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课题方向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52:55

计算机课题方向篇1

摘要:本文介绍了天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在修订2007级培养方案时遇到的一些问题和采取的解决方案,给出了“离散数学”和“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的具体调整办法。

关键词:专业规范;培养方案;离散数学;计算机组成原理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1引言

在天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2005级之前的本科生培养方案中,一直没有设置专业方向。从2005级培养方案开始设置专业方向,包括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工程、计算机网络与安全、可视计算与多媒体等方向。在修订2007级培养方案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提出参照教育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专业规范设置专业方向,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中的专业方向调整为计算机科学、计算机工程、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等三个专业方向;软件工程方向放在软件学院的软件工程专业。计算机科学、计算机工程、计算机与信息技术三个专业方向的学生统一按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招生,培养方案按照专业方向分模块设置,学生在不同模块中自行选择。

尽管2005级培养方案和2007级培养方案都是分方向培养方案,但是在修订2007级培养方案时还是遇到了一些很难处理的问题。其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2005级培养方案中各个专业方向有相同的公共基础课和学科基础课,不同专业方向之间的差别主要体现在学科基础选修课上;而2007级培养方案中除了公共基础课完全一样外,由于各个专业方向对知识领域的要求各不相同,所以学科基础课在原来的课程框架下很难达成一致,加上有培养方案总学时的限制,使得问题更加突出。

2不同专业方向对知识领域的不同要求

为了便于比较计算机科学、计算机工程和信息技术三个专业方向对知识领域的不同要求,将专业规范中三个专业方向的知识领域要求集中在表1中。为了便于分析,将知识领域中相同或相近的知识领域进行归并,划分出11类知识领域。表1列出了专业规范中计算机科学、计算机工程和信息技术三个专业方向的知识领域和最小核心学时数。

从表1中可以看出,三个专业方向在知识领域的覆盖上差别不是很大,但是三个专业方向在对不同知识领域的要求方面差别比较明显。特别是表现在数学、电路与电子技术、程序设计基础、计算机体系结构和组织等学科基础知识方面的差别很大。三个专业方向在知识领域上显示出的这些差别,体现出了三个专业方向的不同侧重和不同要求。但是,这些差别,特别是表现在学科基础知识方面的差别,为制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分方向的专业培养方案带来了一定的问题和困难。

3不同专业方向对学科基础的不同要求

不同专业方向对学科基础的要求表现在很多方面,这里仅就离散结构和计算机系统结构与组织这两个知识领域的不同要求进行分析。

(1)“离散数学”课程

计算机科学方向给出的“离散结构”(CS-DS)为最少72学时;计算机工程方向给出的“离散结构”(Ce-DSC)为最少43学时;而信息技术方向没有给出相应的课程,只是在信息技术基础(it-itF)课程中有不超过3学时的离散结构相关内容。表2摘录了专业规范中三个专业方向在离散结构方面的要求。从表2中可以看出,在计算机科学方向和计算机工程方向除了“图和树”这一部分内容的学时要求一样外,其他内容的学时要求都不一样。

(2)计算机体系结构与组织

计算机科学方向给出的计算机体系结构与组织(CS-aR)为最少82学时;计算机工程方向给出的计算机体系结构和组织(Ce-Cao)为最少63学时;而信息技术方向没有给出相应的课程,只是在平台技术(it-pt)中包含了最少3学时的计算机组织和结构(pt.ao),以及选修的硬件(pt.har)内容。表3摘录了专业规范中三个专业方向在计算机体系结构与组织以及数字逻辑方面的要求。

表面上看,好像计算机科学方向对计算机体系结构与组织知识领域的要求比计算机工程方向的要求还要高,但是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在计算机科学方向的计算机体系结构与组织(CS-aR)知识领域中包含16学时的数字逻辑与数字系统(aR1)知识单元,而计算机工程方向的计算机体系结构和组织(Ce-Cao)知识领域中并不包含数字逻辑与数字系统的内容,而是把数字逻辑单独作为一个知识领域看待,在计算机工程方向中数字逻辑(Ce-DiG)为最少57学时的知识领域。

如果计算机科学方向和计算机工程方向都考虑数字逻辑内容的话,那么计算机工程方向的数字逻辑(57学时)加上计算机体系结构和组织(63学时)就是最少120学时,远远大于计算机科学方向的最少82学时;如果计算机科学方向和计算机工程方向都不考虑数字逻辑内容的话,计算机科学方向的计算机系体结构与组织(82学时)减去数字逻辑与数字系统(aR1,16学时)就是最少66学时,与计算机工程方向的最少63学时基本相等。

4制定分专业培养方案时提出的解决方案

通过前文的分析,三个专业方向之间的差别已经很清楚了。在培养方案制定过程中,如何在体现专业方向之间差别的同时,还能有一个比较合理的课程体系的支撑就是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1)信息技术专业方向知识领域要求的调整

在研究专业规范中的信息技术专业方向知识领域时,明显感觉到如果完全按照专业规范的要求,很难把信息技术专业方向与计算机科学专业方向和计算机工程专业方向统一到一个专业培养方案下。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信息技术专业方向在很多被认为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非常基础的知识单元的要求方面明显少于计算机科学和计算机工程专业方向。同时也发现信息技术专业方向知识领域的最小学时数只有290学时,远远少于计算机科学专业方向(560学时)和计算机工程专业方向(551学时)的最少学时数要求,估计是为安排特定应用领域相关内容留出的空间。

我们有这样一个认识,即信息技术专业方向无论如何都应该具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核心基础知识。基于这样的认识,对信息技术专业方向知识领域的要求提出了如下调整原则:在核心的知识领域,取计算机科学和计算机工程两个专业方向中相同知识领域要求低的作为信息技术专业方向的知识领域要求,实际上是在计算机科学与计算机工程两个专业方向之间取了一个折中。对信息技术专业方向知识领域进行这样的调整,加强了信息技术专业的核心基础知识,同时不会带来明显的问题。

(2)离散数学课程的改变

在天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以往设置的离散数学课程是按照课程内容的先后顺序划分为离散数学i和离散数学ii,共计80学时。从表2可以看出,计算机科学和计算机工程两个专业方向在离散结构知识领域中知识单元的覆盖面基本相同,只是对不同知识单元的程度要求和学时要求上有所差异;信息技术专业方向对离散结构要求很少,按照前文提出的调整原则,基本上可以靠拢到计算机工程专业方向的要求上。

基于这样的认识,为了在课程体系上能够尽可能满足各个专业方向各自的要求,将离散数学课程从原来的按内容的先后顺序划分课程的方法,改变为按内容难易程度的分层次划分课程的方法,即开设一门离散数学导论(48学时)和一门离散数学(64学时)。离散数学导论为各专业方向必修课,能够满足计算机工程方向和信息技术方向对离散结构知识领域中知识单元的要求;离散数学为计算机科学方向限选课,离散数学课程在离散数学导论课程基础上对一些知识单元做更深入的介绍,从而达到计算机科学方向对离散结构知识领域中知识单元的要求。

离散数学课程的这种改变面临着两个主要问题,一是没有现成的、适合于离散数学课程的教材,因此缺少合适的教材是离散数学课程的一个问题;二是离散数学为了课程内容的连贯性,不得不花一些时间重复离散数学导论课程中已经讲过的部分内容,从而导致离散数学总学时增加的问题。

(3)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的改变

在天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计算机体系结构与组织知识领域的内容一直都由两门独立的课程支撑,即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88学时)和计算机体系结构课程(24学时)。但是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需要有数字逻辑课程(64学时)作为基础。根据对专业规范中计算机科学方向和计算机工程方向各自对计算机体系结构与组织知识领域要求的分析和理解,并且把信息技术专业方向对计算机体系结构与组织知识领域的要求靠拢到计算机科学专业方向的要求上,提出了一种兼容各个专业方向的课程调整方案。

课程的调整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内容中增加一些数字逻辑与数字系统的内容,大致可以覆盖CS-aR.aR1的主要内容,使得计算机组成原理成为一门不依赖于数字逻辑课程的独立课程;二是将原来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中涉及到的有些体系结构的内容适当简化,比较深入的内容留给计算机体系结构课程讲述。经过这样的增删调整后,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的总学时基本保持不变。

课程体系的调整主要体现为计算机组成原理(88学时)作为各专业方向必修课;数字逻辑课程(64学时)和计算机体系结构课程(40学时)仅作为计算机工程专业方向必修课,总学时从原来的176学时增加到192学时。

对课程和课程体系进行这样的调整后,主要面临着两个问题,一是由于数字逻辑课程和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在数字逻辑知识单元存在着一部分重复内容,使得计算机工程专业方向的学生在数字逻辑课程和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中会重复学习数字逻辑知识单元中的部分内容;二是由于计算机组成原理中的一些与体系结构相关的内容被简化,同时计算机体系结构课程又仅作为计算机工程专业方向的限选课,使得计算机科学方向在计算机体系结构与组织知识领域的要求有所降低。

5总结

在学习和研究教育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专业规范和CC2005基础上,结合天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定位和多年的教学积累,提出和制定了天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生2007级分专业方向的培养方案。本文介绍的信息技术专业方向知识领域要求的调整、离散数学课程的改变和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的改变等只是我们在制定分专业培养方案过程中遇到的很多问题的一部分,也是我们研究讨论比较多、认识比较深的几个问题。由于2007级分专业培养方案刚刚开始执行,具体效果和存在的问题都还有待实践的检验。

感谢教育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蒋宗礼教授在我们研讨和制定培养方案过程中两次到天津对专业规范进行的讲解和指导。

计算机课题方向篇2

关键词:大学计算机基础;计算思维;教学

1背景

随着科学技术地进步和计算机技术的深入发展,在以大数据为主的背景下,以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为目标的教学要求,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在的社会需求。取而代之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模式,让学生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由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转变到思维方式培养,这给高校计算机教学提出了一个更高的目标和要求。计算思维是运用计算机科学的基础概念进行问题求解、系统设计以及人类行为理解等涵盖计算机科学广度的一系列思维活动。思维教育是一种思维模式的培养和训练,采用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方式显然是行不通的,要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更加注重能力的培养和思维的训练,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思维习惯。因此,为更好地步入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快车道,为人才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有必要深入探讨一下以计算思维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理念、课程内容设置、教学方法、考核评价方法和实验室建设等方面的问题。

2以计算思维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理念

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不再是仅仅的传授知识和培养应用能力,而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应该是集基本知识、能力培养和思维训练于一体的大学通识教育课程。从这点出发,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理念应当立足于培养学员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计算思维的本质是抽象和自动化,一个重要的体现是利用计算机解决计算问题,即如何将实际问题通过分析、抽象和构造,最终转化为可利用计算机自动执行解决的过程。因此,将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理念设定为:立足于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需要,结合学生岗位专业的特点,以计算思维能力培养为导向,以培养计算机素养为目标,按照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的教学思路,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利用计算思维解决问题,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将来岗位任职打下坚实的基础。

