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龄化社会的特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06:59

老龄化社会的特点篇1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经济发展;河南省

一、河南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一)河南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及特点

从全国来看,由于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差异比较大,人口老龄化程度和老龄化速度差异也比较大,基本上是由东向西呈梯次降低的状况,东部发达地区远远快于西部欠发达地区。2005年11月1日,河南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8.24%,远远超过衡量老龄化程度的世界标准(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7%)。目前,河南人口老龄化的特点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老年人口规模庞大,老年人口比重和老年抚养比将逐步上升。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河南省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644万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为6.96%。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显示,河南省65岁及以上人口为771万人,占常住人口的8.24%,比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时上升了1.27个百分点。

第二,人口老龄化地区差异明显,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城市,老年人口多数生活在农村。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的历程表明,城市人口老龄化水平一般高于农村,老年人口主要分布于城市,河南的情况则不同。作为全国人口第一大省和农业大省,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城镇是河南人口老龄化的重要特点。2005年乡村人口老龄化程度比城市高出0.71个百分点。其主要原因是农村青壮年劳动人口迁移和流动到城市从事务工经商、参加学习和培训等。

(二)河南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

根据河南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对未来人口发展趋势的预测,河南省老年人口总量将由2009年的771万逐渐增加到2050年的2432万人。老年人口规模庞大,将成为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占举足轻重地位的群体。老年抚养比将从2009年的10.4%上升到2050年的40.06%。

二、河南省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对劳动力数量和结构的影响

老龄化对劳动力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劳动力数量和劳动力年龄结构。一般而言,人口老龄化会造成劳动年龄人口比例下降,从而导致劳动力短缺。河南的老龄化特点具有规模大、速度快等特点都对劳动力的供给产生深远影响。根据预测数据,河南2030年以前0岁-14岁、15岁-64岁和65岁及以上三个年龄组人口变动情况,呈现少儿人口比重逐步下降,老年人口逐步上升的趋势,而劳动年龄人口则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劳动年龄人口比例在2015年以前不断上升,此后则处于下降态势。从短期来看人口老龄化还不会给河南劳动力市场供给产生较大的影响,但是由于河南的老龄化速度快,河南劳动力无限供给的比较优势局面也将在2015年前后结束。我们应该认识到河南省劳动力短缺是必然出现的现象。

(二)对劳动生产率和产业结构的影响

老龄化带来的是劳动年龄人口的减少,与之对应的就是老年人口大量增加。老年人口的增加抑制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劳动生产率上。主要表现在:一是人口老龄化造成老年人体力或精力下降,反应速度变慢,劳动能力衰退,不宜继续从事繁重的劳动和快节奏的生产,从而影响劳动生产率提高;二是与年轻劳动力相比,老年劳动力容易生病误工,加大企业经济负担,不利于企业增加利润,影响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三是劳动力高龄化后带来的知识老化,这将会给技术更新和产业结构调整带来一定困难;四是科学史表明,青年人才对科学的创新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科学家和文学艺术天才大多是在青年或中年时期出成果的。

人口老龄化问题尤其是农业劳动力的老龄化对农业的基础地位将产生很大的影响。河南农业基础地位关系到整个国家的稳定,没有农业的稳定就没有社会的稳定。由于城市经济发展引起的农村劳动力流动主要是劳动年龄人口外出,农业劳动力的老化,导致现有农村的农业的人口减少,并且在农业中的劳动力受教育水平较低,这不利于河南省农业产业的发展。第二产业中有大量劳动密集型产业,对于劳动力的年龄要求比较严格,目前沿海地区已经出现了劳动力短缺的状况。无论劳动力短缺是结构性的短缺还是数量的短缺,都说明适合这种产业的劳动人口在减少。随着河南的经济发展,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适龄劳动力的减少将会对第二产业的发展带来影响。

(三)对养老保障的影响

人口老龄化对于社会养老负担的方面的影响可以通过抚养比来进行衡量,抚养比又称抚养系数,是劳动者和非劳动者人数之比,实际上指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一般以百分数表示。它表明,从整个社会来看,每100名劳动年龄人口负担多少非劳动年龄人口。河南人口抚养比在未来50年中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老年人口抚养比则从13.7%上升到54.6%,上升了40.9个百分点。同期,少儿人口抚养比下降,少儿人口抚养比从1990年的43.1%下降到2050年的28.8%,下降了14.3个百分点。由于老年抚养比增加的速度远远快于少年抚养比的下降速度,导致总人口抚养比从2000年的56.8%增加到2050年的83.3%。人口老龄化使得劳动年龄人口的经济负担大大加重。

老龄化对养老保障制度的影响还体现在养老金的支出上,随着河南人口老龄化的进一步加快,离退休职工也迅速增加,相应的养老金支出以更快的速度增长。河南的养老负担还有一个难点就是农村的养老保障,由于河南老龄化的一个特征就是农村老龄化比城市更加严重,使得农村的养老负担日益严重。目前,农村的老年人口比例已经超过城镇。在未来,这一趋势将继续。与城镇相比,农村面对的养老问题更加严峻。

(四)对储蓄的影响

当代西方经济学界认为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对储蓄的意愿是下降的。我国的学者通过实证研究也发现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不断加剧,从2020年前后开始,我国将由目前的高储蓄率国家逐渐转变为一个低储蓄率国家。老年人口比重每上升1个百分点,储蓄率可提高0.37个百分点,远远不及劳动年龄人口每上升1个百分点,储蓄率提高1.47个百分点。老龄化的影响不仅体现在老年人自己的储蓄减少,而且还会影响到家庭中年轻人的储蓄行为。我国老年人的养老方式基本是以家庭养老为主,老年人口的增加对于家庭来说消费呈现增加的趋势。随着老年人的消费特别是医疗费用不断增加,老年人的储蓄减少的同时,将会影响到下一代人的消费和储蓄行为。河南人口预测数据表明未来少年人口的数量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也就是未来老少扶养比的总体是增加的,人口负担系数的增加必然会减少家庭的储蓄。

(五)对消费的影响

按照消费经济学理论来说,消费水平的基础是收入水平,一般来说,老龄人口退休后,由于所领取的退休金、养老金只及原来工资活薪水的50%或70%,有的甚至更低。老年人口的消费水平一般要低于劳动年龄人口的消费水平,老年人的消费倾向较劳动年龄人口低。现有研究的结论中一般认为老年人的消费是劳动年龄人口80%,也就是老年人的消费系数是0.8,这个数字在数据上可以得到比较好的估计检验。

三、应对河南人口老龄化的对策与建议

人口问题是河南的基本省情,人口老龄化问题是河南人口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人口老龄化带来的严峻挑战,关系着河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能否顺利实现,关系着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要从战略的角度重视人口老龄化问题。以积极的态度迎接人口老龄化的挑战,更要认真研究人口老龄化可能产生的消极后果,尽量避免或减缓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社会的消极影响。

(一)协调人口老龄化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第一,加快河南的科技创新步伐。对于老龄化的负面影响从根本上的解决办法是是刺激技术进步,提高生产力。在人口不断老龄化的情况下,技术进步,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是维持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源泉。因此,政府应积极采取措施,刺激生产力的发展。

第二,利用河南最后的人口红利期发展经济,为老龄化社会做好经济积累。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不断加强对劳动力的教育和培训,尤其是对于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的劳动力进行教育和培训。促进河南的经济有劳动力密集向技术密集型转变,为老龄化社会做好准备。对于老年人也要加强教育培训,发挥老年人的作用,开发老年人力资源,构建终身学习体系。探索实行富有弹性的退休制度,让健康低龄老年人中的高级专家和经济社会高级管理人员及有一技之长的能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继续发挥作用。

第三,大力发展老龄产业。老龄化给老龄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发展机遇,利用老年消费的特点来刺激消费,拉动经济增长。鉴于老年消费品市场的特殊性,政府应当及时出台正确引导老龄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积极引导企业向老龄产业投资,以满足老年人的消费需求,同时也为经济增长创造机遇。

第四,促进河南金融市场和资本市场发展,为老龄化积累更多的资金保障。未富先老的人口老龄化对于资本市场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年人口的养老基金及证券、基金投资的保值增值都要求完善的资本市场来保证。这就需要健全河南的资本市场法规体系,加强监管,增加老年人口的财产性收入。

(二)协调人口老龄化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首先,要把养老保障放在工作的首位,城市应当继续推进养老保险制度,使得所有老年人都享有老年保险;农村也要积极推进老年养老保险,探索和土地结合的养老保险,一定要加强对农村养老保障的投入,加大转移支付的力度。特别是把农村老龄事业发展纳入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予以重点照顾和扶持。

其次,需要控制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医疗成本的增加。要加快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城市医疗保险、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以及城乡贫困老年人的医疗救助、生活救助制度。要树立全新的医疗卫生观念,实现健康老龄化。

再次,针对河南国情,逐步建立和完善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加强农村的老年养老服务工作,提高农村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质量。弘扬敬老养老美德,发展和谐文化。老年社会化养老不能单纯的依靠市场的力量来解决,要有政府引导,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合理配置资源。在土地、税收等方面对养老社会化服务给与支持。养老服务体系属于社会公共事物,政府要高度重视,在公共财政上加大投入,出台优惠政策引导民营资本进入,重点扶持社会急需的老年服务产业的发展。探索各种养老模式,把社区养老和居家养老结合,为养老事业做好软硬件的设施配套,加强人才培训,提高服务人员的技能和服务水平,保障服务人员的待遇。

参考文献:

1、孟宪臣.河南省人口发展战略研究[m].河南人民出版社,2005.

2、河南省人口普查办公室.世纪之交的中国人口(河南卷)[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

3、张原震.统筹解决河南人口问题的对策研究[m].原子能出版社,2007.

