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施工管理计划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10:38

绿色施工管理计划篇1

【关键词】施工过程;绿色施工;管理;发展

1绿色施工发展现状

20世纪80年代,在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思想指导下,发达国家开始探索实践绿色施工,日、美、德等发达国家分别制订了相应的法律、法规、政策,使得绿色施工的发展得到了制度保障。进入21世纪,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广泛传播,我国建筑业界对绿色施工有了新的认识,建筑施工企业首先提出了绿色施工倡议,认为绿色施工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绿色施工的实现不仅单纯依赖绿色施工技术,同时需要全面考虑施工现场场地环境、资源利用、废弃物处理以及现场施工组织管理等因素。当前我国绿色施工的实施主体是建筑企业,但部分建筑企业没有把绿色施工能力作为企业的竞争力,未能充分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采取切实有效的行动做到保护环境、节约能源,只注重按施工合同、图纸和技术要求、项目计划及项目预算完成项目各项目标,只关心质量、安全、工期和成本,而较少涉及绿色施工。

2绿色施工概念

什么是绿色施工?《绿色施工导则》中绿色施工的含义为:工程建设中,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与减少对环境有负面影响的施工活动,实现“四节一环保”(节材、节水、节能、节地和环境保护)。《绿色施工管理规程》中绿色施工的含义为:建设工程施工阶段严格按照建设工程规划、设计要求,通过建立管理体系和管理制度,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关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政策,最大限度节约资源,减少能源消耗,降低施工活动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提高施工人员的职业健康安全水平,保护施工人员的安全与健康。

综上所述,本文将绿色施工定义为:在保证工程安全、质量前提下,在施工过程中做到“四节一环保”,通过科学管理和实施有效技术措施,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和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提高施工人员的职业健康安全水平,保护施工人员的安全与健康,从而满足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需要的施工方式。

3绿色施工管理

从绿色施工的定义可以看出,实现绿色施工要靠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二者缺一不可。但定义中将科学管理置于技术进步之前,说明科学管理比技术进步重要,其包含的实质内容也是管理重于技术。《绿色施工导则》中绿色施工要点之一的绿色施工管理主要包括组织管理、规划管理、实施管理、人员安全与健康管理和评价管理五个方面,下面从这些方面重点阐述如何进行绿色施工管理。

3.1组织管理

组织管理就是设计并建立绿色施工管理体系,通过制定系统完整的管理制度和绿色施工整体目标,将绿色施工有关内容分解到管理体系目标中去,使参建各方在建设单位的组织协调下各司其职地参与到绿色施工过程中,使绿色施工规范化、标准化。

3.1.1绿色施工管理体系。可采取以下措施:①设立两级绿色施工管理机构,总体负责项目绿色施工实施管理。一级机构为建设单位组织协调的管理机构(绿色施工管理委员会),其成员包括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二级机构为施工单位建立的管理实施机构(绿色施工管理小组),主要成员为施工单位各职能部门和相关协力单位。建

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的项目经理应分别作为两级机构绿色施工管理的第一责任人。②各级机构中任命分项绿色施工管理责任人,负责该机构所涉及的与绿色施工相关的分项任务处理和信息沟通。③以管理责任人为节点,将机构中不同组织层次的人员都融入到绿色施工管理体系中,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层次管理。

3.1.2任务分工及职能责任分配。①管理任务分工。在项目实施阶段应对各参建单位的管理任务进行分解。管理任务分工应明确表示各项工作任务由哪个单位或部门(个人)负责,由哪些单位或部门(个人)参与,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不断对其进行跟踪调整完善。②管理职能责任分配。

3.1.3建立项目内外沟通交流机制。绿色施工管理体系应建立良好的内部和外部沟通交流机制,使得来自项目外部的相关政策,项目内部绿色施工实施执行的情况和遇到的主要问题等信息能够有效传递。

3.2规划管理

规划管理主要是指编制执行总体方案和独立成章的绿色施工方案,实质是对实施过程进行控制,以达到设计所要求的绿色施工目标。

3.2.1总体方案编制实施。建设项目总体方案的优劣直接影响到管理实施的效果,要实现绿色施工的目标,就必须将绿色施工的思想体现到总体方案中去。同时,根据建筑项目的特点,在进行方案编制时,应该考虑各参建单位的因素:①建设单位应向设计、施工单位提供建设工程绿色施工的相关资料,并保证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在编制工程概算和招标文件时,建设单位应明确建设工程绿色施工的要求,并提供包括场地、环境、工期、资金等方面的保障,同时应组织协调参建各方的绿色施工管理等工作。

②设计单位应根据建筑工程设计和施工的内在联系,按照建设单位的要求,将土建、装修、机电设备安装及市政设施等专业进行综合,使建筑工程设计和各专业施工形成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便于施工单位统筹规划,合理组织一体化施工。同时,在开工前设计单位要向施工单位作整体工程设计交底,明确设计意图和整体目标。③监理单位应对建设工程的绿色施工管理承担监理责任,审查总体方案中的绿色专项施工方案及具体施工技术措施,并在实施过程中做好监督检查工作。④实行施工总承包的建设工程,总承包单位应对施工现场绿色施工负总责,分包单位应服从总承包单位的绿色施工管理,并对所承包工程的绿色施工负责。实行代建制管理的,各分包单位应对管理公司负责。

3.2.2绿色施工方案编制实施。在总体方案中,绿色施工方案应独立成章,将总体方案中与绿色施工有关的内容进行细化。①应以具体的数值明确项目所要达到的绿色施工具体目标,比如材料节约率及消耗量、资源节约量、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控制水平等。②根据总体方案,提出建设各阶段绿色施工控制要点。③根据绿色施工控制要点,列出各阶段绿色施工具体保证实施措施,如节能措施、节水措施、节材措施、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措施及环境保护措施等。④列出能够反映绿色施工思想的现场各阶段的绿色施工专项管理手段。

3.3实施管理

实施管理是指绿色施工方案确定之后,

在项目的实施管理阶段,对绿色施工方案实施过程进行策划和控制,以达到绿色施工目标。

3.3.1绿色施工目标控制。建设项目随着施工阶段的发展必将对绿色施工目标的实现产生干扰。为了保证绿色施工目标顺利实现,可以采取相应措施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控制:①目标分解。绿色施工目标包括绿色施工方案目标、绿色施工技术目标、绿色施工控制要点目标以及现场施工过程控制目标等,可以按照施工内容的不同分为几个阶段,将绿色施工策划目标的限值作为实际操作中的目标值进行控制。②动态控制。在施工过程中收集各个阶段绿色施工控制的实测数据,定期将实测数据与目标值进行比较,当发现偏离时,及时分析偏离原因、确定纠正措施、采取纠正行动,实现pDCa循环控制管理,将控制贯穿到施工策划、施工准备、材料采购、现场施工、工程验收等各阶段的管理和监督之中,直至目标实现为止。

3.3.2施工现场管理。建设项目环境污染和资源能源消耗浪费主要发生在施工现场,因此施工现场管理的好坏,直接决定绿色施工整体目标能否实现。绿色施工现场管理应包含的内容有:①明确绿色施工控制要点。结合工程项目的特点,将绿色施工方案中的绿色施工控制要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宣传和交底,营造绿色施工的氛围。②制定管理计划。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绿色施工管理责任,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相互间、现场与外界(项目业主、设计、政府等)间的沟通交流渠道与方式。③制定专项管理措施,加强一线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培训。④监督实施。对绿色施工控制要点要确保贯彻实施,对现场管理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详细的记录,分析未能达标的原因,提出改正及预防措施并予以执行,逐步实现绿色施工管理目标。

3.4人员安全与健康管理

贯彻执行iSo14000和oHSaS18000管理体系,制订施工防尘、防毒、防辐射等措施,保障施工人员的长期职业健康。合理布置施工场地,保护生活及办公区不受施工活动的有害影响。提供卫生、健康的工作与生活环境,加强对施工人员的住宿、膳食、饮用水等生活与环境卫生等管理,改善施工人员的生活条件。施工现场建立卫生急救、保健防疫制度,并编制突发事件预案,设置警告提示标志牌、现场平面布置图和安全生产、消防保卫、环境保护、文明施工制度板、公示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流程图。

3.5评价管理

绿色施工管理体系中应建立评价体系。根据绿色施工方案,对绿色施工效果进行评价。评价应由专家评价小组执行,制定评级指标等级和评分标准,分阶段对绿色施工方案、实施过程进行综合评估,判定绿色施工管理效果。根据评价结果对方案、施工技术和管理措施进行改进、优化。常用的评价方法有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判法、数据包络分析法、人工神经网络评价法、灰色综合评价法等。

4结语

绿色施工作为在建筑业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手段和关键环节,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业内人士所了解和接受。如何推动建筑业实施绿色施工,促进建筑业可持续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我们共同面临的课题。我国尚处于经济快速发展阶段,对于大量消耗资源、影响环境的建筑业,应依据因地制宜原则,贯彻执行国家、行业和地方相关技术经济政策,全面实施绿色施工,承担起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责任。

参考文献:

[1]建设部.绿色施工导则(建质〔2007〕223号)[Z].

