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产业融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56:50

农村产业融合篇1

本刊讯农业部办公厅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办公室日前联合印发《关于政策性金融支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p方决定建立新型合作推进机制,发挥各自优势,加大政策性金融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力度。

《通知》强调,要按照中央相关工作部署,加大政策性金融优惠力度,促进政策性金融支持一批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项目,支持一批产业链条健全、功能拓展充分、业态比较新颖并在经济规模、科技含量和社会影响力方面具有引领优势的领军型企业和农民合作社,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总体水平明显提升,促进农业产业链条完整、功能多样、业态丰富、利益联结更加稳定的新格局基本形成,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发展,农村产业融合机制进一步完善,带动农业竞争力明显提高,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通知》指出,要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积极打造产城融合、农业内部融合、产业延伸融合、功能拓展融合、新技术渗透融合和复合型融合等模式,支持领军型企业、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农村产业融合项目,有针对性地支持一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主体,并建立高效沟通协调机制和长效合作机制,重点支持标准化原料基地建设,增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保障力;支持农业科技创新,提升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驱动力;支持优势农产品加工企业,发挥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带动力;支持农村流通体系建设,构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服务力;支持农业多种功能开发,增加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拓展力。

《通知》要求,各级农业部门要统筹考虑项目的推荐价值和意义,积极支持农发行开展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相关工作,做好筛选协调和项目推选工作。加大对重点合作项目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凡纳入全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目录的项目,农发行总行要利用机构优势,将确定后的产业融合发展项目目录分发至各行,通过多元化信贷产品、融资模式和差别化的信贷政策优先给予支持,同时鼓励引导其他金融机构积极参与。各级农业部门和农发行分支机构要共同做好政策研究、信息交流、重大项目协调及监督检查等工作,加强对典型模式案例、成功模式的总结、推广和宣传,共同引导社会各界关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农村产业融合篇2

去年以来,农业部按照“基在农业、利在农民、惠在农村”的总体思路,以让农民分享二三产业增值收益为目标,以农产品加工、休闲农业为引领,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产业联动、要素集聚、制度创新、技术渗透,将农村一二三产业紧密相连,一体运作,推进产业业态更加丰富、经营主体更加多元、利益联结更加紧密、农业功能更加拓展、产业链价值更加延伸,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就业增收和农村繁荣稳定。

积极推动国办意见的贯彻落实

2015年,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组织专家深入开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专题研究,梳理现状问题,提出政策措施,积极推动国办意见出台。2015年12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2015〕93号)印发后,农业部迅速行动,印发了《农业部办公厅关于贯彻落实任务分工的通知》(农办加〔2016〕3号),对涉及农业部职能的任务进行了分工布置。尤其对牵头的农业结构调整、产业链延伸、功能拓展、新型业态、合作社和家庭农场、龙头企业、行业协会、订单农业、股份合作、企业社会责任、风险防范、服务平台等12项任务,制定了2016年具体工作计划,细化了工作措施,明确了预期成果和时间进度。同时,配合有关部委推动其他8项任务落实。

编制农村产业融合“十三五”发展规划

按照副总理批示要求,农业部启动了《全国农产品加工业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结合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合理、科学、有序地优化主要农产品加工业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结构布局。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成立了规划编制领导小组及起草小组,围绕农产品加工业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理论、面临形势、国际趋势、发展路径、主体及机制、思路目标与指标体系、结构布局、重点任务及主攻方向、保障措施等方面开展了专题研究。目前,规划正在征求意见,修改完善后适时。

实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

农业部与有关部委联合实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项目和示范工程。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和农业部等七部门联合实施农村产业融合“百县千乡万村”试点工程。联合印发了《关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方案的通知》(发改农经〔2016〕833号),支持每个省建设不超过5个试点示范县、50个试点乡、500个试点村,优先支持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产业化基地、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最美休闲乡村等。农业部会同财政部继续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2016年,中央财政拟安排资金12亿元,在部分省开展试点。重点支持能够让农民分享二三产业增值收益的经营主体,支持发展加工流通和直供直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农民构建利益联结机制、建设农村产业融合先导区、建设休闲农业等公共服务设施、开展产业扶贫等。创建全国农民合作社加工示范单位。农业部认定了2015年全国农民合作社加工示范单位313个,两年累计创建加工示范单位716个,带动了合作社延长产业链价值链,让农民分享加工流通增值收益。同时,加强与金融机构合作,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向中国农业银行推荐了448个基础条件扎实、市场前景良好的农村产业融合项目和403个全国农民合作社加工示范单位,为企业和合作社争取信贷支持。

农村产业融合篇3

(一)夏粮再获丰收

全国夏粮面积约4.15亿亩,比上年增加166万亩;夏粮总产量2821亿斤,比上年增加89亿斤,增长3.3%。其中,冬小麦产量2472亿斤,增产71亿斤。秋粮播种面积保持稳定,长势正常。

(二)经济作物基本稳定

夏收油菜籽产量1388万吨,比上年增加16万吨,增长1.2%。蔬菜生产基本平稳,农业部调查显示,1―4月份,580个蔬菜生产重点县蔬菜在田面积持续增长,4月底面积同比增长1.6%。

(三)肉类产量有所下降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上半年猪牛羊禽肉产量3906万吨,同比下降2.4%,其中猪肉产量2574万吨,下降4.9%;生猪存栏41739万头,同比下降6%;生猪出栏33437万头,同比下降5.1%。生猪价格近4个月来上涨幅度较大,据调查,6月份主产省区养殖生猪头均盈利达到210.2元,比4月份提高163元。

(四)农民收入稳定增长

上半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554元,比上年同期增加482元,实际增长8.3%,继续高于国内生产总值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

二、农村改革全面深化,农业现代化加快推进

(一)农业农村投入继续增加

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用于农业农村建设的比重已连续五年超过50%,着力推进农业投融资体制改革,积极推动涉农资金整合,努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展顺利。完善农业补贴政策,在全国范围内调整20%的农资综合补贴资金用于支持粮食适度规模经营,在部分地区开展了农业“三项补贴”改革试点。中央财政继续加大对产粮、产油和制种大县的支持力度,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

(二)农村改革全面深化

农村稳步推进,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和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在33个县级行政区域实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继续深化,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和农民财产权抵押贷款开始试点,农民合作社内部资金互助试点稳妥推进。水利和林业改革进展顺利,水权确权登记试点以及水权流转(交易)试点在部分地区开展。印发《关于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重大水利工程建设运行的实施意见》,在100个县开展农田水利产权制度改革和创新运行管护机制试点。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国有林场改革方案》和《国有林区改革指导意见》。《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决定》印发实施,各地按照政事分开、社企分开的方向,大力推进供销合作社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

(三)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逐步完善

继续完善粮食最低收购价和临时收储政策,小麦和稻谷最低收购价与上年持平。油菜籽由地方政府负责组织各类企业进行收购,中央财政对部分主产区予以适当支持。深入总结新疆棉花、东北和内蒙古大豆目标价格改革试点经验,完善补贴方式,降低操作成本,确保补贴资金及时足额兑现到农户。优化重要农产品储备规模,调整区域布局和品种结构。完善中央储备粮管理体制,鼓励符合条件的多元市场主体参与大宗农产品政策性收储。

(四)重大水利等工程建设进展顺利

截至6月底,172项重大水利工程已开工建设60项,湖南涔天河、河南河口村等一批工程加快建设,陕西引汉济渭、西江大藤峡、贵州夹岩、新疆阿尔塔什等去年新开工项目全面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加快推进,已解决960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建设进度明显加快。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加快推进,6月底全国共完成造林面积6450万亩。

