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温室气体的原因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22:08

造成温室气体的原因篇1

一、温室气体

例12007年6月的八国集团首脑会议上,各国领导人就温室气体减排问题达成共识。

请回答下面两个问题。

(1)在物质分类中,空气属于_________。

(2)用化学式填空:能制造化肥并可以做保护气的是____;能供给人类呼吸的是____;上述“温室气体”是指____。

(3)温室气体增多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广东省肇庆市)

分析:本题以“八国集团首脑会议”这一新闻事件为背景,充满了时代气息。考查的内容都是基础知识,难度不大,但要注意仔细审题,如(2)中需要用化学式填空,不能写化学名称。

[答案:(1)混合物(2)n2;o2;Co2(3)大量燃烧化石燃料]

二、应对温室效应的措施

例2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宣布2007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冰川消融,后果堪忧”。科学家指出,气候变暖主要是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造成的。为了减小温室效应的影响,下列措施不合理的是()。

a.植树造林,增加绿化面积

B.开发新能源,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C.大量使用煤作燃料,降低生产成本

D.用二氧化碳作原料,生产一种全降解塑料

(江苏省镇江市)

分析:本题考查应对温室效应的措施,解题的关键是弄清楚造成温室效应的原因。Co2是主要的温室气体,因此,减少Co2的排放量或吸收Co2都可减缓温室效应。因此选项a、B、D都是应对温室效应的合理措施,而选项C大量使用煤作燃料,增加了Co2的排放量,所以不合理。

(答案:C)

例3Co2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燃煤发电会向大气中排放大量Co2。现有一项新技术,先让煤与水反应生成合成气(主要是Co和H2),再将合成气通入如图1所示的装置中,与高温水蒸气进行如下反应:Co+H2o=Co2+H2,该反应中Co具有____(填“氧化”或“还原”)性。由于Co2和H2的物理性质不同,Co2会从____(填“a”或“B”)口出来,被封存;分离出的氢气则用于燃烧发电。

(浙江省温州市)

分析: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应对温室效应的措施不断革新。燃煤是产生Co2的主要原因,先让煤与水反应,再让反应生成的合成气与高温水蒸气反应,最后将生成的Co2和H2分离,从而控制Co2的排放。在反应Co+H2o=Co2+H2中,Co得到氧,具有还原性。因为Co2的密度比H2的密度大,所以Co2应从位于下面的a口出来。

(答案:还原;a)

三、温室气体对温度的影响

例4温室效应已引起全球广泛关注。某校研究小组的同学在“我与化学”活动中,为了研究空气中Co2含量对空气温度的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目的:探究白炽灯光照条件下,空气中Co2含量对空气温度的影响。

步骤1:用5个规格相同的塑料矿泉水瓶,分别收集1瓶空气、1瓶Co2以及3瓶空气和Co2的混合气体(混合气体中Co2的含量分别占10%、20%、30%),并用带温度计的胶塞塞紧瓶口。

步骤2:把上述装有气体的矿泉水瓶放到白炽灯下照射,每隔1分钟记录一次温度。

实验数据如表1所示。

根据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实验的目的,仔细分析表1中的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实验所得的数据推测,相同条件下,当气体中Co2的含量占25%时,温度达到25.4℃需要的时间的范围为________min。

(广东省广州市)

分析:在化学探究实验中,对比实验是一种常用的、重要的研究方法。解答关于对比实验的问题时,一定要认真分析实验的操作过程和各种实验数据,通过对比、归纳得出正确的结论。分析表1中的实验数据可知:当光照时间相同时,气体中Co2的含量越高,气体温度上升得越多;当气体中Co2的含量一定时,光照时间越长,气体温度上升得越多。相同条件下,气体中Co2的含量占30%时,气体温度达到25℃需要2min,则气体中Co2的含量占25%时,气体温度达到25.4℃需要的时间肯定要超过2min;气体中Co2的含量占20%时,气体温度达到25.6℃需要3min,则气体中Co2的含量占25%时,气体温度达到25.4℃需要的时间肯定要少于3min。所以,当气体中Co2的含量占25%时,气体温度达到25.4℃需要的时间应在2~3min之间。

[答案:(1)当光照时间相同时,气体中Co2的含量越高,气体温度上升得越多;当Co2的含量一定时,光照时间越长,气体温度上升得越多

(2)2~3min]

四、温室效应的综合问题

例5从以下两个供选课题中,选择一个你熟悉或参与研究过的课题,按要求回答问题。

[供选课题]a.温室效应的形成及其危害;B.酸雨的形成及其危害。你选择_______(填a或B)。

(1)a.Co2的产生途径;B.So2的产生途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出两种途径)。

(2)a.设计实验,比较Co2和空气经光照后温度变化的差异(可图示);B.设计实验,鉴定本地区雨水是否为硫酸型(含少量硫酸)酸雨。

(3)a.指出温室效应的危害,并提出减少Co2排放的合理化建议;B.指出酸雨的危害,并提出减少So2排放的合理化建议。(字数100字左右)

(江苏省泰州市)

分析:选做型的试题,让同学们有更多的自主性,可以根据自己对知识的掌握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试题进行解答。本题是选做型的结论开放题,答案只要科学合理即符合要求。

假设选课题a,答案如下。

[答案:(1)Co2产生的途径:汽车排放尾气、燃烧矿物燃料、动植物呼吸等。(2)用锥形瓶或烧瓶收集一瓶Co2气体,塞上带温度计的单孔橡皮塞,和空气做对照实验,观察光照相同时间,温度计读数的变化并记录。

造成温室气体的原因篇2

【关键词】工业建筑;保温节能;生态环境;噪声控制

【中图分类号】tU5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727-5123(2011)02-092-02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快速向前推进,各地工业企业都在进行大规模的更新和扩建。许多旧的工业厂房、仓库、站房、操作室、控制室等在使用了若干年后已失去原有的生产功能,但这些工业厂房主体结构完好,在工厂更新和扩建中有一定的改造和利用价值。对既有工业厂房的改造和更新利用是一个综合性工程,包含了从结构加固和修复,围护结构和更新,外部装饰的更新,内部空间及装饰整合,电机设备,智能弱电系统的更新,外部环境及生态恢复,再利用周期的维护保养等内容,这许多需要综合考虑来实现。

而原来的工业建筑大部分围护结构的保温及隔热性能都比较差,门窗洞口面积相对较大,且门窗材质和玻璃是没有考虑保温隔热和防止冷(热)桥的处理,如果不加以改造处理,满足在冬季严寒地区的生产操作人员舒适度,浪费能源的问题一直会延续下去。对此,必须进行对工业厂房的节能改造和环境的提升。对于环境控制技术应用的水平高低,直接影响到改造提升的成功及后期的使用效果。针对工业建筑的改造和功能提升,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探讨控制的相关技术措施。

1室外生态环境的改造和修复

在城市的发展进程中,工业建筑场地是依据生产厂的工艺流程和交通状况进行综合布置的。场地周边一般主要是交通方便,但是在厂区范围内的生产和运输过程中都会产生一定程度的污染,从而影响到厂区及周边的生态环境,在现阶段这就需要对室外环境进行整治和修复工作。

1.1污染治理和废弃物整治的利用。工业生产中的污染是不可避免的,众多的既有厂区历经多年生产运行做出贡献,但污染也是逐渐积累中,甚至会造成十分严重的污资源头,这样在改造的初期必须做好对环境的评估,根据周围情况制定和实施污染治理的措施,并尽量利用场地内的一些适宜废弃物遗存。

1.2对微气候环境的控制,分析探讨既有厂区特定的气候和地理条件,对原有的较好微气候环境尽可能的利用,如地形,朝向,风向,阳光及绿地等。相应地增加夏季遮蔽,冬季档风的植物配置,在改善环境温度的同时也吸收有害气体,改善空气质量降低周围噪声干扰,并在合适位置设置适量的水体,提高局部湿度的环境,美化景观和净化空气湿润。

