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社会教育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18:47

青少年社会教育篇1

一、全面地把握社会理想的构成,树立科学的社会理想教育观

社会理想的概念十分广泛。它涉及社会学、文化学、伦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多学科领域。人们对社会理想的理解歧义颇多,莫衷一是。我们认为,对社会理想的正确认识和宏观把握应围绕着这样一个基本核心,即社会理想是一定社会或阶级对未来社会发展图景的总体设计,和社会成员对此设计的奋斗目标的共同追求。社会理想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一个统一的整体。从理想所属的对象(主体)来看,可分为社会的理想和个人的社会理想。

社会的理想对个人来说,是前进的奋斗目标,是人生的精神支柱;对社会来说,则是对未来发展前景的设计,是民族凝聚力的体现。它们两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离开了未来社会的理想,个体的理想追求就会偏离社会发展的轨道;离开了个体的理想追求,社会的理想就会成为空中楼阁。因此,社会理想是社会的设计与个体的追求的统一,亦即社会的理想与个人的社会理想的统一。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个人的社会理想仍属于个人理想的范畴,它与个人的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是并列的关系。那种把个人的理想与社会的理想割裂开来甚至绝对地对立起来的观点,是一种机械的观点。个人的理想与社会的理想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它们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社会理想无论是社会的设计,还是个体的追求都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政治的、经济的、科学的、文化的、道德的等方面的理想。而我们通常所说的社会理想却往往仅指政治理想这一方面,这显然是不够的。还有的把道德理想仅仅看成属于个人理想的范畴,这也是一种片面的观点。当然,我们并不否认政治理想在社会理想中具有核心地位和决定性作用,也不否认道德理想在社会理想中的重要意义,但我们毕竟不能以偏概全,以部分等同整体。

我们探讨社会理想的构成,是为了确立全面的科学的社会理想观。科学的社会理想观必须具备两个重要的条件,其一是社会理想必须符合社会发展的宏观规律和时代的要求,具有客观必然性;其二是社会理想必须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和要求,能够成为一定社会、阶级、集团成员的共识并为之奋斗的目标,使其具有现实的可行性。一定社会、阶级的绝大多数成员对社会设计的认同和对奋斗目标的追求,就凝结成为一种共同的理想。我们今天所说的对青少年的社会理想教育就是特指现阶段的共同理想教育。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就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从整体上来把握这一共同理想的内涵,我们就会发现,它涉及到社会理想的各个方面:政治上民主、经济上富裕、科学文化发达、社会文明,等等,并以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为主线,贯穿在各个组成部分之中。对青少年进行社会理想教育就在于通过这一共同理想的教育,把社会的理想内化为个体的意识并转化为自觉的实践,使自身的精神需要和追求目标调整到社会理想的轨道上来,使青少年坚定社会主义的信念,从而提高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二、适应改革开放新形势的要求,坚持理想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

教育的根本问题是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规定。社会理想教育是一项旨在培养有理想的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在青少年社会理想教育中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就成为一种客观的必然。

我们正处在改革开放的时代,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加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初见端倪。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在我们集中精力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和平演变与反和平演变的斗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斗争仍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青少年将是被争夺的主要对象。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必然会反映到教育上来。因此,坚持理想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在当前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这个问题上存在的几种错误认识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一是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来否定社会理想教育中的社会主义方向;二是以我们所处的历史阶段来否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科学性;三是以社会生活中的某些不合理现象来否认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等等。这些深层次的思想认识问题,必须通过社会理想教育实践逐步加以澄清和解决。

坚持理想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要求我们在青少年社会理想教育中,必须把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同现阶段的奋斗目标结合起来。我们党的最高理想是建立共产主义社会,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这个最高理想都是共产党人和先进分子的力量源泉和奋斗目标。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就是我们党把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同打败日本帝国主义、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这样一些具体的现实的奋斗目标相结合的产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就是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在现阶段的具体体现。现阶段我们所进行的社会理想教育就是要用振兴中华、实现四化去动员和鼓舞青少年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事业中去,最终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社会理想与社会现实的关系,是社会理想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社会理想是对未来社会发展可能性的预测和理论的概括,科学的社会理想是明天的现实。因此,我们在进行社会理想教育中,既要坚持社会理想的科学性和原则性,又要实事求是地面对现实,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正确认识社会理想和社会现实的辩证关系。不能因为我国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以及某些不合理的社会现象的存在而对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产生怀疑,更不应该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丧失信心。邓小平在1989年曾指出,“对于艰苦创业,对于中国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将要变成一个什么样的国家,这种教育都很少,这是我们很大的失误”[注]。对我们来说,可谓语重心长。

三、从青少年的理想特点出发,提高社会理想教育的针对性

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社会理想观形成的重要时期。青少年社会理想的形成是以对社会理想的认知为基础的,这是个体社会理想形成的准备阶段。在此基础上进入社会理想的设计阶段,这一阶段的社会理想是与个人的生活理想、职业理想密切关联的。随着自我教育能力的提高和社会理想教育的促进,个人理想升华到高层次阶段,表现为对社会理想有着内在的体验和行为上的追求。低层次理想的发展孕育着高层次理想的胚芽,是高层次理想产生的基础;而高层次理想的产生是低层次理想的升华。青少年社会理想教育必须根据这一特点,欲高先低,循序渐进。

对青少年进行社会理想教育,首先必须科学地确立社会理想教育的目标。社会理想教育目标的确立,要坚持从实际出发,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面向共产主义的未来,遵循青少年社会理想形成的发展规律。我们要通过社会理想教育,使青少年树立科学的社会理想观,立志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社会理想教育根本目标之所在。当然,社会理想教育目标可以进一步具体化、层次化。青年和少年有不同的要求,工人、农民和青少年学生也有不同的社会理想,但其精神实质是一致的,就是为了在共同理想的旗帜下,形成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只要愿意为祖国富强、人民幸福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就应该团结起来,共同为振兴中华、实现四化而奋斗。

有针对性地进行社会理想教育,就必须在共同理想的基础上把握社会理想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社会理想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不同社会阶层、不同政治信仰、不同经济利益、不同职业的人们可能有不同的社会理想观。就是处在同一文化环境中,人们的社会理想也不尽一致。在我们的社会中,能具有共产主义理想的先进分子只是少数,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则是全体人民都应当而且能够达到的要求。它本身就是建立共产主义社会理想的基矗。因而,在社会理想教育中必须用共同理想把先进性的要求同广泛性的要求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引导不同思想觉悟程度的人们一起向上,形成凝聚亿万人民的强大精神力量。

青少年社会教育篇2

编者按:

青少年教育可分为青少年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其中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共同构成了校外教育。青少年宫是孩子校外教育的主要阵地之一,青少年宫教育是青少年校外教育中规模较大、系统较为完善的一种。校外教育的重要性无人质疑,但青少年校外教育所受的非议历来多于学校教育。本期特别关注将聚焦以青少年宫教育为主要代表的青少年校外教育,围绕青少年社会教育的本质,校外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衔接,校外教育机构的教师成长,青少年宫教育的定位、功能及教材等问题展开讨论。

青少年在社会中成长,为了在社会中和谐生存,必须努力适应社会规范与行为期待,这个过程就是人的社会化过程。社会化是指个体在社会实践中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和社会规范等社会文化,适应和参与社会生活,并积极作用于社会的过程。社会化涉及社会和个体两方面:从社会视角看,社会化即社会对个体进行教化的过程;从个体视角看,社会化即个体与其他社会成员互动,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

按社会化的发展阶段,社会化可以划分为早期社会化(儿童及青少年时期)和继续社会化(成人期)。青少年的社会化显然属于早期社会化,青少年社会化是指通过教育训练,使青少年能动地接受、掌握社会生活所必需的知识、技能与行为规范,形成社会适应性,从而取得社会资格并发展个性的过程。青少年社会化具有双重内涵:一方面,社会化是培养青少年的“社会性”,即社会化的目标是将青少年培养成为适合社会的人;另一方面,社会化是发展青少年的“个性”,即发展青少年的自我概念,并使青少年获得个性。

青少年社会教育作为社会主义教育格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相对独立性,较之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在青少年思想意识形成、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中发挥着独特作用。

一、引导青少年形成正确的思想意识

思想意识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处理问题时表露出来的情感和态度,思想意识的内容大概可以分为两大部分:一是信仰与追求;二是各种各样的观念,如是非观、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等,其中世界观和人生观制约、影响着一个人的思想意识。我国的青少年社会教育本质上就是:在意识层面,形成国家意识、科学意识、劳动意识,乃至审美意识;在价值层面,引导青少年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理想信念层面,培养青少年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崇高理想,培养青少年社会主义乃至共产主义的远大信念。

