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工程的理解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09:08

环境工程的理解篇1

关键词:曝气;环境工程;水处理

中图分类号:D922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inrecentyears,theapplicationofaerationequipmentisanimportantpartoftreatmentofenvironmentalengineering,environmentalengineeringwatertreatmentisofgreatsignificance.theroleofaerationequipmentusedistheoxygentanksfilledtoensureadequatesupplyofoxygentanksmicroorganisms,energyefficientaerationequipmentisverysignificantmeaningforimprovingtheefficiencyandqualityofwaterinenvironmentalengineering.Basedontheaeratedwatertreatmentapplicationsinenvironmentalengineeringforanalysistohelpusbetterunderstandtheprinciplesandapplicationofaeration,providingconvenienceforenvironmentalwater.Keywords:aeration;environmentalengineering;treatment

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的污水排放量也随之增加,我国对环境工程污水处理也日益重视。对污水进行处理,不仅能够提高水资源的再次利用率,维持生态平衡,美化城市的环境,也能一定程度上促进我国环境工程水处理技术的发展。

深入研究曝气在环境工程水处理中的应用,能有效的促进我国的污水治理工作,缓解污水污染啊的环境问题。曝气的应用原理主要是在环境工程污水的治理中,借助曝气设备,使之强加于污水中,水中的氧快速运动,分解水中的有机物等,达到分解水中氧化物等的目的。

一、环境工程水处理中曝气应用的基本原理[薛露肖.环境工程水处理中对曝气设备的应用分析[J].绿色科技,2013,04:178-179.

]

河道曝气技术是根据河流受到污染后缺氧的特点,加速水体复氧过程,人工向水体中充入空气(或氧气),以提高水体的溶解氧水平,使水体中的污染物质得以净化,恢复和增强水体中好氧微生物的活力,从而改善河流的水质。

使用曝气对污水进行处理,能够很大程度上减轻城市污水处理的压力,保障城市的污水处理跟上经济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的步伐,对污水进行处理,有利于美化城市环境,营造适合居住,旅游,休闲的城市氛围,保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后续动力,维持自然生态环境的平衡,为人民生活健康发展,绿色出行提供一定的便利。

首先,在进行环境工程水处理的曝气充氧之前,我们应该对池内进行消氧,为了使消氧的速度变得很快,我们可以使用具有催化功能的药剂,消氧需要一定的还原剂,并且在进行环境工程水处理曝气充氧的消氧环节使用还原剂;其次,在环境工程水处理的曝气充氧消氧环节完成后,我们从中可以获取很多的相关信息,对于水中的含氧量随时间变化的量,我们应该细心观察、测定,通过测定水中氧的浓度变化量,从而确定环境工程水处理的曝气充氧量;最后,发现环境工程水处理的曝气充氧所存在的问题,在环境工程水处理中为曝气设备的应用打好坚实的基础,在进行完充氧量的测定之后,我们要对其进行的过程进行反思和总结。

环境工程水处理中曝气应用的基本内容[商大文.环境工程水处理中对曝气设备的应用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29:154.

]

1.确定环境工程水处理中曝气应用的相关系数的方法一

我们经常使用的excel是确定在曝气应用环境工程水处理第一相关系数法,除了其他软件matlab以外,环境工程水处理中通过excel映射计算相关的应用系数,确定在环境工程中的曝气水处理,环境工程水处理中运用excel确定曝气的相关系数法,与视觉效果的比较,将相关的数据,在曝气应用环境工程水处理的相关系数进行比对,我们能一目了然的看到,所以相对于其他,它足够简单清晰。在环境工程水处理用曝气应用matlab确定相关系数,在excel环境工程水处理是用来确定相关系数曝气应用在环境工程中的某些不准确,使用excel的相关系数映射的方式确定曝气应用水处理,所以目前存在着一定的误差,大多数水处理环境工程使用的是excel相关系数确定曝气应用案例,也体现出了使用中的误差,确定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程序使用excel曝气水处理的相关系数,操作相对简单。

2.确定曝气应用的相关系数在环境工程水处理中的方法二

在环境工程水处理中确定曝气应用的相关系数的方法之二就是matlab,在环境工程水处理的曝气充氧的时候,我们熟知的,可以利用matlab进行曝气应用的相关系数,在环境工程水处理中确定其应用,速度比较快是利用matlab的好处,应用在环境工程水处理中比较准确测出来的曝气相关系数,但是对于我们目前的matlab科学技术来看,在环境工程水处理中测出来的曝气应用的相关系数会出现的误差比较小,还是有一定的缺点,但是在任何时候误差是不可避免的,我们计算出来或者做实验的数据都会有误差,环境工程水处理中确定曝气应用的相关系数也是会有误差的,在将具体的确定环境工程水处理关于曝气应用相关的系数中,对其中的误差我们要积极的改正,以减小其差距,提高曝气的相关系数在其中的稳定性和准确度,利用matlab只需输入一个指令,就能对曝气VDe相关系数进行确定,可谓非常的方便简单实用。

在国外河道曝气的工程实践中,有以下两种情况会用到河道曝气:第一种是利用人工充氧来解决河道水体的有机污染问题,这多出现在污水截流管道和污水处理厂建成之前;第二种是作为应急措施解决突发性河道污染的问题,设立人工曝气装置在己经过治理的河道中。连续降雨时突发性河道污染是指,城市雨-污混合排水系统溢流,或企业因发生突发性事故排放废水造成的污染。另外,夏季水温较高,有机物降解速率和耗氧速率加快,也可能造成水体的溶解氧降低。当以上两种情况发生时,进行河道曝气复氧是恢复河道的生态环境和自净能力的有效措施。无论采取哪种办法,都是以处理污水为最终目的。

三、环境工程水处理中曝气应用的性能测定

在环境工程水处理中我们可以利用与之有关的计算机软件,对曝气应用的相关系数进行确定,采用一定的公式对环境工程水处理中曝气应用的性能进行测定,利用相关的公式对环境工程水处理性能测定中曝气的应用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哲学结果都是科学家们对与之有关的化学公式经过很多次实验得到的,比如在环境工程水处理中,我们经常使用的测定曝气应用的性能的一个公式:充氧能力标准状态下是等于测试中20℃水中饱和溶解氧浓度与水的体积乘积的值,这个公式就很有科学性,利用“充氧能力标准状态下是等于测试中20℃水中饱和溶解氧浓度与水的体积乘积的值[向琴.史永红.曝气在环境水处理中的应用[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01:85-86+91]”,这一个公式对标准状态下充氧能力我们可以准确地算出,确定环境工程水处理中曝气应用的相关系数的软件与这种公式的计算方式确定的方法还有一定的差异性,总而言之,采用一定的公式去测定环境工程水处理中曝气应用的性能具有很大的准确性。

结语

我们能明显的观察到,在环境处理中,曝气应用的性能对于环境工程水处理中曝气设备的应用来说非常的重要,曝气设备在环境工程水处理中的应用,不同的参数会有很大的差别,这种不同能从很多的数据中明显的体现出来,这就要求我们在选择曝气设备时,要充分地考虑到曝气设备的参数不同对环境工程水处理的效率和质量有很大的影响。在对环境工程水处理中曝气设备的应用的分析中,这不仅关系到曝气设备的性能问题,更加影响了环境工程水处理的效果。通过对环境工程水处理中曝气设备的应用的分析,我们能够认识到现今我国在环境工程水处理中曝气设备的应用方面所存在的问题,通过学习研究,我们可以很好的改进这些问题,然后逐步地提高环境工程水处理的质量.

