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低碳技术评估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14:50

绿色低碳技术评估篇1

第六届中国林业技术经济理论与实践论坛举行

11月17日~18日,由中国技术经济学会林业技术经济专业委员会和中国林业经济学会技术经济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的第六届中国林业技术经济理论与实践论坛在江西省赣州市召开。论坛主题是“低碳经济与绿色发展”。来自国家林业局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中国林业经济学会,北京林业大学、西南林业大学、浙江农林大学、福建农林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北京农学院、江西财经大学、江西农业大学等10余所高校和科研院所,以及中国林业出版社、中国农业出版社、《林业经济》杂志社等单位的60多名林业技术经济领域的专家、学者出席论坛。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党委书记肖忠优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教授,中国林业经济学会技术经济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技术经济学会林业技术经济专业委员会主任、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陈建成教授,江西省林业厅肖河巡视员在开幕式上致辞。开幕式由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校长武来成教授主持。

江西省林业厅肖河巡视员、北京中林资产评估有限公司生态景观价值评估中心景谦平博士和国家林业局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刘珉博士分别作了题为《江西林业发展及其存在的问题》、《低碳经济条件下的生态价值评估的前景》和《现代林业与绿色经济》、《低碳经济与生物质能源》的主题报告。

论坛安排了“低碳经济与绿色发展”、“森林资产评估人才现状与需求”两个座谈会展开深入研讨。“低碳经济与绿色发展”交流座谈会由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暨委员会副主任、秘书长田明华教授主持。8位学者围绕“低碳经济与绿色发展”主题进行了论文交流,2位专家做点评。“森林资产评估人才现状与需求”座谈会由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董新春教授主持,与会人员就森林资产评估人才培养建言献策,展开热烈讨论。

论坛收到高质量论文40多篇,内容涉及低碳经济、低碳旅游、低碳园区、森林碳汇、碳足迹,绿色经济、绿色消费、绿色能源、绿色政府采购、绿色创业,森林资源价值核算、生态公益林管护、生态补偿、生态安全,以及林权改革、林业信贷、林区贫困等诸多领域。会议论文将汇集出版,以进一步推进相关研究,促进我国林业适应低碳经济与绿色发展的需要。

绿色低碳技术评估篇2

虽然很多国家和地区已有不少低碳建筑的相关实践和研究,但对于建筑低碳技术体系及其整体效能的研究不足,更缺少针对建筑低碳技术效能的量化评价,面对未来国际上建筑碳排放计量及评价的发展形势,有必要在技术和方法的研究上做出相应的探索。基于低碳建筑与低能耗节能建筑、绿色建筑在技术措施上有很多重叠的地方,并且后者己经形成了较成熟的规范依据。因此,本研究计划通过系统的调查梳理中国建筑实践中的低碳技术问题以及最新的发展状况,在分析国内外关于建筑碳计量研究的基础上,参考国际认可的CDm方法、ipCC的方法及iSo国际标准,针对中国建筑业的实际情况及现行的建筑规范标准,提出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低碳建筑评价方法,作为现有绿色建筑标准与碳排放计量对接的深化和补充。

研究目标及内容

1研究目标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首先是对建筑低碳技术进行分类,提出适合我国现阶段发展的建筑低碳技术体系的内容,列出各项低碳技术的要点和应用条件。在此基础上,对建筑低碳技术体系内各项技术的节能减排效果调研测试、理论分析和模拟计算,归纳整理形成各项技术节能减排指标基础数据信息库,为实际建设推广应用提供条件。最后针对民用建筑,结合现行的建筑相关规范及评价标准,提出一套建筑低碳技术效果量化评价的指标体系,为今后建筑减排认定及量化评价奠定基础。

2研究内容

(1)建筑低碳技术体系和减排效果评价理论研究。针对我国低碳建筑现阶段发展需求,从建筑能源供给低碳技术、建筑围护结构低碳技术、建筑设备低碳技术、建筑排放系统低碳技术、建筑运营管理低碳技术等5个方面,梳理总结较为成熟和适于推广应用的各项建筑低碳技术,形成低碳建筑技术体系,与传统技术方法进行比较分析,评价其节能减排效果。(2)建筑低碳技术集成应用与跟踪数据统计研究。选择示范性集成应用低碳建筑技术的典型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模拟跟踪”其建筑材料与设备制造、施工建造和建筑物使用、维护及拆除的全过程,测定、收集和计算全生命周期内所有物质或活动数据,进行碳排放核算和“碳足迹”核查,评判该建筑的减排水平和建筑低碳技术的最终集成应用效果。(3)建筑低碳技术减排效果评价体系及方法研究通过对低碳建筑技术体系的理论分析和集成应用的跟踪评价,以全生命周期考察和系统整体优化评价为原则,分析并建立建筑低碳技术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其减排效果评价方法,提出适合我国推广的建筑低碳技术评价体系和评价办法。

研究思路及方法

1技术集成的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课题对于低碳技术进行分类研究,将建筑低碳技术的集成分为以下五个方面的技术体系:(1)建筑能源供给低碳技术体系:主要是指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包括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沼气能等,以及各种与能源供给及使用的节能技术措施。(2)建筑围护结构低碳技术体系:主要包括外墙低碳节能技术、门窗低碳节能技术、遮阳技术、屋面低碳节能技术等。(3)建筑设备低碳技术体系:主要包括楼宇式热电冷联供技术、空调冷热源节能技术、输配系统节能技术、溶液除湿新风系统技术、高效照明技术等。(4)建筑给排水系统低碳技术体系:主要包括中水回收技术和卫生器具节水节能,以及雨水利用技术等。(5)建筑运营管理低碳技术体系:主要包括先进楼宇控制系统技术、建筑运营能耗管理技术等。通过课题支撑单位提供以上五个方面的各类低碳技术,研究针对典型案例进行跟踪测试分析。梳理总结较为成熟和适于推广应用的各项建筑低碳化技术,对使用该项技术的典型工程案例进行技术集成分析研究,建构相应的建筑低碳技术体系,同时与传统技术进行数据分析比较,评价其综合的减排效果。

2技术应用的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低碳建筑技术应用典型案例跟踪分析选择典型民用建筑成功应用低碳建筑技术集成的案例,从建筑全生命周期角度出发,分别在规划、设计、施工、运营、资源化等方面进行分析,从建筑低碳技术5个不同的体系,分析其建筑材料与设备制造、施工建造和建筑物使用、维护及拆除的全过程,实施全生命周期的模拟计量监测,动态模拟跟踪“碳足迹”。(2)低碳技术减排应用效果的测算通过对典型民用建筑所有静态及动态数据的测定、收集与计算,针对各单项建筑低碳技术与措施,进行体系化和综合性分析,核算碳排放及核查减碳效果,评判该建筑低碳技术的最终集成应用效果。(3)建筑减排效果核算方法及与评估对接通过对低碳技术集成减排效果的测算,分别对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进行减排效果数据整理,研究其与现行绿色建筑评价对接的核算表达方法,解决具有实际操作意义的低碳技术系统性、全周期和实效性的定量评价问题。

3评价指标的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低碳建筑技术评价体系指标构架研究参考国际碳排放计量的CDm方法及ipCC的方法,参考DnGB评估方法,结合中国绿色建筑评价办法及现行的建筑规范标准,提出评价低碳建筑的指标预选集,并进行信息处理、等级划分及权重确定,最终确定指标构架及评价信息模型,为构建低碳建筑技术评估体系及开发节能减排效果评价软件提供重要依据。(2)低碳建筑技术评价体系通过对低碳建筑技术体系的理论分析和集成应用的跟踪评价,以全生命周期考察和系统整体优化评价为原则,分析并建立建筑低碳技术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其减排效果评价方法,提出与我国绿色建筑评价对接的可量化的建筑低碳技术评价体系。(3)节能减排效果评价软件在前两项工作的基础上开发节能减排效果评价软件,可以通过软件测算单项技术对于整个建筑过程的减排作用,在整个建筑低碳技术体系中的作用,并且可以对单项技术减排效果的经济性进行评判。

绿色低碳技术评估篇3

关键词:低碳建筑;全生命周期理论;碳排放量;低碳政策

1概述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加快,我国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对于能源资源的需求量也在迅速上升,能源资源消耗巨大。2012年中国一次新能源结构消费比例为煤炭比例占资源消耗比重的65.9%,天然气占3%,石油占20%,核能只占1%,因此我国仍旧处于一个富煤,少油,贫气的境况。13年,我国全年能源消费总量37.5亿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3.7%。煤炭消费量增长3.7%;原油消费量增长3.4%;天然气消费量增长13.0%;电力消费量增长7.5%。在同时期下,国外的能源消耗比例却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以美国为例,《自然-气候变化》(natureClimateChange)和《地球系统科学数据》(earthSystemScienceData)杂志曾经发表报告称2012年,美国的碳排放量下降了1.8%,其煤电比例由08年的50%跌至37%,新能源例如核电的运用已经达到了20%,这就使得美国逐步并且快速的走向清洁能源社会。众多的数据充分的证明,节约能源资源,发展低能耗产业,是我国向低碳经济型社会转变的主要途径之一。建筑行业的低碳环保是我国在发展低碳经济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建筑耗能在温室气体排放的比例中占将近38%的比重,其中居民房屋有占20%,而商业建筑有18%。我国是建筑大国之一,《2013年国名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报告指出》,我国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38995亿元,比上年增长9.5%。我国的建筑能耗占全社会总能耗的28%,每建成一平方米的房屋的碳排放量是0.8t,2013年的碳排放量比12年增加了近10%。而在新增的10亿m2建筑中,只有15%符合低碳标准,规模巨大的建筑群是我国碳排放量只上不下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发展建筑行业的低碳经济,推广低碳建筑的概念也逐步进入人们的视线。

2低碳建筑的概念界定

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指出,所谓的低碳建筑,就是能够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从而降低碳排放量的建筑。它相对于普通建筑,可以更好的实现节能减排,降低建筑能耗。诸多报告指出低碳建筑应该是与传统建筑相比必须达到至少80%的温室气体减排要求的一类环保经济型建筑。同时,我国也对于低碳建筑进行了界定,指出该类建筑是一种能够在建筑材料与设备制造、施工建造和建筑物使用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提高能效,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新型建筑。建筑节能具有很强的商品外部性,在推广低碳建筑改造的过程中必然需要庞大的资金支持,因此可以说发展低碳建筑是一个动态的,循序渐进的过程,有效的政策导向和激励是发展低碳建筑基础。好的激励政策能够正确引导人们客观看待低碳行业,并给予低碳建筑更大的发展空间,因此科学构建衡量低碳激励政策的评价方法,正确选择政策评价工具,能够有效的保证低碳建筑的经济效益,为政府实施各类激励政策提供强有力的理论基础。政策的提出能够对低碳经济有一定的辅助和扶持作用,但政策能否正常运行,能否真的带来收益性效果,我们还需要借助政策工具来评估其绩效。我们可以通过几种视角来对低碳经济政策的绩效进行评价。

