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学进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21:47

人文地理学进展篇1

【论文摘要】:人文主义地理学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末,是时欧美正涌动着人文主义思潮,它带动了对逻辑实证主义知识体系进行批判的一系列理论的出现,人文主义地理学就是其一。文章主要探讨了人文地理学的含义与发展历程,并对当代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1.人文地理学的含义[1] 

 人文地理学是研究地表人文现象的分布、变化和发展的一门学科。人地关系是该学科的理论基础和核心内容。它与自然地理学被并列为地理学的两大支柱。人文地理学包括的分支学科有经济、城市、人口、部落、旅游、社会、文化、政治、军事、民族、行为、感应地理学等等。 

2.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历程 

 人文地理学发端于19世纪的德国地理学家李特尔和拉采尔,当时称为人类地理学。由于他们过分强调"地对人的控制",因而不可避免地陷入环境决定论的泥坑。20世纪20年代,法国地理学家韦达 白兰士及其学生白吕纳提出"人地相关论"称其学说为人文地理学。他们的观点成为人文地理中"或然论"的理论基础。本世纪20年代始,地理学注意的重点逐步转向社会科学,离开了单纯的地球科学,探讨地理学新起点的各种学说竞相争鸣。各种学说的共同点都与环境决定论相对立,都抛弃了以往那种"自然为因,人生为果"的命题,从人本主义出发,探讨人地关系。 

3.当代人文地理学研究 

 3.1 研究的主要内容[2] 

 人文现象的分布、扩散和变化虽然受到自然环境的制约,但是社会、经济、文化和政治等因素,尤其是社会生产方式和社会经济制度也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人文地理学可以说是地理学中的一门人文科学或社会科学。人文地理学经过长期发展已形成一个较完整的学科体系。"空间"和"地方"是人文地理学的两个核心论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文地理学在理论、方法以及研究内容等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代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理论主要涉及空间、全球化、城市化、人口、迁移、文化、景观、发展和地缘政治等,其内容主要包括:(1)社会经济发展的全球化特征与地区差异之间的关系;(2)人类与其周围生活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3)不同空间尺度,包括世界、国家、地区和城市的政治、经济演化特征与趋势;(4)与民族、种族、性别、年龄、阶级等因素相连的社会特征及其对空间发展的影响。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尽管当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但在现代社会发展中,人类的作用和科学技术的作用日趋明显,使得地理学人文化的趋势加强。人文地理学地位的提高,将可能使地理学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3.2 研究的主要方法[3] 

 几个世纪以来,哲学家们已经提出了以下的研究方法:(1)意识形态观念学。寻求知识的社会或政治的支持理由或目的。(2)认识论。知识是如何获得的?有关我们如何认识世界的假设(我们认识了些什么?我们是如何认识的?)(3)本体论。支持理论或观念体系的一系列特定的假设(什么可以被认识)。(4)方法论。一套可以应用于进行调查研究某种现象的计划和程序。人文地理学是研究社会、空间、地方和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在不太长的时间内形成了一系列研究方法论。 

4.人文地理学的发展趋势: 

 4.1 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高度综合 

 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高度综合表现为以人地协调发展为目标,以区域为主要研究对象,实现资源、人口、环境、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这克服了以往拼盘式或形式综合的缺点,体现了当今地理学走向统一的趋势。 

 4.2 加强了对非物质生产领域的研究 

 加强对非物质生产领域的研究,并开拓了许多新的研究领域,如商业地理学、旅游地理学、文化地理学、行为地理学。其中旅游地理学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迄今为止,已在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旅游客源市场与游客行为、游客空间结构、旅游开发与规划、旅游地形象设计与营销、生态旅游与持续发展、旅游影响等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少数研究成果同国际水平相比已无明显差异,如旅游地综合个案研究、旅游资源分类和评价、旅游环境容量、国内旅游者行为规律、主题公园的研究等。 

人文地理学进展篇2

关键词:信息时代;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创新分析

引言:人文地理学主要以人地关系的理论为基础,从历史数据上增加人文活动的范围,对人文地理的思维进行分析。地理学主要研究地球表面与人文要素之间的作用关系和规律,是人文地理学与地理学的纽带。

一、信息时代地理学的主要意义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时代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的发展主要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研究了人地关系之间的相互联系。很多学者对信息技术人文地理学从深远的角度来分析,包括对信息产业和技术以及地理关系。以信息时代为背景,以人文地理学的创新为依据进行分析,包括生态文明建设与物联网信息和地理学,地理学的思维创新与人文地理学是自然科学的主要路径。

二、信息时代地理学与人文地理研究的创新

(1)空间分析的框架和思路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人文地理学已经从流动空间的信息技术延伸到地理空间的领域[1]。主要是以空间分析和框架结构为依据,将传统的人文地理知识与自然界的地理学为基础。人文地理学能够以新的信息技术为基本概念,从而促进了人们形成新的流动时空和流动区域的形成。新的流动范围将围绕自然科学预地理学作为重点的基础内容,将社会经济与人们的生活相互结合。对城市和区域空间结构产生系统性的影响,将流空间从单一的要素向网络分析转向虚实空间的互动,还能向耦合结果的流动空间转变,以空间分析为主要框架。并且将流动空间能及时从移动信息技术以及高新技术信息时代向现代方向转变,信息和通信技术在空间和时间的距离维度上相互融合,流动空间的本质是信息时代的活动内容。也是对公共场所的一种建设,从而实现了远程控制的技术的发展,这一技术的出现将重新塑造城市与空间区域的结构,对范围的集聚和扩散变化程度进行整体的补充,也能促进城市形态的变化和感观形式的出现。所以,流动的信息时代技术与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研究分析的主要方法是以理论依据为主导,具体如(图1)所示。

