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贸易的重要性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09:56

出口贸易的重要性篇1

然而,许多中小企业它们不像专业外贸公司那样,都拥有自己的精通进出口贸易相关知识的专业人士,他们对于进出口贸易的程序以及它们的重要性及其将会产生的后果缺乏认知。本文就中小企业在进出口贸易方面的操作程序的重要性进行探讨。

关键词:中小企业;进出口贸易

中图分类号:F75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2-0-02

一、进出口贸易的程序

1.出口程序:

(1)出口许可证

(2)贸易洽谈

(3)货物准备

(4)信用证

(5)海关申报

(6)出运

(7)保险

(8)文件和付款

2.进口程序:

(1)进口许可证

(2)贸易洽谈

(3)信用证

(4)租船订舱

(5)保险

(6)审单付汇

(7)海关申报

(8)提取货物和检验

(9)索赔

(10)争议的解决

二、进出口贸易的程序的重要性

进出口贸易是指国与国之间商品和服务交换的活动,它反映了世界各国的劳动分工和经济上的相互依存、相互依赖。

对大多数国家来讲,进出口是最重要的国际活动。各个国家都要进口他们所不生产的货物和商品,并得赚取外汇来支付它们。这些进口国家就得通过出口它们自己生产的产品和剩余的原材料来赚取外汇。这样进出口贸易就是一个硬币的二个面,双方在各自的生产优势上都得益。

进口对于进口国的本国产的商品产生了竞争;而出口对于制造商来讲,为自己的产品提供了一个较大的市场,降低了产品的单位成本,有效保持了国内市场价格的走低。

有些中小企业对进出口贸易的程序的重要性缺乏认识,为了降低成本或自以为是、随心所欲,采取“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的放任的态度。他们没有认识到:进出口贸易的依次顺序和具体运用必须严格地遵守和执行的重要性。

但是有些因素迫使政府对对外贸易制定限制政策。进口可能受到进口贸易监管或许可证控制或海关关税的影响,以保护国内工业(如,根据我国的进口商品监管目录,某些进口商品在进口时,进口商必须凭国家相关部门颁发的规定进口许可证,才能向进口地海关办理相关的海关申报手续。如果进口商在进口货物到达口岸时,还没有取得相关许可证的话,海关将根据国家的规定,1.将已到达进口口岸的进口货物作退运处理;2.等待进口商取得相关许可证以后再办理相关的进口手续。如果出现上述二种情况,a进口商将承担进口货物退运而造成的全部损失;或等到进口商取得相关许可证后再办理相关的进口申报手续,但是货物到达口岸已超过海关法规定的“进口货物到达口岸后14天内必须向海关申报的规定”。因此海关将向进口商收取按每天万分之五的延迟申报的罚款;同时进口货物到达口岸的时间过长,港区有关方面和船公司将向进口商收取货物驳运、仓库场地堆放、储存和集装箱占用的费用。);或因为有用的外汇会被用来购买基础物质。出口也可能受到限制,以保护国内正在发展所需求的具有特点原材料(如我国的稀土原料的出口,国家执行出口配额制度)。这些因素意味着进口和出口都受到许多手续的制约。例如:海关进口和外汇控制认可,以及许可证控制等。只有经过上述许可,才能得以进行国内的批发和零售。因此,我们必须明确认知,那些工作应该先行和那些工作要后续,只有认真执行按顺序进行相关的工作,才能避免产生不必要的麻烦和成本。这也意味着外贸程序比内贸程序繁杂的多。

三、有效地按照进出口贸易的程序的几个方法

进出口业务是如此地繁杂,以至于需要花费相当多的时间来完成交易。在进出易的过程中要经历变化多端和繁杂的程序。整个交易自始至终需经历四个阶段:出口或进口准备;业务洽谈;完善合同;解决贸易争端(如果有的话)。

出口最困难的部分是第一阶段。任何出口商想要将他的产品出口到某一个国家或一些国家,他必须首先对拟出口国的进行市场研究。市场研究是对某一产品进入特定市场进行研究的一个过程,特别是对于国外给予的市场进行学习,以确定该市场的需求;并且确定能供给的产品的方式方法。

出口商需要知道那一类的国外公司可能使用它的产品或对市场感兴趣,并在他们的国家分销它的产品。他必须考虑赚取利润的潜在性,并在这些地方审查市场架构和常规的经济条件。

市场研究通常覆盖如下方面:

(1)对一些国家和地区进行研究

具有不同政治和经济的国家和地区对于国外贸易业务采用相对不同的态度。

出口商应对它们的政治、金融和经济状况进行调查;调查它们的政策、政府的对外贸易的法律和法规、外汇控制、海关关税、商业惯用标准和它们的对外贸易形势(贸易结构、进出口商品的数量、贸易伙伴和贸易限制)。

(2)市场研究分析

在主要的进出口国家对某一特定商品进行研究,研究其生产、消费、价格和及其趋势,以便为出口商品设定一个合适的价格并适当处理业务条款。

(3)客户的研究

在国际贸易中,信用资料的重要性远比国内贸易的信用资料。

出口商应当知悉,进口商或买方有什么样的信誉、它的贸易规模、它的付款方式和它的贸易活动的有关信息。

很明显,具有良好信誉和优良的财务状况的客户便于出口贸易的进行。出口商可以从各种渠道获悉这些信息,例如:由买方提供的相关信息、买方的银行提供的信息、各种各样的贸易协会和征询机构提供的信息。这样就可以甄别潜在的客户。

1.业务洽谈。不管谈判如何进行,通常它们是由下列几个环节所组成:询价、报盘、回盘、接受和议定销售合同。上述几个环节中的报盘和接受是达成协议和缔结合同的二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2.履行合同。采用信用证支付条款的CiF合同下,出口合同的履行一般要经历下面几个步骤:货物准备、商检申请、开信用证提醒、信用证审查和修改、订舱、出运、保险、银行议付运输文件准备和解决索赔等等。

(1)出运货物的准备。合同签订后对出口商来讲他的主要任务是出口货物的准备和按照合同规定的条款核对货物。质量、规格、数量、包装和唛头必须与合同或信用证一致;货物的准备日期必须要与出运的计划一致。

(2)检验申请。如果合同或国家强制规定要求对出口货物进行检验检疫,出口商必须根据相关规定进行货物的检验检疫并获得检验证书。通常商品应当获得检验检疫机构签发的检验证书后海关才得以放行。

(3)提请、审查和修改信用证。在国际贸易中,银行信用证一般都用于采购价格的支付。在合同履行的过程中,对于卖方来讲促使买方开立信用证是必须的一个步骤。根据合同买方应及时开立信用证。但是有时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买方会延迟开立信用证。为了安全收取货款,卖方要促使买方加快开立信用证。卖方在收到信用证后必须非常仔细地审查并确认信用证的所有条款和条件与合同规定的相符。如果有任何不一致的地方,卖方要即刻与买方联系进行必要的信用证修改已保证合同顺利履行。

(4)租船和订舱。出口商取得相关的信用证后,要与船务公司或船公司联系安排订舱或租船的事宜,并按照进口商的出运指令做好出运前的准备工作。租船是对于大批量的货物需要整船运输所需的。而对于小批量的货物来讲,订舱就可以了。

(5)海关手续。在货物装运前,必须完成一系列的海关手续。根据要求,必须向海关提交申报文件。文件需列明所有出口货物的各类详细品名和相应的海关组织的HS编码,连同相关的销售合同、发票、装箱单、重量清单、商品检验证书和有关的文件一并递交给海关。在货物装上船甲板后,船公司或船务公司会签发海运提单。海运提单是船公司或船务公司证明货物已在船甲板上的收据。

(6)保险。出口贸易承担着许多风险。例如:船可能沉没或托运货物可能在运输途中受损;汇率变化;买方违约或政府突然强制封港;目的港地域的战争或罢工等等。习惯上给出口货物的运输途中的风险进行保险。保险覆盖的范围要根据货物的类型和环境有所变化。如果出口商为出口货物购买了保险,那么货物受到物损的时候就能得到补偿。

(7)准备银行议付文件。货物出运后出口商要准备所有信用证要求的各类文件;并在信用证规定的时效内提交给议付银行。至于出运文件,它们包括商业发票、海运提单、保险单、装箱单、重量清单、检验证书,有些时候还要求提供领事发票和原产地证明。文件要求正确、完整、简洁、清楚。只有当所有的文件与信用证完全相符一致,开户行才予以支付款项。提交给议付行的文件中的有任何与信用证不符,开户行不予进行款项的支付。

出口贸易的重要性篇2

【关键词】中国-东盟Fta贸易创造贸易转移

Fta即自由贸易协定,是一种区域性的贸易协定,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地区为了进行自由贸易活动,通过谈判协商,逐步减少甚至废除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从而创造经济圈而签订的协定。

中国与东盟地理相邻,一直以来,经济政治文化往来密切,所以中国与东盟建立自贸区有着良好的先天基础,02年,中国与东盟之间签署了《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从此开始了共建自贸区之路,经过多年努力,到2010年,中国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已经正式全面启动,东盟已取代日本,成为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而中国则成为了东盟的第一大贸易伙伴。本文拟采用1996-2012年双方的贸易数据,通过贸易比重,贸易强度,以及巴拉萨模型来研究Fta的签订给中国和东盟双方贸易带来的影响。

在研究Fta对于中国与东盟贸易及经济影响方面,学者主要采取了可计算的一般均衡(CGe)模型、引力模型和巴拉萨模型三种模型进行研究。

薛敬孝、张伯伟(2004)应用CGe模型使用Gtap第五版数据库对亚洲地区不同贸易合作安排所可能产生的效果进行分析。结论认为中日韩与东盟“10+3”在所有的贸易安排中效果最佳,但没有明确区分贸易转移和贸易创造。CGe模型本身结构复杂,尤其是对数据要求非常高,因而在推广使用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杨欢(2012),运用巴拉萨模型,采取92-07年的相关数据,对中国-东盟自贸区建立后对中国的进口贸易的效应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签订Fta后中国进口贸易存在贸易创造而不存在贸易转移。蒋菡英(2008)选取了1985-2006年的相关数据,分析Fta的签订有助于区内贸易流量的扩大,但与欧盟,北美自贸区相比,区域内贸易比重仍然偏小,贸易创造有限,而且贸易创造效应对于东盟国家更为明显。巴拉萨模型易于操作,克服了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难以计算的问题,本文将采用这种模型。

陈雯(2009)选取2002-2006年期间中国和133个贸易伙伴的贸易数据,运用引力模型的单国模式分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中国与东盟国家进出口贸易的影响,通过分析发现Fta签订对中国与东盟的进出口有贸易创造效应但是对中国从东盟进口的推动作用大于对中国向东盟出口的推动作用,另外,中国与东盟国家在纺劳动密集型产品织品(服装和电子电器等)上存在着竞争,这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国对东盟的出口。

一、中国-东盟Fta对双边贸易的影响

中国与东盟建立自贸区以来,双方降税进程不断向前推进,贸易随之快速发展,07年中国向东盟出口941.8亿美元,而到了2010年中国东盟自贸区全面启动,当年出口额增长到1382.2亿美元,双边贸易达到2927.8亿美元,更有分析称,拥有6亿人口的东盟,将在未来成为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对于签订Fta对于中国和东盟贸易的影响,可以通过贸易比重,贸易强度指数进行衡量。

(一)贸易比重

贸易比重,指a国向b国的出口占a国向世界出口总额的比重,或a国从b国的进口占a国世界进口额的比重,本文从UnComtrade中选取了1996-2012年中国与东盟五国(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印度尼西亚)的贸易往来数据,计算出了相应的贸易比重,通过贸易比重可以直观的表现双方贸易往来情况。

图1,图2显示中国对东盟各国出口贸易比重整体呈上升趋势,但上升趋势较为平缓,相对于其他东盟国家,中国对新加坡一直保持较高的出口水平,但在金融危机后,出口比重下降到0.02以下,2010年后,随着全球经济复苏,情况有所好转。在进口方面,中国从五个国家的进口比重有升有降,与双方在某些产品存在竞争关系有关。签订Fta后,对中国从菲律宾的进口起到了一定促进作用,对其它国家则并不明显。

(二)贸易强度指数

图3,图4显示中国对东盟出口贸易强度指数在Fta签订后呈上升趋势,在进口方面,马来西亚上升幅度较大,在2009年相对于2002年上升了21%,而菲律宾在08年之后成为东盟主要五国中与中国在出口方面贸易关系最为紧密的国家。在进口方面,中国从菲律宾进口贸易强度指数在07年曾达到了6,在此之后虽然有所下滑,但截至12年,马来西亚,菲律宾贸易强度仍然保持在3左右,明显高于其他国家。

(三)小结

由上面几张图表,我们可以总结中国东盟Fta带来的贸易影响有以下特征:

1)Fta签订对双方贸易起到了促进作用,双方贸易比重都有所提升,这说明双边在加大对彼此产品的市场需求,但相对于中国而言,对于东盟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Fta签订大力推进了东盟国家向中国的出口,使近几年中国对东盟的贸易逆差额不断缩小,到09年时,双方贸易额已经基本持平,这说明Fta签订后,东盟成为最受惠地区。

2)双方贸易受国际经济大环境影响较大。在2008年左右,中国与东盟贸易出现了较大波动,这是由于双方贸易产品结构较为单一,而且双方对外贸易依存度较高,综合几种因素,双方贸易极易受到国际经济形势影响。

二、Fta对中国和东盟贸易影响的实证研究

(一)模型的选取:

巴拉萨模型在1967年由巴拉萨建立,其基本假设是,在区域经济一体化之前,进口需求弹性不变,若在此之后发生改变,则改变是由于施行区域经济一体化产生的,如果区域内进口需求弹性增加,则说明存在总的贸易创造效应,若区域外进口需求弹性减少,则说明存在贸易转移效应。

