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物流管理的核心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18:51

现代物流管理的核心篇1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现代物流企业;财务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2)23-0024-03

物流行业在我国是一个新兴行业,但伴随着国家的改革开放及市场经济的踊跃式发展,物流业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已经取得长足的发展,跨地区跨所有制的现代物流业蓬勃发展,相比其他行业,利润率水平尽管还处于相对优势,但随着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物流业的竞争进一步加剧,利润率会逐渐降低,因此,如何进一步加强财务管理,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加强核心竞争力,对物流业管理者及财务人员提出了严峻的

挑战。

1 物流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

1.1 融资渠道单一,资金使用效率低下

物流企业的历史局限性决定了部分物流企业融资难,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内部的也有外部的。一方面,大部分的企业为中小企业,融资渠道更多的是依赖于银行贷款这种间接融资方式。在通货膨胀比较严重的情况下,国家势必进行宏观调控,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几乎被完全堵死,企业为了生存不得不以较高成本获得资金,增加了企业的经营成本。另一方面,对企业而言,由于决策原因导致高成本募集来的资金没有得到有效地使用,造成了资金长期大量的闲置,同时,由于季节及产品时令等因素的影响,使得部分企业在一段时间内自有资金得不到合理投入,影响了资金使用效率。

1.2 物流企业财务人员素质良莠不齐,财务管理水平低

物流企业由于起步较晚,很多企业根本没有按照现在企业制度的要求来设置相应的会计机构和专门的会计人员,已有会计人员也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物流业对会计核算和监督的需要。很多企业没有设置会计机构,更谈不上配备专门的会计人员。有些所谓的会计人员就是家人或者亲戚,大量企业还处于手工账的落后核算状态,很多会计人员连基本的会计软件都不会操作,对宏观上的财务会计指标更是一知半解。会计人员素质的相对低下更严重地表现在风险意识缺失及职业道德的丧失等方面上,做假账等有损公司利益的现象屡见不鲜。

1.3 财务监管、内控不力,财务管理无法可依

物流企业多为跨地区经营,分支机构庞大,组织结构复杂,因此会计基础工作薄弱,财务制度不健全,下属各独立核算单位更多关注自己利益而忽视集体整体利益。物流企业的经营现状又导致高素质的财务人员紧缺,上下多重原因致使物流企业财务监管不力。

内控方面体现制度不健全,存在有法不依或者无法可依现象。部分物流企业没有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有些企业虽然建立了内部控制制度,但形同虚设,会计职责的分工不明确,容易产生会计造假、贪污和舞弊等现象,财务风险隐患增加。

1.4 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短缺

从整体上看,我国物流业信息化发展普遍落后。在国际上衡量某个国家企业物流的发展水平主要是根据物流成本在GDp中的比重为根据。欧美等发达国的比重是10%,而我国的比重是18.3%。目前大部分物流企业财务信息的采集大多依靠传统的手工操作,因此,企业财务人员受内制等因素影响,常使会计核算不准、会计信息失真,造成会计资料无法真实地反应物流企业的实际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甚至出现做假账、编假报表等违反会计职业道德的现象,影响了财务核算质量。

2 提高现代物流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对策

2.1 树立全员财务管理理念,加强自身素质培养

物流企业各部门都要在公司总目标的基础上,将各项目标层层分解,从财务管理层面上看,做到每个人身上都有指标。企业利润来源不外乎增收和节支,财务管理不是财务部门的事情,更不是高管几个人的事情,每个公司员工都有责任和义务为企业增收节支,逐步树立全员财务管理观念。

加强物流企业财务人员队伍建设,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作为管理层要让财务人员充分地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对财务管理的要求进行操作,让财务人员独立地开展会计工作,行使自己的核算及监督职权。

2.2 开源节流,积极拓展融资渠道,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企业的融资渠道单一、内部资金短缺问题无法解决一直是困扰企业发展的难题。一方面,许多企业内部管理不善、财务管理混乱、企业信用度不高造成金融企业从风险防范角度不敢贷,另一方面由于宏观调整等客观因素造成金融企业惜贷,在银根紧缩的情况下更表现为金融企业对中小企业的“马汰效应”。解决企业融资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

着手:

一是加强自有资金及其他资产的管理,盘活资产,对企业内部的各种资金进行摸底排查,能收回的坚决快速地收回,不能立即收回的采取必要手段

追讨。

二是对有条件地采取上市直接融资的方式扩大融资的渠道及规模。有条件的企业,国家要大力扶持,直接发行股票上市融资,或者通过发行公司债券的形式多渠道募集资金。

三是树立成本意识,减少企业成本,控制企业各项支出。落实各项目标责任制,建立奖惩机制,在保证公司利润目标不减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减少企业的各项成本开支。

2.3 加大资金投入,加快物流企业信息化、制度化建设

加快企业信息化制度化建设是现代物流业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实现信息化的物流企业必将在激烈的物流业竞争当中脱颖而出,在物流业中引入信息化,使财务系统与采购等环节高度协调融合,实现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达到完美协调。同时加强物流企业的网络化和智能化建设,信息流通渠道的快速、服务管理的畅通和完善是现代物流企业快速发展的保障。物流企业可以根据主客观情况自行开发或者由财务人员参与开发和使用恰当的定制财务软件,将会计核算及报告等会计工作进行远程在线处理,实施财务业务的同步协同处理,整合财务资源,对市场做出快速反应。

3 加强现代物流企业财务管理体系建设

财务管理是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现代财务管理体系建设对现代物流企业制度建设将会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借鉴国外的先进国家的财务管理体系情况,再针对我国物流的实际情况制定一套适合我国物流业的财务管理体系。要根据市场信息,做好预算管理,有计划地实施财务决策,使财务管理更加科学、合理、高效。同时健全内部监控制度,加强负责人任期及离任审计,逐步形成会计实务和管理监督两大系统,使企业所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合理合法,符合企业各项内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财务管理体系。

4 创新财务管理

时代在发展,物流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既有机遇也有挑战,物流企业管理者要与时俱进,以创新的睿智,不断提高物流企业管理水平,尤其是财务管理水平。在财务管理内容及方法上不断创新,同时加强财务人力资源管理模式,采取委派制,防范会计信息失真,提高会计人员综合业务水平及责任心。

5 结语

目前我国的物流业进入飞速发展时期,企业核心竞争力是物流企业取得市场占有率的重要砝码,企业只有不断地加强管理、加强学习,提高管理者及财务人员的管理水平,加强制度建设,加大监控力度,广辟财源,积极开展创新的财务管理,才能取得物流企业价值最大化。目前物流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及机遇,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加强企业物流活动成本及财务的管理,降低及控制物流的各项费用,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 马红英.做好物流企业财务管理 提高企业经济效

益[J].中国煤炭工业,2011,(4).

[2] 丁兆梅.现代物流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市场,2010,(19).

现代物流管理的核心篇2

1我国物流企业的发展现状

1.1物流服务的组织方式

物流是企业生产以及在商业活动中以物权转移为基础而衍生的相关的货物转移以及相应的服务活动。物流产业是融合了采购、运输、仓储、货代和信息等领域的复合型服务产业。按照物流的组织方式,可以将物流分类为第一方物流、第二方物流、第三方物流和第四方物流四大类。

第一方物流(1pL)/第二方物流(2pL)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以前,仅表现为简单的货物仓储与运输的职能,其产生发展源自工业企业以及商业企业内部,仅仅以简单的程序,主要服务于生产环节和销售环节,其中第一方第二方主要指卖方和买方。

第三方物流(3pL)兴起于20世纪8090年代的欧美国家,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市场需求不断扩大,为了满足客户需求,更加接近原料产地以及生产配送基地,企业推出实时生产、实时配送一系列服务,以达到改善产品质量,提供服务效率的目的。同时,企业通过第三方专业运输、仓储企业,将物流业务外包等来提高效率。

第四方物流(4pL)自20世纪90年代末,随着竞争力不断上升,科技进步不断发展,仅仅局限于运输和仓储的传统物流正在向带有供应链管理的现代化物流转变。有效的把运输仓储装卸加工整理配送等方面相结合,不仅提高了物流工作的效率,还降低了物流环节的成本,是横亘在管理企业与第三方物流中间的中立管理者第四方物流应运而生。第四方物流可以提供物流方案的设计,并对供应链上各环节间的四流(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进行管理,使之运行更顺畅、效率更高。

不同类型的概念以及优势劣势

第一方物流(1pL)一般指的是卖方,从操作性方面来看,生产者,供应方组织的物流活动更加灵活,管理更加严密;但是需要通过投资,才能使整个供应链经营和管理起来。

第二方物流(2pL)一般是指买方,企业有较大的自主权,对应的针对销售者或流通企业组织而言,更类似于分销商。但是需要投资,将有可能给和管理整个供应链

第三方物流(3pL)主要是通过合同的方式,委托专业物流服务企业,对物流运作进行管理,实现信息系统下的对物流全程的管理控制。

第四方物流(4pL)主要负责物流规划的提供,咨询物流信息,建立信息系统,供应链咨询等,不实际承担具体的物流活动,类似于管理咨询公司,而且需要借助实体物流公司。

1.2我国物流企业的发展现状

在过去的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有了很大的提高,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然而在物流产业方面,中国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很大的差距,尤其是在一些大中型企业内部,从传统运输的模式向现代物流过度时,物流作业发展缓慢,导致出现了不能适应现代物流信息网络等一系列问题。高于发达国家10%左右的水平[1]。

目前,中国物流业的运营模式可以分为两类,一为第一方物流(1pL)/第二方物流(2pL),即现代物流。另一种类型为第三方物流/第四方物流,即现代物流,其中以第三方物流居多,第四方物流的发展仍处于萌芽阶段。中国产业信息网的《20132018年中国物流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中显示:虽然我国物流行业发展较晚,但是通过吸取发达国家已有的经验及教训,可以取得后发优势。逐渐向综合的现代物流靠拢并逐步发展。

2中国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目前的发展状况

2.1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含义

核心竞争力最早由1990年提出,发表于《哈佛商业评论》,其作者是美国学者普拉哈拉德(C.K.prahalad)和英国学者哈默(Gary.Hamei),在发表的《企业核心竞争力》一文中,他们特别进行了阐述。他们认为,企业内部协调各方面资源以及经过整合后的知识和技能就是核心竞争力,能够在特定的物流环境下支持物流企业持久的生存和发展,被物流企业长期依赖,并且开发核心技术的集合,就是核心竞争力。与此同时,核心竞争力也是物流企业可持续发展、提升竞争优势和提高利润的源泉。简单来说,物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具有独特的特征:价值性、稀有性、知识独特性和不易模仿性,并且能够更好的让客户满意,比其他竞争者具有更高的物流能力。

2.2我国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成分析

在特定的物流环境的配套物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可以统称为物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它是物流企业和发展长期依赖集的核心技能,由此可知物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物流企业对于物流资源的整合能力,即企业针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将企业有限的物流资源与社会分散的物流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使企业资源达到无缝衔接的状态。

(2)物流企业的运营能力,即物流企业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为社会创造财富,变现为物流企业对资源的利用率,主要由三部分构成:物流管理能力,物流控制能力,物流作业能力。其中,物流管理能力主要体现在物流企业制定物流系统的准则方面,以及物流企业对业务规划评估的能力方面。物流的控制能力则体现在对于物流作业流程的实时监督,快速调动的能力。物流的作业能力则体现在物流在其各个作业环节的运行能力。

(3)物流企业的战略眼光。社会环境不断变化,尤其是近几年物业的迅速发展,这使得物流企业所生存的环境充满更多的不确定,市场在不断波动,需求则时刻更新,技术不断地发展,这要求企业能够掌握这些变化趋势,据此制定与环境相适应的战略方针,这样才能在众多物流竞争者中保持领先,获得竞争优势。

(4)物流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现代信息技术经济全球化的高速发展得益于迅速发展的计算机互联网,随着计算机科技的普及,实现了货物、技术、服务等多重信息有效地流通于世界各地,信息技术对于物流企业尤为重要。可以简化过程,使得各部门有机的衔接在一起,提高整体效率。

