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树立环保意识的重要性十篇树立环保意识的重要性十篇

树立环保意识的重要性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02:13

树立环保意识的重要性篇1

【关键词】:化学教学;树立;环保意识

【中图分类号】G633.8

在初中的化学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化学知识体系,在教学实践环节中,通过相应的教学内容渗透当今社会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性,同时,要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其树立环境保护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自己的行动有效的保护环境,为环境的保护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1、挖掘教材内容融进环保素材

在新的初中化学课本中,有关环境方面的知识大约占到课本内容的百分之三十,化学教师在进行讲课时,有充分利用这百分之三十的环境知识,在相应的教学实践环节中,要有针对性的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们了解生活中的环境问题及其主要危害,学习危害的主要成分,从而掌握相应的化学知识,同时,让学生了解到环保的迫切性,树立环保意识。例如,在进行化学教学时,当学习空气这一章时,首先让学生了解空气的主要组成成分及空气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然后,通过相关案例或者让学生亲自到自己所居住的环境中进行实际考察,了解到现在人类生存需要的空气质量已经污染严重,其中污染的主要成分就是有毒气体和可吸入颗粒,同时介绍这些污染成分的主要化学成分构成,这些成分长期进入人的体内对人体造成的影响,如果空气继续被污染,今后人类的生存会受到严重的威胁等,这样,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到自己所生活的空气受到污染的严重性,从而在自己的内心树立保护空气质量的思想意识。在讲解二氧化碳这一节时,要主要介绍二氧化碳大量排放造成的温室效应,有机化学物质的燃烧会大大增加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这样,会使全球气候变暖,极地大面积的冰川就会消融,许多具有宝贵资源和适合人类生存的岛屿就会被海水淹没,造成全球陆地面积的大量减少,许多宝贵的资源大量消失,教师要在相应的教学实践环节中,让学生明白二氧化碳排量的增多造成的危害及相应的防御措施,可以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代替相关物质燃烧,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2、延伸课本内容提高环保意识

教师在化学课堂上要充分讲授环境方面的化学知识,并进行相关的课外实践认识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关于生态方面的相关知识,从而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并让理论更好的与实践联系起来,充分深刻的理解相关环境问题,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环境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让学生从小树立环保意识,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保护自己的周边环境。例如在教师在讲授水与溶液一章时,要首先明确水资源的相关知识,在地球上,百分之七十是水资源,但除了海水及冰山外,地区上可以引用的淡水资源只有百分之零点六五,淡水资源是及其宝贵缺乏的,我国的淡水资源储存量居世界第六位,但由于我国庞大的人口数量,人均淡水资源不足世界人均淡水资源的四分之一,加上近年来,我国对淡水资源的污染、破坏,使我国的水资源面临严重的困境,所以,要加强我国的水资源保护力度,使我国的淡水资源满足人民的生活、生产需求。同时,教师要带领学生到自来水厂或污水厂进行考察研究,采集相关的数据,进行分析汇总,同时,让学生调查记载自己家中或周边生活环境中的用水情况,然后分析汇总,总结是否存在浪费水资源的现象,并提出如何才能有效的节约水资源的节水方法,并切实可行。让学生对环境的认识从课本延伸到课外,使其对环境问题了解的更为深刻,从而更能良好的树立自己的环保意识。

3、规范实验操作养成环保习惯

在化学教学中,化学实验是学生学习化学知识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而化学药物对环境的破坏是极大的,所以,在进行化学试验的过程中,必须树立环保意识,有效的处理实验后的残渣废弃物,从而保护环境。在化学教育的新课标中,明确规定了在化学室中要对学生的安全和环境进行有力的保护。化学教师在进行化学实验的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让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注重对周边环境的保护,减少化学物质对环境进行的破坏。在实验的过程中,首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学生在通风的橱中或密闭系统中进行有毒气体的操作时,要小心毒气的泄漏,对反应后的尾气要及时小心的回收,不让废气在空气中扩散,反应后的废液,要分类回收,不直接倒入水池中,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其次,在实验的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从环保角度自主设计、挑选最环保、最科学的实验方案及相关化学实验药品,化学实验中,尽可能采取无毒、低污染、可回收、循环利用的实验药品,在相应的教学环节中逐渐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4、联系生活实际争做环保主人

在教学环节中,要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在课堂教学中,将生活中的环保事例进行探讨、交流,深化学生的环保意识与环保责任。比如,可以针对现今生活中人们使用的方便袋进行相关讨论,方便袋究竟是人们带来了方便,还是带来了更严重的环境问题,使人们的生存环境不“方便”,在看到家人使用方便袋,你会怎么做等问题的探讨,通过这些联系生活问题的交流,可以让学生更充分、深刻的认识到环境问题,认识到环境问题无时无刻充斥在自己的身边。从而让学生从小树立环保意识,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节约每一滴水、不乱扔垃圾、废水重复利用等,让自己成为环保的主人。

总而言之,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化学的教学实践环节,树立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使学生的环保工作从小事做起。

参考文献:

[1]王军.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J].空中英语教室.2011(1)

[2]黄梓.恒浅谈初中化学教学中环保意识的培养[J].教育界.2012(2)

树立环保意识的重要性篇2

关键词:绿色壁垒绿色发展道路可持续性发展

一、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贸易的影响

绿色贸易壁垒是指在国际贸易活动中,一国以保护人类及动植物的健康或安全,为保护生态环境,而采取直接或间接的限制甚至禁止贸易的法律、法规、政策与措施。它已成为技术壁垒的主要表现形式。

当前国际贸易中的绿色贸易壁垒是根据各国国内的环保水平和标准来设置的,由于发达国家的产品科技含量和公众的环境意识普遍较高,他们对环境标准的要求非常严格,这样发展中国家的产品常常难以达到发达国家所要求的环保标准而拒之门外,这给发展中国家的产品出口设置了很大的障碍。从这一层面上,绿色贸易壁垒的确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看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衣食住行中的“绿色消费”已成为新的时代潮流,消费者的环境意识在不断提高,实现全球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的要求,得到了各国消费者的认可。而环境保护是当今世界上的一股强大的潮流,各国政府的环境保护措施必然会反映到对外贸易上来。从这一点来说,有利于促进我国企业树立绿色发展理念,走向绿色发展道路。

二、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应对绿色贸易壁垒

1.树立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要性

发展方向是否正确首先取决于发展观念正确与否。随着中国多年的高速经济增长,在发展中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资源、环境约束,目前在许多方面也呈现出难以持续的迹象:资源、环境代价过大,资源生产率过低。这也就说明了我国企业环保意识较淡薄,我国经济的发展仍然停留在以消耗自然资源、牺牲环境质量发展经济的模式上。因此,要确立全方位的绿色发展观念这就要求企业树立绿色营销的观念,注重把消费者利益、企业利益和社会利益三者有机结合起来,重视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如何让企业树立绿色发展理念

第一,要加强宣传教育,强化环保意识。要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宣传力度,提高企业的“绿色意识”,从而促使企业转变经营思想;

