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文化的起源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06:36

饮食文化的起源篇1

引言

人类社会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和提高,越来越多的游客开始寻求新的休闲方式,旅游的文化性、新奇性、感官体验受到旅游市场的青睐,美食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得到一定程度的开发。《舌尖上的中国》大热,使得游客出行目的不再单一,出行意向选择开始呈现多元化趋势。中国饮食文化经历了五千年的沉淀,有着“烹饪王国”的称号,并且饮食在旅游六大要素中排名首位,可见饮食文化不但能够体现中国地域特色和民族文化,更是旅游经济效益的体现。川渝地区地处祖国西南,历史的偶然性和必然性使得川渝饮食既充满了江湖味又时时体现着现代文明。川渝饮食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少数民族饮食文化资源具有不可替代性及历史优势。

一、川渝少数民资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现状

川菜是中国菜系之一,具有别具一格的烹调方法和浓郁的地方特色。川菜具有麻、辣、鲜、油等特点。而川菜最负盛名的菜肴钧出于少数民族传统作坊,如自贡江湖菜、宜宾燃面等。全国少数民族有30个民族分布在西南地区,而每个民族特有的语言文化、服饰文化和饮食文化成为吸引游客的亮点,也是旅游资源开发的重点。目前川渝地区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尚且处于附属资源,直接带动经济效益作用较小,只是通过游客被动消费带来旅游增长点。

二、川渝少数民资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重视度不够,规划发展不协调

如今少数民族地区政府重视旅游业发展,大力开发和建设旅游景区,缺忽视了对民族餐饮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没有把饮食文化作为旅游资源看待,忽略了饮食的精神层次,忽略了饮食文化和体验式消费的结合开发,未能将饮食相关的饮食文化、饮食禁忌、饮食节庆以及饮食礼仪与旅游结合起来提升民族区域旅游品牌,政府缺少对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重视。

(二)饮食知名度低,宣传推广方式落后

川渝少数民族美食众多,但都未形成品牌效应,许多美食只在民间流传。最传统的川菜做法、最地道的民族菜肴,只有形成品牌效应,才能传承和推广。美食旅游宣传力度不够,美食旅游的品牌影响力尚未形成,政府、旅游企业及餐馆经营者对美食旅游推动旅游业整体发展所起的作用认识度较低。少数民族地区饮食文化资源极其丰富,但是人们品牌意识淡薄,做工复杂工序繁多的美食,知名度只限于地区,未能全国推广。

随着科技的进步,现代化社会信息交流畅通无阻,传统的宣传方式已然不能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全国餐饮业竞争激烈,旅游者消费观念也越来越理性化、推进品牌化发展是大势所趋。

(三)专业人才缺失,饮食教育落后

餐饮企业随着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竞争越发激烈。消费者的餐饮选择与餐饮企业的管理和服务水平相关。因此,提高餐饮企业人员服务态度和管理水平对少数民族地区餐饮经济效益起着重要作用。川渝少数民族地区接受过高等教育的高级厨师极少,甚至有些只有中小学水平。随着少数民族地区旅游进入性的提高,游客饮食要求不再是简单的吃饱和吃好,他们更加注重菜肴的艺术水平及文化内涵。但目前民族餐厅餐饮服务人员素质和教育水平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

(四)饮食文化内涵缺乏,饮食环境粗糙

川渝少数民族地区美食旅游开发过程中,对美食本身所包含的文化挖掘不够。例如藏族团圆饭吐巴(类似于饺子),面团中将石子、辣椒、木炭、毛线等放于面皮中。每一种物品代表不同的含义,石子表示在新的一年里心肠硬,毛线表示心肠软,木炭表示心肠黑,辣椒表示嘴如刀。这是一种饮食娱乐,无论谁吃到什么,都必须即席吐出。深度开发美食文化既能满足游客旅游活动又能体验当地特色饮食风俗带来的高层次境界。

川渝美食中除了大品牌大规模连锁店吸引游客之外,一些口味正宗地理位置偏僻的“苍蝇”馆子同样受到青睐。川渝地区尤其是民族餐馆,常常会出现人流爆满却买不到的现象。众多的“苍蝇”馆子就餐环境简陋、餐馆景观设计陈旧,极大地影响游客就餐体验。

三、川渝少数民资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对策

(一)注重资源保护,强化宏观管理

首先,各民族在旅游发展期间,既要去迎合游客,迎接市场的需要,以获得经济和生活上的提高,更要加强对饮食旅游资源的保护,让其原汁原味地呈现在游客面前,保持饮食文化的传统性,建立文化保护机制。其次由政府牵头,制定政策与方针,积极引起餐饮企业方向,实现宏观管理。加大对特色餐饮创业的扶持奖励政策、出台相关的优惠政策,支持和帮助企业提升餐饮档次,组织企业参加各种旅游产销会、博览会、交易会等,拓展饮食旅游资源市场。

(二)树立饮食文化品牌,拓宽宣传手段

一方面要求政府引导川渝少数民族地区餐饮、食品加工、配送等企业树立起自身的品牌,形成品牌文化优势;另一方面也要鼓励和支持企业对已有的特色产品的商标注册,加快形成品牌效应,以品牌为龙头带动其他民族旅游行业升级发展。

川渝少数民族饮食文化旅游产品应该加强宣传和推广,不仅仅是人们熟知的菜肴加大宣传力度,更应该重视民族特色菜肴的推广。除了利用电视、报纸、杂志等进行传统宣传手段外,还可以利用新媒体如:微信、微博、第三方等形式进行宣传。同时,借助电视平台打造美食节目、视频直播吸引观众眼球、网络平台设计美食网、旅游节庆活动提高市场影响力。以此吸引旅游者的关注点,加快川渝少数民族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

(三)加强人才培养,提高饮食教育水平

首先要转变餐饮企业管理者思维。餐饮企业生存的根本不单单依靠口碑效应更重要的因素是创新。企业管理者只有跟随市场的要求不断提高创新水平,才能将民族餐饮做大做强。其次,加强对厨师队伍的培训。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多的人注重营养搭配养生长寿,而这些需要专业的营养学厨师。对他们进行再教育不但能够提高餐饮的内涵更加快了中国餐饮的国际化进程。最后,民族餐饮企业应加强与知名院校的合作交流,既能宣传本地区的餐饮文化又能提升现有餐饮工作人员的素质和能力。

(四)挖掘饮食文化内涵,改善饮食环境

饮食文化旅游资源中的文化背景、民间传说、神话故事、风土人情以及历史渊源是餐饮企业提高产品内涵打造品牌影响力的关键。饮食旅游的开发还应该注重内涵的开发,将饮食禁忌与饮食文化相结合,既能满足游客好奇心又能提高美食旅游的开发层次。少数民族餐厅景观应重点突出民俗特色,围绕饮食开展多种文化活动,有利于加深游客对美食旅游的体验,满足个性化的市场需求。

四、结语

饮食文化的起源篇2

一、国内的中国饮食史研究状况

中国饮食史作为一门边缘性的学科,它的兴衰演变随着社会政治、军事、经济的状况及政府的政策而变化,时兴时衰。但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兴起阶段(1911年至1949年)

中国饮食史研究始于1911年出版的张亮采《中国风俗史》一书。在该书中,作者将饮食作为重要的内容加以叙述,并对饮食的作用与地位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此后,相继发表有:董文田《中国食物进化史》(《燕大月刊》第5卷第1-2期,1929年11月版)、《汉唐宋三代酒价》(《东省经济月刊》第2卷第9期,1926年9月),郎擎霄《中国民食史》(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全汉昇《南宋杭州的外来食料与食法》(《食货》第2卷第2期,1935年6月),杨文松《唐代的茶》(《大公报·史地周刊》第82期,1936年4月24日),胡山源《古今酒事》(世界书局1939年版)、《古今茶事》(世界书局1941年版),黄现璠《食器与食礼之研究》(《国立中山师范季刊》第1卷第2期,1943年4月),韩儒林《元秘史之酒局》(《东方杂志》第39卷第9期,1943年7月),许同华《节食古义》(《东方杂志》第42卷第3期),李海云《用骷髅来制饮器的习俗》(《文物周刊》第11期,1946年12月版),刘铭恕《辽代之头鹅宴与头鱼宴》(《中国文化研究汇刊》第7卷,1947年9月版),友梅《饼的起源》(《文物周刊》第71期,1948年1月28日版),李劼人《漫游中国人之衣食住行》(《风土杂志》第2卷第3-6期,1948年9月—1949年7月),等等。

(二)缓慢发展阶段(1949年至197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1979年的30年时间里,大陆由于各种政治运动的不断开展,中国饮食史的研究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发表的论著屈指可数。

在20世纪50年代,有关的中国饮食史论著有:王拾遗《酒楼——从水浒看宋之风俗》(《光明日报》1954年8月8日)、杨桦《楚文物(三)两千多年前的食器》(《新湖南报》1956年10月24日)、冉昭德《从磨的演变来看中国人民生活的改善与科学技术的发达》(《西北大学学报》1957年第1期)、林乃燊《中国古代的烹调和饮食——从烹调和饮食看中国古代的生产、文化水平和阶级生活》(《北京大学学报》1957年第2期),等等。

此外,吕思勉著《隋唐五代史》(上海中华书局1959年版)专辟有一节内容论述这一时期的饮食。

20世纪60年代的论著主要有:冯先铭《从文献看唐宋以来饮茶风尚及陶瓷茶具的演变》(《文物》1963年第1期)、杨宽《“乡饮酒礼”与“飨礼”新探》(《中华文史论丛》1963年第4期)、曹元宇《关于唐代有没有蒸馏酒的问题》(《科学史集刊》第6期,1963年版)、方杨(《我国酿酒当始于龙山文化》)(《考古》1964年第2期)。

20世纪70年代,大陆在“文革”结束后,又有学者对中国饮食史进行研究,其中见诸报刊有:白化文《漫谈鼎》(《文物》1976年第5期)、唐耕耦等《唐代的茶业》(《社会科学战线》1979年第4期)。

这个时期台湾、香港地区的中国饮食史研究也处于缓慢发展阶段,主要成果有:杨家骆主编《饮馔谱录》(世界书局1962年版)、袁国藩《13世纪蒙人饮酒之习俗仪礼及其有关问题》(《大陆杂志》第34卷5期,1967年3月)、陈祚龙《北宋京畿之吃喝文明》(《中原文献》第4卷第8期,1972年8月)、许倬云《周代的衣、食、住、行》(《史语所集刊》第47本第3分册,1976年9月)、张起钧《烹调原理》等。在这些成果中,张起钧先生的《烹调原理》一书,从哲学理论的角度对我国的烹调艺术作融会贯通的阐释,使传统的烹调理论变得更有系统性。另外,刘伯骥《宋代政教史》(台北中华书局1971年版)、庞德新《宋代两京市民生活》(香港龙门书局1974年版)等书都辟有一定的篇幅,对宋代的饮食作了比较系统、简略的阐述。

(三)繁荣阶段(1980年至今)

1.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饮食史研究

进入20世纪80年代,大陆的中国饮食史研究开始进入繁荣阶段。据统计,《中国烹饪》杂志创刊后,至今已相继发表了数百篇中国饮食史方面的论著。20世纪80年代大陆的中国饮食史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对有关中国饮食史的文献典籍进行注释、重印。如中国商业出版社自1984年以来推出了《中国烹饪古籍丛刊》,相继重印出版了《先秦烹饪史料选注》、《吕氏春秋·本味篇》、《齐民要术》(饮食部分)、《千金食治》、《能改斋漫录》、《山家清供》、《中馈录》、《云林堂饮食制度集》、《易牙遗意》、《醒园录》、《随园食单》、《素食说略》、《养小录》、《清异录》(饮食部分)、《闲情偶寄》(饮食部分)、《食宪鸿秘》、《随息居饮食谱》、《饮馔阴食笺》、《饮食须知》、《吴氏中馈录》、《本心斋疏食谱》、《居家必用事类全集》、《调鼎集》、《菽园杂记》、《升庵外集》、《饮食绅言》、《粥谱》、《造洋饭书》等书籍。

