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思想的内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07:35

法治思想的内涵篇1

2021年3月29日在北京是朝阳区律师协会的组织下,我参加了关于法治思想的主要内涵与时代特色的学习。为了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律师从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实际出发,以法治思想作为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要依法依规诚信执业,认真履行社会责任,为推进全面依法治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2020年11月16日至17日,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在党的历史和国家法治建设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会议最重要的成果就是明确提出了法治思想。八个明确中的第五个要求“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十四个坚持中的第六个要求“坚持全面依法治国”。

在学习中,系统了解到新中国法治建设的基本历程涵盖了:法制阶段、法治阶段、全面法治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社会的治理从主要依靠政策过渡到了既依靠政策又依靠法律,并进一步过渡到主要依靠法律。十八届四中全会在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总目标、基本原则和重大任务,确定了法治中国建设的时间表和路线图。报告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全面依法治国具有重要意义: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必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

全面依法治国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我认为,律师在这个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第一,律师是法律服务队伍的中坚力量。通过构建社会律师、公职律师和公司律师等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律师队伍;法律服务工作者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依法依规诚信执业,认真履行社会责任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保障。

法治思想的内涵篇2

[关键词]民族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思修;内涵式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4)31-0041-03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北民族学院教研项目(2011JYB28)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袁琳(1974―),女,土家族,博士,湖北民族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思想政治教育。

党的十报告明确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1]。要推动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就必然要重视课程教学的内涵式发展。民族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组成部分,是为解决国内民族问题,实现各民族团结发展而设立的高等院校。民族院校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少数民族高素质人才,为社会尤其是民族地区输送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德育教育的主要环节,是提高大学生整体素质的必修课程。因此,研究民族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内涵式发展意义重大。本文将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思修”)课程为例,结合2011年本人对湖北民族学院大学生的调查(550份问卷涵盖了学校大部分文理学院,涉及大一、大二、大三共三个年级的学生),从三个层次分析如何推动民族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内涵式发展。

一、推动民族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内涵式发展,必须注重教学的整体性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在于深入进行“四个教育”,即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民族精神教育,公民道德教育,素质教育。同时在素质教育内容中强调了要加强法制教育。由此可见,“思修”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教学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及法律观,提高大学生的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塑造大学生的整体素质,以实现“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

调查显示,民族院校的大学生以少数民族学生居多,他们多来自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即使是汉族学生,也有相当一部分来自偏远民族地区。这些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程度落后、人文背景特殊、差异等情况,使得民族院校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存在较大差异。在理想信念选项中,有28%的学生选择“信仰宗教”,只有16%的学生选择“信仰共产主义”;在人生目的选项中,有52%的学生选择“工作顺利、家庭幸福、生活无忧”,只有30%的学生选择“锐意进取,积极为社会做贡献,创造有价值的人生”;在人际交往选项中,有49.8%的学生选择“帮助他人是有利可图”,只有15.8%的学生选择“他人确实有困难,需要帮助”;在少数民族政策选项中,有42%的学生选择“不甚了解”,有13.7%的学生选择“完全不知道”。

民族院校大学生在整体素质上呈现的状态,显然不符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内涵式发展,不利于民族院校的内涵式发展。因此,要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内涵式发展,必须注重教学的整体性。

(一)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教师工作具有示范性,教师是学生发展的引导者,“什么样的师傅,带出什么样的徒弟”。教师要“为人师表”,成为学生学习的表率。教师不仅要用知识去教授学生,更应该用自己正确的言行举止去影响学生。因此,教师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只有教师的整体素质提高了,才能教出整体素质高的学生。

(二)在教学内容上要把握完整性

“思修”课程要培养的是包含了思想、道德、法律在内的人的整体素质,涉及内容非常丰富,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律观及民族观。“思修”教材由绪论、结束语与八章内容组成,我们在设置教学计划时,注重了人的全面发展,将教学内容整合为5个专题:大学生适应篇、大学生立志篇、大学生道德篇、大学生价值篇、大学生法纪篇。在每个专题中,又结合民族院校大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专门讲授。

(三)将教学内容内化到学生的心灵,外化为学生的行为

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上,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性。我们在“思修”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安排了社会调查、义工服务、参观展览、志愿者行动、社会热点问题讨论等实践教学环节,增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同时把学生在课外社会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给予理论回答。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真正解决学生在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法律观方面的困惑,使之树立正确的思想认识,形成正确的言行举止,让学生主动参与,树立自己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法律观,从而自觉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

法治思想的内涵篇3

【关键词】概念教学相对独立完整性关联性

目前,部分政治教师对概念的教学并未引起重视,其中大部分教师在教学中采取的是根据教材知识点“扫描式”地进行一番讲解,然后要求学生去读、记、背,至多再进行几次默写。任何科学的认识成果都是通过形成各种概念来概括和总结的。概念是构成科学理论知识体系的基本单位,是最基本的科学理论知识。没有概念也就谈不上任何科学理论。学习和掌握任何科学理论,必须重视对其中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把握。在中学思想政治课中向学生传授的经济、政治理论亦是如此。学生要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原理,包括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必须首先加强对其中一些基本概念的理解。因此,中学思想政治课中基本概念的教学显得尤为重要。这样,虽然学生能够背出一些概念的定义,但是从深层次上去理解,以及运用所学概念帮助理解其他知识点或是运用所学概念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则显得比较困难了。追根寻源还是教师对思想政治课概念教学的特点、方法未能正确地把握和运用。本人在教育教学理论指导下,结合平时教学研究,认为中学思想政治概念教学应具有这样几个特点:

一、具有相对独立完整性

概念虽然是构成科学理论知识的基本单位,但任何一个概念也是一个独立的完整的知识。因为概念是人们通过实践,从对象的许多属性中抽出特有属性概括而成。在概念形成阶段,人们的认识已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它不是人们在最初实践活动中的对现实世界零碎的、不全面的反映。任何一个概念都已是独立完整的知识整体,因此,政治课概念教学必须具有独立完整性的特点,应通过教学力求给学生一个完整的概念。

任何一个概念都有其内涵和外延,内涵和外延都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而概念又是通过词或词组等语言形式来表达的,同时,随着社会历史和人类认识的发展而变化的。因此,为了呈现在学生面前一个独立、完整而厚实的概念,在教学中必须:

(1)引导学生认真分析概念的内涵,把握概念内涵的每一层含义。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对概念的内涵进行层次分析,引导学生思考:可以分几层?哪几层?采取“剥笋子”的方法,一层一层地加以剖析,把每一层含义都讲清楚了,一个比较厚实的、富有“立体感”的概念也便呈现在学生面前了。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也便更深刻了,运用也自如了。

(2)带领学生认真研究概念的外延。外延是由内涵决定的。概念内涵确定后,就必须认真分析此概念与彼概念及他概念的不同,从而正确把握此概念的外延。这样,使学生正确地把握概念,不至使之与其他概念混淆起来。