3以计算思维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内容的设置

3.1课程定位

融合培养模式下,课程内容既要体现通识教育的需要,又要结合学科专业的特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在原有知识内容的基础上,通过重新组织和与安排,形成层次递进、有所侧重的内容组织形式。首先使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对人们工作、生活和学习方式所带来的变化。了解信息技术与自然科学、工程技术、人文社科等相互渗透、交叉融合;其次使学生理解和掌握计算科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掌握利用计算工具解决专业领域问题的思路和做法:最后要求学生掌握计算思维能力解决专业领域问题的思路和做法【3】。因此,教学内容不仅紧紧围绕计算机基础知识展开,更要突出计算思维训练的内容,体现计算机学科培养的本质——计算思维与能力。

3.2课程内容组织与安排

以计算思维为导向的课程内容应突出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总的来说主要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和计算思维两大部分,其特点是知识体系覆盖面广,内部包含的知识点多。因此,要在有限的学时内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需要将课程的教学内容重新进行组织和调整。(1)教学内容突出主线。教学内容的组织以计算思维作为主线,重新组织知识内容,突出与计算思维训练相关的知识点。以计算思维为导向的课程内容应包括:python语言,可以实现计算机问题求解自动化的工具;信息编码和数据表示,最基本的问题对象的组成,也是问题求解的基础;计算机工作原理,是计算机问题求解的关键,要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首先要懂计算机,知道计算机组成,及计算机工作的原理;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和多媒体技术,既是计算机应用的部分,也是计算机问题求解的对象。(2)融合专业实例。在教学中适当地引用跨学科、跨专业内容,也是培训和训练计算思维的一种措施。在课程教学内容中加入涉及专业领域的实例内容,让学生切实体会如何用计算机解决专业中的实际问题,在学习用计算思维解决专业领域问题的方法过程中,体会计算思维、培养计算思维、训练计算思维。(3)扩展课程资源。为了达到培养计算思维的目的,教学内容可以不停留在计算机学科本身,可以跨专业、跨学科,那么学生获取学习资源的渠道也应该不再是仅限于书本、教材,而应该面向于更广的范围,比如已有的优秀网络课程、微课、慕课等开放的多媒体资源,作为课堂学习的拓展,满足不同学员个性化自学需要,同时为教员开展信息化教学提供资源。

4以计算思维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方法

首先,把计算思维作为教学的主线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让学员明确每一部分课程内容具体的计算思维体现在什么方面,让学员切身体会到计算的魅力,养成计算思维的习惯。具体做法可以是以通过计算思维引入课堂内容,结合计算思维讲解知识点、总结过程中突出计算的应用等。其次,突出学员的主体性,以学员为本,关注学员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4.1以计算思维为核心的问题式教学模式

(1)提出问题,设计教学实例。在问题式教学模式中,教师将教学内容以问题的形式呈现给学生。教师以培养计算思维为出发点设计教学实例问题,以问题为核心来组织开展教学活动,学生以问题为牵引,通过自主学习、分析和解决问题来获得知识、锻炼技能和培养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2)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学生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主体,教师则是负责设计问题、构建问题情境、组织问题分析和引导问题解决。首先,教师将解决问题涉及的知识内容等相关辅助信息布置在课前预习当中,并对问题的重点和难点提示给学生,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计算思维的相关概念和方法,让学生体会到整个过程是在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单纯的解决一个问题。在学生运用计算思维解决问题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教师给予指导和帮助,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提升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3)拓展问题,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在问题设计环节,教师可以有倾向性的将问题向其他学科或者专业领域倾斜,直接让学生学习如何应用计算思维解决实际问题。和其他学科或专业领域融合的问题设计,已经超出了计算机课程的基础性教育内容,是在原有内容上的拓展,而在此类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学员不仅可以使自身应用计算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也会大大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水平。

4.2以自主学习为主体的开放式学习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后面对的主要问题是教学内容覆盖面大,知识点多,而教学学时又进行了压缩,按照以前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展开教学,显然是不可行的,也无法实现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目标。在当今网络课程、慕课、微课等信息化教学资源非常丰富的时代,以自主学习为主体的开放式学习则是一种最佳的教学模式之一。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是主体,不再受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通过可利用的各种渠道获取学习资源,遇到困难问题可以通过学习小组开展交流讨论,一起解决问题,使学生形成团队协作意识。为了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的质量和效果,自主学习的内容同为大纲要求的学习内容,并同时将自主学习过程和成果纳入考核评估范围。

5考核评估更加重视形成性考核

为了强化能力培养,课程的考核评估会更加侧重形成性考核部分,也就是改变学生传统的一考定结局的观念,平时不学习,期末考试突击也可以顺利过关,拿到学分。形成性考核是对每名学生课程学习全过程的评估考核,组织的形式可以有网上作业、单元测试、电子作品等,评估考核的形式更加开放式,实施过程也更加自由,学员可以借助网络资源和工具,也可以形成小组讨论交流,共同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同时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应用计算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性考核形式比较开放,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是评估考核题目的设计者,考核的内容既要能客观公正的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又要给学生留有可以提升能力的空间,始终坚持以培养计算思维为导向。

计算机课题方向篇3

[论文摘要]计算机基础教育可以推动计算机知识的普及,促进计算机技术的推广应用,为正在形成、发展的人才市场服务。因此,加强计算机基础教育,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尤其是实践操作能力已成为各个学校所关注的问题。

今天,从全国范围来看,计算机基础教学经历了从分散到完整,从传统教学模式到基于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新型教学模式的不断改革创新的过程,自我校开展计算机基础公共课以来,同样也经历了不断改革教学方法,不断创新教学管理理念的过程。当前,我们的工作重点应转向深化教学改革、完善教学体系,从而进步提高计算机教学质量。

一、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改革目标

国家教育部根据非计算机专业大学生应掌握的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在本专业与相关领域的计算机开发能力,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文化素质的基本目标,提出了计算机文化基础教育、计算机技术基础教育和计算机应用基础三个层次教育的课程体系。

以能力素质为核心,以知识素质为主体,应该是职业学院学生综合素质结构的主体。“能力本位”教育是高职教育的体现,主要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所以计算机基础课的教学改革主要是建立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是认知主体的新型教学模式,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二、重新构建课程体系,全面建设核心课程、系列精品课程

目前,计算机基础教育的课程设置,存在着一些不合理性,例如,开设的课程较单一,课程学习时间较短,课程学习较孤立,与其他课程特别是专业课学习联系较少等。这种计算机课程的设置,学生不能系统和完整的学习计算机知识,不能及时地掌握计算机新知识、新技术,缺乏计算机能力培养的连续性,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课程建设是学校提高教学质量的一项重大举措。学校能提供的产品是专业和课程,是课程以及围绕着课程所提供的服务。对于计算机基础教育这类应用型课程而言,学习的方向应瞄准应用,学习的目的是学会做事,这既是课程改革的关键,也是评价精品课程最重要的客观标准。

对课程内容进行全面调整,重点围绕着贴近实际应用,以应用为目的,以应用为出发,即以提高技能为宗旨进行内容整合和提高,使课程内容既体现了先进性、实效性和应用性,又照顾了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

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积极更新教学内容

计算机基础教学应该大力提倡“精讲多练”,“精讲”要求教师讲出内容的精髓和基本知识点,“多练”要使学生有机时、有目标、有实效。因此,计算机实验教学应在教学计划中占有较大比重,要作统筹安排,形成较完善的实验教学体系,以利于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计算机基础教学应努力做到理论与实践、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将能力培养贯穿在教学全过程,以保证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根据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和教学条件等具体因素,我们应该选择比较合适的教学方法。

四、改进教学方法,进行创新性教学

在计算机教学中,要注意教学方法的改进。计算机与其他学科相比,知识更新速度快,若计算机教学只注重知识的传授,不注重学生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则学生缺乏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因而教学的注重点应从“教”转向“学”,逐步改变旧的教学模式,有步骤有计划地过渡到“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即以学生为认知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主动建立知识和能力结构的教学模式上去。教师应指导学生通过课堂教学和书本知识的学习,把学到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自觉应用到学习计算机新知识的过程中,从而提高学习质量,并具备一定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进行开放性教学,开放性思维训练。教师不但要善于提出问题进行启发和引导,更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发表见解,提倡差异。培养学生想提问题、敢提问题和会提问题的能力。

观念创新是方向,只有观念创新才能确立正确的目标;思维创新是方法,寻求思想方法和行为方法;知识创新是目的,创造新的知识实体。实现三个创新的中心环节是思维创新,而思维创新的核心则是学会运用非逻辑思维的方式去思考问题。因为只有变向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等这些非逻辑思维方式才有可能导致差异,从而提出新问题,确立新观念,创造新的知识实体。

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是学生能够积极思维的动力。这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并且要不断向学生提出新的教学问题,为史深入的思维活动提供动力和方向,通过课堂教学,既使学生获得相关知识,又要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把他们培养成为具有创造性的人才。在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教学手段上,多媒体教学环境已经比较普及如何充分利用校园网络、internet优势使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习从课堂拓展到网络环境,不仅仅是一个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更重要的是通过网络的交互性,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计算机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也给教师带来了紧迫感,教师若缺乏必要的培养和进修学习,缺乏对新知识、新技术的掌握,直接影响计算机教学的质量,因此,计算机基础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就成为一个关键性问题。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师资水平,教师要积极自我学习计算机新知识、新技术,并且积极参加科研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了解这门学科的最新发展,了解国际上的最新技术,从而提高自身素质。只有提高整个计算机基础教育师资队伍的计算机水平,才能使计算机基础教学得以顺利进行。

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建设是计算机基础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关键,只有不断提高教师的素质和水平,才能确保教学质量。我们定期进行教学法研究和专题讲座,通过教师间的交流提高教研室整体教学水平及学术水平。

总而言之,高职教育未来发展的重点是质量和特色随着高等职业教育从观念更新与模式转换向教学过程深入,这样的改革方向是种必然。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应用水平的提高,对计算机基础教育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计算机技术正在以飞快的速度发展,我们的计算机基础教学要与当前计算机科学技术以及利一会经济发展相结合,尤其是计算机基础教学,更应与当前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发展相适应。随着计算机应用技术的不断发展,今后在教学中将而临更多的新问题,我们要为计算机基教育的发展继续研究和探索。

参考文献:

[1]牟连佳,梁皎,等.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团.高教论坛,2005,(1):94-98.

[2]李茹.计算机基础教学与考试的研究与探索团.教育理论与实践.

