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经济发展综述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44:50

县域经济发展综述篇1

【关键词】县域经济;发展指标;发展模式

1.县域经济的内涵及特征

1.1县域经济的概念界定

高焕喜(2005)指出,县域经济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县域经济是县域范围内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综合;狭义上,县域经济指的是以县级经济区域为地理空间,市场为导向,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具有地域特色,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孟宪江,刘福刚(2005)认为,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县级政权为重要推动,以市场为导向,优化资源配置,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特殊区域经济。冯德显(2004)指出,县域经济指的是县域范围内,各种经济成分有机构成的一种区域性经济系统,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据特殊的重要地位。朱舜(2001)认为,县域经济是县行政区域多种经济活动交织形成的经济有机体。

综合上述学者观点,县域经济是指在县级行政区划范围内,以农业经济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涉及产业各部门协调发展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区域经济。是以县城为中心,以集镇为纽带,以农村为腹地,广大乡村为基础的区域性经济,包括县城经济,乡镇经济,村域经济各个层次。

1.2县域经济的特点

区域性。王怀岳(2001)指出县域经济在空间上具有一定的范围,在地理上具有一定的位置和相互间可分的行政界线。县域经济的社会再生产过程,在一个特定的区域进行,县域的经济管理权限也集中在这一范围内。有学者认为,由于各个县域地理位置、资源条件和发展基础的不同,不同县的县域经济发展差别很大,存在明显区域性的特点。

开放性。陈清(2004)指出,由于县域之间存在自然资源、经济发展水平等条件的不同,县域之间必然存在差异和梯度。县域经济的发展必然以与外界交往为前提。凌耀初(2005)指出,县域经济不仅仅等同于县行政区划的经济,它可以突破人为划分的区域和边界,实现经济的集聚和交流。张秀生(2007)指出,尽管县域经济使在县行政区域长期稳定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来的,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县域经济可以在更大区域内进行资源配置,形成跨县域的经济协作网络、贸易集散地或某一专业化生产中心。

过渡性。张红宇指出县域经济的过渡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微观经济和宏观经济的桥梁,二是农业经济与工业经济的结合点。高焕喜(2005)指出,这种过渡性一方面是由行政性的特点决定的,另一方面是受经济社会条件决定的。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县域经济所属的层次。在县域经济的层次中,县域经济是中心层次,乡镇经济使介于县域和村域之间的纽带层次,村域经济是县域经济的基础层次。(李润田,2004)

综合性。肖越(2011)指出,县域经济是集三次产业、产品和服务活动、经营与管理为一体,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学者们指出,县域经济的综合性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产业一应俱全,既有农业经济,又有工业和服务业经济;二是为县域经济建设服务的基础设施齐全,其经济部门和行业构成完整;三是县域经济包含了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个体和私有、混合经济。同时,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也将长期在县域经济中存在。

2.县域经济发展的指标体系

肖越(2011)指出,在经济指标体系设计中应当遵循以下原则:明确界定评价体系的统计范围,从现实出发,代表性和综合性,注重指标的内在联系。余鲁(2004)认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指标应是全方位和科学的,但从指标体系建立的角度来说,可操作性更为重要。曾智(2010)认为指标建立的几个原则包括:全面性和综合性,合理性,可行性,动态性。李首涵(2007)等学者认为的原则还包括科学性、客观系统和可靠以及可比性。

纪明(2007)指出,县域经济发展集中反映了县域范围内的经济和社会的全局发展,包括县域内的经济、政治、社会、环境等方面的情况。田全房(2007)指出,县域经济发展的指标体系是对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分析,各指标之间应是相互联系和依存的。

余鲁(2004)指出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经济发展投入,二是经济发展的投入绩效,三是资源禀赋。曾智(2010)提出的经济指标体系分为四个方面:经济发展数量(GDp,人均GDp),经济发展质量(每百元固定资产产值),经济发展结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在产业体系中的比重),经济市场化程度的指标(非国有经济投资额占总投资额的比重)。

综合学者们的观点,县域经济发展指标体系应当遵循的主要原则有:全面性、动态性、可比性、层次性、可行性、科学性、可持续发展原则。考察指标主要包括经济规模、产业结构、资源禀赋。

3.县域经济发展模式

3.1产业主导模式

工业主导模式。针对中部地区的县域经济发展,姜保雨(2006)指出,要大力发展工业,建立完善的现代工业体系,提高经济实力。赵伟(2007)指出,工业主导模式的经济中,第二产业在产值和就业比重都应当占据主导地位,他将这种工业化模式分为:大城市依托型,内生型,开放型。

农业主导模式。赵伟(2007)指出,农业驱动型县域经济不是基于农产品数量扩张,而是重在市场性农业的发育和建设。闫天池(2003)指出,农业主导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并非单一的,可分为种植业主导,畜牧业主导和渔业主导,根据资源条件的差异,县域之间各有不同。

服务业主导模式。第三产业驱动型的经济发展,指的是通过服务业的发展带动县域经济三大产业全面进步(赵伟,2007)。邹进泰,彭先镇(2005)认为,这种模式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批发市场带动模式,在县域之外的范围形成较大的辐射力,从而带动县域经济的发展;一种是旅游开发模式,开发当地的旅游资源,以旅游业带动县域经济的发展。

3.2资源禀赋型模式

人文资源推动模式。一是劳务经济型模式。梁兴辉,王丽欣(2009)指出,这种模式的劳务输出方是相对贫困地区,劳务输出到较发达地区后,积累一定的资金技术,返乡创业,带动县域经济的发展。二是科技型发展模式。这种模式是以科技为突破点,发展高科技产业,进行科技的创新改革

自然资源推动模式。这种模式主要分为三种类型:特殊气候和地形条件形成的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的资源优势;依靠丰富的矿产资源发展资源性工业;依靠丰富的自然风光等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宋效忠,贾谋,骆宏伟,2010)。

3.3主体推动模式

政府推动模式。这种模式是指政府直接介入到县域经济领域,推动其发展。政府不仅提供基本的制度和政策环境,还会制定明确的发展规划和战略引导投资者进入,引导外部资源和企业家的加入(梁兴辉,王丽欣,2009)。

市场推动模式。一些县域经济的发展并非靠“官方”渠道进行,而是通过民间渠道展开的。市场可以分为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县域经济的发展可以选择依靠两个市场中任何一个,也可以选择二者兼顾。

企业推动模式。大型企业往往可以带动一个县域的经济发展,这是产业发展的高级形态。这些企业往往是一体化、集团化程度高的企业,拥有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在县域经济参与国内、国际竞争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陈秀山,孙久文,2005)。

4.结语

关于县域经济的阐述充分体现了其基础性地位,它是国家最基础的经济发展和布局的单元。县域经济的发展对于国家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具有动态性,应考虑其实用性,分析其特殊性和偶然性。县域经济模式的选择是县域生产力、自然资源、经济资源的具体体现。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自然资源禀赋和外部环境条件会影响县域经济的具体发展模式的选择。对于上述经济模式的分类都有一定的科学性,在实践中也有很好的指导价值。但可能会缺乏整体的把握,难免出现交叉和遗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理论的综合指导价值。

参考文献:

[1]梁兴辉,王丽欣.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研究综述[J].经济纵横,2009(2).

[2]赵伟.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基于产业驱动的视角[J].武汉大学学报,2007(4).

[3]陈清.关于县域经济问题的若干思考[J].学术论坛,2004(1).

