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意义十篇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意义十篇

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意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55:34

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意义篇1

四川读者:刘树义

刘树义同志:

您好!纵观党的历史,改革开放以来,历届三中全会都承担着经济发展和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使命,一些具有重大转折意义的决策,多是在三中全会上作出的。可以说,1978年以来的每一届三中全会都是一座改革的历史坐标。

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12月18―22日):会议决定全面拨乱反正,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口号,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这是中国30多年改革开放事业的起点。

十二届三中全会(1984年10月20日):会议指出要进一步贯彻执行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实行开放的方针,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以利于更好地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成为指导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件。

十三届三中全会(1988年9月26―30日):全会要求把明后两年改革和建设的重点,突出地放到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上来。会议通过了《关于价格、工资改革的初步方案》。这次会议为进一步深化改革扫清了道路。

十四届三中全会(1993年11月11―14日):会议决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了8个方面的改革内容,即企业改革、市场体系建设、宏观调控体系建设、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科技体制和教育体制改革以及法制建设。这是经济体制改革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会议。

十五届三中全会(1998年10月12―14日):会议提出了到2010年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奋斗目标,确定了实现这些目标必须坚持的方针。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十六届三中全会(2003年11月11―14日):会议通过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修改宪法部分内容。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被称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实践的又一座新的里程碑。《决定》提出了10个方面的内容:巩固和发展公有制并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农村经济体制、规范市场秩序、转变政府职能、金融改革、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完善社保体系、深化科教文卫体制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意义篇2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宪法得到不断修订与完善。从唯物史观角度分析三十年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宪法发展的历程,经济体制改革成果入宪呈现出四个鲜明的特点:一是坚持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二是坚持量变与质变辩证关系原理,进行渐进式改革;三是坚持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原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四是坚持实践第一的认识论,从实践到政策到入宪。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一般经历了从微观到宏观、从表面到深层、从局部到整体的变迁过程.宪法对经济体制改革成果的确认,也经历了一个逐步发展深化的变迁过程。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土地流转制度的人宪到所有制改革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人宪。从市场导向改革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人宪到收入分配改革与分配制度的人宪都充分体现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与宪法发展的关系。纵观这一历史进程.经济体制改革成果入宪呈现出鲜明的特点。从唯物史观角度研究总结我国经济改革成果人宪的特点,有助于我们在深化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更好地处理经济体制改革与宪法修订的关系。

一、坚持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恢宏磅礴的全社会参与的实践活动.经济体制改革成果人宪体现了宪法的修订,坚持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2o世纪7o年代末,在安徽凤阳的小岗村,十几个农民在取得土地经营权的协议书上按下手印,点燃了中国农村的改革之火,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很快在我国广袤的农村大地上形成燎原之势。同样地,乡镇企业主要从苏南地区的社队企业中生长出来,市场经济在经济特区试验开路.温州人民在非公有制经济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制度创新中做出了重要贡献。这些改革试验充分体现了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现行宪法及其修正案对这些经济体制改革成果的最终确认.体现了宪法对这种创造精神的尊重。在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人民群众是改革发展的主体和动力。我们党始终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总是满怀热情地鼓励和支持人民群众的实践探索。邓小平指出:“我们改革开放的成功,不是靠本本,而是靠实践,靠实事求是。农村搞家庭联产承包,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农村改革中的好多东西,都是基层创造出来。我们把它拿来加工提高作为全国的指导。”

历史实践表明,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一切成就。都是充分依靠人民群众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取得的,人民群众是决定我国改革开放前途和命运的根本力量。只有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改革开放事业才会有坚实的基础和力量源泉;只有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才能准确把握时代前进的脉搏,不断获得推动改革开放事业的动力;只有充分尊重人民群众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才能不断获得改革开放事业发展与进步的思路与智慧;只有充分尊重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才能不断取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胜利。

二、坚持量变与质变辩证关系原理,进行渐进式改革

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事物的运动发展都是通过量变到质变,叉从质变到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构成事物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及其成果人宪采取渐进式的方式,遵循了这一辩证法则。我国从改革一开始走的就是“渐进式”改革之路。所谓渐进,即先确定一个基本取向和大致思路,选择一些比较容易推进且可以较快取得成效的领域,特别是从计划经济体制较为薄弱的环节开始突破,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而核心、由局部到全国,根据条件和可能.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地逐步推进。具体地说,我国经济体制“渐进式”改革主要采取先农村后城市、先放权后改制、先双轨后并轨、先试点后推广、先探索后规范、先“体制外”后“体制内”、先增量后存量、先重点突破后整体推进、先局部开放后全方位开放等方式进行。实践表明。渐进式改革符合我国国情,符合人民群众对改革实践由浅入深的认识规律.有利于减少改革阻力和降低改革风险,有利于在改革的同时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是一条低成本、震动小而成效较大的成功之路。

我国将经济体制改革成果写入宪法,也是采取渐进式的方式进行的。宪法对经济体制改革成果的确认,不是一蹴而就、一步到位的,而是在实践中某一体制发展完善了,时机成熟了才把其写人宪法.赋予其宪法地位,并不断修订完善。如我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人宪从1993年宪法修正案规定的“农村中的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到1999年宪法修正案规定的“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都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修订完善的。再如:关于非公有制经济的规定.从l982年宪法规定的“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到1988年宪法修正案规定的“国家允许私营经济在合法范围内存在与发展。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再到1999年宪法修正案规定的“法律范围内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直到2004年宪法修正案规定的“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权利和权益。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并对非公有制经济依法实行监督和管理”,使非公有制经济的宪法地位由“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再到“鼓励支持和引导”,这些都充分体现了渐进式的特点。三、坚持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原理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和与时俱进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这一原理要求我们一切从社会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在认识我国革命和建设规律的基础上有效地去改造世界。说:“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根据。”国情是客观存在.第一性的东西,国策和宪法,是第二性的东西,是国情的反映。国情决定国策、宪法,国策和宪法要符合国情。党在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时.必须以我国国情为依据。正如邓小平所说:“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就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及其成果人宪,充分体现了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这一特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成果能够人宪的一个重要前提。

我国宪法不断调整和完善的过程也是思想不断解放的过程,每一次思想解放都极大地促进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社会的发展。第一次思想解放是1978年关于真理检验标准的大讨论。这场讨论.恢复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使人们从教条主义的精神枷锁中解放出来。以思想解放为先导。党中央果断地决定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上来.开始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其后,1982年宪法和l988年修正案也随即将部分经济体制改革成果写了进去。第二次思想解放是以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为标志的。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提出了一系列极其重要的观点,由此推动了又一次思想解放,统一了全党认识。最终党的十四大作出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决策,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为改革目标,1993年宪法修正案正式将其写入。2o世纪9o年代中期,关于所有制问题的又一次思想解放展开了。这次思想解放.丰富了我们对公有制主体地位内涵的认识。明确了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影响力、控制力和带动力等方面;创新了对公有制实现形式的认识,明确了股份制应当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肯定了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1993年和2004年宪法修正案都对这些思想结晶进行了确认。进入新世纪。围绕如何实现科学发展的思想解放方兴未艾,这次思想解放必将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和完善,宪法也将会有新的变化。

四、坚持实践第一的认识论,从实践到政策到入宪

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意义篇3

党的*报告对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提出了新的要求、作出了新的部署,并强调指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深化改革的重要环节。

之所以把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到这样的高度,是因为各级政府拥有人民赋予的公共权力,掌握和控制着大量的公共资源,处于国家和社会生活决策者、管理者的特殊地位,在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承担着无可替代的重要职责。不论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还是坚持以人为本,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政府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和影响。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继续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已成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环节,对此,必须加深认识、加大力度,切实抓紧抓好。

第一,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对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从制度上保证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如果政企不分、政资不分的问题不解决,政府与企业的行政关系和资产关系不规范,现代企业制度和现代产权制度就不可能完全确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就不可能真正形成。不理顺、不明确政府职能,就不可能建立灵敏有效的宏观调控体系。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中长期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都同转变政府职能、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密切相关。

