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链的特征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07:14

产业链的特征篇1

内容摘要:本文以知识链为产业集群创新网络分析的微观视角,以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结构为宏观视角,分析了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的结构特征。在对以往知识链研究成果进行总结的基础上,洞察了以往知识链研究在知识链与管理活动之间关联不明确的缺陷。在分析产业集群创新网络其结构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针对各种关联的管理活动取向,力求为知识链、产业集群等理论与管理活动的结合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知识链产业集群创新网络核心网络辅助网络

产业集群作为一种大型复杂的具有耗散结构的经济系统,是一个经由资源输入、系统整合与转换、资源输出和系统反馈的运作过程。作为一个空间组织综合体,其竞争优势的形成来源于各种正式的系统化知识与各种默认知识的创造与共享。本文以知识链为理论基础,探讨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特征。

产业集群创新系统分析

集群创新系统一般由核心价值系统、支持价值系统和环境价值系统三部分构成,其中最关键的是核心价值系统。核心价值系统实际上是一个密集的企业关系网络,它包含垂直网络和水平网络两部分。集群创新系统的价值要素构成(魏江、陈劲,2006),如表1所示。

传统知识链研究的缺陷

知识链(KnowledgeChain)是指以拥有不同知识资源的组织为主体,以实现知识流动、知识共享和知识创造为目的,通过知识在不同组织之间流动而形成的链式结构(顾新、郭耀煌、李久平,2003)。在参考大量文献之后,本文对知识链的内涵总结如下:知识链是一种管理机制或管理方法;采用知识链的目的是为知识用户提供信息、知识;知识流贯穿于知识链始终。

从美国学者C•w•Holsapple和m•Singh在1998年提出的知识链概念及知识链模型(见图1)和清华大学刘冀生教授提出的一种改进知识链模型(见图2)来看,知识在经历了知识获取、知识选择、知识生成、知识内化、知识外化等环节后贡献于竞争力的形成。邓卫华、易明认为改进的知识链模型较好地反应了企业核心竞争力与知识的本质联系,在知识与能力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本文认为,原始模型刻画了企业内部知识流动的过程,并且加入了伴随着知识流所进行的相应的管理活动,但没有揭示出知识流与管理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也没有体现知识与管理系统其他要素的关联;刘冀生的改进模型尝试构建了知识与核心竞争力之间的关系,但没有加入管理行为要素,模型中的“外部知识源”和“竞争能力”也应改为“外部知识溢出”和“竞争能力提高”更为恰当。此外,这两个模型均是以企业自身为界刻画了知识在企业中的流动,没有涉及企业外部知识流动。

本文尝试将知识链的基本模型融入产业集群创新网络进行分析,从知识链的角度探讨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特征,并力求通过模型的构建反映企业外部知识流动的基本情况,并通过对模型的分析来揭示知识流动与企业管理之间的内在联系。

基于知识链的产业集群创新网络模型构建

在产业集群创新网络中,创新网络的结构特征、知识溢出、创新环境要素(金融、政策等)是影响集群创新能力的主要因素。创新网络的结构特征主要指创新网络要素构成及其关联关系。一个关联密切、结构稳定的创新网络,其创新能力相比于关联疏松、结构稳定性差的网络要强。知识溢出就是知识的外部性,它是指知识一经产生就会很快扩散到其他地方,接受者通过自觉或不自觉的行为获得知识的应用;或是将获得的知识与原有知识整合并产出新知识的过程中,没有给予知识的提供者以补偿(或者给予的补偿小于知识创造成本的价值),因而提供者没有享受全部收益,通过这种方式获得的知识以及获得该知识的过程就是知识溢出的过程(孙兆刚、徐雨森、刘则渊,2005)。知识溢出是创新网络进行创新的主要途径,知识溢出降低了集群创新的成本,是非正式创新网络支持创新的主要模式,可以增进整个社会的福利。综合以上分析,文章构建基于知识链的产业集群创新网络模型,如图3所示,其特征如下:

第一,核心网络、以及由政府、中介机构、金融机构和高校及科研机构所构成的辅助网络是产业集群的核心价值要素系统和支持价值要素系统,与外部网络一起构成了产业集群创新网络,这是学者们多年来对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研究的重要成果。

第二,受曾德明等人研究的启发,本文将高校及科研机构、核心企业、竞争企业、供应商和相关企业归纳为创新主体网络,以上各要素为创新主体。高校、科研单位与各类企业之间的关联体现的是产学研体系对产业集群创新的支撑作用。核心网络中的客户也与创新主体要素具有密切的关系。一方面,创新主体网络创新的出发点都是要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因而客户引导了创新网络;另一方面,产业集群的创新包含技术创新和市场创新,而客户是市场创新的主要受益者。

第三,政府、中介机构和金融机构等构成创新辅助网络,是产业集群中的支持要素和环境价值要素。

第四,各要素之间的关联。核心企业与供应商、客户之间是市场交易关系,知识与信息的转移往往是伴随着物质与资金的转移而发生的。核心企业与竞争企业、相关企业之间是竞合关系,在某些条件下可以合作创新以减小创新风险,但竞争关系也使得各种资源(人、市场等)在这些企业间流动。高校、科研机构则是企业创新的智力支持者,两者之间是以创新成果为标的的市场关系,它们能够发挥对集群创新的知识支持作用,高校及科研机构的研究成果也常常通过市场交易在产业集群中来实现价值。中介机构、金融机构和政府等则为集群创新活动提供了资金、信息和政策等环境资源,是创新网络的辅助体系。

第五,各要素之间关联对产业集群管理的启示为:对于产业集群中存在的市场交易关系就应严格遵守市场准则,通过合同管理、调研、预测等手段来降低集群创新风险。对于各主体与客户之间关系的管理则应把握客户是创新网络最终目标的方向,确保管理活动保持正确的价值取向,强化管理伦理。对于创新主体与辅助体系要素的关系则要建立在沟通的基础上,以更有效地确保各种资源能够顺畅流动。

本文以知识创新为主导,重新建构了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的结构,并对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探讨了相应的管理活动方向。产业集群创新网络在实现创新的过程中,伴随着创新主体之间的知识流动和创新主体内部的知识流动,知识从源头经知识创新到产出的过程则是知识链的运动过程,因而产业集群创新网络中知识流的运动是基于知识链的运动。

参考文献:

1.吴德进.产业集群论[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产业链的特征篇2

作为新技术代表的区块链,正在争议和争论中慢慢进化,区块链通过复杂加密技术、共识机制设计和算法表现了其特征,一些模糊的特征开始明朗化。区块链可能将重新定义文化经济,并带来新文化变革和文化进步。这里不就区块链技术本身进行解析,而将结合新文化经济的特点,简要分析区块链思想对新文化经济将要产生的影响。

区块链与新文化经济的创新性特征

文化产业是文化经济的核心部分,文化产业的发展也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当前,以创新和创业为特征的文化产业业态既符合国家“双创战略”,也符合经济新常态的一般规律,所以尤其受到业界的重视。新文化经济发展中,区块链将在以下两个方面影响其创新性。

第一,去中心化思想推动文化治理创新。区块链技术是不是去中心化是有争议的,但至少对现有僵化的中心化模式提出了挑战。区块链能够建立一种弱中心、小中心集群,从而结束现有的中心化模式僵化、专制、笨拙的文化治理方式。区块链源于p2p(点对点、端对端)的网络技术思想,为文化治理这一重大命题提供新的视野。政府、行业组织和企业以及文化消费者都是文化治理结构必不可少的一环,在旧的治理体制下,越向下越不具备治理权,但这种情况在互联网生态下开始改变。互联网经济环境下,文化主体更加分散,文化禀赋差异化更加明显,社会化文化自治势在必行。Dao(去中心化自治组织)被认为是区块链版本的重要形式,这是一种区块链技术平台支撑的治理模式创新,它不需要通过原有的中心实现有限度的社会自治。区块链的“去中心化”,不仅为文化治理提供新的技术解决方案,也契合了新时期文化治理的新特征。

第二,去中介化思想推动文化商业模式创新。“中介”在社会分工时代的巨大进步,在传统商业社会中具有提高经济效率的作用。在文化产业的产业链中,中介同样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这种“不可替代”可能将成为历史了。文化商业生态原本通过可信的中介建立系统化的信任机制,但当中介成为一种垄断,“去中介化”反倒成为提高经效率的新诉求。区块链是一种分布式系统,每个节点能够不再通过中介实现交易,将文化产品流通和交易体系彻底扁平化,这将引发文化产业的商业模式变革。目前互联网线上交易仍旧是“强中介”模式,区块链实现的是“去中介”或“弱中介”模式,充分降低中间成本,更多实现文化生产者的利益。

第三,分布式思想激发创意阶层的创新动力。文化生产不仅限于文化产业领域,同时存在于泛文化产业和创意经济的各个领域,共同构成了文化生产的巨型生态圈。文化生产的重要环节包括生产(产生版权和其他权利)、交易、传播、流通、消费等,同时存在个性化和非标化特征。分布式是区块链技术的主要思想内容。信息和数据在区块链系统中分布式储存、分布式传播、分布式记账,并通过“代币”等激励来建立市场民主机制,而不再集中于某个中心的数据库或账本。分布式思想是“古老”而新鲜的思想,各个主体基于自有节点的能力决定参与民有、民治的深度,共同维护系统安全和利益,这种思想非常契合文化生产的特点。由于区块链技术的应用,文化生产的个性化、非标化特性得以保留,创意者阶层得以维护。同时,分布式技术有可能解决文化生产非标化与工业化的矛盾,形成文化生产的后工业化新特征。

区块链与新文化经济的要素性特征

要素性是新文化经济的另一个重要特征,即“文化”以要素的形式作用于经济发展本身,而在微观经济层面体现为一种权利。这种权利是知识产权,是版权,是任何一种可评估有价值的增值能力。科技和文化是当前经济发展的双动力,但文化动力到底如何实现其价值?笔者曾提出,文化和经济的关系比较形而上,那么文化的要素性不如从产业的文化动力问题入手,文化作为一种能够反复使用的边际报酬递增的要素投入已经受到产业重视。在这种产业实践中,区块链可能发挥的空间更加广阔。

第一,区块链的集体维护思想促进知识社会构建。区块链主要通过在数据层的加密技术和时间戳来实现数据和信息的不可逆和不可篡改。《中国区块链技术和应用发展白皮书(2016版)》认为:“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知识产权已成为市场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互联网应是知识产权保护的前沿阵地,但当下的互联网生态里知识产权侵权现象严重,网络著作权官司纠纷频发,侵蚀原创精神、行政保护力度较弱、举证困难、维权成本过高等问题成为内容产业的尖锐痛点。”区块链以分布式、加密技术和时间戳实现不可逆、不可篡改,体现了区块链集体维护的思想。这是从业者最为感兴趣的一点,因为这与每个人的自身权益紧密相关。我国关于知识经济的讨论已经20年,知识经济的基础是确权和知识产权的有效利用。知识经济的重要矛盾是知识产权和知识外部性之间的矛盾,区块链为解决这一矛盾提供了新路径。根据许多区块链研究专家的判读,除了金融领域,知识产权领域可能是区块链技术最具社会影响的领域。

第二,价值互联思想推动文化金融变革和文化产权价值化。互联网从信息互联到价值互联是一种本质的飞跃,这使得区块链与金融体系关系密切。区块链能否实现价值互联目前还受到怀疑,但随着区块链项目的纷纷落地,价值互联已非遥不可及。区块链使文化生产领域和文化金融领域的价值传输具有了可靠的一种共性技术和“基础设施”。传统金融机构的互联网化和互联网金融模式开发将利用区块链进行变革,这是区块链实现价值互联网转型对文化领域的直接影响。同时,互联网文化金融也将有具有文化领域特色的独特价值互联体系。区块链系统下,每个参与主体的相关数据都有了明确的所有权、使用权、交易权,区块链服务每个环节并提供共识评价场景建设、消费参与、众创众包众筹等等平台,文化生产的每个环节都能产生价值(形成数字资产)。

区块链与新文化经济的融合性特征

新文化经济的第三个特征是融合性,这一特征非常明显地体现在泛文化产业及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上,文化产业的边界越来模糊,在非文化产业领域文化所带来的增加值日益明显。

2014年3月,国务院公布《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2016年12月,国务院印发《“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数字创意产业”成为五大产业或五大产业群之一。这两个文件是与文化产业融合直接相关的最重要的政策风向标。

区块链如何影响产业融合性,是否能加速产业融合,还需深入观察和探讨,但有一点是确定的:在区块链视角下,突破产业边界首先是产业语境统一化。区块链的分布式、去信任和集体维护的特性,首先实现主体的话语权,各个主体具有共同治理的权利,那么不同产业领域将极大消除语境的壁垒。

在数字技术方面,区块链技术作为互联网甚至物联网的底层技术,将充分保障数字技术开发者、使用者、消费者的权益。唯有数字技术领域各方权益得到保障,才能推动数字技术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

另外,智能合约是区块链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体现的市场经济契约精神和治理理念,对新文化经济的市场机制变革将产生深远影响。

产业链的特征篇3

关键词:产业集群;供应链管理;竞争合作

一、引言

经济全球化给企业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企业难以靠个体的力量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一群公司或企业以地理接近性为必要条件,依赖互动的关系来增进各自的生产效率或竞争力[1],从而形成了产业集群。产业集群是建立在专业化基础上、具有网络化特征的一种空间产业组织。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产业集群已发展成为世界经济中不可或缺的经济组织形式之一,产业集群理论也成为学者研究的热点。

