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的心理因素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27:27

心理健康的心理因素篇1

摘要:本文通过介绍几种主要社会心理因素的概念和内容,分析了这些社会心理因素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影响的原因和形成过程,解释和说明社会心理因素与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密切关系,提出大学生应学会适应社会环境,释放和缓解压力,调整自我精神状态,积极应对各种生活事件,从而减少身心疾病的患病几率。

关键词:社会心理因素;大学生;身心健康

[中图分类号]:G6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2)-10-0144-01

1、研究目的

虽然社会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营养、卫生保健等因素使现代人的躯体健康水平比以前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现代社会的发展又使人际关系、社会交往变得越来越复杂,人们出现了许多与之相关的身心疾病。特别是处于青年初期的大学生们初进象牙塔,学习和生活的环境较之以前有了很大差异,根据有关调查显示:这些差异伴随着许多社会心理因素正是引发大学生身心疾病的原因之一。本文通过介绍几种社会心理因素的概念和内容,分析它们对大学生身心健康产生影响的原因和过程,进而解释社会心理因素如何影响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本文对我国在校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状况进行研究。

2.2、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

3、结果与分析

3.1、我国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现状

我国普通高校的大学生年龄一般在17—22岁左右,处于青春期的中后期。这个阶段的大学生,生理功能发生了明显变化,其脑和心肺的功能均达到成人水准,机体其他器官和组织的功能正处于最佳阶段,精力旺盛、体力充沛。大学生的生理趋于成熟,但心理却存在滞后。有学者对全国12.6万在校大学生做过调查,发现近20.23%的学生出现过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据统计,高校休学、退学的学生有50%是出于心理疾患。事实证明,许多人在学业的途中就被自己绊倒了。我国有关报告提供的资料也说明:80年代中期,我国大学生中有23.25%的人存在心理障碍;90年代上升到25%;近年来已达到30%。有心理障碍的学生人数正以10%的速度递增。

大学生作为一个承载社会、家庭高期望值的群体,自我的高定位使其成才的愿望非常强烈。大学生正处在人生转型的关键时期,不少学生从上大学起才真正独自面对生活中的一切事物。环境的变化、人际关系的处理、学业和就业的压力等诸多事件常常使大学生们感到忧虑和困惑,由此所带来的大学生身心疾病近年来一直呈现上升趋势[1]。

3.2、社会心理因素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

3.2.1、个体自我观念与大学生的健康知觉

健康这个概念已不再是单纯的属于生理学的范畴,而是包括生理、心理、社会三个方面因素在内的综合概念。正如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蒂所提出的:健康的身体和健康的个性、稳定的情绪是紧密相连的。[2]许多大学生对于自己是否健康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似乎都无法准确地回答,这是因为大学生对于健康的知觉受到了许多个体自我观念的影响。

(1)自我复杂性

根据社会心理学家patriciaLinville(1987)的观点,自我复杂性是一种将自己看作有多方面不同特点的现象。通俗的来讲,自我复杂性就是指个体对自己在社会中所扮演的不同角色以及认同自己的观点的多样化程度。一般说来,一个具有高度自我复杂性的人在生活中如果遇到困难或挫折,他不会一味的沮丧,而是从他在生活中的其他方面所取得的成绩中获得的成就感对之进行补偿。反之,若一个具有低自我复杂性的人遇到同样的问题,就会否定自己所得的成绩,甚至怀疑自己的能力,因为他无法转换自我角色,所以会导致恶性循环的发生。有研究表明,自我复杂性可以起到对压力和与压力有关疾病的缓冲作用。而许多大学生在这方面的心理转换能力还不够。

(2)自我差异理论

大学生们常想象自己是接近于完美的,聪明、机智、头脑灵活、工作能力超强等,但是理想中的自我与现实中的自我长久存在差异。据社会心理学家tonyHiggins的自我差异理论,人们经常将对自我的看法比作一种内化的标准叫做自我向导。自我向导就是人努力奋斗想要取得的标准。研究证明,真实的自我与自我向导之间的不一致可以为减少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差距提供一定的帮助,从而提高人的心理健康水平。这种程度差异常导致烦乱,罪恶感、厌恶自己、抑郁等复杂的情感,这些情感可能导致失落,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无助、甚至绝望的感觉,从而影响着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3)自我揭露

自我揭露也叫坦白,就是与他人交流信息[3]。按照一些心理学家的说法,在一些方面我们对自己暴露的越多越好。如果有时偶发性事件引起的心理压力过大,而个体又努力抑制这些损伤性信息,结果不仅增加了压力而且还会伴随着产生许多与压力有关的身心疾病。这是因为一方面适当的自我揭露可以使我们在社会互动中的亲密性水平增加,因而增加一定的社会支持来帮助减少压力。另一方面这种自我揭露可以引起他人的“共鸣”,在与他人的交流中自我揭露的主体可以得到反馈信息,到达减少压力的目的。由于很多大学生的自我心理定位较高,认为与他人过多的交流是不成熟和依赖性较强的表现,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总闷在心里,从而增加了心理压力。

4、结论与建议

个体的自我复杂性、自我差异理论、自我揭露等社会心理因素都从不同方面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影响。大学生首先应该根据自身的性格特点、个性特征调整自我心态,建立完整的健康概念。在日常生活中坚持健康行为如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饮食以及适量的运动,戒烟、减少饮酒等。其次,应做好对各种生活事件充分的应激准备,及时调节情绪,尽量保持头脑清醒,用一切行之有效的方法将社会心理刺激所带来的压力将到最小。

综上所述,社会心理因素与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关系十分密切,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通过本文的分析不难看出,不正确的自我观念会严重危害大学生的健康,而良好的心态和稳定的情绪以及健康的行为对于消除大学生的压力有积极的作用。因此,大学生们应当学会适应现今复杂的社会环境,运用合理有效的方法释放和缓解压力,调整自我精神状态,积极应对各种生活事件,必要时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用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和事件,使自己的生活更加健康快乐。

参考文献:

[1]、孙彩丽等,试论社会心理刺激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J].教育与职业,2008(10):120-121.

心理健康的心理因素篇2

关键词:教师心理健康

据报道2012年5月8日晚,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女教师张丽莉,奋不顾身去救学生,自己被卷入车轮下,双腿粉碎性骨折,高位截肢。2012年5月18日,甘肃省陇西县碧岩学区教师刘某红因嫌疑猥亵女学生被当地公安部门刑事拘留。同样是今年五月发生的事情,这说明了什么?这就应验了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吉诺特说:“作为一位教师,他要么是在帮人,要么就是害人。”

很多教育家都认为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包括五方面:一是对教师角色的认同,教师只有热爱教育事业,胜任教育教学工作,对教育工作有热情,才能更加的投入工作并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二是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教师要了解实时的教育政策,适应不断变化的教育环境;三是能在教育界建立和拥有和谐的人际关系;四是具有健全的人格,良好个性,稳定而积极的心境;五是能够进行创造性教育教学活动。

在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教师对他们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教师心理健康如果出了问题,给学生带来的伤害是巨大的。因此,教师心理健康水平比他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更具重要性。国内近年来的研究显示,中小学教师的身心健康状况低于普通人的水平。这让我们为中小学教师的身心健康状况担心,也为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担忧。那么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都有哪些呢?

