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理念的内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32:11

生态文明理念的内涵篇1

关键词:学术生态学术生态

学术生态是当前教育生态学,尤其是高等教育研究中一个频繁出现的热门词汇。虽谈论者甚多,但目前国内对于“学术生态”概念的界定比较模糊,还没有人对此概念作专门评述。我发现不同学科对于“学术生态”概念的认识存在着差异,主要表现在涉及学术生态研究时对研究对象的选取上。我认为造成差异的原因在于:其一,“学术生态”概念的上位概念――“学术”概念存在不确定性与复杂性。其二,各专业或学科的研究视角存在极大差异。基于上述原因,“学术生态”概念出现了潜在的认同困难。本文试图把“学术生态”纳入高等教育学研究领域,并作为高等教育研究中一个特有的概念,对“学术生态”概念作一下简单的梳理。我用“学术”和“生态”概念对“学术生态”进行解构,然后从整体上勾勒其内涵。

一、何谓“学术”

“学术”一词,由“学”、“术”二字构成。考察此二字初义,对于理解“学术”概念是非常必要的。

朱维铮先生曾对“学”、“术”作过如下考释:“‘学之为言觉也,觉悟所未知也’,写入东汉章帝亲任主编的经学辞典《白虎通义》的这一定义,表明‘学’的古老涵义是教育学的,指的是教师启发学生的学习自觉性。《白虎通义》没有诠释‘术’字,但它的整理者班固首创‘不学无术’这一著名术语,说明他认定学与术并不等价,因而稍后成书的《说文》诠释‘术’为‘邑中道’,即今所谓‘国道’,意为实践可以遵循的法则、技能与方法,就在实际上指出了两个概念的主要区别:学贵探索,术重实用。”①梁启超先生对于学术概念的理解恰是承历史之前,启世人之后。梁先生认为:“学也者,观察事物而发明其真理者也;术也者,取所发明之真理而致诸用也者也。”②但梁先生对于“学术”概念的理解还是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他的“学术”概念可以分离,“学”即有学问之意,可作一个名词,“术”的“致诸用”的内涵也明显不同于古之“术”。这是典型的由于知识分化扩大了“学术”概念的内涵的例子。

通过对“学”与“术”简单的历史考察,我们发现学术概念在不同的历史语境中具有不同的内涵。那么梁启超先生的学术概念是否完备呢?我认为梁先生的概念界定固然给我们留下比较清晰的轮廓,但学与术的分离难免陷入二元论的视野,从而窄化“学术”概念的内涵。在当代语境中“学术”是一个混沌的概念,没有独立的“学”,也没有独立的“术”,“学”与“术”是不可分离的。“术”可以是一种方法,也可以是一种方法的学问。同理,“学”也可以是某种方法的学问,某种认知的方法。本文之所以引证“学”与“术”的历史词源考察,主要是作为一种参照,作为一种以此为基的探讨。我认为“学术”的内涵始终是流变的与历史的。

综上所述,我们基本可以概括一般的对于“学术”概念的认识。

首先,认为学术是专门的系统学问,不同于粗浅的一般知识,很显然是从学术固有属性角度出发的,是通过对具体学术对象(如具体的学术论文特性)抽象出来的,具有权威性和合法性。但什么是粗浅的学问,什么才算是系统的学问,我们并不清楚。由于其内涵的脆弱,外延边界基本无法识别,这也是学术概念之所以争论的原因。其次,认为学术是人类知识的反思和总结的,则是站在学术由来的角度,是一个规定性定义,取决于提出者阐述的具体语境。最后,认为学术是学习之术或是强调学术内涵一方面的,这则是通过提出者的特定视角演绎其概念的片面合理性。

基于“学术”概念的不确定性与复杂性,“学术生态”概念似乎更让人无法下笔。有学者认为“学术生态”是指学术主体之间以及学术主体与学术环境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复杂系统。很明显,这种纲领性的描述比较容易达成共识。但在其内涵的确定性和特有属性方面还是采取规避态度,而且直接用学术解释学术生态也有点牵强。无论“学术生态概念”是如何的复杂,可以肯定的是“学术生态”概念导源于生态学和教育学交叉。

二、何为“生态”

“生态”(eco-)一词源于古希腊字,意思是指家(house)或者我们的环境。简单地说,生态就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它们之间和它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1869年,德国生物学家e.海克尔(ernstHaeckel)最早提出生态学的概念,它是研究动植物及其环境间、动物与植物之间及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的一门学科。如今,“生态”一词涉及的范畴也越来越广,人们常常用“生态”来定义许多美好的事物,如健康的、美的、和谐的等事物均可冠以“生态”修饰。生态概念的放大,和生态概念的定义有很大关系。狭义的特指自然物的生态(生物的生存状态)逐步让位于拥有更大包容概念的“关系”的生态。概括地说,“生态”既有生态学意义,又有更深层次的生态哲学意义。

从生态的词源解释上,“生态”与“学术”的联系从更广义的角度讲是“学术”与“关系”的联系。因为“学术”概念不是一个生物体生存状态的解释。“学术”相比之“生态”概念更具抽象性,也就是说在探讨“学术生态概念”时应该从“生态”的哲学意味上突破。

生态哲学在21世纪备受瞩目。生态哲学的基本理念就是要求人以发展的可持续的眼光创造更加和谐的环境。“学术生态”概念就蕴含着丰富的哲理性,不仅具有认识论的指导意义,而且具有方法论的意义。认识论上,用生态哲学的视角解读学术发展的内在逻辑;方法论上,我们用“生态的学术”方法借用生态学能动的系统论观点统观学术发展。

三、“学术生态”

“学术”与“生态”概念的有机糅合,使“学术生态”的意义发生了转变。“学术生态”特指学术共同体追求学术的有机环境,意蕴学术的发展是一个有机的创生过程。在这里似乎已经抛弃了对于“学术”概念的争论,把“学术生态”中的“学术”限定在大学或研究机构中的“高深学问”上。但在进行具体研究时,有的学者侧重于“学术失范”的研究,有的学者侧重于“学术”生产组织研究,还有学者深入教阶结构或课程等微观研究,学术生态的研究对象还是较模糊。我认为有必要对学术生态概念的内涵作深入细致的探讨。

本文把学术生态分为学术本体生态、内部生态和学术外部生态。其中学术本体生态与学术内部生态是同边界的,因为有什么样的学术生产群体就有什么样的学术。

(一)学术的外部生态简析

学术外部生态包括社会生态和自然生态。社会生态指影响学术发展的制度、经济、文化等环境。这是学术发展的外生力量。具体地讲,包括社会的经济发展状况,社会创生学术的文化传统,社会(政府)对于发展学术的支持力度,以及现有的基础科学环境,等等。

学术的自然生态指的是影响学术发展的地理环境因素,是一个“纯物质”的环境。

学术的外部生态在学术研究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没有外部生态的支撑,学术发展将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当代高等教育逐步普及的背景下,学术的发展对于各种资源的依赖更为凸显。学术的外部生态主导学术发展的趋向越来越明显。

(二)学术的内部生态简析

学术内部生态主要是指学术共同体内实践学术的过程及环境。学术内部生态是学术的制造基地。而其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是学术过程中的人。学术内部生态系统的组成主要包括:各类学者,大学或各研究机构的学术氛围,学术的历史累积,等等。

学术的内部生态直接关乎学术生产,学术的质量掌握在学术人的手里。学术人应当把创新学术看成自己的义务。学术人自我反思与道德自制尤为重要。

(三)学术本体生态简析

学术本体生态是指学术作为一种知识本体的发展逻辑生态。学术本体生态不包括具体实在的内容,只包括在认识论上的本身。它是一套学术发现的认识理论的生态。这个理论生态要求更好地调节学术的发现过程。

知识的进化遵循了一定的规范,学术的研究首先要遵循知识发展的一般规律。“承认科学,认识多少有其应有的规范是认识科学具有确定性的前提,否认了这种规范性也就是否认了科学的确定性,使知识陷入相对主义”。③学术的进化有规律可循。即使理性是历史的,也可以站在人类伟大的历史理性巅峰上继续前进。

(四)学术生态有机整合简析

学术的本体生态、内部生态、外部生态是学术生态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们之间相互渗透。其中,学术的外部生态是一个更具包容性的系统。严格意义上学术的内部生态也就是学术的外部生态,不存在单一的学术内部生态。“学术生态”的内外部交换系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大致从学术、生态概念入手,基本勾勒了学术生态概念的内涵。通过对学术生态的初步探讨,我相信,这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选取学术生态的研究视角。

注释:

①朱维铮.求索真文明――一晚清学术史论・题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3.

②梁启超.夏晓虹点校.清代学术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271-273.

③姚大志.现代西方哲学[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0,3.

参考文献:

[1]朱维铮.求索真文明――一晚清学术史论・题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3.

[2]梁启超,夏晓虹点校.清代学术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271-273.

[3]蒋寅.学术的年轮[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3,3.

[4]刘贵华.大学学术生态研究[D].2003:43.