(5)物流服务的创新能力,物流企业创新能力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服务理念的创新:物流企业需要认识到,现代物流服务是一个综合管理多个功能解决方案的,由物流企业综合提供的,不同于简单服务功能组合的一项综合式服务,它需要整合多个物流功能,管理着客户物流运作,基本上充当了物流责任人的角色;二是服务内容的创新,在基本服务的基础上新增添增值服务,从而将包括在内的非核心业务向核心业务推进延伸。

2.3我国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隐含的局限性

目前,我国国内的物流市场正在以飞快的速度发展。有些巨大的潜力,但是与日渐成熟的国家相比,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才刚刚起步,相当多的企业仍然采取自营物流等传统方式,分析目前中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现状,可以看出制约其发展的因素还有很多:

(1)服务功能少,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我国的物流企业大多数处在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推进转变的阶段,主要提供运输和仓储等相对简单的服务,而类似于流通加工、供应链解决方案等的增值服务还没有普及。因此,严格意义上讲,这些企业还不能称之为真正的现代物流企业。除此之外,物流服务水平达不到客户对于物流期待的效率、经济、稳定的要求,这与发达国家还存在明显差距。

(2)物流企业管理水平不高。从目前形式来看,经济高速发展,社会有了明确的分工,客户的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也越来越多。一方面,物流企业需要提供更符合客户需求的服务,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对物流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要求。分析现状,我国物流企业的管理有很大一部分还处于比较粗放、低效的状态,这是由于物流企业没有制定科学的、合理的决策制度,业务操作规范也没有实现标准化,服务评价制度更有待完善,以至于不能满足客户的高质量服务需求,造成服务质量较低的情况。

(3)缺乏专业物流人才,低水平管理。我国物流企业发展受到制约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缺乏物流人才,在发达国家,高级物管中绝大部分有学士学位,且以物流相关专业出身的较多。而在我国大多数的物流企业的管理人员学历较低,其对物流的观念仍停留在传统物流上,对于第三方、第四方物流的理解不到位,供应链管理等的知识没有深入的了解。物流企业专业人才的缺乏,尤其是处在高级管理职位的从业者专业性不高,导致我国大多数物流企业管理水平低,使其向现代化物流方向的发展进程缓慢。

(4)信息化程度较低。我国多数物流企业在信息化建设方面正在加强,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物流企业在信息处理和运用方面的能力有限,缺少公用的平台,大多数的信息处理以自带的信息系统为主:一是在管理软件的应用方面,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物资采购管理(mRp)、企业资源计划(eRp)及供应链管理(SCm)等类似管理软件在物流中的应用太少,使得信息处理的水平太低;二是不能有效的使用eDi技术及互联网等公共物流信息交流平台,相互之间没有统一的数据库信息处理标准,使得物流企业之间的联盟与沟通形成了一个个的信息孤岛,很难协调起来。

3我国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发展趋势分析

虽然在我国物流企业发展的过程中,暴露了核心竞争力的一系列问题,但是,中国宏观经济良好发展,物流产业发展迅速,我国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仍然具有以下发展趋势:

3.1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转型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当下我国还有相当部分的物流企业以传统的营运模式运行,即仅提供简单的货物运输和仓储服务,物流,主要产生于工业企业和商业企业内部,并借此机会发展,其主要服务于销售环节和生产环节,由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发展是我国物流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3.2建立起来的物流联盟

物流是一个综合的复杂系统,包含了运输、仓储、包装等一系列环节在内,而对于中小型物流企业来讲,单靠自身很难构建整个复杂的功能网链,中小物流企业的战略联盟势必应运而生。

3.3物流企业将经历更为明显的并购

物流行业既有的粗放增长和简单服务无法在产业结构调整和改变发展方式中发挥基础性作用,同时也是不可持续的。随着市场和客户需求的不断转变,要求物流企业从传统物流转向现代物流发展。因此我们认为物流行业将进入一个兼并收购期[3]。

3.4物流企业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成熟

在互联网+的背景下,物流企业的信息化建设逐步加强是必然趋势。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建立起更加科学合理的内部管理系统和面向客户的管理系统,构建物流企业公用的物流信息平台,可将企业内部的各个部门有效的衔接起来,整合业务流程,二是基于大数据的智慧物流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大数据作为国家战略,大数据产业迎来年均逾100%的增长率数据的智慧物流将是现代物流的发展方向。为了达到即时服务目标,有望对大数据技术的充分应用,物流路线、选址及仓储等实现进一步优化。企业借此可以优化自身资源配置,增强其核心竞争力。

现代物流管理的核心篇3

关键词:管理会计;物流管理;会计模式

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3年12月20日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各路企业在中国市场不断崛起,每个企业都正面临着非常的竞争压力,如何帮助企业获得更强大的竞争力,作为企业顾客服务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的物流体系必然成为关键。然而,如何将物流花费控制在一个合理范围,使其对整个企业的运行收益不能造成影响,并且使其为企业创造实际利润和经济价值,是一个迫切又马虎不得的问题。

一、管理会计在物流中的应用

(一)物流管理的定义。根据系统论的观点,物流管理是供应链管理的一部分,二者是不同层次的企业经营管理理念。供应链管理是企业生产和销售的组织方式,而物流管理是为企业的生产和销售提供支持服务的。物流管理在本质上是对企业内外部一系列运输和仓储状态转换过程的管理,所有其他的物流管理活动都是为了提高运输和仓储的转换效率而展开的。

(二)管理会计在物流成本管理中的应用。物流管理应用管理会计是以物流成本为中心,通过对物流成本分析,对物流活动进行预测、决策、规划和控制。其目的在于通过对物流成本习性的研究、费用水平的推测及控制,以及不同物流方案的比较,为有关部门制定决策服务,以实现物流活动的最优化和企业效益的最大化。物流管理会计是为企业物流管理服务的,它强调“事前计划、事中控制、事后反馈三部曲的统一,体现了一套预测、计划、决策、控制、分析、考核的管理模式”。

管理会计的意义国内外会计界已经发现,现有会计核算体系与物流成本管理的现实之间存在着技术冲突:一方面是物流成本管理巨大潜力的诱人前景;另一方面是物流成本在财务会计制度框架内很难确认和分离。物流成本的计算和控制分散,在财务预、决算表中,物流费用核算的是企业对外部运输业者所支付的运输费或向仓库支付的商品保管费等传统的物流管理费用,对于企业内部与物流相关的人力资源成本、设备折旧费用、固定资产税费等包含在其他经营管理费用中,没有进行单独核算,较难对企业发生的各项物流费用作出明确、全面的计算和分析。这不利于企业发现物流问题和寻找合理的物流方案,进而难以进行有效的物流管理。客观上需要有一种新的会计方法能够为企业决策机构提供详尽的物流信息、明确物流责任、考核物流业绩、控制物流成本,它就是管理会计。

(三)管理会计在物流财务管理中的应用。利用边际成本,合理组织生产,使公司效益最大化边际成本法是管理会计的一种方法。引入固定成本的概念。固定成本就是不随工作量的变动而变化的成本,即每月无论运量多少都固定发生、保持不变的成本和费用。以中铁快运的行李车为例,行李车的挂运费也可以算做是固定成本;还有行李员的工资等人工费用,并不随发送件数的增减而变化,因此也算作固定成本。从管理会计角度出发,充分利用铁路资源,使边际利润最大化。通过笔者日常了解,局管内的行李车大部分仓位都处于闲置状态,有的行李车只装几件货物,甚至有的常年全程空车跑,直通列车也不是趟趟满载。那么,我们就可以下浮运价,以稍低(接近或低于公路运输)的价格开拓市场,增加快运公司的营业收入,弥补固定成本支出,这样可以增加边际利润,从而扩大了市场份额,使公司的利润最大化。

二、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物流管理中的应用

(一)管理会计如何作用于企业物流管理。应用管理会计建立物流责任体系,通过各个责任层次去监督、控制内部物流活动,并将物流活动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使各个部门和环节为实现企业总目标担负起各自应负的责任,完成各自的任务,同时通过各物流责任中心的信息反馈,使企业物流部门和决策机关随时掌握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降低物流成本,增加企业盈利。

管理会计不仅全面提供物流管理信息,为科学合理地进行物流管理奠定基础;还能动地参与经营决策,为决策者提供有用信息;最后通过对内部责任单位的绩效考评,强化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因此,发挥好管理会计的作用,是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对企业实现现代化管理的迫切需要,也是会计科学成功跨入新的历史阶段的重要标志。可以预见,随着社会发展,管理会计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将不断发展完善,在现代化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将更加重要。

(二)建立以管理会计为核心的系统管理机制。发达国家相对于我国之所以物流管理水平较高,还与他们建立了相对完善的物流成本核算体系和综合控制方法有关系,没有一个清晰的核算标准和管理方法,就必然会造成不同企业的衡量标准不一,或者核算内容不全面。相对而言,我国迄今为止尚没有完善的统一物流核算标准,也没有科学合理的综合管理框架,这无疑阻碍了我国企业推动现代物流管理,所以尽快研究和建立健全物流成本核算标准和综合管理体系势在必行。我们认为,在物流成本核算方法上,完全可以采用国际通行的物流作业成本管理法,并且吸取发达国家多方位、多角度衡量物流成本的经验和做法,根据中国不同行业的特点进行成本计算。

(三)建立以管理会计为核心的物流核算体系。在企业层面,如何合理地核算物流成本则是强化物流成本管理的关键因素。从目前发达国家的情况看,企业物流成本核算基本上是以作业成本法为基础,即借助物流费用和成本的两层分解,最终确立成本对象的成本以及相应的绩效。具体说,第一阶段是将各种资源分解到业务流程中的活动,从而核算各活动环节所耗费的资源,第二阶段再将活动成本分摊到各产品、服务、顾客或部门,进而计算这些类别是如何消费活动资源,从而能够更为全面地反映物流作业成本,并且以此为基础,优化物流活动。

首先,从物流成本的类别划分看,可以按照多种标准进行划分,这样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或侧面反映相应的问题和物流组织程度,通过综合的成本测度,来全面核算物流成本。具体讲,物流成本大致可以按如下标准划分,即总物流成本、事业部别物流成本、部门别物流成本、营业网点别物流成本、交易对象别物流成本、机能别物流成本、车辆别物流成本、人员别物流成本、场所别物流成本、作业别物流成本、销售别物流成本、形态别物流成本、固定物流成本、变动物流成本等。

其次,立足于上述物流成本类别的划分,在具体的物流成本体系和框架上,企业必须从多角度、系统化出发,来衡量物流成本,这样不仅能够全面反映企业物流费用的真实水准,而且还能利用物流成本核算出来的数据,进行针对性的管理改进和调整,优化物流经营活动。具体来讲,基于上述思想,在衡量物流成本的过程中,主要按物流范围计算的成本(简称物流范围别成本)、按支付形态计算的成本(简称支付形态别成本)和按物流活动或作业计算的成本(简称物流功能别成本)三种成本核算体系来确立物流费用。按物流范围计算的成本是以物流特性和经营运作的范围进行成本分类的方法,例如可以将物流费用划分为供应物流费、生产物流费、企业内物流费、退货物流费和废弃物流费等,也可以分为不同产品别物流费、不同销售地域物流费、不同顾客群体物流费,等等。按支付形态计算的成本是按财务会计中的费用分类方法进行计算的,大体可分为支付运费、仓库保管费等向企业外部支付的费用和人工费,也包括材料费等企业内部物流活动的费用。按物流功能或作业计算的成本是按照物流运作流程的活动计算物流费用的方法,大体上它将物流作业成本分为物资流通费、信息流通费、包装费、物流管理费、配送费、装卸费,等等。以上三种划分成本类别的方法,应该说各有所长,它们共同构成了完整的成本管理的框架。