老龄化社会的特点篇2

引言:自从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显示我国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以来,人口老龄化一直是各界关注的焦点之一。2011年4月2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这次普查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比2000年上升2.93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1.91个百分点。中国老龄化进程逐步加快。而人口老龄化关系到一个国家未来的发展,其影响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因此,企业管理者对中国老龄化的新变化了解是十分必要的。

一、人口老龄化的标准和中国人口老龄化的新变化

到目前为止,关于人口老龄化,世界上尚无统一的标准。但为了研究方面和进行国际间的对比,专家和学者们常常用一个重要的指标来界限一个国家或地区是否进入老龄化社会:65岁以上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是否大于7%。

根据六次的人口普查的资料,我们整理了与中国人口老龄化有关的统计数据(见表1)。我们可以发现,从前面提出的指标来看,在2000年中国就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我们再看2010年的数据,发现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在加快,65岁以上人口比例达到8.9,高于2000年的7%;老龄化指数更是翻倍地增长了:从2000年的28.7%上升到2010年的53.4%,表明中国人口老龄人口比重不断增加时,新生人口在不断地减少,这主要是计划生育使得出生率下降而造成的。可见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在加快,特点突出。

表1中国人口老龄化有关的资料

资料来源:stats.gov.cn/

备注:①本文人口数据均不含中国台湾、香港、澳门地区和金澎、马组岛屿人口。

②老龄化指数(也称老少人口比)=(65岁以上人口数/0~14岁人口数)×100%

二、中国人口老龄化的新变化的特点

速度在加快,绝对规模和相对规模都很大。2000年我国65岁以上的老龄人口为8838万,占世界老龄人口的21.4%,是世界老龄人口最多的国家。而2010年达到了11883万,绝对数已经突破千万,依然是世界老龄人口最多的国家。

老龄化指数上升迅速。从表1我们可以看出,老龄化指数从1990年的20.2%上升到2000年的28.7%,上升幅度只有8.5个百分点;而2010年的老龄化指数上升到了53.4%,上升幅度高达24.7个百分点。可见中国人口老龄化指数上升之迅速。

经济发展水平跟不上老龄化的进程,“未富先老”特点突出。与世界其他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不仅跟不上老龄化的进程,而且与其他国家的差距极大。一些发达国家在1900年左右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时,人均GDp均已超过了2500美元(1990年的美元)。而我国即时是2009年的人均GDp换算成1990年的美元也只为2440美元,也就是说我国进入人口老龄化接近10年后人均GDp才勉强达到发达国家刚步入人口老龄化社会时的水平。

老龄化社会的特点篇3

这次会议是新一届老龄工作委员会组成后召开的第一次全体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全国老龄委第十次会议精神,总结我省2007年老龄工作,安排部署2008年工作任务。刚才,双喜同志代表省老龄委对去年工作进行了总结,并对今年工作提出了很好的意见,我完全同意。下面,我讲三点意见。一、正确认识新时期老龄工作的特殊重要性,增强做好老龄工作的责任感人口老龄化是当前我国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也是重大的民生问题,涉及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各个领域。对老龄工作的重要性,可从四个方面进行深刻认识:(一)老龄工作是关系到政府转变职能,进一步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大问题。在十七届二中全会上,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首要任务是转变政府职能。当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是我国政府职能的两个弱项,而老龄问题是政府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我国已进入老龄化时期,老龄问题越来越成为整个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老年人已成为政府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点对象和重要群体。现在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如何建立“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为老龄群体提供卫生医疗、健康娱乐、养老医疗等方面服务,让老年人和青年人、中年人一样均等享受政府提供的社会化服务,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这些服务在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应当给予特殊的关注和体现。老年人问题不是简单的老龄问题,而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是政府的重要责任,与社会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与我们的未来紧密相连。(二)老龄工作是关系到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大问题。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在社会建设方面,一个重要任务是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达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民生建设目标。实现这五大民生目标,一个重要的政策措施就是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和住房保障。人口老龄化造成老年抚养比越来越高,养老金和老年人口的医疗费用压力越来越大,给社会保障带来了深刻影响。特别是建国前后第一个生育高峰期出生的人口将陆续进入老年阶段,这一代人在物质生活、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等方面的需求不断呈现多样化,要求越来越高。这就给社会保障工作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政府如何将新增财力的大部分投入到社会保障,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是一个重大的现实问题。老年人是社会保障的主要对象之一,如果对老龄工作不重视,就意味着对民生工作不重视,对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缺乏深刻的认识。因此,一定要站在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高度来认识老龄工作的重要性。(三)老龄工作是关系到建设和谐文化、树立文明风尚的重大问题。十七大报告指出,和谐文化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要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发挥道德模范榜样作用,引导人民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互爱互助的社会风尚。如何对待老年人问题,是一个人各方面素质的综合体现。一是关系到个人品德、家庭美德和社会公德。品行修养是一个人的立世之本。对老人不孝敬的人,道德品质肯定低下,更谈不上具有家庭美德和社会公德。二是关系到家庭责任、社会责任。人是一个多方面的责任主体。对老人不负责任的人,必定是一个自私自利的人,对家庭其他成员不会负责,对整个社会也不会有责任感。三是关系到社会风尚、和谐文化。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只有全社会都尊老、养老,才会形成一种良好的社会风尚与和谐的文化氛围,才会更加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四是关系到是否履行法定义务。法律规定人人都必须履行赡养老人的义务,这种义务具有强制性和法定性。如果一个人没有履行赡养老人的义务,不仅会受到社会的谴责,更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四)老龄工作是关系到社会公平正义、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问题。公平正义是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体现在机会公平、分配公平、权利公平、规则公平、利益公平等多个方面。老年人失去了经济基础和社会地位,也就失去了自信心,所以这一群体非常需要得到社会和家庭的认可。伴随着我国进入发展的关键期、改革的攻坚期、矛盾的凸显期和风险的积累期,老年人问题已远远超越了原先的老年人概念范畴,老龄问题和政治问题、经济问题、文化问题、社会问题、法律问题等紧紧联系在一起。如果老龄问题处理不当,会给社会的公平正义带来诸多方面的影响:一是由老年人丧失劳动能力后的赡养问题引发的矛盾;二是孤身老人身边无人抚养的矛盾;三是由于老年人的抚养问题而引发的家庭矛盾;四是老年人要求参与家庭社会民利与社会家庭不平等歧视的矛盾;五是老年人需求与社会供给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处理不当,将会直接影响社会公平的实现,影响到家庭、社会的和谐。二、认真分析把握新时期老龄工作的新趋势、新问题,更加有效地推进老龄工作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高,人口寿命也得到延长。2005年中国的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3岁,这是评价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同时,我国社会也面临着人口老龄化的严峻形势。据统计,2006年底,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1.49亿,占总人口的11.3%,2020年将达2.4亿,占总人口的17%。其中,8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口快速增长,从目前的1600万将达到2020年的3500万以上。空巢、失能老人大幅增长。2006年,城市空巢老人户达到49.7%,农村为38.3%,失能老年人口达到1313万。农村老龄化超前于城镇,有的地方已经率先进入人口老龄化的高峰期。在特定的历史和现实条件下,老龄工作出现了新的趋势,归纳起来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加快。据专家预测,从现在开始,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高峰期到来的期限只有25年,现在正呈现加快发展的趋势。二是人口老龄化规模不断扩大。我国老年人口的绝对数量已占世界第一位。三是人口老龄化高龄趋势特别明显。现在我国80岁以上的高龄老年人平均年增长率达5%以上。四是人口老龄化对政治、经济、文化等所带来的社会影响越来越大。五是人口老龄化所引起的需求越来越呈现出多元化倾向。在上述条件下,老龄工作也面临着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一是人口老龄化迅猛到来,整个社会在思想上、战略上、工作上准备不足,还没有真正把老龄问题作为重大战略问题重视起来,采取重大的政策措施加以研究解决。二是人口老龄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矛盾。在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方面,真正达到覆盖城乡居民的最终要求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三是老年人对基本生活保障的多样化需求与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不完善有着直接矛盾。四是老龄化所带来的各种社会问题与政府尚不完善的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相矛盾。五是老龄工作越来越重要、任务越来越繁重和工作体制、机构功能弱化相矛盾。要把这些问题作为一个重要课题,从政府的角度来认真思考、深入研究,切实增强老龄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和可行性。三、今后一个时期要着力抓好的关键问题针对老龄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着力做好以下几项重点工作:(一)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大贯彻落实老年社会保障政策的力度。老有所养、病有所医是老年人最为关注的问题,也是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重点。各相关部门要结合落实老龄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推进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健全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社会医疗救助制度和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特别是在推进和完善各项制度时,一定要认真研究老年人的基本权益,使其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二)通过转变政府职能,发展为老社会服务,推动实施“爱心护理工程”。为老社会服务是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共同构成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三大制度安排。目前,为老社会服务发展滞后,供需矛盾十分突出。要大力发展居家养老服务,研究出台政府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政策扶持办法,加快社区为老服务中心建设,建立和健全服务网络。要大力发展长期照料服务,抓好“爱心护理工程”建设的各项准备工作,解决失能老年人长期照料难题。(三)认真落实省政府制定的各项涉老优待政策。我省目前已制定出台了很多涉老优待政策,包括养老服务、医疗保健、生活服务、文体休闲、维护权益等方面。但从目前来看,政策落实得并不理想。各涉老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严格落实省委、省政府的相关文件,加强老龄工作战略研究,加紧完善涉老政策,加快落实惠老措施。今年组织部、监察部门要配合老龄办对各部门落实政策情况进行督促检查,检查结果以省政府名义通报。(四)认真研究破解农村老年人的民生问题。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点在农村,老龄工作的重点也在农村。当前要着力研究四个问题。一是农村老年人的养老保险问题。今年准备先开展农村计生户的养老保险,然后逐步推进。二是逐渐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提高农村低保和新农合标准。三是加强农村老年人维权工作,维护他们正当的权益。四是采取措施丰富农村老年人的文化生活。(五)进一步强化各级老龄委的职能作用,使老龄委真正成为老龄事业发展的组织者、推动者。一是大力宣传老龄问题的严重性、重要性,让各级政府和全社会都对老龄工作带来的重大社会影响有更深刻的认识。二是认真协调有关部门特别是成员单位落实好省委、省政府近期出台的有关老龄工作的重大决策和相关政策。三是进一步组织政府、社会、企业为老龄事业提供政策、资金和其他方面的公共服务。四是健全完善老龄工作协调、推进机制,促进老龄各项工作的落实。做好老龄工作,发展老龄事业,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让我们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改善民生为己任,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扎实进取,为开创我省老龄事业的新局面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老龄化社会的特点篇4

