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动漫教育培训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14:01

影视动漫教育培训篇1

关键词:中职影视后期制作教师企业实践反思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调动行业企业积极性,鼓励企业接受学生实训和教师实践。”鼓励职业教育的教师到企业实践,不仅提升了教师的专业技能,而且有助于将行业前沿的发展情况和职业教育相结合,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教师的教育研究……要求教师围绕教育教学工作,通过自主反思意识的确立,采用多种方法研究和解决自身实践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1]。中职学校影视制作专业的教育教学,应更新教育理念,提高教师专业教学水平,全力摒弃陈旧的教育管理观念。我校和厦门大拇哥动漫股份有限公司签订师资联合培养协议,旨在帮助学校影视制作专业教师通过企业实践,深入了解影视动漫行业发展趋势及企业用人标准,熟悉影视动漫制作过程,掌握现代影视动漫制作技术,了解影视动漫行业的发展状况,实现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身份互换,达到培养既能讲授专业理论课,又有一定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的培养目的。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有别于传统教育的模式,强调产学结合,强调教师与学生的实践能力,到大拇哥动漫公司参与实践,有助于教师深入行业实际、提高实践能力,进一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技能水平。

一、以企业实践,促教师专业成长

“对于职业院校而言,选派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具有多重重要意义,既是锻造‘双师型’师资队伍、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和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又是加强校企合作的重要途径”[2]。企业实践主要进行影视后期制作及影视特效基础操作讲解,影视后期制作剪辑联系,影视特效案例制作等。从基础的关键帧动画、基础特效入手,结合经典动漫影视作品特效的讲解和训练,进一步熟悉影视特效制作的制作方法和操作流程。通过企业实践,系统学习了影视后期制作premiere和影视特效aftereffects软件的基本操作以及在动漫行业中的实际应用方法。通过影视剪辑的练习和实训案例的制作,讲练结合,提升影视动画后期制作的实际操作能力。

企业实践培训和教学期间的交流互动,要求每一位专业老师达到动漫行业的岗位技术要求并取得行业认证。要求所有教师对动漫行业、项目制作流程、岗位分工、各环节技术标准全面学习,并参与各种商业项目制作,达到真正“双师型”专业教师教学要求水平。

(一)将企业实践收获贯穿教学实践

影视制作专业知识是动漫制作中,原画、动画等环节都完成后的后期处理阶段才会用到的知识。课程学习时,应在影视制作的讲解中多运用动漫制作的素材、元素,提升学生对动漫专业的了解程度,帮助学生理解影视制作专业对动漫制作的支持作用。在企业实践时,通过专业行业教师的培训和影视动漫制作的实际体验,将所学知识重新归纳和整理,使更多的动漫元素融入影视后期制作和影视特效的课程,在学生的课外活动时,开阔学生视野,提升学生的专业制作水平。开展设计竞赛时,能够更好地指导学生竞赛,及时解决学生在竞赛训练中遇到的问题。

(二)充分利用企业的多样化资源

在自学与教学时,会遇到许多问题,由于专业知识水平及能力有限,通过课程培训,加强与大拇哥公司R凳诳卫鲜α系,多问多学,解决自学与教学中的专业问题,实现自我专业成长。

大拇哥动漫公司的培训,会同时有兄弟院校的教师共同参与,应抓住有利时机,与他们开展交流,针对课程的内容相互讨论。培训结束后,可继续利用资源,向同行请教,并与同行共同探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内容选取等,优化专业课程。

(三)以企业实践促进教学水平提升

通过深入学习,形成影视动漫制作的专业理论知识,结合教学实践,开展动漫制作与设计专业的教育教学理论研究。将专业理论知识与教育教学理论相结合,分析学生特点、研究教学理论,促进动漫制作专业教学内涵的提升。企业培训包括四个循序渐进的阶段,第一阶段的初步学习能对动漫制作流程、动漫制作原理等有深入的了解。第二阶段则更具备专业针对性,与自身教学专业更相关,联系更密切。经过企业实践学习使教师对所教授专业有了新的认识,对教学方法有了新的体悟。对于个人专业提升与教学设置的规划,以及动漫制作与设计专业的教育教学安排的实际运用,也随着课程的不断深入学习而有新的思考。

二、参加企业实践,促进教育教学提升

“课程在学校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教育目标、价值主要通过课程来体现和实施”[3],身为一线教师到企业实践,除了提升专业技能,提升专业技能水平外,更需要通过课程学习,反思学校教学情况和课程设置问题,将行业要求和教育教学相结合。经过企业实践并直接参与相关影视动漫作品的制作,对所教授的《影视后期制作》和《影视特效》两门课程,在教学内容设置、课程设置等方面进行反思,增强教学效果。

(一)教学内容更全面

中等职业教育是直接面向岗位的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教育。近年来,具有一技之长中职生的就业率超过本科生。然而,在高就业率的背后,却存在不能适应工作岗位、频繁更换工作、薪资待遇不高等问题,就业率上去了,而就业质量却不见改观。特别是极富创新性和科技前沿性的计算机学科,对毕业生技能水平和职业能力有更高的要求。

因此,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通过企业实践的经历,帮组学校教师了解行业要求,并从行业出发,进行教学内容的选取和教学内容的安排。原本针对中职生影视制作类型的教科书的内容设置比较浅显,选取的案例和内容与现今影视动漫行业的发展步调不一致。面对教材与行业的发展不统一的情况,到企业实践后,通过行业培训,结合中职生特点,有针对性地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编辑和安排,除了基础案例外,还适当补充一定的案例。通过这些案例的讲解,提升学生的操作技能和实践能力,开拓学生影视动漫的创作思路。

在培训过程中,行业教师的课程设置和实训案例可以作为影视制作课程的教学借鉴和参考,将企业实践中学习和实践的内容添加到日常教学中,如《影视后期制作》的培养,有关创意剪辑,即根据提供的一段音乐和三段视频,将视频剪辑成与音乐匹配的创意视频;如《影视后期制作》的培训,根据提供的不同视频,以及自身设置的不同分镜头脚本,剪辑出不同的短片;如《影视特效》的培训,除了基础训练,结合创意片头的制作,可从临摹优秀作品开始,慢慢进行创意制作;如运用大拇哥动漫公司的经典动画短片《小瑞与大魔王》中的镜头进行影视剪辑和特效制作。企业实践中的许多内容改进学校影视制作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丰富教学素材,与影视动漫制作专业结合得更密切,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环节更科学

影视制作课程是我校针对中职二年级动漫制作专业学生开设的专业课程,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影视剪辑和影视特效制作的基础操作,在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促进职业素养的提升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传统的教学环节主要是教师分步骤讲解,学生只能根据教师的讲解分步骤练习,限制学生的创造力。

参加大拇哥企业实践后发现,动漫行业的发展和制作对技能性和创意性的要求更多,因此在教学环节的设置上,应改进传统的手把手教学的情况,增加激发学生自主创意的教学环节,改变传统实训周中单纯完成教师布置的案例练习,增加综合视频剪辑、特效制作的综合视频案例制作。

因此,在教学环节的设置上,针对中职二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增加与动漫制作行业企业发展相关的教学实践环节,在课程讲授中注重技能的发展,加强实训周的技能指导,避免为了实训而实训,指导学生利用实训周,结合所学动漫影视制作知识和技能,制作属于自己的影视动漫作品。

(三)教学方法改更加有效

中职影视制作课程作为实践性和行业性强的专业课程,对于学生的学习要求和技能掌握程度较高。而对于中职二年级的学生来说,经过一年的在校学习,对于技能性专业课程的学习存在着对教师传统教学方式的排斥,教师基本采用传统案例讲解教学,学生听取讲解后练习,这样的教学方式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此外,传统课堂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导,学生对于学习过程中的环节和学习的任务并不清楚,从而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动力。再加上传统课程的时间既定性,学习任务一定要在课堂内完成,造成学生的学习工作量过大,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效果不佳。如何激发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兴趣,有效地辅助课堂教学,真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在技能习得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是一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认真考虑的问题。

通过大拇哥动漫公司的企业实践,学校教师亲身参与到“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企业实践教学方式中,改进教学方法,将教学与行业实践真正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学习影视剪辑制作和影视特效制作的基本技能,学会运用影视制作技能结合影视艺术审美制作符合行业要求的影视产品,改变传统影视制作课程只重课堂学习,不重课后w习,只重基本技能,不重与行业衔接的现象,制定全新的培养学生知识技能、行业素养、学习能力的课程目标。

作为影视动漫专业课程的教师,由于教授对象为动漫与计算机使用专业的学生,因此对于教师的专业知识面的要求较高。教师应具备一定的动漫制作与设计的知识,以便于融会贯通地进行专业教授,在动漫制作流程中运用影视制作的专业知识。通过下企业系统地学习,教师熟练了操作,深刻体会了影视动漫的实际应用,有助于改进教学方式,拓展教学思路,提升教学能力,将更全面的知识及更好的学习方式传给学生。

参考文献:

[1]袁振国.《当代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130.

影视动漫教育培训篇2

动漫产业发展技术人才培养的Swot分析

(一)优势分析(Strengths)

(1)悠久深厚的中华文化为动漫产业人才成长造就了优良的人文环境。“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国有着悠久的民族文化历史,”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华夏文化为动漫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宝库和浓郁的人文氛围,传统的文化教育为动漫人才培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国自古拥有数不胜数的中国绘画艺术人才和汉语言人才。始于中国唐朝的“皮影戏”是动画的雏形产品,17世纪就被外国传教士引入到欧洲演出,曾经风靡整个欧洲。

(2)中国民族传统手绘水墨动画经典享誉世界。20世纪60年代初,上海美术电影厂率先创制了第一部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之后相继推出《鹿铃》、《牧笛》、《山水情》等一系列经典水墨动画短片。中国在20世纪后期出品了250多部动画片,以一种全新的艺术表现形式为新世纪中国动画带来了契机。中国优秀杰出的国画家层出不穷,当时我国动漫人才的培养跻身世界一流。中国第一部动画长片《铁扇公主》由万氏兄弟1941年出品,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日本动画大家手冡治虫看了《铁扇公主》之后,深受启发,走上动画创作之路,创出了世界精品动画《铁臂阿童木》。

(3)我国高等院校动漫人才培养发展迅猛,社会职业培训机构层出不穷。伴随动漫产业的发展,近几年我国动漫人才的培养教育体系发展极为迅速。20世纪90年代全国只有北京电影学院开设动画专业。不完全统计,截止目前,我国开设动漫专业的院校已有1200多所,近1900所高校开设了与动漫相关课程,每年毕业的动画人才数以万计。随着动漫企业的不断发展,社会各类职业培训机构也增长迅速。随着国家动漫产业发展的规范,将进一步开发人才培训体系,有计划打造专业对口,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复合型动漫人才。

(4)良好的动漫产业发展环境,加速和强化了动漫技术人才培养。2004年我国政府颁发《关于发展我国影视动画产业的若干意见》后,加大了动漫产业的发展,2008年中央财政投入700万元扶持资金,扶持中国原创动漫作品创作。迄今,我国在北京、湖南、上海、广东、江苏、浙江、天津、山东、河北、福建、江西、贵州、黑龙江、辽宁14个省设立了动漫产业基地;在广州、深圳、常州、无锡、南京等14个城市建立了动漫产业。我国已有百余个本土漫画、动漫演出、网络动漫、手机动漫等项目得到了扶持。据中国投资咨询网《2011—2012动漫产业分析》显示,中国动漫产业2011年总产值已达1000亿元。国产电视动画597部,22万分钟;动漫企业1万余家,动漫从业人员50余万人。中国动漫产业相比日、美等国起步要晚,但作为新兴的“创意”文化产业,极具爆发力和发展潜力。动漫产业7年来创造了58.25%的平均增速,发展迅猛,前景广阔。优良的动漫产业发展态势和政府政策扶持,加速和强化动漫产业人才的培养。

