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教学的核心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10:31

识字教学的核心篇1

[关键词]词串识字;核心素养;识字规律;识字习惯;汉字文化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68(2017)01-087

词串识字是苏教版特有的识字课文。这类课文将几行排列整齐、语义相关,又能押韵的词语串联在一起,让学生集中识字。这样的内容,特别适合以识字写字为教学重点的第一学段的学生进行学习。

一、词串识字教学的现状:百家争鸣背后的思考

第一学段的词串识字教学的开展需要根据词串的特点,通过特定画面与意境的创设,进行有针对性的听说读写训练,使学生在词语建构、诵读感悟、迁移积累和写字等过程中形成认知整体,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以下的词串识字教学方式最受教师们青睐。

(一)着眼整体式

以二年级下册《识字6》教学片断为例。

【读音】

1.识字首先要读准字音。(板书:音)

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读准动物的名字。

同桌互读,读对了给他大拇指,读错了教他读正确。

2.检查反馈。

(1)出示生字:狮、猴、猩、鹿、斑、袋。

指导:狮(翘舌音)、猩(后鼻音)。

(2)字音读准了,放到词语中还会读吗?让四名学生分别读四行。

(3)“狮子、猴子、猩猩”是轻声。(教师先范读,学生跟读)

(4)齐读全文。(韵文加上拼音)

3.游戏:“开火车”朗读词语。教师逐个给出词语,学生“开火车”读。

4.游戏:给动物找名片。

课前,老师已在你们的抽屉里藏了词语卡片,请大家找一找。(教师出示挂图)请有词卡的同学读出来,然后贴在动物身上。(请找到动物名片的学生集中站在讲台前,然后请全班学生一起找找具体的动物在哪里)

“猩猩在哪里?”“猩猩在这里。”

“鹦鹉飞上来。”……

5.出示去掉拼音的韵文。这么多的动物,我们再一起来读准它们的名字。

(1)指导:读词串可以像读诗一样好听。(课件出示)每个词串最后都有韵母“u“,这就叫押韵。朗读的时候可以打着节奏来读。老师先示范打节奏,读全文。(学生学习,读好韵文节奏)

(2)出示动物图片以及文字。这些动物都有特点,如猴子很机灵,我就这样读……那老虎是怎样的?你怎么读?(练习读出每种动物的特点)

【记形】

1.读准了音,还要会写字形。

出示生字:狮、猴、猩、鹿、斑、袋。

1.第一组你是怎么记的?第二组你是怎么记的?

2.写字指导:我们要重点写好这三个字“狮、猴、猩”。它们有什么规律?(左右结构)“犭”要写得窄一点,右边的要写得宽一点,这就叫左窄右宽。

(二)侧重细节式

以二年级上册《识字5》教学片断为例。

学习第二行:蜡梅、翠竹、苍松。

过渡:冬天到了,百花凋零,树木枯萎。可是,有三种植物却不怕寒冷,它们是谁呀?

【蜡梅】

1.看,这盛开的就是蜡梅了。谁来读一读?(指名读)

2.蜡梅是什么颜色啊?黄色。对呀,它就像蜜蜂产生的蜂蜡一样黄,所以蜡梅的“蜡”是虫字旁。

3.谁来夸夸它?()的蜡梅。

生1:金黄、金灿灿。(评价:你是从颜色上来说的)

生2:香喷喷、香气扑鼻。(评价:你说出了它的味道)

生3:坚强、不怕冷。(评价:你是怎么想到用坚强来夸蜡梅的呀?)

4.一起读一读。(齐读)

【翠竹】

1.你看这是?翠竹(指读)

2.谁来夸夸它?别急,在夸它之前老师有个小提醒:“翠竹”这个词中已经有了一个字表示颜色啦,你知道是哪个字吗?(翠,是什么颜色呢?是啊,翠就是青绿色)

那我们还能用“青青的”“绿绿的”来说它吗?

那我们就抓住它们的外形特征来夸一夸吧!

(学生说不出来)老师送给大家两个词,可以来夸夸翠竹。(细长、挺拔)

3.谁来读好它?(指读、齐读。评价:这竹子碧绿碧绿的呢!多挺拔呀!)

【苍松】

1.除了蜡梅、翠竹,还有谁也不怕冷呀?(苍松)

2.这个词语中也有一个表示颜色的字,你知道是哪一个吗?对了,是“苍”。苍在这里指深绿色。

3.同样,苍松已经有了颜色,我们可以来夸夸它的外形。(高大)

4.谁能读好它?(指名读,齐读)(评价:多高大呀!你读出了坚强)

5.这三种植物都在冬天坚强的生长着,它们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做“岁寒三友”。

我们可要把他们不怕冷的精神读出来哦。(指名读第二行)

6.是啊,冬天这么冷――(出示引读)金灿灿的()却在寒风中盛开,()、()也挺直了它们的身子迎接风雪,给大地带来生机一片。

这样的识字教学法学生参与的热情很高,语言训练丰富。但是在课后思考,这是否真正能够体现词串识字这一特殊文本的教学价值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方面寻找答案。

1.着眼整体式教学,重视了读准字音、辨清字形、了解字义,能够帮助学生建立音、形、义之间的联系,扎实地完成识字写字的教学内容。但是,正如苏教版教材主编张庆老师说的,词串识字教学要讲究“一专多能”。“一专”就是指识字写字,“多能”是指认识事物的功能、审美的功能、增加儿童文化底蕴的功能,还要能够为发展儿童的阅读能力做好铺垫。显然,这种方式忽视了教材“多能”的价值开发。

2.侧重细节式教学,重在引导学生认识事物功能,训练学生的语言,而忽视了第一学段学生的认知规律。忽视了词串识字这一文本的特点,即识字的功能应该是第一位的。

二、词串识字教学的未来指向:核心素养是应然追求

词串识字教学要真正实现“一专多能”,在课堂教学中,就不仅仅要让学生学习、积累必要的字词,还要培养学生对语文、对母语的热烈情感,让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和方法,具备一定的语文能力。当“一专多能”的词串识字课堂真正实现时,学生就会真正形成学习的品格和能力。

苏教版的词串识字教学内容分为两种:一种是按照词串内容进行编排,另一种是依照生字自身的构建规律进行编排。笔者结合二年级上册《识字4》教学设计展开具体叙述。

(一)创编儿歌,尊重学生主体,激发识字兴趣

1.(出示课文情境图,描述)蓝蓝的大海上远远驶来一艘大轮船,快到码头了,只见船上的工作人员抓住一个大家伙(出示大铁锚图),用力地抛进岸边的海滩,船就稳稳地停了下来。

2.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出示词“铁锚”,学生读)

3.有个非常聪明的人看到这种情景,就编了一首儿歌。你们想听吗?出示:

船上有只锚,锚有两个爪,能叫船停下。(指导读)

4.看到大家读得这么起劲,岸上的小花猫也想来凑热闹。它想让同学们也给它编首儿歌:

岸上有只(猫),(猫)有(四)个爪,(总是喵喵叫)。

(学生自由读,教师随机正音)

指导学生给儿歌取个题目――锚和猫。

5.“猫”和“锚”,老师分不清楚了,谁能帮助老师?(相机渗透“金”字旁,引导偏旁辨义)

6.编课文的叔叔也编了一首儿歌,来告诉我们怎么区分“猫”和“锚”。我们打开课本来读一读吧。

7.交流:说说你发现的不同。

相机指导:船上的锚能让船停下来,这是铁锚的本领。家里的猫“喵喵”叫。小猫是在说自己有什么本领啊?(我抓到老鼠了,我会抓老鼠)那这句话改成家里的猫能抓鼠,好不好?放在课文中读一读,比一比,好不好?

相机指导朗读:小朋友看,这里好多句子最后一个字的发音都有“o”,读上去就很顺口,听上去也特别顺,就像唱歌一样动听。关注这些特别好听的地方,谁再来读?知道了“猫”和“锚”这么多的不同,我们就知道怎么该区分这两个字了。

8.运用说话:

(二)发现汉字魅力,掌握识字规律,形成识字能力

1.“猫”和“锚”右边有个相同的部分,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生字。(出示“苗”)你怎么来记住它?(是啊,在田地里长出来的小植物就是“苗”。田地里长出来的小小的水稻、小麦,我们就叫它们“禾苗”。)

2.含有“苗”的字有很多。看,它们来了。

描描红

瞄瞄准

喵喵喵叫

猫小猫

锚铁锚

自己读读,看谁读得最准。

3.难度升级,谁挑战能带上动作读?(可以选择其中一组读)

4.在这些右边是“苗”的字中,你最想提醒其他同学,哪两个字不要混淆?