生态文明理念的内涵篇2

一、中华民族文明素质概念的界定及特征

中华民族素质由基本素质提高向着现代文明素质提高的转变,主要是文明水平和审美能力的提高。因此,文明水平和审美能力是当代中华民族文明素质内涵的特有属性,高度体现着中华民族文明素质的水平,代表着中华民族文明素质发展的方向。在马克思看来,人的自由王国应该是在物质生产领域的彼岸,在精神领域和审美领域。因此,科学界定中华民族文明素质概念,研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进程中的中华民族主体文明素质问题,应当从物质的发展层面深入到人与自然的伦理层面,从中华民族基本素质领域拓展到精神的文化领域,这是科学界定中华民族文明素质概念的关键所在,也是提高中华民族主体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的文明素养水平的关键所在。

据此而论,所谓中华民族文明素质,是指中华民族在长期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和改造自身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思维方式、心理态度、价值取向与道德观念,通过主体内化和积淀后表现出的审美能力和精神文明的稳定特质。其内涵是中华民族在生活、生产劳动的实践活动中所具备的自身条件,以及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所具备的自身条件与能力是审美素质和精神文明水平的提高,其实质是在肉体与精神、理智与情感、个体与社会的统一中追求真理、追求科学与和谐发展,使人与社会、与自然、与他人形成一种无功利的、诚信的、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状态。从外延上说。它可以作为古代、近现代中华民族文明素质,也可以作为当代中华民族文明素质。

中华民族文明素质的基本特征,是中华民族文明素质所特有的性质,是中华民族文明素质内在本质的反映和外在表现形式。

第一,具有历史积淀性与发展性特征。中华民族文明素质形成是一个历史过程,其内涵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提升与扩展的。中华民族素质文化思想从它的产生、早期定型,并在长期的社会发展中诠释、改造,不断升华,得以系统化,始终是以道德文化为主线。提高中华民族素质,最重要的是要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并融入到中华民族文化的血液之中,形成原动的、强大的素质文化动力。归纳起来说,中华传统文化中有“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理想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士志于道”、“君子忧道不优贫”的忧患精神;“崇德重义,修身为本”的重德精神;“天人合一”、“和而不同”、“以和邦国、以皆万民”的和谐精神;“天下为公,修齐治平”的集体主义精神;“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献身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先人后己精神;匡扶正义、见义勇为和扶贫济困的责任精神;“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和“人而无信,不知其可”的信用精神,等等,进而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精神,并根植于中华民族全体社会成员的意识深处。因此,中华民族素质文化具有历史积淀性与发展性特征。

第二,具有民族素质文化思想认同性与规范性特性。在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进程中,不断地创造着自己的文化,同时又在文化的孕育下不断地促进着自身素质的发展。中华民族通过对文化创造而又对自身创造。事实上,中华民族所创造的一切文化价值,从内容到形式,从理论到实践,唯有一个意义和目的,即解放和发展民族的能力,促进其素质的全面提高。所谓中华民族素质文化思想,这里是指中华民族在长期建设文化与创建文明的相互交融过程中,为提高民族文明素质的内涵设计、价值取向、目标设定、教育路径与方法,在实践中凝结而成的提高民族文明素质的思维指向与价值观念。中华民族素质文化是民族成员提高自身素质的价值取向和共同准则。具有认同性与规范性特征。

第三,具有文明观念内化性与稳定性特征。中华民族文明素质是以内在的形式存在的,是中华民族在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和改造自身的过程中作为主体的内在属性表现出来的。因此,中华民族文明观念只有经过主体内化后,才能逐渐积淀而成,转化为中华民族文明素质结构的稳定部分,而且在民族的绝大多数成员身上都能得到充分体现,并能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目标的实现中发挥重要作用。就此意义上说,中华民族文明素质具有观念内化性与稳定性特征。

二、中华民族文明素质与其他相近范畴的关系

中华民族文明素质、中华民族素质、中华民族心理素质、国民素质、人口素质等基本范畴,都具有人类素质的丰富内涵和发展性特征,但各自的研究对象或视域不同。

(一)中华民族文明素质与中华民族素质范畴的关系

中华民族文明素质与中华民族素质二者相比较,都具有研究民族素质的内涵属性与功能。但从层次意义上说,中华民族素质是初级文明素质形态,中华民族文明素质则是较高文明素质形态。从内涵指向来看,“民族素质是一个民族的社会经济、政治、生活方式以及地理环境的特点在该民族精神面貌上的反映。它是一个民族特殊的精神现象,在族际比较中可以明显判别不同的民族”(张华青:“民族素质与政治文化关系析”,《社会主义研究》2003年第2期)。还有学者认为:“民族素质是一个民族自身生存发展和对外竞争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综合能力。”(熊坤新:“民族素质研究的标志性成果——读都永浩新著民族素质论”,《中国民族报》2005年第2期)就此意义上说,中华民族素质的内涵具有民族素质的一般属性、族际比较性特点,侧重于研究民族特殊的精神现象。而中华民族文明素质的内涵随着历史的进步及社会发展对主体素质需求的变化而提升,具有时展需要性、突出中华民族素质文明性、强调中华民族素质审美性等特征,旨在形成人与社会、与自然、与他人文明的伦理状态。提高全民族文明素养。

(二)中华民族心理文明素质与中华民族心理素质范畴的关系

中华民族心理文明素质与中华民族心理素质的内涵。二者都体现着民族心理特征,但各有侧重。一般意义上说,中华民族心理素质的内涵是文化,决定民族心理素质的是共同文化,因而民族心理的形成过程就是文化的内化过程。所以,民族心理素质是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形成的,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民族性格或国民性方面。“所谓民族心理素质,是指‘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这就是说,民族心理素质是由民族的‘共同文化’决定的。民族心理素质是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形成的,因而决定民族心理素质的‘共同文化’,不是指这个民族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某一时期的文化现象,而是指这个民族的传统文化。”(陈玉屏:“传统文化、民族心理素质与民族精神”,《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6期)而中华民族心理文明素质的内涵,是由积极地与社会发展相统一的价值观所导向、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稳定的心理品质,并突出平和与包容的文明心态主题,表现为民族成员相对稳定的品质能力。可见,中华民族心理素质的内涵属性是文化,而中华民族心理文明素质的内涵属性是文明。

生态文明理念的内涵篇3

关键词:传统民间美术;当代艺术设计;发展取向;文化意涵

一、对民间美术的再认知

作为一种相对固定的文化形态,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民间美术的发展延续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其丰富的种类、多样的风格、精湛的技艺和具有原质特色的文化意涵却为今天的艺术设计积累了丰厚的资源,这座富裕的宝藏,向我们展现出一个深广的文化延展空间。民间美术的“现代价值”可从两方面来看:一方面具有表层的普及性意义,如一些视觉符号可以为现代设计所直接化合引用;另一层意义则需要深入到文化精神本质中去研究,索寻其有益于启迪现代艺术设计的隐性义理内涵。具有吉庆性、寓意性、完整性、装饰性的民间美术作为一种世代相传的文化行为方式,在生成与结构、稳定性与变异性、传承性与创造性以及价值判断等方面均有不容被忽视的风格特征,是人类文化的重要构成因素。民间美术既从全文化的视界彰昭出自身留存文明、传承文明的生命活力,更以其丰厚的哲学理念、美学内蕴等综合特质成为构筑现代文明尤其是当代艺术设计所不可或缺的启动平台。对于这些特点的认识,无疑是当代设计艺术学科与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重要研究内容。对传统民间美术的学习、研究和借鉴,不但是继承优秀民族精神的重要方式,而且还是弘扬华夏文化、形成中国设计艺术民族化特色的重要途径。

二、当代艺术设计的境况与发展取向

应当承认,现代艺术设计活动的繁盛的确把我们带入一个全新的立体化审美域境。经济的发展、现代技术的提高使艺术设计也在不断延伸。可以说,艺术设计正以其旺盛的活力而成为当代文明机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一经出现,便迅速蔓延到我们生活的各个层面,新的材料、新的技术、新的结构、新的形式、新的功能、新的理念……使我们在新的生活秩序中获撷到前所未有的近乎奢侈的新体验。

尽管如此,当代中国的艺术设计依然遭遇着别样的尴尬。“瞻前顾后,现代设计的结论几乎都是别国的模式。而当代设计文化的引入和发展的时间还很短,中国特色的设计思想还没有形成,寻找和确立中国现代设计之路便是一个重要课题。”[1]具有现代概念涵义的设计艺术学科的出现是近几年间的事,这一新学科对民间美术的学习研究基础更为薄弱,可以说,发掘传统文化中民间美术的文化资源以创造现时代的中国设计艺术依然任重而道远。

目前,中国艺术设计所面临的一个首要问题是,当代中国文化在国际性的文化交流和全球一体化的文化发展中,如何能作为独特的一元获取认同,如何构筑与世界整体文化相关联,同时还要具有独特而鲜明个性的现代中国文化事业,是时代向我们提出的一个新文化课题。缘于此,我们是否可以把探讨当代艺术设计发展取向的诉求点,从设计事象的客观存在与设计师的主观意识层面转移到把设计本体置于文化领域内,以宏观的文化价值形态体系来进行审视和解析呢?

