清晰、是否增加与学生互动环节等。其次,有部分制作者难以完全去除以教定学的心理。例如教师在制作过程中,仍会自主的加入一些目标,并要求学生完成它,那这样学生就不能自主的进行探索学习。医学院校的课程,虽然基础课是对今后从事工作的理论基础,同时也有部分理论在不断地被。因此,教师需要调整心理,充分鼓励医学上学习视频,同时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查阅文献,例如pubmed,CnKi等国内外数据库,这样对于学生学习、理解、问题的提出、讨论提供了更大的平台。所以,翻转课堂对于制作者即教师本身,从制作角度、制作过程等提出了新的挑战。

3.4翻转课堂的教学成果评价如何定位

传统的教学成果,评价方式主要是以考试为主,通过考核本课程的主要内容,从而考查学生对这门课程的掌握程度。因此学习成绩成为了衡量的标准。然而,翻转课堂把时间交给了学生,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同时带着问题在课堂中与同学、与教师进行讨论。然而,最终学生对这次翻转课堂的掌握程度如何衡量成为了许多教师苦恼的问题。因此,寻求评价目标的多元化,特别是对翻转课堂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现问题能力、讨论问题的能力这些非知识技能领域的评价。针对医学院校特征,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同时又需要规范熟练,在对翻转课堂的教学成果的评价可以增加学生学习成长记录、推迟评价方法等。

4结语

目前,翻转课堂是教学改革方法中的热点,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它们的历史和内涵,充分借鉴和利用新教学方式方法等特点,为此提高教与学的质量和效率。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改课题: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医学寄生虫学移动教学模式的探索(2016JGB170)

参考文献

翻转课堂的理解篇9

关键词市场营销翻转课堂合理建议

1翻转课堂的基本概述

翻转课堂一词其英文原译为“FlippedClassmodel”,也被叫做“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经常是老师在课堂上讲解知识点,学生在家里完成家庭作业并对课程知识进行一定的理解。但是,因为每个学生的理解能力与学习速度不同,教师在课堂中的教学任务有时不能及时完成。因此,翻转课堂这一教学模式的出现及时的解决了传统模式教学中出现的困境。翻转课堂是教师先一步创建教学视频上传到网上,学生自行在家中或课外时间进行观看与理解后,在课堂上师生再进行面对面的提问与交流,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分享与感悟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在教学方法等方面都不同于传统教学方式,其更加注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能有效地提高学生整体的学习效率及课堂效率,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教学质量。

2在职中市场营销教学中实施翻转课堂存在的问题

2.1教师对教学改革缺乏信心

当今的市场营销课程中,多为以单纯的传授知识的教学模式为主,缺乏对学生实践能力进行的训练,导致学生人云亦云。而在多媒体化教学方式不断增加的今天,市场营销教学方式也应不断创新并进行改变。于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运而生。而翻转课堂作为新型的教学模式,很多教师却望而生畏并对该模式持怀疑态度。因此,这对翻转课堂顺利地进入职中市场营销教学中产生了一定的困难。

2.2教师缺乏视频制作能力

翻转课堂中最重要的就是教师制作的教学视频,而市场营销课程的知识点十分复杂且知识面覆盖广,教师需借助大量的真实案例来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实践练习,因此,教师所承担的工作量是很大的。而为了制作精美且高质量的视频课件,教师需用到大量的计算机软件,这无疑不是对教师专业能力及工作技能的重大挑战。

2.3翻转课堂中师生的教学角色难以实现转换

翻转课堂是将原来的先教后学的模式转化为先学后教的模式,因此,在职中的市场营销课堂上,许多师生一时很难适应教学角色的转化。在教师方面,翻转课堂对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及文化素养的要求都非常高,教师要通过合理地引导与答疑来解决学生的问题并提高教学质量,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教学因素在学的方面有所加强。市场营销教学中需要大量的实践案例,教师通过实践案例进行设问,学生要自主进行问题的解决,其中教师要通过学生的项目完成状况来掌握学习成果,教师的职责由主导变为引导,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已习惯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师来说,很难做到及时地自身转变。而在学生方面,职中的学生愿意接受新鲜事物的学习,但是课上不能集中注意力,有效地进行听讲,缺乏一定的自主能力。而翻转课堂主要是由学生进行主导,平时需要在家或在课后进行大量的学习。

