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生物学概括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20:21

分子生物学概括篇1

[关键词]概念重要活化

化学概念是用极精辟的语言高度概括出来的。常包括定义、原理、物质的组成和分类、相互反应及变化规律等。其中每一个字、每一个词、每一句话、每一个注释都经过了认真推敲,尤其特定的含义,保证了概念的完整性和科学性。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基本概念几乎每节都有。化学概念是学习化学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它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化学的本质,在整个化学学习中起着指导作用。因此,准确的理解化学概念,对于学好化学尤其重要。然而,因为初中生抽象的分析理解能力较差,所以老师讲清概念,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在化学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

一、通俗语言,掌握概念

某些概念的表达字数多,不易记忆,对这些概念可通过分析找出它的实质部分,用通俗的语言加以概括理解。使概念形象化、生动化,变难为易。如:“化合反应”用“多变一”概括;“分解反应”用“一变多”概括;催化剂在化学变化中的作用与表现可概括为“一变二不变”。

二、关键字词,把握概念

为了深刻领会概念的含义,教师不仅要注意对概念论述时用词严密性和准确性,同时还要及时纠正某些用词不当及概念认识上的错误。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例如:在讲“单质”与“化合物”这两个概念时,一定要强调概念中“纯净物”三个字。因为单质或化合物首先应是一种纯净物。然后再根据它们组成元素种类的多少来判断是单质或者是化合物,否则学生就错将一些物质如金刚石、石墨的混合物看成单质。(因为它们就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同时,又可误将含不同种元素的物质看成化合物(因为由氮气、氧气组成的混合气体含有不同种元素)。

又如:酸、碱的概念是建立在电解质的基础上的。“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是酸”。“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是碱”。其中的“全部”就是概念的关键词语了。因为硫酸氢钠电离产生的阳离子有氢离子、钠离子两种,阳离子不是“全部”是氢离子,不符合酸的定义,硫酸氢钠不属于酸,属于酸式盐。因此在讲酸、碱的定义时,均要突出“全部”(指电离产生离子的种类)二字,以区别酸与酸式盐,碱与碱式盐。转贴于

三、重点剖析,理解概念

对于一些含义比较深刻,内容比较复杂的概念,进行重点剖析,深入理解,才能提高学生运用概念、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溶液”概念要抓住“均一”(指溶液各部分性质一样,溶质质量分数一样)。“稳定”(指外界条件不发生变化,就无沉淀出现,溶液也不会分层,即溶质和溶剂不会发生分离)和“混合物”(指组成溶液的各部分都保持本身的化学性质)三个关键词语才能深入理解,全面掌握。又如:“质量守恒定律”,则要抓住“参加”(指已经发生了反应的部分,未反应的部分如过量的,不参加反应的物质不在此例),“化学反应”(指质量守恒定律适用的对象,是发生了化学反应的物质,若物质间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其质量关系与质量守恒定律无关)。“生成”(指化学反应生成的所有物质)和“质量总和”,几个词语,深入剖析。同时抓住“两个不变”(1)元素(或原子)种类不变,反应前有几种,反应后仍有几种。(2)各原子的数目不变,反应前为多少个,反应后仍为多少个,就能使“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自如了。

四、正反列举,讲清概念

有些概念从正面讲完后,再从反面讲,可以使学生加深理解,不致混淆。如在讲“氧化物”的概念“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果其中一种是氧元素,这种化合物就叫氧化物”之后,可接着提出一个问题:“氧化物一定是含氧化合物,那么含氧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吗?为什么?”这样可以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反复推敲,由此可加深对氧化物概念的理解,避免概念模糊不清。

五、变式理解,“活化”概念

抓好概念的变式理解,是指从不同角度对概念加以变式,使概念“活化”,就能使学生对概念的认识上升一级台阶。如:“固体溶解度”概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变式理解:①在t℃时,a物质在100g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溶解的质量为Sg;②在t℃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a物质的质量为Sg;③在t℃时,有Sga物质要制成饱和溶液,需水质量为100g;④在t℃时,在100g水里要配制成a物质的饱和溶液,最少需要a物质的质量为Sg等,通过变式使学生既容易理解,又便于掌握。

总之,在进行概念的教学中,教师要抓住每个概念中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关键词语,及相关特性,因势利导,克服不利因素,把概念讲清楚,讲透彻,搞清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的关系,使化学基本概念在初中化学中更好的发挥指导作用,以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傅尔羽,《东莞教研》[J],东莞教育局教研室,2008

[2]何彩霞,《化学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2009

[3]JBBest、黄稀庭等译,《认知心理学》[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

分子生物学概括篇2

【关键词】幼儿分类概括能力

【中图分类号】G6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4)11-0165-01

一3~6岁幼儿的概括能力

人的概括能力的发展一般是从幼儿时期就开始发展,对于3~6岁的幼儿的幼儿来说,其智力可以分为概括力、理解力、判断力和想象力。对于概括力的发展,可以理解为思维的核心,具体指的是在思想上根据抽象出来的事物的本质特征,然后将同样的事物综合在一起的思维过程。概括性强的语言能够更加清楚、明确、形象地表达出人对各种事物、观点和印象的表达。这对于早期发展中的幼儿来说,他们的认知思维方面的特点也决定了形象化的语言对幼儿们语言发展所产生深远的影响。

3~6岁幼儿的概括能力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有了很快的发展,但在总体上看,幼儿逐渐从对事物外部感性特点的概括转移到对本质属性的概括。具体而言,幼儿概括水平大体上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1)直观形象水平。他们虽然具有一定的概括能力,但所能概括的通常是仅限于事物的直观性、形象性特征或属性。(2)形象抽象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其概括能力正处在从形象水平向抽象水平过渡的状态,其概括主要属于形象抽象的概括水平。(3)初步本质抽象水平。再大一些幼儿的概括开始以本质抽象概括为主。随着学习和智力的提升,幼儿渐渐地能够对事物的一些本质和事物的联系进行概括,但也仅限于初步的概括,由于其知识水平有限,幼儿缺乏相关经验,所以对具体的事物的高度概括还很难。

二分类实验研究

国内外主要是通过一系列的分类实验的研究来具体分析幼儿的概括能力。具体的实验一般有:实物、图片的分类排除实验,这是要求孩子给不同的实物、图片以不同的颜色让其区分,以考察幼儿能否区分事物的现象和本质特点。还有几何图形的分类和从一堆实物图片中让幼儿找出不同的物体等。

这些实验、研究大多是使用一些儿童日常生活所熟悉的事物,并分析了儿童在分类过程中所处的不同水平。实验中除了用实物分类进行分析,还通过不同维度的几何图形让幼儿进行分类,让幼儿从相似的图形中找出本质的区别进而归类,这是概括能力的体现。而通过实验也可以同样分析得到,对于不同性质的材料来说,幼儿也会表现出不同的概括能力。

从实验的结果可以看出,一般来说,幼儿对于几何图形进行分类较为容易,而对于不同类别的图形的区分较难。这是因为几何图形一般看起来比较直观,所具有的特征显而易见,都是根据外表特征进行分类的。因为幼儿的形象思维占据优势,容易从表面现象进行概括是相符合的,如果幼儿的知识经验水平受限,则只能看出表面特征,幼儿对于不同类别的图片就显得很难区分。

究其原因,可以分为几个方面。(1)一般不同的教育条件会对儿童概括能力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不同的教育条件对儿童的抽象概括能力的发展有很大影响,特别是当要求儿童概括知识性较强的材料时,这种影响就显得更大。对于接受较好教育的儿童明显表现出较为优秀的概括能力。(2)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表现出不同的对事物的概括能力,对于年纪稍大的孩子会表现出更好的概括能力,因为随着年纪的增长,孩子接受更多的事物,知识和阅历经验都有明显地增加,所以有更好的分析能力、认识事物的能力。

三如何培养幼儿的概括能力

归纳总结能力能够有助于学生养成分析问题的好习惯,并从中找到、发现一些规律性的东西,从而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独立解决问题的效果。而归纳总结能力的培养可以体现在幼儿平时生活和学习的小事儿中,比如让幼儿复述故事等。所以,作为父母,可以在平时的学习、阅读和生活中加强对幼儿归纳总结能力的培养:(1)提高幼儿对学习生活的兴趣,通过教幼儿绘画、听歌等不同的方式来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其在学习中提高概括能力;(2)通过教幼儿阅读,阅读和思考是学习进而提高幼儿概括能力的最好办法;(3)需要一定的正确引导,让幼儿坚持学习,并且家长要用一定的方法去引导幼儿学习,培养其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总结

