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的影响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04:20

气候变化的影响篇1

【关键词】极端气候;温室气体;新能源;危机调度;智能电网

近年来,全球气温普遍升高,全球变暖的大趋势仍未有所缓解。全球自然灾害频发,极端气候增多:冬天暴雪多发,夏天干旱、雨水分布不均,两季极端气温更是不断刷新历史纪录。而在我国,近两年全年降水偏多,旱涝灾害交替发生,全年气温偏高,季节偏晚,高温日数创历史新高。极端高温和强降水事件发生之频繁、强度之强、范围之广,历史罕见。温室效应对发电有什么影响呢?极端气候的增多,对发电又有什么影响呢?笔者在下面文章中进行了简单的探讨。

一、气候变暖对于风力发电的影响

随着科技的进步,工业生产以及交通工具排放的二氧化碳越来越多,温室气体吸收特定频率的红外辐射,温室气体会重新将一些没发散出去的能量辐射回地球表面和低层大气,大气层中温室气体增加,意味着能发散出去的热量减少,地球因此变得更温暖。自从19世纪工业时代开始,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从280ppm上升到380ppm。目前,温室气体的排放轨迹接近于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最差情况。如果人类还不采取相应措施,到2100年二氧化碳浓度可能达到1000ppm,甚至更高。

温室气体的排量与风能发电也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当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那么风速会减小,风功率也随之变小。笔者想通过一个公式来更加清楚的说明风速与风功率的关系,风功率(y)与风速(x)的统计关系为:

y=5.4932x2+66.53x-159.38

从公式我们可以清楚看到风速与风功率成正比关系。作为新兴的低碳环保清洁发电能源,风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有着广阔的前景。但是,全球变暖大环境下导致的风速变慢,必然使得风力发电量有所减少。据文献估计广东沿海10m高处风力发电可能装机容量为600万kw。可是由于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导致气候变暖,造成风能减少。Xuming等分析中国305个气象站测风资料的出:1969-2000年,年平均风速下降28%。图1给出了1980-2008年年沿海五个岛屿海岛站观测的平均风速变化趋势图。从图表我们可以看出,风速的下降对风能发电的能力也会产生进一步阻碍。

图1

说明:X轴表示年份;Y轴表示风速(m.s2);大川岛(H215m);大万山(H702m);云澳(H272m);东山(56.2m);遮浪(H19m)。

二、极端温度对发电的影响

近几年,我国夏天经常有超高温出现,冬天很多地区都会出现特大暴雪和极为寒冷的天气。这种极端气温对电网、电杆的抗寒耐热能力有了新的要求。冰雪灾害的增多会导致更多的冰闪、导线断线、地线断线、倒塔等故障。在2008年初,我国南方遇到了百年一遇的冰雪灾害,持续的冰冻和低温导致多起断线、冰闪事故,直接经济损失超过300亿元。

我国夏天的高温天气频发,冬天低温天气增多,会有越来越多居民,尤其是没有供暖的南方居民选择冬天开空调制热风,所以,夏季冬季两季生活用电需求会大大增多。而我国南方的电厂主要以水利发电为主,冬季又是枯水期,发电量小,发电能力受到了限制,会产生供不应求的状况。

三、雾霾天气--火电的发展何去何从

2012年,华北地区连续多日出现雾霾天气,当地居民苦不堪言。雾霾天气给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了巨大危害,霾吸入人体内对呼吸道有害,严重可以致人死亡。在这段时间,各大医院接待患有肺部疾病人大大增多。同时,雾霾天气也给居民的日常生活都带来了诸多不便,比如,开车出行受阻、飞机晚点等。雾霾天气的成因一方面是全球变暖导致的空气不流通,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大量废弃污染物的排出。据国际能源署2002统计,在二氧化碳排放浓度贡献中,火力发电占到了40%。由此可见,气候变暖与发电也存在紧密的联系。而且在我国,火力发电仍然是发电的主要途径。那么在绿色发电的大环境下,火电厂自身应该选择怎样的发展道路呢?

四、极端气候下发电企业的解决途径

我国不仅是能源消耗大国,也是Co2排放大国,据统计,我国GDp占全世界GDp的10%,能源消耗占全世界能源消耗的20%,温室气体排放占世界温室气体的25%。电力行业,尤其是火力发电厂,是排放Co2主要来源,而我国火力发电厂比例占到了70%。这些数据都可以说明绿色电力、新能源发电是我国电力未来发展的道路。针对气候变化对发电的影响,笔者提出以下几点解决途径:

(1)全球Co2排放量的增加,导致气候变暖,出现雾霾天气等等,这也间接阻碍了风力发电的前景,那么对于发电企业来说,关键问题就是怎样减少Co2气体的排放。笔者认为有效的途径是在未来合理的期限内,首先,火电厂采取“上大压下”政策,即采用大发电机组,关停小发电机组,尽快取代小电厂,发挥、发展超临界机组,从而降低煤耗和Co2排放。其次,逐步启动新能源发电,代替火力发电。新能源不仅包括了核能、风能、太阳能,还包括了垃圾焚烧、粪便焚烧等等。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全球变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是一把双刃剑,就发电而言,海平面上升,海水动能增大,利用海水动能发电进一步成为可能。2012年数据显示,我国风电并网达到了6038千瓦,局世界首位,同时我国也是太阳能发电大国,虽然生物发电在我国发展还是较为缓慢,但是我国可以先采取生物质和煤馄烧发电,这样既可以应用原有设施发电,又可以降低生物质发电投资和运行费用,最重要是可以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所以,新能源发电在我国发展有广阔的前景。

(2)面对极端气候增多、自然灾害频发的大环境下,电力行业应该怎么做呢?笔者认为电力行业应该发展智能电网,加强危机调度。特别是面临极端气候,更加需要采取相应的智能危机调度措施来进行预防和校正。

危机调度是适用于危机发生前、危机发生中、危机后恢复各个阶段,着眼于危机预防,侧重于对危机发生时的控制,以及危机结束后对系统的恢复。危机调度包括六个方面主要内容:风险预测、危机组织、预案编制、演习演练、调度实施和评估反馈,通过对自然灾害对电网损坏程度和范围的预测,建立有明确分工的、可以针对不同情况作出不同的、相应的组织机构,确保好人员落实和工具落实,按照方案进行演练,最后进行可行性评估。这样,当电网遭到自然或者人为的危机时,可以迅速做出反应,把损失降到最小。

(3)在低温天气越来越多的南方冬季,我国南方地区面临着电力需求的增多、枯水期电力供应不足的窘境,笔者认为的有效解决途径是:在以水利发电为主的同时,风力发电、核发电都是重要辅助途径,如果技术达到要求,粪便焚烧发电、生物质发电也作为调峰调频时期的辅助发电。

五、结论

在全球变暖的大趋势下,我们应该逐渐减少火力发电厂,在现有阶段,实施“以大压小”、发展临界机组,尽可能减少煤耗和温室气体排放。与此同时发展风力、核能、太阳能以及生物能发电;在极端气候增多的大环境下,我们应该不断发展、完善智能电网和危机调度系统,减少气候和自然灾难带给电网的损失,这样,才能更好保证电网的稳定、保证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侯静梅,陈为华,华桦,华栋,陈皓勇.极端气候影响与智能电网研究[C].分散式发电与智能电网技术研讨会论文集,2010(11).

[2]郑兆勇,汤超莲,陈特固,蔡兵,邓松.气候变暖对广东海岛风能发电影响的初步分析[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1(1).

[3]毛健雄.气候变化对洁净煤发电技术的挑战[J].2009中国电力论坛论文集,2009.

[4]黄辉.广东省发电发展浅析[J].电力需求侧管理,2009(11).

[5]KlausR.GHein,advancedHighefficientCoalFiredpowerplants,34thinternationaltechnicalConferenceonCleanCoal&FuelSystems[C].Floridamay31.June4,2009.

[6]mi,Jianhua,UponoperationofCFBBoilersinChina,20th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FuidizedBedCombustion,Xian,China[C].may11,2009.

气候变化的影响篇2

[关键词]气候变化农业生产影响对策

[中图分类号]S1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650(2016)12-0297-01

地球气候变暖是当今世界的重要问题,它严重影响着农牧业、自然环境、生态环境以及人类的生存空间和生产生活,气候的变化对农业的生产的影响尤为重要,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因为农业是我们生存的基石和保障。对于气候的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我们要做成科学合理的分析,并针对分析做出相应的对策,来解决气候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

1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近些年来,由于人类的大量生产活动,二氧化碳排量急剧增多,温室效应加剧,导致全球的气温普遍且持续升高,总而产生一系列的蝴蝶效应,对南北极的影响,对自然体系的影响以及对陆地海洋生物系统都产生了影响。

1.1由于温度的上升,水的蒸发速度加快,使水的循环速度上涨,大量的降水不能的到产生充分的合理利用。除此之外,最近几年世界不同地方的雨水量和蒸发量由于气温的变化,而产生了明显的变化,有的地方降水量下降了,蒸发量上升了或没变,导致干旱产生;有的地方降水量上升了,蒸发量下降了或者没变,导致涝灾发生。这些不稳定性越来越凸显,雨水的季节性变化,雨水量和蒸发量的变化,都严重打乱了地区农业的平稳发展,是影响农业的严重问题。

1.2在气温上升的大事态下,使大陆、大洋和大气之间的相互影响也发生了复杂的变化,自然灾害的发生较五十年前有了大幅度提高,干旱、洪涝、台风、海啸频繁发生,这些都严重影响着各地的农业发展。

1.3气温的上升也导致了南北极冰川的融化,大量的水进入海洋,是海水量增加,进而导致海平面上升,淹没陆地和沿海城市,一些岛屿消失,人类的陆地空间较少,也导致海水倒灌,破坏了地下淡水,使土壤盐渍化。