参考文献:

[1]薛露肖.环境工程水处理中对曝气设备的应用分析[J].绿色科技,2013,04:178-179.

环境工程的理解篇2

关键词:环境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解决办法

1引言

在我国社会不断进行发展的过程中,我国的社会在环境方面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迫切的需要我国在环境保护方面进行环境工程管理工作,根据我国在环境方面制定的法律法规对我国环境工程管理的标准进行制定,并根据我国社会环境工程管理的实际情况对环境工程管理工作进行完善,制定科学合理的解决措施对环境问题进行解决,不断推进我国社会环境工程的发展。但目前我国的社会环境还在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出现新的问题,需要相关的管理者积极的寻找解决措施,对环境工程管理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

2我国环境工程在进行管理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我国的环境工程建设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缺乏管理意识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逐渐开始进行城市建设,但在实际进行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发现我国的环境问题已经变得非常严重,究其原因,我们能发现社会环境中生态、环境污染的问题主要就是由社会生活人群所造成的。人们在社会日常生活的过程中缺乏对环境进行保护的主观意识,在大街上随地丢弃垃圾,不分场合的排放生活中的污水,甚至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污染环境的物品等等行为方式都会对我们的环境产生很大的影响,对我们生活的环境造成很大的污染和破坏,加重我国社会中的环境问题;在加上我国的人口数量不断地增加且国民整体的素质不高,我国的环境在社会不断进行发展过程中逐渐恶劣;再加上我国政府相关部门没有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对我国国民进行约束,相关的环境管理部门在进行环境工程管理的工作过程中由于缺少科学合理的管理方式,我国很多的环境管理部门中的工作人员在工作中没有充分对环境进行管理工作的知识内容,在需要进行管理决策的时候,往往不能做出最正确的选择,还要一些环境管理部门中的工作人员缺乏对环境进行保护管理的意识,不能有效的提高实际的环境工程管理工作,还给环境带来更多的问题。

2.2我国在进行环境工程建设的过程中缺乏专业的环境管理人才

就我国目前的社会发展状况而言,我国各个学校在专业的划分中并没有将我国的环境工程管理这门专业作为单独的一门学科,所以社会环境工程的相关部门极度缺乏在环境工程管理方面的专业管理人才,而我国在进行环境工程管理工作的过程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环境工程专业的管理工作人员,但我国目前严重的缺乏环境管理方面的人才,在进行环境工程管理工作的过程中没有专业的环境管理人才进行相关管理方面的决策,导致最终的环境工程会出现很多的问题,在环境工程管理工作过程中工作的人员对环境保护和环境管理的意识也不够高,并没有在环境工程管理的实际过程中认真严格的去进行属于自己的工作,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不能对具体的工作管理流程进行有效的管理控制,让环境工程管理工作变得更加困难。所以在社会中进行环境工程管理工作并不能完全发挥出它对社会的真正意义,很难实现预期的管理工作效率,不利于解决我国环境中出现的问题。

2.3我国在进行环境工程管理的过程中缺乏完善的环境管理体系

我国社会在进行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为了促进我国市场经济不断的进步,提高我国国民的生活水平,忽略了社会环境方面的管理和控制,所以我国相比其他国家而言,在社会环境工程管理方面发展的时间要比其他国家进行的要晚,目前还处于不断进行发展的时期,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在环境工程管理方面也没有相对完善的社会环境工程管理体系,在进行发展的过程中也没有很多硬性的要求,所以在实际的社会环境工程管理工作过程中,难以具体的进行相应的管理措施;除此之外,我国目前在环境工程体系中存在着很多的软指标,没有一些具体的管理方式,这种现象很容易导致进行管理的工作人员在面对严重的环境管理问题下,产生罢工的心理,这极大的影响力我国的环境管理工作,不利于提高我国社会环境工程在管理方面的水平。

3对我国环境工程管理过程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法

3.1在进行环境工程管理工作的过程中提高对环境进行保护的意识

我国要想对环境工程管理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需要让在社会中生活的人们拥有主动保护社会环境的意识,首先需要做的就是提高我国的环境宣传水平,利用广泛宣传的方式让我国的射虎国民都拥有对社会环境进行保护的意识,让人们在日常的生活中主要的去保护环境,减少我国社会环境中存在的问题;其次我国进行环境管理工作的相关企业部门需要增加对环境工程管理工作的资金投入,让相关部门的管理工作人员在环境工程管理工作的过程中采取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来分析我国社会环境中国存在的问题,根据我国的社会背景和相关部门实际的环境管理进程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在环境管理部门的内部建立相对完善的管理制度,实现我国社会居民对社会环境的高要求。还需要我国政府不断完善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要求居民按照指定的法律来规范自己的日常行为,从根本上提高对环境的保护。在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还需要对社会环境进行保护管理工作,要求人们在不影响社会环境的前提下对社会环境进行利用,将我国的经济和环境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在促进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还要保证我国的社会环境不受污染,促使我国的社会环境能在市场经济不断进步的同时朝着美好型环境发展。

3.2在我国环境工程管理部门培养专业的管理人才

只有在环境工程管理的过程中有专业的管理人才对环境进行管理,才能有效的实现环境工程管理的目标。所以我们的环境管理部门需要招聘专业的管理人才,从各个高校中进行选择,通过社会环境部门与高校的管理者进行开会讨论,让各个高校都能意识到我国社会环境工程管理工作对我国社会环境的重要性,让各个高校都能在学校内部开展环境管理方面的教学课程,寻找专业的环境管理人才对学校的学生进行教学,让报考该专业的学生都能获得更多是环境管理知识与技能,可以让学生定期的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为环境管理部门培养更加专业的环境管理人才。