[2]绿色施工管理规程(DB11_513-2008)[S].

[3]郁超.施工组织设计中绿色施工技术措施的编制[J].建筑技术,2009(21):124-127.

绿色施工管理计划篇2

关键词:茶楼工程;绿色施工;管理模式;造价研究

中国目前建筑行业的趋势正逐步往绿色生态建筑方向发展,绿色生态工程经历了一个比较缓慢的发展期,中国的绿色工程最先的时候是以奥运工程建设为起点,在国内提倡起绿色建筑发展的浪潮。后来国家依次颁布了《绿色建筑评估准则》、《建筑绿色工程质量验收条约》等绿色建筑规范,随着这些条款的出现,中国建筑行业开始逐步的建立起来绿色生态建筑的体系,绿色建筑也成为了当前中国建筑行业的领先潮流,符合了现代国人对生活质量的需求。

1绿色施工基本内涵和发展历程

但是目前中国的绿色建筑属于发展初期,在进行过程中面临着很多的问题。很多企业将“绿色建筑”概念化,并没有落到实处,而是引用“绿色”、“生态”的噱头做广告宣传,以此增加建筑产品的卖点。而多数建筑行业的企业对绿色生态建筑并没有重视起来,没有看到绿色生态建筑以后远大的发展前景,为了博取眼前微薄的利益偷工减料,没有科学的设计规划和管理。

2茶楼工程项目绿色施工管理现状与问题

2.1缺少绿色施工制度

虽然我国的经济水平迅猛增长,国际地位也不断提升,但是就目前而言我国还处于发展中国家,很多方面相较于发达国家相比还不够完善,在工程施工行业的法律规范还不是十分健全,其进展速度还略微落后,还没能形成一个固定系统的绿色施工管理规范体系。虽然近些年来我国逐渐开始重视环境保护,提倡生态建筑,也相继出台了一部分绿色建筑的管理制度,凡是由于开始实效的时间还较为短暂,制度也不是十分完善,所以导致制度的制约能力下降,可行性较低。还有就是,很多建筑行业的企业已经适应并习惯了以前固有的建筑模式,对新兴的绿色生态建筑的模式并不能完全接受,没有对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提高重视,这种情况给绿色施工管理模式的推广带来了很大的阻力。

2.2缺少环保意识

由于我国经济能力的迅猛增长,人们在生活水平的提高上出现了质的飞跃,人们对生存环境和绿色空间的需求不断增大,但是精神文化的提升相对于物质的提升而言还是有一定的落差,社会绿色环保观念还没有得到整体的提升。人们的总体意识中对绿色环保建筑的认识还是相对匮乏的。这样就导致了在绿色环保建筑的施工企业中,相当多的一部分管理层人员绿色环保意识极低,将企业效益优先考虑,而对能源的节约和绿色生态则态度十分随意,这样的结果造成了施工企业管理的绿色施工观念的薄弱,不利于绿色建筑施工的进行。

2.3施工企业不够重视

施工企业对绿色施工的概念并不重视,很多施工的企业是把企业利益摆放在第一位的,他们的运营宗旨是降低资金投放建筑更大更多的面积得到更多的利润,但是低成本的投入则意味着省略很多正规的环保环节,带来对环境的大量污染和可利用资源的浪费等一系列的可怕结果,企业为了达到自己的最高利润收益而刻意忽略这些显而易见的恶果。所以首先应该从法律层面加深监管力度,细化法律制约,让建筑企业在茶楼项目的建设中无空可钻,其次要加大绿色环保的文化宣传,提高人们的绿色环保意识,以此让建筑企业对绿色施工管理引起足够的重视。

2.4监管力度不够

绿色施工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涉及到很多单位,例如设计单位,负责设计规划建筑蓝图、建筑单位,负责项目工程的实际建筑操作、监管企业,负责审批和监管建筑单位的施工等,所以要想从根本上贯彻绿色建筑的施工就必须要将绿色工程建设的每一个部门和环节都系统的连接起来,形成一条流畅且环环相扣的建筑管理体系。其中工程的监管环节是重中之重,监管的力度直接决定绿色工程的最终实施效果,工程监管部门应该对建设工程的绿色施工方面层层把关,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审核,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坚决杜绝开小灶、托人情甚至受贿等情况的出现。

3茶楼工程项目绿色施工管理模式优化措施

3.1加强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施工理念的宣传和培训

绿色建筑建设之初,要对所属建筑单位人员进行绿色施工理念的宣传和培训,组织课堂学习绿色施工管理的概念,列举发达国家的绿色环保建筑体系的实施案例,从顾客需求和实际利益角度两方面为人们讲解和分析建筑行业绿色施工的重要意义和必然趋势,精确分析和评估建筑行业未来的市场走向和中国现代建筑的发展走向,详细论述其必要性。使建筑单位管理层和全体人员从意识上接受绿色施工概念并理解绿色建筑的意义和影响,从而能在茶楼的实际施工中真正贯彻绿色建筑施工,满足现代人们对生活环境的需求,提高建筑企业市场竞争力。

3.2制订企业绿色施工管理制度

在茶楼绿色工程的建设中,施工方案的第一步是要先设计蓝图,首先在图纸的初步设计中就要贯穿绿色施工的概念进去,然后再根据施工项目的具体施工方案进行合理安排绿色环保区域,争取做到将绿色施工完全渗入到整个建筑区域的建设中,监管单位要依据绿色建筑的相关法律条文明确的规定出各个建筑单位,从设计单位到建筑单位再到施工单位的具体分工,设计单位要在设计图纸中贯穿绿色施工的理念,再由施工单位做好施工基础设定,最后再有建筑单位全面施工,各个单位之间应该紧密合作,科学规划,形成一套系统的施工流程,最后制定出一套最合理的建筑系统进行施工。施工的过程中监管单位要做到全程监控,不能遗漏任何一个环节,并且还要把每一个环节精化、细化,做到全方位精密监控。

3.3目标细致划分,加强组织管理

建筑施工管理系统中,管理团队要学会加强组织管理,在绿色施工管理运营之中应该把每个部门的的分工明确划分出来,细化各个部门的工作职责,精确到个人。最好能做到每天的具体任务量下发,每天完成任务的交接,保证人人都拿出十足的精力投入到工程的建设当中,加强部门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把失误减少到最小。在现代绿色工程建设中,先进科学技术应用已经成为领头军,作为建筑单位要有先进的技术平台,来加强各个建筑企业之间的信息沟通,随着施工的进度而不断的进行数据交流,推动绿色施工项目的顺利进行。

3.4贯彻绿色施工观念,加强规划管理

一个工程的规划管理是设计单位要根据此工程的设计要求而设计出的施工蓝图。首先需要策划工程项目整体的施工方案以及其中所包含的绿色施工的概念,然后在根据茶楼的具体项目建设,根据茶楼的位置、结构、作用来策划更详细的施工规划方案和实施方略,在整个施工策划的蓝图中还要考虑到诸多方面的问题,例如实际施工操作过程中设计单位、建筑单位、施工单位各自的具体职责,要有明确详细的职责划分,并且保证职责的落实。

3.5明确分工,落实责任

对任务进行明确的划分,将项目中的任务目标精细化到个人,将各个部门的职责明确化,确保每个人都能参与到项目建设中来,提高相关人员的积极性。在资源投入方面,监管单位需要做综合评估,量化每一个环节的能源消耗和衡量环保要求,再根据建筑单位的建筑标准进行评估和分配,相对于高端建筑的质量要求就高一些,需要用的材料价格较高,而普通的建筑产品可以使用基本材料的合格产品即可,监管单位要做到明确分工,落实责任,调节到每个环节之间的关系,建立好信息交流体系。

4茶楼建筑的工程造价问题优化途径

在茶楼的建筑施工中,造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针对存在的以上问题,寻找优化造价问题的途径,能够保证茶楼建筑的正常有序进行。造价问题需要从工程的整个阶段进行宏观分析,在投资的前期、工程的初期、工程进行中、竣工审核四个环节进行造价控制的优化。茶楼的绿色健康主题,不仅仅体现在了建成后的效果上,更要在施工当中避免因为造价而造成的浪费、纠纷等问题。建筑行业内关注的造价问题,在茶楼的建筑工程中也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我们需要在工程造价这一复杂问题中理清思路,确保各个环节的有序进行,实时监控,特别要加强审核力度,确保茶楼建设项目顺利进行。

5结语

我国的建筑行业目前虽在在绿色施工管理模块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监管层面也不够严密,绿色建筑的思想观念还没有完全得到提升,但是随着我国对绿色施工管理的重视度不断提高,监管力度也在逐步增强,在以后中国的建筑行业中绿色施工管理方面一定会越来越好,更上一层楼,为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作者:鲁佳婧单位: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潘家华,梁本凡,熊娜,齐国占.低碳城镇化的宏观路径[J].环境保护.2014(01)

[2]任宏,潘俊,叶堃晖.我国直辖市建筑业产业组织结构分析[J].建筑经济.2013(10)

[3]朱慧清.建筑施工管理创新及绿色施工管理[J].城市建筑.2013(02)