县域经济发展综述篇2

关键词:县域城镇化水平;地域分异特征;经济特区;海南

一、评析原理

第一,评析意义。城镇化的本质是由于生产力变革引起的经济要素从农业部门向非农业部门转移的过程。城镇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进步状况的重要标志,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区域现代化水平。

第二,评析原理。目前城镇化水平的测度方法主要有两类:一是单一指标法,通过一个最能反映本质,最具有代表性的指标来定量描述城镇化水平。国际和国内的通用方法是计算城镇人口比重,尽管这个指标较好地描述了人口向城镇聚居的状况,但由于体制上的差异,直接用这个指标测量我国的城镇化存在很大问题。二是综合指标法,利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指标来衡量城镇化水平。城镇化不是简单的小城镇建设,而是伴随工业化过程而出现的社会、经济结构的转换,这一过程主要表现为人口、非农产业、资本、市场由分散的农村地域向城镇集中的过程。科学评价某一地域的城镇化水平时若只采用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来反映城镇化程度,不可能全面正确地反映城镇化的全部内容。

因此,本文将采用运用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从人口结构、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基础设施四个方面,选取11个城镇化相关指标,建立并运用分层次评价模型及相应指标体系,对海南经济特区县域城镇化水平及其地域分异特征进行测度分析。

二、评析模型与方法

(一)评析模型

城镇化是大部分农村人口逐步脱离农业向城镇转移,城镇规模扩大与数量增多、非农产业获得聚集效应和规模效益进而引起农村的人口结构、产业结构、经济水平、基础设施乃至思想观念变化的动态过程。有鉴于此,运用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基本原理,可以构建包含人口结构、产业结构、经济水平和基础设施四方面的区域城镇化水平的分层次综合测评模型:

U=a×p+b×C+c×J+d×i①

①式中:U、p、C、J、i分别表示县域城镇化综合指数、人口结构城镇化指数、产业结构城镇化指数、经济发展城镇化指数和基础设施城镇化指数;a、b、c、d为权数,且a+b+c+d=1。

(二)指标体系

基于前述测度原理和模型,建立起由综合层——县域城镇化综合水平、内涵层(人口结构城镇化水平、产业结构城镇化水平、经济发展城镇化水平和基础设施城镇化水平)和指标层的三层架构。其中综合层起导向和约束作用,以县域城镇化综合指数(U)加以表征;内涵层旨在明晰县域城镇化的多维内涵支撑,分别以人口结构城镇化指数(p)、产业结构城镇化指数(C)、经济发展城镇化指数(J)和基础设施城镇化指数(i)加以表征;指标层则包括了依据上述原则与思路所选择的11个具体指标(见表1)。

(三)评析方法

1、原始数据标准化。鉴于指标间的量纲不同,为了消除数据间的屏蔽效应,有必要对数据进行规一化处理,本文采用正规化方法进行标准化变换,其公式为:

Bi=(ii-imin)/(imax-imin)②

②式中:Bi为各过程支撑力指标的标准值;ii为各过程支撑力指标的原始值;imax、imin分别为各过程支撑力指标的原始最大和最小值。

2、分力指数计算。采用层次分析法,构造出判断矩阵进行排序,经CR一致性检验后得出内涵层的初始权重,并根据专家意见,因此,加权平均分析法来分别人口结构城镇化指数、产业结构城镇化指数、经济发展城镇化指数和基础设施城镇化指数,相应的算法公式为:

p=0.3×u1+0.4×u2+0.3×u3③

C=0.4×u4+0.3×u5+0.3×u6④

J=0.4×u7+0.4×u8+0.2×u9⑤

i=0.5×u10+0.5×u11⑥

3、合力指数计算。采用层次分析法,构造出判断矩阵进行排序,经CR一致性检验后得出综合层的初始权重,并根据专家意见,将公式①中的a、b、c、d权重值修正为0.2、0.3、0.3和0.2,据以进行县域城镇化综合指数的计算,即:

U=0.2×p+0.3×C+0.3×J+0.2×i⑦

三、地域分异特征评析

(一)数据采集处理

由于部分相关评价指标原始数据来源存在一定时序不连续性,本文主要对2008年度海南经济特区16个县域城镇化水平地域异特征进行评析。数据以《海南统计年鉴2009》(海南省统计局,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年)和《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9》(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总队,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年)为主要采集来源,并与16个县域2008年统计公报数据相互校验,从而保证了原始数据的准确性与可靠性。按照上述处理步骤,根据公式②-⑦可以计算得出16个县域城镇化综合指数(见表2)。

(二)分异特征分析

结合表2中的海南经济特区各县域城镇化综合指数及排名,按照0.4及以上、0.3-0.4、0.2-0.3、0.1-0.2的分级标准,将2008年海南经济特区县域城镇化综合指数分成四个量级(见表2),并绘制县域城镇化水平地域分异示意图(见图1),据以考察和分析海南经济特区县域城镇化水平地域分异特征。

1、差异性。海南经济特区县域城镇化综合指数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一是县域个体间城镇化综合指数差异。排名第一位的昌江县(0.4900)与排名最后的乐东县(0.1370)综合指数差距达0.3530。二是量级群体间城镇化综合指数差异。各量级之间城镇化综合指数平均群体性差距也分别达0.1045(Ⅰ、Ⅱ量级之间)、0.1005(Ⅱ、Ⅲ量级之间)和0.0591(Ⅲ、Ⅳ量级之间),而Ⅰ、Ⅳ量级之间平均综合指数差距则达0.2641。

2、失衡性。海南经济特区县域城镇化指数具有一定失衡性。首先是内部结构失衡。各县域城镇化综合指数与各内涵层指数排名位序存在一定程度错位。其次是地域空间失衡。各县域城镇化综合指数地域空间分布大致呈现出东高西低的分布格局。东部分布着3个Ⅰ量级县域(文昌、琼海和万宁市)和2个Ⅱ量级县域(陵水和保亭县),而且都是旅游业较为发达的滨海市县;西部只有1个Ⅰ量级(昌江县)和1个Ⅱ量级县域(东方市),这两县市都是海南经济特区由来已久的工业强县。余下的大部分Ⅲ、Ⅳ量级县域则大致处于中间过渡地带(见图1)。

3、线路趋向性。9个较高城镇化综合指数县域(Ⅰ、Ⅱ量级)大都临近线路(东西线环岛高速、海文高速和东西线海榆公路)分布,而且除定安县为内陆型县域之外,其余8个均为临海或滨海县域,地域分异表现出明显的交通线路和海岸线趋向性(见图1),表明交通线路(陆、海)及其衍生区位条件是海南经济特区县域城镇化推进的重要助推因素。

4、反垂直地带性。7个较低城镇化综合指数县域(Ⅲ、Ⅳ量级)近乎全部位于中西部地区(乐东县除外),尤其是中西部山地、丘陵地区;而9个较高城镇化综合指数县域(Ⅰ、Ⅱ量级)也基本分布在周围的沿海滩涂地带(定安县除外),地域分异表现出明显的反垂直地带性,即海拔高地区城镇化综合指数低(见图1)。表明山地丘陵等高海拔地形仍是海南经济特区县域城镇化推进的重要制约因素,并成为县域乃至全区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障碍。

5、中心趋向性。由图1可以看出,地处海南岛北端的海口作为海南经济特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其周边的文昌市、定安县和澄迈县3个县域的城镇化综合指数均较高,均属于Ⅰ、Ⅱ量级,指数排名分别为第4位、第5位和第6位。地处南端的三亚作为海南经济特区旅游、创意经济中心,其周边的4个市县城镇化综合指数也较高,尤其是陵水县和保亭县,县域城镇化综合指数均属于Ⅱ量级,排名分别为第7位和9位。这表明海南经济特区县域城镇化水平呈现出中心趋向性,即临近区域中心城市的县域城镇化水平较高,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三亚作为新兴区域性中心城市,其对周边市县发展的带动能力有待提高。

四、结论

综上所述,差异性、失衡性、线路趋向性、中心趋向性和反垂直地带性构成了海南经济特区县域城镇化水平的地域分异特征。这既是海南建省办特区30年来改革开放和开发建设的客观结果,也是深入和准确探究未来海南经济特区改革开放和开发建设,尤其是城镇发展努力方向和障碍因素的认知起点。海南经济特区县域城镇化水平地域分异的差异性与失衡性特征,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均衡地区城镇发展的历史任务;而中心趋向性、线路趋向性和反垂直地带性特征,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加强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带动周边市县发展、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中西部地区),推动交通线路沿线市县发展等未来地区城镇发展的努力方向和政策取向。

参考文献:

1、赵显洲.基于城市化本质的城市化水平测度方法[J].北方经济,2007(7).

2、仲盼,罗守贵.中国城镇化水平测定中存在的问题及调整方法[J].经济体制改革,2006(3).

3、张斌.我国城市化测度及差异研究[D].厦门大学,2007.