3.3在进行环境管理工作的过程中不断对管理体系进行优化

只有在环境管理方面制定相对完善的工程管理体系,才能使我国的环境工程管理工作科学规范的进行。在实际的环境工程管理工作过程中,需要根据环境工程实际的工作状况,不断对环境工程管理体系进行完善,真正的做到环境管理,确保我国环境工程管理工作能顺利的进行,减少以前工作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就比如在环境工程管理工作开始之前就让环境管理部门的管理进行监督检测工作,确保环境工作中使用的设备材料都是合格的;在具体的过程管理过程中有专业的管理人员进行规范的操作,分成多个组共同进行管理工作。在我国的环境工程管理工作过程中采取这种多层次的管理方式,能很大的促进我国社会环境在管理方面的团队的建立,有效的实现对环境工程工作的管理。除此之外,还需要在社会环境工程中进行精细化的管理实现对环境的科学管理,在具体的工作中要将责任明确到每个人上,让员工认真严格的做好自己的工作,实现对环境工程管理的精确化,保证环境工程能符合社会发展中提出的要求,降低建设工程现场在操作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几率,促进环境工程管理的高效进行。

环境工程的理解篇3

关键词:环境工程专业存在问题对策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对环境的日益重视,环境保护已经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在全社会呼吁改善环境质量的同时,对环境工程综合人才的需求迅速扩大。探讨如何进一步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环境工程专业的学生成为当务之急[1]。

一、在环境工程专业学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差,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动力。

中国由于长期注重社会经济的发展,忽略自然环境的保护,一度使大众的环境保护意识不强。现今由于环保事业正处于起步的阶段,学生对环境保护领域缺乏深入的了解,学生的就业面相对其他专业领域狭窄,因此学生对此专业的认同感缺乏,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主动,学习动机不明确,学习态度不认真,学习效果不显著。这些都严重影响高等院校环境工程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业发展状况,进一步影响学生毕业后的职业生涯的发展,严重影响学生培养的质量。

2.教学内容和形式单一,缺乏完善的教育培养体系。

目前专业基础课教材内容通常偏向于理论知识讲解,缺乏工程实用例子,教师通常按照教材编排内容和顺序讲授,学生感觉内容枯燥乏味,无法对专业知识产生兴趣。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知识总量的递增速度会越来越快,新知识的倍增速度与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方法之间必然存在矛盾。环境工程对学科知识前沿性要求的欠缺导致学生缺乏创新思维,通常出现旧办法无法应对新问题的情况。一些工程单位反馈的信息表明,高校学生在走上岗位后,由于所学的专业基础知识不够宽广和扎实,某些人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在知识和技能结构的自我完善、创新能力等方面缺乏解决各行业中主要环境问题的能力。

3.实践教学环节欠缺,缺乏理论与实际的结合。

环境类专业的专业性很强,对学生的专业技能要求较高,同样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能力资格非常看重。目前国内各高校注重对学生理论知识的传授,忽略环境治理实践环节的培养。学生踏上工作岗位往往出现无所适从,无处下手,无法应对困境,感觉到所学的专业知识无法应用到实际当中,这主要是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脱节造成的。

二、提高环境工程学科学生培养质量的对策

近几年国家一直十分重视环境保护和治理,把它的高度提升到与经济建设并齐的位置。国家、企业,包括大众对于环境保护的意识越来越强烈,尤其是一些经济高速发展的一线城市如北京、上海,这几年都在环境保护方面做大量的努力和投入,因此提高环境工程人才培养的综合素养尤其重要。

1.多渠道引导学生全方面关注环境工程专业,增强专业认同感。

新生入学后要尽早给予他们指导,通过校园或社会当中的环境保护公益组织帮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全面了解人类的环境问题及当今社会环境热点问题,使学生意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及环境工程专业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环境工程专业的浓厚兴趣。

尽快让学生接触环境专业知识,通过参与高年级甚至研究生的实验研究,熟悉环境工程的多个方向,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业生涯有合理的规划。

邀请相关的环境类证书的权威机构进校园宣讲,让学生适当地了解环境专业的就业情况,对自己日后的职业做到心中有数。

2.加强环境工程新技术和工程实例,充实专业教学内容。

在专业课教学内容方面改革,在熟悉了解成熟的污染控制技术理论的前提下,跟踪当今新兴的污染控制技术理论的发展,加大课堂讲授内容的信息量和新颖度,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提高教学效率。同时,对教学内容可进行适当调整,增加一些学科前沿知识及国外技术状况的讲解,理论联系实践,增加学生感性认识,提高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2]。

3.进一步加强对外交流,建立长期的校外实践基地。

课堂内的学习和培养环节显然很重要,但真正考核学生能力和培养质量的还是进入企业后的工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专业技能。通过理论学习、实践培训及参与项目研究工作,学生具备基本的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然而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还需要到企业实地体验和锻炼。通过在校内教师和企业工程师的指导下,共同解决企业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把企业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以项目的形式让教师和学生参与,学生还可以在毕业设计时期有较长一段时间直接参与企业工作,直接锻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做到理论为实践服务。

参考文献:

环境工程的理解篇4

1环境工程原理课程实验教学特点

《环境工程原理》是基础理论向工程技术过渡的课程,它抽象出了环境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普遍规律,其特点决定了教材难以理解,再加上内容多,公式推导繁琐,本人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多半数的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不高,在学习中往往体会不到该课程的乐趣,体会不到重要性,总觉得用处不大,学习中也就自然缺乏了主观能动性[4]。由于我们课时有限(理论教学50课时,实验教学20课时),在理论课的教学中,我们结合本学科的侧重点,对内容进行了小范围的适当删节和调整,简化理论推导过程,增强公式的理解和应用,注重公式的应用条件。《环境工程原理》的实践教学同样包括课程实验和课程设计两大部分(课程设计探索下文再叙),课程的特点决定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占同等重要的地位,因为实践环节的训练能使学生把环境工程原理的理论来提高工程实践的思维方式、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这样让学生切身感受到环境工程原理的实际应用价值,激发学习能动性。

2环境工程原理课程实验教学体系

2.1环境工程原理课程实验教学安排

尽管《环境工程原理》在国内高校已开设多年,但是相关的课程实验教材参考资料几乎没有。自我系开设《环境工程原理》课程以来,一直非常重视实践环节尤其是课程实验的安排、改革、研讨与建设。因此结合《环境工程原理》课程实验的特点和我系所在的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的学科优势(我院具有较强的应用化学、化工、生物技术和生物工程等7个本科专业和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应用化学、微生物、发酵工程等9个二级学科硕士点),我系《环境工程原理》安排了20个学时的课程实验,几乎涉及到课程大部分篇章。我们对《环境工程原理》课程实验的安排主要考虑原则是《环境工程原理》实验要区别于《环境工程专业实验》,例如沉降是《环境工程原理》重要的基础理论,也是《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的重力沉降室、《水污染控制工程》的沉砂池(沉淀池)的重要工程理论,在水处理实验中,我们也开设沉降实验(包括自由沉降和絮凝沉降实验),因此在《环境工程原理》课程实验教学讲授的方式、深度和范围,及如何有效和后续专业课程实验有所区别又能巧妙的衔接对《环境工程原理》课程实验是非常重要的。最重要的是理论阐述与工程实际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能动性。所以我们在工业中广泛应用的单元操作的基础上,运用环境工程原理基础理论,提高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比例,既使学生了解每个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有能使学生理解这个单元操作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以更宽泛的视觉和更高的高度来看待这些操作,使学生不拘泥于工业操作的模式,使学生可以根据每个单元操作的原理独立设计实验,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同时,通过“深化”课程实验内容,学生可以借助理论知识和课程实验来发现当前应用的环境工程处理单元的原理和优缺点,提出改进的方向是个重要的课题,也为今后环境工程设计打下基础。

