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保护修复的意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57:58

生态保护修复的意义篇1

生态文明的呼唤:生态修复良法之治

生态文明社会的“善治”要求呼唤生态修复的良法之治。生态文明社会建设是一个全面的生态环境善治及其影响下社会治理的过程,这一过程本身就需要管理方法和政策体系的创新,而“环境善治”理念的引入恰恰为此提供了优良的制度建构土壤。“环境善治﹙Goodenvironmentalgovernance﹚”是近十多年来国际上倡导的改革环境管理方法的理论和政策体系。环境善治理论的主要思想是要在环境保护中充分发挥相关各方的作用,并充分利用法律、行政、经济和社会手段,改变环境保护仅由政府﹙特别是由环境保护部门﹚独力举办并过分依赖行政手段的局面。环境善治倡导的手段主要有:有效的法律、有权威和有效率的政府、政府与企业的伙伴关系、政府问责制、下放权力、发挥社会机构的作用、公众参与环境管理、环境信息公开化等[7]。环境善治是生态环境保护治理的一种较为新颖的管理理论创新,这种理论也是生态文明社会建设中所需要的。善治强调了有效的法律这一主要手段,法律也确是制度建构的前提和保障,生态修复法制化就成为相关制度建构的必由之路。生态文明社会建设要求的善治是一种良法治理的状态,而良法是一种法制的理想状态,这种状态不仅仅在于理论的创设更在于实践的检验。早在亚里士多德时代,这位伟大的哲学家就给良法定立了三个标准,即良法为公益;良法体现自由的道德标准;良法创设的机制使政权持久[8]。我国古代传统思想里对良法也有相应的标准,儒家主张明德慎罚,强调法应具有的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是教化以明德,二才是罚。与当代立法中多强调强制性处罚的立法理念相比这种思想竟更能反映法的本质。注重法的教化激励作用给我们当前生态文明良法之治目的的实现提供了一定的启发。此外,我国法家更是明确了良法另外两个标准,一是“当时而立法”[9]即法应顺应时代变化;二是“毋强不能”[10]即法要考虑实际情况以及当时的民力。由此可以看出,东西方法治思想中关于良法的标准是鲜明的,并且我们当今的社会立法也都正在或需要遵循这些标准。藉此,生态文明社会建设要求下的生态修复良法应当具备三个最主要标准:一是应全面发挥教化与惩戒的双重立法作用,并体现其最本质的公益;二是应当顺应生态文明社会建设的需要建构生态修复法制体系;三是应体现社会经济发展实际情况,应当允许不同标准的存在。当然,关于生态修复良法的标准还有程序正义、形式正义等等,但上述三个标准更能够反映生态修复法制建设的最鲜明特征。良法是生态文明社会中生态修复法制化的方向。良法给法制建设提供了标准,生态修复良法也为生态修复法制化指明了方向。正因为这种方向性指引作用,使得生态修复良法的三个最主要标准能够决定生态修复法制化建设的最主要内容。首先,全面发挥法的教化与惩戒双重作用,是生态修复法制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所具体要求的。强制性是法的一个根本特性,但是并不表示惩戒就是法的唯一作用形式。特别是当法以协调人类自身行为,达到维护自然目的,进而促进人类社会自身可持续发展面貌出现的情况下,法就不能够仅仅以强制性惩戒手段来彰显其权威了。没有教化作用的充分发挥,法律将失去一半的功效。而教化有多重形态,其中一定程度的惩戒也能算是一种教化,但是教化更多程度上是以较为温和的形态出现的。并且,许多情况下,惩戒所取得教化功能也是极其有限的。因为人总是在利与害中有所倾向,并想法躲避惩戒,找机会去逃避义务,很多情况下使法制难以有效实施。对此,现代制度经济学总结了一个重要概念———“机会主义行为”,其最根本的表现形态就是人或企业会趋利避害[11]。这是企业或人的一种本能,这种趋利避害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人或企业会不停地查找成本降低的路径,甚至通过违法来换取利益的最大化。而经济学研究认为,约束机会主义行为的最好方式就是激励,这里的激励恰恰就是教化的温和形态。通过激励措施甚至形成激励法制以此补充法教化作用的表现形式,最大限度发挥法的教化与惩戒双重功能。因此,良法对激励法制的要求决定了生态修复法制化的一种倾向,即由惩戒到惩戒与激励并重,甚至更加强调激励。其次,生态修复良法要体现最本质的公益。本文认为最本质的公益应当是建立在个体利益充分实现基础上的更加正义的社会集体利益①。最本质的公益需要发挥法的双重作用,体现法的正义价值。亚里士多德提出了正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矫正正义,主体间自愿以及非自愿的交往中所得与所失的中间,交往以前和交往以后所得相等;二是分配正义,即依据人们各自价值对于共有物的分配[12]。此后,比利时法学家达班则进一步解释了分配正义,他认为分配正义确定集体成员应从集体得到什么,它从立法上对权利、权力、荣誉和报酬等方面进行分配[13]。分配正义根据人的出身、才德以及对国家的贡献把荣誉财富以及合法公民人人有份的公共物品按比例分配给不同地位、不同身份的社会成员[14]。并且就民众的朴素正义观而言,只有最小限度破坏原有秩序和尽最大可能维持人际关系的和谐,在人情、面子、权利义务分配等诸多方面,达到博弈后的均衡,这才是人们心目中最大的正义,而非在国家法的条条框框之下的开庭、审理、判决和执行[15]。分配正义关注更多的正是这种民众要求的实质正义,只有个人能够有效地从集体那里通过分配或再分配相应的权利、权力、荣誉以及报酬等方面的利益时,个人的利己主义动因才能获得充分满足。而在法律控制中,个人主义就应与集体主义相综合、相和谐。并且利己主义也能够刺激人们的积极性、激励人们做不断的努力,如果法律制度试图根除或反对利己主义,那么它便是愚蠢的②。就生态修复而言,生态修复在实践中多是对某一区域内受损的生态系统的平衡进行恢复或重建,这一区域相对于全国利益而言必然是个体利益。过去我们常常夸大整体利益忽视个体利益的满足,这并不能够更有效地实现全社会的生态文明。生态修复的社会化修复目的就是为了使得个体利益在社会整体利益实现基础上实现最大程度的满足。使得生态系统受损地区能够获得修养生息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机遇和能力。这是对生态受损地区及其人群基本生存权和发展权的正义对待,是对此地区或人群最起码的尊重。由此,可以彰显其基于个体利益尊重基础上的社会正义的本质———分配正义。而建立在对个体利益尊重基础上的分配正义,更能够通过法制化形态激励人们在努力实现个体利益基础上,更多地创造并实现社会整体利益,这也充分体现了法制除了强制作用之外的激励作用。因此,从分配正义意义上说,生态修复法制化及其良法形态充分彰显了在个体平等享有权利基础上社会公益,是对生态文明社会建设整体利益的准确阐释。再次,法应时而立,科勒曾经说过,每一种文明的形态都必须去发现最合适其意图和目的的法律。永恒的法律是不存在的,因为适合于一个时期的法律并不适合于另一个时期。法律必须与日益变化的文明状况相适应,而社会的义务就是不断地制定出与新的情势相适应的法律[16]。因此,良法应顺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形势,做出应有的补充或更正,使其不断完善。同样如此,生态文明社会下的生态系统平衡的维护对生态环境保护立法已经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原有的以工业文明为代表的环境保护和资源保护类法律显然已经不能适应对于生态系统整体维护的社会实际要求。的确,我国现有立法中有环境恢复或土地复垦的规定,但不论是环境恢复原状还是土地复垦都仅仅是生态修复的初始手段或相应技术的某个方面,是工业文明时代生态环境末端治理的典型立法形态。例如,在矿区生态环境保护中有矿山恢复保证金的相关立法,有《土地复垦条例》、《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等单行立法,但是这些立法多是从土地复垦这一目的着眼。然而土地复垦无论在技术上还是其立法理念上都仅仅是对一种环境要素的综合治理,根本不是生态系统整体的校正,将生态修复停留在以土地复垦为表现形态的立法最初阶段是不适应当前生态文明社会法制建设需要的。此外,就环境保护立法而言,同样也仅仅是对于环境要素的维护,而且这种维护仅仅停留在对于受损环境要素的保护以及对环境利益的赔偿上。对于生态系统整体平衡的恢复与重建却大多予以忽视,或者仅仅满足于环境意义上的小修小补,更难以适应生态文明对于生态系统整体维护的要求。同时,当前我国环境立法还大多以社会利益的损失与弥补为调整对象,并没有形成从根本上恢复与重建受损生态系统的法律治理概念。因此,生态修复良法要求生态修复法制化过程中必须更新原有的仅仅强调某种环境元素或生态要素的恢复治理、土地复垦治理等阶段性治理理念,从生态系统整体着眼,探索适应生态文明社会建设要求并体现对自然和社会“全面关爱”的生态修复法制途径。最后,法应势而立,即法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良法应当体现分配正义,这种分配正义往往是针对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而产生的。我国的基本国情依然是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并且在一段时期内难以根本改变。如果一刀切似地制定统一的生态修复标准,将难以体现对受损生态系统区域内公众权益的分配正义。这就需要在生态法制化过程中,使生态修复的标准更加因地制宜;同时,生态修复的主体应当多元化,主体的义务也应当有多种承担方式。这主要是因为,许多情况下,资源开发引发的生态系统失衡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状态,而这种资源开发的受益方是多方面的,不仅有资源开发方本身也有未开发地区一方,甚至在这些资源开发中国家才是最大受益者,因此,让某一方承担生态修复义务是不公平也是不正义的。分配正义就是要使受损生态系统所在区域内的人群,获得与发达地区相似或者相同的社会的以及经济的发展机遇或状态。这也是生态修复的社会属性所要求的,更是生态文明社会建设的本质性要求。

