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化学学科评估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18:09

无机化学学科评估篇1

我国公共政策评估困境

1.缺乏对评估的科学认识。我国公共政策评估还没有形成科学机制,不少政府及其官员对公共政策评估的意义、环节和分析不到位,没有形成对公共政策评估的统一认识。不少官员认为,政策制定科学、运行无误就是公共政策有效性的表现,而公共政策评估只是应付上级和群众的一种手段,这样,在迫于政策评估时,不少政府往往缺乏对评估的科学态度,无法有效开展政策评估工作。另外,政府内部真正搞政策评估的人员较少,绝大多数评估人员并不了解评估的意义,不知如何确立评估指标,采用哪些评估方法而只是以上级赞同为炫耀工作的标准,影响了政策评估的信度和效度。

2.评估主体相对单一。过去的公共政策评估主要由各级政府负责,是政府了解公共政策效果的过程,并依据一定标准判断这些效果是不是预期的效果。他们以自身合法性和权威性制定政策而很少关注社会环境的变化及其他社会组织和公民的需要,造成其他公共组织和公民被动、消极地应付政策规定,而参与、协助政府搞评估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强,难以体现评估的客观公正原则。原则上,不同的公共管理主体都可以参与公共政策评估,主体不同,对同一公共政策的评估也会形成不同的结论,而评估主体只局限于政府,难免会使结论显得过于单调。

3.评估资料和经费不足。政策资料和信息是开展政策评估的前提,缺乏足够的与政策相关的资料和信息就无法有效开展评估。由于政府对公共政策信息的重视程度不够,政策信息管理中所掌握的资料和信息不完整、不精确甚至不正确都影响了政策评估的过程和结果。此外,由于重视程度低,各级政府不愿意支付政策评估的资金、办公设施以及人力资源等方面的成本,使公共政策评估所需的经费严重不足,造成我国公共政策制定和执行机关缺乏评估经费严重不足的问题,评估活动难以持续开展。

4.评估标准不统一。我国大政方针原则上由国家统一制定,具体政策及评估由各地方政府自主安排。由于各地区实际情况不同,政策评估方式多种多样,政策评估的结果差异性自然较大。某些地方政府机械性地以国家政策为依据,而缺少变通和灵活处理;只结合本地特殊情况开展评估而与国家方针政策不符,造成政策走样、扩大或替换。评估标准不统一又造成某些政府在评估中按照本级政府的利益提供有利于自身发展的信息,或者有意识地夸大、缩小、掩盖和扭曲政策运行中的事实以求政策的稳定,使政策评估向有利于本级政府的方向倾斜,导致评估目标模糊,无法形成上下统一的评估标准。

5.评估方法有待改进。政府在评估中常用前后对比、对象评定、专家判断和自主评定等方法开展评估。前后对比法为评估活动提供了基本的理论框架,对象评定法扩大了政策评估的范围,专家判断法提高了评估活动的客观性,自我评定法使得政策评估活动经常化。这类评估方法偏重于定性分析,实际评估时缺少量化指标,运行中常表现出手段落后、前后矛盾、难以实施和控制、有些统计数字的真实性值得怀疑、评估结果缺乏实证性等问题。有些地方政府甚至存在凭经验办事、搞形式主义的现象,提供的评估统计数据调查不深入、不全面,评估的方法亟待改进。

6.评估缺乏法制化和规范化环境。由于我国公共政策评估起步晚,发展时间短,与之相关的法律制度还不健全,这样,政府实施的政策评估仍然由领导者凭个人价值偏好在一组备选方案中择一而评估,很少主动思考其效果和目标。评估中的“形象工程”、“面子工程”一旦出现问题,没人承担责任和风险。缺乏法制化和规范化的政策评估环境也使评估过于随意,评估方案的采纳完全取决于政府政策的制定者个人或团体,无法形成法制化和规范化的评估方法,影响了公众和社会组织对政府评估的接受程度。

近几年,政府提倡政策要实现科学化、民主化和公开化,各级政府就要确立科学的评估标准,全面研究和分析政策运行环境,为政策制定和改进提供依据。鉴于我国政策评估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各级政府要加大力度改进政策评估方式,才能实现政策所预期达到的目标。

公共政策评估的改进之道

1.评估观念要深化。通过加强公共政策评估的理论建设推动政策评估的发展,提高全社会特别是政府部门对政策评估环节、过程和意义的认识,使其思想上重视政策评估。为此需要政府部门加强政策评估的宣传,使公众认识到政策评估是政策改进和发展的重要环节,不仅能够帮助政府政策机构制定科学有效的公共政策,体现政策的优势和成效,还能够充分利用现有政策资源,补充、修正和完善公共政策。为了统一思想,改变评估即是“评优”的错误思想,还要正视政策评估的批判性和价值性,坚持全面、客观、公开、公正的原则发现和解决政策问题,提高政策质量,推动公共政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让参与政策评估的全体人员充分理解政策评估的重要性,对其开展的政策评估给予资源上的支持,为其政策评估工作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政策评估是政府规范运行和有效服务的重要体现,因此,政府必须重视政策评估工作,深化政策评估观念,构建适合我国政策评估的理论体系。

2.评估主体多元化。社会发展促进了社会公共权力承担和社会资源提供方式的转变。公共权力和资源的提供者既可以是政府也可以是其支持的企业、私营部门或非政府社会组织,公共事务主体的扩大要求重组和调整公共权力和资源,中央及省级政府在统一安排和部署下必须确立标准、制定政策,允许并鼓励更多的社会公共组织和个人参与政府政策的评估,改变政府作为唯一评估主体的现状,鼓励政策评估主体的多元化取向,实现政策参加人员、专家和公众三结合的评估主体结构。政策参加人员了解政策制定的动因、发展和实施中的问题,专家则可以用丰富的理论知识对政策进行实质性研究和分析,公众是政策直接作用的对象,对政策运行效果有更深刻的体会,要保证公众参与政策评估的权利,使其对政策做出满意度评价。根据不同主体的需要,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赋予其相应的自,鼓励其独立、自主、积极地参与政策的制定与评估并给予合理评价,各级政府还要鼓励评估主体献计献策,改进政策评估,对政策评估贡献大、作用显著的评估主体,政府要给予支持,从整体上提高政府评估的水平和质量。

3.评估组织专业化。重视评估组织的建立和评估工作人员的培训。独立的政策评估组织是政策评估科学性和客观性的保证,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鼓励评估组织独立自主的开展政策评估,减少政府的行政干预。对于党政机关内部的政策评估组织,要强化其政策评估职能,特别要将政策制定和政策执行两个部门分开,让其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并辅之以外部的、独立的民间政策评估组织,发挥民间政策评估组织的专业优势和社会关系优势,通过这些民间政策评估组织了解民意。还要加强专业评估人员的队伍建设,作为政策评估的实施者,专业评估人员的经验、知识结构、理解和掌握政策的水平、运用评估技术的熟练程度、个人的道德修养以及对问题的敏锐力和分析力都会影响政策评估的水平和质量,因此,造就一支专业化的评估队伍,就要尽快提高其服务意识和效率意识,以绩效和工作满意感为衡量标准加强对其考核、培训、教育和管理,或在高校相关专业目录中增设政策评估专业,培养相关人才;注重政策评估的资金投入,鼓励相关学者加强对政策评估理论、评估方法和评估技术的研究,为评估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4.评估手段科学化、制度化。为了实现政策评估的公正、高效、合理、有序,政府和参与评估的主体要科学构建政策评估体系,注意政策评估手段的科学化,实现评估指标的量化,体现政策效能与效率的统一,使政策资源的配置达到最佳状态。在评估中实行目标管理、项目管理、采用成本―效益分析法、实施战略分析、构建决策预测模型,重视政策评估的成果测量、效率测量、标杆测量和成本测量,结合社会发展的趋势重组评估组织机构,进一步实现有效的评估。明确政策评估目标,还要以科学的发展观实现评估的制度化,将评估的目标、程序、方法等纳入政策评估体系,形成严格的制度规范,避免评估的随意性和无序性,通过评估工作的制度化将评估结论与有关人员的奖惩联系起来,体现政策制定、实施、评估与政策运行过程中权、责、利的统一,真正发挥政策评估的作用。

5.评估机制反馈化、评估环境法制化。政策评估结束后,公共管理者和机构必须对公民的要求做出及时和负责的反应,组织相关部门撰写评估报告和材料,作为有效资料存档以及向公众公布解释的依据。信息化社会要求政策评估充分利用现代科学和信息技术构建评估的双向反馈机制,增加评估的“透明度”,加强各评估主体与行政执法机关、司法机关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联系,形成政策评估的监督机制。还要根据政策制定、实施及效果评价等修订和调整政策,通过健全管理信息系统实现评估的信息化与网络化。健全法律法规来明确政策评估的范围,实现政策评估的程序化,将各项机制的运行纳入法制化轨道,公开政策的规定、界限、办事程序、办事机构和办事人员的活动,体现法律性和严肃性的精神。制定政策评估方面的法律法规约束评估的过程,并充分利用各种媒介宣传公共政策评估的意义,以法律的手段巩固政策评估的成果。

无机化学学科评估篇2

我国当前高等教育评估领域存在着明显的理论研究落后于实践水平的现象,这种理论研究的滞后不仅不利于正确的评估文化、评估理念的形成,影响高等教育界对评估的正确认识,以及社会对于评估的广泛接受,而且最终将成为科学化、制度化评估的掣肘。我国开展高等教育评估理论的研究时间较短,主要是宣传和介绍国外评估的理论和方法,还没有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评估理论,当然更谈不上在指导评估实践上的超前性。因此,加强高等教育评估理论的研究,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加强高等教育的分层研究,为高等院校自身的定位和分层次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高等教育分层,从性质上说是高等教育制度多样化的一个方面,是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的一个重要课题。应加强高等教育的分层研究,为高等教育体系的类别分化和层次分化提供理论支持,进而推动高等教育评估的分层次有效实施。

大众化高等教育的主要特征是多样性,多样化的高等教育培养目标和规格互为不同,从而催生了多样化的质量标准。早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卡内基高等教育委员会就开展了关于大学体系的分类研究,它根据美国高等学校的“研究”和“教育”功能的发挥状况,把美国高等学校分成6大类11个层次,每个层次上的学校都有各自的特色和定位,学校层次低的不等于教学质量不高,由此构成了多样化的适应社会多种要求的高等教育体系。日本则为大学、短期大学、高等专科学院和专修学院等各类高校颁布不同的设置基准,以利于分类指导和评价。

在我国,对高等教育的分类研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有潘懋元先生的三分法:少量的综合性、研究性大学,大量的专业性、应用性大学或学院,大量的职业性、技能性的高职院校;胡建华教授的四分法:研究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教学型本科院校、教学型专科院校,等等。这样的分类虽然有的已经在人们的意识层面上达成了共识,但是相对于我国庞大的高等教育体系来看,尚且显得脉络不清、层次含混。因为,我国现在所执行的高等教育评估是一种基于在大众化教育前提下,保障基本高等教育质量的“教学”评估,各分类研究首先应该以“教学”因素作为分类倚重因子,上述分类列入“研究性”因素,容易产生“研究型大学”可以不重视本科教学的误导。实质上“研究型大学”与“教学型大学”只是在教学实施的内容与策略上不同,追求教学的高质量应该是他们永恒不变的主题。但是,相对于教学评估来说,就应该有不同侧重的指标来度量、检测,因此,目前的分类研究不足以对高等教育评估的分类指导、分层实施提供理论支持。