笔者从产业集群研究的发展趋势发现了其新的研究视角-供应链管理,分析了供应链与产业集群在几个方面的互补性,指出实施供应链管理对产业集群具有促进作用,最后提出了在进行产业集群的供应链管理研究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二、供应链管理是产业集群研究的必然趋势

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产业集群的研究都倍受学者们的关注。近年来,产业集群研究主要显现出以下几方面的趋势:

(一)强调“合作中的竞争”

随着产业集群理论的深入研究,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尝试通过培育产业集群的合作网络来提高他们的综合竞争力。由于资源有限和产品的较高同质性,产业集群内企业间的竞争是必然的,甚至相当激烈的,但他们又必须加强合作关系,才能有更多的机会去共享资源以及提高整体竞争优势。spinosa和quandt强调了合作的作用,认为创新群和合作网络是促进区域发展、提升创新能力和区域竞争优势,缩小空间和社会不均衡的主要工具[2]。英国卡迪夫大学的库克(cookepn,2002)教授提出的区域创新系统中包含了许多合作的思想,他指出,许多企业通过相互分包或加强和大型企业的联系等方式,建立密切的生产网络,并将其作为主要的竞争战略[3]。stamer提出,应通过企业合作来营造创新环境,从而提高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和竞争优势[4]。从“合作中的竞争”角度来研究产业集群,在竞争中寻求合作的思路和方法,已逐渐成为产业集群理论的一个研究热点。

(二)产业集群的动态研究

产业集群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产业集群网络内的各个行为主体之间随时存在生产要素的流动、信息的交换以及关系的变化。此外,也会不断有新的产业加入产业集群,以及产业集群中的企业退出或者消亡,表现为网络节点不断变更的动态性。

(三)从网络的角度研究产业集群

一个组织想要在竞争中保持发展优势,就必须与周围的组织互相联系,以争取更多的信息和控制优势。产业集群内的企业通过纵向联系、横向联系和社会联系组成互相依存和促进的网络关系。近年来,许多学者将产业集群看作一种网络组织,用网络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和研究。gordon和mccann从社会网络的角度来考虑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的获取[5]。

合作、动态与网络性都是供应链管理的重要特征,因此产业集群的研究趋势必然需要供应链管理的思想。

三、供应链与产业集群的互补性

用供应链管理的思想来研究产业集群的理论根据之一是两者之间密切联系,具有种种互补性。

(一)横向和纵向特征的互补

随着信息成本与交易成本的降低,生产沿着技术环节的结点不断的外部化,企业群在垂直与水平两个方向上分解,关联产业在空间上聚集,引起中小企业的“扎堆”,从而形成产业集群。因此,产业集群相当于企业群垂直分解的空间结果,具有以横向规模化的特征。供应链具有和产业集群类似的空间网络结构,但它也可以有单链式供应链的简单形式,它主要强调的是上下游节点企业之间的关系,具有纵向整合的特征。产业集群和供应链的横向和纵向特征互补,正好能从纵横两个方面为提高区域竞争力提供了全面的分析。

(二)地域集中带来的廉价交流和信息技术提供的快速交流之间的互补

产业集群是一种具有地域集中性的本地网络,企业之间的沟通和联系由于地理上的接近而降低成本。供应链网络则通常是跨地域的、分散的,主要通过edi技术和互联网等途径来实现快速信息传递。前者的低成本沟通和后者的快速响应形成有利的互补,两者的结合能更好的实现信息共享的目的。

(三)生产灵活性与反应灵活性的互补

piore和sabel认为产业集群是以生产灵活和专业化为特征的“弹性专精”的区域[6]。产业集群中生产常常采取“量体裁衣”、“量身定做”的方式,弹性生产和小批量生产代替了刚性生产和大批量的生产方式,使得企业面对市场变化能够实现产品的快速转换,并在短时间内调节产量。而供应链管理借助物流标准化和电子数据交换(edi)技术将弹性反应引入生产系统,使得不同生产环节之间实现了无缝连接。这种反应灵活性恰是产业集群生产灵活性的互补。

(四)竞争与合作的互补

产业集群中,企业多从事相同或相近的产业,生产较高同质化的产品。因此,质量、技术、人才的竞争均较外部竞争更激烈,并且越具活力的产业集群其内部竞争越激烈,因为这些竞争更加有利于企业的创新潜能的发挥。而供应链网络上同一条单链供应链的主体为网络上分工明确的技术节点,链内竞争压力较小,其内部则以合作为主,企业主要受到来自链外的竞争压力,主要体现为链间竞争。于是,产业集群的竞争主导性和供应链的合作主导性形成了有利的互补,使竞争和合作共同存在、互相转换、协调发展,增强企业的活力。

四、供应链管理对产业集群的促进作用

供应链与产业集群具有互补的作用,因而进行供应链管理可以促进产业集群的发展和提高其竞争优势,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缓解产业集群内的恶性竞争

由于产业集群具有明显的横向联系特征,内部信息传递成本低,产品相似度高,企业竞争十分激烈,如果不进行供应链管理,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容易产生产品同质化、无差异的倾向,从而导致恶性竞争的发生。供应链管理的纵向整合特征恰好弥补了产业集群的这一缺点,促使产业集群的节点企业专注于其核心领域竞争力,实行技术创新,提升产品质量,并以供应链网络的整体利益为出发点来获取更大的规模效应。

(二)推动产业集群的发展进程

供应链管理强调企业的专业分工,促进产业集群企业产品的异质化,使分工进一步深化,并且对合作伙伴的筛选十分严格,极大地推动了产业集群的合作竞争意识和创新的步伐。因此,供应链管理带动着产业集群由小到大、由低级向高级的演化。

(三)提高产业集群竞争力

供应链管理为产业集群引入了基于信息共享的敏捷反应机制,使得生产和流通中的风险和库存大大减少,降低了产业集群运作中的不确定性,使产业集群能在更短的时间内,用更少的成本,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而且,在供应链全局协调下,产业集群内部各企业明确,整合内外部资源,增强了整个产业集群网络的核心竞争力,使产业集群在本区域乃至全球市场中的地位得以提升。

五、供应链管理提升产业集群竞争力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鉴于以上分析,产业集群迫切需要用供应链管理的思想进行分析和研究,以形成更强的竞争优势。在这个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协调竞争与合作关系,解决搭便车思想和效率低下问题

供应链管理注重合作,通过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协调来达到降低交易费用、减少库存、提升竞争力、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目的。这种特点容易导致非核心企业产生“搭便车”的思想,降低了供应链的创新活力。产业集群强调竞争多于合作的,容易导致集群内部企业恶性竞争和信息不对称导致的效率低下。因此,首要的是解决竞争与合作的协调问题。

(二)发挥政府的指引作用

政府部门往往在产业集群和供应链的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产业集群处于世界范围的经济系统之中,当地政府需要破除封闭思想的禁锢,为产业集群的供应链管理提供有利的平台和良好的创新环境。首先,在制度上,应制定并贯彻实施有利的法律法规,规范企业的行为,鼓励在一定程度上的竞争,引导企业间的合作。其次,应积极建设产业集群供应链内所需的公共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再次,建立良好的创新平台,鼓励产业集群供应链与相关大学和研究机构的合作,引导创新研究项目的顺利开展。

(三)加强信息化建设

应全面推进信息化建设,通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以协同和双赢的商业运作模式,达到对产业集群的供应链上信息流、物流、资金流和商流的有效规划和控制,使供应商、制造商、销售商等合作伙伴组成的网络链形成一个极具竞争力的整体。

(四)坚持系统思想的指导

系统性是供应链管理的主要特征之一,产业集群也具有不同成员之间相互冲突的目标的平衡,信息共享,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等问题,这就需要采用系统思想的指导和系统方法的综合运用。系统论的核心思想是把事物看成一个整体,把系统的组成部分看成是这个整体的有机组合的要素,重视发挥系统的整体功能和整体效益。也就是说,需要把产业集群的各企业看作一个有机的整体,从集体利益的最大化出发,来寻求成员利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andersong.industryclusteringforeconomicdevelopment[j].economicdevelopmentreview,1994,12(2):26-32.

[2]spinosalm,quandtc.anit-basedframeworkforknowledgemanagementinnetworkedorganizations[j].e-businessandvirtualenterprises,2000:371-380

[3]cookepn.regionalinnovationsystems:generalfindingsandsomenewevidencefrombiotechnologyclusters[j].journaloftechnologytransfer,2002,27:133-145

[4]stamermj.clusteringandthecreationofaninnovation-orientedenvironmentforindustrialcompetitiveness:bewareofoverlyoptimisticexpectations[a].reviseddraftpaper,2002

[5]gordonir,mccannp.industrialclusters:complexes,agglomerationand/orsocialnetworks?[j].urbanstudies,2000,37:513-532

[6]piorem,sabelc.thesecondindustrialdivide:possibilitiesforprosperity[m].newyork:basicbooks,1984

产业链的特征篇4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工业基础薄弱,面临着工业化和信息化两大任务,如何在工业化的同时确立信息化战略,发展信息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成为我国亟待解决的问题。

要形成我们自己的信息化战略,首当其冲的是对信息、信息经济以及信息服务业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有正确的初步了解。

一、信息服务业概念

根据现有的文献考察,国内外很多学者的研究都涉及到了信息服务业的概念和范围,但是一般来说,大多数学者仅仅是在论述信息产业的结构和范围时,介绍和论述了信息服务业的概念和范围,真正深入的专题研究还很少。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以下几种:

1、1962年马克卢普在《美国知识的生产与分配》中将所谓的“知识产业”(现在学者们一般认为与广义的信息产业范围大致相同)分为教育、研究开发、通信媒介、信息设备和信息服务这几个部门。而信息服务部门又包括法律服务、医疗服务、金融服务、会计、工程服务、中介服务等。显然,马克卢普眼中的信息服务的范围过分狭窄,他所认为的信息服务可归纳为专业服务和中介服务两类,这与现在学者们所讨论的信息服务业相去甚远。

2、传统的美国信息产业协会的观点。美国信息产业协会将信息产业分为广播网、通信网、通信技术、集成技术、信息服务、信息包、软件服务和信息技术这八类。我们可以看出,美国信息产业协会是以信息的应用为核心来分类信息产业的,他对信息服务业的范围界定的仍然较窄。

3、日本科技与经济协会的观点。日本对信息产业的研究一直比较重视,日本学者对信息产业的分类坚持自己的标准,其有代表性的观点是日本科技与经济协会的信息产业分类体系。即信息产业包括信息技术产业和信息商品产业,而前者又包括机器产业、软件产业、媒介产业,后者含有报道产业、出版产业、数据库产业、咨询产业、中介产业、教育产业、教养产业。应该说这个定义既清晰又模糊,清晰是因为罗列了各个具体的行业,模糊则是因为这个分类甚至没有提到信息服务业。这也是这个分类体系理论性不足的先天缺陷。

4、欧盟的主要观点。欧盟大多数国家主张信息服务业包括信息设备产业即信息产品产业外的所有行业部门,包括信息处理服务、网络服务、软件产品、系统集成、专业服务、交钥匙系统等。

5、我国学者的观点。我国学者对信息产业的研究较晚,但也有许多代表性的成果。如张守一将信息产业分为信息技术部门、信息商品化部门和准信息部门三大部门,就是吸收了日本学者的观点和波拉特的观点,并加以创新。学者刘昭东和陈禹则主张将信息产业分为信息技术与设备制造业和信息服务产业两个部门。值得指出的是:刘、陈两人都将信息服务业分为传统信息服务业和现代电子信息服务业并加以研究,范围如下:信息服务业包括传统信息服务业和现代电子信息服务业,前者包括新闻报道、印刷出版、图书档案、文献情报、专利标准、邮政电信;后者含有数据库业、信息提供业、信息处理业、软件开发与处理业、集成系统服务业、咨询服务业。

总体来说,学者们对信息服务业范围的界定,仍存在一定的分歧。尽管各自的观点都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信息服务业的本质和特征,但总体来说,理论性与系统性都略显不足。

二、本文对信息服务业的概念界定

本文认为,应该从产业链的全新角度来界定信息服务业,即:更注重各个前后行业间的联系和相互的影响,而不是从孤立的角度来看待信息服务业。

1、产业链与信息服务业科学决策。产业链是由具有特定内在联系的产业环节共同构筑的行业集合,这种行业集合由围绕服务于某种特定需求或进行特定产品的生产与服务提供所涉及的一系列互为基础、相互依赖的行业构成。从组成产业链的行业之间所具有的关系特征看,产业链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产业链,是满足某种特定需求或进行某一产品的生产所涉及的全部企业集合;而狭义的产业链,仅仅涉及直接满足特定需求或特定产品生产的企业集合。与广义的产业链所关注的相关产业之间的关系相比,狭义的产业链以特定产业内部各环节之间的关系为立足点。

产业链的形成基于产业内部分工的细化,当产业内部的这种分工发展到各个环节,在规模上取得相互匹配的进展,且在各行业环节之间保持一定的行业关联,比各行业环节封闭独立发展更有利于提升各自的行业竞争力、形成竞争优势的情形下,才能形成较为稳定的产业链。专业化分工体系的不断发展,在更为细分的产业领域有了形成产业链的可能。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包括多个行业环节,这些行业环节可分别归入上游行业与下游行业。