(5)京、津、中原地区及珠江三角区经济高速发展,有利于引进和培养动漫产业人才。我国京、津、中原、珠三角区经济高速发展,人文地理环境优越,诸多动漫企业的发展和动漫产业示范园的创立,极为有利于培养和引进动漫产业人才。

(二)劣势分析(weaknesss)

(1)盲目的动漫技术人才培养状态,造成人才结构明显失衡。目前,国内动漫技术人才培养属于无计划状态,动漫人才教育存在严重缺陷。动漫既是技术,又是文化,更是产业。因此,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一定要注意技术、文化、经济三方面相结合的素质提升。众所周知,我国的动画产业起步较晚,因受客观存在的我国科技发展历程的制约而发展缓慢。动画本身是具有多元艺术性和技术性集合的综合专业,急功近利培养人才的状态,导致我国动漫产业低端制作人才的畸形膨胀。人才结构十分单一,中、高端动漫人才缺乏已经开始制约企业发展,动漫原创能力很差。从目前国内动画作品看,人才培养导向基本是倾向现代计算机、多媒体设计的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方式基本是倒向重制作、轻艺术,丢失了复合型动画人才的培养目标和方向。现在,企业和社会职业培训资金大多是自己投入,缺乏长远眼光而囿于眼前利益,只求满足短期人力资源供需,有的社会培训机构由于不堪重负半途而废。所以我国动漫企业普遍缺乏成熟的人才继续培养机制,也使不少大学动漫专业毕业生失去了继续培养成才的条件和机会。

(2)院校动画教育观念偏颇,专业定向培养笼统,师资严重缺乏,偏离目标培养方向。源于全球动画产业发展的巨大推动,近10年间我国涌现出了众多的动画教育机构。许多工科院校在美术类、综合类院校开办动画专业之后,相继创办动画专业或者类似动画专业的多媒体本科专业,目前已经达到千余所,在校大学生数十万人。其实大多数工科院校开设的动画专业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动画概念,主要是偏重计算机软件的应用,是一种“数学技术”下网络、影视、广告等实用美术领域的多媒体技术专业。它严重缺失了绘画基础知识、物理运动规律,特别是未注重动画前期创作和创意的培养这一关键环节。由于这方面的原因,大多数毕业生虽具有一定电脑操作技能,但不能与动漫产业市场需求接轨,从业走向去了游戏、广告、艺术设计公司等。动画专业毕业的学生,由于重理论、轻实践、经验不足等问题,找不到对口专业的工作,最后不得不放弃专业改行。全国开设动漫专业的院校由于专业划分笼统,教育培养目标不明确,院校和人才就业的校企合作没有较好地结合,缺乏企业人才订单式培养的互动,需要我们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教学实践的深化来反思。在动漫发展中保持清醒和冷静,以理性的态度对待动画教育的特殊性,建立严谨的专业定位教学体系,培养具有一专多能的高素质技术的动画人才,这才是亟待要解决的问题。动漫专业教育在短短几年时间迅速地膨胀,师资力量的短缺日趋明显。动漫教育不仅仅是理论教育,更多的是熟练的操作技能和创意思路,这就要求动漫专业的教师必须具备“双师”素质。复合型动漫人才的匮乏已经制约我国动漫产业化发展。遵循动漫教育规律,优化专业定位定向培养,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体系显得更为重要。目前各大院校近2000所学校设立的动漫专业90%以上仅仅是泛指动漫设计制作专业,以至于向动漫企业输出的人才无法满足实际需求,上岗就业即成为空谈。在我国动漫产业链上所需的专业技术人才,不仅需要“动画设计师”,更需要把“创意”变成产品的“动画编剧”、“创意人才”、“角色设计”、“影视剪辑”、“产品设计”、“市场营销”等诸多定位定向的专业技术人才。

(3)动漫技术人才培训机构良莠不齐,难以解决动漫原创技术人才培养。当今在市场经济大环境下,动漫市场长期曾被日、美所占领。我国动漫企业虽然有了一定的技术积累,但是主营业务大多还是为国际动漫企业代工,缺少创新的实力和动力。在近年政府的强力扶植下,我国动漫开始由代工走向原创,随之而来的是人才需求和教育培训行业需求严重脱节。但社会上大多动漫培训机构和各类短训班基本上是进行pS,Flash和3D软件的计算机操作培训,最终培训出来的都是企业后期低端操作工,没有实质解决动画原创技术人才的培养问题。另外,社会培训机构在教师和硬件设施方面大多是不齐备或有缺陷的。目前,动漫培训两级分化严重,培养的人才以低端制作人员为主,复合型人才奇缺,人才结构严重失衡。因此,要想使本土公司形成规模化经营,必须因地制宜,迅速建立一种新的高效的人才培养机制。

(4)大众动漫影视传播狭窄,助推民族动漫文化不力。根据相关数据显示,2010年国家广电总局立项国产动画影片85部,完成制作并取得发行许可证的有16部,影院公映只有12部。2010年国内动画电影总票房约4.71亿元,而其中进口片为3.06亿元,达65%。不少动漫业内专家表示,中国动漫产业每年的市场空间在200亿元左右,由于市场追逐急功近利,无论是播出市场还是衍生品消费市场,根本没有产品培育期,民族品牌的打造也就无人问津。传统的精典民族水墨动画和国产动画片不是中国3亿儿童不愿看,而是电视台根本不播出。不是爱看穿洋装卷卷发的“喜羊羊”,而是无法看到“铁扇公主”、“哪咤”和“孙悟空”。广电总局在助推民族动漫文化方面应从战略高度,加大传播渠道(如定台定频)。20世纪七十至八十年代,中国的电视观众只要打开电视,无论何时何频道都在播放“阿童木”,可见日本的动漫产品的轰炸效应让人难以忘怀。近年我们在多个方面呼喊支柱产业经济的到来,却在全民助推动漫文化方面显得不力。

(5)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强,动漫专业法律维权服务薄弱。在动漫飞速发展的市场经济中,各种侵权行为给动漫产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很大的危害。培养动漫产业的专业法律人才,更好地为动漫的创作提供全面、专业、及时的维权服务已是迫在眉睫。

(三)机遇分析(opportunities)

(1)政府扶持和推动国内动漫产业力度不断提升。伴随我国动漫产业的崛起和发展,国家越来越重视推动动漫产业发展,出台了许多相关政策。20世纪90年代后正式启动了振兴国产动漫的“5155”工程,促进了国产动漫产品的发行和消费。21世纪始,国家加快推动动漫产业发展步伐,相继出台《关于发展我国影视动画产业的若干意见(2004—2005)》、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关于推动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广电总局鼓励电视台在黄金时段播放优秀国产动画片,并给予播放奖励、补贴。近7年,为发挥动漫基地的示范和集聚作用,国家广电总局已批准建立数十个动画生产基地和6个动画教学研究基地,为国产动画发展和动画专业人才培养造就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发展机遇。

(2)中国动漫市场拥有亿元以上发展潜力,价值空间巨大,发展时机带来人才培育好时机。据信息产业部预测,未来2~3年,中国动漫市场容量可达1000亿元以上,动漫产业前景广阔,发展势头良好。所以,为培养我国新一代的动漫专业人才已具有良好的战略时期。相关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动漫受众人数是5亿多人,国内2000家省、市电视频道,其中动画专业频道4个、少儿频道25个、少儿栏目289个,年需求量已达26万分钟。按目前工作量预测加上动漫衍生品,人才总需求量至少要15万人左右,而目前实际从业者只有万余人。

(3)民族水墨动漫品牌仍具发展空间,具备示范效应的动漫实验教育模式比较成熟。1978年已具有“中国民族风格之路”的中国动画响誉世界,制作技术的极大提高、艺术风格的独特创新带来了新世纪中国动画的繁荣。但是由于手绘水墨动画手工绘制技艺复杂、成本高昂、效率低下,在几十年的时间里几乎销声匿迹。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数学技术的成功应用,我国众多动漫人才不断探索传统水墨动画数字化创新道路,已初步研究和创造出部分作品。打造民族水墨动画品牌,便成为一代新人为之努力奋斗的目标,探索改革动漫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各方人士提出了许多较好的模式和思路。但是,具备示范效应的动漫实验性教育模式目前尚不具备,大多仍依赖各高等院校自主探索和摸索,这也成为人才培养的又一挑战。

(4)实施“五位一体”建设的科学发展大局,创建了又一动漫发展好时机。总书记在党的十报告中指出,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多方面和全过程。国家的这种定位,提供了动漫产业又一崭新的发展机遇,是加紧培育新一代中国动漫人的好时机。

(5)中小学基础教育时期,及时抓好青少年的动漫文化是社会赋予的责任。动漫专业人才的培养,从战略角度思考要从娃娃抓起。从15岁开始的年龄段是青少年对知识追求、对动漫渴望及感悟动画真谛的最佳时期。因此对我国约2.08亿人数的中、小学在校生大力推广和引导动漫创意、绘画教育是社会赋予的责任。国家教育部门应该像2011年要求全国小学教育必须开设毛笔书法课一样,在中、小学生的美术和素质教育中纳入动漫文化教育。

(6)数字技术的长足发展,为动漫专业人才提供了全新的创作平台。自20世纪80年代末,艺术领域形成了一种新的艺术门类———数字技术,它是以计算机数字技术为依托的数字化艺术形象,它的出现为动漫的创作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表现形式和巨大的创意空间。CG是以计算机为主要工具进行视觉设计和生产的领域,数字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更新更好的操作方式和手段。目前,我国动漫制作企业的生产流程大部分已经数字化,数字动画已经渗透各行各业,形成一个以卡通动画、网络游戏、手机游戏、多媒体产品等为主要生产内容的产业。因此,坚定数字动漫发展方向便能获得更为广泛的人才市场。

(四)威胁分析(threats)

(1)动漫企业的生存发展状况制约了动漫产业人才的开发与成长。动漫企业运作资金绝大部分是由企业自己投入,众多的动漫企业只能依靠增加播放时间获取补贴和收益。大多动漫企业难以收回巨额投资成本,资金周转不畅,难以形成动漫产业链。而日本动画业建立了一套固定运作模式,经由“播出”、“相关产品”、“出口”三个环节而获取最大利润,已经在全球市场形成巨大的产业链。许多动画甚至在前期策划时(开播前)就由玩具开发商直接参与投资,目前全球播放的动画片60%是日本制作。企业的资金运营困境难以为动漫人才培养创造良好的条件,企业短期利益直接制约了今后动漫人才的培养。

(2)来自国外动漫企业的竞争威胁。规模庞大的美、日动漫产业在世界动漫市场占有霸主地位,如今美国动漫产业的产值达2000多亿元,而日本动漫产品占据了世界动漫市场65%的份额。日本动漫原创优势突出,不仅针对少年儿童,在青年及老年消费阶层也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应该说,全日本的国民都参与了动漫的发展,而我们国家动漫被国人贴上“低幼”标签。另外,还有后来居上的韩国动漫产业异军突起,自1990年起步12年间跃居世界第三,卡通流氓兔在中国市场大受欢迎。面对日、美、韩动漫大国的竞争,只有创出独立民族品牌,才有可能成为动漫强国。

(3)现有动漫人才培养机制单一,不能培养出高端复合型动漫技术人才。现有的动漫培训机构和多数高等院校只重视动漫产业制作环节的绘画和电脑制作等低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有的院校只是学历教育,毕业生根本无法到动漫企业就业,缺乏创意、导演、营销、法律等复合型高端人才培养举措。由此,产生了学动漫的人越来越多,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现象。由于动漫企业效益差,不利于动漫专业人才的发展和提升,不利于留住和引进人才。

