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38:24

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篇1

[关键词]市值管理、资本品牌、产融互动

中图分类号:F832.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9-0103-01

1什么是市值管理

目前,对于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的定义,理论和实务界及证券监管部门仍持有不同意见,一是对价值管理理论的技术和方法是全盘套用,还是仅体现价值思想。二是把关注重点放在价值驱动要素,还是放在总股本结构或者溢价等。三是涉及公司管理的所有活动,还是仅关注与金融资本市场相关的活动即可。

巴曙松和矫静(2007)认为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的提高要从三方面的溢价考虑,即主业溢价、管理溢价和投资者偏好溢价。市值管理不同于价值管理。通常认为市值管理包括价值创造,价值实现、价值关联度、溢价因素。

王明夫(2016)认为,市值管理可以用一个经典等式来界定,

等式:市值=e(earning,利润)wpe(市盈率)

e――利润,产业/产品市场经营的结果,属于产品市场的范畴;

pe――市盈率,资本市场给出的估值水平,属于资本市场的范畴;

所谓的市值管理,即是既要管理好企业的经营利润,又要管理好公司的估值水平,而且还要管理它们二者之间的因果传导和互动关系,以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和可持续发展。

从某种意义上说,市值管理就是“管理一个公司的一切”,它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集成概念,属于企业“总成原理”的顶层设计范畴。

2为什么要进行市值管理

笔者认为市值管理的目的不是单纯的追求高股价,更不是某些利益集团用来套利的策略,市值管理的最终目的应该是实现股东价值的最大化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表现在实务微观层面即是,建立和提升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上的品牌价值。

品牌可以提高溢价,这是共知的,但很多上市公司的股东、高管、投资人、内部员工及渠道商只知道产品品牌的价值,而不知道资本品牌的价值,其实,资本品牌一样可以为公司带来溢价,只不过资本品牌的溢价不是发生在产品市场,而是发生在资本市场,当上市公司的资本品牌开始形成时,会极大的提升公司在资本市场上的认可度,从而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公司可以以较低的成本融通到更多的资金。

这种溢价能够为企业带来“资金、并购、平台能力、品牌、士气、人才、资源整合能力及风险承担能力”等一些有利的内外部条件,从而提升企业的运营效率和结构效率,增强公司竞争力。当公司在产品结构及产业布局上形成竞争优势时,又能够给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带来新的更好的预期,从而在资本市场上产生更高的估值;而更高的估值又可以为公司带来新的资本溢价效应,并进而给公司带来人才优势、技术优势及产品优势,从而帮助公司实现产业层面的迂回、转移或跨越,突破产品周期、市场周期及产业周期对公司发展的制约。

3如何进行市值管理

3.1市值管理的基本原则

要注意建设产品和资本两个品牌,管理好经营利润和企业估值两个指标,同时,还要管理好二者之间的因果传导和互动关系,把握好公司的产融互动与资本市场大小周期的节奏。

3.2市值管理的基本模型

从价值塑造价值描述价值传播价值实现价值塑造……价值实现,构建一个市值管理良性循环的闭环。

3.3市值管理的影响因素

根据市值等式市值=e(earning,利润)wpe(市盈率),影响市值有两大指标:

第一个指标是利润,短期的利润可通过制造好的产品加成功有效的营销实现,但长期的、可持续的利润还是由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决定的,涉及到企业的人才、资源、经营管理水平等方方面面,中长期利润的提升,其实质是企业的一个价值塑造过程。

第二项指标是市盈率,表现为资本市场给出的估值水平,又受到三个方面的影响,

a、资本市场的选择

不同资本市场选择会导致不同的公司估值水平,从市盈率来看,新加坡(10-15倍)、香港(10-15倍)、美国道琼斯(15-20倍)、纳斯达克(25-30倍)、国内主板(15-30倍)、国内中小板(70倍)、创业板(100倍)、新三板冰火芍靥臁2煌的市场之间存在不同的估值水平,通过转换市场来增加上市公司市值,会是一个很大的机会。

B、资本市场的波动与周期,

资本市场的波动与周期(牛熊转换),直接影响着上市公司市值的高低。从全球视角来看,无论中外,资本市场总是呈周期性波动,表现出显著的主题迁移与热点兴衰。覆巢地下无有完卵,我们需要学会利用资本市场的波动与周期。

C、企业的特性与个性

上市公司所在行业(产业趋势)、商业模式、财务指标、主题概念、股本和股东结构、规模大小、与相关方(监管层、投资者、分析师)关系、价位区间、企业家的诉求与意图等也都会影响到公司市值的走势。

3.4市值管理涉及的学科基础

为了实现企业的价值最大化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市值管理需要沿着产业面、资本面和产融互动关系三个维度来进行思考与操作,其知识结构涉及到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传播学、法学、政治学等一系列学科类别。

3.5市值管理的具体流程步骤

首先,市值管理的基础是做好企业自身,塑造企业价值。

实务中,市值管理的第一步,是对内进行企业价值再造,即通过公司业务结构分析(通过业务构成以及净利润贡献情况来选择最佳业务)、行业研究(对所构成的业务的行业进行分析,预测未来发展前景,或者确认业务结构分析的结果)、业务评判(可以通过BCG矩阵对所构成的业务进行细致地分析)、战略选择(确立一个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等步骤,使公司主业突出、战略明确,然后在此基础上,明确公司使命愿景、战略目标、战略步骤、资源配置、组织变革、实施计划、保障措施、绩效考核、激励机制、工作计划并付诸实施。

本阶段的关键点在:构建市场预期,提升想象空间。

常容易出现的偏差是:价值再造、战略梳理停留在文件或会议上,不能落实到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的具体事务上。

其二、是上市公司的炔考壑低獠炕(价值描述、价值传播)

在公司价值再造完成或取得阶段性进展的前提下,对外进行上市公司的价值描述和价值传播,即通过“告别过去、走向未来”建立资本市场的预期,通过“标杆分析、估值比价”建立资本市场上投资者信心。

a、内容生产上,突出展示公司的新战略、新主业、新面貌,具体又可细分为,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公告(季报、半年报、年报)、董事会工作陈述、经营管理回顾和计划等;公司网站、公众号、展厅、Vi系统、路演活动等,以及公司的三大报表(不一定要盈利改进,但结构调整的进展、主业的改进以及公司整体的布局和突破等要有所体现);

B、营销策略上,管理好四大关系(4R),即投资者关系、分析师关系、媒体关系、监管者关系,重点介绍公司业务调整、发展战略、增长计划、最新动态。路径有二,一是走出去――到北京、深圳等券商、公募/私募基金、资管机构、保险公司聚集的地方推介;二是请进来――把投资者、分析师、财经媒体等请到公司来,定向传播和沟通。

价值描述大有讲究,任何一家公司的信息量都是无限的,呈现出它的哪一面最有效或者说资本市场会更容易认可,这是需要专业水平的。比如:复星集团的价值描述(蔡洪平:不能将复星定义为非相关多元化公司,而是要定义为“中国经济发展中产业机会的发现者”。)

其三、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的价值实现

通过前面的价值塑造、价值描述和价值传播,上市公司即可以通过资本市场完成公司的价值实现,实务中,应注意借力资本市场的波动及大小周期,配合完成公司股权激励、并购、换股、质押、减持、定增等资本操作,构建公司对人才、管理及资源的吸附能力(好的市值管理,“能够为企业带来资金、并购、平台能力、品牌、士气、人才、资源整合能力及风险承担能力等”),完成公司价值实现,并进而将公司导入市值与产业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中。

参考文献

[1]企业管理,2016-5.吕飞,陈冉,干胜道.上市公司市值管理五大误区.

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篇2

一、市值管理理论概述 

市值管理是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我国的市值管理相关理论是比较缺失的,其大多是需要在不断的实践中总结得出的,因而笔者在进行市值管理的理论研究时找出了一部分具有代表性的经典理论,以期对国资上市公司的市值管理起到一定的理论支持。 

(一)企业价值管理理论 

企业价值是指企业负债市场机制和股权资本市场价值的总和,其主要是指企业创造出除去资本成本以外的股东收益,这也是企业运行的基本目的。企业价值管理是一种基本的管理理念,其主要是以增加企业价值为目的,并且主要是对企业内部动力的调节,这也是当下企业发展中所必须的一个基本的管理理论。 

(二)产权理论 

作为当下企业制度中的基本理论之一,产权理论对于企业建设以及内部控制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之中的产权关系对于公司的结构改进具有极为明显的效果,因而国资上市公司的产权管理的合理性是值得探讨的,同时这对于国资上市公司的市值管理影响起最为直接的作用。 

二、国资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的主要方案及存在问题 

结合第一部分的理论基础,下面对国资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的主要方案进行解读分析,并且找出其存在的问题。 

(一)国资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的主要方案 

国资上市公司的市值管理概念存在已久,我国现阶段的上市公司市值管理是以上市公司为主体,这也使得其主要的目的是为了使公司的市值最大化。我国目前国资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的主要方案是股票期权激励和投资者关系管理。股票期权激励是指公司给予股票期权授权人在约定时间内按照约定的价格和数量进行购买股票的权利,所以这也使得授权人对于股价的上涨更为用心,这样也使得公司的整体市值得以提升。投资者关系管理是指上市公司通过自身运营信息的公告和与投资者之间的交流沟通,而通过这些交流沟通可以使得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了解更为全面,同时也可以使得公司的信息更全面的展现在投资者面前。投资者关系管理进行的方式一般有网站信息公开、邮箱回复、以及业绩会等等,这对公司的市值管理来说作用还是很明显的。国资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工作的对象主要是公司员工以及投资者,首先公司通过股票期权激励使得公司员工对于工作的热情更高,同时也使得公司的效益有一定的提升,其次在投资者管理方面,国资上市公司一般通过与投资者的良好沟通以及利好信息的正常批露,来使得上市公司的股价增长,从而使得公司市值得以提升。 

(二)国资上市公司市值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国资上市公司的市值管理方案分析可以看出,其实际的运作中是很容易出现问题的,因而就从股票期权激励和投资者关系两部分进行问题总结。 

1.股票期权激励中存在的问题 

股票期权激励则意味着股价的提升对于公司员工尤其是高管是有直接利益好处的,因而在公司高管的决策上往往会具有这一动机,而这样往往会使得公司高管恶意的制造股价利好消息,这样会造成股价上涨与公司经营状况的不符。在进行股票期权激励时往往会使得公司的股价波动过于频繁,并且也存在大量高价套现的行为,这样会使得投资者对于公司的投资兴趣大大降低。 

2.投资者关系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了解主要是通过公司的信息披露,例如公司的经营状况、财务报表以及盈亏状况等,而这些数据往往比较统一造假。部分公司虽然也有投资者咨询平台,但其一般回复的内容真实性不高,并且回复程度较浅,在回答上往往向公司的利益方面倾斜,这也使得投资者所获得信息的准确性较低。从投资者关系来看,投资者的投资决很大程度上是受上市公司的信息引导的,因而这也经常会误导投资者进行盲目投资,造成公司的股价虚高,或者投资损失。 

三、国资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的提升对策 

国资上市公司的市值管理工作实际上就是对公司股东的市值管理工作,因而这也是笔者提升对策的主要切入点,从股票期权激励的改革和信息监管上进行提升。 

(一)股票期权激励的改革 

在股票期权激励进行中,要降低高管的股价操纵动机,这就需要从其利益获得上进行切断,对高管人员的薪酬体系进行重新的设计,首先应该使得固定收益和股票溢价收益进行正向关联,要结合公司实际的股价波动幅度对激励人员的固定和浮动收益进行科学定价。在对股票期权激励人员的追责制度上要不断完善,在健康的公司股价增长上应该给予相关人员一定的收益激励,但是对于公司股价不正常的上涨要进行责任追究,要使得相关法制效应发挥出来,这样才能使得股票期权激励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信息监管的提升 

国资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对于投资者来说影响是极大的,因而在信息的监管上必须加强力度,首先是对法定的信息披露上公司必须依法执行,我国的相关监督部门更应该加大力度,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其次在对投资者的信息回复上,公司应该增加真实性,要明确真实的消息回复才能使得公司的股价进入到健康的发展轨道之中。 

