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十篇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十篇

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59:21

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篇1

生态文明是文明形态的新形式,与工业文明皆然不同,工业文明在取得了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付出了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的代价,而生态文明是一新的社会文明形态,以工业文明发展为平台,以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共同生存,促进良性循环和谐发展,坚持优化环境、节约资源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的理念。在十八大报告中也对生态文明给予充分的解读,强调了人类是文明的缔造者,在创造物质财富的社会实践活动中,要积极促进自然与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充分认识和尊重自然,合理利用和保护环境。在国家发展建设中,生态文明始终渗透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各个领域的建设中,为促进物质与精神成果的取得发挥着作用。

二、环境审计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环境审计,环境审计是审计的新类型,与其他审计一样通过信息的收集,整理加工,分析评价被审单位的经营活动对环境的影响,通过一定的标准予以评价、鉴证、监督的行为。环境审计的目标是促进生态文明的实现、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发展,同时也是国家环境治理、节约资源、保证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在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中,最大的挑战是环境问题,如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遏制污染与浪费,是目前我国发展的首要任务。以生态文明建设的角度看环境审计,以构建和谐生态环境的理念建设环境审计的新模式,为促进当前环境审计中存在问题的把握与解决,发挥政府环境审计职能的作用,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可持续性发展的目标。

三、生态文明建设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从2006年起我国审计署网站上将环境审计结果正式公布于众,截至2014年第一季度末,共有204个审计结果相继公告,其中17个为环境审计,约占公告总数的8.33%。从这一现象中,不难看出,环境审计从无到有,并发展到目前的一定比例,可见环境审计工作正越来越受到政府的重视。通过对环境审计过程,也折射出了一些问题:

首先,审计实施的依据不足,评价标准不一致。当前实施政府审计的法律依据是2006年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20次会议修订通过的《审计法》,它的实施为审计机关对财政财务的真实、合法、有效的监督赋予了神圣的职责。但对环境保护、生态建设上缺乏明确的规定,因此,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审计依据不足,工作的开展常陷于尴尬被动局面。而审计的评价标准不一,模糊不清,常凭主观意识判定,有着随意性,审计结果无法保证质量,难以信服于人等也增添了审计工作的难度。

其次,审计方法落后。环境审计是以财务审计为主,强调评价与调查内部控制制度的落实,而对成本效益、风险评估、定量与定性的分析等方法涉及较少。就目前来看,只能依靠财务审计的经验方法与借鉴运用到环境审计中去,对于复杂的环境审计内容、项目、目标的需要则缺乏科学的方法,进而影响审计的质量。

最后,审计问题屡查屡犯,难以监管。在审计署审计公告中,问题集中且相同的事件反复出现,重复率高。比如,截留挪用环保资金、违规使用土地出让金、污水处理费用、建设高能耗、高排放、超标的项目等。审计机关对被审问题单位虽然督促整改,但因违法成本低、重视度不高等各种原因,常常出现屡查屡犯的现象,监管力度明显不足。

四、优化生态文明建设审计的对策

首先,建立健全环境审计制度,积极制定环境审计标准。健全环境审计的法律法规有利于树立环境审计工作的强制性与权威性,避免因缺乏法律法规使得工作陷于尴尬的被动局面,为环境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起到法律保障作用。制定审计的准则,有利于规范审计人员的业务行为,指导审计人员的证据收集、分析评价、出具报告的规范操作,明确审计目标、程序、范围、标准与方法,提高审计质量。

其次,拓展环境审计的范围,优化生态文明建设。当前环境审计包括环境财务审计和环境的合规性审计,其工作的中心是对环保资金的审计,通过对其在筹集、管理与使用环节上的审查,考察对环保政策的执行情况,但对生态文明的绩效审计始终无法深入开展下去。因此,应拓宽环境审计的内容,除了对资金管理、法规执行、项目建设上审计外,还要在管理程序、责任认定、绩效考核上都应加强审计的力度。

再次,加强审计人员的队伍建设,提高环境审计的能力。环境审计与其他审计不同,面对着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因此,对审计人员的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要求较高。提高环境审计的质量,发挥环境审计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就必须加强环境审计人员队伍建设,提高其工作能力和知识水平,保证审计的质量的真实、科学性。

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篇2

关键词:生态危机物质变换人化自然生态文明观念

上个世纪中期,全球性生态危机在西方国家被发现,进入21世纪后,人类面临的是更为严重的,更为突出的危机。生态危机引起了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注意,人类也在开始反省危机背后的原因。对生态环境问题进行反思,尤其是在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指导下进行这种哲学的思考,有利于我们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念,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一、生态环境问题的实质

人类在经济活动中对地球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和改造给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带来的灾难性危害。在生态危机日益严重的今天,生态环境问题,已不是局限在一国的范围,而是成为全球的问题。然而生态环境问题已不是近几十年才形成,自从有人类出现,就存在着环境问题。也就是说,生态环境的问题的实质,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问题。

人类的文明史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同大自然相互作用的历史,既然是相互作用,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人类破坏自然的活动,这种破坏自然活动的历史同人类自身的文明史一样悠久。人类社会经历了从敬畏自然,崇拜自然的神力,到开始有意识地改造环境,利用环境,再到大规模的占有自然,尤其是人类进入了工业文明之后,人类利用和改造环境的能力得到了极大地提高,人类本可以沉浸在这种征服的喜悦之中,然而人类却尝到了恶果。

我们生活于其中的自然,并不是纯粹的自然,而是与人类发生作用的自然,环境问题的产生,乃是人类作用于自然的结果。全球生态环境的恶化,说明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处在正常的轨道中,人类的自然观念出现了问题。美国学者麦茜特将人类对自然的态度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前工业社会阶段;第二,现代性阶段”,【1】481而恰恰是在第二阶段,人与自然的关系出了问题。

二、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生态的理论及给我们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启示

马克思曾指出自然是“一切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是第一源泉”【2】298这就是说人的生存是依赖自然的,人通过与自然发生相互作用,才能生存与发展。生态危机之所以产生,是由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导致的。

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过程就是马克思所说的“物质变换”。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写到:“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中介、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3】177人类一方面借助自身的力量从自然中获取自然资源,并将所获取的自然资源转化成自己所需要的物质能量,实现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人类的这种生产和生活消费活动,必然会向自然界排出各种“废弃物”。而这些废弃物最终也会回到大自然中,参与到大自然循环中。

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是以劳动为中介的,劳动使人在自然界中得以获取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的资源,劳动体现出人的类本质,但是当劳动不是那种自由和自主的活动时,也就出现异化的现象。人同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人同人相异化。“人的异化”带来的是“自然的异化”。

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理论对我们今天的生态文明建设有重大的指导意义。社会主义中国同样存在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也存在着破坏的现象。我们通过学习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理论,在人与自然双向作用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念,合理地调节我们的实践活动,做到“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他们人类本性的条件下进行这种物质变换。”【4】926–927这样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三、建设生态文明应有的观念

今天我们在建设生态文明的时候,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首先要做的是转变我们观念。

(1)要有整体的观念。自然并不是独立于我们人类之外被动的存在,相反人类生活在自然界中,脱离了自然界人类就无法生存。人类与自然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共同组成了一个系统。

我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要有整体的观念,同样我们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过程也要有整体的观念。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和复杂的工程。它需要同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协调发展,共同组成一个有机的社会文明系统。环境问题的实质是发展的问题,既然是发展,就不能单单注重经济的发展,同时要注重经济发展与其他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生态环境是我们进行各项建设的基础,只有在保持人与自然生态良好关系的基础上,我们社会才能更好的发展。

(2)要有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马克思早就指出了,人类与自然之间进行的是“物质变换”,由于“物质变换”的存在,人类才能生存和发展。人类要生存和发展,就要保证这种“物质变换”呈现一种良性发展的态势。生态文明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使这种“物质变换”持续健康的进行下去,形成良性发展的局面。要实现这种良性循环,我们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要做的也很多,但是我们首先要树立这种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只有这种观念才可能像马克思所说的,“他们只是土地的占有者,土地的利用者,并且他们必须像好家长那样,把土地改良传给后代”。

(3)要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这个“人”指的是人类,并不是个体的人或某个集团。这和人类中心主义有质的区别,人类中心主义在实践中往往是以具体个人或集团的利益出发。在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要从人们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着眼于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长远利益,不能为了某个人、某个集团的利益而着眼于局部利益、眼前的利益。

在进行生态文明建设中,尤其是在观念的树立过程中,要以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为指导,分辨出各种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学说的真伪,从我们的实际出发,吸取有益的理论成果,以正确的理论观念指导我们,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者单位:安徽大学)

参考文献:

[1]罗宾?科恩、保罗?肯尼迪.全球社会学.文军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哥达纲领批判)[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篇3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各种因素形成的复杂生态环境,同时又是多种社会关系的结合体。在此意义上,生态文明建设蕴含着道德问题。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道德蕴意,依据之一是其中存在着多种道德关系。“人们自觉地或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获得自己的伦理观念。”[1](p434)生态文明建设是对社会存在的一种反映或是一种主观的诉求,也可以说是一种人的活动。有人的活动,就必然产生一定的道德关系。道德关系就是基于一定的道德意识,通过相应的道德活动所体现的人们之间特殊利益的关系。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各种道德关系简单而又复杂。其简单在于道德关系无非划为两种,即人与自然中的道德关系和人与人中的道德关系。但其中各种要素之间的相互交融、相互渗透,构成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盘根错节的复杂道德关系。对此,需要给予科学而深入的认识和了解。

第一,对人与自然道德关系的把握。人与自然存在道德问题已为大多数人所认同,但如何正确把握其中的道德蕴意则存在着一些不同的观点。其争议点在于,一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否可以全部纳入道德领域。二是人与自然道德关系的特点是什么。三是人在与自然道德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实际上就是人与自然关系中对道德的定性和定量问题。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生态文明建设中需要关注的重点,因为这里的生态是包含人的因素的生态,是人参与其中且以一定的活动方式与自然本身的运动相结合而构成的一种环境和运行态势。这也确立了我们研究生态文明建设道德问题的前提。研究生态文明建设无疑不能撇开人的自然属性,因为对人的研究,“第一个需要确认的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由此产生的个人对其他自然的关系”[2](p67)。人首先是作为自然的组成部分而形成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在此意义上,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具有生物学意义上的自然联系。人与其他生物同处自然生态圈中,相互作用、相互凭借而构成生命的链接系统。但这种意义上自然与人之间并不存在道德关系,道德是社会范畴。只有当自然进入社会领域,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具有了一定的人与人关系属性的时候,才可能从道德意义上去把握人与自然的道德关系。

