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的实质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56:48

气候变化的实质篇1

关键词:新闻媒体;气候传播;功能作用;策略要求

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识码:a

一、新闻媒体气候传播的功能及作用

气候变化不仅关系环境与生态问题,而且涉及人类生存与发展等一系列复杂问题。主席就曾明确指出:“气候变化既是环境问题,也是发展问题,归根到底是发展问题。”这一论述为我们全面认识气候变化问题的性质和意义提供了方向和坐标。

气候变化问题的复杂性与重要性,需要得到社会与公众的认识与理解,唯此才能更好地吸引社会的关注和公众的参与,以便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共同来应对气候变化。由此,研究气候变化,以及应对气候变化中的公共传播问题的“气候传播”越来越受到政府、媒体和学界的重视。

新闻媒体作为政府机构、科学工作者与公众之间的桥梁,在气候传播中具有多项功能,能够发挥重要作用。

(一)气候变化知识的传播者

气候变化属于科学知识,要了解和认识它,不仅需要运用气象学、气候学、地理学、地质学、生态学、农学等多门自然科学学科知识,还要借助经济学、政治学、国际关系学等多门社会科学专业知识。而这些知识通常存在于科学研究人员的专业话语系统内,普通公众很难认识和理解,这样就会影响其气候变化认知,和应对气候变化的态度及行为。新闻媒体在气候传播中可以做气候变化科学知识的传播者和解释者,它可以运用多样化的手段对气候变化的各种科学知识进行传播、阐释与解读,进而转化为公众能够认识、理解并接受的知识和理念,这样就可以增强公众的气候变化意识,提升其应对和适应气候变化的自觉性。

(二)气候变化议程的设置者

新闻媒体具有议程设置功能,它可以通过设置全球变暖、冰川融化、温室效应、气体排放、国际气候谈判以及节能减排等气候变化方面的相关议题,对社会与公众进行气候变化问题的传播,从而促使政府、社会组织和公众认识到气候变化对人类生产、生活,乃至生存、发展所造成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应对策略及措施。

(三)气候变化问题的监督者

当前,随着经济的发展,许多国家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违背气候变化应对政策的高能耗及严重污染环境的现象和问题。新闻媒体通过对这些现象和问题的揭露与批评,可以使公众认识其真相,了解其危害,这样不但可以维护公众的知情权与监督权,也可以促使相关政府部门关注并合理解决这些问题。正因为新闻媒体具有这种监督功能,它被认为是环境治理的有效推动者和促进者。

(四)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沟通者

气候传播的最终目的是动员社区、企业、非政府组织,以及公众各方力量共同参与到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中来,以实现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目标。因而在应对气候变化中,新闻媒体承担着宣传者和沟通者的重要角色。这一角色不尽表现为沟通世界各国政府、媒体和公众,分享各自应对气候变化的经验,从而促使全球合力解决气候变化问题,同时也表现在各个国家内部,新闻媒体可以在政府、企业、非政府组织和公众之间发挥信息沟通和行动协调的作用。

政府相对于非政府组织来说,在气候谈判与气候变化应对之中往往处于强势地位,因为它是国家利益的代表者和表达者,也是谈判的具体实施者和控制者。而非政府组织则是民意的代表者和表达者,它代表着环境正义。这两者之间由于身份与角色的不同,通常会存在一些认识差异,甚至是矛盾冲突,当然也有互动合作的巨大空间。这就需要有一个有效的对话空间与合作平台。新闻媒体,特别是主流新闻媒体在这方面可以成为两者之间的有效沟通者。

新闻媒体可以在双方之问起到信息沟通和意见交流的作用,起到化解矛盾,消除分歧,促进合作的作用,促使它们在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中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实现互利共赢的目标。

新闻媒体在政府与公众之间的沟通作用就更加明显了,它一方面可以为公众了解并理解政府的相关政策与决策发挥信息沟通作用,另一方面也可以为政府了解和把握公众在气候变化方面的认知状况及其对应对气候变化的态度提供条件,这样有助于帮助政府更好地动员公众投身应对和适应气候变化的行动。

二、新闻媒体气候传播的策略及要求

新闻媒体在气候传播中要实现多种功能,发挥多方面作用,需要注意采取相应的策略,达到相应的要求。

(一)提高专业性,进行深度报道

气候变化作为一个专业性很强的科学性议题,要想传播给公众,必须建立在掌握相关知识,以及对这些知识所作的科学专业分析的基础之上,否则便无法使受众信服,从而会影响传播效果。

气候传播这种专业性的提升,首先需要气候传播者有很好的业务积累,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性水平,同时也需要借助外部的力量。比如可以从专业性的气候环保组织聘请专家作为撰稿人,以保证报道的专业性。如《21世纪经济报道》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期间,就从绿色和平与世纪自然基金会邀请了几名作者为该报撰写哥本哈根观察日志。这几位作者作为联合国观察员每天提供他们对会议所进行的观察和分析,收到了较好的传播效果。

另外,气候变化涉及许多复杂议题,新闻媒体可以通过深度报道,来增加气候传播的深度和广度,以便于受众对气候变化议题有一个更加全面、深刻的认识。

(二)提高针对性,细化报道议题

气候变化议题涉及科学、政治、经济、国际关系等诸多方面因素,涉及国家之间和相关组织及机构之间多种利益的交叉与博弈。面对这样一个多维度的复杂议题,不同国家、地区和利益群体的受众会有不同的信息需求和关注角度。将气候变化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细化分类,这将有助于不同气候变化信息对于目标受众群的有效传播。比如可以将气候变化报道分为综述性科普报道与专门性专业报道,具体性信息报道与宏观性战略报道,以及环境治理、新能源科技、气候谈判中的利益博弈等多方面内容的报道,以满足不同利益群体和不同知识水平受众的需求。

(三)实现多方互动,提升传播影响力

在气候传播中,政府、媒体、非政府组织之间需要加强互动,以实现共赢目标。对于气候传播记者本身而言,这种互动不应局限于国内,还须延展到国外,要善于同国外报道相关领域的媒体记者、非政府组织人士和政府官员进行互动、沟通。在这种互动沟通中,不仅要从气候变化报道的专业角度去学习、借鉴他人的先进报道经验,同时也可以发挥记者个人及所属媒体机构的影响力,使他们通过了解中国记者和中国媒体,进而了解中国政府在气候变化相关领域的立场及作为,以提升我国在此领域的影响力。

(四)增强贴近性,提高气候传播吸引力

尽管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围绕着气候变化仍然有诸多的不确定性。一般公众往往对于气候变化的认知度不够,感觉气候变化与自己的日常生活关系不大。受众对气候变化认知度不高,很大程度上源自气候传播的贴近性不够。受众通常都喜欢选择与接受同自身日常生活贴近性强的信息,只有这样的信息才能产生最好的传播效果。当前我国的一些气候传播,缺乏有关气候变化情况对老百姓劳动生产和日常生活会产生怎样影响的报道,这使得受众很难把这类新闻与自己的切身利益相联系。让科学类新闻与读者利益与兴趣相联系,是气候变化这种专业性较强的报道吸引读者的主要手段。

(五)采取多样化形式,实现气候传播最佳效果

英国《卫报》前任资深环境记者保罗·布朗说,图片的力量绝对是不能低估的,特别是在气候变化报道当中,图片尤为重要。一幅好的图片胜过千言万语。

2009年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传播经验显示,视频等手段是直观反应气候变化,以及人们为应对气候变化所作努力情况的良好传播途径。

中国地域广阔,发展不平衡,区域差异较大,加之我们以往在气候传播方面的局限性,使得国外媒体与公众对于中国的了解往往只局限于一些经济较为发达的大城市,而对其他地区,特别是经济发展相对较为滞后地区的情况却了解甚少。然而,正是一些目前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老牌工业基地,为我国的节能减排做出了巨大贡献,当地的居民也在这一过程中承受了不少经济转型带来的“阵痛”。如果能够将这些情况通过视频等手段展示出来,会远比简单地罗列一些统计数字更为直观,也更有说服力,同时也更能帮助国外媒体和公众更加客观地了解和评价中国在低碳减排方面所做的努力,以及现在所处的发展阶段。这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获得国际社会的认可与支持。

(六)注重全面性,体现气候传播多样化

气候变化议题的复杂性决定了气候传播需要力求全面性和多样化。因此,新闻媒体在气候传播中对全面性和多样化的把握是一个很高的专业要求。比如在国际领域,关于气候变化问题,一些欧美发达国家始终占据主流话语权,对此许多发展中国家提出了质疑和批评。这就需要媒体作客观、全面的反映和报道。气候传播报道和话语表达的全面性与多样化,既反映了气候变化作为一种复杂的科学问题本身的多样性,也使得世界能够听到不同的多元化声音,从而不会被一种观点或理念所垄断,所控制。

(七)提高记者专业素质,提升气候传播质量与水平

应对气候变化,需要全世界和全人类的共同行动。只有大力倡导环境保护理念,大力提高公众对气候变化的认知水平,才能促使公众将气候变化的意识和理念转化为应对气候变化的实际行动。

新闻媒体是公众理念倡导和认知水平提高的重要桥梁,在气候传播中担负着重要使命。因此,提高气候传播记者的专业素质和报道水平,对于提升公众的气候变化认知水平,帮助他们积极投身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意义重大。

1提高政治敏感性

气候变化议题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科学议题,它已经成为许多国家的核心政治议程。一些国家借助气候变化,进行各种国际政治、经济上的打压和角力。随着气候变化议题政治化趋势的加强,政治势力必然会借助媒体的力量,将气候变化议题纳入自己的传播框架。因此,记者在进行气候变化报道时,必须要有足够的政治敏感度和辨别力,严格区分科学性信息与政治性信息的界限。尤其是对于每年一度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报道,记者更要清晰地分辨每一个话题背后是否有预设政治立场。比如在气候变化谈判相关报道中,西方媒体通常会忽视中国仍是发展中国家这一基本事实,把焦点集中在中国的能源消耗总量、碳排放总量上,以此要求中国承担不切实际的减排义务,从而给中国政府施加压力。

这就需要记者要有独立的判断,不仅要在科学上对气候变化问题有清晰、准确的认识;还要从国际政治的层面对气候变化问题有深刻的了解。比如要清醒地认识到一些国家把碳排放作为贸易保护主义的借口,通过征收边境调节税等方式对中国的对外贸易加以控制等等。

2注意日常专业积累

面对气候变化这样的专业性科学议题,只有经过日常充分的专业积累才能发出有说服力的报道,因此,气候传播记者平时需要进行大量的专业知识信息阅读和学习。因为只有具备了一定的气候变化专业知识,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气候变化问题,才能更好地与相关专家进行交流对话,从而实现有效传播。