本文主要通过分类实验研究对3~6岁幼儿的概括能力进行分析,将幼儿的概括能力水平分为三个阶段,并解析了不同幼儿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概括能力水平的原因,提出了需要通过家长引导幼儿通过阅读等方式培养他们的概括思维。

参考文献

[1]吕静.3~6岁幼儿在分类实验中概括能力的发展[J].心理学报,1987(1):1~9

分子生物学概括篇3

学习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主要体现在对学科领域内的概念、公式、原理、法则、事实、意义及其相互关系等的理解和运用上[1]。《中药化学》是中药学专业必修课,是一门以中医药基本理论为学科概念框架,运用化学及物理学的科学方法,研究中药化学成分的学科。学生对中药化学的学习主要体现在对相关概念、原理、规则的理解和运用上。

知识学习理论将知识的构成关系分解为概念、原理、问题解决,高层级结构包含低层级结构,也就是说,概念构成原理,利用原理解决问题。概念是学科知识体系的基本构件,原理是概念与概念之间关系的描述,原理把概念和问题连结起来,原理的学习在学科知识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它可以使学生免受复杂事物和现象的影响,抓住事物发展变化规律,并指导我们的行为,解决新问题。中药化学课程学习目标在于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中药化学基本概念,理解中药化学基本原理,解决中药化学面临学科问题。

1原理学习的心理过程分析

原理是对概念之间关系的语言表述。例如这条规则就是对共轭碱、共轭酸与碱、酸之间关系的描述。并不是所有言语表述都是原理,例如,“黄芩遇冷水变绿的原因是由于黄芩中所含酶,能酶解黄芩苷与汉黄芩苷成为黄芩素和汉黄芩素,其中黄芩素是一种邻位三羟基黄酮,本身不稳定,容易氧化而变绿”[2]就不是一条原理,它只是说明对某个特定反应的描述。“不同炮制程度烫浸软化的黄芩片对其主要成分是有影响的,烫浸时间越长,影响越大”[3]则是一条原理,原理说明对某类刺激做出的某类规律性反应,因而原理对科学行为具有规范和控制作用。

原理学习,就是学生对原理的理解过程。这种理解能力使学生不被表面现象迷惑,认清事物之间因果关系,达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目的。原理学习包括三个环节:首先是对原理所涉及概念的学习,然后是对概念之间关系的描述,最后是将原理内化为控制自己行为反应的内在依据。例如,对“离子交换色谱”原理的学习,“离子交换色谱法是以离子交换树脂作为固定相,用水或水溶剂作为流动相。在流动相中的离子型成分与树脂上的固定离子进行交换而被吸附,再用带有同种电荷的溶剂进行洗脱,来分离离子型化合物的一种色谱方法”。首先要理解基本概念“固定相”和“流动相”,然后理解“固定相”和“流动相”的关系为先“吸附”后“洗脱”得到“离子型化合物”。理解了“离子型化合物”的得到过程,离子交换原理也就内化为学生自身获得的行为依据。

与概念学习—样,课程学习情形中原理学习的基本方式有发现式和接受式之分。接受式的原理学习是从原理正确表述入手,利用典型例证证明原理所反映的概念之间规律性关系;发现式的原理学习是通过对例子分析,找出共同规律,归纳出原理内容,并尝试用准确的语言表述。根据不同学生不同学习要求、学习内容等教学目标,实际教学中,发现式的例证—规则法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维、学会创造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而接受式规则—例证法则有利于培养学生熟练、规范、标准化的实验操作能力。

目前中药化学课程教学普遍存在重视接受式原理学习,忽略发现式原理学习的现象。教师教学思路以呈现规则,通过实验例证为主,学生也是机械地接受规则,完成实验,少见热爱中药化学思维,并充分体验到学习乐趣的学生,这种现象并不利于中药化学创造性人才的培养。优秀本科生和研究生肩负着探索新知识的学科使命。所以,应以发现式的原理学习为主,并且善于从典型例证中概括和发现原理,同时利用规则—例证法去检验和证明对原理的理解和掌握。学生只有掌握原理,才能很快发现问题、灵活解决问题。因此,中药化学教学中,要重视学生对原理的学习和掌握。可能由于教学时数与内容之间的冲突,或者习惯教学模式使得我们无暇花更多时间用在发现式的原理学习模式上,但是,即使是接受式的原理学习模式,教学重点也应放在原理的概括、总结和强化理解、接受上,训练学生逻辑思维,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理解能力。

2原理学习的教学策略

从原理学习的心理过程分析教学中可能影响原理学习的因素,并在原理学习时根据这些因素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原理学习首先涉及学生对原理所涉及概念的掌握,如果学生对构成原理的概念不清晰,就无法对原理进行理解。因此,原理学习的教学策略首先是概念学习策略的运用。

对于概念的学习,根据具体内容和学生理解水平,可以采取例证—规则法帮助学生的概念形成,采取规则—例证法对学生的概念进行同化学习,有经验的教师会采用例证—规则—例证的教学策略,既训练学生形成抽象概念的逻辑思维,又扩展学生的学科知识,强调学生在概念理解基础上的运用。例如,我们在学习生物碱物理性质的旋光性时,“生物碱结构中如有手性碳原子或本身为手性分子即有旋光性。生物碱的生理活性与旋光性密切相关,通常左旋体的生理活性比右旋体强”。需先理解“旋光性”、“手性碳原子”“、生理活性”、“左旋体”、“右旋体”等概念,然后才能理解这些概念之间的关系分别为:“手性碳原子”与“旋光性”是因果关系,因为生物碱结构中“具有手性碳原子”,“故有旋光性”;“生理活性”与“旋光性”在刺激强度上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通常“左旋体的生理活性比右旋体强”。教学中,在概念学习基础上,原理学习主要是学生对事物概念与概念之间关系的理解和应用。

对概念与概念之间关系的准确理解,需要学生具有一定认知水平,要求学生具有从现象中概括出规律的抽象思维能力,越是抽象的原理,要求概括水平越高。因此,在原理学习教学中,要特别注重对学生抽象思维训练,提高学生从现象中概括事物本质的能力。在中药化学课程教学处理上,由于学时限制,不可能在课堂教学上面面俱到,那么应抓住教学大纲中每一章节教学重点,以对教学重点的原理学习为线索,向上扩展对原理涉及概念的理解,向下扩展对原理应用问题解决的学习,把对知识的理解、巩固与应用贯穿到中药化学学习整个过程中。中药化学中的原理多数通过各类化合物理化性质来表征,每一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向上连结着各种化合物的基本概念、结构特征,向下连结到化合物的提取、分离、检识、结构鉴定等。因此,中药化学教学中,可以把每一类化合物理化性质的理解和应用为原理学习重点,既有意识地训练学生概括化合物理化性质的思维能力,又注重培养学生应用理化性质到化合物提取、分离、结构鉴定的实践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学科认知能力。例如,我们在学习“胆酸类化合物”这个内容时,可以这样设计具体的教学策略:先给学生呈现各种胆酸类化合物的实物(图片),让学生概括出胆酸类化合物的性状之一为“白色结晶形或非结晶形粉末”,性状之二为“味苦”;用提问的方式调动出学生已有知识结构中关于“有机溶剂”这个概念的认识,概括推广出胆酸类化合物的性状之三为“可溶于甲醇、乙醇、丙酮、乙酸乙酯、氯仿、乙醚等有机溶剂,不溶于水,溶于碱水,它们的盐则溶于水”。给学生呈现各胆酸类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图式),让学生概括出“胆酸类化合物结构中具有羧基”;用提问的方式调动出学生已有知识结构中“酯化”概念的认识,概括出“浓盐酸或浓硫酸催化”与“胆酸类化合物酯化”的关系为“在浓盐酸或浓硫酸催化下可与醇类进行酯化”;然后,再把“胆酸类化合物结构中具有羧基,在浓盐酸或浓硫酸催化下可与醇类进行酯化”这条原理应用到胆酸类化合物检识的实验设计中。教学中,原理的学习要强调对学生抽象认知能力的训练,才能达成知识学习目的:学以致用,并在知识体系的继承中发展、补充新知识。