(2)新型的人地关系的变化

随着新型的人地关系的产生,人文地理学的核心内容是研究地理學,主要强调人地系统生存和发展的优化过程,科学系统的人地关系构成和综合实践以及动力学模拟都是根据3S技术的新方法和手段为开发依据,这种新的开发技术将不断应用到人地系统的研究领域[2]。在处理人地关系的问题上,主要是针对人文地理的理解从理性的的角度分析人的情感关怀,并且向地理学的角度去延伸来认识自然环境和资源共同组合,逐步转向对要素流动和地域创新能力方面扩展,对时空关系从不同的角度都有新的认识。一些新的人地关系主要是以生态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建设为理论依据,还能以人地关系的协调作用来促进人文地理与自然和社会的进步,为实现人与群体之间的和谐关系,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依据。也是提倡绿色生态建设的动态感观意识。随着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方向,信息时代将改变了传统的现状,以新型人地关系为目的。新型城镇化的建设充分体现了人文地理关系的实现,主要强调城乡空间的协调发展,将人文地理关系和地理学相互统一。通过科学技术的实现来解决城市中出现的问题,并探索在高新区域内协调和城乡相互融合的城镇化发展的新思路。逐步向智慧城市的阶段跨越,新城市的建设对处理人地关系的相互协调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主要是通过物联网和移动技术以及新型的信息手段来维护将传统数据相结合。充分实现精确的人与自然以及社会经济的模拟,并将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相结合,以此来展现高层次的人文地理关系的协调和发展作用,为构建信息时代的新型人地关系具体情况如(图2)所示。

(3)创新研究方向

首先,创新能力的提高与人文地理格局的发展过程之间是相互雇佣的关系,主要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结构,将系统全面的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利用大数据来定性人文地理学的创新研究方向。其次,要运用信息时代的人文地理研究内容,观察地理文化的流动和变化情况,避免对产业组织和地域空间的发展等各个方面的影响。充分将地理空间的距离和交通网络以及自然环境以网络空间的形式定性。信息技术的实现提高了空间地域的流动性和变化规律,并且增强了地域之间的相互联系程度,将人文地理学重新规划和调整。也实现了创新研究的发展方向,而信息时代的功能与结构是实现理论创新的基础。将流动空间的框架为指导依据,信息时代加快了地域发展的空间流动性,以正确的方式处理地域空间的生活和实践影响。创新是信息时代的情感搭配,并且与地理空间的互动模式为新理论基础。深入挖掘和展示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对情感的分析进行深入探讨,对空间布局和空间数据以及变化规律进行演变,评价出不同的地域发展状况。最后,还要加大对数据的分析,结合传统的方法对新型数据整体总结,构成人文地理与创新研究的体系。

结束语:信息时代的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创新是实现社会发展的依据,人文地理学的研究还需要结合新技术来实现。这就需要摆脱传统的信息技术,用科学的方法来实现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的相互作用,对新技术的实现将是一次重大的挑战。随着智慧城市的发展和建设,人文地理学有了新的内涵,同时还能更好的实现地理学的创新过程和研究。

参考文献 

[1]郑度.陈述彭.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前沿领域[J].地球科学进展,2015,(25):600-606. 

人文地理学进展篇3

关键词:文化软实力;提升战略;科学发展

文化软实力的发展,是为硬实力提供更多的保证。国家曾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发展文化产业,加强文化建设,进而加强我国的综合国力,促进科学发展观理念的深入。本文针对中国中部科学发展的现状,主要有科学理论指导薄弱、文化产业重视程度不够等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为此,采取了提升文化软实力、促进科学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文化产业创新及和谐,树立为人为本理念、落实经济的科学发展等措施,加强中国中部科学持续性的发展。

一、文化软实力的概述

文化软实力主要是指一个国家市场竞争能力以及国家综合实力不可或缺的部分,它不同于硬实力,它阐述的内容不针对于政治、经济、军事等内容,而是一个民族的创造力和传承力,表现了一个国家文化的精神宗旨,体现了一个国家发展的历史进程,反映了我国在历史进程中科学发展的理念。文化软实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党对文化建设的充分认识。为此,正确的认识和理解文化力量的作用,对提高文化软实力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

二、中国中部科学发展的现状

1.科学理论指导薄弱

中国中部科学发展的现状之一是科学理论指导薄弱。特别是皖东地区,在发展水平上一直没有得到更好的改善,坚持科学发展战略是时代赋予皖南地区的历史使命。在皖南地区经济结构上,虽然得到合理的安排,但是就科学理论指导,依然处于落后的状态,没有加强科学理论指导,只是一味的盲目发展,生产的产品质量不合格,不能在国内外畅销,同时经济发展也滞后,人们的生产生活水平也一直得不到提高。缺乏科学理论指导,严重制约着中部地区经济的发展水平。

2.文化产业重视程度不够

中国中部科学发展的现状之二是对文化产业不够重视。皖东地区的文化产业,只是过度重视经济发展,忽略了对文化产业作用的重视。没有真正的将文化列入新兴产业的范围,没有真正意识到文化产业在未来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皖南地区当地的农民,文化生活依旧保持原有的传承,没有太多的创新意识,也没有明确的制定文化产业发展计划,在市场产品的流通中,文化创意这一词汇,对商家都是一种奢望。我们不难看出,皖南地区对文化产业重视程度不够,影响着当地文化产业的持续发展。

三、实现中国中部科学发展的对策

1.提升文化软实力、促进科学发展

提升文化软实力,就应该加强皖东等中部地区文化活动氛围,完善当地人们文化网络,促进创建文化艺术节,使其成为中国特有的品牌。与此同时,也要加强文化建设。例如:青年文化、校园文化,使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多方面、层次性、多样化发展,不断丰富文化服务系统的完善,更好的满足人们生产生活的需求。提升文化软实力,是为了促进科学发展,在文化建设发展的同时,科学也得到了推广。

2.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实现中国中部科学发展的对策,关键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可以提高人们对文化软实力的认同,只有对文化软实力的认可,才能更好的加强人们精神状态,提高民族的凝聚力。其次,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要依靠人们共同的文化信念和道德意识,只有人们的道德意识提高,文化信念加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会梦想成真,促进科学发展就会顺利进行。

3.加强文化产业创新及和谐

实现中国中部科学发展的对策,应该加强文化产业创新、构建科学发展观。在现代经济发展的浪潮中,文化产业的创新工作,是社会发展新的要求,它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着经济的增长,促进科学事业的持续性发展。和谐文化产业强调的是求同存异、和睦相处、团结友爱、同心同德。具有弘扬正气、凝聚人心、沟通感情、增进融合等功能,能够起到化解矛盾、整和关系的作用。

4.树立以人为本理念

实现中国中部科学发展的对策,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只有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才能满足人们对文化建设的需求,文化建设实质本身就是“人的文化”,科学发展必须树立以人为中心的思想,重视挖掘人的潜能和发挥人力资源的有效作用,才能使引进的人才有用武之地。由此我们可以知道,树立以人为本理念,才能解决好人的文化,注重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共同发展,提高文化产业的比重,中国中部的科学发展就指日可待。

四、结束语

如何从文化软实力提升战略角度,看中国中部科学发展,解决好这一问题,应提升文化软实力、促进科学发展,同时也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断地加强文化产业创新及和谐,促进树立以人为本理念,更好的满足人们生产生活的需求,推动中国中部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花建:文化力:先进文化的内涵与21世纪中国和平发展的文化动力[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总社,2006.