2室内空气质量的控制

现代的状况是影响室内空气质量的因素很多,包括建筑材料,家具及各种电气,空调系统,新风量及室内湿度等。多种因素的互相影响,在具体实施中主要采取以下方法改善空气的质量。

2.1合理选择改造和更新材料材质。提倡接近自然的改进更新,要采取使用无害化绿色建材,并在改造设计中采取气流运动的方式,改善通风换气,在具体应用中重视“被动”的通风方式。

2.2适宜开窗通风换气,窗户的作用除透光外另一个重要的作用是通风换气,使室内始终保持良好的空气质量,也是改善建筑室内空气质量的关键所在。一般情况下既有工业建筑的空间相对较大,护墙体不具备通风换气的可能,而改造更新会对高大的内部进行空间分割和重新布置,这就要求在桐相应的护墙体中充分预留可开启窗洞的面积,并采取诱导方式进行通风,强化室内热压通风,以达到室内新鲜空气的流动而通风。同时配合提高改造中安装空调和一些新的电气设备,有效的过滤室内存在的污染物质。

3室内温度质量的控制

人们对工作环境温度的质量有一定的需求,影响舒适度的环境因素主要是空气温度,空气相对湿度,风速,平均辐射温度等。合理分割和调整原有空间的基础设施,满足现代要求的健康,舒适,节能条件,只有采取重新设计使用被动式技术措施。

3.1明确所处环境气候分区,再进行对温度的调节控制。现行的(建筑气候区划分标准)GB50178中规定了国内建筑气候分区及对建筑设计的基本要求,要根据当地气候特点做到从总体上充分利用气候资源,防止不利气候因素对建筑物造成的破坏,是现有工业建筑节能改造中热环境控制的重点。

温度的调节控制措施是要提高在极端气候条件下的室温。在严寒地区漫长的冬季考虑到采暖的方法措施;寒冷地区也要考虑到采暖的措施;夏热冬冷地区在考虑夏季制冷措施的同时,还要兼顾冬季的取暖;夏热冬暖地区应当主要考虑的是制冷问题。气候温和地区则没有硬性指标,如遇到极端气候时可采取临时措施应对。针对现在对工业城市的改造,许多城市开始对既有工业建筑的改造,兼顾气候特点采取如遮阳,自然通风,太阳能空调等,尤其北方寒冷的冬季,对工业厂房围护保温,供热改造及太阳能采暖的措施,提高室温及热环境舒适度。

3.2热环境改造中的具体措施。

3.2.1既有工业建筑的改造首先考虑“被动式”体系。“被动式”是指不借助动力设备的间接保温和采暖方法。这是建筑设计中环境控制的手法,是节能减排优先选择的。“被动式”主要包括:太阳能的采集和利用,围护结构的外保温。太阳能的采集主要是通过门窗直接进入室内的太阳光,围护结构吸收的太阳能,新增的太阳能构件吸收和转化太阳能等。围护结构的保温措施主要是利用成熟的保温材料构造,尽可能阻止室内热空气扩散渗透到室外,减少热量流失。

3.2.2既有工业建筑的围护结构改造,影响因素多很少考虑屋面和墙体保温性方面的不足,使改造后使用资源的浪费,是影响持续使用的主要原因。屋面保温隔热改造中用挤塑聚苯板作保温层,结合防水做法综合考虑。墙体保温的改造应增加高效保温层,但要重视门窗洞口的保温处理。门窗遮阳体系很重要,可以选择透光材料的面积和透光率改善直接射入室内的热量,用双层中空玻璃和热断桥型材,尽量减少室内热量的流失。

3.2.3工业建筑的围护结构改造要根据自身条件选择设置被动式太阳能供暖系统,热水及光伏系统,尽可能利用再生的洁净能源。工业建筑的节能改造过程中,由于屋面和墙体会进行大规模的调整,因此采取被动式太阳能供暖系统来在老工业建筑改造弁产生节能效应,是一种较理想的方法。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是用太阳能发电的新概念,在建筑外表面铺设光伏阵列提供电力。

因此,对于现有工业建筑的采暖改造是对护提高绝热性能,即屋面及墙体的热工性能;同时要选择合适的采暖方式,在厂房内部空间调整的基础上尽可能做到功能齐全,性能高效。对于无集中供暖的现有工业建筑,可结合夏季制冷综合使用空调供暖设备。

3.3工业厂房制冷的一般控制。

3.3.1制冷应优先采用“被动式”方法。“被动式”方法是对现有工业建筑原来结构和空间布置影响较小,生态节能改造效果最好的措施。生态节能主要包括:遮阳技术,自然通风应用,围护结构隔热,设置可控中厅等。在节能改造中优先采用自然通风及“诱导”通风的应用,有条件时采用太阳能空调系统,既节能又环保,自然融入环境中。针对围护结构隔热薄弱部位进行相应构造处理,可以有效的减少外部热量的渗透。

3.3.2遮阳应用比较广泛,除了建筑物本身构件的遮阳,太阳能一体化构件遮阳的应用也更加普遍。是将太阳能利用构件如pV板,集热器与遮阳装置构成组合而形成功能化建筑构件,一物多用,实现屋面.墙体.门窗的综合遮阳,有效的利用空间。也可以利用屋顶的绿化和墙体垂直绿化,成为现有工业建筑改造本身的遮阳屏障,在夏季大大降低制冷能耗。

3.3.3工业建筑物设置中厅有利于采光和诱导通风,对改善小范围微气候环境有明显作用。工业厂房建筑物体量比较大,开间和进深也较大,在中间的空间通风和采光条件差。为了改造后的工业建筑具有好的应用品质,应提前做好空间设计,在中部封闭区增加内厅院或可控式中厅,有效改善自然采光。

3.3.4改造时对于制冷系统及设备的选择,可以结合现有的一些先进绿化技术,如地源热泵技术,智能控制技术等,目的是更加节能及保护生态环境。

3.3.5工业厂房温度的控制。北方地区干燥炎热的情况下对厂房进行改造,要安装相应的加湿设备,使冬夏季有舒适的工作环境。而在南方湿热湿冷地区,要通过设计构造处理利用房间自然通风除湿,局部辅以相应的除湿设备。另外通过开启窗洞位置调控室内风速。在护结构的改造中充分考虑合理开洞,利用烟囱效应来强化风速,冬季利用窗及洞口来控制风流,做到冬夏季的平衡。

4厂房室内光环境的控制

基于工业建筑生态节能目标,认真控制室内光环境,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采光。

4.1分析建筑物原来自然采光状况,利用日照分析方法对现有的工业建筑进行模拟光照分析,总结加强和调整的自然采光应用措施。

4.2调整采光入口并合理选择材料,人工照明合理补充。对相应的采光入口如门,窗,洞口,在不影响原来结构的基础上,进行采光面积的重新调整,选择透光率良好的适用材料,改善自然采光条件。同时人工照明合理补充,优先选用节能型灯具,尽量结合日光照明达到营造舒适的绿色室内光环境,并做到自然采光与人工照明的有机结合。

5厂房室内噪声环境的控制

对于现有工业建筑,外部噪声的来源较难以控制,在内外墙体的改造过程中,应重视空气隔声材料的选择及构造措施的处理。

5.1切断和阻隔噪声的来源,分析探讨周围环境噪声的分布状况,实施降低噪声源,可选择用绿化植被及实体墙来佼隔声屏障,阻隔室外噪音。

5.2选择合适材料和构造措施,根据改造后不同功能空间的使用要求,对声环境要求不同的区域进行分区,选择合适的隔声材料或吸声材料,确保吸隔声材料构造措施不影响调整后的空间格局。

