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媒体存在的问题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06:58

传统媒体存在的问题篇1

关键词:传统媒体新媒体报道范式拓展路径

一、传统媒体新闻报道范式的概念与存在的问题

新媒体的出现和发展不仅意味着公众的注意力和信息传播渠道在宏观层面上出现转移(从报纸、网络论坛、博客转移到微博、手机短信和微信),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对传统媒体的新闻报道产生了冲击。作为传统媒体应该如何调整自身的新闻报道范式,维护其在公信力、品牌效应、信息的深度挖掘与解读等方面存在的优势,应对新媒体所带来的严峻挑战,已经成为需要重视和研究的问题。

通常所说的“范式”也可以理解为“模式”。范式的概念和理论出自美国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在他的著作《科学革命的结构》(theStructureofScienticRevolutions,1962)。一般意义上是指常规科学所赖以运作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规范,是从事某一科学所共同遵循的世界观和行为方式。[1]库恩认为,范式是一种对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基本承诺,其特点是在一定范围内具有公认性。在国内新闻传播学领域,目前对于“范式”概念尚没有一个统一完整的定义。从宏观层面上来说,有的学者以社会学视角,将“范式”划分为“实证主义与人文主义”两类[2]。从微观层面来说,一些学者从新闻传播学学科发展和变化规律的角度进行了探索。有的认为传播学仍处于“前范式”时代[3]。有的认为学科内正形成范式融合的态势[4],还有的学者提出学科内即将发生空前规模的范式革命[5]。我国的传统媒体在长期的新闻工作实践中已经形成了适合各自特点的、被固化下来的新闻报道范式。笔者认为,传统媒体的新闻报道范式一般应该包括业界群体内大多数成员所共同遵循和认可的概念或术语、规则程序、惯习偏好、个性风格等方面构成的理论基础、实践模式和运作机制等内容,并通过及时提供全面、真实的信息和观点有效引导社会舆论,对民众生活、生产和娱乐具有积极作用。

而当新媒体以迅捷的速度、广泛的影响介入信息传播的时候,传统媒体的新闻报道范式不可避免地遇到了新媒体的冲击,问题也随之浮出水面。

(一)传统媒体的传播速度落后于新媒体

时效性是新闻报道的生命线。在新媒体中,每个手机用户随时都可能成为一个记者,或信息人。一个朋友圈相当于一个小社会。一个信息由一个朋友圈传播到另一朋友圈,再传至更大的范围,只需要很短时间。而传统媒体的采写人数根本无法与手机用户人数相比。何况传统媒体从记者采访、写稿,到审稿、排版,再到印刷、发行,这一整套流程下来,则需要一定的周期,读者看到已是迟到的新闻。

(二)受众更倾向于选择新媒体

有了快的不会选慢的,当然先睹为快。加上新媒体传播的信息往往都是第一时间发生的事件,内容又往往与贪腐、犯罪、社会道德、国计民生相关,这恰恰是广大受众最关心的事情,似乎更接地气。在这种情况下,广大受众对传统媒体的关注度出现了严重下降,其原有的新闻报道范式也同时受到严重质疑。在日常生活中,除了坐飞机要关闭电子设备之外,在地铁、火车、公交上,翻手机的人多而看报的人少就说明了这个问题。

(三)面对新媒体的挑战,传统媒体应对乏力

传统媒体自身那种面面俱到,大包大揽,全能型的新闻报道机制和舆论引导方式,面对新媒体的冲击与分流,显现出明显不适应。

有的传统媒体在意识到新闻报道范式出现“危机”的时候,往往找不到有效的应对措施,不能去主动适应彼此间存在的差异,也不能突出自身无法替代的优势。一些传统媒体往往不能在深化对信息的挖掘与综合分析上下功夫,用更具说服力、权威性的报道来巩固传统媒体的公信力和影响力,重聚对广大受众的吸引力。

(四)传统媒体新闻报道范式落后于时展

一些传统媒体原有的新闻报道范式中的很多框架和概念已经不再能够完全涵盖新的传播技术、功能特质和传播现象。

在与新媒体并存的状态下,传统媒体尚不能抓住时展的机遇,发挥其自身的独特优势。而跟踪新媒体,发挥传统媒体在专业力量与水平上的优势,深度挖掘,正确引导舆论,这正是传统媒体的巨大能量与历史使命。

面对陆续出现并日益活跃的新媒体,传统媒体需要“变被动为主动”,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对其新闻报道范式进行适时、必要的拓展,这里所说的拓展,也可以理解成变革。实际上,在传统媒体中一些先行者已经较早地开始了自身变革并收到明显成效。笔者认为,就目前情况看,传统媒体应不断增强其自身报道的“新闻性”,应该用一种更符合新闻传播规律的方式来弥合“政策宣讲”与“为民说话”之间的落差[6],而不单单用那些“象征资源”[7]。具体说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对自身原有的新闻报道范式进行拓展。

二、传统媒体新闻报道范式的拓展途径

(一)从“时效型第一建构人”向“解读型第二建构人”拓展

笔者从新闻报道的重要性、消息来源、报道的倾向性、报道对象和文本结构等五个维度对国内几家主要传统媒体样本进行了归纳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以前信息传递和还不够发达的时期,新闻媒体大多沿用着“遇到重大敏感问题,如果当时就报,可能会产生不良后果,那么就要放一放,等时机成熟再予以报道”[8]的既有范式。进入互联网时代,在信息传播渠道更多更快以后,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新兴的新媒体平台崛起,传统媒体在时效上已经无法与其相比。传统媒体新闻记者并不能即时判定信息的真实性,而在其对新闻进行追踪选择的过程中,信息已经通过新媒体对公众产生极大的影响。[9]因此,传统媒体应该采取一种“以空间换时间”的方式来积极应对新媒体的挑战。具体说,就是以“信息的权威性解读”换取“第一时间新闻掌握主动权”的时间。通过对重大新闻和重要事件的意义解释和深入分析,从原来讲究时效型信息第一建构人向提供多视角观点和意见的解读型第二建构人逐渐拓展。

所说的解读,本质上是一种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服务。传统媒体向“解读型建构人”的拓展所带来的不仅仅是宏观层面上的符合传统媒体发展的最新趋势,最大限度地发挥出自身特点,而且在事件发生之后,能够实现各种信息由“硬着陆”变为“软着陆”。有些传统媒体,特别是一些具有重大影响的传统媒体,应该充分利用与政府部门联系紧密的优势,以官方渠道进行信息、进行深入解读,充分进行舆论引导。并从不同视角,尽可能详尽地披露和说明事件真相,打消公众各种疑虑与猜测,减少负面影响。这种解读式拓展在很大程度上规避了在其时效性上的短板,体现出传统媒体的优势和不可替代的作用。以2014年3月1日发生在昆明火车站的事件为例,当晚一些新媒体了消息,来自网上的各种传言顿时增多,但人们不明真相。国家主要传统媒体于3月2日消息的同时,以评论员文章解读了事件性质,并以事实为依据对国外某些媒体进行针锋相对的反击。3月3日发表评论指出了该事件与2013年吉普车撞击金水桥事件一脉相承。后续又通过报道姓名、身份、住址、职业、家庭背景和事件成因的解读,使事件真相大白。

(二)从“宣传教育式引导”向“科学专业式引导”拓展

当下的读者,无论什么身份,什么年龄段,似乎都已厌倦了说教。对那种“我打你通”,“居高临下”,板着面孔宣讲式的新闻报道早已怀有逆反心理。因此,新闻报道范式向“科学专业式引导”拓展,是当前形势对传统媒体提出的客观要求。

尽管新媒体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表达了对人民群众现实利益的关切,但通过多维度分析可以明显看出,广大受众在心理上仍然期待传统媒体出更多、更权威、更详细的信息,说明人们对传统媒体仍然具有某种依赖性。如果传统媒体的新闻报道范式由“宣传教育式引导”向“科学专业式引导”不断拓展,其拓展过程就是重新吸引受众群体的过程。而其科学性、专业化的令人信服的新闻内容,就直接契合了人们的现实需求。

对于以政策性和宣传性见长的传统媒体来说,有能力和有条件调动和使用各项专业资源,这是新媒体所无法具备和拥有的。传统媒体要想成为受广大读者欢迎的角色,巩固其主流媒体地位,应该扬长避短,发挥资源优势和正确的舆论导向作用,把人们的注意力引向分析新闻事件、预测事件趋势、核实信息真伪和公信力等方面。与新媒体相比,传统媒体自有其优势所在,关键在于发现并消化吸收那些能够促成改变的机遇点[10]。在“真相稀缺”的时代,人们将会反思过分追求信息获取速度的盲目,开始转向对信息的深度解读与专业解释,这为传统媒体重新获得民众的支持和关注提供了内在的自信和外部的机遇。在昆明火车站事件发生后,国家主要传统媒体陆续邀约一些国际问题专家、反恐专家、有过实战经验的一线反恐人员分别发表文章,以生活化、平民化,老百姓听得懂并容易接受的口气和语言,讨论该事件的特点、需要把握的相关原则,以及应对此类事件的具体措施等,从专业角度将人们的认识引向正确轨道。

(三)从“单向度信息说服”向“中介化语境置换”拓展

一直以来,传统媒体在信息报道上是以政府部门的利益为导向的,在向广大民众进行解惑释疑工作的时候,往往过于强调自身的正当性和合理性,而忽视了对民众利益的关怀。因此,舆论导向的成功要建立在构建媒体与受众双方彼此都能够接受的“论述语境”基础上,而不仅仅是为了扭转负面形象而做出的临场发挥。

在近年的传统媒体新闻报道的样本当中,处理的手法有了新的变化。尤其是对那些和正统观点不相符合或者相互冲突的看法的负面新闻不再是完全的否定和隐瞒。近年来,虽然增加了负面报道的比例,但是并没有引起受众的情绪反弹,这是因为传统媒体构建了一种比较客观的“中介化语境”。它起到的是一种类似于能够有效地连接某些具体事物的桥梁作用。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普通民众,都可以通过某种共同的中介化语境来进行近距离的沟通,而不是像以往那样隔空喊话。在传统媒体报道昆明火车站事件过程中,有意识地请知名律师出来发表看法和意见。再通过律师运用自身身份优势,运用法律条款,客观说明的行为触犯了哪些具体法律条文,应该受到何种处罚。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竞争不可回避。在争夺用户上,新媒体以快见长,以贴近民生见长,但新媒体也有其显而易见的短板。其规范性,可靠性,可信度,不及传统媒体。报道的深度和广度不及传统媒体。报道力量和专业水平不及传统媒体。只要传统媒体在新闻报道范式上进行更多探索、更多有效拓展,其主导地位与主流作用依然可以巩固。如果能在两者的互补性上做好文章,也许会收到共赢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m].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9-21.

