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科学的起源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19:38

现代科学的起源篇1

关键词:近代科学起源边缘物种形成理论边缘效应

abstract:《theoriginsofmodernscience》ofherbertbutterfieldintroducedaseriesofimportantrevolutionaryaffairsintheoriginanddevelopmentofmodernscienceandtheirmeanings.buttherewasn'tamaterialandhistoricalanalysistoitselfoftheoriginofmodernscienceinhisbook.itriedtostudytheoriginsofmodernsciencebyintroducingthetheoryofmarginalspeciation.ithoughtthatoccident'sfarfromthecenterandthespecialtimeofitsculturalcommunionandinterruptionweretheimportantreasonsoftheorigins.

keywords:modernscienceoriginthetheoryofmarginalspeciationtheaffectofmargin

关于某种事物的起源问题一直在学术研究中有持续的探讨兴趣和价值,而且无一例外的是,这种起源问题都不会有一个得到大家公认的答案。也就是说,起源问题往往是个谜,可

以允许大家永远对它说三道四。

巴特菲尔德的《近代科学的起源》[1]写于1948年,现在却成了科学史研究生的必读书,这本身就说明了这本书的价值所在。不过在这个经典而迷人的文本里我们却找不到他对科学起源事件的详细而明晰的分析。作为一个起源事件的分析,我们起码要说清楚它是什么时候起源的?在什么样的环境下起源的?这样的起源作为历史事件有什么特殊的条件和机制促成了它的发生等等。巴特菲尔德所描述的是科学在14世纪到19世纪的成长和发展过程,由于其时间跨度的特别漫长和文章篇幅本身的短小(事实上它是一个演讲集的汇编),所以尽管作者生动而凝练的文风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要想在其中找到对这个起源事件的具体论证就不太容易了(这本来也不是一个演讲稿所能容易做到的功能)。

这并不是对这本书的贬语,而只是对它写作特点的印象性的评述,不过阅读它确实使笔者对近代科学起源事件本身产生了兴趣,并希望在此对近代科学起源问题所涉及的各种因素作一初步的讨论。

1.近代科学及相关概念的分析

在起源问题的研究中,研究对象的明确界定是非常重要的,如研究生命的起源首先要清楚什么样的有机体可以算作生命,然后才能在地球或宇宙的演化史中去寻找这种对象的首次出现。对“什么是科学”这个问题研究得又多又充分,但可惜的是意见又多又不一致,直到现在对于“中国古代是否有科学”在国内还有“有派”和“无派”在争论。好在对于“什么是近代科学”大家的不同意见看起来少些,北京大学的吴国盛教授提出“科学”概念常在三种意义上被使用,而其中之一即是“把科学定义成‘近代科学’,即在近代欧洲诞生的那样一种看待自然、处理自然的知识形式和社会建制。这是人们最常用的一种科学定义。”[2]且不管这种对科学的定义是否得到大家同意,但起码说明了“在近代欧洲诞生的那样一种看待自然、处理自然的知识形式和社会建制”的“近代科学”是大家所了解和熟悉的了。那么我们研究“近代科学的起源”也可以以此为出发点来看看它在历史上是如何形成和发展的。

历史本身是一个延续的难以分割的整体,起源事件虽然从概念上来说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但每一事物在其诞生之前却有它原初的或我们可以称之为“前某某”的东西存在。近代科学也不是空穴来风,它之前的形态就是所谓的“古代科学”,如果持吴国盛教授所说的上述对于科学的定义而认为古代无科学的话,那么我们就称之为“原科学”或“前科学”,更准确一点也可以叫“前近代科学”。我们注意到,虽然以“近代科学的起源”作为书名,巴特菲尔德在他的书中却更多地用“科学革命”这一概念来表述他要研究的对象。确然,能够标志近代科学之出现的一系列成就都在不同程度上具有革命的性质。哥白尼《天球运行论》及其传播是一种宇宙观的变革;伽利略的一系列工作及其思想是对当时占统治地位的亚里士多德运动观及物理学的突破;维萨里和哈维等人通过克服盖伦的影响而取得重要的生理学进展;近代化学的出现虽然相对地延缓,它也是通过抛弃一系列错误的中间理论而前进的。当然,在具体的学科革命之上,是机械论的自然观代替了先定和谐和神秘主义;是培根所提倡的观察的实验方法代替了经验论和形而上学;是还原论代替了整体论和有机自然主义;是进步的观念和进化论取代了循环和不变的历史观等等。

上述的这些变化或革命是在什么样的地点与什么样的时机下发生的呢?这是研究起源问题的关键。

2.近代科学起源的地点及时机

近代科学起源的地点是在欧洲,更准确一点是在西欧的一些国家或地区发生的,这一点是非常清楚的。从地图上很容易看得出来,西欧处于亚欧大陆的边缘,是一小块非常不起眼的地区。中世纪之末的这个地区,其文化与经济水平如何呢?美国史学家墨菲这样描述:“地中海之北的欧洲在农业上是贫瘠的:寒冷、潮湿和森林密布,因为那里盗匪长期为患,特别是在缺少强大主导国家的情况下。到处是各自为政的封建小国;它们往往无力维持秩序,或者只能控制它们设防城堡周围很小地区,它们远远小于与它们同时代的强大亚洲帝国。[3]”事实上在罗马帝国灭亡之后,西部欧洲很长时间内失去了与外界(如印度和波斯)的直接接触,它的经济和技术水平普遍低下,就是贸易也因为阿拉伯人和土耳其人的阻碍只能进行转手交易。天主教虽然在欧洲具有统治地位,可是它所影响的区域与伊斯兰教、佛教和儒教相比也非常有限。由于科学在当代是一种占统治地位的知识体系,产生近代科学的欧洲在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中被不恰当地认为总是处于一种先进的地位,欧洲在近代科学起源早期所体现出的文化落后、经济贫困、政治混乱,及地域的边缘化和相对隔绝被人们大大忽略。笔者下面的论述将说明,这却是近代科学起源并兴盛于斯的重要原因。

尽管如罗素所言,“在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中,科学只占一个极微末的地位”,[4]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倒确实成了近代科学起源的背景。科学史家霍伊卡认为,希腊-罗马文化与《圣经》宗教的相遇,经过若干世纪的对抗之后,孕育了新的科学,他说:“倘若我们将科学喻为人体的话,其肉体组成部分是希腊的遗产,而促进其成长的维他命和荷尔蒙则是《圣经》的因素”[5]。从11世纪开始,欧洲的封闭被延续了二百多年的十字军东征不时打断,东征并未取得他们所希望的政治上的成果,但却使他们从东方带回了阿拉伯人的科学、中国人的四大发明和古希腊人的自然哲学文献[6]。正是这些外来的因子进入到欧洲人的文化中,从而孕育了文艺复兴,而文艺复兴所带来的人性解放与文化繁荣又继而为宗教改革奠定了基础。这些因素构成了当时欧洲一种独特的文化环境,并成为近代科学起源的重要时机。

虽然认识到文艺复兴之前西方对于东方的落后,但明显持西方中心主义思想的巴特菲尔德所理解的东西方也许只是地中海的两边沿岸。所以他说:“直到16世纪或17世纪,存在于我们整个地球上的文明数千年之久一直以地中海沿岸为中心。就是在基督教时代,地球上的文明也大都是由古希腊---罗马和古代希伯来人的文化构成[1]”。在16或17世纪以前,东方(包括地中海沿岸附近及其它曾经以武力或文化影响西方的国家和地区)一直代表了更为先进和发达的文化,而那时所谓的西方可以说是处在真正的落后或野蛮时代。但到了文艺复兴以后,情况发生了变化和逆转,再到16-17世纪,西方迅速崛起,同时伴随着东方的衰落。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巴特菲尔德提出了类似于李约瑟难题那样的疑问:为什么原是半野蛮的西方逐渐取得了这个世界的领导地位呢?为什么称之为现代文明的东西总是从那里产生出来呢?

3.边缘效应与近代科学起源的机制

对于近代科学为什么能够在那样一种环境下发生,巴特菲尔德所揭示的原因陈述于其书第十章如行云流水一样纵横的笔墨中,笔者在此简略总结如下:1)来源于人们在前面一段时期内对古希腊文化的总结、继承和批评;2)作者含糊的称之为“取决于只有在西欧才有的那些复杂的条件,也许也部分取决于这半部分大陆的某种生活和历史的动力学特征”;3)宗教改革,特别是新教的兴起;4)中产阶级的兴起及世俗化运动;5)地理上的大发现;6)技术需求及工业发展需要的影响;7)社会规划等等。以上的诸种因素在作者的陈述中有的是因,有的是果,有的则很难分得清楚,在一个变化多端的欧洲社会中,这一阶段的变化真是太复杂了,宗教斗争、教权与政权之争、民族冲突、王位争夺、不同阶层的权力之争、社会运动等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乱世。我们现在不妨抛开这些具体的因素不论,单是从欧洲所处的地理和文化环境来入手来分析一下近代科学能够在欧洲发生的原因和机制。

在分析这一科学史上重要事件的机制之前,笔者先来介绍一下现代进化生物学研究中美国学者恩斯特·迈尔所提出来的一个说明新物种形成的“边缘物种形成理论”[7]。迈尔在他的研究中发现,新物种的形成往往需要一个边缘化的环境条件,在这样一个环境中一个相对较小的种群与其它种群形成隔离,因而它所具有的一些突变性状不会因为杂交而淹没于大群体中,而是在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通过自然选择或性选择等机制而在种群个体中变得更为普遍。他提出:“在没有任何可以察觉的基因流动以及物理环境和生物环境多少有很大差别的情况下,这样的一些创始者种群将是基因库的遗传改造最理想的基地”。当一些特有的性状在这个隔离的种群中发展得越来越多时,这个种群与其它种群因为具有较大的差异而形成亚种,并继而通过生殖的隔离变成一个新的物种。这个新种如果具有较大的适应性,它可能迁移和发展到更广的区域中,取代或排挤原来占主导地位的其它物种而变得更为繁盛。

进化生物学研究地球生命起源与发展的历史,科学史研究科学的起源与发展的历史,同具有历史研究的性质,它们的研究有许多协同之处。波普尔很早就用自然选择理论来说明科学发展中的证伪理论。类似于边缘物种形成的效应在分析语言的演化、人类民族的形成等方面都有较重要的启发价值,它所揭示的是在一个边缘化而相对隔绝的环境中,一个新生事物可以因为受到较少的外来影响而得到独立的发展,因而能够在以后体现出与众不同的性质,这种效应我们可以称之为边缘效应②。

