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社会的特征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56:16

法治社会的特征篇1

【关键词]社会主义法治;法治思维;法治初级阶段

中图分类号:D922.29

一、新时期社会主义法治的背景

在经济方面,实现法治必须要有法治经济,目前虽然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但我们建立起了相对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为法治的滋生和发展提供了温床,可以说我国初具法治的经济基础。市场经济首先是法治经济,中国的经济发展离不开依法治国的全面推进。只有打破垄断经济、权贵经济,强调独立、平等、自由等法治经济的价值,才能真正创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环境。

在政治方面,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日趋完善,形成了中国式民主,也有中国的权力制约,虽与西方模式不同,但具备进入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基本条件。没有法治作为保障的民主,有可能沦为暴民政治。法律与政治共生共存,在推进法治的同时,也要健全民主制度,这也是我国开展下一步政治体制改革的前提性共识。另外,法治也是创新社会管理的保障。党的十报告指出"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凸显了党和政府厉行法治的决心。

在文化方面,需具备多元、繁荣、自由的文化,法治文化是一种百花争艳、百家争鸣的文化景象。尽管目前西方文化尤其是法治文化暂时胜于中华文化,但是中华文明有着最悠久的文化传统,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自己的民族文化不是一件太难的事,而且我们现阶段有自己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尤其是几十年来我国开展了广泛的法学研究,已经产生了蓬勃兴盛的法律文化,对法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社会主义法治的新趋向

"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新的16字方针,进一步发展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方针,也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进入了新阶段。新的方针对于我们依法治国新阶段提出了更科学合理的要求。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业已形成,但是依法治国的目标并未全部达成,依法治国基本方针落实过程中存在的守法、执法短板,实现政治文明的征程仍在路上,需要我们继续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克服法治发展过程中的障碍。

我们在完善现实社会法律的同时,大力重视网络空间、虚拟社会的立法,推进和建立官员财产公开制度,重视金融体制改革中实现银行利率市场化、民间借贷合法化,并加强金融创新方面的立法。信息时代的虚拟空间法律基本还是空白,加大网络空间法律建设,在无国界的网络社会,率先把我们的网络空间法律规则抢先建立、、传播,有利于提高法学研究的国际影响力。法治不能一条腿走路,而要与各种制度要素相互配合,加强不同重点领域立法,统筹发展。唯有如此,法治才能真正见成效。

总体而言,统筹规划能力强是我国的传统优势,在发展过程中还要继续发挥这个优势,加强统筹能力,避免经济、社会、法治、民生等各领域各搞各的,碎片化发展。依法治国离不开深入推进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确保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在前两轮司法改革的基础上,我们应该回过头来认真总结经验,找出妨碍司法公正的体制。在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正确界定司法在国家权力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正确厘清司法机关的相互关系。同时要把党的领导纳入法治范畴,从而带动整个国家的法治建设,推动依法治国的实现。

三、 社会主义法治的践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初步形成,凝结了中国几代立法者的艰辛努力,成为我们法制史册的新起点,也标志着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各个方面实现有法可依。但依法治国自1999年写入宪法至今,也不过才短短十二年时间,任何社会、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一个制度上的彻底改革。就目前的状况来看,不管是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的角度,还是从我国几千年以来的传统封建思想的转变过程的角度,或者是从我国现阶段的社会实情的角度,我们都可以明显的看到,我们还必将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法治初级阶段。

法治永远是一个古老而又弥新的话题,法治是与民主、权力制约相连的,它的实现需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条件的具备。我国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协商制等政治制度,建立起了权力的监督、约束机制,保障人民实现了初步的民主,进入了社会主义法治社会,但由于我国最大的国情是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因此法治也受到多方位的束缚而处于初级阶段,欲实现全面的法治还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不过历史的潮水不会逆流,法治的健全是大势所趋,终究会实现的。

回溯百年近代史,中国经历多次政治体制改革和法律制度改革,已经形成了三次完整的法律体系。从清末修律、民国六法全书,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法学仁人志士的身影无不闪现在历史的回廊上。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我们面临的任务依然艰巨繁重。为了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与尊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我们仍需做出坚持不懈的努力。

参考文献:

[1]马俊驹,余延满:《民法原论》(第三版),法律出版社,2010年。

法治社会的特征篇2

一、思维上准确知道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的辩证共同联系经验丰富

1、全部推动依法治国有必要坚持党的领导

理论上看,坚持党的领导是我国特征社会主义最实质的特征。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议说明》中讲到,全部推动依法治国这件大事能不能办妥,最要害的是方向是不是准确,政治确保是不是坚强有力,详细讲即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我国特征社会主义准则,遵循我国特征社会主义法管理论,这三个方面实质上是社会主义法治路途的核心要义。其中,坚持党的领导是我国特征社会主义最实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最底子确保,这是再次重申党的领导是我国特征社会主义最实质的特征,是对我国特征社会主义实质论的坚持和开展。党的十八大提出,我国特征社会主义特征从其构成看,特征在路途、理论和准则上;从其详细表现看,又具有明显的实习特征、理论特征、民族特征,我国特征社会主义的一切特征,都是在党的领导下构成和开展起来的,都是党的领导在我国特征社会主义实习立异、理论立异和准则立异中的详细表现,没有党的准确领导,就没有我国特征社会主义,所谓特征也就无从谈起。必定,建造我国特征社会主义法治路途也是在党的领导下建造我国特征社会主义的详细实习,是依法治国题中应有之意。

前史来看,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建造的一条底子经验。依法治国是咱们党提出来并在实习中推动的。新我国树立初期,百业待举,咱们党在废弃旧法统的一起,抓住建造社会主义法治,在毛泽东同志的领导下,拟定了起临时宪法效果的《我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和我国前史上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拟定施行了一大批法令,树立完善了国家立法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行政机关等安排,提出了实事求是、民主、法令面前人人平等、准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等一系列有价值的法制准则和思维,为社会主义法制建造作业做出了前史性奉献。然后一个期间,党在辅导思维上发作左的过错,格外是文革十年,踢开党委闹革新无法无天的内争,使我国的法制遭到严重破坏。变革开放以来,咱们党治国理政上的一个重要取向,即是在完成社会主义现代化,使国家国泰民安的理念和路径上,越来越重视表现法治的重要效果,不断完善我国特征社会主义法令系统,树立、推动并全部落实依法治国的底子战略,我国经济、政治、文明、社会生活、生态文明等方面底子做到有法可依、法令必严、违法必究,为建造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完成国家国泰民安供给了有力的法治保障。实习证明,只要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才干把社会主义法制建造作业不断面向前进。

实际来看,坚持党的领导是全部推动依法治国的底子确保。全部推动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造我国特征社会主义法治系统,建造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既需求依法治国、依法在朝、依法行政共同推动;又需求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造,触及的规划、范畴、目标非常广泛,使命深重而艰巨。其次,我国是一个有着两千多年封建前史文明的国家,不只封建思维和知道根深柢固,并且亲朋好友情结深沉,人治传统加上情面社会成为制约全部推动依法治国的枷锁和妨碍。再次,全部推进依法治国作为国家管理范畴一场广泛而深入的革新,必定触及系统、机制和严重利益联系的调整,势必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这些都充沛标明,在我国,全部推动依法治国有必要在党的领导下,表现党的共同优势格外是政治、安排和密切联系群众等优势,才干有用破除全部推动依法治国中的各种妨碍,施行系统、机制的严重变革,使我国特征社会主义法治路途越走越宽广。

2、党的领导有必要依托社会主义法治

完成管党治党,有必要依托法治。党的自身建造是决议党的作业成败的要害。据党内最新数据统计标明,截至2013年底,我国共产党党员总数为8668.6万名,党的基层安排430.4万个,我国共产党党员规划乃至超过了欧洲大多数国家的人口总数。中共靠什么来办理如此巨大的党员人数,以确保党的联合共同?建党以来的重要经验即是一向高度重视党的自身建造。无论是思维建造、安排建造、风格建造、反腐倡廉建造,仍是准则建造自身,都与党内法规有密切联系,都要靠完善的法规准则确保遵循。用准则和规范将行动准则确定下来,才干使党安排和党员的行动有据可循、有章可依,才干够有用规范党员行动和党安排活动,也才干够有利于党的中央安排对当地安排的领导和监督,坚持全党共同,确保党的方针的遵循落实。

管理现代化的条件下,政党在朝有必要以法治为根底。法治,是现代社会最杰出的象征,最核心的价值,也是现代国家管理的明显特征和底子方法。跟着我国社会深入变迁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推动,适应现代化诉求之需,建构现代化管理系统,吸收管理和蔼管理念,成为在朝党保护其在朝合法性和完成国家良序管理的必定选择。变革开放前,我国共产党的在朝合法性首要来自革新传统和革新勋绩。变革开放后,中共经过开展经济凝集民意,借此在新期间增强合法性,尽管获得很大成效,但实存危险。由于把合法性树立于政绩之上,动摇的危险大,也缺少道义,很难真实获得民意。靠传统自律套路加强在朝才能建造,进步在朝才能,能够处理一时一事的疑问,但整体效果有限,也不行持续。中共要跳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前史周期率,处理长时间在朝和国泰民安的难题,有必要掌握人类政治文明开展大势,从准则和系统下手,进行顶层规划,全部推动法治国家建造。

3、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共同的

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在性质、方向及目标上是底子共同的,二者相得益彰、彼此补助、缺一不行。