(4)原创国产动漫作品能力不强,难以匹敌国外市场竞争。由于国内动漫行业过分追逐功利和规模,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挖掘逐渐淡忘,相关衍生产品的开发和利用更是无法形成市场,难以匹敌国外市场竞争。

动漫发展产业技术人才培养的路径选择

(1)充分落实国家发展动漫政策,启动、完善系统的动漫人才培养工程。发展动漫产业,政府从国家高度统领、引导和扶植是极为重要的。因此,政府应进一步从政策导向、制度完善、网络构建等多方面采取更积极有效的措施,加大对动漫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及助推力度。当前,充分抓好国家推动动漫发展的政策,有效形成动漫技术人才培养机制,抓住机遇,因地制宜,发挥国内教育与培训资源优势,启动有计划、分层次进行的职业教育、远程教育、社会培训等动漫人才培养工程,建立适宜当下和长远时期的动漫人才培养机制。

(2)促进动漫技术人才培养,应同时实施短期、中期和长期战略步骤。短期、中期和长期战略实施路径:第一,短期运作机制:从国家到各省市成立系统的行业动漫培训机构。采取政府扶植,各省行业定点,净化市场培养环境。谈具体点就是在行业定点机构进行集训,应对企业的动漫人才需求。这项工作的难点是行业牵头到位和各级政府的扶植。在行业统领下,增加动漫人才职业能力开发机会,明确各环节动漫人才培养技能标准,建立动漫职业能力评价认证体系,形成动漫人才职业化。每个省都应做出具体的实施目标和方案,规范现有动漫企业、学校培养思路,以取得预定效果。第二,中期运作机制:就是各高等院校、中等职业学校按动画专业技术要求,进行多层次、多方位的定向培养。要避免动画教育体系培养方向模糊,促进动漫教育规范、良性发展。动漫教育应明确教学目标,做好人才定位培养;加强院校、企业之间的合作和交流;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创造自由学习的氛围。采取有效指导学生理论和实践结合的成功教育,并且实施适应企业需求的人才订单式教育和培养策略。应借鉴国外优秀院校成熟的培养模式,让在校学生跟产业界的项目紧密结合,实现校企合作。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应成为一种趋势,浙江义乌某职业院校在培养计算机网络销售过程中,让学生直接到义乌小商品去进行实践性学习。目前,我国已开设动漫专业的本科院校已达千余所。如果我们充分利用这一教育资源优势,校正培养模式,定能为我国动漫人才的培养造就强大的生力军。第三,长期战略运作机制:无论是高校的动漫学历教育还是短平快的社会培训,都应遵循动漫人才成长的规律,明确各自定位,决不能一蹴而就。从长期的战略发展眼光看,就应该从娃娃抓起,从学前教育抓起,在中小学美术课中开设动漫美术基础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即动漫教育要从中小学开始链接中等职业教育直至高等专业教育,形成中国动漫人才培养的教育链,这将会对今后中国动画产业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和影响。

(3)增强动漫技术人才的引进和开发力度。国家《推动我国动漫产业发展若干意见的通知》指出,支持动漫人才培养,增强动漫产业发展活动,必须积极利用海外优势教育资源。目前“海外留学”是一种培养动漫教师和优秀人才较好的路径。日本动漫人才培养方式灵活多样,既有正规的学校教育,又有各种形式的短期讲座和培训班,特别在大学的动漫专业开设中,都得到了不少著名动漫大师、动漫原创作者和动漫编辑的悉心指导和帮助。因此,加大对动漫人才的海外留学和海外交流,十分有利于我国动漫人才培养机制的发展。积极利用自身优势学习日、美等国先进的动画教育理念,动漫人才不仅要学习先进的数字软件,还要注重研习传统文化,弘杨传统文化。人才开发应重在实践,把理性观念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相结合,走传统化、民族化、现代化的动漫人才培育之路。加大对动漫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的研发,逐步构建动漫人才职业化。2012年2月教育部和文化部启动“动漫高端人才联合培养计划”,各知名高校共同举办示范试验班这一新的举措,是进一步研发动漫人才的全新模式。

影视动漫教育培训篇3

这句因影片《天下无贼》而大热的口头禅,其实也适用于现今的动漫产业。青岛某知名动漫企业负责人跟记者抱怨说,公司已经给出了比上海、北京等一线城市还要高的工资,却还是招不到他们需要的高级动画师。

确实,与方兴未艾的动漫产业美好前景相比,动漫人才的缺乏已经成为青岛市大多数动漫企业所面临的隐忧。如何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将是接下来青岛发展动漫产业所面临的最大问题。

企业“饥渴”院校过剩

企业招不到人,难道真是因为动漫业的从业者太少吗?答案是否定的。截止到2008年年底,中国已拥有动漫生产机构5473家,全国开设动漫专业的大专院校也已经达到了447所,在校研读动画专业的学生达到了50万人,远远超过美国、日本等动漫发达国家。但是这么多的动漫专业,究竟能诞生多少动漫制作高手呢?

事实上,对于这一问题青岛市政府早有考虑。近年来,包括青岛大学、青岛农业大学、青岛科技大学、青岛理工大学等一批驻青高校都相继设立了“影视动漫专业”,中国海洋大学还开设了动漫文学专业;而青岛职业技术学院、恒星职业技术学院、青岛艺术学校、青岛电子学校、青岛新未来动画教育学校也都在进行相关课程的人才培养,其中还包括了不少的民间培训机构。现在,大量的学员正在影视动漫或相关的领域内学习,也涌现出了猫小乐、单伟、聂峻等一批在动漫业界有特色、有影响的本土青年原创漫画家。

但目前的问题是,除了数量极少的高级人才外,这些学校所培养的大多是普通的电脑制作人员,而动漫企业亟需的创意设计人才、营销策划人才仍有很大的缺口。在很多动漫企业看来,原创企业的动漫人才不可能仅靠专业院系的学校教育来实现对接,更不可能像工业流水线一样推出一批批的“人才成品”。

其实,对动漫企业来说,他们在聘用人才时的方向是很明确的。就如青岛灵镜数码的郭磊所说,一部动漫作品的制作班底并不需要太多的人,主要就是动画导演,艺术总监,技术总监这三个灵魂人物,再由他们去组织作品的创作过程。中高端的创作和设计人才,才是动漫企业最需要的。现在有很多企业反映,从专业院校出来的毕业生很难直接投入到设计工作去,有的甚至对基础性的动画专业术语都知之甚少,这让企业不禁对高校专业课程的设置及教育方式产生极大的怀疑。教学与实践脱钩的现象,成为制约本土动漫发展的最大瓶颈。

培养的“怪圈”之说

庞玉生,是青岛市动漫创意产业促进会动画专业委员会的副主任,经常走访于青岛市动漫企业。专业讲师和动画导演的身份,使得他对青岛动漫人才的培养现状深有感触。“从学术角度,我们可以把动漫分为策划创意学科、影视动画学科、虚拟现实学科、网络游戏学科、漫画插图学科,以及动漫产品的研发、营销学科等”。庞玉生认为,现在很多学校的动漫教育存在着误区,总以为会电脑就可以做动漫。其实动漫是一个涵盖了文、理、艺术等学科的复合型学科,尤其是设计人才,必须要有美术基础和文化功底,否则就算是经过三、五年的技术培训,出来的也只是制作人员,而不是创作人才。

“师资力量的薄弱,也是制约动漫人才培养的原因”,庞玉生分析说。因为国人在动漫观念上的落后,总觉得是小孩子看的东西。所以在解放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忽视了动漫后续人才的培养,导致现在动漫师资力量严重匮乏,有动漫实践经验的老师更是少之又少。如今高校里的教师,多数都是转型而来,基本上谈不上什么生产经验;而在动漫企业里有着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又限于体制,无法在高校教授学生。动漫作品的生产需要团队合作和不同分工,这也让动漫教学师资结构多样化,对教师也就提出了更高的专业要求。

打开网络搜索“动漫学校”,我们就会看到大量的招生信息。但真正能培养出企业所需人才的,并不乐观。动漫教育是艺术教育还是技术教育的争论一直不断,这种声音几乎成了发展的绊脚石。受片面认识的影响,也有着经济利益的驱使,出现了某些高校和动漫培训机构即便不符合条件,但也大张旗鼓地办起了动漫教育的现象。于是各种教育机构层出不穷,良莠不齐。只是他们在培养动漫人才时,忽略了动漫的本质与发展的系统研究,忽略了传统动画教育的优点和经验,最直接的后果就是:错误地引导了学生的发展方向,并没有为企业培养出多少真正的动漫人才。

“前期创作类的人才太少了,从编剧、导演到分镜头的绘制,懂得这些的人员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在中国国际动漫节专门举办的动漫人才招聘会上,企业频频抛出的“绣球”却让大量的毕业生难以接手。一位业内资深人士介绍说,刚毕业的学生要在训练2―3年后才算是进入动漫这个圈子;训练5―6年,才有可能成为原画手;训练8―10年后,才有机会接手导演、策划等重任,学校里的课程,尚不足以使人成为一名优秀的动漫人。

牵手,让动漫不再“慢”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李国茂处长曾经谈到:“动漫游戏产业人才培养应该分成两个方面,一个是高等教育学校正规的教育,一个是培训机构。这两个都是动漫产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渠道。”

对此,庞玉生分析说,对于一般院校来说,由于自身资源的条件和培养方向,以及生源和学制的限制,让他们直接培养出动画前期规划和创作、动画项目管理,以及监制中的高尖端动漫人才是不现实的。所以将中期环节上的动画人才作为本校的重点培养对象才是近期的工作之重,也就是培养在动画生产流程中的造型师、美术设计、原画师、动画师、上色师、动检师、动画合成师、音效师等人才。与周期较长的高校教育相比,培训机构则是短期的职业教育,针对性和实用性更强。两者之间如果能够进行合作,也是对教育模式的一种重新整合,真正意义上让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结合在一起,让学员们成为高素质、高技能、符合动漫行业需求的专业人才。

除了教育机构之间的联合,动漫界与教育界是否也能携手培养出大批高质量的动漫高手呢?专家指出,不妨在传统培养模式的基础上进行与时俱进的改革,走校企联合的道路,将“师生制”与“合作制”兼收并蓄,从而创造出一条具有本土特色的动漫人才培养新路子。

记者从青岛市外经贸局获悉,青岛现在已经形成了以青岛科技大学、农业大学等驻青高校为主体,与动漫企业相结合的教育培训体系。随着世界最大视觉设计公司之一的水晶石数字科技公司正式入驻青岛,青岛动漫人才培训也有望再上一个新台阶。除此之外,青岛市的动漫企业也在积极尝试与高校及培训教育机构合作,实现动漫设计制作和产业链上游人才教育培训之间的链接。四维空间动漫科技与新未来动画教育学校合作的人才定向培养,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先由企业提出项目的人才需求,再由动漫人才培训机构定向培训出适合参与项目制作的人才;同时,企业也可以派驻一线专业人才到培训机构讲解经验,传达给学生最前沿的实践信息,为将来的人才培养进行储备。这样一来,不但能解决企业动漫人才缺乏的窘境,也可以使用人状况得到改善,还能够提高学校毕业生的就业率。

建立校企合作教育联盟,成立多方合作的动画研究平台,将动漫教育与动漫产业有机的结合,不但对企业有益,推动动漫产业的发展,还可以将学校的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生产力,并引导高校教育创新。在目前来说,这将是一条行之有效的动漫人才培养之路。

Comparedwiththerisinganimatedcartoonindustry,theshortageoftalentsengagedintheanimatedcartooncreationhasbecomethebottleneckrestrainingthedevelopmentofmostanimatedcartoonenterprises.

