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的康复方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28:15

颈椎病的康复方法篇1

2.1研究对象

2014年7月至12月来石家庄颈椎病研究所就诊的患者80例,平均年龄47.9岁,最大55岁,最小41岁。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等方面无显着性差异。观察组进行姿势修正和功能训练配合常规治疗,对照组只进行常规治疗,常规治疗包括药物、理疗及必要的健康教育等。

纳入标准:符合中国康复医学会颈椎病专业委员会制定的颈椎病诊治与康复指南(2010年版)除脊髓型颈椎病外其他类型颈椎病(颈型、神经根型、交感型、椎动脉型)的诊断标准。

排除标准:胸廓出口综合征、网球肘、腕管综合征、肘管综合征、肩周炎、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等,除颈性眩晕外其他原因所致眩晕。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通过检索中国学术期刊题录数据库、优秀硕博论文数据库、SpringerLink期刊全文库、nCBi期刊全文库,分别以“颈椎病”、“颈椎运动疗法”、“姿势”等为检索词,查阅了与本研究相关的文献200余篇,并从网络和相关书籍中搜集资料,同时进行细致的研究和分析,为本论文的选题和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2.2实验法

2.2.2.1姿势训练

根据患者的职业,工作年限等个人病史结合颈椎影像学检查,分析其日常生活中可能存在的错误动作模式,有针对性的提出修正意见,并指导其正确的基本动作模式,包括坐、卧、站、行走、跳跃等及相应的辅助工具,如枕头、椅子的选择和使用等(附录1)。

综合以往研究,在现有条件和遵循《颈椎病诊治与康复指南》的基础上,设计了一套运动处方,反映的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功能性动作,涉及平衡能力,关节活动度,协调性,肌力等的训练,体现了基本的坐、站、蹲等动作和坐-站转换等(附录2)。

静态对称动作:

①分腿坐:两脚平放在地面上,小腿与地面垂直,两脚、两髋关节角度60?~120?,腰背部自然挺直有舒展放松感;两手张开掌心向下平放在两侧大腿上,手指顺着大腿方向,掌根抵在大腿根部,胸背部自然挺直、肩臂部放松、深呼吸舒畅轻。维持30秒以上时间。

②叉腰站:两脚平行分开站立,两脚距离大于肩宽,有不偏不倚的感觉,重心在两脚后跟上;收腹挺腰,双手拇指在后叉腰。体验肩髋的对称、身体的中正、脊椎的支柱作用。

③屈膝半蹲:两脚平行站立,两脚距离一脚宽,屈膝微蹲时脚尖与膝盖在一个垂直面上,有意放松身体。体验颈项、胸背、腰腹核心力量,提高脊椎的动态稳定。

动态协调动作:④叉手抱头,⑤两臂上举,⑥前推后拉,动作保持3~5秒钟,重复3~5次,并脚站立、分腿坐位均可以,呼吸配合动作。体验动作的中正、对称,呼吸与动作协调,有气顺、眼亮感觉。

肌力锻炼动作:⑦颈项肌,⑧胸背肌,⑨上肢肌。通过屈肘状态下耸肩、摆臂,侧面上举下拉。重复5~10次。体验握拳聚力、反向对抗、呼吸配合、整体发力的感觉。每天做8次左右,动作强度以不产生疲劳为宜。治疗周期为三个月。

2.2.2.2疗效评定

对患者进行颈椎张口位、侧位和双斜位X光检查。观察是否存在颈椎曲度异常,侧弯,寰枢椎不稳、棘突偏斜或椎体排列不稳等情况并进行治疗前后的对比。

治疗效果判定:①痊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②有效: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③未愈:临床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

2.2.2.3身体成分测试

运用便携式HBF-306型体成分测试仪测量体成分相关指标,包括身体脂肪率,基础代谢率(附录3)。测量时间为早晨后2小时以上至午餐前,被测定者身穿薄衣,测试前24小时内不吃荤。测试前输入患者身高、体重、年龄、性别等个人信息。

测试方法:患者两脚稍分开站立,双手握住电极把手,双臂平举并伸直。测量前仪器可自动感知两手是否握紧,并开始测量。测量时避免手臂弯曲、身体移动、手臂过高或过低及卧姿和坐姿测量。

2.2.2.4电生理检测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32]检测作为一种电生理检测手段对各型颈椎病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定位性。听觉诱发电位检测是通过外周给声刺激后在中枢神经系统所产生的电活动,反映周围听神经及脑干听通路的功能状况。主要评价颈椎病的血供情况及脑干水肿情况。本研究测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正常、颈前屈和上肢前屈状态下指标的变化情况。

测试方法[33]:在安静室内,20-25℃恒定室温下,受试者取坐位,采用丹麦Cantata型诱发电位仪,记录电极置于头顶正中,参考电极置于同侧耳垂,地线电极置于前额。听觉刺激为短声刺激,刺激强度为90db,频率为10Hz.测量i、ii、iii、V各波的潜伏期。

2.2.2.5步态分析

颈椎病变及颈椎结构力学失衡,刺激、压迫到脊髓、神经、交感神经、椎动脉,均可影响患者下肢感觉和力量,本体觉和平衡能力,相应的步态表现为:痉挛步态、拖拉步态、外八字步态、内八字步态、慌张步态等。

测试方法:所有受试者均脱鞋袜,以平常步态自然行走[34].将Footscan测力平板放在地板上,测力平板两边铺上延长跑道。受试者脱鞋袜,以自然行经过测力平板,测试进行3次。测试指标包括步长、步频、步速等。

颈椎病的康复方法篇2

关键词:颈椎病;康复治疗;物理因子

颈椎病是临床上的常见病疾病,好发于中年人,它是由于颈椎间盘及其周围软组织退行性变累及神经根、脊髓、椎动脉、交感神经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1]。因其累及部位不同,临床表现各异,临床上主要分为四型:①神经根型颈椎病;②脊髓型颈椎病;③椎动脉型颈椎病;④交感型颈椎病。随着康复医学的发展,颈椎病的治疗方法日益增多,疗效得到提高。本文就近年颈椎病的康复治疗研究综述。颈椎病的康复治疗方法,主要有以下五种:

1传统医学治疗

1.1针灸治疗现代针灸学基础研究发现针刺相关穴位可以使局部血液循环增加,增加局部组织的供血,促进局部组织修复,从而可以缓解颈椎病所伴随的相关症状[2]。潘小霞[3]等研究表明针刺相关穴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效果明显,有效率达93.6%。

1.2推拿按摩推拿按摩能够松弛颈部肌肉,改善颈部肌肉微循环,对颈椎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向虎[4]等将选取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16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试验组给予推拿治疗,疗程为2w,对照组予口服药物治疗,疗程为3w,结果试验组的治疗效果较对照组显著,由此证实推拿按摩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2物理因子治疗

物理因子治疗为康复科的一大特色,它包括声、光、电、热、磁等因子,物理因子有消炎、止痛、消肿、改善循环、消除粘连等作用,从而在颈椎病的治疗中能有效减轻因炎性物质刺激或凸出物压迫神经根引起的相关症状,它还能延缓颈椎退行性变,有利于神经功能恢复[5]。汪淑英[6]将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蜡疗,而对照组给予口服药物(颈复康)治疗,结果口服药物组有效率为76.67%,而蜡疗组有效率达96.67%,蜡疗治疗效果较口服药物显著。柴红焱[7]等研究证实脉冲磁感应能加快椎-基底动脉的血流速度,对脊髓型颈椎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3颈部运动疗法

颈部运动疗法是通过一定的运动锻炼,尽可能恢复颈椎的正常解剖结构,使其更加稳定,同时可增强颈肩部肌力,增强韧带、关节囊的韧性,起到松筋活血,改善颈椎周围的微循环的作用,从而缓解颈椎病引起的颈肩疼痛,活动受限等临床症状。Yline[8]对总结多项颈肩部运动疗法的研究,发现对因颈椎病引起颈痛的患者,对其肩部肌肉给予持久规律的等长抗阻收缩锻炼后,患者疼痛症状明显缓解。梁波[9]等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予单一方向运动疗法,即仅做前屈、后伸、左旋、右旋、左侧屈、右侧屈共6个动作;对照组予复合方向运动疗法,即将头部沿人体中轴按一定方向重复进行旋转运动。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对治疗颈椎病均有效,但两者疗效无显著差异。该研究发现运动疗法对颈椎病的疗效与运动的持续时间,疗程呈正相关,与年龄和病程呈负相关。

