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储管理的模式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13:59

仓储管理的模式篇1

[关键词]信息技术;仓储管理;服务模式

一、川中供应站物流仓储管理服务的现状

川中供应站隶属物资总公司川西物资供应公司,负责川中片区石油单位的物资仓储和配送。它属于较老的国有企业,外部信息不灵,内部信息传递不畅,还沿袭着原来的生产经营模式。(1)企业获取信息具有局限性。由于计划经济体制对我们的影响,我们获取信息的着眼点仍在石油行业内部打转,不能够超越这个特定行业,面向全国范围、乃至全世界,这就使我们所获取的信息带有明显的局限性。(2)对所收集到的信息缺乏组织能力。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收集到各种相关信息后,往往不能对其进行系统的分类、组织,不能有效地去伪存真,将其融为一个有机体。(3)各部门之间信息的协调沟通能力较差。我们企业的各部门之间,由于不能有效地协调相互间的关系,导致彼此之间工作不能及时到位,经常相互“扯皮”,使工作处于被动局面。(4)信息资料保管不善,取用手续不严、责任制度不健全,而导致信息泄露,使企业成为竞争中的失败者。另外,一些因自然因素或人为因素的原因,也可能导致信息资料的毁损,使资料失去完整性和降低使用价值。

二、制约川中供应站物流仓储管理服务落后的原因

我们在川中供应站调查过程中,总结几个原因:首先目前川中供应站人员结构相对老化,且对于现代仓库管理的知识了解不够。其次仓储作业人员平均年龄偏大,计算机技能比较差。最后,各种统计报表工作量非常巨大,工作人员常忙于各种报表的制作工作,而在其中,由于信息不能共享,存在非常严重地重复统计情况。本人认为,除了从制度上进行规范,物流仓储信息化的建设已经迫在眉睫。只有通过信息系统的开发建设,制订统一的规划和完整的方案,才能彻底地解决物流仓储管理中的诸多问题,加快信息传递的效率,提高川中供应站仓储管理各环节的协调性、增强物流仓储管理能力。

三、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的仓储管理模式

(1)加强条码技术在仓储管理中的应用。采用条码技术,并与信息处理技术结合,可确保库存量的准确性,保证必要的库存水平及仓库中物料的移动、与进货协调一致,保证产品的最优流入、保存和流出仓库。针对本供应站,在仓库管理中条码技术的应用主要是条码的编码和识别技术。同时条码技术是实现快速、准确而可靠的采集数据的有效手段,借助商品条形码上的资料经条形码读取设备读取后,可迅速、正确、简单的将商品资料自动输入与撷取,而达到自动化登陆、控制、传递、沟通的目的,从而解决了仓库信息管理中数据的录入和数据采集的“瓶颈”问题,为仓库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提供了有利的技术支持。(2)建立以网络技术基础的仓库管理信息系统。伴随着仓储作业过程,仓库中产生大量信息。计算机仓库管理信息系统可以说是仓库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库存,提高为客户服务水平的重要手段。在川中物资供应站,早期开发应用的仓库miS系统,其体系结构一般都是由单台主机系统构成的集中处理方式,也就是数据库和应用界面(如查询、统计、修改等)都在同一台计算机中,这种模式下的仓库miS系统受处理“过于集中”和系统“过于封闭”等局限。在仓库信息系统的发展过程中,这种模式已转向Client/Server即客户机/服务器方式(简称C/S)。C/S模式下的仓库miS系统作为仓库现代化管理工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大大提高了仓库的效益。但是随着仓库管理机制和运行方式的不断变化,用C/S模式构筑仓库miS系统时,客户端的机制变化(如收发作业方式发生变化)使软件的管理变成了严重的问题。本供应站所涉及的物资、服务的油气田在地理上都分布的十分广,管理流程复杂,因此,为达到对整个供应站仓储业务的全面有效管理,应结合本供应站物资供应的实际情况,我们应采用internet技术建立的仓库内部网络intranet。仓库intranet是一个仓库内部信息管理和交换的基础设施,它基于internet通信标准、web技术和设备来构造或改建成可提供web信息服务以及连接数据库等其它服务应用的自成独立体系的仓库内部网。近年来所兴起的全新的基于intranet下的miS系统体系结构B/S为我供应站仓库miS系统的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王斌义.现代物流实务[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出版社,2002

[2]崔介何.物流学概论(第三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仓储管理的模式篇2

作者:张侠

来源:《职业·下旬》2010年第11期

随着我国城市化和现代化快速发展,物流业务量倍增,对仓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传统的仓储系统正在向具有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和网络化的现代仓储系统转型,对仓储管理人才的要求也向信息化方向发展。

一、我国仓储管理信息系统存在的主要不足

自动化仓储水平较低。据统计,我国目前建成的300座左右立体仓库,仅有50多座是全自动,其中高度在l2米以上的大型立体仓库仅有8座。这些仓库主要应用在烟草、医药、食品、通讯、家具制造业、机械制造业等传统优势行业,信息化水平低。目前我国整个物流企业只有39%的配备信息系统,配备信息系统的仅38%具有仓储管理信息系统,缺乏应有的公共信息平台。仓储管理过程环节多而且复杂,信息量大,对从业人员的技术要求很高,而多数仓储工作人员对信息化的认识不足。

二、我国仓储管理信息化发展趋势

1.我国仓储管理系统状况

仓储管理系统(wmS)是现代信息技术在仓库管理中的具体应用与实践。wmS就是仓储里面的作业系统,包括整个物流中心的入库、库位优化,定单履行,出库任务管理等,是优化库存、提高员工作业效率的系统。国内企业应用的wmS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配送中心业务的应用系统,系统功能包括进货管理、库存管理、订单管理、拣选、复核、配送、终端管理、商品与货位基本信息管理等功能模块;二是以仓储业的经营决策为重点的应用系统;三是以仓储作业技术的整合为主要目标的系统,主要解决各种自动化设备的信息系统之间整合与优化的问题。

2.仓储管理系统发展趋势

(1)仿真技术的应用。仿真技术是集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通讯技术、控制技术于一体的现代高科技,它能以合理的成本模仿出一个真实的环境。仿真技术在仓储管理系统中主要应用在以下几个方面:仓储管理系统的设计、仓储成本估算、仓储库存的控制与仓储物流操作方式的选择布局、设施和设备数量、人员的安排等。

(2)RFiD系统。RFiD(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该系统主要包括入库管理模块、库存模块和出库模块,将货物信息编码写进电子标签,并把电子标签安装在相对应的货物上,利用无线射频信号来识别货物,并获取其相关信息数据。最基本的RFiD系统是由电子标签、阅读器、天线和通讯系统四部分组成,当电子标签进入磁场区域后,接收的