计算机课题方向篇4

[论文摘要]计算机基础教育可以推动计算机知识的普及,促进计算机技术的推广应用,为正在形成、发展的人才市场服务。因此,加强计算机基础教育,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尤其是实践操作能力已成为各个学校所关注的问题。

今天,从全国范围来看,计算机基础教学经历了从分散到完整,从传统教学模式到基于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新型教学模式的不断改革创新的过程,自我校开展计算机基础公共课以来,同样也经历了不断改革教学方法,不断创新教学管理理念的过程。当前,我们的工作重点应转向深化教学改革、完善教学体系,从而进步提高计算机教学质量。

一、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改革目标

国家教育部根据非计算机专业大学生应掌握的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在本专业与相关领域的计算机开发能力,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文化素质的基本目标,提出了计算机文化基础教育、计算机技术基础教育和计算机应用基础三个层次教育的课程体系。

以能力素质为核心,以知识素质为主体,应该是职业学院学生综合素质结构的主体。“能力本位”教育是高职教育的体现,主要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所以计算机基础课的教学改革主要是建立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是认知主体的新型教学模式,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改革。www.133229.Com

二、重新构建课程体系,全面建设核心课程、系列精品课程

目前,计算机基础教育的课程设置,存在着一些不合理性,例如,开设的课程较单一,课程学习时间较短,课程学习较孤立,与其他课程特别是专业课学习联系较少等。这种计算机课程的设置,学生不能系统和完整的学习计算机知识,不能及时地掌握计算机新知识、新技术,缺乏计算机能力培养的连续性,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课程建设是学校提高教学质量的一项重大举措。学校能提供的产品是专业和课程,是课程以及围绕着课程所提供的服务。对于计算机基础教育这类应用型课程而言,学习的方向应瞄准应用,学习的目的是学会做事,这既是课程改革的关键,也是评价精品课程最重要的客观标准。

对课程内容进行全面调整,重点围绕着贴近实际应用,以应用为目的,以应用为出发,即以提高技能为宗旨进行内容整合和提高,使课程内容既体现了先进性、实效性和应用性,又照顾了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

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积极更新教学内容

计算机基础教学应该大力提倡“精讲多练”,“精讲”要求教师讲出内容的精髓和基本知识点,“多练”要使学生有机时、有目标、有实效。因此,计算机实验教学应在教学计划中占有较大比重,要作统筹安排,形成较完善的实验教学体系,以利于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计算机基础教学应努力做到理论与实践、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将能力培养贯穿在教学全过程,以保证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根据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和教学条件等具体因素,我们应该选择比较合适的教学方法。

四、改进教学方法,进行创新性教学

在计算机教学中,要注意教学方法的改进。计算机与其他学科相比,知识更新速度快,若计算机教学只注重知识的传授,不注重学生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则学生缺乏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因而教学的注重点应从“教”转向“学”,逐步改变旧的教学模式,有步骤有计划地过渡到“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即以学生为认知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主动建立知识和能力结构的教学模式上去。教师应指导学生通过课堂教学和书本知识的学习,把学到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自觉应用到学习计算机新知识的过程中,从而提高学习质量,并具备一定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进行开放性教学,开放性思维训练。教师不但要善于提出问题进行启发和引导,更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发表见解,提倡差异。培养学生想提问题、敢提问题和会提问题的能力。

观念创新是方向,只有观念创新才能确立正确的目标;思维创新是方法,寻求思想方法和行为方法;知识创新是目的,创造新的知识实体。实现三个创新的中心环节是思维创新,而思维创新的核心则是学会运用非逻辑思维的方式去思考问题。因为只有变向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等这些非逻辑思维方式才有可能导致差异,从而提出新问题,确立新观念,创造新的知识实体。

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是学生能够积极思维的动力。这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并且要不断向学生提出新的教学问题,为史深入的思维活动提供动力和方向,通过课堂教学,既使学生获得相关知识,又要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把他们培养成为具有创造性的人才。

在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教学手段上,多媒体教学环境已经比较普及如何充分利用校园网络、internet优势使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习从课堂拓展到网络环境,不仅仅是一个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更重要的是通过网络的交互性,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计算机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也给教师带来了紧迫感,教师若缺乏必要的培养和进修学习,缺乏对新知识、新技术的掌握,直接影响计算机教学的质量,因此,计算机基础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就成为一个关键性问题。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师资水平,教师要积极自我学习计算机新知识、新技术,并且积极参加科研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了解这门学科的最新发展,了解国际上的最新技术,从而提高自身素质。只有提高整个计算机基础教育师资队伍的计算机水平,才能使计算机基础教学得以顺利进行。

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建设是计算机基础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关键,只有不断提高教师的素质和水平,才能确保教学质量。我们定期进行教学法研究和专题讲座,通过教师间的交流提高教研室整体教学水平及学术水平。

总而言之,高职教育未来发展的重点是质量和特色随着高等职业教育从观念更新与模式转换向教学过程深入,这样的改革方向是种必然。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应用水平的提高,对计算机基础教育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计算机技术正在以飞快的速度发展,我们的计算机基础教学要与当前计算机科学技术以及利一会经济发展相结合,尤其是计算机基础教学,更应与当前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发展相适应。随着计算机应用技术的不断发展,今后在教学中将而临更多的新问题,我们要为计算机基教育的发展继续研究和探索。

参考文献:

[1]牟连佳,梁皎,等.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团.高教论坛,2005,(1):94-98.

计算机课题方向篇5

中图分类号:G642

摘要:针对当前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建设面,临的两方面挑战,提出由4个等级组成的逐层递进的程序设计能力模型,构建覆盖不同能力等级的课程体系,进行一系列以提高程序设计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方法改革,包括基于能力的分级教学、能力测评和考核、程序设计能力训练和提升方法、课堂授课方式的改变等,从而实现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从侧重知识传授到突出能力培养的转变。

关键词:计算机程序设计;程序设计能力模型;教学方法改革

0引言

随着计算机的不断普及其在各个专业领域日益广泛和深入的应用,计算机软件作为信息系统的一种重要载体正越来越多地用于解决各专业领域的相关问题,如电子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物理学、化学、系统工程、机械工程等。程序设计是构造计算机软件的一项重要活动和技术形态,其核心是利用程序设计技术并借助特定程序设计语言(如Java、C++等),将专业领域问题或者应用问题抽象为计算机软件的形式,从而实现基于计算的问题求解。由于以计算机软件为核心的计算技术在许多专业领域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因此计算机程序设计受到越来越多专业的关注和重视,被视为一种重要的基本技能,诸多大学将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列为公共基础课程。

1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建设面临的挑战

传统上,计算机程序设计的课程教学侧重知识的传授,主要为学生讲授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和思想,介绍特定的程序设计范例(如结构化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以及相应的程序设计语言(如C、C++等);教学对象以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为主。随着越来越多专业的学生选修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课程教学更加关注借助程序设计技术对专业领域问题进行分析和抽象。当前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建设面临着以下两方面的挑战。

1)如何实现从侧重知识传授到突出能力培养的转变。

各个专业方向关注的是如何借助程序设计技术构建相应的计算机软件,从而解决专业领域的问题。在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教学过程中,有关程序设计基本概念、思想和语言的讲授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基础,如何利用这些知识抽象并求解专业和应用领域中的问题,才是该课程教学的关键;因此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需要将关注点从侧重知识传授转变到突出程序设计能力培养,即要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技术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

2)如何满足不同专业对程序设计能力的不同需求。

尽管计算机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思想和语言独立于具体的专业领域,也与特定的问题无关,但是各个专业方向所关心的程序设计问题是不一样的。例如,数学专业关心的是如何将数学模型转换为计算模型;电子技术专业关心的是如何开发计算机软件,以实现底层电子硬件与高层信息系统之间的交互等。程序设计能力表现为多种形式,包括针对给定问题抽象出相应程序的能力,基于有限的计算资源(如存储和运算资源)提高程序有效性和高效性的能力,提高程序的质量以使程序易于维护、扩展和重用的能力等。有些能力是需要具备的基本能力,有些能力则要求更高。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依托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建设,围绕能力模型、课程体系、教学方法3个方面,开展以突出程序设计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教学改革与实践,强化能力训练和测评,提高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2程序设计能力模型

为了突出和强化计算机程序设计能力的培养,指导开展以能力为导向的课程教学改革,首先必须回答何为计算机程序设计能力?它表现为哪些方面?不同能力表现形式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能力的训练和提升应遵循什么样的规律?如何表示不同专业领域对计算机程序设计能力的不同需求?为此,我们提出图1所示的计算机程序设计能力模型。

计算机程序设计能力模型由4个等级组成,即初始级、技能级、工程级和创新级。每个等级反映程序设计能力的某种表现形式,因而有其特定的关注点。例如,初始级需具备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运用能力;技能级需具备对问题进行数据和算法抽象的能力,使得所开发的程序具有良好的时效性和高效性。不同程序设计能力等级之间存在依赖关系,形成一种逐层递进的能力进阶方式。例如,技能级建立在初始级基础之上,工程级需要以技能级为基础。将程序设计能力从一个等级(如初始级)提升到另一个等级(如技能级),需要针对目标等级的特定关注点,循序渐进地进行能力提升。

1)初始级。

初始级的程序设计能力具体表现为:掌握计算机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和知识;掌握一门或多门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具备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运用能力;具有编写百行规模程序的能力;能熟练使用工具或环境对所编写的程序进行调试和分析。

该等级反映了计算机程序设计能力的最基本水平,也是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教学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这一等级通常面向非信息类专业的学生,他们应通过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的学习,具备初始级的程序设计能力。

2)技能级。

技能级的程序设计能力具体表现为:了解计算资源(包括存储和运算)的有限性;掌握常用的算法和数据结构;具有运用程序设计技术对待解决问题进行分析、设计和计算求解的能力;能够针对有效的计算资源,从时间和空间2个维度,对给定问题在计算空间中进行数据和算法抽象的能力;具有编写千行规模程序的能力。

该等级体现了程序设计的较高水平,计算机程序设计竞赛非常关注这一等级的程序设计水平。这一等级通常面向信息类专业的学生,他们应通过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的学习,具备技能级的程序设计能力。

3)工程级。

工程级的程序设计能力具体表现为:掌握大规模程序的复杂性特点、程序质量的要素与内涵;掌握程序设计方法和知识,能够运用抽象、模块化、信息隐藏、软件重用等思想设计和实现大规模、高质量的程序;能够编写出具有良好的可读性、可靠性、可维护性、可重用性、可扩展性等属性的程序代码,使得该程序代码具有良好设计风格;具有编写数千行规模程序的能力。

该等级体现了程序设计的工程化水平,可以为大规模软件的工程化开发奠定基础。这一等级通常面向计算机专业(如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学生,他们应通过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的学习,具备工程级的程序设计能力。

4)创新级。

创新级的程序设计能力具体表现为:能够灵活运用所掌握的计算机程序设计技术并与其他专业领域的技术相结合,开展创新实践,解决特定领域和专业的问题。这一等级着重关注程序设计技术的综合运用和创新性解决问题的能力,通常面向各个专业的创新实践。

计算机程序设计模型明确了每个等级的关注点、能力指标及培养目标,指明不同等级间提高程序设计能力的方法和手段;支持逐层递进的程序设计能力培养,加强针对程序设计能力的训练,改进测评和考核方式,为推动能力为导向的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奠定基础,为国家信息化建设需要的多专业、多层次人才的程序设计能力培养提供新模式。

3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体系

为了解决不同专业对程序设计能力的不同需求问题,开展不同等级计算机程序设计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指导各个专业方向的学生有针对性地选择所需的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我们以计算机程序设计能力模型为基础,构建覆盖不同能力等级、逐层递进的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体系。支持程序设计能力模型的课程体系如图2所示。

1)初始级课程。

根据初始级程序设计能力的要求,我们在该等级开设计算机程序设计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培养学生获取程序设计基础知识和运用程序语言的基本能力。

2)技能级课程。

根据技能级程序设计能力的要求,我们在该等级开设数据结构和算法设计与分析课程,培养学生如何针对特定问题,在计算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从时空有效性的角度开展数据和算法设计的能力。

3)工程级课程。

根据工程级程序设计能力的要求,我们在该等级开设程序设计课程设计(即程序设计综合实践)、程序设计方法学和并行程序设计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编写大规模、高质量程序的能力。

