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动物健康与人类健康的关系十篇动物健康与人类健康的关系十篇

动物健康与人类健康的关系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02:00

动物健康与人类健康的关系篇1

论文摘要:健康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健康发展是人类永恒的追求.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赖于人类健康的可持续发展.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诸要素与人类健康都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人类健康的可持续发展取决于人地关系、区际关系、代际关系的和谐,它要求在满足当代人健康需求的同时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在满足本区域健康需求的同时不损害其他区域满足其需求的能力.健康需求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包括确保身体状态完好的需求、确保精神状态完好的需求、确保社会状态完好的需求,但是,经济条件、技术状况、社会组织对健康需求的可满足性、健康资源的可获得性、健康服务的可进人性构成限制.

健康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健康发展是人类永恒的追求.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赖于人类健康的可持续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必须提高人的健康素质和生活质量;生命健康是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的前提.因此,人类健康可持续发展是值得特别重视的崭新的研究领域.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在分析人类健康与可持续发展关系的基础之上,提出了人类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并对该概念的内涵和特性作了初步的分析[Cil.这里,我们进一步对人类健康可持续发展系统的要素、功能、需求、限制等理论问题进行探讨,希望大家继续赐教.

1人类健康可持续发展系统的要素与功能

1.1人类健康可持续发展系统的要素

可持续发展系统是由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等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形成的自然一经济一社会复合系统,区域性是其本质特性Czl.人类健康可持续发展作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子系统,它侧重于人类自身的全面发展,更能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健康是其要素系统中起关键作用的“序参数”.

1.1.1人口要素与健康人既是健康的生产者和创造者,也是健康的消费者和享用者.在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中,健康是人口质量的关键指标一方面,一定区域内的人口数量、人口质量、人口结构影响着该区域人群的健康观念、健康需求、健康行为和健康水平;另一方面,区域人群的健康观念、健康需求、健康行为、健康水过来又影响着该区域的人口数量、人口质量和人口结构.没有人类健康的可持续发展,就不可能有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1.2资源要素与健康人类健康的获得有赖于健康需求的满足,而健康需求能否得到及时、足量、高质的满足,又取决于健康资源的供给能力.所谓健康资源(healthresources),是指所有资源中主要用于人类医疗与保健服务、直接指向避免人类健康风险、提高人类健康水平的那部分资源,主要包括药物资源(具有治疗作用的自然资源,如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等)、保健资源(具有疗养价值和保健作用的自然资源与环境,如温泉、矿泉、泥沼、气候等)、卫生资源(提供疾病治疗和保健服务的社会资源,如医院、诊所、医生、护士、病床等).所有这些健康资源,都是人类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

1.1.3环境要素与健康“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的状态,健康乃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3J.而无论是人的身体、精神还是社会状态,都与人所生活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就人类健康而言,环境是一把双刃剑,它可能对人类健康有益,也可能对人类健康有害.自然环境对人的身体状态(physicalstate)有显著影响,它既是健康资源(如药物资源、保健资源)的载体,也是致病因子的源地,环境化学性疾病(如地甲病、地氟病、克山病等)、环境生物性疾病(如鼠疫、血吸虫病、疟疾等)、环境物理性疾病(如高山病、皮肤病等)都与环境致病力有关.社会环境对人的精神状态(mentalstate)和社会状态(socialstate)有重大影响,社会组织对健康资源(特别是卫生资源)的配置会直接影响到健康资源的可获得性(availability)、健康服务的可进人性(accessibili-ty)、健康需求的可满足性(satisfiability).如果健康资源的配置是合理的、公平的和有效率的,这时的社会环境可能是有益健康的,反之,则可能是无益健康甚至有害健康的.因此,人类健康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在良好的自然环境与和谐的社会环境基础之上.

1.1.4经济要素与健康经济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活动,健康发展和经济发展具有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因果关系川一方面,良好的健康状况是人类福利和生产率的基础Cs7;没有健康的人就不可能有健康的发展Cs7;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各个目标,必须消除各种普遍存在的、能够削弱人类能力的疾病,并使所有需要消除贫穷的人身体健康叫.另一方面,经济能力是人类健康可持续能力的重要支撑,获取健康资源、享受健康服务、满足健康需求,都倚赖于经济的发展.因此,经济水平与健康水平具有正相关性.先进国家或地区的人口预期寿命总是高于落后国家或地区,贫穷地区总是拥有更低的健康水平,贫穷人口总是拥有更多的健康风险.

1.1.5社会要素与健康社会是人类通过各种人际交往和社会活动形成的具有集体目标指向的人类群落.人类精神状态和社会状态上的完好取决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人类社会的全面进步取决于人类个体的全面发展,即人的健康素质的全面提高和生活质量的全面改善.社会组织为人类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如通过科学技术的创新和进步开发新的健康产品和健康服务,通过良好的健康管理体制和健康教育系统减少人类健康的风险,通过公平的分配健康资源和提供健康、服务满足全体人民的健康需求.社会制度、文化习俗、道德观念等社会要素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以社会环境的整体形式对人类心理上、社会上的健康状态发挥影响和作用.

1.2人类健康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功能

可持续发展是一条一直到遥远的未来都能支持人类进步的新的发展道路,协调人类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最高宗旨川,因此,可持续发展系统是人地关系、区际关系、代际关系和谐、协调、统一的地域系统Cad.人类健康可持续发展追求人类身体上、精神上、社会上的完好状态,同样有赖于这三种关系的和谐.

1.2.1人地关系与健康人是自然的产物,人类生命过程是人体与自然环境不断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过程,人类健康与自然环境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Cs7一方面,人类通过生产活动和生活活动不断改变着人类健康发展所倚赖的自然环境,并进而影响着自然环境的健康资源供给能力;人类不仅有权力按照自己的需求来选择健康发展之路,而且有能力通过改造环境和调适人地关系来实现人类健康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自然环境通过对人类活动的反馈作用不断改变着其环境疾病致病能力,进而影响着人类健康的发展;归根到底,人类身体状态上的损害,都是因为人与自然关系不和谐所造成,只有健康的生态系统才能造就健康的机体,在生态遭到严重破坏、环境受到严重污染的区域里,人类健康是绝对不可持续发展的.

1.2.2区际关系与健康区域是个开放系统,一方面,区域人口健康的获得,并不完全取决于区域本身的特质,它在相当程度上还受制于区域以外的影响;另一方面,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疫病蔓延等区域环境问题带来的健康风险,可以影响到区域之外乃至全球范围内的人口健康,环境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具有外部性(externality).健康资源分布的不均衡性,环境污染物质的迁移性,生态破坏影响的放大性,以及人类活动的流动性,决定了区际关系协调对人类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因为健康资源分布的不均衡,满足健康需求需要区域之间的协作;因为健康风险分布的不均衡,降低健康风险需要区域之间的合作;协调区际关系,是人类在精神上和社会上获得完好状态的重要条件之一人类健康可持续发展要求在满足本区域公众健康需求的同时不能损害其它区域满足其公众健康需求的能力.

1.2.3代际关系与健康协调代际关系、强调代际公平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则,人类健康可持续发展要求在满足当代人健康需求的同时不能损害后代人满足其健康需求的能力.如果不顾后代的健康发展,对有限资源掠夺滥用、对环境污染置若周闻、对生态破坏无动于衷,最终会将后代一步步推向无法在地球上安身立命的深渊,人类健康乃至整个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将成为一句空话.为了人类健康的可持续发展,当代人应该肩负起保护生态完整性和生物多样性的责任,协调好人地关系和区际关系,为后代子孙留下一个有益于身体、精神和社会健康的良好的生产环境、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

2人类健康可持续发展系统的需求与限制

2.1人类健康可持续发展系统的需求

人类需求和欲望的满足是发展的主要目标,需求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概念(s7.健康是人的天赋权利,健康需求是人的基本需求;人类健康需求可分为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三个层次.

2.1.1公众确保身体状态完好的需求身体状态完好即生理健康,它是指人体器官能够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处于无疾病和不虚弱的状态.满足人的健康需求应优先满足确保身体状态完好的需求,这可以分为两个层次:(1)满足“防病于未然”的健康需求.包括维持生理健康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如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微量元素的足量与均衡摄人);维护生理健康所倚赖的环境要素(如良好的生产、生活、生态环境,特别是清纯的空气、洁净的饮水、安全的食品);提高免疫能力所需要的保健产品与保健服务(如保健食品、保健药品、健身房、锻炼场所、疗养设施)。(2)满足“治病于已然”的健康需求.包括治疗疾病所必需的药物资源(如各种各样的中草药、中成药、西药等);治疗疾病所必需的卫生资源(如医院、诊所、医生、护士、病床、医疗器械等).

2.1.2公众确保精神状态完好的需求精神是生命活动的反映,精神状态完好即精神健康,它包括正确认识自我与现实的认知能力、保持良好心态的情绪协调能力、实现自我价值的意志调控能力,具有适宜社会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精神状态的完好既有赖于身体状态的完好,反过来又能促进身体状态的完好.人的精神需求是多样化的,确保公众精神状态的完好,关键是要使公众通过自我调控和心理教育来排除不满、克服压抑、舒解压力,形成一个轻松、愉悦、和谐的精神世界.其主要需求包括:(1)满足感的需求.这是认知方面的需求.俗话说“知足常乐”,但人的需求和欲望是无止境的.这就要求教育公众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现实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常存知足常乐之心,不怀贪得无厌之欲.(2)愉悦感的需求.这是情绪方面的需求.人有“七情六欲”,无论是喜、怒、悲、思、忧、恐、惊之情,还是生、死、耳、目、口、鼻之欲,都是人之常情,但“过则为灾”.这就要求对公众进行潜移默化的心理教育,使之形成良好的心态.(3)成就感的需求.这是价值方面的需求.公众需要他人和社会对其存在价值和社会价值给予关注和肯定,需要有成就感,如果他人和社会不能对其价值给予及时、准确的肯定,就有可能产生扭曲现实、意志消沉甚至心理变态的健康风险.

