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文化概述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21:22

中医药文化概述篇1

【摘要】 消化道肿瘤(主要包括食管癌和胃癌)作为临床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目前正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通过查阅近30年来有关消化道肿瘤的文献报道,发现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有关中医药防治消化道肿瘤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文从舌象、病机及治则方面对其基础理论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回顾,综述了近代各位医家在临床上应用中医药防治消化道肿瘤方面的研究进展,包括延长生存期、控制并发症、减轻毒副作用和癌前病变的防治四方面,旨在对消化道肿瘤的中医基础理论及治疗进展有进一步认识,为临床医生诊治消化道肿瘤提供参考。

【关键词】 消化道肿瘤食管癌胃癌中医药治疗综述

   消化道肿瘤作为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目前仍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有关中医药防治消化道肿瘤的基础理论、临床实践等方面有了很大的进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文查阅了30年来有关消化道肿瘤文献报道共800余篇,经整理回顾如下。

   基础理论研究

   (一)舌象研究

   食管癌 食管癌病人舌象的变化与病情密切相关。李佩文等[1]通过对500例食管癌患者观察发现:不同病期患者,其舌质表现存在有显著性差异(p<0.01)。早期癌以淡红舌为主,紫舌仅占28.4%。病至中期和晚期,淡红舌比例递减,而紫舌比例递增,晚期癌肿紫舌占45.5%,与此同时,淡白舌比例亦随着疾病发展而依次递增。食管癌组黄厚腻苔及白厚腻苔者明显高于对照组,而薄白苔则明显低于对照组。孙善琳等[2]观察了128例食管癌患者的舌象,发现早期多为薄白腻苔,中期或中晚期可见龟裂舌,舌质青紫色或红绛舌多见,晚期则青紫舌,瘀点、瘀斑更加明显。在放射治疗后,对舌质的影响较大,如红舌程度加深或转为绛舌,提示放疗反应较重;对放疗无效者,舌紫程度加深,反之舌紫程度减轻。舌质由紫转淡红或晦暗转明润,舌苔由厚转薄或由无苔转薄白苔,示病有转机,反之为逆。舌紫的加深程度可反映肿瘤的恶化程度;红舌的加深常提示有放疗副作用。

   李天海[3]对30例食管癌患者的舌尖微循环进行了观察,发现食管癌患者菌状乳头微血管中血色暗红,血流缓慢,襻顶瘀血,表明有血瘀现象,与正常人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

   胃癌 胃癌病人的舌质变化与病情的轻重有密切关系,周阿高等[4]对107例胃肿瘤患者的舌象进行了观察,发现胃癌病人舌质紫暗或有瘀斑、瘀点者占58.9%(63/107),而且胃癌病人的紫舌阳性率并不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高(p>0.05),而是与病情的轻重有一定的关系,iv期胃癌患者的紫舌阳性率高达60%,ii、iii期也超过50%;胃癌病人的舌象变化与高凝状态有密切的关系,63例舌质紫暗者4项血凝指标(抗凝血酶iii、血浆纤维结合蛋白、纤溶总活力、因子viii相关抗原)与正常人比较,均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01)。而44例非舌质紫暗者3项血凝指标有显著差异(p<0.001),舌质紫暗者与非舌质紫暗者比较,2项血凝指标(抗凝血酶iii、纤溶总活力)也有显著差异(p<0.05)。上述结果说明胃癌病人的紫暗舌和高凝状态是疾病所致,是肿瘤血瘀病机的依据,也是临床运用活血化瘀法治疗胃肿瘤的依据之一;舌质与血凝指标密切相关,都可以作为胃肿瘤诊断血瘀证的重要手段。

   范德荣等[5]对168例胃癌患者的舌象进行了研究,发现胃癌患者紫舌(包括红紫、淡青紫、青紫)阳性率达70.8%(119/168),而健康人的紫舌阳性率仅占12.5%(25/200),二组差异非常显著(p<0.001)。健康人组淡红舌占70%(140/200),胃癌组仅占5.4%(9/168),p<0.001。健康人组瘀点瘀斑的阳性率为3.5%(7/200),而胃癌组为29.2%(49/168),p<0.001。晚期胃癌淡白舌者,瘀斑和瘀点多且面积大。健康人组薄苔占76.5%(153/200),胃癌组仅占26.2%(44/168);胃癌组剥苔占8.9%(15/168),健康人组占1%(2/200),p<0.001;健康人组黄苔占14.5%(39/200),胃癌组占39.3%(66/168),p<0.001;胃癌组有灰黑苔和光剥苔者占7.7%(13/168),健康人组则无,p<0.001;健康人组裂纹舌占1.5%(21/200),胃癌组裂纹舌占20.8%(35/168),p<0.001。以上说明舌象的变化对胃癌的诊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对于40岁以上有消化道症状或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等癌前病变者,若见紫舌、剥苔以及舌边或舌下有瘀斑或瘀点等血瘀征象者,在排除其他疾患后,应高度怀疑有胃癌的可能性。

   王莉等[6]观察了106例胃癌患者舌苔脱落细胞,发现100例正常人舌上皮细胞分布多数比较均匀,背景清晰,白细胞数较少;胃癌患者以厚苔最多(厚白、厚黄苔)占59%,厚苔角化细胞明显增多,可能与丝状乳头过度增殖有关,剥苔的形成主要由于丝状乳头萎缩,所以舌上皮细胞数减少,有较多中层细胞,可见舌上皮细胞变化与舌苔变化相一致。12例手术后病情明显好转的患者,随着舌象的好转,舌上皮细胞也趋于正常,角化程度降低,小角化细胞明显减少或消失,个别舌象虽无明显变化,但舌上皮细胞明显好转,说明胃癌患者舌上皮细胞变化与病情变化有一定关系,且比观察舌象更敏感。

   胃癌及癌前病变的舌象变化有一定的规律,诸兆虎等[7]观察了100例胃癌和200例癌前病变,发现早期胃癌患者舌质多无变化或见紫暗,苔多白腻,部分出现裂纹舌,舌象并无特异性;中晚期胃癌患者舌质青紫或淡白,多见花剥苔或厚腻苔及裂纹舌,随着病情的进展裂纹加深,瘀舌明显,而癌前病变的舌象变化介于胃癌组与浅表性胃炎组之间,无特异性。姚保泰等[8]观察了14只胃癌前病变大鼠舌象,发现空白组15只大鼠以苔薄白、质淡紫为主,造模组以少苔或无苔、质紫暗或有瘀斑为主,p<0.001;造模组舌乳头毛细血管个数及瘀血情况明显大于空白组,p<0.001;空白对照组大鼠舌乳头内毛细血管多为2~3个,造模组多为4~5个且有瘀血,p<0.001,说明胃粘膜癌前病变大鼠的舌象也提示血瘀证。

   (二)病机研究

   刘嘉湘[9]认为正气虚损不仅是肿瘤发生的根本原因,而且也是肿瘤发展和变化的关键,他倡导在治疗各类肿瘤过程中以扶正为主,审证求因,而非简单地加用党参、黄芪、当归等滋补之品。邱佳信[10]认为胃癌的形成与脾虚密切相关,治疗以健脾为主,配合清热解毒、软坚化痰的中药。周阿高等[11]提出正虚血瘀是中晚期胃癌的基本病机,因此,扶正活血是治疗的重要方法。魏品康[12]认为痰浊是胃癌生成的物质基础,治疗注重消痰散结、解毒祛瘀,沿用现代医学治疗手段和药理研究,临证推崇以毒攻毒之剂。

   余桂清[13]认为脾肾两虚是胃肠道肿瘤的基本特征,倡导健脾益肾法治疗胃肠道肿瘤。王绪鳌[14]认为湿热、热毒是大肠癌的主要特征,主张运用清热解毒、以毒攻毒的方法治疗大肠癌。

   (三)治则研究

   扶正培本法 能提高机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改善骨髓造血功能,调整机体内分泌代谢和物质代谢,减轻放化疗的毒副反应,有些方药同时具有抑瘤、控制癌细胞浸润转移作用。赵爱光等[15]研究四君子汤在体内诱导移植性人胃癌细胞凋亡作用,发现肿瘤细胞的凋亡指数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提高(p<0.01),提示:四君子汤在裸鼠体内有一定抑瘤作用,可能与宿主免疫功能的调节有关。刘静[16]将62例进展期胃癌术后患者分为治疗组(健脾益气组)32例和对照组(非健脾组)30例,观察治疗后的生存率和外周血红细胞、血红蛋白值共6个月。治疗组治疗后1年、3年、5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外周血红细胞、血红蛋白值显著增高(p<0.05)。因此认为健脾中药可以提高胃癌术后患者的生存率,延长生存期,其机理可能是增加红细胞、血红蛋白的数量,从而提高机体的免疫水平。刘升翔[17]以扶正法为主(黄芪、党参、白术、生米仁、甘草、石见穿、白花舌蛇草、冬凌草等)结合化疗治疗60例食道、贲门癌病人,与33例单纯化疗病人比较,平均生存期治疗组为46.4个月,对照组为28.2个月。

   清热解毒法 能直接或间接地抑制癌细胞,它不等同于西医的抗菌退热功效,除祛邪解毒消炎外,部分药物有促进机体免疫功能,同时对化疗有增效的作用[18]。汤铭新[19]用中药复方天仙胶囊治疗48例食管癌、胃癌患者,结果表明好转率为2.1%,瘤体稳定率为83.3%,并减轻癌痛,提高巨噬细胞吞噬率吞噬指数,动物实验也证实了复方天仙胶囊对小鼠移植性肿瘤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李宝元等[20]探讨了以清热解毒为主的中药白龙片(白英、龙葵、当归等)与hmba对人胃癌不同周期细胞癌基因与抑癌基因表达调控的影响,表明中药白龙片对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调节作用基本与诱导分化剂hmba相似,且中药白龙片的作用优于hmba,从分子水平探讨了中药复方抗癌药物的特性。

   活血化瘀法 主要能改善机体微循环,增加血管通透性,改善血液高凝状态并有一定的消炎和免疫作用。陈健民[21]对440例癌症患者作了血液流变性观察,其中胃癌血液流变性指标异常率82.7%,贲门癌异常率95.5%,呈现出不同程度的血液高粘状态,并观察活血化瘀系列方剂芎龙汤(川芎、地龙、葛根、三棱等)治疗226例癌症,结果表明该方能改善血液高粘状态,其有效率为56.2%。周阿高[22]对140例胃癌患者作了手术前后的血瘀证研究,发现胃癌患者有较高的紫舌阳性率和处于明显的高凝状态,且与病理分期有关,提示胃癌与中医血瘀密切相关,并可作为判断病情轻重和预后的有效客观指标。周阿高[23]运用小金丹加减为主(马钱子、当归、制乳香、制没药、地龙等)治疗晚期胃癌术后44例,可明显提高胃癌患者1年、2年生存率。