(五)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加快构建

土地流转和农业规模经营深入发展。近年来我国耕地流转规模和速度明显加快,至2014年底,全国农村承包耕地流转面积4.03亿亩,流转比例达到30.4%。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规模经营主体初步兴起,农民合作社不断壮大。到今年3月底,全国依法登记的农民合作社134.85万家,实有入社农户9559万户,占全国农户总数的36.8%。有关部门印发实施《关于加强对工商资本租赁农地监管和风险防范的意见》,工商资本进入农业更加规范有序。

三、下一步重点工作

(一)加强秋粮田间管理和防汛抗旱工作

要下大力气抓好秋熟作物生产,搞好技术指导服务,推广抗灾减灾稳产增产技术措施,确保增产丰收。立足防大汛抗大旱,继续加强气象监测预报和预警排查,密切监视雨情水情汛情旱情变化,全力防范暴雨洪水。进一步加强江河堤防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等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防灾抗灾能力。

(二)完善农产品市场调控政策

加强农产品市场价格监测,落实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完善玉米临时收储政策,推进购销市场化,理顺价格形成机制,尽快向社会释放改革信号,合理引导农业生产和市场预期。抓好农产品进出口调控,从严控制粮食进口。密切跟踪国内外大宗农产品的市场动态变化情况,针对农业农村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研究制定相应对策措施。

(三)继续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落实已下达的投资计划,加快在建项目实施进度,重点做好农村饮水安全、农田水利建设、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田间工程、林业生态等重点项目的建设实施,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村民生改善。加快重大水利工程项目审批,推动落实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同地同价政策。积极研究简化重大水利工程项目审批环节,下放审批权限,优化审批流程。与此同时,深入研究“十三五”农口投资专项设置整合优化方案,压缩一般,突出重点,集中用于重大工程建设。

(四)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把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作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以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为核心,加快形成农业与二三产业深交叉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农业服务业,打造农业全产业链。发挥农业多功能性,加快发展观光休闲农业,拓展农业发展空间,增加农民收入。注重把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模式引入农业,推进电商与实体流通相结合,完善农产品流通骨干网络,推进各种形式的产销对接。研究设立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投资基金,发挥政府投资引导作用,带动和引导社会资金投向农村,提高农村经济发展质量。

(五)做好农民工就业工作

农村产业融合篇4

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简称“联合体”),按照安徽省政府办公厅出台的《关于培育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的指导意见》(皖政办〔2015〕侧号)中的定义,是指以龙头企业为核心、以家庭农场为基础、以专业合作社为纽带的新型农业经营组织紧密联盟。从2012年9月安徽省SG市选择16个联合体开展试点以来①,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在全省推开,目前已培育各类联合体近9()()家,产值占安徽省农产品加工产值的20%左右。河北、宁夏、内蒙古等地已经出现了相类似的探索实践。本研究所选择的案例,是较为典型的实践样板一H粮食产业化联合体,不少地方都慕名而来学习其经验。

H粮食产业化联合体由H种业公司牵头组建,2012年7月成立,9月纳人首批试点之一。发展到今天,已吸纳13家专业合作社,27家家庭农场、6家种植大户,拥有各类农机装备230台(套),流转土地面积1.6万亩,托管土地面积生万亩,小麦良种繁育面积生万亩。2015年,联合体经营的1.6万亩小麦亩产达到575公斤、玉米亩产达到600.5公斤,亩均年总利润1701元、净利润621元,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此外,还提供全程社会化服务面积3万亩,辐射带动农户650。户,亩均增收230元。

联合体龙头—H种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0。年12月,注册资本518万元,现有员工50人,主要经营农作物种子(选育、生产、销售)、农药、饲料、微肥、皮棉、化肥、农副产品购销等,其前身是由本地种苗公司改制而来。

联合体纽带—农民合作社主要有H种业公司牵头成立的H农机、H种植植保合作社,吸纳加人的n农机、K农机、R水利等11家专业合作社,为联合体成员提供技术指导和全程生产服务,也为周边农户提供农业生产服务。

联合体基础—27家家庭农场、6家种植大户,通过土地流转面积大的达到230。亩,面积小的200亩左右。家庭农场普遍采用了统一的绿色增产模式,经营效益显著好于普通农户。如Y家庭农场,规模经营760亩,主要从事小麦良种繁育和高产玉米种植,拥有职工36人(固定生人、季节32人),年产值180万元,年收人20多万元。目前,Y家庭农场拥有固定资产90万元,仓储库房60。立方米,机械设备库房20。平米,晒场20。平米,联合收割机2台、大型拖拉机生台、小型农机具12套。

H联合体主动应用先进技术,加强物质装备,改善基础设施。现有办公和库棚面积2212平方米,水泥晒场10。()()多平米,库容1万吨的种子成品库,占地125。平方米的农机维修车间,日烘干能力100万斤的烘干设备,200。平方米鲜食玉米低温库,小麦田间“四情”监测系统和水肥一体化系统。在科技创新和应用方面,与科研单位合作建立鲜食玉米育种基地、大豆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应用示范基地,合作建立玉米教学试验基地、建设2000亩农业灌溉示范田,还计划引进玉米秸秆青储饲料项目、高效鲜食玉米种植加工项目等。

二、案例剖析

根据前述理论阐释,联合体经营模式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内在机理在于,构建了不同经营主体之间的契约安排,降低了交易成本,达成了理性集体行动,诱致了新型农村经营体系的形成。

(一)通过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形成完善的契约网,降低交易成本

在联合体内部,通过交易联结、要素联结和互助联结等正式或非正式的契约网,将不同经营主体紧密地联结在一起,形成了战略联盟或伙伴关系。首先是交易联结。联合体各方签订了生产服务合同、协议,确立了农产品、生产资料和相关服务的买卖关系,形成了三方共赢的交易联结。其次是要素联结。通过资产、资金、技术、品牌等生产要素的相互融合,形成利益联结机制。如H种业公司为家庭农场提供生产资料时,先行垫付资金,收购农产品时再行扣除,解决了家庭农场的资金难题;为家庭农场提供贷款担保,用流转土地经营权及待收获粮食提供反担保,破解农户贷款难、风险高的问题。第三,互助联结。除垫付资金、提供担保外,龙头企业还通过加价收购、免费晾晒和技术服务等,与家庭农场建立互信关系。这三种联结方式,通过合同、协议建立了清晰的市场交易关系,通过要素融合建立了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互助互信减少了交易中的不确定性。

(二)通过分工协作、优势互补,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实现互惠共赢

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独立经营时都不能有效应对农业的自然、市场和技术风险。农业企业面临原材料供应渠道不稳、质量控制难题;农民合作社面对分散经营的农户时,缺乏稳定、规模化的服务对象;家庭农场存在技术、资金、市场、服务等的制约。但三类经营主体也有各自的优势,如龙头企业的产业链要素组织能力和市场整合能力较强,适合发挥引领作用;农民合作社组织规模化、标准化的生产性服务具有优势,可以发挥“纽带”作用;家庭农场在种养环节具有优势,可以通过精细管理实现农业生产节本增效。因而,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以多元利益联结方式进行整合,分工协作、优势互补,就可以挖掘产业链的潜在增值空间,实现合作共赢。如在H联合体内,龙头企业承担农产品经营销售、制定生产规划和标准,以优惠价格采购农资,以高于市场价格回收农产品;农民合作社向家庭农场提供技术和作业服务,有了稳定的服务面积和集中连片作业环境,提升了作业效率,同时也在组织农资配送、产品回收中获得相应收人;家庭农场有了稳定的销售渠道和优惠价格,可以专注于新品种、新技术应用,扩大经营规模,增加农业收人。这样通过各方主体取长补短、分工合作,解决了单独经营时存在的难题,形成了相互依赖又各自独立的盈利模式。

