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流动的特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07:24

人口流动的特点篇1

摘要: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城市融入已经成为国家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随着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涌入大城市的数量不断爬升,国家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步伐的加快,他们的融入状况又有了诸多新的变化。本文选择以穆斯林流动人口在广州的城市融入状况为切入点,探析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城市融入中出现的特点和变化。

关键词:穆斯林流动人口;城市融入;特点;广州市

近年来,随着中国城市化和工业化步伐的加快,越来越多的流动人口涌入城市,少数民族的流动人口顺应了这种趋势,纷纷进入大城市务工经商,学习生活,而少数民族中尤以穆斯林流动人口居多。据我国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流动人口已超过1.4亿。其中有的流动人口约有2000万,而信仰伊斯兰教的流动穆斯林约有200万[1]。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城市的生活与融入状况引起了许多专家学者极大的重视,研究成果也是非常的丰富。在这里我们以广州市的田野调查为例,分析穆斯林人口在广州市的流动特点,对于我们把握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融入状况,建立和谐的城市民族关系把握最新的动态,做一些初步的有益的探索。

本次课题主要是在广州穆斯林封斋期间所做,所以更具代表性和典型性,主要采用走街串巷的分散调查和在清真寺“主麻日”当天集中调查相结合的方式。本此课题共发放问卷140份,回收有效问卷136份,有效率为97.1%。调查内容涉及穆斯林林流动人口的基本状况、流动情况、工作经济情况、宗教情况、社会交往、政治参与、社会支持、民族关系、当前遇到的困难与对政府的期望和所需帮助等。在此,我们着力探讨广州流动穆斯林的特点,以便更好的把握当前流动穆斯林的融入动态。

一、从数量上来看,穆斯林流动人口的数量和比例还在持续增长。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的《2009中国宗教报告》,截止到2008年,我国约有300万流动穆斯林人口,占全部穆斯林人口的10%左右[2],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广州市作为我国东部经济最为发达的城市之一,自改革开放以来,就吸引着国际国内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纷纷在此务工经商,寻找发展的机会,穆斯林流动人口是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重要的一部分。2000年时,广州市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已接近万人,其中回族占93.19%,维吾尔族占6.06%,二者加起来共占广州市穆斯林总数的99.25%[3]。2005年1月,光来自青海化隆回族自治县的穆斯林在广州所开设的清真拉面馆就有427家,从业人员3746人[4]。可以预见,在未来十几年内,广州的穆斯林流动人口的数量还会呈大幅增长的趋势。

二、从流动形式上看,举家迁移的特征明显,逐渐由流动转入稳定。

此次调查的广州穆斯林流动人口,调查对象大多数是已婚者。其中已婚者91人,占总数的66.9%,未婚者43人,占总数的31.6%。在已婚者当中,其家眷随之迁移的有128人,占已婚者人数的94.1%。6人及以上共同生活在广州的有19人,占总人数的14%,5人共同生活的有10人,占7.4%,4人共同生活的有29人,占总数的21.3%,3人共同生活的有14人,占总人数的10.3%,2人共同生活的有19人,占总数的14%,即在整个调查过程中,举家迁移的有91人,占总数的71.09%,可见超过了一半的穆斯林流动人口都是举家流动,这一特征在广州穆斯林流动人口上也表现得非常明显。调查显示,能够和配偶一起进入城市其社会融入程度更高,因为与家人在一起流动穆斯林不会因为思念亲人而产生孤独和漂泊感,更容易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以及心理上的城市认同和归属感。更重要的是与家人在一起流动穆斯林的“流动”便具有了稳定性,避免了往返于流入地与流出地的来回奔波,与此同时流动穆斯林的“季节性”[5]也会逐渐消失。这样,穆斯林流动人口的基数会变得更为庞大,随之而来的带给城市的管理与服务上会有更大的挑战和难度,比如子女入学的问题,计生和卫生方面的问题等等。

三、从分布的形式上看,呈现出“大分散,小聚居”的特点。

广州的流动穆斯林大体上来说居住的相对分散,没有明显的大的聚居区,形成“大分散,小聚居”的特点,他们一般都集中在三元里、白云区陈田村附近。为了方便参加宗教活动,以清真寺为中心散居在其周围的穆斯林也占多数。一些穆斯林也变成了生意人或者阿拉伯语翻译,其中部分年轻的翻译、教师也会聚居在白云区陈田村等地居住,形成新的穆斯林聚居区。

四、从流动形式上看,以非正规渠道为主。

穆斯林流动人口一般都是自发的来到广州,他们大多是经过亲戚、朋友、老乡介绍到广州的,以无序流动为主;而通过政府招工或者通过其他的正规渠道来到广州的几乎没有。通过调查,我们可以看到45.1%的流动穆斯林是自己过来的,51.1%的穆斯林是通过亲友介绍到广州的,通过其他渠道来到广州的占3%,政府介绍的仅占0.8%,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了。

五、从流动的原因上看,经济因素仍然是其流动的主要动因。

大部分的调查对象都是因为务工经商而流动。两者人数高达110人,分别占总数的51.5%和29.4%。投亲靠友的有6人,占4.4%;学习培训的有4人,占2.9%,其他的有8人,占2.9%。可见穆斯林流动人口主要还是因为经济的原因而流动,寻找更高的经济收入和更好的生活质量,受流入地经济因素的影响较大。广州穆斯林的月收入情况比起在老家从事农业或养殖业要可观很多。穆斯林流动人口到达广州之后经济上有了很大的提高。在2500元及以上的共有74人,占69.8%,已经超过了一半的人。在5000元以上的有17.8%,比在老家的收入高了14个百分点还要多。穆斯林流动人口因为经济的“推力”和“拉力”作用来到流入地,而在流入地他们也实现了经济收入的提高和生活质量的提高,69.8%的穆斯林的经济收入已经达到外出前月收入的三倍,甚至更多。强大的经济拉力对流动穆斯林有着不可抗拒的诱惑力。

六、就业方式以非正规渠道为主,从业技能与职业类型单一化和同质化,就业类型具有明显的民族特色。

拉面是西北穆斯林美食之一,大量流动穆斯林涌入广州,也将这一美食带到广州并且很受欢迎。现今拉面馆在广州有2500多家,比2005年的427家多了5.8倍,就是说在5年的时间增长了一倍多。由于在整个的调查过程当中,我们都采用了走街串巷的横扫拉面馆的方式,所以调查对象为经营拉面馆的穆斯林相对较多,而我们在“主麻日”进行调查访问的对象就比较全面了,基本上可以比较全面的反应出广州穆斯林流动人口在广州的的就业状况。从事餐饮服务业的穆斯林已然是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其中经营拉面馆的即拉面馆老板有41人,占总数的30.1%;在受雇于拉面店老板的有45人,占总数的33.1%,这两者一共有86人,共占总数的63.2%,也就是说超过了一半的穆斯林都在做拉面这一行,在广州经营拉面馆其竞争激烈程度可见一斑。其次是经商的,有20人,占总数的14.7%,这一部分人也有相当的比重。打零工的有7人,占总数的5.1%;流动经营的有1人,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了。从整体上来看,流动穆斯林大多都是从事具有本民族特色的行业。由于民族、宗教、生活习惯等诸多特殊的原因,穆斯林只能从事像经营拉面或者卖清真食品,或开清真商店等这类与穆斯林相关的行业,导致了穆斯林的行业同质度极高,也势必会导致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外来流动穆斯林在改善经济生活条件的同时,又努力传承和保持着本民族的风俗习惯和精神信仰,难以真正融入以汉文化的现代化为主题的先进生产、生活方式之中,从而生活于城市的地域边缘、文化边缘和心理边缘。只有当流动穆斯林对流入地有很强的认同感和归宿感时,即只有当他们认为自己是当地人时,他们才能真正融入流入地的主流社会[6]。

七、穆斯林流动人口生活单调,业余生活极其贫乏,社区活动处于空缺状态。

本次调查对象中有84人表示有参加过工作之余的其他活动,占总数的61.8%;没有参加的有48人,占总数的35.3%。而穆斯林流动人口参加的娱乐活动,也是以宗教活动为主,比如说每周的聚礼、会礼等,以宗教活动为主的有39人,占22.5%;其次是看电视,上网、与朋友聚会,分别为29人、27人和23人,分别占16.8%、15.6%和13.3%。参加社区活动的仅有2人,占1.2%。穆斯林由于其从事的职业的限制,导致他们一天当中的大部分时间都要从事与本职工作相关的事情,自然是无法分配出更多的时间来参加其他的娱乐活动,但是即使有娱乐活动,他们也多半会选择与自己身边亲近的圈子来进行,所以他们参加娱乐活动还是具有内卷性的和半封闭性的,其社会参与的程度也并不是很高。并且大部分的流动穆斯林是没有受到过参加社区活动的邀请,这就容易在心理上产生对社区、对城市的认同感低。然而城市中大部分流动穆斯林对各自城市的认同度并不高,长期定居的愿望并不强烈或者并不清晰[7]。

八、穆斯林流动人口的社会资本内倾性和低层次化。

社会资本一种人际关系网络,是流动穆斯林适应和融入城市相当重要的资源。特别是在流入城市之初,这种资源所带来的便利性和基础性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在调查过程中,当流动穆斯林被问及是怎样找到现有工作的,回答由亲友介绍的有68人,占50%,自己找的有60人呢,占45.1%,通过政府介绍的只有1人,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通过其他方式找到工作的有4人,占2.9%。可见穆斯林流动人口在就业上既要自己努力,也要通过亲友等强关系的帮助立足于城市。社会资本包括教育方面的社会资本和健康方面的社会资本两个方面,流动穆斯林大多受教育水平不是很高,且囿于流动穆斯林在社会交往选择上的局限性,其社会资本暂时还不能达到更深的层次,强关系的社会网络依然不能有更大的突破,以至于不能通过弱关系来获得更稀缺的资源与信息,要想建立更深层次的社会资本还有待流动穆斯林们更多的努力。加强职业培训或参加民工学校的学习可以提升流动穆斯林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以利于他们融入城市。