2.2环境工程原理课程实验教学设计

我系《环境工程原理》课程实验以前主要参考和使用《化工原理》实验教学设备,基本上是通过单元设备和仿真实验来实际观察设备的工作状况,验证课堂讲授的基本内容。我们充分借鉴和吸收《化工原理》、《反应工程原理》和《生物工程原理》等课程实验,在这个基础上,结合《环境工程原理》课程特点重新进行了设计和优化。我们拟将《环境工程原理》实验分为三个层次:基础实验、提高型实验(设计型实验)、研究型实验[5]。第一层次是基础实验,即教学大纲所要求的实验项目,包括流体流动阻力系数的测定、孔板流量计校核实验和吸附等温线实验等必做基础实验。第二层次为设计型实验,补充基础实验中未体现而在工业中广泛应用的单元操作,包括恒压过滤常数测定实验、吸附动力学实验及超滤膜实验等选做实验。第三层次就是是研究型实验。例如污染物降解菌的间歇培养实验(CStR)实验。在具体的实验教学过程中,比如流体流动和流体机械实验,过滤实验和吸收实验,我们主要充分参考了《化工原理》实验成熟的实验设置。比如吸附实验,为了有别于《水污染控制工程》的吸附实验以及抽象出吸附基本理论,我们设计了吸附等温线实验和吸附动力学实验,这样不仅使学生深入理解吸附的基本理论,比如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线,看看他们的相关性系数R2,得出更符合L或者F的等温线,又可以很好与第三篇反应动力学结合起来,通过研究吸附速率,就是吸附量与时间的关系得出吸附过程是否符合一级或二级吸附动力学。比如沉降,我们开设落球自由沉降实验,通过这个实验使学生更能理解流体的Re对自由沉降的影响,熟练掌握Stocks公式的应用,并且理解Stocks定律用落球法测定液体粘度的原理和方法,这样以能显著区别于《水污染控制工程》的自由沉降实验又能使学生深入理解沉降的基本理论。

3结语

环境工程的理解篇5

设计学是一门新兴的基于艺术与科学的交叉学科,以人的设计创造行为为对象,是关于设计行为的目标、内涵、价值、方法及其解释与评价体系的科学,具有艺术与科学的双重属性。自工业革命以后,设计与工业化生产方式和科学技术相结合,设计成为推动当代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的组成部分。设计学领域中的“环境设计”,以优化人的生存环境为目的,是针对城乡人居环境为核心的城市设计、景观设计和室内设计,知识结构涉及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环境设计同城乡规划设计、建筑设计一起构成国家建设设计领域从宏观、中观到微观三级层面的有机组成部分。环境设计是城乡规划和建筑设计的深化与延伸,满足城乡规划和建筑设计对微观层面人居环境问题的具体研究与解决。环境设计隶属国家建设设计领域和工程体系的定位,决定了学科建设和发展与城乡规划学、建筑学等工程学科具有必然的联系。这种对环境设计专门人才培养要求的针对性,强调工科院校在环境设计学科建设和专业教育方面要突出工程技术的办学特色。建设和发展工科大学特色的环境设计学科是适应国家建设发展的需要,也是开展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研究,优化学科专业知识结构,促进工科与文科优势互补的需要。紧密结合社会对环境设计人才的规格要求,注重城乡规划学、建筑学等工学类相关学科与环境设计学科的交叉与融合,体现了环境设计与现代城市和建筑科学技术相结合的特点,反映了艺术与科学融合发展的趋势和方向。环境设计专业及其学科虽然隶属于艺术门类,具有艺术性的相关特质,同时还具有技术性、工程性和应用性的特质,与相关工程技术学科具有密切的联系。环境设计的这种特质,表现在用科学技术方法创造性地解决人居环境中的人文艺术问题,通过应用理学知识体系中的自然科学概念、原理、实验技术等,研究和探求解决环境设计与建设工程中遇到的各种技术问题,包括选择相应的技术方法、特定的材料,并确定符合技术要求和性能规格的设计方案,以满足结构或产品的要求,解决施工中的经济、安全问题,达到工程质量要求的工作步骤、方法与工艺,创造性地建设高品质人居环境。所以说环境设计既是艺术创造,也是技术工程,强调把科学技术与艺术美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更全面、更综合的形式实现对人居环境的价值创造与形态创造。“环境设计”包含了环境的艺术设计和环境的工程技术设计两大方面的内容。环境的艺术设计关注人的精神性,解决的问题包括环境体验、文化创新、生活方式及审美取向等人与物关系的相关情理问题。在改善和创造人们生活方式的同时使人获得新的领悟,具有影响、塑造人的思维、行为和人格的力量,具有审美教育、信息交流等作用。环境的艺术设计与哲学、美术学、历史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密切关联。环境的工程技术设计主要关注环境的物质性内容,解决的问题主要包括环境工程设计中的自然材料、人工材料、技术手段、工艺流程、生物生态等物与物关系的相关物理问题。工程设计是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等认识自然的理学原理加以应用,使自然界的物质和能源的特性能够通过某种结构或产品的形式体现或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环境的工程技术设计与城乡规划学、建筑学、风景园林学、土木工程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材料学以及理学领域的数学、物理学、生态学、地理学、测绘科学等工程技术科学密切关联。环境设计学科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为依托,创造高品质的人居环境和解决人居环境中的问题,既具有艺术性的一面,又具有工程性的一面;既涉及形象思维,又涉及逻辑思维,是艺术学与技术科学的结合,其学科背景具有很强的交叉性。环境设计正是合理运用环境的艺术设计方法和环境的工程设计方法,使两者有机结合、协同创新,共同实现设计的目的,其中既包括解决人居环境中人与物的关系问题,也包括解决人居环境中物与物的关系问题。把握好两者的结合是环境设计学科建设和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专业教育方面要注重多学科知识融合;注重现代科技的应用与转化;注重用技术的手段解决设计问题。总之,环境设计是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应用的媒介,强调用设计转化科研成果,实现产品效益与价值的作用。环境设计的实质是技术支撑下的艺术设计工程和实践性的应用科学,具有艺术学与工学双重属性的特质。理解这种认识对促进工科大学设计学科的办学特色和环境设计专业建设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二、构建以工程技术为特色的环境设计专业