3建筑项目的全生命周期理论

我国也在运用不同的政策评价工具来衡量低碳政策的有效性。例如投入产出模型,凯恩斯系数等,希望能够证明低碳建筑与社会经济之间的积极关系。笔者认为,建筑的碳排放量表现在建筑全寿命周期的一次性能源消耗中,因此可以以建筑项目的全生命周期理论为基础计算建筑各阶段的碳排放量,通过各阶段的碳排放量对比,使决策者明确低碳建筑。生命周期理论是指产品从兴起到结束,即从自然中来再回归自然的一个过程。建筑工程的生命周期是从建筑的起步设计、施工,再到使用,最后废弃拆除为止的一个过程。由于建筑项目的技术复杂,建造周期较长,并且风险高,因此,对建筑进行生命周期划分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将建筑划分为4个阶段,规划设计阶段,施工阶段,运营维护,拆除阶段。如图1所示,规划设计阶段,包括了建造前期的图纸设计,建材选择,交通运输。施工阶段和拆除阶段可以由不同的施工方式来计算,运营维护阶段包括了建筑使用过程中对各种类能源的消耗。近年来,国内相关领域通过运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的计算方法,基本对四个周期做出了一定的评估。如图2所示,大多数学者认为建筑的整个生命周期中运营维护过程中的碳排放量是最高的,大约在81%左右,此阶段的碳排放量大多集中于供暖,照明和燃气等设备的运行。而其他阶段所占的碳排放比例相对较低,规划和施工阶段,大约占10%~15%,而拆除阶段的碳排比率不超过20%。低碳建筑的核心就在于碳排放量比普通建筑少,建筑材料也大多运用环保绿色材料。通过该种计算方式可以有效的证明一个建筑是否符合低碳建筑标准,以及低碳建筑的优势所在。如果一个建筑在建造过程中运用了绿色环保材料,并且对其运营维护进行合理管理使得它的碳排放量低于其他的普通建筑,那么就可以有效证明该建筑属于环保低碳建筑。因此以生命周期为理论基础,可以帮助我们计算出每个环节的碳排放量,从而针对实际指标来研究相应的技术,制定相应政策法规。

4我国的低碳政策

由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低碳概念,我国在低碳建筑和低碳经济领域也出台了相关政策。2001年推出了我国第一部生态住宅评估手册《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估手册》,通过对小区在环境规划,能源环境节约,室内环境质量,材料与能源方面对住宅进行评估。2004年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等8个单位完成了《绿色奥运建筑评估体系》(GoBaS);2005年北京地方标准《绿色建筑评估标准》及上海、深圳等地方性绿色建筑评估标准相继编制完成;2006年建设部组织多家单位共同编制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2004年11月,中国政府公布的《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中指出,需要通过全社会的努力,尽快扭转近些年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大于1的趋势,使2010年中国GDp能源节能绿达到2。2%,并在随后10年提高至3%,争取在2020年能源强度下降到1.54t/万元。2006年国务院颁布《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年(2006-2020年)》,首次将“城镇化与城市发展”作为十一个重点领域之一。在“城镇化与城市发展”领域中“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是一个优先发展主题。同年3月7日,原建设部与国家质检总局联合了工程建设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这是我国第一部从住宅和公共建筑全寿命周期出发,多目标、多层次对绿色建筑进行综合性评价的国家标准。2007年6月,科技部,国家发改委公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专项行动》。针对该方案,中国将致力于进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和减缓气候变化的相关技术开发,其中包括:研究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使用,如何有效节能,提高能效,清洁制度和碳交易发展等。同年,中央财政开始安排必要的扶持资金,采取“以奖代补”方式对十大重点节能工程给予适当支持和奖励,奖励金额按项目技术改造完成后实际取得的节能量和规定的标准确定。2014年度《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报告》以新型城镇化为主题,根据我国新型城镇的新模式,深入研究了其发展历程,已经取得的相关成果,并且深度剖析了低碳城市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2014年9月,国务院批复了《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规划中对于二氧化碳排放的峰值问题作了深入解答,并且提出到2020年,实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目标。并且继续开展低碳省区试点,加大财政投入和政策的支持力度。同年8月,“2014年低碳发展高战略级别研讨会”也对碳排放交易权问题也作出了回答。会上提出全国统一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计划于2016年试运行,2020年将正式建立全国碳市场。

5结论

总而言之,低碳建筑是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所以推广低碳建筑是我国经济模式向低碳经济转变的基础,同样也是社会向低碳社会转变的重要条件之一。随着各类相关政策的出台,我国也逐渐将低碳经济发展作为未来几年,甚至几十年中重要的战略发展目标之一。

参考文献:

[1]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R].国家统计局.2014(2):23-24.

[2]贾宏俊,米帅,李怀亮.建筑业低碳经济政策绩效评价研究[J].建筑经济,2010(331)5:43-44.

[3]尚春静,张智慧.建筑生命周期碳排放核算[J].工程管理学报,2010-02,(24)1:8-10.

[4]刘晓娟,王建廷.国内外绿色建筑激励政策比较研究[J].绿色建筑,2013-1,(65)4:65-68.

[5]张小芸,陈晖.美国低碳经济政策及碳交易运行体系简介[R].中国科学院上海科技查新咨询中心,2010(9)-15.

[6]Bengtsson,m.weightinginpractice:implicationsfortheuseoflife-cycleassessmentindecisionmaking[J].Journalofindustrialecology,2001,4,(4):47-60.

[7]David,L,Kelly&Charles,D,Kolstad.integratedassessmentmodelsForClimateChangeControl[J].2001.

[8]BeStpRaCtiCepoLiCieSFoRLowCaRBon&eneRGYBUiLDinGS(BaSeDonSCenaRioanaLYSiS)[R].GlobalBuildingperformancenetwork,2012-05.

[9]Fitzpatrick,J.arizonafinishes12thinnationalrankingonenergy-efficiencypolicies[eB/oL].CRonKitenewS,2013-11-6./2013/11/arizona-finishes-12th-in-national-ranking-on-energy-efficiency-policies/

[9]Seo,S.&Hwang,Y.estimationofCo2emissionsinLifeCycleofResidentialBuildings[eB/oL].aSCeLiBRaRY,2001-12.

[10]Stafford,a.theRetrofitChallenge:DeliveringLowCarbonBuildings[R].CentreofLowCarbonFuture,2011-11

绿色低碳技术评估篇4

关键词:碳减排;绿色房地产;评价体系;环境

StudyonteDevelopmentofinternationalandDomesticGreenBuildingassessmentbasedonLow-carbonemission

ZHanGYuJie;wUXinling

(Schoolofmanagement,GuangdongUniversityoftechnology,Guangzhou510520,Guangdong)

abstract:withtherapiddevelopmentofglobaleconomicandtechnology,people’lifegetbetterandbetter.ontheotherside,theenvironmentbecomesaseriousproblem.whilethetopicsofgreenandlow-carbonareintheheat,somecountriesintheworldpaymoreattentiononthedevelopmentofgreenbuildingandpublishtheevaluationsystemaboutgreenbuilding.thisarticlewillintroducethedevelopmentofinternationalanddomesticgreenbuildingassessmentandanalyzetheinternationalgreenbuildingassessment,inordertoprovideareferenceforthedevelopmentofChina'sdomesticgreenbuildingassessment.

Keywords:Low-carbonemission;Greenbuilding;evaluationsystem;environment

基金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1184513209)与广东工业大学社科研究课题立项项目联合支持。

引言

随着全球气温上升、臭氧层空洞等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人类开始愈发重视环境问题。当今世界已经逐渐进入低碳时代,碳排放量作为一个指标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环境问题的重要标准。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梳理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中共“十”报告中也指明“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做出贡献”[1]。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低碳的重点应该放在节能减排方面,在这样一个前提下,绿色建筑的提出是具有实质性意义的。到目前为止,世界上有许多国家围绕着绿色房地产的发展而提出了相应的评价标准和模拟软件,同时伴随着一些协会、组织的成立。房地产是我国的支柱型产业,居住是我国人民的首要问题,在低碳经济的前提下,如何合理发展绿色房地产,是当前政府应该重视的问题。

1我国绿色房地产发展状况

我国的绿色房地产发展不成熟,相对于国际上其他国家,仍然处于一个初级阶段。最近几年,政府和相关部门对绿色住宅做了大量的分析和研究,给予了绿色地产大力支持,加快促进我国绿色房地产的发展进程。

1996年6月,我国在联合国第二届人民会议提交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类住区发展报告》中,明确指明了1996-2010年关于绿色建筑的相关问题;199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划拨了专项基金给“可持续发展的中国人居环境研究”项目,这是我国绿色建筑研究的一个重要标志;2000年11月,中国环境标志产品认证委员会和中国房地产协会组织了“21世纪绿色住宅研讨会”,这是我国绿色住宅的一个新启程;2001年,第一部绿色住宅评价体系《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估手册》出版,在2002年和2003年都相序推出了升级版;2003年8月,针对奥运会修建的建筑物,多领域专家组成了“绿色奥运建筑”研究组并发表了《绿色奥运建筑评估体系》;2004年,伴随着我国“十一五”计划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部也相应提出“四节一环保省地型住宅”的房地产开发思路;2006年建设部推出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将“节能、绿色、创新”纳入工作的重点,因此2006年也被媒体评为“中国绿色建筑年”。香港(香港地区建筑环境评估法)和台湾(台湾绿色建筑环境评价手册)也都相序出台了适合各自地区的有关绿色住宅的评估方法和标准[2]。

当前,我国绿色房地产的发展主要以绿色建筑为主,所谓的“绿色建筑”,是指为人类提供一个健康、舒适的工作、居住、活动的空间,同时实现最高效地利用能源、最低限度地影响环境的建筑物[3]。最近几年,我国城市新建建筑的节能比率相对于旧有的建筑有所提高;建筑材料的使用面增大;屋顶太阳能光热装置的安装使用量已经占到世界的70%[4];各省份也都成立了绿色建筑委员会和绿色建筑研发设计中心;有些城市还开展了一些绿色建筑的示范实践宣传活动,使绿色建筑知识更加普及。