Bytheendof2008,throughoutthecountry,447collegesanduniversitieshaveestablishedthespecialtyofanimatedcartoonswithenrolmentsof500,000students.inrecentyears,severalQingdao-baseduniversities,suchasQingdaoUniversity,QingdaoagriculturalUniversity,Qingdao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andQingdaotechnologicalUniversity,haveestablishedthespecialtyof"movieandtelevisionanimatedCartoons."However,mostoftheseuniversitiesareengagedintrainingordinaryprogrammingengineers.thecreativedesignersandmarketingsalestalentstheanimatedcartoonenterprisesurgentlyneedarenotavailable.

影视动漫教育培训篇4

关键词:高职院校动漫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一、中国动漫产业人才的需求

动漫产业是以“创意”为核心,以动画、漫画为表现形式,包含动漫图书、报刊、电影、电视、音像制品、舞台剧和基于现代信息传播技术手段的动漫新品种等动漫直接产品的开发、生产、出版、播出、演出和销售的产业。在文化、出版、服务、娱乐等多个行业都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动漫形式,因此动漫产业有着巨大的市场,许多国家都把发展动漫产业作为文化和产业发展的重要目标。

中国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动漫消费市场之一,在二千家省市电视台中,就有四个专业动画频道,二百多个动画栏日。据估计,中国今后每年国产动画片的需求量将达到26万分钟。由此可以看出,动画片的发展空间十分巨大,动漫市场的强大需求正推动着动漫产业的发展。但是,国内动漫设计创作的人才缺口却十分巨大。目前全国对动漫产业人才的需求大约在20万左右,而动漫从业者还不到1万人,其中数字动画的人才缺口就超过15万,可见动漫产业人才在今后较长一段时间之内仍然是缺乏的。

二、高职院校动漫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的目的是为社会培养大量的技能应用型急缺人才。对于社会对动漫人才的大量需求,许多高职院校纷纷建立了相关的学科和专业,力求培养相应的人才。那么,当前我国高职院校的动漫专业人才培养状况究竟如何呢?总的来说,我国高职院校动漫专业不管是师资的配置、课程的设置和实践环节等方面都存在着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师资力量匮乏

动漫专业在我国是一个新型专业,本科院校目前培养的师资数量远远不能满足各个院校对动漫专业师资的需求。而职业高职院校为了迎合市场的需求和追求院校利益最大化,动漫专业的师资力量往往不是专业的动漫教师,大多是跨专业的教师通过短期的培训或者进修之后从而担任动漫专业的教师。没有相应的专业教师,要培养好的动漫人才就是空谈。

(二)课程设置单一

从动漫专业的课程设置来看,偏重动画技术的课程,特别是电脑软件,忽视了对动漫人才关于影视文化方面的培养。开设的课程大多以平面设计为主,开设的动漫课程无非是卡通形象设计、二维网络动画、三维影视动画等。开设的动画软件课程主要是pHotoSHop、FLaSH、3DmaX等。现代优秀动漫作品是艺术和计算机技术完美结合所致,如此单一的课程设置导致学生偏于动画技术,忽视了艺术创意的培养,要想制作出优秀的动漫作品只能是空想。

(三)缺乏实践场所

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高职院校就定向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这个理念早已深入人心。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能够为学生提供实践场所的高职院校非常少,很多高职院校的一些临近毕业的学生都没有机会到动漫企业实习。学生无法了解整个工作流程,无法掌握真正实用的技能,在最后阶段失去锻炼和提高的机会,最终导致社会竞争力较弱。

三、转变高职院校动漫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面对我国高职院校动漫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我浅谈关于改变现状的一些看法。

(一)引进和培养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技术人才、技术骨干的重要阵地,必须首先重视自身人才队伍的建设和发展,只有汇集了一定规模的高水平教师,学校培养高水平人才的实力才能得到提升。高职学院要重视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的力度。人才引进既要有数量更要注重质量。要严把进人关,切实保证引进的人才质量过硬,从而培养出高水平的专业人才。同时高职院校也要重视培养现有教师队伍。选派在职教师到国外动漫教育机构或动漫企业中学习国外的优秀教育方法、教育模式。

(二)构建具有高职特色的课程体系

由于高职院校对学生培养的定位是技能型复合人才,因此应按照动漫的制作流程和动漫岗位设置来安排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的主干课程体系,主要包括三个部分:1.构建美术基础与艺术设计课为专业基础实践课的课程体系。应开设素描、色彩构成、动画概论、动画场景设计等专业基础课程,以巩固学生的美术基础,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并为下一阶段的实践能力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2.构建计算机设计软件实训课为专业的拓展实践课的课程体系。应开设3Dmax基础、maya动画制作、角色动画制作、影视动画制作等课程。课程设置上具有实践性,与社会工作岗位人才的需求接轨,对学生就业有相当重要的意义;3.构建影视文化和艺术创意为专业技能提升实践课的课程体系。应开设戏剧表演、影视文学、音乐欣赏、戏剧艺术和动画编剧等影视和艺术课程,使学生了解戏剧、音乐、文学和编剧等各方面知识,实现艺术创意和设计制作技术于一体。

(三)建立校企联动培养机制

校企联动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向和重要的特色并具实际操作性。拓展校企联动,共建实训平台是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培养的根本措施,是促进高职转变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动力。所谓校企联动的培养机制指的是学校与企业共同培养动漫人才。企业为学校提供真实项目作为学生实习实训的平台,学校则为企业解决技术和创意的支持,并优先考虑人才的供给。校企之间形成一种互动的关系,在这种联动机制下,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机构时时关注市场的走向和企业发展的动态,以便修订自己的培养计划和课程设置。

(四)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几乎所有的有一定规模的动漫项目都是合作完成的,仅凭一个人的力量不可能完成具有一定水平的动画作品。因此,具有团队协作能力的学生更受企业青睐。职业教育的特点就是要特别突出培养学生间的团队协作创作动画的能力。我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之间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必须转变原有的动漫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以市场为导向,以动漫企业为依托,有计划、有目标地进行动漫人才培养。合理设置动漫专业课程;培养专业的师资队伍;建立校企联动培养机制,缩小动漫人才培养和行业人才需求之间的差距;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其就业竞争力。高职院校要抓住动漫新产业发展所赋予的办学机遇,探索一套适合学生、适应社会的动漫人才培养模式,如此必定会培养出优秀的动漫专业人才,为中国动漫产业的发展作出巨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曹田泉.动漫概论[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

[2]陈昌柱.动漫设计[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4.

[3]李涛.动漫卡通电视频道与动漫产业的互动发展研究[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9,(3).

[4]谭玲,殷俊.动漫产业[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

[5]吴宜阗.我国动漫教育研究现状综述[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9,(3).

影视动漫教育培训篇5

【关键词】动漫应用型人才美术与设计知识结构

我院动漫专业创建于2005年,2006年正式招生。是根据现阶段经济文化的发展,企业对动漫人才的需要而设立的一个特色新兴专业。从学院动漫专业首批招生开始,一直在不断地进行专业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通过对中国动漫产业、动画、游戏企业的深入调查,对中国21世纪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发现动漫设计人才将是未来最紧缺人才。要使中国动漫从加工大国走向动漫强国,必须从原创设计入手,应该从创新思维的角度改革动漫设计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使我们的课程符合教育规律、市场规律,使我们的教学模式符合创新化、成果化、就业化。

要培养2-3年学校教育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必须优先满足基层第一线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的需要。从用人单位对所招聘员工知识结构及能力方面来看,高等职业教育动漫人才的培养还存在很多弊端。我们必须从存在问题的弊端着手改革。从我院动漫培养方向、培养目标、专业课程设置、师资教学、课程设计、教案、课件、教案方面改革、人才培养定位方面分析我院动漫专业现状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1培养知识结构方向

1)需要培养学生扎实的语言基础知识。语言能力的掌握直接影响到作外加工片时不能够熟练阅读技术要求,不能最快了解本专业领域先进的知识和技术。

2)需要培养学生深厚的文化底蕴。高职院校毕业生缺少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这就要求我们开设的课程是复合的、厚重的、民族的,使高职院校动漫毕业生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

3)需要培养学生贸易法规及管理方面的知识。高职院校毕业生缺乏贸易法规及管理方面的知识。加强高职院校动漫毕业生经济法律知识、贸易知识、管理知识迫在眉睫。

2培养企业要求的适应度方向

高职教育培养的动漫人才大部分不符合企业要求,高职毕业生从事的工作大都为动漫产业生产一线,大部分从事简单的制作环节,甚至个别从事管理或市场营销。由于高职教育知识结构总体的不合理,用人单位要经过岗前培训才能上岗,而且普遍反映发展后劲不强,转岗能力不足。

3培养个人工作能力方向

1)现场操作技术能力略显不足。需要加大实践性教学比重,加强培养对现场技术问题处理的能力,这样才能保证高职教育人才的一线作业特色。

2)缺乏团队精神,缺乏组织协调能力。动漫行业分工很细,需要很强的团队合作精神,很多学生能够单独工作,却缺乏与他人合作,调动他人,组织他人共同劳作的能力。

3)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逊色。必须培养和调动学生动漫专业前期、中期、后期、营销各环节知识的积极独立学习。

4)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欠缺。原创是中国动画最致命的软肋,因此高职教育也应培养学生的原创,创造出新颖有价值的,具有民族特点和地域特色的作品。

4准确定位高职教育动画专业课程

1)专业设置应以知识、素质、能力为主要,为适应我国经济发展要求,动漫人才教育更应以市场需求为主线,以全面教育为核心,以职业教育终身化为目标。

2)培养学生不止面向单一行业,更能面向更宽广的邻近行业,使学生能够具有在动漫行业职业群中转岗的基础,并掌握跨职业群的通用技术和知识;

3)对重复性强但技术含量低的实践课程进行调整和充实,如Flash注重的是软件掌握的熟练程度,使用软件的技巧和软件简单的编程。就不要和动画运动规律课程交叉,因为两门课程的侧重点不同,交叉授课会误导学生。

4)调整高职教育理论技术课和专业实践技术课的课程比例,并使理论技术课成为引导学生进入专业实践技术课的锁链;

5)以动画制作流程为依据,动画制作一个系统的工作,一个环节紧扣另一环节,因此我们应该以动画流程的顺序安排课程体系。

6)强调课程的联系性。如动画场景课程,既要学习动画场景也要学习室内设计和室内装潢知识,这样学生的就业面会随之增广,除了从事动漫行业还可以从事建筑家居装潢设计行业。再如非线编课程,即可以用非线编来制作动画剪辑外,还可以应用到影视后期,这样学生毕业后还可以到影视广告行业,影剧编辑行业就业。

7)强调课程的独立性。如造型设计课程,可以为原画岗位的要求打下基础;动画剧本课程,可以达到创作、改动剧本岗位的要求。

8)开设辅助动画创作课程。如动画表演课程,让动画中的角色成为电影中的人物;动画道具课程可以加入工业设计课程,还可以安排服装设计课为影视动画角色服装润色。

5动画专业师资与教学

学院动漫专业无法确定一个明确的方向发展,走传统手绘动画,师资缺乏艺术综合素质;走计算机软件应用,硬件、软件设备达不到高端标准。因此,我们必须开拓一条有特色的道路,即市场方向。根据市场的需要设置课程,甚至可以聘请一线行业有经验的专家授课。比如三维动画课程,可以聘请游戏公司专门制作游戏角色有经验的游戏美工授课;再如非线编课程,可以聘请电视台后期制作专家授课;还可以聘请民间艺术家客座授课。

动漫专业目前师资,虽然有科班出身的动漫专业教师,但目前全国动漫专业师资都相对薄弱,没有系统的专业教学模式,很多学校的动漫专业授课模式仍然在沿用工艺美术的教学模式,要适应市场实践方面的能力,需要大幅度增强师资力量,可以定期定额送教师去前沿动漫公司、游戏公司、动漫培训机构进修或短期培训。教师培训结业后回校从事动画专业关键课程教学工作,这样可以避免聘请动漫、游戏公司有经验的技术人员存在教学方法、手段和技巧上的不足。