读取器发出信号,凭借感应电流所获得的能量发送出存储在芯片中的产品信息,或者主动发送某一频率的信号;阅读器读取信息并译码后,送至仓储管理系统进行相关处理。

三、仓储应用人才要求与培养

1.我国物流人才缺乏

物流人才是全国12种紧缺人才之一,目前各类大专院校物流专业年培养规模远远跟不上现代物流业发展的需要。

2.对应用物流人才的要求

具体来讲,物流应用型人才应具备国际贸易和通关知识、仓储运输专业知识、财务成本管理知识、外语知识、安全管理知识、法律知识和其它如环保等方面的知识,具备严谨周密的思维方式、团队合作和奉献精神、信息技术的学习和应用能力、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异常事故和应急作业的处理能力、物流质量的持续改进能力等。从市场需求的角度看,我国今后对物流专业的人才要求特征为:综合能力强,胜任不同类型的就业岗位;具备良好的基础专业物流知识;“复合型物流”人才。

3.培养措施

(1)建立学习型企业,全面提高员工素质。在目前缺乏实践经验的情况下,可采取去发达国家考察学习,请专业人士或高校教师介绍经验、传授知识、办学习班等,或在技术院校招聘物流专业技术型人才,尽快解决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缺乏的局面。做到干中学,学中干。

(2)改革物流人才培养模式。高校物流专业教学要有针对性地开展专业教学改革,强调能力本位的综合化教学模式。要综合使用“问题教学、案例教学、多媒体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要推进先进的现代化教学手段,让学生在网上跟踪国内和国际上物流产业的最新发展信息;要开展拓展实践性教学,经常组织学生到物流公司、大型仓储基地、货物集配中心等处实习,形成对物流系统各个结点的感性认识。

仓储管理的模式篇3

一、高职院校物流仓储与配送管理专业的教学现状

高职院校物流仓储与配送管理专业是物流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在实践教学活动过程中有很多的问题,特别是在国家推出新课标改革的大势之下,高职院校物流仓储与配送管理专业无论是在目标培养和教学模式以及教学体系之下都有很多的弊端,对于当代高职院校物流仓储与配送管理专业的教学发展起到了的制约。

(一)高职院校物流仓储与配送管理专业教学体系的不完善。

现代高职院校教育的重点主要是职业性和针对性,特别是依靠定向教学,来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现代高职院校物流仓储与配送管理专业课程的设计中,主线的设计是书本知识,没有相对应的课程渗透职业培养的元素,导致高职院校物流仓储与配送管理专业和实践教学产生脱离,致使学生学不到全面的课程体系。学生的学习和练习都是被动的。

(二)高职院校物流仓储与配送管理专业教学模式较为单一。

现代的高职院校物流仓储与配送管理专业课程教学,应该是开展实践教学模式,特别是依靠于完善的实践课程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高职院校物流仓储与配送管理专业在开展教学模式时,大多是传统教学模式,过于填鸭式的教学导致教师教学非常累,学生学习的非常枯燥,还没有教学效果。缺乏很多的实践教学,学生对于物流仓储与配送管理专业的理解大都是处于理论知识的粗浅界面,严重限制了学生增强综合能力。高职院校物流仓储与配送管理专业教师主导型较高,学生只是盲目的接受知识,没有实践操作,导致教学效果每况日下。

(三)高职院校物流仓储与配送管理专业培养的目标定位非常模糊。

现代高职院校物流仓储与配送管理专业实用型人才为主要培养目标,以物流仓储与配送管理为主要学习方向,侧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高职院校物流仓储与配送管理在设计课程中,实用性不足,课程教学内容陈旧。进而,为了培养物流人才,要依赖于市场上的需求,要对所培养的目标进行科学的定位。但是现代高职院校物流仓储与配送管理专业对于培养目标的定位上,和实际中的市场产生了悖论,特别是市场的变化和培养的方向存在极大的偏差,导致高职院校物流仓储与配送管理专业陷于窘境之中。

二、高职院校物流仓储与配送管理专业教学方向的改革

在国家推出新课标改革的大势之下,高职院校物流仓储与配送管理专业进行教学改革,才是顺应国家新课标的科学措施。进而,寻找高职院校物流仓储与配送管理专业中所存在的实际教学弊端,采取科学的有效方法,教学模式要多元化,完善课程体系,才是高职院校物流仓储与配送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方向。依靠于改革,丰富实践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定位好教学的角色,教师起铺助,学生为主导的教学方法。

高职院校物流仓储与配送管理专业具有较强的课程实践性,教学角色的定位明确是其关键之处,过于填鸭式的教学导致教师教学非常累,学生学习的非常枯燥,还没有教学效果。缺乏很多的实践教学,学生对于物流仓储与配送管理专业的理解大都是处于理论知识的粗浅界面,严重限制了学生增强综合能力。教师在实践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为铺助,学生为主导,设计新颖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情景,将传统的学生被动学习改变为学生主动学习。教师要起到指导性价值,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将单调、枯燥的理论教学以学生为主体转变为教师和学生相互促进学习的一种教学模式,开展多元化教学模式,奠定一个好的基础。

(二)培养好教学明确目标。

高职院校物流仓储与配送管理专业关注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进而,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学的指导方向是职业能力,得以开展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才是教学活动的主体目标。实际的市场需求和教学任务两相结合,将培养职业素养,融入到课程的实际教学中去,开展实践教学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才是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才可以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三)教学模式要多元化。

高职院校物流仓储与配送管理专业教学模式的改革,才是深化教学的改革基础。高职院校物流仓储与配送管理专业教学模式的多元化,以实践教学为主体,多元化演变教学模式。教学模式改革的主要内容主要有案例教学模式、任务驱动式、项目教学模式。教学模式多元化,教学也就变的充裕起来。

1.项目教学模式。

老师起指导性作用,学生为独立或者是一个团队的方式,形成一个完善的实践工作,就是项目式教学,项目教学模式侧重体现学生的实践教学,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禁锢,以实践性教学方式,来展开教学活动。

2.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

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提出注重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以任务方式,强调实践教学。老师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依靠于课程的内容,来设计多元化的任务方式,学生自我进行解决任务,老师起指导作用,强化学习理论知识,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案例教学模式。

案例教学模式的实体是实践教学,依靠案列进行实践教学,将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进行转变,加强学生为主体的一种教学原则。教师将案列和实践教学两相结合,从而达到了科学的教学活动。学生基于真实的案例,可以更加科学的增强职业技能。

高职院校物流仓储与配送管理专业具有较强的课程实践性,教学角色的定位明确是其关键之处,过于填鸭式的教学导致教师教学非常累,学生学习的非常枯燥,还没有教学效果。缺乏很多的实践教学,学生对于物流仓储与配送管理专业的理解大都是处于理论知识的粗浅界面,严重限制了学生增强综合能力。教师在实践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为铺助,学生为主导,设计新颖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案例,将传统的学生被动学习改变为学生主动学习。教师要起到指导性价值,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将单调、枯燥的理论教学以学生为主体转变为教师和学生相互促进学习的一种教学模式,开展多元化教学模式,奠定一个好的基础。

