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学科分析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15:37

计算机学科分析篇1

关键词:计算机科学合著网演化分析

分类号:G250

引用格式:邹鼎杰.计算机科学领域科研合著网演化分析[J/oL].知识管理论坛,2016,1(2):130-135[引用日期].http:///paperView?id=23.

随着科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科研合作已经成为科学领域的普遍现象。科研论文是科研成果的主要表现形式,科研论文的合著能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科研合作状况。通过研究论文合著情况来了解科研合作现状,发现科研合作规律及特点,能够帮助科研管理人员加强科研管理,启发科研人员更好地开展科研合作。

国外的科学计量学专家普赖斯[1]和D.Beaver等[2]最早对科学合作和科研论文的联名发表情况进行了探究,普赖斯认为大多数高产作者提高他们的生产率是由于存在一个集体的领导而使他们能比单枪匹马时完成更多的工作量所致。国内的文献计量学专家王崇德[3]、汪冰[4]等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对合著率、合著程度等指标展开研究,通过量化的方法研究科研论文合著现象。随后m.e.newman[5]、a.L.Barabási等[6]提出用网络方法研究合著关系,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的合著现象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王福生、杨洪勇[7]基于2001-2006年期间发表于《情报学报》的科学研究论文作者数据构建合著网络,探索了该网络的小世界特性和无标度特性;李亮、朱庆华[8-9]以1998-2005年期间发表在《情报学报》上的880篇科研论文为基础构建合著网络,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该合著网展开中心性分析、凝聚子群分析和边缘-核心结构分析;随后刘蓓、袁毅等[10]以2000-2006年被收录在中国期刊网上“情报学”主题相关的9806篇论文为样本建立合作网络,分析研究人员合作紧密程度等特性。

然而,现有研究对象大多集中在图情学领域且数据规模小、时间跨度窄,通常以静态方式分析,缺乏动态分析研究。本文以计算机科学领域1975-2014年发表的约300万篇论文为样本建立合著网络,以年份为单位分析该网络演化特点,对比分析期刊合著网络和会议合著网络差异,揭示计算机科学领域的发展规律及特点。

1DBLp文献库及预处理

DBLp[11]是由德国特里尔大学开发和维护的计算机科学文献库,该文献库收录了计算机科学领域主要的国际期刊和会议论文,为计算机科研人员提供免费的文献检索服务。由于其更新速度快,收录论文质量高,很好地反映了计算机领域学术前沿方向,在学术界有很好的声誉,给计算机科研人员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其权威性也得到了研究界的高度认可[12]。截至2015年8月,该文献库已经收录超过140万名科研人员发表的约360万篇文献,其中期刊文献约120万篇,占46%;会议论文约160万篇,占53%。本文提取数据集中1975-2014年40年间发表的期刊论文和会议论文作为研究对象。

DBLp数据集以XmL格式提供数据服务,每条数据记录包含论文标题、作者、发表刊物、发表日期等字段。期刊论文以节点标记,包含创建时间(mdate)和唯一标识(key)两个属性,以及作者(author)、标题(title)、刊名(journal)和发表年份(year)等子节点。一条典型的期刊论文记录属性见图1。会议论文以节点标记,所包含属性和子节点与期刊类似。由于各种原因,DBLp文献库收录时存在部分期刊或会议论文字段不齐的情况。笔者挑选出创建时间、唯一标识、作者、标题、刊名和发表时间这7个要素均齐全的所有记录,删除7个要素不齐全的记录。最终得到1975-2014年间发表的1231308篇期刊论文和1607382篇会议论文。本文运用java语言,采用sax大规模XmL文档处理程序包处理所有文档。

2合著网络构建

本文主要考察科研作者之间有无合作关系,不考察合作关系强弱,因此建立无向无权值合著网络。以姓名为作者标识,作为合著网的节点;对于任意两名作者,如果他们合著过论文,则这两名作者之间建立一条无向边。最初以1975年为基础构建合著网,然后以1975-1976年间为基础构建合著网,以此类推,最终构建1975-2014年间发表的论文合著网络,分析这40年时间内随时间推演网络规模、度分布等演化特点。针对特定论文数据集,构架步骤如下:①基于论文数据构建“作者―合著者”关联表;②根据关联表统计当前合著网络规模;③根据关联表统计节点度及该网络度分布;④基于广度优先搜索算法分析该网络连通区域,并统计最大连通区域节点占整个网络的比例。

3合著网演化分析

3.1整体网络属性

表1显示了以1975-2014年间完整数据为基础构建的期刊合著网和会议合著网的基本属性。期刊合著网作者人数约93万,共123万篇,平均每人3.55篇;会议合著网作者人数约107万,共160万篇,平均每人4.52篇。可以看出,计算机科研人员更倾向于以会议的形式发表科研成果,进行科研合作与交流。其原因是会议能够为计算机科研人员提供面对面交流机会,更有利于科研信息的快速交换,启发科学研究。会议合著网平均合作者为7.73人,高于期刊合著网的6.90人,说明科研人员在发表会议论文过程中更倾向于选择合著,这与会议论文的时效性和新颖性要求更高、同等质量论文需要更多科研人员参与才能完成有关。从连通性角度考虑,两者最大组元(组元指网络中的连通区域)节点数与网络总节点数比例均在80%以上,且第二大组元所占比例极低,说明合著网中除极个别的孤立节点外,绝大部分作者已经处于同一个连通区域,作者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同时发现会议合著网的最大连通区域较期刊合著网大,会议论文的合著情况好于期刊论文。

本文认为产生上述特征的因素可能有以下3个:第一,科研难度增加以及科学家乐于合作共同解决难题是促进科研合作的主要原因。在一个研究领域发展早期,科研人员倾向于解决基本问题,这类问题比较直观、所需投入的人力较少;随着基本问题的解决,复杂难题需要科学家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而人类乐于合作的天性也促使科学家走在一起,以更为高效的方式共同解决难题。第二,2000年以来计算机和互联网市场的迫切需求刺激了该领域的发展。通过两类合作网网络规模的增长可以明显看出,2000年以后网络规模呈现出爆发式增长趋势,越来越多的计算机科研人员参与到该领域的研究中。本文认为出现这种明显变化的原因是2000年左右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的蓬勃发展吸引了一大批人员参与到计算机科学领域的研究中。第三,会议对论文的时效性要求更高,同等质量的科研论文需要在更短时间内完成,这样从客观上要求科研人员加强合作,提高科研效率;同时会议能够为科研人员提供面对面形式的科研信息交流,可能是吸引更多科研人员参与会议的原因之一。

基于海量数据的合著网分析能更加准确、全面地呈现一个学科合作的发展现状,但因为面临着数据处理难题,传统的个人电脑几乎无法完成一些常见指标(如网络直径等典型参数)的计算。在下一步工作中,笔者将进一步探索如何高效地进行海量数据处理和巨型合著网络的分析和计算。

参考文献:

[1]普赖斯.小科学,大科学[m].宋剑耕,戴振飞,译.北京:世界科学社,1982.

[2]BeaVeRD,RoSenR.Studiesinscientificcollaboration:parti.theprofessionaloriginsofscientificco-authorship[J].Scientometrics,1978,1(1):65-84.

[3]王崇德.科学论文作者的研究[J].情报学报,1982,1(2):220-225.

[4]汪冰.我国自然科学期刊论文合著现象研究[J].情报学刊,1990,11(5):335-339.

[5]newmanme.thestructureofscientificcollaborationnetworks[J].workingpapers,2000,98(2):404-409.

[6]BaRaB?SiaL,JeonGH,n?DaZ,etal.evolutionofthesocialnetworkofscientificcollaborations[J].physicaa:statisticalmechanicsanditsapplications,2002,311(3-4):590-614.

[7]王福生,杨洪勇.《情报学报》作者科研合作网络及其分析[J].情报学报,2007,26(5):659-663.

[8]李亮,朱庆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在合著分析中的实证研究[J].情报科学,2008(4):549-555.

[9]朱庆华,李亮.社会网络分析法及其在情报学中的应用[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8,31(2):179-183.

[10]刘蓓,袁毅,BoUtine.社会网络分析法在论文合作网中的应用研究[J].情报学报,2008,27(3):407-417.

[11][eB/oL].[2015-11-08].http://dblp.uni-trier.de/db/.

[12]窦炳琳,李澍淞,张世永.基于结构的社会网络分析[J].计算机学报,2012,35(4):741-753.