近代科学的起源在欧洲发生就体现了这种边缘效应。虽然在巴特菲尔德的心目中,地中海附近是地球上文明的中心,但这是西方中心主义者常有的偏见。从文化多元论的观点看,它虽然有古希腊哲学的繁荣、希伯莱宗教的久远、罗马帝国的兴盛,但具有同等水平或更高的文化在地球历史的不同阶段却是非常之多的。阿拉伯、印度、中国的成就与之相比,都并不逊色。只是因为后来科学起源于斯,并且这种文化后来得到了更好的继承和发展才占有了优势。而从地理位置看,西欧所处之位置是欧亚大陆典型的边缘,它与真正的东方文明虽有接触,却并不持久,因此它所受到的在当时文明程度更高的东方文化的影响是一种有限的影响,只有在这样的情形下,它从东方获得的四大发明等技术才能够在那里取得完全不同的发展方向和效果,这也只有在一个相对隔离的情形下才能完成。另外在这一阶段前期欧洲本身的小国林立,因为宗教和政治的原因而形成了相互之间的隔离也创造了许多不同的文化环境,这种不同的文化环境是新思想产生和发展的重要条件(杜布斯基揭示出各地本土语言的使用也是当时的一种重要现象,这无疑也有助于一种相对隔离的研究环境的形成[8])。从公元五世纪罗马帝国解体后,欧洲大陆便分为三大文化领域,东南部: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继承了古希腊的文化,并受到伊斯兰教的影响;东部:斯拉夫区域,以东正教信仰为主,曾受到亚洲、拜占廷、伊斯兰和西方的广泛影响;西部:把北欧和盎格鲁-撒克逊文化与希腊、罗马遗产密切结合起来,形成特殊的拉丁和基督教文化[9]。科学起源的地点准确地说只是指西部这样一个有限的区域。源自于古希腊的科学种子正是像当年中国红军长征一样,通过希腊化地区,穿过阿拉伯世界,最后幸存下来的一点精华流落到西欧这个偏远、贫困、相对隔绝的土地上。可就是这样一个地区,却是它发育和生长的最佳土壤。

另外,除了地理上的边缘效应外,科学本身在文化中的边缘地位也是非常重要的。不管是古希腊还是在文艺复兴中,科学所占的地位都不像我们现在所认为的那么高,而总是一种偏僻的少有人问径的学问。与大众所关心的法律、政治、宗教、道德、文学、艺术相比较,它只是一只不惹人注目的丑小鸭,就是军事、工程、农业等方面对科学家的需要,也是重视其所掌握的技术,而非本体论的世界观。就是在它渐露头角之后,它也只宣称能解决有限的问题,如罗素所言:“(近代科学的威信)是一种片断不全的威信,不像天主教的那套教义,设下一个完美的体系,概括人间的道德、人类的希望,以及宇宙的未来和过去的历史。它只对当时似乎已有科学判明的事情发表意见,这在无知的茫茫大海中只不过是个小岛。[4]”正是因为这样,它在早期才获得了一个相对宽容的生长环境③。现在中小学生们从课本中所获知的所谓早期科学家与宗教与迷信的斗争并不是真实的历史事实,真正当宗教发现科学的危险并试图去批评和遏制它时,科学已长成一个年轻力壮的大孩子了。

4.交流与隔绝的辩证关系

从边缘效应来解释近代科学的起源就可以使我们对于科学史上关于中世纪和早期近代科学之间是连续的还是断裂的这样一个著名的“连续性问题”有了新的理解。迪昂对连续性的强调是有意义的,那是因为早期的近代科学家们确实继承了中世纪西方以及经阿拉伯世界转手的许多东西;柯瓦雷等人所坚持的“断裂观”也有道理,那是因为正是这种与东方世界交流的中断使近代科学有了相对封闭而边缘化的生长环境。林德伯格的断言在这一理解的角度上是正确的,他说:“可以确定无疑地说,早期近代科学创生于一个全新的社会环境,这一环境影响了科学实践并改变了它的形态”[10]。

从近代科学的起源这一重要事件我们可以看出,在科学的起源过程中,不同文化的交流固然重要,但要使古代的前科学从其原初的形态发展为一个成熟的具有近代形式的科学,一个相对隔绝的环境和一个独立的发展时机是非常重要的。巴特菲尔德在这本书的前几章节里多次提到一种“思想的转变”对于形成近代科学世界观的重要作用,可是我们知道,这种思想的转变可能在多个历史时期或环境下发生,可是要想发展成为一个成熟的形态并得到有效的传播,却非得依赖于特定的环境条件不可,如果不是这样,阿里斯塔克就会比哥白尼更有名气了。

很多人都认为,文化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在于不同文化之间的充分交流,因而在历史的研究中经常有人设想假如当年某两种重要的文化相遇后会发生什么样可惊可叹的成绩。确然,文化的交流促进了不同文化因子之间的相互交换和融合,即以中国的历史发展而论,当年印度佛教的传入与后来西学的几度进入都是影响历史进程与文化发展的大事。但交流固然重要,在交流之后相对隔离与独立的发展环境也是非常重要的。不同的文化因子需要在适宜的土壤上才能得到发展的初步机会和条件,这种适宜的环境往往不是交流广泛、信息通畅,主流文化占统治地位的中心地带,而常常是一个相对边缘的地区或领域。这种边缘的地区或领域不仅是新生事物发生和初期发展的重要区域,有时还是一些过时的老传统得以保存和延续的基地,孔子所谓的“天子失宫,学在四夷”亦是此意。

在中世纪后期,西欧通过十字军东征等活动受到古希腊文化、伊斯兰教和东方技术的影响后,在下面一段时间里,这些外来的影响是在一个相对封闭的圈子里完成向代表西方文化的近代哲学和近代科学过渡的。我们看到,就是在近代西欧这样一个边缘化的环境中,早期的先哲们摆脱了东方独裁而专制的文化干扰,在修道院和大学这样的小生境下形成了脱离实用主义的理论倾向,通过对亚里士多德的批判而与古代划分了界限,从而使萌发的科学之芽得到了异乎寻常的生长机会,发育为最后能传播到整个地球,支配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如果在近代科学的萌芽时期,西方与当时先进的中华文化有密切的接触,我想这样的起源有很大的可能会中途夭折,要知道,就是在17世纪通过传教士了解到中国文化后,莱布尼茨等人还对它非常敬佩和折服呢。

近代科学所代表的这种文化在我们全球化的口号提出之前早就做到全球化了,而原来与之抗衡的许多文化现在慢慢退缩到各个地区边缘的角落,依靠人们主动的保护和自身顽强的生命力而残存于世,这就是现代非西方民族或珍视或忽略的一些文化传统的命运。它们在当代这种边缘化的处境中也许会慢慢消失,也许会发展出一种新生的更有生命力的强势文化,如近代科学之起源一样在未来显示出它的重要性,这倒也是尚未可知的事情。

参考文献:

1.herbertbutterfield.theoriginsofmodernscience[m].newyork.collierbooks.1962.187.

2.田松.科学话语权的争夺及策略.读书[j].2001.9.

3.罗兹·墨菲.亚洲史[m].黄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284.

4.伯特兰·罗素.西方哲学史(下卷)[m].何兆武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4.

5.r.霍伊卡.宗教与现代科学的兴起[m].丘仲辉等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191.

6.吴国盛.科学的历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163.

7.张昀.生物进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134-139.

8.埃伦·g·杜布斯基.文艺复兴时期的人与自然[m].陆建华等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8.

现代科学的起源篇2

关键词:资源;信息资源管理起源;现代科普发展;数字科技馆

中图分类号:tp393.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6-160-002

现代人类社会是一个经济全球化、科技创新国际化的世纪,是一个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经济为主流的信息化世纪,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一个以推进信息化为核心的新的经济发展战略已被世界各国推崇备至。信息资源管理因而也成为行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随着网络的出现,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信息呈爆炸式的增长,知识经济时代是伴随着信息社会、全球化经济时代到来,现代科普如何在“信息的海洋”中高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做到信息资源的共享与合作。

一、资源的广泛性与多样性

所谓资源指“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生活中一种可以用来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并且具有一定积累的客观存在形式”。简单的理解,资源就是对人类有用的东西。经济学赋予资源三个内在属性,即需求性、稀缺性和可选择性。

资源有用体现在它可以满足人类物质或精神方面的需求,具有开发和利用的价值,需求性决定资源的功能和利用方向,人的需求是随着时空而变化的,资源是有限的稀缺性的东西,使用资源是要受到限制的,要重视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管理,人们所能够得到的信息是受到限制而有限的,导致信息缺乏的现象,从而刺激人们如何有效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之分,不同资源的组合将产生不同的效果,故资源是可选择的,由于资源的广泛性和多样性,从人类生存发展角度看,资源可分为物质、能量和信息三类;从社会属性角度看,资源可分为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从循环使用角度看,资源可分为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

二、信息资源管理产生的背景

信息资源管理作为一个专有名词和一门学科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美国的政府部门,随后迅速扩展到工商企业、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等部门,并影响和扩散到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信息资源管理的兴起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它与社会环境的变迁,组织机构自身的变革,管理思想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人类对信息(如情报)及其相伴资源的管理活动却有着悠久的历史,比如人类很早就用图书馆进行图书文献管理。随着信息时代来临,面对大量文件以及信息爆炸、信息污染、信息安全等日益严重的现实问题,美国人霍顿(F.Horton)等适时地提出并不断发展和宣扬了信息资源和信息资源管理的概念及思想,使信息资源管理逐步成为指导人们开展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理论之一。

促进信息资源管理产生的主要因素有三个:首先是“信息爆炸”,其二,三个应用学科的发展,信息技术渗透应用到社会的方方面面,贯穿于信息过程的各个环节,而其中来自三个独立学科的工作,对信息资源管理的产生有着重要的影响。再者,信息资源地位提高,使信息资源管理破茧而出的根本原因是,随着社会信息化深入,信息资源在社会中的作用日益重要,现代社会一切都与信息相关联,它不仅造就了新兴的信息产业,同时,信息技术渗透到各行各业,信息化带动了行业走向现代化。

三、信息资源管理与现代科普发展态势

在新的世纪,现代科普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知识经济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以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广泛应用。被人们称作“第四媒体”的互联网络成为知识传播、信息传播的新途径。信息化将给科普带来一场革命性的变化。

1.信息资源引发科普方式变革

以互联网为主要标志的信息发展给科普发展带来革命性的变化。互联网是一种双向交互式的新型传播媒体,与传统媒体(报刊、电台、电视)相比,有显著不同的特点。

第一,传播范围的广泛性。互联网科普具有超距离性,它打破了空间距离的限制,使世界成为一个“地球村”,人们可以在家中或办公室上网,浏览世界各地网站的信息。利用互联网进行科普改变了以往科普活动或科普设施的对象仅限于一时一地的缺陷,大大拓宽了科普的范围。

第二,传播内容的丰富性与生动性。互联网科普为数字化信息,既包括文本信息,也包括图像、声音、动画等多媒体信息。互联网信息的丰富性与生动性提高了科普工作的效果。

第三,传播的互动性和开放性。互联网为科普提供了便捷的工具,如e-mail、论坛、BBS等。交互式的科普信息传递工具使得科普工作中知识的传播从本质上颠覆了“沙漏式”传播结构中“传者主动,受者被动”的模式。互联网打破了国界、地界,无区域限制。

第四,传播的超链型。互联网科普利用超文本技术,在网上展示了无数个链接,这符合人们网状发散思维的特点,在传播知识的同时,又激发人们的联想思维,促进知识的吸收和再创造。

第五,传播的及时性。可以从奥运会及时的新闻报道切实地感受网络传播的及时性。网民们几乎可以获得与奥运会赛场同步的快讯。利用网络进行科普宣传,可以及时地报道科技新闻,加强科普工作的时效性。