仓储管理的模式篇4

关键词:现代化;仓储物流;管理

1前言

现代仓储物流管理水平的提高,是电子商务行业运营和发展的基础。在电子商务对市场影响力越来越大的今天,仓储物流企业必须对空间管理方式进行优化,提高仓储物流管理效率,才能在业务量激增的今天,更好的完成社会的仓储物流需求。物流仓储管理空间的格式化,是提高仓储物流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的有效途径,作为一项比较新的概念,由于其对提高物流仓储管理水平效果极好,因而物流仓储管理空间的格式化被很多物流企业所采用。

2现代仓储物流管理的概述

现代物流是在信息网络技术和信息科技树的基础上,将现代物流技术与物品的运输流程紧密结合,进而形成信息化和现代化特征并存的物流企业运行模式。现代仓储物流管理是现代物流企业日常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内容包括物品的存储、管理、保存及处理等环节。现代物流与传统物流运作模式的最大区别在于仓储管理这一方面,传统仓储物流管理以收取费用为主要的商业盈利模式,这就要求库存容量要处于最大化的范围之内,而现代仓储物流管理则是以科学配置仓储资源、优化仓储管理结构为主要途径,将静态库存的容量控制在最小范围之内,降低投入成本,以此来实现现代物流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现代仓储物流管理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能够有效调节市场的供求关系,实现生产和销售环节联动效果的最大化,并担任蓄水池的重要角色,提高存储运作效率和水平,加快物品的内部流动速度,实现现代物流企业经济的稳定发展。

3仓储物流管理中存在问题

3.1自动化仓储利用率不高

当今社会,社会生产活动都向着自动化信息化发展,自动化仓储的发展在提高作业效率的同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人力成本,从未在根本上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然而由于经济能力以及其他因素,中小型企业在仓储自动化方面发展缓慢,而且由于规模等方面的不确定因素,大量的库场设施被闲置,管理上的偏差又导致重复配置的现象。这种资源的闲置与浪费,越发的促使了仓储向专业化,自动化,信息化的发展。

3.2仓库布局不合理

目前,我国的各个地区都有大量建成使用中或是正在筹建中的仓库,各个领域部门为了满足各自的物流需求,建立了一个又一个只为己用仓库,这些仓库为各个部门所用,缺乏统一的管理与安排,成为独立的个体,各地区层层设库、行行设库的现象普遍,致使同一地区同一类仓库间来回倒库现象屡见不鲜,产生许多不需要的中转环节,甚至出现了物流物品逆行等的不合逻辑的现象,这些问题很大程度上加大了物流产业的投入成本,浪费了不必要投入的资金和物力。而正是缺乏管制,这些不合理的仓库零星分布在我国的各个地区,对当地地区经济的发展以及地区整体规划发展产生了直接影响。

3.3仓储管理费用居高不下

仓储管理费用主要包括人工费用和其他成本费用。其中,人工费用主要包括仓储相关工作人员的薪酬、福利以及津贴等支出。然而很多物流公司对于仓储相关人员的工作分配不合理,很多人的工作范围具有较大的重合性,虽然每人都有各自职责范围,却无法发挥自身的工作特长。有时可能会出现一个人需要承担多人才能完成的工作量。如此的工作分配,不仅会降低工作效率,而且也会增加人工费用。所以,在仓储成本管理中,需要提高人员的工作效率,减少不必要的劳动成本支出。其他成本费用主要包括燃料、电力以及其他易耗品的支出,这部分费用的支出在仓储总成本中虽然比重不高,但是作用却非常重要。所以对于这部分支出,也需要加强管理。

4现代仓储物流管理的发展策略

4.1创新改革现代仓储物流管理方式

现代仓储物流企业要改革创新管理方式,以此来实现自身的跨越式发展。首先,要更新仓储设备,不断提升仓储设备的科学技术含量和信息化成分,采用现代化的管理设备,实现对仓储企业的规范化管理,同時,扩大企业仓储空间,实现对企业仓库的现代化管理,从企业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适当性的增加仓库数量,为现代物流行业的发展提供重要的空间区域。其次,要优化现代仓储物流流程结构,通过科学技术的应用降低运作成本,并通过适当的资金投入,提高企业资本的运作效率。最后,现代仓储物流企业要充分借鉴国内外先进管理经验,及时准确地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促使企业朝着现代化的方向发展。

4.2构建以仓储网络为中心的仓储布局体系

当今,我们国家很多企业的仓储设备都建立在交通相对便利,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区,但由于各个仓库自成体系,各为己用的的仓储现状,导致了仓储资源的极大浪费。因此在优化仓储管理机制的时候,应该结合各个地区的实际情况,运用自身制定的运营计划,调节企业的经营结构。对现有的仓储体系进行合理系统的规划,严谨科学的布局,同时,加强行业内外的联系,将企业间原本各自为政的仓储体系建立成互相帮助的经济合作机制。

4.3科学配置现代仓储物流管理资源

要科学配置现代仓储物流管理资源,合理规划仓储管理的各个环节,将各环节寓于同一个有机整体之中,提升管理效率和水平,实现仓储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现代物流仓储企业要对自身发展资源进行合理规划,从企业现阶段的发展目标、总体情况出发,制定与之相对应的资源配置计划,保证各环节的有序衔接,在这一过程中,要注意适当的减少管理程序,节约时间,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为企业的发展谋求更大的空间。同时,现代物流仓储企业要合理安排人才,从人才的专业技能、业务水平等方面进行逐一考量,实现人尽其才的最终目的。此外,要合理规划仓库存储空间,科学利用,提升空间的运用效率。

4.4加强一体化技术在仓储中的整合运用

物流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原始低效的人力时代,进入机械化时代后开始了新兴、迅猛的发展,而在自动化过后的一体化整合时代中运用了大量高科技手段,例如激光扫描、计算机控制技术、条形码等电子新兴技术来对仓库进行管理,利用自动分检体系,可以很大程度的提高货物的分检速度,以达到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

仓储管理的模式篇5

一、物联网技术的含义

所谓的物联网技术是在一九九九年提出来的,国内外的不同专家和机构对其有着不同的定义,一般的共识就是:物联网通过射频识别、全球定位系统、红外感应器、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照协议约定,把所有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的通讯和交换,从而实现智能化的识别、定位、跟踪、监控、管理的一种网络。

目前我国物联网体系的雏形已经基本具备,具有十分典型的层级特征。一个完完整整的物联网系统包含信息的感知层,信息的汇聚层,信息的处理层,信息的运营层,信息的应用层。物联网存在六大关键性技术,但是目前而言,作为物联网系统最底层的感知技术和汇聚技术应用的速度快,范围广,推动着物联网系统结构的不断升级。