[2]梅琼林.批判学派与经验学派方法论的比较分析[J].当代传播,2008(5).

[3]张卓.传播学学术身份与研究范式的论战与反思[J].中国传媒报告,2007(3).

[4]李舒.传播学方法论[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6):绪言.

[5]胡翼青.传播学:学科危机与范式革命[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1):绪言2.

[6]Zhang,Y.(2000).Frommassestoaudience:ChangingmediaideologiesandpracticesinreformChina.JournalismStudies,2000(1).

[7]潘忠党.大陆新闻改革过程中象征资源之替换形态[J].新闻与传播研究,1996(54).

[8]张学娜.舆论战思想及实践[m/oL].[2013-3-2].http://.cn/GB/14677/21963/22065/2449311.html.

传统媒体存在的问题篇2

笔者一直认为,网络与其说是一种媒体,不如说是一个平台,其平台价值远远大于其媒体价值。当传统媒体进入网络这一平台空间,媒体的边界便自然消失,网络化生存便成为所有传统媒体的共同生存常态。媒介生存形态与传播形态的混一,媒介内容与传播渠道的融合,正是在网络这一平台上实现的。

媒介的融合,有技术的逻辑,也有市场和制度的逻辑。

今年我们热衷讨论的“三网融合”问题,从技术逻辑上讲,并不存在障碍,从社会资源优化配置的经济学领域来看,也是理所当然。然而,“三网融合”却在市场选择面前被搁浅。其间,电视、电信、互联网几大市场主体,基于各自的利益展开博弈。所谓制度供给和制度选择,一定是谋求并尽可能实现各利益主体之间的相对利益均衡。即使国家权力机关欲以行政的力量推进“三网融合”,依然遭遇到诸多现实的阻碍。此外,内容生产的融合,接收终端的融合,大体情形也不外如此。

所谓融合,意味着传媒格局的重组,意味着市场与权力的重新分配。我们说,融合是传媒与传媒生产发展的必然趋向,但我们还必须明确意识到,融合也是一个艰难的过程。此一过程充满着各种看得见或者看不见的多重障碍。

媒介融合是一个概念,媒介产业融合则是另一种概念。而一个顺乎逻辑的思考是:媒介融合必然造成媒介产业的融合,以及在此基础上的产业重构。其中包括,媒介横向产业链将充分扩展,纵向产业链将充分延伸,以及由此造成媒介产业格局的整体改变及产业组织的重新建构。

媒介产业融合是一个概念,信息产业的融合则是另一种宽泛的概念。在信息化的社会,媒介产业的融合将在社会信息产业发展的整体框架下运行,而媒介产业融合所造成的另一种趋势,则是促进整个社会信息产业的融合。我们关于“三网融合”的讨论,早已将互联网与电信业信息化社会两大支柱信息产业纳入其中。当我们关于融合话题延展至信息产业,需要检视的问题就更多、更复杂了。

王润珏博士从本科到硕士再到博士,一直就读于武汉大学,受到良好环境的熏陶,接受到良好学术训练。她的博士论文《产业融合趋势下的中国传媒产业发展研究》选题涉及上述一系列话题。论文中关于媒介融合基础性问题的探讨,是其思考的逻辑起点,而关于信息产业大融合的讨论,是其思考的宏观视域,论文的中心则集中于传媒产业融合的深入分析与讨论。

论文的分析框架充满着逻辑的力量,具体问题的讨论,深入而缜密,基本达到其预设的研究目标。

传统媒体存在的问题篇3

互联网等新媒体自出现以来,便以不可阻挡之势迅猛发展,日益显现出其独特优势和强大竞争力,从而使得整个媒体格局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形成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并存共生的新的媒体格局。

新媒体不但改变了传统的媒介形态、传播手段及传播方式,而且改变了人们传统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其独特优势使人们不得不对其刮目相看,难怪有人感叹,如今已进入了“新媒体时代”。

新媒体的出现使得传统媒体受到剧烈冲击,传统媒体垄断传媒市场、掌控新闻传播和舆论宣传的局面已不复存在,这从近些年来一些传统媒体呈现出的受众市场萎缩、经营收入减少和社会影响力减弱等状况即可得到证明。有人因此曾不止一次地警告说:传统媒体,特别是纸质媒体将走向消亡!

更让人担心的是,近些年来新媒体借助其传播优势所形成的民间舆论场,极大地影响了社会舆论,并冲击着社会主流价值观。一些社会现象与社会问题经新媒体传播后往往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形成左右社会思潮和公众思想的强大舆论。而一些传统媒体在新媒体掀起的舆论浪潮中却常常失语失声,缺位缺为,失去了在引导社会舆论方面应该起到的作用。有的传统媒体在网上众声喧哗、舆论蜂起之时却还在那里墨守成规,按照既定的思维方式,运用传统的传播理念隔靴搔痒,自说自话,轻易放弃了舆论引导的主动权。

于是有人开始觉得传统媒体的“传统”已经“过时”、“失效”、“不管用”了,有人甚至对传统媒体的“传统”采取讥讽、排斥和颠覆的态度。

传统媒体真的就没有优势了吗?难道传统媒体以往的“传统”真的都“过时”、“失效”、“不管用”了吗?在新媒体环境下,传统媒体是否还有存在的价值,是否还要保持和发扬原有的传统,成了近些年来业内关注的一个重要话题。

在探讨这一问题之前,首先有必要搞清什么是“传统”。按《辞海》的解释,所谓“传统”,指的是“历史沿传下来的思想、文化、道德、风俗、艺术、制度以及行为方式等。对人们的社会行为有无形的影响和控制作用。传统是历史发展继承性的表现,在有阶级的社会里,传统具有阶级性和民族性。积极的传统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保守和落后的传统对社会的进步和变革起阻碍作用。”

按此解释,“传统”应是与“现代”相对应的一个概念,它是历史延续和传承下来的东西,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继承性。

由此来理解,“传统媒体”,应是相对于新媒体而言的那些媒体,包括报刊、广播、电视、通讯社等。而我们所说的传统媒体的“传统”,则是指那些由传统媒体在长期实践中所形成的一系列思想、理念、文化、道德、制度,以及行为方式等的统称。

如何看待传统媒体以往的传统,特别是如何在“传统媒体消亡论”的声浪中看待这些传统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涉及传统媒体今后的生存与发展问题,值得深入地探讨。从这一角度看,《青年记者》杂志组织专题对此进行研究,可谓意义重大。

笔者在探讨这一问题时有两个立论的基础性认识,一是在新媒体环境下,传统媒体,包括纸质媒体在内依然有其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二是在新媒体环境下,传统媒体依然有保持和发扬优良传统的必要。我的观点是:传统媒体要高扬优良传统,发挥传统优势。

当然,在新媒体环境下,传统媒体在保持和发扬传统时应该有新的内涵和新的表现形式,同时应该适应新时期受众的多样化需求和媒体自身发展的现实需要。

我国传统媒体在长期实践中培育和形成了一系列优良传统,这些传统体现其思想品质、道德风貌和精神追求,是其精神、理念、文化、道德、制度,以及行为方式等内在品质及要素的重要体现。

我国传统媒体的优良传统有很多,本文将主要就“服务人民,依靠人民”、“顾全大局,正确导向”、“实事求是,调查研究”、“艰苦奋斗,不断进取”这四个方面传统的实践价值和现实意义展开论述。

服务人民,依靠人民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最高宗旨,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根本宗旨。始终生活在人民中间,在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帮助下成长起来的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历来强调自己是党的耳目喉舌,也是人民的耳目喉舌,要永远和人民在一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与人民群众同甘苦,共患难,齐爱憎。

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提出了“以人为本”的重要思想,并将其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和“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等一起,作为共产党执政的思想指南和行动依据。为了将这些执政理念更好地落实到新闻宣传工作之中,落实到广大新闻工作者的实际行动之中,党中央又提出了新闻宣传工作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重要思想,这些新的执政理念和思想原则为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更好地服务人民,确立了更加明确的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

为此,新闻工作者须牢牢树立公仆意识,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工作宗旨,作为加强自身职业道德修养的核心和根本,真正做到心系群众,以人为本,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做到把党的主张和人民的呼声统一起来,把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和反映社情民意统一起来。在这方面,传统媒体应当说具有更大的优势和更好的传统。

传统媒体存在的问题篇4

关键词:中职;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技术以其特有声情并茂的效果以及教与学可时空分离的特点,为教学模式改革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中职学校重在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而多媒体课堂教学在这方面可起到重要的作用,这促使各职校不断加大经费投入,购置多媒体教学软件与硬件设备,建设多媒体教室。然而,在多媒体教学的广泛应用中也暴露不少问题。本文在总结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分析多媒体教学的利与弊,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一、多媒体教学及其优势