论文关键词 低龄老人 高龄老人 社区志愿服务

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积极老龄化”的倡议,将积极老龄化界定为“尽可能增加健康、参与和保障机会的过程,以提高人们老年时的生活质量”。其中,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是“积极老龄化”的重要途径,2005年,我国民政部、全国老龄办、中国社会工作协会等9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社区志愿服务工作的意见》,提出要充分发挥老年人的特长和优势,动员和鼓励低龄、健康的老年人投身社区志愿服务,将积累一生的精神财富奉献给社区。社区志愿服务内容繁多,结合老年人自身特点开展的活动可谓寥寥数几,本文通过“低龄助高龄”社区志愿服务可行性的论证,意在探索符合老年人自身特点又切实可行的“积极老龄化”形式。

一、低龄和高龄的涵义

1982年维也纳老年问题世界大会,将60岁作为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老年人口起点年龄,在此基础上按照生命阶段将老年人划分为低龄老年人(60-70岁)、中龄老年人(70-80岁)和高龄老年人(80岁以上)。按此标准,目前我国80岁以上高龄老人已超1900万,预计到2050年,80岁以上高龄老人有可能会超过1亿。笔者认为,在实际志愿服务过程中,低龄和高龄的定义应更加灵活和实际,不能仅囿于生理年龄而更多的是以老人自身的健康状况和参与意愿为参考因素。www.133229.com故低龄可指年龄在60岁左右,身体健康并有意参与社区活动的老人。高龄可指年龄在80岁左右,缺乏照顾,身体欠佳的老人。因此笔者将“低龄助高龄”社区志愿服务描述为在社区中年龄在60岁左右,身体健康并有意参与社区服务的低龄老人,自愿地有偿或无偿为需要照料的高龄老人提供相关服务的志愿活动。

二、“低龄助高龄”社区志愿服务的可行性

“低龄助高龄”社区志愿服务作为一种新型的助老形式,其可行性主要从两方面进行论证,第一,现实的强烈需求,基于高龄照顾的需求和“积极老龄化”的要求,指出“低龄助高龄”不仅符合现实需求而且是“积极老龄化”的有效途径。第二,“低龄助高龄”的可行性,基于对低龄老人自身的优势分析以及服务内容的介绍,说明低龄老人有能力胜任职责,能确保社区志愿服务的顺利开展。

(一)“低龄助高龄”——“需在可行”

第一,满足高龄老人的照顾需求。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首要问题就是养老问题,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我国老年人口已达1.78亿,特别是高龄老人数目的不断增加,导致“未富先老”下的养老形势十分严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家庭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导致传统家庭的养老功能日渐式微。而机构养老又因缺少人情味,官僚作风严重而日显弊端。结合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优势产生的新型养老模式——社区居家养老,应运而生并蓬勃发展。而根据《全国城乡失能老年人状况研究》,我国2010年末城乡部分失能和完全失能老人约3300万,占总体老年人口的19%,高龄老人中的部分失能和完全失能比例更高。面对如此巨大的养老需求,社区居家养老无论在资源供应、设施建设还是制度保障上都存在着供不应求、顾此失彼的难题。因此,必须寻找和挖掘新的方式和资源,弥补及完善在日常照顾、医护照看以及应急服务等方面的缺口和不足。优势视角理论强调,所有环境都充满资源,每个个人、团体、家庭和社区都有优势(财富、资源、智慧、知识等)。对于社区居家养老而言,缓解养老压力、提高服务质量即可通过挖掘和利用社区内的资源和优势。其中,低龄老人是其重要的资源优势。

第二,符合“积极老龄化”的要求。不同年龄段的老年人,有不同的需求。因此“积极老龄化”对不同的群体有不同的涵义,对于高龄老人而言,满足了其照顾的需求即是提高了生活质量。对于低龄老人而言,参与有利于社会和自身的活动,丰富自己的闲暇时间即是“积极老龄化”。无论如何实现老年人的健康发展,都是通过有所为来实现,而其中重要途径就是社区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是社区参与的重要表现。“低龄助高龄”社区志愿服务,实行老年人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监督,一方面能使得老年人在参与过程中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另一方面也有利于解决老龄问题,实现社会和谐。

第三,广泛的社会支持。制度和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离不开社会的广泛支持。缺乏社会支持的政策制度是站不住脚的。“低龄助高龄”作为一项制度也离不开社会的广泛支持。除宏观政策的支持和鼓励赋予“低龄助高龄”一定的合理性之外,微观上,低龄和高龄家庭的广泛支持使得“低龄助高龄”更加具有现实性。

随着空巢家庭的增多导致家庭中照顾人手的缺少以及重物质轻精神的养老态度,单依靠家庭或亲属成员的照顾很难保证居家养老的质量。时下最普遍的弥补方法便是雇佣的钟点工和保姆,这一方面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另一方面存在信任和安全问题。所以,安全的、可心的和低成本的服务是高龄老人和老人家庭的共同渴求的。而“低龄助高龄”因地缘性和稳定性,即参加志愿服务的低龄老人和享受服务的高龄老人大多是生活在同一社区或附近社区以及服务对象和服务时间以及服务内容具有相对稳定性,这样既能保证安全又能稳定服务的社区志愿服务队伍符合子女和老人的期待。另外,对于低龄老人家庭而言,由于低龄老人参加社区志愿服务,即填充自己的闲暇生活又愉悦身心,继而减少了对子女的依赖,使得低龄老人的子女,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有利于家庭的和谐。再次,“低龄助高龄”本身具有一定的教育作用,无形中督促子女尊老敬老,有利于孝文化的弘扬。总之,“低龄助高龄”为老年人参与社会、服务社会和共享社会发展成果提供了有利平台,得到社会的广泛支持。

(二)低龄老人——“势在可行”

通过“需在必行”的阐述,得知无论是出于“积极老龄化”的要求、市场的照顾需求还是老人自身的活动需求,都可谓为“低龄助高龄”社区志愿服务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和现实依据。政策上的鼓励和实际的需求都可转化为低龄老人参加社区志愿服务照顾高龄老人的外部优势。而作为供方的低龄老人是否有能力提供和满足这项需求值得探讨,下面将从低龄老人群体自身在参加“低龄助高龄”社区志愿服务所具有的可能性和优势进行论证。

第一,身体素质良好。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养生保健意识的增强以及休闲娱乐设施的普及,人的身体素质有了很明显的提高。以宝鸡市渭滨区为例,老年人的(60岁以上)健康状况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老年人认为自身健康状况非常健康和比较健康的人数占到36%,认为健康在一般水平之上的占83%。多数老年人认为自身健康状况能够适应生活的需要。由此可见,低龄老人有为社区志愿服务做贡献的身体条件。

第二,思想素质优势。当代的老年人大多数经历了新中国成立、社会主义建设以及改革开放的重重考验,不仅见证了国家的风云变幻和兴旺发展,也在革命和建设过程中磨砺了坚强的意志。受时代的影响和号召,大多数老同志具有奉献的精神和习惯。在现实生活中,乐意为人民群众服务而且自愿无偿地奉献力量,希望继续在社会上发光发热。

第三,知识经验丰富。科学研究表明老人的智力和体力的衰退是不可避免的,但衰老并非全面的,认知、记忆力和推理能力最先衰退。但智慧可以在官能衰退的一定程度内继续发展,低龄老人拥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和工作经验,而且可以理性驾驭自己的智慧和才干,继续为家庭和社会服务。

第四,闲暇时间充足。老年闲暇是特指个体自六十岁到临终前的全部活动时间。(潘穆,1986年)随着人类平均寿命的延长,现代化的生活方式使花费在家庭生活中的时间较少,加之我国规定的法定退休年龄较早,老年人的闲暇空余时间较充足。而由于市场就业压力的增大,很难满足一部分健康、低龄老人的再就业愿望。这部分老人闲暇时间利用较单一和不充分,在某种程度上是人力资本的浪费。

第五,同辈群体的优势。同辈群体又称同伴群体或同龄群体,是非正式的首属群体或初级群体,主要是指在相同年龄层次上,地位大体相似的人组成的关系亲密的群体,其成员一般是在有某些共同经历、共同情感、共同爱好、共同观点或共同心理的基础上而结合起来的。低龄老人和高龄老人同属老年人群体,在应对衰老的过程中,共同的生理和心理变化经历使其在情感上更易接近。在理解高龄老人需求和提高适合的服务方面,感同身受更能提高服务质量。

由此可见,作为服务提供方的低龄老人,在照顾需求存在和迫切的前提之下,有可能、有能力、有优势向需方的高龄老人提供服务。

(三)“低龄助高龄”社区志愿服务内容——“适在可行”

有了“需”的存在和“势”的保障,开展“低龄助高龄”社区志愿服务已然具备了开展活动的可能性,但如何开展好活动,就要考虑其服务内容的适宜性和明确性,老年人群可以在社区志愿服务的许多方面大有作为,如通过培训或组织有特长的老人开展社区矫正、科普宣传、法律援助、防灾救灾、社会监督和道德教育等活动。“低龄助高龄”社区志愿服务的内容既要体现出服务内容的切实性和针对性又要保证服务的可行性和操作性。为此,“低龄助高龄”社区志愿服务可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生活照料方面,相关研究表明,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因体弱多病需要经常性特别照顾的比例等于65岁至79岁老人的5被左右,照料需求相当旺盛。“低龄助高龄”社区志愿服务具体的项目可包括送餐上门、上门做饭、打扫卫生、洗衣晒被、个人清洁、上门助浴、外出助浴、陪诊服务、陪同购物和代办等。比如苏州市金阊区“金阿姨”志愿团队提供的一日一敲门服务以及苏州吴门桥街道的“爱心厨房”等。