二、物联网技术下仓储管理系统的基本功能

物联网技术下的仓储管理系统是以射频技术为基础的,充分利用物联网的现金技术集成尖端的硬件设施和完善的软件系统来管理仓储环节。

智能化仓储系统的基本功能

物联网技术下的仓储管理系统,智能化的先进管理模式,可以自动而精确地获取产品信息和仓储信息;还可以自动生成并打印入库、出库清单;同时可以动态的分配货位实行随机存储,从而可以最大限度的使用仓储空间;而且还可以及时有效的查询库存数量、库存时间、库存位置;然后可以对仓储物品进行随机抽查盘点,综合盘点;最后可以实时的统计和汇总各类信息,输出统计报告。

(二)自动化的出库管理功能

当仓库收到销售部的订单或者发货通知后,出库管理模块自动的按照预定规则分组,区分先后顺序合理安排。按照订单要求,出库管理模块自动化的生成敛货方案,按照此方案安排订单敛货任务。管控人员按照射频终端的指引扫描货物、确认产品,并自动将其储存状态变更为待出库。

在产品出库时,由设置在仓库出口的出库读写器扫描产品的电子条码,并且通过数据的采集接口链接给出库李模块,自动化的生成出库清单与产品订单进行对比。若有差错,系统进行提示,提醒管理员进行清查更正,如若两者一致,便可以顺利出库,打印产品出库清单,对库存信息及时更新。

出入库的管理模式(图一)

(三)智能化的入库管理功能

入库管理是物联网技术下仓储管理系统的核心功能模块,通过本地数据接口、采集数据接口和远程数据接口与产品命名服务器等其他部分进行交互,实现产品入库自动管理功能。

产品在入库时就设置入库读写码并进行扫描,自动的形成产品入库清单,然后通过本地的数据接口将入库信息及时更新到本地数据中心(所谓的本地数据中心就是仓储系统存储维护本地库存信息的数据库)。入库管理功能是按照最佳的储存方式,选择空货位,通过射频终端进行数据传送,及时的确定将货物放置在正确货位,就位后扫描电子标签,打印入库清单,确认货物存储,以方面日后订单发货。

(四)智能化的库存控制功能

库存管控模块根据系统确定的管控策略生成决策方案,当实时库存量高于或者低于库存限量时便会自动报警,库存管理员据此适时的进行补购或者取消订单。

在库存管理模块可以对库存进行准确真实的统计,根据出库、入库、库存的信息完成库存管理的日报、月报和年报。自动对各个分库、班组、站所等基层工作单位的工作情况进行统计,方便查询和管控。

三、物联网技术下仓储管理系统的设计

仓储是物流管理环节的重要部分,其产生的原因主要分为主动存储和被存储。主动存储包括时间差异、战略考虑和市场因数;被动存储主要涉及到管理失误、不可抗因素和供需脱节。仓储管理所研究的内容主要是仓、储、物、环境四个方面:仓所指的是存储环节所需要的设备设施;所谓储就是出入库业务,在库业务和仓储规划;物就是指仓库内的货物和人的管理;环境就是指仓库,物品活动所涉及的外在条件。

(一)软件设计环节

根据实际操作中的要求,仓储管理的软件设计必须具备以下七大功能:一是,业务管理模块,对物品的入库、出库、移库、盘点等业务进行改进和优化,避免传统仓储所存在的弊端,并且进行仓库分析、物品分析和任务指派;二是,设备管理功能,利用硬件平台和软件平台将收集的信息进行分类处理,作为中间件及时的分配到不同模块进行处理;三是,安全管理模块,仓库的管理包括商品安全和仓库安全,安全管理主要包括权限管理、设备管理、物品管理和环境监控;四是,数据管理模块,这一模块的功能是进行数据的查询、更新和备份;五是,协作管理模块,主要是进行内部管理和外部管理,然后将内外部管理结合起来;六是,基本信息模块,仓储系统中最为基本的信息包括人员信息、设备信息、物品信息,这一模块根据其他模块的反馈及时更新用于日后的统计查询;七是,电子地图模块,实时显示仓储的真实情况,了解设备运行状况和人员的工作状况,提高仓储工作效率。

软件设计模块(图二RFiD:标签)

(二)硬件布局方案

将来仓储的发展趋势是多功能的混合应用、智能化、集约化和自动化。根据其功能结合物联网技术实现各个模块的功能所涉及到的硬件设备主要有:一是,在每道门口安装的感应器,作用不同的门安装不同的感应器设备;二是,库控动作人员所穿戴的RFiD标签工作服、叉车车载读卡器;三是,在各固定货位、托盘、特殊仓库等地方安装的电子标签,方便货物盘存和货位选择;四是,仓库内安装的各种环境的感应标签,目的是满足货物的安全和存储要求;五是,防火、防水、通暖、通风等辅助设备。

将物联网技术运用到仓储管理的所有环节,对管理系统的软件、硬件提出设计方案,建立智能化、自动化的仓储管理系统。如今物流仓储管理还存在一定的弊端和漏洞,恰当的引进和发展物联网技术,可以补充其不足,也可以为物联网那个技术在其他物流供应环节的利用起到示范带头作用。

参考文献

[1]苗云飞.我国仓储物流业发展现状和趋势.[J].现代物流.2009:56-57.

[2]孙晓波.物联网概念和演进路径[J].电信工程技术和标准化.2009:12-14.

[3]郑平标,候海永.RFiD技术在仓储管理系统中的应用[J].铁道货运.2005:18-21.

(作者单位:中北大学)

仓储管理的模式篇6

传统仓储管理中存在诸多问题,主要是由信息产生、处理方式等所带来的成本、工作效率问题。人工录入数据的方式不仅繁琐,数据量大易出错,而且盘点周期长,货损货差不能及时被发现。同时,货物出入库检验仅限于相关单据校对及货物外包装查看,难达检验目标。再次,由于条码只能记录某一类货物,无法记录某一具体货物的信息,因此在货物出库时无法根据生产日期来保证先进来的货物先出库。而由于信息传递系统效率低下,需求预测、库存信息、生产计划等分布于不同供应链组织中的信息无法集成,当需要有效快速响应用户需求时,很难得到实时信息。

针对目前仓储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智慧仓储项目实施,实现仓储信息的快速生成、自动识别及智能处理,全面提高货物出入库、盘库、移库环节的效率与效果,降低管理成本,提升仓储管理智慧度。

定义和任务

智慧仓储是指在仓储管理业务流程再造基础上,利用RFiD射频识别、网络通信、信息系统应用等信息化技术及先进的管理方法,实现入库、出库、盘库、移库管理的信息自动抓取、自动识别、自动预警及智能管理功能,以降低仓储成本、提高仓储效率、提升仓储智慧管理能力。

智慧仓储任务包括:提高货物出入库效率。实现非接触式货物出入库检验,问题货物标签信息写入,检验信息与后台数据库联动。提高货物盘库效率。库管员持移动式阅读器完成非接触式货物盘库作业,缩短盘库周期,降低盘库人工成本,盘库信息与后台数据库联动,自动校验。提高货物移库效率。实现仓储货物在调拨过程中进行全方位实时管理,准确快速定位移库货物,提高移库工作灵活性;通过对移库货物的移库分析,找出最佳货物存放位置。实现仓储管理智能化。各类仓储单据、报表快速生成;问题货物实时预警,特定条件下货物自动提示;通过信息联网与智能管理,形成统一的信息数据库,为供应链整体运作提供可靠依据。