咱们着重党的领导,是由于法治不行能包打天下,正如列宁曾经讲的,只要再多走一小步,似乎是向同一方向跨进的一小步,真理就会成为过错。崇尚法令是必定的,崇拜法治是过错的;信任法治是有必要的,迷信法治却是有害的。关于今天的我国来说,要清晰法治不是意图,作为治国战略其指向是完成国家管理和管理才能现代化,是要经过依法治国让咱们的国体和政体更完善、更有用,而不是改动咱们的国体和政体;是要经过依法治国完成中华民族巨大复兴的我国梦。法治能够改动一个国家的相貌,但改动不了也不能改动一个国家的性质和底子准则。

咱们着重党有必要依法行政,是由于党的领导呈现的一些疑问影响着党的效能。免费提供论文下载从党的领导看,客观上存在着党的领导主体、领导方法和手法等方面的缘由。比方,党的各级安排和整体党员是领导主体,这些安排和整体党员总体上是好的,也有良莠不齐的表象;党的领导首要是政治领导、思维领导和安排领导,能够确保党一直表现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效果,但是各方力气也存在决议计划、履行、监督不力等表象,需求用法治的手法来规范、束缚党行使国家公权利。

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辩证共同联系需求大家在思维知道和实习中,既要坚决敌对把坚持党的领导的准则和全部推动依法治国的准则敌对起来,以法代党、以党代法的不良表象,又要坚决敌对把党的领导、依法治国分裂开来,庸俗化、低俗化的过错做法,自觉坚持和保护党的领导。

二、实习中有必要加强和改善党对全部推动依法治国的领导

如前所述,党的领导与社会主义法治不是敌对的,而是共同的。掌握好这两者的联系,要害是要落实到加强和改善党对全部推动依法治国领导的详细实习中,善于经过立法、法令、司法和遵法来领导法治我国建造。中国期刊

1、领导立法

党领导立法,使党的建议经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毅力。曩昔,党的方针构成今后,通常无需法令化就可直接履行,()这既不利于保护国家法治的威望,也不利于党的方针的履行。由于党的方针未经法令化,就没有法令的束缚力。这些年,党的在朝方法的一大改变即是凡属严重的方针都要法令化,把党的建议充沛表现到法令条文中去。要完成党的建议依法成为国家毅力,有必要加强和改善敌对法作业的领导,掌握立法全局,遵循党的毅力,完成党的建议。党要加强对政治协商作业的安排领导,常态化地加强对人大代表的交流和宣传教育,务求把党的建议、理念、思维耳濡目染地转化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建议、理念和思维。完善党敌对法作业中严重疑问决议计划的程序,凡立法触及严重系统和严重方针调整的,有必要报党中央讨论决议;党中央向全国人大提出宪法修正建议,依照宪法规定的程序进行宪法修正;法令拟定和修正的严重疑问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党组向党中央陈述。一起,依照加强人大敌对法作业的安排协调的需求,表现好人大在立法作业中的安排协调效果。

2、确保法令

全部推动依法治国,核心和要害是各级政府有必要坚持在党的领导下、论文绝对原创在法治轨迹上依法开展作业。跟着国家管理系统和管理才能建造全部步入法治轨迹,依法行政和构建法治政府有必要改变政府观念,决不能再用曩昔的老习气、老套路、老办法、老规范去做事干事;有必要改变政府功能,依照安排、功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的需求,持续推动简政放权,真实简出功率、放出生机;有必要规范行政行动,对决议计划机制、行政法令系统、行政权利制约和监督机制、政府公开机制等方面要依法进行整理和完善;有必要加强法令监督,坚决扫除对法令活动的干涉,防止和克服当地和部分保护主义,惩治法令腐败表象。

3、支撑司法

加强党对司法机关的领导,意图是确保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平地行使职权。这种领导首要表现为:各级党委要大力支撑资源海量、积极催促司法机关依法独立担任地履行责任,旗帜明显地支撑司法机关抵抗各种非法干涉正常司法活动的行动,坚决保护司法威望;及时纠正司法机关和司法人员中存在的法令思维不准确、法令理念有偏差,以及法令不严、司法不公、徇私枉法等知道和行动;及时协助司法机关处理面临的实际困难和疑问,为司法机关依法履责供给人、财、物的牢靠保障。详细来说,则需求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支撑法院、检察院依法独立公平行使职权。树立领导干部干涉司法活动、插手详细案子处理的记载、通报和责任追究准则。任何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都不得让司法机关做违背法定责任、有碍司法公平的工作;要健全行政机关依法出庭应诉、支撑法院受理行政案子、尊敬并履行法院生效裁判的准则,各级党政机关和人民团体遍及建立公职律师,让其参加决议计划证明,供给法令意见,推动依法办事,防备法令危险;抓住司法机关各级领导班子建造这个要害,杰出政治规范,把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法推动作业的人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再经过他们的忠实在履行功能中恪守党的全局,完成党的领导。

法治社会的特征篇3

从市场在配置社会经济资源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来看,我国已进入市场经济社会上,但现行宪政民主却基本定型于计划经济社会。因此,现行宪政民主对于市场经济社会,难免存在不完全适应的情况。所以,现行民主必须作出相应的调整,但如何调整呢?笔者拟根据经济与政治间的互动关系原理对此作出尝试性回应。

我国市场经济社会有两个方面的特征:其一是基本经济制度方面的特征,主要表现为宪法序言关于社会主义道路的宣告,第6条关于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公有制,消灭人剥削人的制度,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宪法修正案第5条关于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力量,宪法第8条第2、3款、第9条第1款以及第10条第1款的有关规定等,这是我国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称为基本经济制度特征;其二是经济体制方面的特征,主要表现为宪法修正案第7条关于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规定,这是我国市场经济社会的非本质性特征,称为经济体制特征。市场经济社会的体制性特征的各种具体属性是有关经济体制自身固有的东西,不论姓社姓资,只要发育水平相等,它就有相同的经济属性。但这并非与基本经济制度毫无关系,事实上,后者虽不能决定其有无,但却主导或限制着它们的作用力方向。

马克思主义认为,“第一历史时代的经济生产以及由此而决定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和精神的历史的基础”。2“任何民主,和任何政治上层建筑一样,归根到底是为生产服务的,并且归根到底是由该社会中的生产关系决定的。”3作为政治上层建筑的民主,是由该社会中的经济基础决定的,它可以促进经济基础的发展,也可以阻碍其发展。

作为一种国家形式的民主,是一种协调国家权力所有权(在实践中表现为公民权利,其表现形式主要是公民的政治参与)与国家权力行使权(在实践中体现为国家权力,其表现形式主要是国家权力的配置)的方式4。根据经济决定政治的原理,我们可以将民主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加以区分:即与社会基本经济制度相联系的体现国家阶级本质的特定内容和与社会经体制相联系的实现其特定内容的表现形式。民主内容决定民主形式,但民主形式可以促进民主内容发展,也可以导致这种民主的衰亡。

比较而言,现行民主的内容即人民民主与我国市场经济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特征是适应的,并且已趋于相对稳定,而现行民主的形式即国家权力的配置与公民的政治参与离我国市场经济社会的经济体制性特征的要求还有不少差距。因此,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重点应当放到民主形式建设上,具体来说,就是要构建适应市场经济社会的国家权力的合理配置和公民的有效政治参与。

在政治现实中,国家权力往往表现为相对独立于公民权利之外而存在的集中运用的物质力量,具有通常分散存在和运用的公民权利所无法比拟的强度。因此,国家权力一旦形成就极易反过来控制公民权利,甚至奴役公民本身,使公民与国家机关及其官员之间政治上的主仆关系在现实生活中换位;此外,由于国家权力具有强烈的利益属性,极易转化为或还原为以金钱为代表的物质财富,因此失控的国家权力势必成为****之源。

“只有代议制成功地保证了政府的行动确实是按照人民的愿望和需要办事时,我们才有理由称之为代议制民主”5,真正的民主,必须是少数人的执政受到多数人的有效监控。为了确保公民权利对国家权力的控制,除了应当保持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的基本比例并加强这种权利的建设外,另一个不可或缺的措施就是限制国家权力的强度,不仅应适当分散国家权力以减弱其强度,同时还应当让国家权力的不同构成部分之间形成一定形式的制约与平衡关系以自我抵销一部分强度。这后一点对于一个公民自治程度不高的国家尤为重要。而要确保国家权力的运作不致于反仆为主,不违背国家权力委托人的意志和利益,其基本途径就是对国家权力进行合理配置和加强公民政治参与,这正是适应市场经济社会民主建设的根本途径。

我国现行国家权力配置模式基本形成于计划经济社会,国家权力高度集中,高度垄断,适合于计划经济体制和人治,而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法治,改革十余年来,针对权力过分集中的问题进行了一些局部调整,但总的看来,并未从制度上去解决根本问题,现行国家权力结构仍存在诸多弊端,具体表现为:

1.执政党与国家机关关系不明晰,党权、党政关系不明晰,“权力过分集中的现象,就是在加强党的一元化领导的口号下,不适当地、不加分析地把一切权力集中于党委。”6这种关系不明晰造成党不适当地直接干预国家具体事务,不仅影响宪政与法治,也影响党自身建设。

2.权力配置不合理,表现为权力分工不明,自由裁量权过大,权力越界行使,导致权力运行的失控。从横向权力配置看,政(政府)权(权力机关)关系、政、权与司法机关关系都不明晰,各级人大作为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由于职能虚化,长期形同“橡皮图章”,使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受到极大抑制;司法机关的独立性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干扰。从纵向权力配置看,尽管宪法第3条明确规定“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但这毕竟只是一种原则性规定,而迄今为止仍未有一部具体的专门法来规范中央与地方关系,所以多年来我们总是迷惘于“一放就乱,一收就死”的尴尬境地,而且由于缺乏法制的界定和保障,“权力下放”后地方政府功能急剧膨胀,增强了地方利益扩张意识和垄断意识,出现“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地方保护主义”等怪圈,中央宏观调控能力减弱,地方政府行为短期化。