多媒体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组合,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以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多媒体教学的“利”之处是显而易见的:中职生基础较差、学习能力不高,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多媒体教学实现了图、文、声、像并茂的效果,多层次的感官刺激可加深记忆,提高学习兴趣;多媒体的应用有利于教学情境的创设,活跃课堂气氛;在课堂上引入因特网上海量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可开阔学生眼界,培养创新意识;多媒体教学资源可实现跨时空的传递,便于教学资源的共享与重用,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

二、多媒体教学存在的问题

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有其“弊”的地方,多媒体教学在教学实践中暴露不少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

1.对多媒体教学的认识存在误区。

有些教师对多媒体教学过于膜拜,以为可以“包医百病”,一扫传统教学之“弊”,过分依赖多媒体课件,滥用多媒体,弱化了教师的主导地位。学生在课堂上犹如在看电影,而教师只扮演一个“课件放映员与播音员”,缺少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教师的肢体语言魅力是任何课件都不能比拟的,这正是传统教学课堂的可取之处。全面否定传统教学,一味依赖多媒体手段,或者在传统教学方式上固步自封,忽视多媒体教学巨大的优势,这两方面都是多媒体教学常见的误区。

2.教师在组织多媒体教学课堂时存在技巧较差、灵活性不够的现象。

(1)采用现代化教育技术,但教学理念滞后。有的教师教学思维僵化,在现代多媒体教学中还是沿用传统教学观念或方法,只是荧幕代替了黑板,粉笔换成了鼠标,不同的是从“人灌”变成了“机灌”,技术手段的升级没有带来教学观念上的更新,仅是纯粹的教具升级。(2)教师利用多媒体授课时节奏过快,忽视教学效果。多媒体技术表达的信息量丰富,容易导致教学进度过快,学生应接不暇,跟不上教师的思路,同时互动性较差。(3)过分依赖课件,课堂的监控力度弱。部分教师在备课、上课时过于倚重课件,努力想把所有要讲的内容塞进课件里面,在课堂上充当课件的解说员,这减弱了教师课堂的监控力度。(4)对多媒体教学方式下学生的学习心理分析不够。由于学生对多媒体教学可能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在不同的教学手段下学生的学习心理会有所不同,教师应该对此有充分的了解。(5)多媒体课堂教学的质量评价方法不合理。多媒体课堂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有些学校还是沿用旧的教学质量评价方法,教师未能得到及时准确的反馈。

3.多媒体课件制作与使用存在的问题。

(1)多媒体课件“大而全”,内容过多过杂,重点不突出。多媒体课件设计不合理,对课件制作的基本原则不了解,未能按照一定的教学目标与教学策略组织素材、制作课件,教学设计不够科学合理。(2)课件界面设计不够美观,缺乏艺术感染力,往往是内容的简单堆砌。如存在色彩搭配、总体布局欠妥,主题不够突出,又或者课件制作“华而不实”,过于花俏,一定程度上分散了学生学习的注意力等问题。(3)课件制作水平不高、技术手段单一,对课件制作的趋势认识不够,课件制作时教师的合作、交流少。

4.多媒体教学教室的管理与维护不到位。

不少中职学校重视多媒体教室建设的投入,但往往忽视多媒体教室管理与维护制度的建立,管理缺失。多媒体教室与设备利用率较高,出现故障点概率也较高,经常会发生教师精心准备一次多媒体课堂,但却因为设备出现故障而不知所措,如计算机感染病毒启动不了或者投影仪的灯泡老化而亮度过低,出现故障不能快速找到技术员,或者技术员维修时业务不熟悉,拖延上课的时间,影响了多媒体教学效果。

三、改进措施

以上存在的问题影响了多媒体教学的教学质量,阻碍多媒体课堂教学的开展,使其优势未能充分发挥出来,针对存在的问题应着力以下改进。

(1)正确认识多媒体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教师要认识到多媒体教学方式只是实现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的一种有效的手段,而教师是教学过程的设计者和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师的主导地位是不容替代的。教师既要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又要把握课堂上多媒体使用的“度”,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相应的媒体方式呈现,正确处理教师与多媒体课件的关系。

(2)有机结合多媒体教学方式与传统教学方式,丰富课堂教学。多媒体教学不能完全脱离传统的教学方式,应将传统教学中诸如肢体语言、眼神交流与课堂提问等师生互动交流的特点与多媒体教学的特色结合起来。学校要加强校内校际的学习交流,成立多媒体教学的研究小组,探讨如何开展多媒体课堂教学,如何把握多媒体课堂里学生的学习心理,怎样评价多媒体课堂教学质量等方面问题。

(3)不断提高多媒体课件制作与使用水平。课件是多媒体技术的载体,是开展多媒体教学的教学资源,其制作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学校应要求教师用课件备课、授课,有计划地对教师的课件制作以及多媒体设备使用能力进行培训。定期开展课件制作竞赛,邀请有关专家作点评,同时,加强各学科之间课件制作的交流与合作。教师要与时俱进,了解课件制作的新动态、新观念,并融入平常的课件制作与授课当中。

(4)提高技术员的业务水平,完善多媒体教学设备管理与维护制度。一方面,可通过加强多媒体教室设备维护人员的业务技能培训,使其能熟练维护和维修设备,提高为教学服务的水平。另一方面,可通过健全多媒体教室管理制度,建立教室监控体系和对多媒体教室故障的快速反应机制,平时注意做好对设备的定期检查与维护,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和预防故障发生。

(作者单位:阳江市广播电视大学)

参考文献:

传统媒体存在的问题篇5

【关键词】流媒体;远程教育;网络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远程教育己经进入了数字化、智能化、个性化的发展阶段,新的网络技术为传递最新的教学信息与知识提供了更多的途径。近年来,流媒体技术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已成为相关研究的热点。

远程教育特别是远程多媒体教学涉及音视频在网络上的传输,而当前的网络状况对音视频流传输来说并不理想,流媒体技术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利用流媒体技术,即使在网络非常拥挤的条件下,也可以在任意时间把各种庞大的教学资源如视频、音频、文本、图像、课件、动画等,通过互联网清晰、不间断地传输给任意地点的学习者,使远程教育系统更好地发挥其教育功效。

1.流媒体技术概述

1.1流媒体技术的定义

流媒体技术,也称为流式媒体技术(Streammedia),就是把影像和声音信息经过压缩处理后放到网络服务器上,让浏览者一边下载一边观看、收听,而不需要将整个多媒体文件下载就可以即时观看的技术。

1.2流媒体技术的实现

流媒体实现的关键技术是流式传输。流式传输主要指通过网络传送媒体(如视频、音频)的技术总称。流式传输的实现主要有两种方法:顺序流((progressiveStreaming)传输和实时流(Rea-ltimeStreaming)传输。顺序流传输按数据的先后顺序进行传输,在下载的同时用户可以在线播放多媒体数据,但在给定时刻只能观看己经下载的部分,用户不能快进或后退,也不能在传输期间根据网络状况对下载速度进行调整。由于它基于Http协议,因此也常常被称作Http流式传输。顺序流传输比较适合高质量的短片段,如片头、片尾和广告,由于该文件在播放前的部分是无损下载的,这种方法保证了播放的最终质量。顺序流传输不适合长片段和有随机访问要求的视频,如讲座、演说与演示等现场广播。实时流式传输保证媒体信号带宽能够与当前网络状况相匹配,从而使得流媒体数据总是被实时地传送,用户可以通过快进或者后退操作来观看前面或者后面的内容。实时流式传输特别适合现场事件,如现场转播、实时授课等。与顺序流传输不同的是,实时流传输需要用到特定的流媒体服务器,而且还需要特定网络协议的支持。实时流传输的主要协议有:实时传输协议Rtp(Real-timetransportprotocol)、实时传输控制协议RtCp(Real-timetransportControlprotocol)、实时流协议RtSp(Real-timeStreamingprotocol)以及常用的应用层协议Http等。

1.3流媒体技术原理

流式传输的实现需要缓存。因为internet以包传输为基础进行断续的异步传输,对一个实时a/V源或存储的a/V文件,在传输中要被分解为许多包,由于网络是动态变化的,各个包选择的路由可能不尽相同,到达客户端的时间也就不等,甚至先发的数据包还有可能后到。为此,使用缓存系统来弥补延迟和抖动的影响,并保证数据包的顺序正确,从而使媒体数据能连续输出,而不会因网络暂时拥塞而使播放出现停顿。通常高速缓存所需容量并不大,因为高速缓存使用环形链表结构来存储数据,即通过丢弃已经播放的内容,流可以重新利用空出的高速缓存空间来缓存后续尚未播放的内容。流式传输的实现需要合适的传输协议,由于tCp需要较多的开销,故不太适合传输实时数据。在流式传输的实现方案中,一般采用Http/tCp来传输控制信息,而用Rtp/UDp来传输实时声音数据。

流式传输的过程:用户选择某一流媒体服务后,web浏览器与web服务器之间使用Http/tCp交换控制信息,以便把需要传输的实时数据从原始信息中检索出来;接着客户机上的web浏览器启动a/VHelper程序,使用Http从web服务器检索相关参数对Helper程序初始化。a/VHelper程序与a/V服务器运行实时流控制协议(RtSp),以交换a/V传输所需的控制信息。与CD播放机或VCRS所提供的功能相似,RtSp提供了操纵播放、快进、快倒、暂停及录制等命令的方法。a/V服务器使用Rtp/UDp协议将a/V数据传输给a/V客户程序(一般可认为客户程序等同于Helper程序),一旦a/V数据抵达客户端,a/V客户程序即可播放输出。