第二,我国要健全环境保护法规、标准。国家要建立统一、规范的环保认证制度,加强监督管理和检查,促进环保产品认证工作纳入规范化、法制化轨道。从而,迫使企业树立绿色发展理念;

第三,加强与环境有关的认证工作,加快与国际环境标准接轨的步伐。我国的企业也必须认识到iSo14000认证的重要性,让外部竞争的激烈性变成自身发展的动力,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促进行业素质的提高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三、走绿色发展道路,实现经济可持续性发展

绿色发展道路,就是指低消耗的生产体系,适度消费的生活体系,持续循环的资源体系,稳定高效的经济体系,不断创新的技术体系,更加开放的国际贸易金融体系。

如何走向并走好绿色发展道路呢?首先,调整产业结构。要大力发展污染少、能耗低、附加值高的高新产业,从而突破绿色贸易壁垒,实现贸易、环境、资源和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

树立环保意识的重要性篇3

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是新课改理念下的重要教育教学手段。教师通过对地理教材内容的深度挖掘,将有关环境教育的元素同课堂教学有机融合,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深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即人类社会的发展必须要同自然和谐共处才能共存、共发展。对开展可持续发展教育,体现教育价值意义重大。高中阶段学生正处于对新事物接受能力较强的时期,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加强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培养学生环境保护意识。这对学生将来步入社会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有着积极的影响。

2.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渗透环境教育的方法

(1)立足于地理教材,渗透环境教育高中阶段地理所涉及知识范围广,学科深度较浅,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在地理教材中有很多关于环境方面的知识,比如,大气、温度、海洋、陆地、矿产资源等等,此外还包含农业、工业、城市以及交通等人文环境方面的知识,可谓是对环境知识阐述的较为详尽。广大高中地理教师应善于发现地理教材中的环境元素,通过课前备课巧妙地将环境教育融合到课堂教育教学中,让学生在学习地理学科知识的同时不自觉地树立环境保护意识,激发他们对环境保护的热情。例如在课堂教学中对于大气环境保护章节的学习,教师应对课本知识内容进行拓展,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哪些是对大气环境破坏的行为,哪些是保护大气环境的良好习惯,让学生在课堂共同探讨大气环境保护问题中明白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引发他们保护环境的欲望,树立环境保护意识。此外,地理教材中关于人口问题等方面的知识涉及的也比较多,教师应根据生活实际,通过组织学生开展人口调查活动,让学生从人口调查活动中切身感受到人口危机问题,可有效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及价值观;综上我们可以发现,高中地理教材中同环境教育相联系的知识内容较多,教师应善于发掘教材中的环境教育元素,同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充分地利用地理学科特点,让学生在学习中理解环境同人类社会发展关系。

(2)采用多元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对于学生教育逐渐从传统的单一文化知识传授的教育模式向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教学模式转化。就目前高中地理环境教育而言,地理课堂教学教师不仅要将地理课本基础知识内容传授给学生,而且还应帮助学生在掌握课本基础知识内容的同时能够树立环境保护意识,让学生能够在学习地理知识的同时能够积极发现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法,从自身做起,加入环境保护队伍行列,养成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生活习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应想尽一切办法,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教学设施优化改进教学手段;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教师应以多媒体为平台,为学生营造生动活泼,图文并茂的课堂教学氛围,通过放映幻灯片或者视频的的方式让学生领略到大自然之美,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大量的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在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能够有效激发其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快乐学习;更能牢固掌握地理学科知识,加深记忆,提升教学效果。此外,高中教师应打破传统高中地理教学理念的束缚,深刻理解新课改理念的重要内涵,积极创新地理教学新方法和新模式,充分将环境教育融合到地理课堂教学中。尊重学生课堂主体地位,让学生充分地融入到课堂中,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公,充分发挥他们的思维及创造能力,对地理学科知识尤其是关于环境保护方面的知识进行共同探讨,共同解决环境问题的办法,这样可有效地增强他们参与环境保护的意识。

树立环保意识的重要性篇4

生态意识薄弱,多生态环境的认识不足,是目前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一种问题。学生对于实际生活中的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视不够,埋头书本,与实际生活脱节。在这种情况下,本文将重点讨论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生态意识教育。

【关键词】

初中语文生态教学教育意识策略

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利用语言文字进行交流的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但是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还应该向学生传达情感社会教育。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树立生态意识,鼓励学生多去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使之感受到生态环境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1.转变教师思维与文本解读法

在语文教学渗透生态意识教育,教师应该率先树立生态意识,以身作则,让学生能够学习或模仿教师的行为,从而在自己的心中树立生态意识。教师自身对生态文明的理解,直接关系到了教师对文本的解读。因此对文本的解读也是教师渗透生态教育的契机,教师要敢于打破常规,与时俱进,挖掘潜藏在文本中的生态环保知识。如在学习八年级上册的《美丽的西双版纳》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转换一种思维,从逆向的思维方式去解读文本。首先,教师让学生整体感知文章:自学生字,了解“美丽富饶”“耸立云霄”“五彩缤纷”等词语的意识,让他们感受到西双版纳的美丽。接着让学生寻找重点段落,《美丽的西双版纳》这一文章的作者主要介绍了什么内容。学生通过阅读课文,知道作者旨在介绍西双版纳是植物的王国,说明里面的植物多种多样,生态环境优越。但是,教师利用逆向思维来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教师就设计了一个教学环节,展示了在西双版纳原始森林中乱砍滥伐的现象,很多生活在西双版纳森林红濒临绝种的动物的图片,让学生去感受到现如今西双版纳的变化。由此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认识到原始森林被破坏的现状。在同学的心灵深处埋下保护环境的火种,让学生自觉认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2.引导学生主动树立生态意识

引导学生主动树立生态意识,主要是在课堂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进入到生态文学的研究领域,与时俱进的对现当代的生态问题进行探究;其次,还可以在教师结束课程的时候,预设一些有探究意义的问题,让学生去思考,解答问题,展现自我思考的思路;再来,教师引导学生写关于环保的作文,让学生以自己的独立自主的环保思维方法,去探究环保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如在学习《国宝――大熊猫》这一课文的时候,为了让学生在文本教育中感受到生态环保意识的重要性,在学习课文的时候,教师设置了一个问题:还有哪些地方较明显地表现大熊猫的特点呢?学生在阅读完课文,学习了课文以后,知道大熊猫除了体态可爱”这一特点外,还有数量稀少这一特点,学生能从课文第15小节的“正因为……只有1000只左右”,这句话知道大熊猫数量稀少。而且还是“活化石”。教师引导学生去了解收集关于大熊猫数量减少的原因,这就在无意中培养了学生的生态环保意识,久而久之,对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环保意识有铺垫作用。

3.鼓励学生参与生活实践活动

亲身体验比闭门造车更能加深学生对主题思想的印象。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生态教育,首先得让学生在参与到实践活动中,自我反省在生活中自己的破坏环境的行为。那同学们切身的感受到环境治理的重要性。或者开展环境保护交流座谈会,激发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如在学习了七年级的第四章节《动物世界》之后,教师为了让学生感受到动物世界中丰富多样的动物品种,开展了一次《保护动物,热爱地球》的知识讲座。教师在讲座开始之前就学生关于动物的课外作业。如,让学生收集一些关于动物的图片,让后向大家介绍这些动物。让学生收集关于濒危动物灭绝的原因,进行交流。讲一讲你家的小动物,或者你跟小动物之间的故事等。教师鼓励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这次讲座活动中,从自身对动物保护的角度出发,交流感悟,让学生认识到保护动物的重要性。在教学的过程中,采用实践活动的方法,不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获得感悟,了解到环保的重要性。