第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深化社会体制改革的关键,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要意义。改革开放以来,各级政府在推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同时,在政府工作中也存在“重管理、轻服务,重经济、轻社会”的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给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出了更高、更多、更为紧迫的要求。如果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不加强,对社会保障、劳动就业、公共教育、医疗卫生、群众文化、人口和计划生育等基本公共服务的投入不增加,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将受到很大制约。政府财税体制不完善,税收调节不健全,转移支付不规范,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缩小城乡和区域发展差距、保障基本公共服务的任务就难以完成。

第三,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关键,对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障人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权利和利益具有重要意义。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既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深化政治领域各项改革的重要推动因素。深化政治体制改革,要增强党和国家的活力,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创造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是一个关键环节。政府究竟应当管什么、怎么管,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邓小平同志曾深刻地指出:“我们的各级领导机关,都管了很多不该管、管不好、管不了的事,这些事只要有一定的规章,放在下面,放在企业、事业、社会单位,让他们真正按民主集中制自行处理,本来可以很好办,但是统统拿到党政领导机关、拿到中央部门来,就很难办。”全面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也是基于制度“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实现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必须加快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如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搞好,不仅直接影响经济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诸多方面,影响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而且还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能否顺利展开,关系到人民群众合法权益能否得到切实充分的保障。因此,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在深化改革中具有影响全局、带动各方的关键性作用。

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意义篇4

关键词:全面深化改革;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

2013年11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以及国防和军队、党的建设制度等多方面改革。的改革范围之广、改革力度之大前所未有,为今后中国的发展指明方向,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实践亮点,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纲领。

一、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决定》把经济体制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强调发挥经济体制改革对其他领域改革的牵引作用。《决定》确定的15个方面改革任务中,6个是经济,1个是与经济密切相关的生态文明体制,但是经济体制改革却占了改革任务的近一半。

1.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决定》提出“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1]。《决定》将过去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改为“决定性作用”,虽然只是两个字的变化,但其意义却十分重大,是《决定》最大的亮点和重大理论创新,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内涵“质”的提升,也是未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及其他领域改革的基本方针。过去强调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发挥市场配置资源作用,但都不能最大限度提高市场效率。此次这两字之变,抓住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最深层次的问题,意味着在配置资源问题上,其他力量如政府,可以影响和引导资源配置,但决定者是市场。相应地,政府要积极转变政府职能,有所为有所不为。

2.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决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立足于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坚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个重大战略判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2]。这是全面深化改革总体思路的核心所在。

首先,经济体制改革在各领域的改革中占主导地位。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涉及其它各领域的改革,除了要求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外,也要求其他各领域改革的方向、目标、任务、举措等必须围绕着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战略目标来谋划和推进。突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以此牵引和带动其他领域的改革,使各方面改革协同推进、形成合力。

其次,只有经济体制改革能够带动全方位的改革。“五位一体”的全面改革,涉及面广,突出重点就是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首先在经济体制改革上取得突破,带动各方面改革整体推进。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仍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因此,我们现阶段的主要任务依然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只有经济更加发展了,才能为解决其他方面的问题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其他各方面的改革才能有更加有利的社会条件。

再次,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其他方面体制改革是基本经验。改革开放35年来,我们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起步,到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从国有企业改革到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从对内搞活到对外开放,从经济领域到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其他领域,改革的领域不断扩大,但始终没有偏离经济体制改革这个重点,并依据经济体制改革的客观需要逐步推进其他领域的改革。这是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经过35年的不懈努力,我国经济体制发生深刻变化,实现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性转变,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是也要看到,在经济领域我们还有许多深层次问题没有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主要还集中在经济领域。进一步加强经济体制改革的力度,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新的突破,为其他领域改革提供强大动力和条件。

3.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决定》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必须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3]。“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党的文件第一次将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这样并列提出,这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实践的新概括,是对基本经济制度内涵的丰富和发展,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具体表现,也是重要的理论创新。

二、政治体制改革

1.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发展制度化发展。《决定》指出“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领域的重要体现。在党的领导下,以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为内容,在全社会开展广泛协商,坚持协商于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4]构成国家治理体系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等政治制度。《决定》在谈到“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时,强调了协商民主。协商民主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领域的重要体现”,强调了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结合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一大特点,“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是加强社会主义政治建设重要的一环。

2.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废止劳动教养制度。劳动教养制度建立以来,为维护社会治安、确保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发展,法律法规的完善,为劳动教养制度的改革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决定》指出:“废止劳动教养制度,完善对违法犯罪行为的惩罚和矫正法律,健全社区矫正制度”[5]。废止劳动教养制度意义在于:维护法律权威,为推进法治中国提供保障;避免侵犯公民权利事件的发生。除了侵犯公民正当程序权利以外,劳动教养主要是侵犯公民的人身自由,废除这一制度对于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意义不容忽视。

三、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1.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系统。《决定》提出“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机制,统筹服务设施网络建设,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建立群众评价和反馈机制,推动文化惠民项目与群众文化需求有效对接。整合基层宣传文化、党员教育、科学普及、体育健身等设施,建设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6]“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系统”中的“现代”二字,体现了公共文化服务系统的时代性和开放性,而“标准化”的首次提出,对于在实践中具体操作与保障公民均等化的文化权益有很大的影响。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制度功能在于保障公民基本的文化权益,是对现代公共文化服务系统建设的新要求,价值目标是以人为本,目的是实现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促进社会和谐。

2.提高文化开放水平。《决定》提出“提高文化开放水平。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社会参与,扩大对外文化交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和对外话语体系建设,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7]提高文化开放水平有利于保护本土文化,有效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当然,提高文化开放水平,要积极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战略。

四、社会体制改革

1.高考不分文理科。《决定》指出“逐步推行普通高校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探索全国统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试行普通高校、高职院校、成人高校之间学分转换,拓宽终身学习通道。”[8]首先,高中阶段“不分文理科”,目的就是要实施“通才”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其次,“不分文理科”必然以不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为前提。如英语考试一年多考、降低学业水平考试中各科的难度、减少死记硬背内容的考核等,让学生通过常规学习就能够达到一定等级水平,都是行之有效的办法。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是个系统工程。传统高考模式在保证了公平公正的同时,也因存在着诸多弊端而饱受诟病,全社会唯分数论,尤其是高中师生在高考指挥棒的带领下,没日没夜,苦教苦学,做了很多无用功,扼杀了学生的天性和创造力。新的改革,使中学组织教学与社会组织考试、大学组织录取相对剥离,不将高考分数当做高校唯一的录取标准,高考成绩不作为高中学校办学质量的唯一评价标准,这些措施会有力地推动我国的考试改革。

2.单独二胎。《决定》指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逐步调整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9]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面对社会环境的变化,为了促进人口的长期平衡发展,党和国家领导人对计划生育政策做出适当调整。“单独二胎”政策的实施势必对未来中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人口作为经济活动的主体,直接影响着经济发展的水平和结构。单独二胎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人力资源保证,从生产和消费两个方面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单独二胎还直接影响着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大部分独生子女很可能无法理解中国传统意义上的兄弟姐妹,还有姑姨舅表亲等称谓,亲情观念也在一步步淡化,这意味着传统的中国文化将受到巨大的冲击和挑战。单独二胎政策的实施,将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

五、生态文明制度改革

1.建立系统完善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决定》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10]。“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要包含生态文明的各个方面,从源头到尽头的整个过程都要有全面严格的制度保障。随着生态文明制度系统的完整建立和执行,未来我国生态文明制度将逐步完善和健全,制约人民幸福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环境污染、资源利用不合理、生态系统破坏”的问题将有望得到缓解。

2.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理制度。《决定》指出“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对水流、深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生态空间进行统一确权登记,形成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建立空间规划体系,划定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开发管制界限,落实用途管制。健全能源、水、土地节约集约使用制度。健全国家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完善自然资源监管体制,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职责”。[11]健全国家自然资源管理体制是按照管理者和所有者分开的原则,把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落到实处,建立完善的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职责体制。长期以来,由于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的不健全,我国很多的自然资源,像水资源、土地资源和矿产资源等资源,都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给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们的生存发展带来非常巨大的威胁,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的决定,对于人们的生存发展来说是一个福音。

