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高中机械制图基础知识十篇高中机械制图基础知识十篇

高中机械制图基础知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16:54

高中机械制图基础知识篇1

教学目标,培养合格技能型人才。

关键词:机械专业;大机械基础观;知识体系;课程体系

机械专业作为一个古老的专业,时至今日它之所以仍然能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发挥重要作用,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它具有一个完备而坚实的专业基础体系――机械基础。这里所说的“机械基础”不是一般意义上中职学校课程体系当中的《机械基础》,而是指广泛意义上的“机械基础”,它涵盖机械类专业所必需的各种基础知识与技能,我把这种机械基础观称之为“大机械基础观”。在“大机械基础观”下,技工学校机械类专业的知识体系与课程体系中应包括如下内容:

1、机械制图知识技能与《机械制图》、《计算机绘图》

机械制图是工程界进行技术交流的语言,它以机械图样为研究对象,并利用机械图样设计意图、进行技术交流、指导生产实践、进行技术革新,因此,作为机械专业人员必须掌握机械制图的知识与技能。

机械制图的内容包括机械制图基本规定、机械图样的画法原理(三视图、点线面以及基本几何体的投影)、尺寸标注的有关规定、图样的表示方法(视图、剖视、断面及其他表示方法)、零件图、装配图等。机械制图的作用在于教会学生怎样将三维空间中的物体变成二维平面中的图形――绘图,将二维平面中的图形变成三维空间中的物体――识图。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机械制图还延伸到了计算机辅助制图,如autoCaD、CaXa)等内容。

根据以上知识技能要求,在机械类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必须包括《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autoCaD、CaXa)》等课程。

2、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知识与《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课程

要保证零件的互换性,就必须保证零件的几何参数的准确性。零件在加工过程中受机床精度、计量器具精度、工人技术水平及生产环境等因素影响,其几何参数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几何量误差。误差虽然不可避免,但却可以控制。为控制几何量误差,人们提出了公差的概念。为检测零件的加工精度,人们建立了测量的概念和测量体系。因此,“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是机械专业知识体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根据以上知识要求,在机械类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必须包括《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课程。该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尺寸公差、形位公差、公差关系、表面粗糙度、技术测量及检测等部分。其作用在于使学生了解极限与配合标准的基本规定,掌握极限与配合方面的基本计算方法及代号的标注识读;了解形位公差的基本内容、代号含义,掌握其代号的标注方法;了解表面粗糙度评定标准及检测方法,掌握其符号、代号标注;了解测量的基本知识,掌握常用量具的掌握其使用方法;了解形位误差的检测原则和基本方法等。

3、工程材料及其处理知识与《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或《工程材料》课程

机械专业是以机械(机器和机构的统称)为研究对象的,所有的机械装置都是由一个一个的零件组成的,而所有的零件都是由实实在在的材料制成的。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机械工程中所使用的材料多为金属材料。而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发展,高分子材料、陶瓷材料、复合材料等非金属材料的应用也日益广泛。因此在机械类专业的知识体系中必须有工程材料及其相关处理的知识。其具体内容包括常用工程材料的种类、牌号、力学性能、内部结构以及材料的处理、材料的成型工艺等内容。

根据以上知识要求,在机械类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应根据专业需要,开设《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或《工程材料》等课程。

4、机械传动、常用机构、机械零件知识与《机械基础》或《机构与零件》课程

从事机械工程的人员,必须掌握常用机械工作原理与机械传动、常用机构、机械零件的有关知识,因此在机械专业的知识体系中必须包括以上内容。

根据知识要求,在机械类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应根据专业层次不同分别开设《机械基础》或《机构与零件》等课程。《机械基础》或《机构与零件》。课程的内容一般包括常用机械传动(带传动、螺旋传动、链传动、齿轮传动、蜗杆传动、轮系)、常用机构(平面连杆机构、凸轮机构、步进运动机构等)、轴系零件等部分。该课程以“机械”作为研究对象,其目的在于使学生熟悉和掌握机械传动、常用机构、轴系零件和液压传动的基本知识、工作原理和应用特点;掌握分析机械工作原理的基本方法;能做简单的计算;会查阅有关技术资料和选用标准件等。

5、机械设备控制技术知识与《机械设备控制技术》课程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机器设备的自动化和程度越来越高,因此机械设备控制技术已经成为机械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

根据以上知识要求,在机械类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必须包括《机械设备控制技术》课程。其具体内容应包括“液压传动与气压控制技术”、“机床电器控制技术”、“可变成控制技术(pLC)”等内容。

6、工程力学知识与《工程力学》课程

机械构件在工作中经常会受到各种载荷作用,在载荷作用下构件会产生不同程度地变形或破坏,当变形或破坏达到一定程度时,必然会导致构件失效。要想使构件在预期寿命内不失效,提高工作可靠性,在构件设计、制造和安装过程中必须对其受载问题给予高度重视。

根据以上知识要求,在机械类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必须包括《工程力学》课。该课为我们根据构件受载情况研究构件强度,根据材料力学性能合理地设计构件截面形状和尺寸,使机械安全、可靠地工作提供了理论基础和计算方法。

7、数控加工知识与《数控加工基础》课程

高中机械制图基础知识篇2

关键词中高职衔接;工程机械专业;机械制图;CaD;课程标准

中图分类号G71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219(2013)11-0029-03

一、中高职课程衔接的内容

中高职专业衔接是构建课程衔接体系的基础。对接产业发展结构和劳动力市场变化,以专业群为平台,着力增强中高职相近专业的相容性和衔接性。

中高职培养目标衔接是构建课程衔接体系的立足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要遵循技能发展的层次递进规律。中职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经验技能”,高职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策略技能”,高职是建立在中职基础之上、同一类型、不同层次的教育。

建立统一的课程标准是构建中高职课程衔接体系的核心。课程内容衔接要根据中高职相近专业大类的特点和要求,制定相互衔接的统一的课程标准,根据不同的培养目标对应的职业(岗位)群,确定其相应层次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及其形成过程,在此基础上进行各个不同专业课程内容的整合,确定科学合理、实用有效的专业培养课程体系,以及确定合理科学的教学顺序和实施路线,既要避免中高职课程内容的重复,又要纵横拓展课程内容[1],真正实现课程内容衔接的连续性、顺序性和整合性。

课程内容衔接是构建中高职课程衔接体系的主体。课程内容衔接要注重实用性和个性化,合理划分结构和层次,实现理论与实践教学一体化。向学生提供宽泛的面向专业群的专业基础知识课程内容,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迁移能力。

二、工程机械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标准设计的思路

广东省从2010年启动中高职衔接发展的试点项目,重点采用“3+2直通车”的中职与高职校际合作模式,即三年中职和两年高职进行衔接。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工程机械专业,有着近50年的办学历史,专业积淀深厚。目前,与广东省交通运输高级技工学校交通工程机械维修专业展开中高职衔接合作试点。经过企业调研,明确了中职学生就业的主要岗位是工程机械日常维修工和常见工程机械操作工;高职学生就业的主要岗位是公路机械化施工员、工程机械维修工、工程机械维修质检员和工程机械机务主管等,确定了中高职阶段人才培养的专业核心技能与素质要求,在此基础上建立学习内容模块,构建体现工程机械专业特点的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见图1。建设中高职衔接的网络平台,联合开发一些专业网络课程,高职对这些课程给出专业的核心技能要求,在中职第二年就可以开始学习。这样既让中职生学到了真正的技能,又保障了高职的生源质量。