九、穆斯林流动人口的入寺、入口、入土和入学问题日益严重。

(一)入寺的问题。广州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与发达的经济,已经是一个国际性的大都市,不仅吸引着本国的穆斯林流动人口,也吸引着其他国家的穆斯林。如西亚、北非的阿拉伯裔穆斯林、非洲裔穆斯林、南亚和东南亚裔穆斯林、其他国家如土耳其、伊朗的穆斯林等。伊斯兰教是植根于流动穆斯林心里的文化,这种文化根深蒂固不可动摇,已经成为流动穆斯林的一部分。流动穆斯林流入到大城市首先第一件事就是找到清真寺,解决入寺的问题。广州外籍穆斯林的人数很难统计,广州市现开放使用的四座清真寺每周五参加聚礼的人数大致有9000人,而外籍穆斯林大概占半数,若按这一比例计算,至少应该有4500名外籍穆斯林长期居住在广州[8]。而广州的清真寺只有4座,而且都是集中在越秀区,流动穆斯林的数量如此之多,这4座清真寺明显的是不够用了。

(二)清真食品供不应求

本次调查中有71位流动穆斯林认为“清真食品虽少,但可以买到”,占52.2%;23为流动穆斯林认为“清真食品太少,生活不便”,占16.9%,反应出清真食品太少的穆斯林共有94人,占69.1%,超过了一半的人认为清真食品供应较少,给生活带来一定程度的不便。还有部分穆斯林觉“一些清真食品并非清真”共有12人,占8.8%;觉得“到处都有清真食品的”占19.1%,这部分人比例也不是很高。可见从总体上来说,清真食品供应存在不足。如何在城市中既能融入都市生活,又能保持信仰身份的认同,做到伊斯兰教倡导的今世和后世兼顾,对于城市穆斯林而言是一个较为严峻的问题。工厂招工中拒聘穆斯林职工以及生活在各种单位中因清真饮食问题而不能融入所处环境的员工等情况,都是城市穆斯林面临的保持与融入的两难选择[9]。

(三)流动穆斯林的入土问题严峻。广州市的回民墓地是按照户籍穆斯林的人口规划的,对于本市穆斯林去世人口已经自顾不暇了,还要接收流动穆斯林确实是困难重重。现实中的解决方法有:一是就近在穆斯林回民专用坟场速葬,这需要在广州一定强度的经济承受能力;二是运回原籍安葬,这对于流动穆斯林来说高达几万元的费用是个沉重的负担。现今有50万平方的回民墓地,共8000个墓穴,仅能勉强满足现有户籍穆斯林的殡葬需要,最多就能维持2~3年,现实问题令人堪忧。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城市化的背景下,国际国内流动穆斯林来到广州谋生定居的人数越来越多,他们可能还会逗留相当长的时间,相关部门应该做好在此方面长远的打算和规划,如果流动穆斯林的入土问题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势必会成为影响民族安定团结的导火线。

(四)子女受教育问题。在本次调查中,当被问及目前最大的困难和问题是什么时,我们听到的最多的答案就是子女入学的问题。这似乎成了众多流动穆斯林最大的心病。调查显示有26人反映子女入学成为最大的问题,“经济困难,学费高”这一因素占27%;其次是“学校里面没有清真伙食”,占21.6%;“孩子在这里不能享受同等待遇,受到歧视”这一因素占16.2%,仅有3人表示子女在这里入学没有困难。大部分的穆斯林的孩子都在老家上学,这一比例高达57.4%。这就造成了父母与子女分离,家庭离散,这部分孩子容易成为留守儿童,对孩子的成长和学习也是极为不利的。户籍制度的限制首先就成为子女入学的门槛。由于没有本地户口,外来穆斯林需缴纳高昂的借读费或者赞助费,才能将孩子送进学校就读;能在本地就读的孩子数量也是相当的少的。另外,在广州,回民学校也是相当的少,在调查过程中,我们仅发现了一所回民小学,这对于大部分有即将入学的流动穆斯林的孩子来说远远不够;学校里面的清真伙食也成问题,很多流动穆斯林不得不中午送饭到学校给孩子吃,这无形中又增加了流动穆斯林的交通和时间成本。(作者单位:中南民族大学)

参考文献:

[1]李晓雨,白友涛.我国城市流动穆斯林社会适应问题研究——以南京和西安为例.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J],2009.1.35(1):80~84.

[2]陈晓毅:都市穆斯林流动文化适应问题及其解决之道——基于问卷调查的广州个案实证研究[R].青海民族研究,2010,7,21(3):1~19.

[3]赵鸿.数据来源青海省化隆回族自治县政府驻穗办事处2004年度工作汇报[Z].2005.2.

人口流动的特点篇2

关键词:流动人口;未成年人犯罪;特征和原因

中图分类号:C913.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7-0111-02

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是指少数民族成员以谋生营利为目的,自发在社会经济部门从事经济和业务活动的城市暂住人口,也就是“指非城市户籍,但又在城市从事各种经济、文化活动的少数民族”[1]。这些少数民族劳动力来到城市谋求工作和生活的同时,第二代流动移民亦悄然出现,这就是流动未成年人。当他们和父母家人一起迁徙进入城市后,因客观种种条件的限制,加之缺少家庭关爱和学校教育等原因,有相当一部分孩子就此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给家庭、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和伤害。我们应当对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中未成年人犯罪问题进行深入探析,才能有的放矢地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以助其预防犯罪、健康成长。

一、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中未成年人犯罪的特征

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因其自身特有的地域性、民族性、宗教性和流动性,所以比非流动人口未成年人犯罪和汉族流动人口未成年人犯罪更加特殊。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犯罪数量不断增多,犯罪比例呈不断上升的趋势

青少年犯罪已成为我国严峻的社会问题之一,引起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同时,我国的流动人口规模也在逐年创造新高,2011年我国流动人口总量已接近2.3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7%[2]。在庞大的流动人口中,涌向城市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在他们中很多人携妻带子进入城市,还有一些“90后”流动人口的成长,使得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中还有为数不少的未成年人。这些孩子由于社会制度、家庭经济等各种现实原因的制约,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未成年人缺乏基本的管束和生活保障,再加之教育、就业机会的欠缺和不足,致使他们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二)侵财犯罪和暴力犯罪所占比例较大

成年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由于自身文化程度低,长期农村生活使得他们缺乏必要的城市生活常识和专业技能,他们中大多数人在城市也只能从事劳动强度大、技术含量低且收入报酬少的工作维持生计,这与他们进入城市想要致富的初衷其实并不相符,生活的艰辛和拮据是可想而知的。与其一同进入城市的未成年人由于生活经济来源并不稳定,得不到充分的保障,自己年龄又小、学历低、缺乏正当的谋生技能,受社会不良思潮的影响,他们中有相当一部分养成了懒惰、怕苦又贪图享乐的习惯。为了满足自己的物质需求,他们宁愿铤而走险进行盗窃,甚至实施抢夺、抢劫。再有,聚众斗殴、伤害案件也比较突出。这些传统类型的犯罪案件,在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未成年人犯罪中不但占有较大的比例,而且实施过程中更易偏激,造成的伤害也更加严重,社会危害性相应也更大。

(三)共同犯罪和团伙犯罪的作案形式增多,犯罪组织日趋严密

很多少数民族由于的同一性和民族语言习惯的相似性,天生就有爱抱团的群体意识。在进入城市后,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会依托族缘(属于同一民族)、教缘(信仰同一宗教)、乡缘(来自同一地方)、亲缘、血缘等关系而聚集在一起,彼此交互感应,形成团体[3],这也影响到了未成年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他们在进入城市后,由于这种宗教亲缘上的特殊亲近感,再加之就业、教育机会的欠缺,使他们成为社会闲散人员,更加容易拉帮结伙,形成团体,进而从事更多恶性更大的共同犯罪和团伙犯罪,造成更大的社会危害。

(四)违法犯罪区域集中在城乡结合部的少数民族相对聚居区

违法犯罪区域集中在城乡结合部是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违法犯罪的共性。有研究者认为,由于流动人口大多居住在城乡结合部这个治安管理的薄弱环节,居住的隐秘和管理的松散为其犯罪和销赃留有一个缓冲带,因而城乡结合部便成了流动人口犯罪的多发区[4]。如上所述,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进入城市后,多选择便于保持民族习惯与宗教生活习惯且房租相对便宜的城乡结合部少数民族相对聚居区。这些地方就成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违法犯罪的多发区与重灾区,尤其是在本世纪初期各种治安案件与刑事案件屡有发生,严重影响了该地区的社会治安与城市环境。

(五)犯罪的流动性和隐蔽性

一些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中的未成年人脱离了家庭学校的监管,成为社会闲散人员,成日混迹于市井中,游荡于街头巷尾、车站码头、繁华闹市,伺机寻找犯罪目标,进行流窜作案。由于他们行踪不定,我国现有的二元户籍管理制度又使他们在城市的居住管理处于空白,因而造成追捕难、查证难,给社会治安管理带来极大的难题,也为犯罪分子肆无忌惮作案留下空隙[5]。

又如上文所述,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多来自农村山区,他们在城市的居住处大多是城乡结合部,这里外来人口众多,行政治安管理不到位,从而成为违法犯罪人员进行隐藏躲避的最佳场所。这种管理的缺失和居住的混杂与隐蔽,更加刺激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中未成年人的犯罪欲望。

二、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中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

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中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比较复杂,它既有一般未成年人犯罪的普遍原因,也有其独特的原因,既包括与未成年人自身有关的主观原因,也有与社会发展、经济转型密切相关的客观原因。

(一)主体原因

当这些少数民族未成年人或跟随父母,或独自来到城市谋生,成为“流动大军”中的一员后,他们其实比同龄人更早地进入了社会。因各种原因,当他们和父母一起在城市中“被排斥”、“被歧视”、“被边缘化”,心理失衡油然而生,又得不到及时的安抚和矫正,幼小的心灵会受到创伤,自卑、胆怯、孤僻、迟疑等负面情绪逐渐生长,造成各种不健康的心理问题。青少年时期正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之际,也是模仿性和可塑性最强的阶段,没有正确和及时的引导和教育,外界的刺激和不良的诱导更容易使他们情绪偏激,行为极端,也更容易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二)家庭原因

与非流动人口未成年人相比,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中的未成年人因家庭教育观念的淡薄和父母家人教育管束的缺失和匮乏,更是他们违法犯罪的重要原因之一。未成年人的生命安全、身体健康、成长教育等问题对很多少数民族同胞而言重视程度并不高,对孩子的未来期望值也相对较低。只要孩子能顺利长大,养家糊口即算大功告成,这样的观念使得他们并不重视孩子的全面成长。

即使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像城市孩子一样健康成长,接受全面教育,也会因各种原因和终日劳作而无暇顾及。缺乏父母的监管和教育,这些来到城市的少数民族未成年人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很容易走上犯罪的歧途。