1、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关系密切

社会支持是指人们从社会中所得到的、来自他人给予的各种支持。从社会剌激与个体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看,社会支持被定义为一个人通过社会联系如来自家庭成员、同学、同事以及各种社会团体所获得支持和帮助来缓解精神紧张、减轻心理应激反应、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社会支持是影响个体心理健康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个体获得的社会支持多,那么个体的正性生活体验和正性的情感就多,与此同时,负性体验和负性情感就少,心理障碍就少。社会支持可以有效地降低诸如焦虑、沮丧、长时间压力等心理困扰。教师群体由于其职业的特殊性,他们的社会支持来源主要来自于学校领导、同事、学生、学生家长、家人和朋友等。教师在学校中获得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会支持是来自学校领导的支持。有研究表明,教师工作态度与他们所获得的学校领导支持间存在显着相关。学校领导的支持比同事或者朋友的支持更具影响力。学校领导在创设良好的工作环境、减轻教师工作负担、提高教师福利待遇的同时,要考虑从情感因素上给予教师支持,珍惜教师的劳动成果,尊重教师的人格,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让教师体验民主参与学校管理等,从多个角度促进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2、主观幸福感决定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

主观幸福感指的是人们对自身生活满意程度的一种认知评价。一般认为主观幸福感具有三个明显的特点:首先,主观幸福感是一种主观体验,对它的评定依赖于个体内在的标准;其次,主观幸福感是相对稳定的,虽然在评定主观幸福感时有时会受到当时的情境和情绪的影响,但通常它是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值;最后,主观幸福感有整体性的特点,它是一种综合评价,包括了对情感反应的评估和认知判断,即包括正性情感、负性情感和生活满意度三个维度。中小学教师的主观幸福感是影响其心理健康水平的因素之一。据调查表明,不同心理健康水平教师之间的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差异,心理健康水平越高,主观幸福感越强,心理健康水平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但调查也发现,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健康水平是有区别的,主观幸福感是个人内在的一种主观感受,而心理健康不仅有主观感受的一面,也包括了感受不到的一面。简单来说,感到幸福的人并不说明其心理健康水平一定高,心理健康水平高的人也不一定总是感到幸福。因此,心理健康水平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主观幸福感,而主观幸福感也只是部分的反映心理健康水平。

3、其他因素影响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

社会因素。首先,由于现代社会的变迁,很多地区的中小学开始施行教师聘用制。择优录取、竞争上岗,这使得教师工作竞争加剧;其次,随着学生家长自身素质的提高,他们对子女的要求与期望值也越来越高,这直接或间接地对教师工作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再次,教师工作劳动强度大,但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跟他们的劳动付出未成正比,容易造成教师的职业倦怠和心理失衡;最后,由于教育的改革,社会经济也在转型阶段,由此而引发的教育价值取向多元化、教师的生存危机等问题都是导致教师身心不健康的重要压力源。

学校因素。首先,学校对教师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状况不够重视,导致教师获得的需要常常得不到满足;其次,学生的行为问题、学习问题以及升学指标压力,使教师常常超负荷工作,身心疲惫。最后,教师与学校领导的关系、同事关系、师生关系的不和谐也是现在许多教师感觉到紧张和有压力的根源。践与寻求结果、验证与得出结论来有序组织教学。

心理健康的心理因素篇3

关键词:大学教师;心理健康;因素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107(2016)10-0057-03

大学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是其心理素质的反映,而教师的心理素质和生理素质、知识技能素质交互作用,共同影响教育教学的效果。因此,探讨大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不仅是对大学教师群体的关怀,也是从根本上关注教师的教育能力和教学效果。大学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形成和提高存在着现实的制约要素。只有认清所存在的现实要素,透析制约因素的关系,才有发现提升大学教师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有效路径的可能。

一、社会层面:对大学教师角色的观念转变

与模糊化

伴随时代变迁,社会对教师角色的期望存在较大差异,染上了不同时代的色彩。如今,高等教育面临复杂多样的社会环境,改革也逐渐深化。尽管如此,社会对作为高等教育基本力量的教师却有不尽如人意之感。在现实化的社会中,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质量、就业状况等问题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从这个焦点散射出去的争论往往绕不开大学教师角色定位这个话题。大学教师应该是什么样的人?如何成为符合时代要求的大学教师?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无形中影响着教师心理健康的养成和提高。

在功利化的社会现实面前,大众对大学教师角色的观念不得不转变,对大学教师角色的定位趋于服从现实需要。这必然导致诸如就业这类问题和指标,成为影响大众评判大学教师乃至高等教育的心理坐标,从而往往使增进学生就业能力这样的功利指标成为社会对当下教师角色的重要期望。如此,象牙塔中的纯粹学术和理性光辉就居于次要地位了。社会现实与学术理性是一对矛盾,置身其中的大学教师是充当现实炼炉,还是理性天使,也引发了教师自身的反思。“为了满足社会对教师的角色期待,他们常常不得不在超负荷的身心压力下工作……如果社会不能正确看待教师的辛劳,不能给予有力的心理支持,就会导致教师心理失衡。”[1]

与社会大众同步,大学教师对自身角色的观念也在发生转变。因为社会现实与学术理性矛盾的存在,教师职业心理素质便成为了教师们处理矛盾的不自觉的中介变量。心理素质这个中介变量是趋于社会现实,还是学术理性,就造成了教师角色定位或转变的两难,这就产生了制约大学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困境。同时,由于社会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和社会主体的多元化利益,形成了多元化的大学教师角色期望。这种多元价值判断又使大学教师角色定位呈现模糊化状态,从而加剧了大学教师心理健康养成与提升的困境。

二、学校层面:教学科研双重管理压力与职业心理辅导的缺失

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是大学教师的基本工作,也是高校及教育管理部门评价教师的重要领域。高校作为大学教师的组织单位:一方面为教师职业发展提供了背景和条件,另一方面却不自觉地制造了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困境。

尽管存在对教学工作进行评价的基本指标和程序,但由于高校教学工作的特殊性,以及专业学科的差异性,很难保证对教师教学评价的针对性、适宜性与全面性。围绕教学评价展开的有关教学管理活动则显得更加硬化和程式化。各种教学管理活动从现实来看,往往只触及教学的形式或工作。如此,一方面导致部分教师追求教学形式的美观,诸如教案、试卷等材料的美化,而淡化了实质的教学内容。另一方面因为很难做到对大学教师教学的长期而全面的跟踪“检测”,教师的实际具体的教学工作受到了忽视。以点代面式的教学评价虽然体现了抽样研究的优势,但对教学工作的评估却容易形成偏差。这两个方面对处于教学一线的教师都造成了一定的额外压力。正常压力是教师进步的动力,额外压力是教师工作倦怠的诱因,对其心理健康养成与提升无疑是一种制约因素。“教师聘任制度、教学评估制度、教学管理制度等各项制度的一些不完善的地方,对教师的影响不可低估,当教师无法适应这些变革时,心理就可能失衡。”[2]

大学教师不仅要传递知识,还要创造知识,普及或推广知识,承担教育者、研究者、社会服务者等角色。由于教学评价的难度和种种问题,科研项目与科研成果成为衡量大学教师水平的重要指标,实际上甚至成为唯一指标,进而成为职称晋级的重要或唯一依据。从现实来看,在各种评定中,科研参数已经远远超越教学参数。这也导致高校教师对科研成果的向往大大胜于对教学效果的追求。科研项目申报获批和科研成果出版发表的资源有限,造成了大学教师在科研方面的激烈竞争,给其带来了较大的心理压力。除了基本的专业素质,也需要具备较强的心理素质,来应对科研的压力,面对科研中的成败。这对大学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造成的冲击力可能会更大些。总体来看,科研压力是影响教师职业心理健康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

把对大学教师的教学评价和科研评价相结合来看,“在现实中,基于教师考评制度和教师的理性选择,大学教师往往更看重科研,把主要精力放在和申报课题上,在很大程度上淡化了‘教育者’角色,基本上变成了研究者”。这两种角色扮演的冲突导致教师的心力交瘁。众多迹象业已表明对大学教师的“考评制度出现了功能异化”,从根本来看,对大学教师的考评制度异化“导致了大学教师的角色冲突,使大学教师出现了自我和角色分裂,偏离了理想的社会角色”[3]。

诸多研究业已表明,由于多重压力的存在,大学教师身心可能处于所谓的“亚健康”状态。然而,专门针对大学教师职业心理进行的辅导和援助则少之又少。员工援助计划(eap,employeeassistanceprogram)更多地受到企业的青睐,在企业中应用得较为广泛。尽管大学有关单位和人员成为研究员工援助计划的重要主体,而有针对性地面向大学本身的教职员工的援助计划却被忽视了。如何开展针对大学教师这个特殊群体的职业心理辅导,是目前教育学术界和教育管理界不得不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

三、学生层面:对教学模式的多元化需求

与教师角色的多重期望

相比过去,当前大学生有很多方面的特点。最明显的两点是:其一,网络极大扩宽了当前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通道;其二,相对的高度社会化。这些特点造成了他们对教师教学模式的多元化需求,以及对教师角色的多重期望。“教师不再以知识权威和绝对权力的姿态走进教室‘传道、授业、解惑’,而是充当课程实施的‘积极推进者’、‘平等对话者’、‘行动研究者’的多种角色。”[4]如此,教师如何才能进行有效教学?