1.青少年思想意识的影响因素

影响青少年社会化的因素归结起来大致可以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内部因素主要指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生理因素和心理素质,对青少年社会化的速度和质量有一定影响,这是青少年社会化的基础。比如,青春期是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中必经的重要阶段,是青少年成长的关键拐点,这一生理因素影响和制约着青少年的思想意识。青春期以前的青少年,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尚未形成,可通过科学的理论和正确的思想,采取灌输的方法,在思想意识上加以引导;青春期以后的青少年,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已基本形成,再依靠灌输的方法,已不能奏效,则应采取价值分析的方法,让他们自己判断、自行选择。

外部因素主要指青少年成长的社会环境,即青少年成长的“社会”,如文化(风俗习惯、道德、艺术等)、家庭、学校、社会(社区)、大众传媒和同辈群体、“重要他人”等。它们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广大青少年,这些外在影响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广大青少年不可避免地身在其中,每天承受着来自各方面的多元影响。青少年社会化具有高度的情境特殊性,在一种情境下学到的东西不一定会表现在另一种情境之中。这是因为不同的情境需要不同的行为。所以,父母对青少年的影响仅限于家庭情境之中。儿童独立地在家庭内、外习得两套行为系统。随着青少年年龄的增长,与家庭内的行为系统相比,青少年更倾向于家庭外的行为系统。于是,家庭外的行为系统逐渐取代、超越了家庭内的行为系统,并最终成为其成人人格的一部分。在某种程度上,父母对青少年没有长期的影响,家庭外的环境(主要指同辈群体)才是青少年社会化的重要环境。

青少年社会教育实质上就是,在青少年生理因素和心理素质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特色和民族精神,整合各种社会资源和社会影响,促进个体的早期社会化。

2.较之学校教育的优势

青少年社会教育可以通过主题鲜明的教育活动,有效整合各种社会资源和社会影响,形成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和社会氛围,引导青少年形成正确的思想意识。学校教育虽然也担负着引导青少年思想意识的重任,但是受学校教育体制的制约。在教育方式上,主要是通过课程教学(以前是《思想品德》,现在是《品德与社会》《品德与生活》等)的灌输、班会活动和少先队活动的陶冶来实现,脱离青少年的话语体系,方式单一苍白;在教育内容上,基本上不涉及青少年喜好的时尚性元素,比较陈旧,不能紧密贴近现实生活、贴近青少年的需求,趣味性和娱乐性不够,吸引力不强;在资源整合能力上,学校教育只能局限于学校空间进行资源整合,不能面对真实的社会生活,现实感较差,引导效用不高。学校教育过多地停留在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层面的“双基”教育,其结果只能是,形成了对分数的崇拜而忽视了生命教育,忽视了正确价值观的引导,缺乏对青少年的人文关怀。

较之学校教育,青少年社会教育针对性更强,资源整合力度更大,教育方式更加多样化,教育内容更加详实、丰富、现实。青少年社会教育不仅能够充分发挥组织化引导的优势,更能有效实施社会化引导;不仅能够探索、深化青少年思想意识形成规律,更能有效遵循规律,根据青少年群体的差异,实施分层教育;不仅能够整合对青少年健康成长有效的社会资源和影响,更能够通过主题鲜明的教育活动让青少年真正走进社会,贴近现实生活。

3.较之家庭教育的优势

家庭是青少年社会化的最初场所和主要机构,对青少年的社会化担负着主要责任。家庭教育主要是通过情感功能,引领青少年社会化,为今后更深层次的社会化奠定良好的基础。家庭教育中,父母的文化修养、教育方式和教育态度、家庭生活条件等都会影响到青少年的思想意识,特别是是非观、道德观、价值观等。但是目前,家庭教育的情感教育功能逐渐弱化,家庭教育有沦为应试教育的工具的倾向,即家庭教育的主要功能成为辅导孩子考试,无意中忽视了对青少年思想意识的引导。况且,家庭教育在青少年思想意识引导上并不系统,这无形中影响了家庭教育引导功能的发挥。

较之家庭教育,青少年社会教育在教育方式上十分注重在认知教育的基础上,从青少年的情感、信任、友谊等出发对青少年进行思想意识引导,这也避免了学校教育的一贯灌输;同时,青少年社会教育开展的活动主题鲜明,富于趣味性、情感性、娱乐性、时尚性等,十分契合青少年的思想特点和认知特点,对青少年极具吸引力;青少年社会教育也克服了家庭教育资源整合能力差的弱势,为青少年创设了一个安全、健康的社会环境。

4.对传媒影响的整合优势

传媒是一种社会存在,也是社会信息交流系统的中介,它以其强烈的社会化特质影响人类的社会行为。现代媒介对青少年的社会化发展有更深刻的影响作用。在儿童的思维定势中,媒介不仅是娱乐和获取信息的平台,更是一个如同教师和父母的“教育权威”。大众传媒能够向人们提供知识经验、行为方式、价值观念和文化娱乐等多方面信息,影响着个人的社会化方向。

现代商业化的传媒,因过分追逐商业利益,逐步淡化了其教育功能,甚至不惜容忍自身“反教育”功能的存在。媒介过度细分、信息泛滥;内容极具诱惑与感性,如平庸媚俗、性诱惑、暴力攻击、无聊荒谬等。更值得重视的是,我们并未考虑到青少年的媒介素养还未成熟的事实,并未意识到青少年早期社会化过程存在的特殊性,而是依照成人的伦理和审美标准、成人与传媒文化之间的关系,无意识地判断媒介对青少年的影响。这是导致青少年发展成人化、现实化倾向的重要原因,也导致一些青少年过度依赖于媒介,沉溺于鱼龙混杂的电视节目、网络游戏或交际社区等所营造的虚幻世界中。

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都没有整合这方面资源的能力,唯有青少年社会教育能对这方面的社会资源进行有效整合,通过鲜明的主题活动,既不失其思想性,又能保持时尚元素和娱乐性、趣味性。

5.对同辈群体的引导优势

此外,青少年社会教育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能够打破班级、学校、社区、地区等空间限制,将全国各地,甚至是世界各地的青少年同辈群体汇集在一起,为他们自由交流、相互沟通提供一个很好的平台和桥梁。这既有利于解决独生子女的思想意识问题,又能通过同辈群体的交流学习提升青少年合作、交往的意识和能力,这一点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难以企及的。

概言之,青少年社会教育在引导青少年形成正确的思想意识,形成热爱党和国家的朴素情感,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方面有其独到之处。

二、引导青少年习得社会规范和必要的社会化技能

社会规范是人类为了社会共同生活的需要,在社会互动过程中衍生出来,相习成风、约定俗成,或者由人们共同制订并明确施行的,其本质是对社会关系的反映,也是社会关系的具体化。社会规范可分为成文的和不成文的两类,民俗、道德、法律等是社会规范的各种具体形式。各种社会规范互相配合,有机地组成一个社会规范体系,调整人们各个方面的社会行为,维护一定的社会秩序,使社会活动纳入一定轨道。社会主义现代化要全面推进并获得成功,必须依赖于全社会都能够认同的社会规范,这种社会规范包括凝聚和约束社会全体成员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法制意识和伦理道德等。形成这些社会规范的过程,就是加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过程。

技能是掌握和运用专门技术的能力,教育心理学中的“技能”,是指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社会化技能就是指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所必需掌握和运用的某种能力。

社会规范与社会化技能是个体社会化过程必不可缺的重要内容。从实质上讲,个体的社会化就是个体形成社会规范和社会化技能的过程,社会规范和社会化技能又规约着个体的进一步社会化。青少年的社会化同样需要社会规范和社会化技能,民俗、道德、法律等影响着青少年社会规范的形成,生活、生存和发展迫切要求青少年学习一系列相关的社会化技能。

1.习得民俗

民俗是出现最早最普遍的一种社会规范。自发的行为规范被众多人反复不断地长期遵循便成为民俗,故风俗一般都是传统的、长期存在的,它主要通过模仿转化为人们的习惯行为。“五里不同音,十里不同俗”,民俗一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行为规范,使人们具有一种归属感和认同性。青少年从小成长的社会环境就是一种潜在的民俗,它自发地影响着青少年,不为人们所知。家庭或多或少会进行一些民俗教育,但都是琐碎的;学校教育的主要职责是教学,无暇顾及青少年对家乡故土的认同与热爱,课程或多或少对民俗有所涉及,但多是远离青少年的。因此,民俗教育就成为青少年教育中的一块空缺。青少年的“社会”首先是在他们自己的身边,民俗民风、家乡故土是他们每天直接面对的东西,十分有必要强化青少年这种乡土意识和家乡情感,并扩而充之,扩大到对祖国的热爱、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认同。青少年社会教育能够弥补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对民俗教育的疏离,通过“小时候”活动、“寻找美丽的中华”等主题活动,补上这重要一课。