(三)制度管理原因

一方面,政府对人口的流动目前还缺乏应有的宏观调控措施,对流动人口的快速增加还没有做好足够的准备,人口流动还具有一定的盲目性、无序性,从而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的不良连锁反应。而另一方面,建立在计划经济基础上的户籍管理制度,对市场经济所引发的城市流动人口的管理显得捉襟见肘,甚至无能为力。管理责任不明、主次不分、任务不清。虽然管理部门较多,但大多各自为政,缺乏统一的目标、协调的行动,没有真正地把流动人口管牢、管住,最终局面是失管漏管严重。由于新的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人口管理制度并未建立,造成流动人口管理基础工作难以适应人口流动的现实需要,使打击流动人口犯罪工作处于被动状态,使其应发挥的预防流动人口犯罪的功能未能体现,反而使一些不法分子有机可乘[5]。

(四)社会原因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我们在与世界接轨、学习西方先进生产力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渗入各种不良因素,影响甚至是改变着我们社会原有的价值观念和传统习俗。诸如社会中存在的金钱至上、奢侈攀比等不良风气对未成年人有很大的腐蚀性,尤其是对那些外来流动的未成年人由于经济方面的拮据和身处环境的物质诱惑,加之思想不成熟和教育的欠缺,很容易使他们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其犯罪的非法所得一般会很快被挥霍一空,之后继续实施新的犯罪以满足自己的经济需要。其次,由于文化市场管理失范,精神垃圾严重毒害未成年人的心灵尤其是网络管理的不到位,致使互联网成了引发未成年人犯罪的一个重要原因。流动未成年人很多无所事事,整天混迹于网吧,在目前网络管理混乱的局面下,他们更容易沉迷网络,并受到其中暴力色情等不良信息的影响。

三、结束语

在时代不断发展的今天,流动人口规模的日益扩大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由此引发的各种社会问题也需要得到更加广泛的重视。其中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中未成年人犯罪问题的研究和治理,就需要发挥政府各部门和社会各方面的力量,结合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坚持以人为本,进一步优化流动人口生活的社会环境,促进社会主义民族的团结以及和谐社会的建设。

参考文献:

[1]陈岱孙.中国经济百科全书(下)[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1:1655.

[2]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eB/oL].http:///jrzg/2012-08/07/content_2199409.htm,2012-08-07.

[3]汤夺先.试论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违法犯罪的特点[J].公安研究,2007,(12).

人口流动的特点篇3

论文关键词流动人口犯罪对策研究

流动人口,一直都是各地高危人员的主要源头,从各地发生的治安案件和刑事案件中,有八成以上是流动人口所为,流动人口的不稳定因素和高犯罪率,使得对流动人口的管理服务工作,变得尤为重要,一直都是公安部门的重点。下面我谨结合在公安机关工作中对于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中得出的经验总结和体会,以及近期武城县公安局开展“流动人口信息采集”活动而得出的最新数据,就新形势下的流动人口犯罪谈点自己的粗浅认识。

一、流动人口犯罪的基本特征

(一)流动人口犯罪的心理特征分析

第一,聚财贪富心理。对于绝大部分的流动人口而言,他们之所以选择背井离乡,外出打工,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获得高于在家乡劳动所得的收入。但是对于大部分的流动人口来说,想要挣到理想满意的、符合预期目标的财富是不现实的。与此同时,与城市本地人、成功人士相比,生活条件和收入反差相对较大,在残酷的现实与美好的愿望之间形成的巨大落差,让他们开始怀疑劳动致富道路的可行性与正确性,加之一部分人受贪财求富、攀比享受心理的驱使,极易产生通过不正当的违法犯罪途径来满足理想收入的犯罪心理和犯罪念头。

第二,从众效尤心理。流动人口主要来自贫困落后的地区,有着大致相同的经济状况、社会地位、风俗习惯等,身在异乡以乡缘、地缘、血缘等情结、和互动的同化心理,多交往频繁和密切,在一些人有犯罪念头,或者因为犯罪侥幸获得非法收入的时候,极易引发其他同乡人员的争相效尤,以至拉帮结派,实施相同类型的违法犯罪活动。

第三,对社会的仇恨和敌视心理。由于流动人口都是背井离乡,大多数人只在暂住地工作较短的时间,面对暂住地一些不平等的歧视性政策和当地人无意中流露出的排外言行,极易引发流动人口中高危人员的不满和逆反、报复以及反社会德心理,会因对某个人或某件事的怨恨,扩展转移到对整个社会的敌视与仇恨,从而导致其实施违法犯罪活动。

(二)流动人口的犯罪特点分析

一是以非法侵财型为主。一小部分流动人口在还未找到工作之前,身上的钱财用完后,为了生存而走上违法犯罪之路。还有部分比例的流动人口由于各种主客观的因素,在付出艰辛的劳动之后,却未能得到令其满意的工作薪酬,感觉仅依靠辛勤的劳动还不如通过偷盗、抢劫等犯罪活动来钱快,从而走上犯罪道路。

二是以明显的季节性犯罪为主。大部分流动人口,在农闲时进城务工赚钱,农忙时回家耕种收割,会因自身未能挣到令其满意的薪酬和工资,在虚荣心的驱使下,或者顾及其面子,怀着侥幸心理,铤而走险,实施抢劫、抢夺、偷盗等违法犯罪行为,以达到“快速求财”的目的。

三是在犯罪过程中多使用暴力手段。从形形色色的的各种案件分析,犯罪分子的作案动机单纯、手段原始单一,但同时又具有很残酷的暴力行为。案犯在实施犯罪过程中,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实施偷盗、扒窃等非暴力犯罪,在被发现后极易转化为抢劫等暴力犯罪行为。同时,抢劫、绑架、飞车抢夺等暴力手段犯罪也时有发生。

(三)流动人口的犯罪主体构成分析

流动人口犯罪的主体囊括了多类型的人员,有失去土地的流动人口,无业的,吸毒的、或者作案犯科的、有前科的人员,还有在高危地区聚集的未成年人等等,总的来说,这些高危人员都具有以下特征:

一是以青壮年为主。从侦破的外来流动人口犯罪案件中分析,18-30岁的青壮年人群是外来流动人口犯罪的主要人员,这也与这一年龄段人群的心理特征相吻合,他们的思想意识易受到外界客观环境的影响,易冲动、偏激,甚至不计后果。今年上半年全县查处的几百名流动人口侵财犯罪嫌疑人中,年龄为18-30岁的青壮年人员。

二是乡缘性、地域性帮派结伙作案突出。外来流动人口犯罪案件,多呈现出乡缘性、地域性结伙作案的特点。他们大部分来自农村的贫困地区或案件高发的高危地区,被生活环境所迫和影响,极易产生极端德思想和扭曲的心理,认为靠劳动致富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在相互认同的情况下,以拉帮、结伙的方式,连续长时间的对不固定的对象实施犯罪行为。

(四)流动人口犯罪的作案目标分析

一是犯罪区域相对而言,比较集中,形成高危人员作案的高危地区。居民区、城乡结合部、人员密集的闹市等地,由于人员复杂和密集,成为流动人口实施盗窃、抢劫、抢夺等违法犯罪活动的高发区域。

二是犯罪分子作案多为流窜作案。表现为乡缘性的同乡关系纠合,短期聚集作案突出。往往认准同性质的作案目标,例如,有的专门盗窃居民住宅,有的专门盗窃摩托车、电缆线、手机等为主,有的则专门进行飞车抢夺、抢劫等暴力犯罪。

三是选择针对的犯罪目标相对明确。犯罪分子在实施犯罪行为时,为了达到目的,选择特定范围内的人员作为侵害对象和目标。个体户、第三行业服务人员等成为最主要的受害群体。案犯选择这些人员作为侵害目标,主要原因是因为这类人群随身携带的钱财比较集中,有时甚至谋财害命。

二、流动人口犯罪的成因分析

(一)流动人口自身主观因素分析

一是内心的贪念和侥幸心理的结合,促使犯罪的发生。流动人口外出打工的目的是为了依靠正常的劳动获取钱财。然而,对于一小部分人来说,想要挣到自我满足、符合心意的薪酬是根本做不到的。外来流动人口的工作不稳定,收入相对较低,残酷的现实和理想的目标差异较大,极易产生矛盾心理。导致他们开始怀疑通过正常的劳动致富是行不通的,进而产生通过违法犯罪活动达到自我心意的犯罪心理。

二是消极的社会心理,导致其进行犯罪行为的发生。外来流动人口主要的犯罪群体是进城务工或经商的农民,他们有着特定的心理和内心世界:竞争意识比较淡薄,对贫富差距形成的鲜明对比,心理感受比较强烈,同时心理承受能力低,社会适应能力不强。现实与理想的差距、激烈的竞争、工作歧视、工作中的伤害等一系列的原因,使他们产生了强烈的追求利益的欲望,贫富差距的不满心理感受更加强烈,导致部分流动人口以侵害人身、损坏财产以及其他德暴力犯罪行为来发泄内心的怨恨与不满。

三是受教育的水平相对较低,法制观念淡薄。流动人口中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极少,大部分为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水平。由于受教育的水平较低,对法律法规知之甚少,对自己犯罪行为造成的严重后果、社会危害性,以及自己要承担的法律责任根本没有清楚的认识。今年上半年,全县查处的流动人口犯罪嫌疑人中,其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约占89%。

(二)社会客观因素分析

一是文化差异因素。城乡之间的隔离与的二元化,形成了城乡各自的文化习俗和价值观念。流动人口在进入城市后,发现自己的很多价值观念根本不适应城市的生活,在不断遭受挫折后,很多人放弃了自己的道德准则,不再顾忌行为的约束。价值观念不同导致的冲突,行为规范的失范,从而导致其走上犯罪的道路。

二是市场经济特点。市场经济与传统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计划经济相比,竞争空前激烈,在为每个个体提供平等的机会、相同的法律地位的同时,在不同起点的群体之间造成了严重失衡的不平等。由于流动人口大部分不具有适合市场经济和城市产业发展的工作能力、工作经验等,不能在市场经济中有效竞争和发展,导致他们只能从事高危险、高强度的体力劳动的工作,为了在城市中生存和得到预期的心理满足,有些人选择从事违法犯罪活动。

三是流动人口管理服务的不到位。目前对流动人口和管理和服务工作,多注重人员登记控制,只有当流动人口涉嫌违法犯罪时才对其进行干预,对其缺少日常思想观念、法制观念的宣传教育,导致他们只能处在一种与城市相对隔离的亚文化环境中,受到城市中不良文化的熏陶,少数缺乏进取心、意志薄弱者自然走下坡路,最终成为犯罪分子。