α1为经济一体化之前的进口需求弹性α1+α2为经济一体化后的进口需求弹性,当α2大于0时,进口需求弹性增加,α2小于0时,进口需求弹性减少。

(二)数据选取

为了便于研究,将东盟视为一个整体,因为文莱,越南,缅甸,柬埔寨,老挝数据不全且贸易量较小,所以以东盟主要五国新加坡,印尼,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的加总数据代替东盟的相关数据,本文选取1996-2012年的数据,中国与东盟五国进口总额由Uncomtrade数据库获取,人均GDp由Undata数据库取得,其他数据在此基础上计算取得,回归数据以2002年为划分点,02年之前,虚拟变量d取0,02年之后d取1。

(三)实验结果及分析

运用eviews6.0对(5)(6)(7)进行最小二乘法估计,得到结果如下:从回归结果结果来看,进口与人均GDp成正比,符合预期,由t检验值,调整R2,F检验值,D-w值可以看出模型模拟的较好,不存在自相关,各变量的系数都在10%显著水平以上,变量能够很好的解释被解释变量。

将回归结果归纳为下表2,比较Fta签订前后的进口需求收入弹性的变化:

1)中国区域内进口需求收入弹性小于1,而东盟区域内进口弹性大于1,这是因为中国主要从东盟进口原材料和农产品,这些产品弹性较小,而东盟主要从中国进口机电产品与纺织品,弹性较大。

2)对于东盟,相对于中国,其区域内进口弹性要大于总的进口需求弹性,而中国则相反,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双方在对方贸易中的地位,从东盟的进口占中国总进口额较低,这与事实相符。

3)对于中国和东盟,总进口需求收入弹性,区域内进口,区域外进口收入弹性都有所增加,说明自贸区的建设不仅产生了总的贸易创造效应,还获得了净贸易创造效应,双方贸易的扩大,使从区内其它国家的进口替代了一部分国内的生产。

而相应的净转移贸易效应很不明显,我认为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中国与东盟签订Fta后,04年实施早期收获,05年推行全面减税,直到2010年才全面落实0关税,Fta发挥效用时间较短,而且双方贸易在近几年也受到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

其次,许多企业还没有真正认识到中国与东盟签订Fta后所隐藏的商机,在王玉主,沈铭辉关于中国与东盟的Fta实施情况研究中发现在中国企业中已利用Fta的为16.3%,计划利用的企业占19.0%,这说明双方仍有很大发展空间。

最后,中国在入世后,对于其他非东盟国家也实施了不同程度的降税,致使贸易转移效应不明显。

三、总结与建议

采用贸易比重,贸易强度指数,巴拉萨模型研究Fta签订对于中国东盟贸易的影响,结论大体一致:Fta的签订促进双方贸易的扩大,双方贸易比重不断提升,但Fta对东盟贸易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双方发生了贸易创造,与此同时,中国与东盟双方签订Fta后,贸易产品结构较为单一,不易替代各自与区外发达国家间的贸易,因此没有产生明显的贸易转移效应,这说明中国-东盟自贸区作为典型的南南型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Fta的签订带来的区域内贸易流量的增加有限。

为了进一步深化双边贸易互动,促进双方贸易协调发展,提高整个自贸区经济竞争力,我有以下几点建议:

1)推进国内产业结构改革,增大双方贸易互补性。随着中国劳动薪酬提高,环境执法趋严,越来越多的“中国制造”变成了“越南制造”“印尼制造”等等,中国与东盟许多产品存在竞争性,对此,中国应该逐步调节产业结构,提高技术附加值较高产品的对东盟出口比重,加强从东盟进口所需原材料与半成品,增加

双方贸易的互补性。

2)加强相关优惠政策的宣传,提高相关行政工作的效率。应该让更多企业了解中国东盟自贸区的相关政策,为企业提供帮助,促进更多企业走出去,充分利用对方的优势资源,发展规模经济,增强企业在全球范围内的竞争优势。

3)加强相关基础设施以及金融服务体系的建设。西南地区交通条件较差,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东盟一些国家的贸易发展,所以要不断推进相关交通以及通讯设施的建设,另外,建立可以共享互动的信息平台以及相关金融服务体系,可以进一步促进信息流动,减少交易成本。

4)增强政府互信,使中国与东盟在更多层次更多领域开展合作。双方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应该加强开展政治对话,增强互信,秉持“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彼此开放、共同繁荣、协商一致”的区域合作原则,增进了解,促进解决相关贸易机制,运行选择,南海等相关问题,并要协商一致抵制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对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干预,为双方贸易发展提供良好的政治环境。

参考文献:

[1]薛敬孝,张伯伟.东亚经贸合作安排:基于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的比较研究[J].世界经济,2004,06:51-59.

[2]李荣林,赵滨元.中国当前Fta贸易效应分析与比较[J].亚太经济,2012,03:110-114.

[3]杨欢.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国进口的贸易效应研究――基于巴拉萨模型[J].对外经贸,2012,09:10-11.

[4]蒋菡英.基于巴拉萨模型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静态效益实证分析[a].2008湖南商务改革开放30周年征文获奖论文专刊[C].2008:7.

出口贸易的重要性篇3

一、60年对外贸易的巨大成就

(一)对外贸易规模由小到大

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的28年间,对外贸易增长了12倍,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到2001年的23年间,对外贸易增长近25倍,年平均增长22•1%;加入wto后,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抓住国际产业转移的机遇,对外贸易赢得了历史上最好最快的发展时机。2004年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大关,2007年再破2万亿美元大关。2002-2008年,进出口总额增长4倍多,年平均增长为25•9%,七年进出口总额占中国60年进出口总额的70%以上。60年来,中国的进出口总额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不断提升。1950年占世界进出口总额的0•9%,到2008年达到8%以上。中国的出口总额经过30年徘徊到1990年列第15位,2001年列第6位,2004-2006年居第3位,2007-2008年上升到第2位,中国已成为全球重要的经济体。

(二)进出口商品结构由不合理到相对合理

新中国初期,出口商品的80%以上是初级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则主要是机器设备等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改革开放后,进出口商品结构发生了战略性转变,1980年工业制成品出口接近出口总值的一半,1989年上升到71•3%。从根本上扭转了大量出口初级产品来换取工业品进口的落后局面。进入90年代,机电产品成为进出口的主力军。1990年机电产品出口占出口总值的17•9%,到1998年,占出口总值的比重达36•2%,成为中国出口第一大类商品。同期,机电产品进口占进口总额的45•6%。2001年中国加入wto以来,进出口产品结构进一步发生变化。2002年至2008年七年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与进口的平均增速分别高达36•8%和27%;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中国出口总值的比重从2002年的20•8%上升到2008年的29•1%,进口比重从28•1%上升到30•2%。

(三)对外贸易额由逆差到顺差

中国对外贸易差额经历了从小额逆差到微量顺差再到巨额顺差,从外汇极度短缺到成为外汇储备全球第一的历史性转变。1950-1977,其中头6年全部为逆差,平均年逆差约8•5亿美元,其后年份为小额顺差或逆差;1978年以来,对外贸易顺差大幅增加。1995年对外贸易顺差首次突破百亿美元大关。2005年一举突破1000亿美元,2007年突破2000亿美元,2008年接近3000亿美元。外汇储备大幅增长,2008年末达到1•9万亿美元,成为全球外汇储备第一大国。

(四)贸易伙伴由单一到多元

建国初期,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国际市场是原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70%以上,其中对苏联的贸易额约占半。80年代末中国提出了“市场多元化”战略。经过多年的努力,市场多元化战略取得明显成效,目前中国的贸易伙伴已遍及世界220多个国家和地区。到2008年,中国前十位最大的贸易伙伴依次为:欧盟、美国、日本、东盟、香港、韩国、台湾、德国、澳大利亚和俄罗斯,对这10个国家和地区的双边贸易额合计占中国进出口总额的78•4%。

(五)自由贸易区建设由少到多

中国自由贸易区建设经历了从无到有、由少到多的发展过程。2003年以来,中国自由贸易区建设得到大发展,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形式和渠道。中国与五大洲29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12个自由贸易区,到2008年占到中国对外贸易额的1/4以上。中国充分发挥地缘优势,凸现“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在诸多自由贸易区建设如中国-巴基斯坦自由贸易区、中-日-韩自由贸易区、中-新加坡自由贸易区等的带动效应。同时拓展跨地缘优势,建设中国-智利自由贸易区、中国-新西兰自由贸易区。中国正与海湾合作委员会(简称海合会,包括沙特、阿曼、阿联酋、卡塔尔、科威特和巴林6国)谈判建设自由贸易区议案。

二、巨大成就的理论与战略保证

60年对外贸易巨大成就的取得具有客观必然性,也是中国特色国际贸易理论和中国特色对外贸易战略的不断优化、形成合力的必然结果。

(一)中国特色国际贸易理论的保证

理论来自实践,同时又对实践产生反作用,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对外贸易理论主要引进于前苏联,此时对西方国际贸易理论持否定态度。加之世界政治二元化格局,形成东西方对峙的两大阵营,人为地把统一的国际分工体系和国际市场体系分割成“社会主义大家庭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与“资本主义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致使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空间十分狭窄。改革开放后,中国现代化呼唤中国化的国际贸易理论问世。邓小平基于中国经济融入国际经济的客观趋势,依据中国的国情,科学总结中国的历史经验,建立了独具中国特色的国际贸易观点、思想和理论。其基础理论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对外开放理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三大块组成,其应用理论由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帮助中国发展对世界有利;一国两制、共同开发;利用好中国这个大市场;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等六大观点组成。邓小平的国际贸易理论不同于马克思、列宁和前苏联的国际贸易理论(时代不同、任务不同、内外部环境不同、世界经济走势不同),更不同于西方古典和现代学派的国际贸易理论。它所回答及解决的问题和重点,不再是国际经济贸易产生的原因、比较利益的获得、国家竞争优势的发挥,而是围绕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针对国际经贸关系中存在失衡的现状,突出地解决当代国际贸易中存在的三大问题:一是贸易条件的改善,二是贸易利得的公平分配,三是反对贸易歧视。因此,以邓小平中国特色国际贸易理论指导中国的国际经贸发展更符合中国国情,更能促进中国国际贸易事业的发展。与此同时,中国对西方国际贸易理论本着外为中用原则,从抵制-引进-借鉴到运用之路。由于中国对国际贸易理论理解不深、与中国国情结合不够,它们在产生正面效应的同时,带来了负面效应(中国国际贸易发展过程中的不少问题,或多或少地与其有关)。

(二)国际贸易战略的保证

从20世纪80年代起,中国对外贸易的战略是出口导向与进口替代兼容互补的模式。这一战略模式要求:沿海地区和出口竞争能力较强的轻纺行业以推行出口导向为主;其他地区和出口竞争能力较弱的重化工行业,以实行进口替代战略为主。兼容互补战略模式的战略重点,在出口贸易战略方面,要求合理安排出口产品结构,大力提高出口产品质量,全方位开拓国际市场,建立和完善出口产品生产体系;在进口贸易战略方面,把进口的重点放在引进先进技术和先进设备及软件上,实行以进养出,把来料加工出口作为发展中国出口贸易的一项重要战略方针。中国拥有10多亿人口,国土辽阔,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实行出口导向和进口替代综合兼容的战略模式,较之实行单一的出口导向战略模式更符合中国国情,促进了对外贸易的较快发展。从20世纪90年代起,中国对外贸易战略进入实施“大经贸战略”的新阶段。大经贸战略指以进出口贸易为基础,产品、资金、技术、劳务合作与交流相互渗透,协调发展;生产科技、金融等部门共同参与;外贸、外资、外汇、外援等各种经贸活动相互融通、相互结合、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一种战略构想。中国是潜在的贸易强国,中国对外贸易的走势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和世界经济的走势。大经贸战略正是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主动顺应国内“两大转变”和国际“三大潮流”(经济市场化、经济国际化和经济信息化)的要求而提出的。实践证明,它对中国对外贸易产生极大的推动效应。从2001年中国加入wto起,中国对外贸易战略进入全方位开放和发展的更高阶段。中国加入wto后,在享受权利的同时也须履行相应的义务,从而要求:(1)中国对外开放从自主单向开放变为相互双向开放;(2)从政策导向开放变为按照wto规则要求开放;(3)从货物市场开放变为服务贸易市场和技术贸易市场的开放;(4)从适度保护贸易政策变为协调管理的一般自由贸易政策,即通过谈判确定中国在贸易方面的权利和义务,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对外贸易的管理,逐步实行贸易自由化。#p#分页标题#e#

三、对外贸易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

回顾历史的另一个重要任务,在于运用逆向思维和反思,找准影响和阻碍中国对外贸易稳定、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要害问题,那就是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的非科学性和对外贸易发展的非均衡性。

(一)关于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型

外贸增长方式转型是中国由贸易大国转变为贸易强国之关键所在。经过多年努力,中国对外贸易增长方式转型已卓有成效,但依然存在许多非科学性,若掉以轻心,让分散的非科学性聚集起来,将引致中国外贸增长方式的倒退。外贸增长方式转型中的非科学性,主要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一是尚未摆脱对外贸增长方式转型的认识误区。认为转型只是指由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那什么是集约型呢?一般认为,集约型即质量型、资源节约型、科技高含量型。上述理解是欠科学的。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外贸增长方式转型包含由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以及由外延扩大再生产型转变为内延扩大再生产型两个层面的要求;从辩证唯物主义角度看,集约型和内延扩大再生产型具有复合和综合的特点。在内容上,它们包括生产进步、科技进步、管理进步、信息进步和教育进步的全面要求,不能简单地把集约型(或内延扩大再生产型)等同于质量型、节约型和科技高含量型;在实现过程上,它们是一种动态要求,不是静态指标,而具有长期性和长效性,不能简单地以近期出口业绩等指标加以衡量;在目的和手段、过程和结果上,它们体现出既管目的又管手段,既管过程又管结果的有机整体和高度统一,不可分割,更不可对立起来,为了目的而不择手段,只管结果而不管过程。二是尚未走出速度和数量的惯性漩涡。对外贸年增长速度,以及对对外贸易总额最大化、对外贸易顺差最大化和外贸企业利润最大化表现出由衷地偏爱。以为只要把对外贸易增长速度提高起来,把对外贸易总额增加起来,对外贸易效益就会提高,国民从中得到的社会福利就会增加,转型的目标就会实现,而淡化了对不确定因素和风险危机的洞察、防御、化解和转嫁能力的培养。应该看到,速度和数量不过是外贸增长方式转型的直观现象,转型的科学标准和实质性要求,是以应对危机、化解风险的潜在素质和能力作为衡量尺度的。国际贸易是国家之间的经贸往来和经济技术合作关系,它从一开始就受到国家、货币汇率、消费偏好和贸易规则等的制约。任何一个国家(甚至包括有独立关税的地区)都可以通过更换外贸政策,出台贸易规则而不费吹灰之力地把中国外贸企业创造的效益减下去,把他们的损失转嫁给我们。因此,中国外贸及其企业的抵制压力、规避风险、化解转嫁的能力大小,理所当然地应成为转型成功与否的客观标准和核心标志。