(四)应用管理会计方法降低企业物流成本。物流成本的管理绝不是站在一个职能或一个企业的角度进行,相反它需要立足在系统和供应链的角度来衡量和管理物流成本,从而使物流成本的计算能反映出物流绩效,这种系统化的物流成本管理原理也就是tCo的管理思想,拥有物权的全部成本提供了一种合理测度供应链成本的方法,“拥有物权的全部成本是一种决定从上游供应商获取相应产品和服务,并进行使用而产生的所有成本”。这种方法认为商品价格只是整个产品服务获取的一部分,产品出售者的行为绩效同样影响了订单处理、配送、接受和检查等物流行为,通常很多企业在核算物流成本时,忽视了这些因素对总体成本的影响,而tCo则试图通过整个供应链的运作活动识别,包括采购、持有、质量问题、配送差错等,来确立整个物流分销活动产生的费用。

反观我国企业,在推进现代物流管理过程中,不能不重视一个问题,即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目前,我国绝大多数企业经营管理能力以及对物流成本管理的认识远远不能适应建设现代物流的要求,虽然近几年来强化物流管理已经得到了大多数企业的重视,但对于如何加强物流管理,如何通过科学的物流成本核算优化物流管理流程、如何从战略的角度来看待物流成本管理的作用并培养起自身的核心能力都尚未成熟,我们的很多企业仍然停留在传统意义上对运输、储存成本管理的认识,认为只要建立起具有运输能力和仓储能力的场所,只要控制住了运输、仓储或采购成本就是现代物流管理,而忽视了物流管理和物流成本控制是一种现代企业战略管理的重要手段,它要求企业必须具备高度整合的作业管理能力、经营战略的管理能力以及对整个价值链的控制能力,所以要科学合理地从事物流成本管理,推动现代化的物流管理活动,我国企业还必须练好经营管理这个基本功,从企业整体最优和供应链系统最优的角度,通过商流、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的有效合理组织,来实现物流成本管理。这包括从流通全过程的视点来降低物流成本、通过实现供应链管理、提高对顾客物流服务的管理来削减成本、借助于现代信息系统的构筑降低物流成本、通过效率化的配送降低物流成本、通过控制逆向物流或退货物流控制成本、利用复合运输和物流外包降低成本等。否则,达不到以上的诸多管理水平,指望通过时髦的“物流”一词,来解决一切现存的企业发展问题和成本管理,是不现实的,也不可能取得成功。

三、借鉴国际先进的物流管理会计模式

(一)国际先进的物流管理体制及特点。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美、日、欧等发达国家展开了一场对各种物流功能、要素进行整合的“物流革命”。首先是企业内部物流资源整合和一体化形成以企业为核心的物流系统,之后物流资源整合和一体化扩展到企业之间相互联系、分工协作的整个产业链条产生了供应链管理的核心业务,与此同时出现了为工商企业和消费者提供专业化服务的现代物流企业即第三方物流。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物流活动范围空前扩大,供应链管理和物流功能整合进入新的阶段。

物流效率总体水平较高。国际上通常把社会物流总费用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率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物流发展水平的标志。比率越低表明物流效率越高。近20年来发达国家物流费用与GDp的比率一直处于下降态势,目前平均约为10%左右,而且这种下降趋势还在继续。

第三方物流发展迅速。发达国家的企业普遍专注于价值链中的核心环节,积极推进企业内部物流活动社会化。近些年仓储、出货运输、运费单据审计支付、进货运输、运费汇总分配和交叉配送等已成为发达国家企业物流外包的重点环节。物流外包促进了第三方物流的迅速增长并成为物流市场发展中的一个新兴领域。

物流企业间不断兼并重组。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物流市场掀起一股兼并重组的浪潮。社会化的物流中心和园区建设令人瞩目。物流中心或物流园区的出现是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又一个重要特征。

企业物流运作模式发生重大变化。20世纪上半叶发达国家的物流活动基本上处于分散状态。至七十至八十年代逐步将需求预测、采购、生产规划、制造库存、仓储和物料处理职能集成为物料管理工业包装、产成品库存、配送规划、订单处理、运输、顾客服务集成为实体配送。进入九十年代物料管理和实体配送集成为目前人们所说的物流管理。

(二)国际先进体制对我国传统物流管理会计模式的启示。通过上述关于发达国家的主要物流会计管理的分析,可以得出如下启示:在当前或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不存在为世界各国所通用或普遍接受的会计管理体制模式。

了解和借鉴他国的会计管理模式是必要的。当今世界各国经济交往和联系日益密切,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格局和态势正在形成,区域性经济协作蓬勃发展和中国已经加入wto,完全有必要了解和借鉴他国的会计管理模式及其经验,为构建既符合国际会计惯例,又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管理模式服务。

任何一种会计管理体制模式的选择,都是与一定的社会经济环境相联系的。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利益主体单一,企业成为国家政府部门的附属。与此相对应的会计管理体制只能是高度集中的国家直接管理模式,即国家采取行政手段对会计机构、会计人员进行直接管理。

根据我国当前经济体制改革的进展和市场经济发展情况以及会计现状,我国应建立宏观调控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会计公司制管理体制模式,即国家集中宏观调控和立法型相结合,充分发挥会计职业团体作用的两级会计管理模式。

政府管理是对会计市场运行机制的高层管理和宏观管理,带有一定的强制性。政府运用法律、经济和必要的行政干预等宏观手段来监控会计市场的运行,使会计市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完成所承担的任务,达到既定的目标而不走入误区。

会计行业管理是介于政府管理和会计公司管理之间的中观管理,是一种行业自律性管理,在政府与会计公司之间发挥“桥梁”与“纽带”的作用,确保会计市场的健康发展,维护会计职业良好的社会形象和声誉。它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分为三种管理模式,即:分散型、交叉型、统一型,本文倾向于第三种模式,即统一型管理模式。

1、分散型管理模式。会计人员和会计业务由各责任单位领导与管理,会计人员在核算第一线,有利于会计人员比较全面地掌握企业的生产经营、资金运行状况,对责任单位的会计人员参与企业管理,坚持会计核算的相关原则提供了有利条件。由于会计人员和会计业务受控于责任单位,在会计核算上易导致按责任单位的意图办事,而不顾全企业整体利益。由于各责任单位的工作和企业会计部门的工作配合不够,使一些急办的事不能及时落实与处理,影响会计工作的整体效率。同时,由于会计人员缺乏,一些业务素质不高的人员从事了会计核算工作,必将影响核算质量。此外,会计核算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也难以得到保证。由于企业把实现整体利益作为首要目的,把获取局部利益只是作为一种保证手段,而推行责任会计核算旨在强化会计管理,确保企业的整体利益。在这种分散型管理体制下,各责任单位的人、财、物三权融为一体,各自为政,企业也就无法实行有效控制,整体利益得不到保证。权衡利弊这种模式往往弊多利少。

2、交叉型管理模式。由于会计业务归企业会计部门领导与管理,对会计人员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业务水平的提高提供了有利条件。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而人和事两者又必须紧密结合,才能有效地实施管理。所以,这种交叉型管理模式不符合行为科学管理的原则。管理体制上的这种交叉模式,容易造成既管又不管的局面,往往出现对己有利的就管,有矛盾和困难时就互相推诿,易造成工作混乱。

3、统一型管理模式。各责任单位的会计管理受企业会计部门统一领导,给会计人员实行会计监督创造了条件,有利于会计人员执行制度,提高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和真实性。会计人员业务素质通过企业会计部门直接考核、评比和奖惩,有利于会计人员钻研业务、提高技能,做好会计管理的各项基础工作。企业会计部门实行计划、资金、制度、管理等方面的调节与控制,在扩大责任单位生产经营自的同时,有利于实现企业的整体效益。

四、结论

物流管理应用管理会计是以物流成本为中心,通过对物流成本分析,对物流活动进行预测、决策、规划和控制。其目的在于通过对物流成本习性的研究、费用水平的推测及控制,以及不同物流方案的比较,为有关部门制定决策服务,以实现物流活动的最优化和企业效益的最大化。物流管理会计是为企业物流管理服务的,它强调“事前计划、事中控制、事后反馈三部曲的统一,体现了一套预测、计划、决策、控制、分析、考核的管理模式”。

管理会计不仅全面提供物流管理信息,为科学合理地进行物流管理奠定基础;还能动地参与经营决策,为决策者提供有用信息;最后通过对内部责任单位的绩效考评,强化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因此,发挥好管理会计的作用,是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对企业实现现代化管理的迫切需要,也是会计科学成功跨入新的历史阶段的重要标志。可以预见,随着社会发展,管理会计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将不断发展完善,在现代化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将更加重要。

主要参考文献:

[1]王满.物流企业财务管理.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

现代物流管理的核心篇4

关键词区域产业经济布局;高职专业布局;契合度评价;现代物流业;物流类专业

中图分类号G71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219(2017)01-0024-07

高等职业教育(以下简称“高职”)作为与经济发展关联度最为紧密的教育层次和类型,办学定位是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引领产业发展。高职办学的根本落脚点在专业建设。近年来,为更好地对接产业,很多地区和高职院校整合专业资源,通过建设专业群来对接产业办学。根据区域产业经济的布局来研究区域某个专业的布局是高职办学策略研究的关键,需要根据产业布局和专业布局的现状来进行评价,找出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研究现状

本文中所述专业类是指高职专业目录中的一级大类和二级类;专业群是指由一个或多个重点建设专业作为核心专业,若干个工程对象相同、技术领域相近或专业学科基础相近的相关专业组成的一个集合。因此,专业群往往由专业类中的几个专业或跨专业类的几个专业组成,一般有一个核心专业,服务于1~2个产业,通常有一个产业作为主要服务的产业。“高职专业布局”可以是一个专业中多个方向的布局,也可以是一个专业类中多个专业的布局。

已有不少学者在高职专业(或专业群)与产业经济对接的理论上作出研究,认为两者具有较强的关联度,在专业(或专业群)的布局上应服务于产业经济的发展。科学的设置专业是提升高职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重要举措之一[1]。张舸认为我国高职普遍存在专业布局滞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问题[2]。高小泉认为目前我国普遍存在高职专业布局与区域产业集群结构特征相脱节问题[3]。杨振军认为高职专业布局合理与否的标准是区域内高职专业的种类、人才培养规模是否能满足劳动力市场的基本需求,与区域经济、产业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结构是否基本匹配[4]。桑雷、尹玉珍、马蕾认为高职院校需要按照区域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特点,科学合理地设置专业布局和专业结构调整[5]。杨善江认为常州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转型升级需要常州高职教育园区走专业“群”发展的道路,应当建立起专业群与产业群“双向协调机制”[6]。吴岳军认为,应通过本土化的专业、专业群来服务地方产业[7]。邓鹏、赵晓琴、许健通过对新疆2007-2012年的经济数据和高职教育数据分析,得出了农学专业对产业的正向促进使用关系[8]。张苗、赵静、张尹莉对皖江城市带产业集群与高职教育的特征序列进行了关联度分析及关联度排序,得出高职专业结构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9]。赵昕、张峰认为基于产业集群的职业教育专业集群是区域高职服务产业发展的一种模式[10]。

从省市地理范围、跨地理范围的协同发展等不同视角,有学者在对区域产业经济的布局和高职专业的布局对比后进行了现状、问题和对策分析。王玉婷分析了广东省及广东省内的珠三角、粤东、粤西和粤北四个区域的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的错位幅度[11]。章建新认为高职专业建设应服务于区域产业发展来进行专业布局和功能提升,并以天津市为例进行了分析[12]。杜怡萍对广东省的高职专业与产业结构进行了对比分析,找出了广东省高职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匹配度不高、结构性短缺严重等问题[13]。倪永宏、王武林、黄兴海以苏中为例重点分析了该区域的经济发展特点与产业结构,提出了通过重点发展与主导产业对接的专业、增强高职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的适应性等建议[14]。柳燕君、吕良燕在文献[15]中,以及杨振军在文献[16]中均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角度出发,对北京市高职院校的专业布局结构提出了调整建议。孙莹、闫丹在文献[17]中,张艳、孙婉、张默等在文献[18]中均针对辽宁省高职专业布局存的问题,建议根据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引导高职院校围绕不同的产业群建立相对应的专业群,并优化专业设置结构。张菊霞、任君庆认为宁波市高职已基本形成了与重点发展产业相对应的专业布局,但存在专业重复率高、内涵建设整体水平不高的问题[19]。李真真、陈庆合、孙芳芳等建议山东省高职院校应当按山东省的区域行业设置特色专业[20]。唐继红通过对重庆市“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定位和高职专业设置现状的分析,提出了调整和优化高职专业布局的建议[21]。