4)创新级课程。

根据创新级程序设计能力的要求,我们在该等级开设android程序设计、面向机器人程序设计、无人系统程序设计等课程,关注多种技术的融合运用,着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程序设计技术和专业领域技术,创新性地解决专业领域问题的能力。该专业领域涉及机电一体化、电子工程、自动控制、航空航天等。

4深化以能力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改革

为了加强计算机程序设计能力的培养,推动程序设计能力的训练和测评,我们改革和实践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实现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从侧重知识传授到突出能力培养的转变。

1)开展基于能力的分级教学。

我们根据不同专业的需求选择人才培养的能力等级及其所需的课程,根据学生的不同基础和能力实施分级教学。该方法为有针对性地对不同专业、不同基础的学生进行计算机程序设计能力培养提供了参考和准绳。目前,分级教学设a、B、C三级,分级标准参考如下。(1)a级:具有较好的程序设计思维和潜力,具有一定的程序设计基础知识和能力。a级班比例为25%-35%,每班50~60人。(2)B级:预计通过正常授课和实验,能够完成大纲学习要求。B级班按大纲实施教学。(3)C级:通过正常授课和实验,完成大纲学习要求存在一定困难。C级班增加10个授课或实验学时,规定学生在课程结束后达到大纲要求。C级班要求教师进行更加细致的讲解,学生进行更多的基础训练。

2)实施面向程序设计能力的培养模式。

我们必须通过多种手段在实践中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为此总结出“读、改、写、用”相结合的能力训练方法,即通过读程序代码,改已有程序代码,编写程序代码,重用已有的设计模式、系统或应用程序接口、外设、第三方程序模块等,综合培养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我们尤其强化学生对高质量开源软件的阅读能力,从中学习、领会和掌握设计精巧、具有良好可读性、可维护性、可扩展性的程序,鼓励学生通过对已有程序进行扩展和改进,继承和掌握遗留软件中具有的良好“品质”。

3)改革程序设计课程的授课方式。

程序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针对这一特点,我们采用学中练、练中学的方式,将课堂搬到实验室,通过“讲授+练习+讲评+训练”的实验室授课方式,淡化知识传授,加强问题引导并对实践体会加以总结,精心设计针对特定知识点的单元练习和串联所有知识点的渐增式项目,变讲授为研讨,变学习为体会,变任务为兴趣。实验室授课弱化教师的讲授,强化学生的主动学习,将间接经验传授转换为直接经验体会,这也更加符合程序设计的学习规律,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训练强度。

4)提出程序设计能力的测评方法。

我们开展面向能力的测评与考核,针对不同等级测评,采用人工与自动相结合、定量与定性相结合、自评与互评相结合的方式,借助实践教学平台,建立基于功能、性能和质量等多维属性的程序设计能力测评与考核系统。初始级依托考试系统,采用测试用例集测评学生对具体问题的程序实现能力;技能级采用大数据集的方法对实现的数据结构和算法效率进行测评;工程级采用人工和商用工具测评程序的风格、体系结构和质量;创新级采用过程跟踪和专家评分的方法评判创新能力。

5结语

如何针对不同专业对程序设计能力的不同需求提高学生的程序设计水平,是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建设面临的一项重要挑战。我们以构建计算机程序设计能力模型为核心,以建立覆盖各个能力等级的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体系为突破口,以改革面向能力培养和训练的课程教学方法为手段,开展以能力为导向的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实践结果表明:课程教学的改革思路越清晰、目标越明确,所培养学生的独立编程能力越能够得到大幅度提升,程序设计的调试和测试从原先几乎被忽视变成了学生的自觉行为,诸多学生养成了良好的程序设计习惯,为参加各种计算机程序设计竞赛和开发大规模软件奠定了扎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陈莲君,朱晴婷.培养能力为主线的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1(14):102-105.

计算机课题方向篇6

2006年北大全面开展四年一度的教学改革讨论和实践,本次教学改革校方总体思路是“树立学生为本的观念,增加学生对于课程、专业的选择空间。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许智宏校长提出:“大学是培养人的,大学是要培养特殊的产品――人才。但是大学不是工厂。在计划经济时代,我们培养的人才都是一个模子出来的。现在的社会需求是多方面的,同学们的兴趣也是多方面的。作为一名植物学家,我更希望看到校园是多元化的,希望大学是个花园。”

作为北大最大的一个学院,信息学院培养了全校近六分之一的本科生,其中计算机专业又占了信息学院三分之一的大比重,另有三分之二为电子学、微电子学、智能科学的学生。北大关于教学改革的需求促使我们认真审视并重新设置北大信息学院本科计算机专业的课程体系。另一个方面,随着计算机和通信技术近十年来的蓬勃发展,中国逐步步入信息化社会,国家“十一五”规划关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求,也要求我们设置更适应国家信息化建设和发展需求的先进学科体系。

在此背景下,我们研究了国际上关于计算机课程体系的ieee/aCmCC2005系列规范,研究了排名最靠前的mit等美国大学的计算机相关专业本科课程设置,重点研究了以多元化培养threadstm方案而走在教学改革前沿的佐治亚理工大学(Georgiatech),实地考察了香港最好的3所大学,在这些调查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我们“重视理论基础、加强工程实践、细化专业引导”的教学改革方案,本教改方案在2007年初全院教学研讨会议上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讨论。

2国际知名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情况

从著名的ComputingCurricula1991到现在尚未完成的ComputingCurricula2001(目前称为CC2005),中间经过了十多年。万维网web的出现以及在全世界的迅速普及,计算机在各行各业的深入和广泛的应用,使得计算的概念在过去的十年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CC1991将计算机科学、计算机工程和软件工程融合在一起,而CC2005包含五个相对独立的部分:CCCS(计算机科学)、CCCe(计算机工程)、CCSe(软件工程)、CCiS(信息系统)和CCit(信息技术)。其中CCiS与我们国内的“信息管理系”(原图书馆系)比较接近。教育部计算机专业教育指导委员会2001-2005年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于2006年也正式推出了计算机科学方向、软件工程方向、计算机工程方向、信息技术方向这四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规范,以有效地指导不同办学单位的定位,鼓励按照多规格发展思路办学。

我们研究了mit、CmU、UCBerkeley、Stanford、Harvard、princeton、Georgiatech等大学的计算机相关专业本科课程设置,发现各大学在保持其各自办学特色的基础上,也逐渐吸纳了CC2005的一些课程改革理念,例如Berkeley在计算机理论、计算机工程方面都开设出系列的课程;princeton在计算机工程、信息技术等方面有明显的方向分流;mit明显地强调ee和CS的融合,其硬件课程非常重,而硬件和软件实验课程都很扎实;Stanford的选修课程非常丰富,可以分出算法理论、数据库和信息系统、图形和人机交互、网络与分布式系统、人工智能、软件系统设计等方向。

2.1Georgiatech的线程设置

在着力于培养优秀工程师的教学改革方面,佐治亚理工学院校长韦恩・克劳福(G.wayneCloush)走在了前列,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他在招生政策、交叉学科、人际沟通、高屋建瓴的工程素质训练等方面作出了很多成功的改革,并得到了学生和社会的认可,他的观点就是应该“提供更恰当的教育,而不仅仅是更多的教育”(《世界是平的》――thomasL.Friedman)。

2004年,佐治亚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提出了计算机专业人才的8个专业线程(threads):计算建模(computationalmodeling)、嵌入式系统(embodiment)、计算机基础(Foundations)、网络和信息技术(infointernetworks)、人工智能(intelligence)、媒体技术、计算机与人(people)、计算机平台(platforms)。每条线程代表的不是垂直方向,不以传授给学生一套固定技术和知识为目标。线程代表的是水平方向,其目标是让学生广泛积累各种技能和学习经历。

自2006年秋季开始,佐治亚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开始采用全新的threadstm培养方案。threadstm包含线程和角色两个构件。线程是学生的计算身份,由两个交织的线程决定。一个线程就是课程的一个子集,它提供了一组直觉的、灵活的和交互强化的课程,以帮助学生构建某一计算领域的独特技能。获得计算机专业的学位必须通过两条线程的课程,学生在第二学年才开始选择方向,而且允许他们灵活地调整。角色则代表学生的学习计算机技术和技能的轨道。

如果说线程是学习内容,那么角色就是学位与现实世界的桥梁。目前,佐治亚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定义了实践者、企业家、发明家和交流者四种角色,学生可选择一个或多个角色获得学分,这些角色帮助学生进行课程选择并指导他们选择学院提供的课外活动。

例如,一个想成为实践者的学生就会选择实验室课程或新架构工作室课程,因为该类课程提供了密集的实践技术。而一个想成为企业家的学生则可在管理学院修一个或多个学分并通过参与新的计算项目,实现计算机与管理方面的跨学科学习。

由此可见,佐治亚理工学院的threadstm培养方案提出了一种新的组织课程的方法,解决了长期困扰计算机课程设置的僵化、缺乏灵活性与透明性等问题,代表了一种远离垂直方向的课程设置趋势,即多元化、多方向的培养模式,并废除了单一核心课程加一堆选修课程的模式,构建了一种长期的动态的课程体系。该培养方案的基本目标是培养学生终身学习及自我调整适应未来社会需求的能力,并给予了学生在广泛的领域中选择专业方向,以及将个人学习计划纳入市场大环境中的机会。

2.2对三所香港名校课程体系的考察

2006年12月,我们在对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这三所大学实地考察的过程中,仔细研究了各个大学的计算机相关专业本科课程设置,并与负责课程设置的教授讨论了他们关于课程改革的设想。香港的同行也十分重视CC2005的课程体系,在他们的课程改革中也参照了该体系的思想,而且大家都非常重视数学基础和编程基础。港大和中大具有比较浓厚的人文基础,在人文和通识教育方面的课程很有特色,例如“professionalandtechnicalcommunicationforcomputerscience”、“engineeringorganizationandmanagement”、“engineeringandSociety”、“engineeringeconomicsandfinance”、“professionalismandethics”。

香港大学率先完成了新课程体系的设置,除了把it的内容融合到Se中以外,他们的课程方向基本上体现了CS、Ce、Se、iS这4方面的内容。尤其是他们关于信息系统集成方面的课程很有特色,这门课程实用性很强,而过去国内外大学都很少开设。学生毕业后很多都从事系统集成工作,即使将来作研究,具有系统集成经验也是非常重要的。

中文大学的CS、Ce两个方向的设置非常明显。而且他们正在进行新的课程设置,准备提供更多的选修课程,使得学生在高年级能够进行专业分流,例如数据库、图形图像处理、网络与信息系统等。中大有一个非常成功的work-study项目,学生保留学籍到公司工作半年到一年(相应地延长学籍),然后回来作毕业设计,每届学生有50%以上选择参与该项目。

香港科大的选修课程比较丰富,也有CS、Ce两个方向。明显地提供了数据库、网络、图形图像、模式识别等系列专业课程,有些课程实际上是与研究生合上。科大非常重视程序设计能力训练,有5门编程课程。另外,科大对于程序设计原理、数据结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算法分析与设计、软件工程、研究性学习、毕业论文等课程,设置了“honortrack”(优秀学生班),进入优秀班的学生大约为全体CS、Ce学生的1/8,共30名左右。学生并不固定,需要通过任课教员的考试或认可,并没有强制的成绩限制。优秀班授课广度深度和教学进度都高于普通班。优秀班的成绩评定不受正态分布的限制,完全是教员说了算。