用上■■这样的句子来说一说。

5.同学们真了不起,一下子就记住了这些字。我们再来读读这些右边是“苗”的字,看看你有什么新的发现。(字形很相近,就是左边的偏旁不同,读音也很相近)像这样的字,有相同部件、读音相近,它们都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形声字。今天我们认识的形声字有――“描、喵、猫、锚”,我们还学到了一种区分形声字的方法。(出示:■)

(三)游戏转盘,积极运用识字技能,激活学生主动识字热情

1.大家掌握这个学习形声字的法宝了吗?那我们来玩个猜字游戏,看看谁的反应最快,一下子就能叫出它的名字。用上这样的方式来说――“提手旁,描,描红的描”。

2.挑战升级:同时出示两个词,还有谁能一下子认识?

(四)写字教学,教学生书写方法,提升书写美感

1.今天我们学习的形声字都和“苗”有关。看看写好这个“苗”字要注意什么?这个“苗”字横画比较多,写进田字格的时候要注意“横笔等距”,这样写才好看。(学生临写。教师注意其是否能做到横笔等距)

2.还有两个生字与“苗”有关。用上横笔等距的方法,你能写好这两个字吗?同学们试着自己临写一个。

反馈时注意:“苗”在左右结构的字中,还是要注意横笔等距的。但是定好起笔很关键,只有起笔定位好了,右边的“苗”才能写好。结合左边的偏旁观察一下,可以怎么来定位?(关注左边偏旁的交叉点。引导:定位起笔,学生修改,再书写)

3.学生临写、反馈,教师点评。

三、教学反思

词串识字教学内容只是教学素材,进入教学时还需要教师进行二度开发、三度开发,甚至数度开发。这样,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探索并发现识字规律,养成良好的据义辨字的思维习惯,提升他们主动学习语文的能力。

识字教学的核心篇2

关键词:数字教育;出版;编辑;核心素养;专业成长

众所周知,在传统图书出版和电子音像出版领域,教育出版一直是产值比例最大的板块。可以说,教育出版实现转型升级是传统出版业完成转型升级的关键。《2020-2021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指出,“数字教育市场总体上呈现蓬勃发展态势,传统出版单位正在加快数字教育出版产品和模式创新”。再观现实情况,当前传统出版单位在数字化转型方面仍面临产品核心价值不明确、产业链话语权不足、技术标准不统一等诸多困难,且缺乏大量人才。有学者认为,缺乏复合型人才是阻碍教育出版社数字化转型升级的一大瓶颈[1],数字出版专职人员少且多来源于内部转岗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出版社的数字化转型[2]。由此,文章立足于教育出版数字化转型难点,对数字教育出版编辑的核心素养和专业成长路径进行分析。

一、教育出版数字化转型的难点与人才需求

教育出版的数字化转型主要服务于教育信息化发展,用于支撑数字化环境下的教与学。其产品的核心特征包括四个方面。首先,以内容为核心,围绕内容配套相关教育功能与服务,这是其不同于一般教育信息化应用软件和系统的根本特点;其次,以学生为核心用户,兼顾教师、家长等相关群体;再次,在内容、功能、服务等方面符合教育信息化发展需求和实际教育教学的需要;最后,技术实现需要符合网络传播业态和教育规律的要求。从实际看,传统教育出版以教材、教辅产品为主,而数字教育出版则除了数字教材、数字教辅出版外,还增加了数字化课程出版和教育资源数据库出版两大新形式,并且关系到出版平台、商务平台、课程教学平台、版权管理平台等各类配套系统。可以说,数字化教育产品在出版过程中,内容、产品形式、发行渠道和应用方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然而在当前阶段,数字教育出版的有效业态模式尚未建立起来,包括数字教育出版产品的结构体系、管理方式、盈利模式等都有待进一步探索。同时,许多教育信息化应用模式仍在探索中,各种数字技术如何在教育中发挥作用尚无定论。因此,教育出版的数字化转型在产品设计、开发、运营方面均存有较多难点等待攻克,需要编辑人才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毋庸置疑,数字教育出版强调教育、编辑出版和信息技术三大领域的融合发展。理论上讲,其编辑应具备上述三个领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并且能够实现融合应用。但教育、编辑出版和信息技术是三个完全不同的专业领域,每一个领域均包含复杂的知识、能力体系,且具有各自的话语体系、思维方式和方法论。加之当前从事数字化教育产品出版的编辑多为传统编辑转岗而来,同时具备上述三个领域的知识与能力并实现跨领域融合应用绝非易事。以教育出版内容的数字化为例,早在20多年前,将传统教科书中的内容进行多媒体化呈现就已经是教育出版数字化的一个主要方式。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教科书内容的数字化已从多媒体升级到富媒体、智能交互、增强现实、虚拟现实等。而这种采用“新媒体技术改变知识呈现方式”的教育出版产品设计方法在近年来一直广泛存在于教育出版行业。该类产品看上去改变了教科书内容的呈现方式,已经结合了教育、编辑出版和信息技术三个领域,但编辑在策划产品时对各领域的认识深度不足,仅做了形式上的改变而无法从融合的角度对产品的内在教学逻辑进行系统设计,即并没有触及学生对知识的深层次认知需求,因此无法被教育工作者视为一种优质教育资源,难以有效促进教育出版的数字化转型。笔者认为,对多数正在从事或想要从事教育出版数字化转型工作的编辑来说,应在具备一定核心素养的基础上,通过合理的专业学习途径,逐渐成长为能够驾驭一些数字教育出版项目的专门人才。

二、教育出版转型中编辑的核心素养

在综合了能力、知识、素质、态度等要素后,人们提出了在评价人才时可使用“素养”这一概念[3]。在传播、教育等领域,“competencies”“skills”“literacy”等单词都在不同场合被译为“素养”。从这些词的含义和词源不难看出,“素养”本质上是人们胜任某一领域工作时必备的能力、技能、知识等的综合体。所谓的核心素养,则是各类素养中最为关键的部分。根据教育出版数字化转型的需要,编辑应当具备三个方面的能力。第一,从事数字教育出版的基本品格和基础技能,可概括为社会责任和人文底蕴;第二,具有持续的专业成长潜力,即融媒思维和学习能力;第三,正确的工作方式和价值取向,即创新意识和工匠精神。核心素养处于编辑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体系的底层,支撑着编辑知识、能力结构的不断建构,也引导编辑长期、持续地进行专业发展。

(一)基本品格和基础技能:社会责任、人文底蕴

社会责任是教育出版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编辑须具备的最基本、最重要的素养。社会责任素养包括社会责任意识和社会化的责任方式两个层面。在社会责任意识中,最为关键的是政治坚持。数字教育出版承担着社会文化传承和育人的职责,读者以未成年人为主,其产品的政治方向对未成年人的道德认知、国家认同等影响重大,直接关系到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甚至影响到未来民众的世界观、价值观。编辑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教育理论,这是工作的基本方向。同时,由于数字教育出版工作具有多领域融合的特点,合作担当是有效的社会化责任方式。对编辑来说,应该认识到数字教育出版需要分工合作,以团队方式完成数字出版产品的研发和运营。人文底蕴是编辑的必备素养,无论从事何种类型的出版工作,一个编辑的人文底蕴都是不可或缺的。普通编辑学认为,编辑活动的本质就是从原有的社会文化出发,缔构并产生新的社会文化[4]。数字教育出版的编辑工作实质也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发展为目标,将已有的社会文化转化为适宜学生学习的内容产品。在这之中,编辑的人文底蕴对内容的品质有着重要影响,并能间接影响到教育效果。

(二)持续的专业成长潜力:融媒思维、学习能力

教育出版向数字化转型是教育出版实施数字化战略的重要抓手,也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必然需求。随着5G、大数据等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在推进教育育人方式变革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教育出版的内容、形态及传播途径都需有相应的变革。传统编辑工作多受限于纸张载体进行平面思考,在数字出版时代,编辑应树立多媒融合观,形成多元化的思维和立体思考模式,主动探究不同媒体的教育功能,并能够将其应用于教育出版产品的设计与研发中。信息时代,新技术层出不穷,编辑在转型过程中面对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广博、系统、复杂且在不断发展。因此,具备学习能力是教育出版转型现状对编辑提出的必然要求。学习能力既指编辑应该有强烈的学习意愿,同时又强调编辑应具备合理高效的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比如,编辑应该积极尝试各种数字化学习方式。对编辑来说,自身的数字化学习体验会直接影响到数字教育出版产品的设计与开发。无论从教育出版转型的发展阶段,还是从编辑个人专业成长的需要来看,学习能力无疑都是编辑的必备素养。