(3)把概念放在事物运动变化发展过程中去讲解概念。概念是随着社会历史和人类认识的发展而变化的。如初中政治课“刑罚”这一概念。为了使学生准确地理解“刑罚”概念,必须从刑罚的最初产生、到阶级社会的刑罚、社会主义国家刑罚存在的必要性等等方面的内容阐述,这样学生才能对刑罚这一概念有完整的理解,不至于会使学生产生某种偏见。

总之,我们在每讲述一个概念之后,不论概念是大是小,都要使学生能掌握一个完整的认识,这样为理解掌握系统的政治、经济理论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具有普遍关联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普遍联系原理告诉我们:物质世界是错综复杂、普遍联系的,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不能孤立地存在,都同周围的其他事物相联系。中学思想政治课中的概念是相对独立完整的,但是同一政治理论中不可避免地与其他概念、其他知识点之间有种种联系,我们在进行思想政治课概念教学中,认真分析概念内涵和外延的同时就必须揭示概念与概念之间的联系,使学生从更大范围内更完整准确地理解概念、掌握概念。因此,我们在政治课概念教学中必须努力构成概念教学的立体框架。

我们根据教育教学基本理论,对思想政治课中基本概念的讲解运用层次分析法和中心辐射法,在揭示概念内涵和外延时通过延伸、扩展等手段,努力构成这一概念立体化的框架结构,使之层次清晰地展示在学生面前,进行一种多角度、发散式立体化教学。

三、思想教育性

思想政治课教学要“引导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运用正确的观点和方法积极地思考并回答自己所面临的重大问题,认清和履行我国青年一代的崇高责任。”一句话,思想政治课教学特别是概念教学必须充分发挥政治课教学德育功能,挖掘德育因素。思想政治课教学是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主渠道。在思想政治课概念教学中,不仅要求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思想品德教育,特别是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的教育以及学生文明行为教育,从而全面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四、具有实践性

法治思想的内涵篇4

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依法治国理念的基本含义是依据法律而不是个人的旨意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实行的是法治而不是人治;其核心是确立以宪法和法律为治国的最具权威的标准。依法治国与“以法治国”仅一字之差,但内涵却迥然有别。依法治国说明法已不再是治国理政的工具,而是一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行为规范的最高准则。依法治国理念的内涵十分丰富,概而言之,包括如下几方面内容:一是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理念,二是人权保障理念,三是法律平等理念,四是法律至上理念,五是程序正当理念,六是权力监督与制约理念。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观念的重大转变。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的封建“人治”思想影响,中国共产党在治国方略的选择上经历过一些曲折。1997年,党的十五大最终确立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又被写入了宪法修正案。党的十七大对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做出了新的重大部署,党的十提出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依法治国方略的最终确立,在党和国家的发展史上,具有伟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依法治国作为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继承了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的“以法治国”法治思想中的合理成分,突破了“以法治国”法治思想的历史局限性,将传统法律文化中的“法治”思想升华发展为体现现代法治内在要求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这正反映出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一种传承。

二、执法为民理念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人本主义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人本主义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哲学基础。中国传统的人本主义思想萌芽于公元前1000余年,它是在殷商天道观发生动摇的基础上不断形成的。从先秦时期的重民思想,到儒家以人为本的价值理论,经过历朝历代的演绎发展,终于形成中国传统的人本主义思想。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人为中心,重视人的价值和尊严;立足现世,以积极务实的态度关注人生;在天人合一的关系中,注意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中国传统的人本主义思想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德主刑辅,注重教化。二是摆脱神判,注重证据。三是宽仁慎刑,爱惜民命。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立法中所体现的温情主义和人道主义原则:一是矜恤老幼妇残。二是限制刑讯。三是控制死刑的决定权。四是罪疑惟轻,律法断罪。五是则天行刑,顺天行赦。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的人本主义思想,视野广阔,内涵丰富,显示了中国作为文明古国在法律文化领域中的先进性,成为中华法系的重要标志之一。但其历史局限性也是显而易见的:一是重公权轻私权。二是重国家轻个人。三是重义务轻权利。四是重宗法尚家族。鸦片战争以后,随着西方法律文化的输入,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受到冲击,其人本主义思想中的消极因素,不可避免地为代表历史发展趋势的新思潮所取代。

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理念的具体体现,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理念之一。其基本内涵包括以人为本、保障人权、文明执法等内容。以人为本是执法为民的根本出发点。以人为本,既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执法为民的根本出发点。以人为本,体现在执法目的上就是要以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本,在执法标准上以人民群众满意为本,在执法方式上充分依靠人民。保障人权是执法为民的基本要求。人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其内容、范围和实现程度受特定社会历史条件制约。法治是人权保障的重要方式。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宪法的一项基本原则。执法为民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尊重和保障人权。概而言之,就是要依法保障公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经济社会文化权利、特定群体权利。文明执法是执法为民的客观需要。文明执法是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对执法机关的基本要求,是执法为民的客观需要,是社会政治文明和法治进步的表现。文明执法的具体内涵包括:执法理念文明,执法制度文明、执法行为文明、执法形象文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中的执法为民思想充分汲取了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人本主义思想的精华,摒弃了其所固有的消极因素,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

三、公平正义理念对西方法律文化中程序正义思想的吸收和借鉴

程序正义一般是指具有正当性的法律程序。其内容具体包括:任何人不能担任自己案件的法官,听取双方的陈述,裁判者要给出一个理由。程序正义有助于实现实体正义,且本身亦具有独立价值。程序正义是西方法律文化中很有价值的思想,这一思想曾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过重大影响。程序正义理念有两大基本理论渊源:一是英国的自然正义。二是美国的正当程序。著名的“米兰达规则”即是西方法律文化中程序正义理念的典型代表。西方法律文化素以注重程序而闻名,尽管在近代司法改革中,诉讼程序的繁琐、复杂和僵化成为改革的重点,但程序正义的理念一直被保留下来。具有西方法律文化传统的国家形成了系统相当完备的程序正义理论,依赖程序成为外国法系的鲜明特征。这一点也正是外国法律文化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一个重大区别。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缺乏程序正义的理念。因为,中国传统社会是建立在宗法血亲基础上的亲情社会,其社会文化心理是注重伦理亲情,人们更多关注的是伦理秩序中的结果公平,而忽视程序公正。因此,为实现传统法理念向现代法理念的转变,推进现代法治社会历史进程,就必须牢固树立程序正义的理念。