智慧仓储的结构规划

智慧仓储具有仓储信息自动抓取、仓储信息自动识别、仓储信息自动预警、仓储信息智能管理等多项功能。其中,仓储信息自动抓取功能是指对贴有电子标签的货物、库位、库架信息自动抓取,包括货物属性、库位及库架分类等,无须通过人工一一辨认。仓储信息自动识别功能是通过与后台服务器的联接,在自动抓取信息基础上,实现信息自动识别,快速验证出入库货物信息、库内货物正确堆放信息等。仓储信息自动预警功能是通过信息系统程序设定,对问题货物进行自动预警,提前应对。仓储信息智能管理功能是自动生成各类单据,为供应链决策提供实时信息的功能模块。

智慧仓储项目的工作单元包括软件单元、硬件单元、网络单元、管理单元四大部分。其中,智慧仓储的软件单元为智慧仓储管理信息系统,主要包括基本信息管理模块、货物出入库管理模块、货物盘库管理模块、标签、阅读器管理模块、货物预警模块与智慧仓储管理模块等7大模块。硬件单元包括RFiD电子标签、读写器、阅读器、RFiD电子标签打印机、服务器、终端、仓库基础设施等。网络单元由计算机有线网络及无线网络组成,其中无线网络主要指wi-Fi及GpRS两类。管理单元是指一套基于智慧仓储的管理业务流程与规范,主要包括出入库、盘库、移库作业流程及相应的规范要求。

智慧仓储贴签和读写器安装

智慧仓储贴签地点主要有三处,一是每一库位、库架;二是库存货物;三是库管设备。在库位、库架及库存货物上贴签,不仅能有效传递信息,更重要的是,能互相验证信息,确保货物的正确摆放。

在库位、货架上贴放RFiD标签:给每一库位、货架贴放RFiD电子标签,标签尽量统一安装在库位、货架正下方的支撑横梁上。在库存货物上贴放RFiD标签:库存品的标签贴放体现在托盘、箱体及大件单品上,其中托盘贴签为主导。企业可定制一批托盘,制作托盘时,在每个托盘内嵌入安装一组RFiD电子标签(为保证被准确读取信息,一般放置两个),贴放的位置根据具体托盘货物堆放方式来确定。如果由客户来提供托盘,可在入库时,安装临时标签,并在终端设备上输入托盘货品编号,将货品与托盘捆绑。在叉车、手推车等库管设备上贴放RFiD标签。

安装读写器可以实现对标签识别码和内存数据的读出或写入操作。智慧仓储安装读写器主要包括在仓库大门安装固定式读写器、给库管人员配备便携式读写器。其中,在库区内,按照点阵排列规律,有序安装固定式读写器,一般要求在1万平方米的仓库,约需要20个分体式读写器。而配备便携式读写器一般需要根据不同的工作性质,在读写器上设置不同的读写权限,主要分为移库人员、盘库人员及出入库检验人员三大类。

智慧仓储管理作业流程图(右页一)

智慧仓储管理流程环节信息表(右页二)

智慧仓储执行要点

仓储管理的模式篇7

关键词:物资仓储管理;现状;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426.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712(2013)22-0000-01

随着电力企业的快速发展,传统的物资管理已经无法适应电力企业发展需求,全新的、现代化的物资仓储管理应运而生。虽然现代化的物资仓储管理符合了电力企业发展需求,但是在实际运用过程中仍存在不少问题,因此,对现代物资仓储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分析,并找出问题产生原因,从而采取有效的对策解决问题,以此提高电力企业经济效益,提升电力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进一步促进电力企业的升级与转型。

一、现代物资仓储管理概述

物资仓储管理是指电力企业在生产发展中,通过制定科学计划、合理组织以及严格控制的方式对电力企业的物资进行储备管理的行为。电力企业物资仓储管理具有需求量大、技术更新快、品种多、各种规范复杂的特点。电力企业物资采购周期较长,几个月甚至是几年,造成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较多包括:设计要求、生产周期、检验试验等。加上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这均给物资仓储带来了更大的困难,同时也对物资仓储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现代物资仓储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物资管理模式落后

物资规范又能称为物资编码,是电力企业物资管理的基础。当前,我国在物资管理方面均存在物资管理模式落后的情况,大部分电力企业的物资管理模式仍然是采取的是传统的粗放型管理模式,且缺乏健全完善的物资管理体系规范标准和有效的指导方案。针对这一情况国家虽然对部分物资编码标准进行了统一规范,但是仍有大部分其他种类的物资没有包括在内。此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物资编码也在快速革新,出现的情况是上一个版本的物资编码还没有完全投入使用马上就被新版本的物资编码所取代,这样的情况有利于电力企业物资管理系统,但是却无法使电力企业的物资管理水平得到提升。究其原因就是物资编码体系仍处于传统物资管理模式范围。落后的物资管理模式将对电力企业的物资管理水平以及物资管理质量产生严重影响[1]。

(二)物资仓库设施设备缺乏先进性

物资仓库是电力企业进行物资储备的必备条件,而物资仓库中的相关设施设备则直接影响着物资仓储管理的质量和水平。当前,我国大部分电力企业的物资仓库设施设备都普遍存在缺乏先进性以及仓库布局不合理的问题,在仓库管理中信息化技术应用极少,在仓库物资管理中仍采用人工拣选、搬运、码放的方式,这样的情况使得物资仓储管理的工作效率低下,相较于设施设备先进的现代化物资仓库,传统的物资仓库在一定程度上还会增加电力企业的成本。

三、现代物资仓储管理的有效对策

(一)引进并利用现代化仓储物资管理理论

一是库存管理理论。任何电力企业在生产发展过程中都必定会储备一定量的物资,以此确保电力企业生产发展的顺利。若是电力企业出现物资积压,就会增加仓储物资管理难度,同时也增加了仓储费用,从而对电力企业的正常生产发展造成影响。而在物资仓储管理中引进并利用库存管理理论,能够优化物资储备量,最大限度降低由于物资积压所额外产生的仓储费用以及对电力企业流动资金的占有量。

二是零积压管理理论。零积压管理理论需要电力企业物资供应能力和配送能力要求较高,两者需要有效协调。零积压管理理论是电力企业实现零积压管理的重要基础依据,因此电力企业必须不断加强物资供应能力和配送能力,并对两者进行有效协调,以此促使电力企业实现仓储物资零积压管理。

(二)完善物资仓储管理信息系统

不断完善物资仓储管理信息系统非常重要。完善物资仓储管理信息系统,以此为基础依据能够对电力企业的仓储管理和组织进行优化。物资仓储管理信息系统主要有映射信息数据库、搜索引擎及射频识别系统、电子系统等组成,该系统不仅能够满足物资仓储管理工作的多种功能需求,还能使物资仓储管理工作实现信息化、可视化,这样不仅能够有效提高电力企业物资仓储管理工作效率、质量和水平,还有利于节约电力企业成本。