(三)正确的工作方式和价值取向:创新意识和工匠精神

创新意识符合我国当前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要求,并且在教育出版转型过程中有重要作用。当前,无论是教育出版的数字化转型,还是作为出版服务对象的教育信息化发展,都存有诸多不完善之处。只有通过创新发展填补空白、完善产品设计与应用,才可能进一步推动教育出版数字化转型。在教育出版的转型过程中,融合创新、集成创新、改进创新都是可以尝试的创新方向,包括将新技术以合理的方式应用于教育出版中并形成新型的产品,应用不同的技术,以创新集成方式为教育出版服务,依据教育和出版的实际需要对已有技术进行改进等。而所有创新的前提是,编辑必须具有创新意识。工匠精神在我国源远流长,我国古代科技曾长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这与工匠精神密不可分。在今天的信息化社会中,工匠精神有了新的时代表征。工匠精神的现代内涵所涉及的已不仅限于手工业者应具备的价值取向,而是各行各业的通用素养[5]。在教育数字出版中,工匠精神是指敬业态度、乐业情怀和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甚至可以认为,工匠精神是上述各项核心素养能够可持续发挥作用的保障。无论是学习还是创新,都只能在工匠精神的引领下,才具有持续、深入发展的可能性。上述三方面六项核心素养是当前教育出版数字化转型对编辑提出的基本要求,是编辑实现进一步发展并推进教育出版转型的关键。

三、编辑的发展途径

如上文所述,数字教育出版领域由教育、编辑出版和信息技术三大领域彼此融合、交叉形成,并且领域之间的融合并不是两个或多个领域知识与能力的简单叠加,而是重构了一种新的专业知识与能力,进而形成新的专业领域。由此,上述新领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是编辑专业发展的核心目标。如何基于核心素养有效提升编辑的专业素养以实现核心目标是各教育出版单位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面临的实际问题。笔者认为,具备三方面核心素养的编辑可通过立足自身专业稳扎稳打、开展定向学习分项突破、积极参与科研推进深度认知、不断融合创新发挥价值等方式逐渐成为满足数字教育出版需求的人才。

(一)立足自身专业稳扎稳打

在教育出版机构中,编辑都已具备编辑出版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且大多数编辑拥有与教育相关的专业背景,包括宏观的教育学、课程论、教育心理学专业或具体的学科专业。少数编辑则是编辑出版、新闻传播或数字出版专业。无论编辑本身所学的专业是什么,都应该首先立足于自身专业,通过不断学习与实践加深对自身专业的认知。

(二)开展定向学习分项突破

某个具体的数字教育出版项目,并不会要求编辑具备覆盖教育、编辑出版和信息技术三大领域的知识与能力。特别是教育和信息技术方面,单一项目往往只涉及与产品定位相关的一小部分知识或技能。在这些项目的预备或启动阶段,编辑可以通过定向学习集中攻克相关知识、掌握相关技能,并基于对自身专业的深度理解在项目范围内实现跨领域融合。在一些项目中,编辑只需要掌握相关领域的话语体系、了解其基本原理,遵循社会化责任分工,与相应领域的专业人员合作完成数字教育出版产品的设计与开发。而这一过程本身需要编辑具备社会责任、善于学习、工匠精神、创新意识等核心素养。

(三)积极参与科研推进深度认知

积极参与科研工作是教育出版在数字化转型时期对编辑提出的新要求。一方面,数字教育出版目前存在太多需要研究的空白领域;另一方面,参与科研是普通编辑成为学者型编辑的必要方式。编辑参与的科研工作一般直接与出版产品相关,属于实用研究。科研的成果将成为提升数字教育出版产品品质的直接因素,而科研的过程则是编辑内化知识、创新突破,最终实现专业素养提升的有效途径。当然,对于任何编辑来说,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基础上参与科研工作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这就更需要编辑具备善于学习、工匠精神等核心素养。

(四)不断融合创新发挥价值

创新意味着对旧的、常规事物的超越和突破。由三大领域融合而成的数字教育出版行业,更加需要编辑善于创新,从而推动数字教育出版的发展。但融合创新的本领并非一蹴而就,也没有哪所高校或研究所可以直接培养出符合教育出版数字化转型要求的创新型编辑人才。那些具备核心素养的编辑,只要在不断实践、研究的过程中提升专业素养,并在一定范围内敢于融合创新,实现跨领域的知识、能力融合,就可以成为满足数字教育出版需求的人才。

四、结语

教育出版的数字化转型目前仍处于攻坚阶段,其对传统出版行业整体实现转型升级有着重要影响。编辑人才的遴选和培养在这一阶段无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提出核心素养和编辑专业素养提高途径,意在尝试解决当前数字教育出版领域编辑人才缺失的问题,为行业发展提供一些建议。从整个社会的信息化发展趋势看,教育出版的数字化转型无疑有着巨大潜力。但也应该清楚地认识到,教育出版不同于其他传播领域,教育出版的受众对信息掌握深度有刚性需求。这也是技术与内容浅层结合的方式不适用于数字教育出版,以及数字教育出版产品设计、开发、运营面临诸多困难的根本原因。由此可见,教育出版的数字化转型任重而道远,需要编辑们脚踏实地,砥砺前行。

参考文献:

[1]李莉.山东教育出版社数字化转型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青岛:青岛科技大学,2021.

[2]雷鸣,湛冠琼,冯英.我国大学出版社数字化转型的现状及优化策略[J].出版广角,2021(18):39-42,53.

[3]辛涛,姜宇,林崇德,等.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内涵特征及框架定位[J].中国教育学刊,2016(6):3-7.

[4]王振铎,赵运通.编辑学原理论[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7:18-20.

识字教学的核心篇3

关键词:数字通信技术;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考核方式

一、引言

《数字通信技术》是通信技术、移动通信技术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基础课。这门课程先修课程有《电路分析基础》,后续课程有《通信终端原理与维修》《移动通信技术》等,学习本门课程可以培养学生对通信电子电路的认识,简单设计、调试与维修能力。

通过近年教学实践,数字通信技术在传统教学中存在以下主要问题。一是存在理论知识过多、学生基础差而难以接受的矛盾;二是教学方法单一,采用传统注入式授课,考虑教学进度多,顾及学生主动性少,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三是在学生学习成绩评定中主要以理论考试为主,常忽视了学生实践教学环节表现,不利于学生专业动手能力的提高。基于上述原因,高职数字通信技术课程改革势在必行。笔者以山东轻工职业学院为例,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及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数字通信技术课程改革。

二、《数字通信技术》教学内容改革

高职教育的办学理念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职业型、应用型的专门人才,在专业理论基础教学观念上要以“够用”、“适度”为原则,理论教学中避免过多过深的理论探究和数学推导同时增加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实验、实训培养学生通信基本操作技能。数字通信技术部分按照信号流程整合内容,分为终端技术(信源编码、信道编码)、基带传输技术、频带传输技术等模块,如下图1所示,将授课内容分为:数字通信认知、信道认知、信源编码、信号传输及通信系统同步等模块,其中在信道认识和信号频带传输两个模块增加了实验内容,该课程课时分配如表1所示。

三.《数字通信技术》教学模式改革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让学生边做实验、边看现象、边听课,在做中学这种教学方式更适合高职院校学生特点。例如讲到脉冲调制编码时,讲解模拟信号变成数字信号后,可以通过实验室示波器来观测信号波形的变化,学生就能很快明白“pCm编码的过程实际就是模拟信号变成数字信号的过程”。通过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对自己通过实验最终得出的结论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2.加强实验教学改革

减少验证型实验,增加设计型实验,将原有的实验进行优化组合,精简实验内容,以提高实验效率,例如给出具体电路图及实验要求,适当讲解相关知识点后,要求学生做一些简单实验,如讲到数字信号调制时可让学生自己动手完成电路的制作和调试,这样使学生提高动手能力并理解知识点。

3.开放式课堂的营造

教师在教材选取上不能只局限于一本教材,而需要参考最新的通信行业内部论文和相关材料,备课内容要不断更新和补充,使得教学内同在设置上能够紧跟先到通信的发展。同时授课方式也可多样化,对于新技术可以请一些校外专家、技术人员以讲座、论坛的方式进行教授,也可以让学生去实地参观,以便于理解和接受。

四.《数字通信技术》考核方式改革

改变传统单一笔试考核方式,建立多元化的考核体系。本课程考核评价以学生为中心,准确地考查学生在知识、技能、素质方面是否达到目标,全方位、多角度地反映出学生的综合能力及素质。其中,把项目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以项目评价为基础,对成果进行自我评价和教师评价,注重学生参与学习与实践的积极性、创新能力、自信心的培养。

在制定考平方式时,必须合理增加实验及其他课堂以外教学成绩比例,以能力为标准,以运用为核心,区别于单一笔试的考评,应采取考核面广、比例适当的考试方式,例如《数字通信技术》课程总成绩(100分)=平时成绩(10分)+项目考核(60分)+终结性考核(30分),其中项目化考核与评分标准如表2所示。

五.结论

在数字通信技术课程改革探讨与实践中,山东轻工职业学院尝试多种手段来提高教学水平和完善教学质量。目前,该课程所选取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考核方法,能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字通信系统的知识点,提高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杨鸿波,柴海莉,魏英.培养创新潜能的《电路分析》课程改革.