教学中,教师还要善于应用言语组织的策略到原理学习中。言语组织的策略首先在于教师“教”的时候,要善于设置言语指令,通过言语指令让学生明确知道在学懂一个原理后,学生能够回忆起已有知识结构系统中相关概念和其他原理,并能以言语为线索将各种相关概念重新按照逻辑关系组织成一个新命题,并把这个新命题纳入到已有知识体系中。其次,言语组织的策略在于学生“学”的时候,能够在教师言语提示方式下,将各种相关概念从自己已有知识体系中回忆、提取出来,将这些概念与新原理学习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新原理的认识表述,并将这个新原理的认识表述纳入到自己知识体系中,内化为自己的知识经验。当然,实际教学中,言语组织的策略常通过教师运用言语组织提出合适问题,要求学生必要经过言语组织后才能对某个原理作语言陈述。例如,在学习黄酮类化合物时,教师可以提问“以芦丁的提取、分离及鉴定为例,说明黄酮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在化合物的提取、分离与鉴定中的应用”,学生要回答这个问题,需重新组织已有知识结构中相关概念和原理,形成新命题的表述。学生经过思考,清晰、准确地回答出解决方案,那就表明,学生对黄酮类化合物的学习已经内化为自己的知识经验,并能在原理指导下解决未来可能遇到的实际问题。

分子生物学概括篇4

小学生的思维具有从具体形象思维向具体逻辑思维过度的特点,这个过渡并不是一下子就能完成的,而是要经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小学生入学后,所学习的第一种应用题,就是求两数和的应用题。为提高理性概括水平,用概念的控制掌握教学安排了层层深入的三个步骤。现以小学一年级数学为例证明。

第一步:教师出示实物和教具叙述应用题

1.小红有5个本,小华有4个本,他们两人共有几个本?5+4=9(个)。学生很明确地看到教师左手拿着5个本,右手拿着4个本,两部分合起来是9个本。

2.河岸边停着3只船,又划过来2只船,现在河岸边有几只船?3+2=5(只)。学生从投影屏幕上看到教师演示的情景,自然想到把河边停着的3只船和又划过来的2只船这两部分合起来,就是河边现在有的5只船。

3.盘子里有几个梨(用布盖着),学生甲拿走2个,学生乙拿走1个,这时盘子里的梨就没有了,那么盘子里原来有几个梨?2+1=3(个)。教师让学生甲和乙拿着各自取走的梨站在一起,学生由此联想到把甲和乙的梨合在一起,就是盘子里原来有的梨。

根据小学生的思维特点,由感性入门引入的三道例题是学生智力技能形成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阶段。他们必须借助于以上这种物质形式,使智力活动得以外化才能进行,这时学生根据实践模式的动作结构,才能在头脑中建立起有关这种活动方式的定向印象,从而调节自己的活动,做出相应的动作,这种智力活动是一种内化的动作,是时间活动的反映。当然这都是在教师的示范和讲解的基础上完成的。这就是加利佩林智力活动按阶段形成理论中的物质活动或物质化活动阶段(内化的第一步),也就是北师大心理系冯忠良教授所提出的“原型定向阶段”。

在这一阶段学生看到,把两个人的本合起来是9个本;把原来河边停着的船和又划过来的船合起来是5只船;把盘子中甲先拿走梨和乙后来拿走的梨合起来是3个梨。于是学生得到的结论是,象这样把两数合起来的题就用加法解答。这只是认识活动的初级阶段。在一般情况下,教师认为学生已经知道5+4=9(个)、3+2=5(只)、2+1=3(个),那么,这节课的目的就达到了,于是告诉学生,“部分数加部分数就等于总数”。这是一种感性的直觉概括,这种概括只能获得一些日常概念,不能确切把握事物的本质特征。

实际上,这种概括不是通过自觉的分析和抽象,而是依靠对各要素之间的强弱对比,强要素的泛化掩盖了弱要素而实现的。因此也可以叫做直觉概括。这种概括在低年级学生中是经常有的。因此概念的控制掌握在这一阶段中得到感性认识。

第二步:教师叙述应用题,学生用算盘进行操作

为什么在简单应用题的教学中引入珠算呢?因为通过操作可能使学生认识到“加”是怎么回事,怎样做。它的作用概括起来说就是通过定向,使学生头脑中建立起加法运算的部分控制机制,因此必须有一个合理的加法模式。这个模式是通过外部活动表现出来的。当然这种模式是多种多样的,例如前面用到的实物或图片,有小学生常用的计数器等。但是这些都只能表示展开的形式,它们都是逐一计数的,用这种方式进行计算,不利于提高计算速度。而算盘是数群计数的,这种计算方式对学生的思维训练有较多的好处,因为,上珠一个就表示5,看起来抽象,但它却很直观,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好理解。就像一个5分钱的硬币。并且算盘是动态直观的教具,它的方式是多通道的。学生在拨珠时看、听、说、练紧密结合,眼、耳、手、脑各器官协调活动,从而形成感觉――知觉――表象,这样才能为理性概括铺平道路。

第二步概念的控制掌握教学是用算盘进行的。教师叙述以下三道题,要求学生眼、耳、口、手、脑同时活动。

1.小华有5朵花,小刚有3朵花,他们两个人共有几朵花?

学生口中说着,眼睛看着并且开始动作,小华有5朵花,上珠拨进5,小刚有3多花,下珠拨进3。此时教师进行巡视,看学生是否依次按照一定的顺序做出,最后得出的结果是否是上珠5和下珠3合在一起等于8。

2.小明有2支笔,如果再买同样多的笔,那么他有几支笔?

3.学生饲养小组养的兔子中,有2只灰兔,5只白兔,饲养小组养了几只兔?

师生同样以上述两题的方式进行,这时学生连续两次正确地完成了有关动作程序,他们不仅依据原有的定向印象做出响应的动作,而且可以使做出的动作在头脑中得到反映,从而在感性上获得完备的动作印象。这种完备动作印象是智力技能开始形成以后内化的基础。在这一阶段,学生的印象不是个别的5朵花和3朵花相加,2支笔和2支笔相加,而是在算盘上用算珠表示出5+3=8、2+2=4。在这步中利用算盘的直观作用和运算模型作用,对学生进行思维方式的训练,学生用自己动手拨珠计算,激发儿童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协同活动。通过第二步概念的控制掌握教学,学生已注意撇开非本质的东西。例如,由花、买笔、养兔这些与题目计算无关的因素,而注意到本质的因素,即这些题目都应该用加法解答。这种变式规律的运用使学生清晰地向理性概括水平的方向又买进了一步。

第三步:在对感性知识的加工改造之后,完成理性的概括

现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概括,这就是“原型内化阶段”。所谓原型内化,指动作离开原型中的物质客体外观形式,而转向与头脑内部言语水平来作用于观念性对象,从容对对象进行加工改造,并使其发生变化。此时学生的思维活动在内部言语水平上展开。要遵循整体――部分――整体的观察顺序。这样就揭示了事物的本质要素,学生认识活动的过程到此结束,从而达到了理性概括水平提高的目的。

分子生物学概括篇5

下面仅就阅读教学中学生迁移的培养和提高谈几点看法。概括能力的培养是进行迁移的重要前提

迁移,是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过程。已有知识结构的概括水平决定了问题的最初映象,也就是说,概括的知识结构为新的问题的嵌入提供了一个框架,所以,对已有经验的概括水平不同,其迁移程度也不同;概括水平高者,其迁移过程较压缩,迁移速度就快;相反,概括水平低者,其迁移较迂回,迁移速度也就较慢,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呢?我认为可以两个方面入手:

一、抽象概括事物的本质特征往往被纷繁复杂的外表所掩盖。文艺是用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揭示生活实质的,那么要了解文章的内涵就需要通过对外部形象的分析,找出事物的本质。

所以在阅读教学中,一定要运用各种方法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比如《风景谈》一文,主题是“自然是伟大的,而人类更伟大”,这一主题通过六幅风景表现出来。如何通过阅读抓住其主旨呢?如果仅凭借语言文字逐一讲解分析,最后点明主旨,学生固然也能接受,但其抽象概括的能力未得到锻炼。为培养学生的能力,这样的文章我们可以采取图画教学,即选其中两三处风景制成图画,只是减去原文中人物活动部分,上课时先让学生看画面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然后翻看原文,两相对照,找出自己描绘的风景之所以不如原文有韵味的原因,除语言不够准确精美外,主要是缺少了什么?学生很容易发现自己的描述中缺少了“人类的活动”,因而缺少了那份鲜活的神韵。这时文章的主题已揭去朦胧的面纱,显现在学生面前,学生自然能概括出“自然之所以伟大,风景之所以美好,正是因为有了人类的活动”这一主题。