1.4气候对农业的影响是复杂的,对农业有利的影响我们加以利用个,对农业有害的影响我们要努力克服,农业对气候的变化是非常敏锐的,农业生产是人类生存繁衍的基本保障,农业生产的不确定性,极大地影响着人们的粮食安全。光照、热量、水资源、和土壤都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气候的变化,都将对这些因素产生重要影响,而阳光是否充足、水量的多少、热量的高低这些都影响某一特定区域内的生物系统,通过这些要素,对土壤中的营养成分、微生物的存活和繁殖能力都有影响,而这些都决定这该区域的土壤肥沃性。

1.5气候的变化、延长了农作物的生长时间。气候变暖是我国的平均气温升高,热量资源增多,然后由于水资源的减少,热量得不到充分利用,从而导致对农作物生长产生不利影响,最终影响产质产量,以河南新密市为例,冬小麦作物在生育期内的自然降水只是需求量的三分之一到三分之二。如果不采用人工灌溉,冬小麦的生长将收到灾难性的损害,最终影响作物产量。

1.6气候变化影响着农作物的生长周期和农作物的空间布局。由于气候变暖,以往一年一熟的地方可能发展成一年两熟,一年两熟的地方可能出现一年三熟。一些植物可能不适应气候的变化,发生了空间格局的改变,随着北方气温的升高,偏向温度高,喜欢水分充足的水稻开始在北方种植,玉米的培育已经向北向东扩展,小麦这种喜凉的作物也受其影响,向北退去。

1.7气候变化影响着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新密市的冬小麦由于气温的增加而提前进入发育期,导致生长期减少,产量减少了将近四分之一。气候变化也影响着农作物的质量,由于气温的升高和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使小麦、大豆、玉米等农作物营养品质的合成明显下降,淀粉含量升高,最终导致农作物质量变低。

1.8气候的变化对农业应对灾害能力的影响。由于气候的逐年升高,旱灾、涝灾、台风、暴雪等恶劣天气的频繁发生且有逐年升高的趋势,其中以旱灾和洪涝占主导作用。气候的变化也促使农作物的病虫害增加,影响农作物生长的其他植物也快速的生长延伸。由于气候的变暖,害虫快速生长,且寿命也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加以延长,导致害虫对农作物的危害更大。

2由于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巨大影响,我们针对这种情况在农业领域制定出相应的措施,来保证农业生产生活的正常进行

2.1针对农作物由于气候原因而导致的农作物种植制度和空间发生变化,在合理研究和预测气候变化的前提下,适时改变农作物的种植制度,改良农作物种类的空间格局,加大重复种植的概率,适当调整农作物对季节变化的适应程度,比如说北方地区由于气候变暖,可以种植水稻作物了,西北地区由于可以减少用水量比较大的农作物种植,增加土豆等需水量比较小的农作物

2.2针对气候变化影响着农产品的质量和数量,我们要在农业生产区,选择培育优质的农作物产品,培育能够应对气候变化的农产品种子,培育能够抵抗不利环境的种子这样我们可以避免由于气候变化而出现的恶劣影响,还能够变害为利,提高农作物的质量和数量,例如,我们利用气温变暖,现在已经培育出玉米的早熟品种,产量更高。针对新密市小麦生产存在的发育过早而导致的小麦产量下降问题,培育出能够适应气候变暖的弱冬性小麦,来避免过早发育带来的危害。这些都保障了农产品的质量和数量。

2.3增大对不利气候和灾害的预防和应对措施,对气候可能产生的水旱灾害和病虫害的威胁,一方面做好实施监测和防范措施,做出科学系统的防灾抗灾体系和保险措施。加强农一方面进行生物科学研究,控制和预防病虫害的发生。

2.4加大对农业生产的基础设施和农业设备的投入,加快农业的现代化进程,告别传统农业仅仅靠天吃法的劣势。对于干旱比较严重的地区,推行滴灌、喷灌技术并进行灌溉设施的建设,来克服干旱带来的影响。开展坡改梯和沟坝地农田基本建设等,提高农业领域应对气候变化的物质基础与适应能力。

总结

针对气候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为了确保农业健康平稳的发展和国家的粮食安全,我要做出合理的分析和判断,以清楚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系统的全方位、多层次影响为基本前提,充分利用科学的方法来缓解和适应气候的变化,甚至变害为利。

参考文献

[1]周义,覃志豪,包刚.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及应对[J].中国农学通报,2011,27(32):299-303.

气候变化的影响篇3

关键词:气候变化;水文水资源;影响

中图分类号:p467文献标识码:a

前言:气候变化导致降水量、温度、日照等在区域的变化,会对区域的径流量、生活生产用水供给量等产生影响。所以我们要保护环境,保护水资源,这样才能有利于人类社会的长期发展。

1、气候的变化对全世界的水文水资源产生的影响

众所周知,温室效应诱发了全球性的气候变暖,进一步促使海平面增高。近年来,气温升高相应的导致了南极和北极积雪和冰川逐渐融化。ipCC最新的统计数据表明,在过去的五十年中,全世界的温度基本上十年增加0.13℃。这个数据是过去一百年平均增长速度的两倍以上。而且,近年来,气候变暖的问题越来越严峻,统计数据显示,1978年后北冰洋范围内的冰雪面积减少速度约为2.7%每十年。而且,陆地冰川的大量减少,相应的产生了海洋平面增高的结果。此外,海洋水也会因为温度的增加,出现水面的扩张问题,而海水的扩张在很大程度上也造成了海洋平面的增高。此外,当前全世界的气候变暖状况,也导致了降水量的变化。这主要是因为:全世界气候的变暖,造成了大气环境水循环形态的加剧和活跃,相应的造成了大气中水含量的增加,因此就在很大程度上造成局部范围大暴雨等灾害的发生,而其他地区则相应的就会产生干旱的状况。

2、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径流的影响

水文水资源径流不仅受地理环境和降水分布的影响,还受气候变化的影响,尽管不同地区的水源径流量有着不同的特性,但气候变化,会严重影响各地水资源的正常径流量。

2.1对径流分配区域的影响

我国的国土面积幅员广阔,主要有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大陆性气候,由于各地气候的差异性,各地区的水资源径流量的分配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径流量增减幅度最大的时期为每年温度显著增高和降水量逐渐减少的时期,降水量增多时的径流量是减少时的4倍,每年径流量最大的时期为7、8、9月,此时,各地区均进入汛期。所以,在我国气候比较湿润的地区,气候变化对径流量的影响不大,但在干旱和半干旱的地区,气候因素是决定径流量的主要因素,所以,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径流量的分配上会产生影响。

2.2对年径流量变化的影响

在我国,水文水资源主要分为七个流域,随着气候变化的影响,南北方的径流量会随之发生改变,一般情况下,南方径流量的增加与减少与北方径流量的增加与减少交替进行,但是,整体趋势还是以减少为主。针对我国的气候条件,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径流量影响最大的是淮北地区,径流量的增幅最大的是辽河一带,在黄河地区,其径流量本来就小,在气候变化的影响下,降水量将减少,那么,其水文水资源的年径流量势必随着减少。

2.3对西北山川径流量的影响

在我国,西北地区地形高且地势复杂,其河流的的水源主要来自冰川消融水源的补给,随着气候的变化,在全球气温不断变暖的趋势下,冰川的消融速度加快,在夏季,流域的径流量会急剧增加,而到枯水季,河流的变干速度也在加快,这对靠水源迁徙生存的动物是极其不利的。在气候变化的影响下,我国的水文水资源流域都发生显著的变化,加大了水文水资源的敏感性。

2.4对径流系数的影响

水文水资源的径流量对区域的湿润与干旱情况有着重要的影响因素,由于各地不同的气候环境,以及气候的不断变化,水文水资源径流系数也会随之不断发生相应的变化。若某一地区的径流系数提高,那么该地区的气候湿润指数也随之增加,则该地的水文状况将会更加湿润。反之,如果某地的径流系数降低时,那么该地区的干旱指数将会增大,水文情况则会偏干。所以,在气候的变化下,水文水资源的径流系数也随之改变。

3、气候逐渐变暖对水文水资源系统的影响

随着二氧化碳排放量的逐渐增多以及相关气体的排放,使得全球气候变暖,气候变暖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些列的影响,同时对水文水资源系统也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3.1对水文水资源质量的影响

环境问题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越来越获得人们的普遍关注,在全球气候变暖的情况下,全球气温普遍升高,研究表明,干旱、半干旱会增加降水量,增加了空气湿润度,也提高了农业的产量,但对我国大部分地区来说,会使我国旱涝灾害的发生率大大提高,同时,全球气候变暖,空气温度随之提高,大大的降低了河水对污染物的分解能力,降低了水文水资源的质量,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不利的影响。气候变暖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是方方面面,因此,要加强对环境的保护,恢复原有的生态系统。

3.2对用水供求的影响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下,大气环流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这样,会对区域的降水量产生严重的影响。在经济发达的地区,农业、工业都对水资源具有极大的需求量,在全球气候变暖的情况下,区域降水量不平衡且相对减少,同时,水资源的蒸发量也提高,大大减少了水资源的供给量,这样,水资源的减少不仅对人们正常的生活带来不利的影响,同时,对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严重的阻碍作用。在降水量本身较少的地区,这种情况的发生将会更严重。由此可见,气候变化对用水供给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大于对降水的影响,所以,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我们要注意环境的保护,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

3.3对区域敏感性的影响

气候变化不仅对水文水资源的径流量产生影响,同时,对各区域的干湿程度也会造成影响,在湿润地区,径流量对气候变化具有较强的敏感性,在干旱地区,敏感性较弱。在全球气温变暖的情况下,我国七个流域的径流量发生变化,其敏感性也会发生影响。

