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城市市场前景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02:59

生态城市市场前景篇1

关键词:和谐视角;城市生态广场;景观设计

目前,社会经济正处于不断发展的阶段,人们的生态意识不断深化,质朴型的生活方式已经得到了许多人的认可,在这种大的背景下,现代城市生态广场的景观设计又有了新要求。城市生态广场的景观设计应该坚持人和自然和谐的理念,通过和谐的城市景观使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有舒适感,和谐的氛围能够有效地改善人居的环境,并且逐步地使人们的生活质量以及城市的品位得到提高。当城市生态广场空间质量较差时,城市广场的活动不会经常发生,人们的选择只有回家休息。当城市生态广场空间的质量较高时,广场成为了人们休闲、游乐、饮食的最佳场所,这种就会经常发生各种活动,从而使城市生态广场空间呈现出和谐的景象。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城市生态广场的景观设计应该创建良好的互动空间,同时关注人们在广场空间的情感体验。城市生态广场不仅仅是为人们提供参观的场所,也是可以为人们提供使用的场所,人们可以在城市生态广场空间中自由的活动,从而能够形成一种以人、自然以及城市建筑为主的和谐氛围。

1城市生态广场应该体现人和生态的和谐

城市生态广场的规划设计应该符合大自然的基本规律。传统的风水学提倡人和自然的和谐共存。城市生态广场的设计主要目的就是协调城市广场设计和生态过程,使城市广场设计对环境的破坏降低到最小限度。如果在进行城市生态广场的景观设计过程中不能坚持这一理念,对生态产生了较为严重的破坏,就会遭受巨大的损失。

(1)城市生态广场的景观设计和土地以及植物的和谐

城市生态广场的景观设计应该关注城市广场空间的绿地面积。在开发和再开发城市土地时,有些情况下,城市广场的开发商为了能够获得更多的生活用地,通常以破坏绿色用地为代价,不依据相关规定保留并且建设绿化用地,或者拆迁破坏的绿化补偿不够,从而导致了大量城市广场景观存在明显的硬质和软质景观面积失衡的现象,城市广场的自净能力得到了明显的下降。此外,选择城市生态广场植物物种也是非常关键的。不是越名贵的植物物种就是越好的,合适才是最佳的选择原则。一些景观专家认为“野草”是景观设计的最佳选择,这些专家认为进行绿化时,如果选择从国外购买的花草,非常可能产生水土不服的缺陷,同时还要为此消耗较多的附加费用。目前生态环境的价值观是是‘杂草丛生’,茁壮生长的乡土植物物种属于最佳的绿化方式,例如,北京等城市,在城市广场景观设计过程中使用的就是柳树、榆树和槐树等植物。此外,在进行城市生态广场的景观设计时不应该过分地追求形象工程。一些城市没有结合自身的实际,任意地把树木砍掉,把绿地除掉,并且没有任何规划地建设“世界风光公园”,将良好的环境、美丽的自然景观弄成了混凝土结构;一些城市为了追求经济利益,把城市生态广场改建为了以赢利为目的的游乐园,或在城市中随意地移植大树,为了城市生态广场的景观设计破坏了异地生态环境,这样就使处于和谐的生态系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2)城市生态广场的景观设计和水的和谐

根据我国的传统文化的基本思想:仁者乐山,智者乐水。风水之法、得水为尚,水是生态景观非常关键的要素,有水就能使生命延续。

(a)水的景观设计应该和自然规律一致。对于一条自然的河流可以为多种生物提供栖息地,但是目前,大量的河道被改造为了水泥护衬,通过筑坝的方式达到蓄水的目的,河岸被改为了铺装。水和土地的隔离使河流的自净能力消失了,从而导致水污染更加严重。流水转变成了死水。光洁的水泥花岗岩护岸,使原本富有活力的水际成为了寸草不生的荒地。水的景观设计应该充分地展示出水的神韵。静水的景观设计应该使人们感受到诗意、浮游以及幻象,动水设计应该使人们得到活跃的美感,这样就能够使水处于宁静和激动间,从而获得一种静和动的和谐,从而能够给人以美的感受,使人们的情操得到陶冶。利用不同景观设计艺术和丰富的组合形式,例如,静水、动水、喷水等,将水的神韵和精神充分地发挥出来,从而能够使城市生态广场具有良好的视觉效果,使其可以和附近的环境处于和谐之中。

2和谐视角下城市生态广场的原生态的保护措施

(1)生态广场景观设计应该以原生态环境为主

城市生态广场的功能性、艺术性以及生态性是景观设计中应该关注的主要问题。须充分考虑的重要环节,在城市生态广场的景观设计中,经常出现破坏生态环境而确保城市广场功能的现象,一些城市广场的设计为了能够增加城市广场的空间而占用耕地面积;为了能够满足城市广场的“景观设计”,把初始的山地推平、水域填土;为了方便任意砍伐树木,从而对原来的植被体系产生了较大的破坏;为了达到城市广场的美化对老城区和建筑进行破坏并且重新组建;为了仅仅关注城市广场的生态性和经济性,将污染转移到郊区。在城市广场的景观设计过程中把功能性和生态性排斥,白天不能听到鸟儿的歌唱,在小湖中看不到自由遨游的鱼儿,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已经不再存在了。接着,在城市景观设计中应该努力地去寻求自然,并且能够接近自然,从而发现身边的原生态环境。功能性与生态性不完全是对立的,可以通过有效的景观设计手段促进人和自然的和谐。

(2)关注景观环境和城市广场附近原生态环境的和谐

城市广场的环境景观属于一个系统,根据风水学的基本原理可以把生态环境看作一个整体系统,这个系统中通常情况下以人为主体,主要包含了天地万物。生态环境中的各个整体系统彼此对立、彼此依赖、彼此影响、彼此转化。然而,在城市生态广场的景观设计中一方面应该充分地依靠原来的优势条件进行,并且能够设计出最佳的景观,同时还应该充分地考虑、发现生态环境景观和城市广场附近原生态环境的联系,从而能够形成整体的城市广场生态景观环境系统。通过认真的景观设计,把由于它的有效性、全面性以及生态性而得到最佳的城市生态广场景观设计。在进行山体城市广场项目开发的过程中,对原来的山体要进行仔细地考察和分析,极大限度地维持山体山貌,并且尽可能地减少树木的砍伐量。如果产生的降雨,树林对山体起到了保护作用,降低了地表的冲刷,从而能够有利于保护地下水的涵养,附近的水系和水质,进而使水土流失现象减少,减少洪灾的发生率。

(3)关注城市广场景观环境中不同元素和原生态环境的联系

城市广场的建筑物、植物、山水等要素能够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而且这些要素之间彼此联系,并且彼此影响。例如:城市广场中较高的建筑物和植物,城市广场中较高的建筑物对植物有着很大的影响,较高的建筑物之间将使日照的时间降低,并且能够形成寒风带。在冬天,有些植物由于光照不充分,寒冷时间比较长,生存环境比较不容乐观。城市广场中的水和植物:植物包含了60%~80%的水,植物中的水分大部分来源于土壤。城市广场中的土壤通常包含大量的废弃物,并且有较大的密实度;在路面封闭的情况下,大量的雨水流进了下水道;地下的建筑等要素将阻止植物对水分的吸收,从而使植物的生存环境受到了极大的破坏。否则,当植物长势比较好的情况下,植物的能够起到空气、改善气候、减少噪音、避免灾害的功能,并且能够为在城市广场上活动的人提供环境良好的休闲娱乐场所,从而有利于和谐城市生态广场的构建。

3结论

和谐视角下城市生态广场的景观设计应该尊重人、自然以及文化。在城市广场景观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地体现人和生态环境的和谐,能够对生态环境和社会负责,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生态城市市场前景篇2

关键词:市政广场绿化景观规划设计

一、市政广场的特征

市政广场应集中体现广场的主题,具有特征鲜明的建筑物与空间形态,有明确的向心空间形式,有上下、左右、前后的空间方位感,能通过穿透、重叠、连接、透视、序列、光影等手法表达并阐明空间。

二、市政广场绿化景观规划设计的原则

市政广场是政治、文化、活动的中心,是政府和民众沟通的桥梁,也是公共建筑最为集中的地方,它具有公共性、开放性和时效性,区别于公园的设计,所以它的规划和设计除应符合国家有关规范的要求外,总体布局上,还着重考虑植物景观和灯光夜景效果,以圆形、椭圆形、扇形和自然流线型进行构图,通过对交通流线的组织分析,利用铺装、绿化、灯光、水景和园林小品等景观元素,与建筑物前的景观空间有机地融为一体,互相渗透、互为对景,组成各具特色的、简洁大方的、色彩明快的景观空间。重点突出政府广场的植物景观效果,充分展示行政中心形象,强调地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有机结合,以雕塑、园林小品的表现形式,赋予文化内涵,突出时代气息,以植物造景为主,既突出景观效果,又注重生态效益。特别应遵守“以人为本”的原则。一个聚集地是否适宜,主要是指公共空间和当时的城市机理是否与其居民的行为习惯相符,即是否与市民在行为空间和行为轨迹的活动和形式相符。即用起来得心应手、充分而适宜,其使用进一步贴进人的生活。其次要有地方特色,既包括自然特色又包括社会特色。但要避免千城一面、似曾相识之感,增强广场的凝聚力和旅游吸引力。更重要的是要注重高质量的生态学效应。

三、市政广场绿化景观规划设计的目的

市政广场作为城市的公共空间,其尺度也是影响广场空间效果的重要因素。合适的广场尺度应是广场尺度与周边围合物的尺度有适应的比例关系,广场与人的行为活动、观赏、和使用尺度要匹配。要对它有一个准确的定位,从整体上考虑它在城市空间序列上的作用,这样绿化景观规划设计既符合建筑规划格局,又顺应城市空间机理,通过巧妙的设施配置,体现“人性化”,为市民创造宜人的城市空间,满足市民对市政广场的需求。

四、市政广场绿化景观规划设计的理念

市政广场绿化景观的规划和设计应注重高质量的生态学效应。因地、因材制宜地配草坪、花卉、灌木、乔木等生态要素。植物培植以乡土树种为主,并且考虑植物造景,充分利用植物的生长习性,以点、线、面的形式种植,通过植物高矮、疏密、色彩的合理搭配,以简洁大方明快的植物配置突出植物的空间和色块的景观效果及生态效益。为了突出色块种植的景观效果,可采用多种颜色植物搭配种植,对比强烈,色彩艳丽,富有动感,充分展现流线型色块的景观效果。另外还要充分考虑寒地城市特定的生态条件和气候特点。冬季由于缺少绿化,景观较为单调,广场利用率和其他季节相比不高。因此,一方面应选择适合于寒冷地区生长的植物类型,加大常绿树种的比例,另一方面应避免设置大面积的空旷草坪。