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极大拓宽了人接受信息的渠道,导致知识和信息的传递在教师的功能中已经不如从前。如今大学生已不再满足于“知识传递者”这一教师传统角色,即很少有学生会喜欢纯粹“知识传递者”。“信息社会个性化教育的背景下,教师必须能够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学习类型、学习风格和学习进度等‘对症下药’,以促进每个学生都得到适合他自己特点、类型和风格的最大化和最优化的发展。”[5]过去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现在给学生一碗水,可能自己要拥有一条河流,甚至成为活的水源。这种现状为教学准备与设计带来了不小冲击。在这种情况下,要教给学生什么内容?采用什么方法来教?如何成为源头活水?这些是当前教师不得不面对的重要问题。“‘学生成长’成为公认的衡量教学成效的标准。而学生成长并不是仅仅凭借学业分数能够评定的。因此,‘什么是学生成长’、‘如何判别’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也是一个富于挑战性的问题。”[6]同时,这些困惑必然影响到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在教师良知的前提下,要保证有效教学,摆在大学教师面前的以上问题和困惑无形中增加了其教学压力,从而间接影响到教师心理健康水平。

过去大学被形容为“象牙塔”,大学生与社会接触相对较少,学习环境相对封闭。如今,特别是在社会资源比较丰富的大中城市的在校大学生,则是走向另一个极端,他们有机会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也都付诸行动。这群大学生在学校进行传统“狭义”的学习,仅是其学习生活的小部分。这种现象可以被称作当前大学生的“相对的高度社会化”。“社会中人与人之间人际关系的变化,导致了社会对人基本素质需求的变化,也导致了教育教学方式的变革。而教育教学方式的变革、教育过程中学生角色的变化,必然要求教育过程中大学教师和学生以不同于以往的权利关系来应对变化的社会。传统的‘师道尊严’和‘教师中心’已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应让位于以各自独立、互相负责和交换意见为标记的民主式的师生关系,以萌发、生成独立、自主的现代人格。”[7]学生在“相对的高度社会化”条件下,对待师生关系就可能存在多种观念,进而影响到其学习态度和学习方式。这种“相对的高度社会化”的现象可能会直接影响师生关系,从而可能间接影响到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

四、大学教师自身层面:职业心理品质的欠缺

以上所述主要是大学教师心理素质提升困境的外在因素。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影响教师心理素质提升的内因则在于高校教师自身职业心理品质的欠缺,特别是在教师的职业认同感、职业胜任力和职业发展规划三个方面。大学教师职业认同感的低落、职业胜任力的不足和职业发展规划的缺失,既影响了当前的教育教学效果,又对自身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产生了直接作用。

大学教师职业认同感体现了教师的职业价值观,直接影响教师的工作幸福感和快乐感,对教师的工作满意度和工作归属感产生一定影响,从而也制约着教师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方式,进而影响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在观念层面,“部分教师对自身专业发展意识淡漠,对职业规范、周期及专业发展规律、价值等认识不清”[8]。诸如社会层面、学校层面和学生层面的导致大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因素,往往通过教师的心理变量而发生作用。其中,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就起到核心的中介作用。面对同样的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具备较高职业认同感的教师,可能会合理对待或加以转化,甚至变不利为有益;而对于职业认同感较低的教师而言则可能成为心理健康的隐患或病因。

教师的职业胜任力不仅是其作为专业技术人员的基本条件,也从根本上直接影响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教师的胜任力和其心理健康水平是正相关的关系。在现实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往往由其胜任力不足而导致,这可能会造成“职业挫折”。由于在大学教师入职或选拔、大学教师专业发展、大学教师工作评价等环节存在种种问题,并不能保证每一个教师都具备较高的职业胜任力。不能胜任所从事的教学或科研工作,首先表现为“心理受挫”。因此,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是其胜任力不足的一个显著副作用。

职业发展规划缺失,是造成大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又一个重要的自身困境。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随着职业发展的进程而在不断变化。如果能够进行科学合理的职业发展规划,有助于事业的发展,对心理健康也是有益的。从现实来看,相当部分大学教师没有进行过职业发展规划,有的则比较模糊,不具备可操作性。大学教师的职业发展方向不明,容易造成行为无效、情绪低落、意志动摇等不良后果。总之,大学教师自身的职业心理品质的欠缺是影响其心理健康水平的内在根本原因。

五、大学教师心理健康制约要素的关系分析

影响大学教师心理健康的各种因素并非单独起效,而是相互作用共同影响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的。社会、学校、学生等层面因素是影响大学教师心理健康的外在因素或诱因,其作用不容忽视。这些外在因素通过与教师的职业认同感、职业胜任力、职业发展规划等内在因素的交互作用,经由个人素质,主要是心理素质为中介,实现对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调节或制约。其作用模式如下图所示:

大学教师心理健康影响要素及其关系图

教师主体内部的职业心理品质和生理素质、知识技能素质、心理素质等个人素质又相互作用,主要是通过教师的心理素质这个心理健康的内核来调节和影响心理健康的状态和水平。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则直接影响其教育教学的效果,而教育教学的效果反馈于社会、学校、学生,进而又对教师的职业认知和行为产生反作用。如此,这些因素构成一个影响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循环系统,这便是诸因素发生作用的关系理路。

参考文献:

[1][2]吕斐宜.论影响高校教师心理素质发展的因素与对

策[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6,(4).

[3]贾永堂.大学教师考评制度对教师角色行为的影响[J].

高等教育研究,2012,(12).

[4][6]钟启泉.“有效教学”研究的价值[J].教育研究,

2007,(6).

[5]霍力岩.教育的转型与教师角色的转换[J].教育研究,

2001,(3).

[7]孙杰.大学教师权威:“外在”与“内在”的博弈[J].教师

教育研究,2011,(6).

心理健康的心理因素篇4

研究证明,护理人员普遍的心理健康总体水平低于一般人群,且某些心理问题更为突出。也有研究表明说护士的心理健康总体水平高于一般人群,但这一研究结果有待进一步讨论和深入实践。个人认为某些心理问题在护士中是普遍存在的,比如护士普遍表现为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惧、强迫症状等,这是令人忧虑和值得关注的客观现状。有报道显示约1/3的护士心理健康水平较低,护士主要的心理问题是躯体化、抑郁、焦虑、敌对、强迫、恐惧。对于特殊科室如精神科、手术室、急诊科等的护理人员,以上心理问题更为普遍。

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

工作压力大:特殊科室如急诊科、iCU、手术室、精神科护士存在着明显的焦虑、抑郁症状。护士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的产生主要与应激程度有关,其次与从事工作年限及夜班次数有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护士的心理压力的影响也是关注的重点,如:SaRS时的突发性、传染性对目前无疫苗无特效治疗药物和高死亡率,均在很大程度上给人们带来恐惧的心理。护理工作应激因素与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关系密切。以上提示,在危重患者多、抢救多、变化快、自身工作危险性大的科室工作,护士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下降。

护士心理健康水平有地域差异倾向,受个人因素影响。影响护士心理健康水平的因素包括年龄、性格、工作年限、婚姻、家庭、文化程度、性别、地域等。其中年龄、工龄、婚姻与心理健康水平呈负相关。文化程度与心理健康水平呈正相关,家庭、性别、个性、地域与心理健康水平显著相关。在护士群体中,心理健康水平以中年组为低,男性护士焦虑水平高于正常,工作环境艰苦和环境变化均给护士心理健康造成不良影响,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具有地域性倾向。