绿色施工管理计划篇3

关键词:低碳生态规划;绿色建筑;指标体系

1引言

“低碳生态城市”是当前城市发展的热门课题。“低碳(lowcarbon)”是一个外来词,即把降低碳排放作为城市建设的目标,作为一种节能概念,“低碳”对建设环境友好型城市的引导作用值得提倡;而“生态”在中文语境中更能表达发展模式上的用意。中国传统语境下对于生态的理解与西方语境下生态的含义是有所差别的,我们强调的生态是指“生命所处的适当的生存状态”,是一种动态化的生命进步过程,强调“整体生存”,而小是纯粹的技术性概念。低碳生态规划将低碳目标与生态理念相融介,采用系统的思想来指导城市发展模式的转型,提出宏观层而、战略层而的关键策略,在区域、城市或街区规划中通过整介土地、产业、交通、能源、资源、环境、社会等低碳生态策略,实现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可持续发展。

可以看出,低碳生态区规划和绿色建筑两个层而都已经开展了大量的探索性工作,也形成了各自的指标体系。但是,绿色建筑作为城市建设最基本的单元,无法与整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策略以及低碳生态规划指标之间形成自接的对应关系。两套指标体系之间如何对接,如何在整个规划设计流程中得以落实,还是研究领域的一个空自点。本文从规划、设计、管理的角度进行探索,将绿色建筑与城市低碳生态发展目标相结介,将绿色建筑向更宏观的尺度延伸,与低碳生态规划指标体系相关联,建立基于低碳生态详细规划的绿色建筑指标体系。

2基于低碳生态详细规划的绿色建筑指标体系制定的总体思路

2.1指标体系与低碳生态规划、绿色建筑的关系解析

低碳生态城市策略、详细规划板块和建筑设计板块的相互对应是紧密、小可分割的。比如,低碳生态城市策略在交通板块提倡大力发展非机动车交通,与详细规划板块的空间规划、交通组织和建筑设计板块的建筑、景观环境有密切联系,需要在规划层而采用小尺度街区计,创造人行、自行车出行友好的城市尺度,并保证公交站点覆盖率;在建筑层而,控制建筑到公交站点的距离,并提供舒适的非机动车通行环境,从而逐步落实低碳生态城市策略。低碳生态城市策略在绿化板块和建筑板块的理念,更加需要从详细规划的空间规划、交通组织、资源利用、生态环境等方而逐步向建筑设计的各方而落实。

2.2指标体系的总体思路

即以城市低碳发展为导向,建立“规划先导、指标控制、指标落实、指标验证”的分阶段指标管控机制,构建基于低碳生态详细规划的绿色建筑指标体系,使详细规划阶段和建筑设计阶段的各项指标相互关联,并能在规划审批环节落实,最后通过标识评价,保证规划策略落实和建筑设计实施。

3基于低碳生态详细规划的绿色建筑指标体系

为实现绿色建筑在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方面的综合效益,不仅需要在建筑设计阶段实现“四节一环保”的具体目标,还需要在详细规划阶段为低碳生态城市策略的实施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单体绿色建筑的节能减排任务和目标分解工作,需要通过规划来总体协调,将原本分散在各板块中的指标建立起统一体系,并向更宏观的尺度延伸,通过与规划指标的对接,和整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形成直接的对应关系,以实现绿色建筑与低碳生态城市策略的结合。

根据规划与设计的可操作性和普适性,分别抽取详细规划阶段低碳生态设计和建筑设计阶段绿色设计中的关键性指标,构建从详细规划到单体设计的绿色建筑设计目标控制体系,强化规划阶段与建筑设计阶段的联系,实现规划设计整体优化的要求。低碳生态规划指标体系从最初包括“产业类指标”在内的56项指标,通过以规划设计可操作性为原则进行反复梳理,剔除不符合控规特征的产业类指标以及绿色容积率、新能源汽车补给站点等不成熟指标,最终形成了包括空间规划、交通组织、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4大类20项指标的详细规划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通过与低碳生态规划理论体系相呼应,保证了低碳生态城市策略的量化与落实。

指标的监管体系以项目的基建流程为主线,有利于推进全过程实施。从规划管理的法定依据,即控制性详细规划切入,在控规阶段落实具体绿色指标,结合管理流程,形成实施管理途径设计。在基本建设流程中,增加对应的实施流程,在对设计单位的管理方面,对项目各阶段设计文件进行严格要求:项目建议书中必须确定绿色建筑目标,列出绿色建筑增量成本估算;可行性研究报告必须提供绿色建筑的实施策略;方案设计必须包含绿色建筑专篇;初步设计必须包括绿色建筑手段及技术、投资估算等,并填写集成表;施工图设计须注明对绿色建筑施工与运营管理的技术要求,填写绿色建筑集成表;施工图设计审查需附绿色建筑专项设计审查意见。将指标体系和各项绿色生态要求纳入设计流程,并在审批流程中设置节点控制,能保证低碳生态城市策略的具体实现。

4结语

基于低碳生态详细规划的绿色建筑指标体系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规划先行,将绿色建筑与城市低碳生态发展目标相结合建立了低碳生态详细规划阶段与绿色建筑设计阶段相衔接的指标体系。通过将绿色建筑与低碳生态规划形成直接的对应关系,填补了规划理念到建筑落实之间的空白点。该指标体系集成各相关专业,能指导绿色生态城区、绿色住区、低碳生态小镇、绿色建筑单体等各层面规划设计工作,也为世界城市推进低碳生态规划和绿色建筑发展提供了一套可落实的指标体系。

参考文献

[1]曾捷,曾宇,许荷,等.《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规范》介绍[J].城市发展研究,2011(第7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论文集).

[2]DB11/t825-2011绿色建筑评价标准[S].2011.

[3]梁浩,龙惟定.低碳社区建筑能源规划的目标设定[J].城市发展研究,2011(第7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论文集).

[4]王光美.城市化影响下北京植物多样性现状与保护对策研究[D].北京: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植物研究所),2006.

绿色施工管理计划篇4

关键词:全过程;绿色施工;管理

abstract:Greenconstructionisthegreenbuildingthewholelifecycleofanimportantstage.Basedontheconstructionphasecontrol,constructionplan,constructionpreparation,constructionandoperationaftercompletionsiterecoveryandevaluationandsummaryandsoonvariousperiodicallycontrol,strengthenthewholeconstructionprocessmanagementandsupervision.

Keywords:buildingengineering;thewholeprocess;greenconstruction;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绿色施工的特点

人们常说的“三控两管一协调”很好的概括了传统施工。它以保证质量、追求工期、控制费用为三大主要目标,进行合同管理和信息管理以及组织协调。从这些年来的实际施工情况来看,我们不难发现,一直以来,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处于从属地位,当主要目标跟节约资源和环保产生冲突时,尤其是为了保工期或者省费用,则不惜浪费资源和破坏环境,片面追求一时的快进度和短期的低成本。很显然,这样的施工模式已不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因此,绿色施工模式应运而生,它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成为了目前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当然,值得一提的是,绿色施工并不是一种完全独立的施工体系,而是继承并发展传统施工,按照科学发展观进行的和谐提升。绿色施工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资源节约。建设项目通常要使用大量的材料、能源和水等资源,绿色施工要求在工程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把节约资源(节材、节水、节能、节地等)作为施工中的控制目标,并根据项目的特殊性,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节约措施。

(2)环境友好。绿色施工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尽量降低施工过程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以“减少场地干扰、尊重基地环境”为原则,制定环保措施(主要关于扬尘、噪声、光污染、水污染、周边环境改变以及大量建筑垃圾等),抓好环保工作,达到环境保护目标。

(3)经济高效。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指导下,运用生态学规律指导人们在施工中如何利用资源,以求实现“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循环流动,如此一来,在这种不断经济循环中,能源和资源都得到了合理和持久的利用,提高了利用效率,从而实现经济高效。

(4)系统性强。传统施工虽然有资源和环保指标,但相对来说比较局限,比如利用环保的施工机具和环保型封闭施工等,而绿色施工是一个系统工程,其绿色体现在每个环节,并且环环相扣、紧密相连,包括:施工策划、材料采购、现场施工、工程验收等,“绿色”贯穿于全过程。

(5)信息技术支持。随着项目施工的进展,各种资源的利用量是随着工程量和进度计划安排的变化而变化的。通常,传统施工在选择机械、设备、材料等资源时往往主观的方式进行决策,如此选择相对较为粗放,为保险起见,决策者一般会刻意高估资源需求量,从而导致不必要的浪费,此外,在工程量动态变化中进行动态调整的工作更是难上加难。因此,只有借助信息技术才能高效的动态监管,实施绿色施工。

2.决策阶段

传统项目中的决策阶段,业主往往只考虑经济合理性、技术可行性,不会把眼光放长远而考虑到后续施工管理工作的实施。但是,为了使项目达到“绿色施工”的目的,全过程绿色施工管理要求提前考虑后续绿色施工管理的实施,通过详细的地质勘察与实地考察,获得地上和地下的有关资料,并确保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再从整体角度充分考虑与评估整个项目的宗地地块。总之,在全面看待问题的基础上,尽量避免农地、濒危物种栖息地、湿地或者在百年一遇洪水水位以下的宗地等,在决策阶段就为绿色施工做好考虑,能够为绿色施工打下坚实的基础。