生态城市市场前景篇3

关键词:城乡公园;广饶绿轴;景观规划

中图分类号:[tU242.7]文献标识码:a

1规划区概况

广饶县位于山东省中部偏北,东营市南部。北连东营区,南靠淄博市淄博区,东与潍坊市寿光市接壤,东南与潍坊市青州市相接,西与滨州市博兴县毗邻,东北部频临渤海莱州湾,海岸线长11.86公里。县境东西最大距离60.1公里,南北最大距离46.2公里,总面积1137.9平方公里。

广饶县城市绿轴位于行政中心区块中轴线上,是广饶市民广场景观轴线的延续,也是广饶县的绿色生态走廊。

2规划理念和原则

以实施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发展战略为依据,以提高改善城市环境为目的,在保证城市整体绿地系统综合运用功能的前提下,结合城市总体规划,运用绿色生态城市的理论,突出绿轴的城市生态与防护功能和历史文化底蕴,弘扬城市历史,提高城市绿廊对城市景观的作用和影响,带动城市的整体景观建设,推动城市建设的综合开发。

在保证绿轴的城市生态功能前提下进行规划,景观规划与设计不能影响绿轴的功能运行。结合城市用地性质综合考虑城市绿轴的开发功能,有效发挥文化、景观、绿化、休闲方面的作用。城市绿轴以植物造景为主,以乡土树种为主,通过和周边景观的有机结合,强调环境整体绿化效果,达到“出于人工,形如自然”的景观意境。在宏观整体规划的前提下,城市绿轴规划为采取弹性灵活的建设开发模式,留有一定的余地。

3规划构思

3.1整体构思

广饶城市绿轴的基地特点和在城市绿地系统中的作用引导了我们规划设计方向,其风格不应同于广场的大气精致、功能齐全,也不同于郊区公园的小桥流水、移步异景,它应该林木成荫、生态野趣的生态廊道,是一个天然的氧吧,也是一处温婉的室外休闲场所。

3.2分区构思

根据城市绿轴的区位特点和结合周边用地,在普遍绿化的基础上,体现其“自然、生态、休闲”的特色,本概念性规划把绿轴段划分为“一轴三区”多景点。

“一轴”:指中央景观轴,即贯穿绿轴两个端点的生态景观轴线,运用硬质铺装的方式,形成简洁、大气的园林基调,并以此串联各节点,使各部分依傍此轴形成一个整体。

“三区”:指根据周边用地性质的不同以及人们的生活需求分为:

科普文化体验区:此段为花苑路--傅家路,以植物科普为主,采用片林的形式展示植物的群体美,形成春夏秋冬不同的植物景观。同时点缀一些观景和文化经典,营造一个充满野趣、富有诗意的休闲空间。

绿色运动健身区:此段为傅家路--啤酒路,以运动健身为本段主题,通过一条慢跑道经将头尾两个入口相连接,并且沿着慢跑经设置健身活动场所。绿化设计秉承绿轴“春花、夏荫、秋叶、冬香”的设计原则和风格,配合运动的主题,无论是植物还是园林小品,在色彩运用上更为丰富,充满活力。

都市休闲活动区:此段为啤酒路--潍高路,以都市休闲活动区为本段主体,在入口处设置以雕塑,配合灯光设计,作为生态绿轴的标志性景观,成为视觉焦点,体现城市风貌。

4分项规划

4.1园林土建规划

结合场地周边用地性质的不同和功能的划分,各部分用地在空间组织上注重突出各自的功能性特点。

园林土建主要包括园路、广场、停车场、小品等。

园路设计采用不同的铺装形式进行合理搭配、自由组合,力求新颖,形成变化丰富,形成富有韵律行进美的园路景观。

广场设计注意形式和内容的细节设计,利用特点不同的铺装进行合理搭配,形成简洁、大气的广场景观,满足人们的生活要求。

停车场设计结构强度保证行车的需要。

小品设计采用分片区设计的方法,体现生态、休闲的格调。通过不同材质、样式、风格的设计形成丰富的小品景观,并与所在环境相协调;园林小品设计以人为本,注重舒适度的体现;各类园林小品均注重园林化、意趣化的设计,使其成为景观的重要组成元素;保证安全稳固,装饰设计上注重新颖、独特;同时在设计过程中将文化元素、地方特色融入小品设计中,充分表达设计内涵,使其更亲近现实生活。

4.2园林绿地规划

植物选择坚持适地适树、植物多样性的原则,构建自然稳定的植物群落,充分发挥植物的绿肺功能实现城市绿轴的规划目标。

根据各景观元素的设计要求合理选择植物。植物选择保证三季有花、四季常绿,常绿阔叶比为1:3~1:4。同时兼顾绿化景观的近、远期效果。绿地景观营造时采用规则式和自然式种植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合理搭配,形成不同质感的绿地景观。充分利用植物树形、色相、季相的变化形成美丽的林缘线和天际线,营造四时演替、花繁叶茂、色彩斑斓的植物景观,实现“春花、夏荫、秋叶、冬香”的主题意向;根据植物季相和主题的设计合理搭配植物,形成专类植物园;植物搭配注重最佳观赏面的设计,并于周边环境相结合,形成疏密相间、高低错落、开合有致的绿地景观空间。

4.3园林配套设施规划

为了保证公园运行效果,在规划中设计绿化给水和夜景照明。

采用喷灌的形式来满足绿化后期养护需要,提高植物的成活率。

照明在城市夜景的意义在于其对所处的公共街道产生的夜间视觉景观效果和对从远处观看整体城市夜景形象的塑造。同时,为提高观赏效果,在各小品、植物绿化周围设置景观灯、射灯等照明形式,使景观的夜景效果更加突出。

5结束语

通过对城市绿轴的设计与改造,挖掘绿轴的生态、景观、休闲等方面的潜能与优势,创造出清新、优美的自然生态休闲廊道和理想的人居环境,带动城市建设与城市房地产开发,为广饶县营造出一条具有文化底蕴和自然气息的户外休闲场所和生态廊道。

整个绿轴生态廊道成为一个富有人情味与人性化的驻足空间,给人与人、人与自然提供了亲近和交往的机会--林荫休憩空间、体育健身场所、林中步道......让青少年在了解自然、亲近自然的同时也发现自己,完成了对自我的认知。

参考文献

[1]郑志峰.小城镇色彩规划研究.规划师,2007(8):19-22。

[2]孙斌,李亮.小城市综合性公园的定位及规划设计原则[J].城乡建设,2010(5):42-43。

[3]张宁,毛伟伟.关于城市生态园林建设的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7(12):196-198。

[4]傅志毅.小城镇景观设计现状与景观设计原则.艺术探索,2008,22(2):101-102。

[5]单霓,郭嵘,卢军.开放空间景观设计[m].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184。

生态城市市场前景篇4

关键词:城市市政广场;规划设计;新理念;研究

文章通过阐述城市市政广场的定义与分类,探讨其发展规律和趋势,同时,分析我国市政广场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从而归纳总结出市政广场规划设计的新理念:即人性化理念、生态化理念、景观特色化理念、功能特色化理念等等。最后,通过实例分析黄石市人民广场的改造与更新设计,总结该市政广场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市政广场规划设计的新理念来指导该市政广场改造和更新设计。

1研究背景

在人类所创造的无数优秀文化成果中,城市也许是人类自身接触最密切、最频繁的成果。城市中的市政广场作为城市形象的代表,被喻为“城市的客厅”,已经成为城市中最具魅力的公共空间,在城市建设与市民心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城市市政广场在提高原有场地空间质量及城市生活质量的同时,也影响着人们对城市的感觉和印象,甚至改变了人们原有的生活与行为模式。

当前我国的市政广场建设存在不少问题:如广场尺度过大,场所感不强;缺乏人文关怀,对人的心理、行为研究有所欠缺;广场景观缺乏个性,地方特色缺失;广场绿化效果不佳,生态效益较差等。究其原因,还在于规划设计理念问题,没有准确把握现代市政广场规划设计的发展趋势。因此,通过分析研究现代市政广场的规划设计理念,从人的文化和生活需求出发进行规划设计,为现代市政广场建设提供有益的建议,这也就是本论文研究目的意义之所在。

2城市广场概述

城市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狭义的城市概念是指建筑形态及其组合和城市空间的总和,即城市是建筑与城市空间的组体。从文化角度上说,城市是人类文化的集中场所,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是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复杂的聚居形式,它综合地反映着社会的发展过程和发展水平。

广场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拥有与城市相同的历史。古今中外,关于广场的定义众说不一。凯文·林奇认为“广场位于一些高度城市化区域的核心部位,被有意识的作为活动焦点。它应具有吸引人群和便于聚会的要素。”《城市规划》一书中则把广场定义为“城市广场即为城市中由建筑物、道路或绿化地带围绕而成的开放空间,是城市公众社会生活的中心,是集中反映城市历史文化和艺术面貌的公共空间”。

今天,城市广场广泛存在于城市空间的各个层面,其形态与类型已远远超出传统的模式,向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按照广场的主要功能来分分类,大致可分为:市政广场、纪念广场、交通广场、商业广场、休闲娱乐广场、建筑物附属广场等。按城市广场的平面组合方式分类可分为单一型和复合型两类。

3我国市政广场现状与问题

随着我国城市经济和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城市设施条件得以普遍改进,进一步改善城市生活空间质量已成大势所趋。于是,全国兴起了建设城市市政广场的热潮。从城市领导到普通市民,对此均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热情,“市政广场热”已成为当前城市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热点。但是在这股热潮中我们发现我国的市政广场建设也存在着不少问题。

3.1尺度过大,空间围合感不强

目前,国内地县一级城市的市政广场,有许多在规划阶段就没有科学地界定过广场的尺度,导致尺度过大,并产生一系列负面影响,造成人力、物力及资源的浪费。

3.2广场景观缺乏个性

不少城市在建设市政广场时,不考虑城市的经济基础和文化特色,盲目攀比,一味模仿,使景观设计趋于雷同,成功之作被毫无节制地复制、翻版,决策人或业主常把现成的作品作为范本,重“榜样”、不重创新,功能单一,设施简单,违背了城市环境建设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

3.3广场绿化问题不少

近年来,由于缺乏对人的行为、环境本身、广场生态等问题的考虑,我国的市政广场绿化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以大草坪为主的现象,例如大连星海广场。

3.4地方传统文化缺失

目前一些市政广场建设者只是照搬外地成功的广场形式,而没有结合本地方的实际,对地方历史和文化底蕴的挖掘明显不够,市政广场规划设计缺乏文化理念、设计素材和规划根据,使得市政广场的内容远看似有、近看却无,从而失去地方特色。