工作环境的影响: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方面。社会环境又涵盖医院环境、工作应激等,基层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二级医院,而3种工作应激因素,即应付能力、工作满意感、职业应激源均与心理健康状况显著相关,压力越大,心理健康水平越低。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与生活事件呈负相关。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与社会支持呈正相关,社会支持总分及3个维度与心理健康得分呈显著负相关。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也与个人收入、家庭收入呈正相关。

社会心理支持不足:高期望的个人价值和不相称的社会地位,使护士认为自己的付出得不到认可和肯定,造成心理不平衡。再加上职称晋升、进修深造、福利待遇等问题的不合理,也可能使护士产生自卑、失望等不良情绪。应对方式不成熟,缺乏心理健康知识的培训。自我情绪调节是一种重要的应对方式,良好的调节能促进心理健康,积极应对与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呈正相关。对护士采用防御方式问卷和心理健康测查表pHi做相关调查,有结果显示,主要心理障碍表现为病态人格、抑郁和焦虑、不成熟型、成熟型和中间型护士的防御机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心理健康的心理因素篇5

关键词:国际工程外派员工心理健康影响因素

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全面深入推进,推动沿线国家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和互联互通等建设规模进一步扩大。对外承包工程企业“走出去”积极性不断提高,围绕“一带一路”倡议和国际产能合作加大市场投入,不少企业将促进海外业务发展上升到企业战略层面,积极进行业务转型升级,有效实现了业务持续发展,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2018年1~11月,我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对56个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129.6亿美元。对外承包工程方面,我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新签对外承包工程项目合同3640份,新签合同额904.3亿美元。2018年11月末在外各类劳务人员101.1万人,较上年同期增加3.9万人。随着中国海外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外派人员的数量也将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绝大多数的企业都能够关注到员工的身体健康水平,提供健康体检、免费医疗等措施。但是对于员工的心理健康水平,很多企业的重视程度是不够的。因此,对于国际工程公司外派员工的心理健康问题需要引起更多的关注。

1什么是心理健康

1946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对心理健康作出定义:“所谓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世界心理卫生联合会具体明确地指出了心理健康的标志,包括以下几点。(1)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2)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3)有幸福感。(4)在学习和工作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由此,我们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种角度来理解心理健康。广义的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人的生命具有活力,潜能能够得到开发,价值能够得到实现;狭义的心理健康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识、情感、意志、行为和人格完整协调,能顺应社会,与社会保持同步。国际工程公司外派员工的心理健康水平会对海外工作生活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如果心理健康出现问题,会导致员工对工作和生活丧失兴趣,有可能会出现焦虑紧张、烦躁易怒、注意力不集中,严重影响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有时还会从心理问题演变为生理疾病或者亚健康状态,对于员工个人以及企业管理都会产生不良影响。

2国际工程项目特点

从市场分布来看,中国企业国际工程业务主要集中在亚洲及非洲区域,两个市场的业务占比高达83%左右(2017年),在拉丁美洲、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业务占比分别仅有6.0%、6.5%、1.4%和3.2%。相比于欧美发达国家跨国企业外派地来说,中国国际工程企业项目所在地多为不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普遍较为落后,医疗水平有限。在自然环境方面,有可能面对干燥炎热的气候,还有可能要面临疟疾、黄热、登革热等地区性传染病风险。在社会环境方面,有些国家尚处于政局动荡、甚至有武装冲突的可能性,对于外派员工人身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在宗教文化方面,项目所在地的宗教信仰、地区文化有可能与中国差异显著。

3影响外派员工心理健康状况的因素

3.1自然因素

国际工程企业外派员工的心理健康首先会受到外派所在地的自然因素影响。其中包括所在地的气候特点,企业为员工提供的饮食条件、住宿条件,所在国医疗设施及医疗水平,工作之外的业余生活安排,以及工作场所的硬件条件等。外派员工要接受公司安排的集中食宿,有可能会有饮食习惯重口难调的问题,集中住宿也会造成个人生活空间的私密性不够,也会加剧海外员工的心理问题。

3.2政治安全因素

政治安全方面的因素对于外派员工的人身安全保障有直接的影响,而外部环境的安全与否对于心理健康的作用是非常明显的。如海外项目所在地局势动荡,战乱频发,恐怖主义活动猖獗时,人身及财产安全会受到极大的威胁,员工也会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下,往往会造成压力大、心理状态脆弱的不良结果。如员工亲身经历过或目睹过同事被绑架、被抢劫等恶性事件,对于员工的心理会造成难以磨灭的伤害。

3.3员工个人特质

很多研究显示,员工个人特质对于外派员工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非常明显。大五人格模型(BigFiveStructure,Five-Factormodel)被广泛应用于评价外派人员心理健康状况,这五个维度因素是神经质(n)、外倾性(e)、经验开放性(o)、宜人性(a)和认真性(C)。除了神经质(指情绪稳定性)以外,其他四项的性格特征越强,员工越能够适应驻地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在面对海外复杂多变的工作生活环境时,员工个人的适应与情绪调节能力、压力冲突的管理能力对于心理健康水平至关重要。

3.4宗教文化冲突

外派员工需要面临不同国度、不同民族的人,面临地理环境的差异,语言的不通,再加上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的不同,在与当地人共同工作时或者在融入当地生活环境时,经常会产生文化障碍,经历文化冲突。容易引起外派员工心理上的厌烦、困惑、无助等不良情绪以及生理上的不适。

3.5社会支持系统缺失

所谓个人的“社会支持系统”,指的是个人在自己的社会关系网络中所能获得的、来自他人的物质和精神上的帮助和支援。一个完备的支持系统包括亲人、朋友、同学、同事、邻里、老师、上下级、合作伙伴等。每一种系统都承担着不同功能:亲人给我们物质和精神上的帮助,朋友较多承担着情感支持,而同事及合作伙伴则与我们进行业务交流。外派员工远离家乡与亲人,在海外工作生活的过程中,缺少来自于亲人、朋友、同学等在国内的支持网络,所能依靠的是来自于同事以及上级的社会支持,社会支持渠道来源较为单一,且海外的工作和生活的界线不分明,严重挤压员工的私人生活空间,对于员工心理健康调节是很不利的。

3.6职业压力及职业不安全感

国际工程企业面临业务开展的法律环境、工程标准体系、资源协调组织都具有较高的复杂性。企业对于外派员工的期望,以及绩效的要求也往往都比较高,员工可能因此背负较大的工作责任和较高的工作负荷。适度的压力水平有助于提高工作绩效水平,但是如果压力水平过大,容易造成管理者身心俱疲、进而影响工作绩效。同时,很多国际工程企业在外派员工国内外职业生涯的管理方面存在困境,员工经常会面临回国留任难、职业发展不连续等问题带来职业的不安全感,会增加员工的焦虑情绪和心理负担。

4提高外派员工心理健康水平的应对策略

4.1完善外派前期人员选拔及培训

在国际工程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中,外派员工的选拔、培训、派出管理对于外派员工能否较好的适应海外工作生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外派员工招募选拔时,除按照国内相关岗位招聘标准考核外,还应考虑其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可通过各类心理测评、人格测评工具等辅助技术手段,对于外派人员人格特质、心理健康水平,外派动机等方面进行考察,此外员工对于东道国的文化认同程度以及其家庭的支持程度也对成功外派有重要的影响,公司最后经过综合评价筛选出适合国际工程公司工作的员工。在外派前提供内容充实的培训,对于外派员工更快的适应外派工作生活非常有帮助。培训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东道国文化、历史、宗教、风俗习惯等跨文化培训、行前安全教育培训、东道国语言的培训等。

4.2提供安全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

国际工程公司需要尽量采取适当的方式,保障员工工作场所、生活基地的安全性,努力为员工提供安全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减少因为安全威胁带来的心理压力和心理风险。在公司层面,应与东道国中国使领馆、东道国警察局建立紧密联系,聘请专业安保公司对于驻地进行安全保障,同时需要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