二、尽快打破教育评估立法“真空”,改变我国高等教育评估“立法懈怠”和立法滞后的状态,规范评估活动

世界各国在高度重视高等教育评估活动的同时,在立法保障上也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俄罗斯不仅以《教育法》的形式确立了高等教育鉴定制度,还相应地以《教育活动认可条例》《高校国家鉴定条例》《高校国家评定条例》等专门性的法规予以制度响应。

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无疑对我国传统的计划经济社会形成了强大的冲击波,并引发了社会、文化各个领域的变革,这些变革的有序性、规范化都需要相应的法律法规来规制,最终实现“依法治国”的目标。但是,从1992年我国确定建立市场经济制度以来,高等教育评估工作日益精进,而高等教育评估的法制化进程却步履蹒跚。迄今为止,1990年由国家教委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教育评估暂行规定》仍然是唯一一部有关评估活动的专门法。《暂行规定》共8章28条,虽然对评估目的、任务、形式、主体、机构、程序等都做了原则性的规定,但它毕竟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物,因而它的很多内容与现实要求存在较大差距,以此来指导高等教育评估,其局限性昭然若揭。其中,关于评估主体、评估机构等有关规定,显然不符合市场经济体制下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特别是不符合市场经济大环境下大众化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不少条款已经与《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内容相互抵牾。由此可见,我国高等教育评估制度基本上处于“立法懈怠”状态,这与方兴未艾的高等教育评估工作不相适宜。

因此,我国应在高校评估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尽快对《暂行规定》进行认真修订。由于评估活动广泛而深入地开展,社会参与程度不断提升,还应该考虑以全国人大立法形式,或者至少是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形式存在。只有这样,才能有助于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评估制度和评估体系,真正实现评估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

三、重视评估中的“主体缺位”现象,变“要我评”为“我要评”;在评估中凸显“质量主体”的回归

“主体缺位”现象在我国的本科教学评估的实践中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被评院校的“主体意识”缺失;一是学生的“质量主体”缺失。

按照《暂行规定》要求,高校申请应该是评估的第一步,但从目前的情况看,评估都是来自教育主管部门的指令,学校在规定时间内提出申请。在实际的评估活动中,学校申请已经被“边缘化”“形式化”了,学校感到是政府“要我评”,而不是“我要评”,导致在高等教育评估中理应占据重要地位的高等学校大多数被动应付,主体性丧失。为什么发达国家高等学校积极参与、主动接受的评估活动,在我国却演变成“要我评”的无奈之举呢?

高等教育评估本质上应该是一种价值判断的过程,具有针对高等教育及其相关系统的监督、咨询、自律的职能。大部分发达国家,评估不仅是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管理高等教育和民间组织研究和鉴定的手段,而且也是高等学校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重要举措。高等教育评估自律职能的实现是健康向上的评估文化的精髓,不能仅仅把评估看作是政府、社会对高等教育的一种监督和管理,它还是学校自身进一步提升办学条件与教学质量,培养社会适需人才的“甄别仪”“助推器”。通过评估,学生提高学习水平,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学校管理者提高管理能力,学校提高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这是个充分服务于主体,提升主体价值的文化活动。因此,强化“主体意识”,应该着力于制度建设,兑现被评学校本身的主体地位,规范评估活动,挖掘高等教育评估的文化内涵,创造积极、健康的评估文化。

还有另外一种“主体缺位”现象―――评估指标体系中遗忘大学生的就读经验,造成“重物轻人”的现象。在我国的评估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标识或主体不是被遗忘了,就是被忽视了。大学生在学期间的切身体验与发展,要么被在校生数、师生比等数据掩饰,要么被简单化为单纯的学业成绩,结果再次出现“质量主体”缺位的现象。我们认为,高等教育的质量在很大层面上可以用人才培养质量来替换。学生质量是高校质量的根本体现,是质量的主体,学生的就读经验是理解学生质量的重要尺度。尽管学生也可能有一些主观偏见,“从教学效果和问责来看,学生的评价对于教师个人来说似乎是有威胁的,但总体上来看,大学教学因此带来活力。”因此,在评估中应充分重视大学生的就读经验,体现大学生的权利诉求。

四、抵制神化“第三者评估”和夸大“中介评估”的作用,致力于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评估体系建构

教育中介组织,在西方被称为“中介团体”(intermediaryBody)、“缓冲组织”(Bufferorganization)或减压阀,其主要目的是为了缓和政府与高校之间的矛盾。一般来说,中介性组织必须具备专业性、相对独立性和客观公正性等三种基本属性。其独立性是中介评估组织能够公正客观实施评估,最大限度获得社会认可和公信的基础。我国不少学者基于建立“理想的评估机构”的观点,把建立具有独立地位、不受政府影响的中介组织执行评估,看成是实现公正评估和各个高等教育利益主体权利的根本所在。其实,中介不等于绝对中立。评估机构的创建者和经营者是两个不同的主体,双方在利益得失方面同样存在矛盾。中介组织也不能包治百病。

中介性评估机构因各国背景不同,都体现本国的传统和特色。正如伯顿・克拉克所言:“每个国家的权力结构都有缺陷,因此会产生有意识的改革和无意识的调整。”但“历史上形成的权力分布形式倾向于维持原状,因而不同国家高教体制的互相靠拢是有限的”。而在我国,由于目前绝大多数学校依然归国家所有,其公立的性质保证了政府与学校主体在根本利益上的一致。笔者认为,现阶段在我国建立完全脱离行政独立的民间中介组织条件还不成熟,建立政府引导下的中介组织评估制度是一个比较实际的选择。

2004年8月,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成立,有力地推动着以市场机制为导向、政府宏观调控为主导、学校自主办学为主体的“中国特色”运行机制的酝酿、产生。

五、注意评估方式选择与评估定位契合,避免评估结论失真

教育部自2003年到2007年总计评估了502所本科学校,优秀率居高不下,且逐年攀升,已逾80%。人们不禁要问,一个优秀率如此之高的评估还有没有信度?

事实上,无论是基于国内高校生成的标准,还是基于世界其他国家生成的标准,无论是常模参照评价,还是基准参照评价,都不可能或不应该产生如此之多的“优秀”高校。如此之多的“优秀”,反而会降低我国高校教学工作的抱负水平,甘为“井底之蛙”,进而拉大与世界高等教育强国的差距。造成上述结果,与评估方案和评估组织者的导向有关。

评估视角的多维化是评估迈向科学化的重要标志,它表现在近几年各国高等教育评价重视形成性和诊断性、定量和定性相结合、评估结果的谨慎处理等方面。高等教育所存在的问题不是以简单的排序和机械的数字所能反映和解决的。评价要反映存在问题的原因,评价结果要有利于改进提高,而不是削减锐气。

我国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指导思想是“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评估的定位非常科学合理,把评估作为教育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让校长学会办学,教师学会教学,赋予了高等教育评估的激励机制,使得高等教育评估成为高等学校发展的动力。既然我们的本科教学评估的定位就是要实现评估的形成性评价功能,那么,在评估实践中,就应该弱化总结性评价的目的,减少评估对受评高校的威胁,消除或减弱评估过程中受评高校弄虚作假的动机,促使高校以建设性的态度对待评估结果,保证本科教学质量。为此,建议减少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结论等级,只以“合格”与“不合格”评定;淡化评估结果与经费资助和相关决策的联系。根据发达国家经验,绩效结果与政府拨款之间不应存在一种直接的因果关系,否则会造成一味迎合政府要求,并可能导致弄虚作假,从而歪曲高等教育评估最终是为了保持和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终极目的。

六、组织社会力量参与评估,完善评估队伍结构,推进评估专家队伍建设

必须说明的是,这里提到的“社会力量”,不是“中介机构”,而是指那些分布在社会各行各业的专家学者、行家里手。虽然教育部2005年下发了“关于组建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专家库的通知”,但是,实际最终组成的1369名首批专家库成员几乎都来自高等学校或教育行政部门。应该抽调一批有经验的各行各业专家学者参与高等教育评估,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保证的公信度。

很多发达国家都拥有上百人的专门研究高等教育评估的队伍,而我国目前只是通过课题立项,征调一些专家学者“业余”工作。因此,评估专家专业化程度必须提高。教育部从2005年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开始举办评估专家研修班。但是,鉴于与各位专家的原始专业相去甚远,评估经验不相一致,为期一周的培训显然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因此,为保证评估的专业知识、能力和职业操守,实行专家“资格证书”制应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无机化学学科评估篇3

关键词档案管理职业学校评估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ki.kjdkz.2016.09.007

theRoleofFilemanagementintheevaluationofVocationalSchools

wanGYing

(ChangzhouHealthVocationalandtechnicalSchool,Changzhou,Jiangsu213002)

abstracttheevaluationofvocationalschoolisofgreatsignificance,whichrelatestoschoolreputation,directlyaffectsthesurvivalanddevelopmentoftheschool.theimportanceoffilemanagementinevaluatingisgrowing.Schoolsshouldtakemeasurestostrengthenthefullfileofarchives,Soundfilemanagementsystem,promotetheelectronicarchivesmanagement,improvethequalityofpersonnelmanagement,integrationandevaluationoforganicschoolarchivesarchivesarchivesandothermeasurestostrengthentheconstructionoftheschool'sdevelopmentandmakeduecontributions.