2.习得道德规范

道德规范是比民俗高一层次的社会规范。人们对那些与社会共同生活关系较为密切的事物与行为,给予是非善恶公正或偏私的评价,加以褒贬,由此形成道德规范。道德规范是一种内化了的行为规则,违反道德规范的行为,要受到社会舆论和良心的谴责。道德可分为私德和公德,私德是个体自身的道德素养,公德是个体在公共空间中的道德行为。中华民族一直有着良好的道德规范和道德传统,道德的社会化是广大青少年社会化的核心,“学会做人”是对此的最好注解。然而长期以来,家庭只是承担了青少年的养育和情感教育的职能,伴随青少年的成长,家庭在青少年道德教育中的作用越来越弱。很多家长惊叹自己不了解孩子,不知道怎样教育孩子。学校也十分重视道德教育,有专门的课程和活动,但是,学校中的道德教育在教育方式上,只注重书本灌输,缺乏生活体验;在教育内容上,陈旧沉闷,远离青少年实际的道德困境。结果造成“5+2=0”的现象,缺乏实效。青少年社会教育一方面可以打破狭隘的教育方式,通过角色扮演、社会体验、成长辅导、素质拓展等多种方式让青少年感受到道德教育的别样境界;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把握时代脉搏,把握青少年最新的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更新教育内容,解决青少年的道德困境。

3.习得法律规范

法律规范是一种具有强制性的行为规范,它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机构保证其实施。法律规范体现了统治阶级的意志,以全民的形式出现,具有普遍性和继承性。知法、懂法、守法、护法,是新时期对青少年的基本要求,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需要法律的保障,广大青少年也要拿起法律的武器,积极维护自己的权益。我国出台了一系列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家庭会灌输给青少年一些基本的法律法规,但并不系统;学校在课程设置里,零零散散也有提及,有时也会通过一些讲座、宣传活动来进行法制教育。但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在法制教育方面都不系统,没有针对性,更谈不上有吸引力。青少年社会教育依托社会,整合资源,开展以法制教育为主题的多样活动,能有效融合各方面教育,如公民教育、情感教育等,让法制教育深入人心。

4.习得必要的社会化技能

青少年在生活、生存和发展成长过程中,需要多方面的社会化技能,这就要求青少年在生活中、在社会中学习。家庭会教给青少年一些简单的基本生活技能,如衣食住行等自理能力;学校重在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双基”教育,教给学生基本的读、写、算等学习技能,并不重视培养青少年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简单的学习和生活技能不足以让青少年应付复杂的社会生活。社会复杂多变,青少年置身其中必须具备能够生存的社会化技能。青少年社会教育紧紧抓住青少年成长的“社会”,不仅要呵护青少年,更要让青少年学会自我呵护、自我生存。青少年社会教育通过角色扮演、社会体验、技能培训等教育方式,培养青少年的劳动技能、科学技能、安全技能、心理调适技能、交往技能、职业规划技能等多方面实用、可操作的社会化技能,让青少年在社会中游刃有余。

三、发展青少年的个好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是成功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苏霍姆林斯基对学生提出三项具体要求:一是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一门特别喜爱的学科;二是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一样入迷的课外制作活动,也就是业余爱好;三是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最爱阅读的书籍。青少年的智能是多元的,不仅仅是传统的单一数理―逻辑智能和言语―语言智能,还包括视觉―空间智能、身体―动觉智能、音乐―节奏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知―自省智能、自然观察智能等。

1.发展青少年的多元智能

数理―逻辑智能在侦探、律师、工程师、科学家、数学家身上有突出表现,主要是指运算和推理的能力,表现为对事物间各种关系如类比、对比、因果和逻辑等关系的敏感,以及通过数理运算和逻辑推理等进行思维的能力。言语―语言智能在记者、编辑、作家、演讲家和政治领袖等身上有突出表现,主要是指听、说、读、写的能力,表现为个人能够顺利而高效地利用语言描述事件、表达思想并与人交流的能力。视觉―空间智能在画家、雕刻家、建筑师、航海家、博物学家和军事战略家身上有突出表现,主要指感受、辨别、记忆、改变物体的空间关系并借此表达思想和情感的能力,表现为对线条、形状、结构、色彩和空间关系的敏感以及通过平面图形和立体造型将它们表现出来的能力。身体―动觉智能在运动员、舞蹈家、外科医生、赛车手和发明家身上有突出表现,主要指运用四肢和躯干的能力,表现为能够较好地控制自己的身体、对事件能够做出恰当的身体反应,以及善于利用身体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的能力。音乐―节奏智能在作曲家、指挥家、歌唱家、演奏家、乐器制造者和乐器调音师身上有突出表现,主要指感受、辨别、记忆、改变和表达音乐的能力,表现为个人对音乐包括节奏、音调、音色和旋律的敏感以及通过作曲、演奏和歌唱等表达音乐的能力。人际交往智能在教师、律师、推销员、公关人员、谈话节目主持人、管理者和政治家等人身上有突出表现,主要指与人相处和交往的能力,表现为觉察、体验他人情绪、情感和意图并据此做出适宜反应的能力。自知―自省智能在哲学家、小说家、律师身上有突出表现,主要指认识、洞察和反省自身的能力,表现为能够正确地意识和评价自身的情绪、动机、欲望、个性、意志,并在正确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形成自尊、自律和自制的能力。自然观察智能在猎人、渔夫、农场主、动植物学家、园艺家、自然主义者和物理学家身上有突出表现,主要指人类分辨动植物及对自然现象的敏感能力,表现为喜欢探索大自然,善于观察、分类、辨别,喜欢饲养、种植等。

青少年教育就是要发掘青少年身上的各种潜能,因材施教,让每个青少年找到适合自己成长发展的领域。真正的教育应该是培养青少年个性的教育。每个青少年都潜在多种智力,而且每个青少年潜在的智力是有差别的,培养青少年的个性就是开发学生的优势智力。从培养兴趣爱好入手,发现青少年的优势潜能,加以培养引导,才能形成青少年真正的个性。

2.较之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优势

传统的学校教育只是单纯地传授知识,过分注重发展学生的言语―语言智力和逻辑―数理智能,对学生评价单一,不顾社会实际需要以及学生的能力和特长是否得到充分发挥,不能满足青少年在这一特殊年龄时期的多样化需求,缺乏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性,不能很好地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学校以班级授课制作为其教学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的最大缺点就是只培养学生的共性,而忽略了学生个性的培养。家庭教育为了配合学校教育,不得不将主要精力放在孩子的学习上,也没有过多的时间去引导孩子的兴趣爱好。

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不同,青少年社会教育内容丰富、方法灵活,既能发展青少年的兴趣爱好,又能巩固青少年在学校所学知识、技能和技巧,提高学校教育的成效。青少年社会教育注重对青少年的多样化评价,注重通过专业化的培训手段和多样化的主题活动,提高青少年的审美意识、艺术专长和其他特殊技能,发展青少年的视觉―空间智能、身体―动觉智能、人际交往智能、音乐―节奏智能、自知―自省智能、自然观察智能等,更好地促进青少年个性发展、人格完善和全面发展。青少年社会教育能够有效整合各种社会资源,发掘青少年的多元智能,开发青少年的优势智力,培养青少年的创造能力和个性,能够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拓展素质教育的内涵。

青少年社会教育篇3

关键词家庭性教育生态系统理论青少年

1社会生态学的概念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在社会学领域往往被简称为生态系统理论,被用以考察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交互关系,由美国心理学家布朗芬布伦纳提出,他在《人类发展生态学》建构了系统模型。他认为人类发展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这些影响被归为四个系统,最里层的微系统是个体直接接触的系统,比如成长环境、教育环境等;第二层系统是中系统,是个体与微系统的关联,如个体与教师、家长、伙伴的互动;第三层外系统指个体不直接参与但仍受其影响的系统,如社会机构、组织等;最外层是宏系统,指个体所在的社会环境,社会环境同样会影响个体的发展,如社会普遍认可的价值观、约定成俗的习惯等[1]。该理论把人类生存于其中的社会环境看作是一种社会性的生态系统,认为应当在自然环境和具体的社会背景下探讨个体发展问题,环境对于个体行为、心理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2开设青少年性教育的重要性及现状分析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orldHealthorganization)的定义,我们将青少年定义为年龄在10-24岁之间,介于童年与成年之间的人类“发育”过程中的一个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为要经历显著、快速的青春期发育。心理学家斯坦利霍尔将青春期描述为一段充满了内外部矛盾的时期,但同时也是一次新生。青春期被充满诗意地描述成为“暴风骤雨之后的凤凰涅槃”。

2.1现阶段性教育存在的问题

2.1.1性教育尚未独立成科

在目前教育体系的课程设置中,客观条件决定了性教育无法单独设科开展,一方面是生物课程、心理健康课程涵盖部分性教育内容;另一方面,课程模块的不断增加也与教学时间的有限性相冲突,性教育独立成科在目前考试重心的情况下更难以落实。