3.5交通与广场的关系处理不善

这主要是针对一些位于道路交叉口的市政广场而言的。这种类型的市政广场对交通干扰严重,且忽视步行化问题,其复杂的路网结构及混乱的车流、人流给人以强烈的心理压力,让游人缺乏起码的安全感,难以产生愉悦、亲切的感受。武汉的洪山广场就是其中一个的典型例子。

4我国市政广场规划设计新理念

4.1市政广场规划设计的人性化理念

在今天,提倡“以人为本”是人类对自身价值和地位的重新认识和觉醒,是人类社会的进步与飞跃。现代市政广场是实现人们交往、休息、娱乐、观赏等活动的重要城市开放空间,其规划设计的目的是使人们更方便、舒适地进行多样性活动,要特别注重人在市政广场上的环境心理和行为特征,创作出不同性质、功能、规模、各具特色的市政广场空间,以适应不同年龄、阶层、职业市民的多样化需求。

4.2市政广场规划设计的生态化理念

城市生态化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市政广场布局中应着意于全面安排园林绿地的内部构成与种植结构,力求提高植物覆盖率;注重体现生物多样性原则,扩大植物种类选择的范围;并对一些植物的抗污能力进行研究,以获得最大的环境效益和生态效益。在水资源缺乏和蒸发量大的城市则应尽可能减少消耗型的水景,尽量利用地形,采用自然水景。

4.3市政广场规划设计的景观特色化理念

每个城市都有其地方特色和历史文脉。在我国现代市政广场建设中,除要借鉴国外市政广场建设的优秀经验外,更应立足本国文化和实际情况有所创新。在设计中,应该充分尊重我国的传统文化和城市特有的空间形态、结构特征,努力创造具有中国地域文化特色的城市市政广场。

4.4市政广场的功能多样化理念

随着市民大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市政广场的功能要求也相应提高。广场应该适应不同群体对公共活动场所的要求,特别是市政广场和综合性广场更是要求能成为多元文化的载体,提供多项活动支持。

5案例分析:黄石市人民广场的改造与更新设计

5.1人民广场的区位和概况

黄石市人民广场(图1)位于黄石市团城山开发区核心地段。广场北靠杭州东路,与市政府、市委、新人大政协办公楼为邻;西临桂林南路,与中国银行、人民银行等相邻。广场总面积约为14.84hm2:其中水面1.73hm2,山体面积1.3hm2,硬质地面和游路面积3.44hm2,绿地面积8.37hm2。

5.2人民广场改造与更新的背景分析

在黄石市创建部级园林城市的大背景下,人民广场的改造和更新便成为最急需解决的问题。同时,在人民广场增加广场绿量、完善广场使用功能、提高广场生态功能以及突显广场人文特色,不仅是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需要,而且更是广场自建成以来广大市民的呼声。

5.3人民广场现状分析

黄石市人民广场前期规划布局合理,基础硬件设施的施工水平较高,达到了设计预期效果。广场南侧小山的原生态林植被保存完好,生态效益较高,成为广场完美的背景天际线。部分高大乔木移栽后逐渐显现出其景观效应。

与此同时,人民广场在以下方面还存在较大问题。

(1)广场空间过度开敞,绿地草坪比例过大。

(2)广场绿地缺乏特色鲜明的区域性的植物景观空间,影响了广场的整体景观效果。

(3)广场北面绿地的乔、灌木稀少,极大地影响了广场的生态效益。

(4)广场景观特色不鲜明,对地方历史、文化底蕴挖掘不够,未能突出本土传统文化特色。

(5)广场植物品种多以常绿树种为主,缺少植物四时的季相色彩变化。

5.4人民广场改造与更新设计目标

人民广场改造与更新设计设计的目标为:

(1)创造恢弘大气、又具人性化尺度的“都市绿色客厅”。

(2)塑造一个具有亲和力和多功能的可持续发展的休闲生态空间形态。

(3)展示黄石历史文化以及改革开放成就。

(4)塑造一个既能够体现黄石地方特色,又具有时代精神的空间环境。

(5)成为能够体现植物季相变化、调节区域小气候的,生态功能健全的城市“绿色皇冠”上的明珠。

5.5人民广场的改造与更新构想

5.5.1广场功能分区的细化和完善。这次改造与更新设计将广场的功能分区细化(图2)为以下几个部分。

(1)中心活动区。以广场雕塑为中心的硬质铺装场地,在保持原有硬化场地不变的前提下增添移动式种植容器,发挥其可移动的优点,根据广场不同活动的需要,分隔出各种不同的空间围合的形式。

(2)生态林荫区。位于广场北面、临杭州路的两块绿地。作为广场主入口侧绿地,由于现状乔、灌较少,缺乏广场入口的屏障效果。改造与更新设计沿游路种植高大乔木合理搭配灌木、地被植物,增强绿地的生态效益。

(3)阳光草坪区。位于广场东南角。本次设计除了增加一定量的乔、灌以及地被植物外,还特意将这块区域划分,组合成人们可进入的草坪区域。允许市民进入草坪区并开展活动、游憩,以增添广场绿地的生气和活力。

(4)小山探幽区。即位于广场西南角的原生态自然山林,现仅用几条登山小路组织游览线路。本次设计在山体的合适区域布置亭、台等园林建筑,补充大量的休闲坐椅,使其成为市民寻幽揽胜的天然氧吧。

(5)滨水休闲区。位于广场东面,有人工湖与磁湖相连。原设计有茶室和浮雕墙,但由于缺少休闲设施,缺乏人气。本次设计在此区域增添商业元素和音乐露天茶座、水吧等,为此区域聚集人气。

5.5.2广场绿地生态植物群落的补充与丰富。人民广场现有绿地的乔、灌木稀少,绿地缺乏层次,生态效益较差(图2)。本次规划以大规格乡土植物为主,以观赏花木与遮荫乔木的季相变化相结合,形成以常绿植物为基调的绿化空间、层次变化的乔灌草复合植物群落栽植,季相变化的色彩设计。结合引进优良品种、特色品种,科学合理配置开花地被和花木,构成植物品种多样、群落结构多层、景观空间多变、季相鲜明的绿色景观(图4),营造优美宜人、富有个性的植物群落景观,完善广场的生态、游览、观赏功能。

人民广场所需增加的乔木量,按照疏林草地每100m2栽植3株乔木的密度测算,广场8.37hm2的绿地应栽植乔木约为2500余株。现有乔木约1000株,此次规划共增加胸径20cm乔木树种15种计950余株,小乔木570余株大灌木及球型植物870余株、花灌木及观花地被13000m2,石头桩景12处。

5.5.3地方人文精神的弘扬和体现。

黄石作为我国传统的重工业城市,无论是其作为我国最早的青铜器冶炼基地之一的铜绿山古矿遗址,还是其近代以钢铁冶炼为龙头的金属冶炼加工业,无不体现黄石作为我国历史悠久的金属冶炼城市的地域文化特征。人民广场的中心雕塑“过去与未来”正是采用青铜器和现代工业的一些抽象符号来体现地域独特的文化背景。本次设计将广场与人工湖之间自然落差的挡土墙改造为浮雕墙,以成组浮雕的形式展现冶炼业从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现代工业的转变历程,增强广场的人文、教育、游览的功能。同时,在绿地中增加青铜器抽象符号的坐凳(图5),以及刻有黄石本地文化名人诗词的景石,使广场增添厚重的本土文化底蕴。

6结语

现代市政广场的价值和功能越来越趋向于综合化、多样化,从而对市政广场的规划设计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通过对市政广场规划设计理念和实例的探讨与分析,对设计建造成功的市政广场总结出如下优点与特色:符合城市规划要求,选址合理,通达方便,与周边环境相协调,规模适当,尺度宜人,不求最大,只求最佳;适应市民对公共活动场所的人性化需求,具有为人所实用、为人所体验的人性空间;景观生态化是广场发展的重点方向;具有反映地域性和时代性的文化内涵,个性鲜明,景观艺术创作精良,元素构成得当。

事实上,市政广场建设只要切合实际,抓住了市政广场的发展趋势,方法正确,思路合理,“市政广场热”再“热”一些亦未尝不可。当然,这需要领导者、设计者、建设者以及使用者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凯文·林奇著,项秉仁译.城市意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7

2王珂,夏建,杨新海.城市广场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3王建国编著.现代城市设计理论和方法[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4

生态城市市场前景篇5

关键词:生态设计;可持续发展;地域文化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把握地域性文化的生态环境特点

在生态景观设计中,景观设计的表现方式不仅仅局限于一片美丽的风景,而是一个由设计环境与生命环境组合的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这样的景观设计不仅只是处理人们的视觉问题,而是要处理城市环境、人类居住的环境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问题。对于社会的不断进步,城市扩张的加剧,城市景观特色应该具有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性特点,应该建立在城市的独特个性,即地域文化的环境生命里。

针对任何一个景观设计问题,首先考虑的问题是,我们在什么地方?城市的地域性带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第一,尊重传统文化。依赖生存空间的万物都是有精神寄托的。一个场所的生态设计,首先考虑当地人或是传统文化给予设计的启示。例如哈尼梯田文化之美,正是因为历经千年沧桑而不渗漏、不溃决的坚实田埂上,祖先的伟大力量镌刻在大山之上,成为哈尼人永远的骄傲和光荣。这种文化与自然的巧妙结合,也正因为它是一种基于场所经验的生态设计之美。

第二,适应场所的自然转变过程。生态设计是对自然过程的有效适应及结合。因此生态设计告诉我们,新的设计形式仍然应以场所的自然过程为依据。场所的自然过程可以理解为城市地域性的历史发展过程,例如世博园区的建设中充分利用原江南造船厂等旧厂房和工业设施,保留了丰富的工业元素,展现了新的城市发展主题。设计的过程就是将这些带有场所特征的自然因素结合在设计之中,最大限度地借助于自然本身的最少设计,维护场所健康的同时也是设计物本身的健康。

第三,当地材料的有效应用。乡土植物和建材的使用是设计生态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建筑材料也可以很好地反映一座城市的个性特点,例如:当展起来的城市莱芜市给自己的定位是以钢铁业为主导的新兴工业化城市,对于其自身城市的发展要完全符合现代化的地域个性特点,建筑及景观完全可以做到就地取材,管理和维护最少成本,保护城市地域性的文化、功能生态、生理和心理等多方面的问题。只有这样城市的个性色彩才能给予人们整体持久的印象。

二、营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设计

随着城市工业化的不断发展,居于闹市的人不乏常常惊叹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怡人的风景。在一座城市里大自然允许我们做什么?自然又能帮助我们做什么?