利用网络开展科普除了在知识传播方面的特点外,在实施中还具有创新性,互联网络科普活动是科普专门化与手段现代化的最佳结合,是对科普机构、电子图书馆、远程教育功能的高度集成;网络科普具有虚拟资源优势,就全局来说,投入少,效益好,共建共享。科普学术交流和知识积累平台建设有了很大发展,如我国先后创办了《科普研究》《科协论坛》《科普专刊》,还有各类“公众科技网”、“科技馆网站”,充分发挥和利用了国内外网上资源,实施迅速,科普效果好。

2.互联网科普的发展趋势

互联网科普之所以吸引人,并在短短十几年内得以在全球广泛应用发展,主要是因为它具有与传统通信媒体完全不同的优势,已经作为一个新媒体走进了人们的生活,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一种途径。利用互联网良好的开放性和交互性、传播媒体的多样性进行科学知识的传播,对提高全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尤其是激发青少年学科学、爱科学、献身科学的精神具有重大的意义。基于互联网开展科普已成为近年来国际国内科普工作的一个新的发展方向,已经引起国家有关部门及科普工作者的重视。

3.“数字鸿沟”对科普的影响

作为一种新型的科普传播方式,科普网络已经开始引起注意,并且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必须看到当前利用互联网进行科普存在的问题:

第一,科普“数字鸿沟”正在扩大。目前科普网站在科普传播中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但由于中国公众的上网率还比较低,所以科普的网络传输手段仍然没有在公众中广泛普及,公众的科技知识通过网络得到的比例仍然很小。随着信息化的发展,这种“数字鸿沟”正在扩大,往往是那些最需要科普的国家、地区和人群,他们拥有的数字化资源,通过互联网络获得信息的能力却是最差的,所以随着“数字鸿沟”的扩大,科普在国家、地区、人群之间的差距将有所扩大。

第二,缺乏适合互联网络媒体的再创造。目前大部分科普网站的信息都直接来源于传统媒体。网络科普在方式上要突破传统科普方式,突出网络跨越时空,全球一网、信息无限、时效快、图文声像并茂、交互性强、共享性高、虚实结合等特点还有相当距离。内容要适合不同年龄的科普对象的需要,做到老少皆宜,雅俗共赏,既有长远教育性,又有现实针对性。同时还要兼顾科技工作者学习新科技知识,进行交流的需要。

第三,科普网站表现形式过于单一。基本以文字为主,没有充分利用互联网良好的交互性与传播媒体的多样性。目前国内上百个科普网站除少数几个外,均以平白直叙的文字辅以为数不多的图片来讲述科普的内容。

第四,内容的极度匮乏。我国上百个科普网站称得上有内容的不过几十个,而称得上内容丰富的较少。科普网站各自为阵,没有利用网络良好的开放性进行信息资源的共享与合作,造成科普工作在同一水平上的重复。我国长期存在的部门条块分割问题,也影响到科普网络的发展。科普网络亟须带头打破各种界限,互通有无,利用网络良好的开放性进行信息资源的共享与合作,同舟共济,使网络科普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都能在更高的水平上前行。

我国未来的科普网络应是一个信息量全面、科学、系统,表现方式多种多样,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动画以及虚拟现实于一体的网络,公众不再一味地被动接受知识,而是可以通过亲自动手、主动参与获得知识,同时也是一个全社会资源共享的网络。在科普理念上,一种基于全民性、互动性、全面性、多元化的现代“大科普”理念正在兴起。

四、数字科技馆的发展有利于实现科技信息资源共享

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通信能力的巨大提高,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信息的重要性,在各个科学领域中,都运用着信息的观点和方法来研究问题。现在数字科技馆的建设以及现代化科技的建设与发展进入了广泛的需求,数字科技馆已经成为评价一个国家科普基础设施水平的重要标志,是未来科技馆存在的形式,数字科技馆从理论上讲是以网络技术为支撑,以各种数字化资源为核心的资源管理系统。公众在家中通过互联网就可以体验到数字科技馆展件的奥妙,接受多种语言兼容的多媒体远程数字信息服务。数字科技馆是科普事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新生事物。同志在纪念中国科协成立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广大科技工作者要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积极主动地向公众介绍科研最新发现,展示科技创新成果,通过丰富多彩、扎实有效的科技教育、传播、普及活动,帮助广大群众了解必要的科技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正确的科学思想、崇尚崇高的科学精神,推动人民群众综合素质普遍提升。”目前,世界范围内正在掀起数字科技馆建设高潮。数字科技馆已成为国际高科技竞争中新的制高点,成为评价一个国家科普基础设施水平的重要标志。

数字科技馆是科普事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新生事物,具有鲜明特征:第一,数字科技馆借助虚拟现实技术创建出一个与现实环境相似的虚拟学习环境。第二,数字科技馆允许公众对数字展件进行符合规则的操作,并能根据他的动作或行为做出相应判断,对整个虚拟环境做出相应的调整。第三,数字科技馆提供了一个场所和学习环境,使得公众通过网络可以感受科技海洋的熏陶并逐渐学到知识。这样,数字科技馆就成为学校教育以及其他教育形式的有效补充。

数字科技馆利用交互式网络多媒体环境,通过操作网络科普展件,培养社会公众,尤其是青少年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我国数字科技馆的发展有利于现有的科技信息资源充分发挥社会效益,实现科技信息资源的共享,满足青少年业余时间的精神文化需求;有利于满足各地区科普场馆建设的需求,提高中国数字化科普工作在国际相关领域中的地位。第一,满足青少年业余时间的精神文化需求。互联网对未成年人成长的影响越来越大。同时,网络色情等违法和有害信息严重危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突出问题。数字科技馆运用正确、积极、健康的科普内容占领网络阵地,挤压不良信息的空间,有利于营造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网络环境,有利于帮助家长引导未成年人正确使用互联网,有利于满足青少年业余时间的精神文化需求;第二,满足各地科普场馆(专指科技馆)建设的需求。但从地区分布看,科普场馆仍呈现明显的不均衡状态。对于一些小城市或地区来说,仅靠财政支持往往难以满足科技馆建设和运营管理的全部需求。而建立数字科技馆可以节省大量土地及资金,其受众量却有可能相当于很多科技馆的观众量,可以达到更好的科普教育目的。

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曾明确提出,“以中国数字科技馆为龙头,建设科普信息资源共享交流平台,探索科普产品资源服务公众的有效模式”。2005年12月,中国数字科技馆项目被批准立项并开始启动。这是我国唯一一个面向全体社会公众的科学技术普及类专项,是为公众特别是青少年、基层科普组织提供科普资源服务,搭建网络优质科普资源信息共享服务平台。2006年12月20日,中国数字科技馆开通试运行,成为我国公民特别是青少年启迪智慧,科普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更好地为社会公众尤其是青少年提供科普服务。

在信息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科普理论不断创新,服务手段日益先进,许多新技术被应用于数字科技馆的服务工作中,将各种科普资源、信息利用网络共享的方式广泛开展科学普及工作的平台。在现代数字技术与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科技馆信息化和数字化不断发展,数字科技馆也是科技馆发展的必然,是21世纪科技馆迎接网络和计算机时代的重要战略。数字科技馆日益成为公众享受科普场馆公益服务,接受科学教育的重要途径,在今后的科普工作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武刚主编.信息资源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9

[2]本书编写组编.现代科普基础教程[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2004.6

现代科学的起源篇3

关键词:20世纪;炎黄文化研究;回顾与思考

一、前言

早在先秦时期,即出现了“百家言黄帝”的局面,自汉代司马迁“厥协六经异传,整齐百家杂语”,“择其言优雅者”作《史记·五帝本纪》以来,中国上古史研究经历了信古、疑古到考古这样一条漫长而曲折的道路。

司马迁建立了“五帝”的上古史体系后,后世多认为信史,把黄帝时代看作中国上古史的开端,并把黄帝或炎黄二帝看作是华夏的人文始祖。一方面,这种民族与文化的认同感形成了极强的凝聚力,在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另一方面,由于历代添加甚或虚构而“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也使治上古史的学者们产生了许多困惑和怀疑。于是20世纪20年代,疑古思潮盛行,认为东周以前无信史,主张“宁疑古而失之,不可信古而失之”。然而正如中国考古学的创始人李济先生指出的,“这段思想十分混乱的时期也不是没有产生任何社会价值,至少它催生了中国的考古学”。正是考古学的出现开辟了认识上古史的新途径,才为解开中国史前史之谜找到了一把钥匙。中国上古史的研究经历了信古、疑古,最后走向考古。

从20世纪20年代中国考古学的诞生起,经过几代考古学家们数十年的发掘和研究,获得了大量的前所未有的考古资料,中国的史前文化和三代文明,在考古学家的锄头下逐渐显现出来;人类的起源、农业的起源、文明的起源这些重大的学术问题也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就炎黄文化研究而言,“考古发现已日益清晰地揭示出古史传说中‘五帝’活动的背景,为复原传说时代的历史提供了条件”。人们认识到,只有把文献资料与考古资料乃至其他学科的资料结合起来,相互印证,才是重建中国上古史、研究炎黄文化的正确道路。

然而,“对古史的怀疑与对古史的重建是二十世纪中国古史研究的最主要的两种思潮,这两种思潮不但贯穿于二十世纪的始终而且将波及下个世纪。”因此,对中国上古史和炎黄文化的研究历程的回顾与总结,是十分必要的,但实际上,笔者并没有能力对数十年来炎黄文化的研究做一个全面的总结,只能从考古学对这一领域的研究历程做简略的回顾与思考,企望能对今后的研究有所促进。

二、炎黄文化研究的回顾

(一)20世纪50年代以前

20世纪前期,考古发现对中国上古史研究的最大影响,是“用地底下掘出的史料,慢慢地拉长东周以前的古史”。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殷墟甲骨卜辞和敦煌汉简等的发现开始,学者们就开始尝试将地下材料与文献材料相结合研究古史。特别是王国维利用甲骨材料撰写的《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证实了《史记·殷本纪》记载殷商世系基本可靠,进而建立了“取地下之实物与纸上之遗文互相释证”的二重证据法。由殷墟甲骨发现而引发的殷墟考古发掘和一系列新发现,则进一步把殷商史建立在无可置疑的实物证据基础之上。

20世纪20年代中国史前考古的一系列新发现,则把中国境内有人类的历史追溯得更为古远。1920年法国学者桑志华在甘肃庆阳首次发现了旧石器;1921年在北京周口店发现了猿人牙齿化石,同年在河南渑池发掘了仰韶村遗址进而确立了仰韶文化;1922年在内蒙古河套地区发现了“河套人”化石和石器;1928年在山东章丘县龙山镇发现了龙山文化。这些考古新发现、特别是北京猿人化石的发现,使学术界认识到,中国有^、类及其文化的历史已很古远了。

新的发现改变了上古史茫昧无稽的疑古观点,一些学者开始尝试利用考古资料并结合古代文献来探索中国古史。如徐中舒先生根据当时所发现的仰韶文化的分布地域及其文化特征,结合文献记载的夏部族的活动地域,认为“从许多传说较可靠的方面推测,仰韶似为虞夏民族遗址”。而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东、西对立分布似乎为当时颇为流行的“夷夏东西说”提供了依据。特别是徐旭生先生,20世纪30年代在陕西渭水流域调查时,曾发现了西安米家崖、宝鸡姜城堡等新石器时代遗址,并在《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一书中将传说时代的部族分为华夏、东夷、苗蛮三大集团,认为“炎帝氏族的发祥地在今陕西境内渭水上游一带”,“黄帝氏族的发祥地大约在今陕西的北部”。