从正规、有名气的院校招聘教师,教师在工作的同时可以将曾经在正规学院的学习、受教的模式带到学院,从而影响、规范新的整体教学模式。不可一味的认为专业对口,就具备了优良的师资力量。

6课程教案、课件、课程设计、教学方法的改革

核心课程和主要专业课程要求设计制作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演示电子教案,每一章节要有扩充内容的参考书、专业期刊、杂志、专业前沿网站最新信息。

把虚拟化的课程设计改为模拟真实商业动画课题设计。如讲国际、国内动画设计大赛、动画公司设计项目作为课程设计课题。这样可以使学生即增长了见识又充分发挥了个人的创新、创作能力。在教学方法上可以将原有单纯的由老师讲授改变为教师组织,学生策划,师生共评,使教与学达到最好互动效果。我们还可以将学生划分为一组组的设计小组,在课下由教师与学生一对一的形式辅导、协作式的完成设计。

7创新毕业设计教学模式

毕业设计环节与大学生就业成为近年高校突出矛盾。当今就业形势不佳,高职毕业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许多高校为达到就业率,让学生最后一学期进入社会实习,毕业设计环节并没有彻底实施,严重影响了毕业生正常毕业设计环节教学,我们应该对毕业设计教学环节进行整合设计。如先出设计题目,让学生带着毕业设计题目进入企业实习,实习期满后回学校统一组织规划,我们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如二维原画小组、三维动画小组、定格动画小组、特效动画小组,我们的教师有擅长平面设计、二维原画、后期处理的,可由相应特长教师指导。最终完成并在校展览。展览既能激发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又能起到提高学校知名度,起到宣传学生、学院的作用。

8高等职业教育动漫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位

1)宽口径

一个系统的动漫产业链包括一系列环节:影视动画制片成产——电视台、电影院播出放映——动漫图书的出版发行——音像制品的发行——形成版权的授权——衍生品开发与营销。一部动漫产品的成功其制作过程平非唯一重要环节,动画运作的真正成功,在于其产业链的整体策划,合理布局以及协同调配。因此每个环节都很重要,我们必须突破单一学科化设置模式,即:实行动画大类专业招生,小专业(专门化)或多专业施教。从动画制作的前期、中期、后期、营销各环节发展学生感兴趣的小专业进行针对性施教。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讲不断的派生出新的职业、新的行业。职业的淘汰速度加快会导致人才流动性频繁提高,因此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大力扩宽专业覆盖面。

2)强基础

强基础包括两层涵义:第一加强人格素质基础。培养高等职业学院学生高涵养的基本品德、基本素质。第二加强职业艺术素质基础。动画亦是一门艺术,既然是艺术就赋予着多种多样的多元艺术性质,比如:把握造型的手段和审美的符号;聆听音乐、对白、音响的艺术效果;叙述时间的分配和欣赏时间的分配在观赏上是否合理;活动视点和活动形象的表现是否符合视觉效果。动画换言之就是影视艺术,它具有影视艺术的多元审美性、科技性、时尚性、运动性、娱乐性、市场性、商业性。多设置些人文、社会、艺术的课程,让学生通过人类文明历史来了解、学习知识和挖掘素材。我们既然学习中国传统人文在动画中的表现,如《牧笛》《小蝌蚪找妈妈》这些动画就是将传统国画大师的水墨作品与动画电影相结合。也要学习外国人文思想,如日本宫崎骏动画片,《千与千寻》《幽灵公主》将强烈的地域人文色彩与环保意识相结合。

3)重实践

高等职业教育与高等普通教育最大的区别就是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是重实践。因此实践教学应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中之重,必须把教学体系的基点定位在相关的职业岗位群。实践教学内容要及时反映前沿技术发展水平,让学生了解动画最前沿信息,如《黑客帝国》《克隆人进攻》《最终幻想》《千与千寻》这类引领全球动画的好作品。在重实践教育中更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群策群力的合作精神,在实践过程中学会协作。

实践教育方式可采用订单式培养、产学研合作、共建学校实训基地、以及落实实习和就业等多种校企合作方式,通过在企业里“顶岗”工作,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提高实际工作能力和专业素质,以适应动漫产业的发展。

4)图发展

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的定位其落脚点就是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英国、美国、加拿大岗位调查结果说明岗位群存在着大规模的交替、淘汰、更新、转型的现象。现代社会的发展使岗位群成为了一个动态的大系统,特别是高职高专的专业是含技术的岗位群,其外延及内涵变化更大。高职高专教育必须顺应社会进行相应的调整,使学生学到的知识和将要从事的岗位都能够顺应时代的变化而更新交替。

我院动漫专业开设不久,但发展速度迅猛。相信在合肥这个人杰地灵,滨临珠三角这块沃土中孕育更多的动漫产业精英技术人才,我们的动漫人才会结合国家大力发展动漫的方针政策,迎合国际潮流,成为动漫产业的弄潮儿。

参考文献

[1]徐东明,李春华,芦春梅.《美术大观》”改革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设置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设计人才”.

影视动漫教育培训篇6

【关键词】高职创新型动漫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11C-0113-02

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与动漫技术的快速发展,大量影视动漫作品在全国热播,由此推动了我国动漫影视产业的快速发展。据统计,2009年国产电视动画制作长达173,825分钟,我国动漫产业的发展成绩显著,和2008年相比涨幅达到31.3%;国产动画电影作品27部,制作备案国产电视动画片累计达到438,889分钟,增幅33.82%;2012年我国动漫市场规模将突破330亿元。按照如此迅速的增长速度计算,2013年我国动漫产业市场规模将突破400亿元大关。然而,由于我国动漫产业起步较晚,针对动画人才培养的政策扶持和决策引导机制仍不完善,以致于动漫影视产业人才长期处于缺乏状态。据2011年我国资深人才招聘网站“前程无忧”调查统计,我国动漫人才的缺口在80万左右,而且结构单一,动漫创作一线人才以技术型为主,创新性复合型人才缺乏。虽然在国家“十一五”规划期间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国内众多高校和培训机构纷纷开设动漫影视专业,但是在人才的培养上过于注重中后期技术制作人才的培养,很难培养出真正创新型动漫人才,无法为动漫产业提供真正的动漫人才,配合动漫产业的发展进程。

一、高职院校动漫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及存在问题

近年来,随着社会对动漫产业人才的大量需求,全国各地高职院校相继开设了动漫影视类相关专业,专门培养动漫设计、影视后期制作、多媒体动画等领域人才。从总体来看,专业发展种类繁多,但主要还是集中在动漫设计与制作、影视动画两大专业。随着动漫类专业的快速发展,有些弊端也逐渐显露。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动漫产业发展迅速,企业人才需求旺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规模与规格滞后,难以满足市场需求。据统计,我国60%的高职院校在2003年之后开设动漫专业,相对普通本科高校,起步较晚,动漫人才培养滞缓且规模不大,再加上师资与设备等条件的限制,每个学校招生数量局限在150人以内,超过500人的院校不多。因此,面对如此快速发展的动漫产业,高职院校当前的人才培养能力显然力不从心。

第二,师资队伍水平参差不齐,专业化程度不高,高水平教师严重缺乏。高职院校要培养德才兼备的创新型动漫人才,师资条件是关键。动漫专业教师必须具备美术基础与软件实操能力两方面的知识,但目前高职院校动漫类专业教师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普遍落后,难以适应人才培养的需求。大部分高职院校动漫专业的教师是从计算机或美术专业转行过来,没有从事动漫类行业工作的经历与经验,缺乏深厚的专业背景,无法适应动漫产业快速发展的需求。

第三,地区发展不平衡,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动漫专业发展较快。动漫专业设置要求硬件投入高、更新速度快,因此,由于经济发展不均衡,各地高职院校的动漫专业人才培养规模也存在差异。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硬件设施好,师资水平较高,发展迅速;中西部地区硬件设施不足,师资严重缺乏,起步晚,发展滞后。

第四,课程设置单一,缺乏符合当前人才培养目标的教材。当前高职院校动漫专业课程的设置较多偏重于电脑设计技术、设计工具软件使用等,忽视与影视相关的人文课程教学,学生只学会对作品模仿,创作能力不强,对动画剧本创作、动画制片管理、动画营销、动画衍生产品设计和开发等了解甚少。另外,从动画教材来看,大多数高职院校使用的教材陈旧,过于依赖传统艺术设计类教材,动漫创作与管理的教材缺乏,影响了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第五,校企合作程度低,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不衔接。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动漫产业发展相对滞缓,动漫市场还处在培育期,尚未形成稳固有序的动漫产业链。因此,在校企合作方面还有待加强。根据调查了解,目前动漫领域院校与企业的合作空间不大,合作程度低,企业与高校优势资源没能有效整合,力量过于分散,长期阻碍了高职院校与动漫企业的良性互动,导致高职院校培养的动漫人才无法满足企业的要求。

二、创新型动漫人才的培养途径

(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构建创新型动漫人才培养体系

根据我国目前动漫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借鉴国际成功人才培养经验,可以通过“四维一体”的模式来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所谓的四维就是“个人、教育、市场、政策”,在市场引导和教育体系保障下,利用政府的政策支持,制定个人的目标,构建由动漫企业、高等院校、培训机构为一体的教育一体化模式。首先,要把学生的个人发展目标与职业发展相结合,根据个人特点,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个人素质;其次,为确保一体化的教育模式顺利实施,必须强化教育的保障作用,在政府政策扶持下,不断创新动漫人才培养机制,加大对动漫产业教育及基础设施的投入,鼓励和吸引海内外优秀动漫人才,优化动漫人才队伍配置,创建动漫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推动动漫人才培养进程,打造一批科研管理、技术研发等方面高层次的动漫领军人才。

(二)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加强创新意识培养

人才培养工作主要有四大要素,它们分别是明确的培养目标、科学的培养模式、有潜质的培养对象和优秀的培养者。要实现创新性人才培养必须从这四个要着手,首先明确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然而从当前的动漫专业人才培养现状来看,在培养目标的设计上许多高职院校缺少对创新型人才素质的要求。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合作能力以及观察不同学科、文化、理念相关之处的能力等方面的培养。高职院校不仅是提供具有高等教育学历的劳动力输出基地,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出可以运用所学知识实践自主创新的人才。因此,在培养目标的设计中就应当体现对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要求。

(三)综合多学科知识,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动漫产业是一个综合性的产业,以动画、漫画为表现形式,以“创意”为核心,综合图书报刊、影视音像、舞台戏剧等领域产品的开发、生产、出版和销售,除此之外,服装、玩具、电子游戏等与动漫形象有关的衍生产品市场也与动漫产业紧密相连。作为一个综合性的产业,动画专业涉及文本创作、造型艺术语言、音乐音效、虚拟技术等专业知识,它跨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动画创新型人才知识的复合性。因此,在动漫人才的人才培养方案中,我们一定要强调学生创新、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综合艺术设计、计算机技术、数字媒体、音乐、文学等领域知识,制定课程标准,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广阔的知识面,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四)出台政策,打造高素质动漫师资队伍

高职教育的本质是人才培养活动,作为教育者的教师和受教育者的学生是构成高职性质和任务的主体。而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便是决定高职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同时也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所在。事实证明,优秀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只是局限在学科专业的指导领域,更重要的是他们带给学生追求科学、献身科学、严谨做学问的精神和思想,通过他们知识至上、真理至上的优良教风和学风感化学生。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出台相关政策,引进优秀师资队伍,不断提升教师专业水平,把建设高水平的教学科研队伍放在学校发展战略首位,集中优势资源,创造各种条件,促进高水平师动漫资队伍的形成与发展。