二是编辑出版了一些具有一定学术价值的中国饮食史著作。如:林乃燊《中国饮食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林永匡、王熹《食道·官道·医道——中国古代饮食文化透视》(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姚伟钧《中国饮食文化探源》(广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陶文治《中国烹饪史略》(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年版)、《中国烹饪概论》(中国商业出版社1988年版),王仁兴《中国饮食谈古》(轻工业出版社1985年版)、《中国年节食俗》(中国旅游出版社1987年版),洪光住《中国食品科技史稿(上)》(中国商业出版社1984年版),王明德、王子辉《中国古代饮食》(陕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杨文骐《中国饮食文化和食品工业发展简史》(中国展望出版社1983年版),《中国饮食民俗学》(中国展望出版社1983年版),熊四智《中国烹饪学概论》(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年版),施继章、邵万宽《中国烹饪纵横》(中国食品出版社1989年版),陶振纲、张廉明《中国烹饪文献提要》(中国商业出版社1986年版),张廉明《中国烹饪文化》(山东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曾纵野《中国饮馔史》第一册(中国商业出版社1988年版),林正秋、徐海荣、隋海清《中国宋代果点概述》(中国食品出版社1989年版),庄晚芳《中国茶史散论》(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陈椽《茶业通史》(农业出版社1984年版),贾大泉、陈一石《四川茶业史》(巴蜀书社1989年版),吴觉农《茶经述评》(农业出版社1987年版),王尚殿《中国食品工业发展简史》(山西科学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

在论文方面,主要有:彭卫《谈秦人饮食》(《西北大学学报》1980年第4期),马忠民《唐代饮茶风习》(《厦门大学学报》1980年第6期),韩儒林《元代诈马宴新探》(《元史及北方民族史研究集》第4期,1980年版),刘桂林《千叟宴》(《故宫博物院院刊》1981年第2期),张泽咸《汉唐时代的茶叶》(《文史》第11辑,1981年版),黄展岳《汉代人的饮食生活》(《农业考古》1982年第1期),孙机《唐宋时代的茶具与酒具》(《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总4期,1982年),贾大泉《宋代四川的酒政》(《社会科学研究》1983年第4期),王树卿《清代宫中膳食》(《故宫博物院院刊》1983年第3期),李春棠《从宋代酒店茶坊看商品经济的发展》(《湖南师范大学学报》1984年第3期),蔡莲珍、仇士华《碳十四测定和古代食谱研究》(《考古》1984年第10期),赵峰元《从〈浮生六记〉看清中叶的饮食生活》(《商业研究》1985年第12期),余扶危、叶万松《我国古代地下储粮之研究》(《农业考古》1983年第1期),曹隆恭《关于中国小麦的起源问题》(《农业考古》1983年第1期),叶静渊《我国茄果类蔬菜引种栽培史略》(《中国农业》1983年第2期),樊维纲《沙糖、甜盐、吴盐》(《社会科学辑刊》1984年第3期),史树青《谈饮食考古》(《考古与文物》1984年第6期),彭世奖《关于中国甘蔗栽培和制糖史》(《自然科学史研究》第4卷第3期),赵匡华《我国古代蔗糖技术的发展》(《中国科技史科》第6卷第5期),刘文杰《汉代的种芋画像实物与古代种芋略考》(《四川文物》1985年第4期),孟乃昌《中国蒸馏酒年代考》(《中国科技史料》1985年第6期),童恩正《酗酒与亡国》(《历史知识》1986年第5期),王慎行《试论周代的饮食观》(《人文杂志》1986年第5期),贾文瑞《我国饮食市场的形成与变迁》(《商业流通论坛》1987年第2期)。赵荣光《试论中国饮食史上的层次结构》(《商业研究》1987年第5期),史谭《中国饮食史阶段性问题刍议》(《商业研究》1987年第2期),郭松义《蕃薯在浙江的引种和推广》(《浙江学刊》1986年第3期)、《玉米、番薯在中国传播中的一些问题》(《清史论丛》1986年第7期),胡澍《葡萄引种内地时间考》(《新疆社会科学》1986年第5期),庄虚之《我国古代新鲜果蔬贮藏方法的分析研究》(《中国农史》1987年第1期),方心芳《关于中国蒸酒器起源》(《自然科学史研究》1987年第2期),赵桦、陈永祥《试述春秋战国时期楚人的饮食》(《湘潭大学学报》1987年第1期),李存山《饮食——血气——道德(春秋时期关于道德起源讨论)》(《文中哲》1987年第2期),林正秋《宋代菜肴特点探讨》(《商业经济与管理》1987年第1期),林永匡、王熹《中国古代饮食文化初探》(《中州学刊》1989年第2期),赵锡元、杨建华《论先秦的饮食与传统文化》(《社会科学战线》1989年第4期),李霖、叶依能《我国古代酿酒技术的发展》(《中国农史》1989年第4期),王岩《中国食文化的发生机制》(《中国农史》1989年第4期),王守国《中国的酒文化》(《学术百家》1989年第5期),纳古单夫《蒙古诈马宴之新释》(《内蒙古社会科学》1989年第4期),刘兴林《我国史前先民的食物来源与加工》(《中国农史》1989年第4期),姚伟钧《先秦谷物品种考辨》(《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89年第6期),王洪军《唐代的饮茶风习》(《中国农史》1989年第4期),龚友德《云南古代民族的饮食文化》(《云南社会科学》1989年第2期)。

2.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饮食史研究

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饮食史研究,无论是研究的角度还是研究的深度,都远远超过80年代,这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有关中国饮食史研究的著作纷纷涌现。其中,代表性的有:李士靖主编《中华食苑》(第1-10集),林永匡、王熹《清代饮食文化研究》(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林永匡《饮德·食艺·宴道——中国古代饮食智道透析》(广西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王子辉《隋唐五代烹饪史纲》(陕西科技出版社1991年版),陈伟明《唐宋饮食文化初探》(中国商业出版社1993年版),王学泰《华夏饮食文华》(中华书局1993年版),万建中《饮食与中国文化》(江西高校出版社1995年版),王仁湘:《饮食考古初集》(中国商业出版社1994年版),姚伟钧《宫廷饮食》(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谭天星《御厨天香——宫廷饮食》(云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赵荣光《中国饮食史论》(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年版),赵荣光《满族食文化变迁与满汉全席问题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赵荣光《中国古代庶民饮食生活》(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1997年版),苑洪琪《中国的宫廷饮食》(同上),王仁兴《中国饮食结构史概论》(北京市食品研究所1990年印行),鲁克才《中华民族饮食风俗大观》(世界知识出版社1992年版),李东印《民族食俗》(四川民族出版社1990年版),傅允生、徐吉军、卢敦基《中国酒文化》(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季羡林《文化交流的轨迹——中华蔗糖史》(经济日报出版社1997年版),胡德荣、张仁庆等《金瓶梅饭食谱》(经济时报出版社1995年版),黎虎主编《汉唐饮食文化》(北京师大出版社1998年版)等等。

二是在研究力度和研究深度上都有了进一步的拓展。在宏观研究方面,有姚伟钧《论中国饮食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争鸣》1992年第1期)、《饮食生活的演变与社会转型》(《探索与争鸣》1996年第4期)等文。

在食物种类的栽培和加工制作方面,有严文明《中国稻作的起源和传播》(《文物天地》1991年第5、6期),杨希义《大麻、芝麻和亚麻栽培历史》(《农业考古》1991年第3期),徐晓望《福建古代的制糖术与制糖业》(《海交史研究》1992年第1期),刘士鉴《蔗糖在中国起始年代的辨析》(《农业考古》1991年第3期),谢志诚《甘薯在河北的传种》(《中国农业》1992年第1期),谢成侠《中国猪种的起源和进化史》(《中国农史》1992年第2期),梁中效《试论中国古代粮食加工业的形成》(《中国农史》1992年第1期),顾和平《中国古代大豆加工和食用》(《中国农史》1992年第1期)。贾俊侠《古代关中主要粮食作物的变迁》(《唐都学刊》1990年第3期),张涛《试论石磨的历史发展及意义》(《中国农史》1990年第2期),陈伟明《唐宋食品贮存加工的技术类型与特色》(《中州学刊》1990年第5期),胡志祥《先秦主食加工方法探折》(《中原文物》1990年第2期),袁华忠《“枸酱”是一种果汁饮料》(《贵州师范大学学报》1994年第1期),冼剑民、谭棣华《明清广东的制糖业》(《广东社会科学》1994年第4期),姚伟钧《中国古代农圊业起源新探》(《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3年第4期)。

在酒史方面,有萧家成《论中华酒文化及其民族性》(《民族研究》1992年第5期)、张国庆《辽代契丹人的饮酒习俗》(《黑龙江民族丛刊》1990年第1期)、张德水《殷商酒文化初论》(《中原文物》1994年第3期)、李元《酒与殷商文化》(《学术月刊》1994年第5期)、张平《唐代的露酒》(《唐都学刊》1994年第3期)、拜根兴《饮食与唐代官场》(《人文杂志》1994年第1期)、吴涛《北宋东京的饮食生活》(《史学月刊》1994年第2期)、陈伟明《元代饮料的消费与生产》(《史学集刊》1994年第2期)等文。

在茶史方面有:陈珲《饮茶文化始创于中国古越人》(《民族研究》1992年第2期)、姚伟钧《茶与中国文化》(《华中师大学报》1995年第1期)、曾庆钧《中国茶道简论》(《东南文化》1992年第2期)、王懿之《云南普洱茶及其在世界茶史上的地位》(《思想战线》1992年第2期);程喜霖《唐陆羽〈茶经〉与茶道(兼论其对日本茶文化的影响)》(《湖北大学学报》1990年第2期)、陈香白《潮州工夫茶与儒家思想》(《孔子研究》1990年第3期)、刘学忠《中国古代茶馆考论》(《社会科学战线》1994年第5期)等文。

在少数民族饮食史研究方面有:陈伟明《唐宋华南少数民族饮食文化初探》(《东南文化》1992年第2期)、辛智《从民俗学看回回民族的饮食习俗》(《民族团结》1992年第7期),黄任远《赫哲族食鱼习俗及其烹调工艺》(《黑龙江民族丛刊》1992年第1期)、贾忠文《水族“忌肉食鱼”风俗浅析》(《民俗研究》1991年第3期)、蔡志纯《漫谈蒙古族的饮食文化》(《北方文物》1994年第1期)、姚伟钧《满汉融合的清代宫廷饮食》(《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7年第1期)。

在食疗方面,有任飞《医食同源与我国饮食文化》(《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92年第1期)等文。

在饮食礼俗方面有:姚伟钧《中国古代饮食礼俗与习俗论略》(《江汉论坛》1990年第8期)、《乡饮酒礼探微》(《中国史研究》1999年第1期),林沄《周代用鼎制度商榷》(《史学集刊》1990年第3期),裘锡圭《寒食与改火》(《中国文化》1990年第2期),万建中《中国节日食俗的形成、内涵的流变》(《东南文化》1993年第4期),杨学军《先秦两汉食俗四题》(《首都师大学报》1994年第3期),张宇恕《从宴会赋诗看春秋齐鲁文化不同质》(《管子学刊》1994年第2期)。

在饮食思想观念方面有:姚伟钧《中国古代饮食观念探微》(《争鸣》1990年第5期)、王晓毅《游宴与魏晋清谈》(《文史哲》1993年第6期)。

在文献研究和饮食器具以及饮食文化交流方面,也有不少论文。

在断代史研究方面有:胡志祥《先秦主食文化要论》(《复旦学报》1990年第3期)、姚伟钧《先秦饮馔技艺考论》(《文献》1996年第1期)、万建中《先秦饮食礼仪文化初探》(《江西大学学报》1992年第3期)、杨钊《中国先秦时期的生活饮食》(《史学月刊》1992年第1期)、宋镇豪《夏商食政与食礼试探》(《中国史研究》1992年第3期)、杨爱国《汉画像石中的庖厨图》(《考古》1991年第11期)、余世明《魏晋时期粮食生产结构之变化》(《贵州师范大学学报》1992年第2期)、关剑平《“兰肴异蟹肴”(南北朝食蟹风俗)》(《北朝研究》1991年总第5期)、黄正建《敦煌文书与唐五代北方地区饮食生活(主食)》(载《唐长孺先生八十寿辰纪念论文集》,武汉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唐代官员宴会的类型及其社会职能》(《中国史研究》1992年第2期)、陈伟明《唐宋时期饮食业发展初探》(《暨南学报》1990年第3期)、何泉达《五代以来扬州值蔗献疑》(《史林》1992年第2期)、徐吉军《南宋临安饮食业概述》(《浙江学刊》1992年第6期)和《论南宋临安市民的饮食生活》(《中国古都研究》第10辑)、程民生《宋代果品简论》(《中州学刊》1992年第2期)、陈高华《元代大都的饮食生活》(《中国史研究》1991年第4期),姚伟钧《汉唐饮食制度考论》(《中国文化研究》1999年第1期),《唐代的饮食文化》(《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0年第3期)和《三国魏晋南北朝的饮食文化》(《中国民族学院学报》1994年第2期),张国庆《辽代契丹人饮食考述》(《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0年第1期),闻惠芬《太湖地区先秦饮食文化初探》(《东南文化》1993年第4期),杨亚长《半坡文化先民主饮食考古》(《考古与文物》1994年第3期),张萍《唐代长安的饮食生活》(《唐史论丛》第6辑,陕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黄正建《敦煌文书与唐五代北方地区的饮食生活》(载《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11册,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