第二,精神慰藉方面,随着空巢家庭和空巢老人的增多,又加之大多数高龄老人行动不便自我修养不高,对精神慰藉和情感交流十分渴求。“低龄助高龄”社区志愿服务可开展上门聊天、讲书读报以及组织“谈古论今”“追忆往昔”等集体演讲活动。

第三,休闲助乐方面,一方面由于高龄老人的身体素质较差,另一方面高龄老人自身的知识水平较低以及对现代科学技术熟悉掌握较少。在休闲娱乐方面想做而不能做的太少,低龄老人可发挥自身的优势利用自己的特长,帮助高龄老人实现“实心计划”比如,书法绘画、养花鱼鸟、插花茶艺、垂钓棋艺、踏青散步等等。

老龄化社会的特点篇5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经济社会发展;社会保障制度

[中图分类号]C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426(2009)08-0057-03

人口老龄化是当前社会发展的趋势。作为老工业基地的辽宁省到1996年提前全国4年进入了老龄化社会,成为全国人口老龄化来的最早、程度最高的省份之一。

一、辽宁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及主要特点

1 老年人口比重持续上升,高龄化趋势日渐显现。2007年,辽宁省0-14岁人口约为544.99万人,约占全省人口总数的12.68%,比2006年增加了6.42万人,所占人口的比重增加了0.07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为3296.14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76.69%,比2006年减少了13.88万人,占全省人口总数的比重下降了0.16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约为456.88万人,比2006年增加了6.72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比重达到10.63%,比2006提高了0.09个百分点。

伴随人口老龄化过程的是老年人口高龄化趋势日渐显现。从“四普”和“五普”的统计数据看,分年龄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如65-69岁,70-74岁,75-79岁,80-84岁和85岁以上的年龄组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五普”比“四普”分别上升了0.73,0.86,0.39,0.11和0.11个百分点。

2 老龄化速度明显快于全国平均水平。自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辽宁省0-14岁人口比重逐年下降,而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持续上升,并呈进一步加快的趋势。从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看,在1991年至2000年的10年间,全国提高1.4个百分点,年均提高了0.14个百分点,同期全省提高了2.13个百分点,年均提高0.21个百分点;2001年至2007年间全国提高1.1个百分点,年均提高0.16个百分点。同期我省提高了2.75个百分点,年均提高0.39个百分点。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辽宁人口的老龄化速度明显快于全国平均水平。

数据显示,我省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由5.68%(1990年)提高到7.88%(2000年)只用了10年的时间,这一速度在世界范围内实属罕见。

3 有三成左右的老年家庭是空巢家庭。辽宁省约有30%左右的老年家庭是空巢家庭(1人独居或与老伴同住),有超过四成的老年人口有不同程度的“孤独感”。因此,在目前我国社会养老制度尚未健全,居家养老仍作为主要养老形式的情况下,老年人口的生活照料特别是精神赡养问题亟待引起政府和全社会的广泛重视。

4 老年人口收入水平普遍不高,需要依靠家庭其他成员的供养。随着辽宁省老年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和人口的日益老龄化,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将成为我们长期面临的重要问题。老年人的生活来源对老年人的生活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根据抽样调查的情况。辽宁城市老年人口的收入主要来源包括:靠养老金的约占68%,靠配偶的占6%,靠子女赡养占12%,“低保”、“特困”占4%,其他占10%,而在农村,约有近60%以上的老年人口需要家庭其他成员的供养或帮助。

分城乡看,城镇与乡村老年人的主要生活来源存在明显差别。城镇中约有60%以上的老年人靠离(退)休金、养老金生活,其次是家庭其他成员供养。农村老年人口靠家庭其他成员供养的超过60%,其次为劳动收入,约占1/3。可见,农村的家庭养老负担比城镇更重。

分性别看,男性与女性老年人的主要生活来源存在明显差别。有60%以上的老年男性人口靠离(退)休金生活,而靠劳动收入、家庭其他成员供养的比例相近。各占1/5左右。而女性老年人中约有近60%需要家庭其他成员的供养,这说明在主要生活来源方面,女性老年人比男性更多的依赖家庭其他成员的供养。

二、人口老龄化对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辽宁是全国最早进入老年型人口社会的省份之一。多年来,辽宁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人口老龄化问题,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尤其是近年来,进一步加强了制度建设,使全省老龄化事业有了新的提高和发展。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辽宁老龄化事业仍然面临严峻的挑战。

人口老龄化是当今社会的产物,是人类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象征。

1 人口老龄化给辽宁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机遇。目前,辽宁正处于“人口红利期”的中后期,“人口红利”主要从三个方面获得:(1)劳动力供应较充分,价格较低廉,但这种优势已逐年减弱;(2)劳动力年龄结构相对较轻。对经济发展较为有利;(3)老、少抚(扶)养比较为合理,有利于社会财富的积累。目前我省劳动适龄人口的比重仍处于上升阶段,少年和老年抚(扶)养比仍较为合理,社会保障的负担还不十分沉重。尽管辽宁的就业压力很大,但只要处理得当,仍可成为辽宁经济发展的“黄金期”。对此,我们必须抓住这个难得的历史机遇,加快经济发展,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为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夯实必要的物质基础。

2 人口老龄化给辽宁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挑战。人口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将主要通过劳动力的供给和消费需求方面体现出来。

在社会关系中,人不仅是社会生产的主体,更是社会需求的主体,人口老龄化使得人口的年龄结构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不同年龄的人在提供劳动力和消费需求方面存在极大差异。从深层次看,人口老龄化的加快将成为制约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因素。近年来,辽宁省人口老龄化的步伐加快,预计在未来的若干年中仍会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

我们认为,人口老龄化对辽宁经济发展的影响既有现实的,又有潜在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对经济发展的压力不断增大。从宏观的角度来看,人口老龄化将对社会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各环节产生深刻影响。一是人口老龄化会增加消费基金、使投资减少,加重总人口的消费负担。这是因为,在国民收入为一定的条件下,积累和消费基金是此消彼长的关系。人口老龄化将促使消费基金的扩大和积累基金的缩小,从而加重总人口的消费负担。而积累缩小就意味着投资的减少,意味着经济发展速度的减慢。二是人口老龄化使劳动力的供给关系发生变化,影响产业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的结果必然要由劳动密集型逐渐向资本、技术密集型转变。这就需要劳动力在不同地区、不同产业部门间

进行转移和流动。而劳动力人口随着年龄的增长会安于现有工作和生活环境。而不愿改变现状,会给产业结构的调整带来压力。国有企业改革,造成大量中老年下岗职工转岗。会给产业结构调整带来压力。同时,由于人口年龄结构的老化,将导致新增劳动力减少。而为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培养原有的中老年劳动力相对较困难。其后果就是失业率上升,劳动生产率下降,经济发展速度减缓。由此,人口老龄化将造成劳动力人口年龄结构的老化,给产业结构调整带来不利影响。三是人口老龄化使消费需求相对减少,影响产业结构调整。

其次,人口老龄化挑战社会保障制度。近年来,辽宁养老保险资金的缺口越来越大。已从2005年的37.2亿元扩大到2007年的73.9亿元。如果说全国是3个在职职工养1个退休职工,而在辽宁就是2个在职职工养1个退休职工,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由于长期二元结构造成的城乡差别和工农差别,城乡之间老人的收入差距明显。城市离退休老人由国家养老,农村老人是活到老、干到老。改革以来,由于利益格局的变化,导致贫富差距扩大,使社会福利需求增加,给政府带来更大的压力,使老龄事业发展面临更加复杂的局面。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加速解决三农问题,把社会保险和养老保障事业向农村、农民倾斜。

第三,人口老龄化削弱了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随着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我国家庭规模正在缩小,供养老人的能力在减弱。同时,城乡人口迁移和流动的加剧,导致空巢家庭增加,使得高龄老人生活照料模式面临困境。

第四,社会养老面临许多新困难。一是社会养老机构不足,养老的供需矛盾突出。据统计,2007年辽宁有各类养老机构1093个,养老床位仅75700多张,根本无法满足老年人口的养老需求。二是社会养老机构存在着支付能力低与服务价格高的问题。目前,大多数社会养老机构是按商业模式运营,收费较高。而老年人口收入水平较低,难以支付养老机构的费用。因此,使经费本来就不足的养老机构,床位大量闲置或亏本经营。调查显示,仅有6%的老年人表示愿意在养老机构安度晚年。我们认为,这一方面说明有相当一部分老年人受封建传统观念的束缚和影响较深;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养老资源与现实需求,服务价格与支付能力之间的矛盾。但无论哪方面的原因,都会使养老事业面临巨大的挑战。

三、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对策建议

辽宁是全国最早进入老年型人口社会的省份之一。据估算,到2016年前后辽宁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将超过580万,首次高于14岁以下人口的数量。到2039年前后,辽宁65岁以上老年人口可能达到1300万人以上,约占总人口比重的30%左右。

未雨绸缪,应对日益突出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我们认为应当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 提高认识,明确政府对老龄工作和老龄事业的领导地位和主导作用。各级党委、政府要从讲政治的高度,把老龄工作作为维护国家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来抓。明确政府在老龄工作中的领导地位和主导作用,要把老龄化问题列入辽宁中、长期发展规划之中,把它作为全省整体发展战略的组成部分,使我省的老龄事业、老龄工作能够沿着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方向发展。

2 加快经济发展,切实提高应对人口老龄化的能力。我国的人口老龄化水平没有发达国家高,但老龄问题却如此突出,其主要原因就是我们的经济还不够发达,养老的基础不够扎实。因此,只有发展经济才能为解决人口老龄化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也只有发展经济才能逐步缩小并彻底消除城乡、地区和居民的收入差别,促进经济由“二元结构”向“一元结构”的转变,才能建立起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解决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医。老有所学和老有所乐问题。也只有发展经济,才能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增加劳动者的收入,使他们有可能谋划自己未来的养老和医疗问题。