2国外绿色房地产的发展状况

相对于国内的绿色房地产研究,国外的研究相对比较早。西德尼・巴格斯提出生土建筑;戴维・皮尔森提出生物建筑,从整体的角度看待人与建筑的关系;布兰达・威尔充分利用太阳、风和雨水的能量来处置建筑内部产生的各种废弃物,从而创立了自维持建筑的概念。黑川纪章、菊竹清训提出了共生建筑和新陈代谢建筑的设计思路;自上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初,德国建筑师托马斯・赫尔佐格和生态学家约翰・托德等分别提出了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并根据所采用技术的高低将其区分为城市和乡村类型的绿色建筑。

围绕着绿色房地产的发展,国际上有许多与绿色建筑有关的组织和协会相序成立,比如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USGBC)、德国蓝色天使标识(BLUeanGeL)。随后,各国在经济发展和技术支持的前提下,出台了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是绿色房地产发展的基础,界定和指导绿色建筑的发展,为绿色建筑的实施制定一个定量、定性的标准[5]。国际上比较通用的评价体系有美国的LeeD、英国的BReeam、加拿大的GBC、澳大利亚的naBeRS、德国的LnB、荷兰的eCo-Quantum、日本的CaSBee等,其中美国的LeeD认证成为很多其他国家制定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范本和标杆。

3各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比较及经验借鉴

基于各国的国情和发展不同,本文选取了英国(BReeam)、美国(LeeD)、日本(CaSBee)和澳大利亚(naBeRS)四个国家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进行比较,进行分析(见表1)。

根据以上资料显示,各国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都优点和不足,以下分别对这四个国家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进行详细的分析[6](见表2)。

通过以上对比四个国家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后,政府部门在制定评价体系时,取其优点,弥补缺点,建立一个适合我国实际国情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主要有以下几点可以借鉴:

(1)构建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应该与我国的国情相适应

当前,我国的经济和科技发展较快,但是由于我国的图幅面积广,导致各地区发展的程度不一。在制定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时候,不能单一考虑经济发展快的地区,而应该兼顾多方面因素,形成一个适应能力强的评价体系;采用开放式的评价体系,可以在评价过程做出相适应的调整[7]。

(2)评价指标与低碳政策结合,设置简单、方便操作

我国政府倡导低碳发展模式,其中相关的政策对于设置绿色建筑评价指标可以提供相关的指导,充分达到低碳和绿色建筑的完美结合。在设置评价指标时,不宜设置得繁琐、指标重叠、实施性不强,这样会降低评价结果的精确度。

(3)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是一个多学科的综合指标

绿色建筑体系由建筑学、环境学、生态学、能源学、经济学、社会学和材料设备学等组成的,在制定绿色建筑体系时,需要参考多方面学科专家的意见[8],同时需要考虑当地的经济情况、科技水平、资源情况和环境状况来制定一个综合的评价体系。

(4)加快低碳技术的开发,提高绿色建筑的整体认识

我国的绿色房地产还处于一个初级阶段,人们对于绿色建筑的认识不深,使得我国在实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时,会遇到不同的困难。政府现在的首要任务应该加快低碳技术的开发,其中包括能源利用率的提高,太阳能、风能、水能等新能源技术的合理运用[9],从而加大对绿色建筑的宣传,给开发商提供相应的优惠措施,提高绿色建筑在社会上的认知程度。

结语

中国的绿色房地产和世界上其他国家相比,在法律法规、实践机制和监管机制都相对不成熟。利用当前我国发展“低碳”城市的机遇,分析总结其他国家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借鉴他国的优点,改善其不足,结合当前我国各地区的经济状况、技术水平、资源情况和社会文化状况,编制一个贯穿整个房地产项目生命周期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在法律法规、监督机制方面进行完善和补充,同时大力宣传绿色地产理念,努力形成一个健康的绿色房地产开发模式。

参考文献

[1]叶大华,胡倩.基于低碳生态详细规划的绿色建筑指标体系[J].城市规划,2013,01:31-39.

[2]宋克新,宫靖,韩蓉.绿色工业建筑利益相关者绿色协调机制研究[J].改革与战略,2013,02:110-113.

[3]王伊丽,刘猛,黄春雨.典型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中节地条款比较[J].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2013,S1:167-173.

[4]梁浩,张峰,梁俊强.绿色建筑产业新城助力新型城镇化[J].城市发展研究,2013,07:124-132.

[5]宋晔皓,王嘉亮,朱宁.中国本土绿色建筑被动式设计策略思考[J].建筑学报,2013,07:94-99.

[6]曹申,董聪.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成本效益评价[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06:843-847.

[7]仇保兴.我国绿色建筑发展和建筑节能的形势与任务[J].城市发展研究,2012,05:1-7,11.

[8]高泉平.低碳理念下绿色建筑的经济效益分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0,15:189-192.

绿色低碳技术评估篇5

   关键词:碳排放认证对策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随着环境危机的加剧,发达国家很多民间组织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发出了关注商品环境行为,使用对环境相对友好的产品,全民参与环境保护的倡议。1979年,世界上第一块环境认证标志诞生,德国的“蓝天使”这是世界上最早、最大、最成功的认证组织。从1979年到1994年,环境标识逐渐衍化成国际贸易中的绿色壁垒,成为各国保护本国产品的一个杀手锏。

   一、食品“碳排放”标准的缘由

   根据欧盟委员会资料,人类的饮食消耗了23%的地球资源,其排放的温室气体占全球温室气体总量的18%,而导致酸雨的气体则占31%,在食物链的生态循环中,农业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压力。如何让人们选择更为绿色的饮食习惯,降低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成为实际而艰难的问题。

   2009年8月,欧盟发起旨在为食品做出绿色认证的标签。环保专家将为食品在生产过程中排出的二氧化碳量做估测,那些低于规定数值的食品公司,将有资格为自己的食品贴上绿色认证标签。

   去年的paS2050标准(商品和服务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评估规范)将成为认证的依据,评估产品和服务的碳足迹。产品从生产之初到最终被送上货架的整个过程都在监测范围内,食品的运输和分销也成为降低消耗的重要环节。

   二、食品“碳排放”标准存在的问题

   1.参考数据不易取得

   人类的任何活动都会排放出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碳排量是衡量这些污染的标准,同时,你排放的碳记录下了你的一切行为,就像是足迹。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对于这些数据的获得在实际工作中是非常困难的。正如世界观察研究所的丹尼尔?尼恩伯格所认为,依照目前的技术水准,在食品生产、包装、运输、销售等各个环节中,温室气体排放数据的采集工作依然存在困难,只能做到粗放型的估计。

   2.容易被绿色营销行为所利用

   当前,越来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环境危机,同时,众多号称“环保”的科技和产品也如雨后春笋般地大量冒出。许多企业看到消费者越来越愿意支持环境保护行动以及购买相关产品,便利用人们的绿色消费心理,大肆进行绿色营销。例如,号称节能的电子产品其实含有危险物质。又如英国石油公司的发言人说公司将在2005到2015年期间在可再生能源技术上投资80亿美元。而事实上在改善环境方面几乎没有作为。绿色和平组织称,2008年英国石油总投资基金的93%,相当于200亿美元被使用于化石燃料,而只有1.3%是用于太阳能技术。根据最近一项调查,五分之四的英国人都知道许多公司都为了卖出更多的产品而谎称自己公司的行为对环境有益。所以,我们也不得不担忧,“绿色标签”食品很可能根本不环保,整个认证体系到时将沦为众多企业“漂绿”的工具,消费者购买的也不过是一个绿色概念。

   3.容易造成各国绿色壁垒

   目前,在关税壁垒及其传统的非关税壁垒作用日益削弱的情况下,新兴的非关税壁垒被各国广泛使用,成为各国保护本国产业,抑制其他国际经济贸易发展的保护伞。给食品帖上绿色标签行为的初衷我们不可否认,将会对整个社会的环境起到积极的作用,也将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重大变化。但是,如果使用不当,“碳排放”标准将有可能被各国,尤其是被发达国家所利用,成为堂而皇之的保护手段。

   4.受影响企业广泛

   关于“碳排放”的计算和评估,涉及从生产之初到最终被送上货架的整个过程,食品的运输和分销也成为降低消耗的重要环节。所以,“碳排放”标准不但涉及生产企业,同时,还涉及整个供应链的各个企业,增加了企业成本,对企业竞争力的提升提出挑战。

   三、应对策略

   1.政府的应对策略

   (1)积极参与绿色认证,完善认证体系。1994年环境标识在中国诞生,由国家环保总局牵头、国家进出口商品检验检疫局和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三家联合成立,现在其成员已经扩大到11个部委。历经7年,从国际贸易中的对策研究,到如今已经在我国大型龙头企业形成了一定的技术优势,中国在政府干预下,中国环境认证走过了发达国家二十年要走的路。目前,中国环境标志在国际上赢得了自己的地位。

   (2)积极参与国际绿色标签标准的制定

   (3)引导企业积极应对。辅助企业搜集、研究各国技术限制法规和技术标准,了解最新贸易政策,引导企业规避绿色壁垒,保障企业的生产与经营。

   (4)积极扶持企业开展自主创新,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切实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把“绿色产品”作为消费者的终极需求,把大力发展绿色环保产业作为调整优化出口产业结构的重点。加大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研发生产被禁止使用有害物质的替代产品,引导企业建立绿色产业链条和绿色生产体系,全面提高企业的产品质量和技术管理水平,提升国际竞争力。

   2.企业应对之策

   (1)加强技术创新能力,促进技术进步。企业要明确自身生产技术水平所处的位置和存在的差距,及时采取改进措施。主动采用国际标准或世界着名企业的实物标准组织生产,适应技术标准的发展潮流,努力实现出口产品符合较高的技术和质量要求。

   (2)认真落实绿色认证制度。目前,一些企业尤其是一些中小企业和实力不是特别强的企业,绿色认证制度要么不参与,参与的也有一些是形同虚设,在这种情况下,产品质量很难保证,走出去的产品也容易碰壁。所以,企业要把绿色观念贯穿在企业的整个生产经营过程中,把握好这条企业的生命线。

   (3)实施国际技术标准,加强认证与设计。突破技术壁垒的最有效途径是依据进口国的技术标准,改进产品质量,提高企业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要强化质量意识,实施国际技术标准。

   参考文献:

绿色低碳技术评估篇6

【关键词】低碳经济;绿色造纸;科技创新;循环经济;低碳节能

在低碳经济的背景下,中国造纸业无疑要对产业模式进行变革升级,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率,在提升产能和效益的同时增强竞争力,从而完成从传统造纸业向现代绿色产业的转变。一些具有战略前瞻性的国内大型制浆造纸企业,也已开始从低碳经济的视角,积极寻求可循环经济发展和减排节能的有效途径,尝试破解一直困扰造纸业的提高产能和降低污染的环保悖论,真正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金东纸业就是其中的先行者之一。

《造纸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指出,按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建设科技创新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现代造纸工业为目标,充分发挥造纸工业绿色、低碳、循环的特点,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提高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增强国际竞争力,在造纸大国向现代造纸强国转变中迈出实质性步伐。

1低碳经济在纸业

自“低碳经济”在2010年全国“两会”上被提升至国家战略开始,其涟漪效应开始显现并逐步扩大。从昔日的京都议定书,到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峰会;从《循环经济促进法》的正式施行,再到2010年两会的重要提案―“低碳经济”。“低碳经济”不仅逐渐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日益成为党和国家制定相关策略方针的重要参照之一。因此,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特征的“低碳经济”已逐渐成为一种经济模式,不同程度地在社会的各个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特征的绿色经济,其实质是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促进产品的低碳开发。核心是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而这种根本性转变,需要全社会、全人类的努力。企业作为国家发展经济的细胞,在发展低碳经济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也成为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主要实践者。

对于中国造纸业,低碳发展已成为绿色发展的重要途径。造纸工业曾是传统制造业中能耗较大、环境污染较重的一类,但当前国际上,已普遍认可现代化的造纸产业是符合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理念的可持续发展产业。现代造纸业具有的行业优势,使得低碳经济生存土壤很广阔。“造纸行业以生物质纤维资源为主要原料,是典型的低碳经济产业,并且其生产过程中能自己产生能源。”中国造纸业的现代化不仅需要国家淘汰落后产能、“林纸一体化”等政策的不断推进,而且需要造纸企业自身不断创新和实践,提高造纸业的技术水平,进而实现清洁生产和造纸业的低碳发展。《造纸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指出,要充分发挥造纸工业绿色、低碳、循环的特点,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提高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长期以来,造纸产业饱受传统的“两高一资”的困扰(即“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性”)。近几年,以金东纸业等为代表的大型现代化造纸企业,秉承“低碳造纸、循环造纸、绿色造纸”的理念,引领造纸行业走出了一条清洁生产、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循环经济型的低碳发展“纸”路。

2金东发展“低碳经济”的实践

作为app旗下的最大造纸企业――金东纸业,秉承集团永续经营的理念,不断实践着循环经济和绿色造纸,一直坚持以发展“低碳造纸、循环造纸”、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强力推进清洁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走出了一条结构不断优化、能源消耗持续下降、污染排放不断减少、经济效益不断攀升的“高效、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

金东纸业在自身的经济活动中,严格执行国家环保政策,加强污染预防,以积极进取的精神,不断改进管理和推进技术进步,在同行业中率先于2000年通过了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并通过开展清洁生产、循环经济活动,实现各个环节的“节能、降耗、减污、增效”的目的。同时不断提高排放废水、废气、废渣的综合回用率,逐年降低各类废弃物的产生量,减少乃至将污染物消除在生产过程中,从而实现污染于生产全过程的控制,使自己的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经济系统和谐的纳入自然生态经济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目前各类污染物的排放远低于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水耗、单位工业产值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均处于国际同行业先进水平。吨纸排水量为5.9吨,仅占国家排放标准的29.5%(国家排放标准为20吨);目前吨纸CoD排放量也仅为0.29吨,仅占国家允许排放量的18%。

金东纸业在环保建设中所做的努力得到了中国各级政府的充分肯定,2004年获得了国家环保最高荣誉――“国家环境友好企业”称号;2006年金东纸业被评为“2006中国企业社会责任调查最具社会责任感”前50家优秀企业,并获得江苏省特别单项奖“循环经济贡献奖”;2007年,获得镇江市“清洁生产审核示范企业”;2011年获中国造纸协会授予“中国造纸工业环境友好企业”,同年获“江苏省循环经济示范企业”;2013年获“江苏省首批清洁生产先进企业”和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评选为“清洁生产示范企业”光荣称号。

2.1“碳足迹评估”升级纸业环保新坐标

2009年金东纸业(江苏)股份有限公司顺利完成英国碳信托有限公司在中国推行的碳先锋试点项目,成为首家遵循国际领先的paS2050标准完成产品碳足迹测算的中国企业,这是金东纸业继2008年参与app(中国)集团“碳足迹”评估后,在碳排放管理方面的又一里程碑。实际上,app(中国)在所谓的“低碳时代”来临之前,就已经在国内制浆造纸业演绎了“低碳先峰”的角色。

碳足迹评估是企业应对低碳时代多个步骤中的第一步,只有全面了解单位产品排放二氧化碳的水平,才能在企业中建立减排标杆,并为接下来设计减排项目提供依据。在全球,作为一项抵御气候变暖的自觉行为,越来越多的公司将“碳足迹”评估作为其履行社会责任的一部分,目前已有可口可乐、金佰利等20多家跨国公司进行了“碳足迹”评估。应该说,金东纸业的“碳足迹”评估,不但可有效为企业节能减排和降低经营成本,也为造纸行业持续推进节能减排工作提供了参照基准。

2.2科技创新发展低碳经济

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是造纸工业实施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的重要内容。要大力推行工业用水重复利用技术。发展低碳经济,科技创新是根本。造纸业作为我国的传统产业,只有科技创新,才能保持与低碳经济同步,并从中获得巨大收益。

2.2.1微米级过滤回收白水技术

采用多盘精细网面过滤技术,利用圆盘两侧压力差原理,通过圆盘外侧过滤毛布去除纸机多圆盘白水回收机回收超清白水中的1um以上悬浮杂质,去除1um粒径以上杂质后避免堵塞高压喷嘴,其过滤水可直接用于纸机网、压部高压喷淋,提高白水回用纸机用途,减少纸机清水耗用。该技术为白水深度处理技术,在传统白水回收粗放式回用模式基础上进行改进,有针对性的去除白水中可以堵塞高压喷嘴1um粒径杂质,以增加白水回收利用点,扩大回收白水使用量。

2.2.2砂滤深度回收超清白水技术

采用连续流砂净化过滤技术,按水量需求组合成套过滤器,通过石英砂的过滤作用,去除纸机多圆盘白水回收机回收白水中的纤维等悬浮杂质,提升白水品质,可直接用于纸机网部喷淋,提高白水回用纸机用途,减少纸机清水耗用。通过该技术与传统白水回收系统结合,可以有效提升回收白水品质,提高白水回用使用量,减少清水耗用。

2.3放流水逆渗透回用技术

将逆渗透膜分离技术引入到造纸废水的深度处理领域。处理后的水回用于电厂锅炉超纯水制造和其它工艺用水。该工艺选择抗污染复合膜,纳滤膜元件具有高通量、高截留率和耐污染等特点,利用纳滤膜对经超滤处理后的放流水进处理,深度回用水的收率可达70%以上。该项目于2009年获得造纸工业废水回收利用方法国家专利,并于2011年通过江苏省质监局组织的“江苏省造纸业排放水回用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项目”审核验收,这是全国造纸行业首个建成验收的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项目。

3“低碳产品”研发

随着社会的发展“低碳意识”将在商业利益领域成为发展趋势,金东瞄准这一发展趋势,不断加大对环保型、节能型产品的研究与开发,努力实践造纸业的可持续发展。

3.1环保型商业用铜版纸

传统铜版纸使用的胶粘剂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石油产品相关的产物,而石化产品正面临着日益枯竭的资源问题。因此,研究用天然生物聚合物取代石化产品用于工业生产的趋势应运而生。环保型商业用铜版纸实现了多项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的突破,形成“可降解的胶粘剂及应用其的涂料和涂布纸”、“淀粉胶粘剂、其制备方法及应用”、“生物胶乳、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等3项发明专利。

3.2“无荧光”单面铜版纸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加强,食品质量安全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产品要实现由内而外的全面绿色,对包装纸提出了更高的环保要求。经过金东研发人员的努力,开发出了无荧光单面铜版纸,该产品荧光剂含量远远低于国家食品级标准GB/t5009.78--2003的规定。无荧光单铜现已广泛应用于香烟包装、食品、糖果包装等领域。

3.3高效节能铜版纸

为了顺应时展的需要,满足不断增长的用纸需求,金东纸业一直以来在生产过程中对如何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耗能方面孜孜以求。经过研发、生产等各部门充分反复研讨、规划、准备,通过调整工艺配方,克服重重困难,终于通过利用白水循环优化,采取良好的打浆处理工艺等手段,研发出金东纸业独有的双面高效节能铜版纸,并荣获2011年度国家火炬计划产业化项目。该产品平整细腻度、强度等性质基本维持在与常规纸张相近水平,在各类杂志、产品目录以及广告单页等产品的印刷上表现非常出色,能达到较高的色彩和层次表现力,实现高质量的信息传递,这也使得造纸行业朝高技术含量、高质量、节能环保方向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4“低碳节能“环保实践

作为国家“十一五”千家重点耗能企业和“十二五”万家节能低碳企业,金东纸业(江苏)股份有限公司每年投入近亿元开展节能改造项目,大力实施国家推广的十大重点节能工程项目,取得了良好的经济与环境效益。

4.1实施节能改造工程

“十二五”以来,已投入1.5亿元,先后实施电机变频改造、锅炉烟气余热、造纸干燥段余热的回收利用、生产工艺能量系统优化等10多个重点节能项目,年节能量达3.2万吨标煤。

4.2大力推进科技创新节能

先后与北京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科研院校合作,开展了锅炉底灰利用、能量系统诊断与优化、中浓磨浆等一系列研究与成果应用。在节能减排方面获得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4件。与太古电力合作,应用DCm技术实时调配生产线大型电机负荷分配,一期工程实施后每年节降电费600万元。

4.3大力推进节能管理

建立建全节能管理网络,夯实能源计量、实施能耗考核和能效对标。开展员工脑力风暴活动和提案活动,每年收到员工合理化建议近2万条。开展技改小组活动350多个,有力提升了员工的节能降耗意识,每年公司对各项活动的奖励及经费发放近150万元。

5造纸污泥资源化无害化

造纸污泥是制浆造纸过程当中废水处理的终端产物,由于造纸污泥存在污泥量大,成分复杂,含水量高,处理的难度大等问题,随着国家环保政策进一步严格,污泥本地化综合处置已成为造纸企业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为使造纸污泥资源化、无害化,改变污泥的废弃物性质,使得污泥变废为宝,金东科研人员经过市场广泛的调研,决定采用将污泥生产包装用纸盖板方案,即采用将污泥回收并添加适当填料生产纸盖板的技术对污泥进行回收利用,在减少外运处置的同时也实现了污泥的资源化利用。

通过引进污泥综合利用项目实施,可以有效减少我司污泥委外综合处理量,实现造纸污泥的可资源化利用,同时进一步达成减排目标。

6结束语

向低碳经济转型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在“低碳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倡导以低能耗、低污染、低二氧化碳排放为特征的“低碳生产”。随着低碳经济浪潮的兴起,造纸行业的变革无疑影响着全行业低碳发展水平的提升,这不是一两家企业可以推动的,需要全行业携手与共,共同协作发展,从而推动整个造纸产业由“高碳”向“低碳”时代迈进,金东作为造纸行业的标杆企业,已走在了低碳发展“纸”路的最前沿,作为可持续发展的践行者,通过实施清洁生产、循环经济,探寻可持续发展的低碳之路,来实现行业、产业与环境、社会的协调发展。

发展绿色纸业,既是绿色环境的要求,也是我们纸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国家发展改革委讯,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意义及相关措施[R].2004-11-26.