3.监督制约乏力。由于权力配置的不合理,权力分工不明,故无法对权力运行进行有效监督制约;监督机制上存在的诸多问题也使得监督制约往往不能落到实处。现在看来,还是要从根本制度上解决问题,依法对国家权力进行合理配置,构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础上的适应市场经济社会的权力结构。

1.把党与国家机关关系纳入法制轨道。从法理上而言,党不是一级国家机关,不能行使任何国家权力;但党既是执政党又是领导党,所以问题的关键在于:要把党权、党政的关系厘清7;可以考虑在适当时候直截了当地制定一部执政党与国家权力机关关系法,把所要确认和规范的内容包括进去。

2.在权力配置问题上,主要是确立人民代表大会的应有地位和赋予其实际职权,强化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威,缩小行政机关的权力,保证司法机关完整独立地依法行使权力;加强人民代表大会的自身建设,使其担当起应有的责任;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下适当划分各种国家机关的权力限度。在中央与地方关系问题上,在保证中央权威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地方的自主性,可制定一部中央与地方关系法或者通过《立法法》来确认和保障这种关系。

3.针对现行监督制约弱化的现状,除强化各国家机关内部监督外,还应加强国家机关之间的权力制约。可以考虑设立专门的宪法监督委员会来保证宪法实施,制定一部专门的《监督法》来协调各种监督机制,成立权威性的专门反****机构来加强廉政建设等。

总之,适应市场经济社会的要求对国家权力进行合理配置的根本目的在于确保民主的实现,防止反仆为主;但是,国家权力不能过分分散,必须相对集中而足以防止政府功能的失效和防止公民滥用权利,维护必要的社会秩序,这对一个缺乏民主经验的国家尤为重要。

公民的政治参与是实践公民权利,保障人民民主的实现形式。一般认为,公民的政治参与有助于政府最大限度地集中公民的意愿,防止决策的片面性;有助于加强对政府的监督,以补权力制约之不足;有利于培养公民的主体意识,增强公民的政治责任感。所以,公民的政治参与也是保障实现民主的重要途径。

在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为公民实现政治参与提供了广泛的途径,公民的政治参与率也相当高。但是,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也存在一些问题,呈现出高参与率与低参与质量并存的现象,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很多8;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后,甚至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政治冷漠”,这种政治冷漠并非意味着公民政治意识的完全消失,而是意味着人们的政治注意力相对和暂时的转移,因而可以说是一种政治能量的积累期,这种政治冷漠一方面有助于保持社会的相对政治稳定和集中精力抓经济建设,但时间长了就会因公民参与政治过程的减弱而导致政府行为合法性与权威性降低和对政治过程的监控程度降低而导致公共权力异化。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点:(一)政治参与水平不高,主要表现为参与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较低,参与的理性化较低等;(二)政治参与的机制不健全,主要表现为参与的渠道不畅、参与信息有梗塞等。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公民的民主意识和参与能力不断提高,如果不及时加强公民的政治参与建设,使公民的利益表达能够在合法渠道内得以实现,势必影响我国的政治稳定。因此,提高政治参与质量和健全政治参与机制已成为公民权利建设的必然要求。

1.提高政治参与的质量:(1)营造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政治文化,为政治参与创造良好的政治心理背景,大致说来,要培养普遍的平等观念、广泛的自主意识、强烈的责任感、和法制精神,克服政治急躁和政治冷漠情绪;(2)适当提高政治过程的公开化和透明度,使公民的政治参与落到实处;(3)把公民的参与行为与其实际利益联系起来,提高参与质量等。

2.健全政治参与机制:(1)改革和完善现有的政治参与机制,即改革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基层民主自治制度等;(2)发展直接民主形式,如创制、罢免和复决,以济代议制民主之穷;(3)建立和健全大众传播媒介的组织结构,使新闻传播形成多层次、多渠道的网络体系,在整个社会中形成广泛的、大量的信息流,为广大公民的政治参与提供更多的渠道。

注:1参见左羽、书生:《市场经济社会中的国家财产所有权》,《中国法学》1996年第4期。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81页。

3《列宁全集》第四十卷,第276页。

4参见拙文《论作为一种国家形式的民主》,《探索》1997年第3期。

5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所编译《宪法》第148页,知识出版社1982年版。

6《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328-329页。

法治社会的特征篇4

所谓“行政权”,从现代意义上讲,是指由国家宪法、法律赋予国家行政机关执行法律规范,实施行政管理活动的权力,是国家政权的组成部分。

从权力的内容来讲,行政权包括了国防权、外交权、治安权、经济管理权,社会文化管理权等;从权力的形式来看,包括行政立法权、行政命令权,行政处理权,行政司法权,行政监督权,行政强制权,行政出处罚权,行政指导权等。行政权力同其他国家权力,同个人及社会其他组织的权利相比较,具有主动性、广泛性、自由裁量性、强制性、单方性的特点。

行政权源于公民权利,是公民权的一种特殊的转化形式。公民通过选举,产生自己的权力机关,权力机关再根据权力分立的原则,将行政权力从统一的国家权力分解出来,并组成政府统一行使该行政权力。可见一切国家权力都是直接、间接来源于公民权力,权力是权利的一种特殊形式。对于行政主体来说,它既要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同时又要防止公民权利的滥用和对法定义务的违反,以维护公共利益或他人的合法权益。这是行政主体的职权与职责。对公民来说,它一方面要服从、配合和参与行政管理,尊重行政权力的合法行使,另一方面,它又要通过直接或间接地监督行政主体依法行政,防止行政权力的滥用或违法行使。因此,形成了行政主体与公民双方法律地位平等、权利义务不对等的特性,行政权与公民权之间是一种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行政权为保护公民权权利,促进公民权实现所必不可少,如无视公民权利,行政权将丧失其存在的价值与意义。

二、自治权

社会是个人的联合,社会制度是固定下来的个人联合的模式。当这种社会联合体以独立的、具有强制力的权利形态出现,并由独立、固定的人员行使这些权力时,国家便诞生了。最初意义上的国家是忠实地服务于社会的勤务员。但是,当国家权力由固定的人去行使的时候,为了普遍的社会安全和社会利益,社会又需要重新装备起来。国家的行政权来源于社会又势必重新回归社会。

公法上的自治是指:由低于国家的公共行政机构或主体,以自己的名义自主地、不受专业指示约束地处理单项交付或总括式交付的或指派的自己的公共事务。这一自治概念主要有三个特征:

一是公法法律形式的特征。一个专门提供公共服务的自治组织体应该由公法设定和约束。因为只有公法规范才能保证这种自治组织体的公益指向。

二是当事人参与的特征。一个公法组织单位仅仅独立于国家机关的等级制度之外还不能算作自治,必须加上当事人的参与。面对自治组织所提供的公共服务,与公共服务密切相关俄当事人必须有资格参与影响提供公共服务的决策过程。比如听证制度。

三是以自我负责方式履行任务的国家间隔原则。这一原则将国家机构对自治团体的监督限制为合法性监督。一个被赋予自治权力的行政机构,原则上不受专业监督或合理性监督,所以也不受专业上的个别指示或国家直接行政的行政规章的约束。

三、地方自治——举例说明行政权的让渡

地方自治是指在一定的领土范围之内,全体居民组成法人团体(地方自治团体),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并在国家监督之下,按照自己的意志组织地方自治机关,利用本地区的财力,处理本区域内公共事务的一种地方政治制度。地方自治的发展强调政府与公民、市场、社会组织合作治理的网络结构。主要体现在:

第一,公民参与。公民参与地方治理的角色主要有:地方选举的投票者;公共服务的享有者或消费者;表达一定利益取向,影响特定公共决策的社区公民;参与社区公共服务提供,成为政府共同生产公共服务的合作伙伴。

第二,市场机制。作为地方治理重要内容之一的新公共管理运动的一个主要特征是“将市场机制引入公共服务组织的运作中来,即实行公共服务的市场化”。比如出售国有企业、外包、公私伙伴关系等制度安排。

第三,社会组织。随着市场逻辑、法治理念在现代社会中的进一步扩展,传统的“自上而下”式的政府权力模式被打破,来自“下面”的、“外部”的压力不仅增强了社会权力对政府公共权力的控制力度,也为民间非营利、非政府组织的发展提供了契机,一跃成为了公共事务治理领域中的“关键加入者”。

法治社会的特征篇5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使用规模和范围的扩大,网络政治参与也成为我国公民,尤其是青年群体政治参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28次全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85亿,其中10~40岁的网民占80.0%,10~30岁的网民占56.8%,学生网民占所有网民比例的29.9%[2]。可见,当前我国网民群体中,青年群体(一般是指14~35岁的公民)占据多数,本文认为,青年在当代社会变迁形势下,日趋扮演着网络政治参与的生力军和主力军角色。因此,研究当前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的内涵、特征及其趋势,对研究整体青年网络政治参与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当代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的内涵

    青年网络政治参与是青年政治参与及网络政治参与的内容之一,有必要先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以更好地理解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的内涵。