可见,有关区域产业经济布局与高职专业布局的关系、内容、问题、对策已经有了一定的研究基础。此前的研究作定性分析的较多,产业结构用产业在GDp中的占比与专业点在所有专i点中的占比作比较分析的较多,做一、二、三产业这些大产业宏观层面研究的较多。但是,目前尚未见有专门针对省级区域内某个高职专业(或专业类)布局开展研究工作,亦未见有量化的评价研究出现。

二、研究思路

本文提出如图1所示的研究思路:提出基于区域产业经济的高职专业布局研究方法,该方法分为若干个可操作的研究步骤,提出区域产业经济布局与高职专业布局契合度的量化评价量表;以湖南省高职物流类专业的布局研究作为案例剖析;通过分析湖南省国民经济“十三五”规划纲要和现代物流业的专项规划,得出湖南省现代物流业的布局;统计分析湖南省高职物流类专业的布局现状,与湖南省现代物流业的布局进行对比分析,作湖南现代物流业布局与高职物流类专业布局契合度的定性评价;针对湖南现代物流业布局与高职物流类专业布局契合度用量化的评价量表进行定量的分析评价,找出湖南省物流类专业布局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湖南省物流类专业布局问题的对策。

三、区域高职专业布局的研究方法

本文提出一种通用的基于区域产业经济的高职专业布局研究方法。

(一)产业规划、专业布局现状分析

高职要服务于区域产业经济发展,人才培养的方向就要与产业发展保持一致,但学历教育的培养时间较长,高职专业的布局和教学内容需要有一定的超前性。要得到产业发展的方向,最好的参考素材就是区域产业有关的规划;再结合区域专业布局的现状来对比分析。

(二)产业与专业布局的对比分析

对比分析是要将产业经济布局情况与专业布局情况进行定性的对比分析,见图2。

从产业有关的规划可以得出未来产业发展的方向、产业集聚的区域、要打造的产业特色、会出现的产业新兴业态。

从专业布局的现状可以得到专业与专业群设置的情况、专业在地理位置上的区域分布情况,专业的毕业生人数、重点与特色专业的情况,专业与专业群重大的产学研一体化布局举措;专业与专业群的建设与创新情况等。

将产业与专业布局对比,可以定性分析发展方向的趋同性、地理布局合理性、产业特色的支撑能力、新兴业态的支持力度、专业结构的合理性。

(三)量化的契合度评价

下面提出一个简单的量化衡量产业经济布局与专业布局契合度评价的量表,指标主要根据图2所示的定性对比分析的5个方面进行设定,见表1。

有了量表后,根据定性分析可进一步得出评分结果。可认为80分以上为优秀,专业布局只需少量调整;70~79分为良好,专业布局需要做一些优化和调整;60~69分为一般,需要对专业布局做较多的改进;60分以下表示专业布局与产业经济布局不相适应,存在的问题较多,需要大量的变革、改进。

(四)专业布局问题的查找

可将问题的查找范围放在评价指标的5个方面。

(五)专业布局问题的对策分析

有了对问题的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总体的评价,接下来就可以有针对性的对问题提出解决对策。下面以湖南省物流类专业的布局作为案例研究。

四、湖南省物流类专业的布局研究

(二)高职物流类专业布局情况

高职专业在2015年经过了一次专业目录调整,在这次调整中物流成为一个二级类。物流类中有物流工程技术、物流信息技术、物流管理、物流金融管理、工程物流管理、冷链物流技术与管理、采购供应管理7个专业。还有一些与物流业紧密相关的专业,如港口物流管理、铁路物流管理、航空物流、快递运营管理。接下来的专业布局分析中,将这4个专业作为物流类专业分析,共计11个专业。2016年,湖南省65所高职院校中一共有27所高职院校办有物流类专业;共开办有物流类专业点39个,分布情况见表3。近年来湖南省物流类专业毕业生人数情况见表4,其中,毕业生人数为0的表示是新增专业,暂无毕业生。

于湖南省高职院校的物流类专业大多从物流管理专业变化而来,专业开设的课程带有浓重的物流管理专业色彩。普遍开设的专业核心课程有仓储管理实务、运输管理实务等,非物流管理专业(和专业方向)根据学校办学的实际情况和专业方向的偏向性设置一些方向性课程,如物流工程技术(制冷方向)开设有食品冷冻学、冷链管理等专业核心课程,航空物流专业开设有航空港物流运营、飞机载重与平衡等课程。

在专业群建设上,湖南高职院校大多将物流类专业作为某个专业群的非核心专业来建设。仅有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将物流管理专业作为现代物流管理专业群的核心专业,将物流信息技术专业作为先进物流技术专业群的核心专业。

有产学研合作上,湖南的物流类专业已经做了大量的探索与合作,如湖南省第一家职业教育集团――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教育集团;行业公共信息平台――湖南省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与顺丰快递开办了“顺丰班”。高职院校的物流类专业教师为物流企业提供了大量科研服务,部分学校还承担了编制物流规划项目、建设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等任务,如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建设的长沙市现代服务业公共实训基地现代物流实训中心、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的智能物流实训中心等。

(三)布局对比分析

1.发展方向的趋同性

从湖南现代物流业的布局可知,总体上“十三五”期间是“一核三区多园六通道”“物流工程”“五大特色物流”“促进物流业集约发展”“提高物流现代化水平”。下面做出“发展方向的趋同性”的定性分析,如表5所示。

2.地理布局的合理性

从表5中可以看出,地理布局合理性的对比分析,在湖南省现代物流集聚的“一核三区”中,分布不均衡,专业点的布局长株潭核心区27个,大湘西地区1个,洞庭湖地区4个,湘南地区6个,湘中地区1个;且39个专业点中仅物流管理专业就占到25个;目前仅物流管理、物流工程技术、物流信息技术、物流金融管理4个专业有毕业生,其他7个专业暂无毕业生。因此,总体上的定性评价是“集聚区域都有专业提供人才培B服务,部分带动相关专业以群方式提供人才培养服务”。

3.产业特色的支撑能力

在对“物流工程”“五大特色物流”的支撑上,尚不够有力,一些方面的支撑力度明显不足,如保税物流、再生资源回收物流等。因此,可定性为“一般性支撑”。

4.新兴业态的支持力度

对现代物流业的一些新兴业态,如物流金融、互联网+物流、多式联运、两业联动、物流物联网、物流云计算、物流大数据等的支持上,已经开始有一些专业出现,如物流金融管理;已经有一些产学研合作平台的出现并已经运营多年,如湖南省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已经有一些新技术课程被开发出来,如RFiD技术、条码技术、卫星定位系统、物流信息技术与应用等。然而,这些课程对新兴业态的支持还不够全面,许多方面还没有开发出专业核心课程,如互联网+物流、多式联运、物流大数据等。因此,对新兴业态的支持力度可定性为“一般性支持”。

5.专业结构的合理性

湖南省现代物流业的大部分重点业态、新兴业态可以找到专业、专业方向或课程进行支撑,但有少部分找不到支撑,如保税物流没有专业、专业方向和课程支撑,港口物流管理暂时还没有毕业生,说明专业结构尚需向现代物流业结构靠拢和改善。此外,已有专业结构和毕业生人数中,物流管理专业占比最高,2016年专业点占比和2013-2015年毕业生人数占比分别为64%和95%,见图3。许多体现地方现代物流产业特色及重点发展方向没有专业点进行支撑,也找不到合适的毕业生从事岗位工作。

通过前文所述的分析,可以归结出高职物流类专业的布局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高职物流类专业的布局落后于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两业联动、多式联运暂无专业或专业核心课程作为支撑;港口物流专业刚刚新增,无毕业生;无农产品冷链物流、农村物流专业或专业核心课程支撑;快递物流没有专业进行支撑;边贸物流及农产品物流没有专业或专业核心课程支撑。

二是高职物流类专业的地理布局不合理。物流类专业点大多数分布在省会长沙,其他区域很少;物流管理R刀来螅其他专业布点很少;大湘西地区布点过少,仅1个专业点;在洞庭湖地区、大湘西地区、湘南地区没有以物流类专业为核心的专业群;大湘西地区缺乏布局边贸物流及农产品物流有关的专业或专业方向;洞庭湖地区缺乏布局农产品冷链物流及农村物流专业或专业方向;湘南地区缺乏布局无水港、农产品物流及快递物流专业或专业方向。

三是对湖南的特色物流支撑能力不足。保税物流、再生资源回收物流、优势产业物流、快递没有专业或专业核心课程支撑。在先进物流技术上(如云计算、大数据等)尚无专业核心课程支撑。

四是现代物流业新兴业态的支持力度不够。主要体现在:对物流信息技术应用的新技术课程开发太少,很少有开设新技术课程;现代物流业的新型业务课程开发较少,如物流金融、互联网+物流、两业联动、多式联运等。

五是专业结构不合理。专业及专业方向的设置离现代物流业发展有一定的差距;快递运营管理、冷链物流技术与管理暂没有专业点布局;物流管理专业布点相对过多,特色物流及本地化物流所需的专业布点过少。

(五)对策

1.改善高职物流类专业设置,新开发非物流管理专业

如表7所示,可在大湘西地区新开发冷链物流技术与管理专业(农业物流方向)、物流管理专业(边贸物流方向),用物流信息技术专业及这些新开发专业构建一个与大湘西地区现代物流业发展相适应的现代物流特色专业群;在洞庭湖地区可新开发冷链物流技术与管理专业,用港口物流管理专业及这些新开发专业构建一个与洞庭湖地区现代物流业发展相适应的现代物流特色专业群;在湘南地区新开发港口物流管理(无水港物流方向)、冷链物流技术与管理(农业物流方向)、快递运营管理专业,用铁路物流管理、工程物流管理、物流工程技术专业及这些新增专业构建一个与湘南地区现代物流业发展相适应的现代物流特色专业群。

长株潭核心地区也有较大的改进空间。可新开发快递运营管理专业、冷链物流技术与管理专业、港口物流管理专业,增加物流信息技术、物流工程技术、工程物流管理、物流金融、航空物流、铁路物流管理等非物流管理专业的布点,增设物流金融管理(保税物流方向)、物流管理(再生资源回收物流方向),除已有的现代物流管理专业群、先进物流技术专业群,可新构建现代物流金融专业群,这样在物流(商流)、信息流、资金流上均有现代物流专业群进行覆盖。

此外,结合湖南本土产业特色新开发专业方向,根据学校的办学特点在已办的和新增的物流类专业上,结合特色产业开发专业方向,如物流类专业的工程机械物流方向、轨道交通物流方向等,将这些专业方向纳入到学校具有行业特色的专业群建设范围中,在具有较强的办学实力和产学研资源整合能力的专业或专业方向上,作为专业群的核心专业来进行打造。

2.推动产学研格局形成,促进校企深度合作

出台政策或办法,在与现代物流业发展方向一致、服务特色产业经济的物流类专业、专业群建设上给予大力支持,支持高职院校与企业开展联合科技攻关,联合研发岗位培训课程、教学资源、专业课程等。如在长株潭核心地区校企合作成立以企业命名的股份制或董事会制快递物流学院,共同培养快递专业人才;在洞庭湖地区与企业合作建设港口物流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平台,共同培养港口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和联合科技攻关。

3.加大物流类专业核心课程的开发力度,对新兴业态及特色物流形成支撑

建议在已有的物流类专业核心课程基础上,新开发一批支持新兴业态及特色物流的专业课程,如物流大数据、互联网+物流、物流物联网、物流云计算等一批新兴信息技术与物流产业进行跨界融合的交叉学科课程;保税物流园区管理、无水港运营管理、农产品物流、边贸物流、再生资源回收物流、两业联动、多式联运、集装箱运输等区域特色物流课程;工程机械的仓储与运输、轨道交通物流与供应链、汽车物流、盐化工物流、粮食物流、医药物流、石油化工物流、输变电物流等一批与本土产业特色结合的物流类专业课程。

现代物流管理的核心篇5

[关键词]物流;管理咨询;现状

abstract:thispaperdiscussesthestatusofChinaLogisticsmanagementConsulting,andforecastthefutureoflogisticsmanagementconsultingindustryinChina.