三、抑制流动人口犯罪的对策思考

一是加强法制教育,提高外来流动人口的整体素质。首先,对外来流动人口上岗前,进行特定的文化、职业技能、法律的专门培训,相对提高其文化素质,适应城市发展的劳动技能,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以达到减少外来流动人口犯罪的主观因素;其次,加大宣传力度,开展清理整顿出租房屋信息,规范对外来人口的管理和服务的宣传等活动,以进一步增强出租房屋的业主和外来流动人口遵纪守法的法律意识,共同维护好社会治安环境;再次,鼓励、引导外来流动人口运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用法律手段解决纠纷和矛盾;最后,在外来流动人口聚居的区域广泛宣传国家的法律法规、政策规章,提高流动人口的道德水平和法律意识,减少其犯罪的思想根源。

二是以务实的态度,真正做到以人为本,积极主动地关注关心流动人口的现状和疾苦。公安机关在对流动人口的管理服务中,务必真正做到坚持以人为本,以务实的态度,将服务理念真正融入到对流动人口的日常管理中去,培养流动人口对暂住地的感情,消除他们的自卑感和被歧视感,增强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同时切实解决号流动人口实际存在的各种问题,关心流动人口的疾苦,解决好流动人口的子女上学、医疗、改善其生活条件,积极维护流动人口得合法权益。

三是进一步推进和完善社区警务化管理,强化对实有人口的管理。社区警务是公安工作接触群众的最基础、最前沿的工作。社区民警要根据本社区的具体实际情况,充分挖掘和利用社区各方面的现有治安资源和潜在的治安资源,整合优化社区的治安资源,开展周期性的入户调查,全面掌握辖区内实有人口的信息,熟悉社区人员的基本情况;通过社区警务的管理服务,捕捉社区治安动态变化信息,为打击违法犯罪提供线索。

四是提高群众的自防意识,积极预防和控制各类流动人口违法犯罪案件高发。通过实施让群众了解防范信息、大力宣传报警方法和渠道、分析流动人口犯罪人员的作案规律和特点等各种措施,增强群众的自我保护意识和防范意识,全面提升居民防偷、防抢、防骗能力,使之成为防控犯罪的积极因素和有效力量。一旦防范意识成为自觉行为,它就会发挥出巨大的社会效能,从一定程度上遏止违法犯罪的发生。

五是加强日常的治安巡逻,防范和打击流动人口的违法犯罪。针对外来流动人口犯罪的地域性特点、季节性特点,在春节前后等特殊的节日和案件高发区域、时段性的加强治安巡逻,开展集中打击的专项行动,预防和遏制犯罪行为的发生。抓住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针对流动人口中存在的严重违法犯罪现象,进行严厉的集中打击,震慑犯罪分子,以达到预防和遏制外来人员犯罪的目的。

人口流动的特点篇4

关键词:流动人口健康教育现代远程教育

前言

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渐完善,劳动力作为生产力的主要要素逐渐按照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配置,因此,形成了庞大的流动人口群体。人口的远距离流动,伴随着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的巨大变革,必然会对劳动者的身体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对流动人口进行合理的健康教育应该成为社会健康教育的重点。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未见到相关对此进行研究的文献。现代远程教育作为网络时代开放教育的主要形式,对于流动人口进行开放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本文试图探讨利用现代远程教育平台对流动人口进行健康教育的可行性以及可能的经济社会价值,并探讨对流动人口进行健康教育的可能形式。

1.对流动人口进行健康教育的社会效应

1.1建立“以人为本”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人的健康状况不仅关系到人体的工作状态,更是直接关系到人体的生活质量。随着工业化的持续进行,流动人口的数量还会出现很大幅度的增长,尤其是以农民工为代表的农村转移人口将成为流动人口中的主流。对流动人口体质状况发展态势和趋势进行及时合理的监控,是提高社会成员生活水平的主要方法所在。鉴于体质问题的形成规律和发展特点,加强流动人口的健康教育势在必行。

1.2中国劳动力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劳动力资源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保障。但在中国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和我国社会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的条件下,劳动力资源并不是一个取之不尽的资源,也会出现枯竭或者短缺。近年来,不少地方出现的民工荒就可以略见端倪。因此,对流动人口进行必要的健康教育,关注并改善流动人口的体质状况,尽量避免劳动力的过早衰竭和无谓浪费,是我国社会经济顺利发展的主要前提。

2.流动人口健康问题的成因

2.1生活环境的巨大变化。

由于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国内各地区之间的气候和地理条件相差甚大。几千年的农业生产为主的固定生活,使得各地在饮食习惯、生活节奏等方面产生了巨大差异。因此,生活方式的反差对流动人口的身体健康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2.2其所从事职业的特点。

农村教育和城市的巨大差距,导致农民工受教育程度不高,就业范围比较狭窄。调查显示,大多数农民工从事的普遍是重体力劳动和低技能的苦脏累险岗位。特殊的工作环境,对农民工体质健康造成了极大的损害。因此,加强务工人员的健康安全教育迫在眉睫。

2.3流动人口的健康知识储备不足。

流动人口流出地一般是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地区,基础教育相对比较落后,高中教育还不是十分普遍,受教育程度不高、文化程度偏低成为流动人口中相当普遍的现象。此外,我国学校教育中长时间重视文化教育,忽视生活知识教育。尤其是在农村地区的中小学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对于如生物、体育等与健康教育密切的科目严重忽视,健康教育更是几乎空白,直接导致大多数流动人口的健康知识储备不足,难以适应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

3.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优势

面向流动人口的健康教育有其独特、鲜明的学习特征,是传统学校教育教育模式所无法承担的,但这与现代远程教育发展的趋势、潮流、方向是高度一致的。笔者认为,现代远程教育是构建面向流动人口的健康教育的最佳平台。

3.1现代远程教育的开放性。

现代远程教育的学习在本质上是一种开放性的学习。首先,它向社会的所有成员的学习开放,提供各种形式的助学支持与服务;其次,它不再受时间、空间、地域、年龄、工作等的限制,凡是愿意参加学习的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与内容;再次,它能根据不同的工作和实际需要提供灵活方便的开放管理措施,学员可以自行选择学习的内容、时间、地点、方式。所以,现代远程教育是构建面向流动人口健康教育平台的重要基础和途径。

3.2现代远程教育的全程性教育与健康教育的需求高度吻合。

健康教育最根本的特征是终身性。健康教育不可能是一次学习就可以完成的,应该贯穿在一个人由生到死的每一个人生阶段中。换言之,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健康教育都能向其成员提供适应其生理特征和年龄特征的学习内容和方式。

现代远程教育因其开放的特殊性,已逐步发展为面向人一生的终身教育,不仅包括中专教育、专科教育、本科教育、研究生等高等学历教育,还包括学前教育、老年教育等,初步显现出“全程性”教育的特征。正是这种鲜明的“全程性”办学特色与健康教育终身性特征的高度吻合,从而表现出现代远程教育在构建健康教育的先导性、基础性特征与重要作用。

4.对流动人口实施健康教育的建议

4.1提高认识,树立正确的办学理念。

要树立服务大众的理念,将健康教育渗透在职业技能培训当中,使远程开放教育逐渐从传统的学历补偿教育逐渐向拓展劳动者素质的继续教育靠拢,探索适合不同类型流动人口的健康教育模式。政府和教育职能部门应具有长远眼光,采取可持续发展策略,积极整合各种资源,形成社会化、开放式的健康教育服务网络,密切关注和高度重视流动人口的健康教育问题,加大投入,加强引导,逐步开展和推动流动人口的健康教育。

4.2积极扶持引导,给予政策倾斜。

政府、教育职能部门要更新观念,制定并实施有利于流动人口接受健康教育的政策。由于流动人口中大多是低收入人群,收入的大部分要用来维持生计,因此,政府要给予政策上、经费上的倾斜和扶持,倡导和鼓励社会力量的支持帮助,教育机构要给予学费优惠,学习者自身也要承担一定的受教育经费等,以此保证和推进流动人口健康教育的全面实施。

4.3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安排,适应受教育者和社会需要。

要根据学员的特点和实际需求,科学合理地设置课程。在课程安排上,在保证基础理论知识教学的同时,要增加实践性和操作性较强的内容教学比例,培养学员在实践中运用健康知识理论的能力。还可组织有关教师,根据健康教育发展的趋势、社会环境的变化以及社会成员的具体需要,编写适用教材,保证流动人口健康教育的顺利进行。

5.小结

总之,根据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文化建设的需求和流动人口的实际,积极开展流动人口的健康教育,不仅有较强的现实性和必要性,而且有切实可行性。这项工作的有序开展和有效实施,对流动人口群体的自身发展、对我国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都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人口流动的特点篇5

【关键词】流动人口罪犯;社区矫正;方式

随着社会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人口流动规模扩大并空前活跃。越来越多的人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条件,离开户籍所在地从农村流向城市,从经济落后地区流向经济发达地区,我们称这一类群体为流动人口。但是,由于我国严格的户籍制度,城乡居民差别对待和政府管理的缺位,流动人口经济收入低,不能享受很好的社会保障,政治权利也难以平等享有,心理压力大。这种种的因素导致流动人口犯罪率居高不下,给社会治安埋下巨大隐患。与之而来的,便有流动人口犯罪的刑罚适用问题。由于流动人口罪犯具有的复杂情况和特征使得依赖稳定的社区环境实施的社区矫正制度难以平等地对流动人口适用。因此,在法治不断完善的历程中,如何保证流动人口罪犯适用社区矫正的合法性、平等性,如何实行对流动人口罪犯最有针对性的社区矫正方式,切实帮助被矫正流动人口顺利回归社会,值得我们关注和探讨。

一、分析的逻辑起点——流动人口罪犯的特殊性

(一)矫正对象的流动性

流动人口出于生存需要,跟随劳动工作机会而流动,职业呈现多样化与非固定化,工作更换频率高,城乡和地区流动较快。即使是留在某个地方,也在春节像候鸟一般往返于城乡之间。矫正对象的流动性给社区矫正工作的实行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在某一地点短时间的社区矫正也无法起到改造思想、使其重返社会的目的。