(二)关于外贸发展的均衡性

建设小康社会,发展是绝对的。发展方式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发展状态的稳定性和均衡性具有决定意义。在理念上,既要看到中国飞跃发展的可能性,学会抓住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又要承认“自然是不能飞跃的”,即生产力和生产方式在长时间内和整体上,更多的发展形式是渐进的。因此,中国跨越式发展之后,必须实现从均衡到不均衡再到新均衡,即回到稳定和协调的均衡状态,以求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国对外贸易也不例外。应该看到,中国在外贸经济发展方面存在着大量非均衡现象,集中表现在:第一,国家在宏观政策,如行政手段、贸易差额目标、出口导向战略、对外贸易依存度、“两个”市场安排、贸易利得、国民待遇等方面,存在失衡:偏爱行政手段、偏爱贸易顺差、偏爱出口导向、偏爱对外贸易依存度及国际市场,偏爱贸易利得和偏爱外国国民(超国民待遇)的倾向;轻视市场机制与行政措施均衡、贸易顺差与逆差均衡、出口导向与进口替代均衡、对外贸易依存度和对内贸易依存度均衡、贸易利得与规则利得均衡,以及中国国民待遇与外国国民待遇均衡。第二,企业在微观策略,如发展战略设计、市场营销渠道布局、“三大贸易”(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技术贸易)内部结构比例和发展速度等方面,存在失衡:重出口、重发达国家市场、重传统货物贸易,轻进口、轻发展中国家市场、轻服务贸易与技术贸易。第三,行业协会在中观协调,如行会规则、监控系统和措施、企业文化建设以及排名奖励等方面,存在失衡:明显地倾向或偏爱于外贸出口的有功之臣,重业绩轻德行,重“荣文化”轻“耻文化”,重“战文化”轻“和文化”,使外贸企业之间摩擦日益加剧,很难造就出规模经济给全行业每个成员带来协调发展的和谐局面,更值得警惕的是在外国采取歧视政策面前,形成不了合力;在外部不经济效应扩散面前,表现出软弱无力,致使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社会成本加大。

出口贸易的重要性篇4

abstract:technicaltradebarriershavebecomethemainmeanofthedevelopedcountriestoprotecttheinterestsofthenationalorregionaltrade.But,inChina,becauseofthevariousreasonsofthegovernment,enterprisesandindustryorganizations,therearenoeffectivemeasurestocopewithtBt.thatmakesChina'sexportsincreasinglysuffersserioustechnicaltradebarriers.So,ithasbecometheurgenttasktodiscusshowtoimproveChina'sexportscompetitiveness,breakthroughtheinternationaltechnicaltradebarriers.astheinspectionandquarantinedepartmentofChina,whattheroleofentry-exitinspectionandquarantinesystemwillplayinthissystemisalsoworthyofourstudy.

关键词:技术性贸易壁垒;检验检疫;标准

Keywords:technicaltradebarrier;inspectionandquarantine;standard

中图分类号:F75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6)04-0017-04

0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科技更新速度不断缩短,国际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在当前形势下,技术性贸易壁垒(technicalBarrierstotrade――tBt)已经成为世界各国调整贸易利益的重要手段,其主要内容包括技术法规、技术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它是20世纪末期以来国际贸易领域发展迅速,影响日益重要的限制性措施。

自我国加入wto后,对外贸易得到了迅速发展,而其中最大的障碍是技术壁垒。因此,研究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效应及对我国的影响,并找出相应的应对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技术性贸易壁垒概述

技术性贸易壁垒(简称tBt),是指进口国家以保护有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以及动植物的安全为由,有意识地利用复杂苛刻的产品技术标准、卫生检疫规定、商品包装和标签规定等对来自国外的产品和服务加以限制的新的非关税壁垒措施。

虽然技术性贸易标准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国际贸易交往中保证了进口国人民健康、也保护了进口国环境,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另一方面它又成为贸易保护主义的借口,充当了贸易壁垒措施,并与其他的贸易壁垒手段相比,其具有以下特点:

1.1含义

技术性贸易壁垒是非关税壁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常是进口国家以保护有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人类健康以及动植物的安全为目的,或以贸易保护为目的而制定的一些强制性和非强制性的技术法规、标准以及检验商品的合格性评定程序。它主要表现为《tBt协定》和《SpS协定》管辖的技术性贸易措施。一方面,技术性贸易标准保障了进口国人民健康、也保护了进口国环境,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另一方面,作为贸易保护主义的重要措施,技术性贸易标准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贸易的正常进行。

1.2特点

①范围上的广泛性。涉及范围很广,包括初级产品、中间产品和工业制成品等。

②形式上的合法性。技术性贸易壁垒一般是以《tBt协议》及国际上已经签订的150多个多边环保协定为依据,这些协定为技术性贸易壁垒提供法律支持,使其具有合法性。

③对象上的歧视性。虽然wto要求在一定程度上给予发展中国家优惠,但是对于发展中国家的歧视并未真正消除。由于经济技术水平的差异,发展中国家大多难以达到发达国家制订的技术标准和措施,因此,技术标准实际上成了贸易保护的措施。另外,部分技术性贸易壁垒措施频繁变动,并且每个国家难以保证其执行力度是一致的,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厂家难以符合标准。

④隐蔽性和灵活性。与进口配额、许可证等非关税壁垒相比,技术性贸易壁垒更具隐蔽性和灵活性,该壁垒将分配不合理和歧视藏起来,但是这些问题依然存在,也正因为技术性贸易壁垒隐蔽性和灵活性的特点,使得部分发达国家有了可乘之机,依据本国利益制定技术标准,损害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由于技术性贸易壁垒相对于其他贸易壁垒有如上的特点,因此在国际贸易中,必须针对不同国家设定的技术性贸易壁垒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有的放矢,只有这样才能突破贸易壁垒。

2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分析

2.1理论分析

本文从大国均衡的角度,分析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于我国的影响,主要从对出口量、价格,以及贸易条件的影响三方面着手。

2.1.1出口量及价格

与众多传统的非关税壁垒一样,技术性贸易壁垒具有很强的刚性,要想使某样产品进入该国市场,就必须满足该国设置的所有技术性要求,而我国技术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因此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限制性很强,导致我国出口量减少,出口价格增加。

图1所示,假设:

①贸易双方均为大国;

②曲线D是进口国的需求曲线,实施技术性贸易壁垒前后,进口国的总供给曲线分别为S与S1,出口国的总供给曲线分别为Se和Se1。

实施进口国技术性贸易壁垒后,由于我国受生产技术及原料、管理等因素的制约使生产成本提高,供给弹性变小,因此我国对进口国的供给曲线由Se左移至Se1。进口国的总供给曲线由S移至S1,导致供给与需求曲线的均衡点由e变为e1,从而均衡价格由p增加至p1,出口国的出口量由Q减少至Q1。

2.1.2贸易条件

由于上述分析没有考虑到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的弹性,因此为了更加明确地说明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对我国在实施技术性贸易壁垒前后的贸易条件进行分析,可以看出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实施影响了我国出口贸易,导致贸易条件恶化,贸易收益下降。

如图2所示,oe,oF分别为进口国和我国的提供曲线,H为均衡点,oa为国际贸易的贸易条件,即我国在技术壁垒之前,以oQ2的出口产品可以换取om1的进口产品。进口国在实施技术性贸易壁垒后,进口产品价格提高,进口量下降,贸易条件变为oB,同量的出口产品只能换取omo的进口商品,贸易利益遭到明显的损害。一方面,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存在使出口产品出口受阻,造成国内市场供求失衡,价格下跌。并且出口到国际市场的产品,其价格也会下降,严重影响了正常的贸易往来。另一方面,保住进口国市场,出口国就必须提高产品技术品质。尽管从表面上讲,提高出口产品品质能够提升出口价格,但是由于要想提高出口产品品质,必须从技术、设备、认证、原材料等多方面入手,这也就意味着产品的生产成本必然会提高,在这种情况下,虽然出口价格提高了,但是实际收益反而下降了,长此以往势必会影响两国之间的正常贸易往来。

从经济学理论分析可以看出,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这样的发展中贸易出口大国的确有影响,短期影响主要体现在出口国贸易的价格和数量,而长期将导致贸易条件恶化,需要用更多的出口产品交换才能维持技术性贸易壁垒前贸易条件。

2.2实际分析

据海关统计,2006年我国对外贸易规模高达17606.9亿美元,实现贸易顺差1774.7亿美元,我国已经成为世界贸易大国,但同时我国也是遭受技术性贸易壁垒影响最大的国家。有资料显示,我国每年受技术性贸易壁垒影响的出口额已超25%,远超于受反倾销措施影响的1%出口额,目前技术性贸易壁垒已经成为了制约我国产品出口的第一大贸易壁垒。

从短期来看,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存在增加了我国出口企业的生产成本,为了使得出口产品符合不同国家(地区)的标准,出口企业必须提高原料成本,增加在技术、环保以及改善劳动条件的投入,造成商品和贸易成本的提高,削弱了产品竞争力,还有过高的检验检疫费用也导致产品竞争力下降。技术性贸易壁垒提高了我国出口产品的价格,降低了出口量,因此使我国出口企业减少了国际市场份额。一定程度上也使国外消费者对我国部分产品尤其是农产品和食品信心下降,给我国产品的出口带来负面影响。

从长期来看,我国的贸易条件随着出口价格的升高,出口数量的减少而日趋恶化,贸易收益下降,减少了国民福利。自入世以来,我国遭遇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出口企业有2/3之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出口产品高达2/5,由此造成的损失每年在两百亿美元左右。

根据商务部科技司2003年6月的调查,按海关关税则分类的21类产品统计,出口第一类(动物及动物)、第二类(植物)、第三类(动、植物油脂)和第四类(食品饮料烟草)产品的企业是受技术性贸易壁垒影响最大的,所占比例分别是91.5%、90.1%、89.0%和88.2%;其次是第八类(皮革及其制品)、第十二类(鞋帽伞仗、羽毛人造花及人发制品)产品的企业,分别为81.9%和80.9%;而对于年出口额最多的第十六类产品(主要为机电类),受技术性贸易壁垒限制的出口企业的比例更是高达80.0%。

以上出口产品遭受的损失分别为第一类(杂项制品)22.2亿美元、第十六类(机电产品)14.5亿美元、第十二类(纺织产品)为11.7亿美元。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各行业正在不同程度的遭受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影响,面对tBt对我国出口贸易造成的严重影响,我们应该对这种影响的原因有一个清醒认识,并充分认识到拿出有效的措施建立快速反应体系来应对国际技术性贸易壁垒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了。

3我国遭受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3.1原因

我国出口企业受技术性贸易壁垒限制,贸易条件不断恶化,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国外质量标准不断提高,检验检疫项目不断增加,以及国外多变的法规和复杂的审查程序等,而内因则是最主要的因素,主要体现为政府相关部门、出口企业及行业组织对技术性贸易壁垒未给予充分重视。

3.1.1政府相关部门

①对国家通用的国际标准和技术管理措施缺乏了解,对出口国的相关政策和手段也知之甚少,在这种形势下,再加上技术贸易壁垒的制约,导致我国出口困难重重。

②我国尚未形成完善的技术标准体系,无法统一技术标准,使得标准化建设受阻,尚未建立有效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体系。

3.1.2出口企业

①产品安全意识淡薄,在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应对上存在问题。

②出口商品结构落后,产品技术含量较低。

我国出口产品中占主导地位的是附加值低的劳动密集型产品,而很多国家为了保护本国工业,都会选择限制进口工业制成品,鼓励进口原料性产品,两者之间存在矛盾,也就容易遭到进口国的技术型贸易壁垒。

③出口市场过分集中。

欧盟、美国、日本是我国出口产品的主要集中地,但同时这三个经济体也是最为推崇tBt实施的。有资料显示,我国受技术性贸易壁垒限制的出口企业中,40%企业受欧盟限制,27%受限于美国,25%受限于日本,另据商务部科技发展和技术进出口司的统计,欧盟、美国、日本实施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造成的损失占总损失的95%。其中欧盟占份额为41%,日、美分别为30%和24%。

3.1.3行业协会

行业协会的作用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尚未能够有效组织企业。调查表明,当遇到国外tBt限制时,22.3%的企业表示会向有关部门反映问题,希望依靠行业组织商议对策的企业仅有18.5%。

3.2政策建议

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打破技术性贸易壁垒,最重要的就是要将政府相关部门、行会和企业视为一个利益共同体,构建一个政府部门协调、行业主导、企业参与的多层次、全方位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反映机制。在这个机制中,企业是市场的主体,是市场供需状况的敏感者;行业组织是此机制的信息传导枢纽,可以及时了解进口国标准修改的进展情况和具体涉及的影响,并进行相应的对策措施研究,为本国企业提供参考;政府相关部门作为宏观经济的调控者,为企业和行会组织进行监控,并从组织上、从制度上为企业和行会打破技术性贸易壁垒创造有利条件。

3.2.1从政府相关部门层面来讲,应该着重做好的相应工作

①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使对外贸易与环境保护相互促进;树立环境竞争力意识,把提高环境质量、促进科技进步作为提高出口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以绿色产业作为提升出口产业结构的重要内容。