同时,气候传播记者还要保持一定的独立性,不要轻信和盲从他人的观点,要勇于并善于质疑,要认真考证信源的真实性。气候变化是一个长期的议题,记者需要在长期的观察与质疑中不断加强自己的专业知识积累。

3保持客观中立立场

相对于气候变化领域科学工作者内部的小众传播,新闻记者是面向公众进行气候传播的最佳人选。然而记者的气候传播却时常受到科学界的质疑。海洋生物学家、国际气候变化科学会议召集人KatherineRichardson就曾说过,记者为媒体组织工作,这些媒体更感兴趣的是赚钱,而不是向公众呈现出对气候变化的清晰解释。他认为,记者不是向公众传播科学的合适人选,来自科学界内部的传播人士应该担负起传播这些信息的任务。这反映了科学界对气候传播记者素质和能力的一种担忧与不信任。

气候变化的实质篇2

1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法律规范分析

气候变化是在相对长时期里气候呈现出恶劣趋势,导致有害于人类的不良影响发生,主要由人类自身原因所造成,例如:过量排放温室气体,不合理开发土地,森林植被锐减等等。而气候变暖带来的是全球性的生态灾难:陆地面积减小,粮食减产,物种多样性遭受破坏,疾病流行等等。为此国际社会制定了5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6(U-nitednationsFrameworkConventiononClimateChange)和5京都议定书6(Kyotoprotocol)。为寻求和保持适应与减缓气候变化的平衡,建立了相应的国际合作机制。按照温室气体减排责任分担理论,实行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依照各国商讨拟定的行动计划时间表削减排放量,其中发达国家承担更多的减排责任,其实际履行效果具有决定性作用。为此各国积极开展气候变化影响评价,依此提出气候变化政策建议,力图形成清洁发展机制,实现节能降耗,从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例如,南非政府与企业签订/气候变迁协议0,政府更加精确地估计温室气体排放量,拟定温室气体清单,通过清洁能源行动计划提高政策实施力度,运用税收激励、排污费等市场手段的创新机制。德国执行年度5国家气候保护计划6,建立对于每年气候保护执行情况进行跟踪监督的机制,增强能源使用效率,确立政府燃料战略,成立二氧化碳削减部际工作组,编制政府温室气体减排报告,多方面、多途径、全方位地控制有害气体排放,清洁生产的实施和生活方式的转变从根本上防止了气候变化造成的不良影响。5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6提出:对于全球变暖,各国都应当承担责任,其中发达国家应当承担主要责任,确立了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基于此,要求发达国家采取积极措施防止气候变化造成有害影响,并且给予发展中国家资金和技术的支持和援助,共同遏制全球变暖的趋势。5京都议定书6是框架公约的具体化,规定了美国、俄罗斯及欧盟等主要发达国家减少排放温室气体的具体额度,要求他们到2010年至少减少1990年排放总量的5%。提倡各国建立清洁发展机制(CDm)、排放贸易(et)和联合履行(Ji)。温室气体排放的数量与工业、交通等的行业规模、生产方式相关。发达国家经济规模和发展速度处于先进水平,与之相应的能源和原材料消耗量也是巨大的,因此其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压力也随之加大。减少排放也就意味着控制生产建设规模,势必影响到经济发展。这也是各国关注的焦点问题。怎样才能既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又不有碍于经济发展呢?公约是各国利益和人类共同利益调和的产物,其间大国施加了更多的影响。美国对于减排采取强硬态度,没有遵守国际承诺,势必加重各国减排的负担,由此也使国际法的效力大打折扣。在国际法律机制的建立到执行的过程中,国家立场、国际政治格局、经济全球化等等因素掺杂综合,形成错综复杂的国际法律关系,其调整、整合及协调是博弈各方此消彼长、相互制约的结果。

2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研究与立法实践进展

我国对于气候变化的研究也是随着相关国际公约的起草和制定逐步开展起来的。气候变化本身具有不确定性,因而气候变化导致的影响也是具有不确定性的,这就增加了研究的难度和可变化性。目前我们已经开展了气候变化预测、影响评估、综合对策等方面的研究。制定5中国国家气候计划纲要6和5中国气候系统观测计划6,系统研究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和相互影响,为科学决策提供客观、全面、真实的信息资料;建立大气环境监测预测,分析、模拟气象灾害及其危害后果,及时了解掌握大气、气象及气候发展变化状况,采取适应性技术措施,有效控制导致气候变化的有害因素;进行农业气象灾害预警及控制技术研究,在于防治气候变化对于农业生产的不良影响。着手研究编写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从宏观战略角度考察全国气候现状水平、气候资源潜力、气候变化趋势,结合经济、社会生活、文化、科技等限制因素,提出气候变化的对策措施;正确评估气候资源水平,合理开发利用气候资源优势,实现/资源气候0、/安全气候0。发挥国际和国内两种力量的作用,共同解决大气环境保护和气候变化问题。为此,中国、日本、韩国、印度、美国和澳大利亚确立了亚太地区清洁发展和气候变化伙伴关系,通过各国之间清洁能源技术的交流与合作,研究开发先进的清洁能源技术,减少有害气体排放,减轻对大气环境的污染危害。为控制大气污染造成气候有害变化,颁布实施了5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6,为适应大气、气候环境变化该法已经进行了两次修改。将大气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合理规划工业布局,加强防治大气污染的科学研究,采取防治大气污染的措施,保护和改善大气环境。国家有计划地控制或者逐步削减各地方主要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总量,即在限制排污总量指标的基础上实现逐渐削减。并且与大气污染物排放许可证制度结合实施,同时引进市场机制,逐步开展排污权交易,充分发挥市场因素的自觉调整功能,实现排放者之间排放量的余缺调配。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于本辖区的大气环境质量负责,制定规划,采取措施,使本辖区的大气环境质量达到规定的标准,即实行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制度和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制度,实现量化、标准化的管理和监督。实行大气环境的区域控制制度,包括划定/两控区0、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城市、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区。通过采取更加严格的制度措施,有效扭转上述区域大气污染恶化的趋势。改善能源结构,鼓励和支持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水能等清洁能源。植树种草,因地制宜地采取有效措施做好防沙、治沙工作,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国家鼓励、支持消耗臭氧层物质替代品的生产和使用,逐步减少消耗臭氧层物质的产量,直至停止消耗臭氧层物质的生产和使用,从而有效遏制臭氧层空洞的扩大。我国现行的5大气污染防治法6主要是针对燃煤产生的气体、其他工业生产废气的排放、机动车船排放的尾气以及粉尘、恶臭气体排放而实施的法律控制,在进行末端治理的同时实行源头管理,包括清洁能源使用和清洁生产。立法鼓励清洁生产技术的开发和推广应用,实行落后工艺设备的强制淘汰制度,并且国家鼓励采用的生产设备和技术名录。

气候变化的实质篇3

关键词:气候变化 科普教育 素质教育 途径

中图分类号:G2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2)006-001-02

气候变化是一个长期性的全球问题,对青少年的影响最大,青少年有理由关心这个问题,并为之付出努力。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三次评估报告指出,近50年的全球气候变暖主要是由人类活动大量排放的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等温室气体的增温效应造成的。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近百年来,中国年平均气温升高了0.5~0.8℃,近50年变暖尤其明显,中国沿海海平面年平均上升速率为2.5毫米,山地冰川快速退缩,并有加速趋势。2008年一份在中国七所高校的1500多名学生中开展的调查报告指出,中国大学生对当前环境和气候变化问题有高度的关注,愿意为节能减排身体力行。2007年国家了《节能减排全民行动实施方案》,包括家庭社区行动、青少年行动、企业行动、学校行动、军营行动、政府机构行动、科技行动、科普行动、媒体行动等九个专项行动。其中青少年行动和学校行动主要内容是积极开展以节能减排为内容的学校主题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树立节能环保意识。因此,加强青少年应对气候变化科普教育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

如何加强青少年应对气候变化科普教育?笔者认为,要从三个方面下工夫。

1加大气候课堂教育项目的推广力度

学科课程渗透是实施应对气候变化教育的主要渠道。

(1)结合学科教学特点,依据课程标准的有关要求,充分挖掘现行教材中有利于气候变化的渗透点,开展气候变化教育。目前全国不少中学都以地理、生物、化学、社会课程教学为主,同时在各学科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和节约教育。一些地方,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知识纳入中小学校有关课程和课外教育内容,已经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

(2)积极参与国际气候变化课堂教育项目在我国的实践。2010年11月17日至19日,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举办了“中英国际气候课堂教育论坛”。本次论坛主要围绕“青少年与气候变化”、“如何在学校成功开展气候课堂项目”、“气候变化教育教学方法”、“本土资源的开发”、“利用社会资源加强学校的气候变化教育”等五个议题开展专家讲座、经验分享及分组讨论,并对当地两所学校进行考察。专家详细介绍了气候课堂项目及其实施细则,阐述了气候课堂项目的重要性、必要性及可行性。北京、天津、重庆等地的三位老师在实践层面,从课内资源、课外资源以及网络资源三个方面详细介绍了学校开展气侯变化教育的情况,用真实的案例阐述了学生社会实践中所做的工作,介绍了学生在推进气候课堂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解决办法。论坛最后签署并宣读了《气候课堂中国宣言》。

如何积极参与气候课堂项目,真正把气候变化教育落到实处?1)积极与全国气候课堂项目中心联系,成立组织,制定计划,建立资源库,为教师提供气候课堂的素材、方案。并积极开发本土资源。2)在各级中小学校本课程上、社会实践、研究性学习上打开思路,进行落实,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友好学校联系,交流经验。加强校际交流,积极推广并培养示范校、重点校。3)结合教学工作,进行气候变化访谈,尽可能利用课余时间、假期进行教学设计、活动设计。4)成立学校气候变化协会,以起始年段为主要成员,开展社区活动,向学校、社区提供建设性意见、建议。

(3)积极配合气象部门开展应对气候变化科普知识进校园活动。科协、教育局编印《应对气候变化》普及读本,将该读本纳入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必修课程,介绍有关应对气候变化各方面基础知识,作为中小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全国、全省范围内各中小学的课外读物中,必须有相当部分指定书目是关于应对气候变化科普类读物。应对气候变化也具有丰富的国情教育内容,应由科技局、科协、教育局牵头,会同有关宣传主管部门和气象部门,开展协调规划和安排,整合有关信息资源,将应对气候变化知识转化为教师、学生和普通大众容易获得和应用的形式,达到普及和宣传的目的。在小学、初中、高中阶段的自然、地理和生物课教学中加重应对气候变化科普知识教育;编制应对气候变化教育系列丛书作为小学、初中、高中阶段的课外必读物;在各大院校普遍设立应对气候变化学科的选修课,加大对大学生应对气候变化科普知识教育的力度。