Keywordsfilemanagement;vocationalschools;assessment

职业学校档案是学校在教学、科研、管理以及其他各项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对学校、学生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能真实、客观反映职业学校建设与发展的历程。①近十年来,我国国务院、教育部、财政部等部门先后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教高[2006]14号)、《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等文件,标志着高等职业教育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工作重心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从重点抓规模扩张转向抓内涵建设。期间,学校要接受各级各类的评估,如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星级学校评估、示范专业评估、特色专业评估等。在众多的评估中,学校档案是最可靠的第一手材料,是评估专家需重点检查的内容,在衡量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科研水平和管理水平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档案管理在职业学校评估中的作用

职业学校评估意义重大,事关学校声誉,直接影响着学校的生存与发展,档案管理在评估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1.1档案是职业学校做好评估工作的基础

档案资料是职业学校历史的真实写照,不仅客观反映了学校建设发展的过程,也是衡量学校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职业学校要做好评估准备工作,撰写自评报告、拟定汇报材料的内容和数据大部分来源于档案资料,如果没有完整、系统的档案资料作支撑,常会使评估准备工作处于被动地位,为准备佐证材料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因此,完善的档案资料是做好评估工作的基础。

1.2档案资料是专家作出科学评估的依据

职业学校在接受评估时,评估专家要在2~3天进行全面考察评估、掌握和了解学校的办学状况,档案资料的查阅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无论何种形式的评估,评估专家都要将评估材料中大量的统计表、文字叙述都要查找原始档案资料逐一验证。职业学校档案具有独有的原生性、真实性、系统性,能全面展示学校工作成就与办学特色,常成为评估专家了解学校办学状况的重要媒介,对学校的工作业绩发挥重要的支撑和验证功能。因此,科学规范、齐全完整的档案材料是评估专家全面了解学校各项工作状况进而作出科学评估必不可少的凭证依据。②

2档案管理在职业学校评估中尚存在的问题

在职业学校评估中发现,目前档案管理的滞后性与被动性还较为明显,具体存在以下问题。

2.1档案管理意识较为淡薄

职业学校常存在重视教学、轻视档案管理的现象。在评估时,对学校办学条件、办学质量、管理水平等评价的主要依据是查阅档案资料,如档案管理意识较为淡薄,对档案建设不重视,不从收集档案原始资料的源头抓起,常导致材料收集不全,流失在各部门或个人手中,或收集后没能及时归档而积压。在接到评估通知后再着手收集整理所需各类材料时,才发现许多档案工作虽然做了甚至做得较好,但因为没有形成文字材料或没有进行科学整理归档,出现无证可查的现象,在评估时常顾此失彼,再次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整理补充材料,造成被动局面,影响评估结果。

2.2档案管理制度不太健全

多数职业学校成立专职档案管理部门、配备专职档案管理人员的时间都不长,档案管理制度常不健全,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如档案资料的上交与收集缺乏有效的制约机制,未建立规范的部门归档、档案统计、档案保密、档案管理人员岗位责任等制度,③没有明确归档范围、归档时限、归档质量,导致档案材料积压、收集不全或查询不便等问题。

2.3档案分类管理与评估指标不相一致

目前职业学校档案分类按国家档案局制定的全国高等学校的档案实体分类法进行分类管理,与学校接受评估的指标体系通常不一致,不利于档案资源的整合与共享,难以实现有机衔接,在评估需要提供资料(档案的移交和查找利用)时造成困难,常要以馆藏档案材料为基础,根据评估要求进行必要的补充、加工和整理。

2.4评估结束后档案的后续管理不到位

评估时档案资料常十分重视整理和保存,但在评估结束后常不能及时移交档案管理部门,致使用于评估的档案资料管理不到位,尤其是需要提供原件的档案资料,有的是为迎接评估从其他部门借调过来,评估结束后材料就撤回到原部门,致使留存的资料难以反映评估的全过程,加上许多职业学校没有设立评估办,评估结束后评估档案无专人管理,材料丢失现象严重。在学校接受其他评估检查时,常出现拆东墙补西墙现象,把一些材料按评估要求重新组合,出现评估档案管理无序的现象,对档案管理和评估造成不利局面。

2.5档案管理手段相对落后

受传统档案管理模式的影响,加上对档案管理重视不够,致使档案管理手段相对落后,仍以手工操作、纸质管理为主,计算机数据管理处于初级阶段或尚未开展。随着学校办学时间的增长、开设专业的调整、内涵建设的加强,目前的档案管理手段难以达到管理要求,也就无法满足各种评估对档案资料快捷检索、提取的要求。

2.6档案管理人员素质相对不高

目前,职业学校专职档案管理人员编制不足,且毕业于档案管理专业的人员较少,大部分档案管理人员是由其它岗位转岗而来,经短期培训或自学后上岗,档案管理意识不清晰、缺乏基本的档案管理专业知识与技能,不能对档案信息进行深层次研究和开发,仅能做一些收集、保管和简单的分类工作,难以适应新时期职业学校档案管理的需要。

3档案管理更好地服务于学校评估的举措

为了更好地发挥档案在学校评估中的作用,提升评估结论的可信度,需从档案管理理念、管理措施和制度建设等方面加强评估档案的规范化建设与管理。

3.1强化全员档案意识

学校档案对了解学校的历史和现实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学校档案不完整就无法还原历史,无法全面反映学校各项工作的全过程,也就谈不上档案的开发和利用。因此,强化全员档案意识对确保完成各种评估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学校要利用各种媒体和机会如校园网、宣传橱窗、有关会议大力宣传加强档案管理的意义,使全体师生员工对档案的重要性有较为深刻的认识,使之在平时工作中养成了解档案、关心档案、重视档案、随时积累档案资料的良好习惯。为了满足学校各种评估的需求,要转变传统档案管理理念,具有超前服务意识,制定科学的档案管理计划,在学校形成人人参与档案管理的良好氛围,使档案管理步入良性循环轨道。

3.2健全档案管理制度

学校档案管理部门要以评估为契机,完善档案的规范化和标准化管理。(1)学校设立专职档案管理机构与管理人员,全面负责学校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利用,并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2)建立档案管理目标责任制,将收集、保存档案资料与各职能科室及个人的年度目标管理挂钩。(3)健全各种档案管理制度,明确部门及个人的职责,做到奖惩分明,在学校形成档案有人管、有人做、有人查的良好机制,为学校顺利通过各种评估检查提供全面、可信的档案资料。(4)做好档案管理的基础工作,尽可能将原始资料收集齐全,归档合理,在评估检查需要时能准确及时地提供。

3.3努力推进档案电子化管理

随着学校办学时间的延长、内涵建设的加强,学校档案资料将越来越多,一方面增加管理的强度和难度,给需要利用时查找带来不便,另一方面增加存储空间和保管费用。因此,要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创造条件将档案资料进行数字化翻拍,实现纸质档案电子化,有效解决档案数量的增长和存储空间不足的矛盾,使档案管理发生质的飞跃,真正发挥档案资料的使用价值。档案电子化管理将能确保档案资料质量及网络环境下数据的通用、共享与交换,因而也能更好地满足各种评估对档案信息检索、利用的要求,这将成为档案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

3.4努力提高管理人员素质

目前职业学校档案管理人员在人才结构和能力结构等方面整体水平较为薄弱,面对快速发展的科技创新时代,新技术的不断涌现,要求档案管理人员除了要有精通档案专业知识和良好的政治素质外,还必须掌握多学科、多领域的知识与技能,能灵活运用计算机、网络等现代化技术。因此,学校对现有档案管理人员要定期进行培训,不断更新专业知识,提高现代化管理能力,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3.5有机整合学校档案与评估档案

为适应评估需要,在学校档案分类管理时要结合评估要求尽量与评估档案有机结合,将有关评估指标项目列入学校档案实体分类法中,结合国家档案局的《归档文件整理规则》的要求,实行“简化整理,深化检索”方式,由学校档案管理部门负责对评估档案材料进行集中统一管理、监督和指导,④既保证学校档案资料齐全,又方便评估检查时的查找利用,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在各种评估结束后将评估档案作为专题档案及时移交学校档案管理部门,纳入学校档案统一规范管理。

职业学校评估工作是检验学校办学条件、办学质量的重要手段,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学校档案在评估工作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因此,学校必须加强档案建设,提高制度化、规范化管理水平,积极推进档案电子化管理,以更好地服务于学校接受各级各类的评估,为学校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注释

①马玉杰.本科教学评估与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研究[J].档案学研究,2006(6):22-26.

无机化学学科评估篇4

关键词科技评估风险投资风险管理

1科技评估

1.1科技评估的概念

2000年12月28日科技部颁发的《科技评估管理暂行办法》将科技评估定义为“是指由科技评估机构根据委托方明确的目的,遵循一定的原则、程序和标准,运用科学、可行的方法对科技政策、科技计划、科技项目、科技成果、科技发展领域、科技机构、科技人员以及与科技活动有关的行为所进行的专业化咨询和评判活动”。从更广泛的意义上来讲,科技评估是对与科学技术活动有关的行为,根据委托者的明确目的,由专门的机构和人员依据大量的客观事实和数据,按照专门的规范、程序,遵循适用的原则和标准,运用科学的方法所进行的专业化判断活动。其结果要归结为能够回答委托者特定目的评估结论和评估分析。

1.2科技评估的范畴

科技评估的范畴主要是职能性评估和经营性评估两大方面,职能性评估是指对政府科技活动有关行为进行的客观的、科学的评价和判断,为政府有关部门发挥决策、监督职能提供服务。经营性评估是指对企业或其他社会组织与科技活动有关行为进行的客观的、科学的评价和判断,为他们对被评事物的决策、判断提供参考依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科技评估作为一种咨询活动,不应仅仅只为政府决策服务,还应深入到市场中的各类科技活动之中,接受非政府机构委托的评估任务,如企业投资项目的科技评估、风险投资机构投资的科技评估、企业产权交易中的科技评估等。

1.3科技评估的分类

科技评估可从不同角度分类。从评估时间上,可分为事先评估、事中评估、事后评估和跟踪评估四类。事先评估是在某项科技活动实施前所进行的评估,主要包括实施该项活动必要性和可行性两方面内容。它常常带有预测的性质,但不同于一般的预测分析;事中评估是在科技活动实施过程中进行的监督性评估,着重检验是否按照预定的目标、计划执行,对前面工作的进展与预期效果进行比较,并对未来进行预估,以发现问题,调整或修正目标与策略;事后评估是科技活动完成后进行的评估。另外,从评估空间上,可分为国家评估和地方评估;从评估规模上,可分为宏观评估、中观评估和微观评估;从评估方法上分,可分为定性评估、定量评估及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估;从评估形式上,可分为通信评估、会议评估、调查评估、专访评估和组合评估等。

1.4科技评估的方法

评估方法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广义概念包括评估准备、评估设计、信息获取、评估分析与综合、撰写评估报告等评估活动全过程的方法,狭义概念特指评估分析与综合的方法。

科技评估可选用的方法多种多样,关键是要依据不同对象,有针对性地选择评估方法。常用的分析评价方法有定性和定量结合的方法、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指数法及经济分析法和基于计算机技术的评估方法等。

2风险投资的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是通过对风险的识别、衡量和控制,以最少的成本将风险导致的各种不利后果减少到最低限度的科学管理方法。风险投资的风险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企图运用系统的、综合的现代科学管理方法,有效地扩大投资活动的有利因素,控制和抑制不利因素,达到以最小的成本,安全、可靠地实现风险投资利益的最大化。

2.1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的第一步,是指对企业面临的,以及潜在的风险加以判断、归类和鉴定风险性质的过程。存在于企业自身周围的风险多种多样、错综复杂,无论是潜在的,还是实际存在的,是静态的,还是动态的,是企业内部的,还是与企业相关联的外部的,所有这些风险在一定时期和某一特定条件下是否客观存在,存在的条件是什么,以及损害发生的可能性等,都是在风险识别阶段应予以回答的问题。在风险投资中,风险一般可以分为两类: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系统风险是由公司之外的各种因素引起的,如战争、经济衰退、通货膨胀、高利率等与政治、经济和社会相联系的风险,是不能通过多角化投资而分散的,因此又称作不可分散风险或市场风险。重要的系统风险有政治风险、法律法规风险和政策风险等。非系统风险也被称作可分散风险,它是由公司本身的商业活动和财务活动带来的,如企业的管理水平、研究与开发、消费者需求的改变、市场营销风险以及法律诉讼等,其可以通过多角化投资组合而分散,是公司特有的风险。重要的非系统风险有决策风险、财务风险、信用风险、完工风险和市场风险。作为风险投资者,其关心的往往只是项目的系统风险,因非系统风险完全可以通过合理的投资组合而得到分散。