生态设计注重人类发展和资源及环境的可持续性。伊恩・麦克哈格说过:“人们必须听景观设计师的,因为他告诉你在什么地放可以居住,在什么地方不能居住,这正是景观设计学和区域规划的真正含义……我们是来告诉你,如何在自然面前明智的行动的。”这标志着麦克哈格对生态设计规划有了成熟的认识,从而将景观设计学推上了解决人地关系危机的前沿。通过提高对自然的利用率,将自然的美的形式与生态功能的真正全面地融合,保护维持生态的平衡达到可持续性。

生态化设计的可持续发展,是基于自然系统自我有机更新能力的再生设计。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观是指对资源的合理保护和开发利用,为以后的人类文明延续提供长期可循环利用的资源环境。城市地域性文化是作为一种静态的思维方式,运用在生态环境设计中可以起到城市个性色彩深入人心的作用。那么依附于这样的静态模式,城市的地域性景观设计要呈现的生态化的状态就衍生成为一种动态的形式所存在。因此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设计,就要将静态与动态形式相互结合,最终形成具有地方特色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景观设计。例如德国著名景观建筑师彼得・拉兹的代表作,在萨尔布鲁克萨尔河畔的一座废弃的煤矿码头遗址上,规划设计了一个城市公园。守旧派的人称其为“垃圾美学”,一种空前的“材料形式和数字元素的混乱”。而拉兹坚持称:“该公园项目的艺术形式‘摆脱了旧的衣钵’,在观念上突破了原有的传统的景园模式。”案例表现在对基地原有面貌保存,同时针对德国这座工业化城市中工业生产的遗留物显得尤为重要。体现的静态地域性色彩则要求尽可能地将场地上的材料和资源循环使用,最大限度地发挥材料的潜力达到生态的可持续发展,面对这些遗留下来的城市工业元素采取了保留、再利用的方式,而动态的景观设计形式则依附于原有地形的静态模式,为未来创造出一种全新的当代造园艺术形式。完整的诠释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设计。

三、中国城市地域性景观生态设计的展望

随着时代的进步,城市景观设计已不再从属于单纯的设计美学的范畴,生态观念对其影响日趋深远。所以未来中国的城市景观设计势必是要讲究一座城市带有地域性色彩景观设计和生态观念的高度融合,不可或缺。

生态景观实现了从以人类为中心到以自然为中心的转变。例如西溪湿地国家公园是罕见的城中次生湿地。是目前国内第一个也是唯一的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针对这个案例,在中国是成功的地域性景观生态设计。不仅对原生态、地形加强保护,还系统的恢复湿地的水生态与优化原有的植被,并且建立了湿地水道。针对地理环境,不仅要加强在水环绕下的地表牢固性不被破坏,保护静态模式下的城市人文地貌文化环境,既可以被游人来观赏又可以持续性的用来耕种,将生态设计的可持续性发挥极致。

无论从方法上将生态设计引入到景观规划的努力中,由此引发的带有城市地域性标志的产业类建筑的保护、改造和再生问题的关注及特殊解决思路,由于其具有资源利用、经济效益以及保护环境和历史文化等诸多方面的意义和价值,却不能不对我们今天有重要启发,也是我们思考中国同类问题时的重要参照,值得当今中国景观设计研究人员借鉴。

参考文献:

【1】俞孔坚.《景观文化、生态与感知》.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7

【2】《老建筑改造与再生研析》,张煜等,《江苏建筑》2009,4

生态城市市场前景篇6

关键词:城市景观;景观设计;城市建筑

城市景观设计可以彰显城市特色、体现城市文化,是现代城市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优质的景观设计不仅可优化城市的外部面貌,同时也可提高城市的绿化生态环境,为人们提供和谐、舒适的生活环境。因此,应科学合理地对城市景观进行设计,找准城市定位,在设计过程中注重合理性、整体性和协调性的景观设计,不断探讨如何做好城市景观设计工作。

1.城市景观设计的重要性

如今的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都取得了耀眼的成绩,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为了进一步的发展,我国的城市规划项目在不断开展,而开展城市景观设计则具有必要性。城市道路系统、园林景观、湿地、公园等都是属于城市景观设计的范畴,也是现代城市生活必不可少的元素。随着我国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活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对生活品质的要求,对新生活模式的体验作为民众又一新的诉求点,尤其突出。作为目前中国第一大城市的上海,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城市生活压力也越来越大,而优化城市景观设计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人们的心理压力和城市的生活压力,倡导有益身心的生活状态,对上海“软实力”走向国际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2.现代城市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

2.1景观设计的协调性差

对于城市景观设计而言,其协调性是最为基本的要求。城市景观设计要根据城市的实际情况和城市主题进行设计,不得脱离城市的主题风格。但是,在目前,景观从业人员并没有很好地将人文情怀融入到设计作品中,导致整个项目的参与度及带入感难以令人满意。

2.2对景观设计整体的把握度不够

一个城市整体的景观设计需要和谐,能够给人营造一种轻松舒适的氛围,现代城市的景观设计已不仅仅只是一门视觉艺术,而是涵盖了多专业的一门综合科学,在设计过程中需要与当地的人文、经济情况,其所相邻的建筑、艺术构筑物、现有景观体系等和谐共存。但是现在有一些设计师在进行景观设计时,往往忽视了景观与多专业的融合进行分析推敲作品,使得城市景观设计只停留在了一点上,而不是城市整体观感的升华。

2.3城市景观与功能脱离

由于一些设计师过度重视视觉上的冲击和设计的个性化,只是华丽的空壳,没有一定的功能价值,是现代城市景观设计的另一个突出问题。对于城市而言,城市景观设计不仅仅局限于对表面的华丽程度,而是注重特色化、个性化与功能的协调统一,否则就失去了城市景观设计的价值。作为一门一类科学景观设计应以功能为导向,确定符合区域整体的人文、现状的布局,合理设计,以体现城市景观设计的根本意义。

2.4城市景观设计缺乏创新性

目前大部分城市的景观设计个性化色彩不够突出,缺乏创新性,是当前城市景观设计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随着人们欣赏标准不断提高,视野的不断拓宽,对美的感受也在发生变化,要想适应城市的发展,必须对景观设计予以创新和优化,使城市形象得到更好地诠释。

3.以上海虹桥项目为例探讨优化城市景观设计的有效途径

上海虹桥项目位于上海市虹桥商务区北片区,南侧为虹桥商务区核心区,比邻虹桥火车站和虹桥机场,项目分为11-02、14-02,2个地块。11-02地块地上包括2栋主体建筑,东部为企业文化展示楼,西部为商业及办公用房;地下共2层,地下1层为商业及配套设施,地下2层为商业及停车场。14-02地块地上,包括12栋主体建筑,东、西部各为3栋条形5层办公楼,中部为6栋3层点式独栋办公楼;地下1层为停车场。该位置集合了公路、铁路和航空运输中心,临近商业、文化及交通设施,形成一个显著的综合性项目场地。上海虹桥项目致力于设计打造一个体现中高端商务办公特性,具有创新意识的开放、生态的城市综合体。

3.1景观设计要与城市底蕴及发展特色相协调

每个城市都有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和发展特色,也是体现城市独特性的重要内容,是城市存在的重要价值。发展特色和历史文化对于城市景观设计而言是无可替代的,具有很强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因此,在进行城市景观设计时必须依托于城市,使得景观设计更容易融入到城市中。在上海虹桥项目中,设计师首先确定设计主题:聚焦现代经典,展现稳重大气。上海的发展历史非常悠久,2000多年的积淀成就了现在的繁荣辉煌。在虹桥,利用春韵东吴夜船来展现我们的古色古香,同时配以祥云向世界展示上海的现代化风貌,在理性与传统的历史文化基础之上,有如五彩祥云一样稳重大气,向更高更好的方向发展。

3.2保证景观设计与建筑、艺术构筑物的融合

在城市中,城市景观要严格按照城市的基本结构进行设计,以此来衬托城市现象,打造一体化、系统化的城市格局目。城市建筑是城市的核心元素,景观设计与城市建筑是相辅相成的,格调、文化、特色等都应与城市建筑相互搭配,进而形成统一的整体,才是景观设计成功的关键。对于城市而言,只是城市建筑孤独的存在难免会有些单调,必须加入时代元素来完善城市设计,进行景观设计是首选。上海虹桥项目设计中,采用高效建筑形式,灵活布局,营造出新的商务商业枢纽,使得办公和商业以及商业设施之间清晰融合。

具体分析如下:在建筑沿城市公众界面布置底层柱廊结合首层商业氛围及基地内部公共空间开口,形成舒适的城市步行空间,更好地融入社区环境,增加活力;对于人行通道建筑形态设计可设置绿色步行环廊,场地内部的步行流线组织结合建筑布局与景观设计,形成公园般的步行体验;对于下沉广场空间形态创造舒适活力的广场空间,自然开敞的下沉广场,结合绿化的种植,形成室外庭院,从而有序组织综合商业办公人流,形成活力的水平界面。最终形成绿化带、公共娱乐设施、商场等设施一应俱全,景观与商业建筑、办公建筑等完美结合。

艺术构筑物是具有艺术特色的建筑,是艺术品的典范,现在也演变成为景观设计的重要元素,利用其独特的艺术价值来辅助城市规划工作。上海虹桥项目追求大气婉约、清新雅致的景观气质,因此在艺术构筑物设计方面也是力求在造型、颜色、做法上有新意,使之与整体环境相融合,既能充分吸引人的眼球,给人一种简约大气的感觉,还能为人们营造出一种品位高雅的文化环境。

3.3景观设计与城市生态环境相融合,顺应自然

每个城市的发展都有属于自己的主题,是城市发展的通行证和明信片。不同的城市拥有不同的生态系统,应注重保护城市生态系统中生物的多样性,严格遵循生态系统的发展规律,优化景观设计中园林设计,充分体现其生态美学原则,将生态与景观完美融合。园林景观设计中的绿植设计,应选用适宜的植株,根据城市的气候、土壤、环境选用合适的植株作为栽植对象,以保证植物后续的生长和存活率。上海虹桥项目中景观植物配置以乡土树种为主,疏密相当、高低错落,形成一定的层次感。色彩丰富,四季不同花色的花灌木进行搭配。尽量避免地面,广泛进行垂直绿化以及各种灌木和草本类花卉加以点缀,使区域达到四季常绿、三季有花。此外,在广场上分别设计了小型的人工水景,包括喷泉、涌泉、滚水等供人观赏,以简洁雅致的景观来凸显自然、和谐有序的环境特点,创造一个和谐统一的生态家园,烘托了一种和谐、温馨的氛围。