3关于北大信息学院计算机专业课程的建议

近年来,学生希望学校在课程和专业选择方面提供更广阔的空间,例如北大信息学院计算机系有一半以上的学生选修经济双学位,还有一些学生选修数学双学位,2006年秋季学期末一位大四的学生总共参加了11门课程的考试“5门专业+2门通选+马政经+3门双学位”。一方面,说明有些学生希望加强数学训练、为将来科学研究打好理论基础;另一些学生有扩展经济学和管理学知识领域的需求,以适应将来的软件项目管理角色。另一方面,这样大范围的学生选修双学位,势必多数学生处于应付作业、疲于奔命的状态,而且这种盲目从众、缺乏指导的选课,不利于我们有计划地培养计算机专门人才、提高毕业生专业素质和社会适应性。

我们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增加学生对于课程、专业的选择机会。我们要有时代责任感,根据学科建设需要和社会人才需求,依托北大信息学院现有的科研力量,创出具有北大特色的新课程体系。

从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来看,ieee/aCm的CC2005课程体系规划了5类人才:计算机科学(CS)方面的专家主要关注计算的理论和算法,重点在于计算的理论基础;软件工程师(Se)主要关注大规模软件在它的生命周期内的开发与维护;计算机工程(Se)专家致力于开发和维护基于计算机的产品;信息系统(iS)专家关注信息资源获取、部署、管理以及在组织内的使用;信息技术专家(it)则在一个组织或社会环境中通过计算技术的选择、创建、运用、集成和管理来满足用户的需求。

考虑到北大的研究型综合性大学的特点,不适合建设it方向,而北大的信息管理系(原图书馆系)比较符合iS的培养方向,表1主要比较CC2005对Ce、CS、Se三个方向在各知识领域的不同强度要求。

北大是一所研究型的综合性大学,具有浓厚的人文背景。北大信息学院在计算的理论和算法、计算机软件系统和软件工程、电子工程等方面有雄厚的科研基础和教师力量,我们可以在CS、Ce、Se这三个领域开设出很强的系列课程。讲得通俗一点就是北大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可以做三件事情:计算机软件、计算机硬件及计算机信息管理、处理和应用。

课程改革的总体思路是保持基础扎实的传统(数学、程序设计、体系及系统软件基础课),打通本科生选修研究生课程的通路,增加与最新计算机技术接轨的新技术课,在计算机软件(对应于CS)、计算机硬件与体系结构(对应于Ce)和信息技术及应用(对应于Se)这三个专业方向上进行课程建设。增加学生的选择意味着学院要开设更多更好的课程,我们将采取对于基础课因岗聘人、对于新技术课采取因人设课和因岗聘人相结合的建设方式。

北大计算机软件(计算机科学)方向目前课程已比较完备,可以与智能系共建一些理论课,例如随机过程、信息论基础、机器学习导论等。

计算机硬件(计算机工程)方向可以与电子学系共建,在软件的基础上开设一些硬件相关课程。

信息处理及应用(软件工程)方向可以采用本院教授和公司共建的方式开设一些实用性较强的课程。

北大毕业生要求总学分为140分,其中英语政治等公共必修课占了24学分、通识教育类选修课占16学分、毕业论文6学分,只有94学分可以用于专业课程。

在这些专业课程中,有一些是共同的专业基础课程:数学物理基础课程26学分,程序设计基础课程12学分,专业数学基础12学分,软件基础10学分,硬件基础12学分。对于不同的专业方向,其基础课程要求也不一样。例如,对于数学物理基础课程,学生可以选择偏数学类(CS方向),或者偏物理类(Ce方向),或者数学物理基础都比较均衡(Se方向)。

还有22学分的计算机专业选修课程,分为计算机相关理论、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及新技术三个大类。

下面是各基础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的学时学分要求。

1.数学物理基础26学分

学生可以根据情况自由组合,可能的组合:(1)偏数学类(CS方向,或智能方向),1+2+(5,6,7)中的一门;(2)偏物理类(Ce方向,或者电子、微电子学方向),3+4+5+6+7;(3)数学物理基础都比较均衡(Se方向),2+3+(5,6,7)中的任意两门。对偏物理类的Ce方向学生建议将(5,6,7)改为普通物理(上、下)。

学生可以根据情况自由选择专业方向,组合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学生的选择需要班主任、导师等教师肩负更多的指导责任。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很多基础课程都是大一就开设的,此时有很多学生对于计算机专业的整体面貌、对专业方向(大方向为计算机、智能、电子、微电子,小方向为CS、Ce、Se)的选择都不太确定。因此需要班主任和导师引导学生进行正确选择,而且对于那些将来兴趣改变了的学生,应该允许他们转换方向并补修相关基础课程。

2.程序设计基础(12学分)

强化动手能力,每学期开始考试,合格者可以免修该课,同时选修一门相应的课程难度更深的课(相当于香港科大的honorcourse),对于大班课,增加习题课辅导的环节。

6.计算机专业课程(22学分,8-10门课)

以下1-3是目前已经开设的课程系列,对三个专业方向的学生都是开放的。4-5是准备建设的“计算机体系结构”和“信息系统及应用”两个专业方向的相关课程系列,其他方向的学生也可以选修。

(1)计算机相关理论课程

建议:打通本科生选修研究生课程的通道,对于将来进入本院读研的高年级本科学生,其学分可以记入研究生课程;对于毕业出国留学或直接工作的学生,其学分可以转入本科成绩册。

下面,对三个专业方向的办学定位和课程设置分别予以介绍。

3.1计算机软件专业方向(计算机科学,CS)

本专业方向“计算机软件”的名称借用北大计算机系传统的叫法,比较接近于CC2005的“计算机科学”CS方向。“计算机科学”是一门研究计算机和可计算系统的学科,包括它们的理论、设计、开发和应用技术。主要的领域包括算法与复杂性、程序设计语言、软件设计与理论、数据库系统、人工智能、计算机系统、网络、人机交互、计算科学等。涉及数学、概率、逻辑、心理学等方面。注重理论知识的教学,培养学生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科学理论、计算机软硬件系统及应用知识,基本具备本领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实践技能。CS方向毕业的学生适合于进入计算机专业相关研究领域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CS方向建议课程体系如下:

3.2计算机体系结构专业方向(计算机工程,Ce)

“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名称比较能体现北大在计算机体系结构方面的研究和人才培养,专业方向比较接近于CC2005的“计算机工程”Ce方向。计算机工程学是现代计算系统、计算机控制设备的软硬件设计、制造、实施和维护的科学与技术。计算机工程学牢固建立在计算、数学、科学和工程学的基础上,并应用这些理论和原理解决在软硬件和网络的设计过程中面临的技术问题。计算机工程学是计算机科学和电子工程的交叉学科。为了设计小规模电子系统、微处理器和计算机系统,计算机工程学特别加强了对数字逻辑设计部分的要求。

设计是所有工程的根本。对计算机工程师而言就是应用科学和数学理论、原理设计硬件、软件、网络和工艺解决技术问题。从根本上来说,这是考虑到组织结构、技术、工艺、方法、接口和部件选择等因素,并经过深思熟虑之后的选择过程。毕业生必须熟悉计算机系统原理、系统硬件和软件的设计、系统构造和分析过程。他们必须拥有系统级视点,深刻理解系统如何运行,而不是仅仅知道系统能做什么和使用方法等外部特性。一个计算机工程师应具备设计、建立和调试软件与硬件系统的亲身经历。

基础知识包括基础科学、离散和连续数学以及概率与统计的应用。计算机相关的课程都来自于计算机体系结构、算法、程序设计、数据库、网络、软件工程以及通信。电子工程相关的课程一般来自于电路、数字逻辑、微电子、信号处理、电磁学以及集成电路设计。

Ce方向的建议课程体系如下:

3.3信息系统与应用(软件工程)专业方向要求课程

“信息系统与应用”的名称比较通俗,专业方向比较接近于CC2005的“软件工程”Se方向。“软件工程”是一门用系统的、规范的、可度量的方法开发、运行和维护软件的学科。主要的知识领域包括:计算基础、数学和工程基础、职业实践、软件建模与分析、软件设计、软件验证与确认、软件演化、软件过程、软件质量和软件管理。软件工程教学既重视理论知识和较高层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也重视软件设计和工程实践。培养掌握科学思维方法、工程设计方法和良好工程素养,具有软件开发能力,具有软件开发实践和项目组织的初步经验,能适应技术进步和社会需求变化的高素质软件工程专门人才。

工程活动以设计为中心,设计在软件工程活动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为了满足项目需求,工程设计过程必须对潜在的冲突和约束进行折衷。工程设计涉及技术、经济、法律和社会等方面的问题。因为软件的特殊性,软件工程与传统的工程学不同。软件工程更关注抽象、建模、信息组织和表示、变更管理等。软件工程在产品的设计阶段必须考虑实现和质量控制。持续的演化是软件产品的重要特征。软件工程设计的关键是工程设计决策,它将用于软件抽象的各个层次。软件工程的相关学科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学、计算机工程、管理学、系统工程和人类工程学等。

Se方向的建议课程体系如下:

4结束语

上述课程设置建议可能会在课程改革过程中进一步修改和完善,以推进北大信息学院计算机专业本科教育,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适应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的需求。在实施过程中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重视基础。对于计算机专业来说,最主要的是数学和编程基础,注重培养数学思维能力。除数理逻辑、集合论与图论、代数结构与组合数学等离散数学外,开设概率统计、计算方法、理论计算机基础、信息论、随机过程、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理论课程。

(2)在北大信息学院计算机系进行专业引导,可以设置计算机软件CS、计算机体系结构Ce、信息系统与应用Se三个方向。其中CS的数学基础更强、算法理论、人工智能等方面的课程更多。Ce的数学和物理基础并重,更多开设计算机系统工程、数字电路、VLSi设计、硬件测试与维护等方向的课程。Se方向在项目管理、软件模型与需求分析、软件验证与测评、信息系统集成等方面开设相关课程。要注意各个专业方向知识体系的建设,注重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而不是流于若干课程的堆积。

(3)打通本科生选修研究生课程的通道,让本科生选修感兴趣的专业课程,例如数据库、网络、图形图像、人工智能、软件工程等,以达到类似于Georgiatech那样专业细化的效果,培养更适应于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

(4)开设“优秀班”(honortrack)课程,这样更有利于因材施教,培养领袖人才。

(5)加强关于团队合作、人际沟通与交流、金融管理、伦理和社会等方面的训练,有些内容可以安排在传统的政治课中完成。

总体说来,我们的课程设置理念是“重视理论基础、加强工程实践、细化专业引导”,欢迎从事计算机教育的同行专家进一步关注北大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方案、实施情况和培养效果。

参考文献:

[1]CC2005,theoverviewReportofComputingCurricula2005./portal/cms_docs_ieeecs/ieeecs/education/cc2001/CC2005-march06Final.pdf

计算机课题方向篇7

1.1亟待解决的问题

课程的改革目标是让学生在学习计算机核心知识和掌握应用工具的基础上学习运用高效的思维去思考,将无意识的计算思维教学理念提升到有意识、系统性的计算思维教学。力求从根本上扭转目前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所面临的教学困境。针对以上目标,需要以计算思维为核心重构教学内容,并通过合适的教学实践手段和方法使得这些重构的内容能够被学生接受和理解。通过分析,提炼出要解决的具体问题如下:

1)在有限课时内需要培养学生哪些具体计算思维要素。我们的目标是传授给学生基本的计算机核心知识,但是计算机科学作为一门学科包含了复杂的知识体系,并在不断地发展和创新,需要确定哪些知识点能够被定义为该课程教授的核心内容。

2)如何在学生尚未掌握任何一门编程语言的情况下实践所学计算思维内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所面临的是大学一年级学生,除个别学生在入校之前有过编程经验,学生普遍没有编程基础。如何在缺乏编程实践的前提下让学生掌握计算思维是决定最终教学效果的关键问题。

3)面向不同基础和专业的学生如何体现不同的计算思维的教育和训练内容。

1.2分类教学、专业融合的教学内容设计

西北工业大学是一所以发展航空、航天、航海工程教育和科学研究为特色,以工、理为主,管、文、经、法协调发展的研究型、多学科性和开放式大学。不同专业对学生的计算机知识的要求不同,存在较大差异。相同专业学生之间的计算机知识也有较大差距,在这种情况下采用分类教学是必要的。例如在程序设计课程中按照文、理科进行分类实践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积累了经验,但是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中尚未实施。此次以计算思维培养为核心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在教学内容设计上除按照文、理分类外,还考虑到特殊方向和专业学生群体的较高计算机教育的需求,将教学内容分为4个方向:

(1)面向理工类专业学生;

(2)面向文管类专业学生;

(3)面向国际班学生全英文计算机教学;

(4)面向教育实验学院卓越班。西北工业大学作为理工科重点院校,大多数学生都归类于方向(1),以2013年数据为例,方向(1)约占62%,方向(2)约占17%,方向(3)约占4%,方向(4)约占17%。在确定每个方向学生教学内容时,遵循“两个融合”的原则,将计算机基础教育与计算思维培养融合,构建以计算思维能力培养为主线的非计算机专业通识教育;将计算机基础知识与学生的专业技术融合,在进行计算机思维培养教学内容选择时,注重计算机基础知识与学生专业方向的融合度。“两个融合”的具体内容包括:(1)计算思维培养融合,是指将计算机科学中最具有基础性和长期性的计算思想教授给学生,侧重使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能够领略计算的核心方法,学会如何把问题转化成能够用计算机解决的形式,培养学生从本质和全局来建立解决问题的思路,为其今后的专业学习和应用计算技术打下坚实基础。(2)专业技术融合,是指根据学生专业特点和需求,在计算思维培养融合的基础上,动态选择课程内容,形成可定制教学模块,实施分类分层教学。“两个融合”原则体现了具有鲜明特色的非计算机专业大学计算机教学方案,形成了纵向分类、横向分层的教学内容。每个方向内容由基本理论知识层、计算思维融合层、专业融合层组成。以面向理工类专业学生的方向(1)为例说明各层的含义。

1)基本理论知识层。该层属于计算机基本知识内容,包括基本概念和基本计算思维模块,在介绍计算机软、硬件的历史和未来发展趋势过程中贯彻计算机基本知识,包括二进制、冯•诺依曼计算机、图灵机、计算复杂性等计算机重要基础概念等。这部分内容比较近似于之前课程中计算机基本知识部分,但我们在教学改革中对其内容重新组织,从计算机重要的“分层”和“抽象”概念出发引导学生学习这部分知识,力图让学生领略到这些技术背后的基本计算思维内涵。通过学习计算机发展历史,让学生对整个计算科学发展有全局了解。

2)计算思维层。包括问题求解方法和算法模块,学生在学习了计算机重要基础知识后,开始深入学习计算系统底层具体思维和运行机制。这部分从系统和算法角度让学生学习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方法,包括求解框架、典型案例的计算算法、具体思维过程和实现方法等,让学生在计算思维较高层次讨论计算机学科的根本问题和思维方式,深入了解计算机的工作和运行机理。这一部分内容体现了本课程的计算思维培养目标。

3)专业融合层。最高层的专业融合层完成融合专业知识、提升学生在专业学习中应用计算思维的能力的任务。该部分从数据处理和网络计算角度,让学生领略到计算机目前最广泛的应用模式,从而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加以运用。这部分模块属于变化较大的模块,目前仍然需要开发和扩充大量与其他专业更为紧密相关的案例和应用模式。按照图1所示,不同类别学生在基本理论知识层内容是相同的,在第2层上,教育实验学院学生所学的算法和系统内容更为深化和多样,实现了差异化教学。在专业融合层,为理工类和文管类不同专业特色的学生设计了不同模块内容。理工类学生学习数据处理和计算网络知识,而文管类学生侧重学习用计算机处理数据和利用计算知识研究社会关系等。

1.3两阶段培养、可视化计算思维实践的实验环节

一直以来,实验教学通常是理论教学的辅助,和理论教学在章节内容上是对应的。但在我们的教学改革中将实验课程和理论课程定位为“互补关系”,实验课程具有相对独立性,在内容中体现“两阶段培养”的实验教学理念。第一阶段实验为计算机基础知识实践,包括windows的使用、常用工具软件的使用、常见网络应用等。此阶段目标是培养学生对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和常用工具软件的掌握;第二阶段实验是关于计算思维的实验。这部分内容要求学生依据具体应用问题设计程序,实现典型算法。两阶段培养中的第一阶段目标就是要学生熟练掌握工作和学习中常用的工具类软件,为以后的学习和科研打下基础。针对在本文2.1节中提出的第2个问题,即此阶段的学生尚未具备程序设计的基本知识和经验,我们认为,采用可视化编程工具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可视化编程工具支持可视化(Visual)程序设计,主要是让程序设计人员利用软件本身所提供的控件,构造应用程序的各种界面,可视化编程技术已经成为当今软件开发的重要工具和手段。为此,我们在课程实验改革中引入可视化编程工具Raptor,使得尚未具备编程基础的大一学生能够实施算法实践和验证。Raptor是一种可视化的程序设计环境,其将程序设计中的要素以图形符号的方式展现,使得学生在不具备编程知识的基础上可以实践计算机中算法类问题。目前,它已经在卡内基•梅隆大学等世界22个以上的国家和地区的高等院校中使用。在实验课程中设计了4个学时讲解Raptor工具并要求每个学生至少课堂完成8个基本算法实验任务。在实验课之外,要求学生用Raptor完成算法类大作业并撰写实验报告,以综合训练学生解决算法类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和最后的调查结果表明,引入算法类可视化工具有助于实验教学取得良好效果。

2改革实践和总结

在2013—2014学年,我们将改革后的教学内容对部分理工类班级开展了试点教学,试点专业涉及材料、自动化、电子信息专业等,在课程末期分别针对任课教师和学生做了教学效果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教学效果基本达到预期教学目标。教师普遍感受为所带课程的难度和以往课程内容相比备课较难,但课堂氛围较好,内容受到学生关注,尤其实验环节引入了Raptor可视化程序设计工具,课堂氛围活跃,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较以往有大幅提高。部分学生调查结果如图2和图3所示。图2是学生对计算思维认识的调查结果,显示出大多数学生(达到60%以上)理解了计算思维的概念,认识到计算思维和计算机基础课程的重要性,不仅仅只是学习工具应用,而是对今后理解和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奠定基础,从无意识地应用计算机解决问题到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计算思维思想。图3为调查学生认为教学内容中哪部分收获最大,19%的学生认为计算思维有最大收获,居第二位置,说明这部分的学习为培养优秀学生的创新能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结语

计算机课题方向篇8

关键词:专业建设;师范教育;专业特色;培养模式

目前,我国约有340所高等院校培养本科师范生,其中师范院校96所[1],培养本科师范生的各高校中,80%以上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范)专业,简称计算机师范专业。计算机师范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为高职高专类学校培养计算机技术教育师资、为中小学培养信息技术教育师资,同时,也为企事业单位的计算机管理和应用培养人才。在近几年的发展过程中,计算机师范专业人才培养遇到一系列问题,包括社会需求变化带来的学生就业难问题,作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但专业特色不突出的问题,作为师范专业但缺乏信息技术教育的新知识、新理念、新方法的研究等问题。

从2005年起,辽宁师范大学围绕计算机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师资队伍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和探索,于2007年获批第一批部级特色专业建设点,计算机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项目被确立为2009~2011年度学校教学改革重点支持项目。

1问题

1.1毕业生就业问题

目前的毕业生就业已经成为社会问题,计算机师范专业学生就业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国内的计算机师范专业多建立于二十世纪八十代,目标是培养高职高专院校计算机专业技能课程和计算机公共教育课程的师资,也培养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师资。经过十几年的人才积累,多数学校需要的师资已经饱和。

(2)部分相近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充实到各高职高专类院校的师资中,对本科师范生的就业有一定冲击。

(3)普通高等院校的教育技术学专业发展很快,培养的毕业生也面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缩窄了计算机师范专业的就业面。在计算机师范专业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需要重新进行专业定位和专业调整。

1.2计算机专业特色不突出的问题

近四年的毕业生去向统计显示,每年约有40%的计算机师范学生进入it企业。计算机师范专业的培养目标除了面向教育领域,还要面向企业的软件开发和事业单位的信息管理,所以培养目标定位在培养满足师范教育需求和企业需求的复合型应用人才。但在人才培养方案方面,师范教育和专业教育的课程体系需要认真协调。

作为师范专业,重视基础教育,强调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严密性;而作为面向应用的工科专业,更多的要求是新知识、新技术,重点是新技术在某一领域内的应用。师范专业教育的广泛适应性和企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在有些方面并不完全一致。毕业生进入企业时,事实上存在着高校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企业需求脱节的问题,甚至需要学生进入社会上的培训机构,进行“大学后教育”,这使得我们不得不重新考虑自身的人才培养目标、教学计划、课程体系等[2]。

1.3师范特色不突出的问题

目前的计算机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没有突出信息技术在师范教育中的作用,也就是没有突出师范教育中的计算机应用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多媒体信息处理能力需要加强。目前的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包括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在线视频教学等,在教学中还需要进行教学资源及素材库建设,包括音视频资料搜集、录制、剪辑和加工等技能。在很多院校中,作为计算机师范特色的多媒体信息处理类课程体系不完整。

(2)计算机师范专业必须培养网络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能够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和提高综合素质的教学能力,从而形成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新型教学模式。计算机师范专业教育,在课程体系内信息技术环境下对新课程理念的研究和探索不够深入。

(3)教育科研能力不足。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需要经常进行教育研究论文写作和整理,目前学生很多都在网上搜集素材完成论文外,缺乏独立的观点,写作不规范。

2对策

针对计算机师范专业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必须科学分析,认真解决。社会对计算机师范专业人才的要求为丰富的计算机知识技能和良好的计算机教育能力。根据该要求,计算机师范专业建设发展的核心是加强计算机专业素质教育,在学生有良好的计算机专业知识水平基础上,提高从师素质,加强师范性教育。计算机师范专业建设主要有两个问题,一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特色建设,二是师范特色建设。如果解决好自身的专业建设问题,就业问题是社会问题,只要培养的是优秀人才,学生个人竞争力增强,专业竞争力增强,就业问题就将迎刃而解。