    (一)网络政治

    网络本身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在网络产生之初,它尚不具有明确的“政治”韵味。但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与腾飞,互联网日趋渗透到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同时也进入了人类的政治生活中,网络越来越多地体现着“权力”和“利益”的涵义,于是便出现了“网络政治”。不同学者对网络政治的解读不尽一致,如西方学者马克·斯劳卡指出:“虚拟现实的政治,是指那些有可能永远地模糊真实和虚幻之间的界限的技术,将给政治带来的影响,”并指出“数字革命处于它的深层核心,与权力密切相关”。[3]美国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在《预测与前提》中指出,在信息社会里,“所有信息与权力息息相关,并进而与政治息息相关,随着我们逐步进入信息政治时代,这种关系会越来越深。”[4]可以看出,西方学者更倾向于将网络政治理解为“权力”和“信息”在虚拟空间中的具体运作。对于网络政治的界定,国内学者李斌从广义和狭义两个层面进行:广义上看,网络政治泛指在互联网上涉及国家权力和特定利益的政治现象;狭义上看,网络政治特指在互联网上客观存在的、与社会政治生活密切相关的关于政治权力、政治意识、政治体系、政治行为、政治管理、政治参与、政治发展等内容的政治现象[5]。综合以上观点,本文认为,网络政治是指在互联网上进行或存在的、与政治生活和事件密切相关的活动或政治现象。

    (二)政治参与

    政治参与是现代政治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现代民主政治的核心。关于政治参与的定义,中外学者各有见解,较有代表性的是美国学者塞缪尔·亨廷顿提出的定义,他指出:一般而言,政治参与是指普通公民通过一定的方式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政治的决定或从事与政治活动相关的公共政治生活的政治行为[6]。李元书等人将国内外不同观点总结为三个方面:一是合法程序论,它认为只有依据法定程序参与政治的行为,才可称为“政治参与”;二是影响决策论,它认为政治参与的目的在于影响决策,除此之外,如影响政治执行等的参与则不属于政治参与;三是观念行为论,它认为政治参与不仅包括行为,还包括与政治相关的认识等观念形态[7]。上面提到的李斌认为,政治参与的内涵必须包括下列三个问题的回答:一是政治参与主体,即“谁参与”;二是政治参与的目标和内容,即“参与什么”;三是政治参与的形式和手段,即“怎样参与”。他进一步指出,所谓政治参与,是指一个国家的公民和社会组织,通过一定的程序和方式参与政治生活,针对个人权益或集体利益表达个人或集体的意愿,进而影响国家政权系统的活动,尤其是影响政治决策及执行过程的政治行为。李斌的定义将政治参与主体、内容及手段融入其内涵之中,对学术界及政府层面开展相关工作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三)网络政治参与

    随着互联网日益成为现代生活的重要方式,以互联网为载体的政治参与作为一种崭新政治参与类型,也逐渐向纵深发展。网络政治参与虽在某些方面与现实社会中的政治参与有契合之处,但网络政治参与在参与主体、参与内容和目标、参与形式和手段等方面具有更加丰富的内涵,从而体现出与现实政治参与不同的一系列特征,如网络政治参与主体更为平等和广泛、参与过程更为方便和快捷、参与意愿更为自主和自愿、参与手段更为多元和新颖等。这些特征是由网络政治参与自身本质所决定的,因此,界定网络政治参与的定义时,应该注重其所包含的丰富内涵及多元特征。本文认为,网络政治参与是指特定网络主体(包括网民、网络共同体等)以互联网为载体,通过网络论坛(BBS)、电子邮件、QQ或mSn聊天工具、微博等手段,以个人或集体的形式参与并影响国家和社会有关政治生活或政治决策与执行等方面的行为或行动。

    (四)青年网络政治参与

    不言而喻,青年网络政治参与就是以青年及青年网络共同体为网络主体而进行的政治参与。由于青年这一群体的特殊性,在界定青年网络政治参与定义时,应该更多地从这一群体自身的特征入手。

    1.生活在社会转型浪潮下的青年一代,他们进行的网络政治参与受到时代背景的强烈塑造和影响;

    2.在这种时代背景下,青年一代形成了独特的亚文化和价值观,对其参与网络政治同样具有明显的影响;

    3.青年自身的本质与特征,也对其网络政治参与带来独特的影响。

    因此,界定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的内涵,不可忽视上述因素在青年网络政治参与过程中的影响和作用。本文将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界定为:青年个人、集体或者组织,在其强烈的价值观和亚文化指导下,通过多元化的手段和方式,在网络空间发表政治观点和表达政治意愿,直接或间接地进行影响政府决策和与政治活动相关的公共政治生活的参政行为,青年网络政治参与不同于一般公民的网络政治参与,具有其自身独特的特征。

    二、社会转型背景下青年网络政治参与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青年一代成长和生活在当前如火如荼的社会转型浪潮之下,其世界观、价值观以及文化等无不与当前时代背景密切相关,正因如此,青年网络政治参与面临着复杂的形势,呈现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在论述这些机遇与挑战之前,有必要首先在社会转型内涵及其特征、社会转型对青年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厘清,以深刻理解青年所处时代背景给青年网络政治参与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一)社会转型的内涵及其特征

    社会转型(Socialtransition)的内涵十分丰富,学界已经进行了持久而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通过综合不同学者的观点,本文认为,所谓社会转型,是指社会结构的整体性、根本性变迁,通常是指社会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的特殊时期,这种变迁涉及到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心理结构、价值观念等各方面深刻的革命性变革。随着社会转型进程的加速推进,我国社会正经历着从物质层面到制度层面和文化层面的全面变革,而且这种变革具有深刻性、广泛性、普遍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它的范围涉及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不同领域,对人们的思想和价值观念产生了深远影响。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加速期,社会转型呈现出诸多典型特征,许多学者在以下方面达成共识:一是社会转型从空间看是全方位的、多角度、多层次的,从时间看是加速度的,从程度看则是深层次的;二是社会转型具有高度的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三是社会转型具有高度的自觉性和计划性,高度的系统性和配套性。本文认为,除上述学者所厘定的特征外,社会转型还从微观上对人类产生巨大的影响,包括促使个人和群体价值观的改变,促使其反思他们所生活于其中的社会世界和文化观念,并形成一种看待社会、世界的新的观念和思想,导致社会阶层的分化和利益结构的重组、信仰危机和价值观多元化、社会心理焦虑与浮躁等现象。青年作为一个重要的社会主体,无疑会受到社会转型的巨大影响。

    (二)社会转型对青年发展的影响

    青年的发展主要包括两个层面,一是青年自身的发展;二是青年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融合。无论是前者抑或是后者,都跟社会转型密切相关。社会转型对青年发展的各个方面都有显著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一是当代青年已从边缘地位向主流地位迈进。改革开放以来,新的思想不断传入和形成,对原有社会文化和价值观形成巨大的冲击,青年作为新生一代,易于接受新思想,接纳新事物,探索新生活,形成了一套具有深刻社会转型时代烙印的独特亚文化、价值观和行为体系,使其从原来的边缘地位向主体地位过渡。二是青年社会化日趋呈现反向社会化特征。过去是父辈、长辈向青年传输知识和思想,青年进行的是典型的正向社会化进程;但是社会转型以来,青年反向社会化趋势日趋明显,青年在社会、经济、文化和政治等方面对社会进行着“反哺”。三是当代青年的角色意识和权益意识有明显提高。当前社会转型时代背景下,青年对自身扮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和生力军角色的意识日益强烈,同时对自身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果的享有者的权益意识也有明显提高。四是青年作为一支重要的社会主体,引领中国未来社会的发展动向。社会转型推动着社会发展,并要求青年发展与之相适应,当代青年具备文化水平高、能力强、人际资源丰富等诸多优势,他们的思想和行为,以及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扮演的角色,决定了中国未来社会的发展方向。可以看出,社会转型背景下,青年发展具有独特的特征,这对其通过互联网,从事政治参与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社会转型背景下青年进行网络政治参与的机遇与挑战

    青年网络政治参与,是青年政治社会化的重要途径和内容,我国社会转型为青年推进政治社会化进程提供了独特的政治文化环境,青年网络政治参与受到当前社会时代背景的双重影响,体现出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经济体制转型使青年网络政治参与条件的“优越”与“陷阱”并存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市场经济发展迅速,我国在物质财富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当代青年是改革开放的最大受益者,他们能够顺利获得自身发展所需的各种资源和条件,如高等教育资源、各种现代化资讯和工具等,这些不仅使青年开阔了眼界,学到了本领,也为青年实现自身社会价值和履行社会责任奠定了重要基础,更为青年网络政治参与创造了空前的优越条件。但与此同时,社会变迁促使原有社会体制发生解体,社会领域潜藏着一系列深层次矛盾,如下岗失业率有增无减、贫富差距日趋加大、社会保障不到位等,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青年一代的健康发展。这些在无形之中给当代青年健康成长增加了许多社会风险因素,同时对青年网络政治有序参与带来严峻的考验,容易导致其参与面临“陷阱”。

    2.政治体制改革对青年网络政治参与正确方向的“催生”与“颠覆”并存

    党的十七大强调: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伴随着社会变迁的加速,我国改革开放事业如火如荼,在政治体制改革方面进行了大力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加强了民主制度化建设,为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同时,公民的民主权利得到了更好的保障,人权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实现了人民团结、社会和谐。这一切都有助于青年对政治体系做出正确的评价,使青年易于感受自身角色和地位,并容易认可和接受国家主导政治文化,顺利实现其政治社会化目标,由此催生了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的坚定信念和正确方向。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政治体制改革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帆风顺,随着政治民主进程加快,民众的民主诉求得到前所未有的体现和张扬,各种利益集团分化重组,社会成员精神压力增大,心理失衡,诚信缺失,道德失范现象普遍存在。这些方面又颠覆了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的方向性,使部分青年的政治认同感下降,对党和政府的相关方面失去了信心,阻碍了青年政治社会化对社会主义主导政治文化的认可和传递。