转贴于

二、海外的中国史研究状况

海外的中国饮食史研究,当首推日本。日本在世界各国中对中国饮食史的研究时间较早,也最为重视,成就最为突出。

早在上世纪40~50年代,日本学者就掀起了中国饮食史研究的热潮。其时,相继发表有:青木正儿《用匙吃饭考》(《学海》,1994年)、《中国的面食历史》(《东亚的衣和食》,京都,1946年)、《用匙吃饭的中国古风俗》(《学海》第1集,1949年)、篠田统《白干酒——关于高梁的传入》(《学芸》第39集,1948年)、《向中国传入的小麦》(《东光》第9集,1950年)、《明代的饮食生活》(收于薮内清编《天工开物之研究》,1955年)、《鲘年表(中国部)》(《生活文化研究》第6集,1957年)、《古代中国的烹饪》(《东方学报》第30集,1995年)、同人《华国风味》(东京,1949年)、《五谷的起源》(《自然与文化》第2集,1951年)、《欧亚大陆东西栽植物之交流》(《东方学报》第29卷,1959年),天野元之助《中国臼的历史》(《自然与文化》第3集,1953年)、冈崎敬《关于中国古代的炉灶》(《东洋史研究》第14卷,1955年)、北村四郎《中国栽培植物的起源》(《东方学报》第19卷,1950年)、由崎百治《东亚发酵化学论考》(1945年);等等。

60年代,日本中国饮食史研究的文章有:篠田统《中世食经考》(收于薮内清《中国中世科学技术史研究》,1963年)、《宋元造酒史》(收于薮内清编《宋元时代的科学技术史》,1967年)、《豆腐考》(《风俗》第8卷,1968年),同人《关于〈饮膳正要〉》(收于薮内清编《宋元时代的科学技术史》,1967年),天野元之助《明代救荒作物著述考》(《东洋学报》第47卷,1964年)、桑山龙平《金瓶梅饮食考》(《中文研究》,1961年)。

到70年代,日本的中国饮食史研究更掀起了新的高潮。1972年,日本书籍文物流通会就出版了篠田统、田中静一编纂的《中国食经丛书》。此丛书是从中国自古迄清约150余部与饮食史有关书籍中精心挑选出来的,分成上下两卷,共40种。它是研究中国饮食史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料。其他著作还有:1973年,天理大学鸟居久靖教授的系列专论《〈金瓶梅〉饮食考》公开出版;1974年,柴田书店推出了篠田统所著的《中国食物史》和大谷彰所著的《中国的酒》两书;1976年,平凡社出版了布目潮fēng@⑧、中村乔编译的《中国的茶书》;1978年,八坂书房出版了篠田统《中国食物史之研究》;1983年,角川书店出版中山时子主编的《中国食文化事典》;1985年,平凡社出版石毛直道编的《东亚饮食文化论集》。1986年,河原书店出版松下智著的《中国的茶》;1987年,柴田书店出版田中静一著的《一衣带水——中国食物传入日本》;1988年,同朋舍出版田中静一主编的《中国料理百科事典》;1991年,柴田书店出版田静一主编的《中国食物事典》。

近年来,日本已相继出版了林已奈夫教授的《汉代饮食》等书。在日本研究中国饮食史的学者中,最著名的当推田中静一、篠田统、石毛直道、中山时子等先生。

饮食文化的起源篇3

关键词:海南饮食文化;旅游资源;Swot分析

1.海南饮食文化旅游资源概况

当前旅游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一个支柱型产业,在旅游的“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中,“食”占据榜首,饮食对于人们来说是无时无刻不能缺少的东西。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旅游者已经不满足于简单的观光游览,而更加注重参与体验。现在对于很多旅游者来说,吃东西并不只是为了果腹,更多的是为了体验旅游目的地特色的饮食文化。海南作为中国最南端的热带海岛省份,一直是国民热衷的旅游度假地。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海南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应当得到更多的重视。历史上,海南有过多次的移民迁入浪潮,在长期的移民过程中形成了独特而“杂糅”的饮食文化。海南优越的气候,丰富的物产,使得海南本地食材非常丰富,海南饮食的特点是以新鲜、天然和丰富为主,例如海南四大名菜:文昌鸡、加积鸭、东山羊、和乐蟹等,都很强调原汁原味,还有许多民间传统美食和各式各样的特色小吃也很受欢迎。这些饮食文化资源为海南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2.海南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发展的Swot分析

2.1海南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发展的优势分析

首先,海南陆生、海生动植物种类繁多、品种优良,为餐饮提供了广泛的素材来源。海南渔业的鱼类种类多达600余种,常见的海鱼品种如黑鲷、大白姑鱼等都是绝佳的食材。其次,目前更多的消费者在就餐时开始重视“绿色、生态、健康、天然、安全”等特点。海南的生态环境在全国范围内都堪称一流,并且是无规定动物疫病区,食材健康环保,这完全符合了当今的健康饮食的趋势。而且海南菜的做法突出了清与鲜,注重养生、追求健康、烹饪方式低碳环保,比如像海南的一道名菜——椰子鸡,利用椰汁的香味充分的包裹住鸡肉的鲜嫩,且椰子鸡所采用的仔鸡食材性平而不燥,与椰子汁完美融合,共成益气生津、清热补虚之剂,非常适合老年人养生食用,符合人们的饮食消费发展趋势。

2.2海南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发展的劣势分析

首先,海南餐饮的在国内外知名度不大,这与海南旅游业的知名品牌是不相称的。游客们不远万里来到海南往往只能简单地品尝一下海南的特色餐饮,比如海南四大名菜等,并没有很好地体验海南原生态的饮食和养生文化。长此以往,这种情况必将在某种程度上限制海南饮食文化的进一步传播,并且进而削弱海南特色餐饮文化对海南旅游业的拉动力度。其次,目前海南旅游业发展受到限制主要原因还是因为缺少有名气的大厨等专业人才。很多厨师对于一些传统名菜的做法,来源以及文化背景也是懵懵懂懂,这又怎么能依靠他们挖掘餐饮文化的深处的内涵。

2.3海南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发展的机遇分析

首先,海南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一个重要节点,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大背景下,必定迎来新的机遇。2016年11月7日颁布的《海南省旅游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提出海南要突出健康养生、乡村风情、休闲购物等特色主体,打造具有海南独特风情的旅游品牌,这些政策为海南提升饮食文化实力提供了有力支撑。其次,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们获取咨询信息越来越便利,各种新型娱乐节目也越来越多。近些年“舌尖上的中国”“味道”“天天美食”“十二道峰味”等中国本土美食综艺节目的兴起,国人开始逐渐追求全国各地特色美食,传统菜系在这一时代潮流下也逐渐有了复兴之势。旅游主体在观看美食节目之后对美食以及美食所在地旅游资源进行网络搜索,可以很快了解到更全面的信息,产生认知从而刺激旅游意愿,节目播出的同时也带动了饮食文化和旅游业的发展。

2.4海南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发展的威胁分析

海南毗邻广东,但海南菜的名气相较于粤菜却是相差悬殊,总体来讲有几个因素制约了海南菜的进一步发展。其一,海南菜本身缺乏足够的变化与特色,在面对日益精益求精的食客需求以及其他菜系崛起的挑战时难免捉襟见肘,其二,从事行业的餐饮业主们由于对海南菜缺乏足够的自信,以及对宣传成本方面的考虑,而在推广海南菜的工作上用力不足。其三,政府对本地饮食文化的推广需要更大力度的资金与政策支持,餐饮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壮大仅靠餐饮行业本身是不够的,政府的扶持也是必不可少的。除这些外,湘菜、川菜、东北菜也陆续进入海南餐饮业,这些都加剧了海南菜在餐饮业的竞争压力。同时,网络时代下,任何事件都可能在网上迅速传播,并有可能走样,而给当事方带来极大的影响。比如前几年春节期间,三亚某海鲜餐馆宰客事件,很快在网上发酵,并形成强大舆论压力,虽然涉事餐厅很快被处罚,但也给海南餐饮业带来了长时间的负面影响。

3.海南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对策

3.1增强品牌意识

在网络时代下,海南餐饮业需要转变经营理念,不能够墨守成规,从而提高海南饮食业的影响力。首先,我们需要创造品牌,把良好的一面和出色的菜肴推荐给更多的游客,如尝试用连锁店的方式推广海南椰子鸡等特色菜肴。同时海南的餐饮企业特别需要注意服务态度,笑脸迎人,给游客提供更贴心、更细微的服务。此外,还可以从营销方式方面下手,在移动互联网普及的今天,海南餐饮业必须善于利用微信营销等新兴的营销方式来吸引顾客,提高知名度。

3.2创新宣传渠道

现在的美食节目和真人综艺节目广泛受到追捧,国人开始在享受旅游休闲的同时,追求全国各地特色美食。海南饮食文化旅游资源丰富,所处的地理位置比较优越,这些条件吸引了很多综艺节目的到来,通过和这些节目进行合作,可以在宣传海南饮食文化的同时,增进人们对海南饮食文化内涵的了解,让人们知道这些美食在哪里、特色是什么、并产生到这个地方感受和品尝一下这些美食的想法,这样可以带动海南当地饮食文化和旅游业的发展。我们也可以结合海南本地特色举办美食节、建设美食街,举办别有风趣的美食竞猜活动,来增加游客对海南美食的感性认识,通过他们在微信朋友圈的分享,达到口碑传播的宣传目的。还可以利用移动互联网交友平台等新兴传播渠道来进行宣传海南别具特色的饮食文化,打响知名度,大力传播海南特色饮食文化。

3.3培养专业人才

如今随着餐饮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和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的不断调整,餐饮企业的管理水平与服务质量也正在面临日趋严格的考验。餐饮企业管理者的管理水平与服务人员的服务意识将会直接影响到整个餐饮市场未来的生存与发展。因此,拥有大批专业的管理人才与高素质的服务人员是一个餐饮企业在未来竞争日趋激烈的餐饮市场立足的必要条件。餐饮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还是人才的竞争。而如今社会对服务行业整体的偏见与服务本身的社会地位则阻碍了专业人才的培养,这就需要政府的积极宣传来引导控制社会舆论的走向,为餐饮服务行业的发展做好铺垫,同时应加大对职业院校相关专业的重视,培养出一批既熟知饮食文化又能掌握科学管理方法的人才,从根本上提升餐饮市场的整体质量。

3.4不断创新菜品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世界各地的交流紧密,多地的名菜佳肴以及西式快餐纷纷抢占海南的餐饮市场,海南的餐饮市场的竞争是越来越激烈。只有菜品不断创新,才能适应餐饮业的发展,对于餐饮业来说,菜品是核心产品,在主打产品保持稳定的前提下,菜品要不断地创新,才能让消费者感觉到新鲜感,海南本土的餐饮业应该加强海南菜的创新研究,借助于互联网平台,可以学习到别国或其他地区菜品的特色,也可以及时了解到消费者的饮食偏好趋势,从中找到灵感,研究出新式菜品吸引游客。同时还要注意保持菜品的营养性和健康性,这样才能持续不断的吸引大量的消费者。

3.5深度挖掘海南饮食文化内涵

随着游客需求越来越多元化,海南餐饮行业也需要深入挖掘海南的饮食文化内涵和各民族的饮食习俗,特别要注重观赏、享受和参与性相结合,使得海南的饮食文化资源能够可持续发展。海南饮食文化历史悠久,每道风味小吃背后都有一段令人称奇的故事,这些海南饮食的文化背景、民间传说以及风土人情等都能激起游客的兴趣,让游客们在吃得尽兴的同时达到精神的满足。同时,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健康养生这一块的要求越来越高,养生文化也逐渐受到大众的追捧。海南饮食原汁原味,口味比较清淡,加上海南岛空气质量名列前茅,也适应了这方面的消费需求。

结论

海南具有丰富的饮食资源和优质的地理位置,已经具备开展美食旅游的许多有利条件。在互联网时代的今天,游客们已不再只满足于物质上的享受,更加追求于精神上的满足,这就需要我们去挖掘饮食文化背后的内涵,让游客在品尝美食的同时了解当地文化风俗,得到精神与物质的双满足。把海南饮食文化资源当作一种旅游资源进行开发的过程中,我们不仅仅要保证海南美食的质量,还要注重就餐环境、服务质量和食物所隐藏的文化内涵,要充分考虑互联网时代的游客的真正需要,合理开发海南饮食文化旅游资源,打响海南饮食文化的知名度,使其日后能够成为海南旅游业的一大助力。

参考文献:

[1]王雪莲.美食旅游市场需求分析——以桂林世界美食博览园[J].2007,22(5):11-18.