4、气候变化背景下的水文水资源工作

在全球气候不断变化的背景下,我国水文水资源工作首先应当对我国水文水资源的实际情况作出正确的认识。从水资源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来看,在面对洪涝、干旱以及水资源短缺等问题的适应能力都很低,所以在水文水资源工作与管理中应当认识到我国水资源对气候变化的脆弱性这一事实。其次要认识到改变水资源对气候变化脆弱性的努力方向包括当前的水利工程建设、水资源管理机制建设、经济发展因素以及科技水平因素。要加强水资源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首先应当加强对水文水资源的认识人手,认识到当前水文水资源正在气候的变化下产生着哪些变化,从而有依据、有目的的开展水文水资源工作,这就需要加大水文水资源研究力度,通过理论的突破与技术的突破来使评价机制和预测机制更加成熟;再次在工程建设方面,工程系统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应对的问题包括极端气候的出现以及破坏性防治,提高水库、分蓄洪区等水利工程的防洪标准,增加供水能力。最后要加大对水文水资源工作的科研投人力度,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水资源浪费,从而缓解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工作带来的挑战。

5、结语

气候变化对我国的水文水资源通过水循环系统产生影响,所以,要积极保护我国的生态环境,让气候的变化遵循自然的规律,不能人为的改变气候环境,这会对人类的生产生活造成难以改变的破坏。

参考文献:

[1]黄荣辉、韦至刚、李锁锁.黄河上游和源区气候、水文的年代季变化及其对华北水文资源的影响[J].气候与环境研究.2009(3).

[2]杨帆.区域气候背景下流域极端气候与水文事件的关系研究[D].郑州大学.2011.

气候变化的影响篇4

关键词气候变化;水文循环;水资源

中图分类号p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708(2013)91-0132-02

0引言

随着社会发展,人口和经济都在飞速增长,水资源变得异常珍贵,然而,经济的发展却使得不少工厂的生产废水和居民的生活污水大量排放,导致水资源严重污染和环境恶化。同时,全球工业化的发展导致二氧化碳等气体排放到空气中而造成全球的温室效应,据资料表明,全球平均气温在20世纪升高了0.6℃,到21世纪全球地表平均可能增温1.1℃~1.6℃。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已经成为了全世界关心的重要环境问题之一,因为全球气候变化定会改变全球水文循环的现状,导致水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重新分配并改变水资源数量,从而影响全球的生态环境和人类生存。

1气候变化对水文循环产生的影响

水文循环是气候系统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研究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影响的基础,虽然水文循环可以对气候系统进行反馈,但它也会受其制约。如果气候产生了变化,那么水循环也会有相应的变化,因为流域水循环基本上都是受日照、降水、气温、风相、相对湿度等这些影响,而这些因素都属于气候条件,而其中影响最大也是最直接的是降水,毕竟降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为水循环的开始。除了这些直接影响的因素以外,气候因子可以通过气温、日照、风相和相对湿度对路面蒸散发过程造成影响,从而间接的对水循环造成影响。所以,气候变化对水循环的影响是研究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影响的基础。

1.1对降水产生的影响

从20世纪全球的降水资料分析,虽然在20世纪的陆地降水增加了2%,但是在北半球部分地区的降水量却减少了2%,而非洲和南美洲的部分沙漠地区降水更少。从我国范围来看,我国近百年来的降雨量变化不大,看不出很大区别,但是如果从50年来看,我国很多地区降雨量都减少了,例如我国东北地区、四川地区、青藏地区、黄淮海平原等,除了这些区域,还有我国的黄河、海河流域的降水量在五十年间减少了50~120mm,虽然如此,我国其它地区的降雨量却有所增加,例如西部地区、西南地区、长江下游、东南丘陵以及东北地区的降水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华南沿海和长江中下游由其明显,内蒙古和东北地区的降水量也在逐渐增加。

1.2对河流产生的影响

以往50年的数据显示,我国各大河流的实测流量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下降最多的是海河流域,相比1980年前的径流量,总共减少了40%~70%,并且地下水位也下降了。黄河下游花园口在22出现了不同情况的断流,就连主要支流也发生过断流,黄河的年径流量也在快速减少。淮河的递减率达到26.95%,而下降趋势最小的是珠江,十年来的递减率才为0.96%。径流对于降水的变化比对气温变化更敏感,但是河流径流量的下降不完全是因为气候变化而造成的,人类的活动也是影响河流径流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1.3对蒸散发的影响

蒸散发是地表热量平衡和水量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实际蒸散发的测定工作较为困难,所以只能用蒸发皿蒸发量来最为参考指标。根据我国总共664个气象站在96年~00年口径20cm的蒸发皿资料显示:在96年~2000年期间,我国的蒸发皿蒸发量有显著的下降趋势,80年代~90年代的年蒸发皿蒸发量比60年~79年减少了99.8mm,下降幅度达5.8%.黄河流域在80年代~90年代的年蒸发皿蒸发量比60年代~70年代减少了136mm,下降幅度达到7.5%。

1.4对海平面水位变化的影响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温室效应的出现,冰帽、冰川、冰盖慢慢发生融化现象,因此导致海平面不断上升。根据材料表示,全球在1961年~2003年期间,海平面平均上升速度为1.8±0.5mm/年,topeX/poseidon卫星高度仪在此期间测量的海平面上升全球平均速度为3.1±0.7mm/年。通过这些数据可知,全球海平面的上升趋势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不断上升的海平面不但会导致土地盐渍化和淡水盐化,也会导致沿海地区发生海啸灾难。

2气候变化对水资源产生的影响

2.1水资源的管理与供给

在我国六大江河径流减少的背景下,我国水资源逐渐出现了供给紧张的问题,这个问题在北方地区更加突出,气候条件对水文循环产生的影响直接改变了水资源的数量,对我国的水资源管理增加了难度,甚至有少数地区连饮用水斗成了问题。所以开展气候条件对水文水资源影响的分析和研究是当前我国乃至全世界都需要重视的科学问题。

2.2水生态环境变化

由于温室效应,令很多地方的河流和湖泊的水温持续上升,从而影响水质,而河川径流量的不断减少会导致水里的化学物质浓度增加,两者相互作用,湖泊中的藻类和浮游生物也会增加,鱼类也会因为水质发生变坏而提早迁徙。例如我国太湖蓝藻事件,2007年以前太湖蓝藻都是在7~8月发生,但是在07年5月,太湖被大面积的蓝藻侵袭,2008年4月,太湖再次发生蓝藻爆发现象。虽然太湖蓝藻事件的主要原因不能归咎于气候变化,但气候变化的确能导致河流水质变化,毕竟我国的黄河和淮河是因为气候变化导致的径流量减少而引发了生态环境的恶化。

3结论

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的影响,也导致了人类生活环境产生了的变化,如我国水资源的急剧减少,使得部分地区存在严重的干旱现象;全球气温上升导致海平面上升,使得部分地区出现海啸。所以人类要提高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减少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保障人类生活的安全与健康。

参考文献

[1]胡良温.近100年江河源区生态环境与气候演变趋势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5.

[2]林而达,吴绍洪,戴晓苏,等.气候变化影响的最新认知[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07(3).

气候变化的影响篇5

吉林省的关于水文水资源系统方面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水流量平衡所受的影响有哪些;第二,我省的供水量和需水量有哪些变化;第三,气候变化对水质的影响有哪些;第四,干旱频繁是否源于气候的变化。下面,将进行详细分析。研究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系统的相关影响,可以通过对相关问题的研究进行分析和评估,例如气候变化对我省降水、水流蒸发的影响有哪些等等。

此外,研究估计所达到的效果很重要。因此,我省在进行研究的时候,要注意研究结果,由于每一个省份的气候不同,水文水资源也并不一样。因此,一定要建立适合我省情况的气候变化指标体系,准确分析出气候变化对我省水资源的影响。要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例如GiS技术和计算机模拟技术,对我省的水资源现状进行分析。此外,我省的相关部门一定要对水资源的开发提出相应的政策措施,合理开发和管理我省的水资源系统。

2吉林省水文水资源系统的研究方法

2.1水文水资源研究步骤

到目前为止,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影响的研究方法是采用what-if方法,意思就是:(if)气候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那么水文水资源又会发生怎么样的变化(what),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影响方法。通过影响方法对我省水文水资源进行评估,可以有着很好的辩证效果。因此,应该准确的按照相关步骤进行评估,一般分为5个步骤:1)气象部门要对我省的气候变化进行相关的定义;2)要建立我省的具体的水文模型,并进行相关的验证;3)通过切入气候变化情景,结合建立的水文模型进行电脑分析,模拟分析出水文循环和水文变化的过程;4)根据分析得出水文水资源受气候变化的影响;5)根据水文水资源的影响程度,找出相关的措施实施环境的保护。

2.2水文模拟技术

我省在选择模型的时候,主要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模型的精准度如何,评估的资料是否齐全;模型的参数变化和适用性如何。目前针对水文水资源的变化的主要评估模型有三种:1)概念性模型所谓的概念性模型是以水文变化过程为准则的模型。概念性模型可以分析气候的变化对径流的影响,以及对水资源所需要的气候条件进行研究。这种模型最先应用到美国旱地的水资源研究上;2)经验统计模型通过获取经验进行统计,我们称之为经验统计模型。这种模型主要是通过获取该地区的水流、气候、降水、气温等资料。通过资料的统计和分析,得出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的变化影响;3)分布水文模型由于区域的每一处地形和土壤的水分都不一样。关于这方面可以运用分布式进行,在不同的区域进行划分,并在每一个单元设立参数,对该部分的水特征进行记录。