计算机学科分析篇2

进入新世纪之后,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促进了各个方面的更新步伐。计算机技术也在企业的经济管理中得到应用,与传统的人工管理方式,各方面速率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其在企业进行数据信息管理时充分发挥了优越便捷的性能,本文从企业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出发,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所起到的作用进行阐述,最后针对其应用进行了合理的分析。

【关键词】

计算机科学;技术应用;经济管理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因其实用性、可操作性得到广泛应用同,在现代企业经济管理中也起到巨大作用,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是一些企业领导者却没有相应的理念,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重要性没有一个充分的认知,这对企业发展十分不利。

一、企业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观念传统和保守。

经济管理理念传统和保守是中国经济管理存在的重大问题。企业领导者常常是依据自身经验及其主观看法进行管理,随着市场经济的推进,如果管理观念不发生转变,必然会被市场所淘汰。大部分的企业领导者因没有一个正确的观念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运用时,无法产生有效的经济管理,最终导致企业领导者的决策行为存在盲目性。

(二)经济管理行为缺少明确的职责划分。

企业在进行经济管理时要有统筹观念和战略性意识,内部管理效率质量低下,企业发展就会失去平衡。如果企业的内部管理起不到相应系统性和全面性作用时,就会产生企业成长的障碍。企业缺乏主体意识没有合理的管理计划与明确的策略目标,导致企业经营效率降低,严重时会使企业陷入混乱与危机。现在我国在企业治理层面存在众多的矛盾,相应体制跟不上现有经济的发展需求,这非常阻碍我国企业收益的提高,这也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三)计算机科学技术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

数据信息的搜集是计算机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目前对计算机技术虽然得到广泛的运用,但计算机互联网体系经济管理方面在还非常的单一,这也在应用上存在滞后性。企业在对其的应用跟不上市场经济的需求,致使企业经济管理得不到科学性的提升,企业内部经济管理体系不健全,企业管理者对信息输入、处理及输出等各步骤上的忽视,企业经济管理数据不准确、完善,致使计算机科学技术体系无法得到合理的应用,也就无法给经济管理提供充分有效的支撑。

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在经济管理中的作用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已经得到各行业的认可,因其巨大的便利性,从而获得了较为广泛的运用,经济管理工作方面所受到的影响更为显著,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推动了企业的经济管理的步伐,不仅能够全方位管理各类繁杂的数据,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力、资金管理力度,最重要的是能够进行企业内部财务工作职能的转变,还可以同时对数据的有效性及可靠性进行验证。但对经济管理人员而言,如何进行应用,并将其作用最大化,就成了首要任务。

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

(一)以计算机科学技术为基础的管理系统。

创建设立完整的组织构造与权责划分规范体系因内部控制环境适应网络环境的相关条件,企业就原有的会计模式进行重新建立与改革。应该从企业的现实状况出发对其会计管理进行设置,并应结合企业的现实经营环境,在保证企业的营销战略的情况下。企业需要结合成本收益率对比,简化的、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其组织构造。网络环境发生改变组织构造也作相应的调整。运用互联网实现经济管理,企业领导者的目标可以得到有效的执行,还可以规划企业所有与会计相关的各流程环节,并使其得以运用到各部门中。计算机科学技术为基础的管理系统还能够增强预防性能,具有防范、寻查和纠错等特点。网络技术的先进性给予了强大的技术支持,改良了业务在信息交流方面进行相互转变的过程,是企业实现目标强有力的后盾。通过计算机科学技术的运用企业经济管理一体化得已实现,企业完全运用网络信息数据与技术成立产、供、销一体化的营运,同时使财务管理最大限度上进行同步化,对传统业务程序进行转变,减少运营成本,使企业营销效率得以提升。

(二)宣传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代表着企业形象,是企业的活力中心,企业文化的制定形成良好的凝聚力量可以促使企业健康有序的发展。企业通过对网络技术合理应用,对企业文化充分做好动态方面宣传和企业之间的相互沟通,使企业文化可以为战略政策的制定提供帮助。

(三)计算机科学技术进行风险辨别。

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计算机网络技术也稳健成熟,在为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潜在的风险因素。企业在执行战略的过程也许会有不确定事项的出现,而对其进行分辨和识别就是风险评估,而企业希望在不确定因素发生前对其加以控制,使企业得以减少相对的风险。一是实行经济管理整体风险评估,也是企业经济管理对内部效率控制与实施结果的主要环节。不仅要以信息技术网络环境下内部控制所属环境因素与企业风险关键点为起点进行剖析,整体评估与剖析网络环境哪些风险会发生,并拟定相关限制风险的方法和限制步骤。二是运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进行风险模拟预测,对可能形成的风险进行有效避免。将相关的资本市场产品、供求、法规信息及客户情况采集融合后,采用计算机进行经营中会出现的各种模式的模拟,最后得出的模拟经营结局,然后对其各种模式实行相关敏锐警惕度方面的分析,可以使企业寻找到其风险点及时实行有效的防范措施。因这种办法的实用性高,在企业生产活动中有现实的指导影响,使营销战策更加科学完善,实务界对其也越来越重视了。

四、结语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日趋成熟,让日常工作可以更好地完成。在进行经济管理时具有很强的便利性,解决了很多难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能够对经济管理进行系统性规范,其强大的网络性对企业管理、统筹、文化宣传等方面都起到巨大作用。本文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希望能推动经济管理工作的有效进程。

作者:刘嘉唯单位:南昌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周丽.企业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甘肃农业,2014

[2]林兆兵.关于计算机技术在企业经济管理中应用的相关思考[J].现代营销,2015,11:12

[3]陈姗,万晓燕,吴永琢.计算机技术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企业导报,2016

计算机学科分析篇3

关键字:计算机;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

1关于计算机技术应用的现状

1.1计算机技术快速发展的原因

早期计算机技术知识应用在军事方面,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以及教学事业和医疗事业等对这一技术的需要程度,使计算机技术逐渐走入到人们的生活当中。计算机技术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与其他方面的科学技术相结合,例如物理、化学、数学等。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关注到这一技术的人也越来越多,利润的需求使得计算机技术发展的市场逐渐扩大,竞争压力也日渐提升,这样的状态使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更加迅速。

1.2计算机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现状

计算机技术的应用目前已经普及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人们越来越依靠计算机技术来处理一些问题,计算机技术逐渐成为生活中的主要力量。计算机技术具有专业化、复杂化和综合化的特点,它可以应用到生活中的各个方面,例如智能冰箱、数码电视、智能洗衣机等,这些电器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当然,也正是由于这些便利,使人们越来越依赖于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2关于计算机技术发展的方向

2.1计算机技术应用到家庭

计算机技术普遍被应用到工厂加工、工程设计、财务管理等方面,一般进行的都是综合运用,与公司的运营和发展方面有着密切的关联。计算机技术未来发展需要做的事情是将计算机技术应用到每一个家庭中去,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的特殊性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创造便利。

2.2计算机技术发展人性化

计算机技术之所以能够被快速应用到各个领域中,是因为这种技术具有反映迅速、敏捷、出现错误概率小的特点,但是它缺少对事物的感知能力,不能对未设定对象进行准确判断。所以计算机技术在未来的发展中可以将其与人类的思维方式相结合,赋予计算机技术一定的“思考”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服务人们的生活。

2.3计算机技术具有更好的高效性能

速度在计算机技术应用的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高速运转的计算机能够同时操控多台处理器,并且能够使处理器之间的关系转换更加密切。另外,高速运转的计算器可以是信息传递变得更加快捷方便,这样的传递方式应用在医疗事业和教育事业中是非常合适的。

3关于计算机技术发展的趋势

3.1超高性能的计算机

硅芯片是决定计算机价值的重要依据,随之硅技术的发展成熟,新型计算机的研究也逐渐定型,目前已被提出的超高性能计算机有量子计算机、分子计算机、纳米计算机以及光子计算机。量子计算机的特点是比普通计算机的储存量要大,并且具有计算速度快的特点。分子计算机储存信息的内容较多,运算速度够快,并且体积比普通计算机体积要小很多,还具有耗电量小的特点。纳米计算机是非常具有价值的计算机技术,它具有体积小、造价低、运算速度快、储存量高的特点,这一技术如果研究成功,它将会取代硅芯片在计算机技术当中的应用。光子计算机的速度是非常客观的,它是以光子代替电子进行数字计算,不同的数据使用不同长度的波来代替,可以将复杂的数据简便处理。

3.2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

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利用必须借助互联网技术,可以说互联网技术是计算机技术发展运行的载体,没有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就无法快速的发展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可以按照地域覆盖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广域网、城域网和局域网。随着互联网普及到各个家庭当中,计算机技术也将会全面的应用到家中的电器上面。在未来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中,计算机的体积会非常小,也会存在于各种各样的家电当中。在未来的教育当中,计算机可能会取代传统的课本,只需轻轻一点就可以搜索出需要找到的知识内容。

3.3计算机技术智能化发展

计算机技术具有敏捷、高效、错误率低的特点,但是对事物没有足够的认知,如果想要将大量的互联网信息全部转换为特定的东西,这就需要计算机具有智能化的效果。计算机技术智能化可以使其具备多种感知能力,同时还可以赋予计算机一定的思维,使人与计算机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交流与沟通。智能家电和智能手机的出现是计算机技术智能化的初步体现,这种智能技术应用在生活当中可以带给人们很大的便利,所以发展更快、更好的智能计算机技术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大的方便。随着互联网工程的大量普及和应用,计算机技术被广泛使用。根据计算机技术在各个行业中应用的情况可以看出它对我们生活的影响是巨大的,甚至成为了不可或缺的部分。为了能够使计算机技术更好的为人们服务,加大力度开发新的计算机技术成为当前的首要任务。

参考文献:

[1]陈相吉.未来计算机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J].法制与社会,2013(10).

[2]何文瑶.计算机技术发展态势分析[J].科技创业月刊,2012(05).

[3]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J].中国无线电电子学文摘,2012(01).