人文地理学进展篇4

【论文摘要】新课程视域下高中地理的课程文化取向主要在于关注人的生命和价值、注重科学与人文整合、强调向生活世界回归和对话、突出合作与探究,新课程视域下的高中地理教学应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四个层面进行建构。

课程是学校育人的媒体和蓝图,课程文化是学校文化的主体和“代言人”。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程文化作为课程改革的深层因素和重要目标,逐渐成为教育研究领域的一个热门话题。对高中地理课程文化的研究,对丰富高中地理新课程理论,实现高中地理课程的文化价值,促进高中地理课程改革,引导高中地理教学实践活动等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新课程视域下高中地理的课程文化取向

课程文化是在课程形成、实施及评价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课程观念和课程活动形态。从文化的角度看,课程文化包括课程物质文化、课程制度文化、课程精神文化;从课程的角度看,课程文化包括课程目标文化、课程内容文化、课程实施文化和课程评价文化。就课程的角度来看新课程视域下的高中地理课程文化的取向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关注人的生命和价值

高中地理新课程改革突出强调主体存在的意义,特别是将个体存在的价值意义放到了突出的地位,并注重在多样性、个别性中把握课程文化建构的意义,被传统课程文化所忽视的个体情感、意志、愿望、合作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得到了应有的肯定。在课程活动中,体现对生命的关注和对生活的关怀,充分体现人性化本质,尽可能缩短师生之间、学生与社会之间、学生与生活之间的距离,从而使学生的生命力得以开发、灵气得以展现、精神世界得以张扬。这些充分体现了普通高中地理新课程对人的主体价值和生命意义的关注。

2.注重科学与人文整合

高中地理课程跨“人文与社会”和“科学”两个学习领域,融自然性和人文性于一体,是高中阶段学生学习地球科学知识、认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进一步掌握地理学习和地理研究方法、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一门基础学科,具有对学生进行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培养学生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的整合优势,高度关注学生科学素质与人文、社会精神的和谐发展,把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统一于课程的“文化内涵”之中,科学和人文走向融合,使科学人文性成为新课程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

3.强调向生活世界回归

回归生活世界的课程文化,在课程目标上以人为本,致力于人的全面和谐发展;在课程内容上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强调充分挖掘校内外的课程资源,以扩展课程发展的空间;在课程实施上注重教学双方的对话与沟通。回到生活世界之中,就是要让学生的精神生活和生命体验成为课程文化的中心,沟通生活世界和科学世界的联系,使学生重新成为教育生活的主体。

4.突出对话、合作与探究

高中地理新课程注重一种对话、合作与探究的课程文化。高中地理新课程教学目的和任务的实现是一个师生共同合作的过程,既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也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教学不仅需要单向的灌输,更需要师生之间积极的对话,在对话中实现知识建构与内化,实现主动发展;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角色,成为学生主动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和合作者,强调师生之间平等基础上的合作,强调生生合作、师生合作过程中知识的有效建构,强调通过对话、合作、探究形成学生积极学习的意愿、主动学习的习惯、不断学习的能力、批判和创新的精神。

二、新课程视域下的课程文化追求——走向人本

1.确立为学生发展服务的课程文化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供了“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核心价值观,成为学校课程文化建设的新理想新追求,具体地说就要确定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的课程文化观。

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包含三层含义:第一,为学生的发展服务,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这就意味着学校和教师是为学生而存在,课程和教学是为学生的学习而存在,教师的教学行为是为学生的学习行为而存在;第二,为学生发展服务是为全体学生的发展服务,就必须承认差异、尊重差异,允许学生在发展共性中保持个性,在统一性中保持多样性。学生的发展在速度、程度、水平和方向上的不同,应成为教育教学的有效资源;第三,为学生的发展服务要求我们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把学生当作发展中的人,把学生今天的生活和明天的发展联系起来,既要关注学生今天学习的快乐,强调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又要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和终身发展。

2.确立为了教师发展的课程文化观

课程改革的成败取决于教师想什么和做什么,而决定教师观念和行为的是其所赖以成长的文化,课程改革关键要落实到课堂教学层面,没有课堂教学层面的改革,课程改革就是一句空话,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即课程”,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是新课程推进过程中的核心文化。

确立为教师发展服务的课程文化观需要我们关注教师观念的转变和行为的变革。关注教师观念的转变要求教师树立正确的教材观、教学观、评价观;关注教师行为的变革就是要根据新课程的要求,引导老师成为积极进取者、终身学习者、合作者和研究者。

3.坚持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和学校发展相统一的课程文化观

学校课程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发展,这种发展包含着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和学校发展,这三个层次的发展是一致的、完整的、统一的。没有教师的发展和学校为学生的发展所付出的劳动和智慧,学生的发展就成为空话;没有学校的发展和教师为师生的发展所提供的环境、条件和平台,师生的发展不可能达到较高的水平和状态。所以,我们要提倡学生、教师与学校的共同发展,提倡一种共建、共同、共享的和谐的课程文化,重视教师职业生涯所获得的快乐和幸福,重视教师观念和行为的不断变革,促进教师专业素养的不断提高,促进教师综合素养的全面提高,以教师课程素养的提高推进学校课程文化建设。

三、新课程视域下高中地理课程文化建构策略

新课程视域下的高中地理课程文化应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四个层面上进行建构。

1.确立多元取向的课程目标

我国高中地理新课程目标除了课程总目标外,还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分目标,三维一体,层层递进。

(1)知识与技能——基础目标。新课程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掌握,把知识与技能作为一条重要的课程目标,强调地理教育要“提供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知识”,要求学生“获得地球和宇宙环境的基础知识”,“掌握阅读、分析运用地理图表和地理数据的技能”。这一目标既对基础知识作了具体规定,又在掌握这些基础知识的同时,加强了相应技能学习与培养的要求。

(2)过程与方法——特色目标。这一目标突出探究性学习、自主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同时还关注学生解决地理问题的过程,关注学生在提出地理问题、搜集整理以及分析地理信息资料、回答地理问题这一完整过程中的表现。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深层次目标。地理教学中的人文精神的渗透、熏陶,集中体现在地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过程中。这一目标包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具有科学精神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社会公民等。这一目标强调要形成正确的全球意识,还十分强调要树立正确的人地观、环境伦理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养成关心和爱护人类环境的行为习惯。