(五)整合有效资源,加深校企合作力度

目前,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合作程度不高,加深高校动漫专业与动漫企业之间的交流合作,共同打造“校企深度合作的产学研”平台,是促进高职动漫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通过合作平台充分发挥动漫企业、行业协会、教育机构的优势资源,培养优秀的技能型动漫人才。一方面,高职院校在完成全日制动漫专业学历教育的基础上,可以根据动漫企业的人才需求特点,面向市场岗位,加强动漫设计与制作人才的培养与定制,与行业、企业合作,开设多种形式的动漫培训;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可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多学科交叉融合中融会贯通,注重“产学研”成果转化,将创意的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提升动漫人才培养的层次与质量,推动中国动漫产业的长足发展。

动漫是一门艺术和技术结合紧密的跨学科专业,从目前的教学情况来看,动漫专业教学多数是趋于文学艺术为轴心展开的教学或趋于制作技术为轴心展开的教学。然而,由于各高职院校所处地域不同和历史等因素的制约,在动漫专业人才的培养上至今还未得出一个统一的标准,也无法设置一个统一的标准。因此,“技”、“艺”并重是今天普遍存在的现象,结合当前教育体制现状和动漫产业发展趋势,应当构建技、艺互补的动漫人才培养模式。动漫产业是文化产业中的新兴产业,产业人才需求空间大,尤其是“创意+动手能力”型的高级人才更是得到企业的青睐。在今后的人才培养过程中,我们应当广泛汲取各艺术门类之精华,加强人文素质修养,不断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引导学生学习掌握扎实熟练的专业技巧,提高动漫设计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

【参考文献】

[1]何成战.广西动漫产业人才培养模式与对策[J].高教论坛,2012(2)

[2]何成战.我国古代艺术设计基本理念发微[J].兰台世界,2012(6)

[3]王文涛.高职院校动漫类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09(2)

【基金项目】柳州城市职业学院院级课题(2008B07)

影视动漫教育培训篇7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课程及教学手段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动漫这一手段和表现形式在众多的高科技表现手段中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认可。美国、加拿大、英国、日本、韩国等经济较为发达的国家几乎达到全民动画,动画已深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在中国,大量的动画受众是低幼和少年儿童,他们的生活时间大部分被动画片所占据。问题是:既然动画片有如此大的吸引力,为何不能将动画与教学紧密结合,变枯燥的课本知识为生动的动画故事和场景?教育动漫是以实现教育目标为主旨,以娱乐为手段,运用动漫形态来表现教育内容的形式。它具有典型的教育性、系统性、科学性和娱乐性等特点。“动漫”是动画和漫画的合称与缩写。随着现代传媒技术的发展,动画(animation或anime)和漫画(comics,manga;特别是故事性漫画)之间的联系日趋紧密,两者常被合而为“动漫”。教育动漫进校园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我们选取了杭州市东城教育集团旗下的东城实验学校小学部为试点,开展了教育动漫的实践探索。一、“教育动漫进校园”的现状分析1.教育动漫教学研究和实验的匮乏广电总局2008年8月对全国国产电视动画片制作备案公示的通知显示,光从数量上看,教育类题材动画片就占了总数的21.38%,从时长上看,教育类题材占到26.40%,可见教育类动画创作的社会热情,但市场境遇却不容乐观。有儿童认为:“国产动画片总爱说教,冗长沉闷,白天在学校里听课,晚上好不容易写完作业打开电视,却又要上一次‘课’,这样的动画怎能让人爱?”市场如此,而全国研究动漫教学的人却寥寥无几,在中文期刊数据库中也很难找到相关文章,全国也很少有人开展类似的实验,探索学校教育与动画的结合。这就产生了孩子们的强烈需求愿望与市场供应极不协调的矛盾,因此,大量的娱乐游戏占据了孩子们的闲暇时间。在课堂上普遍受到欢迎的动画片,却在中小学及社会实施过程中屡屡受挫。在全国众多中小学中,只有广州、深圳的个别小学在实验将动画引入课堂、引入学校,实验内容与形式也极其有限。2.教育动漫教学师资的稀缺中国动漫起始于上世纪50年代,兴盛于本世纪,目前,全国有近1000所高校开设动漫相关专业,而几乎都集中在制作人才培养上,很少开设动漫教育专业来专门培养教育动漫的师资。在实验过程中,一批动画设计的学生和老师在指导小学生开展动漫制作的过程中遇到了技术不能解决的问题,如“怎么教”的问题,也让他们深刻体会到当小学老师不容易,不仅要知道“教什么”,关键要明白“如何教”。3.多学科师生合作的困难“教育动漫进校园”是一项跨学科的工程,需要各学科教师的有机配合。在实践操作中,一般各学科会对工作重点有所侧重,比如,在美术、计算机课程中学习动漫技术的训练,在语文课程中进行创意的激发,在数学、科学等课程中,针对教学难点、重点更多采取的是创作部分动画小短片和漫画作品。各项工作的最后落脚点都在于创作,这就需要语文、美术、计算机等不同学科教师和学生的合作。由于长期形成的独立的课程体系和教师工作量、工作时间,学生学习时间的不同,在具体运作过程中往往会引起合作的障碍,难以形成最佳团队,从而影响教学效果二、“教育动漫进校园”的目的与意义1.符合少年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儿童发展心理学告诉我们,少年儿童呈现出以感性思维为主的特点,而且注意力持续时间不长,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并且色彩鲜艳的、动态的形象更能吸引孩子的注意。而动漫作品中鲜明的艺术形象、模拟现实的场景、动态的故事情节、儿童化的语言以及真实的真、善、美的再现,较好地迎合了孩子们的心理特点,更好地发挥教育作用。与此同时,动漫也恰可以发挥孩子们的无限想象空间,尽情抒发心中的情感,培养创意思维。2.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当代独生子女,大多在四二一家庭长大,自我意识普遍较强,容易形成唯我独尊的思想。动漫不同于其他艺术形式,它需要多个个体的团队参与和精诚合作来完成,每一部动画片都是编剧、制作、产品、营销等人员合作的结果,哪怕是制作环节也需要多人的团队集体参与,有角色设计、场景设计、动作设计等等。在师生联合创作动画小短片的过程中,擅长编故事的同学出剧本原型,擅长绘画的同学设计角色原型,擅长电脑技术的同学完成制作,整个过程在一个团队里互相合作,互相帮助,培养了孩子们的合作意识。在美术课堂上,所有的学生被分成6人小组,每个小组被赋予不同的任务;在社团活动中,同学们不仅形成了统一的活动目标,共享同样的价值观念,使社团成员始终处在团结、信任、友爱的团队氛围中,同时,社团成员间平等、自主的交流与活动,不仅能排遣学习、生活中的某些不悦,还能进一步明晰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率先参与实验的美术、音乐、语文、计算机等相关学科的教师也在互动合作中享受教师个体努力所不能带来的收获和愉快。3.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善于开发课程,要改革教学手段,更要将教学内容贴近生活,与孩子们的现有经验紧密结合。动漫正是适应了这样的要求,还原过去的历史,再现今天的现实,想象无限遥远的未来,让孩子们在现实与未来之间去体验、去感知、去想象、去思考。在实验过程中,师生联合创作的《低碳生活》短片,即以简单的Flash的技法创作的2分钟的小短片,将原本非常抽象、专业化的术语变得生活化、具体化和形象化。学生们在收集生活中低碳事件的过程中初次了解到低碳的含义,再经过Flash的表现,使低碳变得如此熟悉和亲切,就能欣然接受低碳的概念,并享受从静止到动态的神奇,感受到了从文字到声像的魅力。老师在编导、制作动画短片过程中也培养锻炼了自身的创造力和课程开发能力。#p#分页标题#e#4.体现教育无限延伸的功能学校教育常常偏重于有形的显性和狭义教育,而忽略了存在于广阔空间中的广义的隐性教育。动画手段亦真亦假的方式,不仅可以将书本知识进行场景化,更能将社会生活中许多抽象的或不易显现的教育元素情境化,让孩子们获得真实的体验,让教育无所不在,真正实现课堂教育的无限延伸,获得课堂、学校、家庭、社会的整体联动教育。在学校创设的动漫体验馆里,有互动的媒体游戏,有学生创作的玩具作品,有师生制作的动画小短片。学生们在课余时间可以自由进出体验馆,体会创作的喜悦,激发师生成就感;同时,也享受到动画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5.促进现代教学手段的改革从最初的粉笔、黑板到如今普遍使用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和ppt,教学手段有了很大的改变,也体现出科技在教学中的应用和推广。然而,这些手段在使用过程中不免都存在僵硬、静止、单一的弊端,而动漫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则更好地将声音、图像、人物、故事、场景有机地融合起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三、“教育动漫进校园”的举措1.抓住关键课程渗透我们在信息技术、语文、数学、科学、美术等课程中率先渗透动漫艺术的理念和手段。一是在课程中引入动画内容,如在语文课程教学中开展编故事、讲故事活动,每堂课留出十分钟时间,每位学生轮流讲故事,鼓励原创故事;在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中增添Flash等动画技术;在美术课程中添加漫画、电脑涂鸦等内容。二是多学科教师合作制作动漫教学短片,主要是组织信息技术、语文、美术等学科教师针对数学、科学等课程中抽象的、生硬的知识点,编创动画小短片,由语文教师出剧本,美术教师进行角色和场景设计,信息技术教师实现技术表现。以具象的动画小短片替代抽象文字,让知识更生动,让课堂更有魅力。2.营造氛围文化熏陶营造校园动漫氛围,让校园充满生机和活力,让环境发挥隐性教育的功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师生。首先,让校园的标识系统动漫化,让呆板的指示牌变为可爱的“美羊羊”“、蓝精灵”;让严肃的白墙学会说话,有学生原创的漫画、有老师自制的动画;让教室多一个动漫角,有学生自制的学具、有老师制作的教具。其次,建设动漫体验馆,寓教于乐。动漫体验馆包括互动投影区、教玩具展示区、原创教育动画播放区、视听区、监控区等五个区域,配备电脑、耳机、屏幕、投影。老师们制作的优秀短片、学生们制作的优秀短片以及师生联合创作的一些教学短片都将在体验馆中播放,孩子们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自由点击学习,起到寓教于乐的作用;学生在体验的同时不仅会被其内容所深深吸引,更会对其中的内容做具体的探究和分析,全面激发他们的兴趣。再次,建设动漫社团。筛选部分感兴趣、有基础的学生组成定格动画、玩具手工制作、数码涂鸦、漫画等四个社团,由大学动漫专业教师和学生以及部分小学学科教师组成教师团队,每周三下午2课时,活动内容涉及电脑数码涂鸦、身边废纸的再创作、摄影技巧的学习等,活动不限于教室,可以是体验馆,也可以是操场。学生们飞奔进教室的瞬间,让我们深深体会到他们的渴望和热情,他们乐学、要学、想学。如玩具手工社团,迎合孩子们热爱小动物的心理,指导他们用废纸折叠小兔子、叮当猫、皮卡丘等动画角色,并绘上五彩缤纷的色彩,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漫画社团的学生们常常围绕成“o”等某一特定图形,展开丰富的想象,随意勾画自己的创意,海阔天空,任凭思绪自由驰骋,培养孩子们的创意想象。最后,组织动漫创意比赛和角色晚会,让孩子们享受动漫带来的愉悦,并受到启发。举行一年一度的故事会和编故事比赛,鼓励孩子们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用孩子的思维编故事,用孩子的语言讲故事;举行一年一度的动漫角色晚会,暂时忘记现实的自我,来到虚拟的童话、动画世界,充分体验动画的快乐,体会故事角色的喜怒哀乐。3.开设讲座主题培训对实践学校的教师进行动漫知识的普及培训,开办动漫知识讲座,帮助教师了解动漫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对教师进行动漫手段技能的训练,包括动画表演艺术的培训,动画试听语言的介绍,动画小剧本的创作,Flash、photoshop、animo、maya等常用软件应用的培训;基本造型能力的培养,包括素描、色彩、立体造型等;玩具的设计和制作,包括小型简易教具、学具的初步设计和简单制作,如利用纸质、亚克力及废旧物品进行再利用、再创作。对实验学校学生开设动漫欣赏知识讲座,指导学生如何欣赏、判断优秀动画作品,从内容为主导的观看视角转向创意、色彩、造型、内涵等多角度的欣赏方式;开展对学生熟识的喜爱的实用动画技术手段的培训,如定格动画技术、Flash、无纸漫画、数码涂鸦等;举行讲故事、编故事的知识讲座,激发孩子的想象,挖掘潜藏的感动,张扬个性的精彩,将一系列技术和艺术内化为心灵深处的理念和思维。教育动漫进校园具有潜在的巨大的市场需求,小学生作为目前国内最大的动漫受众群体也在期待他们心目中热爱的动画,我们应从中国动漫产业、教育发展的整体高度去重视“受众”群体的培养,在实践中探寻教育动漫的生长和发展。