计算机学科分析篇4

关键词:计算机科学技术;数据管理;应用

0.引言

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速度非常快。而数据管理历经了人工管理、文件系统与数据系统三阶段。随着信息技术的更新,计算机已逐渐成为各行业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在互联网的普及下,人们已经步入电子信息时代。在计算机适用领域逐步扩大,设备自动化不断提高中,科学技术与人们的生活产生紧密的关系。在此期间进行信息传递,需对数据进行有效管理。

1.数据管理的概述

在上个世纪中期,数据管理就产生。在经济逐步发展的过程中,数据管理存在的问题的不断显现出来。系统分析,数据管理经历了不同的历史阶段。首先,文件管理阶段。在文件管理阶段,计算机技术普及,数据库技术被广泛应用其次,数据库阶段。在与文件管理阶段相对比中,发现数据库阶段的数据采集量不断上升[1]。对于大部分的数据,人们均能够进行有效的管理。利用数据库,人们全面分析数据的同时,还能利用数据。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人们对数据的要求不断提高。为满足人们更高层次的需要,需利用计算机科学技术分析整理数据。最后,网络化数据库阶段。数据管理其实就是数据资源管理的简称。事实上,数据资源管理是企业发展中的实践性步骤。但在高层次与多角度的进行分析,数据管理并不是简单的完成操作程序。传统的数据管理,仅仅是对使用的数据进行有效管理。而数据库就是管理数据的系统。数据库主要由四部分构成。(1)数据管理中的数据库的存储在光盘、磁带与磁盘三种介质上,并根据相应的结构组织形成数据集合。(2)数据管理系统。该系统就是能够维护、管理和完成数据库的程序系统,且根据可控模式,公用的方法将新数据出入其中进行检索和修改原有的数据。(3)数据库管理员。(4)应用程序与用户。

对数据进行有效的管理,能够提高数据的利用率。分析数据管理,其体现出这么两个特点。其一,组织性。数据库是由不同类别的数据组成。而在数据库内,数据均会在详细分析与整理后形成单位。不同类别的数据并不是分散无需。而数据库记录和文件的组成都需要根据数据的组织结构来形成。其二,共享型。共享是数据库技术中数据的一大显著特点,同时也是创建数据库的重要措施。如果数据库不能实现数据共享,那么数据库技术的利用价值就会受到限制,导致数据的处理难度加大。数据共享可应用于每个单元的不同区域,同时还能够在不同地区和国家实现共享。

2.计算机科学技术在数据管理中的应用

现代化科学技术发展速度非常快,数据管理效率不断提高。在管理数据的过程中,善于利用计算机科学技术将能够促使数据的利用率提升。完善数据管理的同时,促使不同类别的数据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

2.1对技术人员进行培训

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团队合作意识与合作精神在其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相应的,也对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团队成员具备合作意识与团队精神,才能够推动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因而,需加强对技术人员的培训。利用专业性的培训提高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计算机科学技术应用领域不断拓宽。互联网与计算机相互结合,并不能将其隐藏的风险彻底消除掉,而这些均需要通过技术人员发现和解决。而企业发展经济效益的时候,并不能及时发现和解决关键性的问题,由此影响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而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就是加强对工作人员培训,提高工作人员处理问题的能力,同时提高数据中心运营效率。

2.2加密管理数据

为保证数据的安全性,每一台计算机都会对管理的数据进行加密处理。对于已经进行加密处理的数据,唯有加密工作人员才能完成各项操作。一般情况下,设置的密码不会具有统一性,体现出丰富性与多样化。在数据管理中建立防火墙。防火墙是当前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的全新技术。该项技术能够组织病毒和黑客侵入计算机。在防火墙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不同的领域中。在数据管理中,数据网络管理中心会与其他的网络分开,预防病毒利用局域网进行传播。在建立防火墙的同时,还应设置风险警报系统。设置风险警报系统后,如出现病毒入侵,就会立即报警,随后可快速处理病毒[2]。

2.3风险评估数据管理

进行数据管理的时候,为避免和控制系统产生问题,就需要对数据库的风险进行评估。任何企业都有较多的机密数据。如果这些数据丢失或被人盗走,将会给企业发展带来致命性的影响。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各项数据的风险都可能增加。基于此,就需要建立全面风险评估机制,了解数据库管理中可能存在的风险种类,以便能够采取相应的应对策略,预防风险的产生带来不利影响。

3.结语

在数据管理中,计算机科学技术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利用计算机科学技术,不仅能够保护数据,还能够推动整个社会良好的发展。在计算技术科学技术的保护下,可提高数据的安全性。同时还可将数据与信息管理结合在一起,以便数据在实际应用中发挥出更好的作用,提高数据的利用价值,并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邸莉.计算机科学技术在数据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博览,2015,12(39):367-367.

计算机学科分析篇5

关键词:智能化建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3.5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前言

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发展,建筑行业发展如火如荼,行业竞争大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在这种竞争背景下,显然传统施工技术已不足以满足需要,利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这一崭新技术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达成提高质量、降低成本、加快进程等建筑施工中最关键的目标,是建筑行业全体人员的责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智能化建筑各个系统内涵和外延都得到更好的实现和发展,保证了其现代化、高效化和经济化的高标准要求。计算机科技应用主要集中在多系统集成化模型对智能化建筑的管理和对通讯监控系统方面,其优化了智能化建筑的管理、维护和控制,使得其有充分的表现形式。

1、建筑智能化系统概念

所谓建筑智能化,是一项全新的技术,它应用到了数字技术、智能技术以及自动化技术,是网络技术迅速发展并在建筑行业得到良好应用的有力佐证之一。

当前,由于建筑施工自身复杂棘手的特点,使得施工过程中信息得不到充分共享,造成资源浪费以及硬件设备的重复投入,大大增加了不必要的建筑成本。低效、高耗、缺乏可靠性、实用性不强等等关于传统建筑系统的摆在建筑施工人员面前的难题,最终促使了建筑智能化系统的诞生。该系统通过计算机网络和控制网络技术,把构成智能建筑的各主要子系统的各个分离的设备、功能和信息等集成一个相互关联的、统一的和协调的系统之中,从而顺利解决了以上所有难题。

2、建筑智能化系统的优势

为更好利用有限的劳动力和生产资料,有必要大力推广建筑智能化系统的普及,合理利用智能建筑的一体化集成管理能力对建筑施工企业的生产计划和工程施工的进度计划进行优化、调整和控制,以达到缩短工期,提高工效、降低成本、增加经济效益的目的。建筑智能化系统的优点枚不胜举,仅列以下几条以供参考。

2.1办事效率得到强化

传统管理方法使得施工趋于粗放式,施工过程效率低下。而新的智能系统加入了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其应用技术、通信技术等新要素,通过这些技术构筑一个统一的信息平台,并以此来有计划地缩短施工过程时间,有效配置相应的作业资源,提升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确保管理人员各尽其责等具体途径,不仅提高了施工过程的管理职能的结合紧密性,还促进施工作业向高效率、高质量方向发展。

2.2有效监督各环节

鉴于人力有限以及信息量巨大,建筑工作人员往往难以做到对成本管控、质量建设、施工进度控制等进行有效追踪,也就无法及时掌控现场的施工情况并发挥现场监督职能。但如果计算机网络技术能够应用到建筑施工行业,即表现为建筑智能化,这些问题便将迎刃而解。凭借着网络技术的高效率、可靠性、准确性诸多优点,工作人员可以利用建筑智能化系统快速整合建筑施工行业的信息,极大减少了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只需就系统处理信息后得到的结果,工作人员便可以进行对施工的实时动态管理,真正做到有效监督各环节。

3、计算机多系统集成化模型管理智能化建筑

大多数智能化建筑中信息的组织模式都存在差异性的缺陷,特别是早期的产品更是由于结构化的数据文件长时间应用,现在才开始更新成数据库化的文件组织信息形式,但是数据库类型的不一产生信息资源异构性的不足。运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手段,按照建筑物智能化的系统设计特征,进行总体的模型框架设计综合各个子系统的信息管理,集成各子系统所负责接口模块间信息的协调和交流。通过对对象进行分步计算,融合进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和分布的计算系统关键性软件技术支持,其使得能够高效技术且灵活的面向对象,在多机异构的网络环境之中分布入可重复使用进而加以应用。在智能化建筑中计算机系统总体的模型框架下多子系统协调分工,密切配合,相辅相成,共同实现人性化的功能需要。首先,集成平台作为集成系统中管理者身份,其负责整个系统所有数据的收集工作,完成各个子系统的对象互相通信的处理任务,还要提供集中管理下的控制和决策。集成平台实现综合功能的手段使其三个层次分项平台,第一层是数据通信层,负责最基本的标准接口和子系统对象间交互任务;第二层是分析控制曾,对智能化建筑各项数据分析、整理并进行过滤处理,得到日志、控制信息和报表;第三层是辅助决策层,在数据分析完成之后进行辅决策工作。其次是子系统对象,是实现集成平台和整个模型重要的一个环节,又分为封装、控制和通讯功能。按照智能化建筑系统主要的组成要求,数据通信层建立了设备的自动化系统接入口、保安监控自动化系统接入口、办公系统自动化系统接入口、火灾隐患应急预警自动操作接入口和通讯联络自动化系统接入口五个接入口类型。子系统对象接收集成平台发出的控制信息,根据子系统文件、程序和数据库信息的调用实现自身功能,以对等关系形式交互联络。