[2]周友兵.高职《数字通信技术与应用》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识字教学的核心篇4

关键词:《数字图像处理》信息与计算科学实践教学考核方式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是原计算数学与应用软件、运筹与控制科学、信息科学三个专业整合而成的多学科交叉的应用型专业。《数字图像处理》是该专业一门专业核心课,内容涉及光学系统、微电子技术、计算机科学、数学等领域。随着计算机的迅猛发展,图像处理技术已在通信工程、工业控制、医疗诊断、机器视觉、虚拟现实、数字图书馆等众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通过学习该课程,学生很好地理解信息的内涵,知道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到底有什么用和怎么去用,以及该专业的前景。

本文通过分析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本身的特性,结合近五年来的教学实践,从教材和教学内容选取,课堂的组织和实践教学,以及考核方式等环节进行探讨,取得较好的成效。

一、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特性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是数学、计算机科学、信息工程等广泛学科的交叉,远超越出数学学科的范畴;以信息科学与科学计算为核心方向;主要研究“信息技术的核心基础与运用现代计算工具高效求解科学与工程问题的数学理论与方法”。该专业本科生主要学习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因此,该专业学生具有较强的数学基础和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方面的功底[1,2,3]。

我校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是从2002年开始招生。数字图像处理一直是该专业一门专业核心课。该课程一般安排在四年级上半学期。在学习数字图像处理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矩阵计算、微分方程数值方法、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数学类的专业基础课,并且运用matlab编写简单的程序[4,5]。

二、教材和教学内容选取

基于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特性,教材选用冈萨雷斯版的《数字图像处理》,该教材侧重于对数字图像处理基本概念和方法的介绍,是数字图像信息处理领域的一本经典著作。主要内容包括数字图像基础、空间域和频域的图像增强、图像复原、小波变换及多分辨率处理、1图像压缩、彩色图像处理、形态学图像处理、图像分割、表示与描述和目标识别[6]。

教学中我们以灰度图像为基础,着重讲述空间域和频域的图像增强、图像复原、小波变换及多分辨率处理、图像压缩和图像分割的基本理论、典型方法和使用技术。简单介绍彩色图像处理、形态学图像处理、表示与描述和目标识别。

三、课堂的组织和实践教学

实验教学和实践是学习掌握各种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重要方法,也是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动手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由于数字图像处理是综合性很强的边缘学科,对实验和实践教学的总体过程系统性、整体性的设计和安排要求高。虽然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学生具有较强的数学基础和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方面的功底,但受原有教学模式的影响,实验和实践内容没有科学的论证和合理的规范,甚至一些至关重要的实践环节也被省略,这在某种程度上导致学生对所学理论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降低[6-12]。

实验教学主要强调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结合。为了很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我们选择图像灰度增强、图像压缩、图像域值分割中几个最典型的算法,如图像的读取和显示、直方图均衡化、平滑和锐化滤波、膨胀和腐蚀等作为实验教学的主要内容。这些内容形象、直观、具有代表性,有助于学生通过实践掌握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编程能力。

在实验教学期间,开展第二课堂。将学生分组,每组给出一个实际的学期项目,让学生在实践中锤炼,有助于较快地提高学生的理论认知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提高学习积极性,促进对知识的综合掌握和灵活应用。

四、考核方式的探索

数字图像处理是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核心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掌握数字图像处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实现方法和使用技术,了解数字图像处理国内外的发展方向。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课程考核主要是衡量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就数字图像处理这门课程而言,如果考核结果只由期终考试的分数来定,就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达到本课程的学习目的,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为此,我们将期末考试成绩、实验成绩、学期项目成绩和平时成绩纳入考核,课程最终的考核成绩综合这四个部分。

经过对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探索,我们通过对数字图像处理的教学内容、教学体系、实验体系的改进,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地培养了学生创新能力和动手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参考文献:

[1]苏丽卿,黄民海.“对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认识与思考[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8(6).

[2]宋广华,刘慧.普通高校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课程体系设置[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22).

[3]郑秋红,岑仲迪,奚李峰.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教学改革的方向和途径初探[J].教育与职业,2009(17).

[4]牛文琪,张庆国,汪宏喜,吴坚.谈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J].中国电力教育,2009(8).

[5]黄哲煌,黄建新.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探索[J].中国科技信息,2010(19).

[6]阮秋琦.数字图像处理.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

[7]贾永红.“数字图像处理”课程的建设与教学改革[J].高等理科教育,2007(1).

[8]张大明,樊晓香,刘华勇,李璐.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教学探索与实践[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2(3).

[9]曹玉东,王东霞,周军.“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2013(2).

[10]李熙莹.“数字图像处理”课程设计与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J].计算机教育,2008(8).

[11]李晓辉,吴蓓.“数字图像处理”课程实验改革与实验系统的研究[J].高等理科教育,2003(4).

识字教学的核心篇5

关键词:数字通信原理;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实践教学体系

《数字通信原理》是高职院校通信类、电子类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既是基础课向专业课的过渡,也是电子通信学科的入门课,在通信类、电子类专业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这门课的教学直接影响这些专业的教学质量和所培养人才的知识结构及综合能力。这门课综合了电路分析基础、电子电路、高频电路、数字电路等电类基础课以及高等数学、概率论等数学课程,具有相当大的难度和理论深度。而高职高专学生基础普遍薄弱,数学功底和自学能力较差,如果强调数学推导和理论探讨,无疑将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但如果完全不涉及理论分析,教学又无法达到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即无法培养出既具备一定专业理论素养、又具有较强动手能力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数字通信原理》课的教学,一方面要强调基本理论、方法的分析,重点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另一方面必须加强实验教学和实训环节,重点是培养岗位技能。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典型数字通信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性能特点、基本分析方法和实验技能等,熟悉当前数字通信技术发展的现状和最新进展。核心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通信知识和素养,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考虑《数字通信原理》课的教学情况和课程地位,我院2003年将该门课程确定为院重点课程,通过不断转变教学理念、更新教学内容、完善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手段,在《数字通信原理》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实践教学体系等方面进行了富有特色的改革实践。

以线带点,改革教学内容

在《数字通信原理》的传统教学模式中,往往介绍许多通信的数学模型和原理,由于理论抽象、概念繁多,知识点显得零散,那些数学基础、自学能力和自制力均较差的学生难以接受。笔者认为,应遵循“以线带点”的改革思路进行教学内容的改革。

(一)强化学习路线图,建立数字通信系统的整体观念

在教学中,笔者强调数字通信系统整体观念的建立,即以数字通信系统的模型图作为学习的总路线图(如下图),以图中功能框图为“点”,有向线段为“线”。以路线图中的节点涉及的典型技术理论分析为重点,以信号的传输流程为主线,以线带点,使学生掌握通信系统的宏观分析思路和微观分析方法。

在教学初期,首先向学生介绍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核心是让学生掌握通信的本质——将大量有用的信息高效率、无失真地进行传递,并在传递过程中抑制无用、有害的信息;其次,系统阐述数字通信模型如何体现通信的本质以及数字通信系统模型每个节点的知识点在各章的分配。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信号的传递路径,教师应“顺藤摸瓜”,对每个节点进行功能分析,注重强调该节点在数字通信系统中的地位、层次以及关键性能和指标。随着教学的进行,不断强调或强化学习路线图,并标明学习进度在路线图上的体现,重点是强调前后节点之间的内在关系。

在教学后期,教师应不断阐述各节点存在的必要性以及相互间的逻辑关系,在技术实现的基础上进一步帮助学生建立数字通信系统的整体概念。例如,信源编码是保证通信有效性的技术手段,使用的关键技术是脉冲编码调制;信道编码是保障通信可靠性的技术手段,实现的关键技术涉及检错编码和纠错编码。信源编码和信道编码是互相补充的关系,但实现的方法是相互“矛盾”的,信源编码通过压缩消息冗余量实现,信道编码则通过增加消息冗余量实现,这是由通信过程中不同阶段的通信目标决定的。

(二)精选典型技术,强调基本模块的分析和知识运用

在宏观分析的基础上,以信号的传递流程为主线,逐步展开典型数字通信技术实现的具体分析。在教学活动中,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对通信技术实现的讲解不应贪多求全,而要精选典型技术进行微观分析,关键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帮助学生建立数字通信技术的知识体系。具体方法是建立积木式教学模块,将全课程的数字通信技术实现分解为信源编码模块、信道编码模块、传输模块(基带传输与频带传输)、同步模块等四个核心模块。针对每个模块精心进行分析,挑选经典技术的实现进行分析,对经典技术坚持目的驱动的教学方式,核心是建立知识体系,充分认识和接受数字通信技术的概念,掌握基本模块的分析方法。

建立了各部分的知识模块后,必须精选相应模块的典型技术。例如,在频带传输分析中,选择aSK、FSK、pSK、DpSK等基本的数字调制技术作为必学内容,要求学生掌握这些典型数字调制技术的实现、解调、带宽分析、画图分析和抗噪声分析等内容。而将多进制调制技术和现代调制技术列入增强模块,仅进行简单的介绍,以知识扩展为目的,不做应会要求。