2充分发挥科普基地的独特作用

科技场馆在科普教育中有自己独特的作用,它的教育对象主要是青少年。我们要充分发挥科技馆在应对气候变化科普教育的作用。目前,我国有300多座科技馆,据了解,大多数科技馆在展示内容方面应对气候变化科普教育展项设置不多,缺少这方面科普知识的教育。为此,笔者建议在科技馆的展示内容方面要增加应对气候变化科普教育的展项内容,吸引更多的青少年和公众到科技馆接受应对气候变化科普知识的教育。

探索整合社会资源兴办专业化的科普基地。如充分开发利用气象科普资源和基础设施,提高科普基地的科普服务能力及全民的防灾减灾意识,更好地发挥在科普宣传教育方面的示范作用。规范科普基地建设的管理,每年年初制定计划,明确工作任务,主动接受科普基地主管部门的工作指导,参加科普工作的经验研讨会和培训等活动。落实开展的项目经费和人员,争取纳入本单位的年度工作任务管理。《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普法》明确规定了气象等部门开展科普工作,《全国气象科普基地标准》及《全国气象科普基地管理办法》为应对气候变化科普基地建设规划提供了政策依据。要将科普基地建设纳入第十二个五年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加强科普基地建设经费维持经费投入,实现科普基地建设健康发展。

3加大青少年应对气候变化科普教育体验活动组织参与力度

要使中小学的科学教育真正体现出“主渠道”的作用,除了制定科学的课程标准外,还要求教育主管部门、校长和教师要具备大教育、大科普的观念,要充分认识到中小学科学教育不仅局限于学校内,而是学校、社区和家庭共同参与,消除障碍和隔阂,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定位,注意相互衔接,形成完善的中小学科学教育的社会体系,也即是科普的社会体系。这对于从多元化的途径培养青少年的科技素质,最终实现人才培养的科学性和整体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提供青少年体验模式。在这方面,美国科学教师鼓励学生进行研究全球变化等科学实验的一些做法给了我们启示。在向中小学传播过程中,通过课程讲授、校外辅导、参观实验等方法可以传播气候变化科普知识。传统的讲授式也被小组讨论、角色扮演、个案研究、实验、野外考察、参观博物馆(科技馆)等方式所取代。也就是说青少年应对气候变化不仅体现在科普知识的学习与宣传,更体现在积极参与宣传环保理念,践行低碳生活方式,使青少年受到影响,在未来从事与环保有关的工作,让应对气候变化的理念和行动落实到更广泛、更深入的层面。

(2)探索青少年应对气候变化科技俱乐部和创新竞赛等系列活动,抓好青少年科技活动站活动。共同构建一个青少年科普的社会体系,从而能够提供多元化的科普途径和学习机会,以满足不同类型对象的科普需求,促进青少年科学素质和创造能力的提高。

气候变化的实质篇4

减碳会使中国赢得尊重

报告:去年11月11日至23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称“公约”)第19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9次缔约方会议在波兰首都华沙举行。你对此次会议后世界减碳形势如何评价?

薄洋:空气无疑是一个公共产品,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我们众所周知的一个事实是:气候正在发生变化,有的地方原来干旱,现在却常常下雨;有的地方原来气候凉爽,现在却夏季炎热。

有外媒抱怨中国东北的空气质量恶劣,且已经影响到韩国和日本,这不仅是中国一国需要应对的挑战,更是一个地区需要面临的共同挑战。中国一定要强调应对气候变化和提高空气质量的努力,这样一定会为我们赢得很多朋友。假如要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应对环境变化,将会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例如《京都议定书》,并不是每个国家都在上面签字。虽然气候变化的谈判还在不断的深入,但是现在应该是达成共识的时候了。所以,各国都应该共同努力,通过区域间合作,使气候变化的谈判得以进行。不仅是在东亚进行合作,更要在全球范围内实行一个更广泛的合作。如果说欧盟的方式还不尽完善,东亚还可以做出一个更好的例子,来向全世界呈现。我们的研究还显示,如果现在不采取任何的措施,今后应对气候变化的成本和费用会非常高。因此,我们应该把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和提高空气质量纳入区域合作中,这也是《京都议定书》的初衷。

《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已于2012年底到期,根据多哈气候大会的决定,2013年到2020年为《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华沙谈判是《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开始之后的第一次公约缔约方大会。

亚行是作为观察员的身份参与其中,气候谈判的主体是各国政府。目前气候变化谈判更多的是基于经济收益或经济成本的考虑,掺杂的东西太多,我对此有一种复杂的感觉。实际上,我们不需要关注太多的东西,我们只需要关注几项,比如给气候变化进行一个成本的研究,定一个价。大致知道应对气候变化需要多少钱,政府也就可以考虑今后在这个领域进行多少的投资。我们一谈到气候变化,就会把过多的关注点放在减缓气候变化的措施上,我觉得应该把一些重点放在适应气候变化上,在这方面进行一些投入,就可降低未来所面临的损失。采用适应气候变化的措施需要多少资金,这在制定政策、决策时可以起到很好的参考作用。谈到气候变化谈判,就要说到领导和领导力的问题。气候变化是需要一个全球领袖的,有了领袖的示范作用,其它国家才会逐渐跟进。

技术转移是关键

报告:控制碳减排,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一些技术转移是必要的,但也是谈判的难点,你如何看?

薄洋: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如此密集的国家来说,技术转移就显得尤为重要。发达国家有很多控制碳减排的技术,不用花费太多,就可以切实发挥碳减排的作用。如果中国尽快采用这些技术,就会有效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

假如让我进行决策,我要考虑的问题是如何在空气质量和碳排放上取得一个平衡。要想办法做到一举多得,既能保证经济的增长,又能改善空气的质量。做未来的规划时,也要考虑到气候变化的不同情况。比如在修建道路的时候,就把气候变化的原因考虑进去,未来就不用更大花费来应对。换句话说:现在做就会更加经济,收益颇丰。

报告:在国际化的大背景下,对中国来说,你觉得该如何平衡碳排放?

薄洋:一是将节流作为政策引导重点。比如欧洲的住房隔离性防护就做得很好,可以节约很多能量。中国如能做到这点,就可以少建一些电站,节省一些能源。中国实际上有非常多的好的法律法规,但是更重要的是彻底的切实执行这些法律法规,再就是引入监督机制。

二是要重视数据的收集和。有大量充足的数据为基础来进行研究,才能制定出更好的政策。我们发现,在发达国家是非常重视数据的,比如能源、能耗等方面的很多数据都是有效的,而且是最新的。而在发展中国家,我们能用的数据都是比较滞后且老旧的,还有些数据是查不到的。假如只有老旧的数据,我们如何提高效率呢?这显然是不行的。数据是非常重要的,要及时。

三是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的排放分类也非常重要。中国实际上不需要像其它发达国家一样随时更新自己的分类,根据京都气候变化会议的决议:主要的发达国家和一些主要的污染国根据工业发展情况,每一年都要更新自己的分类。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是根据自己的能力来完成的。作为研究者而言,我们希望每年都可以更新。在这方面,中国确实还需要做更多的努力,在投资能源行业时,如果数据不准确或者数据过时都会造成巨大的浪费。尤其是对当下这种环境而言,更是会耗资巨大。碳减排在能源行业尤其重要,比如像建设一个发电厂,可能需要至少运营三十年,如果这个规划和设计做得非常精确,是可以降低很多二氧化碳排放量的。

中国政府在这方面确实已经做了很大的努力。作为一个外国人,我看到中国的发展也是很惊讶的。上世纪八十年代,上海的污染也是非常严重的,是非常脏乱差的,但是现在情况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从十八届三中全会的一些提法来看,中国正在朝着正确的方向努力。我们相信这可以让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中国现在也是一个太阳能、风能设备的主要生产国,投资是有很多补贴的,要朝着更经济的方向来努力。从这个意义上讲,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一些技术转移是特别重要的,转移的速度也要进一步提高。

气候变化的实质篇5

尽管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在如何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没能达成更加广泛的共识,只是勉强通过了一个不具法律约束力的协议,会议的形式多于内容。但是,各界对“低碳经济”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关注和重视成为本次会议新的热点,具有实实在在的现实意义。显然,在全球气候变化加剧和自然环境急剧恶化的情况下,“低碳经济”渐渐进入了人们的视线,改变传统的高排放、高污染生产和生活方式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低碳经济”成为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选择。

“低碳经济”是人类的选择

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倡导的“低碳经济”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无疑是对全球气候变暖问题的解决具有重大意义。《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国和社会各界聚集在哥本哈根,力图通过协商和谈判的方式来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也是希望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框架内,“低碳经济”的倡导通过具有法律约束力方式确定下来。尽管,哥本哈根会议由于在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和应负的历史责任等问题存在的分歧难以弥合,不能达成更加广泛的共识,“低碳经济”的倡导似乎被会议“边缘化”了,只得留给墨西哥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去进一步探讨和解决。但是,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将“低碳经济”列入会议的议题,就足以表明“低碳经济”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重要性。

“低碳经济”的提出,反映了人们因气候变化对未来人类生存环境的担忧,其概念在现实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中是一个崭新的理念,是提倡人类以低排放、低污染新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替代传统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尽管,在现实的社会经济生中,“低碳经济”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似乎离我们还很遥远,但“低碳经济”的提出却是全球可持续发展和发展观转变的老问题,离我们现实的生产和生活并不遥远。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和自然环境的持续恶化,人类在不断思考和反思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自然环境持续恶化带来的各种灾害频繁发生,谁应为此负有责任?目前,有一定科学根据的主流看法是,导致气候变暖的重要原因是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过量碳排放所致,而自然灾害频发与人类对自然界的破坏息息相关。当然,近期在一些媒体中也不断传播出一种“另类的声音”,质疑温室气体排放是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但是,从保护环境的角度出发,无论这一论点是否有足够的科学根据,能否站得住脚,不可否认的是气候变暖与温室气体的排放毕竟有着必然的联系,人类对自然界的破坏加剧了环境的恶化。因此,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无疑是改善自然环境或延缓气候变暖的重要举措,低排放、低污染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是人类现实与未来的选择,世界各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对此早有广泛的共识。