2.流媒体技术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

流媒体在远程教学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课程在线点播和实时广播等领域。

2.1课程在线点播

在流媒体技术出现以前,远程的学生要点播某个多媒体课件必须先将它下载到本地的计算机,一个很小的多媒体课件或一小段教学录像都需要很长的下载时间,并且需要占用本地计算机的系统存储资源,这对于接入速率低和系统存储资源有限的学习者来说,根本无法忍受。而采用流媒体技术以后,它只需在播放前下载约几秒的多媒体信息后即可播放,并不需要下载整个文件,即可实现在线播放。

流媒体技术可以针对不同的网络环境生成不同数据传输速率的流文件,一台普通的服务器可允许100人左右并发点播。另一方面,在播放过程中,它还可以根据网络带宽的变化而动态地调整,确保始终处于最佳播放速率,避免信息流的中断。因此,利用流媒体技术可以很容易地在远程教学系统中实现多媒体课件点播功能。可以将教师上课的过程压缩编码成多媒体流文件,然后放置到相应的服务器供学习者浏览点播。

2.2实时授课广播

远程课堂教学是远程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在网络上利用流媒体技术能较好地实现课堂教学广播。学习者可以不受地点的限制,在任何一台多媒体计算机上接受课堂教育,创建一种“面对面”的教学环境,缩短教学双方的空间距离,教师采用的教学手段也不仅局限于语言、文字,可以更多地辅之以图形、图像、动画、视频等多媒体信息,给学习者提供多重感官刺激,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者的深层次思维,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从而学会某种知识,掌握某种技能。

3.基于流媒体的远程教育系统设计

3.1系统总体设计

本系统的设计目标是实现一个以非专用硬件方式实现的实时教学与非实时教学共存的、通用的、综合的远程教育系统,包括实时授课、实时听课、课件点播、网络选课、课件编辑、课件管理、问题交流、教学评估和系统管理等功能。系统功能模块图如图1所示。

图1基于流媒体技术的远程教育系统功能模块图

系统分为学习子系统、教学子系统和管理子系统三大模块,学习子系统模块包括网络选课、实时听课、课件点播、问题交流和信息查询等子模块,使用对象主要为学生,包括在校学生、远程学员、访客等;教师子系统包括实时授课、教学管理、课件编辑、课件管理和教学评估等子模块,使用对象为教师,包括教师、教学管理者等;管理子系统包括流媒体处理、日志管理、安全认证管理和系统维护等子模块,使用对象为系统管理员。实时授课模块产生流媒体课件,实时听课模块、课件点播模块和教学评估模块要接收或点播流媒体课件,这四个模块是建立在流媒体技术之上的。

3.2系统模块设计

网络选课模块主要完成在校学生和远程学员对实时听课和课件点播两种类型的选课功能,配合课件数据库配置信息可以实现多种权限控制,如允许或禁止在校学员听取所有实时听课、允许或禁止远程学员进行所有的课件点播等。

实时听课模块的功能包括课件信息查询与点播,根据课件信息查询相关课件,并从数据库中提取课件在流媒体服务器上的实时广播地址,把这个地址传递给播放器进行流媒体课件的点播。在实时听课的过程中同时利用问题交流模块向上课教师提问。

课件点播模块的功能包括课件信息查询与点播,根据课件信息查询相关课件,并从数据库中提取课件在流媒体服务器上的路径,把这个路径传递给播放器进行流媒体课件的点播。

问题交流模块完成学生与教师间的提问及解答功能。问题交流模块从实时听课模块处收集学生的问题,形成文件,教师通过实时授课模块调用问题交流模块在课上选取问题进行回答。

实时授课模块的功能包括ppt课件上传、实时授课音视频的采集、处理与发送,包括三路视频信号(教师视频、视频展台视频、黑板视频)以及音频信号(教师讲课声音)的采集与切换、流媒体课件的编码生成与发送和问题解答。

教学管理完成实时教学信息的管理,包括查询、增加、修改和删除实时授课信息、实时听课信息。

课件管理模块的功能包括初始化课件数据库和管理课件信息。初始化课件数据库只在系统开始启用时一次性操作,删除系统自带的而本校教学或培训用不到的课件基础信息;管理课件信息包括查询、增加、修改和删除与课件有关的所有信息,如课程信息、教师信息、教师课程关系信息、课件信息、课件同步信息等。

教学评估模块完成教学的评估打分功能。包括增加评估项目、删除评估项目、修改评估项目、设置评估项目权值、修改评估项目权值、计算分值、评估查询等。

登录认证模块完成用户注册、登录及权限验证功能,同时可完成用户交换公钥及产生私钥功能。权限验证功能指根据用户账号与申请服务信息判断该用户是否有该服务的操作权限。

日志管理模块的功能包括日志记录、查询和删除等操作。日志管理对所有用户的所有敏感操作和系统运行情况做记录,为系统维护管理提供帮助。

系统维护功能包括所有数据库维护、系统公钥信息维护、系统配置信息维护等。

3.3流媒体课件系统设计

在远程教育系统中,流媒体课件编码、、访问的实现是通过流媒体课件系统来完成的。本系统的实时授课模块、实时听课模块、课件点播模块、教学评估模块和流媒体课件服务器一起构成流媒体课件系统。流媒体课件系统采用windowsmediaService的体系结构进行设计,它由流媒体编码模块、流媒体服务器系统、流媒体客户端三部分组成。系统总体架构如图2所示。

实时教学模块负责流媒体的产生,对应于windowsmedia技术中的encoder的功能;流媒体服务器系统提供流媒体的实时广播以及流媒体的点播服务,对应于windowsmedia技术中的windowsmediaServer的功能;实时听课模块接收流媒体服务器的实时广播流,课件点播模块点播流媒体服务器中的非实时流媒体课件,教学评估模块用于教务管理人员对老师上课情景进行评估,可以是教师上课的同时进行也可以是课后点播教师上课产生的课件,因此教学评估模块可以接受实时广播流也可以点播流媒体服务器中的非实时流媒体课件。实时听课模块、课件点播模块、教学评估模块三者对应的是windowsmedia技术中的windowsmediaplayer的功能。整个流媒体子系统利用windowsmediaService9.0的SDK开发完成。

图2课件系统总体架构图

实时授课端位于主播教室的教师计算机上,每个计算机配置有一块采集卡,负责采集教师的图像、视频展台的图像、黑板的图像以及教师音频,多个主播教室的授课计算机通过高速以太网交换机连接到流媒体服务器系统中的高速以太网交换机上。集群式的流媒体服务器系统采用San(存储区域网络)体系来存储流媒体文件的数据。流媒体数据被存储在若干具有光纤通道(FC)接口磁盘阵列上,这些磁盘阵列通过专用光纤通道交换机与所有的服务器节点直接相连组成一个San。在这个San中磁盘阵列上存储的流媒体数据被集中管理,所有的磁盘阵列上存储的数据在逻辑上相当于一个巨型“磁盘”,这个“磁盘”上的所有数据被所有的服务器节点共享,同时被共享的还有所有磁盘阵列的i/0资源。磁盘阵列上的流媒体文件系统与各节点的操作系统隔离,这样即使服务器节点的操作系统出现故障,只需重新安装操作系统即可,多媒体数据不需重新制作。

流媒体服务器系统配置一台管理工作站,对流媒体服务器系统进行系统管理、流媒体资源管理以及服务统计分析。点播端(包括实时听课模块、课件点播模块、教学评估模块)位于教室、学生宿舍、教学管理办公室以及internet远程用户的计算机上,通过网络连接到流媒体服务系统的高速以太网上实现实时听课或非实时的点播。

3.3.1课件系统编码端设计

课件系统编码是通过实时授课模块完成的。实时授课模块教师和学生提供一个虚拟多媒体课堂教学环境,它是远程教育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通过教学现场的多媒体录像和网络传输,实现教学现场的直播,从而解决传统课堂教学的时空制约问题,可以大大扩大教学规模,实现名师授课的共享。

实时授课模块主要负责流媒体课件的产生,其在远程教育系统中的功能犹如encoder在windowsmedia流媒体框架中所起的作用。实时教学模块产生流媒体课件,把流媒体课件推向流媒体服务器,通过流媒体服务器向实时听课模块组播,同时流媒体以.asf文件存储到服务器系统中。实时授课模块与课件数据库、问题交流模块以及实时听课模块之间都存在交互。实时授课模块数据流图如图3所示。

图3授课模块数据流图

3.3.2课件系统客户端的设计

课件系统客户端用来主动点播或被动接收流媒体课件。根据客户端面向的用户以及使用流媒体的方式不同,分为实时听课模块、课件点播模块、教学评估模块三部分。

3.3.2.1实时听课模块

实时听课模块主要应用在教室中,供校内学生在教师上课的同时同步听课。通过实时听课模块可以使用实时选课、实时听课和提问的功能。学生通过浏览器访问网络教学系统,选择实时听课模块,获得授权后,通过查询课件数据库获得实时课件的广播地址,并把这个地址传递给windowsmediaplayer对象,windowsmediaplayer使用这个地址来接收流媒体。学生使用实时听课模块在听课的同时可以通过问题交流模块向上课教师提问。实时听课模块与课件数据库、流媒体服务器以及问题交流模块之间都存在交互。实时听课模块数据流图如图4所示。

图4实时听课模块数据流图

3.3.2.2课件点播模块

课件点播模块供在校学生和校外学生在课后非实时点播流媒体课件。通过课件点播模块可以使用选课、听课功能。课件点播模块与实时听课模块相比较,主要有三点不同:①适用对象不同,课件点播主要用于学生在课后进行点播,比如在学生宿舍,并供远程学员使用;而实时听课模块用于在校学生在教室里实时同步听教师上课。②使用流媒体的方式不同,实时听课模块主要接收流媒体服务器的实时广播流,课件点播模块主要点播服务器中的流媒体课件,这些课件是非实时的流媒体文件。③与上课教师的交互性不同,实时听课时要求听课学生与教师之间进行交互,通过问题交流模块向上课教师提问,课件点播模块没有这种交互性。课件点播模块与数据库、权限认证模块以及流媒体服务器之间都存在交互。课件点播模块数据流图如图5所示所示。