但新的考古发现对古史传说时代的研究而言,旧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化石及石器的发现,虽然证明中国在距今数十万年前的远古时期就有人类生活、居住,但这些文化与传说时代或炎黄时期相距太远。新石器时代大约相当于传说时期,“尤其是仰韶、龙山两大系文化同传说时代的古氏族的关系一定很密切。但关系的详细情形如何及如何地变化,我们一直到现在还是几乎毫无所知。我们也不敢捕风捉影地去附会,所以暂时也还不能谈。”当时的考古学家们对炎黄文化的研究大都挣慎重的态度。

(二)20世纪50—80年代

20世纪50年代以来,大量的考古发现不断拓展着人们的视野,学者们相信:“很古时代的传说总有它历史方面的素质,核心,并不是向壁虚造的。”一些考古学家们开始自觉地将考古发现和历史文献相结合来研究上古史。随着考古发现确立了夏、商文化,中国文明起源问题成为上古史研究的重要课题,而文明起源的探索又必然涉及到夏以前的“五帝”时期。因此考古学界关于炎黄文化的研究多与文明起源的研究相关联。

20世纪50年代,石兴邦先生主持发掘了著名的西安半坡遗址,使学术界对仰韶文化内涵有了更多的了解。安志敏先生在河南陕县庙底沟遗址发现的由仰韶文化向龙山文化过渡的中间环节——庙底沟二期文化,初步建立了中原地区从仰韶文化到龙山时期的史前文化连续发展的体系。这些发现使学者们似乎看到了从仰韶文化经龙山文化到夏商周文化的一元发展轨迹,而在这一过程中,中原地区是中国文明发生地和演进的中心。这样,一个祖先——黄帝,一条母亲河——黄河,一个中心——中原地区就构成了“中原中心论”的主体认识,并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中国文明起源的研究。而当时已知最早的仰韶文化自然被看成是中国文明的源头,并与“黄帝文化”相关联。如范文澜先生认为:“仰韶文化所在地,当是黄帝族的文化遗址。”

1959年,徐旭生先生依据文献“伊洛竭而夏亡”(《国语·周语上》)的记载,来到豫西寻找“夏墟”,并在偃师二里头遗址找到了一种晚于龙山时代而早于商代的考古学文化。以后的多次调查、发掘表明,二里头遗址是一处面积超过300万平方米,由大

型宫殿式建筑和围墙、高等级的墓葬、青铜器和玉器构成的复杂社会的遗存,它广泛分布于文献记载的夏人活动范围——豫西和晋西南。大多数考古学家倾向于二里头文化属于文献记载中的夏文化,二里头遗址应是夏代的都城。二里头文化的发现,使得从仰韶时期,经龙山时代到夏商,形成了一个文化连续发展的链条,初步显现了由史前文化到夏文明出现的轨迹,从而揭开了考古学探索中国文明起源的序幕。

20世纪60年代,随着考古资料、特别是史前考古资料的增多,考古学家们已不满足于证史或补史,而是寻求解决如何重建中国的上古史问题。李济先生指出:“现代中国考古学家的工作,不能仅限于找寻证据以重现中国过去的光辉,其更重要的责任,毋宁说是回答那些以前历史家所含混解释的、却在近代科学影响下酝酿出的一些问题。这样产生的问题属于两类,但两者却息息相关。其一是有关中华民族的原始及其形成,其二为有关中国文明的性质及其成长。”之后,如何重建中国的上古史问题,成为史学界的一个重要学术课题。

20世纪70年代,在河南登封王城岗发现了一座距今4000年以前的龙山时期古城址,安金槐先生提出的王城岗城址即文献记载的“禹都阳城”的观点,引起了学术界极大的关注和讨论。这一发现为探索夏文化的起源提供了线索,客观上把夏文化与史前文化联系起来。不久,在山西襄汾陶寺找到了比“禹都阳城”更早的陶寺文化,先后发掘清理了上千座墓葬,其中大型墓随葬有石馨、鼍鼓、彩绘龙盘、玉钺、玉琮等分礼乐器,还出土了1件铃形铜器。晋西南向有“夏墟”之称,先秦文献有“封唐叔于夏墟”(《左传·定公四年》)的记载。因此,有学者认为活跃于“夏墟”,以龙为族徽、名号的陶寺类型文化,应是探索夏文化源头的重要线索之一。也有的学者认为,陶寺遗址当为陶唐氏尧部落中心的所在。

(三)20世纪80年代以来

20世纪80年代以来,农业考古的新进展和新石器时代初期陶器的发现,使得中国新石器时代开始的时间推进到距今10000年前后;聚落考古在探索史前居民的社会组织结构及其演变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环境考古则为探索文明起源的外部条件提供了许多新资料。在这些发现与研究的基础上,文明起源的理论与研究方法也不断发展,促使相关学术研究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首先,考古学和文明起源理论有了较快的发展。1981年,苏秉琦先生提出“区系类型理论”,把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分为6个区系。而这一文化时空分布格局表明,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发展有着多个区域演化中心,于是传统的中国文明起源“一元论”或“中原中心论”受到了挑战。苏秉琦先生指出:“中国古代文化是多源的,它的发展并不是一条线贯彻始终,而是多条线互有交错的网络系统,但又有主有次。各大文化区系既相对稳定,又不是封闭的。通过区内外诸考古学文化的交汇、撞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通过不断地组合、重组,得到不断更新,萌发出蓬勃生机,并最终殊途同归,趋于融合。”张光直先生也指出:“中原文化只是这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它有它自己的历史,也有它作为大系统中一部分的历史,即影响其他文化与接受其他文化的历史。”当然,在强调中国文明起源的多元性的同时,并不能完全否认中原地区在文明起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严文明先生认为:“由于中原在地理位置上处在各文化中心区的中间,易于接受周围中文化区的先进成分,在相互作用和促进下最先进入文明社会,从而成为这种多元一体结构的核心。”这样,“多元一体”文明起源观点逐渐成为学术界的主流认识。

其次,文明与社会演进过程的研究受到普遍的重视,提出或借鉴了多种社会发展理论与模式。1983年,张光直先生首次将美国文化人类学家塞维斯(elmanserrice)的人类社会演进由游团一部落一酋邦一国家的4个阶段构成的模式介绍到中国,并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阶段进行了初步研究,认为龙山时代属由平等社会向国家过渡的酋邦阶段。之后,所谓的“酋邦理论”受到国内一部分学者的重视,并开展了相关的研究。1986年,苏秉琦先生提出了“古文化一古城一古国”的文明起源过程三阶段模式,古文化指原始文化,古城指城乡最初分化意义上的城和镇,古国则指高于部落之上的、稳定的、独立的政治实体。严文明先生认为:依据相关文献记述,“五帝时代是一个普遍筑城建国的时代,这恰恰与考古学上的龙山时代相合”。中国古代把城叫做国,城外的乡村叫野,包括城乡的政治实体有时也叫邦。如果套用酋邦的说法,龙山时代似乎相当于酋邦阶段,但“我主张先不要硬套,就用中国古代习用的名称叫国。因为这时期的国刚刚从部落社会中脱胎出来,还保留浓厚的部落社会印记。为了跟后来比较成熟形态的国家相区别,可以称为原始国家或古国,代表中国古代文明的黎明时期。”进而提出古国(龙山时代)一王国(夏商周三代)一帝国(秦至清)的文明起源与发展三阶段模式。

再次,20世纪80年代以来,史前考古的新发现、特别是龙山时代大量的城址、铜器和陶文等发现,为中国文明的起源“多元一体”的理论提供了许多新证据。就炎黄文化研究而言,“考古发现已日益清晰地揭示出古史传说中‘五帝’活动的背景,为复原传说时代的历史提供了条件。在黄河上游齐家文化出土了许多铜器,有铜锥、铜刀、铜钻头、铜凿、铜环、空首斧、铜镜等,这些铜器有锻造,也有单范铸造的。有学者认为,中原地区铜器的出现与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有一定的关系。黄河中下游地区发现有许多城址,其中在陶寺遗址新发现了陶寺文化是、中期城址,中期的大城面积达280万平方米,特别是在一件陶扁壶残片上有朱书似“文”和“易”字的陶文。此外,在山东邹平丁公遗址也发现—块刻有11个字y的陶片。这些发现为探索文明和文字的起源提供了重要资料。在长江下游,发现有瑶山、反山等高规格的祭坛墓地和以莫角山巨型夯土台基为中心的城址,面积达290万平方米。在长江中游,发现面积达120万平方米的湖北天门石家河城址,出土了数以千计的陶塑动物。严文明先生指出:“这个时代确实是处处闪耀着文明的火花,对于后世文明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这样的时代自然会长期为人们所怀念,宜乎后人把黄帝推崇为人文始祖。”因此“把龙山时代同传说中的五帝时代相比照,应该没有太大的问题。”甚至有学者主张将这一时期称为“五帝时代”,认为“惟有称为五帝时代,才能恰如其分地表现中国古代的历史实际和这一阶段的时代本质”。

三、炎黄文化研究的思考

20世纪20年代以来、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考古学发现与研究的进程,包括炎黄文化研究在内的上古史和文明起源的探索不断取得新的成果,推动这一课题研究不断向更高、更深的层次发展,但我们还应看到,这一领域的研究也还存在着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

首先,炎黄文化应属中国上古史(或史前史)和

文明起源研究的一部分内容。张岂之先生指出:“我们研究中国文化的源头,研究先秦时期原创性文化,都需要和中国文明起源的大课题相联系。”依据“多元一体”的理论,炎黄文化仅是史前诸多文化中的一支,尽管这一支文化在文明起源过程中可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炎黄文化本身的形成乃至文明的起源,应是多种文化相互碰撞、交流、融合的结果,故探索炎黄文化的同时,也要注意研究其他文化及与炎黄文化的关系研究。因此,研究炎黄文化应将其纳入中国上古史和文明起源研究的体系之中,在“多元一体”的框架内,首先努力从考古学文化的内涵分析来探讨传说时代或“炎黄文化”的历史面貌,探索炎黄文化的形成及基本特征,炎黄文化的发展直至文明的出现等。但目前,史学界仍有部分学者忽视“五帝”时期文化多元不平衡的发展过程,对古代传说和记载又不加检视地应用,热衷用文献附会考古发现或者用考古发现附会文献,甚至直接将考古发现与古史传说中某些人物或事件对号入座。这类研究显然是不可取的。

其次,包括炎黄文化在内的中国上古史(或史前史)重建,应建立在多学科综合研究的基础之上,需要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乃至现代科学技术的参与协作。早在20世纪60年代,李济先生在《再谈中国上古史的重建问题》中指出:“我们讲现代人类的上古史,固然大半属于人文科学的范围;同时也是很重要的自然科学研究的题目”,并提出了上古史重建的材料范围包括考古学、人类学、民族学、地质学、古生物学和历代传下来的秦朝以前的纪载。苏秉琦先生也指出:“一部史前史,既是人类社会发展史,文化史,又是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历史,这种性质决定它必须是多学科的综合研究成果,不仅需要吸收人类学、民族学的研究成果,还要借助地质学、古生物学以及许多自然科学或新技术手段。”但目前,多学科协作仍不甚理想,各个学科各自为战的现象仍较普遍,特别是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相关学科的合作尚需进一步加强。