在对典型技术进行微观分析时,以注重比较研究、概念提炼,避免数学推导和理论复制,应以大量的图示进行理论知识的诠释,强调知识的运用。以数字调制方式的带宽分析为例,将授课重点放在各种调制方式的带宽图示比较上,不进行频域的数学演算;同样,在噪声分析中,不引入误差函数等概念,仅比较各种数字调制方式的抗噪声能力。关键是帮助学生理解带宽、抗噪声能力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和作用,理解当考虑带宽、抗噪声能力等因素时选择哪种调制方式才能满足实际需要。

强化互动,改革教学模式

在各种教学模式的争论中,主流的模式有两种,即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前者的优点是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重视情感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其突出的缺点则是强调传递——接受式,在教学过程中把学生置于被动接受位置,学习者的主动性难以发挥,不利于激发高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后者的突出优点是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缺点是忽视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不利于系统知识的传授,不重视情感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高职学生的特点一方面是基础知识较差,厌学情绪严重,另一方面是学习的主动性、思考问题的积极性都较差,同时普遍存在自卑心理。若采用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显然无法实现教学目的。但是,如果完全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也必然导致教学的失败。因此,必须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探讨。

在高职院校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基于现代网络教学平台,将两种教学模式结合起来,取长补短。一方面,针对高职学生自学能力差的特点,充分利用教师的指导作用,以教师的专业素养和个人品格强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学习态度;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网络教学的特点,基于世界上两大网络教学平台之一的Blackboard建立完整的虚拟教学课堂,提供课下网络教学资源,建立自主教学环境,加强教学互动,及时进行师生间的双向反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方法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从目前的实践看,初期基本上还应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为主,随着教学的进展,逐步过渡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突出技能培养,改革实践教学体系

《数字通信原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对于高职院校学生来说,加强他们技能培养的途径是建立一套完善的课程实践教学体系。《数字通信原理》的特点是理论性强,知识点丰富,高度抽象,不建立感性的认识,学生很难巩固理论知识。因此,帮助学生建立通信系统的感性认识、培养他们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实际操作技能是实践教学体系的目标和出发点。

(一)因材施教,分层次组织实验教学

在实践教学活动中,我院建立了验证性实验、仿真设计实验和创新性实验层层递进的实践教学体系,针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组织实践教学。

验证性实验是指在现有实验平台上对相关理论的正确性进行验证,目的是巩固和加深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仿真设计实验是在验证性实验的基础上,在相关通信技术原理的指导下,以通信系统仿真软件(如SystemView等)为平台进行通信系统的设计和验证;创新性实验则是组织掌握程度较好、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相关项目的开发,项目可以是创新的,也可以是现有的,一般与各类电子竞赛相联系。尤其是SystemView通过模块搭建进行通信系统的设计,与积木式模块教学方法呼应,不需要学生进行复杂的编码即可实现实际通信系统的仿真实验,并能将结果下载到FpGa芯片中得到实际的产品,对于激发高职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高职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加强高职学生的专业思想具有重大意义。

(二)改革实验形式,建立基于项目的实验方式

传统的实验组织形式是安排学生分组,往往全组学生依赖某个能力强的学生,学生中蒙混过关的情况严重。我们提出以项目组织实验,每个学生负责一个或两个具体的项目,做到“人人有项目”,组内其他学生进行辅助工作。

在项目选择上,要求完成数字通信系统模型中的基本“点”项目,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综合性实验项目和各类各级竞赛项目,并在实验学分上进行倾斜。

在具体实验实施上,要求作为项目负责人的学生主动参与、进行人员分工,对实验项目的计划和实施全权负责,如安排实验内容讨论、选择实验方式等。鼓励能力强的学生同时选择多种实验平台。项目负责人要负责组织本组学生分析和评价实验结果,对本组学生实验情况进行评价。项目组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根据理论学习的进度自己设计实验,自己准备仪器完成实验,以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组织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目的。

(三)改革考核方式,建立新的实验评价标准

《数字通信原理》课程的实验教学分为两个模块,即课内实验和期末集中实训(或课程设计)。传统教学中,课内实验的考核计入课程成绩,集中实训(或课程设计)作为单独的课程计分。我们认为这种实验考核的方式割裂了实验课程的内容,不利于实验课程的改革,应采取将课内实验和期末集中实训(或课程设计)统一为一门课程的考核方式。

具体的考核内容可覆盖实验表现、实验报告和成果、实验难度等方面,建立完整的《数字通信原理》实验考核评价体系,体现“强调过程,重视结果”的考核思想。“强调过程”体现在对实验表现的评价占据整个实验成绩的60%,引导学生重视岗位能力、团队精神、专业素养的培养;“重视结果”体现在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讨论上,而不在对错上,关键是分析出原因与对策。此外,如果学生在各级各类竞赛项目上获奖可以获得相应实验加分。

课程特点与高职学生的特点给《数字通信原理》的教学带来很大挑战,本文提出,在教学内容上,以线带点构建模块化教学,降低理论难度,强调系统概念的建立和典型技术的分析;在教学模式上,结合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优点,以网络教学手段为平台,强化师生的互动;在实践教学上,构建验证性实验、仿真设计实验和创新性实验层层递进的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实验组织形式,建立新的评价体系。在教学实践中,这些方面的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在市、省、国家各级比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毕业后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

参考文献:

识字教学的核心篇6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核心素养”是目前教育界关注的一个特别热门的词,就语文教学而言,如何准确理解和切实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是语文教师必须面对和研究的重要课题。小学语文作为基础学科,教师可以通过有效的阅读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针对每名学生不同的发展需求,逐步帮助学生形成语文核心素养[1]。

一、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所谓的素养,主要突出的是一个人所具有的基本修养。从广义层面上讲,素养主要包括知识层次、道德品质、能力状态和言谈举止等诸多方面。而对于核心素养的概念,我们可以与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相比较来理解。核心素养区别于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的重要一点就是,核心素养突出强调的是学习者对于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的具体内化调整,也就是说,核心素养是学习者经过深入思考和积极践行后的成果。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具体说就是,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通过自己的教学使学生具有更强适应性、相对稳定的语文学识修养和文风情趣状态。而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教师只是重视学生记诵与应用所学的语文知识,与此相比较,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容和要求则更加具有深度与广度。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在完成知识、能力和情感目标的基础上,还要特别注意学生是否真正内化了这些目标,也就是说,学生通过学习语文知识,是否养成了语文审美情趣、是否构建了健全的人格、是否形成了良好的个性。例如,在指导学生识字和写字训练的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要求学生尽量多地记住并写好汉字,另一方面要注意对学生进行汉字方面的文化熏陶,也就是既提升综合能力又培养核心素养。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

从本质上来讲,语文教学是师生之间的一种特殊的交流,具体表现为它的交流目的特殊、交流方式特别、交流内容特定。但是,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过于主动,即采用“一言堂”式的传统教学方式方法,那么势必会使师生之间的信息无法交换、情感无法交流,更使师生间无法实现人格认同,最终的结果是导致学生无法获得语文思维能力[2]。

(一)教师不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创造情境和时机来刺激学生的反应、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导鼓励学生去积极深入的思考,主动同文本作者进行心灵之间的交流和思维方面的碰撞,从而丰富自我和发展自我。但是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把精心设置的问题抛给学生后,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很少,就按捺不住地提问,当学生回答不出或者回答得不全面时,就急于自己讲解给出答案,这种与学生争夺思考和发言时间,以教师讲解替代学生思考、以教师讲解替代学生学习的教学模式,不仅是教学方法存在问题,而且是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习惯和教学行为存在问题。长此以往,学生就会习惯于这种被动接受的教学方式,不愿意思考、不会思考,那么培养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就成为了空谈。

(二)教师的提问不科学课堂提问是教学中教师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在课堂上进行提问,旨在通过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把学生的观察、思维和想象等各方面能力都充分调动起来,从而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和意识。另外,通过课堂提问,教师还可以从中掌握学生的理解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讲解,进而使教学有的放矢。但是在实际的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提问却存在一定的问题。一是为了提问而提问。在课堂上,教师自觉不自觉地就会“一言堂”,有时为了避免这种独角戏的尴尬,教师会抛出一些毫无意义的问题,如“这么理解对不对呀?”“这样说可以吗?”或者为了暂时活跃沉闷的课堂气氛,教师会提问学生,但是问题非常浅显,没有思考价值,学生甚至不假思索就能回答出来。而这些没有提问必要的问题,使课堂表面上看起来很热闹,但是学生的语文思维根本就得不到应有的锻炼;二是设计的问题不具有思考的层次性和梯度。一个文本其内涵往往体现在多个层面,而成功的语文教学的关键在于教师要选择对话的适宜层面。但实际情况是,教师在设计问题时没有考虑对于同一文本师生、生生之间不同的感受和理解,导致设计的问题不具有思考的层次性和梯度。例如,在课文《珍珠鸟》的教学中,教师在组织学生朗读课文后,开始直接问:“这篇课文主要想体现什么理念?”面对高深的“理念”一词,如果不经过细致全面深入的课文分析,没有教师的适时指导,学生一定会面对问题一头雾水、毫无思路,只有选择沉默低头不语,长期如此,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只能是一纸空文。