(二)矫正关系的复杂性

流动人口作为社区矫正的特殊群体,涉及的社会关系具有复杂性。由于流动人口是出于对工作机会的追求而流向经济发达的地区,在暂住地或工作地往往处于相对孤立的生存状态。投奔亲戚、朋友的这类流动人口犯罪的社区矫正,除了涉及传统意义上与司法所、矫正志愿者、社工的关系外,还涉及到与其投奔的朋友、亲戚、老乡以及所住地当地居民、社区之间的关系。

(三)矫正侧重点的特殊性

据调查了解,弱势群体对弱势的归因,会影响他们在发泄不满情绪时具体对象的选择,强化他们作出攻击时的自我合理化机制。他们更容易将自己处于弱势的原因指向社会和其他群体,引发情绪的积累。因此,在对流动人口犯罪进行社区矫正的过程中,把握和了解服刑人员特别的需求,对其进行心理矫正,并对其进行免费技能培训,提供就业和医疗方面的救助,改善其生存环境,消除再犯罪形成的客观因素,显得更为重要。

(四)效用评估的艰巨性

对于社区矫正对象矫正完毕后的跟踪研究,既是社区矫正效果的有效评估方式,也是预防再犯罪的有效手段。但是,由于流动人口中服刑人员的流动性、情况的复杂性和违法犯罪的突发性等等,不仅使得对服刑人员矫正工作难度增大,而且也使得服刑人员的矫正工作流程、衔接机制以及工作如何开展、如何有效预防他们重新违法犯罪等问题都变得十分棘手。在种种不确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对于流动人口社区矫正的效用评估变得异常艰难。

二、分析的现实背景——对矫正方式优化分析的必要性

(一)是分类管理与矫正理论的体现与扩展

分类管理与矫正是刑罚理论中刑罚个别化的体现,强调对矫正对象进行适当分类,并根据矫正对象存在的差异性分别采取相应的管理与矫正措施,有利于针对矫正对象的不同类别特征采取有针对性的矫治措施,调动矫正对象的积极性,实现社区矫正对象的再社会化目标。然而,我国社区矫正对象的分类主要表现为法定的五类人员,分类标准过于单一,以至于未将其他具有特殊性、在社区矫正的过程中需要特殊对待的人员单独列明。对于流动人口罪犯的社区矫正采取特殊方式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质上也是对分类管理与矫正理论的体现与扩展。

(二)是实现实质公平的必要举措

根据是否承认差别对待的标准,可以将社会公平分为形式公平和实质公平两大类。形式公平强调法律的强式平等,而实质公平在追求社会最大利益的同时,充分考虑到少数群体(比如弱势群体)的利益。就流动人口罪犯进行社区矫正而言,由于流动人口群体具有流动性、社会关系复杂性等特殊性,对流动人口罪犯实施社区矫正必须充分考虑到其群体的特殊性,在具体的矫正方式方面进行创新,“对症下药”,更好地实现社区矫正“再社会化”的目标。

(三)是科学实现流动人口罪犯再社会化的理性选择

社区矫正的本质是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发挥刑罚的矫正和教化功能,使罪犯改过自新、回归社会、适应社会的再社会化过程。社区矫正的目的在于通过社会化的手段,使罪犯回归社会,并增强社区公民的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达到一般预防的目的。流动人口犯罪除了其自身的原因之外,更大程度上是由于制度和政策层面的原因。对流动人口罪犯采用特殊的矫正方式,能够全面体现现代刑罚理论的人性化,有利于调动流动人口罪犯在接受社区矫正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努力改造自我,实现再社会化。

三、机制完善的建议

(一)扩大社区服务中心的服务对象范围

在与广州市荔湾区司法局的工作人员访谈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在荔湾区的各街道均设有“家庭服务中心”,并成立了“友善社会服务中心”,专向帮助社区矫正人员与刑释解教人员。社区服务中心人员多为心理学、社会学专业,专业性较强,以社工的名义而不是司法机关的名义对被矫对象进行心理辅导,他们社区矫正工作中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作为政府购买服务的社会服务机构,友善社会服务中心目前的服务对象只限于荔湾区户籍的人员。在荔湾区进行社区矫正的人员一共有一百多人,其中流动人口罪犯有二十多名,也就是说友善社会服务中心将社区矫正中20%左右的流动人口罪犯排除在服务对象之外。对于流动人口罪犯,无论是从公平的角度还是从社区矫正对象再社会化目的的角度来看,都有必要扩大社区服务中心的服务范围。

(二)丰富矫正项目,完善管理机制

在调研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对于流动人口罪犯实行社区矫正的方式与其他罪犯并无区别,主要是进行评估、按照人身危险性进行分类管理,由被矫正对象定期向司法所进行当面汇报、电话汇报、上交思想汇报、参与公益劳动,并由司法所工作人员对其进行评估调查等。流动人口罪犯作为社区矫正的特殊群体,他们所具有的流动性、社会关系的负责性都会影响到社区矫正的实施和管理。

因此,在社区矫正的过程中,可以尝试建立流动人口罪犯的专项档案,实行专项管理。此外,建立心理干预机制,对其进行心理矫正,并进行免费技能培训,提供医疗方面和就业方面的救助。通过对他们生存环境的改善与心理伤痛的调节,消除再犯罪形成的客观因素,全面实现回归社会的矫正目的。并逐步实现各区的信息沟通与分享机制,探索适合于流动人口罪犯社区矫正的最佳方式。

(三)打造专业志愿队伍,创新志愿服务手段

据了解,广州市从事社区矫正志愿服务的主要是广州市本地大学的大学生、教授。就志愿服务的方式而言,志愿者主要采取协助社工开展日常工作、进行心理辅导等,既没有专门针对社区矫正的社会服务机构,也缺少对流动人口罪犯开展社区矫正的针对性手段。

流动人口罪犯在居住地进行矫正不仅面临经济、心理、社交等方面的考验,还要遭受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在接受社区矫正的过程中比一般人具有复杂性和脆弱性。志愿服务在社区矫正中的重要作用已经十分明显,为了更好地实现流动人口罪犯再社会化的目的,应该打造专业志愿队伍,由充分了解流动人口罪犯心理和社会特征的志愿者开展志愿服务,并不断创新志愿服务的手段,采用适合流动人口罪犯的矫正方式。

(四)专群结合,实现双重观念转变

广州市是一个外来人口比例非常大的城市,在某些区流动人口的比例与本地居民的比例已经基本持平,树立对流动人口的平等、尊重意识已经十分必要。尤其是在《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确定了社区矫正管辖以居住地为主的原则之后,转变司法人员的观念,同时树立社区公众的开放意识以及对法律的理解与认同已经势在必行。

在调研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广州市各区均重视社区居民的带动作用,动员社会力量进行安教帮扶工作,并实现对解矫人员的后期追踪管理,帮助其重返社会。司法人员的平等对待,在流动人口罪犯与城市居民之间建立了良好的沟通与理解途径,减少了流动人口再社会化的成本与风险;城市社区居民的友好帮扶,慰藉了流动人口罪犯孤单、恐惧的心,增加了流动人口对公正与平等的理解,增加了社会稳定的因素。

(五)加大财政投入,充分加强对流动人口罪犯社区矫正问题的重视

在调研的过程中,司法机关的工作人员普遍反映用于社区矫正的经费和人员严重不足,就经费而言,地方司法机关用于社区矫正的人均经费与国家用于收监人员的人均经费的比例远远达不到规定的1:10。按照要求,一般用于收监人员的经费人均每年2万,用于社区矫正人员的人均每年2000元,但实际远远达不到这个数目。就人员而言,以海珠区为例,司法局一共22个工作人员,负责社区矫正的不到3人,基层司法所共约57个工作人员,每个司法所负责社区矫正的为2人左右,但社区矫正工作十分繁忙,社区矫正人员严重缺乏。

在社区矫正的经费和人员都严重缺乏的情况下,用于流动人口罪犯社区矫正的特殊经费与人员几乎为零。然而,流动人口犯罪的现象较为严重,适用社区矫正的流动人口罪犯的数量也在增加。并且,在社区矫正的过程中,流动人口的监管难度往往是最大的,出现脱管、漏管的可能性也最大。无论是出于控制再犯罪率的考虑,还是出于对社会秩序稳定的要求,都有必要加大对社区矫正工作的财政投入,设置针对流动人口罪犯实施社区矫正的专项经费和人员。

参考文献

[1]张桂霞.流动人口犯罪与社区矫正的适用探析[J].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第1期.

[2]苏华.浅谈弱势群体犯罪人员行刑社会化及社区矫正[J].新疆社科论坛,2009年第1期.

[3]连春亮.论社区矫正中的分管分矫制度[J].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

[4]王云飞.和谐社会中弱势群体的保护[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

[5]董颖,陈青.流动人口犯罪人纳入城市社区矫正范围的思考[J].法律研究,2009年第2期.

人口流动的特点篇6

关键词:港口港口物流理论研究运输网络

1.引言

物流被认为是现代社会生产经济活动中在降低原材料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之后的第三个利润源泉。而港口作为国际化运输的衔接点,其功能也在不断拓宽,并朝着全方位增值的物流方向发展,于是港口物流作为一个独立的概念被提出:即以港口运输和中转为主要功能,实现货物运输、仓储、配送、加工改装、包装、通关、商检、保险和信息交换等商品供应链服务。传统的港口物流主要是提供装卸、仓储、转运服务,然而随着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港口物流的内涵和外延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向现代港口物流方向发展,即以建立货运中心、配送中心、物流信息中心和商品交易中心为目的,将运输、仓储、装卸、搬运、、包装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物流环节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的供应链,能为用户提供多功能一体化的综合物流服务。

2.国内现代港口物流理论研究

港口物流活动是随着港口经济的发展,依托贸易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逐步形成的。20世纪50年代以前,货物运输的特点是小批量、大运量,对于其他相关服务的要求较低,因而整个物流活动的集成尚未形成;从50年代到70年代,生产的全球化使成品及半成品的全球运输需求增加,集装箱运输出现,传统运输活动的服务质量和效率大大提高,运输与装卸、存储、搬运以及信息流通活动的集成也逐步形成;20世纪80年代以来,港口的功能从单一货运生产到综合物流汇集,运输方式也从车船换装到联合运输、联合经营,从传统装卸工艺到以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为主要特征的现代运输方式的转变,港口物流活动真正成熟的发展起来;进入21世纪之后,现代港口物流,根据客户要求,负责港口物流链上下游各个环节协作配合和各种运输方式有机衔接,将货物由供应地向需求地快捷、准时、经济的空间位移,实现货物的“门到门”运输,将装卸、仓储、运输、配送、加工、信息处理等方面有机结合,达到提高运输效率和降低物流成本的目的,港口物流活动开始真正由传统的港口物流向现代港口物流现代港口发展。