2.2风险衡量

风险衡量对已经识别的风险进行分析评估,以确定其损害程度的过程。风险衡量的方法分为定性风险评价方法和定量风险评价方法两大类,定性风险评价方法又可分为主观评价法和客观评价法,传统的主观评价法主要有观察法、资产负债表透视法和事件推测法等。现代的主观风险评价方法致力于将传统主观方法涉及到的因素综合在一起,并且设法将传统上的主观方法的定性分析特征转向定量分析上,由此而将主观分析扩展到能够同时完成综合评价风险因素与测量风险临界值的双重任务。现代客观风险评价法中,最具代表性的是“Z记分”方法。作为一种综合评价风险企业风险的方法,“Z记分”方法首先挑选出一组决定企业风险大小的最重要的财务和非财务的数据比率,然后根据这些比率在预先显示或预测风险企业经营失败方面的能力大小给予不同的加权,最后将这些加权数值进行加总,就得到一个风险企业的综合风险分数值,将其对比临界值就可知企业风险的危急程度。定量风险评价方法主要有风险图法、决策树法等。

2.3风险控制

风险控制是指在对风险进行全面的分析之后,实施各种风险控制工具,力图在风险发生之前消除各种隐患,减少损失产生的原因及实质性因素,将损失的后果减少到最低限度。实施风险控制的步骤是风险预测——风险决策——实施决策方案——方案的成果评价。风险控制的主要方法有风险规避、风险预防、风险分散、风险转嫁、风险补偿、风险抑制等。

3科技评估与风险投资的风险管理

科技评估与风险管理既有联系也有区别,科技评估作为一种专业化判断活动,在介入风险投资的风险管理后,其任务便是对风险进行识别和衡量,其结果作为风险投资机构投资决策和制定风险控制实施方案的依据。可见,在风险投资的风险管理中,科技评估实质是风险的识别和衡量的过程,而风险管理还包括了风险控制的实施过程,这样科技评估就可以作为风险管理一个组成部分,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促进共同发展。科技评估与风险投资的风险管理的关系如附图所示:

3.1科技评估是提高风险投资管理效率的重要手段

科技评估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已有一整套较为完备的评估规范和技术方法,在评估设计、评估信息采集、综合分析、评估质量控制等方面的研究已较为成熟,同时,由于科技评估机构长期致力于国家和地方各类科技计划、科技项目、科研机构等方面的评估,对于科技产业、科技政策等方面的研究也是其他咨询机构无法比拟的。而我国风险投资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国家还未出台较为完备的有关风险投资事业的行政法规,风险投资机构的风险管理机制还很不健全,对风险管理人才培训的投入和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因此,将科技评估运用到风险投资的风险管理中将能充分发挥其作用,提高管理效率。

3.2科技评估方法是衡量风险投资风险的有效工具

定量和定性方法相结合是科技评估方法应用的基本思路,这与现代风险评价所采取的方法既有相近又有其独到之处,科技评估中最常用的方法是多指标综合评估方法,它是在对多个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之后,设计一套相应的评估指标体系,并对每一个评估指标都制定具体的标准和统一的计算方法,使其能对金额、人数等可计量的指标进行定量评估,同时对社会影响等因素亦可做定性评估的描述。这与上面介绍的“Z记分”方法仅依靠可计量的数据作为评价基础相比较更为有效。采取科技评估方法衡量投资风险也更为准确、可信。

3.3科技评估是推动风险投资管理创新的动力

引入评估机制,使风险投资机构的投资选择与投资决策相分离,使得风险投资管理更为透明化,也遏止了内部人员的“暗箱操作”等种种不良现象。通过独立的、专业化的评估中介组织的运作,将能使风险投资机构的管理层能更客观地认识到投资风险,从而可集中精力于投资决策,通过管理体制的创新,保证投资的科学性和安全性,也提高了投资成功率。

3.4科技评估参与风险投资管理是其自身发展的需要

科技评估工作现阶段主要是为各级科技行政管理部门,主要是国家和省、市科技管理部门服务,而且大部分科技评估机构是由科技管理部门所属的有关单位,如软科学研究机构、科技咨询机构、科技情报机构等部门产生,但由科技管理部门所属的单位评估科技管理部门的科技项目、科技计划等等,在一定程度和一定范围内不可避免的受到科技管理部门的影响。因而,评估水平难以提高。因此,科技评估机构作为一种社会中介服务机构,和各类资产评估机构一样,应逐步社会化和多元化,如参与到风险投资管理的咨询工作中,只有社会化、多元化,才能充分引进竞争机制,优胜劣汰,提高评估水平,促进科技评估事业的发展。

3.5科技评估促进风险投资实现动态管理

风险投资从进入到退出的全过程中,无时无处不存在着风险,实施某项投资决策前需要进行深入分析以确定各种存在风险的影响程度;进行投资后,还应深入到所投资的企业进行跟踪调查分析,对企业生产经营、财务状况,市场竞争状况,企业的发展趋势与步骤等,经常进行科学的、系统的分析与判断,发现潜在的风险,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杜绝它的发生或降低它的危害;风险投资退出后,还要对风险投资的效果进行测评,总结经验与教训,作为今后投资决策的参考。可见,风险投资的风险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实现管理目标需要实施一系列的评估,科技评估的事前、事中和事后评估能够满足这一要求,促进风险管理动态管理。

参考文献

1国家科技评估中心编.科技评估规范,科技评估概论[m].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2001

2杜沔.关于风险投资中的风险控制工具的探讨[J].中国科技产业,2001(7)

无机化学学科评估篇5

【摘要】分别分析了当前评估中在认识、实践和体制上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本文探讨了在大部制背景下服务型政府视角的电子政务综合绩效评估。

【关键词】服务型政府绩效评估部制

一、服务型政府视角的电子政务综合绩效评估的涵义

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实行大部制,建设服务型政府,是党的十七大做出的重要战略部署。电子政务在推进行政体制改革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建设“电子政府”也已经成为世界新一轮政府治理创新和衡量国家及城市竞争力水平的标志之一。

基于对国内外政府绩效评估、信息化绩效评估及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研究,本文认为服务型政府视角的电子政务综合绩效评估是指,在建设服务型政府这一评估目标的指导下,评价主体依照评价目标,通过设定评估体系和评估模型,运用特定的评估指标和评估标准,按照严格的流程,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基础上进行对比分析,对电子政务全生命周期的过程和结果,政府机构绩效目标的达成情况,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做出客观、公正和准确的综合性评判,同时分析未达到目标指标的原因并提出改进建议,进而发挥评估工作的导向性作用,推动构建电子政务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二、我国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存在的问题

1、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理论与认识上的不足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理论基础之上,缺乏正确、科学的理论指导必然导致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实践偏差。

一是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目标定位不明确,目前几乎所有的评估都是基于政府网站的评估,评估机构直接基于政府网站建设情况来进行电子政务绩效打分和排序,把政府网站建设绩效简单等同于电子政务的绩效。

据报道,英国政府决定关闭90%以上的政府网站,以简化公众获取政府信息的过程。英国政府各部门现有951个网站,今后政府机构将只保留其中的26个网站,其余网站将被陆续关闭。据统计,仅这次英国政府精简政府网站就可为政府每年节约900万英镑的开支。

二是对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必要性与意义认识不足。一些地方单纯地为了评估而评估,不是提高电子政务绩效,而是为了附和当前国内电子政务建设领域中的“流行趋势”,评估成为了又一项“政绩工程”。

2、评估实践的混乱无序

首先,不同评估主体的评估范围有所不同,评估方法也存在很大的差别。由市组织的评估有时是针对电子政务建设项目,有时针对的是全市各委办局的网站;由省组织的评估则更为多样,有的是针对政府垂直机构的oa建设,有的是各市整体建设水平的评估,有的甚至是将多种评估对象融合起来。由于各种评估范围及对象纵横交错,界定模糊且不确定,使基层工作无所适从。

其次,评估指标的导向性失误。直接影响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效果的因素便是指标体系的导向性。赛迪顾问指出:围绕基础设施建设进行电子政务的绩效评估,有可能导致使投资呈现自发扩张并忽略投资的产出;围绕信息资源整合利用进行绩效评估,有可能导致过分注重于内部资源管理,引发更大整合阻力;围绕电子政务管理制度进行绩效评估,有可能引发出大量不具有广泛实施价值的管理文件。

最后,评估体系设计不科学。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关键就是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而目前尚未建立统一的科学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指标体系,致使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内容、方法、规定、要求等都不尽相同。大多评估方法采取定性,较少采用定量方法,导致评估结果不够科学。同时,也尚未建立一套相应的严格规范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程序。

3、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体制不完善

本文认为,电子政务绩效评估需要有一套比较完善的评估机制,以便从体制、制度等方面来规范绩效评估行为。目前我国在这方面还很不完善。一是评估多处于自发状态,缺乏相应的法规、制度作保障。二是评估机制滞后尚未形成集中、统一、高效运行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体制和工作机制,致使这项工作难于形成合力。当前,评估基本是上级行政机关对下级的评估,既缺乏政府部门内部对电子政务业务系统绩效的自身评估,更是缺乏专家和社会公众对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三是单纯地为了评估而评估,缺乏相应的改革措施与之相配套。不是为了从根本上改善政府管理和服务,提高电子政务绩效。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特别是对政府网站的绩效评估在我国目前呈无序状态,政府、企业、协会都在进行。有些评估机构或部门对绩效评估的真正意义和目的不明确,只是一味地进行优秀网站的排名,而对较差的网站却视而不见,不采取任何有效的措施来激励和督促;有些政府在组织评测时,未与评测相关的部门及人员进行必要的沟通,未对指标体系和权重进行解释,没有告知评测的时间,更没有听取相关的反馈意见,不知道自己被测评,因此更谈不上改进和完善了。

三、解决对策

本文认为,要发展电子政务,必须建立正确的电子政务绩效观,而科学的绩效观,必须建立在科学的绩效评估基础之上。为此,针对当前我国电子政务绩效评估面临的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建议与对策。

1、加强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理论研究,深化认识,确立正确的电子政务绩效观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需要有良好的政府绩效评估理论作基础。我国学术界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研究政府绩效评估,目前,国内已有许多学者将研究的目光投向了这一新兴的领域,学者们就政府绩效评估的价值取向、评估模式、指标体系、评估机制等方面展开了研究。然而,从总体上看,我国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研究还很薄弱,能为政府设计操作性的绩效评估体系的专家十分稀缺。因此,要加强电子政务学科,特别是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理论的研究,加强电子政务专业人才的培养。

2、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必须紧紧围绕当前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内容展开,评估指标在兼顾全面性的条件下,必须突出重点。首先,在绩效指标的设定方面必须与目标管理相结合,通过将组织任务具体化为组织目标,再将组织目标转化为可操作的绩效指标。其次,只有在指标体系中能够体现出不同阶段、程度及矛盾所构成的现状差异,才能够建立行之有效的绩效评估体系,并实现有效的引导作用。把握好绩效评估体系的理论共性及实践个性的矛盾,才能够将理论逻辑性和实践引导性充分结合,并建立起真正围绕电子政务最终发展目标的评估系统。再次,绩效指标的设定也要注意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与机构的业务性质相结合,才能建立客观且实用的指标体系。最后,还要注意指标的可行性,不能选用那些难以搜集、难以检验核实的指标,指标的测量成本和困难度应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应当经过被评估者的一定努力后就可以实现,如果不努力或不太努力,就不能实现。那些脱离客观实际,经过千方百计的努力仍然无法完成的指标,只能导致被评估者的弄虚作假。可应用平衡记分卡(BalanceScoreCard,简称BSC)可以作为构建新的评估体系的工具。