2.1.3公众确保社会状态完好的需求社会状态完好主要指人际关系和谐、适应社会角色。美国学者帕森斯认为,“健康可以解释为社会化的个人完成角色和任务的能力处于最适当的状态”mo.社会状态完好建立在身体、精神状态完好之上,同时对身体、精神状态的完好起着协同作用。确保公众社会状态完好的需求,就是要使公众在社会生活过程中,其知识、劳动、创造得到尊重,其自由、财产、情感得到保护,其个性、才于、抱负得到发挥,其权利、价值、地位得到体现,最终获得社会的幸福感.因此,良好的社会风气,公平的社会制度,和谐的社会环境,是确保公众社会状态完好的三大需求;坚持以人为本,协调人际关系,建立和谐社会是人类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2.2人类健康可持续发展系统的限制

限制是可持续发展的另一重要概念,可持续发展的限制主要指技术状况和社会组织对环境满足眼前和将来需要的能力施加的限制川.对人类健康可持续发展而言,经济条件和技术状况、社会组织具有同等重要甚至更加突出的限制作用.

2.2.1经济条件的限制经济能力对健康资源的可获得性和健康服务的可进人性具有直接的影响.因为贫困,有人因饥饿而营养不良乃至死亡;因为贫困,有人因卖血而感染艾滋病毒等待死亡;因为贫困,有人因无钱医治而在病痛煎熬中挣扎;因为贫困,有些地区不计后果地掠夺资源和破坏环境;因为贫困,发展中国家和落后地区的健康水平要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和先进地区.因此,贫困不仅是最大的环境问题,其实也是最大的健康问题!经济条件对人类健康可持续发展构成的限制主要在三个方面:<1>对公众健康可持续发展需要的人居环境(如住房条件、卫生条件、生态条件)的限制;(2)对公众满足健康需求(如营养物质、药物资源、保健资源、卫生资源)的限制;(3>对与改善公众健康状况有关的技术状况和社会组织的限制,因为这些都需要经费的投人.超级秘书网

动物健康与人类健康的关系篇2

关键词:城市湖泊生态系统环境健康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a

1.城市湖泊生态系统的概念

城市湖泊生态系统的概念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来理解。狭义上,也就是仅从自然意义上,城市湖泊生态系统指的是其内部生物群落与其外部生存环境长期互相作用下,形成的一种动态平衡系统,物理位置上包括城市湖泊水体和湖滨带。广义上,由于城市是人类社会的产物,是一个高度人工化的区域,而位于城市内的湖泊是城市的资源和环境载体,关系到城市的生存和发展,同时又受到城市高强度的社会经济活动的干扰,是人类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之一[2]

2.生态系统的健康

生态系统健康(ecosystemhealth)是20世纪70年展起来的集地球科学、生态学、环境学、经济学与社会科学等于一体的生态系统管理科学。虽然早在18世纪80年代就出现了“生态系统健康”的萌芽,此后又有学者发展了“生态系统健康”的概念,但这个概念一直未受到科学界的广泛关注。[3]

在众多的生态系统健康的概念中,Constanza提出的概念得到广泛认可,即:.健康是生态内稳定现象;.健康是没有疾病;.健康是多样性或复杂性;.健康是稳定性或修复性;.健康是有活力或增长的空间;.健康是系统要素间的平衡。他强调生态系统健康恰当的定义应当是上面6个概念结合起来。也就是说,测定生态系统应该包括系统修复力、平衡能力、组织(多样性)和活力(新陈代新)[4]。

生态系统健康从指标体系的选取角度可分为两类:指示物种法和指标体系法。指示物种评价生态系统健康,主要是依据生态系统的关键种、指示种、濒危种和敏感种等的数量、生物量、生产力、结构功能指标及一些生理生态指标来描述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这种评价方法适用于一些自然生态系统的健康评价,即没有外界影响或受外界影响较小的生态系统。指示物种法是生态系统健康研究常用的基本方法,但其存在着指示物种的筛选标准不明确的缺点。指标体系法评价生态系统健康首先要选用能够表征生态系统主要特征的指标;然后对这些特征进行归类区分,分析各个特征对生态健康的意义;再次对这些特缸因子进行度量,确定每个特征因子在生态系统健康中的权重系数,每类特征因子在生态系统健康中的比重;最后建立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指标体系[3]。在对湖泊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面,评价指标体系的选择经历了两个阶段,对应了上述提到的两种方法。早期阶段,多选用生态指标,如毛生产力指标;(grossecosystemproduct),生态系统压力指标(ecosystemstressindicators),生物完整性指标(indexofbioticintegrity),包括能质、结构能质、生态缓冲能在内的热力学指标等[4]。评价指标的选择侧重于从生物、物理、化学机制等方面进行评价。这样得出的评价结果不能从总体上反映整个湖泊的健康状况,评价缺乏全局性、整体性、宏观性[5]。

对湖泊生态系统健康的概念和内涵理解存在分歧。甚至目前在对能否用“健康”这个词语限定湖泊生态系统.以及湖泊生态系统究竟有没有“生命健康”这一论点学术界仍存在很大争论。湖泊生态系统健康学还没有形成统一的理论体系[6]。

3.城市湖泊生态功能。

城市湖泊作为重要的城市水体形态和财富资源,其功能主要体现在旅游、娱乐、调蓄洪水、调节气候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等方面。由于湖泊资源的过度开发与不合理的利用,已造成了湖泊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恶化、生态系统退化的严重局面。因此,对城市湖泊生态系统的水量、水质和水生态进行研究,可为其可持续管理和利用提供依据[2]。城市湖泊是一个由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和自然资源(包括水分、气候、土地、地下矿藏)组成的生态系统。其生态系统的生态功能是结合该湖泊生态系统特征及其生态过程所形成与所维持的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条件与效用,主要是指支撑与维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和生命支持系统的功能,包括生物多样性的产生与维持、调节气候、减轻洪涝与干旱灾害、改良土壤、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维持进化过程、有害物质的控制、环境净化等生态功能[7]。湖泊湿地的存在具有多种价值,首先由于其系统结构的复杂性和稳定性较高,为许多水生动物、水生植物提供了优良的生存场所,也为多种珍惜濒危野生动物,特别是为水禽提供了栖息、迁徙、越冬和繁殖场所,同时湿地的存在也为许多物种保存了基因特性,使得许多野生生物能在不受干扰的情况下生存和繁衍;再次由于湖泊湿地的水分蒸发和植被叶面的水分蒸腾,使得湿地和大气之间不断进行能量和物质交换,对周边地区的气候调节具有明显作用:最后由于湿地具有很强的降解污染的功能,许多湿地生长的湿地植物、微生物通过物理过滤、生物吸收和化学合成与分解等把人类排入其中的有毒有害物质转化为无毒无害甚至有益的物质,如某些可以导致人类致癌的重金属和化工原料等,能被湿地吸收和转化,使湿地水体得到净化[8-9]。

4.指标体系。

城市湖泊生态系统是一个典型的自然-经济-复合系统,其健康评价必然要涉及自然、环境、生态、社会经济等众多评价指标。

1988年、1994年和2001年滇池生态系统的熵权综合健康指数呈递减趋势,这表明滇池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总体上呈下降趋势。近几十年来,人类的经济活动对滇池生态系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滇池生态目前严重恶化,其生态调解机制已不能保持系统的良性循环,系统向退化方向演替。该文的计算结果与滇池的实际情况相符合,验证了文中采用的熵权综合健康指数法的可靠性和实用性。该方法可用于湖泊不同时空健康状况的对比,得出湖泊生态系统的演替趋势,为湖泊生态系统的管理、保护和生态恢复提供依据,从而促进湖泊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最终实现湖泊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10]。

5.结语

城市湖泊湿地的健康评价研究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其理论研究也处于萌芽阶段,但由于近年来在城市发展中,湿地建设程度的逐渐增加,城市湖泊湿地的建设也变成了未来城市发展的主要趋势,建立相关的评价体系就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窦勇.基于RS、GiS和调查资料的青岛市海岸带生态系统健康评价[J].2012522

[2]徐文杰.城市湖泊综合需水分析及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20090610,81-84

[3]赵磊.许延生.湖泊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山东大学土建与水利学院济南250061

[4]赵臻彦,徐福留,詹巍.郝君宦,张颖,赵珊珊.胡维平.陶澍湖泊生态系统健康定量评价方法.生态学报,2005,25(6);1466—1474

[5]张硕辅.基于健康理论的洞庭湖生态系统评价、预测和重建技术研究[J]博士学位论文20070716,

动物健康与人类健康的关系篇3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营养健康教育;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5-304-02

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基础学科之一,是研究生命活动规律的基础,与生活息息相关,使生物教学与营养健康教育相结合成为可能,现代社会人们追求健康生活,也让这成为一种必要和重任。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生活学习关键时期,养成合理的饮食习惯,养成营养健康生活观念将对他们一生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在教学中,充分挖掘教学资源,与生活相结合,设定相关的营养健康教育的目标,适当有机的融合营养健康教育内容,使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与学科知识目标有机的统筹起来。