县域经济发展综述篇3

关键词:

县域经济;因子分析;孝感市

中图分类号:

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21004902

1引言

孝感市位于我国中南部,是湖北省区域中心城市,近几年来经济发展增幅平稳,居湖北省经济水平前列。孝感市的县域经济是城市发展必不可少的重点,辅助着城市经济。

县域经济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桥梁、农村为腹地、城乡兼容、具有地域特色的区域经济。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基本单元,率先拉开了由传统小农经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序幕,为城市经济提供了巨大的资金、土地、劳动力等资源,城市经济在县域经济的摇篮中发育成长。

为了更准确、更客观的分析孝感市各个区县的经济发展状况,找出各个区县经济发展不平衡和差异性,提出对孝感市县域经济发展的方法及对策,采用了统计学因子分析法对孝感市7个区县的经济发展情况进行分析评价。

2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与数据

3因子分析法(Factoranalysismethod)

因子分析法是指从研究指标相关矩阵内部的依赖关系出发,把一些信息重叠、具有错综复杂关系的变量归结为少数几个不相关的综合因子的一种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基本思想是:根据相关性大小把变量分组,使得同组内的变量之间相关性较高,但不同组的变量不相关或相关性较低,每组变量代表一个基本结构一即公共因子(定义来自mBa智库百科)。

整个分析过程采用SpSSStatistics软件对以上数据进行因子分析。

3.1用Kom和Bartlett检验数据是否适合因子分析

3.2计算因子载荷矩阵,确定公共因子

(1)计算相关矩阵R的特征值、方差贡献率并提取公共因子。相关矩阵R的特征值、方差贡献率计算结果见表3。

由此可知第一因子的特征根为4.648,占所有因子方差的77.469%,第二因子的特征根为0.818,占所有因子方差13.630%。根据累计贡献率达到85%的原则,前两个因子已达到91.100%。说明这两个因子能够描述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

(2)提取两个公因子,计算共同度。

从表4得知,开发区生产总值85.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99.91%、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99.2%、固定资产投资总额90%、招商引资总额93.6%,而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为79.4%。表明被提取的两个公因子对变量有足够的解释能力。

3.3因子旋转

采用主成分法计算的因子载荷矩阵可以说明各因子在各变量上的载荷,即影响程度。但为了使载荷矩阵中系数向0和1两个方向分化,对初始因子载荷矩阵进行最大方差旋转。结果见表旋转法:具有Kaiser标准化的正交旋转法。

a.旋转在3次迭代后收敛。

从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可以做以下分析:第一因子在开发区生产总值(X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X2)、规模以上主营业务收入(X3)和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X4)有较大的荷载。这4个指标反映了经济发展的总量,定义为经济综合实力因子。第二个公因子在固定资产投资总额(X5)和招商引资总额(X6)上有高荷载,这2个指标反映了外贸经济和投资水平,定义为外向经济因子。

这两个因子的性质和顺序体现了其所代表的产业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极其地位,即工业在经济发展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发展工业成为县域经济最主要的部分。

3.4计算孝感市7个区县的因子得分,对其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

(2)通过综合因子得分公式计算出各个区县排名情况,如表7所示。

从表7可以看出,汉川市、应城市、云梦县居前三位,紧接着是孝南区、大悟县和安陆市,而孝昌县则排在末位。这表明在孝感市主城区和附近的区县经济综合水平较好,而稍远的区县相对较弱,体现出孝感市县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我们从两个公因子可以看出,排名较高的区县第一公因子的得分比第二公因子的得分要高,如汉川市、应城市、云梦县。综合排名低的区县公因子得分就低,但不代表第二公因子得分高,相反,第二因子得分也比较低,如大悟县、安陆市、孝昌县。

综上所述,经济发展相对好的区县,开发区生产总值和工业生产总值较高,工业发展的较好。孝南区排名靠前是因为其工业发展做了很大的贡献。大悟县、安陆市、孝昌县的经济比较落后,也是从两个因子落后体现的。

4结论及建议

4.1结论

孝感市县域经济发展正在稳步提升,经济结构逐步优化,带动了孝感市城区的发展,发展重点逐步从农业转向工业和固定资产投资等。但从分析结果得出,孝感市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总体发展实力不强,发展水平不高,发展较好的区县都是靠近主城区,其他区县经济发展还存在很大问题。

4.2建议

(1)调整农业结构,以农民增收为目标。

第一,突出自身的区位优势,紧紧围绕孝感市具有特色的产品,提倡绿色安全的农产品。第二,大力发展畜牧业,扩大规模,提高水平,培育养殖大户,带动畜牧业的发展。第三,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相互合作,探索新渠道,共同进步。第四,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农业产品技术,降低成本,提高生产率,结合现代经营理念,实现农民增收的目标。

(2)把发展县域经济同发展特色经济结合起来,提高整体经济发展水平。

发展县域经济要找准自身的特点与特色,在资源和市场条件良好的情况下,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经济。一是要完善这7个区县的特色产业基地,如汉川的纺织生产基地、孝南的生活用纸生产基地、安陆的粮油生产基地。二是要突出县域的重点,让资源特色化,依托特色经济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

(3)突出发展县域工业,重点建设工业园区。

要提高县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就要从以农业转向为工业。县域经济不仅仅是农业经济,而是涉及了各个产业,不能只靠农业来支撑经济。大力发展工业,不仅可以增加县域经济的竞争力,也是促进县域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发展的必然要求。

首先,以发展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为中心,让龙头企业带领县域工业的发展,使其他的企业跟着龙头企业的步伐,共同发展。

其次,重点建设工业园区,完善现有的45个园区的基础设施,重点提升纺织、食品、汽车和化工等工业。像汉川市、应城市、云梦县发展水平较好的区县,要充分发挥各类生产要素的聚集效应,降低企业的交易成本。

最后,以产权制度为核心,加大改革改制力度,加大技术投入,调整产业结构,促使企业升级换代。

参考文献

[1]孔令强,王光玲.因子分析法在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中的应用[J].企业经济,2006,(8).

县域经济发展综述篇4

一、指导思想

全面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一主四推”为主线,突出镇域经济加快发展战略,建立镇域经济发展综合考核评价体系,形成科学有效的导向机制,激励全县各镇(管理区)竞相跨越式发展。

二、考核范围

22个镇(管理区)。

三、考核指标

(一)镇域经济发展综合评价考核为必考项目,指标体系分2大项7个子项(详见后表1)。

(二)特色项目考核为自选考核项目,根据年度工作重点可以作适当调整(详见后表2)。

四、考核评分办法

(一)镇域经济综合评价考核:考核指标设置总分值100分,其中总量指标90分,人均指标10分。

1、考核依据:地方总产值由县统计局提供数据,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由县经信局、县统计局提供数据,财政收入(含税收收入)由县政府财经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协调财政局、国税局、地税局提供数据,固定资产投资额由县发改局、县统计局提供数据,人均地方生产总值、人均税收收入由县统计局提供数据。各项数据均以数据主管科局、县统计局共同盖章为准。

2、汇总评分:县镇域经济发展办公室(以下简称县镇域办,设在县经信局)汇总上述数据后,依据本办法进行评分。指标评分计算公式为:

单项指标得分=单项指标设置分值÷全县镇(管理区)指标完成最大值×各镇(管理区)指标完成值。

(二)特色项目考核:设置工业园区(集中区)、农业产业化、城镇化建设和旅游开发四大特色项目,每个项目分值各为100分(各单项考核细则附后)。

特色项目考核以镇(管理区)自选特色项目申报为准,申报的特色项目必须是在省、市、县同行业中有影响、有创新、有位次、有特色的项目。申报时间为每年6月30日前,各镇(管理区)按时间要求向县镇域办报送书面申报材料,县镇域办组织相关专家依据单项考核细则每年进行考核评分。

(三)镇域经济综合评价考核和特色项目考核的考核评分认定:由县镇域办根据考核汇总情况,负责向县委县政府形成综合评价考核报告,再确定全县镇域经济综合实力排名、综合实力进位和特色项目发展评先单位。

五、奖励办法

(一)奖项设置:镇域经济发展综合评价考核设立综合实力奖4名,进位奖4名,特色奖4名。原则上综合实力奖、进位奖与特色奖不重复颁发。

(二)奖金总额:自2012年开始,县财政每年预算镇域经济发展奖励资金1000万元。其中镇域经济综合实力奖400万元,进位奖320万元,特色奖280万元。即:

1、综合实力奖400万元,奖励镇域经济发展综合排名前四位的镇(管理区),每个单位奖励100万元,并授予“县镇域经济发展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2、进位奖320万元,奖励镇域经济发展进位前四位的镇(管理区),每个单位奖励80万元,并授予“县镇域经济发展进位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3、特色奖280万元,奖励工业园区(集中区)建设、农业产业化推进、城镇化建设和旅游开发四项特色项目先进单位,每个单位奖励70万元,并授予“县镇域经济特色项目发展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三)奖金使用:获奖单位奖金的6%用于奖励镇(管理区)党政主职,奖金的14%用于奖励镇(管理区)其他党政班子成员和工作人员,奖金的80%用于镇域经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六、组织措施

(一)县加快镇域经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全县镇域经济发展工作的领导与协调。

(二)县镇域办负责组织实施全县镇域经济发展综合评价考核工作。

县域经济发展综述篇5

(一)相关规定中超范围的评价要求

《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中第五章第三十四条规定:审计机关对被审计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所应当承担的直接责任、主管责任、领导责任,应当区别不同情况作出界定。并在三十五条、三十六、三十七条中对三种类型的责任做了具体描述。但实际操作的过程中,这些条款无论是必要性还是可行性都有待商榷。

就必要性而言,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目的是为了监督经济领域是否存在违纪违规问题,而其服务国家治理的功能多是通过对客观情况的表述和分析实现的,谈不上责任界定。因此,如果审计中发现了违纪违规问题,会有相关部门根据情节严重情况作出结论;有些问题属于账务处理问题,重在整改,不需要界定责任;其他管理方面的问题,如果需要定性,至少应在联席会议这个层面才能保证定性的准确性和权威性,审计人员即便具有极高的政策水平,也不具备责任的定性职能。就可行性而言,正是由于很多情况下审计人员无法独立界定责任,造成有些问题不能说,有些问题模糊说,不但使审计人员担上了“明哲保身、回避矛盾、不敢明确表达审计意见”等等罪名,不准确的评价也会加大审计风险,影响审计权威。

(二)对审计评价指标的作用认识不准确

1.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是指多指标综合,通过权重的分配等手段,最终形成一个整体评价。例如浙江省审计厅2005年研究出了一套县市长经济责任的评价体系,由经济发展、经济管理、经济政策执行及监督和廉洁从政四大类29项指标组成,四大类指标权重分为5,2,2,1,最后按照综合得分结果评为“较差、一般、较好、优良、出色”五档。这么一套指标看似能达到量化标准和评价尺度,规范操作的目的,但其无论从可操作性和实用价值上都有待商榷。

可操作性方面,指标的选择容易存在超越审计机关权限和仅仅关注财务收支管理两个误区,以浙江省审计厅的研究结果为例,其衡量经济发展的19项定量指标,依赖审计职能和手段直接加以核实的仅6项,其余指标均来源于当地统计部门提供的数据,这种做法造成了重复统计部门的工作,数据体现不出来审计查证核实的基础上用事实和数据说话的特点。

从实用性角度来讲,经济责任审计的首要任务是要评价责任人经济行为的合法合规性,不是替纪检部门判断责任人是否廉政,替组织部门判断责任人的工作是较差、较好、优良、出色。即便是作为治理环节从宏观层面对其经济决策程序的合理性、经济政策的执行情况作出的评价,也必须立足于对政策执行情况的客观描述,必须有相关的政策法律依据,相关指标的计算是说明观点的方式,但不能靠算几个指标得出结论。另外由审计部门制定的这么一套综合评价体系其认可度也有待商榷。

2.分类评价指标体系,即根据审计内容不同分大类设置单项指标。但是,县域经济本身的特点就决定了不可能产生一套适合所有县域的评价指标体系,因为各县的经济发展程度不一样,主导产业也不一致。作为经济发达的县,县委书记、县长考虑的是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经济发展质量这样的问题。而经济欠发达的县,县委书记、县长考虑的是如何争取上级资金,保证工资发放,维持政府正常运转;同时国家的经济政策各个时期的关注点也不一样,比如这些年随着环境的不断恶化,有关环境治理的政策落实和投入效果必然成为县域经济审计的关注点。

因此,只有根据所审计的具体对象所在县域的特点,合理确定审计内容,再适当地从相关指标中选取一些可用指标辅助说明,才是得出有效评价的合理途径。

二、加强县委书记、县长经济责任审计的对策

(一)找准审计定位,不做超范围评价

开展县委书记、县长经济责任审计,并不是对县委书记、县长履行职权和应负责任的全面监督。我国对领导干部的管理与监督有其主渠道,那就是组织、纪检、监察、人事等部门,同时人民群众、派、新闻舆论在干部监督中也发挥重要作用。审计监督属于专门的经济监督,是党和政府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明确县委书记、县长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定位,才能理清思路,正确把握审计范围和重点。合理界定县委书记、县长经济责任审计范围和内容,才能有效控制审计风险,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和效率。因此我们建议,在该类审计实施的相关制度中,不要强行要求审计部门对责任的界定,如果存在必须界定责任的事项,至少要在联席会议层面进行。

(二)合理确定审计内容,有效选取评价标准

县委书记、县长经济责任审计内容需要在明确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特点的基础上,结合该类审计的目标进行合理把握。

1.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特点:权威性强;涉及内容全面、信息量大、可延伸领域广、宏观性强;是组织部门从严管理干部的重要举措;为继任干部履职提供参考;为政府决策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2.县委书记、县长经济责任审计需要达到的目标:核实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性,摸清家底;检查财政财务收支的合法性,查处违纪违规行为,规范财政财务管理,促进依法理财;检查政府管理、使用财政性资金以及政府投融资项目的效益性,揭露严重损失浪费行为,挖掘潜力,促进加强财政财务管理,提高财政性资金的使用效益;检查政府重大经济决策的程序和依法管理经济的行为,促进其依法行政,规范经济决策程序,进一步推进政府政务公开工作;检查、核实个人签批的财政性资金以及其他相关的经济行为,促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结合审计工作开展县域经济发展情况的调查研究,有针对性地提出合理化建议和意见,为省委、省政府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宏观决策服务。

3.县委书记、县长经济责任审计内容设计

(1)任期内县政府财政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情况;(2)任期内县政府贯彻上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制定的财税、经济、社会保障政策情况;(3)任期内重大经济决策的程序和执行情况及预期效益;(4)任期内本人遵守财经纪律及廉洁自律情况。

(三)加强审前调查,合理确定审计重点

1.加强审计组之间,审计组与其他审计组、其他监管部门的沟通和配合。

2.通过分别与本级党委、政府和被审计领导干部所在单位有关领导同志,以及本级联席会议有关成员单位沟通交流,了解其对本项审计的建议和关注点。

3.通过审阅地方党委和政府的文件、会议记录和工作报告等资料入手,了解被审计领导干部任职期间应履行的经济责任、重大经济事项的决策制度和程序,以及组织实施情况等。

4.关注网络、报刊等媒体中的有关信息,了解被审计领导干部任期内重大经济事项和当地民生热点。

5.采取问卷调查和座谈会等多种形式,结合上述审前调查的成果,初步分析确定审计重点。

6.领导干部提交个人述职报告,对报告内容做出具体要求。

县域经济发展综述篇6

【关键词】沿海区域;索罗模型;全要素生产率

一、前言

经济增长可分为以劳动和资本投入量增加所引起的外延增长部分(粗放型增长)和由技术进步所引致的内涵增长部分(集约型增长)。在发达国家和区域,技术进步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诸多因素中最为核心的部分。技术进步在江苏沿海区域经济增长中究竟有多大贡献?支撑江苏沿海区域经济高速增长的因素中何种动力占主要地位?本文拟运用索罗的生产函数模型主要从实证的角度测算各种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水平,并在此基础上对十二五期间江苏沿海区域经济发展方向提出建议。

二、江苏沿海区域经济发展态势

江苏沿海经济带分布有连云港、盐城和南通3个地级市及赣榆县、东海县、灌云县、灌南县、响水县、滨海县、射阳县、大丰市、东台市、海安县、如东市、通州市、海门市、启东市等14个县(市)。随着沿海大开发的逐步推进,经济呈现高速增长;从2000年以来江苏沿海区域的发展变动轨迹来看,变化比较明显,2002年为转折点。2002年以前,经济增长较为缓慢,经济总量不足2000亿元。2003年超过2000亿元后,之后的8年时间,经济总量便增长了2倍多,2010年达到6834.59亿元。从增长速度看,而2002年以后,各年的经济增长率都在10%以上(未考虑价格因素,见图1),进入了以快速增长为特征的成长期,2007年实施沿海开发战略后,经济增长在经历金融危机后出现了强烈的反弹。

