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流动的特征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57:53

人口流动的特征篇1

【关键词】电信大数据流动人口价值分析判定

一、引言

流动人口指离开户籍所在地的县、市或者直辖区,以工作、生活为目的异地居住的成年育龄人员,对某个城市而言,包括流入人口和流出人口,人口的流入和流出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地的经济发展情况,也对当地造成一系列的社会经济影响,包括人力资源的分布变化、对公共设施配备的需求增加、对城市建设的影响等。目前常用的流动人口统计方法主要包括人口普查、人口抽样调查、构建流动人口信息平台等方法,缺乏实现快速动态监测、短周期内流动人口规模测度统计的有效方法和策略。若要对某城市实现以上统计目标,需实时获取城市范围内所有人员有关原户籍、现所在地等个人信息,传统方法很难在短时间内获取相关数据,而这对电信运营商来说却是易于反掌,原因在于移动的基站系统和实名制注册要求。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统计,截止2015年4月,我国移动用户数总规模接近12.93亿户,而全国总人口为13.6亿人,移动电话普及率已达95.07部/百人,接近人手一部手机。对于流动人口而言,无论其流动方向而言,总会通过移动通信与家里留守的亲人保持联系,这使得流动人口的统计特征与移动通信数据保持基本一致,为应用电信大数据统计流动人口提供了较强的理论和数据支持。

二、电信大数据的类型分析

电信运营商的数据具有十分宝贵的研究价值,包括用户身份信息、设备终端数据,出于对在网客户进行服务计费的需要,运营商实时记录用户上网数据、所在位置数据、通信数据等内容。

(1)用户身份信息:包括用户姓名、年龄等个人信息,业务订购,积分获取等数据。在逐步实施用户实名制之后,运营商拥有了较为准确全面的用户个人资料,身份证号信息提供了用户的出生地信息,是进行流动人口统计的主要数据基础。(2)设备终端信息:主要记录用户终端的数据信息,包括品牌、型号以及手机终端的性能信息。(3)用户行为数据:记录用户的通话、数据上网、收发短信等行为,以通话为例,记录是否主被叫,通话时间、时长,是否漫游,对方号码归属地等信息。由于流动人群大多数存在频繁与户口所在地进行通信的现象,因此通话行为数据可被用来作为统计流动人口的依据。(4)用户位置数据:为保证用户能接打电话,手机终端需要与移动基站不停地进行呼叫通信,运营商可根据通信基站确定用户所处的大致范围,而随着用户位置的改变,网络会进行基站切换和位置更新,这就形成了特定时间内用户位置的移动轨迹。研究检测用户在某个时间范围内的位置变化也是流动人口研究的统计依据。综上所述,电信用户入网登记的身份信息,在网期间所产生的行为数据和位置数据对统计流动人口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三、流动人口电信数据的表现特征

对某一特定区域而言流入人口和流出人口,在身份信息、行为数据和位置数据方面表现出不同的数据特征,以下将分别进行分析:(1)流入人口的数据特征分析。1、身份信息:实名认证客户的身份证信息中前六位所对应的出生地区域代码与电信运营商所在地不一致,可根据其统计流入人口的来源地区分布;2、位置信息:在春节、五一或国庆等节假日期间,出于与亲友团聚的目的,运营商检测到的流入人群所处基站位置信息发生明显变化,显示区域与身份信息所在地一致;3、用户行为数据:流入人群与其身份证记录的外地区域客户有频繁的长途通话、收发短信等行为。节假日期间,流入人群在身份证显示区域有漫游通话的情况。(2)流出人口的数据特征分析。1、位置信息:流出人口的身份证出生地信息显示为本地;2、位置信息:在春节等节假日期间,流出人口有回流情况,即所在基站位置与出生地一致;3、用户行为数据:流出人口与本地区域客户有较高频率的长途通话;节假日期间,客户漫游地区与本区域一致。

总结:电信运营商在提供移动通信业务的过程中,获取了海量真实的客户历史数据,客观反映了用户的真实身份信息、位置信息和消费行为,结合流动人口的消费、移动等行为特征,本文研究分析了流入、流出人口电信数据的特定表现特征,为进一步应用电信大数据统计流动人口数量提供了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智勇,盛昭翰.基于移动通信信息资源的人口流动趋势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09(11).

人口流动的特征篇2

一、区域地理分析的一般方法和思路

进行区域定位根据区域位置,判断分析地形、气候的类型和特征以地形、气候条件为基础,确定其相应的水文、植被、土壤等自然地理要素的特征以自然地理特征为条件,分析自然地理特征对农业、工业、交通、城市、人口等要素的影响进而分析区域发展的主要优势和限制性因素确定区域发展方向、存在问题及其解决措施等。

二、区域自然地理知识框架及特征

1、地理位置:

经纬度位置(10条经线:00e、300e、500e、600e、900e、1100e、1200e、1500e、600w、900w、;5条纬线:00、23026′nS、66034′nS)、半球位置、海陆位置、山河位置、地形位置、交通地理位置、相互位置等方面分析。

2、地形特征:

①地势倾斜情况和起状况;②地形类型及比重、主要地形区的分布;③特殊的地形、分布及成因;④地形对所在区域其它自然要素(气候、河流、植被、土壤)的影响;⑤海岸线和岛屿特征;⑥地质灾害状况等方面分析。

3、气候特征:

①气候类型及分布;②气候要素(主要指降水、气温、风和光照)分布、变化及影响因素;③影响气候的区位因素(太阳辐射或纬度因素、海陆位置、地形地势、大气环流、植被覆盖率、洋流、地面反射率、人类活动等);③气象灾害类型、分布、成因、影响及防御措施;④气候对地貌、河流和动植物的影响;⑤气候与农业生产的关系等方面。

4、水文、水系特征

⑴水系特征:从名称、发源地、分布、流向、河流长度、河道特征(宽窄、深浅、弯曲度)、流域面积、干支流、河网密度、河流分段及注入海洋等方面分析水系特征。

⑵水文特征:流量(年径流总量)、水位(径流的季节变化与年际变化)、流速、含沙量、结冰期(包括凌汛)、水能蕴藏量、航运价值等方面分析水文特征;

⑶人类活动与河流:通航里程、引水灌溉、水电开发、水土保持、防洪减灾、河流断流与水污染、城市与人口分布等方面分析人类对河流影响及流域生态环境状况。

5.自然资源和能源

⑴自然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

⑵旅游资源:地质地貌景观、气象气候景观、水文地理景观、生物景观。

⑶能源资源:主要是石油、天然气、煤、水能、可燃冰、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

三、区域人文地理知识框架及特征

1、经济特征:

①经济发展水平;②国民经济结构(三大产业比重);③工业(轻、重)部门比重、主要部门及分布;④农业(农、林、牧、渔)部门比重、主要部门及分布;⑤商业贸易和交通等方面特点。

 2、区域农业特征:

⑴农业地域类型及分布:①水稻种植业---东亚、东南亚、南亚;②大牧场放牧业---美国、阿根廷(牧牛)、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养羊);③商品谷物农业---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俄罗斯、乌克兰、阿根廷、我国东北、西北;④混合农业---欧洲、北美、南非、澳大利亚、新西兰、我国的基塘生产;⑤种植园农业---拉丁美洲、东南亚、南亚、撒哈拉以南的非洲;⑥乳畜业---北美五大湖周围地区、西欧、中欧、澳大利亚、新西兰、我国大城市周围地区。

⑵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

自然因素对农业影响:①气候---农作物种类、分布、复种制度;②地形:平原---耕作业;山区---立体农业、林业、牧业、副业;③水源---干旱、半干旱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决定性因素;④土壤---产量。

社会经济因素:①市场---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及产量;②交通---使市场的影响地域范围扩大;③政策---政府干预体现在价格上;④劳动力---数量多少、素质高低影响农业生产的类型和经营方式及农产品的成本和质量;⑤农业机械---提高劳动生产力;⑥技术---培育良种、改进耕作制度、自然条件改造。