课程标准是教学顺序和教学实施路线的核心。图1中的“主要衔接课程”是工程机械专业中高职衔接的关键,这些课程标准的制定关系到能否实现课程内容衔接的连续性、顺序性和整合性。专业基础课中,将中职的《机械识图》与《autoCaD》整合为一门课程,与高职的《机械制图及CaD》衔接;中职的《电工基础》与《电子技术》整合为一门课程,与高职的《电子技术》衔接;中职的《机械基础》与高职的《机械基础技术应用》衔接。专业课中,将中职的《工程机械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工程机械底盘构造与维修》《工程机械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分别与高职的《工程机械电气设备检修》《工程机械底盘诊断与修复》《工程机械发动机诊断与修复》衔接。

以《机械制图及CaD》课程为例,其内容分为“中职部分”和“高职部分”。

课程总体设计思路是以工程机械专业职业(岗位)群和职业能力分析为依据,确定课程目标,设计课程内容,课程结构以识读和绘制图样的任务为线索,包括查阅相关国标、识读机械图样、手工及用CaD软件绘制机械图样、用CaD软件三维建模等任务,让学生通过识读、绘图等活动,构建空间投影概念,形成相应的职业能力。按照培养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中职重点突出识读、手工绘图、CaD软件的二维绘图能力的培养;高职重点突出CaD软件绘制复杂零件图、装配图、三维建模能力的培养,并融合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的知识与技能要求。密切结合专业能力要求,采取一体化教学与现场教学交替的形式。积极开发网络学习资源,为学生提供多种学习媒体与学习机会,教学效果评价的重点是识读、绘制图样。

三、工程机械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标准的具体内容

(一)课程目标衔接

一个有效的课程目标能够说明:学习的主要意图是什么,学生要想达到要求必须做什么,怎么知道何时学生行为已经达到了要求。中高职课程目标在设计和描述时应特别注意连续性、顺序性。例如,中高职衔接的《机械制图及CaD》课程标准中,中职部分的课程目标是:熟悉制图的基本知识和投影原理,建立空间想象能力;熟悉图样的表示方法、尺寸标注和技术要求,熟练地识读零件图;能够熟练地手工绘图;掌握autoCaD软件的基本操作,熟练地用计算机绘制二维零件图和组装装配图。高职部分的课程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正投影的基本原理、熟悉制图方面的国家标准,会查阅相关国标资料;提高读图能力、绘图能力;能徒手绘图;正确、熟练地利用autoCaD软件进行二维绘图、三维建模和装配。

(二)课程内容衔接

主要对课程的性质、总课时、知识要点以及课程内容进行描述,具体要求见表1。

(三)职业能力衔接

将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的技能和知识要求嵌入教学内容,使中高职学生能够获得的职业技能证书既不重复,又能够衔接得上。新的《机械制图及CaD》课程中,中职学生要达到广东省机械CaD中级绘图员的要求,高职学生要达到广东省机械CaD高级绘图员的要求。

(四)教学方法衔接[2]

《机械制图及CaD》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必须通过多次读图、绘图的练习和上机实践,才能理解和掌握有关的知识内容。因此,课程标准中规定实践教学时间占50%,其余50%的理论教学在一体化教室进行。

由于中职生还没有系统建立三投影体系的概念,新的《机械制图及CaD》课程的中职部分,将内容分为识读、绘制图样和CaD软件基本使用技巧两个部分,先学习制图的基本知识和手工绘图,再学习CaD软件绘图。由于高职学生对制图基本知识、手工绘图和软件绘图均有一定基础,课程的高职部分便不再将制图知识与软件分开讲授,而是结合软件来完成制图各知识点的学习,安排由易到难的具体任务,以便将两者有机地糅合。

(五)教学评价建议

建立过程考核(任务考核)与期末考核(课程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过程考核占60%,期末考核占40%,见表2。

参考文献:

[1]荀莉.中高职课程衔接研究现状综述[J].职教论坛,2012(13):47-52.

[2]冯波.基于工作过程的汽车定损与评估专业课程标准开发[J].职业时空,2012(10):31-32.

DesignofCourseStandardsofmechanicalengineeringSpecialtyLinkingSecondaryandHigherVocationaleducation

SHenLing

(GuangdongVocationalandtechnicalCollegeoftraffic,GuangzhouGuangdong510650,China)

高中机械制图基础知识篇3

关键词:机械制图;技工院校;教学策略

机械制图课程既是机械专业的基础课程,也是机械制图的实践课程,通过机械制图课程,能够教授学生如何看图、识图、校正图纸,以及培养学生的平面识图和三维立体看图的能力。技工学校的学生学习基础的学习能力比较差,因此机械制图这门课程比较抽象、枯燥会给学生在学习上带来一定的困难。本文客观反映现阶段技工学校学习问题,并结合当下实情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

一、机械制图专业教学现存问题

(一)没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现阶段技工院校的教学模式正处于传统模式向新教学模式转化的过程当中,在课堂的教学环节、教学目标、教学理念当中并没有凸显学生的主题地位,机械制图的课比较枯燥且有难度,教学过程缺乏互动,主要以教材为主,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无法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依旧是课堂的主体,学生则是教师课堂的跟随者。

(二)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差

技工院校学生的底子薄、学习能力差、基础知识不牢固,因此学生很容易因为课程的枯燥和难度大而产生厌学、弃学的问题。机械制图课程要求有基础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在学习中强调学以致用和灵活运用,这就要求学生不仅仅要转变学习态度,更加打牢基础知识,提高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三)过分注重学习成绩

目前机械制图的课程成绩考核依旧采用纸质考试,考试的内容也主要围绕着机械制图的专业知识、概念和技能,忽视了机械制图这一课程的实践性的本质,也过分的以成绩界定学生成绩的好坏和教学水平的好坏。很多学生专业知识和概念掌握的很好,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却问题百出。技工院校更应注重培养有实际运用能力的技术人才,而不是“高分低能”的“优质生”。过分化的重视学习成绩也为学生日常学习带来了误导和偏差。

(四)学生的实践经验薄弱,实习机会不够充足

正所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站在岸上学不会游泳”机械制图课程要求在良好的专业基础上进行实践认图、试图、画图。机械制图课程学习当中,学生的实践机会少,实习安排不够充足,教师的课下作业也是以偏概全,紧靠几道题目的练习是到不到机械制图灵活运用和深入学习的目的。缺乏实践和动手操作的机会,学生会缺乏创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二、机械制图专业教学的对应策略