一、高中生目前的营养状况

1、学生饮食习惯和结构不合理。高中学生学习任务繁重睡眠不足,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早上为了多休息往往不吃早餐,或者早餐随便化了,马虎了事。甚至有些孩子的午、晚餐也被工作忙的家长所忽视,让孩子外面流浪,这引发了一些健康问题;2、缺乏营养健康常识和知识。高中在强大的升学压力之下,教学中大部分学校没有有关营养教育的课题,平时教学中虽然也有联系生活实际,但是这个涉及量和学生如何运用还做得不够。

二、高中生营养健康知识与行为问卷调查

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参照国内外相关文献,随机对高一至高三学生(年龄在十六到二十岁左右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的问题设计是以高中生物知识为凭据,采取不记名不讨论形式。

1、学生调查问卷典型问题情况统计

本调查学生问卷发放300分,收回290分,有效276分问卷有效回收率92%。

营养健康知识和健康行为的调查

2、问卷结果及原因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相关营养健康知识的了解并不全面,大部分学生不了解食物的营养作用,不能把营养健康知识与日常生产实践联系起来,这说明学生对营养健康的知识的认知并不深刻,甚至很多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忽略这点的学习。这与教师在生物课堂涉及的营养健康知识的意识不够强,营养健康教学形式单一有一定关联。倘若教师能够做一些教学上的调整,及时联系生活健康的热点问题教育学生,自然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三、营养健康教育渗透与高中生物教学的结合

1、渗透的内容

根据高中生物学科特点及学生自身发展规律,从渗透营养健康教育教学,学生学会营养健康生活方式入手,充分挖掘教材内容中与营养健康相关的知识,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营养健康教育。

渗透教育的结合案例

教学切入点渗透内容营养健康教育内容渗透方法

1.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1)各种元素的作用及其缺乏表现的症状

(2)怎样预防缺乏某种元素

(3)食物中的各种的元素的含量

举例讲解

2.蛋白质糖类脂肪

1.蛋白质的作用和重要性

(1)高蛋白的危害,青少年期要注意蛋白质的摄入量

(2)植物蛋白和动物蛋白的区别

(3)蛋白质摄入与人类各种疾病的关系

2.糖类的种类和功能

(1)低血糖的饮食行为和早餐关系

(2)糖尿病的产生及其饮食行为

3.固醇脂肪的的功能和作用

(1)高脂肪的危害的及防治

(2)脂肪肝,肝硬化的产生原因及防治

讲述法

讨论法

探究法

3.降低酶反应的活化能(1)酶与食物消化的关系,以及消化不良的防治

(2)酶产品的种类和作用

讲授法联系现实生活

4.细胞的呼吸(1)细胞的呼吸的原理

(2)坚持有氧运动与无氧运动想结合的原则

(3)伤口的包扎与无氧呼吸

(4)一氧化碳氧气与二氧化碳与细胞呼吸作用的关系

讲述法与学生讨论

5.细胞的衰老癌变(1)癌细胞形成的原因,致癌食品,防癌的食物(2)癌变预防癌症的措施

(3)如何减缓衰老查资料

讨论法

自我总结法

6.体液调节(1)人体内重要激素的作用及不同时期分泌异

常会产生疾病类型

(2)保证睡眠

(3)青春期的特征及卫生互动性教学法

谈话法

7.免疫调节(1)免疫调节的原理和作用

(2)日常感冒疾病的防治

(3)疾病与饮食关系讨论法

举例法

结合实际生活

8.选修

基因工程转基因食品的营养健康问题

讲授法结合生活实际

2、在生物教学中渗透营养健康教育的实施策略

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对于高中营养健康教育的实施有所了解,学校教师对于营养健康教育抱着可有可无的态度,学生对于营养健康知识却很有兴趣,但是了解很少,学生在升学压力下也没有主动学习考试中不重要的内容。

新课程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学校与教师担任着重要的角色,通过对现今教学情况提出以下建议:

(1)在课堂中渗透营养健康教育。在课堂教学中涉及营养健康知识,教师要有意识的对学生进行营养健康教育,这样不仅增长学生营养健康知识也促进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学生获得营养健康知识不仅学生受益,他们的知识和行为也会影响身边家人和朋友,达到更高的教育目标。

(2)可以定期开展营养健康知识讲座。高中是学习知识的重要时期,学校如果一个学期开一两次营养健康讲座,这样不仅节约时间,而且给学生讲一些生活中实用的营养健康知识,教育学生合理饮食,一日三餐的重要性,青春期的营养保健。

(3)课外活动渗透营养健康教育。通过一些课外调查活动让学生去查阅相关营养健康知识,在一些特殊的健康日活动,对学生进行各种渠道的宣传,如广播,板报等手段。

营养健康教育的在学生的终身发展十分重要,教育学生要结合社会与家庭。生物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有营养健康教育的意识,还要在平时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营养健康教育内容,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取之于生活用之于生活,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营养健康教育在课堂中的教学、多样的形式,让学生学得如何营养健康的生活,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参考文献:

动物健康与人类健康的关系篇4

一、问题的提出

2004年《世界卫生报告》所涉及的100余种疾病和病理组中,因环境因素导致的有80余种,超过83%。这一比例显然比10余年前更高。世界范围内的环境污染导致了近1/4的非自然死亡案例。其中14周岁以下儿童的死亡率高达36%,而一半以上的环境疾病负担由发展中国家承受。中国因环境污染引发各类疾病近些年呈现快速上升趋势。权威科研报告披露,环境污染因素在中国居民疾病负担中的比重是21%,比美国高8个百分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不仅造成财产、健康的显见损害,而且向着遗传性、基因型植入转变,这将可能导致人体的非正常变异。生态破坏由点源向面源立体扩散,给经济社会带来不可估量的危害。环境污染所引发的健康风险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话题,对社会公众健康危害巨大。为遏制环境对健康损害的蔓延势头,贯彻环境与健康行动计划,环境保护部于2011年下半年印发了《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环境与健康工作规划》。

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在于发展过程中一直没有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指人与自然界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的互相依赖、互相制约、互相联系的多维度多样性的共存、共生、共融的关系系统。设若人类仅是自然界一个偶然性的非意识存在、在自然史的发展长河中无能动感知能力的“意外”,那么“环境问题”就是无意义的概念。环境史学的出现和发展对人的角色做了最好的诠释。在一个由联系、交合与看似无序的空间中,人类并非脱离于自然的“神”,而是和其他生物一样,在各方面深深扎根于自然环境。在与包括人类本身的全部自然因素的交融妥协互动中,共同推动各种关系的协调和多赢,沿着自然设定的“量度”发展自身并促进周围因素的和谐共进。随着资源能源的不断消耗、人口的持续增加、经济社会“不可控的进步”,环境问题日趋严重,中国正在承受着“环境恐慌”和致命威胁,环保压力非同寻常。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一问题将会长期存在,并越来越明显地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本质关系,树立生态和谐文明理念,跳出“发展—污染—治理”旧路,构筑环境友好、生态文明发展空间的社会需求与日俱增。

二、共存共荣:人与自然的和谐本质与共生规律

人与自然二者是共存共生的。从人的需求视角理解“环境问题”有助于修复二者已经弱化或分离的传统联系。人一直试图以生产合成化学物、提升新技术达到探究未知领域进而控制自然世界的目标,这种努力的效果总是在遭遇未曾预料到的危险以及反噬中大打折扣。人不能摆脱与自然的共生规律: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只能在自然界规定的范围和领域内活动。在自然界中,人的行为有一定的限度。人从来不是孤立的个体,而是存在于本我和自我共存的网络中,人的身体是由Dna基因+细菌+水+病毒构成的有机合成综合体,内在外在任何一个方面的细小的改变,都可能带来整体的根本性变异。人类的一举一动,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这个网络世界的运行和结果,而社会整体之外的所有生命和无生命物质的运动,同样在改变着整体的结构,导致与静止原在的不同结局。设人的需求是必然,则对某种资源的需要亦为必须,但对有用性的发现却是偶然的现象;当把某种称为“资源”的物质从大自然中分离出来进行区别对待时,其与其他物质共同的交互关系未被隔断,改变结果的运动就此开始产生。人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与其他要素共同作用。环境历史论的中心观点认为:自然界并非仅为人类提供需用的客体,其自身有着进化发展的内在需要和动力。事实上,如果没有病痛、过早的死亡、对人们所拥有的物质的零腐蚀,不带来任何人的不适、社会关系的紧张,则仅为满足自身、完全忽略自然的客观需求亦无不妥。Richardwhite对建造铁路利用资源的研究中,就人为作用进行了如下说明:不能以既定的自有经验和知识来看待并理解世界的发展历史。人类从未成为自在世界运动发展的中心,作为一份子,而一直处在各种物质、生命的无序、纠葛、妥协不息止的活动中,人的行为只是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着这种活动的进程和结果,但不能改变它。

把自身看做是领导者、控制家的“伟大”思想只是心灵虚空者的安慰剂。必需正视与自然全要素的共存关系规律:人不是自然界的中心,而是同其他物种互相作用、交融共进的。无序、过分的索取会招致自然界的报复。从原始的农耕火种时起,当森林被砍伐,树木被烧成灰烬,人类就开始了恶化自然环境的过程。自然环境有一定的自我修复能力,工业时代以后,环境问题越来越凸显。人们逐渐发现一些化学重金属物质会在生物尤其是在动物身体中富集,通过食物链最终进入高等生物体内,严重影响人体的健康。饮食导入的环境健康问题只是一部分,因呼吸、视听、接触等影响人体健康也很明显。人不得不直面破坏生态的自然报复规律:人的行动的“越位”,导致自然发展的无序,招致“非意识报复”。在自然界的环境网络下,系统整体的优化才是安全的。假如人与环境不在一个大的系统中,相互不影响,那么人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随意作为而无需担心自身行为对身体的影响。事实是,人类身体和人类社会一样,是一个生态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各种物质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人类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不断与周围环境进行着物质和能量交换。人类时刻处在一定的环境下将各种物质加以转化。工业社会发展至今人们更多的是将制造出来的化学物遗忘在环境中。在解决环境问题时,必要念及与自然的系统规律:在生态自然立体的环境网络下,只能考虑人与其他物种、与自然“达成”整体的优化解决方案。