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篇3

关键词:上市公司;资本运作及市值管理;问题;对策

一、引言

所谓资本运作就是利用一些可行的方式让公司获得最多的利益,通常这些方式有购买、出售、转让、兼并、托管等等。企业的资本从形态上分,一般分为,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有形资产又分为实物资产资本,货币资产(流动资产)。无形资产,是企业的商誉,品牌的溢价效益,核心技术的沉甸等。资本运作的产生其实有它所需要的条件,即在相对完善的市场经济条件之下,它是企业运行必不可少的行为。通过资本运作及市值管理不仅能够优化资源配置,而且可以提高企业资本使用的效率及效益,最终达到上市公司快速发展的目的。而对于中国企业而言,它可以加速我国企业改革的进程,提高他们自身的竞争力。比起一般公司来说上市公司的资本运营更擅长综合运用多种科学合规的价值经营方法,达到公司价值创造最大化、价值实现最优化的战略管理行为;更讲究集中而突出,不能过于分散,更忌讳定位的不清晰;更专注于某一领域的公司才能具备持久的核心竞争力,包括品牌、技术和精准的生产经营控制等。

而市值管理是指在上市公司对公司的市值了解了之后,然后对公司进行合理的经营,给公司创造最大的利润。市值管理不仅可以让公司在经营方面获得更大的进步,而且可以推动它的资本运营,市值管理主要是对公司价值的管理,其实也就是保证股东的利益的到最大化,这种市值管理必须要经历长期的发展才能真正的发挥它的效应。而在我国的上市公司里,针对市值管理还有许多有待改进的地方,我们需要寻找切实可行的方法来推动它的发展。

二、上市公司资本运作及市值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从市场环境角度来考虑存在的问题

1、体制改革的不彻底性阻碍着上市公司公有股的流通

股权流动是资本运作的一个重要手段,灵活的运用股权流动是化死资产为活资产的重要方式。同世界的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上市公司目前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上市公司利用较高的国有资本来对较少的社会资本进行调度,这样做除了浪费了大量的资源之外,还不利于权利制衡及约束机制的良好形成。在国际社会上,所有上市公司里的普通股都是拥有相同的权利和权益的。我国与国际社会有很大的不同,中国的普通股是有三部分组成,即国家股、法人股和个人股,可是能够在市面上流通的只有个人股,而国家股和法人股不能发挥他们的作用,这就阻碍了资本市场优化资源的配置。

2、政府的过多干预使上市公司资本运作及市值管理面临障碍

目前在我国资本市场结构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合理的,众所周知企业是资本运作及市值管理的主体,政府应当将资本运作及市值管理的权利释放给企业,因为政府干预过多的话就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如今我国的上市公司差不多都进行了公司化的改制,可是依旧逃脱不了旧体制的干扰。政府一般会成为资本运作及市值管理的主宰方,有部分上市公司将资本运作及市值管理的重心放在和政府的谈判上,只是为了在政府上争取更多的利益,而忽略了资本运作及市值的重点。可是政府一般会将亏损的公司利益缩小到最小。通常是鼓励一些上市公司将这些小企业给兼并,然而上市公司在扩大自身的规模之后,也会面临一些问题,致使自己的经济效益受到影响。

3、资本市场和产权市场发育滞后,影响上市公司资本运作及市值管理的有效运行

(1)我国的资本市场覆盖范围狭窄

我国许多非上市公司会出现融资困难,主要原因是我国的股权融资只允许在证券交易所里进行,没有场外的交易市场。除此之外,我国的金融中介机构管理有待完善,资本市场规模较小,还没有达到较高的层次。这些都不利于资本市场的发育,也不利于社会资本的有效配置。

(2)产权交易市场分散

如今,我国的产权市场还有待完善,尤其是面对不规范的交易、不健全的法规、政府对其干预过多、缺少规范的市场环境,产权的交易还存在局限等现象。大量的、跨地区、跨所有制、跨部门的产权交易和资产重组还很少,呈现出需求不足的态势,由于这些不足态势的存在使一些发展较好的上市公司不能利用产业市场来促进资本的扩张。

(二)从上市公司自身的角度来考虑存在的问题

1、部分上市公司净资产收益率逐年下降,将导致配股资格的丧失

为了促使上市公司能够更好的发展,其实有许多方法,比如配股再融资,然而在我国,市场竞争尤为激烈,在这样的环境之中,有些上市公司无法承受如此大的压力,致使自己的经济效益得不到保障。假如企业的获益水平跟不上公司股本扩张的步伐,它配股的资格将得不到保护。如果直接融资功能一旦丧失,结果会非常严重,有可能威胁到公司的生存和它的发展。

2、上市公司歪曲了对资本运作及市值管理的理解

事实上,资本运作及市值管理是以生产经营作为基础的。资本运作及市值管理的是使企业意识到自身还有更深的潜力,通过这种方法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上市只是为了筹集更多的资金以及扩大公司的规模,这样还可以实现资本运作及市值管理。可是我国有些上市公司没有正确的理解它,出现了一些人们不愿看到的现象。许多上市公司只是为了上市,没有根据自身的实际能力,传播一些不合实际的信息,以为可以利用资本运作及市值管理来逃避监管,目的不是重组而是逃债;有时会通过扩大再生产的方式,不合理的兼并来实现自身的多元化经营,企业不能管理面面俱到,结果陷入被动的局面。

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篇4

关键词:上市公司财务指标经济增加值综合性绩效评价管理

所谓经济增加值(eVa),是指企业税后净利润减去资本成本后的余额。而在任期经营业绩考核中,也新增了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指标以及主营业务收入平均增长率考核目标,分别占据40%和20%的比重。20101年《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开始执行,此次考核新办法突出了央企必须提供股东回报,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和做强主业的要求。对央企负责人考核一般分为两个期限,一是年度考核,一是任期考核。在年度考核中,新考核办法增加了经济增加值考核,并占据40%的比重,这一比重也高于年度利润总额所占30%的比重。可以预见,经济增加值在我国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为此具体探讨了上市公司经济增加值管理体系建立。

一、经济增加值的内涵

(一)经济增加值的概念

经济增加值是企业的税后净营运利润减去包括股权和债务的全部投入资本的机会成本后的所得。我们通过对成熟股票市场(这点必须把我国股市排除)上市公司的排名观察,常常发现两种奇怪现象:许多资产价值相近的企业创造的利润却大相径庭;资产价值悬殊的企业,市场价值却相近。为了对这两种现象有很好的解释,我们引入市场增加值概念(marketValueadded,mVa),市场增加值(mVa)就是市值与股东投入资本(净资产)的差值,换句话说,市场增加值是企业变现价值与原投入资本之间的差额,它直接表明了一家企业累计为股东创造了多少财富。1988年思腾思特公司使用mVa工具对美国的通用汽车和默克制药公司的经营表现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通用汽车的股东对公司投入了450亿美元的资本,而默克制药的股东对公司投入的资本仅有50亿美元,但他们的市值都是250亿美元左右,从mVa的观点看,通用汽车实际上损失了200亿美元的股东价值,相反,默克制药则创造了200亿美元的股东价值,如果按mVa的大小来确定业绩排名,默克远在通用汽车之上。这个分析促使我们思考:股东对企业的任何一项投资,都希望最终实现的价值比其投入的所有资本要多(这是资本的天生逐利性而决定的),满足了了这个条件,才是在创造财富,否则就是在毁灭财富。这个分析也使我们思考:通常意义上的企业规模(可以用市值来表示),利润已经不能满足分析判定的需要,我们必须找到产生企业价值的真正原因。

(二)经济增加值的实质内涵

思腾思特公司提出的"Fourm’s"的概念可以最好地阐释eVa体系,即评价指标(measurement)、管理体系(management)、激励制度(motivation)以及理念体系(mindset)。

1、评价指标

eVa是衡量业绩最准确的尺度,对无论处于何种时间段的公司业绩,都可以作出最准确恰当的评价。在计算eVa的过程中,我们首先对传统收入概念进行一系列调整,从而消除会计运作产生的异常状况,并使其尽量与经济真实状况相吻合。针对每个客户公司的具体情况,我们会确认那些真正确实能够改善公司业绩的调整措施。基本的评判标准包括:调整能产生重大变化,有确切的可得数据,这些变化可为非财务主管理解。还有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这些变化能够对公司决策起到良好的影响作用,并且节省开支。

2、管理体系

eVa是衡量企业所有决策的单一指标。公司可以把eVa作为全面财务管理体系的基础,这套体系涵盖了所有指导营运、制定战略的政策方针、方法过程,以及衡量指标。在eVa体系下,管理决策的所有方面全都囊括在内,包括战略企划、资本分配,并购或撤资的估价,制定年度计划,甚至包括每天的运作计划。总之,增加eVa是超越其他一切的公司最重要的目标。从更重要的意义来说,成为一家eVa公司的过程是一个扬弃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统一着重于改善eVa将会确保所有的管理人员为股东的利益作出正确决策。

3、激励制度

eVa使经理人为企业所有者着想,使他们从股东角度长远地看待问题,并得到象企业所有者一样的报偿。思腾思特公司提出现金奖励计划和内部杠杆收购计划。现金奖励计划能够让员工象企业主一样得到报酬,而内部杠杆收购计划则可以使员工对企业的所有者关系真实化。我们坚定不移地相信,人们按照所得报酬干相应的事情。以eVa增加做为激励报偿的基础,正是eVa体系蓬勃生命力的源泉。因为使得eVa的增加最大化,就是使股东价值最大化。在eVa奖励制度之下,管理人员为自身谋取更多利益的唯一途径就是为股东创造更大的财富。这种奖励没有上限,管理人员创造eVa越多,就可得到越多的奖励。事实上,eVa制度下,管理人员得到的奖励越多,股东所得的财富也越多。

4、理念体系

如果eVa制度全面贯彻实施,eVa财务管理制度和激励报偿制度将使公司的企业文化发生深远变化。在eVa制度下,所有财务营运功能都从同一基础出发,为公司各部门员工提供了一条相互交流的渠道。eVa为各分支部门的交流合作提供了有利条件,为决策部门和营运部门建立了联系信道,并且根除了部门之间互有成见,互不信任的情况,这种互不信任特别会存在于运营部门与财务部门之间。把eVa写入企业文化的关键在于使其成为汇报,计划和决策的共同关注焦点。

二、以经济增加值为核心的上市公司综合性绩效评价管理体系的建立

以经济增加值为核心的上市公司综合性绩效评价管理体系的建立是以经济增加值指标体系为核心,辅之以其它传统财务指标以及非财务指标。在本文中除经济增加值外,经济增加值指标体系还包括经济增加值率、股权经济增加值率、每股经济增加值,经济增加值增长率、市场增加值和经济增加值回报率。

(一)经济增加值率

经济增加值率是指单位资本投入产生的经济增加值,用公式表示为:

经济增加值率=eVa/资本投入额=(资本收益-资本成本)/资本投入额=投入资本回报率-加权资本成本率

(二)股权经济增加值率

股权经济增加值率是从股东角度来反映公司价值的增长,是指股东投入单位资本产生的经济增加值,用公式表示为:

股权经济增加值率=eVa/股权资本额

(三)每股经济增加值

每股经济增加值是指经济增加值与年末普通股股数的比值。计算公式为:

每股eVa=eVa/普通股股数

每股eVa方便了不同规模公司之间的比较。

(四)经济增加值增长率

经济增加值增长率体现了经济增加值系统是以财务效益的持续改善为中心内容的。经营者关注的不只是当前的经济增加值水平,而是追求经济增加值的增长。

eVa增长率=(eVat-eVat1)/eVat1

其中eVat是第t期的eVa值,经济增加值t1是t1期的eVa值。

(五)市场增加值(mVa)

市场对于上市公司的评价是通过股票价值来反映的,而经济增加值是一个衡量公司为股东创造财富状况,反映公司当期盈利表现的,从基本面来评价公司的指标。

(六)经济增加值回报率

同会计利润相似,经济增加值也受到资本规模的影响,在资本效率类似的情况下,资本规模越大的企业创造的经济增加值就越多。

eVa回报率=eVa/资本占用×100%

三、以经济增加值为核心的上市公司综合性绩效评价管理体系的完善发展

(一)设置经济增加值指标评价基础

经济增加值指标评价要以企业的长期和持续价值创造为业绩考核导向。考核时要根据企业的规模、发展阶段、经营实际、行业特点选择合适的参照企业,从而确定目标值。结合传统财务指标进行考核,适当考虑和选择一些关键的非财务指标。