法治思想的内涵篇5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概念

实践教学从其行为上讲是一种实践活动,但从其本体上而言却同时又是一种理论,因此实践教学同时具有了理论与实践两个向度的意义。从二者的关系上来看,实施教学措施以及制定实践教学目的的原因在于实践教学深厚的内涵之中,并且同时实践教学的内涵也是实施实践教学的基础,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实践教学的一种形式,它既是引导学生将外在实际转化为内在的精神动力的实践活动,同时又是引导学生将先进的思想政治理论彰显出来、在实践中得以体现的一种理论性的指导原则,所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门将理性与感性、理论与实践融通起来的课程。本文要探讨的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概念,也就是要分析和研究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实践层面上的涵义,亦即与其理论层次相对立的一个层面。所以,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概念的把握不应该是单向度的,应该是包含着理论与实践、本体与现象、理性与感性的双向维度的东西。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内容出发来对其概念加以考察,我们会发现在这种理论与现实的双向维度的学习中,高校中的学生逐渐完成了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相互交融的过程。这种实践课程实际上是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过程,是主观世界的外在客观化与客观世界的主观内在化相统一的过程。在这种双向的过程中,当代高校学生完成了关于世界认识的正确“三观”的建构,形成了一套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领导和指导下的独特的、丰富的、科学的价值认知体系。这对于当代高校的学生而言有着极为丰富的意义,同时对于高校的教师而言,实际上也是一个提升教师教育水准和促进教师教育能力提升的良好途径。所以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主体与对象而言,它是教师与学生相互交融的过程,是学生提升人生境界、教师提升教育水平的又一个双向的过程。因此,这再次说明了一个现实的问题,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概念并不是单向度的,而是一个丰富而宏大的体系,它有它自身独特的价值内涵、指称对象、意义层次等内容,但在不同的立场下,它的内涵又是不同的,所以任何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概念的单向度讨论都是有失偏颇的,是不符合现实的。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创新的必要性

(一)适应时展的内在需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在于促成爱国、爱劳动、爱学习的长效机制,鼓励全国人民学习传统优秀中华文化精髓,同时要立德树人以增强学生的责任感。随着新时期的到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我们开辟了一个社会发展的新纪元,原有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实践亟需得到创新与发展以适应新的时代内涵的要求。在目前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相关课程中,课程的枯燥乏味与缺乏活力是现存的主要问题之一,学生普遍认为类似的课程是无用的。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创新与变革,引导高校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树立正确的三观。只有在学生的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后,才谈得上学生对于其他形式的科学理论的认知和把握,因此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实践改革的创新必要性之一在于适应新时展的内在需求。

(二)适应人才培养的客观要求

新时代下高校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现代化人才,因此高校当代的人才培养方案是建立在新时代的时代思想体系之下的,是受到?r代思想和精华所引导的。站在这种意义上,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创新的重要性就在于能够为新时代培育新的人才,所以同时它也作为培育正确思想价值理念的有力手段从而适应了人才培养的客观要求。

(三)适应教学方法的必然要求

学校教学的目的在于使被教育者接受教育者的教育,同时要求被教育者将客观的知识主动转化为主观的行为,所以教育是一个集主观行为与客观知识于一体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以其独特的教学魅力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将知识潜移默化地传递到学生的心目中,另外在学生专心致志听讲的时候以及与教师相互互动的时候,在此过程中教师也提高了自身的教学水平和改进了教学方法。所以,这一教育的过程无论是对于教师而言,还是对于学生而言都是具有丰富内涵的。因此,在提升教学水平的诉求中,要想催生出合理的教学方法就必然会要求高校在相关课程中进行改革,而这其中就包含了思想政治理论课。

法治思想的内涵篇6

一、推动民族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内涵式发展,必须注重教学的整体性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在于深入进行“四个教育”,即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民族精神教育,公民道德教育,素质教育。同时在素质教育内容中强调了要加强法制教育。由此可见,“思修”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教学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及法律观,提高大学生的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塑造大学生的整体素质,以实现“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

调查显示,民族院校的大学生以少数民族学生居多,他们多来自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即使是汉族学生,也有相当一部分来自偏远民族地区。这些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程度落后、人文背景特殊、宗教信仰差异等情况,使得民族院校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存在较大差异。在理想信念选项中,有28%的学生选择“信仰宗教”,只有16%的学生选择“信仰共产主义”;在人生目的选项中,有52%的学生选择“工作顺利、家庭幸福、生活无忧”,只有30%的学生选择“锐意进取,积极为社会做贡献,创造有价值的人生”;在人际交往选项中,有49.8%的学生选择“帮助他人是有利可图”,只有15.8%的学生选择“他人确实有困难,需要帮助”;在少数民族政策选项中,有42%的学生选择“不甚了解”,有13.7%的学生选择“完全不知道”。

民族院校大学生在整体素质上呈现的状态,显然不符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内涵式发展,不利于民族院校的内涵式发展。因此,要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内涵式发展,必须注重教学的整体性。

(一)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教师工作具有示范性,教师是学生发展的引导者,“什么样的师傅,带出什么样的徒弟”。教师要“为人师表”,成为学生学习的表率。教师不仅要用知识去教授学生,更应该用自己正确的言行举止去影响学生。因此,教师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只有教师的整体素质提高了,才能教出整体素质高的学生。

(二)在教学内容上要把握完整性

“思修”课程要培养的是包含了思想、道德、法律在内的人的整体素质,涉及内容非常丰富,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律观及民族观。“思修”教材由绪论、结束语与八章内容组成,我们在设置教学计划时,注重了人的全面发展,将教学内容整合为5个专题:大学生适应篇、大学生立志篇、大学生道德篇、大学生价值篇、大学生法纪篇。在每个专题中,又结合民族院校大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专门讲授。

(三)将教学内容内化到学生的心灵,外化为学生的行为

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上,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性。我们在“思修”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安排了社会调查、义工服务、参观展览、志愿者行动、社会热点问题讨论等实践教学环节,增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同时把学生在课外社会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给予理论回答。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真正解决学生在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法律观方面的困惑,使之树立正确的思想认识,形成正确的言行举止,让学生主动参与,树立自己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法律观,从而自觉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

二、推动民族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内涵式发展,必须注重教学的艺术性

调查显示,与其他高等院校相比,民族院校大学生来自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民族具有不同的文化,有各自的方言、风俗习惯,呈现出文化的多样性。正是民族院校大学生文化的多样性,直接影响“思修”课程教学的吸引力。在“是否逃课”的选项中,选择偶尔逃课、经常逃课的学生比例高达47.8%;在“逃课理由”选项中,有31.5%的学生选择“枯燥无味”,有27.8%的学生选择“没有实际用处”,有34.6%的学生选择“不感兴趣”,有6.1%的学生选择“不喜欢教师”;在“上课理由”选项中,选择“学校安排了,不得不学”理由的学生占39.6%,选择“必修课,挣学分”理由的学生占22.7%,选择“教师点名查考勤”理由的学生有18.4%,只有19.3%的学生选择“学习知识,发展自我”这一理由。由此可见,民族院校“思修”课程教学的吸引力不强,无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动力,使得学生缺乏学习“思修”课程的积极性,不利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内涵式发展。

如何增强“思修”课程教学的吸引力,从而推动民族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内涵式发展呢?通过“思修”课程教学的实践,我们认为必须注重教学的艺术性。

(一)注重“教”的艺术性

“教”的主体是教师,要上好一堂有吸引力的课,一定需要教师的积极投入。课堂教学实际上是教师与学生的心理对话。教师上课时没有激情,照本宣科,缺乏情感,怎么能引起学生的心理共鸣?这样的“教”一定缺乏吸引力,学习效果当然不好。马克思说过,“激情、热情是人强烈追求自己的对象的本质力量”[2]。因此,教师上课应该积极运用情感艺术。只要教师与学生实现了情感认同,教学就不再是枯燥的理论灌输,而是一种心与心的交流,一定具备很高的吸引力。另外,调查显示,在“学生喜欢的授课教师风格”的选项中,72.6%的学生选择了“授课风趣、语言幽默”。可见,传统的板着面孔说教不能吸引大学生,教师应该积极运用语言艺术。在课堂教学时,教师要善于运用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生动、形象、大众、朴实的语言(如民间俗语、歇后语、网络词汇等)或者运用语速、语调的变化来增强吸引力。