四、结语

从上述回顾可以看出,从20世纪考古学产生以来,经过几代学者的努力,中国史前考古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已建立了较为清晰的史前文化时空分布框架。但其中也存在着一些需要进一步思考或探索的问题,文明起源和炎黄文化研究仍任重而道远。

现代科学的起源篇4

关键词科技资源;共享;创新

中图分类号:G3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013)23-0010-01

科技创新是原创性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总称,是指创造和应用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开发新产品,提供新服务的过程。它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

科技资源是指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力、物力、财力以及组织、管理、信息等软、硬要素的总称。它为科技活动提供了物质保障,也为科技管理、决策和科学研究提供了基本条件保障,是国家的重要战略资源。

科技创新和科技资源是相互制约。科技资源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科技资源的供给量直接制约了科技创新活动能否顺利进行并取得多大的成效。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的普及和一些全球性研究课题的兴起,现代社会对科技资源共享的要求日益增加。由于我国的科研领域还没有形成科技资源共享的传统,在一些具有法律效应的项目合同书中也没有明确规定科技资源,即使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这样的权威性基础研究资助机构,对项目申请人也没有进行明确的资源共享方面的约束。这些现象说明科技资源共享的重要性还没有引起相关政府部门和科研人员的足够重视,因此笔者通过总结文献,概括了科技资源共享的重大意义,以期能够促进科技资源共享的推广。

1促进科技创新

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已积累了海量的信息,如果不充分利用本学科前人的研究成果,只是重复前人工作这一过程就能耗费毕生的精力。而科技资源共享不仅可以使我们避免重复劳动,而且能从更高的起点上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即从事真正的创新。

当代科学发展所呈现出的大科学、定量化和注重过程研究等特点,也迫使科技创新越来越依赖于系统的、高可信度的大量科学信息,而这些信息的产生通常要耗费大量的财力、人力和物力,需要购置昂贵的仪器。一个单独的研究者或团队,没有能力和精力,也没有必要从零到有地生产这些信息,科技发展的速度也“等不及”你来生产这些数据。因此,与同代人间的科技资源共享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只有了解自己的同行在做什么,其起点是什么,才能促使自己寻找新的起点,避免与同行,特别是有可能在短期内取得研究突破的同行间的“撞车”现象。这也是许多基础性研究项目,如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书中要求进行文献综述、国内外研究现状调研的原因,而没有科技信息资源的共享,国内外研究现状的调研几乎是无从谈起。

2弥补空间上的信息不足

随着经济发展的全球化和一些全球性重大环境问题的产生,如全球气候变化、温室效应、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固体废弃物在全球范围内的转移等,全球性科技活动不断增强。这类科技活动要求获取全球范围内不同典型地点的相关信息,即任何一个国家所能掌握的本国的科技资源都不能满足空间上的需要。从人力、财力、精力和国际关系上讲,一个科研团体甚至一个国家都没有能力独自完成全球范围内数据的采集和加工;从技术上讲,一些样品的保存周期极短,如某些放射性同位素样品只能保存几个小时,必须在当地的试验室马上完成测试分析工作;从研究基础上讲,一般情况下,科学家对位于本国内的某些典型地点的研究基础掌握较好、研究的积累程度高,在开展研究中,与当地的关系也比较容易协调。

纵观当代的一些重大科学研究,如全球变化研究,就是靠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CRp)、全球环境变化的人文因素计划(iHDp)、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生物多样性计划(DiVeRSitaS)等实现资源完全共享的国际计划来实施的;又如古气候变化研究已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成就,离不开全球科学家的本土研究的交融与共享,如中国科学家的黄土研究、青藏高原研究和国外科学家的冰川研究、深海沉积物研究。

3弥补时间上的信息不足

科技信息在时间上的不可再现性也使得我们不得不利用前人所存留的信息资源。一个科学家的科学生命一般不超过60年,而许多科学问题的研究往往需要积累上百年的资料,即科技信息的积累一般都要超过一个科学家的生命周期。许多科学问题,特别是与一定地域相关的科学问题,所需要的背景资料往往需要上百年尺度,而且是累积的年代越长越好,这种积累过程并不是某一代人能够完成的。在这种情况下,科技资源的共享可以弥补我们在时间上所获取的资料的不足。

在环境科学领域,科技资源在弥补时间上信息不足的一个典型实例是生态系统演替的研究。美国阿拉斯加州的Glacier海湾,由于18世纪的冰川覆盖及后来的冰川后退,成为研究生态系统演替的一个极为良好的天然试验场。有关Glacier海湾的最初研究是George在1794年所做的科学探险;1879年,muir依据Vancourer对Glacier地区所开展的研究工作的描述,又开展了较为详细的调查工作;从20世纪初到现在,Glacier海湾地区的气候和植被已发生了巨大变化,充分反应了生态系统演替的规律,现在Glacier海湾已成为美国科学家开展生态系统演替规律研究的一个根据地。

4有利于学科的交叉和融汇

在当前发展科技形势下,学科的相互交叉与融合已成为发展的主流,而科技资源的共享则能够促进学科的交叉和融汇。

在科技领域,部门的划分是人为的,是为了管理上的方便,但科学问题是客观存在的,并不是依部门而划分的。要正确的解决一个科学问题,通常需要全方面的分析,只有从多个学科角度获取和分析资料,才能深入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其可能的解决方法。如正确分析干旱区生态系统退化的原因,进而提出有效的治理方案,往往需要获取多方面的资料,如气候资料、水文资料、土地利用资料等,并结合植被分布格局方面的资料,才能判断出某具体地区植被退化的真正原因。而这些资料往往掌握在不同部门的手中,如当地的气象局、水务局、国土局和林业局或畜牧局,这就需要这多个部门间的资源共享才能从根本上分析生态系统退化的原因并提出相关的整治措施。

参考文献

[1]唐仁华,伍莺莺,等.对促进科技济源共享问题的几点思考[J].科技创业,2006(5):8-9.

[2]吴笑寒.科技资源优化配置及管理创新[D].天津:天津大学,2009.

现代科学的起源篇5

【关键词】应用技能;历史渊源;潜流

关于教育起源问题的研究,在教育史上始终是一个没有了结的课题,这是因为历史研究必须确定起点和上限,而由于时代久远,教育起源的情形现已难于细考,众多探讨教育这条不息河流源头的途径的理论,都指向教育与生存的关系,无论是劳动起源说,生物起源说,心理起源说,还是需要起源说,都将劳动技能的培养看作是其应有之义。

从学校起源的角度来考察教育,无论是“庠”、“序”还是“校”,重视技能始终是后世对其阐释的必然选项。对于“庠”,一为“米廪”,即粮仓;一为敬老、养老之所。喻本伐、熊贤君在《中国教育发展史》中认为,以上两义或许相通。“仓库保管员”通常由德高望重的老人担任,由于其见识和经验往往较为丰富,教育新生一代的任务历史地落到了他们的肩头,技能传授成为应有之义。“序”为学射之所,射乃人类早期的狩猎活动与战争所必不可少,射这门技能的培训,也就在教育中不可或缺。至于“校”,《周礼.夏官》中有:“六厩成校”的说法,联系“校者,教也”的追记,校的早期功能,大概与养战马的军营有关,进而推知,军事知识技能的传授必不可少。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大成者孔子有对樊迟问及为圃之事做“焉问稼”之答和“小人哉,樊须也”之评价,但“六艺”教育中的“射”与“御”,仍然彰显应用技能在儒家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与儒家并称“世之显学”的墨家学派,极其重视科技知识。墨子实学实用的人生态度,就是以科学知识和技能作为内容或基石。墨家私学主要传授生产和科学知识,教学内容主要是农业、手工业知识,军事器械制造、实用知识和技能,自然科学知识等,表现出与生产、科学和社会物质生活紧密联系的特点。《墨子》一书,除论及哲学方法外,还包容了天文学、数学、物理学和机械制造等方面的丰富知识。在天文学方面,论及太空引力、地球运转和时空观。在数学方面,论及几何学之基本定义、有穷与无穷问题。在物力学方面,论及力学、光学、热学、物性学方面的问题。在机械制造方面,墨子曾发明木鸢、车辖、车輗和防御工事及工具。虽然在以后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儒学始终占据主流地位,并在某种程度上成为阻碍中国进入工业文明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重视科技的思想一直作为中国多元文化发展的潜流顽强而艰难地延续着。

秦置博士,虽无有应用技能博士的史载,但秦始皇焚书,“所不烧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汉朝经学当道,五经博士的设立可以佐证,然两汉时煮盐、冶铁、铸钱空前发达,科技发明亦不少。东汉时开办的鸿都门学,“学生皆尺度、词赋及工书鸟篆者”,为后代专门学校的发展提供了经验。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受各种思潮的冲击日渐式微,专门知识价值观开始确立。从文化的嬗变来看,似乎应该扼腕痛惜,但就人类发展的客观规律而言,却又是值得幸运的事。在教育目标方面,倡导经世致用实用人才的培养思想多为后世所继承。

至唐后期,清谈之风日渐衰微,一批科技性质的私学开始涌现,如唐代名医孙思邈就曾收徒传授其精湛医术。除此而外,科技知识还通过家传绵延不绝,成为一种普遍形式。宋辽金元时期,民族之间融合与矛盾并存,科学技术进入一个较快发展时期,北宋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火药制造在理论上的完备,为之做了很好的注解。元代横跨欧亚大陆的辽阔版图,为中西交流提供了便利。明代郑和下西洋,是历代造船技术与航海技术历史传承的集中展示,是指南针应用的最重要的一次检验。宋应星的《天工开物》集历代之大成,既总结前人科技成果,又在诸多领域有所创新。

明末王廷相以“重实”为特征的教育思想,批判了理学教育脱离实际,空疏无用的倾向,成为明末清初史学教育思潮的先声。实学思潮在明末清初的勃兴,则推动了中国古代教育理论向近代教育理论的发展,伴随着西学东渐,中国更是兴起自然科学研究热潮,其研究成果为启蒙思想家的哲学创造提供了坚实基础。及至近代,以洋务运动为代表,在以“师夷长技以制夷”为号角的指引下,重视应用技术的浪潮汹涌向前,西方近代科学技术被作为资本主义“新学”,逐渐地中国在中国传播,为中国走入近代文明推波助澜。1902年清政府颁布的《钦定学堂章程》,实业教育在制度上被正式确定。及至清末及民国时期出现的各种教育思潮,应用技能始终是其核心要素之一,并涌现了一大批研究职业教育的教育家,陆费逵第一次对职业教育的概念作了阐述,“职业教育则以一技之长可谋生活为主”,职业教育思潮对后来的学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一方面保存原有职业教育的培养力量,同时进行调整与整顿。1957年后,尽管对应用技能的重视过了头,职业教育发展过热,但经过整顿,重又于1964年前后呈现出新面貌。“”期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则可以看作是重视职业技能培养的另类解释。“”结束后,体现应用技能的职业教育迎来了发展的春天。1982年职业技术教育司的成立,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工作方针。1996年9月1日颁布实施的《职业教育法》,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了职业教育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下转第129页)(上接第141页)的战略地位,在职业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2002年《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等一系列文件的颁布,彰显了对应用技能重视的思想从潜流步入主流,中国重视应用技能的传统在走上前台后的历史延续。

中国现代经济的蓬勃发展,首先基于漫长历史发展过程中科技知识的历史沉淀。无论是初始形态的教育还是现代教育,应用技能始终在中国生产力的发展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也在不断演绎着适者生存的社会发展原则。虽然职业教育现在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但其对缓解教育危机和降低失业等的社会功能还没有被很好地发挥出来,职业院校自身还存在着诸如职教经费呈下降趋势、社会歧视严重、双师型教师缺乏、学生家庭负担较重、校企合作不畅和教师评价体系没有职业院校特点等问题。中国要保持经济的持续良性发展,只有一如既往地重视应用技术教育,加强对职业教育的研究与实践,为经济的发展提供绵绵不竭的智力资源。惟其如此,中国才可能较快地由世界人口大国转化为人力资源大国,并进而成为世界强国,古老文明重焕生机。

【参考文献】

[1]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

[2]毛礼锐,沈灌群.中国教育通史[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8.