人与自然的关系一旦具有了道德意义,就要清楚其中的道德主体,以及人在其中的作用及其力度如何。一般意义上,道德关系中的各方都应是道德主体,都有一定的道德义务和道德权利。这是道德关系存在和发展的要求。但在人与自然的道德关系中,自然是一种名义上的道德主体,自然的道德权利和道德义务都是由人为其代言的。其在于自然既无法以主体之名行使自己的权利,也无法履行义务。就道德权利而言,自然有什么样的权利及其内在的价值要求,在一定意义上是由人的认识水平和实践能力所决定的,或者说是由人的标准来衡量和界定的。在客观上,自然作为与人的道德关系不可缺少的要素,与人是平等的。但实际上其自身不能提出一定的权利要求,更不能作为主动的方面维护自己的权利,而只能通过一定反作用力让人们了解自然的发展需求,即便是自然具有了一定的人的属性也是如此。而人们也只能是依靠自己的力量对自然诉求作主观上的把握,并由此而检点自身,并根据自然和人自己的发展需要,通过认识自然规律来矫正和调整自己的行为,至于自然的义务只能是人代替承担了。

第二,生态文明建设中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生态文明建设中人与人是以自然为中介而发生的道德关系。也可以说,生态文明建设是通过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而达到人与社会、人与人关系和谐的活动过程。在其中有一个如何处理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利益关系的问题。在社会生活中,人们为了生存与发展总要首先满足一定的物质需求以及由此产生的各种精神需求。每一个个人、一个群体、一个社会都要有不同的需求,且都要通过各种手段来满足需求。其中不仅要依靠各种社会条件,而且要以自然提供的各种物质生活资源作为基础。由此而产生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各种矛盾,也带来了人的各种权利和社会义务。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由人的社会性及社会发展要求决定了个人与社会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人的个性与社会性的结合就成为了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当人与自然相对时,这里的人应是一个整体的人,是一个需要以不同个体的共同利益为基点的社会主体。但这并不是说在自然与人的关系中不存在社会与个体的矛盾。以自然为中介既可发生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也可有个人与个人的关系,都要涉及到物质生活资料的满足问题,由此产生不同利益之间的冲突。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怎样发挥人与社会的共同作用,其中社会整体的作用更为重要。因为在与自然的关系中个人的作用固然重要,但毕竟是要与强大的自然相面对,只有依靠整体的力量才能更好的进行生活。

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作为整体的社会必须担负起主要责任。生态文明建设不是一个个体能够完成的任务,而是人类发展赋予一定历史时期社会整体的使命。社会不仅要为生态文明建设作出规划并进行宣传,起到引路人的作用,而且要承担组织者、协调者、监督者和管理者的职责。从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历程来看,那个历史时期的国家、社会整体能够认真地完成这一历史任务,那就会很好的协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就会有较为显著的生态文明成果。反之,就会带来生态危机。就个人来说,同样需要为生态文明建设做出贡献。因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是一个全民的合力,要依靠每一个人的共同努力,个人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分子。这不仅是在于个人是社会整体的组成部分,而且个人利益的满足也需要以社会整体和个人的共同努力才能得以实现。“我们存在于世界之中,自我和世界之间的关系是首要的,生活就是连接和改善这种关系的一种过程。”[3](p35)第三,生态文明建设中道德关系的复杂性或矛盾性。生态文明建设既是社会领域的事情,也需要涉及到自然领域的的因素,其复杂的道德关系显现出与其他领域不同的特点。从其涉及的范围来看,道德关系是多层面的,不仅包括人与自然、人与人的道德关系,而且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涉及到人与人的关系,在人与人的关系中还有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群体与整体等各种各样的道德关系,在深度和广度上是其他领域所不及的。

从协调处理的视角,对生态文明建设道德关系的把握,不但面临着复杂的各种关系,而且在方式、承担主体等方面也是非常特殊的。作为道德主体的人,协调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各种道德关系,需要考虑到人的自身利益的实现,也要从自然的生态平衡出发,更需要搞好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而且在调节各种关系时所用的手段是不一样的。对人与自然的道德关系的调节,就不能像对人与人和人与社会的道德关系的处理。如采用沟通、评价等方式只能是对人,对自然是没有也不可能使用的方式。

从发展的过程来看,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尽管各种道德关系的处理需要协调一致,但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同人与人的关系的发展是不同步的。这不仅在于这两种关系的发展趋向及整个过程有一定的区别,而且这两种关系的解决路径有较大的差异。就是在人与人关系的处理中,由于所面对的复杂因素也要与其他领域有所不同。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各种道德关系都有着自己特有的发展脉络和规律,而且也会因发展的不平衡带来各式各样的矛盾及不同时期解决的重点问题。

从实现的结果来说,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目标是一致的,就是为了实现人的生态环境的有序协调发展。但在各种具体道德关系的处理过程中,其目标又有特殊性。就人与自然的道德关系而言,它要遵循自然规律,考虑人的自身利益的满足,而达到自然的和谐发展,人的需要的实现,更为重要的是实现人与自然的交流融通和和谐统一状态。因为以自然为中介发生着各种社会主体的矛盾。生态文明建设中人与人道德关系的实现目标是,通过很好的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有序合理地利用自然,以此充分地考虑各种社会主体的利益的实现,较好地把握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衍生着各种道德关系,生态文明建设的实现也需要道德的作为。如何处理其中的各种道德关系,从道德视角进行生态文明建设,这既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道德建设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道德操作需要把握以人为本、公正、科学发展等原则。

以人为本的原则。这既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又应是其中道德关系处理的一般方法论原则。也许人们会说,以人为本是否会导致人类中心主义,因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实际上以人为本与生态文明建设并不矛盾。这不仅在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有序,而且还在于生态文明建设所涉及的几乎所有的因素都与人有关。这其中包括人所要承担的责任、实施的道德行为、解决的各种问题等等。可以说,生态文明建设是人的社会活动,其主体是人,人也是一定意义上的客体。以人为本就是要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个过程中,既要发挥人的作用,充分显现人的价值,又要把人的问题处理好。人是整个操作过程的管理者、实施者,又是整个活动的最终受益者。在当前生态文明建设,尤其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所出现的问题,恰恰是没有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不能导致人类中心主义,主要是基于四个层面。一是以什么人为本。一般意义上,对人的认识有多种含义,但无论从哪一视角,人总是具体的、现实的和历史的。“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人及其自身的存在和活动方式“已经变成实践的、可以通过感觉直观的”[4](p131)。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既要以社会整体形式的人为本,又要关注个体形式的人的利益实现。在其中,作为人的类主体的利益更为根本。

当然,由于社会现实状况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复杂性,生态文明建设不能简单地说以人为本,而需要根据现实人们关系发展的需要而做出正确的道德选择。

二是以人的什么为本。以人为本中的“本”,其有“根本”、“基础”、“出发点”等意。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人,是处于人与自然关系中的人,更是置身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人本身及其人的各方面构成要素是一个复合体,对他的认识也是复杂的。从发展的视角,人的科学而全面、自由而全面、和谐而全面的发展,就是人的活动的根本目的。因而,以人的什么为本,就是要以人的根本利益和需求、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本。

三是谁以人为本。这里有一个以人为本的主体的问题。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任何人都要面对各种问题,都必须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与他人等的关系,在此意义上,生态文明建设中以人为本的主体应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所有人,而且这里的人也是有着不同的形式。从社会的层面,社会、群体、个体都要以人为本。实际上只要存在着人与人的关系,处于关系的各方都要把他人当成人来看待,都要有一种以人为本的责任意识。

四是怎样以人为本。这里主要是一个树立以人为本理念的问题。生态文明建设中时时处处都要以人为本,要关注人的需要、利益的实现,要从各种人的关系的整体,从公正处理人的关系的视角,认识问题、解决问题。要避免以往只见物不见人,或以维护某种利益而完全无视另外一些人的利益的做法,应该体现以人为本的全面性、科学性、规范性。在这里,全面性就是指生态文明建设要对各种关系中的利益问题有一个系统整体的考虑,以在道义上对各种利益关系有一个公正的把握;科学性是指生态文明建设要以科学方法论为指导,充分认识社会利益关系的发展规律,以期正确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规范性是指生态文明建设是按一定规则而进行的活动,整个过程需要遵循一定的要求,克服主观随意性。

就此说,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以人为本并不是一切都以人的利益,或仅仅从人的需要出发解决问题,“我们必须寻找一个以人为本的方式来保护环境”[5](p43),以更好地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人自身的全面发展。就此讲,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以人为本与人类中心主义是有着本质区别的。

公正原则。这是要求人在与自然的活动中,需要保持自然按照自身规律正常有序的运转,使人与自然达到和睦相处,同时较好地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为人的共同促进和相互发展创造较好的环境。

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公正原则首先要求人们要公正地对待自然,树立全新的人与自然观。一定意义上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互为依存、平等共生的。人既是自然的组成部分,需要自然提供资源而生存和发展,又是与自然相对的,是自然平衡协调的重要力量。我们需要以尊重、感恩的态度对待自然。在双方的关系中,虽然有主次之别、主客之分,但绝无主仆贵贱的差异。过去人类一直想当自然主人的一些做法让我们吃尽了苦头,不但没有主宰自然,把握自然,相反得到了自然的报复,造成了人与自然的尖锐矛盾,产生了严重的生态危机。

面对由人类自身失误带来的各种生态问题,人们已经在思索探究如何处理人与自然,包括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问题。但是在怎样尊重自然上存在着一个尺度的把握问题。人对自然的尊重、适应是必然的,这是客观的规律。但不能由此否定人的主观能动性。人对自然需要尊重,同时人又不同于其他生物,他有理性,有实践能力,可以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对自然的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正由于如此,人是世间生灵中最为可贵的。由此,人对自然的尊重是平等的、是人的本质力量的理性体现。另一方面,人对自然要合理的利用与改造。人要在保护自然、维护自然的过程中,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以此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人在与自然关系中的特殊地位,又使人人能够凭借自身的智慧使人与自然关系呈现出自觉发展状态。既可以避免自然盲目性带来的不利因素,又能够为人类自身的发展铺设较为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自然的平衡有序做出努力。只有达到人的发展与自然环境的有机统一,人的发展才有强大的生命力。在对自然的公正中,我们也要公正的把握人对自然的适应与改造的关系,适应是改造的前提,改造也是为了更好的适应。

生态文明建设中人与人之间的公平原则,就是要求对生活在现实中的每个人都需要公平的相待,保护他们生存和发展的权利,不能任意的破坏生存的空间。社会整体不能以所谓的整体需要任意的剥夺个体的利益需求,并要按照社会发展赋予的使命为每一个社会成员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生态文明建设中,我们所要面对的人是各种利益关系中的主体,人们以自然为中介形成了各种复杂的关系。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和谐,需要人们作为一个类整体协调自身与外在环境、处理好人类内部的各种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社会整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公正地处理好代内关系和代际关系。就同时代人来说,人们都有义务和权利积极地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在利用、开发自然资源的过程中,要很好地维护生态平衡、协调人与自然关系,同时又要为人类的整体利益、长远利益负责,决不能以个人利益、眼前利益为本。当然,也不能剥夺他人或其他国家和民族对自然的利用及自身的发展和生存权。在现实世界,任何人在与自然的关系中,都“必须具有相同的权利,否则,在他们之间就不存在需要由契约来调节的权利争端”[6](p193)。对同未来人的关系来讲,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有远大目标和未来意识。