综上可知,对于工业建筑的节能及环境改造,是当前对既有建筑改造中一项重要技术措施,应综合考虑和协调室外环境的修复。工业厂房内空气的质量控制,热环境的控制,光环境的控制,室内噪声环境的控制等方面,只要领导措施目标得当,设计方法中采取当今先进的节能技术,采用相关环境控制手法,达到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提高工业建筑改造后的环境品质。这些对工业建筑改造策略的生态修复和节能减排目标明确,对城市的有效更新和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地推进作用。

参考文献

造成温室气体的原因篇3

关键词:直接式燃气加热炉腐蚀原因分析对策

加热炉是长输原油管道不可缺少的加热设备,对整个原油输送过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石油工业迅速发展,原油加热炉也从砖混结构方箱式加热炉过度到钢结构立式圆筒加热炉。20世纪90年代中期,由微机控制的直接管式轻型加热炉问世,该加热炉主要由加热炉本体、辅助设备、仪表自动控制等系统组成,具有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综合热效率高,维护及维修方便的特点而被广泛应用。2011年至2012年中我公司在对全线该炉型检测中发现,该炉型通过多年运行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改善,以便更好的服务输油生产。

一、加热炉存在的问题

1.对流室前弯头箱渗水

管道热力系统需要不断进行改造,各站加热炉在运行是均存在对流室前头箱从盖板缝隙处向外渗水的现象,渗出的水成黄褐色,沿前弯头箱前盖板底部的整条缝隙流出,因具有腐蚀性而造成加热炉金属表面腐蚀。有的泵站发现,渗水已造成弯头箱底板腐蚀穿孔,同时又造成辐射室顶板腐蚀穿孔,为此,只好制作接水槽,将渗水导入加热炉两侧。

2.对流室前弯头箱内严重积灰

对加热炉对流室及弯头箱进行检查,可以发现对流室前弯头箱内底部严重积灰,底排对流管下部及弯头底部均被潮湿的积灰所埋没,积灰上半部分是黑色颗粒与铁锈皮,下半部分多为潮湿的黑色颗粒积灰。弯头箱内的弯头及的对流管表面有层层叠叠的锈皮脱落。

3.对流室前弯头箱腐蚀

清除对流室前弯头箱内积灰时,可发现底排弯管及对流管上存在大面积腐蚀。此外,对流室前弯头箱内其它部位的弯管及对流管也存在不同程度的腐蚀,前弯头箱的盖板及侧板腐蚀往往比较严重,底板腐蚀更为严重甚至易出现穿孔,底部积灰及保温衬里呈潮湿状态,保温衬里酸化,保温钉及保温压片酸蚀。而加热炉对流室的后弯头箱内,基本无积灰。

4.保温衬里脱落

管道中间站易出现加热炉辐射室顶部保温层脱落、鼓起等现象,该现象主要是由于保温骨架同钢板的焊接处出现腐蚀而脱离,造成辐射室顶部保温层无支撑而下坠脱落。

二、原因分析

1.渗水原因

含硫的燃料在加热炉中燃烧是,燃料中的硫分几乎全部被氧化成二氧化硫,其中0.5%~2%的二氧化硫被氧化成三氧化硫,三氧化硫与烟气中的水蒸汽结合生成硫酸,当设备受热面温度低于露点温度时,硫酸蒸汽就会凝结在设备受热面上,结露生成含有稀硫酸水的凝结水。加热炉排除的烟气中含有硫酸蒸汽,通过吹灰套管与吹灰管的间隙,进入对流室前弯头箱而结露,并在弯头箱上部低温区的弯管和管板表面不断生成、凝结,露水顺着管板和弯管表面淌落或滴下,在弯头箱的底部逐渐积聚,侵湿积灰并达到饱和,凝结水通过弯头箱与盖板之间的缝隙不断流出,形成渗水现象。

就直接管式加热炉来说,燃料油原油含硫成分燃烧时,硫成分大部分被氧化成二氧化硫,部分被氧化成三氧化硫,硫的氧化物伴随高温烟气从吹灰套管及炉管套管的间隙进入管板与弯头箱门之间,由于箱门空间温度相对对流室较低,烟气中的硫的氧化物、水蒸气在此空间受冷凝结成硫酸附着在炉管弯头表面,由于酸性物质不断生成、凝结,顺着管板和弯管表面淌落或滴下,造成炉管弯头表面酸性腐蚀。当该处间隙原因产生的积灰淹没底排的弯管和炉管时,形成了浓度较高的潮湿含酸积灰使得炉管弯头腐蚀进一步加剧,甚至炉管弯头腐蚀穿孔。

2.积灰原因

加热炉对流室前弯头箱内积灰严重,而后弯头箱内基本无积灰,对比前后弯头箱结构可知,差别在于弯头箱管板有吹灰套管,吹灰套管与吹灰管之间在设计上有一定的间隙,此间隙连通了高温烟气的对流室与相对低温的前弯头箱,带有“灰”的烟气长期从此窜入前弯头箱,形成积灰。

3.腐蚀

结露会首先腐蚀弯头箱上部低温区的弯管和管板金属表面,被腐蚀的金属表面会加剧烟气中灰分的粘结,不断造成上部弯管和管板表面的金属层层修饰、脱落,形成结露腐蚀。积灰和锈皮不断掉落到弯头箱底部,结露水也不断积聚到底部,当积灰淹没底排的弯管和炉管时,形成了浓度较高的潮湿含酸积灰,加剧了弯管和炉管的腐蚀。

4.保温衬里脱落原因

主要原因有三个,一是保温钉的焊接质量和技术要求达不到标准,导致保温钉脱焊;二是保温棉塞不严密,加热炉运行时,烟气窜入造成加热炉外部局部温度过高,严重时出现加热炉鼓起;三是加热炉内部湿气过大,加热炉上部的衬里吸潮后,自身质量加重,而发生造成坍塌。

三、改进措施

1.改进吹灰装置

采用两种方案改进吹灰装置,一是将吹灰套管由弯头管内延伸至炉外,以隔绝烟气进入弯头箱内;而是对吹灰器进行移位改造,即将吹灰器安装于对流室的侧面,避免烟气进入弯头箱,达到吹灰的目的。二是套管处密封不严部位,进行套管改进,增长套管尺寸,增加支撑环,密封石棉绳密封外壁,内外涂抹耐高温硅胶,达到密封效果,完全阻止烟气、灰尘进入弯头箱内。

2.改进保温结构

加强现场保温钉骨架焊接检查工作,一是保证保温骨架之间焊接间距必须小于保温块50mm以上,保温块压缩20%后加紧在骨架之间,再用每块保温块不少于两个的穿钉穿固牢固;二是焊条焊接保温骨架时,分别在骨架及筒体与骨架的连接处必须采用双面焊接,保证骨架节点之间焊点牢固,保证其使用寿命。

四、结语

加热炉是长输原油管道不可缺少的加热设备,弯头腐蚀与弯头箱内渗水、积灰、保温衬里脱落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实际应用当中,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客观分析,并依据其分析进行积极的改进,从而避免腐蚀现象的产生。

参考文献

[1]李永强,陈珂,崔惠琴,谭红伟,杨江.加热炉腐蚀检测及原因分析.尤其储运.2005,03.