4牵引治疗

牵引疗法是颈椎病的治疗方法中针对性较强的治疗手段,它是通过机械力牵拉颈椎及其周围软组织达到治疗目的的方法,它可以使颈椎间隙变宽,使颈椎的微小错位得以纠正,促进突出椎间盘的回缩,从而对因颈椎病间盘突出压迫血管、神经引起的相关症状有很好的缓解作用。目前颈椎牵引主要分为传统牵引和非手术脊柱减压系统(简称SDS)牵引两种[10]。

4.1传统牵引左海萍[11]将颈椎病患者78例进行牵引试验,结果显示牵引治疗颈椎病的有效率达82%,该试验发现牵引的治疗效果与患者牵引时选择的密切相关,前屈位及后伸位较垂直位治疗效果明显。

4.2非手术脊柱减压系统(SDS)牵引与传统牵引比较SDS牵引的独到之处在于它具有智能处理系统,可根据患者颈部阻力适时的调整牵引力,确保颈部肌肉完全放松;它还能准确地定位病变椎间隙,有针对性的靶向牵引治疗,有利于突出椎间盘的回纳[12]。汤艳[13]等研究表明:SDS牵引可以改善颈椎病患者的脊髓功能、平衡功能及影像学指标。黄莉华[12]等将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SDS牵引,对照组用传统牵引;牵引后两组均给予动态干扰电治疗,疗程为4w。疗效评价指标:VaS评分及生存质量量表SF-36。结果:疗程结束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及SF-36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治疗组较对照组的改善幅度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由此证明SDS牵引能显著缓解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5综合治疗

综合治疗是指将上述不同治疗手段相互配合,取长补短,达到增加疗效的目的。颈椎病的康复治疗中,由于工作的需要,不可能让患者仅做一项治疗,同时为提高颈椎病的治疗效果往往也需要几种不同的方法相互配合治疗。近年的研究表明综合治疗在颈椎病的治疗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丁永利[14]等将100例颈椎病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热磁振加电脑中频治疗,而对照组仅予热磁振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较对照组疗效显著,由此得出结论:将热磁振与电脑中频配合使用治疗颈椎病,能提高疗效,缩短病程。盛强[15]等将神经根型颈椎病90例均给予牵引加推拿治疗,结果24例治愈,36例显效,21例好转,9例无效,有效率达90%,该研究显示牵引与推拿配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可取得满意疗效。牵引可使扩大椎间隙,解除神经根压迫引起的症状,在牵引时辅以手法治疗,有利于矫正颈椎的微小错位,恢复颈椎的正常生理解剖位置;而按摩也可使颈肩部肌肉放松,起到舒筋活络的效果,两者紧密配合,使疗效产生叠加效应,因而治疗效果显著。

6展望

近年颈椎病的康复治疗中,某些单一的物理因子如电疗、磁疗、超声等对颈椎病治疗效果的研究比较少,现存的研究资料不够完整深入。而颈椎病在临床上有四大类型,根据不同的临床类型去找到最佳的物理因子治疗,这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研究方向,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索。另外,不同的康复治疗手段配合,取长补短,优势互补,从而提高颈椎病的治疗效果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思路。针对特定类型的颈椎病哪些物理因子或治疗方法配合在一起可以使疗效最佳?这也是一个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刘保新,王力平,徐敏,等.论颈椎病的运动锻炼[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13(1):81-82.

[2]经蕾,王文礼.神经根型颈椎病针灸治疗的研究进展[J].中医药导报,2013,19(9):87-88.

[3]潘小霞,岳进.新设穴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62例[J].中医药导报,2011,17(9):59.

[4]向虎.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3,19(26):154.

[5]李春莲.论颈椎病的康复治疗方法[J].中医外治杂志,2013,22(5):59-60.

[6]汪淑英.蜡疗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30例护理体会[J].西部中医药,2012,25(11):107-108.

[7]柴红焱,刘道炬.脉冲磁感应对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探讨[J].中国临床康复,2002,6(5):724.

[8]Ylinen.neckmuscletraininginthetreatmentofchronicneckpain:athree-yearfollow-upstudy[J].physther,2007,87(4):408-417

[9]梁波,张付方.运动疗法治疗青年人颈型颈椎病的效果观察[J].实用医药杂志,2013,30(7):58-582.

[10]刘凯,谢青.颈椎机械牵引技术的作用及机制研究[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0,14(28):5272-5275.

[11]左海萍.牵引治疗颈椎病患者78例的疗效观察[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3,35(1):175-176.

[12]黄莉华,白跃宏等.非手术脊柱减压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观察[J],颈腰痛杂志,201334(5):414-416.

[13]汤艳等.非手术脊柱减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疗效分析和机制探讨[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2,27(11):1063-1065.

颈椎病的康复方法篇3

前不久,由中国康复医学会颈椎病专业委员会主办,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承办的“第一届全国中青年颈椎病专题论坛暨优秀论文评选”在北京正式召开。会上,中国康复医学会颈椎病专业委员会正式发表了我国首个《颈椎病诊治与康复指南》,为我国广大医师规范化治疗颈椎病提供了依据,也为广大医师在诊疗过程中的自律和维权提供了可靠依据。

会后,记者就一些颈椎病的常见问题采访了与会的几位专家学者,其中包括:中国康复医学会颈椎病委员会主任委员娄思权教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医疗副院长刘晓光教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刘忠军主任、中国康复医学会颈椎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兼秘书孙宇教授。

娄思权教授、主任医师

主要从事脊柱外科和关节外科的临床和研究,对颈椎病的诊断和治疗有较丰富的经验,在关节外科方面,对骨性关节炎的临床,尤其是在人工关节置换技术方面有较高的水平,对骨性关节炎的基础研究也有一定的成就。

目前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卫生部基金”等多项科研项目。兼任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学部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颈椎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促会骨科疾病防治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副主任委员等职。

孙宇副教授、主任医师

主要从事颈椎退行性疾患――颈椎病的病因、诊断与治疗,尤其是颈椎病的病因学和外科治疗学研究。近年来注重于对以颈性眩晕为主要症状的交感型颈椎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的研究。以及脊髓损伤外科治疗的探索和实验研究。

2005年主持实施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应用微创技术治疗颈椎疾病及其相关研究。参与编译3本骨科专著,30篇。

刘忠军教授、主任医师

主要从事脊柱创伤、退变、畸形及肿瘤的临床诊治与实验研究,尤以颈、胸、腰椎疾病的手术治疗为专长。主要研究的课题:脊柱肿瘤的外科治疗与研究;脊柱微创外科技术的应用与研究;脊髓损伤的干细胞移植治疗等。

目前承担的部级和部门级科研项目及发展方向:颈椎疾病的微创外科治疗研究;应用微创手术技术治疗颈椎病;脊柱肿瘤的外科治疗与研究――疑难重症攻关;脊柱微创外科技术的应用与研究;脊柱损伤的干细胞移植治疗;卫生部科教专项基金一项。

刘晓光副教授、副主任医师

主要从事脊柱退行性骨病、肿瘤、外伤、微创外科的临床、教学和研究工作。Ct检测下经皮穿刺寰枢椎侧块关节植骨融合术、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脊柱肿瘤和颈椎椎管内病变穿刺活检为国内外首创;在国内率先开展椎间盘病的射频治疗、经皮穿刺椎体成型术、颈椎病的经皮内镜下手术。完成脊柱外科的多类疑难手术,完成脊柱肿瘤穿刺活检400余例,准确率达95.4%,国内外领先。

目前承担的部级和部门级科研项目及发展方向:承担科技部重点学科题基金、北京大学“985”脊柱研究重点课题基金“微创外科技术治疗颈椎疾患”。

记者:资料显示,颈椎病目前有年龄不断年轻化的趋势,孙教授您怎么看这种情况?您觉得形成这一趋势的原因是什么?