三、沿海区域经济发展动力因素测算

(一)模型选定

本文使用符合道格拉斯函数形式的索罗模型。索罗生产函数的一般形式为:

令,为基期的科技水平,r为技术进步系数,或称技术进步率。于是有:

对(2)式两边取对数后求导:

令,则(3)式为:

由于Y、L、K的实际数据是离散的,故将(4)式进行离散化,令

于是有:

为资金弹性,为劳动力弹性。在索罗模型中,设规模报酬不变,也即,索罗模型生产函数的Cobb-Douglas形式:

对(6)式取对数后求导,有:

即:(7)式的基本涵义是,产出的增长率=广义技术进步增长率+资本要素投入的增长率+劳动力投入的增长率。

(二)测算过程

以产出Y、资金K和劳动力L的时间序列数Y=[,,……,],K=[,,……,],L=[,,……,]为基础,运用多元最小二乘回归方法估计参数lna,r,和。

表示经济增长速度中技术进步因素所占的比重,它是反映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作用大小的一项综合指标。计算公式为:

=×100%

同时,亦可分别计算资金和劳动投入的增加对经济增长速度的贡献。资金对经济增长速度的贡献()为:

劳动对经济增长速度的贡献()为:

=×100%因此只要估算出值就可以计算出,,等值。

(三)指标的选定

在测算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时,必须对产出量、资本投入和劳动投入等经济指标做统一规定,否则会测算出不同的结果,缺乏可比性。

1.产出量

本次测算按以下口径进行测算,就产出量Y为扣除价格因素影响的国内生产总值GDp。

2.资本投入

资本投入K为全社会固定资产形成总额,资本存量(K)采用1951年Goldsmith开创的永续盘存法计算,基本公式为,其中、和分别为第年的资本存量、投资和资本折旧率。以1978年为基年,采用张军扩的资本产出比来计算资本存量。这里根据邹至庄等人的研究取5%。

3.劳动投入

关于劳动投入(L),过去的研究大多使用劳动力数量。我们觉得,人力资本不仅仅包含劳动者数量还应包含劳动质量。假设劳动投入量以函数表示,表示不同教育水平的劳动投入。仿照舒尔茨的做法,假定各部门人力资本存量等于各种教育水平的劳动力人数与获得该教育程度所需教育投资之乘积,将教育者投资分为不识字、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等5类。以为基本劳动单位,,,,,则整个人力资本投入为。在实际计算时,对于部分

数据缺乏的年份,本文以线性内插法予以填补。

(四)结果及分析

根据上述测算方法,本文运用eview5.0版软件对江苏沿海区域对1990至2009年间经济增长的各要素对经济增长进行测算,得出结果如表1所示。

表1江苏沿海区域1990-2009年tFp贡献率

基于上述得到的检验结果,可以进一步将江苏沿海区域GDp增长当中各种要素贡献的百分比测算出来。具体来说,可以把中国的GDp增长分解为3个部分,即劳动投入(L)的贡献、资本投入(K)的贡献、全要素生产率(tFp)的贡献,分解结果(见表2)。

表2江苏沿海区域1990-2009年分年段tFp贡献率

(1)规模扩大仍为江苏沿海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资本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比率年平均约为77.7%,可以说,江苏沿海区域的经济增长仍为克鲁格曼(1994)所描述的“汗水经济”,江苏沿海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不是由于每投入产出的增加,而是基于投入量上的扩大,如就业劳动力的增加,尤其是物质资本的大规模投入,这些都不可避免的将遵循收益递减规律,如果江苏沿海区域不及时调整经济发展的动力,经济发展将不可避免的会发生经济增长速度的下降。

(2)全要素生产率(tFp)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为正。观察生产率变化趋势,可以看出,它虽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波动变化,但在1990―2009年的整个时期平均值仍为正(1.66%),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平均约为13%。因此说,江苏沿海区域过去20年的经济增长里,既有效率变化,又有技术进步,江苏沿海区域的经济产生了“水平效应”,又产生了“增长效应”。总体上,生产率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为正,因此说,江苏沿海区域在一定时期内可保持持续增长。

总体来看,江苏沿海区域经济增长表现为资本投入式规模扩大化增长,资本积累(K)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超过77%;全要素生产率(tFp)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虽然不大,平均约为9.5%,且作用比较稳定。

四、总结

从上述实证分析的结果来看,尽管30年来江苏沿海区域的经济发展速度很快,综合经济实力也大大增强,但由于诸多原因使得江苏沿海区域经济的增长依然是以粗放型为主,其自主创新能力弱,科技发展水平较低的弊端显露无遗,经济整体质量和宏观经济效益仍然不甚理想。从各种因素对经济增长作用的长期趋势来看,制约江苏沿海区域未来经济持续增长的核心因素将是“技术进步”,因此,如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培育核心关键技术,提升科技发展水平从而实现由“粗放型”经济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最终转变,将是江苏沿海区域“十二五”期间乃至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亟待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施国庆,谢毅,曹林峰.江苏沿海经济带发展动力实证分析[J].科技与经济,2009(5).

[2]谢毅,汪独友,曹林峰.苏北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贡献分析[J].城市问题,2009(5).

[3]李明宇.江苏沿海经济带现状及发展战略思考[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

[4]曲建君.全要素生产率研究综述[J].经济师,2007(1).

[5]王云秀,秦伟广.全要素生产率研究现状综述[J].时代经贸,2008(104).

县域经济发展综述篇7

关键词:重庆市;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经济发展状况

重庆是典型的大城市、大农村,其经济发展仍然处于非均衡发展的历史进程,各区县经济发展水平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随着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一重大战略决策的实施,重庆的发展迎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重庆各区、县只有对当前的经济发展状况有一个客观、全面的了解,才能更好地实现有效的区域整合。

近年来,社会统计分析软件在社会经济统计、工程技术以及教学科研等领域的研究已取得广泛应用。本文以重庆市内40个区县为研究对象,结合重庆市地域特点,综合运用多元统计中的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较大限度地避免人为因素所产生的偏差,对全市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了定量化综合评价。在分析重庆市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特点和原因的基础上,探讨了经济发展的对策和思路,以期对未来经济发展状况的改善起参考作用。

1经济发展状况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国内外学者对城市经济发展状况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不少研究,但由于城市经济系统本身的复杂性,以及城市经济发展状况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尚有待深入,所以目前还没有一种公认的、可靠的评价方法。本文在遵循科学性、全面性、可操作性原则的基础上,参阅相关文献并结合重庆市现状,构建了以下影响城市经济发展状况的8项指标作为评价指标体系:地区生产总值(万元),工业总产值(万元)、公路货运量(万吨)、建设与改造投资(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指数(上年=100)、城乡居民储蓄(万元)、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人)、专业教师数(人)作为分析样本,数据来源——重庆统计年鉴[2006]。所采用的分析软件是SpSS13.0。

2模型方法概述

2.1因子分析

因子分析属于多元分析中处理降维的一种统计方法,它是主成分分析的推广和发展,它也是将错综复杂关系的变量(或样品)综合为数量较少的几个因子,以再现原始变量与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根据不同因子还可以对变量进行分类。

Z因子分析的数学模型。

通常针对变量作因子分析,称为R型因子分析,另一种对样品作因子分析,称为Q型因子分析。R型因子分析写成数学的形式,就是下面的模型:假定随机向量X满足:

X=a•F+ε

其中a是p×m的常数矩阵,称为因子载荷矩阵;F=(F1,…,Fm)是不可观测的向量,F称为X的公共因子;ε称为X的特殊因子,通常理论上要求ε的协方差阵是对角阵,ε中包括了随机误差,且

ⅱ)Cov(F,s)=0即F和ε是不相关的;

ⅲ)D(F)=im即不相关且方差皆为1。

因子分析的目的就是通过模型X=aF+ε以F代替X,由于m2.2聚类分析

聚类分析是统计学中研究“物以类聚”问题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在统计分析的应用领域已经得到了极为广泛的应用。