三、制约环境健康法制建设的核心要素

制约环境健康法制建设、实现环境法治的要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为重要的方面,在于对人与自然的共生性认识不足、欠缺基础性调查研究、没有有效的公众参与以及现有法律制度的操作性不强、执行度不够。

(一)对环境健康的针对性调查研究缺失关于环境问题及其对健康影响的相关数据记录过少,总体状况不清、具体情况不明,社会难以形成正确认知、公众危机意识和参与能力不足,致使环境健康问题难以解决。由于缺少全国性基础调查,目前环境健康状况在地区指导性、层面范围、广度深度方面无法展开调查,不能把握具体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情况。对于变化发展中的生态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没有足够的针对性研究,故难有科学合理的法律规制。缺乏对复杂污染物反应的了解和研究,不能真正实现对污染物的控制。国家2005年启动环境健康损害标准建设后项目进展缓慢,至今没有明确的判定标准,这极大地影响了环境法律的制定和环境健康方面工作的正常开展,拖后中国环境治理的步伐。

(二)对污染物、污染行为监测不当目前在空气、水、土壤等各个方面对主要污染物已经开展了监测,但没有建立起一定的监测体系,导致不能根据监测过程和结果开展环境健康法制的建设工作。第一,风险监管政策制定的数据老化、粗略,与当下因环境问题导致的健康影响不能紧密联系;第二,风险监测机制分离人体同处环境的关系。“启蒙运动激发出的思想,认为身体和环境一直以来就是两个孤立的现实……通过假定身体与环境之间存在类别差异,立法机构可以颁发一个‘污染排放许可证’在污染物‘未达到足以使环境毒素危害人体健康的门槛限度’的情况下,给予公众弄脏环境的权利”。这段话可以看成是人在重视与自然的固有关系下系统考虑环境问题而实现监控影响环境物质的申明,因为对污染的监测就是以这种系统生态观为前提的。

(三)公众参与力度不够公民环境状况知情权未得到有效保障。环保部门、卫生部门未能实现信息对外公开;网络功能未得到充分利用,政府门户网站、互联网、电信等平台未实现国家环境与健康监测数据库资源的即时共享,环境内外部信息沟通不畅;未建立同国际标准网络的接轨机制,影响社会对环境技术的快速移植和吸收。在基层仅用传统的贴标语、开大会的形式宣传政策,未明确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维护自身健康的方式和途径,公众参与的形式“有热量无动力”。考虑到公众参与在环境与健康规制方面的重要性以及以往法律法规有关规定不够具体,2015年7月13日,环境保护部了《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办法》,为公众参与环境健康法制建设开辟了途径。

(四)法律执行力度过弱目前存在许多法律条款过于笼统,没有细化规定,有些规定权责不清、职责不明,类似“有关部门负责如何”的说辞和法律规定频出,但因职责未落实到具体单位和个人,助长了环境管理机构争功抢利和推诿责任的现象,法律法规的实施效果欠佳。这里的“执行力度”包括3个方面:第一,法律规定的可操作性不强。笼统、权责不明、落实困难,无法给权利人、义务人、监管人以有效的指引,法律有关环境健康的零星规定因缺乏确定性指引,不能形成法律执行中具体的权利义务关系。第二,对法律的执行力度不够。实践中的复杂情况使得正确执行法律产生难度,权利义务空间模糊,很多地方有法不依、有法难依。第三,欠缺激励性机制。法律应该给环保市场产业的开发发展提供空间、给政企合作和多方互动铺设道路、对生态建设努力加以补偿激励。

(五)单向性“过度博弈”,使法律制定欠缺前瞻思维自然界生物链低端的大部分行为,都是在需求———获取———满足的状态下完成,很少考虑“获取”过程的手段因素,即不断“需要———得到”的单向线型循环。个人理性要求在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博弈中,努力求得自身利益的最大化;社会理性要求在社会与生态环境中,充分利用开发自然资源为我所用,索求越多,越能彰显胜利。在人与自然的双边关系中,作为“理性人”会选择不顾及生态环境、最大限度最快速度满足自我的路径。这种长期的不合作态势反映在法律制度的建设上,就一切以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和GDp的增长为目标,这看似最为理性的选择,在结果中却造成了集体的非理性。与自然的过度博弈,使双方都采取“不合作”的策略(自然界本身不能自主选择,以对方的选择为选择,且其他生命体尚有自我满足需求的条件反射),事实上博弈基础理论却表明:双方如果采取合作,则能够实现共同利益最大化的“帕累托最优”。

四、科学构筑和谐环境健康法制体系

环境健康法制就是以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以及人体健康维护及救济为主要手段、从人与自然关系的角度着眼于环境友好状态下生命健康的保持而全方位构建的环境与健康法律制度。中国环境健康主题的法制研究整体上还处在起步阶段。《国家环境与健康行动计划(2007—2015)》2007年开始实施,虽取得不少的成绩,但还有更长的路要走。应摆正对人与自然共生共存关系的认识,从二者的系统联系规律、整体性、互动共荣规律、局部改变决定论以及生态要素共生规律上,全方位实现环境健康法治目标。

(一)科学分析,建设数据库研究分析考核系统污染物是直接影响人体健康的因素,应在其排放和控制方面,建立从中央到地方、上级与下级间的问责机制,细化考核标准,切实将数据库建设和考核制度落实到位。可以借鉴国际上先进最新的研究分析成果,对主要污染物与健康关联系数进行分析,对目标物质进行污染预防与控制,并分地区建立各类污染因素在本区的疾病致因频度与影响深度数据库。参照当前工业生产技术层次和污染物处理工艺水平,深度研究分析排放的有害物质种类、数量。应当做到污染物与人体健康影响因子数据库建设专业化。

(二)考察环境弱项对比,完善生态预警机制在收集数据并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将对环境影响较大的行业(重污染聚集地区)、重点污染地区、重点污染物广泛而有重点的展开调查,开展对典型疾病的健康救治和重大污染地区的环境治理。调查必须涵盖历史工业背景、环境污染和人群健康因果分析、重点特征污染物的确定等。从医学、生物学角度考察环境各类污染物对于身体健康和遗传问题的交互作用,建立污染物健康负值指标,制定法律规则,有效预防环境污染严重损害健康事件的发生,同时对复合型污染效应进行分析,获得人体在符合污染情况下的身体健康状况对比数据,为预警机制的建立提供有效参考。

(三)构建全方位全过程污染检测控制系统及标准借鉴国外经验,评价主要污染物控制水平及公众健康指标、完善检测体系非常重要。区分轻重污染地区,区别不同监测措施水平,预防与治理同步,做到缓急有序。在现有监测标准及体系的基础上,尚有以下监测标准与人们日常生产生活密切相关:(1)建立国家水安全健康监测网络,分别设立饮用水、灌溉用水、一般生活用水、生产用水的指标;工业排水、生活排污水质净化指标;水质安全与疾病关系监测指标等,分级分类管理控制。(2)制定大气污染监测指标。超量排放高于健康标准的,制定有关空气与健康监测计划,专人负责、网络立体化运营。(3)土壤健康监测,将生产区域土壤环境监测与生活区健康土壤状况分别设点监测,取样定期检查。可以再细分为水源区、农业区、工厂区、居民区等,建立全方位土壤污染监测网络,通过检测形成实时数据汇总,全过程了解土壤污染状况。(4)气象监测。不断拓宽气象监测站的覆盖范围,包括气象、大气污染物(粉尘类和辐射类等)状况,对极端气候和天气进行重点观察和记录。(5)生物污染控制,主要关注实验室、养殖场、医院、食品厂及公共场所等的生物生态,必须设立重点监控点,防止生物污染及预防危害扩散。完善风险评估方法,确定“生态红线”预警机制,根据环境污染情况、机制工作效能,结合医学上污染物危害身体健康的标准,科学确立预警红线的范围等级,逐步实现对环境与健康风险全方位全过程的控制。将监测过程及预警事件实时,做到早预报、早预防。

(四)细化环境健康危害判断基准细化环境技术标准,可以给法制建设提供数据支持,促进法律法规的科学制定和实施,从而完善环境和健康相关法律。在环境影响评价标准指标中,将环境对健康的影响评价作为基础评价标准,将促进健康危害的预防和控制工作。食品安全、饮用水污染、雾霾问题等关系日常民生,亟需法律规治。

(五)普及全民环境健康知识,构建公害公知公众参与平台区分不同人群,加强环境健康知识普及,寻求公众及各类社会团体的配合及支持,逐步提高公众的自觉意识,营造全民关注公害防治、关心环境健康的良好氛围。分级分类建设国家环境健康的实时监控数据平台,发挥数据收集、事件公知、信息普及、全社会互动的作用。根据平台数据信息,利用当代软件及互联网技术,建立起环境与健康监测数据库,并与国际环境与健康监测数据库代码接轨。逐步升级、不断完善细化数据库,有效利用国际环境与健康大数据库信息制定有公众全程参与的具操作性的环境改善及救治方案。