孙宇:颈椎病是一个常见病和多发病,患病率在逐渐增高,据各种统计发病率最高可以达到17.6,男性为主。其中以40岁以上的人偏多,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化的不断进展,人们低头的工作方式不断的增加,特别是电脑、空调的广泛使用,使人们屈颈不断的增加,造成了颈椎病患病率不断的提升。

一方面是因为有关颈椎病知识的普及,使得过去未诊断出的患者得到了正确的诊断,更重要的原因是现代的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越来越多的人从事长期低头伏案工作,而又缺乏对颈椎的日常保护和锻炼,我们的颈椎越来越脆弱,退变加速,到了中老年就易患颈椎病。而且,令人担忧的是,近年来,颈椎病的发病年龄呈越来越提前的趋势。

颈椎病是多病的一种根源,颈椎的蜕变过程是一个长期和缓慢的过程,是一个逐步形成的过程。因此就颈椎病来讲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才能使我们的人民有健康的生活,因此也使得我们的颈椎病的发病年龄日益提前的状况对我们广大医务工作者提出要求。同时我们也有更高的任务就是积极的宣传健康普及的知识,来预防颈椎病。

我们这次会议就是为了能够更好的展现进入21世纪以来我们国家在颈椎病的预防和康复上面的一些进展。

记者:刘忠军教授,您刚才谈到一点说黄种人比国外的人发病率要高,这个是为什么呢?

刘忠军:首先说我们黄种人得这个病多,从我们研究的情况来看,从我们西医研究的情况来看,黄种人血管发育和白种人不太一样,就是我们黄种人普遍颈椎管发育狭窄,造成我们颈椎病本身的病变,说得通俗一点就是老化性病变,像骨质增生这些都是。如果一个宽大的椎管出现了这样的情况的话不会有什么影响,而我们黄种人出现这样的情况的话,就会出现颈椎病,这可能是我们黄种人出现颈椎病的一个主要因素,不排除还有其他因素。

记者:我国颈椎病的治疗现状如何?达到国际水平了吗?

刘忠军:我国是颈椎病的高发地区,开展颈椎病的治疗工作较早,经过几代医务工作者的努力,目前我国的颈椎病治疗水平,特别是所开展的手术治疗水平是国际一流的,但是早期预防和康复治疗的工作还处于早期发展阶段,在未来有很好的前景。

记者:颈椎病多发生于哪些人群?

刘忠军:一般来说,颈椎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以40~60岁多见,我国东北和华北的发病率明显高于长江以南地区。长期伏案工作人群的发病率是非低头工作人群的4~6倍,且发病年龄更早,甚至有学生阶段发病的病例。颈椎病脊髓型发病原因中,有发育性颈椎管狭窄的因素,所以有家族遗传倾向。另外早期的颈部外伤会增加日后患颈椎病的机会。

记者:颈椎病有哪几种?具体来说,颈椎病的发病特征是怎样的?

刘晓光:根据受累组织和结构的不同,颈椎病分为:颈型(又称软组织型)、神经根型、脊髓型、交感型、椎动脉型、其他型(目前主要指食道压迫型)。如果两种以上类型同时存在,称为“混合型”。至于颈椎病的具体发病特征,我们的《颈椎病诊治与康复指南》这一本书上都有详细的介绍。像颈型颈椎病的临床表现主要有以下几点:

1.颈项强直、疼痛,可有整个肩背疼痛发僵,不能做点头、仰头及转头活动,呈斜颈姿势。需要转颈时,躯干必须同时转动,也可出现头晕的症状。

2.少数患者可出现反射性肩臂手疼痛、胀麻,咳嗽或打喷嚏时症状加重。

3.临床检查:急性期颈椎活动绝对受限,颈椎各方向活动范围近于零度。颈椎旁肌、胸1~胸7椎旁或斜方肌、胸锁肌有压痛,冈上肌、冈下肌也可有压痛。如有继发性前斜角肌痉挛,可在胸锁肌内侧,相当于颈3~颈6横突水平,扪到痉挛的肌肉,稍用力压迫,即可出现肩、臂、手放射性疼痛。

记者:颈椎病能根治吗?目前国内有哪些治疗颈椎病的好的方法?做手术安全吗?手术的疗效怎样?做完手术还会复发吗?

娄思权:只要合理治疗,多数颈椎病患者可以根治。首先要做好诊断和分型,然后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包括手术治疗都是很安全的。但是,颈椎病手术目前在我国还是相对复杂的手术,需要手术医生和相应科室的良好配合,手术患者的总体优良率超过85%,复发率不超过5%。

颈椎病的治疗有手术和非手术之分。大部分颈椎病患者经非手术治疗效果优良,仅一小部分患者经非手术治疗无效或病情严重而需要手术治疗。目前报道90%~95%的颈椎病患者经过非手术治疗获得痊愈或缓解。非手术治疗目前主要是采用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以及康复治疗等综合疗法,中医药治疗手段结合西药消炎镇痛、扩张血管、利尿脱水、营养神经等类药物。

手术治疗主要是解除由于椎间盘突出、骨赘形成或韧带钙化所致的对脊髓或血管的严重压迫,以及重建颈椎的稳定性。脊髓型颈椎病一旦确诊,经非手术治疗无效且病情日益加重者应当积极手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症状重、影响患者生活和工作、或者出现了肌肉运动障碍者;保守治疗无效或疗效不巩固、反复发作的其他各型颈椎病,应考虑行手术治疗。

必须严格掌握微创治疗(髓核溶解、经皮切吸、pLDD、射频消融等)的适应证。

记者:颈椎病的微创治疗有哪些常见的方法?微创治疗的适应症是哪些?微创治疗会成为颈椎病手术治疗的发展方向吗?

刘晓光:微创治疗是近年所有学科共同的一个研究方向,颈椎病也不例外,但是颈部的神经血管结构复杂,开展微创治疗的难度很大,虽然有了一些前期的探索,包括前路椎间盘的激光气化、射频消融、椎间盘髓核摘除等,但是总的看适应症较窄,不适合大多数颈椎病患者的治疗,但是微创治疗肯定是颈椎病手术治疗的一个发展方向。

记者:那么另一种新术式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呢?您能给介绍一下吗?

刘晓光: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的历史只有7年,我国开展这一术式只有3年多,它为我们在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后提供了另一种手段,即采用非融合技术,保留病变节段颈椎的运动,在理论上能够减轻因融合而给邻近节段增加的负荷,从而减少相邻阶段再出现病变的可能性。目前此术式神经减压效果与以往的融合术相同,在短期内能够保持椎间的大部分运动,但是要评价一种关节置换手术的优劣必须依据长时间观察结果。国内外的临床随访结果已经显示出该项新技术的良好应用前景,但是目前假体材料昂贵,操作技术相对复杂,仅在国内部分地区和医院应用,随着材料普及和技术的不断改进,材料和技术成本下降,这项技术将在国内逐渐普及。

记者:如何进行颈椎病的康复治疗?何时开始进行?康复治疗需要住院吗?

孙宇:颈椎病的康复治疗应贯穿于整个的治疗过程,康复治疗应在专业康复师的指导下制定个体化的康复方案,康复治疗关系到颈椎病患者最后的治疗效果。我国的康复医学事业还处于早期发展阶段,不仅普通患者不清楚康复治疗的内容,就连骨科的很多手术医生也缺乏对康复治疗的基本认识。目前还没有条件提供足够的床位让颈椎病患者住院治疗,但可喜的是已经有很多康复医师和骨科医师共同合作,在患者的围手术期开展康复治疗,并给这些患者制定出院后的康复方案,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

记者:中国有句古话叫“防患于未然”,中国的《黄帝内经》几千年前就挑明了“上医治未病”。什么叫防未然、治未病呢?怎样才能做到颈椎病的一级预防以阻止其发生、发展呢?