需要着眼于人类的未来,为后一代人创造良好的生存空间和发展环境。现实的人及其所处环境是人类整个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环节,不能为了眼前的生活质量而损害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

“这不仅仅是出于当代人的需要,更是出于未来后代的需要。”[7](p433)因此,公正地对待现时代的人、公正地对待未来的人,合理地利用自然,为我们的后代子孙留下发展的空间和自然资源,这是生态文明建设需要遵循的重要法则。

科学发展原则。科学发展就是求真求实,遵循客观规律,实现对现实世界的把握。在生态文明建设中,需要按照客观规律办事,这是我们科学发展的第一步。在其中人们所要认识的规律又是多方面的,包括自然规律、社会规律,生态文明建设的规律等等。这就要求人们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正确的探究其中各种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不仅要厘清人与自然的关系,还要正确地对待人自身的各种利益关系。遵循客观规律,就是要不断深化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形成对规律的科学把握,以此指导我们的生态文明建设。任何主观随意的行动,带来的必然是人与自然、人与人的生态矛盾。当然,探索和遵循客观规律也是一个艰苦的过程,生态文明建设充满着挑战,有许多新的问题、新的情况需要我们去了解,有着更为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去完成。同时,只有认认真真、脚踏实地地从我们身边的现实问题入手,科学地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规律,我们才能处理好各种生态关系。

科学发展是规范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应是一个有计划、有目的、有序建设的过程。我们要有一个总体规划,确立长远发展目标,同时又要制定规范要求,约束人们的行为。人们在任何时候都需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始终把自己的行为保持在一个合理有序的范围内。在生态领域人们不可能也不应该随心所欲为所欲为。人们要遵循自然法则,按规律办事,也需要有一个居于内心的道德法则,指导自身很好的处理生态关系。这些道德法则并不是人们主观滋生的,也不仅仅是个人的思想意识,而是一定社会要求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正确的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认清社会发展赋予的历史使命,另一方面,形成正确反映社会发展必然性的各种规范原则,根据规则要求,解决各种矛盾,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和谐发展。事物是不断发展的,社会是不断进步的,生态文明建设的原则规范也是不断调整的。规范发展就是使生态文明建设由基本和谐到不和谐,再到新的基本和谐的过程。

科学发展也是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环境不断和谐统一的过程。可持续发展要求人们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长期的任务,是人类与自然共生共存的整体过程,因而需要坚持循序渐进、步步递增的原则。在指导思想上,不能凭一时的热情,更不能依靠一两次的活动,解决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所有问题,要注意生态文明建设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人类需要不断的提升自身,人类社会需要一步一步地向更高的层次迈进,每个道德个体更需要伴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可持续的发展。人类对待自然也要有一个长远的利用规划,不能竭泽而渔,物种有一个可持续存在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人类自身的发展必须维持在自然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的范围之内,以保证其可持续存在和可持续发展。“只有在人类与自然和睦相处的地方才会出现美好的生活。”[8](p53)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从道德的视角,生态文明建设就是社会道德建设和个体道德操作的有机统一,是道德建设的崭新领域和具体实施。

在社会层面上,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社会道德操作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第一,实现生态文明建设与道德建设的有机统一、有机融合。生态文明建设需要道德要素,需要道德操作的过程。在道德视角上,生态文明建设也是道德建设的重要领域,道德也必须涉足生态文明建设中各种道德关系的调整。生态文明建设为道德拓展了更为广阔的空间,道德建设的顺利展开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一环。

生态文明建设和道德建设结合的关键在于,如何把道德很好的嵌入到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在道德应有的范围内发挥作用。这就需要很好地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规律,深入地了解生态文明建设出现的新情况,以作出较为科学的道德规划和操作进程,并行之有效的实施。

第二,形成包括道德在内的较为系统的社会生态规约体系。生态文明建设是人们的活动过程,需要从不同层面以各种规范对人们的行为加以约束。作为体系,生态规约不仅要有刚性规范,而且还要有柔性要求。在社会生态规约体系建构的过程中,既要根据刚性规范和柔性规范的不同特点,采取宽猛相济、刚柔并举的方式,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全方位的制约监督,又要看到人们的认识觉悟水平及实践能力的差异,注意规约体系的层次性,把广泛性与先进性相结合。同时还要使各种规约相互照应、相互补充、相辅相成,发挥出规约机制的合力作用。

第三,建构生态文明建设的道德运行机制,包括调控机制、监督机制、赏罚机制、反馈机制等。社会道德调控机制是指社会按照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和道德发展规律,对社会生态道德活动和社会成员的生态道德行为,不断进行调整、约束的活动过程。

道德监督是指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社会通过舆论、习俗等形式,按照一定的道德要求检查督促社会成员遵循生态道德规范的活动过程。道德赏罚机制则是社会按照道德标准对人们的生态行为进行评判,奖掖道德榜样,对人们良好生态行为价值予以表彰,以激励人的道德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对不良的生态行为予以道德谴责,进行相应的制裁。道德反馈机制是社会对生态道德效果进行评价,并通过一定方式向全社会进行通报处理结果,促使人们不断按照社会生态道德要求调整行为,从而保障生态道德的顺利实现。

在主体的层面上,生态文明建设需要解决主体道德素质提升的问题。首先,创设全新的生态道德理念,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的交流融合。也就是说,人“必须首先具有文明的精神”[9](p13),坚持一种新的理念去把握生态文明问题。在生态文明建设中,道德主体需要从双向的视角认识问题。既要把人融进自然的发展过程,又要把自然当成社会领域中的必备要素。也就是说,生态文明建设要有宽阔的视野,不能仅仅局限于人自身去认识问题,更不能以人为中心,陷于人类中心主义的樊笼。当然,生态文明建设毕竟是社会活动,是社会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能把其当成生物学意义上的事情来对待。对此,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应有超越意识,要超越自然更要超越人自身,一切以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由此带来的人与人的和谐为基点。主体也要有未来意识,要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不能仅以眼前利益或局部利益为出发点。

其次,道德主体要有责任意识,要构建生态文明建设的道德责任落实机制。在生态文明建设中,道德主体需明确自身的道德责任,要确立生态文明建设是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任务。对社会主体来说,生态文明建设是社会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社会要从总体上对之进行规划,制定行之有效的措施和科学的方法,以保证生态文明建设的顺利开展。从个体的角度,生态文明建设也是每个社会成员需要承担的义务和职责。只要在现实中生活,每一个人“就有使命,就有任务”,“这个任务是由于你的需要及其与现存世界的联系而产生的”[10](p329)。生态文明建设是由一定主体担当的,事关社会生活中每个人利益的实现,对于社会的发展都是密切相关的。

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篇4

一、我国的生态环境现状

自然环境,包括资源、能源、生态环境是社会环境的载体和基础,应该视为最基本、最重要、最恒久的人类生存环境。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是对人类生存环境最大,最致命的破坏。[1]生态环境又是维持经济社会发展的符合系统,这个系统中主要指的是影响人类赖以生存的土地资源,水资源,大气,生物资源等的总称。生态环境问题是人类为了维持其自身生存和发展,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对自然环境破坏和污染所产生的危害人类生存的各种负反馈效应。

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产生于1950年之后。工业大跃进时期,中国进入有史以来人口急剧增长阶段,基于自身的生存和其他各种原因,产生了大规模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由于长久落后与封闭,改革开放之后,我国迫切地需要寻找一种巨大的能量能让自己起飞,它的选择是煤炭,中国用30年的时间走完了别人用100年走完的道路,我们的煤消耗大,结果是越来越劣质,还缺乏清洁,排放也缺乏控制,煤的污染之上还附加着油的污染。经过三十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积累下来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显现,进入高频发阶段。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大气污染严重,生物物种加速灭绝,森林资源锐减,地下水位下降,水体污染明显加重,环境污染向农村蔓延。生态环境问题的出现已经成为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制约瓶颈。

二、环境问题突出

进入二十一世纪,人们不得不面临全球环境问题的挑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工业化在全球的普遍展开,人类在开发与利用自然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对于这种胜利,恩格斯早就提出过警告:“他认为当我们过分陶醉于对自然界的胜利时,自然界都会对我们进行报复。”[2]

人类诞生之前,我们的星球表面绝大部分被蓝色的海洋和绿色的森林所覆盖,自从有了人类之后,人类的生存活动诸如利用大自然,开发大自然,以及人类之间的战争,对大自然对整个星球的破坏日益严重。生活在地球表面的人类越来越感觉到蔚蓝的天空难得一见,伴随而来的是终日的雾霾,森林面积急剧减少,昔日清洁的河水小溪,散发着阵阵难为的恶臭。曾经绿色的家园已经和正在被人类自己不断蚕食和破坏。环境污染是人类破坏大自然最常见最频繁最严重也是最难消除其影响的时间之一。传统的理论认为,天然的环境没有价值,一切价值的满足都以个人感性意愿的满足为标准,这种理论只关心人的感性意愿是否合理,是否应该受到限制,我们称之为“人类中心主义”。它把大自然看做是满足人的感性意愿的原料库,鼓励对自然进行无限制开发。因此在整个工业时代,对大自然的征服成为一种值得歌颂的唯一活动方式。大自然也逐渐成为人类奴役的对象,人们把自然界与自己的关系看成一种主奴关系,人是主,自然是奴隶,这正是现在我们对自然的专制主义的狭隘观念的批判与检讨。

环境污染问题主要是源于对工业化的迫切要求。工业化的发展唤醒了沉睡人类身上万年的巨大潜能。中国的经济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具有现实的紧迫意义。一方面,随着人口的迅速增长,生存压力越来越大,另一方面,中国工业化时间起步较晚,发展起点又低,同时又面临赶超英美发达国家的艰巨任务。从发展的成本效率上来说,用工业化的方式利用自然,改变自然,创造自然物,是有代价、有成本、有风险的,这就是牺牲自然。因此,在这个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就会出现短期不合理的经济行为。如消耗自然资源、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能源,乱砍滥挖,毁坏森林等等。这种以高代价的消费自然资源,来换取短期经济繁荣的行为,必然为中国生态环境带来长期性、积累性恶果,同样会给人类自身带来新的生存危机,这必然会影响我们党建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方略。对此,提出绝不以牺牲环境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中国经济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必须建设与小康社会相适应的生态文明。

三、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建设生态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和重大任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个综合、系统的工程、也包括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增强、生态环境的改善,建设生态文明等方面的内容。明确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把握“全面”这一核心内涵。“我们所要的小康,不仅是包括经济、政治小康、文化小康,还包括生态小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大目标是“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3]这不仅体现了马克思生态主义思想的理论精髓,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现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尊重自然发展规律、追求人与自然高度的和谐智慧,也是我们党对生态文明建设认识的新成果,为我们准确把握和科学合理的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和思想武器。推进态文明建设。首先我们要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地位。其次,要强化环保意识,建立环境道德规范,以此来规范人们的日常行为,树立科学的生态理念,保护自然环境免遭污染与破坏。具体来说,个人在生活消费中,自觉爱护环境。企业是环境污染的主要责任者,在追求利润的同时,更应节约资源,减少浪费,实现清洁生产。政府的环境意识和环保行动直接影响到环境质量的高低。我们要认识到环境保护意识与科学发展具有高度的统一性,正确处理环境与发展的关系。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这是关涉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的应然要求,也是社会发展与生态平衡将会达到完美统一的标准。