动物健康与人类健康的关系篇5

南京市江宁医院营养科江苏省南京市211100

【摘 要】目的:探讨分析日常饮食中能量平衡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方法:本文从饮食能量平衡、健康、饮食与疾病的发生以及饮食能量平衡与健康的关系等方面,分析了日常饮食能量平衡对健康的意义。结果与结论:饮食能量平衡能有效预防疾病的发生,对人体健康具有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能量平衡;日常饮食;健康

饮食能量平衡是指日常饮食中各种营养元素含量充足,种类齐全,营养素相互之间比例适当,食物中所提供的营养素与机体的需要之间要保持平衡。在人类文明进化过程中,饮食与健康和疾病的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人类生存和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代社会,随着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的改变,由不合理饮食所导致的疾病逐年增多,例如代谢综合征类疾病,是一类与人们生活习惯密切相关的代谢类疾病,其是导致超重或肥胖、糖尿病(Dm)、心脑血管疾病(CVD)的危险因素,据报道美国的患病率已高达21.80%[1]。本文从饮食能量平衡、健康、饮食与疾病的发生以及饮食能量平衡与健康的关系等方面,分析了日常饮食能量平衡对健康的意义。

1饮食能量平衡概述

在人们日常饮食过程中,饮食结构要合理,达到既能满足机体代谢的生理需求,又能避免饮食能量失衡所导致的机体不必要负担和近期或远期的代谢紊乱。在日常饮食中,应遵循能量平衡的原则,科学合理的搭配食物,保证膳食中热能和各种营养素含量充足,保持供给的营养素与机体的需要之间的平衡。在人体生命代谢活动过程中,机体大约需要四十余种营养物质,主要包括各种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以及水。在人们日常饮食过程中,需要保持饮食能量平衡,保证食物的营养供应满足机体正常的生理需求,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进行。饮食能量平衡主要包括热量营养素构成平衡,氨基酸平衡,各种营养素摄入量之间平衡及酸碱平衡,动物性食物和植物性食物平衡。合理的饮食能量平衡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1)饮食能量比例合理,即三大营养物质应保持科学的配比,碳水化合物应占总摄入能量的60~70%、蛋白质占10~15%、脂肪占20~25%。

(2)饮食结构合理,食物应以谷物、薯类和淀粉食品为主,控制糖类制品的摄入。脂肪以植物性不饱和脂肪为主,减少动物脂肪的摄入,控制脂肪中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之间的比例为1:1:1。日常饮食中的蛋白质应保持动物蛋白和大豆蛋白占三分之一以上,以保证机体氮平衡。在摄入的蛋白质中,成年人应保证必需氨基酸占20%,10~12岁儿童必需氨基酸占33%,婴儿必需氨基酸占39%,以保证生长发育的需要。

2健康的概述

健康是人类永恒的话题,传统理念认为健康就是没有疾病,但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要求的不断提高。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是指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三个方面全部良好的一种状况,健康不再仅仅局限为身体没有疾病或体质强壮,而亚健康亦成为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其主要表现为:身体疲劳、睡眠障碍、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身体疼痛、肥胖等。因此,健康已不再是单纯的机体没有疾病,保健理念也得到了普遍认可。

3饮食与疾病的发生

现代社会,“代谢性疾病”越来越受到临床和社会的关注,其是一类由饮食能量失衡导致的疾病,例如饮食中钙元素的缺乏易导致骨质疏松,缺铁易导致贫血,蛋白质缺乏易导致营养不良,而饮食能量过剩则易导致肥胖症、高血脂、高血糖、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高血压、脂肪肝、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生。饮食与健康息息相关,其既是活人之本,又是健康的最大杀手。代谢性疾病的发生与饮食习惯密切相关,因此预防和治疗此类疾病,应当合理膳食,保证饮食能量平衡,防止饮食能量失调或失控,促进人类健康事业的发展。

4饮食能量平衡与健康的关系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群中肥胖症等能量失衡所导致的疾病人数不断增加,饮食能量平衡越来越受到关注。研究表明饮食与健康具有密切的关系,只有饮食健康,才能保证身体的健康。合理科学的日常饮食习惯,保障饮食能量平衡,能够有效预防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提高国民身体素质;而失衡的饮食习惯,致使营养过度或不足,均会给健康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害。饮食能量过剩易导致高脂血症、高血压、肥胖症、糖尿病、胆石症等疾病,严重者能够诱发结肠癌、乳腺癌等恶性肿瘤的发生,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饮食能量不足则易出现营养不良,导致机体免疫力降低,学习以及工作效率降低,长期能量不足易引发贫血等疾病。在儿童发育阶段,饮食能量不足将会影响儿童正常的生长发育,对儿童智力以及身体产生严重危害。饮食能量平衡对健康产生重要的影响,只有建立科学合理的饮食习惯,保证饮食能量平衡,才能维持身体健康。养成科学合理的饮食习惯是保证健康的前提,饮食应当合理分配一日三餐的食物,按照生理状况和工作情况维持饮食能量平衡,早、中、晚食物能量比例一般维持在3:4:3为优。蛋白质是机体所需的最为重要的营养物质之一,机体内的一切脏器,组织,细胞均是由蛋白质构成,体内的蛋白质平均每80天就要更新一半。因此维持体内蛋白质的平衡不仅是青少年儿童的需求,也是成年人保证健康的基础。科学合理的食物搭配是保证机体获得各类必需营养物质的前提,饮食应当荤素搭配合理,切忌吃荤不吃素以及吃素不吃荤,因为蛋白质、钙、磷以及脂溶性维生素在荤食中含量显著高于素食;而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和纤维素在素质中的含量显著高于荤食。荤食与素食应当合理搭配,二者取长补短,保证能量平衡,共同促进健康。

参考文献

[1]李恩.饮食在代谢性疾病防治中的作用与展望[J].疑难病杂志,2007,6(10):638-639.

动物健康与人类健康的关系篇6

健康风险评价起始于20世纪30年代,以美国科学院的研究成果最为丰富,其他一些国家也有很多研究。我国的健康风险评价工作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最初主要应用于核工业等领域,之后应用于地表水和污水回用较多。近几年国内外对地下水污染健康风险评价研究也颇多,thithuGiangetal[4]通过分析地下水中砷存在形式的因素及砷的浓度,与wHo饮用水标准对比描述地下水健康风险。evaLópezetal[5]利用土壤—地下水迁移模型进行石油污染地下水暴露评价及蒙特卡洛法模拟解决参数的不确定性,最终通过最大日吸入量与可接收日吸入量的比值表征风险。Rebeckatrnqvistetal[6]分析了非洲中部不同季节水污染的变化趋势,利用wHo饮用水标准和美国环保局推荐饮用水标准分别得出不同污染因子的危害系数和累积危害系数。JianbingLietal[7]将随机理论和模糊数学理论相结合,描述场地概况和环境质量标准以及健康影响标准的不确定性。韩冰等[8]考虑中国人饮水习惯及有机污染物的自然衰减作用,对USepa推荐模型进行了改进,增加了水煮沸后污染物的残留比。祝慧娜等[9]考虑各水期的浓度差异,提出浓度参数综合评判的概念,建立了基于浓度参数综合评判的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并利用动态聚类分析对评价结果进行了归类。丁昊天等[10]利用模糊化原理将风险等级分为六级,采用采用USepa推荐模型长株潭地区地下水重金属进行了健康风险评价。

2评价理论体系构建

基于对风险的认识,以地下水作为研究介质,定义地下水污染健康风险为在一定时间和区域范围内,通过地下水这一环境介质产生的水质污染事件及其引起的人体健康效应与人体可接受水平的偏离程度。而地下水污染健康风险评价正是对地下水污染健康风险的描述和量化,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科学合理的管理建议。文章按照风险描述、风险量化、风险管理的步骤构建了地下水污染健康风险评价理论体系。

2.1风险描述风险描述亦称风险识别,是指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通过收集评价区的地下水水质、水位等资料及人群利用地下水的情况定性判断有无风险及风险大小。包括地下水污染识别和人体健康影响识别。

2.1.1地下水污染识别地下水污染识别主要任务是判定地下水有无发生污染。通过收集有关研究区的环境、水文地质、土地利用方式、污染源分布、地下水化学资料、污染物种类、污染浓度及污染空间范围等资料,开展地下水质量现状评价,常用的方法有F值法、模糊数学法、灰色系统综合评价法[11]。根据《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中规定,地下水iii类标准是以人体健康基准值为依据,满足人群饮用水要求[12]。因此当地下水质量能够达到并优于iii类标准时,认为地下水污染较轻,对人体健康影响较小;当地下水质量类别劣于iii类标准时则认为地下水污染较严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较大的风险。由于地下水储藏于地面之下,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和复杂性。地下水污染状况受污染源排放、水文地质、补给排泄等影响,呈现一定的变化性,且风险不是对已经发生的事件或结果的概率分析而是要预测不利事件可能发生的概率和可能性有多大[13],因此有必要研究评价区地下水的稳定性。地下水稳定性研究可以采用数学统计方法,通过给定一个期望值,统计分析连续一段时间内评价区地下水水质、水位的变化情况。根据统计结果分为两种情景,即低于给定期望值时则认为地下水是稳定的,而高宇给定期望值时则认为地下水是不稳定的。这时就需要对地下水污染进行预测,常用预测的方法有数值模拟法[14]、回归分析法[15]、时间序列预测法等根据评价区的具体情况选择预测方法。