3、完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体制

首先,要建立与完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法规与制度。通过立法途径使我国电子政务绩效评估走上法制化、规范化和经常化的轨道。在法治社会里,一种活动、一项制度要想规范运行并健康持久,都需要赋予其法律的内涵。对于我国,当务之急是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和做法,加快绩效评估方面的立法工作,尽快赋予绩效评估明确的法律依据,尽快使绩效评估从一种活动上升为一种科学的机制,通过科学、正确的评估促进政府问责性的提高、绩效的提高和政府能力的提高。从目前的形势看,电子政务要先行于其他政府项目建立绩效评估制度,其意义将超出电子政务本身,将为其他政府项目的绩效评估制度建设提供一个范式。

其次,强化第三方机构参与对电子政务绩效的评估,建立多重评估机制。构建科学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体系,必须明确谁来评估的问题,它决定了评估是否全面、客观、公正、准确。建立多重评估机制,重要的是引进电子政务管理和服务对象即社会公众的评估,逐步实现官方评估与民间评估并重。电子政务绩效如何,不能只由政府部门自己来评价,也不能只由其上级管理部门来评价,还需要社会公众和独立的民间机构参与评估。

4、服务型政府视角的电子政务综合绩效评估体系的框架构成要素

基于构建大部制背景下政府视角的电子政务综合绩效评估体系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可以构建以下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体系。

该评估体系包括评估主体、评估客体、评估思路、评估模型、评估流程和评估报告。首先确定评估主体和评估客体,然后在评估目标的指导下,形成科学合理的评估思路,沿着评估思路构建评估模型。评估模型又包括评估方法、评估基准、评估指标、评估数据,遵循既定的评估流程,运用评估模型对评估的客体进行评估,最后得出评估结果,形成评估报告。整个评估过程不是“一次性”的项目,而是伴随着电子政务工作在全年动态展开的,在过程中进行戴明循环中的“监控和评估”,实现对电子政务全生命周期的闭环管理和自我良性循环。同时,该评估体系自身也是个“小循环”,也需要根据评估工作经验总结,进行持续改进。

总之,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是保证电子政务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及时发现并有针对性地解决电子政务建设与运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才能正确评价和肯定电子政务建设所取得绩效,帮助政府为进一步拓展电子政务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因此,必须认真分析我国服务型政府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目前存在问题与不足,建立科学的电子政务绩效观,形成科学的绩效评估体系,完善绩效评估体制。

【参考文献】

无机化学学科评估篇6

(一)委托—关系。起源于“专业化”,衍生于“两权(即企业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的委托理论是经济学研究中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1](杨克瑞,2007)。经济学家迈克尔•詹森(michaelC.Jensen)和威廉•麦克林(williammecklin)在《企业理论:管理者行为、成本和所有权结构》一文中写道:“委托关系是一种明显的或隐含的契约关系,根据它,一个或一些人(即委托人)授权给另一个人或一些人(即人)为实现委托人的利益而从事某些活动,相应的授予人某些决策权力,并依据其提供服务的数量和质量支付相应的报酬,授权者为委托人,被授权者为人。”(williammecklin&michaelC.Jensen1976)换句话说,委托—关系就是委托人授予人一定权力,要求人按照契约规定,以“效忠”于委托人为己任。这实质上是一种利益上的契约关系,即双方遵守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前提下,委托人希望设计一套有效的契约机制协调双方的利益关系,激励和约束人的行为,最终能够引导其行为向有利于委托人的方向发展。

(二)高校本科教学评估中的委托关系。尽管教育领域有别于市场主体,但根据上述涵义,所涉及的委托关系主要有以下几个层面:“个人与政府之间是一种最初的委托关系,即个人作为‘初始委托人’将其接受教育的权利及其所需资源委托给‘中间人’的政府,这是一层隐含的契约关系。第二级委托关系是国务院作为中间委托人,将所拥有的学校公共财产、权力等公资源委托给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教育部)和地方政府部门,其作为中间人行使教育管理的权力。第三级委托关系存在于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即教育部)与学校之间,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是中间委托人,学校是中间人;第四级委托关系是学校内部运作与管理之中,如校长与教师之间,校管理层与院系之间等;第五级委托关系存在于学校教育服务消费者与学校教育服务提供者之间,分别被称为‘最终委托人’与‘最终人’。本文重点讨论的是宏观层面的第三级委托关系。”(徐玲,2004)宏观层面上的第三级委托关系即中间委托人———教育部与中间人———高校之间的委托关系在高校本科教学评估活动当中,形成了比较特殊的第三级委托关系链条。具体来说,受命于国务院委托的教育部作为教学评估的“中间委托人”,在不具备充分全面的信息监督专家组与高校行为的前提下,把教学评估的部分权力委托给专家组,专家组成为中间委托人;教育部又把教学评估的部分权力委托给高校,让其在教学评估中进行自我评价,这就促使高校扮演双重角色,既是自我评估主体又是被评估对象,既是评估活动的一级,又依附于专家组的权威。在自我评估环节,高校作为自评的“第二人”会出现某些“利己行为”,如成绩造假;在专家评估环节,专家组作为“第一人”,不是表面所显现的专家组的专业评估与高校自我评估分而治之,并无牵连,而是高校的自我评估会间接地影响专家组的审核,致使专家组出现“逆向选择”的问题,因此高校是影响专家组行为的一个“外部变量”,此外不排除个别专家冒着“道德风险”对某些高校的评估放松标准。由此可以看出,在第三级委托链条中,涉及教育部、专家组与高校三者之间的双重委托关系,因而很容易出现“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的问题。

二、“高校本科教学评估”中的委托问题

“委托理论认为,在信息完备的条件下,委托人能够观测人的行动水平时,风险问题和激励问题可以独立解决,帕累托风险分担和帕累托最优行为水平就可以同时实现”(张维迎,1996)。然而,现实中的市场是不完全竞争市场,即委托人与人之间是由于信息不对称引起的风险与激励问题的。如果人不能完全按照与委托人所签订的契约行事,则这种委托关系必然会产生额外的交易成本,因而就会存在问题。人问题即问题,是改善委托关系的关键所在。所谓人问题,即在信息不完备的情况下,由于人与委托人主体之间目标函数的不一致,人偏离委托人的目标所作出“利己”而“不利他”的行为,同时委托人无法监督人而产生的问题。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阿道夫•伯利(adolfBerle,1895—1971)和加德纳•米恩斯(GardinerC.means,1896—1988)基于大公司中所有权和控制权相分离的事实,对传统的股权理论提出质疑。“由两权分离带来的成本问题,即委托人怎样才能以最小的代价,使得人愿意为委托人的目标和利益而作出努力工作的问题,成为所有委托—关系共同研究的中心问题”[5](杨克瑞,2007)。可见,委托—关系的改善首先需要明确的是问题的重要性。阿罗(KennethJ.arrow,1921—)“根据发生的时间的不同将多样的委托—问题简化为事前机会主义和事后机会主义两种类型,即逆向选择(adverseselection)和道德风险(moralhazard)”(费方域,2004)。

(一)高校本科教学评估中的逆向选择问题。逆向选择(也称“隐藏信息”,hiddeninformation)是指人利用事前的信息的非对称信息,隐匿其“坏”的特征所进行的不利于委托人的决策选择,最终导致“劣币驱逐良币”的结果,因此人就会做出不利于委托人的事前的机会主义行为。在高校本科教学评估的双层委托链条中,教育部、专家组与高校三者之间的信息是不对称的,“第一人”专家组的选择会受到一些待评估高校(第二人)所制造的扭曲、虚假信息的干扰,专家组表现出“为评估而评估”,其行为具有较大的功利性和被动性特点,这就会导致一些次优的高校排挤优质高校。此外教育部无法事前掌握所遴选专家的所有信息,也就无法保证专家组所有成员与待评估高校之间的利益关系的密切程度,因此,高校和专家组的行为就会损害到教育部的整体评估效果。经过几轮评估,就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即某些优质高校的教学评估积极性受到打击,某些次优高校从中获得满意的评估结果,最终导致第二人———高校做出某些机会主义行为,即无心于自身的教学工作,不再下大力气努力提高本科教学质量,最后损坏教育部的权威与名誉,带来公众对高校与教育部的质疑与不满。

(二)高校本科教学评估中的道德风险问题。道德风险(也称“隐藏行动”hiddenaction)是指人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借事后信息的不完备性及契约的不完全性的制度缺陷,所采取的不利委托人利益的机会主义行为。信息的不完备包括信息的不确定和信息的不对称,由于存在信息的不确定性,人不需要对他行为的全部结果负责;由于存在信息的非对称性,人的行为很难被委托人观测监督;由于契约的不完整性,人的行为很难被约束或激励,因此人就会做出不利于委托人的事后机会主义行为。教学评估中的“道德风险”现象表现为人之间的利益关系。高校变相以“礼品”方式馈赠个别专家获取选票;专家的寻租行为是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而接受高校的“礼品”,这种互惠互利的行为以损害教育部的名誉为代价,会导致整个教学评估风气的恶化。其结果就是高校不再自身教学的改进,而是热衷于学校的财力或者“拉关系”。注重委托—问题的存在,究其原因是委托—双方信息的不对称,目标函数的不一致及责权的不对等,极大地弱化了人的约束行为,使得人缺乏认真负责、努力工作的动力,连带产生人市场中的“棘轮效应”和激励不相容问题。要解决上述问题,只有一条途径就是高校、专家组的行动效用最大化。要促其采用效用最大化,必须对其工作进行有效刺激,于是人激励约束机制问题就成为解决人问题的主要手段。

三、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改善委托—关系

所谓激励约束机制,是指“激发人的动机的心理指向与过程,即主体在某种内在驱动力和外在刺激的作用下,把行为保持在满足、渴望、兴奋、专注的状态下”(王娜,2006)。其根本目标是把“个人行为的外部性内部化,最大限度的克服人的机会主义倾向和偷懒行为,发挥个人的最大潜能”(张银杰,2004)。改善委托—关系的核心就是要设计一套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激励方式包括正向的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反向的约束机制包括以权力、责任为主的内部约束、以中介组织为主的市场约束、道德约束。此外,激励约束机制的设计不仅包括主体、客体、目标、方法,还需要发挥环境因素的作用。