3.设计阶段

在设计阶段,设计方总是单方面的发挥其个人创造力或者依照业主要求进行设计,没有考虑后续绿色施工管理的便利性。全过程绿色施工管理要求把由各方代表组成的绿色施工管理小组参与到设计团队当中来,通过业主方、建筑师、工程师及其他参与方的集中讨论,加上各个不同专业的密切配合,在建筑设计、结构设计、设备设计等不同层次上,将“便利于绿色施工”作为设计需求之一,为绿色施工做好铺垫。

4.施工策划

4.1目标策划

采取绿色施工的建设项目,期望达到何种效果,满足何种标准,目标策划是勿庸质疑的一个重点。全过程绿色施工管理要求:确定绿色施工总目标;完成绿色目标分解工作,将总目标细分为各个不同内容的分目标,该分目标须涵盖绿色施工方案的目标、绿色施工技术的目标、绿色施工管控要点的目标及其施工现场的过程控制目标等;根据各个分目标制定具体操作内容的详细绿色指标,依据施工内容的不同将详细指标的限值作为实际操作中的目标值,有利于实际监督管理。

4.2施工方案策划

施工方案直接影响到施工方法、施工机具选用、施工顺序安排、作业组织形式等后续的施工内容,按照《绿色施工导则》的规定,要求编写绿色施工方案,在施工组织设计中独立成章,并按有关规定进行审批。

(1)尤其需要细化与绿色施工有关的事项。

(2)在确定施工方案前,需要对各种施工方案进行比选与优化,这样才能获得一个相对满意的绿色施工方案。①定性分析,凭借以往积累的施工上和管理上的经验与教训,综合评估绿色施工方案,例如:绿色施工的工期合理性、绿色施工的技术可行性、绿色施工的复杂性、绿色施工的安全可靠性、建筑工人的胜任力、绿色施工中的相关施工设备达标与否等;②定量分析,主要是经济技术指标,如:造价指标(总造价、直接工程费用、措施费、规费和税金)、分部分项工程费(土石方工程量、砌筑工程量等)、措施项目费指标(临时设施、模板及支架等)、主要工机料消耗指标(人力、机械、水泥、钢材等)等。

5.施工准备

施工准备工作是工程施工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组织施工的前提条件,而且也是工程建设任务完成顺利与否的一个关健。

绿色施工管理计划篇5

1.1绿色建筑评价的主体

1.1.1申请单位目前,我国绿色建筑认证的申请单位主要为项目的业主、开发商、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物业管理单位等。在申报绿色建筑评价标识时,以业主或开发商作为申报单位;在申报设计标识时,以设计单位作为申报单位;申报运行标识时,以物业单位作为申报单位;此外施工单位还可以根据《绿色施工评价标准》的相关规定申报绿色施工标识。

1.1.2评价单位我国绿色建筑的评价是由住建部委托住建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与绿色建筑专委会共同组织成立的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绿标办”)来负责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管理工作,并接受住建部的监督与管理。绿标办直接受理三星级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并指导一、二星级绿色建筑评价标识活动;同时住建部还委托具备条件的地方建筑主管部门开展所辖地区一星级和二星级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工作。

1.2绿色建筑评价的依据

目前开展绿色建筑认证所依据的管理文件为《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法(试行)》和《一二星级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法(试行)》,所依据的技术文件为《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试行)》、《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补充说明(规划设计部分)》和《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补充说明(运行使用部分)》。

1.3绿色建筑评价流程

目前绿色建筑评价工作主要涉及申请单位和评价单位两方,开展规划设计阶段和运行使用阶段的绿色建筑认证的流程相同,均由申请单位提出申请并准备相关申报材料,由评价单位组织专业和专家评审,并根据评审结果予以公示和颁发相应等级的证书和标识。

1.4现行评价流程存在的不足

现行评价流程存在两方面的不足1)对于申请单位而言,具有政府背景的评价单位的工作主要是进行认证评价,难以提供全程和及时的指导服务,特别是在对绿色建筑最终“绿色”影响程度最大的前期阶段,如图2所示,在此阶段,决策或设计的方案还未成熟,绿色建筑评价工作还未开始,难以给申请单位的方案以及时的指导和建议来避免影响最终绿色目标的实现或减少因专业知识和对政策了解的缺乏而造成重大损失的可能。2)对于评价单位而言,由于政府背景决定了其首要职能应该是制定绿色建筑发展规划和战略,宏观管理和综合协调以及进行行政监督,加强绿色建筑的宣传和培训工作等。目前的流程,将难以建立以市场为主导的绿色建筑评价机制,此外随着人们对绿色建筑认识的不断加深,参评项目越来越多,无疑给政府部门带来巨大的压力。

2绿色建筑评价流程改进的构想

2.1引入第三方咨询评价机构

在对绿色建筑评价流程改进时,建议在业主、开发商、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物业管理等申请单位和政府之间引入第三方咨询评价机构。主要出于以下考虑:1)普通的建筑设计评价是对所设计的建筑成果在满足并支持人和环境的表面或内在需求及价值方面的程度的评价。而绿色建筑评价注重的是建筑环境特性,因此绿色建筑评价需要具有包括建筑学、建筑技术、建筑环境与设备、生态学等良好专业背景的专家来执行。成立第三方咨询评价机构,评价人员接受建筑主管部门的从业资格授予和管理,使得从事绿色建筑咨询评价工作的人员更加专业化,不仅有利于相关经验的积累,也有利于绿色建筑的推广,随着专业化程度的不断加深,评价的结果也会越来越准确。2)项目前期阶段对项目最终的“绿色”性影响最大,设计人员应较早地考虑评价标准中的评价条款,而第三方咨询评价机构的提前介入和参与项目的决策、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营过程,充分发挥其辅助决策与辅助设计的功能,不断提供改进措施和意见,有将利于业主或开发商更好达到预期的绿色目标。3)更好地体现建设主管部门的行政管理职能,将工作重心放在宏观管理的层面上,如制定科学的绿色建筑发展的总体目标及战略;建立和完善符合我国国情的绿色评价体系;颁布各项优惠措施,调动绿色建筑开发参与各方的积极性;为绿色建筑的开发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市场条件等工作上。

2.2分阶段评价

绿色建筑强调在全寿命周期内实现高效率的利用资源、低限度的影响环境。因此,对绿色建筑进行评价也应按照项目开发全过程的特点,如图3所示,按照不同阶段不同要求分阶段进行。依照全过程监控、分阶段评价的指导思想,可将绿色建筑评价分为项目策划评价、规划设计阶段评价、施工阶段评价和运营阶段评价四个阶段性评价,这与建设项目开发的过程也是相一致的。评价时,按照我国绿色建筑“四节一环保”核心内容和标准进行评价,只有某阶段达到了绿色建筑的基本要求,才能开始下一阶段的开发工作。只有每个阶段都达到绿色要求,才能认为项目为绿色建筑。分阶段评价有以下优点:1)有利于问题的及时发现和解决,对那些可能对项目全寿命周期目标产生不良影响的行为可以及时修正,将风险控制在萌芽状态。2)有利于各参与方明确各自的职责,使得责权利更清晰,对各参与方的评价有了科学的参考标准,尤其对一些界面工作的划分将更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减少重复工作,避免因职责不清造成的扯皮现象。3)有利于加强业主、开发商、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及物业管理单位之间的合作,加强整个项目开发团队的理解和沟通,各方可以在充分理解项目的基础上开展各自的工作,对各阶段所参与的工作更清楚,避免了项目实施中的责任“盲区”。同时也有利于业主或开发商对项目的整体控制和掌握,确保项目绿色目标的实现。

2.3改进后的绿色建筑评价流程

基于上述思想,对绿色建筑评价流程进行改进,如图4所示。从流程图中可以发现,第三方咨询评价机构起到中间桥梁的作用,由于其可以全过程地参与绿色建筑项目的开发,一方面可以为申请单位提供咨询和指导的专业化服务,另一方面为政府部门分担了周期时间长和评价工作繁琐的评价工作。

3结论

绿色施工管理计划篇6

宋凌:

我国于2006年制定了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2008年正式开始绿色建筑的评价和推广工作,经过多年努力取得了显著成效。特别是2012年后为加快推动绿色建筑发展,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明确了绿色建筑的发展目标和推动方式,我国迎来了绿色建筑快速发展的崭新局面。目前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推动政策陆续出台。2012年国家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联合了《关于加快推动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财建〔2012〕167号),住房城乡建设部了《关于印发“十二五”建筑节能专项规划的通知》(建科〔2012〕72号);2013年国务院办公厅了《关于转发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绿色建筑行动方案的通知》(〔2013〕1号),住房城乡建设部了《关于印发“十二五”绿色建筑和绿色生态城区发展规划的通知》(建科〔2013〕53号)等一系列加快推进绿色建筑的政策文件,明确了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目标与重点任务,采取“强制”与“激励”相结合的方式推进绿色建筑发展的局面基本形成。为贯彻国家文件精神,北京、江苏、吉林、湖南、四川、陕西、河南、河北、安徽、海南、贵州等省市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相继颁布了地方绿色建筑行动方案,明确了地方绿色建筑的发展目标和要求,出台了推进绿色建筑发展的配套政策。