2.1.2人体健康影响识别人体健康影响识别是确定研究区地下水污染是否对人体健康有不利影响。通过收集资料和开展现场调查,分析研究区的土地利用方式、地下水的供需量、供需方式等确定地下水受体是否为人群。综合地下水污染识别,当研究区的地下水发生污染并且受体为人群时,那么研究区的地下水污染对人体健康有影响,即存在健康风险。

2.2风险量化根据风险识别的结果,对于存在的风险进行量化。目的是为风险管理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具体步骤包括污染物毒性鉴定、暴露评价、剂量-反应评估、人体健康效应测度及与人体可接受水平的比较、不确定性分析。

2.2.1污染物毒性鉴定污染物毒性鉴定的主要任务是识别和判定污染物对人体作用后果。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人体健康》(征求意见稿)对化学物质进行危害鉴定时将物质分为了有阈化学物和无阈化学物。其中有阈化学物质是指已知或假设在一定暴露条件下,对动物或人不发生有害作用的化合物,一般指非致癌化合物。无阈化学物质通常指致癌化合物,是已知或假设其作用是无阈的,即大于零的所有剂量都可以诱导出致癌反应的化合物。目前,欧美一些国家已经建立了关于化学物质的毒性数据库,我国在这方面处于发展中,因此可以借鉴国外的这些权威数据库作为评价依据。主要毒性数据库有:(1)国际癌症研究署(iaRC)是隶属于联合国的研究机构,该机构将化学物质的致癌性分为四类:第一类(G1):具有充足的人类致癌性的证据。第二类(G2):具有有限的人类致癌性的证据,(又分为两种情况,G2a:为人类可能致癌物质,其流行病学资料有限,但有充分的动物实验资料。G2B:也许是人类致癌物,其流行病学资料不足,但动物资料充分,或流行病学资料有限,动物资料不足。第三类(G3):具有的致癌证据不足。第四类(G4):具有对人类无致癌性证据[16]。(2)美国环境保护署综合风险信息系统(iRiS),该系统将化学物质的致癌性分为五类:第一类(a):人类致癌物质。第二类(B):很可能的人类致癌物质(又分为两种情况,B1:根据有限的人体毒性资料与充分的动物实验资料,极可能为人类致癌物质。B2:根据充分的动物实验资料,极可能为人类致癌物质)。第三类(C):可能的人类致癌物质。第四类(D):不能划分为人类致癌物质。第五类(e):对人类无致癌性物质[17]。(3)其他的组织机构,如美国研究和发展办公室、国家环境评估中心和超级基金健康风险技术支持中心发展的临时的同行审查数据库,即ppRt;加利福尼亚环境保护局的毒性数据、有毒物质和疾病登记处(atSDR)的最低风险水平和健康影响评估概要表格,即HeaSt等。在进行污染物毒性鉴定时,优先选用国际癌症研究署(iaRC),其次为美国环境保护署综合风险信息系统(iRiS),当上述两者系统没有数据时选用其他组织机构获得。

2.2.2暴露评价暴露评价是对人群暴露于介质中污染物的强度、频率、时间进行测量、估算或预测的过程,是进行风险评定的定量依据。其主要任务是通过调查评价区域暴露人群分布、暴露频率、暴露强度、暴露途径例如饮水途径、吸入途径、皮肤接触途径、食物链途径、暴露浓度、人群生理特性包括体重、年龄等。另外还应收集相关资料确定人群肠胃吸收因子、皮肤吸收因子等参数,最终评价时间段内的人群暴露量。其中,暴露浓度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它直接影响评价结果的准确度,为了减小该因素造成的不确定性,目前多采用蒙特卡洛法进行浓度分布模拟,选择评价区内监测浓度或预测浓度的95%置信区上限为暴露浓度值,对于特殊情况,采用保守思想即为污染物最大浓度为暴露浓度值。

2.2.3剂量-反应评估剂量-反应评估主要目的是量化污染物的毒性数据,建立人群受污染物剂量与不利健康反应之间关系。无阈物质毒性因子采取无阈值方法,以斜率概念表示即以剂量反应关系曲线估计平均每增加一个单位剂量所增加的致癌概率有多少;有阈物质毒性因子的计算是以阈值(又称参考剂量RfD)方法为主。对于毒性因子确定,优先参考毒理学、人体流行病学、临床资料等提供的数据。当数据不足时,尤其对于是一些低剂量、长暴露、范围广的污染物时,一般通过动物实验外推到人体,常用模型有对数正态模型、指数模型β泊松模型。目前,常用的毒性数据库有:美国环境保护署综合风险信息系统(iRiS),世界卫生组织简明国际化学评估文件与环境卫生准则(wJpCiCaD;wHoeHC)[18],美国环境保护署暂行毒性因子(ppRtVs)[19];毒性物质与疾病登记署(atSDR)及最小风险浓度(mRL)[20],美国环保署健康效应预警摘要表格(HeaSt)。

2.2.4人体健康效应测度人体健康效应测度也称作风险计算,根据暴露评价所得的人体暴露量和剂量-反应评估确定的污染物的毒性参数,计算人群在评价时间段内的健康风险。

2.2.5人体健康可接受水平人体健康可接受水平是指以人体健康为基本依据,人体所能接收的风险最低标准。对于有阈化学物质,以总风险指数小于或等于1为可接受非致癌风险的上限,即总风险指数大于1时。受体所承受的非致癌风险在不可接受范围内反之。受体所承受的非致癌风险处于可接受范围。对于无阈化学物质,目前国内外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研究较多的以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推荐标准为依据。此外,美国环境保护署、英国皇家协会、瑞典环境保护局、荷兰建设和环境保护部推荐标准[21]。保守起见,笔者认为以总致癌风险小于或等于10-6为可接受致癌风险的上限,即总致癌大于10-6时,受体所承受的致癌风险在不可接受范围内;反之,受体所承受的致癌风险处于可接受范围。

2.2.6健康风险综合评价由于有阈化学物质风险指数和无阈化学物质风险指数的人体可接受标准值是不同的,因此,当地下水中有阈化学物质和无阈化学物质共同存在时,可以采用加权平均法确定最终风险值。

2.2.7不确定性分析不确定性分析是对风险计算结果准确度的评估。风险评价过程中由于信息的灰色性,可能会引入一定的不确定性。分析这种不确定性对于风险管理和风险决策过程是很有必要的。对于地下水污染的不确定性。不确定性分健康风险评价的不确定性主要分析其在数据收集整理、污染物的毒性鉴定、暴露评估过程。较为常用分析方法主要有敏感度分析、一阶误差分析和蒙特卡罗法等[22],应根据不确定性的来源、类型和性质选择合适的方法。

2.3风险管理风险管理主要任务根据风险计算结果,分析产生原因,并提出相应防范措施以降低风险,为管理者和决策者提供合理建议。对于地下水污染健康风险管理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施行措施:其一从源头查清导致地下水污染的污染源,实施关闭或增添环保处理设施以达减小污染物排放量目的。其二从受体人群出发,改善人群用水方式以达到减少污染物暴露量。

3结论与展望

动物健康与人类健康的关系篇7

一、联系社会,增强环保意识

环境与发展,是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依赖于适宜的自然环境,自然环境在不断提供人类生存的资源时,却遭到了人类极大的破坏和浪费。如全球变暖(温室效应)、酸雨、水污染、重金属污染、农药污染、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富营养化、淡水资源减少、生物多样性破坏等,环境恶化已经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社会和动植物的生存与持续发展。高中生物教材中《生物与环境》、《人与生物圈》两章详细地讲解了有关环保的知识,生物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课堂把环境保护意识、环境科学基础知识、环境保护技术基础知识有机地渗透到生物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了解当前生活的环境,培养他们自觉参与环境保护的好习惯,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当好环保小主人。具体措施如下:

1、联系地方环境状况,加强环保教育

在生物教学中除了结合课堂内容进行环保教育渗透之外,还可紧密联系当地实际,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使学生亲自体会到环境教育的重要性。例如:给学生介绍本地区的资源特点,工业状况,环境现状及本地区突出的环境问题。并鼓励他们通过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进行环保宣传和干预。

2、进行环保知识测试竞赛

平时注意让学生收集有关报刊杂志和电视台上的环保知识,再加上平时讲到的一些问题,在“6月5日”环境日那天成印成试卷,对学生进行测试、评分,根据成绩评出一、二、三等奖。开展这种活动既可增长学生的环保知识,又可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参与意识。

3、举办环保之窗

利用黑板、墙报进行宣传环境法规、披露环境污染的危害,治理环境污染的新理论、新观点和新技术。在环保之窗中尽量多联系些学生经常看到、听到的问题,使学生亲自体会环境问题就在他们身边,受到切实环境教育。总而言之,环境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而不是一个人能够解决得了的,它需要全人类来关注。我们生物教师应转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寓环境教育于生物教学之中,使学生了解环保知识,也是中学生物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我国乃至全球环境教育的发展作出贡献。

4、将环保纳入实践

与学校德育部门合作,开展环保活动,到社区、街头义务清扫,义务宣传,将环保落到实处。

二、生物学教育与营养健康意识的紧密结合

高中生物教材中涉及了很多人体营养与健康常识,如《动物的新陈代谢》、《生命活动调节与免疫》,以及《遗传病与优生》和《生物工程制药》等章节都有关于健康营养和疾病防治方面的知识介绍,教师不仅要深入理解生物教学内容中与健康有关的理论,还要收集大量与健康、保健、卫生有关的知识与资料,提高自己的健康保健素养。从而带领学生学习和掌握这方面的常识,并建立正确的健康意识。综合而言,从课本中可以提炼缫韵录傅悖