造成温室气体的原因篇4

关键词:熔块窑炉;侵蚀;改善;节能

1引言

熔块窑炉从结构上看与玻璃窑炉相似,但由于熔块的粘度大,以及烧成温度高的特性(通常为1550℃左右),决定了熔块窑炉在炉体结构和材料上要求更严格。以重油为燃料时,需要使用压缩空气进行雾化,加上重油热值很高燃烧时需要大量的助燃空气,这些导致窑炉内部的气流速度很快且温度高,气流带起窑炉内的原料对整个窑炉炉体耐火材料进行冲刷,产生了很严重的侵蚀,大大地降低了窑炉的使用寿命。同时,燃烧产生的废气也带走了大量的热量,使整个窑炉的能量利用率降低,损失了大量的能量。本文以一台15m2待修的熔块窑炉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窑炉的结构,各部分耐火材料的选择,以及侵蚀损伤状况与侵蚀原因,并提出了改善窑炉的设想.从而使窑炉更加节能,性价比更高。

2耐火砖材的特性及使用部位

目前,窑炉中部分耐火砖材料的特性及使用部分如表1所示。

3窑炉的结构和主要部位耐火材料的侵蚀分析

3.1窑炉的结构

窑炉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

3.2窑炉主要部位的侵蚀情况

3.2.1蓄热室侵蚀情况

蓄热室的侵蚀情况如图2所示。

由图2(a)可以看到,蓄热室内的上层八角砖被侵蚀的都是孔洞,表面材质疏松。在远离小炉位置的八角砖被侵蚀的最严重,两个角落的八角砖均被侵蚀的已经倒塌,都塞了通风口。靠近两蓄热室之间的墙壁处,八角砖的侵蚀情况最为严重,由距离小炉越远侵蚀情况越严重,最里面的一排被侵蚀殆尽,稍近处仅剩下5个完整的八角砖。图2(b)中蓄热室内部的墙体也被侵蚀,顶部有些耐火砖已经脱落,墙体表层被侵蚀的很疏松。

3.2.2小炉侵蚀情况

火口整个墙被侵蚀的状况如图3所示。

由图3可知,两个小炉之间的墙柱被侵蚀的厚度变化较均一。小炉的顶部龙门架的电熔砖表面已经脱落,小炉通风道墙壁也被侵蚀的很疏松,可以看到上部有耐火材料掉落,通道上堆了一层耐火材料的碎渣;火口周围原本很规则的梯形耐火材料已经被侵蚀的成为一片松软的碎渣,处于火口处的熔池池壁也被侵蚀成凹型;观察火口周围的墙壁上耐火材料被侵蚀成沙丘状,方向均向着小炉内部;火口两侧的宽度被扩大,整体呈喇叭状。

3.2.3加料口侵蚀情况

加料口部分被侵蚀示意图如图4所示。

由图4可知,窑炉中与加料口等高平行的两侧被侵蚀的很严重,加料口侵蚀后最宽处有100cm,上下高有114cm。靠近火口一边与加料口齐平处到池壁的耐火砖原本的棱角被磨平,另一边虽然磨损程度相对较轻,但均出现裂痕和孔洞,如图4(a)所示;加料口周围的耐火材料已经完全碎裂,加料口两侧的耐火材料均被侵蚀的仅剩薄薄一层,有些部位已经被烧透,其中一侧的加料口旁边的耐火砖被侵蚀出一些像刮痕一样很深的痕迹;加料口上部与窑顶相接处侵蚀的很严重,有三排的耐火砖被侵蚀的仅仅残留一部分,有些位置的耐火砖已经脱落,如图4(b)所示,并且窑炉的加料口两侧的耐火材料均被侵蚀成喇叭状。

3.2.4胸墙侵蚀情况

左、右侧挂钩砖及熔池被侵蚀的状况如图5所示。

由图5可知,右侧胸墙在挂钩砖上宽约50cm,长约140cm的范围内,耐火材料被侵蚀的很严重,大部分部位向里凹进去,有些部位的耐火砖已经裂开。左侧挂钩砖也被侵蚀的很严重,靠近加料口约100cm的范围内突出挂钩砖已经被侵蚀殆尽,剩余的挂钩砖在上部和下部均被向内侵蚀,仅有6cm厚;左侧挂钩砖被侵蚀程度要大于右侧,有140cm长的挂钩砖突出的部位被侵蚀殆尽,剩余的部位最薄处仅有3cm厚。池壁被侵蚀的很深,两池壁之间的距离为270cm,靠近加料口的部位被侵蚀的很严重,向内凹的比较深。靠近加料口附近的耐火材料被侵蚀的很严重,侵蚀的走势均为凸起状,也就是靠近加料口和前墙拐角处侵蚀的最为严重。

3.2.5窑炉前墙与流口处侵蚀情况

窑炉前墙与流口处侵蚀示意图如图6所示。

由图6可知,整个窑炉前墙与流口处侵蚀最严重,前墙被侵蚀成圆弧状。前墙的池壁被大面积的侵蚀和脱落,由于玻璃膏和粉尘的冲刷,使得池壁的厚度被侵蚀的较为严重。流口四周的部位内部的耐火材料已经被完全侵蚀,露出了外面一层的耐火材料;有些耐火材料已经脱落,或者被侵蚀殆尽;有些部位近乎被烧穿。

3.2.6炉顶侵蚀情况

炉顶被侵蚀情况如图7所示。

炉顶被粉尘和火焰冲刷出很多细小的空洞,原料与耐火材料发生共熔,这样使耐火材料表层质地变得很疏松。被烧熔的玻璃膏黏在炉顶上面,在玻璃膏滴落时会带走部分耐火材料,使得耐火材料被侵蚀,变形成倒置的水滴状。而窑炉前段长约2m的炉顶受侵蚀更加明显。

3.3侵蚀状况分析

通过对窑炉各部位的侵蚀状况进行观察,可以看出,窑炉在运行过程中最容易损坏的部位主要为前墙、流液洞、炉顶前段、加料口、火口以及蓄热室上层格子体。

其主要原因在于雾化的重油冲击和高速的助燃空气的带动,使少量没有熔化的微细原料被吹起。随着窑炉内部高温气流的流动,在流动的过程中熔化成玻璃液附着在耐火材料表面,并与耐火材料发生反应,使耐火材料表面变软,在受到气流冲击时慢慢脱离,这样一次又一次的侵蚀最终导致耐火材料越来越薄,直至穿透或者断裂。

窑炉内部的空气流动是按照马蹄印的形状流动的,如图8所示。燃料在高压雾化下会产生高速气流,这些气流对温度达到1000℃以上的耐火材料来说产生了很严重的物理冲刷。所以,无论使用哪只油枪,前墙及炉顶前段总会受到很大的侵蚀,在每个气流需要拐弯处都是侵蚀很严重的部位。窑炉内部的玻璃膏在熔池内部流动时,是平缓的流动,等到了流液洞时,流动的空间突然变小,流膏的速度加快,对流液洞那段的耐火材料的侵蚀加重,可以看到呈喇叭状。

火口的部位是由于周期性换向产生剧烈温差,以及燃烧的废气带有大量的粉尘,在废气排出时废气的温度很高,在高温下粉尘会对火口周围的耐火材料进行侵蚀。

窑炉燃烧产生的废气带有大量的热量和粉尘,随着高速气流撞击到蓄热室的后墙,然后向下冲刷八角砖。所以,靠近后墙的八角砖被侵蚀的很严重。对于蓄热室的格子砖被损坏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热应力作用,小炉和格子砖室经常处在急冷急热的变化中,受应力作用,会出现裂纹,开裂和剥落;

(2)机械荷载作用,在机械荷载和高温的作用下,砌体发生收缩变形和产生裂纹,影响使用寿命;

(3)化学侵蚀作用,燃烧产生的碱性氧化物和灰粉粘附在耐火材料表面并向里渗透,同时与耐火砖组分发生化学反应,使体积变化,导致破坏,降低强度和高温使用性能;

(4)燃烧废弃中带有大量的熔融的原料和气化的助溶剂等,在蓄热室上层时温度较高,不会凝固,随着向下流动蓄热室的温度越来越低逐渐冷凝,在中部堵塞蓄热室,气流流动不顺畅,导致蓄热室上层的温度升高超过耐火度,对耐火材料造成损害。