娄思权:大家都知道预防医学的投入产出比是最高的,颈椎病的治疗也是一样。颈椎病是一种退变性疾病,它的发生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一级预防的关键是纠正不良的生活方式,加强工作中的劳动保护。

随着年龄的增长,颈椎椎间盘发生退行性变,几乎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如果在生活和工作中注意避免促进椎间盘退行性变的一些因素,则有助于防止颈椎退行性变的发生与发展。

颈椎病的康复方法篇4

【关键词】神经根型颈椎病;颈椎牵引;康复治疗

随着经济的发展,进入现代社会后,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长途司机及会计、文员等经常应用电脑的工作者当中,颈椎病的发病率愈来愈高,对患者的工作及学习造成了严重的影响。颈椎病当中,以神经根型颈椎病最为常见。吉林省辽源职业技术学院医药分院于2012年01月~2013年10月应用颈椎牵引、按摩、功能锻炼家庭综合康复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70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01月~2013年10月门诊及住院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7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康复医学诊断规范》中神经根型颈椎病诊断标准[1],所有患者均以颈椎X线片或颈椎Ct检查为依据,根据X线片显示如下任一种或一种以上病变:颈椎曲度变直,后突成角;钩突骨质增生;椎体裂隙征;椎间小关节面模糊、中断;椎间隙狭窄等情况并且结合临床表现、体征进行诊断。70例患者中男患39例,女患31例;患者年龄:26~69岁,病程1个月~12年。患者主要表现为颈肩、臂、手指麻木,颈部及一侧肩痛。

1.2治疗方法所有患者治疗前均进行颈椎病健康宣教,培养患者良好的生活习惯,在日常生活、劳动时注意颈部的姿势,勿长时间低头或使颈部处于某一固定姿势,注意避免颈部着凉,选择合适的枕头,同时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预防感冒等。伴发高血压、冠心病等病的患者积极治疗原发病。

颈椎牵引:采用仪器牵引或枕颌布袋牵引,牵引时患者取坐位,使患者头部稍前倾15~20度为适宜,牵引重量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首次可从3kg开始,再逐渐增加牵引重量,每天牵引重量增加1~2kg为宜,但最大牵引力不超过患者体重的1/6或16kg,当牵引重量增加到患者感到牵引后症状减轻时作为维持牵引量,间歇牵引,牵引1次/d,15min/次,10次为1个疗程。

推拿按摩:根据我们的经验,依据患者不同具体手法如下。

患者取坐位时手法:术者用拇指分别在颈部斜方肌上段轻轻拨揉约5min左右,以小鱼际滚肩、背部,掌根揉,多指捏拿肩井部位,双拇指点按风池、天宗,指拨和掌揉,约15min;随之术者再用拇指重点拨揉项韧带,点压椎旁的痛点,使之达到酸麻胀痛为宜;术者再在患者背后,夹住患者耳后枕部两侧进行牵引拔伸手法,同时旋转头颈部约30s;如痛点在左侧,术者将右手置于患者头顶,用左手拇指在病椎棘突旁左侧痛点,轻轻顶向键侧,同时让患者缓慢地大幅度旋转头部[2]。

患者俯卧时手法:术者在颈根部,肩胛骨内侧,棘椎两旁,行双掌分推数遍,然后小鱼际滚、掌根揉约5~10min。

患者仰卧时手法:术者一手扶于患者下颏,另一手托起枕部,再次缓缓拔伸,并向一侧旋转,可听到或感到小关节松解的音响,然后两手换反向操作,再做头颈部揉法以使患者放松。以上推拿治疗1次/d,10次为一疗程。

功能锻炼:进行健颈操、自我按摩、颈项肌长收缩等颈部功能锻炼,10min/次,功能锻炼3次/d,10d为一疗程。

1.3疗效评价临床疗效分4级评价。痊愈:患者原有的症状完全消失,随访1年内症状无复发;显效:患者原有的症状明显减轻,能进行正常工作、学习,或治疗后原有症状消失但随访有复发,经再次治疗仍能恢复者;好转:患者经治疗后原有症状较治疗前虽有所缓解,但对正常工作或学习仍有影响;无效:治疗后原有症状未见减轻或反而加重者。以痊愈+显效+有效3者之和统计总有效率。

2结果

2疗程后疗效:痊愈41例,痊愈率为58.57%,显效18例,显效率为25.71%,有效5例,无效6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1.43%。

3讨论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方法很多,颈椎牵引是各型颈椎病康复疗法的首选方法之一,由于神经根型颈椎病主要是椎体钩突和小关节骨质增生,使椎间隙变窄,刺激或压迫神经根而产生颈肩疼痛及放射痛、麻木等症状,故而颈椎牵引是治疗颈椎病的有效措施。

牵引可使颈部肌肉痉挛解除,增大椎间隙及椎间孔,减轻对神经根的压迫而起到缓解疼痛、舒筋活络和减轻麻木症状,并尽可能的恢复患者运动功能。

推拿按摩手法是祖国医学治疗颈椎病的有效外治法,通过手法推拿按摩使颈背部紧张的肌肉放松,解除颈椎软组织的痉挛、粘连,达到舒筋活络的目的,从而消除项背疼痛及上肢窜痛、麻木等症状[3]。

本组研究中,采用颈椎牵引、按摩、功能锻炼家庭综合康复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可使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1.43%,由此可见,采用家庭综合疗法康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显著,有利于疾病得到良好的控制,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治疗费用较低,患者依从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医政司.康复医学诊疗规范(上).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309315.

颈椎病的康复方法篇5

【关键词】 颈椎病;护理

颈椎病是指颈椎骨质增生、颈项韧带钙化、颈椎间盘萎缩退化等改变,刺激或压迫颈部神经、脊髓、血管而产生一系列症状和体征的综合征。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病,本病多见于40岁以上中老年患者,多因慢性劳损或急性外伤引起。由于颈项部日常活动频繁,活动度较大,易受外伤,因而中年以后颈部常易发生劳损[1]。临床上治疗方法多样,其护理也较复杂,本文对我院收治的颈椎病患者进行系统的综合康复护理,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8年8月至2009年6月收治的颈椎病患者153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102例,男54例,女48例;年龄27~79岁,平均年龄57岁;对照组51例,男28例,女23例;年龄26~76岁,平均年龄55岁。以上患者(均经摄颈椎正侧位x线片证实为中、重度颈椎增生)住院2~12周,病程1个月~31年。

1.2方法

1.2.1对照组采用常规级别护理配合治疗。

1.2.2观察组进行系统的综合康复护理配合治疗。

1.2.2.1心理护理:本病发展缓慢,但随着病情发展症状逐渐加重,疼痛由间歇性转为持续性,同时伴有神经、动脉压迫症状。患者精神状况与疾病的康复关系密切,因此,对患者的心理护理要给予高度重视,帮助患者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波动及不良刺激,以良好的心态完成治疗全过程。

1.2.2.2起居护理:合理的起居是治疗颈椎病的措施之一,要叮嘱患者注意防寒保暖,尤其是颈部的保暖非常重要,防止感受风邪加重病情。体位护理也是颈椎病康复的重要环节,应指导患者采取自然端坐姿势,保持胸部正直,头颈部略微前倾,不可过度前屈和后伸,不要长时间低头或仰头,避免颈肌疲劳。应采取仰卧位或右侧卧位的睡眠姿势,头颈部及胸腰部应保持自然曲度,全身肌肉放松。应纠正俯卧位和左侧卧位的睡眠体位,俯卧位往往使头颈处于向一侧极度扭转的体位,容易引起颈部肌肉、韧带、关节的劳损退变,左侧卧位可加重心脏负担,故不适宜。并适当调整枕头的高度,应使用符合颈椎生理曲度要求的枕头,中央略凹进,高度为10~15cm,颈部枕在枕头上,不能悬空,使头部保持略后仰。习惯侧卧位者,应使枕头与肩同高。不躺着看书,也不长时间将双手放在头上方。

1.2.2.3饮食护理:本病患者多为中老年,身体虚弱,故饮食上尽量选择与治疗相协调的食物,忌生冷、寒咸。老年患者多脾胃弱,食少则正气不足,饮食无度又可增加脾胃负担。故要求患者应进易消化、富营养的食品,勿过食肥甘厚味,少饮酒,多饮水,多食蔬菜水果以增加肠蠕动,防止便秘。

1.2.2.4颈椎牵引护理:牵引前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工作,向患者讲解牵引治疗的机制,告之患者本疗法具有安全、有效和无痛苦的特点,消除其紧张情绪和恐惧感。向患者说明牵引时可能出现的不适反应以及治疗时的注意事项,使患者以最佳心态配合治疗。具体方法为患者取坐位或卧位,牵引重量可逐渐增加到6~8kg,1次/d,30min/次[1]。牵引后宜做颈肌练习,以牵伸挛缩肌群,增强肌力的主动锻炼为主,至少1次/d。要明确认识和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对发热、脉搏增快、呼吸急促、血压增高以及心电图提示有心肌缺血、心律不齐者,均应暂停牵引,待症状改善后择期牵引。

1.2.2.5对症护理:神经根型患者应指导行颈椎牵引及颈肌锻炼。脊髓型患者禁忌牵引或推拿,要使用保护性围领减少颈部活动。交感神经型患者要特别注意有无心悸、心前区疼痛、胸闷、呼吸困难等心血管系统症状,病情较重时要注意生命体征的监测,一旦发现异常,立即报告医师进行处理。颈动脉型患者常以眩晕为主要症状,在治疗过程中,要防止患者突然跌倒出现意外伤害。