4.实现生态意识从身边事做起

现如今的社会、学校中存在很多的破坏环境的行为,如:随意乱扔垃圾,随地吐痰,破坏植物,滥捕滥杀等行为。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应该让学生意识到“只有一个地球”。保护环境应该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争当一名对环境保护有益的环保小卫士。为了让学生能够切身体会到生态与生活的关系,教师可以将语文课堂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如,笔者在学习完《江山多娇》这一单元的时候,采用逆向思维,让学生认识到自己身边的环境,组织了走出课堂,走进校园的活动。教师带领学生来到校园各处进行考察,用笔去记录,写下观察到校园后的感受;用相片去记录,真实的发现对各种不文明的行为对校园环境的破坏;让后用自己的行动去美化校园,捡起地上掉落的垃圾,扶起被踩踏后的树木花草,树立公示牌,让所有的学生一起来爱护学校的环境。回到课堂之后,让学生画一画,充分发挥学生想象力,画一张环保宣传画。或者写一份环境保护建议书,可对个人、也可以对家庭,学校社会发出关于保护环境,爱护地球的建议。并且让学生谈谈:你能为环保做一件什么事?活动结束之后,学生意识到了保护环境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要从自己做起。这样才能保护地球,保护我们唯一生存的地球。

总之,生态文明建设是当今社会的重要方向,要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就要重视生态文明教育。要让生态文明教育成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一个亮点,在师生之间培养他们的生态环保意识,让自身成为保护社会环境,建设生态文明中的重要一员。

【参考文献】

【1】王牧华,靳玉乐.生态主义课程思潮引论【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4)

树立环保意识的重要性篇5

【关键词】幼儿;环保教育;环保意识

孩子是未来社会的主人,是21世纪的建设者,他们的环保意识怎么样,将关系到未来社会的发展,国家的命运。1990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把世界环境日的主题定为“儿童与环境”,意味深长。幼儿教育工作者肩负着把下一代培养成热爱地球、热爱自然、热爱祖国的合格的“地球人”的历史使命,任重而道远。我们的幼儿园是一所部级的绿色环保幼儿园,作为一名这样的老师,我更应该言传身教,不断的学习环保知识,增强环保意识,给幼儿以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将环保意识渗透到幼儿的心田!

环保教育的目标是帮助受教育者形成环保意识。环保教育是一种情感的教育,人类只有与自然有了深厚的感情,才会感受到人类与自然是血脉相通,才会千方百计地去保护自然,保护我们自己的家园。同时,环保教育又是一种行为的教育,他是情感教育的体现。幼儿年龄小,生活经验缺乏,思维直观,他们很难理解人与大自然是息息相关的。但是,幼儿的心灵是最纯洁的,正是培养良好习惯和优良品德的启蒙阶段。只要教师、家长、社会在教育教学中致力于日常行为习惯和培养,渗透环保意识教育,那么幼儿环境保护意识是可以实现的!

1.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树立环保意识

对幼儿来说,环保是一个陌生、抽象的概念,对幼儿进行环保意识的培养不能只停留在简单说教这一层,要从幼儿身边的小事做起,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并有意识地与环保话题挂钩,让幼儿逐渐熟悉环保话题,树立环保意识。如教育他们节约用水;教育他们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养成自觉保护环境卫生的习惯;教育他们保护幼儿园内、路边、公园里的植物……同时,我们还指导幼儿种养植物,让孩子们在动手过程中知道植物生长的不易,在感受了付出时的艰辛、失败时的悲伤、收获时的喜悦后,孩子们学会了自觉地关心身边的花草树木和小动物,关注他们的生长环境。从身边的这些具体可感觉到的小事中,孩子们感受到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并初步树立环保意识。

2.组织各种活动,进行环保教育

我们把环保教育渗透在幼儿一日活动中,先后开展了“我们是环保小卫士”、“爱护我们的家园”、“小小节水员”、“关心身边的小动物”等主题活动,丰富了幼儿环境保护方面的知识,使幼儿了解到环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此外,我们在植树节、世界水日、地球日、环境日、爱鸟周等环保节日里也开展相关的活动。

“圣诞节”是世界孩子的节日,他给孩子们的印象也是最深刻的。因此,我们精心设计了“环保动漫秀圣诞”的环保party活动!环保动漫秀以时装表演为主,西游记系列、奥特曼系列、美少女系列等表演内容。环保秀活动既增强了幼儿的环保意识,也激发了幼儿表现、创造的欲望。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我们选择一些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游戏进行环保教育。例如:表演游戏“呼吸的大树”,用椅子代替树木,人们只有在“树”下才能呼吸,随着“树”的减少,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会感受到呼吸越来越困难,通过这个游戏幼儿明白了植树造林和保护树木资源的重要性,了解到保护环境的意义。此外,幼儿通过玩“老鹰捉小鸡”、“猫捉老鼠”等游戏,了解食物链的现象,初步理解大自然是一个相互依存、有机结合的整体。

3.变废为宝,提高幼儿的环保意识

我们在活动室里布置了“废物回收站”,发动幼儿收集生活中的废旧物品(易拉罐、饮料瓶、废电池、牙膏盒、饼干盒等),经过消毒之后把它们投放到活动区角中,启发幼儿创造性地进行制作、运用、探索一物多玩和一种制作采用多种材料的方法,以激发幼儿的环境保护意识,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如报纸可以制作成风车,可以制成熊猫,可以制成拉花等等。在美工区,幼儿园用自己收集的生白米粒粘贴成北极熊,用鸡蛋壳粘贴成金鱼、用可乐罐剪制成小闹钟,孩子们看到废旧物品能制作出这么多有趣的艺术品,立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形成了节约资源、减少浪费的意识。

4.走进大自然,启发幼儿的环保意识

热爱大自然是幼儿的天性,环保教育必须以幼儿的真实生活环境为课堂,引导幼儿到大自然中去感受生命的存在,观察树木、庄稼的生长、花草的变化,了解他们在四季的变化。教师通过观察不断生成新的活动,强化幼儿的环保意识,积极进行环保教育。如我们组织幼儿实地参观,感受青山绿水的优美环境和垃圾遍地、浓烟滚滚的污染环境,形成鲜明的对比,让幼儿在亲身体验中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5.家园合作,加强环保教育的效果

树立环保意识的重要性篇6

“植树节”是一些国家为激发人们爱林、造林的感情,促进国土绿化,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通过立法确定的节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2021植树节主题班会活动方案大全,欢迎参阅。

植树节主题班会活动方案一一、活动目的:

1.让学生知道植树节的时间

2.增强学生“爱我学校,美我校园”的意识,让学生明确校园环保的重要性,让他们自觉行动起来共创绿色校园,为学校的环境问题出谋献策,培养主人翁意识。

3.帮助学生认识树木与人类生存的关系,培养他们从小学会爱护植物,热爱自然的情感。

二、活动准备:

1.诗朗诵《我们住在同一个星球》、《希望》。

2.关于植树造林的谚语

三、活动过程:

1.教师讲解植树节的来历,宣布活动开始。

2.请几位同学谈谈对校园环境的评价。

3.说说学校在绿化方面做了哪些方面的努力。

4.小组讨论一下,校园存在着哪些破坏环境的不文明行为以及面对这些不良行为,我们应该怎么做,怎样保护树木?