(二)注重“学”的艺术性

“学”的主体是学生,效果好的课堂,除了有教师的积极投入,一定要有学生的主动参与。“教”与“学”是双向互动的。有效的课堂教学,不仅需要教师发出信息,更需要学生“接收并接受”信息。因此,“思修”课程教学要遵循学生的心理规律,培养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按照教育心理学规律,学生在45分钟的课堂上一般呈现为初始阶段的兴奋时段(第1~25分钟),大脑处于兴奋状态,思维活跃,易于“接收并接受”信息;中间阶段的疲倦时段(第25~35分钟),大脑开始疲惫,思维逐渐缓慢,注意力容易分散,不能完全接受所接收到的信息;最后阶段的封闭时段(第35~45分钟),大脑开始封闭,思维逐渐停止,已经不愿意接收信息,就更谈不上接受信息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理论教学最好在初始阶段进行,中间和最后阶段采用讨论、辩论、评析理论问题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思维。注重“学”的艺术性的课堂教学,才能增强教学的吸引力。

三、推动民族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内涵式发展,必须注重教学的创新性

我国高等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四有”(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新人。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逐渐定型的阶段,思想政治理论课正是向大学生宣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前沿阵地。尤其在网络时代的今天,西方社会利用其网络优势向全球推行资本主义的价值观念、意识形态、思想文化,严重影响了青年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相较其他高等院校,民族院校大学生大多来自贫困落后地区,由于自身的多元文化性以及特有的思维方式,他们更容易受到西方思想的影响,导致“思修”课程的教学效果更加不好。调查显示,认为“思修”课程对自己的人生“完全没有”与“几乎没有”作用的学生加起来达到47.3%;在“思修”课程教学效果选项中,选择“很不满意”与“不满意”的学生加起来达到42.5%;在“教学效果不满意原因”的选项中,选择“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无关”的占35.2%,选择“教学模式落后”的占13.5%。由此可见,增强“思修”课程的教学效果,是“思修”课程教学内涵式发展的关键。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要增强“思修”课程的教学效果,推动民族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内涵式发展,必须注重教学的创新性。

(一)创新教学理念

信息时代,“灌输式”的教学理念已不能适应“思修”课程的发展需要。“灌输式”教学理念指导下,教师输出知识信息,学生被迫接受知识信息,这适用于知识信息获取渠道匮乏的时代。信息时代是知识信息非常丰富的时代,学生与教师都能在网络上获取大量知识信息,教师与学生不再是输出与接收的单一路线,而是双向路线,学生的主观力量更大。“思修”课程的教学理念已经更新为“知识—素质—能力”三结合。遵循民族院校大学生的心理规律,让他们在身心快乐的状态下,不断提高素质与能力,应成为民族院校“思修”课程新的教学理念。

(二)创新教学内容

人是社会化动物,受社会发展变化的影响很大。要让“思修”课程真正走入学生头脑,不能多年重复一个事例,应该根据社会发展变化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民族院校“思修”课程的教学内容,不仅要把握社会发展的脉络,分析时代前沿与社会热点问题,还要结合我国的民族理论与民族地区社会发展现实。

(三)创新教学模式

多年来,“思修”课程采用的是一种“一言堂”“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模式,“黑板—粉笔”的教学方法发展至今变为“ppt—鼠标”,不能适应学习主体——学生的需要,必须进行教学模式创新。在“思修”课程教学中,我们探索了有利于教师教学,更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多样化教学模式”,如体验式教学(学生融入教学情境)、研究式教学(问题讨论、实证分析、撰写论文)、互动式教学(师生角色互换)、活动式教学(课堂内外实践活动)等,发挥了学生主体的积极性,增强了教学的实际效果。

参考文献:

法治思想的内涵篇7

[关键字]概念、相对独立完整性、普遍关联性、教育性、实践性

[内容概要]概念是构成科学理论知识体系的基本单位,是最基本的科学理论知识。没有概念也就谈不上任何科学理论。学习和掌握任何科学理论,必须重视对其中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把握。在中学思想政治教学中,部分教师在教学中采取的是根据教材知识点“扫描式”地进行一番讲解。学生也难以从深层次上去理解。本人初中思想政治课概念教学的特点和方法浅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任何科学的认识成果都是通过形成各种概念来概括和总结的。概念是构成科学理论知识体系的基本单位,是最基本的科学理论知识。没有概念也就谈不上任何科学理论。学习和掌握任何科学理论,必须重视对其中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把握。在中学思想政治课中向学生传授的经济、政治理论亦是如此。学生要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原理,包括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必须首先加强对其中一些基本概念的理解。因此,中学思想政治课中基本概念的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部分政治教师对概念的教学并未引起重视,其中大部分教师在教学中采取的是根据教材知识点“扫描式”地进行一番讲解,然后要求学生去读、记、背,至多再进行几次默写。这样,虽然学生能够背出一些概念的定义,但是从深层次上去理解,以及运用所学概念帮助理解其他知识点或是运用所学概念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则显得比较困难了。追根寻源还是教师对思想政治课概念教学的特点、方法未能正确地把握和运用。

本人在教育教学理论指导下,结合平时教学研究,认为中学思想政治概念教学应具有这样几个特点:

一是具有相对独立完整性。概念虽然是构成科学理论知识的基本单位,但任何一个概念也是一个独立的完整的知识。因为概念是人们通过实践,从对象的许多属性中抽出特有属性概括而成。在概念形成阶段,人们的认识已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它不是人们在最初实践活动中的对现实世界零碎的、不全面的反映。任何一个概念都已是独立完整的知识整体,因此,政治课概念教学必须具有独立完整性的特点,应通过教学力求给学生一个完整的概念。

任何一个概念都有其内涵和外延,内涵和外延都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而概念又是通过词或词组等语言形式来表达的,同时,随着社会历史和人类认识的发展而变化的。因此,为了呈现在学生面前一个独立、完整而厚实的概念,在教学中必须:

1、引导学生认真分析概念的内涵,把握概念内涵的每一层含义。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对概念的内涵进行层次分析,引导学生思考:可以分几层?哪几层?采取“剥笋子”的方法,一层一层地加以剖析,把每一层含义都讲清楚了,一个比较厚实的、富有“立体感”的概念也便呈现在学生面前了。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也便更深刻了,运用也自如了。

2、带领学生认真研究概念的外延。外延是由内涵决定的。概念内涵确定后,就必须认真分析此概念与彼概念及他概念的不同,从而正确把握此概念的外延。这样,使学生正确地把握概念,不至使之与其他概念混淆起来。