产业链上的各个行业环节呈现如下主要特征:1构成产业链的各个行业环节是相互联动、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一个有机整体,共存于同一技术平台且以多样化的形式发生联系;2产业链上的各个行业环节,由于技术背景的变化及产业发展战略的转移,呈现出分离和集聚并存的趋势;3受行业特征及发育状况影响,各行业环节在技术层次、增值与盈利能力上具有差异性,在行业发展战略定位上,行业链的不同环节有必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引发产业链内部的结构变动。

2、信息服务产业链的形成与发展。随着信息产业的发展重点向信息服务业转移,信息服务业的规模效应日益显现。受益于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产业构筑的技术平台和产业基础,信息服务业内部各环节之间形成分工与合作相互交融的产业聚集趋势,以前后关联的形式呈现出明显的产业链结构特征。信息服务业内部所有相关业务因此形成一个融合信息产品、基于信息产品的信息服务、与信息产品的生产和信息服务提供相关的技术标准等,需要紧密配合的庞大行业价值链。

信息服务产业链是由信息产品的生产、信息的与传输、信息源的收集、组织、管理及以加工组织后的信息向信息用户提供信息服务等诸多环节构成。各环节依照信息的流动规律进行组合、聚集,形成信息产品的生产以及基于对信息源的收集、加工组织、管理与信息服务提供两大分工明确的产业环节。这些在信息服务业中有着不同的价值结构与价值取向的行业集合,共同组成了信息服务产业链。信息技术与公共网络平台则是信息服务业各产业环节共同的外部支撑。

随着信息服务业的不断发展,产业内部的分工在逐渐细化。比如,社会调查业、电信服务业、咨询业的出现都是新鲜事物,分工更加细化的结果。同时,应该说在产业链的稳定上还需要进一步的发展。因为各个部分的发展还没有达到相互匹配的程度,比如有些环节得到重视,很快发展,但有些则不被重视,发展缓慢,最终导致各部分的不协调,形成畸形。而且各部分的行业关联还不很稳定,同样我们能意识到信息服务业各部分相互协调的发展比单独的发展应该更有竞争力。对于产业链上的各个行业环节呈现的特征以及信息服务业的上下游企业的界定问题,也将在给出本文的信息服务业的定义后给予解释。

3、本文的观点。本文将信息服务业分为两大产业环节:

(1)专门提供信息产品与信息服务技术的产业环节。它包括图书、期刊、报纸等传统印刷型信息产品,以电子技术为支撑的各类数字型信息产品与信息处理服务,各种以光盘或直接通过网络生产与发行的数字图书、电子期刊与网络期刊,政府信息的生产与,广告、报纸与网络新闻在内的各种大众传播工具,以及为信息服务提供软件支持和集成服务、网络支持与集成服务、系统集成服务、数据库及资源服务、网络信息内容提供、公用网络平台建设等相关产业集合。尽管各种信息产品在满足信息用户的不同需求上存在功能上的差异,但生产不同信息产品的生产企业与企业集团形成一个以信息产品为核心的产业集合,它们共同构成信息服务业的上游产业。

(2)基于信息产品与信息服务技术,提供信息中介服务的产业集合。该产业环节包括电信服务业、咨询业、经纪业、公共信息服务业、其他信息服务业。这些信息服务机构与企业开展以各种方式向信息的终端用户提供从信息的检索、查询到文献全文的远程获取服务。包括:以信息的增值为目标的各种信息的深度分析与信息开发服务;以各种载体、各种来源的信息资源为基础开展的信息获取服务及信息咨询服务;以政府信息资源为基础的政府及社区公共信息服务等。由于信息资源有公共资源、准公共资源及商品化资源之分,信息服务这一产业环节聚集了商业化的信息运营商以及如图书馆一类的以公共信息品提供的非赢利性信息服务的信息服务机构。总的来看,该产业环节作为信息服务产业链上的下游产业,需要依赖信息产品生产商与信息服务技术提供商提供的资源与技术的双重支持,在广泛收集各类信息资源并构建信息资源的本地化利用环境的基础上开展相关业务。

4、对本文信息服务业界定方法的判定与评价。首先,我们看一下本文定义方法是否科学,即信息服务业是否真正符合产业链的基本特点。特点符合了,我们才能从产业链这个全新的角度来界定信息服务业。

产业链的特征篇5

随着网络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程度的日益加深,顾客的需求逐渐多样化。加之其它因素的影响,导致传统的供应链已经无法满足市场发展的需要,必须向适应于市场的供应链转变。文章对供应链的内涵、供应链管理的核心内容、供应链网络的结构特征、供应链中出现问题的解决策略以及网络经济下企业供应链管理的发展趋势等问题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网络经济;企业供应链;管理;发展趋势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企业要想在竞争中具有绝对的优势,就必须具有能够对多变复杂的环境进行快速反应的能力以及对顾客多样化的需求进行精确分析的能力,也就是加强自身对市场的适应性。在这一过程中,企业的供应链模式也要由传统模式向新型模式转变。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供应链管理要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进行智能化管理。

一、企业供应链管理的内涵

要了解企业供应链的内涵,首先必须对供应链的概念有所了解。供应链是从扩大的生产这一概念中发展而来的。现代管理教育对供应链的定义是:围绕核心企业,从原材料的采购开始,对商流、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等进行控制,然后使用销售网络将制造成功的中间产品和最终成品销售出去,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分销商、零售商及消费者联系起来的具有整体性的功能网链结构。而企业供应链管理是针对单个公司的,它是对单个公司所提出的含有多种产品的供应链进行管理。在整个供应链中,该公司处于主导地位,拥有主导权。在这一供应链中,必须明确主导者的主导权及其具体所代表的含义,以及它是否能成为对整个供应链进行统一的关键因素。如果主导权不够明确,那么一方面会对企业计划制定与实施造成不利影响,另一方面也会使整个供应链的运转难以维系,更无法建立起强有力的管理组织。以企业供应链为基础的供应链管理,一方面要充分考虑与供应链中的其他成员合作,另一方面也要对企业多种产品的各个环节如原料采购、生产、分销、运输等方面资源的优化配置问题进行考虑。

二、供应链管理的核心内容

在供应链管理中,核心是企业将各级供应商的资源如业务流程、技术、能力等进行有效整合,从而加强自身的竞争力。而在网络经济下,企业竞争力的核心来源于被整合过的价值链。价值链的具体流程是“原料采购—各级制造商—批发商—零售商—最终用户”,这是一种价值附加传递的过程,而且它能够将原料和产品的再利用结合起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循环过程。而供应链管理就是将这一价值链中的所有组织进行有效整合,使其协同作业,也就是将“产品设计—原料采购—制造—装配—运输—仓储—分销—最终用户”这一过程中的所有组织联系起来,使其进行协作,从而形成一个虚拟企业组织的网络业务模式。在供应链模式中,产品生产并不是由没有形成供应链之前时制造商的推广式业务模式决定的,而是由客户来推动的。在网络经济下,供应链管理的实质是企业与重要供应商在网络竞争环境中的协作关系。

三、供应链质量形成的产品结构特征

供应链是以核心企业为中心,对各项资源进行控制,最后经过销售网络将产品送至消费者手中的具有整体性的功能网链结构。在这一模式中,产品质量具有特定的结构性特征,如信息不对称等。这些特征使得与企业内部控制相比,供应链质量管理更为复杂和艰难。具体来说,产品质量的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系统相关性

供应链产品质量与原材料、零件生产、半成品加工、分销及物流等行业的关系密不可分,因此它的形成是一个非常系统的工程。而在某一个具体的企业中,产品质量又受到设计、采购、生产、售后等所有部门的影响。再具体至某个部门,例如制造部门,负责产品的铸造、冲压、焊接、装配等各个环节。要保证产品质量,就必须在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控制质量。在这一包含众多企业、环节及部门的体系中,每个企业、部门及环节的质量都与其他企业、部门、环节的质量息息相关。因此不仅要保证供应链核心企业产品的质量,还要保证其他企业产品的质量。

(二)信息不对称

信息不对称是指供应商与采购者之间在商品质量方面信息不对称。产品质量具有非常明显的隐性特征,部分商品在购买之前能够进行质量检验,也就是“先验商品”,还有的商品购买之前则无法有效确定质量,即为“后验商品”。由于信息不对称,因此采购者在商品质量识别方面所花费的成本增加,且往往会出现质量比较、识别、检验及购买成本与产品质量之间不对等的现象。供应链中质量信息不对称造成的结果有:一方面,在签订合同之前,由于制造商对原材料供应商所提供材料的性能并不确定,消费者对制造商多提品的质量也不能确定。因此在不确定的情况下,购买者会更倾向于使用相同且较低的价格购买商品,那么优质产品供应商就会因为利益受到损害而被迫进行改变,使得市场上的劣质商品增多,出现类似于金融学中的“劣币驱逐良币”的“劣质驱逐良质”。另一方面,签订合同后,由于信息不对称,购买者无法对产品质量进行检验,导致成本较小的供应者会降低产品质量,使得实际交易中的产品质量与合同中的质量不符,加剧供应链产品质量的恶化。

(三)双重边际性

双重边际性是指供应链系统中的采购者和供应者是独立核算的法人和实体,他们在进行决策时,对供应链中其他成员的利益并不关心,更多考虑的是自身的利益,并力求使利益达到最大。当利益在供应链成员之间进行分配时,当一方的利益达到最大化,就会对市场均衡和另一方的绩效产生影响。这一特性产生的原因,从根本上来说是供应链上不同主体之间存在利益不一致和分配不合理。这一特性作用于信息不对称的环境,会导致供应链产品质量的进一步下降。这一特性在供应链产品质量事件中的表现为,采购者为了降低成本,增加利润,不断降低采购价格。而供应者面对较低的价格,必然会降低产品质量,最终出现产品价格及质量都较低的现象。

(四)合作关系不稳定

这是造成供应链中产品质量出现问题的另一个重要原因。供应链中的企业是受到利益的驱使而暂时进行合作,合作过程中对双方关系进行固化的法律体系不完善,合作成员的可替代性较高。这些特征导致成员之间的合作具有不稳定性,随时有瓦解的可能。在非长期合作的情况下,各个成员考虑的是自身短期利益的最大化,忽视了整体利益的长期最大化。

四、供应链中出现问题的解决策略

由上述内容可知,受到自身结构特征的影响,在供应链模式下,产品将经常处于价格较低质量较差的状态,使得采购者的利益无法得到保证。因此要针对供应链的结构特征,采取一定的措施,从而保证采购者所购买到的商品质量有保证。

(一)建立质量信号传递机制

受到信息不对称的影响,采购者与供应商之间对商品信息和质量的了解是由差别的,很明显供应商对商品的了解要多于采购者。在很多情况下,这会对采购者的利益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必须建立行之有效的质量信号传递机制。具体来说,可采用两种形式。一是质量保证金。供应商为了证明自身商品的质量,可先向采购者支付一定的质量保证金,采购者使用之后确认无质量问题后退还质量保证金。而质量较差的供应商自然不愿意支付质量保证金,这样就会淘汰质量差的商品;二是售后包退保修制度,这也是能够对质量较差的商品进行淘汰的方式。

(二)实行跨期支付

针对供应链中存在的合作关系不稳定导致的参与人短期利益最大化倾向,采用跨交易周期的支付机制能够有效将短期交易长期化。采购者并不是一次性付清全款,而是只支付一部分。在这种机制下,供应商的收入与产品质量直接挂钩。一旦出现假冒伪劣产品,会使购买者的购买意愿直线下降,从而使自身的利润锐减。因此供应商会对自身所提品的质量较为重视,而且这种方式对于想要提供假冒伪劣商品的供应商来说,都是非常有效的。

五、网络经济下企业供应链管理的发展趋势

网络经济是一种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以新兴的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经济形态。它不仅包括以计算机为依托的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产业,还包括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整个高新技术产业,更包括受到高新技术产业推动的传统行业和部门的深刻变革和发展。因此,网络经济并不是一种独立于传统经济或者与之对立的虚拟的经济形态,而是一种以传统经济形态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经济发展的高级形态。在网络经济下,供应链管理也会具备网络经济的特征,朝着管理越来越简单智能、管理组织越来越精简、管理速度越来越快、管理效率越来越高的方向发展。

(一)供应链管理时效越来越高

随着信息技术应用的不断广泛,在供应链的各个环节都采用了计算机技术。从原料采购到生产、库存、销售等都以计算机技术为依托,导致管理的时间越来越短,速度越来越快。具体来说,例如在原材料采购这一环节,采购商在了解了实际情况之后,可在网上下单,通过网银等形式先行支付部分货款;在商品生产环节,生产设备由机器人进行控制,实际上还是计算机控制,库存装包等也是使用全自动信息技术控制,大大提高了操作速度,缩短了操作时间,使得供应链中各个环节管理的时间与速度都相应加快,从而在整体上缩短了管理的时间。

(二)供应链中产品质量与资产生产率越来越高

在供应链商品生产环节,无论是零部件加工,还是商品组装,都使用计算机进行自动化生产。由于计算机无论在操作速度还是效率方面,都远高于人,因此资产生产率与传统方式相比,也会大大提高。且在差错方面,计算机出差错的概率也远远小于人为因素导致的生产错误,这就能够使产品质量得到保证。由此可见,网络经济下,供应链中产品质量与资产的生产率都会越来越高。

(三)供应链组织越来越精简

由于计算机能够实现诸多功能,一台计算机在很多时候甚至能够同时取代好几倍人力的工作,并且在质量及效率方面也都有保证。因此在供应链的每一个环节,随着计算机技术覆盖范围的不断扩大,计算机能够取代的人力的范围也会越来越广,那么自然而然很多人力就会被淘汰,供应链组织中的人越来越少,组织也就越来越精简。组织精简能够使组织管理的成本降低,利润增加,但同时管理质量不会受到影响。

六、结语

综上所述,在传统的供应链模式下,商品从原料采购到销售及售后的各个环节都对商品及服务质量有着一定影响。尤其是由于供应链模式存在种种弊端,导致供应商和采购商之间处于不平等地位,商品质量无法得到有效保证。而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网络经济不断盛行,供应链管理的速度会越来越快,效率越来越高,供应链组织越来越精简,产品质量也会越来越高,最终促进供应链中各组织之间的双赢。

作者:黄玉萍单位:漯河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潘云飞,付强.网络经济时代供应链协同管理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3(29).