(三)提高物资仓储人员的综合素质

物资仓储工作人员是电力企业进行物资仓储管理工作的核心,人员素质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物资仓储管理工作的优劣,因此,电力企业应努力开展各种培训教育活动来提高物资仓储人员的综合素质。通常电力企业提高物资仓储人员综合素质的措施具体表现为以下几方面:一是大力开展各种培训教育活动,将培训重点放在提高工作人员核心技能上面,并建立考核机制,通过严格的考核淘汰不合格的工作人员,做到持证上岗。二是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激励制度,做到奖优罚劣,以此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提高工作人员工作的主动积极性[2]。

四、结语

总之,本文从现代物资仓储管理概述,现代物资仓储管理存在的问题以及现代物资仓储管理的有效对策方面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不仅有助于提高电力企业的物资管理水平,增强电力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还有助于促进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从而更好地提供电力服务。

参考文献:

仓储管理的模式篇8

关键词:仓单融资;模式;作用

中图分类号:F83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544(2007)01-0030-02

中小企业在促进我国经济增长、解决就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中小企业却一直面临着融资难的发展瓶颈。通过一种新型的融资方式――仓单融资,银行和企业可以实现多方共赢的局面,不仅有助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还可以通过提供信息、结算服务等,使中小企业获得更多、更有效的金融服务,为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

一、仓单融资的涵义与特点

仓单融资,又称为仓单质押融资,是指申请人将其拥有完全所有权的货物存放在商业银行指定的仓储公司(以下简称仓储方),并以仓储方出具的仓单在银行进行质押,作为融资担保,银行依据质押仓单向申请人提供用于经营与仓单货物同类商品的专项贸易的短期融资业务。

贷款按照有无担保一般分为信用贷款和担保贷款,其中担保贷款又分为保证贷款、抵押贷款和质押贷款。一般来说,银行认可的抵押物主要是不动产如房屋、厂房、机器设备等,质押物主要是银行存单、国债等有价证券。尽管生产企业或商业企业的存货也具有一定的价值,理论上也可以进行抵押,但是由于银行难以对存货进行有效的监管,同时缺乏对存货市场价值的评估,一般银行不愿意接受存货抵押借款的方式。这样,对于那些缺乏合适抵押品的企业,尽管其拥有大量的存货,却难以从银行获得贷款支持。大多数中小企业都存在这种尴尬的局面。

仓单融资实质是一种存货抵押融资方式,通过银行、仓储公司和企业的三方协议,引入专业仓储公司在融资过程中发挥监督保管抵押物、对抵押物进行价值评估、担保等作用,实现以企业存货仓单为抵押的融资方式。

仓单融资的主要特点是:

1.仓单融资与特定的生产贸易活动相联系,是一种自偿性贷款。一般的,贷款随货物的销售实现而收回,与具有固定期限的流动资金贷款、抵押贷款相比,周期短、安全性高、流动性强。

2.适用范围广。仓单融资不但适用于商品流通企业,而且适用于各种生产企业,能够有效地解决企业融资担保难的问题。当企业缺乏合适的固定资产作抵押,又难以找到合适的保证单位提供担保时,就可以利用自有存货的仓单作为质押申请贷款。

3.质押物受限制程度低。与固定资产抵押贷款不同,质押仓单项下货物受限制程度较低,货物允许周转,通常可以采取以银行存款置换仓单和以仓单置换仓单两种方式。质押物受限制程度低,对企业经营的影响也较小。

4.仓单融资业务要求银行有较高的风险监控能力和较高的操作技能。仓单融资中,抵押货物的管理和控制非常重要,由于银行一般不具有对实物商品的专业管理能力,就需要选择有实力、信誉高的专业仓储公司进行合作。同时,银行需要确认仓单是否是完全的货权凭证、银行在处理仓单时的合法地位、抵押物价值的评估等问题。

二、操作方式

仓单融资在实践中有多种做法,为了满足企业的需求,便利企业融资和经营,银行也在不断创新,不断在仓单融资模式的基础上拓展新的融资模式。目前国内外金融机构的仓单融资模式主要有以下四种。

(一)仓单质押贷款的基本模式

仓单质押贷款,是制造企业或流通企业把商品存储在仓储公司仓库中,仓储公司向银行开具仓单,银行根据仓单向申请人提供一定比例的贷款,仓储公司代为监管商品。开展仓单质押业务,既解决了借款人流动资金不足的困难,同时通过仓单质押可以降低银行发放贷款的风险,保证贷款安全,还能增加仓储公司的仓库服务功能,增加货源,提高仓储公司的经济效益。

仓单质押贷款的主要流程如图1所示:

流程说明:(1)企业向银行提出贷款申请,按照银行要求把货物存放在银行指定的仓储公司;(2)仓储公司向银行提交企业交存货物的仓单,进行质押,承诺将保证货物的完好,并严格按照银行的指令行事;(3)银行向企业发放贷款;(4)企业实现货物的销售,购买方(客户)将货款汇入银行的企业账户;(5)仓储公司根据银行的指令,向购买方移交货物;(6)企业归还银行的贷款本息。

仓单质押贷款实质是存货抵押贷款,由于银行难以有效地监管抵押物,就需要借助第三方仓储公司形成的仓单,以及仓储公司提供的保管、监督、评估作用实现对企业的融资。在实践中,以仓单质押模式为基础,通过拓展仓储仓单的范围、强化仓储公司担保职能、以未来仓单作质押等,又可以形成异地仓库仓单质押贷款、统一授信担保贷款和保兑仓融资模式。

(二)异地仓库仓单质押贷款

异地仓库仓单质押贷款是在仓单质押贷款融资基本模式的基础上,对地理位置的一种拓展。仓储公司根据客户需要,或利用全国的仓储网络,或利用其他仓储公司仓库,甚至是客户自身的仓库,就近进行质押监管,提供仓单,企业根据仓储公司的仓单向银行申请借款。

异地仓库仓单质押贷款充分考虑客户的需要,可以把需要质押的存货等保管在方便企业生产或销售的仓库中,极大地降低了企业的质押成本。

(三)保兑仓融资模式

保兑仓或称买方信贷,相对于企业仓单质押业务的特点是先票后货,即银行在买方(客户)交纳一定的保证金后开出承兑汇票,收票人为生产企业,生产企业在收到银行承兑汇票后向银行指定的仓库发货,货到仓库后转为仓单质押。在这一模式中,需要生产企业、经销商、仓储公司、银行四方签署“保兑仓”合作协议,经销商根据与生产企业签订的《购销合同》向银行交纳一定比率的保证金,申请开立银行承兑汇票,专项用于向生产企业支付货款,由第三方仓储公司提供承兑担保,经销商以货物对第三方仓储公司提供反担保。银行向生产企业开出承兑汇票后,生产企业向保兑仓交货,此时转为仓单质押。