3针对有效实施翻转课堂提供的椎憬ㄒ

3.1教师应确立全新的与时俱进的教学观念

教师在翻转课堂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其必须将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的特点及目标深入到内心并合理地运用到市场营销教学中。教师要打破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与时俱进地进行教学改革,将自己处于不断改革与发展的大潮中。因此,教师应深刻地理解翻转课堂具有的优点,增强自己的教学改革信念。例如,翻转课堂针对的是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习速度与理解能力进行因材施教。因此,教师便可通过这一优点,在视频制作过程中根据学生个人实际状况来进行知识点讲解。

3.2教师应提高自身专业知识水平及文化素养

翻转课堂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对教师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及文化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首先要提高自身的课程设计能力,因市场营销课程十分复杂,教师要对整体教学内容进行把握,精简教学内容,把重点知识点与难点合理地制作到视频当中。此外,教师还应提高一定的技术运用能力,在视频制作过程中,需要用到大量的计算机软件。如今的教师大多处于对多媒体技术的学习阶段,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翻转课堂的实施进程。所以教师应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及文化素养。

3.3注重学生技能的培养

翻转课堂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对学生来说也十分陌生。所以,教师要注重对学生技能培养,首先,培养学生运用多媒体技术的能力,使其通过多媒体技术进行有效合理的学习。其次,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翻转课堂需要学生大量的自主学习,如学生在课下学习缺乏一定的自主能力,将严重的影响课堂上的教学质量。最后,还要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能力,在课堂上需要学生彼此交流自己的学习成果与学习经验以达到共同进步,互相扶持、互相促进。

4结论

在职中市场营销教学中,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有效地提高其教学质量。而翻转课堂的应运而生可以有效地使教师摆脱这种困境。本文通过对翻转课堂的内涵及特点进行研究,并分析当今翻转课堂教学中教师对教学改革缺乏信心、教师缺乏视频制作能力和翻转课堂中师生的教学角色难以实现转换等问题,提出了教师应确立全新的与时俱进的教学观念、教师应提高自身专业知识水平及文化素养及注重学生技能的培养等措施,来有效地提高职中市场营销教学中翻转课堂的教学质量与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1]李凌.“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和实施――以国际市场营销课程为例[J].对外经贸,2015,(11):143-145.

翻转课堂的理解篇10

【关键词】翻转课堂教师角色教学能力

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SGH13319);陕西省教育厅科学研究计划项目(14JK1784);咸阳师范学院教学改革项目(2015Y010)。

目前,在音乐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很少会有学生花费时间做课前预习。因此在课堂授课时,学生常常难以理解教师讲课的内容,跟不上课堂节奏。长此以往,学生渐渐失去了学习理论知识的兴趣,从而使其流于形式。在笔者看来,归其原因主要是教师缺少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方法,使学生不知道如何去学习音乐理论知识。而“翻转课堂”的出现,从根本上改变了这种状况。

翻转课堂概述

1.翻转课堂的内涵

对于翻转课堂,许多教育者和学者对其进行了不同的界定,如南京大学的张金磊教授对翻转课堂的含义作了解释,其观点是: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将知识传授在课前完成,而学生的知识内化则在课堂中经教师的指导帮助、学习者之间的互动协作完成。[1]还有学者认为,“翻转课堂”是教师首先制作教学知识点的微视频,然后学生在家或课外观看知识点的讲解微视频,最后再回到课堂中师生及生生之间进行面对面的分享、交流学习成果与心得,从而实现教学目标。”[2]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翻转课堂是学生在课前通过观看教师制作的数字教学视频、阅读学习教师提供的其他学习资源和完成学习任务清单,自主学习概念性或操作性知识,课堂上则将自己遇到的问题与同学和老师进行交流、讨论,或通过其他教学活动解决问题并将新发现的问题解决,从而使所学知识得到内化和提升。