   消痰散结法 除积消瘤,化痰软坚,能抑制肿块的生长和转移,抑制癌细胞中粘附分子的表达,配合放化疗有增效作用。王建平等[24]观察消痰散结方(半夏、南星、茯苓、枳实、陈皮、炙甘草等)对裸鼠胃癌细胞组织中胃癌细胞粘附分子ecad表达的影响,结果发现该方对胃癌细胞的抑制可能和影响粘附分子的表达有关。陈亚琳等[25]进一步探讨消痰散结方对胃癌组织中p21ras及p185蛋白表达的影响,发现中药组与化疗组(5fu腹腔注射)无显著性差异。

   临床治疗研究

   (一)延长生存期

   张长武等[26]运用华蟾素清热解毒、消肿止痛,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胃癌35例,对照组32例,结果治疗组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22例,稳定8例,恶化3例,总有效率68.6%(p<0.05)。周阿高等[27]运用扶正活血抗癌方(党参、黄芪、白术、茯苓、生地、沙参等)治疗中晚期胃癌术后35例,对照组(服用陈皮、川朴、砂仁、谷麦芽等)34例,结果发现治疗组患者t淋巴细胞的免疫功能明显好转,且生存期延长,提高了3年生存率。蔡明明[28]生半夏、炙天龙、急性子、石打穿、降香、参三七制成的食道合剂治疗晚期食管、贲门癌32例,以期达到逐痰散结、活血通窍的目的,结果表明好转10例,稳定12例,无效10例,有效率达69%。

   (二)控制并发症

   癌性疼痛 在中晚期胃癌患者中,50%以上会出现中等程度甚至重度疼痛。中医药控制癌痛临床疗效肯定,具有给药途径多样化,止痛作用持久,祛邪不伤正,无成瘾性的特点。刘如瀚等[29]报道用手拈散(玄胡、没药、香附、五灵脂)加味灌肠治疗胃癌疼痛30例,对照组15例,结果显示:二组显效率分别为33.3%、20%(p>0.05),总有效率分别为90%、60%(p<0.05)。

   癌性消化道梗阻 李玉兰等[30]自拟中药(党参、黄芪、白术、白芍、苡仁、甘草、制半夏、半枝莲等)治疗晚期食管、贲门癌梗阻30例,梗阻缓解率可达73%。孟伟等[31]治疗食管、贲门癌术后胃排空障碍患者20例,采用复方大承气汤(川朴、莱菔子、枳实、桃仁、芒硝、赤芍、大黄),结果治疗组进食时间6~13天,对照组为9~30天,有极显著差异(p<0.01)。说明复方大承气汤能促进胃肠蠕动,缩短胃排空障碍时间。

   癌性转移和复发 中晚期肿瘤转移和复发是一个复杂的多阶梯过程,肿瘤细胞从原发瘤的增殖生长到远处转移灶的形成需要经过漫长的行程[32],中医药的介入,提供了阻断肿瘤转移的治疗、预防手段。卜平[33]对32例胃癌术后患者投以扶正化瘀中药六君子散、桂枝茯苓丸合用,结果发现6个月后,中药组癌性转移复发率明显减低(p<0.01)。张克明等[34]采用扶正祛邪中药(黄芪、太子参、白术、半枝莲、白花蛇舌草、菝葜等)防治20例贲门癌根治术后,间隔化疗的20例对照组对照,结果治疗组1年、3年、5年复发率为30.8%、52.6%、100%;对照组为59.1%、100%、100%。中医药防治肿瘤转移复发疗效确切。

   癌性腹水 肿瘤患者机体免疫力低下,尤其是中晚期,全身状况差,根据中医辨证,此阶段气血虚弱、肾气衰退。文献报道,王维平等[35]采用中药(黄芪、白术、茯苓、泽泻、莪术、地龙、壁虎等)结合腹腔内用药治疗晚期胃癌、肠癌所致的癌性腹水20例,结果治疗组腹水消退效果、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辛献运等[36]采用中药提取物榄香烯乳(含莪术油)与顺铂交替腹腔注射治疗胃癌腹水29例,总有效率达82.8%,提示莪术油具有免疫保护及促白细胞生成、抑菌消炎的作用。

   癌性发热 癌性发热多为顽固性发热,缺乏特异性治疗,中医辨证属阴虚潮热、气虚发热,治以益气养阴,滋阴潜阳之法。于尔辛[37]治疗肿瘤热,采用中药辨证方加辛凉解毒的清水豆卷(临床剂量为15~30克)、淡豆豉(10~15克),使邪毒自腠理而出,临床往往奏效。

   (三)减轻毒副作用

   对于消化道肿瘤,目前临床多用手术切除结合化疗抑制或杀灭肿瘤细胞的方法,由于化疗药物毒性大,常易产生毒副作用,如骨髓抑制等。中医药能减少化疗药物的毒性,改善全身状况,调动机体的抗癌能力。

   李乃卿等[38]应用参芪注射液配合化疗可以减轻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增加体重、保护机体的造血功能、提高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且能提高化疗造型小鼠的抑瘤率和延长生存期。宁春红[39]运用健脾益肾方剂(党参、白术、菟丝子、补骨脂、女贞子、杞子等)治疗180例晚期胃癌术后化疗患者,对照组146例,结果完成全程化疗的治疗组为95%,对照组为79%,全身及消化道反应、血象变化、免疫功能指标均明显好于对照组。于庆生等[40]对胃癌术后6小时早期给予中药(黄芪、大黄、枳实、丹参、党参、木香)治疗,结果显示,二组术后并发症、血象无明显改变,但早期应用中药,治疗组全身营养状况改善明显高于对照组。提出了胃癌术后早期中药干预的可行性。张庆荃等[41]对74例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均采用微量化疗药物和白花蛇舌草注射液介入治疗,结果患者临床症状均有明显缓解,总有效率为68.9%,几乎未出现化疗毒副反应症状。

   (四)癌前病变的防治

   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人们已把防治消化道肿瘤的重点转移到癌前病变的治疗上,应用健脾益气、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软坚化结的中医治则,无论是临床前瞻性观察还是实验研究,都能显示出中药具有显著的防治癌前病变的作用,从而降低消化道肿瘤的发生率[42]。张子理[43]把68例胃癌前病变辨证分成脾胃虚寒、肝胃不和、脾虚气滞三型,分别投以黄芪建中汤、四逆散、香元枳术汤加减,报道临床总有效率为94.12%,中度以上胃溃疡总有效率58.14%,胃粘膜肠化生总有效率64.0%。

   于祥艺[44]用化生平(黄芪、党参、丹参、蚤休、蒲公英、三七、白及等制成浓缩合剂)治疗100例胃癌前状态患者,对照组100例用庆大霉素6个月后二组疗效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胡鸿毅等[45]观察益气化瘀的胃祺饮阻断慢性萎缩性胃炎合并胃癌前病变的抗增殖作用,与叶酸组对照,结果表明中药组能明显阻断化学致癌物对粘膜的炎症损伤,改善癌前病变组织粘膜萎缩和不典型增生程度。通过改善胃癌前病变患者气虚血瘀的病理基础,降低病变组织增殖水平,诱导细胞正常凋亡,从而对胃癌前病变细胞的增殖有良好的阻断作用。

【参考文献】

 1李佩文,等.食管贲门癌患者500例舌象观察[j].中医杂志,1982,9:23~25.

2孙善琳,等.128例食管癌患者的舌象观察与分析[j].四川中医,1988,(10):12.

3李天海.舌诊在食管贲门癌防治中的应用[j].河北中医,1988,(6):31~34.

4周阿高,等.胃肿瘤患者4项观察指标相关性探讨[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6):327~329.

5范德荣,等.胃癌患者舌象与病机分析[j].中医杂志,1991,(10):610~611.

6王莉,等.106例胃癌患者舌苔脱落细胞观察[j].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95,(4):258~260.

中医药文化概述篇2

中医药学有着丰富的理论知识和临床治病经验,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开发利用的实用价值。但其传统的知识组织方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信息获取的需求,阻碍了对中医药学知识与信息的有效利用。随着计算机技术及其相关理论的发展,利用先进的现代科技对中医药知识信息进行重组和利用已得到认同,相关研究也取得一定成果。将计算机领域先进的本体理论与技术引入到中医药知识组织研究中,构建中药本体,实现中药信息的知识化重组,可为中药领域的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提供数据基础[1]。

中医药学知识信息对现代生物医学的医疗实践和科研都有重要的意义。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医学信息研究工作也随之逐步深入,例如在数据挖掘领域,医学信息数据挖掘是比较活跃的领域之一,同样在中医领域也受到广泛重视。但目前的医学信息组织方式与数据挖掘之间存在着诸多“瓶颈”,尤其是中医领域的数据挖掘研究,仅仅得到诸如“石膏与知母具有配对相关性”、“六味地黄丸可治疗阴虚”等数据挖掘的结果,只是对简单知识的简单认证,而其结果无法解释。究其原因,“数据整理”是中医药数据挖掘研究的瓶颈。近年来,领域本体构建技术已逐渐成熟,并迅速在各个领域形成研究热点。构建领域本体(ontology)可以从数据整理与信息组织方面更好地实现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在客观需求和条件具备的双重推动下,在中医药领域内开展中药本体构建工作切实可行。

1本体的概念及特点

ontology是一个哲学概念,用于描述客观事物的本质,通常译为本体或本体论(在本文中称为“本体”)。本体论与认识论在哲学上是两个相对的理论,认识论指人对客观存在的主观认识,而本体论则指客观存在本身。

自20世纪90年代,ontology引入计算机人工智能领域后,在计算机及相关领域迅速形成一个研究热点。作为一种能在语义和知识层次上描述信息系统的概念模型建模工具,已被广泛应用于知识工程、系统建模、信息处理、数字图书馆、自然语言理解、语义web等领域之中[2]。研究人员从各自的专业角度出发对本体的理论和应用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本体理论与技术也随之日趋成熟。

目前得到普遍认同的关于本体的定义是:本体是共享概念模型的、明确的、形式化的规范说明[3]。这个定义包含了概念模型、形式化、明确、共享4层含义。即本体的目标是捕获相关领域的知识,提供对该领域知识的共同理解,确定该领域内共同认可的概念或术语,并从不同层次的形式化模式上给出这些概念及概念间相互关系的明确定义。