[2]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林业局.造纸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R].

绿色低碳技术评估篇7

关键词:

绿色建筑评价;定性评价;定量评价;全生命周期

中图分类号:S89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绿色建筑评估的发展历程

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国际上对于绿色建筑的评估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绿色建筑产品及技术的一般评估、介绍与展示。

第二阶段:建筑方案环境物理性能的软件模拟与评估。

第三阶段:建筑整体环境表现的综合审定与评估。

一、第一代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到第二代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量化”转变

绿色建筑是从上世纪中期由于环境问题引起广泛关注的话题,先是从专业媒体专业人士之间,英国在1990年首次推出了绿色建筑认证标准体系,这个体系是人类最早对于绿色建筑的评估认证的体系,之后各个国家都相继推出了结合本国情况的一些绿色认证体系,其中以美国1995年推出的技术体系LeeD影响最为广泛,目前在世界上这套推广非常成功。LeeD的发展对于推进全人类对绿色建筑的关注和保护环境意识的提高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第一代建筑评估体系在推出10多年之后,特别是进入中国数年之后,各方面特别是专业人士对LeeD评估体系提出很多批评,而一栋建筑要想获得LeeD认证就需要获得更高分数,获得更高分数就需要采用更多的技术体系,变成了一种简单的技术的叠加和罗列,最后形成的建筑并不能达到真正节能和环保效果,很多建筑获得LeeD认证之后实测下来比没有获得认证的能耗还大。

DGnB评估体系特点:

第一是德国可持续建筑委员会与德国政府共同编制代表德国最高水平权威的可持续建筑评估体系。

第二,是建立在吸收世界上先进的绿色建筑理念,包括德国自己几十年的工程实践和经验的总结,特别是建立在德国高水平的工业体系基础之上的评估体系。

第三,不是一个简单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包含了生态环保、建筑经济和建筑功能以及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因素,是实实在在的世界上第二代绿色建筑评估体系,特别是在建筑成本控制、建筑投资和建筑运营成本、建筑全寿命周期控制方面有独到之处。

它是以建筑性能为核心评价,而不是以采用或者不采用某些技术体系,而不是以有无措施为标准,保证建筑质量,为业主和设计师达到目标提供广泛途径。

同时DGnB世界上首次对于建筑碳排放量提出系统完整的科学计算方法,这种方法得到包括联合国环境署在内的多家国际机构的认可。

德国体系包含60余条标准,分成6大方面。整个的体系每一部分都有详尽的计算方法,包括有大量数据库的支持,例如在生态质量方面,在全球温室效应影响整体的计算方法,包括计算的数学公式、模型。在这样一种科学完整的技术体系之上形成了整个DGnB对于建筑综合的、动态的、量化的评估方式。对于DGnB和第一代建筑体系LeeD的评估体系有专家进行相应的比较,可以看到在生态、经济社会及功能过程质量、基地质量各个方面,德国DGnB体系在数据“量化”方面都比LeeD体系提出更加全面、更加细致的要求。

二、德国DGnB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生态质量部分的内容和特点

低碳建筑---科学计算建筑的碳排放量

以德国DGnB为代表的世界上第二代可持续建筑评估技术体系,首次对建筑的碳排放量提出完整明确的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之上提出的碳排放度量指标(CommonCarbonmetrics)计算方法已得到包括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机构在内多方国际机构的认可.。

建筑碳排放量单位是(kgCo2-equivalent/m2*y。)每平米建筑面积每年排放二氧化碳当量的公斤数

DGnB:建筑物碳排放的四大方面与计算方法

1.材料生产与建造

2.使用期间能耗

3.维护与更新

4.拆除和重新利用

辽宁盘锦行政中心大楼So2、Co2在建筑全生命周期内排放图。(图片来源:作者本人)

辽宁盘锦行政中心大楼.(图片来源:天作建筑)

1.材料生产与建造:

建筑碳排放量单位是kgCo2-equivalent/m2*y。

2.使用期间能耗:

主要包含建筑采暖,制冷,通风,照明等维持建筑正常使用功能的能耗。

对于建筑使用部分的碳排放量计算,要根据建筑在使用过程中的能耗,区分不同能源种类(石油、煤、电、天然气及可再生能源等),计算其一次性能源消耗量,然后折算出相应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3.维护与更新:

指在建筑使用寿命周期内,为保证建筑处于满足全部功能需求的状态,为此进行必要的更新和维护、设备更换等。材料和设备的寿命与更新及维护间隔频率。

4.拆除和重新利用:

DGnB对建筑达到使用寿命周期终点时的拆除和重新利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计算采用如下方法,将建筑达到使用寿命周期终点时所有建筑材料和设备进行分类,分为可回收利用材料和需要加工处理的建筑垃圾。

三、日本CaSBee评价体系生态质量部分的内容和特点

CaSBee与其他国家的评估体系相比,CaSBee的设计者明确意识到任何一座建筑物的设计和建造对环境的影响都可以分为积极的和消极的两个部分,建筑环境的评价以这种双重性为基础。积极影响:建筑物的建造提供了良好的室内环境,同时提升了场地内的室外环境。在CaSBee体系中,对这部分积极的环境影响定义为Q,即Quality&performance(建筑环境质量和性能)。消极影响:从更为宏观的意义上讲,建筑物在建造和使用的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资源与能源(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不可再生的),施工、使用及最终的废弃都会给生态环境带来巨大的负荷,这些都属于建筑物对环境的消极影响。CaSBee对建筑物给予环境的消极影响定义为L,即Load(能源、资源和环境负荷的付出)。在CaSBee中,按照建筑物对环境所施加的两种不同的影响建立了一条虚拟边界。

四、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生态质量的内容和特点

GoBaS目前主要的评估对象是奥运建筑,如《绿色奥运建ciuy=76的􀀁其目标是使奥运建筑(奥运园区、体育场馆以及配套的新闻中心、办公建筑、居住建筑等)为使用者(运动员、裁判员、奥运官员和广大观众)提供健康、高效、舒适、与自然和谐的活动空间,同时最大限度的减少对能源、水资源和各种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不对场址和周边环境和生态系统产生不良影响,并争取加以改进。􀀁[5]可以看出,GoBaS对于绿色建筑的定义参考了CaSBee体系中关于􀀁建筑物对环境影响的双重性􀀁的观念:付出最小的能源、资源和环境代价,得到健康舒适的建筑环境与良好的服务。按照这一理念GoBaS体系的设计借鉴了CaSBee的指标设置方法,建立了以Q和L双指标为基础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

五、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分类细化与指标定量趋势

《标准》是我国第1部从建筑全寿命周期出发,多目标、多层次地对绿色建筑进行综合性评价的国家标准。其中,控制项为绿色建筑的必备条款;优选项主要指实现难度较大、指标要求较高的项目。按满足一般项和优选项的程度,绿色建筑划分为一星级、二星级和三星级。

绿色低碳技术评估篇8

所谓绿色信贷,指商业银行在贷款决策过程中,注重资源消耗和环境保护,追求贷款生态效益,促进生态建设和经济可持续协调发展的一种融资方式。其和传统信贷的区别主要有三:一是追求的目标不同。传统信贷追求商业效益,忽视生态效益;而绿色信贷注重生态效益,追求的是商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最佳平衡。二是支持的重点不同。传统信贷支持的重点是高耗能、高污染的制造业,表现为高碳金融;而绿色信贷支持的重点是节能环保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表现为低碳金融。三是经营的着眼点不同。传统信贷着眼于股东或经营主体收益最大化,忽略金融机构的社会责任,绿色信贷则着眼于金融机构自身经营活动与外部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和有机统一,践行金融机构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绿色信贷是我国经济由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化背景下的必然产物,是对传统信贷的创新和发展,是一种全新的信贷经营理念和信贷操作管理机制,代表着我国银行信贷的发展方向。

在当前经济减速下行、经济面临转型升级巨大压力的宏观背景下,加快发展绿色信贷,显得十分紧迫。

第一,这是加快推进经济转型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迫切需要。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我国“十二五”乃至以后更长时间内经济工作的中心任务。而实现这种“转型”和“转变”,除需政策、科技鼎力支持外,金融支持也是一个十分关键的因素。绿色信贷作为金融支持的主要方面,通过支持低碳经济发展,成为推动“转型”和“转变”的重要动力。就经济结构转型而言,其是一个相当宽泛的概念,包括产业结构、需求结构、分配结构、交换结构、地区结构等一系列结构的改善与优化。在众多结构当中,产业结构和需求结构又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前者是经济结构的主体内容,构成经济结构的产业基础和产业支撑;后者表现为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即投资、消费、出口三大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其改善程度直接关系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程。从产业结构角度看,银行在信贷投放上重点支持节能环保等绿色产业,限制“两高一剩”行业,可以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同时,银行通过贷款支持企业采用节能减排的新设备、新技术,不仅能够有力地促进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而且会催生和壮大好多新型产业,进而打造一个围绕低碳经济的产业集群,形成产业积聚效应。此外,银行支持低碳经济发展,不仅会提高第二产业的低碳技术含量从而优化其内部结构,而且有助于扩大服务业的外延,提高第三产业在GDp中的占比。从需求结构角度看,低碳经济发展会改变以大量消耗能源和排放温室气体为特征的传统消费方式,加速消费结构升级,促进城乡居民个人扩大绿色消费,而绿色信贷向个人消费领域的渗透,则可通过向城乡居民个人提供有力的消费信用支持和相关的金融产品,提升绿色消费比重,扩大消费市场总量,提高消费在GDp中的比重,从而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早在2002年11月通过的党的十六大报告就提出要调整经济结构,但由于“调结构”涉及复杂的利益关系,所以尽管官方文件中年年喊,实际上进展迟缓。一旦经济增长出现波动,政府马上搬出“投资拉动”这个省事的“看家法宝”,在结构改革上下的功夫远远不够,以致经济运行中各种结构性矛盾越来越突出。当前,我国经济面临巨大的结构转型压力,通过各种结构优化和改革措施推进结构转型,已经刻不容缓。而绿色信贷作为结构转型的“助推器”和“加速器”,加快发展自是题中应有义。