2.设计多样开放的课程内容

高中地理新课程由共同必修课与选修课组成,课程内容结构中使用“模块”制。共同必修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共性,由“地理1”、“地理2”、“地理3”三个模块组成,涵盖了现代地理学的基本内容,体现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的联系与融合。必修课程的三个模块,每个模块相对独立,在教学实际中可视具体情况对模块的学习顺序、模块中的内容进行自由组合。

选修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满足学生兴趣爱好,培养发展学生个性。选修课程由“宇宙与地球”、“海洋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旅游地理”、“城乡规划”、“环境保护”、“地理信息技术应用”七个模块组成。选修模块涉及地理学的理论、应用、技术各个层面,选择的内容大都关注人类生产生活与地理密切相关的领域。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对于选修课程的学习顺序不作具体规定,选修课可以在必修课之前、之后或者同时开设。选修模块的设置大幅度增加了高中地理课程的多样性、选择性。

高中地理新课程具有多样性、选择性、开放性的特点,尽可能地满足学生多元的学习需要,尽可能地保证每一个学生选择课程内容的潜能都得以最大程度地发挥,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空间。

3.倡导参与合作的课程实施

高中地理新课程着眼于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营造环境;强调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多动手做、亲身体验、自己发现问题、自己尝试解决问题;倡导以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小组合作、勤于动手、感受体验等为突出特点的新型学习方式;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批评性思考以及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的知识经验、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同步增长。高中地理新课程在教材内容的编排上增加了“读图思考”、“阅读”、“活动”、“案例”、“问题研究”等教学内容。每一章结束部分设置的“问题研究”部分,侧重研究过程和研究方法,紧密配合各章节正文内容,提出研究的主题,设置问题情景,提供问题研究的思路、步骤和相关知识资料,引导学生在学习中积极思考和提出问题,促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转变,由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变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通过“活动”部分引导学生充分参与教学过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觉性,最大限度地发掘学生自身的创造潜力,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亲自去实践,去搜集信息、整理加工和应用各种信息,去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使他们学会探究、学会合作、学会学习。

4.实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课程评价

地理课程评价是地理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通过地理课程评价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地理教师不断提高和地理课程不断发展。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评价有以下几个特点:

(1)重视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高中地理新课程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察,倡导在关注学生学业成绩的同时,要关注学生在地理学习中的学习态度、学习方式、思维方式、分析与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关注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学习兴趣与积极情感体验等方面的发展,从各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同时,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提出评价指标的多元化,关注被评价者之间的差异性和发展的不同需求,以适应社会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

(2)强调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和针对性。地理学习评价方式,有的适用于评价学生地理知识与技能的达标程度,有的适用于评价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表现,有的则在评价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表现与发展状况等方面有独到价值。因此,评价应采用多种评价方式,从实际出发,选择和运用适当的评价方式,以增强评价的针对性,充分发挥各种评价方式的优势。

(3)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互动化。高中地理新课程评价的评价主体从单向转为多向,被评价者从被动接受评价转向主动参与评价,成为评价主体中的一员,学生、教师、家长和管理者共同参与评价。强调评价过程中主体间的双向选择、沟通和协商,评价者在民主、平等的互动中关注被评价者发展的需要,相互沟通,增进双方的了解,形成积极、友好、平等、民主的评价关系。

参考文献

1裴娣娜.多元文化与基础教育课程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2(4)

2王民.地理新课程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赵传兵、陈海霞.高中地理新课程理念与实施[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4

人文地理学进展篇5

【关键词】新常态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基础关系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5C-0029-02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下的必然选择。地方本科院校大多数是由专科学校升格而来,多数学校存在办学历史短、本科经验弱、管理欠规范、质量待提高、债务需化解等诸多问题。经过几年的大规模建设和发展,大多数院校通过教育部合格评估,标志着由过去专科教育向本科教育过渡已经基本完成。当前,地方本科院校如何在新的一轮发展中办出特色和提高人才质量,如何在经济新常态发展中提高竞争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这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重大课题。本文围绕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面临的基础问题,提出需要正确处理七大基础关系。

一、正确处理新常态下区域经济发展与教育理念创新的关系

当今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第一,国家在发展新思路、新模式上进行战略调整,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旋律,生态经济、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包容性增长成为新常态下经济发展追求的目标。第二,区域协调发展,“主体功能区”规划彰显国家区域发展的新战略,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按照形成主体功能区的要求,完善区域政策,调整经济布局。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形成若干带动力强、联系紧密的经济圈和经济带。近年来,国家相继批准实施长三角、珠三角、北部湾、环渤海、海峡西岸、东北三省、中部和西部等一系列区域发展规划,着眼于未来的国家战略利益,克服过去采用非均衡发展方式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第三,规模庞大、类型多样、功能强大的高等教育在促进经济增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以服务区域发展的地方本科院校,在这些深刻的变化中必须创新发展理念,学校要牢固树立主动为地方发展的服务意识,增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责任感、使命感,要适应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加强学科专业建设和调整的力度,实现高等教育与区域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在服务区域发展中不断地获取创新资源和发展动力。

二、正确处理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的关系

地方本科院校要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正确处理“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的关系。真正认识到科学发展就是两个“建设”的统一。特别是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前期由于原来办学条件比较薄弱,在校园基本建设、图书资料、实验仪器设备等硬件方面加快建设是必须的,这也是办学的基础。现在很多地方本科院校在校园建设上都高度重视学校发展的整体布局、建设风格、建筑设计、建筑质量,精心设计,精心实施,突出特色和不同的风格,努力建设极具品位、环境优美、适于学生生活和成长的现代化校园。但在学校的建设中往往容易存在重硬件建设,而忽视如管理理念、管理制度、师德、学风、校风等文化建设的倾向,在软件建设投入上很少,与硬件投入极不对称。大学是文化传承创新主要载体,而大学的人才培养正是传承创新人类优秀文化的最直接、最根本的途径,人才培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校园学术环境、学术风气等软环境的文化熏陶。因此,对于地方本科院校来说,转型发展更应该注重软环境建设,使学校真正成为服务区域发展的专业人才培养的摇篮、科学研究高地、服务社会的经济阵地。