[2]陈欢,马费成.国内学术电子期刊供应链上多元主体竞争合作关系探讨[J].情报杂志,2012(04).

[3]李伟伟.论网络经济时代下的企业管理的变革[J].大观周刊,2012(46).

产业链的特征篇6

一、全球价值链理论框架

(一)全球价值链的概念

“价值链”最早由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于1985年提出。对全球价值链比较有影响的界定是英国苏塞克斯(Sus—sex)大学发展研究所,它将全球价值链定义为“产品在全球范围内,从概念设计到使用直到报废的全生命周期中所有创造价值的活动范围,包括对产品的设计、生产、营销、分销以及对最终用户的支持与服务等。组成价值链的各种活动可以包括在一个企业之内,也可以分散于各个企业之间;可以集聚于某个特定的地理范围之内,也可以散布于全球各地”。

(二)全球价值链的驱动机制

全球价值链的驱动力基本来源于生产者和采购者两方面。生产者驱动由指生产者投资来推动市场需求,形成全球生产供应链的垂直分工体系。投资者可以是拥有技术优势、谋求市场扩张的跨国公司,也可以是力图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建立自主工业体系的本国政府。在生产者驱动的全球价值链中,跨国公司通过全球市场网络组织商品或服务的销售、外包和海外投资等产业前后向联系,最终形成生产者主导的全球生产网络体系。一般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价值链,如汽车、飞机制造、计算机、半导体和装备制造等,大多属于生产者驱动型价值链。在这类全球价值链中,大型跨国制造企业发挥着主导作用。采购者驱动着拥有强大品牌优势和国内销售渠道的经济体通过全球采购和贴牌加工(oem)等生产方式组织起来的跨国商品流通网络,能够形成强大的市场需求,拉动那些奉行出口导向战略的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如服装、鞋类、玩具、自行车、农产品、家具、食品、陶瓷等大多属于这种价值链,发展中国家企业大多参与这种类型的价值链。

(三)全球价值链的治理模式

Gereffi、Humphrey和Stur—geon(2003)根据全球价值链中各行为主体之间协调能力的高低,将全球价值链治理模式划分为以下五种形式:市场型、模块型、关系型、领导型和层级型,这五种治理模式中,市场和层级制分别处于价值链中行为体之间协调能力的最低端和最高端。市场型是指各个经济行为主体通过货币买卖各种商品和服务,其运行的核心机制是价格机制。层级型则是以企业制为典型,运行的核心就是管理控制。模块型、关系型和领导型都属于网络型,介于市场型和层级型两者之间,其中的模块型是系统的分解与集成,各个子系统需要有很好的创新效率,并按照一定的规则相互联系集约交易费用;关系型模式中厂商由于社会同构性、空间临近性、家族和种族性等联系集聚在一起;领导型模式则是众多中小厂商特别是小型厂商依附于几个大型厂商,由大型厂商对他们实施很强的监督和控制力。在现实世界的全球价值链治理中,这五种模式往往是相互交错的,且彼此之间存在着一个动态的转换机制。这五种全球价值链治理模式阐明了权力在全球价值链中的运作模式。

(四)全球价值链下的产业升级

产业升级是指提高一个国家或企业转向利润更高或技术更复杂的资本和技能密集型经济利益能力的过程。humphrey&schmitz提出了全球价值链升级的四种方式:工艺流程升级、产品升级、功能升级、链条升级,即产业升级一般都依循从工艺流程升级到产品升级再到产业功能升级最后到链条升级的过程。具体来说,流程升级,就是通过生产系统的重组或采用先进技术来提高价值链内部某环节效率(提高投入/产出比)来提高竞争力,如增加库存周转效率、缩短供货时间等。产品升级,即通过引进新产品或改进已有产品,提高单位产品的附加值,用以超越竞争对手。功能升级,即通过对价值链各增值环节的重新组合,增加新功能或放弃低附加值的功能来提高整体竞争优势的一种升级方式。链条升级,即利用从所在价值链中获得的能力或资源实现向另外一条产业链条转移的升级方式。

二、汽车产业全球价值链的演化过程与特征

汽车产业投资密度大、技术含量高,属于典型的生产者驱动型价值链。在汽车产业全球化过程中,其价值链也在发生变化。汽车产业发展早期,整个汽车的研发、设计、生产几乎全部在企业内部完成,通过企业内分工,进行协作生产。随着竞争的加剧,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速,汽车产业价值链进行着一系列转变。

(一)并购与重组

众多之前独立的大型汽车制造商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了广泛的并购和重组,近年业内普遍认同的“6+3”大格局(“6”指通用、福特、戴一克、丰田、大众、雷诺一日产联盟,“3”指本田、标致雪铁龙(pSa)和宝马)也正发生变化(表1)。

(二)战略调整与转移

在全球一体化进程中,跨国汽车公司为降低成本,提升核心竞争力,逐步将零部件从内部剥离,将战略重心集中在研发、设计、品牌、营销、整车制造等方面。与此同时,为获得更大的市场及降低成本的考虑,跨国汽车公司开始将生产制造环节向海外转移。’依据目的国不同的产业政策,跨国公司采取不同的组织形式,合资或独资。

(三)零部件的相应变革

在汽车整车厂全球布局的同时,零部件厂商也进行着相应的战略调整。一方面,此前独立的零部件供应商之间进行兼并收购,形成跨国零部件供应商。另一方面,在汽车整车厂的要求或带动下,零部件企业采取跟随战略投资。在跨国零部件企业海外投资的过程中,发展中国家的本土零部件供应商或被兼并收购,融入跨国汽车公司主导的全球价值链体系,或进入零部件二级市场或被边缘化,少部分能进入一级市场。汽车产业链演化过程见图1所示。

在汽车产业全球价值链上述演化过程中,呈现以下特征:一是全球价值链在空间上出现垂直分离现象,不同价值链环节,其价值增值不同。组装位于价值链的最低端环节,然后由低到高依次出现梯度分离,梯度分离价值环节的价值量逐步增加。二是关键零部件的研发和生产日益成为产业链的核心环节,价值量明显出现向该价值环节转移和集中的趋势。三是产品内分工的发展使得原先单一的价值链条演化成纵横交错、相互关联的由多条价值链组成的价值链网络体系。

三、全球价值链下的我国汽车产业发展模式

改革开放后,我国汽车产业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83—1993年):国家批准了有限几个轿车合资企业;第二阶段(1994—2002年):国家出台首部汽车产业政策(1994年),不同所有权隶属关系的国有汽车企业和跨国汽车公司成立了多家合资企业,轿车成为主要发展方向。第三阶段(2002年至

今):中国加入wto,轿车开始大规模进入家庭,自主品牌轿车加速成长。从发展模式看,我国汽车产业采取了合资模式和自主创新模式两种类型,每种类型有自各自不同的特点。

(一)合资模式

我国汽车产业政策明确规定,整车类投资项目进入中国必须采取合资模式,并且股权比例不得超过50%。在这一政策限定下,为获取中国庞大的消费市场,几乎所有的跨国汽车公司都以合资方式在中国进行了投资(见表2),实现了全球价值链上生产环节的空间垂直转移。

1驱动力。合资模式主要是生产者驱动,依靠跨国汽车公司大规模的投资,较短时期内形成强大的生产能力,以抢占市场份额(国内合资汽车公司建设期一般为十八个月,产能大多在20万辆以上)。但随着价值环节梯度分离,模块化全球采购,跨国汽车公司的竞争优势越来越体现在品牌、研发、渠道、供应链管理等环节,出现了生产者驱动向购买者驱动转变的趋势。

2治理结构。合资模式属于领导型治理模式。跨国汽车公司是全球价值链的治理者,在价值链的前向和后向协调中发挥主导作用;合资企业位于价值链上的生产环节,在研发、品牌、供应链管理、营销策略等方面没有话语权,受到跨国汽车公司的控制。国家限定外商投资整车企业,必须采取合资模式,其用意是希望以市场换技术,通过合资合作,国内汽车企业能够吸收、消化国外先进技术,从而能够逐步自主开发和生产。但是,由于跨国公司通过其母国研发、全球采购等战略手段,使得价值链的增值环节在空间上呈离散分布,从而造成我们的自主创新受到一定阻碍。

3产业升级。合资企业的主要任务是中游的生产制造,其上下游的研发设计,品牌营销等环节均由跨国汽车公司控制。例如在研发环节,车型的基础性研发工作由跨国汽车公司总部完成,合资企业并没有独立的研发平台。目前,针对中国汽车市场激烈的竞争,跨国汽车公司为更好地迎合消费者的偏好,通过合资企业对车型进行本土适应性改进设计,主要是外观和配饰功能。由于缺少独立研发平台,使得不同技术的集成无法完成,尽管合资企业推出一代又一代的新车型,进行了工艺流程升级、产品升级和功能升级,但其主体仍然是一家生产制造型工厂,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升级。

在跨国汽车公司进军中国市场的同时,跨国零部件企业也在进行跟随投资。由于国家对零部件利用外资政策没有合资条款的限定,使得跨国零部件企业在应对市场变化时,能够更灵活地进行调整。目前跨国零部件企业在中国的发展特征是:从参股向控股转变,从合资向独资转变,从占有市场向垄断市场转变。其中国战略的策略步骤如表3所示。

(二)自主创新模式

在中国汽车产业合资模式全面扩散之际,以奇瑞、吉利、比亚迪为代表的一批新兴汽车企业在夹缝中相继面世。这批企业坚持自主创新、创建自主品牌,走出了一条自主创新的发展模式。

自主创新模式发展以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民众消费水平的提高,大规模私人轿车消费的启动,政策保护下轿车工业的高额利润水平作为宏观背景。采取了模仿国外技术——改进性创新——自主创新的发展路径。创新的基础和条件,一方面是合资企业的技术外溢,即随着合资企业中技术和管理人才流动到自主创新企业,先进的技术知识和经验也跟随扩散;另一方面,全球垄断供应商跟随跨国汽车公司到中国投资,降低了本土化研发的难度,自主创新企业可以集中精力进行整车的研发,核心零部件研发通过外包或成立合资公司进行,非核心零部件可以通过模块化采购来获得。自主创新的核心策略包括,一是直接控制品牌、研发、营销渠道等战略环节;二是提升在价值链条中的治理能力,培育本土化的零部件配套体系,建立和全球垄断供应商的稳定合作关系;三是以出口、海外建厂等形式向海外市场扩张,参与国际化竞争。

自主创新企业的发展过程类似于构建了一条由自己主导的全球价值链。从地理空间看,自主创新企业在发展初期主要是立足国内,构建国内价值链,然后通过单个或几个国家的产品出口和海外建厂,构建跨国价值链,最后通过跨越两大洲以上的全球范围内建厂,构建全球价值链。

在动力机制上,立足自主品牌以及模块化全球采购使价值链在最初形成过程中倾向于购买者驱动,而对产品研发的持续投入以及海外建厂等战略,使价值链同时具备了购买者和生产者驱动兼有的特征。

在治理模式上,自主创新企业在发展初期更多地依赖价值链上前向和后向主体之间的合作。自主创新企业和跨国零部件供应商是一种合作关系,其发展得到了跨国零部件供应商所提供的关键零部件的支持;与国内零部件供应商则更多地体现为市场型关系;自主创新企业最初车型的设计与完善,主要依靠国外汽车设计公司,联合开发使其自主创新能力提升;而其海外出口主要借助于国外成熟的营销网络。因此,自主创新企业所构建的价值链在治理模式上具有模块型的特征。

产业升级上,自主创新企业通过以下多种方式来实现:一是不断加强内部管理,生产过程重组而实现工艺流程升级;二是与国外汽车设计公司合作,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推出高技术含量的车型而实现产品升级;三是控制自主品牌、营销渠道、研发等战略环节而实现功能升级;四是自主创新企业最初所构建的价值链和跨国汽车公司主导的全球价值链并不在同一层级上,而是价值量较低的低端用户价值链。凭借在私人消费市场上的成功,自主创新企业巩固了在低端用户价值链中的地位,再凭借在这条价值链上获得的知识,开始产品出口和海外建厂,在价值链上进行水平延伸和垂直拓展。

四、结论与对策建议

通过本文上述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改革开放后我国汽车产业发展模式的选择与汽车产业全球价值链的演化过程密切相关。全球价值链上生产环节的空间垂直转移推动了汽车合资企业的设立和合资模式的实施,同时也为我国汽车自主创新模式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第二,汽车合资模式的目的是为了以市场换技术,实现自主创新,但由于跨国公司在合资企业的主导权,使得合资企业内部技术能力呈现片断化特征,阻碍了产业升级过程,但合资企业的技术溢出效应仍然存在。