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篇5

关键词:民主;生态文明;文化;制度

中图分类号:D61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3-0010-02

党的十指出,要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个方面中去。民主作为一种政治文化和政治制度与生态文明建设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中最显著的联系是:民主促进生态文明的建设。充分发挥民主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影响,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民主政治建设中,是当前生态文明理论中的前沿问题。

一、民主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

民主是人类将目光从天国拉回到现实生活中之后对人的反思,是人类回归理性之后对人与人关系的一种反思,是化解人类社会矛盾的一种手段,属于人与人关系的领域。生态文明是继工业文明之后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思,属于人与自然关系的领域。

生态文明的建设受民主的影响。英国生态马克思主义者戴维・佩珀说:“一种历史唯物主义的对资本主义的社会经济分析表明,应该责备的不仅仅是个性的贪婪的垄断者或消费者,而是这种生产方式本身。处在生产力金字塔之上的构成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1]155“马克思主义强调引起环境退化的物质生产过程中的动力机制。他还使我们意识到,对自然态度是如何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具体形成的,并以这种方式促进了剥削。”[1]155从上面两段话我们可以看出生态问题的产生不仅仅是人对待自然的态度的问题,更是生产关系领域的问题,所以我们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受人与人的关系的影响,生态文明建设受民主实现的程度的影响。

民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充分条件。人与人之间的冲突会导致人与自然的冲突,首先,人与人的直接冲突――战争,战争带给自然的是毁灭性的灾难。其次,人与人的间接冲突――剥削,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追求剩余价值,对工人实行最大化的剥削,使工人阶级不得不进行革命,最终导致战争。民主是化解人与人冲突的一个重要手段,没有民主的社会是充满冲突的社会,冲突的社会关系会导致冲突的生态关系。

二、民主的结构和生态文明解读

罗伯特・达尔:“自从希腊人明确地阐发民主思想和制度以来,两千年的历史为民主理论和实践的相关内容增添了巨大的容量。”民主是不断发展的,时代会给民主增添新的内涵。就目前来看,可以从三个角度来解读民主:从研究范式看,可以根据规范的和经验的两分法来透视民主;从元理论层面看,可以依据理性主义的和现实主义的两分法来解读民主理论;从价值导向看,可以依据工具理性的和价值理性的两分法来理解民主理论。综合三个角度,笔者认为民主主要分为民主文化和民主制度。作为文化的民主主要表现为人们的思维习惯、生活方式、民主人格。作为制度的民主主要表现为秩序、规范、对人行为的约束。

生态文明的建设在本文主要是从理念和制度上进行建设,如何构建生态文明?首先,需要理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中心主义还是生态中心主义,人是自然的主宰还是自然是人的主宰,人与自然最适合的关系是什么。其次,基于人与自然的关系需要构建人与自然的秩序。人与自然的合理秩序的构建需要社会的稳定、需要民众的参与、需要利益的诉求机制来维护。

三、作为一种文化的民主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意义

1.人权对生态文明的积极意义。“由于人类社会实践活动和人权问题本身的双重复杂性,加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政治立场和价值观念,所以,人权内容就显得格外纷繁复杂。”[2]本文仅在当代的话语下并在各国公认的立场上理解人权的内容,人权主要包括:生命权、自由权、财产权、受尊重权、获助权、公正权。生命权如果运用于生态领域,便会使人们产生一种观念:人们都有生命的权利,那么动物、植物、自然界的一切生物也应当有生命的权利,人类不应该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任意践踏其他的生命,就像人不能为了自己的利益伤害其他人一样。自由权如果运用于生态领域,便会使人们产生一种观念:人类有追求自由的权利,那么自然界也有追求自然的权利,野生动物应该回归森林而不应该被关在笼子里被人类观赏。受尊重权利如果运用于生态领域,便会使人们产生一种观念:人需要受到人的尊重,那么自然也需要受到人类的尊重,人类对自然的开采要尊重自然的客观规律,不能随心所欲。获助权利如果运用于生态领域便会使人们产生一种观念:人在困难时有受到帮助的权利,那么自然在遭到破坏时是否也应该得到帮助,是否需要人类建立生态保护的观念来维持自然的正常生长。公正权如果运用于生态领域,便会使人们产生一种观念:人需要被公平对待,那么动物、植物、自然界的其他生物是否也应当被公正对待,而不作为人类发展的工具而低人一等。

2.平等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意义。当平等思想成为人们的思维时,人们在思考生态问题、人与自然的关系时,也会将平等思想带入其中,人与人之间要求平等,人与自然之间也需要平等,没有任何人能成为社会的主宰,那么也没有任何物种会成为世界的主宰。首先,民主文化带给人们的是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时要平等,人有价值、自然同样有价值,自然的价值不是依附于人的,而是自然本身内在的价值。那么在民主制度构建中人与自然的利益诉求都会得到体现,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会趋于和谐。其次,民主文化带给人们的是思考代际之间的关系时的平等,人们认为自然是地球上所有人的,我们这一代人不应该为了自己的发展而将地球上的资源耗尽,不给子孙后展的基础,每一代的人类都有平等享有自然资源的权利,在这种代际平等的观念的指导下,人类的发展必然朝向可持续性发展前进,在可持续性发展观念的指导下人类对待环境问题就会格外注意,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兼顾对环境的保护,经济的发展建立在对资源最小的消耗上。

3.自由对生态文明的积极意义。“对一个社会的个体人而言,自由是指他(她)希望、要求、争取的生存空间和实现个人意志的空间,这个空间包括社会的、政治的、经济的、文化及传统的等外部条件,同时也包括个人体质、欲望、财富、世界观价值观及理想观的表达欲望等个人因素和内在因素”。我们可以知道自由是人类对自己生存空间的争取,当我们在进行生态学的思考时,人类需要生存空间,那么自然是否也需要生存空间,人类中心主义认为自然不需要生存空间,自然存在的意义就是人类的发展意义。但是我们可以看到由于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自然遭到了极大的毁坏,如土壤、空气、水的污染等等,自然的这些破坏的结果是人类无法取得真正的自由,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受到了极大的威胁。资源的短缺使人类的生产受到威胁,空气和水的污染使人类的身心健康受到极大的威胁,土壤的污染使人类赖以生存的粮食短缺,人类的矛盾重重。这一切都足以说明人类的自由是建立在自然的自由的基础上的,自然需要自由与人类需要自由同等重要,我们要给予自然生存的空间、给予自然足够的自由,对自然的索取应在自然能承受的范围内,捕鱼不能连鱼苗也捕尽,砍伐树木不能不给其树苗成长的时间等等。

4.包容对生态文明的积极意义。在民主文化中,包容是对个体的包容,对个体利益的包容,对个体个性的包容,对社会团体的包容,各种不同的思想、不同的文化都能共存,使整个社会呈现一种百花齐放的局面。当包容成为一种思维时,在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人们也会体现包容性,对不同物种的包容,对不同物种的生活习性的包容,使世界呈现一种生机勃勃的景象。

四、作为一种制度的民主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意义

在这里我们就以中国基本民主制度来阐述民主制度对生态文明的积极意义。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意义。人民代表大会之于生态的积极意义体现在政策的制定上。首先,人民代表大会是由人民代表组成,代表不同的领域、不同利益的人民代表由人民选举出来,在政策的制定或工作报告的通过时,环境污染严重地区的代表、从事环境保护工作的代表就会提出有关环境问题的意见,环境问题就会得到许多部门的重视。其次,人民政府是由人民选举产生的,政府官员对人大负责也就是对人民负责,政府的政绩观就是让人民满意,人民群众是环境问题的真实感受者,如果为了经济发展而忽视环境保护,那么人民是不能满意的,政府的政绩也是不好的,政府官员就会朝着人民满意的方向努力,环境的保护将会是他们努力的一个方向。最后,人民代表大会将对政府的环保政策执行进行监督,如果政府的环保政策没有得到有效的落实,人大将会对政府官员进行质询。

2.政治协商制度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意义。政治协商制度对于生态的积极意义体现在维持政权的稳定与集思广益的立场上。首先,政治协商制度是各派参政议政,派与共产党和谐相处,可以使国家的政权稳定、社会稳定,稳定压倒一切,生态问题只有在稳定的前提下才能提出,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其次,政治协商制度使各派可以就国家大政方针提出一些意见,针对生态问题可以提出多元的解决方法,使生态问题的解决更全面、更科学。最后,政治协商制度强调的是协商,常常以座谈会的形式展开,可以避免多数人对少数人的压迫,使各方利益得到不同程度的体现,这使生态问题的解决可以顾及每一个人的利益而不是大多数人的利益,使生态问题的解决不仅仅只是转移生态污染而是根治生态污染。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生态文明的积极意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于生态文明的积极意义体现在协调各民族关系、维护社会和谐的基础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在处理民族关系中的民主制度,为了照顾不同民族的不同生活习惯、民族传统,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成为了历史的必然选择。只有各民族团结友爱才能有中国的繁荣昌盛,才能有社会的和谐稳定,才能使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才能使生态问题的解决有一个很好的前提条件。

4.基层民主制度对生态文明的积极意义。基层民主制度对生态的积极意义体现为人民群众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环境遭到破坏的最大受害者是人民大众,所以在进行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人民群众是最有发言权也是最积极的群体。在基层民主制度的框架下人民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在进行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人民群众自发地进行生态文明的教育,这比自上而下的教育来得更朴实、更容易接受;人民群众自发地对生态进行管理,合理耕种、合理使用化肥等等;人民群众自我监督,抵制有污染的企业和工厂,对生态破坏行为进行检举揭发。

参考文献:

[1][英]戴维・佩珀.生态社会主义:从深层生态学到社会正义[m].刘颖,译.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

[2]陈驰.人权思想的哲学基础及其历史解读[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

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篇6

关键词:生态美学;作用

一、生态美学的兴起与发展

当下生态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它不但关系到对生态平衡的维持,对环境的保护,对濒危物种的抢救保存,而且更深层次的问题在于,生态问题已经成为一个直接关系到人的生存方式和生存质量的问题,甚至它已成为关系到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前途和命运的问题。对于中国来说,生态问题同样是随着现代化过程的展开和深入而逐步敞开的。随着都市化进程的加快,中国社会正在步入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都市化、现代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现代化初期所遇到的普遍性问题和中国特有的转型期的社会问题加在一起,同志在十报告中指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中国的生态问题比起发达国家来说更为严重,更为紧迫。