②建立健全我国的技术法规、技术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体系,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技术性壁垒体系,尽量减少歧视性的技术规定对国内企业的影响,合理有效地保护国内幼稚产业;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健全和完善认证制度,敦促企业改进产品以突破设限国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并建立与国际权威机构的相互认可机制,避免重复认证,简化出口程序,提高我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③适应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积极参与各种区域性集团。

3.2.2从企业层面来讲,应该对经营策略进行的调整

①加强学习发达国家的技术法规,技术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的制定,并把与企业出口商品相关的内容加以吸收,制订到自己的产品标准中去,或直接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其他先进标准,严格按照标准组织生产,最大限度地减少和消除技术壁垒对出口贸易的影响。

②调整出口产品结构、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及附加值,是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根本途径。企业应提高环保科技水平,切实从生产、加工环节抓出口产品质量,提高产品的技术标准、安全标准、卫生标准和环保标准,从而为我国的产品出口拓展更广阔的市场。

③企业在时机成熟时,可以通过合资、独资、收购、兼并、投资等手段,进行企业的跨国经营,并把投资重点定位在经济一体化的区域和产品出口的主要市场,将技术壁垒的不利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并带动相关产业跨越贸易壁垒。

3.2.3充分发挥专业性行业协会的作用与职能

要想打破技术性壁垒,除了改善政府职能和提高企业竞争力之外,还应该意识到专业性行业协会的重要性,充分发挥专业性行业协会的作用与职能。这就要求行业协会必须立足于国际市场,就各行业的实际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展开研究,并积极与国外发达国家进行交流和沟通,互相取长补短,同时也还应该及时将有关信息出来,不断完善信息服务体系,以便相关企业和政府部门及时的参考这些数据和信息作出科学合理地决策,协助政府在wto规则范围内与其他成员协商解决各种技术性贸易壁垒。

总之,我国政府、行业组织、企业在国际竞争中要增强危机意识,积极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加快技术创新步伐,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措施,提高企业竞争力与改善政府职能,不断提高我国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档次,积极打破技术壁垒,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在这个体系中,作为主管检验检疫部门,出入境检验检疫系统应该发挥其检验检疫的特殊行政职能,为打破技术性贸易壁垒做出我们自己的贡献。

4检验检疫系统在中国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体系中作用

我国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作为主管出入境卫生检疫、动植物检疫和商品检验的行政执法机构,必须成为我国实施技术壁垒战略的主体,建立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预警和快速反应体系;同时中国检验检疫部门还要加强检验检疫技术的研究,通过技术手段来冲破国外的技术壁垒;并加强信息化建设,发挥检验检疫部门在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作用。

4.1建立并完善出入境检验检疫风险预警与快速反应机制

对发达国家和主要发展中国家的实证研究表明:在我国现有技术经济水平条件下,加强技术预警和快速反应是应对国外技术壁垒的有效措施。

因此国家质检总局于2001年底建立了进出境检验检疫预警与快速反应机制,加强与国外有关机构的联系与交流,建立协商、通报机制,开展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预测和应急措施的研究。

在技术性贸易壁垒预警体系的建设中,我们要多学习西方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从信息的需求、收集、研究、传递和应用等全方位通盘考虑,从多个角度进行反复论证,制定技术性贸易壁垒预警体系建设内容和步骤。

4.2加强检验检疫技术开发与研究

检验检疫工作属于技术执法工作,其技术手段是做好检验检疫工作的技术保障,而这离不开先进检测手段的技术支持,只有具备先进的检测手段才能充分地发挥检验检疫工作的作用。

①开展检验检疫技术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由于各国之间建立的认证制度在很多方面都存在差异,比如法规、标准和制度安排等,导致各国互相之间并不承认对方的认证,造成技术壁垒,因此开展检验检疫技术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是很有必要的,如此可以通过统一或者认证各国的法规、标准和制度安排等,最大程度地减少贸易障碍,打破技术壁垒。

②根据高科技的发展,坚持科技创新,不断探索检验检疫技术的新领域,必须大胆引入现代科学技术,加强新技术方法的研究和使用,及时帮助企业攻克国外的技术壁垒。

③加大投入增强实验室实力,加强实验室软件硬件的建设,按照国际规范建立实验室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充实先进的仪器设备,有计划地建成一批国内领先并具有国际水平的实验室,要抓好科技人才培养,建立一支掌握先进技术、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熟悉wto规则的科技专家队伍,以科学的检验检疫结果作为坚强后盾,把有安全、卫生和环保方面潜在危险的产品挡在国门之外,保护国内国民经济的安全健康发展。

4.3加强信息化建设,建立检验检疫业务支撑和服务体系

①建立情报搜集系统。目前,我国检验检疫情报搜集系统不够完善,对进口国的各种技术限制知之甚少,贸易中有关的技术标准、法规和合格评定程序难以收集,致使企业由于缺乏最新版本而贻误商机。另外,虽然各地的科技情报部门、质监部门及部分科研院所、大学都在各自领域收集了规模不一的检验检疫信息,但互相之间信息交流沟通不够。

②配合检验检疫监管理模式电子化,实现对报检、检验检疫、签证通关、统计汇总的网络化管理,加快推进“电子申报”、“电子监管”、“电子放行”(新三电工程)建设和检验检疫综合业务管理系统(CiQ2000)改造,增加检验检疫执法管理的透明度,提高工作效率,促进与企业的联系。

③积极开展咨询服务,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水平高、查询方便,能不断跟踪疫情疫病、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动态技术标准数据库,努力构建我国技检验检疫信息化服务平台,向全社会提供优质服务。

综上所述,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在防范和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中,必须切实转变观念,增强自身综合实力,完善快速预警和反应机制,在此过程中尤其是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加紧开展相应的培训,有效地提高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来应对国外技术壁垒,并通过资产重组联合,项目共建,加大技术机构实验室及仪器设备投入,尽快提高检测技术水平,组建检测集团;加快信息化建设,提高服务企业的本领。

随着政府、企业及行业组织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重视度的提高,我国技术性贸易壁垒体系的不断完善,以及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在打破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方面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我们坚信,我国出口产品结构会不断得到完善,我国产品竞争力会逐渐增强,出口产品也会突破国际技术性贸易壁垒。

参考文献:

[1]SongBo,Xiating.mountainous-Contenttechnicalbarrierstotrade,andrelatedcountermeasures[J]internationaleconomicCooperation,2003(01).

[2]袁建新.tBt的贸易效应及应对措施[J].学术交流,2003(22).

[3]李树.技术性贸易壁垒的设置与对策[J].改革,2003(6).

[4]XiaYoufu,YuxiongFei,LiLi.tBtbarriers-technicalbarrierstotradeanditsimpactonthedevelopmenttrendofChina'sexporttrade[J].internationaltrade,2002(10).

[5]姚勇,叶盛林.贸易技术壁垒与技术标准战略[J].海洋技术,2003(22).

[6]保罗・克鲁格曼,茅瑞斯・奥伯斯法尔德.国际经济学[m].四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7:265-272.

[7]李升.国际政治经济学视野下的贸易政策研究[J].理论探索,2004(3).

[8]肖武岭.跨国公司在我国的技术控制策略分析[J].宏观经济研究,2005(9).

出口贸易的重要性篇5

(一)拥有可贸易性要素优势

首先,上海拥有发展转口贸易的可贸易成本要素。总体而言,与国际水平相比,上海的人工成本、交易成本较低。同时,上海在外高桥保税区、洋山保税港区、空港保税物流园区(待批)开展转口贸易,在关税及其他税收上享有优惠,可大大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和交易成本。

其次,上海拥有发展转口贸易的贸易中心功能要素。具体表现在:一是上海口岸外贸的增速高于上海外贸的增速,形成上海外贸与上海口岸外贸的比值自2003年以来逐步下降。二是上海口岸外贸占全国外贸的比重呈上升态势。从历史数据来看,上海口岸外贸占全国外贸的比重2000年为14.7%,从2001年起上海口岸外贸占全国外贸的比重上升到23.8%,以后一直稳定在20%以上,2006年达23.9%。这一情况表明,随着全国、长三角地区市场国际化的推进,凸现了上海城市的口岸功能作用,推动了上海的贸易中心功能的逐步提升。

上海口岸实际进出口贸易总值增长幅度高于其他指标,表明上海的口岸优势日益明显,其中上海转关的进出口额增长较快是重要原因,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国际中转功能日益发挥作用,为上海发展转口贸易提供重要的航运功能基础。

(二)拥有可转口性要素——自然禀赋条件

1区位要素。上海位于太平洋西岸的中部,亚洲大陆东沿,长江三角洲前缘,东濒东海,南临杭州湾,西接江苏、浙江两省,北接长江入海口,长江与东海在此连接。上海正当我国南北弧形海岸线中部,交通便利,腹地广阔,地理位置优越,是一个良好的江海港口,临近国际航线的主航道,上海港位于长江三角洲前缘,居我国1.8万公里大陆海岸线的中部,扼长江人海口,地处长江东西运输通道与海上南北运输通道的交汇点,是我国沿海的主要枢纽港,是我国对外开放,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的重要口岸。

2国际中转功能。发展转口贸易的重要基础条件之一是上海港口的国际中转功能。首先,上海发展转口贸易的国际航运发达,为发展国际中转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截至2007年底,上海港集装箱班轮航班达到每月两千多班。其中,远洋航线500班左右,近洋航线550班左右。截至2007年末,上海港拥有20多条国际集装箱班轮航线,通达世界12大航区,与近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个港口建立了业务联系。远洋航线从上海始可以分别抵达香港、台湾(经第三地)、韩国、日本、东南亚、澳大利亚、以色列、地中海、西北欧、南非、南美、美国东西岸等地。近年来,洋山深水港建设增强了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国际中转功能,上海港的集装箱国际中转量逐步上升,集装箱国际中转量占港口吞吐量的比重已经由历年的2%上升至2007年的49%。

(三)拥有可转口性要素——城市服务魅力

上海城市的服务配套能力是形成上海口岸的可转口性的魅力的重要因素。上海城市的服务配套能力延伸了转口贸易产业链,形成了可转口性的产业支撑,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有全国性商业网络平台,商业信息聚集,可获性强,市场秩序良好,交通网络发达;二是人才荟萃,专业资源密集,信息科技发达;三是跨国公司集聚,国际化程度高。2010年上海服务业增加值将达到75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速度保持在10%以上。金融、商贸、物流、房地产增加值达到4800亿元左右,在全市服务业的比重超过60%。信息服务、航运服务、会展旅游、中介服务四大新兴行业增加值保持每年20%以上的增长速度,实现增加值达到2300亿元。上海城市的服务配套能力增强,提升了转口贸易的服务能力,提高了转口贸易的服务质量和国际竞争力,形成上海口岸可转口性的魅力。

(四)拥有可转口性的开放要素——转口贸易集聚区

上海外高桥保税区、洋山保税港区拥有发展转口贸易的初步条件,正在筹建中的空港保税区物流园区将在功能、结构上成为上海发展转口贸易的潜在地区。这些地区具有国际上发展转口贸易地区的通行优势:一是临港区位优势,保税区、保税港区邻近外高桥港区和洋山深水港区,是上海港的重要集装箱港区,能停泊第三、四代和第五、六代集装箱船舶,保税区、保税港区中的保税物流园区具备仓储物流、货物分拨、国际采购等功能,上海浦东机场的国际空港枢纽功能正在逐步完善,为发展转口贸易提供了良好的运输环境。二是保税区、保税港区的政策优势,区内进出口货物享有免税、免证的优惠,尤其是在保税物流园区内,不仅拥有相当于“境内关外”的出口退税政策,在金融、监管等服务方面有较宽松环境,为发展转口贸易了提供较自由的环境。国内保税区利用政策优势开展转口贸易各有成功之处,例如,转口贸易方式就占了深圳保税区进出口的半壁江山,充分说明利用保税区仓储转口优势进行转口贸易的潜力非常大。

上海发展转口贸易也存在一定的瓶颈。一是管理基础薄弱,上海尚未建立起转口贸易方式的统计指标体系,表明上海经济中转口贸易仍处于无足轻重的地位,对上海城市功能建设的重要意义还没有引起有关方面的足够重视。二是发展基础较差,从事转口贸易需要强大的国际贸易基础和国际航运(特别是国际中转)为后盾,不仅要求有广阔的国内外市场联系,而且要求有大量的贸易、金融机构的集聚,就这些基础条件而言,上海虽然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离形成转口贸易的要求尚有一定的距离。三是政策优势不到位,保税区、保税港区虽然已经具备了准自由贸易区、自由港的政策条件,但离发展转口贸易所需的自由贸易区、自由港的政策环境尚有一段距离,保税区、保税港区难以形成转口贸易规模化的发展。四是发展的传导性不强,四个中心建设对发展转口贸易的传导机制、途径尚未形成。例如,上海的国际金融中心功能建设处于前期阶段,金融开放度尚未形成支撑转口贸易发展的基础条件,发展转口贸易需要的金融离岸化运作条件尚未形成。此外,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功能与转口贸易功能的互动发展不足,上海目前只是国内的贸易中心,其服务半径以长三角地区为主,未离开历史上的埠际对外贸易功能框架。要发展转口贸易,必须形成由国内对外贸易中心向国际贸易中心功能的跨越式发展,推动国内(埠际)对外贸易功能向转口贸易功能的跨越式发展。

发展转口贸易的重要基础条件之一是上海港口的国际中转功能。城市国际贸易中心功能的重要标志就是其转口贸易占城市国际贸易较大的比重,而转口贸易的发展依赖于城市航运国际中转的比重。从国际上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城市的发展经验来看,通过发展航运中心国际中转功能推动城市的转口贸易,从而推动城市贸易中心功能的发展。香港、新加坡等城市的发展经验证明了这一点。目前,上海港主要以国内转运服务为主,其服务半径以长三角地区为主,约占上海港吞吐量的90%,上海港尚未离开历史上的埠际中转功能框架。上海港的国际中转率较低,香港、新加坡的港口国际中转率达50%以上。上海港要以4%的国际中转率推动规模化的转口贸易,并形成转口贸易——港口国际中转的良性互动,尚未形成基础。由于航线配置、监管、开放度的原因,仍然无法吸引中转、转口贸易,上海港作为国际枢纽港的功能仍不完善,缺乏保税服务、异地拼箱、多地区多国拼箱、国际联合快运、外贸公共支线的保税运输等多种功能,区港联动的低自由度限制了临港增值服务的范围,制约了国际班轮再次开展国际中转和国际转口业务。