(三)通过风险防范和内部约束,增强彼此信任和依赖感,达成集体理性行动

通过利益联结和分工协作,有助于降低交易成本、达成合作互惠关系。但还必须解决集体行动中的“搭便车”、道德风险、逆向选择问题。联合体通过建立风险防范和内部约束机制,较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如以家庭农场为核心,实行“成本+微利”的兜底价收购机制和二次利润分成机制,保证按要求生产的家庭农场既不因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而损失过重,也不因市场行情变化而丧失获利机会。联合体实行“统一品种、统一供应农资、统一技术标准、统一产品认证、统一技术服务、统一销售”,能对家庭农场生产过程有全面了解,便于指导和监督,也有利于成本核算,确定产品标准和收购价格。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内部约束机制,即对不按标准生产的不合格农产品,龙头企业有权拒绝按约定价收购,由家庭农场自行处理。不符合标准的生产行为包括使用劣质化肥、农药,节省田间管理、不服从统一操作等。联合体内的家庭农场也享有经营自主权,可以自主决定将农产品卖给谁,自主选择化肥、农药,自主决定田间管理,但销售给联合体的产品必须符合质量标准。风险防范和内部约束机制起到了双向选择作用,对参与主体的信用素质进行筛选,减少了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在重复博弈中建立了互信关系,形成了融合发展的向心力、凝聚力。联合体可以看成是一种相容性集团,合作共赢、集体理性是内生选择。

(四)及时将实践经验固化成规则,形塑制度演化路径,使联合体成为可资借鉴的农村产业融合路径

农村产业融合篇5

近期,根据凌河街道小队安排部署,围绕《关于组织开展第一期“社情民意直通车”专题征集的工作方案》相关要求,走村入户,开展专题调研,征集民情民意。现根据调研情况,对于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一、积极探索发展模式,引领融合发展方向

推进农村三产融合发展,各村庄必须要发挥比较优势,找准适合本村的最佳发展方向。在融合模式上,要鼓励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农业优势资源为依托,将种植业、养殖业的某些环节甚至整个环节联接在一起,加快形成农业内部紧密协作、循环利用、一体化发展的经营方式,拓展农业增值空间;要加快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完善配送及综合服务网络,推动科技元素融入农业,实现农产品线上线下交易及农业信息共享,提升农业信息化水平;要依托农业龙头企业,促进涉农企业集聚集群发展,实现一产“接二连三”、三次产业联动发展,打造融合生产加工、科技研发、物流储藏、商务会展、信息咨询、金融服务等于一体的复合型农业综合体。在推进方式上,要突出抓好项目这一载体,靠项目带动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农业与生态、文化、旅游等元素结合,拓展增效增收空间。要加强招商引资,围绕延伸产业链条,着力引进一批有品牌影响、有市场潜力的农业开发项目。在示范引领上,要注重典型培树,加快推进好项目延长拉宽产业链条,打造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样板。

二、培育多元发展主体,夯实融合发展基础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生力军,也是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开路先锋”。一是协调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要强化家庭农场基础作用,鼓励家庭农场开展农产品直销,延长经营链条。要强化农民合作社带动作用,引导农民合作社发展农产品加工、销售,拓展合作领域和服务内容。要支持龙头企业发挥引领示范作用,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流通、电子商务和农业社会化服务,通过直接投资、参股经营、签订长期合同等方式,建设标准化和规模化的原料生产基地,带动农户和农民合作社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各农业龙头企业要优化要素资源配置,加强产业链建设和供应链管理,提高产品附加值。二是注重协调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群众的关系。通过促进农产品本地化利用,发展相关的农产品加工、流通和旅游等产业,来提高农民收入,将本要流向外部的就业岗位和附加值内部化。要通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更好地发挥引领、示范和带动作用,带动更多的群众增强参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能力,更好地分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成果,最大限度地维护普通群众的利益。三是积极发展行业协会和产业联盟。充分发挥行业协会自律、教育培训和品牌营销作用,开展标准制订、商业模式推介等工作,助推产业融合发展。扶持发展产业联盟,鼓励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等成立产业联盟,通过共同研发、科技成果产业化、融资拆借、共有品牌、统一营销等方式,实现信息互通、优势互补。

农村产业融合篇6

11月3-5日,农业部在广西举办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负责人培训班。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强调,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互动是农业农村发展的必然趋势。龙头企业是经营主体融合共生的主导者,是产业环节融合互动的引领者,也是资源要素融合渗透的推动者,在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龙头企业要积极延长产业链,向产业上下游跨界发展;要提升价值链,通过精深加工和精细化管理提高附加值;要共享利益链,让农户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要催生新业态,将“互联网+”、“生态+”等现代新理念引入生产经营活动,创新生产方式、经营方式和资源利用方式。

陈晓华指出,在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十二五”时期农业产业化得到快速发展,经营组织规模和实力持续提升,联结带动模式日益丰富,龙头企业集群集聚趋势明显,改革创新深入推进,成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突出亮点,也为我国经济实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作出了积极贡献。

陈晓华强调,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是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农村工作的一个主线。龙头企业是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中最具创新能力的主体,可以向农业导入先进生产要素,对接小农户与大市场,是资本和技术集约型农业的示范引领者、农业结构调整优化的推动者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捍卫者。下一步,龙头企业要在促进现代农业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积极推动科技创新,促进产品提档升级,推进绿色生产,在实现自身转型升级的同时,带动农业转变发展方式。

陈晓华提出,农业规模经营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龙头企业既可以通过带动农民和合作社发展,实现生产规模化,也可以发挥管理效率较高、技术装备先进、资金实力雄厚的优势,做好农业生产重要领域、重要环节方面的社会化服务,实现服务规模化,在发展农业规模经营中具有独特作用。龙头企业还可以发展高标准设施农业、规模化养殖和农业高端产业开发等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现代种养业,同时要按照中央的要求,把握好规模经营的适度原则,控制经营风险。

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人民银行、税务总局、证监会等有关单位的领导和专家作了专题授课。各省(区、市)农业产业化主管部门的负责同志和200多家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负责人参加了培训。

农村产业融合篇7

农村金融的有效性,是指农村金融机构通过向农村金融需求主体有效提供金融产品和服务,满足后者的金融需求,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在此过程中提高自身的金融效率。

农村金融有效性,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其一,农村金融产品供给的有效性。农村金融机构必须提供有效金融产品,才能使其运行得以继续和深化,如果供给无效,则金融有效性便无从谈起。其二,农村金融机构提品后价值实现的有效性。如果金融需求主体通过使用金融产品和服务,能有效地发展经济,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则农村金融机构便拥有相应的优质资产,能获取预期的效益,其金融有效性便得到提高;反之,金融需求主体在使用金融产品和服务后,却因种种原因产生经营失效,甚至出现了亏损,本息逾期难以归还,则金融机构由此多了一份不良资产,其金融有效性便降低。至于金融需求主体逃废债务,则会使金融机构血本无归。

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内在联系、相互依存,因而不能封闭地考察农村金融,也不能孤立地谈论其有效性。农村金融有效性,是同农村经济有效性内在联系的。农村金融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支持,促进农村进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而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反过来又为农村金融提供良好的基础和平台。相反,如果农村经济的金融支持力日趋弱小,农村经济便会因资金制约而难以发展,其结果便会造成农村金融的基础日渐薄弱,农村金融的有效性不断弱化。