4窑炉结构的改进设想

4.1蓄热室的改进设想

窑炉内燃烧后的烟气离开窑炉内部时的温度很高,可达1400℃以上。烟气在这样高的温度下离开窑炉,将带走大量的热量,一般约占窑炉供热量的30%~40%。因此,为提高窑炉的热效率,合理利用能源,在玻璃窑炉的结构设计中都附有蓄热室等余热利用设备。同时,为达到窑炉内所要求的火焰温度,除了燃料燃烧提供的热能外,还需将助燃空气预热,这也是引入蓄热室的重要目的之一。

蓄热室是窑炉正常运行中助燃风和废气的通道。在蓄热室内部,气流通过八角砖时被分割成许多相互平行的小股气流,由于热气流自上而下的流动,热能逐渐被八角砖吸收,给蓄热室加热;冷空气从下到上流动吸收八角砖内部的热能,逐渐被加热。这些热能的转换符合分散垂直气流法则,使得蓄热室的八角砖能够均匀的被加热,然后再将热能助燃空气,使助燃空气也能被均匀的加热,不会存在热量不均匀的情况。从这可以看出,增大八角砖与烟气的接触面积,提高其换热面积,使八角砖吸收的热量越多,进而传给助燃空气的热量也就越多,助燃空气进入窑炉内的温度也就越高。有助于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不仅提高了窑炉内部的温度,而且节约了能源的消耗。但是并不是越大的蓄热室就越好,我们把蓄热室的空气与八角砖的接触面积和熔池的面积比叫做熔蓄比,只有合理的熔蓄比才能使蓄热室起到最好的效果,使助燃空气达到理想的温度,最终取得理想的效果。

在考虑增大蓄热室面积时,我们也要考虑到八角砖所使用的耐火材料,蓄热室中的八角砖由于被高温烟气加热,被加热的同时还带有固体粉尘和一些配合料的分解产物,在气流流动时不仅有气流对其冲刷,还会有固体粉尘的侵蚀,再加上气流转化使得高、低温的巨变,导致八角砖严重损坏,造成蓄热室堵塞、空气不流通,使蓄热室的使用寿命大大减少。因此,可以选择一些耐侵蚀,吸放热量速度快的材料。研究证明,窑炉蓄热室八角砖使用的耐火材料是高铝砖和粘土砖。因此,可以考虑上层采用镁质砖、烧结刚玉砖或低蠕高铝砖等方面的耐火材料。

通过观察发现,蓄热室内部损坏的部位集中在离小炉最远的一侧墙处。经分析后发现,可能是由于烟气排出时速度较快,直接冲击到那侧墙,使烟气中夹带的固体粉尘和熔融的原料在此处落下,进而使得此处的八角砖被侵蚀的很严重。因此,可以试着改变蓄热室顶部的形状,让其改成阶梯状或者倾斜。让烟气排出时所夹带的固体粉尘不会全部撞击在一处,使整个蓄热室的八角砖被侵蚀的程度达到一致,减少更换频率。还可以增大蓄热室的面积,使蓄热室的进出气通道增大,这样废气在排除时的速度便不会那么快,不仅降低了高速气流流动速度所带来的物理冲刷,还使得受到冲刷的面积增大,单位面积受力大大降低。

蓄热室的保温方面也是需要考虑的,在扩大蓄热室和更换耐火材料后,要对蓄热室进行保温,防止透过墙体散发热量,造成不必要损失。

4.2炉体的改进设想

熔池是熔块窑炉的重要组成部位,熔块窑炉的熔池与熔块的产量和产品的品质有着密切关系。同时,合理的熔池结构对能源的消耗、窑炉的使用寿命也密切相关。原料由加料口加入,由于加入的是生料,是没有经过预热的原料,再加入熔池后会吸收熔池内的热能,这样就造成加料口附近的温度降低。有时会导致原料在加入后不能及时的融化,堆积在一起造成堵塞。因此,我们可以适当的加深熔化池,提高熔化池内玻璃膏的液面高度,这样一方面降低了加料口与液面的高度,减少了原料下落时的扬尘,更能让原料大面积的平铺在玻璃液面上,利用玻璃膏中的热量加速熔化;另一方面由于熔池的深度增加使它单位面积所含的能量增多,被生料所吸收的能量相对均匀稳定,温度波动不会太大,能够及时地把生料熔化。采用较深的熔化池,可以提高熔化率。它主要是增大了熔融的空间,在相同的面积下加快了生料熔化的速度,相同的温度下,使产量增大。

根据熔块窑炉的侵蚀情况发现,熔池的池壁在生产的过程中被侵蚀的很严重,但也不是整体的被侵蚀。由于窑炉生产的产品选取熔池内玻璃膏中间部位,玻璃膏的粘度大,在流动过程中摩擦池壁的中部,熔池内部的温度又高,玻璃膏流动中不停地冲刷池壁。因此,池壁的中间部位被侵蚀的最严重,成凹状。但由于池壁是由若干块同等高度的电熔锆刚玉砖排列组合而成,在修理窑炉时要整块的更换,这样不仅浪费还比较麻烦。因此,可以尝试使用不同的耐火材料,按纵向分两部分或者三部分来组合成池壁,中间使用抗侵蚀性较好的33#无缩孔浇铸电熔锆刚玉砖,其他部位使用质地较差、成本较低的33#普通浇铸电熔锆刚玉砖,这样可以使整个熔池池壁的耐火材料使用寿命达到一致。

整个窑炉燃烧空间被侵蚀最严重的是前墙处和炉顶前段,以及加料口周围胸墙。造成这些部位被严重侵蚀的原因是由于生料的粉尘被雾化的重油和助燃的空气气流带动,在窑炉内部沿墙壁旋转流动,对墙体产生化学侵蚀和物理冲刷。要想解决粉尘的问题必须从加料口开始。粉尘产生的原因有:一是由于原料在使用螺旋输送机进入炉内时,由于落差导致扬尘;二是料堆过大,表层的原料直接被火焰吹扫。若能降低落差,使原料一开始就能分散开,形成厚薄均匀的料层,这样就能增大原料与高温玻璃液的接触面积,降低粉尘,更能增大原料的熔化速度。因此,可以尝试将加料口高度(加料口中心线与池壁上沿的距离)尽可能降至最低,并把螺旋式料机改成扁平的推耙式加料机。

至于窑炉燃烧空间各部位侵蚀程度不均的问题,可以根据窑炉的实际侵蚀情况,在耐火材料方面进行差异化的选择。如:以烧结莫来石为主要材料的窑炉,其前墙、炉顶及加料口附近易严重侵蚀的部位采用性能更佳的33#普通浇铸电熔锆刚玉砖。

5结语

整个窑炉要想正常的运行生产,所涉及的方面比较多。同时,窑炉被侵蚀的影响因素也很多,除了本文中所讲述的因素外,富氧燃烧、全氧燃烧、保温等方面对窑炉的影响都很大。实践证明,制造一条窑炉,我们不仅得从人、机、料、法、环、测等方面去考虑,还需从耐火材料制造工艺、技术等方面去考虑,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既节能,使用寿命又高的好窑炉。

参考文献

[1]曾令可,王慧,张海文,罗民华,张明,程小苏.陶瓷窑炉的结构与节

能[J].山东陶瓷,2002,23(1):110-114.

[2]王德庆.玻璃熔炉节能问题讨论[J].玻璃与搪瓷,1983,13(2):49-55.

[3]李黎,胡顺奇,胡新.电象法在静电问题中的应用[J].枣庄师专学

报,1998,6(3):24-56.

[4]张增舫.玻璃窑炉的节能设计[J].玻璃,1991,01:24-27.

[5]万晓平.蓄热室和格子体堵塞的原因和处理方法[J].玻璃与搪瓷,

2013,43(3):28-30.

[6]陈雅兰.玻璃窑炉蓄热室格子砖的进展[J].玻璃,1998,26(1):29-42.