笔者认为,解决方案理所当然要从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性中去找寻。在这一方面,当代一些设计师已然迈着坚实的步伐彳亍于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艺术之间并初步取得了较为卓著的成就:世界公认的建筑大师贝聿铭先生在设计北京香山饭店时,借鉴运用江南水乡青砖、黛瓦、粉墙等元素格调,使该现代建筑融入了传统文化情愫;世界优秀华人平面设计师靳埭强先生在其系列招贴设计作品中,更是把中国传统的造型纹样和水墨气韵发挥得淋漓尽致……历史上各个时期的文化都具有承前启后的意义,设计作为文化的一个领域同样也是如此。作为在中华五千年文明沃土中滋生繁衍的中华本土文化之一的中国民间文化――民间美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启动新文化课题的难得契机和切入点。

三、文化意涵的共通与衍生

1.人文精神的回归

无所不在的人文观念贯穿在民间美术的各类活动事象之中,原始信仰、宇宙哲理、生命价值、人生理想、生活习俗等交汇成一个立体的本元文化时空。人们珍爱生命、热爱生活,祈望美好现实生活的意识观念通过不同的艺术手法和形式表现出来。我国传统民间美术中蕴积着大量的民俗意涵,可以说是民俗人文景观的一个形象世界。具有浓烈民族性的民间美术焕发出的独具风采的人文情怀,“鼓舞着我们的民族精神,弘扬着东方传统文化,更重要的是,它把人文主义思想带进了现代化、高科技的时代。”[2]

现实生活中,以微电子为代表的“数字化”技术的推进使人们的生活方式日益“格式化”,绝对抽象和理性的机器工业所生发出的强劲力量使设计品愈加背离人类属性的轨迹,现代设计在为我们创造出极端富足的产品形态和近乎奢侈的物欲满足背后,又如影随形般地留下了些许冷漠、孤寂和怅然若失的余味。高技术还需高情感来平衡,人们在享受极其丰富的物质生活的同时,又渴望得到人文关怀,希冀既充分展现个性,又能获取精神审美的体验。事实上,原本应该回归人文、“以人为本”的现代艺术设计不但没能给人类以终极关怀,相反却在日益剥蚀和疏远着人类的灵性天赋。

回眸静思,民间美术的造物原则恰如一片纯净的精神家园,让我们可以从中寻绎正在离我们渐行渐远的人文思想。民艺学博士潘鲁生对这一问题有着颇为深刻的认识:“民艺的科学特征,即它那浸润着人类伦理和审美情感的,被各种人文观念光芒所笼罩的、和自然及人类灵性相接近的经验理性却为现代设计艺术提供着有益的启示和人文主义思想之源。”[3]直面传统民间美术给我们提供的大量优秀范例,在艺术和技术相结合的平台上,现代艺术设计还应该切实关注人类自身合理、和谐发展的因素,以谋求与人文观念新层面的综合与提升。无论是从空间观念还是从时间观念上,民间美术体现的人文意蕴所昭彰出的内在巨大价值力,正是形成今天中国设计艺术多元属性(兼具传统性和现代性、民族性和世界性、物质性和精神性等)的向心力量。

2.自然观念的升华

对于民间美术的造物而言,特定的地理环境和物质资源是其先决条件,中国博大的地域和丰富的物产熔铸出璀璨多姿的民间美术的工艺和形态。民间美术较多地保留了人类初始时期艺术发生的基本原发性特质――生活与艺术浑然一体。民间美术创作对待材料不拘一格,人们直接利用身边普通的材料和简单的工具来创造作品,并表现为简约纯朴、质拙淳厚、自由率真的艺术审美意趣,充溢着生命的活力。黄泥和土布、石头和竹木、纸张和皮革、面粉和纱麻、藤条和棕草……民间美术选用生活中这些简易普通、俯拾皆得的自然物质,借助其肌理、光泽、纹饰等自然形态特征和材料性能,通过一定的工艺制作,幻化成心中最理想的超越于自然属性之上的艺术造型。

与自然始终保持着绝对和谐的民间美术的造物观恰如一座耸然的灯塔,以独具着哲学思辩的东方智慧导引出一条现代艺术设计的航行之轨。民间美术造物的自然观对于日显弊端的现代设计不失为一剂滋补良方。设计造物应该在遵循客观自然规律和能动得益于自然环境间保持一个动态化的平衡格局,关注生存环境,发扬朴素的传统自然观,力求以合乎自然规律的设计来话语人与物的关系,以本真的原则消解人类和自然心灵之间日趋顽固的壁垒。

3.民族图式的延展

民间美术作品审美的特殊性首先表现在外在的涵括造型和色彩等视觉要素在内的显性形态之中。在传统民间文化观念和集体意识的规限下,在历史图景和现实情境的交融中,伴随着民间美术创作实践的深入,逐渐形成了一些约定俗成的通用造型语汇,这些语汇进而铸塑成具有高度程式化、集体趋同性、承传稳定性的民间美术独特的视觉语言。在长期的流变过程中,这种民间文化观念演构成民间美术中相对稳定的富含着某些历史先验性象征涵义的观念性造型符号。

千变万化的民间美术造型一方面为我们直接提供了用之不竭的图库宝藏,另一方面所蕴涵的气韵态势等深层文化心理结构则更加值得借鉴。我们首先可以在学习、消化的基础上,从传统民间美术图式中提取形的元素并将之解构,然后再结合现代设计形态的编排组合规律予以设计重建并使赋予新的形式意义。即立足民间美术传统图式本体,对其原态内涵进行有机的分化、提取、转接,以重构、衍生出既能留存传统民间美术神韵又能凸显鲜明时代精神、传达现代设计理念与个性的具有新的视觉表达动力的设计艺术。更为重要的是,透过这些民间美术图形图式的外在视觉表征,我们还要发掘其所蕴藏着的更深层的文化意涵,进而在现代设计中延伸出更新、更深的精神理念以及审美象征意义,使设计作品更具有文化性和社会性。

具有强悍视觉穿透力的民间美术的色彩体系完整、特质鲜明,亦属于民间美术的外在显性形态范畴。对色彩象征性的崇尚成为民间美术的一个审美共性。对民间美术色彩的认知、吸收和发展当然不能停留在现象的描述上。从民间美术色彩的整体观念和特征来看,既重视呈现斑斓多彩的景象以诉诸于视知觉,同时还受到社会环境和文化观念的影响。受民间美术色彩观的启发,色彩作为现代艺术设计的重要视知觉因素,在遵照文化历史观念的前提下,要进一步探究其视觉意境,即依据民艺色彩的象征性、寓意性传统,注重揭示色彩传达的外在视觉表意和内在视觉心理美感效应,使色彩的情调与深层文化观念相叠映。即色彩首先是一种基本的感性视知觉形式,同时我们又可以把色彩运用成一种主观的图式符号,以阐释、比附、象征某些特定的信息、情感和文化理念,以传达现时代的思维方式和生活准则。

总之,具有多元复合文化意涵和价值的民间美术再次受到应有的瞩视是时展的必然需求。在更为宏阔的文化生态背景下把握民间美术历史发展的文脉和潜在的民族精神结构,以新的角度和眼光审视中国丰富独特的民间美术,解构其造型图式并发掘其蕴含的文化历史内容和观念性涵义以塑建具有国际性的新民族图式,是发展我国现代设计艺术文化的必由之路。

我们还应该看到,尽管民间美术对现代艺术设计的启迪是多层面的,其自身所蕴涵的母体文化宝藏是我们进行艺术设计创造的源泉和动力,但文化的融合与发展提升是全方位的,现时代精神所汇炼出来的代表着现代人生存特征的设计原则和思想依然是发展的主流,设计审美应是一个多元架构,现代设计的表达形式亦应是多姿多态的。

参考文献:

[1]赵农.设计概论[m].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46.

生态文明理念的内涵篇4

【关键词】生态旅游;研究开发;问题;建议

1993年9月第一届东亚地区国家公园与保护会议(北京)通过了“东亚保护区行动计划概要”,首次以文件形式提出“生态旅游”的定义;1994年成立了中国生态旅游协会(ceta)并于1995年1月在云南西双版纳发表了《发展我国生态旅游的倡议》,标志着我国学术界对生态旅游研究开发的关注;1996年6月召开武汉国际生态旅游学术研讨会,同年10月推出的《中国21世纪议程优先项目计划》。1997年12月,与生态旅游密切相关的“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讨会”在北京举行;1998年10月在桂林市召开“亚太议员环发大会”第六届年会主题为“旅游与环境保护”;国家旅游局将1999年定为“生态环境旅游年”,首次承办了主题为“人与自然”的“中国昆明‘99世界园艺博览会”将我国生态旅游研究开发推向高潮,1999年前后是我国学术界发表有份量的生态旅游研究成果的高峰期。2001年国土资源部建立11个首批国家地质公园,2005年首批国家矿山公园挂牌,意味着我国生态旅游资源研究开发向理性发展。我国生态旅游业迅猛发展是有目共睹的,同时由于不规范的过度开发和落后的管理体制所造成生态旅游区资源环境的破坏也是触目惊心的;旅游废物的处理并不比处理传统工业三废容易,旅游环境承载力的超负荷运行必将导致景观的消亡和旅游景区的毁灭的警告不是危言耸听的。

综上所述,我国生态旅游研究开发历史短,发展快,存在问题多。

一、我国生态旅游理论研究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学者对生态旅游内涵界定方面存在误区:

1.生态旅游内涵界定生搬硬套国外学者研究成果多,创新少。许多研究者频频引用某某外国专家对生态旅游的定义以示正统或经典,缺乏创新,实际上外国学者对生态旅游的界定到“目前还是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