图5实时点播模块数据流图

3.3.2.3教学评估模块

教学评估模块主要完成对上课教师的教学评估打分功能,使用的对象是教学管理人员。评估可以是实时的也可以是非实时的,实时评估是在教师上课的同时使用实时听课模块,完成对教师上课情况的打分;非实时评估是在教师上完课后,调用课件点播模块,完成对教师上课情况的打分。在远程教育中,可以设定教学内容科学与否、重点是否突出、多媒体综合运用情况等指标用于考察教师上课情况。

教学评估模块在设计上考虑了使用的灵活性,通用性。在实际的使用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评估项目、权值进行修改。因此教学评估模块还包括以下功能:增加评估项目、删除评估项目、修改评估项目、设置评估项目权值、修改评估项目权值、计算分值、评估查询等。教学评估模块与数据库、权限认证模块以及流媒体服务器之间都存在交互。教学评估模块数据流图如图6所示。

图6教学评估模块数据流图

4.结束语

流媒体技术应用在远程教育中大大丰富了教学的内容和展现形式,给远程教育带来了强大的生机和活力,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流媒体技术也将有更加长足的进步,其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也将更加广泛和成熟,将更好地促进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为我国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建立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李红.流媒体技术及其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08(23).

[2]马明山.流媒体技术在现代远程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8(6).

[3]孙晶.流媒体服务器技术及其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J].人众科技,2008(10).

传统媒体存在的问题篇6

关键词:新媒体;广播电视新闻;生存现状;发展策略

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种信息的传播方式不断发生变化,从最初的报纸新闻,到后来的广播电视新闻,再到现今的网络媒体新闻。一定的传播方式反映了一个时代的特征,传统的媒体只有紧跟时代步伐,积极吸取新媒体的优点,方能在新型环境下求得生存。下面,笔者就具体谈谈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新闻的生存与发展的有关问题。

1新媒体简要概述

新媒体,是相对于报刊、电视和广播等传统媒体而言的,它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其主要内容包括网络、手机媒体以及数字化电视等[1]。从其传播方式来看,它是指借助于互联网技术通过手机、电视和电脑向广大用户提供各种信息、娱乐服务的一种新型的传播形态。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应该将新媒体定义为数字化新媒体。通过比较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特点可以知道,新媒体的优势非常大,因而其市场占有率有逐年增高之势。相比于广播电视新闻等传统媒体而言,新媒体的传播信息、提供娱乐服务的形式是非常丰富的,例如,通过社交软件可以实现与台下观众的实时互动等。而且,新媒体的传播渠道也比较多,各大主流网站的新闻网址,手机新闻客户端,微博,微信等。随着我国网络的覆盖率的逐年增加,一些中老年群众也开始通过新媒体获取其所需要的各种服务。

2新媒体环境下的广播电视新闻的生存现状

2.1互动性不足

在广播电视新闻等传统媒体中,互动性不足是其较为显著的一个特征。这种情况在传播新闻信息上,表现的尤为明显。观众作为信息的接受一方,完全处于被动的地位,很多观众对某个新闻有疑问,或者想发表自己的看法,但没有相关互动平台。不过,由于受到新媒体的影响,部分广播电视新闻也会采取某些互动的方法,例如,借助于微博、QQ等社交软件,将观众对节目的一些看法反馈给受众。但整体看来,广播电视新闻媒体的互动性是远远不够的。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由广播电视新闻的传播机制所决定。就广播电视新闻的传播形式来看,都是采取一点对多点,或者点对面的形式[2]。也就是说,一个信息源面对着大多数的受众,信息源的都是由广播电视新闻的主办人所决定。观众没有权利、也没有相应的渠道将自己的想法反馈给信息源的方,也不能与其他受众进行实时交流。但新媒体的传播机制是,一个信息源可以由无数的受众来分享,同时,受众又能将自己的观点、看法与信息源的方以及其他受众进行实时交流、讨论,因此,新媒体比较受广大人民群众的青睐。而广播电视新闻由于互动性不足,发展比较缓慢。

2.2时效性滞后

广播电视新闻存在的第二个问题,是时效性滞后。当然,所谓时效性滞后是相对于新媒体而言的,与以往的报纸新闻相比,广播电视新闻的时效性并不滞后。这种时效性方面的滞后,所引起的结果是,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新媒体作为获取信息的渠道。广播电视新闻等传统媒体面临着较大的生存压力。无论就综艺类节目,还是热点新闻、电影、电视剧等,广播电视新闻的播放时间都相对滞后。部分受众为了追求时尚,往往赶在第一时间获取一些娱乐资源,而且,随着新媒体对象的年轻化,时效性越来越为年轻的受众群体所关注。不能有效解决时效性滞后的问题,势必威胁到广播电视新闻媒体的生存与发展。

3新媒体环境下的广播电视新闻的发展策略

3.1打造品牌

与手机、网络等新媒体相比,广播电视新闻等传统媒体有其自身的特点,广播电视新闻恰恰可以利用这些特点,来寻求自身的生存之道。新媒体虽然传播形式多样化,但由于参与的群体的层次不一,因而,新媒体的信息制作、娱乐共享不免显得粗糙,甚至出现低俗、恶搞的乱象[3]。但广播电视新闻恰恰可以避免这些问题,这一方面是由于广播电视新闻承担着一定的义务,它是一个国家的喉舌,必须在民众面前保持一个良好的形象;另一方面,由于广播电视新闻的信息、制作的节目都是经过精心安排的,因此,信息的准确性较高,且比较精致。广播电视新闻利用这个优势,推出一些强档节目,树立自身的完美形象,打造不同类型的品牌节目,逐渐赢得广大群众的喜爱。

3.2增加节目的互动性

首先,广播电视节目应在以往传播机制的基础上,建立一定的反馈机制。就是说,在播放某一节目的时间段内,推出相应的互动平台,例如QQ,手机彩信,微信等。受众在接受广播电视新闻信息的同时,能够及时将某一刻的想法反馈给广播电视节目。在节目的收尾环节,节目主持人可以就受众的相关问题、看法等,做出一定的回应。当然,也可以根据现实的情况,在广播电视节目的银屏下方直接以字幕的方式,向受众推送滚动的反馈信息,从而使得受众之间可以进行讨论交流。

3.3立足时效性

正如前文所述,越来越多的年轻朋友对节目、信息的时效性非常关注,因而,广播电视新闻可以根据受众的这个特点,将信息的传播立足于时效性的基础之上。例如,在篮球赛、足球赛方面,年轻人就非常喜欢观看直播比赛。部分年轻人为了看一场直播赛事,可以整晚不睡觉。不仅如此,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一些中年人士也对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非常关注。因此,从未来的发展趋势看来,节目的时效性越来越重要[4]。广播电视新闻应紧紧抓住这一媒体传播的特点,积极弥补自身的种种不足,使自己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

3.4与互联网融合

从新媒体的发展路径可以知道,新媒体之所以能后来居上,离不开互联网平台的帮助。甚至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说,新媒体的崛起与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紧密相关,没有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也就不可能有新媒体的出现。广播电视新闻等传统媒体理应顺势而为,积极与互联网企业展开各种合作项目,进而与互联网融合在一起。虽然在前面的几种策略中,广播电视新闻在一定程度上与互联网进行了联合,但这是远远不够的。为了能在日后的发展中,掌握主导权,广播电视新闻就必须与互联网融合起来。也就是说,借助于互联网的平台,来开展各种广播电视节目。在这种情况下,节目的时效性、互动性就能得到大大的改善。另外,由于广播电视新闻有品牌作为支撑,因此,其竞争力就会大大增强。

4结论

本文首先对新媒体作了简要的概述,之后,笔者对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新闻的生存现状作了必要的分析,指出了其中两个问题:第一,互动性不足;第二,时效性滞后。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了在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新闻等传统媒体的发展策略:第一,打造品牌;第二,增加节目的互动性;第三,立足时效性;第四,与互联网融合。希望同归文章分析,能给读者带来些启发。

作者:郎慧单位:呼伦贝尔广播电视台

参考文献

[1]雷张豪.论新媒体环境下的广播电视新闻的生存与发展[J].新闻研究导刊,2015(12):347-347.

[2]王崇彬.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改革途径[J].西部广播电视,2014(4):4.