[7]沈阿金.池窑保温及耐火材料侵蚀情况讨论[J].硅酸盐,1980,2:

61-64.

[8]魏绍先.改进蓄热室格子体结构提高蓄热效能[J].玻璃与搪瓷,

1991,19(3):18-26

[9]李瑞萍.延长玻璃窑炉使用寿命的几项措施[J].建材技术与应用,

2006,03:5-6

造成温室气体的原因篇5

二、使用暖气片要注意哪些

1、大家在使用暖气片时,容易出现暖气不热的问题。当遇到家中暖气片不热的情况后,大家不要盲目的放水排气,因为造成家中暖气不热的原因很多,盲目放气排水不仅无法有效的解决问题,还可能对暖气配件造成一定的损伤。

2、使用暖气片时,大家不要一味的追求过高的采暖温度。室内采暖温度过高,温差过大,会使得大家容易患上暖气病,影响到我们的身体健康。大家把室内采暖温度设置在16到24摄氏度比较适宜。如果是集中供暖的业主,要注意室内采暖温度有没有达标,通常18±2摄氏度为达标温度。

造成温室气体的原因篇6

这个特殊的经历让我真真切切感受到:全球气候在变暖,“暖冬”向我们走近。大自然让人感受的这份特别的温暖,真正原因是什么呢?是全球温室气体大量排放所致的“温室效应”,以及将世界天气搅成一团糟的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

严峻问题

温室效应,被认为是全球最严峻的环境问题。由于工业生产和人类活动造成环境污染、森林被破坏,导致二氧化碳、臭氧、甲烷、氟里昂等气体的排放增加,使地球气温上升。现已证明,全球变暖趋势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是相一致的。与此同时,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又不谋而合地从中作乱,更加重变暖的程度。另一个说法是,地球是个开放的系统,自然因素在气候变化中同样发挥重要作用,如太阳黑子相对数近年来呈现增加的趋势;地球冬至时的公转半径在缩短,与太阳的距离正在拉近。

不管是什么样的说法,温室效应所造成的气候变化是有目共睹的,并受到人们普遍关注。最近美国出版《濒临失衡的地球》一书,讨论了气候变化与人类文明的关系。有一点可以肯定,气候总是与社会、政治、经济因素交织在一起,进而影响社会发展。气候的变化也会带来一系列深远的后果:影响全球生态系统,使一些物种无法适应气候变化而消失;影响水文、水资源、农业生产,如虫害、干旱、洪涝导致农业减产;气候变化使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的海岸地区遭受海浪和风暴袭击。气候变化还可给经营活动带来冲击,使一些企业受损,如生产御寒商品的企业濒临破产,同时也带来新的商机和产业形态。除此之外,温室效应所导致的气候变化,将给人类健康带来更为广泛、严重,甚至灾难性的后果,这些都是人类难以接受的“礼物”。

“礼物”清单

1.热致疾患。这是温室效应最直接、最严重的后果。在急性热致疾患中,最常见最严重的是中暑。年老体弱的老人、婴幼儿最容易发生中暑,中青年也可因在高热环境活动过多而中暑。有人错误地认为,由于空调等降温设施的普及,中暑将不会发生。事实上,当人体热适应机制减弱时,如遇热浪突然袭击,中暑很容易发生。当然,温室效应也可使痱子、头痛、失眠、高血压、减退、障碍、心肌损害、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肾结石等发生增多。

2.传染性疾病。冬天的严寒是一位“冷面杀手”,使诸多微生物处于休眠状态。遇到暖冬,该被冻死的没死,本没有繁殖力的仍进行了繁殖,使病毒、细菌和携带它们的蚊蝇、老鼠等数量增加,密度增大,这使传染病发生的可能性大增。温室效应所伴随的环境污染加重,含有病原体的污染颗粒物随风漂游,可加速疾病的传播。与温室效应有关的特大洪水,又使深藏的病原体显露出来,随着洪水流向不同地方。以上几方面的因素,必将导致流感、出血热等传染病增加,或导致新的传染病出现。

3.其他“礼物”。温室效应所致的气候变化,其特点是气温变化大,时冷时热,持续高热或高寒,可使心脑血管、呼吸、消化等疾患发生率和死亡率增加。适宜温度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温室效应对人类的生长和发育必然产生一定影响。有一点可以肯定,当温室效应发展到一定程度,人类的生活空间将大大缩小或被剥夺。

全球总动员

温室效应给人类、人类健康带来这么多“礼物”,我们既不想收下,也无法拒绝,该怎么办?其对策可分集体行动和个人行动。

造成温室气体的原因篇7

【关键词】双蓄热步进式加热炉;改造;温差;炉墙

1概述

国丰钢铁薄板厂一线加热炉,是燃烧纯高炉煤气、内置双蓄热式步进加热炉,炉子有效尺寸16.7m×23.7m,设计能力冷装100t/h,热装290t/h,加热板坯尺寸135mm×1300mm×15600mm。建成初期基本能满足生产的需要,但随着轧线产能的释放,品种的增加,加热炉出现了诸多制约生产和自身安全的问题,逐渐成为了轧钢厂产量与质量的瓶颈,所以对加热炉的改造迫在眉睫。

2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随着生产的深入,加热炉暴露出如下问题:

2.1加热炉实际加热能力小于设计能力,并且随着炉龄的增加加热能力逐渐缩小,生产中等温现象频繁,加热炉逐渐成为制约生产的瓶颈。

2.2板坯中间温度比头尾低45—70℃,中心温度比上下表面低35—45℃,下表面温度比上表面低40℃左右。

2.3炉墙、炉顶,蓄热室箅子多次坍塌,迫使加热炉多次停炉检修,严重影响了生产。

2.4蓄热室小球被大量吹入炉内,排烟温度过高,在180—200℃。

2.5炉压波动大,出料端向外冒火严重。

经过现场分析总结,产生问题的原因如下:

2.5.1原设计是按板坯热装入炉温度920℃,来计算热装产量和供热负荷的。但是实际生产中,板坯热装入炉平均温度只有700℃左右,所以原设计的供热负荷量明显不足,使实际产量比设计小。炉内氧化铁不断增加,加热炉各系统逐渐老化,使其加热能力逐渐下降,从而加热炉成了制约生产的瓶颈。

2.5.2加热炉炉宽16.7m,如此宽的宽度在燃纯高炉煤气、蓄热式步进加热炉中,世界上是少有的。加热炉的超负荷生产、过宽的炉膛以及设计的不足,使得板坯加热质量严重降低。

2.5.3加热炉的不断老化,而轧机产量在逐步提升,加热炉被迫超负荷生产,严重强化加热。再加上加热炉为内置式,炉墙内空、煤气通道超负荷的大量高低温气体的交替冲刷,极冷极热造成炉墙倒塌等现象。支撑蓄热小球的箅子材料为普碳钢,由于煤气和烟气中含有硫化物等腐蚀性气体,且蓄热室频繁高、低温变化,蓄热室箅子耐热、耐腐蚀性能差,经一段时间腐蚀后产生坍塌现象,影响排烟温度和蓄热效果。

2.5.4炉子加热能力的不断降低,不得不靠加大燃料供给量的方式来保证加热能力。由于管道直径一定,只能不断增大燃料供给的流速和压力,当压力足以抵消蓄热室上层小球重力时,小球被吹入炉内。随着超负荷的强化加热,小球的不断减少,使得排烟温度逐渐增高。