我国的传统港口物流具有许多内部和外部的压力。一是GDp中的物流费用要求发展现代港口物流。美国物流成本占国内生产总值的9.9%,我国的物流成本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8.8%,比美国高出近一倍。二是生产成本要求发展现代港口物流。在整个生产过程中,用于加工制造的时间仅占5%,其余时间都用于仓储、装卸、运输等环节,物流费用平均占到生产成本的40%以上。三是港口装卸运输成本要求发展现代港口物流。目前港口特别是装卸设备技术含量低的港口装卸成本比较高,要求港口企业管理精益化,优化生产流程,减少装卸运输环节,消除无效劳动和浪费,最大限度地降低货物在港口装卸运输的物流费用。四是港口竞争要求发展现代港口物流。目前港口之间的竞争已演变为港口所参与的物流链之间的竞争,港口由“独奏”变为“大合唱”,发展“一条龙”运输大协作,提高整个物流链运输效率,达到物流链各节点的共赢。

传统港口物流向现代港口物流发展的主要特征:一是现代港口物流链长;二是现代港口物流多功能;三是现代港口物流效率高;四是现代港口物流费用低;五是现代港口物流信息技术先进;六是现代港口物流吸引临港产业集群。

我国港口的布局分布日益合理化,产业结构不断被升级而得到优化。港口供应链各环节功能完善,港口物流规模不断被扩大。同时,我国港口功能在不断扩展的同时已经呈现出专业化的趋势。相应的不足之处是指以下三点。第一,我国虽然在港口物流建设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我国港口物流基础性设施的完善还有待进一步加强,物流企业及物流市场的规模还需要进一步扩大;第二,我国港口物流信息化程度不高;第三,人才匮乏。物流能力是衡量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标准之一,同时港通业的物流水平也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在这个大前提下,充分认识和了解集成理论与港口物流基础理论之间的关系,掌握集成理论的特点和规律,将其有机的融入港口物流理论当中,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推动港口物流理论系统的完善和发展,为整个港口供应链提供完善的物流服务和衍生的增值服务,以期对地区的经济繁荣起到更大的推动作用。目前我国发展着的现代港口物流是港口发展的趋势,是港口发展战略的重要选择,也是衡量一个港口企业综合竞争能力和综合服务水平的重要标志。

3.国外现代港口物流理论研究

鹿特丹、新加坡、洛杉矶等国外先进港口利用港口自身的区位和资源优势,大力推进以高科技手段、现代化管理为特点的港口物流,取得巨大成功,其发展模式已成为世界港口业的新趋势。在港口物流的发展过程中,这些港口始终强调物流综合的理念,重视发展社会化、专业化的港口物流,发挥港口作为物流服务提供商的主体或平台作用。从这些典型港口的发展轨迹与特点不难发现,依托良好的区位、岸线资源、集疏运、腹地经济、金融、信息和政策等优势条件,提高港口物流发展的层次和水平,开展高效且具有特色的增值服务,是港口物流发展的有效途径。

3.1鹿特丹港

荷兰的鹿特丹港是世界第一大港。鹿特丹港位于莱茵河和马斯河人海的三角洲,濒临世界海运最繁忙的多佛尔海峡,是荷兰和欧盟的货物集散中心,鹿特丹港是欧洲最大的集装箱码头,有“欧洲门户”之称。港口起重设备齐备,作业船只500余艘,根本上解决了货船等泊位和等货物的问题。港口年吞吐量超过5亿吨,居世界第一大港的地位。鹿特丹港经济腹地包括荷兰、法国、德国、比利时等工业发达的国家,是欧洲最重要的石油化工、集装箱、铁矿石、煤炭、食品和金属运输港口。物流中心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调度指挥由计算机软件优化辅助,完全由计算机控制,依靠先进的自动化设备完成装卸。

国外学者分析鹿特丹的现代港口物流发展理念,得出了其现代港口物流发展的几个特点。①鹿特丹港是一个海、河综合港,经济腹地宽广,货物品种多;②港口规模大,机械设备先进,腹地范围广,物流供应链完备,它的物流运输网络由各个深水货运码头,上几百家物流服务公司和便利的腹地连接网络组成;③鹿特丹港务管理局不断进行功能调整,包括扩大港口区域、允许设立船公司集装箱码头、促进发展腹地交通、促进物流专业人才的教育和培训、推销配送园区概念等。

3.2新加坡港

新加坡是一个因港而兴的国家,建国后仅经过40多年的苦心经营,就发展成为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和国际航运中心。伴随着港口的发展,现代物流业已经成为新加坡的支柱产业之一,新加坡的港口物流业的发展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综合关于新加坡港口物流的研究来看,新加坡港口物流业发展的主要特点有以下这几方面的内容。①港口运作效率高;②科技应用水平高;③专业性强,服务周全;④物流服务积聚程度高;⑤物流企业实力雄厚。新加坡港口物流业的成功发展有很多值得借鉴的经验,总结来说,主要有:①实行域外经营管理;②实施跨国公司积聚战略;③统筹港口物流与制造业协调发展;④政府大力支持物流业发展;⑤注重人才培养。

3.3洛杉矶港

洛杉矶港位于美国西南部加利福尼亚州西南沿海圣佩德罗湾的顶端。濒临太平洋的东侧,是美国第二大集装箱港。

洛杉矶港现代港口物流的发展离不开其能够将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利用到港口物流中。洛杉矶港南加州码头引人革新的无线射频技术(RFiD)。应用先进的物流信息技术和手段,使运输、装卸、仓储、包装、流通加工、配送及信息处理等活动实现全程的可视化、自动化、无纸化、智能化和最优化,是国外一流港口的重要特征。

洛杉矶港口现代物流快速发展的主要优势在于以下两点:①洛杉矶是美国的一座综合性大港。拥有一批综合素质高、专业技术精湛的管理、船员队伍,装备能力不仅能够满足洛杉矶港辖区的拖轮作业需求,同时也完全有能力为其它码头提供安全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②港内物流运输快捷高效,信息监控及时,通过港口物流信息“高速公路”,大大提高了港口货物的通过率。

4.现代港口物流

建立现代港口物流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建立现代港口物流可以提高港口的国际竞争力,可以推动集装箱干线枢纽的建设和发展,能够加强港口与腹地的联系,可以为国际物流经营者的投资创造良好条件,可以完善港口及港口城市的信息服务功能。我国建立现代港口物流基础比较薄弱,起步较晚,但加快发展现代港口物流的重要性已引起人们的关注,依据我国的国情提出的基本发展策略、建议和目前建设中总结的经验,我们应该抓住机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扬长避短,快速高效地建立我们的现代港口物流。

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船舶大型化对港口物流的要求以及港口向现代物流活动的枢纽转变都决定了现代港口物流形成的必然性。所以,我们对现代港口物流的发展进行理论研究,必须注重对现代港口物流在当前社会下发展最为需要关注影响最大的方面,人才培养机制和港口物流信息化这两方面的因素对我国现代港口物流的发展和未来有着有重要的作用。21世纪是信息时代,随着21世纪经济全球化、一体化,信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全球性贸易及物流链正在逐步形成,每一个沿海港口几乎都成了国际物流网络中的组成部分。港口作为全球综合运输网络的枢纽及物流链中的重要节点,要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中立足,必须提高其服务效率,延伸拓宽服务功能,为客户提供更全面的增值服务,也正逐渐向提供现代物流服务方向发展。依托港口,发展现代物流,已经成为港口争强竞争力,寻求长远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研究现代港口物流,首先就是要对港口物流信息化进行研究,现代港口物流业已经形成信息化和网络化的趋势,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在港口的装卸、储存和运输等环节中已广泛运用,形成了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港口物流信息网,港口信息化的发展促进了运输规模化、物流系统化,极大地提高了港口物流效率,降低了物流成本。现代港口物流理论是近几年提出的一种新型理论,其中所谓现代就是指之前所没有的,那就是说我们要研究的港口物流信息化,如何通过信息化服务让港口物流服务更加完善,如何利用高科技的东西将整个港口物流的工作效率提高。同时,随着新兴技术、信息化设备以及管理理念在港口物流中的不断应用,对于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高科技人才在现代港口物流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如何能够将“现代信息化系统”和高科技人才有效地应用也是需要认真研究的一个问题。

参考文献:

[1]韩笑妍.现代港口物流业形成及发展历程[J].中国远洋航务,2006.2:38-39.

[2]朱慧兰.我国港口物流发展研究[J].山东交通科技,2010.03:58-60.

[3]魏君.提升我国港口物流发展思路[J].物流科技,2012,4:49-50.

[4]郑睿涵.有关我国港口物流发展的深入思考[J].管理观察,2012,06:13-14.

[5]谈超凤,董海亮,于敏.浅谈我国沿海港口物流发展模式[J].珠江水运,2010,6:48-49.

[6]苏亮.建立现代物流港口的意义和策略[J].物流科技,2006,29(129):04-05.

[7]王忠诚,桑秀丹.港口物流理论基础与形成机制研究[J].物流技术,2010,6(218):47-48.

[8]陈晓笛.浅论集成理论与港口物流理论的关系[J].价值工程,2012,10:10.

[9]刘文博.国内外港口物流发展的现状及分析[J].中国商界,2012,5:117-118.

[10]汪鸣.港口物流发展现状、趋势及思路[J].大陆桥视野,2012,03:50-55.

[11]梁晓杰,东朝晖,熊才启.借鉴典型港口经验助推我国港口物流发展[J].中国物流与采购,2012,13:56-57.

[12]久子.2010年俄罗斯港口物流[J].西伯利亚研究,2011,38(6):22-24.