[2]樊玲.线议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01):5-8.

[3]何宏.饮食文化对旅游发展的影响[p].浙江省旅游科学研究课题,2007(01):6-7.

[4]林玉杉.基于体验视角的饮食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探索[J].商业研究,2008(01):39-41.

[5]刘荆洪.试谈海南饮食旅游文化[J].海口经济学院学报,2010(02):66-69.

饮食文化的起源篇4

关键词: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策略;蕉城区

中图分类号:F590.7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3月28日

一、引言

国民休闲时代的来临,休闲旅游大发展,体验化是其基本取向。饮食文化旅游资源作为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以食物为物质载体,以地方文化为灵魂,同时配合各种相关活动,充分调动游客视、听、味等感官,在满足旅游者基本生理需求的同时实现其精神诉求,使旅游者在体验过程中有所感悟。目前,关于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研究尚在初级阶段,对于宁德市蕉城区的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尚属空白。本文以宁德市蕉城区为研究案例,结合调研剖析其饮食文化资源发展现状,并提出相关的旅游开发原则和策略,具有一定的理论性和实用性。

二、相关理论基础

(一)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唐留雄在《中华饮食文化的发展与现代旅游业发展》(2001)中提到旅游者的品味需求可以通过开发传统饮食文化资源来满足。杨春华《发展旅游业以饮食为依托》(2004)一文强调了饮食这一要素在旅游业中的重要性,而饮食文化旅游资源深入挖掘是旅游业发展的一大良策。毛震在《四川佛教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2007)中提议将佛教文化和饮食资源相结合,能够突出当地的独特性,借助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吸引力促进宗教的发展。周书云《旅游视角下地方饮食文化开发措施探析》(2010)一文对于饮食文化旅游的开发提出了认证饮食资源、开发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品牌以及各界联合开发等措施。

关于饮食文化及资源对旅游影响的研究,英国学者Hobsbawn和Ranger在《theinventionoftradition》(1983)一书中提到旅游目的地的特色饮食文化衍生出的旅游产品对当地的发展能起到促进作用。Boyne和william(2002)通过数据说明旅游饮食在旅游者的花费中占比较大,近40%,旅游地对于旅游饮食应着重发展,旅游饮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与游客的体验需求产生了矛盾,就很容易产生负面影响。在饮食文化资源开发方面,Getz和Brown(2006)认为美食形象的塑造可以提高游客对旅游地的兴趣,提高其出游率。目前,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国外相关研究多着眼于旅游者的旅游需求,结论更具实用性;而国内研究的理论性更强,在开发方式等实践方面则比较薄弱。

(二)概念界定。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在旅游资源分类(国家标准)中属于人文景观资源这一范畴,涵盖了遗址遗迹类、旅游商品类、人文活动类等五类旅游类型。从目前学界的研究来看,对于饮食文化旅游资源这一概念尚未普及。黄继文在《挖掘民族饮食文化,丰富云南旅游资源》一文中将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定义为在自然或人类社会中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并能在某种程度上开发为旅游消费对象的饮食程序、饮食方式、饮食规矩等相关文化事物的总和。笔者认为,从饮食文化内容和层次上看,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包括了饮食材料、饮食器具、制作工艺、饮食习俗、饮食礼仪等。因此可以结合饮食文化旅游,将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定义为:在旅游过程中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并能带动旅游经济发展的饮食文化、饮食习俗和旅游商品等与饮食相关的其他因素的综合。

三、宁德市蕉城区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现状

(一)宁德市蕉城区饮食文化旅游资源概况与分类。宁德市蕉城区地处福建省东北部的鹫峰山南麓、三都澳之滨,是福建省宁德市政府所在地。蕉城区历史悠久,素有“海国斯文地”之美誉,区内留有闽东唯一的历史文化街区。当地饮食资源也比较丰富,为福建省茶叶、枇杷、商品牛生产基地之一,还是中国大黄鱼之乡,晚熟龙眼之乡。虽然蕉城区拥有悠久的历史沉淀和丰富的饮食资源,但当地的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根据《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中对旅游资源分类的方法,结合笔者对宁德市蕉城区的实地调研考察和当地旅游局的相关资料,对蕉城区饮食文化旅游资源情况进行统计。(表1)

(二)问卷设计与调查。为了解宁德市蕉城区的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现状,笔者设计了本次调查问卷。问卷主要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被受访游客的人口统计学特征,包括性别、年龄、教育程度、职业、月收入、常住地六项;第二部分调查游客对蕉城区饮食文化的认知情况、偏好情况和相关单测评量,分为单选、多选和满意度勾选。性别构成上,男性占45.4%,女性占54.6%,比例较均衡;年龄以18~38岁为主;学历方面以大专及大学本科为主,占比47.4%;职业构成上各行各业的比例较均衡;游客客源则主要集中在本地及省内其他城市。

(三)调查结果分析

1、关于蕉城区的饮食特产认知程度。在受访者中,熟知度最高的是黄瓜鱼,其次是肉丸(芋头包),八仙糕位列第三。在喜爱程度上,肉丸(芋头包)的人数最多,有35人,米糖和八仙糕分列第二、第三位。同时,人们虽然品尝过这些特色饮食,但对其典故却了解不多。45.4%的人对此完全不了解,36.7%的人表示知道光饼的典故,知道肉丸(芋头包)的人最少,仅占1.5%。

2、关于美食圈的认知情况(多选)。南门兜知名度最高,67.3%的受访者都表示知道这里;其次是小东门,占44.4%;霍童古街位列第三;都不知道的有19.4%。表示蕉城区饮食“还不错,但具有当地特色的菜馆不多”这一评价的人数最多,有89人。“没什么特色”的有51人,“一般”的为40人,认为“具有当地特色”的仅有16人。

3、对于就餐环境的考量。受访者在几个选择上更为注重服务质量和价格水平,可知人们的消费观更加注重实惠、舒适。当然,不能因此忽略其他因素。

4、通过对价格的选项调查,发现人们的消费观仍以实惠为主。从而针对不同的消费群体可以制作不同档次的饮食套餐,满足不同的消费需求,另外应主打实惠的特色餐饮产品。

5、关于购买旅游商品的类型,78.6%的受访者选择购买便于携带的特色美食产品。由此,在开发此类旅游商品时,应推广具有蕉城特色的美食产品。而对于饮食文化旅游项目的选择,前三名分别是:品尝的同时观看或制作美食、参观美食节或传统节庆和参与饮食体验性劳动。吃、玩同步能让游客更感兴趣。

6、单测评量感知评价结果中,“蕉城区饮食”所包含的“地方风味和口感”这一内容的满意度比“相关历史文化”高。可以看出,蕉城区的相关历史文化虽然较浓厚,但还无法对群众造成深层次的影响。在“饮食环境”中,“环境卫生”和“周围街区氛围”这两项的满意度比其他选项高,而人们最注重的“服务质量”满意度略低。在“相关活动”中,满意度较高的为“表演性活动”。(表2)

(四)小结。此调查反映了游客对蕉城区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认知情况和偏好。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显示出:游客对当地特色饮食的认知度较高,但对其所蕴含的典故认知情况较低;对于蕉城区的美食节及特色美食等内容大部分受访者表示地方特色不足;在喜欢的饮食类型方面,更青睐于风味小吃;在选择就餐地点时会更多地考虑一般菜馆和美食街,同时更注重其价格和服务,但蕉城区在这些方面仍有待提升;在选择旅游开发内容时,更多受访者选择了美食街和参与性强的活动;在旅游产品的选择上,当地特色美食产品更受欢迎。

四、宁德市蕉城区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策略

第一,科学规划,协调发展。目前,宁德市蕉城区餐饮业的发展水平尚浅,对于本地区的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缺乏深入研究。同时,政府对此的扶持力度较小,社会的关注度也较低。因此,首先应该对饮食文化旅游资源进行全面系统的整理,根据实际情况成立专项小组,将蕉城区的烹饪方法、口味特点及饮食传说等进行归纳,使之系统化;其次,对饮食文化旅游资源进行整体规划,为饮食景观的开发设计奠定理论基础。这一工作可以结合蕉城区的历史街区进行规划,体现特色化和差异性,凸显蕉城区独特的民俗风情和历史文化;再次,政府需要出台合理的政策,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这样能促进餐饮行业的发展;最后,对当地特色小吃进行认证,建立“名小吃”标志,塑造品牌效应。

第二,挖掘饮食文化内涵。随着经济发展,餐饮市场的竞争也变得更加激烈。要保持本地饮食的优势,不能只求让游客“吃饱饭”,而应让“吃饭”也变成一次特别的旅游体验,故而挖掘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尤为重要。首先,要坚持本地饮食的特色,以闽东菜为基础,结合蕉城区的山海优势,将蔬果和海产品加以融合;其次,提升饮食的环境,从菜肴制作、服务质量到就餐环境等都要结合旅游体验进行打造;最后,结合当地饮食习俗,在任何时候都能给游客一个“我是当地人”的旅游体验。

第三,塑造饮食文化旅游品牌形象。品牌是一种无形资产,能给其拥有者带来经济效益。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餐饮市场的竞争已经不再局限于价格战和服务战,品牌和形象也越来越重要。随着宁德市旅游市场的发展,餐饮竞争也逐渐走向了国际化,因此要想赢得市场空间,要树立蕉城区饮食品牌的优势,做好营销工作。目前,蕉城区已经注册的品牌类别包括茶、大黄鱼和晚熟龙眼。这三个类别目前所树立的品牌形象已经遍及省内外,需要做的就是让这些品牌的影响力更大,质量更优。除了已有的品牌,对现有的特色饮食文化资源要进一步开发打造,以文化为名片,塑造更多的品牌形象,赢得更大的市场空间。

第四,提高行业标准。消费者的保护意识和餐饮业的激烈竞争使餐饮业的服务和管理成为消费者选择的重要条件之一。因此,餐饮业的管理水平及其服务质量是否能在业内有所建树也成为了其能否持续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这方面的发展,需要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包括相关部门、餐饮业和从业者等。

五、结语

蕉城区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应关注受众的喜好,结合实际,加大对当地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挖掘,积极开发相关的旅游特色产品和特色路线。在宁德市旅游快速发展之际,提升蕉城区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巩固并扩大其客源市场。本文对宁德市蕉城区的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进行了一些讨论和分析,对有效整合蕉城区资源,优化配置,进一步促进蕉城区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有一定借鉴作用。但是,由于笔者的学术水平尚浅、参考文献有限,本文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希望在以后的研究中可以更系统地推进蕉城区饮食与旅游的有序上升和发展,并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做出更为详尽的发展计划。

主要参考文献:

[1]唐留雄.中华饮食文化与我国旅游业的发展[J].财贸研究,2001.2.

[2]杨春华.发展旅游业以饮食为依托[J].经济视角,2004.2.

[3]毛震.四川佛教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3.

饮食文化的起源篇5

关键词:饮食文化;旅游开发;日本

    众所周知,饮食文化是一个国家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日本作为一个有着千年历史的国家,其饮食文化也源远流长,在历史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呈现出浓郁的地方特色和鲜明的民族情调,对本国乃至全世界人民有着巨大吸引力。同时,饮食文化作为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把饮食文化与旅游活动相结合,对于促进日本旅游业与餐饮业的发展,都有着积极的意义。因为只有不断根据旅游餐饮市场的潮流和趋势,对饮食文化资源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开发出更多特色的饮食文化旅游,才能更好的提高一个地方旅游业的综合吸引力。

一、日本饮食文化的种类以及典型代表

    日本菜按日本人的习惯称为“日本料理”。按照字面的含义来讲,就是把料配好的意思。日本菜是当前世界上一个重要烹调流派,有它特有的烹调方式和格调,在不少国家和地区都有日餐菜馆和日菜烹调技术,其影响仅次于中餐和西餐。在日本菜不断的发展中,主要形成了一下几种类别.