生态文明社会建设要求下生态修复法制的作用

通过上文对于生态修复良法以及生态修复法制化方向的讨论可以看出,生态修复法制化对于生态文明社会建设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法治是社会有序发展的根本保证,而法制又是法治的前提。生态修复良法标准下的生态修复法制化发展趋势更是生态文明社会有序建设的保障。首先,生态修复法制化是实现生态文明社会建设中自然方面内容的保证。生态修复本身就是一种自然修复的手段和技术形态,只不过这种技术形态以人为主要动力和执行力。没有人类社会有序的研究和开发并实施这些生态修复技术,自然的修复将是缓慢和无法满足人类可持续发展需要的。因此,通过一定的法制化标准使相应的技术指标能够有序、合理从而更好地为社会建设服务,这是一种良法之治的表现。换句话说就是生态修复有了较为合理的标准和制度运行规制体系,生态修复相应的实施步骤和程序才能有所保证;也正是这些相应制度的运行,才能够使得生态修复工程正常有序运行;生态修复的主体、生态修复的管理者和监督者才能明确,生态修复工程所需要的各种资金才能有所保障。以此为基础,在生态修复工程广泛开展的前提下,生态文明社会建设才能够有序和有效开展,其自然修复的目标才能够尽快实现。其次,生态修复法制化是生态文明社会建设中“文明”的体现。生态文明是继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与政治文明之外的另一种更高层次的文明,也是人类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状态下,对于外在自然的一种新的享受。而法制则是文明的保障,也正是法制的存在文明才具有了不断发展的可能。因此,作为生态文明建设主要措施的生态修复的法制化进程,将为这一文明状态下的社会建设提供有力的保障。生态修复法制是生态文明的强心剂,正是生态修复法制对于激励的强调与运用,才使得生态文明有了另一番动力。与原有的强制性惩罚措施相比,生态修复法的激励更彰显一种人性的引导和经济文明的刺激,是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更高阶段的产物。这种更高层次的文明能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高级形态,人们也更愿意接受这种引导。生态文明社会的建设才有主动性的因素。再次,生态修复法制化的目的就是通过制度的运行,更好地实现生态文明社会的善治。生态文明社会建设的实质也就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体现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利益的均衡。而善治的要求也就是使人与自然关系在法律的作用下更加能够达到利益博弈的共通点,实现双方利益最大程度上的均衡。法律产生的因素之一就是利益的博弈,这种博弈一会带来社会关系以及各种利益的有效分配,二则带来人性文明抉择的最基本展示。生态文明就是人性文明在人与自然关系博弈中最新的体现,维护和善待自然就是善待人类社会本身,而以人类社会本身利益最大化的实现促进自然利益更好地维护,则是生态文明社会善治的本意。因此,生态修复法制化通过修复自然与修复社会双重目标的实现,体现了人类利益最大化与自然利益维护之间的最均衡状态,是法律中利益博弈均衡形态的最基本体现。因此,生态修复法制化能够为生态文明社会建设善治要求提供最需要的法律制度。最后,也是最实际的是,生态修复法制化为生态文明社会建设提供了实践的可能性。一方面法制建设能够为社会建设提供最具实际操作意义的制度建构方式,生态修复法制建设能够从制度建设上量化生态文明社会建设的各项要求,例如权利要求和义务承担要求等;另一方面,生态修复法制化将生态文明社会建设的最基本要求一一设定为最基本的社会道德标准,并使之上升为国家意志,取得了由理论到社会实践的强制力保障;再一方面,生态修复法制是环境保护法治建设的创新,是其在生态文明社会建设要求下的新发展。生态修复法制理念弥补了原有的环境保护法治建设中只注重惩罚不注重激励,只注重保护不注重修复的弊端,实现了环境保护法治向生态文明社会建设要求靠拢的现实要求。这将使得生态文明社会法治建设更加完整和更符合社会经济建设的实际。四、关于生态修复法制的几点建议基于上文对于生态修复法制化的若干理论解读,本文认为建构生态文明社会要求下的生态修复法制应当从以下几个制度的建立进行考虑。首先,应建立专门的生态修复管理制度。明确生态修复的义务主体和生态修复的对象是建立管理制度的前提。关于义务主体,本文认为,国家应当是生态修复义务的主导者,是最重要的义务主体之一。不仅因为国家是最大的受益者,更是因为在我国国家是各种资源的管理者和所有者,因此负有不可推卸的主导责任。但是其他所有因生态系统受损而获益的利益体都应当对生态修复负有应尽的义务,只不过这种义务可以通过国家进行“代执行”。关于生态修复的对象,本文认为,不仅是受损的生态系统,那些没有受损但是遭到一定程度破坏的生态系统也应成为生态修复的对象。基于此,生态修复的管理者应当是国家及其各级政府,各项生态修复活动的管理都应当由政府代表国家统一行使管理权。为此,应建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制定相应的管理规制,设立专门的监督机构,建立专项财政,成立监管部门等等。其次,应建立生态修复规划与评价制度。这一制度与现有的环境规划与评价制度可以互鉴。但是在生态修复的评价制度建立上,生态修复的标准制度应当更为因地制宜,允许不同地区设立符合自身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生态修复标准。生态修复规划制度应当更加民主化,为此应当允许公众参与与自身利益相关的生态修复工程的规划与实施过程,扩大公众参与生态修复的范围;设立更加便民的生态修复信息公开制度保证公众的知情权;构建公众否决制度,将生态修复工程切实与民生民意结合在一起,实现最大程度的文明开化。在评价制度建设上也应当更加能够体现文明的要求,不仅要专业化评价队伍,设立专家评价机制,还要使得评价更透明,更具有决定功效,将评价结果直接与各种工程验收以及个人利益挂钩,提高生态修复评价机制的权威性。再次,应建立生态修复的专项资金机制。除了进一步完善现有的生态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外,还应当鼓励民间生态融资和投资;制定政策,激励公众从事生态修复产业,促进新型生态修复产业的发展;设立专项财政,保障生态修复资金源的稳定;建立生态修复保证金制度;最重要还是要建立生态修复基金,从根本上改变资金链的问题,也同时为建立生态修复激励机制奠定资金基础。再有就是应建立生态修复激励制度。在政策上要给予生态修复个人或企业以优惠,鼓励他们研发技术和投资生态修复产业;在资金上建立的生态修复基金应当有专门的鼓励经费,专门用于“有功则赏”;在业绩评定上要直接与个人工作相挂钩,把生态修复的业绩作为管理者考核、奖励或升迁的依据;在保证金制度上要有返还机制,对有功者要返还奖励;在污染费以及资源税费制度上也要有返还奖励制度;同时还应当建立起专门的激励标准和激励权益救济制度以及监督制度等。最后就是要建立起相应的辅助制度,例如生态修复权益救济制度,生态移民的搬迁安置制度,生态修复功能区的社会保障制度,生态修复补偿和赔偿制度等等。这里需要强调的是生态修复的补偿制度不同于生态补偿制度。生态修复补偿是对特定主体而言的具有实际可算损失的补偿,或者是对其在生态系统受损状态下可实际获得利益的补偿。这种补偿往往是通过资源开发成本使受益者直接给付。

本文作者:吴鹏工作单位:中国政法大学

生态保护修复的意义篇2

文物修复要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这是文物修复的基本常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二十一条明确规定:“文物保护单位的修缮、迁移、重建,由取得文物保护工程资质证书的单位承担”、“对不可移动文物进行修缮、保养、迁移,必须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朝阳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办公室曾在给朝阳旅游局2012年的批示和今年8月的复函中都强调要由具有国家文物局认定的文物保护工程资质单位来维修云接寺,但旅游局仍然我行我素,聘用无资质的公司来修缮古寺,个中原因就很难用“无知”或“用人不察”来搪塞了。

近年来,文物被“破坏性修复”的事件屡见不鲜。2006年5月9日中国经济网曾以“保护不力破坏性修复:河南省古建筑处境堪忧”为题,报道河南济源市济渎庙中的北海祠和博爱县王贺村汤帝庙大殿,都在修缮过程中被破坏,使这些古建筑的历史风貌荡然无存。因修缮保护而破坏,这确实文物保护中值得注意的现象,除了暴露出我国文物保护教育的薄弱外,还跟某些地方片面强调文物的经济开发有很大关系。

所以,“修旧如旧”是文物修复工作中的一道红线。由此,笔者想到,国内目前方兴未艾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否也要“修旧如旧”呢?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2005]]6号)在阐述“工作指导方针”时指出:“正确处理保护和利用的关系,坚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真实性和整体性,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合理利用,防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误解、歪曲或滥用。”同样,《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201]年2月25日通过)第四条、第五条分别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当注重其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使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当尊重其形式和内涵”,“禁止以歪曲、贬损等方式使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表述。这些内容说明保持“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_生”是保护“非遗”之“旧”的基本内容。

对于“非遗”的“旧”,许多学者用民俗学的“本真性”来阐述。德国瑞迪娜・本迪克丝在《本真性(authenficity)》(李扬译,《民间文化论坛》)一文中指出,本真性一词源于希腊语“authences”,本意是“权威者”或“某人亲手制作”。民俗学对“本真性”的使用,和18世纪以来的传统与现代性之争有很大关系。本真性作为与传统相关联的概念,成为与伴随工业社会发展而来的现代性论争的主要角色,并且后来发展成为民俗学中与虚假性材料、伪民俗相对立的概念。但到了20世纪60年代以后,这种民俗学的真、假二分法观点受到了人们的质疑,并在后来“逐步放弃了描述何为本真性这样难以把握的目标,学者们转而问询:是谁、在什么时候、为什么需要本真性?”尽管西方学界已经不再纠缠于对本真性的探讨,但在中国随着“非遗”保护研究的发展,“本真性”仍是一个不断热议的话题。刘魁立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共享性本真性与人类文化多样性发展》中指出,“本真性是一事物仍然是它自身的那种专有属性,是衡量一种事物不是他种事物或者没有蜕变、转化为他事物的一种规定性尺度。”同时他还认为“非遗”本真性并不排除变化和创新,但以不超出本真_生边界为前提。

我们知道,“非遗”是一种代际传承的活的文化财富,是在特定环境下正在传承与再创造的文化实践,就像一条不停流淌的河流。正在进行的非遗实践及与环境共生共存的状态是“非遗”的本然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讲,非遗之“旧”是融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为一体的状态。“非遗”之“旧”包括本生态与衍生态两个方面。本生态是非遗实践内在形态及与其环境共依存的平衡的状态,是非遗中稳定的状态。衍生态是非遗实践外在形态及与其环境相互作用的紧张的状态,是非遗最活泼的、最革命的状态。“非遗”保护的“修旧如旧”,就是保持“非遗”的本生态和衍生态,即保护特定环境中的非遗实践的生命力,与文物的“修旧如旧”不完全相同。