3我省水文水资源研究工作的相关建议

3.1我省要对水文水资源的研究工作高度重视我国对于水文水资源的研究工作设立明确的纲要规定,根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当中规定,要将能源和环境的建设作为国家科学技术发展的优先项目。在《中国对应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当中,我国明确提出了要积极应对气候的变化,要求不断发展科学技术,以适应新的环境变化。在这种氛围之下,吉林省的相关部门一定要对此高度重视,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积极投身于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影响的研究工作当中。政府也要不断的实施相关政策,通过政策的鼓励,激发吉林省的相关学者和研究人员参加到水文水资源的研究热情,积极投身于研究当中。同时,有关宣传部门应该加强宣传力度,与各界进行沟通,为科研工作创造更好的平台。

3.2我省的科研部门要与国外加强交流合作对于一些国外的先进技术,我们要积极的进行学习和吸收。这就要求我们要积极与国际的相关科研小组进行交流和合作,不断提高我们的科学技术水平。另一方面,我省要积极与别的气候部门相合作,例如水利部门、气象研究部门等。通过合作研究,给水文水资源的研究工作提供一定的技术保障。

3.3建立相关的体系和评价针对气候对水文水资源方面的研究,我省要建立一套完整的评价体系,准确的评价气候变化所带来的相关影响。通过GiS技术和计算机模拟,研发出符合我省对水文水资源的预测和管理模型。(上接第145页)

4结论

气候变化的影响篇6

关键词气候变化;农作物;影响

中图分类号p4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0)01-0292-02

气候变化是当今世界备受关注的全球性问题,是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巨大挑战之一。1988年联合国环境计划署与世界气象组织联合成立了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迄今已连续了4次评估报告。国务院于2007年4月首次了《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十七大报告中又明确提出“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为保护全球气候做出新贡献”。大量研究表明,气候变暖的趋势将进一步持续,并继续对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产生重要影响[1-6]。我国是农业大国,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临严峻的挑战,关注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业的影响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1气候变化情况

1.1大气co2浓度增加

陆地生物圈通过光合与呼吸作用与大气不断交换co2气体。经过漫长的时间推移,大气中co2浓度达到了相对稳定的时期。但是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对石化燃料的大量使用、森林破坏、人口与饲养家畜数量的急剧增加等人为因素的作用,引起全球大气co2浓度增加的速度比过去任何时期都快,已由1765年的275μmol/mol增至2007年的425μmol/mol,并且还以每年0.5%的速度增长,预计到2050年,co2浓度将增加至550μmol/mol,21世纪末可增加至700μmol/mol。www.133229.Com

1.2气温升高

ipcc第4次评估报告(2007年)指出近100年来全球温度升高0.74℃,这是近1000年来温度增加最大的一个世纪。尽管气候变暖问题仍然存在科学上的不确定性,但有90%的可能性是人类活动造成的。ipcc报告还指出,如果人类继续按照目前速度排放温室气体,那么co2有效倍增将出现在2060年左右,届时全球平均气温将增加1.4~5.8℃。全球温度增高将改变各地的温度场,影响大气环流的运行规律,各地的降水量和蒸发量的时空分布也会改变;增温造成的海冰、冰川融化和海水受热膨胀还会使海平面上升。将给地球水资源、能源、土地、森林、海洋以及人类健康、物种资源、自然生态系统和农业生产带来巨大冲击,造成许多目前仍无法估计的重要影响。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2007年)指出,过去100年间,

3参考文献整理

[1]郭明顺,谢立勇,曹敏建,等.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和农村发展的影响与对策[j].农业经济,2008(10):8-10.

[2]崔向慧,李昊,卢琦,等.全球face实验的进展与展望[j].世界林业研究,2007,20(5):1-6.

[3]陶宗娅,邹琦.强光和短期高浓度co2对玉米和大豆光能转化效率的影响[j].西北植物学报,2005,25(2):244-249.

[4]黄建晔,杨连新,杨洪建,等.开放式空气co2浓度增加对水稻生育期的影响及其原因分析[j].作物学报,2005,31(7):8820-887.

气候变化的影响篇7

关键词东北地区;气候变化;影响

中图分类号S1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2)041-0092-02

东北地区总面积120万km2,地处欧亚大陆的东端和东北亚的核心区,东至长白山,西靠大兴安岭,是我国的高纬度地区和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属于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至10℃,年降水量为500mm至1 000mm,且主要集中在夏季,对气候的变化十分敏感。近年来,东北地区的气候变化随着全球变暖的气候变化趋势越来越明显。1990年以来,东北地区的降水量连年减少的趋势日渐严重,且出现夏季较冬季明显减少的趋势,随季节波动性较大。温度升高使蒸发量增加,因此导致土壤的含水量下降,给东北地区带来了严重的影响。本文结合实际数据,谈谈气候变化对东北地区的影响。

1气候变化对东北地区环境的影响

东北地区是我国纬度位置最高的区域,北面与北半球的“寒极”―东西伯利亚为邻,从北冰洋来的寒潮,经常侵入,致使气温骤降。西面是高达千米的蒙古高原,西伯利亚极地大陆气团也常以高屋建瓴之势,直袭东北地区。因而冬季气温较同纬度大陆低10℃以上。东北面与素称“太平洋冰窖”的鄂霍次克海相距不远,春夏季节从这里发源的东北季风常沿黑龙江下游谷地进入东北,使东北地区夏温不高,北部及较高山地甚至无夏。由于气温较低,蒸发微弱,降水量虽不十分丰富,但湿度仍较高,从而使东北地区在气候上具有冷湿的特征。

东北平原西部沙地位于欧亚大陆中纬度巨型沙带的东部边缘,是我国沙质化土地的东缘,属于湿润东部季风和内陆干旱及半干旱的过渡区域,具有荒漠化沙漠的潜质。20世纪70年代,东北地区的土壤湿度呈显著干旱趋势。受干旱影响,松嫩平原出现了沙漠化,科尔沁沙地和松嫩沙地的荒漠化、盐渍化问题严重,并不断向东蔓延,生态环境呈现不断恶化的趋势。

东北地区的显著气候变化不仅仅表现在气温上升、冬季明显变暖,农业生长季节气候变暖也异常明显,降水量的变化呈增加趋势。湿地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循环、湿地动植物分布及植物生产力、湿地功能等都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以松嫩平原为例,其西部的扎龙湿地地表水位连年下降,仅2001年就比“平水年”下降约1m,湿地面积减少了一般,湿地内许多湖泊干枯、河道断流。

2气候变化对东北地区水资源的影响

全球变暖的背景下,由于温度升高、降水量减少等原因,东北地区的水资源短缺现象日益严重。20世纪90年代之前,东北地区很少严重干旱的灾害,90年代东北三省都发生过3、4次严重的旱灾,2000年以后,旱灾几乎年年发生,至2010年三省均发生8次严重旱灾。其中,2001年春夏连旱,松花江水位降至历史最低,给水稻生产带来严重的影响,西辽河自2001年以来多次断流。2006年,松辽流域年平均降水量为465.8mm,比多年平均值偏少9.5%:地表水径流量1 460亿m3,比多年平均值偏少17.4%;地下水资源量为610亿m3,比多年平均值偏少10.4%。年降水量和生长季降水量都呈现明显减少趋势,中西部主要河流都出现过连续枯水年现象。不仅如此,降水的区域、年代和季节性差异十分明显。从降水区域来看,东北大部分地区的年降水量均呈减少趋势,以黑龙江东部、吉林西部和辽宁东南部最为明显。季节性降水的差异表现为,秋季降水明显减少,夏季和冬季略减;春季尤其是5月份降水显著增加。降水量连年减少的同时,年降水日数也逐渐减少,平均每10年减少2天左右。东部年降水日数明显减少,夏季显著减少,春季降水日呈上升趋势。

气候变化所引起的降水和气温变化等,导致东北地区可利用水资源呈现下降趋势。此外土壤中的水储量也呈下降趋势,以黑龙江省为例,作物生长季各层次土壤水储量呈明显下降趋势,全省土壤水储量总体呈减少趋势,少量呈现增加趋势。详见表1。

3气候变化对东北地区农业的影响

东北地区是农业大省,气候变化给农业生产带来了极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3.1作物的适宜生长期改变

温度升高导致热量条件的增加,促使东北地区作物的生长期发生改变,主要表现为春季物候期提前、秋季物候期延后。由此导致大田作物的播种期提前、收获期推后,延长了作物的适宜生育期。玉米生育期的天数增加10d左右,其中北部地区适宜生长期延长了10d~20d,南部地区的水稻生长期延长了近8d。近25年辽宁草本植物春季展叶期每10年提前2d~4d,草本、木本植物秋季枯黄期每1年推后5d~7d。

3.2作物种植格局的改变

据赵秀兰等人报道,近50年东北地区作物生长季≥10℃的积温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积温带北移东扩明显,因此导致主栽作物适宜种植区域扩大。由气候变化带来的温度升高和积温带北移东扩现象,导致了东北地区农作物种植格局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主要种植作物如玉米、水稻和马铃薯等的种植面积扩大,而春小麦的面积随之减少。随着气温的不断升高,玉米的栽培面积向东扩展至辽宁东部,向北扩展至黑龙江呼玛县;水稻的种植面积向北扩至黑龙江呼玛县;而喜凉作物小麦则呈现北退和减少的现象。如黑龙江在刚刚过去的20年,粮食作物的种植格局明显改变。从小麦和玉米为主变成以玉米和水稻为主的的粮食种植结构。水稻种植比例上升,以北部地区最为明显,小麦的种植面积则相应明显的减少。

3.3作物品种熟性的改变

随着温度的增加和积温带的变化,东北地区适宜种植的作物品种种植区域扩大,主栽作物的品种熟性从早中熟品种变为中晚熟品种。如玉米的种植,北扩至黑龙江呼玛县,可以种植早熟品种。由于气候的变化,白山地带以前不能满足玉米的生育热量条件,现在也可以种植早熟品种。三江平原成为玉米中晚熟品种的种植区域。

3.4粮食产量的变化

由于气候变化导致作物品种熟性的改变,有中晚熟品种代替早熟品种,加上种植面积的增加,东北地区的粮食产量也大幅增加。在水分条件适宜的情况下,气候变暖导致东北地区玉米生长季气温升高、积温增加,玉米的生长发育和灌浆速度加快,提高了玉米的产量。但如果水分不足,气候变暖将缩短玉米的灌浆时间,造成明显减产。

4小结

全球变暖正在以越演越烈的趋势步步逼近,东北地区地处我国高纬度地区,对气候的变化尤为敏感。受气候变化的影响,东北地区的温度呈升高趋势、降水量也逐渐减少,生态恶化正在加剧,水资源也受到了影响呈下降趋势。这种变化给农业生产和东北地区的居民生活带来了很多影响。为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这种影响,应合理利用气候资源趋利避害,调整农业结构,建设节水型农业,加强预测、减轻气候危害带来的各种损失,保证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正常进行。

参考文献

[1]赵秀兰.近50年中国东北地区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10,41(9):144-149.