4、智能化建筑中计算机技术与通讯监控系统应用

4.1现场通讯监控单元系统

计算机技术与通讯监控系统在现场以现场通讯监控单元实现职能,其连接各个电源的设备,进行智能化设备调控和环境信息数据采集,还能够接收监控设施的各项具体参数。现场监控单元还承担着数据的上行向区域性监控中心传送收集的各项数据信息的责任,包括参数的设置、环境的变化值和智能化信息要求等。此外,现场监控采集得到的数据完成分析之后要反馈回来控制命令,这些命令受到之后现场设备就要采取主动或者半主动形式的变化加以适应调整。

4.2区域性监控中心系统

区域性的监控中心通过接入口来接收现场通讯监控单元发过来的数据信息,也可以通过公开的智能化接入口接收相关数据,使用文字、图像或声音等形式导入。系统在接收到真实表现的监控对象信息之后,对当前的状态和接收到的应急预警等信息进行甄别,根据参数设置要求和规律,对历史数据进行保存,统计分析情况类别,反馈信息给集中化监控中心。

4.3集中化监控中心系统

集中化监控中心同样通过相应接入口获得区域性监控中心反馈过来的数据信息,以文字、图像或声音的形式进行各种人机交流,将监控对象实际的状态信息和应急数据等进行真实表现出来,保存并分析各项参数。分析处理得到的结果通过另一接入口反馈给区域性监控中心,发出控制指令以实现各个设备的控制目标,并根据要求来生成各项报表进行归档。建设集中化监控中心系统便于对整个监控系统集中性的控制管理,继而实现整个智能化建筑的控制中心实现自动化的运行、管理和控制,从而提高各项设备的可靠性及安全性,全面的提升智能化建筑自动化和集成化的水平和程度。

4.4监控终端

完成智能化建筑中计算机技术与通讯监控应用任务需要先进的监控终端设备,具体包括智能的开关电源、直流屏和蓄电池组;数字式配电线架;环境监测设备,包括对温度和湿度的控制设备;空调及通风设备监控终端。

结语

通过十几年的实践证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智能化建筑各个系统内涵和外延都得到更好的实现和发展;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国民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城市信息化建设的推进,也为智能建筑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相信我国智能化建筑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前景将一片光明!

参考文献

计算机学科分析篇6

【关键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升本教育;人才培养定位

1998年教育部下发文件允许职业技术院校毕业生经过考试接收本科学历教育,并先后在北京、辽宁等省市设置了专升本教育。经过十几年的实践,专升本教育在搭建教育立交桥、提高学历层次、解决学生就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推进,教育部及各个高校都在研究人才培养的新定位,这是关系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解决学生就业矛盾、构建现代教育体系的重要前提。

一、专升本教育国内外实施现状

目前国内专升本有2+3、2+2、3+2等多种教育模式的人才培养方案。北京市目前实施3+2模式,即学生高职3年毕业升入本科学习2年。3+2模式实施有两种情况,一是升入普通本科院校,设有2种课程衔接方案:(1)插入普本三年级教学班,所有要求同普通本科相同;(2)单独编班,目标和要求同普通本科一致,教学计划和安排有所不同。二是升入技术应用性院校,一般单独编班,按照技术应用性本科层次设定教学计划和课程衔接方案。本文的研究是基于3+2人才培养模式下的第二种衔接方案。

国外专升本衔接灵活,按照不同的教育目标制定培养计划,分类培养。德国的“双元制”,加拿大的CBe。澳大利亚的taFe,均为依据国情灵活办学的典范。

二、专升本教育现状分析

(一)生源分析:专升本的学生来自高职院校,以北京联合大学为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接收来自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等十多所高职院校的学生。他们属职业教育体系,他们熟悉并接纳了职业教育的方式和方法,形成了职业教育的学习方法,掌握了某项或某方面的技术技能。如升入本科后纳入普通高等教育体系,按照普通高等教育的学科体系要求和考核,一方面消弱了他们已经掌握的技术技能的优势。另一方面也因为对体系的不适应或专业基础薄而丧失学习兴趣。

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本科教育的专业并不是一一对应的。普通高等教育体现了素质和基础的培养,专业按照学科领域设置。而高等职业教育体现职业素养和技术技能的培养,专业按照职业领域设置。对专升本来说,一个本科专业必须接收来自多个高职专业的学生。以北京联合大学专升本教育为例,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以及网络组建与网络攻防等十几个专业的学生都要升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升本)专业。经对12所高职院校的13个专业的培养方案进行分析发现,学生的专业基础参差不齐,掌握的主要技能五花八门。碎片的知识、单一的技术和技能、薄弱的专业基础使得实施普通本科教育难上加难。

(二)专升本学生的学习现状分析

专升本学生均来自优秀的高职生,他们有强烈的求职欲望和积极的学习态度,某项或某方面的技能强于普通本科生。但是他们却在专升本学习阶段遇到了极大的困难,有的学生甚至因此放弃读书。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除了我们上面分析的学校和专业造成的差异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将专升本按照普通高等教育的要求来实施教学,追求学科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强调专业知识的深度和广度、甚至教学方法和过程也本科化。在对330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专升本学生关于教与学的问卷调查中,52%以上学生认为理论知识理解难度大、课堂教学枯燥、没兴趣。

(三)专升本学生的就业单位分析

专升本毕业生的就业行业与相应的本科专业存在差异性,尽管它们的就业行业排在第一位的都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但是普通本科学生却在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业中就业比例比专升本高出15个百分点。同样在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两类毕业生在就业单位性质方面对比分析发现,专升本学生在私有或民营企业就业比普通本科高出17个百分点、在国有企业就业比普通本科低了10个百分点。

从以上三个方面可以得出,专升本教育不应纳入普通高等教育体系,而应纳入职业教育体系,属技术应用性教育范畴。下面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例来研究人才培养的定位。

三、专升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定位研究

专升本教育要抓住两个核心概念,一个是本科教育,是对教育层次的限定;另一个是职业教育,是对教育类型的限定。目前国内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相近专业在教育类型上有普通高等教育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以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为代表的多个高职专业、37所软件学院开设的软件工程专业也属相近专业的本科教育层次。专升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属于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充分地调研现有的相关专业状况,分清教育层次中的教育类型和教育类型中的教育层次对定位专升本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普通高等教育本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现状

培养目标:培养学科素质、专业技术和应用技能,具备高素质和一定的研究能力。

课程体系:学科知识系统化的静态课程体系、每一门课程是基于知识储备的。理论――实践――理论。

验证性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实践是为了更好的理解理论。

(二)软件学院的软件工程专业现状

培养目标: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与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从事计算机系统软件与应用软件的设计与开发以及从事软件工程管理的“高素质、国际化、工程能力强、具有创新意识“的精英型软件工程人才。

课程体系:学科知识系统化的课程体系、每一门课程是基于知识储备的,理论实践。

实践教学:验证性实验、课程实训、企业实践(最后一年),理论是为了更好的实践。

(三)高等职业教育以计算机应用技术为代表的专业现状

培养目标:培养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或高素质技术服务人才,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和单项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能力。

课程体系:职业性和技术单一性课程体系、每一门课程基于技术应用的,实践实践。

实践教学:教学训做评一体化。

普通高等教育本科与专升本教育属不同教育类型的相同教育层次。前者属于普通高等教育,后者属于职业教育。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人才培养目标不同,职业教育是面向职业、就业为导向的教育。职业性和就业导向是显性存在的,既体现在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的宏观层面,又体现在专业建设的职业分析、课程开发的职业导向、教学实施的职业过程、实践教学的职业环境、考核评价的企业标准和师资培养的双师素质等微观层面。重视培养学生掌握综合的专业技术以及技术应用时的职业能力。而普通高等教育本科的就业导向是非显性的,重视培养学生深厚的学科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任专门技术工作能力,学生要掌握知识结构、熟悉科学工作的方法。另一方面是课程体系的不同。普通高等教育课程体系是面向“学科理论基础、深厚的专业技术基础、宽泛的就业范围”,其课程体系是基于学科知识系统化的静态的课程结构,每一门课程都是基于知识储备的,是完成由理论实践理论的过程,实践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理论。而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是面向职业的,以就业为导向,其课程体系是基于职业性和技术性的动态课程结构,每一门课程都是基于技术职业化应用的,是完成由实践理论实践的过程,学习理论是为了更好的实践。

软件学院的软件工程专业,均在“985”或“211”高校开设,通过调研发现,在人才培养目标都提到培养“从事计算机系统软件与应用软件的设计与开发以及从事软件工程管理的“高素质、国际化、工程能力强、具有创新意识“的精英型软件工程人才”。其人才培养定位到了软件分析与设计的高端国际化精英人才。同软件学院的软件工程专业相比,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专升本的毕业生应该是注重企业级应用软件或移动商务应用的开发、测试、运维能力,通过“单项复合综合”路径使学生逐步获得综合技术,并通过校企合作不断让技术在企业项目中得到应用,培养具有较强的就业创业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应用技术人才。

高职教育与专升本教育属相同教育类型的不同层次。主要体现在两点,第一是教育功能的差别,职业活动的专业性对从业人员的能力有层次性要求,这体现在工作过程的复杂程度的高低,专升本毕业生所从事的岗位的技术综合性、应用型和策略性高于高职教育。第二是教育内容的差别,职业活动的集成度对从业人员的活动范畴有层次性要求。这表现为工作过程的深度广度。专升本毕业生要有能力驾驭策略层面的工作。高职教育培养一线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专升本则培养技术综合性和技术应用型的高级技术人才。

四、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定位

通过以上的分析和研究,结合计算机行业人才需求状况,对专升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定位如表1所示。