3.4以人为本,体现景观设计功能

对城市景观进行设计,应注重景观设计的人性化特点,遵循“以人为本”的景观设计理念,在注重景观外在视觉感受的同时,应体现景观设计的功能,这会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积极影响,是人性化的高度体现。在虹桥项目的景观设计中,我们围绕项目园区的文化内涵,营造出严谨开放的交流环境、催人上进的工作环境、舒适宜人的休闲环境。在生活休闲运动区的设计采取依势而建,满足园区员工的要求,创造一个典雅的漫步环境及理想的运动场所。办公楼中心花园运用简约的设计构图手法,主要以植物造景为主,搭配适量的流畅园路,体现休闲功能的仿木花架、木质板凳等,为人们提供休闲散步的地方,使人在闲暇之余养神蓄目、绿林醉心。简洁的空间形式,既符合现代信息快捷、高效的特点,又蕴含了空间的含蓄、宁静。另外,在商场购物区中,设计师将座椅设置成艺术品的形状,设计成高2m的蛋形多功能座椅,既有观赏性和创新性,也具备使用功能,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

生态城市市场前景篇7

关键词:城市滨水景观;环境因素;景观设计

1概述城市滨水景观设计

城市滨水景观设计,是指在城市化进程建设过程中,城市政府着重于城市环境建设,结合西方先进的设计理论和我国实际的设计情况,采用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法进行城市美化建设。城市中的水系代表了城市整体的文明,渲染了城市的活力。城市滨水区域建设具有较大的综合价值,主要包括生态价值、实用功能价值和景观价值。

2我国滨水景观设计面临的问题

2.1缺失生态文化要素

现阶段,我国的滨水景观设计存在较大的失误,许多景观都采取硬质铺地,破坏了已有的生态系统物种,且未考虑资源循环利用和城市生态系统,破坏了城市滨水景观的生态平衡。同时,城市滨水景观设计过于追求平面效果,过度依赖西方的景观设计理论,破坏了城市内部的文化命脉,无法体现城市特色。

2.2设计缺乏公众参与

目前,我国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缺乏公众的参与或者参与度不够。设计师设计缺乏不同人群的调研,设计思想具有个体性,这使得在设计初期就出现偏差。同时,方案完成后,设计师并没有调查研究景观使用者的具体体验。这些情况都会使得滨水景观设计无法满足公众需要,无法实现城市景观的功能。2.3缺乏小水系设计精品我国现阶段众多小水系滨水景观比较简单,只能满足防洪需要,并未实现景观的功能,不满足唯美的设计宗旨。因此,设计人员结合防洪功能和亲水性设计,充分考虑实际景观的地理条件,将景观平台设计立体化,满足水位动态变化的要求,最终满足防洪需要,为人们提供唯美的景观。

3改善现阶段滨水景观设计的对策

3.1以生态、共享为原则

滨水景观是内陆城市和水体的交汇处。设计人员在设计滨水景观设计时,注重发挥水域的边缘效应,结合多样的物种设计出唯美的景观。在实现防洪的基础之上,尽量维护场地原有的生态物种和自然风貌,改良场地景观以满足城市居民的审美需要。此外,设计者融合组织设计场地水质和城市水质,有效保证水系系统的稳定性和系统性。最后,设计者需要在设计滨水景观中,借鉴国外先进的景观设计理论,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以生态和共享为准则,设计出自然与人和谐统一的滨水景观。

3.2迎合水系城市规划建设

现阶段,我国的滨水城市主要以水发展,城市规划人员必须以水系设计为主,具体地规划设计城市。同时,城市设计人员必须在保护生态系统的前提下,充分利用自然景色为城市添彩,给市民带来良好的视觉体验。此外,城市滨水景观设计和规划时,充分把握建筑整体轮廓线与周围山水的呼应,重点把握建筑物的密度和层高,严格控制滨水岸线和建筑物的距离,使水体和城市内陆浑然一体,最终为促进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3.3建立并健全评价机制

对滨水景观的评价是城市滨水景观设计至关重要个环节。主要以主观评价的介入为主,增加公众对滨水景观设计的参与度,通过综合性评价了解公众和滨水景观之间的价值需要,将此作为城市设计的重要依据。而建立健全评价机制,从心理模式具体划分为满意度评价、喜爱度评价和景观舒适评价;从认知模式具体划分为滨水景观意象评价、空间使用方式评价和景观审美评价。

3.4注重景观环境因素的影响

景观环境因素主要有地理环境、人文景观和人工设施3个方面因素的影响。对于地理环境和人文景观因素,设计者可以详细分析具体区域的设计因素,充分展现滨水城市特色和发展。针对人工设施因素,主要注重设计具有合适的尺度和亲水性,体现城市水系文化脉络,通过开发水上活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营造文化水体风景线。

4小结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滨水景观已经成为城市特色的具体体现,展示出城市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文化脉络。因而,城市政府必须高度重视相关滨水景观的设计,设计者注重景观环境因素的影响,以生态和唯美为设计准则,迎合水系城市建设规划,建立并健全我国的景观评价机制,实现城市整体景观水平的全面提升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作者:完美静单位:浦口区人民政府星甸街道办事处

参考文献:

1徐梦龙.浅析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与文化元素的关系———以上海市南翔镇横沥河滨水景观规划设计为例[J].城市建筑,2015(12)

生态城市市场前景篇8

1.1城市形态学视角下的开放空间

这为研究开放空间带来如下启示:(1)结合土地利用、街道平面、建筑肌理的分析,可以为审视空间形态变化提供更综合的视角;(2)跨度较长的研究有助于认识形态变化的时间规律;(3)每个时期的土地利用、建筑肌理等平面图既有现状也有上期以来发生变化位置和类型,采用这种“动态地图”的方式,使得相邻时段间的演变情况更加清晰,这对整体、连续地考察开放空间变化是非常有益的。整体而言,先前的城市形态学的研究成果多聚焦于城市中建筑群、街区、边缘带等的形态分析,对于开放空间鲜有针对性研究[14]。伴随着后工业社会的到来和环境问题的凸显,承载城市健康和公共生活的开放空间将成为城市形态研究的重要议题。多元化的城市形态研究也为认识开放空间提供了方法和视角上的启发,城市形态学中对于形态的要素、结构、过程、类型的分析方法可以作为直接的借鉴,而城市形态学对于不同地域、文化乃至不同尺度下城市形态规律的认识,可以作为解读开放空间演变的基础。

1.2景观生态学、环境科学视角下的开放空间

开放空间对于城市生态健康及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15],探究此问题离不开生态学和环境科学的支持。与开放空间关系非常密切的景观生态学的主要研究目标是认识空间格局与生态过程之间的关系,以及在越来越强烈的人类活动作用下所形成的异质性景观中的等级关系,其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如廊道、斑块、连接度等可应用在开放空间规划中,欧美国家的绿道、绿心及生态网络的建设都是非常成功的实践案例。开放空间与异质性外环境间的关系,以及开放空间本身作为栖地的完整性是影响开放空间系统生态效益的两个关键因素,因此可以从拓扑结构和连接度两个方面研究开放空间,将“弹性”空间规划与“刚性”生态效益度量结合起来。生态学家提出景观图论方法(landscapegraphs)[16],就是以景观元素类型及其邻近关系为制图依据,将复杂的景观格局抽象成容易理解的空间拓扑结构模式,解析不同景观模式的生态学内涵,提出有针对性的景观规划管理策略。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可以简单、直接地分析比较任何尺度场地的景观拓扑结构,及系统中的物质流、能流走向,并以图示方式直观地呈现出来,比起常规以景观指数为主的景观格局分析方法更容易理解和操作。自然栖地间的有效连接是维持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前提,在复杂多变和破碎化的城市用地中,以自然山水为骨架的大规模开放空间是最理想的栖地类型,环城绿带、公园等也是构建栖地网络的重要节点。开放空间连接度往往也决定了城市生物栖地的完整性。在城市绿地的景观指数方面,景观的连续性(landscapecontinuity)是评价景观敏感度的重要因素,借助GiS平台上工具可以比较不同土地使用模式对于城市绿地连续性的影响。形态图像处理手段也用来识别结构性廊道和功能性廊道,从而为保护生物多样性提供基本数据[17-18]。此外,缓解热岛效应、环境污染、噪音干扰等方面亦有很多涉及开放空间的研究,如今结合遥感影像、地理信息的技术涌现出很多定量化的研究,使得基于气候调节的开放空间形态控制日益可行与科学[19-20]。

1.3政策绩效评价视角下的开放空间

空间和空间性问题的重要性集中体现在人类实践中如何创造和利用不同的空间概念[21],开放空间是现代社会发展和城市规划的产物。自工业化以来,城市生活和生产日益离不开系统的开放空间规划,规划决策者对开放空间理念的创造和应用不遗余力,城市公共政策的公平和效力在开放空间应用中得以体现。对相关政策的梳理以及绩效评价能深刻地认识开放空间形态变化的动因、背景乃至成效,进而发现改进的可能途径。开放空间形态的相关政策评价研究主要侧重于以下两方面:一方面是研究影响开放空间形态的社会经济因素及相关政策分析,探讨在现有经济制度下开放空间的保护对策。tang等[22]通过对香港城市绿地各版规划和相关政策进行分析发现,开放空间受到明显的歧视,Koomen对荷兰绿地政策的绩效评价以及杨军对北京第一大道绿带的分析,也得到类似结论[23-24]。此类政策评价在发达国家中不仅对规划实践产生重要的影响,其多角度的分析还促生了新规划思想和方法[25],例如开发权转移[26]。另一方面是从社会、经济角度对开放空间布局合理性进行评价,如可达性分析及更进一步的公平性分析等。Jennifer、olga和Kyushik等[27-29]在GiS平台上结合人口统计数据对公园布局进行了公平性研究,Liisa等[30]通过邮寄问卷收集到的市民对绿地的价值体验,利用GiS分析识别出市民心目中最有价值的绿地(socialvaluemapping),从而帮助赫尔辛基开放空间的规划决策。这些研究将开放空间与公共政策结合,为认识开放空间的多重价值和改进城市规划提供了新的视角。