二、发展转口贸易的可贸易性与可转口性要素分析

(一)转口贸易的可贸易性要素=商品贸易可贸易性要素+服务贸易可贸易性要素

在商品贸易中,决定其可贸易性的要素主要包括:一是内在要素,如生产成本、流通成本、销售管理成本;二是外在要素,如关税、税收、市场的可容纳性等。在服务贸易中,可贸易性的内部要素主要有服务能力、服务技术条件、服务的经济成本、服务的制度因素等;外部要素主要有外部市场的接受能力,服务的销售收益等。

转口贸易的特点决定了其可贸易性,它首先体现在供给方的商品成本上,其中包括供给方所在的经济腹地的生产成本、流通成本和销售成本。其次是经营主体的交易、服务能力,即经营主体是否能通过无形的服务将有形的商品买入和卖出,其中买入的商品包含了有形商品贸易的内在和外在要素,而售出商品则包含了附加服务的内在和外在要素。因此,转口贸易的可贸易性要素是商品贸易可贸易性要素和服务贸易可贸易性要素的综合。同时,转口贸易的可贸易性要素是该城市的服务功能、贸易功能与经济腹地生产能力的总体体现,是国际贸易中心城市的要素的集中体现。

(二)转口贸易的可转口性要素=自然禀赋要素+体制要素+政策要素+技术要素+服务要素

1独占性条件和优势。从香港和新加坡发展转口贸易的经验分析,其转口贸易的发展依赖于良好的自然禀赋。例如,新加坡具有地处国际航运战略要道——马六甲海峡东端的区位优势,成为经济发展中的中国与西方经济强国之间贸易的海上通道的必经之地,有“东方十字路口”的美称。香港地处太平洋和印度洋航道的要道,又位于东亚的中心地带,东亚经济增长成为香港发展转口贸易的重要腹地和市场,香港优越的地理位置成为其连接亚洲与欧洲之间时差的国际时区。此外,香港、新加坡的深水港为其成为国际航运中心提供了重要条件。香港、新加坡的良好自然禀赋成为其发展转口贸易的首要基础条件。

2开放的经济体制和自由港政策。开放的经济体制和自由港政策为发展转口贸易提供了良好的体制、机制保证,为发展转口贸易提供货物自由流动、企业自由运作、资金自由进出的体制和政策保障。例如,香港是世界上著名的自由港,年年稳居《世界经济自由报告》(economicFreedomoftheworldReport)全球最自由经济体排行榜的榜首。其开放的经济体制和自由港政策的主要特征可概括为:商品自由进出制度、自由企业制度、资金自由流动制度、人员自由进出制度、经贸促进体制等六个方面。

3港口和商贸的信息化建设。要建设一个拥有转口贸易功能的现代化国际航运中心和贸易中心,发展港口的信息化至关重要。例如,新加坡着力建设国际贸易、国际航运中心信息平台,形成港口信息网与贸易信息网两大电子信息网络系统,并延展出去,形成统一的信息平台。1990年,新加坡建成全国统一的贸易信息网,把全国5000多家国际贸易机构连接到同一网络中,把商贸企业、银行、运输等服务机构联系在一起,形成贸易交易网络平台。港口信息网把航运界、政府各部门、港口用户、港务集团等7000家用户联系起来,同时向世界其他港口延伸,形成年7000万宗以上的交易量。

4良好的服务环境。首先是良好的行政服务环境,海关等行政服务部门的高效率运作为企业提供了快速、便捷、简化的办事环境,提高了企业运行效率。其次是良好的市场服务环境,发展转口贸易需要中介、金融、物流、运输等市场服务,特别需要与转口贸易相关的一些离岸操作服务,如银行离岸结算等,香港、新加坡的服务业发达,服务规则与国际接轨,为转口贸易提供了周全、良好的服务环境,确保转口贸易企业的高效运作。

三、培育上海转口贸易的可转口性要素

上海推进转口贸易功能建设的核心是针对现存的问题,进一步培育转口贸易的可转口性要素的成长,形成转口贸易的可转口性要素的比较优势,扩大上海转口贸易的规模和能级。

(一)构建国际枢纽港,促进可转口性的流通服务要素的成长。推动转口贸易。

上海要大力发展转口贸易,就要建成国际化的枢纽港口,其关键在于促进上海国际转口的可转口性流通服务要素的成长,以促进上海向腹地市场的商品要素在中转地的自由流动,降低商品要素的国际流通成本,包括费用成本和时间成本。

1推动枢纽港货物集散政策。目前洋山港虽然定为保税港区,但与香港等中转枢纽港的政策还有很大差距,货物资金还没有正常的“自由”流动,限制了货物的集散。对此,应探索和争取在洋山保税港区实行类似于“第二船籍登记制度”的船舶登记制度,即对于我国承运人实际经营的远洋船舶到洋山保税港区进行登记给予优惠政策,通过聚集船东吸引各种航运要素向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积聚,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集散功能建设提供基础和保障。实施外资班轮沿海捎带重箱政策,目前国内沿海干线捎带重箱只允许国资班轮公司进行操作,对外资班轮尚没有开放,这就使得外资班轮挂靠上海港再通过支线转运至长江、沿海港口的成本增加,无法大量开展转运业务。

2加大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开放力度,提高上海港的国际中转比重。运用各种优良服务和开放手段,有利于上海吸引国外著名船运公司班轮直接挂靠,有利于建立密集的航班,从而形成集装箱运输干支线网络,促进国际中转功能的形成。外商航运机构、国外著名船运公司在上海的集聚,有利于上海港吸引大量外国中转货源,大量船运公司的集聚将进一步带动贸易公司的转口贸易,提高上海的转口贸易比重,推动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功能的提升。

(二)发展保税区、保税港区国际、国内转口贸易,促进上海转口贸易集聚区要素的成长。

上海转口贸易集聚区要素的成长,关键在于提升外高桥保税区、洋山保税港区等集聚区内的自由化程度,形成符合国际惯例的运作机制和管理体制,推动区内的自由贸易、离岸金融等政策的实施,形成吸引商品、信息、转口贸易商等可转口性要素集聚的软环境。

1实施保税区、保税港区向自由贸易区、自由港的转型的若干政策。一是离岸金融政策,实施区内资本自由进出,贷款利率自定,货币自由兑换等金融自由政策。进一步在保税区、保税港区内开展离岸金融业务,推进转口贸易的离岸结算、结汇管理。二是自由贸易政策,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商品自由进出,免除进出口关税,简化报关手续等自由贸易政策,加快总部经济的推进,形成航运总部经济与贸易总部经济融合,推动转口贸易的发展。三是货物自由流动政策,在保税区、保税港区的保税物流园区内营造“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区内宽松、流通自由”的环境,简化转口贸易的办事环节和程序,对国际中转、转口货物监管实施舱单管理模式,拆箱理货的货物,申报后重新核销舱单、制单。

2吸引国际企业向外高桥保税区、洋山保税港区集聚,开展转口贸易。在保税区的基本政策的框架下,增加国际贸易、离岸金融和期货交割点的内涵,带动国际企业人驻外高桥保税区、洋山保税港区,带动外高桥保税区、洋山保税港区的国际中转、转口贸易。

(三)优化转口贸易的口岸服务。推动上海转口贸易的口岸服务要素的成长。

上海转口贸易的口岸服务要素的成长是指优化转口贸易的口岸服务,形成口岸服务的透明化、创新化,推动上海转口贸易的发展。

出口贸易的重要性篇6

一、对外贸易经济效益

主流观点指出,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实质即通过外贸活动实现社会劳动的节约,其形式是通过实物形态及价值形态的转换,使国内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同世界市场结合起来,实现优势互补,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但也有的观点认为,在外向型经济日趋发展的条件下,应注重开拓新的国际分工和交换的利益源泉,扩展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内涵。

二、我国外贸经济效益衡量指标存在的问题及影响

评价指标是从结果角度对已发生事件的评价,其合理性是对以往经济行为真实有效评价的关键。同时评价指标不仅是对已发生经济行为的结果的衡量和评价,更是对未发生经济行为的引导。

对外贸易经济效益作为客观存在,要求得到评价和衡量。当前我国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衡量指标分两类:一类是对外贸易社会经济效益的衡量指标,一类是对外贸易企业经济效益的衡量指标。对于对外贸易社会经济效益的衡量指标,包括:进出口贸易总额、平均换汇成本、资金利润率、进出口贸易税利、贸易条件等;进出口贸易总额是对外贸易的直观总体表现,反映了我国对外贸易活动的规模,参与国际分工的程度和外贸计划的完成情况。以此为基础构筑的外贸社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在我国外贸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度量、评价和引导作用,极大的促进了我国外贸的快速发展,如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已成为一个贸易大国。2004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超过11000亿美元,提前6年实现突破10000亿美元的规划目标,其中顺差超过300亿美元。2005年我国对外贸易仍然保持着迅猛的发展速度,贸易总额14221.2亿美元,贸易顺差高达1010.8亿美元。我国对外贸易在世界贸易中的排名也由2003年的第4位升至2004年的第3位,并在2005年继续保持了这一位次。但由于受出口创汇思想的影响,我国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评价指标体系中也中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主要表现为:

(一)过分强调贸易总量和贸易顺差

由于对外贸易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充足的外汇储备是发展对外贸易的必要条件,因此在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衡量指标中特别强调贸易额顺差、出口增长速度等指标。为了完成出口任务,不少企业以牺牲利润的代价,低价竞销,提高市场占有率和销售额,在纺织品、服装等劳动密集行业,出口量增价减、丰产不丰收的情况比比皆是。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是媒体大肆宣传对外贸易高速增长,外汇储备增加,外贸形势大好,另一方面,更多的国内资源廉价地流向了国外,企业利润更少。

(二)评价指标过于笼统

单独评价进出口贸易总额,中国毫无疑问是一个贸易大国,但从贸易结构这一重要指标来看,中国距离世界贸易强国的地位还有一定的距离。在2004年中国1.1万多亿美元的总贸易额中,加工贸易就占了6000多亿美元,而外来加工的出口贸易占全部出口额的58%。即便是一般贸易中的份额,也有相当部分为外资企业所创造。如天津2004年的314家外资企业出口总量为99.4亿美元,占天津出口总量的99.1%。而103家内资出口企业总计出口234万美元,占有量不到0.2%,这种外商主导出口的情况在我国各大城市普遍存在。因此,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乔治-吉尔博伊认为:中国的高科技和工业产品的出口是由外国公司而不是中国企业在主导。中国企业严重依赖从美国和其他工业发达国家进口的设计、关键性元件以及生产设备等,几乎没有采取有效措施去吸收消化和推广它们进口的技术,从而使得中国企业不可能迅速成为全球工业中的有力竞争者。

(三)忽视了对外贸易社会经济效益的评价

现有的外贸指标评价体系对社会经济效益评价的缺失,使得一些出口行业在取得显著经济效益的同时,忽视了社会经济效益。例如,陶瓷生产过程中对环境污染是十分严重的,目前许多欧美国家都在逐渐减少陶瓷的生产。而在中国,众多陶瓷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竞相压价,以牺牲环境资源的代价来取得微薄利润。中国的劳动力价格比美国、日本低二十倍,比泰国要低一倍,甚至比人均GDp低于我们的印度都低。沿海地区很多地方的财政税收每年增幅30%以上,而从事外贸出口的大量民工工资近十年却没有多大变化。这种不正常的状态说明我们的对外贸易经济效益衡量指标存在较严重的问题。

三、我国外贸经济效益衡量指标存在问题的原因及修正原则

(一)我国外贸经济效益衡量指标存在问题的原因

1.重商主义的深远影响

虽然马克思主义的国际价值论和比较优势理论一直为我国参与国际分工、进行对外贸易的基础理论和指导思想,但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外汇紧缺局面使重商主义对我国外贸发展也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新形式下的重商主义,即提倡节约,重储蓄,轻消费,扩大出口,减少进口,赚取更多的外汇的观念成为多年来我国发展外贸的主要驱动力。

20世纪80年代,我国外贸收支绝大多数年份是贸易逆差,外汇短缺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为了创汇,我国采取了诸如出口退税等一系列促进出口的政策,外汇储备也由此快速增加。在当时特定的背景下,突出贸易额、顺差、出口增长率等指标有其现实意义。但是,对这些指标的侧重并未随着世界经济和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实际情况而发展变化。政策性的出口鼓励使外贸企业盲目地追求出口数量和出口贸易额的增长,大大忽视了社会效益。在外汇储备超过7000亿美元、即将成为全球最大外汇储备国的今天,过分强调创汇额的弊端逐渐显现出来。

2.发展对外贸易的经验仍然欠缺

在全球化的趋势下,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十分重视对外贸易及其对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但是,我国改革开放时间较短,市场体系与市场机制仍有待完善,与有丰富对外贸易经验的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尤其是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对外贸易迅猛发展,但是关于对外贸易方面的各项政策及评价标准并不完善,甚至存在诸多缺陷,其发展和完善也远不及对外贸易的发展速度。尤其缺乏对不同性质企业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区分以及对进出口商品结构的整体评价。

3.市场经济体制有待完善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对外贸易活动的调控主要采取直接调控方法。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我国外贸宏观调控体系开始从以直接调控为主向以经济和法律手段为主、行政手段为辅的间接调控体系转变。虽然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在逐步发展和完善,但现行的宏观调控体系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不能适应外贸发展的需要。市场经济条件下,因为指令性计划被取消,所以在对外贸易发展的过程中统计是很重要的。但是,目前我国的统计思想比较淡薄,统计制度不甚严格,统计技术不高,统计指标不全面。再者,指令性计划尽管名义上被取消,但类似进出口指标的变相指令性计划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因此,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制定的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衡量指标体系并未随经济体制的转变而有实质性的改进,这已不能真实、准确地反映我国的对外贸易经济效益,对外贸企业也无法进行正确的引导。