(2)技术标准体系不断完善。针对绿色办公、绿色工业、绿色医院、绿色商店、绿色饭店、绿色博览、绿色数据中心等不同类型建筑的评价标准相继编制,针对设计、施工等不同建设阶段的标准规范陆续出台,20个省市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颁布了绿色建筑地方标准,11个省市的地方标准正在编制中,涵盖不同建筑类型、不同地域特点、全寿命期的绿色建筑标准体系逐步完善。

(3)标识项目稳步增长。自2008年开展绿色建筑评价工作以来,我国标识项目逐年迅速增加,截至2013年9月共评审出标识项目1108项,总建筑面积12026万m2。但以设计标识项目居多(1040项),运营标识项目较少,仅68项。而且由于经济发展水平、技术基础和气候条件等因素限制,江苏、广东、上海、山东、北京等省市绿色建筑标识项目数量和项目面积较多,中西部省市项目较少。

(4)能力建设继续增强。住房城乡建设部通过组织全国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培训,对各地行政管理人员、评审专家、专业评价人员、房地产商、设计和科研人员进行了培训,提高了绿色建筑从业人员技术水平,为绿色建筑发展积累了丰富的人才储备。同时,地方一二星级绿色建筑评价标识评审机构基本覆盖全国,各地积极开展针对评审专家和从业人员的专业培训和推进会,并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积极宣传绿色建筑理念,普及绿色建筑知识。

(5)社会认识不断深入。万科、万达等一些龙头企业将发展绿色建筑作为企业转型和彰显社会责任的主要手段之一,提出了企业绿色发展战略,明确了绿色建筑的发展目标和要求,建立了企业的绿色管理制度。从业人员对绿色建筑技术应用的认识由初期单纯注重新技术新产品的堆砌,逐渐转变为对“被动技术优先、主动技术优化”、“因地制宜”等设计理念和精细化要求的提升。房屋使用者感受到绿色建筑带来的健康舒适、节能环保,绿色建筑的市场需求逐步显现。此外,中国绿色建筑的发展也越来越受到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加坡、日本等绿色建筑发展较早国家的关注,积极加强与我国的交流与合作,香港、台湾等地区也相继举办了大陆绿色建筑发展与评价标识的宣传交流活动。

CHF记者:从绿色建筑评价的角度,您认为我国当前绿色建筑发展还存在哪些问题?

宋凌:

(1)评价标准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应不断健全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体系,加快制(修)订适合不同气候区、不同类型建筑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现已基本完成修订,但仍然缺乏具有针对性的、适合的专项细化评价标准,目前工业、办公、铁路客站类建筑已有标准,超高层建筑有了细则,饭店、医院、商场等标准还在开展过程中。

(2)对评价过程和质量的管控有待加强。

目前绿色建筑评价工作已全面铺开,在因地制宜开展评价工作的同时,各地也难免存在评价尺度和评价质量的差异,为保障评价品质,对各地评价工作的质量管控制度有待进一步研究制定。

(3)为评价而评价。

一些项目仅仅着眼于评价标准提出的一些技术措施要求,进行技术堆砌、冷拼,忽视项目具体条件,忽视不同技术间的协调;只关注复杂高科技技术应用,忽视被动式技术。通过加大宣传和培训,使参与绿色建筑的专业认识能更为合理的建设绿色建筑。

(4)设计评价多,运行评价少。

目前大部分项目仅申报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申报运行评价标识的项目不足10%。设计标识仅对项目设计方案和施工图进行评价,难以确保项目在施工、运营阶段能够落实相关绿色技术措施,尚未实现真正的绿色建筑。

CHF记者:各地陆续出台地方版《绿色建筑行动方案》后,建设力度和规模明显加大,对于绿色建筑的质量把控,您有何建议?

宋凌:

目前,我国主要借助现行工程建设管理程序,对工程质量进行把控,并经过多年的实践与研究不断完善,基本实现了全过程闭合管理。同时,绿色建筑涉及规划、建筑、结构、给排水、暖通和电气等各个方面,并未新增专业。因此,各地可因地制宜地制定绿色建筑强制标准,将强制要求纳入现行工程建设管理程序,从项目立项、土地出让、规划设计审查、施工图审查、施工和竣工验收等关键环节进行监管,在有效保障绿色建筑要求得到落实的同时,避免给相关部门增加过多工作量。具体建议如下:

(1)强制标准的建立

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环境、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绿色建筑技术基础差异较大,因此全国不能以统一的标准强制推行绿色建筑制度,各地应在控制增量成本的前提下,结合地地域特点、建筑行业发展目标和大力推进的关键技术,因地制宜地制定强制标准。

(2)过程监管措施

立项阶段,发改部门应要求建设单位在《项目建议书》、《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等立项申报材料中对项目拟采用的绿色建筑技术可行性进行分析,对增量成本和经济效益进行说明,以便提前判断项目绿色建筑技术方案是否合理、经济效益是否明显,为后续建设工作开展提供指导,为其他行政部门进行监管提供依据。

土地出让阶段,规划主管部门应在规划设计条件中对绿色建筑的相关要求进行明确(如绿地率、容积率和人均用地面积等),引导建设单位按照绿色、生态、低碳理念对项目进行规划、设计、建造。对于通过有偿方式获得土地出让权的项目,国土部门还应将其须满足的绿色建筑相关要求纳入土地出让合同文件,对建设单位责任进行明确。

规划设计审查和施工图审查阶段,规划主管部门应对规划设计文件中的绿色建筑相关内容(如项目用地指标、建筑布局、日照条件、绿地率等)进行审查,对达不到相应标准要求的不得出具规划许可文件;施工图审查、园林等相关部门应审查施工图设计文件是否满足相关标准要求,对不满足要求的不得出具审查合格文件。

施工阶段,目前工程图纸变更现象严重,但各地建设主管部门一般将涉及公共利益、公众安全、建筑物稳定性和安全性的设计变更设为重大变更,需由建设单位向原审查机构重新报审,从而避免因建设和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擅自变更设计文件,降低工程项目的安全和质量标准。但对于其他设计变更却缺乏有效监管,导致部分建筑性能难于达到原设计要求。因此,应将未纳入重大变更管理范围的绿色建筑相关设计内容设为重大变更,确保工程质量。

竣工验收阶段,工程质监部门应重点核实设计文件中绿色建筑技术要求的落实情况,对不满足要求的不得出具竣工验收合格报告。

绿色施工管理计划篇7

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1、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加快建设现代国际旅游城市为目标,以植树造林、封山育林等营林措施为主;着眼高标准,立足早见效;科学规划,强力实施;利用三年时间,尽快提升交通干线、旅游干道两侧,以及景区景点周围的绿色质量,全面提升我镇生态环境质量,实现城镇的绿化、美化。

2、基本原则

坚持重点突出、点线面结合和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坚持亮点示范,注重实效,推进全局的原则;坚持适地适树,尊重自然科学规律的原则;坚持在现有基础上进行修缮、完美的原则。

基本概况

镇古为黟县赤山镇,自唐永泰建县千余年来一直是城关镇。镇域经过两次调整变动,现在的镇东西长13.8公里,南北宽27.3公里,东临金字牌镇和柏溪乡,西接小路口镇,南与塔坊乡、祁红乡及休宁县接壤,北与大坦乡、古溪乡为邻。全镇总面积34.5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10.2%。城区面积3900亩,慈张公路、皖赣铁路及新建的黄祁高速公路穿境而过,交通十分便捷。

全镇辖18个行政村,136个村民组,人口为4830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9540人。据不完全统计2009年度,农民人均收入为4890元,其中林业收入1500元,占31%。

我镇森林资源较为丰富,林地面积30万亩,其中有林地面积26.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83.4%。活立木总蓄积77.3万立方米。辖区内有各类林场14个,营造人工林2.4万亩;有部级、省级公益林共79247亩。城区周边有茶山公园、宋家山森林公园等集绿化美化、休闲健身为一体的场所五处,县政府计划用2-3年时间从城区沿阊江河往南修建一条长约4公里的河边绿色长廊,那将又是我县市民进行晨练、散步的又一好去处。

规划设计内容及技术措施

镇作为我县第一大镇位于县中心城区,区位优势明显。本次绿色质量提升工程活动,我镇将按照祁门县绿色质量提升行动领导组[2011]8号文件通知部署要求,以全面提升城镇绿化美化质量全力打造慈张公路及皖赣铁路绿色长廊为目标。规划用2-3年时间,在城区周边及交通干线两侧建成13个绿色质量提升亮点工程,合计实施面积2504亩,建设期为3年,即2011年至2013年。建设内容归纳为以下五个方面。