本体不仅描述概念、术语,而且对概念、术语间的关系描述得更为广泛、细致和全面。即,本体不仅明确了概念,同时也明确了概念间的属性及属性间的关系,它是从“属性”的角度出发去确定一个概念,能够在语义和知识层次上描述信息,从而真正达到知识理解的目的。这也是本体作为知识组织方式的最重要的特点。可以看出,与传统的meSH表相比,本体描述的概念关系是网状、立体的。在本体中可以描述的概念间关系有反义关系、上位关系、下位关系、整体-部分关系、部分-整体关系、转指关系、近义关系、同义关系、动作关系等,而不仅是传统的信息组织工具meSH中所描述的参照、用代、隶属关系[4]。

在中医药领域中,中药的概念术语相对较明确,选择中药作为突破点,首先构建中药本体,逐步实现中医药医学信息的知识组织与构建。

2构建意义

本体建设的目的是应用,这方面的研究遍布人工智能、信息管理、知识管理相关的各个领域:①基于语义的信息检索,特别是网络搜索引擎和数字化图书馆。②基于本体的数据集成、机器学习等。③领域本体的应用,比如,在生物信息学中已建成的Geneontology,尽管只包括了partof等简单的关系,但是对生物信息学界已经有巨大的影响。④语义web服务。⑤在线元数据管理和自动信息。⑥非相关文献知识发现[5]。

中药本体作为领域本体的一种,通过概念及概念间的关系全面描述中药的本质,揭示中药本身及中药间复杂的功效与物质关系,澄清中药的知识结构,为中药的知识表达提供数据基础。例如:可以提供基于语义的信息服务,通过语义检索,为用户提供知识层面的语义检索服务;定题服务,进行相关的数据挖掘,帮助人们发现隐含的知识,如通过数据挖掘分析研究,揭示药性、药效、物质基础间的关系,归纳构建基于现代科学语言的中药药性表征理论体系等应用型研究。中药本体既具有专业领域性,亦具有普遍性,可应用于其他信息工程与知识管理等方面。

3中药本体概念关系体系的构建

3.1构建原则

领域本体的构建至今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Gruber在1995年提出的5条规则[6]得到较广泛的公认。中药本体的构建同样遵循以下5条原则:①明确性和客观性。ontology应该用自然语言对术语给出明确、客观的语义定义。②完整性。所给出的定义是完整的,能表达特定术语的含义。③一致性。知识推理产生的结论与术语本身的含义不会产生矛盾。④最大单向可扩展性。向ontology中添加术语时,通常不需修改已有内容。⑤最少约束。对待建模对象应该尽可能少列出限定约束条件。

3.2构建方法

目前,利用现有的领域内公认的知识以及领域专家的参与,是一致认同的构建领域本体的最优方式[7]。

构建中药本体,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概念关系体系的确立。在注重知识结构关系的原则上,可借助已有的中药分类法。中药分类方法主要有按药物功能、药用部分、有效成分、药材自然属性和亲缘关系分类等。中药本体概念关系体系的构建采用比较成熟的自然属性分类法(主要参照《中华本草》[8]的现代自然属性分类法),即采用植物学分类法、动物学分类法,能够更好地反映中药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变异特征。此外,该分类法还有以下优点:对药物来源、属性、药物部位等一目了然,条理清晰便于查检,便于更新和修改,便于不同专业的人操作中药本体的建设工具。

各个中药类目下设定27个属性,属性设置包括:正名、异名、释名、品种考证、发生发展史、产地、原植(动、矿)物、栽培(养殖)要点、采收加工、贮藏、药材及产销、药材鉴别、化学成分、药理、炮制、药性、功能与主治、应用与配伍、用法用量、使用注意、附方、制剂、现代临床研究、药论、集解、附注、参考文献。中药的属性可以根据需要与新发现进行修改。

通过属性参数,从各个角度尽可能全面地描述中药,更精确、全面地确定概念,并显示概念间的关系。其中,中药药性、药理的研究有助于阐明中药理论的科学实质,为中药药性研究提供数据挖掘的基础资源,实现中药药性的知识发现与理论创新。

4结语

领域本体的开发和完善是一个反复叠加的过程,没有一种“唯一”的途径或方法,但无论从客观世界具体的角度或者是从逻辑抽象的角度出发,领域本体中概念的设计都应该贴近于研究者要研究的专业领域中客观对象和对象间的关系法则[9]。因此,中药本体构建模式是一种探索,建成之后仍然需要维护和不断进化。据此还可以继续构建中医本体,实现中医药领域内知识信息的知识化组织与利用。

参考文献

[1]刘耀,段慧明,穗志方.非相关文献知识发现的数据基础研究——以中医药古文献语言知识库的构建为例[J].情报杂志,2006,(9):21―26.

[2]曹树金,马利霞.论本体与本体语言及其在信息检索领域的应用[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4,(6):632―637.

[3]StuderR,BenjaminsVR,FenselD.Knowledgeengineering,principlesandmethods[J].Dataandknowledgeengineering,1998,25(1-2):161―197.

[4]牟冬梅,崔艳玲.meSH、本体论在医学知识组织中的作用[J].情报杂志,2005,(7):120-122.

[5]袁媛.领域本体建设的方法论和工具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6]peterDKarp,thomasRGruber.agenericknowledge-baseaccessprotocol[a].proceedingsoftheinternationaljointconferencesonartificialintelligence[C].montreal,1995.

[7]刘耀,穗志方.领域ontology概念描述体系构建方法研究[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6,(5):28-33.

中医药文化概述篇3

关键词:现代生物科学传统中医药学结合应用

就我国目前广泛流行和应用的医学体系来说,主要包括现代生物科学和传统中医药学。中医药学有着漫长的发展历史,是我国长期临证实践的积累和总结,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结晶。对于现代生物科学而言,其基于现代的科学技术研究成果,以最新的科技为支撑,是由国外产生发展而来。目前我国医用治疗护理对于两种医学体系均有应用,但两者的结合性并不强,未能发挥两者的优势和长处。这就要求我国在发展不同医学体系的同时,强化两者的结合应用研究。

一、现代生物科学和传统中医药学概述

(一)现代生物科学概述

所谓现代生物科学,指的是利用一定的技术手段,对生物有机体于分子和细胞水平进行有效的设计和操作,实现物种质量的改良,并优化生命大分子的物质或特性。当前的现代生物科学包括多个核心技术,以基因工程为核心,以细胞工程、发酵工程和酶工程等为组成部分。现代生物科学的应用范围较为广泛,不仅医药卫生领域能够有效利用,化学、能源和冶金等工业领域均能有效利用。其中医药卫生领域是最早且应用最广泛、效果最为显著的一个领域。

(二)传统中医药学概述

传统中医药学以我国长期的临床实践和丰富的传统文化为基础,逐步发展形成医学理论和实践体系。中医药学以整体观念作为核心思想,并通过辨证论治作为主要的实践指导。中医药学认为人体是有机整体,通过整体和功能、时间和空间的有机统一角度,在认识人体生命现象的基础上,逐步探讨并延伸出医学命题,形成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医学体系。

二、传统中医药学对现代生物科学发展的启示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与世界的交流和互动越来越频繁,在医学的探讨和交流关系上也更加密切。传统中医药学凭借其独特的医学理念,不仅在医用治疗和护理上有着显著优势,对于现代生物科学发展也有着重要的启示。

传统中医药学以整体观作为理论研究和医疗实践的指导思想,以阴和阳来概括人体生理和病理特征,通过阴阳的矛盾中和来探讨人体生命动态平衡问题,并逐步延伸到自然药物的生物属性上。中医药学中对于机体整体功能的关注以及机体病理变化与自然动植物性能的系统化分析,均与现代生物药学不谋而合。传统中医药学累积的中药复方复杂且繁多,化学成分复杂,为现代生物科学研究提供了巨大宝库。就目前而言,青蒿素和三氧化二砷等药物,均是由传统中医药学中的复方中提炼而来。通过对复方活性成分的追踪,得出能用于实践生产和医用治疗的药物。此外,从茵陈蒿汤中发现二甲基和七叶苷原等,为遗传和获得性黄疸治疗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突破。

三、现代生物科学对中医药学发展的启示和帮助

现代生物科学借助于不断发展的现代科技,其不仅实现了自身医学体系的发展,还对中医药学产生巨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尤其是现代生物科学传感技术的发展,使得中医药学的传感技术应用也有了巨大进步。

首先,现代生物科学中的物理传感器催生了中医脉诊仪。利用传感器探头采集患者的脉象信息,实现了中医脉诊的定量化和标准化。其次,在化学传感器基础上产生的经络传感针,不仅实现了中医针刺理法的医治目的,还能对人体微区进行动态监测。此外,基于仿生传感器产生的中医药嗅觉味觉研究,实现了中药药性和五味的定性分析,且通过定量描述,为中药理论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持。总而言之,现代生物科学的现代技术能够极大帮助传统中医药学的延伸和发展,一方面不断提升中医诊断治疗的准确性,另一方面则极大推动了中药理论研究的现代化。

四、结语

现代医学的发展必将是优势共长和多元融合的发展方向,现代生物科学和传统中医药学有着各自的优势和长处,实现两者的共同促进和结合,是我国医学研究和实践者必须重点关注的内容。利用现代生物科学提升传统中医药学的技术水平,并以传统中医药学来拓宽现代生物科学的研究领域和范畴,才能为人类医学水平的提高提供强劲动力。

参考文献:

[1]史大卓,刘京,康景轩.传统中医药学和现代系统生物医学的碰撞和启示[J].中医杂志,2007,(12).