中学语文课本中很多文章都是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的好材料:小说,通过对人物肖像、语言、行动、心理等描写的具体分析,概括出人物的性格特征、思想变化;杂文,通过表层语言的分析,揭示其深层含义,等等。

再如教材中的文言文,句法词法中有很多规律性的东西我们可从具体实例中概括出来。就拿名词活用做动词这一词类活用现象来说,我们可以从课文中找出很多例子:“置人所罾鱼腹中”(《陈涉世家》)、“昔先皇颁僧保所货西洋珠于侍臣”(《记王忠肃公翱事》)、“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口技》)、“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察今》)、“客将至,不冠不袜”(《大铁椎传》)、“公将鼓之”(《曹刿论战》)等等。我们仔细研究这些加点的名词所处的位置,会从具体句子的分析中找出它们活用的条件和规律,进而上升到理论的高度:①名词放在“所”字后面,活用为动词,如前二例;②名词放在能愿动词后面,活用为动词,如中间两句;③名词放在副词后面活用为动词,最后两句就是这种情况……

透过现象看本质,并进行抽象概括,为知识迁移能力的提高做好准备

二、归纳概括中学语文课本中的许多知识是相互联系具有共性的,运用各种方法,把零散的、分散的知识加以归纳概括,则对某种事物有了完整、准确的认识,形成规范的知识结构。这种概括能力应当引导学生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首先,以单元为单位进行归纳总结。新编中学语文教材,以文体组织单元,按难易排列顺序,划分系统而科学,每单元所选文章都有一定的共性,结合单元知识进行概括,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来。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有四篇散文《雨中登泰山》、《长江三峡》、《难老泉》、《我的空中楼阁》,虽然这四篇文章在时间上、地域上跨度很大,在表达方面也各具特色,但它们都紧扣题眼写景状物,《雨中登泰山》围绕一个“雨”字大作文章,《长江三峡》写出了“三峡”各自不同的特点,《难老泉》突出“难老”二字,《我的空中楼阁》抓住“空中”的特色,于是我们归纳出这一单元散文的一个特点: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其他单元依此类推,学生会归纳出议论文“观点与材料相统一”的规律,会明确复杂记叙文“线索联缀全篇”的要求,会概括出说明文“抓住特征说明事物”的特点。

然后,对所学文章定期做整体的归纳概括,从单元括展到一册书再到全部课文,形成一个完整系统的知识网络。

三、总结概括在对课本所学知识进行概括的同时,对生活经验的总结也不容忽视。绚烂多姿、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是文学创作的源泉,而现实生活中闪动的哲理的火花又恰恰是我们开启作品内涵的最好的钥匙,所以一定要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勤于观察、善于总结的好习惯。这个能力的提高可分三步走。

第一步是观察。让学生注意日常生活的人和事,一个动作、一个表情、一句话、一首歌,时时加以总结。比如手发抖这个动作很常见,这是人在感情上有波动时的外在表现,但仔细观察,有的是由于高兴激动,有的却是紧张恐惧,还有的是恼怒气愤,情况各不相同,那么在分析别人作品时就可以通过这类动作描写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透视人物的心理。

第二步是体会。观察生活并亲身体会才能丰富自己的经验。例如,风和日丽的时候,自己会感到心情很开朗;风雨交加的日子,自己会感到心情抑郁。春天里的一个绿芽,会使自己的心怦然一跳;秋日里的一片黄叶,竟让自己的情绪怅惘失落。这些景物给人带来的不同感受,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作品中景物描写的作用。把丰富的人生体会积累起来,能使我们更好地理解别人的作品。

分子生物学概括篇6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抓词

关键词是课文里概括需要的“粮草”,用好关键词把一段话读成一句话,把一句话读成一个词。

笔者在讲《大自然的文字》一课时,进行了几个概括训练,让学生默读课文,试着把一段话读成一句话,可以直接借用课文这一小节中的原句(很多阅读训练中都有本段围绕哪句话写的题目,写文章也需要学会列提纲,抓住中心句,没必要回避中心句。)也可以用自己的话概括,在交流时,凡是有中心句可以用的,学生都能很快找到,自信地交流。自己概括的呢?出现了一些不同版本,本质意思差不多,关键是如何遣词造句,表达是否通顺,这需要指导,需要教学生去辨别。把一段话概括成一句话是概括,把一句话概括成几个关键词也是概括,这种词语的准确使用关系到句子的表达效果。

概括完了每段的主要内容,学生已基本理解了课文,但这种理解有点像在茶壶里煮饺子,倒不倒得出来,还得进行更精确的提炼。于是,笔者提供了学习单,为大自然的文字列提纲。

学习单:大自然的文字可以分成上下两册,请根据课文的介绍让学生制作一份目录。提示他们找最关键的意思,提炼最精华的词语,几张单子一比较,学生很自然意识到要抓住什么?而后就可以熟练运用,可以让学生增强辨识能力,去选择合适的词来概括:“北极星告诉我们哪里是北方”缩减成“北极星……北方”这其中的提示点拨可以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如有概念性、较专业的,如地质变迁,则需要老师进行总结,这也是一种巩固提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抓内容

会把一句话读成一个词,也就慢慢学会抓重点词,而重点词在更高层次的概括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有的课文内容,没有明确的中心句,读懂内容,才能概括关键意思。

在上第六册《狼和鹿》一课时,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自主学习。从一百多年前到1942年这些年间,凯巴伯森林中鹿的数量有什么变化呢?找出相关数字填写在下面括号里。一百多年前()只,捕杀狼25年后()只,仅仅两个冬天()只,1942年()只。a仔细看这些数字的变化,你发现了什么?B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呢?默读课文2、3两段,找出原因。

这个案例,还有一个反复的过程。第一次,第一个问题很容易解决,学生能很敏锐地发现数字背后狼和鹿发生的变化。在解决第二个问题时,学生开始绕圈子。比如说人们大量捕杀狼,所以鹿就多了,鹿大量繁殖……(基本是把课文第三段内容复述一遍。)是在照本宣科。我发现学生是没有抓住主要原因,特别是鹿从高峰迅速跌落的原因。便作了如下修改:a仔细看这些数字的变化,你发现了什么?B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呢?默读课文2、3两段,找原因,写下关键词。C利用关键词概括结论。

完成前面两步之后,笔者能及时指导合作,让学生小组讨论重点词语,抓住重要词语来概括,在小组汇报时,大家很快对重点词语做出判断,逐步完善,完成概括,明确了鹿变少的两点原因:①大量繁殖闹饥荒;②疾病传播死亡快。这种先读懂后概括的指导,具有自学脚手架的作用,即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也让学生在后面的类似训练中学以致用。

取其精华,曲线救国――抓人物关系

能把具体的描述概括成一个结论,学生的概括经验日渐丰富,我们就可以尝试放手,进行提炼性概括。中年级的课文,有许多是故事,复述故事是重要的学习任务,而概括就是一条重要的铺垫,我们可以从故事中读出人物关系,理清故事脉路。在讲第七册《九色鹿》r,在学生充分预习,初读课文后,笔者让学生列一列故事中主要人物。根据学生的回答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这些人物之间发生了什么?用一个词来概括。在学生不断完善后,我们最终得出以下关系图:

学生的概括能力不同,对关键词语的敏锐度也不一样,对故事的梳理能力自然也不一样。但有了这样的铺垫,就能说出自己读懂了什么,思路渐渐明晰。笔者再让学生利用梳理出来的人物关系简单复述故事(概括故事主要内容),也就比较顺利了。

结束语

分子生物学概括篇7

这一理论在语文教学中具有广泛的指导意义,主要表现为通过对已有知识的概括和对生活经验的总结,进而达到独立写作的迁移,不断用原有知识解决新课题的迁移,等等。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

下面仅就阅读教学中学生迁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谈几点看法。

概括能力的培养是进行迁移的重要前提

迁移,是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过程。已有知识结构的概括水平决定了问题的最初映象,也就是说,概括的知识结构为新的问题的嵌入提供了一个框架,所以,对已有经验的概括水平不同,其迁移程度也不同;概括水平高者,其迁移过程较压缩,迁移速度就快;相反,概括水平低者,其迁移较迂回,迁移速度也就较慢,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呢?我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