生态保护修复的意义篇3

1临床特征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内各种组织器官相对处于逐渐退化状态,表现为肌力减弱、皮肤粘膜弹性降低,腺体分泌减少等,除此之外,口腔内牙列与咬合也存在一定的特点。

1.1义齿设计应与牙周组织支持能力相对适应老年人牙周组织包括牙周纤维出现退化,临床检查有不同程度的牙龈退缩、冠根比例失调。慢性牙周炎、创伤,可造成齿槽骨缺损、牙周袋形成。如果伴有不同程度的牙列缺损,可进一步加重口内残存牙的负荷。所以,在修复中义齿的支持形式、基牙的位置与数量、固位体设计类型、力恢复大小、基托的覆盖面积等均应与牙周组织的支持能力相适应。

1.2邻接点的恢复牙龈退缩、牙缺失后邻牙倾斜移位、对牙伸长等因素都可改变牙与牙邻面间的解剖生理状况,使牙弓的完整性遭到破坏,力的均匀分布受到影响。食物嵌塞、龋病发生、局部口腔卫生不易清洁,进一步加重了对口腔组织健康造成的危害。消除食物嵌塞,恢复正常的邻接关系是很重要的。

1.3面位置、形态与平衡牙列的面位置和牙合曲线具有明显的个体特征,是发生正常功能的生理基础。与牙冠的高度及牙排列的形式密切相关。老年人经长期的咀嚼,加之缺牙等口内环境的改变,常呈现面不均匀磨耗、平面高低不平、曲线改变等临床表现,进而产生创伤、咬合干扰、咀嚼功能减低等临床问题。在架上进行各种颌位咬合接触状态的分析,在失牙修复中,重建余牙的面形态及整个牙列的平面和曲线,对于有效地恢复修复体的功能效率和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1.4颌间支持与颌面部组织健康牙列的正常咬合及颌间支持维持了颌面部、颞下颌关节、咀嚼肌等组织的正常解剖形态和生理机能。老年人较其他人群相对而言,存在有较严重的牙列磨耗、较多数目的牙缺失、上下颌双侧后牙缺失及上下颌交叉缺牙等情况,常迫使上下颌骨间垂直位置关系和水平位置关系发生变更,直接影响到面下1/3高度和颌面外形,使与咀嚼系统相关的组织发生病理变化。在修复前应注意保持上下颌骨间的正确位置关系。在修复中还应特别注意垂直高度的恢复与组织相适应。

2义齿设计

义齿设计应遵循有关机械力学和生物力学原则,老年人还应根据全身的生理特点、口腔内组织复杂情况,针对性的进行义齿的设计和制作。

2.1尽量保留健康的牙根对于Ⅱ度松动牙及齿槽骨吸收2/3以内的牙根应考虑予以保留,并尽量对残根采取螺纹针、根管钉固位,充填后冠修复或直接冠桥修复。对于仅有少数余牙的牙弓内残根,应根据牙根的状况及修复设计的需要,从支持、固位、稳定的角度出发,有侧重的设计长冠、短冠、核冠,以作为覆盖义齿的基牙。这将对延缓牙槽骨吸收,提高义齿修复效果起到积极作用。

2.2保护牙周支持能力不足的牙重视口内余牙的临床牙冠高度(冠根比),特别是有牙周疾患或需用作基牙的牙齿。牙列内支持不足的松动牙应行各类牙周夹板固定。对于面磨耗形成的锐边陡尖以及伸长牙要重视术前调,调磨过多者需作冠保护。对于牙弓内仅余少数弧立牙,即使牙周支持组织正常,也最好降低牙冠高度作套筒冠式覆盖义齿。双侧后牙全部缺失,余留前牙支持不足者,应特别强调修复后后牙间始终保持良好的接触状况,否则因前牙负荷过重,加重前牙损伤。

生态保护修复的意义篇4

论文关键词:宪法 修正案 亲民性

我国现行宪法(1982年宪法)公布实施后,由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就。社会生活发生了深刻变化,出现了宪法的一些规定与社会生活的变化存在着明显不相适应的情况。因而。自1988年以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曾先后四次以宪法修正案的形式对宪法的序言和部分条文进行了局部的修改和补充。经过修改,宪法的“亲民性”日益彰显.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确立“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原则

人权,一般被认为是人作为人所应当享有的权利。从康有为《大同书》推崇“天赋人权”,人权理念就开始在中国公开传播,从那时起到今天。在这一个多世纪追求人权的历史进程中,我们逐渐意识到人权的重要性及其现实意义。2004年修正案第二十四条在宪法第三十三条中增加一款,作为第三款:“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这是我国历史上人权第一次明确地载人宪法。

宪法的核心价值和出发点、落脚点都是为了确认和保障人权。将“人权”写进宪法,标志着中国也走进了“权利时代”。首先,将人权保障写进宪法将使宪法本身也获得了崭新的意义。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着深重的内忧外患。有识之士向外求索的结果。是达成了“立宪强国”的基本共识:西方国家因有宪法而强。中国因无宪法而弱。他们从西方“舶来”宪法并把它作为富国强兵的“法宝”,“仿佛一纸宪法便可抵挡百万雄兵”。因此,在中国,宪法一开始就是作为一种政治工具而存在的,宪法的工具主义观消解了宪法的人权保障价值。1949年以后的几部宪法也都服务于总路线或国家根本任务等政治目标,并没有将人权保障确立为宪法的核心价值。而此次修宪则是重大突破,它赋予了宪法以保障人权的本来价值.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突出了人本精神。人权入宪.意味着“人权”由一个政治概念上升为法律概念,由执政理念上升为国家建设和发展的理念.为中国人权事业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也有利于人权事业国际的交流和合作。

二、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保障是指国家对社会成员在年老、疾病、伤残、失业、遭受灾害、生活困难等情况时,依法给予物质帮助的制度。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支柱。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以人为本”首先就要落实公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让群众看病有医保、退休有养老、生活有保障.并根据财力.逐步加大社保力度。

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在宪法第十四条中增加规定:“国家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这一规定,既是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和重要内容,也是保持社会稳定、维护国家长治久安、推动改革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突出反映了党和国家对人民最根本利益的高度关切.反映了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要求。有利于维护和实现社会公正。

三、完善对私有财产的法律保护

私有财产权是市场经济运行的根基.也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但在中国传统的政治文化中。一向缺失对个人利益的珍视与尊重,私人利益的宪法地位更是无从谈起。

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公民拥有的私人财产普遍有了不同程度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公民有了私人的生产资料,广大群众对用法律保护自己的财产有了更加迫切的要求。2004年宪法修正案适应保护私有财产的客观需要,将宪法第十三条“国家保护公民的合法的收入、储蓄、房屋和其他合法财产的所有权。”“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的继承权。”修改为:“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这次修宪首先加大了私有财产的保护力度。从而强调了保护私有财产的严肃性。其次扩大了私有财产的保护范围。一是进一步明确了国家对全体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都给予保护。二是用“财产权”代替“所有权”,在权利含意上更加准确、全面。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保护公民财产所有权以外的其他物权、债权,以及知识产权等方面的财产权,提供了宪法保障;同时,完善了对私有财产的征收、征用制度,以利于正确处理私有财产保护和公共利益需要的关系。最后.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解决了市场经济中最敏感、最复杂的财产关系和产权制度问题。是顺应市场经济体制、顺应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可以充分调动劳动者、资本、技术等各种生产要素的积极性,保护先进的生产力。

四、建立紧急状态制度

“紧急状态”是指在一定范围和时间内由于突发重大事件而严重威胁和破坏公共秩序、公共安全、公共卫生、国家统一和国家利益,需要紧急予以专门应对的社会生活状态。在紧急状态下,为了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和社会公共利益,迅速恢复经济和社会的正常状态,有必要赋予国家机关一定的紧急权力。

2004年宪法修正案将宪法第六十七条规定的全国人大常委会职权第二十项“决定全国或者个别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戒严”修改为“决定全国或者个别省、自治区、直辖市进入紧急状态”,并相应地将宪法第八十条规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定“戒严令”修改为“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将宪法第八十九条规定的国务院职权第十六项“决定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范围内部分地区的戒严”修改为“依照法律规定决定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范围内部分地区进入紧急状态”。经过修宪,我国已将“紧急状态”明确地规定在宪法之中,使紧急状态有了确定的宪法基础。

生态保护修复的意义篇5

关键词:数字虚拟技术;古建筑;修复;保护;信息集成

古建筑受风雨侵蚀、阳光照射、虫蚁侵害等自然原因,也受现代城市建设的拆毁等人为原因,让很多古建筑失去了原有的风貌,无法复原古建筑,所以历史建筑的复原与保护是我们当代义不容辞的责任。不断发展的现代数字技术尤其是数字建模技术可以构建一个与原建筑一样的虚拟环境,为历史建筑资料的保存和复原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为古建筑的修复和文化遗产的传承提供很大方便。新时期探讨数字虚拟技术应用于古建筑修复保护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1古建筑修复与保护的重要意义

古建筑是一种特殊的文化信息载体,具有丰富的文化信息资源,也是人类文明的艺术瑰宝,保护古建筑是当代人义不容辞的责任。但近年来,受旅游业、城市建设、环节污染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很多古建筑都不同程度地发生了变形和损坏;古建筑中大多是木质结构,古建筑中的很多考究的工艺细节和工艺元素,受气候影响、自然灾害和人为因素影响,现在是腐蚀损坏非常严重,有的已经是面目全非。而目前掌握精湛工艺的匠人越来越少,其工艺手法渐渐失传,古建筑安全保护与模拟复原是任重道远。有的地方虽然认识到保护古建筑的重要性,但受政府财力限制,只对部分著名古建筑进行了保护修缮,大多数古建筑还没有列入保护计划,即使列入了计划也不能得到有效保护,所以保护古建筑是具有很强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2数字虚拟技术