中医药文化概述篇4

对表1的具体分析如下。

1)“方剂”和“中药”类数量多的主要原因在于具体的方剂名称、中成药以及具体的单味药数量很多;

2)“中医文献”位居第二,是由于系统收录了大量的古代和现代医书、医案等名称,如“《经方要义》《南阳类案》”等,均属于中医文献类;

3)“医学人物”类,系统收录了古、近、现代中医医家,如“朱丹溪”“葛洪”等,这部分内容也很庞大;

4)“动植物”类实际指“药用动植物”,即单味中药的原植物和原动物,如“白斑角鲨”“黄凤仙花”等,有些概念词的中药名称与原植物、动物相同,既属于“中药”也属于“动植物”,如“黄柏”“蜈蚣”等;

5)“诊断的过程”这一语义类型是原来系统加工西医诊断学时设立的,目前暂时保留了这一部分数据,该部分的概念基本为西医诊断学术语;

6)“疾病或证候群”这一语义类型也是系统设立初期建立的一个语义类型,其内容包括了疾病、证候和症状,系统旧数据有大量的概念标为这一语义类型,还未修改;

7)“中药化学成分”类包含具体的化学成分名称,系统收集了中药涉及的化学成分名称;

8)“食疗-药膳”类包含可以用作食疗和药膳的具体名称,如“安神茶”“八宝粥”等;

9)“中医机构”类包含了全国所有中医药研究机构、行政机构、医院、制药企业等,如“安徽省卫生厅中医管理局”“安庆市中医医院”“安顺制药厂”等。综上所述,使用最多的10个的语义类型都属于实体类型,均有较多实例,故包含的概念较多,在语义类型的使用上属于正常现象。

2使用数量少于10个的语义类型的情况分析

具体分析语义类型使用数量少于10个的有30个,它们的使用情况分析如下。

1)语义类型本身为大类,按照“能用具体类型的就不用上位类型”的语义类型归类原则,这类语义类型本身在分类中只起到分类节点的作用,而具体归类则归为其下的具体类型,如“事件”“物理实体”“中医基础理论”“中医信息文献学”“中药性能与功能”“有机体”等;

2)语义类型本身定义范畴过窄,不能包含更多的概念,如“血”“血的功能”“津液功能”“精的功能”“腧穴功能”“五色”“五化”等;

3)在中医药学系统里不能或者不需要作为语义类型存在的,如“归经”“针灸处方”“中药功能”“方剂功用”等;

4)由于与其他语义类型定义分辨不清而归类错误或不完全的,如“针灸研究”“辅料”“中医预防”等;

5)由于中医药学语义类型也是在不断修改完善过程中,有部分数据还未完全修改为目前的语义类型,如“中药药理作用”“矿物”等;

6)语义类型分类过细,如“心理功能-中医心理”“神”“情志”“七情”。

3未用到的语义类型分析

中医药学语言系统现有语义类型128个,使用率为86.72%,未使用到的17个是:人工物质;中西医结合;医古文;自然物理学科;颜色;中医学与古代哲学;中西医结合疗法;制药工艺、农业;脏象学说;药用设备;思想或概念;研究设备;升降沉浮;研究活动;中药研究;师承关系;症状或体征。该17个语义类型的情况分析如下。

1)语义类型本身为上位概念,其下还有更具体的语义分类,如“思想与概念”“人工物质”“中医学与古代哲学”“制药工艺、农业”“研究活动”“中药研究”等;

2)语义类型本身表示的是一种组合关系,而不是单一概念所能表达的,如“师承关系”“中西医结合”“中西医结合疗法”等;

3)语义类型设置过大,过于空泛,目前中医药学语言系统未涉及其内容,如“自然物理学科”;

4)语义类型设置问题,不表示一种语义分类。如“医古文”表示的是一种语言形式,每个医古文形式的字、词、句都会表示具体的语义含义;

5)语义类型设置太过于狭小,仅表示特别具体的意思,如“升降沉浮”是具体指中药药性的一个方面,不应作为一个语义类型存在;

6)语言系统目前收词范围的局限导致未使用到该语义类型,如“研究设备”“药用设备”等;

7)语言系统数据问题,“症状或体征”是最近修改的语义类型,原有这部分数据均标为“疾病或症状群”,数据还未修改。

4小结

中医药学语言系统现有语义类型128个,使用到的有111个,使用率为86.72%。使用最多的语义类型为“方剂”,使用了33102次,占系统总数的26.86%。使用最少的为“雌雄霹雳火”“方剂功用”“经络学说”“矿物”“声音”“心理功能-中医心理”“针灸处方”等8个语义类型,使用频次均为1次。除“雌雄霹雳火”“针灸处方”为错误类型外,其他6个类型占语义类型总数的4.7%。4.7%的语义类型使用情况占系统概念总数少于0.006%。由于中医药学语言系通过的语义类型是存在等级结构的,上位语义类型都是比较大的概念,或仅作为分类而存在,所以其下归类的概念数量较少,不能仅以数值来说明整体使用情况。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出:中医药学语言系统分类整体框架合理,但在具体下位语义类型的设置上还需调整,不能将过于具体的概念或组合概念作为语义类型。

中医药文化概述篇5

关键词: 阴阳 壮医 中医

   壮医、中医同属我国传统医学的范畴,其产生和发展都与中华民族特定的历史、文化等背景有密切的关系,但由于各民族所处的地理环境、气候特点、历史发展进程、文化语言背景、生活风俗习惯及疾病特征等不同,因此他们之间又有各的发展过程而产生不同的理论体系,在诸多方面表现出或同或异,从而丰富了传统医学的内涵。研究壮医、中医之间的异同可以更深刻地、更全面地了解各民族医药的特点,以利于民族医药的发展和提高,更好地为广大患者服务。本文仅就阴阳在壮医与中医理论及应用中的异同展开论述,以期从哲学的角度寻求壮医、中医之间差别与联系,揭示壮医阴阳为本的精神实质。

1 壮医与中医“阴阳”理论的起源

   阴阳学说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哲学理论,是古人探求宇宙本原、解释宇宙变化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壮医认为,万物皆可分阴阳,万变皆由阴阳起,此即阴阳为本。壮族先民阴阳概念的产生,与壮族聚居和分布地区处于亚热带,虽然平均气温较高,但四季仍较分明有关。由于日月穿梭,昼夜更替,寒暑消长,冬去春来,再加上与中原汉文化的交流,使壮族先民逐渐产生阴阳的概念并发展为阴阳为本的理论,并运用于医学上,作为解释人与自然之间、人体生理病理之间种种复杂关系的工具。据考证,大约自宋代之后[1],壮医已引进阴阳的概念,用阴阳来解释人体的生理病理现象及某些疾病(包括内科疾病)的病因病机。如《广西通志》(明)称壮族民间“笃信阴阳”;又如民国时期韦冠英修、粱培烘等纂《贺县志》提到:“尝思天一生水,地二生火,是则水火者,乃先天之阴阳。”

阴阳五行学说作为推理工具在中医学中的应用,是中医理论体系建立的重要标志之一。《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的开首即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这段话对阴阳作了高度的浓缩和概括。一般认为,阴阳出于《周易》,五行出于《尚书·洪范》。《周易》对中医学阴阳学说的形成具有深远的影响,特别是《易经》关于“十二消息卦”的阐述[2],更体现了中医学“重阳必阴,重阴必阳”,“阳生于阴,阴生于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理论的特征。中医学自《周易》引入“阴阳”的概念之后,又深受老子哲学思想的影响[3],它对中医归纳阴阳属性、互根互用、消长转化和三阴三阳等方面认识起着指导性的作用。正是在《周易》及老子思想的影响下,通过历代医家的努力,逐步形成中医所特有的阴阳学说,指导着临床实践。

2 壮医与中医对“阴阳”认识的差异

   壮医与中医对“阴阳”的认识基本趋于一致的。壮医同样认为大自然的各种变化,都是阴阳对立、阴阳互根、阴阳消长、阴阳转化的反映和结果。但在壮医学中更有一种“阴盛阳盛”的新概念,这在中医学阴阳理论中是从未论及的。其形成与取类比象的认识方法有关。壮族先民在实践中直观地观察到,在自然界中,壮族地区地处亚热带,常年气温偏高,是谓阳盛;同时,壮族地区也经常下雨,雨量充沛,是谓阴盛。于是慢慢总结出“阴盛阳盛”的概念[4]。某些壮医学家如已故罗家安先生就将“阴盛阳盛”的概念引入医学领域,用来说明某些病症。尽管如此,壮医运用阴阳来阐释人体生理病理变化没有中医那么深透。

 中医学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阴阳对立制约、阴阳互根互用、阴阳消长、阴阳转化等几个方面,从矛盾双方的对立斗争、依存互根、消长转化,来说明疾病的变化与发展。中医学认为,阴阳失调,偏盛偏衰是疾病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因此调整阴阳,补偏救弊,促使阴平阳秘,恢复阴阳相对平衡,便成为中医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特别是阴阳学说中“天人合一”的思想揭示了人的健康与天、地环境有关,“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明人体的生命现象必须顺应自然生态变化。违背自然界规律,就不能达到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和谐统一也具自然生态含义,一切都在运动之中。不论四季变化,五脏相生相克,五味太过与不及都会使人的阴阳失调。在中医的学术体系,自秦汉《内经》开始,直至晚清和近代,不论哪一个流派都以阴阳学说为基本理论。这也揭示这一基础理论是既丰富而又相当完整透彻的自然生态观,也是中医中药得以延续至今的重要原因之一。但在中医著作中从未出现过“阳盛阴盛”的概念,“阳盛阴盛”是壮医学独具的、具有特定地域性和民族性的一种提法。

3 “阴阳”在壮医与中医临床应用中的比较

   实践证明,“阴阳之道”是中医学理论的指导思想和重要组成部分。借以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并指导临床诊断、治疗以及选方用药。正确的诊断首先要分清阴阳,才能抓住本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阴阳失调,是任何疾病发生变化的内在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由于阳气虚弱而累及阴精的生化不足,或由于阴精的亏损而导致阳气的生化无源。所谓“阳损及阴”及“阴损及阳”,甚至出现“阴阳两虚”,都是临床中常见的病理变化。在临床应用上调整阴阳,补偏救弊,补其不足,泻其有余,促使阴阳平衡,恢复阴阳的正常状态,这就是中医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只有用阴阳两纲去概括、总结、说明,那才是万举万当,有的放矢。

   

而壮医学理论体系未将阴阳理论放在其主导地位,认识疾病的发病机制更多的是以“三道二路”不循常态以及“毒虚致病”学说为基础,实际应用中很少从阴阳失衡的角度来认识疾病的发生机制;治疗疾病的实践中则是以辨病为主。壮医认为,辨病是决定治疗原则和选方用药的主要依据,而辨证则是处方用药的重要参考,甚至是像西医学一样的专病专治,专病专方,就是证变化了,也不一定立即变更治疗原则和原来方药。壮医即使是进行辨证也只是简单地把病证分为阴证、阳证[5]。阴证应用抑阴扶阳之方,阳证应用抑阳滋阴之法。内容远未及中医的辨证丰富,在此方面壮医学还是值得深入挖掘。

  

从以上壮医与中医阴阳学说的比较可以看出,二者论述非常相似,壮医的很多观点都是借用中医学认识的成果,但又有其独特之处,壮医学长期流传于民间,以前没有得到系统的整理、总结,它的理论还不够完善,今后的深入挖掘,任重而道远。比较阴阳在壮医与中医理论及应用中的异同,可以更深刻、更全面地了解壮医药基本理论的特点,对进一步揭示壮医阴阳为本的精神实质,推动壮医药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中医药文化概述篇6

【关键词】精准医学;血液病;靶向治疗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3-0029-02

美国总统奥巴马在2015年国情咨文演讲中谈到了“人类基因组计划”(HumanGenomeproject)所取得的成果,并宣布了新的项目――精准医疗计划(precisionmedicineinitiative)。精准医疗由个性化医疗(personalizedmedicine)的概念进化而来。对精准医学在肿瘤个体化治疗中的应用,以助于对这一新概念的更好认识和应用。

1什么是精准医学?