当前,农村金融的一个基本特点是低效性,其主要表现为:农村金融机构推出的某些产品难以为客户和中小企业所接受;而农户和中小企业期盼和欢迎的产品,农村金融机构又不推出来。许多农村经济主体对信贷资金的使用缺乏效益,还本付息存在问题,使农村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增加。农村金融机构的信息成本和交易成本较高,农村金融效益远低于城市金融效益。农村金融低效性的原因很多,归纳起来,一是农村金融机构自身的原因,主要包括农村金融结构不合理,金融机构管理水平不高,创新能力不强,经营机制不活等。二是农村经济较为落后,农业经济存在较高风险,农民收入总体较少,农村经济实体的规模化经营水平较低,农村制度尤其是土地制度对农村金融产生抑制作用,农村社会信用体系很不完善等。

农村金融低效性,给农村经济金融发展带来了诸多问题。低效性使得金融机构的生存和发展能力衰弱,导致许多农村信用社陷于资不抵债的困境,而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商业银行纷纷撤离农村金融市场,转而进入城市金融市场,即使是定位于服务农村的商业银行和信用社,也减少了不少支农业务。农村资金供给原本就存在巨大缺口,但低效性使得农村资金大量外流,这对于农村经济无疑是雪上加霜。农村亟待形成多种所有制和多种经营形式的金融体系,然而低效性却增加了非公资本进入农村金融业的忧虑。低效性给农村经济实体造成许多困难,农户和中小企业向正规金融机构融资困难重重,这迫使他们转向高利率的民间借贷,从而增加了他们的生产成本。农村金融低效性加重了农村经济低效性,而农村经济低效性又使农村金融难以摆脱低效性的困境。

提高农村金融有效性,不仅是农村金融发展的重大课题,而且是解决“三农”问题的迫切需要。农村金融改革和创新的目标,在很大程度上便是提高农村金融效率,增强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力,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

农村金融适应性,是指农村金融供给与农村金融需求相互适应。农村金融适应性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总量的适应性,即农村金融供给总量,与农村金融需求总量相互适应;二是结构的适应性,即农村金融供给结构,与农村金融需求结构相互适应。

农村金融有效性与农村金融适应性是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农村金融有效性,既是对适应性的检验,又是提高适应性的动力,它反映农村金融适应与否及适应程度,推动适应性的提高。适应性是有效性的基础和前提。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相互适应,农村金融供给与金融需求相互适应,才能提高农村金融有效性。农村金融曾出现过一些奇怪而有趣的现象:国家为提高农村金融有效性,设立了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和合作性金融构成的农村金融体系,但是,这三类金融机构并未解决农村金融需求的缺口问题,而农村民间借贷在满足农村金融需求方面却表现出了较强的有效性,农户融入资金的70%是通过民间借贷而实现的;大型商业银行出于支农考虑推出了小额农贷产品,但是这一产品却难以做大做强,小额农贷甚至贷不出去,而另一方面农户和中小企业融资心切,农村资金需求缺口呈扩大之势;大型商业银行出于有效性考虑,纷纷撤出农村县以下机构,而民间借贷同样由于有效性原因,反而规模越做越大,形式越来越多。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大型商业银行的金融供给不适应农户和中小企业金融需求的特点;小额信贷虽有创新之名,但其限制太多,要求过严,手续甚繁,因而与农户金融需求特点相背离;民间借贷虽不具备合法地位,但由于其适应农户和中小企业金融需求,因而效率较高,发展较快。由此可见,农村金融适应性是有效性的决定性因素。

长期以来,农村金融存在许多弊端,然而根本性问题,在于农村金融供给与金融需求不相适应,由此派生出许多具体的矛盾和问题。农村金融体制几经改革,但由于未将适应农村金融需求作为基本依据,而是在自上而下的行政推动下对原有的适应性颇弱的金融供给框架予以小修小补,因而问题未能根治,甚至不相适应的程度有增无减。例如,农村信用社的改革,陷于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相互博弈中,囿于双方对农村信用社修补成本的分摊,而农村金融需求主体即农户和中小企业未被纳入其中,适应性原则未被置于应有的位置,致使农村金融的适应性难以提高,有效性自然也就难以增强。

当前,农村金融需求出现了新变化。农村金融需求总量大为增加,据测算,到2020年新农村建设新增资金需求总量约为15万亿元,其中大部分由金融机构提供。农户资金需求规模不断扩大,借贷发生率和户均借贷次数也在增加。随着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诸如无公害、绿色、有机作物和优质果品生产,规模化和标准化种养业正加快发展,对资金需求将大大增加。温饱性农户在创业中存在金融需求,而小康型和富裕型农户在扩大经营规模中对资金需求量更大。在经济较为发达农村地区,农户需要更多资金用于发展特色农业和外向型农业。而在经济较为贫困农村地区,农户依靠开发脱贫、项目致富的愿望日益增强,因而生产性借贷的比重在逐步扩大。县域工业园区和农村企业的快速发展,促进各类经济实体征用土地、构建厂房、添置设备、扩大营销,使农村企业的资金需求随之加大,以往那种较为普遍和分散的小额借贷,正向集中的大额借贷发生转变。农村社会化服务的各类经济组织对资金的需求快速增加,而现代农村物流业发展的资金需求规模在快速扩大。在农村产业发展的同时,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尤其是供水、供电、公路和小城镇建设将加快发展,这方面资金需求在农村资金需求总量中的占比将提高。

农村金融需求结构进一步复杂化。当前,广大农户要求农村银行业创新金融产品,渴望无抵押的贷款方式,希望信贷品种和期限能与农业生产特点和周期相适应,贷款手续简便灵活,能快速、就近地获得借款。许多富裕起来的农户手握闲置资金,他们购买国债、企业债券和投资股市的要求日益迫切。在许多种养殖地区,农户对农业保险的需求日益强烈,但这方面的需求难以得到满足。在中小企业的金融需求结构中,短期借款占绝大部分,但近几年来长期借款的需求越来越大。由于受到信用资源短缺等因素的制约,其长期借款难以得到满足。许多中小企业不得不将短期借款转化为长期借款来使用,他们在短期借款到期后只付息而不还本,使本金转为下一期短期借款而循环使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不仅希望农村银行业创新更多产品来满足其间接融资的需求,并且希望通过兼并重组而进一步扩大其经营规模,通过发行股票和企业债券来更多地实现直接融资。

总之,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推进,不仅农村金融需求总量快速扩大,而且农村金融需求结构日益丰富;不仅现实的金融需求更为强烈,而且潜在的金融需求被不断激活,并加快向现实的金融需求转化。多元化、多层次的农村金融需求,客观上要求多元化、多层次的农村金融供给与之相适应。

然而,当前农村金融恰恰存在两种不适应性,即总量的不适应性和结构的不适应性。我们只有提高这两个方面的适应性,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农村金融的有效性,增强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力。

提高农村金融的有效性和适应性,关键在于构建合理的农村金融结构。

在农村金融研究中,人们较为关注的是农村金融总量增长,尤其是农村信贷总量增长。但是,农村金融结构问题决不能被忽视。农村金融结构,是指农村金融体系中各个组成部分和各种构成要素的数量比例、空间分布、相互作用、相互配合的状态。农村金融发展包括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农村金融总量的增长;二是农村金融结构的优化。一般而言,总量指标反映农村金融的总体规模,只具有直观的表征意义。结构指标则能反映总量指标所不能反映的问题,能透视出农村金融深层次的矛盾和弊端,从而帮助人们推进农村金融的改革和创新。农村金融总量受制于农村金融结构。在农村金融结构不合理的情况下,单一的金融总量扩张,必然因其不能解决适应性问题而陷于低效性,这种粗放型的增长势必不具持续性。因此,提高农村金融有效性和适应性,不仅要重视扩大农村信贷总量,而且要大力推进农村金融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唯有如此,才能实现农村金融同农村经济的良性互动,促进农村金融真正实现总量扩张和层面提升。

