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平衡原则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59:05

生态平衡原则篇1

一、教育生态学理论背景

教育生态学是由生态哲学演化而来,由教育学、生态学、社会学、心理学等不同学科相互交叉形成的新兴边缘学科。生态学有三个核心概念:生态系统、生态平衡和生态位。生态系统强调系统中各因子间的相互联系;生态平衡则强调系统中各因子间的动态流动和协调统一;生态位是指每个生物单位生存的位置。所以教育生态学思想的核心在于把教育视为一个统一、有机、复杂的系统,该系统中的各因子在占据自己生态位的同时,又动态地呈现为统一与矛盾、平衡与失衡的状态。教育生态学突出整体价值、注重全面联系、强调动态过程、追求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为外语课程研究提供了一种整体的、动态的、情境的和关联的研究视角。用教育生态学视角审视外语课程,主要是考察课程系统内部诸要素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研究各种教学现象及成因,探讨外语教学生态特征和功能及其发展规律。

二、外语课程生态系统及教学生态位

外语课程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空间课程内部各因子与周围环境构成的开放生态整体,其系统内各教学因子在相互依存竞争的过程中,最终呈现动态平衡、健康有序的状态。根据外语课程生态系统的特点,其系统内部因子的生态位可以分为宏观和微观两部分。我们主要对其微观上的生态因子进行分析。

微观上,外语课程系统因子的生态位包括:1.种。种即外语教学中的不同个体,包括学生、教师、教学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其中占据主要生态位的是学生和教师。2.种群。上述个体在系统中又组成相应的群体,在各自所处生态位上发挥自身功能,促进群体生长,并在不断磨合中维持整个系统的动态平衡。3.生态链。在外语课程系统中,教师、学生、教材、网络等组成一条有形的生态链;而知识、技能、方法、管理等又构成了一条无形的生态链。

根据以上分析,在外语课程系统中,教学因子在各自生态位上,彼此相连,处于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的动态变化过程中。就目前外语教学而言,计算机网络与外语课程的整合,不可避免地导致各生态位间的竞争、矛盾和失衡。为了克服失衡现象,我们要维持系统内部各生态位的稳定,使外语课程系统重回生态平衡。

三、网络环境下构建外语课程生态平衡的原则

1.转变教学理念,兼容教学要素,稳定教学结构

转变和兼容是方法与手段,稳定是目标。在整合过程中,新理念、新技术的出现必然和传统教学产生碰撞,这就需要动态调整。首先要实现教学理念的转变。实现传统教学思想向以学生为主体,既传授语言知识又注重语言应用能力和自主能力的教学思想的转变。计算机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成了外语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课堂教学生态链中的一个重要生态因子,信息技术必须与其他要素相融合才能充分发挥其教育功能。教学要素在实践中兼容了,生态链才能正常运行,从而达到教学结构的平衡与稳定。

2.调整教学模式,把握教学运转,促进个体发展

调整和把握是手段,促进是目标。生态化教学理念的核心是融合性、创造性和自主性,倡导“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模式。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教师引导作用,以学生为主体,以多媒体网络为环境,以信息技术为支持,实现外语课程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从生态学角度来看,每个生态因子都在自己的生态位上发挥各自功能。但其功能的发挥也要把握适度原则,避免极端主义。在新型教学环境下实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回归,并不意味着对其放任自流,而要重视“主导――主体”的和谐。只有有效地对学生自主学习进行监控,才能充分发挥网络学习的优势。除此之外,还要避免出现诸如滥用、过度使用、低值使用信息技术的现象,这样的误用会制约学生发展,与改革的初衷背道而驰。因此,我们必须把握个别要素的角色功能发挥,保证其在适度范围内充分发挥积极作用,促进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与和谐外语课程环境的构建。

四、网络环境下构建外语课程生态平衡的模式

1.课程目标

生态化的课程目标使传统的基本技能培养向多元化目标发展。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生态化外语课程目标将信息技术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知识构建和情感激励工具,使学生真正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创建新型的“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教学模式,从而实现教学三维目标,即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和谐统一。

2.课程构成

传统的外语课程构成范式是“2+1”模式(理论、方法+教材)。以计算机网络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外语课程后,其课程构成范式转变为“3+1+1”模式(理论、方法、技术+教材+网络资源)。在网络资源的使用中,不仅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上传和更新资料,学生也可以经过教师审核,上传与教学同步的资源,达到师生主体与网络环境的融合。这样既可以保证教学内容的全面性和实效性,又可以促进学生从被动学习者向知识主动建构者的转变。

3.课堂教学

外语课堂是通过传承和建构语言知识,促进学生能力、品质和个性发展的场域,是整个外语课程生态系统的核心部分。基于网络的外语教学突破了课本是知识主要来源的局限。这就需要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所提供的自主探究、协作学习、资源共享等学习环境,将学生带入网络的无尽探索空间。因此教师的课堂教学方法也应随之调整:(1)在课堂教学上,由基于课本的教学转变为帮助学生寻找、收集和利用学习资源。(2)在教学组织上,由以教师为中心的知识传授转变为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思考、自主学习并监控学习活动。(3)在教学模式上,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强调学生探究、合作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各种教学模式。(4)在教学氛围上,强调人文环境的塑造。网络教学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其缺乏教师与学生面对面的交流和人文关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弥补网络教学中情感交流环节的缺失,赋予教学引导性、启发性,从关注学生入手,以不同的激励方式,使学生树立信心,使其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充分体现教学的人性化,达到教学人本功能、社会功能和文化功能的和谐统一。

4.网络自主学习

网络自主学习是课堂教学的无限延伸,强调个性化教学与自主学习的结合。信息网络平台使多种媒介在空间和时间上实现同步呈现,为学生构建了真实的外语体验环境。学生既可以结合自身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也可以对课堂知识进行回顾和测试,实现非定时多地点的学习,通过与网络信息的反馈,不断调整学习策略,达到最佳学习效果。对于网络辅导,教师采用实时和非实时两种形式。实时,指教师在约定时间内与学生进行在线交流。非实时,指教师可以在网络上任务,上传辅导资料,解答学生提问,利用网络技术进行监督管理,掌握学生自主学习情况。这种利用网络特有的交互功能所形成的人机协作、学生协作、师生协作方式,能有效促进各生态因子的协调发展,维持整个课程系统的动态平衡。

5.课程评价

计算机网络和外语课程整合后,我们可以将网络和信息技术融入课程评价,将生态化的过程评估和终结性评估相结合。生态化过程评估包括学生反思性评价、学生合作式互评、教师监控式评价和网络在线评价构成的同步评价体系:(1)建立学生课业电子档案。基于网络的方便、快捷、客观性,教师可以为每位学生建立课业电子档案,系统全面客观地记录学生学习过程,对学生的成长进行积极干预。(2)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实时评价。学生在进行在线测试的同时,网络实时评价系统可以为学生提供及时信息反馈,使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效果,增强自我意识。(3)通过网络平台,进行量化评价。学生可以直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自评和他评。通过计算机统计处理功能准确迅速地分析结果,使学生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促进相互学习,共同提高。新的评价模式应由完全关注课业成绩转移到关注学习过程的生态化评估,在评估学生知识技能的同时,更注重学习过程与方法,以及相应情感和价值观的形成,最终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

在计算机网络与外语课程整合的过程中,网络作为一个连接点,与其他子系统相互制约、相互依存、共同发展,构建了兼容、动态、和谐发展的外语课程生态系统。我们只有在生态式教学原则的指导下,不断协调课程系统中各生态因子的关系,才能实现计算机网络与外语课程真正意义上的整合。

参考文献

[1]安琦.基于实证研究的网络语境下大学英语教学的生态化思考.外语电化教学,2009(3).

[2]陈坚林.从辅助走向主导――计算机外语教学发展的新趋势.外语电化教学,2005(4).

[3]李磊.外语教学生态系统iCt化现状分析与展望.教学与管理,2011(18).

生态平衡原则篇2

关键词:化学平衡移动;化学反应方向;化学反应等温式;Q和K

文章编号:1005C6629(2015)7C0086C04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B

自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提出“化学平衡”概念以来,随着化学热力学和化学动力学的发展,人们对“化学平衡”的理解逐渐深入。但在中学教学中对“化学平衡移动的方向”问题争论较多,争论的焦点为:在一定条件下,改变反应体系中某组分的物质的量(或浓度)时,化学平衡向哪个方向移动。那么,对于这类问题,该如何解答呢?如何理解化学平衡移动呢?