1.生物科学技术的进展为医学、卫生事业的重大推动作用,如人类基因组计划与医学和人类健康的关系、器官移植、基因治疗、基因工程制药等;

2.生物界特别是病源生物与人类的相互关系与对策;

3.自然界特别是环境污染物与人类健康的关系与对策;

4.对人类的健康影响大的、常见的慢性病、多发病、地方病等疾病,如有关心血管病、肿瘤、糖尿病、地方性甲状腺肿等多种疾病的基本知识、相关的生物学基础及预防措施;

5.对人类健康危害大、传播广的传染病,如艾滋病及其预防办法;6.传染病的防治与免疫,如非典型性肺炎、脊髓灰质炎的危害、计划免疫等;

7.营养与饮食卫生的常识,如合理膳食、食物的保健作用,食物中毒及防治;

8.青少年常见病与多发病及其防治,如近视眼、肥胖;

9.青春期卫生知识与保健;急救知识,如外伤的急救等;

10.健康的生活方式,如不吸烟、远离等;

11.增强人口素质意识。在教学中本人及时介绍我国的人口现状、人口剧增带来的严重后果、人类遗传病、先天性疾病的状况、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意义、我国控制人口增长的基本政策等。在学习完“人类遗传病与优生”有关内容时,本人让学生各自了解周边有遗传病史的家族的优生工作的情况,结果显示绝大多人能正确重视生存环境、努力改善医疗卫生条件和实行优生。同时本人结合当前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及人口政策,对学生进行有关的思想教育。使学生了解目前我国的人口问题,理解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对学生进行人口素质教育、优生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口观和生育观,从而增强人口意识。

具体措施如下:

1.开展中学生健康与营养调查,宣传基本的营养知识,如早餐的重要性,零食的选择,常见的维生素缺乏症,青春期常见疾病的防治等。

2.定期开设营养与健康的讲座或课堂。

3.在学校成立健康咨询,包括生理和心理健康的指导、干预,并与食堂等学校部门充分合作。

动物健康与人类健康的关系篇8

关键词:国际贸易;贸易壁垒;无色贸易壁垒;人类健康;动植物健康;地球健康

一国(地区)为了保护本国(地区)市场而设置各种障碍,用以限制、阻止境外货物流入,称之为贸易壁垒、贸易障碍。最原始的办法是用高关税保护,叫关税壁垒。这种贸易壁垒既易遭到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的报复,又易被简单效仿。在关税税率不断下调、自由贸易区广泛建立的情况下,关税保护由主流壁垒退到很次要的地位,非关税壁垒日益占上风,并成为贸易保护的法宝。非关税壁垒由于具有随意性和柔性,故它向多样性、多元性发展,且有花样不断翻新之势。非关税壁垒都有美丽的词藻作掩护,因此具有很大的隐蔽性,更能起到保护贸易的作用。健康壁垒已成贸易障碍的“新秀”。

健康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更是一个非常宽泛的话题,它不仅包括人类的健康,而且包括动植物的健康;它不仅指生命体的健康,而且还指地球的健康。动植物的健康与人类的健康息息相关,如进入21世纪,袭击人类的“非典”和“甲流”就来自动物的病毒;地球的健康更是人类健康与生存的根基,地球“发烧”(温度升高)越来越引起全球共同关注就是例证。国际贸易虽无健康制度的提法或概念,但在实际的运作过程中已有一种强大的“健康”门槛起着保护贸易的作用,这就是国际贸易健康壁垒,或日以健康名义人为设置的国际贸易障碍。要想推行贸易保护主义,特别是发达国家要想推行贸易保护主义,总可以找到诸多的理由,而最好的、最充足的理由是人类的健康、地球的健康,“健康牌”是最华丽的贸易保护伞。国际贸易健康壁垒究竟表现在哪些方面呢?发展中国家究竟应如何应对健康壁垒呢?

一、国际贸易检疫性健康壁垒

国际贸易健康壁垒在事实上有显形性健康壁垒和隐形性健康壁垒两类。所谓显形性健康壁垒是指有关国际贸易制度、协议、标准等明确提出与人类健康、动植物健康相关。或在制度、协议、标准中直接提及人类健康、动植物健康。所谓隐形性健康壁垒是指有关国际贸易制度、协议、标准等,虽未明示人类健康、动植物健康以及地球健康,但在字里行间中隐含着人类健康、动植物健康以及地球健康并以此作为贸易壁垒。卫生与动植物检疫措施属于显形性健康贸易壁垒。

国际间交通运输工具的飞速发展,使各国之间的“距离”缩短,世界贸易变得更加快捷;国际贸易面的拓展、国际贸易量(额)的骤增,加快了动植物病虫害的传播频率,给人类的健康和动植物的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危害,酿成了诸多的悲剧。于是,最先出现了植物检疫,为了防止病虫害通过贸易在国际间传播,1881年在瑞士诞生了《葡萄根瘤芽公约》,1929年在罗马修改为《国际植物保护公约》,随后是1961年动物检疫的《国际动物卫生法典》。到今天,世界贸易组织有了完善的《卫生和动植物检疫措施协议》(Spm),直接与健康挂钩。卫生检疫是为了保护人类健康,动植物检疫在保护动植物健康的同时,也为了保护人类健康。这么好的一种健康贸易制度,为什么会成为健康贸易壁垒呢?

Spm协议本身无可厚非,它要求成员方采取卫生和动植物检疫措施时应以科学原理为依据,应控制在保护人类、动植物生命或健康所必须的限度内,即采取“适度”的检疫保护水平,或日“可接受的危险性水平”。Spm协议提出“适度”保护水平的目的,一方面是检疫措施要起到保护人类、动植物健康的作用,故其“水平”不能过低,标准不能太低;另一方面是使检疫措施对贸易的负面影响程度降到最小值,故其“水平”不能过高、标准不能过于苛刻。卫生检疫保护水平如何确定“适当”的“度”,它既不是用数学的方法在两大目的“曲线”间寻找均衡点,也不是用经济学的方法在两大目的“利益”间求出均值,更不是用社会学的方法累计各成员方的算术平均数,而是取决于各成员方的价值取向,取决于各成员方的发展水平和主观意向。通常情况下,发达国家以保护健康为由,大多采取过高的保护水平,形成对进口的阻碍,即形成健康贸易壁垒,对于这种状况,出口方、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地区)的出口方,最根本的途径是使出境的动植物、动植物产品、其他检疫物、装载上述货物的装载容器和包装物,以及来自疫区的运输工具符合卫生检疫的国际标准,或符合进口方使用的有科学依据的、比国际标准更高保护水平的国内标准。特殊情况下,个别成员方对一些国家(地区)的进口以武断或非公正的态度确定“适度”保护水平,使检疫措施起到保护贸易的作用,即形成健康贸易壁垒。对于这种状况,出口方应用充分的证据诉求世界贸易组织,要求进口方遵循世界贸易组织的非歧视原则,使争端得以解决;也可以改变出口方向,出口其他国家(地区),使矛盾得到回避。

二、国际贸易技术性健康壁垒

国际贸易技术性健康壁垒是一种隐形性的贸易健康壁垒,它是技术壁垒中隐含的健康贸易壁垒,它是技术法规、技术标准中体现的健康要求所形成的不合理贸易障碍。从健康的角度、以健康为基本要求制定的技术法规、技术标准及认证程序不仅不意味构成国际贸易的技术性健康壁垒,而且是经济活动的基础性工作,它对保护人类的健康、维护人类的安全、防止欺骗性行动均有重大的作用,可见,它是无可厚非的。问题在于这种冠冕堂皇的技术制度过严或认证程序不当,会达到阻碍贸易的效果,各国(地区)不仅有数不清的技术标准、法规和认证程序,而且有极不相同的技术标准、法规和认证程序,因此,很容易形成国际贸易障碍。如欧盟就有不下10万个技术标准,这些技术标准中就有不少涉及到地球健康、人类健康、动植物健康。特别是有关药品的标准和认证、食品及农牧渔水产品的标准和认证等直接与人类健康有关。

贸易技术壁垒(tBt)协议概括为技术法规、技术标准、合格评定程序3要素,但无论是技术法规,还是技术标准,其管辖的范围都不仅仅是产品本身,而是将它拓展到产品的生产领域,即它除了对“产品特征”作了规定之外,还对“生产过程与生产方法”作了明确的要求,也就是说,出口商出口的货物不仅要符合技术规定,符合GatF/wto关于货物贸易的总体规则,而且还要按进口国(地区)产业的生产方式或生产方法制造出口的货物。否则,可以限制该货物的进口。我国外贸企业在出口过程中几乎都遇到技术性贸易壁垒,每年有超过450亿美元的出口商品受此影响。技术壁垒已取代反倾销成为我国出口面临的第一大非关税壁垒。面对这种有利于人

类进步、人类社会发展的技术标准,特别是有利于人类健康、地球健康的技术法规及标准,只能因势利导。顺应潮流。但是,执行技术法规、技术标准的目标应仅限于:国家安全需要;防止欺诈行为;保证人类健康和安全;保护动植物的生命和健康;保护环境。除此之外,不应包括更为苛刻的要求。出口商面对凡有非分之想的技术标准、法规及评定程序都应据理力争,使其回到正常的轨道。发达国家的技术标准,一般高于或等同于国际标准,而发展中国家的技术标准往往低于国际标准,如我国有70~80%的技术标准低于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提高国内技术标准是当务之急,否则,按国内标准生产出口,必被贸易技术壁垒拒之门外。同时,要充分利用世界贸易组织的《贸易技术壁垒协议》(tBt协议),防止进口国(地区)的技术标准、合格评定程序成为阻碍国际贸易发展的障碍。