⑶农业现状:主要农作物及分布;粗放经营或劳动密集型;商品率;规模大小;机械化程度高低和劳动生产率高低。

3、区域工业特征

⑴工业部门结构(重工业、轻工业比重)。

⑵主要工业城市、工业中心和主要工业部门(如煤炭、钢铁、纺织、汽车、化学、石油、飞机、宇航、电子等)、分布及成因。

⑶影响工业布局的区位因素:①自然因素------土地、水源、气候、优美环境;②经济因素:农业经济基础、原料、能源、市场、劳动力、工业基础和协作、技术、

交通运输和信息;③社会因素:政策、科技教育、工业惯性、个人偏好、消费习惯;④环境因素:空气污染、水源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4、交通、人口与城镇特征及分布

⑴交通特征:①主要交通方式(铁路、公路、水运、航空和管道)、特点及运输方式

选择;②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区位因素;③交通位置(枢纽、港口、车站、机场)及区位因素;④交通线路密度;⑤交通线路建设的意义等。

⑵人口、城镇分布特点及原因

人口流动的特征篇3

实行计划生育三十多年来,我国已进入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新阶段。但由于我国农村生产力不发达,公共事业发展相对滞后,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群众生育意愿尚未根本转变,稳定低生育水平压力大,任务重,违法生育行为依法存在。特别是流动人口居住分散,流动性大,使计划生育的管理和服务工作很难到位。给计划生育社会抚养费的征收带来了极大的阻力和困难,可以这样说,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社会抚养费的征收成为计划生育工作的瓶颈。

仅以宿豫区仰化镇为例,近年来每年外出务工、经商的农村人口达8000余人,其中已婚育龄妇女1500余人,主要流向广东、上海、北京、浙江、广西、海南等地区,女性外出规模和频率逐年提高,女性流动的主动性在加强。在农民工中,女性占42.6%,20~34岁人群占流出劳动力总量的54%,40岁以上的人群则呈递减的趋势。外出流动人口文化程度越来越高。外出劳动力中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占56.7%,外出从事二、三产业的劳动力占劳动力流动总量的97%,其中第三产业占52.5%,外出务工已成为我国农民就业和增收的主渠道。流动人口的流动性、隐蔽性、复杂性带来了一系列管理问题。相当一部分从业和居所变动频繁、无有效证件、无固定住所、无固定职业。管理难度非常大。加之缺乏及时、准确的信息交流,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计划外生育暴露的问题显得日益严重。

违法生育多。据媒体报道,某省H县流动人口违法生育出生人口已占违法生育出生总人口的75%左右,其中流动人口违法生育1000余人,占73.33%3。流动人口违法生育严重影响了农村低生育水平的稳定,制约计划生育水平的提高。流动人口违反生育在一定程度上给社会抚养费征收带来了极大的隐患。

一、流动人口社会抚养费征收困难的原因分析

1.部分公民认识偏颇、法治意识淡薄,不能自觉承担缴纳社会抚养费的法律责任

超生就要被罚,这个意识公民越来越淡薄,近年以来,农村违法生育者社会抚养费征呈现标准低、到位少、还不交的现象,已征收对象户中实际征收社会抚养费占到40~60%,很少足额征收社会抚养费。

2.公安系统新生婴儿报户取消计生部门审批程序,计生部门以人为本无奈何,社会制约措施减弱,导致收不到社会抚养费

这是造成流动人口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的一个很大的漏洞。

3.是一些群众有意无意流动违法生育,计生部门追缴难度较大

流动人口违法生育,要征收其社会抚养费,存在三个问题:一是难以找到本人。由于流动性强,今天在这里,明天可能在那里,一时难以找到本人所在的地点,更谈不上对其征收社会抚养费了。二是成本大。假定当地一个流入上海已出现违法生育,当地计生部门至少要安排2人以上到上海征收社会抚养费,车费及食宿费至少要达到3000元以上,可以征收的不一定达到3000元钱,甚至有时还要欠本,何况其它远的地方,成本更加大了。

4.流动人口管理执法难以到位

由于当今计划生育执法环境内外偏紧,对于一些违法生育对象目前没有好的办法能够顺利征足其社会抚养费,特别是对外出的违法生育对象,更是拿她没办法,没有行之有效的办法来促使其主动缴纳社会抚养费。

5.一部分当事人家庭经济比较困难,无缴纳能力。中国有句古话,洼地蛙字多,人穷孩子多

即使他们回到了家乡,因为是超生游击队,不要你扶贫就是好事了,你要征收抚养费何其难也。

6.流动人口计生管理和服务经费不足

为保证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所需的经费,中央对各级财政每年的计生经费投入有人均指标的要求,并纳入党委政府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进行考核,但计划生育经费的投入是按常住人口为基数计算,流动人口中实际上相当一部分没有按常住人口统计,流动人口却在逐年增多,相应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和管理的经费也在不断增加,而实际的投入与需求之间相差很多。因此,经费的不足将不可避免地导致相当一部分流动人口得不到起码的计划生育服务,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正常工作的开展和管理服务率的提高,给社会抚养费征收带来了阻力。

二、流动人口社会抚养费征收工作的对策

社会抚养费征收是一项系统工程,各相关部门特别是公安、法院、税务、工商等执法部门的有力配合,是顺利完成征收任务的关键。目前社会抚养费的综合征收机制尚未真正建立,只靠计生部门“唱独角戏”。加之社会信誉体系不健全,居民收入监管不到位,对违法生育子女的居民压力不够,致使部分应缴对象能拖则拖、能躲则躲,甚至干脆不理不睬,导致社会抚养费征缴难以到位。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认为应该采取以下几种对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各级领导、各个部门要认识到社会抚养费是对不符合规定条件生育子女的公民的一项行政性收费,目的是通过对违法生育的公民给予必要的经济限制,以调节社会和自然资源的合理配置,进而规范公民生育行为,抑制人口过快增长。因此,一是要落实领导责任。认真落实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的计划生育责任制;成立社会抚养费征收工作领导小组,形成合力,加大力度。

2.是广泛开展互助服务

在流动人口居住相对集中的地方组织成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协会,吸纳具有互助精神和热心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流入人员为协会会员,定期开展各类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活动。同时还可以将流入妇女遇到的问题及各种困难及时反馈上来,这种计生互助服务不仅充分发挥出了流入人员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而且还将转变来太育龄妇女的婚育观念,提高她们的保健意识和生殖健康水平。

3.实行“三个强化”提升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水平

3.1强化宣传教育,提高流动人口整体素质

积极整合资源,充分发挥相关部门优势,有序开展巡回宣讲,真正实现宣传同步、知识同享、文明同行,有效促进流动人口转变婚育观念、增强法制意识、提高整体素质,促进人口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3.2强化综合治理,增强部门联动工作合力

要加大力度开展打击“两非”活动,有效治理流动人口出生性别比偏高问题。联合开展流动人口专项整治集中行动,以整治违法怀孕生育为重点,有效解决流动人口《婚育证明》持证率偏低和违法怀孕生育管理难等问题,确保全年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率、管理服务率全面达标。

3.3强化人口研究,探索人口调控综合决策机制

结合实际,加快流动人口在内的综合信息平台建设,加强人口发展规划研究,提高人口信息数据的分析与利用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

四、强化普法、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是做好流动人口社会抚养费征收工作的前提

层层发动,加强阵地宣传。面向基层,面向群众,着眼于提高公民认识和观念的转变,让广大公民能了解社会抚养费征收的政策法规,并适时监督社会抚养费征收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抚养费征收氛围。二是教育互动,开展面对面宣传。发挥计生部门善于做群众工作的优势,利用调查取证、送达告知书等机会对群众进行面对面的法律法规政策宣传。三是加大反面典型的宣传报道力度,对有能力但拒不交纳者,发现一例,曝光一例,处理一例,就案讲法,教育一片。