传统媒体存在的问题篇7

论文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人们对于高效率课堂的要求越来越高,多谋体教学应用于日常教学成为现代化教育不可避免的发展趋势。多媒体教学是一种崭新的教学形式,在手段和形式上都改变了传统教学,对“粉笔+黑板+口授+课本”的传统教学方式进行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多媒体应用于教学,对充实教学的课容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改善课堂氛围无疑有着积极的意义。然而,任何事物均存在利与弊的两面性,这就需要我们了解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的利弊,把握好其在教学中的有效结合,以便更好地发挥各自的优势,实现现代化教育的教学要求。

一、传统教学的利弊

传统教学是教师讲授与学生听讲相结合、教师书写板书与学生抄写课堂笔记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传统教学是经过长期的开发、实验、积累和无数人的继承、发展,形成的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传统教学是在日常教学中依然保持旺盛生命力、具有重要使用价值的教学方式。它具有许多独特的优点:教师通过语言的形式,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传递解决问题的思路,通过板书的形式,详细展示解决问题的步骤,有利于培养学生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师通过书写板书,细化、突出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有利于学生详细记录课堂笔记和理解、消化所学的知识;教师通过与学生现场交流,根据学生反映的实际问题,及时地进行重复和辅导,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课堂吸收效率;教师通过发挥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调整教学进度,协调课堂气氛,有利于管理、控制课堂教学;教师通过对教材、板书的应用,根据丰富的教学经验传授知识,充分体现了传统教学的简单易行、可操作性强的特点。

传统教学也存在很多问题。传统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其最大的一个缺点就是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滔滔不绝地讲解知识并书写板书,学生跟随教师的节奏接受知识、抄写笔记,其过多强调了教师的教,忽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教师将大量的时间用于书写板书,留给学生思考和讨论问题的时间相对减少,教师和学生之间互动的减少,使教师不能及时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其不仅消耗了教师的较多精力,而且不利于课堂信息量的丰富和教学效率的提高;教师在讲授比较抽象的问题时,由于无法用语言和板书描述清楚,使学生的理解和思维能力受到阻碍,对于知识的消化吸收和灵活运用产生了一定的局限性,不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

二、多媒体教学的利弊

多媒体教学是将计算机与多种教学设备融为一体,可根据需要方便处理文字、数据、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教学信息,为教学提供丰富、灵活、高效的教学内容的教学方式。其是一种新的现代教学方式,体现了新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思想的方法,也为日常教学提供了一种新的表现形式和学习方式。它在日常教学中具有许多积极作用:多媒体教学以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的形式传递教学内容,提高了教学内容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活跃性,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发挥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优化教学过程;多媒体教学可以将学习过程中存在的抽象概念形象化、微观图像宏观化,使学生获得更为深刻的感知认识,有利于帮助学生直观、形象地接受知识,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所学内容,突破教学难点;多媒体教学利用动态演示,增强教学过程中的演示效果,弥补实验不足,促进学生联想和推理能力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多媒体教学可以快速显示板书内容,节省书写板书的时间,教师可以利用节省的时间讲授更多相关知识和现实应用,加大课堂信息量,提高知识传递效率,有利于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知识。

传统媒体存在的问题篇8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乡镇中学;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454(2012)10-0057-02

一、多媒体对传统英语教学的影响

1.教师课堂教学方式的改变:信息重复、效率提高、节奏加快

多媒体的使用使传统的教学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一节多媒体英语课上,会汇聚大量的信息,涵盖较大的知识面。传统教学中的缺点,如讲解时间长、重点词汇或词组的例证和练习时间短等都可以在这种新型的教学方式中得到改善。利用多媒体可以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学生可以得到诸如词汇解释、巩固提高练习等教材所能提供的一切帮助。并且这种人机交互方式,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影响:激发兴趣、自主学习

这种全新的多媒体教材,比较适合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多媒体英语教学为学生学习提供了较好的学习环境和比较全面的背景知识,避免了传统课堂教学的单调性。另外,在多媒体课堂教学中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是设备状态对教学的影响。如果设备状态不佳,教学计划的完成就要受到影响,学生课后总结复习极为不便,所以,课堂教学方式的选择要将传统教学和现代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不可偏废。

3.多媒体教学语言学习环境的建立:形象、生动、身临其境

传统的英语教学是以认知法和交际法为代表的当代外语教学模式,主要遵循学生学习英语的规律,立足于心理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对语言本质的认识,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科学的学习方法和语言交际能力。认知法所依据的一个重要理论就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它强调学生的认知主体地位,认为知识的获得是学习者个体与外部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语言学习者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结构的主动创建者。而在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上,我们通常的教授方法是讲授新课,操演和讲解的方式并用,以板书为主、诵读和对话为辅,这样就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通过多媒体英语教学,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形象生动的语言环境,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对学生的语感、听力、背景文化的建立都有所助益,使学生真正能通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发现新问题”这种循环过程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

二、乡镇多媒体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虽然多媒体教学模式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并且为教学模式的改革带来了新的机遇,但在外语教学中,尤其是在乡镇中学的英语教学过程中,依旧存在着较多问题。

1.硬件设施建设

前面提到多媒体设备对教学效果有很大影响,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我国乡镇中学的多媒体设施依旧存在着设备陈旧、系统落后、硬件不完善等诸多问题。一方面,学校和相关教育部门应该加大硬件投资,另一方面尽可能地建立相应的校园网络或局域网络,开发相应的软件产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共享资源。

2.教师多媒体教育技术培训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为英语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同时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由于网络和多媒体技术更新太快,而乡镇中学又缺乏相应的技术更新,因此多媒体教育技术培训在乡镇中学就显得尤为重要。学校除了应当积极为教师提供适当的技术培训外,还应该鼓励教师参与技术创新。同时,教师也应当掌握更多的多媒体技术以及与此相关的网络技术和应用,开发思维,学会信息的搜集、取舍和分类,并融于相应的教学模式中,为学生创造一个认知、趣味和知识相交融的学习环境。

3.教师角色转换

传统媒体存在的问题篇9

关键词:三网融合;中西部;地市报;新媒体;社区传播

中图分类号:G21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04(2012)01-0142-04

新的传播环境一直处于动态变迁过程中。当前,新媒体技术的再革命引发了传媒运行机制和传媒格局新一轮“洗牌”,传统媒体、新兴媒体与自媒体并存,相互交织、融合和竞争,传播重心下移,在细分性市场中扩张影响力,各类媒体对受众注意力和地域覆盖力竞争的“零和游戏”特征突出,三网融合将进一步推进全媒体平台整合、多终端拓展和地域性传播通道扩张,由此,我国中西部地市报生存和发展的压力越来越大。强势媒体的挤压,新兴媒体的地域性内容细分、超地域性覆盖,以微博为代表的兼具即时交流和广泛信息功能的社交性媒体(自媒体),以其灵活游走于互联网和移动终端的多传播样态,不断冲决地市报的生存基础――地域性传播的栅栏,多层次、多方位对地市报生存资源再渗透、再分割、再蚕食。在激烈的竞争中,中西部地市报必须加快转型,提升地域性资源(内容、渠道和用户)的开发能力,通过内生性创新,再造业务流程和运行机制,拓展生存与发展空间。

一、新媒介格局下地域性媒体转型的向度

在新的媒体环境中,地市报面临着极其严峻的挑战,但仍然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市场空间。从媒体的生存与发展历史看,地方性是主流趋势,地市报是我国数量最多、覆盖范围最广的媒体。地市报的核心生存资源是亲地域性传播,做强做活地域性内容产品是地市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依据。

媒体的竞争与发展的核心是对受众(用户)的吸引力和亲和力,主要在三个层面上展开:内容和产品、机制和体制、技术与传播渠道。适应技术变革、打造数字化、网络化的全媒体平台,改革体制和机制安排是中西部地市报发展的必要条件,但其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进一步拓展地域性内涵,提供兼具地域性和开放性的、有影响力的内容产品,满足地域受众的需求,培植良好的地域性用户体验,并以此作为其内生性创新的根本支点。

地市报的地域性内涵是多维的。过去,中西部地市报有着地域性运作传统,但主要是传播当地党委、政府的工作决策、举措、经验等地域资讯,发挥媒体议程设置和舆论引导功能,服务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这是地市报的主要任务,但只是其多维性内涵中的一部分。

地市报的地域性发展内涵扩张主要有三个维度:首先,必须突破单一的机关报思维,推进已经破题但远远未完成的“平民化”转型,深化和扩张民生新闻的内涵,形成对地域受众的内容覆盖,核心是在稳定和加强现有受众的基础上,占有和开发本地域的多层次受众。其次,地市报“平民化”转型的新向度是加速社交性媒体的嵌入和互动,进而发展社区性、参与性、互动性媒体服务。再次,把打造地方信息资源聚合平台和传播平台,建构贴近性、细分性、定制作为地域性发展的主要杠杆。

社区性开拓是地市报地域性扩展的主要做点。当前,西方发达国家的报业都出现“两极”现象,在大型报业集团萎缩和面临生存危机的情况下,社区报的发展却如火如荼。相关研究表明,在信息海量化和碎片化、传播个性化和对象化时代,社区型传播将成为传播的主流。在都市媒体和网络媒体的启动和冲击下,我国地市报地域性内涵实际上有所扩展,其中民生新闻就是一个主要向度。提升民生新闻品质,必然的发展路向是以社区传播为着力点,不断关注当地公众最关心的公共议题,这不仅要关注一些突出事件,也要关注地域发展和民生的重大问题,更要提供本地公众对重大问题有序参与、讨论的平台。这是中西部地市报最丰厚的内容资源,也是其生存和发展的根本点。

内容资源与受众资源紧密相连。中西部地市一般覆盖人口数百万,中心城区有数十万人口,下辖的县、区(市)城区都有几万到十几万人口,他们对身边的切身问题更加关心。如果说以前地市报对这一块关注不够,影响不大,那么,在三网融合后,传播渠道更加草根化、亲社区化,公民传播权进一步下移(进入互联网的人口不断增多,下层公众的最贴近媒体――手机媒体成为主要的传播终端)的情况下,社区的问题,公众关心的本地问题,将成为地域性的重要议程,这些议程,全国性媒体和省级媒体不可能全面关注,也没有地市报的反应这么灵敏和直接。另外,还有比较特殊的问题是,中西部地区有一个特殊群体,即每个(地)市都有数十万在沿海和中心城市打工的群体,这是当地的主要发展支撑,在手机媒体成为主要传播终端后,这些与本地在物理空间上相对隔绝的群体,成为地市报重要的受众群,他们更关心本地的资讯、本地与自身生存环境相关对象性问题和公共问题,这也是地市报社区性开拓的主要切入点之一。