虚拟技术是利用电脑和传感器模拟一个和真实环境非常逼真的环境。虚拟现实技术是利用计算机构建一个三维数字虚拟环境,让人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视觉感觉,这就是虚拟现实技术。虚拟现实技术是由计算机图形学、图像处理、多传感器、网络等技术构成。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美国、英国、日本和中国等数字技术发达的国家都在广泛应用虚拟现实技术,如用数字技术来虚拟复原古建筑。虚拟古建筑需要构建可视三维模型,建立古建筑复原系统,收集详细的古建筑资料,建立数据库。建立可视化三维模型首先是建立古建筑的三维结构;接着是对模型进行贴图、打光、渲染等处理,最后是描述处理物体的运动和行为,这样一座仿真的虚拟古建筑就建成了。

3数字虚拟技术在古建筑保护修复中的应用探索

3.1古建筑保护修复中的数字化仪器应用

第一,三维激光扫描技术。三维激光扫描技术是不受环境条件限制,能够对建筑物表面进行快速扫描,并测量、获取数据,这些数据量大且精准,是一个庞大的三维坐标点的云数据,能满足保护和修复古建筑的高精度要求。这些云数据具有完整、精确、永久等优点,是保护和修复古建筑的依据。利用这些云数据和一些软件,就能构建出建筑物表面的三维模型,还原已经不存在的古建筑。

第二,全站型电子速测仪。全站型电子速测仪简称全站仪,利用全站仪测得的数据就能够计算出任意观测点的坐标,能够准确测量古建筑的形状、大小和空间位置,还能自动绘制出古建筑的平面、剖面、立体等三种图像。在立面测绘时,免棱R全站仪能够选择任意安置点测量古建筑高度,能把所测得的数据准确及时地在草图上标注。

第三,GpS。GpS是全球定位系统的简称,它是由高空中的卫星、地面控制监测系统和用户终端设备三部分组成,具有全天候、全球性、高精度、及时性等特点。在古建筑保护中,应用GpS,通过动态和静态定位方法,能简化摄影测量户外控制工作,测得的数据能够得到及时准确处理。

3.2古建筑保护修复中的数字化保存

古建筑保护修复中使用数字化仪器,不仅提高了测量效率,也提高了数据精度,更为重要的是,这些数据还能够实现数字化保存,科学归类存放古建筑的年代、建筑内外部结构、图形尺寸和纹理等一系列数据。数字化保存能实现高保真度,调取查阅方便,如果日后要对古建筑进行保护、修复、研究,就可以随时调出这些数字信息,最大限度地发挥古建筑数据库的作用,增加数据的利用价值。

3.3古建筑保护修复中的数字化监管

古建筑信息数字化保存后,可以利用图像处理技术,定期不定期地对前后图像的颜色、形状和纹理等特征进行比较分析,比较出古建筑图像的匹配度,及时发现古建筑中的风化、腐烂或损坏的部位、程度等详细信息,专业人士可以利用图像处理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对古建筑进行虚拟修复与复原,还其本来面貌,全程实现数字化监管。

3.4古建筑保护修复中的数字化辅助设计

在古建筑保护修复中,可以利用数字化辅助设计系统,对平面图案、三维实体造型进行数字化辅助设计,也可以对已有的典型图案、三维实体进行创新设计,使得更加便利快捷地复原古建筑。可以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借助古建筑原有的测量数据,创建仿制品,准确地复原与再现古建筑。

3.5古建筑保护修复中的数字化展示

利用虚拟现实技术、网络技术构筑虚拟数字博物馆,借助于计算机的虚拟现实技术模拟现实场景,无需一砖一瓦,阅览者通过点点鼠标就可以清晰地看到内容详尽的历史原貌,让人们产生身临其境感觉,这不仅节省了物质资源,也大大扩展了实体博物馆的展示空间,全方位展示古建筑,人们足不出户就能漫游在虚拟而又真实的博物馆中,就能饱览古建筑的艺术风采和人文魅力。

4结语

古建筑保护运用数字技术就可以为人们提供文字、图像、声音、视频及三维数据信息,为古建筑提供数字化保存、监管、辅助设计和展示服务,为实现对古建筑的动态监管打下坚实的技术基础,能实现更好地对古建筑进行保护。意大利罗马古城的复原,让世界人们又一次目睹了罗马古城的风采。中国建立圆明园的虚拟影模,让人们又体验了大清盛世时皇家御用园林的磅礴气势。江西建设“南昌明城”,重塑明代繁华。所以说,数字虚拟复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它是将来文化遗产复原和保护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刘旭春,丁延辉.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古建筑保护中的应用[J].测绘工程,2012(02).

生态保护修复的意义篇6

关键词:生态环境损害;损害赔偿金;生态环境修复

2014年江苏省泰州市环保联合委员会诉泰兴常隆化工等6家化工企业环境污染案影响很大。在这个案件中,6家化工企业偷排废酸入当地河流,严重污染了当地水质,破坏了生态环境,要求6家企业赔偿1.6亿元进行环境修复,终审判决支持了这一诉讼请求。[1]有人认为赔偿金将来到底该如何使用,该笔资金到底该入谁的账,法院、检察院、环保局都不合适。这说明,虽然法院已经判决被告承担环境损害赔偿金,但对于这个天价赔偿金如何使用、监管,尚未有比较明确的方案。2015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试点方案》,方案中强调要建立资金保障制度,加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资金的管理。由此可见,政府逐渐开始重视损害赔偿金的使用与监管,并提到了立法议程。但是,在各个省份的实践中仍然存在着不同的做法,对损害赔偿金的使用和监管规定得比较混乱和模糊。因此,有必要对环境损害赔偿金的使用和监管有一个明确的规定,为在全国范围内施行统一标准提供思路。

一、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金的法律性质和特征

(一)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金的法律性质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金是赔偿义务人违法法律法规,破坏生态环境,造成生态损害后果时,责令其对受损环境进行治理所需的费用以及其他合理费用折算成金钱的一种货币化表现形式,是赔偿义务人损害环境公益的货币化对价。

(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金的特征

相比其他类型的资金,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金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征:

1.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金具有公益性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金是赔偿义务人在造成生态损害时,责令其提交的对相关费用折算成金钱的货币化形式。该笔资金是用于对公共环境的治理或者其他与环境治理相关的合理方面。环境是每个人所共有的资源,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金用于对公共资源的治理,使得其具有了公益性,是社会的一种公益性事业。

2.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金具有救济性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金设立的目的在于对环境进行保护和救济,在环境受到赔偿义务人的损害之时,对受损环境进行修复或者替代性修复。相关利益主体可以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金的赔偿范围内寻求相应的赔偿。

3.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金具有用途的特定性

只有在规定的使用范围内,才能使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金。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金只能用于生态环境修复、清除污染、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调查、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等与环境治理相关的方面。必须做到绝对的专款专用,不能借着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金的名义做着与环境治理无关的事情。

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金的使用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金到底该由谁来使用、使用的范围包括哪些方面、使用程序如何?理论界关于这个方面存在着多种看法,各个省市的做法与规定也不尽相同。

(一)使用范围的确定

有损害必有赔偿,那么哪些费用可以寻求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金来赔偿呢?损害赔偿金的使用范围具体包括哪些方面?有学者认为,为了预防污染扩散以及恢复环境原状所产生的费用,应纳入环境损害赔偿金的使用范围。另外,相关的科学研究所产生的费用也应纳入到环境损害赔偿金的使用范围。[3]也有学者对环境损害赔偿的相关费用进行了分类:防范性措施费用;清除措施费用;修复性措施费用;附带损失的费用,包括损害的评估费用、监测费用、检测费用、修复措施的科研费用和其他因损害而产生的行政管理性费用;象征性损害赔偿费。[4]我国《环境民事公益诉讼解释》中第19条、第20条、第21条和第22条有规定,环境损害赔偿金的使用范围应包括:原告采取合理预防、处置措施而发生的费用,为诉讼支出的合理费用,生态环境修复费用和生态环境受到损害至恢复原状期间服务功能的损失等费用。绍兴市环境保护局与绍兴市财政局联合印发了《绍兴市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金管理暂行办法》,其中第三章规定了资金的使用范围,包括:律师费等相关诉讼支出、环境修复费用、应急处置费用以及后续进行必要修复所需的合理费用、开展鉴定评估产生的合理费用、修复费用补助、环境保护相关支出。泰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出台的《泰州市环境公益诉讼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中也规定了资金的支出范围包括:环境修复费用、消除环境污染的其他费用、办理案件产生的必要案件。

《方案》中也对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金的使用范围有相关规定,包括:清除污染的费用、生态环境修复费用、生态环境修复期间服务功能的损失等合理费用。相比《方案》中对环境损害赔偿金的使用范围的规定,试点省份在《方案》规定的基础上对有关资金使用范围规定得更加广泛。江苏省在制定的具体实施方案里规定的范围不仅涵盖了《方案》中涉及到的方面,还包括了应急处置费用和环境监测费用。湖南省在制定的具体实施方案中还包括了应急处置费用和环境公益诉讼费用,山东省在制定的具体实施方案中还包括了生态环境损害修复后评估等合理费用,重庆市在制定的具体实施方案中还包括了修复方案制定、修复效果后评估等合理费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金是赔偿义务人支付的对受损环境的金钱对价。为了对受损环境进行修复或者替代性修复,一切为了救济受损环境所支出的合理费用都应该纳入进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金的使用范围。建议以对环境救济环节为分类依据,对生态损害环境赔偿金使用范围进行界定:相关主体提起环境公益诉讼所需支出的调查取证、评估鉴定、诉讼费、律师费等办理案件所产生的费用;清除污染产生的费用;为了预防污染扩大的应急处置费用;环境修复费用(包括制定环境修复计划等产生的费用);替代性修复产生的费用以及进行替代物品确定过程中所产生的合理费用;后续对修复情况进行评估、鉴定等合理费用等。