影视动漫教育培训篇8

虽然动漫产业发展较快,但我国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动漫企业还不多,另一方面,在高职院校中的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对实际业务运营实施真正都精通的人才更是少之又少,学生在校期间受到专业对口企业的文化思想陶冶更是不可能。并且,高职院校在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制定课程体系的过程中绝大多数都没有和企业做良好沟通,没有和企业的指导性意见相匹配,没有和外界的实际发展情况相结合,一般都是依靠仅有的几位相关专业的教师单方面地调研论证和申报实施,造成自身专业的建设无法得到有效的支撑和切实的保障,更无法保证专业可持续发展。

2我国高职动漫教育的改革方向

2.1我国高职动漫教育要尽早和国际动漫产业接轨

国际动漫产业主要是以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为主导。高职动漫教育要和国际动漫市场接轨,其实就是和这些国家接轨。学习他们的先进经验和发展理念,并且不断和自身的发展相结合,探索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全新方向。现如今我国的动漫行业还是处于一个刚刚发展的起步阶段,同时也存在着各方面的问题,与此同时,动漫专业作为一个刚刚兴起的专业不论是在办学规模或者是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和师资团队等方面都还显得相对稚嫩,并且对于专业能力的培养计划也还不够成熟,还有很多的地方需要完善和强化。动漫产业这样一个新兴的产业,若想要真正的成功发展,就需要依照市场发展的规定运行开展。我国院校在教学体制上对专业较为重视,可是却经常忽视对专业学习之后的实际应用,这也就造成了一些在学校成绩优异的学生,真正进入到社会之后无法和动漫制作相适应。所以,在学校的专业课程设计需要不断与社会实践创新教育相结合,真正把课堂或实训室的教学训练与行业实际运作合二为一。

2.2适应国内市场经济的一般发展要求

我国最早的一部的动漫电影诞生在1924年,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的动漫产业一度有较好的发展形势,并且在60年代中后期甚至达到了全新鼎盛的状态。可是,在时期以及结束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动漫产业一直没有得到重视,一直到2004年国家出台了相关文件,动漫产业才开始重新被重视。政府的支持以及政策优惠的改革能够有效的促进我国动漫产业的发展,而我国在全世界范围内对动漫产业的支持和关注也是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

2.3依靠地域文化特色开展项目教学方式

地域文化指的是建立在乡土文化上的有鲜明特色的区域性文化。地域文化有多种多样的形式,并且内容丰富多样。充分的利用好地域文化特色开展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的项目教学,能够让学生更为真切地贴近生活,并且在一个熟悉的地域文化环境中学习,学生的热情和学习兴趣也更高,能够最大程度地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创新精神发挥出来,并且能够让学生将日常学习的动漫设计和制作的流程运用,培养和其他人的团队合作精神,为企业培养适应性人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3结语

影视动漫教育培训篇9

动画教育在国内方兴未艾,比照国外先进国家,寻求动画专业的良性发展走向,培养高端动画产业专业人才已成为我国教育界面临的十分迫切的战略任务。

1关于国外动画教育模式及其优势分析

1.1学科设置科学、细腻

美国高校的本科动画教育一共有4年时间。第一年是绘画基础,第二年是平面动画和电脑基础的学习,学生在这个时候开始了解自己的兴趣所在,部分的学生开始喜欢建模、灯光渲染、材质贴图或转攻其他非动画同类专业,而动画学生在了解运动规律以后的第三年主要做这些方面的工作,由此亦可看出二维动画在三维动画中的重要显现,进而达到更高层次的要求,体现所谓“生命的创造———情感的表达”理念之要求。日本高校的动画专业学科设置分两大部分:一是动画•影像学部:动画师学科、数码绘画学科、动画监督学科、背景美术学科、动画音响监督学科。二是学艺部:声优演员学科。音乐录像带制作学科第一学年:着重于笔的使用方法、直线、素描、透视图法、效果线、上墨线、诙谐漫画构想、拟音拟态词、2页作品制作、台词表现、4页作品制作、分格、剧情创作法、网点、构图法、喷枪使用法、色彩学、着色、构思训练、6页作品制作、C*彩色原稿制作。第二学年:16页作品制作、漫画外景制作、模仿实习、漫画要点分析、漫画作品制作、CG、绘画与音效制作、设置谜团、8一32页作品制作、知识产权。加拿大也有很多动画专业的学校,规模不大,但专业很多。其注重的是美术基础的训练,这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漫画或动画的角色绘制,色彩的调试,构图,建模、灯光场景,材质贴图等的设置都需要有比较扎实的美术基础作为基本功,当基础打好的时候,还要学习影视艺术。

1.2动漫教育普及面广,爱好者层出不穷,孕育了极大的后发优势

日本的学生所接受的动画教育一般是在高等动漫院校或者研究所来完成的,他们的专业划分比较详细,设有漫画、动画、数码动画、游戏制作等学科,这些学校拥有先进的教学设备,拥有很多非常有实力的教师讲授动画专业课程,学校还会定期邀请在动画业内的优秀专业人士来学校讲解目前动画发展的情况。同时,学校的教育还得到了社会上其他机构公司的支持,并保持着紧密的联系,也为动画艺术与设计的发展提供了优秀的人才。韩国的动画教育从孩童时期就开始抓造型能力的塑造和训练养成,使学生从小就对动画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生成的是强大的动漫后备人才和浓烈的动漫学习氛围。韩国的很多学校都开设了动画相关的专业院系,其动画、动漫专业在世界上是专业设置面广、质量比较高的国家之一。每年都吸引了大批国外留学生进入韩国接受动画专业的学习。而且大部课程都与艺术领域的相关课程交会,从而强化了本专业特征性课程的难度与深度。韩国政府特别重视培养动漫开发人才,体现在政策扶持和经费补贴及各种优惠倾斜上。到目前为止,韩国大学(包括网络动漫在内)的很多专业与非专业学校,每年都培养出了大量的动画专业人才,为韩国的动画产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因其课程的设置社会需求面广,大部在艺术领域中都可得到有价运营。加拿大的网络动画教育普及面非常广,找一个动画教材网,就可以从上面学会动画分镜、做故事板等专业知识。

1.3侧重强调设计思维在动画作品中对细节的体现和把握

美国在动画教育中认为,动画指的是单个镜头中的画面运动,不同于笼统的、一般意义上的动画片概念。把动画作品视为一个整体,只有把细节部分的要求提升上去以后,整体动画片的质量才能得以提高。要求在充分理解物体的运动规律和具有深厚扎实的绘画基础的前提下做出好的作品。因为,真正的动画是研究运动的艺术,动画的绘制要诀是要在最短时间抓住事物本质的东西用动漫艺术的手法来加以描绘、刻画。刻意追求完美,打造动漫品牌,尤为注重对整体动画的时间、步调、细节、情感、情节、造型以及瞬间对张力和动作的把握。对于动画成品,必须做到每一帧都完全没有瑕疵才可通过,只有如此才可能被美国的公司所使用。要求在充分理解物体的运动规律并具有深厚扎实的绘画基础,精细制作上乘的、好的作品。认为真正的动画是研究运动的艺术,动画的绘制要在最短时间抓住事物本质的东西来描绘刻画。日本动漫专业学校的分工非常细腻,专业设置也非常具体。丰富的学科设置使这些动画专业的学员们有更多的机会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自己想要学习的并且适合自己的专业。通常都是由老师做指导,学生自己组成学习小组学习制作动漫,或者是学生自己学习制作,有的学生甚至不经常在学校里面学习,而是在外面去学习和作画。在动漫学校里,主要学习的是动漫的具体制作方法和绘画技术,最为重要的是最后的毕业设计。

2比照国外成型经验,国内动画教育

学校体制内应予借鉴的基本思路我国大专院校的动画专业普遍偏重于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特别是,由于我国的动画专业教育团队组建时间短、教学基础设施差、资源分配不合理、教师经验缺乏,资深教授不多,所以在诸多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有待改进。了解国外高校动画专业的教学特点,再结合我国部分高校动画专业的教学现状,建议动画专业教学在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善。

2.1注重动画基础教育

现今的“动画”涵盖面非常宽广,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动画片那么单一了。包含着二维动画、三维动画、网页、影视动画特效、游戏、动画广告、漫画创作以及动画教育等等,而这种种方面都需要动画人才的支撑。就动画教育而言,虽然相关专业有很多,但是由于师资问题导致很多院校和培训机构都忽视了学生动画基础技能的培养,基本是用软件课程代替动画基本规律等基础课程的教学。比如,没有给学生进行《人物造型训练》等基础课程,直接进行maYa课程教学,那么教学成果是很难达到预期目标的。部分院校在课程设置中往往包含大量的软件类课程,这一做法虽然注重了学生的计算机基础、软件开发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却造成了学生艺术修为的培养、素描、色彩、结构、动画规律等基础训练的缺失。而艺术类专业较强的院校,其开设的动画专业教学实践艺术类的课程较多,偏重于学生美术基础和视觉表现能力的培养。同样,由于缺乏动画专业师资,也存在对动画基础知识和技能培养的不足。

学校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当有所侧重,确立明确的人才培养定位。特别要突出对传统绘画技能训练、动画基本技能训练、动画新技术技能训练(软件)三大教学重点的落实。传统绘画技能:主要是透视学、解剖学、构成、动态速写等训练内容;动画基本技能:侧重于原动画、镜头设计稿、色彩背景以及分镜头台本设计、动画前期人物、场景、色彩设计等训练课程;动画新技术技能:如maYa、Flash、premiere、afteref2fects等各种专业应用软件课程。目前,国内所有动画教学单位基本都存在着“动画基本技能”环节的先天不足,并成为动画教学的最大问题所在,而“传统绘画技能”的薄弱是第二大问题。明确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学工作,能够让学生有针对性的学有所获。这就要求动画专业的课程设置力争做到从基础抓起,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地进行教学活动。#p#分页标题#e#

2.2在硬件上加以完善———教学环境、教学设施

由于我国动画专业教育的起步比较晚,教学资源还不够完善,很多学校的动画教学中存在缺少设备、设备陈旧或使用设备相对困难的情况。如,投影仪、实物展示台、多媒体教师机、数位板、线拍仪、透台等等。有些教室有投影仪却没有透台、有些教室有透台却没有投影仪。在我国的部分高校,学生和老师都没有固定的教室和班级,上课时学生需要随身携带许多学习用具,老师上课之前也需要临时筹借诸如投影仪、教学电脑等设备。学生不仅受到课时的限制,下课后又没有一个自主学习的地方,而宿舍也并不是都有一个很好的学习氛围的地方。在一些高校里没有独立的线拍房,只有两台线拍仪。学生不能及时直观地看到动画练习的最终效果,影响了教学质量。与其他学院做比较,我国有少部分高校,有独立的线拍房、60台线拍仪,所有师生都能够随时使用,方便教学。每个班级有独立的教室,学习用具、资料等都可以放在平时的课堂里,课余时间有很多学生在教室里做着老师布置的练习,项目和短片创作等项目也都可在教室进行。还有独立的4D电影放映厅,既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也为教学提供了便利。一些学院的院办企业也为各年级学生提供了实训基地,鼓励学生24小时在产业楼内制作动漫作品。韩国的朝鲜大学美术分院,学生可以24小时在教学楼内制作作品,教学楼内配有线拍房,4D影视放映厅,并为了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在教学楼内还设有浴室、休息室。