4.3加强对外派员工的人文关怀

为使外派员工能够安心地留在当地工作,国际工程公司需要建立完备的人力资源关怀政策。首先,合理安排外派员工休假,增加其回国探亲的次数,鼓励配偶随任,支持随任未成年子女的养育和教育,为其解决后顾之忧。同时,公司应为外派人员提供充足的物质和精神支持,公司管理人员应加强与员工的沟通,对于员工的心理健康状况应做定期评估和筛查,对于外派员工的心理隐患,能进行及时的心理疏导以缓解其心理压力。

心理健康的心理因素篇6

关键词:心理健康;本体因素;诱发因素

由于人的心理健康是一个具有相对独立性质的极为复杂的动态过程,因而制约心理健康,造成心理偏差、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的因素也是极其复杂多样的。从各种制约因素的功能来说,可以分为本体因素与诱发因素两大类。从各种制约因素的性质来说,主要有生物遗传因素、心理环境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

本体因素是一个人心理健康状况发生变化的内在原因,而诱发因素则是产生变化的外在原因。诱发因素通过本体因素而发生作用,它决定着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变化的现实性。例如,紧张的学习生活,对于心理功能状况良好的学生来说,会激发更高的学习热情,投入更多的学习精力;而对于心理功能状况较差的学生来说,有可能引起过度焦虑,导致产生心理障碍。

下面简要阐述本体因素和诱发因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一、本体因素

是个体自身所具有的一种内在的、主观的因素。主要包括个体的生物遗传因素和心理活动因素。

(一)生物遗传因素。包括遗传因素、病菌或病毒感染、脑外伤或化学中毒,以及躯体疾病或生理机能障碍等。

遗传因素。一般讲,人的心理活动是不能遗传的。但是,一个人作为身心兼备的整体,与遗传因素的关系又是十分密切的,特别是一个人的躯体、气质、智力、神经过程的活动特点等,受遗传因素的影响更为明显。根据调查和临床观察,在精神病患者的家族中,患有精神发育不全、抽疯发作、性情乖僻、躁狂抑郁等神经精神病或异常心理行为的人占相当比例。例如,对躁狂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的患病率的调查数据显示,精神疾病发病的原因确实具有明显的血缘关系,血缘关系越亲近,患病率越高,这正是遗传因素的影响。病菌或病毒感染。临床研究证明,中枢神经系统的传染病,如斑疹伤寒、流行性脑炎等,由于病菌、病毒损害神经组织结构而导致器质性心理障碍或精神失常,它可以阻抑心理的发展,造成智力迟滞或痴呆。脑外伤或化学中毒。由于种种原因造成的脑震荡、脑挫伤等,都可以导致意识障碍、健忘症、言语障碍、人格改变等心理障碍;由于有害化学物质侵入人体,毒害中枢神经系统,如酒精中毒、食物中毒、煤气中毒、药物中毒等,亦可导致心理障碍或精神失常。严重躯体疾病或生理机能障碍。这方面的影响也是造成心理障碍和精神失常的原因之一。例如,内分泌机能障碍中,最突出的如甲状腺机能混乱、机能亢进时,往往出现敏感、暴躁、易怒、情绪冲动、自制力减弱等心理异常表现;肾上腺素分泌过多会引起躁狂症,而肾上腺素分泌不足则可能导致抑郁症等。

(二)心理活动因素。心理活动即心理状态。个体的心理状态一旦形成,就会影响以后的心理发展和变化。心理活动因素主要包括认知因素、情绪因素和人格因素等。

认知因素。认知是指人认识客观事物,反映客观事物的特性与联系,并揭露客观事物对人的意义和作用的心理活动。认知过程就是信息的获得、贮存、转换、提取和使用的过程。人类个体的认知因素涉及的范围极广,主要有感知、注意、记忆、想象、思维、言语等。每一个体都具有各种认知因素。这些认知因素自身的发展和各认知因素之间的关系可能是协调的,也可能是不协调的。一旦某一认知因素发展不正常或某几种认知因素之间的关系失调,就会产生认知矛盾和冲突。这种矛盾和冲突,会使人感到紧张、烦躁和焦虑,于是想极力减轻或消除。认知因素之间的失调程度越严重,则个体期望减轻或消除失调,维持平衡的动机也就越强烈。如果这种需要和动机长时间得不到满足,不能实现,则可能产生心理偏差或心理障碍。认知的严重失调,还会损坏人格的完整性和协调性,甚至导致人格变态。情绪因素。人的情绪体验是多维度、多成分、多层次的。它是一个人机体生存和社会适应的内在动力,是维持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一般地讲,稳定而积极的正性情绪状态,使人心境愉快、安定,精力充沛、适度,身体舒适、有力;相反,经常波动而消极的负性情绪状态,则往往使人心境压抑、焦虑,精力涣散、失控,身体衰弱、无力。因此,培养良好的正性情绪,排除不良的负性情绪,有益于个体的身心健康。人格特点。人格亦可称个性,它是指个体在其生活历程中对人、对事、对己以至对整体环境适应时,所显示的独特个性,它是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人格因素包括性格、气质、能力和个性倾向性等因素。人格因素是心理活动因素的核心,它对一个人的心理健康影响最大。例如,同样一种生活挫折,对不同个性的人,其影响程度完全不同。有的人可能无法承受,或消极应付,从此自暴自弃;有的人则可能接受现实,正视挫折,加倍努力,奋发图强。研究表明,特殊人格特征易导致相应精神疾病,例如,谨小慎微、求全求美、优柔寡断、墨守陈规、敏感多疑、心胸狭窄、事事后悔、苛求自己等强迫性人格特征,很容易导致强迫性神经症;再如,易受暗示、好幻想、情绪多变、容易激惹、自我中心、自我表现等特殊人格特征,很容易导致癔病症。因此,培养健全的人格,是保持身心健康的关键因素之一。

二、诱发因素

诱发因素是直接引起心理问题的外在的、客观的因素。主要包括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和社会因素。

(一)家庭因素。家庭因素中对心理健康最具影响力的社会经历有亲子关系、家庭气氛。

亲子关系是指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对恐怖症、强迫症、焦虑症和抑郁症等神经症患者的早期家庭关系的调查研究表明:他们的父母与一般的父母相比,表现出较少的情感温暖,叫多的拒绝态度,或者是过度的保护。调查也证实:心理健康的孩子,父母给予了更多的温暖、接受、信任和鼓励。家庭气氛是指家庭成员在日常生活的相互关系中所形成的稳定的心理和行为环境。父母和孩子之间是融洽民主的关系,这样的家庭气氛更能使孩子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念、坚强的意志和稳定的情绪。而在父母喜怒无常的家庭气氛中长大的孩子,更容易对人冷漠、常常猜疑别人,严重的甚至以自我为中心。

(二)学校因素。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中度过的。因此,学校生活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影响也很大。学校因素主要有学校教育条件、学习条件、生活条件,以及师生关系、同伴关系等。这些条件和关系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例如,校风学风不正、学习负担过重、教育方法不当、师生情感对立、同学关系不和谐等,都会使学生的心理压抑,精神紧张、焦虑,如不及时调适,就会造成心理失调,导致心理障碍。

(三)社会因素。社会因素主要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重大生活事件等,其中重大生活事件产生的生活压力对人的心理健康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比如,个人受伤或患病,家庭亲人丧失,家中有亲人生病,好友丧亡,初入学或毕业,生活条件变化,个人习惯改变,搬家,转学,改变睡眠习惯等,这些都会对人的心理产生压力,从而诱发出心理问题。

总之,上述各种因素是相互制约的关系,它们不是单独对人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常常是共同作用诱发出个体的心理问题。

参考文献:

[1]边玉芳.心理健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郑日昌.现代人生心理学丛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