(三)教师课堂教学难以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题思想实际上并不重要,而最重要的是教师要引导学生以更开阔的视野和更宽阔的立场来理解作者的写作过程,从而对于文章的表达和立意有更加深刻的把握。部分语文教师即使意识到了这一点,但是在阅读教学中仍旧坚持解读文本、理解文意、把握思想,很少指导学习方法和进行思维训练。而没有思维训练的语文阅读教学,不可能是成功的阅读教学。

(四)教学注重欣赏性阅读和输入价值观目前“新课标”设定的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并没有直观地要求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无疑会导致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单纯地重视欣赏性阅读,以及直接地向学生输入价值观,而忽视在作品文字背后潜藏的内在逻辑[3]。引导学生品读、感悟文章虽然也能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但是却无法有效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其结果只能是学生不具备条分缕析的逻辑分析能力,具体表现为思考问题和语言表述逻辑混乱,不知所思、不知所云。因此,阅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板块,其又是培养学生“语文思维”的战略要地。

三、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一)巧妙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积累以形象思维为主,这是小学生思维的显著特点。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想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首先应该在阅读学习中训练他们的理解能力,从而更多地积累语言知识。小学语文教材中选编了范围广泛、体裁丰富、图文并茂的课文,为了降低学生理解的难度,化抽象为直观,教师应该利用多媒体创设集图片、视频、动画、音乐等为一体的阅读情境,帮助学生直观形象地理解课文中的文字,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并依托情境有效地理解隐含在文字中的含义,从而学生理解知识的难度,逐渐积累汉字、词语和句子等语文知识,并进一步锻炼形成组词和连词成句的技巧、初步掌握相关的语言特点和写作方式方法。例如:在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这篇课文时,教师通过语言导入: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山川秀丽,风景优美,其中小兴安岭就是典型的代表,下面请大家欣赏小兴安岭的风光。随后教师播放介绍小兴安岭的多媒体课件,学生们在了解了小兴安岭的地理位置和美丽风光的基础上,自然会激发出学习兴趣,这时候教师趁热打铁组织学生初读课文,通过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准确读准字音、理解词义。随后,教师引导学生第二次细读课文,根据课文内容、结合课件展示,组织学生交流小兴安岭四季都有哪些景物,以及它们各自的特点,进一步指导他们深入理解文中重点的字词,并分析其语言具有哪些特点,从而达到积累语言的目的。

识字教学的核心篇7

关键词:化合价认识新课程理念核心知识

【中图分类号】G423【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化学家傅鹰说过:“化学史给人以智慧”,但很多人认为“化学就是死记硬背”,教师要打破思想束缚,遵从新课程理念,学会抓核心知识,以学生喜欢的学习方式来施教,这样可以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上达到三维目标。

1、理论基础

1.12012年1月,《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正式颁布。在内容、理念方面做了不同程度的改动及完善,尤其注重中学生化学思维能力培养,但具体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如何实施却给了老师很大发挥空间。

1.2希尔斯提出:核心知识是共享、稳固、序列和具体的知识。陕师大龙宝新老师具体阐述了“核心知识教学”理念。核心知识教学是“每个教学活动单元中必须让学生掌握、理解、探明的主要知识技能,核心知识是教学的魂”。

2、应用实施

基于新课标、核心知识教学理念的理论基础,我来谈谈具体如何实施人教版第四单元课题4《化学式与化合价》其中《化合价的认识》这个教学单元的教学。

2.1教材分析人教版化合价定义抽象,大部分老师绕行避讲。笔者观点是,“化合价概念认识”是《化合价与化学式》的核心知识。抓住不能撒手,关键是突破。

2.2课前准备感知核心知识整合网络资源,让三位同学一组,完成:七嘴八舌说化学--“我告诉你化合价的故事”。

【设计意图】打破传统预习方式,采用任务驱动模式,以故事着手,初步感受到“价”的涵义。一培养学生从网上海量信息里甄别所需信息能力,二培养小组合作和表达能力,三培养学生从化学史角度去认识化学术语。

2.3导入核心知识

【教学方法】教师设计关于化合价的2分钟“数字故事”。五六张ppt为载体,配以简洁文字、音乐、图片,轻松引入“化合价”。

【过程实施】ppt梗概:一氢原子跑出来,想和外边氧原子做好朋友玩耍,咋办?它想,一个“我”身价太低,连忙回去,再拽出来又一氢原子,两个氢一块围在氧原子身边,身价相当结合成稳定关系,越来越多氢原子氧原子像它们一样结合稳定,许许多多的水分子…构成了.同理,展示alCl3、al2o3形成。

【设计意图】数字故事就像连环画,简洁且印象深刻。学生认识到原子结合时“身价的重要性”,轻松实现对化合价认识的情感目标----即化合价是必要的、科学的。

2.4课堂讲解核心知识

【教学方法】教师抓核心知识---化合价的概念来讲述,时间不超十分钟

总结:为了形成化合物关系,元素才显示的一种身价能力叫化合价。

【设计意图】据脑科学研究,脑神经兴奋时可高度集中约10分钟,抓住这黄金时间讲述核心知识:化合价“+、—”“数”的涵义,成功实现教学目标。

2.5通过活动评价核心知识

化合价概念认识后,还需要知道常见元素化合价。

【教学方法】做大卡片,上标常见元素符号,用松紧带绑身上,手拿化合价标牌,需要时举到头顶。教师是导演和编剧,以男生为正价,女生为负价做角色分配,学生代表元素和其他元素形成化合物关系。

【设计意图】大脑集中10分钟后,兴奋度和有效性下降,可组织活动围绕核心知识进行拓展。一则轻松记住常见元素化合价及位置;二则通过非语言性活动有愉悦的化学课体验。

识字教学的核心篇8

关键词:网络,通识选修课,翻转课堂

19世纪美国教育界率先提出通识教育概念,20世纪90年代,我国综合性本科院校率先开展了对通识教育的研究和实践,普遍认为,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一种理念,是对所有学生普遍进行的“全人”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高职院校自1996年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2002年《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起,进入蓬勃发展时期,其通识课教育也进入“试水”阶段。

本科院校通识课主要在于培养厚基础宽口径有创新的研究型人才,培养学生发现、创造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批判思维的能力,而高职院校基于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出发点,其通识课主要用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注重科技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注重社会责任感与健全心理素质的培养。

本世纪初,各高等院校相继开展了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各类网络教学资源不断涌现,2011年国家教育部印发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更是加快了教育资源信息化开发的步伐,很多通识课程也进入了网络化时代。自2012“慕课元年”的到来,网络通识课程进一步发展到了慕课阶段,其教育理念也更新到了“翻转课堂”阶段。相比较传统通识课程课堂讲授,“翻转”通识课程具有学生自主掌握学习进度,课堂互动加强,优势教学资源共享和教学成本降低等突出优点,很多高校开展了慕课相关的课程改革,网络通识课程的兴起更是一大亮点。下面仅以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2013至1014学年开展网络通识选修课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并提出进一步发展的建议。

1网络通识选修课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本次问卷调查采用无记名结构化问卷方式,共设计了8个客观题目和2个主观题目。调查对象为所有2012级在校并参加选修课学习学生,共发放2654份问卷,回收2170份,其中空白无效问卷52份,有效问卷2118份,回收率为79.8%,有效率为100%。

1.1选课初衷及课程内容类问题及结果分析

开设网络通识选修课本质是为达到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规格要求的,在这个多选问题上,有85%的学生选择高等教育是为了培养人的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它项,例如创新能力、全面素质、自主学习能力和沟通协作能力均有超过50%的学生选择。

在开设职业核心能力课程和综合素养课程的必要性一题中,有41%的同学认为非常有必要,52%认为必要,仅有7%认为无所谓。

学生充分意识到职业核心能力课程的重要性,在职业核心能力对个人发展有哪些帮助多选题中,6个选项:沟通交流、持续发展、创造性思维、自我管理与学习、团队精神和提升职业素养均有超过50%的支持率,但均未超过65%。

在参加职业核心能力课程和综合素养课程的学习意愿一题中,有64%的同学选择肯定去学,32%选择不一定去学,看情况而定,仅有4%选择肯定不学。

在选择具体职业核心能力学习课程和综合素养学习课程多选题中,有12个选项,其中前6类课程与职业核心能力密切度相对较高,后6类课程主要关注综合素养提高方面,数据显示职业核心能力类课程的支持率均在40%以上,沟通交流与影响力课程支持率为68%,团队建设与执行力课程支持率为51%,综合素养课程的支持率多在30%以下,自然科学类、文化类、文艺鉴赏类支持率低于20%。