2.1加强专业特色建设

专业特色与地域、学校类型和学生层次有关。大连高新技术园区是目前国内最大的软件外包基地之一,2009年计算机类人才存量6万。按高新园区发展规划,到2015年,人才存量应达到20万,即每年有超过2万人的人才需求。从服务地区社会和经济发展出发,将软件外包企业人才需求作为修改人才培养方案的依据之一;再考虑省属本科院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就定位在培养工程型和应用型人才。

计算机师范专业修读的课程包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主干课程、师范类课程、面向社会需求的专业方向课程、教育实习、专业实习等内容,学生课程负担重。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进行按专业方向分流是减轻学生负担的重要措施之一,也是按“培养规格分类”的一种操作方式[3]。通过进行专业方向分流,实现了厚专业基础、重方向应用,保证了师范专业分类(方向)培养的实现。

计算机师范专业分方向培养的课程模块如表1所示[4]。在实施过程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适当调整,下面是分方向培养的做法。

(1)对于部分有宽基础要求的学生,可以跨方向选课。例如,如果学生选的是web编程方向,但对计算机控制技术或嵌入式系统课程感兴趣,可以打破专业方向,跨专业选课。如果存在上课时间冲突的情况,学生也可以跨年级选课。

(2)所有的专业方向课程形成课程群,教师形成教学团队,该团队直接承担对外(企事业单位)合作的实训项目。

(3)师范类课程中的技能训练课程如书写规范汉字、教育法规、普通话等采用讲座或以考代练的形式完成。

(4)实施按专业方向设置选修课后,加大专业基础课课时比重。例如,C语言和C语言实验课,教学计划安排到110学时,数据结构和实验安排到96学时,保证学生具有良好的专业基础。

2.2加强新形势下的师范性建设

在良好的专业教育基础上,进行具有信息技术特色的师范教育,中心是做好师范教育的转向,即从培养教师转向培养优秀教师,解决社会急需的优秀教师需求。在经过调研的专业课程体系下,进行师范类特色课程的开设,是培养优秀教师的基础。我们的师范特色,定位在服务于辽宁地方教育,培养优秀的信息技术教育人才,在课程设置上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专业基础课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面向市场的知识体系为核心,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应用技术进行教学。

(2)师范教育系列课程单独设置师范教育模块,主要在第七学期进行,重点进行从师素质、从师技能训练。

(3)具有信息技术教育特色的师范类课程认真规划,除了开设信息技术新课程理念与创新、多元智能的教与学外,补充开设部分实训课程:图书光盘制作、电子学档应用、网络课程与教学、远程教学平台维护。即计算机师范专业师范类课程的设置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系统课程,辅之以教师教育特色突出的师范类课程。

2.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构建教学团队

师资队伍建设是保证专业建设的关键。计算机师范专业按专业方向分流培养的课程体系实质是计算机工程或应用层次的问题,但高校教学客观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技能的问题。相对而言,从事计算机应用开发、计算机师范应用研究、实训方面的优秀教师缺乏。如何采取激励机制,引导优秀的教师进入本科生教学团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问题。

我们建立了由高职称教师、中青年骨干教师、部分研究生共同组成的指导本科生的教学团队。教学团队进入实验室完成师范实训项目、企业合作项目,取得了良好效果,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由教师、研究生、本科生共同工作的团队提高了专业方向课程、课程实训和专业实训的项目质量。

(2)研究生参加到教学团队的实训项目中,增强了研究生的实践能力,拓宽了研究生的就业渠道。

(3)本科生在团队的实训中和研究生合作、和高水平的教师接触,有利于提高其科研水平,为其考研深造选择更好的专业方向提供条件。

教学团队运作实施的细则、规范已经完成,良好的教学团队更有利于专业、学院和学校的发展。以团队为核心,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学校、企业两类实训基地,满足学生实习、设计和实践能力锻炼的要求,提高了学生适应社会需求的能力。

3效果

我们以面向学校和企业的人才需求为核心,改进计算机师范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师资队伍建设,已经取得预期效果。

(1)适合于学校和企业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已经从2007级学生开始实施,通过广泛征求用人学校意见、对企业走访调研、对在校学生问卷等方式,方案得到用人学校、企业和学生的广泛认可。

(2)建设完成教育软件开发方向、web编程方向、嵌入式系统及应用方向3个实训实验室,服务于学校和企业。其中的web编程方向实验室与大连华信计算机有限公司的校企合作项目“华信出勤・预算基本信息管理系统”,已于2008年10月份结题,该项目合作方式是:企业提供项目――企业全程跟踪――学院教学团队全程指导。该项目被大连媒体《半岛晨报》跟踪报到并推广,web编程教学团队被评为校级优秀教学团队。

(3)作为师资建设的成果,我们建立了3个进入实训实验室的教学团队,分别是教育软件开发团队、网络web编程团队、嵌入式系统及应用团队,形成了良好的团队运作和管理机制。我们安排了教学团队教师到北京全美测评软件(ata)公司、大连东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大连华信计算机股份有限公司学习,带回的新技术、新需求、新的人才培养理念,已经应用于本科教学。

4结语

计算机师范专业面向学校和企业的双重需求,培养复合型人才,但由于学生受教育的时间有限,面向学校教育和面向企业开发的课程体系并不完全一致。专业建设的任务就是要找到一个合适的切入点,使课程体系能兼顾学校和企业,这是一个长期的、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的问题。目前,我们在师资队伍、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建设等方面,已经形成一系列的方案、措施和规范,并在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宋永刚.积极推进教师教育创新,加强师范类特色专业建设:在第一批高等学校师范类特色专业建设研讨会上的讲话[R].桂林:2008.

[2]辽宁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特色专业建设交流材料[R].桂林:2008.

[3]教育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计算机本科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R].北京:2005.

[4]蒋宗礼.瞄准定位,科学施教―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实施方案研究[C]//大学计算机课程报告论坛论文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5.

StudyandpracticeoftrainingmodeinComputernormalmajor

LiUDe-shan,LiUXiao-dan

(CollegeofComputer&informationtechnology,LiaoningnormalUniversity,Dalian116081,China)

计算机课题方向篇9

近年来,计算学科的教育创新问题已经受到国内外教育界的高度关注[1]。自1989年计算被作为一个学科独立存在以来[2],计算学科教育的内涵和外延在不断演进。近10多年来,计算学科的课程体系主要包括“算法和数据结构”、“编程语言”、“体系结构”、“数值与符号计算”、“操作系统”、“软件方法学和工程”、“数据库和信息检索系统”、“人工智能”以及“机器人与人机通信”等九个方面。这一框架一直是目前国内计算机专业课程的设置依据之一。但是随着计算需求的增加,现存的计算学科教学内容并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发展新形势。究其原因,一是教学内容没有很好地体现社会计算、情感计算、服务计算、普适计算、绿色计算等计算范型;二是随着信息技术墙的到来[3],计算学科已经成为其他学科必不可少的基础服务性学科。从当前计算机人才培养类型来看[4],信息服务型的计算机人才培养模式尚未成熟。在国内,根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务院2009年的《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信息服务的需求愈发强烈。为了适应这一形势,我们从服务计算的视角,提出了一种新型的计算学科教育模式,以满足目前计算学科的现实需要。同时,我们结合河北师范大学的专业实践和南京邮电大学的智慧校园系统建设为案例,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服务计算新模式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1计算学科教育现状分析与课程设置调查

在60年代,学者们普遍认为计算学科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算法设计能力。80年代以后,一批学者针对原有认识的不足,扩充了计算学科的先前定义。他们将其定义为“描述和变化信息的算法过程”,包括其理论、分析、设计、效率分析、实现和应用系统的研究;同时指出学科的根本问题是“什么能(有效地)自动进行”。这使得计算学科的教育内容更加系统化、科学化。但是,随着计算机软件技术和硬件技术的日益成熟,计算学科教育的着眼点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自1989年,aCm攻关小组提交了著名的“计算作为一门学科”的报告之后,计算学科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一直处于动态变化的过程。综合计算学科教育的历史,我们认为计算学科教育的立足点应该包括三个方面:(1)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2)工程开发能力的培养。(3)服务创新意识的培养。根据美国专家Jeannettem.wing的观点,计算机科学工作者首先应该具有计算思维的能力。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主要通过“研究一种能够突破人的计算能力限制,致力于问题求解的机器”加以实现。

比较国内外的计算学科教育理念,国外强调深层次学科思维能力的培养,而国内则更为强调应用层面的人才培养。我们认为,国内的计算学科教育本身缺少深厚的理论与实践基础,更多地停留在模仿与学习层面。这一实际情况导致了我国当前计算机应用人才的快速增长。但是,计算机技术开发与应用的目的之一是更好地为社会提供服务。从2010年中国互联网大会的主题“服务——网络价值之本;绿色——网络发展之道”和近年来中国计算机学会引导的方向来看,面向服务的计算学科教育已经成为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双重期待。计算学科教育立足点的变化致使计算学科核心教学体系做出相应的调整。中国的计算学科教育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其内容描述需要更加细致。一般认为,计算学科教育中的基本问题主要包括:(1)计算的基础平台和环境问题。(2)计算过程的能行操作与效率问题。(3)计算的正确性问题。(4)计算的服务性问题。围绕前三个问题,计算机教育专家们已经给出很好的解决途径,相关课程的设置构成了计算学科目前的专业课程群[5]。对于第四个问题,目前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从计算学科的应用现状来看,服务计算已经渗透到计算机科学、信息技术和信息管理等多个领域。从科学哲学的角度来看,当技术发展到一定地步,提升技术、服务社会成为一种必然[6]。因此,构建面向服务的计算教育模式正成为一个富有挑战性的学科教育新课题。

2面向服务的计算学科教育框架

面向服务的计算学科课程体系可以借助学科的极小课程集加以描述。计算学科的极小课程集是指仅包含与其相应的科学概貌、基本原理和基本技术的最少课程。极小课程集与核心课程或基本课程概念不同,与学科各专业方向课程的交集相比,极小课程集的基数更小,更能凸现学科特征,所以它们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计算框架的本质是从服务的视角实现计算学科的发展任务。服务具有无形性、同步性、动态性等特征。因此,面向服务的计算学科与传统计算学科课程设置的差别主要在于理念不同。面向服务的计算学科课程着重体现了学以致用的学习特征。这是因为计算学科理论框架和硬件产品以及系统软件在我国目前情形下难以形成重大突破。如果将成熟的计算学科理论和技术应用到社会实践中,一方面会提升社会信息服务水平,同时也会促进计算学科自身的发展。面向服务的计算学科课程体系与现有的课程体系是兼容的。

面向服务的导论类课程主要面向一年级学生。课程目标是根据社会服务的计算需求激发新生的学习兴趣。课程一方面全面介绍计算领域的总体概貌和计算学科的知识体系,另一方面深度挖掘社会服务环境中的计算需求,使学生感受计算学科广泛的社会需求,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面向服务的计算理论与实践课程主要包括计算机组成原理和操作系统等。这部分课程的学习强调基本的计算原理,以及这些基本理论产生的社会服务功能。面向服务的程序设计语言类课程也是计算学科的必修课。新的课程群设置注重面向服务的软件开发功能,同时兼顾传统计算课程的融合,在舍弃和充实的原则下,构建具有自适应性的面向服务的计算学科框架,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新的面向服务的计算学科课程体系。