聚类分析至今,有许多种不同的聚类方法,其中应用得最多、最成熟的方法为系统聚类法,也是本文将采用的方法。其思路为:首先将每个数据对象各视为一类,根据类与类之间的距离或相似程度将最相似的类加以合并,再计算新类与其它类之间的相似程度,并选择最相似的类加以合并,这样每合并一次就减少一类,不断继续这一过程,直到所有数据对象合并为一类为止。

3实证分析

3.1因子分析结果

运用因子分析法,借助SpSS对以上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在处理过程中采取以下步骤:(1)遵循系统性、科学性、可操作性的原则,对所有指标的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消除量纲的影响。由标准化后的数据求协方差矩阵,即原始数据的相关矩阵,判断能否进行因子分析;(2)根据公共因子在变量总方差中所占的累计百分比例,一般为大于85%规则,确定描述数据所需要的公共因子数;(3)公共因子的命名和意义解释。运行结果如下:

在表2中,按照提取原则即特征值大于1,选入3个主成分,其方差累计贡献率达88.08%,即反映了原始信息的88.08%,这三个因子就可以解释原始数据的大部分信息了。我们将这3个主成分作为评价重庆市40个区、县经济发展状况的综合参量。

从表3可以看出,地区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城乡居民储蓄、公路货运量等四个指标与第一主成分的相关系数较高,主要反映了经济总量状况及其环境状况;专任教师数在第二主成分上的载荷较大,即与第二主成分相关程度较高;消费总额指数在第三主成分上的载荷较大,即相关系数较高。因此我们可将主成分命名如下:

第一主成分:产出主成分;

第二主成分:教育主成分;

第三主成分:消费主成分。

把我市40个区、县的经过标准化的数据(X1,X2,…,X8)代入对应的线性模型,可以得到各地区的主成分值,并以各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为权重进行加权汇总,得到综合得分F(其中F=0.0113×F1+0.1412×F2+0.7821×F3)。

3.2聚类分析结果

运用SpSS的系统聚类法,根据各个地区的综合得分值进行分类,共将重庆市40个区、县划分为三类:第一类渝中、九龙坡、江北、双桥、沙坪坝、大渡口、南岸、渝北、万盛、长寿;第二类巴南、北碚、梁平、永川、黔江、大足、铜梁、合川、荣昌、南川、潼南、江津、酉阳、武隆;第三类壁山、万州、巫溪、巫山、忠县、丰都、开县、秀山、綦江、石柱、涪陵、奉节、彭水、云阳、垫江、城口。

4结论和对策

通过上述分析,不难看出:

(1)重庆市40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第一类区县大部分分布在都市发达经济圈,第二、三类区县几乎均处于渝西经济走廊与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

(2)渝中区综合经济实力得分远远高于其他9个,这说明渝中区已成为整个重庆经济的发展极。其中江北、沙坪坝、九龙坡、南岸、渝北五区在地理位置上和渝中区相临,受经济辐射作用应影响,经济综合实力较强;巴南区、北碚区虽然位于都市发达经济圈,有着特殊的区位优势,但是由于受周边江北、沙坪坝等五区的经济回波效应影响,抵消了经济的辐射作用,所以综合实力得分较第一类地区低;壁山、万州等l6个区县大多为边远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由于这些地区的交通不发达,这些地区的专业优秀人才大多流向一、二类地区,因此使得这些地区与第一、二类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有扩大的趋势。

(3)基于较大地区间经济发展的差距,重庆市要对以往三大经济圈的发展战略加以完善、发展和提升,切实贯彻并实施“一圈两翼”的新战略。努力增强一小时经济圈的带动辐射能力,加快以交通和水利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区域发展潜力。积极发展特色产业,加快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逐步缩小市域的城乡差距和区域差距,形成大城市带大农村的整体推进格局。

参考文献

[1]陈道平,刘伟.基于微小型汽车市场的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消费者特性分析[J].消费经济,2005,(6).

县域经济发展综述篇8

关键词:县域经济;增长能力;因子分析;系统聚类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5919(2012)01-0056-04

县域经济是中观性区域经济的范畴。安徽的县域经济增长能力一直较弱,2010年和2011年两次全国百强县的评比中,安徽只有肥西县入围。县域经济增长水平不高,地区差异性大已成为影响安徽全省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短板。分析安徽县域经济增长能力,依据经济增长能力合理划分全省62个县(市)(以2011年8月调整后的安徽行政区划为依据,将原地级巢湖市变为县级巢湖市)所属类别,找出县域经济增长中存在的异同以及可供借鉴之处,为科学制定“十二五”时期县域经济发展对策提供理论支持。

1 指标体系的建立及说明

1.1 指标体系的建立

建立指标体系是科学分析问题,认清事物现状,研究发展规律的前提。按照可比性、层次性、相关性、代表性的原则,选取2010年安徽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建立以县域经济增长能力为一级指标,以财政能力、经济增长、人民生活、产业结构、城镇化水平为二级指标,以财政收入、非农人口比重等为三级指标的评价体系。

1.2 指标的说明

如表1所示:财政收入(X1),描述各县市的财政攫取能力;财政支出(X2),描述各县市支付和偿债能力;生产总值(X3),描述各县市整体的经济实力;农林牧副业总产值(X4),描述各县市第一产业的生产能力和水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X5),意在说明各县市的第二产业生产能力和水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X6),用以说明各县市第三产业生产能力和水平;

职工平均工资(X2)和农民人均纯收入(X8)分别用以近似描述各县市人民的生活水平;

第一产业产值(X9)、第二产业产值(X10)、第三产业产值(X11)分别用以说明各县市三产的产能和产业结构状况;

非农人口比重(X12):各县市非农人口占该县市总人口的比重,近似说明各县市的城镇化水平。

2 分析的方法及原理

因子分析是一种数据简化的技术,通过研究众多变量之间的内部依赖关系,分析变量间相关系数矩阵,利用少数几个独立的非观测变量翻译数据的基本结构,这些不可观测的潜在变量可以反映数据的绝大部分重要信息,称为因子。在尽可能不损失信息的情况下,既减少了变量的个数,又同样能体现变量之间的内在联系。

系统聚类又称为分层聚类,是依照相近程度最高的两类进行合并组成一个新类,并不断重复此过程,直到所有的个体都归为一类。具体来说就是,根据多个观测指标,找出能够度量这些指标间相似陛的统计量,以这些统计量为划分类型的依据,把相似程度较大的聚为一类,把另外一些相似度小的聚为另一类,重复此过程直到把所有指标聚为一类。

3 数据处理及分析

借助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后,分别进行因子分析,得到的结果如下:Kmo统计变量用于比较变量间简单相关和偏相关系数。Kmo的取值范围在0~1之间,越接近1,越适合做因子分析。由表2可以看出,Km0=0.726合适做因子分析。

由表3可以看出,只有前两个因子的特征值大于1,并且它们之和占总特征值的82.53%,因此提取前两个因子作为主因子。

表4是通过Kaiser标准化的正交旋转法旋转后得到的因子载荷值,各个因子有了比较明确的经济意义。每个因子只有少数几个指标的因子载荷较大,可以根据表4进行分类。第一个因子与“农林牧副渔总产值”、“第一产业产值”、“财政支出”、“第三产业产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生产总值”的指标相关性最强,因此可以将第一个因子视为衡量县(市)第一、第三产业产值增加对县域经济增长、财政支付能力增强的贡献因子,即“经济增长因子”。第二因子与“职工平均工资”、“财政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第二产业产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非农人口比重”指标最为相关,因此可以将第二个因子视为衡量各县(市)人民生活水平、城镇化水平、财政收入能力的因子,可以称为“社会进步因子”。

将各县市的主成分值以累积方差贡献率为权重进行加权汇总,得到综合得分如表5所示:

为了从总体上把握安徽省62个县(市)经济增长的特征,需要通过系统聚类分析的方法对其进行合理归类,找出其中的异同。借助minitab软件,得到图1的树状图。

结合表5和图1,依据县域经济增长能力的强弱,可以将安徽县域经济分为:经济发达县(市)、经济较发达县(市)和经济欠发达县(市)三类。肥西县、无为县、肥东县属于经济发达县;当涂县、巢湖市、宁国市、凤台县、长丰县、天长市、桐城市、繁昌县、芜湖县、广德县、南陵县、怀宁县、铜陵县为县域经济较发达县(市);祁门县、岳西县、旌德县、黟县和石台县等剩余的46个县的县域经济增长能力较弱,为经济欠发达县(市)。县域经济增长能力最强的五个县市分别是肥西县、无为县、肥东县、当涂县和县级巢湖市;这与2009年安徽各县(市)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较为吻合。