环境设计专业在我国的建立与发展一直以艺术学科为依托和背景,专业特色具有较强的艺术性特征,学科的知识结构多以艺术学相关的人文艺术与社会科学知识体系构成。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我国在工科院校建立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起初大多沿袭艺术院校侧重艺术装饰特点的环境艺术人才培养体系。在发展过程中逐渐认识到环境设计专业具有功能、艺术与技术相统一的特质,与特定的物质生产与科学技术相关联,是文理结合、艺术与技术结合的产物,所以在课程体系中逐步融入理工学科的相关教学内容,依据各自资源优势建设各具特色的设计学科。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新印发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规定了设计学学科可授予“艺术学”和“工学”门类学位,规定可由学位授予单位授予与本校人才培养目标相应的学位,这为工科院校发展以理工为依托的“工程型”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和探索发展突出工程技术为特色的环境设计专业建设奠定了基础。工科大学开办的环境设计专业要在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建构方面体现工科特点,促进环境设计专业教育教学的协同创新,推动建设适应社会需要的“工程型”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发展。这对促进培养适合于城乡建设设计行(企)业需求的专门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理工科院校设有设计学科和环境设计专业的高校,建设和发展工程型和技术型的设计学科与专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教育资源和条件。要强化这种优势与特色,确立以理工为依托的设计学科与专业建设定位,以工程与技术性特色为原则的办学基础,探索工程技术与设计专业之间的关联性和时效性,完整体现设计的技术属性与人文属性,使设计艺术与工程学科之间相互借力、相互补充、协同发展,构成区别于我国艺术院校开办设计类专业的特点。具体体现在学科和专业建设中,要对应行业需求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利用在理工院校开办设计类专业的优越条件,突出工程技术应用知识构建设计基础平台;围绕项目设计与工作室式的课题研究方式进行设计类专业教学组织;结合实际项目的实践训练建立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型学习模式;强调对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知识、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建立健全能力培养体系,包括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设计的能力、设计表达的能力、交流沟通的能力和组织协作的能力;形成关注社会需求,关注行业发展的办学建设指导思路,主动同设计与文化创意企事业单位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环境设计是以环境中的建筑为主体,在其内外空间综合运用艺术方法与工程技术,实施城乡景观、风景园林、建筑室内等微观环境的设计。从广义建筑学的角度看,环境设计是建筑设计的扩大与延伸,也可以把环境设计看成是建筑学和艺术学派生出的边缘学科。作为建筑学大系统下涵盖的环境设计是建筑设计的继续和深化,也是其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都是为人类开拓高品质生活空间的环境艺术和科学,同建筑学有很多共同点,也同样具有功能、艺术与技术统一体的特质。国际建筑师协会在《华沙宣言》中把建筑学定义为:“建筑学是创造人类生活环境的综合的艺术和科学。”这一定义也同样适合于“环境设计”,只不过在文化内涵上环境设计更为深入,在形式上更多具有艺术特性。对环境设计的研究主要围绕着建筑内、外空间环境展开,所以,以建筑学为依托组织环境设计专业的教学是办好专业的关键所在。以建筑学为依托的环境设计专业教育平台,强调依靠工科资源和背景,倡导艺术与科学融合的理念在设计教育中的价值与意义;与建筑学科交叉融合,突出与城市环境、建筑环境密切相关的设计教育特色;强调围绕建筑的内、外空间环境设计进行课程体系的建构。以建筑学为依托的工程型环境设计专业,主要学习与城市和建筑环境相关的专业基本理论和基本设计方法以及相关专业知识,推进工程型环境设计人才培养体系的教学实践。这样的教育平台是以设计课程为主干课程,原理类课程为核心课程,技术类课程为辅助课程,辅以拓宽知识面的选修课程,构成本专业完整的课程体系。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建筑工程和艺术设计思维能力的培养,进行设计方法和设计技能的基本训练,使学生具备本专业创新设计的基本素质,掌握与本专业相关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具备独立进行环境设计实践的基本能力。

三、总结

环境工程的理解篇6

关键词:生物技术;环保工程;运用对策;探究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环境的关注度也在不断提升,人们开始重视环境的保护,并且将环保作为一项造福子孙后代的事业。环保工程就是为了改善由于工业发展而造成环境严重污染局面的工程,其目的在于保护环境,主要项目有水污染防治工程、大气污染防治工程、噪声控制工程以及固体废弃物的回收处理工程等,都是切实解决社会上存在的典型环境污染问题的工程。生物技术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其中的理论研究和技术体系被广泛应用在环保工程中,已逐渐成为环保工程中的关键性技术,因此在环保工程的建设中,加强生物技术的应用深度和广度,对于提高工程的环保性能具有积极意义。

1.生物技术的环保价值分析

目前,我国工业生产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雾霾、水污染、白色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绿色环保工程的建设已是迫在眉睫。生物技术在工业制造和环境保护领域的应用,大大降低了工业生产引起的环境污染危害,微生物将逐步取代工业化学品,成为新一代的工业生产原料。就比如说催化剂,化学制造需要用到多种催化剂,而微生物(比如酶制剂),具有更强的催化作用,且不会对环境造成危害,在造纸工艺中,酶制剂的使用可降低纸浆漂白过程中氯化物的使用量,此外,酶制剂可以应用在无磷洗涤剂中取代磷,在皮革鞣制过程中取代硫化物。

生物技术是一项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涉及到细胞生物学、微生物学、遗传学、基因工程、生物化学、信息学等多个学科的应用,是一门以生命科学为本质的研究科目,通过生物谷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对生物体的改造和物体原料的加工,满足人们的工业生产需求。整体上来说,生物技术具有较高的环保价值,不仅能够解决困扰人们多年的环境治理问题,而且能够从工业生产的源头降低污染物的产生。生物技术的研究角度与化学技术不同,它多半是建立在微观分子的角度上,因此可以解决很多化学污染问题,就比如说白色污染,在化学研究角度上,塑料物质在土壤中难以降解,因此现在一般都会采取焚烧废弃物的方式解决一些固体废弃物,这样虽然解决了目前的问题但是会造成大气污染,而在生物技术的研究角度,则可以利用微生物加快这些物质的降解,同时还可以通过微生物的研究制造易降解的包装袋等,避免白色污染的发生。整体上来说,微生物反应的机制与化学反应不同,经过生物技术的处理,一些废气污染物可以直接降解为氮气、二氧化碳的较为稳定的大气组成成分,基本上不会产生二次环境污染,而一般情况下经过化学处理工业废气仍然是氮化物、硫化物等,只能经过再次吸收处理,工序相对复杂,环保投入较大。

2.生物技术在环保工程中的实际运用

2016年12月,对于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新的指示,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明确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任务,明晰了政府部门在环境督查和执法上的重大职责,要求各个部门加大对于环保工程的建设力度,坚持不懈,推进工业环保改革,建设现代化环保生产体系。