2.5.5加热炉为三段式集中换向,换向时炉压波动大。氧化铁的不断增加、强化加热、蓄热室小球的板结、引风机的设计不合理等原因使得炉压加大,出现冒火现象。

3改进措施及效果

3.1加大原有部分燃气管道直径,增大加热炉的供热负荷,同时加大鼓风机和引风机能力。原加热炉设计采用的蓄热体是陶瓷小球,由于其换热效率低,阻力损失大,因而在改造中改用换热效率高、阻力损失小、积灰情况小的陶瓷蜂窝体作为蓄热体。两蓄热体的性能比对:陶瓷小球传热性能温度效率0.75,比表面积200—300m2/m3,换向周期180—250s,阻力损失大,使用寿命年损耗>35%。陶瓷蜂窝体温度效率0.95,比表面积640—1280m2/m3,换向周期50—80s,阻力损失小使用寿命一年左右。可见陶瓷蜂窝体比蓄热小球性能好。

经过加大部分管道直径、减小阻力损失、增大蓄热效果等措施,使加热炉加热能力大大提高,超过原有设计20t/h,加热炉等温时间大大降低。

3.2板坯中间温度比头尾低,是因为炉子宽度太宽,空气和煤气喷口间距又较小,造成火焰长度较短,仅为炉膛宽度的2/5。所以利用重新浇筑炉墙的的机会,将加热段和均热段的空、煤气喷口间距加大,由原来的345mm改为450mm,这样加长了火焰长度,使火焰基本能到炉膛宽度的3/5,从而提高了板坯中间温度,大大降低了板坯长度方向上的温差。下表面温度比上表面低,这是因为炉子下加热负荷较小所造成。由于加热炉上下供热负荷比在设计时固定,表现为管道直径比,比例不能调节。所以在不改变管道的情况下,我们在加热和均热段炉底上分别砌筑一道补热墙,专门增加下加热供给量。这样的改造不仅提高了板坯下表面温度,而且也有利于中间温度提高,这是因为补热墙的火焰能直接冲刷板坯中间部位。改造前后板坯质量对比:改造后板坯中间温度与头尾温差15—30℃,中心温度与上下表面温差±15℃,下表面温度与上表面温差20℃左右。

3.3炉体内有许多相互隔离、纵横交错的煤气通道或空气通道,炉墙内的通道多了造成冷热交变应力较大。用普通性能耐火材料浇注的炉墙,存在着荷重变形温度低、线收缩大、耐压强度低、体积稳定性差、抗折强度低等不足,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容易出现开裂、倒塌事故,使得加热炉在运行过程中炉墙跑风漏气,影响换热节能效果,特别是墙内的煤气通道和空气通道,一旦漏气还会给安全生产带来隐患。我们利用大修的机会对加热炉进行改造,力争将加热炉整体寿命达到6年以上,在此期间不出现炉墙、炉顶开裂和坍塌事故。为了降低因此事故而停炉、停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我们将炉体所用耐火材料性能指标做了较大改进,把原来荷重软化温度较低的低水泥浇注料改为高荷软浇注料,对炉顶、炉墙进行整体浇注,此种浇注料荷重变形温度高、线收缩小、耐压强度高、体积稳定性强、抗折强度大。另外,原设计的锚固砖长度太短,只有450mm,而炉墙厚达1000mm所以必须加长锚固砖以增强锚固作用,考虑炉墙内空、煤气通道问题,我们只将炉墙内通道上方的锚固砖加长到800mm,以此来加强炉墙的固定作用。

将支撑蓄热体的普碳钢箅子,改为不锈钢材料(RtCr1.5)制作,并对支架结构进行优化,提高支架刚度。将陶瓷小球蓄热体改为陶瓷蜂窝体。高、中温段的蜂窝体材质为热熔铸刚玉质材料,保证有较高的耐火度和良好的抗渣性。中、低温段则采用堇青石材料,保证有良好的蓄热能力和抗热震性。

3.4将蓄热体由小球改为蜂窝体,这样不仅减小了燃气阻力间接增加了燃料摄入量,还解决了蓄热体被吹入炉内的风险。蜂窝体的稳定存在,有力保证了蓄热效果和排烟温度,既能很好的将冷空、煤气预热到很高的温度,又能吸收烟气的余热降低排烟温度。由小球换为蜂窝体后,排烟温度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基本保持在130—150℃。

3.5将均热段的集中换向改为分散换向,解决了集中换向时炉压波动大的问题。增加辅助烟囱,加热炉运行后期炉压很难控制时,依靠辅助烟囱得以有效控制。选择性能好的蜂窝体,避免在生产中由于蓄热体的破碎和板结造成排烟阻力的增加。根据蓄热式加热炉的特点,充分考虑防止后期排烟阻力增加等炉子老化的需要,对引风机抽力留出一定富裕。综合考虑,将原风机更换为了较大型号的引风机。并对操作人员进行技术培训,使其克服不良的操作习惯。通过以上改进,使炉压基本保持在微正压20pa左右。炉压得到了有效控制,冒火现象也不再发生。

4结束语

通过对加热炉的改造提高了加热炉的作业率,降低了成本,解决了轧钢生产上的瓶颈问题。同时,也为其他加热炉的改进提供了可借鉴经验。

参考文献

造成温室气体的原因篇8

关键词:温室花卉;花卉栽培及病害防治;技术措施

1园林温室花卉栽培的环境控制

1.1灌溉

大多数花卉的病原体都是借助水侵染植株体,自由水作为植株间病原体传播的介质,为多数病原体创造侵入机会。因此必须控制植株的灌溉条件,防止植株表面浇湿从而导致病原体的反溅,将植株发病率控制在较低的范围。不适当的灌溉方式比如重浇等,会使温室的湿度增加,增加病害发生的几率,尤其是对于排水不良的土壤,频繁地浇水不利于植株健康地生长与发育,严重时还会导致腐霉以及疫霉的发生,比较常见的根腐病、冠腐病就是由于不适当的灌溉方式引起。正确的灌溉方式是避免植株当头浇水,应将水灌溉到到土层里,保持植株的地上部分干燥,这种做法有利于减少植株叶和花发生病害;对植株进行灌溉时还应根据天气、植株自身等因素控制好灌溉次数与用水量。

1.2光照与通风

光照对花卉植株病害发展影响较小,但是不适当的光照强度会造成植株叶和花的损伤,当植株出现这类损伤时,灰霉病等病原物就会趁机而入,造成植株的病害。当光照强度较低的情况下,植株组织液就会增多,容易增加植株染病的可能性;当植株处于强光照的环境下,花卉的器官也会受到损伤,因此在夏季要对植株进行适当的遮荫,防止高温对植株生长发育产生影响。

通风良好的环境下,花卉植株的表面干燥,能保持较为洁净的表面,不利于病原物的侵入与繁殖。因此在花卉的栽培过程中可以采用适当的方式保持环境湿度,控制好植株间距,利用种植台栽培植株,保持温室内空气流通,有效地控制植株病害的发生。

2园林温室花卉栽培措施

2.1调整播种期,注意轮作

病害通常是局限在植株的某一时期,可以通过播种期的调整来减少病害发生的几率。比如推迟播种或者对植株进行移植,进行植株的轮作,避免重茬的发生;定期对温室栽植的花盆进行消毒,换上干净的培养土。在对花卉移栽过程中,应避免对植株造成伤口,从而为病原体创造入侵的途径;在环境相对湿度较大时应尽量减少植株的搬动与移动。

2.2植株的整修与杂草清除

温室花卉的栽培中应定期修剪,将发病的器官及时清理,减少病原体侵染的伤口数量。可以利用间苗的方式保持植株周围的空气流通,保持植株表面的干燥,让大部分植株都获得适宜的生存空间。杂草清理也非常必要,杂草是大部分病毒病的集聚地,为植株的病原体提高繁殖场所。

3病虫害防治技术

3.1选用抗病品种与无病植物材料

选择抗病植株品种是最直接的病害防治措施,还能有效减少对自然环境的污染。很多温室花卉品种中已有抗病害的品种,比如兰花有抗炭疽病的品种,月季花已有抗黑斑病的品种,无病植物材料的使用减少侵染性真菌病原体入侵,防止病害发生,因此采用抗病品种与无病植物材料有利于减少农药使用,维护生态平衡。