3、把概念放在事物运动变化发展过程中去讲解概念。概念是随着社会历史和人类认识的发展而变化的。如初中政治课“刑罚”这一概念。为了使学生准确地理解“刑罚”概念,必须从刑罚的最初产生、到阶级社会的刑罚、社会主义国家刑罚存在的必要性等等方面的内容阐述,这样学生才能对刑罚这一概念有完整的理解,不至于会使学生产生某种偏见。

总之,我们在每讲述一个概念之后,不论概念是大是小,都要使学生能掌握一个完整的认识,这样为理解掌握系统的政治、经济理论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是具有普遍关联性。马克思主义哲学普遍联系原理告诉我们:物质世界是错综复杂、普遍联系的,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不能孤立地存在,都同周围的其他事物相联系。

中学思想政治课中的概念是相对独立完整的,但是同一政治理论中不可避免地与其他概念、其他知识点之间有种种联系,我们在进行思想政治课概念教学中,认真分析概念内涵和外延的同时就必须揭示概念与概念之间的联系,使学生从更大范围内更完整准确地理解概念、掌握概念。因此,我们在政治课概念教学中必须努力构成概念教学的立体框架。

我们根据教育教学基本理论,对思想政治课中基本概念的讲解运用层次分析法和中心辐射法,在揭示概念内涵和外延时通过延伸、扩展等手段,努力构成这一概念立体化的框架结构,使之层次清晰地展示在学生面前,进行一种多角度、发散式立体化教学。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到以下几点:

1、要求学生从概念的定义中找出关键的字词,作为这一概念的中心,根据这一点,要求学生回忆出与此相近或有联系的一些其他概念,把它们进行比较。

2、在新旧概念的比较过程中,要求学生从新概念的定义中提示新要领有哪些方面的本质特征即与其他概念的不同,进行逐层分析。

3、对每一层次进行分析时,在学生弄清这层含义内容基础上,再要求学生指出从这一层次角度上概念与其他一些概念和其他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经过这样的教学过程,便构筑出这一概念教学的立体化框架结构。在这过程中,学生既能理解新概念内涵和外延,又能理清楚新概念与其他概念的区别和联系,既能把握新概念的本质特征,又能掌握在掌握新知识的同时,复习旧知识。

比如,我在讲解“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一种“行为规则”。接着要求学生回忆出一些其他行为规则,学生很快说出有:法律、社会主义法律、道德、纪律等等。这样就很容易揭示“法律”与“社会主义法律”、“社会主义纪律”和“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等概念之间的联系。

然后要求学生从定义中思考“我国社会主义法律”这一行为规则与其他规则比较具有的不同点。学生便很快说出:(1)它是体现人民意志的行为规则;(2)它是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的行为规则;(3)它是用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则。对这三方面的逐一分析:对第一方面分析,便揭示出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与人民意志、人民民主之间的联系,使学生懂得,在我国只有充分发扬人民民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才能建立我国完善的社会主义法律,也只有健全了法制,才能保障人民民主。对第二方面分析,揭示出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与我国国家之间联系,使学生懂得,只有巩固了我国国家政权,才能建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加强法制建设;对第三方面分析,指出对于违反法律的,将受法律的制裁,揭示出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与对敌对分子专政和巩固社会主义稳定政治局面等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最后小结指出: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具有以上三个特征的行为规则,而其他行为规则都不具有或不完全具有这三个特征。

学生在理解这一概念后,便自然地理解课文中“它既是公民权利的体现和保障,又是公民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这一观点,也为理解后面的内容打下了基础。

因此,思想政治课概念教学应该也必须揭示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使相关知识点融合成为一个知识整体。

三是思想教育性。思想政治课教学要“引导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运用正确的观点和方法积极地思考并回答自己所面临的重大问题,认清和履行我国青年一代的崇高责任。”一句话,思想政治课教学特别是概念教学必须充分发挥政治课教学德育功能,挖掘德育因素。思想政治课教学是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主渠道。在思想政治课概念教学中,不仅要求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思想品德教育,特别是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的教育以及学生文明行为教育,从而全面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法治思想的内涵篇8

【关键词】企业医院;适应;发展

企业职工医院原来的服务宗旨是保证职工就医条件,预防职业性疾病发生,对服务对象是采取愿者自来,框划就医单位,无自主选择权,使之造成医院发展提高上的滞留,变成“皇帝姑娘不愁嫁”的格局,医务人员拓宽思路,努力学习业务的竞争意识受到握制。业务上的提高远远落后于其他综合性医院,为彻底改变企业医院单一服务转变服务内涵企业医院必须做到以下转换,以适应当前的医疗发展。

1转换思想

转换思想应给自己增加压力,仍以原来思路愿者自来是无法生存下去的,思想的转换体现在服务理念中,要扩大服务对象,不仅是本单位职工、更多是社会、社区、周边的人群。服务观念应废出不愁没有病员的思想,应变被动为主动,主动出击,争取更多服务人群。服务内涵必须加大,即不能只以常见病、职业病为主攻,而应向多发病、疑难病中寻求提高,同时强化服务整体意识,要强化团队精神、强化被服务者的整体服务,撇去头痛只医头的片面意识,把人看作是整体的,有机的联系。只有转换了思想、端正了服务意识、强化了服务理念,才能从意识上适应当前的医疗发展。

2扩大医疗护理内涵

要扩大医疗护理内涵,首先要扩大病种的预防治疗范围,强化单病种防治的同时向疑难病种提高,重点在提高医护人员理论诊疗水平及应知应会的技术操作能力,加强以预防为主、治疗、护理三者合一的有效治疗原则,并针对职业病的防治作好计划性宣传,提高职工防病治病自我保护能力。

3加强与当地医疗机构配合力度

企业医院应争取当地医疗领导机构的支持,积极配合医疗改革发展,以溶入地方医疗为契机,不断升华提高自身技术能力,扩大服务范围,并以适合当地民众的民风民情为人性化服务的前提,把医疗护理服务汇入社会团体中,争取地方政府的更多帮助支持以壮大自身力量。

4加强就医宣教、提高就诊需求

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中,就医人群的医疗知识必须进行灌注,故而疾病的预防、治疗环节的了解功能的锻炼,后期恢复的护理必须进行宣教,充分调动广大病员积极性,更好配合治疗迅速达到康复,同时也减少医疗纠纷隐患发生。

5建立健全就医流程完善操作程序

建立就医流程不仅使就医环境更为安全、规范、整洁、便捷,更重要是让患者方便知晓、节时节力,同时操作流程的完善对提高技术水平及应急处理均起到良好作用。对职工而言也培养了自身规范行为,做到环节相扣、人人知晓、方寸不乱、安排有序、掌握自如。

6总结、修正、补充、完整

流程的实施是不断更新过程,要不断总结、改进、修正、补充、完善,只有这样方可以废出糟粕,取其精华,存留于流程再造中。

7技术力量培训

由于原有工作性质与内涵上的差异,必须对医务人员进行长期有计划的理念操作培训,并对业务骨干力量进行重点培养,有关新理念、新知识及新技能应不断进行灌注,采取送出去、请进来,考核考试及建立技术档案等方式加大技术力量培训。