3.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决定》指出“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坚定不移实施主体功能区制度,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区定位推动发展,建立国家公园体制。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对水土资源、环境容量和海洋资源超载区域实行限制性措施。对限制开发区域和生态脆弱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取消地区生产总值考核。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12]《决定》从制度层面做出多项明确严格的规定,用红线划分出重点生态功能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首次提出建立国家公园制。“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如果在任期内由于自身工作失职、失误造成本地区自然资源资产减少或流失,要承担相关责任的。因此,领导干部一定要树一立自然资源资产意识,自觉承担起对本人任职地区自然资源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是适用范围更为广泛的又一项保护生态环境的有力措施。

实践无止境,创新无止境。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往往取决于重大关头的关键抉择。35年前,在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紧要关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今天,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描绘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蓝图,吹响了向着“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国梦进军的新号角。我们有理由相信,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和四中全会精神,中国梦就一定能够实现。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第3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2]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第5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3]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第7、8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4]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第29、30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5]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第34、35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6]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第41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7]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第41、42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8]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第44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9]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第49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10]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第52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11]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第52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意义篇5

关键词: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社会公平保障体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中图分类号:D2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1494(2014)02-0031-04

2012年党的十总结我国改革开放30余年来特别是近10年的奋斗历程,展望中华民族美好的未来,明确提出:“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要始终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不断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1]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又及时把握实践和时代的新要求,集中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智慧,尊重改革发展规律,在新的起点上对全面深化改革做出了战略部署,不仅明确了改革的路线图,而且确定了“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的时间表[2]。由此可见,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大政方针、政策已经制定好,下一步就是需要党总揽全局,牢牢把握好改革的正确方向,切实把握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引导人民紧紧抓住改革的重点,并将几个方面的改革统筹兼顾,协调开展,坚定不移地将全面深化改革推向前进。

一、牢牢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是指导我们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纲领性文件。《决定》指出: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努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广阔的前景”[2]。这就明确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在新一轮改革中冲破思想观念束缚、突破利益固化藩篱的巨大政治勇气和高超改革智慧。要牢牢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主要应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坚持实现“三个公平”,建立健全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强调,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就是说改革发展的成果不能仅仅让少数人享有,如果这样那就违背了社会公平正义。只有把改革发展的成果更多更公平的惠及全体人民,才能体现社会公平正义。这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指导思想在改革总目标上的体现,同时也表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其实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并非首次提出,党的十早以明确提出,即“三个公平”。党的十报告提出:“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1]这“三个公平”是党向人民群众做出的庄严承诺。这充分体现了共产党人的崇高理念,彰显了共产党人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面对人民群众公平意识、民主意识、权利意识不断增强,唯有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建立健全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才能保证和实现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才能使我们的制度和体制机制更加体现公平正义的原则,才能更加有利于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党的十强调“三个公平”,是“以人为本”理念的进一步深化和细化,是将以更大力度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的明确信号。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成熟,社会利益和诉求正由简单化向多元化发展,于是,社会公平问题就成了突出的社会问题。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敏锐地抓住了这些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向及途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实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必须加快社会事业改革,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更好满足人民需求”、“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维护人民权益,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2]。这些举措充分彰显了我们党坚持深化改革、维护社会公平的坚强决心。要将“三个公平”变为现实,首先,要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理顺权力运行关系,建立健全权力运行机制。其次,要健全社会主义法治,依法治国,依法行政。再次,要尽快建立起成熟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在经济领域公平交往、公平发展,健康成长。

(二)切实抓好四个方面的改革

自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背景下,我国的改革从基于当时生产力水平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进入到“兼顾效率和公平、更加注重公平”的新阶段。我们党注重对社会主义改革的规律性认识,顺应社会关切,代表人民意愿,直面风险挑战,把“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写入《决定》,指明了新一轮改革的正确方向,体现了我们党坚持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这一鲜明的执政理念,并将这一出发点和落脚点的思想融入了决定的各个部分。我们在下一步的改革中,要切实抓好四个方面的改革。第一,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使全体人民通过辛勤劳动增加财富。在当前,尤其要废除对非公有制经济各种形式的不合理规定,消除各种隐性壁垒,制定非公有制企业进入特许经营领域的具体办法,这是对保障各类企业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的重大促进,能使劳动者从各类企业中获得更多就业机会和稳定的收入。第二,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完善现代市场体系,保障各类市场主体平等竞争、平等获益,惠及广大民众。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推进,我国将建立起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和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惠及广大民众。第三,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合理调节国民收入分配,增加群众福祉。随着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展,将加快消费税、房产税、资源税、环保费改税等一系列改革,其目的就是更好地发挥税收杠杆作用,撬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同时,通过税收调节,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第四,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构建全方位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促进全社会经济均衡发展。通过改革,将“形成横贯东中西、联结南北方对外经济走廊”,内陆地区就可以依托中国―东盟大通道、渝新欧国际铁路联运大通道等,加强与周边、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联动。与之配套,“推动内陆同沿海沿边通关协作,实现口岸管理相关部门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2]。这种机制,符合国际惯例,能有效消除内陆出口通关的制度化障碍,形成分工协作、优势互补、均衡协调的开放新格局。

(三)建立健全“五个机制”

全面深化改革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改革,而是“五位一体”的改革。这就要牢牢把握“五位一体”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全面深化改革”为主题,使改革从以往的单兵突进,发展为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这是党中央对改革开放认识的全面深化以及治国理政理念的进一步升华。要保证这场改革不至于中途夭折,我们必须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建立健全“五个机制”,即要逐步建立起政治体制机制、经济体制机制、社会治理机制、文化体制机制、生态文明机制。要注意防止两种倾向:其一是把“五大改革”同时铺开,平均使用力量。这样什么都抓,容易什么也抓不好。其二是把经济体制改革与其它四大体制改革割裂开来,或以经济体制改革取代其它改革,“一俊遮百丑”。这都极易把全面深化改革引向歧途。

二、切实抓好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针对当前亟待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全面部署了15个方面的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要完成这些任务,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全面深化改革并不意味着平均使用力量。也就是说,全面深化改革并不是不分重点、全面用力的改革,而是有重点、有步骤的改革,必须在最为紧迫、最为关键的领域首先取得突破,然后以点带面,逐步推向其他领域,实现改革的全面推进。

《决定》明确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2]这是在深化改革中必须坚持的重大原则。我们党对市场经济的认识是不断深化的。党的十四大、十五大提出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到党的十六大提出“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党的十七大又提出“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党的十则进一步提出“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随着我们党对市场经济发展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党领导人民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也在不断地提升。正是在此基础上,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我国的国情也决定了必须始终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为什么《决定》要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代替原来的基础性作用?主要有两点原因。

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意义篇6

【论文摘要】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回顾改革开放的历史,总结改革开放的成绩,重温邓小平关于改革开放的论述,对于构建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他以高超的领导智慧和胆略,对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作了深刻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把握,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也形成了邓小平改革开放思想。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2008年,改革开放成为这一时期最鲜明的特征。

一、邓小平改革开放思想的历史回顾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如今重读《邓小平文选》、《邓小平年谱》,我们会发现邓小平改革开放思想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其内容十分丰富。主要表现在:

(一)关于改革开放的必要性

邓小平从正反两个方面做了阐释。从正面说,“发展才是硬道理”;中国“要做到发展,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对内改革”;“中国一定要坚持改革开放,这是解决中国问题的希望”;“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从反面说,“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不开放不改革没有出路,国家现代化建设没有希望”;“如果放弃改革开放,就等于放弃我们的根本发展战略”。邓小平认为,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改革是当代中国不可抗拒的时代潮流,改革是一场革命,改革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关于对外开放,邓小平从历史、现实与未来等不同角度做了论述:其一,回顾历史,“中国长期处于停滞和落后状态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闭关自守”;其二,面向现实,“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其三,展望未来,“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二)关于改革的历史地位和重要意义