“低碳经济”的理念是从人类的未来着眼,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减少碳排放就要相应优化和约束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限制温室气体的排放。由此,“低碳经济”理念的提出,在世界各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形成的共识日益增多,发展“低碳经济”在许多国家已经提升到经济发展战略的高度,“低碳经济”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离我们现实的社会越来越近了,并非遥不可及的事。

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问题上,中国是最早重视和着手制定低排放、低污染发展规划的发展中国家,低排放、低污染成为中国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内容和步骤。同时,低排放、低污染生产和生活方式将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纳入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年至2015年)规划。

气候变化转变人类活动方式

全球气候变化和自然环境的急剧恶化,任何国家和任何人都不可能独善其身,对责任的承担也不能置之度外,在共同的生存环境下,负有共同的责任。如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自然环境的急剧恶化,改变传统的产生和生活方式已经迫在眉睫。

人类社会在传统的生产和生活中,由于碳的大量排放,从而导致全球气候变化异常,“急功近利”的对自然环境破坏的发展途径,使人类在不知不觉中生存空间逐渐缩小。如何善待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人类没有更多的选择余地,需要加快生产和生活方式的转换,经济发展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不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由此“低碳经济”正在或将要改变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成为一项新的紧迫课题摆在世界各国面前。

面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严重威胁,改变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更多的从环保意识出发,处理好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防止对环境毫无理智的破坏,避免人类生存环境危机“悲剧”的发生。除此之外,人类没有回头路和其他道路可走。尽管,新兴的“低碳经济”生产和生活方式在世界各国还处在初级的起步阶段,也没有形成规模,在世界各国经济领域所占比也十分有限,但其发展前景和重要意义却不可估量。首先,低排放、低污染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既可减少人类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对能源的消耗,缓解能源储藏日益匮乏的压力,又可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有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其次,低排放、低污染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既节省了生产和生活消耗能源的成本,同时由于碳排放的减少,今后治理环境的投入也会相应减少,减轻了后续的压力,一举两得;其三,低排放、低污染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是新能源对传统能源的替代,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能源供需矛盾,加快工业化进程和改善环境,对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型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转换生产和生活方式的重要意义上看,转换生产和生活方式必然要付出相应的代价,但与破坏自然环境为代价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相比截然不同,与对气候环境的影响有着本质上的区别,是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体现,是人类日益强烈的保护自然环境的诉求,为人类生存危机寻求新的出路。

从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首次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到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再到哥本哈根会议提出的“低碳经济”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体现了人类社会在解决能源与环境问题上的广泛共识和行动的一致性。转变传统的高排放、高污染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提倡“低碳经济”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在1992年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1997年的《京都协议书》中也有表述。其表述的理念和含义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低碳意味着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经济形态是:充分发展“阳光经济”、“风能经济”、“氢能经济”、“生物质能经济”。由此,低排放、低污染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被世界各国所日益重视,加快生产和生活方式转变的呼声不绝于耳,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共识。

尽管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会议的最终不尽如人意,但会后各国都会为尽量减少和控制碳排放从发展低碳经济入手。目前,西方发达国家由于在发展低碳经济方面技术处于领先地位,并在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的情况下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将会在低碳经济方面进一步采取重大措施,在低碳经济的技术领域有所突破,以此主导全球生产和生活方式的转变,进行新经济的变革,使资本主义从金融危机后的衰退和低速发展再次步入繁荣。因此,低碳经济的发展,一方面是应对气候变化采取的必要措施,另一方面实际上也是全球经济结构和能源结构的调整,是全球技术和产业结构的大变革,甚至是金融结构的变革。从这个意义来说,发展低碳经济就是调整经济结构,使经济结构和产能的技术标准符合生产和生活方式低碳要求,同时在进行调整能源结构中提高新能源的比重,在调整技术研发上适应气候变化的要求。

发展观的转变与持续发展

发展是人类面对的共同问题,也是全球性问题,被联合国纳入全球首要重大问题。发展问题的提出是全球化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产生的,是对发展观念不断深化的结果。20世纪80年代,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世界各国经济开放程度的扩大和经济相互依存程度的加深,加快了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正在改变世界经济以至各国经济的运行机制和发展方式,符合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对发展的认识和理解也在不断深入,发展涵盖的内容也不断得到充实。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通过无数次实践人们深刻体会到,单凭经济的增长并不意味着能够促进社会经济的合理发展,不仅如此,甚至还会造成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也就是说,经济的增长并不等于人类社会文明的全面发展,因此在发展过程中也需要对传统的发展观念有一个重新的认识和转变。上世纪70年代以来,在世界各国谋求发展中,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发展的认识和观念也在不断转变和更新,对发展的要求更客观、更现实、更高了。发展观从内容到形式的转变化赋予了全球发展新的使命,对世界各国的发展目标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长期以来,由于发达国家工业化的扩展和发展中国家贫困的加剧以及地球的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其中包括森林面积减少、土地荒漠化严重、水资源匮乏、海洋环境遭到破坏、生物物种灭绝速度加快、气候变化等),人们逐渐开始意识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将受到严重威胁,人类将面临着更为严峻的一系列生态环境危机。由于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安全,因此到了80年代,人们更加关心自身所在世界的生存环境和前景,国际社会对发展问题的认识和要求又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把人类社会发展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不能不说是人类在处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认识上的又一进步,形成了新的社会发展观,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可持续发展战略不仅体现了人类在发展问题上的认识有了质的飞跃,而且对社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意味着人类在发展问题上面临着更严峻的挑战。

可持续发展战略确定的人类发展目标是,在满足目前人类需求的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到未来人类的发展,当今的发展不能对后代的生存环境和发展构成危害。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就必须合理开发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保护环境和维护生态平衡,体现了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必须协调发展,而发展“低碳经济”则是发展观不断转变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延伸和深化。

共同的生存环境与同样的责任

哥本哈根全球气候变化大会,本应就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行动签署新的协议,但大会期间,各国家代表在如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各国应负的责任等敏感问题争论不休,争论的焦点和存在的分歧始终围绕在减排量化、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转让以应对气候变化。会议的上上下下、里里外外充满了“火药味”,气候变化会议演变成各方利益和力量博奕的场所,在激烈争辩的喧嚣声中,各种力量的较量和交锋几度达到“白热化”程度,似乎脱离了召开气候变化会议的初衷。

哥本哈根会议尽管不是人类为生存而努力的惟一机会,但毕竟失去了一次机会,留给人类的机会只能是越来越少。气候变化问题已经超出了国家的范畴,成为全人类共同的问题,在全球气候变化面前,国家利益与全球共同利益的博弈与碰撞中,如何处理国家利益与全球共同利益关系,成为各界广泛议论的话题,或许这一新的课题带给我们的思考才刚刚开始。

从全球气候变化的角度看,谁也不愿意看到全球变暖加速带来的灾难性后果,因此世界各国必须在“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的前提下,共同负起责任来应对气候变化,为改善自然环境或减缓自然环境继续恶化方面有所作为,而不是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为了眼前的利益患得患失。由于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历史责任和当前人均排放情况千差万别,国际社会确立的应对气候变化基本准则是“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其宗旨就是需要国际社会综合、全面、客观、历史地看待气候变化问题。由于气候变化是西方发达国家在长期工业化过程中无节制排放温室气体造成的严重后果,因此西方发达国家应该更多地承担起历史责任,并在应对气候变化和“低碳经济”发展领域给予发展中国家更多的资金和技术支持,而不应是套用其惯用的、带有附加条件的“施舍”。但是,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国谈判的一开始,西方发达国家不仅不履行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协议书》减排、为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提供技术资金支持的承诺,甚至美国始终拒绝在《京都协议书》上签字,而且变本加厉地要求发展中国家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承担额外的、不合理的义务。由此,《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国在相关问题的谈判和磋商历经十多年,谈判过程曲折、复杂、激烈,甚至是情绪“激愤”,直到《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国第15次哥本哈根会议,190多个缔约国依然没能就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和应负的历史责任等敏感问题达成更加广泛的共识。但从人们从激愤的情绪中平静下来之后冷静地思考一下,要争取各缔约国达成某种具有实质性内容的应对气候变化的最终协议,尤其是规定国家发达在量化的减排、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资金支持机制安排和承诺,以及适应气候变化的机制安排,并非希望渺茫,应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树立信心、坚定信念。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会议不是人类为全力自救的终点,人类在全力拯救自身生存环境危机从刚刚开始,或许墨西哥气候会议也不能全面解决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所问题,但墨西哥气候会议也不会是人类为自身生存环境而自救的终点,人类需要永无止境地与不断恶化的自然环境抗争。

气候变化的实质篇6

“不久前结束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尽管没能就如何应对气候变化达成更加广泛的共识,但“低碳经济”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引发的话题依然在热议中。”近年来,在全球气候变化不断加剧的情况下,“低碳经济”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备受关注和重视。这一新兴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不仅成为许多国家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的选择,也可惠及全人类。所谓“低碳经济”,顾名思义就是在生产和生活中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以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如今,这种生产和生活方式已经悄然走进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中。

生产和生活方式的转变

包括本次哥本哈根在内的历次全球气候变化会议,之所以引起全世界的广泛关注,不仅仅是警示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人类自毁地球家园的悲剧不应在我们身上发生。同时,如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自然环境的急剧恶化,改变传统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已经迫在眉睫。

人类社会在传统的生产和消费中,由于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从而导致全球气候变化异常,人类在不知不觉中生存空间逐渐缩小,人类已经到了需要认真反思的时候。如何善待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人类没有更多的选择余地,需要以低碳排放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替代原有的高排放、高污染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经济发展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不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由此,“低碳经济”的提出应运而生,正在或将要改变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低碳经济”的发展则成为一项新的紧迫课题摆在世界各国面前。

转变传统的高排放、高污染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发展“低碳经济”,早在1992年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1997年的《京都协议书》中就有所表述。“低碳经济”的理念和含义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低碳意味着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低碳经济”的经济形态是充分发展“阳光经济”、“风能经济”、“氢能经济”、“生物质能经济”。由此,“低碳经济”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被世界各国所日益重视,“低碳经济”一词也被广泛使用。在重大国际性会议上(特别是包括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国际性会议),转变传统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和发展“低碳经济”的呼声不绝于耳,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此后。2006年,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斯特恩在出版的《斯特恩报告》中就指出,全球以每年GDp1%的投入发展“低碳经济”,可以避免将来CDp5%甚至到20%的损失,并呼吁全球经济发展模式向“低碳经济”转型。2007年7月,美国参议院提出了《低碳经济法案》,“低碳经济”成为未来美国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选择。2007年12月,在印尼巴厘岛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正式通过了一项决议,即“巴厘岛线图”,要求发达国家在2020年前将温室气体减排25%~40%,为推动全球发展“低碳经济”有着重要的影响。2008年6月5日的“世界环境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定的主题是“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经济”’,以提示世界各国加强对“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视。2008年7月G8峰会成员国表示,将寻求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其他签约方一道共同达成到2050年把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减少50%的长期目标。尽管尔后西方发达国家在温室气体量化排放问题上自食其言,不肯履行承诺,但发展“低碳经济”仍是未来西方发达国家转变生产和生活方式的首选。