[2]谢立勇,李艳,林淼.东北地区农业及环境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与应对措施[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1,19(1):197-201.

[3]房茜,吴文祥.气候变化与技术进步对东北地区粮食产量的影响[J].吉林农业C版,2011,3:203-205.

[4]谢立勇,郭明顺,曹敏建等.东北地区农业应对气候变化的策略与措施[J].中国科技投资,2009,7:59-60.

[5]廉毅,王雅君.中国东北地区土地荒漠化与气候变化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2007,27(z1):97-102.

[6]高锋,王宝书.全球,变暖与东北地区气温变化研究[J].海洋预报,2008,

气候变化的影响篇8

关键词:应用气象;低温阴雨;气候变暖;水稻

中图分类号:p467文献标识码:a

本文分析大埔县影响水稻生长的气候变化特征,提出气候适应性对策,为小地方水稻生产、增产提供气象要素依据,也可供别的农作物防灾减灾提供参考。

1大埔县气候变暖特征

全球都在变暖,本县也不例外。从1981~2010年,平均气温呈现略微上升的趋势。1981~1990年平均气温为20.98℃,1991~2000年平均气温为21.02℃,近10a平均气温为21.19℃,较20a前上升了0.2℃。

2水稻生长期需要的气候条件

水稻喜高温、多湿、短日照,对土壤要求不严,水稻土最好。幼苗发芽最低温度10~12℃,最适气温28~32℃。分蘖期日均20℃以上,穗分化适温30℃左右;低温使枝梗和颖花分化延长。抽穗适温25~35℃。开花最适温30℃左右,低于20℃或高于40℃,受精受严重影响。相对湿度50%~90%为宜。穗分化至灌浆盛期是结实关键期;营养状况平衡和高光效的群体,对提高结实率和粒重意义重大。抽穗结实期需大量水分和矿质营养。

2.1积温变化特点及生长期

大埔县平均积温维持在6740℃左右,属于亚热带气候,水稻可1a两熟。水稻的生长、发育需要一定的热量条件,从播种到成熟要求积温2400~3200℃。大埔县的积温呈现略微上升趋势,今年维持略降。近10a积温增加了230℃。由于气温上升、积温增加,水稻的生长发育速度加快,发育期缩短。根据积温累积,如果3月下旬播种,早稻在6月下旬就可以收获。

2.2冰雹、低温阴雨、寒潮对水稻的影响

据县气象站观测资料分析,大埔县自1981年开始有冰雹记录,1981~2010年间仅有5次冰雹记录,分别出现在1981年、1986年、1993年、1998年、1999年。5次冰雹天气有3次出现在4月,另外2次出现在3月。明显冰雹主要出现在早稻播种季节,但频率低,对大埔农业的影响是很少见的。

而寒潮出现在11月至翌年3月,1958~2010年共出现34次寒潮过程,其中1月份出现14次,约占全年寒潮活动次数的45.2%,11、12月份各出现7次,各占22.3%,2月份出现4次,3月份最少,仅出现2次。大埔县最早的寒潮出现在11月11日(1982年),最晚的迟至3月4日(1977年)。因此,3月上旬以前都不利于播种,而第二季稻收获也应在11月中旬以前。

在每年2~3月,出现日平均气温≤12℃的天数连续≥3d,或日平均气温≤15℃,每日日照时数≤2h的天数连续≥7d,称为一次低温阴雨过程。低温阴雨主要不利早稻播种,导致烂秧、死苗,贻误农时。大埔县低温阴雨灾害频繁发生,1958~2010年间,出现了99次低温阴雨过程,共计597d,年平均11.5d,其中最长的一次过程为23d,出现在1968年2月1~23日。最迟的出现在1978年3月12日~3月24日,52a来,1973年、2001年、2009年无低温阴雨出现。因此,同寒潮的结束期接近,可将早稻的播种期定在3月下旬。结合未来几天的天气预报,这样可以保证播种百分百成功。

2.3气候变化对农田及农作物水分条件的影响

气候变暖使大气对流性增强,导致蒸发量随之上升。据地面观测资料统计,大埔站蒸发量近10a增加了100mm。分析表明,气温上升,农田蒸散能力随之加强,农田需水量增加,应增加农田灌溉用水量。如果水分不足,自然导致农作物减产。在供水不便的地区,往往采用抽水机灌溉,这必然提高成本费,使农作物的成本增加。因此,大埔县的气候变得对水稻的种植越来越恶劣。

2.4暴雨日数变化对水稻的影响

遇上洪涝灾害,可直接冲毁农田,对水稻的生产影响很严重。统计近30a资料得出,暴雨日数呈现略微减少趋势。但暴雨多的年份也有8d左右。每年3~9月是暴雨出现的主要时段,其中3~5月比6~8月少不了几天。9月相对要少一些。其余时段不能完全排除没有暴雨发生。无论是抽穗开花,还是灌溉成熟,都是早稻形成的关键期,5月下旬~6月中旬、9月下旬分别是早稻晚稻抽穗扬花期,遇上暴雨天气会影响开花受粉,增加空秕粒,造成减产甚至失收。因此,早稻的花期可能很容易受到暴雨影响,而晚稻由于9月暴雨相对较少,收成可能相对较好。

2.5光照条件对水稻的影响

水稻是喜光植物。据统计,近10a日照增加了近230h。水稻从抽穗到成熟,日照的多寡直接影响到谷粒的饱满程度。同时,日照时数的增加,将缩短水稻的生长期。根据大埔县日照特点,3~5月日照时数为90~130h,7月、8月、10月日照时数为180~200h,明显增加。9月和11月日照时数为160h,明显高于3~5月。据统计,11月中旬开始可能受寒潮阴雨天气影响,而11月以前晴好天气时,每天日照时数几乎在10h左右。光照条件充足,有利于晚稻丰收。

3结语

据水稻的喜光,短日照特点,影响大埔县水稻种植的主要是低温阴雨天气。大埔县寒潮和低温阴雨一般要3月中旬才能结束,确保安全播种期,早稻的播种季节可定在3月下旬。由于气候变暖趋势,水稻发育期可能缩短。早稻的收获期可以定在7月中上旬。由于大埔县9月开始,暴雨呈现减少趋势,9~11月多光照、少暴雨的气候特点更利于水稻的生长。因此,晚稻的收成不逊于早稻。考虑到11月中旬以后会受寒潮影响,晚稻的收成期不利于定在11月中旬以后,因此晚稻播种期不宜拖延太迟。但气候变暖,气温上升带来的诸多影响,如供水量的增加,病虫害的增加,使水稻生长环境越来越恶劣。

参考文献

气候变化的影响篇9

关键词:全球气候变化;海湾国家;经济模式

作者简介:汪波,博士,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教授(上海200083)。

文章编号:1673—5161(2012)03—0108—13中图分类号:D054文献标码:a

本文属2009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基地项目(2009JJD810009)及2008年度教育部社科重大课题攻关项目(08JZD0039)阶段性成果,并得到上海外国语大学“211工程”三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及上海市重点学科B702项目资助。

位于中东地区东部濒临波斯湾的海湾地区,由于地理条件影响,不仅常年气候干燥炎热,而且淡水严重缺乏。近年来,得益于海湾地区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海湾国家才得以通过大量油气出口换取的资金来建设各种现代化设施,以适应与缓和恶劣气候的严峻压力,为民众的生存和经济发展提供充分的淡水供应,并提供各种社会福利来维护社会稳定。然而,人类近一个多世纪来工业生产和经济发展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碳造成的温室效应,不仅导致全球气温上升,而且还带来了严重的气候变化问题。近年来,联合国主办的关于气候变化的政府间论坛,表明整个国际社会已认识到气候变化对人类生存构成的危害,并已达成调整能源结构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政治性共识。气候变化政治推动全球各国制订的节能减排政策,意味着国际社会将大幅度减少石油和天然气消费。这对于海湾国家来说,能源出口减少将导致他们无法继续利用能源换取的大量资金来改善自身生存的恶劣气候环境和维持成本高昂的海水淡化工程,其结果将可能激发海湾国家政治结构中的潜在危机,甚至带来各种社会传统问题。另外,由于气候条件和自然资源的限制,海湾国家也难以在短期内实现以能源出口为基础的经济结构转型。因而海湾国家在无奈之下,只能继续依靠扩大能源出口和拖延实行气候变化协议的方式,来应对当前全球气候变化政治的冲击。