(二)使用主体的选择

只有适格主体对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金进行使用,才能确保该笔资金用到了该用的地方,才能确保该笔资金发挥了其该发挥的作用。根据“谁污染谁治理”的做法,有的地方仍然由污染者本身来使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金;有的地方将该笔资金纳入地方财政,由法院申请使用,例如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于2012年制定的《无锡市环保公益金管理办法》中规定:环保公益金由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负责统一收缴,环境公益金的使用由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申请,报无锡市财政局审核同意并经无锡市人民政府批准后拨付。上述做法显然都有不妥之处。污染者是环境侵害者,为了发展不惜破坏环境,如果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资金交由其使用,相当于该笔资金从其左边口袋出,又从其右边口袋进了,这样的做法只会造成对其损害环境行为的放任,无法对其环境破坏进行进行严厉打击。只有在环境损害程度不大,污染者有能力进行修复治理的情况下,可以由污染者进行环境治理,但是必须严格控制污染者使用资金的数额;在环境受损较为严重,污染者无法进行治理的情况下,只能由其委托专门的第三方机构进行环境治理,由第三方机构来申请使用该笔资金。由法院来申请使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金也存在着不妥之处,法院需要负担环境损害赔偿金的日常管理与使用,这将使法官陷入大量的琐碎性事务中,牵扯他们的宝贵精力,使之不能投入法律事务的处理中。

形象地讲,法官做了财务人员所做的事。这显然不利于法院司法审判工作正常进行。法院与法官不是不能参与环境损害赔偿金的管理与使用,他们可以提供专业的知识,帮助政府、环境团体与个人确定环境保护预防措施、修复措施的合理性,资金使用的合法性。但是,他们却不能陷入向市财政局、市政府申请环境损害赔偿金的使用流程中,不能成为出纳、会计。建议应该以使用范围为依据,对于不同类型的费用,应该由不同的主体使用。在不同的环节,不同的主体为了对受损环境进行救济花费了成本或者费用,所以应该由这些主体来使用该笔资金。首先,对于由相关主体提起环境公益诉讼所需支出了调查取证、评估鉴定、诉讼费、律师费等办理案件所产生的费用的,应该由提讼的原告来使用;其次清除污染产生费用、为了预防污染扩大的应急处置费用、环境修复费用、替代性修复产生的费用以及进行替代物品确定过程中所产生的合理费用、后续对修复情况进行评估、鉴定等合理费用等,如果赔偿义务人自行开展有效的保护措施,则可以在赔偿金总额中对产生的费用进行抵扣;如果委托第三方进行相关的救济措施,则由第三方来对使用相应的资金。

(三)使用程序的保障

为了确保可以尽快对受损环境进行救济,必须高效、快速的将资金落到实处。保证使用程序尽可能简单易行。第一,申请使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金的主体,需要填写《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金使用申请表》、《资金使用方案》、提交相关的合同、协议等符合申请条件的资料,报送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金管理方;第二,管理方进行内部审核,管理方设立专门接收申请资金使用主体递交的资料的部门,该部门人员设置必须包括法院和环保行政机关委派的人员,由该部门进行审核;第三,如果审核不通过,则退回申请人,告知审核不通过的理由,给予申请人再次申请的机会;如果审核通过,则报法院和环保行政机关备案,第四,备案之后,则可以由管理方下放相关资金。申请使用资金方在收到下发的资金后,必须对使用的资金进行后续信息报告,向资金管理方报送资金使用情况以及使用进度情况等。资金管理方有权力也有义务对申请资金使用者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并且将监督情况做成报告报送给法院、环保行政部门等监管机构,同时也要在自己的官网上进行信息公开。

三、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金的监管

(一)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金的管理

从我国各地的实践来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金的管理一般有三种:一是上缴国库或者地方国库,由政府进行管理。例如2010年广州市番禹区人民法院判决的番禹博朗五金厂非法排污案,赔偿金为7.95万元,最终所有赔偿款全部上缴国库[5];二是由政府或者行政机关设立一个环境公益专项资金(专户),由相关主管部门进行管理。例如某造纸公司向中山磨刀门水域排放公益污泥,造成磨刀门水域水体严重污染。最终在2103年3月达成了造纸公司向市财政专户支付83万元环境损害赔偿金的赔偿协议。[6]三是设立生态修复基金,贵州省贵阳市为应对环境公益诉讼中损害赔偿金的监管与使用,申请设立生态修复基金。将赔偿义务人的赔偿款归于该生态修复基金,通过设立基金的形式来对赔偿资金进行管理。但是,上述管理方式都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弊端。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金上缴国库或者地方国库由政府进行管理,这笔资金就进入了一个完全封闭的环境,因为不管是国家还是地方政府,对于纳入自身系统的资金的使用情况一般都不会对外公布,也很难查询到相关具体的信息。当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金进入这样一个封闭的环境中之后,该笔资金的去向及使用情况都不被大众所知,就像石沉大海一般,无法进行查询和监督,该笔资金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非常不利于环境的保护和救济。

设立一个专户由财政部门进行管理会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和上述情况相类似,资金进行财政部门后,外人也很难对其进行监督,无法知晓该笔资金的具体去向;第二,由于环境修复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对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金进行管理,不仅仅需要的是财务上的专业人员,还需要专业的人员对环境治理方案等进行审核,财政部门一般缺乏具有相关专业能力的人员,不利于进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金的管理。而由nGo来进行管理就更加不合适了。我国《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中规定,有独立资格的nGo必须要挂靠一个业务主管部门,不管是成立还是变更相关信息,都需要先经过业务主管部门同意。这样一来,nGo就缺乏了完全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在开展活动中容易受到相关部门的干预,并且nGo中缺乏专业的财务人员以及系统严密的管理体制,也不利于对生态损害赔偿资金进行管理。由环保行政机关来进行管理的话容易出现政府失灵现象,政府要考虑的方面太多,不仅仅只有环境保护这一方面,还包括经济发展,GDp提高等方面,有时候甚至会出现为了经济牺牲环境的做法,容易将环境损害赔偿金用在其他方面上,很难做到真正的专款专用,不利于环境的保护和救济。如果是由基金会对该笔资金进行全权管理,相应的行政机关不进行过多的干预的话,这样的管理方式是最合适不过的,可是从贵阳市财政局对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申请设立生态修复基金报告的建议中可以看出,政府财政部门对环境生态损害赔偿资金的管理和使用干预力度很大,还是会使该笔资金进入一个相对来说比较封闭的系统中,公众很难对其进行监督。

本文也同意应该由独立的基金会来对该笔资金进行管理。但是不能像贵阳市的情况一样,当地财政部门干预过多。由基金会对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资金进行管理是最有利的。基金会与nGo同属社会组织,但是不同于nGo的是,一是基金会的成立不需要挂靠在某一个业务部门,在开展工作上更加自由;二是基金会工作人员更加专业,不仅有了解环境知识的专业性人员还有专门的财务人员以及管理人员等,能够对环境修复方案以及资金使用方案给出更为专业的意见和建议,提高资金的管理水平和利用效率。[7]与政府和环境保护行政机关不同的是,基金会是独立的非营利性公益组织,不仅可以有效的规避行政机关权利寻租现象的发生,还可以做到对每一笔具体资金的使用做到真正的公开透明,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金真正用到环境保护事业上。

(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金的监督

1.监督主体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试点省份都规定了相应的监督主体。湖南省和江苏省在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中规定,行使损害赔偿权利的部门或机构即为监督主体,主要包括湖南省人民政府以及由其指定的环境保护、国土资源、水利等生态环境保护行政管理部门。《山东省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中规定要将生态损害调查、鉴定评估、赔偿、生态环境修复效果报告以及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款项使用情况向社会公开,接受公众监督。贵州省和重庆市在改革试点工作方案中还规定了要加强审计部门对赔偿资金使用的监督。《绍兴市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金管理暂行办法》中明确规定由市财政局负责对资金收支等情况进行监督,《泰州市环境公益诉讼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中规定由市审计局负责对环境公益诉讼资金使用进行监督。有人认为法院、赔偿权利人、赔偿义务人都是与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金有着直接关系的主体,是直接的监督主体,本文也同意这种观点。赔偿权利人提讼或者与赔偿义务人达成协议,法院判决由赔偿义务人对受损环境进行修复或者缴纳赔偿资金。这三者是与生态环境赔偿资金最有利害关系的主体,也是最关心该笔资金使用情况的,理应赋予他们监督的权利。环境行政机关对整个区域内的环境保护进行整体监督是国家赋予的权力,同时也是他们必须承担的义务。环境行政机关必须把握对该笔资金的使用情况和使用途径进行全局把控。《方案》中规定生态环境损害调查、鉴定评估、修复方案编著等工作中涉及公共利益的重大事项应当向社会公开。但生态环境是全民所有的公共资源,而且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金是以保护和救济受损环境而存在,理应是全民都能对该笔资金进行监督,保障该笔损害赔偿资金可以真正落到保护和救济环境上。将该笔资金置于公众可及的地方,让公众参与到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金的监督中来,避免将该笔资金放到一个封闭的环境。监督使权力不敢滥用。全面的监督是保障环境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金专款专用的最有利途径。

2.监督方式

当赔偿义务人自行进行环境救济的情况下,建议引进第三方监督的模式,由由监督能力的第三方环保机构参与进来。在赔偿义务人、第三方监督主体与管理人签订一个监督协议,由第三方主体对赔偿义务人进行的环境修复行为进行监督,监督措施可以包括现场和非现场检查、查看修复进度报告与赔偿义务人进行谈话等。再由第三方监督主体以书面形式向管理人进行情况汇报,管理人再向行政监督小组报送情况说明。行政监督小组可以通过查阅报送说明、要求第三方机构当面报告等措施进行监督。这样的模式既可以减轻管理者的监督负担,又可以给第三方环保机构提供一定的资金来源,有利于其开展环保工作。比如2011年的贵州好一多乳业股份有限公司超标排放污水案。清镇市人民法院生态保护法庭主持了调解,由原告中华环保联合会与被告好一多乳业股份有限公司达成了和解协议,被告停止排放污水,并出资10万元用于环境勿让修复及监督,由第三方贵阳公众环境教育中心对被告的环境修复行为进行监督。