美国“精准医学”计划主要体现为:启动“百万人基因组计划”;做好队列(cohort)及对照,建立与临床有关的“史无前例的大数据”;寻找引发癌症的遗传因素,继续美国已经开始的癌症基因组研究计划;建立评估基因检测的新方法,保护知识产权与有关版权的管理和保证精准医学和相关创新的需求;制定一系列的相关标准和政策,保护个人隐私和各种数据;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公私合作)模式:企业家和非盈利组织参加。上述内容又可以概括为三方面,即科学内容(百万美国人测序与癌症基因组);政府功能的相应改变及法规标准的建立,以及公私合作,社会参与。白宫科学技术办公室科学部副主任JoHandelsman1将精准医学描述为“一种考虑人群基因、环境和生活方式个体差异的促进健康和治疗疾病的新方法”。事实上,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不同机构的研究人员就已经发现了一种过表达HeR2蛋白的侵袭性乳腺癌亚型。1998年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批准的曲妥珠单抗是首个癌症分子靶向治疗,用于治疗HeR2过表达的转移性乳腺癌患者,但当时没有考虑影响疗效的分子和遗传因素。

2精准医学在血液病治疗中的应用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是一种骨髓中干细胞Dna异常引起的造血干细胞疾病,9号和22号染色体片段易位产生的异常蛋白酪氨酸激酶称之为BCR-aBL,可引起白细胞无限制地增殖,凋亡减少,最终导致白细胞数目的急剧增加。伊马替尼(imatinib)2是一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对BCR-aBL酪氨酸激酶有特异性抑制作用,已成为CmL一线治疗。早期在伊马替尼治疗慢性髓细胞白血病的临床试验研究中发现,一部分患者对靶向治疗原发耐药,或逐渐反应不佳,进一步基因检测发现存在t315i突变。迄今为止,发现耐药突变尤其是t315i突变的患者占Bcr-abl突变的10%-20%,目前被批准为CmL的酪氨酸激酶抑制治疗包括:伊马替尼、尼罗替尼、和达沙替尼,根据患者基因检测选择能覆盖耐药基因的治疗,可促进临床疗效。因此,目前提出的精准医学,主要是对肿瘤基因谱测序,进而研发靶向特异性生物标志的治疗,用于具有特异性生物标志阳性的敏感肿瘤患者。

肿瘤的另一种精准医学应用是根据肿瘤基因或分子谱替代肿瘤类型,对患者采用个体化治疗策略。诺华公司最近推出了一项名为“Signature”的临床试验计划3,根据遗传学分类选择靶向新药进行治疗,而不考虑患者是乳腺癌,肺癌还是其他肿瘤类型。诺华公司描述这项试验为“患者方案”试验,因为是根据识别患者的分子标志物进行的新药治疗。这些试验正在研究的治疗包括buparlisib,dovitinib,binimetinib,encorafenib和sonidegib。SloanKettering纪念癌症中心(mSKCC)的“篮子试验”也是类似的概念4,将具有相同的分子靶点的不同肿瘤患者进行同一种靶向药物治疗。

3未来发展方向

个体化医学在全球风起云涌,基因测序技术也相应的蓬勃发展,尤其是个体化用药基因检测与无创产前Dna检测,形成了个体化诊疗的重要基础。个体化诊疗或个体化医学是以每个患者的信息为基础决定治疗方案,从基因组成或表达变化的差异来把握治疗效果或毒副作用等应答的个性,对每个患者进行最适宜的药物疗法治疗,如癌症的药物有效率为25%,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有效率为50%,而同一药物在不同个体内的效果差异最高可达300倍。著名遗传学家贺林院士表示,转化医学=精准医学=个性化医疗,转化医学是口号,精准医学是标准,个体化医学是目标,而遗传咨询是纽带,贯穿始终。在血液学肿瘤的研究和学习中,个体化治疗的理念由来已久,新的靶向药物甚至对传统化疗以及移植提出挑战,有望取代传统治疗,进一步改善疗效。随着国内医学发展与国际的迅速接轨,相信未来基于靶向药物的个体化治疗策略将使更多肿瘤患者获益。

参考文献:

[1]HandelsmanJ.precisionmedicine:improvinghealthandtreatingdisease.http://whitehouse.gov/blog/2015/01/21/

precision-medicine-improving-health-and-treating-disease.publishedJanuary21,2015.accessedJanuary21,2015.

[2]SaretCJ,winnan,ShahG,etal.Valueofinnovationinhematologicmalignancies:asystematicreviewofpublishedcost-effectivenessanalyses.Blood.2015;125(12):1866-9.

[3]SlosbergeD,KangB,BeckJt,etal.theSignatureprogram,aseriesoftissue-agnostic,mutation-specificsignalfindingtrials.JClinoncol.2014;32:5s(suppl;abstrtpS2646).

[4]memorialSloanKetteringCancerCenter.2013annualreport:traditionalclinicaltrialsversusbaskettrials.http://

/annual-report/2013/traditional-clinical-trials-versus-basket-trials.publishedFebruary2014.accessedJanuary22,2015.

中医药文化概述篇7

中医药学强调整体功能,用阴阳五行学说描述疾病性质及人体病理;视邪正交争、阴阳失调为主要的疾病观;形神合一为主流的健康观;诊断利用四诊合参;贯穿治病求本、辨证论治、防重于治等理念。而西医则强调局部微观分析,内容涉及解剖、生理、病理、卫生、药物等;主张重视实验、疾病局部定位思想;研究对象为分子、基因、蛋白、亚细胞、细胞、组织、器官、个体、公共卫生等。不论是中医学还是西医学,从二者现有的思维方式的发展趋势来看,均是走向现代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思维,故可引入“三论”,用科学的方法论指导中医药信息学学科发展[1]。

2从概念比较

中医药信息学是基于动态现象运动规律理论,遵循整体准则和动态准则,运用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研究中医药学领域信息现象和信息规律,对中医药信息进行表示、管理、分析、模拟和传播,以实现中医药信息的获取、转化与共享,提示中医药信息的实质与内在联系的一门科学[2]。医学信息学是探讨生物学、医学或者更广义健康数据的采集、存储、交互和展现过程的科学,探讨如何利用信息科技来优化这些过程的科学,以及探讨如何利用这些数据实现信息和知识层次各种应用的科学[3]。

2.1研究对象不同中医药信息学以中医药信息为研究对象,强调以“人”为中心,包括健康的、疾病的及其相互转换的,并且是在时间、空间维度及背景方面的综合多维信息;医学信息学是以生物学的、医学的或者更广义的健康数据为研究对象,强调以“病”为中心,主要针对实验室疾病数据的防病抗病信息。

2.2研究内容不同中医药信息学以中医药领域信息动态现象运动规律为研究内容;医学信息学是以生物学相关领域的信息采集、存储、交互、展现及优化,实现信息和知识层次的各种应用为研究内容。中医药领域信息强调动态的天地人三才一体的整体观,说明中医药领域的信息主要反映人与自然、社会、人文及其相互关系的人体整体动态功能变化及其规律,所以中医药信息学与医学信息学研究内容有着根本的不同。

2.3研究方法不同中医药信息学与医学信息学研究对象、内容迥异,必然导致研究方法的不同。医学信息学以信息科学方法论为研究方法,运用信息观点分析和处理信息流程。中医药信息学也模仿和借鉴其研究方法,但中医药强调功能和整体准则,以中医药理论和经验作为分析和处理人体生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侧重人体解剖结构及其运动形态的改变。所以,在研究方法上需结合自身特点应用医学信息学方法并予以升华。如研究时需要中医药领域专业知识平衡语义关系存在用自然语言描述时的多义性与用形式化语言描述的确定性之间的矛盾;需要领域专家对知识的准确理解和内涵外延的精确把握;需要结合时间维度体现哲学、自然科学和社会文化背景的专业知识等。

3从知识框架比较

中医药信息学知识框架与医学信息学知识框架可概括如下。两图中从左至右分为四列,左起第一列为中医药信息或医学信息研究的对象,第二列为由基本信息转化专业应用领域的相关学科,第三列为两种信息学均由相关专业学科组成,第四列为两种信息学的知识结构,说明两者都是交叉学科,涉及到一些中间领域学科的知识门类。虽然二者构建模式相通,但研究内容不同,因此其研究领域及方向必然不同。

4研究方向比较

中医药信息学研究范畴可概括以下3个方面:一是基础领域研究,如中医药信息论、中医药知识整合论、中医药信息学原理等;二是技术领域研究,如中医药信息的收集、存储、处理及输出等技术;三是应用领域研究,如中医药信息标准化研究包括信息表达标准化、信息交换标准化、信息处理及流程标准化等,中医药知识体系计算机表示与模拟研究包括功能诊断信息系统、整体数据处理系统、临床决策支持系统等、医院管理系统、电子病历、图像处理等、中药质量控制、中药药效评价、中药优化设计与研发、中药知识发现与管理等,中医药数据分析与利用研究包括利用文本挖掘方法、关联分析方法、信息计量方法等对中医药研究中获得的数据与信息及科技文献信息进行分析与利用研究等,中医药文献信息资源研究包括中医药文献信息资源的获取、保护、存储、处理、传播等,中医教育科研研究包括多媒体教育、网上教育、远程教育等[2]。医学信息学研究范畴可概括以下4个方面:一是原始健康数据,如影像、微阵列、生理数据等。涉及到的研究包括数据采集和集成,如实时的生理信号分析、语音识别、传感器采集、条形码扫描等;二是从原始健康数据中分析出来的有组织的综合数据库,如基因分类及其外在表现形态。涉及的研究主要是数据整合及数据处理,如数据仓库、数据模型、语义网络、本体论、数据储存、提取、可视化及图像处理等;三是从数据库中抽象出来的知识库,如词表、术语学、本体库、语义网等。涉及到的研究主要是推理及知识管理,如自然语言处理、信息抽取、数据挖掘、文本产生、统计处理、自动学习及知识表达、知识模型等;四是从知识库中验证出来的可直接应用的知识结晶和理论,如协议、临床实用手册、概论等,涉及到的研究主要是知识获取及知识应用,如机器学习、文本解释、知识工程、决策理论及诊断、治疗、预防等。综上,中西医在对待临床信息的观念、临床信息的放置位置、采集内容、采集方法,尤其是临床信息模型以及信息分析方法等均有很大区别。目前中医药数据库系统广为应用,用中医电子病历来保存临床中医病案,用数据挖掘技术来整理及查询电子病历等。中医医院已经普遍吸纳了现代医学的诊疗方法,如电子病历在受到中医学自身发展规律的约束之外,也必然兼容有西医学的许多内容,体现着中西医的有机结合。当然还存在一些有待提升的空间,如中医专家系统进入了低潮期,中医的四诊信息还未达到客观化、规范化,对于人工智能的研究还在起步阶段等。