Keywords:logistics;managementconsultingindustry;report

1引言

物流管理咨询业产生和发展是我国管理咨询业发展成熟和专业化的一个标志。传统的管理咨询包括战略咨询、营销咨询、人力资源咨询、薪酬激励等方面。物流管理咨询除了包括以上几个方面咨询以外,还包括物流企业和企业物流的物流业务管理诊断、物流市场的调研与分析、第三方物流运作模式、物流园区或物流中心选址、规划与实施、物流设备的选型、物流工程监理、供应链管理流程优化、企业物流操作、物流信息技术、物流企业财务管理、物流企业营销管理、海关事务咨询、供应链运作咨询等。因此,相对一般管理咨询来说,物流管理咨询更专业、更实际、范围更广。

2我国物流管理咨询业发展的现状

我国物流管理咨询业发展与物流概念的引入和管理咨询业发展是分不开的。物流概念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传入我国。咨询的引入也在20世纪80年代,而管理咨询业的产生是90年代后半期。因此,我国国内管理咨询业的发展也就在不到10年的时间,物流管理咨询业发展也就是近5年的事。如果包括早期国外的管理咨询公司在中国开展的物流管理咨询服务,也就在15年左右的时间。纵观这些年的发展,我国的物流管理咨询业大致经历了以下的阶段:

2.1管理咨询为主兼顾物流的咨询业务萌芽阶段

80年代物流的概念开始引入中国,咨询业也在那时刚刚在中国开始起步。80年代咨询业首先起源于政府创办咨询企业,主要集中在投资、科技和财务咨询等领域。所以可以说,80年代中国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物流管理咨询。90年代以后,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日趋完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国外管理咨询公司大批进入我国市场,我国的管理咨询业开始起步,开始从信息咨询逐步转向管理咨询。国外管理咨询公司高度重视企业的物流供应链方面咨询,开始在管理咨询中进行物流业务方面的管理咨询活动,如埃森哲为和光进行了一系列的咨询中就有物流咨询。国内的管理咨询公司也在咨询过程中开始重视物流管理的咨询。

2.2物流管理咨询业快速发展阶段

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全球化信息网络和全球化市场形成及技术变革的加速,围绕新产品的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在这其中,物流管理在企业营运中所起到的作用也越来越受到我国企业领导层的关注。因此,物流成为中国的一个热门行业,企业和政府纷纷意识到现代物流的重要作用。与此同时,我国管理咨询业也进入高速发展阶段。物流领域对咨询业务需求显现,各种政府物流规划、物流中心物流园区规划、物流业务规划、物流仓储设备等各种需求都很大。因此催生了国内的专业物流管理咨询公司的产生,其中不乏比较优秀的管理咨询公司,如欧麟、扬子江。同时,一大批管理软件公司和设备公司(如招商迪辰等)由于业务发展的需要,也给客户提供物流业务流程的咨询服务。但是客观地说,从软件或者设备公司转变的管理咨询公司缺乏独立性和公正性,难以给客户提供一个科学的咨询方案。

2.3物流管理咨询业专业化和综合性统一阶段

目前,我国企业物流管理咨询业迅速发展。北京、上海等地的优秀物流管理咨询企业,如扬子江、欧麟、睿文等等,通过认真学习国外出色咨询企业的咨询经验与程序,并结合自己企业的专业优势,形成了符合中国咨询企业实际的一套咨询方法。经过坚持不懈地市场拓展,这些企业已度过艰难的创业时期,在咨询实践中逐步赢得了顾客的信任。

随着物流业热度开始消减,对物流咨询的需求也开始了理性和成熟,物流管理咨询公司如果没有核心的竞争力,很难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生存。为求生存发展,许多物流咨询公司逐步走向细分阶段,在专业化方面更进一步,如专门从事物流设备咨询的物流咨询公司、专门从事管理和物流业务流程业务的公司。

但是,同时由于物流咨询市场涵盖着非常广泛的领域,必须满足客户从战略规划、业务流程重组、信息系统到设备选型、培训等一系列服务,因此,物流咨询公司开始和咨询服务的上下游企业进行合作,整合各种资源,为企业提供一揽子服务的能力。

因此,我国物流咨询公司在打造自己核心竞争力的同时,也提供综合的业务服务。

3国内物流管理咨询公司的发展趋势分析

从国内的专业物流咨询公司的现状来看,从原先的一般物流管理咨询开始转向专业化咨询阶段,同时整合多种物流资源,为客户提供集成的管理咨询服务。国内物流管理咨询公司的近况大致趋势如下:

(1)服务专业化。目前很多管理咨询公司都倾向于专业化方向发展,打造核心竞争力。从地域来看,北京的本土物流管理咨询公司长于物流政策和政府物流发展规划,而上海的物流管理咨询公司长于物流方案设计、物流设备咨询和企业的物流供应链规划。在上海物流咨询市场,如欧麟专长于设备咨询。扬子江物流管理咨询则专注于物流企业和企业物流供应链规划、业务流程设计和培训等。

(2)服务多样化。除提供专业咨询外,几乎所有的物流咨询公司都还提供物流培训业务,除此以外,为了满足客户的需求,一些咨询公司还和战略合作伙伴一道,提供一揽子物流供应链方面服务。例如,扬子江物流管理咨询有限公司通过与物流企业、咨询业、制造业、物流软件、大学研究所、建筑设计研究院等都建立了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来提供物流咨询、信息系统服务、物流仓储设施设备等一揽子的服务来提高综合物流服务。

(3)核心产品化。优秀的物流管理咨询公司需要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并在专业化、多样化服务的基础上,打造自己核心产品。因此很多管理咨询公司开始打造核心竞争力的咨询产品,以取得市场的竞争优势。例如扬子江物流管理咨询公司开始专注于物流金融咨询、航空物流咨询和供应链运作(SCoR)的咨询等,其中在物流金融咨询方面,扬子江已经推出了适合物流企业、制造企业和银行等多赢的咨询方案产品。目前已经与物流企业、银行达成共识,在中国共同推广物流金融产品服务。通过核心产品的推出,使扬子江在物流咨询行业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国内其它物流咨询公司也像扬子江一样,也推出自己擅长的核心产品。

总之,我国物流管理咨询业迅速发展迅速,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物流管理咨询企业,这些企业已经形成了符合中国物流业实际的一套咨询方法。相信经过坚持不懈地市场拓展,这些企业在咨询实践中将逐步赢得了顾客的信任,推动我国物流管理咨询业的整体发展。

参考文献:

1.荣书霞.《中国咨询业走向有序化》中国中小企业[J]2004年10期

2.袁红利《影响中小管理咨询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及其识别方法》天津财经学院学报[J]2004年06期

现代物流管理的核心篇6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企业集团;物流管理

[中图分类号]F2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09)15-0034-02

1供应链管理的概念

供应链管理是一种集成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它执行供应链中从供应商到最终用户的物流的计划和控制等职能。供应链管理是以提高企业集团个体和供应链整体的长期绩效为目标,对传统的商务活动进行总体的战略协调,对特定公司内部跨职能部门边界的运作和在供应链成员中跨公司边界的运作进行战术控制的过程。

2物流管理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地位

从传统的观点看,物流对企业集团的生产是一种支持作用,被视为辅助的功能部门。但是,由于现代企业集团的生产方式的转变,即从大批量生产转向精细的准时化生产,这时的物流,包括采购与供应,都需要跟着转变运作方式,实行准时供应和准时采购等。另一方面,顾客需求的瞬时化,要求企业集团能以最快的速度把产品送到用户的手中,以提高企业集团的快速适应市场的能力。所有这一切,都要求企业集团的物流系统具有和制造系统协调运作的能力,以提高供应链的敏捷性。

3传统的物流管理存在的弊端

3.1传统的物流活动是一种被动的、从属的职能活动

在传统物流活动中,物的流动都是逐级传递的,因此传统的物流没有从整体角度考虑物流活动,常常导致一方面库存不断增加,另一方面市场需求变化时无法及时满足需要,导致企业集团因为物流管理不善而丧失市场机会。

3.2传统物流链是纵向一体化的管理模式

过去,世界上许多企业集团出于管理和控制上的目的,对为其提供原材料、半成品和零部件的其他企业集团一直采取投资自建、投资控股或兼并的“纵向一体化”管理模式。但是,在高科技迅速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顾客需求不断变化的今天,“纵向一体化”战略已逐渐显示出无法快速敏捷地响应市场机会的薄弱之处。

3.3传统物流链对市场的灵活反应能力不强

随着生产的专业化分工以及传统企业集团的“纵向一体化”,传统的物流链上的企业集团越来越多,导致物流链越来越长,这虽有助于加强传统企业集团对实物供应的保障,但却是以丧失企业集团对市场的灵活反应能力为代价的。

3.4信息的利用率低

由于没有共享有关的需求资源,需求信息扭曲现象严重。在传统的物流链中,许多企业集团有能力跟踪企业集团内部的物流过程,但没有能力跟踪企业集团之外的物流过程,这就是因为没有共享的信息系统和信息反馈机制。

4基于供应链管理的企业集团物流管理对策

4.1联合库存管理

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物流管理一个最重要的方面,就是联合库存管理。所谓联合库存管理,就是建立起整个供应链以核心企业集团为核心的库存系统,具体来说,一是要建立起一个合理分布的库存点体系,二是要建立起一个联合库存控制系统。

强调以核心企业集团为核心,是因为如果搞多中心,必然分散精力,分散资源,还可能互相干扰,这势必会影响到供应链的正常有效运行。所以一个供应链系统必须只有一个中心,所有其他的企业集团都必须服从这个中心,自觉为这个中心服务。供应链库存系统也必须按照这种思想去组织。

合理分布的库存点体系,指的是库存点的空间分布。这里所谓合理分布,是指对于核心企业集团来说,最方便有效、并且成本最低。联合库存分布一般是供应商企业集团取消自己的成品库存,而将自己的成品库存直接设置到核心企业集团的原材料仓库中,或者直接送上核心企业集团的生产线。

4.2供应商掌握库存

供应商掌握库存Vmi,是供应链管理理论出现以后提出来的一种新的库存管理方式。就是供应商掌握核心企业集团库存的一种库存管理模式,是对传统的由核心企业集团自己从供应商购进物资、自己管理、自己消耗、自负盈亏的模式的一种革命性的变动。

由供应商管理库存有很大的好处:一是供应商是商品的生产者,它掌握核心企业集团的库存具有很大的主动性和灵活机动性。它可以根据市场需求量的变化,及时调整生产计划和采购计划;二是供应商掌握库存,就可以把核心企业集团从库存陷阱中解放出来,使它们能够集中更多的资金、人力、物力用于提高它们的核心竞争力,从而给整个供应链、包括供应商企业集团创造一个更加有利的局面;三是供应商掌握,就是掌握市场。核心企业集团的库存消耗就是市场需求的组成部分,它直接反映了客户的消费水平和消费倾向,这对于供应商改进产品结构和设计、开发销售对路的新产品,对于企业集团的生产决策和经营决策起着有力的信息支持作用,使它们也能够获得一个更好的发展局面。

4.3供应链运输管理

除库存管理之外,供应链物流管理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运输管理,它的主要任务有三个:一是设计规划运输任务,二是找合适的运输承包商,三是运输组织和控制。设计规划运输任务,就是要站在供应链的整体高度,统一规划有关的运输任务,确定运输方式、运输路线,联合运输方案,达到既能够满足各点的运输需要,又使总运输费用最省的目的。

4.4准时化技术

准时化技术,包括准时化生产、准时化运输、准时化采购、准时化供货等一整套Jit技术。这些在供应链中基本上可以全部用上。它们的思想原理都一样,就是四个“合适(Right)”:在合适的时间、将合适的货物、按合适的数量、送到合适的地点。它们的管理控制系统一般采用看板系统。基本模式都是多频次小批量连续送货。

5结论

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战略思想就是要通过企业集团与企业集团之间的有效合作,建立一种低成本、高效率、响应性好、具有敏捷性的企业集团经营机制,产生一种超常的竞争优势;就是要使企业集团从成本、质量、时间、服务、灵活性等方面显著提高竞争优势,加快企业集团产品进入市场的速度。这种战略思想的实现需要供应链环境下的物流管理系统从企业集团战略的高度去规划与运筹,并把供应链管理战略通过物流战略的贯彻实施得以落实。

参考文献:

[1]吴明.供应链一体化时代的物流管理[J].北京物资流通,2007(4):53-54.