当前,农村金融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存在许多矛盾。农村金融的结构性缺陷主要表现为: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农村金融产品需求越来越呈现多样化趋势,潜在的金融需求被加快激活,而当前农村金融产品供给却十分单一,几十年一贯制的“存贷汇”产品结构,同日趋复杂的金融产品需求不相适应。农村金融行业单一,主要是银行业、非银行金融业缺乏,其供给远不能适应农村金融需求。农村银行业存放类资产占比过高,贷款类资产占比较低,长期贷款类资产比例尤低,证券和保险类资产的比重甚微,投资类资产不断萎缩。农村融资属于银行业占绝对主导的模式,基本上是一种间接融资,不能满足农村企业尤其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直接融资的需要。农村公有金融垄断着农村金融市场,大型商业银行的金融供给难以适应农户和中小企业金融需求的特点,而能适应这种需求特点的非公金融,却“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

农村金融结构,包括许多具体的子结构。根据农村金融需求当前情况和进一步发展的客观要求,我们应通过构建以下合理的子结构,达到农村金融整体结构的合理状态。一是完善农村金融产品结构,不仅要在资产抵押贷款、关系融资等方面创新产品,而且要在资本市场投资、农业保险等方面推出非银行业金融产品。二是构建合理的农村金融资产结构,农村存款类金融机构应降低存放类资产比重,增加贷款类资产比重,扩大中间业务和投资业务,适当提高投资类资产的占比。三是逐步改善农村融资结构,在继续扩大间接融资量的同时,大力提高农村经济规模化、市场化、股份化和证券化程度,大力培育农村资本市场,通过股票上市、发行企业债券等形式,扩大直接融资的比重。四是构建合理的农村金融行业结构,在农村银行业方面,广泛发展新型的农村社区银行;在非银行金融业方面,积极发展农业保险业、农村信用担保业,创造条件逐步建立农村投资银行业,相应发展农副产品期货业、农业资产评估业、产权交易业、信托投资业、租赁业、典当业等。五是构建合理的农村金融所有制结构,在公有金融为主的前提下,积极稳妥地发展非公金融业,支持非公资本进入农村金融领域,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格局。

构建合理的农村金融结构,必须坚持明确的目标,这就是提高农村金融效率,为农村经济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实现农村金融同农村经济相互促进和持续发展。实施这一工程,必须坚持适应性这一基本原则,始终将适应农村金融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总量增长的前提下,以增量调整为重点,同时协调存量调整。增量进入能较快确立自己的市场定位,有力改善原有的金融结构。存量的调整一方面要做到强化优势、转化劣势、开拓市场、提高效率。农村金融结构的构建,要以市场力量为主,依靠市场内生力量;另一方面,市场力量和作用也不能代替政府力量和作用。农村经济金融比较落后,市场力量相对弱小,完全依靠市场力量来优化农村金融结构并不现实,会产生一定的盲目行为,同时要历经很长时间。因此,市场力量和政府推动要相互结合,政策推出则应遵循农村金融与经济自身的发展规律。

提高农村金融的有效性和适应性,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要依靠农村金融自身的改革和创新,而且有赖于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为了有效推进这一工程,需要系统思考、统筹兼顾,处理好一系列问题。下面仅择其荦荦大端,谈点意见。

1.在金融业拓展对外开放的同时搞好对内开放。在对国外开放的条件下,农村金融结构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会受到国外农村金融结构的影响。外资金融机构进入农村金融市场是迟早之事,目前初见端睨。随着外资金融产品、金融业务、金融技术进入农村,农村金融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必然加快步伐。但是,农村金融业在对国外开放的同时,决不能忽视对内开放。对内开放既包括对农村地区的开放,也包括对城市的开放。金融业对内开放和对外开放,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农村金融业必须通过对内开放进一步夯实对外开放的基础,以做到有能力充分利用对外开放带来的机遇,有实力应对对外开放中出现的挑战。进入新世纪以来,农村金融业在对内开放方面进展甚微,金融垄断的思维方式依然存在,农村金融的行政化色彩依然浓重,这无疑给提高农村金融的适应性和有效性造成了障碍。农村金融业对内开放,主要包括金融体制和金融业务的对内开放,这两个方面对内开放,所要达到的目标在于提高农村金融的适应性和有效性。我们必须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进一步推进农村金融业对内开放,在增强适应性和有效性方面,放宽某些条件,简化审批手续,放松某些行政管制,出台配套支持政策。

2.建立农村金融的竞争与合作机制。引入竞争机制,是提高农村金融适应性和有效性的必由之路。金融竞争与合作具有共生性。不同的金融行业、同一金融行业中不同的金融企业,各有其不同的特点和作用。竞争能促进各类金融机构之间功能交叉和扬长避短,从而推动他们彼此合作、互为补充。金融合作则促进竞争在更高层面上展开,达到互补多赢的效果。

以金融竞争推动金融合作,以金融合作促进金融竞争,实现两者作用的相互转化,必须建立相应的竞合机制:第一,完善农村金融准入机制,充分发挥这一机制促进竞争与合作的功能。准入时应考虑农村金融机构的合理分工,小型金融机构以零售业务为主,以避免同大中型银行的无序竞争。准入时还应考虑在空间布局上的问题,农村新增金融机构应在发达地区、一般地区和贫困地区形成合理的空间结构,以避免一齐挤进发达农村地区而引起恶性竞争。第二,形成产品结构优化机制。如果产品结构雷同,农村金融企业之间的排斥力就会加大,吸引力便会减弱。反之,金融企业的产品各有特色,分别与不同层次、不同主体的金融需求相互适应,他们之间的吸引力就会增强,排斥力就会减弱。因此,应建立农村金融产品优化机制,促进金融机构根据所在区域的不同情况,积极创新和推出适应不同需求的金融产品,以促进金融竞争和合作的健康发展。第三,完善农村资金的价格机制,在农村逐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在利率未完全放开前,可继续扩大利率浮动范围。这样既可以促进金融竞争,又不致于造成竞争过度。第四,建立竞争合作协调机制。在农村金融企业之间建立对话机制,以及时沟通他们之间的观点,化解利益矛盾和冲突,协调彼此立场,避免恶性竞争发生。建立信息共享机制,以帮助金融企业提高经营决策能力、风险管理水平和合作自觉性。建立农村金融行业协会,作为行业自律组织,一方面他能较好地协调金融企业经济利益关系,维护他们之间的公平竞争,引导他们妥善处理竞争中出现的矛盾;另一方面,又能为他们创造合作机会,提高合作效果。

3.建立退出机制。提高农村金融的适应性和有效性,必须妥善处理金融机构进入与退出的关系,做到有进有退,能进能退。在农村金融竞争中,优存劣汰、优进劣退现象必然产生。竞争促进金融业务不断向优质金融机构集中,他们将不断扩大资本实力和经营规模,获取更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相反,劣质金融机构的业务将不断流失,其生存和发展空间将日益萎缩,如果他们不能扭转落后局面,且达到了退出标准,就只能选择退出。有进有退,才能在合理的流动中增强农村金融的适应性和有效性;无进无退,则会造成农村金融的固化和劣化,增加改革成本,浪费金融资源,甚至引发农村系统金融风险。建立退出机制,应配套建立风险预警机制、风险救助机制和存款保险机制。