心理健康的心理因素篇7

[关键词]健康管理锻炼

[中图分类号]B8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2)10-0050-01

健康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要素,是每一个现代人都十分关心和向往的,而且也是事业成功、生活快乐的根本条件。人类没有健康就会一事无成。当今世界,不断发展的科学技术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日益优越的条件,也为我们的健康带来了很多不利的影响。健康问题不仅是全球性的、全社会的问题,同时也是个人问题。探讨和研究健康的自我管理问题,对预防疾病、提高个体的健康水平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下面从三个方面来阐述健康的自我管理问题。

一、进行体育锻炼

(一)体育锻炼的好处

经常参加适量的体育活动对增强体质、促进身体健康是非常有利的。体育锻炼对运动系统中骨、关节和肌肉有良好的影响。比如体育锻炼可以改善骨的血液循环、加强骨组织的新陈代谢,使骨的抗折、抗压缩能力等方面的能力有较大的提高,使关节的运动幅度和灵活性大大增加,使肌肉的体积、力量和弹性也明显增加。体育锻炼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窦性心动徐缓,心脏收缩力增强和心室容积增大,致使心脏的每搏输出量增加,同时血管壁的弹性更大,可以有效地预防或缓解老年性高血压症状。体育锻炼对呼吸系统的影响也是比较明显的,比如可以促进肺活量的增长,增加肺通气量,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机体利用氧的能力,而不致使机体过分缺氧。体育锻炼对人体的神经系统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其神经系统功能会逐步得到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和灵活性得到改善,从而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更准确、迅速,对体内各器官的活动调节更协调。

体育锻炼不仅对人的身体健康有利,而且能提高人的心理健康水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能产生丰富的情绪体验。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内心体验,是衡量一个人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标。体育锻炼可以使人精神饱满、放松,减轻焦虑,感到愉快、舒服,睡得香甜,脑清气爽,注意力集中,记忆力好,自信心增强,甚至对抑郁症的患者有调节和治疗作用。1984年,海顿等人的研究表明,经常有规律地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比不锻炼者较少出现焦虑紧张和烦闷抑郁等消极情绪。

体育的到来还可以培养人的社会协作性和适应性。体育锻炼所形成的群体满足了人的合群需要,能使人掌握人际交往的技能,形成健康的人格,并发展人的社会协作性和适应性。

(二)体育锻炼的一般原则

在进行体育锻炼时,应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目的、兴趣爱好、环境气候等特点,结合各锻炼的内容特点与功能,选择恰当的、符合自己需要的锻炼项目,自觉主动、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地进行锻炼。

(三)科学地安排体育锻炼

在体育锻炼前,每个人都有较明显的健身目的,这是人们科学安排体育锻炼的重要依据。如果只为了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那么安排体育锻炼的内容和时间,就要灵活一些,可以是跑步、游泳,也可以是打球、踢球或练习武术等,时间可长可短。如果是为了提高肌肉力量、发展肌肉,就应该以力量为主,每周训练三次,其余时间用于身体机能全面发展的训练。如果以减肥为目的进行训练,就应该以有氧运动为主,运动的时间较长,以使体内的多余脂肪充分消耗,通过体育锻炼减肥,每月减轻2公斤体重比较合适。如果女性为了保持健康的身材和体形而进行体育锻炼,就应该多做一些健美操运动。

二、注意饮食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饮食是人的头等大事,饮食的质量、合理程度直接关系着人的健康水平。如今我们告别了吃不饱、穿不暖的年代,餐桌上的饭菜越来越丰富,种类越来越齐全,鸡鸭鱼肉蛋奶茶,样样俱全,饮食结构有了很大的改变。正是因为这样大的改变,导致不少人营养过剩,患上了高血压、糖尿病等现代文明病。饮食不合理成为了健康的主要杀手。所以,每个人都要管好自己的嘴巴,做到膳食平衡,营养全面,少吃大鱼大肉等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少吃油多、过咸的饭菜。各项营养要合理搭配,多吃绿色蔬菜以及根茎食物,养成吃水果的习惯,以补充体内需要的各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三、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

现代社会高速发展,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竞争日益激烈,生活方式也在不断改变,使人身心疲惫,给人们的身心加快带来了严重的威胁。特别是生活方式,对人的健康影响很大。良好的有规律的生活方式对人的健康十分有利,而不良的无规律的生活方式对人的健康非常有害。有的人不顾自己的健康,大量抽烟喝酒,整天泡在饭局里,有的人上网玩游戏,打麻将,这些人晚上睡眠不定时,早上还得按时上班,严重地影响了自己的睡眠质量,久而久之,就会出现健康问题。所以,要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就要不抽烟,少喝酒,保证定时足量的睡眠等,以减少患病的风险。

四、结语

健康是每个人都追求和向往的,要想身心健康,必须以预防为主,进行自我管理,求医不如求己。要坚持从事适量的体育活动,饮食上合理搭配,营养全面,切勿大吃大喝,戒烟戒酒,还要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作息时间有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再加上一颗平常心,就离健康越来越近。

【参考文献】

心理健康的心理因素篇8

关键词:老年人心理健康护理

1.中国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及表现

1.1现状中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44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1%,占全球老年人口总量的20%.老年人口的高速增长,带来了平均预期寿命的延长,却并没有带来人们所期待的健康寿命的延长,所延长的寿命中大多数为非健康寿命.造成这种状况的重要原因之一,便是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

1.2老年人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表现①失落感②孤独感③隔绝感④恐惧感

2.影响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的因素有:

2.1社会环境

老年人也是一个社会的人,不仅生活在自然环境中,还生活在特定社会环境中。因此,自然环境、文化背景、教育、社会地位等因素对老年人的心身健康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尤其是角色的改变,离退休后虽然是一种正常角色的变化,但不同职业群体的人,对离退休的心理感受却不太一样。

2.2经济状况

经济状况不佳的老年人极易产生自卑心理,且直接影响了老年人的营养、生活条件和医疗卫生服务的享受,从而影响了其身心的健康。

2.3家庭影响

许多老年人由于家庭小型化、丧偶、独居、夫妻争吵、亲友亡故、婆媳不和、突发重病等意外刺激,不时地打破老年人平静的生活,特别是丧偶的打击更为严重。据统计丧偶老年人的死亡率是一般老年人死亡率的7倍,对老年人心灵的打击十分严重。

2.4疾病的影响

伴随着衰老、疾病的出现,老年人生存受到威胁,往往身患多种疾病,且慢性病居多,有病程长、复杂、危重、并发症多等等特点。故老年人不但身体上感到痛苦,且在心灵上感到恐惧,所以除积极治疗疾病外,还应做好心理疏导。

3.老年人的心理护理

3.1定期开展老年人健康教育

了解老年人基本情况、性别、生活背景、受教育程度、健康状况及健康影响因素等,评估老年人的健康需求与学习能力,确定健康教育方式。根据健康教育内容,选择编制视听教材,通过讲座、宣传或以座谈会等多种形式或根据不同老年人的特点、需求、理解力等通过个别谈话、家庭访视等方式实施健康教育计划。为取得良好的健康教育效果,社区护士应与老年人建立良好的关系,经常听取他们的意见及要求,取得信任与合作。通过健康教育使老年人获得相关的健康知识与技能,树立健康信念及健康意识,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消除和减少各种心理问题,增强自我照顾能力,提高生活和生命质量。

3.2帮助老年人保持与社会的接触

社区护士应多给予老年人特别的关心,主动与他们沟通,帮助他们认识自身的变化,尊重衰老的客观规律,帮助他们适应新的生活,使生活布满情趣,通过各种方式帮助他们走向社会保持与人交往,从社会生活中寻找生活的动力,挣脱孤独,消除失落感和不必要的担心。

3.3帮助老年人调整情绪

社区护士多给予老年人非凡的照顾,热情的关怀,减少其精神刺激,帮助老年人积极面对疾病,积极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树立正确对待疾病的态度和信心,向老年人讲述和示范各种情绪调节法,如自我教育法、活动转移法、沟通调节法、环境调节法和适当发泄法等,鼓励他们参加力所能及的活动和锻炼。