(一)合理设置教学评估机制,使委托—关系的权利、责任对等。1.合理设计激励机制为了提高人工作的积极性,实现委托人的利益最大化,首先要对人进行物质与精神的激励。因此,合理设计激励机制(王湖滨,2011)是解决人问题首要关注的。对高校来说,虽然以实行效率高额奖金的形式激励高校是无效的,但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专家们的机会成本;同时配套以非货币收入(如声誉、进修、评优、晋升等)加以勉励。对于专家来说,则要弱化人市场的“棘轮效应”,强化“声誉效应”,比如教育部为专家个人建立诚信举报“黑名单”,专家组为高校建立“红领巾”档案,并公之于众,受外界的监督举报。2.建立专家的承诺制和问责制承诺制和问责制是为了约束人不利于委托人的行为的出现。高校与专家的主动承诺将是避免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主要策略,同时将问责制与人的未来晋升发展紧密联系或使用“保约”的方式对欺诈行为进行法律责任追究。第一,教育部有必要与高校、专家签订正式的契约,将专家的声誉和地位直接挂钩,目的是促使人与委托人风险共担,约束其为委托人的利益着想;第二,建立媒体舆论平台,曝光失信专家与高校,并将其列入“黑名单”,将弄虚作假者直接通报给当地的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并记入“评估档案袋”。

(二)教育评估中介组织的介入。教育中介组织是一种由国外引进的教育评估方式,以美国为主要代表的教育评估主要是通过院校认证和专业认证的方式评估高等教育质量的认证模式。一般由民间的中介组织实施,其设有一套最低的指标,只对高校的办学理念、教学、科研、服务等方面做出引导性要求,以此判断被认证高校是否具备通过认证的最基本的条件。引入教育中介组织,便于监督和约束高校和专家的行为,是对评估的再评估模式。“教育评估中介组织的介入”[10](王明洲,2002)突出强调保证高等教育质量的底线,起到了质量“守门人”的作用。

(三)市场评价体系的建立。市场评价主要指市场对本科毕业生的信息反馈,主要包括本科毕业生的货币化的私人收益和市场对本科毕业生的名誉评价。市场是检验高校本科教学质量的最有效工具,所以,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综合评价体系是对高校本科教学评估的一种信号传递,也是激励约束人行为的有效方式。此外,有关部门需要建立和完善专家与高校评估和本科毕业生教育产出与收益的面板数据库,如市场导向数据库、行政导向数据库。

无机化学学科评估篇7

论文摘要:本文阐述了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现状,分析了高校迎评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高校图书馆应该抓住评估的契机,真正做到以评促建,评建结合,在相互促进中达到馆藏建设和评估工作双赢的最佳效果,进一步改善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的比例结构,提升文献资源的质量。真正达到以评促改,以评促建,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目的,从而加速推动高校图书馆事业不断发展。

一、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在迎评工作的重要性

近年来,教育部按照“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原则,逐步开展了全国高等院校的办学水平评估工作,其主要任务是对高校教学基础设施、师资队伍、管理水平、教学质量进行综合性的评估。图书馆作为为教学、科研服务的重要部门,自然也在评估之列。面对评估,图书馆都会经历一个自我审视、改革发展的过程,在迎接挑战的同时,也赢得了发展的机遇。图书馆能否在评估中过关,能否取得好的成绩,关系着评估的最终结果,对学校办学声誉和发展前景有着重大的影响。因此,水平评估必然会促使学校各级领导对图书馆工作的重视与关心,使其从财力,物力和人力上给予大力的支持。这是改善办馆条件的重要决定因素,为图书馆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条件。

图书馆应不失时机地抓住机遇,一方面积极准备迎评资料,另一方面以评估为契机,努力改善办馆条件,在迎评中找差距、求发展,不断完善图书馆的业务工作,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加大力度搞好硬件及软件建设,为学校顺利通过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发挥积极的作用。

二、高校图书馆在迎评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为了迎接国家教委的教学评估,各高校图书馆把增加藏书数量作为迎评的一项重要任务,但是由于缺乏监督力度,一些高校采取各种办法在数量上大做文章,这些做法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1.文献购置的不合理

为了迎接评估,文献购置行为容易演变成非常时期的救急行为。为了使藏书量达标,各高校都给图书馆增加了购书经费。但是,在短时间内买到大量适用图书十分困难。由于时间紧,任务重,书源有限,因此,打破了图书馆制订的藏书发展规划和年度购书计划,采购原则和标准也无法执行。买处理书、低价书、剔旧书充数为了迎接评估,使藏书量在规定的时间内达到评估指标要求,一些学校图书馆把增加册数作为最终目标。图书馆根据学校拨给的购书经费和藏书的缺口数量进行测算,一部分经费用于买新书,另一部分经费用于买处理图书。由于有限的经费无法买到足够的新书,一些图书馆将买处理图书作为应急手段。而处理图书普遍存在应用价值不高、印刷质量差等问题。

2.捐赠图书质量难把关

一些高校图书馆在资金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动员学校师生捐赠图书。但是,捐赠的大部分图书的质量不高,内容过时的书和复本数很多,小说和用过的教材所占比例比较大。图书馆面对这些使用价值不大的赠书,弃之可惜,留之无用。但是,为了迎接评估,增加藏书册数,又不得不花费人力进行处理,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

3.停止藏书剔除

在高校教学评估把图书馆印刷本藏书的数量作为一项硬指标时,一些图书馆将长期坚持的藏书剔旧工作停了下来,知识老化、陈旧的图书占据大量的书库空间,且因与新书排列一起,影响了读者选书。

三、以评估为契机改善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

1.以评估为契机建立多元化的文献资源格局

首先,图书馆文献资源包括馆藏资源和网络资源,也就是说包括传统的印刷型文献和新型载体的视听资料、电子出版物等。作为电子文献和其他载体的文献的网络资源可以是馆藏资源的一部分,作为纸质文献的馆藏资源也可以是网络资源的一部分,且两者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其次,树立“兼顾文献载体和使用权的购买”等新观念,在信息网络飞速发展的今天,方便、快捷的网络资源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图书馆作为各种文献信息的采集、处理的中心,理应顺应历史的发展趋势,为读者提供尽可能丰富的网络资源;再次,图书馆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通过搭建文献资源加工平台进行文献资源建设,逐步实现资源加工、存储、传递、利用的自动化、数字化和网络化,提高文献资源的利用率。

2.以评估为契机提升文献资源建设的规划理念

长期以来,高校图书馆在制定文献资源建设规划时,受传统观念的束缚,强调的是“大而全”或“小而全”,文献资源建设虽有数量的增加,但难以形成自己的特色。面对文献量的激增和网络环境,高校图书馆在规划文献资源布局时,应逐步向按“需”收藏方向发展,文献资源建设更强调专业化、特色化,更注重针对性和有效性。文献资源建设应强调以“应用为主”。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高校图书馆的文献类型日益增多,这必将导致馆藏文献获取方式的多元化。许多高校图书馆在加强印刷型文献采集同时,加强了电子文献和网上资源的采集,注重馆藏资源文献收藏、电子文献和网上资源的采集,注重馆藏资源文献收藏与网上资源采集的均衡发展,尤其对相同文献信息的不同载体的文献要有选择地取舍。

在现代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文献资源的质量评价已不能局限于本馆实际收藏为评价依据,同时还要看其在网络上获得国际、国内信息资源的能力。因为信息的需求者更注重的是图书馆及时、快捷的信息服务。根据这样的评价标准,高校图书馆的馆藏质量不仅取决于它的规模结构以及借还的服务质量,更重要的是利用馆藏文献和网络文献的质量是否能够满足读者的需求。所以在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都不可能在量上“大而全”,在收藏策略上应该发挥各个院校的优势,向专业特色方向发展,要有自己的院校特色、学科特色、人文特色。

3.以评估为契机全面提高文献资源建设质量

评估的关键在于“以评促建,重在建设”,提高藏书量必须以保证质量为前提,做到质量与数量并举。高校图书馆要抓住教学水平评估的有利时机,提高扩大文献收藏的范围、确定本校重点学科文献收藏的范围。要根据学校学科发展规划,做到对重点学科文献资源全面系统收藏,相关学科有选择收藏,形成较为完整、有一定水平的文献资源体系。

图书馆要抓住评估这一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不失时机地要求学校加大文献资源建设经费的投入,制定科学的藏书建设规划,不仅要从藏书的等级、学科结构、层次结构、语种结构、类型结构等方面满足本科教学及科研需求,而且要结合学院办学宗旨、教学及科研水平、师生人数、学科专业设置,加强和提高藏书质量,极大地丰富馆藏,促进图书馆建设,为提高科研水平及本科教学质量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

抓住机遇,提高扩大文献收藏的范围、确定本校重点学科文献收藏的范围。根据这几年学校学科的发展规划,重点学科的设立,硕、博士点的设立,做到对重点学科文献资源全面系统收藏,相关学科有选择收藏,形成较为完整、有一定水平的文献资源体系。要达到高质量的藏书体系,就应加强对重点图书文献、原版图书及核心期刊的采集。在当今的信息时代环境下,要逐步加大电子文献的采集力度,不断调整馆藏的种类,保证读者对重点学科的文献使用。

四、在迎评工作中完善文献资源建设的思考与对策

(1)图书馆全体工作人员共同参与,真抓实干,把评估的责任落实到工作目标中去

将做好评估工作与实现学校的创建目标结合起来,将做好评估工作与狠抓文献资源建设结合起来,加大宣传力度,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克服“等、靠、要”的无所作为思想,要树立一盘棋思想,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一切为了评估,一切服从评估。

(2)图书馆必须顺应高等学校教学科研的要求不断地进行变革和进取

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是一项系统工程,它要求参评院校在较短时间内准备评估,对参评院校来讲,平时工作非常关键,要用科学的发展观来管理,在日常工作中下功夫,不断积累文献资源,不断提升办馆水平。评估是一场硬仗,要想取得好成绩必须建立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建立在实际建设成果上,建立在所付出的智慧和汗水上。与最后的结果相比,建设的过程更为重要。

(3)处理好短期行为与长期建设的关系

文献资源建设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需要长期投入,长期建设,以形成本校资源特色。切忌为了评估达标,只顾数量、不顾质量的做法,造成资源的浪费。实际上,文献资源数量上的不足带有普遍性,应该在重视质量的基础上增加数量建设,注重内涵建设,使有限的评估经费落在实处。

(4)不仅要增加纸质文献的数量,还应加强电子文献和其他载体文献的采集

图书馆应根据自身的性质、任务和读者对象,系统地收集各种类型的藏书,经过科学的加工整理,合理地排列组织,成为有层次的多元化图书馆藏书体系,并作为评估图书馆的一个重要指标。

(5)以评估为契机,积极争取学校投入

由于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教育资源全面吃紧,教育经费短缺,图书馆经费普遍不足。教学评估为图书馆带来了机遇,必须以此为契机,积极争取学校支持,补充、完善图书馆文献资源。事实证明,通过评估,图书馆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政策支持与财力支持,丰富和拓展了文献资源的同时,图书馆也得到了较好的建设与发展。

五、总结

总之,高校图书馆应乘教育水平评估的东风,高瞻远瞩,长远规划,整体部署,科学组织,建立健全水平评估的规章制度。对图书馆各项工作严格考核,全面落实评估指标内涵,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使自评自建与时俱进地贯穿图书馆建设的始终,真正达到以评促改,以评促建,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目的,对图书馆文献资料建设进行合理的修正、补充和完善,更好地促进高校图书馆事业的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林惠珍.关于修订高校图书馆评估项目和指标的两点看法.晋图学刊.2004年第2期