2.1.2教师家长对性教育存在误解

一份来源于网络的对自己在学校受到的性教育调查中,给予“很好”、“较好”评价的受访者仅占11%,给出“一般”“较差”“很差”评价的受访者则占到65%,还有24%的受访者表示自己所在的学校未开展任何形式的性教育。在我国,学校中进行性的教育并没有把性的所有知识教给学生,性教育内容偏向于禁欲教育,防病教育,但缺乏对青少年健全人格形成的指导,如性别认同、性别平等的知识等。

2.1.3大众传媒中充斥着良莠不齐的性信息

当今社会随着社会开放度扩大、网络取代了教师、家长成为青少年获取资源的主要来源,互联网为青少年提供了足够广泛的性信息,但这些信息的正确性、可信性都令人堪忧,如果不加以引导和甄别,青少年很容易被网络中的性诱惑所吸引继而深陷其中,。

2.2开展性教育的重要性

青春期性发育的到来促使青少年性意识的全面觉醒,对性知识发生浓厚兴趣。如今,青少年的性成熟提前、婚育期退后,加之性文化的刺激,青少年的性观念逐渐开放。青少年犯罪成为各国面临的共同社会问题。自2000年以来,我国未成年人的犯罪趋势呈现明显上升,青少年还存在着青春期焦虑、性别认同等心理障碍;此外,目前我国艾滋病的流行都已进入快速增长期[2]。近5年,我国大中学生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年增35%。这提醒我们,不能再以单纯的批判来进行性教育,青少年需要获取的是内容全面,不加道德批判的性知识。根据KaB(认知-态度-行为)模型,知识与态度、观念是行为基础。只有拥有正确的性知识,建立积极的性态度,才能采取安全及负责的性行为。青少年时期对性的认识与观念的形成将影响着他们日后的发展。

2.3性教育涵盖的内容

根据美国性信息与教育委员会提出的性教育四维度,性教育不仅是有关性的信息,同时还包括形成身份认同、人际关系的态度、信念及价值观的过程[3]。整体而全面的性教育应该包括三点:性知识教育、性道德教育和性行为教育。由于人的发展具有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在进行青春期性教育时,也应是阶段、过渡和发展的。教育内容要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发展、教学知识选择不同而有阶段性差异[4]。在近年推进性教育的过程中,“赋权型性教育”日渐引起了关注。这一理论的创建人方刚博士认为青少年性教育应是赋权而不是夺权,强调性教育的目的是让受教育者获得能力与资源,使其做出对自己和他人负责任的选择,并且有能力承担责任。

3性教育课程开设的理论基础

根据马斯洛“自我实现”理论,将性教育的内容由低级向高级划分为:性生理需求;亲子关系、性安全感需求;亲密关系需求;交往中自我认同需求;对性的求知欲;性审美的建立;最终达到自我实现需求[5]。埃里克森社会心理发展理论主张人的发展过程是一种兼具生物、心理的和社会三方面的统一整体。认为个体发展有自我治疗、自我教育的作用,此外,个体发展还会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

4基于社会生态学理论性教育课程的设置

根据社会生态学理论,心理发展是整体的,发展过程受到个体外四层系统的影响,所以在对青少年进行性教育时,所授课程的内容和方式都应考虑到来自同伴、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影响。

4.1利用同伴影响

同伴教育是促进青年健康的一种策略,由于青年人可能不愿意与权威人士讨论敏感话题,同龄人之间的信息传递同样有利于青少年提高意识、获取准确的信息[6]。鉴于同伴教育的特点,青少年间可以利用同伴间的影响力来进行性传播疾病等知识的传递。同伴教育项目改变青少年行为的效果已被广泛认同[7]。在现阶段我国社会,青少年很难获得与性相关的全面的、正确信息,同伴教育由于其平等性,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同伴教育常采取的形式通常有在主持人的引导下、青少年关于某一话题讨论进行讨论,在这个过程中,达到信息和知识的传递。同伴教育让青年人都能参与其中,比起单纯的灌输更有利于获得信息,同伴教育可以采取活动的的方式繁多,如游戏、辩论或是话剧、舞蹈等。

4.2家庭教育课程

如罗素提出的:“如果我们把性问题弄得很神秘,那么就会大大增加青年人对于这个问题本能的好奇心。”在家庭教育中,要让家长参与和监督性教育。首先家长自己应有正确的性观念,如对待青少年手淫的问题上,家长惯用的手段是恐吓。这会使得孩子对性产生内疚、羞耻和恐怖的心理。可以开设针对家长进行性教育的相关网站或课程开发,让家长学习正确的性知识,再对孩子进行性教育。

4.3学校教育课程

理想中的学校性教育,首先要使性教育课程的设置以制度化方式得到切实保障,其模式或独立开课,或把有关内容渗透进各类课程当中,和学科课程有机整合;其次在内容方面要以性生理与性心理作为基础、性道德与性法制作为重点,并进行适当延展如性美学等[8];教师在进行性教育时,要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国际性教育技术指导纲要》和国际计划生育联合会颁布的《综合型性教育框架》为指导,对学生进行年龄适宜的、科学上准确的、富于人文的和给予人权的、性别平等和对性及性愉悦有积极作用的性教育。尊重青少年的个体差异,纠正青少年对于性别的刻板印象,鼓励学生尊重和理解性少数群体。

青少年社会教育篇4

关键词: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中图分类号:G4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08)-06-0105-01

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是在青少年中宣传贯彻十七大精神最紧要任务之一,是把青少年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目前青少年中存在的多元价值取向迫切需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统领,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生动具体地融入到青少年成长的全过程,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和谐环境。

一、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

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为行动指南,始终坚持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决定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和方向,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我们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确立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并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奋斗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相继产生了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学校作为思想文化生产和传播的重要阵地,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青少年头脑,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适应新形势新情况,不断探索加强马克思主义教育的新方法、新手段和新机制,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教育的效果;教育引导青少年树立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坚定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不动摇,坚定不移地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二、用共同理想筑起思想基础

共同理想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的指路明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

青少年是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他们有理想、有抱负、有热情。我们要坚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作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引导他们树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巩固与全党全国人民一道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责任重大、使命光荣。牢牢把握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这一主题,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途径和方法,多渠道帮助他们正确认识世情、国情和党情,鼓励他们走出校园,指导他们主动服务社会,在实践中增长才干、提高认识。使他们将自己的理想与追求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机地结合起来,引导他们为祖国的前途和民族的未来努力奋斗。

青少年社会教育篇5

关键词:来沪青少年社区教育社会工作

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2010年上海青少年常住人口已经达到892.1万,其中,外来常住青少年为503.61万,占上海青少年总数的56.5%。来沪青少年除了面对入学难、升学难的问题,也面对着课外时间无人陪伴、无事可做的困境。根据有关数据表明,由于双休日制度和义务教育的“减负”政策,再加上学校寒暑假以及国家假日,我国青少年的校外时间已经占全年时间的二分之一。[中国教育学会少年儿童校外教育专业委员会:《现代校外教育论》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2001年。[1]

然而,来沪青少年的社区教育依然面临着急需研究和解决的问题:责任及职能主题划分不明确、社区教育者队伍的专业化程度不高、社区教育的针对性不强等。社会工作作为一种帮助人和解决社会问题的工作,运用先进的理念、专业的知识来增进来沪青少年的社区教育,提供多元的、有效的介入服务。

一、“辛晴成长路”项目对来沪青少年社区教育的介入

“辛晴成长路――来沪青少正面成长计划”是上海HX社工师事务承接政府投标项目,落地于上海市闵行区某外来务工子女小学,以提高来沪青少年正面成长能力为目标。笔者作为社会工作专业实习生,2013年9月-2014年4月期间,参与“辛晴成长路”项目的实施和总结,并担任主要成员。

“辛晴成长路”项目注重社区资源的利用,通过社区实践活动对来沪青少年进行社区教育,以培养他们的互助精神,关心自己亦懂得关心别人、关心社会,增加他们的专注力,使他们能更容易吸收各种知识和技巧,更好地成长。

“辛晴成长路”项目的社区实践活动反映的青少年社区教育模式给我们一些有益启示:

1.此项目是由社工服务机构主办,由社会工作者策划和执行的青少年社区教育服务项目。在这个项目中,社工服务机构提供了物资等相应的资源,社工在机构的督导下,策划具体的服务方案并执行。这样的服务模式有助于整合各个方面的资源,比较有效地为青少年提供社区教育服务项目。

2.由社工服务机构介入青少年社区教育,能够有效调动各类社会的资源。目前因为社会地位、收入等问题造成社区教育服务的高素质人才缺乏,社工服务机构可以寻求其他社工服务机构的支持、合作以及利用高校资源,整合社工和志愿者服务队伍,为青少年提供各种急需的包括社区支持、社区辅导等在内的专业服务,能够一定程度上弥补人才缺乏的问题,有助于促进社区教育服务的发展。