1争论产生的原因

1.1对LeChatelier原理的理解存在差异

1884年,法国化学家LeChatelier在总结化学反应平衡移动方向的规律时,仿照电磁学中的Lenz(楞次)定律提出了“LeChatelier原理”。由于它的最初形式是经验的总结,没有可靠的科学依据,因而人们在使用此原理判断平衡移动方向时会出现与实际不符的情况。随着热力学的发展和人们对化学平衡的深入研究,对“LeChatelier原理”的问题越来越清楚了,但高中《化学反应原理》(人教版)和多数《物理化学》教材都没有给出“LeChatelier原理”的适用范围和条件,造成对“LeChatelier原理”滥用的情况,所以,得出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情况就不足为奇了。“LeChatelier原理”的适用范围和条件为:“封闭体系”、“均相反应”、“起始只允许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因素”。所以对于开放体系、非均相反应以及平衡态均相体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变量同时改变时,该原理未必能作出平衡态移动方向的正确判断[1]。

1.2利用转化率的改变来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

有的学生和教师根据转化率的变化来判断化学平衡移动的方向。殊不知,转化率是否变化是平衡移动的结果,而不是化学平衡发生移动的原因。

由于化学反应具有多样性(均相还是复相;是否有气体参加反应,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量是否发生改变等)、改变条件的方式具有复杂性、物质的用量具有可变性,所以,平衡移动方向与平衡状态参数变化之间没有必然的关系。平衡发生移动了,平衡状态参数可能发生改变也可能不发生改变,平衡状态参数的变化不完全是平衡移动方向的判断依据[2]。所以,根据转化率如何变化来判断化学平衡移动的方向是不正确的。平衡发生移动,转化率可能变也可能不变。所以,不能根据反应物的转化率的变化来判断化学平衡移动的方向。

1.3当前大学《物理化学》和高中《化学反应原理》(人教版)中存在不足之处

当前《物理化学》教材中有关“化学平衡”的内容存在一个问题:对“化学平衡移动”缺乏“浓度”影响因素的理论陈述,而且,对“LeChatelier原理”的适用范围和条件也没有阐述。使得教师和学生对此产生的一些疑问得不到解答[3,4]。

而高中《化学反应原理》(人教版)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中,对什么是化学平衡移动以及化学平衡移动方向没有给出清晰明了的描述,对LeChatelier原理更是没有给出适用条件和范围[5]。

2应该明确“两个”方向――“化学平衡移动方向”与“化学反应方向”

一个处于化学平衡状态的可逆反应是没有“方向”的,因为向两个方向进行的“驱动力”相等(但不等于0,反应没有停止)。当改变影响平衡的条件时(体系处于非平衡状态),向两个方向进行的“驱动力”不再相等,反应体系就会有一种趋势――要重新达到平衡状态(不是原平衡状态)。此时,就存在方向了――“化学平衡移动的方向”和“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因为化学反应的进行或化学平衡移动的发生都是由化学反应体系的总吉布斯自由能要达到最低驱使的,所以,从热力学角度来说,此时二者变化的方向是一致的。

“化学反应方向”是根据热力学函数――ΔrGm来判断的[ΔrGm=(?G/?ξ)t,p=∑BνBμB]。所以,“化学平衡移动方向”也可据此判断,当一个可逆反应真的发生了并处于平衡状态时(此时ΔrGm=0),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后(此时ΔrGm≠0),若ΔrGm0,“化学平衡移动方向”为逆向[6,7]。

3正确理解化学平衡移动

描述平衡体系的状态函数发生改变时,化学平衡常数不一定发生变化,但化学平衡发生移动了,则某一状态函数一定会发生变化,但状态函数不一定都发生改变。

化学平衡移动与“三个状态”有关:“原平衡状态”,改变条件后的“非平衡态”,在新条件下达到的“新平衡状态”。由“原平衡状态”经过“非平衡态”到达“新平衡状态”的过程,叫做化学平衡的移动,化学平衡移动是一个过程。一个反应体系处于平衡状态时,是没有“方向”的。“平衡移动方向”是指由“非平衡态”到达“新平衡状态”的方向。所以,所有平衡移动问题,实际上都是“非平衡态”时的ΔrGm的计算问题,即平衡移动是一个化学反应方向问题。

任何一个化学平衡移动过程,都可用图1表示。

“新状态”代表改变条件后体系存在的瞬时状态,此时,体系中还未发生化学反应及其他物质变化,即此时体系中除了“改变条件”外其他所有性质仍保持状态Ⅰ时的情况。所以由“平衡状态Ⅰ”到“新状态”这个过程无所谓“方向”[8]。

4改变反应体系中某组分的物质的量时,如何判断化学平衡移动的方向

关于物质浓度变化可影响化学平衡的研究,可追溯到19世纪末欧洲学术界对LeChatelier原理的辩论。

1933年K.posthumus揭示了在合成氨反应中,体系达到化学平衡时,在等压条件下向体系中引入n2,当n2的物质的量分数大于0.5时,引入n2气会使得有部分nH3分解,即平衡逆向移动,与LeChatelier原理所预计的平衡移动方向矛盾,成为了一时的疑难议题[9]。

1948年,比利时化学家、物理学家、1977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非平衡态统计物理与耗散结构理论奠基人ilyaprigogine(伊利亚・普里高津),在其《化学热力学》一书中对此现象给出了半定量的诠释,首先讨论了单一反应物的引入对化学平衡影响的初步数学推演[10]。随后,几十年来出现了多种对prigogine的结果的改进和讨论,1957年J.deHeer,1961年LewisKatz,1986年张索林等很多研究者,都曾提出过定量关系式。

但研究并没能沿着prigogine开创的为寻找组分浓度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定量化方向推进,而是陷入了对“LeChatelier原理”用哪种文词叙述和表达才更为符合热力学基本原理的争论中[11,12]。(而改造后的LeChatelier原理,已不是LeChatelier原理了,只能称为平衡移动原理了)建立在热力学基础上的“化学平衡”在经历了100多年的发展之后,已构成了相当完备的理论和公式体系。对于温度、压强影响平衡分别有相应的数学关系式描述。但是,化学反应体系与另一个重要的状态参量――“浓度”的依赖关系却长时间缺失。prigogine等人提出的“外物干扰”概念,为处理这一问题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此思路类似于图1的分析过程(见图2)。

根据prigogine等人提出的“外物干扰”概念,我们可以把平衡移动过程分为两个阶段进行思考。第一阶段:“外物干扰”阶段――敞开体系,纯物理变化过程;第二阶段:恢复新平衡阶段――封闭体系,可以利用化学反应等温式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因为第一阶段为物理变化阶段,反应没有发生,没有方向问题。平衡移动的起始态应该为“旧平衡被破坏的体系”,把它称为“干扰态”,而非“原平衡态”,此时,可以根据化学反应等温式判断平衡移动方向,即:Qc>Kc平衡逆向移动,Qc

外物(引入反应物或“惰性”气体)干扰,使得平衡态Ⅰ变化到了干扰态Ⅱ;但干扰态是热力学不稳定的,它将力图趋向新的平衡态Ⅲ,达到体系的总自由能最低状态。把图中前后两个步骤串联起来,即完成了平衡状态移动和平衡常数不变两个目的[13]。

所以,当在温度一定(此时化学平衡常数不变)时,改变体系组分的物质的量(或物质的量浓度),可以根据化学反应等温式去判断化学平衡移动的方向[14]。

利用这种方法可以解决一道争议较多的习题:

在一定温度下,向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Co和1molH2o气体,发生可逆反应Co+H2oCo2+H2,并达平衡。回答下列问题:(1)再分别充入1molCo或1molH2o,则平衡移动方向为:;(2)若改为再一次性同时充入1molCo和1molH2o,则平衡移动方向为:。

争议是对(2)的解答。有人认为:同时充入1molCo和1molH2o,相当于在原平衡上加压,但因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量不变,压强对该可逆反应的平衡没有影响,或者说所得平衡与原平衡是等效平衡关系,所以平衡不移动[15]。

这种解答方法错误在于:(1)超出了LeChatelier原理的适用条件。因为向反应体系中加入了反应物,所以为开放体系。(2)LeChatelier原理中“改变压强对平衡的影响”是指:改变容器体积从而使压强变化或使体系中各组分物质的量按同种程度增大或减小引起压强变化。只有在这两种情况下才能认为是“改变压强对平衡移动的影响”。(3)利用反应物的转化率的变化来判断平衡移动方向。反应物转化率如何改变是化学平衡移动的结果,而不是化学平衡移动的原因,所以,利用转化率的变化来判断平衡移动是不正确的,虽然有时可以得出正确的结论。(4)不清楚什么是化学平衡移动方向。因为体系处于平衡状态时是没有“方向”的,所以判断平衡移动方向不是“原平衡状态”和“新平衡状态”两个状态之间的比较,而是“改变条件时的瞬时状态”和“新平衡状态”之间的比较。“改变条件时的瞬时状态”是唯一的,不能利用等效平衡关系去任意替换。因为达到同一“新平衡状态”可以有多种“改变条件时的瞬时状态”,而不同的“改变条件时的瞬时状态”到“新平衡状态”时平衡移动的方向可能是不一样的。

所以,此题中(2),平衡移动方向的判断的方法为:因为再次充入反应物时,使浓度商Qc小于化学平衡常数Kc(温度不变,Kc不变),所以,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综上所述,化学平衡移动是一个过程,平衡移动的方向与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是相同的。当外界条件改变时,平衡是否移动,关键是看描述化学反应方向和限度的状态参数――ΔrGm是否改变,定量化判据为化学反应等温式:

而LeChatelier原理只是关于化学平衡移动的一个经验性的定性原理,具有简洁、方便的特色。不能当作万能的法则,该原理的适用条件是:均相、封闭系统,且只改变一个状态变量。只有建立在热力学定理基础上的平衡理论才是严谨的、定量化的法则。

致谢:本文在写作过程中得到了北京大学高盘良教授的悉心指导,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参考文献:

[1]高执棣.化学热力学基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49.