(二)实施以经济增加值指标为标准的管理体系

经济增加值作为企业的总体目标,必须有相应的管理体系去落实。这个管理体系必须以经济增加值作为核心价值观和经营思想,包含所有指导营运流程,制定战略的政策方针、方法过程。管理者在经营企业的过程中,必须对自己企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保持清醒的认识和把握。这就要求管理者瞻前启后,做好战略回顾和计划预算。

(三)建立经济增加值的激励机制

如果经济增加值业绩考核不同激励制度联系起来,经济增加值管理指标将很难实现。激励制度可以有效的将管理层和员工获得的报酬与他们为股东创造的财富紧密结合,避免传统激励制度下所出现的过度关注短期目标的行为,实现以激励长期价值创造为核心的激励制度。经济增加值激励制度。薪酬制度是激励制度的核心,薪酬制度包括4部分:基本工资、年度奖金、中长期奖金和股票期权。基本工资:属于固定性收入,反映了人才市场竞争性的基本工资水平,一般由员工的教育背景、技能经验、同类人员平均薪资水平决定。年度奖金:激励年度目标的完成情况,核心是企业经济增加值年度目标。中长期奖金:企业长期目标和阶段战略的实现,核心是企业一定时期经济增加值目标。中长期奖金主要通过“岗位奖金库”的形式体现,考虑到管理者中长期决策行为影响的“滞后性”和“复杂性”,中长期奖金超额部分并不是一次性全部发放,只有经济增加值在一个既定阶段内持续达到目标,才可能全部发给管理者。“岗位奖金库”的设置使管理者要考虑已实现的但仍保存在“岗位奖金库”的超额奖金被取消的风险,从而鼓励管理者作出有力于企业长期持续发展的决策,避免短期行为。股票期权:为保持企业核心能力优势的持久性,对优秀人才和企业核心人员的长期激励。

(四)建立有助于经济增加值运行的理念体系

经济增加值的计算不是否定财务报表的数据,相反是对财务报表数据的重新组合、调整和使用。在计算经济增加值的过程中,通过进行相应的会计调整,消除会计方法的一些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经营业绩的部分,突出核心业务,促使管理者意识到资本的综合成本,从而更关注企业的长期价值创造能力。

总之,经济增加值,是近年来最引人注目和广泛使用的企业业绩考核指标,它是一种把会计基础和市场基础结合起来的评价方法。该评价方法被世界一些杰出企业所采用,并帮助它们取得了非凡的业绩。

参考文献:

[1]王文.基于经济增加值的企业业绩评价探析[D].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10

[2]黄登仁,周应峰.经济增加值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综述及展望[J].管理科学学报,2004,7(1):80-87

[3]彭晓洁.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4:5

[4]赵冰.2008年山市公司经济增加值排行榜[J].证券市场周刊,2009,6,13

[5]王化成,陈咏英,佟岩.对国有企业建立以经济增加值为核心的价值管理体系的思考[J].财务与会计:理财版,2008,3:17-19

[6]李洪,张德明,曹秀英等.经济增加值绩效评价指标有效性的实证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6,10,150-158

[7]杜江.R经济增加值、经济增加值与股东财富:来自上市公司的证据[J].财经科学,2007,9,23-30

[8]陈琳、乔志林、杨乃定.经济增加值、FGV在我国证券市场有效性的实证分析[J].管理学家,2009,7

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篇5

股权分置改革2005年启动后,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推动公司兼并重组,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2010年国务院出台《关于促进企业兼并重组的意见》提出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坚持市场化运作、促进市场有效竞争、维护企业与社会和谐稳定等并购重组四项原则。同时,各部委也相继出台了配套文件。尤其是2014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优化企业兼并重组市场环境的意见》又一次强调充分发挥企业在兼并重组中的主体作用,并确立了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政策环境更加优化、企业兼并重组取得新成效等三个目标,《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更是明确地把强化资本市场产权定价和交易功能,拓宽并购融资渠道,丰富并购支付方式等作为资本市场改革的方向和目标[1]。同时,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也相继修订了《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及相关指导意见,鼓励通过并购重组推动上市公司战略转型。

从表1中可以看出,2005―2015年我国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并购数量累计达19962家,累计投资总规模约33.8万亿元,其中2010年、2011年和2015年上市公司并购均达到2000家以上。由此可见,并购活动已然成为上市公司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首要战略实现途径之一,也是提高其自身市场价值(marketvalue,mV)的有效工具之一。那么,笔者认为需要从并购视角研究上市公司市值管理(marketValuemanagement,mVm),进一步厘清上市公司并购所带来的战略价值与其市场价值之间的关联性,它与微观市值管理的逻辑关系是什么,这样才能将上市公司市值管理与战略管理有效地结合起来,促进其市场价值与内含价值的相互匹配,从而实现上市公司市场价值长期、稳定、不断地增长。

一、并购重组、战略价值及市场价值的关系

(一)并购预期价值与战略价值

并购通常指兼并(merger)和收购(acquisition),其中兼并一般是优势企业通过吸收获得一家或者多家企业;收购是通过购买另一家企业的股票或者资产获得其全部资产或者部分资产的所有权,或取得企业控制权。另外,还有合并(Consolidation)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企业合并立为新企业,变成一个独立法人。[2]笔者认为企业发展战略的核心是财务战略,而财务战略与盈利模式又紧密相关,需要从财务、客户、管理和学习与成长四个维度寻找战略利润区。[3]上市公司并购带来预期价值往往与其自身战略管理利润区即未来可能实现战略价值密切相关,未来创造的战略价值主要体现在明确企业发展方向、提高企业资源整合能力和核心竞争能力、保持持续竞争优势、实现企业未来赢利目标、满足利益相关者需求等五个方面,具有长远性、整体性和协同性三个特征。其中,并购是外延型战略价值实现的重要实现途径之一,主要是通过并购利用外部资源达到企业价值增长的目标。[4]国内外众多学者也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并购对我国上市公司价值的影响,例如:齐安甜、张维(2003)认为目标企业未来价值主要体现在协同价值、战略价值等方面[5];孙涛(2005)认为目标企业净资产价值和资产溢价之和为内在价值;增长期权溢价来自于其未来获利能力增长;协同溢价是整合,生产能力、管理水平、资本利用效率和获利能力等在并购之后高于原有内在价值所创造的价值决定于经营、管理和财务等协同效应。[6]罗斯(美,Stephen.a.Ross)(2009)认为并购后从协同的角度,将协同效应分为收入增强、成本削减、税收利得和减少资本投入四大类别,其中收入增强包括提高和改善先前无效的媒介节目和广告投入、现有的薄弱的分销渠道、不平衡的产品结构等营销收益,以及进入新产业等战略收益和市场垄断能力;成本削减包括规模经济、垂直整合效应、技术转移、资源互补、消除无效管理等;税收利得包括亏损避税、举债增加、利用剩余资金等,以及减少固定资产和营运资本等投资。[7]

由此可见,上市公司并购不仅是其战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并购后获得预期战略价值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成熟有效的资本市场,无论上市公司并购基于何种目的,都应该能够给其带来未来企业价值的增长,并最终体现为市值的增加。

然而,在我国新兴加转轨资本市场前提下,尤其是股权分置改革前,上市公司并购的战略价值并不能完全体现。许多专家学者通过实证研究得出一致结论,股权分置改革前,由于同股不同权等因素影响,我国上市公司并购并未给投资者带来战略价值的预期,并购市场有效性明显不足,对投资者来讲,不仅是一种零和博弈,其还会产生显著持续的财富损失。例如余光和杨荣[8](2000)、李善民和陈玉罡(2002)[9]、张新(2003)[10]通过实证研究认为并购方公司股东影响为负面且难以在并购中获利;李善民和朱涛(2005)[11]、王晓萌(2008)[12]通过并购事件和股权收购长期绩效的实证研究,得出并购方公司股东在并购后1~3年内遭受了显著且持续的财富损失的结论;杨安华(2006)[13]通过实证研究认为并购投机价值效应与市场指数正相关,并随投资者成熟度增加而减弱。但随着我国资本市场转轨过程中各项政策制度的逐步完善、监管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股权分置改革的逐步到位,上市公司并购的战略价值预期越来越明显,诸多专家学者也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例如李京真(2006)[14]对50家中小板解决了股权分置问题公司改革前后托宾Q值的统计计量分析后认为,股改显著提高了公司价值;田满文(2009)[15]、王玲玲和王志仁(2009)[16]等分别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Dataenvelopmentanalysis)及改进模型实证研究后认为,2001年以来我国并购市场效率在稳步提高,2005年以后更为显著;黄中文、李建良、曹丽(2012)[17]运用累计超额平均收益率CaR(Cumulativeaverageabnormalreturn)实证研究后认为国家出台的财政、税收及产业政策等措施,尤其是股权分置改革,股市的圈钱功能不断减弱,股市越来越成为有效率的市场,并购公司协同效应明显提高。还有许多专家学者对我国医药、煤炭、钢铁等行业运用一定技术和方法进行了实证研究,也得出基本相同的结论,本文不再赘述。因而,笔者认为上市公司并购事件给主并购方所带来的未来预期价值,就是并购后能够实现的战略价值,也是战略管理中预计未来可实现的战略利润区。随着我国资本市场有效性的不断提高,并购市场的效率也会逐步提高,而站在上市公司的角度,需要深入研究并购战略举措将会给未来企业价值带来预期影响并将之传导给资本市场,以确保市值长期、稳定增长。

(二)战略管理与市值管理

从资本市场投资者角度看,上市公司任何一项战略举措都会在市场上引起反应,而并购活动作为企业战略管理的一项重要举措,也必然会引起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未来市场价值的预判,并直接反映为上市公司股票价格的涨跌以及市场价值的增减。战略管理(Strategicmanagement)是上市公司一定时期全局的、长远的发展方向、目标、任务和政策及所做出的资源调配决策等[18]。从长远看,并购活动是上市公司战略举措的具体实施,不仅关乎其未来发展方向,也关乎投资者切身利益。斯蒂芬?p?罗宾斯(美,Stephen.p.Robbins)、玛丽?库尔特(美,maryCoult)在其经典名著《管理学》[19]中认为并购是企业实现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之一。并购又分为横向并购、纵向并购和混合并购三种方式,其中横向并购是生产和销售相同或相似产品多个企业之间的并购,也称为水平并购;纵向并购是在经营环节、生产过程中密切联系、相互衔接的不同企业之间,或者具有纵向协作关系的专业化企业之间的并购,也称为垂直并购;多元化并购是并购双方互不相关,没有横向的联系,也没有纵向联系,各自处于不同的产业部门、不同的市场,也没有密切替代和显著投入产出关系,也称为混合并购。并购方式不同决定着上市公司不同的发展方向,其目的无非是战略或财务两个方面。其中战略并购是为了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产出效率,达到产业一体化协同效应和资源互补效应,而财务并购则主要是受筹资动机驱动,为了改善目标公司业绩,拓宽融资渠道。现代企业估值理论认为满足持续经营条件企业价值等于未来利润折现后的现值,因而通过一定方式改变市场对于上市公司未来现金净流入的估计,就可实现企业价值的提升,也就是本文所讲的预期内含价值,它包含了并购完成后提高的上市公司产业价值链整合、生产规模扩张、多元化经营等价值创造能力所带来的企业价值。[20]目前大部分专家学者是从技术层面研究市值管理和并购的关系,例如:以冯贞、刘星(2009)[21]为代表的学者,提出了前期提高市值管理溢价、中期加强投资者关系管理、后期建立相应的市值管理模式等“三段论”管理模式;乔增(2013)[22]认为并购是上市公司成长的核心战略路径,其与市值管理的结合体现在两项工作的系统筹划、符合公司投资故事逻辑、做好信息披露和价值传播三个方面。这些理论研究均未从根本上解决市值管理与并购之间的逻辑起点问题,反而会本末倒置,加剧上市公司在我国资本市场“并购概念”的炒作和投资者的投机者行为,动摇了资本市场信心。同时,所谓的“pe+上市公司”并购基金市值管理模式更是推波助澜,公然违反“三公原则”,对我国建立有效资本市场造成无法修复的“内伤”。[23]而其他市值管理理论也仅把并购作为上市公司进行市值管理的一项策略或工具,也未深入研究上市公司内含价值与市场价值以及战略管理与市值管理存在的内在逻辑关系。