4.创新“农户+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村金融机构”的融资模式,通过龙头企业的作用,将农户、专业户的融资需求与农村金融供给较紧密地联系起来。农业产业化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也是提高金融适应性和有效性的重要基础。龙头企业作为农业产业化利益共同体中的核心和骨干,既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组织者,又是夯实农村金融发展基础的推动者。既有将万千农户与市场沟通起来的功能,又有将广大农户与金融机构联系起来的作用。龙头企业熟悉农户的金融需求和经济信息,又与金融机构有着较为紧密的业务关系,他们有可能在对自身经济利益关心的基础上,通过信用担保和信用评价等多种方式,提高广大农户金融需求的满足程度。因此,提高农村金融的适应性和有效性,需要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健全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系机制,创新以龙头企业为中间环节的农户与金融机构的融资联系机制,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融资促进功能。

5.繁荣农村经济,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建立和完善农村信用体系。农村金融的低效性,从根本上来说是由于农村的弱位性、农业的弱质性、农民的弱势性。诸如农业经济的高风险、农村微观经济主体的规模不经济、农户和中小企业资金使用效益低下、农民收入较低等,都是导致农村金融低效性的因素。同时,农村社会信用体系的不完善、农村对经济主体在金融活动中的理性程度不高、农村信用的法律供给不足、失信惩戒机制运用的权威性不够等,也对农村金融的有效性产生了不良影响。在农村金融的经济基础较为薄弱的情况下,金融的低效性往往又加剧了金融的不适应性。因此,促进农村经济科学发展,加快完善农村信用体系,从政策、市场、信息、人才等方面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农村金融的适应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韩俊,等.中国农村金融调查[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7.

农村产业融合篇8

随着我国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入,金融行业在我国城市地区发展迅速,但在广大农村地区,金融发展现状不容乐观。受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经济发展水平低下等因素的影响,农村金融发展滞后,严重阻碍了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和农业产出的提高。中央政府在2015年的一号文件中重申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新形势下加强对农村金融支持农业发展的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二、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国农村金融改革不断深化,农村金融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现阶段金融机构对我国经济落后的广大农村地区的金融发展重视程度仍然不够。据银监会相关数据统计,截止到2014年底,我国城乡居民银行存款总额突破100万亿元,其中城市居民存款比例约为80%,农村居民存款比例约为20%;2014年全年银行贷款总额突破90万亿元,其中城市贷款所占比重超过95%。农村金融发展严重滞后于城市,农村地区金融排斥现象严重,具体分析如下:

1、地理排斥。

相对于城市地区,农村地区由于其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交通不便、人口集中程度不高、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网点不足。据银监会相关数据统计,截止到2014年底,我国乡镇银行金融机构网点的平均数量为4.6个,全国超过3000个乡镇没有任何金融机构网点。金融机构覆盖不足、涉入不深、服务不全是导致农村地区金融供给排斥的重要原因,农村金融需求由于金融机构和金融产品的不足而得不到满足,给我国农业产出的增长带来了不利影响。

2、条件排斥。

出于贷款风险和收益的考虑,银行等金融机构在对外放贷时需要对借款者信用记录、偿债能力等方面进行详细评估从而确定贷款对象和贷款规模,在抵押贷款的条件下还需要贷款者提供相应的抵押物,以降低银行贷款风险,防范由于贷款者经营不善导致银行贷款无法收回而给银行造成的损失。但是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缓慢,尚未形成健全的信用评价机制,银行无法对农户进行系统科学的评价,导致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经营风险过高,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开展业务活动的积极性不高。

3、价格排斥。

现阶段下,商业银行由于风险收益不对称等原因不愿意进入农村地区开展业务,农村地区金融服务大部分由政策性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和农村信用社提供。但是,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通常是对农业生产提供大额贷款,对于农民小额资金需求未予以全面考虑;尽管邮政储蓄银行遍布我国广大农村地区,但其在农村金融体系中扮演的更多是农业经济抽血机的角色,只存不贷的现象突出。同时,受现行金融体制的影响,农村信用社通常采用央行规定基准利率的2倍至3倍的贷款利率向农民发放贷款,金融产品价格超出农民预期导致部分农民放弃金融服务。

三、美国金融支持农业发展的分析

美国农业高度发达,据相关数据统计,美国农业人口约占其总人口1.5%,但美国农业总产出约占世界总量的20%。美国农业的发展与其金融支持密不可分,现阶段美国已形成以政策性金融机构为支撑、农业信贷合作金融机构为主导、农业服务型商业金融机构为补充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具体分析如下:

1、政策性金融机构。

美国联邦政府主导的政策性金融机构主要包括农民家计局、商品信贷公司、农村电气化管理局和小企业管理局,首先,由于美国城镇化程度较高,工商企业过度集中于大城市导致农村经济地位不断下降,部分美国农民难以从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取农业贷款,基于此,美国农业部成立农民家计局为该部分农民提供农业贷款,贷款类型包括农业直接贷款和农业紧急贷款,前者是用于支持农业生产者农业生产,后者则是用于帮助农业生产者抵抗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其次,商品信贷公司的主要任务是保护农业产出稳产增产,通过对农产品制定保护性收购价格,降低国内外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对农业生产者的影响,其主要方式是对农业生产者提供无追索权贷款和农业补贴。第三,农村电气化管理局设立目的是为农业生产者在农村地区建设农田水利、电力设施、通讯事业等农村基础设施提供相应的信贷支持,典型方式包括银行贷款和融资担保。最后,小企业管理局的主要任务是为生产规模较小、无法从金融结构获取贷款的小企业提供信贷支持,并且也为小企业提供农业技术推广等服务。

2、农业信贷合作金融机构。

农业信用管理局、联邦土地银行和农业合作社银行是美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中农业信贷合作金融机构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中农业信用管理局对全国农村金融服务提供指导作用,农业信贷合作的具体事宜由联邦土地银行和农业合作社银行执行。首先,美国在1916年通过联邦农业信贷法,根据农作物生产状况将全美划分为十二个农业信贷区并在各区设立联邦土地银行,同时设立中央合作银行统领各联邦土地银行。联邦土地银行所有权归全体借款人,但是管理权归当地农业信用管理局,联邦土地银行通过借款人投入资金、在公开市场上发行债券和票据等形式筹资资金,其资金用途主要是为本地区农业生产者提供低息长期不动产抵押贷款。其次,仿照联邦土地银行,美国在农业信贷区设立了十二家农业合作社银行和一家中央农业合作社银行。相对于联邦土地银行而言,农业合作社银行资金的主要用于中短期农业贷款,包括用于购买农业生产经营所需机器设备的设备贷款、购买农业生产资料的经营贷款和支付合作社会员农产品价款的商品贷款等。

3、农业服务型商业金融机构。

商业银行和农业保险机构构成了美国农业服务型商业金融机构主体,其中商业银行的主要目的是聚集农村地区闲散资金并通过低息贷款的方式支持美国农业生产,由于美国政府制定了商业银行农业低息贷款的税收优惠政策,比如商业银行农业贷款规模、贷款比例符合一定条件可以申请税收减免等,商业银行为农业生产者提供低息贷款的积极性相对较高。农业保险机构主要包括联邦农作物保险公司、私营农业保险公司,现阶段主要以私营农业保险公司为主,政府通过向私营农业保险公司提供保费补贴等形式保障私营农业保险公司为农业生产者提供形式多样的农作物保险服务。

四、完善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建议

针对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现状中的不足之处,结合美国金融支持农业发展的经验与启示,完善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构建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1、增强农村金融发展理念,完善农村金融体制建设。

首先,政府应当清醒地意识到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严重滞后的客观情况,充分认识到农村金融的发展对于保障农业稳产增产、推动农村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提高对农村金融发展的重视程度,强化农村金融发展理念。其次,政府应当完善农村金融体制建设,一方面,政府应当建立健全农村金融法律法规,综合考虑农村发展新变化和未来发展需求,着手进行农村金融法律法规的制定和修改工作,完善现行金融法律法规的缺陷;另一方面,政府应当加强农村地区信用评价机制的建设,建立统一的社会信誉信息化管理平台,为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开展金融业务提供客观参照标准。