3 建立和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保障体系和养老制度。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社会养老医疗保障制度是解决老龄化的关键,也是解决老有所养的关键。必须按照“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老龄工作目标,不断健全和完善老年社会保障体系。同时,应开辟各种商业性保险,以满足全社会各种收入水平人群的养老需求。形成公平、高效、稳定和规范的现代社会保障的多支柱体系。

针对目前养老保险资金缺口大的问题,应建立“全民参保”的社会保障机制,变“缴费”为“征税”。这样做一是可以有效地降低管理成本,二是有利于扩大社会保障体系的覆盖范围(将大多数的民营、“三资”、乡镇企业纳入到社会保障体系中)。同时也有助于社会财富的再分配,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当前社会财富再分配功能薄弱的现状。

应当坚持以人为本,公平、公开和公正的原则,体现国家财政一体化与区域财政适度差异相结合,以社区为依托,坚持国家、集体、家庭等多元投资,积极提高农村养老的社会化程度,做到分类指导,分阶段运作,逐步消除城乡差异。特别要注重建立有利于农村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现阶段,可先将独生子女、双女户和有特殊困难的计划生育家庭纳入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并逐步向其他计划生育户和全部农户扩展。

4 建立家庭养老为主,社会养老为辅的养老体系,走中国特色的养老道路。一是要大力发展居家养老。为此要大力发展老年服务产业,培训大批有专业技能的高素质老年服务者队伍,提高高龄养老的社会化水平。因此,建议建立具有一定社会公益性的家庭服务员制度,但应遵循市场经济原则,收取一定的费用。以维持其良性循环:建立老年志愿者制度,由社区组织年纪较轻的老人为年纪大的老人提供日常生活照料;要加强对老年人的疾病医护、生活服务、精神慰藉、文化体育及社会活动等的管理,以创造居家养老的新环境。二是要加快构建社区养老服务平台。要采取多元化的方针发展社会养老机构。特别是要大力发展民营养老企业,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养老服务和社会保障领域,以弥补国家福利资金投入的不足。三是建设多层次的养老机构。兴建一批高档次养老机构,满足高端服务需求;发展一批中低价位的养老机构,以适应大多数老人的养老需求;整合乡镇敬老院,集中财力建设较高档次的综合性农村区域性的中心(养)敬老院,让更多的“五保”老人能够在这里安度晚年。

5 加大投入,全面把握老年人口需求,努力实现健康老龄化。要力争把更多的健康人群带人老年型社会。延长健康期,缩短带病期和伤残期,并尽可能提高老年人的自理能力,是一项长期奋斗的目标。为此,要把促进人群健康作为一项系统工程,要从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人手,加强健康教育和健康干预,开展重点人群预防和疾病的监测。要整合现有卫生资源,调整预防和医疗投入比例,重视城市社区和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投入,开展农村贫困地区的医疗救助工作。要加强对老年期健康生活的指导,推进各项有益老年期健康的文体活动,发展适合老年人特点的体育运动项目。关注老年人心理健康,在有条件的社区,可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室(或窗口),倾听和排解老年人的苦闷,增强其自我心理调适能力。

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在条件具备时,逐步把老年护理和临终关怀等内容纳入医疗保险范畴。同时,要加大老年医学基础研究投入,进一步加强老年学的教育和科研,做好老年学的普及工作。要加强老年基础医学理论的研究,在医学院校设置老年医学和老年护理专业,在社会科学院校设置社会老年学专业。

老龄化社会的特点篇6

上午安排看了几个现场,*领导作了讲话,下午三个单位还作发言,这些社区老龄工作的作法和经验,将对促进我市老龄工作的发展起积极作用。现在就社区老龄工作问题讲几点意见:

一、要进一步提高搞好社区老龄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

社区是城市的基石,加强社区老龄工作是发展我市老龄事业的重要基础。老龄工作的重点在基层、在社区。从工作岗位退下的老年人,常年生活、活动在社区,社区中的老年人逐年呈增多趋势。因此,搞好社区老年人工作显得特别重要。社区老龄工作重点是实现社区老年人的“六个老有”,是老龄工作重要任务。目前,社区“六个老有”还有较大差距,在社区建设中将老龄工作摆上议事日程,努力实现社区老龄工作的“六个老有”十分紧迫。

加强社区老龄工作又是我市改革和开放的需要。这次市老龄工作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市政府副市长、市老龄委主任吴俊慰同志就提出积极推进企业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的要求。永安作为省级重点联系城市,要在20*年*完成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全市到20*年底社会化管理率要达到*以上,20*年要基本实现社会化管理,20*年全面实现。这些企业退休人员全部都是老年人。根据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提供的数据,到20*年底,这些人员将达到*万余人。为迎接这些老年人从“企业人”转变为“社会人”作准备,让企业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就必须搞好社区老龄工作。

加强社区老龄工作是社会转型、管理中心下移的需要。社区内生活着大量的老年人,社区内服务对象主要是老年人,搞好社区老龄工作,搞好老年人的管理和服务,提高老年人的生活生命质量,实现基层稳定,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稳定,实现社会转型、管理中心下移,就必须加强社区老龄工作。

二、搞好社区老龄工作要抓好的几项重点工作:

社区老龄工作的目标是: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城市社区老龄工作体系和运行机制;老年人的安养问题在社区得到基本满足;实现社区老年人与其他人群之间代际和谐,促进社区团结和政治稳定。

社区老龄工作的任务是:建立和完善社区老龄工作体系和工作队伍;建立健全具有社区特色、功能齐全的老年服务设施体系,动员和整合社区为老服务资源,推动社区增加老年服务项目和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为老年人居家养老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社会服务;组织老年娱乐和体育健身活动,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开展老年教育活动,做好老年人的思

想政治工作;动员社区力量,开展多种形式的认助认养特困老人的救助活动;动员组织社区低龄健康老人特别是各类老年专业人士参与社区建设,使更多的老年人在社区服务、社区治安、社区卫生、教育青少年等方面发挥作用;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增强社区尊老敬老的社会氛围。

根据社区建设的目标和任务,当前要抓好:

1、要抓好涉老组织网络的建设。老龄工作是社区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社区要加强对老龄工作的领导。

社区要成立老龄工作领导机构或在社区两委班子里指定专人负责抓老年人的工作。社区要按照“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原则成立社区老年人的组织,也就是老年协会。订立章程,推选热心老龄工作、身体健康、善于联系群众的老年人进入协会班子,特别要注意选好老年协会会长,会长由有威望的,有群众工作经验的,群众拥护的老同志担任。社区内还要抓好老年体育组织、关工委、老年学校队伍建设,可以实行几块牌子一套人马的方式,充分发挥老年人的作用。老年组织的经费来源问题,根据我市多年老龄工作经验,可以采取会员交一点,财政拨一点,社会捐一点,有条件自己创收一点的办法。

2、搞好硬件阵地建设,就是要搞好“星光计划”的落实工作。具体讲就是“四室一场一校”。要从本社区的实际出发,首先要解决老年活动设施,包括各老年组织的办公地点。通过这次会议,大家可以学习*圳尾等社区的经验,开展共建和资源整合,实现共驻共建资源共享,解决硬件建设问题;也可以学习永安龙岭社区的办法,开展社会集资、自建自用的办法;也可以在社区办公大楼建设中规划建设一块老年人活动场址。总之要因地制宜从自己社区的条件出发千方百计地把这个问题解决好。近二年我市民政部门安排了一些为老服务“星光计划”项目,各地抓紧建设同时要加强管理,使之长期、有效地为老年人服务。

3、构建社区为老年服务体系。社区老年人服务需求是多方面的,有医疗保健、商业购销、旅游交通、文化娱乐、法律咨询、精神心理等方面。有的来自政府福利性公益,有的来自市场方面有偿服务。因此构建老年服务体系政府要有责任,市场要有作为。各级政府的职能部门要把服务向社区延伸,满足老年人的需求。当前,要按照省市关于加强社区工作的意见要求,加快推进街道和社区劳动保障平台的建设,切实做到机构、人员、经费、场地、制度和工作“六个”到位,建立社区老人健康档案,侧重孤老家庭。从社会方面讲,为老服务要走社会化,产业化的路子。发展为老服务中介组织,按照“有偿、低偿”的原则,为老年人提供方便就近的服务。我们还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传统美德,组织志愿者队伍为老年人排忧解难,提供多种服务。也提倡组织低龄老年志愿者为高龄老年人服务,等到自己成为高龄老人时,又有新的低龄老年人为自己服务,逐步形成良性循环。

4、老龄工作要经常化制度化。老龄工作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工作,老年人的工作要从老年人的特点出发,各项活动要符合党和政府制定的关于老龄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和要求,老龄工作必须坚持经常化与制度化,使社区内老年人的事有人管,老年人的困难有人帮,老年人的作用在社区能得到发挥。就是要按照“六个老有”的要求,把社区老龄工作摆上社区居委会的工作日程常议常抓。在社区形成维护老年人权益、尊老敬老、关心老年工作的氛围;要创造性地开展具有社区特色的各类老年人活动,发动和组织老年人积极参与社区活动和社区建设,积极支持做好社区的计划生育、关心下一代、文明建设、社会公益等各项工作,同时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积极参与社区建设工作。

三、加强对社区老龄工作的指导

1、

抓好“星光计划”这个切入点。“星光计划”是为社区老年人办的实事之一,深受老年人欢迎。

根据市民政局安排,我市今年各县*所在地都会有“星光计划”项目。民政部门要有得力的领导负责抓好这项工作,要加强检查指导督促,老龄办要搞好协调配合工作。大家抓住这个机遇,以此为契机,积极推动社区老龄各项工作。

老龄化社会的特点篇7

论文摘要:我国目前已经进入老龄布七社会,人口老龄化发展千民决,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中医药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提出中医药教育中应重视的一些问题。