3、政府越来越重视青少年社区教育服务。“辛晴成长路”项目的运作是上海HX社工师事务所招投标的政府服务项目,经费来源于政府投入。这种政府向社工服务机构购买服务的方式,吸引更多社会服务机构和更多的人才参与青少年社区教育的服务之中。

二、来沪青少年社区教育的社工工作介入探究

1.理念的介入:坚持优势视角,提倡“助人自助”

社会工作机构和社会工作者根据青少年的实时情况,比如家庭背景、经济环境和个体需求等进行社区教育。在来沪务工者聚居的社区,必须根据来沪青少年的独特特点和发展需求来提供相应的社区教育的服务。摒弃将来沪青少年当做问题青少年看待的观点,选择尊重,而非选择管制,注重“服务”,而非被动的“教育”。坚持优势视角,采取以青少年为主体,为青少年提供让他们充分发挥自身潜力的多元的服务模式。

2.服务方式的介入:尊重青少年的主体性,提供多元化的服务

传统的青少年社区教育机构往往是作为学校之外的课业辅导机构,服务方式单一,即辅导课业。然而,随着青少年需求的多元化,单一的服务方式难以满足青少年的需求。社工服务的介入能够实现提供多种专业服务的要求和愿望。

以“辛晴成长路”为例,在服务方式上,利用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的工作方法,从不同的层面进行介入,有目的、有步骤、有针对性地为青少年提供服务,实现青少年社区教育的目标。

3.队伍建设的介入:强调专业化,完善青少年社区教育者队伍结构

廖根深提出,“社工队伍是青少年社会教育工作者队伍的重要来源之一”。青少年的全面发展离不开一支理念科学、梯队完成、结构合理的社区教育工作者队伍。社会工作机构的专业化和社会工作专业的职业化,提高了社区青少年教育的这支队伍人员的专业性。

来沪青少年是城市发展进程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群体,对他们的关注和服务是在关注城市的和谐发展,是在关注民族的未来。社区教育作为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为来沪青少年提供服务的重要方式,需要完善服务理念,丰富服务方式,建设专业化队伍。社会工作者在青少年社区教育机构的加盟,缓解了社区教育机构工作者数量不足,年龄结构、专兼职结构不合理的现象,使机构队伍建设朝着专业化职业化的方向发展,进一步完善了青少年社区教育机构体系,以助其实现社会发展的需求。

青少年社会教育篇6

一、流动青少年性教育研究的意义

从理论角度看,理论研究是推动实践的重要基础。正确的理论研究能够促使实践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开展流动青少年性教育研究是有效推动流动青少年性教育的重要保证。其次,从社会工作视角出发,来进行流动青少年性教育服务,将为流动青少年性教育理论创新提供新的视角和途径。

从实践角度看,性教育服务是全民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流动青少年的基本权利。从社会工作视角出发,将完善流动青少年公共服务体系,达到预防和控制各种传染性疾病、减少流动青少年性犯罪的目的。其次,通过流动青少年性教育服务,可以促进流动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进而有助于农民工家庭及其子女的生活和人生发展,也会加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目标的实现。第三,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指导下的流动青少年性教育服务,将服务融入于社区,扩大了社工的社会知晓度。通过这一项目的实施,社工服务的师生们积极融入社区,参与到服务的每一个环节。服务对象对社工的认知一点点深化,走过了陌生——认识——熟知——接纳这一过程,让越来越多的流动人口了解了社会工作者,提高了社工的社会知晓度及社会认同感,丰富了社会工作在流动人口领域的本土化探索,有助于促进社会工作在我国的发展。

二、流动青少年性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流动青少年性教育逐步进入专家、学者的研究视野,虽然取得一定成绩,但从总体上看,流动青少年性教育的实施显得举步维艰。理性审视流动青少年性教育的开展情况,许多问题值得我们反思。

(一)流动青少年性教育内容片面

目前,对流动青少年性教育偏重于生理知识以及疾病预防。笔者认为,流动青少年性教育绝不能是单一的性生理教育,其内容应该更为广泛,应包括性生理、性心理、性的自我保护、性法律、性人权、人际交往等等。笔者在这里特别要强调点:性教育离不开性别教育。

流动青少年性教育,往往忽视了性别教育,对于性多元教育更是绝口不提。而即使涉及到性别教育,较多是性别刻板印象教育,即使能打破性别刻板印象教育的禁锢,也往往会陷入其他误区。

笔者在开展小组工作中,部分流动青少年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分享了自己认识的性别平等。其中存在着以下误区:第一,忽视了男女平等的本质是人格的平等,狭隘的追求绝对平等。第二,把男女平等误解为男女之间的对立,没有理解男女平等的核心是男女共同发展。第三,即使采用社会性别的视角分析两性问题时,也往往本能的就将女性作为关注点,毋庸置疑,在传统文化的禁锢下,社会性别对于女性的压迫确实很大,也应该关注女性,但是社会性别同样的给男性带来了束缚和枷锁,同时也使他们成为“强大”的奴隶。

因此,社会性别主流化不仅仅关注与女性,也应该关注男性。性别平等教育不应该是性别刻板印象教育,也不应该是极端女性主义范畴下的性别教育。我们的性别教育应该吸收女性主义的思想,也要吸收男性解放的思想,如此,两性平等的构建才是对男女两性共同的解放。

(二)缺乏性教育监督评估机制

性教育监督评估机制作为一个系统化的概念,是指对性教育监督评估的制度建设层面、组织机构层面以及体系动力学层面的构成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等各种要素的总称。它可以保证性教育的有效实施,可以科学的说明性教育对及性健康状况的影响,并可以看出性教育服务主体对性教育的重视程度,发现工作中的遗漏和不足之处。促使我们改变性教育策略,指引我们用最少的花费取得最大的收益和效果。

而事实上,缺乏性教育监督评估机制是我国流动青少年性教育的重要问题之一。笔者发现,我国已经逐步形成了流动青少年学业教育的监督评估机制,以学校教育为例,“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自评为主,监督为辅”往往是学业教育监督评估机制的指导原则,其监督评估主体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相反,流动青少年性教育却隔离于教育监督评估机制之外,仍处于“真空”状态。“真空”并不是指“没有”,笔者在此使用“真空”一词恰恰想表达缺乏系统的性教育监督评估机制。目前,针对流动青少年性教育效果的评估大多局限于专家、学者的研究,而其成果也往往不对外公开或者仅限于学术讨论,并且监督评估工作也不具有可持续性特征。

(三)性教育服务主体各自为阵,难以互补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我们已经进入一个性信息大爆炸的时代。获取性知识渠道日益多元化:家庭性教育,学校性教育,同伴性教育,社会性教育。提供服务的主体虽包括政府、社区、学校、家庭、社会组织、医院、媒体,主体具有多样性。但是提供服务的主体具有多样性,并不意味着效果好,提供服务主体的数量与效果未必成正比关系,实施服务主体之间只有协调一致,相互配合,才能充分发挥性教育服务主体多元化的优越性。近年来,我国性教育服务主体之间虽然增强了相互的配合,但由于性教育的目的不一致,因此理念、方法、侧重点各不相同,仍无法发挥主体多样性的优势,往往各自为阵,难以互补,不仅没有实现1+1≥2,更造成1+1

笔者探访Y社区时,发现各类医疗机构的小广告层出不穷,其中不乏“无痛人流”、“终止妊娠”等相关内容。可以清晰的发现,在此时的医疗机构扮演的性教育主体角色是站在发生后减少危害的立场,站在安全性教育的立场。然而,针对流动青少年性教育民办老师则往往站在禁欲型性教育的立场,灌输“性耻感”理念。

面对迥然不同的两种立场与答案,流动青少年是充满困惑的。在现实生活中,似乎谈其性教育,似乎我们都可以侃侃而谈,然而事实上,针对性教育,其并没有一个公认的模板,关于性相关问题也并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这也是性教育真正的难点所在。

三、流动青少年性教育的出路

(一)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指导下的性教育实践

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指导下的性教育实践与传统性教育实践相比,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1.以人为本,与“需”俱进。“以人为本,助人自助,公平公正”是社会工作的核心价值观,是社会工作实践的灵魂。而与“需”俱进则是以人为本的集中体现。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指导下的性教育实践,是以人为本的性教育实践。

第一,充分考虑服务对象的性生理及心理需求,以服务对象为本,根据流动青少年的特点,运用小组工作中游戏、情景剧、集体讨论等专业方法与技巧,使在学校中干巴巴的教学模式变得生动具体,进而弥补学校性教育中的不足。