2.1废气处理工程中的生物技术

工业生产中,会产生大量的氮化物、硫化物等污染性气体及大量温室气体,影响到大气环境,因此废气处理是环保工程的主要工作内容。在废气治理中,常用的生物技术有以下两种:①生物膜法。使一些微生物附着在多孔性介质填料中,使得废气能够在填料床层中得到科学处理,附着于孔隙中,经过微生物处理转化为有机物、中性盐等无污染物质,在废气全面净化后从风机排出,同时,生物膜还能够对废气进行除臭处理,达到全面净化废气的目的;②生物过滤法。利用干树皮、塑料、纤维性泥炭等作为填料,营造一个良好的微生物生存环境,接种多种微生物,将收集的废气污染物通过布满微生物的填料,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下,转化为无污染无臭物质,排出。

2.2污水净化工程中的生物技术

水体污染是即为严重的一个问题,一般情况下,污水中会含有酸碱物质、重金属等多种污染物,影到水体生态环境。在污水净化工程中,生物技术的应用原理为微生物活动降低或消除污水的毒性。目前,在净水环保工程中应用较为广泛的生物技术,为固定化细胞及酶技术。其技术原理为化学键结合法,根据污水中污染物的性质,选择合适的微生物,使用一定的技术手段将水溶性酶与其他不溶性的载体结合固定,形成具有催化活性但不与水相溶的物质,使用物理吸附法、交联法等制定固定化酶,对微生物中的细胞进行固定,获取固定化细胞。通过这一生物技术,可以对水体中的无机金属和有机污染物进行有效处理。此外,在水体中,农药的含量也会比较高,尤其是在一些农业较为发达的区域,使用生物技术,利用微生物对水体中的残存农药进行生物降解,能够有效降低农业生产造成的环境危害,同时,还可以利用这一技术进行农产品的清洁,确保产品的安全。

2.3固体污染物处理中的生物技术

固体污染物的处理主要是污泥、土壤的处理,通过生物技术的应用,可以快速将被污染的泥土恢复原有的性质,改善土壤生态环境。一般情况下,会利用以下两种生物技术进行固体污染物处理:①微生物法。可用于消除土壤中的重金属物质,改善土壤pH值,通过微生物的吸附特性及新陈代谢活动,可以将土壤中的重金属物质及酸碱物质快速转化为无污染物质,转化为土壤中的有机成分;②植物修复法。植物是改善土壤生态环境最有效的生物,通过微生物及植物的利用,可以对污染性土壤中的污染物进行有效控制,降低土壤污染扩散概率,实现对污染性土壤的治理。植物修复法是一种利用植物和微生物特性进行土壤治理的环保手段,高效简便,被广泛应用于土壤治理工程中。

环境工程的理解篇7

1.1环境工程从业人员在岗后续培训跟不上

环境工程理论、技术更新很快,尤其在信息化大背景下,信息技术已经在环境工程中获得应用,但由于缺乏资金,环境工程从业人员在岗后续培训远远跟不上环境工程技术形势发展的需要,很多人的知识结构仍停留在十年前甚至二、三十年前的状态。由于缺乏知识更新,对于环境工程整个行业的发展是极其不利的。

1.2环境工程管理不规范

整个社会环境没有形成对环境管理足够强的意识,缺乏危机与挑战的紧迫感和使命感,政府与社会的监督力度也不够,环境管理工作不规范,如环境管理中的“一票否决”制度形同虚设,许多制度的可操作性很差,更不要说实施效果了。同时,环境管理站网与实验室管理信息化程度低,服务功能不强。

2加强环境工程管理的对策

2.1完善环境工程管理体系

体系化是使环境工程管理工作纳入正常轨道的关键步骤,应通过落实以下措施加以完善:

(1)所有涉及环境保护的宏观决策,都必须有环境保护部门参与,环境管理工作应渗透到社会经济的各个角落,在所有与环境相关的领域中都应体现环境意识。

(2)在进行区域开发、重大经济技术决定、产业结构调整等重要决策之前,必须先开展环境影响评价的试点工作。

(3)建立由党政领导、人大政协、环保部门共同参与的统一监管制度,完善各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公众共同参与的运行机制,集合全社会的力量管好环境工程建设。

(4)建立环境工程多渠道投资机制,制定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技术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通过排污收费制度的改革,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

(5)完善环境影响评价、环境问题举报、听证会等公众参与制度,鼓励公众、媒体的监督与批评,创造全社会都来关心、爱护环境的良好氛围。

2.2健全环境工程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制度建设

环境工程管理需要完善的法律法规、条例制度,但一定要切合实际,并与现行的环境管理法律法规衔接、配套,使环境工程管理相关法律法规体系更加完整、系统和规范,提高法律法规体系的可操作性。通过有效的管理制度促进环境工程相关人员的工作效率提高,如制定环境工程工作管理规定、环境工程实验工作管理规定、实验室或试验网站管理规定等。制定环境工程规划时必须实地考察,使环境工程可以因地制宜地利用各地的环境资源,较好地解决各地的环境污染问题。一旦规划项目被有关部门批准,就必须严格执行已批准的规划方案,同时还需要相关部门对方案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并在适当时候进行考评。规划方案的相关信息也要及时记录在案,并反映到决策文件中,如执行工作任务的制度、执行过程所获得的信息等,这些资料将成为环境管理部门进行相关决策的依据。

2.3提高社会公众环境意识,加大环境事业投资力度

环境工程管理工作可以说“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要获得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就应当积极引导和宣传鼓动。人们观念的转变不在一朝一夕之际,而是要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步改变对环境管理工作的认识,只要持之以恒“,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环境事业,如环境工程建设,环境工程管理人员的培养,都需要资金的投入。为了确保环境工程高质量、高标准地建设,以便为人们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和更好地解决环境问题,就需要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

2.4高度重视环境人才培养,利用多种途径促进成才

提高环境工程管理水平,需要有优秀的人才。人才的培养模式应该不拘一格,应创造有利条件促进成才。可以通过高等院校培养环境工程管理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也可以通过在职培训的方式提高在职人员理论水平;更鼓励职工教育向制度化、规范化和正规化方向发展,使在岗人员能够不断获得理论的补充和知识的更新。

2.5提高市场准入门槛,整合环境工程资源

在我国从事环境工程的企业数量并不少,仅广州市环保设计公司最少400家以上,竞争也挺激烈的,但水平却不怎么样,其主要原因是市场准入门槛低,以致鱼龙混珠。要改变这种不利局面,一是要提高市场准入门槛并加强监管,相关管理部门应制定管理规范制度;二是放开市场,现在各地仍遗留计划时代的影子,当地政府往往将工程任务交给当地公司;三是引入外资,提高环境工程的建设水平。