[2]余鸣.以评估为契机,全面加强图书馆建设.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04年第4期

[3]陈光华.水平评估给高校图书馆带来的发展契机及负面影响.图书馆建设.2006年第2期

[4]李纪安.共同努力提高评建工作质量,促进高等学校发展.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

无机化学学科评估篇8

关键词:无形资产评估;常见问题;改善对策;研究

无形资产指的是特定主体所拥有亦或是控制的并不具备实物形态,但可以始终发挥作用并获取经济利益的资源。而无形资产评估所涵盖的内容主要是商标权、专利权、著作权、专有技术、客户关系、特许经营权、合同权益等可确指的无形资产。无形资产评估是通过对评估方法的合理运用,根据特定估价的标准,在对诸多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后,确定无形资产的现时价值。由此可见,无形资产评估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需要予以高度重视。

一、无形资产评估中的常见问题解构

(一)机制不健全

现阶段,无形资产评估始终存在于发展初期,而评估机构多头管理现象经常发生,难以保证评估业务的规范化。企业主管单位具备评估报告审批的权利,所以,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不仅是当事人,同时也是仲裁人。而这与政府部门仍存在紧密的联系,所以,必须要利用政府关系垄断市场,并不是以正常竞争获取业务。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对评估程序随意地删减,评定估算十分简单。而评估工作的底稿不完整,报告内容与格式也不规范,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恶性竞争中。由此可见,无形资产评估的操作问题较大,究其原因就是评估制度不健全且市场也不成熟。

(二)评估工作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无形资产评估工作具有明显的综合性,所涉及的学科也十分广泛,具有较多的知识含量,且学科专业性较高。为此,执业工作人员应当具备专业理论知识以及操作经验,不仅要了解法律知识,同时,还需要了解国际国内经济形势、行业发展趋势、企业情况、项目背景,且具有评估专业知识及实践经验。然而,当前我国部分机构对无形资产评估不够重视,选用的人员不够专业,选取方法不科学,所以,评估操作规范性不符合要求。

(三)评估方法不科学

τ谖扌巫什评估工作而言,其结论的正确性与评估方法存在紧密地联系。在无形资产评估方法中,常见的包括重置成本法、市场法与收益法。在选择评估方法的过程中,一定要与评估对象和评估目的基本要求相吻合,通过对多种评估方法的综合运用,才能够保证评估结论的正确性。然而,大部分评估机构都采用了某一种评估途径与方法,最终影响了评估结果的准确性。而且部分评估机构开展工作需要的资料不完整,且没有构建所需的评估参数机制,对于评估质量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二、改善无形资产评估工作的有效途径

(一)建立健全评估理论与机制

第一,评估机构应注重研究无形资产评估理论,并且对无形资产评估的操作实务进行深入探索。其中,应积极贯彻并落实法律法规,促进《资产评估法》的实施,以保证评估工作有法可依,构建完善的规章制度,以保证评估工作的规范性,将风险意识放于首位。需要注意的是,坚决不允许唯利是图,不能做出超出业务能力范围的项目,以保证无形资产价值评估结果更加准确。

第二,评估收费管理机制的全面改革。在完善无形资产评估工作的过程中,应不断增强评估服务的质量与透明度。应当在估价机构的内部合理地设置估价组织模式,选择使用运用检验与核查等多种方式。

第三,无形资产评估业务应当委托具备评估资格的机构,由具备相应资格的评估师或评估专业人员负责,并在必要时聘请专家工作。这样不仅可以规避无形资产价值评估不准确的问题,同时还能够增强评估结果可信程度。

(二)全面提升评估工作人员的素质

开展无形资产评估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在科学技术与其他专业知识的帮助下向社会提供相应的服务,所以,其专业性与综合性十分明显。另外,现阶段出现一些如客户关系,客户清单,人力资源,供货协议、特许经营权等新概念的无形资产,在评估方面对评估人员专业知识和执业技能有了更高要求和新的挑战。为此,评估工作人员还应当具备政治素质与职业道德水平,秉持科学态度,并对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不断学习,以保证依法评估。与此同时,还应积极开展专业知识学习并加大业务培训力度,通过实践总结经验,全面增强评估工作的水平。

(三)合理选择评估方法

首先对无形资产评估方法运用的范围进行明确,针对项目特点合理选择评估方法。在选择评估方法时,应尽可能多的获取与无形资产评估相关的资料,资料内容应详尽完整,为评估方法选取及评估结论的准确性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只有充分地收集、分析、处理评估对象数据,才能高效、简洁、合理的估测资产价值,以获取正确的评估结论。其次,现阶段无形资产评估大多选取收益法,而收益法的应用重点就是基本参数的确定,如:收益额、分成率、折现率、收益期等。参数的一点变化对评估结果的影响可能是巨大的,因此应谨慎确定评估参数。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时期背景下,无形资产已经成为企业重要的经济资源,而且企业所具备的无形资产数量和质量也逐渐突显出重要的作用。为此,必须要不断增强无形资产评估的水平。文章以无形资产评估为重点研究对象,阐述了评估工作中常见的问题,并且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改善对策,主要的目的就是不断强化无形资产评估工作,提高评估工作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高东旭,刘斌.无形资产评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西部皮革,2016(10):119.

[2]张晓辉.高新技术企业无形资产评估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3.

[3]宋德慧.关于现行无形资产评估中存在的问题的思考[J].经济视野,2014(9):296-296.

无机化学学科评估篇9

论文摘要: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扔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提高到更加重要的位里。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建立起比较完善科学的质童保障体系,本文选取几个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质童保障体系加以介绍,总结了它们的共同特点.并将其与我国现行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进行比较,力辫异同,获得一些有益的启示。

一、欧洲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概况

(一)背景

20世纪80年代以来,“质量”成为欧洲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问题,欧洲各国普遍关注并大力改进高等教育质量,其主要原因:一是拓展高等教育规模引发的人们对高等教育质量的普遍担忧;二是欧洲科技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对高等教育质量提出的要求;三是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实现对高等教育质量形成新的压力;四是高等教育体系不尽合理,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形式

1.英国—多元格局

(1)质量控制。大学内部为达到一定的质量标准而采取的各种措施与行动。包括:对新课程的审批、对现行课程的检查指导、对整个教学计划的周期性回顾。与此相适应,各高校普遍采用了三种评定教学质量的方法:自我检查,学生反馈和校外同行评审。

(2)质量审核。1990年,英国大学校长委员会成立“学术审核单位”,旨在对各高校承诺的质量控制进行外部检查。1992年,英国高教结构二元并轨,大学校长委员会等机构又协商建立了一个统一的学术审核机构—高等教育质量委员会,“学术审核单位”并人其中。高等教育质量委员会主要有三种功能:质量审核、质量提高以及学分和人学管理,主要职能在于帮助高校更有效地实现其质控目标。

(3)质量评估。英国高等教育基金委员会负责对各高校教学质量进行外部评估,它通过评估促使各高校按照全英标准保持和改进教学质量,并与办学经费挂钩。

(4)社会评价。其监督和评价主要有三种方式:校外人员直接参与学校管理、专门职业团体及其他法定组织的质量评价、(泰晤士报》每年一次的高等学校排行榜。

2.法国—中央集权

由于法国一直遵循中央集权制的领导传统,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也不可避免地体现出这一基本特征。其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主要由三个方面构成:

(1)国家高等教育研究委员会。法国大学的学位证书既可由国家授予,也可由各个大学授予。前一种学位证书只授予进人公共服务部门的雇员。国家高等教育研究委员会是负责批准想要发展教学项目以获得国家学位证书的大学的责任机构。

(2)国家评估委员会。负责对法国高等教育机构进行综合性的整体评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议。委员会是相对独立的国家行政机构,其报告直接呈送共和国总统,有很强的权威性,所进行的评估主要有三种:院校制度的评估、学科评估和法国高等教育状况的总体评估。

(3)其他机构。如:国家工程师职称委员会,它主要负责工程研究类评估,发挥某种间接责任;学位授予委员会,它在教育部高等教育理事会范围内,审定研究生课程并授予相应的学位;等等。

3.荷兰—校外评估

(1)大学协会。它主要对大学的教学和科研质量进行校外评估。大学协会内设视察委员会,由5-7名成员组成,每5年对大学进行一次例行视察,重点对各个学科进行检查,通过查阅文件资料、访谈等,对各学科的教育质量进行评估。

(2)大学行为指引—学院内部教育质量分析模式。该模式依据大学协会有关行为指引的内部数据设计而成,对包括学生注册质量、学生变动质量(如辍学比例)、毕业生质量、员工质量、教育机构质量、教育改革质量等进行评价。

(3)高等职业教育学院协会。它主要对非大学的高等教育机构的教育状况进行评估。其评估结果将直接提供荷兰教育科学部参考,并列入相关的议程。

二、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概况

(一)背景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持续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鼓舞下,高等教育规模急剧扩张。从招生数量上看:1998年108万人,到2005年达到510万;在校生人数由1998年643万增加到2005年的1450万人。

这种规模的急剧扩张,一方面,推动了中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过渡,最大程度地满足了国民接受高等教育的强烈愿望,大大缩短了我国进人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阶段的历史进程,产生了可观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另一方面,高等教育投人增长跟不上规模迅速扩张,带来了教育质量滑坡问题。建立健全科学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成为我国高等教育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性因素。

(二)形式

大致分为两类:一是教育部组织的本科教学评估;二是各大学内部的教学质量监控。

1.教育部组织的本科教学评估

(1)发展过程

1985年,国家教委《关于开展高等工程教育评估研究和试点工作的通知》,一些省市开始启动高校办学水平、专业、课程的评估试点工作。1990年,国家教委制定《普通高等学校教育评估暂行规定》,对高教评估性质、目的、任务、指导思想、基本形式等做出了明确规定。

从1993年开始,教育部对1976年以后建立、以本科教学为主的普通高校,开展了本科教学土作合格评估。1995年开始对“211工程”的重点高校,开展了本科教学工作优秀评估。1997年开始,对处于上述两类情况之间、办学历史较长、以本科教学为主要任务的高校,开展本科教学工作随机性水平评估。

2002年6月,教育部将以上几类评估合并为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制定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并于当年按此方案对21所高校进行了评估。

2004年8月,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正式成立,确立了五年一轮的评估制度,评估工作开始走上制度化、专业化和科学化的道路。

(2)评估方法与影响

本科教学评估采取教育部制定评估指标体系和标准;被评估学校根据评估指标进行自评,撰写自评报告并提出整改措施,然后接受教育部派出的评估专家组进校考察;专家组在考察基础上提出考察结果和评估结论,经教育部审批后向社会公布。

教育部规定:本科教学评估合格的学校,评估结果作为该校今后审批本科教学工作优秀学校,新增本科专业设置,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及其硕士点、博士点的主要依据之一。本科教学评估结论为暂缓通过的学校,需在规定的暂缓期内整改申请重新接受评估。本科教学评估结论为不合格的学校,令其限期整顿、停止招生或停办。