2.我国学者对生态旅游概念界定争议很多,沟通少。有代表性的有卢云亭(1996)从旅游开发和经营的角度强调生态旅游是一种可持续发展模式,金鉴明(2002),杨富泉(1995),郭锦超(1997)持类似的观点;张广瑞(1998)从旅游需求的角度,强调生态旅游是一种“特殊的旅游形式”,是一种“有目的的旅游活动”,李绪萌(1995),张延毅(1997),刘健生(1997),王兴国(1998),王尔康(1998),陈立军(1998),刘家明(1999)的观点与这相近似。李东和等(1999)认为从供给者(开发者,经营者)的角度看,生态旅游是一种将生态学思想贯穿于整个旅游系统并指导其有序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从需求者(旅游者)来看,生态旅游是一种旅游活动形式或旅游产品。笔者认为虽然存在上述争议,但是绝大多数研究者对生态旅游概念内核的理解是一致的,即旅游与环境的协调,生态旅游是可持续旅游方式之一。

3.存在严重的生态旅游概念泛化倾向。生态旅游概念泛化是将生态旅游内涵外延的拓展而使其概念主体泛延,其具体所指模糊化的现象。例如有人认为生态旅游既是生态工程又是旅游活动,将与生态环境有关的旅游均称为生态旅游,认为中国生态旅游占全部旅游的70%。(冯天驷等,2000),然而,世界旅游组织(wto,1997)在“关于旅游业的21世纪议程”中指出生态旅游在全球旅游市场中仅占3%~7%,中国生态旅游真得那么旺吗?生态旅游概念泛化的结果是引起认知混乱,最终导致消费者对生态旅游失去兴趣引发生态旅游市场的崩溃。

(二)生态旅游理论基础研究系统性不足

我国生态旅游研究历史短,理论基础研究系统性不够,目前尚未到形成一个大家普遍认可的理论体系。研究方法上以描述性分析为特征的定性研究为主,定量研究较少,只在旅游容量(环境承载力)等个别领域开展研究工作,如崔凤军[7]等(1999)在泰山名胜风景区案例研究基础上提出一套由生态承载量、资源空间承载量、心理承载量、经济承载量四部份组成的适用于山岳风景区不同功能类型区的量测模型。

我国生态旅游理论基础研究比较零散,公认的基础是有关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其次是文明社会中人类所共同追求的具有生态哲学意义的“生态美理论”和建立在人与自然协调论和生态人文论基础上的“人与自然关系理论”。显然,我们在以生态旅游市场主体(生态旅游业从业人员和消费者)为研究对象的理论(如消费行为理论)研究不足;针对生态旅游市场客体(有形的,无形的生态旅游资源)的基础研究,如资源规划与管理、旅游地学等方面不够全面,尤其是自然、人文生态旅游资源的整合研究方面几乎空白;生态旅游企业营销环境研究,尤其是社会人文生态旅游环境的研究更少。

二、对策

(一)搁置生态旅游内涵的争议,积极参与生态旅游的开发,在实践中实现创新

“生态旅游”是一个正处于发展的概念,它的内涵和本质特征有待于人们深入研究,但是理论源于实践,目前,我们的研究者应该采取搁置生态旅游内涵的争议,到实践中去领会生态旅游的真谛的态度,从案例研究和实证研究及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总结归纳符合中国国情的生态旅游内涵。

(二)中国传统文化应融入生态旅游理论中促进理论本土化

生态旅游理论源于欧美发达国家,尽管其概念界还无法统一,但是其概念内核是很清楚的,即旅游与环境的协调,这与我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理念是不谋而合的。天人合一源于“天人之际,合而为一”指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相通,相类和统一。历代诸子百家都力图以求天(大自然)人之协调,和谐与统一。西汉董仲舒继承和发展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和“无为为之之谓天”(《庄子·天道》)等诸子观点,建立了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思想体系,首次明确提出“天人合一”的思想,强调人类与大自然要和谐共处,只能有限地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绝不能盲目地破坏自然规律,使自然生态失衡,一旦失衡必将自食其果。丽江古城之所以能保存完好与东巴文化强调人与自然协调的传统不无关系。

综上所述,我们的传统文化与生态旅游理论有许多相似的理念,我们应该将它融入到生态旅游理论研究中,这将有利于挖掘和弘扬传统民族文化,有利于生态旅游理论的本土化,将对研究中国人文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保护发挥重要作用。

(三)拓宽生态旅游理论基础,提高生态旅游科技含量和文化品位

面对生态旅游理论研究比较零散的现实,拓宽理论基础研究十分重要,旅游地学就是其中之一。旅游地学是运用地学的理论方法为旅游资源调查,规划开发及保护工作服务,从而促进旅游业发展的一门边缘学科。生态旅游资源中的地质旅游资源、地貌旅游资源、水文旅游资源等均涉及旅游地学问题。可见,旅游地学与生态旅游资源研究开发密切相关。目前已建立的国家地质公园世界地质公园国家矿山公园无一不是科技含量高、文化品位高的生态旅游热点。生态旅游和地质旅游的对象也常常是相同的,例如近年推出冰川探险游,沙漠景观探险旅游,焦作市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旅游开发及广西西部天坑群科考探险游和全国性的漂流旅游热等等。

(四)加强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和社会人文生态旅游资源整合研究

我们发现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和社会人文生态旅游资源的分布是有某些规律的。一般情况下,自然生态旅游资源保存完整的地方都分布于相对封闭的地方(以滇西、湘西为代表的西部地区),也常常保存有较完整的民族文化原出状态,具有丰富的社会人文生态旅游资源。加强两者的整合研究有助于提高旅游产品的文化品位,有利于保护和继承民族文化,更有效地利用资源。例如,东巴文化与滇西秀美的自然旅游资源的整合研究有助于认识“香格里拉的魅力”,体会东巴文化“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协调美。

(五)完善旅游管理人才的知识结构,引导生态旅游企业贯彻“社会市场营销”理念

传统旅游管理类人才培养偏重于酒店管理和旅行社管理,知识结构方面存在自然科学知识面不够宽的缺陷,生态旅游知识更是不足,从而造成我国生态旅游产品设计、开发和资源保障方面的人才不足的现状。在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开展消费者教育,并将之渗透到企业营销的各个环节,让消费者在享受生态旅游乐趣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生态旅游的内涵提高生态环保意识。让政府管理层和旅游业从主人员在实施生态旅游开发的过程中更加深刻体会生态旅游环境效益外部化和内部化的内涵,更加清楚地认识到环境保护对企业乃至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促使他们转变观念,主动地考虑社会长期利益即生态旅游环境保护,正确处理好消费者利益、企业利益及社会长远利益三者的关系,真正实现以社会市场营销理念为生态旅游企业经营理念,确保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自然保护区与生态旅游[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2]卢云亭.生态旅游与可持续旅游发展[j].经济地理.,1996,16(1).

[3]张广瑞..生态旅游的理论与实践[j].财贸经济,1998,(8).

[4]陈忠晓,彭建.生态旅游内涵辨析[j].桂林旅游专科学校学报,2001,12(1).

[5]李东和,张结魁.论生态旅游的兴起及其概念实质[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9,(2).

[6]崔凤军,杨永慎.泰山旅游环境承载力时空分异特征及其利用强度研究[j]..地理研究,1997,16(4).

[7]白光润.生态旅游[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

生态文明理念的内涵篇5

关键词:生态旅游;研究开发;问题;建议

1993年9月第一届东亚地区国家公园与保护会议(北京)通过了“东亚保护区行动计划概要”,首次以文件形式提出“生态旅游”的定义;1994年成立了中国生态旅游协会(Ceta)并于1995年1月在云南西双版纳发表了《发展我国生态旅游的倡议》,标志着我国学术界对生态旅游研究开发的关注;1996年6月召开武汉国际生态旅游学术研讨会,同年10月推出的《中国21世纪议程优先项目计划》。1997年12月,与生态旅游密切相关的“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讨会”在北京举行;1998年10月在桂林市召开“亚太议员环发大会”第六届年会主题为“旅游与环境保护”;国家旅游局将1999年定为“生态环境旅游年”,首次承办了主题为“人与自然”的“中国昆明‘99世界园艺博览会”将我国生态旅游研究开发推向高潮,1999年前后是我国学术界发表有份量的生态旅游研究成果的高峰期。2001年国土资源部建立11个首批国家地质公园,2005年首批国家矿山公园挂牌,意味着我国生态旅游资源研究开发向理性发展。我国生态旅游业迅猛发展是有目共睹的,同时由于不规范的过度开发和落后的管理体制所造成生态旅游区资源环境的破坏也是触目惊心的;旅游废物的处理并不比处理传统工业三废容易,旅游环境承载力的超负荷运行必将导致景观的消亡和旅游景区的毁灭的警告不是危言耸听的。

综上所述,我国生态旅游研究开发历史短,发展快,存在问题多。

一、我国生态旅游理论研究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学者对生态旅游内涵界定方面存在误区:

1.生态旅游内涵界定生搬硬套国外学者研究成果多,创新少。许多研究者频频引用某某外国专家对生态旅游的定义以示正统或经典,缺乏创新,实际上外国学者对生态旅游的界定到“目前还是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