第二,通过回应需要去满足需求。通过本次流动青少年性教育实践,笔者发现虽然服务对象对于性教育服务是有需要的,但对于参加小组活动的本质动因却是对于归属与爱的需求。流动青少年是一个较为特殊的群体,在城市中是被边缘化的群体,参加小组活动的本质动因是归属与爱的需求,享受性教育服务却是附属物、副产品。在Z社区服务中心,笔者发现很多流动青少年参加了各种各样的兴趣小组,几乎把Z社区服务中心提供的服务都参加了(甚至有些学生发现与学业、自身的经历相冲突,却仍乐此不疲的参加),像这些青少年往往较为开朗,敢于表现自己,在参加兴趣小组的过程中,不断寻求老师的认可、自我的肯定,而自我肯定的方式多数来自于老师、家长的认可——库利“镜中我”理论。以这样的方式,去满足归属与爱的需求。另外就是一些比较害羞的青少年,在小组过程中,往往不怎么讲话,害羞于在他人面前表现自己。在整个小组过程中,以聆听的方式为主,从内心深处渴望获得归属与爱的需求,却又自己给自己打着一把保护伞,有一个青少年在小组过程中分享到:在课堂上,无论自己说什么,不会有嘲笑。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指导下的性教育实践,不仅仅是单一的性教育服务,而是通过回应流动青少年的性教育需要,去满足他们的需求。

2.整合资源,增强归属感。社会工作在开展性教育服务时,能在性教育实践中起到整合资源的作用。笔者在服务过程中,不断整合nGo、民办学校、社区的资源,通过大量的调研获得了关于流动青少年性教育状况的一手资料。同时,通过介入与干预,也使得nGo、民办学校、社区逐步意识到流动青少年性教育服务的重要性。在nGo机构中的性教育服务过程中,笔者通过激活已有的机构资源,为流动青少年创造了交流互动的平台。通过流动青少年性教育小组这一平台,改变了他们以往自我封闭的状态,使其学会与人交流,提高了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通过对小组组员的赋权,挖掘流动青少年的自身潜力,使其在小组过程中充分展现自我,充分调动流动青少年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培养了一批社区志愿者活动骨干,增强了他们对于机构、社区的归属感。笔者相信,这亦将成为社区性教育服务的重要形式。

(二)具体建议

1.破除陈旧的性教育观念,树立开明的性教育观念。破除陈旧的性教育观念,树立开明的性教育观念是流动青少年性教育发展的首要前提。笔者认为开明的性教育观念必须是以学生为本的性教育,学生才是性教育的主体。在具体服务中,转变狭隘的态度来面对青少年性教育就是第一步。每个人从小就有与性的接触,拥抱、牵手都算是其中的一种,自己是从哪里来的更是很多家长不知所措也是极需正视的问题。我们提倡性教育,并不是不分年龄不分阶段地把所有与性相关的东西囫囵吞枣地教给青少年,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应该掌握的知识,对于这些知识,家长、老师都不应该耻于去谈,我们想让青少年在遇到与性有关的问题时更加坦然,更加理性,那么我们也应该先坦然和理性起来,唯有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面对和努力,一些自尊自爱的性责任感、性道德观才会全方位地树立,性教育的目标和期望也才可能达成,对一个青少年性价值观的影响也才能持久并富有效力。

2.构建多元立体化性教育服务体系。流动青少年性教育服务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但目前性教育还处在一个各自为阵、难以互补的局面,因此,有效整合各方资源,构建多元立体化性教育服务体系至关重要。

首先,加强学校性教育,学校是性教育服务的最佳场所,而其中同伴性教育也是性教育的重要手段。在此过程中,笔者以为鉴于民办学校师资力量薄弱的现实情况,并没有必要专门聘请性教育方面的老师,但是必须加大对民办学校老师相关知识与方法的培训力度。其次,家庭是流动青少年性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鼓励家长为其子女提供家庭性教育。同时加大对其性教育方式、内容的指导。再次,由于流动青少年成长环境的特殊性,社会性教育将有效弥补家庭性教育的缺陷,作为学校性教育的有效补充。在社会性教育中,应重视纳入各类社会服务组织,使他们成为流动青少年性教育的新鲜血液。

构建多元立体化性教育服务体系需要各方面倾力为之。多元立体化性教育不在是各自为阵,难以互补的性教育。它是在开放的性教育理念下,各性教育服务主体之间协调一致,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充分发挥服务主体多样性的优势,创造1+1>2的局面的服务体系。

3.完善性教育监督评估机制。性教育监督评估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兼顾,整体推进。针对我国目前性教育评估工作的现状,要建立起较为完善的性教育监督评估机制,主要应从如下几个方面着力:第一,针对性教育的具体特征,有效借鉴学业教育监督评估机制。目前,我国的学业教育监督评估机制已日益完善,充分借鉴学业教育监督评估机制可以有效降低性教育监督评估的成本。第二,建立完善的监督评估指标体系。在选用更为科学、更能反映性教育质量实际的教育指标的同时,选择一批反映性教育发展环境、体现性教育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以及人民群众满意程度等方面的指标,关注反映性教育质量、公共财政投入与产出效果、教师队伍建设等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第三,在性教育监督评估体制中,应鼓励各性教育服务主体互为监督评估的主客体。只有这样,各服务主体才能相互了解,相互补充,真正做到以评促建。

参考文献

[1]徐莉,刘爽.对青少年性知识、态度、行为模式和性教育状况的调查分析[J].中国人口科学,2000(06).

[2]高亚兵,骆伯巍,叶丽红.中小学生家庭性教育现状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03).

[3]王福忠.青少年性教育研究现状及展望[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1).

[4]邹婷.我国青少年性教育现状之思[J].中国性科学,2009(12).

[5]方刚.将性别教育引入学校性教育的思考[J].中国性科学,2007(10).

[6]李文虎,雷良忻,黄海.青少年学生性生理、性心理发展及性教育现状研究[J].心理学探新,2003(04).

[7]方刚.“性信息传输”与性教育内容多元化构想[J].新学术,2008(01).

青少年社会教育篇7

首先,我代表,代表第一书记同志,代表本次论坛组委会,向所有参加论坛的各位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向所有为青少年社会教育事业作出贡献的同志们,表示由衷的敬意!向所有为这次论坛给予支持的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

举办如此大规模的青少年社会教育论坛,在中国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社会教育作为一个完整的概念,在中国提出来的时间也不是太长,我们举办这次论坛的目的,就是要引起社会关注,推动形成共识,凝聚各方面力量,共同促进青少年社会教育事业的发展,进而推动人的全面发展。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的永恒追求。人是万物中最伟大的生灵。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人有意识,有精神,总是积极主动地适应自然,总是能够在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同时改造自身,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实现自身的发展。人的潜能是无穷无尽的,每个人生活在世界上,都希望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创造幸福美好的生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人追求自身的发展,体现在人与自然的抗争之中,体现在人的社会活动之中,体现在人的理想和奋斗之中。

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终级目标。在人类历史上,正是基于对人的关怀和对人的全面发展的理想,诞生了许多进步的社会思想和社会运动,进而推动人类的社会进步。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毕生所关注和追求的,就是人的全面发展。众所周知,在《*******宣言》里面有一句最精彩的话,就是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憧憬和追求人的全面发展,是推动社会历史进步的强大动力。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人类社会制度的每一次更新,都源于人们对自身发展的不懈追求,同时也都极大地解放了人,为人的全面发展开辟了无限广阔的空间。人类和人类社会的历史,从一定意义上讲,就是不断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人的全面发展开辟了更为现实的途径和广阔的前景。xx同志在庆祝中国*******成立80周年大会上深刻指出,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党的十六大报告强调,党要承担起推动社会进步的历史责任,必须始终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坚持党的先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前不久闭幕的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又提出了新的发展观,明确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把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一个指导思想,写进党的文件,这在历史上也是第一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从根本上讲,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人推动社会进步的目标和根本方向。

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有社会制度、物质条件、文化环境等各种因素共同来推动和起作用。从一定意义上讲,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接受教育的社会化过程。这是一个基础和前提。就个体而言,人的社会化,是社会对其成员施加教育影响的过程,主要是通过学校、家庭和社会三种途径综合起作用。人由社会化的过程学会思考、感觉和行为方式,发展人格与自我,接受社会的价值观念、文化习俗和行为准则,实现“生物人”向“社会人”的转化,从而有效地适应社会,参与实践,实现自身的发展才成为可能。人类社会和文化传统也因此得到代代相传。从这个角度上看,社会教育对人的社会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在现代社会,终身学习、终身教育已经不只是为了生存的需要,而是为了一个人的幸福,为了一个人能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为了一个人能不能真正成为一个完整的人的需要。