[2]吴名胜,诸全头.再议化学平衡移动方向与移动结果的关系[J].化学教育,2008,(4):72~74.

[3]傅献彩,沈文霞等.物理化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362.

[4]胡英.物理化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99.

[5]宋心琦主编.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反应原理(选修4)[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26~28,31.

[6][8]朱文涛.基础物理化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299.

[7][9][14]iran.Levine.physicalChemistry.newYork.Sixthedition.publishedbymcGraw-Hill,2009:195,197.

[10]i.prigogineandR.Defay.Chemicalthermodynamics[m].London.publishedbyLongmansGreenandCoLtD,1954:262.

[11]J.deHeer.theprincipleof:LeChatelierandBraun[J].J.Chem.educ,1957,34(8):375.

[12]LewisKatz,aSystemiticwaytoLeChatelier’sprincipleinReaction[J].J.Chem.educ,1961,38(7):375.

生态平衡原则篇3

关键词:生态社会;生态文明

abstract:ecologicalsocietyisahighlycivilizedformofsocietyinwhichhumanandnaturecoexistharmoniously;humansocietyandecologydevelopcoordinatelyandinteractbeneficially;humancarryouttheecologicalconstructionandenjoytheecologicalachievement.theecologicalcivilizationisthemostbasicsymbolofecologicalsociety,whichcanbemanifestedconcretelyasfollows:ecologicalprinciplebecomesthebasicprincipleofresourcesdeployment;ecologicalproductionbecomesthebasicmodeofsocialproduction;greenconsumptionbecomesthemajorpatternofconsumption;ecologicallegalsystembecomesthebasicstandardofconduct;ecologicalconsciousnessbecomestheideologyofthesocialmainstream.

Keywords:ecologicalsociety;ecologicalcivilization

生态文明社会是在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基础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协调发展、互利共生,人们积极开展生态建设、充分享受生态成果的高度文明的社会形态。作为人类文明进化的最高台阶,生态文明社会(可简称生态社会)是我们人类尚未达到的一种理想的社会境界。积极开展生态社会研究,弄清其特征标志,有助于推进生态社会建设。

总体上说,生态文明社会的基本标志就是生态文明。具体而言,生态社会的基本标志至少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生态原则成为资源配置基本依据

在工业社会,市场原则被证明是资源配置最有效的手段,但随着工业社会的发展,市场失效的现象日益严重。作为由工业社会进化升华而来的生态文明社会,一方面还须借助等价交换、利润最大化、优胜劣汰等市场资源配置原则,另一方面必须增加生态原则作为资源配置的基本依据,化解市场配置原则下市场失效的问题。

生态文明社会资源配置生态原则的主要内容大致有五项:

1.生态平衡原则。资源配置的生态平衡原则是指社会资源配置不破坏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和运行的稳定状态,至少不剥夺生态系统应对外来干扰进行自我调节恢复原初稳定状态的能力。依据生态平衡原则进行资源配置有利于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巩固社会发展的生态基础。自然生态平衡条件下能够达到生态产出的最优化,但常常不是经济产出的最大化,而最大限度地保持自然生态平衡是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

2.环境安全原则。资源配置的环境安全原则是指社会资源配置不破坏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自然环境系统的相对稳定与协调,至少不剥夺自然环境系统应对外来干扰冲击的自我调节和恢复能力。这里的自然环境系统主要是指人工生态系统,也包括与人类生存发展密切相关的部分自然生态系统,如农地、森林、牧场、工厂、村落、城镇等次生环境,涉及土壤环境、水环境、大气环境以及全球气候等,实施环境安全原则有利于经济有效增长、促进经济效率提升、消除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生态恶化与环境退化问题、维护良好的生活环境。

3.资源节约原则。这一原则是指社会资源配置符合节约使用、高效利用、循环利用要求,做到不可再生资源的节俭节制使用,可再生资源的充分开发、合理使用。实行资源节约原则能够最大限度降低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和自然环境的干扰冲击,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意义的资源节约立足于生态平衡环境安全,经济意义的资源节约追求效率提高效益增加,两者既相契合又有矛盾,生态文明社会强调前者的前提地位。

4.协调进化原则。这一原则是指社会资源配置能够促进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系统和谐相处、协调发展、共同进化、互惠共赢。落实协调进化原则,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文明社会发展进化的本质要求。

5.永续发展原则。永续发展原则是指社会资源配置既要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系统平衡的现实需要,又能符合人类社会和自然生态长远协调和谐、发展进化的要求。贯彻永续发展原则,有利于解决传统发展模式下日益严重的代际不公平问题,推动生态文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生态生产成为社会生产的基本内容

生态生产是指为维护生态平衡和环境安全、消除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的负面冲击所进行的生产,其成果即生态产品一般以生态平衡的恢复与维持、自然环境的改善与保护、生态资源的维护与增加、环境污染的治理与消除等形式呈现。在社会生产方面,生态文明社会与工业社会的显著不同,在于除了依然存在规模庞大的物质产品、服务产品生产以外,生态产品生产已经成为非常重要的基本内容。这是因为人类社会的高度发展构成对生态平衡的巨大冲击、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严重威胁,必须通过调整社会生产结构、增加生态产品生产加以补偿。

生态文明社会生态生产的发达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1.生态产品在社会产品中占据重要地位。社会产品可以分为三大类,一类是物质产品,它通过对物质资料的加工制作形成使用价值,满足人们的物质消费需要;一类是服务产品,它借助物质资料手段提供各类服务,满足人们生产生活服务需要;再一类就是生态产品,它通过对生态环境的维护保养形成生态价值,促进生态平衡和环境安全。前两类产品生产都建立在人类对大自然索取的基础上,随着索取强度的提高必须要有适当的方式途径进行回馈补偿,生态产品生产正是人类回报补偿大自然的最佳途径,正因此,在生态文明社会,生态产品成为社会产品中具有特殊功能作用、无法替代、不可缺少的基本产品,其规模、种类也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对生态环境的更高要求而相应扩张。

2.生态产业成为社会最基础的前提产业。社会产品结构的调整必然要求社会产业结构的相应调整,在生态文明社会除了传统的或经过生态化改造的一、二、三次产业以外,生态产业将成为社会的基础性、前提性和标志性产业。生态产业是以生态平衡和环境安全为产业目标的专门产业,内部又包含污染治理业和生态资源培育维护业两大产业,前者专司污染减排和受污染环境治理之职,后者专指修复、维护和培育生态资源,促进地球村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健康发展的基础性产业(图1)。

三、绿色消费成为社会主体消费方式

所谓绿色消费,是指人们在环境友好理念指导下所进行的有利于资源保护和生态平衡的、或者不至于恶化资源供求关系和生态环境的最终消费。绿色消费有以下显著特点:

1.绿色消费是一种减量型消费。一方面,绿色消费注重减少资源消耗量,放弃传统消费大量消耗资源、追求最大限度物欲满足的奢靡倾向

和极端做法,转而采用适度消费以谋求足够程度的满足和多方面的满足。另一方面,绿色消费强调减少废弃物的排放量,通过减少浪费、减少资源消耗、循环式消费及废弃物的再消费以及消费排泄物向社会排泄物处理业集中,减少消费过程的废弃物排放量,不让消费排泄物进入自然生态系统。

转贴于

2.绿色消费是一种综合效用型消费。绿色消费效用由直接效用、间接效用、宏观效用、长期效用等多种效用构成。其中,直接效用包括人们消费产品和服务获得的特定需求满足,因采用循环消费、再消费、减量消费方式节约消费成本获得的收益需求满足,因采用绿色消费方式对生态环境保护有所贡献而获得的心理满足;生态环境因绿色消费方式而直接得到的维护、改善(如人们化废为宝,对废弃物的消费直接减轻了环境压力;人们参与植树种草治沙等体验性休闲、旅游活动对生态环境的改善),等等。直接效用是人们采用绿色消费方式的主要动力。间接效用主要指绿色消费方式因节约资源、减少排放而最终对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平衡所产生的有利影响,它与某一项具体的绿色消费行为并不直接挂钩、对应,具有一定的曲折性、隐蔽性。宏观效用是指绿色消费的积极效用是由众多的绿色消费行为共同作用的结果,某个人、某一次、某一项、某一局部的绿色消费仅产生有限的积极效用,但要取得积极的宏观效用必须从自己、从局部、从现在做起。长期效用是指绿色消费的效用除直接效用以外,其他效用的取得往往要经过一个较为长期的过程,而绿色消费的效用也会持续相当长的时间。绿色消费的综合效用,是人们从理性高度选择绿色消费方式的原因。