    3.网络时代对青年网络政治参与方式和地位的“建构”与“解构”并存

    社会在加速转型的同时,网络时代也在飞速向前发展。网络社会表现出现实社会不具有的诸多特征,尤其是网络时代背景易对青年网络政治参与方式和地位发挥着建构与解构的双重影响。建构性表现在于它促使青年以更多元、更新颖的参与方式和更加独立自主、平等的地位进行网络政治参与;解构性表现在于它逐渐消解了青年以往的主要参与方式。伴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我国在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领域发生着根本性的体制转轨,网络时代的到来是社会发展的重要产物,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范围的扩大,使得更多的青年有机会使用网络;同时,互联网由诞生之初的“经济功能”向“政治功能”、“文化功能”等多元化功能转变,也极大地丰富了青年政治参与的内涵。从根本上,网络时代的到来,为青年网络政治参与创造了诸多新型参与方式和手段,如青年越来越多地对微博、BBS、e-mail、mSn等的运用,而这些也成为新时期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的主要手段和新型手段;同时,在网络空间中,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的身份更为平等和自主。但是另一方面,青年也逐渐被动地放弃了以往政治参与的主要方式,如通过直接投票和选举等方式参与政治事务,且由于条件限制,以往很多青年处于政治参与的边缘地带,他们没有机会参与到政治事务中来。网络时代对传统青年网络政治参与方式和地位的解构,意味着青年有了更多的选择空间和自主性,但由于网络自身的诸多弊端以及青年各方面不成熟的特征,网络上容易向青年传播虚假的网络政治信息,而青年在难以甄别的前提下,容易受到伤害,更有甚者,会对他人、甚至国家和社会造成一定的伤害。

    三、新时期我国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的特征

    对青年网络政治参与内涵以及社会转型对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的影响进行界定和分析后,可以更加明确新时期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的各种背景,包括政治背景、经济背景、文化背景和社会背景等,新时期青年网络政治参与呈现出显著的特征。

    (一)青年网络政治参与主体具有平等性

    青年是网络政治参与的核心主体,网络媒体的虚拟性特征,使得广大青年能够“挣脱”现实条件的束缚,平等地表达意见,与他人自由地沟通交流,拥有平等的话语权。互联网上的青年政治参与机会和地位是平等的,表现出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的平等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无论参与个体的身份、地位、财富如何,他们在网络上都可以平等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见解;二是青年网民的政治参与通过网络途径实现参与目标,可以突破现实社会中的许多束缚,成为平等的交流者。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青年通过网络参与政治事务,而我国政府逐渐重视公民、尤其是青年的网络政治参与。

    (二)青年网络政治参与身份具有隐蔽性

    网络本身的虚拟性,决定了网民身份的隐蔽性。网络具有一种再造和遮蔽的功能,它能够把网民身份随意进行修饰和涂抹,以致完全可以掩盖网民自身的真实身份、性别、年龄、职业及其社会角色。同样,青年在互联网上,可以不使用自身真实身份,而是通过一组代码,或一个角色符号作为网络标识,来替代其真实身份。这为青年能够以一种“虚拟人”的身份参与网络政治活动提供了便利,进而大大减少了现实社会中政治参与的风险,使得传统的政治参与不断受到挑战。

    (三)青年网络政治参与意愿具有自主性

    网络自身的开放性特征,决定了青年进行网络政治参与的开放性,它为青年提供了自由的政治参与空间。同时,青年在网络中进行政治参与的意愿也不同于以往的被动状态,他们可以在广袤无垠的网络空间中,平等、自主地参与相关社会政治问题的讨论,交流看法,表达自己最真实的政治见解、观点和态度,而不受别人或主流观点的束缚,进而有效地参与相关政治决策,增强其政治参与的效能。

    (四)青年网络政治参与内容具有复杂性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能够容纳数量庞大、内容众多的网络信息;同时,随着国际环境的日趋变化,以及国内民主政治进程的不断推进,与政治相关的内容越来越广泛和深刻。青年处在信息接收和传播的前沿地带,他们关注国家大事,有强烈的民族认同感和爱国热情,他们通过不同渠道来获取政治信息、了解政治时事,表明自己的政治观点、政治态度和政治意愿,政治信息、进行利益表达、观点讨论与评价等。当代青年的网络政治参与的关注焦点主要集中在就业、贫富分化、两岸关系、腐败、教育和医疗、社会治安等当下社会热点问题。

    (五)青年网络政治参与手段具有多元性

    人们参与网络政治活动的平台和手段一向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当今时代,网络已成为重要的信息传播手段和沟通手段,网络的快捷性、共享性特征使信息之间的交流变得更为及时、有效,同样促进了青年网络政治参与平台迅速发展。当前,可供青年进行网络政治参与的网络平台主要有政府网站,如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人民网、新华网、中国政府网,以及一些主要网站及论坛,如新浪网、腾讯网、人民论坛、百度论坛、人人网等青年群体热捧的网站。同时,青年可以通过微博、贴吧、QQ、mSn、电子邮件等手段发表自身政治观点和见解,积极参与到网络政治中来。

    (六)青年网络政治参与形式的集体性

    同伴群体特征和青年亚文化是青年群体不同于其他群体的重要特征,这些特征决定了青年网络政治参与过程中的社会性和群体性特征。基于网络的交互性、平等性等特性,兴趣相似、爱好相投或思想观点相一致的青年群体更容易在虚拟的网络空间进行超时空的交流和互动,他们倾向于关注与自己的政治理念、价值观、政治理想、政治利益、政治背景相似的网络空间和信息,尽管他们体现出明显的无组织性,成员之间也缺乏熟悉感,但他们对于相同政治议题的关注和热情,持有共同的兴趣以及对某一事件的共同关注,促使他们走到一起,又表现出他们独特的、强烈的群体性。但是我们也要充分认识到,不健康或错误的同伴特征及集体性特征不利于青年健康政治人格的形成,不利于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七)青年网络政治参与机制的草根性

    传统的青年政治参与是依靠政党、人民代表大会等形式的自上而下的动员型参与。这种自上而下的政治参与,亲和力不够,沟通渠道不对称,政治参与的主体受到一定限制,如参与机会和地位不平等,参与方式较为局限,参与内容避免敏感等。而青年网络政治参与,是对传统自上而下的政治参与的全新变革,青年个人或群体、组织为达成特定的政治目的,通过互联网为载体发表相似的政治观点、参与共同的政治事务,他们具有平等地位和机会,青年网络政治参与是一种自下而上的“草根式”网络政治参与。

    (八)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类型的多样化

    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的类型具有多样化特征,包括有:1.主动的参与和动员的参与。主动的参与就是青年不受他人意愿约束而进行的自主性参与;动员性参与就是在他人或者组织的动员下,为了某一明确的目标而进行的参与。2.有组织的参与和自发的参与。有组织的网络政治参与主要是指青年以集体的形式,在一定的虚拟组织基础上进行的参与;自发的参与就是根据自己的实际,为了个人利益和权益而进行的自发参与。3.合法的参与和不合法的参与。合法的网络政治参与是指青年在法律规定和允许的范围内进行的政治参与;不合法的参与是指青年违背相关法律框架的规定进行的参与。当前,青年网络政治参与主要是主动的、有组织的合法参与。

    四、我国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的发展趋势

    当代青年网络政治参与呈现上述多个特征,其中某些特征是青年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进程相适应的,有利于推进青年政治化进程,进而推动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化进程。但是也有一些特征反映了青年网络政治参与不符合社会主流发展的状况。总体上,我国青年网络政治参与将呈现出如下典型的发展趋势,这些趋势应成为今后研究和开展青年网络政治参与议题的重要关注点。

    (一)青年网络政治参与成为青年政治社会化的重要方式

    政治社会化是政治文化形成、维持和改变的过程,是使人们获得政治倾向和行为模式的发展过程,它是社会将知识、态度、规范、价值等政治取向从一代传到下一代的方式。青年政治社会化是指青年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通过教育等途径,习得社会主导政治文化,形成自己的政治认知、政治情感和政治价值取向,使自己的政治人格满足社会要求的过程[8]。青年政治社会化的内容包括政治认知的社会化、政治情感的社会化、政治价值取向的社会化、政治行为的社会化等。新时期,青年以互联网为载体,积极参与国内国际政治事务,表达政治观点、表明政治态度和价值取向、抒发政治情感,青年网络政治参与将成为青年传承、发展和实现政治文化的重要手段,也将成为实现青年政治社会化过程的重要方式。

    (二)青年网络共同体成为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的重要主体

    网络共同体,是指“网络”与网民“共同体”合成的产物,是网民在网络上基于主观或客观上的共同特征所结成的一种“团体”或“组织”。网络共同体具有如下特征:从一定意义上说,网络共同体具有“政治共同体”的意义;“网络共同体”不同于现实社会中的“政党”组织;网络共同体具有网上“民间组织”的性质;网络共同体是新型的政治参与主体。[9]青年网络共同体,顾名思义,是由青年网民基于一些共通的特征在网上所结成的一种团体或组织。本文认为,青年网络共同体将成为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的重要主体,当代青年越来越多地以网络共同体的形式参与到各种政治事务之中,表现在:新时期各种利益的分化与重组,青年作为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容易形成亚文化群体和利益共同体,这是联结青年构成网络共同体的直接动因。如前所述,当前我国网民中,青年群体一直占居大多数,网络已经成为青年进行政治参与的重要阵地,网络也是青年网络共同体成长的肥沃土壤;青年群体基于某些共同的利益和相似的文化基础,形成具有不同于现实的网络社区,这是青年网络共同体进行网络政治参与的重要场所。