其毕业生要求是职业素质更好,理论基础更厚,技术水平更高、更综合,应用能力更强,适应岗位更多,职业潜力更大。

专升本教育要将高层次的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相结合,首先应具有鲜明的技术性和职业性的特征;再者,计算机技术在职业上的应用,工程性也是不言而喻的。基于工程、夯实基础、面向职业、强化技术、重在应用的人才培养定位的重要原则。另外确定人才培养定位还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学历层次的高等性:专升本教育是职业教育的较高层次,高等性体现在学生要具有坚实的技术理论基础、技术应用的综合性、技术运用的策略性。

(2)培养目标的工程素质:规范的软件生产过程是一个工程化的过程,参与软件生产过程的人必须要具有工程的基本知识和素质,必须具有扎实宽泛的知识面和较高的社会责任感。

(3)培养目标(知识、能力、素质)的职业性:高职教育属于职业教育,“职业性”和“技术性”应是专升本培养目标定位的核心内容。专升本教育应加强对学生技术教育,尤其是要加强综合技术和技术职业化训练,因此培养目标应明确列出毕业生应具备的职业技术能力和职业素质。

(4)技术应用性、综合性、创新性:专升本毕业生必须夯实技术理论基础,并将技术应用到工作环境的工作载体中,是对综合技术的应用,并在应用技术的过程中采取一定的策略,产生创新的效果。

五、结束语

专升本教育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教育部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要逐步研究建立普通高等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之间的立交桥。对专升本教育科学而准确地定位正是对这一政策的有益践行,也是提高高校服务社会能力的重要体现。

参考文献:

[1]王彤,朱科蓉.高职专升本教育的定位分析与改革研究[J].高职教育,2011(13)

[2]姜大源.职业教育:类型与层次辩[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教学与研究,2008

[3]罗t敏.“专升本”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优化[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13(17)

[4]董大奎,路瑞峰,棘冶.高职“专升本”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5

[5]王叙红.改进高职“专升本”教育模式的探索[J].继续教育研究,2009(1)

计算机学科分析篇7

摘要:为了对我校本科计算机教学情况的整体情况进行综合性评价,从中分析和查找问题,以便能够进一步提高我校的公共计算机教学水平,本文收集了我校2001到2003级本科三个年级18个院系的公共计算机课成绩,并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对该数据进行了六个维度的统计分析。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评估;结业成绩;评估成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1研究目的

教学成绩是评价教学成果的重要指标,随着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在高校开设计算机文化基础课已是时代的必然要求。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掌握程度很大程度上体现在计算机课的学习和考试成绩上。所以对师大本科学生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的教学评估成绩和结业成绩做一系统性的分析,必将有助于我校计算机课程的学科建设和教学水平的提高。

2研究对象和方法

(1)对象:内蒙古师范大学2001――2003级18个院系的394名全日制本科大学生。

(2)研究材料:2001―2003级18个院系计算机公共课评估成绩(windows,word,excel,powerpoint,internet,e-mail及总成绩)和结业成绩数据。

(3)研究方法: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分类比较及非参数检验(wilcoxontest)。

3结果分析

(1)各年级成绩分布比较:如表1所示,计算机评估成绩随着年级的升高呈上升趋势,即2003级学生的成绩低于2002级,2002级低于2001级。分析原因可能是大学的环境为学生们提供了更多的机会,而且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使用计算机的时间也大大增加,高年级的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较多接触和应用计算机,因此,他们对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比较熟悉。

(2)各院系成绩分布比较:如表2所示,在全校18个院系中,8个院系的平均成绩低于全校平均分数(77.5分),这8个院系分别是历史系旅游学院、美术学院、蒙古学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数学科学学院、体育学院、音乐学院、政治经济系,就学科分类而言主要集中在音、体、美和蒙学院。其他10个院系的平均成绩均高于全校平均分数。

(3)卷面情况分析:如表3所示,除了windows和word两种试题的及格率在90%以上,且平均分几乎接近题干分(最高分)外,其他试题的及格率均在及格以下,平均分离题干分较远,特别是internet的得分率只有57%。原因可能是大多数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经常要用到windows和word,对这两者的操作及相关知识了解较多;而在其他方面应用少,了解也较少。同时反映了学生上网技能的缺乏。

(4)结业成绩和评估成绩的显著性检验:首先用p―p图(如图1)对结业成绩和评估成绩的数据分布情况进行了正态分布检验,发现两者均不符合正态分布。所以用非参数检验(wilcoxontest)的方法对结业成绩和评估成绩进行了相关两因素的显著性检验。结果如表4和表5所示。

如表4和表5所示,p=0.0001各院系的评估成绩和结业成绩存在显著性差异,通过访谈方式了解到本次评估考试成绩与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任课教师的精心辅导,以及大多数学生的个人努力是分不开的。鉴于以上原因,学生在考试中大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5)不同授课语种成绩分布比较:为了了解不同授课语种的学生在计算机考试中是否有差异,我们以授课语种为变量考察了蒙、汉两种语言授课的学生的计算机评估成绩分布情况。如图2所示,对于评估的总成绩蒙语授课学生在各分数段的分布比较均匀,而汉语授课学生大多集中在良(80-89分)以上分数段。一方面是因为在本次抽样中汉语授课学生的人数要远远多于蒙语授课的学生,另一方面与汉语授课学生相比蒙语授课的学生可能较少接触计算机,对相关的一些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了解得不多。另外,蒙语授课的同学们的起点相差不是很远,所以呈现出一种均匀分布。而汉语授课学生有来自城市的,可能较早接触计算机,也有来自农村的,他们对计算机的接触相对少一些,所以在计算机的成绩上体现出较大的个体差异。

为了对上图作具体的分析,以数字来说明问题,我们对不同授课语种的学生在不同成绩等级上的频数分析,结果如表6和表7所示:蒙语授课学生的评估成绩在中(70-79分)以上的占50.6%,汉语授课学生中以上的占80.3%。

为了对上面所体现出的差异作进一步的了解,我们对不同考试语种的学生在不同试题上的得分作了详细的考察。结果如表8所示:

由上表可以看出,不同授课语种的学生在各种试题得分上的分布情况是:最高分和最低分相同,但平均分表现出较大差异,例如蒙语授课的学生在各试题得分上的平均分均低于汉语授课学生,尤其是internet上的平均分差异更大。

(6)特殊专业internet成绩分布:基于以上分析中不同授课语种的学生在internet中变现出的差异,对本校外语、计算机、蒙学这几个特殊专业与其他专业的internet成绩做出如下分析,见表9。

从表9可知,除计算机专业外,外语专业在internet这一试题的得分上与其他专业并没有明显的差异,即外语专业的学生并没有因其专业的开放性而更多地接触internet,也没有充分地利用internet上的信息资源。蒙学专业成绩较低的原因可能与他们接触网络较晚有关。计算机专业的平均分很高,只是他们专业性的一种体现。

4结论与建议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计算机评估成绩随着年级的升高呈上升趋势。

(2)在这次计算机文化基础本科教学评估中我校学生成绩普遍较好,总成绩平均分为77.5分。

(3)在六种试题中windows和word的得分率最高而internet的得分率相对较低。

(4)结业成绩和评估成绩都不呈正态分布。

(5)蒙语授课学生的得分低于汉语授课学生,尤其是internet的平均分差异更大,可能是多数蒙语授课学生接触计算机较晚,且使用较少的缘故。

鉴于以上的分析结果,提出如下三条建议:

(1)计算机公共课教学不但要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要加强信息资源利用的教学。在现代社会,如何去获取知识是很重要的一种能力。在网络信息如此便捷的时代,如果不能很好的利用网络,我们就会在信息的获取方面和别人产生差距。

(2)适当加强对蒙语授课学生的计算机教学。教师应该考虑如何根据学生的内部条件更好的运用外部条件使学生得到提高,做到因材施教。

(3)教学管理部门应使用更好的教学评价方式,制定适合蒙语授课学生的教学目标,并创造“最近发展区”使他们得到不断地提高,同时,又不会导致教师对工作的懈怠。

参考文献:

[1]张文彤,闫洁.SpSS统计分析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扬晓明.SpSS在教育统计中的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thestatisticalanalysisoftheassessmentresultsofinnermongolianormalUniversityundergraduateteachinginthecomputerfoundationcourse

ZHaoXi-wu,ZHULi-bo

(innermongolianormalUniversityComputerandinformationengineeringCollage010022)

计算机学科分析篇8

关键词:高职教育;计算机类专业;文理科生源;综合素质

1问题的提出

多年来,由于高中阶段文理科的划分,高职院校计算机类专业一直只招收理科生[1],我院也不例外。近几年来,我院计算机类专业在招生中进行了改革,招收了一定比例的文科学生,其主要原因如下。

1)生源原因。具有明显文科特长或理科特长的优秀考生,基本属一本生源;具有明显文科特长或理科特长的普通考生,大部分属二本生源。由于文科生源的整体实力弱于理科生源,所以,报考高职志愿的文科考生有一部分是被迫选择文科,原因在于学生所在中学或家长为了提高升学率或降低竞争风险。因此,在这些文科考生中,也有部分学生对计算机有浓厚兴趣。

2)就业市场原因。近几年高职院校计算机类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现代服务业,实际工作需要既有一定文科特长,又有计算机类专业背景的毕业生从事it营销工作与it服务工作。