1、景区景点(含节点)绿色质量提升

规划设计3个提升点内容包括:绿色产业园开发绿化工程、华杨工业园新区开发绿化工程、阊江河绿色长廊绿化工程,工程实施总面积500亩。主要建设内容为绿化美化。主要措施是采用乡土树种与珍贵树种、常绿树种与彩色树种、乔木与灌木、竹类与木本草本植物结合的方式,立体搭配,对园区进行绿化,美化;对现有的古树挂牌登记,设置围栏保护和病虫害防治;设立封山碑,制定护林公约,组建护林防火队伍。

2、百佳摄影点绿色质量提升

规划设计1个提升点为茶山公园绿化提升工程,实施面积200亩。主要建设内容为绿化美化。主要措施是在现有基础上加强补缺补差,采用乡土树种与珍贵树种、常绿树种与彩色树种、乔木与灌木、竹类与木本草本植物结合的方式,立体搭配,对园区进行绿化,美化;对古树名木进行挂牌和围栏保护;砍除杂草、藤蔓等植物,促使新造幼林生长。

3、新农村建设绿色质量提升

规划设计2个提升点内容包括:西风坦雷竹园丰产工程、华桥新村绿化提升工程,工程实施总面积190亩。主要建设内容为高效雷竹培育,道路绿化,河坝、护坡绿化等。主要措施是采取除草,施肥等加强笋竹两用林的管理;搞好四旁(村旁、宅旁、路旁、水旁)绿化。

4、交通(旅游)干道两侧山场及其它(含城镇、园区)绿色质量提升

规划设计4个提升点内容包括:站办林场速生丰产造林工程、松植园绿化大苗培育工程、宋家山森林公园多功能提升工程、青罗寺森林登山探险旅游工程,工程实施总面积1314亩。主要建设内容为中幼林培育,珍贵绿化大苗培育,封山育林,补植补造,迹地更新等。主要措施是按照营林规程对人工中幼林进行抚育管理,提高林分质量,培育大径材;立足乡土树种,提高珍稀树种大苗培育的比例;对达到主伐年龄的人工林林分,要逐步安排块状皆伐,并栽植毛竹或阔叶树,及时更新;组建护林防火队伍。

5、城镇绿化绿色质量提升

规划设计3个提升点内容包括:七里桥新城区三期项目工程,实施总面积300亩。主要建设内容为城镇建设,园区建设,绿化美化。主要措施是采用乡土树种与珍贵树种、常绿树种与彩色树种、乔木与灌木、竹类与木本草本植物结合的方式,立体搭配,对主干道城镇、园区进行绿化,美化。

投资概算

根据当前劳动力日工价、苗木价格、管理费用等经济指标,估算我镇2012年绿色质量提升行动点5个,面积1224亩,工程总投资为2163.6万元。其中:

1、景区景点(含节点)绿化质量提升点2个,面积410亩,投资900万元。

2、交通(旅游)干道两侧山场及其它绿化质量提升点2个,面积714亩,投资363.6万元。

3、城镇绿化质量提升点1个,面积100亩,投资900万元。

效益评价

1、生态效益

通过以毛竹垦复扩园、纯林改造、中幼林抚育间伐等科学措施,优化林分结构,进一步改善和提高林分质量,提高森林覆盖率和土地绿化率,提高森林调节气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能力。

2、社会效益

通过对城区周边、公路主干线、景区景点、河流两岸以及新农村绿化建设,可以更好地绿化美化城镇旅游休闲环境,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加快现代国际旅游城市建设步伐。

3、经济效益

工程实施后,林分内林木质量可以得到提升,能有效地提高单位面积生产量,增加经济效益。同时项目的实施,可以带动苗木产业发展,也为我镇林农增加劳务收入。

保障措施

1、加强宣传发动

绿色质量提升行动是县委、县政府确定的重点生态治理工程,是充分展示祁门对外形象,加快现代旅游城市建设的德政工程,为营造浓浓的绿色质量提升行动氛围,镇政府牵头,林业主管部门及各提升点单位具体实施,通过张贴标语,制作横幅、宣传牌等形式进行广泛宣传发动。我镇计划在公路沿线,各提升点悬挂大型横幅,在醒目位置,制作大型宣传广告牌一座。通过系列宣传发动,增强了全民参与意识,让社会各界和广大干群都来关心、支持并主动参与工程建设和管理工作中来。

2、成立组织,加强领导

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绿色质量提升行动,决定成立“镇绿色质量提升行动领导组”,明确镇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镇长具体抓的工作机制,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在林业站,具体负责提升行动日常工作。同时,明确具体责任,做到13个提升点都确定一名副科领导包点以及技术负责人,确保每个提升点事有人抓,责有人担。

3、落实资金

要依托项目,多方集资,搞好各提升点工程实施单位项目对接,做好服务,确保资金投入,保障绿色质量行动建设顺利实施。

绿色施工管理计划篇8

[关键词]绿色建筑工程;关键措施;现状及问题

1绿色建筑工程管理现状及问题

绿色建筑的建设需要根据当地的环境跟条件因地制宜的建设,既要考虑到保留地方特色,还要最大限度的环保节能,因此缺乏一个因素都不能够算是绿色建筑,因此其中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绿色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节能环保问题、落实问题、评定问题以及管理问题。在节能环保方面因为粉尘污染、建筑施工过程中造成的建筑垃圾以及生活垃圾残留等因素造成的问题比比皆是,对于建筑工程施工产生的垃圾不能够很好的重视,导致城市粉尘飞扬,建筑垃圾遍地,污染环境的同时还有碍市容。在关于绿色建筑工程方面相关的法规及政策没有落实到位,虽然绿色建筑工程已经成为众所周知的概念,但因为过于笼统和缺乏法侓法规而无法确定实际工作,建设方对于绿色建筑工程从最初的设计和后面的建设方面都没有将其考虑进去,关于绿色建材也选择的是偏于利润的种类,所以绿色建筑工程这一概念在发展中只是流于表面,并没有落到实际。因此绿色建筑工程推进的过程并不顺利。在对于评定绿色建筑工程方面缺乏较为健全的体系,也缺乏正规完整的规章制度。以我国目前已有的规章制度体系已经不能够满足绿色建筑工程目前的发展了,而且已有的制度里并没有针对惩罚这一方面的条例,导致对于绿色建筑工程的监督有很大的空缺,增加了最后评估验收的难度。

2推进绿色建筑工程管理关键措施

2.1绿色建筑工程施工管理

四节一保是绿色建筑工程施工中需要注意的点,也就是要在能源、地皮、水源以及材料等方面进行节约,在环境方面注意保护。因此在施工的策划阶段就要将这些因素考虑进去。目前绿色建筑工程在我国还处于发展中的状态,对于种种的技术都使用广泛,如果前期的策划不够详细,后期施工就容易出现漏洞,引起不必要的损失。在最初对绿色建筑工程进行施工策划的时候要根据当地的情况来决定,对于施工地段周围的环境以及土地情况都要有所掌握,对人员跟交通以及商业等因素也要有所考虑,在节地的基础上增加土地价值,确保项目投资在工程预算内。绿色建筑的最终目标就是建设没有环境污染节能环保的城市,因此,在进行绿色建筑工程设计的时候要考虑到工程中如何避免污染的出现,在保证当地人文环境等都能够保持的情况下进行施工,将建设工程中产生的粉尘污染以及建筑废弃物的产生降到最低。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可以在建筑工程周边建立垃圾回收处,将建筑垃圾等分门类别的进行回收降解等操作。在进行建筑工程设计的时候,要与当地有关部门进行沟通,在明确了当地的政策以及规划条件后,在保留当地风俗习惯的情况下建设出符合当地特色的建筑,这才算是绿色建筑。目前大多的建筑工程都处在方案设计期,由于种种问题进行施工时无法落到实际,所以导致最终评定时无法到达绿色建筑的等级,因此,规划的设计方案是尤为重要的,这样后期在发展不合理的地方的时候也能够快速且避免损失的情况下进行修改。前期的策划跟设计都通过了的时候就是施工中极为重要的施工环节,在这个过程中要做到节能环保,因此在节能方面采取的措施是:在节约用水方面,施工项目部跟施工组要将用水的标准全部列入合同内,完全按照合同来进行用水,确保使用的水量不会超标;在建材方面,选择绿色环保的材料进行建筑施工,能在本地就解决的教材尽量就地解决,大幅度的节约运送建材产生的不必要支出;在人员方面也要注意节能,最大程度规划好人员所负责的工作,以小组的模式进行分组合作作业,避免出现人员浪费,以及施工人员分布不均匀等状况。在环保方面要做好预防粉尘污染,建筑废料污染等情况,所以可以在建筑工地上采取洒水以及喷淋的方式避免粉尘飞扬,对于粉末状的建材例如水泥、灰土以及沙石等,在使用前后都要密闭储存或者进行遮盖。建筑过程中产生的垃圾必须分门别类,可回收的统一进行回收,不可回收且不能降解的垃圾要运走处理,避免污染环境。