    (三)网络政治文化不断丰富着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的内涵

    网络政治文化主要包括网络制度文化和网络精神文化,其中,网络制度文化是针对网络政治现象中的各种规则、政策、法规和道德规范等;网络精神文化是指网络政治知识、政治信息、政治心理、以及政治理念和政治见解等成分,它是网络政治文化的核心和精髓部分,它对于网络制度文化建设和发展起着主导和控制作用。网络政治文化具有多元性、层次性、发展性、开放性与交互性、整合性、高时效性、高科技性、虚拟性等特征。[10]上述特征与当代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的本质一致,网络政治文化的转型与整合,必将对青年网络政治参与观念和行为产生重要影响,青年在网络社会的生活中逐步习得、接受网络政治文化的精神内核,形成新的政治认同、价值取向。进而指导其有效地从事政治实践活动。可以说,网络文化的发展将会不断丰富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的内涵与实质。

    五、结语

法治社会的特征篇6

李林: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法律文化的批判继承和发扬光大,作为一切人类法治文明有益成果的借鉴和吸收,作为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平正义、自由平等、保障人权、民主法治等社会主义基本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全体人民意志和党的主张相统一的集中体现,是社会主义伦理道德与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相统一的集中体现,是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与社会主义法治实践相统一的集中体现,是社会主义法治意识形态与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相统一的集中体现,是法制宣传教育与培养法治行为习惯相统一的集中体现。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是由体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内在要求的法治价值、法治精神、法治意识、法治理念、法治思想、法治理论等精神文明成果,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本质特征的法律制度、法律规范、法治机制等制度文明成果,以及自觉依法办事和遵法守法等行为方式共同构成的一种先进文化现象和法治进步状态。其内涵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

第一个层面是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成果的法治文化。它是一个社会主义法治价值理论体系,包括法治精神、法治意识、法治观念、法治价值、法治原则、法治思想、法治理念、法治理论、法治学说等等,以及公民和国家公职人员的法治态度、法治心理、法治偏好、法治立场、法治信仰等内容。它引领国家法治发展的方向,决定国家法治建设的性质和特点,作用于国家法治发展的速度和质量。但是,对于历史上缺少民主法治传统的国家而言,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成果的法治文化的真正形成,必然要经历一个长期的渐进的甚至是艰苦曲折的发展过程。在精神文明成果的意义上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既要坚决反对人治、专制、神治、少数人统治和法外特权等的观念和做法,也要尽快摒弃违法有理、法不责众、信闹不信法、信权不信法、信钱不信法等非法治的错误观念和做法。

第二个层面是作为社会主义制度文明成果的法治文化。它是一个法治制度规范体系,既包括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的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基本社会制度、基本文化制度,也包括宪法制度、民主选举制度、人权保障制度、民主立法制度、严格执法制度、公正司法制度、法律监督制度、自觉守法制度等,还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民法经济法行政法等法律部门、各种法律规范和法律条文、立法司法解释等。作为社会主义制度文明成果的法治文化,是法治文化建设的主干、平台和躯体,它带动法治精神文明和社会法治行为向前发展。相对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社会行为方式的法治文化建设具有较强的渐进性而言,制度文明的法治文化建设在一定条件下则具有较强的构建性,可以通过革命、变法、改革或其他人为方式加快实现。因此,对于要加快实现现代化的赶超型发展中国家而言,高度重视并把法治的制度建设作为法治文化建设的重点,大力发展制度文明的法治文化,不仅具有必要性,而且具有可行性,是激进主义法治文化发展模式的一条重要路径。在制度文明成果的意义上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既要坚持民主和公权力的制度化和法律化,坚持“三者有机统一”,也要坚持社会主义顶层设计的政治体制改革和创新发展,坚持法治制度规范体系与法治精神理论体系的有机统一;既要防止把社会主义法治文化过于抽象“虚化”、“神化”的倾向,例如把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仅仅理解为是解决法治精神、法治观念、法治意识和法学理论的问题,也要避免把社会主义法治文化过于具体“实化”、“物化”的倾向,例如把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理解为是进行法治文艺演出、法制宣传活动、制作法治电影电视、发行法治报刊图书等等。

第三个层面是作为社会主义社会行为方式的法治文化。它是一个法治行为体系,不仅包括执政党的依法执政行为,立法机关的民主科学立法行为和依法监督行为,行政机关的依法行政行为,司法机关的公正司法行为,全体公民的自觉守法和理性用法行为,而且包括由法治行为产生的法治习惯、法治功能、法治实效、法治权威、法治秩序、法治环境、法治状况等内容。作为社会行为方式的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是法治文化建设的实践基础和实现形式。在社会行为方式的意义上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在认识上既要注重法治文化的实践性、可操作性和大众化的要求,也要注重法治文化的观念引导、制度规范和国家强制的特点;在实践中既要有所作为、积极推进,不可放任等待,也要循序渐进、潜移默化,不可操之过急。

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是上述这些内容的集大成者,其要义是以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理念为导引,以社会主义法律制度为主干,以依法办事和自觉守法为基础,以构建社会主义法治秩序为目标的法治文明状态。

记者: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文化现象,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具有哪些鲜明特征?

李林: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法治社会的特征篇7

正文: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指出:“邓小平同志强调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国家,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搞现代化一定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要有两手,只有一手是不行的”。江泽民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只有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只有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和江总书记十五大报告中都强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两手抓。税收是国家财政收人的主要手段,是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主要资金来源,税收工作客观上需要两手抓,即一手抓组织收人工作,一手抓税务队伍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朱《容基副总理对税务战线的领导同志反复强调“抓好队,收好税”就是这个道理。

一、            税收本身需要税收工作必须坚持两手抓

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统治职能,凭借政治权力,用法律手段,强制地对社会产品进行分配,无偿地取得财政收人的一种形式。从税收的定义可以得出这样的一个结论,税收体现着国家在经济上的存在(马克思说:“国家存在的经济体现就是捐税”),而且具有鲜明的特征。首先,税收是通过国家法律规定强制征收,而并非一种自愿献纳;其次,税收是国家对纳税人的一种无偿课征,是不付任何报酬而向居民取得;再次,税收是国家对纳税人的一种固定征收,非经国家法律调整、纳税人和征收机关都不得任意改变这个固定比例或数额。税收的这种强制、无偿和固定征收的特征,要求税务机关必须坚持以组织收人为中心,依法治税,做到应收尽收,保证国家财政收人。而另一方面,在依法治税的同时又要严格治队,保证队伍清正廉洁,不断增强队伍的战斗力,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理论理解,思想政治建设规定着税收业务工作,促进税收工作的完成,税收业务工作成果则是思想政治业绩的最终体现,特别是在新的历史时期,税收工作在整个经济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日起重要,税收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给干部队伍建设提出更高、更严格的要求,面对机遇和严峻挑战并存的局面,在税务干部队伍建设中,必须注重干部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的提高,努力加强自身的勤政、廉政建设,做到文明执法,树立良好的税务人员形象。

二、            新时期治税思想需要税收工作必须坚持两手抓

国家税务总局指出:新时期治税思想要贯彻“法治、公平、文明、效率”的原则。这一原则要求税务机关依法征税,纳税人依法纳税,征纳双方在法律面前是平等的。对于税务机关来说,纳税人既是管理对象,又是服务对象,只有优质服务寓于管理的全过程,才能营造“法治、公平、文明、效率”的治税环境。因此,税务机关在依法对各项税收工作进行管理的同时,还要对纳税人提供优质服务,如建立税法公告制度,定期向纳税人提供有关税法咨询和纳税指南,在办税服务厅为纳税人提供“一条龙”服务等。对纳税人来讲,依法履行纳税义务时,有权获得优质服务,税务机关优质服务搞得好,纳税人才能舒心、愉快、高效。准确地履行纳税义务,从而促使纳税申报率的大幅度提高。目前,我国企业纳税申报率普遍在90%以上,个体工商户的纳税申报率在城区达85%左右,在农村也在70%左右。另一方面,纳税人违反税法会受到法律制裁,税务机关违反税法同样也会受到法律制裁。新刑法第六节危害税收征管罪第二百零一条到二百一十二条规定了量刑的标准,从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到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对那些偷、逃、抗税者,要狠狠打击和严厉地制裁,同时也要完善内部执法机制,加大监控力度,对那些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干部,也要分清情况严肃查处,不能姑息迁就,真正把依法治税扎扎实实落到实处。

三、            税收征管改革需要税收工作必须坚持两手抓

税收征管改革是指对税收征收管理工作进行的改革。包括对征管制度、征管机构、征管模式、征管方法、征管环节、征管手段等方面的改革。税收征管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以中共中央十四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针,以国务院批准的《工商税制改革实施方案》为依据,以征管改革实践为基础,借鉴国外现代税收征管的成功经验和惯例,建立一个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我国国情的、科学严密的税收征管体系,切实改善服务,促进依法纳税,加强税收征管,防止税收流失,确保税收宏观调控和财政职能作用的充分发挥。税收征管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纳税人自我申报制度,建立税务机关和社会中介组织的双层服务体系,建立以计算机为依托的税收监控体系,建立人机结合的稽核、稽查体系,建立以征管功能设置机构和划分职责的组织体系。

税收征管改革的指导思想和改革的目标都要求税收工作重点必须转向基层、转向征管,狠抓基层征管单位、税收征管基础。税务干部基本技能的“三基”建设,提高税收征管的质量和水平。深入一线、深入企业,了解情况,调查研究,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减少办事程序,真心实意为基层排忧解难,提供方便,努力创造一个良好的税收征管环境和服务环境。同时,结合深化征管改革工作的实际,把精神文明建设贯穿在征管工作中,才能有效地防止偷、逃税,促进税收征管的科学化、现代化,促进税务机关良好形象的树立。当前全国税务战线工作的同志一面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一面以组织收人为中心,依法治税,确保了税制改革以来税收稳步增长。据统计,1994年全国工商税收3,981亿元,比上年增长20.7%,占GDp8.8%;1995年全国工商税收5,378亿元,比上年增长18.1%,占GDp9.2%;1996年全国工商税收6,439亿元,比上年增长19.6%,占GDp9.4%。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税收工作必须坚持两手抓