为了满足这些文科考生学习计算机的愿望,近几年来,我们对招生科类进行了调整,即在计算机类专业招收一定比例的文科学生,对此,教师反映不一。因此,我们进行了跟踪调研,文献[2]探讨了计算机类专业文理科生源在学习成绩上的差异,统计结果显示:文科生源学生的总体学习成绩优于理科。另外,教师也十分关注计算机类专业所招文理科学生在综合素质方面的差别。为了便于综合分析,我们仍然选择顺德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类专业2007级学生进行研究(与文献[2]的研究对象相同)。

本院计算机类专业2007级共招收212名学生,分别在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和软件技术等3个专业学习,由于留级、退学等原因,毕业学生205名,其中文科生56人、理科生149人。笔者对他们在校3年的综合素质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探讨了计算机类专业文理科生源在综合素质上产生差异的原因,论证了实施高职计算机类专业实行文理科兼招是可行的,这对高职计算机类专业的发展会更加有利。

2数据处理方法

根据本研究设计,我们将2007级学生在校3年期间文理科生源学生综合素质(如获学院二等以上奖学金人次、通过参加国家人事部和信息产业部组织的计算机软件资格考试获得中级职称的人数、获学院优秀毕业设计人数、获学院优秀毕业生人数、获毕业证人数、通过大学英语应用能力考试人次等)选择microsoftexcel作为统计工具,利用“u检验”方法,取显著性水平α=0.05,对应的临界值uc=1.96分别进行统计分析。

3数据处理结果

经过统计计算,我院2007级学生在校3年期间文理科生源学生综合素质比较情况见表1。

4数据处理结果初步分析

由表1我们可以看出,文科生源的学生的综合素质整体上比理科生源的学生高。在9个项目中,文科生源的学生比理科生源的学生获奖/通过百分比高的有8项,其中存在显著性差异的有3项;理科生源的学生比文科生源的学生获奖/通过百分比高的有1项,无显著差异。综合分析如下。

1)2007级学生大约70%来自珠三角地区。对于珠三角地区报考我院计算机类的考生,相对招生数量而言,文科生源相对充足,而理科生源相对短缺,其结果导致文科生源的综合素质高于理科生源。

2)在所研究的综合素质项目中,入党人数、优秀团员人次、担任学生班团干部人次、通过大学英语

应用能力考试人次等项目是文科生源的优势项目;而获学院二等以上奖学金人次、获学院优秀毕业设计人数、获学院优秀毕业生人数、获毕业证人数等项目是没有明显文理科生源优势倾向的项目;只有一项通过参加国家人事部和信息产业部组织的计算机软件资格考试(以考代评)获得中级职称的人数是理科生源的优势项目;从而致使文科生源的综合素质总体高于理科生源。

3)根据社会和计算机类专业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的需要,我们在2007级学生中探索了“大平台+专业方向”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即学生入学按二级学院招生,在第三学期,根据就业市场和个人兴趣,学生自选本二级学院的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和软件技术(企业信息管理方向)等3个专业或方向进行学习。从文理科生源自选专业或方向情况来看,理科生源学生对专业的选择无明显偏向性,而文科生源学生对专业的选择略偏向于文科课程稍多的软件技术(企业信息管理方向)。加之文科生源学生在高考时基本都填报了计算机类的专业志愿,实现了他们学计算机的梦想,因而专业思想更巩固,学习和社会工作更积极、更主动、更刻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肯下功夫,就能取得不凡的业绩[3]。

上述分析和结合文献[2]提示我们,在计算机类专业的招生中,无需对文理科学生的招生比例进行硬性规定,可以扩大文科招生比例或不限比例敞开招生,择优录取,这对计算机类专业的发展更有利。因此,这也进一步坚定了我们实行文理兼招的信念和对文科学生也能学好计算机类专业的信心。

5结语

我们的调查针对顺德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类专业2007级学生综合素质及相关项目,我们使用“u检验”方法和excel软件,并按文理科生源分别进行统计分析。统计结果分析表明,高职计算机类专业实行文理科兼招是可行的,该结论可推广到高职中的类似专业。

参考文献:

[1]谢文静,吴慧.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高职院校多元入学标准探析[J].教育与职业,2008(20):50-54.

[2]陈遵德,杨万春,刘强.高职计算机类专业文理科生源学习成绩对比分析[J].计算机教育,2009(5):53-55.

[3]陈遵德,高职计算机类专业学生专业兴趣调查与思考[J].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1):76-78.

ComprehensiveQualityComparisonBetweenStudentsofScienceandthoseof

artsinHigherVocationalComputereducation

CHenZunde,LiQiang

(SoftwareCollege,Shundepolytechnic,Shunde528300,China)

计算机学科分析篇9

统计学研究的对象是数据,数据科学顾名思义也是以数据为研究对象,这产生一种直观的错觉,似乎数据科学与统计学之间存在某种与生俱来的渊源关系。wu(1998)直言不讳,数据科学就是统计学的重命名,相应地,数据科学家替代了统计学家这个称谓。若此,那是什么促成了这种名义上的替代?显然仅仅因为数据量大本身并不足以促成“统计学”向“数据科学”的转变,数据挖掘、机器学习这些概念似乎就已经足够了。问题的关键在于,二者所指的“数据”并非同一概念,数据②本身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只要是对客观事物记录下来的、可以鉴别的符号都可以称之为数据,包括数字、文字、音频、视频等等。统计学研究的数据虽然类型丰富,如类别数据、有序数据等定性数据,定距数据、定比数据等定量数据,但这些都是结构化数据;数据科学所谓的数据则更为宽泛,不仅包括这些传统的结构型数据,而且还包括文本、图像、视频、音频、网络日志等非结构型和半结构型数据,即,大数据。大数据(以半/非结构型数据为主)使基于关系型数据库的传统分析工具很难发挥作用,或者说传统的数据库和统计分析方法很难在可容忍的时间范围内完成存储、管理和分析等一系列数据处理过程,为了有效地处理这类数据,需要一种新的范式———数据科学。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统计学是从处理小数据、不完美的实验等这类现实问题发展起来的,而数据科学是因为处理大数据这类现实问题而兴起的。因此数据科学的研究对象是大数据,而统计学以结构型数据为研究对象。退一步,单从数量级来讲,也已发生了质变。对于结构化的大规模数据,传统的方法只是理论上的(可行性)或不经济的(有效性),实践中还需要借助数据挖掘、机器学习、并行处理技术等现代计算技术才能实现。

二、数据科学的统计学内涵

(一)理论基础

数据科学中的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是在不同学科领域中分别发展起来的,譬如,统计学、统计学习或称统计机器学习、数据挖掘、应用数学、数据密集型计算、密集计算方法等。在量化分析的浪潮下甚至出现了“metric+模式”,如计量经济学、文献计量学、网络计量学、生物统计学等。因此,有学者将数据科学定义为计算机科学技术、数学与统计学知识、专业应用知识三者的交集,这意味着数据科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但是这种没有侧重的叠加似乎只是罗列了数据科学所涉及到的学科知识,并没有进行实质性的分析,就好似任何现实活动都可以拆解为不同的细分学科,这是必然的。根据naur(1960,1974)的观点,数据科学或称数据学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替代性称谓。但是这种字面上的转换,并没有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而形成。Cleveland(2001)首次将数据科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提出时,将数据科学表述为统计学加上它在计算技术方面的扩展。这种观点表明,数据科学的理论基础是统计学,数据科学可以看作是统计学在研究范围(对象)和分析方法上不断扩展的结果。一如统计学最初只是作为征兵、征税等行政管理的附属活动,而现在包括了范围更广泛的理论和方法。从研究范围的扩展来看,是从最初的结构型大规模数据(登记数据),到结构型的小规模数据(抽样数据)、结构型的大规模数据(微观数据),再扩展到现在的非(半)结构型的大规模数据(大数据)和关系数据等类型更为丰富的数据。从分析方法的扩展来看,是从参数方法到非参数方法,从基于模型到基于算法,一方面传统的统计模型需要向更一般的数据概念延伸;另一方面,算法(计算机实现)成为必要的“可行性分析”,而且在很多方面算法模型的优势越来越突出。注意到,数据分析有验证性的数据分析和探索性的数据分析两个基本取向,但不论是哪一种取向,都有一个基本的前提假设,就是观测数据是由背后的一个(随机)模型生成,因此数据分析的基本问题就是找出这个(随机)模型。tukey(1980,2000)明确提到,eDa和CDa并不是替代关系,两者皆必不可少,强调eDa是因为它被低估了。数据导向是计算机时代统计学发展的方向,这一观点已被越来越多的统计学家所认同。但是数据导向仍然有基于模型与基于算法两种声音,其中,前文提到的eDa和CDa都属于基于模型的方法,它们都假定数据背后存在某种生成机制;而算法模型则认为复杂的现实世界无法用数学公式来刻画,即,不设置具体的数学模型,同时对数据也不做相应的限制性假定。算法模型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而得到快速成长,然而很大程度上是在统计学这个领域之外“悄然”进行的,比如人工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决策树、随机森林等机器学习和数据挖掘方法。若响应变量记为y,预测变量记为x,扰动项和参数分别记为ε和β,则基于模型的基本形式是:y=f(x,β,ε),其目的是要研究清楚y与x之间的关系并对y做出预测,其中,f是一个有显式表达的函数形式(若f先验假定,则对应CDa;若f是探索得到的,则对应eDa),比如线性回归、Logistic回归、Cox回归等。可见,传统建模的基本观点是,不仅要得到正确的模型———可解释性强,而且要得到准确的模型———外推预测能力强。而对于现实中复杂的、高维的、非线性的数据集,更切合实际的做法是直接去寻找一个恰当的预测规则(算法模型),不过代价是可解释性较弱,但是算法模型的计算效率和可扩展性更强。基于算法的基本形式类似于非参数方法y=f(x,ε),但是比非参数方法的要求更低yx,因为非参数方法很多时候要求f或其一阶导数是平滑的,而这里直接跳过了函数机制的探讨,寻找的只是一个预测规则(后续的检验也是基于预测构造的)。在很多应用场合,算法模型得到的是针对具体问题的解(譬如某些参数是被当作一个确定的值通过优化算法得到的),并不是统计意义上的推断解。