5.诗朗诵《我们住在同一个星球》,说说你的感想。

6.宣读有关人人们征服地球、利用地球、破坏地球的有关资料。

7.说说森林的好处。

为此,我们必须植树造林,“种下明天的绿色”。

全体学生诗朗诵《希望》。

8.读读收集的有关植树的谚语。

9.动手画画自己心中的小树,给自己的小树起名字。

鼓励进行植树活动(回家与家长一起植树)。

10.班主任做总结

11.齐唱《春天在哪里》,结束这次主题班会。

四、总结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可以扩大这个植树活动的参与度和让同学们也为环保为绿化出一份力,让更多的同学参与到我们的环境保护活动中来,从而加大环保绿化的宣传力度。

植树节主题班会活动方案二一、活动背景:

早春三月,草长鹰飞间,冬天的寒意还未褪尽,春天带着绿色的气息向我们走来,春风吹绿了枝头上的嫩芽,吹绿了地上的小草,也吹动了我们的热情。为了保护我国的林业资源,美化环境,保持生态平衡;1979年2月,中国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决定,将每年的3月12日定为中国的植树节,为提高大家义务植树的意识,提高大家爱护花木,珍惜绿色的责任心,社联组织大家开展“种一棵小树,绿一方净土”的植树节爱树护树活动,做到人人参与,宣传与实际行动相结合,从而令大家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加对植物生长的了解,增强环保意识,生态意识,以达到为班级、学校、社会增添绿色,净化、美化环境的目的。

二、活动目的:

植树节是为激发人们爱木、造林的感情,促进国土绿化、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通过立法的节日。以三月份为植树节契机,借着与市林业局合办的机会,在全校学生和全市人民中开展形式多样的植树绿化护绿行动和植物种植实践体验活动,做到人人参与宣传与实践行动相结合。从而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加对植物生长的了解,增强环保意识,以达到为班级、学校、社会增添绿色、净化、美化环境的目的。

三、活动主题:

“保护环境,绿化地球”

活动对象:

_学院青志协全体成员。

四、活动地点:

__人民公园。

五、活动准备阶段:

1、到_及人民公园联系场地,联系来去车辆,向学校物管部门借好水桶铁锹

2、确定植树地点、订购树苗

3、活动宣传,招募志愿者、筹备费用,统计参加人数和名单

4、召开志愿者会议通知各事项并交代注意事项。

水和必备药品自带。要求各志愿者自己准备写好愿望的卡片和绳子,植树时将卡片挂在树上。

5、踩点。

确定植树地点和路线等相关事项。

6、横幅制作:由宣传部做好活动横幅“种一棵小树,绿一方净土”以及活动的主办单位以及赞助商名称。

举行签字仪式。

六、活动时间:

20_年3月12日。

七、活动内容:

1、绿地认养可在3月10日左右的时候,召集各部部长开会。

会议内容是进行绿地的认养动员,并要求各部门对认养的绿地定期除草、浇水、开展捡垃圾、落叶、擦花坛、养护绿化等活动。

2、植物书种挂牌——可成立生物兴趣小组,成员在10—15人内,并由老师带领各小组对我们学院的植物树种进行分类,制作精致的卡片给植物挂牌。

3、开展植物生长知识交流会:由各部部长收集植物常识的资料,并要求对有关植物生长知识在班会上交流、宣传。

4、植物绘画活动,让各部门以绿化地球为主题展开想象力,制作植物绘画的蓝图,然后由各部部长交至协会的宣传部,并由宣传部进行评比。

5、植树节短信互动,由各班团支书动员班上同学以短信的形式给身边的老师、朋友、同学发送植树节短信,并倡导我们身旁的人们播种绿色、播种文明。

八、活动安排:

1、宣传部必须做好宣传的工作,配合抚州市林业局加强对植树节的来历,及其意义做充分地理解,使得更多的人加入到这个活动中去。

2、其它部门要对活动的开展做好监督的工作,并且要配合各部们开展工作,发放宣传单并倡导我们对植物进行保护。

九、注意事项:

1.活动人员必须统一配戴校徽,着装整洁。

注意乘车安全。

2.活动人员必须服从负责人统一安排,不得擅自离开队伍。

3.植树时安全使用工具,服从组织者安排。

植树节主题班会活动方案三一、活动目的和意义

3月12日是一年一度的植树节,给我们的家园增添一点绿色,为给学校发展作点贡献,使我们的生活环境更加美丽,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在全校开展形式多样的植物种植实践体验活动,做到人人参与,宣传与实际行动相结合,从而令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加对植物生长的了解,增强环保意识,生态意识,以达到为班级、学校、社会增添绿色,净化、美化环境的目的。

二、活动口号

行动起来,为地球增添一点绿色

三、活动时间

3月1日——3月31日。

四、活动过程

(一)宣传动员阶段

1、在升旗仪式上号召全体学生:人人参与植树节护绿、养绿系列活动,为美化、净化环境尽一份力。

2、召开主题班会,讲解树木知识。

(二)活动阶段

1、学生对花草进行动手种植的实践,美化校园。

2、结合我校校园绿化活动,在校园进行集体种树活动。

3、各班级开展拣垃圾、落叶、擦花坛、养护绿化等活动。

(三)总结阶段

1、开展植物生长过程我知道活动。

2、以班级为单位发出一份倡议书。

1、活动主题:

_学院活动主题:植树造林,保护环境,让我们城市多一份绿意。

2、活动地点:

__社区。

3、活动时间安排:

3月12日上午10点左右

4、参加人员:

环保协会、经管青志协及_社区居民

5、活动流程

1、首先由我协会外联部与经管青志协联系及讨论下此次活动主要内容和注意事项。

2、所有参加人员于3月12日上午9点在理工楼前集合(务必要带好工作证、帽子)统一前行。

3、在植树地点将分成几组与当地居民一起挖坑、填土、扶树等一系列工作,并且将此次活动拍摄成照片。

4、协会全?a

href='//xuexila.com/yangsheng/kesou/'target='_blank'>咳嗽蓖骋怀斯怀祷匦#⒔舜位疃?/p>植树节主题班会活动方案四一、活动背景

随着社会的发展,保护环境已成为全人类日益关注的问题。而对幼儿进行环境启蒙教育,使幼儿知道环境污染的危害,了解一些简单的环保知识并建立初步的环保意识,为他们长大以后成为具有牢固的环保观念的人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奠定一个扎实的基础,是很有必要的。