1.2.2.6正确指导功能锻炼:根据动静结合的康复要求,在治疗颈椎病患者时,应将颈部的体位护理与颈部的功能锻炼有机结合在一起,按照病情轻重指导和鼓励患者积极进行相应的颈部医疗体操及肩背部的肌力锻炼。要耐心向患者说明其医疗体操的重要性,使患者积极主动配合。医疗体操是巩固疗效、防止复发的重要手段,因此需教会患者简单的颈椎运动锻练。常用的医疗体操方法有:①左右旋转:取站位或坐位,双手插腰,头轮流向左、右旋转。动作须缓慢,当转至最大限度时,停留3~5s。②伸颈拔背:体位同前,双肩放松下垂,同时颈部尽量上升,似用头顶球,持续3~5s。③与项争力:体位同前,双手交叉置于枕部,头项用力向后伸,两手用力阻止后伸,呈对抗相持续状态,持续5~10s。④环绕颈项:体位同前,颈部放松,呼吸自然,缓慢转动头部,顺时针与逆时针方向交替进行[2]。但是,颈椎运动锻炼应选择适当的医疗体操动作及运动量。

1.2.2.7健康教育:注意纠正日常生活工作中不良习惯,提高健康意识,尽量保持颈部平直。选择正确的睡眠体位和适当的枕头。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要防止颈部的急性损伤和慢性劳损,一旦出现异常要及时诊治。加强功能锻炼,定期活动颈部,缓解颈部肌肉的疲劳。特别是长期伏案工作者,应坚持功能锻炼,增强颈部肌肉的力量,保持颈椎的稳定性,预防颈椎病的发生。同时告知患者积极预防和治疗咽喉炎或上呼吸道感染,因为上述疾病是颈椎病发病的诱因之一。

1.3疗效标准[3]

痊愈:原有症状消失,功能恢复,能正常工作;好转:原有症状减轻,功能改善;无效:症状无改善。痊愈+好转为总有效。

1.4统计学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2组疗效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表12组疗效比较

2.26个月后分别随访,治疗组102例,复发6例,复发率5.88%;对照组51例,复发12例,复发率23.53%。观察组远期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3讨论

颈椎病的发病是以椎间盘、椎体、关节突等退行性改变为基础的,而退变本身又是不可逆的。因此,治疗目标是缓解或消除症状及体征,延缓或消除病情的发展,尽量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而不是消除退变[4]。笔者针对不同类型的颈椎病患者进行系统的综合康复护理,配合出院的健康教育,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其中牵引可以缓解肌肉痉挛,扩大椎间隙,流畅气血,减轻压迫刺激症状[1]。医疗体操可改善患者颈部的血液循环,有利于粘连组织的松解,缓解肌肉痉挛,增加关节的活动度。颈椎病不易根治,随时可能因动作过猛、用力过度造成损伤或锻炼方法不当而复发。因此,在治疗过程中,正确的康复护理和健康教育,不仅能缓解患者的症状和心理压力,而且还能提高颈椎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治愈率,减少复发率。

【参考文献】

  1王和鸣主编.中医骨伤科学.第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262265.

2曾玉燕,陈丽兰.颈椎病的康复治疗与家庭护理指导.赣南医学院学报,2005,25:888.

颈椎病的康复方法篇6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1月~12月在我院门诊接受治疗的颈型颈椎病患者共计86例,参照中国康复医学会的《颈椎病诊治与康复指南》2010版制定的颈型颈椎病的诊断标准[4]:患者症状包括颈痛和颈项僵硬,经颈椎X线或mRi及体格检查后确诊为颈型颈椎病患者;排除①其他型颈椎病;②妊娠妇女,哺乳期妇女;③非因颈椎间盘退变所致的颈、肩部疼痛者;④合并严重的其他系统疾病,骨质疏松症、恶性肿瘤、严重外伤、心肌梗死、脑卒中后遗症等严重原发性疾病及精神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将上述86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病情分级分布见表1,一般情况(包括联系电话的登记)及临床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具有可比性。

1.2方法治疗组患者采用针刀治疗:患者俯卧,颈椎前屈,确定压痛点,按针刀手术操作四步八法进行针刀治疗[3]。存在棘突偏歪者配合施行针刀医学特有的推弹手法复位。1次/7d1疗程,每次选取3~4个痛点进行治疗,上述痛点交替选择,一般不超过5个疗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推拿三步手法治疗:①患者取坐位或俯卧位采用按、揉、拿的手法进行颈肩部的肌肉放松治疗,目的是打开颈肩部的穴位;时间约7~10min;②采用弹拨、牵伸、斜板、点穴等手法疏通经络,活血化瘀,调经止痛治疗;时间约为10~15min;③采用按、揉、拿的手法进行颈肩部的肌肉放松治疗,目的是关闭颈肩部的穴位;时间约8~10min。每2d治疗1次,共持续治疗9次,患者于每次治疗结束后须适当地加强颈椎体操锻炼[5]。

1.3疗效评定方法评定方法:由第三者进行评估测试,分别记录治疗前、后评估测试的相关资料、不良反应和随访调查情况。

1.3.1所有患者治疗前、后采用颈椎功能评定表[6]进行评估。

1.3.2所有患者治疗前、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治疗前、后评定疼痛程度[7];所有患者疼痛评定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analogueScale,VaS)[7],使用自制评分尺,直尺上标有10cm长直线(以cm为单位),直线左端表示无痛,右端表示极痛无法忍受,让患者根据自己的疼痛感觉移动评分尺上的游标定出某一点以表示其疼痛程度,该点的刻度即为患者疼痛评分。

1.3.3所有患者颈椎病疗效治愈率对比,评定治疗过程中患者不适的详细记录及患者自我感觉;《颈椎病疗效评定的研讨》[8]拟定疗效评定标准:治愈:颈肩部疼痛症状消失,感觉、反射、肌力恢复正常,能正常运动和工作。显效:颈肩部疼痛症状缓解,感觉、反射、肌力有所恢复,运动和工作受到一定的影响。无效:各种症状与体征无变化或改善不明显。

1.3.41个月后电话随访调查患者症状和疗效满意度分为满意和不满意两种。

1.4统计学分析所有数据用SpSS17.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2结果

2.1VaS评分及颈椎功能评定结果经3w的治疗后,治疗组VaS评分及颈椎功能评分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

2.2颈椎病疗效治愈率对比和满意度随访两组患者经3w的治疗后临床疗效对比,两组治愈例数分别为对照组24例、治疗组37例,总治愈率分别为55.8%,86.04%;两组患者1个月后疗效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信息化的发展,人们对电脑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颈型颈椎病的发病率也呈高发趋势;它的发病与颈椎小关节和颈椎周围肌肉软组织相互平衡密切相关[9-10]。

针刀医学指出颈部椎周软组织的的损伤导致维护关节稳定的生物力学平衡失调是颈椎病发病的根本原因,可引起颈椎椎体产生骨关节的微小移位,从而压迫、卡压周围的颈部神经、血管、脊髓而产生一系列颈椎临床症状。针刀治疗可以通过解除病变软组织的粘连、挛缩、瘢痕以及堵塞等,解除对颈部神经、血管以及脊髓的刺激或压迫,恢复颈椎的生物力学状态。同时针刀通过针刺效应,激发体内免疫神经调节因子改善局部循环代谢,消除致炎症致痛物质,从而达到缓解肌紧张、痉挛状态,发挥解痉止痛作用。通过针刀技术对调节脊椎小关节紊乱对颈椎间孔发颈丛神经刺激的炎性反应,促进脊间韧带和肌腱的血液循环,可使椎间孔出脊神经根的粘连获得松解;还可松解椎间组织紧张关系并改善颈椎曲度,恢复椎间韧带和肌腱的弹性,使失稳的椎间关节逐步趋于稳定,变直的生理曲度渐渐纠正。因为颈椎小关节与颈椎椎间韧带和肌腱相互平衡恢复,颈椎椎间孔的大小和位置长期稳定,所以颈型颈椎病所致的颈椎疼痛和功能障碍就能够达到相对快速、持久的缓解[3,11]。

本研究结果表明,针刀治疗能迅速解除颈椎小关节紊乱和退变引起颈丛和臂丛神经的炎性刺激,缓解颈椎疼痛及改善颈椎功能关方面明显优于传统推拿治疗,使该病的治愈率和再次复发率明显下降,且治疗安全和疗效持久,具有较好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彭宝n,施杞.颈椎病发病机制的研究概况[J].中医正骨,1997,9(3):55.