五、严格执法、文明征收是做好社会抚养费征收工作的根本

一是树立依法行政,依法征收的理念。执法人员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规定的程序和标准征收社会抚养费。在征收过程中,要体现法律的权威性、公正性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二是对违法生育子女公民应缴的社会抚养费,一要依法全额征收,及时下达征缴决定;二要针对征缴对象的不同状况和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措施确保征缴效果;三是对拒不交纳者,法院要采取封存、拍卖其不动产的严厉手段,确保社会抚养费征缴到位。

人口流动的特征篇4

【关键词】英语口语特征网络环境学习策略

一、英语口语学习的现状

随着国际化大背景的加深,英语口语交流能力的提高变得愈发重要,但能流利地用英语进行表达的学生仍为数很少。究其原因,教学条件的有限和学习策略的缺失是重要的因素。在我国高校,除了英语专业的学生单独开设有口语课程外,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听、说、读、写、译各项技能学习均包括在《大学英语》这一课程中。很多学生对口语和书面语的区别了解较少,把从书本上学习来的书面英语用在口头交流中,语言缺乏自然性、地道性和流畅性。同时,被动、害羞等心理障碍和大班的容量也制约着学生积极参加课堂上的口语练习;而一旦脱离了课堂这个环境,学生又极可能因缺少氛围而进入口语学习的盲区。较为幸运的是,信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给英语学习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条件,自主学习理念的广泛传播给学生的英语课外学习指出了方向。网络环境中,学生可以便捷、有效地获取大量的高质量的视听真实语言输入,各种国外电台、英美剧、口语练习软件、网络聊天平台等让人眼花缭乱。然而,对英语口语特征缺乏清晰的认识,以及对网络学习的特点和网络学习策略的知之甚少让很多学生觉得,自己每天花在网上的时间和英语口语能力的提高并不成正比。

目前我国的英语教育界对英语口语体特征展开了一些研究,但为数较少,且主要是对英语口语特征的某一方面进行阐释(周国辉,2000;文秋芳,2009;张彦琳,2009;张文颐,2013)。对网络环境下的英语口语学习策略的培养缺乏足够的重视,现有的一些文章仅是泛泛地对网络环境下的口语教学方法等进行了探讨(陈晓明,2005;王小萍,2007;郑佩芸,2011),而对于如何将英语口语体特征和网络环境下的学习策略培养二者有效地结合在一起,鲜有人进行此方面的研究。

本文旨在对英语口语体所独有的主要特征进行梳理,对网络环境下口语学习策略的运用进行探讨,使得大学英语学习者能根据自身的需求有策略性地自主使用网络学习资源,以此提高英语口语输出的水平。

二、英语口语体的主要特征分析

1.区分口语语体和笔语语体两个概念。虽然同为人类语言的符号与代表,口语和书面语在诸多方面存在差异。不仅采用的传播媒介不同,出现的形式不同,而且由于语境的需要,一些口语会带有书面语体的特征,而一些书面语有时也会带有口语体的特征。口语体和笔语体的差异研究最早源于1988年Biber撰写的《口笔语差异》,随后出现了基于语料库统计分析口笔语语体特征的《朗文英语口语与笔语语法》(Biber,1999)等。Biber(1988)认为,口语体和书面语体形成了一个连续体,两端的尽头分别为日常会话和学术论文,也就是说,最能体现口语体特征的是日常会话,最能体现书面语体特征的是学术论文。除了日常会话外,口语还包括正式会谈、报告、演说、辩论、现场解说、讲故事等,分布在这一连续体的不同位置,其口语体特征的典型性不尽相同。

在我国,英语教学的重点多倾注在书面语语体上,即使是英语专业的学生,他们的口语语体意识也很淡薄。文秋芳(2009)对该群体的英语语体特征进行了研究,发现学习者的口语具有较强的笔语语体倾向,笔语带有一定的口语语体倾向;相比而言,口语中的语体问题比笔语严重;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除了学生接触的笔语体远多于地道口语之外,还因为学生缺乏足够的口语语体意识,不了解什么是典型的口语语体特征。下面笔者将就主要的口语语体特征进行分析。

2.口语语体的语法特征。口语和书面语的语法有共性,也有差异。口语语法的概念首先由mcCarthy和Carter(1995)提出;Cullen和Kuo(2007)认为口语语法是以非正式的会话口语为代表的口语语篇所呈现的系统的语法现象。最基本的特征包括它的自发性、规律性和多样性。因为口语是自发、即时和动态的,因此出现不流利、犹豫、重复、错误、修正等是极为正常的现象。规律性是指虽然口语语法呈现出松散、自由、模糊等现象,但仍有一些规律性的特点,如某些动词的时态形式(want,haveto,like…的进行体形式,以示婉转)、多使用主动语态、句子成分位置灵活(状语、宾语位移、名词短语左移位)、情景省略、停顿填充词(well,sortof…)、话语标志语(youknow,imean…)、违反传统语法的结构(lesspeople)、简单句、不完整句、小句(看似分句但不从属于任何主句)等。这些不同于传统书面语语法的特点对会话的交际性和信息的有效传递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多样性是指不同语境和语域中的口语有共同特征,但也有其差异之处。对话题的熟悉度、时间限制、说话者身份、不同的场景等因素都会造成口语语体的不同。

口语语法还有很多其他的特点,这里仅提到了一些较为常见的现象,它们的存在都是服务于社会交际的功能和需要。在口语的教学和学习中,应对这些特点好好加以研究和分析,以使学习者最终掌握英语口语的交际能力。

3.口语语体的词汇特征。在交际中,不同的场合下使用的英语词汇也有所不同。口语中的词汇密度较低,名词化倾向较弱,连词、关联副词等虚词多;说话者多用小词和短词;名词thing和动词do,have,take,make和get经常被用来代替其他名词和动词;多用动词短语;多用固定的词块。很多高频词块具有特定的交互功能,如话语标记词(yousee,asyouknow…)、模棱两可话语词(orsomethinglikethat,thatsortofthing…)、面对面礼貌词及模糊词(idon’tknowif/whether…,iwasgoingtosay…)以及回避(sortof…)等含义的话语词的用法。另外,习语、俚语、时髦的口语词等被大量使用,以使语言显得生动活泼。

4.口语语体的语音特征。口语的特点决定了它是依靠语音的变化来表达意义,因此重音、节奏、语速和语调的变化可以表达出丰富的含义,对于情感的表达和信息的交流有重要的意义。句中不同词语的重读会产生不同的含义和效果,直接影响到口语交际的实际表达效果。语调则具有态度、语法和语篇等不同的功能,学习者应多训练和模仿语调。需要注意的是,一段语流中出现的连读、弱读、同化、省音等现象的确给外语学习者的听力带来了很多困惑,但就口语学习而言,要求自己完全达到母语者的发音标准会成为心理上和实际操作中的负担,国外语言学家(Roach,2000)认为,作为外语学习者没有必要非得模仿这些语音特点,了解并能在听力中辨析出来这些特点即可。

三、网络环境下口语学习策略的培养

网络环境给英语学习者提供了丰富的口语学习资源,但网络学习的自主性、协作性和时空突破性等诸多特点又让学习者产生了很多困惑。学习策略的使用对提高口语交际水平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将网络环境下的口语学习策略分为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三个部分。

1.元认知策略:该策略是指学习者对自身认知过程的认识,主要包括计划策略、监视策略和反馈策略。学习者首先需要明确自己的口语能力需求场景是日常生活会话,还是商务会谈,抑或演讲、国际学术交流等,分析其口语语体特征,在此基础上,确定相应的视音频学习资料类别,如经典电影、美剧、商务口语、ted演讲、公开课、新闻广播等,根据输入-加工-输出的学习规律制定出相应的学习计划。在学习的过程中,对每一步的学习进度和状况进行自我监控和调节;之后对自己的学习结果进行反馈,展开自我评价和自我校正。