2.3在软件上加以改善———课程设置、教学管理

2.3.1解决课程设置顺序问题

在一些高校里,《立体造型》课程作为一门支柱性核心主干课程是不恰当的,因为动画并不是一定要懂得雕塑才能制作的,该课程应作为正常的专业基础课程即可。课程设置的先后顺序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立体造型》课程被安排在大一第二学期讲授,在学生尚没有很好地掌握造型基础的情况下,教学目的很难达到,因为毕竟不是所有学校学生的专业基础都可以和中央美院的学生基础相提并论。有些院校的《动画分镜头台本》课程被设置在《运动规律》之前是完全不合理的,高级课程是不应该放在基础课程之前的,在孩子没有学会走路之前就要求他奔跑是极不合理的。《毕业设计》的人数限制和时间安排存在着严重的不合理性。动画本身是一个量产型行业,每秒钟24格,这是一个相当大的工作量,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这需要大量的人力、时间和物力。而现在的课程时间安排有很多等于是违背了这样一个行业性质,要求一个人或两个人来完成一部毕业创作,这肯定无法保证作品质量,这种做法也同样违背了动画制作所需要的团队精神。给学生的创作时间短促,也违背了动画制作的量产型特征。建议学校将毕业设计的前期创作部分,前移至大三上半学期进行。

2.3.2改革课程名称的不合理性

比如,有些院校设置的《数字绘画》课程,其含义极不妥切,数字绘画是一个泛指的概念,通常指所有在计算机上完成的图像绘制。作为单一课程组织教学时,内容就难以界定。犹如子概念与母概念的交叉。如,《动画场景设计》、《Flas》等课程都可以采用数字绘画的手段来进行。有些学校开设的《二维高级动画》课程,其界定的标准同样也是比较含糊的。我们用什么标准来界定动画的初级、中级和高级?实际教学中,在二维初级动画和二维中级动画课程都不存在的情况下,何来的二维高级动画课程!《原动画》课程的名称也是一个泛指的概念,它包含了《运动规律》、《二维角色动画》等所有动画课程,同样犯了子概念、母概念关系的错误。

3拓宽动画教育发展后劲的基本方向研判

3.1充分利用市场机制

在动画教学中只注重理论教学是不够的,更应该注重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相对于其他专业供大于求的现象,我国动画产业明显存在着人才匮乏,有着巨大的动画人才市场需求。与其让教师们不断寻找突破口,不如尽力在企业和学校两者之间找到利益的平衡点,有效地利用社会丰富资源。通过与动画企业、公司联姻,真正形成一条从课堂—实验室—工作室—公司的教学链,即以与企业共同开展实习、实践课程教学为切入点,进而深化到联合办学。采取学校与企业合作这种策略,大家资源共享,各取所需,以期达到多赢效果。我国的一些高院用投资来鼓励原创作品创作收效甚佳。如,吉林动画学院投资电影《关公》、大型电视系列片《长白精灵》、4D电影《生命之种》等等。其中,4D电影《生命之种》样片投资每分钟达到了50万元。这既为学生提供了实训机会,同时提高了学院的社会影响力。学生在毕业时可以拿出自己参与的原创作品在人才市场上竞争,既增强了自身的话语权,也弘扬了学校的美誉度。

3.2走“产、学、研”相结合的路子

动画教育发展的原动力来源于动画产业对人才的需求,同时动画教育培养出的人才又服务于产业界,贡献于产业界。但就目前现状来看,由于上述的各种原因所致,高院培养出的专业动画人才质量不高,导致供需双方无法达成共识。目前的教学方式与市场脱节,造成学生设计观念和应用能力的滞后,不符合日益变化的市场要求。这种教育培养的学生思维简单,创新能力低下,适应市场能力较差。因此,动画专业教育应当走“产、学、研”相结合的路子,以培养众多动画产业急需的人才。

影视动漫教育培训篇10

无锡市于2005年正式成为“部级动漫产业基地”以来,动漫产业迅速发展,形成产业集聚,成为地区经济增长新的空间.无锡地方高职院校顺应地方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先后于2006年起陆续创建“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目前,全市超过二十所职业院校设立了动漫专业,在校生规模6000余人。就动漫产业而言,寻求教育与产业的结合,培养产业急需的人才是摆在职业教育工作者面前亟待认识与实践的课题。本文就江苏城市职业学院(无锡办学点)几年来在动漫专业产学研方面的实践,提出动漫专业建设的一些思考。1、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特点与内涵“产学研结合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走产学合作教育之路,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创新能力和较强较快的工作适应能力,也有助于学校提高教学质量、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在市场经济环境中,产业单位面临着激烈的竞争,不少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缺乏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人才短缺。因此,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符合社会实际需要的人才,应有着强劲的需求动力。1.1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特点。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教育首先应该把握合作的重点,不能将产学合作与学研合作等量齐观的加以考虑,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始终应该坚持以教学和生产为中心。一方面,企业为学校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高质量人才提供指导与帮助;另一方面,学校通过输送优秀毕业生、帮助培训、开展技术开发等途径和手段为产业单位服务,从而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科研地位相对比较次要。当然,作为从事高等教育的高职院校的科研一般应以教学研究为主,以应用研究为辅,而应用研究也主要是新技术、新工艺的推广、嫁接和应用,其在产学研合作教育链上起着外延的作用。1.2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内涵。高职院校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就是要向面社会、依托行业、建立产学研结合的办学机制,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方案、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建设、实践教学等方面引入以市场为导向的新机制。其内涵非常丰富,涉及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和各种要素。实现企业与职业院校共同的价值功能,主要是基于紧密的校企合作机制、有效的指导机制、可以共享的教育资源、可操作的工学结合手段、以及务实地技术合作与开发。2、动漫专业产学研实践与创新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中动漫专业大多是在2005年前后设立,短短五年时间专业规模迅速发展起来,这与国家产业政策调整并扶持创新创意产业政策出台同步,与动漫制作产业兴起同步。然而,我国动画作为产业而言尚处发展初期,其特点是产业链培育尚未完备、动画创意、投入、播映的环境尚未完善,就动漫制作而言,产业自身岗位群的技术标准、发展趋势、工艺规范也尚处摸索阶段。时下,高等职业教育在动漫专业教学中所依赖的教学资源普遍是原有的计算机、广告设计等专业教师的转型、以计算机软件技术为知识结构的课程体系以及对动漫产业似是而非的认识。教学上基本上以“素描+数字动画技术”展开。教学与动画制作业人才需求或是脱节、或是大量堆积在动画制作产业链的低端。当然,这也为各个职业院校提升专业建设的空间提供了可能。我校在设立动漫专业之初,就认真把握动漫产业紧缺人才岗位群技术应用特点,明确专业定位,遵循高等职业教育规律,密切校企合作,不断探索创意与技术应用复合型人才培养途径。2.1得到政府动画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的支持,于2006年成为无锡市“无锡动画产业人才培养基地”。学校依托政府、动漫行业协会、高校专家组成“三位一体“的动漫专业指导委员会。紧密的依靠专业指导委员会指导动漫专业建设。在动漫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产业发展信息沟通、校企合作机制形成与运作以及专业文化建设方面发挥了极大的作用。2.2通过创建校企战略合作平台,先后与无锡动漫制作知名企业“无锡雪豹十月数码动画制作有限公司”、“无锡世纪宏柏数码动画有限公司”、“无锡广新影视动画制作有限公司”等公司签订校企合作协议。依托合作企业将动漫人才培养长远目标的实现与短期弥补学校教育资源相结合。先后实现由企业派出高级动画制作师担任“maya动画制作”、“影视后期处理”等“嵌入式”课程教学;学校连续三年分别派出两位以上动漫专业教师赴企业参加为期两个月的原创动画制作过程,了解最新动画制作工艺、流程、技术发展趋势和市场开发,提升教师业务能力;与企业共同组织“广新杯”无锡职业院校学生动画制作邀请赛,交流职业院校动漫专业办学经验;组织“2+1”、“4+1”教学形式,在校内完成基本理论和技术教学基础上,学生参加企业组织的,与企业动画制作技术与要求紧密联系岗前培训和顶岗实践,许多同学在此期间极大提升动画制作能力,更深的理解动画产业的内涵,较快进入职业角色,很多同学提前被企业“定单”录用。2.3以“三创“教育引领教学实践。动漫产业的技术特征是技术与创意的结合。单纯的技术或专业技能的教育可以满足动漫产业低端的就业需要,然而会严重制约学生在行业中向产业链中、高端递进的可能。我校自2008年把创业教育贯穿于动漫人才培养全过程,渗透到教育教学各个环节。学校设立创业基金,提供创业培训。通过开展创业指导,规范创业活动,构建了创业工作室的创业实践载体,通过学生自愿报名,资质审查,形成创业团队入住工作室。首期入住创业工作室的我校06级学生制作团队“追梦工作室”在不到半年时间即承接外包动画制作业务总计20分钟,原创“道”等三部动画片,总计12分钟。“三创”教育在在校学生中引起极大反响,引领我校学生在动漫教学过程中与培养目标产生“共振”。#p#分页标题#e#“三创”教育活动也更丰富了产学研的内涵。随着创业工作室业务的开展,学校进一步构建了“教学工厂”的校内动漫制作基地,将创业工作室在动漫制作中的低端业务(如中间画、着色)引入低年级学生的教学实践,逐步完善了创业基地孵化、技能催化、成果转化的创业工作途径,形成了创业教学、创业模拟、创业实践“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2.4强化“产学”合作,丰富“研”的内涵。高等职业院校在产学研一体化建设中,比较困难的是如何实现“研”,主要原因还在于职业院校自身容易将“研”的内涵狭义的理解,常常陷入无法操作、难以作为的境地。我校通过与“无锡广新影视动画制作有限公司”等公司合作,与企业共建面向社会的紧缺动画制作人才培训平台,参与面向社会培训“maya动画制作”、“影视后期处理”等,使校企教育资源最大化,三年来共培训200多名社会学员。其间,共同开发培训教材,组织师生参与企业动漫项目制作,并为企业、高职院校等单位提供专业咨询服务,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3、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组织形态浅议通过我校在动漫专业产学研实践,我们认为高职院校产学研有效运行的组织形态应该由两个循环体系构成,及内循环与外循环。其中,内循环是在学校与企业群之间运行,内循环的基石应该建构于企业应用型人才需求与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建设的交集,具备校企双方共同的价值需求。共同的价值需求是确定产学研是否能够长期可持续的运行并能够不断其丰富合作内涵。寻找并确立这一合作基石是一切产学研活动进行地关键和保障,校企双方必须能够在社会责任与现实需要之间找到各自利益平衡点。在基石之上,可以充满活力的、创造性地开展专业,技术咨询、师资,员工培训、工学结合以及职业素养、企业文化等活动。产学研的终极目标是实现学生培养目标与社会对人才需求之统一。外循环则是一些离散的因素组成,实践中我们感到在推进产学研工作中,政府、行业协会的支持与引导;各级领导对产学研的认识;学校专业建设的规划、基础建设的投入;学生职业素养的差异等等都会对内循环的运行效果产生影响。综上所述,就高等职业院校在推进产学研工作中内循环是关键,外循环则是保障。我们应该积极构建有效的内循环的机制,同时重视外循环的影响,促使两者有机整体,形成合力,为高职院校产学研工作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