一、海湾国家改善自身气候环境的努力

海湾又称波斯湾(persianGulf),亦称阿拉伯湾(arabianGulf),位于阿拉伯半岛到伊朗高原之间,包括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巴林、卡塔尔、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和阿曼等国家。从气候条件来说,海湾地区的自然条件极其恶劣,这里一年中有8个月的平均气温在40℃以上,沙漠地带正午时分的气温更可高达60℃。海湾地区炎热干旱的气候主要是不寻常的地理条件和太平洋高压的共同作用所造成。空气在赤道地区上空被烈日烤暖后温度会迅速上升,这些热空气向北极地区移动经过海湾地区时,由于副热带高压带控制和常年盛行的下沉气流,造成来自赤道的高温气流停留在这一地区,形成干燥炎热的热带沙漠气候。

进入20世纪以来,气候环境已成为直接关系到人类发展的重大问题。按照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所有的发展都应该是为了扩大人类的潜在能力和增加人类的自由。但不同地区恶劣的气候环境,却严重限制了人类生存的自由。在海湾地区,炎热干旱的气候环境不仅影响到人类对生活方式的选择,而且还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海湾国家在这种严酷的气候环境下,为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近年来已经为适应和改善这种充满敌意的气候环境做出了巨大努力。如今,人们在迪拜、利雅得和多哈看到的那些高耸入云的钢铁和玻璃大厦,代表的就是海湾国家过去几十年来在这个世界居住环境最差地区为适应和改变环境付出努力所取得的最明显成果。

多年来,海湾地区国家为适应和改变环境的努力,主要是解决这个地区的淡水资源缺乏问题。从全球气候地理来看,海湾地区不仅是地球上人类生存的最炎热地区,而且也是淡水资源最缺少的地区。据世界银行的数据,除伊拉克和伊朗外,大多数海湾国家都处于严重缺水状态,每年的降雨量少于每平方公里1000立方米。近年来随着全球气温升高和当地人口增长对淡水需求的增加,这种局面正在变得更加严峻。预计到2025年,海湾国家淡水的需求将比现在增加一倍,而工业生产需要的用水则将增加三倍。因此可以说,海湾地区当前拥有的可循环使用的淡水资源已处于严重的环境危机状态。

面对全球水资源缺乏问题的日益突出,联合国已把淡水资源匮乏列为社会稳定的重要危机因素之一,和贫困、盲目城市化、环境退化以及破碎的统治体制结构共同构成全球性危机的系统性问题。在这些危险因素中,淡水资源匮乏问题带来的压力又特别严峻。在海湾地区,淡水资源如今更是社会增长、发展和稳定的关键。

为了生存需要,海湾国家过去十年来主要是依靠抽取地下水来补充淡水资源的不足。仅2007年,海合会国家就从地下蓄水层中抽取了1950万立方米淡水。目前,这些国家全部用水量的9.1%,依然要从地下水资源中抽取。不过,这种做法显然会造成难以弥补的后果。由于回灌不足,大量抽取地下水源的做法已导致地下水位下降、水质破坏和盐碱含量增加。

为了保持有限的地下水资源,海合会国家解决淡水资源不足的主要途径已开始转向建设海水淡化工程。现在,海湾地区已经建立了世界上最发达的淡水生产设施。在海湾地区大约5000个海水淡化工厂中,每天能够生产1800万立方米淡水。不过,海水淡化的成本极高,每立方米平均约为50~60美元。在海湾地区的海水淡化工程中,沙特阿拉伯的海水转化公司(SwCC)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海水淡化公司,每天生产大约300万立方米淡水和5000兆瓦电力,能够提供沙特全国50%饮水和20%的电力。2006年3月,海水转化公司总裁沙里夫(FehiedalShareef)表示,沙特每天还需要增加600万立方米淡水和3万兆瓦电力,才能满足未来的需要。

2006年12月,沙特决定投资53亿美元在提哈马(tihama)建立“淡水银行”工程,以便大幅度提高全国的海水淡化能力。鉴于海湾地区对淡水资源的需求正以每年6%的比例增长,估计未来十年中海湾国家将投资约1000亿美元,来提高海水淡化能力以满足社会增长的需要。为应对日益增长的淡水需求,海湾国家还积极引进外资来发展海水淡化和电力生产的联合项目。2007年8月,法国Veolia水处理和技术公司宣布在阿联酋的富查伊拉(Fuiairah)投资8亿美元建设海水淡化项目。这一项目完工后,每天可生产59万立方米淡水。2007年6月,这家法国公司又和沙特签署了14亿美元的合同,计划在朱拜勒(Jubail)修建世界上最大的海水淡化工厂,每天生产80万立方米淡水。

尽管2008~2009年出现了全球经济衰退,但海湾国家对未来经济增长和发展仍然充满信心。当时世界上很多地区都在经济危机中摇摆不定,而海湾国家的经济却依然继续增长,只是速度较为缓慢。世界银行曾指出,2009年海湾国家经济增长率虽然只有3%,但2011年将达到4.5%,而实际上,海湾国家2011年的经济增长率竟高达5.2%。可见,尽管世界经济当前面临各种问题,但海湾地区依然是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不过,这一时期石油收入的大量减少也对海湾国家造成了严重影响。据统计,海合会国家与能源有关的收入从2008年的6300亿美元大幅减少到2009年的2800亿美元。为此,海湾国家的经济增长在主要依靠能源市场的同时,也积极加强非石油因素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据世界银行提供的数据,海合会国家在过去十年中已采取重大步骤向国外投资者开放其国内市场,且这些市场正在变得越来越具有竞争性。目前,这个地区估计总共有20000亿美元的发展计划,其中13000亿美元属于基础建设,2660亿美元属于能源基础设施。

虽然从长期来看前景乐观,但阶段性经济停滞依然无法回避。2008年,海湾地区房地产泡沫的破灭,就给迪拜留下了一大批烂尾楼。现在,阿联酋大约有一半的建设项目被延迟或是取消,其价值高达5800亿美元。不过,阿联酋政府还在继续建设一些大型工程。2008年初,阿布扎比破土动工修建的马斯塔尔(masdar)城,其设计面积为6平方公里,将为4万居民提供零碳排放住宅,耗资220亿美元。与此同时,卡塔尔也通过出口北部穹隆油气田的天然气收益,进行同样大规模的建设工程。在该地区建设的大批庞大工程中,有一项是把该地区建成全球铝合金市场主要生产者的计划。通过这项计划,科威特、卡塔尔、阿曼和阿联酋的铝合金加工企业2010年时年生产能力已达180万吨。

在沙特,沙特阿拉伯投资总局(SaudiarabianGeneralinvestmentauthority)也在推行一项庞大的建设计划。这项计划的目标是在2020年前建立六座新城市,为430万人提供居住,解决130万人的就业,并为国家经济增加1500亿美元的收入。这六座城市已经被命名为:阿卜杜拉国王经济城(theKingabdullaheconomicCity)、麦地那知识经济城(KnowledgeeconomicCityinmedinah)、阿卜杜拉·本·穆赛义德王子经济城(princeabdulazizbinmousaedeconomicCityinHail)、吉赞经济城(JizaneconomicCity)和雷比格工业城(petroRabigh)。这项计划也表明了沙特政府通过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来应对这个国家未来30年中将要出现的人口增长浪潮的努力。

二、气候变化对海湾国家的冲击

从气象学层面来说,人们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关注,源于对造成全球变暖的温室效应现象的重视。最早开始这一研究的,是19世纪后期的法国科学家让一巴普蒂斯·约瑟夫·傅立叶(JeanBaptisteJosephFourier)。傅立叶在研究中发现,地球上的所有能量都是以阳光的形式从太阳来到地球的。这些能量一部分被地球吸收,另一部分作为红外线光束又反射回太空。从理论上来说,地球吸收的能量少于作为红外线辐射流失的能量,因而地球表面的温度应该不断冷却。但实际上,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Co2)像一床毯子,捂住了地球表面的热量,使其温度适合人、动物和植物生存。

近年来,随着地球表面温度不断升高,气候变化逐渐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政治问题。这种关注的具体表现,就是1988年联合国成立的关于气候变化问题的政府工作小组(UnintergovemmentalpanelonClimateChange)。这主要是在过去150多年里,大气中温室气体随着各国工业生产不断扩大而逐步增加,并已开始威胁到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1901年以来,全世界气温一直处于波动状态之中,全球平均气温也上升了0.74℃。造成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主要就是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不断提高。相比之下,地球在过去65万年里二氧化碳浓度从来没有达到过今天这样的高度,一直处于290ppm之下。由于工业化生产不断扩大,2008年初地球上二氧化碳的浓度已经达到387ppm,并且还在以每年2ppm的速度增加。

从生态学角度来看,气候变化本来属于环境问题。然而,在当前这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气候变化已不再仅仅是一个环境问题,而且是一个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的宏观经济问题,甚至还是一个涉及政府间合作与妥协的国际政治问题。2009年12月7日~18日,192个国家的环境部长和其他官员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联合国气候会议,会议商讨了《京都议定书》一期承诺到期后的后续方案,并就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行动签署了新协议。无疑,这是继《京都议定书》后,又一份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全球气候协议书,也是“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因此,这份气候协议书从政治层面来说,不但会对地球今后的气候变化走向产生决定性影响,而且也把气候变化问题变成了一个国际社会的政治议题。在这次会议上,限制各国二氧化碳排放量的要求得到了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支持,表明应对气候变化问题已成为涉及国家的政治行动。同时,协议还意味着国际社会已形成共识来共同解决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并强调应采取国际合作的方式来加以实施。另外,联合国气候会议的运行程序也完全符合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会议以达成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为目标,体现出以政治方式解决人类社会共同面临的气候变化问题的趋向。