1.日本传统料理的种类:

(1)本膳料理。源自室町时代(约十四世纪),是日本理法制度下的产物,属红白喜事所用的议式料理。

(2)精進料理。源于佛教及禅宗文化,实际是一种斋饭。

(3)懐石料理。源于禅道,早期称之为会席料理,发展至后期以『怀石取代『会席一词,料理形式也逐渐与会席料理有所区别。

(4)会席料理。源于江户时代中期,是日本代表性的宴请用料理,是宴席上所有料理的总称。

(5)御節料理。是日本在节日时所做的特殊料理,特别是在过年(明治维新前为农历正月初一,明治维新后改为阳历1月1日)时的主要料理,所以又称正月料理。

(6)郷土料理

2.日本饮食文化的典型代表

在日本料理的制作上,要求材料新鲜,切割讲究,摆放艺术化,注重“色、香、味、器”四者的和谐统一,尤其是不仅重视味觉,而且很重视视觉享受。和食要求色自然、味鲜美、形多样、器精良。而且,材料和调理法重视季节感。其中典型代表有寿司、生鱼片、日式火锅、烤鸡肉串、涮牛肉片等等。

(1)寿司

   寿司,是日本料理中最具代表性的料理。主要材料是用醋调味过的冷饭,再加上鱼肉,海鲜,蔬菜或鸡蛋等作配料,味道鲜美,同时观赏性较强。

寿司有很多种类,可以分为两大派别:一、江户派,握寿司;二、关西派,箱寿司(大阪的最有名)。相比之下,握寿司更让大家青睐。由于不使用任何模具,全靠寿司师傅手工握制而成,这样不仅可以保证米的颗粒圆润,同时有效的保持米的醇香,“握寿司”,在整个料理领域里,应该可以算是非常独特的一门。

近年来,寿司逐渐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寿司店,俨然已成为男女老少皆宜的食用品。

(2)刺身

刺身是日本料理中另一极具特色的美食。它将鱼(多数是海鱼)、乌贼、虾、章鱼、海胆、蟹、贝类等肉类利用特殊刀工切成片、条、块等形状,蘸着山葵泥、酱油等佐料,直接生食。印证了日本料理中清淡不腻的特点。

同时,刺身以漂亮的造型、新鲜的原料、柔嫩鲜美的口感以及带有刺激性的调味料,强烈地吸引着人们的注意力。随着餐饮业国际间的交流日益密切,在大大小小的餐馆都可发现刺身的影子,刺身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世界各国人民。

(3)日式火锅

日式火锅是日本的传统饮食方式,古而有之,历史久远,味美新鲜,讲求使用纯美的高汤调味、使用药味佐料,拥有美味营养的特点。日式火锅种类多,分为寿喜烧火锅、海鲜火锅、山产火锅等,其中“寿喜烧火锅”是由日本农民发明的。从19世纪后半期以后,火锅吃法在日本普及开来,人们将牛肉切成薄片和海鲜、蔬菜等一起放在锅里煮,吃时沾上生鸡蛋汁、酱油和糖做成的调味料。现在,日本火锅又进一步发展,无论汤底、材料还是佐料,都比先前讲究了很多。

二、日本饮食文化与旅游业的双向关系

2.1有特色的饮食文化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基础

  “食”作为旅游六大基本要素之一,直接影响到旅游业的深度发展,是旅游过程中一个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日本饮食文化独具特色,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来日本旅游。游客大量的餐饮消费促进了日本经济的发展,餐饮消费的增长也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动力。

2.2日本旅游业的发展刺激饮食文化的进一步提升

   随着日本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壮大,不可置疑的是游客对于餐饮的标准也在逐渐提高,“吃好、喝好、玩好”已成为游客旅游的首要目标。因此,这就对日本餐饮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继承传统饮食文化的基础上继续创新,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久而久之,日本饮食文化才会日渐丰富。

2.3日本饮食文化与旅游业的有机结合

   近年来,人们物质生活丰富,对精神文化的追求越来越高。人们旅游已不只是欣赏自然风光,感受独特的人文气息也是重要内容。因此,日本要最大限度地开发餐饮行业,吸引广大游客,同时以旅游业的发展带动饮食文化的创新,是当今首要需解决的问题。

三、日本饮食文化在旅游业中的现状分析

“民以食为天”,“吃”是人类生存和生活的最基本需要。旅游是集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综合性社会文化活动,在旅游的六大要素中,“食”,即餐饮供应位于首位,在旅游业活动中的地位极为重要。旅游活动作为一种较高体力要求的特殊活动,需要较高或很高的能量,这当然更离不开饮食的基本支持。日本饮食文化在旅游业当中充当着重要角色,比如刺身,料理,寿司,尤以人体寿司最为吸引旅游业者。但是它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3.1 旅游餐饮种类不全,每份的量太少,不能满足大众口味

    日本受儒教思想影响较大,特别是"和为贵"的思想根深蒂固。有鉴于此,日本人对屠宰大的牲畜食用,以为不仁。加之日本是岛国,平原少,资源缺乏,牲畜难于饲养,日本人很少食用牛羊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得知牛肉的营养价值,才逐渐吃猪、牛肉。羊肉则在市场上少见,仅在北海道等少数地方才能买到。像中国那样食用鹿、驴

、狗、兔肉的习俗更是罕见。这就酿成了日本菜肴种类不全,不能满足大众口味的遗憾。

3.2 生吃食品,危害极大,不符合大多旅游者习惯

近年来,日本人开始反省日本料理的弊端。起因是日本发生了举国震惊的“生牛肉中毒案”,造成4人死亡,90多人感染上出血性大肠杆菌。生食肉类,这是日料理的特色。日本人的饮食之道追求新鲜和“食材本身的味道”,因此鸡蛋、蔬菜、海鲜,甚至牛肉都用来生吃。但生肉所含大肠杆菌等超标是常有的事情,再新鲜的肉不经加热处理,也会有很多细菌。这使得来日本旅游的游客很不习惯,即使食用也存在着后顾之忧。

3.3  食品烹饪制作的方法很不科学

日本料理受到很多旅游者青睐。但是日本料理多用酱油和盐,生鱼片、寿司要蘸酱油,烤鱼上要撒盐,喝的汤中,盐的含量极大。日本冲绳地区的人吃盐过多,平均每天有18克,因此冲绳的高血压发病率也是居高不下。另外日本的饮食生活太过于清淡了,日本的食物虽然精美,但是其缺点就是没有气味。这些不足会大大减少日本美食对旅游者的吸引力。

?3.4 文化内涵开发与参与性不强

    目前日本餐饮业在旅游活动中的开发主要以品尝美味佳肴为主,开发者大多忽视了菜肴背后所蕴涵的文化。如今,游客已经不满足于吃饱、吃好了,而是追求吃得有品位,所以挖掘饮食背后的文化是适应市场需求所必须的。另外,对于游客来说,能够亲身体验菜肴的制作会有极大的满足,但在这方面,日本餐饮企业显然做得不够。

4、日本饮食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对策

4.1 拓宽视野,增加饮食种类,突出文化内涵

    日本是一个岛国,周围没有接壤国家,自然资源也十分稀缺。因此日本应该拓宽视野,可以从国外引进饮食文化,来增加食品种类,满足更多旅游者的需求。另一个方面,日本要突出饮食文化特色。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关键在于“文化”,于吃中讲求文化,于旅游中弘扬文化,令旅游消费者真正达到以吃为方式、以精神享受为目标的愿望。因此资源开发中要全面详实地搜集关于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文化背景、历史渊源、民间传说、神话故事、风土人情等资料,来增加文化内涵。

4.2 科学烹饪加工日本饮食

生吃肉类,一定要保证选材的新鲜和安全。但在现今环境污染加剧的情况下,还是应将其做熟最好。这样不仅味道鲜美,而且相对卫生安全。在调料方面,应该合理搭配,适量使用。日本饮食更应该在“色、香、味”上下功夫,不可以一味的追求外形,华而不实。要做出更具大众喜欢的旅游食品,才可以吸引大量游客,促进日本旅游业的发展。

4.3 加强日本饮食文化的宣传促销

加  在旅游业的对外宣传促销中,应把饮食文化作为必不可少的内容。在有些景区和旅游城市,还应将饮食文化作为专题隆重推出。在旅游线路的编制中,也应考虑饮食文化的因素,或穿插在一些线路中间,或编制专门的饮食文化旅游线路。同时还可以举办日本旅游年这类旅游节庆活动,可以把饮食文化当作一种富有特色的人文景观和促销项目,借机走上旅游市场。

4.4 发展美食休闲旅游

饮食不仅是旅游活动的物质基础之一,另一方面它是精神的,是旅游的一项重要内容。旅游到外地,品尝当地名菜、名点,无疑是一种“饮食文化”的享受。发展美食旅游,要讲究美感、美器、美景,还有美的菜名,内涵丰富,艺术性强;要讲究养生,注重食疗与保健;要四时更新,适时而食等等。具备这些特点,才能使人们产生对日本饮食的好奇,为了满足自己的这种愿望和情绪而去品尝日本美味佳肴、了解日本饮食习俗文化等。据此来开发美食旅游,就可满足游客的美食情结,以达到促进旅游业和饮食业进一步发展的目的。

4.5 建立饮食文化传承、改革、发展的机制

    日本饮食文化应该要具有吐故纳新、自我进步的特性。为此,日本饮食文化要在切实促进旅游业兴旺发达、自身实力不断增强的基础上,实行继承与创新、传统与新潮、保持民族特色与吸收外来精华的结合,建立起开放、变革、自强、充满活力的运行机制,不断繁荣和发展,成为旅游业中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

参考文献:

饮食文化的起源篇6

关键词:徐州;饮食文化;价值;传承发展

江苏省2015年大学生实践创新项目:“徐州两汉饮食文化的挖掘与价值研究”(项目编号:XCX2015061);徐州市2015年度科技情报研究项目:“生态旅游产业发展与示范研究”(项目编号:XKQ015)

中图分类号:F719.3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1月29日

一、徐州饮食文化的历史和传承

(一)徐州饮食文化的历史。徐州,古称“彭城”位于江苏省北部,是古“九州”之一,拥有四千多年的文明史,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素有“九朝帝王徐州籍”之说。除此之外,徐州也是中国传统烹饪文化的发源地,其悠久的饮食文化历史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早在尧舜时期,彭祖就曾调制口味鲜美的雉羹(野鸡汤)进献给帝尧,帝尧甚是欢喜,因而将彭祖封于大彭(今江苏徐州)。相传彭祖活了800岁,是中国烹饪创始人。彭祖在历史上影响很大,曾被孔子推崇备至。其所创的雉羹是我国典籍中记载最早的名馔,被誉为天下第一羹。楚汉相争后期,刘邦大军屡战屡胜,项羽军队在逃亡中粮草供给不上,士兵于是将黄豆煮熟充饥,将剩下的黄豆就被装进蒲包,加上盐粒,这就成了后来流传民间的盐豆,影响深远。而坡在任职徐州的一年多时间里,对徐州的饮食文化也颇有推崇。据历史考证,徐州著名美食“把子肉”就起源于苏公的东坡肉。到了清代和民国,徐州的饮食文化更加丰富多彩,冻豆腐、酥鱼、蹄卷、芙蓉肉、糟猪耳、搅瓜等普遍食于民间。乾隆帝六下江南,封徐州雉羹为“天下第一羹”。近代思想家康有为品尝彭城鱼丸时,曾赋诗赞誉“彭城鱼丸闻遐迩,声誉久持越北南”。

(二)徐州饮食文化的传承。徐州,作为中原文化的覆盖地,自古便是北国锁钥、南国门户、兵家必争之地。徐州同时作为两汉文化的发源地、素有“彭祖故国、刘邦故里、项羽故都”之称。正是这绚烂悠久的历史积淀中,传承着各色各样、独具风味的彭城饮食文化。例如,“第一食神”彭祖从儿子夕丁误将鱼藏入羊肉罐内而得到启发,烩制的羊方藏鱼。鱼的鲜美和羊肉的香嫩融为一体,其做法传承至今,并成为汉字“鲜”最早来源。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沛县狗肉传承至今,不仅是因为其美味,更是因为其是对楚汉争霸历史的一段见证。