2、强化内部金融体系构建,加大农业金融支持力度。

对于农村信用社、民间借贷等农村金融内部体系,政府在加强对其监管的同时,也要加大对其支持力度。首先,政府要继续强化农村信用社服务三农的理念,在对农村信用社的改革中要继续扎根农村、服务三农,加强对农村信用社产权改革,加快对符合条件的农村信用社的股份制改革步伐,进一步明晰产权,以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下农村金融发展要求。其次,政府应当加强对民间借贷等非正规金融机构借贷行为的规范,完善相应法律法规,制定民间资本进入金融市场的统一标准和程序,保障借贷双方合法权益,促进农村金融合法、规范发展。

3、重视外部金融体系发展,提高商业银行支农热情。

作为我国资产规模最大、金融产品最多、服务范围最广的金融机构,商业银行是农村金融发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是商业银行由于其自身营利性组织的市场定位,在进入农村市场时它考虑更多的是其风险和收益。基于此,一方面,政府可以为进入农村开展金融业务的商业银行提供相应税收优惠政策,也可以适当放宽商业银行对三农贷款的利率浮动范围,积极引导商业银行进入农村地区开展金融业务,发挥商业银行对农村金融发展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政府应当加强央行、证监会、银监会等监管机构对商业银行在农村地区的信贷投放的监管力度,引导商业银行在农村地区有保有压、区别对待地开展信贷投放业务,保障农村金融稳定发展。

4、加强农村金融产品创新,推动农村金融全面发展。

农村产业融合篇9

关键词:农村金融:金融创新

中图分类号:F830.3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0017-2015(8)-0074-03

党的十报告中提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把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重点放在农村,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这是党中央对农村工作的新部署。近几年,国家出台了很多相关政策,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这些政策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民生产活动资金缺乏的压力。但是,由于农民生产活动容易受自然条件等因素影响,涉农金融机构承担的风险相对较大,农民的观念落后,农村地区金融体系结构不够合理等诸多因素导致了农村地区金融产品和服务偏少,农民生产活动不能得到充分的资金支持。很多涉农政策并未切实贴近“三农”,成效并不显著,农村经济主体资金匮乏的现状并未从根本上得到改变。

一、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组成及特点

我国当前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具有典型的“二元机构”特性,即正规金融机构与非正规金融机构并存。我国当前的农村正规金融机构主要包括政策性(农业发展银行)、商业性(农业银行、邮政银行)、合作性(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小贷公司、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等金融机构。随着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的不断发展完善,其组成结构将日趋合理,正规金融机构将会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我国农村地区金融机构分布广泛的涉农金融机构主要有: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贷款公司、农业政策性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以及邮政储蓄银行。由于当地政府的扶持以及农村信用社更符合当地农村实际,更贴近“三农”,在农村金融体系中,农村信用社在法人机构数、从业人员数以及营业网点数等各方面都占有绝对优势,是农村金融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并起着主导地位。村镇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贷款公司等作为农村新型金融机构,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

二、我国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取得的成绩

(一)农村小额信贷机构初具规模

近年来,人民银行以信息服务作为切入点,开始推动农村地区的信用体系建设,逐步扩大征信系统在农村地区的覆盖面。截至2011年,人民银行为1.34亿农户建立了信用档案,信用农户评定数额达8300万户,其中有7400个农户因此获得了信贷支持。目前,我国农村金融机构以小额信用贷款作为重要手段,逐步扩大涉农贷款的覆盖范围,做到涉农贷款落到实处,在加大对“三农”支持力度的同时提升自己的收益。农村地区的小额信贷机构已初具规模,小额信用贷款的品种逐步增加,覆盖面也越来越广泛。

(二)农村产权抵押贷款产品创新取得成效

目前我国农村地区的农村产权抵押贷款的抵押物主要集中于土地、农村房屋、农业生产设备等。国内很多农村地区结合本地实际,积极开发并推广农村产权抵押贷款产品,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如重庆地区基于“地票”的产权抵押贷款、吉林省梨树县的担保贷款、山东枣庄市农业合作社抵押贷款等,通过这些地方的不断探索实践,逐渐建立起符合当地实际的农村产权抵押贷款模式。本文以陕西省杨凌示范区为例,分析农村产权抵押产品的实施方案。

陕西省杨凌示范区于2009年12月被中国银监会列为农村金融改革试验示范区,开始了农村产权抵押产品试点项目。杨凌示范区相继出台了《杨凌示范区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管理办法(试行)》、《杨凌示范区农村房屋抵押融资管理办法(试行)》、《杨凌示范区农业生产设施抵押融资管理办法(试行)》和《杨凌示范区生物资产抵押融资管理办法(试行)》四个管理办法用以支持农村产权抵押产品试验的开展。农村产权抵押融资操作流程如图2所示。总体来看,陕西省杨凌示范区自开展农村产权抵押贷款产品试点以来,切实为辖区一部分农户提供了贷款支持,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户贷款难的现状。

三、我国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金融市场创新主体单一,竞争不够充分,缺乏金融创新动力

当前,我国的农村金融市场主要由农村信用社、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以及民间金融构成。这些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比较分散,不利于统一管理,涉农金融活动的风险相对较高,涉农金融机构产品和服务的创新意愿和创新力度不足。比如中国农业银行虽然自2008年就已成立“三农金融事业部”,但其相关涉农金融业务一直未取得很大进展。以农户贷款为例,2010年农户贷款额为1155.8亿元,占同期个人贷款总额的10.1%;2011年达到1345.4亿元,占同期个人贷款总额的9.4%,相对2010年,2011年的贷款额虽然有小幅度增加,但个人贷款总额的同期占比有所下降。

农村信用社在我国农村地区,特别是欠发达农村地区占据主导地位。这种主导地位使农村信用社不需要金融创新即可获得较大的利润,造成金融创新源动力缺失,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不足。据相关调查,农村地区现金结算业务占93%,而现代化的结算业务只有7%。从2006年开始创建的以村镇银行为主的农村新型金融机构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农村地区金融机构单一的现状,但尚处于起步阶段,后期发展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二)相关配套措施缺失,金融创新缺乏基础

首先,农村金融机构的产品和服务创新并非独立的活动,需要当地政府、农林、工商等各部门的相关配套措施支持。相对于城镇地区,农村地区缺乏相关财政投入和银行信贷结合的政策,没有明确针对贷款损失和坏账核销的相关政策,这些都阻碍了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的开展。

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在一定程度上还受到行政审批的制约,县级的农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以及农业发展银行为非独立法人机构,没有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的自和审批权,这些都导致了农村地区的金融创新缺乏必要的基础。

(三)内控的缺乏,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缺乏风险控制保障

我国农村信用社和其他新型涉农金融机构尚处于发展完善期,相对于其它商业银行,内控仍有很大的差距。如:内控制度建设不够完善,对内控的认识不够全面深入,内控制度执行不严格、执行不到位;各级部门的分工不够明确,管理层级复杂,部门之间和不同岗位之间没有充分发挥监督和制约作用。这些都导致了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在风险控制方面缺乏必要的内控保障,风险加大。

四、促进农村金融产品及服务创新的建议

(一)出台优惠扶持政策,放宽对农村金融市场的限制

建议地方政府出台相关优惠扶持政策,充分发挥正向激励作用,对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给予一定的奖励,从而调动农村金融机构产品和服务创新的意愿和积极性。例如可以针对涉农金融产品进行利率和费率的补贴,一方面可以鼓励农村金融机构进行产品创新,又可以通过农村金融机构利用金融产品将惠农财政拨款传递给农民。对涉农金融机构应制定合理的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其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可以降低农村金融机构的所得税或者返还一定数量的所得税。同时,建议地方政府积极出台政策,尽可能放宽对农村地区土地、房产、劳动力交易和流动的限制,使农民在这些方面获得更多权力,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优势。