3.4保持家庭关系和谐

家庭是老年人生活的主要场所,家庭对老年人的心身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老年人身边关心、亲近的人越多、生活就越充实,因此要维持家庭关系的和谐。社区护士在护理工作中多与老年人的家庭进行多方面联系,教育家属密切配合,多关心体贴老人,特别是丧偶及患有身心疾病的老年人,安慰开导家属,使老年人保持心胸开阔乐观向上的态度,减轻其孤独、恐惧的心理。

3.5良好的社会发展趋势

社区护士应耐心和蔼地向老年人讲解目前良好的社会发展趋势

。社会老龄化的出现,伴随着老龄化社会问题的出现,如老年人保健、收入保障、家庭态度、社会福利和服务、老年人教育等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为老年人提供最基本的服务设施,老年保健,老年家庭护理,老年康复护理开始走进社区和家庭。随着老年人对生活质量需求的提高,向老年人提供完善的社会福利和服务是今后发展的趋势,也是国家和社会非常关心的问题。我们都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些问题都能得到妥善的解决。

小结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出现,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开展,在社区内开展老年人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使老年人获得相关的健康知识与技能,树立健康信念,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消除失落感和不必要的担心,增强自我照顾能力,提高生活和生命质量。

心理健康的心理因素篇9

学校是青少年成长所不可或缺的重要情境。对中国来说,研究学校中群体因素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还具有特别的现实意义。近年来,很多家庭在义务教育阶段就通过“辅导班”培训、购买“学区房”、户籍迁移等各种途径致力于子女的教育,其所得是否有利无弊;学校除了提供教育外是否还在其他方面影响着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这些对于深人理解家庭教育投资行为,以及正确评价教育政策有效J胜都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已有学者就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诸多因素进行过探讨,但是关于群体因素如何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研究还很少见。本文使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基线数据和多水平分析方法,以中国初中生群体为研究对象,具体的研究问题是:(1)青少年心理健康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2)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差异在多大程度上可由群体因素来解释?(3)群体因素如何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二、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 

关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现有研究主要围绕家庭因素展开,家庭环境在个体发展中的功能被不断证实和丰富川。对于学校的影响,在美国《科尔曼》报告之后,虽然涌现出了为数不少的研究成果,但比较而言,国内研究在此方面起步较晚。虽然近年来有研究探讨了影响青少年教育产出的群体因素,但就心理健康而言,相关研究还比较少见团。考虑到青少年心理健康是各方面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本文将从家庭因素、压力因素、人际关系因素以及学校群体因素四方面进行文献回顾并提出相关研究假设。   

(一)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   

1.父母间关系。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不和睦的父母关系会使子女有更多的机会学习破坏性的冲突解决策略,并导致其养成不当的人际交往模式。间接作用观点认为,冲突型的夫妻关系破坏了家庭整体关系,并通过影响亲子关系导致子女心理问题的产生。认知背景理论认为,子女通过经验来认知并应对父母间的冲突,其心理问题的产生主要根源于对这种冲突的不恰当归因和对压力的应对不良团。基于以上,本文提出如下研究假设:   

假设1:父母间关系越和睦,青少年心理越健康。   

2. 家庭收人水平。社会因果论认为,身心健康问题是不良社会经济地位所导致的后果,长期生活于较低经济条件的青少年,更容易发生心理问题。社会经济条件过低的家庭,会因为物质资料的匾乏,导致子女缺少发展情感的必备条件。国内研究也发现,家庭经济条件差异会造成初中生心理水平的差异,家庭收人低的初中生更易产生敌对、紧张、焦虑、抑郁和不平衡的心理状态川。基于以上,本文提出如下研究假设:   

假设2:家庭收人水平越高,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越好。   

(二)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压力因素   

1.未来信心。动机系统理论认为,心理状态受到个体对自身能力和环境的信念影响,消极预期会导致消极的心理状态。Beanie和Hardy发现,在压力情景下,坚强的自信心能为个体提供有力的精神支持,从而缓解压力对心理健康的冲击困。国内研究也证实,自信水平高的个体人际困扰较少,身心健康水平较高川。因此,本文提出如下研究假设:   

假设3:青少年对未来越有信心,其心理健康水平越高。   

3. 父母期望的压力。家庭投资理论认为,父母对子女的期望是最重要的心理变量,在青少年个体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marcenaro和opez发现,父母期望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有着直接的影响困。国内也有实证研究发现,过高的父母期望会增加子女的心理负担,父母对子女的期望越高,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越差。因此,本文提出如下研究假设:   

4. 假设4:青少年对父母期望的压力感越强,其心理健康水平越低。   

3.学业压力。一项对广东省6所中学29个班级。名初中生的调查发现,学业负担对多种心理症状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学习负担与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有密切联系}lo}otremblay和Coney研究认为,课业负担与心理问题显著相关,前者主要通过挤占休闲和运动时间影响心理健康口。基于以上,本文提出如下研究假设:   

假设J:青少年学业压力越重,其心理健康水平越低。   

(三)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人际关系因素   

师生关系。作为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他人,师生关系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一项针对四川省11名初中生进行调查的研究显示,师生关系与青少年心理健康关系密切,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缓解学生的焦虑情绪Kim等的研究也表明,和谐的师生关系会使学生拥有较强的归属感和安全感,师生关系密切的青少年,其社交能力更强。因此,本文提出如下研究假设:   

假设6:师生关系越好,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越高。   

2.同伴关系。良好的同伴关系对于青少年社会技能的获得以及人格的健康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i_aGreca和Harrison研究发现,亲密的同伴关系可以减少青少年的社会焦虑体验。相反,有同伴消极对待和拒绝遭遇的青少年会表现出更高的孤独感。国内研究也发现,受同伴欢迎、被同伴接受的经历会增加青少年的幸福感。因此,本文提出如下研究假设:   

假设7:同伴关系越好,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越高。   

3.亲子关系。教育生态系统理论认为,家庭属于教育环境的外层系统,必须通过亲子行为才能对子展产生影响。Canetti等研究发现,父母的关怀程度越高,青少年的抑郁水平越低。国内研究认为,亲子关系是最早建立的人际关系,这种关系不仅直接影响儿童的身心发展,而且也影响到儿童以后形成的各层次人际关系。因此,本文提出如下研究假设:   

心理健康的心理因素篇10

【关键词】城市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状况;影响因素

国内学者对空巢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取样为高学历老年人,子女在国外较多,子女的经济、社会地位较高,老人对子女的前途不用担忧,这些因素在某种程度上提高了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水平〔1~4〕。而对于低学历老人,绝对空巢可能以子女在国内不同城市或没有子女多见,其心理健康状况可能和他们调查的高学历空巢老人有很大程度差异。因此,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状况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在浙江省的湖州、绍兴和丽水3个市的城市社区按照方便取样的方法抽取不同年龄、性别、经济状况、家庭结构、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离退休前职业状况的城市空巢老人进行调查,3个城市的取样例数分别为550、300、400人,样本人口统计学资料见表1。

1.2工具①一般情况调查表:对空巢老人的年龄、性别、家庭结构、经济状况、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离退休前职业状况进行调查。②采用王玲凤等〔5〕编制的老年人心理压力问卷测查空巢老人的心理压力。该问卷共包括37种可能的心理压力情境,分6个方面,分别为:由配偶及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造成的压力(简称健康压力),经济压力,情感交流方面的压力(简称情感交流压力),社会地位和价值体现造成的压力(简称地位价值压力),对子女的担心造成的压力(简称担心子女压力),来自生活料理、服务方面的压力(简称生活服务压力)。③采用王玲凤等〔6〕编制的老年人压力应对方式问卷测查城市空巢老人的压力应对方式,一共包括58个条目,分成8个分量表,即8个应对方式因子,分别是解决问题、自责、合理化、求助、幻想、退避、转移注意和压抑。④采用王玲凤等〔7〕编制的老年人社会支持评定问卷和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测查问卷,分别测查城市空巢老人的社会支持状况和心理健康状况。社会支持评定问卷从支持对象、支持内容和对支持的利用度三个方面来考察空巢老人的社会支持状况。其中支持对象和支持内容是从两个不同角度去考察老人的社会支持状况的,支持对象包括配偶支持、子女支持、亲戚朋友支持和团体组织支持4个因子;支持内容包括情感支持和实际支持两个因子。支持对象和支持内容可以重复记分。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测查问卷包括51个条目,分成7个分量表:抑郁、自卑、敏感焦虑、人际交往、适应、认知、睡眠食欲。⑤采用入户调查的形式,对受教育程度较低,尤其是文盲的老年人,由调查员读题,并将书面语言翻译成口头语言,让被调查对象作出自评;受教育程度较高、能看懂量表的老年人自己独立填写问卷。调查员为课题组成员和心理学专业的部分学生,调查前进行统一培训。表1城市空巢老人的人口统计学资料