3结语

环境工程的理解篇8

【关键词】环境工程管理;现状问题;改进对策

一、环境工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

众所周知,摆脱贫困、发展经济是发展中国家在经济起步阶段的首要任务,而发展初期大多是依靠资源为主的粗放方式,例如依赖矿产资源的初级产品形式或依靠廉价劳动力的劳动密集方式。这种发展方式对技术要求低,产品主要靠价格取胜,其附加值和利润率都不高,增加环保支出会降低产品竞争力,所以会产生较严重的环境问题。完成原始积累以后,随着产业升级、经济转型才有更好条件发展低污染、高附加值产品。尽管兼顾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是一种更可取的发展方式,但在一定阶段内特别是工业化初期并不容易实现的,反映在环境工程管理方面,政府更重视GDp增长,用于环境保护方面的投入较少,环境监管也不严格,很多企业配置的环保设施不达标,或者即使能达标平常也很少运行。

(二)环境工程管理体系不完善与环境改善需求之间的不协调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转型时期,对环境治理的力度也在不断加大,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于2015年1月付诸实施,这部被称为史上最严厉的环保法带给人们许多希望,但是从上半年处罚的案件数量来看,远达不到人们预期的那么多,其深层次的原因是体制、机制、制度等方面的问题不是通过一部法律的实施就能全部化解。改善环境需要严格执法,这样才能促使企业在环保方面增加投入,但是缺少公众广泛的参与,政府执法效率也难以大幅度提升。环境工程管理涉及到工程建设到运行、维护的全过程,在环评阶段就存在许多问题,例如重大环境因素评估不完善,刚性的硬指标不足,软性指标太多,这为工程日后变样走形预留借口。在工程建设阶段,缺乏严格控制和监督,工程质量存在很多问题。环境工程应与主体工程同时验收,但是不少工程主体验收投产了,环境工程还没有提出申请,即使执行了“三同时”制度,验收时也有意压低生产负荷。在工程运行阶段,与环境监察人员玩“猫捉老鼠游戏”,检查时环保设施运行,人一走设施也停运了。

(三)公众环境意识弱

目前,我国环境教育的投入与经济发展速度不成比例,国民整体素质偏低,环境保护意识不强。尽管有不少人会抱怨环境差,雾霭天气多,但对于自身造成的环境问题却视而不见,例如乱丢垃圾、乱排污水、砍伐森林、捕食野味等。实际上环境问题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只知索取而不懂得保护,造就了环境污染的现状,而环境污染又导致宝贵的自然资源丧失,以致自然环境愈发难以满足人的需求。

二、加强城市环境工程管理的对策

(一)提高公众环境意识,完善相关环境立法

影响公众环境意识的因素极其复杂,各种历史和现实因素交织在一起,形成当前公众环境意识水平较低的现实。加强环境教育是提升公众环境意识的重要途径,通过环境教育可以让人们认识到人类生存离不开环境,而环境是不可再生的资源,摧毁了环境人类也将无法生存,还要让人们明白保护环境要从一点一滴做起,只有全社会都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才能更有效地推动环境工程管理工作。加强公众参与和发展环保团体是提高公众环境意识的另一个重要途径,公众参与有利于提高公众对身边环境事务的关注程度,发展非官方环保团体容易获得公众的信任与传媒的支持,扩大群众基础和提高政府决策的透明度和公开性。在环境立法方面,尽管颁发实施了一系列的相关法律,如《环境保护法》、《环境影响评价法》、《清洁生产促进法》、《节约能源法》等,但没有形成相互链接的整体体系,甚至各部法律之间还存在冲突,例如环评法默许“先建后批”,新环保法则不允许这种情况出现。因此,需要不断完善环境法律体系,强化可操作性,使环境工程管理有据可依。

(二)加强环境立法,规范工程管理

解决环境污染除了加强治污,还需要发展经济,必须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其内容包括合理利用资源、节约循环利用资源、采用清洁能源、发展绿色产业等,这些应该通过立法进行推进。发展经济是我们绕不开的道路,但关键是如何发展,这既需要政策引导,更需要法律约束。目前,我国法律体系还不完善,除了以治理为主的环保法,也制定了一些促进清洁生产和发展循环经济的法律,如《清洁生产促进法》、《节约能源法》、《可再生能源法》、《循环经济促进法》等,问题是这些法律之间没有形成主次清晰、链接完整的体系,也就是说在推动循环经济发展方面法律的刚性框架作用不充分,这必然影响环境工程的应用。在城市环境工程建设、运行、维护过程中,不能严格履行程序,质量不能有效保障,皆与法律体系不完善有关,因此健全法律、规范环境工程管理是今后一段时期必须加强的。

(三)推动信息公开,增加公众参与

环境工程既然是解决环境污染、保护环境的设施,就与公众利益有着直接关系,充分的公众参与和监督是避免工程走样的重要保障,因此应推动信息公开。有些人会认为公众参与会影响效率,因为我国公众环境意识不强,意见难统一,但这取决于信息公开的时机以及信息是否准确,很多项目是在决策之后才公布信息,公众根本不了解决策过程,利用现时信息网络的便捷,信息公开已不存在技术障碍,关键是项目决策方愿不愿意公开。另外,也要扩大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城市环境工程作用及建设、运行方式。

(四)完善重大因素评估,切实改善治理实效

重大环境因素的评估应成为环境工程的前置程序,也就是说不经过重大环境因素的评估,工程项目不允许开工建设。为了建立重大环境因素的评估体系,要结合工程目标和现实环境,通过科学测算将工程对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例如某些工程虽然重大环境因素合规合法,但是工程本身存在不确定性,因此评估指标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设置。评估指标的制定可选择两种方法,一是适应现有的环境政策及相关规定进行制定;二是针对实际环境条件和重大环境因素进行制定。显然后一种方法与环境结合的更紧密,有利于环境工程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由于现行法律及相关规定不够完善,所以在制定重大环境因素评估指标时不仅要考虑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还要结合实际情况。

三、结束语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成就举世瞩目,但是严重的环境污染也影响了全国许多地区,因此环境工程建设就成为改善环境质量的重要措施。解决环境问题本质上是合理发展问题,只有尽量减小对环境的影响,经济发展才是可持续的,同样城市环境工程管理也要秉持这样的理念,使环境工程造福于城市人民。

参考文献:

[1]韩超,胡浩然.节能减排、环境规制与技术进步融合路径选择[J].财经问题研究,2015(7):22-29.

[2]乔琦,李林子,李艳萍.韩国绿色增长法律体系浅析[J].环境工程技术学报,2014,4(4):263-268.