在众多饮食文化的传承典范中,“伏羊节”作为徐州当地特有的美食节日,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历史上,羊是被人类最先驯养的家畜之一,食羊的传统习俗自古就有。古语有云:“仲春之月”,“食麦与羊”(语出《礼记月令》)。此外,在徐州市铜山区汉王镇出土的一块《庖厨图》上亦记载着当时人们用羊肉烹调食物的情景。尽管中华民族的食羊传统习俗已源远流长,但人们还是将在三伏天大口吃羊肉大碗喝羊汤这一饮食习俗继承至今,并逐渐发展成一种全民参与的美食节日。由此可见,不论是早在尧舜时期就已盛行的吃羊习俗,还是以徐州为地理依托的地域文化,都在不同程度上丰富了徐州“伏羊节”的文化意蕴。

对于徐州饮食文化的传承,一方面这是对当地人类祖先饮食传统的一种继承与发扬;另一方面也表达了一种对先人的怀念和对汉风古韵的向往,是一种历史的沉淀和对民族感情的承载。

二、徐州饮食文化的特色和价值

(一)徐州饮食文化的特色

1、徐州饮食具有包容性。如果说徐州悠久绚烂的历史给予了当地饮食丰富的内涵,那么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宜人的气候环境,更赋予了徐州饮食文化难得的包容性。徐州地处苏皖鲁豫交界处,素有五省通衢之称。是华北平原的门户城市,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战争的出现加速了当地居民的人口流动,同时也潜移默化的带来了不同地区的饮食文化。从整个气候上来看,徐州处于温带季风性气候,冬暖夏凉,雨热条件充足,适合不同种类的动植物生长,给当地的饮食提供了充裕的食材。经过长期的发展和积淀,逐渐形成了今天家喻户晓的徐州风味。

徐州的饮食文化受到南北各地的共同影响,体现出兼收并蓄的特点。既包含了齐鲁菜系的红烧类与酱类菜点的风味,又加入了江淮菜系清淡香甜的爽口。川菜的麻辣鲜香,中原的面食点心也都在徐州饮食上都有所体现。总体来说,徐州菜五味俱全、自成风格、鲜咸醇厚、味道适中。

2、徐州饮食具有养生性。“药食同源”是中华传统医学之中对人类最有价值的贡献之一。药膳,顾名思义,即以药材与食材为原料而做成的膳食。它“寓医于食”,是将食药相结合所制成的具有多种保健功能的佳肴。自中华文明产生以来,药膳就一直发展至今。早在4,000多年前的彭祖时期,人们就已意识到饮食养生的重要性了。彭祖所创“雉羹”就充分体现了“养生当论食补,治病当论药攻”这一观点。彭祖开创了中国食养和食疗先河,徐州当地的彭祖养生菜系极其注重食疗与养生相结合的观点。《列仙传》云:“彭铿好恬静,惟以养神治生为事,并服糜角、水桂、云母粉。”中医学认为糜角等三物均具滋补、开胃、美容的功效。彭祖还以此三物匹配其他菜肴,算得上域内最早的食疗菜了。口碑良好至今仍享誉“国菜之首”的“羊方藏鱼”,被现代饮食文化人称之为“民族养生文化”的“活化石”。因此,研究、挖掘、继承徐州菜具有深刻的历史及现实意义。

(二)徐州饮食文化的旅游价值。“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饮食可谓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在满足人们生理需求的同时,还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底蕴。饮食文化,不仅包括相关食材的加工与制作,还包括在饮食过程中所形成的一些传统风俗习惯。属于生产消费的范畴,是消费经济中活跃度最大、最具特色、最具群众性以及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一个重要分支。由此可见,饮食文化在旅游产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它能够满足旅游者的多种需要,提高旅游地的经济水平,推动旅游业的发展。

1、满足旅游者口腹之欲。徐州地方饮食南北交融,贯通东西,在历史的发展中展示深厚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其中不乏美味,例如霸王别姬、彭城鱼丸、沛县狗肉、羊方藏鱼、麋鱼鸡、云母羹等,旅游者对这些美酒佳肴的消费,可满足其口腹之欲,获得生理上的和精神上的愉悦,从而增加旅游者在一次旅游活动中的积极体验。

2、满足旅游者文化好奇心理。旅游者旅游的目的是为获得与日常生活截然不同的文化体验。旅游者在其日常生活中很难见到旅游地的一些特色美食。以徐州特产沛县狗肉为例,即使当地有这样的门店出售,但实际上口味会有所不同,远不及徐州当地门店的美味。因此,旅游者对这些地方特色美食往往有着很强的好奇心,加之徐州特色两汉文化饮食享誉全国,旅游者自然会想亲自前来品尝美食,体验徐州不同的饮食文化。

3、饮食文化能够推动旅游业的发展。徐州的旅游资源丰富,饮食独具特色,在很多国人心目中的形象是汉文化的代表、兵家必争之地,这些只是历史的展现,而饮食则显示了文化的深厚底蕴以及传承的价值。如果能够成功将饮食文化与旅游结合起来,必将有助于提升旅游经济活动附加值、增强旅游吸引力。在不断丰富旅游产品的同时,进而采用美食以打造旅游形象,用美食文化来吸引游客,以达到增强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

三、徐州饮食文化发展建议

(一)当前所面临的问题

1、饮食文化发掘不深。徐州饮食文化资源丰富,品种多样,但就目前开发状况而言,当前徐州还未对当地两汉饮食文化的开发加以重视,忽视了其文化内涵,开发仅仅停留在最基础的需求――品尝佳肴上,仅仅是一种味觉上的感性体验,而更深层次的,比如吃出营养、吃出健康、吃出文化内涵的开发力度还大大欠缺。随着社会的发展,旅游者对于旅游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他们对饮食的要求不再仅仅满足于品尝美味上,而对文化体验的要求更高,希望能对当地文化有更深的了解。此外,旅游者为获得完整的体验,往往会对食物的制作过程很感兴趣,甚至萌生有自己动手尝试制作的想法。然而,徐州目前的旅游开发还没到位,所以阻碍了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

2、饮食产品创新不足。如上文所述,徐州菜有着4,000多年的历史,又集南北各地菜肴所长,风味独特,别具一格。但在菜系发展过程中,徐州菜逐渐被苏菜和鲁菜吸收和融合。而新产品开发速度慢,难以跟上市场步伐,产品开发观念与现代消费观念差距日渐扩大。虽然徐州饭店开发了“彭祖养生宴”、汉园宾馆推出了“汉宫御宴”等等特色餐饮,但碍于市场化、产业化的程度不高,导致这些特色饮食加工制作仅限于徐州本地,很难在国内外扩大知名度。而其他各大菜系都能在不断发扬本地菜肴风味特点的基础上,融合现代人的口味,与时俱进,在旅游行业中占足了份额,而徐州却因长期未能开发出富有徐州特色的菜肴而被限制,其市场发展空间越来越小。

(二)坚持保护与开发同时并存

1、将保护饮食文化上升为一种自觉意识形态。徐州饮食文化以其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底蕴,成为整个淮海地区不可或缺的精神财富,是一代代劳动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作为徐州地区的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旦能得以充分利用,必定会发现其巨大的发展潜力。利用并发扬好徐州特色两汉饮食文化,必定会对徐州旅游业起到推动作用。

2、开发饮食文化发展的路径。徐州应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前提下兼并外来菜系的特点,开发具有徐州特色的饮食。彭祖曰:“不欲甚饥,饥则败气,食诫过多,勿极渴而饮,饮诫过深。食过则症块成疾,饮过则痰癖结聚气风。”在继承羊方藏鱼、麋角鸡、雉羹等名菜名宴的基础上,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开创饮食文化旅游的新型旅游形式。借助彭祖文化,将徐州的饮食文化和养生结合,打造徐州饮食文化的养生品牌,这既能传承彭祖饮食文化,也能更好地传递现代人生活理念,

3、加强市场宣传,弘扬饮食文化。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推进,保护徐州本土饮食文化就显得极为迫切。如果想获得新的市场发展空间,就必须进一步弘扬徐州饮食文化。首先,徐州可以通过定期举办“彭祖饮食文化节”等一系列饮食文化活动,达到传播饮食文化的目的;其次,徐州饮食文化要注重品牌宣传。在要求徐州的餐饮企业在注重产品质量和服务的同时,不断创新产品的宣传渠道,利用微信、微博、电影、电视等多元化媒体,创新饮食文化,开拓新的市场,从而提升徐州整体经济发展水平。

四、结语

旅游的六大要素中,“吃”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最基础的部分。“吃”的文化,也就是饮食文化自然而然成为旅游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饮食文化逐步成为推动地区旅游业发展的主要资源。深度挖掘徐州饮食文化的价值并对其进行传承和开发,有助于促进徐州旅游业的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周剑锋.徐州饮食文化旅游开发初探[J].知识经济,2013.21.

饮食文化的起源篇7

【关键词】淮安;淮扬美食节;旅游

地处苏北平原中心地域的淮安市,是一代伟人的故乡,也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和著名的淮扬菜之乡,自古便有“淮上江南”,“壮丽东南第一州”之美誉。与旅游业一片红火的苏南地区相比,地处苏北腹地的淮安市,虽然有着独特的人文与自然资源和生态优势,但境内资源配置不合理,且过于分散和体量较小,难以形成产业规模。

为了扭转产业发展低速的现状,淮安市确定发挥差异型竞争优势的作用,以旅游节庆活动为抓手,集中整合各种优质资源要素,相继推出了盱眙中国龙虾节、金湖荷花节、淮安淮扬菜美食节和涟水白鹭节等节庆活动,这些节庆活动充分利用了市域内的各类比较优势,形成资源的最佳组合,推出以旅游线路、餐饮展示、经贸招商、文艺活动等板块为主的菜单,不断凸现当地丰富多彩的自然风貌、人文景观、乡风民俗,形成一波接一波旅游经济发展的高潮,逐步摆脱长期以来景点散、名气小、效益低、起步迟和旅游接待人数较少的局面,形成了旅游市场上独具特色的“淮安现象”,实现了在低起点基础上的低成本旅游经济快速腾飞。

淮安・中国淮扬菜美食文化节“繁荣文化、发展经济、娱乐百姓、凝聚人心”,极大的提升了淮安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给淮安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变化,为淮安的旅游业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

1.淮扬美食的文化渊源

根植于淮安大地的淮扬菜美食文明,是独具魅力、灿烂灿艳的文明珍宝。从2002年起,淮安以一年一度的淮扬美食节为主要载体,挖掘和深化淮扬美食文化,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淮安的旅游知名度。

淮扬菜系,始于春秋,兴于隋唐,盛于明清,素有“第一佳味,天下之至美”之美誉。淮安楚州区与扬州为淮扬菜的主要发源地,淮扬菜与鲁菜、川菜、粤菜并称为中国四大菜。

淮扬菜美食文化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至六七千年前。淮安市楚州区青莲岗文化遗址(新石器时代)出土的文物中,用于饮食的陶器占有相当比重,表明当时人们的饮食已经达到较高标准。特别是京杭大运河的开凿贯通,明清时期漕运、盐运的发展,运河都市区位优势的确立,使淮安的经济社会得到了空前的繁荣,极大地推动了淮扬美食文化的发展,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淮扬菜佳肴。淮扬菜系形成于明清,而尤以清时为盛。

据统计,现存于世的淮安名菜名点有1300余种,其中属于淮安地区首创独创的在400种以上。淮扬菜的显著特点在于:讲究选料和前期加工,讲究刀工的合理运用,讲究火候的恰到好处,讲究调味的和合多变,讲究菜式的丰富多彩。色、香、味、形、器、意自成一体,浑然天成。

2.淮扬美食节与淮安旅游

从2002年起,每年举办一届的淮安・中国淮扬菜美食文化节,旨在推动淮扬菜的创新与发展,并借助这一平台,全方位地扩大淮安对外的经贸文化交流。一年一届的美食文化节已成为具有重大影响力的经贸桥梁、文化舞台、形象窗口和群众盛会,淮扬美食已经成为淮安的一张名片,对促进淮安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历届淮扬美食节均设置了旅游板块,并突出发展旅游,增大后续效应,如在2002年、2003年美食节中,打造了"美食淮安、文化淮安、旅游淮安、创业淮安"的文化品牌。2007年美食节中,旅游观光板块围绕“文化名城、伟人故里、运河之都、美食之乡、生态家园”五张名片突出旅游资源开发,打造铁山寺“农家乐”、白马湖“渔家乐”、老子山“水上人家”等一批乡村旅游品牌,组织开展“十万市民乡村游”活动,实现城乡互动,共享和谐成果。