1.3统计方法采用SpSS13.0进行回归分析。

2结果

2.1回归时变量的赋值根据调查过程中对城市空巢老人家庭结构类型同质性程度的了解,将城市空巢老人群体分成相对空巢老人、绝对空巢老人和无子女老人三种,分别赋值为1、2、3。相对空巢老人指和子女在同一城市,但不同住的老年人群体;绝对空巢老人指子女在国外或国内另一城市的老年人群体;无子女老人指没有生养子女或子女已不在人世的老年人群体。将样本按年龄分成3组,低龄组(60~69岁)、中龄组(70~79岁)和高龄组(80岁~),分别赋值为1、2、3。按受教育程度分成3组,文盲、小学没毕业和小学毕业为小学以下文化组,读过初中、高中、技校或中专等老人称为中学文化组;读过大专、大学本科的老人称为大专以上文化组,分别赋值为1、2、3。将老人按经济状况不同分成三组,月收入为0~600元称为低收入组,月收入在601~1200元称为中等收入组,月收入在1201元以上称为高收入组,分别赋值为1、2、3。按婚姻状况分成配偶相伴和单身组,配偶相伴组指老人配偶健在并和配偶生活在一起,单身组指老人配偶去世或虽有配偶但长期分居。婚姻状况转化为哑变量,配偶相伴为1,单身为0。调查时对老人离退休前的职业选项设置采用了贺寨平的职业分类〔8〕,根据调查时对老人情况同质性程度的了解,重新将老人职业分成三类,无固定职业组、工人服务人员组、技术管理人员组,分别赋值为1、2、3,其中农民和无固定职业归为无固定职业组,售货员、制造业与运输业工人和服务业人员归为工人服务人员组,办公室工作人员、行政与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归为技术管理人员组。性别则转化为哑变量,男性为1,女性为0。

2.2回归分析城市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心理压力、压力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等状况的调查分析参见王玲凤等〔5~7〕的研究。以城市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状况总均分为因变量,以年龄、性别、家庭结构、经济状况、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老人离退休前职业状况、心理压力、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各因子得分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见表2。表2各影响因素对城市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状况总均分的回归结果

对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状况构成显著影响的心理压力因子是空巢老人的身体健康压力(β=0.188)、生活服务压力(β=0.077)、担心子女的压力(β=0.059),表现为心理压力得分越高,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状况总均分越大。对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状况构成显著影响的应对方式因子是空巢老人的自责、解决问题、幻想、压抑和退避应对方式,其中解决问题应对方式得分越高,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状况总均分越小;自责、压抑、幻想、退避应对方式得分越高,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状况总均分越大。影响老人心理健康状况的社会支持因子主要是情感支持、子女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表现为得分越高,老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得分越低。此外,老人的经济状况和老人是否单身影响老人的总体心理健康水平,老人的经济状况越好,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状况总均分越小;有配偶相伴的老人的心理健康状况总均分小于单身老人。模型完成以后,决定系数R2为0.658,调整为0.655,即这些影响因素能解释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状况的65.5%的变异,模型拟合良好。按对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程度大小将各因素从大到小排序为:自责应对方式、身体健康心理压力、解决问题应对方式、幻想应对方式、压抑应对方式、情感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生活服务心理压力、婚姻状况、担心子女心理压力、子女支持、经济状况、退避应对方式、地位价值心理压力。

3讨论

以城市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状况总均分为因变量,以年龄、性别、家庭结构、经济状况、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老人离退休前职业状况、心理压力、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各因子得分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在综合考虑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的前提下,性别、年龄、家庭结构、受教育程度、老人离退休前职业状况等因素对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均不显著,显著影响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状况的因素有经济状况、婚姻状况、心理压力、压力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的部分因子,这和王玲凤等〔5~7〕研究存在部分的不一致,这表明了性别、年龄、家庭结构、受教育程度、老人离退休前职业状况等因素是通过经济状况、婚姻状况、心理压力、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的部分因子而起作用的。

空巢老人的经济状况对心理健康状况构成显著影响,随着老人经济收入的增加,心理健康状况变好,这一结果和贺寨平的研究〔8〕一致。婚姻状况显著影响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状况,有配偶相伴的老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好于单身老人,这一结果和ChouKL等〔9〕的研究结果类似。和子女分住的空巢老人,配偶是其重要的信息支持、实际支持和情感支持者,单身老人比有配偶相伴的老人更多地体验到孤独和无助,因而心理健康状况更差。

心理压力、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等因素对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状况构成显著影响,显著影响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状况的心理压力因子是空巢老人的身体健康压力、生活服务压力、担心子女的压力,表现为心理压力越大,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状况越差。空巢老人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理功能逐渐衰退,对自己及其配偶的身体健康状况日渐担心;由于子女不在身边,生病时无法得到子女的及时照料,体力的不支给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自我服务能力降低;子女在外地或子女生活条件较差的老人对子女的生活、工作较为担心。这一切都会给空巢老人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从而影响老人的心理健康状况。

对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状况构成显著影响的应对方式因子是空巢老人的自责、解决问题、压抑、幻想、退避,解决问题应对方式使用越多,自责、压抑、幻想、退避应对方式使用越少,空巢老人的心理越健康。这一结果和陈立新等〔10〕对老人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良好的应对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心理压力对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状况造成的不良影响。

回归分析表明,社会支持因子中情感支持、子女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对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显著,其得分越高,老人的心理健康状况越好。崔丽娟等〔11〕对养老院老人的研究表明,老年人最希望获得的是情感支持。我们对空巢老人的这一研究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虽然生活服务等实际支持对空巢老人非常重要,但空巢老人更为缺失和迫切需要的是情感慰藉,空巢带来的寂寞、孤独和无助常会吞噬老年人的心灵,从而影响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很多研究表明,家庭支持对老年人的心理状态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王兴华等的研究表明〔12〕,家庭支持是抑郁的有效预测成分。子女支持是家庭支持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老人是否能及时得到来自子女的帮助,是否能得到子女的尊重、认可和精神慰藉,会极大地影响老年人的情绪,改变老年人的自我评价,从而影响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另外,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越高,空巢老人越有可能采用积极的方式去解决问题,从而减轻心理压力,维护心理健康。

参考文献

1吴振云,许淑莲,李娟.老年心理健康问卷的编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2;10(1):13.

2吴振云,李娟,许淑莲.不同养老方式下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研究〔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3;23(11):7135.

3陈天勇,李德明,李贵芸.高学历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相关因素〔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17(11):7424.

4李德明,陈天勇,李贵芸.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状况研究〔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3;23(7):4057.

5王玲凤,施跃健.城市空巢老人的心理压力的调查〔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8;28(14):14159.

6王玲凤,施跃健.城市空巢老人的压力应对方式和心理健康状况〔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8;28(7):7036.

7王玲凤,施跃健.城市空巢老人的社会支持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8;22(2):837.

8贺寨平.社会经济地位、社会支持网与农村老年人身心状况〔J〕.中国社会科学,2002;3(2):13548.

9ChouKL,HoaH,Chii.LivingaloneanddepressioninChineseolderadults〔J〕.agingmentHealth,2006;10(6):58391.

10陈立新,姚远.老年人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2005;(4):88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