1.4历史人文视角下的开放空间

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等交叉研究中以历史人文视角解读了城市开放空间的形成与演变。作为城市中不直接容纳经济活动的“虚空”场地,开放空间有着独特的历史轨迹与人文内涵。追溯人类游憩场地的起源和谱系,主要有两条发展脉络[31]:其一,起源于16世纪部分对公众开放的欧洲皇家园林、18和19世纪的英国风景园,及随后在美国蓬勃发展的城市公园,其自然式风景需要艺术化的设计和精心的营建,适合于静态游赏,旨在促进市民接触自然和社会教化,这类游憩场地为专业人士和决策者熟知、倡导;其二,起源于远古时期聚落守卫青年的活动场地,中世纪时演变为在教堂、庙宇等圣地旁青年人进行对抗性游戏的空地。此类场地未经设计和建设却非常受欢迎,它与“接触自然”无关,邻近的青年在这块领地上嬉戏、打闹、进行对抗性运动,社区纽带和归属感由此形成。在现代城市扩张过程中这类场地逐渐消失,加之其不同于主流公园理念所倡导的游憩风尚,这类场地以及这种游憩传统正在被遗忘、消解。Cranz等[32]从社会学、人类学视角,分析了影响美国城市公园的各界力量、使用者阶层和类型、公园社会效益与使用情况以及公园在城市中的作用,总结出19世纪50年代至20世纪70年代间美国城市公园的4个发展阶段及变化原因:(1)早期的游乐场(pleasureground,1850—1900),当时城市环境恶化,公园主要为满足中上等阶级接近自然式风景而造;(2)改革公园(reformpark,1900—1930),此阶段公园的服务主体转到上一阶段忽略的劳工阶级、移民少儿等,并出现了临近社区的邻里公园;(3)游憩设施阶段(recreationfacility,1930—1965),由于人们闲暇时间增多,公园中增加了大量的人工、机械设备满足人们游憩、运动;(4)开放空间系统(openspacesystem,1965—1990s),此时开放空间作为城市人工构筑物之外的流动空间。目前,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社会问题,Cranz[32]的研究表明开放空间系统的可持续性逐渐凸显,并将可持续公园(sustainablepark,1990s及以后)视为美国公园的第5个发展阶段。在当今开放空间浓缩化、组织化过程中,一些传统的游憩活动由于场地和游憩风尚的改变而消解,那么更符合人类天性的开放空间类型、布局应该是什么样子,如何来维系,创造合适的开放空间形态以容纳和培育人与自然、社会的良好关系。对开放空间整体的演变、动因做历时性的分析,进行类型划分,则有助于认识其演变的阶段性和普遍性。开放空间是源自西方社会的新型城市空间,研究以公园为主要载体的开放空间的历史人文过程中,要注意与本地的城市形态、市民文化、社会管理等相结合。考察原型的传播、本土化过程,有助于认识、审视我国特定历史社会背景下,城市开放空间的成形、转型以及流变[33-34]。

1.5美学与感知视角下的开放空间

美学是城市建设中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研究建成环境和人们的感知对于理解、优化城市空间具有重要作用。林奇的意象五要素和“认知地图”,Cullen的“连续景象”(serialvision)开创了此类研究的先河。Bosselman[35]在威尼斯、罗马、东京等地的研究中提出“节奏间隔”(rhythmicspacing)与环境品质的关系。Jacob[36]以97个城市为研究对象,每个城市中选取约260hm2的研究区域,从形态学角度分析街道和开放空间模式,据此提出步行体验的选择性在于环境的渗透性,解释了传统城市吸引步行者的原因在于较高的道路网密度和宜人的街道尺度。定量研究开放空间形态与居民感知的报道在2000年后明显增多,如布局与行人感知、城市景观与步行量、景观结构指标与满意度等。多角度研究尤其是量化手段的应用为研究开放空间形态提供了更科学的方法。如Foltete[37]采用空间句法分析手段,研究法国Lille城市布局、景观要素和步行使用的关系,结果显示景观和步行量有56%的相关性,视域中的广场、商业建筑和绿地对人们步行有促进作用;Yang等[38]提出的绿视率指标评价方法,并建议用该指标评价不同绿地规划、管理方案的视觉影响。Lee[39]调查了美国德州CollegeStation城的居民对邻里环境景观结构的满意度,发现绿地的形态和大小影响居民的满意度,并且与调查地块的尺度正相关。同类研究还有在西班牙进行的景观视觉属性与空间模式指标的相关性分析等。以上研究将景观结构与市民的主观感知相联系,有助于更深刻认识绿地布局的美学要求,建成宜人的城市空间结构。开放空间对于风貌保护和改善步行体验意义重大,因此实践中采用量化方法来分析、预演景观结构和市民感知、偏好将是今后城市设计的基础工作之一。

2城市开放空间的研究框架与技术平台:以南京为例

2.1城市开放空间研究框架

以理解和改善我国当前城市开放空间状况为目的的研究应该始于近代或更早,因为随着近代工业发展,城市规模增大,原封建社会的城乡关系发生了转变,园林、古迹以及山体、水体等自然要素逐渐转变为现代意义的城市开放空间,并在1949年后几十年中历经变化。从近代至今的百年时间,我国城市开放空间从产生至发展都极具鲜明的中国特色,追溯其演变轨迹,是认识、优化城市开放空间现状,预测未来发展趋势的基础所在。关于5种研究视角的综述,涵盖了城市化进程中与开放空间有关的主要议题。以形态分析的3个层次即物质形态、形态演变动因、形态演变结果为纲,整合城市形态、社会文化、生态环境、政策分析及视觉感知等5种视角的研究,即可形成一个具开放性、立体的开放空间研究框架,可回答在不同城市背景下开放空间为何和如何存在、生产、再生产。不同视角之间还可能存在交叉与关联,这将为理解我国城市发展中的开放空间问题提供更多元的研究内容及方法。

2.2城市开放空间研究技术平台

地理信息系统(GiS)已成为城市研究越来越普及的工具,2000年后结合时间维度的历史地理信息系统(historicalGiS)的出现为众多人文、自然学科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根据最新iSi检索,以historicalGiS为关键词和标题的论文分别在2007和2009年后大量出现。历史地理信息系统与传统GiS最大的不同在于突出了时间编码,具有时间和空间信息的存储、查询和分析功能。虽然目前没有成熟的HGiS商用软件,但是很多欧美学术机构利用现有GiS进行了历史地图的数据存档、分析、再现等科研工作并提供社会服务。互联网的普及和webGiS的发展为历史地理信息系统搭建了从专业应用到服务公众的桥梁,可以用互联网历史档案与研究成果的空间数据,甚至还可以通过互动网站收集市民反馈和注记的空间数据,如philaplace.org和mappingdubois.org网站就是很好的实例,这些网站突出了公众教育和研究的循环,也体现了对普通市民记忆的尊重。

2.3南京开放空间研究

南京作为“中华民国”的首都及新中国的省会城市,在中国近现代城市建设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并且有着丰富的史料存档。笔者以多期历史地图为基础数据,以地理信息系统为技术支撑,搭建起多维视角下的南京城市开放空间研究框架(图1)。将基础数据经过整理、校准后进行形态制图,重绘了与开放空间有关的公园、广场、水体、道路等元素,在arcGiS9.3中进行了历时性的空间分析,结果见图2、3、4。从图中可知,利用开放空间研究框架,可以全面地追溯南京开放空间形态演变、动因、结果,为规划决策、建成评价和公众参与提供了生动、准确的数据和开放的信息平台,赋予研究以“存史、资治、教化”的新含义。图2中,深蓝色为水体,红色代表距离水体直线距离超过500m,颜色梯度表示城市用地与水体距离,越趋向红色距离水体越远,受水体影响也就越小。由图2可以看到,南京从20世纪30年代以来,城市中水体的面积、类型日益减少,其中点状水体减少最多,随着水体减少和形态简单化,缓冲带面积呈现更加急剧减少的趋势,这对于城市微气候和栖地必然产生持续的影响。随着沿路建筑密度的增加,视野通透区(可见区域)明显减少和碎片化,城市风貌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图3)。3个时期视野最开阔处的土地利用有所不同,分别是空地、农田、水体(1930),空地、公园、水体(1962)和公园、广场、水体(2007)。在这个过程中,沿街建筑从零星分布到沿街一层皮再到全面密集化导致整体可见视域的减少;水体可见性日益降低缘于水面本身的减少和建筑的遮挡;城市发展中,公园和街头绿地面积增加,其在视野通透区的比例越来越高。从图4可知,20世纪初期南京城内大型的自然山体、水体是公园建设的依托,1990年后广场大规模出现,多邻近城市主要道路。公园和广场面积的增加、路网的加密、桥梁的架设,使得其服务范围有了明显的增加,但是其空间分布并不均衡,如新街口和周边地区、城北地区、城东地区至今仍缺乏公园和广场,近年来这些地区日益增加的人口密度又加剧了公共空间缺乏的状况。

3结语

生态城市市场前景篇9

【关键词】生态体育建设问题

一、城市发展与都市生态体育圈建设

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其中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这是我们党首次把“生态文明”这一理念写进党的行动纲领,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已经产生重大影响。绿色GDp、可持续发展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在十报告中,“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赫然在列,由此可见,生态文明建设已经列入社会主义建设的顶层设计之中。

(一)城市建设中生态体育圈的概念与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建设也突飞猛进,城市建设中的生态文明建设不仅体现在城市环境的改善,更重要的是摒弃传统的城市发展模式,充分尊重自然规律,提升全民参与生态城市建设的自觉性。生态体育(ecologySports)就是指体育、文化和生态环境的相互协调、相互关怀、共生共融、共同发展所构建的关系或联系的体育活动,即通过在自然——社会生态环境中开展的体育运动,来展示人类的健康体格和人格,体现人类在体育运动中对自然——社会这一生态环境的关怀和人道主义。

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城市建设中众多的园林景观开发并造福城市居民,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休憩和游玩的空间。在这些景观园林交付居民使用时,需要决策者思考的是如何充分发挥它们既定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最大限度的吸引居民投身其中。生态学中的重要理论之一是人、社会和自然是紧密联系、不可割裂的,人类的科技进步和社会文明的发展可以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改善,生态环境返回来会回馈人类社会以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在居民的健身与休闲活动中,在这些园林景观周边会形成一个个的生态体育圈,在人流、物流、信息流、资源流的交汇中,这些生态体育圈会发挥出难以估量的推动力量,居民可以在生态和绿色中感悟自然环境的无限魅力,社会可以获得和谐发展的有效保障,而随着居民的生态意识和社会对生态环境重视程度的提升,又会更好的进行环境的保护与生态的维护。

(二)生态体育圈建设在对城市居民生活的影响

城市园林景观建设在提升城市品位、发挥生态功能、为居民提供消遣休闲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今在钢筋水泥建筑中生活的城市居民,越发的认识到城市环境和人类生存与健康的关系非常密切,城市管理者也在城市扩张中对园林绿化的重要功能的认识不断的加深,随着因园林景观建设而改善的城市环境发生改变,众多的公园绿地成为居民休闲体育活动的主要空间,闲暇之余或周末假日在城市中和城市周边生态环境优美的场所休憩放松,不仅提升了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同时健康水平和工作效率也随之改善,这种通过外在环境带动人们身心健康的生态功能发挥,实际上就是一个密闭的生态循环体系。