肥西县和肥东县依靠邻近省会合肥交通便捷、讯息通畅、人力资源、资金充足,科技支撑能力强,科技成果较易转化,投资环境较好,人口密度较大,市场广阔,发展后劲十足的优势,为两县经济持续增长提供强劲动力。

无为县近年乡镇经济发展迅速,乡镇企业发展特色鲜明,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强,部分乡镇靠近长江,外向型企业较多,产品的附加值高,加之近些年投资环境不断优化,经济增长明显加快。

当涂县毗邻长江,水路运输的便捷和低成本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同时又靠近南京,地理优势明显,企业在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便利地获得大城市的信息、科技和人才资源,生产的产品也能够便利地分销出去,这些都为企业的聚集和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有力地促进了该县经济的快速增长。

县级巢湖市依靠毗邻巢湖的优势,水路运输较发达,较大地降低了企业的运输成本,又是合肥经济圈的成员,受合肥的辐射带动力强,与合肥的经济互动较强,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县级巢湖市经济的持续增长。2011年8月新的行政区划的调整,将县级巢湖市融入合肥,这将为县级巢湖市经济结构的调整,产业布局的优化,发展思路的创新,

社会管理的进步注入新的更强的活力。以当涂县和县级巢湖市为代表的经济较发达县经济增长动力较足,发展方向明确,有望在“十二五”期间提速发展,进入全国百强县行列。

祁门县、岳西县等排名靠后的县,有许多共同点,交通闭塞,周边地区缺少发展极的集聚和带动,科技、信息、人力资源等投入不足,特色产业、支柱产业缺乏或者不明显等,这些都严重阻碍了县域经济的增长。

通过以上数据处理的结果,综合分析可以看出,皖北的县域经济增长普遍缓慢,江淮之间和皖南的县域经济增长势头良好;近城、近水、近路的县(市)经济增速普遍要快于偏远地区的。全省县域经济增长能力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性和不平衡性,这势必会影响安徽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和综合竞争力的提高。

4 促进安徽县域经济增长的建议

4.1 适时适度扩大基层政府权力,为促进安徽县城经济增长提供权力保障

作为促进县域经济增长的领导主体,县乡两级基层政府因其独特的地缘和业缘优势,对各自管辖区域的经济增长现状有着更为深刻的体会和认识,适时适度扩大县乡两级基层政府权力显得很有必要。通过扩大事权,有助于提高县乡基层政府发展经济、管理社会事务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通过扩大的财权,使得县级部门有能力改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减少的行政层级,缩短了决策点与信息源的距离,降低管理成本,提高行政效率;扩权后,区域中心的改变促使各种要素合理流动,促进县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使城乡经济关系的调整,利于城乡协调发展。应该以重构基层政府的公共管理体制为基本目标,以重构基层政府的公共领导体制为核心目标进行现有的公共行政体制,在权力下放的过程中要注意循序渐进,建立和完善市县协调机制和监督制约机制,切实为促进安徽县域经济的增长提供有力的权力保障。

4.2 着力改善县域经济增长环境,为促进安徽县域经济增长营造良好氛围

政府是营造环境的主体,只有营造开明开放、求是创新的发展环境才能消除目前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各种要素外流而面临的严重威胁,同时吸引外源动力持续不断的流入,产生促进县域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相关县市应该紧紧抓住国家中部崛起战略实施、沿海产业梯度转移、皖江示范区建设以及省内合肥经济圈建设、皖北建设的机遇,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充分发挥县级财政杠杆作用,加快投融资平台建设,拓宽融资渠道,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县域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经济环境;依据本县市人口、资源、环境可承载能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努力发展具有本地特色的主导产业,形成产业链和产业集群,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以创建服务型政府为目标,努力营造行政提速、审批流畅、办事高效和公开透明的政务环境。

4.3 加强县域基础设施建设,为促进安徽县域经济增长提供物质保证

以完善乡镇道路、交通、供电、供水、供气、通信等基础设施和完善教育、文化、贸易、餐饮、娱乐、休闲、生态等服务设施为主要内容加强县域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城乡公共产品供给的均等化,充分利用城乡资源优势互补的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农村城镇经济的聚集效应和城市经济的扩散效应,增强中心城镇功能,发挥城镇带动效应,主动融入中心城市,借势扩张县域实力,在实现城乡一体化进程中促进县域经济增长。

县域经济发展综述篇9

关键词:县教育局;县域经济;政策措施

一、加强宣传,增强优化意识

县教育局利用多种宣传阵地,充分宣传县委县政府关于创新经济发展环境的目标任务、政策措施和惠民效果,把教育系统广大职工的思想统一到县委县政府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部署上来,充分调动他们创新经济发展环境的积极性,为该县发展献计献策、尽心尽力。另外还开展专题学习活动,组织干部职工特别是执法人员认真学习相关业务知识,利用机关干部政治学习、机关板报和孝昌教育信息网等,宣传县委、县政府经济发展环境建设的文件精神、重要活动及工作动态,宣传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有关规定和典型,引导全系统关注环境、维护环境、优化环境,进一步形成“尊商、安商、护商、富商”的浓厚氛围。

二、健全机制,规范优化渠道

县教育局严格按照县政府“两集中、两到位”的要求,归并有关职能,成立行政服务科,由机关办公室增挂行政服务科牌子,下达授权书,将行政审批职能归并到行政服务科行使,授予行政服务科长承办本单位窗口即时办理事项的审批权、承诺办理事项的协调指挥权,代表本单位组织联合审批,以及参与其他单位组织的联合审批,并签署联合审批事项会签意见等权限。县教育局行政服务科主要履行监督检查、执法管理、现场踏勘、协调指导和延伸服务等职能,积极配合行政服务科做好行政审批工作,形成“审管分离、公开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审批、监督运行新机制。县教育局履行的大学生办理生源地贷款等行政审批事项全部进入该县行政服务中心,在网上受理、办结。依照有关文件规定需要收费的项目,一律在收费窗口缴费,且缴费标准取下限执行。

三、服务企业,拓展优化领域

以为企业培养输送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优化人才服务。围绕本县域四大支柱产业和三大产品集群对人才的需求,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全县域技能型人才库,为学校和社会提供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依托已组建成立的职教集团,大力开展“订单”培养,及时为企业提供亟需的技能型实用人才;充分利用本县域优质教育资源和就业县域场,广泛开展东西部之间、城乡之间职业院校的联合招生和合作办学;放宽年龄限制,为更多的高考落榜生、下岗职工提供技能培训。

以规范办学行为为目标,优化学生服务。认真实施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在落实对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学生“一免一补”政策的基础上,加大对高中段贫困学生的救助力度,扩大资助面,提高资助标准,确保本县域没有一个孩子因家庭贫困而失学;严格执行“一证、一卡、两公开、四统一”的收费管理制度和收费公示制度,坚决纠正和严肃查处违规收费的行为;以创建安全文明校园为总抓手,进一步加强学校安全管理,保证广大师生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

四、加强校企合作,协调校企人员之间的合作关系

强化校企人员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至关重要。即高校应置于社会中广泛搜寻符合自身需求的企业,在与企业合作过程中应尽可能立于企业角度思考问题,在人才与培养方案制定环节应邀请企业参与,多听取企业的意见。同时,高校在开展各项活动时既要考虑到自身目标的实现,又要尽可能为企业创造更多的效益,力求营造双赢的良好局面,如此才能够与企业构建起“血缘关系”,真正意义上实行校企合办专业,这样既能够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提供更多的机会,又有助于开发、创新新产品。

另外,高校还可聘请企业界资深人员就任于高校行政领导岗位,由其与高校相关人员共同完成教育管理决策工作。与高校参与教育管理决策的人员相比,企业界资深人员更了解行业的发展趋势及社会需求,所以邀请这些人员参与专业课教学计划、教学提纲等相关教学管理决策工作,由此所培训的学生更符合行业发展趋势与社会需求。

同时,应打破传统“重理论,轻实践”的滞后教育理念,科学合理安排理论学习时间与实践时间,切实将学生所学习到的理论落实到实处,转化为操作技能。除此之外,高校还需培养学生职业意识,规范学生职业行为,确保学生步入岗位前就应熟练掌握就业岗位的相关状况,以此才能够使学生在岗位上得心应手。实践表明,校企合办专业模式的实现,既解决了学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困境,又能够满足企业发展需求,间接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谭宇陈攀:我国县域经济发展文献述评[J].经济论坛.2009(01).