[3]孙培青.中国教育发展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现代科学的起源篇6

水利现代化是指在水利领域用现代的思维转变人类传统的水利观念,广泛采用当今世界上先进的科学技术、现代的工艺设施、新型的仪器设备、科学的管理方法和网络化的信息系统装备和管理水利,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水资源,保护水环境,防治水污染,建立供需协调发展机制和决策科学化、信息化的管理体制,实现水利可持续发展的全部运作过程。

二、水利现代化的目标

1.总目标

水利现代化的宗旨是造福人类社会。通过水利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使国人逐步树立起现代的水观念,合理利用与优化配置水资源,科学构筑防洪抗旱安全体系、水环境保护体系、水污染与水土流失防治体系、完善的管理体系,使水利建设与国家现代化进程相适应,为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保障社会、经济、食物、生态系统安全奠定坚实的水利基础。

2.具体目标

依据水利现代化的宗旨,其具体的目标包括六个方面:

(1)完善的防洪抗旱体系,确保社会安全。由于我国受季风和地形的影响,以降雨要素为主的气候要素年际、年内之间变化大、不稳定,是世界上洪涝灾害和干旱发生最频繁、灾情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目前,我国防洪抗旱能力仍很低,严重的洪涝和旱灾依然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隐患,至今仍对国计民生构成巨大威胁。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和运用现代的水利理论和治水思路,完善防洪抗旱体系、减灾体系,确保社会安全。

(2)优化配置、高效利用、积极保护、安全供给水资源,保障经济安全。由于我国的水资源时空分布又严重不均,再加上管理不力等原因,造成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几乎带有普遍性的资源性缺水、工程性缺水、污染性缺水、配置性缺水和浪费性缺水。水问题的严重存在已经对国家经济发展、食物安全、生态与环境建设构成极大威胁,成为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导性的瓶颈因素。因此,必须运用现代的水利科学技术,优化水资源的配置,高效利用、有效保护水资源,实现稳定、优质供水,确保经济安全。

(3)发展灌溉,保障国家食物安全。到21世纪中叶,我国人口将达到16亿高峰,并进入中等发达国家的行列,生活水平又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两者叠加,对粮食需求的压力更大。在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的情况下,我国未来粮食总产量的增加只能依靠内涵挖潜,其中又主要依靠灌溉耕地面积单产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可见,食物安全对水资源的依赖性越来越强烈。因此,只有在运用现代水利科学技术优化配置,合理、高效利用水资源,大力发展现代节水灌溉的基础上,扩大灌溉面积,保障国家食物安全。

(4)建设良性生态,美化环境,保障生态与环境安全。我国的生态与环境是脆弱的,特别是西北内陆地区、西南岩溶地区以及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山地平原交接带、农牧交错带、海陆过渡带等。长期以来,人类忽视了自然界的发展是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忽视了生态利益是人类超越一切的最根本利益。因而,在对水资源开发利用时往往注重满足生产、生活对水资源的需要,忽视了生态与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对水资源的需求。因此,在水资源配置时,既要满足生活、生产对水资源的需要,也要考虑生态与环境保护和建设对水资源的需求,以保障生态与环境安全。

(5)强化水务一体化管理。应建立起统一以流域为基础的水管理事权和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水价体系,学习、借鉴国际上先进的管理理论、模式和方法,强化水务一体化管理。

(6)树立现代的水观念。突破传统的水观念,树立水的忧患意识和现代的水观念,使人水和谐,友好相处。

三、水利现代化的评价指标体系

1.水观念现代化指标

人的水观念现代化虽是无形的、不可量化的,但可用相关指标进行判断。如通过抽样调查,从下列指标可判断人类水观念现代化水平:对我国水资源状况有正确认识的人所占比例,认为水源地需要保护、水环境需要改造的人所占比例等。

2.水利信息化程度

判断水利信息化程度拟采用下列指标:水资源优化配置、综合调度能力和决策支持系统,水环境自动监测网络化水平,防洪抢险机动化、工程施工机械化、水工设计自动化水平,水文的自动化测报系统、预报时段、准确率,供水与排水自动化水平,管理信息化等。

3.水利科学现代化

衡量水利科学现代化水平的指标是:水利科学研究的职称结构,水利科学研究的现代装备,水利科学技术创新力度,水利科学技术在水利现代化进程中的贡献率,水利科学学术论文在国际著名水利学刊占有份额等。

现代科学的起源篇7

关键词:现代科技革命人力资源教育

中图分类号:F24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8-218-02

一、引言

同志曾在亚太经合组织第八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指出:“世间万物,人是最宝贵的。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实现科技进步,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关键都在人。”在21世纪,国与国的竞争将是经济和科技实力的竞争,但从本质上看,则是人才的竞争。得人者兴,失人者亡,所以说人才问题是新世纪的制高点,人才是推动一个国家科技进步最关键、最根本的因素。加入wto后给我国人才资源的开发带来了机遇,同时带来了挑战。如何面对现代科技革命背景下的人力资源开发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二、科技革命沿革及现代科技革命特征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曾发生过多次科学技术变革。但古代的科学尚处在萌芽状态,比较原始和零散,未形成相对完备的理论体系。直到近代,科学才真正达到系统而全面的发展。1543年,哥白尼发表的巨著(天体运行论),提出太阳中心说,从此拉开了科学技术革命的序幕。后来伽利略、牛顿等科学家确立了经典力学,并在物理学、天文学等领域取得重大成就,实现了科学的第一次革命。18世纪中叶,以第一次科学革命中牛顿建立的经典力学体系为背景,纺织机械革新为起点,蒸气机的发明和广泛使用为标志,工业生产实现了从手工工具到机械化转变的第一次技术革命。

蒸气机的广泛使用改变了整个工业的面貌,并推动了近代科学的全面发展,引发了19世纪中叶的第二次科学革命,这次科学革命以电磁理论、化学原子论和生物进化论的提出为主要内容,以热力学、电磁学、化学、生物学等学科为骨干学科,推动了近代化学、生物学、地质学、数学、物理学、电磁学、热力学、光学等学科的诞生或发展,开创了一个科学的世纪。19世纪中叶以后,随着科学的迅猛发展,在世界范围内兴起了近代第二次技术革命,这次技术革命以电力技术为先导,它的产生发展及其应用,极大地推动了化工技术、钢铁技术、内燃机技术等其他技术的全面发展,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给整个社会带来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第二次技术革命导致了人类活动更加依赖于科学来指导,从而诱发了以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诞生为主要标志的现代科学革命(第三次科学革命)。这次科学革命是以物理学为先导,以现代宇宙学、分子生物学、系统科学、软科学的产生为主要内容,以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相互渗透形成交叉学科为特征的一次新的科学革命。现代技术革命开始于20世纪40年代,现正以迅猛的速度向前发展着,它的主要标志是原子能、空间技术和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其主要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领域里的革命,现代科技革命的强大浪潮正冲击着当今社会的各个层面,对整个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现代科学技术是大科学。科学与技术之间相互融合、彼此渗透,并具有两大基本特征:第一,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从科学实质上看,人类的认识已冲出了宏观领域,向微观等方面发展,具有广泛的、高度分化基础上的综合性―交叉融合性。第二,现代科技革命从技术实质上看,人类已从生产数据、能源、动力的开发、加工转向了人类控制能力的拓展;从解放体力的思想范畴快速转向智力解放研究领域,从而具有广泛的渗透性。

具体说来,现代科技革命有下列特征:(1)智力含量高。从解放人的体力转向开发人的脑力。(2)学科交叉多。往往一项科技的诞生是多学科交叉研究的成果。(3)实践转换快。科技自身发展快,向生产力的转化亦更加迅速。(4)辐射领域广。从点到面,从工业化到信息化,辐射领域空前广泛。(5)节能高效。从费到省,高效节能。(6)全球互动。科技的发展和运用已打破了国界,成为世界联动效应。

三、现代科技革命背景下的人力资源开发

21世纪是一个以知识、智力和创新能力为基础的知识经济时代,人的知识、智力和创新能力将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源泉和动力。知识经济强调人力资源的开发,特别是人力资源创造力的开发创造性的人力资源将成为知识经济时代国家之间、企业之间竞争和争夺的焦点。因此,高度重视当代人力资源开发,积极制定人力资源开发战略,不断提高我国人力资源的质量和素质,是应对知识经济挑战,参与国际竞争的最基本的战略选择。

在现代科技条件下,人力资源之所以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第一资源,主要是因为:第一,人力资源是其它各种资源的开发者和创造者,是更为根本性的资源。第二,人力资源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越来越明显。20世纪末正在兴起的以新材料、新工艺、生物工程技术和信息网络技术等为主要内容的知识经济彻底凸显了人力资源作为一切资源的创造者和人力资源作为社会、经济发展主导者这一角色。第三,人力资源将是知识经济时代最具潜力的资源。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相比具有其独有的特点,它是一种活动着的、能够迅速扩展,并具有无限潜力的资源。而物质资源中的很大一部分则不具有再生性,科技资源和金融资源的丰富、提高、再生也是随着人力资源数量和素质的不断扩大、提高、再生而发生的,特别是随着知识经济的深入发展,人力资源所具有的无限潜力将得到充分挖掘和发挥是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财富的重要源泉。

知识经济强调以知识和信息为基础,这对人力资源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力资源只有掌握知识、掌握科学技术,才能成为生产力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在知识经济时代,文化知识和科学技术是实现经济腾飞和推动社会进步的最重要的前提和基础,它将使劳动者从具体生产过程中逐步解脱出来,使生产主要依靠体力劳动转向主要依靠脑力劳动,从劳动密集型生产转向知识密集型生产;使科技成为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最活跃和决定性的力量。科技的发展对人的创新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据美国科学家詹姆斯・马丁推算,人类科学知识在19世纪是50年增加一倍,20世纪中叶是每10年增加一倍,70年代是每5年增加一倍,现在大概是每3年增加一倍。在这种背景下,我们必须要清醒地认识到知识经济社会是充满创造性的社会,只有不断地创造出新的知识和在新的知识基础上不断地创造出新的生产力和提高经济效益,才能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不竭的源泉和动力,也才能不断地推动社会趋于进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不断更新,新技术迅速产生,新生产领域不断开拓,要求人们必须主动地、持续不断地提高自身,从而不断地实现自我发展。据国外专家推算,18世纪知识的陈旧周期是80-90年,到了20世纪50年代就缩短为15年,现在则为5年左右,因此,一个人只有保持不断地学习,才能保证其知识不断更新,适应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