5总结

中医药文化概述篇8

关键词:医古文课程;儒家思想;“忠恕之道”;医德标准

医古文是高等中医药院校开设的一门基础课程,通过学习医家传记、医著序文及医学论文名篇,旨在研究中医古典文献的语言文化现象,帮助中医药专业学生形成独立阅读中医药古籍的能力,提高中华传统文化修养。由此说来,医古文既是一门语言工具课,更是一门文化素养课。学好医古文对中医药学生的专业深造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众所周知,我国中医药文化历史悠久,经典文献皆由古文记载,中医药本身实为传统文化所培育而生,又成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学的求学经历对上述医家的影响可谓贯穿一生,不仅其留世文章的措辞造句中多有《礼记》《论语》《孟子》等儒家经典的印记,而且其平生处世为人、行医济世的准则也大多与儒家思想的核心概念“仁”“忠”等暗合。他们的事迹无一例外说明,儒学等传统文化的教育内容对于中医药专业的学习和发展而言并非可有可无,而是不可或缺的。

可以这么说,以儒家思想教育为主要内容的传统文化教育对中医药院校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具有不可小觑的积极作用。作为承载这部分教育内容的医古文课程,有必要将儒家思想教育与语言现象讲解、文意疏通、义理钩沉等琐碎细致的知识点相融合,以期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中医药院校由于专业课程繁多,学生学习时间比较紧张,因而诸多基础课程特别是医古文课的教学课时相对较少。那么,怎样高效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将广博精深的儒家思想潜移默化为学生立身建德的正能量,是医古文教师必须深思的问题。

无论是医家传记,还是医学论文,儒家思想散落在文章中各处可见。假如没有一个提纲挈领的抓手,讲解起来则不止形散,甚而神散;对学生而言,记忆和理解尚且困难,遑论内化为“良药”从而修养言行。其实,针对这一难题,《论语》中早已给出重要的指导意见。《论语》记录了孔子在不同场合对不同弟子说过的话,篇幅短小而内容丰富,乍看好像繁复难解。然而孔子曾对曾参说过“吾道一以贯之”,意思是“我的学说贯穿着一个基本概念”。曾参将其阐释得更为明白:“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后学从而得以了解,由孔子学说开始的儒家思想贯穿始终的是“忠”和“恕”,二者合一就是广为人知的“仁”。

医古文课中,“仁”作为医德标准亦可谓“一以贯之”。如,隋唐著名医药学家孙思邈在其论述医德的名篇《大医精诚》中即明确指出,身为医生应当关爱患者,一心救人,切不可自恃己长,使医术成为敛财手段,否则就严重背离了“忠恕之道”。孙思邈以“忠恕之道”之“仁”直指医德,可以想见,“仁”既然是普通士人所安身立命的道德标准,以治病救人为己任的我等更当如此。那么,“忠恕之道”的具体含义是什么呢?

在《论语》中,“忠”和“恕”实为“仁”的两种表现、两个方面。按照孔子自己的话来定义,则“忠”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也就是说,自己要站得住,同时也使别人站得住;自己要事事行得通,同时也使别人事事行得通。而“恕”则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孔子针对子贡的提问给出的回答。子贡问老师有没有一句能够终身奉行的话,类似于今天座右铭那样的东西。孔子告诉弟子:“自己不想要的,就不要加给别人。”落实到医德上,则是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中具体罗列的方方面面:行医须细致冷静,以恢复病人健康为唯一目标,不乘人之危聚敛财物,不嬉笑玩耍贪图享乐,不得意洋洋自卖自夸。孙思邈还特别提出,要体谅病人独自卧榻的苦楚,也要理解家属遍寻不得的辛酸,从而审视自我,尽心尽力地救治,处方有效且平易。

实际上,并非只有孙思邈将“忠恕之道”看作医德之标。元代的医学名家朱震亨用自己“执心以正,立身以诚”的一生,完美诠释了待人以忠、推己及人的“忠恕之道”。在弃文学医伊始,朱震亨即慷慨陈词,作为读书人,“推及物之仁”乃是不折不扣的人生理想,至于出仕还是从医,其区别只在于推行仁德的不同方式。“推及物之仁”的说法延续了孔子“恕”的思想,经历了孟子“老吾老”“幼吾幼”的具体阐述,乃至宋代程朱重新审视后的《大学》中的理念――必先正心修身,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其立足点仍离不开“推己及人”这种一切道德都从自身出发的概念。结合其后的行医经历来看,朱氏也是将儒家思想这一基本概念当作行医济世指导思想的一位名医。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仁”或者说“忠恕之道”是儒家思想特别是孔孟思想的基本概念,也是古代诸多著名医药学家的行为准则。医古文课程应重视这一教育内容,并可结合生动的医家传记和丰富的医学论文,系统全面地对儒家这一主要思想及其对医德标准的积极影响进行细致入微的讲解,使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同时能够感悟医德,自觉树立健康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促进医药行业的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中医药文化概述篇9

【关键词】语义web;语义搜索;信息检索;中医药

中药新药研发是中医药现代化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旨在结合中华传统医药学与现代医药学的方法,分析中草药的药理作用、功效和化学成分等特征,并据此研制疗效更好、毒副作用更小的新药。作为一个知识密集型领域,中药新药研发对信息检索技术具有迫切的需求。在中医药信息化的建设中,积累了包括基础理论、中药和方剂、中药化学成分、以及临床试验等方面的信息资源[1],并建立了一系列的数据库查询和文本搜索系统。然而,现有系统存在两个主要问题:一是无法实现分布式、异构信息资源在不同机构和专家之间的充分共享,造成信息孤岛现象,二是基于关键词的搜索系统[2],无法利用各种信息资源之间的语义关联,来实现基于内容的文本检索。针对上述问题,提出通过构建领域本体来定义领域概念之间的语义关联[3],使用语义web技术解决异构数据集成和文本信息抽取等技术问题[3-4],从而面向该领域提供效果更好的智能搜索服务。

1引言

语义web是一个去中心化的互联信息空间,它基于本体提供机器可理解的智能数据资源,从而支持大量智能进行协作式问题求解和知识发现[3-4]。语义搜索(SemanticSearch)是建立在语义web上的智能应用[5-6],它将用户需求表示为语义查询,以本体驱动的方式在web环境中检索语义相关的信息资源。相关文献中报告的语义搜索系统,采用了数据库的语义集成[7-8]、语义信息抽取[9]、语义索引[9]、智能语义查询处理[10]、语义关联发现与评级[11]、以及语义资源排序等创新性方法[6],提高了检索结果的相关性和用户满意度[9]。语义搜索技术特别适用于领域概念模型相对复杂的生物医学应用[12-13]。例如,文献[14]提供了一个面向医学领域,基于语义关联和语义排序等技术实现的医学知识产权搜索系统;文献[8]提供了一个面向药物发现和安全性应用的数据库集成和综合查询系统。然而,这些系统都集中于西方医药领域,而未涉及到中医药领域。

为填补上述空白,提出了一个面向中药新药研发的语义搜索系统tCmSearch,它旨在利用一系列本体驱动的方法,来解决中医药信息检索中面临的问题。针对中医药领域信息的形式多样、管理分散、概念丰富和模式复杂等特点,提出在信息的语义提取、语义互联和语义融合的基础上,提供智能检索服务的设计思路。从功能角度分析,它属于一种混合型的搜索系统,融合了2类语义搜索系统的技术特征:(1)通过对结构性数据的自动浏览、注册、索引和评级,来支持各种智能查询应用[6-7,10];(2)基于本体对文本内容进行语义标注,并建立语义索引,从而提高文本搜索的质量[5,9,13]。该系统的技术贡献主要有3点:(1)针对结构性信息,提出一种基于语义视图的查询重写方法,来支持分布式、异构数据库的语义集成和统一查询;(2)针对文本信息,提出一种语义索引的构建方法,该方法基于本体从文本中提取概念实体和语义关联,利用基于语义图的索引结构加以维护,从而支持各种形式的文本内容检索;(3)设计并实现了多样化的智能搜索服务,包括基于内容的搜索、智能语义查询、语义图浏览、相关概念推荐、按主题的信息综合等,使得用户可以围绕一个领域主题来进行高效而全面的信息检索。

2系统的基本原理

当前web可视为由互相链接的信息资源(即记录)所构成的图,而语义web则是由互相联系的事物所构成的图。“文档图(GraphofDocuments)”的节点代表各种记录,边代表记录之间的引用关系,该模型反映了信息的实际存储和互联的情况,这是信息技术人员所关心的;“事物图(Graphofthings)”的节点代表各种事物,而边代表语义关联,该模型反映领域事物之间错综复杂的逻辑关系,这是领域专家所关心的。语义搜索的作用,就是实现“文档图”和“事物图”之间的相互映射,语义映射过程包括3个主要任务:(1)词汇-概念映射:领域专家可能用不同的词汇表达同一概念,或用同一词汇表达不同概念,所以词汇和概念之间存在多对多映射。(2)记录-RDF图映射:可以将每一个文档,根据其自身的语义转换为相应的陈述集,并以RDF图的形式加以表示和存储;也可以从RDF图之中出现的陈述回溯到该陈述来源的记录,作为该陈述的证据。(3)关系模式-本体映射:中医药领域的结构性信息资源主要存储于一系列关系型数据库中。为了将关系型数据库转换为在语义web上可访问的智能数据资源,提出一种模式映射方法。该方法利用语义视图定义关系模式与本体之间的映射,并通过基于语义视图的查询重写,来实现关系数据的语义封装与融合。

tCmSearch系统可以分为3层:(1)信息资源层:该层对应于文档图,提供了数据库、领域文献和web页面等信息资源;(2)语义映射层:该层包括语义搜索的核心功能,它从信息资源中提取语义信息,存入领域知识库中,并据此支持语义查询处理;(3)语义服务层:该层对应于事物图,它基于web环境向用户提供各种搜索服务,并通过人机互动的方式,根据用户请求来构造语义查询并显示搜索结果。

在语义映射层中,语义提取引擎工作于后台,用于实现从“文档图”到“事物图”的映射过程;语义查询引擎工作于前台,用于实现从“事物图”到“文档图”的映射过程;而领域知识库管理语义映射信息(包含领域本体、语义索引和语义视图)。语义映射方法分为两部分:(1)针对结构性信息(主要为关系型数据库),基于本体来屏蔽数据模式的异构性,提供统一的语义查询服务;(2)针对非结构性信息(即文本记录),从文本中提取语义信息,存入语义索引中,从而支持基于内容的文本搜索。