8学法用法加强法治教育

法治思想的内涵篇9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生产力要素;价值

[中图分类号]a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08)52-0135-02

1社会生产力的概念和内涵

社会生产力就是人类一切生产活动能力的整合。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对社会生产的多样性进行过高度的概括,认为人类全部生产活动最主要的有三种:一是“重新生产自己生命”的物质生产;二是“生产另外一些人”的人类自身生产;三是“思想、观念、意识”的精神生产。相应地,社会生产力就表现为物质生产力、人类自身生产力、精神生产力。社会生产力就是所有这些生产能力的历史的、具体的有机统一。社会生产力主要由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科学技术、管理、教育等要素组成,是人类一切生产活动能力的整合。

在生产力诸要素中人是首要的生产力,因为劳动资料是由人来发明、制造和发动的,生产过程是由人来组织和管理的,科学的发现及其在生产和技术上的应用也是通过人的活动实现的。必须看到这些要素的实现与劳动者的精神状态、工作态度、劳动强度等因素是密不可分的。

2思想政治工作具备现代社会生产力要素价值的分析

2.1生产力各要素构成一个庞大而复杂的要素系统

新的生产力因素论认为,现代生产力不是各种人身条件和物质条件的简单堆砌,而是众多因素的有机结合,是一个巨大的、复杂的、多变的系统。我们对现代社会生产力进行科学抽象的因素分析,就要以一般系统论作为这一分析的方法论基础,同时建立起层次观点和动态观点。首先,生产力要素在不同层次上存在并发挥作用。生产力系统基础层次上的因素,是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它们可称为简单的、普遍的、实体性的因素。

其次,生产力要素处于发展变化之中。生产力要素同其他事物一样,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永远处于发展变化之中。那么,思想政治工作作为生产力要素,一旦被人们所认识,人们会自觉地发挥它在社会生产力中的作用,从而就会使它的作用愈来愈明显,愈来愈大地显现出来。在现实社会中,不仅是我们党、我们国家高度认可,就连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如日本、美国,也开始非常注意对职工心理、思想和行为进行研究,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2.2思想政治工作是现代社会生产力系统中一个不可缺少的子因素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也在不断扩大。邓小平强调当代最大的政治就是发展经济,实现社会现代化,使政治和经济的关系在新的历史环境下达到了高度的统一,同时也使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随之而扩大。因为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以后,学习掌握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的任务摆在了全党全民面前。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要动员和引导广大干部和群众,积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努力掌握现代化建设本领。思想政治工作这种内涵的扩大,就越来越多地同社会生产力的内涵接近,并融合在一起。也可以说思想政治工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具备了充当生产力要素的资格。

2.3思想政治工作是生产力中起主导作用的劳动者要素中的活力要素

从生物学的角度看,人是地球生物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级的有思维能力的生物体。从社会学的角度看,人有七情六欲,有思想、有情感、有追求,反映出一定的精神活力。因此,人不同于生产力中另外两个要素。劳动者只有精神活力旺盛,有政治思想,有责任感,体力、智力的潜能才能得到释放。可见,体力、智力、活力这三者之中,活力是核心,居主导地位。

但人的精神活力并不能自发地产生,它要靠正确思想的灌输,靠生动活泼的思想政治工作的调动和激励。因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本质就是运用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和认识能力,也就是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和认识能力,也就是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使劳动者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创造性和聪明才智,并转化为生产力,为国家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我国发展生产力的一条基本经验就是抓人的素质,充分发挥劳动者本身的积极性。因为人的行为不仅受经济利益驱动,同时也受思想道德素质积极或消极的规范和制约。可见,发展生产力的核心问题是人的问题,而人的核心问题是思想觉悟、劳动积极性、创造性问题。可以说,生产越现代化,人的素质提高就越重要,特别要求对人的精神进行促进、重塑和管理,思想政治工作作为要素在生产力中的地位和作用愈益彰显。

2.4思想政治工作就是生产力的一个要素

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人们的政治思想觉悟,提高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直接目的则是服务于生产建设,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维护社会的稳定。思想政治工作围绕经济建设去开展,贴近实际做工作,已和经济建设融为一体,密不可分。无论从考核它的效益上,还是从衡量它的标准上,我们谁也无法把它从生产和生活实际中分离出去,割裂开来,思想政治工作也就应该而且已经成为生产力要素之一。

思想政治工作既然是精神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进而言之,它就是社会生产力的一个要素,它通过思想政治工作者在精神生产过程中的直接劳动,对他人产生积极的影响力,间接地推动物质文明的建设和进步。物质文明应该是所有参与社会实践的人们共同劳动的结果,思想政治工作就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就是推动物质生产力发展的精神动力,这种精神动力,实质上就是生产力要素实实在在的内容。

从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理论看,思想政治工作也应视为生产力一个要素。马克思首先是以物质生产力为考察对象的,从起点上并没有介入脑力劳动、分工、协作、科技、管理、教育,更不可能有我们现在说的思想政治工作等因素。这不是理论的局限性,而是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所决定的,这是马克思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马克思确立的生产力概念,不是一个静态概念,而是一个动态概念,不是各种因素的孤立存在,而是一个有机系统。按照马克思主义发展论的观点,现代社会的生产力,已经形成一个超大系统,生产力的内涵也更加丰富。然而,现代社会生产作为一个超大系统的运行,并不是自发的,更不是杂乱无序的,它要按照一定的规律,在空间上遵循一定的轨迹进行运行。只有这样,生产力自身才能发展起来。这样,在生产力系统中必须有一个指挥系统,也就是起灵魂和核心作用的思想政治工作系统。因为它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

参考文献:

[1]张浩.试论科学技术与生产力诸要素的关系[J].理论探讨,1994(3):23.

法治思想的内涵篇10

交叉性是学术界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属性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有些学者把思想政治教育学界定为“交叉学科”,还有研究者在其文章和著作中都承认并肯定思想政治教育学对其他学科理论、知识与方法的借鉴,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学具有综合性的特点。那么,这种综合性是否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交叉性?如果思想政治教育学是交叉学科,其交叉性的内涵是什么?有什么特征?思想政治教育学交叉性发展的趋势如何?这些问题目前在学界还鲜有探讨,个别研究虽有涉及但也语焉不详。实际上,探讨思想政治教育学的交叉性关系到其学科定位的问题,涉及思想政治教育学自身的学科特色及其学科群的内外关系,对于目前该学科的进一步发展有很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建构历程,试对思想政治教育学交叉性的内涵、特征和发展作些探讨,以期更好地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特色和学科属性。