(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在机械制图课程的学习当中老师一定不能忽视兴趣的作用,通过有效途径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提升学生在机械制图课程的参与度。教师在机械制图课堂之初可以向大家介绍机械制图在在未来学习过程中的课程的重要性,作为一名合格的技术人员,机械制图是他最基本的技能,在学习中遇到困难可以及时提问和请教,及时解决困惑和疑问。其次,在机械制图的课堂中药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情境和教学氛围,增加师生互动与问答环节。教师在备课的过程可以结合班级同学的特点和实情,对于重点和难点的部分反复推敲,借助多媒体、教具等辅助器具吸引学生的关注度,降低学习过程和学习环节的难度。动静结合的教学方式,能够缓解理论知识的枯燥乏味,同时结合动态试图便于大家的理解和学习,既能够保证课堂的参与度也能够提升在学习过程的认知。

(二)课堂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技工学校的培养目标是通过课程的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掌握技术知识,能够运用到未来的工作岗位之中,这就要求机械制图课程的设置要充分凸显学生的主导地位。机械制图的课程要求学生学会试图、能够手工绘图。在机械制图课堂中,老师应该要求学生能够通过基础识图后,快速画出草图并掌握计算机制图。一味的停留在识图阶段,单靠老师的讲授凸显不出学生的主导地位,在授课过程培养学生学会快速绘图以及计算机制图,保证学生作为课堂能动的主体,无论是教学目标、教学环节的设置都要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注重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

良好的学习方法能够帮助学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技工院校机械制图的学习中教师应该引导学重视学习的过程,注重运用合理的学习方法。“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重视学习过程的点点滴滴才能够在机械制图的课程中达到游刃有余的灵活运用。同时教师在课堂中也要帮助学生归纳和总结一些绘图技巧、方法,逐步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习将以往的知识点进行自我总结、自我归纳学习方法,通过自身对于机械制图知识的归集,夯实基础,提升学习能力。

(四)提供实习机会,理论联系实际

再好的理论知识终归是要有效的运用到实践中,通过实践的学习和联系能够强化理论知识也能丰富自己的实习经验。在机械制图的课程中学校以及授课教师要注重理论与实际的合理结合的重要性。例如,在机械制图课程学习之余学校以及教学老师可以安排学生进入厂区参观、学习。通过实地参观的学习了解工作流程以及了解机械制图在整个环节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在课程结束后既要有相关的基础知识考试、手工绘图和计算机绘图的考试,同时也要增加车间实习的环节,学生通过实地学习和深入工厂之中能够加强机械绘图理论知识的运用,以及丰富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实习经验,为日后择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结语

技工院校的教学目标、教学理念、教学方法都处于不断的完善和改革过程中,,作为机械制图教师也要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现状,结合学校教学实情,在当下的教学环境中不断创新、优化课程设置和课堂教学,将繁琐、抽象的知识体系化,在教学的环节与实际相连接,为学生后续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蒋益英.立体化教学模式在机械制图教学中的探索与思考[J].职业,2014.

高中机械制图基础知识篇4

机械制图是指导学生进行正确地读图、识图、绘图的一门课程,旨在通过绘图包、丁字尺、图纸图样等工具完成机械图图样,中职学生需要自己能够独立地完成零件图、装配图的识别、绘制。CaD是现代计算机手段,通过CaD软件完成零件图、装配图的绘制。对于两门课程的合理整合,使学生能够在掌握机械制图基础绘图技巧的基础之上,把CaD作为一种教学软件合理运用在教学过程之中,不断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便提高教学效果。

1教学现状调查及分析

1.1课程设置

机械制图和CaD在传统课程中是两门课程,分别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教师进行讲授。机械制图课程一般安排在教学的学生第一学年第二学期进行学习,CaD课程放在学生第二学年第一学期进行学习。虽然有些学校做了教学调整,把两门课程给一个教师讲解,但是往往只是简单地把机械制图和CaD课程进行了分段学习,先讲授机械制图,再学习CaD课程。这种机械的合并方式不能满足教学的要求。

1.2课程特点

有不少教师认为,现代技术的引进需要替代传统的教学手段。CaD课程的引入就可以完全取代机械制图的课程,或者在讲授CaD课程的同时稍微加一些机械制图内容。他们忽略了机械制图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运用正确的投影规律,建立三维的空间立体概念,掌握图样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培养良好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态度,能够进行必要的创新研究等作用。扩大了CaD课程的功能,忽略了CaD只是讲授如何把机械图样在电脑上重现,难免造成学生只会简单重复绘制,缺失了创新精神。

2CaD教学与机械制图整合优势

2.1优势互补、提高兴趣

机械制图课程比较枯燥,加之学生基础比较差,缺乏一定的实践经验,所以学生学习难度大,兴趣不是很高。CaD与之形成鲜明对比,中职学生学习CaD课程兴趣比较大。采用整合教学之后,机械制图与CaD穿插进行,上机械制图的时候可以穿插讲一些CaD的内容,上CaD的时候也可以穿插讲一些制图课本的内容,同时学生在学习CaD的时候可以及时发现制图知识的不足,从而促进学生对制图知识的学习,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2.2课堂讲解生动化,教学手段多样化

随着科技的发展,计算机教学、网络教学、多媒体教学、传统教授等多元化的方式进入课堂是教学过程的必然趋势。单一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在学生学习的要求。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克服了传统教学的诸多弊端,把抽象的概念具象化,把生涩的理论形象化。让学生不仅能够听到,还能看到,摸到,感知到,让学习和记忆不在成为问题。

3机械制图与CaD的教学整合模式及主要内容

3.1课程设计思路

以CaD课程的实际应用作为教学的主线,以机械制图课程作为基础,二者课时融会贯通,课时比例1:1,根据实际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微调。培养学生动手实际读图、识图、绘图的能力,以实际动手应用能力为主,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之中,强调CaD课程作为今后工作应用的工作,需要认真对待。鼓励学生进行图版绘图,训练学生实际绘图能力。结合实例进行讲解,让学生在机械制图之中形成的三维立体模式在CaD课程之中得到应用,利用CaD课程的三维成像模式,让学生对空间与平面转化有进一步了解,二者穿插教学,互相促进互相补充。

高中机械制图基础知识篇5

关键词:机械制图教学改革班级管理课程体系

机械制图属于工科类专业基础课,其既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同时与相关专业课程联系密切。要学好这门课,需要学生有很强的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创新构形能力和图形表达能力。作为班主任老师的我,在教学与班级管理过程中,有所感受如下:

一、以人格魅力感染学生,激发机械制图的学习动机

近年来,大多数学生进入了高校,面对新的陌生环境,会感到忐忑不安和不知所措。根据学生特点,学校、老师都尽可能多的对学生进行关照。但班主任给学生的关爱却是最多、最及时,在他们入校的第一天帮助熟悉学校环境,晚上到宿舍看望他们,送去温暖;第一个关注他们,记得他们的名字;教他们打理生活;班主任给了学生太多的关心,他了解学生,也更信任和尊重学生。也成了学生第一个熟识的、喜爱的老师,同时也赢得了学生的尊重。在入学教育时,通过到企业参观和观看生产安全录像,学生就已认识到机械制图的重要性,而班主任又教这门课,更使学生不能不重视它。“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1]。“传道”就是指以言传身教的方式培育学生的人格。教师要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感化学生,让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受到激励、唤醒和鼓舞。班主任与学生接触的最多,对学生的影响最大。