(二)完善对金融产品和服务的监管

随着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力度的不断加大,风险随之而来。有效的预防和及时发现风险是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的先决条件,关系到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能否持久进行。金融监管部门应积极构建非现场监管机制,设置有效的涉农金融衡量指标,增加涉农金融产品和服务的监管效率,实现风险管控和合规监管的高度一致,提升监管的高效性和规范性。

(三)农村金融机构加强同业间合作,引进民间资本

当今社会下,只有合作才能获得共赢,这就要求农村地区的金融机构在完成自己的存贷款业务的同时,积极寻求与同业金融机构如保险和证券等行业的合作,取长补短,紧密围绕“三农”需求,在农村地区建立全方位、多层次、多元化的综合型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为“三农”提供更加广泛和便捷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此外,农村金融机构应当放宽农村金融体系资本引进的限制,降低资本准入门槛,大力引进同业和民间资本(如民营资本、小额贷款公司),改善农村金融体系的金融资本组成结构,构建一个适当竞争、优势互补的金融市场。

农村产业融合篇10

农村金融需求从广义角度看主要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为农业的金融需求、农户的金融需求、县域金融需求。农村金融需求从狭义角度看,主要是指对信贷服务的基本需求。“三农”问题具有不可分性,因此导致了三个概念之间存在很大的紧密性,从交融性、交叉性角度看,农村金融必须进行市场细分,才能更好的满足“三农”对金融的需求。

(一)从农户金融需求角度分析

农户金融制度制定需要满足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形式的要求,才能更好的满足一家一户的农业生产经营单位的金融需求,我国农户金融需求阶段已经表现了很多的特征,其一是狭义小农和理性小农并存的局面,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生活性资金和生产性资金需求并存的局面。农村地区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其对金融需求产生一定的差异性,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户通常倾向于单一型金融需求,而对于低收入水平的农户主要是想通过贷款等方式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差异化需求对农村金融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农村金融需要不断细分市场,才能更好的满足不同对象对金融的具体需求[1]。随着农村经济多样化的发展,非生产性支出呈现逐步提升的态势,因此非农业生产性需求逐渐凸显出来,农村的生活性借款比例在加大。在农村经济相对比较发达的地区,对于收入越高的农户,其远离农业生产的程度会越高,因此此类农户对经营型资金需求比较大,当前农村金融需要提升综合服务水平,满足不同群体金融资金的需求,同时需要根据市场情况进行细分,避免与城市产生金融趋同效应。

(二)农户金融需求呈现多样化的态势

随着农村经济多渠道发展,农户对金融需求呈现多样化的态势,地区之间的差异性逐渐显现出来,农户金融需求的层次性特点要求农村金融服务需要多样化,根据农户的不同需求进行对象划分,越是收入高的农户越要通过金融手段鼓励其进行规模化生产,最终能够形成规模化农业发展的基本态势,对带动农村经济发展,提升农村就业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统计分析可以看出,农户金融需求的层次性与农户收入之间呈现出一种正相关性,越是收入高的农户其生产经营越偏向于规模化农业和非农产业[2]。从农村经济的发展情况看,低收入农户所占比例还是比较高的,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此类农户的还款能力比较低,信用贷款实施过程中需要建立有效的风险防控机制。

(三)从农业金融资金需求角度分析

农业金融需求越来越强烈,在农业现代化经营、生产、流通和加工过程中,生产和经营主体对农村金融提出了新的要求,主体主要包括农户和各类农业组织。从广义角度看,农业生产过程中涉及到养殖业、种植业、农产品加工业、农村中各类农业生产活动。农村经济管理需要坚持走区域化布局、标准化发展之路,通过产业化经营和专业化生产可以提升农村经济的核心竞争力。农业产业链需要不断向产前、产后、流通领域延伸,把农村各类产业的资源优势充分展示出来,积极稳妥的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3]。对农村市场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分析,最终能够建立产业化经济发展制度。金融市场细分可以更好地形成种养加工一条龙的金融服务体系,同时能够把产供销各个环节有机结合在一起,不断整合和优化农村资源,提升农村经济的整体效益。

(四)农村金融市场关联划分分析

农村金融需求需要按照农业生产的过程中进行划分,把金融需求和经营性农业需求关联起来,按照金融需求主体进行有效性划分,因此可以把农户生产性组织和农业组织的生产经营性金融需求有效统一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关联划分机制。从而能够建立农产业初期产品检验生产,农产品加工企业、养殖业的金融需求,农产品流通企业联合体,提升金融服务的整体水平。农业金融发展需要农村经济发展规律和农业生产的特征为依据,首先需要按照农村市场的特点建立季节性金融服务机制。其次需要根据农业生产的特点,建立自然灾害金融预警机制,从根本上防范农村金融风险[4]。第三需要根据农村贷款需求建立市场关联划分长期机制,第四需要根据农村生产经营分散性特点,建立金融需求的协调机制,把市场有效的整合,提升农村金融市场的关联性水平,最后需要根据农业生产的收益率建立金融服务体系,提升金融服务的效益。

(五)农村金融市场细分需要按照“三农”特点进行农村金融市场细分

过程中需要和“三农”建立紧密的联系,当前需要从农业需求、农户需求出发,积极稳妥的推进农村金融机制改革,提升农村金融的整体发展水平,避免农村金融市场与“三农”脱离的现象产生,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建立县域经济发展模式,把农村各项资源有机整合在一起,形成长效机制,提升农村经济的发展战略水平[5]。随着农村县域经济的发展,农村商业金融客户群体不断扩大,因此对金融服务的层次要求越来高,县域经济创造的GDp已经占有很高的比例,农村金融市场细分需要综合考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建设规划、特色资源开发、农村商品流通体系等方面的内容。农村商品流通体系建设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把板块经济、特色经济、民营经济、劳务经济等多种发展方式结合在一起,形成多元化发展的局面。

(六)农村金融市场细分与体系完善分析

农村金融在服务农业方面需要建立完善的市场细分策略,逐步完善金融体系结构,提升金融服务的整体水平。当前需要建立六大体系,分别为农村基础设施体系、农村科技创新与应用体系、农产品流通体系、生产资料流通体系、农村金融体系、公共服务体系等。农村金融发展过程中需要把体系建设与“三农”体系紧密结合在一起,把商业性金融资源的潜力充分发挥出来,提升金融服务的整体水平,从根本上实现农村金融产品创新。

二、农村金融市场差异化分析

(一)地区金融差异性分析

从我国西北地区农村金融的情况看,由于西北地区相对比较贫困,人均收入和消费都比较低,因此金融需求不是很旺盛。但是当前农村金融需要对西北地区进行科学定位,改变当前金融扶持力度不够的局面,实现西北农村金融转型发展,把西北农村地区二三产业发展起来,同时需要提供良好的金融产品,促使农产品形成产销一体化发展模式。带动一批农村支柱产业的全面发展,从西北地区的情况看,不同地区农户的金融需求存在很大的差异性,金融产品制定过程中需要当地的农业结构、农村经济发展、农户收入紧密结合在一起,促使农村生产经营可持续发展。从西北欠发达地区金融需求看,其主要表现为农业生产经营性需求和消费需求,从生产性金融需求特点看,具有周期短、时间性强的特点,借款额度与农户的生产规模具有很大的关系。

(二)经济发达地区农村金融市场细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