3.绿色消费是一种可持续型消费。一方面,绿色消费为当代人的后续消费预留资源,也为后代的消费预留资源,有利于保持资源利用的持续性;绿色消费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有利于人类生存环境、生活环境的保护和改善。另一方面,绿色消费对绿色产品的追求,促进了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社会氛围的营造和生态文化建设,从而促进全社会的生态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人们的可持续消费提供生态环境基础。这些特点说明,绿色消费符合生态文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的基本要求,能够兼顾人类福利水平提升和生态环境改善的双重要求。也正因此,在生态社会绿色消费能够取代传统消费方式,成为社会的主体消费方式。

四、生态法制成为社会基本行为准则

工业社会,人们按照市场法则和经济法制行事,经济利益是决定人们言行的内在动力,在经济规律这根看不见的指挥棒的指挥下,人们在经济法制划定的界线内从事生产经营分配消费等经济活动,以及其他社会活动。而在生态文明社会,人们不仅从事物质产品、服务产品的生产消费,还要从事生态产品的生产消费;不仅追求经济利益和经济价值,还要追求生态利益和生态价值。因此,人们的社会活动不仅要遵循经济规律、经济法制,也必须同时遵循生态规律、生态法制,而且应该更加强调遵循生态规律、生态法制。目前人们制订的环境保护的法律规范,都是立足工业社会,从传统经济社会的视野出发,依托市场经济运行机制所规定的行为规范,这些法律规范对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产生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但严格意义上说,这些环境保护法律规范还无法充分体现生态文明社会生态理念的精神,无法完全适应人与自然协同进化的更高要求。尤其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如我国),为加快追赶步伐,环境保护往往要向经济发展让步,导致生态法制常常形同虚设。

作为生态社会的基本行为准则,生态法制至少具有如下四方面特征:

1.以巩固、发展生态文明社会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生态法制建设跳出传统工业社会窠臼,立足生态文明社会来进行,从而遵循全新的指导思想,设定全新的建设目标,确立全新的法制原则,建立相应的内容框架。

2.很好体现生态规律的基本要求。体现生态规律要求是生态法制建设的核心,只有充分体现生态规律要求,生态法制才能很好反映其价值取向和行为导向,发挥促进生态平衡、推动环境保护的积极作用。

3.努力借助经济规律的运行机制。生态文明社会经济规律仍然是社会运行的基本规律之一,指导和左右着人们的行为。生态法制建设不仅不排斥经济规律的作用,还必须努力注意与经济规律的协同契合,借助经济利益的推动促进生态法制的落实。在经济目标与生态目标出现矛盾的情况下,从有利于生态社会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出发,寻求合理的立法司法平衡点。

4.贯彻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协同进化原则。生态文明社会的发展目标是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协同进化,既要体现以人为本理念,努力提升社会福利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又要贯彻生态和谐原则,确保生态平衡和环境安全,人与自然两者不能偏废。因此在生态法制建设中要防止出现两个偏向,一个是片面的极端人类中心主义倾向,另一个是极端生态主义倾向,做到以人为本,兼顾双方。

五、生态意识成为社会主流观念

生态意识是指人们了解生态规律、尊重生态价值、努力追求生态平衡、积极参与生态建设的认识状态和思想倾向,其核心是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它是人们自觉开展环境友好活动、采取维护生态平衡行动的内在动力。工业社会经济意识是占统治地位的社会观念,人们围绕经济利益这个核心从事经济活动和其他社会活动,经济效益成为衡量经济活动乃至其他社会活动成败得失的主要标准,最终导致工业社会的畸形发展。生态文明社会作为在对工业社会扬弃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全新社会发展阶段,也必然要有与之相适应的全新社会观念,用以指导人们的言行。作为社会主流观念,生态意识不仅受到社会舆论大力推崇,也受到政府、公民、非政府组织等社会各方的充分认可肯定,还是各类社会组织及其他社会成员的行动指针,落实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而成为体现生态社会文化特征的核心理念之一。

生态意识表现为两个层面,一是认识层面,具有对自然生态、生态平衡、环境安全、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理解和把握,对自然生态及其价值的尊重,对生态规律、生态机制的认识和掌握。

生态平衡原则篇4

新课改之后的化学高考题立足基础、考查核心学科知识,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测试,试题深广度把握准确,具有很好的导向性,这在07、08年高考化学平衡题的考查中得到了明显的体现。有关化学平衡的知识,是高考考查的重点知识之一。掌握创设情境的方法和技巧,将对解化学平衡题起着事半功倍的效果。

典型题例析:

[例1]在体积相同的甲、乙两个容器中,分别充有等物质的量的So2和o2,在相同温度下发生反应:2So2(g)+o2(g)2So3(g),并达到平衡。在此过程中,甲容器保持体积不变,乙容器保持压强不变,若甲容器中So2的转化率为p%,则乙容器中So2的转化率()

a.等于p%B.大于p%C.小于p%D.无法判断

分析:反应2So2(g)+o2(g)So3(g),正反应为气体体积缩小的反应,甲保持体积不变,达到平衡时压强将比反应前减小。乙保持压强不变,平衡时体积将缩小。由于甲乙是在不同条件下达到各自的平衡状态,所以无法直接对甲乙的平衡状态进行比较。

创设情景:为了找到甲乙平衡状态的可比性,先将乙容器假想为和甲容器一样,都保持体积不变,则两容器达到平衡时So2的转化率均为p%,此时再将乙容器的一侧隔板假想为活塞,即符合乙在题中的要求。由于容器内的压强降低,则活塞将向里移动,导致乙的容器体积缩小,平衡正向移动,最终达到新的化学平衡状态。

结论:乙相当于在甲容器内化学平衡的基础上增大压强,则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乙容器中So2的转化率增大,答案为B。

[例2]在相同条件下,有相同体积的甲、乙两容器,甲容器中充入2molSo3,乙容器中充入4molSo3,分别发生反应2So3(g)2So2(g)+o2(g),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平衡后的So3物质的量甲

C.So3的转化率甲>乙D.平衡后So3的体积分数甲

分析:增大反应物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很多学生认为,乙是在甲的基础上增加了So3的浓度,则平衡正向移动,草率作答,结果得出错误结论。实际上,平衡移动到什么程度,对甲乙平衡时的组成很难做出直接判断,需要找到用以比较甲乙平衡状态的点。

创设情景:将乙容器里的4molSo3,分割为两个2molSo3,然后在相同条件下,分别充入与甲等体积的丙、丁两容器,这样甲、丙、丁三容器中的反应建立了等效平衡关系,三容器内的组分组成完全相同,而乙容器这时可看成丙、丁两容器合并起来,这其实就需要一个加压的过程。

结论:加压后,平衡2So3(g)2So2(g)+o2(g)向逆方向进行,达到乙最终的平衡状态。所以甲中So3的转化率大,乙相当于两份甲压缩到同一容器内后平衡移动,但平衡后各组分的浓度及物质的量仍大于甲,而平衡后的So3的体积分数乙中小。选D。

生态平衡原则篇5

关键词: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速度;正反应速率;逆反应速率;化学平衡

文章编号:1008-0546(2013)01-0078-02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3.01.031

一、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反应速度

在化学教材和论文中,经常可见到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反应速度这两个词语,它们常被用来表达相同的含义,即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的程度。但是,物理学上速率和速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速率是一个标量,标量是有大小而无方向的量;而速度却是失量,既说明大小又表明方向。所以,速率仅为绝对大小,不会有表现方向的正或负;而速度则不然,可能是正值或负值,代表了两个相反的方向。当然,化学反应多数都是可逆反应,的确是存在两个不同的方向,但是,化学反应的方向是化学热力学重点讨论的问题。而化学反应速率则是化学动力学中的主要问题,在数值上仅表现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而不反映进行的方向。

在中学课本中,化学反应速率是采用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随着时间的变化率来表示。公式如下:

平均速率v=

瞬时速率 =

对于反应物,浓度的变化为减少量,化学反应速率即是反应物的消耗速率;对于生成物,浓度变化为增加量,化学反应速率即是生成物的增加速率。无论以哪个物质来计算化学反应速率,浓度变化均取正值,所以化学反应速率也绝不会出现负值。

所以,在语言上使用化学反应速率比化学反应速度更合理,建议摒弃化学反应速度的用法而统一使用化学反应速率这一术语。并且建议在公式中加绝对值符号,即:v=, =

浓度的变化取末、始态即反应物或生成物在反应后和反应前的浓度之差,即使浓度的变化有正、负值,但最终的速率都为绝对值。这样更能体现化学反应速率的标量性质,仅有大小而无表现方向的正、负号。