班主任要以一个欣赏者的身份看待自己的学生,深入了解他们的精神世界,把爱播种到他们的心中,给他们以美好的期待。教育有一个规律,那便是“亲其师、信其道”[2]。师生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老师的品德或威信甚至能决定学生学与不学、喜欢与讨厌某一学科。教师的品德风范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打动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积极性。

二、利用正常教学、主题班会,提升机械制图的学习效率

在机械制图学习初期,内容简单容易,我们让学生自己或同桌互相找作业中的优点,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优势。除了正常上课时间外,适时以“我最棒”开展主题班会,让学生感受尊重,找回自信。我们重视作业的功能,充分发挥作业的反馈、评价和补充作用,把作业批改当做一次交流,毫不吝啬地写上肯定、赞扬的话语。同时课堂上不失时机的表扬、鼓励,让学生感到鼓舞和振奋,丢掉学习机械制图的畏惧心理,树立学习的勇气和信心。

在机械制图学习中期,我们分别将学生的作业、绘图、自制的模型等进行展览、评选、拍照制成幻灯片给大家看。在期末复习阶段,我们以“手握金钥匙”为主题班会,进行学习方法交流。总结与反馈不仅是学生学懂学好机械制图的良好方法,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感情与友谊。

三、组织各种课外活动,增加机械制图的学习主动性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长。在机械制图教学中,我们按宿舍、座位、成绩或性格等形式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分工合作,一起学习、讨论、竞赛。

我们在班里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空间。个别学生对活动没有兴趣,只是迷恋网络游戏。我们用欣赏的眼光去看他们的成就与品格,并从心底里与他们互换位置。我们还尝试学生喜欢的游戏,发现网络游戏总是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成功的希望。我们要求团委,组织校园网络游戏大赛,我们先在班级进行初选,再组队参赛。没想到他们齐心协力,取得了胜利,为班级赢得了荣誉,也使大家对他们有了新的认识。

四、理论联系实际,提高机械制图的学习效果

将把机械制图的整体课程内容,分为基础部分和提高部分。机械制图课程,必须为其他后续课程打好基础。基础知识部分,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方法,以形体构造和图形表达为核心,以逻辑、形象思维为主线,将基本视图、轴测草图、三维立体模型等典型的产品构思设计及表达手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将徒手绘图、仪器绘图与计算机绘图三者结合在一起,从而培养学生的基本文化素质,并为后续课程学习提供坚实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在规划新课程内容体系时,着重分析了基础知识和提高部分的关系,使两者既联系又独立。为了提高学生对图形的理解和知识运用能力的拓展,新体系基础知识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比如,在学完组合体、剖面图、剖视图内容后,专门增加了“综合表达方法应用”,使学生学习起来更接近生产实际,同时加深了对结构特点和表达方法的理解,由于不涉及工艺知识,学生很自然地过渡到下一阶段学习。

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化教育手段,包括多媒体课件、flash动画、视频教程、虚拟模型等,使学生在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得以提高。

我们重视机械制图与生产实际的联系,作为班主任,我和实习教师配合,在管理班级的同时,注重机械制图与专业实习课紧密结合。让学生每人准备一个本子,将实习课上加工的工件图逐一抄画出来,以绘图促识图。反过来,将实习加工过的工件进行测绘,自己测量,画出零件图。反复练习,促进机械制图知识的掌握与应用。班主任到实习车间,与师傅配合管理学生的同时,加强机械制图实践教学环节,加大现场教学力度。与学生一起看工厂生产图,现场指导。师生共同参与、共同学习、共同提高。教师及时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从而总结课堂教学的得失,不断调整教学方法。这样,课堂的针对性就会更强,效果就会更好。主动与企业联系,在双方的互帮互助下,才能培养出跟上技术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强技能的人才,可见校企合作的重要性及意义。

五、结语

曾经有人说过:“做教师而不当班主任,那真是失去了增长能力的机会,吃了大亏。”而班主任担任机械制图课,恰似给机械制图教学插上了一对隐形的翅膀,使之变得生动和容易。新的课程体系的构建,必须根据机械专业目标培养进行定位和专业应用型人才对知识结构的要求进行,以“实践化、综合化、人性化、现代化”作为原则,设置公共基础课、专业理论课。专业课程的设置应以“适度、适合”为标尺,应尽力在有限的教育教学时间里,发挥课程学习的最大效益。我们利用班主任管理班级的优势,更好地组织机械制图教学,改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努力使机械制图教学达到最高境界。让学习的过程成为个体自我发展、自我超越、自我升华的过程。让教师和学生都有所获,都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韩愈.《师说》.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语文第二册.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编著.2003年12月第1版.第109页

高中机械制图基础知识篇6

关键词:汽车机械制图;教学改革;技能训练

高中职院校是为社会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地方,注重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这也是职业院校和普通教育院校的主要区别。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注重培养汽车维修、检查和技术管理能力,让学生具备汽车维修保养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汽车机械制图》是高中职院校汽车专业学生的基础课程,具有很强的理论和实践关联性。学生只有掌握了这门基础课程,才能打下坚实的知识根基,建立良好的知识体系,以更好地学习其他课程。但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普及,现代教育对传统的机械制图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且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也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更新。同时社会对汽车专业的要求越来越高,增加汽车专业的教学内容并对已有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进行改革,成为教学中的必然趋势。本文结合作者的教学实践经验,以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的《汽车机械制图》教材为基础,对《汽车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以此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综合性汽车行业人才。

一、适当精简教学内容,以满足企业需求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也逐渐普及到千家万户,可以说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在以后的发展中必将越来越热门。从专业培养目标、业务能力和毕业生去向这几个方面来看,汽车专业的培养方案非常清晰。从汽车专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来看,该专业的学生必须掌握扎实的汽车理论知识,过硬的汽车检测、维修、运用管理等操作本领,并且还需要具有一定的研究创新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汽车专业传统的教学内容应经不适应社会的需求,对《汽车机械制图》这门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势在必行。

汽车专业的机械制图课教学和其他课程相比,有一定的特殊性。《汽车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效果对学生其他专业课的学习有很大影响,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日后的识图和绘图能力。在实际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注重汽车专业和企业需求的对接,运用有效措施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汽车机械制图》要求学生既要具备看图能力,又需要具备良好的绘图能力。教师在教学中需要着重培养学生对生产实践中常见机械零件的识图和绘图能力,对部分比较复杂机械装配图的识别和绘图能力也需要进行适当的培养。此外,引导学生正确运用正投影等基本绘图方法,理解和掌握机械制图的相关理论知识,并且培养他们运用计算机自主绘图的能力。由于职业院校的专业课时相对较少,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在教学改革中应该不断精简和优化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可以从企业需求的角度出发,侧重讲解工作中应用较多的基础知识,例如三视图法、影作图法和立体图的画法等。