2.我国学者对生态旅游概念界定争议很多,沟通少。有代表性的有卢云亭(1996)从旅游开发和经营的角度强调生态旅游是一种可持续发展模式,金鉴明(2002),杨富泉(1995),郭锦超(1997)持类似的观点;张广瑞(1998)从旅游需求的角度,强调生态旅游是一种“特殊的旅游形式”,是一种“有目的的旅游活动”,李绪萌(1995),张延毅(1997),刘健生(1997),王兴国(1998),王尔康(1998),陈立军(1998),刘家明(1999)的观点与这相近似。李东和等(1999)认为从供给者(开发者,经营者)的角度看,生态旅游是一种将生态学思想贯穿于整个旅游系统并指导其有序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从需求者(旅游者)来看,生态旅游是一种旅游活动形式或旅游产品。笔者认为虽然存在上述争议,但是绝大多数研究者对生态旅游概念内核的理解是一致的,即旅游与环境的协调,生态旅游是可持续旅游方式之一。

3.存在严重的生态旅游概念泛化倾向。生态旅游概念泛化是将生态旅游内涵外延的拓展而使其概念主体泛延,其具体所指模糊化的现象。例如有人认为生态旅游既是生态工程又是旅游活动,将与生态环境有关的旅游均称为生态旅游,认为中国生态旅游占全部旅游的70%。(冯天驷等,2000),然而,世界旅游组织(wto,1997)在“关于旅游业的21世纪议程”中指出生态旅游在全球旅游市场中仅占3%~7%,中国生态旅游真得那么旺吗?生态旅游概念泛化的结果是引起认知混乱,最终导致消费者对生态旅游失去兴趣引发生态旅游市场的崩溃。

(二)生态旅游理论基础研究系统性不足

我国生态旅游研究历史短,理论基础研究系统性不够,目前尚未到形成一个大家普遍认可的理论体系。研究方法上以描述性分析为特征的定性研究为主,定量研究较少,只在旅游容量(环境承载力)等个别领域开展研究工作,如崔凤军[7]等(1999)在泰山名胜风景区案例研究基础上提出一套由生态承载量、资源空间承载量、心理承载量、经济承载量四部份组成的适用于山岳风景区不同功能类型区的量测模型。

我国生态旅游理论基础研究比较零散,公认的基础是有关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其次是文明社会中人类所共同追求的具有生态哲学意义的“生态美理论”和建立在人与自然协调论和生态人文论基础上的“人与自然关系理论”。显然,我们在以生态旅游市场主体(生态旅游业从业人员和消费者)为研究对象的理论(如消费行为理论)研究不足;针对生态旅游市场客体(有形的,无形的生态旅游资源)的基础研究,如资源规划与管理、旅游地学等方面不够全面,尤其是自然、人文生态旅游资源的整合研究方面几乎空白;生态旅游企业营销环境研究,尤其是社会人文生态旅游环境的研究更少。

二、对策

(一)搁置生态旅游内涵的争议,积极参与生态旅游的开发,在实践中实现创新

“生态旅游”是一个正处于发展的概念,它的内涵和本质特征有待于人们深入研究,但是理论源于实践,目前,我们的研究者应该采取搁置生态旅游内涵的争议,到实践中去领会生态旅游的真谛的态度,从案例研究和实证研究及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总结归纳符合中国国情的生态旅游内涵。

(二)中国传统文化应融入生态旅游理论中促进理论本土化

生态旅游理论源于欧美发达国家,尽管其概念界还无法统一,但是其概念内核是很清楚的,即旅游与环境的协调,这与我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理念是不谋而合的。天人合一源于“天人之际,合而为一”指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相通,相类和统一。历代诸子百家都力图以求天(大自然)人之协调,和谐与统一。西汉董仲舒继承和发展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和“无为为之之谓天”(《庄子·天道》)等诸子观点,建立了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思想体系,首次明确提出“天人合一”的思想,强调人类与大自然要和谐共处,只能有限地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绝不能盲目地破坏自然规律,使自然生态失衡,一旦失衡必将自食其果。丽江古城之所以能保存完好与东巴文化强调人与自然协调的传统不无关系。

综上所述,我们的传统文化与生态旅游理论有许多相似的理念,我们应该将它融入到生态旅游理论研究中,这将有利于挖掘和弘扬传统民族文化,有利于生态旅游理论的本土化,将对研究中国人文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保护发挥重要作用。

(三)拓宽生态旅游理论基础,提高生态旅游科技含量和文化品位

面对生态旅游理论研究比较零散的现实,拓宽理论基础研究十分重要,旅游地学就是其中之一。旅游地学是运用地学的理论方法为旅游资源调查,规划开发及保护工作服务,从而

促进旅游业发展的一门边缘学科。生态旅游资源中的地质旅游资源、地貌旅游资源、水文旅游资源等均涉及旅游地学问题。可见,旅游地学与生态旅游资源研究开发密切相关。目前已建立的国家地质公园世界地质公园国家矿山公园无一不是科技含量高、文化品位高的生态旅游热点。生态旅游和地质旅游的对象也常常是相同的,例如近年推出冰川探险游,沙漠景观探险旅游,焦作市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旅游开发及广西西部天坑群科考探险游和全国性的漂流旅游热等等。超级秘书网

(四)加强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和社会人文生态旅游资源整合研究

我们发现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和社会人文生态旅游资源的分布是有某些规律的。一般情况下,自然生态旅游资源保存完整的地方都分布于相对封闭的地方(以滇西、湘西为代表的西部地区),也常常保存有较完整的民族文化原出状态,具有丰富的社会人文生态旅游资源。加强两者的整合研究有助于提高旅游产品的文化品位,有利于保护和继承民族文化,更有效地利用资源。例如,东巴文化与滇西秀美的自然旅游资源的整合研究有助于认识“香格里拉的魅力”,体会东巴文化“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协调美。

(五)完善旅游管理人才的知识结构,引导生态旅游企业贯彻“社会市场营销”理念

传统旅游管理类人才培养偏重于酒店管理和旅行社管理,知识结构方面存在自然科学知识面不够宽的缺陷,生态旅游知识更是不足,从而造成我国生态旅游产品设计、开发和资源保障方面的人才不足的现状。在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开展消费者教育,并将之渗透到企业营销的各个环节,让消费者在享受生态旅游乐趣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生态旅游的内涵提高生态环保意识。让政府管理层和旅游业从主人员在实施生态旅游开发的过程中更加深刻体会生态旅游环境效益外部化和内部化的内涵,更加清楚地认识到环境保护对企业乃至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促使他们转变观念,主动地考虑社会长期利益即生态旅游环境保护,正确处理好消费者利益、企业利益及社会长远利益三者的关系,真正实现以社会市场营销理念为生态旅游企业经营理念,确保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自然保护区与生态旅游[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2]卢云亭.生态旅游与可持续旅游发展[J].经济地理.,1996,16(1).

[3]张广瑞..生态旅游的理论与实践[J].财贸经济,1998,(8).

[4]晓,彭建.生态旅游内涵辨析[J].桂林旅游专科学校学报,2001,12(1).

[5]李东和,张结魁.论生态旅游的兴起及其概念实质[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9,(2).

[6]崔凤军,杨永慎.泰山旅游环境承载力时空分异特征及其利用强度研究[J]..地理研究,1997,16(4).

[7]白光润.生态旅游[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

生态文明理念的内涵篇6

关键词:茶文化;陶瓷艺术;生产技术;应用理念;设计创新

我国有着丰富的文明,在成熟的文明机制中,形成了一系列成熟完善的元素内容,这些元素内容是以物质元素应用为基础,融入具体应用理念的元素体系。当然,在整个文明体系内,通过各种元素进行融合作用,从而构成了体系化的文明体系。在这一传统文明体系中,茶文化和陶瓷艺术就是其中极其重要的元素之一。在这一艺术元素中,其不仅是丰富的物质元素,同时也是融入了相应价值理念的具体设计元素。尤其是茶文化在形成和应用过程中,想要实现最佳应用效果,就必须从其应用基础分析入手,通过分析其中所具备的关联元素,从而形成完善全面的应用效果。

1茶文化的具体内涵分析

随着当前人们对生态健康养生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只有将茶文化体系的具体理念内容融入到社会发展应用过程中,才能在满足人们需要的同时,实现茶文化的最大利用价值。通过对整个茶文化体系中的具体理念和内涵进行系统化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其中实际上包含着成熟的发展体系,尤其是整个茶文化体系中,通过将物质元素与精神理念进行系统化融入,从而实现对茶文化体系的成熟全面认知,其不仅打破了传统的认知状态,同时也在融入时展趋势和人们具体要求的基础上,通过具体完善理念内涵,结合选择合适的传承载体基础上,从而实现对茶文化的理想传承效果。茶文化作为我国整个文化体系的核心,完善的茶文化理念不仅为我们了解和应用传统文化提供了基础,同时更重要的是在整个茶文化应用过程中,其对相关元素应用也形成了各种影响。在整个茶文化体系中,饮茶环节是其中极其重要的环节,在这一过程中,人们不仅感受着系统化的茶文化元素,同时也对茶文化理念形成了成熟感知。而在茶文化发展过程中,茶具有着重要作用,人们使用茶具品茶,不仅能够感受茶中所具有的芳香,同时也能对其中所具有的文化内涵形成全面认知。在使用的茶具中,陶瓷茶具有着成熟的应用体系。茶文化体系中的最大价值内涵在于其将具体的文化理念和元素融入到相关物质元素基础上,而这些理念不仅包含丰富体系化的人文理念内涵,同时其中也包含了相关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因此认知茶文化体系的具体内容,并探索该内容体系的具体应用思路,就极为必要。但是结合当前茶文化体系的应用状况看,多数人未能对该文化体系的价值理念和多样元素形成全面认知。传统茶文化理念作为整个传统文化体系的核心和关键,其必须将具体的茶文化理念融入其中,通过深层次探究传统茶文化体系的元素和客观理念,从而实现对传统茶文化的理想传承。