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问题上,中国是最早重视和着手制定“低碳经济”发展规划的发展中国家,发展“低碳经济”成为中国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内容和步骤。同时,发展“低碳经济”与中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和发展观的转变是吻合的,符合中国当前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为此发展“低碳经济”将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纳入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年)规划。与此同时,中国政府承诺,到2020年中国的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要在目前的基础上降低40%~45%,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并逐步适应低碳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低碳经济”的重要意义

虽然“低碳经济”未必就能够将人类从日益恶化的生存环境解救出来,但“低碳经济”毕竟能够减缓碳排放给地球带来的压力,或延缓气候变暖,使人类生存危机尽可能避免。

面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严重威胁,改变人类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在发展过程中更多地从环保意识出发,处理好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防止因经济发展对环境毫无理智的破坏,避免人类生存环境危机“悲剧”的发生。除此之外,人类没有回头路,也没有其他道路可走。尽管“低碳经济”的发展在世界各国还处在初级的起步阶段,也没有形成规模,在世界各国经济领域所占比重也不大,但其发展前景和重要意义却不可估量。首先。“低碳经济”作为新兴的经济形态,即可减少人类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对能源的消耗,缓解能源储藏日益匮乏的压力,又可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其次,低能耗的“低碳经济”即节省了生产和生活消耗能源的成本,同时由于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减少,今后治理环境的投入也会相应减少,一举两得;其二三,“低碳经济”是新能源对传统能源的替代,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能源供需矛盾,加快工业化进程和改善环境,重视和发展“低碳经济”对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型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发展“低碳经济”与转换生产和生活方式的重要意义上看,发展“低碳经济”与转换生产和生活方式必然要付出相应的代价,但与破坏自然环境为代价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相比截然不同,不仅对气候环境的影响有着本质上的区别,而且最终的结果也截然相反。

从全球范围看,近年来,影响人类生存和安全主要是气候异常变化带来的严重自然灾害,导致许多受到自然灾害袭击的国家正常的经济生活秩序遭到严重破坏,人们的生命财产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将面『临着严重威胁。灾难的降临对整个人类社会和经济生活无疑是一场悲剧。引起国际社会强烈关注,多发的地质性自然灾害不再是某个地区或国家面临的问题,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成为全球性问题。因此,全球范围多发的自然灾害给人类经济生活到底会带来什么样的危害,已成为人们普遍关心的话题,因此无论是那个地区和国家发生严重自然灾害都会引起国际社会强烈关注。同时,全球气候异常变化使世界各国清醒地认识到,发展“低碳经济”和转变生产和生活方式的重要性,否则人类将难以从气候异常变化和自然灾害频发的困境中摆脱出来。

另外,有关导致气候变暖原因的论证。在本次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前,一些媒体也出现过一种“另类”的评论,质

疑温室气体排放是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根本原因,无论这一论点是否有足够的科学根据,能否站得住脚,但不可否认的是气候变暖与温室气体的排放毕竟有着必然的联系,从这一角度出发,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也是延缓气候变暖的重要举措,低排放、低污染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仍然是人类现实与未来的选择。

共同环境与共同责任

全球气候变化和自然环境的急剧恶化,任何国家和任何人都不可能独善其身,对费任的承担也不能置之度外享有“特权”,在共同的生存环境下,应负有共同的责任。

人类拥有同一个地球,共同的生存环境必然使世界各国拥有同样的责任,而这种责任既不容质疑,也不能推卸,更不要说是带有其他色彩的附加条件。在丹麦哥本哈根召开的全球气候变化大会,本应就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行动签署新的协议。但大会期间,各方为了减排目标和路径展开了激烈的交锋,纷纷站在各自的立场提出各种意见,会议上上下下、里里外外充满了“火药味”,全球气候变化会议演变成各方利益和力量博奕的场所,在激烈争辩的喧嚣声中,各种力量的较量几度达到“白热化”程度,似乎脱离了召开全球气候变化会议的初衷。由于各方代表在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和各国应负的历史责任等敏感问题争论不休,争论的焦点和存在的分歧始终围绕在量化减排、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转让以应对气候变化,最终分歧难以协调,历时10多天的哥本哈根大会没有广泛形成全球性共识,本无更多实质性进展内容的《哥本哈根协议》草案未获通过,没有达成一项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只达成部分共识,草草收场。尽管会议最终的结果令人大失所望,但至少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留给人们更多的思考和反思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不应反映的是各自利益的博奕,而是如何使人类在生产和消费中实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转变二氧化碳密集排放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减轻地球压力。

从本次哥本哈根全球气候变化大会看,虽然各国谈判代表在一些问题上达成了初步共识,但分歧依然存在,人类在共同抵御全球气候变化面临着尴尬的局面。哥本哈根会议尽管不是人类为生存而努力的惟一机会,但毕竟失去了一次机会,留给人类的机会只能是越来越少。气候变化问题已经超出了国家的范畴,成为全人类共同的问题,在全球气候变化面前,国家利益与全球共同利益的博弈与碰撞中,如何处理国家利益与全球共同利益关系,成为各界广泛议论的话题,或许这一新的课题带给我们的思考才刚刚开始。

气候变化的实质篇7

关键词:全球变暖;原因;中国;农业;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0-0007-02

1.前言

全球变暖作为一个无可争议的事实,现已成为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的焦点。大量数据表明,全球气候变暖将会给人类的生产、生活以及生态系统带来严重的、普遍的和不可逆转的影响。

目前,全球气候变暖的现状已经对各国的农业生产活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根据专家们的看法,热带气候区的温度将越来越高,沙漠和荒地面积会进一步扩大,相反地,耕地面积会不断减少,粮食因此大量减产。

2.全球变暖的原因

2.1自然原因。造成地球表面温度变化的自然方面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太阳活动不断变化的影响;大气中红外辐射浓度由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浓度的上升而提高,进而导致有效辐射从温度较低但位势较高的高度上摄入太空,使得气温升高的态势有所加强。

2.2人为原因。影响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人为因素:(1)人类的生活、生产等一系列的社会活动造成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这些活动包括:一切以化石为主的能源燃烧行为产生并释放的二氧化碳;部分能源资源在开采开发过程中造成的煤炭瓦斯、天然气泄露严重;一些制造业在各个工业环节中所排放的二氧化碳;种植业和畜牧业在开展过程中排放的甲烷;土地资源布局的改变减少了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废弃物处理不当,导致甲烷和氧化亚氮的排放量增加;(2)近几年,人口数量的急剧增长也是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因素之一。全球变暖的趋势与人口增长的趋势相一致,二者为正相关关系。城市化步伐加快,城镇人口越来越多,其带来的人口迁移以及人口结构的变化会对气候产生重要影响。(3)根据科学家的实验测量,如果森林生长1立方米,就可以吸收1.83吨的二氧化碳,并且释放1.62吨的氧气。然而,人类为了满足自己的生存和发展需求,不加节制地滥砍滥伐,导致森林资源日益减少,进而降低了对温室气体的吸收,对缓解全球变暖的贡献不断减小。

3.全球变暖对中国农业经济的影响

3.1导致农业生产的产量和质量下降。农业生产对气候的要求较高,气候变暖进一步扩大了农业生产活动的不稳定性,从而导致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都遭受到不同水平的损害。ipCC的研究报告指出,如果年平均气温上升3.6度,作为我国的三大农作物之一的水稻的产量将会下降5%~12%,另外两大农作物小麦和玉米也都将不同程度地减产。

气候变暖给土壤中的微生物提供了有利的生长环境,使其活跃性增加,对土壤中有机质的分解作用加强。因此,如果不及时向土壤中添加所缺少的有机质,会使得土壤中有机质比重迅速减少,土壤贫瘠化程度将进一步加深,农作物生长因缺少所需要的养分,从而导致农产品质量下降。

3.2导致农业生产布局和结构的变化。气候变化造成的不良后果之一是使农作物原本适合的生长环境不再适合,而且还会给农作物的种植制度产生各种影响,要想重新满足农作物对特定生长环境的要求,就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合理调整农业生产的布局和结构,准确把握农作物的实际播种规律和制度。中国气象局相关调查显示,当年平均气温上升1℃的时候,以长城一线为北界的冬小麦的适宜种植区将移至沈阳-张家口-包头-乌鲁木齐一线。例如河北廊坊,以前该地区以种植冬小麦套种夏玉米为主,但是自从1980年以后,逐步演变为冬小麦夏玉米接茬的种植方式。

3.3农业病虫害加重,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全球变暖改变了害虫的分布地区以及病虫害发生的时间和周期,而且为一些新的害虫危害农作物提供了有利条件。首先,因为气温在春季上升的时间早,而气温在秋季下降速度却较为缓慢,所以病虫害发生时间会比以前提早,而结束的时间却比以前延迟,最终导致危害周期也相应延长。此外,伴随着温度的持续升高,尤其是冬天气温的上升,农田土壤中的虫源以及菌源的过冬死亡率会持续减小,这会使得过冬的病虫基数变大,导致来年病虫害爆发的时间更长、范围更广、强度更大。除此以外,升高的温度也为各种杂草创造了良好的生长环境,杂草丛生、杂草蔓延情况愈发严重。这些因素都将导致农药以及化肥施用量的增加,使得农业生产的成本大幅上升,不利于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

3.4旱涝频发,河流水位上升。气候变暖也会大幅提高极端天气的发生频率,全球降水的极端化现象更为严重,干旱和洪水的发生愈加频繁。随着气温的上升,地表蒸发不断加速,作物的蒸腾作用增强,干旱将越发严重。在全球变暖的影响下,我国南部的暴雨天气日数会持续增多,这将造成水土流失现象严重,而且对土地的侵蚀程度也将进一步加深,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发。黄河三角洲一带的地下水位不断升高,盐渍化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大量耕地的地下水位和含盐量都将处于临界状态。这一切都会给中国的农业经济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4.全球气候变暖情况下中国农业经济发展对策