二、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

职业院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因材施教,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科学设置课堂教学内容,在课堂上充分体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汽车机械制图》的教学是一项相对复杂的工作,教学中如果脱离了实践,教师没有对实物进行具体分析,学生很难在抽象的理解中掌握绘图的方法,也缺乏应有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教师只有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绘图能力。

1.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兴趣

《汽车机械制图》注重对学生识别和绘制机械图样能力的培养。机械图样也是一种表达设计理念和交流设计思想的良好载体。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充分利用教学资源,运用情境教学等方式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可以让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掌握学习方法,变主动学习为被动学习,积极参与到教学实践中探索学习方法,以更好地培养他们的识图绘图能力。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设置小组讨论环节,引导大家自由发言,做到师生之间相互尊重,教师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机械制图对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的要求比较高,一些比较复杂且制作困难的模型,运用现代化技术能够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将计算机技术和机械制图紧密结合,在课堂上适当使用计算机处理一些汽车机械制图的内容,可以让课堂教学更加生动、形象,以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例如,在讲解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的《汽车机械制图》教材中关于汽车零部件“螺纹连接”的内容时,教师可以使用Flas将螺纹生产加工的具体过程形象地演示出来,让接触过螺纹连接的学生进一步加深学习印象,也能让没有接触过的学生更好地理解螺纹的形成过程。同时使用Flas演示的方法,学生能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熟悉螺纹的连接方法。

2.注重学习实践的有效结合,加强技能训练

《汽车机械制图》中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已经不适应社会的需求,现代职业教育中更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突出了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汽车机械制图中教师应该认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在课堂教学中认真设计教学内容,使用提问加举例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研究在汽车机械制图中如何进行图形设计,如何让制作的图形效果更好、更形象。通过课堂实践活动验证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注重教学中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加强学生的技能训练,以提高学生徒手绘制机械草图的能力。

知识学习的最终目的在于如何运用。汽车专业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在机械制图教学中更应该加强实践。教师应该适当创造条件帮助学生发现自己学习中的不足之处,引导学生培养提高实践技能、提高业务能力的思想,教学中的零部件设计和装配图都应该紧密联系实际。在实践教学中除了可以使用教学中常用的绘图仪器、计算机绘图和三维实体造型外,还可以适当增加一些创新设计内容,并且可以结合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社会需求,组织学生到汽车生产企业和汽车维修企业进行实地实习、参观考察,并定期开展汽车制图竞赛等。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课外教学活动,丰富学生的课外学习生活,加强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汽车机械制图》课程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注重因材施教,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以激发学生兴趣,并注重学习实践的有效结合,加强学生的技能训练,以此有效地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率,培养社会需要的综合应用型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善锋.高职《汽车电工电子技术应用》项目课程设计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1(07).

[2]刁慧平.浅谈项目教学法在汽车维修专业课中的应用[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04).

高中机械制图基础知识篇7

abstract:Byanalyzingthecurrentcurriculumandstudentqualityatpresent,thisarticleelaboratesthenecessaryofmechanicaldrawingcoursereformintwoaspectsoftheteachingcontentandteachingmethodofmechanicaldrawingcourse.italsoclearsthegoalofmechanicaldrawingteachingandputsforwardreformingmechanicaldrawingcourseinupdatingteachingcontentsandimprovingteachingmethods

关键词:机械制图;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Keywords:mechanicaldrawing;reform;teachingcontent;teachingmethod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8-0241-02

0引言

机械制图是高职高专学院机械类及近机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主要研究绘制和阅读机械工程图样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它是工程界的技术语言,是机械类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绘制和阅读机械图样的基本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以及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和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它是学生学习后续课程、完成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不可缺少的基础。

1面临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高等职业教育目的在于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重实践轻理论”是各个高职院校的共同特点。高职院校实行三年制学习,学生在校时间为两年半,在校期间一半以上的时间用来实践,理论课程的学时相对较少。机械制图是一门理论加实践的课程,课程分配的学时少,教学内容多、杂而抽象,其内容是《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的融合。另外,学生基础知识和理解力都比较薄弱,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力也不强,对于制图中抽象的、纯理论的知识难于理解。而且,我院机械类各专业使用的是同一种教材,所用学时亦相同,教学无针对性,给学生学习后续课程带来一定的困难,同时也使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不能尽快从事本职工作。

传统教学不能充分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单一的多媒体教学也不能激起学生对机械制图的兴趣,现有教学内容不能很好的与企业所需知识能力相衔接,闭门造车情况严重。机械制图是一门传统的课程,知识变更不多,但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应与时俱进。

为了适应高职专业人才培养需求、适应市场需求,机械制图课程改革迫在眉睫。

2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教学目标

明确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明确《机械制图》的课程教学目标,有针对性的制定《机械制图》课程标准。本院机械类各专业的《机械制图》的课程教学目标大同小异,其最终目标都是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培养学生阅读和绘制机械图样的能力、培养学生查阅资料的能力,以及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然各专业工作中所接触的图纸又有很多的不同之处,模具专业所接触的零件图是分布有多个孔的板类零件,数控专业和机制专业接触的零件大多是回转类和箱体类的零件,还有少量的叉架类零件。为了使学生尽快地深入该专业主干课程的学习,教师在制定《机械制图》课程标准时,应联系相关专业课的教师共同讨论,制定出符合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能为本专业后续课程奠定基础的较细致的课程标准。课程标准的制定的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到机械制图的课程教学目标。

3解决办法

3.1改革课程的教学内容

3.1.1确定课程教学内容的重点高职院校的机械类专业的《机械制图》课程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绘制和阅读机械图样的能力,但更偏重于识图。识图的重点在于由视图读懂零件的结构、由视图读懂装配体的工作原理及装配体中重要零件的形状结构,而这些所依托的能力和知识是空间思维能力与机件的表达方法。制图教学中,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贯穿教学始终,但重点章节是投影法、点、直线和平面的投影、立体的投影、组合体这几部分。因此我们将投影法、点、直线和平面的投影、立体的投影、组合体、机件的表达方法、零件图、装配图作为教学的重点内容。

3.1.2更新教学内容

3.1.2.1在机械制图教学中分阶段引入solidworks软件知识机械制图课程内容本身较抽象、枯燥,而学生的基础知识也较薄弱,面对如此抽象而枯燥的内容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很难激发出来。目前高职院的机械制图教材都比较传统,部分教材在传统的基础上加入了二维autocad软件知识,该软件的引入只是让学生学习如何用软件进行绘图,对于学习机械制图知识的帮助较少。如果在传统的机械制图教材中融入形象、逼真的三维制图软件知识,例如solidworks软件,那么学生学习的兴趣将会极大地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也会得到相应的提升。机械制图教学中,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既是教师教学难点,又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教师在讲解基本体、截断体、组合体的每个阶段逐步加入solidworks知识,让学生在掌握制图知识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想法去摆放形体并理解其投影、认识截断体的截断方式和组合体的组合方式,让学生自主学习。在“机件表达方法”这章也应加入solidworks知识,这主要是针对剖视图部分。剖视图是学生学习的又一重难点。若将机件剖开,在哪个位置剖开,采用哪种剖切面,剖切后视图怎么画都是学生不易理解的内容。教师在讲解完剖视的基本知识后可引导学生自己去做,学生对同一机件通过不同的剖切进行观察和对比,最终理解如何剖切,如何画图。solidworks软件功能强大,在机械制图教学中需要把握“适度、够用”的原则,教师只需向学生传授制图中需要用到的知识即可,以免增加教师的教学负担和学生的学习负担,否则不利于制图教学。