邓小平认为,改革是一场革命,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改革的意义“是为下一个十年和下世纪的前五十年奠定良好的持续发展的基础,没有改革就没有今后的持续发展……这件事必须坚决干下去”。邓小平说:“改革开放要贯穿中国整个发展过程,不是三年、五年、八年、十年,也不是二十年。”他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来看改革的地位和意义,认为“这场革命不仅影响中国,而且会影响世界”,“可以对世界上的社会主义事业和不发达国家的发展提供某些经验”。

(三)关于改革的性质和方向

邓小平明确指出:“改革的性质同过去的革命一样,也是为了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也可以叫革命性的变革。”这次革命的特点在于:其一,其性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而不是对它的否定。其二,这种革命不再采取阶级对抗的形式。改革“不是对人的革命,而是对体制的革命。”其三,这种革命是为了改变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旧体制,为生产力的大发展开辟道路。其四,这种革命是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依靠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力量,依靠亿万人民的实践自觉进行的。

(四)关于改革的目标和任务

邓小平对改革目标设计给予了高度重视。改革伊始,他就对中国社会发展的目标做了高度概括,即在大幅度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同时,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此后,随着改革的深入,邓小平反复论述了这个问题,使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目标内涵越来越清晰。l987年党的十三大明确提出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样,“富强、民主、文明”就成了我国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总目标。关于改革的任务,邓小平说得更为明确。他指出:“改革是解放生产力的必由之路”,“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社会主义改革的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五)关于改革开放的内容

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开放是全方位的开放。邓小平指出:“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相应的其他各个领域的改革。”改革涉及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所有方面和环节,是社会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体制的全面改革。开放有两个内容:对内开放和对外开放;对外开放不只是对西方国家开放,而是对世界所有国家开放,对所有类型国家开放。中国要谋求发展,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

(六)关于改革开放必须坚持的原则

为保证改革的航向,邓小平明确了改革开放的方向和原则。其一,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他说:“改革开放是一个新事物,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照搬,一切都要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来进行。”他强调:“改革开放必须从各国自己的条件出发……别人的经验可以参考,但是不能照搬。”中国有自己的实际情况,我们只能按照中国的国情进行改革。“我们既不能照搬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做法,也不能照搬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做法,更不能丢掉我们制度的优越性。”其二,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邓小平认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实现中国现代化的根本前提。如果动摇了这四项基本原则中的任何一项,那就动摇了整个社会主义事业、整个现代化建设事业。其三,既要反“左”,又要反右。邓小平多次强调,搞改革不会一帆风顺,“一定会有来自多方面的干扰,有‘左’的干扰,也有右的干扰”。要坚定地执行改革、开放政策,必须坚决排除这些干扰。其四,必须始终保持稳定。邓小平指出:“中国一定要坚持改革开放,这是解决中国问题的希望。但是要改革,就一定要有稳定的政治环境。”他曾反复强调:“中国的最高利益就是稳定”,“稳定压倒一切”,“没有安定的政治环境,什么事情都搞不成”。

(七)关于改革的领导核心

邓小平强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键在于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他曾明确指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坚持党的领导,“我们的改革不能离开社会主义道路,不能没有共产党的领导,这两点是相互联系的,是一个问题。没有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条战线举世瞩目的伟大胜利,都是在党的领导下取得的。

以上这些思想系统阐释了社会主义改革进程的不可逆性、改革地位的重要性、改革目标的科学性、改革方向的明确性、改革内容的全面性、改革原则的坚定性、改革实践的创新性、改革方法的灵活性和改革过程的长期性。这些思想是邓小平改革开放思想的主要内容,形成了一个体系,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与改革的思想。

二、邓小平改革开放思想的实践经验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邓小平改革开放思想的指导下,我国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的解放和发展,国民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增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不断加强,综合国力大幅度提高,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社会政治长期保持稳定。

(一)基本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性转变

一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已经确立。二是多种层次、比较完备的市场体系已经形成。商品和服务价格基本上由市场决定。资本、土地、劳动力、技术等要素市场加快发展。三是政府职能转向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宏观调控体系趋向成熟,国家计划、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相互配合的机制初步形成。四是以城镇职工养老、医疗、失业保险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健全。五是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实现了从封闭型经济体系向开放型经济体系的转变。六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制建设取得显著进展,相关法律法规不断完善。

(二)经济体制发生根本性转变,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

从1978~2007年,我国GDp从3645.2亿元增长到24.7万亿元,年均增长速超过9%,增长了l3.86倍;财政收入从l132亿元增长到5万多元,外贸进出口总额从206亿美元增长到2.17万亿美元;外汇储备从1.67亿美元增长到15282亿美元。目前,我国GDp位列世界前4位,外贸进出口总额居世界第3位,外商直接投资居世界前列,国家外储备居世界第l位。

(三)政治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使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在实践中取得重大进展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国家民主制度不断完善和发展,城乡基层民主不断扩大,公民的基本权利得到尊重和保障,中国共产党民主执政能力进一步提高,政府民主行政能力显著增强,司法民主体制建设不断推进。国家领导制度、立法制度、行政管理制度、决策制度、司法制度、人事制度和监督制约制度等方面的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例如,邓小平提倡废除领导干部终身制,实行退休制度,并且身体力行。这是他对政治体制改革的重大贡献。

(四)文化、教育、科技体制改革也取得巨大成绩

改革开放以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在加强宏观管理、调整产业结构、转换经营机制、培育和规范文化市场、推进集团建设和对外开放等方面,文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科技创新能力逐步增强,科学知识生产数量增长迅速,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不断增大。教育事业不断跃上新的台阶,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证。高等教育蓬勃发展,顺应了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教育事业的发展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经济总量提高和现代化建设各项事业迅速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的关键性因素。

(五)生产力发展使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改革开放3o年,是居民人均收入增长最快,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从1978—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43元,提高到l3786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134元,提高到4140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1558.6亿元增长到8.9亿元;城市人均住宅面积和农村人均住房面积分别从初期617平方米和8.1平方米增加到现在的26.1平方米和30.7平方米。

综上所述,30年的辉煌成就雄辩证明,改革开放是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必由之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成功之路。任何时候,反对改革、阻碍改革的做法是错误的;改革必须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必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那种主张按新自由主义方式对中国进行改革是绝对错误的。改革不坚持社会主义的方向,同样是死路一条。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改革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不能单兵突进,必须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改革全面推进;必须把握改革步骤的渐进性。中国改革从一开始就采取逐渐推进的战略、策略。实践证明,这种渐进性改革能较好协调各方面的经济利益,避免出现大的利益对抗,使旧体制逐步地、平稳地向新体制过渡;必须坚持改革原则的坚定性,始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必须坚持改革过程的长期性,改革开放才能贯穿中国整个发展过程。

三、以邓小平改革开放思想为指导,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30年的改革实践,雄辩地说明邓小平改革开放思想成功地指导了中国在20世纪的改革进程。但是,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中国的改革仍然面i临着一系列的新情况、新问题,如何分析和解决这些新情况、新问题,笔者以为:

(一)进一步坚定改革的信心和决心

历经30年,如今改革进入更深层次的攻坚阶段。随着改革的推进,将更多地涉及利益的调整,改革的阻力会加大。只有深化改革,使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完善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机制,才能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使上层建筑进一步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我们必须充分认识改革的必要性、艰巨性和复杂性,进一步增强改革的使命感和紧迫感,以更大的决心加快推进改革。对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都要坚决冲破,对一切束缚发展的做法和规定都要坚决改变,对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都要坚决革除。

(二)进一步解放思想,实现改革的新突破

我国初步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不完善,现在发展处于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改革仍处于攻坚阶段。首先,要围绕消除不利于发挥市场基础性作用的体制机制障碍深化改革,重点是改革行政管理体制、完善所有制结构、推进现代市场体系建设;其次,要围绕消除不利于贯穿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机制障碍深化改革,当前的重点是财税、金融、价格等方面的改革;再次,要围绕消除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的体制障碍深化改革,最重要的是就业、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要建立有利于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有利于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体制,完善社会管理体制。

(三)充分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

人民群众是改革的主体,是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必须保护和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进一步完善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的决策机制,每项改革政策和措施的出台,要经过必要的程序,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照顾到各方面的利益,努力在最大范围内取得共识。对群众反映强烈、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必须高度重视,采取切实可行措施,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四)进一步扩大开放,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进入2l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不断加深,新一轮技术革命所引发的国际分工和生产组织方式变化对我国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国内经济发展对国外资源和市场的依赖程度日益提高。加之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全面提升,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也在逐步扩大,我国经济融人世界经济体系已是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因此,我们必须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和谐,尽快建立健全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体制机制,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参考文献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l993.202、284、368、15o、219、347、78、64、78、131、265、l18、l35、135、397、370、237、237、248、265、256、199、284、242.’