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人口生育率在下降,而人的寿命在延长,世界人口正在加速老化,这其中中国的人口老龄化速度最快,老龄化己成为21世纪不可逆转的世界性趋势。老年人是疾病的高发人群,现有的临床流行病学资料己证明,在相同基础疾病的情况下,高龄是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高龄人群具有“三最”特点:即最高患病率、最高伤残率和最高医疗资源利用率。实现“老有所医,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理应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鉴于此,笔者从老龄化社会背景下谈谈中医药教育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1老龄化社会背景下需要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保障老年人健康

祖国医学历史悠久,几千年来中医药在防治疾病和重大疫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和日益强盛作出了卓越贡献。老龄化社会下我国人口老龄化在医疗保障方面面临如下挑战:慢性病患病率高、老年人残疾率高、老年人医疗费用消耗大、病残弱老人的基本护理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我国卫生资源与卫生需求不成比例、资源分配不合理等,相对而言,中医药“简、便、效、廉”的特点,在应对人口老龄化卫生保健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尤其表现在:一是中医药学在辨证论治和整体观念的指导下,对老年人慢性病具有个体针对性极强的治疗,同时注重整体调护,有利于老年人慢性病的防治;二是应用中医药养生保健和中医药预防医学知识,中医“治未病”是祖国医学在为全人类保障健康方面始终重视的研究领域,从《黄帝内经》中就有关于中医治未病的记载,加之目前我国大力鼓励开展中医治未病工程,这必将为提高老年人预防保健、自身养生水平和能力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三是中医药资源较为丰富,同时药材价格和诊疗费用相对较低,可以极大地缓解老年人医疗资源短缺的问题,同时还为老年人的卫生保健起到积极的作用;四是全国各省几乎都有中医药高等院校,每年培养大批的中医药人才,这些中医药学子能够普及到医院、卫生所和社区卫生服务站,对于平衡我国卫生资源与卫生需求比例、合理分配资源具有积极的意义。

2老龄化社会背景下中医药教育需要重视的几个问题

2.1在中医药教育中重视的养生保健教育

中医学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所作的重大贡献之一。在中医药这座宝库中,与当前老龄化社会和大众日常保健关系密切的内容,是养生方面的知识。养生是健康之本,是幸福之源,更是快乐之门,懂得养生才是懂得人生。老龄化社会对整个国家的全面及深层次影响是相当大的,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特别是要满足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卫生保健的需求,面对老年人最高患病率、最高伤残率和最高医疗资源利用率的“三最”特点,目前培养的中医药学子即是2015年以后的中医师,他们毕业后走上医疗卫生岗位,要面对更大基数和更复杂的老年人“三最”问题。世界卫生组织和我国“九五”攻关项目的资料表明,达到同样的健康标准所需保健投入与治疗费、抢救费用的比例为1:8.3:100,即如果在预防保健上多投入1元钱,将来就可以在治疗上少支出8.3元和可以节约开支100元钱的抢救费用[2],故而需要重视预防工作,将预防工作做到位,即做好中医药治未病工程,将极大地减少老年人医疗费用的支出。因此,在中医药教育中要高度重视养生保健,尤其是老年人养生保健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和培训。

2.2在中医药教育中重视对老年人慢性病、常见病、多发病防治的教育

人口老龄化是当今世界许多国家面临的一个重要公共卫生问题。老龄人口增多带来了许多相应的社区保健需求,而健康老龄化观点的提出,使老年人的医疗保健需求更需加强,如何实现健康老龄化的目标,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世界各国都在积极进行探索。实现健康老龄化的目标,做好老年医疗保健,迫切需要解决的是减缓老年人的痛苦、延长健康寿命、改善生命质量。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发展,老年人的疾病谱和临床症状也在改变,要不断发现、总结和完善老年病的防治规律,研究和认识高龄老人临床中出现的特殊症状。对于中医药教育而言,为实现健康老龄化的目标,必须重视在中医药教育中的老年医疗保健的学习,如前文所述,目前老年人健康中影响较大的主要还是慢性病发病率较高的问题,故而要重视由于老年人慢性病、常见病、多发病引发的老年人健康问题,掌握老年人的生理、病理和心理特点,运用中医理论,熟练处理老年人慢性病、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问题。

老龄化社会的特点篇8

[论文关键词]老龄化;老年人口;高龄化;高龄洪峰;上海市

一、老年人口高龄化的概念和内容

老年人口高龄化(agingoftheaged)概念是在人口老龄化(agingofpopulation)概念基础上发展出来的。在国际上,人口高龄化一般是指年龄在80岁及以上的“高龄老人”(theoldestold)占全体老年人口(≥60或65岁者)的比例趋于上升的过程。在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笔者倾向于将“老年人15高龄化”界定为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占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比例趋于上升的过程,其衡量指标为高龄化系数即高龄老人占老年人口总数的比例。在国际上,老年人口高龄化现象开始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1998年10月,在联合国“99国际老年人年”的启动仪式上,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指出:“世界人口在老龄化的同时,老年人口本身也在老龄化”。据国内学者的预测,全球高龄人口绝对数将从2000年的6900万发展到2020年的1.32亿、2050年的3.7亿,同时,全球高龄人口占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比例也将从2000年的16.5%发展到2020年的18.9%、2050年的25.4%。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高龄化现象开始逐渐从老龄化进程中分离出来,无论从外在表现来看,还是从内部成因来分析,老年人口高龄化现象可以说是人口老龄化的某种“质变”。笔者因此认为,需要对相互联系的人口老龄化和老年人口高龄化这两个概念加以学理上的区别和界定:首先,在增长机制方面,人口老龄化的根本原因在于婴儿出生率的下降即少子老龄化,而老年人口高龄化则在于老年人死亡率的下降,即在老年人存活率上升的条件下,老龄化从以生育率下降为主导的“底部老龄化”转向以死亡率下降为主导的“顶部老龄化”,其结果就是老年人口高龄化趋势;其次,在外在表现方面,人口老龄化更多是指全体人口的老龄化(agingofpopulation),而高龄化则是指老年人口自身的老龄化(agingoftheaged),是通过老年人口进入高龄人口数量的直接增加而形成的绝对老龄化现象;最后,在时间序列方面,人口老龄化所产生的“惯性推移”效应,将对高龄化产生“高龄洪峰”现象,存在一个时间上的先后顺序关系,一般情况下也可将高龄化称之为“二次老龄化”。

二、上海市老年人口高龄化现状及发展特点

1.上海市老年人口高龄化现状

上海市作为全国老龄化水平最高的地区,1979年在全国各大城市中率先形成老年型人口结构。经过近30年人口老龄化的发展,截至2006年底,上海市户籍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为80.97岁,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为275.62万,占总人口的比例为20.1%。据上海市统计局的预测,上海比全国提前10年进入老龄化社会,并且老龄化水平越来越高的趋势在短期内不会改变。

20世纪90年代以来,特别是1996年以来,上海市人口老龄化进程平缓发展的同时,老年人口高龄化发展趋势加快。截止2006年末,高龄人口已经达到46.78万人,占总人口的比例为3.4%,占老龄人口的比例已达15.97%。在1996—2006年这10年间,上海市80岁及以上高龄人口绝对数从24.8万人增长到46.78万人,年平均增长率为6.41%,大大高于同期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49%的年均增长率,而其中百岁及以上超高龄人口的年均增长率更是高达17.52%,从1998年的208人增长到2006年末的680人,成为高龄人口中增长最为迅猛的群体。

据笔者的预测从2000—2030年这30年将是未来上海市老年人口高龄化迅猛发展的时期,可以称之为“高龄洪峰”时期。如表1所示,在这一时期内,高龄人口增长率将大大提高,绝对数将从2000年的29.9万人发展到2010年的59.1万人、2015年的80.6万人、2030年的204.7万人;高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将从2000年的2.27%发展到2010年的4.25%、2015年的5.67%、2030年的13.43%;高龄人口占老龄人口的比例将从2000年的12.40%发展到2010年的20.73%、2015年的26.25%、2030年的53.33%。到2030年,上海市高龄化将接近峰值。

2.上海市老年人口高龄化发展的三个特点

上海市是全国老年人口高龄化最早开始的地区,在2000—2040年之间,全国范围仍处于由低速老龄化阶段转向高速老龄化阶段的时候,上海已经在老龄化平稳发展的同时开始了“二次老龄化”,并进入高速高龄化阶段。在未来30年,上海的老年人口高龄化发展趋势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顶端高龄化:高龄化本质上是老龄人口自身的老龄化老年人口自身也在老龄化现象的出现引发了全球老年人口高龄化的讨论。从上海市老年人口高龄化产生的成因来看,老年人死亡率下降对高龄化的贡献率最大,即基于老年人生理年龄延长而使日历年龄延长,显示了高龄化发展从“底部老龄化”转向“顶端老龄化”的发展态势。生活水平和医疗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使老年人口的死亡率下降和存活率上升,老年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不断提高,造成高龄老人绝对数的大量增加。与此同时,上海市生育率水平的长期平稳发展,使其对高龄化的作用减弱。因此,老年人口自身的老龄化是高龄化的主导因素。

(2)高速高龄化:高龄化的速度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将非常迅速中国的人口老龄化速度与国际上公认老龄化速度最快的日本接近。日本成为老年型人口仅用了22年时间,而我国也只用了20多年的时间。就老年人口高龄化而言,人口老龄化洪峰的发展态势,将在人口结构金字塔产生“惯性推移”效应,即由“老龄洪峰”推移到“高龄洪峰”,对高龄化速度产生人口结构意义上的催化。笔者对上海市高龄化发展的简单预测就反映了这方面的冲击,从1996年到2005年这10年时间,高龄人口的年均增长率是老龄人口的4.3倍,因此,高龄化的洪峰态势较之老龄化更加严峻。

(3)规模高龄化:随着高龄化速度的加快,高龄规模将非常庞大上海市是一座拥有1778万常住人口(截至2005年底)的大型城市。在高龄化迅猛发展的未来30年中,高龄人口将在极短的时间内形成非常庞大的规模。假定在上海市总人口数维持不变、婴儿出生率保持当前水平、少儿抚养系数基本不变和老年抚养系数不断上升的前提下,迅速增加的高龄规模将使老年供养系数加速上升,并面临因抚养难度系数增大而使劳动年龄人口负担更大压力的局面。因此,高龄化所产生的规模效应是巨大的。