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我们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通过价格杠杆和竞争机制的功能,把资源配置到效益较好的环节中去,并给企业以压力和动力,实现优胜劣汰;运用市场对各种经济信号反应比较灵敏的优点,促进生产和需求的及时协调。同时也要看到市场有其自身的弱点和消极方面,必须加强和改善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市场经济的自发性、竞争性、开放性大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增加了税收,增强了综合国力,丰富了物质基础。但其自身的弱点和消极方面,也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水平,需要税收杠杆进行调控,如对社会供求总量的调控、对社会供求结构的调控、对产业结构的调控、对地区分布的调控、对收人分配差距的调控等。通过调控,保持平等竞争,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另一方面,市场经济的消极方面也会影响税务队伍的廉政建设。如市场经济等价交换的原则容易使一些税务人员搞权钱交易;市场经济中的金钱观念容易使一些税务人员产生拜金思想;市场经济中的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容易使一些税务人员产生贪图享受、吃喝玩乐的思想。据统计,1994年,全国税务系统查出非法代开、虚开专用发票1442起,查出涉案人1482人,拘捕453人,判处死刑25人。1997年国家税务总局查处的浙江“金华”案件,涉及税额60多亿元。涉及税款6亿多元。所有这些都说明,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加强税务队伍廉政建设,打击腐败现象,弥扬廉政之风,维护公正廉洁的行业道德。

法治社会的特征篇8

一、税收本身需要税收工作必须坚持两手抓

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统治职能,凭借政治权力,用法律手段,强制地对社会产品进行分配,无偿地取得财政收人的一种形式。从税收的定义可以得出这样的一个结论,税收体现着国家在经济上的存在(马克思说:“国家存在的经济体现就是捐税”),而且具有鲜明的特征。首先,税收是通过国家法律规定强制征收,而并非一种自愿献纳;其次,税收是国家对纳税人的一种无偿课征,是不付任何报酬而向居民取得;再次,税收是国家对纳税人的一种固定征收,非经国家法律调整、纳税人和征收机关都不得任意改变这个固定比例或数额。税收的这种强制、无偿和固定征收的特征,要求税务机关必须坚持以组织收人为中心,依法治税,做到应收尽收,保证国家财政收人。而另一方面,在依法治税的同时又要严格治队,保证队伍清正廉洁,不断增强队伍的战斗力,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理论理解,思想政治建设规定着税收业务工作,促进税收工作的完成,税收业务工作成果则是思想政治业绩的最终体现,特别是在新的历史时期,税收工作在整个经济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日起重要,税收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给干部队伍建设提出更高、更严格的要求,面对机遇和严峻挑战并存的局面,在税务干部队伍建设中,必须注重干部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的提高,努力加强自身的勤政、廉政建设,做到文明执法,树立良好的税务人员形象。

二、新时期治税思想需要税收工作必须坚持两手抓

国家税务总局指出:新时期治税思想要贯彻“法治、公平、文明、效率”的原则。这一原则要求税务机关依法征税,纳税人依法纳税,征纳双方在法律面前是平等的。对于税务机关来说,纳税人既是管理对象,又是服务对象,只有优质服务寓于管理的全过程,才能营造“法治、公平、文明、效率”的治税环境。因此,税务机关在依法对各项税收工作进行管理的同时,还要对纳税人提供优质服务,如建立税法公告制度,定期向纳税人提供有关税法咨询和纳税指南,在办税服务厅为纳税人提供“一条龙”服务等。对纳税人来讲,依法履行纳税义务时,有权获得优质服务,税务机关优质服务搞得好,纳税人才能舒心、愉快、高效。准确地履行纳税义务,从而促使纳税申报率的大幅度提高。目前,我国企业纳税申报率普遍在90%以上,个体工商户的纳税申报率在城区达85%左右,在农村也在70%左右。另一方面,纳税人违反税法会受到法律制裁,税务机关违反税法同样也会受到法律制裁。新刑法第六节危害税收征管罪第二百零一条到二百一十二条规定了量刑的标准,从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到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对那些偷、逃、抗税者,要狠狠打击和严厉地制裁,同时也要完善内部执法机制,加大监控力度,对那些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干部,也要分清情况严肃查处,不能姑息迁就,真正把依法治税扎扎实实落到实处。

三、税收征管改革需要税收工作必须坚持两手抓

税收征管改革是指对税收征收管理工作进行的改革。包括对征管制度、征管机构、征管模式、征管方法、征管环节、征管手段等方面的改革。税收征管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以中共中央十四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针,以国务院批准的《工商税制改革实施方案》为依据,以征管改革实践为基础,借鉴国外现代税收征管的成功经验和惯例,建立一个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我国国情的、科学严密的税收征管体系,切实改善服务,促进依法纳税,加强税收征管,防止税收流失,确保税收宏观调控和财政职能作用的充分发挥。税收征管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纳税人自我申报制度,建立税务机关和社会中介组织的双层服务体系,建立以计算机为依托的税收监控体系,建立人机结合的稽核、稽查体系,建立以征管功能设置机构和划分职责的组织体系。

税收征管改革的指导思想和改革的目标都要求税收工作重点必须转向基层、转向征管,狠抓基层征管单位、税收征管基础。税务干部基本技能的“三基”建设,提高税收征管的质量和水平。深入一线、深入企业,了解情况,调查研究,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减少办事程序,真心实意为基层排忧解难,提供方便,努力创造一个良好的税收征管环境和服务环境。同时,结合深化征管改革工作的实际,把精神文明建设贯穿在征管工作中,才能有效地防止偷、逃税,促进税收征管的科学化、现代化,促进税务机关良好形象的树立。当前全国税务战线工作的同志一面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一面以组织收人为中心,依法治税,确保了税制改革以来税收稳步增长。据统计,1994年全国工商税收3,981亿元,比上年增长20.7%,占GDp8.8%;1995年全国工商税收5,378亿元,比上年增长18.1%,占GDp9.2%;1996年全国工商税收6,439亿元,比上年增长19.6%,占GDp9.4%。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税收工作必须坚持两手抓

总书记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我们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通过价格杠杆和竞争机制的功能,把资源配置到效益较好的环节中去,并给企业以压力和动力,实现优胜劣汰;运用市场对各种经济信号反应比较灵敏的优点,促进生产和需求的及时协调。同时也要看到市场有其自身的弱点和消极方面,必须加强和改善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市场经济的自发性、竞争性、开放性大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增加了税收,增强了综合国力,丰富了物质基础。但其自身的弱点和消极方面,也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水平,需要税收杠杆进行调控,如对社会供求总量的调控、对社会供求结构的调控、对产业结构的调控、对地区分布的调控、对收人分配差距的调控等。通过调控,保持平等竞争,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另一方面,市场经济的消极方面也会影响税务队伍的廉政建设。如市场经济等价交换的原则容易使一些税务人员搞权钱交易;市场经济中的金钱观念容易使一些税务人员产生拜金思想;市场经济中的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容易使一些税务人员产生贪图享受、吃喝玩乐的思想。据统计,1994年,全国税务系统查出非法代开、虚开专用发票1442起,查出涉案人1482人,拘捕453人,判处死刑25人。1997年国家税务总局查处的浙江“金华”案件,涉及税额60多亿元。涉及税款6亿多元。所有这些都说明,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加强税务队伍廉政建设,打击腐败现象,弥扬廉政之风,维护公正廉洁的行业道德。

法治社会的特征篇9

正文: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指出:“邓小平同志强调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国家,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搞现代化一定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要有两手,只有一手是不行的”。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只有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只有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和江总书记十五大报告中都强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两手抓。税收是国家财政收人的主要手段,是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主要资金来源,税收工作客观上需要两手抓,即一手抓组织收人工作,一手抓税务队伍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朱《容基副总理对税务战线的领导同志反复强调“抓好队,收好税”就是这个道理。

一、税收本身需要税收工作必须坚持两手抓

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统治职能,凭借政治权力,用法律手段,强制地对社会产品进行分配,无偿地取得财政收人的一种形式。从税收的定义可以得出这样的一个结论,税收体现着国家在经济上的存在(马克思说:“国家存在的经济体现就是捐税”),而且具有鲜明的特征。

首先,税收是通过国家法律规定强制征收,而并非一种自愿献纳;其次,税收是国家对纳税人的一种无偿课征,是不付任何报酬而向居民取得;再次,税收是国家对纳税人的一种固定征收,非经国家法律调整、纳税人和征收机关都不得任意改变这个固定比例或数额。税收的这种强制、无偿和固定征收的特征,要求税务机关必须坚持以组织收人为中心,依法治税,做到应收尽收,保证国家财政收人。而另一方面,在依法治税的同时又要严格治队,保证队伍清正廉洁,不断增强队伍的战斗力,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理论理解,思想政治建设规定着税收业务工作,促进税收工作的完成,税收业务工作成果则是思想政治业绩的最终体现,特别是在新的历史时期,税收工作在整个经济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日起重要,税收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给干部队伍建设提出更高、更严格的要求,面对机遇和严峻挑战并存的局面,在税务干部队伍建设中,必须注重干部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的提高,努力加强自身的勤政、廉政建设,做到文明执法,树立良好的税务人员形象。

二、新时期治税思想需要税收工作必须坚持两手抓

国家税务总局指出:新时期治税思想要贯彻“法治、公平、文明、效率”的原则。这一原则要求税务机关依法征税,纳税人依法纳税,征纳双方在法律面前是平等的。对于税务机关来说,纳税人既是管理对象,又是服务对象,只有优质服务寓于管理的全过程,才能营造“法治、公平、文明、效率”的治税环境。