生态问题的解决已迫在眉睫,但是,此问题的解决绝不仅仅是一个实践问题。没有哲学的深度思考,没有对于人的生存问题的形上考察,不把生态问题作为一个关系到人的生存质量和生存方式的哲学和美学问题,仅仅就事论事,只能是一种实用主义式的解决。对生态问题的考察必须有一个哲学和美学的理论支持。事实上,从美学角度去考察和观照生态问题,把生态问题放在美学的视野中去思考,可能是更具有时代意义的。因为,美学作为感性学,它研究的正是人的感性生存。而生态问题恰好正是涉及到人的感性生存方式。正是基于此,中国的美学家们从关注和思考人的生命存在的质量出发,从美学角度开始思考和和讨论生态问题。进入新世纪以来,这个问题愈来愈引起更多的关注,成为新世纪中国美学研究的一个新的生长点。

2000年以来,中国美学界已经召开了三次生态美学研讨会,对生态美学的学科定位,生态美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方法,生态美作为一个审美范畴的合法性、中国古代美学的生态智慧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广泛的探讨。曾繁仁先生提出了生态存在论美学的概念,把生态美学定义为一种“在新时代经济与文化背景下产生的有关人类的崭新的存在观,是一种人与自然、社会达到动态平衡、和谐一致的处于生态审美状态的存在观”。[1]

存在论生态美学观代表着目前国内生态美学研究最前沿的成果。但他又进一步认为,从整体来看,目前的生态美学研究还不具备独立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目的及学科发展趋势这五个基本要素,因此还只能算美学学科中一个新的理论课题,还不能算作一个独立学科。但随着生态科学的发展,人们的环保和生态意识也在不断加强,因而对精神及文化领域的生态需求也必然会越来越迫切,生态美学作为研究生态存在论的科学,其发展是必定存在极大空间的。

二、生态美学对实践美学的继承与超越

从20世纪50,60年代和70,80年代起,曾经几代美学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我国创立了影响甚大的实践美学,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美学研究的重要成果,在当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时代先进性。但随着社会文化与哲学的转型与发展,实践美学必然要随之被新的理论观念所超越。当代生态美学观的提出就是对实践美学的一种超越。但这种超越是建立于对实践美学继承的基础之上的。当代生态美学观以马克思唯物实践存在论作为哲学基础就是对实践美学的一种继承,当然也是一种在新时代的超越和发展。生态美学对实践美学的超越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是由美的实体性到关系性的超越。众所周知,实践美学力主美的客观性,将美看作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体。而生态美学观却将美看作人与自然之间的一种生态审美关系。这就突破了对美的主客二分的僵化理解,将其带入有机整体的新的境界。

第二,是由主体性到主体间性的超越。实践美学特别张扬人的主体的力量,人对自然的驾御,应有其正确之处;但其不当之处在于完全将美看作“人的主体性的最终成果”。[2]这就完全抹杀了自然的价值,表现出明显的人类中心主义色彩。而生态美学观则将主体性发展到“主体间性”,强调人与自然的“平等共生”。这是一种新的哲学转型在美学研究领域的反映。

第三,在自然美的理解上由“人化的自然”到人与自然平等共生关系的超越,也是由“自然的祛魅”到部分的“自然的复魅”的过渡。实践美学关于自然美完全是用通过社会实践,人对自然的“人化”来加以解释的。这实际上同工业革命以来所力倡的“自然的祛魅”相一致,而完全抹杀了自然所特具的不完全为人所了解的魅力。关于自然美,李泽厚说道:“自然美的崇高,则是由于人类社会实践将它们历史地征服之后,对观赏[静观]来说成为唤起激情的对象。所以实质上不是自然对象本身,也不是人的主观心灵,而是社会实践的力量和成果展现出崇高。”对于诸多未经人类改造的自然对象如何会成为审美对象,李泽厚解释道:“只有当荒漠、火山、暴风雨不致为人祸害的文明社会中,它们才成为观赏对象。”[3]这当然是完全抹杀了自然对象本身特有的包括其潜在审美价值在内的魅力,应该说这种观点是值得商榷的。而生态美学观则在承认自然对象特有的神圣性、部分的神秘性和潜在的审美价值的基础上,从人与自然平等共生的亲和关系中来探索自然美问题,这显然是对实践美学的一种突破和超越。

第四,是由美的单纯认识论考察到存在论考察的超越。实践美学过于强调审美的认识的层面,而相对忽视了审美归根结底是人的一种重要的生存方式与审美所必须包含的生态层面。而生态美学观却将审美从单纯的认识领域带入崭新的存在领域,并将不可或缺的自然的生态的纬度带进审美领域。这又是一个重大的超越。

同志说,我们一定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生态美学作为理论创新,必将实现自身的超越与发展,并在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发挥特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曾繁仁.试论生态美学[J].文艺研究,2002,(5)

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篇7

农业在海南经济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只有发展好海南的农业,才能推进海南经济不断发展。农业发展中最为关键的因素就是农村发展,而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当前,海南农村生态环境发展在整体上十分严峻,制约着农村的可持续发展,虽然政府一直以来都十分重视相关法律政策的制定,但是在此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体系化程度不够、地位较低等问题,亟待解决。因此,完善农村环境保护法律制度、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是势在必行的,也是海南生态文明建设的最主要目标。

关键词:

生态文明建设;海南农村;法律制度

由于独特自然条件和国家政策鼓励的影响,海南农村经济在海南经济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然而,在海南农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的制约因素,这就导致了海南农村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对于海南农村的生态发展有着非常恶劣的影响。为了坚持海南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推动海南经济的不断发展,海南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迫在眉睫。

一、海南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

海南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还是存在着较大的问题,比如农村经济结构上的问题等,具体如下所述:第一,自然资源过度开发,导致了能够直接开采的资源正在急速减少,并且生态环境也在不断的恶化。从地理条件和历史条件上来说,海南处于“南荒地带”,和大陆的长时间脱离,导致了其余大陆其他地区相比,生态环境系统更加的脆弱,经济发展也长期处于发展不快的情况。而且由于海南地理位置特殊,导致其文化传播和大陆其他省份有着较大的差距,导致了海南自然资源开发和利用方式不当,目前部分地区还存在着乱开乱采的现象,也就致使海南部分农村的自然资源损耗严重,生态环境恶化速度较快。第二,由于海南农村经济结构存在一定的问题,农村的基础建设跟不上经济建设的步伐,也就导致了农村经济结构的转型缓慢,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海南农村发展的脚步,同时也造成海南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缓慢。由于农村的基础建设跟不上,所以道路、水利等设施都不达标,在台风和暴雨天气的侵袭之后,土路被冲毁,田地受到侵害。第三,主人翁意识的缺失。在海南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过程当中,海南农村群众没有认识到自己主人翁的角色。在我国,农村人口占着总人口约四分之三的比例,农村的群众是否接受了良好的教育,直接的关系到了农村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对于海南来说,农村人口占到了总人口的一半以上,其素质水平直接的关系到了海南省生态文明建设、经济发展的进程。由于海南的独特地理环境,再加上城乡之间的差距,海南人口的教育水平较为低下,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较差,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就更加低了。

二、当前海南农村环境保护的法治分析

(一)缺乏农村环境立法理念

当前,我国的环境立法还是以城市为主,也就是说环境立法首先应该将目光聚焦在工业污染的治理上,而后再去考虑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问题,所以城市和农村的立法存在着二元结构问题,因为存在着一些问题,所以导致环境立法在农村中比较缺失。由于我国政府在环境保护问题上,主要将目光集中在工业污染和城市污染方面,所以没有体现城市和农村的平等重视,经常是在牺牲农村的生态环境基础上来改善城市的环境问题,也导致了农村无法得到生态效益的有效补偿,最终使得农村环境更加恶化。在生态环境的相关立法当中,缺乏了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不仅对我国的农村环境改善不利,而且也影响了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不完善

虽然当前我国已经建立起了基于《环境保护法》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但是对农村环境保护还缺乏相应的法律条令。在2007年我国出台了《关于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之前,我国没有过任何关于农村环境保护的任何政策。在现行的农村环境保护相关法律规定当中,也有一些法律法规是缺乏原则和系统性的,也对农村的实践情况有所脱离,导致了法律法规没有可行性。例如在《环境保护法》的第三十三条中提到了保护农村环境,要推动农村环境的综合治理;第五十五条当中虽然对各级政府安排资金对农村饮用水和污染防治等治理工作进行了规定,但是没有出台配套的规章制度进行相应规定;在《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第四十九条中,农村生活污染垃圾的防止具体方法有地方性法规进行规定,但是海南省还没有出台相应的地方法规。在农业法的第八章当中对农村环境保护仅仅做了原则性的规定,但是没有进行具体的配套措施规定。可以说当前我国环境法大多都是针对城市制定的,缺乏专门针对农村的环保法律。

(三)农村环境执法存在一定的问题

当前海南省的农村环境问题严峻,究其原因主要有如下几点:第一,海南省的环保部门设置存在一定的缺陷。当前海南的环保部门设置只达到了县区级,而没有覆盖乡镇级,而县区级的环保部门重点是城市环境问题和工业污染,农村环境问题变成了环保工作的盲区。第二,当前我国实行的环境管理体制是统一管理和分部门合作的方式,除了环保部门,水利、农业等部门掌握了农村环境的执法权,由于执法主体多,导致了权责不明,权利分散的问题,这样就会使得环保法律的执行力度不够;第三,地方政府环境责任缺失,当前政府为了经济的发展,对一些环保评价不过关的项目进行批准,法律的执行不到位,尤其是一些环境污染严重、但是经济效益高的企业,政府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策略,这样做的后果严重的损害了环境保护。

(四)环境保护的投入不足

2009年设立农村环保专项基金前,我国的环保投资几乎只用于城市环境和工业污染的治理过程,而且一般只作为环保专项资金的排污费。由于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完善,导致了在环境污染治理的过程当中,忽视了农村的治理,治理城市的过程是以牺牲农村为代价的。由于农村环保投入严重不足,导致了农村环保设施落后,在海南,很多农村没有建立起排污系统,产生的污水何垃圾等没有经过处理就被排放到了环境中,严重的破坏了农村环境。另外,由于农村的检测站设备落后,设施不完善,导致了农村环境的情况无法被真实的反应,正是这些问题,导致了我国农村环境治理十分困难。

(五)农村群众的环保法律意识比较薄弱

由于当前收到了经济和生活习惯的限制,海南的农村群众环保意识比较薄弱。当前海南的农业技术并不发达,为了经济的快速发展,无论是政府还是群众都只注重眼前的利益而忽视了落后生产行为会产生的严重环境污染。此外,由于农村的法律教育比较落后,导致了农民的法律观念不强,维权意识也比较差,在环境污染行为的面前,鲜少有人会进行法律维权。在环保的过程当中,必须要认识到,农民才是环境保护的主人翁。对于农村环境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所以必须要提升农民的环保法律意识。

三、生态文明建设下海南农村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的完善

(一)树立起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推动相关立法

要意识到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法律的支持,完善立法是建设生态文明新农村的必要条件。但是当前的实际情况往往是只重视城市环境的保护,忽视了农村。就我国目前农村环境十分恶劣的现状,必须要加强农村环保立法,改变立法过程当中边缘化农村立法的现状。以《立法法》为基础,《环境保护法》应当是当前农村环境保护法律立法的基础。《环境法》提出了以环境保护优先的原则,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因此在农村环保立法的过程当汇总,要以环境法确立的原则和理念为基础,摒弃立法服务于经济发展的老旧观念,将农村环境保护立法提升到城市环保立法的同等地位,推动城乡一体化的发展。