2.认知策略:主要是指信息收集、选择、组织和精细加工策略。在英语口语的学习过程中,学习者根据自己的语言水平和学习目标自主搜寻和选择学习资料。以习得日常生活会话口语的学习计划为例,作为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可选择热播的美剧《老友记》、《绝望主妇》和《摩登家庭》等,短期内重复观看,并对其中出现的典型的口语语法、词汇和语音特征进行总结和归纳,关注这些口语特征是如何在该场景下完成交际效果和目的的。同时要和自己所熟悉的书面语语体进行比较,以不断加强自己的口语语体意识。在熟悉了剧情和台词的基础上,应不借助字幕的帮助反复跟读所听到的内容。

3.资源管理策略:主要包括上网时间管理、环境选择、努力程度管理和协作策略。学习者可根据个人特点选择最佳的上网时间,必要时将网络在线资源转为网下可利用资源,如利用软件将视频中的音频抽取出来以mp3的格式存储以便随时使用。网络在时间和空间上给学习者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但也带来了一些弊端,如网络迷航、注意力分散、学习受挫产生的情绪低落等问题,需要学习者对此进行积极主动的调整。协作策略在口语学习中至关重要,应在熟悉了大量真实语言输入的基础上,创设相应的语境,和学习伙伴一起完成预设的交际任务和活动。

四、结语

口语交际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提高外语学习者的口语水平更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在长期的传统语法教学的氛围中,口语语体所独有的特征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当前网络环境提供了丰富而鲜活的口语学习资源,了解口语语体特征并能正确地运用学习策略将对口语交际水平的提高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本文因篇幅有限,只是概括地介绍了口语语体的部分重要特征以及网络学习策略的一些方法,更多具体的内容还需进一步的讨论。

参考文献:

[1]陈晓明.从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环境下的口语教学看教师角色的再定位[J].外语电话教学.2005(6):37-40.

[2]李卓杭.王其珍.美剧对中国大学生英语口语表达的影响[J].海外英语.2013(8):67-70.

[3]王小萍.英语口语网络教学模式探究[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7(9):88-90.

[4]文秋芳.学习者英语语体特征变化的研究[J].外国语.2009(4):2-10.

[5]张文颐.论英语口语中小句复合体的句法特征[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3(11):99-102.

[6]张彦琳.何安平.英语教材对话的口语性探究[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09(2):61-67.

[7]郑佩芸.网络书面实时交流与口语能力培养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11(9):32-37.

[8]周国辉.汉英口语特征比较[J].外语教学.2000(10):67-74.

[9]Biber,D.VariationacrossSpeechandwriting[m].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88:263.

[10]Biber,D.Johansson,S.Leech,G.Conrad,S.&Finegan,e.LongmanGrammarofSpokenandwrittenenglish[m].Beijing: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press,1999.

[11]Cullen,R.&i.V.Kuo.SpokenGrammarandeLtCoursematerials:amissingLink[J].tesolQuarterly,2007,41(2):361-386.

[12]mcCarthy,m.&Carter,R.Grammarandthespokenlanguage[J].appliedLinguistics,1995,16(2):141-158.

人口流动的特征篇5

关键词:市场人口学;旅游人口;旅游市场;人口学;市场学

中图分类号:F59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2009)20-0079-02

旅游业的发展依赖于旅游资源的供给和旅游市场的需求两个方面,旅游者人口学统计特征是旅游市场的重要方面之一。目前,我国旅游业发展正以朝阳产业的魅力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人口学研究领域从理论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已取得显著成效,这些都为旅游市场研究领域的开拓和发展提供了动力和保障条件。然而一段时间来,我国旅游业发展忽视对旅游市场需求的研究。

一、旅游人口的概念界定

关于旅游人口的概念,尚未有人对此做过全面的系统的研究,本文分别通过人口学、市场学和旅游学几个视角来探讨这一概念。

(一)人口学的视角

旅游业的服务对象主要是流动人口。流动人口,顾名思义是人口的一部分,是具有流动属性的一部分。现实生活中还有大量不改变家庭长久居住地的流动人口,“流动人口为在本地居住3日以上,不具有本地常住户口的暂住人口和常住人口,以及旅途中周转的人口”。显然这包括两部分,其中一部分的一个显著的特点是:以谋生和就业为目的。这就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的流动人口。另外还有一种时间更短暂的短期流动人口,有人称之为“社会型流动人口”和“公务型流动人口”,其中包括:探亲、旅游、度假、会议、公差、商业购销等各类人员。一般说来,他们有稳定职业和经济来源,流动不以就业为目的,此外他们流动迅速,在外逗留时间短,停留地点多数为宾馆、饭店等公共场所,为此,我们将这部分流动人口成为“旅游流动人口”或“旅游人口”。要注意的是,公务型旅游人口是一种带有谋生性质的旅游人口,可以理解成一种特例。旅游人口按照地域来分,可以分成区际流动旅游人口以及区内流动旅游人口,对一个国家而言,就可以分为国际旅游人口(包括入境和出境)和国内旅游人口。

(二)市场学的视角

市场原指买方和卖方的结合,包括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旅游人口则包括旅游需求人口和旅游供给人口,旅游需求人口是指“参与旅游的人口”或者说“购买旅游产品的人口”,旅游供给人口则是“从事旅游产业的人口”或者说“提供旅游产品的人口”。不过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多指买方,在此我们认为的旅游人口是指客源市场。中国的旅游客源市场包括两个组成部分,即入境的国际旅游者和境内的国内旅游者。

(三)旅游学的视角

旅游业越来越重视旅游需求市场的研究,比如说我国旅游人口统计中就有来华旅游入境人数、出国旅游人数和国内游客人数。因此旅游人口就应该包括国际旅游人口(相当于国际游客,即入境游客)、国内旅游人口(相当于国内游客)和出国旅游人口(相当于出国游客)。

国际游客是指来我国参观旅行、探亲、访友、休养、考察或从事贸易,也包括入境过夜旅游者和入境一日游游客;国内游客是指在国内观光游览、度假、探亲访友、就医疗养、购物、参加会议或从事经济、文化、体育、宗教活动的本国居民。国内游客包括国内过夜旅游者和国内一日游游客;出国游客是指我国(大陆)公民因公或因私出境前往其他国家或地区观光、度假、探亲访友、就医疗养、购物、参加会议或从事经济、文化、体育、宗教活动的人数。出境游客包括出境过夜旅游者和出境一日游游客。

二、人口学视角下旅游人口研究的基本思路

(一)理论研究

1.从人口学发展,尤其是应用人口学的发展来看,重视消费人口分析,这在发达国家的各个行业已经达成共识。很多厂商都很注重产品的市场需求分析,例如,麦当劳快餐店就常用人口资料来决定分店的设置。由于专业性调查分析技术的发展,带动了人口学学科一个重要的应用研究领域――工商人口学的创立和发展。所以,旅游人口的研究并非“无源之水”,属于应用人口学的范畴,具体可以说是工商人口学的理论在旅游业中的具体运用。它的理论来源即包括经济学、市场学、企业管理学、心理学和人口学外,又着重阐述人口与市场的关系、特征、人口的消费倾向及心理需求如何影响消费欲望等一系列问题;它的研究方法包括调查方法和分析技术两部分。

2.从旅游业发展来说,旅游产业依赖供方和需方的协调持续发展,供方是指旅游资源、旅游项目和旅游环境等,需方则是指旅游人口。长期以来,我国旅游产业比较注重的是旅游供给的研究,并依靠我国带有特色性的、垄断性的资源在改革开放之初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为此忽视了旅游需求方的研究。然而,要取得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要想“实现从亚洲旅游强国到世界旅游强国的历史性跨越”,我们还必须加强旅游需求方的研究,即:加强对“旅游人口”的研究。所谓“以需定产”、“以销定产”、“站在顾客的立场上来设计、生产、销售产品”都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因此,笔者认为,旅游需求人口的研究应当成为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