现代物流管理的核心篇7

[关键词]物流管理会计;物流成本核算;重要性

烟草物流管理作为一种行业新的管理模式,开辟了烟草行业管理又一个新的“利润源”。物流管理会计是一门服务于企业物流管理的学科。旨在借助各种现代化手段,通过运用各种定量计算与分析的方法对企业物流本身的信息进行处理,形成一整套有效的物流信息。以便于企业决策者进行正确决策的一种管理活动。

一、物流管理的目的

实施物流管理的目的就是要在尽可能最低的总成本条件下实现既定的客户服务水平。即寻求服务优势和成本优势的一种动态平衡,并由此创造企业在竞争中的战略优势。根据这个目标,物流管理要解决的基本问题,简单地说。就是把合适的产品以合适的数量和合适的价格在合适的时间和合适的地点提供给客户。

物流管理强调运用系统方法解决问题。现代物流通常被认为是由运输、存储、包装、装卸、流通加工、配送和信息诸环节构成。各环节原本都有各自的功能、利益和观念。

二、烟草行业物流管理会计存在的问题

物流管理会计是物流企业的一种内部会计,它以内部会计报告的形式计算并分析企业物流成本的构成、产生差异的原因、有关的责任以及解决的办法等,以此辅助决策者。烟草行业物流管理会计存在问题:一是物流管理会计意识淡薄。烟草行业大多数人员对于物流成本不甚了解,弄不清楚物流成本与生产成本以及日常费用之间的关系,也不知道物流成本管理中的效益背反,更无从谈起对物流管理会计的认识与理解。二是信息化不高。物流过程实质上是“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三流一体化”过程,只有将三者有效地结合,才能真正达到降低流通成本、提高物流工作效率的目的。三是信息处理口径不一。烟草行业物流产业发展迅速。物流人才的争夺更趋激烈,专业的物流管理会计人员少,现行财务会计把企业的物流成本肢解得支离破碎,要想从现有的财务成本数据中计算出比较正确的物流成本数据,必须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以及相关的机构与人员。

三、物流管理会计的意义

随着现代社会各种现代化工具的产生和发展,现代物流和传统物流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服务水平大幅度提高,物流成本也相应增长。搞好物流管理会计,加强物流管理,降低物流成本的意义主要有:第一,提高对物流管理会计重要性的认识,降低物流成本;第二,计算分析物流成本,为管理者决策提供参考;第三,制定物流标准成本,为进行物流业绩考核提供依据;第四,划分物流责任中心,为推行物流责任会计打下基础;第五,进行物流管理全面预算,为制定物流系统的规划和计划创造条件。

四、物流管理会计之核心――物流成本核算

物流成本是物流企业在经营物流业务的过程中所发生的耗费。它既是物流经营决策的重要依据,也是降低成本、增加赢利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下面通过对物流成本核算中成本核算对象、成本项目、成本核算程序等要素的探讨。提出规范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烟草物流成’本核算方法。为物流管理会计体系的建立提供一个模式。

1.成本核算对象。确定成本核算对象是物流业务成本明细账、归集和分配物流业务费用、计算物流业务成本的基本前提。明确物流的业务成本核算对象。也就是明确在烟草物流业务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资源耗费的承担对象。烟草物流可以按照日常管理、仓储、分拣、配送费用开设物流业务成本核算明细账。

2.成本项目。目前烟草行业物流管理模式,可以将烟草物流成本细分为五部分。

(1)订货采购成本。订货采购成本主要包括差旅费、办公费两部分,从烟草行业实际来看,订货采购成本在整个物流成本中占很大比例。

(2)验收人库成本。验收入库成本主,要包括验收成本、装卸成本、入库作业成本。

(3)仓储管理成本。仓储管理成本主要包括仓储设施折旧费用、储备资金利息、合理损耗及人工支出。导致仓储管理成本增加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库存水平不高。如果库存过高就会占用较多的资金,使流动资金的周转速度减慢。

(4)物流运输成本。物流运输成本主要包括运输设备折旧费用和运输损耗。物流运力与运量的不协调、物流设备的性价比不高等问题都会造成运输成本过高。

(5)商品机会成本。从商业机会成本来看,盲目追求零库存会导致延期交货等情况出现,错失销售良机,因而只能通过其他措施进行追加,使机会成本上升。影响企业的赢利水平。

3.成本核算程序。根据对物流业务所发生的费用及其成本项目分析。烟草物流可以设置“仓储费用”、“分拣费用”、“配送费用”、“管理费用”四个成本类账户对物流业务成本进行核算。“仓储费用”科目用以核算物流在仓储环节发生的各项费用;“分拣费用”、“配送费用”科目用以核算物流在履行物流业务的分拣、配送、装卸等环节所发生的费用:“管理费用”科目用以核算物流业务过程中所发生的综合性管理费用。

物流成本管理的研究工作在烟草行业尚处于起步阶段,目前还没有建立专门的物流成本核算体系,缺乏规范的核算,但是有不少企业已在探讨和摸索,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成果。通过对物流成本的管理来改善物流流程,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已经成为我们物流管理的核心问题。

参考文献:

[1]邵瑞庆.关于物流企业物流成本的核算[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6,(4).

现代物流管理的核心篇8

[论文摘要]经济时代,知识是企业的战略性资源,知识管理是企业面对新形势所做出的战略反应。我国物流企业通过先进信息管理技术,逐步实行知识编码化,建设与完善企业的知识网络等,这将有利于促进物流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有利于将信息转化成企业文化,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企业在迅速变化的竞争环境中采取行动,并赢得竞争优势。

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提出了越来越严峻的挑战,这种挑战迫使企业只有不断地提升、保护和创造自己的竞争能力,才能持续生存和发展。企业知识管理作为适应知识经济的管理方法,可以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持久的竞争优势。知识管理水平的高低已成为决定企业能否赢得竞争的关键,如何卓有成效地进行知识管理以提升企业竞争力已成为现代管理的核心问题。因此,研究知识管理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相互关系,对于提高企业的知识管理水平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1知识管理概念界定

近1o年来,知识管理受到学术界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有关知识管理的文献与著作日益增多,将知识作为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资源的看法得到普遍的认同。到目前为止,各类学者对知识管理定义的研究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知识管理是企业要系统有效地管理知识并用运知识对企业进行有效管理的过程。Lucymarshall认为,知识管理是对知识及其创造、收集、组织、传播、利用等一系列过程的显性的、系统化的管理,它注重于将个人知识转变为组织的知识并使之得到适当的应用…。Bassi把知识管理认定为:以知识为核心的管理是指对各种知识的连续管理的过程,以满足现有和未来的需要,利用已有的和获取的知识资产,开拓新的机会。

知识管理是企业搜集信息形式的知识并沟通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新途径。Freke.V认为,知识管理就是为组织实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共享而提供的新途径。

Sveiby认为,知识管理是指组织通过有计划、有目的地构建组织内部知识网络进行内部学习、构建组织外部知识网络进行外部学习,有效地实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互相转换,并在转换过程中创造、运用、积累和扩散知识,最终提高组织的学习能力、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系统过程。

知识管理是企业将知识作为一种生产资源并对此类资产经营过程的管理。malhotra对知识管理的定义是:知识管理就是企业内知识资产的管理。alavi等则将信息管理视为一套工具,借以自动建立信息对象、用户和过程之间演绎的或固定的关系,知识管理的作用是连接知识拥有者和寻求者这两个节点。

知识管理是企业利用其已有的知识成果和经验并加以创新的管理活动。白波、张晓玫认为,知识管理是系统地平衡信息和专门知识,以提高组织的创新能力、反应能力和生产率。Safdi和edward指出,知识管理是使人、过程以及技术完美地结合起来,以使组织机构的与信息相关的成分,变成为企业带来价值、优势和利益的直观动态的知识财富集合。

根据上述归纳,我们认为:知识管理是通过获取、创造、选择、分享、应用和更新等活动来管理企业的知识,并实现将合适的知识在适当的时机用适当的表达方式传送到合适的人手中,以提升组织绩效和价值创造。

2现代物流企业知识管理内涵

信息化对物流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它不能给物流系统带来创新价值,唯有知识管理才具有创新功能,才能使物流系统发生质的变化。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多数物流企业都提倡通过信息化建设来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现代化运作水平,使企业在瞬息万变的环境中获得竞争优势,然而,大多数物流企业对信息化建设的理解还仅仅停留在数据和信息存储、办公自动化、信息等表层的信息处理和使用层面上。此外,物流企业在信息化过程中,往往不考虑新旧系统的兼容性和结合度,这不仅会使新的整体难以形成,而且还会导致各部分不能联系和沟通,或沟通不顺畅,形成信息孤岛。因此,如何整合分散的信息模块,使之成为物流企业的知识库和知识流,是企业信息化建设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而这一切又是知识管理的内涵所在。因此,知识管理的提出是提升物流企业信息化的必然要求。

3知识管理与企业竞争力契合关系分析

知识是形成企业竞争优势的根源,但知识不能自动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核心竞争力作为一种能为企业提供竞争优势的知识体系,其形成和维持取决于企业对知识积累、应用和创新的能力,即知识管理的能力。知识管理和企业核心竞争力存在着诸多契合关系。两者二位一体,相辅相成,它们之间的联系是双通道的,知识管理的直接目的就是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知识管理支持创新,创新成果还需知识管理对其有效管理,以便在企业内得到最大程度的共享,进而实现新的创新,

进一步提升核心竞争力。反之,企业的创新和核心竞争力又会产生和积累新的知识点、新技术等,从而为知识管理提供和扩充了知识储备和资源,形成新的良性循环。从企业长期发展的角度看,由于知识具有新陈代谢性,以致核心能力的构建必然是一个持续不断的更新过程。从而在知识管理与核力构建之间形成一种动态功能机制与内在联系。

4知识管理对现代物流企业发展的影响

从工业经济时代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后,传统的管理理念和模式对于新形势下企业的发展和变革早巳显得力不从心,知识管理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孕育而生。知识就是力量,对企业也是一样,知识就是企业继续发展的动力,是利润的源泉。具体来讲,知识管理对物流企业的发展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影响:

4.1缩短物流时间。实现智能化物流

传统物流企业由于信息交流速度的限制,完成一个物流活动所需时间较长。同时,传统的物资供应过程由多个业务流程组成,受人为因素影响很大。随着知识管理的运用,客户任何一个需求、供应、配送的信息都会通过企业知识网络选择捷径,企业可以实现敏捷供应和科学决策。

4.2寻找和形成企业的价值链,实现差异化竞争

价值链是区分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特征,也是各个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立足点。在物流活动中,它不仅注重货物的流动,更注重资金的流动,以实现整个物流活动中的价值增值。实施知识管理,通过对企业现有资源的分析,找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也就是价值链。并围绕企业核心竞争力,准确把握市场脉搏,及时调整发展方向和经营策略。确定适合自身发展的细分市场,作为近期的主攻业务和远期拓展的方向。以集中优势实现利润最大化,占领市场竞争的优势地位。