由上分析,笔者认为上市公司的市场价值分为现实内含价值、预期内含价值和资本品牌溢价三个层面,其中现实内含价值和预期内含价值的增长由上市公司基础管理所决定。而资本市场溢价则主要由不同资本市场定价机制所决定,虽然上市公司可以通过投资者关系管理提升资本品牌溢价,但不同资本市场由于受宏观经济、货币政策、监管环境、政策激励和约束等因素影响,对同一企业会有不同市场溢价。[24]所以,从上市公司管理的角度看,市值管理不应脱离原有的管理体系而自成一套体系,应当采取嵌入原有管理体系的方式建立起与三个层面价值管理相适应的管理体系,其中预期内含价值管理主要与企业传统的战略管理体系相衔接,因为预期内含价值的增长主要与公司战略发展方向以及带来的战略利润增长紧密相关,而决定上市公司未来发展方向的公司治理层级主要是控股股东或公司决策机构,只有激发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保证市值管理的长期性、稳定性和有效性,才能确保市场价值长期持续地不断增长。上市公司主并购方获取的预期内涵价值,主要来自于对目标公司的准确评估,决定着实现战略目标的成本[25]以及并购完成后自身实现战略价值目标的准确评估,决定着实现战略目标的价值增长两个方面的估值。只有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并购,才能带来上市公司预期净现金流入的增加,而往往成功并购活动都是战略并购,而非财务并购。

(三)并购事件价值的资本市场传导机理

上市公司战略管理中的并购事件是由一系列传导机制在资本市场上进行反映的,这些传导机制与上市公司自身的企业管理水平、未来盈利能力等密切相关,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并购事件的现实和预期内含价值与资本市场之间的传导机理。由于并购协同效应,并购事件发生后将很快给资本市场传递一种信息,即上市公司现实或预期内含价值将会有所增长,主要看是战略还是财务并购,而目前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事件很多还是在资本市场上体现为一种利好消息。例如:完成横向并购有可能改变现有市场的竞争格局,完善原先的产品结构及分销渠道,增加其对消费者的议价能力,降低相应的促销等营销投入,产生增加收入的正向经营协同效应;可能减少固定资产、营运资本投资、重复性的研发投入、增强其负债能力等,实现正向财务协同效应等,而若完成纵向并购,可能通过产业链整合降低生产成本,节约管理费用、营销费用等,实现削减成本的正向经营协同效应;可能在某种程度上改变管理的有效性、促进技术转移、提升品牌商誉等无形资产的价值,产生管理协同效应;可能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了业务转移的协同效应。协同效应最主要体现在企业迅速扩张、快速实现企业战略转移,构造大企业等协同红利方面。并购案例的成败,需结合具体并购事件进行分析并长期跟踪,才能确定资本市场的认可度。若达到预期目标,则股票价格持续上升,市值不断增加;反之,股票价格持续回落,市值不断减少。不同类型并购事件产生的协同效应存在一定差异性,但是从长期最终结果来看,均会影响企业的未来获利能力,致使现实和预期内含价值增减的。

2.并购事件的资本品牌溢价与资本市场之间的传导机理。由于受资本市场成熟度、证券市场监管水平、宏观经济形势等多重因素影响,不同时期不同国家资本市场对同一企业的估值水平存在很大差异。近年来,许多在国外上市的中概股由于避免价值被低估、遭遇集体做空、为获得正向溢出效应等多方面原因又通过私有化等方式回归我国a股市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26]因而,不同时期不同资本市场对上市公司并购活动的预期也具有差异性。衡量评价上市公司并购所产生的协同效应一直困扰着学术界和实务界,而投资者和上市公司管理层对协同效应的分析、判断和解读也会不尽相同,这些因素影响着资本市场对上市公司并购预期价值的认可程度和估算水平。现代行为金融学(1985)奠基人理查德?塞勒(Richard?thaler)和德邦特(wernerDeBondt)等经过多年实证研究,提出的“过度反应”假说认为投资者在实际投资活动中会对某些信息产生过度反应,造成股价波动被放大,然后再反向修正回归到合理价位,而投资者也仅是有限理性的。[27]近年来,我国许多专家学者对我国a股市场过度反应问题也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例如:葛志远和郝孟佳(2011)[28]、张仪和高扬(2012)[29]、叶立勇(2013)[30]、沈莉(2013)[31]、苏震宇(2014)[32]等虽然各自所站角度各不相同,但经过大量实证研究却一致认为我国股市存在特殊的过度反应或反应不足的特征,需要不断提高市场透明度。事实上,我国上市公司并购预案被披露之后,资本市场往往会过度解读,对协同效应产生过度反应,引起股价大幅波动,而且不同时期不同资本市场对同一企业的估值差异影响了上市公司的并购活动。例如:爱康国宾于2015年11月提出从纳斯达克私有化回归a股的计划,遭到竞争对手美年大健康的恶意收购。美年大健康凭借a股高估值的有利条件进行融资,收购相对被低估值的爱康国宾。由此可见,不同资本市场的估值差异是促使美年大健康启动收购计划的关键,而对于爱康国宾而言,启动相应的市值管理计划进行反收购同样十分重要。这一案例充分说明,不同资本市场给予两家上市公司不同的资本品牌溢价。两家企业无论被低估,拟或被高估,都需要通过这一并购事件对这一行为所可能带来的预期价值进行判断。收购和反收购实际都是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上的战略管理行为之一,也都是其运用特殊的市值管理工具和方法,改变自身在资本市场上竞争态势和市场相对地位的企业管理举措之一。由此可见,不同资本市场会给上市公司带来不同的资本品牌溢价。上市公司并购活动作为一种战略管理举措,必然会在资本市场上引起投资者的不同反应,而一旦实施了这一战略举措,就需要根据不同的资本市场环境对其可能带来的资本市场品牌溢价进行预判,同时由此可能会造成对市值增减的可能性进行判断,防止价值被低估或者高估。若被资本市场严重低估,则有可能被竞争者恶意收购,从而改变自身在商品或资本市场上的竞争地位。这也是笔者强调上市公司必须从自身管理角度对市值进行价值分层管理的要义所在。

3.并购视角下的上市公司市场价值的分层管理。笔者强调的上市公司市值管理,从管理目标看,是确保上市公司市场价值长期的稳定的且与企业内含价值相匹配的增长,防止上市公司由于自身原因而造成股价大幅波动的市值管理;从公司角度看,是确保上市公司对市场价值进行积极的、主动的,且不以牺牲长远发展为目的又符合国家现有监管要求的市值管理。上市公司从事并购活动,无论从其目的还是结果看,实际上都是公司的一种战略选择。成功的并购可以为公司带来现实内含价值、预期内含价值以及品牌溢价的增加,而上述上市公司三个层面的价值提升,必然会通过资本市场的传导带来市场价值的提升,但也并非所有并购活动一定会带来三个层面的价值提升及市场价值提升,不同的战略选择会有不同的结果。有效与非有效资本市场的根本区别在于,上市公司内含价值与资本市场之间的传导路径是否畅通,也即之间的信息是否对称,抑或信息披露是否充分。并购无论从上市公司战略管理还是市值管理角度而言,实际都是一种行动的选项,不同的目的也会带来不同的结果。所以笔者认为,从上市公司市场价值分层管理的角度看,战略管理目标决定着并购方向。如果追求的战略目标仅是提高市场占有率、降低融资成本等,那么它一定会选择财务并购、横向兼并等并购手段;如果追求的战略目标是多元化、上下游产业链整合等,那么它一定会选择战略并购、纵向、横向或混合;如果追求目标彻底转型,那么它也一定会选择战略并购,或者跨市场并购。目前,我国资本市场监管水平不断提高,市场也越来越规范,作为上市公司战略管理和市值管理工具之一的并购活动,需要嵌入公司企业管理、投资者关系管理等制度体系中,并通过股权激励、员工持股计划等方式促进大股东或高管人员做好并购后的重组工作,实现“拟定战略目标―内含价值分层―开始并购行动―对应管理方法―达到市值目标”的市值管理循环圈。随着我国资本市场做空做多等机制的逐步成熟,通过股价变动与并购活动发生之间的实证研究,即可验证并购活动的市值管理效果。

二、上市公司并购市值管理绩效实证研究

(一)研究总体思路

上市公司并购活动的市场价值分层管理,首先要解决并购活动未来预期价值应该体现在哪里,这也是上市公司未来的战略价值之目标,可运用战略地图等方法确定;其次,市值管理要求并购活动产生正向协同效应有哪些,可运用npV法等折算;再次,如何将分层价值信息传导给资本市场并实现市值长期稳定增长,可运用市盈率等计算给投资者带来的收益。笔者认为,如果上市公司三层面的内含价值增加,企业价值就会越高,反映在资本市场的股价就会上涨,市值就会增加,投资者也就能获得高于市场平均回报的超额收益率。

因此,本文从2011―2015年3000多家上市公司中运用系统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了50家参与并购活动的上市公司进行实证研究,期望通过分析并购前后其给投资者带来的价值效益,从而评价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在我国a股市场并购活动中的情况。

(二)理论依据和方法

1.理论依据和思路。抽样方法可以在保证一定置信度的同时简化研究工作量,而事件研究法可通过研究一定时间内市场对与某项并购活动的反应来评价并购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这样的分析方法有一个假设前提:即资本市场在一定程度上是有效的,而且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完善,笔者也相信假设符合我国资本市场发展趋势。

(4)假设检验。假设并购活动不能够为并购方企业带来价值创造,那么并购活动就同样不能为企业的股票带来超额收益。数理统计样本平均超额收益与累计超额收益的期望值也就为0。

利用样本数据进行假设检验,就可以在某一置信度下判断并购活动的价值创造效益,从而对企业通过并购进行市值管理的效益进行评价。

4.实证研究。(1)样本抽取。本文采用系统抽样的方法抽取2011―2015年3500家参与并购的上市公司中的50家,其公司名称及股票代码见表2。(2)aaR与CaaR计算。依据之前所述计算方法,计算180天内样本平均超额收益(aaR)以及累计平均超额收益,见表3。通过折线图1可以对其进行直观展示。

(3)显著性检验。根据aaR与CaaR的计算结果,需要对其进行统计显著性检验。在一定置信度保证下,若显著性检验的结果不显著,则可认为股价波动属于随机现象,并购活动不能显著提升企业价值,并购在市值管理中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若统计结果为显著,那么可以认为并购业务确实提高了企业价值,并购作为市值管理的手段发挥了相应的作用。

根据统计学理论,可以假定:并购活动对提升公司价值没有显著影响时,aaR与CaaR服从均值为0的正态分布,并对其进行显著性统计检验。

查t统计量表,在0.95的置信度下,aaR与CaaR的t统计量显著高于临界值。因此可以拒绝原假设H0。

由以上的显著性检验可知,并购活动为企业带来的超额收益显著不为0。

(4)结果分析。从实证结果可以看出,并购前后90个交易日内上市公司累计超额收益均为正值,且并购日之后超额收益增量相对加大。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并购活动实现的超额收益为正值,与过去一些专家学者研究结果相近,这说明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并购活动价值创造功能已经显现。同时也反映出我国上市公司运用并购进行价值管理的能力有所提高,结论分析如下。

第一,本文的实证研究分析基于资本市场的有效性假说,而且现阶段我国资本市场已逐步得到完善,多层次市场构建也取得一定的成效。随着国家金融市场改革的不断深入,资本市场的价值发现等功能也会不断地凸显,这是本文实证结果具有较高可信度的基础。但与成熟有效的资本市场相比,尚有许多需要深化改革的方面,例如:股票期权市场不健全,当前仅有上证50etF期权合约,做空有效机制匮乏;再如,机构投资者价值投资理念尚未成为a股市场的主流和主力,甚至部分投资机构已沦为投机性机构,这不仅助长了“打新股”“利好消息必涨”等不理性行为,而且也不利于我国建立有效的资本市场。虽然a股市场的非理性投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夸大了并购后的超额收益,但至少可以说明,资本市场对上市公司的并购活动具有一定敏感性,目前均为正向协同效应。在积极看待上市公司通过并购提升市值管理能力的同时,也要避免牺牲上市公司的长远发展目标,用更长时间段来衡量上市公司并购的长期协同效应。