(二)完善农村环境保护法律体系

当前我国的环境保护法律中的很多条款和制度都是基于城市、工业环保的要求的,并不能够适用于农村环境保护的实践当中。由于农村的环境保护油这独特的生活背景,因此,应当从立法的层面上给予农村特别的关注。立法机关应当加强农村环保立法的建设,完善法律体系。尽快制定农村保护的相关法律条例,吧农业污染、畜禽养殖污染、农村居民的生活污染等问题作为重点的防范对象。并且将《农村环境保护法》提上日程,将其作为农村环境保护的基本法。可以说,土地是农民的生活基础,当前我国农村的土壤污染十分严重,但是当前海南对于土壤污染的相关防治条例却稀缺。当前应当转进对土壤和畜禽养殖污染进行保护立法,才能够弥补空白。

(三)加强执法力度

加强农村环保执法,首先要建立起农村环保执法的机构。根据当前海南盛环境行政管理部门的设置,笔者认为应当在乡镇设置环保局的派出机构,派遣专门的环保人员,依法对农村的环保行为进行管理。此外,在农村,居民的自治组织在日常食物的管理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可以考虑给予这些组织一定的管理权限,协同管理。其次,要明确环保部门的职责,明确在工作过程当中的分工。在环保的过程当汇总,应当以环保部门为主,其他部门协同管理的方式。同时,也要明确环保法执法的程序和责任,加大执法的力度。最后,要完善政府在环保过程当中的责任。由于环保法当中对于地方政府的责任规定的十分笼统,没有具体的规定乡镇政府的环保职责。现阶段,海南的农村环保工作一定程度上,仍然以来政府的行政力量,因此,要对环保考核体系加以重视,早日建立起完善的环保考核体系,明确管理职责,引导全体农民对于环保的重视。对于由于政府不作为导致的环保问题,应当依法追究责任。

四、总结

海南是我国的“四季生态花园岛”,并且可以向世界亮出中国的生态名片。海南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赋予了海南十分重要的使命。所以当前海南农村环保建设迫在眉睫,我们要不断的进行海南农村环境保护法律建设,推动海南新农村的建设,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不断的改善海南的生态环境,推动海南经济持续的增长。

参考文献:

〔1〕臧成.论生态文明建设下我国农村环境保护法律制度[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5,(3):109-114.

〔2〕刘昕蕾,刘悦.分析海南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旅游纵览月刊,2015,(4).

〔3〕夏青.绿色中国梦———生态文明建设视域下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生态化路径研究[J].科学导报,2014,(6).

〔4〕赵凤琴,蒋欣阳,邢巧,等.生态文明建设的环境保护机制创新研究———以海南省为例[J].生态经济:学术版,2014,(1):383-386.

〔5〕李知淘.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问题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5.〔6〕高迪.中国农村环境保护的法制建设研究[D].吉林大学,2014.

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篇8

关键词:生态文明;生态农村;生态环境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生态文明被写入党代会报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又一创新,是党执政兴国理念的新发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要求。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如果没有农村,国家就无法生存和可持续发展。农村作为整个社会建设的重要基地,承载着社会建设中劳务输出、资源供给、市场需求、资金来源、改革实验等功能和作用;与此同时,农村还是全国的生态屏障。因此,生态文明建设必然基于农村的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改善。在生态文明视阈下进行生态农村建设势在必行。

一、生态农村的内涵

(一)定义

生态农村是在“工业文明给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破坏,进行生态文明建设越来越成为人类发展所需”的大背景下,在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针对农村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种种不协调问题,运用农学、生态学、经济学、系统学和社会学等多学科原理,按照“生态优先、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指导农村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是在保证农村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前提下,从经济发展、村容村貌、生态环境、社会文明等方面因地制宜地进行全面生态化建设,把农村地区建设成为村容整洁、环境宜人,各产业协调发展,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共生,社会、经济、生态之间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特征

生态农村与一般农村相比具有如下特征。

1、经济生产清洁化。在进行经济生产的过程中,始终坚持“生态优先”这一理念,大力发展生态经济、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和旅游经济等无污染的清洁经济发展模式。

2、村容村貌整洁化。在基础设施和房屋的建设中秉承合理规划的原则,使土地资源得到科学的利用,并形成自己的风格和特点;农民在生活中注意保护生态环境,使村庄环境宜人。

3、社会状态和谐化。建设生态农村使人与自然之间达到和谐共存,调和人类代内、代际之间有关资源、环境等方面的矛盾。

4、思想观念生态化。始终把生态环境保护摆在首要的位置,村民生态、环保意识普遍提高并成为自觉行动,生态文明观念深入人心。

5、发展可持续高效化。可持续化发展是指在改善当代人的生产、生活条件,发展经济的同时,为子孙后代留下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高效化发展表现在以最小的消耗,通过延长生产链,获取最大的利益。

二、创建生态农村的重大战略意义

农村在我国整个生态环境的大系统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保护好农村的生态环境,创建生态农村,已经成为防止整个生态恶化的关键所在,具有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

(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生态农村建设,从改善人居环境入手,协调各种利益关系、统筹各个方面,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帮助、引导农民优化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建设生态文化,建设美好家园,既涵盖了生态的理念,又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新思想,同时突出了以人为本的宗旨。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实要求

近年来,我国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村各项社会事业明显进步。然而,有些农村虽然经济发展了,但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仍有较大差距,严重影响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民占人口的绝大多数,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生态农村建设聚焦“三农”问题,顺应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发展潮流,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同步发展,满足了农民群众实现温饱后提高生活质量的愿望,有利地促进了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效载体

同志用“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精辟地概括了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丰富内涵。“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能否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的目标,是农村文明生态村建设的中心任务,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生态农村在创建过程中,把农业资源、生态资源、技术资源等多种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有机的整合在一起,围绕生态产业、生态环境、生态人居和生态文化建设,在资源承载力和环境容量允许的前提下,协调农村的经济和社会活动,从而达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

(四)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

社会和谐既包括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也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生态农村建设以生态文明为指导思想,强调在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条件下发展经济。它既可以使人与自然之间达到和谐共存,又可以调和人类代内、代际之间有关资源、环境等方面的矛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

(五)实施生态文明战略的有效途径

建设生态文明是十七大报告的一个新亮点,它的重要内容是加强生态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生态农村的建设,发展生态经济、绿色经济、旅游经济,一方面可以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增加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另一方面,使生态文明观念深入人心。创建生态农村是实现生态文明战略的有效途径。

三、当前我国农村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

当前,我国农村生态环境形势的现状不容乐观。由于一直以来我国环境治理的重心放在城市,广大农村被边缘化、甚至遗忘,导致农村潜伏着巨大的生态危机。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农业生产污染日益突出

首先是面源污染。我国是世界上化肥、农药使用量最大的国家。流失的化肥和农药造成了地表水富营养化、地下水污染和生态破坏。

其次是畜禽养殖污染。当前农村畜禽养殖大部分是传统的放养模式。这种模式既影响环境,同时又导致有害病毒扩散和传播,成为疾病增多和一些传染性疾病流行的重要根源。

(二)工业生产污染日益严重

首先是乡镇企业生产污染严重。乡镇企业布局分散,工艺落后,绝大部分没有污染治理设施,并且有些企业负责人环保意识淡薄,偷排、超排现象时有发生,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其次是城市工业污染“上山下乡”现象加剧。例如,城市的“转二产促三产”,在成为一些地方农村致富的财源的同时,也导致空气和河流被污染,癌症等疾病多发,让受害农民痛苦不堪。

(三)生活污染加剧

我国农村长期以来村寨建设无规划,农村中无公厕、道路缺少硬化、畜禽散养、废弃物乱堆乱放、人畜居住混杂、生活废水随意排放、落后的能源利用方式等问题依然普遍,严重影响了农村的生态环境卫生。

(四)资源遭到极大破坏,利用率不高

首先,土地不断被开发,面积不断缩小。靠近城郊的大批土地被用来建开发区、大学城等;内地农村则主要缘于大兴各种土木工程、墓地占地和房屋基建用地。

其次,矿产资源遭到破坏。农村不少矿藏的开采权承包给了私人经营者,他们中的许多人,一味追求经济利益,使资源未能得到充分的利用。

再次,水资源污染严重。农村各方面的污染,使水资源污染严重,农民饮水存在安全问题等。

(五)生态破坏严重

目前我国农村还存在大量掠夺式的采石开矿、挖河取沙、毁田取土、陡坡垦殖、围湖造田、毁林开荒、竭泽而渔等行为,污染不断加剧,导致很多生态系统功能遭到严重损害。

四、构建生态农村的措施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生态农村是新农村建设的载体和平台。我们要按照生态文明的要求,积极探索,大胆实践,稳步推进生态农村的建设。

(一)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各级党委、政府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刻认识建设生态农村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把创建生态农村建设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要加大公共财政支农力度,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和境外资本参与生态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建设;要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方面的制度和立法,以制度和法律的强制形式来协调和管理农村经济发展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加强乡村领导班子建设;做好村镇建设规划,减少各种形式的“政绩工程”。

(二)农村经济走生态化发展之路

以生产生态化作为生态农村建设的突破口,用生态经济理论来改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农业生产过程中科学使用农药、化肥,增加施用有机肥;提高农村工业的生态科技含量,置办治理污染的设施和尽可能的进行清洁生产;大力推进农村的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等新型生态经济形式,从根本上降低经济活动对环境的破坏,保护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从而实现农村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三)不断提高农民生态文明水平,对农民进行生态人格培育

要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的高低,从整体上影响着农民的资源观、环境观和发展观;要发展农村文化事业,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这是提高农民生态文明水平的重要途径;要把生态文明纳入农村文化建设的总体规划,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让生态文明占领农村文化阵地;要倡导生态的生活方式,形成健康文明新风尚,这是提高生态文明的重要保障;要适应农民群众对保护生态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的新要求,深入开展移风易俗活动,引导农民群众树立文明意识、健康意识、卫生意识、节俭意识,革除生活陋习,使用清洁能源,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要规范农民的日常行为,禁止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

(四)强化污染防治

鼓励农村企业进入工业小区生产,采取污染集中治理的办法,解决好工业污染防治问题。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确保农民饮水水质达到国家规定标准。积极引导科学施用农药、化肥,加强污水灌溉管理,防治农村面源污染。加大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力度,实现畜禽养殖污染物的资源化综合利用。大力推进环境优美乡镇建设,带动农村环境保护工作达到一个新水平。

(五)修复已破坏的农村生态环境

在创建生态农村的过程中,首先要对创建农村的生态环境状况有个透彻的理解,掌握创建村所存在的生态问题,然后针对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例如,水土流失,可以植树造林;生活垃圾污染,可以推行集中处理等。通过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在有效防止生态破坏的同时极大地修复已破坏的生态环境。

总之,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农村现代化进程的今天,我们应当积极采取对策,把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摆上议事日程,创建社会主义生态农村。生态农村的创建,必将对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和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具有十分重大的实现意义。

参考文献:

1、徐立敏,彭克明,赵宏伟.现阶段农村文明生态村建设存在问题及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07(6).