4.3优化物流方案,提高决策能力

传统的物流运作,需要企业之间频繁的信息交换,但由于物流活动的中间环节比较多,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容易受人为因素的影响。实施知识管理以后,企业现有的实物资源和积累的业务经验、解决方案等都可以得到充分梳理和归类。客户也可以通过知识管理平台获取帮助,知识管理系统根据客户提交的业务要求进行分析、组合,并自动生成最优方案,做到及时响应和科学指导。对于系统自身不能解决的问题,企业管理人员也可以从知识库中获得有益的建议和参考,做出更加合理的决策。知识管理系统在完成一项业务后,会立即更新和升级,及时充实知识库,与时俱进地紧跟市场发展的步伐。

4.4保护环境,促进绿色物流的发展

物流与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目前,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经济新的基调,即经济的发展必须与环境的保护相一致,因此绿色物流的概念也应运而生。绿色物流的最终目标就是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它包括产品生产、包装、储存、运送、回收等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企业实施知识管理后,利用知识管理系统,企业可以方便地实施绿色供应链战略(绿色生产,绿色包装,绿色运输,绿色仓储),绿色物流技术战略(使用新技术、洁净型能源,使用环保车辆,以及利用GpS、GiS等高新技术指导和规划物流系统),循环物流战略(产品的回收、再利用)。采取这些战略,一方面,可以保护环境,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吸引更多的客户;另一方面也可以降低运营成本,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找到新的利润增长点。

4.5实现供应链管理与合理配置资源

传统的物流企业大多需要置备大规模的仓库设施。我国物流企业均存在组织松散、机构庞大、难以提高物流服务水平的问题。为了保证及时、准确、安全、经济地将商品送达需求者,需要对现有物流企业进行合理规划和技术改造。应用知识网络,物流企业可以根据商品的需求特点与供应特点将散置在各地、分属不同系统的物流设施资源通过虚拟企业连接起来,经过科学规划和重组,发挥物流设施和服务优势,扩大服务半径和货物集散空间,进行供应链管理,完善服务功能。

4.6加强内外界联系。信息交流更加顺畅

经济全球化和国际贸易的飞速发展,对物流企业的响应速度和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使物流企业与外界的联系越来越紧密。通过建立知识管理平台,物流企业可以加强内部各部门和不同层级之间的交流,实现知识共享,及时反馈,提高运作效率,减少业务操作的出错率。同时,物流企业之间也可以通过交流平台进行业务信息的传递,相互合作,共同发展。城市化的加速发展,使物流企业与政府各部门的协调也越来越重要,通过知识管理平台,企业不但能够及时了解政府部门的政策和规划方向,也能实时提出自己的建议,与主管部门进行交流,使企业自身的发展与城市的发展和谐统一。特别是和交通、气象等部门的经常沟通能使企业在具体业务操作过程中少走弯路,提高效率。

5基于知识管理的现代物流企业持续竞争优势培养

5.1建设知识库。为供应链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

随着知识管理在物流业的应用,企业的供应、配送信息会通过企业知识库和知识检索系统选择最优方案,或从知识库中找到由实践经验而来的方案,实现有效客户反应和科学决策。企业可以将商品信息电子化,编人品种、规格、材质等,不断更新商品的隐性知识。客户通过weB方式查寻商品的编码,即可找到所需商品库存量、近期市场需求特性,提高了订货决策的准确性;企业利用知识库里的商品内容拟定将来的库存策略和制造计划。此外企业利用员工的经验、教训和知识库处理供应链各环节信息,参考实践经验,在极短时间内拟定有效的配送计划和运输路径。

5.2建立并完善企业知识网络。实现知识共享最大化

物流企业知识管理的基础是企业的信息化管理,其信息网络是知识共享与交流的平台。基于先进的信息网络,我国物流企业即将进入快速反应的物流一体化阶段,目前我国物流企业的信息系统主要面向企业内部,相对封闭,没有形成一个相互依存、相互连接的信息网络,信息资源的潜在效益也远远没有得到发挥。随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以及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为实现与国际接轨,物流企业与外界的联系显得越来越重要,应在强调企业内部知识管理的同时,建立并完善外部知识网络,充分利用外部知识提高企业创新能力。物流企业在实现编码化的基础上,可借助供应链管理软件将供应链各成员的知识源通过网络联系起来,联系越广、越有效,知识就能得到越多越好的共享,而这反过来也意味着知识得到了发展。同时,应对各成员进行物流、信息流管理,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物流服务质量。

5.3提高企业的学习能力

知识的更新速度在加快,企业所处的环境也在日益变化中,企业只有具有强大的学习能力才能保持长久的竞争优势。提高企业学习能力的方法之一就是将企业建设成学习型的组织。学习型组织的建立首先要在企业中形成良好的学习环境、构建知识共享与交换的平台,企业员工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并能够自觉地学习,同时企业的学习范围不仅仅局限在企业内部,还包括部门之间、联盟之间的相互学习,甚至要向竞争对手学习,学习他们先进的产品与服务、管理经验、知识管理系统建设的经验等,以提高本企业的竞争力。

5.4重建企业的业务流程与组织结构

物流企业在实施知识管理的过程中,不仅要求员工共同分享所拥有的知识,还要求领导层将集体知识共享和创新视为赢得竞争优势的有力武器,加大企业知识编码化和员工专业培训的投入力度,充分挖掘企业隐性知识。传统物流企业内部有明显的地位区分,员工的意见必须经过多层中间管理人员的传递才能达到最高层。而在信息传递的过程中,中间管理人员往往会根据自己的理解对信息进行过滤,从而使到达企业最高层的信息可能产生扭曲。同理,企业高层领导下达的指令也会由于中间管理人员的理解而变形。因此,在知识经济时代,我国物流企业必须减少中间管理层及人员数量,改造企业组织,实现企业结构的扁平化。在扁平化结构的物流企业中,最高层与一线员工可以直接进行交流。一线员工的信息不仅能快速、准确地传达到最高层,还能在企业中与其他员工进行广泛的交流和共享。由于一线员工最了解顾客的需要和兴趣,知道如何通过减少作业流程提高效益,因此,扁平化结构的物流企业能更快地对顾客的要求作出反应,有效解决经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5.5实施知识激励机制,促进员工知识交流与共享

企业将考核制度与员工在知识交流、知识创新方面的成果结合,以此激励员工积极参加知识交流、共享,一方面可以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企业整体知识水平并丰富企业知识资源;另一方面能促进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转换,推动知识创新。物流企业需要建立一种针对知识共享的激励机制。掌握较多知识的员工如果将自己的知识共享,将得到正面的反馈或奖励,任何将自己的知识共享并为企业带来效益的人都能得到相应的物质或精神奖励,且带来的效益越大这种回报就越高。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员工共享知识的积极性,迅速提高物流企业整体的知识水平。

现代物流管理的核心篇9

关键词第三方物流核心竞争力战略

1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涵义

第三方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是一个复杂的多元系统,归纳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核心技术能力

核心竞争力的核心是企业的核心技术能力。物流企业的核心技术能力不仅取决于现有的物流设施、技术装备的化水平,而且更重要的是企业能够有效地将这些技术装备到提供的服务中去,提高服务水平,使技术资源转化为企业的技术优势。它包括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研发能力和服务创新能力。沃尔玛将传统的配送方式进行改革,运用越库运输技术大大提高了配送过程的效率,这种创新使其在零售领域后来居上,建立了竞争对手所无法企及的竞争优势。

1.2应变能力

企业应变能力是指第三方物流企业要随时根据物流市场供求状况的变化、需求模式的改变和技术革新进展而及时调整服务方式,这种应变能力是物流企业在快速的竞争环境中得以取胜的关键。由于终端消费模式的转换以及生产和零售领域的变革使得物流服务市场发生了重大变化,第三方物流企业要想获得持久的生存能力就必须要不断调整企业的运营方式和提高企业的信息化水平,以适应物流需求向小批量、多频次发展的趋势。

1.3整合能力

它涉及到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组织结构,信息传递,企业文化和激励机制等诸要素。它的作用在于通过管理过程的制度化、程式化,将企业的技术知识和服务技巧融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中。第三方物流企业组织效率的高低决定了企业将物流技术优势向市场优势转换的效率。现代物流尤其强调各个物流功能的整合作用,整合能力是第三方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1.4营销能力

反映第三方物流企业在成长过程中培育的市场力,它通过将潜在竞争优势转化为现实利润优势而直接或间接影响物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它主要包括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服务营销能力、企业在顾客中的形象和声誉。满足顾客需要是物流活动的最终目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与现有顾客之间的关系和对潜在顾客的渗透能力是第三方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直接体现。

2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竞争力存在的及原因

,我国的物流产业属于起步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一是成本高。据世界银行的推测,我国的物流费用占GDp的比重约为16.7%,比发达国家高出1倍左右。二是周转慢。2000年我国企业流动资金年周转速度为1.62次。而日本制造业的年均周转速度为15~18次,一些知名的跨国连锁企业,如沃尔玛、家乐福等已达到20~30次。三是库存大。据统计,到2000年底,我国库存商品沉淀的资金高达4万亿元,占当年GDp近50%。目前国际公认的库存商品与GDp的比例,发达国家一般不超过1%,发展家也不过5%。四是效率低。有专家估算,我国仅汽车空驶率就高达37%,相当于150万辆载重汽车来回空跑。五是传统流通方式仍然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有资料显示,美国、日本等国家使用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比例已达30%以上。而在我国的工业企业中,把原材料物流交给第三方物流的占18%,把销售物流交给第三方的仅占16%。这些方面的明显差距,正是我国物流产业发展的巨大潜力。同时,我国已经具备了加速发展现代物流产业的基本条件。一是物流需求量大。二是物流基础设施发展快。三是我国物流市场的主体正在形成。四是有利于现代物流发展的“软环境”逐步完善。中国的物流市场潜力大、发展迅速,但从目前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现状来看,企业本身还存在许多抑制其发展的问题。

(1)许多第三方物流企业片面追求“大”和“全”的发展,而忽视了企业自身素质和服务质量的提高。我国大多数第三方物流企业都是从运输公司或仓储公司改制而来,在他们构建自身发展模式的同时,却不注意自身的素质建设,多数企业的经营范围仍然局限于单一的仓储、运输、装卸等正向物流中简单货物存放或转移的活动,既不能够提供与运输和仓储关联紧密等增值服务,也没有反向物流服务,功能单一、增值服务薄弱。

(2)许多第三方物流的管理还停留在原来的粗放式、低效的管理水平上,缺乏有效先进的管理机制的规范管理。从目前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现状来看,大多数企业的管理还不是非常规范,管理水平还较低,管理机制还很不完善缺乏标准化的运作业务流程、性的决策机制与程序、完善的物流质量评价机制以及持续机制。

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其一是物流企业资源缺乏整合致使水平太低。比起欧美、日本,我国的第三方物流则属于“先天发育不良,后天营养又跟不上”的类型。各界虽意识到物流对国民的重要支撑作用,政府却迟迟未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及综合治理举措,以打破部门分割、各自为政的格局。大多数企业,尤其是国企缺乏物流理念,恪守计划经济时期“大而全,小而全”的经营理念,自建物流体系,致使我国整体物流水平徘徊不前;不少物流企业设施简单、功能单一,难以提供完备的第三方物流服务,令一些想寻求第三方物流服务的企业退避三尺。其二是企业对第三方物流企业对本企业价值链的。由于第三方物流在国内的发展只有短短几年的时问,而且不同的第三方物流商其擅长的业务领域以及经营地域也千差万别,这使得企业在考虑将物流业务外包时很难决定一家合适的第三方物流商,在风险和收益的两相权衡下,一些企业更倾向于由自己建立企业的物流系统,这主要是对风险的估值高于可能获得的收益。

3第三方物流企业培育核心竞争力的战略选择

3.1制定企业核心竞争力发展战略

核心竞争力的培育是一项庞大的企业管理系统工程,涉及到企业管理的各个层面、各个要素、各个环节,因此必须用企业战略的高度来进行统筹规划和组织实施。第三方物流企业应在继承和发挥现有成功经验和竞争优势的基础上,全面审视企业在核心技术、应变能力、组织整合和营销传播四个方面的能力状况,这些能力是否有其独特性;与竞争对手相比,是否具有竞争优势;建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已具备哪些基础,还需要哪些条件;然后制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目标及其选择核心竞争力获取的方式。在发展战略制定中应当注意第三方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目标的制定要适应物流需求发展趋势和企业自身的特点,所定的目标要与企业整体发展目标相一致,体现统一性和连续性。同时把物流企业构建和发展成一个创新型的组织,在不断学习、积累经验的过程中,增加企业所特有的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形成竞争对手难以模仿和超越的竞争能力,并不断地改进和发展这种竞争能力。