二、化学反应速率、正反应速率及逆反应速率

中学阶段,在专门学习化学反应速率时并没有涉及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但是,在学习化学平衡时说到:当可逆反应的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时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状态。而对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的概念缺乏进一步的解释,造成学生对化学反应速率、正反应速率及逆反应速率理解上的混乱。通过互联网查询发现提出相关问题的不少而回答准确清楚的却并不多。不少人认为:可逆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即为这个反应的正反应速率。

化学反应速率既非正反应速率亦非逆反应速率,而是两者之差。对于一个可逆反应同时存在着正方向进行的反应和逆方向进行的反应。而整个化学反应表现为在这两个方向上综合进行的结果。

以2So2(g)+o2(g)2So3(g)为例,同时存在着正反应(2So2+o22So3)所导致的So2、o2的消耗、So3的增加和逆反应(2So32So2+o2)所导致的So3的消耗和So2、o2的增加。因此,正反应速率即为由于正反应进行所导致的So2、o2的消耗速率或者So3的增加速率;而逆反应速率则为由于逆反应进行所导致的So3的消耗速率和So2、o2的增加速率。而化学反应速率则是作为一个反应整体宏观上反应物So2、o2的消耗速率或者So3的增加速率。当然,约定俗成,方程式从左至右为反应进行的正方向。

当反应达到平衡时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此时的化学反应速率即为零,因为各物质的浓度不再随时间而变化。但是,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不为零。

化学反应速率可以通过实验测定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的变化而得到。但是单纯通过实验却不能测定正反应速率或者逆反应速率,因为只能测定出宏观上物质浓度的变化却无法获知浓度的改变中哪些是因为正反应、哪些又是由于逆反应所导致的。

三、化学平衡和化学反应速率

在中学教学中,教师通常将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作为化学反应达到平衡及导致化学平衡移动的原因。通过调查学生课堂笔记、网络查阅教师教案及教参,发现许多中学教师都是这样讲述的:当可逆反应的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时化学反应达到平衡。而当外界条件发生变化,导致正、逆反应速率不相等时原有的平衡状态被打破,若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则反应向正方向移动,而逆反应速率大于正反应速率反应向逆方向移动,直到正、逆反应速率再次相等而达到新的化学平衡状态。

而在一些大学化学教材中讲到化学平衡时却对化学反应速率只字不提,仅仅是因为中学已经学习过而不再提及吗?

其实,经典的化学热力学仅从反应前、后状态的能量变化的角度出发,去探讨反应的可能性(即反应进行方向的判断)与限度问题(即化学平衡),并未涉及反应从始态到终态之间的过程,不涉及反应从一个平衡状态到另一个平衡状态过渡的快慢。也就是说,热力学基础上建立的对化学反应(包括化学平衡问题)的结论,与反应速率之间没有任何的联系。[1]

经典热力学通过反应前、后的状态的变化,即ΔG(反应后的状态与反应前的状态的吉布斯自由能变化)来判断一个反应能否自发进行以是否达到平衡。ΔG<0,反应能自发进行,即反应总是自发向吉布斯自由能减少的状态进行的,也就是说若反应后整个反应体系的吉布斯自由能小于反应前的吉布斯自由能,那么反应肯定向正反应方向自发进行;而ΔG=0,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即前、后状态的吉布斯自由能相等则说明已达到化学反应限度,所谓限度也就是在当前条件下反应体系的吉布斯自由能已经降到了最低,同时,反应物的转化率也达到最高。当反应条件发生变化原有平衡状态被打破时,若ΔG<0则平衡向正方向移动,ΔG>0则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其实,这也是“能量最低原理”这个自然界普适规律的体现,即“自然变化进行的方向都是使能量降低,因为能量越低越稳定。”

所以说,在中学阶段将化学平衡的原因归结为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并认为正反应速率不等于逆反应速率是化学平衡移动的根本原因都是不够严谨的。但是,因为中学还未学习到吉布斯自由能的内容,似乎只能用化学反应速率来解释化学平衡问题同学们才容易理解。因此,建议中学教师在讲解时注意措词: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只能说是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的一个标志而不是其根本原因或本质;化学平衡移动的方向也不必借助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的比较来判断,而直接用勒夏特列原理来分析即可。即使介绍在化学平衡移动时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大小的不同,也必须说明化学反应速率的变化与化学平衡的移动总是相互伴随发生的过程,但并非正、逆化学反应速率的变化导致化学平衡的移动亦非化学平衡的移动导致化学反应速率的变化,化学平衡及其移动的本质将在大学化学中做深入的介绍。

生态平衡原则篇6

[摘要]生态补偿是对在恢复和重建生态系统,修复生态环境的整体功能、预防生态失衡和环境污染综合治理中发生的成本费用的经济补偿的总称。生态系统的可恢复性和生态资源的稀缺性是生态补偿机制的生态经济学依据,生态正义和环境均衡是生态补偿机制的生态经济学目标,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是我们评判生态补偿机制的生态经济学的原则,效率是我们评判生态补偿机制的生态经济学的标准。

[关键词]生态补偿机制生态经济学

在生态学上,生态补偿分为生态系统的内部补偿机制和外部补偿机制。其中,生态系统的内部补偿机制是指自然生态系统由于外界活动而遭干扰、破坏后的自我调节、自我恢复。生态系统的外部补偿机制是人类为了推进和加速生态系统的内部自我补偿机制,恢复与重建生态系统,所进行的生态建设活动的总称。从生态“经济人”的角度讲,生态补偿给恢复和重建生态系统的人带来一定的成本费用,表现为劳务和物质的付出,它的实质是实现经济价值补偿生态价值的过程。从“法律人”的角度讲,既保护环境污染者和破坏者应该承担生态环境治理责任,也包括污染者、破坏者支付恢复和重建费用,以及生态环境的受益者向生态建设者支付一定费用的义务,这一过程在法学上表现为权利义务关系。因此,法学和生态经济学中所研究的生态补偿是生态系统的外部补偿机制。

一、生态补偿机制建立的生态经济学根据

1.生态系统是可恢复的

在自然界的一定空间内,由生物群体和无生命物质构成了具有一定物质和能量循环功能和自净功能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中的生态因子如气候因子、土壤因子、水因子、生物因子等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不断演进,并在一定的时期内形成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但是,来自自然和人为两个方面的干扰,会使生态系统发生变化并导致失衡。如森林砍伐、草原开垦等都会使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导致生态系统受损。在人类的参与下,生态系统也可以从自然干扰和人为干扰所产生的失衡状态中得到恢复,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得以逐步协调。生态补偿就是根据生态学原理,充分利用科学技术和生态系统的自然规律,通过自然和人工的结合,通过人类向生态系统的投入来恢复和重建生态系统的生态建设活动。因此,生态系统的可恢复原理,为我们建立生态补偿制度提供了生态学依据。

2.生态环境资源是稀缺的

人的欲望要用各种物质产品(或劳务)来满足,物质产品(或劳务)要用各种资源来生产。但自然赋予人们的资源却是有限的。人类需求的无限性与自然资源有限性的矛盾便产生了环境资源的“稀缺性”。同时,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延续,以及环境资源在空间上分布的不均衡性,使得环境资源的稀缺性更加明显。为了用稀缺的资源来满足人类的需求,我们就需要不断地保护、改善和补偿环境资源,使环境资源实现可持续利用。然而传统的经济价值观认为环境资源的天然的,没有凝结人类的劳动,因而没有价值。所以,认为环境资源可以无偿使用,从而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改善、整治和补偿措施得不到重视。但现代经济学认为,稀缺的东西具有价值,物以稀为贵,越稀缺的物质,其价值越高。环境资源的稀缺性和具有的价值属性为生态补偿奠定了价值理论基础,它要求在开发利用环境资源时,人类应当不断地改善、补偿环境资源;同时它还要求将环境资源补偿的具体行为引入到社会关系内部,使损害生态环境者和生态补偿的受益者补偿生态建设者和为生态建设放弃发展机会的损失者,使生态补偿从人对自然的补偿转化为人对人的补偿。

二、生态补偿机制的生态经济学目标

1.生态正义目标

正义是法律所追求的基本价值之一,正义的主题是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分配和社会合作利益的划分。美国当代著名的哲学家、伦理学家罗尔斯在《正义论》中确定了社会经济不平等条件下的正义原则:第一,人们在收入和财富方面的分配是不平等的,但这种分配是对“最少受惠者”最有利的;第二,人们在使用权力方面也是不平等的,但掌握权力的地位和职位应该是对每个人都开放的,即具有同样条件的人应具有同样机会担任这种职务和占有这种地位。环境正义是对罗尔斯“正义原则”的运用,它包含了以下几层意思:第一,环境正义是作为公平的正义,包括了环境的代内公平、代际公平和权利义务分担公平;第二,环境正义的核心是公平地分配环境成本和费用;第三,环境正义体现了发展权和发展机会的均等;第四,环境正义必须体现差别对待原则,优先考虑最不利地区和成员的利益问题,如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利益问题。环境正义为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提供了法理学和伦理学的依据,环境正义要求对那些为地球生态系统恢复和重建做出贡献和失去发展机会者,以及生态脆弱的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提供生态补偿,以达到整体生态均衡。