(二)应用研究

旅游人口绝不限于理论上的研究,旅游人口的研究还可以解决以下的一些现实问题,从宏观上来说,要解决诸如:(1)我国国际旅游客源市场的开拓;(2)我国国内旅游客源市场的开拓;(3)我国现阶段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研究等问题。从微观上来说,要把旅游人口分析纳入旅游企业的经营体系当中去。也就是说,旅游人口分析不应当仅仅由政府部门提出,建立一般意义上的泛泛的数据库和简单的分析报告,偏重于对统计资料的汇总和百分比增降分析。而应当由旅游企业经营者根据各自具体要求提出,看成是经营的一个必要环节。

三、旅游人口与旅游市场关系分析

(一)旅游人口特征与旅游市场关系分析

人口特征,包括人口数量、素质、各种构成年龄、性别、民族、种族、文化、职业、宗教、收入等,对某一地区的需求有着重要的影响,消费者的欲望、偏好、购买决策、购买行为、对营销措施的反应等与人口变数关系极为密切。同样的,旅游人口的特征对旅游市场需求也有重要的影响,除此而外,还有很多,如政治、经济、文化、心理、行为等因素,影响旅游市场。比如说闲暇时间,一方面我们在呼唤增加假休日,而另一方面假休日旅游所造成的人满为患又影响了旅游业自身。

(二)旅游人口分布与旅游市场关系分析

人口分布,指人口过程在一定时间内的空间表现形式。人口分布状况取决于社会生产方式及上层建筑的特点,还同一个地区的自然环境和其他社会、文化、历史因素有关。人口分布不仅仅是个人口学概念,它还有重要的商业意义。这是因为,不同地区的人口数量、收入水平和价格水平不同,市场潜力也就各异,处在不同地理位置的消费者,他们对旅游产品各有不同的需要和偏好,他们对旅游企业所采取的市场营销战略,对旅游服务的产品、价格、分销渠道、广告宣传等市场营销措施也各有不同的反应,因此有些产品只行销于少数地区,有些则行销于全国各地。所以旅游营销者对人口分布与市场需求之关系的掌握和了解,对于其营销活动十分重要。其具体作用和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不同地区的人口具有不同的需求特征。旅游营销者应把人口地域分布作为对消费者市场进行细分的重要依据之一。众所周知,不同地区的消费者由于所处的自然条件、生活方式和偏好不同,必然表现出不同的需求特征,所需求的产品及其层次、质、包装、品牌、种类等也不同。以自然区域旅游人口需求特征为例,自然区域指按自然条件地形、气候、水文等划分的地理区域,如热带、亚热带、温带、亚寒带、寒带,湿润地区、干旱地区,平原、丘陵、高原、山区、盆地等。自然区域人口需求特征指生活在某一自然区域的人在需求商品或劳务、购买决策、购买行为等方面表现出的规律性,从而给市场需求带来一系列特征。气候特征(温度、湿度和降雨量)等与产品质量、性能、服务,以及与消费者选购的产品和消费行为有着密切的关系。如南方人很少见到雪,那么冬季对东北滑雪旅游就可能有较大的需求。

2.不同地区的市场条件不同,旅游营销者的营销策略也应有所不同。市场条件指某一地区的市场经营条件的总和,包括消费者、竞争者、基础设施、收入水平、社会发育程度、政治法律环境等。不同地区的消费者数量、构成、购买力水平是不同的,因而市场容量、市场规模也不同。再者,各省的人口素质也不同。这些对旅游市场条件有很大的影响。

3.旅游营销者在不同地区应采取不同的市场营销策略。市场营销组合包括产品、价格、促销手段和分销系统等。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不同地区需要不同种类、不同型号的产品。如我国新疆、内蒙古有吃全羊的习俗,要求冰箱室大些。再者,不同地区处于不同的消费层次上。一般而言,经济发达地区消费层次较高,而贫困地区消费层次较低,两类地区需要的产品结构是不同的。就价格而言,有的地区更看重产品的价格,有的地区更看重产品的质量。

四、结语

世界经济和社会是在不断发展进步的,人们生活水平越高,旅游需求就越旺盛。正因为如此,旅游产业才被认为是永远不会衰落的“黄金产业”。从人口学角度进行旅游人口研究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新兴的交叉边缘科学,无论对于国家的旅游行业的宏观管理,还是对旅游企业的微观操作都具有指导意义。研究旅游人口不仅是旅游产业发展的需要,也是旅游者出游前对旅游信息进行咨询时的重要方面。它与一系列社会、经济发展问题密切相关,是一个理论和实践、微观和宏观有机结合的研究领域。

参考文献

[1]张纯元,曾毅.市场人口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2].旅游人口研究初探[J].市场与人口分析,2000,(6).

[3]吴忠.市场经济与工商人口学[J].中国人口科学,1994,(4).

人口流动的特征篇6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不断发展,英语已经成为信息的主要载体之一,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面对这样的现状,许多国家都已经将英语教育作为基本教育的重要部分,甚至从幼儿园就开始英语教育工作者。笔者作为一名初中英语教师,已经深深认识到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重要性,良好的英语口语能力能够为整个英语教学目标的实现奠定良好的基础。本文主要针对初中英语,探讨互动教学的现状,并提出相关的对策。

二、初中英语口语互动教学的概念

(一)互动教学的定义。

互动就是物质之间存在的作用以及影响。而互动教学是以某一种语言为媒介,在教学过程中所形成的相互影响以及相互促进的活动。从本质上分析的话,互动教学可以理解为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约束,让学生也成为教学的主体,并借助于实验、参与以及交流等形式让学生们的学习状态由被动转变为主动的活动,该活动能够充分提高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二)互动教学的分类。

互动教学主要分为三大类别,分别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自我互动。其中,师生互动是师生关系的体现,该活动环节需要老师明确一个教学目标,并与学生们一起探究以完成教学任务。师生互动可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生生互动是指学生之间的交流,其形式是多样化的,如:小组讨论、演讲、座谈等。该活动环节可以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可引导学生主动地去探究知识。自我互动是指学生自己与自己进行交流,如:自我复述以及对镜模仿等形式。该活动环节灵活性很强,也不要其他人员的帮助,只要学生个体有独立的时间与空间就可以开展。

(三)英语口语的特征描述。

英语作为通用的语言之一,主要有口语以及书面语两大类别。对于口语的正确应用,必须考虑到不同场合,其特征描述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语法特征。口语涉及的应用面比较广,日常的随意交流是其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它并不像书面语那样规范,特别是在多人交流过程中,说话人可以随时变换句型、插话,甚至能出现一些不太规范的语句。

其次,语汇特征。对于英语口语而言,一些口语色彩比较浓的词汇使用率比较高,比如一些歇后语以及俚语等,都能充分体现词汇的活泼性。而且在人们交流的过程中,常会出现思索等现象,为了交流过程的连续性,人们就使用一些填补词以实现流畅自如的口语交际。

另外,形象特征。英语口语的形象特征比较丰富,涉及表情、肢体语言以及说话语气等等,这些都直接影响到了口语表达的效果,甚至可以产生不同的语义。

三、初中英语口语互动教学的应用现状

初中生一般12岁至15岁,处于身心发展阶段。该阶段,孩子们会慢慢认为自己已经长大成人,也强调希望得到家长及老师们的认同,对于他人对自己行为的横加干涉会表现出反感情绪,而且初中生的自我意识也会有了很大程度的增强,开始关注自己的形象以及内心的想法。近几年,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历发现初中英语口语互动教学已经得到了一些学校领导及教师的重视,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还是有一些不足,主要有:英语口语课堂的互动设计过于呆板,缺乏灵活性,尤其是一些重要的互动情境设计并不太合理;英语教师自身职业素养育有所继续提高,对于一些课堂的突发事件没有相应的预案;学生的接受能力存在较大的差距,尤其是个别学生性格过于内向,不太容易融入英语口语课堂互动活动。