2.翻转课堂的优势

翻转课堂的出现是对传统教学的一场颠覆性革命,其所表现出来的优势十分明显,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可以培养学习者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

自主学习是学习者课前学习的重要环节,每个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不同,学习效果也不同,自主学习能力影响着教师能否开展翻转课堂。自主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可以有良好的学习效果,自主学习能力弱的学生参与翻转教学,学习效果不佳,更甚者会对新知识混淆,影响继续学习。当学生自主学习的成果获得好评时,学生就会有继续学习的兴趣,成功完成任务时,就会有兴趣继续深入探究,这样可锻炼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

(2)可以提高教的教学能力

翻转课堂对学生能力提出新要求的同时,对教师的教学能力也提出了新的、较高的要求,无论是信息技术能力,还是组织教学活动等能力,都需要教师先对自己目前的能力进行分析、评估,并与新要求相比较,发现需要培养和进一步加强的教学能力,并通过各种方式为之努力奋斗。

(3)可以帮助教师和家长了解学习者

翻转课堂颠倒了传统教学课堂传授知识与课后知识内化两个环节,学生在课堂与教师交流讨论,可以帮助教师进一步了解学生,家长可以通过联系教师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同时教师可以与家长相互交流,加深双方对学习者的了解,并交流提高学习者能力的策略方法,互相配合,提高学生的能力。

翻转课堂中音乐理论课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

与传统课堂相比,翻转课堂中音乐教师角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何定位并有效地转换新角色,成为翻转课堂能否翻转成功的关键。

1.传统课堂与翻转课堂音乐教师角色的转换

近年来微课学习、翻转课堂等信息化教学模式引入教学,掀起了研究者对其过程中教师角色转换的研究。而笔者通过期刊文献调查,在对翻转课堂现状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深入探究、分析,比较传统课堂与翻转课堂中教师的角色,如下表所示:

可见,教师角色由传统课堂知识传播者、知识权威者、课堂的掌控者和教学评价的主导者,变为教学视频的设计制作者、学习资料的提供者、学习任务清单的制作者、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展示学生学习成果并给予教学评价的组织者和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参与者。

2.翻转课堂中的音乐教师角色定位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翻转教学逐渐被学习者、教育者和家长接受。有学者认为翻转课堂中教师应成为使用技术的先行者;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支持者;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3]。为此,笔者通过文献研究与网上翻转课堂教学调查数据研究、分析,认为翻转教学过程中课前与课堂音乐教师角色应重新定位为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视频的制作者、学习资源的提供者

在翻转课堂中学生课前的学习至关重要,它决定着课堂教学的实施效果。观看教学视频是学生课前学习的重要环节,这关系着学生是否有兴趣继续学习、能否养成探索和思考的习惯。如若教师未准备教学视频和相关的学习资源,学生自学时就会盲目的寻找资源,这不仅浪费时间和精力,又影响他们自主学习的效果。而音乐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很清楚哪些知识需要学生深入了解、哪些内容仅需简单知道,因此教师制作的教学视频和准备的学习资源,学生更容易准确、方便地学习。

(2)学习任务清单的制作者

学生在自主学习音乐知识的过程中,学习常常很盲目,如果没有明确的目标,学生是学不到所要掌握的内容的,这就需要教师的帮助,给他们制作明晰的学习任务清单。制作学习任务清单时,音乐教师应把任务难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如果太浅,学生可能不会学到应该学到的内容,而太深学生则无法真正理解,从而直接影响学生的自学效果,

(3)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

课堂教学活动是帮助学生知识内化和提升的一个环节,换句话就是教师通过某种方式帮助学生真正消化吸收知识,而在这一过程中所用的方式就是教学活动。音乐教师在课堂前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设计教学活动,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而不是临阵磨刀或想到什么就用。在课余时间,音乐教师可以通过与同行交流或运用网络了解和学习他人的一些教学活动,使自己的教学活动多样化。