总结分析以上数据,说明在普通类高职院校中开展网络通识选修课存在以下问题:①学生意识到该类课程的开设意义,但学习积极性有待提高。②学生意识到职业核心能力课程和综合素养课程的重要性,但对其内涵和外延认识不够。③学生更加注重职业核心能力课程的学习,但对综合素养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1.2课程学习形式类问题及结果分析

好的学习内容需要有好的学习形式配合,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网络课程学习的优势一题中,时间自由、空间自由、学习方式多样和选课灵活的支持率均超过50%,但未达到60%。

在学习网络通识选修课程是否获得学分一题中,有63%的学生希望设置学分,26%希望不设置学分,11%认为有没有学分都会学习。

在网络通识选修课程对于学习本身帮助的多选题中,有67%的学生认为能够提高其学习效率,52%的学生认为能够加强学习的计划性,39%认为能够增强与教师同学的互动,37%认为网上完成作业和考试更方便。

总结分析以上数据,可以认为在网络通识选修课程学习中存在以下问题:①学生愿意接受网络学习的方式,但并未在学生中普及;②学生学习网络通识选修课程的一个主要出发点还在于获得学分;③学生学习过程中,与教师同学互动程度不高,不太关注课程考核。

1.3主观题目及结果分析

此次问卷中有2道主观题目,其一为除职业核心能力课程和综合素养课程,还想要学习哪些类别的课程。共收集672份意见,其中涉及“心理、性格、道德”字样,主题是增加心理辅导方面课程的意见是81条;其中涉及“礼仪、礼节、沟通、交流、交际、交往”等字样,主题是增加人际交往课程的意见为71条;其中涉及“健康、运动”字样,主题是增加人体健康方面课程的意见是53条;其中涉及“历史、军事”字样,主题是增加人类史课程的意见是50条;其它关键词出现频度较低,认定为非主要意见。

另一题为开放式题目,咨询对核心能力培养和综合素养课程资源及平台开发建议。共收集348份意见,主要问题有4个方面,分别是做好互动,课程资源完善,针对高职层次开设课程和硬件问题。以下按照相关建议出现频率由高到低进行排序:①建议成立班级群,增强和教师、学生互动,可邀请教师实地开设讲座;②课程资源不断更新完善,多开设扩展性、外延性和可操作课程;③降低部分课程的难度,注重实操性,更加适合专科生;④建议服务器更加流畅,网速要有保证,提高视频清晰度。

2网络通识选修课程考核情况

参与选修人数为2654人,取得规定学分为2228人,不合格人数为426人,期中237人进入平台学习成绩不合格,189人未进入平台学习无成绩。按实际参加选修课人数统计合格率为91.1%,按报名人数统计不合格率为83.9%。目前普通课堂类课程考核的一次合格率在90%-92%左右。网络在线课程的合格率和传统课堂类课程的合格率基本持平,考虑到网络在线课程并没有教师当面督促整个学习过程,可以认为:网络在线课程形式受到学生的欢迎,能够起到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目的。

3问题解决途径与对策

3.1进一步加强网络通识选修课程的校内宣传

教务处应在指导编写人才培养方案过程中,明确通识选修课程的地位和学分要求,强调其在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介绍和推广其先进的教学模式和考核模式,组织开展以网络通识选修课程为主题的教研活动和学生班会活动。

3.2推进数字校园建设

数字校园建设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和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对于改进现有课堂模式、教学模式乃至培养模式有着重大意义,数字校园技术系统中的数字资源、应用服务和基础设施三个部分的建设都和网络通识选修课程的建设发展密切相关,具体来讲需要做好校园网络、网络信息服务以及教学教务管理系统和课程平台的基础建设工作。

3.3科学合理制定通识选修课程体系

不加选择和分类的开设多种通识选修课程,不仅资源浪费,也不能真正起到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和能力的目标,需要结合高职院校尤其是本校发展历史、特色和文化制定出科学规范的通识选修课程体系,建议建立人文艺术系列、社会科学系列、自然科学系列、职业核心能力系列和校本文化系列的课程体系。不同系列的课程总学分要求应存在差别,可根据学校性质、专业性质分类制定学分标准,同时应加大通识选修课程中实践训练课时的比重,真正契合高职院校强调实践操作的主旨。

3.4开发“通专结合”的高职类通识选修课程

开好网络通识选修课程,资源是核心,因此需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具体途径有两条,一是购买或者免费使用公共网络课程资源,二是自主或联合开发网络课程资源。无论采用哪一种途径,均需保证课程的高质量。高职院校主要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专业技能课程是学校重点建设课程,网络通识选修课程需做好和专业技能课程的对接,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是将通识教育的理念融入专业技能课程中,二是结合专业技能具体内容,开发独立的职业素养课程,以网络通识选修课形式展现。

3.5做好在线学习教学模式和考核模式的改革

目前网络在线学习课程,普遍推荐“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即课前学习、作业,课上讨论指导,课下补漏提高。这种模式的出现对于网络通识选修课程的开展大有裨益,但同时要求其保证:课前学习资源丰富多样,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和知识性,课程知识点内容以“微课”的形式展现,课程章节内容以“慕课”的形式展现;网络教学平台应具备很强的实时交互性;考核评价注重过程性,从课前到课中到课后均是考核的阶段,考核指标更多方面体现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

参考文献:

[1]路荣平.高职院校通识教育初探[J].职教论坛,2011(19).

识字教学的核心篇9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24字;教育机制

党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命题,并将核心价值体系细分为四个部分,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社会主义建设活动的有序进行,党的十进一步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提出“24”字核心价值观。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离不开实际践行,需要构建有效的核心价值观教育机制,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终实现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

一、“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浅析

面对改革开放以及世界范围思想文化交流交融的大环境中,思想意识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特点。新态势中如何积极提出符合我国经济发展趋势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变得尤为重要马克思主义是我国思政教育工作的主导内容与基础内容,在此基础上,践行射虎主义核心价值,巩固我国民族团结友爱的思想基础,引导公民价值观正确发展,实现社会人民价值观共同进步的目标,具有无可替代的历史意义。2013年,党的十提出“三个倡导”,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进行重新阐述与定义。“三个倡导”总共24字,包含三个层次。第一倡导,即第一层次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与和谐。体现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第二倡导,即第二层次为: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第二层面则体现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第三个倡导,即第三层: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体现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从第三个倡导到第一个倡导呈现循序渐进的关系层面。个人价值准则是实现国家层面价值目标的基础。同时第一倡导又对其余两个倡导有指导作用。国家价值目标对个人价值准则实现具有较大的导向影响。

“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我国社会主义主流意识,考量一切事物或者现象存在的意义,明确自身在社会主义发展活动中的立场与态度,是我国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核心体现,也是我国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中最为基础的部分。符合社会主义建设根本原则,与社会主义本质一致。“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未提出之前,我国社会主义基本价值理念通常被热内包括四个方面,分布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在死者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与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实际情况,而提炼出来的“三个倡导”,体现我中华民族价值观发展规律与趋势。只有建立“三个倡导”教育机制,才能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实现“三个倡导”的价值,促进我国各民族的凝聚与吸引。

二、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必要性

青少年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的思想理念已经逐步趋于成熟,但是仍具有较强的可塑性。他们善于接受新鲜事物,善于接受挑战,但是自身社会生活经验较少,缺少较强的鉴别能力。随着生活经验与社会经验的不断增长,青少年的价值观也逐步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自身不同的价值观还会发生冲撞。建立长效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打破传统大学生思政教育体系,创新思政教育内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入到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中,丰富思政教育内容,实现学校思政教育与社会环境的接轨,克服传统思政教育弊端。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框架,通过“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生自身价值观向正确方向发展想,显得非常重要。构建长效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机制,塑造良好的价值观氛围,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纠正错误的价值观,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实现自我突破与成长。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长效机制的建设

1.凸显以人为本教育理念

纵观我国传统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学生的主体地位并没有得到体现,相反的是教师在其中发挥着主体作用。我们需要改变传统教育模式,创新教育模式,坚持尊重学生在所有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明确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所有的教育都需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这与现代教育理念相符。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体系中,必须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尊重学生的公民身份,尊重学生的情感变化,促进大学生全方面发展,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的感染力、说服力等,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

2.倡导隐性教育方式

与显性教育不同的是,隐性教育是通过无意识的、间接的教育活动使学者潜移默化中感受到教育内容的影响。这种隐性教育方式尤其适合思政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隐性教育扩大教育活动的影响范围。隐性教育需要其他学科教师的配合,共同为学生设置一定的课堂氛围与文化氛围,巧妙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教学活动内容,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与教学内容的完美融合,对学生进行熏陶与感染,让他们不自主地领悟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谛,并产生认同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3.与学生生活经验相结合