3.1.2.2与学生专业接轨并通过校企合作共同开发课程高职院的《机械制图》课程开设在学生进校的第一学年,是学生入校以来接触的第一门专业课,无论是模具专业、机械制造与设计专业,还是数控技术专业,学生所使用的教材都是同一本,零件图和装配图这两章的图样内容在具体专业上无针对性。为了使学生在今后更快的融入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在进行“读零件图”和“读装配图”这部分内容教学上应与具体专业对应。例如:模具专业应主要阅读各类与模具相关的板盖类零件图、以及与各种冷冲模和塑料膜相关的装配图。这样,学生在接触《冷冲模》和《塑料模》等专业课程中的图样时就不会觉得陌生,教师在图样的讲解上也相对容易些。此外,为了使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尽快的适应本职工作,学校和企业应该共同开发课程内容和教学资源。尤其在零件图和装配图这两章,教师可以直接引入企业生产一线的图纸进行讲解,让学生了解行业、企业标准,以达到学生出校门与进厂门的无缝衔接。

3.1.3部分内容以自学、项目化教学为主《机械制图》课程中的制图基本知识与技能、标准件与常用件这两章大多属于国家标准规定的,记忆性的内容,掌握的关键是理解性的记忆与强化练习相结合。如果学生疏于记忆,懒于动手,那么教师过多过细地讲解只会使学生产生枯燥无味的感觉。因此,针对这部分知识教师应以自学加项目化教学的形式进行。老师简单讲解后,给定学生若干个项目,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学会查表、学会根据国家标准画图,养成严谨的工作作风。

3.2改进课程教学方法近年来,随着高考生源的减少,普通本科录取人数的增多,高职院的录取分数在逐年下降,高职生的生源素质随之逐年降低。现阶段,高职院入校新生的文化基础知识薄弱,意志品质不够坚强,入校后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积极,学习中依赖心理严重,自主学习的意识不强,学习方法单一,缺乏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传统的机械制图教学是借助黑板、挂图、模型进行,随着信息化的普及,现代化教学引入了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技术的引入减轻了教师的上课负担,扩大了学生的视野。但无论是传统教学,还是现代化教学,教学中基本上采用的是“传授式”的教学模式,教学中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学习的局面,教师的主导性、学生的主动性在教学中都没能很好的发挥出来。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提高机械制图教学效果的关键。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课程学习的特点找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和教学点。

《机械制图》课程内容本身是抽象而枯燥的,如何使抽象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而有趣是教师要思考的问题。《机械制图》课程的第一学期教学内容主要以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为主,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地利用一切资源带动学生融入《机械制图》课程学习中来。例如,在讲解“三投影面体系的建立”这一节,教师通过模型向学生展示并讲解完成后,让学生思考教室中的哪几面墙可作为V面、H面、w面,哪些线可看作ox轴、oy轴、oz轴。如此一来,即便没有模型,学生也能清楚地认识三投影面体系中的各个要素。再比如,讲解“截断体”一节,教师以三棱椎截断体为例,通过模型或三维立体图分析截面的位置、截断面的形状及投影特点,截断体三视图的画法。当学生理解老师所讲的例题后,教师给学生分配任务,让学生自行分析四棱锥截断体、五棱锥截断体等。学生可以通过徒手绘制轴测图进行分析,也可利用soliworks软件进行分析。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让其自行选择习题进行分析。此时,教师只需从旁观察指导即可。在实施教学各个环节中,教师要能够让学生感到学习是一件有趣而快乐的事情。

机械制图教学的每个阶段,教师都要不断的强化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使学生自主学习成为一种学习习惯。如此,机械制图的教学效果才能得到很大的提高。

《机械制图》是机械类专业较传统的课程,教师只有不断注入新的内容,配以合理的、现代的教学方法,才能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才能更好的为后续专业课程服务,才能使学生在步入工作岗位时实现出学校与入企业的零距离。

参考文献:

[1]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1-2015年)(征求意见稿2010年9月13日).

[2]刘力.机械制图[Z].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7,(2).

高中机械制图基础知识篇8

关键词:中职数学;机械专业;专业服务;教学内容

根据教学大纲,中职数学课程的教学任务除了让学生掌握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要结合专业特性,让数学为专业课程服务。但现行的中职数学教材基本上是统一的,大部分采用由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的高教版《数学》的基础模块(上下册)和职业模块,并没有按照专业所需的侧重点进行数学教学体系的构建,任课教师自身知识结构的局限性,也决定了其教学活动与相关专业的需求相去甚远。中职学生的文化基础较差,学生厌学现象严重,数学的学习尤其突出,特别是在当前强调技能考核的条件下,其技能训练往往会占用较多的文化课课时,学生往往也认为到了职校,终于可以摆脱文化课,特别是数学等的学习,对学习数学缺乏动力,学习信心不足。总之,在文化基础较差,教师、学生不重视的前提下,中职数学专业的教学面临严峻的挑战,本文将以机械专业为例,着重从数学教学内容的整合来研究中职机械专业的数学教学,使之服务于专业课学习。

一、整合数学的教学内容

中职机械类专业的课程主要包括机械制图、工程力学、工程材料及成形基础、机械设计基础、公差配合,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计算机数字控制机床CnC等,技能训练包括车工、钳工、焊工、电工、铸工、锻工、模具、钣金等。

“机械制图”的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常用几何图形的画法、正投影的基础知识、基本体、轴测图、组合体、标准件和常用件、零件图、装配图、零件的测绘、专用图样、第三角画法和计算机绘图基本知识等,涉及的是初中的平面几何知识和中职的《数学》下册的立体几何中的内容;“工程力学”课程主要阐述的是静力学(物体的受力分析、平面力系)、运动学(点的运动学、刚体的简单运动)和动力学(质点动力学的基本方程)等,主要涉及的是《数学》下册的平面向量的内容。“机械制图”和“工程力学”这两门课程,一般在中职机械专业的第一学期开设;同时,作为基础的技能训练――钳工,其课程开设时间也较早,同时也需要与制图相同的数学知识作为教学支撑。由以上分析可知,这些课程及技能训练涉及的数学知识较多、较难,对数学知识有较强的依赖性,但数学课程开设时间严重滞后,极大阻碍专业基础课的教学,更谈不上服务于专业课。所以,中职机械专业第一学期的数学教学应首先系统复习平面几何知识及其作图,重点是曲线和圆弧的连接等,并提前教学《数学》下册中有关立体几何、平面矢量、直线和圆等内容,内容应更多地涉及三维产品设计和制造、模型制作、模具设计制造等例子,应简略涉及定理证明题之类的内容,着重向量的线性运算及内积等,并同时为后续的“机械设计基础”等课程的教学打下基础。