4.1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因地制宜地适当调整种植制度。在未来一段时间全球气温不断升高的作用下,热量条件也会随之发生变动,种植双季稻的地区将越来越多。所以我们要更好的利用不同地区不同的气候条件,随时调整各地的种植模式和生产结构。例如我国以种植春小麦为主的西北和东北两地,气温上升造成两地春季气候干旱且降水减少,导致春小麦减产。据此,我们可以在东北和西北地区推行耐旱的小麦种类,也可以合理地提前种植期,来减少温度升高对两地小麦种植质量和产量造成的不利影响。同样,温度升高使得南方地区积温增加的优势越来越明显,因此要在南方地区积极推广适合该地种植条件的双季稻。要格外注意的一点是,清楚地知道农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产量增减和气候环境三者之间的紧密联系,可以使气候资源在农业方面的利用更加合理有效,有利于做好农业气候灾害防护工作,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4.2选择和培育抗逆品种,积极开发生物技术。农业生产应对全球变暖的最基本的措施之一就是选择和培育抗逆品种。全球气候变化的压力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越来越大,为了积极应对气温升高所带来的不利影响,要进一步提高对优良品种的选育及研发的支持力度,尤其要加强对抗逆性品种开发培育,提高农业科技的攻关能力。对于农作物抗逆性的选择培育需要符合三点要求:一是为了应对温度升高和干旱少雨的情况,作物要耐旱、耐高温;二是要有抵抗紫外线的能力,经得起高强度的太阳辐射;三是海平面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因此沿海地区盐碱度增加,所以作物要有耐盐碱的特性。各个地区可根据自身不同的气候条件,因地制宜的研发、培育、引进抗逆品种,积极开发生物科技。

4.3合理开发和优化配置水资源,大力完善农田水利设施。华东地区和中南地区是我国水稻生产的主要集中地,随着温度升高,干旱频发,降水减少,主要以雨水为灌溉源的长江中下游地区会因为缺水而导致粮食生产的稳定性下降;以小麦为主要生产作物的华北地区也会因为水分匮乏而造成产量下降。由此可见,完善农业灌溉设施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减少气温升高对农作物产量带来的消极后果。所以,我们应该加快建设农田水利设施,增加投入,合理有效的开发利用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的优化配置。

4.4积极推行节水制度。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制度也是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措施之一。尽管我国的农业灌溉总面积已跻身全球第一,然而对灌溉水的有效利用去远远不够,与部分发达国家差距较大。这表明,灌溉水浪费状况普遍出现在我国的农业生产活动中,农业灌溉水严重短缺。随着温度持续升高,干旱频发,我国西部地区的农业生产活动受到了水资源不足的严重阻碍。因此,要继续加大资金投入,促使高效高质的节水农业长效机制的加速推行和完善,政府要制定和完善农业用水、用电等方面的相关扶持政策,通过多种渠道,加大农业节水补贴的执行力度,积极鼓励引导农民扩大生产加大投入,提高水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大力宣传和推广高效节水农业。

4.5强化对海平面变动趋势监测的科学性。由于气候变暖,各种气象灾害发生的频率显著提高,而且其灾害强度也会越来越大,通过筹划和建立相关专业的观测网例如极端天气观测网络、区域气象观测网络、国家气候观测网络等,来提高对农业灾害性气候的长时间预测和防护。要推动各类观测资源的实时共享,就要建设完整的气象观测体系,通过对所收集到的气象数据的统一分析和研究,提高气象观测体系的相对稳定性,推动该体系的和谐运营。促进碳循环温室气体监测分析系统、天气雷达系统等相关系统的建设和完善;政府要加大对科技的资金投入,进一步提高防灾减灾体系,提高农农业生产的抗灾能力;当地政府还要坚持趋利避害的基本原则,因地制宜地合理布局和安排粮食播种生产,积极主动地为农民提供和实时有效的天气信息,提前做好防灾工作和安排。

4.6增强宣传力度,提高农民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气候变化一直以来困扰农民,如果温度持续升高,极端气候频发,农民自主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将会被大大削弱。因此,国家要充分利用电视、报刊、网络等宣传渠道和新闻媒介,加强农民的凝聚力,提高农民的危机感和紧迫感,对农民进行责任教育,让更多的农民意识到全球变暖对农业生产的重大影响,提高农民的责任意识和应对气候灾害的能力。

5.结论

为了应对气候变暖对全球农业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各国政府正在积极努力思考和行动。中国政府须加大在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等相关领域的研究力度,努力以最短的时间在发展可再生资源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以及二氧化碳捕集封存等关键领域的技术创新方面取得更大的进步和突破,推动我国农业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SpencerReward.theDiscoveryofGlobalwarming[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8).

[2]williamnordhaus.aQuestionofBalanceweighingtheoptiononGlobalwarmingpolicies[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3).

[3]曹荣湘.全球大变暖:气候经济、政治与伦理[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4).

[4]陈鹤.气候危机与中国应对:全球暖化背景下的中国气候软战略[m].人民出版社,2010

[5]孙莹莹.李响.全球变暖引发的思考[a].中国环境管理丛书,2010.

[6]费维扬.赵兴雷.周文戟.全球气候变暖:人类面临的世纪挑战[J].云南教育出版社,2009.

[7]李培月.刘璐.高晓花.也谈全球气候变暖问题[J].黑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2009.

气候变化的实质篇8

(一)应对气候变化立法目的的方法意义

应对气候变化立法目的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立法的着力点,需要借助于逻辑严密的立法目的要素所构筑的目的体系,来实现对特定立法目的内容的文本表达。通过应对气候变化基本法的目的条款制定,将应对气候变化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予以归纳提炼,形成独具特色的应对气候变化法律制度模式。应对气候变化立法目的规范化表达的形式逻辑背后,反映了应对气候变化的诸多价值理念的平衡与协调。对于立法目的构成要素的不同理解,形成了有关立法目的的不同理论解说。这是因为立法目的在实现过程中,需要从理论与实践的不同层面来彰显立法的价值诉求,发挥立法在调整应对气候变化过程中所出现的多元利益冲突的调整功能。在气候正义观的影响下,气候变化法得以发挥调整应对气候变化中广泛的社会关系,形成应对气候变化法律关系。

法律目的研究作为现代法学研究中一种因应法制变革要求的研究方法,调和了以功利主义价值理念诉求为中心的目的论式的自然法学与秩序构建为中心的实证分析法学二元对立的格局,以修正法律制度的体系结构,使之成为具有开放性、适应性的回应型法,将实质正义和形式正义统合在制度之中,通过缩减中间环节和扩大参与机会的方式,在维护普遍性规范和公共秩序的同时,按照法的固有逻辑去实现人的可变的价值期望。其意义在于使法律不拘泥于形式主义,通过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进一步探究法律、政策中所蕴含的社会公认的准则(价值)。如果法律强调原则和目的,那么就有了一种丰富的资源可用于批判具体规则的权威。虽然一项规则可能带有官方权威的烙印即通过了法律效力的血统检验但它却被认为是可以按照它对那些利害攸关的价值影响的重新评估。

(二)应对气候变化立法目的的层次逻辑

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降低社会发展的碳依赖和减少生态稀缺性是制定应对气候变化立法的直接目的,在气候变化立法目的体系中处于最低的位阶,这一初级目的使其与其他环境立法、气象灾害防御立法以及能源立法相区别,反映了应对气候变化立法的正当性,使得应对气候变化立法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气候变化的科学研究在逐步揭示全球气候暖化的客观事实。气候变化影响的广泛性和不确定性,使得人类不得不思索重塑价值观念,改变原有的价值判断,在未来气候变化的风险应对中调整自身的生产和生活行为。技术、经济、政治、社会之间在气候变化问题的应对中,形成密切的关联。从《京都议定书》的艰难破茧到《巴厘岛路线图》的共识达成,从《哥本哈根协议》的减排责任分担搁置到《坎昆协议》的适应性问题重视,从《德班决议》的风云骤变到里约+20峰会的《我们憧憬的未来》的绿色发展曙光,这一国际气候谈判的进程折射出事实与规范之间围绕着求真的知识增量和向善的伦理关怀之间的逻辑进路而展开气候变化的社会性建构格局。气候变化在短期难以表现其危害的滞后效应,使得人们从心理上宁愿关心当下所真正感受到的种种风险,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民众面临着摆脱贫困的现实发展问题,加之气候变化是伪命题的怀疑论所形成的主体背景观念,往往将人们引入气候变化风险认知的误区,形成了所谓的吉登斯悖论。

所以,气候变化的社会性建构便承担了破解吉登斯悖论,通过伦理、技术、经济、政治、社会等综合回应,实现价值的重塑与制度的更新,使全社会认识到气候变化是当今人类所面临的最大风险,并从国家、集体、个人三重维度展开,重新调整行为活动,以适应未来利益格局的社会变迁。实现以多中心、社会利益本位的区域气候变化公共治理,凸显了气候变化应对需要根据一国内部不同区域的气候变化影响、脆弱性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所形成的包括地方政府、私营部门、社会公众等利益主体的多元利益诉求,围绕着气候资源这一公用物的产权配置,灵活运用市场激励机制、行政管制机制和社会调节机制进行利益分配和利益整合。地方政府在制定本区域的气候变化规划过程中,作为多元利益的协调者和引导者,需要根据气候变化的科学情景预测信息和区域发展战略的目标定位,确立区域气候变化公共治理的动态目标模式,因地制宜、因时而异地运用包括碳排放权交易、碳税、自愿协议、公私合作等多种政策工具组合,不断完善有关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技术管理标准体系,并进行气候政策分析的绩效评估,持续动态地调整本区域的气候变化规划管理的方法和内容,以回应区域气候变化风险所带来的巨大不确定性,规制应对气候变化法律关系中利益相关者的各种行为。同时,在未知中所进行的综合决策难以确保有效回应气候变化风险,应当通过风险评价和风险管理程序作出科学民主决策,并坚持无悔的原则,通过气候灾害的社会化填补机制和灾害应急响应机制,有效预防和填补因气候变化影响所带来的多种损害,不能因气候变化损害在一定时空条件下的短期局部恶化而追究决策者的法律责任,需要在承认有限理性的前提下,实现程序正义和实体正义。

这一过程性正义的实现就是体现气候变化立法本质特征的中级目的。保障应对气候变化的基本权益,维系生态系统和社会秩序的稳定。这是应对气候变化立法的根本目的。这一根本目的折射了气候变化立法的法学方法论意义,既划清了气候变化法学与气候伦理学、气候政治学、气候经济学、气候社会学等相邻学科的界限,又阐释了气候变化法横跨公法、社会法、私法三大法域的气候变化法学研究范式。其中,气候变化法律关系主体的法益、权利、义务和责任,成为气候变化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法律表达的核心话语概念逻辑。而对生态系统和社会秩序稳定的气候安全价值选择,反映了气候变化立法的秩序价值,围绕着秩序价值的应然规则设计,以义务和责任的分配为表征的义务本位论成为气候变化立法的规则逻辑起点。