第三,汽车产业自主创新模式的兴起,得益于合资企业的技术溢出、全球模块化采购以及国内私人汽车消费市场的迅猛发展。自主创新企业没有嵌入跨国公司主导的全球价值链,而是另外构建了一条价值量较低的低端用户全球价值链,并通过控制价值链中的战略环节来实现产业升级。

基于汽车产业全球价值链演化规律,对我国汽车产业未来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首先是促进专业化分工。一方面,整车生产企业将非核心零部件的生产和研发外包出去,专注于核心零部件和整车的研发与生产,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另一方面,专业零部件企业按照系统化、模块化的供货方式的要求,尽快形成有竞争力的大型零部件企业集团。

产业链的特征篇7

关键词:供应链;物流战略;物流组织;物流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7)11-0193-02

在我国,不论是学术界还是企业界,对物流及供应连管理的认识还只停留在引进、学习和研究阶段,我国企业对于物流及供应连的理解也与国外存在很大的偏差。

一、供应链的含义

所谓供应链,是指在生产与流通过程中,将产品及服务提供给最终客户所涉及到的上游与下游企业之间形成的网链结构。而供应链管理则是采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对供应链中的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进行全面规划以及进行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

二、供应链物流管理:概念、组织与战略

(一)供应链物流管理

一般物流管理的主要对象是采购/销售物流和生产物流,追求局部利益最大化。而供应链物流管理的范围不仅包括采购/销售物流和生产物流,还包括回收物流、退货物流、废弃物流等反向物流。供应链物流管理指的是用供应链管理思想实施对供应链物流活动的组织、计划、协调与控制。作为一种共生型物流管理模式,供应链物流管理强调供应链成员组织不再孤立地优化自身的物流活动,而是通过协作、协调与协同提高供应链物流的整体效率。供应链物流管理由三部分组成:(1)前向物流与反向物流;(2)前馈与反馈的信息流;(3)管理与控制。供应链物流管理注重总的物流成本与客户服务水平之间的关系,利用系统理论和集成思想,把供应链成员内各职能部门以及成员间相关职能部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出供应链整体优势,增强供应链整体的竞争力,最终达到供应链成员整体获益的目的。

(二)供应链物流组织

1.物流组织。供应链物流组织长度指构成供应链物流组织的横向企业层级,即水平结构;供应链物流组织的宽度指供应链物流组织每一层级所出现的企业数量,即垂直结构。

2.组织管理。集成,包括企业内部物流集成和企业间物流集成两部分;规范,包括供应链成员企业内部物流业务流程和企业之间的相互协作流程的规范,涉及规章制度的制定、业务流程的标准化、成员间的协调和约束机制的建立等内容;专业化,专业化程度越高,分工就越细,从而增加供应链物流组织成员的数量,增大组织的管理跨度。

3.供应链管理的战略思想就是要通过成员间的有效合作,建立低成本、高效率、响应性好、敏捷度高的经营机制,从而获得竞争优势。供应链物流战略从涉及设施、信息系统的基础性战略到实现客户服务的全局性战略共分为四个层次,各个层次又有不同的战略规划内容。在制定物流战略时,要充分认识各成员企业在供应链中所起的作用、认定各成员企业的劣势和核心优势、确定整个供应链所处的竞争环境,并制定多个供选择的战略方案,最后综合比较选择其中的最优战略。在制定供应链物流战略过程中,需要注意要有目标性、简化业务流程、减少不确定性因素。

三、供应链物流服务

(一)管理服务

我们说的管理服务包括虚拟配送、维修环节的管理、Jit生产支持和执行、高速和货物运转、多渠道和门到门配送、产品组装、修正和修理、零部件储存,拣选和包装、当天速递、质量控制、库存采购、进出口制单,报关、信息和订单电子数据交换访等完备的服务体系,保证我们的服务链的畅通。

(二)提供业务供应链的增值服务、资源共享和特殊化的行业焦点

增值服务包括:反向物流、配置管理、后期装配/贴标签/装箱、零售点直送、在途配载、Jit集结以达到增值的目的。

资源共享:BaX供应链庞大的客户群,其中包括新西兰航空、苹果电脑、波音、英国航空、班巴蒂尔、戴尔、戛纳荷尔、通用电子、哈利―戴维森、哈利维尔、iBm、英特尔、罗米加、LG电子、利盟、微软、摩托罗拉、日电、菲利浦、Saab航空、索尼、Symbol、科利西斯、西屋、3Com等,所以我们难以达到资源优化、资源共享。

特殊化的行业焦点:一般的行业都会有其焦点,这个焦点或者是主要的核心技术或方法、或者是能产生主要经济利益的活动。但在供应链物流服务中,传统的运输、仓储、包装、配送等活动的专业化、现代化已不是其行业焦点,此时的行业焦点为供应链物流系统的整体运行合理化和终极效益最优。

(三)服务供应链与产品供应链的异同

服务供应链具有与产品供应链相同的特征,如产生背景都是由于专业化趋势和核心竞争力的发展,使得业务外包成为必然;主要管理内容都是围绕供应、计划、物流、需求等开展;管理目标都是满足既定的服务水平,系统总成本最小;集成内容等都包括业务集成、关系集成、信息集成和激励机制集成。

但是服务供应链也有与产品供应链本质区别的特征。两者的区别主要来源于服务产品与制造产品的本质区别,服务产品具有不同于制造产品的六个特征,即顾客影响、不可触摸、不可分割性、异质性、易逝性、劳动密集性等。这些特征的存在使得服务供应链在结构上需要更多采取较短的供应链渠道,典型的结构为功能型服务提供商―服务集成商―客户;在运营模式更多采用市场拉动型,具有完全反应型供应链特征;在供应链协调的主要内容上更多是服务能力协调、服务计划协调等。在稳定性方面服务供应链的稳定度较低,首先是由于最终客户的不稳定性,其次,异质化的客户服务需求使服务企业所选择的服务供应商会随需求的变化而及时调整。

(四)供应链物流服务趋势

鉴于目前服务供应链的定义和基本框架尚未有一个明确的结论,因此,对服务供应链的概念、结构模型及其内涵的进一步明确化,为系统研究服务供应链基本理论奠定基础是未来研究的一个重要趋势。

目前,产品供应链的研究已经比较成熟,相关的供应链基础理论已获得较大发展。由于服务供应链具有与产品供应链截然不同的特征,如何结合服务供应链自身特点并将产品供应链的相关理论应用到服务供应链,加强对服务供应链运营的基础理论研究将成为一种趋势。这种趋势包括以下几点:

1.优秀的服务供应链对服务绩效将起到重要作用,而服务供应链的设计和合作伙伴选择作为服务供应链运营管理的前期重要工作,它兼有产品供应链的共性和异性,将成为今后研究的重要趋势之一。

2.由于服务产品具有一定的无形性,今后研究中将进一步侧重对服务供应链中服务协议和服务质量水平的控制,尤其是非对称信息条件下的服务供应链的质量监督和质量控制。

3.由于服务供应链评价中人的主观因素影响较大,服务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测度将成为值得重点研究的内容之一。

4.服务供应链中服务能力的传递、控制与执行问题的研究也将得到积极探讨,如服务能力的牛鞭效应问题目前已得到积极开展,但目前研究中仅侧重某些特殊行业,还暂无具有普遍性的研究。

由于服务供应链涉及较多的服务行业,而不同服务行业的实际特性又有所区别。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将形成两类潮流:一类是开展对不同行业的服务供应链的共性研究,在此基础上构建通用模型;另一类是针对不同服务行业,如物流服务行业,结合行业特性对服务供应链开展系统研究,从而更好地指导本行业的实践。

四、21世纪供应链物流前沿概念和技术

(一)精细物流(LeanLoGiStiCS)

精细物流来源于精细制造,精细制造作为生产领域管理技术研究的成果,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精细物流所强调的是同步操作环境,循环时间压缩,全过程的可视性,精确时点绩效,过程的一致性和无缺陷。

(二)6西格玛物流

6西格玛物流是6西格玛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6西格玛是过程设计和提高的方法,它的目标是在满足客户主要的质量要求方面达到近乎完美的境地,它注重应用、结果和成功实施的要素等方面。

(三)闭环物流与逆向物流

闭环物流是正向物流和供应链、逆向物流和储存能力的集成。它主要应用在以下几个方面:售后服务、零部件更换(高科技产业)未出售、未使用、废弃物的回收回召或有缺陷的产品、绿色产品的“保鲜”。

(四)精细供应链

精细供应链是精细管理与供应链的结合,是对精细物流的进一步发展。精细管理为减少浪费、降低成本、缩短操作周期、提供强化的客户价值从而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提供了一种很好的方法,在生产过程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精细供应链的基本计划方法是设定企业目标,部门目标,操作目标,明确现有绩效与目标值的差别认定,制定达到预期目标的时间框架和要求。精细供应链的建立有五个步骤:选择工具、确定原则、制定战略、明确价值、领先方法的适应性实施策略。

(五)物流新技术――RFiD

作为一种成熟的技术,在物流和供应链领域的应用需要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从技术发展阶段分析,初始阶段的任务是建设基础设施,进行RFiD的技术准备;然后是订立标准。RFiD成为物流和供应链“速度”和“价值”实现的最先进的手段,因此,该项技术在物流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产业链的特征篇8

【关键词】开发区产业创新价值链分析

对一个区域来说,产业的有效升级一般有两条路径:一是沿着产业层次的不断提升,即从传统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从轻工业向重化工业演进,这是众所周知的产业升级路径。二是沿着全球分工体系中的价值链提升,即从低附加值产品向高附加值产品、从低加工度向高加工度、从生产普通零部件到关键的核心部件的基于专业化分工和协作的集群创新升级模式。由于区域和全球化的联系日益增强,区域创新体系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要与其它地区和全球产业价值体系相融合,使创新要素在跨区域和全球流动。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也必须与全球产业链或全球市场的大背景相结合,只有融入更大区域乃至全球产业价值链体系,不断朝着全球价值链的高附加值环节攀升,地方产业集群才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因此,地方政府在构建区域创新体系时,要积极实施科技开放互动战略,开展跨区域科技合作和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推进产业集群融入更大区域乃至全球产业价值链体系。

一、全球价值链的提出与发展

全球价值链理论根源于20世纪80年代国际商业研究者提出和发展起来的价值链理论,其中最具影响的是波特的价值链理论,而科洛特(Kogut)的价值链理论对全球价值链理论的贡献至关重要。哈佛商学院的迈克尔・波特教授于1985年在其所著的《竞争优势》一书中首次提出了“价值链”概念。波特认为,“公司的价值创造过程主要通过基本活动(含生产、营销、运输和售后服务等)和支持性活动(含原材料供应、技术、人力资源和财务等)两部分来完成。这些活动在公司价值创造过程中是相互联系的,由此构成公司价值创造的行为链条,这一链条就称为价值链”。为了认识成本行为与现有和潜在的经营歧异性资源,价值链理论将企业分解为许多战略性相关活动。企业正是通过比其竞争对手更廉价或更出色地开展这些重要的战略活动来赢得竞争优势的。在《竞争优势》中,波特还突破企业的界限,将视角扩展到不同企业之间的经济交往,提出了价值体系(valuesystem)概念,这是全球价值链概念的基础。

同期,寇伽特(Kogut,1985)在《设计全球战略:比较与竞争的增值链》中用价值增值链(valueaddedchain)来分析国际战略优势。他认为,价值链是由技术与原料和劳动力的融合而形成的各种投入环节,然后通过组装把这些环节结合起来形成最终商品,最后通过市场交易、消费等最终完成价值循环过程。因此,寇伽特认为,国际商业战略的设定形式实际上是国家的比较优势和企业的竞争能力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一个国家的比较优势或一家企业的竞争能力不可能体现在商品生产的每一个环节上。国家比较优势在整个价值链上的体现状况取决于国家或地区之间的资源应如何有效配置,而企业竞争能力在价值链上的体现则取决于企业为充分发挥和确保自身竞争优势而选择的环节。与波特强调单个企业竞争优势的价值链观点相比,寇伽特的观点更能反映价值链的垂直分离和全球空间再配置之间的关系,把价值链的概念从企业层次扩展到了区域和国家,因而对全球价值链理论的形成产生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其后,Dewatripont等人(1995)探讨了企业将内部各个价值环节在不同地理空间进行配置的能力问题,认为生产者突破地域限制实现价值增值是国际贸易的一个重要方面。克鲁格曼的研究实际上把企业间价值链和区域、国家间价值链融为一体,这个概念的实质就是全球价值链的内涵,但克鲁格曼没有使用全球价值链这一提法。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以美国杜克大学(DukeUniversity)格里芬(Gereffi)教授为代表的不少学者提出了全球商品链理论,集中探讨了包括不同价值增值部分的全球商品链的内部结构关系,并研究了发达国家的主导企业如何形成和控制商品链的问题。但在整个上世纪90年代,格里芬等人的理论没有摆脱商品这一概念的局限,并没有突出强调在价值链上运营的企业在价值创造和价值获取方面的重要性。直到2001年,格里芬等学者在《iDSBulletin》杂志上推出了一期关于全球价值链的特刊――《价值链的价值》(theValueofValueChains),从价值链的角度分析了全球化过程,认为应把商品和服务贸易看成治理体系,而理解价值链的运作对于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和政策制定者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价值链的形成过程也是企业不断参与到价值链并获得必要技术能力和服务支持的过程。这份特刊在全球价值链研究中起到了里程碑式的作用。在特刊中,许多学者从全球价值链的治理、演变和升级等多个角度对全球价值链进行了系统的探讨和分析,并由此建立起了全球价值链基本概念及其基本理论框架。