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意义篇7

关键词:渐进改革 增量改革 摩擦成本 实施成本

一、我国渐进改革的显著特点

(一)“渐进改革”概括了我国市场主体的培育过程

在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换过程中,市场主体的逐渐培育过程,包括新的市场主体――个体经济、三资企业、私营经济、股份制经济、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等的逐渐改造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二)“渐进改革”概括了我国市场机制的培育过程

在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换的过程中,市场机制的逐渐培育过程,如先后引入了动力机制、竞争机制、供求机制、价格机制等,直至建立起市场定价机制,都是循序渐进的过程。

(三)“渐进改革”概括了我国的双轨制做法

“渐进改革”概括了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换过程中一系列双轨制做法,如所有制双轨制、价格双轨制、决策双轨制、用工双轨制等。双轨制表明了我国改革的渐进性质,准确刻画了我国改革的重要特点和优点。

(四)“渐进改革”概括了我国社会制度完善的量变态势

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换过程中,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呈现出渐进的量变态势。渐进式改革,在社会主义宪法制度约束下完成了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

(五)“渐进改革”概括了我国改革的局部推动特征

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改革通过局部逐渐推进,如先农村后城市,先特区后沿海、再内地,先微观后宏观,先经济后政治等。

二、我国渐进改革的动因

(一)市场经济改革的目标是在社会主义这一基本前提下确定的

斯坦利・费舍尔认为,一个典型的进行改革的经济必须在六大领域做出重大变革:即宏观经济稳定化、价格自由化与市场改革、企业改革、贸易自由化与货币自由兑换、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创立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律与制度框架。同时大部分经济学家普遍认为这六大变革是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因此实行私有化成为一些国家改革的重要方面。基于此,原苏联东欧各国的改革都走向了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路线,而我国的市场经济改革在目标上与这些国家显然不同。

我国的经济改革始终是以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作为市场经济改革的政治基础和依托。尽管我国是在改革进行10余年后,即1992年才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改革目标,但在此之前各阶段的实际改革都是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运用市场机制,发挥市场对经济的基础性调节作用。从本质来讲,这一主线没有改变过。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到“计划经济为主,市场体调节为辅”,再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以及“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和“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直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最终确立,只不过反映了对改革目标不同程度的认知过程。因此我国的改革是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前提下,不断嵌入和加强市场机制的作用范围,是市场逐步在社会主义经济中“到位”的过程。这种制约决定了我国的经济制度改革只能选择渐进道路。

(二)经济制度的制约决定了渐进改革的道路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重要特征,即发展生产力和达到共同富裕,需要以按劳分配和公有制为条件。改革实践证明,实现公有制和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并在市场配置资源、调节经济运行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各阶层之间、地区之间的共同富裕目标,恰恰是目前我国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所在。从改革的具体措施看,由于我国的改革是在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自我调整和完善的基础上进行的,因而在具体改革中,必须面对和消化过去经济体制的遗留问题,以保持基本制度的完整性和过渡的平稳性。

(三)渐进改革还与我国经济改革的内容有关

实践证明,建立计划经济体制可以很迅速,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很困难,需要充分的时间来调整和完善。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社会主义这一历史条件下,市场经济的形成并发挥综合调整作用,是一个长期漫长的艰辛过程。具体表现为:1 市场机制的作用要以市场体系的完善和市场的充分发育为前提,而市场体系的完善和市场的充分发育不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一个社会历史的自然过程,特别是在我国长期排斥市场经济的前提下就显得尤其困难。2 在市场经济的改革中,国家的宏观调控方式要适应市场机制的特点进行改革,从过去的直接调控转化为间接调控,需要改革原有的直接调控体系,调整调控对象,积极探索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宏观调控方式。这显然也是一个比较困难的过程,需要不断的摸索和经验总结。3 在市场经济改革中,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对市场信号做出积极反应,要以本身经营管理体制的转变和组织结构的变革为前提。这种机制的转变和结构变革是在原有企业机制和结构的基础上进行的,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

三、探索渐进改革的理论依据

体制改革的前提条件不仅在于新体制的运作效率明显高于旧体制,而且在于实行制度改革的预期收益减去为改革付出的代价仍高于旧体制的净收益。因此,改革成本成为衡量改革方式的一个重要标准。

(一)改革的实施成本

实施成本是体制转换前、转换过程中及新体制完善阶段对时间和物质的消耗,可以看作是克服客观障碍而产生的费用。实施成本一般包括以下几项内容:1 创造体制转换的必要条件的成本,“必要条件”包括稳定的社会环境及必要的经济秩序、消除经济发展的深层阻隔等;2 体制方案的设计、比较、选择、试错、、调整修改过程中发生的费用;3 因违反经济规律出现重大失误而遭致的经济损失;4 传递有关旧体制非均衡和和体制创新(转化)潜在收益信息促使旧观念旧意识变更、新意识新观念形成所耗费的时间和资源;5 社会全体成员为学习和适应新体制所花费的时间和资源以及因社会成员不再采用旧体制但新规则还不完善,或者人们一时还不能适应新规则,新规则还不能发挥效用而导致的经济生活的混乱和经济效率的损失;6 制订、实施确保市场经济发挥效用的法律、法规,如维护经济主体的财产权利、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所需要的费用;7 新体制完善的成本,包括确立保障新体制合法性的法律制度的成本以及规范新体制组织与运行方式的成本。

我国改革是增量改革,即在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内,让市场机制在资产增量的配置上发挥作用,从而使增量部分不断扩大,计划经济的存量比重逐步缩小,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实施成本。我国的增量改革创造了体制转换的必要条件:1 改革前做了一系列重要工作来恢复经济秩序,经济秩序的恢复是体制改革的前提条件。2 家庭承包联产责任制的推行,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促使了生

产力水平迅速提高。生产剩余的产生,为引导农民走向市场创造了必要条件。农民收入水平提高又导致城市工业产品的需求增加,从而为国有企业改革创立了条件。3 乡镇企业、私营企业等非国有企业的崛起一方面促进了竞争机制的发挥,另一方面又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不合理的经济结构,从而避免了强行纠正经济结构的成本。4 社会环境因增量改革方式大大缓冲社会阻力而得以保持相对稳定,从而避免因社会动荡而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和损失。此外,增量改革还起到示范、传播新体制经济潜在信息的作用,有利于人们头脑中旧意识、旧观念的改变及新意识、新观念的确立,从而可节省在变更旧观念、确立新观念方面所需要的实施成本。

(二)改革的摩擦成本

实施成本是克服客观障碍而产生的费用,而摩擦成本可视为因人为(主观)设障而引致的成本。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质就是改变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在此过程中总会有人受到一定的损失。1 体制改革使一些人失去旧体制下的种种既得利益,既包括权力、地位、特权等少数人才有的利益,也包括“铁饭碗”、“大锅饭”等多数人享有的利益。若这些既得利益者不能从体制转换中得到相应的补偿,他们就会反对改革。2 改革虽说能使绝大数人获益,但也存在相对获益水平高低的问题。从相对收入的角度看,只要有人在社会收入的结构中与他人相比,收入相对水平下降或社会地位相对下降,他们也会反对改革。3 即使考虑“补偿”的因素,人们可以把改革的收益拿来对受损者进行补偿,也不能完全解决问题。首先,补偿应该超过受损者原先的相对收入水平,否则没任何意义;其次,改革是一个总过程,“投入”与“产出”间存在一定时滞,可能使受损者不能及时得到补偿。正因为以上如此,改革是一个“非帕累托改进”,必然存在巨大阻力。这种改革阻力会造成多种形式损失,因这些阻力而造成的经济损失(时间和物质的损失)即为改革的摩擦成本。