原告、被告以及第三方监督机构签订了《第三方监督协议》。贵阳公众环境教育中心制定了比较详细的监督方案并积极开展了监督工作,在为期一年的监督工作中,多次委派专家,环保志愿者到现场进行监督,并且被告在第三方的监督之下也一直遵守环保要求,未再发生环境损害行为。[8]在赔偿义务人不能自行进行环境修复,必须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环境修复的情况下,由第三方机构进行环境修复,第三方机构将资金具体使用情况报告给管理人,管理人也可以自行到现场进行检查。由管理人出具资金使用情况报告,报送给行政监督小组,由其进行审核,可以要求管理人提供详细报告或者当面报告具体情况来进行监督。为了减轻管理人的报送负担,各行政监督主体之间要进行监督信息共享。最后,管理人必须建立一个专门的赔偿基金会网站,在其官网上公开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金的使用情况,让公众可以查询到基金会的基本信息、环境修复项目基本信息、各种费用的使用情况等,接受公众的监督。[9]鼓励社会公众更加广泛地参与到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当中,从信息渠道和法律制度等层面上鼓励社会公众广泛地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当中,从而让社会人民群众拥有更强烈的社会责任感。[10]对于那些发现没有按照环境修复计划等进行环境修复和救济的行为,任何公民都可以向环保行政部门进行举报,环保行政部门要求基金会对相关情况进行解释,如解释无效,则由环保行政机关对基金会给予一定的惩罚措施,给予举报的人员一定的奖励措施。

四、结论

生态损害赔偿资金作为环境保护事后救济的一种方式,已经得到了国家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当务之急就是要规范其使用和监管,将其真正用到环境保护和救济上面来。从我国的实践可以看出,最优的办法就是由基金会对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金进行管理,由环境保护行政机关、法院、特定第三方机构以及公众来进行监督,确保该笔资金真正做到专款专用。

参考文献:

[1]彭中遥,邓嘉泳.论环境污染强制责任险的出路[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1(2):27-32.

[2]侯效影.我国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中的环境损害赔偿金研究[D].赣州:江西理工大学,2015.

[3]中华环保联合会课题组.环境公益诉讼损害赔偿金研究[J].中国环境法治,2014(2):119-149.

[4]竺效.反思松花江水污染事故行政罚款的法律尴尬——以生态损害填补责任制为视角[J].法学,2007(3):6-15.

[5]汪劲.环境法学(第二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311.

[6]新闻频道.检察院助力环境公益诉讼[eB/oL].

[7]侯效影.我国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中的环境损害赔偿金研究[D].赣州:江西理工大学,2015.

[8]罗光黔,周国防.环境公益诉讼第三方监督的实践与思考[J].环境保护,2014,16(6):33-36.

[9]胡中华.论美国环境公益诉讼中的环境损害救济方式及保障制度[J].武汉大学学报,2010,63(6).930-935.

生态保护修复的意义篇7

[关键词]生态水利工程管理探讨

[中图分类号]tV[文献码]B[文章编号]1000-405X(2014)-4-305-1

生态水利工程建设作为水利工程施工建设规划方案的一个新的分支,是研究水利工程在满足人类自身社会需求的同时,并兼顾自然水域生态系统安全与可持续性循环的原理和技术方法的规划方案。

现代科学的不断进步、发展使我们认识到,传统意义上的水利工程建设在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时,不同程度地忽视了河流生态系统循环本身的要求。而随着河流生态系统功能的逐渐退化,也会给人们的长远利益带来不容忽视的损害。所以,在未来的水利工程建设中,要权衡水资源开发利用与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二者关系,理性地寻找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合理的落脚点和研究建设方案。从河流生态可持续建设的全局出发,使生态水利工程与河流环境立法、水资源的综合治理、循环的经济模式以及传统治污技术联合在一起,成为河流生态建设规划的主要方案之一。所以,从生态水利工程建设的方案和建设的重要性中,可以见得,对生态水利工程的管理是非常必要且是当前生态水利工程建设需要亟待解决的基础性问题,只有加强其科学、规范化的管理才能更好的实现我国生态水利工程的建设与发展。

1在生态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应遵循的原则

1.1制定行之有效的生态水利工程的管理规划方案

作为生态水利工程的管理者要严格控制水利工程设计阶段的规划内容,促进生态水利建设工程质量的提高,使新型生态水利工程发挥应有的环保价值、水利价值。

1.2坚持以修复整个河流水体系统为主要目标的管理原则

水利工程管理中其所在的河流与周边的田地和城镇是相互连接的,它们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循环系统。因此,在生态水利工程的管理中必须要考虑到各种因素和相互的关系。

1.3按照保持和维护河流自我修复的能力的管理原则

因为河流具有进行自我修复的能力,这种修复能力不仅能减轻水利工程建设施工对河流的消极影响和破坏程度,而且还能减少人们对河流自然环境破坏之后的人为修复力,对河流的可持续发展起着社会和经济共同的促进作用。

1.4在管理过程中要坚持保护和修复河流流域水文多样化的基本原则

众所周知每条河流都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具有其自身特殊性。因此,在生态水利工程管理过程中不能盲目的去效仿前人的管理体制,而是要根据每条河流的不同水文特征进行水利工程的全局管理。

2进行生态水利工程管理的重要性探讨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随之出现了很多环境问题,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形势不容乐观,特别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对河流水域的破坏日趋严重。在这样的情况下,就需要我们利用现代的科学技术,采用生态水利工程进行管理,从而达到对水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与利用,这样不仅能够实现人类对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而且还尊重和保护自然生态环境。所以,对生态水利工程进行管理意义重大。

(1)生态水利工程的科学化管理在农业方面,有利于农业的水土保持,可以涵养水源,保护在水利工程局部地区农业用地的土壤质量,促进农业产值的提高,从而进一步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

(2)生态水利工程有效管理可以更好的保护我国河流多样性。生态水利工程管理要求在进行水利工程的施工建设之前,要对局部河流的现状和河流的地貌特征进行系统、整体性的调查与评估。包括调查河流的水位变化幅度,河流本身构成的形状,河床是否稳定,河床的材料和河流的横截面形状等诸多方面进行细致的调察和研究。此外,它还包括对河流内部生物的考察、观测,以及对河流周边动植物的分布规律、种类和数量进行数据分析,并且建立相应的生物数据库,这样的管理规划会从根本生保护水利工程建设周围流域的生态多样性。

(3)生态水利工程规范化管理利于所在地区局部河流域的河床岸坡建设与防护。生态水利工程主要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在满足工程安全的基础上,注重生态和水文景观,使护岸形势的多样化。为了让动植物、水域植物、鱼类等有更好的栖息和繁殖的场所,在生态水利工程管理中要注意避免使用不透水的材料,尽量使用良好垫层结构和反滤结构的堆石,以保证水利建设河床岸坡的生态稳定。

(4)生态水利工程有效管理可以保证对已破坏的河道进行及时修复。生态水利工程有效管理,可以对河流整个生态系统进行及时修复;此外对生态水利工程的有效管理还会加强生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从而改变传统单一经济技术测评的方式,有利于生态水利工程的整体建设。

生态建设的重要性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升,人们的物质文化需求、生活质量要求逐步提升而逐步显现。水利工程作为我国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态建设不容忽视。所以,对生态水利工程进行科学、规范合理化的管理意义重大。生态水利工程的管理除了要加强管理体制的创新改革还要充分调查与分析水利工程所在地的地理环境与人文环境,从而更合理的对其整体进行有效管理,推动我国生态建设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余安邦.《大石滩水库汇流区的特征与生态保护对策》[J].水利科技与经济.2008.

[2]具杏祥,苏学灵.《水利工程建设对水生态环境系统影响分析》[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8.

生态保护修复的意义篇8

关键词生态修复;黑土区;水土流失;治理工程

中图分类号x1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0)22-0317-01

东北黑土区是世界上仅有的三大黑土区之一,总面积101.85万km2,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近几十年来,严重的水土流失已成为制约该区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目前,黑龙江省黑土区水土流失面积11.20万km2,占全省总面积的25%,其中,耕地流失面积5.67万km2,占耕地面积的50%,全省已形成大型侵蚀沟16万多条。黑土地严重的水土流失,不仅给该省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带来多方面危害,而且直接威胁国家粮食安全。结合黑龙江省开展的黑土区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工程项目,将生态修复和水土流失治理工程相结合,既有利于对治理工程的保护,又有利于治理工程项目区生态环境的改善,从而实现水土流失治理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1生态修复的涵义及模式

1.1生态修复的涵义

生态修复是按照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切实遵循自然生态经济规律,充分利用当地的水、土、光、热、生物等自然资源,依靠大自然循环再生能力和人为干涉快速恢复植被,控制水土流失,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1]。

1.2生态修复的2种模式

生态修复的实质是退化生态系统的修复与重建,其过程通常由人工设计和实施。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一般可采用2种模式:一种是在生态系统受损害尚未超负荷并可逆转的情况下,人类或自然干扰因素被解除后,修复可在自然过程中完成,即生态自我修复或生态自然修复;另一种是在生态系统受损害超负荷并不可逆转的情况下,仅靠自然修复不可能使退化的生态系统恢复到初始状态,必须采用人工整治措施才能恢复。因此,在进行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过程中,对严重水土流失区的综合治理,其实质是采用人工整治措施的生态修复模式[2]。黑龙江省黑土区水土流失实施的生态修复是人工整治措施的生态修复模式。

2实施生态修复的技术措施

生态修复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组织,全社会参与,各部门积极配合,各种措施一起实施。在采取的措施上要突出综合治理,山、水、田、林、路全面规划,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农耕措施应因地制宜、科学配置[3]。

2.1总体规划

结合当地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制订以水土保持林为主的项目区生态修复总体规划。将山、水、田、林、路、草、村科学规划,综合治理。

2.2退耕还林还草

在坡度25°以上的耕地上实施退耕还林还草试验,推行农林复合经营模式,开展林粮、林草、林果、林药和林菌开发技术研究。

2.3封山禁牧,舍饲养畜

对过度放牧、草质退化的荒坡进行封山禁牧和舍饲养畜试验。利用围栏封育,恢复草质,提高植被覆盖率。

2.4转变生产经营方式

促进生产经营方式转变,增强农民生态意识,引导农民从传统广种薄收的粗放经营逐步向精耕细作和集约经营转变。少施化肥,增施农家肥料,种植绿肥植物,增加固氮作物品种,轮作、套作,间种、混种,通过各种措施种植绿色食品,提高单产。