(二)对外贸易经济效益评价的基本原则

1.实事求是,科学评价

外贸经济效益评价既是决定贸易机会取舍的重要前提,也是指导外贸活动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评价对外贸易经济效益,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科学评价的原则。首先,评价所采用的数据必须真实、准确、合理。外贸经济效益评价的基础是对外贸易活动中所涉及到的相关数据。数据选择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评价本身的科学性;数据不真实、不清楚,也会导致评价结果失真,继而导致贸易决策失误。其次,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应力求科学、合理。根据对外贸易本身的特点,外贸经济效益的评价应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应采用有别于国内其他经济活动的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而且应具有可测性和可比性,定性指标也应有一定的量化手段与之相对应。这些指标不能过于复杂,计算所需数据也应比较容易获得和基本可靠。在对外贸易经济效益评价中,科学的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应体现如下特征:

(1)能准确全面地反映对外贸易的综合经济效益;

(2)体现经济效益变动的连续性与可比性,沟通效益变动的轨迹;

(3)简便易行,方便操作。

2.贸易前的评价与贸易后的评价相结合

从外贸经济效益评价的作用来看,贸易前的评价与贸易后的评价应有不同。贸易前的经济效益评价其实是一种效益预测,评价的目的在于决定贸易机会的取舍,选择确定合适的贸易对象与贸易条件;贸易后的经济效益评价则是对贸易效果的总结,把评价结论反馈到今后的决策中去,推进决策优化。对外贸易经济效益与贸易决策之间的关系,可以表述为下面的基本程式,即:贸易前的评价贸易决策贸易后的评价贸易决策优化。对一项贸易决策而言,既要依据上一项贸易效益评价的结论反馈,同时也要依据本项贸易的经济效益预测。坚持贸易前的经济效益评价与贸易后的经济效益评价相结合,不仅能客观地检测决策的科学化程度,也有利于决策的科学化。贸易前的经济效益评价(预测)结果与贸易后的经济效益评价结果之间的差异,是反映贸易决策水准的一个重要指标。

3.宏观经济效益评价与微观经济效益评价相结合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外贸易的宏观经济效益与微观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可能存在着两种截然相反的状态,一是宏观经济效益与微观经济效益正相关,即微观经济效益的增长是宏观经济效益增长的基础和前提;二是宏观经济效益与微观经济效益负相关,即微观经济效益的增长会损害宏观经济效益的增长。维持微观经济效益与宏观经济效益正相关的状况,是国家调控对外贸易的基本出发点,也是企业对外贸易经营活动的基本准则。因此,坚持宏观经济效益与微观经济效益评价相结合,确保两种效益的协调同步增长,就显得十分必要。由于宏观经济效益是微观经济效益的矢量和,而不是简单的数量叠加,那么从微观经济效益必须服从宏观经济效益的基本原则考虑,必须剔除和修正有损宏观经济效益的微观经济效益。换句话说,任何建立在损害国家宏观对外贸易经济效益基础上的微观经营活动,不管其本身的经济效益如何,都必须加以制止。在这一方面,宏观经济效益评价与微观经济效益评价同时进行所取得的相关结论,是政府行为发生的重要依据。

[参考文献]

[1]滑冬玲.我国对外贸易经济效益问题研究,兰州商学院学报,2001(13).

[2]佟家栋.对外贸易依存度与中国对外贸易的利益分析,南开学报,2005(6).

[3]陈柳钦,宾建成.我国对外贸易的作用、面临的问题及其解决思路,南方论丛,2005(2).

出口贸易的重要性篇7

关键词:技术性贸易壁垒;中日韩自贸区谈判;肯定列表制度

1引言

2012年11月,中日韩自贸区谈判正式启动,但其自启动以来进展缓慢.当前中日韩自贸区谈判在几个领域中的模式谈判基本上达成了共识,有望进入实质性谈判.而农业一直是多边贸易体制下的敏感性问题,日韩一直对农产品贸易采取较为消极的态度,我国与日本、韩国农产品贸易摩擦不断,成为阻碍中日韩自贸区谈判发展的因素之一.日本和韩国是我国重要的农产品出口市场,但是其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很大程度上抑制了我国农产品出口.本文将通过探究日韩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中国的影响机制,为缓解中日韩农产品贸易摩擦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2技术性贸易壁垒

2.1技术性贸易壁垒定义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关税壁垒正在逐渐降低,而wto也在严格限制直接非关税壁垒.所以,间接非关税壁垒,如技术性贸易壁垒(technicalBarriGerstotrade,简称tBt),因其较好的隐蔽性和针对性成为了各国保护其产业的重要手段.根据tBt协定和SpS协定,技术性贸易壁垒是指进口国通过严格的技术标准,增加进口难度而限制进口的一种非关税壁垒措施.联合国贸发会议2015年?贸易政策重要数据及趋势?报告,2014年,技术性贸易壁垒影响到70%的世界贸易;而从行业来看,农业受非关税措施影响最大,绝大部分农产品贸易都受到检验检疫措施和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影响.

2.2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特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特点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它是积极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可以有效保护进口国人们的健康和安全,使消费者享受到更加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提高社会效率.王志明、袁建新(2003)指出技术性贸易措施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另一方面,技术性贸易壁垒被滥用而成为贸易保护主义的工具,通过制定严苛的技术法规和标准,提高准入标准,以此保护国内的产业.Baldwin(1970)则认为tBt具有很大负面影响,应该被消除.这样的双重特性使得技术性贸易壁垒逐渐成为国际贸易纷争中的热点问题,近年来,尤其是发达国家以保护环境等为由,对发展中国家的产品制定严格的规定来限制其出口,而由此引发的贸易摩擦逐渐增多.

2.3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发展趋势2001年至2015年间,农产品的tBt-SpS通报占通报总数的66%,且有关农产品通报数量呈现上升趋势.而我国作为农产品出口大国,主要出口市场为美欧日等发达国家,这些国家在农产品进口方面制定了严格的规章制度,对我国农产品出口产生了很大负面影响.比如依托严格的标准体系,欧盟构建了一套完整且运行有序的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体系,而根据2014年数据,欧盟已经成为影响中国企业出口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其对中国造成的损失占直接总损失近三分之一.

3日本和韩国的技术性贸易壁垒

3.1日本的“肯定列表制度”日本一直是我国农产品出口的重要市场,但是近年来,因为日本严格的tBt限制,我国对日农产品出口比例在逐渐下降,其对我国农产品出口造成的损失占总损失的30%左右.2006年开始实施的“肯定列表制度”极大提高了农产品进入日本市场的门槛,在该制度下,农业化学品的残留限量包括五大类型,其中“一律标准”类型包含了大部分的农业化学品,但是其限定的农业化学品最大残留限量不得超过0.001毫克/公斤.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这项制度要求进入日本市场的任何农产品都没有化学品残留.肯定列表制度的实施,大大增加了产品的检测费用,延长了出口检疫通关时间,引发了许多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加了我国农产品出口的成本和风险.

3.2韩国技术性贸易壁垒体系中国与韩国在地理位置上邻近,凭借地理位置优势,中国成为韩国最大的农产品进口国之一,但是出于经济安全的考虑,韩国对中国的农产品进口设置了较为严格的农产品tBt.首先,韩国拥有十分健全的农产品进口法规和标准体系,该体系涵盖了水产品、谷物、家畜等,几乎把所有的农产品都纳入了质量安全和检疫检验法规的保护之下,一些农产品甚至需要满足多项标准.其次,韩国国内对农产品实施全面的义务认证制度和生产履历制度,规定了正在销售的农产品必须标明农药、化肥的施用量,以及栽培过程等详细信息.韩国的农产品tBt已经对中国的农产品出口造成了较为严重的抑制作用.

4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双重影响

当前,我国农产品出口受到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严重影响,损失金额不断增加,而且受阻形式愈发复杂,其对我国农产品出口产生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根据张小蒂(2004)、李春顶(2005)等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短期和长期贸易效应研究,我们可以从短期和长期两个方面分析日韩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

4.1短期贸易效应从短期来看,严格的tBt限制对贸易产生抑制效应:

(1)数量抑制效应.严格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会限制中国农产品出口的数量.日本和韩国都是中国农产品出口的重要市场,但是因为其严格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大量农产品因为没有达到其标准而被限制进入出口国市场.国内市场同类产品供应增多,出口价格下降,贸易条件恶化.这样一来,技术性贸易壁垒大大影响了我国农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速度和规模,也不利于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的均衡发展.

(2)价格控制效应.日本和韩国复杂的农产品检验体系和标准大大提高了我国农产品出口的成本.日本和韩国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几乎涵盖了所有的农产品,而且对农产品的检验检疫提出了十分复杂的要求.中国的出口商一方面要为了达到对方的技术要求而不断改变生产工艺,引进新设备,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另一方面,出口商也要负担较为高昂的检验检疫费用及时间成本,成本的提高将使中国的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丧失竞争力,出口商利润下降.

4.2长期贸易效应技术性贸易壁垒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中国农产品的出口,但是从长期来看,这些措施可以引导我国农产品生产逐步走向规范,有利于我国农产品的出口,表现为贸易促进效应.因为国外严格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我国农产品出口企业势必要改变生产方式,借鉴国外经验,进行技术创新,引进更加先进的经营管理模式,否则将一直处于被动地位.我国农产品一直存在监管不严格,评价体系不完善等弊病,国外的tBt可以为我国规范农产品检验体系、规范评价标准提供很好的参考,督促监管部门加大监管力度,企业加快创新速度,增加贸易量,即存在贸易促进效应.

5结论与政策建议

出于食品安全和保护本国农业等因素考虑,日本和韩国出台了较为严格的措施保护他们的农业,成为阻碍中日韩自贸区谈判进程的重要原因.面对日本和韩国对中国农业实施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我们有必要在三方互惠互利的前提下寻求缓解农产品贸易摩擦的最佳方案.

(1)增强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当前,我国农业生产中存在诸多隐患,制约了我国农产品的进一步发展.同时,国内并没有对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做出严格的规范,我国农产品生产技术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鉴于以上问题,为了提升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农产品生产企业应该引进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借鉴发达国家农产品生产的经验,提高农产品生产技术含量,建立完善的仓储、运输体系,为农产品出口创造更为有利的环境.

(2)优化农产品的出口结构.一直以来,我国的水产品和蔬菜制品一直在日韩市场占据重要地位,但是这两类产品均为劳动密集型产品,附加值不高.因此,企业需要加强技术创新,推动出口具有高附加值的产品,促进农产品出口的多元化及结构升级.同时,企业也可以通过劳务输出、技术输出、对外直接投资等方式,改变出口方式,有效缓解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影响.

(3)建立完善的农产品监管机制.政府应当通过完善农产品生产标准、制定相关法律来规范农产品生产,并加大监管力度.与此同时,政府应当及时公告国外tBt,使我国出口企业了解到最新生产标准;当出现农产品贸易摩擦时,应当及时采取应对措施,维护我国出口企业的合法权益.我国政府也应当持续积极参与中日韩自贸区谈判,利用主动地位,促进达成有关农产品出口共识,争取更大程度的开放.

参考文献

[1]江凌.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影响分析及应对策略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2,(6).

[2]王志明,袁建新.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影响及中国的对策[J].世界经济,2003,(7):31G34.

[4]陈晓娟,穆月英.韩国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15,(7):121G127.

[5]张小蒂,李晓钟.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双重影响[J].经济研究参考,2004,(71):37G38.

出口贸易的重要性篇8

关键词:服务贸易;经贸合作;中国;东盟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0594(2010)02-0073-07收稿日期:2009-09-11

随着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推进,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的研究成果不断丰富,而基于“服务贸易”视角的研究文献相对较少。2007年1月14日中国与东盟10国签署了中国一东盟自贸区《服务贸易协议》,并于2007年7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中国与东盟迎来了服务贸易发展的新契机。由此,研究内容发生了变化,从探索双边服务贸易合作的重要性和可能性等方面(王粤,2005)转向双边服务贸易比较和具体合作的研究(王娟,2008;杜秀芳,2007)等。但是,双边开展服务贸易作用的理论支撑缺乏实证研究。本文主要针对中国一东盟服务贸易对各自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比较分析。

一、中国与东盟服务贸易发展现状比较

(一)中国与东盟服务贸易规模比较

中国服务贸易发展起步较晚,在贸易总额中所占比重远低于发达国家,且服务贸易发展速度远低于货物贸易的发展速度。东盟各国服务贸易发展总体上起步早,基础均好于中国;虽然各国服务贸易规模都小于中国,但总体规模一直大于中国。1982年中国服务贸易总额(44亿美元)为东盟(286亿美元)的15.38%,2007年上升为76.13%。

2007年,中国服务贸易占全球服务贸易的比重为4.0%,东盟服务贸易占世界比重为5.2%,比中国多1.2个百分点;新加坡、泰国、印尼和马来西亚服务贸易总额进入世界排名前三十位。

从发展速度看,中国服务贸易增长速度远快于东盟。2000-2007年间,中国服务贸易年均增长21.29%,东盟年均增长11.65%(参见表1)。

(二)中国与东盟服务贸易差额的比较

1.中国与东盟服务贸易差额状况。中国服务贸易常年逆差,服务贸易出口增速起伏较大。1997年,服务贸易逆差32.21亿美元。2005年以来,服务贸易逆差有逐步缩小的趋势,2007年逆差76.01亿美元,比2006下降14.6%,比逆差最大的2004年下降20.3%(参见图1)。

东盟服务贸易逆差较大,且有逐年递增的趋势。1995年以来,逆差的幅度不断扩大,2003年达到历史最大值250亿美元,2007年逆差为231亿美元(参见图2)。

总体来看,中国服务贸易逆差规模小于东盟。中国入世以来,服务贸易总体逆差均小于100亿美元,东盟逆差额大于200亿美元。2001年东盟逆差比中国多150亿美元,2007年这一差距扩大到155亿美元。