四、初中英语口语互动教学的有效对策

(一)初中英语口语的表演式互动教学。

表演式互动是指教师指导学生扮演角色,让孩子们在角色模仿的过程中体验英语口语的应用,其中角色扮演可以是多样化的,如:情景对话或者是小品表演等。同时,教师也可以借助于多媒体教学设施,丰富学生们所扮演的角色。由于一个班的学生人数比较多,教师可以将学生们进行分组,并对表现优秀的小组成员给予肯定及表扬。如电影中狮子王的对白,可以让孩子们扮演狮子王,并进行口语交流。

(二)初中英语的采访式互动教学。

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模拟式的采访,也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对教师进行提问式采访。通常情况下,初中生大多将教师作为自己口语模仿和学习的对象,因此这种采访提问方式既可以让学生不会无从开口,也易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口流动的特征篇7

[关键词]边境;口岸物流;陆路边境大通关

[中图分类号]F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283(2012)07-0023-03

作者简介:张必清(1977-),男,云南宣威人,昆明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物流经济、区域经济。

基金项目: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重点课题(JD2011ZD25)。

一、边境口岸物流的分类

口岸是国家对外经济贸易的门户和窗口,包括供人员、货物和交通工具出入国境的港口、机场、车站和通道等。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将口岸进行分类(见表1)。

根据口岸的上述分类,口岸物流概括为三大类:港口物流、航空物流、边境口岸物流。本文研究的是边境口岸物流,包括沿边境线的公路口岸、铁路口岸等陆路口岸物流。根据口岸功能及口岸物流的特点,本文重点研究陆路跨国边境口岸。

二、我国边境口岸物流研究主要成果

1.口岸物流的概念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前会长陆江指出:口岸物流是指口岸城市利用其自身的口岸优势,以先进的软硬件环境为依托,强化其对口岸周边物流活动的辐射能力,突出口岸集货、存货、配货特长,以口岸产业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优化口岸资源整合为目标,发展具有涵盖物流产业链所有环节特点的口岸综合服务体系。但此定义中未突出口岸物流以进出口贸易和转口贸易为支撑的特点,同时也未阐述口岸物流的产生机理。由于口岸的主要组成部分有交通运输、检查检验、供应服务、外贸及口岸综合管理等。口岸物流是一个综合物流网络,是口岸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口岸为中心对周边地区的物流进行辐射,形成一个物流综合体系来进行运输、仓储和装卸等业务。

2.边境口岸物流的定义与内涵

边境口岸物流具有口岸物流的显著特点,也受边境交通、区位等因素的影响。因此边境口岸物流是指利用边境口岸的地缘区位优势,以境内外各种生产要素和资源相互交换流通为基础,汇集于边境口岸,以边境口岸进出境的货物为服务对象,涵盖存储、运输、流通加工、装卸搬运、保税和通关等多个环节的物流活动。边境口岸物流不仅包括一般的集散、仓储和保税功能,而且还可以为进出口加工、境外营销、境外加工、会议展览等提供相关的物流服务活动(江建能,2007)。而郁竹君(2006)则把边境口岸物流看作一个体系,给出了边境口岸物流体系的概念,认为边境口岸物流体系是以口岸为依托,结合口岸边贸、旅游、加工、生产、保税、金融和保险等行业的发展,提供快速、准时、多样化服务的口岸配送服务体系。并把边境口岸物流体系结构分为四层:物流基本功能层、物流功能载体层、物流企业层和政策管理层。这些定义都从边境口岸的特殊作用出发,认为其具备以边境口岸为依托的各种物流服务功能,但上述定义中,缺少了重要的一种物流服务功能,即信息处理,它是物流服务最重要的功能及服务之一,尤其在口岸物流中,物流信息服务是实现大通关、大物流的关键。

3.边境口岸物流的特征

很多学者对边境口岸物流的特征进行了表述。江建能(2007)认为边境口岸物流具有五大特征:(1)与其他口岸相比,边境口岸交通条件较差;(2)中外边境口岸彼此相对应,缺一不可;(3)边境口岸物流活动涉及的管理机构较多且其设置位置也相对集中;(4)边境口岸的进出口货物多来源于内陆腹地,更多的是发挥着联系双边通道的作用;(5)通过边境口岸进口的多属于能源、原材料、矿产品等初级产品,出口的多为轻纺、服装和农产品等。

王彦庆、江建能(2007)认为中俄边境口岸物流具有五个主要特征:(1)边境口岸物流规模迅速扩大;(2)边境口岸物流基础设施大为改善;(3)边境口岸物流中心(园区)建设加快;(4)边境口岸物流信息化推进速度加快;(5)边境口岸物流一体化步伐加快。

冯祥、解琨(2009、2010)认为边境口岸物流具有四大特点:(1)边境口岸物流活动所涉及的管理机构多且相对集中;(2)边境口岸物流活动的集中度很高;(3)边境口岸物流具有很高的国民经济价值;(4)边境口岸物流效率对经济的影响较大。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边境口岸物流是指边境口岸利用其区位优势和先天的地缘条件,以先进的软硬件设施为依托发展起来的综合物流体系。从广义上说是指以边境口岸为中心,在一定的区域环境中,整合边境口岸物流资源,结合边境口岸物流辐射的腹地范围,以区域经济规模和范围为基础,将区域内外的各类货物或商品通过边境口岸从供应地向目的地进行有效的实体流动,并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及信息处理等物流基本活动有机集合,根据边境口岸物流基础设施条件,将公路、铁路、水运及管道运输等多种运输方式及物流节点有机衔接,实现在边境口岸的通关、报检,以服务于本区域的经济发展,扩大边境口岸物流活动的规模和范围,提高本区域物流活动的水平和效率,进而提高本区域的综合经济实力。

4.边境口岸物流的现状与问题

江建能、刘凯、王彦庆(2007)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分析了边境口岸物流的主要影响因素,并详细阐述了东北地区边境口岸物流的发展优势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人口流动的特征篇8

,征收社会抚养费14、5万元。处理9人(镇人大代表1名,党员5名,富人3名),结案3人。六是大力开展优质计划生育服务,免费技术服务,育龄群众生殖健康得到保障。全面落实了避孕节育知情选择和长效避孕措施,平均每年有近万名育龄妇女进行免费检查和诊治。七是积极做好人口计生宣传教育,开辟宣传栏目,印制各种宣传资料进村入户,提高群众的政策知晓率。八是广泛开展计生进民企(小区、集贸市场)活动,探索创新流动人口管理模式特色工作。

二、近年来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部分领导对抓好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一些地方在实际工作中存在怕难、怕事、怕惹人等畏难情绪,工作缺乏主动性,上面推一推,下面动一动,被动应付,没有真正把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去落实。从我们调研中看,全区人口计生工作缺乏规范的指导和服务。

(二)相关部门配合协调不够,综合治理的工作格局尚未真正形成。流动人口构成复杂,随意性大,隐蔽性强,做好此项工作单靠计划生育部门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需要诸多政府职能部门的支持和配合。国家《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公安、工商、劳动、教育、卫生、城建等部门在办理有关证照时要严格审验全国统一的《流动人口婚育证明》,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部门职能交叉,相互协调不够一致,存在带管不管、管而不严、甚至不管的现象,难以形成联合执法和综合治理流动人口生育秩序的工作局面。