青少年社会教育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根据现代大教育理论,国民教育体系是由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共同构成的有机整体。社会教育是指学校、家庭教育以外的一切教育文化主体和设施对青少年进行的教育活动,是现代教育理念的实践者。相对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而言,社会教育有着自身的特点和优势。社会教育以学习者为中心,尊重学习者的主体地位,以学习者的需求为导向,强调个性化的教育观和社会实践教育体验,采取青少年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形式,对青少年有巨大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对青少年的成长发展起着不可替代作用。尤其是社会教育追求的是身心的全面发展,不仅仅是解决知识和技能的问题,知识和技能很大程度上是学校教育的需要解决的。社会教育更多的是追求人的个性的张扬,人的潜能的挖掘,人的全面发展,解决的是引导人怎么样做人,怎么样做事,怎样与别人相处,怎么样看待生命,怎么样看待名利,怎么样看待自身的价值等等这些基本哲学层面上的成长发展问题。

青少年时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阶段。人的全面发展贯穿人的一生。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初。青少年思想活跃,追求新鲜事物,生命力旺盛,处于一生中成长发展的黄金时期。这个阶段青少年成长发展的状况将直接关系到青少年一生的成长发展。青少年社会教育对于青少年身心的全面发展,进而为人一生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对于一个民族来讲,青少年的成长是整个社会人力资源源源不断的力量源泉。青少年社会教育又是整个社会教育一个极其重要的基础性部分。

青少年宫是我国青少年社会教育中的重要力量,是共青团和青年工作的一支重要的方面军,是我国社会教育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青少年社会教育领域,青少年宫始终是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教育机构,在推动青少年素质教育、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当中发挥着积极作用。伴随着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进程,青少年社会教育事业面临着难得的机遇,也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作为青少年社会教育的骨干力量,青少年宫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在推动青少年社会教育、促进青少年成长全面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在社会各个方面的关心和支持下,经过50多年的共同努力,全国青少年宫已经达到3000多所,遍布全国市、地、县三级网络。党和政府非常关心重视青少年宫的建设,今后几年内将在全国所有的地、市和县普及青少年宫。青少年宫普遍拥有社会教育的各种硬件和软件设施,是其他社会教育机构难以达到的。青少年宫还拥有一支有着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专职和兼职教师队伍,形成了一些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力的社会教育项目,整体功能日趋综合化。各类青少年宫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尤其是要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共同打造青少年社会教育的精品项目,不断提高青少年宫整体生存和发展能力。在做好自身发展的同时,要充分发挥青少年宫的辐射效应,带动社区和整个社会教育的发展。

我们衷心希望通过这一次论坛,使全社会对青少年社会教育的认识能够达到一个新的境界,使我们对发展青少年社会教育事业的举措更为科学有效,从而更好地指导实践,更加有力的推动青少年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

青少年社会教育篇8

论文摘要:网络作为一种新的信息传播工具,已成为当代青少年获取知识和各种信息的重要渠道之一,时青少年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启迪智慧等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与此同时,虚拟社会化作为网络发展的衍生物也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化范式,对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加强虚拟社会化进程中的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规范其网络道德行为,成为思想政治工作及青少年道德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

随着我国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普及,网络作为一种新的信息传播工具,已成为当代青少年获取知识和各种信息的重要渠道,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起着积极的作用。从发展趋势上看,网络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青少年的重要生存和生活方式,成为他们社会化的又一广阔空间。虚拟社会化作为青少年社会化的新范式,随着网络的发展应运而生。我们在充分享受网络带给我们的便利时也不能忽略虚拟社会化进程中出.现的种种网络道德问题。近年,越来越多的网络道德行为失范间题,不仅直接危害着网络的正常有序运行,对青少年健康人格的形成也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必须加强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确保其虚拟社会化进程的顺利进行。

一、虚拟社会化的含义及特点

在人的社会化的过程中,按照施化者的性质,我们可以将“人的社会化”分为真实社会化和虚拟社会化。真实社会化是传统的社会化范式,是在家庭、同辈群体、学校和传统大众传媒中进行的社会化,其主要特征是施化者的真实性、确定性及受化者的被动性比较明显。虚拟社会化是在电子传媒尤其是网络中的社会化。从当前的发展趋势上讲,现代青年对网络的依赖性将越来越强,虚拟社会化作为信息时代不可避免的衍生物将会对青少年的发展起到极其深刻的推动作用,而青少年作为上网群体的主力军自然会受到更强有力的冲击。具体而言,作为一种与传统社会化范式(真实社会化)迥异的社会化机制,虚拟社会化呈现出以下几个特征。

首先,虚拟社会化范式中的施化者具有虚拟性,即对青少年社会化产生巨大影响的施化者由真实社会变成了虚拟的网络社会,这就决定了施化者自身的多变性和不确定性。这一特点使得青少年在虚拟社会化进程中更加顺利地实现社会化的核心内容—对社会角色的扮演。社会化的核心内容是学习扮演社会角色,即依照社会对人的要求和标准学会承担特定的社会角色,实现角色期待与角色整合。作为施化者的虚拟网络空间为青少年提供了角色扮演的极好场所。青少年在虚拟环境中以戏剧化的交往行为来体会不同角色的需求和情感,在角色预演和角色换位中正确理解角色内涵、缓解角色紧张、解决角色冲突,而这一切得以顺利实施的前提便是虚拟社会化中施化者的虚拟性,是它为青少年顺利实施角色转换提供了反复实践的机会。

其次,虚拟社会化范式中的社会互动呈现出新的面貌。与真实社会化相比,虚拟空间里的社会互动,有助于青少年建立新型的社会关系,拓展社会化范围。青少年要实现自身的社会化,必须首先使自己融人一定的既有社会关系中去,以满足各种社会需要。网络作为一种先进工具和更为广泛公开的媒体,通过全方位、多层次、高速度的信息传输为青少年提供了更为广泛的社会交流机会,使青少年的社会化一开始便突破传统的时空局限,从而得到空前的延伸和发展。在虚拟社会这一特殊的交往环境中,青少年会随着网络信息的流动以“点对面,’的交流方式将自己融会到“无线”的网络群体之中,社会接触范围成倍增大,更有助于青少年建立新型社会关系,拓展自身的社会化范围。

再次,虚拟社会化的个性化内容,使青少年自我实现的受化方式得到了增强。社会化不仅是一个把人模式化的过程,更是一个使人积极实现其个性化的过程。在虚拟社会化条件下,个体具有更多的选择自主性。受化者可以根据自己的不同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社会化方式。这种自主选择其实也是青少年社会化从传统的教化向自我社会化的转化的体现。可以说,虚拟社会化的“受化”方式,使青少年的主体能动性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使“自我实现”的趋势得到增强。

最后,在虚拟社会化进程中行为方式的社会化与角色规范的社会化脱节。在无强制性约束力的虚拟空间里,青少年的角色认同出现了真实社会化进程中不曾有过的巨大困难。青少年正处于情感体验和情绪大震荡的时期,在此过程中,他们必须将自己置于现实的人际互动中实现对自己行为方式的规范,并完成对于自己所扮演社会角色的任职。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中的人际互动方式、情感交流方式、角色转换方式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虚拟社会化极大影响了青少年的人际互动方式,使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往关系被脱离现实的人际关系所替代,久而久之便造成了现实人际交往的障碍,导致社会互动受阻,使得青少年行为方式的社会化与角色规范的社会化严重脱节。他们在虚拟社会中无法找到正确的行为规范和角色整合模式,无法依照社会对人的要求和标准学会承担特定的社会角色,遵循正确的交往行为方式。

二、虚拟社会化进程中的青少年网络道德现状

虚拟社会化对青少年现有的道德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等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这种冲击的恶的一方面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道德观念的淡化

在互联网中,网民们以“虚拟身份”进行网络交往,而不必承担任何社会责任,这就为个人主义、无政府主义提供了繁衍的土壤。有学者称21世纪为“道德方面采取相对主义的世纪”。其实无论是道德相对主义还是无政府主义,都是青少年网络道德观念淡化的体现,其实质都可以归结为个人主义。这种网络世界里的个人主义,随着虚拟社会化的推进呈现出不断蔓延的趋势,许多青少年都受其蒙蔽、欺骗、蛊惑。

(二)道德心理的弱化

虚拟社会化在消除了人们交流、沟通的地域、时间限制的同时,疏远了人际情感,弱化了人的道德心理,最终将有可能导致人际关系的疏远、淡漠与紧张,造成个体对于现实社会中他人生存状况的漠不关心。这种道德心理的弱化对于网民自己也无疑是一种“慢性自杀”。这种道德心理弱化现象在青少年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这对于青少年的社会化进程造成了极大的障碍。

(三)道德人格的异化

伴随着网络而生的“网络成瘾”、“网络心理障碍症”引发了青少年的人格障碍,造成了青年社会化的人格缺陷。所谓“网络成瘾”,指网民完全沉溺于数字化的在线空间中不能自拔,使得青少年不能有效实现客观世界和虚拟世界之间的角色转换,因而形成心理错位和行动失调问题。正因为网络为人提供了变换角色的机会,青少年常常会产生角色认同危机或角色混淆,造成自身的角色迷失或双重人格。(四)道德认知的混乱