中职机械专业教学中,另一需要较多数学知识支撑的课程及技能训练项目是“数控技术”、普通车工、数控车、铣、加工中心等的编程和加工,其涉及的数学知识主要是相对坐标和绝对坐标、度和弧度的概念、三角函数的运算等,因此,《数学》职业模块中的相关模块坐标变换与参数方程、三角函数、计算及其应用等内容要提前开设,服务于这些专业课和技能的训练。

同时,由于中职中有60%以上的学生会参加高职升学考试,所以,相关的数学知识也不能省略,但课程开设的时间可以安排在第三年。

二、改变任课教师自身知识结构的局限性

随着职业教育的大力发展,职教教师自身知识结构的单一性极大地局限了文化课与专业的有机结合。学校应形成机械专业专任数学教师的培养机制,专任数学教师应定期有计划地进行机械专业知识培训,例如,经常深入地听机械专业的课程,充当机械专业学生技能训练和课程设计的计算导师,提高教师自身的机械专业知识素养,逐步胜任机械专业数学的教学工作。

三、创建机械专业情境,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

数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比较单一,课堂教学是它的主渠道,遵循专业为导向的原则组织和实施教学活动尤其重要,应注重机械专业情境的创设,即应尽可能导入典型机械专业例题,让学生充分体会数学知识的价值和学好数学的信心和成就感,自觉学习数学,从而最大发挥学生学习的潜能。例如,在“柱、锥、球及其简单组合体”的教学中,可通过“假设学生为一名机械钣金工,要制作一邮筒如图1所示,该如何下料?”这一典型例子来引入,让学生计算需要购买多大的钣金材料,来引出求邮筒的表面积的例子;在“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的教学中,可引入如图2所示的例子,机械车间要起吊一物体,该重物重1吨,每条绳子的最大起吊重量是0.6吨,两条绳子与垂线的夹角为45度时,能否吊起该重物?在“坐标变换”和“三角函数运算”的教学中,可引入如图3所示的例题,假设要用数控机床加工手柄,该如何编程?

四、完善考评机制

完善的考评机制有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中职机械专业的数学教学的考评应贯穿整个教与学的全过程,既要有常规的各阶段的考试成绩的评价,更要有对学生重树数学学习信心和热情的关注分,应建立多元的评价目标体系来保障教学效果。

总之,中职机械专业的数学教学,要更新教学理念、完善教师自身知识结构、遵循专业导向、强化与机械专业相关的数学内容,帮助学生认识到学习数学知识的意义,建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热情,并最终完成中职数学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王宝妮.中职机电专业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4.

[2]叶环.机械专业中重构中职数学教学内容的实践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2.

[3]李智杰.以专业需求为核心的中职数学教学改革[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

高中机械制图基础知识篇9

关键词:机械制图CaD教学改革

《机械制图》与《autoCaD》是中职学校中开设的两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在传统的教学中,这两门课程是相对独立、分开授课的,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存在不少弊端,前者注重讲授制图的原理和方法,后者则注重讲授利用计算机软件绘制图形的技巧,熟练程度。两门课程都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绘图、识图能力为目标。因此,如何将这两门课程有机地结合起来,构建机械制图与CaD课程新体系,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成了当前教学改革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机械制图》和《autoCaD》的关系

作为“工程界的共同语言”,内容包括《机械制图》的国家标准和基本规定,正投影法和三视图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组合体、截交线、相贯线的画法以及标准件、常用件的规定画法,零件图和装配图等。教学目的要求学生掌握阅读和绘制机械图样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技能,能够识读和绘制中等复杂程度的机械零件图和装配图。

autoCaD是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之一。它具有强大的绘图功能,广泛应用于机械、建筑、电子、化工等行业,是精确地进行机械零件设计,绘制机械零件图和装配图的最佳软件。它能取代手工绘图,利用其强大的绘图功能和编辑修改功能,可以快速、准确、美观地表达出所要画的机械图样,极大的提高了绘图效率和绘图质量。

《机械制图》与《autoCaD》的关系。一方面,机械制图是CaD的基础。CaD绘图不能脱离专业课程的学习而独立进行,必须在全面掌握制图的基本理论、投影规律、表达方法和国家制图标准规定基础上才能应用CaD画出符合要求的机械图。另一方面,CaD是促进制图教学的有效工具。在制图学科中引入CaD,并不是用计算机来代替人的思维,而是甩开图板,利用计算机这一先进的现代工具来推动机械制图的教学,大大缩短了以往手工作图占用的大量时间,学生可以进行更多的理论探索,教师更可以利用轴测图、三维图形变换等功能展示空间形体及空间――平面的转换过程,有利于突出机械制图的重点,分解难点,帮助学生建立及提高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同时让学生更多地见识软件的功能,培养学生对机械CaD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二、《机械制图与CaD》的教学改革

《机械制图》课程:

目前大部分教材在内容顺序上的安排几乎相同,但在授课过程中,若按照书本上的章节顺序介绍,有些内容不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教师可适当的调整。几年来,我课程组还在这方面进行了课程教学改革,收到较好的效果。为了培养学生的立体感,帮助他们更好的掌握后续课程,我们先讲轴测图的相关知识,然后再介绍正投影、三视图的知识,这样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三视图时想象不清物体的形状时,可以直观的画出轴测图来辅助思考;三视图介绍后进行简单物体读图,我们称为感性阶段,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后,学生的积极性就逐步被调动起来,入门学习就成功了,为后续章节的内容打下了基础。而对于第一章的制图基本知识介绍穿插在后续课程当中。比如,在投影基础知识介绍后,再介绍图幅、图框、标题栏等国家标准画法;在画三视图时介绍各种线型的画法及规定;学习基本几何体及其尺寸标注时,再详细讲解如何进行尺寸标注,等等。这样,把枯燥的常识性知识有针对性的具体化,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

《CaD》课程:

不同教材安排章节内容也不一样,其一:先介绍各种命令,再辅以实例;其二:每一章节举一代表性的样例,以实例引出命令的运用,因为一个图形涉及到多个命令的综合,这样安排教学更有针对性些。

《机械制图》与《CaD》课程的整合:

通过几年的教学观察和总结,《机械制图》和《CaD》这两门课程可以穿插教学,以应用为目的对原有的教材和教学计划进行相应调整和优化,现将《机械制图》与《CaD》相关章节的知识点作一对比:

这样,他们的学习内容可以形成一一对应关系,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既掌握了计算机方面的知识,又熟悉了制图方面的一些基本要求和国家标准。

此外,对我们中职生来说,零件图的识读是必需掌握的知识,以后工作中用得多的也是这方面内容,故零件图需要强化。教学时从四方面来进行:(1)标题栏;(2)视图;(3)尺寸;(4)技术要求。在《CaD》中,标题栏有样板文件可以调用;视图可以用《CaD》绘制;尺寸可以结合《CaD》中的尺寸标注样式的设置和尺寸标注命令的使用进行讲解;技术要求应结合表面粗糙度的块的属性设置和文字的输入进行讲授。这样将它们有机地穿插在一起,增加了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了,提高了教学效果。