(4)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

翻转课堂这种教学模式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将知识学到“能”学到的深度,而不是“一定要”学到某一深度。在引导过程中,音乐教师不能不分情况地引导,只有当学生无法或没方向继续学习时,教师在一旁加以引导,其余时间音乐教师与学生是合作的关系,从而达到让师生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目的。

(5)教学评价的组织者

公正公平的教学评价是进一步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一种方式。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的学习成果得到教师、同学的认可,因为这种来自师生的认可往往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泉。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容易有这样一种心理,既然我学不学、学没学到知识都没人知道,我为什么还要学。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对不爱学习的人来说,学习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而这个过程中没有他人的认可和鼓励,他们会失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因此音乐教师要尽量给每一名学生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机会,并对其进行公平、公正的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学生自评,从而激发起学生们学习的兴趣。

音乐理论课教师重新定位自身角色的实践过程

随着翻转课堂的出现,作为主体的教师和学生的角色都发生了改变,其中如何让教师重新定位自身角色对能否顺利实施翻转课堂很关键。笔者认为音乐教师角色定位的实践过程有如下几点。

1.体验新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的特点之一便是教师角色发生了转变。想让教师认识到自己角色的变化,必须需要教师亲自体验这种新的教学模式。首先,音乐教师可以用学生的身份去感受、体验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角色的变化,从而和传统授课中学生角色进行比较并找出具体变化之处,并发现新教学模式下学生在做的过程中会出现什么情况,为以后实施过程中处理学生遇到的突况作好准备。其次,音乐教师可以用旁观者的身份去观察新教学模式中教师和学生角色的变化,从而发现与传统课堂的不同之处,初步认清自身角色的变化。最后,音乐教师可以着自己实施翻转课堂,深刻体会与传统课堂的差别,进而真正认识到自身角色的变化。

2.改变教学理念

当教师真正认识到自己角色变化之后,教师的教学理念也要随之改变。音乐教师的教学理念要完美转变,首先要时常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吸取他人经验教训;其次在这个信息快速发展的社会,时间就是生命的年代,落后就会被淘汰,只有跟上时代的步伐,才会有好的生活。若他人已经在开展翻转课堂,而你还未改变教学理念或仍然沉浸在传统教学中,那么你将会被淘汰,所以教师要经常关注网络上的一些相关内容,及时发现研究者的观点,与自己的进行比较,看是否需要改变或进一步完善自己的教学理念。

3.厘清并重新定位角色

教师在实施翻转课堂前首先要厘清自身的所有角色。要了解目前自身需承担的基础角色或能力所在的其他角色,不要盲目追求适应所有的角色,否则适得其反。而在厘清自身角色后,教师还应对翻转课堂中自身角色重新进行定位,只有定位了,才会逐渐适应自己新的角色,才能游刃有余地处理角色之内的事情。教师对自身进行角色定位,是指教师要明确在什么情况或条件下,自己要用哪种角色,并做好该角色分内之事,而不是单纯地明白自己的角色,胡乱使用自己的角色,最后甚至混淆所有角色,影响教学效果。当然,由于音乐教师自身的一些因素,他们对于具体在翻转教学中定位自身角色的开端可能不同,但结果和目的都是认识并定位自身角色,开展翻转教学。

结束语

音乐理论课一直以来是课堂教学的难点,对音乐教师来说它的难不在于知识内容复杂,难以教会学生,而在于学生缺乏想要学好的愿望。而翻转课堂以其显著的优势极大地激发了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者的学习质量。通过对翻转课堂课前学习与课堂知识内化过程中教师的任务分析与研究,发现翻转课堂中对于音乐教师已不再是简单传授者的角色,而成为了设计者、组织者和引导者,这种角色的重新定位不仅更好地将课堂还给了学生,让学生愉快、积极主动地学习,将沉闷的理论课学习学得有声有色,而且也让音乐教师找到了教学的乐趣,实现了自身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张金、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远程教育杂志》2012年第4期,第46页。

[2]张文杰:《翻转课堂中教师角色定位》,《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年第21卷第2期,第10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