新课程群主要以服务语言开发和服务计算范型为基础,以服务感知、服务聚合、服务挖掘、服务管理、服务优化,服务保障为理念而设计。计算导论类课程主要使学生增加社会服务意识,而面向服务的系统开发课程和面向服务的计算原理课程是两大支撑课程组。服务通识课程以及面向服务的软件工程等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度和学生的实际工程应用能力。面向终端用户(包括学生以及社会人才需求方)的服务感知、服务聚合和服务设计是面向服务课程效果反馈的智能化动态调整模块。#p#分页标题#e#

3面向服务的计算学科教育实践

根据全国高等师范学校计算机教育研究会提出的计算机教育创新的需求,面向服务的计算学科课程设置示范工作已经在全国的部分高校展开。河北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针对服务计算的新形势,提出了面向服务的软件工程专业课程新体系[7],并作为“地方院校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研究与试点”项目的试点单位进行了课程改革。河北师范大学提出的信息服务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主要包括“it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工程、信息安全保障、系统管理与维护以及服务科学”等内容。南京邮电大学为了适应面向服务的计算学科新趋势,也展开了相应的学科教育实践。在教学实践方面,一方面加强与国外的软件业进行广泛深入合作;另一方面在校园管理过程中实施“智慧校园”的专业实践活动。

已经开发并投入使用的“基于web的智慧校园系统”充分体现了面向服务的学科特性。具体的服务内容包括管理服务、教学服务、科研服务、生活服务和感知服务5个模块。特别是在感知服务模块中引入了物联网技术、RFiD技术、温湿度传感、视频监控技术、门禁技术以及工业实时web服务技术,实现了校园生活感知和校园安全感知功能。对于被服务的对象——校园内师生而言,智能教室的感知是让学生和教师可以随时通过GiS查看教学楼中教室的使用情况,并可以实现在线评教。今后配合电子白板,还可以实现远程教学互动,提高了便捷性,实现了服务信息的聚合。

计算机课题方向篇10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教育;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B

1问题的提出

进入21世纪以来,面向占在校总人数95%以上的非计算机专业大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教学面临着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提高大学生的计算机综合能力,包括计算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应用和创新能力,主要原因有:

(1)时代背景需要:工业化和产业结构升级进程需要培养大批实用型人才;知识经济发展趋势需要培养大批创新性人才;大众化高等教育需要增强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与创业能力。

(2)高等教学需要:各专业和信息化社会对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因此计算机基础教学需要培养大学生以计算机为工具解决专业领域中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工程能力(信息处理、计算分析、仿真等)。

同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简称三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团队发挥长期校际合作的优良传统,通过15年连续3轮承担上海市、教育部重大教改项目(如图1所示),深入开展研究与实践,取得了一系列丰硕的成果,有效地推动了上海乃至全国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进一步改革。

图1校际合作承担重大教改项目

上海教委、三校对项目组从各个环节给予大力支持,批准了教改项目10项,投入了150多万的配套教改经费以及1400多万的硬件经费。

2问题的解决方法

培养和提高大学生计算机综合能力不能单一地依靠改善教学的某一个环节来实现,而是一个系统工程。为此,项目组在承担教育部重大教改课题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如图2所示的综合教育环境。

图2综合教育环境

2.1确立12字培养目标,实施分类分层课程体系

项目组根据教育部“白皮书”的精神和社会对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需求,系统地提出并实践了“夯实基础、面向应用、培养创新”的培养目标。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层次、不同阶段的需要,整合所有相关内容,建立了以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分类分层课程体系。

(1)根据培养目标,建立三层次课程体系

①夯实基础:旨在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素质、为在后继课程打好坚实的基础。其中,大学计算机基础要求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基本概念以及扎实的基本技能和基本应用,具备在网络环境下使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基本能力;程序设计基础课程训练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掌握编程能力,利用先进的开发环境,编写小型应用程序。

②面向应用:各专业根据需要选修,旨在让学生掌握计算机基本原理、基本处理技术;利用先进的开发平台,结合专业或兴趣爱好完成应用项目开发,提高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③培养创新:构建由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各级竞赛所组成的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将创新活动贯穿于每一门课程,鼓励学生用新方法解决新、老问题;开办科技专题讲座,引导他们结合专业和兴趣进行探索和研究;组织和开展各级竞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

(2)分类教学,灵活设置课程内容

理工类和文科类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存在差异,计算机应用情况也各不相同,为了有效实施因材施教,采取了分类培养的原则,灵活设置课程内容。

分类就是对非计算机专业按照理工类、人艺类(人文、艺术、体育)和综合类(管理、建筑、农、医、外语等)三大类分别组织教学内容和能力培养方案,见图3。

图3分类、分层的课程体系

新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体现了当前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发展趋势,走在国内高校的前列,相关成果在全国各类会议多次作报告。

2.2重构了核心基础课程,新建了面向应用课程,形成了三级精品课程群

(1)课程内容改革

①老课程、新内容:对大学计算机基础,重构并理顺并课程内容;程序设计基础课程顺应社会需求,提升了实验平台,与实际应用接轨,例将.VB6.0向.net、tC向VC提升,内容也向面向对象提升。

②新课程、新内容:以面向应用为导向,按起点高、技术新、能力强为原则,处理好与第一门课程的关系,课程内容和技术平台与社会应用接轨,建设了面向等课程。部分学生开发的项目从技术含量和应用性等方面已达到专业水平,被大学生称为“在大学中收获最大的课程”。

2005年来的课程建设成效显著,已建设了1门部级、3门上海市级和4门校级精品课程,与原有的1门国家精品课程一起构成了精品课程群。

(2)建设优质主教材和实验教材

教材是教学理念、思想的物化,优质教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项目组一直注重教材建设,根据课程内容和实验方案、按照小步伐快节奏的原则,将教学实验最新改革成果、计算机的新技术吸收进教材中,体现了如下的特点:

①四性:系统性、先进性、实用性、创新性。

②四精:精心布局、精选实例、精练的文笔、精讲多练。

③立体化:集主教材、实验教材、实验方案、电子教案、考试系统等教学资源于一体。

(3)重组实验方案,精选实验项目

根据培养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宗旨,整合、改造和提高所有实验模块,按照分类、分层设计的原则,精选凝炼了三个层面实验项目组成的实验方案,打破了以往基础、应用与创新相脱节的状况。

①实验方案:由基本验证型、设计综合型和研究创新型组成。

②实验项目:精选的经典实验、凝炼的应用实验、工程应用中发掘的应用项目、科学研究中提炼的创新项目。

2.3建设开放式教学实验平台,服务于教与学全过程

除了常规的教学基本信息、教案、网络课程等网络资源外,注重在自主学习、综合能力培养方面资源的建设。

(1)自主学习资源

表(1)给出了自主学习资源的类别和内容。

表1部分特色教学资源

类别内容

课程全程录像5门课程:大学计算机基础、VB程序设计、C/C++程序设计、数据库技术与应用、多媒体技术与应用

动画演示算法演示、跟我学实验操作示例、屏幕录制演示

名师解忧实践问题排解、疑难解答(不包括答疑系统中内容)

优秀习作创新作品、典型应用

项目展示项目运行界面、实现技术、学生自评、教师点评

(2)优秀创新作品库

收集、整理历届学生的优秀创新作品,形成优秀创新作品库,通过网络向所有学生开放,启发和激励学生,被学生称为“酷站”。

(3)探索创建远程实验室

为了解决实验室因软件版权而导致的软件资源不足问题,在数据库技术与应用课程中探索创建基于终端技术的远程实验室,让学生无需安装任何实验软件的情况下,利用远程终端技术登录远程实验室,为其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4)提供开放的实验环境

①内容开放:学生自主选择实验项目;实验资源向学生开放;实现校内、校际和全国多层面的资源共享。

②时间开放:每人300免费机时,自由刷卡上机;每天全天候开放;提供在线互动答疑。

③空间开放:实验室空间和网络空间全面开放。每个学生可以随时使用实验室空间实验,每一个学生拥有足够的网络空间,作业、作品即时提交。

2.4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

(1)做好“三篇文章”,倡导学生自主学习

①开学篇:介绍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便于制定学习划规。

②学习方法指导篇:明确学习的目的和自主学习的方法。

③引导篇:掌握遇到问题解决的方法。

(2)采用“三驱动”的教学方法

①案例驱动: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中将应用性的通过案例引出相关概念。

②问题驱动:在程序设计课程中,改革传统“提出概念、解释概念、举例说明”三部曲改为“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归纳分析”新三部曲,倡导自主探索。

③任务驱动:在实践环节中体现了“平台新、任务实、由易到难、由单一到综合”,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3)实施“三措施”的教学手段

①项目开发:将项目开发引入面向应用课程中。学生自由组队自主选题,随着教学进度不断推进项目开发,直到课程结束项目完成。技术平台与实际应用接轨,课程内容面向应用。学生项目开发的题目课题丰富多彩,有的完全达到专业水平。通过项目开发,增加了就业和创业能力。

②与专业应用相结合:与专业(如土木、化学工程)进行合作,研究并实践计算机在专业中的应用,建设专业交叉的教学实践环境。特别在程序设计课程中与应用相结合,使得学生对原本枯燥的程序设计课程学习富有兴趣和成就感。

③外籍教师进课堂:一是让学生感受先进国家的教学模式,了解国外先进技术,开拓视野;二是为青年进行教学示范,提高教学水平。

(4)改革传统的考核方式,科学评价大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①在核心基础课程中实施面向过程的考核模式

在核心基础课程中,针对大面积基础课程考核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注重实践、强化管理、增加期中测试、期末上机考试、创新作品加分等一系列举措,改革了过去的期末一考定成绩的目标考试方式,全面评价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②在面向应用课程中采用项目开发的综合考核方式

在面向应用的课程中,在国内率先大面积实施项目开发的综合考核。项目开发完成后,提交项目报告,然后展示、演讲、答辩。除此之外,对学生的考核还包括自学札记、平时实验、理论测试等环节,全面考核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师生的一致好评。不少教师感叹道:“学生想象力丰富、潜能无限”。有外校专家在审阅了数据库技术与应用课程后赞扬道:“这门课程可能会改变学生的一生。”

2.5构建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努力营造创新能力培养氛围

以国家教学实验示范中心、创新基地为依托,构建三层次创新能力培养体系。为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可持续环境。如图4所示。

图4创新能力培养途径总体框架

(1)第一课堂

体现在每一门课程中,鼓励用创新的思路解决感兴趣的问题,学生完成的创新作品给予加分鼓励,网上展示。

(2)第二课堂

开展创新技术专题讲座,列出创新项目,分基础性、综合性,指导学生参与;创新活动学校给予各方面的支持,学生完成经考核计入学分。

(3)各级竞赛

组织或参加各级计算机应用设计竞赛,通过竞赛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计算机积极性,提高大学生的应用计算机综合能力;深化教学改革,探索与专业应用相结合,展示教学改革成果。2008年全国(首届)高校文科类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中获得好成绩;2008年举行了三校计算机应用设计大赛;2009在上海市教委支持下,大赛推广到全市,有23个学校400个队报名参赛,分四个大类:程序设计、数据库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站设计。

近两年三校共获得各类各级奖项85项,充分展示了教与学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