[2]takagii,eliyasJK,Stadlann.Cervicalspondylosis:anupdateonpathophysiology,clinicalmanifestation,andmanagementstrategies[J].Dismon,2011,57(10):583-591.

[3]朱汉章,权伍成,张秀芬.针刀治疗颈椎病临床疗效评价[J].中国针灸,2006,26(5):316-318.

[4]中国康复医学会颈椎病专业委员会.中国颈椎病诊治与康复[n].科技日报2010:8.

[5]张纳新.颈部康复操训练治疗颈型颈椎病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1,33(1):68-69.

[6]王晓红,丁明甫,何成奇,等.颈椎病颈椎功能评定表[J].华西医学,2003,18(1):35-36.

[7]melzackR.themcGillpainquestionnaire:majorpropertiesandscoringmethods[J].pain,1975,1:277-299.

[8]姜宏,施杞.颈椎病疗效评定的研讨[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1996,4(4):47-50.

[9]姜淑云,房敏,左亚忠,等.颈部肌群与颈椎病[J].颈腰痛杂志,2006,27(3):235-238.

颈椎病的康复方法篇7

【关键词】颈椎病中医护理治疗

颈椎病属于祖国医学痹证范畴,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特别是长期处于“低头型”工作的人群以及肌体抵抗力下降,骨质疏松的中老年人来说,极易造成颈椎慢性劳损,使患者出现头昏,头痛,颈部活动困难等一系列症状[1]。中医中药治疗优于西医西药治疗,同时配合完善的护理是保证疗效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就颈椎病采用针灸、按摩、牵引和中药等方法治疗颈椎病160例,并积极配合一套完整的护理措施,取得满意疗效,现将经验总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160例,男68例,女92例,年龄42-72岁,平均年龄56.3岁,病程6-8个月。主要症状:头、颈、肩、背以及上肢等部位的顽固性定位疼痛、肿胀和麻木,当睡眠或低头、抬头过久,或颈部转动度大时头目眩晕,耳鸣眼花,记忆力减退。本组患者均经x线摄片、ct检查证实为中重度颈椎增生。

1.2治疗方法

1.2.1针灸取穴风池、天枢、颈部夹脊、肩俞、曲池、外关、合谷、后溪,均取患侧,平补平泻手法,可配合艾灸,每次30min,每日1次,8-10次为1个疗程。

1.2.2按摩患者取坐位,用拇指于风府、风池、天宗、曲池、中渚等穴及颈肩部压痛点、硬结、条索状物等处轻柔的按、揉,采用一指禅推法,以疏通经络继而以推、拿、滚法作用于颈肩部、背及上肢的经筋。

1.2.3牵引法[2]牵引姿势以头部略向前倾为宜,牵引重量为2-5kg,每次牵引时间约30min,每日1-2次,枕颌牵引可以缓解肌肉痉挛,扩大椎间隙,流畅气血,缓解症状,且少有不适。牵引重量的大小、时间的长短等,可以根据患者的反应而灵活掌握。

1.2.4药物治疗治疗原则为补益肝肾、祛风散寒、活血止痛,常用药物为颈痛灵、筋骨痛消丸、颈复康及静滴血塞通注射液或丹参注射液,10d为1个疗程。中药离子导入:威灵仙6g、川乌、草乌各30g、细辛、羌活、川芎、穿山甲、乳香、没药、葛根各10g、上药加水1500ml,水煎1h取汁500ml,将樟脑、冰片各5g溶于水中备用。将离子导入电热板放入其中,浸泡5min后取出,放于颈部或颈肩处,导入脉冲电流,强度以患者感到微麻能耐受为度。

1.3疗效判定[3]①临床治愈:主要症状与阳性体征消失,颈椎x线片示生理弯曲或成角恢复正常,恢复原工作,半年内无复发。②显效:主要症状与阳性体征基本消失,颈椎x线片示生理弯曲或成角有明显改善,能坚持原工作。③有效:主要症状消失,阳性体征及颈椎x线片示生理弯曲或成角无明显改善。④无效:主要症状体征及颈椎x线片示生理弯曲或成角均无改善。

2护理

2.1加强生活护理安排病人住向阳房间,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温暖、温湿度适宜,注意防寒保暖,防止感受风邪加重病情。保持正确的睡眠姿势对颈椎病的康复至关重要,一般以低枕睡眠、仰卧位为最佳,俯卧位不可取,颈椎后缘增生明显者,枕头可相应偏高;黄韧带肥厚、钙化者应偏低,颈椎生理曲度变直者可在颈下垫一小枕。

睡眠形态紊乱者,尽量给患者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失眠者可适当口服安眠药。此外,尚应加强皮肤护理。

2.2心理护理[4]颈椎病属于心身疾病范畴,病程长,反复难愈,如对本病认识不够,易产生情绪低落、抑郁、紧张、焦虑等。为患者创造安静舒适的住院环境,消除患者的紧张不安心理。颈椎病患者一般喜暖怕凉,故安排床位时,一般避开门窗,防止风寒,必要时增加被褥以防止受凉;对于行动困难的患者,护理人员要主动帮助患者解决行动困难,做好生活护理。同时应向患者主动介绍适合患者的电动牵引机、颈椎吊带牵引、推拿、针灸等治疗效果及注意事项,向患者讲明疾病与心理情志的关系,鼓励患者怡情悦志,安心养病。

2.3饮食护理本病患者多为中老年,身体虚弱,故饮食上尽量选择与治疗相协调的食物,忌生冷、寒咸。老年患者多脾胃弱,食少则正气不足,饮食无度又可增加脾胃负担,使脾胃生化不及而食滞内停。故我们要求患者应进易消化、富营养的食品,嘱患者勿过食肥甘厚味,少饮酒,多饮水,多食蔬菜水果以增加肠蠕动,防止便秘。

2.4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及时观察病情变化,注意各种并发症的发生,若出现眩晕、肢体麻木、视物不清、心律失常等症状,应积极抢救。①观察牵引治疗效果。牵引多采用枕颌带牵引法,根据病情轻重采取坐式牵引或卧式牵引,牵引重量从3kg开始,逐渐增加重量,以能耐受为度,最大牵引重量可达10kg。牵引过程中如出现头晕、恶心可减轻重量,如不缓解或症状加重,应暂停牵引。②颈部推拿时,要根据不同的证型选择不同的手法,多次推拿效果不好者不宜继续推拿。③由于患者常有手臂放射性疼痛,尽量选择健侧手臂输液,输液时滴速不宜过快,以60滴/min左右为宜,并注意保暖,可在患侧手臂下垫小枕或暖水袋,以减轻疼痛。④注意病人安全,防止意外受伤。下肢乏力,行走困难者,以及眩晕严重时,应有人陪护,病人入厕时应扶持,防止摔伤。⑤为预防肌肉萎缩,应指导病人进行合理的体能锻炼,加强营养,以补益气血,滋养筋骨。

2.5康复出院指导[5-6]①勿用颈部扛抬重物,直接压力最易发生颈椎骨质增生。②保持颈部良好姿势,避免长时间伏案书写或低头看书,应及时改变头颈,并朝相反方向活动颈部。工作中应定时远视前方,1次/30min,每次1-2min,对于桌椅叨炔恍?髡?应改变桌高或椅高,使之比例协调,减轻颈部劳损。③指导睡眠方法,使颈椎在休息状态下维持正常生理曲度,应选用较软的圆枕,宽度应超过肩宽10-20cm,高度以压缩后10-15cm为宜。睡枕的位置应放在枕后方,用以衬托颈生理前曲度,不要放在头枕部,使颈生理曲度改变。④注意劳逸结合,适当的体能锻炼。⑤积极预防和治疗咽喉炎或上呼吸道感染,因为上述疾病也是颈椎病发病的诱因之一。⑥病人出院后应定期复查。

3结果

治愈74例,显效64例,有效12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93.8%。

4讨论

采用水煎剂,进行离子导入,并结合按摩、牵引的疗法,扩大椎间隙,使颈椎恢复正常生理曲度,缓解对神经根的压迫,消除肿胀,分离粘连,解除肌肉和血管的痉挛,改善血液循环,增强局部血液供应,使病变组织修复,是治疗颈椎病较为理想的方法。颈椎病不易根治,随时都可能因动作过猛、用力过度造成损伤或锻炼方法不当而复发,在治疗过程中,密切配合中医护理措施,针对患者出现的护理问题进行护理,重视心理护理与功能锻炼在治疗中的作用,并做好健康教育,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治愈率,减少复发率。

参考文献

[1]朱立国,于杰,高景华.旋转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研究概述[j].中医正骨,2005,17(8):69-71.