2、吴敬秋,彭惠娟.生态文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视角[J].党政干部论坛,2008(2).

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篇9

关键词:马克思;自然观;生态文明建设

中图分类号:a8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4)24-0022-02

当前,我国社会发展正处于一个重要转型期,资源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加快社会发展转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成为时代的最强音。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项全局性的社会系统工程,目前尚处于起始阶段。马克思的自然观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文明思想,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指导。

一、马克思自然观蕴含的生态文明思想

1.尊重自然、善待自然

马克思告诉我们,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需要依靠自然界生活,“无论是在人那里还是在动物那里,类生活从肉体方面来说就在于人(和动物一样)靠无机界生活,而人和动物相比越有普遍性,人赖以生活的无机界的范围就越广阔。”[1]56一方面,自然界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提供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人类必须不断地从自然界获取物质生活资料,满足自己的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需要,然后才能进行生产,这是因为“没有自然界,没有外部的感性世界,劳动者就什么也不能创造。”[1]53另一方面,自然界又是人类精神生活的基础,为人类提供精神食粮。离开了自然界这个精神食粮,人类的精神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自然界同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既是人类生产的基础,也是人类生活的基础;既是人类物质生活的基础,也是人类精神生活的基础。所以人类有义务尊重自然,有责任维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有序、健康发展。人类尊重自然,就是尊重自己的生存环境;人类善待自然,就是善待人类自身。可以说,正是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辩证观点,避免了把人作为绝对主体置于自然之上的思维习惯,避免了把人与自然的关系视为主人和奴隶的关系,或者是征服者和被征服者的关系,而是把人置于自然之中,把人和自然看成是相互包含和依存的整体存在。即使人类非常自私地从自身关怀的角度出发,人类也应该尊重自然、善待自然。

2.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马克思的自然观主张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解”,实质就是建立人工生态系统的平衡,合理地控制、调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恩格斯告诫人类:“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绝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绝不是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之中的。我们对自然界的统治,是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动物强,能够正确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2]这就要求人类在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中,自觉遵守自然规律,按照自然规律活动。按照马克思的设想“人与自然的真正和解”是要在“共产主义社会”里才能完全实现。但是当前面对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人类“需要对我们迄今存在过的生产方式以及和这种生产方式在一起的我们今天整个社会制度的完全的变革”[3]。也就是“人与自然和解”的思想所主张的:通过合理的、人为的控制“人与自然的物质交换过程”解决生态环境问题。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就要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时抛弃那种唯经济增长至上的传统发展观,改变传统的生存和消费方式,培养自觉地保护生态的意识,真正将人与自然的关系控制在一个适度的范围内,实现人与自然在相对意义上的动态平衡,进而实现整个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二、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

1.转变态度,树立生态文明理念

马克思认为,自然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自然给予了人类一切,甚至包括人本身,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也应该尊重自然、善待自然、保护自然,保障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面对严重的生态危机,人类必须重新审视对待自然的传统态度,对自己的生产生活方式进行反思,树立尊重自然、善待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自觉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使人类的活动限制在生态可承载的范围内。

首先,加强生态文明宣传。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全体社会成员的参与和支持。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广泛开展多形式、多途径的环保宣传教育,普及环境科学和法律知识;广大新闻媒体加大对生态环境事件的报道,让公众深入知晓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严重性和危害性,引导他们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关注,进而对自己的消费方式、生活方式进行反思;利用网络传播优势,建立有特色的生态文明宣传教育网站,开设生态专栏,广泛宣传生态文明建设的科普知识,使公众潜移默化地接受生态文明教育,增强公众的生态意识,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氛围。

其次,完善生态环境教育体系。把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横向上说,生态教育应以日常学科教学为载体,贯穿于课程体系之中,成为一个重要的课程领域;从纵向上说,生态教育应贯穿于人的整个生命过程和实践过程之中,成为全程教育和终身教育。”[4]在学前和基础教育阶段,结合幼儿和中小学生自身特点,在学科渗透环境教育的基础上,通过专题教育的形式,引导学生欣赏和关爱大自然,关注家庭、社区、国家和全球的环境问题,宣传环保知识,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在高等教育阶段,开设生态文明课程,设置生态文明专业。大学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者和生力军,思政课是高等学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主阵地,在课堂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教育,如《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有专门的章节讲述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问题,为我们课堂上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提供了具体内容和参考。同时,开展生态文明专题讲座,使其与课堂教学有机融合;开展课外生态文明教育实践活动,让学生关注并参与生态文明建设,使他们逐步养成环保的行为方式和生活习惯。

最后,引导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说到底是一个实践的问题,公众的积极参与是检验生态文明建设成效的重要指标,更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需要。从现实情况看,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我国公众表现出言行不一,参与环境保护的积极性、自觉性不高。生态文明建设能否取得成功,关键取决于公众能否用实际行动支持环保工作,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引导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政府应该建立公众参与的渠道,完善参与机制,打造可行参与途径。首先要满足公众的生态知情权,建立环境问题举报监督机制;其次扶持和鼓励民间环保公益组织的发展;另外,开展多种形式的生态文明建设活动,吸引公众多路径多选择地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中来。

2.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科学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与此同时,我国也承担了巨大的资源能源压力,付出极其沉重的生态环境代价。从总体上看,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与低产出、低技术、低效益的经济发展模式依然存在。党的十指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

首先,树立科学发展观。环境问题的产生实质就是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人们无视资源环境的承载力,大肆掠夺和过度开采自然资源的负效应。我们要想改善当前的环境状况,就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节约资源能源,树立科学发展理念。“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5]科学发展观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针对我国发展过程中一些领域和方面出现的发展不够平衡问题,着眼于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出了解决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问题的思路,进一步指明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科学发展观要求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其次,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实际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要解决过去的经济发展当中资源浪费、环境污染、不可持续、不均衡的问题。党的十报告提出“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在经济发展中,要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积极发展节能产业,推广高效节能产品;加快发展资源循环利用产业,推动矿产资源和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壮大可再生能源规模;建立循环经济体系,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

再次,坚持“四化”同步发展。十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一是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路子;二是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三是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通过以城带乡、以城促乡、城乡联动的方式,将先进科技引入农业,将丰沛资源注入农村,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城郊农业,形成科技主导、规划先行、资源节约、规模经营、产销连锁、利益均享、风险共担的新机制。

最后,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依靠创新驱动发展,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是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围绕产业发展需求部署创新链,完善科技有效支撑引领产业发展机制。二是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建立企业主导产业技术研发创新的体制机制,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应用的主体,完善市场导向的创新格局。三是进一步优化创新环境。积极研究制定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有关政策措施。

3.健全环境法律体系,完善制度建设

首先,要健全环境法律体系。当前,我国环境法律体系已基本上建立起来,但是仍然不完善,在环境法律制定、执行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依法治理轨道,建立和完善职能有机统一、运转协调高效的生态环保综合管理体制,健全环境立法,走法治化环保道路;要加大执法力度,提高执法质量和效率。在环境执法过程中,杜绝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打击不力,执法不及时、不到位等现象。同时,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提升违法成本;再者,加强对执法过程监管,杜绝执法过程中的行政干预,人治大于法治、关系大于原则的现象;通过司法途径加以遏制各类肆意破坏环境的行为。

其次,建立绿色GDp核算体系。政府是环境保护的“排头兵”,而事实证明,一些地方政府在环保方面不作为、干预执法和决策失误是造成环境问题的主要根源。要想切实落实“地方政府对环境质量负总责”的要求,就必须改变传统的“唯GDp论”的政绩观,将环境“一票否决制”确立为政绩考核的核心内容之一。推行绿色GDp,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状况的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并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的绩效考核,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使之成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导向和约束,使各级政府树立环境保护的自觉性。

最后,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在现状化建设中,要整体谋划国土空间开发,尽可能集中集约利用国土空间,减少对自然生态空间的占用,要根据国土规划和相关规划,划定“生存线”、“生态线”、“发展线”和“保障线”,全面加强国土空间开发的管控;对涉及国家粮食、能源、生态和经济安全的战略性资源,实行开发利用总量控制、配额管理制度,确保安全供应和永续利用。

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与用途管制制度。“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理制度,就是为明确环境、生态等公共自然资源系统的主人,并赋予其保护自然资源的动力,进而在让其获得使用这些自然资源利益的同时,承担起保护自然资源的责任。”[6]在自然资源资产开发利用过程中,由市场决定价格,使免费使用的自然资源变成有价值的资源,变成“谁使用谁付费”的资源。同时,政府应完善自然资源管理中的环境经济政策、建立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机制等;建立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评估生态资源使用状况并据此政府政绩进行严格考核;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坚定不移实施主体功能区制度,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区定位推动发展;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对生态环境敏感区域实行限制性措施。

参考文献: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85.

[3]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306.

[4]朱国芬.建构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教育体系[J].环境教育,2006(10):20-22.

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篇10

关键词:生态文明认知;消费行为;经济性;政府职能

中图分类号:F2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973(2014)03-0043-04

陕北是我国重要矿产资源区,能源重化工业的发展对当前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该地丰富的矿产资源给社会带来良好的发展机遇和可观的经济收益,但同时也带来一系列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问题,使原有就比较严酷的生态环境更加负重前行,生态文明建设迫在眉睫。

一、陕北的资源优势和发展特征

对陕北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要放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和相互联系、相互渗透中进行考察。需要明确的是,“五位一体”中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概念并不是具有严格上下属关系的逻辑概念,也不是五个严格区别的概念,而是从实践出发具有不同侧重点的基本概念。

陕北地区生态文明建设除具有生态文明的一般性外,还具有自身的特殊性,丰富的矿产资源拥有量和严酷的自然环境构成研究的逻辑出发点和研究重点。丰富的矿产资源给当地带来良好发展机遇和发展空间,但同时使本就严酷的自然环境变得更加严重,单一的产业结构和不断恶化的生态环境使得该地区发展充满变数。

陕北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需要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多方入手,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公众等各方面广泛参与,共同打造一个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新型社会。在其中,社会公众对生态文明的认知和个体行为是一个基础性和根本性的要素,具有重大的宏观、中观和微观意义。在宏观上、陕北公众消费作为全国消费的构成部分,对再生产的有效实现、质和量都有着重要意义。在中观上,陕北公众的生态文明认知和行为将对当地政府的政策制定和行政行为、企业的生产行为形成有力的约束和监督,他们将成为构建生态文明的最终力量。当前各地所发生的由于公众反对而产生的高污染项目下马就已经证明这一点,没有比生存其中的人更关注他们的生存环境和未来发展,更迫切需要生态文明。在微观上,社会公众的生态认知和个体行为决定他们的生活态度、生活方式、消费方式,他们本身就是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的具体实践者。