2.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差额来源分析。在中同服务贸易逆差中,运输、保险和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三个行业一直是服务贸易逆差主要来源,2007年居前三位,运输服务逆差119.5亿美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0.5%;保险服务逆差97.6亿美元,同比增长17.8%;专有权利使用和特许费逆差78.5亿美元,同比增长22.1%(参见表2)。其原因主要在于货物贸易高速增长带动运输业出口上升。特别是加工贸易快速发展引起运输需求大幅增长,国内供给不足,导致运输服务大量的进口。其次,中国进入wto以来,外国保险公司进入中国市场,必然出现逆差;跨国公司业务增加,通过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避税,引起其贸易逆差。

在总体逆差的情况下,也有不少行业出现顺差。2007年,旅游、建筑服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其他商业服务为顺差最大的四个行业,合计实现顺差207.3亿美元;建筑服务顺差增幅最大,实现顺差24.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5倍。通信服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大多时间内呈现出顺差,其优势来源于国家政策性鉴断和服务外包的发展。另外,建筑服务的竞争优势近五年逐渐显现。

3.东盟各国服务贸易进出口差额来源分析。从东盟各国2006年的数据来看,柬埔寨和菲律宾存在顺差,东盟其它各国服务贸易存在逆差,总体发展水平不平衡(参见表2)。就运输业而言,除了文莱有少量顺差外,其它各国均为逆差,排前三位的是泰国、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运输业。就旅游业而言,除了新加坡和文莱逆差外,其它国家旅游业都是顺差,泰国、马拉两亚和菲律宾位居前三位。

(三)中国与东盟服务贸易结构分析

中国与东盟服务贸易结构存在共性,两个经济体旅游和运输业都占据了服务贸易的半壁江山,其他服务部门次之(参见表3和表4)。

中同与东盟服务贸易部门互补性强。由于资源禀赋、产业结构、贸易商品等方面各具特色,中国与东盟各国的服务贸易进出口结构反映出各同的服务贸易发展水平不平衡,且有一定的差异性。尽管中国与东盟的服务贸易基础不同,产业优势领域各异,但恰恰是这些差异形成了双方服务贸易的互补性(参见表3和表4)。

在旅游方面,中国旅游业的出口比重逐年下降;而东盟国家,包括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柬埔寨等以旅游为支柱的国家出口比重远超过其他服务部门。

在运输方面,中国随着货物贸易的发展,运输贸易进出口比重不断上升,而东盟成员国普遍运输业比重次于旅游和其他商业服务。

在建筑服务方面,中国建筑服务2002年以来一直处于顺差状态,建筑服务业竞争力比较强,有利于进入逆差较大的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柬埔寨等同。

在金融服务方面,中国连续处于逆差中,而新加坡由于金融服务发达,一直处于顺差,有利于中国引进新加坡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

在通讯服务方面,中国有微小的逆差,东盟各国国有企业垄断该行业,除新加坡较大逆差和马来西亚有较小逆差外,其他各国有较小顺差,印度尼西亚2003年来通讯服务顺差较大。

在计算机服务方面,2003年以来,中国计算机及信息服务有较小顺差;除新加坡顺差较大外,其它存在较小顺差和逆差,印度尼西亚2004~2006年逆差数额较大,存在一定市场空间。

总体上,中国与东盟双方在服务贸易的发展规模、发展速度、发展基础和产业格局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性,使双方的服务贸易形成了较强的互补性,为双方服务贸易扩大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中国与东盟服务贸易经济效应的比较分析

关于服务贸易对经济产生的效应可以定义为服务贸易的“经济贡献度”,借鉴贸易效应的分析方

法对中国和东盟的服务贸易经济贡献度进行比较。

(一)中国与东盟服务贸易贡献度的实证检验

1.模型变量选取。本文所使用的样本为中国和东盟服务贸易第一阶梯的四个代表国,即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数据来自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2008统计手册1982~2007年的年度经济数据。用国内生产总值GDp来反映经济增长情况,用服务贸易进口额、出口额来反映中国对外服务贸易状况。

本文借鉴服务贸易与经济增长的相关研究成果,如尚涛(2007)、袁永娜(2007)、陈怡,沈利生(2006)、潘爱民(2006)等人的研究方法,为消除序列中的异方差,首先分别对它们进行对数变换。将各国取对数后的服务贸易出口(stexn)、进口(stimp)和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序列记为LnSteXp、LnStimp和LnGDp。对数化不会改变变量间的协整关系,并能够直接反映各国服务贸易与经济增长的长期关系,从而便于建立线性化模型(参见图3a、h、c、d、e)。

总起来讲,东盟各国服务贸易进口、出口和GDp存在不同程度的波动式上升,五个国家的三个变量的序列都呈现出相似的长期变动趋势,可以初步判断,各国服务贸易进口、出口和GDp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

2.aDF平稳性检验。运用eviews3.1软件,对各国时间序列数据进行aDF单位根检验,结果显示:未经差分的序列LnSteXp、LnStimp和LnGDp在5%显著性水平下都存在着单位根,经过一阶差分序列已不存在单位根,仅是一阶单整的,即i(1)。因此,服务贸易进、出口和GDp之间具有稳定的长期均衡关系,即可能存在某种平稳的线性组合,需要进一步的分析。

3.Johansen协整分析。aDF单位根检验显示三个时间序列LnSteXp、LnStimp和LnGDp是非平稳变量,但前面的理论分析可知服务贸易出口既通过总需求直接促进经济增长,又通过投资、消费和资源的优化配置间接促进经济增长。短期内,服务贸易进口可能对总需求有负面影响,但服务贸易进口所产生的技术溢出效应、人力资本积累、制度创新效应等长期动态效应,能够促进经济增长。因此,服务贸易进、出口和GDp之间可能存在某种平稳的线性组合,这种线性组合反映了变量间的长期稳定关系。

采用Johansen极大似然估计法进一步检验这三个变量间的协整关系,略去检验过程,这里直接展示其结果(参见表5)。

五个国家在样本期内都存在唯一的协整方程,表明各国服务贸易进口、出口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从以上各国的协整方程看出:各国服务贸易进出口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存在一定的差异,有正有负。

(二)计量结果的比较分析

中国服务贸易出口对经济产生正效应,服务贸易出口增长1%,会促进中国经济增长1.662%;服务贸易进口对经济产生负效应,进口增长1%,经济负增长0.833%。但是,出口弹性系数大于进口弹性系数,总体会拉动中国经济的增长。总体看,服务贸易对中国经济产生正效应,表明中国服务贸易出口有利于经济增长。

从东盟主要国家看,服务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效应存在较大差异。大体上可以分两类:一类是服务贸易出口对经济产生正效应,进口对经济产生负效应,新加坡属于这类,服务贸易出口每增长1%会拉动2.088%的经济增长,进口每增长1%会引起1.01%经济负增长。二类是服务贸易进口对经济产生正效应,出口产生负效应,泰国、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属于这类。其服务贸易进口每增长1%,分别产生1.105%、1.080%和1.644%的经济增长;出口对经济产生了一定负作用,其弹性分别为:-0.599,-0.221和-0.529。

总体来看,服务贸易正效应弹性大于负效应弹性,能够促进经济增长(参见表6)。中国与新加坡服务贸易出口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大于进口效应;泰国、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三个国家服务贸易进口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大于出口效应。可见,中国对泰国、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进行服务贸易出口,从新加坡进行服务贸易进口都有利于双方经济发展。这就是中国与东盟进行服务贸易带来“双赢”的依据。

三、中国与东盟服务贸易进一步发展的对策

通过比较分析,中国与东盟的服务业各有优势,双边服务业具有较强互补性,大力挖掘双边服务贸易潜力有利于中同与东盟的经济发展,必须采取有效对策促进双边服务贸易发展。

(一)加强与东盟的对话消除误解

东盟部分成员国国内政局不稳,而且与中国在领土或者领海存在争议,如菲律宾与中国的南海问题争端,越南与中国的边境问题争端。中国必须与东盟各国通过外交谈判和对话的形式,消除误解,达成共识,增强合作的诚意;另一方面,通过民间组织的交流合作,可以采取论坛的形式,改善中同与东盟关系。

(二)建立和完善与东盟的信息交流平台

中国与东盟各国经济发展及其服务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信息沟通对于服务贸易发展尤为重要。一是进一步扩大中国一东盟博览会的影响,调动参展企业的积极性。二是建立服务贸易出口企业信息交流机制。通过建立数据及政策交流网络平台,帮助企业尽快认识和了解东盟市场。三是通过各种媒体向企业推介中国和东盟的相关政策、法规和信息。

(三)加大对企业的政策引导和扶持

中国有关的一些企业对东盟现状缺乏了解,急需政策引导和扶持。一是通过财税优惠政策引导,推动企业加快服务贸易发展的步伐。二是通过货币政策引导金融、保险机构加强对服务贸易企业的融资和保险支持,降低服务贸易市场风险、三是设立相关重点行业的服务贸易专项发展资金,争取更有利的出口条件。

(四)以货物贸易为依托促进相关服务出口

中国与东盟的货物贸易对经济产生重要影响,依托货物贸易,带动相关服务贸易的出口,对促进中国东盟服务贸易有重要意义。

1.提升对货物贸易的金融和保险服务(贸易)水平。中国对企业的金融和保险服务出口相对较弱,2007年保险和金融服务山口在中国服务贸易出口中所占比重分别为0.1%和0.7%。必须引导金融业为中国货物贸易提供更好的服务。引导东盟各国银行开展业务合作,为双方服务贸易企业提供金融支持和服务。

2.促进交通与物流业的发展。广西、云南等作为与东盟开展服务贸易的前沿省份,快速发展的货物贸易对交通运输和物流业有较大需求,必须大力改善交通运输和物流条件。一是加快中国与东盟陆地接壤国家铁路、公路设施建设进度,主要是曼昆公路、广西通向东盟的通道、云南通往东盟和两亚的通道等。二是加大中国与东盟海路通道建设,加强国内陆路高速公路和沿海港口的配套建设。三是航权的扩大,增加与东盟主要国家的主要城市的直达航线和班次。

3.围绕产品销售加大产品售后服务贸易的发展。一些企业对售后服务不够重视,比如机电产品的售后服务影响了产品和企业在东盟的形象,必须挖掘产品贸易相关的服务贸易潜力,大中型的企业可以直接在东盟同家设立售后服务点,多渠道的开展售后服务贸易。

(五)积极开拓服务贸易合作的新领域

中国与东盟服务贸易必须发挥传统服务业优势,并积极开拓新的服务贸易领域。一是开拓中国与东盟各同文化和教育的交流合作。中国与东盟文化有许多相似之处,可以建立广泛交流机制,积极挖掘广西和云南地区少数民族文化价值,开拓双方文化与教育的交流合作。二是南宁的中国一东盟博览会和昆明的东盟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已经取得瞩目的成绩,还可以挖掘中国与东盟会展业的合作潜力。三是推动其他中介服务业的合作。咨询、租赁、会计、审计、律师、资产评估、公证、经纪与等中介服务逐渐成为重要的贸易领域,必须充分利用双方服务贸易协定,积极“走出去”,开展与东盟中介服务合作。

(六)加强服务贸易的统计和监督服务

服务贸易是一个涉及多行业的领域,其界定和数据统计存在较大的困难。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加快服务贸易数据的统计,建立中国与东盟的服务贸易信息平台,有关政策和信息;通过统计加强对服务贸易领域的监督,促进双方服务贸易健康发展:并组织东盟服务贸易智囊团和专家组,为企业提供发展战略咨询服务。

出口贸易的重要性篇9

冶金产业是我国的一个重要的出口贸易产业,对英语人才的需要缺口量较大,通过加大冶金出口贸易中的英语教育培养的力度,分析其特殊性,提高冶金出口贸易英语人才的素质和质量。本文首先分析了冶金出口贸易中的英语教育培养的重要性和存在的问题,根据冶金出口贸易中的英语教育培养的特殊性需求,从加大师资力量投入,优化课程配套设置和加快应用实践转化方面给出了优化英语教育培养方面的建设性意见,为提高冶金出口贸易中的英语专业人才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

英语教育;冶金;出口贸易;素质培养

随着冶金工业与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中国的冶金产业链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和进步,中国逐渐成为了全球最大的冶金输出产业国,随着冶金进出口贸易的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对冶金出口贸易的产学研一体化的英语人才的需求量也不断在增大[1],本文研究冶金出口贸易英语人才培养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并给出了相关的英语人才培养的建设性意见和建议,在促进教育发展,改善冶金出口贸易中英语人才教学的质量方面给出具体的建议,并给出展望和探析,为促进我国的冶金和金属出口贸易提供人才基础。