不过,气候变化问题的政治化倾向,必然导致各国在参与维护全球气候环境的同时,也要关注自己国家的切身利益。在联合国气候会议上,争论的中心主要就是各国应减少多少温室气体排放量来缓解地球的温室效应,因为这将直接关系到每个具体国家的经济发展甚至经济模式调整。通常来说,每个国家都不愿意接受别国强加给自己的减排量,认为这是对自己的侵犯,也是对他们话语权的无视。另外,气候问题的争论还牵扯到国家制度和意识形态问题,从而把环境问题提升到更高的政治层面。其中最为突出的矛盾就是,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将工业场地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后,不但不愿承担责任,反而用自己造成的后果来给别国施压。因此,这一涉及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富裕国家、贫穷国家等各种利益主体的争论,其政治属性是显而易见的。

不过,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减排量问题上带有明显政治色彩的争论,其矛头最终还是要转向以石油能源出口为其经济支柱的海湾地区产油国,并演变成海湾地区产油国与石油消费国之间的一场博弈。对于海湾地区的产油国来说,它们一方面担心美国等发达国家通过节能措施降低能源消耗,或使用乙醇和其他生物燃料等非石油替代能源;另一方面,它们也担心新兴市场国家的原油需求可能下降,其中包括作为世界石油消费增长最大引擎的中国。尽管中国在哥本哈根会议上没有提出明确的减排指标,但也承诺将大幅度提高其工厂、电厂和汽车的能源效率,以降低其“碳强度”,也就是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同时,中国和印度还宣布了未来十年削减碳强度的计划。中国明确表示,将通过提高车辆燃油效率标准,在2020年以前将碳强度从2005年的水平最高削减45%。印度的目标则是在未来十年中,在2005年基础上最高削减25%。分析人士认为,中国和印度占据了世界石油需求增量的大部分,如果它们采取认真的节能措施,全球未来的石油消费量可能遭到重挫。美国莱斯大学(RiceUniversity)贝克研究所(Bakerinstitute)高级能源研究员贾菲(amymyersJaffe)估计,如果中国大力提高能源效率,并使用更多替代性能源,那么在未来20年它自己的石油需求可能将达不到日平均450万桶。

对于气候变化政治带来的这一系列后果,海湾国家都明确表示担心其能源收入可能受到严重影响,因而难以对哥本哈根达成的协议给予支持。沙特阿拉伯气候变化问题首席谈判专家·奥萨班(mohammadalSabban)说,对于世界最大石油出口国的沙特阿拉伯来说,这样一种变化可能会使这个王国未来的石油收入减少数万亿美元。作为欧佩克最大成员国的沙特阿拉伯还估计,如果哥本哈根协议生效,未来20年欧佩克的石油收入将承受至少6万亿美元的损失。萨班表示,这一数字可能还会更大,具体要看这些削减石油需求的政策是不是仍然是“选择性的且不利于石油产品”。

因此,海湾国家提出,除非发达国家能为它们提供数十亿美元的财务补偿,否则它们就不可能支持哥本哈根会议达成的协议。沙特阿拉伯在一系列气候谈判期间也明确要求,鉴于新的气候协议下矿物燃料的需求将大幅度减少,因而石油生产国需获得特别资金援助。不过,国际能源机构(iea)发表的报告却显示,即便各国同意大幅度削减碳排放和减少石油消费,欧佩克在2008~2030年仍将增收23万亿美元,比1985~2007年增长4倍。不过,沙特首席气候谈判专家奥萨班则认为,国际能源机构的数据失之偏颇。他还表示,按照欧佩克的计算,从2012年起,在新的气候协议下沙特每年将损失190亿美元,而整个地区的损失还要大得多。为此,奥萨马明确强调:“我们是经济上很脆弱的国家。我们正在推进经济多样化,但是这个过程将需要很长的时间,我们并没有太多的资源可利用,这对我们来说非常严重。”同时,奥萨马还指责西方国家以保护地球为幌子制裁石油生产国。“西方世界的许多政治家认为,气候变化谈判和新的协议将为他们减少对进口石油的依赖提供一个大好机会。这意味着将负担转移给发展中国家,尤其是那些高度依赖于石油开采的国家”。

对于沙特和其他海湾产油国的这种态度,阿拉伯环保组织“独立联盟”(indyaCt)和德国环保组织“德国观察”(Germanwatch)都报告,指责沙特是阻碍此次谈判进程的关键因素。报告认为,沙特的战术是借纠缠于石油生产国的经济困境,来延缓气候谈判进程。“独立联盟”执行董事长沃尔·哈麦丹(waelHmaidan)还明确表示:“目前阿拉伯的立场集中于石油贸易保护,而不是拯救地球于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之中。”与此同时,海湾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政治的这种方式也引起了环境保护团体的强烈不满。2006年,这些团体把沙特列为世界上处理气候变化最糟糕的国家。2007年12月,在巴厘岛举行的联合国会议上,环境保护团体把沙特称为“当代化石”,因为它不愿意建设性地支持全球气候变化谈判。

实际上,在全球气候变暖问题上,海湾地区国家担心的并不是气候变化对其自身气候环境的影响。因为即使世界继续变热,对它们已极度炎热的天气的影响也微不足道。它们所担心的是,当国际社会把气候变化上升为一种政治和政策变化问题的时候,将会对它们造成的危害。对于海湾国家来说,它们最害怕的就是气候变化政治促使国际社会达成的全球协议将会改变能源市场结构,并因而产生两种结果:一方面是能源消费国将会减少能源需求,另一方面则是国际社会将要求能源生产国为那些缺少能源的国家承担更多与气候变化有关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面对这些日益迫近的压力,海湾国家目前只能采取一种拖延战略,就是要尽量推迟实行全球性的碳排放税,以及提供为适应气候变化而进行的基础设施的建设费用。不过,海湾国家也清楚意识到这种结果难以避免。只是拖延的时间越长,它们就可以用更多的资金和时间来建设自己国家的环境适应工程。

三、海湾国家在气候变化压力F的应对选择

随着气候变化问题逐步演变成一个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政治议题,海湾国家面临的压力也日益明显。除能源市场变化可能带来的经济问题外,还涉及更加深层的经济转型、政治稳定和国家安全问题。从表面来看,海湾国家面临的压力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海湾地区长期以来环境影响最严重的淡水资源匮乏问题,将随着全球气温上升而变得更加严重。据世界银行的研究项目估计,到2050年整个中东和北非的每平方公里年平均降水量,将从现在的1000立方米减少到500立方米;另一方面,全球气候变化政治影响的不断加强,最终必然导致化石燃料消耗量大幅度减少。其结果将使得海湾地区以石油出口为经济支柱国家应对自身面临恶劣气候环境的能力大幅下降,从而影响到这些国家为适应和改善生存环境所做的努力。

从更深的层次来看,气候变化政治对海湾国家造成的长远影响可能更为严重。首先,海湾国家通过不断扩大能源市场来维持经济增长的目的,不仅为了改善恶劣的气候环境,同时也为了利用能源市场获取的资金来应对国内政治改革压力,以继续维持传统的政治体制和政府形式。长期以来,海湾国家政府每年都要花费大量能源出口赚取的资金,来保障价格昂贵的社会补助津贴和福利计划以“收买”国内民众。因此,国际能源市场的稳定增长已不可避免地和海湾国家内部的政治稳定和国家安全紧密联系在一起。

其次,能源出口对于海湾国家的重要性还表现为,可以运用能源换取的资金来加强对国家内部政治势力的控制,也就是对国内各种利益攸关者的笼络。在沙特,这些利益攸关者主要包括广大王室成员、宗教机构神职人员、汉志省(Hijaz)的商人、内志省(nejd)那些能够对广大民众发挥影响的持不同观点的宗教教士、东部省份的什叶派、还有那些通过婚姻关系和王室结合为一体的部落领袖。为保障这些群体的利益,海湾国家政府都建立了一套精心设计的制度,包括政治赞助、政府职务工作安排和财富二次分配。这样才能让所有利益攸关者对现存政治体制满意,同时也使得国内潜在的反对派无机可乘。而这种体制的维持,同样也离不开能源出口换取的大量资金。

再次,海湾国家的能源经济收入,对于消除国内社会那些“传统的”不稳定因素也必不可少。这些因素包括人口增长、城市化、失业、分裂性的社会运动等。通常来说,这些不稳定因素长期以来就广泛存在于社会之中,随时可能从城市中心爆发出来。因此,沙特及其海湾地区的伙伴国都非常担心,气候变化政治带来的影响不但会改变世界石油市场的扩展前景,而且还会推动国际能源市场结构发生变化。而这两种结果都会使得海湾国家的经济收入大量减少,从而降低政府应对传统风险的能力。

最后要强调的是,海湾国家人口增长所造成的淡水资源短缺,将成为这些国家生存环境方面的严峻压力。据估计,海湾地区2050年的人口将从2000年的1.17亿增加到2.19亿,其增长幅度超过85%。为适应人口增长的需要,海湾国家必须更大程度地依靠世界石油市场的支撑,才有可能解决淡水缺乏问题。面对这一系列情况,海湾国家目前只能不顾全球气候变暖的现实,继续努力扩大世界石油市场。与此同时,海湾国家也希望打破经济单一的传统模式,重新调整自己的经济结构。然而,由于海湾地区气候环境和资源的限制,海湾国家调整经济结构的前景目前看来并不乐观。

实际上,海湾国家在过去几十年中,曾做出过调整经济模式的努力,其主要方式就是发展农业。为此,海合会国家不得不用自己85%的水源来生产所需的粮食。不过,事实证明这完全是一种不成比例的投资,因为把有限水源运用于农业所获得的经济效益极其低微,只占该地区国家GDp的不到1%。而这些粮食其实可用低廉得多的价格从国际市场进口。20世纪八十年代,沙特曾是世界第六大小麦出口国,其产量在九十年代初期达到近500万吨,而其代价则是使用大量无法再生的地下水资源来维持效率低下的灌溉系统。在发现这些现实问题后,沙特2008年初宣布每年减少12.5%的谷物生产,到2016年时将全部停止。