第二,这是“稳增长”的迫切需要。在出口增长受阻、消费短期内难以大幅提升而政府又不想走投资刺激经济老路的情况下,经济减速是客观的、必然的。但是,要稳定财政收入,改善民生,增加就业,经济又不能大幅下滑,因而稳增长的压力凸显。而低碳经济则是“后危机时代”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是“稳增长”的重要动力源。首先,从投资角度看,企业作为重要的微观投资主体,过去在节能和环保投入方面的欠账非常之多。要达到新的环保标准的要求,实现政府提出的节能减排目标,企业必须淘汰落后的设备和技术,大量增加适应节能环保要求的新设备、新技术方面的投资。由于依托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发展的低碳技术和服务产品市场需求量大,盈利水平可观,是新的投资增长点,一些企业也会加大这方面的投资,力求获得较高的投资回报。当然,政府也会大力增加低碳设备与技术开发应用方面的投资。政府和企业持续的、规模庞大的投资,将通过乘数效应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持续动力。其次,从消费角度看,低碳经济发展不仅能够促进公众消费理念、消费方式的更新,而且能够催生出新的消费产品需求并使之成为拉动消费的现实动力。最后,从出口角度看,尽管现阶段我国还无法大量出口节能减排产品和技术,但随着低碳经济的发展,这方面的出口会明显增加,从而为优化出口产品结构,扩大出口产品需求做出实际贡献。很显然,“稳增长”必须加快发展低碳经济,而推进低碳经济快速发展,又必须加快发展绿色信贷。这是一个非常清晰的逻辑关系。

第三,这是提升国民幸福指数,建设美丽中国的迫切需要。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实现了年均近两位数的高增长,人均GDp现已达到中等收入国家水平。但这种建立在资源高消耗、环境高污染基础上的高增长,也给我们带来了诸多烦恼和苦闷:好多城市生态环境恶化,雾霾天气接连不断,二氧化碳和噪声严重超标,人们看一眼清澈的蓝天,呼吸一口清新的空气,都成为一种奢望;工业化快速发展导致耕地面积锐减,温室气体排放强度提高,地下水污染严重,水资源供求矛盾加剧;化肥、农药以及各种促早熟的化学制剂过度使用,破坏了农业生产条件和自然环境,农产品受到立体交叉污染,对食品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削弱了国民的幸福感,使国民幸福指数与经济高增长之间形成了强大反差。党的十提出“全面落实生态建设”和建设“美丽中国”,并把前者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提高国民幸福指数,是经济增长的根本目的所在,也是落实十精神、改善民生的本质要求。商业银行在这方面肩负着重要使命。商业银行加大绿色信贷投放,着力支持低碳发展、循环发展、绿色发展,将有力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国民的幸福感。

第四,这是推进金融转型的迫切需要。经济转型要求金融必须转型。经济转型是金融转型的依据和前提,金融转型是经济转型的动力和推手。由于经济转型必然全面触及原有经济结构并使社会政治、经济关系发生深刻变化,因而涉及面广、难度大,需要较长的时间过程。而金融转型作为未来金融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任务,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但加快金融转型进程,通过优化金融产品结构、金融组织结构、金融市场结构等,更好地发挥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作用,则可加快经济转型步伐。在我国目前金融结构格局下,以银行信贷为主导的间接融资在社会融资结构中占有优势地位,因而加快绿色信贷发展,促进商业银行适应低碳经济发展的要求,在信贷的行业结构、产品结构、业务结构等方面加快转型,对加快推进金融转型至关重要。

绿色信贷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007年7月,国家环保总局、央行、银监会三部委联合了《关于落实环境保护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要求加强环保部门和金融部门的合作与联动,把强化环境监管与信贷管理相结合。该文件明确提出把企业环保守法情况作为银行对其贷款的前提条件,这可以说是最早涉及到绿色信贷的官方文件。2007年11月,银监会了《节能减排授信工作指导意见》,对限制“两高”行业信贷投放,贷款支持节能环保产业,做出了具体规定。2012年2月,银监会又了《绿色信贷指引》,明确了绿色信贷的支持方向和重点领域,要求商业银行从战略高度推进绿色信贷,在授信流程中强化环境和和社会风险管理,大力促进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并至少每两年开展一次绿色信贷的全面评估工作。在监管部门的监管政策和制度规则指导下,商业银行对绿色信贷的认识和重视程度逐步提高,绿色信贷“环保一票否决制”广泛推行,绿色信贷规模有所扩大。到2012年末,工、农、中、建、交五大银行绿色信贷余额已达到1.36万亿元人民币,清洁能源、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电厂脱硫除尘、河湖整治等节能减排和生态保护类项目,成为其支持重点。兴业银行作为我国首家赤道银行,以支持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为重点,以发展可持续金融为理念,在绿色信贷领域不断探索和实践,取得了显著成绩。该行制定了科学的绿色信贷战略,健全了绿色信贷准入标准,建立了包括绿色信贷在内的绿色金融认证体系,对绿色信贷项目逐笔认证并进行环境效益测算,完善了绿色信贷管理系统,形成了集产品创投、技术支持、资产管理、营销组织、交易服务、业务合作等六项职能于一体的绿色金融资产运营平台。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绿色信贷在我国尚处发展初期,商业银行在发展绿色信贷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绿色信贷规模偏小。长期以来,受传统产业结构制约,商业银行形成了以制造业客户为主体的“高碳型”贷款客户结构。这一点在大型商业银行表现得尤为明显。商业银行短期内如大幅度减少这类客户贷款,势必影响营业收入,因而这种客户结构占主导地位的现状恐怕还要维持一段时间,这在客观上影响了绿色信贷规模的扩张。节能环保企业和项目大多科技含量较高,投资周期较长,预期效益不太理想,也影响了商业银行贷款积极性。特别是中小企业,没有抵押品,也找不到担保,贷款可得性更低。尽管近两年绿色信贷方面贷款增加较多,但和经济转型的要求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新增绿色信贷数量在年度贷款增量中所占比重仍然较低。

绿色信贷产品品种较少,产品创新力度不足。商业银行现有绿色信贷产品线涵盖的产品品种少,且存在较强同质化倾向,无法满足市场和企业多样化的产品与服务需求。由于时下绿色信贷对银行业绩的贡献尚小,好多银行在绿色信贷产品研发方面的人力、物力投入不足,绿色信贷产品创新进展迟缓,绿色信贷领域蕴含的巨大的产品发展创新机会,没有得到充分发掘。有的银行在绿色信贷管理上,简单复制传统信贷那一套做法,没有体现出节能环保企业或项目的特点及差异性,一套完善的包括产品特征、业务流程、内控管理、考核体系在内的绿色信贷管理机制尚未形成。

未建立起绿色信贷信息共享机制。商业银行把资源节约、环保达标作为绿色信贷的准入条件,一个基本前提是要充分占有企业这方面的信息,舍此就无法保证贷款决策的正确性和科学性。各级环保部门对企业节能环保情况最了解,最有发言权。因此,建立环保部门与金融机构的信息沟通与共享机制,是绿色信贷运行和发展的重要条件。早在2008年3月,国家环保总局与银监会就签订了“信息交流与共享协议”,旨在建立这样的机制。但该协议的实施效果并不理想。商业银行与环保部门的信息交流渠道不畅,不能顺利、有效地实现信息资源共享,而且企业的环保信息也基本上未纳入央行征信系统。这无疑加大了商业银行的信息搜寻与信息处理成本,影响了绿色信贷业务的拓展。

专业人才数量不足。绿色信贷业务涉及对贷款企业环保信息的判断、环境风险的评估和贷款产品的定价,这些都是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需要环保技术和信贷业务兼通的复合型专业人才来承担。但银行这方面的人才严重缺乏。银行每年招聘新员工,也大多招收金融、财会专业的毕业生而排斥产业领域的专业人才。这是商业银行人才队伍建设中的一个误区。缺少从专业技术角度对绿色信贷业务进行可行性评估和风险识别、量化的专业人员,也是制约绿色信贷发展的一个因素。

激励机制缺失。绿色信贷所支持的一些企业的产品市场不确定性较大,贷款风险较高,而且商业银行有时还要对某些贷款项目给予利率优惠。从这个意义上说,绿色信贷并非商业银行从纯商业角度出发而发生的商业行为,其中还包含着商业银行自觉履行社会责任的因素。但我国目前还没有建立起绿色信贷的政策激励机制,贷款风险补偿金、贴息、奖励政策等补偿和激励措施都付之阙如,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商业银行发展绿色信贷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加快发展绿色信贷的对策措施

鉴于上述问题的存在,要加快发展绿色信贷,把商业银行打造成低碳银行、绿色银行,应该采取以下几方面的对策。

把绿色信贷纳入银行中长期发展战略和年度经营规划。商业银行应根据所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绿色信贷市场需求以及自身金融资源、客户资源、人才资源等方面的资源条件,制订科学的绿色信贷发展战略,并将其作为自身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同时,把绿色信贷纳入每一年度经营规划,对计划年度内绿色信贷的规模扩张、客户市场拓展、产品结构优化、风险管控、业绩增长等做出计划安排。

加大绿色信贷产品和管理创新力度。商业银行应增加绿色信贷产品的研发投入,紧密跟踪市场动向和客户需求变化,不断开发设计新的产品和服务品种,特别是针对中小企业的产品。应尽快推出投资于节能环保项目和具有循环经济概念项目的银行理财产品,并推进绿色信贷产品的资产证券化。要完善绿色信贷业务操作流程,不断创新绿色信贷管理方法和技术,包括风险评估与管理技术、产品与服务定价技术、企业评级技术等。银监会应尽快制定统一的绿色信贷执行标准、风险评估标准、数据统计标准和业绩考核标准,为商业银行建立规范的、能够充分体现绿色信贷特点的绿色信贷管理制度,提供必需的监管政策和监管制度依据。