2陶瓷艺术的具体理念及发展特征认知

事实上,陶瓷艺术在整个文化体系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元素,而陶瓷艺术的应用,不仅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表现,同时也是人们生活标准和要求的具体提升。陶瓷在生产应用的初期,其更多是作为生产资料出现的,无论是材料的生产与提取,还是整个陶瓷生产技术的完善性,均较为局限,在这一过程中,陶瓷艺术更多充当的是极具应用属性的生产工具。而随着陶瓷应用与研究不断成熟,陶瓷工具在生产应用过程中,其艺术性元素和文化性元素逐渐融入其中,从而实现了陶瓷艺术的体系化形成。当然,在陶瓷艺术应用过程中,其通过生产陶瓷茶具,通过融入相关文化理念,从而实现了陶瓷艺术与茶文化理念的系统化融入。当然,陶瓷茶具在应用过程中,其不仅为茶文化传播提供了相应载体和基础,同时也为茶文化发展提供了相应动力。事实上,陶瓷艺术也为茶文化传承发展提供了相应支持。想要形成茶文化对陶瓷艺术的具体影响认知,就必须突破单一的文化元素形式,通过具体融入,从而形成对茶文化和陶瓷艺术价值的全面认知。随着当前多元文化发展应用不断成熟,如今,茶文化和陶瓷艺术作为重要的传统文化资源,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极大发展压力,而想要对这一问题进行突破和解决,就必须从该艺术体系中所具备的价值内涵分析入手,通过探究其中所具有的艺术元素,从而实现传统文化发展背景下的艺术传承理念探究。

3多元文化背景下茶文化与陶瓷艺术的传承压力

随着当前多元文化经营发展不断成熟,如今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传承压力进一步提升,尤其是在多元文化成熟发展的今天,茶文化与陶瓷艺术很难实现理想的传承效果,特别是在多元文化经营发展过程中,传统的茶文化和陶瓷艺术由于缺乏合理完善的传承载体,从而使得这一系列文化元素未能形成全面传承。传统茶文化有着丰富价值理念和内涵元素,其是当前我们解决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同时也是丰富认知元素的重点,因此如何才能在多元文化发展压力下,提升茶文化和陶瓷艺术的具体应用内涵就极为必要。当然,我们还必须认识到茶文化与陶瓷艺术都是一种极其重要的不可再生的资源,因此我们需要注重文化开发与保护的系统化融入,通过创新发展,结合保护机制与开发策略相结合,从而有效解决其中存在的传承压力。所谓多元文化,实际上是多种文化理念的有效融入,而在这一系列文化元素系统化传承过程中,其不仅需要将各种文化的具体元素进行融入,同时也要对整个文化体系中所具备的价值理念进行全面融合。实际上任何一种文化在应用过程中,想要实现最佳应用效果,都必须从其中所具备的内涵理念中切入,通过融入理念元素,从而实现创新发展的理想目标。不仅如此,在多元文化传承发展过程中,文化之间的融合也有着重要要求,当然,将各种具有内涵关联性的文化要素进行融入,从而也使得各种关联性文化也实现了有效推动力。对于茶文化与陶瓷艺术来说,茶文化是陶瓷艺术的内涵,而陶瓷艺术也为茶文化传承发展奠定了相关基础和载体,因此想要实现多元文化的最佳传承效果,就需要寻找到合适的传承方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如今人们具备了参与各项消费活动的具体基础。客观的看,在人们参与社会生活过程中,生态绿色、文化娱乐消费也发展成为人们新的消费理念。而在这一过程中,实际上也对人们的文化内涵形成了有效应用。无论是茶文化元素,还是陶瓷艺术理念,已经发展成为人们生活中极其重要的消费内容。但是,想要对最大效果满足消费者的多元文化认知,就需要充分结合人们的客观需要,并且对整个社会传承环境进行有效改造,从而使其在充分满足文化需要的同时,实现多样文化内涵的全面融入。

4茶文化对陶瓷艺术的相关影响

无论是具体的茶文化,还是相关陶瓷艺其不仅是一种艺术,同时也是文明理念的有效诠释和表达,因此在整个文化机制建设过程中,需要发掘和探究多种文化要素,尤其是需要寻找部分极具特殊性和代表性的元素,通过系统化融入,从而实现茶文化艺术与陶瓷艺术的全面融入。茶文化与陶瓷艺术相结合,形成了丰富的陶瓷茶具艺术。其中所具有的艺术价值和文化理念,更是为陶瓷艺术和茶文化的创新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陶瓷茶具艺术作为当前茶叶产业经营的主体和关键,提升陶瓷茶具艺术的内涵元素,丰富陶瓷茶具的艺术设计理念,直接关系到其综合价值的诠释与发挥。当然在整个传统茶文化应用过程中,弘扬其中所具有的文化理念内涵,并将其与陶瓷艺术文化的相关内涵想系统化融入,其不仅是对该文化艺术的创新,同时也为该文化影响力的提升和民族认同感的实质性提升提供重要帮助。对于茶文化来说,其与陶瓷艺术之间存在相应关联点,而这一关联点实际上就是陶瓷茶具,因此优化陶瓷茶具的生产设计,创新陶瓷茶具的材料选择,通过有效融入丰富的设计理念,从而实现茶文化与陶瓷艺术的有效结合。通过选择合适的设计元素和文化理念,并探究适合二者融入的元素,通过有效创新,从而实现整个设计元素的有效应用。茶文化不仅是成熟的文化体系,其同时还是系统化的发展理念,对于陶瓷艺术发展来说,想要实现该艺术体系传承发展的理想效果,其不仅要从茶文化体系中寻找到与陶瓷艺术利用相结合的共性元素,同时也要从传统艺术体系中,寻找到合适的理念内涵,通过将其融入到整个陶瓷器具生产过程中,从而为整个艺术发展提供实质性推动力。对于整个传统茶文化运行而言,通过有效开发传统茶文化的各项内容,能够为陶瓷艺术的系统化经营发展提供相应帮助。在传统茶文化经营建设过程中,通过对传统茶文化体系的具体内涵进行改造,充分发挥传统茶文化的资源优势,融入实质性创新和元素完善,从而为传统茶文化开发建设提供相应支持和帮助。

5结语

随着当前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如今人们的消费观念也发生了重要变化,与此相关的是,各种生态;绿色元素发挥具体文化元素也成为人们新的关注点。在这一过程中,茶文化和陶瓷艺术就具备了相应价值。而在茶具生产设计过程中,陶瓷艺术有着重要的应用技巧和成熟度,无论是茶具的应用材料选择,还是茶具的生产发展历史,都与陶瓷艺术发展应用有着重要关联。可以说,茶文化对于陶瓷艺术的发展传承有着重要作用和价值,其不仅为陶瓷艺术创新提供基础,同时也为其理念内涵融入提供相应保障。

参考文献

[1]姚素媛.17世纪后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西方文化对中国陶瓷艺术的影响[J].陶瓷科学与艺术,2013(2):131-134.

[2]林建群.陶瓷艺术在建筑室内外设计中的应用研究———以“缘来如瓷”会所设计为例[J].中国陶瓷工业,2014(3):220-222.

[3]龚保家.中国传统陶瓷工艺在现代环境艺术中的应用开发研究[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6):73-75.

[4]董余靖.中外文化对陶瓷艺术的影响[J].佛山陶瓷,2015(16):156-158.

生态文明理念的内涵篇7

关键词:现代中式;室内设计;茶元素;传承机制;设计理念

现代中式室内设计活动作为一种独有的风格与理念,其在开展设计活动时,不仅仅注重内涵元素上的创新与完善,同时也将新的设计风格与设计定位融入其中。在我国,茶元素不仅是一种元素内容,同时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与关键,在开展室内设计活动时,要认知整个设计活动开展的价值作用,通过丰富设计元素,优化设计理念,从而实现整个设计活动的理想效果。

1当前室内设计活动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分析

随着当前建筑设计活动开展日益体系化,如今室内设计活动也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完善发展,相对于传统的室内设计活动开展状况而言,其中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尤其是设计理念的缺失和设计元素的相对欠缺,从而影响了整个室内设计活动开展的水平和层级,细化而言,其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为:当前整个室内设计活动开展过程中,其缺乏完善的设计理念,尤其是整个设计理念中,缺乏科学、系统化、生态化的理念内容。随着人们对室内设计活动的认知日益成熟,如今在开展该设计活动时,要注重将生态、绿色环保的理念内涵融入其中,但是当前多数室内设计活动开展时,忽略了这一内涵。不仅如此,现阶段在开展室内设计活动时,普遍缺乏文化内涵的有效认知,尤其是未能从生态文化和传统文化视角考虑整个室内设计活动开展的价值与具体需求相结合,从而限制了室内设计活动开展效果。在室内设计活动开展时,其存在一个普遍问题,就是使用的设计方案缺乏新意和创造性,大多情况下,其存在抄袭、拼凑等一系列问题,室内设计活动缺乏系统化和全面性。通过对当前室内设计活动的具体开展状况进行分析,不难发现其整个设计效果之所以很难实现理想预期,其问题的关键在于未能从系统化和全面化视角来全面认知该设计活动,从而限制了室内设计的理想效果。结合当前室内设计活动要求不断提升,优化元素体系应用,创新设计活动,就成为整个室内设计活动开展的重要要求。