第二,在成熟的资本市场,并购并非总能带来正向协同效应,有时甚至会带来负向协同效应,例如并购后由于文化相悖等方面难以融合,不仅不能提高经济效益,反而会背上沉重的包袱等。所以,上市公司应该谨慎认真地对待每一次并购活动,不能因一些资本市场的不理性行为带来短暂收益而未进行市场价值分层分析就采取行动,给公司长远发展带来困扰。同时,还要将市值管理嵌入公司高管薪酬、投资者关系等管理中。具体来说,管理层需要分析并购方案为上市公司带来的内含价值增长提出相应的市值管理方案,其中要重点明确各层次内含价值的现状、目标和管理预案。在制定或评价上市公司并购市值管理方案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并购标的公司自身价值和与上市公司之间的协同价值以及给未来市值带来的可能变化,有效管理预期内含价值使其平稳增长,而且在投资者关系管理中,要增加追踪资本市场动向,对资本品牌溢价跟踪、分析和判断,对投资者行为学和心理学进行分析的内容,引导投资者正确合理地认知公司并购活动。

三、结论

上市公司并购活动作为一项战略行动,具有一定的目的性,需要达到一定的目标和实现一定战略价值,而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实际上也是战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需根据现实资本市场环境,从现实内含价值、预期内含价值和资本品牌溢价三个方面入手管理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上的预期价值。本文的价值在于通过实证研究得出了我国上市公司通过并购获取超额收益显著为正的结论。这一现象,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股权分置改革后,我国资本市场资本市场成熟度不断增加,价值发现功能也得到逐步提升,上市公司也更加重视市值管理能力的提高。然而,这些并不足以说明,我国有效资本市场已经完全建立,深化改革的道路还很漫长,也不能充分说明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已经到位,还是需要结合具体的案例从更长的时间区间来评判。上市公司并购活动内含价值与市场价值之间的客观关系还需进一步研究,尽量避免由于投资者结构不合理、追涨情绪高等非理性因素的干扰,这也是本文实证研究的局限之处。但本文提出市场价值与对应内含价值的分层管理理论,避免上市公司走入市值管理丛林,滥用市值管理概念,为疏通市值管理与战略管理、投资者关系管理等企业传统管理活动的逻辑路径、为建立起内含价值与市场价值之间的量化关系奠定了基础,对促进上市公司并购活动中重视资本市场反应以及提高核心竞争力等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同时,作为资本市场参与主体的上市公司,若能够遵从该理论进行市值管理,不仅能够看清市值管理的着力点,避免市值管理泛化,而且对建立我国成熟有效的资本市场也将大有裨益。

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篇6

关键词:公允价值;盈余管理;防范措施

一、公允价值与盈余管理的内涵

(一)公允价值的定义

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的定义是“:在当前的非强迫或非清算的交易中,双方自愿进行资产(或负债)的买卖(或发生与清偿)的金额。”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的定义是”: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当事人自愿据以进行资产交换或负债清偿的金额。我国在《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42条把公允价值定义为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中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

(二)盈余管理的内涵

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当局在不违反会计准则的前提下,有目的、有预谋地采取各种手段,达到管理当局和信息使用者所期望报告盈余水平的行为。盈余管理将长期存在,会计准则是最关键的制约因素,而它对盈余管理的作用方向却是"双向的",这是会计准则制定者必须考虑的现实问题。

二、公允价值计量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

(一)盈余管理与公允价值计量不存在必然联系

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对于衡量公司经营状况、评估公司价值、利润分配及纳税等方面来说,企业盈余是最为重要的指标,企业的利益相关者也都比较重视企业的盈余。而由于委托关系和盈余数据的有用性导致了盈余管理有其自身存在的动因和基础。盈余管理是20世纪由创造性会计演变而来,从最初的利润平滑到秘密准备,方式、方法不断翻新和增加,但与会计计量使用公允价值与否没有因果关系。公允价值能够更加真实反映现行条件下与资产相关的预期经济流入或与负债相关的预期经济利益的流出;能更加如实反映继续持有和取得或处置资产或负债对业绩的影响;能较好地满足资本保全的要求,有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可见,运用公允价值计量是能够促进企业真实反映企业盈余的,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管理当局的盈余管理行为。公允价值的存在有其理论和实践上的价值,客观上与盈余管理没有必然联系。

(二)在目前的市场条件下公允价值计量为企业盈余管理提供了空间

引入公允价值是为追求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更加真实可靠的计量资产价值,反对任意提供甚至操纵会计信息的行为。但由于现实情况是复杂多变的,特别是我国的证券市场、产权交易市场还不成熟,大多数资产公允价值的估计信息难以获得。新准则在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非共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等方面的确认和计量都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公允价值计量与核算比较复杂,对于市场不成熟的资产,可运用现值技术来估计公允价值,但现阶段的未来现金流量及折现率的信息都很缺乏,现值的主观估计成分很大,需要管理层和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这为管理层进行盈余管理提供了很大的空间。

三、防范利用公允价值计量进行盈余管理的措施

(一)完善确定公允价值的条件

要借鉴国外公允价值计量的研究成果,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公允价值计量操作指南,详尽地规定有关现值的确认、计量和报告问题,对公允价值的确定做出进一步的具体解释和说明,对公允价值的定性和定量给予一个明确标准。要努力培育各级市场,进而使公允价值的取得更为客观、直接。加大对资产评估业务的监管,加强对资产评估机构监管系统的建设,建立评估业务工作组,对评估机构工作质量进行考核,建立动态的准入和退出机制,加强对相关机构和人员的责任追究。

(二)强化信息披露和对交易实质的审查

监管部门应当从提高信息披露质量的立场出发,强化公司在公允价值计量下的信息披露。一是要求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公司不仅在年报中披露投资性房地产的相关情况,而且以单独公告的方式披露比年报中更加详细的信息,同时让市场能够对公司披露的信息进行监督。二是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过程中,要求企业披露公允价值的取得方式以及对商业实质判断的依据等信息,以便投资者清楚地了解交易状况。三是在债务重组过程中,监管部门可以要求公司对自身盈利的形成过程做相关说明和披露,使股东了解公司的利润是怎么形成的,从而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

(三)完善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

要防止盈余管理的泛滥,必须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企业外部不断完善资本市场,加强证券市场监管和兼并市场管理,大力发展经理人市场;企业内部健全董事会,引入独立董事,建立审计委员会,形成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之间的有效制衡机制。此外,设计一套科学的考评指标与激励机制,以协调内部经营者的目标,使其与中小股东相一致对遏制盈余管理也是意义深远的。

(四)重视独立评估机构的作用

在公允价值计量中,不同程度地介入了主体的估计和判断。这些估计和判断受制于主体的利益取向,破坏计量的公允性。独立资产评估机构不受主体利益取向的影响,在可观察价格不存在的情况下,专业评估机构的评估价值成为可靠公允价值计量的重要依据。我国企业应尽量委托合乎资格的评估机构来估算会计计量所涉及的公允价值。

总之,公允价值既是会计发展的历史产物,也是经济发展和进步的具体体现。我们应当探索并把握公允价值的实质,在实践中逐渐掌握其作用机制。同时,与历史成本计量相比,公允价值计量在更大程度上需要依靠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它的公允性和会计人员的理论水平、业务能力息息相关,而且离不开一个完善的市场价格信息系统。因此,企业管理当局可能会利用目前我国公允价值可验证性较弱的特点进行盈余管理,从而降低财务报告信息的可靠性。另外,公允价值的运用还涉及到技术、制度结构等多方面问题,公允价值计量的发展还有待于相关理论发展和使用方法的进一步完善,随着公允价值在我国运用环境的改善,公允价值的使用必定会进一步得到提高和规范。

参考文献:

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篇7

关键字:盈余管理,减值准备,固定资产折旧

themethodsofListedCompaniesearningsmanagement

——Fromtheviewoftheimpairmentanddepreciationofassets

abstract

inrecentyears,astheuncertaintyofeconomicenvironmentwhichenterprisesarefacedwithheightened,thephenomenonthatthepubliccompanyviolatedaccountingpolicies,theabuseofsurplusmanagementtoachievelistedshares(ipo),reverselossesormanipulateprofitpurposeshasbecomeincreasinglyserious.itisundesirabletoexaggeratetheperformanceofenterpriseswithdistortionaccountinginformationalthoughincreasingthecompetitivenessofenterprisesisbeyondreproach.excessiveearningsmanagementnotonlymisleadsinvestorsandcreditors’decision-making,butalsoadverselyaffectstheentirecommunityresourceallocationandmacro-control.moreover,itunderminestheaccountingvitality–usefulaswellasthecapitalmarket.asaresult,itiscriticaltoresearchthoseaccountingpolicyandaccountingestimates,economictransactionsandsomeothers,whichcompaniesoftenuseasasurplusmanagementtool.itwillalsoundoubtedlybeagreatsignificancetothewholecommunity.accordingtopubliccompanies'annualreports,theimpairmentofassets,depreciationoffixedassetshasbecomethemainsurplusmanipulationtools.therefore,thispaperdiscussesthematterfromthenatureoftheassetsandtheinfluencethenewaccountingstandardshasonsurplusmanagementsthroughassets.Supportedbyalargenumberofexamples,thearticleinspectstheearningsmanagementtogainaclearconceptionofouraccountingsystem.

Keywords:earningmanagement,impairmentofassets,depreciation

目录:

一、序言—————————————————————————4

二、文献综述——————————————————————4

三、盈余管理概述————————————————————5

(一)盈余管理的概念——————————————————5

(二)盈余管理的动因——————————————————6

(三)盈余管理与盈余造假的区分—————————————6

四、盈余管理的手段——————————————————-7

(一)盈余管理的一般方式方法——————————————7

(二)固定资产折旧———————————————————8

(三)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与适时转回————————————11

五、新会计准则对盈余管理带来的影响———————————15

(一)固定资产折旧准则—————————————————15

(二)资产减值准备准则—————————————————16

参考文献————————————————————————19

一、序言

St江纸(600053)2004年中期凭其巨额的资产减值准备转回一举扭亏为盈而恢复上市;美国通用公司只是通过将其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由原来的10年延长至11年,其利润就增加了20亿美元……。如此种种,令本文着眼于当今经济社会的热点:企业盈余管理。

当通用公司以其积极的盈余管理洋洋得意时,当中华、太极实业不正当盈余管理而被St时,我们发现只有在正确客观地认识并正视盈余管理,才能合理对待,处理它。此外,这其中还联系了会计准则的制定,监管当局采用的政策。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盈余管理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盈余管理具有两面性,有其合法的一面,但更多的是其有害的一面。它为规避税赋、转移利润或支付、取得公司控制权、形成市场垄断、分散或承担投资风险等提供了在市场外衣掩盖下的合法途径,从而误导投资者,最终扰乱市场资源配置。从已有的文献资料来看,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方法很多,如通过会计政策选择、会计估计变更和关联交易等。而利用资产减值准备和折旧政策进行盈余管理的现象较为严重,因此,研究上市公司盈余管理问题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参考了大量相关实证、规范性研究,深入挖掘了大量案例,对上市公司以资产折旧或减值准备为切入口进行的盈余管理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剖析,尽管国内外不乏对立的观点,但本文仍旧支持:资产的减值与折旧是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最常用手段之一。并立足于此,给予论证。

二、文献综述

teoh,wong和rao(1998)发现ipo公司是经常会用折旧政策来盈余管

理。

Keating&Zimmerman(2000)对折旧方法变更和资产年限和残值会计变更

进行检验。他们从1972年-1994年naaRS数据库中找到252项折旧方法的变更和394项折旧估计的变更,共计646个样本,这些样本不到总量的1%,据此他们得出了折旧政策不是被经常用来盈余管理的结论。

王跃堂(2000)研究发现:在上市公司面临是否提取减值准备的会计选择权时,一般选择不予计提(高达87.1%),而自愿执行的公司中,上市年限越久,业绩越差的,减值比例越高。审计意见的非无保留意见越多,旨在证明这些公司很可能利用减值进行巨额冲销。

李增泉(2001)对a股公司1998年度和1999年度的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研究发现:具有扭亏,配股动机和处于临界边缘的上市公司会选择增加(或不减少)当期收益的资产减值政策,而具有亏损,变更动机,利润平滑的公司会选择减少(或不增加)未来收益。

薛爽(2006)发现2001-2003年扭亏公司在扭亏前一年多计提减值准备,而在扭亏当年大额冲销的现象,如果扣除该影响,72%样本不能扭亏。

赵春光(2006)以2002-2004年a股公司为样本,发现减值前亏损公司存在已转回和计提减值为手段的盈余管理现象。

三、盈余管理概述

在企业经营过程中,衡量公司经营状况、评价公司价值、利润分配、纳税等方面盈余是非常重要的指标。因此,企业的利益相关者都比较重视企业的盈余。而由于委托关系和对管理者激励约束机制的存在,会计权责发生制下会计职业判断,以及会计准则弹性的客观存在,都使管理者产生调节盈余的动机。