(二)技术维度

数据科学是基于数据的决策,数据分析的本质既不是数学,也不是软件程序,而是对数据的“阅读”和“理解”。技术只是辅助数据理解的工具,一个毫无统计学知识的人应用统计软件也可以得到统计结果,但无论其过程还是结果都是可疑的,对统计结果的解释也无法令人信服。“从计算机科学自身来看,这些应用领域提供的主要研究对象就是数据。虽然计算机科学一贯重视数据的研究,但数据在其中的地位将会得到更进一步的加强”。不可否认,统计分析逐渐向计算机科学技术靠近的趋势是明显的。这一方面是因为,数据量快速膨胀,数据来源、类型和结构越来越复杂,迫切需要开发更高效率的存储和分析工具,可以很好地适应数据量的快速膨胀;另一方面,计算机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为新方法的实现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对于大数据而言,大数据分析丢不掉计算机科学这个属性的一个重要原因还不单纯是因为需要统计软件来协助基本的统计分析和计算,而是大数据并不能像早先在关系型数据库中的数据那样可以直接用于统计分析。事实上,面对越来越庞杂的数据,核心的统计方法并没有实质性的改变,改变的只是实现它的算法。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大数据考验的并不是统计学的方法论,而是计算机科学技术和算法的适应性。譬如大数据的存储、管理以及分析架构,这些都是技术上的应对,是如何实现统计分析的辅助工具,核心的数据分析逻辑并没有实质性的改变。因此,就目前而言,大数据分析的关键是计算机技术如何更新升级来适应这种变革,以便可以像从前一样满足统计分析的需要。

(三)应用维度

在商业应用领域,数据科学被定义为,将数据转化为有价值的商业信息①的完整过程。数据科学家要同时具备数据分析技术和商业敏感性等综合技能。换句话说,数据科学家不仅要了解数据的来源、类型和存储调用方式,而且还要知晓如何选择相应的分析方法,同时对分析结果也能做出切合实际的解释②。这实际上提出了两个层面的要求:①长期目标是数据科学家从一开始就应该熟悉整个数据分析流程,而不是数据库、统计学、机器学习、经济学、商业分析等片段化碎片化的知识。②短期目标实际上是一个“二级定义”,即,鼓励已经在专业领域内有所成就的统计学家、程序员、商业分析师相互学习。在提及数据科学的相关文献中,对应用领域有更多的倾向;数据科学与统计学、数学等其他学科的区别恰在于其更倾向于实际应用。甚至有观点认为,数据科学是为应对大数据现象而专门设定的一个“职业”。其中,商业敏感性是数据科学家区别于一般统计人员的基本素质。对数据的简单收集和报告不是数据科学的要义,数据科学强调对数据多角度的理解,以及如何就大数据提出相关的问题(很多重要的问题,我们非但不知道答案而且不知道问题何在以及如何发问)。同时数据科学家要有良好的表达能力,能将数据中所发现的事实清楚地表达给相关部门以便实现有效协作。从商业应用和服务社会的角度来看,强调应用这个维度无可厚非,因为此处是数据产生的土壤,符合数据科学数据导向的理念,数据分析的目的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增进商业理解,而且包括数据科学家、首席信息官这些提法也都肇始于实务部门。不过,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已故图灵奖得主格雷(JimGray)就已经意识到,数据库技术的下一个“大数据”挑战将会来自科学领域而非商业领域(科学研究领域成为产生大数据的重要土壤)。2008年9月4日刊出的《自然》以“bigdata”作为专题(封面)探讨了环境科学、生物医药、互联网技术等领域所面临的大数据挑战。2011年2月11日,《科学》携其子刊《科学-信号传导》、《科学-转译医学》、《科学-职业》专门就日益增长的科学研究数据进行了广泛的讨论。格雷还进一步提出科学研究的“第四范式”是数据(数据密集型科学),不同于实验、理论、和计算这三种范式,在该范式下,需要“将计算用于数据,而非将数据用于计算”。这种观点实际上是将数据从计算科学中单独区别开来了。

三、数据科学范式对统计分析过程的直接影响

以前所谓的大规模数据都是封闭于一个机构内的(数据孤岛),而大数据注重的是数据集间的关联关系,也可以说大数据让孤立的数据形成了新的联系,是一种整体的、系统的观念。从这个层面来说,将大数据称为“大融合数据”或许更为恰当。事实上,孤立的大数据,其价值十分有限,大数据的革新恰在于它与传统数据的结合、线上和线下数据的结合,当放到更大的环境中所产生的“1+1>2”的价值。譬如消费行为记录与企业生产数据结合,移动通讯基站定位数据用于优化城市交通设计,微博和社交网络数据用于购物推荐,搜索数据用于流感预测、利用社交媒体数据监测食品价等等。特别是数据集之间建立的均衡关系,一方面无形中增强了对数据质量的监督和约束;另一方面,为过去难以统计的指标和变量提供了另辟蹊径的思路。从统计学的角度来看,数据科学(大数据)对统计分析过程的各个环节(数据收集、整理、分析、评价、等)都提出了挑战,其中,集中表现在数据收集和数据分析这两个方面。

(一)数据收集方面

在统计学被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分离出来之前(1900年前),统计学家们就已经开始处理大规模数据了,但是这个时期主要是全国范围的普查登记造册,至多是一些简单的汇总和比较。之后(1920-1960年)的焦点逐渐缩聚在小规模数据(样本),大部分经典的统计方法(统计推断)以及现代意义上的统计调查(抽样调查)正是在这个时期产生。随后的45年里,统计方法因广泛的应用而得到快速发展。变革再次来自于统计分析的初始环节———数据收集方式的转变:传统的统计调查方法通常是经过设计的、系统收集的,而大数据是零散实录的、有机的,这些数据通常是用户使用电子数码产品的副产品或用户自行产生的内容,比如社交媒体数据、搜索记录、网络日志等数据流等,而且数据随时都在增加(数据集是动态的)。与以往大规模数据不同的是,数据来源和类型更加丰富,数据库间的关联性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大数据的组织形式是数据网络),问题也变得更加复杂。随着移动电话和网络的逐渐渗透,固定电话不再是识别住户的有效工具变量,相应的无回答率也在增加(移动电话的拒访率一般高于固定电话),同时统计调查的成本在增加,人口的流动性在增加,隐私意识以及法律对隐私的保护日益趋紧,涉及个人信息的数据从常规调查中越来越难以取得(从各国的经验来看,拒访率或无回答率的趋势是增加的),对时效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官方统计的数据来源已经无法局限于传统的统计调查,迫切需要整合部门行政记录数据、商业记录数据、个人行为记录数据等多渠道数据源,与部门和搜索引擎服务商展开更广泛的合作。

(二)数据分析方面

现代统计分析方法的核心是抽样推断(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然而数据收集方式的改变直接淡化了样本的意义。比如基于浏览和偏好数据构建的推荐算法,诚然改进算法可以改善推荐效果,但是增加数据同样可以达到相同的目的,甚至效果更好。即所谓的“大量的数据胜于好的算法”这与统计学的关键定律(大数定律和中心极限定理)是一致的。同样,在大数据分析中,可以用数量来产生质量,而不再需要用样本来推断总体。事实上,在某些场合(比如社会网络数据),抽样本身是困难的。数据导向的、基于算法的数据分析方法成为计算机时代统计学发展无法回避的一个重要趋势。算法模型不仅对数据分布结构有更少的限制性假定,而且在计算效率上有很大的优势。特别是一些积极的开源软件的支撑,以及天生与计算机的相容性,使算法模型越来越受到学界的广泛重视。大数据分析首先涉及到存储、传输等大数据管理方面的问题。仅从数量上来看,信息爆炸、数据过剩、数据泛滥、数据坟墓、丰富的数据贫乏的知识……这些词组表达的主要是我们匮乏的、捉襟见肘的存储能力,同时,存储数据中有利用价值的部分却少之又少或尘封窖藏难以被发现。这除了对开采工具的渴求,当时的情绪主要还是迁怨于盲目的记录,把过多精力放在捕捉和存储外在信息。在这种情况下,开采有用的知识等价于抛弃无用的数据。然而,大数据时代的思路改变了,开始变本加厉巨细靡遗地记录一切可以记录的数据。因为:数据再怎么抛弃还是会越来越多。我们不能通过删减数据来适应自己的无能,为自己不愿做出改变找借口,而是应该面对现实,提高处理海量数据的能力。退一步,该删除哪些数据呢?当前无用的数据将来也无用吗?显然删除数据的成本要大于存储的成本。大数据存储目前广泛应用的是GFS、HDFS等基于计算机群组的文件系统,它可以通过简单增加计算机来无限地扩充存储能力。值得注意的是,分布式文件系统存储的数据仅仅是整个架构中最基础的描述,是为其他部件服务的(比如mapReduce),并不能直接用于统计分析。而noSQL这类分布式存储系统可以实现高级查询语言,事实上,有些RDBmS开始借鉴mapReduce的一些思路,而基于mapReduce的高级查询语言也使mapReduce更接近传统的数据库编程,二者的差异将变得越来越模糊。大数据分析的可行性问题指的是,数据量可能大到已经超过了目前的存储能力,或者尽管没有大到无法存储,但是如果算法对内存和处理器要求很高,那么数据相对也就“大”了。换句话说,可行性问题主要是,数据量太大了,或者算法的复杂度太高。大数据分析的有效性问题指的是,尽管目前的硬件条件允许,但是耗时太久,无法在可容忍的或者说可以接受的时间范围内完成。目前对有效性的解决办法是采用并行处理。注意到,高性能计算和网格计算也是并行处理,但是对于大数据而言,由于很多节点需要访问大量数据,因此很多计算节点会因为网络带宽的限制而不得不空闲等待。而mapReduce会尽量在计算节点上存储数据,以实现数据的本地快速访问。因此,数据本地化是mapReduce的核心特征。