2.环境均衡目标

均衡分析是理性选择理论分析决策人之间关系的基本方法。具体到生态补偿机制的生态经济学分析,主要要考虑以下两个均衡:

第一,代内均衡:指代内的所有人,不论其国籍、种族、性别、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差异,对于良好的生态系统享有平等的权利。目前讨论最多的就是不同区域之间生态补偿的不均衡,西部廉价的能源供应东部而没有得到生态补偿,造成东西部生态系统负担的不均衡,从环境正义的角度看,地区之间有平等的发展权,上游地区因保护生态环境而丧失发展机会,下游地区应当给予其适当的补偿,其次,大江大河上游地区的自然环境恶化是由千百年的战乱、自然灾害、政策失误造成的,如果让上游地区单独承担生态恢复和重建的责任是有损生态公平原则的。然而,目前因为地区间的生态效益难以测算,使地区间生态补偿的标准很难确定,加之,地区生态补偿协商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这为地区间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如安徽省黄山市是新安江流域上游的水源涵养地,而浙江省杭州市是流域下游的受益区,两市都对新安江流域的生态补偿问题非常重视,但在如何补偿的问题上,却各抒己见。黄山市希望能得到浙江省获得生态补偿,并期待浙江省来投资,而浙江省和杭州市则认为,上游没有提供合格的水,特别是总氮和总磷指标甚至达到V类,对下游水质造成影响,下游不应对其进行补偿。另外还有不同主体之间生态补偿的不均衡。例如当代社会中有人是生态环境的破坏者和受益者,有人是生态系统的建设者,按照权利和义务相对等的原则出发,享受生态效益好处的人应该给生态环境建设者提供生态补偿。但是因为生态效益的计算困难和补偿机制的不完善,我国不同主体间的生态补偿机制尚未建立。

第二,代际均衡:罗尔斯在其巨著《正义论》中,为代际平等提供了一个起点。罗尔斯认为,假定把每一个人置于“无知的面纱”之后,则是一种可能得到公平的普通标准方法。无知的面纱防止了他们对于自己在社会中真实处境的了解。人们被置于这个面纱后面,一旦他们做出决定,就被迫生活在一个社会里,而且会根据某种原则做出决定来管理这个社会。这种方法意味着当代和后代所有成员进行假设性协商,根据这些准则来决定资源的代际间分配。由于无知阻碍了他们知道自己属于哪一代人,因而人们既不是过度的保护主义者(除非他们变成了前代的成员),也不会过度开发(除非我们变成了后代的成员)。代际均衡的环境正义,确立了当代人和后代人共同享有地球生态系统的权利,要求当代人在对地球生态系统造成毁损时,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恢复地球生态系统,,给地球生态系统以补偿,并公平地负担恢复和重建生态系统的成本费用。

三、评判生态补偿机制的生态经济学原则

生态补偿是为了恢复和重建生态系统,使生态系统具有良好的物质、能量循环功能和自净功能,使生态系统保持高的能量转化率、物质积累率和最大的自净能力,这就是生态效益;而经济效益要求在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提高环境资源的利用率,使投入和产出最大化。所以生态补偿中,要用最大的投入换来最大的生态效益,用生态效益更好地为经济效益服务,同时良好的经济效益又能为生态补偿提供经济基础,这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所以,我们评判生态补偿机制的生态经济学原则应该是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

生态平衡原则篇7

一、化学平衡状态的含义

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里,当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时,反应物的浓度与生成物的浓度不再改变,达到一种表面静止的状态,即“化学平衡状态”.

二、恒温恒容条件下几种常见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

1.不等分子反应

【案例】在一定温度下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n2(g)+3H2(g)2nH3(g),下列信息能否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思考1】v(n2)正=2v(nH3)逆

【分析】此信息中既有υ正又有υ逆,且速率比等于计量数之比,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到达平衡状态

【思考2】容器中气体的压强不随时间而变化

【分析】由于温度和体积不变,若压强不变,则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变,则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到达平衡状态

【思考3】容器中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而变

【分析】混合气体的质量和体积始终不变,所以密度固定不变,不能判断到达平衡状态

【思考4】容器中气体的分子总数不随时间而变化

【分析】若υ正>υ逆,分子总数减少,反之增多.所以此信息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到达平衡状态

【思考5】c(n2)=c(nH3)

【分析】由于转化率不确定,所以c(n2)=c(nH3)时不一定是平衡状态

【思考6】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

③由表中数据推知电负性差为1.7时离子性百分数为50%,通常我们把电负值差大于1.7,离子性百分数在50%以上的键称为离子键.反之,属于共价键.

④由于离子键与共价键是过渡的,使得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的界限也是模糊的.通常以熔点400℃为界,离子晶体在熔化时需要克服较强的离子键,熔点一般高于400℃,分子晶体在熔化时只需克服范德华力,故熔点一般低于400℃时.这样,金属氧化物、碱、盐一般属于离子化合物,而非金属氧化物、酸、有机物等都属于共价化合物.

二、金属键与共价键

在金属晶体中,金属原子易失电子变成阳离子,失去的电子成为“自由电子”,自由电子在原子和离子之间不停地交换,这种作用把金属原子或离子结合在一起,形成金属键.在金属晶体中,金属原子是密堆的,例如,每个钠原子在晶体中与其他8个钠原子相邻.每个钠原子失1个电子不可能按共价键那样共用电子,所以我们可以把金属键看做是少数自由电子存在于多个原子之间离域程度很高的共价键.

下面以氮族元素为例,分析共价健与金属键之间的过渡.氮有两种同素异形体,n2和n5,在固态时都是由共价分子通过范德华力构成的分子晶体.磷则有3种异形体,白磷是分子晶体,红磷是链状的,黑磷则具有层状结构.层内共价结合,层间电子是离域的,能够导电,从中可以看到共价键向金属键转化的迹象.与黑磷相似,灰砷、灰锑(砷和锑的同素异形体)和铋都属于具有导电性的层状晶体,随着原子的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增大,层内与层间的距离都增大,但层间距离与层内距离的比值都依次减小,这说明上述晶体中,层的界限逐渐消失,原子的结合趋向于密堆,即化学键从共价键向金属键过渡(见表2).由于锑和铋都处在周期表的对角线附近,所以最终也未能过渡到典型的密堆的金属晶体.

表2

层内/pm层间/pm层间/层内

as2.513.141.25

Sb2.893.351.16

Bi3.103.471.12

卤素单质都是双原子分子,两个原子共价结合,在固态时形成分子晶体.随着原子半径增大,共价键键能减小,而随相对分子质量增大,范德华力增大,造成分子间与分子内距离的比值逐渐缩小,说明分子间与分子内的界限趋向消失,原子的排布趋向密堆,共价键向金属键过渡(见表3)i2晶体具有金属光泽就是表现.

表3

分子内/pm分子间/pm分子间/分子内

Cl21.992.971.50

Br22.273.331.45

i22.703.541.31

三、离子键和金属键

离子键存在于典型金属与典型非金属的化合物中,其本质是阴、阳离子的静电作用,金属键存在于金属单质或合金中,是金属阳离子与自由电子的静电作用.在本质上金属键与离子键是相近的.二者的区别在于离子键只存在于化合物中,而金属键则存在于金属单质或合金中.现以镁为例,镁单质和镁铝合金都是通过金属键结合的,由mg2Si至mg3p2、mgS、mgCl2按第3周期从左到右随着电负性差逐渐增大,化学键的离子性百分数增大,逐渐向离子键过渡.

总之,化学键的成因是原子结构的不稳定性,失电子的金属性和得电子的非金属是逐渐过渡的,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也不会是非此即彼,把过渡的思想渗透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可以促进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提高科学素养.