(一)盈余管理的概念

管理者调节盈余目标的不同,会导致对盈余管理的概念界定及调节方式方法等一系列不同。美国会计学家williamKScott在《财务会计理论》一书中认为,盈余管理是指在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内,管理者通过对会计政策的选择从而使经营者自身利益或企业市场价值达到最大化的行为。目前大家普遍认同的盈余管理,是指管理者在有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选择自由时使自身利益或者企业市场价值最大化的行为。正因为这些定义的涵盖面太广,才造成对盈余管理概念的一些误解或模糊。

上述定义中的共同点是把盈余管理的目标界定为使管理者利益或企业市场价值达到最大化,但是这二者是不能相提并论的。管理者作为理性经济人,必然会追求其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企业市场价值最大化是整个企业经营管理的长期目标和最终目标,就是通过各个部门职能的发挥,促进企业长期稳定发展,不断提高盈利能力,实现企业总价值最大。显然这两个目标是截然不同的,也必然导致管理采取不同的“努力方式”。管理者如果将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其经营目标,必将企业的长期利益与长远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为此,对盈余的调节就会致力于将符合公司发展的信息传递给信息使用者,以保持企业经营稳定、减少经营风险。但是如果管理者将其自身利益最大化,如升职、加薪等作为其经营目标,就必然会追求企业的短期利益,从而很有可能采取不利于投资人、债权人的手段,比如不合法手段捏造企业业绩,即盈余做假。虽然管理者在实现企业市场价值最大化的同时也可能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但后者不是盈余管理的根本目标。因此,盈余管理应该是企业在有选择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自由时,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选择使企业市场价值最大化的行为。

(二)盈余管理的动因

如上说言,盈余管理的根本动因如上所说是追求企业利益最大化,具体表现大致为:一,获得配股资格。二,保持经营业绩增长。三,扭亏为盈:深交所和上交所自1998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特别处理规则,即上市公司如果出现最近两个会计年度的审计结果显示为负的异常财务状况,交易所将对其股票实施特别处理(St)。另外,《公司法》规定,若上市公司最近三年连续亏损,则由国务院证券管理部门决定暂停其股票上市。由于上市资格取得不易。若正常经营不能使公司扭亏为盈,管理当局自当借助盈余管理保护自身资源或不被St。

(三)盈余管理和盈余造假的区分

为了进一步且更好地理解盈余管理的定义,我们必须将盈余管理与盈余造假区分开来。两者具体区别如下:首先,从本质上看,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当局在合法的范围内,通过选用不同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和会计方法等,对利润进行调整,以追求企业市场价值最大化;盈余造假是企业管理当局采用各种方式隐瞒、粉饰和伪造经营业绩,超过法律法规允许范围进行利润调节。其次,从动机上看,盈余管理趋于预定的管理目标,实现企业市场价值最大化。其中包括股东财富最大化,符合债务契约约束条件,减少经营风险,避免政治成本,合理避税等。盈余造假是管理者自谋利益,偷税漏税等行为。再次,从手段上看,盈余管理是在各种会计政策之间进行选择。主要是对会计核算上需要估计的项目进行调整,比如,固定资产的折旧,递延资产的摊销,存货计价方法的改变,安排交易发生时点及交易方式等。盈余造假以不合法手段进行会计造假,粉饰企业的财务报表。比如,提前或延后甚至虚假确认收入、费用,利用关联方交易转嫁费用等。最后,从结果上看,盈余管理如果运用得当,会使企业长期稳定发展。作为企业管理的一个分支,会有使会计报表使用者受益的地方。比如,企业将最符合公司发展的信息传递给信息使用者,有利于整个资本市场的信息交流,增大社会效益。盈余造假不是以实际生产经营业务为基础实施利润调节,而是凭空对企业业绩进行人为捏造,使会计报表的真实性受到严重损害,导致报表使用者做出错误决定,损害投资人利益,甚至影响社会安定。由此可见,盈余管理是一个中性行为,是企业作为一个追求其市场价值最大化的经济主体,进行的财务管理,应予理性对待。

无论是从盈余管理概念的涵盖面上分析,还是从与盈余造假区别方面的分析,都是为了更加明确什么是盈余管理,从而在我们看到企业对盈余的一些处理时能够辨别出它是否属于盈余管理范围,有效提高其管理和规范影响账面盈余的会计选择和实际经营活动的水平,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

四、盈余管理的手段

(一)盈余管理的一般方式方法

1.变更会计政策与会计估计固定资产折旧政策的改变

利用合并会计报表范围的变动

2.利用收入与费用的确认利用收入确认进行盈余调节提前确认收入

递延确认收入

创造收入事项

利用费用的确认与计量进行盈余调节

费用资本化。主要是借款费用和研究开发费用资本化

费用的递延和提前确认

潜亏挂帐

3.利用非经常性收益利用计提减值准备

财政补贴,投资收益及出售、转让置换资产

(二)固定资产的折旧

a.固定资产折旧本身已具盈余管理性质

对于固定资产折旧,传统的理解是指在固定资产的使用过程中,由于逐渐损耗而转移出去的那部分价值,这部分价值随着产品销售的实现而获得补偿。这种理解主要是从经济学角度加以分析,基于历史成本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和配比原则等考虑的。折旧是固定资产原始价值的转移,采用系统且合理的方法进行分摊,因此只是一个分摊程序,而不是计价程序。其并不能对这种转移价值进行准确计价,因而折旧并不直接与资产的磨损程度挂钩、既可以采用直线法,也可以采用加速折旧法。但不管采用什么方法,固定资产价值的转移、最大也不可能高于固定资产的历史成本。

然而,这种传统的理解并不全面。

首先,忽略了其具有补偿价值的经济内涵。由于固定资产折旧的概念过于注重历史成本原则,很少考虑固定资产折旧也为在将来重置固定资产时提供了资金来源,以实现固定资产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所以采用现有的折旧方法计提的折旧基本上只是其历史成本的收回,从而排除了时间价值的因素,导致资产的磨损费用补偿不足,企业装备落后,无力进行实物更新。特别是在物价水平上涨的情况下,固定资产的价格也在上涨,利用固定资产生产的产品的价格也在上涨。企业销售产品时获得的收入应该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产品本身的销售收入,另一部分是资本的溢价收入。由于固定资产折旧是对历史成本的分摊,而利用固定资产生产的产品却是按现行价格计算产品销售收入,将若干年前的固定资产取得成本的分摊额与按现行价格计算的产品销售收入进行配比,这种配比不是建立在同一时间的物价指数基础之上的,因而不符合配比原则,必然会导致企业虚增利润。

同时,产品销售时产生的溢价收入在进行收入与费用配比时被忽略了,企业根本不可能用折旧收回的资金进行固定资产的实物更新。由于计算固定资产折旧是以历史成本为计量依据的,即在现时点计算未来应摊入生产成本或费用的金额,其实质将投资成本在现在分配到以后各期,从根本上忽略了货币的时间价值,尽管加速折旧被认为考虑了货币时间价值,提前收回部分投资,减少因物价而上涨而产生的时间价值流失,但由于收回的仍然是历史成本,没有考虑物价指数的变动因素,仍不能弥补由于市场利率和通货膨胀率的影响而产生的差额。这部分差额没有进行任何的会计处理:没有转入产品成本。因此可以说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配比,成为沉没成本,形成资产的一种无形损失,且随时间的久远,这部分损失越大。这一方面影响了企业资产的补偿价值,另一方面虚增了企业的年度利润,无论如何,都不利企业长远发展。

其次,

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

=固定资产原价-(预计残值收入-预计清理费用)

a)姑且先不论以上诸多预计的不确定性,固定资产的预计残值收入是否是会计核算期间的资产呢?也许答案是否定的。预计残值收入是不确定性资产,用它冲减固定资产原价来减少折旧的计提基数,减少当期计提的折旧,从而间接增加当期的收益。这恐怕有违会计核算的谨慎性原则。

b)固定资产清理费用作为固定资产使用期间的一项追加支出,在计提折旧时将其视为资产原价的一部分。然而,预计清理费用不是历史成本,而应计折旧额是对其历史成本的摊销。此为两者矛盾之一。矛盾之二,由于对固定资产清理费用的预计不作任何会计处理,因此在资产实际报废时将其计入营业外支出或冲减营业外收入。而在当初计提折旧时,应计折旧额是入管理或制造费用。为什么同样的清理费用,计提时和实际发生时所计科目不同呢?显而易见,这种处理方式一方面将固定资产清理费用重复计入损益,不恰当地减少了整个固定资产使用期间的收益,另一方面与一贯性原则相悖,给了企业调节营业利润的空间。

B.会计政策选择多样性和会计估计变更的随意性导致固定资产折旧成为盈余管理工具。

为了更好地表达笔者的观点,在这里引用制造性企业利用折旧进行盈余管理的例子。由于生产型企业固定资产在整个资产总额所占的比重较大,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对公司业绩的影响也就举足轻重。因此,改变固定资产折旧政策是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之一。

例1:利用固定资产折旧会计估计变更,以调高固定资产折旧率等手段认为操纵利润是2003年度钢铁业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普遍特征,主要体现在缩短固定资产使用年限并因此提高固定资产折旧率等方面。统计显示:在26家钢铁业样本公司中,发生各类会计估计变更的公司达到11家,占样本总量的42.31%。以唐钢股份为例,董事会2003年度缩短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全年提高折旧1.24亿元。2003年唐钢股份实现利润总额11.63亿元,增长率为35.23%。表面上看,如果唐钢股份不进行会计估计变更,则2003年利润总额高达84.53%。如果变更后的会计估计适用于以往会计年度,是否就意味着该公司以往实现的利润是建立在不公允的会计估计基础上。宝钢股份2003年度固定资产原值平均金额为1015亿元。共计折旧74.15亿元。其中包括由于缩短除大型运输设备之外的运输类设备使用年限而增加的折旧费19.06亿元,占总折旧的25.70%。另据该年报披露,该公司运输类固定资产原值年初余额为93.60亿元,年末余额为95.26亿元,平均占用金额为94.43亿元。董事会表示,在此项会计估计变更前,运输类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为6-10年,年折旧率为9.6%-16%,全年折旧费为4.87亿元,变更后该项折旧费用是变更前的3.92倍。这同时也意味着此举将宝钢股份运输类固定资产的折旧率提高了3.92倍,由5.16%提高到25.35%。围绕宝钢股份针对运输类固定资产折旧进行的会计估计变更,如果变更后会计估计是公允的,则人们不仅可以理解其以往年度的固定资产折旧率是不公允的,而且也成为判断该公司2003年会计估计变更有盈余管理之嫌的有力证据。

例2:深石化(000013)在2000年度调整了固定资产的折旧计提比例,延长了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单位:年)

资产类别以前年度折旧年限调整后折旧年限

经营性房屋建筑物3040

机器设备1014

运输工具610

上述会计估计变更增加当年利润743万元,占当年净利润的19.74%。报告净资产收益率为6.63%。扣除变更影响实际为5.32%。由于证监会在2001年2月15日颁布的《上市公司新股发行管理办法》规定,上市公司发行新股要求最近3个会计年度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6%。此举目的昭然,实为获取再融资资格。详细数据如下:

深石化与同行业部分公司的固定资产折旧计提比例对比数据(单位:年)

资产类别深石化变更前深石化变更后燕化高新茂华实华安塑股份宝硕股份武汉塑料

经营性资产304020-35204020-3530

非经营性资产354520-35204020-3530

机器设备10148-107-101410-1516

电子设备8128-107-10810-1516

运输工具61085128-1010

其他设备585nana5-1016

从这张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其变更后的计提比例与同行业比较明显偏低,而该公司此举动机可疑。

(三)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与适时转回

a.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的主要表现形式有:

(1)坏帐准备计提比例确定存在随意性,上市公司可根据自己需要高估或低估坏帐准备计提比例;

(2)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和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可收回金额难以确定,使上市公司计提这四项资产减值准备时存在一定的投机行为;

(3)对企业的某些滥用会计估计以多提资产减值准备的行为难以规避。2001年以来,资产减值准备在一定程度上已成为上市公司操纵经营业绩,粉饰财务状况,规避上市监管的工具。