随着幼儿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我们进一步结合劳动教育,组织幼儿自己动手美化环境,保护环境,使他们把初步的环保意识转化为自己的行动,并在活动中巩固这种意识。

于是我们在植树节这天,为美化、净化环境,组织幼儿给树木浇水,宣传绿色植物的好处,教育小朋友要爱护树木。

二、活动目标

1、知道“3月12日”是植树节。

2、通过活动的开展,让幼儿养成保护植物就是保护环境的意识。

3、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耐心、爱心,体验同伴间相互劳动的喜悦。

三、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以及雾霾天气的图片。

2、大水桶一个(装满水),幼儿人手一个水壶。

四、活动过程

1、谈话

(1)你知道三月十二日是什么节吗?(植树节)

教师用简单明了的话语向幼儿介绍植树节的由来。

(2)你知道树木有什么作用吗?(幼儿互相讨论)

引导幼儿观看多媒体课件“风沙的危害”以及雾霾天气的图片,让幼儿知道我们居住的环境污染特别严重,对我们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危害。树木能阻挡风沙,避免或减少风沙造成的灾害。

教师小结:树木可以净化空气、美化环境,调节气温、防风遮雨;另外,树木还可以制成各种家具,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方便。所以我们一定要保护树木,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

2、教师与幼儿一起为小树浇水

(1)教师提出要求:

①按顺序给路边的小树浇水并注意不碰断小树苗、不踩坏小花朵。

②水壶里的水不要装太多,以免水洒出来弄湿衣服、鞋子。

③取水时不要拥挤,要按照顺序排好队。

④给树木浇水只要浇满就行,不能溢出水。

(2)教师示范给小树浇水。

(3)幼儿动手给小树浇水,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使用正确的方法。

3、教师对幼儿的劳动给予肯定并进行评价。

植树节主题班会活动方案五一、活动目的:

1、通过此次活动,让学生明白全民义务植树造林的重要性,树立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2、让学生懂得植树节的由来,以及植树节节徽的含义。

二、活动过程:

(一)导入,宣布活动开始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这次活动的主题是“小树给我一片绿,我给小树一份爱”,在进行活动之前,老师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听完故事之后看大家从故事中得到了什么启发?

师讲故事:《消失了的城市》

师:大家听完这个故事之后,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呢?大家想想森林对保护地球到底有什么好处呢?

(二)讨论交流:

植树、造林的好处?植树节主题班会(学生分小组讨论,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上台发言。)师播放课件,进行小结:

1、天然的消音器

2、自动的调温器

3、天然的除尘器

4、氧气的制造厂

5、细菌的消毒站

师:是啊,以上几点都说明绿色对地球非常重要,地球需要树,今年3月12日我们新旗小学以班级为单位在校园里进行了植树活动,老师希望同学们能和这些小树一起茁壮成长,好吗?

(三)植树节由来

师:我们上周五在校园里种下了一片绿色,大家知道上周五是什么特殊的日子吗?

师:对,是植树节,那大家又是否知道植树节的由来吗?想知道吗?

1、植树节的由来

3月12日是孙中山先生逝世纪念日。中山先生生前十分重视林业建设。他任临时大总统的中华民国南京政府成立不久,就在1912年5月设立了农林部,下设山林司,主管全国林业行政事务。

1979年2月,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根据国务院的提议,通过了将3月12日定为我国植树节的决议,这项决议的意义在于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植树造林,加快绿化祖国和各项林业建设的步伐。将孙中山先生与世长辞之日定为我国植树节,这也是为了缅怀孙中山先生的丰功伟绩,象征中山先生生前未能实现的遗愿将在新中国实现并且要实现得更好。

2、中国植树节标志

植树节节徽是寓意概括的标志。

一.树形,表示全民义务植树3至5棵,人人动手,绿化祖国大地。

二.“中国植树节”和“3.12”,表示改造自然,造福人类,年年植树,坚韧不拔的决心。

三.五棵树可会意为“森林”,由此引伸连接着外圈,显示着绿化祖国,实现以森林为主体的自然生态体系的良性循环。

3、发出倡议

绿色是大自然的颜色,绿色孕育着生命与希望,没有绿色,就没有我们人类。我们要爱护每一片绿叶,爱护每一株幼苗。保护地球,爱护环境,绿化校园,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为此,我们向全班同学发出以下倡议:

1、不破坏绿化,这包括:不采摘花朵,不践踏绿化、不穿越开放式草坪,不到花坛等绿地玩耍,做游戏时远离花木。

2、参加学校的护绿活动,到学校附近的绿化地做保洁工作,看到不文明的行为及时劝阻。

3、使自己的家变成一个绿色家园。

选择一些适合在家种植的植物,种在阳台上、房间里。

4、在学校或家附近种一棵树苗,让树苗陪伴着你成长。

我们倡议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让我们播种绿色,播撒文明,我们相信有了道德的阳光,绿树才会常青,让我们齐努力让我们的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

师:在生活中你准备以什么实际行动进行“爱绿、护绿”活动?

(四)活动总结

班主任为本次活动做总结:

人类与大自然是相互依存的,只有保护好生态环境,爱护树木,才能有幸福、美好的将来,愿同学们能和小树一样茁壮成长!

好,现在让我们大家在歌曲《绿色小树》中,结束本次活动吧!

三、活动反思:

本次班会活动主要是培养学生“爱护绿色,保护绿色”的环保意识,我们从动手实践和口头宣传,从学生身边的小事做起,让学生认识到植树造林的重要性,在班上同学们的表演丰富多彩,老师的准备也比较充分,学生知道了植树节的由来,认识到了“爱绿、护绿”的重要性。

树立环保意识的重要性篇7

[摘 要]环境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基础。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目的之一是帮助学生树立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一定不要忽视了对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首先要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其次立足教材,让学生感受环保的必要性;最后让学生在生活中自觉践行环保理念。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环保意识;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27-0026-01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是保证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一个重要前提,为此,我们每个人都必须牢固树立环保意识。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上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是大势所趋。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挖掘教材中和环保意识息息相关的内容,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使学生深刻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一、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

初中生由于自身知识水平的限制和兴趣使然,普遍对我国的国情缺乏一个正确的、全面的认识。因此,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首先需要让学生对我国的国情和生态环境的现状有一个了解,这样他们才能意识到保护环境、绿色发展的重要性。而立足于国情基础上的环保意识,才是有意义的,也是能够付诸实践的。

例如,在学习《保护我们共有的家园》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提前通过书籍或者互联网等途径,了解我国的人口问题、资源分布和使用情况等,让学生对我国的国情有一个基本的认识。然后,教师再根据学生的了解情况,运用文字资料、统计数据、相关视频图片等,让学生进一步系统认识我国国情,加深对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的了解。人口方面,我国是一个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快且人口总量多、增长率快的国家。资源方面,目前我国资源缺乏现象比较严重,虽然在总量上相对可观,但人均占有率比较低。另外,我国资源的分布严重不均,导致对某些资源的利用效率偏低,比如水能、风能等。环境方面,生态环境破坏比较严重,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和食品污染屡见不鲜,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我国开展环境治理工作的紧迫性。法制方面,虽然我国出台了许多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但是执行力度不够,有的甚至形同虚设。