2.高校内部质量控制

在各高校的研究和实践中,人们普遍比较重视对教学活动各环节的质量监控,而且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如: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或专业教学计划)、建立校院(系)两级教学质量监控和管理体系、听课评教制度、学生教学信息员制度、教学检查制度、督导员制度等,这些办法在一定的范围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有效地遏止了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教师不按时上下课、不按大纲或教学计划授课、教学效果差等问题。

三、分析比较

1.欧洲模式的特点

一是评估主体多元化,辐射到与高教界发生联系的社会各方。具体包括政府、社会公众、专门职业团体、行业协会及其他法定组织、大学自身及大学的集体组织等。二是内部的质量控制与外部的质量评估相结合,以“外”促“内”。三是评估结果与办学经费挂钩,使高校能在政府的推力、市场的引力和社会的压力之下,自觉地负起教育质量保障的责任。

2.我国模式的特点

与欧洲各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相比,我国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具有高度的权威性、基础性、社会影响性、综合性。主要特点表现是:

(1)以整体评估为主,把学校教学工作全局作为评估对象,评估过程和评估结论也侧重于对学校的教学工作进行整体综合分析,便于学校从全局和整体上改进工作。

(2)《评估案》体现高等教育改革和建设的向,对学校教学工作有明确的导向作用。

(3)重视学校在评估中的主体作用。

(4)强调评建结合、重在建设,引导学校把主要精力放在学校内部建设、改革和管理上。

(5)重视发挥教学管理专家的骨干作用。

3.我国高等教育评估方式的局限性

(1)质量监控主体单一化。建国以来,我国对高等教育实行政府统一管理,政府既是高等学校的兴办者,又是高等学校的管理者,还是高等学校的评价者。在我国高等教育已经大众化的情况下,对近2000所高校的质量监控工作,全部由政府来完成,其结果必然是周期长,时效性差,监控质量无法保障。

(2)质量控制外部化。在我国现行的质量保障制度中,质量监控主要来自外部,政府在高等教育质量管理和保障方面有绝对的权威,其结果是使学校本身高度重视外部评价,而忽视自身内部的自我评价,高校普遍缺乏加强质量管理的内部动力。

(3)质量观念标准片面化单一化。在评价高等教育质量过程中,往往只根据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规格这一因素来评价高等教育的整体质量,忽视了高等教育是否促进当地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在质量标准方面,用精英阶段高等教育的学术取向和质量标准来规范大众化高等教育,结果造成了质量观念片面化、标准的单一化。

(4)质量保障评价体系尚未真正建立起来。众多高等院校更多地把注意力集中在对教学质量的评价和评定上,缺乏对高等教育质量保障评价体系的全面认识,建立科学充分的质量保障体系还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

(5)校内评价与外部评价脱节。虽然许多的高校都强调内部教学质量控制检查,由于这种检查结果并不直接面向社会,也与学校发展、上级的拨款、招生规模无直接联系,所以缺乏一种持续的推动力,在很多情况下,那些“制度”、“办法”都成了纸上谈兵,校内评价与外部评价脱节,无法形成上下联动、上通下达的质量评价网络系统。

无机化学学科评估篇10

论文摘要:公共政策评估是政策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只有通过政策评估,才能判断一项政策是否收到了预期效果,从而决定这项政策应该继续、调整还是终结,因此 公共政策评估十分重要。要确保政策评估的有效性,政策评估主体必须提高对评估工作重要性认识,建立独立专业的评估组织,运用科学的评估方法,确立有效的评估标准,使评估制度化。

 

公共政策评估是政策评估主体,依据一定的标准和程序,运用科学的技术和方法,对政策的效益、效率、效果及价值进行判断的一种政治行为,目的在于取得有关这些方面的信息,作出决定政策变化、政策改进和制定新政策的依据。 

目前我国在公共政策评估方面的研究刚刚起步,存在重重问题,表现在评估体系不规范、不完善,而且受到较多人为因素的影响,存在种种问题与困难。尤其是地方政府,虽然设立了相关政策研究和评估机构,但是这些机构的水平参差不齐,它们主要工作是进行调查研究、分析预测和指导政策执行,很少对一项政策进行独立、正式和全面的评估。即使有,其目的多半是被动的,评估往往是形式主义,在很多时候成为对政府欲出台的政策的可行性论证。

 

政策评估有以下重要意义: 

 

(1)政策评估可以科学地诊断政策效果。一项政策投入运行后究竟效果如何,往往不是一目了然,如果没有政策评估,就很难了解政策有无效果或者效果大小,就不免陷入“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的境地。为了克服盲目状态,有必要利用一切可行技术和手段收集政策效果信息,并在此基础上加以分析和科学阐释,以确知一项政策的特点、优点、缺陷,使决策者心中有数,从而帮助进一步制定更有效的政策。 

(2)政策评估可以作为决定政策继续、终止、修正、以及重新制定的重要依据。 

由于政策评估具有诊断、预测、反馈、矫正等功能,因此,在政策运行过程中,它能够为政策方案的选择、政策的延续、革新或终止提出科学而理性的结论和依据。 

(3)政策评估能有效地检测政策效果、效益和效率。每一项政策的实施都必须有所投入,但是,有产不出,或者产出甚少,都违背了政策制定的初衷。政策评估可以借助大量的投入产出信息,检测一项政策的实际效益和效率。 

(4)政策评估是合理配置政策资源的基础。在实际工作中,政府部门往往同时执行着多项政策,由于政策资源的有限性,政策决策者和执行者都必须考虑如何以有限的资源获得最大的效益,这就要求政府主管部门在不同的政策投入上,必须合理配置政策资源。 

(5)政策评估是政策运行科学化、民主化的重要保障。通过政策评估,能够广泛动员人民群众参与政策制定和实施,使政策运行能真正了解民情、反映民意、集中民智,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有助于政策运行的民主性和科学化。 

 

确保政策评估科学有效性途径分析: 

 

一、政策评估者应提高对政策评估工作的重要性认识 

首先,政府部门要充分认识到政策评估的意义。这需要加强政策科学的研究和传播,使人们认识到政策评估对于政策过程而言不是无关痛痒,可有可无的环节,而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它不仅有助于政府部门认识政策的特点、优劣和成效,监督政策的执行过程,补充和完善政策,而且有助于开发政策资源,增强政策效益,从而在思想上予以重视并采取相应的行动。其次,必须端正政策评估的指导思想,改变视评估为“评优”、“歌功颂德”的错误观念,正视评估的“批判性”功能,本着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决策质量的评估态度,坚持全面客观、公正公平的态度去开展评估工作,以求最大限度的发挥评估的建设性功能,为实现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服务。再次,要认识到评估工作的改进与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探索过程,推进我国政策评估事业的发展既不能裹足不前也不能鲁莽激进。 

二、明确政策目标、精选政策对象 

要使政策评估富有成效,就必须努力明确目标,这当然首先是政策规划阶段的任务。进行政策评估时必须回顾、审视当时的政策目标,了解某项政策的初衷,尽可能明确政策目标。同时要精心选择评估对象。在从事评估工作时,就必须慎选评估对象。

三、建立独立专业的政策评估组织 

缺乏专职独立的政策评估组织和政策评估人员是我国公共政策评估实践停滞不前、有名无实的一个主要原因。针对我国政策评估组织的现状,可以考虑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建设 

一是规范、健全官方的政策评估组织。目前我国党政部门已存在不少的政策研究组织,必须强化这些机构独立履行职责,使其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在这方面拟提出一组政策建议。 

二是大力发展民间的政策评估组织,并使之逐渐成为政策评估的重点。民间的政策评估组织具有专门知识和社会关系广泛两大优势,更容易进行社会沟通,了解民意,因而可以获得官方评估组织无法获得的信息。民间评估人员地位中立,更能够保持公正、客观态度。除了专门性的政策研究机构,报刊、杂志和电视等新闻传媒也应该非常积极地参与公共问题的发掘与公共政策的评估。特别要注意赋予民间评估机构超然、独立的地位,保证其工作免受政府干扰。这方面拟通过理论宣传、政策建议予以解决。 

三是专业评估人员队伍建设。必须加强对政府人员和评估人员的教育、培训,使其掌握政策评估的科学理论和相关技术方法,尽快从外行转到内行;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鼓励和吸引政策分析专业人士到政策评估组织任职工作;加强官方政策评估人员与非官方政策评估人员交流和合作,最大限度地实现信息共享,把理论评估与决策现实有机统一起来。在这方面拟提出一组政策建议。 

四、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估标准 

没有标准将无法对一项政策进行正确客观的评估。而且这些标准是所要分析问题的核心所在。在进行政策评估的实践过程中,由于政策涉及面广,参与人数众多,政策过程中的变量因素很多,因此难以设定一个统一的、能被绝大多数学者共同认可的标准,在梳理了中外学者的不同理论后,本人认为,一般而言,政策评估有如下标准——3e(效益,效率,公平)和3p(公众参与,可预测性和正当的诉讼程序) 

五、选取合适有效的评估方法 

在确定了评估标准之后,选取合适的评估方法就成为核心问题。常用的有对比分析法、成本效益分析法、统计抽样分析法、定性分析方法,有同行评估、问卷调查、当面访谈、电话采访及案例研究等。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各种分析方法都有一定的缺点,适用场合各不相同,故而使用单一方法评估可能会产生非常严重的误导;过分倚重于量化评估方法,忽视必要的定性分析也是不可取的。各种不同方法之间存在互补性,在实践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一种主要的分析方法,同时结合其它方法分析的结果综合地做出评估结论。 

六、政策评估制度化 

制度意味着减少弹性,增加规范,这是使政策评估工作真正成为政策过程的一部分的必要保障。政策评估的制度化主要包含三个方面内容:首先,实现政策评估的程序化。把评估列入政策过程之中,通过制度规定除象征性或符号性的公共政策外,每项政策最终都要进行程度不一的评估。其次,建立政策评估基金,解决评估经费来源问题。政策评估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异乎寻常的财政支持,以便组织各方面专门人才,收集大量信息,开展评估工作。最后,重视评估信息的反馈和评估结论的消化、吸收。政策评估的结论必须与相关人员的奖惩直接联系起来,真正实现政策过程中的责、权、利相统一。 

七、建立健全政策评估信息系统 

计算机编程中有一句名言:go in go out,意思是你输入的什么,那么就相应地产出什么。同样,政策评估信息系统也需要注意评估信息收集的及时性、准确性、全面性。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快速的 信息反馈网络。政府部门除了法律规定应予保密的信息之外,其它一切有关公共政策制度背景、执行情况、评估结论等信息均应该通过网络及时向社会传播,最大程度地避免信息截留失真。建立信息网络系统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决策中心,评估组织和 社会公众之间的有效沟通,加快决策的 科学化与民主化。 

总之,政策评估是一项涉及面广、操作复杂的系统工程,加强和推进我国的 政策评估事业需要做很多方面的工作,因此需要社会个有关部门和人士广泛支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改进、不懈努力,力保政策评估的科学性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詹姆斯.e.安德森 公共政策 华夏出版社,2004 

[2]威廉.n.邓恩 公共政策分析导论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3]托马斯.r.戴伊 理解公共政策 华夏出版社,2004 

[4]弗兰克.费希尔 公共政策评估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5]陈振明 政策科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6]宁骚 公共政策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7]陈谭 公共政策学 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8]张国庆 现代公共政策学导论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