一、思想政治教育学交叉性的内涵

所谓交叉性,一般是指两个或多个各自独立的对象之间的交叠、重合与相容。科学研究表明,交叉是“大科学时展的主要表征。”交叉科学(cross-science)是现代科学发展的综合形式与重要趋势,也是科学深刻变革和日益丰富的表现。从形成方式上看,交叉科学是由不同学科相互渗透而形成的新兴科学。交叉学科(cross-discipline)是交叉科学的学术化具象,也是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早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科学家钱学森等人就预言:“交叉学科的发展是历史的必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本世纪末到下世纪初将是交叉学科的时代。”但是,由于交叉学科最初是发生在大的学科门类和部类之间,主要是指基元学科以下具有交叉性的科学知识子系统,因此,人们通常所说的交叉学科往往是指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大交叉”,特别是文理学科之间大跨度的边缘性融合。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对于学科变革的促动,以及人们对于学科关系认识的加深,越来越多的学者注意到了不同学科群边际乃至内部诸分支学科之间的活动关系,并由此把交叉学科的界定推进到基元学科之下的次级学科内部。因此,现代意义上的交叉学科就不仅仅限于基元学科之间的交叉,而成为包括学科群落内外交叉在内的复杂的概念。针对于某一特定学科而言,其在学科层面上的交叉性即其作为交叉学科的特性,而交叉学科也成为“在两种或两种以上单一学科基础上,科学主体凭借对象整合、概念移植、理论渗透和类比推理等方法,对对象世界及其变化进行探测、体认和再现后形成的跨越单一学科性的独立的科学理论体系。”在科学发展和学科融合度日益提高的今天,学科交叉已经开始突破原有基元学科的界限,在不同层级的多个学科间产生复杂多向的混合和交融。

在已有研究中,大部分学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这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综合学科是以特定的自然客体或社会活动为研究对象,运用多种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从各个角度进行综合性研究的学科。思想政治教育学在学科构建和学科实践中符合这样的特征与要求。但需要指出的是,由于综合性这一概念具有泛指功能,并不一定涉及学科属性问题,而一般意义上所说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具有综合性也只是对该学科外部表征的简单描述。实际上,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定位和学科属性并不能完全被“综合性”的描述所涵盖。笔者认为,除去综合性以外,交叉性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属性更为准确、深入的界定,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学这门有着特殊的指导思想、形成背景、学科前史和教育目标的特色学科内在属性的揭示。此外,思想政治教育学的交叉性也不等同于综合性,即不仅仅体现为对其他学科的糅合,也不完全等于对其他学科的一味照搬与盲目总和。因此,在关注和探究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性质时,不能只讲思想政治教育学具有综合性而忽略其交叉性。那么,思想政治教育学交叉性的内涵是什么呢?一般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学是在已有的哲学、政治学、教育学和其他社会科学的基础上,通过学科思想、理论知识和应用方法的廓清与内化,从而建构的逐步定性化、定型化的独立学科。从发生学的角度看,思想政治教育学的交叉性是指基元学科内部的诸学科本着创造性和建构性目标,通过打破学科营垒,实现思想、知识和方法体系的渗透、融通、抽取、交汇、整合和再生等一系列复杂过程后而呈现的综合化、专门化和科学化的“学科互涉”。就目前的情况而言,这种交叉性是通过多个同级学科的交叉来实现的――首先是同一科学领域内的诸多同级学科之间,近年来又逐渐出现了不同层级的学科,如自然科学、数学学科、系统学科和思维学科中高一级学科的原理、知识和方法向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渗透。此外,按照交叉学科的新进展和新思维,如果将思想政治教育学作为一个整体,其内部的分支学科,如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史、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等之间也存在着交叉性。这样看来,由于在活动对象、核心内容、发展目标、价值功能、实践过程和应用方法等多方面具有复杂性,思想政治教育学所包含的理论和实践上的交叉性也就超越了不同层级的学科界限,成为囊括该学科上下层级、内外领域的交叉,并由此展现出宽领域、跨学科、多维度的复合型特征。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交叉性的特征

交叉性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内在学科属性,当然也是其学科特征之一。作为对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性质的总体概括,交叉性在该学科建构中有更为具体的表现。择要而言,其交叉性的特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派生式而非本源式交叉

思想政治教育学是基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以及丰富的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伴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发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进程而出现的理论性和应用性兼容的学科。尽管学科名称的提出和学科体系的构建是改革开放以后的事情,但思想政治教育学无疑具有较长时期的理论储备与实践前史,因此也就拥有比较丰富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这门学科在发展过程中尽管从其他已有学科中进行了理论、知识与方法方面的借鉴,而且这种借鉴还将会持续下去,但它本身所研究与解决的问题具有独特性,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具有规律性,学科所具备的针对性、科学性和实践性为其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提供了根本性的支撑。换言之,思想政治教育学尽管在学术渊源上包含了对其他学科的多方位综合和交叉,但其指导思想、基础理论、核心理念和客观实践为学科自身的主体性作了基奠,使得它在学科构建的本源上具备学科主体性、思想独立性和理论原创性,从而使其在学科本质上仍保持受特定理论指导、来自于独特实践、具备独特思想理论特色的独立学科。那些在学科构建前期从其他学科中获得的借鉴,不论是学科概念的增殖,还是学科范式的引入,均是在学科主体性之外派生式交叉的结果,而非本源式交叉的证据。可以预料,在今后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发展中,学科内部还会产生交叉性成果,但它们只能使思想政治教育学得到丰富,而不能消除其学科主体性和学科本位性。

2 内涵式而非外延式交叉

按照逻辑学的界定,内涵强调概念的内容,外延指示概念的范围。思想政治教育学的交叉性体现为学科内部从概念到范畴、从知识到方法等一系列内涵性要素在与其他学科相关信息的比较、测度和扬弃中实现交叉,而不是因为概念范围的扩展引发的与其他学科的交集型交叉。实际上,在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概念、体系和结构得到建构与完善的过程中。一些外来信息和要素是直接先行进入到思想政治教育思想体系和理论体系的内部,引起该学科领域内的共鸣,随后再接受实践的检验并推动理论发展的。这样,大量思想政治教育新概念、新知识、新方法的产生,只不过是学科间的内涵式交叉,而并非所有要素的全方位侵入、渗透和替代。以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评估论为例,把来自于管理科学中的评估理论介入到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导致产生了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测量与判断的现实考虑,并由此产生了思想政治教育评估的依据问题、对象问题、目标问题、原则标准问题、模式机制问题等结构体系。后面一系列的理论建构,无疑是评估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学交叉的内涵式创造,而并非评估理论的全盘植入。由于这种交叉介入的方式是从学科内部推进的,而不是从学科发生的,因而它属于内涵式交叉而非外延式交叉。这种内涵式交叉,保证了思想政治教育学基于自身特色和实践理性的增殖力与创造力,是思想政治教育学交叉性的生命力所在。

3 域内式而非边界式交叉

美国政治科学家古丁和克林格曼在谈到当代学科发展的状态时指出:“分化以及作为其伴生物的杂化,最近在政治科学领域的发展显得尤为突出。在过去,混合领域是各种完整的学科之间出现断裂的结果;如今,这种断裂正出现在相邻的子学科所包含的不同专业子领域之间。……吸收不同学科的研究成果的过程,涉及的是各个学科、各个专业所包含的不同部分之间的整合,而不是各个学科之间的整合。其结合点建立在各个领域之间,而不是建立在各个学科的交叉边界。”这种描述,与思想政治教育学域内式而非边界式交叉的现状非常吻合。这其中的原因,一方面固然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特殊性、全面性和复杂性相关联,另一方面也与思想政治教育学处在全面构建、学科体系与结构尚待完备的状况有关。由于当今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和理论所面临的开放性的大环境,各学科、各专业子领域之间呈现出全方位、立体式、深度接触的态势,原先存在于各个学科间的“旧的不变的对立,严格的不可逾越的分界线正在日益消失。”在某一个学科的某个领域内某些有价值、有意义的信息,可以不受学科边界的约束而相对自由地渗透或传递到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相关领域和结构中。于是,过去常常发生在高级别学科断裂带的交叉现象已经多被混合的、杂化的和渗入式的子学科“领域交融”取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更多地呈现出“域内作业”而非“边界作业”的特点。