为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保护其兴趣,美国大学实行“教与学自由”的原则,大部分课程实行选修制,课程设置灵活多样,教学内容紧贴社会、科技发展。最新内容的选修课的设立,使与社会经济、科技发展息息相关的新学科不断进入学校,使学生能够选学适合自己发展需要的相关课程。课堂教学采用讲授加研讨的方法,通过研讨使学生了解研究方法,初步具备科研能力。如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让资深教授为大学一年级学生开设讨论课,目前已开设130多门可供学生选择的讨论课。教育工作者在千方百计地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而创造各种条件,同时也在千方百计挖掘着学生的创新素质,这就是美国高等教育成功的根本。另外许多大学为了培养创新型人才非常重视学生的通识教育。

我国人力资源现状不容乐观。首先,文化科技素质低。在科技方面,每万个劳动力中科学家和工程师的人数,是衡量一个国家科研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这个数字,中国是6.8,美国为74.3,德法英意等发达国家分别为48到61不等。其次,创新意识及能力较弱。这是我国人力资源质量中存在的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在相当多的领域,我国的科技水平处于中下游水平。我国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水平不高,能独创重要的科学概念、新理论的很少,缺乏首创性是我国基础研究的根本弱点。而且,我国人力资源素质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很不适应:现有人力资源素质不高,基层科技人才密度低,高层次人才总量严重不足,结构也不合理,特别是现代化建设所急需的高、精、尖、复合型人才短缺,人才布局不合理,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财政、法律、经济、金融、管理等专业人才缺乏。如何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把丰富的人力资源转变为现实的发展优势,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人才和智力保障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问题。

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的知识经济时代,不仅把教育视为产业而且作为基础产业,事实上是并不过分的事情。高科技产业的主导作用,离不开教育产业的基础依托。教育的基本职能就是传承和创新知识,教育的重要作用就是把观念形态的科学技术知识人格化,教育产业的产品就是拥有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的高质量劳动力。科学技术通过教育而被人格化为高质量劳动力,实现劳动力质量的创新,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才会成为现实。可以肯定,教育作为劳动力质量的创新过程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不可替代的根本路径。科技越进步,生产力越发展,经济越发达,教育提供高质量劳动力的基础产业性质就越明显,教育在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过程中的职能就愈重要。

四、发展教育是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途径

重视人力资源开发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教育是人力资源开发的基础。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邓小平同志也曾指出:“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的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一个10亿多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当前,从教育部“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有关资料可以看出,我国的人力资源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教育无论从教育水平还是规模上都不能适应人力资源开发的要求。加快教育发展,尤其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成为我国当前建设学习型社会,提高人力资源素质的重要措施。

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是时展的需要,是人类迎接知识经济和全球化挑战的具体措施。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意大利罗马举行的首届终身学习会议强调:“终身学习是21世纪的生存概念”。随着新世纪的到来和知识经济信息社会的发展,对人力资源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知识经济社会,知识总量的急剧增加和更新速度的加快,使人类一次性的学校教育已不能适应生存和工作的需要。知识经济和全球经济一体化导致了社会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职业结构的调整,对劳动者的需求也将发生重大的变化,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对劳动者的智力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终身学习成为劳动者生存的第一需要。学习将成为一切社会活动的基本要素。终身教育的理念越来越被世界各国所认同,1999年,在德国科隆举行的第25届主要国家首脑会议上通过了“科隆宣言―终身学习的目标与展望”,提出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教育,对人力投资的回报和必要性从未像今天这样巨大。人力投资是缩小雇用、经济成长及社会性地区性不平等的钥匙。全球化意味着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可以从整个世界的技能与知识水平的提高中受益。2000年4月,第二届亚太经合组织教育部长在新加坡举行会议,发表了题为“教育为在21世纪创建学习化社会而努力”的联合声明。强调终身学习是学习化社会的关键所在。日本、德国、法国、韩国等国家都制定了终身教育的教育体系和法规。

在现代社会下的教育,应以培养创新能力,提高综合素质为目标:由于创新能力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关键,所以培养创新能力,应成为现代社会中所有教育活动的一种基本指向,而且应把其作为教育成败的最高标准。所以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学校期间就应该培养、训练。美国的一项研究表明,在学校期间接受过创造能力培养和训练的学生,与没有在学校期间接受过培养和训练的学生相比,在接受需要创造能力才能完成的工作时,前者成功率比后者高3倍。

近几年来,在各级政府的重视下,我国对教育和科技的投入有了大幅度增长,但与发展需要相比,现有的投入仍远远不足。为保证科教兴国战略顺利实施,必须广泛动员全社会各方面力量,进一步加大对科教投入的力度。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和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财政对教育的投入应重点保证义务教育的需求,非义务教育可以来争取社会多渠道投入资金的发展方式。政府对科技事业的投入要突出重点,支持基础性研究和高新技术研究,集中财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关键技术问题。

参考文献:

1..亚太经合组织第八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讲话[n].2000.11.16

2.刘新启.现代科技革命史[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94

3.周新平,王美玲.论现代科技革命与人力资源开发[J].中国经济评论,2003(2)

4.刘相谦,谷玉梅.知识经济与人力资源开发[J].济南教育学院学报,2003(6)

5.宋建平,梁宏伟.知识经济挑战下的我国人力资源开发[J].兰州学刊,2001(6)

6.刘阳.知识经济条件下的会计变革研究[J].唯实,2003(8)

7..十六大报告[n].2002.11.8

现代科学的起源篇8

论文摘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是企业文化创新的关键文章对新经济的内涵和特征、新经济时代企业所需人才的类型和素质进行论述,提出了在新经济时代的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理念。论文关键词:现代企业;新经济;人力资源一、新经济时代企业所需人才的类型及素质新经济是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具有知识的人力资源意即人才资源是新经济的主体,人力资源是现代企业的战略资源,也是企业发展的最关键的因素。新经济时代所需的人才,不同于工业经济时代,下面就新经济时代企业所需人才的类型及素质作概要简述:1.创新性人才。创新是新经济时代的主题,新经济是创新化的经济,创新化经济需要的是具有创新性的人才。第一,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的广泛应用,电脑将取代一些机械性脑力劳动。第二,在新经济时代,产品的知识含量增加,逐步形成知识产品。第三,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的创新对经济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唯有全面创新,包括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品创新、市场创新、管理创新等,才能维持经济的竞争力。所以,新经济时代需要创造性人才。2.个性化人才。个性化人才是创新过程的一种表现形式,任何一个创新计划都体现出个性化的思想。有的经济学家把新经济称为个性化经济。个性化经济需要个性化人才。所谓个性化人才,就是让其个性得到充分发展,适合学什么,就让其学什么,适合干什么,就让其干什么;有哪一方面的兴趣与特长,就让其在哪一方面发展。个人的发展必须与社会的需求相复合,必须与所在组织的需求相吻合,这是个人化发展的基本前提。3.复合型人才。所谓复合型人才,是指多种专业能力的复合,是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复合,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复合。新经济时代很多创造活动是跨领域的,这种创造不可能依靠某种单一知识和单一技能来实现,它必须借助多种知识、多种技能的综合运用来完成。所以,复合型人才是新经济时代企业所需要的人才,同时也是企业的稀缺资源,企业要努力地培养这种资源。4.合作型人才。新经济社会是一个人际关系高度社会化的社会。美国学者比恩等人认为,竞争是工业社会的价值观,而新经济时代的价值观是合作。因此,合作型人才是新经济时代企业所需的人才。二、国内外大公司创新人力资源管理的成功经验1、思科公司——每个员工的成功就是企业的成功美国思科公司是1984年由个人创办并快速发展起来的网络技术公司。目前,思科在全球的员工已发展到3.4万人,年营业额达30多亿美元。设在中国的思科系统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的员工超过550人,吸收了众多的高科技人才。思科公司中国人力资源总监关迟认为:“思科追寻的是人才资本资源开发与经营创新,每个员工的成功就是公司的成功。”企业经营首要的是开发人力与人力资本资源,知识资源依存于“人本资源”之中,科技创新来源于大量掌握知识和不断更新知识的企业人才。因此,思科注重开发每个员工的知识资源,以充分发挥企业整体知识资源经营效益。在思科确立了每个员工都是企业的股东和主人的经营思想,建立起让每个员工都能发挥出自己最大价值、实现自己最大梦想的经营体制。公司尊重员工的创新精神,培养员工个人成功于团队成功之中的思想;经常组织员工进行业务培训与国外员工到本土受训,增长员工成功的个人才能;教导员工管理好自己的时间,以充分利用公司资源;提供一个能够发挥“领导者的成功特质”的环境,帮助员工实现设定的目标等等。同时,思科坚持人才增加与保留的知识资源开发利用战略

现代科学的起源篇9

关键词科技进步科学发展观科技展望

科学发展观,即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其中,“以人为本”是核心;“可持续发展”是目标。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树立、实现经历了并将继续经历一个漫长时间的过程。这一过程总是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发展。

1科学发展观提出的科学技术背景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序幕是随着X射线、放射性和电子的发现而拉开的。其后,经历了物理学革命、现代科学革命、技术革命、生产力革命以至于生产关系领域的革命。

1.1科学技术的深刻革命

随着19世纪末X射线、放射性和电子的发现而来的是物理学革命。这场革命的首要成果是相对论的建立,它从新的高度否定了牛顿的脱离物质的绝对时空观,再次证明时空与物质的不可分割性。为辩证唯物主义的时空是物质的存在方式的原理提供了雄辩的证明。

相对论、量子力学的建立有力地推动了基础学科领域的革命。20世纪的科学革命为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建立奠定了理论上的基础,科学革命成为技术发展的先导。基础科学的发展促进了现代技术革命。以1903年飞机和1904年电子管两大发明为起点,标志着以传输机为先导技术和以控制机为主导技术体系的形成,从而揭开了崭新的原子能时代、计算机时代和空间时代的序幕。核技术的诞生是人类利用核能发现“天火”的划时代事件,控制论和计算机问世迈出了人类智力解放的新步伐。航天技术的革命使人类从地球表层迈向了外层空间。在分子生物学基础上产生的基因重组技术,导致了现代生物工程技术革命的爆发。伴随着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微电子技术突飞猛进,电子信息技术呈现微型化、超级化、网络化和智能化趋势。

1.2科学技术进步与“全球问题”

科学革命、技术革命、产业革命造成了空前巨大的生产力,大大增强了人类对自然界的作用力量,一方面标志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另一方面也意味着自然界负担的加重,以及随之而来的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自然资源的保护就变成了空前突出的问题。全球问题的产生和尖锐化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它所引起的产业革命以及对科技成果的滥用和误用所致。根本因素是人们没有认识到人类与自然是平等和谐的统一体。

在人口问题上,医疗卫生科技事业的发展使得人口出生率和成活率迅速提高,死亡率大幅度下降,引起全球人口急剧增长。人炸问题在全球问题体系中处于轴心地位,医疗科技的发展是人炸的因素,但同时也是减轻人口重压的有力武器。如合理利用医疗科技成果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另外,要通过国家科学的政策、法规、社会体制做好计划生育工作,为人类求取自身发展提供条件。