如上所述,我国的改革属于增量改革,增量改革不仅减少了我国改革的实施成本,同时有效控制了摩擦成本。原有的体制条件拥有数量众多的受益主体,如果改革一开始就针对旧体制的核心部分(存量部分),无疑会触及这些既得利益主体,遭受很大阻力,从而产生巨大的损失。摩擦成本的上升可能会阻滞改革的深入,甚至使改革中途夭折。而我国的改革始于体制的部分(以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和乡镇、私营企业的崛起为表征),避免了对旧体制核心的直接冲击,从而极大减小了摩擦成本,使改革得以顺利推进。此外,增量改革还能有效缓冲由“投入”和“产出”间的时滞所引致的阻力,因为在增量改革方式下,新体制经济迅速成长会使社会内部产生越来越强的经济实力,能为受损者提供及时的补偿。

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意义篇8

“现在是改革的深水区,但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调性不强。成立类似国家体改委的机构还不行,一定要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

高尚全,这位长期从事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实践与研究的“老体改委”接受《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采访时说,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2003年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三个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对推动中国改革起到了关键性作用。这三个文件的出台几乎都是相隔十年,现在距离上一个文件的出台已经有十年了,改革也面临着新的情况和任务,应当做出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

一切皆因改革而生。

1982年,在原国务院体制改革办公室基础上,成立了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下称体改委)。除个别时期外,体改委主任均由时任总理兼任。

体改委存在的20年里,是中国改革大放异彩的黄金时期。体改委担负着“改革中枢”的重任,被视为中国改革的顶层设计机构。它集调查研究、参谋指挥于一身,有“小国务院”的称号。

199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体改委被降格为国务院经济体制改革办公室(简称体改办)。2003年,体改委(办)这个曾在中南海办公的机构被撤销。同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简称发改委)成立。

体改委成立时中国还是铁板一块的计划经济,撤销时,市场经济在中国已势不可挡、深入人心。从承认价值规律到承认商品经济;从以计划为主、市场为辅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最后定位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推进国企改革到确立股份制,体改委对那段时期的经济体制改革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那时,体改委聚集了一批海外和本土的专家,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探索出路。高尚全是在1982年4月从国家机械工业委员会调入体改委。1985年到1993年任职体改委副主任的他,见证了体改委各个节点的辉煌和苦涩。

如今,已经85岁高龄的高尚全仍保持着旺盛的工作状态,每天到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的办公室工作,桌子上一个台式电脑,一个笔记本电脑,阅读材料,撰写文章,到全国各地参加会议,继续为改革鼓与呼。

一切皆因改革而生

《财经国家周刊》:体改委是在什么背景下成立的?

高尚全:当时农村改革已入第四个年头,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还未全面启动,还是原来那套计划经济体制模式。政企不分,条块分割,单纯依靠行政手段和指令性计划来资源配置,分配中的平均主义很严重。

举一个典型的例子,沈阳有两个厂,一个是变压器厂,旁边一个是冶炼厂,变压器厂归机械工业部管,冶炼厂归冶金部管。变压器厂需要的铜由机械部从云南等地大批量运来,而冶炼厂生产的铜由冶金部分配到全国各地。一墙之隔的两个企业不能横向联系,造成了大量物质和时间上的浪费。体改委成立时,当时的国务院领导说,体制改革归根结底主要是两个问题,一是计划与市场的关系,二是条条与块块的关系。

《财经国家周刊》:体改委成立后,有哪些重要节点对当时的经济体制改革发挥了重要作用?

高尚全:有4个会议值得一提。

第一个是1984年4月在常州市召开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座谈会。原来常州每个煤油灯罩统一定价为6分,因价格太低,生产厂家没有积极性,灯罩紧缺,于是这“小小的灯罩”也成了计划供应品。后来,他们将灯罩价格放开,由6分涨到了2角,起初担心消费者反感,但结果相反。这次会议,加快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试点的步伐。

第二个重要会议在西苑饭店。在上世纪80年代初,人们害怕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混同起来,会变成资本主义,因此商品经济形成共识经历了艰难的磨合过程。1984年8月,体改委邀请了近20人在西苑饭店开研讨会,会上大家意见很一致,认为“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无必然联系”。

第三个是巴山轮会议。1985年9月2日,巴山轮从重庆启航,沿长江向东。船上汇集了众多的西方经济学家,这是中国第一次引进西方经济学,是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思想启蒙,为1987年十三大提出“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方针作了理论准备。那时,国内即使是主张商品经济的人也提不出一套完整的理论。第一次听西方学者讲怎样运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中国学者和官员都很兴奋。讨论工资问题时,西方学者讲劳动力价格、劳动力市场,很多中国学者和官员都是头一次听说。“七五”计划就吸收了巴山轮会议的成果。

第四个会议是在泰国举办的四国五方会谈。1986年,世行驻北京首任代表林重庚向中央建议可以借鉴南朝鲜经验,中央指派体改委与南朝鲜接触。但当时中国和南朝鲜尚未建交,过不去,进不来。我就建议去第三国会谈。1987年6月4日,我率考察团赴曼谷参加计划与市场国际研讨会。泰国、南朝鲜、印度的重要官员和世界银行副行长都参加了研讨,各国介绍自己的改革和发展情况,特别是南朝鲜运用政策性计划和市场的作法和经验受到过我的重视。

三个重要文件

《财经国家周刊》: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是我们党历史上第一个关于改革的决定,体改委为《决定》的出台做了哪些探索?

高尚全:我有幸参加了这个《决定》的起草。1984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上,中央领导有意推出一个关于改革的文件,使之成为继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决议之后新的高度。

《决定》中一个重大的突破就是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第一次提出“商品经济”概念,这是解放思想的结果。这个稿子起草过程中,党中央和国务院主要领导先后八次和起草小组进行了座谈,共同修改这个决定。在起草过程中,我也提出,改革就是要为迅速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扫清道路。

但是,我的意见提出后,有人不赞成把商品经济写入《决定》,害怕社会主义跟资本主义混同起来。因为反对的人官都比我大,起草小组通不过。能不能把“商品经济”写进决议,始终是争论焦点。

为了争取外援,我建议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和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所的名义,在北京西苑饭店召开了那个理论研讨会。会上大家一致认为,商品经济不是资本主义特有的范畴,同计划经济也不是对立的,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必经阶段。我们把会上的意见以理论探讨成果的形式上报。当时的中央决策层说:中国还是要搞商品经济,不妨写篇文章送给“老同志”们看看。

马洪同志组织起草《关于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再思考》写好后,分送几位党内老人,没有反对意见,只有一位提出,最好不要从全民所有制内部找商品经济存在的原因,还是从两种所有制的关系、两种公有制的存在来说社会主义存在商品经济原因为好。最终在十二届三中全会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写到决定上去,这是中国改革历史上一个重大的突破口。

《财经国家周刊》:第二个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是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在这次经济体改革重要文件起草上,你提了哪些建议?