二、陕北公众生态文明理念和消费行为的调查分析

基于生态文明建设中社会公众生态文明认知和个体行为的重要性,为客观、具体、深入了解相关情况,课题组利用2013年暑假时间,组织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陕北籍学生开展了此次调研。调研对象以当地年轻人为主,同时也兼顾其他不同人群。年轻人大都受过现代教育,对生态文明的感知较为敏锐和明显,代表着陕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未来力量,能够反映该地的长远趋势。从调研的可行性考虑,本次调研采取了滚雪球式的抽样方式,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387份,回收率为96.8%,有效率为96%。被调研对象情况如图1,图2所示:

(一)公众对生存家园的担忧

图3、图4表明,陕北公众对当地的生态状态高度重视,并表示了深深的担忧。58.82%的被调研对象选择了生态环境作为自己所认为的地区重大问题,21.5%和46.7%的对调研对象认为城市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状况非常严重和比较严重。这种状况的出现既和陕北生态系统本身的脆弱相关,又和随着这些年重工业化发展人们收入不断提高从而发展性需求不断提高相关。同时,从陕北公众视野来看,生态环境虽然重要,但并不是单一重要因素,教育问题、就业问题、社会治安等问题都在调查中得到一定的关注。这和人们日常的感觉有所差异,从政府这些年实践来看,陕北政府在教育问题上做了很多工作,但从调查看,公众依然有所需求。这说明。陕北教育可能在教育质量、地区差异等结构性方面仍然存在问题,有待于解决。就业问题则可能由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和以国有为主的所有制结构决定。

图5呈现出一种特殊的态势,39.46%和40%被调查对象分别认为未来陕北生态环境将变好和变坏,二者旗鼓相当,呈现出鲜明的两极分化态势。对此问题的回答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陕北经济、产业、社会、心理的结构性差异。虽然此差异有一定的必然性,但减缓和消除上述差异成为陕北地区进一步凝聚人心、整合力量、科学发展的重要举措和步骤。

(二)陕北公众的浅生态意识和背后成因

图6和图7表明,陕北公众的生态意识确实是模糊不清的。对政府已提出和建设多年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只有21.9%的人理解深刻,而剩余被调查对象了解一点点,甚至不了解。对深层次的较为抽象的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上有半数以上的人仍然将自然当作征服、利用的工具,思想充满人类中心主义特征。更令人担忧的是65.77%被调查对象受教育程度为大学或大学以上,如此高的受教育程度却没有正确的生态文明认知,从侧面说明我国政府对生态文明理念的传播、宣传教育非常薄弱,政府在实践中大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边缘化对生态环境和生态系统的重视和保护。以上对生态文明的认知将深刻影响到生态文明的建设,一个不能够尊重、顺应自然的地区虽然局限于现实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对生态环境有一定的保护和要求,但由于其骨子里不能够真正认识自然的价值、人与自然的关系,对自然缺乏应有的敬畏和顺应,生态文明建设始终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图8表明,陕北公众对自身生态意识的不足或淡薄是相当清醒的,并主动自觉认识到生态意识的不足和政府行为、企业行为等原因共同成为生态破坏的原因。在形成生态破坏的原因上,尽管企业是生态破坏的直接实施者,公众认为政府比企业行为要付更多的责任,这表达了公众对政府行为的不满和政府公信力的缺乏。图6、7、8调查结果共同要求政府纠正自身行为,摒弃以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无视公众生存环境的思维方式和做法,重新用整体和长远眼光审视经济社会发展,改变官员考核体系,以社会整体福利的增加作为考核标准,自觉主动地进行生态文明的保护和生态文明理念的传播、宣传教育工作。

(三)陕北公众自身消费经济性特征

图9调查数据呈现一种非常好的调查结果,65.78%的被调研对象会有意识地节约资源,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图10却呈现另外一种现象,只有23.66%的被调研对象十分关注自身行为对环境的影响,剩余的被调研对象要么只考虑一点点,要么完全不关注。仔细分析两题的结果差异发现,当前社会公众在对待自身的消费问题时仍然主要以个人为基点,在特定的生态意识下,必然产生不同的资源使用行为和环境保护行为。资源目前大多都是有偿使用,因此资源的节约和自身利益的考虑是一致的,而环境问题则表现为一个公共问题,对环境的保护自我激励则显不足,需要设计更为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图11和图12从侧面印证了上述两图反映出来的可能性,陕北公众在绿色消费和价格之间往往从商品的经济性进行考虑,50%的被调研对象对于接受高价格有点勉强,20.43%的被调研对象明确选择不愿意。在更广泛的拒绝绿色产品原因的调查中,选择最多的是价格原因、质量原因,这种选择明确告知在当前发展阶段影响消费者选择的依然是经济因素,经济性考虑是消费行为的主要特征。27.27%的人表示不会识别,代表了仍有一部分人愿意选择,但苦于相关知识的不具备而无法选择,生态文明知识的匮乏再次凸显。

三、结论和建议

(一)结论

1.出于自身生存家园的担忧,陕北公众面对由于自然和人为原因日益遭到破坏的生存环境,普遍表示深深的担忧,这种担忧将构成该地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基础和根本动力。

2.社会公众对生态环境的担忧和其他社会问题综合在一起,不相上下,说明了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复杂性和艰巨性。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问题纠结在一起,不同问题的解决需要不同的措施和手段,而这些措施和手段之间可能存在着一些相互冲突和矛盾的地方。这既要求社会公众能够跳出狭窄的个人立场从整体和长远来思考问题,同时也要求政府有较强的执政能力,能够有效妥善解决相关矛盾和问题。

3.社会公众具有一定的生态文明意识,但仍待于进一步提高。表现在理念上,大部分陕北公众对于资源节约型、环境保护型社会的了解仍然停留在口号阶段,并没有深刻理解两型社会的内涵和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大多是从征服、利用的视角去看,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没有形成正确认知。在具体的生态知识上,公众也是缺乏的,很多人不知道绿色环保产品的识别。同时根本就没有垃圾的分类,更不要说让公众掌握垃圾分类的知识。

4.公众的生态意识虽不深刻,也不丰富,但具有自觉性,同时公众对政府表达了自身的不满意。虽然公众的生态意识不够深刻,但公众对此有着清醒、自觉的认识,这种清醒、自觉认识和整体依然脆弱的生态系统会促使公众不断深化其认识。在对当前生态问题和危机的成因上,公众认为政府应该负有很大的责任,这种强烈认知要求政府转变思维方式、执政理念,同时改变官员考核方式,以及实践中对资本的重视。

5.陕北公众的消费行为的经济性特征明显。这种经济性特征反映出在当前阶段,公众的消费层次仍然很低,对环境等发展性、舒适性消费需求不高,需要通过进一步发展和收入领域改革来解决。同时,这种消费特征会影响到生态文明的建设,除了生态理念的树立和生态知识的掌握外,需要政府采取一些了经济、法律手段来解决问题。

(二)建议

为了进一步增强陕北公众生态文明意识,改进个体行为,以生态文明千千万万个参与者为逻辑起点构筑人与自然的和谐,需要广大社会公众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理念,掌握丰富的生态文明知识,立足于可持续发展,在日常生活中克服商品消费的经济性。同时,社会公众生态文明意识的提高和个体行为的改进需要政府职能的转变和作用的积极发挥,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态文明建设的外部环境。

1.社会公众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理念和掌握的生态文明知识。整个社会要就“生态是谁破坏的”,“谁是生态破坏的受害者”,“谁来保护生态”几个问题反复拷问和反思,使所有参与主体都能够感受到构建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形成一种休戚相关的感觉,克制物质欲望,注意消费行为,从思想深处真正转变,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理念。社会公众树立正确的生态理念的核心是正确认识人与自然关系,要明确认知:人是自然进化到某一阶段的产物,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从根本上要受制于自然界的运行状况;人类和其他生物不同,人类能够通过实践活动来认识、利用和改造自然;人尽管能够改造自然,但自然仍从根本上决定和约束人类的发展,因此,人类必须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来调整人和自然的关系,人类的活动要以自然界的正常运行和承受范围为前提和底线;人在广袤的自然界中是渺小的,是有限理性的,人最好对自然界保持敬畏之心,在自身不了解的自然领域最好不要恣意妄为。

2.运用经济、法律各种手段克服社会公众行为的经济性。陕北公众,乃至全社会公众消费行为中明显的经济性特征是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不应苛责。当前我们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城市和农村人均收入较之过去虽然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很多地方尤其是农村地区仍处于生存性阶段,发展性需求和舒适性需求尚没有得到充分发展。面对消费行为中的经济性特征,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解决:一是通过收入分配改革,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增强社会总体消费能力,通过消费需求的转变来实现社会公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重视和保护,收入分配改革的意义在于,在现有收入水平下提高总体消费能力,抵消生态文明建设对中下层人群的影响;二是通过资源税、环境立法等经济、法律手段使生态成本反映到商品成本和价格中去,使商品的经济性本身就包含有对生态环境、生态系统的保护在内,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相互统一。在生态消费的法律手段方面,要进一步加强资源税(尤其是不可再生资源税的改革)和环境立法,改变资源免费使用和生产污染环境的局面,理顺定价机制,使资源产品的价格能够有效合理反映其成本,通过价格改变生产商和消费者行为来保护生态系统,建设生态文明。在生态消费的经济手段方面,利用税收、补贴、信贷等各种手段引导消费者选择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性产品消费,自觉抵制浪费、污染等一系列行为。

3.科学发挥政府作用,从更广泛意义上改进公众认知和个体行为。政府作用要从资源配置领域退出,由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政府角色主要定位在对公共利益的维护和建设,具体包括社会管理、宏观经济稳定、重大结构调整以及战略性产业发展、市场环境维护和监管、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具体到公众认知和个体行为,政府要通过各种渠道和途径,采取各种措施,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深入人心,成为民众思维和行为不言而喻的逻辑出发点和前提。政府需要克服公众在生态知识的了解和掌握的不足,通过电视、广播、报纸、期刊、杂志、网络、手机短信等大众传媒平台,使广大民众能够及时、有效、充分了解各种具体信息和知识。相关研究表明:消费者对生态消费的认知情况、对环保标识的鉴别能力、政府政策的宣传现状、商品质量的可靠程度深刻影响消费者购买生态消费型商品。[1]121-125例如各种资源的高效率使用,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类产品的具体识别,日常物品的分类和可回收情况等等。同时还要提供各种能够降低能耗、减少污染的各种设施,比如声控电源、感应自来水、垃圾分类回收箱等,形成行为和思想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良性互动机制。

除了专门针对消费者的相关措施外,政府还需要通过各种手段促使生产者履行“生产者责任”。生产者责任是指厂商在生产中必须贯彻减量(reduce)、再使用(reuse)、再利用(recycle)的原则及其先后次序,明确生产者对于生态环境的责任。“生产者责任”强调社会不是在下游(消费)、而是在上游(生产)考虑问题。[2]91-96生产者责任从源头上解决消费问题,和公众认知和消费相互影响,构成良性互动。

参考文献:

[1]朱洪革.居民生态消费的影响因素分析[J].生态经济(学术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