三、正确处理加大投入与规避风险的关系

地方本科院校大多数是近十年来新组建升格的高校,原有的基本建设满足不了本科办学条件的要求。因此,加大资金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和基础设施的建设是必要的,但有些学校负债严重,校舍建设和景观景点过于奢华,浪费严重,影响了教职工的基本生活。目前,地方本科院校大多数处在负债运营的状况,据有关统计,地方本科院校95%存在不同程度负债,少的几千万,多的达到数亿元,严重影响到学校正常运营,影响到教职工生活待遇提高。因此,在新的一轮发展中,一定要控制学校投入规模,把投资风险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确保学校教职工收入稳步增长,不解决好教职工生活,就会影响学校健康发展。

四、正确处理行政管理与学术管理的关系

高校行政管理与学术管理的关系比较复杂,二者在功能上相互统一、相互辅助,在实际管理运行过程中相互交织、相互矛盾。一般来讲,大学行政管理主要指管理主体依据国家法律、政府政策、学校规则以及上级赋予的职权,有效运用管理学的方法和技术对学校工作实行科学管理,带领师生员工有效配置和利用各种资源,完成学校各项工作任务,实现学校规划目标的组织活动。大学学术管理特指学术事务的管理,是指管理者依靠专家教授对大学内部学术性工作开展的管理活动。学术管理是高校内部管理的主要内容,是大学与其他社会管理的重要区别。

地方本科院校要处理好行政管理与学术管理的关系。目前,地方本科院校普遍特点是行政管理处于强势地位,干部教师热衷于“行政级别”,其原因是地方本科院校发展初期各项工作主要靠行政管理来推进,行政管理表现出较高的效能;而学术管理一般处于弱势地位,其原因是地方本科院校发展初期缺乏公认的学术权威专家、教授,学校的学术组织不健全、学术活动不活跃、学术风气不浓厚,同时由于学术活动具有自由性和探索性的显著特点,其效果需要一定时间才能显现出来。因而,两者的地位在地方本科院校发展初期是不对等的,人们的印象中地方本科院校学术性不强。但随着学校发展,专家教授的增多,学术活动在学校发展中的需求越来越强,作为一个学术性的社会组织机构,学术管理在学校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这需要很好地协调行政管理与学术管理的关系,这对于学校的长远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五、正确处理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与学术型人才培养的关系

应用技术型人才和学术型人才是两种不同类型的人才。一般认为,高等学校专业人才培养可分为三种类型,即学术型人才、应用技术型人才和技能技艺型人才。在我国,三种不同类型人才的培养有其自身规律,而且分别由不同类型高校来完成。当前,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普遍定位于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需求的高层次应用技术型人才,所培养人才既要有一定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又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业能力,能够更好地面向地方,服务基层。这无疑是正确的。但从地方本科院校本身的长远发展来看,随着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还应适度培养学术型人才,发展研究生教育,加强学科专业建设,积极开展学术研究,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和创新思维,这一方面有利于防止因突出应用使专业设置缺乏学科支撑而发展后劲不足;另一方面从发展观来看,地方高校本科自身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需要,经过若干年的发展地方本科院校中也一定会有一批学校异军突起后来居上,也要向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层次发展。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定位,在重视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同时,也要兼顾学术型人才培养的发展方向,这有利于高校的长远发展。

六、正确处理师资队伍培养与引进的关系

人才引进与培养的关系,是地方本科院校遇到的又一个问题。地方本科院校师资队伍数量和质量问题都成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中的关键要素。在部分学校高生师比的情况下,有些新进教师从学校毕业就直接走上讲台,承担大量的教学工作,教学质量难以保证。因此,要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必须注意正确处理人才培养和引进的关系。一是完善人才队伍建设规划,根据学校事业发展的需要,加强人才工作调研,完善人才队伍建设规划。二是要抓好师资引进和培养工作。坚持培养和引进并重。教师引进是学校师资总量扩大的前提,在引进教师工作中,学校领导一定要求贤若渴,爱才如命,倾注超常规的精力,采取超常规的措施,通过公开招聘、“上门求才”等多种方式、途径,不惜超常规的代价,引进人才,培养人才,用好人才,全力建设好教师队伍。此外,学校要采取面向社会聘请具有一定社会经验的研究机构和企业高管人才充实教师队伍,以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提高学校整体办学水平。但在引进教师同时,不能忽视现有教师的培养,要针对地方本科院校中青年教师比重较大的特点,建立青年教师岗前培训、在职教师培训、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优秀青年骨干教师选拔培养等一系列制度;有计划地选派教师外出进修、访问、讲学、进行合作研究、参加国际学术研讨会,拓宽教师交流、学习的空间,提高教师教学技能。同时,也要平衡好现有教师与引进教师的政策待遇,否则,现有教师感到不公就会离开学校,这在地方本科院校实例是很多的。

七、正确处理教育国际化与区域社会文化融合的关系

经济全球化、高等教育国际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给地方本科院校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经济全球化要求高等教育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人才,积极参与国际教育的交流与合作。地方本科院校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要处理好高等教育国际化与区域社会文化融合的关系,借鉴外国高等教育先进的经验应和我国传统优秀文化相结合,取长补短,在教育国际化弘扬我国的优秀文化。

因此,地方本科院校在进行教育国际交流的同时,不能盲目“西化”,要根据学校的实际,对国外的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进行本土化研究消化,为我所用。要立足于学校所在地区的实际和学校现有教育的发展和自身特点,以批判的态度吸纳发达国家先进经验的前提下,注重挖掘地方特色浓郁民族文化资源,积极融入地方文化建设,把学校建设成区域内先进文化发展中心,将先进的文化理念、生活方式、学习方式辐射和渗透到区域社会各个领域,成为引领区域文化发展的辐射源。

【参考文献】

[1]杜玉波.把握新常态下的高教发展[n].光明日报,2015-03-02

[2]潘懋元,车如山.做强地方本科院校――地方本科院校的定位与特征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9(12)

[3]柳友荣.地方本科院校学科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eB/oL].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网,2008-09-18

[4]王守伦吴明王忠山.突出地方特色服务区域发展――基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发展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9(3)

【基金项目】2013年新世纪广西教改工程立项项目(2013JGa470);2012年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CtF120630)