四、结论

(一)数据科学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统计学的重命名,二者所指“数据”并非同一概念,前者更为宽泛,不仅包括结构型数据,而且还包括文本、图像、视频、音频、网络日志等非结构型和半结构型数据;同时,数量级也是后者难以企及的(pB以上)。但是数据科学的理论基础是统计学,数据科学可以看作是统计学在研究范围(对象)和分析方法上不断扩展的结果,特别是数据导向的、基于算法的数据分析方法越来越受到学界的广泛重视。

(二)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大数据考验的并不是统计学的方法论,而是计算机科学技术和算法的适应性。譬如大数据的存储、管理以及分析架构,这些都是技术上的应对,核心的数据分析逻辑并没有实质性的改变。因此,大数据分析的关键是计算机技术如何更新升级以适应这种变革,以便可以像从前一样满足统计分析的需要。

(三)大数据问题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商业领域,受商业利益驱动,因此数据科学还被普遍定义为,将数据转化为有价值的商业信息的完整过程。这种强调应用维度的观点无可厚非,因为此处是数据产生的土壤,符合数据科学数据导向的理念。不过,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已故图灵奖得主格雷就已经意识到,数据库技术的下一个“大数据”挑战将会来自科学领域而非商业领域(科学研究领域成为产生大数据的重要土壤)。他提出科学研究的“第四范式”是数据,不同于实验、理论、和计算这三种范式,在该范式下,需要“将计算用于数据,而非将数据用于计算”。这种观点实际上将数据从计算科学中单独区别开了。

(四)数据科学范式对统计分析过程的各个环节都提出了挑战,集中表现在数据收集和数据分析这两个方面。数据收集不再是刻意的、经过设计的,而更多的是用户使用电子数码产品的副产品或用户自行产生的内容,这种改变的直接影响是淡化了样本的意义,同时增进了数据的客观性。事实上,在某些场合(比如社会网络数据),抽样本身是困难的。数据的存储和分析也不再一味地依赖于高性能计算机,而是转向由中低端设备构成的大规模群组并行处理,采用横向扩展的方式。

计算机学科分析篇10

关键词:农学研究生计算机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1(a)-0176-02

21世纪是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日新月异的时代。随着计算机在农业管理、科研数据处理与分析、农学情报检索等领域的广泛应用,计算机已经成为农业现代科学研究必不可少的辅助工具。因此,如何适应我校研究生教育培养目标,重点培养农学研究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尤为关键。笔者在对我校研究生计算机教育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其他农林院校经验及计算机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分析了我校农学研究生计算机课程教育的现状,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具体解决方案。

1我校农学研究生计算机课程教育的现状

目前我校人才培养体系以本科为主、兼有研究生教育。现有果树学、临床兽医学、作物遗传育种、蔬菜学、基础兽医学、农业经济管理、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等8个硕士学位授予点。研究生生源以本校各专业学生继续深造为主,少数来自山东、西部等地区部分农业院校。

1.1我校农学研究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调查

(1)部分学生计算机水平仅停留在浅层次的应用。

虽然绝大多数高等院校本科阶段开设了计算机公共基础课,但是我校新入学的部分研究生掌握的计算机知识多限于网络的初步应用,比如浏览网页以及简单的文档录入,还达不到熟练掌握计算机基本组成以及word,excel等常用应用软件的能力。结合现阶段常用计算机应用软件,以我校部分研究生计算机教育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入调研为基础,调查情况如表1所示。

(2)学生在各专业领域以计算机为媒介对农业科学试验数据分析能力有待提高。

农、林、牧等各专业研究以大量试验数据为基础,以计算机为辅助工具,配合各类专业软件,运用系统科学方法,能迅速从中提炼出各种有价值的结果,极大促进了农业科学技术进步。我校研究生在科研处理数据仍采用传统原始的分析方法,以植科专业为例,如果能熟练掌握虚拟现实技术,模拟植物在三维空间的生长发育及其形态,能够极大提高研究包括植物与环境相互作用关系的定量化及模拟机制等的效率,从而对作物栽培指导、作物生长机理研究、栽培措施优化等实施给予有效指导。

(3)计算机检索、网络文献检索成为获取知识的捷径。

internet应用的快速发展给信息提取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前景。学生通过检索获取学术信息,对所得信息的整理、分析、归纳和总结,根据自己学习、研究过程中的思考和思路,将各种信息进行重组优化,从而达到信息激活和增值。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大多数学生都可以通过浏览的方式进行检索,但是使用特定的网络搜索工具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4)论文撰写过程中存在的障碍。

硕士学位论文质量是衡量硕士研究生培养水平重要指标。笔者查阅了部分我校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发现对常用软件缺乏熟练掌握是造成论文撰写质量不高的原因之一。

1.2我校农学研究生计算机课程教育现状分析

(1)学生个体差异较大。

我校研究生以本校各专业学生继续深造为主,少数来自山东、西部等地区农业院校,各个学校教学深度和难度的不同导致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参差不齐。有的学生在研究生阶段之前就熟悉计算机基本组成,熟练掌握使用各种办公软件,了解专业软件,具备了进一步学习计算机技能的条件。但也有部分学生在本科阶段接触计算机较少,对常用的word,excel等软件不能熟练掌握,对各自专业常用的分析软件更知之甚少。

(2)我校研究生计算机基础课程开设不足。

我校研究生课程分为学位课程与选修课程。参看我校部分专业研究生培养计划,以果树学专业为例,将计算机编程(语言)设置成选修课,学分2.0,也有些专业并未开设计算机基础或与之相关课程。

1.3与其他院校的比较

针对不同层次院校,以临床兽医学专业为例调查如表2。

2我校农学专业研究生计算机课程设置建议

2.1针对不同专业开设公共基础课

根据每个专业的特点和要求来安排相应的计算机课程。以各专业应用为导向,将计算机知识细化,对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文化、文字处理、数据库和计算机网络等方面开展了教学,实施模块教学。各院系应与计算机课程教师多交流沟通,使教师充分了解专业特点,结合专业制定计算机课程大纲,将专业应用渗透到计算机教学中,不仅使计算机教学服务于专业,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专业应用能力。

2.2重视实践操作环节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具有实践性强的特点,为了学生检验和进一步巩固和提高所学的理论知识,对知识融会贯通,实验实践操作环节必不可少,也不容忽视。我校目前正在筹建的计算机信息中心将为研究生开展计算机教学提供有利条件。计算机信息中心教室可以实现教师授课与学生上机练习同步进行,在授课过程中,一方面教师利用多媒体讲授理论学习,同时明确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在实验前让学生了解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在实验实践中有的放矢。另一方面学生根据授课内容在机器上能够实时操作,避免学生盲目实验,缺乏理沦指导的情况。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实验效果自然事半功倍,也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兴趣,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2.3注重学习专业密切相关的各种应用软件

把握农业发展的新趋势,充分考虑农业发展的趋势,教学过程注重专业密切相关的各种应用软件的学习。结合各学科特点,设置在科研活动经常使用的特定软件学习的应用型课程,掌握农业科学试验数据分析的计算机科学工具,让研究生在实践科研中不仅以专业知识为指导,还能以计算机处理数据,最终得出科学合理有效的试验成果,也能培养研究生的实践综合素质。

2.4采取新的考核方式

为了全面反映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建议采用学生从题库中随机抽取试题,在计算机上按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试题的这种考核方式。我校的本科生计算机课程就是采取题库机考方式。实践证明:同笔试传统方式相比,题库机考更有助于学生计算机软件的操作应用能力的提高。

3结语

通过此次调查,我们认为计算机应用相关课程的设置,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实际科研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将计算机技术学习与专业技能培养紧密结合,引导学生利用计算机先进技术在专业领域综合运用,是全面提高农学研究生计算机应用水平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樊东,裴海英,王晓云,等.新世纪高等农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02(11):35-38.

[2]黄进.将通识和专业教育结合起来[J].中国高等教育,2004(12):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