二、立足教材,让学生感受环保的必要性

初中生正处在价值观逐渐形成的阶段,因此有必须加强对初中生的引导,帮助初中生平稳地度过青春期,成为一个健康向上的青年。而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就在其中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它不仅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还能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教导学生做一个对社会有责任感、有担当的人。其中,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就是重要的表现。初中思想品德教材中关于环保意识的内容主要有环境保护和科学发展观这两个方面,其向学生灌输这样一个思路:用环保的观念发展经济,才是未来经济发展的主流方向,才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并且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注意环境保护,好的生态环境会反过来促进经济发展。

教师在教学相关内容时,应让学生对国家的发展观和环境政策有一个系统的了解,从而在生活中自觉遵守这些政策。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教材内容,选择一些相关的案例、图片或者是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发展经济,给环境给人类所带来的不可弥补的伤害。这样的教学能给学生以感官冲击,从而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系统学习,在生活中自觉践行环保理念

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在生活中自觉践行保护环境的理念。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学生的环保意识对国家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因此,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要带领学生对环境保护的内容进行系统的学习,了解环境保护的现状、造成环境破坏的原因,找出环境保护的措施。

树立环保意识的重要性篇8

关键词:中学生物学教学;生态文明;实施途径

“美丽中国”令全国人民欢欣鼓舞,中国共产党把建设“生态文明”写在了自己的行动纲领上,在党的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史无前例地把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独立成章。大会提出加大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保护力度。指出美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大会提出要实施重大的生态系统修复工程,大力增强生态产品的生产能力,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扩大森林、湖泊、湿地面积,保护生物多样性,必须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努力建设美丽中国,以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是在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深刻认识和对生态环境保护进行深刻反思的基础上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对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作用,对维护全球生态安全、推动人类社会文明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中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也是未来环境的承受者,为了给子孙后代留下蓝天碧水,作为中学生物学教师,不仅要给他们传授生物学知识,更要加强他们的生态文明教育。教师要深入挖掘生物学课程中的科学知识和生态文明教育素材,选好生物学教学与生态文明教育的最佳结合点,帮助学生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使学生形成生态文明观念,养成珍爱善待自然环境的习惯。生物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要发挥生物学课堂的作用,在向学生传授生物学知识的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具有重要的学科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坚持生物学课堂教学的主阵地,唤醒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

课堂是生物学教师唤醒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主阵地,生物学教师要牢牢地树立对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理念,要紧紧围绕课本中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的章节,不时地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生态文明意识的教育。例如,在讲到“饮食卫生”时,联系实际对学生谈谈为什么我们农村地区肝炎的发病率高。向学生解释,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有些居民不注意饮食卫生;一是由于农药化肥的不合理使用和过量使用,对周围环境和空气,水质污染较大,再加上家畜粪便的任意排放,使有限的水资源受到污染,同时,居民又有喝生水、吃生菜的习惯,所以很容易感染上病菌,肝炎的发病率因此也居高不下。因此,要求学生平时应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同时还要保护环境。要求学生说服周围群众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对家畜粪便的排放应尽量防止污染饮用水。这样,一方面激发了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另一方面从教学中增强了学生生态文明的意识。这样的例子非常多,重要的是教师应始终做一个宣传生态文明的伟大使者,不失时机地给学生以生态文明的教育与熏陶,从而逐渐提高学生生态文明意识,树立生物圈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共同家园的理念。

另外,积极开辟第二课堂,组建兴趣小组,强化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其活动形式可灵活多样,如:(1)专题介绍当前人类世界所面临的重大生态环境问题,如野生动物大量灭绝、人口激增、森林锐减、水污染加剧、人体健康状况恶化、海洋污染严重、自然灾害增加……(2)利用寒暑假,积极开展以环境保护为内容的社会调查活动,并撰写以生态保护为课题的科技小论文。(3)开辟“生物园”,为名贵稀有的花草树木定名挂牌。(4)从美化身边的环境入手,如为美化绿化小区,提合理化建议。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生物学的积极性,又可以以他们为主力军,使他们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小小宣传员、倡导者和参与者,从而促进和带动周围群众树立和增强生态文明意识。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探究活动,广泛宣传、普及环保知识

根据对中学生进行环境教育应遵循课内渗透和课外活动相结合的原则,生物教师应不失时机地组织开展探究活动,以达到对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目的。如平时收集环保知识的题目,加上平时上课讲的一些题目,在“6·5”环境日那天印制成试卷,组织环保知识竞赛;还可以利用校园宣传窗的一角,办一个“环保之窗”。“环保之窗”图文并茂,内容丰富,有宣传环境法规的,有环保知识问答的,有披露环境污染危害的,也有治理污染的新理论新观点新技术的;也可以结合当地政府的重点工程或出现的生态热点问题,介绍和宣传政府关于生态方面的方针政策,宣传植树造林、绿化山河、美化环境的重大作用及国际上生态环境保护的最新动态,来激发学生“学生态、讲生态”的动机。

三、培养学生保护环境、树立生态文明意识应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

树立环保意识的重要性篇9

一、提升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绿色化学观念

提升环境保护意识能使学生客观地认识到化学工业带个人类社会的财富和伤害,激发学生创新工业化学的热情,从而使绿色化学观念扎根在学生的思想当中.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第一,结合教学让学生认识绿色化学,形成环保意识,从而在化学应用中注重无毒、无害等方面的探索,例如,“化学与生活”教学中,通过多媒体让学生直观的认识“温室效应”、酸雨的形成及危害等,使学生能够将化学学习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通过讨论的形式交流化学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从而更深入地认识化学与生活的关键和对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第二,结合生活让学生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例如,在“造福人类健康的化学药品”教学中,结合学生常见的皮肤病问题,如过敏性皮炎、晒斑等讨论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性,分析药物、护肤品等与化学的联系,使学生认识到化学技术的两面性,从而形成客观的、正确的化学观念.第三,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以提高学生的绿色化学观念.例如“造福人类健康的化学药品”教学中,用鸡蛋壳烤黄研成粉末治疗胃酸过多,实际是鸡蛋壳的主要成分碳酸钙(CaCo3)与胃酸(HCl)反应,中和了过多的胃酸,从而使疾病得到缓解.将这一治疗方法与胃得乐治疗胃酸过多进行比较,可发现胃得乐治疗胃酸过多会产生二氧化碳(Co2)气体,造成胃中压强变大,不利于胃病的康复.通过比较认识化学的奇妙性,树立学生的环保意识、生态意识,从而培养学生的绿色化学观念.总之,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生态意识,潜移默化的构建学生的绿色化学观念,使其能正确的认识化学的绿色利用和价值,从而使学生形成对化学科学应用的科学价值观,促进绿色化学的发展.