一、抽象概括

事物的本质特征往往被纷繁复杂的外表所掩盖。文艺是用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揭示生活实质的,那么要了解文章的内涵就需要通过对外部形象的分析,找出事物的本质。所以在阅读教学中,一定要运用各种方法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比如《风景谈》一文,主题是“自然是伟大的,而人类更伟大”,这一主题通过六幅风景表现出来。如何通过阅读抓住其主旨呢?如果仅凭借语言文字逐一讲解分析,最后点明主旨,学生固然也能接受,但其抽象概括的能力未得到锻炼。为培养学生的能力,这样的文章我们可以采取图画教学,即选其中两三处风景制成图画,只是减去原文中人物活动部分,上课时先让学生看画面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然后翻看原文,两相对照,找出自己描绘的风景之所以不如原文有韵味的原因,除语言不够准确精美外,主要是缺少了什么?学生很容易发现自己的描述中缺少了“人类的活动”,因而缺少了那份鲜活的神韵。这时文章的主题已揭去朦胧的面纱,显现在学生面前,学生自然能概括出“自然之所以伟大,风景之所以美好,正是因为有了人类的活动”这一主题。

中学语文课本中很多文章都是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的好材料:小说,通过对人物肖像、语言、行动、心理等描写的具体分析,概括出人物的性格特征、思想变化;杂文,通过表层语言的分析,揭示其深层含义,等等。

再如教材中的文言文,句法词法中有很多规律性的东西我们可从具体实例中概括出来。就拿名词活用做动词这一词类活用现象来说,我们可以从课文中找出很多例子:“置人所罾鱼腹中”(《陈涉世家》)、“昔先皇颁僧保所货西洋珠于侍臣”(《记王忠肃公翱事》)、“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口技》)、“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察今》)、“客将至,不冠不袜”(《大铁椎传》)、“公将鼓之”(《曹刿论战》)等等。我们仔细研究这些加点的名词所处的位置,会从具体句子的分析中找出它们活用的条件和规律,进而上升到理论的高度:①名词放在“所”字后面,活用为动词,如前二例;②名词放在能愿动词后面,活用为动词,如中间两句;③名词放在副词后面活用为动词,最后两句就是这种情况……

透过现象看本质,并进行抽象概括,为知识迁移能力的提高做好准备。

二、归纳概括

中学语文课本中的许多知识是相互联系具有共性的,运用各种方法,把零散的、分散的知识加以归纳概括,则对某种事物有了完整、准确的认识,形成规范的知识结构。这种概括能力应当引导学生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首先,以单元为单位进行归纳总结。新编中学语文教材,以文体组织单元,按难易排列顺序,划分系统而科学,每单元所选文章都有一定的共性,结合单元知识进行概括,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来。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有四篇散文《雨中登泰山》、《长江三峡》、《难老泉》、《我的空中楼阁》,虽然这四篇文章在时间上、地域上跨度很大,在表达方面也各具特色,但它们都紧扣题眼写景状物,《雨中登泰山》围绕一个“雨”字大作文章,《长江三峡》写出了“三峡”各自不同的特点,《难老泉》突出“难老”二字,《我的空中楼阁》抓住“空中”的特色,于是我们归纳出这一单元散文的一个特点: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其他单元依此类推,学生会归纳出议论文“观点与材料相统一”的规律,会明确复杂记叙文“线索联缀全篇”的要求,会概括出说明文“抓住特征说明事物”的特点。

然后,对所学文章定期做整体的归纳概括,从单元括展到一册书再到全部课文,形成一个完整系统的知识网络。

比如,课本中的散文,纵贯古今、各具情态,分布在各册书之中,把它们集中起来仔细分析比较,则能找出很多共有的特征。仅就文章的结构技巧而言,无论作者如何与众不同、匠心独运,都要归于“形散而神聚”的原理,像《荷塘月色》以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交织的不宁静的心绪为神,为我们展现了“荷塘上月色”与“月色下荷塘”的朦胧谐和的风韵;《土地》由对土地的热爱、保卫和建设这一思想为纲,纵横驰骋,展开丰富的联想,古今中外,无所不及。这两篇文章其一舒缓恬淡、意境幽远,其一纵横捭阖、气势宏伟,但都是紧紧抓住“辔头”而任“野马”纵横飞奔的。这就概括了散文结构的一个重要特色——形散而神不散。再进一步进行同类归纳:记游的散文,一般以作者行踪为线索组织材料,如《雨中登泰山》、《长江三峡》;咏物的散文,一般以咏赞并赋予象征意义的具体事物为线索,如《灯》、《荔枝蜜》;叙事的散文,往往以某一中心事件为线索,如《猎户》、《娘子关前》;写景抒情的散文,常常以某种情感为线索,如《荷塘月色》、《绿》。

通过归纳概括,使知识系统化、类型化、整体化、为迁移的进行做好了准备工作。

三、总结概括

在对课本所学知识进行概括的同时,对生活经验的总结也不容忽视。绚烂多姿、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是文学创作的源泉,而现实生活中闪动的哲理的火花又恰恰是我们开启作品内涵的最好的钥匙,所以一定要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勤于观察、善于总结的好习惯。这个能力的提高可分三步走。

第一步是观察。让学生注意日常生活的人和事,一个动作、一个表情、一句话、一首歌,时时加以总结。比如手发抖这个动作很常见,这是人在感情上有波动时的外在表现,但仔细观察,有的是由于高兴激动,有的却是紧张恐惧,还有的是恼怒气愤,情况各不相同,那么在分析别人作品时就可以通过这类动作描写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透视人物的心理。

第二步是体会。观察生活并亲身体会才能丰富自己的经验。例如,风和日丽的时候,自己会感到心情很开朗;风雨交加的日子,自己会感到心情抑郁。春天里的一个绿芽,会使自己的心怦然一跳;秋日里的一片黄叶,竟让自己的情绪怅惘失落。这些景物给人带来的不同感受,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作品中景物描写的作用。把丰富的人生体会积累起来,能使我们更好地理解别人的作品。

第三步是挖掘。挖掘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刨根问底,这是一种极为值得提倡的精神。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不仅可以带来伟大的发明,同样也能探究出深刻的哲理,给人生以重要的启示。举个例子来说,暑假里到一位住在偏僻农村的同学家去玩,一到那儿,就被他家人和邻里的热情与真诚所感动,你在觉得无拘无束其乐融融的同时开始思索:他们的热诚与质朴是因为你从城里来所以仰慕你吗?也许是较城市这里贫穷而落后所以相互依赖保持着原始的品格吧?这些想法较狭隘;但当你和同学一起离开那里回去上学时,看着一张张亲切平和的笑脸,透过相拥送别的人群,你再深深地思索,你会看到一种无形的力量、庞大的力量,它就是中国人团结向上、互帮互助的民族的精魂。

所以说观察生活、仔细体会、深入挖掘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社会、理解人生。不断对自己的所见所闻做恰当的总结概括,然后用这些从生活中总结的哲理去品味别人的作品、了解作品的内容,理解作品的内涵。

培养联想力是进行迁移的关键

对所学知识和以往经验进行了高度的浓缩和概括,但在解决新问题时却不能让映象激活旧有的知识结构,产生准确的联想,也同样无法进行迁移。

联想,是由此及彼的思考,这是一种使概念相接近的能力,它是一种极其重要的心理活动过程。刘勰说:“联类不穷,流连万象之际,沉吟视听之区。”就是强调联想的重要性。在语文教学中学生联想能力的提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学生自读,准确审题

在阅读教学中,读课文是学生理解与接受作品内容的第一步,所以不论是课上课下、默读朗读,都要求准确地展现作品的内容。准确的阅读,能引导学生审准方向,正确地展开联想。《风景谈》一文中有这样的一句话“人类的高贵精神的辐射,填补了自然界的贫乏,增添了景色,形式的和内容的”为了强调“形式的和内容的”,作者把这一定语后置,阅读时重音一定要放在这里,如果不能准确阅读就无法深入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也就不能把这个句子顺利地套入“变式句常识”的知识框架中。再如文言文阅读,断句很重要,“今齐地方千里”(《邹忌讽齐王纳谏》)一句,如果把“地方”连在一起读就不能正确翻译全句,也就不能准确联想,当然也就不能把“地方”嵌入到“古今同形异义词”的知识网络中。