青少年社会化的内涵包孕着他所处民族、国家特有的文化价值观、思维方式、情绪体验,但因特网中大量的西方文化垃圾很容易促使尚处于世界观、道德观认知期的青少年模糊自己对本民族文化的确认,对传统道德观念的认知,这就使得民族文化中有价值的主流意识形态倾向也慢慢被消解和融化,由此可能导致民族凝聚力的下降和青少年在道德认知上的混乱、冲突.、迷失。

(五)道德行为的失范

当网络以.其方便、快捷、高效的优势迅速普及时,网络空间的道德现状却异常混乱。传统道德在全球性、全方位、开放性的“网络社会”面前显出了它在某些方面的无能为力。现实伦理关系中大多为面对面的直接关系,道德规范的实施主要借助于社会舆论的监督和人们内心的道德自律来实现,因此人们的道德行为在外界制约和内在约束共同作用下自觉服从于传统道德规范。而网络社会中,这种外在的“道德制约”和内在的道德自觉之间的统一被自由、无序的网络秩序所打破,网络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体现出其间接作用性。这种情况下,道德对人的约束力越来越依赖于人内心的道德信念,直接道德舆论抨击难以像在现实中一样起作用。与此同时,新的网络领域里又尚未形成新的统一的道德规范,大量的网上行为处于既不受既有道德规范的制约,又无新道德规范可依的状态,加上青少年自身好奇心强、自控能力弱等特点,从而诱发了大量的失范行为。如侵犯他人知识产权、侵犯他人合法权益、传播精神垃圾、网络言行随意放纵、网络价值观模糊等。

三、在虚拟社会化进程中加强网络道德教育,推动网络道德建设

当代.青少年网络道德现状不容乐观,加强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提高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的时效性已经成为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无论从网络发展状况还是从青少年自身特点等方面讲,加强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都有其必要性。

网络道德是现实社会中既有道德的延伸,又具备与既有道德不同的许多特点和规律,因此,我们在进行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必须针对其特点,遵循其规律,坚持一定的基本原则,使青少年能够树立起正确的网络道德观。

实施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应采取以下方法。

首先,从社会的角度来讲,应该尽量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这是一件需要大家共同努力才能完成的事业。我们应当尽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整合传统道德资源。从广博的传统道德文化中汲取营养,完善既有的道德体系,对青少年进行传统的道德文化教育,增强青少年对于民族文化、传统道德的认同感,确保他们即便是处在网络空间中也能以固有的自律意识,做到遵守网络道德规范。除此之外,还应该实施网络道德规范化和网络管理法律化,以有效而成熟的法律和道德规范来约束学生的网络交往行为,形成传统文化与当代中国实际相互兼容、行之有效的网络道德教育体系。

青少年社会教育篇9

  在青少年群体中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新时期党和政府赋予中小学校实施的一项重要的战略教育工程。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明确提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小抓起、从学校抓起”,并强调要“拓展青少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但据基层反映,当前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亟待更新。

    一是教育主体“窄化”。青少年教育应主要由学校和家庭承担,在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上,主要由学校承担,弱化家庭教育作用。学校作为核心价值观教育主体,将核心价值观教育归属到学校德育部门,造成了各校班主任教师、德育教师知晓并重视核心价值观教育,而科任教师、管理人员不具备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意识和能力,教育主体窄化、弱化。以海宁市为例,2015年12月对各校师生的随机调查中,80%的非德育课教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不明晰。

    二是教育内容缺乏融入。党中央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并要求把其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所谓“融入”,要相关的思想、理论、理念要自然、有机、深入、有效地渗入学校整体工作中去,消除僵硬与刻意,真正达到“浑然成一体”。当前中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存在机械执行的“教条主义”和盲目推行的“拿来主义”的情况,未能结合本地、本校情况主动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缺乏对不同学龄阶段教育对象在内容、要求上阶段性、侧重性、选择性的融入,导致教学生往往不知所云、“敬而远之”。

    三是教育方式单一陈旧。中小学缺少对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研究和核心价值体系在学校的教育实践研究,造成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方式同传统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一样,突出概念识记、理论说教、观点灌输的做法。以海宁市为例,2015年12月对各校的随机调查中,有部分学生反映教师未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进行解读,部分学生表示难以识记,而学校内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均以文字表述为主,缺乏适合青少年理解、记忆的教育内容。

    为此,基层建议加强“融入全过程”,将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渗透在每一个细小的环节上,使青少年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以开放包容、借鉴学习的积极心态,广泛而有鉴别地吸收国外发达国家的教育经验和成果。

青少年社会教育篇10

关键词:和谐社会青少年思想教育

一个社会的和谐,取决于整个社会成员的整体思想道德素质,一个国家的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青少年的思想道德修养。青少年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关系着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着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关系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青少年思想道德状况主流是积极的、向上的。但是,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社会生活的深刻变化,青少年思想道德的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我们要从确保党的事业后继有人的高度,充分认识青少年思想教育的形势和任务,把思想道德教育的着力点,转变到更贴近当前形势、贴近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任务的要求,贴近青少年思想实际方面来,为和谐社会的构成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良好的道德风尚。

一、和谐社会理念下青少年思想教育的着力点

1.加强对青少年的责任感、使命感教育。青少年要深刻认识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生活幸福的基础,体现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深刻认识,促进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道理,青少年要把思想统一起来,要明确自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力量凝聚起来,共同致力于推动和谐社会建设。

2.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也是当前青少年思想教育着力点。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很重要的任务,就是使青少年懂得,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所形成的政治理论和政治思想,教育着一代又一代青少年,他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并形成了无产阶级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和贡献。这一代青少年,肩负着和谐社会建设的重任,对他们的理想和信仰教育,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尤为重要,要紧密结合他们的特点,把思想教育的内容具体化,要和青少年在社会生活中所遇到的所想到的思想问题结合起来,使其易于理解他们的奋斗目标,从理论上和思想上得到提高。

3.遵纪守法也是当前思想教育着力点。目前,青少年犯罪比例有所增加,有违法行为的在校园时有发生。全国近200多万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暴力游戏而产生暴力倾向。这些都是对社会稳定的危害。要十分重视在校学生的法制教育,让他们学习和掌握法律知识,遵守法律规定,遵守学生守则和行为道德规定,自觉抵制和消除各种不安定因素,每个人都要以自己遵法守纪的实际行动,去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争当文明学生,创建文明校园,为学校和社会的稳定做出自己的努力。要明确自己作为和谐社会建设者的责任,把自己置之于这支建设队伍的最前列,以身作则,坚定不移地去践行。在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中,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不断地学习和进行自我教育,做到:具有坚定的理想和信念,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掌握先进的文化科学技术,树立起实现和谐社会的信心和决心,在实践中锻炼,在奉献中提高。发挥生力军作用,为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为维护社会的和谐和稳定,做出自己的贡献。

二、和谐社会理念下的青少年道德教育要突出“实”字

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不少学生开口讲吃穿,闭口是游玩。认为学习是为了今后赚钱,用金钱去换取享受,对人生价值产生了迷误。教育和帮助学生对人生价值正确定位,是学校道德教育工作的核心内容。要通过教育使他们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利,合理的生活需要应该得到满足,但不能把人生生活的价值目标只定位在物质需要的满足上。要使他们认识到人生生活的本质不全在于物质生活,要把物质享受和精神享受结合起来,把物质和精神的享受与为社会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结合起来。教育学生以积极的态度看待人生,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增强他们对社会现实生活的理性认识,从生活中多体验快乐,通过热爱生活去激发创造生活的热情。正确认识需要与满足、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正确看待人生价值,积极主动生活。

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消费档次也越来越高。消费观念不再是单纯的个人问题,而是整个社会、人类和自然界的有机结合。德育也要相应的重视对中学生生活方式的教育和引导,使他们能够正确处理消费中个人与自然的关系,关注生活方式的科学性及人类生存的可持续性,以及自然界的承受能力和生态平衡等问题。要使他们认识到,保护大自然的和谐是人类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我们应该遵守的公共道德。教育他们节约粮食,不浪费水电,自觉遵守节约的道德规范,学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需要理性地消费,要树立起利于身心健康的、利于社会进步、利于环境保护的正确消费观。

三、和谐社会理念下要注重青少年道德教育的效果

总观目前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内容,怎样做人的基本原则多,具体规定少。如“诚信”教育是这几年才提出的。我以为再铸民族精神之魂,还应“古为今用”,切实弘扬儒家思想的精华,扬弃更新,溶入时代的要求,重新诠释“仁、义、礼、智、信”。注入时代精神思想要求,把马列主义、思想与传统儒家思想中正确的做人原则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的现代思想道德教育内容付诸实施,这样,既利用了基础雄厚的文化积淀,又适应了时代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