例证:2001年度沪深两市第一亏损大户中华(ZH00017)公司当年亏损22.57亿元。该公司1999年至2001年的主营收入分别为6,757、6,797和5,188亿元。但净利润却分别为20,010、-16,585和-225,724万元。可见该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三年波动不大,但净利润却大起大落,从1999年2亿多元利润跌至2001年的负22多亿元的巨额亏损。1999年公司之所以能实现2亿多元的净利润,是由于债务重组收益所致。而2001年的巨额亏损,则是由于大额计提减值准备造成的。该公司2001年度的资产减值准备明细表如下:

2001年度资产减值准备明细表:单位:万元

项目名称年初余额本年增加数本年转回数年末余额

坏账准备42,724166,049-208,773

存货跌价准备12,60614,9538327,476

长期投资减值准备2,3511,335-3,686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7,657-7,657

在建工程减值准备-232-232

合计数57,681190,22683247,824

从表中可以看出,中华公司2001年度计提的减值准备超过19亿元,其中16.60亿元的坏账准备占到了大约亏损的73.55%,公司2001年度对3年以上的关联方和非关联方的欠款全额计提了坏账准备。而3年以上账龄的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分别占该公司全部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合计数的98.97%和85%。该公司的年报附注中,对全额计提坏账准备的解释:一些资不抵债和无法联系的单位。说法模糊且牵强。在2001年度,主营业务收入仅有5,188万元的情况下,应收账款却增加了33,932万元。对此公司称部分应收账款为以前年度未及时入账之出口销售款,而对当时未能及时入账的原因含糊其辞。事实上,从中华公司近三年来的主要财务数据来看,该公司2000年和2001年已连续两年亏损,如果继续亏损将面临退市的风险。因此,在财务状况没有得到好转的情况下,公司完全有动机做大亏损,以便来年扭亏为盈。果然,在2002年一举扭亏。该公司2002年度没有计提减值准备,这说明在2001年度已将未来潜在的资产减值一并计提了准备。2002年度公司还转回了减值准备1,261万元。这笔冲回也对净利润的形成作了不小的贡献。

B.资产减值准备转回成为盈余管理工具的会计解释

首先,资产减值准备的确认和计量要求会计实务工作者较多地运用专业判断,使得公司在对外报告中,可以通过操纵一些可自由控制的损益确认项目,使利润在不同会计期间转移。如把以前年度未确认的损失及有可能在以后发生的损失在本期一并确认,以提高以后年度的业绩,或将本应作为损失确认在本期的项目不作处理,长期挂账,以提升本年的利润。这为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准备操纵利润提供了空间。

其次,滥用会计估计以多提资产减值准备。旧《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了多提的资产减值准备在转回当期应“原渠道冲回”,这项规定是为了防止企业利用应收款项坏账准备人为操纵利润。但由于谨慎性原则本身具有较强的倾向性,本期利润稳健了,对后期却并不稳健。比如存货,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使得当期利润计算偏低,期末存货成本减少,会导致以后期间销售成本偏低,从而使利润反弹。对于期末存货占资产比重较大的企业来说,这不失为操纵利润的手段。由此,企业可能在某一会计年度注销巨额呆滞存货,计提巨额存货跌价损失,实现对存货成本的巨额冲销,然后次年就可以顺利实现数额可观的净利润。这种盈余管理只需对期末存货可变现净值作过低估计,而无需在次年度大量冲回减值准备即可实现,因而具有更强的隐蔽性。

C.资产减值的“可转回”对会计信息质量造成的负面影响。

允许资产减值损失转回的规定实际上给上市公司管理层进行盈余管理提供了更大空间。我国资产减值制度在稳健性上的非完整性,使得其实施效果和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都受到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如前文所述,上市公司的盈余动机中,扭亏为盈以免被St在统计中占绝对比例。

St江纸(600053)在2004年中期一举扭亏为盈而恢复上市。St江纸2004年中期报告显示,该公司实现净利润2070万元,其中转回的资产减值准备高达8847万元。显然,如果没巨额的资产减值准备转回,该公司2004年中期将发生巨额亏损。据年报统计如下:(单位:亿元)

年度200420032002

净利润1.05-4.58-3.32

减值准备3.243.512.26

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St江纸2003年度,2002年度亏损的主要原因是计提了巨额资产减值准备,而2004年度能够扭亏为盈的原因是转回了这些巨额资产减值准备。如果禁止资产减值准备的转回,该公司会因2004年巨额亏损而退市。

再者,为了获得配股资格,实现再融资的可能,也驱使上市公司利用减值损失盈余管理。

中国证监会自1993年起先后五次颁布的有关上市公司配股资格的规定,均把净利润指标作为必备条件之一。因此,为实现在资本市场上的再融资,所以减值损失的转回就成为上市公司进行利润操纵的重要手段。

还有研究发现除了迎合监管的盈余管理动机外,上市公司的高层管理变更后,新任高层管理者往往存在利用资产减值大量冲销资产的机会主义行为。为了提高未来实现盈利的可能性,新任高层管理者一般会计提大量资产减值准备,特别是可以将资产的减值责任推卸给上任经理人员时,这种动机更为强烈。

2003年4月1日,St科龙(电器)公布的2002年度会计报告显示,其净利润为2.01亿元;但3天后,又公布调整后净利为1.01亿元。原因是从2001年开始,科龙电器就在利用资产减值准备项目调节利润。2001年中报实现收入27.9亿元,净利1.975万元;但年报是收入47.2亿元,净亏15.56亿元,谁会相信仅半年光阴,公司出现了近16亿元的亏损。剖析过后,发现其原因为新管理层上台后在2001年报中补提减值准备6.35亿元,到了2002年又转销减值准备3.5亿元。如果没有这笔转回,将出现2.5亿元的亏损(见下表),而如今2002年,2003年连续实现盈利。究竟是真的经营好转还是盈余管理呢?

单位:万

年份20002001200220032004

主营业务收入441,088438,162487,826616,811843,640

净利润-67,842-147,58910,12820,218-6,416

根据5年共同比利润表显示如下:

单位:百分比(%)

收入100100100100100

成本73.6982.5278.9772.6878.38

利润14.2317.4821.0227.3121.62

三费总计36.7848.4919.0023.7922.01

营业利润-22.49-30.552.364.300.12

利润总额-22.70-34.002.133.57-0.81

净利润-18.83-33.682.083.28-0.76

从表中可见,三费的波动较大,2000年与2001年为36.78和48.49,而2002年竟骤降至19.00,2003年又达23.79,其与收入之比的平均值为30.01%,尽管毛利润率波动也较大,五年的平均数为20.29%,两者却相差了近10%。。可见,如果不对盈余数据进行操纵,2002年与2003年将必是亏损的。此乃bigbath的典型,多计费用将利润隐藏,冲回和少计以高估利润,造成扭亏的假象。

无论以上这些减值计提的原始动因是什么,他们都破坏了会计信息的真实可信,给投资者,监管方,整个社会的经济资源配置带了损害和阻碍。

因此,实现减值准备的充分披露是至关重要的,这将在下文相关准则的讨论中进一步分析。

五、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影响

(一)固定资产折旧

《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规定,企业至少应当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进行复核。使用寿命预计数与原先估计数有差异的,应当调整固定资产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与原先估计数有差异的,应调整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预期实现方式有重大改变的,应当改变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以上的关于固定资产折旧的改变应当作为会计估计变更处理。

于是,企业只需要调整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就可以达到盈余管理的目的。由于上市公司的固定资产一般较多,想在此做文章的公司也较多。所以,每年cpa在对上市公司固定资产审计的时候,主要关注固定资产的折旧政策是否变更,并对折旧额进行测试,防止公司通过多提或少提折旧来调节利润。如今,新准则要求公司对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至少每年复核一次,只要与原估计有差异的,就应当调整,并采取未来适用法进行调整。因此,上市公司只要找到并出示证据证明其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净残值和折旧方法与原估计有差异,就可以进行会计估计变更,对业绩进行调整,从而达到调节利润的目的。

故总体来看,该准则扩大了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空间。

(二)资产减值准备

首先,资产减值损失是否能转回,是影响会计制度稳健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如下图所示,由于在资产的整个存续期内,资产减值会计所确认的损失或大于或等于所确认的收入,并会导致资产的账面价值小于或等于其市值。因此从整体上看,不论减值损失是否能转回,资产减值会计都具有稳健性特征。而资产减值损失的转回,破坏了会计制度的稳健性。

我国之前执行的会计制度允许减值损失转回;在2007年执行的新准则禁止大部分资产减值损失转回,而只允许应收款项,存货等资产项目转回已提取的减值准备。这在很大程度上修正了之前资产减值的有关规定在稳健性上的理论缺陷。

此外,赵春光(2006)发表的《资产减值与盈余管理》实证研究:

减值前亏损公司会以转回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来避免亏损

减值前亏损并且无法转回资产减值避免亏损的公司会以计提减值进行“bigbath”(注:利润大清洗,即多计当期费用,清洗资产负债表,为未来确认更多的收益留下更多的空间),为下一年盈利做准备。

减值前盈利公司会以资产减值进行利润平滑化的盈余管理。

减值前盈利的公司会以转回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来避免盈余下降。

以上也可看作是与最新会计准则《资产减值》(如下)规定相一致的不允许

转回已确认减值的缘由。

故,新《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规定,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该准则中所指的资产包括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消耗性生物资产及金融资产等等。新企业会计准则切断了企业运用减值准备的计提和转回来操纵利润的途径。因此,那些已经利用大幅计提减值准备来“隐藏利润”的公司,则可能会在2007年1月1日新准则实施之前,将减值准备冲回,从而极大地影响当期净利润。

由此,该准则的相关规定缩小了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空间。

其次,承上文所言,我国资产减值损失的转回对会计信息质量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虽然新准则明确规定了大部分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上市公司利用减值损失操纵利润的行为,但要真正提高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唯有实现资产减值的充分披露。

旧《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将专门的资产减值明细表作为资产负债表的第一附表,用于集中披露资产减值以及减值损失转回的影响,但对于资产减值的原因以及减值损失转回原因的披露未作要求,只要求企业在资产价值会计政策变更时作出相关说明。虽然新准则进行了适当的完善,但仍没有专门的条款要求披露资产减值对盈余持续性的影响。

综上所述,新准则明确规定了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时间,提出了资产减值迹象的判断方法和资产可收回金额的计量方法,使资产减值损失的确定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引入了资产组的概念,难以估计可收回金额的单项资产应当并入所属资产组确定可收回金额;对商誉应当进行减值测试,已确定是否应当确认减值损失。同时,也是较为重大的一项变化,即禁止大部分一经确认的资产减值准备的转回。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空间。但遗憾的是,资产减值披露不足的问题仍旧继续存在。资产减值涉及大量的会计估计,会计估计是导致盈余操作的原因之一,但同时,会计估计也是扩大会计信息容量的途径之一,因此,仅仅通过严格规定会计估计行为来控制盈余操作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是不够的。只有对资产减值信息的披露,尤其是对盈余持续性的影响做出更为细致,严格的规定,才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杜绝”与“防患”。

参考文献:

常丽娟,汪建中《我们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初探》[J].《财会月刊》2006.1

黄炜倩《执行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的影响》[J].《财会月刊》2006.11

王义秋,赵祥群《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审计对策》[J].《财会月刊》2006.7

向凯《盈余管理实证研究:文献评述及未来研究方向》[J].《财会通讯》2006.10

马其超,陈亚萍《盈余管理的防范研究与分析》[J].《财会通讯》2006.2

赵春光《资产减值与盈余管理》[J]《会计研究》2006第三期

任春艳《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会计准则制定》[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第一版

李吉栋《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分析》[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第一版

庞碧霞《固定资产折旧之我见》[J].《财会月刊》(综合)2006.2

秦勉,陈标金《对资产减值核算的若干思考》[J].《财会月刊》(综合)2006.7

蔡祥,张海燕《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追溯与市场效应》[J].《中国会计与财务研究》2004.3

李增泉《我国上市公司资产减值政策的实证研究》[J].《中国会计与财务研究》2001.4

王跃堂《会计政策选择的经济动机—基于沪深股市的实证研究》[J].《会计研究》2000.12

薛爽,田立新,任帅《八项计提与公司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J].《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2006.3.25.

薛之华《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规范与盈余管理的防范》[J].《财会研究》2006.5

谭燕,李敏仪《对St、pt公司执行资产减值政策的实证研究》[C].《中国实证会计研讨会论文》2002.

蒋义宏《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实证研究》[n].中国证券报1998.3

林舒,魏明海.《中国a股发行公司首次公开募股过程中的盈利管理》[J].《中国会计与财务研究,》2000(2).