三、《机械制图与CaD》教学今后的发展

《CaD》极大地丰富了《机械制图》的教学内容,改变了《机械制图》的教学方法,让《机械制图》这门课程更具趣味性,是一场制图教学的革命。比如,CaD中三维模型的设计就是制图学中没有的内容,而且,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三面正投影图,由于直观性不强的弱点,将逐渐被三维模型代替。CaD/Cam技术的进步与推广,CaD制图教学也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在一些发达国家,U―G、pro―e、Solidworks等先进的三维绘图软件的应用已经很普遍。只要设计出了三维零件图,与绘图软件相连的加工设备就能直接生产出产品,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近几年内,我国也必将得到普及。我们中职学生将会学到更多、更有用的先进技术与技能,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为他们今后进一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高中机械制图基础知识篇10

[关键词]课程整合;课程内容;实践路径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6009(2017)36-0047-03

“机械制图”和“autoCaD”课程是机械、机电和数控类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在现代工业尤其是装备制造业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被喻为工程技术界的“语言”。在“中国制造2025”的时代背景下,培养熟练掌握并利用机械制图知识和auto―CaD绘图技术正确、合理地解决实际工作中存在的各方面问题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就显得非常重要和迫切。与此同时,现在绝大部分企业的设计和生产已经逐步采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要求技术图样都在计算机上完成,传统的手工绘图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然而,目前绝大多数中等职业学校将“机械制图”和“autoCaD”两门有关系的课程进行单独讲授,这会造成重复教学,学生学习负担加重,教学效率降低。为此,我们通过“机械制图及autoCaD综合性课程整合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研究,将“机械制图”和“autoCaD”两门课程进行了有效整合。

一、“机械制图”和“autoCaD”课程整合的思路

本课题组织了多名对“机械制图”和“autoCaD”学科教学有精深研究和丰富经验的教师,对江苏省常州市特别是溧阳地区机械加工制造类企业人才需求进行调研,聘请了富有生产实践经验的企业技术人员进行论证,遵循系统性、发展性、实用性整合原则,按照“专题调研一编写初稿一专题研讨一专家审定一组织实施一修订完善”的流程将“机械制图”和“autoCaD”两门独立的课程整合成“机械制图及autoCaD”,建成了完整的教学资源,以工作任务为导向,满足实际生产过程对学生的专业能力要求。聘请企业生产专家和技术设计人员参与教学设计,课堂教学中引进企业生产和学生实训真实使用的具体实物。

本课题在调研现状、专项论证的基础上,结合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要求,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其课程内容由数控车床刀架制造实例引入,按照“任务书”“任务描述”“知识链接”“任务实施”“拓展知识”“拓展训练”“任务评价”几个部分递进完成。采用任务引领的课程教学,按照2012年的“技术制图”“机械制图”等最新国家标准,将机械制图与CaD技能和知识点融入任务之中,在符合学习者认知心理过程的基础上,将课程内容划分为六个课题和二十八个任务,再细化为多个项目任务的教学内容。每个任务从典型零件着手,选择实际的数控车床刀架作为载体,通过认识该刀架的零件以及零件间的装配关系,供学习者在实践中掌握机械制图中的国家标准,提高CaD绘图技能和识图能力。

二、“机械制图”和“autoCaD”课程整合的内容

本课题以数控车床刀架作为载体,使学生掌握课程的基本内容,培养知识运用的能力,基本内容包括6个教学主题:平面图形的抄绘、组合体视图的识读与绘制、机件图样表示法的识读与绘制、常用件与标准件表达法的识读与绘制、零件图的识读与绘制、装配图的识读与绘制。课程内容针对零部件绘图设计过程、知识的连贯性与深浅程度依次设计,安排上突出理论联系实际、符合学生专业发展要求、注重培养学生利用知识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具体内容及其结构特征可以通过树形结构进行表达,如图1所示。

三、“机械制图”和“autoCaD”课程整合的实践

(一)调整“机械制图及autoCaD"课程教学策略

整个教学过程以数控车床刀架为中心,围绕各个任务展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给学生提出工作任务,即读懂数控车床刀架零件图与装配图,能够熟练地用计算机绘制数控车床刀架零件图与装配图。注重以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为目标,充分利用模型、实物、工程图纸、ppt、视频、动画等教学资源使学生建立立体概念,将所学知识充分运用于数控车床刀架零件制造的实际工程中,使学生不仅会读图,还能够熟练地绘制常见零部件的零件图和装配图,熟练掌握计算机绘图的技能,达到课程教学策略与学生学习目标紧密结合的目的。

(二)优化“机械制图及autoCaD”课程考核方式

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借助教学资源平台,采用过程评价与阶段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及时分析学生学习目标达成情况,发挥评价的启发激励作用,解决学生反馈的实际问题,增强学生自信心,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技能水平,适时调整和改善教学过程。在考核方法上,注重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全面考查学生的学习状况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三)实现“机械制图及autoCaD”课程教学“够用、实用”的目标

充分考虑实际工作对于读图能力和绘图能力的要求,以看懂图形为基本要求,以绘制图形为能力要求,降低了手工绘图的基本技能,增强了计算机实际绘图的能力,作品的完成提高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成就感,实现了课程教学“够用、实用”的目标。

四、“机械制图”和“autoCaD”课程整合的反思

(一)“机械制图”和“autoCaD”课程的整合具有“动态性”

本课题在研究过程中全面贯彻2012年的“技术制图”“机械制图”等最新国家标准,有效处理新旧标准过渡,技术制图与机械制图并存、兼容的关系,使课题的研究成果具有鲜明的时效性和先进性。“auto-CaD”贯彻最新“autoCaD”国标,充分体现新技术、新工艺在制图领域中的运用。与此同时,在使用过程中坚持采取“实践一开发一反思一改进”的循环式开发模式,动态调整教学目标,不断满足企业技术更新后的岗位需求。

(二)“机械制图”和“autoCaD”课程的整合具有“技术性”

随着3D打印技术的不断成熟,通过三维零件图就能直接生产出产品,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因此,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领悟任务驱动教学方法的内涵,充分发挥任务驱动的教学功能,用三维模型替代三面正投影图,以基本绘图和基本编辑为重点,在学习机械制图与autoCaD知识点的同时,提高学生利用autoCaD软件绘制图形的技能水平,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为其今后进一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机械制图”和“autoCaD”课程的整合具有“实用性”

针对中高职教育的需求,“机械制图及autoCaD”内容的编写以“够用、实用”为原则,循序渐进,大量增加机床零件与部件等实例,突出应用,满足理论实践一体化要求。特别是在拓展知识和训练方面,不仅考虑到中职学生的需求,而且也能满足高职学生的需求,使研究的成果适用度更广。课程整合以学生为本,彰显出鲜明的应用性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