总之,通过对上海未来30年“高龄洪峰”的分析可以看出,顶端高龄化、高速高龄化和规模高龄化是上海未来高龄化发展趋势的三大特点。除此之外,不同步性、不规则性、累积性强也将是高龄化的特点。在对高龄化应对策略分析中,要格外注意这三大特点,同时结合其他特点加以研究。

3.上海市老年人口高龄化发展阶段分析

据笔者的简单预测显示,从2000—2030年这30年将是未来上海市“高龄洪峰”时期,而从2030年开始,老年人口高龄化的发展趋势将从迅速增长转向平稳发展,并一直延续到2060年。这个发展态势是由于1950—1980年这30年生育率居高不下和死亡率迅速下降造成的“人口生育洪峰”所形成的人口结构金字塔“惯性推移”效应决定的,将会从1950—1980年的“少儿洪峰”推移到1970~2000年的“中青年洪峰”、1990—2020年的“老龄洪峰”、2000—2030年的“高龄洪峰”,2030—2060年则属于高龄洪峰向静止型人口过渡时期,在2060年后形成生育率和死亡率两低为特征的静止型稳定人口类型。具体如下:

从表2可以看出,笔者依据人口惯性推移效应所形成的高龄洪峰所划分的6个阶段之间,没有严格的时间界限,在时间序列上连续的每两个阶段各有10年过渡时期,这主要是考虑了人口惯性推移过程中可能存在诸如平均预期寿命延长等的实际偏差。随着各个阶段惯性推移的发展,我国实行计划生育之前生育高峰所形成的“少儿洪峰”,推移成“中青年洪峰”,再推移成“老龄洪峰”和“高龄洪峰”,最后推移成“洪峰过渡”和“洪峰结束”;相对应的人口结构金字塔分别为:人口金字塔、人口菱形塔、人口倒金字塔、人口方形塔4种理论上的理想人口结构图。具体表示为图1。

三、上海市老年人口高龄化的影响及其挑战

上海市老年人口高龄化的迅速发展及逐渐增大的高龄老人群体,对上海现行的老年社会服务模式形成严重的冲击。由于高龄老人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自理能力下降,长期经常性照料需求急剧增加,而长期照料提供者将由家庭转向社会,因此,老年人口高龄化对老年社会服务事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之成为未来需要加以完善的重要问题。总的来看,未来老年人口高龄化的影响及其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居住方式的变化和家庭观念的变化

在上海这样已经完成工业化的城市里,传统家庭观念受到冲击,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家庭居住规模的缩小,二是家庭人际关系的转变。随着城市人口流动频率的加快,一般情况下,子女选择单独居住方式,使家庭居住规模缩小,在造成老人家庭类型中空巢家庭比例上升的同时,空巢家庭的持续时间较之以往也增长了。随着居住方式的变化,家庭内部人际关系也在发生转变,父母与子女之间保持一种“有距离的亲子关系”,这种亲密关系是有限度的,子女无法全面负担起传统供养父母的责任,对父母的长期照顾也是有限度的。同时,高龄化所形成的3代甚至4代人际关系,在“高龄老人一低龄老人一中青年子女”之间使中青年子女照顾老人的任务增重,而年轻一代赡养老人的价值观念也开始淡薄。2006年末,上海纯老年人家庭为78.92万,占老年人总数的28.56%,其中单身独居老人l7.24万。

2.需要长期护理的老人增加和未来独生子女家庭的养老困境

如前所述,高龄化在未来30年的迅猛发展,其直接后果就是高龄老人预期寿命的大幅度延长,高龄老人绝对数的大量增加。高龄化所造成老年人存活率大幅度上升,将再次形成三代甚至四代、五代同堂的家庭规模,使中青年子女的长期照顾对象增加。与此同时,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使独生子女家庭大量增加。“4—2一l”3代共存的倒三角型家庭结构被认为是独生子女家庭的典型结构。虽然他们不一定居住在一起,但在代际关系上形成4个老人、2个中年人、1个青年人共存的形态。随着高龄化趋势的加快,在这个青年人完成婚姻之后,可能和伴侣共同面对8个高龄老人、4个低龄老人的长期照顾重任(在假设家庭内部老人全部存活的前提下),增加了他们的经济和精神负担,他们将无法独立承受。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的家庭结构以及家庭子女减少到极限所引发的家庭养老支持问题,将成为社会所关注的焦点。

3.长期化、重度化和多样化的高龄老人照料服务需求增大

在高龄老人群体不断壮大的同时,其中生活无法自理、需要长期照料的失能或失智老人也随之增加。低龄老人依靠养老金和夫妻问互助可以单独生活,高龄老人中则可能因为老年痴呆症等慢性疾病而使需要重度长期照料的人数迅速增加。同时由于老年人经济支付能力的增长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对照料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多,对照料服务供给也提出多样化要求。据同上海情形相似的日本人口统计资料,“1995年时65岁以上老人中每千人即有194.5人日常生活需要协助与照护”,而在70岁以上老人中,这个数据是221.9人,在80岁以上的高龄人口中,这个数据将更大。

4.女性就业者的增加和长期照料服务提供的减少

一直以来,女性在高龄老人的家庭照料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随着上海经济社会发展,上海年轻女性平均受教育年限逐渐增加,劳动参与率不断提高,中年女性就业、再就业和兼职的比例也非常高,因此妇女花费在家庭中的时间在不断减少。工作与家庭分离的职业妇女,在长期照料服务提供方面,不但照料时间无法保证,而且照料质量也在下降。这种变化的直接结果是长期照料提供的减少,使得依靠儿媳、女儿长期照顾高龄老人的传统家庭照顾方式崩溃。

5.老年抚养系数上升和老年社会保障支出的增加

老龄化社会的特点篇9

关键词:老龄化;养老模式;全龄宜居社区

老龄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反映在人口年龄结构方面的必然趋势。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以及医疗水平的提高,人口严重老龄化已经成为全球面临的共性问题。目前不仅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整个世界的老龄化趋势都不容乐观。根据联合国的统计预测,预计到2050年全世界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将占总人口的21%,而在2002年这一数据仅为10%。预计到2050年,世界经济发达地区的老龄人口数量将由现在的2.36亿增加到3.95亿人,占该地区总人口数量的比例将由目前的20%增加到33%。[1]世界范围内的人口老龄化及其相关错综复杂的问题,已经成为全球各国必须面对的共性课题。中国的老龄化是经济社会超常发展的必然结果。早在1999年老龄人口达到10.1%,我过就步入了人口老龄化社会。[2]虽然较之发达国家进入人口老龄化要晚,但我国人口老龄化具有基数大、增长快、高龄人口比例大等特点,并且有与经济发展严重不相适应的特殊性。[3]可见,我国人口老龄化必将为社会经济发展带来诸多极具挑战的错综复杂的问题。

一、德国养老模式

由于进入人口老龄化的节奏和各国宏观经济环境等因素的差异,各国的养老服务体系和养老模式也不同。德国的养老服务体系十分健全,无论从制度层面还是操作层面都具有时效性和前瞻性,养老模式也很成熟,并且非常注重人文关怀。德国养老服务体系中独具特色的“多代屋”对中国更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多代屋”项目旨在打破家庭界限,让年轻人和老年人能够聚会,给不同代际的人们创造见面和交流的机会。老人在“多代屋”中能够免费得到日常的照料,但他们不是单向的被照顾者,他们会把多年以来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的小技能、带孩子的经验等,传授给年轻人,甚至可以做义工。

二、中国的养老模式

中国在前些年由于人口老龄化问题相较于医疗、教育、就业等现实问题还显得不够凸出和紧迫,政府的重视程度不够;由于进入老龄化时间较晚,老龄化人口基数巨大,老龄化发展速度极快,“未富先老”等因素使得中国到目前为止养老服务体系不健全,养老模式尚在探索中并不成熟,整个养老产业的发展也停留在起步阶段。当然,中国一些有识之士在10年前甚至更早就开始研究、探讨和尝试中国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问题,探索适合中国的养老模式并付诸实践,已经呈现出各具特色的一批有代表性的养老服务体系和养老模式,例如,上海亲和源模式,北京太阳城模式,鄂尔多斯颐和城模式,郑州爱馨养老集团模式,九久夕阳红集团模式等。

三、应对中国人口老龄化――全龄宜居社区建设

由于中国人口老龄化基数大、增长快等特殊性,未富先老的社会经济现实,以及现有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发展缓慢等因素,决定了中国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和发展必须致力于制度创新、模式创新。政府应该动员各方力量参与其中,尤其是要积极鼓励和吸引房地产企业加入到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来,积极推动房地产业向养老产业转型,社会的积极参与是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因素。本文重点探讨房地产开发企业积极参与全龄社区建设这一应对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基础条件问题。

全龄宜居社区既具有普通社区的功能同时应该具有适老的功能设计和设施配套,且重视环保和精神养老的问题。使老年人、青年人分散在同一社区中,使老年人有机会与社会和不同年龄的人群充分接触,使子女时常得到父母的关爱,两者既能相互交流又相对独立。由于老年人与青年人群合居,因此从景观设计到室外设施的设置都要以老年人和青年人能够更好相互融合的目的进行设计。同时,也注意老人由于生理、心理、生活习惯等方面与年轻人存在差异,合居时造成相互不适应和冲突的可能性大大增加,所以,在设计时加强了老年人群的活动区和青年人群的活动区域的分离,以及两代人交流区域的规划问题。青老两代或多代人生活在同个居住社区,但又各自拥有独立的生活空间。除了住宅注重生态、安全、健康、舒适、私密等共同的要求外,小区的配套设施及管理服务也是我们着重注意的。服务设施要照顾老年人和年轻人由于年龄差异造成的不同需要。根据不同居住者的居住需求,提供专业的社区服务设施。