贴身服务是中西部地市报地域性生存的又一做点。三网融合的重要、最具潜力的终端――手机媒体,不仅使地域性、社区性和个性化传播更加深化,而且对媒体的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其中,媒介融合和移动媒体的便利化、廉价化和全媒体传播方式,使公众的自主性、交互化传播更加活跃,“微内容”和“微社会”的集合和结合,成为传播的主流。公众对“自媒体”传播关注的问题也进一步从单一性、浅表性的问题转向地域的公共性、针对性问题,从散漫性的、无序性的内容转向集合性、区间性内容,从一般性的发泄和娱乐转向社会对话、协商与参与。这就需要地市报提供这些内容的集合、交流和互馈平台,服务性资讯成为资讯超载化、碎片化时代地域性媒体的主要内容之一。同时,对公众的交流、讨论和传播的内容进行梳理、集中、深度挖掘和解释,成为地市级媒体的主要用力方向。定向化的、对象化的地域生活资讯服务,成为地方媒体的主要发展依托。

二、中西部地市报地域性内涵拓展的现实方位

我国中西部地市报有着较长时间的办报历史,也有着丰富的地域性运作经验,比如传播当地党委政府的工作决策、举措,各地各部门的工作经验,当地群众的生产活动等地域资讯,这些仍然是地市报发展的优势,是其不可替代的重要内容资源,也是其地域性内涵扩展的起点。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西

部地市报在传媒市场化特别是都市报发展浪潮中经历了第一波冲击,以地域性为核心的资源拓展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比如开始把报道的关注点转向基层,把当地群众的生活作为重要报道资源,催生了民生新闻,深化了对地域性传播的认识,这是中西部地市报在市场化推动下新的发展基点。

本世纪初以来,以互联网为主体的新媒体快速扩展,中西部地市报经历了第二波冲击。他们通过“上网工程”,通过报网互动,在扩展地方信息容量、扩大报道范围,提供服务性资讯方面,拓展了地域性内涵,但与都市报发展中受市场冲击相比,地市报对互联网冲击反应相对比较滞后。这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是地市报的受众群体接受新媒体相对滞后,与市场性媒体立竿见影的冲击相比,新媒体替代的缓冲期要长,相对渐进缓和;其次是新媒体不能消解到地市报的地域接近性优势,新媒体还处在跑马圈地阶段,地域性内容资源相对比较粗糙,还没有冲击到地市报生存的生命线。

尽管经历了这两轮冲击,中西部地市报平面性的地域思维并没有根本性改变。主要是因为主要服务对象相对稳定,基本受众群体虽有所萎缩,公费订阅量虽有所下降,但在纵向竞争主体(市场性媒体的地域性渗透竞争)嵌入度不深,横向竞争主体(地域性同城竞争媒体,目前还主要为地市电台和电视台)相对稳定和有限的情况下,地市报的受众市场没有全局性的变化。

社交性媒体的快速崛起和三网融合带来了传播格局、模式和传播平台颠覆性转换,将给中西部地市报带来第三波最严峻的冲击。在社交性媒体和三网融合的双重挤压下,“报业存在的时效、容量和传受互动的劣势将进一步恶化,在生存竞争的重压下,各类媒体对传播终端的争夺将日益剧烈”,尤其是各种泛传播媒体不断再生、扩张和利用多种新型传播通道,对地域性传播资源精耕细作,定向化、打包式精准传播,地域传播市场竞争空前剧烈,地市报如果固守单一、平面性的地域性思维,就会在困境中不可自拔。

首先是对地市报地域性传播优势的消解。在以纸质媒体和电子媒介为主要传播载体的时代,全国性的媒体特别是与地市报有着地域重复的省区(市)报由于地方资讯资源及其容量有限,版面和传播终端有限,电子媒体的传播方式和内容与平面媒体又具有差异性,所以,对以地域性为生存依据的地市报影响不大。

新媒体不断扩展传播通道,消减了传播介质悬隔,压缩了地域空间,门户网站和全国性、省级媒体建构的地域性细分的传播方式,极大地消解了地市报的地域性优势。其中,新媒体与市场性媒体结合的多元、多向功能扩张,对地市报生存资源的蚕食是症结问题,包括新媒体对地市报的受众蚕食(比如门户网站和强势媒体网站都设立地方频道,实行地方分众性传播,受众的注意力资源和时间资源是有限的,网络覆盖了越多的地方新闻资讯,必然导致本地媒体受众的流失),也包括强势市场媒体(都市报)的市场切割(办地方版和网罗地方的新闻资源,导致对地方媒体的替代性)。但在技术瓶颈的限制下,这一过程是渐进的,还不能摧毁地市报的地域栅栏。

三网融合后,强势传播媒体的载体与渠道爆炸性细分与扩张,海量的信息容量和传播方式的日趋立体多元,完全可以承载地域性所有新闻资讯,地市报的竞争压力空前加剧。其一,技术的便利性和新媒体接人的日益廉价(尤其是移动媒体),新媒体的地域渗透更加快速而广泛,进一步拆除了地市报维持现状的脆弱藩篱。其二,新媒体更加周全、立体化的传播方式,整合了全媒体介质,通过与地方受众的直接互动,可以更加便利地占据地方内容资源,地市报的地方优势不再。其三,强势媒体通过技术优势,在地方性分层、个性化服务中展开定向性地方传播,形成对地市报受众市场的进一步挤压。

其次是对地市报社区传播空间的挤压。由于地市报与当地公众比较接近,很长一段时期,对当地社区问题有一定关注性,有地域性社区媒体的雏形。在新闻传媒市场化的冲击下,中西部地市报受到都市报和网络媒体的双重夹击,一些地市报的应对举措就是主办市民报,打民生牌,前者主要沿袭省会和中心城市党报的路子,与省会都市报内容与受众同质化,多数处在亏损状态;后者由于其资讯资源有限,传播渠道相对单一,从“小民生”角度做社区新闻,也相对比较滞后,民生新闻的内容也多数停留在琐碎的、随机性的个体性事件之中,使得以“大民生”、公众互动参与为主线的社区性传播,没有得到很好运用。在三网融合的语境下,社交性媒体更加便利地扩张疆域,而中西部地市报在这方面布点滞后,内容单薄,存在严重的空白点,地市报最具有优势的社区价值和社区作为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导致这最重要的一部分受众(用户)资源和市场资源也在流失。

再次,地市报的接近还有大量盲区。地市报对当地公众的接近是其生存发展的基础条件。但是多数中西部地市报要么还处在传统的办报思维中,还是沉浸在公告牌和说教性的单向报道上,要么报道的视野狭窄,就地方报道地方的情况比较突出。同时,以当地政治议程为主题的导向性、服务性报道,仍然是中西部地市报必须坚守的阵地。但是,在三网融合带来的媒介变局中,地市报对本地公众的服务,不仅需要从公众的需求视角来解读地域性的、公众议程中的重要问题,而且要善于从全国乃至全球的视野来看地方,就地方的视角来拓展和活化报道国际和国内新闻;由于移动媒体的发展,需要对受众实行个性化的贴身(手机等移动媒体的贴身性决定了这种服务的重要性)。这些个性化定制化服务,不少中西部地市报还没有破题,而很多中西部地市报的有限创新,也是以本来并不丰富的社会新闻作为主打,与都市报竞争同质化的新闻资源和受众资源,陷入了发展困境。对公众的生活、出行、理财、安全等地区性精准服务还是一片盲区。同时,中西部地市报那种单向的大一统的传播模式已经远远落后,对新媒体的认知和运用,还停留在单一性的内容网上复制和粘贴阶段,尤其缺乏对社交性媒体嵌入和对接的能力,对微内容的聚结、对社区问题的反应能力十分低下,对公众参与性需求和服务性需求缺乏引领和跟进的机制。

三、中西部地市报地域性内涵创新路径

如前所述,媒体技术革命处在高速行进的过程中,目前,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已进入新的阶段,新兴媒体不断解构和重构传统媒体,新兴媒体衍生出的自媒体又在不断解构和重构新兴媒体,传统媒体、新兴媒体与自媒体的三重融合,是当前的媒介融合主要趋势,三网融合是他们互相融合和嵌入的给力者。这也颠覆了过去媒体内容内涵和建构方式,在这种环境下,传媒发展有两个基本轴线,一是传统媒体必须以“新媒体逻辑”为导向,在新兴媒体一社交性媒体(自媒体)的扩张线上向数字化全面转型,二是传统媒体必须发挥内容生产优势,顺势扩张和创新内容分发、组构能力,顺利转型为“全媒体”和“大媒体”。中西部地市报的转型和发展,更需要注意两手并举,尤其是要把握好在新媒体环境中的战略定位,进而调整传播结构和重

构规则,从受众资源和内容资源上盘活存量,内涵性扩张增量,扩张地方传播影响力。

因此,中西部地市报必须加快技术跟进的步伐,建构自己的多媒体平台,特别是重点围绕手机等移动媒体展开网络化生存。在新兴媒体的对接与融合中,在对自媒体的嵌入和对接中,从理念、技术、机制、营销等方面求变创新,是中西部地市报发展的必要前提。

首先要以开放的视域推进新闻的本地化。本地化是地市报文化认同的基础,也是地市报的优势来源。中西部地市报要从自身的生存方位出发,把地域性内容作为主要的市场资源,发掘差异化市场空间。一是加大平民化转型的力度,以民生新闻为主要切入点,提升对本地群众生活、服务资讯报道的质量,从公众的视角报道和解读主流资讯,增加地方报道的亲和力,改变单一的、公告牌式的报道模式,增强报道的可读性。二是贴近公众和基层,加大对基层资讯的发掘和报道力度,以此作为本地性报道的重要立点,加强地域性实用资讯的全面发掘。尽管现在是海量信息的时代,但地域性受众却存在对本地域的信息“饥渴”。加强本地资讯的周全化和精细化传播,全方位的、立体构筑地域性的信息总汇,这是地市报不可替代的优势。三是在比较周全地把握地方资讯的基础上,抓好新闻的第二落点和第三落点,对本地重大题材的新闻进行深入解读,做好“大民生”新闻,提高新闻报道的地域能见度,同时,通过网站和移动媒体,做好地域新闻资讯导航。四是对全国性的重大信息,以地方的视角,进行地域性的解读和分析。