二、河北省城市建设中生态体育圈的构建

(一)城市“三年大变样”与“三年上水平”中生态面貌的极大改善

河北省自2007年开始了“三年大变样”的城市建设大幕,2011年又开始了“三年上水平”的城市功能提升,这一发展理念与时俱进,与世界同步。近几年来,河北省各设区市的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各地普遍把治理城区、河湖水系作为营造城市景观的重点工程,充分利用河湖坑塘资源,加快园林绿化景观建设,做足、做好“水”、“绿”两篇大文章,建成了一大批彰显地方特色的城市风景带。如石家庄的环城水系建设工程、唐山的南湖休闲体育公园、保定府河治理工程、邢台七里河生态风景区建设、邯郸滏阳河治理、衡水衡水湖的生态修复工程等,这些重大的民生项目和景观建设工程中,休闲与健身成为重要的诉求,在高楼林立的城市中心和城市周边,用生态与绿色为人们向自然的回归提供心灵的寄居地。

(二)城市园林景观建设中的生态体育元素的凝练

一个城市的品位提升离不开城市景观园林的增色,在园林景观建设中融入饱含民生关怀的体育生活方式的便捷服务则更能体现城市管理者的睿智与大局观,特别是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居民对健康的需求更加迫切的当前,如何通过改善生态环境、全面推动居民健康工程已经成为城市建设中的重要任务之一。

(三)河北省城市生态体育圈建设

城市生态体育圈的解释有二,其一是随着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辅以体育健身功能的发挥而形成的优美生态环境中的体育活动空间,其二是城市居民体育健身活动的空间中形成了良性的循环,从居民意识、行为的主动参与,到回归自然、关注环境,再到通过体育活动来创建和谐的社会氛围,从而形成一个良好的体育生态文明。

在现实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们早晨或晚上来到公园、绿地、城市边缘的水域和林地进行健身活动,从而形成了一个良好的生态循环:健身意识的提升带动了对环境的关注、健身信息的传递带动了来此健身的人群对科学健身的领悟和体育文化的建设、从健身中受益的人们把这种效益传递给更多的群众、在体育活动中体验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人生哲理并正确看对待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这是一种动态的平衡,也是生态体育的直接诠释。围绕着遍布城市中的街心花园、体育场所,人们的体育参与构成了一个个的生态体育单元,这是城市生态体育圈中的“小圈”,而以城市中较大面积的公园广场为圆心的更大空间,构成了城市生态体育圈的“中圈”,对于城市边缘环绕市区的水域、森林中的众多体育休闲空间,则构成了都市生态体育圈的“外圈”。在这三个类型的“体育圈”之间,因为人(健身人群)的流动、物(体育场地设施与环境的有机结合)的建设、信息(体育信息)的沟通,使得整个城市的体育元素成为流动的生态系统,从而构成了都市生态体育圈。

三、当前河北省城市生态体育圈构建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重景观、轻实用

在大量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景观园林建设是打造魅力城市的重要途径,也是美化城市环境重要的有机构成,但是,大量的景观建设更多的体现了视觉上的美好,重视环境改善,对于普通居民而言,可以带来更多的心情舒畅的体验,然而,在这些散落于城市中众多的园林景观中,从空间布局上加以深度功能开发即可成为居民休闲健身的良好场所,既可兼顾园林的环境美,又可以满足居民在高楼林立的城市建筑中寻觅回归自然、开辟健身空间的需求。事实上,许多城市景观园林建设普遍存在这种重景观轻实用的问题,有待深入发掘其健身休闲功能,为居民提供良好的休闲空间。

(二)重建设、轻维护

许多城市公园中都在深度开发其休闲体育空间功能,如石家庄人民广场、裕西公园都在草地中铺设了塑胶跑道,在部分空地上设置了全民健身路径,开辟了舞蹈、轮滑等专门化的场地,这些体育休闲场地与整个园林建设有机的融为一体,为附近居民的体育健身和养生休闲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但是,大量的建设需要后期的维护,才能更好的服务于民。在实地考察中,上述两个公园中的塑胶跑道多处出现破损、鼓包等现象,全民健身路径中的部分器材也因使用频率高而出现损坏问题。如不及时维修和保养,可能会对健身者造成人身伤害。同时,也会影响人们来此健身的热情。

(三)重实绩、轻便捷

河北省城市建设经历过了“三年大变样”,城市面貌有了极大改观,而“三年上品位”则更加彰显城市的内涵建设。目前,各设区市均有相应的城建项目已经完成或正在完善,如石家庄的环城水系、西山森林公园,保定市的府河治理工程等,这些环境优美的建设环绕城市,已经成为城市面貌改观的代表,可以说是整个城市建设的成绩体现,但是,不容忽视的是,从城市中通往这些环境优美的地点的交通确是相对滞后,如石家庄市区向北部发出的路过太平河风景区的公交线路不少,但贯穿整个景区的公交线路只有一个旅游10路公交车,并且发车间隔长、末班车收车早、车况差,这限制了居民在风景区中进行休闲活动的便捷需求,不利于人的流动,难以聚集以健身休闲为主要目的的人融入这些生态环境中,围绕市区的生态体育圈的构建也随之受到影响。

(四)重主题、轻普及

在城市发展中许多主题公园的建设宛如一张张城市名片,让人耳目一新,大开眼界,其中围绕体育元素为主题的公园有很多,如石家庄环城水系18个主题公园中包括一个休闲体育公园,公园内建设开放运动场满足时尚康体“空地运动”。如:空地羽毛球、篮球、游泳、快乐足球、钓鱼、风筝、模拟狩猎、露营、滑冰场、射箭等为核心的大众运动。在其他的主题公园中同样可以渗透体育元素,这与原有主题体现并不冲突,只是更多的发掘附加功能,提升使用功效。这对于整个石家庄市的大生态体育圈建设意义重大。目前即将建成的沿二环路自行车绿廊是一个很好的建设思路,有必要在环城水系主题公园建设中体现这一运动理念,见缝插针,全面普及体育元素。

(五)重、轻局部

城市中由于寸土寸金,进行大规模的园林建设需要城市管理者有着足够的勇气,其中拆迁、重建需要大笔的资金,因此,在城市建设中,把许多的生态环境建设工程放在了城市周边的郊区,这些新开辟空间中健身场地设施的建设完全可以大规模操作。在城市内部,生态建设和生态体育的理念实现起来则存在着现实的困难。特别是对于都市生态体育圈中一个个的“小圈”建设,目前只是在绿地和树丛中修建简易的健身场地和设施,在空气污染形式严峻的都市中,这些居民身边的健身场所依然受到欢迎,但在pm2.5指数不断超标的空气中,需要大量氧气供应的健身活动的效果可能会适得其反。

四、都市生态体育圈建设的思路与路径

(一)城市建设决策者需要树立全面生态观念,把生态体育工程作为造福市民的重要内容之一

城市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艺术化的楼宇设计和曲径通幽的园林间的生硬组合,更多的需要使其在城市运营中发挥更大的价值。在优美的城市园林设计中稍加调整,将体育场地和设施有机的与之融为一体,不仅满足了更多人的休闲健身需求,还会使园林建设更富功能化,同时,来到这些优美环境中游玩的人们同样会在体育场地设施的感染下激发体育锻炼的热情,进而参与进来,形成体育独有的自我循环生态体系。特别是在河北省“三年上水平”进程中应着力加强生态体育观念的贯彻与执行,把城市建设上水平中的生态体育工程作为造福市民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加强决策管理,把生态体育观念融入城市建设思维中。

在整个城市景观园林建设中,既要考虑景观特色,又要兼顾健身功能的充分发掘。在建设休闲体育设施时,需要建设和维护衔接起来,如邢台市每年定期对各个健身路径进行巡查和维护,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体育主题公园建设中,要把普及体育健身知识、指导科学健身方法等软性环境的建设抓紧,使主题公园建设不至于等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公园广场。在通往城市的环城水系、森林的交通建设方面要加大力度,确保环境建设好的同时引来人流,带动生态体育圈的健康发展。对于城市中的生态体育“中圈”和“小圈”建设,需要加大引导,特别是环境和空气质量检测,让科学检测作为居民健身选择时的参考,真正形成生态体育健身理念。

(三)倡导生态体育生活,维护都市生态体育圈健康运行。

城市居民是生态体育圈建设的重要构成,在休闲健身生活中,从意识上引导生态理念,在健身中追求生态方式,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用自身的行动维护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持与发展,同时,影响更多的人参与进生态体育活动中来,形成生态体育系统的生态循环,确保生态体育圈的健康运行。

参考文献:

[1]申亮,岳利民,肖焕禹.城市体育的新范式:都市体育圈——都市体育圈的发展规划及其空间布局模式的探讨[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5,(2).

[2]李建国.都市体育生活圈建设研究[J].体育科研,2004,(1).

[3]胡勇刚.城市永续发展视角下的生态体育研究[J].东南亚纵横,2008,(9).

[4]邓跃宁等.生态体育的发展对策[J].体育文化导刊,2003,(6).

生态城市市场前景篇10

【关键词】:城市景观;景观网络;规划设计;网络思维

中图分类号:tU9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510(2008)0810060-04

“网络”是现代社会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网络无处不在,从足球表面图案到围棋、蜂窝、树叶叶脉、心血管系统等,都呈现出不同的网络形态。网络不仅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也与城市景观设计有着内在的关系。凯文・林奇关于城市意向五要素就清晰地表达了城市景观的网络特征:路径即是城市网络中的线;边界即是界定城市网络的边缘;区域即是一定范围城市网络中点、线、面的集合;节点可以是路网的交点,也可以是景观视线的交点,可以解释为城市网络中线性要素的交点;标志物即是众多节点中突出的节点.只要了解网络概念,把握几个关键因素,人们就能很快获得一个城市的整体印象。这就要求我们通过理解城市景观存在的这种网络现象,并运用网络的思维方式去塑造城市景观,使之具有人性化、可以有机生长并符合自然发展规律。

一、景观网络的基本概念

城市景观网络并非只是孤立的点、线、面的简单集合。由于城市是人类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活动的场所和载体,城市景观因人的存在和人的活动而具有意义,只有把城市景观与人的活动联系起来作为一个网络系统去对待,才有可能产生高质量的城市景观设计。

1.定义

网络是一系列相互连接的点和线构成的平面或空间网状物。在城市景观中,网络是各种景观元素组合或叠加形成的系统。城市景观网络是自然的或人工规划设计的相互连接的空间形态,主要以自然要素(如植被带、河流、山川)和人工要素(包括公园、街道、广场、建筑物)组合形成。在这个网络中,景观节点(如公园、广场、街头绿地、庭园等)和景观走廊(如街道、滨水开敞空间、楔形绿地)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一个有机、多样、高效、动态的景观结构体系,共同维持良好的城市感知效果以及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城市景观网络有着自身独特的特征:首先,景观网络是均匀的、单元独立的、易于拼接和可以生长(复制)的,具有连续性;其次,景观网络的元素不是简单的分散,而是一种“形散而神不散”的关系,分散的点、线、面都有内在的联系。