淮安市利用举办淮扬美食节之际,做强做大旅游产业品牌和知名度,拓展旅游市场,与此同时,淮安还加快了旅游资源开发与产品创新的步伐,完善各种旅游设施包装,推出了名人故里游、淮安美食文化游、洪泽湖风情游、盱眙山水风光游、现代农业生态观光游等5条特色旅游线路,紧紧围绕节庆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促销活动,南拓苏南,东进上海,北上山东,西联皖豫,并且利用新闻媒体、网站,参加各种规模的旅游交易活动,编印旅游画册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多层次加强旅游产品的宣传推广,提高旅游产品的知名度,使游古城淮安、访名人故里、品淮扬美食成为江苏旅游市场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3.美食节对淮安旅游的现实意义

3.1弥补淮安旅游的劣势

(1)淮安旅游的劣势分析

首先,城市的形象、知名度和美誉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城市旅游景点的知名度。虽然淮安景点众多,有纪念意义和特色的景点也不少,但由于淮安在江浙地区知名度偏低,在全国知之者甚少,缺乏吸引旅游者的外在形象因素。其次,已开发出的旅游资源分布极不平衡,南部自然旅游资源开发多集中在盱眙,北部人文旅游资源开发多集中在楚州,两者相距较远,还没有有效的整合成有机的整体,甚至还有一些地区较为重要的旅游资源没有被充分开发。

其次,相比而言,淮安旅游景区虽然资源丰富,但由于投入资金不足,开发得不完善,显得很普通。从地理位置上看,淮安地域跨度大,旅游资源零散,进行旅游资源整合的难度大,且在整合过程中,过分强调旅游经济的协作性,对旅游地的竞争性缺乏考虑,出现多个类似的旅游景点,彼此雷同之处较多,造成它们各自的吸引力往往出现此消彼长的动态变化,这一点尤其表现在观光旅游上。

(2)淮安美食节的宣传、带动作用。从2002年开始,每年举行的淮扬菜美食文化节,大大提高了淮安地区的知名度,为淮安经济的腾飞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充分彰显了节庆品牌的集聚和叠加效应。如第十届美食文化节,新华社、经济日报、台湾东森电视台、凤凰网等30多家主流媒体以不同形式对整个节庆活动进行了全方位、立体化、跟踪式宣传报道,极大地提升了淮安的对外形象和知名度、美誉度。

通过连续几届美食节的推动,目前淮安全市各类餐馆达上万家,每年接待慕名而来的国内外宾客大大增加,以淮扬菜为主体的餐饮业品牌迅速崛起。美食文化节期间,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及发放美食优惠卡等方式,淮安市各景区(点)、宾馆酒店接待游客都有明显提升。2011年“十一”黄金周期间,全市主要景区接待游客153.5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6.8亿元。

3.2丰富旅游文化的内涵

淮扬菜文化是淮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元化的文化给美食旅游者和广大旅游者以深厚的文化内涵。随着旅游消费层次不断提高,一般的观光旅游将逐步减少,高层次的文化旅游、生态旅游、森林旅游以及其它一些有特色的旅游将越来越多,旅游的文化内涵将越来越丰富。由于人们对旅游消费的认识不断提高,不少人除了通过旅游享受大自然的美丽风光外,还想通过一些参与性的旅游活动,获得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己的素质。继承和挖掘饮食文化的内涵,更新和创造有丰富文化内涵的旅游产品已迫在眉睫。

旅游是一项集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综合文化项目,旅游文化是旅游业的灵魂。与其他几项旅游文化相比,传承几千年的饮食文化可以说更能引起人们的兴趣,其也具有其他旅游文化不可比拟的优势。具有地方特色的美食节的开发极大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蓬勃发展,进而延伸了当地美食生命力和市场份额,其作用是不可小觑的。

4.发展以饮食文化为目的的淮安旅游

淮安丰富多彩、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为开辟饮食文化特色旅游提供了宝贵的资源。所谓饮食文化旅游,就是指将饮食文化与旅游活动相结合,以品尝美食、了解饮食文化为主要内容,以游览所在地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为辅助内容的特色旅游。它不只是简单的饮食特色旅游,更是一种高层次的饮食文化旅游。随着经济的发展,旅游模式由以景观旅游为主向休闲游为主转变,饮食文化旅游将越来越受到旅游者的欢迎。2003年,国家旅游局把大型旅游活动主题年的名称定为“中国烹饪王国游”,足见饮食文化在旅游业中的影响力。

淮安作为淮扬菜的发源地,有着丰厚的饮食文化资源,应该很好的把握和利用淮扬美食文化节这一优势,打造美食文化的品牌,这样可以大大提高淮安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淮安应当发展的美食文化旅游可考虑以下两种:

(1)以淮安风味美食为吸引物的佳肴品尝游

随着中国餐饮业的蓬勃发展,人民收人的增加,消费水平的提高,旅游者不再仅仅满足于吃饱,而是希望尽情地享受各地的佳肴美食,满足求新、猎奇的心理和审美观念等多方面的需求。为适应人们新的消费需求,淮安挖掘研制了全鳝席、全羊席,还考虑挖掘接驾宴、西游记宴等,甚至可以采用“拿来主义”,让“开国第一宴”“出口转内销”,回到淮安。这些特色菜肴一定会引起海内外旅游者极大的兴趣,对提高淮安的旅游知名度大有益处。

(2)以感受历史文化的积淀,弘扬饮食文化为吸引物的饮食文化旅游

近年来,大众化成为中国旅游餐饮市场的主流。游客的需求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他们不仅要吃上色、香、味俱全的食品,而且希望得到精神上的满足。中国地方名菜小吃往往伴有传奇的故事传说,旅游部门如能将这些加以开发利用,让游客边听(听故事)、边看(看原料、工序)、边尝(尝味道)、边思(思意蕴),使游客乐在其中,这样既弘扬了淮安地方饮食文化,又丰富了旅游活动的内容,提高了淮安旅游的综合吸引力。事实上,饮食文化旅游,关键不在于饮食和旅游,而在于“文化”,于吃中讲求文化,于旅游中弘扬文化,令旅游消费者真正达到以吃为方式,以精神享受为目标的愿望。

淮安旅游在江苏省格局中具有连接南北、带动苏北的重要作用。淮安应当继续做大做强以淮扬菜美食节为代表的旅游节庆活动,深入挖掘淮扬菜文化等内涵,加快发展一批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旅游品牌,实现淮安旅游经济持续高速增长。

参考文献

[1]仲晓东.淮安旅游业发展的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J].江苏商论,2010(6):110-111.

[2]翁毅.福建美食开发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

饮食文化的起源篇8

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起,西安清真餐饮业开始腾飞,引起了全国餐饮行业的注目,构成了西安餐饮业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然而,随着西安都市化进程的加快和西安餐饮市场的改革,现今西安清真餐饮业的发展明显落后。在这种情况下急需理论的指导,为其发展提供新思路。西安旅游资源得天独厚、伊斯兰文化丰富,研究如何利用这些文化资源与清真餐饮业结合,在保持其特色的同时,又能与时俱进,形成当代特色,就显得十分必要。为此,本文以西安回坊社区清真餐饮业为例,着重从清真饮食文化和旅游开发角度研究西安清真餐饮业的发展前景。

二、西安清真餐饮业的现状

西安清真餐饮业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经过近1400余年的发展,至民国初年已发展为具有鲜明特色的行业;到民国结束时,发展成以餐饮经营为主,以牛羊肉食业和糕点业为辅的综合性行业。建国以后,西安清真餐饮业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清真餐饮业抓住机遇,在西安餐饮市场快速发展,凸显迅猛发展的态势。现西安的清真餐饮业呈现下面特征:

(一)清真餐饮业空间分布较集中

西安有近10万穆斯林,大多居住在市中心的西北角,俗称“回坊”的地区,由化觉巷、大小皮院、大小学习巷、北院门、西羊市、大麦市街、洒金桥、北广济街、莲花池等20余条街巷组成。他们依清真寺而居,清真寺的分布是回坊社区空间分布的重要标志。由于居住比较集中,也就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地域文化、民族文化、风俗文化,其中包括饮食文化。在西安回坊社区内,80%以上的市民经营餐饮或食品,聚集了各类大大小小的清真店铺,是西安著名的清真餐饮经营区。

(二)清真名家、名店快速发展

近年来,西安清真餐饮业发展迅速,大大小小的清真餐馆、饭店约2000家。目前,西安有2家部级特级清真饭店,5家陕西省一级饭庄,规模大、档次高的中大型饭店近100家,如老孙家饭庄、安德坊食府、同盛祥饭庄、坊上人饭庄、大坊上美食城等清真餐饮。除上述清真餐饮企业外,还有一批有影响的清真餐饮企业及品牌,如贾三灌汤包子、贾永信腊牛羊肉、凯丽思黄桂柿子饼、德福祥油茶、马老虎的清真烤鸭、伊味香的肉丸糊辣汤、老安家德福园的清真糕点等,这些知名店铺迅速崛起,赢得了消费者的欢迎,带动了西安市经济特别是民族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菜品、小吃种类丰富

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西安清真餐饮也在推陈出新,民族风味的名菜、名点、名小吃不断涌现。清真餐饮的品种是有史以来最为丰富的,常供应上市的清真菜有300多个品种,如扒牛舌、芝麻里脊、炸牛排、牛肉扒、红烧牛尾、葱爆三样等;各类清真小吃近500余种,如牛羊肉泡馍、腊牛羊肉、粉蒸牛羊肉、牛羊肉夹馍、灌汤包子、黄桂柿子饼、水晶饼等;清真西餐、清真汉堡、炸鸡及一些阿拉伯国家菜肴等也陆续在餐厅露面;河南、甘肃、宁夏、新疆、天津、北京等地的清真小吃,也不断地涌进西安,极大地丰富了清真餐饮的组成。

三、西安清真餐饮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受宗教、历史、文化、经济、地域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西安清真餐饮业的产生、发展、壮大、衰退有着历史的沉淀和岁月的痕迹。伴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市场需求的转变,它的发展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和挑战。

(一)忽视民族文化挖掘,缺乏菜品特色建设

吃是一种文化,是一种物质享受与精神享受的同一体文化。尽管多年来西安清真餐饮业在经营上不断努力追求与文化接轨,在装修和服饰上也下了不少功夫,但在餐饮文化建设方面还是存在着不足,特别是涉及回族方面的文化气息、文化底蕴、文化特质、文化氛围等没有充分地展现和挖掘,缺少民族特色,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清真餐饮业的快速发展和进一步壮大。西安市一些中低档清真餐厅打着清真的招牌而无特色可言,缺乏菜品特色的思考,对清真餐饮没有一个正确的理解,坚持特色就是传统的菜肴小吃,没有意识到特色应是传统与当代结合、与时俱进的特色。

(二)环境卫生有待提高,统一工艺标准落后

众所周知,讲究清洁卫生是回族群众的好风尚。西安多数清真餐厅为家庭式、作坊式经营,餐厅卫生状况与就餐环境普遍较差。许多清真小食品摊点没有卫生许可证,员工没有经过体检,也没有正规的餐具消毒工具。大、中型饭店相对好一些,但经营者很少考虑到餐厅设计的实用性、合理性及厨房员工工作的动线问题,在服务流程中总是或多或少地出现一些问题。一些速成、浮躁、徒有虚名的厨师,粗制滥造对本民族的菜做的不地道、不规矩、外邦菜也做得不伦不类,工艺标准程度较低。这些状况严重影响了顾客对清真餐饮的信任,进而影响到清真餐饮业的经营业绩和持续发展。

(三)企业规模档次较低,经营理念相对滞后

近年来随着市场需求的扩大,西安清真餐饮业有了一定的特色和规模,一些知名企业也崭露头角。但整体规模不大,大部分经营的是中低档餐饮,产品覆盖面积不广,清真餐饮的市场占有量较小。另外,多数清真餐饮企业的经营者,文化素质不高,没有经过专业技能训练,对当前社会的饮食趋势、发展潮流及消费者结构等认识不足,缺乏科学管理和现代商业意识,开拓市场扩大经营的能力十分有限。企业规模小,管理理念落后成为制约西安清真餐饮业的一大瓶颈。