人口流动的特点篇7

根据国家人口计生委和市流管委的年度工作要求,全市流动人口和人户分离人员计划生育年度工作目标(承办处室)是: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法规政策宣传覆盖率达95%(宣传教育处),“三种责任书”的签订率均达95%(流动人口管理处),成年育龄妇女持证率不低于90%(流动人口管理处)、验证率不低于90%(流动人口管理处)、入机率不低于95%(信息中心),已婚育龄妇女孕检率不低于80%(科技管理处),为实行计划生育的已婚育龄妇女提供免费技术服务率不低于70%(流动人口管理处),出生监测的统计覆盖率不低于95%(流动人口管理处),在京居住半年以上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率达到85%;人在户不在育龄妇女现居住地信息登记率不低于85%(规划统计处),市内人户分离人员计划生育信息网上共享率达到80%以上(信息中心)。为此,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探索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模式创新

服务管理模式的创新,是提高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整体水平的重要措施。各区县要紧密结合区域内流动人口分布特点及计划生育工作实际,不断探索创新,积极培育区域特色突出的各类典型,形成一些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服务管理模式。市人口计生委拟于第4季度组织召开全市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经验交流和特色工作实地观摩会。经验交流重在区县级层面,特色工作重在街道(乡、镇)层面。各区县要做好“面上”经验的梳理总结,抓好“点上”特色工作的重点扶持,第3季度末完成相关准备工作。

二、继续拓展和深化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区域协作

2009年,市人口计生委在认真总结区域协作所取得的经验和成果的基础上,将按照“以协作范围的扩大求合作、以重点难点问题的突破求共赢、以长效机制的形成求发展”的总体思路,重点做好区域协作的拓展工作和违法生育的异地联合执法工作。各区县人口计生委要认真做好区域内流动人口违法生育个案信息的收集、汇总和核实工作,对违法生育人数比较多或者户籍地相对比较集中的,要重点掌握,分季度上报市人口计生委。市人口计生委将根据全市的总体情况有重点的与有关省市人口计生委协商,将采取省级组织、地市级具体实施的方式进行异地、集中联合执法。异地联合执法,政策性比较强,敏感度比较高,难度也比较大。各区县人口计生委要按照全市统一部署与要求,做好相关准备和保障工作,确保全市跨区协作工作有重点、有计划、有成效地运行。违法生育信息的采集,纳入流动人口年度执法检查。

三、做好流动人口信息系统新老平台转换和出生信息管理工作

2009年,国家人口计生委“人口宏观管理与决策信息系统”(简称paDiS集成工作平台)将在全国投入运行,该系统中的“流动人口子系统”将取代“全国流动人口信息交换平台”。paDiS流动人口子系统上线运行的末端在街乡级,已于1月中旬上线试运行。在新老平台并行期间,各区县在市级培训的基础上认真抓好街道(乡、镇)上线人员的技术培训,流动育龄妇女的信息采集和录入工作要求不变。继续抓好流动人口在京出生监测工作,进一步扩大监测范围覆盖和提高监测质量,并做好出生信息的核实统计工作(包括区县之间的交换核实),并按要求上报。

四、加强人户分离人员计划生育制度化和经常化管理

人户分离人员服务管理是户籍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重点难点工作。按照国家人口计生委提出的2009年省内“一盘棋”的工作要求,在认真落实市人口计生委、市财政局、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等八部门联合印发的《*市人口与计划生育现居住地为主管理办法》(京人口发〔2004〕38号)文件精神的基础上,今年将重点抓好以下四项工作:一是召开专题研讨会。在去年专题调研的基础上,拟于2月份组织召开全市人户分离人员计划生育工作研讨会,探讨加强服务管理的应对措施。二是建立人户分离人员计划生育工作季度例会制度。重点交流区县服务管理信息,集中探讨重点难点工作,协调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三是根据国家人口计生委关于实现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省内“一盘棋”的部署和要求,制定*市人户分离人员计划生育工作市内“一盘棋”实施方案。四是细化市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考核评估方案中有关人户分离人员考评细则,进一步加大年终现居住考核评估权重。区县要进一步加强人户分离人员计划生育基本情况的专题调研活动,进一步掌握重点人群的生育情况,违法生育的主要原因,加强对基层的检查和督导,积极探索适宜人户分离人员管理办法和措施。

五、加强人口计生力量专题知识培训

做好流动人口和人户分离人员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工作,离不开流管、公安等相关职能部门与人口计生系统的密切配合。今年,市人口计生委将本着基层公共资源共用共建的思路,继续与市流管办、市公安局等部门合作,抓好相关人员学习和培训工作,确保基层资源和力量的融合。一是举办区县人口计生委分管主任、科长的流动人口、人户分离人员服务管理专业知识培训,邀请市流管办、公安局等相关部门的领导授课。二是在北戴河培训中心举办基层派出所户籍民警计划生育法规知识培训班。三是在南京人口计生干部培训中心举办区县流管办主任的人口和计划生育知识培训。各区县应重点加强村(居)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管理员计划生育工作技能培训。

六、完善流动人口和人户分离人员计划生育内部工作协调机制

按照中央提出的建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统一管理、优质服务新体制要求,认真落实《关于成立*市人口计生委流动人口(农民工)计划生育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京人口发〔2007〕29号)文件精神,紧紧围绕提高流动人口和人户分离人员两大重点人群服务管理能力,加强系统资源整合,进一步细化职能职责,逐步理顺内部关系。各区县人口计生委要按照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负责的工作原则,进一步分解和细化流动人口和人户分离人员计划生育工作的领导职责和科室职能,合理搞好内部分工,积极构建领导有力、协调有序、配合有效的内部工作协调机制。

人口流动的特点篇8

关键词:非机动车,交通安全,平面交叉口,交通冲突

中图分类号:C91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0引言

在我国道路交通管理非机动车交通与机动车交通在城市道路上相互干扰,特别是在交叉口上,非机动车与其它车辆以及行人为了争夺时间与空间资源,相互之间会产生相应冲突,引起交叉口发生堵塞,对城市交通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因此解决复杂交通在交叉口的流通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国外对非机动车交通的研究较早,在西欧的一些国家中,自行车曾在改善非机动车交通问题上发挥过重要的作用[1]。由于其政府的重视和合理的规划,自行车交通能够与其它交通有机配合,使城市交通处于较为良好的状态[2,3]。国内对非机动车交通的研究从交通工程学科兴起时就已经开始,并取得了一些成果,如郑祖武等对国内外的交通发展情况,以及非机动车的交通事故、交通特性、交通规划等作了详尽的研究[4]。

本文基于以上国内外的研究成果,针对平面交叉口非机动车交通冲突特性进行了研究,并对平面交叉口非机动车交通安全问题进行了分析。

1非机动车交通特性

非机动车交通是人用来代替步行的一种交通方式,通过比较,非机动车交通方式相比机动车交通而言更灵活方便和经济适用,是一种无污染的绿色交通方式。但是在驾驶人员的心理特征与行人的心理特征方面上,由于不同的人为因素,行人和驾驶员的心理特征在某些方面会有所不同。由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非机动车自身所具有的优势,非机动车交通方式将在我国稳定存在,然而伴随的交通问题也在逐步增加,通过对非机动车的交通流特性分析了解到交通特性主要分为群体性、潮汐性、离散性、赶超现象、并肩现象和不易控制等六方面[5],如何通过解决交通特性问题来减少交通安全问题是我国需要研究的重要领域。

2交叉口非机动车交通冲突特性分析

交叉口是城市交通的瓶颈,由于交叉口处存在大量的交通冲突问题,导致了许多交通事故[5],通过分析得出交通冲突是导致交通事故的关键原因,因此通过对这一特性的研究,找出问题的所在,将会大大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

通过分析,交叉口处的冲突主要分为三种:交叉,合流,分流[6]。每一种冲突都对应着相应的冲突点即交叉冲突点,合流冲突点,分流冲突点,交叉口冲突点数目的多少将直接影响到交通安全问题,通过对有无信号灯的交叉口进行分析比较可以得出,在有信号配时的交叉口处冲突点数目大大减少,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7,8]。通过调查了解到交叉口处主要的冲突问题是由直行的非机动车和右转机动车引起的,由于右转机动车不受信号的限制,当它与直行非机动车同时获得道路通行权时,交通冲突问题就会随之产生。本文以经十路为案例对这种情况进行重点分析,得出交通冲突的规律,寻找问题的根本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

3经十路非机动车交通冲突的应用研究

经十路是济南的主要干道,全线设计了非机动车道,交通流量大,车速快,对非机动车的安全造成巨大的威胁。

通过在早高峰7:00-8:30和晚高峰17:30-18:30时段对经十路非机动车进行调查,发现非机动车道信号交叉口处非机动车交通流量大,交通秩序混乱,非机动车和行人易发生违章行为。无信号控制的出入口非机动车交通流量大、车速快,存在安全隐患。对于调查样本的容量,采用来计算最小样本容量(即需要调查的冲突数量)。

n-本最小容量;

p-卷入某种特定交通冲突的车辆所占观测的交通量比例;

Q-未卷入某种特定交通冲突的车辆所占观测的交通量比例;

K-对应于一定置信度常数值;

e-交通冲突比例估计值的允许误差;

对非机动车进行安全调查,通过取样,分析非机动车与机动车和行人交通冲突的关系,可以找出道路中行人存在的安全隐患。

4经十路非机动车的交通安全对策

由于交叉口处是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混行的地方,所以交叉口处存在很大的交通冲突问题。解决该问题的根本措施就是降低交叉口处的交通冲突数量,特别是当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共同穿过路口时,一定要保证机动车司机看到非机动车。为解决该问题可以从三个方面做出降低交通冲突的对策:一是改变信号灯的设置,从时间上将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交通冲突分隔开,可以采用设置非机动车专用相位;设置两次绿灯时间,首先非机动车绿灯先亮,让非机动车通过,然后机动车绿灯亮,机动车通过等措施;二是渠划分离,优化交叉口,从空间上降低交叉口处交通冲突数量,可以设置非机动车左转弯专用车道,非机动车右转弯专用车道;采用机非分离措施,把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分隔开;在非机动车停放的地方为非机动车提供隔离保护措施;设置平面环岛;非机动车停车线靠后等措施。三是对行人进行安全教育,通过安全教育,对骑车人的行为进行规范,我国交通法尚不完善,处罚力度低,所以非机动车违章问题屡见不鲜,我国应建立完善的、科学的、系统的、合理的非机动车交通法规。

5结论

本文针对我国城市平面交叉口处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的交通冲突问题,分析了非机动车的各类交通冲突特性,总结了非机动车交通在平面交叉口的主要冲突类型,主要包括:交叉、合流、分流以及对交叉通事故的分析。明确了冲突点数量的多少与交通事故的关系,这可以为改善我国的非机动车交通冲突问题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以及措施。

参考文献

[1]褚琴.自行车交通对信号交叉口及其通行能力的影响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243-245.

[2]Highwayadministration.manualonUniformtrafficControlDevicesforstreetsandhighways.Departmentoftransportation.2000:176-180.

[3]Caroltan.Crash-typemanualforBicyclists.FHwa-RD-96-104:23-25.

[4]郑祖武,李康,徐吉谦,任福田,杨佩昆,全永桑.现代城市交通[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7:133-135.