保兑仓的运作流程如图2所示:

流程说明:(1)经销商向银行提出借款申请,并支付一定保证金;(2)仓储公司向银行提供承兑担保;(3)经销商向仓储公司提供反担保;(4)银行向生产企业开出银行承兑汇票;(5)生产企业按照汇票要求,向仓储公司交货;(6)仓储公司提货、存仓,并向银行签发仓单;(7)在仓单融资期限内,经销商向购货方销售货物;(8)购货方将货款汇入银行的企业账户,归还经销商的质押贷款;(9)根据银行指令,仓储公司向购货方移交货物。

(四)统一授信的担保模式

统一授信的担保模式是指银行根据仓储公司的规模、经营业绩、运营现状、资产负债比例以及信用程度等,把一定的贷款额度直接授权给仓储公司,再由仓储公司根据客户的条件、需求等进行质押贷款和最终清算。仓储公司向银行提供信用担保,并直接利用信贷额度向相关企业提供灵活的质押贷款业务。银行则基本上不参与质押贷款项目的具体运作。

统一授信的担保模式有利于企业更加便捷地获得融资,减少原先向银行申请质押贷款时的多个申请环节;同时也有利于银行充分利用仓储公司监管货物的管理经验,通过仓储公司的担保,强化银行对质押贷款全过程监控的能力,更加灵活地开展质押贷款服务,降低贷款风险。

三、仓单融资的作用

仓单融资是现代生产经济条件下企业物资流动、经营活动与银行融资活动有机融合在一起的、多方得益的一种融资模式。

1.对融资企业的作用。通过以存货作抵押,解决了中小企业缺乏固定资产作抵押、担保难的问题,盘活了存货资金,有助于企业获得银行贷款支持;存货资金的盘活,使企业的存货周转速度加快,有助于企业获取采购的主动权,同时能够使企业增加销售客户,扩大市场份额;存货资金的盘活,也就是经营资金的节约;通过与银行的融资活动,能够为后续的融资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

2.对仓储公司的作用。通过与银行的合作协议,通过提供保管、监管、保证服务,为服务企业获得银行融资提供了保证,从而能够加深仓储公司与服务企业的业务合作关系;通过提供金融服务功能,可以增加仓储公司的客户数量。

3.对银行的作用。通过三方合作,解决了存货抵押监管难的问题,通过仓储公司的保管、保证,有助于实现信贷风险控制的目标,扩大业务范围,增加客户规模。质押融资与信用融资相比,有仓储公司负责监管,质押物变现能力强,因此,信贷资金风险较低。而且在贷款收益之外,还可以获得包括结算、汇兑差价等中间业务收入。

通过仓单融资开展金融服务,对于中小企业、银行、第三方仓储公司(或物流公司)都具有重要作用,不仅有助于提高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而且能够有效地解决中小企业担保难、抵押难的贷款问题,提高银行的资源分配效率。

参考文献:

[1]陈伟.融资新路中的探索者[J].现代物流,2006,(2).

仓储管理的模式篇9

关键词:仓储管理实务;职业岗位;项目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

1课程定位

《仓储管理实务》是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该课程从了解仓储活动入手,研究如何管理才能以最低的仓储总成本提供满意的客户服务。在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仓储管理实务》的先期课程有《物流管理基础》、《物流市场营销》等,后续课程有《运输与配送管理》、《供应链管理》、《物流采购管理》、《企业物流管理》等,《仓储管理》在整个课程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如果把物流系统比作一棵树的话,仓储就相当于这棵树的根,所以该课程教学效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学生未来业务能力的提高和职业生涯的发展。

2课程内容设置依据

通过对北大荒物流、完达山物流的调研,我们弄清了仓储企业或仓储部门相应的职业岗位有:仓库管理员、接货员、商品检验员、拣货员、信息处理员、仓库主管、仓储部总经理等岗位,对各岗位技能和职业素养进行了分解,考虑到学生毕业首先从最基层做起,而进入工作岗位的最基本条件是要有物流师从业证书和仓管员从业证书,因此在课程设计时还结合了《仓储从业人员职业资质》和《物流师国家职业标准》中涉及的与《仓储管理实务》课程相关的内容。

遵循学生认知规律,以学生的就业为导向,以职业岗位需求为依据,以仓储岗位为主线,紧密结合职业资格证书中仓储管理的知识和技能要求,打破传统的章节教学模式,按照不同的岗位层次设置课程内容,确定教学项目和教学任务。

3课程内容的选取

按照从准仓库管理员到仓库管理员再到仓库主管最后晋升为仓储企业总经理的岗位递升顺序将《仓储管理实务》课程设置成仓储作业岗前培训、仓储业务操作、仓储库存控制、拟建新仓库、仓储经营管理五个教学项目,然后按照仓储企业的实际业务需求又将每个教学项目分解为若干个教学任务。

3.1仓储作业岗前培训

新员工进入仓储企业后,首先进行仓储相关业务的岗前培训。让准库管员了解仓储、了解仓管员的素质要求、了解并学会维护相关仓储设备,了解仓储货物的性能。以此为依据我们设置学习项目一:走进仓储,为了体现任务引领,走进仓储又下设五个任务。即:仓储基础知识认知、仓储作业人员基本素质认知、仓储设施设备认知、仓储对象认知、仓储单证认知。其中“仓储作业人员基本素质认知”是学好《仓储管理实务》课程要实现的最终目标。“仓储设备认知”能为提高下一个教学项目“仓储业务操作”的效率打下基础。因此将这两个任务定为仓储作业岗前培训的重点内容。

3.2仓储业务操作

经过项目一的“岗前培训”后,员工便要开始进入仓储业务操作环节,进行收货、存货、发货等仓储作业。这也就是《仓储管理实务》课程项目二:仓储业务操作,按照仓储作业的先后顺序,结合执业资格考试,在教学过程中将此模块分解成四个任务,即:入库作业、在库作业、出库作业、仓储信息作业。此模块中对应的工作岗位有商品接运岗、商品检验岗、商品储存岗、商品分拣岗、商品盘点岗等基层作业岗位。让学生学会商品接运、商品检验、商品堆码苫垫、商品储存保管、商品分拣、商品盘点、出库复核和交接等基本操作技能。

3.3库存控制

学习仓储管理的目的是在了解仓储基本业务的基础上,研究如何以最低的库存满足客户的仓储需求。因此设置《仓储管理》课程项目三:库存控制,以降低企业库存成本。按照需求类型的不同将库存控制技术分为aBC库存控制技术、mRp库存控制技术、Jit库存控制技术、确定需求下的库存控制和随机需求下的库存控制等五个教学任务,学生若能学好并完成以上的教学任务,将来肯定能为企业降低库存,提高仓储效益。此模块内容较为复杂,没有良好的业务基础和较高的职业素养很难完成,因此此模块所对应的职业岗位为库管员的晋升岗位仓库主管。