高尚全:我当时负责起草这个《决定》的市场体系部分。这个《决定》,第一次把资本市场写上去了,这不容易,因为解放以后不能提“资本”两个字,怕“资本”和“资本主义”相联系,所以相当长的时间内我们只能叫“资金”。其实,资本是生产要素,不是与资本主义相联系,我们社会主义同样要利用资本这个要素。

关于“劳动就业市场”还是“劳动力市场”也有不同意见。我坚持要理直气壮地提出劳动力市场,但有人说:劳动力怎么进入市场呢?劳动力进入市场就影响工人阶级的主人翁地位。

为了使建议得到高层支持,我曾分别征求薄老和李岚清副总理的意见,他们的反应很积极。后来中央政治局常委专门开会讨论《决定》,我心血来潮发了言:必须明确提出“劳动力市场”,我一口气讲了五条理由。

会议没有继续讨论,总书记只说了一句:提出劳动力市场,社会上能不能接受?第二天我找了主持起草工作的同志,我有点内疚地说:昨天我不应该发言,当时有点冲动,但我不发言,“劳动力市场”的概念就出不来。后来,家宝同志为了把“劳动力市场”写到《决定》上去做了很大努力。他把关于劳动力市场的材料报送给总书记,同志又批转给各中央常委,各常委表示没有意见。所以把劳动力市场才写进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

《财经国家周刊》:2003年十六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出台时,体改委已经被撤销,这个《决定》在经济体制上有哪些改革?

高尚全:当时有人认为,我们已经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搞得差不多了。但实际上,改革任务仍然十分繁重。

在文件起草过程中,我曾两次发表意见,第一次讨论文件大纲时,我提出,改革是无止境的,完善也是无止境的。

第二次是在全体会议上,我提出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几个理论问题,一是完善、发展基本经济制度的内涵,把原来的公有制为主体完善为公有制为主导。

二是对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提出了建设性的修改意见:第一,原来的表述,要使市场发挥作用,必须先经过国家的宏观调控,国家宏观调控变成市场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了。第二,资源配置的主体是市场,而不是政府。第三,政府在市场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发挥作用。第四,宏观调控主要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而不是主要用行政手段。第五,谁代表国家进行宏观调控?国务院当然是代表国家,但到了地方政府也想掌握宏观调控权。这五条意见被采纳,所以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不再用原来的表述,而是改成“更大程度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三是提出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互相促进、共同发展。传统的思维方式是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在两股道上运行,甚至把两者对立起来。现在要通过股份制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两股道变成一股道,拧成一股劲,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使之更好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发改委”与“发展委”

《财经国家周刊》:你认为,2003年撤销体改委的原因是什么?

高尚全:有很多原因。首先有种误解,认为改革搞得差不多,不需要改革了。第二,在改革过程中难免触及相关部门的利益,受到一些利益部门、既得利益者的反对。改革是要得罪人的,但不改革不行,这是一个历史的责任,一定要搞改革,一定要有勇气。改革者一定要有这个自豪。

以前主要进行的是经济体制改革,但一些核心问题都没有解决,比如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政府干预多的问题一直没有解决。在这种情况下,经济虽然在发展,但过去长期积累的矛盾会显现出来,而且还会出现新的矛盾和不稳定因素,正如发展不能替代改革一样,改革终究是发展的动力。

《财经国家周刊》:当时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取名时,最早叫发展委,你建议要加上改革两个字。当时的情形是什么样的?

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意义篇9

关键词:十十八届三中全会十八届四中全会

为了使大家成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我在这篇论文更进一步诠释了十、十八届三中全会、十八届四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并引领大家感悟到其核心精神,希望大家能为党贡献自己的力量,进一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更好地肩负起历史使命!

首先我们来学习一下十的主要内容: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12年11月8日上午9点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主持会议。

同志在十报告中强调,科学发展观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必须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各方面。

十体现的主要精神有:全党要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十的意义:十是我党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攻坚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对于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深远意义。

然后再来学习一下十八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简称: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于2013年11月9日至12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主持会议。

2013年11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决议中明确全面深化改革的五大体制改革要点:

经济体制

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其核心问题是如何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

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宏观调控体系、开放型经济体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政治体制

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各级党委要切实履行对改革的领导责任;

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完善国家安全体制和国家安全战略,确保国家安全;

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执政方式,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政治保障。

文化体制

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建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文化开放水平。

社会体制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促进共同富裕,推进社会领域制度创新,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

生态文明体制

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

此决议的重要意义:实现从管理国家到治理国家的新跨越;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表述清晰且呈体系,三中全会会议公报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意义和精神:不仅是改革开放35年来“道路自信”、“理论自信”的实践和创新的结果,更将是新时期“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跃升至“制度自信”新境界的现实来源和指导纲领。全面深化改革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学习宣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必须坚定深化改革的信心、坚持深化改革的正确方向、凝聚深化改革的共识、注重深化改革的统筹谋划、协同推进各项改革;必须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把全社会的力量更好凝聚到实现党的十确定的奋斗目标和工作部署上来。

最后,我们来学习一下十八届四中全会的主要内容:

十八届四中全会于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召开,这次全会首次以“依法治国”作为主题。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推动了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脚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就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决维护宪法法律权威,依法维护人民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国家安全稳定,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十八届四中全会的精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胜利闭幕,全面深化改革的蓝图已经展开,党中央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为进入新时代的改革果敢抉择、指引方向。科学发展需要全面深化改革,我们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坚持正确的方法论,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才能更快地由“经济大国”迈向“经济强国”,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

通过此篇论文相信大家对中国共产党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相信大家已经确立好自己的目标,首先一定要坚定共产主义信念;要时时关注时事政治,实现党的纲领;要深刻理解党在现阶段进行的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等重大决策的目的、意义和主要内涵;最后我们大家一定要端正生活态度,为国家和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意义篇10

 

 

新中国成立初期,面对百废待兴的中国,毛泽东十分重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后,在党的“八大”会议上,他提出将全党的工作重点转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并要求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干部从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情况出发。认真发现经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其中原因,寻找解决途径,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倡导全党干部用心研读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经典理论著作,理性思考指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理论,积极推动改革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不相适应的计划经济体制,并从哲学高度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理论构想,指导社会主义的实践探索。

 

毛泽东新中国成立初期这些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构想与实践探索是毛泽东思想体系中的宝贵财富,也为邓小平实施的改革开放国策奠定了一定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筹谋实施计划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构想

 

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实施全面学习苏联经验与模式的政策,构建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这种高度计划的行政管理体制在建国初期的运行中越来越暴露出与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实际不相适应,矛盾和问题越来越突出和尖锐。于是,毛泽东开始独立思考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若干理论指导思想,开始广泛听取各大部委来自基层的情况汇报,从1956年2月14日到4月24日,他听取国务院34个部委的情况汇报后,开始仔细分析、研究中国政治建设与经济建设当前存在的重大问题。

 

接着,毛泽东从哲学的理论高度连续发表对中国经济建设有重大影响的《论十大关系》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两篇理论文章,提出了若干关于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理论构想。其中很多思想不仅在当时是正确的,即使在当前也有积极的指导价值,可以说对新中国成立初期实施的政治体制与经济体制改革都具有普遍而深远的指导意义,更为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与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

 

经济建设只有反对教条主义,才能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反对教条主义是毛泽东的一贯思想,无论在新民主义主义革命时期,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他的若干著述与讲话都对教条主义的工作作风给予了严厉批评,曾指出:“教条主义者不了解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只有通过一定的民族特点,才能在现实生活中具体表现出来和发生作用。他们不肯认真地研究本国、本民族的社会历史特点,不肯根据这些特点具体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因此,他们也就不可能指导无产阶级的事业达到胜利。”①毛泽东批评教条主义,主张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问题上结合中国实际独立思考,要在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过程中总结苏联教训,少走一些弯路,要探索符合中国实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要在充分了解中国国情的基础上研究如何发展中国生产力,研究什么样的道路才适合中国国情。要求国务院各部委认真研究产业结构问题,主要是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的比例关系问题,确定了中国要按农、轻、重的秩序安排国民经济计划,提出了“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的发展方针;在生产力布局问题上,要求中央各部委要处理好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问题,也解决好国防工业和民用工业的关系问题②;在经济体制上,要注意解决好国家、集体、个人的权利、责任、利益分配问题,要求中央向地方与企业分权,要使企业成为“半独立王国”,要使企业具有生机与活力,关于国家对经济与其他事业的管理体制问题,要处理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问题。只有处理好这些问题,才能调动各方面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探索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了商品生产的命运,多元化的社会需求更需要商品生产的继续存在。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和《正确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两篇文章后,党和国家领导人开始积极探索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理论与实践相关的若干重大问题。陈云同志提出著名的“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框架;薄一波提出积累与消费的三条杠杆的思想;李富春提出实行分级管理的计划体制的建议。1956年~1957年间,在社会科学方面出现了关于社会主义条件下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的大讨论。在此过程中,薛暮桥发表《价值规律在中国经济中的作用》和《再论计划经济与价值规律》两篇文章,指出价值规律在整个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③在中国“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后,毛泽东深感社会主义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日益尖锐,空想模式的弊端日渐突出,他开始从理论上对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发展道路开始反思,不但自己静下心来研读列宁、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论著,而且要求党的干部认真学习、思考本地区、本部门存在的问题。