人文地理学进展篇6

关键词:经济地理人文素质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

一、在中国经济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质是时展的需要

所谓人文素质,是指人们在人文方面所具有的综合品质或达到的发展程度。而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简单地说,就是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的教育。经济地理是地理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主要研究区域经济活动与生产布局,研究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经济发展的部门结构和空间结构的形成、发展、变化的规律。中国经济地理一般作为专业基础课程在各高职院校商贸、财经类专业开设,从其教学内容看,主要包括我国地理位置、资源、人口、工农业生产布局、商业、交通运输、旅游等方面的知识,这些内容综合性增强,人文地理知识的比重大,这就决定了该课程在培养学生人文素质方面具有其他学科所没有的独特优势。钱学森教授指出:“地理科学是与社会经济各方面都有密切联系的一大科学部门,是人类文明建设的基础理论。”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在意识和精神层面上的需求不断增加,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理想社会,成为全社会奋斗的目标。党的十八政治报告也明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然而,由于高职院校自身的特殊性,我国高职院校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现状不容乐观,人文素质教育尚存在较大差距,表现在不少学生行为不文明,社会公德意识淡薄,人文素质水平不高,这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成长与成才。因此,在高职中国经济地理教学中,努力挖掘地理学科的人文因素,加强对高职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是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需要,也是地理教学工作者的神圣职责。

二、中国经济地理课程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内容

1.爱国主义情操教育

爱国主义一直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理学科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渠道之一。热爱祖国、热爱家乡是每个公民最基本的品质,党的十也号召要“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中国经济地理课的许多章节都有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对我国生产布局的区域差异和对国土整治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的了解,使学生深化对我国国情、国力以及国策的全面认识,进而达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素质教育的目的。如在讲到我国农业生产布局时,教师就要给学生讲清楚,农业生产对于一个具有13亿人口的大国有多么重要。而我们国家在20世纪末就已经基本上解决了人民的温饱问题,到2020年我国人民的生活将达到小康水平,我国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这是一个让世界各国都为之惊叹的奇迹。另外,由于我国有典型的季风气候,雨热同季,在这种气候的影响下,我国种植农作物的界限是最靠北的。我国植物种类繁多,在历史上对世界农业的发展做出过重大贡献。在讲授轻工业地理时,教师要使学生充分了解我国手工艺品生产的精湛技艺和悠久的历史,四大名绣、四大名锦、文房四宝、三大特种手工艺的生产早已名扬四海,它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无穷的智慧和伟大的创造力。通过上述内容的讲授,教师让学生了解并感受到我们祖国的伟大,从而更加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2.环保意识教育

地理环境是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保护环境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职责。提高地理环境意识,加强环境保护教育,是新时期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经济地理教学中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事业蓬勃发展,现代工业由城市到乡镇遍地开花,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但同时也要看到,由于我国工业发展较晚,许多地区在发展当地经济时因缺少基本人文地理知识,生态环境意识淡薄,急功近利,往往以浪费资源、牺牲环境为代价来加速经济发展,这就造成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当前,环境、资源、人口已成为世界性的问题,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需要很好解决的问题,建立生态、低碳、环保经济才是我们正确的发展之路。党的十报告明确指出,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在中国经济地理教学中,我们要重点介绍我国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工农业、交通运输业等部门的布局,这些部门与环境关系密切,有许多环境保护方面的案例。在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典型环保案例的讲解,指导学生重点分析我国生态环境的严峻状态及治理措施,从而使学生产生一种责任感,能够自觉地用科学的环境观、资源观来处理生活中的问题,能运用地理科学观念,对人类与环境之间的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规范自己的行为,理解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地区性;关注全球命运,树立关心全球的责任感和伦理观。

3.可持续发展观念教育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需求的能力。换句话说,就是指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是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即协调与优化控制人地关系,而协调人地关系正是地理科学研究的传统主题。可持续发展是地理学科教学的基本内容之一,在经济地理教学中,实施可持续发展教育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国际环境教育的要求。而在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农业、工业、交通、通讯、能源生产与消费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社会可持续发展中所涉及的内容与中国经济地理的主要教学内容紧密联系。这就为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提供了较好的素材,通过学习可以使学生充分理解我国现行的矿产资源开发规定、人口政策、环保政策,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人口观、环境观以及可持续发展观念,更加积极地参与协调人类与环境关系的活动,实现党的十提出的“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目标。

三、经济地理教学中人文素质的培养方法

1.将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教育渗透于经济地理教学过程之中

教师应把人文素质教育与经济地理知识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从地理学科自身的知识结构和教学内容中挖掘教育素材,寻找素质教育与地理知识教育的结合点,把人文素质教育内容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例如:结合我国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发展所取得的成就的讲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可以结合环境、资源与人类的关系等内容的讲解,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意识的教育;我国许多煤炭生产地利用塌陷地建起了湿地公园,这样既合理地利用了空间,净化了水质,也发展了当地的旅游业。在讲农业地理时可结合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利用桑基鱼塘发展生态农业的例子,对学生进行循环经济教育。教师必须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注意学习、注重积累,及时捕捉新的知识、信息,使教学内容与时俱进。在经济地理教学的具体过程中,教师要恰当地选择课程资源,如教材、电影、多媒体课件、录像、图片等,丰富课堂教学。教师要自始至终贯彻人文素质教育的思想,要培养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伦理道德观,使学生的日常行为能自觉维护社会公德,能正确处理人地关系,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2.寓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教育于社会实践之中

经济地理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科学,许多教学内容与社会实践联系密切。教师要把人文素质教育融入到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中,使人文素质教育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教师要理论联系实际,同周围所见所闻的事物联系,同当地和祖国的生产建设联系,同国内、国际时事的热点、焦点联系。如:通过社会实践、春游等活动,让学生在千变万化的社会环境中、在新旧道德观的碰撞中,通过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活动借以了解乡情、国情,认识自然,使学生感悟人口剧增、资源破坏、环境恶化、生态危机造成的不良后果,引起他们深刻的思考,从而形成一种全新的地理伦理道德观。另外,教师还要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在课堂上进行有关地理问题的讨论和演讲,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以及对社会的责任感。引导学生有计划地参与社区环境与发展的考察、植树造林、清除污染等各种环境保护活动,使学生受到实际参与的教育和训练,以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教学内容要与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密切结合,要把我国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及时引入课堂教学当中。

3.寓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教育于课外活动之中

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经济地理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和延伸。在经济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课外活动时间组织经济地理知识竞赛、举办经济地理墙报、举行地理演讲等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地理人文素质教育。针对日本政府对我国上演的购岛闹剧,以及我国在南海维护等问题,教师可以举行“爱我海洋国土,保卫我神圣海疆”主题报告会等,激发学生们的爱国热情,也可以结合每年的“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等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利用校园网举办低碳、生态、环保、循环经济等专题讲座,开展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教育,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和经济建设成就展览会,进行野外考查、旅游、社会调查等,通过多种渠道丰富学生地理知识,培养学生动手和实践能力,使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和实践,既增长地理知识,又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参考文献:

人文地理学进展篇7

一般来说,师生是学校文化的主体,少数民族社区民众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主体。既然都是文化的主体,而且都是人,人与人理应平等,两类主体理应平等对话、民主交流、互相学习和帮助、共同发展和共同进步,在文化教育交流、学习过程中只是两类主体承担的角色不同而已。如有学者所说,“跨文化教育中把每个民族的每个人都作为价值的主体,不仅含有师生之间作为一般教育学所讨论的人的意义,而且还包括不同文化的存在价值意义。”文化主体之间需要交流和对话以达到相互理解。哈贝马斯的交往理性理论强调交往双方通过平等对话、协商达成相互理解和相互一致。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瑶山瑶族家长基本都没有到过学校同老师交流孩子的学习情况,瑶族家长甚至不敢接近学校、害怕遇见老师,对老师、学校是回避和消极的,瑶族普遍认为“不怕没文化,就怕手脚差”,瑶族群体中弥漫着读书无用论的观念。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瑶族逐渐改变了传统认识,慢慢开始接触老师,有的家长会主动和老师交流,有的家长会到学校问问孩子的学习情况,多数家长愿意参加在学校举行的扫盲教育和家长会等等。瑶族村寨与当地学校通过多种形式、多种身份的人员进行沟通,在长期的接触与交流中瑶族慢慢有了对学校、老师、校长、教材、教学、学生管理等方面的理解和认识,逐渐改变了对学校教育的看法和行为选择。从瑶山及其类似少数民族地区学校教育的变迁历程可以看出,没有文化主体间的平等交流、沟通,就没有文化主体间的相互认识和理解,文化与文化之间就相互隔离和封闭。因此,学校文化的主体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主体之间应该建立起真正的相互平等、互相交往、互相学习的良性沟通、交流、理解机制,才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学校教育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目标上追求发展,实现共赢

学校文化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建立起双向适应、双向滋养的关系是双方发展的共同需要,因为文化必须通过交流和沟通才能实现发展,没有交流,文化就没有生命力,也就难以延续下去。不追求发展的文化是没有生命力的文化。不与其他文化合作,不吸取其他文化基因的精华,固步自封、僵化保守的文化得不到持续的发展。文化的开放性、文化的张力是文化发展的必要条件。学校文化需要适应少数民族地区的特点和实际,在教育教学方面做出相应的调整,积极吸收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丰富和提升自身的水平;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也需要适应时展形势,在与学校文化的交流中逐步调整、充实、壮大自身的文化内涵,增强自身的文化生命力和文化魅力。也就是在学校文化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双向适应、双向滋养中共同发展,实现“双赢”发展目标。有专家认为,“学校在通过主流文化形成学生的共享文化的同时,应充分尊重其他民族群体文化也是整个国家文化构成的事实。”在构建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文化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双向适应、双向滋养关系的过程中,需要促使学校教育、人、自然、区域和社会的和谐共生。在发展过程中,文化与文化之间可能存在冲突和矛盾,但是文化与文化之间的发展主流是追求合和、共生、共谐、共赢过程。

三、内容上取长补短,双向滋养

一方面学校文化要切合实际,就需要积极吸收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积极要素,使自身的内容更加丰富、更加富有“养分”,如地方性知识的融入、民族文化类校本课程的开发等就是学校文化向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取长补短、吸收“养分”的体现。另一方面,在当今多元文化的趋势下,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不可能将自己封闭起来不受其他文化的影响,而需要主动面对这种文化交融的形势,适应学校文化,并积极吸收学校文化的精髓,使自身的内容更丰富,更有地方文化特色和民族特色。例如,荔波县瑶山民族中学、瑶山民族小学都注重民族传统文化课程资源的挖掘和利用,组织编写了校本教材《瑶山竞技陀螺》、《荔波本土歌曲》、《可爱的荔波》等;因地制宜开设了陀螺训练特色课,在全校体育课中作为重要教学内容进行推广;将民族艺术文化融入教学中,让学生在学习中认识和习得民族文化;在校园文化墙中设置地方文化(尤其是瑶族文化)专栏;在校园里建立瑶族民族文化陈列室;在校园建设中注意融入民族元素。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有力地丰富和促进了瑶山教育的发展,另外,学校教育的持续影响也促进了瑶山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和发展,丰富了瑶山传统文化的形式和内容。总之,学校文化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需要在内容上取对方之长补自己之短,形成双向滋养的关系。

四、形式上交流对话,达成理解

少数民族地区在建立学校之初,普遍遇到的尴尬就是学校与当地社区基本没有往来,学校就像“孤岛”,学校不为当地民众所认识和接纳。在长期的实践探索发展过程中,在各种交流对话中,学校才逐步为当地民众所认可,成为人们关注的中心;学校方面在接触和交流中逐步地了解和认识少数民族及其文化特点。这一历史发展经验告诉我们,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学校文化之间只有建立有效的对话交流机制,才能形成理解和共识。因为在现代社会中,国家与国家之间、人与人之间、文化与文化之间越来越需要相互理解。善解人意使人赏心悦目,减少不快与误解。理解是沟通人与人心灵的桥梁,是化解人与人之间隔阂、误解、矛盾甚至仇恨的桥梁。有了理解,人们就会生活在道德伦理、和谐相处的美好世界里。没有理解,人世间将会出现许多遗憾和不和谐。因而理解教育应运而生,并迅速成为世界的发展潮流。人与人、文化与文化之间如何有效达成理解,怎样构建长效理解教育机制等等,还需要进一步深化研究。学校文化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双向适应、双向滋养的形式可以丰富多样,既可以是直接对话如家长会、专题座谈会,双方友好沟通、交流以实现相互适应和滋养;也可以是潜在的相互影响,如家庭文化、社区文化、校园文化的展示以及文化活动的开展等,可以使双方相互了解、认识,进而达到相互适应和双向滋养。