[2]邓大学,黄一梅.中医临床护理备要[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239-241.

[3]贺向无,雷正科.自拟葛桂颈椎康治疗颈椎病78例[j].人民军医,2005,48(8):468-469.

[4]饶建凤.41例颈椎病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护理体会[j].宜春医专学报,2002,12(2):131-132.

颈椎病的康复方法篇8

【中图分类号】R179G478.2R681.531

【文章编号】1000-9817(2009)11-1051-02

【关键词】颈椎病;患病率;危险因素;学生

大学生的亚健康症状除疲劳、失眠等疲劳综合征外,以颈椎病相关症状尤为多见,如头晕、颈痛等。这可能与大学生自身的工作、生活特点,如长期低头伏案作业、做实验,致颈椎长期处于不良,易出现慢性劳损有关。笔者于2007年1-12月围绕高校学生颈椎病的常见症状进行了问卷调查,对颈椎病发病的可疑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为防治大学生颈椎病相关症状提供参考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对广州中医药大学的所有本科班级及硕士班级以抽签方式,随机整群抽取5个本科班级及2个硕士班级,共调查学生514名。剔除严重器质性疾病以及问卷中全部问题的缺失和漏填超过5%、问卷内容前后矛盾、不愿合作者,回收合格问卷502份,其中男生216名,女生286名;年龄最小18岁,最大26岁,平均(21.0±2.3)岁。

1.2方法调查问卷分2个部分:第1部分参照各型颈椎病的常见症状设计问题,具体问题主要参照张鸣生等[1]的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进行设计;第2部分结合文献报道常见的颈椎病危险因素,重点针对日常生活、学习习惯等进行提问,以期明确危险因素。以出现各型颈椎病典型症状[2-3]中1项以上明显症状,影响学习、工作效率及生活质量,但并无明显器质性病变,经休息或改变生活方式后可恢复,不遗留后遗症,为颈椎病相关症状阳性。

所有问卷由作者在被调查班级课间统一发放并当场回收。调查表发放前告知学生调查表填写要求,并及时回答被调查者对有关问卷内容的疑问,以获得被调查者的配合与支持。对可疑颈椎病相关症状的大学生进行颈椎X线片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

1.3统计方法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主要采用频数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

2结果

2.1患病情况共有234名高校生(46.61%)有典型的颈椎相关症状,男生97名,女生137名;其中57名存在不同程度的颈椎生理曲度变直。

相关症状患病率椎动脉型颈椎病为16.73%(84/502),颈型颈椎病为12.75%(64/502),混合型颈椎病为11.95%(60/502),交感型颈椎病为3.19%(16/502),神经根型颈椎病为1.99%(10/502)。见表1。

2.2Logistic回归分析见表2。

3讨论

大学生颈椎病患病情况早有报道,如孟涛等[4]报道显示,上海师范大学学生颈椎病患病率从1995年到2001年增加了近16倍。朱贤英[5]2005年报道,我国大学生颈椎病患病率约为6.73%,但更多的大学生处于仅出现颈椎病相关症状,影响学习、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临床检查除可见颈椎曲度变直外,无其他器质性改变的亚健康状态。研究显示,大学生颈椎病相关症状的发病率为46.61%,女性患病率略高于男性,与2007年谢学明等[6]报道结果接近。其中颈椎病相关症状以椎动脉型、颈型症状居多,但以椎动脉型颈椎病相关症状者多于颈型颈椎病相关症状者,这可能和大学生脑力劳动较重、更容易出现头晕等椎动脉型颈椎病相关症状[7]有关。

目前临床关于颈椎病发病影响因素的认识较为一致,即在颈椎退变的基础上合并慢性劳损[8-10]。本研究选取了16个可能存在的不良因素进行分析发现,除颈部外伤史、枕头高度不良、咽喉炎外,高度近视、熬夜、生活压力大、环境潮湿、缺少体育锻炼、看书时间过长、坐位姿势不正、键盘位置不良、眼睛和书本距离过近,都是大学生颈椎病相关症状发病的危险因素,其中大多数因素与长时间伏案学习、做实验及操作计算机等生活习惯相关。该研究调查对象局限于广州中医药大学学生,不同地区、不同类别的高校学生,其颈椎病相关症状患病及影响因素情况可能存在不同,如要增强调查结果的代表性,应进一步进行大样本调查。

4参考文献

[1]张鸣生,许伟成,林仲民,等.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的信度与效度研究.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3,25(3):151-154.

[2]林本荣,俞守义,励建安,等.亚健康的诊断、分型与干预措施.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7,22(8):756-758.

[3]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亚健康专业委员会.首届世界亚健康学术大会资料汇编.北京:2006.

[4]孟涛,叶文博,黄敏.大学生颈椎病发病率调查.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3(3):77-80.

[5]朱贤英.在校大学生颈椎病抽样调查分析.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05,4(11):1203-1204.

[6]谢学明,钟远声,陈哲妮,等.广东省10所高校大学生亚健康情况.中国学校卫生,2007,28(7):606-607.

[7]眭承志,郑志成,刘志坤,等.理脊通脉手法治疗青少年期颈椎病的临床观察.中医正骨,2004,16(10):593-594.

[8]王拥军,施杞.颈椎病发病因素的流行病学研究概况.中医正骨,1999,11(3):41-43.

[9]SHimpeim,RaZUoY,KeiRoo,eta1.experimentalcervicalspondylosisinthemouse.Spine,1991,16:495.

颈椎病的康复方法篇9

关键词 颈椎病 推拿 牵引 中药热奄包 功能锻炼 康复指导

颈椎病为中老年常见病,多发病,主要原因是颈椎、颈椎间盘、韧带退行性改变,导致颈椎失稳、压迫邻近组织结构如脊神经根、脊髓、椎动脉、交感神经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2007年1月~2010年1月收治颈椎病患者98例,采用推拿、牵引、中药热奄包等治疗方法,并指导功能锻炼,做好康复指导,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本组患者98例,男44例,女54例,年龄29~80岁,平均55.3岁。其临床表现有不同程度颈、肩、背、上肢疼痛和放射痛,伴上肢麻木,颈部活动受限。颈椎棘突或椎旁有压痛。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阳性,椎间孔挤压试验阳性,位置性眩晕试验阳性。所有患者经Ct或mRi检查,提示颈椎椎体骨质增生,骨桥形成,或椎间隙狭窄,椎管狭窄,或颈椎韧带钙化,颈椎生理曲度改变。其中神经根型67例,椎动脉型21例,交感神经型10例。住院4~39天,平均13.4天,患者治愈或好转出院。随访0.5~2年,无复发病例。

治疗方法:

⑴推拿治疗:瞩患者取坐位,施术者立于患者左侧。先用左手按在患者头顶部固定,右手反复拿揉颈部两侧肌肉5分钟,使其充分放松;再用拇指或食指中指,反复点、按、揉风府、风池、天柱、大椎、天宗等穴,每穴2分钟;接着用拨法拨斜方肌,自上而下重点施术5分钟;用法在肩中俞、肩外俞治疗10分钟,以舒筋活络,缓解颈肩部紧张和肌肉痉挛,从而减轻因肌肉紧张、痉挛所致的疼痛和对颈部脊柱的牵拉力;然后由上臂至腕关节做快速搓揉3遍,结合按揉合谷2分钟,行颈部斜扳法以收功;最后令患者仰卧,按揉其足部之颈椎、头部、肩胛骨、胸椎反射区,大约3分钟后结束治疗。治疗1次/日,10次1个疗程。

⑵牵引治疗:器械牵引:瞩患者坐在颈椎牵引机下,颈椎牵引带前后分别固定在下颌及枕部,然后进行牵引,牵引重量10~12kg,牵引时重量根据病情和患者的体质、年龄酌情加减,牵引的重量由轻到重,每次牵引时间在20分钟左右;手法牵引:患者端坐,医者立于患者一侧,一手拇指、食指两指分别置于风池穴,另一手掌托住下颌,两手同时向上用力牵引颈椎,力量由轻到重,用力不宜过猛,时间2~4分钟;床边牵引:患者仰卧,颈部置于床边,头部后仰通过头部后仰的重量自身牵引颈椎,一般20~30分钟。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牵引,1次/日,10次1个疗程。