3基于语义视图的查询重写方法

针对异构关系型数据库信息的语义集成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语义视图的查询重写方法,它的步骤如下:步骤1,定义语义视图:通过一个语义映射工具,建立关系与本体中类和属性的映射规则;步骤2,构造语义查询:通过一个查询构造器,根据用户输入的请求,自动构造通过本体表达的Sparql查询,作为与底层数据模式无关的中间查询;步骤3,查询重写与结果封装:通过一个查询重写引擎,将中间查询重写为针对底层数据模式的结构查询语言(SQL)查询,将SQL查询分派给对应数据库来完成实际的查询处理,并针对SQL查询的结果进行必要的语义封装与融合,从而获得最终的查询结果。

查询重写引擎根据语义映射规则,将Sparql查询语句解析为SQL查询语句,并生成SQL查询的执行计划。它包括:(1)查询解析器,它解析语义查询,生成以SQL查询表示的查询计划,其中描述了所要查询的数据的源数据库、关系名、数据列、查询条件以及各个数据表之间的Join关系等;(2)查询执行器,它将SQL查询分发到不同的关系数据库中执行,并将SQL结果集包装为语义查询结果集。

4基于领域本体的语义索引

针对非结构性数据,提出一种基于语义索引的内容检索方法。该方法的主要步骤如下:步骤1,提取文本中的语义信息:对文本内容进行语义分词和语义分析,提取其中出现的一组资源以及它们之间的语义关联,表示为一个RDF图,并通过机器推理方法来推断RDF图中蕴含的假设性语义关联。步骤2,构建文本内容的语义索引:利用基于RDF图的索引结构,来维护从文本记录到其中出现的资源和陈述的匹配关系。步骤3,基于内容匹配的文本检索:对于用户使用的特定查询词或短语,系统首先找出与之语义相关的资源,然后利用这些资源在索引中匹配相关的记录,并将结果集返回。

语义索引中定义了一系列从资源(包括概念或陈述)到文本记录的映射关系,从而反映了文本记录之间的语义关联。语义索引中包括:(1)词汇-记录矩阵,即从词汇到记录位置的映射;(2)概念-记录矩阵,即从概念到记录位置的映射;(3)陈述-记录矩阵,即从陈述到记录位置的映射。

语义索引能够支持更加强大的语义搜索。搜索结果既包含与用户输入的查询词匹配的文档,也包括与用户输入在语义上相关的文档。对于用户使用的一个特定查询词,系统也利用其他语义相关的资源进行查询,使得查全率得到提高;如果系统成功识别了一个特定查询词,则利用对应概念查询语义相关的记录(而不一定是词汇匹配的记录),使得查准率得到提高。

5tCmSearch的部署情况和应用效果

tCmSearch现已部署于中国中医科学院(http:///),正式投入使用并稳定运行,支持科学研究和新药开发。如图1所示,tCmSearch基于web界面提供各种交互式的信息检索服务,用户可以通过领域概念驱动的方式,在语义查询、搜索和浏览等检索模式之间灵活转换,从而更加流畅而迅捷地获取相关信息。tCmSearch所支持的3种主要的信息检索模式:(1)基于概念的内容搜索和浏览:该项服务采用搜索引擎的界面风格,系统将匹配的文本记录罗列在界面中央,标注出记录中出现的概念,并将与这些概念的类别和相关概念罗列在右侧。(2)语义查询构造:该服务引导用户根据领域本体构造语义查询,从而满足更加复杂和精确的检索需要。它支持针对单个概念的信息融合,以及多个概念之间的关联查询。(3)语义图浏览:该服务以可视化语义图的方式展示数据。用户可以通过该图来浏览领域概念,更加形象地理解它们之间的关联,也可以选择其中的某个概念开始构造查询或搜索。

6结语

中药制造业的发展,依赖于中西医领域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共享,语义web技术将在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介绍了一个实用的大型语义搜索平台tCmSearch,支持中医药领域的分布式、异构数据库集成,为领域专家提供各种智能信息检索服务。它利用基于语义视图的查询重写,语义索引和智能搜索服务等创新技术,改进了该领域信息检索的性能和用户满意度。该系统已经成功部署,并服务于一系列中医药知识保护和利用的应用案例中。

参考文献

[1]FengY,wuZ,ZhouX,etal.Knowledgediscoveryin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Stateoftheartandperspectives[J].artificialintelligenceinmedicine,2006,38(3):219-236.

[2]BrinS,pageL.theanatomyofalarge-scalehypertextualwebsearchengine[C]//proceedingsofthe7th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worldwideweb,newYork,n.Y.,USa:aCmpress,1998:107-117.

[3]Berners-leet,Hallw,HendlerJ,etal.aframeworkforwebscience[J].FoundtrendswebSci,2006,1(1):1-130.

[4]LiangBY,tanGJ,LiJZ,etal.ResearchonknowledgecorrectnesscheckinginSemanticweb[J].ComputerintegratedmanufacturingSystems,2005,11(3):446-450.

[5]GuhaR,mccoolR,millere.Semanticsearch[C]//proceedingsofthe12th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worldwideweb,newYork,n.Y.,USa:aCmpress,2003:700-709.

[6]DingL,Finint,Joshia,etal.SearchontheSemanticweb[J].Computer,2005,38(10):62-69.

[7]CheungK,YipKY,Smitha,etal.YeastHub:asemanticwebusecaseforintegratingdatainthelifesciencesdomain[J].Bioinformatics,2005,21(S1):i85-i96.

[8]StephensS,moralesa,Quinlanm.applyingsemanticwebtechnologiestodrugsafetydetermination[J].ieeeintelligentSystems,2006,21(1):82-86.

[9]Hildebrandm,ossenbruggenJR,HardmanL.ananalysisofsearch-baseduserinteractionontheSemanticweb[eB/oL].RepoRtinS-e0706,Centrumvoorwiskundeeninformatica,maY2007.

[10]Corbyo,DiengR,FaronC,etal.Searchingthesemanticweb:approximatequeryprocessingbasedonontologies[J].ieeeintelligentSystems,2006,21(1):20-27.

[11]aleman-mezaB,Halaschek-wienerC,arpinariB,etal.RankingComplexRelationshipsontheSemanticweb[J].ieeeinternetComputing,2005,9(3):37-44.

[12]mukherjeaS.informationretrievalandknowledgediscoveryutilizingabiomedicalsemanticweb[J].BriefBioinform,2005,17(6):252-262.

[13]LeeF,Hermani,Hongsermeiert,etal.theSemanticwebinaction[m].Sciam,2007:297.

中医药文化概述篇10

关键词:中医药名词,英译原则,规范原则

中图分类号:n04;R22;H0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578(2013)02-0046-06

引言随着中国国力日渐强盛,中医药名词的国际标准化工作引起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的重视,iSo/tC249中医技术委员会秘书处落户浦东张江高科技园区,挂靠于我国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疾病分类第11版(theinternationalClassificationofDiseases11thRevision,iCD11)的制定将中医药内容纳入计划。此外,还有wHo西太平洋地区(wHowesternpacificRegion,wHowpR)组织编写的《传统医学名词国际标准》,而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wFCmS)组织编写的《中医基本名词中英对照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委组织编写了GB/t20348―2006中医基础理论术语、GB/t12346―2006腧穴名称与定位等国家标准术语。这些中医药名词的规范工作成为中医药走向世界的桥梁之一。

中医药名词中英双语的规范工作,离不开术语学工作原则的指导。由于中医药名词规范工作的时间较短,有关经验不足,理论探讨更嫌薄弱,目前还没有区分中医药名词英译原则和英文名的规范原则的讨论。规范原则是随着术语英译的逐渐成熟和术语规范工作的开展升华而得。本文意在讨论适合中医药名词英文名规范的通则框架,并将之与中医药名词英文翻译原则区分。

一中国中医药名词规范工作介绍(一)组织机构及指导文件

国家层面的中医药名词规范工作,目前主要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简称全国科技名词委)和国家标准委两个单位执行。两个单位各有一套指导进行术语规范工作的文件,主要内容大致相同。全国科技名词委起源于民国时期的“科学名词审查会”,1985年“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成立,1996年更名为“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所制定“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原则及方法”规范符合中国国情,强调了制定术语时要注意定名时的“民族性”[1]。国家标准委文件多根据iSo术语工作相关标准翻译并结合中国国情略做修改,与术语规范工作相关文件主要有:GB/t20001.1―2001标准编写规则第1部分:术语;GB/t10112―1999术语工作原则与方法;GB/t15237―2000术语工作词汇第1部分:理论与应用;GB/t16785―1997术语工作概念与术语的协调。中医药名词双语规范原则主要在术语学理论与方法指导下,根据以上工作文件,并综合分析中医药名词特点的基础上进行制定。

(二)中医药双语术语规范工作

中医药学名词(tCmterms)是中医药领域中中医药概念的语言指称,即中医药概念在汉语或其他语言中的名称。中医药名词规范工作就是根据预先确定的命名规则,系统建成规范的中医药系统术语集(tCmnomenclature)。中医药中英双语术语工作就是利用等义现象(equivalence)在英语中寻找到中文中医药名词的等义术语(equivalentterm)。

中医药名词的英译与其他自然科学术语不同,汉语是源语言,英语是目的语,翻译方向是从中文向英文。很多名词都具有悠久的历史,深具人文性[2],其含义有着复杂的演变过程,在英文中找不到对等词。中医药名词需要通过翻译创造对等词。这项工作已经有很多人进行尝试,由于个人理解和方法论的差异,一个术语存在多种英译。目前,中医药双语术语规范工作是在中文术语规范工作的基础上对中文术语已有的英文名进行规范。

随着中医药国际影响力增加,中医翻译由零星的个别实践到出版社组织的大规模翻译,翻译队伍从以国外为主到以国内为主,又到国内外平分秋色。翻译情况从各说各话到激烈的学术争论,从拉丁化到推崇普通用词,从混乱开始迈向统一。多年来,对于术语英译原则,学术界观点既有趋同,也存在争议。

二关于中医药名词英译原则的讨论(一)译者因素

中医药名词的翻译、翻译原则的制定受译者的主观因素影响较大,与译者的知识背景、文化背景、职业背景有关。这就导致术语英译指导思想,所制定翻译原则、所使用的翻译方法的多样化。目前主要是以西方语言学家魏杰(nigelwiseman)、文树德(paulU.Unschuld)为代表的“以原文为导向”的异化法和以医药学专家谢竹藩、班康德(DanielBensky)“以读者为导向”的归化法并存的情况。二者各有优劣之处。翻译方法不同导致所译出术语差异极大,使用混乱,难以统一。

(二)英译原则之争

2000年进入术语标准编制阶段,科技部《中医药基本名词规范化研究》项目成果《中医药学名词》(2004)应用的中医药名词英译原则共有六条:对应性、系统性、简洁性、同一性、回译性、约定俗成。并提出中医药名词的英译既要反映中医的本意,又要符合英语国家的语言习惯[3]。这些原则成为其他中医药名词英译标准制定的参考。世界中医药学联合会《中医基本名词中英对照国际标准》的英译原则在制定过程中,经多次会议探讨,反对回译性原则,强调对应性原则,共四条:对应性、简洁性、同一性及约定俗成等原则[4]。认为直译是手段不是原则。