所以一定要培养学生的自读能力,久而久之就进入高层次的阅读,即凭语感自动地、直接地了解课文,快速准确地产生联想。

二、教师点拔,寻找契机

教学中有很多问题是学生自己无法解决的所以这时教师的作用就极为重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提示和启发,从新问题中寻找契机,激发学生的思维,使之迅速准确地产生对旧有知识结构的联想。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学习散文《灯》时,教师可做这样的提示:“本文属于哪类散文?”学生如果还不能产生联想就进一步提醒:“是写景的,还是记事的,还是咏物的?”明确了这是咏物的散文后,再进一步引导:“咏物的散文多以什么为线索?”学生立刻会联想到旧有知识中对散文线索的概括——“咏物的散文往往以具有象征意义的事物为线索”。至于“灯”的象征意义,教师可以刺激学生联想自己的生活感受:“漆黑的夜晚,一只萤火虫在面前飞过;半夜在噩梦中惊醒,母亲打亮了台灯。这样的亮光会给人什么样的感觉?”学生自己会想到“光明、温暖和希望”,这样“灯”的象征意义就明确了。

三、师生共创,设立情境

为了让学生展开充分的联想,还可以借助音乐、绘画、诗歌等形式,提供与新课题有关的条件,创造适当的情境,使新旧知识自然地联系起来。

学习屈原的《涉江》时,放一段慷慨悲怆的古乐,让学生在乐曲声中充满感情地朗读课文,把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同作品、音乐融合起来,“精务八极、心游万仞”,体会当时诗人眷恋祖国又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报国无门、上下求索的矛盾痛苦的思绪。

在学习《雄关赋》之前,同学生和着录音带一起高唱《万里长城永不倒》,把学生带到古老的长城,回顾中华民族屈辱的历史和奋进的足迹,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在心中充满了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之后,再去分析课文,准确把握文章的中心。

再如为了更好地体会诗歌的意境,用图画,像《野渡舟自横》、《独钓寒江雪》等,通过直观的感受,激发学生联想旧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挖掘诗歌深沉的内蕴。

在学习戏剧冲突时,可借助数学中的坐标,横、纵坐标轴表示矛盾双方,中间用波线图的起伏表示冲突的缓急,使抽象的东西具体化。

分析类化能力的培养是迁移的最终环节

通过联想,激活头脑中有关知识结构,回想起与之有关的旧有的知识经验,之后就是通过分析旧知识与新问题的相似点与相关处来解决问题,这个环节就是分析类化。

一、同化迁移中的分析类化

同化就是已有经验应用到同类事物中去,以揭示新事物的意义、作用,从而把新事物纳入已有的知识结构中。这类迁移中,有了高度概括的知识、经验,再有准确的联想,教师因势利导,新问题会迎刃而解。

例如,学习叶圣陶小说《夜》时,可以把它嵌入到鲁迅先生的小说《药》中去分析它的情节线索及主题。两篇小说都有明暗两条线索:《药》明写华家,暗写夏家;《夜》明写老妇人,暗写革命夫妇。《药》通过对明线上华家代表的民众的愚昧和暗线上夏瑜为代表的革命者的英勇的描写,反映小说深刻的主题——揭露封建统治阶级毒害人民、镇压革命的罪行,启示人们:只有启发民众共同革命,才是救治中国的良药;《夜》通过明线上老妇人的逐步坚定和暗线上革命夫妇的无畏,揭示“四·一二”大屠杀的罪行和人民群众已觉醒,将前赴后继进行斗争的主题。

同样的,在分析《夜》这篇小说的主要人物老妇人形象时,可以把它套入《母亲》的人物框架中,以分析老妇人这位映川的母亲与高尔基笔下的巴威尔的母亲一样的由胆怯到愤怒再到坚定的心理历程。利用旧有的知识解决新问题进行知识迁移。

二、顺应迁移中的分析类化

顺应是指将已有的经验应用到异类事物中去,对已有的经验进行重新组合,以形成能包含新事物的新的更高一级的认知结构。这类迁移中,旧有知识只能是开启新问题的钥匙,旧知识与新问题之间只有相关之处,分析类化的整个过程其实是一个创新的过程,这就增大了学习的难度,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培养其灵活性,提高应变能力。

分子生物学概括篇8

这一理论在语文教学中具有广泛的指导意义,主要表现为通过对已有知识的概括和对生活经验的总结,进而达到独立写作的迁移,不断用原有知识解决新课题的迁移,等等。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

下面仅就阅读教学中学生迁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谈几点看法。

概括能力的培养是进行迁移的重要前提

迁移,是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过程。已有知识结构的概括水平决定了问题的最初映象,也就是说,概括的知识结构为新的问题的嵌入提供了一个框架,所以,对已有经验的概括水平不同,其迁移程度也不同;概括水平高者,其迁移过程较压缩,迁移速度就快;相反,概括水平低者,其迁移较迂回,迁移速度也就较慢,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呢?我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

一、抽象概括

事物的本质特征往往被纷繁复杂的外表所掩盖。文艺是用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揭示生活实质的,那么要了解文章的内涵就需要通过对外部形象的分析,找出事物的本质。所以在阅读教学中,一定要运用各种方法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比如《风景谈》一文,主题是“自然是伟大的,而人类更伟大”,这一主题通过六幅风景表现出来。如何通过阅读抓住其主旨呢?如果仅凭借语言文字逐一讲解分析,最后点明主旨,学生固然也能接受,但其抽象概括的能力未得到锻炼。为培养学生的能力,这样的文章我们可以采取图画教学,即选其中两三处风景制成图画,只是减去原文中人物活动部分,上课时先让学生看画面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然后翻看原文,两相对照,找出自己描绘的风景之所以不如原文有韵味的原因,除语言不够准确精美外,主要是缺少了什么?学生很容易发现自己的描述中缺少了“人类的活动”,因而缺少了那份鲜活的神韵。这时文章的主题已揭去朦胧的面纱,显现在学生面前,学生自然能概括出“自然之所以伟大,风景之所以美好,正是因为有了人类的活动”这一主题。

中学语文课本中很多文章都是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的好材料:小说,通过对人物肖像、语言、行动、心理等描写的具体分析,概括出人物的性格特征、思想变化;杂文,通过表层语言的分析,揭示其深层含义,等等。

再如教材中的文言文,句法词法中有很多规律性的东西我们可从具体实例中概括出来。就拿名词活用做动词这一词类活用现象来说,我们可以从课文中找出很多例子:“置人所罾鱼腹中”(《陈涉世家》)、“昔先皇颁僧保所货西洋珠于侍臣”(《记王忠肃公翱事》)、“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口技》)、“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察今》)、“客将至,不冠不袜”(《大铁椎传》)、“公将鼓之”(《曹刿论战》)等等。我们仔细研究这些加点的名词所处的位置,会从具体句子的分析中找出它们活用的条件和规律,进而上升到理论的高度:①名词放在“所”字后面,活用为动词,如前二例;②名词放在能愿动词后面,活用为动词,如中间两句;③名词放在副词后面活用为动词,最后两句就是这种情况……

透过现象看本质,并进行抽象概括,为知识迁移能力的提高做好准备。

二、归纳概括

中学语文课本中的许多知识是相互联系具有共性的,运用各种方法,把零散的、分散的知识加以归纳概括,则对某种事物有了完整、准确的认识,形成规范的知识结构。这种概括能力应当引导学生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首先,以单元为单位进行归纳总结。新编中学语文教材,以文体组织单元,按难易排列顺序,划分系统而科学,每单元所选文章都有一定的共性,结合单元知识进行概括,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来。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有四篇散文《雨中登泰山》、《长江三峡》、《难老泉》、《我的空中楼阁》,虽然这四篇文章在时间上、地域上跨度很大,在表达方面也各具特色,但它们都紧扣题眼写景状物,《雨中登泰山》围绕一个“雨”字大作文章,《长江三峡》写出了“三峡”各自不同的特点,《难老泉》突出“难老”二字,《我的空中楼阁》抓住“空中”的特色,于是我们归纳出这一单元散文的一个特点: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其他单元依此类推,学生会归纳出议论文“观点与材料相统一”的规律,会明确复杂记叙文“线索联缀全篇”的要求,会概括出说明文“抓住特征说明事物”的特点。