为了保障气候安全,应对气候变化风险及其所带来的现实损害,义务和责任的配置,从根本上保障气候变化法律关系主体的多元利益和权利。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之间的交互复杂的作用涉及广泛的领域,气候变化立法在分配义务和责任的同时,必须重视包括联邦政府、州政府、市政当局在内的公共行政部门、包含企业、行业协会在内的私营部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领域的有关专家、媒体以及包括非政府组织、特殊贫困弱势群体在内的公民社会在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中所享有的受到法律保护的法益和依据宪法所享有的包括劳动就业权、环境权、健康权在内的集体性的社会权及包括表达权、知情权、参与权在内的自由权。其中法益包含了权利之外,为法律所保护的社会利益,体现在环境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气候变化法益的广泛性离不开社会法与公法的共治互动,同时私法作为有益的补充,服务于利益的协调与共进。

二、国外应对气候变化立法目的条款的目的论解析

立法者在起草应对气候变化立法文本中,对立法目的条款的技术表达,反映了立法者所采取的立法目的理论。英国2008年《气候变化法案》的立法目的在于,以1990年为基准,到2050年,通过国内及国外的行动,使温室气体减排80%;到2020年,使温室气体减排34%;建立每五年为一时段的碳预算体系,进行温室气体排放控制首次制定的三期碳排放预算为20082012,20132017,20182022,2009年5月前必须制定完成。政府必须向议会报告完成预算的政策和计划;设立气候变化委员会,为政府提供碳预算标准的建议,向英国议会提供目标进展、政府预算执行情况的年度报告。政府必须给予反馈,以确保每一年度预算完成的透明度和可问责性;引入碳排放交易体系,借助市场激励机制限制排放或鼓励排放实体进行减排;制定适应气候变化条款;通过财政激励机制减少国内废物产生并使废物再回收;促使生活垃圾分类集中处理;修改2004年《能源法》关于可再生运输燃料义务的条款以及制定关于气候变化的其他条款。从英国气候变化法的立法实践中来分析其立法目的条款的实证法目标定位在于四个方面:一是为英国在中长期减排行动方面设定可行性的并量化的具体减排目标,履行英国在气候变化应对中的国际法律义务;二是通过构筑气候变化国家体制,明确议会、政府、气候变化委员会的具体责任和义务;三是为国内适应气候变化立法确立了综合性的制度框架,使得适应气候变化领域的立法能够在综合法的体系内不断完善;四是重视通过综合立法实现对相关气候变化领域立法的清理和完善,采取包裹性立法的方式,实现立法对气候变化应对的动态调整。

另外,韩国2009年2月公布《气候变化对策基本法》第一条立法目的表述为:由于地球暖化导致气候变化及对全球环境的冲击,须积极促进科技发展、环境保护和关联产业能力提升等,尽量减少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并建立气候变化之基本对策,以利社会发展,及让国民们有健康和舒适的生活。其目标是为追求人类的永续发展。英国和韩国的综合性气候变化基本法虽然在立法目的表达上各有特点,相比之下,英国气候变化法的立法目的更加注重规范性和实用性的立法技术表达。但在立法目的的价值诉求和目标定位方面均体现出了三个方面:一是通过减缓气候变化和适应气候变化,有效应对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全球性和区域性的气候风险;二是确立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体制,有关机关依法行使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权力,通过引入市场激励机制、公众参与机制使得国家的气候变化政策和法律在区域气候变化风险的应对中,平衡和协调在经济社会各个领域中的利益冲突,实现区域性的气候公共治理;三是保护社会各主体在气候变化风险应对中的合法权益。由此,应对气候变化立法目的具有三方面的目的:通过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应对气候风险;注重国家气候行政过程性的风险管理,调整人类社会和生态系统的多元气候利益关系,实现区域气候公共治理;保障社会、生态的集合性气候权益。结合这三个方面对气候变化立法目的进行不同形式的组合,并可以得出两种主要目的论的理论观点。

(一)一元论

这一学说直接阐明气候变化的立法目的就是为了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应对气候风险而确立有关气候变化应对的一整套管理体制机制框架。在一元论的指引下,应对气候变化的立法目的是为减缓气候变化和适应气候变化提供一个战略、政策规范框架。一元论反映了气候变化立法目的与管理目的的耦合。在应对气候变化法颁布之前,有关气候变化应对领域相关的法律与政策是由多种不同程序、不同理念、不同政策目标、不同立法目的的法律、政策组成的。气候变化法的出台,为国内应对气候变化管理提供一个框架结构,对已经颁布的立法和政策进行清理与整合,为整个气候变化应对提供综合的相互关联的基础。

一元论实际上属于实证法秩序建构的立法目的论。该理论以应对气候变化的法律义务为本位,重视规则的系统性和内在合理性。英国2008年《气候变化法案》的立法目的是为改善碳管理,促进本国向低碳经济转型和鼓励低碳商品投资提供一个长期性框架。在此种综合性立法中,明确具体的减排目标,设立气候变化委员会,建立气候变化风险的评估和管理机制等方面,为以后相关减缓气候变化、适应气候变化所涉及的诸多领域的一揽子立法完善提供基础性的制度安排。英国气候变化综合性立法重视通过立法目的的实现来促进现行相关立法的完善。其立法目的从根本上来说是一元的,在一元目的之下,由众多目的要素构筑形成目的体系,目的多元论将目的要素也看做独立的目的。基于目的哲学关于一和多的关系之理解,应对气候变化立法目的应定位于保障气候安全。这也是应对气候变化立法的核心价值取向。透过可持续发展、气候正义的多元化、复杂的社会时空场域的映象,气候变化问题的提出以及应对,都是为了使得人类社会和生态系统在巨大的不可逆的气候风险和气候影响下能够得以延续,将有关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和生态系统所造成的不利后果予以避免或是降至最低限度。不管是主动适应,趋利避害还是减缓或避免气候变化损害,都是为了谋求气候安全这一最本源最基础的价值理念。

这一价值理念本身就可以作为价值性目的写入立法目的条款中,成为元规则。其他工具性目的是为了实现价值性目的而存在的。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法律制度的目的要素都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手段或者是实现这一目的的附随效果而已。直接目的、中级目的和终极目的的划分使得一元目的得以从上中下三种层面梳理出来。而这一逻辑元规则正是贯穿于气候变化立法体系的精神要义和规则原点。笔者认为,尽管一元论并未否认立法目的是由价值性的目的要素所影响,但这种对气候正义的理解过于单一片面,没有详细论及在气候利益冲突之下,安全、公平、效益不同气候价值冲突的协调需要在更高的价值协调方面实现具体平衡,气候安全的片面强调会忽视不同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的特殊性。

气候变化的实质篇9

关键词:气候变化;水文水资源;气候变化情景;影响

中图分类号:p331文献标识码:a

引言气候变化问题一直受到世界的普遍关注,并已成为二十一世纪重要的环境问题之一,直接影响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对国家政治与安全,社会经济发展、工业、农业和城市化等一系列问题产生严重影响。气候变化改变了水文循环过程,影响着水资源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对人类进行水文和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对水资源管理带来挑战。

1、气候变化对全球水文水资源的影响

气候变暖是导致全球平均海平面升高的重要因素,主要体现为积雪覆盖面积与冰川面积在气温升高下不断的融化与退却。根据ipCC在2007年的气候评估报告中显示,在过去50年的时间里,全球温度升高的趋势为每十年升高0.13℃(0.10一0.16℃),是之前一百年内每十年温度变化的两倍。随着气候变暖趋势的加剧,1978年以来北冰洋海冰的范围每十年平均减少2.7%(2.1%一3.3%),陆冰的减少造成海平面的上升。另一方面海水随着温度的升高会导致海水的扩张,扩张后的海水同样会引发海平面的上升。ipCC的报告显示,1961年至2003年的海水水平面年均上升量为1.smm(1.3一2.3mm),而1993年至2003年这十年的年均海平面上升量就达到了3.lmm(2.4一3.smm)。同时全球气候变暖对降水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由于全球变暖使水循环更加的活跃,并且使大气中的水容量增多,所以发生暴雨的几率会不断增加,同时发生干旱和洪涝灾害的面积也会继续扩张。

2、气候变化对全球水文水资源的影响预测

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不断加剧将会使水文水资源产生微妙的变化,但这些变化是不容忽视的。在降水方面,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不同区域内会表现出不同的降水量变化,而这些变化也会比20世纪的降水变化明显的多,首先是高纬度地区全年降水量会增加,中纬度北部地区、南极、热带的冬季以及亚洲东部与南部的夏季降水量会增加,而与之对应的澳大利亚、中美洲以及非洲南部降水量则会减少。随着蒸发量的加大以及温度的升高导致降水量的变化,极端降水时间发生的频率会不断增加,同时恶化程度也会增加,尤其表现为洪涝灾害和干旱灾害的风险会不断加大。全球气候的变暖也会影响水质与水量,从ipCC2007年气候评估报告中显示,气温升高1℃,缺水人口将达到4亿一17亿,而升高2℃,缺水人口将达到20亿,地表温度在升高7℃左右,则全球将会有1/5的人面临洪水灾害,而11亿一32亿人将会缺水,如果情况不能得到改善,一直到21世纪末期,全球将会出现2/3陆地要面临干旱。同时温度的增加会使水的质量不断退化,水质量也会随着水流容量的变化发生改变。

3、气候变化对我国水文水资源的影响

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的影响得到了普遍的重视,人们对全球变暖危害的认识也在逐渐提高。与此同时,气候变化对我国水文水资源的影响已经开始显露出来。首先是气候变化对我国的降水分布与强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西部降水总量呈现增加的趋势,西北增加而西南地区则趋于减少。东部地区降水量区域性变化较大,华北中部、长江中下游和西南沿海降水增多,而华北大部、华东北部以及东北东部则呈现出降水量下降的特点。在降水频率方面除华南以外的东部地区在明显减少,西部地区在不断增加。但是降水量增加的地区并不代表水资源可利用量的增加,因为在气候变暖的影响下,蒸发量的增加会减少地表径流,其中降水的大量蒸发以及植物的蒸腾会浪费很多可利用水资源,而作为人类可利用水主体的河流径流受到实际降水量与蒸发量和渗透量的差值的影响。其次是气候的变化使我国冰雪覆盖面积减少,冰川退化,明显体现在西北山区的冰川面积不断减少,直接导致我国以冰川为主要补给的河川径流也在不断减少。再次,气候的变化不仅能够影响降水的强度与频率,影响水循环系统,同时也会影响水灾害发生的频率与强度,并可能引发水灾害以外的其他自然灾害,对森林、湿地等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也会产生很大影响。而随着水资源自身温度的增加,蒸发量的加大会导致径流量减少,使河流污染加重,同时温度的增加也会使河流中污染物的分解加快,影响我国水资源的质量。