环境工程的理解篇9

在厂iSo14001环境体系管理评审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厂iSo14001环境体系管理评审会议。这次会议的目的是总结半年来体系运行情况,对下步工作进行安排。刚才,厂管理者代表副厂长**同志总结了我厂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半年来的运行情况,各单位、各部门也对我厂的体系运行工作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总的来看,我厂自推行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以来,体系得到了持续有效运行,并取得了一定的环境绩效。尤其是员工环保意识得到了增强,环境行为得到了规范,**生产环境得到了改善,全厂综合环境管理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在此,向各级领导和各单位、各部门负责环保工作的同志表示感谢。刚才,*厂长对下半年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我完全同意。下面,我就如何深入做好体系运行工作,强调三点意见:一是要切实提高对实施环境管理体系重要性的认识。环境保护工作事关全厂员工的切身利益,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实施环境管理体系不仅对减少污染物的产生与排放、资源能源的节约、保护环境起到重要作用,而且对改善环境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水平,特别是环境管理水平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做好环境保护工作是各级组织和领导干部义不容辞的责任。全厂各单位和各级领导要在思想上深刻认识实施环境管理体系的重要性,克服“为了取证而认证”的思想,做环境体系建设的推动者,致力于通过实施环境管理体系提高全厂员工的环境保护意识,规范员工在生产过程中的环境行为,把保护环境、防治污染列为厂、矿队的重要培训内容,让员工认识、认知、理解和接受,变成员工的良好习惯和自觉行动,防止油田开发过程中的低标准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不断改善劳动环境,实现无污染开发的工作目标,努力创建绿色环保采油厂。二是要切实保证环境管理体系规范有效运行。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在我厂运行的时间比较短,从体系策划、建立、实施直至获准认证注册,只是企业有效地管理环境问题的开始。企业要循着这条科学有效的管理之路,将环境管理体系的管理模式与传统的管理方法、经营理念完全融和还需要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而且,油田公司对我厂的合同中有明确考核指标。各部门、各单位要自觉提高工作起点,完善管理标准,严格按着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规范我们的环境行为,认真履行“说了就要做,做就必须做好”的总体要求,切实把体系运行管理与日常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紧密结合起来,避免由于对iSo14001标准的理解能力不足,致使环境管理体系与现有的管理制度融合程度不够,形成“两张皮”,影响体系的有效性。有关部门要结合岗位权限和工作流程编写相应的管理程序,进一步加强体系运行管理,将体系列入各单位的月度考核内容,作为各单位领导业绩合同的一项重要内容,严肃考核。逐步形成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与环境保护工作齐头并进的良好局面,不断提高我厂的环境绩效。三是切实做好各类环境因素的控制工作。我厂自推行环境管理体系工作以来,加大了对生产过程中排放的污水、废液和固体废物的控制力度,在控制资源能源的消耗方面也采取了一些有效措施,见到了明显成效,但离我们的工作目标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今后,我们还要继续把控制环境污染因素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首先,要严格执行环保三同时的规定,杜绝新污染源的产生。环保工作要从源头抓起,对可能产生环境污染的建设项目,从设计开始就要充分考虑治理污染的环境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并与主体工程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只有这样才能控制新污染源的产生,加之我们对老污染源的逐步治理,才能彻底消除污染,实现我厂环保防治工作的良性循环。因此,规划设计研究所、基建中心和质量安全环保部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把环保“三同时”工作落到实处。其次,要加强环保宣传和监督检查工作。各单位环保管理人员要通过网站建设等各方面的渠道和形式,做好宣传、教育、培训工作,让全体员工尽快理解和掌握体系,不断强化员工的环境意识;要时刻关注重要环境因素的控制情况,落实到环境指标和方案的进展情况,操作规范的执行情况,加强对体系运行的定期监测和不定期检查,督促基层开展经常性的日常自查工作,确保我厂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扎实有效运行。第三,要积极开展环保技术科研攻关。有关部门要通过组织环境课题研讨会或课题攻关会,及时解决遇到的环境问题,对于目前洗井污水回收和含油污泥处理等技术不成熟而无法彻底解决的污染问题,科技发展部等有关部门要调动全厂技术人员的积极性,群策群力、集思广义,联合难关,将可能出现的问题和隐患解决好,为确保我厂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顺利高效运行清除技术障碍、提供配套完善的技术保证。同志们,保证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的持续有效运行,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全厂各级领导和广大员工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克服困难,努力工作,为不断提高我厂环保工作的整体管理水平,改进我厂的环境绩效,建设绿色油田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谢谢大家!

环境工程的理解篇10

环境工程主要用于环境污染防治,在对其进行环评时不仅要考虑环境效益,还要解决生产效率问题,只有将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统一起来考虑,才能达到环境管理的目标——解决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问题。通过环评工作确定环境保护设施的规模、型式、流程等能否满足环境标准的要求,并以科学、可靠的论据指导环境工程的设计和布局,使环境工程既能够最大化地发挥其污染防治的功效,又能满足生产需要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这个过程就达到了为环境工程提高环境管理水平提供科学依据的目的。

环评工作在环境工程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1环评中的政策、标准、规范是环境工程建设的政策保障和理论基础

环评时依据国家地方相关的产业政策、标准及规范对环境工程进行评价,如国家“十二五”规划中关于环境保护、污染物减排与治理的目标以及地方环境保护规划纲要中所提出环境目标,是环评审批的重要政策依据;与建设项目及环境工程相关的标准、规范是环评审批的重要理论依据。节能减排是我国的基本国策,2003年9月份《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下面简称《环评法》)正式实施,意味着从法律上确立了环评制度和环评工作的地位。所有这些是环评在环境工程中的理论基础和政策保障。

2环评中的公众参与是提高环境工程决策水平的重要手段

早在1989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就将公众参与(publicparticipation)列入环评报告书的内容,《环评法》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确了公众的环境权益,2006年2月环保总局了《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进一步明确了公众参与环评的权利、范围、程序和方式[3]。公众参与到环境工程的决策中,不仅体现了环评工作的民主性,也使项目决策更加公开,提高决策的合理性、可接受性和可操作性,避免了项目由少数人的主观意向所决定的不正常现象,有助于项目决策的科学性,也有利于增强公众的环保意识和提高环评工作的质量,因而公众参与是改进和提高环境工程决策水平的重要步骤。在一些重大环境工程环评工作中公众参与也是化解矛盾和解决纠纷的良好手段,有助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3环评中的环境监测是环境工程发挥作用的基础和保证

环境监测是环评的基础工作,是获取环评信息的重要手段,是按照预设的时间和空间,采用可以进行比较的环境信息和资料收集的方法,对环境要素或指标进行定期的或连续的观测、分析,找出其变化规律和趋势以及判断和预测其对环境影响的过程。环境监测是采用科学的方法,要求监测质量具有代表性、准确性、精密性、可比性和完整性。在进行可行性研究阶段就要进行环境现状的监测,将项目地区的质量现状作为环评预测工作所需要的本底值;在环境工程实施阶段,需要进行施工环境监测,考察施工对环境的影响以及验证和改进施工阶段的环保措施;在环境工程竣工和试运行阶段,需要进行环保验收监测和环境管理检查,考察环境工程是否达到了防治污染的预期效果,验证环评预测是否科学合理,为环境管理部门进行工程验收提供依据。因此,环境监测是环境工程发挥其防治污染作用的技术基础和有效的保证。

4环评中的环境风险评价是减少环境工程风险的有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