此后,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在《2002-2003年度工业发展报告――通过创新和学习来参与竞争》中指出,全球价值链是指在全球范围内为实现商品或服务价值而连接生产、销售、回收处理等过程的全球性跨企业网络组织,涉及从原料采集和运输,半成品和成品生产及分销,直至最终消费和回收处理的整个过程。它包括所有参与者和生产销售等活动的组织与价值和利润分配。当前,散布于全球、处于全球价值链上的企业进行着从产品设计、开发、生产制造、营销、出售、消费、售后服务、最后循环利用等各种增值活动。

二、全球价值链视角下的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创新路径

全球价值链研究中的一个基本思路就是在某一产业整个全球价值链条众多“价值环节”中,并不是把每一个环节都创造等量价值,按照各个价值环节的增值能力可以把整个价值链条划分为若干环节或片段,这就是说整个价值链条内部具有价值等级体系的特征。那些高附加值的价值环节一般就是全球价值链上的核心环节,整个价值链条的全球治理规则也是由这些核心环节所决定的。

现实世界中,同一价值链条上各个地方产业集群之间之所以存在按照价值高低排列的空间等级体系,是由价值环节的等级体系所决定的。在这一等级体系中,按照地理空间关系,可以划分为全球价值链、跨国价值链、国内价值链和地方价值链等四个层级(见表1)。

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下三种驱动模式,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创新路径有如下三种情况。

1、购买者驱动型价值链中产业创新路径

在购买者驱动的价值链中,价值链上不但主要价值份额都集中在流通领域,而且在从生产环节到流通环节的价值形成过程中边际价值增值率是递增的。如图1所示,购买者驱动型全球价值链下开发区的产业创新与演进一般会依据工艺流程―产品―功能―链条转换的创新轨迹。在以上创新升级序列变化过程中,创新与升级的难度会越来越大。一般而言,工艺流程和产品创新的过程会相对顺利,创新呈现出不断加速的特征。不过,从产品的创新与升级到功能的创新与升级的转换则难度相对较大,产业创新呈现出渐次减速的特征。换句话说,经济技术开发区能否实现产业的升级与结构调整,实现产业持续创新发展,就在于能否跨过这一创新的鸿沟完成产业的创新与功能升级。

2、生产者驱动型价值链中产业创新路径

在生产者驱动的价值链中,价值链上不但主要价值份额都集中在生产领域,而且在从生产环节到流通环节的价值形成过程中边际价值增值率是递增的。

从图2可以看出,生产者驱动型全球价值链下产业创新的路径一般是功能-产品-工艺流程-链条转换。在以上创新序列中,创新难度会不断加大。一般来说,功能创新过程会相对顺利,创新进程呈现出不断加速的发展特征。但是,该驱动模式下产品创新与升级和工艺流程的创新与升级难度绝不亚于购买者驱动型中的功能创新。同样,从该链条下的开发区产业创新路径来看,经济技术开发区能否实现产业的升级与结构调整,实现产业持续创新发展,就在于能否跨过这一创新的鸿沟完成产品和工艺流程的创新与升级。

3、混合型价值链中产业创新路径

相对于购买者驱动型和生产者驱动型,混合型全球价值链实际上是二者相结合的一种类型。在混合型价值链中,价值链上价值份额就不存在以上两种动力机制下偏向一方的特征,而是在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都有偏重。具体来看就是,从生产环节到流通环节的价值形成过程中边际价值增值率先递减然后再递增,如图3所示。

混合型全球价值链下产业创新的路径一般来说,首先,要区分出开发区产业集群所在链条动力是生产者还是购买者;其次,根据其所属的具体驱动模式来确定产业创新路径;最后,由于该模式下创新会比较复杂,因此一般会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对其创新路径作具体修正。

(注:作者系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经济年鉴社社委、助理研究员。)

【参考文献】

[1]陈益升、湛学勇、陈宏愚:中国两类开发区:比较研究[J].中国科技产业,2002(7-9).

[2]张辉等:全球价值链下北京产业升级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产业链的特征篇9

关键词:产业集群;供应链管理;低成本竞争;交易费用;地域性

中图分类号:F2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3890(2009)09-0025-04

一、产业集群概念及特征

产业集群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马歇尔(alfredmarshall)的产业区理论[1],马歇尔在论及组织这种生产要素时提到了专门工业部门的地理集聚现象,并称之为“产业区”。产业集群内涵的界定主要在两个方面:首先,产业集群拥有地理边界,研究在一定区域内的经济活动;其次,产业集群还有产业特性,即地域集聚的成员企业从事某一种产业或相关产业的生产和服务,成员之间有广泛的劳动分工和紧密的、基于长远关系的合作,并由此构成产业生态系统。1998年,波特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集群与新竞争经济学》,认为产业集群是在一个特定的领域内大量密切联系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的集聚,这种集聚能形成强劲、持续的竞争优势[2]。波特关于产业集群的定义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本质特征:(1)产业集群具有强烈的专业化倾向,通常以一个主导产业为核心;(2)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及各种辅助机构在空间上彼此接近;(3)产业集群内建立了密切的分工协作关系;(4)产业集群具有优化产业布局的性质,有助于建立产业竞争优势。

当产业集群内企业没有实施明确的供应链管理时,由于集群在空间上的相近性和产品的同质性,使得制造商往往可以得到充足的供应保证,因此在供应商的选择上唯成本论,供应商之间实施的低成本竞争策略,一方面使制造商的原料供应商经常出现变动,另一方面造成了多头供应状况,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交易成本和供应源的不稳定性,尽管这种供应商的不稳定性在一定的时期内对于制造商来说可以获得较低的成本竞争优势,但同时降低了供求双方的信任程度,一旦外界有新的实力强大的企业加入竞争,以契约等形式与集群内供应商建立稳定供应关系,必然导致集群内原有合作关系的破裂,特别是在信息不完全的条件下会造成供应原料的不足,增加制造商风险(基于低成本竞争的产业集群模式见图1)。传统的产业集群中存在的地域性、低成本等问题将随着集群的进一步发展而日趋显现出其弊端,特别是当集群的网络结构日趋复杂,集群中心出现资源供应问题时,必然导致集群竞争力下降。因此,采用供应链管理模式对集群网络实施优化,加强网络节点的稳固性,精简网络供应环节是延续和提升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最佳选择。

二、基于供应链的产业集群的经济学分析

基于供应链的产业集群模式的产生有其相应的理论基础,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两者的融合是节约交易费用和发展区域经济的必然选择。

(一)基于交易费用经济学的分析

交易费用经济学认为,交易费用包括外生交易费用和内生交易费用。外生交易费用指在交易过程中直接或者间接发生的那些交易费用,它不是决策者的利益冲突导致经济扭曲的结果;内生交易费用是由机会主义的对策行为所引起的市场均衡与帕累托最优之差[3],企业的各种决策都出自不断地试图降低企业的外生交易费用和内生交易费用。

供应链的构建和产业集群的形成都出自降低交易费用的目的。交易经济学分析表明,供应链的运作能够降低交易费用。如果企业不采取供应链运作方式,即企业的输入和输出完全通过市场交易进行,那么在市场发生剧烈波动时,企业将面对外生交易费用迅猛增长的冲击,这种冲击在某种程度上将对企业造成巨大的影响,而对供应链企业来说,由于巧妙地将外生交易费用内部化,抗风险能力将会大大提高。

产业集群实际上是一个区域共同体,强调合作企业在地域上的集中性,企业间的交流主要是面对面的交流,企业间交易与合作建立在长期交易中形成的或是由于血缘形成的信任机制的基础上,集群内企业相互热悉,信息的传播迅速,信息的收集成本低,因此集群内企业的信息是对称的,在这种情况下,不同的利益参与者的机会主义行为也相应减少,从而道德风险降低,这使得集群企业间更容易协调,用于谈判的成本就会减少,协调成本就会降低,因此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就会加入这个群体以获得这种额外的收益。

尽管供应链和产业集群都从不同程度上降低了交易费用,但由于网络形式以及分工的不同,双方各自都有相对的局限性。供应链网络中信息的传递范围广,信息交流主要通过internet网络等形式进行传递,成员企业的合作基于契约方式进行,其经济性来源于信息传递的广泛性和即时性,但在信息传递上存在“牛鞭效应”。产业集群由于地域的集中性,企业采取面对面的信息交流方式,同时物流成本较低,其经济性来源于这种地域上的靠近,包括频繁交易节约了交易成本、技术知识的外溢效益、共享资源等等,但同时这种地域性也决定了集群内企业在信息传递和交易范围上的局限性。在网络结构上,产业集群不仅包括经济网络,而且包括起协调作用的社会网络,即集群网络内部是由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共同支撑的,强调社会资本作用;而供应链依靠的是现代的电子商务技术建立起的合作组织,强调网络的经济性。

而基于供应链的产业集群模式,则可以借鉴集群的社会网络,采用现代的信息交流技术,将分工和技术很好地结合起来,简化集群的网络结构,同时扩大地域性,大大降低集群内企业的交易成本。

(二)基于“梯度推移”理论的分析

供应链模式的应用是产业集群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的内在动力,是区域经济发展和延续产业集群生命力的必然要求。

“梯度推移”理论是区域经济发展中重要的经济理论,其理论基础是美国的跨国企业问题专家弗农(Vernovn)等人的“工业生产生命循环论”,该理论[4]认为,工业各部门及各种工业产品,都处于生命周期的不同发展阶段,即创新阶段、发展阶段、成熟阶段、衰退阶段。区域经济学家将这一理论引入到区域经济学中,便产生了区域经济发展梯度转移理论。根据该理论,每个国家或地区都处在一定的经济发展梯度上,世界上每出现一种新行业、新产品、新技术都会随时间推移由高梯度区向低梯度区传递,这种梯度转移过程主要是通过多层次的城市系统扩展开来的[5]。如果将上述理论着眼于产业集群,则集群经济发展的长期过程实际上也存在着相应的生命周期,主要表现为产业集群的“空洞化”或者被新的具有更高生产效率的产业集群所替代的过程,这种替代同时也代表着产业优化的结果,其内在动力在初期表现为资源竞争的结果,但最终表现为先进管理模式即供应链的竞争,也就是说,供应链模式的竞争将最终决定产业集群的生命周期,而且最终导致产业集群产生“梯度推移”现象。

从根本上来说,产业集群体现了区域经济活动中最突出的经济地理特征,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首先,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在于能否形成有较大影响力的产业集群,形成强有力的吸引力;其次,是否具有足够的相关产业或者资源来支撑该产业集群,延续该集群的生命周期。而供应链则为产业集群的这两个特征延续提供了相应的资源和产业优化保障。供应链在优化和管理过程中,吸引大量的优势资源结成合作伙伴关系,各合作伙伴通过资源共享、利益分担以链的形式参与到市场竞争中来。这种管理模式为产业集群地理特征的形成提供了内在动力资源,从资源方面向产业集群提供了可供其“集群”的要素资源,成为产业集群市场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产业优化方面为产业集群的要素扩散和产业转移提供后备空间,在优化产业集群结构的同时,降低集群产业结构调整的成本,推动集群的产业升级,维系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潜力,延续了产业集群的生命周期。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由于存在“梯度推移”,产业集群在发展过程中往往从较低层次的某个环节,沿价值链向附加值高的战略环节扩展,以获取集群产业升级和优化,这种优化的动力在初期表现为资源的更新,但最终表现为供应链的竞争。Gereffi[6]将此定义为“组织续衍”(organizationalsuccession);Bair[7]称之为本地一体化集群发展(full-packagesector),实质上都是指产业集群在集群地域形成完整一体化供应链的发展趋向[8],也就是说,供应链模式延续了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的同时,也带动了相应的产业结构的优化,两者的结合具有天生的经济优势。

三、基于供应链的产业集群模式分析

(一)基于供应链的产业集群模式特点分析

同传统的产业集群模式相比,基于供应链的产业集群模式具有以下特点和优势:

1.产业集群拉近了供应链节点企业之间的空间距离,使得中间产品在节点企业之间的转移非常便利,不仅直接导致运输成本的降低,而且由于供应及时,可以大大减少中间产品的保管费用和缺货损失,因此产业集群内的供应链天生就具有快速响应的内在特征。

2.地理位置的接近带来了集群内企业密切的社会网络关系,使得各企业彼此较为熟悉,加之集群内的企业具有较强的地理根植性,外迁的机会成本很高,因此声誉对于企业极为重要,企业必须严守信用,努力避免机会主义倾向。这些都有利于集群内企业很快建立起基于信任的稳定的供应链关系,使信息搜寻、交易谈判、契约履行、交易变更等各项交易费用得到节约[9]。

3.由众多企业组成的产业集群,很容易在最终顾客心目中树立起以地域为基本区分标志的集群品牌,而顾客最终的需求拉动必然刺激集群内的企业进一步合作,增强供应链节点企业之间的信任与联系。