4、气候变化背景下的水文水资源工作努力方向

在全球气候不断变化的背景下,我国水文水资源工作首先应当对我国水文水资源的实际情况作出正确的认识。我国由于气候变化引发的水灾害在不断增加,证明了我国水资源对气候变化十分敏感。从水资源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来看,在面对洪涝、干旱以及水资源短缺等问题的适应能力都很低,所以在水文水资源工作与管理中应当认识到我国水资源对气候变化的脆弱性这一事实。其次要认识到改变水资源对气候变化脆弱性的努力方向,包括当前的水利工程建设、水资源管理机制建设、经济发展因素以及科技水平因素。

结语

要加强水资源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首先应从加强对水文水资源的认识入手,认识到当前水文水资源正在气候的变化下产生着哪些变化,从而有依据、有目的的开展水文水资源工作,这就需要加大水文水资源研究力度,通过理论的突破与技术的突破来使评价机制和预测机制更加成熟;其次在工程建设方面,工程系统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应对的问题包括极端气候的出现以及破坏性防治,提高水库、分蓄洪区等水利工程的防洪标准,增加供水能力;再次通过法律法规的完善为统一的可持续管理提供法律依据,从而促进管理水平的提升;最后要加大对水文水资源工作的科研投入力度,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水资源浪费,从而缓解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工作带来的挑战。

参考文献

[1]宁金花,申双和.气候变化对中国水资源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8(4).

[2]碧兰,赵成义,秦保芳,等.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11):气候变化的影响与适应[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06(2).

气候变化的实质篇10

关键词:气候变化;江苏;畜牧业;交互关系

作为促进江苏产业经济可持续发展重要环节的畜牧业的健康有序成长,不仅需要以较低成本实现可获得的饲料资源(如牧草)与拟达到的目标动物产量之间的有效平衡,还必须处理好放牧日期、牲畜繁殖与肥料应用等饲养管理事项。在“气候变化影响显著”1的新形势下,这些关涉畜牧业稳定繁荣的多样因素受到洪涝、飓风、冰雹等极端天气事件与沙漠化、海平面上升等缓进性生态环境恶化的消极影响。

一、气候变化对江苏畜牧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由于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异常敏感。生猪与家禽成长,牛羊产奶、储毛和繁殖等均直接或间接地受到碳循环改变与温室效应的巨大影响。整个20世纪全球废气排放导致的二氧化碳增量达到30%2,21世纪以来即便水力、风力、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型可再生能源得到更广泛地使用,温室气体却仍处于持续增加的状态。随着全球变暖不断加剧,部分地区降水偏少,导致的持续干旱,使得诸多从业人员不仅注意到植物开花过早等特殊现象造成一定程度的饲料短缺,也意识到温度升高带来的牲畜热压严重抑制畜禽产量和繁殖力等等。

被蓄养的牲畜基本上都是依靠自身能量取暖或降温的恒温动物。相比冷血的蛇、鱼、昆虫等变温动物,同样重量的恒温动物为了保持健康和多产至少需要5-10倍的能量,将自身体温限定在相对狭隘的范围内。客观上需要一个相对稳定的外温环境(如最适宜成年牛生存的外界温度范围是5-15摄氏度)。气温上升2-4摄氏度将形成过度热压的热湿环境,“尽管动物对环境压力的抗压能力与遗传潜力、生命周期和营养状况有关,但其对气候变化感知敏锐……,热压造成极度恶劣的后果……。例如,美国内布拉斯加州饲育场的3000头牛死于热压,且数万头牛无精打采、不愿吃喝、体重减轻”3。

气温上升对于高海拔地区和寒冷地带的畜牧业而言,是有利于改善牧草资源生长环境与牲畜生存环境的有益因素。但对于平原面积占70%以上(共计7万多平方公里)且处于季风气候区域(淮河―苏北河以南为亚热带季风气候,以北为温带季风气候)的江苏地区来说,气温上升是导致乳制品产量下降、引发各种牲畜疾病。(气候变化可能通过多种途径导致病菌和寄生虫增长4),并造成牲畜大量死亡的重要原因。虽然冬季气候变暖有利于增加牲畜存活率并降低能量消耗,但其他季节性暖化却会带来降低牲畜繁殖力的巨大热压。尤其是江苏地区近年来“是向干旱趋势发展的,尤其以长江沿岸和苏南地区最为明显。在季节上,主要表现为秋季和春季”5,严重影响了牧草生长。

具体而言,江苏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受到牧草系统与非牧草系统两方面影响。洪水、飓风、沙尘暴等极端天气事件与缓进的区域干旱不仅直接影响牧草产量,还通过改变农业生产区域环境、影响饲料数量与质量、寄主与病源的交互作用等间接破坏牧草系统。气候变化不仅直接影响水源状况,也间接提高了原料价格,增加了牲畜居住环境建设和冷却体系花费等。

二、应对气候变化的江苏畜牧业调整策略

虽然江苏畜牧业在经历“数量扩张、量质并重和转型提升”等阶段后,基本实现产品供应从相对紧缺到不断充裕的历史性转变6,但畜牧业在江苏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例仍长期在1%左右徘徊,且从业人员平均工资也处于国民经济全行业排位底端。畜牧业不仅是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导产业,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渠道,在公益供给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有必要及时制定有利于推动区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应对策略体系。

1.明确各级政府机构制定与执行畜牧业应对气候变化政策法律的重要作用

国家各级立法与司法部门应当按照“发展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畜牧业”原则,承担在全球变暖的严峻形势下构建有利于长期稳定发展畜牧业政策法律的主要责任。政府机构应当将畜牧业置于农业发展与公共安全的战略地位,一丝不苟地执行成文规范,管制业主、工人、相关信息与技术提供者等,推进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应当将提高畜牧业收入作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给予业主一定的经济支持,以确保饲育场正常运作,并在税收、资金等方面补助畜牧饲料的原料生产活动,推动畜牧业向规模化与集约化方向发展,促使从业人员有机整合畜牧业的产、供、销各环节。

2.寻求应对气候变化最佳策略与维护畜牧商业利益的动态平衡

节能减排、退耕还林、自主循环等有利于改善气候环境的调整策略在短期内可能会对畜牧产业运作造成一定障碍。例如,畜牧业比能源、交通和建筑业等更增加温室气体排放7,相应减缓调节举措需要有条件限制牲畜放养。合理商业收益的长期存在是促使广大农村劳动力持续投入养殖业的核心因素。气候变化的消极影响与应对策略对畜牧产业的短期负面效应等会增加畜牧成本。江苏地区大量农户家庭在计算需投入的资金、场地、技术及风险成本后,选择放弃比较效益过低的传统养殖业,造成部分主要牲畜产区转变为次产区或销区。有必要通过改善牲畜管理制度、推广科学饲养方式、增加政府养殖补贴等方式维持养殖户的基本收益。

3.提高从业者的知识水平与技术能力

通过大力宣传应对气候变化的新观念、新途径与新方法等,帮助从业人员掌握气候变化数据与规律,了解其对畜牧业生产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在难以灵活改变产品类型的前提下更好地调整畜牧方式。同时,通过多层次、多形式的科技教育与培训提高人员水平并通过相关科研成果与畜牧实践的有机结合,解决繁殖饲养与疾病防治等方面的技术瓶颈,实现产业现代化管理,推动江苏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4.加强牲畜质量检测与疾病防治

极端天气事件与渐进的生态环境恶化对于牲畜健康构成一定威胁,需要加强动物疫病检测,强化对动物诊疗场所、运载工具与产品市场的有效管理,严格实行防疫许可制度,有效规范畜禽卫生管理,切实打击病死牲畜收购、伪造检疫标识等行为,保障畜牧业安全有序发展。

5.发展地区性畜牧业循环模式

江苏地区应当充分利用技术、资源、资本与地理环境优势,构建由“饲料加工―畜禽养殖―畜牧产品加工―废弃物处理―饲料原料”等主要环节形成的物质能量有效循环使用、不断转化增值的完整循环链,有效发挥循环系统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作用。例如,“畜禽养殖―粪便生化处理系统―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之循环子链条,既净化了畜牧业生产与从业人员生活环境,又生成大量减少环境污染的新能源,在大幅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推动后现代的绿色经济增长。

随着极端天气事件不断爆发与渐进式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实现江苏畜牧业的绿色增长,迫切需要完善应对气候变化的有效策略体系,营建良好的牧草系统与养殖环境。集中资金、劳动力与土地资源优势,尽量降低农户传统的小规模散养比重,建立规模化养殖基地,引导畜牧产业向专业化饲养方向转变。清洁、安全与标准化生产方式有利于实现畜牧流程有序化,平衡产品全年市场供应,不仅提高抵御气候变化的实力,也能更好地贯彻减缓不利于产业发展的气候问题的各项措施。

引文注释

1wrefordadger.adaptationinagriculture:HistoriceffectsofHeatwavesandDroughtsonUKagriculture[J].intJagricSustain,2010(4).

2ipCC.Climate1995:theScienceofClimaticChange.ContributionofworkingGroupitotheSecondassessmentReportoftheintergovernmentalpanelonClimateChange[R].CambridgeUniversitypress,Cambridge,1996:572.

3Heatwaveinthemid-CentralUSaCausedextensiveFeedlotCattleDeathandperformanceLosseswithanestimated$28millioneconomicDamage[eB/oL].2014-08-17.http://www.ars.usda.gov/is/pr/1997coolanimals

0597.htm.

4Baylism,GithekoaK.theeffectsofClimateChangeoninfectiousDiseasesofanimals[R].ReportfortheForesightprojectonDetectionofinfectiousDiseases,Departmentoftradeandindustry,2007:35.

5康俊.江苏省气候变化与干旱研究[p].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硕士论文,2008.

6江苏省统计局.江苏畜牧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eB/oL].2014-08-18.http:///jstj/fxxx/tjfx/200903/t20090323_109030.htm.

7UnFCCC.ChallengesandopportunitiesformitigationintheagriculturalSector:technicalpaper[eB/oL].2014-08-17.http://unfccc.int/resource/docs/2008/tp/08.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