(三)政策倒挂,违法生育严重,征收社会抚养费难。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我区征地拆迁任务加重,有部分群众钻政策的空子,在外躲生,到安置补偿的时候,抱回安置补偿,既得一个孩子,还多一份安置费和30平方的房屋。(1个人总合兑现现金约13万元左右,按2007年违法生育征收计算,应对无收入的违法人员双方征收社会抚养费38320元,13万×2人=26万-38320=221680元四口之家可得费用,另外,还有养老保险金)。如调研中发现,跳蹬镇2005—2008年应征地违法生育人员有18人,应征收474443元,已征收159920元,征收率达34%。但实际征地拆迁人员已领到了政府的全部补偿,无力征收到社会抚养费。

(四)尽管我区围绕贯彻落实《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和《xx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精神,不断加大工作力度,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真抓实干,但在出台有利于群众方面的利益问题上,应考虑周全。如调研中反映我区出台关于《××区符合计划生育政策首次分娩的农村和城市困难妇女的奖励实施办法》中对区内的男同胞在外省区找对象,确不能享受此类政策,严重错伤群众的享受政策的权力,也是对政策的不严谨。

(五)法院、公安统筹协调不够。这两年与法院、公安的协调配合虽然有了很大的改进,但工作的实效不明显。如2006—2007年受理的征收社会抚养费9件中,只执行了一例。在调研中反映主要原因一是绝大多数被执行人没有履行能力;二是不少当事人外出打工;三是行政案件文书送达程序不规范。

三、几点意见和建议

(一)切实加大领导和考核的力度。凡人口计生工作出现重大失误,追究一把手的责任。建议政府:一是对完不成当年下达的人口计生目标任务的坚决实行“一票否决”,取消所有奖励;对没有完成当年任务的倒数第一名的镇、街一把手和分管领导进行免职,倒数第二名、第三名进行诫勉,连续两年被诫勉的给予免职,真正把“一票否决”制落到实处。

(二)切实加大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力度。一是稳定现行生育政策。加强对现行生育政策和人口计划生育“一法三规一条例”的宣传,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的宣传中央《决定》,市委、市政府《意见》及我区的贯彻《意见》,优化我区人口和计划生育舆论环境。二是强化孕前管理和服务,把农村和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工作作为重点,以杜绝漏洞,防患于未然。三是综合运用法律、行政、教育、经济等多种手段进行综合治理,全面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形成长效工作机制,特别对出生性别比偏高问题要引以重视,为稳定低生育水平提供保证。四是狠抓后进转化工作。我区仍有个别街镇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基础薄弱,影响了全区整体工作水平的提高。建议政府:将转化这些街镇的后进现状作为工作的重点,使其工作有明显进步,以促进全区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平衡发展。督促各街镇对照全年目标任务进行一次自查,找准工作中不足的地方,认真分析,增添相应的措施,及时整改,确保全年目标任务的完成。

(三)切实加大依法管理的力度。一是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确保程序合法、主体合法、行为合法。二是认真开展社会抚养费征收专项执法治理工作。抓出成效,加大对历年拖欠社会抚养费的进行清理征收力度,遏制政策外生育后不能及时得到处罚的现象。三是严格社会抚养费的征收标准。任何人不得擅自提高和降低社会抚养费征收标准,不准挪用座支。建议政府:加大行政执法指导培训力度。在征地拆迁补偿工作中,出台有利于计划生育政策导向。拉开实行计划生育家庭和违法生育家庭在征地拆迁补偿上有区别。使广大群众正真看到实行计划生育家庭的优越性。以奖代罚开展人口计生工作。

(四)切实加大政策推动和利益导向的力度。一是继续抓好计划生育家庭奖励优待政策的兑现落实。同时,加大独生子女死亡残疾特殊困难家庭的扶助力度,二是完成对独生子女父母奖励的清欠工作,力争在“十一五”期间全部兑现完毕。建议政府:出台相关的奖励政策时,一定要符合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并多层次的奖励。

人口流动的特征篇9

一、主要工作情况,全区共出生1690人,死亡1402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21‰,出生率为6.73‰,符合政策生育率为98.58%,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02:100。主要表现在一是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人口计生工作,始终把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作为事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摆到与经济工作同等重要的位置,纳入党委政府综合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进行考核,并与区委、区政府重要工作同规划、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切实加强对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领导,二是低生育水平得到有效巩固。近年来,在全区各级各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全区低生育水平保持持续稳定;三是依法治理人口计生工作深入推进。全区人口计生行政执法工作有较大改善和规范,保障了人口计生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四是初步建立了人口计生利益引导机制,全面落实法律法规的奖励政策。开展了国家、市、区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工作,全区261人享受了国家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345人享受市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70人申报报考大学加分,593人享受了区级计划生育家庭扶助;五是建立完善了行政执法责任制等工作制度,重点加强了与法院及相关部门之间的协同配合和对基层行政执法的监督、指导和培训工作。全区共清理出违法生育案件126件,立案查处95件,应征158万元,已征收社会抚养费120万元,当年立案率为100%,征收社会抚养费63%。与同期清理违法生育80余件,立案查处51件,征收社会抚养费39万元相比有了较大幅度的进步和提高。在开展特殊人群违法生育专项治理活动中,加强了组织领导成立了机构,落实了目标责任。强化宣传,做到了家喻户晓、政策明白。我区接到群众举报和自报30人,已立案14人,应征收社会抚养费49万元,征收社会抚养费14、5万元。处理9人(镇人大代表1名,党员5名,富人3名),结案3人。六是大力开展优质计划生育服务,免费技术服务,育龄群众生殖健康得到保障。全面落实了避孕节育知情选择和长效避孕措施,平均每年有近万名育龄妇女进行免费检查和诊治。七是积极做好人口计生宣传教育,开辟宣传栏目,印制各种宣传资料进村入户,提高群众的政策知晓率。八是广泛开展计生进民企(小区、集贸市场)活动,探索创新流动人口管理模式特色工作。

二、近年来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部分领导对抓好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一些地方在实际工作中存在怕难、怕事、怕惹人等畏难情绪,工作缺乏主动性,上面推一推,下面动一动,被动应付,没有真正把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去落实。从我们调研中看,全区人口计生工作缺乏规范的指导和服务。

(二)相关部门配合协调不够,综合治理的工作格局尚未真正形成。流动人口构成复杂,随意性大,隐蔽性强,做好此项工作单靠计划生育部门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需要诸多政府职能部门的支持和配合。国家《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公安、工商、劳动、教育、卫生、城建等部门在办理有关证照时要严格审验全国统一的《流动人口婚育证明》,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部门职能交叉,相互协调不够一致,存在带管不管、管而不严、甚至不管的现象,难以形成联合执法和综合治理流动人口生育秩序的工作局面。

(三)政策倒挂,违法生育严重,征收社会抚养费难。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我区征地拆迁任务加重,有部分群众钻政策的空子,在外躲生,到安置补偿的时候,抱回安置补偿,既得一个孩子,还多一份安置费和30平方的房屋。(1个人总合兑现现金约13万元左右,按违法生育征收计算,应对无收入的违法人员双方征收社会抚养费38320元,13万2人=26万-38320=221680元四口之家可得费用,另外,还有养老保险金)。如调研中发现,跳蹬镇—应征地违法生育人员有18人,应征收474443元,已征收159920元,征收率达34%。但实际征地拆迁人员已领到了政府的全部补偿,无力征收到社会抚养费。

(四)尽管我区围绕贯彻落实《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和《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精神,不断加大工作力度,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真抓实干,但在出台有利于群众方面的利益问题上,应考虑周全。如调研中反映我区出台关于《区符合计划生育政策首次分娩的农村和城市困难妇女的奖励实施办法》中对区内的男同胞在外省区找对象,确不能享受此类政策,严重错伤群众的享受政策的权力,也是对政策的不严谨。

(五)法院、公安统筹协调不够。这两年与法院、公安的协调配合虽然有了很大的改进,但工作的实效不明显。如—受理的征收社会抚养费9件中,只执行了一例。在调研中反映主要原因一是绝大多数被执行人没有履行能力;二是不少当事人外出打工;三是行政案件文书送达程序不规范。