2现代中式室内设计活动开展的具体要求

结合当前室内设计活动开展不断成熟这一现状,如今人们对室内设计活动开展的具体要求也实现了实质性提升,无论是具体的设计体系,还是整个室内设计活动开展的思路内涵,都需要结合当前时展的具体要求,进行完善和融入。随着人们对室内设计的认知不断成熟,如今现代中式室内设计已经成为其重要的设计风格之一,因此将茶元素融入到现代中式室内设计活动之中,其必然能够实现理想的设计效果。当然,现代中式室内设计活动不仅是一项设计元素与设计理念体系化结合的设计活动,同时其更是一种独立的设计风格。茶元素在传承融入过程中,其不仅是文化内涵的诠释和表达,同时也是设计理念及内涵的诠释和表达。结合茶元素的具体内涵,可以看到其不仅能够丰富整个室内设计活动的各项元素,同时也能实现对传统茶文化理念的有效传承和发展融入。通过对当前整个茶元素体系的传承状况进行分析,不难看出由于缺乏体系化的传承机制,从而限制了整个茶元素内容的融入与传播,结合当前室内设计活动开展的各项要求,传承茶文化,能够从根本上优化设计活动品质和内涵,从而提升设计水平,诠释设计价值。茶元素在融入应用过程中,尤其是应用到整个室内设计活动中,其需要寻找到合适的设计切入点,无论是内涵元素的切实融入,还是具体的设计风格,都需要予以创新完善,结合当前室内设计活动的风格与定位看,完善的元素理念切入,不仅是一种设计体系的优化与创新,同时更是融入文化元素,提升文化底蕴的重要要求。我国丰富的茶元素体系,不仅为整个室内设计活动开展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元素,同时其中也诠释了丰富的设计内涵,因此,提升茶元素的应用效果,将从根本上实现整个室内设计活动的创新与发展。

3茶元素体系的具体内涵

我国有着丰富完善的元素内容,无论是具体的物质元素,还是相应的精神文化内涵,都是当前整个社会发展过程中,所需要融入的内容。在这一传承融入过程中,需要全面认知整个文化体系中所具有的价值内涵和具体元素,通过深化元素理念认知,从而提升对茶元素体系的成熟、客观、全面认知。在茶元素体系应用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其中存在诸多元素和内涵,尤其是整个茶文化体系中所具备的精神理念,其都能够为当前开展各项活动融入系统化理念内涵,尤其是茶文化体系所倡导的生态、绿色理念能够为当前设计活动开展融入相应内涵,通过明确的设计定位融入,从而确保整个设计活动能够实现理想效果。茶元素不仅是一种内涵元素,同时也是一种价值理念应用,也是整个价值理念的成熟度。因此在茶元素应用过程中,如果能够将茶元素理念融入其中,其必然能够提升茶元素的应用效果。尤其是茶元素体系中所具有的生态价值和文化内涵,成为当前人们开展各项活动时,所融入的重要内容。室内设计活动不仅是设计元素和设计理念的有效结合,其同时还是一种系统化的设计活动,在开展室内设计活动时,需要融入具体的文化内涵,通过诠释设计理念,从而提升设计风格与品位内涵,从而实现对茶元素理念的全面提升与应用。

4现代中式室内设计对茶元素的传承思路

事实上,在茶文化机制构建过程中,将具体的价值理念融入其中,从而推动了整个茶文化体系的传承与发展,而在整个茶文化传承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诸多与其相关的元素内容。随着当前整个设计活动开展不断成熟,如今优化室内设计思路,融入完善的现代中式理念,从而实现理想的设计效果。在现代中式室内设计活动开展过程中,应用好茶元素,不仅仅是将茶元素堆积到整个设计体系中,而是丰富设计理念,准确把控设计定位,从根本上实现对茶元素的应用,通过展现和诠释绿色、生态的茶元素理念,从而满足现代中式室内设计活动开展的各项要求。我国有着丰富完善的茶文化元素,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诸多与茶相关的物质元素和文化内涵,茶元素不仅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和关键,同时更是当前设计活动开展时所不可忽略的重要内容。因此在应用茶元素时,想要实现理想的传承应用效果,就需要在对该元素内涵形成全面认知的基础上,完善室内设计需求的具体融入,从而优化设计效果,完善现代中式室内设计活动开展的具体思路。在现代中式室内设计活动开展过程中,想要实现茶元素的最佳应用效果,要充分注重创新整个设计理念,通过细化设计活动开展机制,从而引导整个室内设计活动与茶元素应用的最佳效果。茶元素是一种生态理念、绿色理念和文化内涵的全面融入,应用好茶元素,能够在丰富室内设计元素的基础上,提升室内设计活动品质,优化具体的设计内涵,进而实现室内设计活动开展的最佳效果。当然在现代中式室内设计活动开展过程中,想要应用好茶元素,需要理性分析,不能盲目将茶元素嫁接到整个设计过程中,要注重设计内涵的实质性融入。确保茶元素的整体应用符合室内设计的定位和相关要求。

5结语

随着当前室内设计活动开展不断成熟,丰富设计理念,融入文化内涵已经成为整个设计活动开展的重要要求。而想要提升整个室内设计活动水平,就必须探究合适的元素内涵融入其中,通过创新设计水平,优化设计理念,从而实现室内设计活动的最佳效果。茶元素融入现代室内设计的过程,不仅是设计理念丰富的过程,更是融入文化内涵的过程,因此,用好茶元素,将为室内设计活动开展提供重要支撑。

参考文献

[1]张翠竹.现代中式室内设计对传统色彩文化的传承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6):105-107.

[2]刘亚东.探析中式文化元素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传承与创新[J].现代装饰(理论),2014(18):159-161.

生态文明理念的内涵篇8

一、慢旅游的概念与内涵

(一)慢旅游的定义

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对“慢旅游”还没有明确的定义,在人们对慢旅游的本质和内涵基本达成共识的基础上,将慢旅游定义为:游客以一种悠闲的旅游心态,根据兴趣自主安排时间和行程,采用低碳、慢游、慢品的休闲旅游方式,深度体验达到愉悦身心、回归自然、解放灵魂的旅游目的。慢旅游的形成与发展有赖于两个条件和要求:旅游时间要充裕,旅游内容需丰富。二者互为需要,相互依存,游客旅游时间充裕,则要求有丰富的项目和多样的行程。旅游地项目内容丰富多样,则需要游客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来体验、品味甚至发现、挖掘。

(二)慢旅游的内涵

1.慢旅游是旅游本质的回归。慢旅游不是单纯地倡导游客放慢旅行的速度,它鼓励人们更加深思熟虑地去体验旅行的过程和旅游目的地的内涵,是对旅游本质精髓的回归,是对现有旅行方式的一种修正。

2.深度体验是慢旅游的核心理念。慢旅游强调游客在休闲旅游过程中的深度体验,是观光旅游向休闲旅游转变后的产物。游客从被动的接受转为主动的参与,重视环境对旅游主体的影响,由追求尽可能多游览景点转向放慢旅行节奏追求身心的放松和自由。

3.低碳、生态是慢旅游的基本要求。慢旅游强调游客在注重旅游体验的同时应关注交通方式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尽可能选择火车、公交、自行车、徒步等低碳出游方式,加强对旅游地自然环境和文化生态的关注,重视旅游目的地原真性和生态性的保护。

4.慢旅游满足游客个性化需求。慢旅游是游客适应现代社会多元化发展的产物;旅游方式的多样化也是实现休闲旅游平衡的内在需要。它要求充分发挥游客的主观能动性,在诸多的旅游选择中,追求亲自参与,有意识地放慢旅行节奏,深入体验旅游对象的内涵,用心去品味旅游的过程和意义。

总之,慢旅游是游客为了获得深度体验而故意放慢旅行节奏,采用低碳、生态的休闲方式来感受旅游对象的内涵,回归传统,并在此过程中追求旅行最本质的乐趣,是一种个性化的休闲旅游方式。

二、慢旅游理念在旅游地开发中的运用策略

慢旅游为休闲旅游目的地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和经验借鉴,同时也对旅游地开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重视慢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营造休闲文化氛围

据调查,慢旅游目的地中的自助游人数占到了72%,这样的游客比例对了旅游地的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旅游地基础设施建设应在把握区域地脉、文脉及基本风格的基础上融入慢理念,突出旅游地的慢文化内涵,重视地方元素在建筑设计、道路规划、环境标识、生态测试、交通工具等方面的运用,尽量就地取材,凸显地方原真性和原生态,增强旅游地居民的地方文化认同感,注重地方特色的保护,抑制过度商业化,营造出地方感浓郁,人与自然和谐的特色慢旅游休闲目的地。