“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需要与学生实际生活经验相结合,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才利于增强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源于生活的理论知识,需要与实践活动相结合,需要与学生实际生活经验相结合,实现价值观理念深入人心的目标。一般情况下,大学生面临两方面的困难一是生活困难,二是思想困难。前一种困难较为普遍,主要包括生活困难,就业困难等。本文着重以第一类困难为例。教师需要深入了解学生的生活动态与思想动态,发现学生遇到困难时,主动伸手援助,帮其走出困境,之后可结合“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适当的思想政治教育与思想指导,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组织开展丰富彩的活动,进而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引导大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社会主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四、总结

在新的历史环境中,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需要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武装、教育社会成员,构建长效的教育机制,强调系统协调,多方共同努力,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与核心价值,同时在其他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为学生成长提供充足的精神动力,在教育过程中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我认同,根据教学需求,倡导探究式、讨论式、互助式等学习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树立共同为社会主义建设奋斗的共同理想,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提高我国民族凝聚力。

参考文献:

[1]兰宏伟.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探究[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1

识字教学的核心篇10

关键词:数字图像处理;教学改革;课程建设;研究性教学

作者简介:宁纪锋(1975-),男,陕西韩城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副教授。(陕西杨凌712100)

基金项目:本文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JY1102077)、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本科优质课程建设项目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3)34-0122-02

“数字图像处理”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以下简称“我校”)信息工程学院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信息与计算科学等多个理工科专业所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该课程涵盖数学、物理、信号处理、心理学、计算机科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与本科阶段的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面向对象编程、数据结构、算法分析等多门课程密切相关,对后续的特征提取和图像理解等高级计算机视觉处理课程具有重要的基础作用。同时,它在“模式识别”、“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等专业课程体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1-3]

一、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由于图像处理理论性强,内容抽象,算法较多,涉及的理论和方法既包含时域(空域)、变换域(频域为主)、数学形态学、地理学(如分水岭算法),还涉及到模式识别理论的一些知识,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面临着无从下手的困难。同时,图像处理技术应用较为广泛,随着数字成像设备的广泛使用和智能手机的普及,社会对图像处理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加,这些都对课程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数字图像处理”的传统教学模式中,在课程定位、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上存在一些问题。

1.课程定位不明确

“数字图像处理”在本科教学过程中有着两种比较冲突的定位,导致课程教学过程存在两种倾向。一是不顾本科学生实际情况向研究生课程看齐,将重点放在数字图像处理理论内容。但这些内容与实际应用联系并不紧密,忽视它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强的特点,从而导致理论与实践脱节,造成学生在编程能力上的欠缺。二是过分强调应用技能,把数字图像处理等同于讲授photoshop等应用软件的使用,或以讲授matLaB和openCV图像处理函数为主,不重视原理和算法,忽略了对本科生科学素质和研究能力的培养。

2.传统教学模式与授课对象差异性的矛盾

“数字图像处理”通常要求先研修“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和“数字信号处理”等课程,但是一些本科专业并没有完整开设这些课程。例如,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习“数字信号处理”课程,但软件工程和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未开设该类课程。此外,在实验环节中,教师根据教学大纲设置的实验内容通常比较固定,而未考虑学生专业和背景知识的差异、统一的实验环境模式,使得有的专业学生因为知识储备不足,学习起来有一定困难;而有的专业学生则感觉学习内容简单、缺乏挑战性,使得教师讲授时在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方面难以协调。

3.教材与学科发展不一致

数字图像处理内容涉及到矩阵运算、信号处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多个内容交叉学科,与新兴学科的发展密切相关。当前,在人工智能、模式识别和机器学习等新兴学科的推动下,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发展越来越快。传统的教材或过于偏重推导理论,与应用实践偏离,或成为图像处理软件或函数(如photoshop、matLaB或openCV)的使用说明书,使得学生难以深入学习图像处理知识,影响对该门课程的掌握。

二、课程改革方法

根据授课专业对象的实际情况,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完善实验教学和考核等方面对该门课程进行一系列改革,充分利用图像处理实践性强的特点,依托我校在数字图像处理方面长期积累的理论和研究资源,将理论方法与实践应用有机结合,构建了全面系统的数字图像处理教学体系。多年教学效果表明,该教学模式有效克服传统数字图像处理教学存在的局限,极大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素养。

1.完善课程内容体系,适应图像处理发展

数字图像处理是一门发展中的课程,每年都有许多新的研究理论和方法不断涌现,需对课程不断进行完善,以适应图像处理学科的发展。在保持图像处理课程核心内容的基础上,注重将最近的该学科具有代表性的成果纳入教学。精简和更新一些陈旧的和目前图像处理实际中很少使用的一些方法。其次,将一些现代经典的科研论文,以补充教材的形式,作为教学内容。将一些理论性较强,对数学基础要求较高的内容,如主动轮廓分割模型和目标跟踪方法等作为选学内容,供有兴趣的学生学习。

考虑到openCV和matLaB的广泛使用,图像文件的读写已非常简单,因此,减少对图像文件格式的讲解;在图像分割与边缘检测中,删掉投影法与差影法内容,因为该方面内容在实际中已很少使用;在频域处理中,淡化对傅里叶变换理论和算法的讲解,重点放在其思想和应用上。

2.应用全方位教学手段,构建立体化教学资源

针对“数字图像处理”课程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可视化程度较高的特点,综合利用图像、视频信息、可视化编程软件和网络资源等现代化教育技术,从课堂、实验、应用实践等诸多环节探索立体化教学资源。结合不同专业需求,运用matLaB、openCV等软件工具包开发图像处理实验平台,建立网络化辅助教学系统,使抽象概念和算法形象化,激发学生思维。例如,建立图像处理标准测试库,包括了图像去噪、图像分割、图像变换和特征提取与识别等核心内容涉及到的测试数据;在参考教材方面,提供了国内外知名大学出版的数字图像处理和计算机视觉教材及计算机视域的专著;在多媒体课件方面,提供多年从国内外知名大学网站上搜集到多个数字图像处理和计算机视觉的电子课件,供学生学习;在代码方面,提供了数字图像处理方面的经典和最新的一些科研成果的源代码或可执行软件,学生自己运行代码并分析实验结果,加深对图像处理课程的认识。

3.以学生发展为本,建立多元化的考核评价标准

在传统方式下,教师常以期末考试和出勤率来评价学习效果,忽略了对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和学习过程的评价。大部分学生往往在考试前突击学习,没有真正掌握扎实的知识。因此,本教学改革以过程控制为中心,以能力提高为目标,对考核方式进行改革,实行常规考核与过程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准确把握学生的真实成绩,全面衡量和控制教学质量,既要考学生的基本理论,更要考他们运用知识和方法设计图像处理方案、完成图像处理实际任务的能力。在授课过程中,注重课堂考察环节,加强师生交互,动态掌握学生对授课内容的理解。开展专题讨论课程,让学生大胆提问,锻炼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对表现突出的学生增加平时分。

4.开展研究性课堂教学探索

在教学改革中,精选了若干图像处理经典和前沿专题讨论,包括论文、程序源代码和辅助材料。在课程一开始就布置任务给学生课下自学,并安排学生上台讲授,其他学生提问,教师给予点评,并组织学生一起讨论,加深对图像处理课程的认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提高创新素养。

例如,在图像分割专题讨论中,以经典meanShift分割为主要内容,GraphCut和交互式分割两个方向作为补充内容,开展专题讨论。因为这些广泛使用的算法涉及到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数据结构和算法设计等多门所学课程。通过自学、上课讨论和教师点评,学生对以前所学基础和专业知识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同时,这些算法都面向彩色图像,克服了教材中以灰度图像为主要分割对象的不足。

5.开展研究性实践教学

传统“数字图像处理”课程实践教学强调基本算法的实现,未强调算法之间的逻辑联系,忽略了数字图像处理基本算法的综合训练。在改革中,保留图像处理基本核心算法,将科研项目融入教学实践中,通过设计研究性综合实践项目,注重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理解和提升。例如,“图像去雾”综合训练实践,以如何有效果去除图像中的雾增强图像质量为目标。该任务以2009年国际计算机视觉和模式识别会议(CVpR)的最佳论文《基于暗通道通先验的单幅图像去雾》[4]为主要内容,涉及到图像处理的多个基本算法,同时也包含了物理学和光学的一些知识。通过将新的实践教学手段应用到教学中,突出对学生思维能力、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结论

通过分析数字图像处理目前存在的课程定位模糊、传统的教学模式与授课对象差异性的矛盾和教材内容与学科发展脱节等问题,笔者根据学科专业特点,结合授课教师的科研项目,从完善课程内容体系、构建立体化教学资源、多元化考核评价标准和开展研究性教学探索等五个方面进行开展数字图像处理教学改革。多年教学效果表明,该教学方法克服传统教学方法所存在的弊端,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较好地掌握数字图像处理的核心内容,了解当代图像处理的代表性成果和前沿趋势,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素养明显增强,为培养具有较强适应能力的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适应了新世纪对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要求。

参考文献:

[1]何东健.数字图像处理[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

[2]杜云明,郝兵,刘文科.“数字图像处理”课程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3,(10):11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