因此,税务机关在依法对各项税收工作进行管理的同时,还要对纳税人提供优质服务,如建立税法公告制度,定期向纳税人提供有关税法咨询和纳税指南,在办税服务厅为纳税人提供“一条龙”服务等。对纳税人来讲,依法履行纳税义务时,有权获得优质服务,税务机关优质服务搞得好,纳税人才能舒心、愉快、高效。准确地履行纳税义务,从而促使纳税申报率的大幅度提高。目前,我国企业纳税申报率普遍在90%以上,个体工商户的纳税申报率在城区达85%左右,在农村也在70%左右。另一方面,纳税人违反税法会受到法律制裁,税务机关违反税法同样也会受到法律制裁。新刑法第六节危害税收征管罪第二百零一条到二百一十二条规定了量刑的标准,从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到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对那些偷、逃、抗税者,要狠狠打击和严厉地制裁,同时也要完善内部执法机制,加大监控力度,对那些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干部,也要分清情况严肃查处,不能姑息迁就,真正把依法治税扎扎实实落到实处。

三、税收征管改革需要税收工作必须坚持两手抓

税收征管改革是指对税收征收管理工作进行的改革。包括对征管制度、征管机构、征管模式、征管方法、征管环节、征管手段等方面的改革。税收征管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以中共中央十四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针,以国务院批准的《工商税制改革实施方案》为依据,以征管改革实践为基础,借鉴国外现代税收征管的成功经验和惯例,建立一个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我国国情的、科学严密的税收征管体系,切实改善服务,促进依法纳税,加强税收征管,防止税收流失,确保税收宏观调控和财政职能作用的充分发挥。税收征管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纳税人自我申报制度,建立税务机关和社会中介组织的双层服务体系,建立以计算机为依托的税收监控体系,建立人机结合的稽核、稽查体系,建立以征管功能设置机构和划分职责的组织体系。

税收征管改革的指导思想和改革的目标都要求税收工作重点必须转向基层、转向征管,狠抓基层征管单位、税收征管基础。税务干部基本技能的“三基”建设,提高税收征管的质量和水平。深入一线、深入企业,了解情况,调查研究,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减少办事程序,真心实意为基层排忧解难,提供方便,努力创造一个良好的税收征管环境和服务环境。同时,结合深化征管改革工作的实际,把精神文明建设贯穿在征管工作中,才能有效地防止偷、逃税,促进税收征管的科学化、现代化,促进税务机关良好形象的树立。当前全国税务战线工作的同志一面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一面以组织收人为中心,依法治税,确保了税制改革以来税收稳步增长。据统计,1994年全国工商税收3,981亿元,比上年增长20.7%,占gdp8.8%;1995年全国工商税收5,378亿元,比上年增长18.1%,占gdp9.2%;1996年全国工商税收6,439亿元,比上年增长19.6%,占gdp9.4%。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税收工作必须坚持两手抓

总书记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我们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通过价格杠杆和竞争机制的功能,把资源配置到效益较好的环节中去,并给企业以压力和动力,实现优胜劣汰;运用市场对各种经济信号反应比较灵敏的优点,促进生产和需求的及时协调。

同时也要看到市场有其自身的弱点和消极方面,必须加强和改善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市场经济的自发性、竞争性、开放性大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增加了税收,增强了综合国力,丰富了物质基础。但其自身的弱点和消极方面,也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水平,需要税收杠杆进行调控,如对社会供求总量的调控、对社会供求结构的调控、对产业结构的调控、对地区分布的调控、对收人分配差距的调控等。通过调控,保持平等竞争,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另一方面,市场经济的消极方面也会影响税务队伍的廉政建设。如市场经济等价交换的原则容易使一些税务人员搞权钱交易;市场经济中的金钱观念容易使一些税务人员产生拜金思想;市场经济中的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容易使一些税务人员产生贪图享受、吃喝玩乐的思想。据统计,1994年,全国税务系统查出非法代开、虚开专用发票1442起,查出涉案人1482人,拘捕453人,判处死刑25人。1997年国家税务总局查处的浙江”金华“案件,涉及税额60多亿元。涉及税款6亿多元。所有这些都说明,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加强税务队伍廉政建设,打击腐败现象,弥扬廉政之风,维护公正廉洁的行业道德。

五、人类社会发展需要税收工作必须坚持两手抓

法治社会的特征篇10

可以看出,全市各级各部门,特别是综合治税成员单位团结协作,密切配合,在沟通税源信息、强化税源控管、增加税收收入等方面都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在此,感谢同志们的努力!下面,就下一步工作,我提三点要求。

一、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社会综合治税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有关规定,结合税务工作的特点,在坚持税务部门执法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借助社会力量,实现税收综合治理,提高税收管理质量和效率的重要举措。作为一种全新的治税理念和征管模式,社会综合治税实现了由单纯的税收征管到源头控管和征收管理并举,从小征管到大征管的转变。

实行综合治税是依法治税的具体体现。依法治税是税收工作的灵魂,实行社会化综合治税具有坚实的法律基础。《税收征管法》和《预算法》都对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支持、协助财政税务等征收部门依法组织收入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为我们实行社会综合治税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依据和保障。综合治税的成效不仅体现在财税增收上,更反映在部门联合、提高依法行政能力的管理机制上,是实现部门联合行政、和谐共赢的有益探索。

实行综合治税是强化税收管理的必然要求。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税源构成的多样性、流动性、隐蔽性越来越明显,控管难度不断增加。税收量大面广、零星分散、易漏难管,仅靠地税部门的力量,远远满足不了征管工作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充分发挥各级各部门的职能优势,齐抓共管、协同作战。

实行综合治税是实现公平税负、公平竞争的需要。当前,社会分工越来越细,新兴行业不断出现,由此带来税收征管总体上的不断强化与一些税种、一些环节征管上的漏洞和盲区同时并存。就我市而言,突出表现在:一是对建筑施工、家庭装修等流动性强的税种,动态监控不到位;二是对个人所得税、印花税等分散性强的税种,征收控管不到位;三是对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车船税等协作性强的税种,部门协作配合不到位;四是对中介服务、广告、物流、装饰装潢等一些新兴行业,税源挖潜不到位。只有尽快完善综合治税网络,才能真正使税收成为调节社会公平与效率的有效手段。

实行综合治税是应对复杂经济形势、确保完成税收任务的需要。从去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国家调整了企业所得税税率、个人所得税扣缴基数等,税收增长势头趋缓,地方财力在保民生、保增长、保稳定方面面临较大的压力。我们必须眼睛向内、堵漏挖潜,一如既往地搞好综合治税,促进地方财政收入稳步增长。

二、健全完善社会综合治税工作机制

在综合治税工作中要做到五个坚持:

一要坚持政府领导。综合治税是一项政府工程,推进综合治税是政府发挥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职能的重要体现,必须列入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进行统筹安排,动员全社会力量,保护和监控税源,强化税收征管。要优化税收工作环境,提高综合治税成效。

二要坚持税务主管。坚持税务部门的执法主体地位是综合治税的基础。税务部门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根据各部门的职责和承担的任务,采取直接征收、协同年审、代扣、联合执法等多种控管措施,抓好综合治税工作的落实,指导相关部门开展综合治税工作。在实际运行中要不断掌握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开拓新思路、落实新举措,推动综合治税工作深入开展。

三要坚持依法委托。依法与单位签订委托协议书,单位必须依据协议书的范围和税种,依法。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从促进全市经济发展的大局出发,全力支持和配合税务部门做好委托工作,任何单位不能以任何理由推托工作,不得出现推诿扯皮现象。

四要坚持依法治税。各单位必须坚持按税法办事,做到依率计征,依法征收,既要杜绝越权执法行为,又要防止税收执法缺位,充分发挥各部门的协税护税职责。

五要坚持部门配合、社会参与。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税收征管实行综合治税的意见》(政发〔〕号),严格职责分工,加强协作,齐抓共管。工作中,要明确专门机构及人员,定期整理、汇总并向财税部门传递相关涉税信息,实现信息共享。同时,要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多种方式加大对综合治税工作的宣传力度,突出宣传重点,为有效开展工作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让社会广泛了解社会综合治税,积极支持社会综合治税,切实形成工作合力。

三、强化措施,努力推动社会综合治税工作向纵深发展

要认真履行部门职责。各级各部门要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为重,进一步增强共识,把综合治税作为部门联合行政的一项重要措施加以落实。各级政府要强化领导责任,进一步健全联席会议制度,协调处理各类重大问题,全力推动综合治税向基层、向社会延伸,最大限度减少税收管理盲点。各协税部门要定期传递涉税信息,把好职责关口,全力配合税务部门加强征管,将税收监管融入规划、登记、审批等管理服务环节。税务部门要完善税源动态控管体系,提高税源信息共享程度,提高税收征管水平。积极开展代扣税款工作,确保规范运作。同时,要借助各类新闻媒体,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舆论氛围,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参与。

进一步完善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当前,不仅综合治税离不开涉税信息,各部门也需要利用各类信息依法行政、实施监管。因此,要进一步完善信息平台建设,建立高效、快捷、安全的信息传输渠道,形成数据规范、格式统一、覆盖全面、资源共享的企业基础信息数据库。税务部门要不断完善信息利用支撑平台,力求所有涉税信息的比对分析、任务下达和征收反馈全部网络化运行。

推动综合治税信息成果转化。税务部门对采集的涉税信息要及时进行整理分析,实现与日常税收管理的有机融合,加强涉税信息延伸利用,强化税负分析、税源监控、纳税评估、税务稽查等措施,全面落实管理责任,实现涉税信息、税源、税收三者间的有机转化,切实把综合治税成果体现到强化税收征管,增加税收收入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