1冶金出口贸易中英语教育培养的重要性和现状分析

随着经济和发展和时代的进步,我国进入的国际贸易背景下的市场经济时代,我国的冶金产业的出口贸易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发挥着积极重要的作用,在促进我国经济增长和GDp升值方面发挥中举足轻重的意义。我国的冶金出口面向的主要国家如印度、非洲和东欧很多国家,这些国家通常都是使用英语作为官方语言,在出口贸易中,对英语人才的素质要求和实践能力的要求的较高,由于我国高等教育中对实践能力培养的不足,特别是对英语实践人才培养的滞后,导致在冶金出口贸易中英语人才的需求和缺口较大,专业人士的实践素质不能跟上国际需求,冶金出口贸易中的英语人才素质在整体水平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为应用水平低、专业基础薄弱和英语词汇的应用通冶金出口贸易的相关实践问题还不能有效匹配[2]。在更好地促进冶金出口贸易的经济建设发展上还有一定的差距,归根到底是因为当前我国的冶金出口贸易中英语人才教育培养的体制方式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进行改进,冶金出口贸易中英语教育培养的重要性和特殊性和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特别是冶金出口贸易中产业结构的调整,需要大量能走的出去的外贸人才,促进进出口贸易中的项目合作和生成。通过冶金出口贸易中英语人才的培养,从人才教育和培养的合理化和高度化出发,促进专业人才的升级,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促进冶金出口贸易中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当前,我国的冶金产业正处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发展期,对英语人才的要求门槛较高,对冶金学专业英语专业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要求当前对冶金出口贸易中的人才培养模式从数量模式向质量模式的转变,从学历培养向素质培养模式的转变。二是当前我国冶金出口贸易中的英语拔尖人才比较匮乏,自给率底,人才培养模式还建立在传统的粗放型增长方式。随着高校的扩招,对相关专业的英语人才培养的力度有所减弱,导致不能适应当前冶金出口贸易中人才培养和人才应用中的需求。在当下的产业结构下,从课程体系,能力培养,考评体系,分层教育思路等方面都不能有效满足现实的英语人才的需求,需要从冶金出口贸易中的英语教学和评价体系的优化措施和思考方面下功夫,促进英语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自我调节、自我发展、自我更新的能力[3]。三是当前我国的冶金出口贸易中英语教育培养的师资力量队伍和课程的培养设置方面还比较滞后,不能有效满足当前冶金出口贸易对英语人才的能力素质的需求,当前英语教育中的单词和词汇的应用角度还比较单一,而且涉及的面比较狭窄,导致学习和教学的积极性不高,这也是制约冶金出口贸易中英语人才培养方面的一个重要问题。

2冶金出口贸易中的英语教育培养的改革举措探析

针对上述分析的冶金出口贸易中的英语教育培养的重要性和特殊性,进行冶金出口贸易中的英语教育培养的教学改革,从加大师资力量投入,优化课程配套设置和加快应用实践转化方面给出了优化英语教育培养方面的建设性意见,具体的见解分析描述如下:一是加大师资力量投入,从思想上和行动上统一,至上而下,从整个教育体制改革和学校对英语人才培养的重视程度出发,提高对冶金出口贸易中的英语教育培养的力度,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冶金进出口贸易对经济建设的发展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随着该产业对英语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强和扩展,我国的教育部门和相关的院校要随着而动,加大对英语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培养力度,从加大师资力量和教学配套设施的投入下着手努力,为当下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贡献力量。本文提出可以由学校统一组织,组合不同专业不同学科的学生进行冶金出口贸易中遇到的英语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探讨,比如组建英语沙龙、英语角等文化娱乐设施,进行分工写作、团队合作,各个专业人才集结,优势互补,相互切磋和学习,提高冶金出口贸易中的英语实践和应用能力[4]。二是优化课程配套设置。通过对冶金专业学习时间过程中的课程单一问题进行优化课程配套设置,对之进一步细化和改革,有所侧重,严格把关,通过各个专业课程的课程实习,帮组学生完成由课本理论知识实践能力的转化,理论教育彰显针对性,实习内容彰显实效性,提高素质培养水平。三是加快应用实践转化。在冶金出口贸易的英语教学培养中,需要通过产学研一体化建设和培养,进行能力和应用实践素质的转化,通过模拟冶金出口贸易的应用场景,进行英语知识和对话水平的实习和融合,充分锻炼了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应变能力,充分挑战和征服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和社会场景的适应,真正把所学的知识应用的时间中,提高学生的应用知识和使用知识的能力。

3结语

本文根据冶金出口贸易中的英语教育培养的特殊性需求,从加大师资力量投入,优化课程配套设置和加快应用实践转化方面给出了优化英语教育培养方面的建设性意见,为提高冶金出口贸易中的英语专业人才建设提供改革性意见和措施。

作者:黄雪芳单位: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

参考文献

[1]俞燕.以就业为导向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D].苏州大学,2011.

出口贸易的重要性篇10

关键词:机电产业;国际贸易环境;贸易引力模型

1引言

近年来,我国抓住了国际产业转移的良好机遇,迅速成为全球机电产品主要制造及出口的重要基地。从国内来看,我国机电产品出口占外贸出口比重早已超过半数,并呈递增趋势;从国际上看,2010年中国机电产品出口已超过德国,位列世界第一。因此,保持机电产品的持续健康发展,不仅仅是我国对外贸易保持增长,保持份额的重要基础,而且也是我国自主创新、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的重要载体和主要的支撑力量。

但随着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影响的日益加深,贸易保护主义再度兴起。在贸易自由化的大背景下,贸易保护主义的方式已由关税逐渐向新的贸易保护方式如技术贸易壁垒、社会责任壁垒、反倾销等转移。相关数据显示,2008年我国有36.1%的出口企业受到国外技术贸易保护措施的影响,全年出口直接损失505.42亿美元,在国外技术贸易措施影响产业排行榜中,机电产业位列榜首。

关于国际贸易环境,学者之前的研究主要有:杨秀平、刘合光等(2009)从理论上分析认为我国农产品的国际贸易环境从长远来看是乐观的,但是短期内形势比较严峻。严复雷(2006)提出面对愈来愈多的贸易摩擦和争端,必须改革我国的外贸体制,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外贸体制存在的结果性问题。刘苗(2010)认为从当前我国贸易发展的比较优势、竞争优势现状看,在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亟需拓展比较优势,并由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化。

由于国际贸易参与主体多样、涉及面广,国际贸易环境复杂多变,相当多的大多停留在理论研究层次,并没有实际的根据证明。本文以贸易引力模型为依据,以机电贸易为立足点,通过对相关数据的分析,试图进一步探究我国贸易受当前国际贸易环境的影响,并提出政策与建议。

2模型的构建与变量说明1模型的构建

贸易引力模型的基本思想来源于物理学中的万有引力定律,既两物体间的相互引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距离成反比。贸易引力模型以万有引力定律为指导,最早由tinbergen(1962)和plyhonen(1963)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提出。该模型认为:两个国家或地区间的双边贸易量与这两地区的经济总量成正比,和两地间的空间距离成反比。

经过不断的发展演变,且为减少模型中变量的异方差性,将原模型转化为线性的对数形式并添加随机误差项而得到如今常用的的贸易引力模型的公式:?ln?t??ij?=c+c(1)?ln?g?ig?j+c(2)?ln?pg?ipg?j+c(3)?ln?d??ij?+d。式中t??ij?指i国与j国(或地区)的双边贸易量;g?i和g?j分别表示i,j两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规模,通常以?gdp?表示;pg?i和pg?j为各国的人均?gdp?;d??ij?表示i国家或地区到j国家或地区的距离,一般以两国或地区的经济中心或主要港口的距离来衡量。式中c为常数项,d为随机误差项,系数c(1),c(2),和c(3)为t??ij?对g?ig?j和d??ij?的弹性。

由于本文的因变量为中国对国(或地区)的出口量,而非双边贸易量,所以本文在对上述模型有所修改的基础上,添加贸易变量后构建的机电产品出口引力模型为:?ln?t??ij?=c+c(1)?ln?g?j+c(2)?ln?pg?j+c(3)?ln?d?j+c(4)?ln?fq?j+c(5)?ln?js?j+c(6)sa?j。模型中,新加的解释变量的含义、数据来源以及解释和对因变量的理论预测影响及说明如表1所示。

变量名变量含义数据来源预期符号理论说明

g?j进口国i在2010年的国内生产总值(百万美元)(注:此为引力模型基本变量)2011年世界经济年鉴+以进口国gdp反映进口国的机电产品市场需求规模和增长潜力,机电产品需求能力越强

pg?j进口国i在2010年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美元)2011年世界经济年鉴+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的象征,反映了一国的代表性需求水平

d?j我国首都北京与i国首都之间的地理距离(公里)(注:此为引力模型基本变量)中的距离计算器citydistancetool-距离的远近反映了运输成本、通信成本的大小,距离越远,成本越大,从而影响了机电贸易

js?j2009-2010年进口国i的技术贸易壁垒的通报数(件)中的数据整理而得-一国关于机电产品tbt通报数越多,对机电产品的进口约束就越大

sa?j进口国i是否有企业加入sa8000(虚拟变量)sa8000官方网站-加入sa8000代表该国的社会责任较强,对国外的社会壁垒l较高,此时取1,可见与我国机电产品出口金额呈反向关系

fq?j2009—2010年进口国是否对我国机电产品实施反倾销中国贸易救济信息网-反倾销的实施阻碍我国机电产品的出口,所以与我国机电产品出口金额呈反比2样本国家的选取

综合考虑对华贸易情况、国家发展水平、国家地理位置等多方面因素,本文选取了美国、日本、香港等24个国家和地区作为样本,通过对该24个国家的机电产品出口额的横截面数据进行贸易引力模型回归分析,其结果将反映我国机电产品出口的国际贸易环境对其出口的影响。

3实证检验及结果分析

根据收集的数据和构建的机电产品贸易引力模型,运用计量经济学软件stata11.1进行ols回归分析。回归结果

?ln?t??ij?=-1.987+9.656?ln?g?j+0.049?ln?pg?j-0.001?ln?d?j-0.015?ln?fq?j+-0.028?ln?js?j+0.016sa?j

(-7.40)(34.33)(3.09)(-2.32)(-2.69)(-2.46)(0.27)

r?2=0.8965f=998.79

从统计结果可看出,模型的拟合程度尚可,但变量sa?j的t统计值过小,不能通过严格的t检验。既中国的机电产品出口国是否加入sa8000对中国对该国的机电产品出口量影响不显着。因此剔除变量sa,对模型?ln?t??ij?+c(1)?ln?g?j+c(2)?ln?pg?j+c(3)?ln?d?j+c(4)?ln?fq?j+c(5)?ln?js?j进行再次回归分析。得到统计结果

?ln?t??ij?=-1.985+9.679?ln?g?j+0.039?ln?pg?j-0.004?ln?d?j-0.015?ln?fq?j-0.025?ln?js?j

(-7.69)(35.88)(2.93)(3.09)(-2.46)(-2.34)

r?2=0.9963f=1084.62

为了避免多重共线性,对剩下的5个变量进行多重共线性检验,vif检验结果如下图。

从统计结果上看,vif检验结果均小于10,说明变量间不存在多重共线性,r-squared=0.9963说明方程的拟合程度很好,变量的符号和预测吻合,各变量的显着性检验也很成功。因此,以进口国gdp、进口国人均gdp、空间距离、反倾销、技术性贸易壁垒为解释变量的的贸易引力模型可以很好地解释中国对主要贸易伙伴的机电产品出口情况。

从统计结果的实际意义上看,进口国gdp、进口国人均gdp、空间距离、反倾销、技术性贸易壁垒这5个变量对中国机电产品出口额的影响显着,这说明这5个因素是目前影响中国机电产品出口的最主要的因素。首先,进口国gdp的系数最大,说明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对中国机电产品的出口影响最大,这符合事实情况,中国机电产品最大出口国如美国、日本的经济发展状况都很好,gdp值很大。其次,由结果可看出空间距离对出口额的影响最小,这也符合实际情况。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运输管理方式的不断改进和全球运输网络的建立,空间距离对贸易的影响已越来越小。同时,进口国是否加入sa8000的影响不显着,其原因可能是随着中国劳工保障的提高和劳动力价格的上升,中国已达到了相关标准,并且随着中国机电科技的发展,sa8000对中国机电产业的制约效应已大幅度降低。最后,反倾销和技术性贸易壁垒都对中国机电产品的出口产生了阻碍效应,且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阻碍效应大于反倾销,但两者相对于gdp的影响程度小,其中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弹性系数为0.245175,该数值表示,针对我国机电产品的tbt通报量每增加1%,中国机电产品出口额将减少0.245175%,反倾销同理。

4结论与政策建议

总的来说,进口国gdp,进口国人均gdp,空间距离,反倾销和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机电产品出口的影响具有较显着的影响。与本文研究命题相关的反倾销、技术性贸易壁垒和sa8000中,反倾销和技术性贸易壁垒表现出了明显的负效应,从系数上看,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机电产品出口的影响较大,而sa8000的影响不显着。

针对我国机电产品出口面临日益复杂的国际贸易环境。笔者提出以下建议:1调整产业结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中国出口的机电产品以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但在资本及技术密集型的机电产品出口比重偏低。近年来,国际市场对劳动密集型产品的需求已趋于饱和,且这类产品的国际竞争也日趋激烈。作为机电产品出口大国的中国早已置身于众矢之的。因此,在外贸出口发展方向上保持一定规模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同时,下大力气调整机电产品出口结构,扩大具有高技术、高附加值的资本密集型机电产品出口。为此,国家应在政策性金融扶持方面,加大对科学技术研究的投入力度,提高机电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2完善检验体制,建立标准体系

随着金融危机影响的加深,各发达国家为保护本国市场,控制进口纷纷设置技术性贸易壁垒等贸易保护措施,这对我国在新世纪里扩大机电产品出口构成现实的影响。因此,我国应依据相关的技术性法规,借鉴国外经验,使国内机电产品生产企业通过认证制度、认可制度、检验制度,尽快与国际标准接轨;尽快制定出台健全、完善出口机电产品技术标准、质检、包装等方面的法律,并提高原有标准,逐步与国际接轨,为本国机电产品提供国际社会认可的中国权威技术标准的法律依据。3培养国际贸易人才,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在复杂的国际贸易环境中,具有专业素质的国际贸易人才是至关重要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作为一种特殊的贸易形式,涉及面广,要求从业人员拥有较高的职业技能与自身素养。教育部应该从实际考虑,在部分大学的相关专业开设贸易标准化方面的课程,提高在校学生对此方面的素质,同时鼓励开设相关培训课程,帮助从业者的知识更新换代,加强国际交流,注重贸易人才的后续培养,注重相关的实践,从整体上提高我国的国际贸易操作水平。机电企业更要注重人才的培养与吸收,保证降低国际贸易中的相关不必要的成本浪费,熟悉国际单证标准,提高企业的利润水平。

[1]?刘苗.论当前国际贸易环境下中国贸易发展的优势分析[j].中国商贸,2010,(10):184-185.

[2]?严复雷.新国际贸易环境下外贸体制改革研究[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2006,(23):5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