在资源问题上,20世纪下半叶以来,人类经历了三次能源危机及由引而带来的世界性经济萧条。资源依靠现代科技进行不合理地开发利用,导致了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恶化;资源的枯竭使贫困化加剧发展而难以遏制;资源的争夺引起了连绵不断的战争。因此,还必须依靠技术进步和科技的合理化利用得以解决。实践证明,依靠科学技术进步解决资源枯竭、能源耗竭、新能源的开发等问题是大有作为的。另外,需要科学合理地利用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料,倡导节约性消费。

在环境问题上,如今全球环境退化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是在现代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发展的条件下产生的。在迄今为止的社会发展中,人们利用科学技术进步力量以牺牲环境和浪费资源的方式谋求经济增长,导致全球环境恶化,大自然的平衡受到破坏,出现威胁人类生存的形势。环境问题已经成为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障碍。

2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及树立

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也存在一系列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城乡差距拉大、就业压力增加、区域差距扩大、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生态资源质量下降,洪涝灾害、旱灾、沙化成为威胁中华民族的瘤根,社会的发展明显滞后于经济的发展等等。十六届三中全会针对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矛盾,总结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吸取了世界上其他国家在发展进程中的经验教训,全面分析国内国外的形势,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按照党的十六大精神,根据新的形势和任务,特别是抗击非典的重要启示的基础上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发展。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发展内涵、发展要义、发展本质的进一步深化和创新,科学发展观同、邓小平、同志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是一脉相承的,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如何树立科学发展观,从科技角度来说,以人为本,就是要以人才强国战略为导向,大力培养科技人才,做到人尽其才,努力发展科技教育事业,充分发挥科技人才的重要作用,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依靠科技进步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要落实五个统筹协调发展,利用科技进步成果努力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大力推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充分发挥科技进步的作用。

树立科学发展观,必须深化落实三个战略,即“人才强国战略”、“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努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水平,普及科技知识,进一步加速培养优秀科技人才,充分发挥现有科技人员的重要作用,创造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社会环境,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根据科技发展的趋势和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要求,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培养、造就大批科技人才,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强盛。

努力实现“五个统筹”协调发展,这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以科学技术进步成果为杠杆,合理利用科学技术进步成果来选择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促使科技进步成为“五个统筹”协调发展的核心。

3科学技术的绿色结果及科学发展观的展望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给人类社会、经济、文明带来空前的发展,但由于对科学技术的不合理滥用和无限制向大自然索取,导致了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人与自然的不协调。在进行反思之后倡导了“绿色科技”,即能够促进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生产体系和生活方式以及相应的科学技术。科技进步的绿色结果就是从传统科技转化为绿色科技,它标志着人类在世界观、自然观、科学观上的一次觉醒,是科学技术发展史上的绿色革命,这次革命使人们重新深刻意识到,人类是自然之子,大地是人类的母亲。绿色科技的核心思想是利他的,其评价标准不仅要有利于环境、有利于生态、有益于健康,而且要有利于社会、有利于我们的后代。所以,绿色科技所倡导的回归自然的思想是人类成熟的象征,它与科学发展观是一脉相承的。

3.1科学技术绿色快速发展

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迅猛、规模空前、影响深远,极大地扩展和加深了人类对科学技术的认识。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科学研究广泛开展,应用并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社会的科学氛围越来越浓,人们的科学文化素质进一步提高,科学观念进一步牢固,科学精神得到广泛颂扬,全社会普遍倡导绿色科技。技术将得到合理利用,以服务于全人类,服务于世界和平、发展与进步为崇高事业。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利用符合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的政策引导,科学技术的绿色结果将使技术更加人性化,更加注重以人为本的精神。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全社会推崇绿色科技,倡导绿色文明。

3.2绿色科技得到大力发展,全社会倡导绿色文明

在现代文明条件下,特别是在知识经济时代,高度发展的科学技术和高度发展的文化教育,为人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内容,分享人类科学文化的成果,提高文化生活水平愈来愈成为人们的共同需要。科学发展观的实现将为绿色科技和绿色文明的发展提供思想理论导向。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确立是绿色科技发展的起点。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人们的观念将以绿色环保为标准,倡导绿色文明,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人们将生活在绿色文明的自然环境之中。

4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进入21世纪,人们惊喜地发现人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关怀自然、关注地球、关心环境。调整和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不仅已成为科学家们的共同话题,而且是成为各国决策者、政治家和公众的共同话题。重新理性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绿色科技在科技领域掀起的一场革命,将把人类带入一个绿色文明的新时代。

现代科学的起源篇10

关键词科技进步科学发展观科技展望

科学发展观,即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其中,“以人为本”是核心;“可持续发展”是目标。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树立、实现经历了并将继续经历一个漫长时间的过程。这一过程总是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发展。

1科学发展观提出的科学技术背景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序幕是随着X射线、放射性和电子的发现而拉开的。其后,经历了物理学革命、现代科学革命、技术革命、生产力革命以至于生产关系领域的革命。

1.1科学技术的深刻革命

随着19世纪末X射线、放射性和电子的发现而来的是物理学革命。这场革命的首要成果是相对论的建立,它从新的高度否定了牛顿的脱离物质的绝对时空观,再次证明时空与物质的不可分割性。为辩证唯物主义的时空是物质的存在方式的原理提供了雄辩的证明。

相对论、量子力学的建立有力地推动了基础学科领域的革命。20世纪的科学革命为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建立奠定了理论上的基础,科学革命成为技术发展的先导。基础科学的发展促进了现代技术革命。以1903年飞机和1904年电子管两大发明为起点,标志着以传输机为先导技术和以控制机为主导技术体系的形成,从而揭开了崭新的原子能时代、计算机时代和空间时代的序幕。核技术的诞生是人类利用核能发现“天火”的划时代事件,控制论和计算机问世迈出了人类智力解放的新步伐。航天技术的革命使人类从地球表层迈向了外层空间。在分子生物学基础上产生的基因重组技术,导致了现代生物工程技术革命的爆发。伴随着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微电子技术突飞猛进,电子信息技术呈现微型化、超级化、网络化和智能化趋势。

1.2科学技术进步与“全球问题”

科学革命、技术革命、产业革命造成了空前巨大的生产力,大大增强了人类对自然界的作用力量,一方面标志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另一方面也意味着自然界负担的加重,以及随之而来的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自然资源的保护就变成了空前突出的问题。全球问题的产生和尖锐化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它所引起的产业革命以及对科技成果的滥用和误用所致。根本因素是人们没有认识到人类与自然是平等和谐的统一体。

在人口问题上,医疗卫生科技事业的发展使得人口出生率和成活率迅速提高,死亡率大幅度下降,引起全球人口急剧增长。人口爆炸问题在全球问题体系中处于轴心地位,医疗科技的发展是人口爆炸的因素,但同时也是减轻人口重压的有力武器。如合理利用医疗科技成果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另外,要通过国家科学的政策、法规、社会体制做好计划生育工作,为人类求取自身发展提供条件。

在资源问题上,20世纪下半叶以来,人类经历了三次能源危机及由引而带来的世界性经济萧条。资源依靠现代科技进行不合理地开发利用,导致了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恶化;资源的枯竭使贫困化加剧发展而难以遏制;资源的争夺引起了连绵不断的战争。因此,还必须依靠技术进步和科技的合理化利用得以解决。实践证明,依靠科学技术进步解决资源枯竭、能源耗竭、新能源的开发等问题是大有作为的。另外,需要科学合理地利用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料,倡导节约性消费。

在环境问题上,如今全球环境退化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是在现代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发展的条件下产生的。在迄今为止的社会发展中,人们利用科学技术进步力量以牺牲环境和浪费资源的方式谋求经济增长,导致全球环境恶化,大自然的平衡受到破坏,出现威胁人类生存的形势。环境问题已经成为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障碍。

2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及树立

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也存在一系列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城乡差距拉大、就业压力增加、区域差距扩大、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生态资源质量下降,洪涝灾害、旱灾、沙化成为威胁中华民族的瘤根,社会的发展明显滞后于经济的发展等等。十六届三中全会针对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矛盾,总结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吸取了世界上其他国家在发展进程中的经验教训,全面分析国内国外的形势,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按照党的十六大精神,根据新的形势和任务,特别是抗击非典的重要启示的基础上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发展。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发展内涵、发展要义、发展本质的进一步深化和创新,科学发展观同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是一脉相承的,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

如何树立科学发展观,从科技角度来说,以人为本,就是要以人才强国战略为导向,大力培养科技人才,做到人尽其才,努力发展科技教育事业,充分发挥科技人才的重要作用,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依靠科技进步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要落实五个统筹协调发展,利用科技进步成果努力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大力推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充分发挥科技进步的作用。

树立科学发展观,必须深化落实三个战略,即“人才强国战略”、“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努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水平,普及科技知识,进一步加速培养优秀科技人才,充分发挥现有科技人员的重要作用,创造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社会环境,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根据科技发展的趋势和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要求,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培养、造就大批科技人才,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强盛。

努力实现“五个统筹”协调发展,这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以科学技术进步成果为杠杆,合理利用科学技术进步成果来选择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促使科技进步成为“五个统筹”协调发展的核心。

3科学技术的绿色结果及科学发展观的展望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给人类社会、经济、文明带来空前的发展,但由于对科学技术的不合理滥用和无限制向大自然索取,导致了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人与自然的不协调。在进行反思之后倡导了“绿色科技”,即能够促进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生产体系和生活方式以及相应的科学技术。科技进步的绿色结果就是从传统科技转化为绿色科技,它标志着人类在世界观、自然观、科学观上的一次觉醒,是科学技术发展史上的绿色革命,这次革命使人们重新深刻意识到,人类是自然之子,大地是人类的母亲。绿色科技的核心思想是利他的,其评价标准不仅要有利于环境、有利于生态、有益于健康,而且要有利于社会、有利于我们的后代。所以,绿色科技所倡导的回归自然的思想是人类成熟的象征,它与科学发展观是一脉相承的。

3.1科学技术绿色快速发展

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迅猛、规模空前、影响深远,极大地扩展和加深了人类对科学技术的认识。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科学研究广泛开展,应用并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社会的科学氛围越来越浓,人们的科学文化素质进一步提高,科学观念进一步牢固,科学精神得到广泛颂扬,全社会普遍倡导绿色科技。技术将得到合理利用,以服务于全人类,服务于世界和平、发展与进步为崇高事业。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利用符合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的政策引导,科学技术的绿色结果将使技术更加人性化,更加注重以人为本的精神。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全社会推崇绿色科技,倡导绿色文明。

3.2绿色科技得到大力发展,全社会倡导绿色文明

在现代文明条件下,特别是在知识经济时代,高度发展的科学技术和高度发展的文化教育,为人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内容,分享人类科学文化的成果,提高文化生活水平愈来愈成为人们的共同需要。科学发展观的实现将为绿色科技和绿色文明的发展提供思想理论导向。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确立是绿色科技发展的起点。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人们的观念将以绿色环保为标准,倡导绿色文明,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人们将生活在绿色文明的自然环境之中。

4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进入21世纪,人们惊喜地发现人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关怀自然、关注地球、关心环境。调整和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不仅已成为科学家们的共同话题,而且是成为各国决策者、政治家和公众的共同话题。重新理性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绿色科技在科技领域掀起的一场革命,将把人类带入一个绿色文明的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