3.2从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自身特点和实际出发,确立企业核心要素

企业中的要素包括人力、资源、财务、设备、技术、信息、过程、服务、设计、开发、加工等等,企业核心要素即从这些要素中选择。它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的出发点和基础。由于企业要素的特点和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因而所形成的核心要素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贡献大小也不相同,使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效益、运作方面均有区别,但只要企业一经形成核心竞争力,则以核心要素为基础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其他企业所难以模仿和取代的。积极进行企业核心要素的积累,为其核心竞争力的构建创造条件。物流企业一方面可以通过内部积累来增强核心要素,另一方面通过吸收外来资源也可能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必要的核心要素。企业可以通过关键技术的引进,吸引掌握关键技术和技能的人才,与拥有核心专长的公司建立战略联盟等多种途径来积累核心要素。根据实际,物流企业核心要素的积累可采取内部积累与吸收外来资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3.3进行物流企业内部流程重组,尤其是组织管理的变革,推动企业核心竞争力要素的整合

物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由核心技术、应变能力、组织整合和营销传播四个要素构成的互补的知识体系,这些要素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渗透在物流活动的各个物流功能领域中。这些不同的功能,只有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战略贯穿于各活动环节的始终,才能实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目标。而现阶段我国的物流企业管理集成度不高,一个关键的因素就是管理缺乏一个明确的协调沟通渠道,使各种管理职能无法整合。因此,第三方物流企业只有按照物流发展,重组企业的业务流程,建立一个完善的信息沟通渠道,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管理的整合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

3.4改善物流服务链,为客户提供物流增值服务,进一步健全企业的服务功能体系

目前我国多数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普遍规模较小,专业能力、核心能力不足,要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就必须进一步扩大企业规模,提高企业专业技术水平,为客户提供优质的物流服务。要实现这一点,企业可以通过同国内外物流企业的联盟、合作、并购,建立强势的战略合作联盟,构建物流运作,优势互补,改善企业物流服务链,提供门到门一体化的物流服务和增值服务,以便在未来同国内外物流企业的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3.5建立先进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体系与激励机制,为企业选、育、用、留优秀的物流人才

从目前我国的人才结构状况来看,物流专业人才还十分短缺,这就要求企业建立先进健全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体系和激励机制,在用人方面企业还要建立评价考核机制、激励和约束机制,奖励优秀,淘汰落后,建立良好的工作氛围,提高企业凝聚力,为每一位物流人才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使个人成长与企业发展实现同步,达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人得其事、事尽其功的目标,使企业团队发挥最大的效用。

1夏正荣.论服务企业核心竞争力[J].社会科学,2002(9)

2国家经贸委,南开大学.2002年中国现代物流发展报告[m].北京:机械出版社,2003

现代物流管理的核心篇10

【关键词】物流;供应链;供应商;实施措施

引言

物料是煤矿生产及建设所需核心资源之一,通过物料供应,企业生产及建设才得以继续,物料在企业内部的运动,形成内外部供应链,通过管控整条供应链的效能,增加企业的净利润,适应现代煤矿企业生产及建设的物料需求,提高企业管理效益,保持竞争优势,增强企业竞争力,这是现代煤矿企业实行信息自动化必走之路。

对供应商的协作及管控,是降低采购成本,保障物料采购质量,是目前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从企业长远发展来看与供应商结成战略同盟关系,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当前由于市场企业变化已由纵向一体化向横向一体化发展,企业也必然加强横向联合,扁平化管理随着向纵深发展。这就给企业带来新的管理概念,对原有的管理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煤矿企业扁平化管理已逐步实施,社会物流资源的应用,对拉动企业持续发展,降低企业物流费用起到关键作用。控制好物流供应链的第一个节点采购与供应的关系,把它纳入企业发展整体规划,就是对整条链型结构中供应商与物料的管控。

一、物流供应链的概述

(一)所谓物流供应链管理是以需求为目标,从原材料到最终产品的过程,为了获取高效低能的物料运输和储存,以及高质量的服务和有效的相关信息所做的计划、操作和控制。利用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软件技术全面规划供应链中的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高效低能的运作过程,并且进行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把企业内部供应链与外部供应链结合成有机体,集成化管理生产与供应。物流供应链的本质是合作与分工,核心企业主导整个供应链的协调与管理,把供应商与企业的利益对立面转化为合作同盟,建立双赢或多赢的机制。

物流供应链管理要通过现代信技术及物体实际空间移动得以实现,两者不可分割,是互为依托的关系。现代物流供应链管理范围包括了从最初的原材料采购直接到最终使用到大用户的全过程,这一过程像一条环环相扣的链条,其中最具控制力的链条节点即为核心企业。

(二)供应商是向企业提品或服务并收取相应货币报酬的制造商、贸易商或服务商。在物流供应链管理中,供应商正在从单纯的产品或服务的提供者转变为物流供应链上核心企业的合作伙伴吗,且这种合作关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正在向战略同盟转化。供应商关系管理就是指在改善物流供应链上核心企业与供应商之间关系的新型管理机制,它实施与围绕企业采购相关的领域,目标是通过与供应商建立和维持长久、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最终满足核心企业的需求,并通过双方需求交换达到生产满足。双方优势资源的整合,用以开拓市场和保持原有市场占有份额,扩大市场需求和份额,降低生产及建设成本。同时他又是以多种信息技术支持和手段的一套先进的管理思想和软件技术的解决方案,他将先进的电子商务、数据挖掘、协调技术等信息技术紧密集成在一起,对供应商的开发、评价、发展等进行有效的管控,为煤矿建设及生产进行策略性设计。资源的策略性获取合同的有效洽谈、物流、供应、生产及建设的统一管理,提供了一个优化解决方案,实现了核心企业与供应商团队之间的共谋发展。这种共谋发展,双赢及多赢的有机体,核心管理思想是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为核心企业从物流第一个节点采购降低了成本,让物流供应链上下游企业能够携手共建物流供应链整个过程。

二、供应商关系管理具体操作及实施措施

煤矿生产及建设有其特殊性,通过改革开放至今采购、供应,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现代化煤矿管理相差还很多,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要从根本解决采购与供应商的关系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建立物流供应链数据库信息平台

对于供应商准入管理来说:通过供应信息、收集整理、供应商考察、供应商资格认定、目标供应商的评估和审核、完成合格供应商的选择及合格供应商原始档案的创建工作。煤炭企业应设立专门的供应商选择评估机构,评估人员要根据所购材料及设备属性类别随时更换有专业技术特长的技术人员,以免出现竞价评估只是走过场,所购物料风马牛不相及不能使用,浪费企业管理资源。对供应商资格和财务、信誉、行业地位等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价。这包括:(1)供应商的主要经营状况,包括公司的财务状况历史经营业绩、经营信誉、管理者地品质等。(2)供应商的生产制造能力,生产能力是否能够充分发挥、生产设备的能力和保养企业员工的业务素质等。(3)供应商的研发能力,主要是技术研究水平和现有技术的先进性、产品的市场竞争力。(4)供应商的管理水平,即供应商的管理流程是否健全、管理系统的信息含量、生产和经营管理过程的稳定性以及定价系统的科学性。(5)供应商的信誉评估、考察供应商的诚信,主要是考察供应商的品质和信誉管理制度及员工的道德素质教育状况。供应商选择除应考虑成本、质量、交货期和服务四要素外,还应看资金支持、技术支持、供应商信誉等其它要素,全面评估供应商能力,尽可能选择综合能力强,契合煤矿企业自身生产及建设需求的供应商。

对于供应商战略同盟管理来说:要不断扩大供应商资源搜寻范围,实现对供应商的风险评估,以免影响协作。对供应商实施分类逐级管理,依据供应商对煤矿企业发展的战略价值,对供应商采取不同的对待方式。大力培育战略供应商团队及优选供应商,完善供应商分类、分级管理措施。通过对企业仓库动态数据管理,建立起供应商数据档案,记录供应商已核实的资质信息、中标信息、不良行为信息,履约延迟信息、基层单位投诉记录信息、考核、评价信息等。

对于供应商退出管理来说:根据优胜劣汰法则,引进淘汰退出机制,优化供应商结构,通过竞争把质量过硬、诚实守信及有经济实力的优良供应商保留下来,淘汰不合格供应商,精减筛选出优秀可靠供应商,构建供应团队信息网络,为今后实行物流供应链管理整实基础,与供应商团队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双赢有机体。

(二)建立物流供应链多功能服务大厅

设立实体服务大厅,由内部供应链所组成的各部门专职精干人员,对内部各生产工区进行物料需求进行服务,对外部供应链各个企业进行招标公布、中标查询。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合同在线签订、履约协同、货物验收及到货跟踪、税务发票自助扫描校检、货款到账通知,供应商举报投诉受理等内容的现代化的一站式快捷服务、方便供应团队及物流供应链上、下游单位高效完成各相关环节的工作。形成以物流需求为导向,以供应物料为起点的高效低能的运行平台,对整个煤矿建设及生产所需物料的闭环式管理。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internet、eDi与供应商团队信息互动共享。这两种技术使用有一定的区别,internet信息技术传递一般的文件信息速度慢、安全强度不高,适合传递信息量不大的企业,但投资很小。eDi电子数据交换技术,通过标准化地报文格式来传递还是值得的。(1)信息交流互动:加强信息互动,帮助供应商及时解决招投标、合同履约中出现的问题,对供应商大厅信息技术服务不良行为及时进行通报,提醒供应商警戒;征求供应商意见和建议,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更好满足供应商团队的各种合情合理的诉求。(2)信息共享利用因特网、及eDi数据库实施物料采购信系共享,它涵盖了物流供应链各个环节的信息诸如物料需求计划,在线评标、电子合同、配送运输、(下转第149页)(上接第147页)计划、履约协同、仓库补给、质量信息,在各职能部门和供应商团队分类分级共享,保证物流供应链的各个环节协调一致的运行。

(三)建立物流供应链供应团队质量监督、评审、绩效考核、评价平台

质量是物料使用价值的保障,做好物料质量的管理是为生产单位使用前提。把生产需求物料,要从生产制造开始到交付使用、及回收入库要设计一套质量跟踪体系。时候要根据供应商所提供物料质量及运行中和使用后的服务进评审,根据评审,根据评审结果得出绩效评价,完成物料运动整个闭环过程管控,根据绩效评价机制。得出结果淘汰不合格的供应商。

建构供应商绩效评价措施,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供应商价格:对提供同一物料的不同供应商的价格进行分析,比较不同供应商的报价。(2)订单信息:根据供应商的指行情况,合格率、供应效率、售后服务、资金及技术支持列成表格进行评审。绩效评价实际是要建立一种与供应商不断信息交流、和谐共建,物流供应链的主要活动,也是内、外部物流供应链形成无缝链接的主要策略之一。

三、物流供应链企业与供应商团队结成战略联盟,实现共同发展

物流供应链的运行效率,很大程度取决于第一环节供应商的关系管理。把外部供应商纳入煤矿企业整体规划及管理,以企业生产建设需求为导向,展开与供应商协作、建立双赢及多赢机制,并且保持共赢关系,这就是需要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制度来维持这种协作关系,企业与供应商为了共同目标、利益结成有机体,为了规避经营风险相互提供支持。物流供应链中主导企业与供应商共同研究生产建设物料需求、协同规划、预测补给基层仓库,让物流供应更符合需求导向。与供应商达成协议,实行协议库存,物料物权交割制管理,供应商Vmi管理库存新型库存模式。煤矿企业所使用大型设备和关键部件与实力雄厚供应商联合研制。积极推广使用新工艺,新流程,以现代化信息、物流技术,促进煤炭企业跨越式发展,让物流供应链各个环节体会到合作共赢的好处。

四、总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