四、西安清真餐饮业持续壮大的发展思路

西安清真餐饮是西安餐饮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西安餐饮业中的一朵奇葩。解决近年来西安清真餐饮业面临的一些问题和不足,对立足长远发展和扩大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对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重视清真饮食文化研究,突出文化特色

在《清真饮食文化概论》一文中对“清真饮食文化”下的定义是:“清真饮食文化是在伊斯兰饮食思想规范下,以穆斯林为主体的人们进行饮食原料开发、利用、制作的科学技术、管理经营以及以清真饮食为基础的传统习俗、技巧艺术、哲学思想的综合体”。“清真”是清真餐饮业的本质特征,清真饮食文化是其灵魂和生命,离开了清真,清真餐饮业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因此,在清真餐饮业的发展中应该重视清真饮食文化的研究和挖掘,将餐饮产品的色、香、味、形与西安清真饮食文化特性联系起来,推出一些反映关中独特历史、风土、名胜古迹、文化等面貌的美味佳肴,给旅游者强烈的吸引力和深刻印象;从外在形象上表现出伊斯兰文化的独特魅力,在餐馆的建筑风格、装饰及服务员的衣着举止等方面突出文化特色,营造食客视觉感观第一印象。

(二)融合清真餐饮到旅游业,提升其在旅游中的吸引力

清真餐饮是西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独特的烹饪技艺、富有民族特色的美食及由“食”而生的种种文化,是旅游者了解和体验古城西安文化的途径之一。将西安清真餐饮业与旅游业结合起来,利用清真饮食文化和旅游资源,在共有的社会网络中形成资源互补和良性互动的形势,鼓励旅行社在旅游线路节目中增加清真美食的品尝,向旅游者展示西安清真饮食文化的内容,提高旅游者的旅游质量,使旅游者在游览古城的同时大快朵颐。同时,通过旅游来宣传清真餐饮,使其成为西安旅游中的一大亮点,让更多的人领略清真饮食文化的风采;反过来,西安清真餐饮业的发展也必将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广大旅游者。

(三)打造清真饮食文化旅游名城,增强差异性竞合意识

目前,西安已经具备了成为“清真饮食文化旅游名城”的充分条件。作为一种文化,清真饮食文化反映了西安和回族的风俗民情,是西安成为清真饮食文化旅游名城的基础。可以考虑对回坊社区的民族饮食文化资源和风土人情加以挖掘、整理、利用,让旅游者在这里边听、边看、边尝、边思,这样既弘扬了清真饮食文化,又增加了回民的经济收入;对回坊社区的店铺资源进行整合,避免产品同质化现象,鼓励社区居民在清真餐饮产品的选择上做出共性与个性的交相辉映,不可盲目跟风;在回坊社区内建立游客休憩地,提高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善周边环境,将街道改为步行街,禁止车辆进入。

(四)建立专业培训基地,成立清真餐饮行业协会

西安清真餐饮员工需求的短缺严重制约着清真餐饮业的发展,同时也为清真餐饮教育培训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遇。通过现有餐饮职业教育的师资力量,有针对性地对清真餐饮人员进行专业培训,重视厨师技能的培训,在保持原有风格的基础上以使其创新;提高服务员的讲解能力,加强其对各类菜肴的创作思想、选用原料、制作工艺、营养价值等方面的了解,通过服务人员的解说使游客产生强烈的新鲜感、奇特感,从而激发其食兴、食趣。在加强政府监督管理的同时,可以鼓励西安清真餐饮从业人员自发形成清真餐饮行业协会,以行业协会为依托共同商讨本地企业的协作发展,引进先进思想和人才,带动西安清真餐饮业走出地域局限。

五、结语

饮食文化的起源篇9

关键词:旅游产业;饮食文化;发展;探讨

发展饮食文化,对于旅游产业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与作用。这是因为,饮食文化作为旅游产业的基本要素之一,不仅是人们在旅游活动的根本需求,而且也是旅游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此外,饮食文化的质量和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制约着旅游产业的全面健康快速发展。笔者结合自身工作的实际,认真分析了饮食文化对旅游产业的重要影响与作用,并对在旅游产业中发展饮食文化进行了一些探讨。

一、饮食文化对旅游产业的重要影响与作用

(一)饮食文化是旅游产业发展的根本需要。我们知道,旅游产业作为一项集吃、穿、住、行、用、娱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活动。而吃则是人类社会得以生存发展最为基本的需要。可见,在旅游产业的构成要素中,吃即饮食文化是排在了首位的,其在旅游产业发展活动中的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在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的今天,饮食文化已经成为了现代旅游产业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饮食文化的质量与水平如何,直接影响到了旅游产业的发展与质量如何。因此,提高饮食文化的质量与水平,对于提高旅游产业服务的质量与效率至关重要。此外,旅游产业作为一种特殊的活动,需要人们具有较高的能量,这就更加需要饮食文化来支撑。

(二)饮食文化与旅游发展的关系极为紧密。饮食文化同旅游发展的关系比较紧密。实际上,在旅游产业中,饮食文化主要包括饮食质量、供给、营养、卫生等方面的内容。我们清楚,人们在进行旅游活动过程中,最先关注和关心的问题,首先是饮食文化。可见,饮食文化的质量与水平如何,已经成为了发展旅游产业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内容。此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旅游产业发展日趋完善,人们必然就越来越注重饮食文化方面的需求。因此,要加快发展旅游产业,首先就必须进一步发展旅游过程中的饮食文化。这是因为,饮食文化直接影响人们在旅游过程中的身体状况、完成旅游活动等的质量。换句话说,人们在旅游活动中不仅要吃饱吃好,而且要安全。

(三)饮食文化对旅游质量的影响不容忽视。饮食文化对旅游质量会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的人们所重视。一般而言,饮食的安全与卫生,直接影响到了整个旅游活动的质量与效果。我们试想,如果一个地方的饮食安全卫生问题比较严重,甚至有可能危害到旅游人们的身体健康或者生命安全的话,那么到这个地方来旅游的人们必然就会越来越少。近年来,我国旅游产业的质量与效益有下降趋势,这其中饮食不够安全与卫生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由此可见,为了切实提高旅游产业的质量与效率,我们首先就必须着力搞好饮食安全与卫生工作,特别是旅游区域内的饮食安全与卫生。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旅游产业对人们的综合吸引力。

二、在旅游产业中发展饮食文化的探讨

(一)在旅游产业中发展饮食文化的重要性.在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发展饮食文化极为重要与关键。当前,我国旅游产业依然以自然景观、人文建筑等观光旅游为主。实际上,我国的饮食文化资源极为丰富,得天独厚,是极为宝贵的重要旅游资源。但是,目前我国饮食文化依然还没有得到有效的开发、利用和发展,没有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重要旅游产品之一。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需求越来越高,对于旅游产业以及饮食文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近年来,随着旅游产业的发展,为了满足自身的实际需要,人们纷纷开始去开拓新的旅游资源与产品。但不管旅游产业如何发展,人们在旅游活动中对于饮食文化的需求,可以说是有增无减。这是因为,饮食文化几乎不受任何旅游对象的局限。而且饮食文化与观光、科技、探险等旅游方式相比,更适合普通人们的需求。如果我们把饮食文化与观光旅游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仅可以使人们在游览美丽风景、体验地域风情的同时,还可以品尝到味道正宗、独具特色的当地饮食,这也是很多人们的追求,必然更加受到人们的喜爱。由此可见,积极发展饮食文化,已经成为了今后我国旅游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因此,发展饮食文化,在极大地丰富旅游活动、拓展旅游内容的同时,更是提高旅游产业收入的根本途径之一,其重要意义与作用不容我们忽视。

(二)在旅游产业中发展饮食文化的可能性。在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发展饮食文化十分重要。这是因为,饮食文化作为旅游产业中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不可或缺。我们都知道,我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内容丰富,独具特色。当前,在我国的饮食文化不仅包括以四大菜系,还包括了各地风味小吃、特产瓜果等,而且也包括餐具、饮具及地区文化环境与氛围等。此外,由于地理、环境、气候、物产、民族、风俗等的不同,使得了我国的饮食文化具有很多自身的特征。诸如物产丰富,烹调多样;特色独具,独领;内涵丰富,艺术性强;讲究养生,注重保健;民族饮食较多,民族风味浓郁;等等。正是由于我国饮食文化的这些特征,使得了人们产生了对其他地方饮食文化的强烈好奇。而且已有很多地区举办了美食旅游节等活动,效果都比较理想,更受到了人们的喜爱与欢迎。因此,我们必须大力研究和开发饮食文化旅游,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对旅游产业以及饮食文化的需求,达到推进旅游产业与饮食文化同步发展的最终目的。

三、结束语

总之,饮食文化不仅顺应了我国旅游产业发展的趋势,而且又满足了广大旅游人们的需求,还成为我国旅游产业新的发展增长因素。因此,我们不但要研究开发饮食文化,而且还要大力倡导与发展,并通过饮食文化来推动我国旅游产业的发展,不断丰富人们旅游的内容,逐步提高我国旅游产业的质量与效率。

参考文献:

饮食文化的起源篇10

恕我直言,尊重客观事实,对《烹调知识》(2011年合订本)又有新的感受,再度写这“千字文”,让广大读者、作者来评述,以享美食中的天伦之乐。此次新的感悟分为六点:

一、立足山西、眼看世界:《烹调知识》是山西的地方性美食刊物,本以山西为主,但编辑者却“立地山西,普及全国,眼看世界”,因而使刊物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从《烹调知识》中可以观察到全国美食的动态和知识,更能了解到世界美食的趋势,还辟出了《异域风情》的专栏,如“解密来自地中海的美食——西班牙菜”、“奇特的德国饮食文化”之类的文章,使读者能了解到世界美食的动态。不仅如此,还连载了“世界各国的长寿食品”使读者进一步了解到世界上一些长寿国家为何长寿,一句话,与美食有关。各界长寿的食品,各种不同,各具特色。

二、从美食走向营养化:当今有句时尚话:“不但要吃饱吃好,而且要吃出营养来”。《烹调知识》编辑部顺应这一潮流,辟有“美食养身”专栏,不仅仅“为美食而美食”,而是在美食的基础上,“吃出营养”来,如“五行与中医养生”一文中,中医的“金、木、水、火、土”五行来说及“肺、肝、肾、心、脾”的养生原理,深入浅出,颇有哲理,值得一提的是,这“五行”与“五脏”中最强时间,最弱时间,对养生与食疗的关联起到指导性的作用。

三、随着形势的发展,从美食走向食疗。“食”不仅是果腹问题,吃的好不好,吃得适不适时,这对人体增强抗病能力,“吃出健康来”有着直接的关系。正如《烹调知识》(2011年7期)卷首语中所刊出的“新论饮食养生”一文中三点颇有说服力,一是什么时间吃比吃什么更重要,二是一日多餐比少餐更重要,三是食品比食补更重要,说得具体、颇有说服力,虽是“千字文”,却抓住“饮食养生”的要点。

四、食医被破格提到议程上来。如何办好《烹调知识》杂志,不能因烹调而烹调,而是跳出“烹调圈子”,结合当前饮食与治病的关系,这在2011年中尤为突出。一些疾病的发生,当然有诸多原因,但饮食调理、饮食治病(即为“食医”)是重要的一项。辟出“食养寄语”一栏(笔者建议:是否为“食疗”或“饮食治病”更具体化),如“五谷杂粮”引领健康营养新时尚(刊于2011年8期),不但对“五谷杂粮”进行了考证,而且提出“如何吃五谷杂粮才有营养”,进而引伸到五谷杂粮称为美食的话题,这样有层次的、深化介绍,实为难得的好文章。

五、敢于争论。关于美食,并不一言堂,敢于论据找点、提出新的观念。众所周知,国内风行的“舶来品”——比萨饼,这是意大利的美食,因此,一些洋餐馆,尤其是意大利式的,常以“比萨饼”为自荣,无可非议,意大利以吃比萨饼为习俗,但诚可知,比萨饼并非源于意大利,而是中国。时今中国的比萨饼应为“返销”而已。《烹调知识》(2011年12期)刊出“比萨饼的起源及流行,”一文,简介了比萨饼起源的三种传说,由于尚无史料可证,无法下结论,相信不久的将来,对比萨饼的原产地会有个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