然后,对所学文章定期做整体的归纳概括,从单元括展到一册书再到全部课文,形成一个完整系统的知识网络。

比如,课本中的散文,纵贯古今、各具情态,分布在各册书之中,把它们集中起来仔细分析比较,则能找出很多共有的特征。仅就文章的结构技巧而言,无论作者如何与众不同、匠心独运,都要归于“形散而神聚”的原理,像《荷塘月色》以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交织的不宁静的心绪为神,为我们展现了“荷塘上月色”与“月色下荷塘”的朦胧谐和的风韵;《土地》由对土地的热爱、保卫和建设这一思想为纲,纵横驰骋,展开丰富的联想,古今中外,无所不及。这两篇文章其一舒缓恬淡、意境幽远,其一纵横捭阖、气势宏伟,但都是紧紧抓住“辔头”而任“野马”纵横飞奔的。这就概括了散文结构的一个重要特色——形散而神不散。再进一步进行同类归纳:记游的散文,一般以作者行踪为线索组织材料,如《雨中登泰山》、《长江三峡》;咏物的散文,一般以咏赞并赋予象征意义的具体事物为线索,如《灯》、《荔枝蜜》;叙事的散文,往往以某一中心事件为线索,如《猎户》、《娘子关前》;写景抒情的散文,常常以某种情感为线索,如《荷塘月色》、《绿》。

通过归纳概括,使知识系统化、类型化、整体化、为迁移的进行做好了准备工作。

三、总结概括

在对课本所学知识进行概括的同时,对生活经验的总结也不容忽视。绚烂多姿、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是文学创作的源泉,而现实生活中闪动的哲理的火花又恰恰是我们开启作品内涵的最好的钥匙,所以一定要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勤于观察、善于总结的好习惯。这个能力的提高可分三步走。

第一步是观察。让学生注意日常生活的人和事,一个动作、一个表情、一句话、一首歌,时时加以总结。比如手发抖这个动作很常见,这是人在感情上有波动时的外在表现,但仔细观察,有的是由于高兴激动,有的却是紧张恐惧,还有的是恼怒气愤,情况各不相同,那么在分析别人作品时就可以通过这类动作描写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透视人物的心理。

第二步是体会。观察生活并亲身体会才能丰富自己的经验。例如,风和日丽的时候,自己会感到心情很开朗;风雨交加的日子,自己会感到心情抑郁。春天里的一个绿芽,会使自己的心怦然一跳;秋日里的一片黄叶,竟让自己的情绪怅惘失落。这些景物给人带来的不同感受,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作品中景物描写的作用。把丰富的人生体会积累起来,能使我们更好地理解别人的作品。

第三步是挖掘。挖掘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刨根问底,这是一种极为值得提倡的精神。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不仅可以带来伟大的发明,同样也能探究出深刻的哲理,给人生以重要的启示。举个例子来说,暑假里到一位住在偏僻农村的同学家去玩,一到那儿,就被他家人和邻里的热情与真诚所感动,你在觉得无拘无束其乐融融的同时开始思索:他们的热诚与质朴是因为你从城里来所以仰慕你吗?也许是较城市这里贫穷而落后所以相互依赖保持着原始的品格吧?这些想法较狭隘;但当你和同学一起离开那里回去上学时,看着一张张亲切平和的笑脸,透过相拥送别的人群,你再深深地思索,你会看到一种无形的力量、庞大的力量,它就是中国人团结向上、互帮互助的民族的精魂。

所以说观察生活、仔细体会、深入挖掘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社会、理解人生。不断对自己的所见所闻做恰当的总结概括,然后用这些从生活中总结的哲理去品味别人的作品、了解作品的内容,理解作品的内涵。

培养联想力是进行迁移的关键

对所学知识和以往经验进行了高度的浓缩和概括,但在解决新问题时却不能让映象激活旧有的知识结构,产生准确的联想,也同样无法进行迁移。

联想,是由此及彼的思考,这是一种使概念相接近的能力,它是一种极其重要的心理活动过程。刘勰说:“联类不穷,流连万象之际,沉吟视听之区。”就是强调联想的重要性。在语文教学中学生联想能力的提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学生自读,准确审题

在阅读教学中,读课文是学生理解与接受作品内容的第一步,所以不论是课上课下、默读朗读,都要求准确地展现作品的内容。准确的阅读,能引导学生审准方向,正确地展开联想。《风景谈》一文中有这样的一句话“人类的高贵精神的辐射,填补了自然界的贫乏,增添了景色,形式的和内容的”为了强调“形式的和内容的”,作者把这一定语后置,阅读时重音一定要放在这里,如果不能准确阅读就无法深入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也就不能把这个句子顺利地套入“变式句常识”的知识框架中。再如文言文阅读,断句很重要,“今齐地方千里”(《邹忌讽齐王纳谏》)一句,如果把“地方”连在一起读就不能正确翻译全句,也就不能准确联想,当然也就不能把“地方”嵌入到“古今同形异义词”的知识网络中。

所以一定要培养学生的自读能力,久而久之就进入高层次的阅读,即凭语感自动地、直接地了解课文,快速准确地产生联想。

二、教师点拔,寻找契机

教学中有很多问题是学生自己无法解决的所以这时教师的作用就极为重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提示和启发,从新问题中寻找契机,激发学生的思维,使之迅速准确地产生对旧有知识结构的联想。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学习散文《灯》时,教师可做这样的提示:“本文属于哪类散文?”学生如果还不能产生联想就进一步提醒:“是写景的,还是记事的,还是咏物的?”明确了这是咏物的散文后,再进一步引导:“咏物的散文多以什么为线索?”学生立刻会联想到旧有知识中对散文线索的概括——“咏物的散文往往以具有象征意义的事物为线索”。至于“灯”的象征意义,教师可以刺激学生联想自己的生活感受:“漆黑的夜晚,一只萤火虫在面前飞过;半夜在噩梦中惊醒,母亲打亮了台灯。这样的亮光会给人什么样的感觉?”学生自己会想到“光明、温暖和希望”,这样“灯”的象征意义就明确了。

三、师生共创,设立情境

为了让学生展开充分的联想,还可以借助音乐、绘画、诗歌等形式,提供与新课题有关的条件,创造适当的情境,使新旧知识自然地联系起来。

学习屈原的《涉江》时,放一段慷慨悲怆的古乐,让学生在乐曲声中充满感情地朗读课文,把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同作品、音乐融合起来,“精务八极、心游万仞”,体会当时诗人眷恋祖国又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报国无门、上下求索的矛盾痛苦的思绪。

在学习《雄关赋》之前,同学生和着录音带一起高唱《万里长城永不倒》,把学生带到古老的长城,回顾中华民族屈辱的历史和奋进的足迹,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在心中充满了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之后,再去分析课文,准确把握文章的中心。

再如为了更好地体会诗歌的意境,用图画,像《野渡舟自横》、《独钓寒江雪》等,通过直观的感受,激发学生联想旧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挖掘诗歌深沉的内蕴。

在学习戏剧冲突时,可借助数学中的坐标,横、纵坐标轴表示矛盾双方,中间用波线图的起伏表示冲突的缓急,使抽象的东西具体化。

分析类化能力的培养是迁移的最终环节

通过联想,激活头脑中有关知识结构,回想起与之有关的旧有的知识经验,之后就是通过分析旧知识与新问题的相似点与相关处来解决问题,这个环节就是分析类化。

一、同化迁移中的分析类化

同化就是已有经验应用到同类事物中去,以揭示新事物的意义、作用,从而把新事物纳入已有的知识结构中。这类迁移中,有了高度概括的知识、经验,再有准确的联想,教师因势利导,新问题会迎刃而解。

例如,学习叶圣陶小说《夜》时,可以把它嵌入到鲁迅先生的小说《药》中去分析它的情节线索及主题。两篇小说都有明暗两条线索:《药》明写华家,暗写夏家;《夜》明写老妇人,暗写革命夫妇。《药》通过对明线上华家代表的民众的愚昧和暗线上夏瑜为代表的革命者的英勇的描写,反映小说深刻的主题——揭露封建统治阶级毒害人民、镇压革命的罪行,启示人们:只有启发民众共同革命,才是救治中国的良药;《夜》通过明线上老妇人的逐步坚定和暗线上革命夫妇的无畏,揭示“四·一二”大屠杀的罪行和人民群众已觉醒,将前赴后继进行斗争的主题。

同样的,在分析《夜》这篇小说的主要人物老妇人形象时,可以把它套入《母亲》的人物框架中,以分析老妇人这位映川的母亲与高尔基笔下的巴威尔的母亲一样的由胆怯到愤怒再到坚定的心理历程。利用旧有的知识解决新问题进行知识迁移。