完善商业银行与政府环保部门的信息资源共享机制。政府环保部门和商业银行应构建可以共同使用的信息平台,借此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商业银行在办理绿色信贷业务过程中,发现企业存在的问题,也可反馈给环保部门,以使其掌握的企业信息更加全面。央行征信系统应尽快把资源节约、环保方面的信息纳入企业征信档案,使商业银行在确定贷款决策时有所遵循。

构建绿色信贷激励机制。建议对新设备和新技术开发贷款、中小企业部分绿色信贷项目等风险较高的贷款,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同时建立由财政贴息、财政出资弥补绿色信贷损失等构成的财政补偿机制。对发展绿色信贷成效显著的银行,银行监管部门应在新设机构、产品创新、兼并重组等方面,予以必要的政策支持。对绿色信贷应实行有别于一般贷款的差别化监管政策,适当提高其贷款风险容忍度。

绿色低碳技术评估篇9

关键词政府与市场低碳农业技术

现代农业依靠科学技术的发展养活了全球60亿人口,解决了人类的温饱问题。但不能忽略的是,为提高产量,过度的使用农药、化肥,产生大量的化石能源与二氧化碳,给能源利用以及环境污染造成极大的压力。因而,改革传统的农业发展模式势在必行。2003年英国首相布莱尔在《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一文中首次提出低碳经济概念,强调一种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带动经济实现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的经济发展模式,包含了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伴随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发展低碳事业已成为全球共识,中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业技术必须首先接受低碳技术的洗礼,以保障农业经济的平稳运行。低碳农业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从各个方面以减少大气中温室气体(主要以二氧化碳含量)排放为目标,以减少碳排放量、增加高碳汇、提高变温室气体为宝的科学技术和适应气候环境变化等各种先进技术,来提高土壤养分中的有机质,实现高效率、高碳汇、低能耗、低排放的农业发展模式。低碳农业技术就是旨在运用低碳、高效、科学的农业技术改善农村现有的经济生活方式,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发展低碳农业技术的过程中,需要政府与市场这两只手的双重配合,一方面,政府能为低碳农业技术的发展提供相应的政策环境与制度保障等,另一方面,市场能有效激发低碳农业技术的不断研发及推广等,但就目前低碳的发展状况而言,政府与市场均存在失灵的现象。政府失灵是指政府的活动或干预措施缺乏效率,或者说政府做出了降低经济效率的决策或不能实施改善经济效率的决策。场失灵是指场无法有效率地分配商品和劳务的情况。就发展低碳农业技术而言主要有以下一些表现:

1、政府失灵

(1)政府政绩考核机制的不完善。国家为发展低碳经济,要求各地政府将节能减排加到各地政绩考核中,但是由于地方要为保障当地经济的发展和政府的经济收入,依旧鼓励一些大中型污染企业的发展和高污染化肥、农药的使用,地方节能减排目标往往难以实现。(2)财政支撑力度不够。由于低碳农业技术的高投入低效率的性质,使得政府在投资上更偏向于见效快的产业,忽略对低碳农业技术发展的财政投入。(3)不合理的财税体系。由于低碳农业技术的新兴性,农业成果转化率低,政府在设计低碳财税体系的分配标准时,很难保证在城乡之间、贫富阶层之间和行业之间比例分配的公平性以及政策激励效果的长期性,阻碍了市场主体行为变革的速度。(4)政府绿色采购机制不完善。由于相关低碳农业技术的不完善,使得农业产业链跟不上,同时政府在采购过程中往往选择高碳等非环保产品,低碳农产品市场份额越来越低。(5)相关法律制度的不完善。通观目前我国有关低碳农业的法律法规,《农业法》第六条、《节约能源法》第59条、《农业技术推广法》、《清洁生产促进法》第22条、以及《环境保护法》、《环境影响评价法》、《排污费征收管理办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水污染防治法》、《森林法》、《自然保护区条例》、《乡镇企业法》、《农药管理条例》、《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等条款的规定,这些法律法规都是仅从宏观上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做了原则规定,缺乏有关低碳农业的具体规定。

2、市场失灵

(1)低碳农业技术的负外部效应。负外部效应是产品或劳务的价格不能充分反映用于生产或提供这种产品或生产要素的社会边际成本。低碳农业技术的发展是改革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业收入的重要技术革新,有着巨大的经济社会价值,但由于创新者必须承担所有的成本和风险,一旦成功,又不得不与其他市场主体分享创新成果。由此技术创新前期的社会边际效益往往大于个人边际效益,个人承担的边际成本却又高于社会边际成本。这种成本收益的严重不均衡阻碍了市场主体对技术创新的投入。(2)市场主体的行为难以协调一致。一方面由于低碳农业技术的新兴性,不管其发展前景如何广阔,在发展初期,市场主体很难改变原有的生产、消费模式,整体低碳农业技术的市场消沉;另一方面市场垄断企业与非垄断企业对待开发低碳农业技术的态度不同,垄断企业可以将开发的成本风险转移到价格中,而非垄断企业只能自行承担成本风险,还需要在市场不太成熟时承担开拓市场的风险。

尽管政府和市场都存在有失灵,但是二者还是相互交替发展,不断配合来推动社会的进步。市场失灵对政府干预产生了需求,当政府干预的预期收益大于干预成本时,政府干预将让位于市场机制。当政府干预所带来的边际预期收益等于干预的边际成本,政府干预就达到了最优水平。而目前低碳农业技术属于新兴的农业产业,技术不是很完善,在发展之初,政府还需要占据主导地位,不断完善自身,同时补充市场机制的失灵,所以在发展低碳农业技术中是以政府为主导,以市场为辅的运行机制。

针对目前,低碳农业技术的发展现状,政府所起的作用是提供不间断的财政支持、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制度保障,抑制市场机制的畸形发展,保障农业经济的持续高效发展。而目前政府在发展低碳农业技术方面的作用并未有效的发挥,还需要不断的完善:

1、政府要加强低碳理念的宣传

低碳其实就是一种最自然的生活方式。就好像我们所居住和工作的地方,如果可以不需要人工制造气温,尽量自然通风,自然的采光,这样的生活环境才是完整的,才称得上是低碳的。我国普遍的农村地区经济文化教育力量的薄弱,人们依旧停留在传统的农业生产生活方式上,农村环境问题的现状依旧严重,农村地区环境立法不健全,管理混乱,执法问题突出,农民环境参与意识淡薄等等突出问题,低碳理念尚没有很好的形成。所以在发展低碳农业的前期,政府应当加强农村低碳理念的宣传力度,使农民有低碳意识,从身边的点滴改变开始,形成整个农村低碳氛围。

2、政府需要加大对低碳农业技术的财政投入和财税体制改革

农业产业的基础性决定了农业科技的公益性,而农业科技的公共产品性质,又决定了农业科技投入的政府主导性。由于低碳农业技术的开发的高投入低收益,近年来政府财政投入力度不强,对技术的开发及完善不利,需要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联合高校等研究机构大力开展相关课题研究,并不断投入企业等规模化生产及利用。加大财政投入也可以缓解普通企业开发低碳农业技术的前期成本风险,削弱垄断企业的市场垄断份额。同时政府还应改革低碳农业的财税体系,颁布相应补贴和奖励政策,鼓励农民及研究机构不断开发低碳农业技术的积极性。

3、政府需要建立和完善低碳农业技术的法律法规体系

一是立法要充分体现低碳农业的发展理念。要通过立法,把节约能源、清洁生产、低碳消费变成全社会的自觉行动。二是要建立低碳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既要有低碳农业的上位法,又要有相关的法规、办法和政策等实施细则来保障低碳农业技术的从开发之初到实际大规模运用的顺利展开。三是要强化执法监督。在立法时就要对法律的实施进行预评估,充分考虑执法的可行性,加强监督,加大执法力度,确保低碳经济法律各项规定的贯彻实施。四是严格落实责任制度。低碳农业技术的宗旨在于改善农村环境,所以在开发低碳农业技术的过程中,需要严格落实环境污染的责任承担主体。

4、完善政府绿色采购机制

一是研究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的绿色采购管理新模式,通过政府采购政策的要求和引导,全面提升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节约能源、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意识。二是充实完善政府绿色采购政策体系。将政府绿色采购政策的实施范围从现有的几十类节能、环保产品,扩展至政府采购的其他领域;采购扶持的范围逐步覆盖再生和回收利用、新能源等产品,实现绿色发展的目标。三是完善政府采购政策的执行监管和评估机制。在合同绩效评估制度建设中引入绿色标准,综合衡量合同的成本收益,并将其作为政府采购合同授予的评价标准;完善绿色产品信息库,丰富产品性能、指标、绿色性能和参数,帮助采购人合理确定采购需求;加强对政府采购供应商的培训,帮助其满足绿色采购要求。

在发展低碳农业技术之初,政府起着重要的主导作用,来引导整个低碳市场的发展,相反,市场需要及时给予反馈信息,使政府不断调整宏观调控的力度及方向,二者相互配合,统筹发展。

参考文献:

[1]梅方权.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阶段和战略选择[J].调研世界,1999(11).

[2]张仲威.中国农业现代化若干问题的探讨[J].农业现代化研究,1994(03).

[3]丁泽霁,杜志雄.中国农业现代化的道路选择与面临的新形势―“中外农业现代化比较国际研讨会”会议.

[4]叶普万,白跃世.农业现代化问题研究述评―兼谈中国农业现代化的路径选择[J].当代经济科学,2002(05).