 

毛泽东学习与研究经济理论是为了取得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深度认识,他采取读、议结合的方法,注重联系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际,发表许多对当时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观点,有些理论观点即使在今天也是有指导意义的:其一,从哲学的高度认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问题。毛泽东注重从哲学高度总结经验教训,认为要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平衡和不平衡,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平衡和不平衡为纲来研究社会主义的经济问题。④研究经济问题,要从人们看得见摸得着的现象出发,从历史的分析开始,揭露其内在的本质。毛泽东分析与研究经济问题,就是从社会最常见、最普遍的商品入手,既尊重了事实,又抓住了实质⑤;其二,提出商品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毛泽东认为,商品生产,要看它同什么样的经济制度相联系,同资本主义制度相联系,就是资本主义的商品生产,同社会主义制度相联系,就是社会主义商品生产。他着重指出人民公社化运动过程取消商品经济、取消商品交换方式违反了客观经济规律,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如果不发展商品经济,人民的物质生活也不可能富裕。他反复告诫全党同志,社会主义建设过程都不要忌讳“商品”二字,违背商品生产、商品流通、商品交换、价值规律等商品经济的客观规律来发展社会主义经济都是不负责任的态度。要求各级领导干部掌握和运用商品经济规律来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并指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实践。⑥毛泽东认为,价值规律是一所大的学校,里面有很多很深的大学问,要尊重它,更要懂得利用它。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过程中,既要消灭资本主义,还要发展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形式,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其对立都表现得十分明显,这就给社会主义的理论探索者出了一道难题,既然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的对立物,当我们消灭了资本主义制度后,商品经济理应一同消灭,如果现实的社会主义中还存在商品经济,这个形态还是不是社会主义?毛泽东对这个理论问题的探索曾在一定时期内较为慎重。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虽然没有完整系统地论述商品经济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但就其基本思想来说,他是在肯定的意义上使用了商品、物价、工资和货币等商品经济的概念,还明确提出了等价交换的问题,并主张实行等价交换。毛泽东还研究了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两种所有制并存时商品生产的重要前提,当时的社会生产力水平也决定了商品生产的命运。毛泽东在此时期的讲话中还从多角度、多方面论证了商品生产存在的必要性。他还针对党内一些同志提出消灭商品经济的错误言论,提出在社会主义时期废除商品是违背经济规律的。⑦毛泽东在1956年12月在与工商联代表的谈话中说:“可以消灭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就是要求各部门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把生产与流通搞活,要利用资本主义生产与流通手段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对工商业实行利用、限制、改造政策就是既消灭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成功的案例。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后期,在完成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后,毛泽东决心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上来,但由于缺乏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经验,加上急于求成的骄躁情绪,在实施经济建设中出现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曲折。为此,毛泽东在这一时期号召全党干部同志学习研读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结合中国当时的实际情况,边学边讨论。于是掀起了全党同志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的热潮,并结合当时所有制结构、生产和流通体制等关于经济建设运行与管理进行改革,理论界对经济体制领域、商品经济领域的若干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党中央也及时出台了一些实施改革发展经济的若干政策,毛泽东把这些举措称之为“新经济政策”。由于苏联东欧与中国关系的变化及国内经济建设过程中的曲折等多种原因,毛泽东这些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方面的思想并未能坚持始终,但其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关于计划经济的理论构想和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理论探索,对于今天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仍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实施经济体制改革初步探索

 

新中国成立后,全面学习苏联经验而建立的计划经济体制,为当时促进国民经济的迅速恢复、“一五”计划的实施、重大项目的顺利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完成提供了制度、机制与体制保证。但随着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展开,其弊端也日益暴露,改革这种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势在必行。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一文中鲜明地指出要对当时计划体制进行改革。随后,国务院在1956年5月到8月召开全国体制工作会议并制定改革计划实施的时间表,从1956年着手准备工作,1957年试点,到“三五”期间全面实施。⑧为了推进和实施经济体制改革工作,1957年10月,中央政治局成立“中央经济工作五人小组”,以陈云为组长,在中央政治局之下统一领导国家的经济工作。五人小组在1957年7月首先在工业、商业、财政三个方面进行改革,10月,党的八届三中全会基本上通过由陈云主持制定关于改进工业、商业和财政三个管理体制的决定。毛泽东就经济体制改革问题进行认真探索,尤其就所有制结构、生产和流通体制的改革发表了较多意见和建议,要求改革要做到社会主义制度与体制都要比资本主义具有更多的优越性。⑨陈云根据毛泽东改革经济体制思想的要求,提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构想,即“三个主体,三个补充”。在工商业经营方面:国营经济和集体经济是主体,一定数量的个体经济是补充;在生产计划方面,计划生产是工农业生产的主体,按照市场变化在国家计划许可范围内的自由生产是计划生产的补充;在社会主义的统一市场里,国家市场是它的主体,一定范围内国家领导的自由市场是国家市场的补充。毛泽东支持陈云的“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改革思路,并把所有制结构、生产和流通体制方面进行的改革探索称之为“新经济政策”。毛泽东在1956年12月与工商联代表谈话时,就“新经济政策”进行阐释:“现在我国的自由市场,基本性质仍是资本主义的,虽然已经没有资本家。他与国家市场成双成对。上海地下工厂同合营企业也是对立物。因为社会需要,就是发展起来……可以考虑,只要社会需要,地下工厂可以增加。可以开私营大厂,订条约,十年,二十年不没收。华侨投资的二十年、一百年不要没收。可以开投资公司,还本付息。可以搞国营,也可以搞私营。可以消灭资本主义,又要搞资本主义。”⑩

 

毛泽东与工商联谈话的实质是与陈云提出的“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经济体制改革思想是一致的。毛泽东与陈云这些改革思想对于克服当时盲目求纯的思想是一剂良药,同时也显示出所有制结构、生产与流通体制等方面也与后来探索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日趋靠近。

 

虽然从理论上认识到了中国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给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带来的诸多困难与问题,也提出了要改革体制的一些设想,但毛泽东对计划经济体制、商品经济、商品流通,商品交换等一系列的理论探索更多的是基于政治层面剖析问题,还有较大的局限性,偏重于从政治维稳的思维与视角去探索与研究,因而当国际国内政治形势发生变化或动荡等因素,往往容易使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发生逆转,也容易将正确的理论误判为资本主义不健康的东西轻易改变,甚至转而受到批判。尤其在毛泽东晚年阶级斗争为纲困扰着他,把党内同志的不同认识、不同意见误判为阶级斗争的新苗头、新动向。在此情况下,毛泽东很容易否定原来正确的思想,在阶级斗争这根弦绷紧时,正确的经济建设思想容易被异化。因而,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对计划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构想与陈云同志提出的“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经济体制改革思想未能得到全面贯彻与实施,被不断阶级斗争扩大化和当时“左”的思想干扰而搁置,被毛泽东称之为“新经济政策”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也未能将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消除。

 

尽管毛泽东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构想未能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完全实现,但其所著的《论十大关系》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两篇理论文章对于指导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探索和引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继续探索仍发挥了巨大作用。而毛泽东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构想以及关于商品经济理论的探索,对于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也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