魏杰认为中医名词英译最基本的问题在于是否需要固定的英文对应词。在英译方法的选择上,最根本的争论在于是否需要系统化的英译原则。制定专有名词最有效率的方法是先决定一套适用于所有名词的英译原则,亦决定每一类名词所使用的翻译方法。他强调回译性原则及直译法[5]。

一直以来,马万里(maciocia)、班康德及其同事认为中医术语多为一般中国人所了解,不能视之为“专有名词”。因此,根据不同语境可采用不同的英译词。他们认为许多中医名词具多义性,难以翻译,而且不同翻译人员所采用不同的译词能使读者理解术语不同方面的概念。强调翻译的“清晰性与可读性”[6],反对字对字的直译法。

(三)国际标准英文名规范原则

目前wFCmS的标准和wHowpR的标准分别组织公布了自己的中医药名词国际标准。

wFCmS直接提出了术语英译原则:

(1)对应性:英译词义尽量与其中文学术内涵相对应,是最重要的原则;

(2)简洁性:在不影响清晰度的前提下,译名越简单越好,避免辞典式释义;

(3)同一性:同一概念的名词只用同一词对译;

(4)约定俗成:目前已通行的译名,与上述原则虽然不完全符合,仍可考虑采用。[5]

在分类英译中,穴位名、中药名、方名的英译将拉丁化汉语拼音作为第一标准。在原则中没有概括这一做法的根据。

wHowpR没有强调英译原则,而是提出了筛选英文名的原则:

(1)准确反映中文术语的原始概念。这一点同中医药名词委和wFCmS的英译原则“对应性”原则本质是相同的。

(2)不创造新的英文词汇。强调从已有字典中选取英译,不另行创造新的英译,但可在语法层面改译。

(3)避免使用拼音。这一点与wFCmS的标准有着明显的分歧。

(4)与wHowpR针灸术语标准保持一致。强调了术语的延续性,一些明显的学术错误,如将“脏腑”译为“visceraandbowels”,也被继承了下来[7]。

(四)现有术语英译原则缺点

wFCmS虽然提到了专有名词用汉语拼音作为第一标准,并在翻译方法中提到了用双译法、三译法处理相关类型的术语,但是没有提到所依据的原则是民族性。从表1瘤类疾病的翻译看,wHowpR的选择照顾了中医术语的系统性,但是,也没有在原则中体现出来,而且,由于其与西医疾病一对一的关系没有体现出来,不便于临床使用,没有全面传递其医学内容。wHowpR及wFCmS对规范术语学工作及中医药名词原则多考虑语言层面,民族文化层面考虑不足。

三术语翻译与术语规范的关系一定翻译原则指导下的术语翻译是术语规范的工作基础。中医药名词英文名的规范原则需要将翻译原则考虑进去,并制约、指导翻译原则的选择和使用。

一般情况下,术语包括英文术语的规范应该是在收集到已有的英文术语中,由权威机构组织领域内专家,按照规范术语工作方法选出规范术语。规范过程一般不需要再创新术语,也同样不需要重新英译术语。

但是,中医药名词与西医及其他自然科学技术术语不同在于,她是中国本土科学的外传,很多术语在英语中根本没有对应词,只能采用一定的翻译手段进行仿造。这导致中医药名词规范必然涉及翻译的问题。在规范过程中,虽然可以使用已有的翻译,但是,由于翻译方法的不同,一个术语可以有多达10余种译法。那么哪一种能作为标准呢?

这就需要综合各种因素,制定用来筛选或改译中医药名词英文名的规范原则。此原则还将指导没有英译中医药名词的翻译。

四中医药名词英文名

规范原则的制定中医药名词英译的规范原则既要考虑到规范术语学工作的基本原则,还要照顾中医药名词自身的特点及需要翻译介入的特殊性。

(一)需要照顾术语规范的原则

1.对应性

术语的译名词义与中文相对应。即译名要符合中医术语的原意,所选英文术语能够最大限度地反映中医术语内涵。这是最重要的一条原则,制约着其他原则。

2.系统性

保证中医药学科概念体系的完整性。术语是概念的指称。中医药理论自成体系,在翻译的时候,除了照顾中西医术语的对应关系,还要照顾到中医药学术体系本身的系统性。相同系列的上位概念术语和下位概念术语应该有母子关系。例如疾病名称的翻译,必要时采用双译法,中医特色译名在前,西医病名在后,以同时达到传达中医文化和医学科学内容(见表1)。

3.同一性

同一概念的名词只用同一词对译。由于中医药名词的民族性,文化承载词及病名可以采用多译法。理想的话,同一概念中文术语只用一个英文术语表达,即达到一词一义的单义性,事实上很难达到。因为源语言是汉语的传统中医药名词要找到英文功能对等词往往是很困难的,所以,很多需要采用双译法和多译法来实现双语信息的准确传达。例如基础名词“髓海”(marrowofsea;brain),病名“气瘤”(qitumor;subcutaneousneurofibroma),采用中医传统术语直译在前、西医译名意译在后的双译法来传达中医术语和西医术语的对应。

4.简洁性

译名要简洁,不是辞典释义,用词不能太长。早期很多术语的音译采用解释性翻译,借用西医术语表达中医概念,以帮助英文读者理解中医术语的内涵。如“十二经脉vascularsystemconsistsof12pairsofmainvessels”[8]。这是一个阶段性的现象。随着中医药的国际化,术语的英译逐渐由繁复向简约过渡,由归化为主转向异化为主,如“十二经脉twelvechannels/meridians”。

5.约定俗成

目前已通行的译名,与前述原则虽然不完全符合,仍可考虑采用。对于存在明显学术错误的不予采纳,如脏腑visceraandbowels的翻译。

(二)需要照顾英译的原则

回译性:译名结构在形式上与中文一致或相近。

名词定语和连接符“hyphen”的使用,使中医药名词的英译越来越简洁,回译性也越来越强。面对国际中医药领域双向交流的需要,保证其他原则的前提下,回译性可以使所得译名形神兼顾,不可忽略。例如“肝肾阴虚”早期多译为yindeficiencyofliverandkidney,现在多译为liverkidneyyindeficiency。

(三)照顾文化承载词

民族性:选择规范译名时,应考虑中医药名词的中国文化特色。

既要保证中医药术语作为医学科学术语的准确性,又要照顾其社会人文科学的历史性、人文性。因此,我们采取的策略有二:一是专有名词采用拉丁化拼音作为第一标准。如方剂及中成药名称、中药名及针灸腧穴名称采用音译作为第一标准。还有人名、书名、地名、部分基础名词及病名也采用音译。二是为了尽量反映中医药名词的人文特色,不少术语采用双译法或多译法。例如,气瘤(qitumor;subcutaneousneurofibroma),髓海(marrowsea;brain)。

总之,目的是力求既方便双向的信息交流,又能较为准确传达中医药原意,尽量达到功能对等,使外国人能从自然科学和社会人文科学全方位地了解和学习中医药学。

(四)与国际/国家标准的统一

由于中医药术语国际规范工作时间尚短,理论指导欠缺,所选术语也在试用阶段,需要在使用中不断修订,对于国际标准wHowpR的术语标准,针灸命名标准中很多不合理的英译因照顾延续性而被延续下来,如五脏fiveviscus、六腑sixbowls,这种翻译一直不被多数学者接受。新的学术观点倾向于使用“汉语拼音+意译",如五脏fivezangorgans/viscera、六腑sixfuorgans/viscera。对于国际标准,正确的自当接受,错误的理当摒弃。

对于国家标准委组织公布的国家标准GB/t20348―2006中医基础理论术语等双语标准,处理原则是,先参考国际标准,然后是国家标准,加以比较,在术语工作基本原则指导下,择优选用。

中药名、中成药名须参考2010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拉丁中药名称已经向国际药典接轨,植物药用药部位后置,以便检索。但其中成药名称用汉语拼音加剂型的方式,不为外国人接受。目前国际上倾向于用汉语拼音作为第一标准(建议拼音不要连写,以方便外国人拼读),后面应该附英译名,以完整传达方名、中成药名信息。

五中医药术语英译的规范原则

基本内容及顺序根据其重要性,7条中医药名词英译规范原则的基本内容及顺序是:

对应性:译名词义与中文相对应。这是最重要的原则,居诸原则之首。

系统性:保证中医药学科概念体系的完整性。

简洁性:译名要简洁,不是辞典释义,用词不能太长。

同一性:同一概念的术语只用同一词对译。

回译性:译名结构在形式上与中文一致或相近。

民族性:定名时应考虑我国文化特色和中医药名词特性,翻译时尽量保留中医文化特色。

约定俗成:目前已通行的译名,与前述原则虽然不完全符合,仍可考虑采用。

以上诸原则,除了对应性为优先原则之外,其他原则的顺序有时还需综合考虑。

六结论中医药名词的英译关键在于对中文术语概念的准确把握,必要时需要对中文术语进行考证,准确把握术语的本体。一些专有名词在原始出处可能找到它命名的原因。按照术语学的系统性工作原则,需要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建立完整的中医药概念体系,在术语之间建立关联。中文术语间的系统性,决定英文术语的系统性。中文术语规范原则也是英文术语规范时应该遵循的。中医药名词英文翻译原则只是术语英文名规范原则的基础之一,首先是对应性原则优先于其他原则,旨在达到等义的目的;系统性原则次之,建立概念术语之间的联系,在选择英文译名时要顾及上位概念术语和下位概念术语之间的关系。其次,必须考虑翻译的因素,回译性原则虽然争议较大,形式上的统一对于中英双语双向的学术交流也是非常有意义的。由于文化承载词、专有名词的大量存在,民族性是必须考虑的原则。双译法、多译法的使用成为解决这一难题的重要方法之一。另外,专有名词拉丁化将汉语拼音作为第一标准已经被国内外学者提到日程上来。

总之,中医药名词英文名的规范原则高于英译原则,综合了术语学和中医药名词的民族特点,对中医药名词英译的规范工作具有实际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科词委字〔2010〕031号.关于下发《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组织条例》和《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原则及方法》的通知.

[2]朱建平.中医术语规范化与中医现代化国际化[J].中华中医药杂,2006,21(1):6-8.

[3]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4]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基本名词术语中英对照国际标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xxx-xxxvi,408.

[5]魏杰,许权维.中医名词英译:应用系统化原则的翻译模式[J].科技术语研究,2004,6(4):30-34.

[6]oConnorJ.acupuncture:aComprehensivetext[m].Seattle:eastlandpress,1981:x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