4.产业集群内供应链竞争激烈,但同时造成了各个不同的供应链联盟,随着供应链规模的扩大和信息传递、物流运输的进一步加强,供应链合作伙伴的寻求已经不单单局限在集群内。随着集群范围的进一步扩大使得集群的地域性特征也越来越淡化,最终必将形成以集群为核心的集群联盟,联盟维系的关系纽带便为供应链关系。

5.产业集群的地域性决定了其中的供应链可以获得天然的库存优势,特别是对制造商来说,实施卖方管理库存(Vmi)是最佳的库存优化策略,在Vmi下,双方共享制造商的库存数据和销售信息,供应商根据这些信息主动地为制造商补货或提出建议性的订单,由于双方同处一个集群内部,地域的相近性使得供应商的补货或订单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变为现实;而供应商可以直接接触到真正的需求信息,以便有效安排生产和采购计划,提高服务水平,这样,双方的库存水平都得到降低。

(二)基于供应链的产业集群模式分析

对产业集群内的企业进行供应链设计、实施供应链管理后,产业集群内形成了一条条相对平行的链状结构,原有的同行之间以低成本进行竞争的方式被打破,多对多的供应方式发生了改变,图2便是基于供应链的产业集群模式。

产业集群在价值链上垂直纵向专业化和水平横向规模化,为供应链的组链提供了选择集合,保证了被选择的专业种类和企业数量;产业集群内同一专业界面众多节点企业的良性竞争为供应链组链提供了质的保证。集群中的良性竞争和相关企业、机构间的合作使得供应链的结构优化过程更加便利,优化成本得到降低。

在供应链管理环境下,随着与供应商之间信任关系的日益增强,制造商将就某一种原料逐步减少供应商的数量,直至最终达到单源供应,形成稳定的供应链关系,在这种供应链合作关系下,供应商可以集中精力致力于原料的生产和技术开发,不但有利于进一步改进原料的质量,而且从另一个方面降低了原料的成本,这种质量的提升和成本的降低优势很快又会通过供应链关系传递到链上的企业,促使整个供应链提高竞争力,从而导致整个集群在竞争力上的提升。但是,随着供应链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全球化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产业集群的地域性发展模式已不能满足供应链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全球范围内寻求最优合作伙伴已成为增强供应链竞争力的重要手段,这样集群的地域性通过供应链范围的扩大而被打破,随着更优秀的合作伙伴的不断加入,一方面可以促使集群内部企业改善管理,改善服务,提升产品质量,另一方面,可以形成新的产业集群,构成集群联盟,当然这种新的集群模式的地域性并不明显,但却可以通过先进的网络技术实施信息共享,获得集群优势。另外,作为集群中的主导产业,随着产业集群地域性边界的模糊,为维持整个集群的竞争力,制造商应全力承担起技术创新和经济凝聚的责任,发挥集群的“增长极”效应,吸收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向主导产业聚集;当达到一定程度后,进行生产要素的扩散,向集群转移。

集群以地域为基础将与一定产业相关的人力、技术、资本、创新力进行协同、集成,并在某支柱产业平台上予以展现和汇集,在组织上保持相对松散、分权和差异化以具备主动和快速反应的创造能力,这些都为供应链的组建和动态调整提供了广泛的基础。而供应链通过灵活的运作模式管理相互依存的节点,克服不同节点企业间决策与行动上的延滞,在诸多企业间保持战略上的凝聚力,最终使集群内的一系列价值创造活动在市场上被认同,两者者彼此依存、互相促进的共生性推动着供应链和集群整体竞争力提升。

尽管产业集群能够降低交易费用,但在产品竞争上集群内企业还存在着激烈的低成本竞争。基于供应链的产业集群的建立,使得集群在生产要素的质量和数量上都获得了充足的供应,而且随着生命周期的延续,集群的产业结构在供应链的竞争和优化中得到了相应的调整,集群的外缘边界也不断扩大,最终使得集群在资源的利用上达到全球化,竞争力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王缉蕊.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m.e.porter.CluserandtheneweconomicsofCompetition[J].HarvardBusinessReview,1998.

[3]杨小凯,张永生.新兴古典经济学与超边际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4]陈建军.论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空间及其选择-兼以浙江为例的分析[J].浙江社会科学,2006,(3).

[5]高人伟,仵雁鹏.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理论述评[J].商场现代化,2005,(7).

[6]GereffiG.internationaltradeandindustrialupgradingintheapparelcommoditychain[J].Journalofinternationaleconomics,1999,(2).

[7]BairJ.Beyondthemaquilamodel?naFtaandthemexicanapparelindustry[J].industryandinnovation,2002,(7).

产业链的特征篇10

[关键词]循环经济;主导产业链;错位发展

[中图分类号]F062.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461(2008)04-0045-05

基金项目:本文是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06Ja630037)、国家社会科学重大招标课题(06&ZD024)、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6BJY03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一、引言

按产业发展规律,人均GDp为1000-10000美元时就进入了以重化工业为主推动经济增长的阶段。2007年,上海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GDp达57695,按现行汇率粗略计算,在7500美元左右;宁波2006年就已经达到6568美元。[1]三地的现代重化工业已经成为这些城市重要的支柱产业,并形成了以南京化工区为主的沿江化工带和以上海化工区与宁波化工区为主的杭州湾化工带的“两带三区”布局,流经长三角的化工产品已占到了全国的47%。长三角成了名副其实的化工区三角洲。上海、南京、宁波三地的化工区(以下简称“三区”)作为龙头化工区,其资源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长三角整体的化工资源效率,并进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全国的化工资源效率。

从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进程来看,重化工业阶段也是高消耗和高污染最为严重的阶段。长三角地区在成为我国重化工业基地的同时,也由于“人口密度高、资源奇缺、环境容量有限”而给资源和环境带来更加严峻的挑战。尽管“三区”在提高资源效率和环境效益方面都有良好的示范作用,但“三区”之间的竞争关系仍要大于合作关系,园区中推进循环经济的各项资源节约措施,经常在“争资源、抢项目”中有所抵消。并且,“三区”的产业链同构现象加剧了竞争手段的低端化,压价竞争也压低了应予补偿的资源与环境成本,进一步加大了资源与环境压力,更重要的是弱化了人力资源的创新作用和园区的创新冲动。因此,有必要从产业合作的视角,在“三区”间建立主导产业链的错位发展模式,从加强产业链的互补性、避免产业链同构入手,为提高区域整体资源效率和环境效益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资源和环境的压力。

二、工业区中主导产业链的资源效率

1.循环经济的基本内涵诠释

“循环经济”在经济学词义中出现的比较晚,且在主流经济学的语义中,也未将循环经济作为一个新的分支或新的流派来看待。它的出现和我国在目前和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资源与环境对经济增长的瓶颈约束不断加大的现实需要直接相关。于是,循环经济就在这种现实需要的压力下开始了它的研究历程。尽管众多研究人员给出了不同的定义与内涵,但对这些内容进行高度概括,可以认为循环经济在本质上是研究资源效率和环境效益双重优化的经济学科体系。

资源效率的最一般意义,就是一定时期内单位资源的投入产出比。产出量可以用销售量、利润额等绝对或相对形式的经济指标来衡量,也可以用产量、销售量或其比率形式的数量指标衡量。资源的概念则比较宽泛,可以是人力资源、技术资源和信息资源等无形资源,也可以是资本、自然资源和劳动力等有形资源。但就循环经济而言,资源的概念更倾向于特指自然资源,并将生态资源涵盖其中。但通常无形资源对提高资源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资源总量一定的情况下,无形资源投入量的增加会减少有形资源的投入量,从而达到节约自然资源的目的。

就环境效益而言,人们直观的倾向于认为人工力量作用于环境后,对环境的净化作用。但就循环经济中环境效益的一般概念而言,环境是作为一种特殊的“资源”来看待的。由于人类社会和经济的各种活动必然产生排放和废弃,因此,各种排放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就被视为对环境的消费。其经济代价就是消除污染和恢复生态所需要的经济投入、或减少排放和废弃所减少的环境损害。在这里,“环境”作为“资源”的一部分融入了资源的概念中,因此,基于循环经济的资源效率就被定义为:在一定时期内,将一个生产环节中所消耗的(包括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空气、水、能源以及其他原材料投入等都折算成资源的价值,其所产生的最终产品的价值总量和所消耗的资源价值总和的比值。

在工业区中,常常通过以建立产业链,或建立公用工程,或提高重要资源的梯次利用水平等多种能够扩大资源共享程度的措施,来达到提高资源效率和环境效益的目的,而这已经成为推进循环经济的一个重要措施加以实施。

2.工业区产业链的资源效率

工业区中的产业链就是在一个特定的企业集中区域内,根据行业产品链的特点,通过将符合上、下游产品链关系的企业有机地联结起来,建立在不同工艺间的物质、能量、废水、信息的共享、梯次利用和投入产出等交换模式。由于企业群落的空间集聚状态而能够有效缩短供需半径――这对在储运、公用工程等环节要求较强资产专用性的产业而言尤为重要,产业在企业群落中的运营能够借助于资源共享来提高资源效率,降低运输成本,对化工业这类毒副作用较强的产品还能起到降低泄露的风险。因此,在工业区中建设产业链无疑能够实现资源效率(包含环境效益)的优化。

工业区产业链的规定,除了是“在一种最终产品的生产加工过程中――从最初的矿产资源或原材料一直到最终产品到达消费者手中――所包含的各个环节所构成的整个纵向的链条”[2]中的一部分以外,还包括以下两方面的链条:第一,因公共资源共享产生的不同企业对某类产品的共同需求所构成的横向链接;第二,不同企业之间的中间副产品或伴生产品互供所构成的共生链接。严格说来,在一个相同的产业中,“产业链”的概念应该转化为“产品链”更具合理性。但出于约定俗成的说法,以下仍用产业链的概念。在这些上、中、下游产品的链接中,除了要考虑资源共享和再用所提高的资源效率以外,还应包括在供需双方因缩短了运输半径而降低的储运成本和储运风险,以及形成最终产品过程中因工艺环节的连续性而产生的资源节约效果。

这种节约效果对于流程式产业――尤其是规模经济效益显著的流程式产业――尤为显著。因为流程性工艺本身的特性就是对生产连续性具有很高的要求,任何生产的间断都会发生很高的代价。当生产连续性所产生的资源效率高于企业间产业链的协调代价时,产业链就会纳入到一个企业之中。如在钢铁企业,连铸连轧工艺早已成为衡量生产工艺节能降耗先进性的重要指标。同时由于规模效益显著,受规模限制,会造成从事流程式生产的企业无法在一个企业内以产业链的方式完成整个产业的全部流程。如果流程式生产的中间产品具有很高的储运成本和环境风险,那么,因提高资源效率而在相邻企业间建立产业链就更为必要了。

对于大化工这种规模经济效益显著的流程式产业而言,中间产品的关联度很高,上道工序的产品常常是下道工序的原料,因此化工行业的相邻企业都会按照不同生产工艺的装置,通过管道将上下游产品生产的供需方加以链接。生产装置互联、上下游产品互供、管道互通、公用工程互用等,已经成为化工产业谋得发展不可或缺的基本模式。更重要的,是化工产业的中间生产环节的产品往往是易燃、易爆的剧毒产品,产品的储存和运输都需要特殊装备,距离越长,潜在的环境风险也就越大。正因如此,几乎所有的大化工产业都会以园区的形式存在,而在园区内如果具备能够吸收某类产品的伴生副产品为投入品的企业,那么,这种以产业链形式存在的化工园区,其资源效率无疑会有很大的提升。

上海化工区正是借助于通过完善化工产业链而增加了对中间副产品的再用,从而降低了溢散的风险;借助于公用工程的完善而增加了公共资源的共享程度,从而实现了公共服务的专业化和规模化。通过产业链的建设和完善,有效地提高了资源效率,并使园区的竞争力也随之提高,从而产生招商引资的虹吸效应,又进一步的完善了产业链和加强了资源共享,由此形成了资源效率不断提升的良性循环状态。

以天原华胜烧碱项目为主体的氯碱化工是产业链的典型实例。该项目生产的剧毒物质液氯和氯气,全部供给上海联恒异氰酸酯项目和拜尔聚碳酸酯项目。异氰酸酯项目将氯气用完后,以氯化氢的形式回输给天原华胜合成二氯乙烷。

氯气这种产品借助于产业链的形式,实现了在区内实时生产、实时消费的循环经济模式,不仅节省了储运成本,还降低溢散风险。通过上述产业链的资源有效利用,上海化工区每年可以节能10.71万吨标煤,节水83.55万吨。[3]因节约所产生的资源效率和环境效率略见一斑。如果产业链能够得以不断延长和完善,形成上、中、下游的无缝连接,无疑能够极大地提高资源效率。这就是为什么大多从事流程式工业的企业只有加入到某个产业链“一体化”中,才能够谋得更好地发展。而借助于产业链来提升其竞争地位的工业区,也就能够依靠先期设计好的产业链,对招商引资进行“对号入座”式的筛选。

3.主导产业链及其错位发展

(1)主导产业链的特征分析。化工区这种典型流程式工业的园区,都会围绕着产业链“一体化”模式来运作,并按照产业链的设计思路开展招商引资活动来不断提高“一体化”程度。鉴于化工产业衍生产品的丰富性特征,区中产业结构就具有了多样性和投入产出的复杂性,会形成众多相互关联的产业链。而在所有产业链中,投入产出规模和信息交换量最大、对其他产业链具有引导和推动作用、对地区产业发展方向具有决定作用、能够最大程度地提升地区产业资源效率的产业链,就被视为主导产业链。作为主导产业链要具备以下条件:

首先,主导产业链要具有容纳大项目的区位优势、降低物流成本的交通优势、加强产业配套能力的资源优势、降低成本效应明显的规模优势、先进工艺技术和管理技术下的增值优势、提高产业创新冲动的人才优势、加快信息流转速度的市场优势,这样的产业链才能最终形成产业链整体的竞争优势。

其次,主导产业链的周边地区要具有足够的能接纳产业链运作的资源条件和环境容量。对于大化工这类大进大出的产业特征而言,资源条件和环境容量的满足程度能够极大地降低物流成本,提高规模经济效益。正因如此,大化工往往会布局在沿海、沿江一带,就是为了适应产业运作过程中大量的用水、排放以及物流的需要。

第三,主导产业链要具有提升地区产业资源效率和整合地区产业资源的能力。主导产业链还因产业关联强的特征而产生的虹吸效应,能够吸引周边地区的优质产业资源融入到其中来,实现对地区产业资源的整合。

第四,主导产业链能够有效推动工业区的生态化进程和循环经济效果。主导产业链对大进大出的需求,能够对给排水、供电、供气、储运设施等公共配套设施服务提出规模化、专业化的需求,从而提高水、能源等重要资源效率;同时,对排放和废弃的再用和处理、能源和水的梯次利用、工业区生态化建设等循环经济措施提出统一要求,从而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

可见,围绕主导产业链建设和完善,工业区往往能够形成地区性的大型产业团簇。即使产业分工全球化,也没有抵挡得住石化产业以区域大规模集聚化、经营集约化、上下游产业链一体化的趋势,以至于石化产业均是以产业园区或产业基地的形式存在的。

主导产业链不仅要在主要节点和重要环节上突出工业区的优势,并且不同优势之间要具有互补和互促特征,通过这些特征来更好地发挥和不断强化工业区的主导产业链优势。

(2)主导产业链的错位发展。主导产业链的上述特点,使化工区在推进循环经济过程中都朝着建立相对完整产业链的方向发展。这就可能在同一地区的化工区中形成具有相同产业特征的主导产业链,由此导致化工区间因产业同构而导致竞争关系超过合作关系,园区中通过建设和完善主导产业链来提高资源效率的相关措施,常常在“争资源、抢项目”中得以抵消。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往往会根据进区企业投资项目的技术水平、投资规模、市场前景等综合因素,采取“个案处理”方式地价、电价、水价、税收、劳动力成本等方面给予的优惠和扶持。重要资源供给上的压价,也由此压低了应予补偿的环境成本,致使环境压力进一步加大。同时,压价竞争的结果也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提升作用不断减弱,弱化了创新的冲动。即使单个园区在竞争中能够不断完善产业链而提高自身的资源效率,但园区间的竞争却可能导致地区总体资源效率的降低。因此,提高地区整体资源效率,不但要推动工业区建立和完善主导产业链,并且要引导不同工业区的主导产业链错位发展,将不同化工区主导产业链同构型的竞争关系转变为异构型的合作关系。

工业区主导产业链的错位建设和发展,并非要求在产业链每个节点上的产品种类和生产工艺特征均具有独特性,而是要在主导产业链的主要节点或重要环节上具有独特性。就化工产业而言,因其所具有的产业链长、产品种类多、关联产业多等特点,使各个化工区具有主导产业链选择的广阔空间,也因此能够针对化工区自身的禀赋特征、现实条件和发展前景,选择能够突出园区特色和发挥自身比较优势的化工产业链为其主导产业链。

三、“三区”主导产业链错位发展模式

1.主导产业链的错位发展特征

对石化工业而言,无论后续的产业链延伸到哪里,其最初的投入均来自于乙烯。由于物流半径的约束,化工区为了实现短距离的原材料供应,有必要拥有一定规模的上游生产装置。由于原材料供应的重要性,以至于在石化工业中有这样的说法:谁拥有大型乙烯装置,谁就具备了建设大型石化集聚地的基本条件。例如在美国休斯敦附近就聚集了7座乙烯厂,年生产能力达500万吨以上。日本的千叶、韩国的蔚山、比利时的安特卫普等大型化工区,都各聚集了超过150万吨以上的乙烯生产能力。

因此,在从事大化工的工业区,在其主导产业链中设立上游产业,是能够保障其在中、下游产业链的衔接中的一个重要支撑条件,也才能够保证化工区在中下游产业链的设计中,有条件根据自身资源条件、比较优势和发展方向,建立具有自身特色的产业链。正因如此,许多从事大化工产业的工业区在主导产业链建立和完善过程中,都首先将上游产业设立为其主导产业链的基本组成要素。

可见,在大型的化工区中,都会将上游产业作为在其主导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主导产业链错位发展在化工产业中的表现就是中下游产业的组成错位发展,而非产业链的全部节点的错位发展。

2.主导产业链建设条件和优势

化工区按照炼化一体化、装置大型化建设的主导产业链思路,无疑能够极大地提高了石化产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和总体布局的整体优化,并能降低化工产业原料――乙烯/丙烯的生产成本,有效利用资源,降低能耗,减少废物排放,减少环境污染。因此,化工区的主导产业链按照上述的建设条件和特点,通常按照以下几种思路进行建设:一是充分利用沿江沿海水资源丰富的条件及有深水码头的优势,这种优势为大用水量、大用地量、大吞吐量为特征的化工产业链提供了承载条件。在化工区中建设主导产业链,需要周边建有完善的满足物料大进大出所需强大的储运能力和完善的基础设施,从而发挥货物储存与分配的中心作用。目前长三角地区的三大龙头化工区:上海、南京和宁波三大化工区(以下简称“三区”),都是充分利用了地区水资源丰富和深水码头的优势而建。但相比之下,上海化工区的这一优势尤为突出。上海化工区处于长三角“一江、一湾”化工产业的枢纽和辐射中心地位,管道、铁路、高速公路、海运、空运、内河等各种运输条件极大地提高了运输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具有更加明显的区位优势,对发展炼油、乙烯等上游重大项目特别有利。南京化工区位于长江北岸,尽管也有良好的水路、陆路、空运、内河等物流条件,但与上海化工区的物流条件相比,其区位优势有所降低,并且由于临江而使其含盐类废水的排放受到了一定的制约。宁波化工区具有临海的优势,发展大化工和大炼油工业的区位优势和物流条件非常优厚,但同样由于内河运输和交通条件较上海化工区略弱。

另一种是依托大型石化企业建设的主导产业链,这类产业链因其所具有的大规模和高技术,为产业运作所提供的公用工程设施,有利于在周边地区形成广阔的市场,并有条件采用市场化的手段整合产业资源,从而形成上中下游产品延伸加工链,推动化工产业链一体化建设,优化配置地区化工产业资源。“三区”主导产业链的形成基本上都是采用这一思路进行建设和不断完善的。上海化工区依托中石化、上石化等大型石化企业,并于英国Bp公司合资投建的上海赛科乙烯装置,是国内首套年产量突破100万吨的乙烯装置。[4]由乙烯主导构建起一条重要产品链,通过产品供应链带动化工区下游装置的建设,推动了化工区的开发建设。宁波化工区重点依托镇海炼化2000万吨炼油能力,开始实施年产100万吨乙烯工程,在石化产业链的上游占据了优势地位。就南京化工区而言,发展化工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中石化在江苏有11家企业,资产规模超过1100亿元。[4]江苏成为中石化所属企业最多、资产最大、效益最好的上中下游一体化的战略基地,而这11家企业中的骨干成员主要集中在南京地区。南京化工区依托扬子石化、金陵石化、仪征化纤以及中石化参与投资的扬巴石化等,使园区内的乙烯产量达到140万吨/年。可见,“三区”均具备建设大型化工产业集聚地的区位优势、产业基础和资源条件。

3.主导产业链的错位发展方向

化工产业链上游的原料和基础原料环节,化工产业链向中下游发展只能建立在上游产品的充分供给基础之上。因此,任何一个化工区只要具备区位优势、物流优势、环境优势、技术优势和市场优势,就都应在主导产业链中设计相同的上游产业,否则就无法向中下游延伸和扩展,最终也无法形成主导产业链。考虑到化工产业具有产业链长的特点,中下游能够衍生出非常丰富的衍生产品。因此,“三区”主导产业链的错位发展方向就应该在中下游产业环节上的错位发展。鉴于此将“三区”产业链上游应为“炼化-乙烯”一体化,而中下游产业链则要针对化工区的优势与特点加以设计。

上海化工区借助着上海良好的化工产业素质、完善的产业配套设施、较高的整体技术实力和雄厚的人力资源储备等诸多优势,在发展与上游产业衔接的项目中,应从国际、国内两方面入手,向具有高技术含量的产业链下游进行深度延伸和广度扩散:国际方面要积极引入国际先进技术的精细化工项目;国内方面要加强整合周边地区的精细化工产业资源。在这一过程中,会不断推动产业链纵向延伸和横向扩散,这就要求中、下游产业链项目必须符合高技术和高附加值的要求。因此,随着主导产业链建设和完善,必将产生大量的技术需求。借助于上海地区充分的技术资源储备优势和良好的招商引资条件,不仅能够推动化工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联姻,并且也会提高对新材料、生物工程、新功能元件等新一代产业基础技术的自主研发能力。产业链的建设和完善本身也会不断完善原料生产和市场供应的双重作用,既推动了中下游产业延伸过程对技术的要求,又借此技术推动强化了主导产业链的技术实力,形成了产业链的不断完善和技术升级的良性互动关系,推动主导产业链向高技术领域升级。通过上述措施,可以建立从原料投入到最终市场这一完整的高技术含量的主导产业链。

就宁波化工区而言,其所拥有的镇海炼化公司千万等级的大炼油厂,是我国含硫原油加工基地,具有最强的产业素质和配套能力。由于有充足的原料来源,有条件在大炼油后端衔接大乙烯工业,因此需要强化乙烯工业能力。就地区产业结构来看,当地许多企业借助于上游产业优势,与周边地区发达的纺织业和制造业联姻,形成了以合成纤维、合成树脂、合成橡胶三大合成材料的广阔市场。因此产业链的中下游应以合成材料为主,以解决长期以来浙江省轻工、纺织、化工等行业的原料来源。可借助于产业链招商来完善合成材料的产业配套能力,同时由于宁波化工区周边地区存在较多分散的三大合成材料的生产企业,可以依托宁波化工区来整合周边地区的合成材料产业资源,同时还可以借助于周边地区强大的化工产品加工能力,又可以产生一大批依托合成材料的深加工企业,形成首尾呼应、中间对接、上下游产业一体化的石化产业链。这种设计思路不仅能够整合和优化周边的产业资源,并且还能发挥主导产业链的强大产业带动能力,推动一大批新企业衍生出来。

南京化工区拥有千吨级以上码头22座,水运能力超过1400万吨;陆运能力超过700万吨;输油管道输送能力达2000万吨。因此,该化工区的物流优势超过了宁波和上海化工区的环境容量优势。这些优势可以使南京化工区发展成长三角地区的化工产品集散中心。同时,南京化工区拥有2300万吨炼油、150万吨乙烯、150万吨芳烃、120万吨尿素、110万吨聚烯烃、100万吨pta的生产能力,规模都位居全国前列,也因此使其在产业链中上游具有雄厚的产业基础优势和产业集聚优势。可以依托上游原料和带动中游基础原料,整合周边化工企业向下游延伸配套项目发展。并且,南京因其连接着内地和沿海而具有广阔的市场腹地,在产业链建设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周边市场,对园区内的产业链进行有效衔接和延伸。南京化工区应该充分发挥其主导产业链所具有的产业资源集聚能力和整合能力,借助于地区人才资源丰富的优势,将主导产业链的研发环节独立出来,通过多种招商引资手段,将全球大型化工企业的研发机构引入其中,形成专门的独立研发部门。

四、总结

尽管“三区”均应建立相对完善的主导产业链,但化工产业中下游丰富的衍生产品,能够使“三区”的主导产业链在中下游实行能够发挥优势的错位模式。上海化工区应借助于地区技术优势和外资优势,突出高技术含量的特点;宁波化工区是充分发挥炼化资源的优势,借助于地区化工产业的加工能力,进一步“补链”和“续链”来完善产业链;南京化工区应借助于市场优势和物流优势,整合周边产业资源,将主导产业链“变粗”、“变强”。“三区”主导产业链按照各自优势进行设计,能借此提高对周边产业资源的整合能力,并在“三区”之间实现错位竞争,通过增强异构合作关系来提高优势互补效应。

[参考文献]

[1]郁义鸿,管锡展.产业链纵向控制与经济规制.[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1.

[2]张海涛.上海化学工业区发展循环经济的理论与实践[R].2007上海市化学工业区管理委员会.

[3]上海化工区:赛科乙烯装置年产首破100万吨[m/oL].新浪标准厂房-长三角2008-02-01,省略:8080.

[4]杨瑞法.中石化江苏再投500亿[n].21世纪经济报道,2005-06-22(2).

theDevelopmentofLeading-industry-ChainDiscrepancyinindustrialparksBasedonRecycleeconomy

KongLingcheng1,XieJiaping2

(1.eastChina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Shanghai200237,China;2.ShanghaiUniversityofFinance&economics,Shanghai200433,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