3.4拟建新仓库

仓库位置和内部规划是否合理关系到企业商品的流通速度和费用,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客户服务水平和仓储运作效率,最终影响企业的利润。假设仓储公司规模扩大,需要新增一个仓库,有着仓库管理员、仓库主管经验的仓储员工还应该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设计出一个合理的仓库建设方案。于是我们设计了学习项目四:拟建新仓库。结合着助理物流师资格考试在此模块设置了仓库选址、仓库总体规划、仓库作业区规划三个教学任务。首先根据客户分布、交通运输、自然环境等因素选择合理的仓库位置,使之既能满足客户需要又使得总成本最低。然后对仓储作业区、辅助作业区、行政生活区进行规划布局,使各区域的位置合理并和仓库总面积保持适当比例。尤其是仓储作业区规划,要根据商品类型不同将仓库分为若干个货区,然后再将货区分成不同的货位并对货位进行编号,以便于存取货物,提高仓储作业效率。

3.5仓储经营管理

仓储管理的模式篇10

【关键词】美的;物流仓储;挑战

一、引言

物流系统的整体目标是追求以最低成本提供令客户满意的服务,而仓储系统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经济活动的发展,使得单纯的存储和保管型仓储已远远不能适应生产和市场的需要,增加配送和流通加工的功能、向流通仓储的方向发展,仓储管理从静态管理向动态管理转变已成为一个明显的方向。虽然中国物流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整体水平仍然比较落后。由于受到体制制约,加之管理不善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现代物流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专业化程度较低,经营粗放,协调运行能力较弱,物流企业质量和效益参差不齐的现象较为普遍,地区和行业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依然存在,各类相关资源整合的压力依然较大,我国现代物流的发展道路还很漫长。

中国是全球最富经济活力的地区之一和最大的消费市场,很多跨国公司有意将制造中心或采购中心转移到我国,这些直接拉动了物流的需求增长;国内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面向全球生产和经营,中国正在逐渐成为世界制造中心,这必然会形成庞大的物流需求。

二、美的物流仓储的现状

创业于1968年的美的集团,是一家以家电业为主,涉足物流等领域的大型综合性现代化企业集团,是中国最具规模的白色家电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之一。美的集团拥有中国最大最完整的空调产业链、微波炉产业链、洗衣机产业链、冰箱产业链和洗碗机产业链,拥有中国最大最完整的小家电产品群和厨房家电产品群。在美的空调的品牌拉力下,出口销售形势大好。但制造资源的紧张却造成许多订单不能按时交货,错失了很多商机。由此带来的另一个负面影响是降低了客户对美的空调的信心度,减少了后续订单,直接影响销量,给空调的后续发展增添了障碍。由于很多出口订单带有赔偿条款,不能按时交货的后果往往就是违约金的支付,在出口退税率下调和材料成本上升的双重夹击下,美的空调的利润大量流失。

美的空调的制造系统建设主要借鉴于日本东芝电器,很早就开始在制造系统中推行精细化生产,使用的是流行的mRpⅡ软件,顺德工厂还率先建立了SCm系统来管理物料。与内销空调对比,出口空调对制冷集团的利润贡献更加巨大。美的空调在2004年旺季面临了制造困境之后,决定在顺德工厂开始推行现代物流,进一步促进精细生产,待时机成熟后,再在武汉工厂和芜湖工厂全面推行,因此推行现代物流的序幕率先在顺德工厂拉开。

三、美的仓储问题的应对策略

按所有权形式,仓储共分3种模式。

(一)自营仓库(自有):所谓自营仓库是指企业根据自身的实际需要而设立的满足本企业仓储功能的仓储设施。它的优势所在:归属企业,易于控制,所以企业拥有绝对的决策权;更容易地将仓储在物流环节中整合好,能有机地与其它环节整合在一起;是一种无形的力量,能够给客户产生一种稳定的安全感,让顾客得到一种可信赖的良好感觉,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企业的竞争优势;使用灵活性好,可以根据纺织产品的特点进行特定的处理和存储;在长期使用中,成本较低(如果企业利用充分,该模式较佳);由于附属于企业,故由企业专人负责,信息畅通性好,变动性易受到关注。不足之处:由于仓库是固定的,当美的在需求减退时,易发生大量闲置情况,从而要承担一定的无回报性资金投入;会长期占用企业的一部分流动资金;投资较大,有一定的风险,回报周期长。

总的说来,自营仓库模式有较高的固定成本投入,中小企业难以承受,但有较低的运营成本。在实际中,多数企业倾向于拥有自有仓储。

(二)公共仓库:公共仓库是指能够向所有的仓储需求者提供仓储服务的社会化物流仓储设施。它的优势所在:灵活适应性好,美的可以轻易地改变仓储地点、规模等,从而能不断地调整企业的仓储,而迅速地对企业现阶段的经营状况、客户需求情况做出快速、准确的反应,为企业节省资金占用;能有效使用外部的相关仓储设备,无需较多的成本,可以获得更有效率的仓储设备和专业化的管理服务;无需进行资本投资,规避了投资风险(对中小企业较适宜);由企业运营的淡旺季所造成的仓储空置或满置影响不大,因而所需的成本可灵活地随着仓储实际而变化,不会造成投入资金不必要的占用;由于是通过使用公共仓储,资金使用更加明确,可较精确地获知企业在物流仓储方面的成本情况[3]。

不足之处:所有权不归属企业所有,控制性较差;在信息沟通有效性方面有所不足;因为是公共模式,所以针对美的产品的特点性较差。

总的来说,这种模式有较低的固定成本,很高的变动成本。此类模式使得企业无需投资,就可以得到较先进的设备和实践经验,对于资金不甚雄厚的一些中小企业可以考虑。

(三)第三方仓储(合同仓储):第三方仓储是公共仓储模式的演变,是目前呈增长趋势的仓储经营模式,也称为合同仓储。由专业的物流公司提供专业的、有效的、经济的物流服务。这种模式结合了自营模式和公共模式的长处,可以说是发展趋势所在。它能按照企业的特殊要求,按照高标准进行,能为企业制定一套专门的方案,提供包括运输、存货控制、订货处理等一系列的相关物流整合服务。通过第三方模式,让专业的物流公司来完成这一部分,使企业有更多的精力致力于发展核心业务。

四、结论

众所周知,空调行业在不断变化,消费者行为也发生了根本性改变,空调行业还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当整个行业发展到白热化竞争阶段时,必将催生质的变化。质变意味着,整个行业同质化竞争的局面将会改变,差异化竞争将会出现,差距也会进一步拉大。同时美的空调在市场上的上涨势头开始减弱,因此内部挖潜,控制成本刻不容缓,美的空调的现代化物流改造之路还将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毕新华,顾穗珊.现代物流管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2]宋玉.仓储实务[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

[3]唐纳德·沃特斯.物流管理概论[m].刘秉镰,韩勇,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