2.5水土保持林优化及更新改造

利用以松改杨、切根贴膜及萌蘖更新等新技术对林带进行优化改造,以减轻林带胁地,实现资源循环再生。

2.6树种选择和配置

以乡土速生树种为主,引选新的水土保持树种,多树种搭配,以乔木为主,乔、灌、草结合;以生态效益为主,兼顾经济效益,以水土保持林为主体,水保林与农防林、用材林、薪炭林、四旁林相结合。

3结语

(1)森林植被可以使水分最有效地渗透到土壤中,有利于水土保持。而通过人工打坝造田、修谷坊、建排水拦截措施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控制水土流失,但只能起到暂时的缓解作用,达不到根本上的治理效果[4]。

(2)通过实施生态修复,使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工程项目区植被得到恢复和重建,使水土流失治理工程更稳固、更持久,蓄水保土功能增强,水土流失减轻,生态环境改善。因此,生态修复是治理水土流失的治本之策。

(3)通过实施生态修复,可保护黑龙江省珍贵黑土资源,改善黑土区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快速发展地区经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整理

4参考文献

生态保护修复的意义篇9

关键词:城市边缘景观廊道生态修复滨水景观

abstract:withtherapiddevelopmentoftheurbanizationprocess,thecitygraduallytoruraldevelopment,theoriginalHabitatsufferedsomedegreeofdamage,marginalurbanecologicalenvironmentdeterioration.practicethroughpracticalprojectsinthisarticle,ontheedgeoftheCityGalleryofsomediscussion,usingecologicalrestorationmethods,allowwaterfrontlandscapetobeecologicalsignificanceofsustainabledevelopment.atthesametime,projectdevelopmentneedsofurbanconstruction,explorationsummarysuitableformarginalurbanwaterfrontplanningandinthedesignoftheseideastotheproject.

Keywords:CityBoundariesGalleryofLandscapeecologicalrestorationwaterfrontlandscape

中图分类号:tV640.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前言

随着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城市的边缘逐步扩大,农村的一些土地被侵占,很多乡村地区被建设成了开发区,这些开发区有其特殊的城乡结合的性质。因此,出现了城市的边缘地带,这些地带原有的生态状况遭受破坏,为保持动态平衡,我们应发挥城市边缘地带的生态廊道的作用,需要规划设计一些景观生态廊道。

常熟滨江开发区是位于江苏苏州的新型开发区,滨临长江,有着浓厚的江海风情。但是由于城市经济的飞速发展,淳朴的江海民风、沿江的自然风貌、城市边缘的生态廊道遭到严重破坏,滨水景观格局被破坏。同时,滨水景观规划对于城市的意义也在不断更新,滨水区呈现的生态效应和变化多样的形式,丰富了城市景观和满足人们亲水的天性。滨水景观对于城市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在生态景观、环境保护、洪涝预防、水质及水量、游憩及野生动物和鱼类栖息地等方面,滨水景观体现的价值越来越大。

在对于类似于常熟滨江开发区江海路滨水带的这种处于城市边缘的廊道,本文采取对景观格局进行修复的设计方式来进行探讨。

景观廊道设计相关理论

城市边缘廊道

廊道是指不同于周围景观基质的线状或带状景观要素,而生态廊道是指具有保护生物多样性、过滤污染物、防止水土流失、防风固沙、调控洪水等生态服务功能的廊道类型。城市生态廊道指在城市生态环境中呈线性或带状布局的,能够沟通连接空间分布上较为孤立和分散的生态景观单元的景观生态系统空间类型。开发区一般处于城市与乡村之间,区内的生态廊道可以说是处于城市边缘的生态廊道。对于开发区内,可以由河流、公路、绿带系统等形成城市边缘廊道,作用着生境的发展。开发区可以说是城市和乡村的过渡地带,又有其特殊的生产生活方式。不同类型的开发区进行着不同类型的工业生产,对城市边缘地带有着不同程度的污染,对生态系统产生人为干扰。城市边缘廊道有着非常重要的功能,由于其长且曲折,能保护生物多样性,为居民提供良好的环境,形成城市绿化网络等等。

生态修复理念

城市不断发展,城市边缘的原有农田被占用,原有的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如果把发展起来的城市边缘地带重新恢复到原有面貌、原有的生境,比较困难,因此,本文提出一种修复的手法,以保留保护为主,让城市边缘的居民和环境向和谐发展。

生态修复是指对生态系统停止人为干扰,以减轻负荷压力,依靠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与自组织能力使其向有序的方向进行演化,或者利用生态系统的这种自我恢复能力,辅以人工措施,使遭到破坏的生态系统逐步恢复或使生态系统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

由于开发区特殊的生产生活方式,它兼有城市和乡村的特点,又处在不断城市化、乡村特色和环境不断消失的进程中,可修复在区内的一些城市边缘廊道,如滨水景观等,缓解城市化带来的环境压力。生态修复方式可以分为两种方式:1、停止人为干扰:对某些规划地段实施保留保护,保留原来的一些生态面貌,保护原来的生态系统;2、辅以人工措施:(1)绿化种植修复:主要通过对基地的考察,对乡土树种的调查研究,确立绿化规划原则和实施方案;(2)人文风貌修复:了解该地区的乡土风情,结合景观规划,适当修复其人文特色。这样才能使城市边界的人和环境和谐共生。

城市边缘景观生态廊道设计手法——常熟滨江开发区江海路滨水景观带景观规划

项目概况

本次规划的基地位置位于常熟滨江新市区内,常浒河东侧,江海路西侧,南起青春路,北至汽渡路。全场约3.2公里。本次设计现状绿地主要为常浒河堤和江海路之间约50米宽的滨河绿地,景观面积范围约13.0万平方米(图1)。

常浒河滨水景观廊道作为城市边缘廊道,其生境状况遭到严重破坏,绿化稀少,树种单一,田地变为荒地,空气水质受工厂污染。其本来是长江口重要的城市绿廊,有利于净化水质,保护乡土植物,改善空气质量,为城市居民创造涉水空间,优化城市视觉景观。因此,修复和建设沿河绿带,增加河流廊道的连通性,尽可能修复其生态功能,构建融休闲、交通、绿化于一体是现状对于本次景观规划的要求。

图1区位图

常熟滨江开发区滨水景观带规划理念

继承和发展江海文化

由于常熟滨江开发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形成了其深厚的民俗风情,形成了特有的城市边界的滨水文化。由于滨临长江,这里形成了江上航运的通道,是重要的运输枢纽,汽笛、运船、渔火、江风,形成了淳朴的江海文化。

在国际滨水景观大力发展的浪潮下,我们既要继承和发展城市传统文化中利于人们发展、利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部分,又要更新传统文化中落后的部分。因此,决定保留滨江地区这种船运的功能,对其环境进行更新,使其符合环境发展的需要。

打造公众参与型滨水景观

在滨水景观这种公共空间的设计中,公众参与是不可或缺的部分。尤其是这种城市边界性廊道,乡村与城市的交界性滨水景观,自然与人的结合更为重要。但是因为现场比较复杂,因此要结合实际情况,确保安全的情况下,进行一些公众参与的滨水景观设计。

生态保护修复的意义篇10

关键词:古建筑,保护模式,历史文化,修缮

中图分类号:tU-87文献标识码:a

浙中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许多明清时期的古建筑历经战火和风霜,被完整地保存下来,如义乌佛堂镇、浦江白马镇、东阳的李宅等典型的古建筑留传于世,这些古建筑对研究古建筑的历史、技艺等都有重要的价值,但由于文物价值的提升、新农村建设、古董收藏热等原因,导致部分文物、历史建筑年久失修,随意拆除、人为损毁现象时有发生,历史风貌受到严重破坏并被周边新建筑淹没。

1保护的内容

对于古建筑的保护,不仅是保护建筑的本体,更是对古建筑的艺术风格、建筑技术、施工材料、建筑环境等的保护,古建筑的本体承载着古代政治、经济、文化、风俗、建筑材料、营造技术等方面的信息密码,古建筑的损毁将使这些历史信息缺失甚至彻底消失。古建筑对世人了解古建筑所凝聚的历史文化、宗教、民俗等方面的丰富内容,传承和发扬装饰、雕刻、陈设等高超的制作技艺,参悟古人的设计理念、建筑表现等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古建筑存在的价值与古建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理解古建筑基址位置选择、风水匹配、长幼尊卑等建筑周围的环境,以此解决古人对建筑功用理念要求从优选择的兼容性和针对性。

2保护的原则

古村落的保护和利用应遵从《文物保护法》的有关规定,坚决贯彻执行“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工作方针和文化遗产保护优先的原则,切实有效地保护好古建筑的历史文化遗产,实现历史文化遗产的有序利用和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2.1原真性原则

1994年11月通过了关于原真性的奈良文件,保护各种形式和各历史时期的文化遗产要基于遗产的价值。人们理解这些遗产价值的能力部分地依赖于与这些价值有关的信息源的可信性与真实性[1]。原真性是古建筑价值特色的根本所在,要保证古建筑是历史信息的真实载体,不是仿造的,也不是恢复重建的。

2.2完整性原则

任何历史遗存均与其周围的环境同时存在,周边环境一旦遭到破坏,文物古迹的历史价值或纪念价值将在一定程度上受损[1]。因此要保证古建筑的完整,就必须要保护重要街巷、古建筑影响范围内的水系、古井、古桥梁和古树名木等环境景观。既要保护有形的历史遗迹遗存,也要保护非物质形态的文化艺术、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和习俗,使之以完整的历史形态呈现。

2.3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的原则

对文化遗产的维修要坚持可逆性原则,扩大文化遗产保护的领域,不仅要保护现存的建筑遗产,还要深入挖掘与古建筑相关的民俗、民间艺术、民间文学等历史文化遗产并加以协作保护。另外,保护古建筑的同时要改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要在促进生产生活改善和村庄经济发展中实现有效保护,历史建筑的保护与修缮要兼顾维护原有历史风貌和改善居民生活条件的关系,在有效保护的基础上允许适当的内部功能改动,要有利于文物古迹的展示利用。