二、顺应迁移中的分析类化

顺应是指将已有的经验应用到异类事物中去,对已有的经验进行重新组合,以形成能包含新事物的新的更高一级的认知结构。这类迁移中,旧有知识只能是开启新问题的钥匙,旧知识与新问题之间只有相关之处,分析类化的整个过程其实是一个创新的过程,这就增大了学习的难度,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培养其灵活性,提高应变能力。

分子生物学概括篇9

关键词:概括能力;文章要点;摘取法;变换法;梳理法;提纲法;取舍法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4-014-001

概括能力是指学生通过研读文本,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及思想感情的能力,即把长文章读短,把书由厚读薄的能力。文章的要点,则是指文章的主要内容,或者说是文章内容的精要之处。概括文章的要点,指概括文章的主要之点或主要内容,也指根据需要或问题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内容加以概括的一种能力。

那么,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应该如何引导学生迅速捕捉文本信息,准确地概括出文章的要点呢?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现总结如下:

一、运用“摘取法”进行概括

好多课文中都有这样的重要句子:统领下文的总起句、点明主旨的中心句、承上启下的过渡句、画龙点睛的中心句……阅读教学中,笔者常常告诉学生这些重要的句子便是一个阅读的“魔杖”,依据这些句子能帮助你很快地概括出文章的要点,只不过这些句子有的可以直接引用,有的则需稍加整理或浓缩。如《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文章赞美了闻一多先生哪些方面的品质?作者用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总领全文,上半部分写闻一多先生“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赞美闻一多先生学者方面的品质;后半部分写闻一多先生“说”了就“做”,言行完全一致,赞美闻一多先生革命家方面的品质。在上半部分与下半部分之间,用了承上启下的过渡句。抓住这些总起句和过渡句,课文的要点就了然于胸了。

二、运用“变换法”进行概括

有的要点在文中虽然不能直接找到,但总会有一些语言在间接地暗示。这样,我们就可以引导学生抓住这些语言,并灵活地加以变换,得出所需要点。如《生命·生命》一文的最后三个自然段,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思考,那么,这些思考表现了哪几个方面呢?通过阅读,笔者引导学生发现了其中三个重要的句子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思考:“一切全在我的一念之间,我必须对自己负责”“让有限的生命发挥无限的价值”“我应许自己,绝不辜负生命,绝不让从我的手中白白地流失,勇敢地活下去”。笔者告诉学生,只要将这三个句子稍加变换,使语言更精炼些,就能概括出作者对生命思考的三个要点:1.我们必须对生命负责;2.我们要让有限的生命发挥无限的价值;3.我们要珍惜生命,珍惜时光,勇敢地活下去。

三、运用“梳理法”进行概括

运用梳理法概括文章的要点首先要考虑到文章的要素。文章的要素包括人、事、物、景、情等最基本的几个方面,分别从这些角度梳理各要素在文章中的具体反映,并加以概括,就形成了文章不同角度或层面的要点。记叙文有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四要素。指出文中的四要素,并合理组织它们,能概括出记叙文的要点。议论文主要弄清楚作者用了哪些材料论述了什么观点,阐述观点的目的是什么,以及其中所运用的论证方法。说明文则需要弄清楚文章所说明的对象是什么,对象有哪些突出特征,以及其中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对于散文,尤其是抒情散文,则要弄清楚文章选取了哪些典型材料,要表达的中心是什么,以及其中所运用的表现手法。其次,要根据不同的要求,分别从文中梳理出所需要的内容,再加以概括。如《孙权劝学》从人物关系的角度我们可以梳理出全文叙述了四件事:孙权劝学、吕蒙就学、吕鲁议论、吕鲁结友。

四、运用“提纲法”进行概括

“提纲法”对于理解全文内容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通过对逐段逐层意思细致的梳理,拟列出文章的内容提纲,可以很快捷地提取文章所写的要点。如执教《我的信念》一文,笔者引领学生将全文要点归纳为如下三个方面:宗旨、环境和工作,并拟列出如下的提纲:(一)科学工作者的宗旨是探讨真理,而不是“谋求物质上的利益”。1.居里夫人把自己的科学事业称为“纯粹研究”,是纯粹为了探讨真理而研究的,丝毫不存名利之想;2.科学可以发现世界的优美,科学本身具有伟大的美。(二)科学工作需要的环境。1.科学研究需要自由;2.科学研究需要安静;3.科学研究需要时间。(三)科学研究需要献身精神。1.目标要始终如一;2.要有信心;3.要坚忍不拔;4.要勤奋努力。当学生明白这些要点之后,文章要表达的中心及居里夫人的精神品质在学生心中也就一目了然了。

分子生物学概括篇10

关键词:  概括  阅读  归纳  总结

        已有知识结构的概括水平决定了问题的最初映象,也就是说,概括的知识结构为新的问题的嵌入提供了一个框架,所以,对已有经验的概括水平不同,其阅读能力也不同;概括水平高者,其阅读过程较压缩,阅读速度就快;相反,概括水平低者,其阅读较迂回,阅读速度也就较慢,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呢?我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

        一、抽象概括

        在阅读教学中,一定要运用各种方法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比如《风景谈》一文,主题是"自然是伟大的,而人类更伟大",这一主题通过六幅风景表现出来。如何通过阅读抓住其主旨呢?如果仅凭借语言文字逐一讲解分析,最后点明主旨,学生固然也能接受,但其抽象概括的能力未得到锻炼。为培养学生的能力,这样的文章我们可以采取图画教学,即选其中两三处风景制成图画,只是减去原文中人物活动部分,上课时先让学生看画面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然后翻看原文,两相对照,找出自己描绘的风景之所以不如原文有韵味的原因,除语言不够准确精美外,主要是缺少了什么?学生很容易发现自己的描述中缺少了"人类的活动",因而缺少了那份鲜活的神韵。这时文章的主题已揭去朦胧的面纱,显现在学生面前,学生自然能概括出"自然之所以伟大,风景之所以美好,正是因为有了人类的活动"这一主题。

        再如教材中的文言文,句法词法中有很多规律性的东西我们可从具体实例中概括出来。就拿名词活用做动词这一词类活用现象来说,我们可以从课文中找出很多例子:"置人所罾鱼腹中"(《陈涉世家》)、"昔先皇颁僧保所货西洋珠于侍臣"(《记王忠肃公翱事》)、"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口技》)、"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察今》)、"客将至,不冠不袜"(《大铁椎传》)、"公将鼓之"(《曹刿论战》)等等。我们仔细研究这些加点的名词所处的位置,会从具体句子的分析中找出它们活用的条件和规律,进而上升到理论的高度。 

        透过现象看本质,并进行抽象概括,为知识阅读能力的提高做好准备。 

        二、归纳概括 

        归纳概括能力应当引导学生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首先,以单元为单位进行归纳总结。新编中学语文教材,以文体组织单元,按难易排列顺序,划分系统而科学,每单元所选文章都有一定的共性,结合单元知识进行概括,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来。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有四篇散文《雨中登泰山》、《长江三峡》、《难老泉》、《我的空中楼阁》,虽然这四篇文章在时间上、地域上跨度很大,在表达方面也各具特色,但它们都紧扣题眼写景状物,《雨中登泰山》围绕一个"雨"字大作文章,《长江三峡》写出了"三峡"各自不同的特点,《难老泉》突出"难老"二字,《我的空中楼阁》抓住"空中"的特色,于是我们归纳出这一单元散文的一个特点: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

然后,对所学文章定期做整体的归纳概括,从单元括展到一册书再到全部课文,形成一个完整系统的知识网络。

        比如,课本中的散文,纵贯古今、各具情态,分布在各册书之中,把它们集中起来仔细分析比较,则能找出很多共有的特征。仅就文章的结构技巧而言,无论作者如何与众不同、匠心独运,都要归于"形散而神聚"的原理,像《土地》由对土地的热爱、保卫和建设这一思想为纲,纵横驰骋,展开丰富的联想,

古今中外,无所不及。这就概括了散文结构的一个重要特色--形散而神不散。再进一步进行同类归纳:记游的散文,一般以作者行踪为线索组织材料,如《雨中登泰山》、《长江三峡》;咏物的散文,一般以咏赞并赋予象征意义的具体事物为线索,如《灯》、《荔枝蜜》;叙事的散文,往往以某一中心事件为线索,如《猎户》、《娘子关前》;写景抒情的散文,常常以某种情感为线索,如《荷塘月色》、《绿》。

        通过归纳概括,使知识系统化、类型化、整体化、为阅读的进行做好了准备工作。

        三、总结概括     

        总结概括能力的提高可分三步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