全龄宜居社区是一种新型合居模式,社区融合了普通社区的优点和老年建筑专业性和独立性的特点,在项目选址、建筑设计、环境规划上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社区规模的形成,对于完善公共服务设施、丰富社区硬件功能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其规模化更有利于社区活动的开展和组织,有助于形成健康有益的社区大家庭生活氛围。该社区也不同于养老院、敬老院,或是普通社区,不仅集聚老年人群、青年人群,而是一个社会,是一个特别适宜于青老年两代或多代家庭通过居住空间相互融合的小型社会,可以在设计中针对老年人和青年人不同的生活习惯,创造出多种满足多代人各自不同的行为特征和生活习惯的规划设计形式。

全龄宜居社区是专业化与年轻化的社区,在设计上有别于一般的住宅产品,主要表现在对老年人使用的专业性和促进两代家庭融合的规划设计上。设计规划基础包括多代人生理、心理特点、行为特征和生活习惯等等方面,以实现两代、多代家庭更好的和睦共处,社区环境更为人性化、科学化。由于年轻的一辈的入住,从单纯的老年居住群转变为“家庭式”社区,所以为了增添社区生活气氛,在景观设计、建筑规划,乃至色彩设计上,在保证和谐素雅的前提下,不过于沉闷,而多于变化,稳重中体现出一种生气与活力,营造一种充满生机的、健康的生活环境。

四、结论

全龄宜居社区解决的是养老服务体系中的场所问题。全龄宜居社区是应对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最优基础选择,其成功建设、运营和推广还需要各方面支持。政府高度重视和创新管理。充分发挥各级政府的引导和指导作用,尽快出台具体政策的操作细则,改变目前摸着石头过河的状态,避免失误、重复和浪费是当务之急。充分发挥中介组织的宣传、监督、指导和协调管理作用。我国养老模式的实践不但缺乏政府的统筹,也缺乏中介组织的指导和协调。必须动员全社会的力量积极参与。基于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全社会的积极参与是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成功必不可少的要素。加大养老产业研究和人才培养的力度。高度重视房地产业与养老产业的结合发展问题,积极推动房地产业向养老产业转型是全龄宜居社区和养老产业成功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应加快制定养老产业相关的土地政策、税收政策、金融政策等,大力发展老年住宅、老年公寓和全龄宜居社区。高度重视物业管理服务与养老服务业的融合问题。人文关怀是全龄宜居社区建设的重要保障,而小区的物业通过创新服务能够成为实现为老服务、彰显人文关怀的重要主体。(作者单位: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参考文献:

[1]奚志勇.至尊老人的家―――亲和源模式[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9.

老龄化社会的特点篇10

关键词:中国;老龄化;现状;措施;建议

中图分类号:C91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3-0095-02

中国经济在近三十年取得了飞速发展,但伴随经济发展的同时,社会老龄化问题也越来越严重。按照联合国的标准,65岁以上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7%或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0%,即进入老龄化社会。中国1999年就进入了老龄化社会,是较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发展中国家之一。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2.93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1.91个百分点。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我国社会老龄化的进程在加快。

一、中国社会老龄化发展阶段及特征

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的《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指出,从2001年到2100年,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01年到2020年的快速老龄化阶段。这一阶段,中国将平均每年增加596万老龄人口,年均增长速度达3.28%。到2020年,老龄化水平将达到17.17%。

第二阶段,2021年到2050年的加速老龄化阶段。中国老龄人口平均每年增加620万人。到2050年,老龄化水平达到30%以上。

第三阶段,2051年到2100年的稳定老龄化阶段。这一阶段,老龄人口规模将稳定在3-4亿,老龄化水平基本稳定在31%左右。

同时我们注意到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呈现出如下特点:

第一,老龄人口数量巨大。据2010年的第六次人口普查,中国60岁以上老龄人口已经接近1.7亿,预计到2050年中国的老龄人口将超过4亿,约占总人口的1/5,占世界老龄人口的1/4。

第二,老龄化发展迅速。中国65岁以上老龄人占总人口的比例从7%提升到了14%用了27年,而发达国家大多用了45年以上。中国是世界上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

第三,地区老龄化程度不平衡。由于我国经济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各地区的老龄化差异也比较明显。比如上海早在1979年就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而宁夏在2009年才达到老龄化标准。

第四,男性少于女性。目前,我国老龄人口中男性比女性少460多万,据预测,到2049年,男性老龄人口比女性要少2600多万。

第五,城乡倒置现象明显。据统计目前中国城镇老龄人口比例要比农村低1.24个百分点,而且这种城乡倒置的状况将长期持续。这是中国人口老龄化不同于发达国家的重要特征之一。

第六,未富先老。发达国家的人口老龄化基本处于经济发达时期,而且有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应对能力较强。而中国经过三十多年来的改革开放,尽管经济发展显著,但在人均GDp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有较大差距。预计到21世纪中叶,中国人口老龄化达到峰值时,人均GDp也只能达到目前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这也表明我国的老龄化是一个“未富先老”的过程。

二、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经济社会影响

人口老龄化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问题,但对于经济还不发达的中国,人口老龄化的提前到来无疑会带来许多不利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人口红利”的衰退

中国社会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最直接的问题就是“人口红利”的衰退。最近30年来,中国依靠全球首屈一指的廉价劳动力大军,创造了令人瞩目的经济奇迹,劳动力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非常显著。人口老龄化必然会影响劳动力的有效供给。中国正在由劳动力过剩向劳动力短缺时代转变。最近这两年,我国很多地方特别是沿海发达地区都出现了“用工荒”现象,招工难、用工难的问题日显突出。低成本劳动力的优势正在逐步消失,在不远的将来,劳动力紧缺会慢慢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我们亟待采取有效措施,保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社会保障压力加大

老龄化研究中,老龄人口抚养比是一个重要指标。1990年中国每100个劳动年龄人口抚养13.74个老年人,2000年抚养15.60人,据预测到2025年需抚养29.46人,2050年则达到48.49人。抚养比的急剧上升导致退休金、养老金、医疗保险基金等国家财政支出的急剧上升。

(三)个人消费减少

人口老龄化必然会导致消费需求的变化。一般而言,在老龄化进行的过程中,由于老龄人口数量的增加,消费支出呈逐渐上升的趋势。但是,进入老龄化社会以后,由于收入降低,老龄人口的消费水平将下降。扩大内需是中央制定的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举措之一,而总体来看人口老龄化会导致个人消费减少从而在某种程度上抑制了内需增长,对经济社会的发展有不利影响。

三、我国政府已经采取的应对措施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人口老龄化,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来应对不断加快的老龄化进程。

(一)建立和完善养老保险制度

1997年,政府制定了《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开始在全国建立统一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目前我国正在实行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已由单一的社会统筹制度转向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制度。管理方式也由现收现付制转向部分积累制。当然我国目前的养老保险制度仍然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如覆盖面过窄、养老保险金收支不平衡、养老保险金投资收益偏低等问题,我国政府也一直在不断吸取其他国家养老保险政策的经验并结合自身国情,修改和完善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同时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城乡之间在经济发展水平、收入水平、经济结构等诸多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所以我国城市和农村之间形成了不同的养老保险制度。目前我国也正在积极研究部署农村新型养老保险制度。养老保险制度涉及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再加上我国的国情复杂,城乡二元差异显著,建立和完善养老保险制度将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

(二)研究延长退休年龄

目前我国规定一般男性退休年龄为60周岁,女性退休年龄50周岁(女干部为55周岁)。相比于西方发达国家,我国的退休年龄偏低。一方面较低的退休年龄加重了社会保障的压力,另一方面随着医疗水平和生活水平提高,很多五六十岁的人往往还有精力有能力而且愿意继续从事相关工作,为社会经济建设贡献力量。我国目前人才结构不合理,有多年专业经验的人士在各个领域都非常匮乏,过早地让这批人员退休也是对人才资源的一种浪费。我国政府正在积极研究退休年龄问题。很多国家都通过延长退休年龄来缓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但延长退休年龄也在当地社会引起了一些争议,我国政府正在积极关注和研究这个问题。

四、我国应对老龄化的一些建议

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不仅是关系到老龄人口自身,而且还涉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笔者认为结合我国的现实国情,还需要关注以下几点:

(一)调整经济结构,进一步加快经济发展

发展是硬道理,只有经济得到了发展,才能解决社会的各种矛盾,包括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养老难题。“人口红利”的日趋消失也可能为中国提供一个更平衡和更持久增长的契机。由于低廉的劳动力成本,我国经济增长长期主要依靠劳动密集型产业驱动,在老龄化越来越严重的今天,我们必须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加大创新力度,提高经济增长的含金量,经济增长的源泉不应仅依靠人口红利。

(二)加快相关立法

人口老龄化问题是重大的社会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归根到底要靠法律。1996年国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但总的来说,有关老龄人口保障的法律法规建设还滞后于老龄化的发展。为了维护老龄人口的合法权益,发展老龄事业,必须尽快制定有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社会救济、家庭赡养等专项涉老法律、法规。

(三)大力发展老龄产业

老龄产业是以年龄以及由年龄决定的消费特征为标志而划分的产业。发展老龄产业是应对老龄社会、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目前我国老龄产业化水平还很低,因此要制定老龄产业发展规划,实施国家对老龄产业的扶持保护政策,建立老龄产业发展管理体制。立足城乡社区发展老龄服务业,培育老龄服务中介组织,培养专业化的服务队伍。同时我们也要大力研制开发老龄消费品,培育老龄用品市场。

(四)根据我国的现实国情,制定科学合理的控制生育率的方案,逐步调整人口结构

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对控制我国人口过快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有效地缓解了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一味地控制人口数量,会进一步加剧目前我国的老龄化趋势。我们需要根据现实国情,既要控制人口增长又要防止人口老龄化速度扩快和老龄人口比重过高。因此,我们需要制定一个相互兼顾的人口发展规划,合理控制生育率,优化人口结构,为社会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提供优质的劳动力资源,为国家的长期稳定繁荣提供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严冰,张伟.中国如何应对人口老龄化[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10-11(1).

[2]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R].2006-02-23.

[3]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中国财政政策报告[R].2010/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