3保护模式

3.1修缮保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明确规定:“对不可移动文物进行修缮、保养、迁移,必须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而这个“原状”则可以理解为恢复原状与保存现状两种。“恢复原状”是指在恢复时按古建筑建造时的建筑风格、特点、构造进行,或按照文字或图件记载作为依据进行复原,再采用做旧的手法使之与原构件相适应。而“保存现状”指以现存实物的鉴定年代为准,对古建筑上保持的各个历史时期的修缮痕迹亦作为古建筑的一部分予以保留[2]。由于古建筑建造年代久远,即使是石活也不可能完整如初,必定会有不同程度的风化或走闪,则其他方面存在的隐患会更多,如木质结构老化、糟朽、劈裂、屋面变形、木架歪闪、墙体开裂甚至坍塌。造成这些损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在修缮中要有针对性,因地下水位过高或地面潮湿造成木桩桩根糟朽的,应将墩接基础改为钢筋混凝土基础;木构件糟朽、腐烂时可采用抽换的方法解决。因木构架发生歪闪不需要更换件或需换个别件时,可采用打牮拨正的方法进行维修;屋面木基层、檐头等可进行更换,但更换的原则尽可能做到“修旧如旧”;因石活石缝空虚、移位、歪闪、缺损时可进行打点勾缝、石活归安、添配处理;对于各类瓦屋面及屋脊、饰件等如有损坏可采用粘补的方法进行修复,如有缺失或不能修复的可进行更换或拆换,拆换时需对旧物件进行清理编码,分码使用;对砖墁地的修缮一般可根据情况采用剔凿挖补、局部揭墁、钻生养护等方式进行。如东阳市李宅宗祠修缮施工中按照恢复原状的原则进行修缮,歪闪的木构件采用打牮拨正的方式维修,对个别需要更换的构件根据原来的式样进行替换,替换大木构件如梁、椽等,而部分替换的门窗、栏杆、木雕构件等是运用旧木料改造而成,保证了古建筑恢复成最初的风貌形式。再如义乌佛堂镇培德堂,是集木雕、砖雕、石雕工艺于一体的清代建筑,后进两间大厅屋顶已坍塌,在修缮时采用局部破损则局部修缮,整体坏掉则整体替换的方式,共替换了两根大梁,三十根桁条,修缮时采用修旧如旧的方式,包括图案、花纹均与原构件相同,保证了古建筑的完整性。

3.2开发保护

对修缮后的古建筑可出租给经营者使用,成为农村文化、娱乐或其他公用事业的场所,规定这些承租者作为古建筑保护的基层责任人,由他们负责日常巡查和常规养护,可采用减租甚至免租的方式作为奖励政策,鼓励民众或受益者积极参与古建筑的保护。而政府可进行计划管理并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这样既保护了古建筑,重现了历史产物,又为丰富农村文化、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场所。在开发保护过程中,可充分结合场所性质对周边环境进行相应的治理和保护,提前做好统筹规划,为保护古建筑整体环境氛围,可适当控制附近建筑高度,突出古建筑的地位;整饬古建筑附近新建建筑的外立面,在不破坏原有街区传统风貌的前提下使新旧建筑融为一体;尊重原有道路格局,由于古街道多数比较狭窄,路面不平,交通不畅,在交通控制方面可以采用限制私人汽车和货车进入古街道,提倡骑自行车和步行,在古建筑增设停车场等方式保证交通的便利,从而避免交通的拥挤和保障行人的安全。同时,可以更好地完善市政基础设施,调整水电布局结构,改善古建筑区域内的生活设施和防灾设施,严禁对空间布局造成破坏的架空敷设,谨慎采用新型材料,运用新方法敷设地下管线,减少对古建筑周围环境的破坏,为旅游发展、文化观光、居住条件提供基础条件。

3.3间接保护

古建筑的间接保护是在环境因素无法很好地保护建筑本体时采用的一种方式,常见的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防止衰败,另一种是异地迁建。防止衰败是通过人为建造一定的物理环境或构造的手法来保护意义重大的古建筑,这种方式投入成本较大,日常维护费用也较高,故一般的古建筑不会采用此法进行。异地迁建则是将一处古建筑全部搬到另一块新的基地上进行复原。近年来,随着古镇文化旅游的开发,义乌佛堂镇专门推出了《义乌市佛堂古民居苑古建筑迁建保护暂行办法》,以抢救和保护在新农村建设中面临破坏的古建筑。佛堂专门成立“古民居苑”项目,专门筹划了300亩地为古建筑进行修缮保护、异地迁建提供场地、政策、技术支持,目前已有多处古建筑完成迁建。

3.4针对性保护

古建筑中木结构较多,历史久远,也为白蚁提供了生存和繁殖的良好条件,很多古建筑的破损是由于白蚁的蛀食造成的。在修缮保护时应有针对性地开展白蚁防治工作,并根据不同白蚁种类,不同的地理环境,综合分析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白蚁防治工作以防为主,对已发现白蚁的采用钻孔灌注或毒饵诱杀的方式进行处理,对未发现白蚁的采用油剂型药物喷洒防止白蚁入侵,在建筑物周围建立一道防止白蚁入侵的保护屏障,周围绿化则可埋设白蚁防治监测控制系统进行检查[3]。此外,如果采用替换的方式进行修缮,则可先行对木材进行药物预处理,防患于未然。

4保护措施

4.1建立长效保护机制

成立政府、民间保护组织、居民三级保护组织结构,由政府牵头协调规划、旅游、文化等部门对古建筑及其周边环境进行评估和开发规划,对区内的古建筑实行分级分类保护和整治的措施。对有开发价值的古建筑群成立相应的管理委员会,由管理委员会负责旅游开发管理和经营管理,政府和民众进行监督管理。在保护和开发过程中,明确各自的责任范围,明晰奖惩制度,管理委员会负责古建筑的日常检查和常规修缮,政府提供技术指导。如东阳卢宅、张国维故居等都采用这种方式进行管理,从目前的古建筑现存状况来看,效果还是很明显的。

4.2加强民众的保护意识培养

古建筑的破坏和损毁有很大一部分是由于民众保护意识淡薄、保护方法不当造成的,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无意识破坏,另一方面为有意识损毁。无意识破坏一种是指古建筑周边居民在对自家建筑修建改造过程中,对古建筑基础、周边环境的破坏和改变,影响到古建筑的生存环境;另一种是保护性破坏,也就是在城市建设和古建筑开发过程中,对古建筑超载开发或错位开发,追求“整饰一新”而破坏历史信息,损害了古建筑的完整性和真实性[4];有意识损毁一种是由于文物古董的不断升值,使一些不法份子偷拿私藏部分有特殊意义的构件或装饰品,如浦江县白马镇嵩溪村的花雕门、厅堂檐下的“牛腿”被盗事件,义乌佛堂的“十八间民居”的“牛腿”被盗等等。这些事件不仅损坏古建筑构件,更是影响古建筑的整体性和安全性;另一种是由于新农村建设或城镇化建设进程中,政府有关领导为了追求所谓的整体性或开发商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而做出的拆建。如今,随着古建筑保护的不断深入,民众对保护古建筑的意识明显增强,但这些还不够,还要定期组织有关专家、民间保护组织进行宣讲,传授古建筑保护的必要性和日常保护方式,并在开发过程中使居民从中获得收益,以此来加强民众的保护意识。

4.3切实保证修缮资金投入

古建筑在修缮保护过程中,需要耗费大量的财力、物力,经济收益却收益甚微,甚至没有收益,所以资金的来源一直是古建筑保护过程中的一个难题,但古建筑保护不是一个以经济效益作为评价指标的工作,它是利国利民、恩泽子孙的一项伟大工程。修缮保护的资金来源可根据古建筑的产权归属采用政府出资、集体出资、个人出资、Bt模式等方式进行融资[5]。对于产权归属国家的,可由政府出资修缮,修缮后可根据情况进行合理开发,开发后的收益留存一部分作为以后的日常保养、修缮的基金费用;对于村集体产权的古建筑,可由村集体出资,收益归村集体所有;修缮费用数额较大,村集体无力承担的可申请政府专项资金或接受个人捐赠;产权归个人的主要还是由个人筹款修缮保护,个人无力承担的,可通过置换、转租等方式进行融资;Bt模式融资是通过合作开发的模式融资,村集体或个人以古建筑为资产与开发公司或文化公司进行股份制合作经营,在经营中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在保护古建筑的同时增加收益。这也是加强民众保护意识的一种手段。

4.4完善古建筑资源的信息化管理

通过古建筑普查,建立古建筑信息化、可视化系统,利用信息化技术对古建筑进行动态监测,及时了解古建筑的生存状态。在信息化系统建立过程中,还要把与古建筑相关的历史、典故、承载的文化、周边的环境等一并建立,让世人去了解古建筑及古建筑所代表的文化内涵,也为以后的修缮保护提供相应的资料。

4.5开展古建文化、技艺等方面的科学研究

古建筑蕴藏的信息是我们保护和传承的根本,开展古建文化、技艺方面的研究有利于保护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典型社会环境和历史文化传统。其次,还可以把古建筑作为学生的实习基地,既满足学生对古建筑环境的认识、测绘的需求,又能使学生主动地近距离的接触古建筑,为保护和传承古建技艺提供后续人才。

5结语

古建筑保护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唤起人们保护古建筑意识,传播古建筑文化和技艺对古建筑保护和可持续开发利用起到关键性作用。古建筑作为一种文化遗产,我们必须理性的了解自身的状态,用我们最大的能量去保护它,以正确的方法去修缮它,以适当的方式去传承它,以可持续发展的态度去开发利用它,以使它能在中国历史传统文化遗产的继承、延续与发展中起到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吴志强,李德华.城市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2]赵琛.古建筑修缮工程施工细节详解[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4:5.

[3]刘灏,张标明.浅谈古建筑物白蚁危害的防治[J].城市害虫防治,2011(2):39-41.

[4]李岩.古建为何常遭“破坏性保护”[Z].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