二、延伸知识层面,培养学生的绿色化学观念

化学是一门奇趣无比的科学,在化学教学中要注重化学的趣味性和神秘感,逐渐引导、启发学生探索化学的奥秘和趣味,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在紧扣教材的基础上拓展化学关联知识,培养学生的绿色化学观念.第一,结合教材内容进行知识的拓展和延伸,使学生树立绿色化学观念.例如“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教学中,引导学生回忆初中学习的氧气化学性质及化学方程式,从而提出化学工业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贡献和化学工业带来的一系列环境保护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其看到化学工业的两面性,它在丰富了人类的生活资源的同时严重的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如纺织,纺出的布可以遮体、御寒、装饰生活等,但同时纺织工业对于环境的污染极大,以此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树立较强的绿色化学观念.第二,结合一些趣味知识调节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和求知兴趣.例如化学教学中通过臭氧引出“南极臭氧空洞”,将人类大量使用氟利昂(空调和冰箱的制冷剂)对臭氧层造成的破坏渗透到教学当中,让学生客观的了解“南极臭氧洞”形成及对地球生物的威胁,培养学生绿色化学观念;同时将“南极空城”、“南极冰雕”等知识渗透到化学教学,将臭氧空洞的形成与高度发达的“南极空城”联系起来,以神秘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正确的认识发展与环境保护并重的重要意义,从而形成更加深刻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绿色化学观念.第三,结合教学联系实际引导学生树立绿色化学观念,例如,“硫、氮和可持续发展”教学中,二氧化硫在空气中遇潮湿空气会形成酸雨,对农作物造成极大的危害,在教学中拓展酸雨的相关知识,引申酸雨的预防和防治知识,除向学生讲授石灰石、氨水法防治酸雨的方法外,让学生结合实际生活提出一些减少二氧化硫污染的意见,引导学生将知识与生活实践联系起来,以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同时提高了学生对于绿色化学的认识,树立学生强烈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绿色化学观念.

三、结合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绿色化学观念

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绿色化学观念,不仅可以通过实验细节(如有毒有害物质的处理等)教育学生爱护环境,利用化学知识科学处理有害物质,培养学生的绿色化学观念;而且还可以通过实验让学生更直观地看到绿色化学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积极意义,从而树立环境保护意识、绿色化学应用意识.例如,在一些化学实验中会产生硫化氢气体,这种气体可燃、有毒,溶于水变成氢硫酸,其化学性质也不稳定,如果采用燃烧的方法,在氧气充足情况下反应会产生二氧化硫,一样对环境有极大的危害性,那么将其通过氢氧化钠溶液呢?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渐探索实验中产生的硫化氢的无害排放法,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的绿色化学观念.又如,“化学与生活”教学中,取两个集气瓶,分别装入空气和二氧化碳气体,塞住瓶塞并插入型号相同的温度计(注意瓶塞不要过紧),在相同光照下,二氧化碳瓶中的温度较高,这就证明了“温室效应”,再结合实验引导学生对“温室效应”的危害进行讨论,并引导学生对“有效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进行思考,让学生将化学知识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的实验中,培养学生绿色化学观念.

树立环保意识的重要性篇10

关键词:琼台两地;红树林;制度;组织、参与者

红树林是热带海岸特有的潮间带湿地生态系统,可净化海水、御风消浪、护堤护岸、保护农田村庄、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创造良好的近海环境,特别是在御风消浪、护堤护岸、变侵蚀型海岸为稳定型海岸这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我国红树林面积曾达25万公顷,20世纪50年代减至4万公顷左右,2001年全国林业调查中,全国红树林面只有22752平方千米。造成我国红树林面积锐减的原因包括毁林改造盐场、围海养殖、城镇建设等不合理的开发活动,保护红树林迫在眉睫。

海南岛红树林总面积约4300m2,约占全国红树林总面积的33%。目前海南已建成9个红树林自然保护区,计划到2015年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要达到17979.1公顷,绿化海南省95%以上的红树林宜林滩涂,形成海南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网络。琼台两地在自然环境、地理区位等方面有相似之处,针对红树林保护,有着诸多可比性。台湾地区在红树林保护方面比大陆地区起步早,保护观念更加深入民众。本次研究在台湾、海南两地分别进行,采用田野调查的方式,在比较差异之后进行分析,在法律制度、管理组织、社会参与等三大方面提出红树林保护的建议。

一、琼台两地红树林保护比较差异

(一)法律制度

1.环境立法――红树林的“保护伞”

法律,是红树林保护的重要依据。法律和保护区制度,是保护红树林所依赖的根本基础和保障。为了保护红树林,海南省出台了《海南省红树林保护规定》,属于海南省人大颁布的地方性法规。而台湾根据不同的保护客体,制定不同的法律对其进行保护。保护红树林依据的法律依据主要是《文化资产保存法》,属于特殊法,位阶仅次于宪法,高于民法刑法等基本法。立法主体不同,法律的地位和效力也不同。在同种范围内,如果两项法律存在冲突的地方以位阶较高的法律为准。比较中可以看出台湾地区对于红树林保护的法律在同等比较中效力较大。

2.保护区――红树林的“归宿”

保护区给红树林提供一个安全稳定的生长空间,是红树林的“归宿”。为了更好的维护红树林的自然生长,隔离人为破坏,根据相关的法律规定,很多自然生态地区都设立了保护区。1999年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的《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管理办法》第十一条规定:“禁止破坏红树林和珊瑚礁。在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和珊瑚礁自然保护区开展活动,应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禁止危害保护区环境的项目建设和其他经济开发活动。禁止在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和珊瑚礁自然保护区内设立新的排污口。本办法前已经设立的排污口,依法限期治理。”

海南省海口市的东寨港红树林保护区是中国第一个红树林保护区,1980年1月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1986年7月9日经国务院审定晋升为部级自然保护区。另有文昌清澜港红树林保护区等一些省级保护区。在保护区内,禁止任何伤害红树林的活动。

台湾地区政府根据专家学者的评估,成立保护区,并划定保护区范围,将保护区分为“自然保留区”“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保护区”“野生动物重要栖息环境”等不同级别。为实现保护目的,保护区内实行半封闭式管理,游客需申请方可进入,禁止任何建设和破坏行为。以台南四草绿色隧道为例,管理方修建红树林等活动均需要向台江国家公园报备申请,得到批准后方可进行。

海南地区在保护区制度方面主要针对事后的惩罚,台湾主要进行事前的预防。从具体的操作方式上可以看出,台湾则更为周全,对保护区有较为严格的划分标准和完善的准入制度。

(二)管理水平

管理机构是指以红树林管理处为代表的政府机构,管理者在红树林保护中既要进行内部管理,即对红树林进行一些日常管理和维护措施;同时也要进行外部的引导,通过教育宣传教育引导更多的人参与到红树林保护工作,实现人与林的和谐相处。在保护的前提下进行开发,使附近居民很好地实现产业转型,获得经济效益,主动放弃对红树林生长有破坏性质的职业,从事对红树林生长有保护作用的生产活动。在观光中,也唤起了游客的保护意识。

以海南文昌清澜港红树林保护区为例,市区到景区有公交线路,依托八门湾绿道、航天城文化、鱼市码头等特色资源,该地区的旅游有较为整体系统的开发。仅春节七天该景点就容纳了六万余人次。在东寨港红树林保护区,居民可以在景区内找到相关工作,管理处与当地居民合作开展农家乐,使双方获利。该区域在海南目前已有较为系统的规划和开发,但在管理层面仍有待改进。