五、结语

人文地理学进展篇8

第一阶段的成因教学以教材为本,在因素即原因的教材逻辑下,教师主要从例证的角度对现有城市功能分区的原因进行淦释与说明。整个教学过程没有真正的师生对话,主要以灌输为主,缺乏知识的生成,学生处于被动地接受状态。学生认为教师在人文地理的学习中可有可无,对于人文地理学习的兴趣远远低于自然地理。第二阶段的成因分析教学开始尝试案例教学,采用教材所提供的北京城市功能区的案例,在功能分区成因分析时主要采用“因素分析法”,从历史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等方面出发找原因。这种人文地理的成因分析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了,对地理诸因素具体作用于人文地理事象的过程分析不清,不能让学生全面、正确地认识地理诸因素在人文事象的区位与变化中所起的作用,不能让学生充分理解地理诸因素在人文地理事象区位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的相互关系,只能僵化地从自然、社会诸因素出发生搬硬套地“找”地理成因,而不是“分析”原因。这样零碎的、不深刻的成因分析导致人文地理成因教学过于简单化、机械化,整个教学过程难以形成真正的师生对话,降低了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和动机。这样的成因教学也缺乏真正的思维活动过程,很难全面认识地理规律,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反而使学生的思维简单化、僵化。这样的课堂将很难让学生理解人文地理之“理”,难以进行有理有据的理性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

二、批判基础上的创新即人文地理机制分析教学法的提出

为了消除人文地理成因教学中静态的、机械的“因素分析”所带来的弊端,必须将人文地理的成因分析真正过程化。过程化的成因分析必然建立在人文地理事象及其区位比较完整的发展变化过程的基础上。教学时,应该运用时空一体化的案例,运用“历史分析法”〔’〕,引导学生理清人文地理事象及其区位发展变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寻找影响人文地理事象及其区位形成、发展变化的诸因素,以及分析这些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从而明确人文地理事象及其区位发展变化的直接原因与间接原因、主要原因与次要原因,最后概括出人文地理事象及其区位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即一般性的发展机制。其关键不是找出有哪些影响因素,而是分析这些因素的作用过程。换句话说,就是分析人文地理事象及其区位发展变化的内在机制。因此,笔者将这一人文地理成因分析教学法命名为“人文地理机制分析教学法”。只有引导学生学会分析人文地理事象及其区位的内在机制,才能真正理解并学会分析人文地理事象及其区位发展变化的原因。

三、人文地理机制分析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的实现

人文地理学进展篇9

一、高中地理课程中的人文教育属性概述

按《课程标准》界定的教育范畴,地理课程是“人文与社会”学习领域的内容,是人文与社会教育的课程,也自然具备了人文教育的属性。就基础教育而言,许多课程都有培养学生人文素养、进行人文教育的任务,但每门课程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地理课程在人文教育方面的属性最主要的就是直接与科学素养培养的结合。

从人文教育在高中地理课程教育新模式中的作用来考察,高中地理课程对教育新模式进行了重新制订,即在总体目标之下,又有三个领域的分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形成了“三维一体”的交互作用模式。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强调学生素质的全面、均衡、和谐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健全人格,克服了以往只重视强化知识技能、忽视学生全面发展的弊端,将地理教育的归宿和落脚点放在了人文教育上。

从人文教育在高中地理课程中的具体内容上来把握,与以往教学大纲中的“思想教育要求”相比,《课程标准》将人文教育的要求具体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笔者认为,高中地理教学中的人文教育渗透集体现在地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过程之中。

二、高中地理课程中坚持人文教育的原则

在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的课程设计思路中,明确提出“关注人们生产生活与地理密切相关的领域,突现地理学的学科特点与应用价值,以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高中地理课程内容的设计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以当前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问题为重点,以现代科学技术方法为支撑,以培养国民现代文明素质为宗旨,从而全面体现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这就要求我们在高中地理课程中必须坚持以下人文教育的原则。

一是促进师生发展的原则。

人文教育既要为学生的地理学习服务,又要为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服务。在地理教育教学实践中的人文教育不是用来区分某教师的教学业绩如何,而是判断师生在原有基础上的人文素养是否有了新的发展和提高。要鼓励教师尝试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并帮助教师逐渐完善富有个性的教学方法,从而促进地理教师在人文教育专业化成长之路上走得更远。

二是构建新的教师观、学生观的原则。人文教育应该使地理教师的教学观念与课堂教学行为发生变化,逐渐摆脱传统课堂教学中强调书本知识传授,强调教师主导,强调秩序和纪律,强调基础知识扎实的倾向,从而向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发展。

三是创新地理学习方式的原则。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这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人文教育应该把学生学习地理的方式是否发生变化作为重中之重加以关注。科学的学习方式必须以学生的主体地位、主体参与为前提,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核心,以学会学习、提高创新能力为目标。人文教育在学习内容上主要表现为学生自主的学习意识、浓厚的学习兴趣、良好的学习习惯、科学的学习方法、很强的学习能力和创新品质等方面。

三、如何体现高中地理课程中的人文教育属性

在《课程标准》中对人文教育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欣赏整个世界,体现了地理课程对认识全球性重大问题和整个世界的重要功能,体现了地理课程对作为人类之家——地球的情感教育和审美教育。二是为学生的未来生存和发展打下必要的基础,体现了地理课程作为升学和就业必要基础的功能,这是素质教育所必不可少的功能,也是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功能。笔者认为应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体现高中地理课程中的人文教育属性。

第一,通过人文教育更新地理课程的教学目的。与上述要求相对应,《课程标准》对教学目的的更新,主要有两点:一是将学习能力的发展改为探究能力的发展,即从要求吸收知识的层次提高到要求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层次;二是增加了独立或与人合作运用学习成果的要求,强调只有把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和培养合作意识相结合,才能使学生正确地运用地理科学知识和技能,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作出应有的贡献。

人文地理学进展篇10

   本课程是在强调人文地理学内容的系统性与完整性的前提下,突出以人地关系为中心,文化理论为基础的特点,构建人文地理学的知识框架。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文化景观的空间分布与空间差异,提高对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和文化活动的深层理解,并能够对人类各种文化现象及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进行正确分析,树立科学的人地观。

   本课程所讲是狭义的人文地理学,在学习过程中将全部内容划分为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绪论,介绍人文地理学的对象与任务、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历史和人文地理学的思想进程和学习要点。

   第二部分以terryG.Jordan的theHumanmosaic一书为基础介绍文化地理学的相关理论。内容包括分布区,扩散,文化生态学,文化整合和文化景观五个方面,并对相关的人地关系理论分别进行介绍。

   第三部分从人的群体性特征出发,分别介绍“人口与发展”和“人口的分布与迁移”。

   第四部分介绍农业与工业。基于对农业和工业本身就是文化产物和二者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关系的认识,以农业与工业的发展过程为主线,以空间的格局作为其发展的空间表现来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