[2]梁兴辉王丽欣: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研究综述[J].经济纵横.2009(02).

[3]段培君: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理论的系统框架[J].中国软科学.2003(06).

[4]范祚军宋清华:县域经济发展的理论综述[J].武汉金融.2006(07).

县域经济发展综述篇10

中图分类号:G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743(2004)03-0150-02

县域特色经济是指以县的行政区划为单位,以县域经济资源特色为基础而逐步发育壮大起来的,具有与别的县域经济不同特点的经济发展类型。县级是我国功能相对完备的国民经济基本单元,自古以来就是国家行政管理的基础层次。县域经济的农业资源特色十分突出,而作为反映与揭示各类地情内容文献资料集合的地情资料与发展县域特色经济有着天然的联系,地情资料的开发利用是发展县域特色经济的重要途径。

一、地情资料的开发利用是发展县域特色经济的基础性工作

地情资料属地方文献信息类型,它主要包括志书、年鉴等,包含的内容非常广泛。从纵的方面看,从古到今,上下几千年,具有鲜明的历史性和连续性特点;从横的方面看,既包括反映地域内的地理、气候、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自然状况的内容,又包括反映地域内的人口、民族、行政区划、政策体制、生产力水平、社会文化等社会状况的内容,具有明显的地方性和广泛性的特点。地情资料的内容及其特点不仅是县域特色经济发展的重要历史依据,而且是进一步发展县域特色经济的重要现实基础。

1、立足县域自然资源优势发展特色经济 我国大部分人口生活在县域范围,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总量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不同的县域,它们的土壤、气候千差万别,即使在一个县内,各乡镇的自然条件还会有所差别,在发展县域经济,引导县域产业结构调整时,千万别搞"一刀切"、"一窝蜂",一定要因地制宜,根据各县的自然资源条件,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宜渔则渔,宜菜则菜,发挥当地优势,大力发展特色经济。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揭示的就是这个道理。我们怀化市就是根据各县区的自然资源特点确定了南林、北果、中药材的县域农业特色发展方向,现已初见成效。为了找准县域经济的特色,毫无疑问要先找到县域资源的比较优势。地情资料中的志书就详细地记载着诸如县域位置、气候、温差、降水量、日照、无霜期、地势、地貌、土壤等。实践证明,一县域的自然资源特色与该县的经济发展特征和方向具有相对一致性。县域内人们从事经济活动依据自然资源特点确定自身所处的经济区,并依据经济区划特点确定县域经济特色,这是经济规律的客观要求,来不得半点含糊。过去我们曾违反经济区划原则,盲目搞围湖造田,毁林开荒种地,结果得不偿失,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破坏,后来不得不退田还湖,退耕还林,还自然资源以本来面目。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充分利用地情资料,认清和落实经济区划,是我们科学安排经济生产,发展县域特色经济的基础。

2、整合县域综合资源,发挥优势,发展特色经济 地情资料记载的文献信息十分丰富,不仅包括与经济发展有直接联系的自然资源和经济资源,同时还包括间接影响特色经济发展的社会文化资源和历史资源。县域特色经济的发展应以现实的自然资源为根本,整合社会文化资源和历史资源,做大做强特色经济,赋予县域特色经济更丰富的内涵。地情资料中关于历史人物、民族习俗、科技文化发展水平对于特色经济的品牌创立、市场开发、民族特色的表现等都有着如虎添翼的作用。也就是说,影响特色经济发展的资源特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县域特色经济是地情资料中包含的狭义资源特色和广义资源特色相对一致的经济表现。各县在发展县域特色经济时必须要认真考虑这个一致性,即依据自身的全部资源特色判断县域特色经济区是文化经济产业区、民族经济、科技经济产业区,还是文化旅游产业区、民风民俗旅游区、科技农业旅游区等。这个同样来不得半点疏忽。过去我们在发展县域经济的过程中曾存在着不顾广义特色资源优势,片面地依据狭义的经济资源特色发展特色经济的现象,使县域特色经济缺乏应有的文化、民族、科技等内涵,结果是特色经济不够"特",也"特"不起来。历史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充分利用地情资料,在认清县域经济现实经济资源特色的同时,还要认清县域经济历史的社会文化资源特色,把二者很好地整合起来,以丰富县域特色经济的内涵,让特色更"特"。

二、大力开发和利用地情资料,为发展县域特色经济服务

如上所述,开发和利用地方文献信息资源对于发展县域特色经济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作用。而充分开发和利用地方文献信息资源,是地方党校文献信息研究工作不可缺少的一环,也是地方党校文献信息资源重要的组成部分。开发利用地方文献信息资源,一方面为党校的教学科研服务,增强教学科研的现实针对性;另一方面为当地党委、政府发展县域特色经济服务。但是,目前有些地方党校对开发利用文献信息资源的认识不足,这项工作基本上没有开展起来;有些地方党校虽然也在收集、整理地方文献信息资料,但仅仅是为收集而收集,整理而整理,忽视了对地方文献信息的开发利用。鉴于此,在开发利用地方文献信息资源的工作中,必须注意研究和解决几个问题。

1、从服务县域特色经济发展的高度开发利用地方文献信息资源 地方党校对文献信息的开发利用不能只注重与马列主义基本原理课程以及与党的方针政策有关的文献资料的采购、收集和管理,也要重视地情文献的采购、收集和管理。要充分认识地方文献信息资料在发展县域特色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和现实意义,用大资源、大产业、大开发、大服务的观念搞好资政服务。在充分利用地方文献信息资料的同时,不断发掘新的地方文献资料,研究和整理出地方文献信息中有关经济资源记载的特别内容,为发展特色经济服务,这是由地方党校的性质、地位和作用决定的。

2、围绕发展县域特色经济专门收集地方文献信息资料 首先,在收集地方文献信息资料时,要坚持持久性、连续性原则。收集是利用的前提,利用是收集的归宿,收集是手段,利用是目的,资料只有收集得完整、准确,才能更好地开发利用。比如地方文献信息中有关社会经济发展的

统计数据,一定要连续收集,以便对比鉴别。要做到这一点,只有专人专门从事地方文献信息资料的收集,坚持资料收集的连续性和持久性,才能保证资料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以达到充分利用的目的;其次,在收集的内容上,坚持点面结合,突出服务县域特色经济这个重点。如各县的统计局、经贸、国土、农业、气象、政研室、经调室等部门有相当丰富的地情文献信息,要与这些部门建立经常联系,通过相互交流情报信息,拓宽信息面。只有这样,地情文献信息资料的收集才比较全面。但也要注意突出重点,保证质量。必须根据发展县域特色经济的要求,尽可能地把有关经济资源分布,社会文化资源的积淀,现有经济发展情况等有实用价值的信息收集起来。如在收集某县地情文献资料时,尽量收集有关该县的各方面情况,重点收集经济资源、人文资源以及近年来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等对确认县域经济特色有直接影响的资料;第三,在收集的程序上,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收集地方文献信息资料工作原则上不能停下来,但也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有急有缓。凡是对确认县域经济特色有重大帮助的有关文献资料先收集,相应地有关进一步发展县域特色经济的地方文献信息资料可以后收集。3、按照发展县域特色经济的要求研究、加工地方文献信息资料 如果图书情报工作仅仅停留在收集和积累阶段,这样的资料是"死"资料;只有对收集和积累起来的资料,进行适当的整理、研究和加工,并很好地利用起来,才能使"死"资料变为"活"资料。⑴.分类集中管理。设立专门的地方文献藏书室,把以往分散的地方文献信息资料集中起来管理。⑵.编写地方文献目录,方便读者检索。⑶.把报刊中有关地方文献的资料制成题录索引,要把文章题目、刊目、日期、关键词等著录清楚,方便查阅原文。⑷.地方文献目录和题录索引用卡片编制,将这些卡片按不同内容分类放入卡片柜,或输入电脑存贮。⑸.将收集到的地方文献资料加工编辑成文摘、综述、述评、专题索引等二三次文献信息,编制加工力求做到资料面广,内容集中,观点全面,最后把筛选加工的信息及时提供给决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