(二)开发慢旅游休闲文化项目,加强体验空间规划

旅游地应依据慢旅游内涵,结合旅游地特色,开发出符合游客需求的休闲文化项目。慢游休闲文化项目主要涉及从慢行、慢餐、慢邮、慢学、慢疗、慢运动、慢读、慢聊、慢睡、慢购等方面。项目设计应引入多种本土元素,采取整合开发的思路,注重游客的参与性与互动性,充分利用传统特色文化资源开发出多系列特色休闲慢旅游产品,扩展游客的慢生活游憩体验空间,让游客在体验的过程中重新认识自己,探寻真实的自我,获得新生。

(三)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为慢旅游提供基本保障

慢旅游讲究的是细细品味、慢慢享受,这离不开旅游地宜人的气候、新鲜的空气、优良的生态环境。旅游地应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一种普遍的社会公德来提倡,增强旅游经营者、旅游地当地居民和旅游者的环境保护意识;科学规划、合理功能分区、加强污染源治理,把旅游活动的负面影响控制到最低程度;建立由政府、居民以及开发商共同参与的旅游地管理体制,协调好旅游开发、保护与运营之间的关系。

(四)加大旅游地治安环境治理,营造安全和谐环境

旅游地政府应在提高游客自身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的同时,应重点完善旅游地的安全管理体系,有效开展行政执法监督工作,规范当地旅游市场和旅游企业经营管理行为,大力打击非法犯罪行为,为慢旅游发展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的环境。

三、结语

生态文明理念的内涵篇9

【摘要】生物学核心概念处于学科的中心位置,掌握生物学核心概念是学好生物的基础。本文就初中生物核心概念教学做出初步的探索,建议在教学中通过情境创设来巧妙地引出生物核心概念;借助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来深化学生对生物核心概念的理解;运用对比教学的方法来帮助学生区分易混淆的概念。

关键词初中生物;核心概念;教学策略

想要学好一门学科,首先要掌握这门学科的概念,特别是核心概念。加强核心概念教学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生物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加强知识的迁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初中生物核心概念教学实际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和认识生物现象,掌握生物活动规律,为学生接受更高级、更系统的生物知识学习做好支撑。因而在这样的情况下,初中生物核心概念教学的有效性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将对初中生物教学中建构核心概念的教学策略做出探析,仅供参考。

一、创设教学情景,巧妙引出生物核心概念

杜威说“教学绝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告诉,教学是一种过程的经历,一种体验,一种感悟。”因此,在课堂教学过中,教师只有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才能达到教学目的。特别是在初中生物核心概念教学中,教师应以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为基础,创设出与教学内容联系紧密并且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这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积极性。思考是学习的开始,疑惑是思考的源头。只有学生对认知产生疑惑时,学生的学习求知欲望才会被激起,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去思考。比如在《合理膳食》这一节的教学中,教师首先设计了一系列的问题情境。“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为什么?”“人只要吃饱了就可以吗?”“怎样才能吃饱又吃好?”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水到渠成地引出合理膳食这个核心概念。在教学中教师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情境,指导学生开展“今天我当家,为全家人选购三餐食物”的体验活动。教师为每组提供一些新鲜的食材,提供一个多层的金字塔形的篮筐。学生分工合作,按照三餐摄入食材的多少和种类不同,将食材放到篮筐的不同层面上,小组交流展示选好的食物篮。在此基础上,各小组学生进一步反思并修订食谱,从而自主归纳出合理膳食的原则。这一节课中,老师使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体验了知识发生和发展的过程,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在不断的思考和探索中,自主建构生物概念,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发展。

二、明确概念内涵与外延,深化对核心概念的理解

要想更好地掌握生物核心概念,必须充分理解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对于生物概念而言,其内涵反映的是生命现象和规律的本质;而外延则体现了生物概念适用性,包括适用的范围与条件。因而在初中生物概念教学中仅了解概念定义所要表达的含义是不够的,还需要对其内涵与外延比较深入的认识了解才行。生物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是其本质的最完整体现,在对概念的区分中起决定性的作用。比如在学习《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时,教师先给出一组图片让学生判断是不是生态系统,学生对生态系统概念并不了解,因此判断不一定准确。接着老师让学生分组观察制作好的生态瓶,并归类记录各种成分。然后再将生态瓶中的成分与其他几种生态系统的成分进行比较,指出相似的地方并归纳出各种成分的作用,明确非生物成分与生物成分之间的关系。在以上教学环节设计的基础上,学生总结得出生态系统这一核心概念的定义即概念内涵。在理解概念内涵的基础上,学生进一步认识了由于区域的大小、生物或者非生物等因素的不同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扩大了概念的外延。通过对概念内涵与外延的理解,让学生再次判断新课导入时老师给出的图片是不是生态系统就显得游刃有余了。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对于概念的学习不能浮在浅层的识记的水平上,要从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上深入理解和掌握,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内化,实现知识的有效迁移。

三、运用对比教学方法,区分易混淆的核心概念

在每一门学科的概念中总会有一些相似的名词、术语和概念,而学生在学习中往往很容易将这些名词、概念或术语混淆,初中生物概念学习也不例外。而这些易混淆的核心概念,往往既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也是考试中常考的内容。因此,在初中生物概念教学中,教师务必要帮助学生将这些易混淆的概念区分清楚。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可采用对比的方法将生物核心概念的各种属性以表格的形式列出,就其关键属性进行对比,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它们之间的相似与差异之处,从而帮助学生有效地区分概念,增强学生对生物核心概念的掌握。比如“呼吸”、“呼吸运动”、“呼吸作用”这三个概念是初中生物教学的重点、难点。对此学生特别容易混淆,不易理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这三个概念的区别和联系以列表的形式进行比较。通过对比教学,学生能辨析并理解“呼吸”、“呼吸运动”、“呼吸作用”这三个概念,能正确运用上述概念,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概念教学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是生物基础教学最重要的部分,特别是最抽象、涵盖面最广的核心概念教学对学生进行更深层次、更系统化的生物学习有十分深远的意义。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应该将生物学核心概念教学放在知识教学的首要位置,要对初中生物概念教学进行不断的研究与革新,灵活使用适当的策略来提高初中生物核心概念教学的有效性。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概念理解能力得到切实的提高,实现学生生物学习能力的增强,真正提高生命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郭荣满.关于初中生物概念教学的现状与有效策略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12)

生态文明理念的内涵篇10

一、生态式教学的理念

什么叫做生态式教学?这种新的教学模式或许在人们心中对它的理解很陌生。有的甚至会觉得生态式教学不适应舞蹈教学。生态式教学其实就是将艺术综合的一种新式教育,比如舞蹈教学,舞蹈教学中引入生态式教学理念,舞蹈的世界本来就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引进新的元素提高了学生艺术的综合水平,从而让学生更加了解多元化艺术。新课标要求下,对生态式舞蹈教学活动展开深刻的研究。新形势下,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在教育发面,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道德修养,生态式教学适应了舞蹈教学改革的新要求,打破了舞蹈教学单一的模式,把学生的舞蹈增加了不少新的元素,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运用感情,把舞蹈中的情感表现的淋漓尽致。新式教学的理念也是为了追求学生的综合发展。

二、生态式教学源于生活

生态式舞蹈教学教育其实是一种与生活有机融合的一种艺术教育,它作为一种新视角出现在舞蹈教学中,是为了适应当下学生在舞蹈方面综合能力的发展,舞蹈不仅仅包括肢体动作,为了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表现,把美术、歌曲、京剧等因素引入舞蹈的教学中,使得舞蹈教学不再变得单一化。舞蹈还需要舞蹈情感、表现力、舞蹈内涵,这些都不是从一个学生的表面能看出来的。生态式舞蹈教学最终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舞蹈内涵,培养舞蹈内涵不仅有助学生的快速成长,开阔了学生的视角,还有利于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快速发展。生态式舞蹈教学活动源于生活,其实是把生态式教学引入生活,从生活的本身角度展开教学,生活中也包含了许多知识理论,比如一个学生的人文素养、道德素质都是生活培养的。作为一个优秀的舞者必须懂得生活,还需要生活和舞蹈相结合进行创新,这才是真正的舞蹈的精髓。生态教学就抓住这一点要求,比较接地气,所以说生态式教学源于生活,教学模式贴合学生的实际需求,有利于学生道德素养的发展。

三、生态式教学源于文化

生态式舞蹈教学活动作为一种艺术的灌输教育,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在教育发面,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道德修养,生态式舞蹈教学引入了舞蹈与艺术,文化与信仰,生态式舞蹈教学把文化作为一个起点运用到教学生活中,发挥它本身的内在。舞蹈也是有历史渊源的,是人类历史上的一笔艺术财富,追逐艺术的历史,其实舞蹈是起源于美术、歌剧、文学等层面,舞蹈是动态的,所以说舞蹈是艺术之母,起着重要的领导作用。学习舞蹈其实就要学习舞蹈的内在,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舞蹈的内涵,所以将生态式舞蹈教学引入舞蹈文化中,文化与舞蹈的结合使得学生更加感受到舞蹈的魅力。文化也是一个国家的象征,舞蹈文化是艺术的结合体,它使舞蹈迸发出新的火花,引入生态式舞蹈教学活动,把祖国文化最美的一面呈现给观众,不仅对学生产生一定的教育意义,同时又为舞蹈教学增添了不同的色彩。新式教学理念是为了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从而相信新式的舞蹈教学改变的不仅仅是学生的外在肢体动作,也是从内心深处像外拓展的蜕变。

四、生态式舞蹈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