2.2绿色建筑工程人员管理

为了绿色建筑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对于人才的吸纳是非常重要的,只有不断注入新鲜血液,才能保证绿色建筑工程的常青。因此可以通过校园以及社会两种渠道进行大量招聘,筛选出符合要求并且专业技能优秀的人才,这样不仅提高了绿色建筑工程管理方面的人员储备,还能保证工程管理工作的顺利快速完成。对于建筑工程人员,不仅要在外界进行吸纳,内外皆修才能统一发展,因此要对内部人员进行培训,加强工程人员管理水品,将绿色建筑工程没每一个环节内的人员都可以培训的独当一面,能够更加高效的将工作落到实处,在学习中不断提高绿色建筑管理水平。

2.3绿色建筑工程法规政策管理

任何事物都需要一套健全的规则来约束发展,绿色建筑工程更需要如此,所以为了将绿色建筑工程的管理进行有效控制,要结合当地政府进行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完善,可以在建筑工程的规划、审批、验收等阶段起到宏观调控的作用。同时政府也要健全绿色建筑法律法规,制定出可以规范绿色建筑这一行业的完整服务体系,使得绿色建筑工程能够更加健康规范的发展。

3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人们心中关于环保跟节能的观念变成日常的习惯,绿色建筑工程势必会全面开展,我们要在总结过往经验的同时吸收新知识,将绿色的思想普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绿色建筑工程管理方面也要正视问题并解决问题,促进绿色建筑行业快速并且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丁钊.推进绿色建筑工程管理关键问题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1(12):14-15

绿色施工管理计划篇9

【关键词】绿色建筑;施工管理;细节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a

经济发展的速度较快,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对建筑的施工质量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为了保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必须加强建筑的施工管理。与此同时,生态环境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绿色建筑受到人们的欢迎。加强绿色建筑的施工管理,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保证绿色建筑的施工质量。

一、建筑施工管理

1、建筑施工的进度管理

建筑的施工进度应当与检查保持统一。为了确保施工的进度,需要结合计划的实际情况,做好检查的工作,根据检查的结果,对施工的进度作出相应的调整。建筑施工进度的检查,应当根据施工的计划进度以及实际的进度进行对比,发现实际的施工过程存在的问题,分析出现偏差的原因,然后对承包单位以及监督单位进行监督、指导,保证工作的进度。如果施工的进度计划偏差超过10天,根据时标网络计划,分析施工的偏差对施工工期造成的影响。解决施工进度的问题,对施工的顺序进行调整,减少施工的时间,对网络计划进行优化,注意材料供应以及设备的问题。对建筑的施工进度进行划分,应当具有预见性,结合影响施工的多种因素,合理安排。根据施工的合同,合理的设计施工的计划。

2、进行安全管理

在进行建筑施工的时候,应当做好建筑的安全管理。按照相关的规定,对生产要素进行管理,去除不安全的因素,使建筑项目能够顺利的进行。制定安全管理措施,针对具体的环节,实行责任到人的制度。健全安全管理的控制体系,使建筑施工有序进行。

3、建筑施工的成本管理

对建筑施工进行成本管理,主要是对人力、设备以及材料消耗的资金进行管理,把施工的成本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能够有效的实现成本管理。项目经理主要负责成本管理,分析建筑的盈利亏损情况,便于制定管理的方法。建筑施工的管理应当细分到各个部门。在进行机械的成本管理时,减少机械设备的使用时间;在进行施工材料的管理时,保证建筑材料的质量,还要考虑到材料的价格以及质量差异;在进行施工人员的成本管理时,提高施工的效率。

二、绿色建筑施工管理

1、绿色建筑

绿色建筑指的是节能建筑,其含义主要分为三个方面:第一,建筑对环境没有污染,和自然环境和谐相处,做到持续性的发展;第二,利用自然资源,缓解对环境的压力,节约能源;第三,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创造具有安全性以及舒适性的生活环境。

在绿色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必须注意节能。从围护结构入手,如外墙、屋面等,采用多种施工方法,增加围护结构的热阻值,提高封闭性。在进行设计时,以节能、舒适作为原则,设计施工的图纸。在施工的过程中,应当严格按照图纸进行,合理安排施工的工序,确保施工的进度,明确质量控制的要点,便于进行施工管理。绿色建筑施工控制的要点分为三个方面:第一,对施工的材料进行控制,利用可再生的资源,如太阳能等,采用不会产生污染以及毒害的材料;第二,对施工的质量进行控制,应用先进的施工方法,严格进行施工管理,优化施工管理的过程;第三,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增强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提升其专业技能,培养节能意识。

2、绿色建筑的施工管理

(1)选择绿色的材料

在绿色建筑中,建筑材料是基础。和传统的建筑施工材料相比,绿色建筑施工材料不仅考虑结构以及功能的需要,还要结合建筑材料的成分。绿色建筑材料中包含物理成分和化学成分,有可能会对建筑的环境造成影响,影响到用户的健康。在施工的过程中,应当注意检验进场材料,如果材料不能满足建筑的要求,禁止使用。建筑材料不符合标准,即使施工工艺再高超,也达不到环保的目的。

(2)节能管理

建筑的节能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墙体节能;第二,门窗的安装;第三,保温屋面。

墙体是最主要的围护结构,节能效果比较显著。应用较广的墙体材料包括砌块以及复合的墙体材料。砌块材料保温性能比较理想,密度较小,应用较为广泛。复合的墙体材料保温性能好,隔声隔热的效果显著,但是,造价较高。在进行墙体施工时,应当考虑到热值、抗震以及保温效果,合理组织施工。结合绿色建筑的标准,在砌块的两面需要安装保温层,注意调配助凝剂,保证粘结的质量。安装保温层以后,还需要在外表面进行抹灰,提高耐用的性能。抹灰时,顺序为从上到下,按照一定的厚度进行分层,层面温度大约是1cm。

在建筑物热耗中,门窗的热耗损失最大,门窗的节能工作影响到绿色建筑的质量。在选择时,应当使用复合材料的门窗,温差变化较大时,金属制的门窗容易变形,影响到保温的效果。对门窗的设置必须按照施工图纸,门窗设置工作结束后,应当检查安装的性能指标。在我国的北方地区,冬季门窗内外的温差较大,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减小热损耗,可以进行温度阻尼区的设置。最常用的方法是防风斗设置,阻止冷空气的进入。

在进行屋面施工时,很多施工单位增加了保温的环节,常见的方法是正铺法以及反铺法。正铺法指的是在层面结构层上进行保温层的铺设,在保温层上进行防水层的铺设。反铺法指的是在防水层上面铺设保温层,有助于检修保温层,节能效果较高。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保温层的施工时,保温材料应当密度小、耗热系数低,使加重层面结构负荷减小,建筑物不易变形,节能效果较高。

绿色施工管理计划篇10

1.江西26年少生1000多万但计划生育家庭贡献与收益不平衡

自1978年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根据测算,到2004年,江西省总人口为4283万,全省共少生1000多万人。如果不实行计划生育,则要接近5300万。但在现实条件下,实行计划生育的家庭与不实行计划生育的家庭相比,几乎没有比较优势或者优势很小,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群众基础。江西省一些实行计划生育的家庭,由于种种原因,在生产、生活方面遇到了许多实际困难。特别是计划生育纯女户家庭,养老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尤为突出,他们中的一部分成为社会上最困难、抵御风险能力最低、最需要政府救助的群体。

我国在20世纪末已进入到稳定低生育水平的新时期,但群众的生育意愿与国家现行生育政策仍然有较大差距。据调查数据显示,44%的城镇育龄妇女想生两个或更多的孩子;农村育龄妇女97%以上想要“一男一女”。如果计划生育政策不能很好地落实,势必影响来之不易的低生育水平的稳定,势必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从广大群众实行计划生育所作出的贡献与获取的收益的不平衡性看,必须建立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以取信于民。而从行政手段弱化与群众生育观念转变滞后的矛盾性看,也必须建立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以稳定低生育水平。

江西省已初步建立以二女户养老保险为重点的奖励、优惠、优先、扶助和保障相结合的计划生育奖励优待政策体系,使受益群体不断扩大。但是,在建立和落实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方面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如政策规定不明确,落实上难以操作;财政投入不足,影响奖励政策的兑现;政策“含金量”低,导向作用弱化等。

2.宜春最早在江西探索“绿色养老”

2004年,国家在宜春开展了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试点工作。以此为契机,宜春实行了由单一型激励向多项型激励转变,由部门单独行为向政府综合行为转变,由短暂性激励向长期性、制度性激励转变,奖励、扶助、优惠、优先、保障和制约相结合的“六位一体”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其中,在保障机制方面,除了为农村独女户和二女不再生育户夫妇办理养老保险外,为改变农民“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从2005年开始,宜春市全面实施关爱女孩“绿色养老工程”,让农村的计划生育女孩户真正得到实惠。所谓“计划生育绿色养老工程”,即把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养老保障与植树造林紧密结合,帮助农村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是二女结扎户家庭增强养老保障能力。“绿色养老工程”的受益对象为夫妻双方年龄均在45周岁以上的农村独女户和二女不再生育户,工程由受益对象所在地乡政府负责落实,以户为单位,无偿提供宜林地和100至200株速生杨树优质树苗,并组织人员帮助栽种好后移交给受益对象管理。受益对象对宜林地的使用期限为14年,拥有产权证和林权证,免除各种林业规费,在杨树成材后可以自主采伐、自主经营,确保每100株杨树经过14年的生长周期积累起4万元以上的“绿色”财富,为农村计划生育女孩户安度晚年提供物质保障。仅一年多时间,全市就有2590户女孩户受益,栽种杨树34.5万株,户均达133株。养树防老,解除了女孩户的后顾之忧。宜春的做法让农村计生户获得切实保障,也有力促进了农民生育观念的转变。宜春市实施的计划生育“绿色养老”工程,迅速引起广泛关注,《光明日报》、《人民日报》、《中国人口报》等媒体先后宣传报道了该市计划生育“绿色养老”的经验和做法,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反响。