[5]李美玲信号交叉口混合交通流特性与交通组织改善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233-235.

[6]裴玉龙,王炜.道路交通事故成因及预防对策[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107-108.

人口流动的特点篇9

关键词:流动人口;计生服务;均等化;生殖健康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作出了“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的决定。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当前我国卫生计生工作领域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落实“全面二孩”政策的客观要求。在“共享”的大背景下,流动人口数量增加和高龄孕产妇的增多,必然给计生公共服务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研究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现阶段我国流动人口的特点

做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工作,首先要掌握流动人口的基本特征和生育状况。近年来,我国流动人口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具体表现为:

(1)流动人口的规模不断扩大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国的流动人口规模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根据1990年“四普”数据估算,我国流动人口数量仅为2135万人,2000年“五普”数据显示,流动人口已经达到1.02亿,2010年“六普”时达到2.21亿人,《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5》显示,2014年末我国流动人口达到2.53亿人,年均增长800万人,年均增长率为3.39%[1]。

(2)流动人口中高龄孕产妇的数量增多

在实施“全面二孩”政策之前,流动人口中部分从业人员受到独生子女政策的限制而未能生育二孩;“全面二孩”政策之后以往不能生育二孩的流动夫妇获得了生育机会,这就导致受前期政策影响的一孩夫妇的生育势能得到释放,高龄孕产妇在数量上将大为增加,给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的质量和内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流动人口的婚育年龄推迟

2014年的流动人口发展报告显示,流动人口的婚育年龄在推迟。2012年流动妇女平均初婚年龄为23.7岁,平均初育年龄为25.5岁,与2000年相比分别提高1.3岁和1.6岁。这与流动人口的年龄结构和受教育年限变化有很大关系。

二、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面临的问题

流动人口呈现出的新特点,侧面反映出了现阶段我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面临的新问题,突出表现在计生服务供给与实际需求不一致的矛盾上。

(1)计生服务供给能力难以满足流动人口不断扩大的服务需求

“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加剧了短期内对妇幼健康、孕期保健、托幼等计生公共服务的需求。随着流动人口对公共服务的需求增多,计生服务供给能力明显不足,主要体现在资金投入不足上。

尽管近年来流动人口专项经费连续增长,但是大多用于流动人口管理工作,对免费技术服务的经费投入反而有所下降[2]。“属地化管理、市民化服务”还仅仅停留在文件上面,流动人口还难以享受到充足的、内容更加丰富的计生公共服务。资金投入的不足,造成了计生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不能满足不断扩大的实际需求,严重影响到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

(2)计生公共服务保障程度难以满足流动人口最基本的服务需求

流动人口在流入地结婚、生育的现象已然成为一种“常态”,但所需的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却难以得到有效保障。我国对于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工作存在着“重管理,轻服务”的现象,服务观念的缺失则是造成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难以得到保障的重要原因。

(3)计生服务运作机制难以满足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一盘棋的需求

尽管国家对公共服务均等化做出了有益尝试,但在推进落实的过程中,由于缺乏合理的运作机制和统一的流动人口综合管理模式,“一盘棋”式服务机制建设尚未形成,现居住地与户籍地之间常态化、动态化的长效合作机制没有建立起来。

部门协作机制的不健全是造成基本公共服务缺乏的主要原因之一。政府各职能部门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往往各自为战,责任分工不明确,缺少必要的沟通,统筹协调能力弱[3]。当前,地方政府较少有单独的管理部门来统一协调、负责流动人口的基本公共服务工作。

三、促进流动人口计生服务均等化的建议

针对我国流动人口公共服务的供需状况及存在的诸多问题,为实现我国流动人口公共服务均等化,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加大财政投入,扩大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

以中央政府财政投入为主,各级地方政府分级负担;同时,合理划分各级政府的财权和事权,建立与之相匹配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财政制度。

加强对城市社区公共服务建设的支持力度,要以社区为依托,将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纳入社区服务之中,为流动人口实行“一站式”管理,提供“一条龙”服务,让流动人口能够获得平等、便捷、实惠的计划生育服务。

(2)创新供给模式,丰富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形式

在加大财政投入的基础上,发展多样化的公共服务模式,以满足不同流动人口的实际需求。公共服务要向未婚未育人口、已婚高龄育龄妇女和未婚育龄妇女倾斜,加强技术人员的培训,创新服务的供给模式,以满足这类特殊人群的公共服务需求。

参考文献:

[1]国家卫生计生委流动人口司.[m].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2015:3.

人口流动的特点篇10

1.农村流动人口社会支持状况的人口社会学因素分析

2.呼唤学术自觉:人口社会学本土化思考

3.人口社会学研究对象的再探讨

4.人口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初探

5.外国人及港澳台居民在中国大陆的人口社会学分析

6.应对人口老龄化危机的社会学思考 

7.人口社会学浅谈

8.人口社会学因素对老年糖调节受损者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9.人口社会学的理论特点及其实践功用

10.外出务工人员人口社会学特征和艾滋病KaB调查

11.人口社会学的课题

12.新疆高校大学生“五观”的人口社会学差异分析

13.SaRS对人口社会学的挑战

14.关于人口社会学发展的思考

15.人口社会学浅谈

16.人口社会学因素对护士离职意愿的影响

17.面向现代化的人口社会学

18.人口社会学的学科地位和理论体系初探

19.农村光棍的类型研究——一种人口社会学的分析

20.对《人口社会学》构成体系的初步设想

21.流动人口犯罪的社会学思考 

22.网络社会的群体参与——以人口社会学为视角

23.城乡老年人生活质量与人口社会学特征关联初探

24.高职护理专业不同人口社会学特征学生人际容纳状况的差异性研究

25.中国人口社会学的兴起与发展前景

26.人口社会学的研究范围

27.人口社会学的个理论问题

28.第三届全国人口社会学讨论会综述

29.流动人口犯罪原因的社会学分析及对策 

30.“人口社会学”探究式学习教学法的应用

31.试论人口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结构

32.深入探讨人口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全国第四届人口社会学年会综述

33.第三届全国人口社会学讨论会综述

34.全国第二届人口社会学讨论会述评

35.县城不同职业流动人口社会学特征及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调查

36.第二届全国人口社会学研讨会综述

37.流动人口规模、结构及特征的人口社会学分析

38.人口社会学的基本框架结构初探

39.老年人生活质量与人口社会学特征

40.第一讲:人口社会学是研究什么的

41.当前人口社会学研究中的热点与难点——全国第三届人口社会学讨论会综述

42.不同人口社会学特征的老年糖调节受损者应对方式分析

43.第二届全国人口社会学讨论会述评

44.联合国人口活动基金委员会驻华顾问默顿斯在吉林大学人口研究所讲授人口社会学

45.理论联系实际,探索深化创新——第二届全国人口社会学讨论会综述

46.探讨·开拓·创新——全国首届人口社会学讨论会综述

47.农村流动人口研究的再思考——以身体社会学为视角

48.英国穆斯林移民的人口社会学分析

49.老年人生活质量与人口社会学特征

51.人口社会学的对象和方法50.人口社会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52.上海外来流动人口犯罪现状的社会学分析与控制对策

53.创建幸福家庭——人口社会学的一个视角 

54.流动人口规模、结构及特征的人口社会学分析

55.创建幸福家庭——人口社会学的一个视角

56.全面认识社会与发展中的人口——评《人口社会学》

57.不同等级医院门诊患者就医原因及其人口社会学特征

58.全国首届人口社会学研讨会在杭州举行

59.老年人口养老意愿的社会学分析

60.农村体育人口“二元性”分化趋势的社会学研究

61.自愿不育的人口社会学视角

62.出生性别比偏高的人口社会学分析

63.春运问题的人口社会学分析

64.一部有创见的《人口社会学》

65.人口社会学研究内容探析

66.全国第二届人口社会学讨论会述评

67.人口资源环境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的界定

68.一部有创见的《人口社会学》

69.对加入wto后流动人口犯罪的社会学分析

70.民族宗教流动人口社会学调查——广州市化隆拉面从业群体的基本特征调查报告

71.第二届全国人口社会学讨论会侧记

72.对“溺婴”的人口社会学分析

73.辽宁流动人口犯罪社会学分析及控制对策

74.基于社会学视角的人口就业理论探讨

75.我国体育人口性别结构的社会学分析

76.试论人口社会学的研究

77.城市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的法律社会学思考

78.知识社会学与1950年代中国人口控制论间的竞争

79.农村流动人口的文化社会学研究 

80.公安机关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创新研究的知识社会学分析

81.中国人口与中国体育人口比较的社会学分析

82.影响大学生体育人口形成的多因素社会学分析

83.当代中国体育人口结构的社会学分析

84.农村人口控制的社会学思考

85.中国人口社会学的定向历程

86.社会学与人口问题

87.海宁市外来务工人员人口社会学特征及麻风病认知情况调查

88.中国人口社会学的定向历程(续)

89.我国当代人口流动的教育社会学分析

90.外国人在德国的人口社会学分析

91.从民族社会学视角看中国人口文化素质中的性别因素——兼论提高女性文化素质对和谐社会构建的意义

92.流动妇女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93.我国老龄人口健康评价指标的社会学初步研究

94.2015年德国难民庇护申请者的人口社会学分析

95.流动人口犯罪的犯罪社会学分析及其社会性防治对策

96.试论社会学研究人口问题的内容和方法

97.流动人口聚居区形成过程的社会学考察——一个城市空间转型的个案研究

98.“义庄”:创建现代农村家族邻里互助养老模式的重要参鉴——基于社会资本的视角

99.湖北地区革命伤残军人健康状况抽样研究Ⅰ.伤残及人口社会学特征

100.人口控制与社会学 

101.中国社会学2013学术年会“流动人口与城市融合”分论坛成功举办

102.影响体育人口因素的社会学分析

103.山东省青壮年劳动力人口健身观念的社会学分析

104.论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对“生男偏好”的影响

105.农村流动人口“回流”动因的社会学分析

106.人口控制与社会学

107.大型社区的人口、住房、活力与公平上海大型社区规划理念与策略的社会学思考

108.论人口、贫困与幸福——从《人口原理》谈起

109.人口结构与生育意愿变迁的社会学分析——以改革开放为背景

110.试从社会学角度谈人口增长

111.劳动就业和社会学——讨论人口普查中“在业人口划分标准”的一些想法

112.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关系——基于社会学的视角

113.人口老龄化与赡养问题的医学社会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