2.构成

景观网络可以分成很多种。从层次上可以划分宏观、中观和微观网络:宏观层面的景观网络可以是城市群或更大区域的景观或生态网络;中观层面的景观网络可以是城市里的绿地系统网络或广场网络等;微观层面的景观网络可以是某一街区或街坊等小范围的景观网络。从角色的转换上可以分为实体景观网络与空间景观网络:实体景观网络如街道两旁的建筑物系列与广场上的雕塑等构筑物系列所形成的实体网络;空间景观网络如建筑物所围合的街道、硬质广场空间和绿化水系空间等虚体网络。从景观网络的形态上可以分为方格网、蜘蛛网、树枝网和组合网络等。

3.特性

(1)层次性

城市景观网络的各个元素都是有层次的,包括景观节点、景观轴线和景观区域。不同层次的景观元素服务并影响于不同等级的区域范围。就一个城市而言,标志性建筑也有层次性,包括全市的、区域的、一个街道的或地段的建筑。如果本身应该是区域性的标志,就不要使其成为全市性的标志,否则将得不偿失,不仅降低了美学价值,而且要付出极大的经济代价和社会代价,甚至是政治代价。

(2)交换性

在城市景观节点和景观区域之间的交汇地带,通常会存在多种能量的流动、物质循环,以及信息的传递和交融,如人流、物流、车流、信息流等等。我们在进行城市规划和景观设计时,节点和通道的处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节点处的建筑、广告、绿地、广场等设计应该结合景观要求,为各种物态和信息的交流与互换提供多种可能的、互通式和无障碍的联系。

(3)联结性

联结性即是指城市景观要素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一般而言,城市网络主要是通过道路网络来联系的,而景观网络通常和道路的网络有重叠的关系。然而,景观网络并非被动地服从道路网络,我们应该重视生态景观网络在生态恢复、经济发展、社会学等方面的作用。因此,在进行城市规划设计中,景观网络应该与城市道路网络的要求同时考虑,甚至可以比道路网络考虑得要提前一些。

(4)多样性

景观的类型多种多样,包括铁路、公路、街道、河流、山脉、广场、建筑群体、公园、街头绿地等等。它们共同反映了景观的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城市社会是多元化的社会,多元的社会需要多样化的城市景观。不能只是按照少数人的价值观去接受和理解这个城市,否则是不公平的;应该让不同的利益团体、不同的群体各得其所,真正地体现城市景观的多样性。

(5)有序性

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都是从小到大、从短到长、从慢到快;从点到线,从线到面、从面到体。在城市建设中,网络发展的次序性与资源有关。尤其是在我国当前资源较为匮乏的条件下,建设的次序性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必须先做最紧急的、最需要的事,也就是最有效的事。

(6)有效性

景观网络质量的高低直接体现在空间格局与景观生态功能两个方面,它可以反映景观网络的有效利用状况。一个成功的城市景观网络可以充分发挥其有效的作用,也就是它能够很好地满足各类人群的需求,可以成功地避免负荷过重或是空闲无用这两种极端状态。

二、景观网络的主要作用

1.城市功能

从城市生命系统看,景观网络有以下几个功能:

①促进新陈代谢。因为城市是个有机体,必须通过螺旋式的、而不是呆板的状态让它循环,城市景观网要起到这样的作用;

②平衡社会生态。从景观网络的层次性出发,根据不同的人口分布及各个阶层不同的需求进行布局,以满足各类人的活动需求;

③协调人与自然。人工的东西过于集中将会形成对自然的破坏和对抗,通过融合与渗透的手法,把生态景观线或面引入,从而缓解这种人工物过于集中而造成的对自然生态的压力与矛盾;

④形成安全格局。通过景观网络中人与动、植物的交流、动、植物之间的交流,形成合理、安全的距离,以维护生态的可持续过程[3].

2.人本意义

人本意义指的是城市景观网络对人的作用。人本意义不仅体现城市景观网络的创造者,而且还要考虑如何去服务周围的人,包括不同阶层的人,特别是那些易于被忽视的弱势群体。人是平等的,人又是多种多样的,所以景观网络要体现多样性。对景观网络的塑造要考虑使用的方便和宜人的空间尺度。

很多城市花了很多钱去建设大广场、景观大道等形象工程,但景观效果并不理想。这是因为其决策者和设计者没有明白城市景观网络中的关键点在哪里,关键的线和面在哪里。城市社会由多样化的人组成:有富人,有穷人;有受过良好教育的人,也有没受过教育的人;有不同的人种、不同的年龄。这种多样化要求我们在景观规划中满足各种不同社会地位、不同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的人的需求。

3.审美价值

城市景观网络的构建不仅要考虑景观的空间格局和其生态功能,作为可以被人直接感知的网络空间形态,还要考虑其审美价值。景观网络的设计应符合形式美的基本法则,即遵守节奏与韵律、统一与变化、对比与微差、均衡与稳定、比例与尺度等。

(1)节奏与韵律

由相同的元素或几种元素合成一个单元,再像细胞一样不断叠加生长,形成不同层次的城市景观网络,这也包含了很多审美的意义。例如,澳门市政厅前广场铺地,具有强烈的节奏韵律感,不断地重复、不断地叠加与生长,具有网络的意义。广西少数民族村庄的民居,具有相同的建筑形式,如吊脚楼,运用了相同的建筑符号。

(2)均衡与稳定

城市景观网络的各种要素之间的排列与组合,须讲究各种要素比例的均衡与稳定。为了避免呆板,时常除了均匀、规律、对称等形式外,还有渐变、起伏、交错和非对称的处理,追求静态与动态的结合,讲究动态的平衡与稳定。

(3)对比与微差

在城市的景观塑造过程中,对轴线、走廊、节点、标志、景区等景观元素的塑造,一般都会注重虚实的对比或阴阳的对比与和谐。有时运用均质中突然产生变异的景观处理手法,能给人万绿丛中一点红、耳目一新和相得益彰的美感。

(4)尺度与比例

小尺度的景观给人亲切感,人们易于亲近和易于把握,如中国古典园林中就有很多这样的造园要素,诸如假山、水池、凉亭、长廊、小桥和盆景等。大尺度的景观易给人开阔、雄伟、磅礴的气势,如大江大河、人造大地景观等等。不同的比例和尺度会给人不同的感官刺激和美的感受。

(5)理性与浪漫

理性与浪漫体现的恰恰是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东方文化是感性而含蓄的,就审美价值而言,追求自由、曲折,强调曲径通幽和步移景异的效果。而西方文化是理性且的,它追求规则、直率和一览无余的效果,如意大利的台地园和法国的几何园。

三、景观设计的网络思维方法

网不同于单调的线,它是由众多的线纵横交织构造起来的,因此呈现出丰富、生动和复杂的格局。既然城市景观具有网络特征,景观规划设计师在景观设计中的思维就不应该是直线式的或单向式的,而应该具备有网状结构式的网络思维。所谓“网络思维”包含以下一些特征。

1.多元互动

多元互动体现的是一种多元的价值观。现在投资主体出现多元化的趋势,投资商、企业、老百姓以及不同利益团体的意见都要充分地反映和体现,而且这也应该受到法律的保护。如城市规划的“公众参与”就是城市规划历史上的最大变革,也是城市规划摒弃精英思想,逐渐走向制度化、走向成熟的标志。这是历史发展的趋势。

2.系统综合

景观设计者的思维方式必须是系统综合的。这就要求我们在景观设计中自觉地把各种“景观要素”作为一个系统,每一个系统都是一个网络;而系统与它所处的环境又构成更高一级的系统,即组成更大的网络。在景观规划设计中,我们应该善于运用系统思维,分出层次、重点和次序。

3.动态思维

随着城市社会的进步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不同区域、不同职业、不同社会地位的人们之间的交往越来越多,思想和文化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和碰撞频繁的趋势,影响景观规划设计的价值观的变化也在加快。因此,我们需要具有“时空转换”、“步移景异”、“时过境迁”的时空动态思维,敏锐地发现和及时抓住城市景观中的新现象和新征兆,敢于创新,以促进城市景观网络的形成和完善。

四、当前城市景观设计和实施中的某些弊端

从网络的视角来观察城市景观问题,可以发现存在的一些弊端。

(1)网络的联结性减弱

网络的联结性影响到网络的整体综合效能的发挥。一些城市的景观大道单纯为汽车交通服务,其宽阔的非人尺度的车行道、中心绿化带和过快的车行速度给人行交通带来很大的不便,隔断了街道两侧居民的生活联系,割裂了城市,使城市的某些部分呈现出“孤岛”的效应。

(2)网络的均匀性破坏

景观网络均匀性遭到破坏主要表现为景观要素在地域上分布不均,特别是供人们休闲的城市绿地和广场数量不够,使城市各部分的居民不能平等享受公共空间和良好的景观。

(3)网络的层次性不够

一些城市往往热衷于“城市形象工程”的景观大道和大广场,为了突出个别市级景观大走廊、城市广场,而忽视更多的、更适宜人们日常使用的街头小绿地和小游园、小广场等。

(4)网络的多样性降低

很多城市大到整个城市风貌,小到居住小区景观,单调、雷同,缺乏多样性。这种情况往往导致人们感到心灵空虚,生活乏味。

(5)网络的弹性丧失

网络弹性的丧失主要体现于景观走廊弹性的丧失,突出表现在对城市水系的功能和景观价值的无知。例如,在河道整治“美化”过程中,走入了“八化”的误区:

①硬化:即以混凝土代土,减少生物多样性;

②桶化:即高坝围合,阻隔景观通道;

③直化:即裁弯取直,破坏自然遗存;

④简化:即砍树削坡,消除视觉弹性;

⑤非化:即挖沙取石,损害自然面貌;

⑥紧化:即空间压迫,挤占活动场所;

⑦盖化:即变明为暗,隔绝人水联系;

⑧污化:即排放“三废”,形成感官污染。

城市景观中一旦出现了类似“八化”做法后,便使城市景观网络丧失弹性,失去其生态平衡和良性循环的功能。结果使空气调节能力不断下降,城市热岛效应愈加明显,生物的新陈代谢难以为继,景观的审美价值也受到影响,最终必然导致城市整体环境不断恶化和难以恢复。

城市景观规划师只有具备了网络的思维方法,才能更好地理解城市景观的网络特征,才能创造出联结性强、均匀性高、层次性丰富、弹性强、样式多、并可以持续发展和不断完善的城市景观网络,形成丰富而富有活力的城市景观空间。

参考文献

[1]林奇.城市意象.方益萍,何晓军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