⑶中药热奄包治疗:采用中药方剂:独活、桑寄生、炒续断、当归、红花、桃仁、伸筋草、牛膝、乳香、没药、桂枝、制延胡、透骨草等各50g+蜈蚣3条研碎拌食盐50g+酒、醋各30ml,搅拌均匀后装入布袋内加热至45℃,置于患者颈部及上肢等疼痛部位30分钟,2次/日,10次1个疗程。在热敷时应避免烫伤。

⑷颈部功能锻炼:颈部功能锻炼方法有犀牛望月功、问号功、风字功、米字功、抗衡功、悬吊功等。练功种类的选择,应根据病情从轻到重依次适当选用。练功为站位或坐位,每天练功2~3次,每次1~2个功,每个功可做5~8遍,反复进行,每次练功总时间以8~10分钟为宜。

⑸康复指导:①枕头与睡眠:枕头中央应略凹进,高度12~16cm,颈部应枕在枕头上,不能悬空,使头部保持略后仰。习惯侧卧位,应使枕头与肩同高。睡觉时不要躺着看书,也不要长时间将双手放在头上方。②避免做颈部过伸过屈活动: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在洗脸、刷牙、饮水、写字时,要避免颈部过伸过屈活动。③某些日常活动应该停止:在患病期间,应停止做某些过度活动颈椎的活动,如擦高处的玻璃、打牌等。④避免和减少急性损伤,如避免抬重物、不要紧急刹车等。⑤防风寒、潮湿,避免午夜、凌晨洗澡或受风寒吹袭。⑥积极治疗局部感染和其他疾病。⑦改正不良姿势,减少劳损,每低头或仰头1~2小时,需要做颈部活动,以减肌肉紧张度。

疗效判断标准:①临床治愈:症状和阳性体征消失,活动自如;②显效:症状和阳性体征减少2/3以上,基本生活和日常活动无明显障碍;③有效:症状和阳性体征改善,仍需要治疗;④无效:症状和阳性体征无明显改善。

结 果

本组98例患者中,经过上述治疗方法治疗1~3个疗程后,临床治愈64例,显效22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有效率97.96%。

颈椎病的康复方法篇10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6(b)-124-02

2006年1月~2007年12月医院社区服务中心治疗89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全科医生及护士的帮助下,均进行了保守疗法,通过科学的康复护理、健康教育,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医院经Ct、mRi确诊为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9例,其中,神经根型颈椎病85例,椎动脉型颈椎病4例;颈肩痛16例,伴左上肢麻痹39例,伴右上肢麻痹18例,伴双上肢麻痹16例;男性48例,女41例,年龄28~70岁,平均51岁,病程1~34个月,平均病程6个月。以上病例均无明显外伤史。

1.2治疗方法

急性期绝对卧床休息结合颈椎牵引、按摩等物理治疗同时配合脱水、活血药物治疗。

缓解期在家里实行牵引治疗和康复锻炼。颈椎牵引通过调节和恢复颈椎生物力学的平衡,拉大狭窄的椎间隙和椎间孔,减低椎间盘内压,使纤维组织复位,神经根所受的刺激和压迫得以缓解。

1.3疗效标准

优:临床症状完全改善,跟踪半年以上未复发。好转:偶有颈肩痛或伴上肢麻痹,发作时间短,经1~3次治疗可愈。差:治疗无效。

1.4护理

1.4.1心理护理颈椎病病程较长,急性期时颈肩痛向上肢及手部放射疼痛剧烈,尖锐如刀割,坐卧不安,可持续3~4周,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和学习工作,患者害怕瘫痪,时间久多产生烦躁甚至绝望心理,社区护士应该加强健康教育,介绍疾病相关知识,针对患者不同情况耐心解释,予心理安慰,讲解配合治疗的重要性,使其安心治疗,减少恐惧和消极的心理。

1.4.2牵引护理牵引包括枕颌布带牵引和牵引机牵引两种方式,患者颈椎病急性发作时多选择在医院或社区卫生中心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电动牵引机牵引治疗,当疼痛缓解后很多患者由于时间、经济状况、行动不便等因素会放弃连续治疗,社区医护人员为使治疗连续,采取家访方式,根据患者病情进行家庭颈椎牵引。

枕颌布带牵引因为方便和经济多被社区患者选用,牵引有坐位和卧位两种,以卧式枕颌布带牵引为主,方法是患者睡在床尾,在床尾床栏上安装与平直的双向滑轮两个,通过颌布带牵引负重牵拉颈椎,卧位牵引牵引量为5~20kg,好处是既可减少痛苦和疲劳感,又可适当增加牵引重量和延长牵引时间,有利于疾病的康复;坐位牵引多为年龄较轻患者选用,患者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在门楣平行安装两个滑轮,间距为50cm,通过牵引绳,一端固定枕颌布带,另一端负重,牵引角度根据增生部位和生理曲度情况,选择1°~30°,牵引重量男性从6kg开始,逐渐增加到10kg,最大为15kg;女性从5kg开始,逐渐增加到9kg。每次牵引20~30min,每日1次,20次为1个疗程[1]。

1.4.3颈部功能锻炼疼痛期应限制颈椎活动,以利于神经组织水肿和炎症的吸收,解除颈部肌肉痉挛,减轻对椎间盘的压迫力,松解神经根和周围组织的粘连,使扭曲的椎动脉伸张,从而起到治疗作用。疼痛减轻后指导患者进行颈部肌力锻炼,双手放在头后枕部,用力使头前屈,同时头颈部发力抗衡前屈力量,维持姿势时间为5~10min,每日5~10次。缓解期指导患者主动加大颈部活动范围练习,在尽量屈曲及旋转处停留数秒后改变方向练习,同时进行颈部肌力锻炼,每日5~10次,持之以恒。注意颈部肌肉锻炼动作不宜过快,不宜在肌紧张时进行[2]。

1.4.4病情记录与观察每位患者都要有健康状况记录表,记录要及时、准确、客观。护士要每周对患者进行1~2次访视,并及时记录病程的进展和变化,分析和总结治疗的成败与经验,为社区医生提出进一步治疗方案提供依据[3]。

1.5健康教育

社区颈椎病患者健康教育贯穿整个治疗护理过程中,当患者颈背部疼痛剧烈时应嘱其卧床休息,疼痛缓解后可适当下床活动,卧位时护士要指导调整枕头高度,平卧时不能过高,避免颈部过屈。侧卧时不能过低,应与肩宽相同,保持颈椎和胸椎在同一轴线,无侧偏,现市场有颈部保健枕售卖,可指导患者根据自己的肩宽及颈部屈曲幅度在专业人员指导下选择适合自己的保健枕。

中医辨证所有颈椎病类型均属瘀血痹证范畴[4],饮食护理可指导进食如:田七煲鸡,丹参炖瘦肉等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之品,忌食寒凉之品如凉瓜、海带等。

护士要利用社区卫生服务的平台加强颈椎病的预防和治疗宣教工作,改正居民不良的生活习惯,主要是注意平时低头阅读或劳动的姿势改变,不宜固定一个姿势时间过长,以0.5h以内为宜,注意颈部保暖,避免寒风或空调直接吹袭颈部。

2结果

根据疗效评定标准进行疗效评定,结果见表1。在89例患者中笔者发现以牵引为主要手段治疗颈椎病,特别是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显著;同时颈部的功能锻炼是防治颈椎病的有效方法。

3讨论

随着知识普及化及电脑运用增多,颈椎病的发病率呈上升化和年轻化,由于颈椎病治疗的病程长,很多患者选择社区治疗护理,事实证明通过社区护士在患者牵引治疗中实施细致的护理,认真做好健康教育,指导患者将功能锻炼落实,可以缓解患者由于颈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的疼痛,减少复发,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高翔,袁有凤,徐永先.颈椎病牵引角度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0,8(2):33-34.

[2]湛琅,蒙小燕,卢珠倩.康复护理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07,13(21):3-4.

[3]吴莹,顾群,李晓蕾,等.颈椎病社区康复的研究[J].中国矫形杂志,2005,13(9):717-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