三、国际贸易安全性健康壁垒

国际贸易的安全标准与国际贸易的技术标准很多是交叉的或兼而有之的标准,也就是说,一些标准是安全标准又是技术标准。不过,安全标准更多地、更直接地是为了人类的安全,动植物的安全,是为了人类的健康,动植物的健康,地球的健康。

有关食品安全问题是民生普遍关心的问题,是直接涉及人类生命安全、人类健康的问题。人们记忆犹新的如“大头娃”奶粉、三聚氰氨牛奶、“吊白块”米粉等,因其质量及安全性问题,给儿童,给人类造成的伤害至今仍有阴影。各国(地区)出口到美国的货物,平均每月被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扣留的不下3500批次,可见其对安全性的高度重视。以人为本科学发展,使各国(地区)政府将产业的健康发展和保障消费者人身健康及生命财产安全作为产品安全管理的终极目标。许多发达国家都已将安全要求法律化,以法律的形式明确安全要求,如美国的儿童玩具法对玩具的安全基本要求是不能有棱角、锐角;填充器无毒;涂料含铅量小于百万分之六;附着物拉力不小于30磅;拉链长度不超过12寸;声响不能过大等,其安全要求非常具体。如欧盟将安全界定为在正常、合理、可预测的状况下符合安全规定;无危险性或将危险性降到最低点。当消费者认为产品有“缺陷”时,发达国家都采取了召回制,不让其进入市场。如2000年8月和2001年1月,美国凡世通公司两次宣布召回1400多万个有安全隐患的汽车轮胎;2001年2月12日,日本三菱汽车公司宣布召回出售到中国的7万多辆三菱帕杰罗越野车;2001年3月10日,德国大众宣布从世界各地召回156万辆奥迪和帕萨特轿车。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损害的,生产者应当承担无过错侵权责任。只要产品有“缺陷”,不管生产者、销售者有无过错,都应承担赔偿责任、侵权责任,这意味生产者、销售者由有“过错”承担侵权责任扩展到无“过错”也承担侵权责任。也就是说,产品“缺陷”不管来自何方,生产者、销售者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可见,国际贸易的货物安全问题早已为全球关注。世界各国(地区)都有严格的安全认证,特别是发达国家的安全认证更为严格。发达国家表面上讲安全认证是“自愿”而不是“强制”的,但事实上,出口货物若没有取得相应的安全认证就无法登陆这些国家的市场,安全认证实际上成了发达国家的进口“通行证”,正是这种“通行证”成为国际贸易安全性健康壁垒。安全第一,健康第一,出口货物符合安全法规天经地义。

四、国际贸易环保性健康壁垒

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峰会虽未形成具有法律约束的国际气候协议,但低碳经济、健康低碳生活已成为流行语。征收“碳关税”的提法正式浮出水面,纳入人们的视野,国际贸易环保性健康壁垒由绿色壁垒,蓝色壁垒,无色壁垒组成一个全方位的体系。

人类的健康,动植物的健康有赖于生态环境健康,环境与资源保护、环境管理与环境标志已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有关环境保护的法规和贸易规则,即绿色贸易制度应运而生,它强调绿色技术标准、绿色生产、绿色包装、绿色物流、绿色标志、绿色卫生检疫,使国际贸易的货物对环境的污染降到最低程度。这种多方位的“要求”很自然地会成为国际贸易的“栏杆”,越是发达国家这种“栏杆”越高,很多绿色法规、绿色标准总使发展中国家难以逾越。如欧盟的《环保纺织品标准oKo-YeX100》对纺织品中有害物质苯乙烯的要求是不超过5ppb(十亿分率),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受经济、技术等条件的限制,很难检测和控制ppb(十亿分率)级物质,只能进口昂贵的“环保染料”生产出口纺织品。绿色壁垒顺理成章。

蓝色贸易壁垒要求企业担当起社会道德责任,对劳动者的人身权益、健康与安全等负责,对社会和环境的保护负责。它由绿色贸易壁垒的只见“物”,发展到不仅要见“物”,而且要见“人”。国际贸易不仅考虑货物本身是否“绿色”、环保,而且考虑货物生产者的工作环境、工作条件、工作待遇、工作权利、工作保护、社会保障等是否“蓝色”、健康。将“核心劳工标准”纳入国际贸易的范畴,将劳工权益、企业社会责任同国际贸易挂钩,这对劳动者而言是福音,对企业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企业来说就是国际贸易的蓝色壁垒。

全球气候的异常变化严重影响了人类生存环境和自然生态,这种变化很大程度上与人类活动中排放Cos密切相关。鉴于此,国际贸易要与气候的变化、Co2的排放等联系起来,即采取“边境调节”措施课征惩罚性的“碳关税”,形成新的贸易壁垒,因Co2为无色气体,故称之为无色壁垒,与绿色壁垒、蓝色壁垒相呼应。

动物健康与人类健康的关系篇9

减油,准确地说是减少脂肪类食物的摄入。脂肪类物质中最为大家所熟知的是胆固醇。胆固醇、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即所谓坏胆固醇)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元凶,而动脉粥样硬化可导致各类心脑血管病。关于“减油”,我国民众还存在一些误区。比如,去年曾一度出现“无须再限胆固醇”的错误观点,幸而目前已被澄清。还有些人认为,植物油多食用无妨,但事实上,植物油中也含饱和脂肪酸,食用过多也可е露脉粥样硬化,而且在高温条件下,植物油中的脂肪酸可形成影响人体健康的“反式脂肪酸”,故植物油的摄入也应加以限制。烹调用油每人、每日摄入量应少于25克。

减盐,就是要减少盐的摄入量。我国民众口味素重,多以为“淡即无味”。盐摄入过多是我国高血压发病率甚高的重要原因;盐还会损伤胃黏膜的保护层,我国胃病发病率颇高与此亦有关系,甚至胃癌、食管癌的高发亦与进食腌制食品过多有关。每人、每天摄入盐量要低于6克(我国居民每日实际食盐量多在10克以上)。

减糖,首先要控制甜食与含糖饮料的食用。其次,淀粉类“主食”的控制也不能疏忽,因为淀粉类食品也会在体内转化为脂肪。如今人们体力消耗减少,饭量过大可导致肥胖等一系列问题,最终损害健康。提倡吃饭“七分饱”是有道理的。

健康口腔,是指要重视口腔保健,因为口腔是消化道的起点,食物的消化自口腔开始。人体的许多疾病在口腔会有反映,而许多口腔疾病也会影响人体健康。关注口腔健康应该持续终身。新生儿时期即需关注鹅口疮问题,儿童青少年时期应关注龋齿的预防、牙列的整齐,而成人的牙周病、牙龈炎问题,老人的缺牙、义齿问题等皆须给予足够重视。

健康体重,是指要保持合理的体重,而超重与肥胖往往是发生高血压、糖尿病、脂代谢紊乱、动脉粥样硬化的“先兆”。我国民众超重、肥胖者越来越多。究其原因,不外乎“多吃少动”。所以,要保持健康体重,必须注意控制饮食、多做运动。

动物健康与人类健康的关系篇10

一直以来,在高考应试教育的影响下,高中生长期面临着巨大的学习压力和激烈的考试竞争,心理健康水平不容乐观,心理健康教育有待加强。学校作为高中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时空场所,自然应该承担起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任,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在学科教学中融合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之一。作为基础学科的高中物理课程,可以成为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载体。本文以高中物理教学为基础,对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物理学科教学进行理分析和研究,既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全面提高以及素质教育的真正实现,也有利于中学物理教学效果的增强。

一、高中生的两类主要心理问题

1.学习适应类问题

高中阶段学习任务重,难度加深,学习方式上更加注重独立思考与预习,学习节奏明显加快。因此,部分学生很长一段时间内不能快速适应高中的学习生活。同时,高中阶段频繁的考试与排名,易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厌倦情绪,失去学习的兴趣。

2.人际关系类问题

高中生处于青春发育期,由于生理与心理尚未真正成熟,情绪与情感不稳定。处于冲动与敏感期的高中生对于问题的理解和分析不够全面,难以对事物做出合理与正确的评断,加上人际沟通与协调能力的不足,在与老师、同学、朋友和父母相处时,容易产生问题甚至矛盾。尤其是在校期间,学生既希望得到老师的理解、信任与尊重,又总是把老师置于与自己对立的位置,遇到问题极容易产生对抗心理。

二、高中物理教学融合心理健康教育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延伸

教学目标是实施教学活动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效果。在实际教学中,结合高中生的主要心理问题与物理学科特点,将心理学的理论与技术有机、适度、灵活地融入到教学中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认知、情感和行为的发展,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达成学科教学目标和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并重的学科教学任务。首先,帮助学生掌握物理学科的学习方法,增强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会学、乐学,减轻学习压力;其次,在物理实验活动中,通过交流、合作与探究,使学生学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发展稳定的情绪,提高情绪自控能力;再次,磨练学生坚强意志品质,提高学生对挫折、困难的适应能力。

2.挖掘高中物理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

物理教材中有许多显性和隐性的心理健康教育素材,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但教师在挖掘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同时,要考虑到“融合”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针对性与对应性,而不是进行脱离教材,强加上去的不科学和不合理的融合。同时,在教学中融合心理健康教育,要防止把“物理学科教学”变成“心理健康教育课”,忽视学科教学目标和任务。

3.教师的心理健康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条件

学生积极健康的心理品质受教师人格的影响,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创设符合心理健康教育的人际环境和心理环境,同时要注重发挥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人格魅力,建立起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师生关系。

三、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