除农业外,海湾国家的畜牧业发展也存在同样问题。在畜牧业方面,沙特的沙菲乳牛场(a1SailDairyFarm)就是一个典型例证。该乳牛场位于利雅得以外60英里,占地14平方英里,提供全国大约1/3的乳制品,曾被《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列为世界最大的综合性乳牛场。然而,乳牛场的29000头乳牛每天虽可以生产约12.2万加仑牛奶,但却需要消耗大量淡水来饲养这些乳牛。面对这里通常华氏80~115度的气温,每头乳牛每天需要30加仑的水来饮用和降温。除了为乳牛降温外,还需要大量淡水来为它们生产饲料,而这些用水都要从6000英尺深的地下抽取,这对地下水源的消耗和破坏自然是不言而喻。

鉴于经济转型近期难以实现,海湾国家目前只能不顾气候变化政治冲击的不断加强,依然把目光集中于世界石油市场的发展前景。据美国能源信息部(U.S.energyinformationadministration)的预测,2030年全球石油需求将比现在增加40%,从2008年的每天8500万桶增加到12000万桶。仅就美国而言,2030年美国的石油需求每天将增加1000万桶,日消费量将达到3000万桶。与此同时,亚洲将成为海湾国家最重要的能源市场,其经济扩展将主要依靠海湾国家出口的天然气和石油。中国和印度的原油进口将从2006年的日均540万桶,提高到2030年的1910万桶。面对能源市场的如此巨大需求,再加上2020年后非石油输出国组织国家石油产量将会大量减少的趋势,海湾国家的石油产量可能要增加一倍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美国能源信息部预计,2025年时海湾地区出口的石油将占全球出口总量的66%。

在期待国际能源市场进一步扩展的同时,海湾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政治冲击的方式主要是尽量拖延。在过去十多年里,沙特和阿联酋等海湾国家曾联合一致来抵制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工作小组的决定。对于这种做法,沙特石油部长纳伊米(aiibinibrahimal—naimi)曾代表沙特政府对这一政策做过解释。在2007年9月的联合国大会上,纳伊米在陈述沙特政府立场时,明确提出反对工业化国家试图通过提高税收来减少石油需求的做法,并指出这种做法将对沙特以及其他海湾产油国的国家利益造成的威胁:“这些工业化国家正在征收更高的税收,并用这些资金来直接或间接资助煤炭和原子能工业,而这些都是全球气候和环境最严重的污染源。在未来的年代中,这必然会影响世界石油的需求量,并进而对我们国家的发展造成负面影响。实际上,这种减少化石燃料消耗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做法并不是一种可行的选择。我可以向你们保证,通过技术改造,世界依然可以继续依赖石油。”

气候变化的影响篇10

[关键词]气候变化;中国农业气象灾害;病虫害;影响

中图分类号:S16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5)34-0366-01

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气象灾害以及病虫害都产生明显的影响,不但使气象灾害情况复杂化,致使在天气预测方面的难度加大,而且气候的变化也加剧了气象灾害的生成,使气象灾害的发生频率增加,加上恶劣的天气变化激化了病虫害的爆发,这些对我国农业的发展将带来严重的灾难。

一、农业气象灾害与气候变化

1、气候变化对干旱的影响

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这对我国的干旱来讲无疑是雪上加霜,气温的升高,加剧了水分的挥发和气化效益,致使地表水分流失速度加剧,土壤、河流、湖泊等所含的水分也在不断的减少,比如鄱阳湖在近几年来的水量急剧下降,湖面不断萎缩。在我国干旱地区比较严重的是北方地区,特别是华北平原,气候的变化造成年降水量较少,区域内得不到充足的降水作为补充,加上气温的升高,华北地区面临着严重的干旱威胁。从近几十年的状况来看,我国整体干旱形势严峻,干旱发生的次数和频率都在不断地增加,从上个世纪80年代全国范围内10%的干旱发生率,到近几年40%的干旱发生率可以看出,我国农业发展所面临的干旱局势在不断严重化。

2、气候变化对洪涝的影响

由于我国地域面积广,国土面积内所包含的气候种类较多,所以洪涝灾害的发生可能在一年内的任何时间段,而由于我国受东南季风和西北季风的影响,洪涝灾害发生最为严重的时间段无疑是夏季,最严重的区域基本有两个,一个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由于“梅雨”的影响,降水量在短时间内暴涨,致使城市以及农业无法承受如此巨大的降水压力,导致洪涝灾害发生的概率是相当大的,另一个则是东南沿海地区,这片区域在夏秋季节深受“台风”灾害的影响,虽然缓解了夏天的酷暑,但是也给这些地区带来了大量的降水,导致洪灾频发,从近几十年的状况来看,这些极端天气发生的可能性以及发生的次数都在不断的增加,我国同样面临着严重的洪涝灾害的威胁。

3、气候变化对大风冰雹的影响

除干旱、涝渍灾害以外农业风雹灾害是中国农业自然灾害中处于第三位的农业气象灾害且在全国均有分布、相对比较分散,中国每年平均发生风雹灾害近1000次,最少为400余次(1977年),最多达2150余次(1987年)。由于这种灾害发生范围广、频次高,局部灾情重,所以累积灾害造成的损失比较重,约占中国自然灾害年总损失的10%左右,其中冰雹发生最多的地区是青藏高原,除此之外,长江流域以及北方多数省份都可能受到冰雹灾害的影响,大风冰雹灾害的发生极大地破坏我国农业的发展,尤其是冰雹灾害的发生,甚至可以造成局面农作物的绝收。

4、气候变化对热害与冷害的影响

热害和冷害对我国农业的发展同样不容小觑。热害和冷害主要发生在夏天,热害是指在夏伏天气,由于受副热带高压的影响,我国绝大多数地区出现高温酷暑的状况,这也进一步加深了我国干旱灾情,夏季的高温抑制了农作物的良好生长,导致农作物在一些方面营养不良,出现减产等现象,在气候变化的条件下,长江流域的最高气温以及最低气温都在不断地上升,这对农业产量的提高无疑增加了较大的难度。而冷害主要发生在东北地区,夏季东北地区的气温过低,导致夏季作物生长缓慢甚至无法生长,出现农业灾害。但是由于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在上个世纪严重影响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冷害在新世纪出现的次数逐渐较少,甚至很少出现,但我们不能降低对于冷害的警惕,全球气候变暖不断引起了升温,也加剧了极端恶劣天气爆发的可能性,这对于农业的发展具有相当大的危害的。

二、病虫害与气候变化

1、暖冬的危害

在正常的气候条件下,我国冬天严寒的低温在一定程度上,对病害虫起到了一定的抑制和消灭的作用,为来年的农作物生长提供了一定的保护作用。但是气候变暖,使我国冬天气温升高,虽然有利于冬季农作物的生长,但是也增加了病虫害顺利过冬的可能性,导致了大量的越冬病虫卵蛹死亡率降低,病害虫数量上升、出现范围扩大、农业害虫的年发生世代增加等。另外,气候变化还可能使新的病虫害类型出现,农业因病虫害造成的损失更为严重。同时,大量病虫害的存在,可能对我国来年整体的农业生产产生深刻的影响,导致病虫害的大规模爆发,造成农作物大面积的减产绝收。

2、气候变暖对病虫害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暖,使气温提前达到病虫害生长繁殖的需要,一方面让虫害在冬眠期大大缩短,繁衍生殖的时间增长,这不但增加了虫害生长繁衍的代数,而且繁衍代数的增加将导致虫害的数量上几倍增长,提高了虫害防治的难度,增加了虫害危害农作物的时间。另一方面受持续变暖的影响,主要农作物病虫害范围明显扩大,造成其发生界限、越冬北界北移。水稻纹枯病和小麦赤霉病属高温、高湿型病害,当气温为23~25℃并伴有降雨或高湿度的情况下,病情加重,特别是水稻和小麦生长的中后期,气候条件对这两种病害的影响最大。中国长江流域及东北东部春麦区为主要小麦赤霉病害区。随气候的变化,小麦赤霉病已向淮河和黄淮流域蔓延扩展,在江苏省淮南、淮北地区近年也发生较重。

3、气候变暖对迁飞性害虫的影响

温度的变化是迁飞性害虫决定迁飞的最主要原因,气候变暖,将缩短迁飞性害虫迁飞外出的时间,将提前进入我国地区,导致其首次出现期、迁飞期及种群高峰期提前,加剧病虫害的严峻形势,另外,气温的增加将导致东南季风在风力上有所加强,导致大气环流出现异常情况,这也导致大量的病虫害随着季风提前进入我国,另外,大气环流的原因也导致在一些害虫的迁徙路线发生变化,有可能会集中出现某一地区,这些也是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影响。

三、结语

气候变化对于我国农业气象灾害的发生以及病虫害的生长爆发都有着深刻的影响,整体来讲,气候的变化,在短期内对于我国农业的发展是很不利的,这不仅需要我们加强气象方面的监测,提高监测的效率和准确性,而且也需要针对不同区域可能多发的灾害,进行有针对的防灾治灾的工作,尽可能减少农业的经济损失。

参考文献

[1]王颖,王晓云,江志红,曾宪宁.中国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危险性评估与区划[J].气象,2013(05)

[2]邱海军,曹明明,郝俊卿.1950~2010年中国干旱灾情频率-规模关系分析[J].地理科学.2013(05)

[3]王向辉,雷玲.气候变化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及适应对策[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