陆建桥.《中国亏损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实证研究》[D].上海财经大学博士论文,1998.

沈振宇,王金圣,薛爽.《坏账准备与上市公司利润操纵——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J].《中国会计与财务研究》2004.6(2).

薛爽.《亏损上市公司实证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篇8

盈余管理是公司管理人员为了获得某种私人利益,通过有目的地控制对外财务报告的过程所进行的披露管理。根据国内外研究结果,我们发现公司盈余管理主要目的是实现自身利益或公司的市场价值最大化目标,盈余管理的动机决定了盈余管理的行为,即虚盈实亏,隐瞒负债。许多人将盈余管理视为“会计戏法”,足见其手段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在学术界,盈余管理是一个有着20年历史的研究话题。关于盈余管理的概念,目前还没有规范的界定。美国会计学家雪普(1989)曾经在“盈余管理的评论”文章中提出:盈余管理实际上就是旨在有目的地控制对外财务报告过程,以获取某些私人利益的“披露管理”。而另一美国会计学家斯考特(1997)在其所著的《财务会计理论》书中认为,只要企业的管理人员有选择不同会计政策的自由,他们必定会选择使其效用最大化或使企业的市场价值最大化的会计政策,这就是所谓的盈余管理。Healy和wahlen(1999)认为,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者运用会计手段或安排交易来改变财务报告,以误导利益相关者对公司业绩的理解或者影响以报告会计数据为基础的合约的结果。随着人们对盈余管理认识和研究的深入,盈余管理有了更加全面和准确的概念。本文把盈余管理界定为企业的管理者在遵循会计准则的前提下,采取多种手段以达到期望报告盈余的目的和行为。总的来说,盈余管理对于企业有着很多积极的意义,例如它可以通过调节收益来帮助企业合理避税,在发生突发事件的时候,盈余管理也可以给管理层一定的缓冲的时间。但同时,盈余管理也是一把“双纫剑”,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也会产生负面的作用,当盈余管理超过一个合理的度的时候,会影响会计信息使其无法客观、公允的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从而误导投资者,并影响证券市场的资源优化配置功能。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资本市场的日益发展,西方许多国家曾出现过的盈余管理问题,也不可避免的出现在我国。

二、新会计准则中资产减值准则的主要变化

1.扩大了资产减值准则的适用范围。旧会计准则规定了计提坏帐、存货跌价、短期投资跌价、长期投资减值、委托贷款减值、固定资产减值、无形资产减值和在建工程减值等八项准备。新准则在旧准则的基础上新增了企业合并中形成的商誉,同时对一些特殊资产的减值,如存货的减值、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的减值、消耗性生物资产的减值、建造合同形成的资产的减值、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减值、融资租赁中出租人未担保余值的减值、《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规范的金融资产的减值,未探明石油天然气矿区权益的减值,进行了特殊的说明,使得资产减值的范围更加全面了。

2.明确了资产减值确认的时间。新准则规定存在七种迹象表明资产可能发生了减值,应当估计其可回收金额。企业合并所形成的商誉和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无论是否存在减值迹象,每年都应当进行减值测试。同时,新准则明确了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判断资产。是否存在可能发生减值的迹象。

3.规定了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这里所说的资产减值准备主要是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和按成本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等长期性资产的减值准备。而应收帐款、存货等流动资产的减值准备,如确有证据证明该资产的减值因素已经消失,那么原来减值的金额可以被恢复,并要求在原来计提的减值准备金额中转回,其转回金额也可以计入当期损益。

4.引入了资产组和总部资产的概念。新会计准则中的资产,除了特别规定外,包括单项资产和资产组。资产组,是指企业可以认定的最小资产组合,其产生的现金流入应当基本上独立于其他资产或者资产组产生的现金流入。旧准则要求资产减值准备都以单项资产为基础计提,而实务中许多资产并非独立使用,不能独立产生现金流,这导致单项资产无法确定可回收金额。新准则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引入了“资产组”的概念。同时,新准则还引入了“总部资产”的概念。企业总部资产包括企业集团或其事业部的办公楼、电子数据处理设备等资产。总部资产的显著特征是难以脱离其他资产或者资产组产生独立的现金流入,而且其账面价值难以完全归属于某一资产组。有迹象表明某项总部资产可能发生减值的,企业应当计算确定该总部资产所归属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的可收回金额,然后将其与相应的账面价值相比较,据以判断是否需要确认减值损失。

5.引入了公允价值的概念。新准则规定用资产的可回收金额是否低于其账面价值来作为资产减值计提的依据。可收回金额应当根据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确定。同时,对于企业合并形成的商誉,新准则中规定只要有活跃市场且公允价值可以被可靠地计量,就应当以公允价值为依据来确定商誉的减值损失。

参考文献:

[1]陆建桥:中国亏损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实证研究(会计研究1999.9).

[2]赵春光:资产减值与盈余管理.(会计研究.2006(3):11-17).

[3]薛爽,田立新,任帅.八项计提与公司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2006).

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篇9

关键词: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公允价值

引言

为了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我国在2007年引入公允价值。新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主要应用于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债务重组、非货币性资产交易、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等五个领域。通过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发现公允价值的运用对盈余管理的影响有限。一方面,公允价值计量提高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进而抑制了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但另一方面,由于某些客观因素的存在,增加了上市公司的主观判断,进而赋予了上市公司更大的自主权,为公司进行盈余管理开辟了新的空间。

一、实证研究

(一)研究假设

假设1:上市公司在金融工具计量中通过公允价值的应用进行盈余管理

2007年1月1日,上市公司在金融工具计量中有条件地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将公允价值的变动计入当期损益,进而引起当期利润波动。如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增加,在以前按成本与市价孰低法确认时不会确认这部分收益,而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则将这部分收益计入当期损益,反映在当期业绩中。因此,企业可能会利用公允价值这一计量属性,来进行盈余管理“创造”账面利润。

假设2:上市公司通过公允价值在债务重组中的运用达到盈余管理的目标

2007年1月1日上市公司再次将公允价值引入债务重组中,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引入可能为部分公司利用债务重组创造利润带来了机会。债务人可以通过现金、非现金资产、债务转为资本、修改其他债务条件及其组合方式清偿债务。债务人用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时,将产生债务重组收益和当期损益两部分收益。而债权人将产生债务重组损失。若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越高,则债权人的债务重组损失也就越小。而债务人的债务重组收益也就越少,但其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也越大;反之亦然。这样一来,债务重组中债权人与债务人两者之间存在一个共同利益,即提高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以减少债权人的损失、美化债务人的营运能力。这就为企业利用债务重组调整损益提供了动机。

假设3:上市公司通过公允价值在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的运用达到盈余管理的目标

新准则规定,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原则上应按照购买法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即购买方在购买日对作为企业合并对价付出的资产,发生或承担的负债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企业可以通过调节支付对价资产以及被购方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来操控利润,或是通过确认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来调节利润。如购买企业可以通过重估支付对价资产的价值,直接将其公允价值和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调节利润。另外,也可以利用大幅度压低购入资产的重估价值,以达到调节利润的目的。

(二)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选取2007年机械、仪电仪表行业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为例,剔除了数据缺失的公司,共有110家。

所选的数据以2007年年报的截面数据为主,信息来源于中国证券网(http//cnstock.com/2006)、巨潮资讯(http://cninfo.com.cn)、巨灵金融终端等相关网站和数据库。

(三)本论文采用模型介绍

=b0()+b1()+b2()+αj∑nRi,j+εi,t

ta——公司i在年度t的应计利润总额;

ΔReVi,t——公司i年度t的主营业务收入相对于年度t-1的变化;

ΔReCi,t——公司i年度t的应收账款金额相对于年度t-1的变化;

ppei,t——公司i年度t末的固定资产总额;

a——公司i年度t-1末的资产总额,即t年初资产总额;

εi,t——残差;

nRi,j——虚拟变量,各虚拟变量的含义见表1。

(四)实证结果分析

1.描述性统计分析

2.相关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3.线性回归统计结果及其分析

二、结果分析

本论文采用实证分析方法,利用SpSS分析软件,对所选取的机械、仪电仪表行业上市公司的研究变量进行了分析。首先提出研究假设,然后在修正的琼斯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本文的实证研究模型,最后对模型的相关变量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性统计分析以及回归分析。

从实证研究的结果来看,在0.1的显著水平下,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在企业合并领域的应用与应计利润总额的相关性显著,而在金融工具、债务重组领域的应用与应计利润总额的相关性不显著。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在我国目前的市场和监管环境下,公允价值的应用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水平的影响有限。换句话说,上市公司利用公允价值这一手段进行利润操纵的空间非常有限。

参考文献:

[1]阮美梅.基于公允价值的盈余管理研究[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09.

[2]王勇.新会计准则下盈余管理空间变化的实证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9,(2).

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篇10

关键词:衍生金融工具 风险管理 公司价值 公司业绩

一、引言

风险管理是一门新兴学科,但发展很快,已在企业管理中得到了广泛而迅速地运用。早期企业采用购买保险的方式对财产方面的风险进行转移,到了20世纪70年代以后,企业面临日益复杂的经营环境,遇到越来越多的不可保风险,公司风险管理的主要方式转变成衍生金融工具的运用(Brealey和myers,2004)。学术界和实务界最关心的问题就是运用衍生金融工具进行风险管理能否提升公司的业绩和价值。股东财富最大化理论和管理层效用最大化理论在这个问题上是不一致的。股东财富最大化理论认为公司运用衍生金融工具进行风险管理会对公司经营会产生直接影响,其通过降低市场摩擦成本改变公司现金流量影响公司财务状况和政策,最终降低公司经营业绩的波动性,提升公司价值。管理层效用最大化理论则认为,虽然运用衍生金融工具进行风险管理可以通过降低市场摩擦成本提高公司价值,但也会因管理层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而产生的问题对公司价值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其对公司价值的影响将取决于两者的权衡,并不一定能够产生正面影响。因此,有必要探讨风险管理和公司价值与业绩之间的关系。

二、文献综述

有关参与衍生金融工具市场对于企业价值和业绩效应影响的实证研究,主要集中于国外。anayannis和weston(2001)首先提供了公司价值和风险管理之间关系的证据。他们调查了1990―1995年间720家不同行业的大型美国非金融公司(资产总额大于5亿),检查了外汇衍生品套期保值对公司价值(tobin’sQ)影响,发现外汇套期保值与公司价值正相关,套期保值可以提高公司的价值,平均可以提高4.87%。当然也有许多学者的研究持相反的意见。GuayandKothari(2003)的研究结论表明公司衍生品的使用太少以至于不能解释allayannlsandweston(2001)的价值奖赏,衍生品和公司价值之间的正相关性更多的是成功的公司使用衍生品的趋势的反映。Guay和Kothari(2003)认为风险管理,例如汇率和利率风险管理,实际上是很小的风险,管理这种并不大的风险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很小,因此,其溢价也不显著。jin和Jorion(2006)使用119家美国石油和天然气生产公司1998―2001年的样本,研究了套期保值交易对公司价值的影响后发现,套期保值和油气生产者的系统风险Beta值负相关,即套期保值降低了公司股票价格对于石油天然气价格的敏感性,而在石油天然气行业,套期保值并不影响公司价值。但如同他们所承认的那样,可能由于样本选择的关系,他们选择了投资者宁愿不进行套期保值的公司,歪曲了套期保值和公司价值关系的结论。这类研究对我国有很大的借鉴意义,我国也有不少公司使用衍生金融工具进行风险管理,由于披露数据要求等原因,还没有建立起相关的研究数据(王志诚等,2006)。本文尝试以中国非金融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公司运用衍生金融工具进行风险管理和公司价值与业绩之间的关系。

三、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择本文以2007年的沪深两市全部a股上市公司作为初始样本,对这些公司进行筛选。为了达到研究目的,执行了以下筛选程序:金融行业是某些衍生金融工具提供者,与其他行业相比具有较大区别,剔除这些公司。st公司和一般的公司相比较业绩和财务状况较差,会有极强的动机操纵下一年度的会计盈余,因此剔除St公司。经过上述筛选后,最后的样本公司为1151家。

(二)数据来源本文数据来源于锐思数据(省略)、金融界(省略)、巨潮资讯(省略m)以及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csrc.省略)等网站上公开披露的上市公司2007年年度报告,并逐家手工收集整理得出。为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对数据进行了抽样复核。本文数据处理使用SpSS和excel软件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