4 局域式而非覆盖式交叉

尽管思想政治教育学的交叉是不同领域间的交叉,然而所涉及的交叉领域并非是完全替代性或全盘植入性的。也就是说,思想政治教育学具有学科独立和学科主体性,具有保持学科自身特色的理论逻辑与学科体系。它在相关领域中只是部分地与其他学科发生交叉,而不是其他学科思维的简单照搬,更不是以其他学科中的有关领域毫不保留地覆盖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相关领域。美国学者朱丽?汤普森?克莱恩在讨论学科关系时引述说:“当不同的学科碰在一起时,一种横向整合过程从理论上来讲就开始了。”尽管如此,她强调指出:“任何一门学科都不会完全融入另一门学科。”笔者认为,这个判断适用于评价思想政治教育学的交叉性。目前多数思想政治教育学著作在建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和学科体系时都注意到该学科对于其他学科借鉴与引进时的有限性,或者说学科交叉的局域性。比如,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领域中颇具代表性的著作《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中提到:“尽管相关学科(如教育学、伦理学、政治学等)也涉及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但它们各有自己特殊的专门的研究对象,只是与思想政治教育学存在部分交叉关系,而绝不是完全重叠。”这个判断,指明了思想政治教育学局域式而非覆盖式交叉的特征。实际上,正是由于交叉的局域化而非覆盖式的发生,才为思想政治教育学自身在思维延展、知识生长和方法创新预留下了足够空间,也才使其学科主体性与学科特色得到充分发展。

5 跨学科而非超科学交叉

如前所述,思想政治教育学尽管产生于哲学、教育学、政治学等社会科学,在学科形成过程中不仅已经而且还将从上述学科及其他学科中获得思维方式、知识体系和实践模式等方面的启示与借鉴,但这并不会抹煞思想政治教育学作为独立学科的特色,更不能由此作出思想政治教育学纯属诸学科“杂烩”的错误推论。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提出了科学分类的标准。他指出:“每一门科学都是分析某一个别的运动形式或一系列互相关联和互相转化的运行形式的,因此,科学分类就是这些运动形式本身依据其内部所固有的次序的分类和排列,而它的重要性也正是在这里。”这充分说明了每一门独立科学都应当致力于研究某一种特殊的运动形式,科学依据运动的特殊性分类和次序性排列而产生。思想政治教育学以人的思想发展和思想教育发展为研究命题,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这一特殊运动形式中的矛盾性和规律性予以揭示,具有独立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也具备独特的研究规律。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所固有的基本关系的发掘、内在矛盾的发现和解决及其发展规律的发现与运用,支撑了思想政治教育学作为独立学科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思想政治教育学在构建过程中与其他学科的交叉,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学内部的交叉,并没有改变该学科的主要对象、基本矛盾和发展规律,也没有改变学科的特殊性和独立性。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学的交叉性蕴含并展示的是其跨学科属性,这是学科在发展过程中遵循学科规律的表现,也是其科学性的要求。在这个意义上说,思想政治教育学的交叉性是跨学科而非超科学的交叉。

三、思想政治教育学的交叉性发展

经过2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学目前已经成长为一个学科体系较为健全、学科化程度较高、具有特色的独立学科。在一定意义上说,依托于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该学科已初步实现了现代化、科学化和专业化的目标。然而,思想政治教育学目前也正处在一个发展的关节点和创新的拐点上,不仅需要加强和完善既有学科体系,而且亟待理清学科发展的思路与方向。近些年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内部关于学科属性和学科定位的争论接连不断,关于学科能否发展、向何处发展、如何发展的疑问也此起彼伏。笔者认为,要澄清理论争论、探讨发展思路,不能回避思想政治教育学交叉性的系列问题,也不能忽略思想政治教育学通过学科交叉获得发展的重要路径。而所有这些,都呼唤我们去进一步探讨思想政治教育学的交叉性特征,思考思想政治教育学交叉性发展的基本路向。

如前文所示,交叉性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内在属性,是该学科自创立之日起就已经接受和形成、支撑着该学科发展的重要特征。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有意识的社会思想教育产生的历史来看,把思想政治教育从教育和思想教育的领域中剥离出来,实现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的交叉并纳之于科学化、理论化的全过程本身就展示了该学科的交叉性特征。同时,学科建设初期就具有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也在一定程度上预示了思想政治教育学交叉性发展的必要性与必然性。由于交叉性是植根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和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体系的内生性特征,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学的交叉性发展必然会和实践需求、科学发展的状况以及学科发展的规律紧密相关。概括起来说,思想政治教育学的交叉性发展是由以下三个方面的条件决定并受其制约的:

其一,社会生产和生活实践的需要决定思想政治教育学交叉性发展的目标与方向。社会生产和生活实践是制约人类社会发展主题与方向的根本因素,也是产生科学与学科的内在决定条件。恩格斯曾经在《自然辩证法》中提出:“如果说,在中世纪的黑夜之后,科学以意想不到的力量一下子重新兴起,并且以神奇的速度生长起来,那么,我们要再次把这个奇迹归功于生产。”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也明确指出:“计算尼罗河水的涨落期的需要,产生了埃及的天文学”。由此可见,科学和学科的发展归根到底要决定于并受制于“实践之手”。思想政治教育学是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基础上建立的学科,其发展的基础和决定因素不外是社会生产和生活实践。正是在社会生产和生活实践中,思想政治教育学才能获得交叉性发展的根基和支撑。也就是说,社会生产和生活实践的要求从根本上规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学交叉性发展所要达到的目标和所要择取的方向。

其二,知识聚散与共享、学科整合与分化的趋势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学交叉性发展的维度和内容。我们今天生活的时代是一个科学迅猛发展并急剧变革、知识迅速积累并持续裂变、学科不断衍生并双向涌动的时代。马克思和恩格斯当年曾经在《共产党宣言》中预言了社会精神生产的世界性发展,他们指出:“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这其中就暗示着知识、科学乃至学科的开放性发展与扩展性变革的趋势,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科学与学科的整合性后果。尽管今天我们生活的时代还远非马克思和恩格斯所预言的时代,但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与作用无疑使得当今科学知识产生了以前时代所不能比拟的聚散分合,为知识共享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使得学科整合与分化的趋势更为明显,程度也大大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学的交叉性发展,无疑会因为各种知识的变动及对它们的占有程度以及学科的消长变迁而在发展的维度、发展的内容上受到影响和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