三、几点意见和建议

(一)切实加大领导和考核的力度。凡人口计生工作出现重大失误,追究一把手的责任。建议政府:一是对完不成当年下达的人口计生目标任务的坚决实行“一票否决”,取消所有奖励;对没有完成当年任务的倒数第一名的镇、街一把手和分管领导进行免职,倒数第二名、第三名进行诫勉,连续两年被诫勉的给予免职,真正把“一票否决”制落到实处。

(二)切实加大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力度。一是稳定现行生育政策。加强对现行生育政策和人口计划生育“一法三规一条例”的宣传,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的宣传中央《决定》,市委、市政府《意见》及我区的贯彻《意见》,优化我区人口和计划生育舆论环境。二是强化孕前管理和服务,把农村和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工作作为重点,以杜绝漏洞,防患于未然。三是综合运用法律、行政、教育、经济等多种手段进行综合治理,全面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形成长效工作机制,特别对出生性别比偏高问题要引以重视,为稳定低生育水平提供保证。四是狠抓后进转化工作。我区仍有个别街镇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基础薄弱,影响了全区整体工作水平的提高。建议政府:将转化这些街镇的后进现状作为工作的重点,使其工作有明显进步,以促进全区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平衡发展。督促各街镇对照全年目标任务进行一次自查,找准工作中不足的地方,认真分析,增添相应的措施,及时整改,确保全年目标任务的完成。

(三)切实加大依法管理的力度。一是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确保程序合法、主体合法、行为合法。二是认真开展社会抚养费征收专项执法治理工作。抓出成效,加大对历年拖欠社会抚养费的进行清理征收力度,遏制政策外生育后不能及时得到处罚的现象。三是严格社会抚养费的征收标准。任何人不得擅自提高和降低社会抚养费征收标准,不准挪用座支。建议政府:加大行政执法指导培训力度。在征地拆迁补偿工作中,出台有利于计划生育政策导向。拉开实行计划生育家庭和违法生育家庭在征地拆迁补偿上有区别。使广大群众正真看到实行计划生育家庭的优越性。以奖代罚开展人口计生工作。

(四)切实加大政策推动和利益导向的力度。一是继续抓好计划生育家庭奖励优待政策的兑现落实。同时,加大独生子女死亡残疾特殊困难家庭的扶助力度,二是完成对独生子女父母奖励的清欠工作,力争在“十一五”期间全部兑现完毕。建议政府:出台相关的奖励政策时,一定要符合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并多层次的奖励。

人口流动的特征篇10

【关键词】麻疹;流行病学特征

analysisonepidemiologicalcharacteristicsofmeaslesinanshancityin2005

CHenYan-jun,ZHUXiao-wei,BiXue-juan.anshanCenterforDiseaseControlandprevention,anshan,Liaoningprovince114002,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analysisanshanepidemiologicalcharacteristicsofmeaslesin2005,andprovideevidenceforpreventionandcontrolmeasles.methodsanalyzingmeaslesepidemiologicaldatawithdescriptiveepidemiology.Resultsthemeaslesreportedincidenceratewass8.23/100000,mostofmeaslescaseswerefoundamongthechildrenaged0-14yearsold.thesusceptibleseasonsmainlyfrom4-7month,thosewhohadahistoryofmeaslesvaccinationaccountedfor28.32%.theproportionoffloatingpopulationwas13.99%ofthetotalcases,andinbothofoutbreak,theproportionoffloatingpopulationwas54.17%.ConclusionVaccinationcoverageandtimelycoverageofmeaslesvaccineshouldbeimproved,thekeyisfloatingpopulation.androutinesurveillanceshouldbestrengthened.

【Keywords】measles;epidemiology

为了解鞍山地区麻疹疫情特征和流行趋势,为制订控制策略实现最终消除麻疹目标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我们对2005年鞍山市的麻疹发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麻疹专报系统。

1.2患者分类以《全国麻疹监测方案》中规定的麻疹患者定义作为患者分类依据。

1.3检测方法麻疹血清学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捕捉法检测igm抗体,同时测定风疹的igm抗体做鉴别诊断。

1.4人口资料来源于统计局2004年人口资料。

1.5统计分析采用excel2003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流行强度2005年共报告麻疹疑似患者390例,确诊286例,其中实验室确诊282例,有流行病学联系4例;共排除患者104例。发病率为8.23/10万,无死亡患者,远高于去年发病水平(1例)。

2.2地区分布呈高度散发和局部爆发。患者覆盖全市的所有县(市)、区,发病率最高的区高出平均水平近2倍。城市136例(发病率为9.30/10万),农村150例(发病率为7.44/10万)。

2.3年龄分布男女之比为103∶100,为混合发病模式[1],以学龄及学龄前儿童为主,其中

2.4流动人口外来患者40例,占总报告患者数的13.99%,患者来自周边市及其他10个省,主要集中在周边市及周边省,占62.5%。散发中流动人口占10.31%,爆发中流动人口占54.17%。

2.5季节分布集中在春夏季,高峰在4~7月,占总患者数的84.27%,6月份达最高(占总报告患者的33.92%),9、10月份达低点,11月起又呈上扬趋势。

2.6免疫史分布有免疫史81例(占28.32%),无免疫史135例(占47.2%),免疫史不详70例(占24.48%)。,有免疫史8~11月龄患者中占16%,1~6岁组中占41%,7~14岁组中占42%,15岁以上组中占12%。8~11月龄无免疫史者占68%。1~6岁组、7~14岁组、≥15岁组有免疫史的比例,本地患者分别为47.89%、42.86%、12.86%,流动人口患者分别为12.5%、37.5%、0。

2.7爆发共有二起爆发,发生在发病率居前2位的县、区,共累及24人,占总报告患者的8.39%。涉及流动儿童13人,其中仅4人有免疫史,占30.77%。

3讨论

3.12005年鞍山地区麻疹流行病学特征。

3.1.1发病年龄仍以小年龄组为主,1岁组报告患者数最高,占总报告患者的18.53%,其中

3.1.2发病季节辽宁省麻疹的季节性发病高峰一般为3~6月,其中4、5月最高[4],而我市2005年麻疹的发病高峰季节为4~7月,最高为6月份,流行季节出现后移现象。

3.1.3流动人口麻疹报告患者中流动人口占13.99%,两起爆发中流动人口居多,占54.17%,而散发患者中流动人口仅占10.31%,两者相差很大,爆发以流动人口为主,散发则以常住人口为主。报告的本地儿童患者各年龄段有免疫史的比例均高于外来儿童,无免疫史的比例均低于外来儿童。外来儿童由于其特有的流动性给免疫接种的规范管理造成很大的难度,成为免疫规划工作的薄弱环节和重要的隐患,在流动人口相对聚集的区域,由于免疫接种水平低于常住人口,难以形成有效的免疫屏障,一旦引入传染源,极易发生爆发,甚至流行。而常住人口接种率水平较高,达到了一定的人群保护水平,即便有传染源引入,也仅易引起散发患者,很难形成爆发。两起爆发流动人口居多、爆发在短时间内迅速被控制也表明了鞍山当地的免疫规划工作相当扎实。

3.2控制建设加强常规免疫接种率、提高接种的及时性、保证接种质量仍是控制麻疹的首要工作,重点要做好对流动人口的免疫接种管理;认真开展对麻疹患者的监测工作,加强预测预警,及时发现疫情,采取针对性措施,防控疫情的发生和蔓延[5]。

参考文献

1杨志伟,张兴录,张建,等.我国麻疹流行现状分析.中国计划免疫,1998,4(1):14-18.

2吴霆.麻疹易感者.中国计划免疫,2003,9(1):59-61.

3迮文远,计划免疫学.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