台湾地区的情况与海南大致相同,保护的同时开发生态旅游。根据我们对当地员工的访谈,台北淡水和台南四草红树林景区基础设施相对完善,接纳游客量大。作为一个地区的出色景点,游客数量的增加会带动当地的诸多产业,如在台湾四草,游客在红树林绿色隧道和台江公园游览搭船每人次250台币。旅游产业的开发,对周边居民发展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管理机构在红树林保护中有着行动者和引导者的双重地位。管理机构不仅应在保护区内维护红树林的正常生长,提高管理水平,还应该将视野扩展到环境。通过有效的沟通方式,对红树林保护区周边村民、游客和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引导他们意识到红树林保护的重要性,积极参与配合红树林的保护,为红树林的生长提供健康长效的有利环境。除此之外,通过对红树林旅游资源的开发,促使周边居民与红树林和谐相处,共同发展。

(三)社会参与程度

社会参与包括协会团体参与和个人参与。协会团体是民众自发的一种组织,通常是无盈利的。目前在海南与红树林保护的协会团体较少,仅有少数企业设立相关方面的基金,相关协会仍处于成长阶段。台湾的协会组织相对较多,如台湾荒野协会、台湾湿地协会等。这两大协会成立时间较长,运营机制较为成熟,规模也比较大。仅荒野协会在全台湾就有11个分会,会员一万余人;而湿地协会主要针对湿地保护,分会几乎分布在台湾的每个市县。

在协会团体参与方面,台湾与海南的差异主要在有组织的参观教育活动。台湾经常将红树林保护区作为学校进行环保教育的第二课堂。台湾《环境教育法的实施》规定每人每年至少要接受4小时的环境教育,从而使环保理念深入人心。在台湾,进行户外教学的学校可提前与志愿者或者管理处进行联系,申请导览人员无偿介绍,让同学们在游览过程中能够接受更为系统的知识。

在个人参与方面,海南与台湾的最大的差异在于志愿者服务。志愿者通常是无偿参与到红树林保护工作中来。由于教育水平、社会发展程度、志愿者制度等多方面的差异,在志愿者服务方面,台湾民众的志愿者意识相比海南高出不少。主要表现在台湾志愿者服务民众参与比例高,服务时间久;而海南以大学生为主,服务时间较短。另外,作为红树林的邻居,居民的态度对其生存会产生深刻影响。相比台湾民众的自发保护行为海南当地居民则显得较为被动。在海南,当地居民由于知识水平有限、政府宣传教育不到位及政府补贴不到位等原因,大部分居民对政府禁止其在红树林保护区内养殖难以接受和配合。

二、意见与建议

(一)完善法律,提高位阶

首先,在社会主义法治社会,以法护林是实现红树林保护的根本途径。完善的法律可以形成长期有效的管理机制,培养民众良好的红树林保护意识。依据现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海南省结合本省实际情况,制定出《海南省红树林保护规定》,有利于落实红树林的保护工作。其次,凸显法律上的重视性。根据“特别法优于一般法”的原则,台湾的《文化资产保存法》属于特别法,优于一般的法律。海南保护红树林的相关法律属于一般法,在同一范围内并无特殊性。可参照台湾做法,建立针对红树林保护的特别法,实现优先适用原则,凸显红树林保护的重要性。

(二)加强管理,协调发展

管理者不仅要具备关于红树林保护的专业知识,还要具有一定的管理能力。首先要不断完善自身建设,提升“软件”能力。针对管理区工作人员综合素质有所欠缺的情况,加强人员培训,定期组织学习、讲座,建立一套完善的培训和考核机制;引进高素质管理和科研人才,提升队伍建设水平;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落实保护措施;严格执行保护区准入制度。其次提升管理机构“硬件”能力。完善宣传、教育、研究等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创造良好的硬件环境;解决人工造林困境,引进技术支持。同时发挥保护区红树林湿地资源和地理位置的区位优势,与高校科研机构或者其他地区合作,建设动植物研究基地、开展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环境等项目的科学研究,形成以科研技术为支撑、政府财政为保证、保护区管理处负责日常管理的共管体系。

探索社区共管模式,实现居民与红树林的和谐相处。保护区的管理要使周边居民“界外受益”,切实享受到红树林保护带来的福利。提倡保护区与周边社会共管共赢,引导居民主动参与红树林保护,恢复居民“主人公”身份,实现由“受益方”到“管理方”的转变。在旅游开发中帮助居民转型,提供水上观光旅游船驾驶、海钓场管理、观光车租赁管理等工作。合理规划旅游布局,与当地特色产业相结合,恢复传统渔业、码头等景点对游客的吸引;设计便捷高效的旅游线路,开展多种形式的旅游活动,增强旅游指引的专业性、趣味性,形成良好的旅游开发体系。发展与保护区管理和保护相协调的生态产业,重点发展生态养殖和生态旅游,促进保护区资源可持续发展。这才是红树林的长久保护之策。

(三)立足教育,广泛宣传

只有通过教育宣传,提高社会民众的环保意识,才能获得更多的支持参与,实现红树林保护的可持续性。政府主导,众人参与。多渠道、全方位宣传,呼吁社会关注;发挥专家学者的带头力量,鼓励民间团体参与,吸引志愿者服务,成立相关的红树林保护协会;深入社区进行宣传,引导退休职工参与到志愿者群体中来,积极进行志愿者培训,形成以专家学者为先导、各类协会为纽带、普通民众为主体的民间保护力量。合理解决红树林保护与居民生活的冲突,改变管理机构和居民的对立状态,使双方站在“同一战线”,共同担负起保护红树林的责任,实现生态环境的长久稳定。

三、结语

保护红树林不仅是政府的职责,也是社会民众共有的义务。如何实现保护与发展的共赢是政府需要解决的问题。管理机构在划定保护区以及对保护区进行一系列的管理维护措施的同时,更要考虑到当地村民的生存与发展。处理好居民生存与红树林保护的矛盾,才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键所在。而在此基础上,管理者才能进一步引导居民参与红树林保护,宣传保护意义,提高民众保护意识。当社会大众自发地参与到保护活动中来时,管理者应从被动层面转换到主动层面,成为保护红树林主导者的一部分,从而实现角色转变,将民众纳入到管理者范畴。红树林有着不可估量的生态、经济和社会价值,因此,我们在开发利用保护这些重要资源的同时,更应该考虑到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关注生态效益,追寻社会、经济、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培强.近20年来我国红树林资源变化遥感监测与分析[J].物理海洋学,2009(09).

[2]罗丹,李正会.海口市东寨港红树林面积动态变化分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3(24).

[3]王文卿,王瑁.中国红树林[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4]曾福城.我国东南沿海红树林生态环境保护立法研究[J].法治与社会,2014(01).

[5]周彦伶.浅谈海南红树林的现状及保护[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04).

[6]王丽娟,黄仲琪.坚持保护开发并举管好珍稀生态资源――东寨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建设经验介绍[J].热带林业,2005(03).

[7]梁士楚.我国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的问题分析与对策[J].中国海洋报,20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