2008年6月5日,江西省委书记苏荣在宜春市视察时指出,把植树造林与计划生育工作创造性的结合起来,既引导村民转变了传统生育观念,又推动了植树造林工作,这是真正的“绿色银行”、“绿色养老”。2010年5月19日,江西省召开现场经验交流会,推广宜春市特别是上高县计划生育绿色养老的经验做法,把计划生育“绿色养老”工程推向全省。

3.2010年在农村二女结扎户家庭首开试点

2010年4月23日,江西省人口计生委办公室印发《计划生育“绿色养老”试点实施方案》(赣人口发〔2010〕8号),就全省实施计划生育“绿色养老”试点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试点家庭条件、试点步骤、资金筹措及管理以及要求作出一揽子部署。江西省副省长陈达恒在《江西省计划生育“绿色养老”试点工作方案》上批示:计划生育绿色养老,利国利民。

按照计划,2010年,在各地申报的农村二女结扎户家庭中进行试点,为试点家庭每户栽种200株以上速生林或经济林,使其积累起一定的“绿色”财富,增强计划生育家庭养老保障能力。通过试点,探索新时期计划生育实物补偿奖励新途径,为今后在全省推广总结经验。

试点家庭条件,夫妻双方均为农业户口或界定为农业户口,生育了两个女儿(含合法收养),夫妻双方其中一方落实了绝育措施的家庭。试点资金由省、市、县分担。省财政按各县(市、区)申报的试点家庭户数进行补助,每户补助500元,通过财政拨付到县(市、区)财政。市、县(市、区)根据实际情况给予补助。试点补助经费列入利益导向科目,专项支出。《方案》明确,计划生育绿色养老对象可开发利用自家林地。凡林权制度改革后,有明确权属但未开发的自家林地,计划生育绿色养老对象可以进行开发利用;按协议履行管护责任,在林业部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对苗木进行管理;按照“谁造林谁所有、谁投资谁受益、谁经营谁得利”的经营原则,计划生育绿色养老对象家庭实行自主经营,真正落实“承包到户、责任到人、收益归己”。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开展“绿色养老”工程,通过试点,探索新时期计划生育实物补偿奖励新途径,为今后在全省推广总结经验。

具体要求,签订一份合同:即村委会与试点家庭签订一份“绿色养老”试点合同。

落实“三个责任”:县级人民政府给各乡镇下发“绿色养老”试点任务通知书;乡镇与村委会负责人签订一份责任状;村干部与试点家庭建立“绿色养老”责任联系人。

实行“五个统一”:统一规划无偿提供宜林土地;统一无偿提供苗木;统一技术质量标准;统一组织人员栽种交试点家庭管理;统一向县林业部门申办林权证。树立一块计划生育“绿色养老”标示牌。

4.省财政出资为计生家庭无偿“种”养老金

2010年11月25日,江西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省林业厅《关于切实做好全省计划生育绿色养老工作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全省计划生育绿色养老的总体目标是:通过3年的努力,为全省农村二女结扎户家庭栽种一定数量的速生林或经济林,使其积累起一定的“绿色”财富,让全省农村二女结扎户家庭在计划生育绿色养老工作中普遍受益,增强农村二女结扎户家庭养老保障能力。同时进一步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探索新时期计划生育实物补偿奖励新途径,为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提供有力保障。

《意见》明确,县(市、区)人口计生委协调有关部门及乡镇,为计划生育绿色养老家庭无偿提供栽种200株以上的宜林土地面积。计划生育绿色养老资金由省、市、县分担。省财政2010年拿出6000万用于计划生育绿色养老工作,并按各县(市、区)申报的家庭户数进行补助,每户补助500元,通过财政拨付到县(市、区)财政。市、县根据实际情况给予补助。补助经费列入利益导向科目,专项支出。计划生育绿色养老经费要列入专项经费,严格进行管理,不得挪作它用。加强对经费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发现虚报、贪污、挪用的依法依纪严肃查处。为切实做好全省计划生育绿色养老工作,《意见》还提出,严格四个步骤,即严格对象条件和明确任务数、严格逐级上报程序、严格张榜公示程序、严格落实林地和资金。

5.四项保障机制为计划生育绿色养老工作保驾护航

《意见》提出健全四个机制,内容包括:

健全责任机制。一是实行人口计生委主要领导负责制。各级人口计生委主要领导为本地开展计划生育绿色养老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具体责任人。二是层层签订责任状。县级人民政府与乡(镇)政府、乡镇人民政府与村委会、村委会与被帮扶的计划生育家庭都要签订责任状,确保计划生育绿色养老任务落到实处。三是强化督查考核。各级要建立计划生育绿色养老工作跟踪督查制度,对计划生育绿色养老工作进行督促检查。今年省人口计生委已把计划生育绿色养老工作情况作为对市、县(市、区)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目标管理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并设立了计划生育绿色养老单项奖,年底将由省政府对计划生育绿色养老工作表现突出的县(市、区)给予表彰奖励。

健全经营机制。各地要借鉴“谁造林谁所有、谁投资谁受益、谁经营谁得利”的经营原则和“承包到户、责任到人、收益归己”的经验,充分赋予计划生育家庭自主经营权,制定优惠政策,免收林业规费,及时办理林权证,切实保障计划生育家庭的合法权益。在宜林地的使用期限内,活立木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允许继承或流转,确保谁造谁有、自主采伐、自主经营。

健全管养机制。造林绿化,三分造、七分管。要高度重视计划生育绿色养老林的管养工作,明确每块计划生育绿色养老林管养责任主体,落实到具体被帮扶的计划生育家庭,并积极主动地搞好服务。县人口计生部门和乡、村两级负责抓好日常管理工作,及时解决计划生育绿色养老工作实施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要加强与林业部门的配合,做好造林技术培训、病虫害预测预报和防治等技术指导,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人畜破坏、火灾、病虫害等情况的发生,确保有人栽,有人管,种一棵,活一棵,造一片,成一片,绿一片。计划生育绿色养老对象要按合同履行管护责任,因疏于管理造成树木死亡的,由受益人自行补种;受益人放弃权属的,宜林地由原所有权单位收回;发现受益人违反计划生育法律法规超生或收养的,由当地人民政府依法收回宜林地使用权和林权证,宜林地归还原所有权单位。

健全保障机制。各地要积极争取政府部门的优先保障政策,制订计划生育绿色养老保障计划,确保计划生育绿色养老与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同步实施。要通过补助、贴息、奖励的办法,支持困难计划生育家庭,落实免费帮助计划生育家庭进行果园规划、免费提供培训和技术指导、免收各种林业规费、免费提供果苗等“四免”优惠政策。要建立销售服务网络,做到由相关部门提供优质品种,建立销售渠道,消除计划生育家庭的后顾之忧,真正做到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6.“绿色养老”工程向产业化延伸利益导向机制建设取得重大突破

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开展“绿色养老”工程,是江西省推进“绿色养老”的显著特点。江西省各地结合本地实际,宜林则林、宜果则果、宜药则药,把推进“绿色养老”与发展地方特色经济有机结合,促进了“绿色养老”工程向产业化延伸。如黎川县有423户二女户参与“绿色养老”工程,先后涌现出120户“绿色养老”致富典型,栽种“绿色养老”果木8325亩,其中杉树4267亩、松树899亩、毛竹1749亩、桔树1139亩、板栗树211亩、茶树30亩、梨树20亩、柚子树10亩;余江县共有669户农村一女、二女结扎户享受到“绿色养老”;吉安县受益于“绿色养老”项目的农村计生家庭已有339户。樟树市是中国药都。樟树市扶持农村纯女户计生家庭种植药材,拓展了绿色养老的内涵。截至目前,樟树市有1900余户纯女户计生家庭从事药材种植,种植面积达18万亩,户均年增收3000元。

目前,江西省通过实施“绿色养老”工程,已经成功建立和推行五项制度,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建设取得重大突破。

一是计划生育家庭爱心保险制度。由政府出资为农村0~6周岁独生子女办理爱心保险,解决学龄前独生子女及其父母健康保障问题。

二是农村独女、二女家庭补充养老保险制度。对农村独女、二女户的父母施行了长效手术的一方,办理不低于3000元的计划生育补充养老保险,其中省财政补助1000元。

三是计划生育家庭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助制度。农村独女、二女户参加国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个人缴费部分由各级财政负担,其中省财政每人补助1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