绿色低碳技术评估篇10

福建省在促进城市运行低碳化方面取得了一些积极成效,但低碳城市建设还存在认识不到位、政策体系不健全、实施过程形式化等问题。建议该省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坚持生态文明、绿色低碳理念,积极借鉴先进经验,注重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加强规划引导、试点示范和舆论宣传,大力推进低碳城市建设,使城市走上宜居可持续的发展之路。

关键词:生态文明;低碳城市

1低碳城市的背景与意义

低碳城市是指经济发展模式以低碳为导向、市民以低碳生活为理念和行为特征、政府以低碳社会为建设蓝图的城市。低碳城市是在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高碳运行模式难以为继的背景下提出的,推进低碳城市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1城市化进程加快

从世界范围看,人类已全面进入城市化时代,联合国于2014年首次宣布居住在城市的人口多于乡村,并预测到2050年全球人口的2/3将生活在城市。从我国情况看,1978-2013年我国城市从193个增加到658个;2014年末城镇常住人口达7.5亿人,城镇化率为54.8%,到2020年将达60%,到2030年接近70%。从福建情况看,1978-2013年城市从6个增加到23个,建制镇由62个增加到612个;2014年末城镇常住人口达2352万人,城镇化率已达61.8%;到2020年城镇常住人口将达2700万左右,城镇化率将达67%。

1.2城市高碳运行产生了一系列问题

城市人口消费的能源是农村人口的3.5~4倍,城市运行过程中消耗了大量化石能源,排放的温室气体已占到全球总量的75%左右,制造出全球80%的污染。我国城市排放的二氧化碳占全国的90%,排放的二氧化硫占全国的98%,地级以上287座城市排放的二氧化碳约占全国排放总量的72%。高碳运行给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严峻挑战,能源利用日趋紧张,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气候灾害频繁发生,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已接近极限。我国东中部城市地区屡屡出现的大面积雾霾,以及许多城市出现的交通拥堵、噪声扰民、垃圾围城等严重的城市环境问题就是最好的证明。

1.3低碳城市建设既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必由之路

过去那种依靠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粗放外延城市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低碳城市建设已成为降低资源能源消耗、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转变旧有发展模式、谋求城市新兴竞争力的着力点,也是解决我国能源紧缺和环境污染问题、应对气候变化的有效方案,是将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向纵深推进的有力武器,是提高我国城镇化质量,实现城市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2我国低碳城市建设的政策与实践

我国高度重视低碳城市建设,把促进城市低碳发展作为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内容,积极推动低碳城市、碳排放权交易、低碳城(镇)、低碳社区等试点示范。

2.1以绿色低碳为导向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201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明确提出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全面融入城镇化进程”,“把以人为本、尊重自然、传承历史、绿色低碳理念融入城市规划全过程”,“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城市建设运营模式”,“完善推动城镇化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体制机制”。

2.2推进国家低碳城市试点

2010年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先后确定了2个批次6个低碳省区试点和36个低碳城市试点,全国各省份除湖南、宁夏、和青海以外,至少都有一个低碳试点城市。各试点城市初步探索了碳排放报告制度、碳排放管理平台、碳目标逐级分解考核评估、投资项目碳评估、产品碳认证等体制机制创新,倒逼调整产业结构,节能提高能效,优化能源结构,增加森林碳汇,使得试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2.3推进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

碳排放权交易是以市场机制推动低碳城市建设的重要抓手。2011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准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深圳等7个地方开展区域碳交易试点工作。目前,全国7个碳交易试点均已上线交易,配额总量约12亿吨,控排企业超2000家,成为继欧盟之后的第二大碳交易体系。加快建立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已被中央深改办列为近期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按照相关部署,我国将争取于2016年底启动全国统一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2.4推进低碳社区试点

2014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开展低碳社区试点工作的通知》,目标是到“十二五”末,全国低碳社区试点争取达到1000个左右。建设内容主要包括以低碳理念统领社区建设全过程、推广节能建筑和绿色建筑、建设高效低碳的基础设施、营造优美宜居的社区环境、培育低碳文化和低碳生活方式、探索推行低碳化运营管理模式。

2.5推进低碳城(镇)试点

今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将选择一批新建产业园区和新城,开展低碳城(镇)试点,以低碳生产、低碳生活、低碳服务为重点内容,以探索城(镇)规划和建设新模式、打造低碳生产和生活综合体、创建低碳发展政策试验田、形成低碳技术研发应用高地、探索城(镇)低碳运营管理机制、建设低碳发展国际合作平台为主要任务,使试点城区成为产业发展和城区建设融合、空间布局合理、资源集约利用、基础设施低碳节能、生产低碳高效、生活低碳宜居的国家低碳城(镇)。

3福建低碳城市建设的成效与问题

福建省高度重视低碳城市建设,在产业、交通、建筑、能源、技术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促进城市运行低碳化,取得一些积极的成效。厦门、南平相继被国家发展改革委列入国家低碳城市试点,泉州市入选2011年全国十佳低碳生态城市,福州市、厦门市入选2014年全国低碳城市十强。

3.1规划先行

厦门在成为低碳试点城市之前就开始对低碳城市建设进行总体规划。2009年6月,邀请国外专家做成了低碳城市总体规划模型,在全国乃至全世界也是唯一的。2010年1月,《厦门市低碳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编制完成,从占碳排放总量90%以上的交通、建筑和生产三大领域探索低碳发展模式,使厦门成为全国首批有计划、有步骤开展低碳建设的城市。

3.2产业低碳化

厦门着力构建低碳化产业体系,服务业及低能耗工业增加值占该市GDp比重达到60%左右;节能灯产销量占全国30%左右,产业化及技术水平居全国前列,拥有我国第一个光电产业集群,新能源客车出口位列全国客车行业前列。南平凭借武夷山的丰富资源,努力建设全国绿色食品基地,探索创建全国低碳旅游示范区,打造活性炭和生物质发电等世界级的专业基地。泉州文创低碳产业园将建成低碳、生态的光电产业基地,引进应用新能源技术的电子产品,目前一期工程已建成。

3.3交通低碳化

厦门全国首创全程高架的快速公交专用道,万人拥有公交数达到24.9辆,远高于福建省其他城市;步行、自行车和电动自行车等慢行交通出行比例超过43%,常规公交、BRt和农村客运线等公共交通出行比例达到31%,在国内同规模城市中属于较高水平。福州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公交,清洁能源公交车总数占全市公交车总数约33%、占全省清洁能源公交车总量55%以上,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鼓楼区着力构建“15分钟低碳生活圈”,使区内居民能够在15分钟内实现入学、购物、就医、休闲健身、再就业。南平被交通部列入全国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城市区域性试点,从建设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示范新区、综合交通基础设施网络、智能交通运输体系、运输组织体系和交通能力监管体系、推广应用节能环保运输装备等六个方面推进建设任务。

3.4建筑低碳化

厦门2010年被列入全国建设领域碳交易试点城市,制定了新建建筑从设计、施工、监督到验收等环节的全过程监管制度,对旧建筑推行合同能源管理试点,进行节能改造;节能建筑比例达3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0.3个百分点。福州成立了福建省绿色建筑创新联盟,融合绿色建筑产业和市场需求,推广绿色建筑理念;形成了福州规划设计研究院创意设计产业楼、东部新城商务办公区等示范工程;绿色建筑由单体推向规模化,福州海峡奥体片区为绿色生态城区,引入“低冲击开发”建设理念,绿色建筑比例将达到100%。南平出台加快推动绿色建筑发展的意见,明确绿色建筑工作目标和实施范围,保障资金投入,加强工程监管;武夷新区成为福建省唯一申报全国绿色建筑发展的示范区。

3.5能源低碳化

莆田拥有LnG产业园,该市清洁能源比例达到63.2%。漳州13个光伏发电站并网,该市再生能源发电比例已达20.61%。宁德、福清等核电项目建设稳步推进;仙游、厦门等抽水蓄能电站加快建设;莆田平海湾、漳浦六鳌、宁德霞浦等海上风电场建设有序推进;莆田、晋江和厦门三个燃气电厂全面投产,一条长达356公里的天然气主管网为福州、莆田、厦门、漳州、泉州5个城市输送天然气;各地市积极发展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推广应用分布式能源系统。

3.6发展低碳技术

厦门大力开展减碳技术创新,拥有钨废料回收利用、含银固体废物综合开发技术等多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自主知识产权,在城市环境、微藻固碳产油、海洋碳汇等低碳领域形成了一批较高水平的研究成果。福州垃圾焚烧设备、生物降解塑料、废气净化处理技术、紫外线消毒技术、LeD光电应用等环保技术领域居全国乃至国际领先地位。

福建省低碳城市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一些部门对低碳城市的内涵、建设路径等认识不到位,存在“高碳锁定”①思维,认为碳减排会影响经济发展,从而对低碳城市建设积极性不高;现有低碳城市政策具有零散性和尝试性,缺乏系统性的安排和统一的权威性、导向性的评价指标体系;一些城市的低碳建设仅仅停留在表面,流于形式。

4加强福建低碳城市建设的政策建议

福建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坚持生态文明、绿色低碳理念,积极借鉴先进的低碳城市建设经验,注重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加强规划引导、试点示范和舆论宣传,大力推进低碳城市建设,使城市走上宜居可持续的发展之路。

4.1借鉴先进经验

欧洲的许多城市一直是低碳城市实践的典范,其低碳发展理念值得借鉴。一是提升城市“机动性”,依靠地面轨道交通网络,包括区域通勤火车和城市有轨电车,解决低碳出行问题。二是打造适宜步行的空间,通过功能丰富、景色宜人的步行通道连接主要城市组团,并形成一张有机的网络。三是打造“生物本能型城市”,为照顾人类接触大自然的生物本能创造基础,建造数量众多、面积广阔的城市公园和绿地,形成完善的区域绿色空间体系。四是推广“正能量”建筑,通过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应用使建筑产生的能量大于建筑自身能耗。

4.2发挥市场作用

根据国家推进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的统一部署,尽快制定推进福建省碳排放权交易工作的实施方案,组织开展重点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数据报送、核查,加强基础能力建设。做大做强节能服务产业,搭建交流沟通平台,引导重点用能企业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开展节能改造。建立并完善“碳足迹”标识和产品认证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促进企业加快低碳产品研发,引领产业向低碳转型。

4.3加强规划引导

将低碳化建设纳入城市整体规划。根据每个城市所处发展阶段和发展特点,在摸清主要的碳排放源的基础上,明确低碳城市发展定位、目标、原则、方向,从城市空间布局、土地利用、产业发展、能源利用、交通体系、建筑与基础设施、自然生态格局等方面入手,通过系统规划、阶段性实施、实施后评估与规划修订等环节,持续推进低碳城市建设。

4.4加强试点示范

积极争取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信部、住建部等国家部委支持,在福建省开展低碳城市、低碳城(镇)、低碳园区、低碳社区等多层次、多样化的低碳城市发展试点示范工作。争取海西三明生态工贸区被列入国家发展改革委首批国家低碳城(镇)试点。继续推进厦门、南平2个国家低碳城市试点,树立该省低碳城市示范标杆。通过试点示范,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的低碳社区。开展低碳发展试点示范总结评估和经验推广,完善支持试点示范的配套政策。

4.5加强舆论宣传

充分利用网络、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从低碳出行、低碳生活、低碳办公等方面深入宣传低碳理念,开展低碳教育。开展低碳机关、社区、学校、医院、饭店等创建活动,建设低碳宣传教育基地。支持各种环保组织的发展,促进低碳城市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