【分析】由公式m(平均)=m(总)/n(总)可知m(总)始终不变,若m(平均)不变,则n(总)不变,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到达平衡状态

【思考7】nH3的百分含量保持不变

【分析】此信息说明混合气体的组成不变,到达平衡状态

【思考8】3个H-H键生成的同时有1个nn键生成

【分析】生成H-H和nn都指υ逆,没有υ正,不能判断是否到达平衡

2.等分子反应

(1)气体质量守恒的等分子反应

【案例】在一定温度下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Hi(g)H2(g)+i2(g),下列信息能否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思考1】单位时间内生成amolH2的同时生成amolHi

【分析】生成H2是υ正,生成Hi是υ逆,均为amol,速率比不等于计量数比,所以正逆反应速率不等,不能判断到达平衡状态

【思考2】一个H-H键断裂的同时有两个H-i键断裂

【分析】断裂H-H是υ逆,断裂H-i是υ正,比值为1:2,所以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到达平衡

【思考3】百分组成w(Hi)=w(i2)

【分析】由于转化率不确定,所以w(Hi)=w(i2)不一定是平衡状态

【思考4】反应速率υ(H2)=υ(i2)=υ(Hi)/2

【分析】化学反应无论是否平衡都有速率比等于计量数比,所以不能判断是否到达平衡

【思考5】c(Hi)∶c(H2)∶c(i2)=2∶1∶1时

【分析】由于转化率不一定,所以c(Hi)∶c(H2)∶c(i2)=2∶1∶1时不一定是平衡状态

【思考6】H2的浓度不再变化

【分析】根据定义某物质的浓度不变即为平衡状态

【思考7】容器内压强不再变化

【分析】等分子反应在任何时刻压强都不变,所以不能判断是否到达平衡

【思考8】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分析】由公式m(平均)=m(总)/n(总)可知气体的总质量、总物质的量始终不变,所以m(平均)始终不变,不能说明到达平衡状态

【思考9】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变

【分析】只有i2蒸汽有颜色,此信息其实是i2的浓度不变,所以判断到达平衡状态

【思考10】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分析】气体的总质量和体积始终不变,所以密度始终不变,不能判断是否到达平衡状态

(2)气体质量不守恒的等分子反应

【案例】在一定温度下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X(g)+Y(s)Z(g)+w(g),下列信息能否说明该反应到达平衡状态

【思考1】容器中压强不变

【分析】等分子反应任何时刻压强都不变,所以不能判断是否到达平衡状态

【思考2】混合气体中c(X)不变

【分析】某物质的浓度不变即为平衡状态

【思考3】2υ正(X)=υ逆(w)

【分析】此信息中既有υ正又有υ逆,且速率比等于计量数比,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到达平衡状态

【思考4】c(Z)=c(w)

【分析】由于转化率不确定,所以c(Z)=c(w)不一定是平衡状态

【思考5】容器内的密度保持不变

【分析】由ρ=m/V可知若υ正>υ逆,气体质量增大,密度增大,反之减小,所以密度不变反应平衡

【思考6】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

【分析】由公式m(平均)=m(总)/n(总)可知若υ正>υ逆气体质量增大,物质的量不变,m(平均)增大,反之m(平均)减小,所以m(平均)不变反应平衡

【思考7】w的百分含量保持不变

【分析】百分含量不变,混合物的组成不变,反应平衡

总结:任何条件下,不同物质的浓度或百分含量成固定比值都一定不能判断反应是否平衡

三、绝热恒容条件下几种常见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

【案例】在一个绝热、且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Co(g)+H2o(g)Co2(g)+H2(g)

ΔH=+131.3kJ・mol-1,下列信息能否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思考1】容器内温度不变

【分析】若υ正>υ逆,反应吸热温度下降,υ正<υ逆温度上升,所以温度不变,即反应平衡

【思考2】Co的浓度保持不变

【分析】Co的浓度不变即为平衡状态

【思考3】υ(Co)=υ(H2)

【分析】化学反应无论是否平衡速率比都等于计量数比,所以不能判断是否平衡

【思考4】c(Co)=c(H2)

【分析】由于转化率不一定,所以c(Co)=c(H2)不一定是平衡状态

【思考5】容器内的密度保持不变

【分析】混合气体的质量和体积始终不变,所以无论是否平衡密度均不变

【思考6】容器内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

【分析】由公式m(平均)=m(总)/n(总)可知气体的总质量和总物质的量始终不变,所以m(平均)始终不变,不能说明到达平衡状态

【思考7】H2的百分含量保持不变

【分析】此信息说明混合物的组成不变,即为平衡状态

【思考8】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分析】气体总物质的量不变,若υ正>υ逆,吸收热量,温度降低,压强减小,反之增大,所以压强不变亦可判断到达平衡状态

四、终上所述,无论条件如何改变,都可以转化为下列两种判断方法之一:

①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

生态平衡原则篇8

关键词:高中化学;化学平衡;教学难点;策略;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437(2015)02-0039-01

在高中阶段的化学教学中,化学平衡部分可谓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很多同学都存在不能准确判断平衡移动方向以及无法准确判断化学反应是否到达平衡状态的问题。因此,在进行化学平衡这部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紧抓化学反应移动方向以及平衡状态判断两个难点,使用适当的策略让学生能够准确迅速地判断,提升教学质量。

1化学反应平衡教学难点及常用判断方法

在高中化学平衡的判断中,学生学习的难点在于不能熟练的掌握判断方法,在进行判断时使用方法错乱,在应用相应原理时不能全面考虑应用条件。高中阶段的化学平衡移动方向判断经常使用的方法有三种分别是勒夏特列原理、碰撞理论以及浓度熵规则,这三种方法的概念在课本中有详细的介绍,下面举一例说明如何使用这三种方法化学平衡的判断。

例1在体积密闭的容器中,正在发生n2(g)+3H2(g)?葑2nH3(g),待此反应到达平衡状态时,在密闭容器中通入部分氢气,此时,容器中的反应该如移动,各化学物质的浓度如何变化?

首先,我们利用勒夏特列原理进行分析,当加入氢气时,反应必然朝着减弱这种变化的方向移动,所以,此时反应向着正方向移动,容器体积不变氢气反应必然消耗一定的氮气,因此,n2(g)浓度减小,反应生成了部分nH3(g),因此,nH3(g)浓度增加,虽然反应朝着减弱这种变化的方向移动,但是不能将加入的氢气完全反应掉,因此,H2(g)浓度增加。勒夏特列原理在高中阶段的化学平衡判断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使用也最为频繁,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此种方法的教学,从定义、使用条件以及判断方法等方面入手,使学生准确判断。浓度熵原理的应用频率仅次于勒夏特列原理,此种方法适用于表象不明显,但是存在数据或者可判断数据变化的化学平衡类题目,例如,存在一个反应aa+bB?葑cC+dD,当反应到达平衡状态的时候,可知存在常数K=〔C〕c〔D〕d/〔a〕a〔B〕b,此常数保持不变,此时反应处在平衡状态。浓度熵的表达式为Q=〔C〕c〔D〕d/〔a〕a〔B〕b,当化学反应条件或者化学物质的量增加或者减少时,Q的值就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当QK时,反应就向逆方向移动,最后达到平衡状态,浓度熵属于定量的判断,但在某些情况下也可活用,用于定性的判断。

碰撞理论也较为常用,主要是通过定性判断反应两方的碰撞频率,通过碰撞的频率来判断化学反应平衡移动的方向。以本题为例,在密闭容器中加入部分氢气,导致氢气与氮气、氨气的碰撞频率增加,但是氢气与氨气不发生反应,因此,反应朝着生成氨气的方向移动,并且还可以判断出,反应到达平衡时,可逆反应的速率大于原反应速率。

2高中化学平衡判断教学策略

化学反应平衡的判断虽然复杂,但并不是没有规律可循,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指导学生寻找化学平衡类题目的规律,根据题目中的标志使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准确而快速的判定,例如遇到某题增加反应物或生成物的量,学生立刻想到勒夏特列原理,出现较多的数据,且前后数据发生变化,考虑使用浓度熵原理;遇到化学反应平衡速率变化时,立刻想到利用碰撞理论。在学校考试或者高考中,化学平衡类题目并非上例那样简单,需要学生将多种方法进行综合,灵活判断。同时,教师要在教学中不断敦促学生养成严谨的习惯,在读题时将重要的条件作出标记,判断之前认真思考是否符合应用条件等,下面试举例说明。

例2在某温度时,一个密闭的容器内存在X、Y、Z三种气体,其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1所示,当反应到达平衡状态时,其他的条件不发生改变,改变反应的温度,其中Y气体的体积分数随时间的变化如图2所示,那么根据以上条件,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图1图2

该反应的方程式为:X(g)+3Y(g)?圳2Z(g),且H>0。

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提升环境温度,则正逆反应速率都加快,但X的转化率降低。

若在反应平衡后,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减小容器的体积,则反应朝着逆方向移动。

生态平衡原则篇9

abstract:thefirstofall,thispapertellsofthelegalmeaning,backgroundandtheoreticalbasisabouttheprincipleofsustainabledevelopment,thenwhetheritshouldbeonepartofbasicprinciplesaboutenvironmentallawisdetailedininquirywithitsspecificexpressioninenvironmentallaw.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经济发展

Keywords:sustainabledevelopment;environmentalprotection;economic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X1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20-0280-03

1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法律含义

目前而言,学界对可持续发展原则的表述存在较大差异。汪劲教授认为:“可持续发展原则是指为了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在各类发展决策中将环境、经济、社会三方面的共同发展相协调一致,而不至于顾此失彼。”韩德培教授认为:“可持续发展原则是指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统筹规划、同步实施、协调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虽然在文字层面上出现不同的法律含义表述,但仔细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学者们在论述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法律含义时,就其基本内涵在以下几个方面达成一致意见:

第一,可持续发展原则正确地处理了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关系。例如“确立可持续发展原则,其理论依据主要是基于对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之间存在着的一种辩证关系的认识:“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有利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同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又为防治污染、保护生态提供了有力的条件。”正是出于对这种辩证关系的认识,学者们在可持续发展原则中重点强调二者的“协调”,而且认为此原则可以正确处理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关系;

第二,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即初始阶段表象上的对立与发展过程中实质上、目的上的统一。如何理解这种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对立在于初始阶段往往难以平衡二者利益,此消彼长,因为在初始阶段,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在表象上更多地呈现为一种对立状态,统一在于二者发展过程中目的上的统一,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虽然表象上属于对立的两个不同范畴,但究其根源,二者的实质目的是统一的,即都是为了保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核心就是在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之间确立一种协调关系,使二者保持一种动态平衡。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的这种协调关系并不是静止的,而是处于一种发展的动态过程中,强调“在发展中落实保护,在保护中促进发展”,实现二者的动态平衡。

第四,可持续发展原则也是法理上利益衡平原则的体现,即各类开发决策应当考量所涉及的各种利益及其所处的状态。衡平本是英美法系中的概念,是指法官审理案件的时候应该遵循先例。在这里,衡平我们取其权衡、平衡的意思。衡平是立法的一大原则,许多法律规制的制定,本身就是出于利益平衡的目的。德国法学家赫克指出,法不仅是一个逻辑结构,而且是各种利益的平衡。前文我们已经提到,可持续发展原则,正是基于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具有矛盾和统一性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继而言之,可持续发展原则以生态和经济的理念为支撑,要求发展对所涉及的各种利益都应当均衡地加以考虑,以衡平与人类发展的相关经济、社会和环境这三大利益的关系。

2可持续发展原则提出的时代背景和理论依据

到20世纪中叶,随着大量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所造成的环境破坏问题不断扩大,并且成为影响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人类困境”,为此,“可持续发展”思想逐渐开始进入人类的视野。这一战略思想从提出到广泛确立,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和理论依据:

2.11972年罗马俱乐部报告:《增长的极限》该报告的基本观点是:人类社会的发展由人口激增、加速发展的工业生产、农业生产、资源消耗和环境恶化五种相互制约的因素构成。这五种趋势都按一定的指数增长,人类社会这五种增长趋势的启动因素是人口的增长。人口增长要求提供更多的粮食和工业品,进而是耕地和工业生产量也以指数增长,工业增长使资源的消耗量越来越大,排入环境的废弃物也越来越多。它们是人口增长和工业增长的双重产物,因而其增长速度比人口和工业生产更快。通过模拟计算,这五种增长趋势到21世纪会达到极限。由于人类与环境系统存在着发展的无限性和地球的有限性这一基本矛盾,如果增长不停止而达到极限时,便会导致全球性危机及人类社会的突然瓦解。

生态平衡原则篇10

关键词:森林病害生态防治

1.森林病害生态防治的意义

1.1森林病害和森林病灾是两种根本不同的概念。前者系指病原在环境条件下作用下,使森林植被发病受害的过程,它在正常的森林生态系统中一直是长期存在的;后者则指造成经济损失和森林生态破坏的森林病害的大面积发生,它只是在特定的条件下才会出现。

1.2森林病灾形成的根本原因是森林生态失去了应有的动态平衡,只有恢复并保持这种动态平衡才能从根本上防治森林病灾。

1.3森林生态系统与农田生态系统及草原生态相比是比较稳定的,它循环周期很长,做到长期稳定和保持森林生态的动态平衡比农田生态系统及草原生态系统要容易些。

1.4无数实践经验证明,任何一种就病防病的防治森林病害的单一措施,不仅不会彻底防治森林病灾,而且有时还可能导致森林生态的恶性循环,给整个生态环境带来更大的危害。长期使用化学农药就是铁的例证。

2.生态防治的基本概念

生态防治森林病害就是以生物动态平衡原理为指导,通过调整或协调森林生态系统中各个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使其生物间保持动态平衡,用这种长期的稳定的生态系统建设来达到防治或控制森林病灾的目的。当然这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但这却是最彻底,最科学,最有利的森林病害的防治措施。它不同于综合治理,综合治理是以防治森林病害为出发点和归宿的;而生态防治则是以保持或恢复森林生态的动态平衡为出发点,以防治或控制森林病灾为目的。

3.森林病害生态防治的理论基础

生态防治的理论基础是生物动态平衡原理。因为自然界的生物总是在相互制约、相互联系中共同进化的。在此过程中,生物之间的缓冲,选择压力及反更新系统等综合作用,彼此间可以保持动态平衡,从而选择各自的发展和延续,形成相对稳定、共同循环的自然生态系统,各成员的种群数量的此消彼长是随着整个生态系统的变化而在一定的幅度内波动的,它的各个成员也是随着整个生态系统循环而循环的,因而生物间始终理保持动态平衡的。在正常的森林生态系统中,病原物、病原物的寄主植物及病原物的抗生体等森林生态系统各成员的种群数量的消长变化也是这样保持动态平衡的。在这种情况下,病原物不会超越它们的正常波动辐度而增长,所以不会出现森林病灾。只有森林生态平衡破坏或失调以后,生物之间的动态平衡被破坏,病原物的种群数量才有可能超越它们的正常波动辐度而增长,从而导致森林病灾的出现。所以森林生态失衡是形成森林病灾的根本原因。

在历史的经验教训中,我们可以清醒地看到因森林生态平衡的破坏而招致森林病灾的事实屡见不鲜。东北三省林区人工针叶树(红松、樟子松)幼林疱锈病成灾就是一个典型。五、六十年代东北林区的成片森林保持着原始自然生态风貌。疱锈病在虽有存在,但不成灾。随着大面积的森林采伐,森林世界的动态平衡失调,采伐区域生长出许多阔叶树、(如杨、桦等)灌木类(如茶子、稠李、杜鹃等)、和草本植被(如芍药、赤药、返顾马先蒿等)等疱锈病菌的转生寄主。这些转生寄主的种群数量超过了它们在原始自然生态林分中的种群数量的波动幅度,为后来人工更新起来的红松、樟子松等幼林提供疱锈病菌的来源和大量的中间寄主,便酿成了目前东北林区红松、樟子松等幼林疱锈病严重成灾的局面。这类疱锈病灾害的出现正是由于原始自然生态林衩采伐以后,疱锈病菌中间寄主种群数量增长,破坏了本来的森林生物动态平衡而产生的恶果。所以要根治这种病灾,必须从调整或协调生物的动态平衡着手。否则,只能是治标不治本。

4.生态防治的主要内容

4.1森林培育技术措施

(1)种植与生态条件相适应的植物。科学引种--必经驯化,或先试验后推广,以免因树种不适而招致弱寄主菌的危害成灾,甚至酿成新的病灾。

(2)培育乔、灌、草相结合的多层次的林分结构,以便形成生物种类复杂而又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维持生物动态平衡的、相对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

(3)保证种植质量,以促进林分生存发展,防止因树势衰弱导致病灾的出现。

(4)及时合理的抚育、间伐,保持适当的栽植密度和保留密度,以改善林分环境和林内卫生条件,防止有害生物超正常幅度增长而破坏生物的动态平衡。

(5)合理采伐利用,以免因过代,滥伐而破坏生态系统。

4.2生物控制

(1)采用多品系或品种混合种植。营造混交林特别是针阔混交林,栽植诱捕植物、抑制性植物或覆盖植物等,以降低病原物或致病性生理小种数量。

(2)引入病原物的抗生体,或通过适宜的森林培育技术,促使习居的病原物抗生体的种群数量增长,以抑制病原物的种群数量。

(3)实行人工免疫,使寄主植物产生诱发抗病性和交叉保护,以防止病原物的危害。

(4)使用其它有益的微生物如菌根菌、促生菌、根瘤菌等,促进林分生长发育,增强林分的抗病性能。

4.3经营管理

经营管理是林业生产的管理手段。它是充分发挥森林培育技术措施及生物控制防治森林病害的必要条件,是生态防治的保证。

事实证明,任何防病技术如不同经营管理相结合,就不能充分发挥其防病效能,有时甚至适得其反。生态防治中经营管理的基本内容:

(1)实行系统管理与阶段管理相结合,管理经常化、制度化,协调化、系统化、科学化,以保证森林生态培育技术的实施和生物控制技术指标的实现。只有这样,维护森林生态的动态平衡才有可能真正成为现实。

(2)严防森林火灾和其它自然灾害,制止乱砍滥伐,以免因生态急剧破坏,使森林突然出现严重的病灾。

(3)防止环境污染,以免因污染特别是大气污染造成大面积的森林死亡或衰弱,从而造成森林生态的严重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