在媒介加速融合的新趋势下,中西部地市报更需要着力的就是抓住对地方信息更有亲和力的移动媒体,对各种传播平台上的本地信息资源进行分类型整合。首先要做好集合平台,集合两类地方受众:一类是地理上的本地公众,一类是移动的本地公众(主要是在沿海和中心城市流动的本地公众),通过分层性的内容集合和组构,打造本地公众的主要资讯依托中介。

其次,建构品牌载体,扩张社区传播。在三网融合带来的新竞争环境中,中西部地市报要进一步深化社区性媒体思维和机制建构,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地理性社区,就是占领本地的中心城区的和各县市区的中心城镇;二是虚拟性社区,在互联网的虚拟社区中,以地理界线为条件的虚拟社区为主要社区分割点之一。在移动媒体成为主要的传播终端以后,这种以地理界线为主题的虚拟社区将进一步细化,细化的结果,就是小的、在人们的现实活动范围内能够把握的社区,将成为主流。

从地理型社区的角度讲,地市报可以通过开设多种社区型的专栏和专题来满足这种需求,也可以通过定制性的社区专门报页(针对不同社区,做专门的社区报,渗透到所属的市县中心城区),在此基础上与多媒体平台连接和展开,进一步通过细分的方式,建构各个利益群体和兴趣群体的多元社区同时,要以社区传播容量扩张与质量提升作为主要着力点,在传统印刷载体和网络载体、移动载体的交叉点上,建构集合本地受众的互动性栏目系列,尤其是建构具有品牌影响力的栏目载体,如《杭州日报》的《19楼空间》等,进一步细分媒体对网络的延伸领域,形成一些重点版面和栏目与网民信息交流的集结社区,在这个小社区的基础上,建构本地传播的品牌,通过精准再延伸到手机媒体。这样,就能用不可替代性的内容产品占领地域市场。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提升社区传播能力与地域性社交性媒体有效嵌入,是一体两面的关系,这就需要充分利用博客、播客、内容社区特别是微博,激发媒体的活力,形成地域性媒体对新媒体的包容力和向心力,通过横向的多种网络社区单元组合和纵向的手机媒体延伸。通过去路的地域性内容打包、分送、多元拼组和回路用户内容汇集、聚合和整合,打造开放性强、导航性强的地域性信息内容建构和传播通道;这不仅包括以微博作为获得新闻线索和新闻的渠道,作为新闻报道的组成部分,而且通过精心的策划和组织将微博打造成公共交流的平台,使其与新闻报道更好地互相嵌入和融合。由于地理上的接近性,地域性媒体在以新兴媒体为集合点,加强与社交性媒体的互动上,在加强新媒体传播中至关重要的“用户体验”上有着更强的优势。

传统媒体存在的问题篇10

一是回应时代的课题:当今社会,报纸究竟以何种方式继续存在?在传播渠道多元化时代,面对许多不同信息载体的竞争,报纸不再是唯一的、必须的、重要的和可以经常性被选择的媒体。在这种情况下,报纸应该怎样存活?

二是回答目前的问题:报纸还能保持多少市场份额?报纸的影响力正在逐步下滑。虽然我们希望自己能够依然强大,但是市场在无情地给出并不乐观的估计。

三是面对一个老问题:报纸如何将曾经的优势继续保持下去?或者说,由于社会需求的变化,在传统运行的框架中,这些优势已经不再被认为是优势。

四是解答一个新问题:报纸怎样在转型和融合中产生新的优势?这些优势将不同于传统优势,具有新的独特的抗风险特征。

对于报纸目前面临的竞争状态,我们可以从三个维度进行分析。

从手段看,在报纸诞生之初,是报纸和报纸之间的竞争;以后随着传播手段的发展,报纸开始和广播、电视媒体等传统媒体竞争;现在,报纸又与新媒体进行竞争。在各种新媒体快速发展并且不断掠夺报纸读者的情况下,报纸保持既有影响力的难度日益增大。

从区域看,由于我国对报纸实行属地化管理,所以作为一张地方性报纸,原来只需与本地区的其他报纸和广播、电视等媒体竞争。随着卫视频道的出现,新闻内容打破了地域限制,实现了全国范围内的流通。这不仅对电视也对报纸产生了冲击,意味着地方性报纸也不得不面对来自全国的媒体竞争。

随着以ipad为代表的移动阅读终端的出现,报纸进入全球化竞争。目前,国内已经有40多家报纸的客户端登上了ipad。这是一个开放的平台,全世界的用户都可以在这个平台上通过选择下载阅读报纸。这种下载分为免费和收费两类。国内已经登陆ipad的报纸基本上采用了免费的方式,而国外有相当一部分报纸的内容在实行收费下载。这就意味着,我们不仅面临着全世界范围的报纸竞争,而且竞争对手十分强大。也就是说,今天报纸的竞争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面对国内同行,而是面对整个世界。如果在这个平台上,有许多人不愿意免费阅读我们的报纸,同时有更多的人甚至宁可付费阅读其他报纸,这种状况下我们的报纸还有什么竞争力可言?在内容的市场反应背面,是集合体制、机制、观念等作用力的“后台服务”。依靠现有的新闻管理模式、新闻理念、传播手段,我们能不能产生足够的创新来推动报纸竞争力的提升?如果我们做不到这一点,也许将把这一传播市场拱手让人。

从空间看,原来报纸主要在系统内竞争,现在转化成行业间竞争和社会化竞争。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等其他行业的企业正在逐步进入传播领域。微博、社交网站等载体的出现带来了新的传播理念。这种理念认为,具有吸引力的传播不仅应该阐述单个信息的意义,同时也应该表现信息与信息的关系,并能充分体现参与者在其中的作用。通过新媒体,人人都能发出自己的声音,这就使得人人都能成为“我媒体”,这就是所谓“微博改变世界”。从这个意义上说,报纸面对的竞争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媒体与媒体之间的竞争,而是一种社会化参与的竞争,报纸不过是众多传播手段中的一类,其特性甚至并不适应这种社会性的竞争状态。

报纸所面对的竞争,已经从报纸之间的竞争、地区性的竞争和系统内的竞争,变为与新媒体的竞争、世界范围内的竞争和社会化的竞争。报纸应该如何继续生存下去?这不仅是报纸自身的问题,也是一个国家的问题,一个时代的问题。我们可能一时无法找到破解问题的答案,但是一定要能够提出并且正视这一问题。

作为对媒体履职和报纸传播功能的探索,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开办了“文化讲坛”,至今已经成功举办42届。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应邀出席了第41届文化讲坛,并为文化讲坛题词。两周前,我们又与意大利文化部、米兰市政府合作,在下届世博会主办城市米兰举办了以“全球化时代的创意驱动”为主题的第42届文化讲坛。此前,我们还曾经到美国的哥伦比亚大学和哈佛大学进行“新媒体与世界变革”的研讨,并把一些世界知名的博物馆馆长和图书馆馆长邀请到文化讲坛进行交流。举这个例子是说明,虽然传播信息是媒体的主要职责,但是在今天这样一个时代,仅仅传播信息是不够的。几乎所有的中国媒体都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烙印。带着这种烙印开展对外交流容易被人误解。如果我们把自己的传播定位进一步放大到文化这个概念,那么交流和理解将会容易得多。南非的图图大主教曾经说过:

“我们为差异而欢呼。”文化的意义正是差异而不是雷同,文化的强大在于它的宽容,在于对对方差异性的包容。因此,当我们以文化的名义对外交往和交流的时候,就会共处于平等的地位,并且相互变得重要起来。解放日报报业集团之所以举办文化讲坛,就是要以文化的名义传播一些代表中国主流舆论的想法。有些想法可能一时无法取得共识,但是它能够被人认真倾听。

今天媒体所面对的竞争,不仅仅是一种传播渠道的竞争。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提供了多种多样的信息传播方式,也带来了很多创新。其中最主要的是商业模式的创新。因为如果没有与新的传播方式相对应的商业模式,那么这种传播方式将无法存在下去。ipad的势头之所以迅猛,就在于它采取了先捆绑销售再分类收费这样一种成功的商业模式。所以移动互联网不仅是提供传播信息的渠道,更主要的是传播了一种商业模式的创新。

应该说,技术手段的发展对所有人都是平等的,但是为什么像ipad、微博、脸谱网站、搜索引擎等新媒体领域的重大创新都属于美国人而不是中国人?这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如果我们对创新没有热情,现有的管理体制是在制约而不是鼓励创新,我们又谈何去融入世界,去传播自身的价值观。

从这点来说,这一轮新媒体的发展浪潮,至少可以给我们带来以下一些启示。

它是传统新闻业的延伸。这体现在信息的丰富性,以及信息与信息之间的关系。由于将用户的反馈本身作为传播内容和传播服务的一部分,新媒体能够吸引大量读者,特别是年轻读者的参与。

它为适应读者的习惯而呈现的一种结构性阅读的方式。读者原有的习惯在新媒体上获得了尊重,同时新的习惯又在一种可以随时选择、比较的阅读过程中不断获得引领。

它是一种话题的选择。在随意地阅读内容中,读者的想法可以成为内容的一部分并被体现出来,这种体现一开始就基于一种可以被“围观”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