3.2物理与化学防治

常见的物理防止方法有热力处理等,即对植株的插条、接穗等部位进行消毒。通常将植株浸在48℃的温水中,这种方法有利于防止黄化病毒病的传播;可以采用浸种法对草本花卉进行消毒,采用比重法可以挑选出健康的植株种子,从根本上减少病粒的数量,控制植株病害的发生。

化学防治式重要的病害防治措施,处理好农药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其重点。我们应秉着“用量少”、生态性的原则合理使用农药,弄清防治对象;这样有利于减少在植株上的农药残留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还能有效地保护天敌,延缓或防治病原体抗药性的产生。

造成温室气体的原因篇9

臭氧稀薄热浪滚滚温室效应惩戒世人

近年来,热浪已成为全球新闻的焦点,从美洲,到欧洲,再到亚洲,到处都是热浪,热死人的事也屡见不鲜。据联合国今年7月初在日内瓦发表的一份报告指出,在人口集中的大城市,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因为热浪而致死。另据科学家估计,排除人口增长的因素,到公元2050年前后,全世界各大都市每年死于热浪的人数都会增加数千人。

那么,地球为什么变得这么热呢?科学家将其归结为地球隔热的功能正在日趋衰弱,而这又与大气层遭受破坏有着密切关系,其中为害最烈的莫过于臭氧层破裂、温室效应和酸雨。由于三者多半系交互作用,因此即使是最先进的超级电脑也都很难区别出各自的污染后果。

科学家认为导致全球气温升高的很大原因是臭氧层受到破坏,高空(地表上空10公里至80公里高度)平流层的臭氧层越来越稀薄,自1986年科学家在南极天空首度发现一个臭氧稀薄的破洞后,又在北极和青藏高原的天空发现两个臭氧层破洞。

而臭氧层之所以受到破坏,罪魁祸首是空气污染和全球温室效应。所谓温室效应是指4大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甲烷、氟氯碳化物(CFC)和氧化亚氮等浓度越来越高,从而使地球温度也越来越高。

原本这些气体扮演着维持地表温度、使生物得以生存的角色,但是由于人类活动过度制造这些气体,却导致地表温度不断升高,反而威胁到人类的生存。

先看二氧化碳,人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而树木行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并释放出氧气。如果两者达到平衡,就不会有温室效应问题。

但是由于现代医学的发达,以及对营养和健康的重视,人类的寿命已经大为延长,而且人口增长率也大为提高,从几十年前的一二十亿增加到现在突破50亿,人类呼出的二氧化碳也更多。加上热带雨林遭到砍伐和空气受严重污染,导致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已经多到无法控制,成为温室效应的最大成因,占温室效应成因的50%。

至于CFC,最初发明问世时被视为本世纪的魔术化学品。由于沸点低,可以用作冰箱、冷藏器和冷气机的冷媒。但它的破坏力与其冷却力一样强。1973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大气化学专家英里纳与加州大学厄尔文分校的化学家罗兰德,率先提出CFC破坏臭氧层的理论,自此,世人即深信,CFC是破坏臭氧层的大毒瘤之一,因为它的吸热能力而助长了温室效应。它约占温室效应成因的25%。

甲烷则要对温室效应负15%的责任。说来令人难以置信,甲烷的主要来源是牛和稻田。由于人类对牛肉需求甚大,导致畜牧业者砍伐森林以便放牧,这使得二氧化碳增加,而且牛只越来越多,复杂的牛消化系统排放出来的甲烷,也使温室效应更为严重。

温室效应成因的最后10%,来自一种常见的污染物,名叫氧化亚氮,它和二氧化碳形成汽车废气的主要部分。目前全球有5亿辆汽车行驶在街道上,到2030年可望增加一倍。燃烧矿物废料也会产生氧化亚氮。此外,现代农民大量使用的氮肥,也是大气层中氧化亚氯增加的因素。

据统计,自工业革命以来,大气内二氧化碳的浓度增长了1/4,其他的温室气体,如甲烷增长了100%,氧化亚氮增长了19%,地球的热辐射留在地表上空的比例也越来越高,导致大气温度逐年升高。自工业革命以来,地球平均温度约升高0·5——1摄氏度。而1995年则是近百年来地球平均温度最高的一年。

而据联合国赞助的跨国气候变化研究组织预测,人类若再不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则在未来100年间,全球的平均气温还将上升1—3.6摄氏度,这种加

温速度比过去9000年的任何温度改变阶段都要来得快,大概只有冰河期的温差变化差可比拟。届时,我们现在看似科幻小说的情景就有可能成为真实的事实:地表加速沙漠化,人类将面临严重的粮荒和水荒;各国为了争夺生命要素而兵戎相向;从南半球到北半球的黎民百姓将长期受困于疟疾、登革热、血吸虫病、病毒性脑脊髓炎、霍乱、食物中毒等“热病”的折磨。

这绝不是危言耸听,事实上,自1940年以来,南极洲的温度升高了摄氏2·5度,导致海平面上升,一些岛屿国家,如马尔代夫已经面临陆沉的危险。而臭氧层的稀薄,则增加了人们患皮肤癌的可能性,在南极臭氧层附近的智利爱伦娜岬,人们出门必须要涂抹防晒油、戴墨镜,许多动物的眼睛都瞎了。而最新消息指出,今年年中,全世界臭氧层最薄的地方在美国的观光胜地夏威夷,这对于喜爱大自然洗礼的人们来说,似乎是个相当沮丧的警讯。

厄尔尼诺天侯大乱风调雨顺几成梦想

俗话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但近几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多端,该降雨的地方频闹干旱,该冷的地方又热得出奇,不仅使人类生活大乱,就是农作物也跟着产量失序。

科学家认为,造成目前全球气候一团乱的因素虽不止一个,但其元凶却是厄尔尼诺现象。每隔2—7年的圣诞节前后,太平洋东部从厄瓜多尔、秘鲁到智利附近海域的温度便会突然上升2—4度,并往往维持半年至一年左右。

造成温室气体的原因篇10

关键词:结露保温层通风除湿

一、前言: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全国各地大量兴建室内游泳馆。在游泳馆设计时除需考虑水处理设施外,还须考虑防结露措施。所谓结露,是指室内湿热空气在温度降到露点时产生液态水的现象。由于游泳馆内存在大量水,湿度远远高于其它建筑,此外北方地区游泳馆,除夏季外室内外温差较大,很容易产生室内结露现象。

二、结露现象的危害

1、降低游泳馆使用寿命

受湿热空气及露水的频繁侵蚀,网架、檩条、吊顶、各管道等防腐漆膜寿命降低,漆膜一旦破坏,含氯离子的湿热空气及露水对钢结构的侵蚀将急剧加速,导致钢结构在3~5年内破坏,大大降低其使用寿命。

照明灯具、消防自动报警设施、电子计分系统、LeD大屏幕等电气线路、设备通常不能做到全部耐水封闭,一旦露水沿管线进入电器设施内部或线缆接头部位,轻则加速设备老化腐蚀,重则直接导致接地或短路破坏。

2、热量散失快,增大运行成本。

由于钢结构屋面多采用保温岩棉作为保温层,一旦出现结露现象,保温层会因饱和水而失效。导致室内外发生热交换,热量迅速散失,需要不断加热池水,加大冬季运行成本。

3、影响建筑物的美观及业绩

出现结露现象后,锈水下滴,顶棚、墙体、门窗玻璃、地面等均会产生黄色锈水印记,严重影响建筑物的美观。另外锈水可能会滴落到泳池内,影响水质。甚至会直接滴至顾客身上,给顾客带来不舒服的感觉,直接影响营业绩效。

三、结露原因分析

1、保温层厚度不足

保温层厚度不足,将导致其围护结构内表面与室内湿热空气中间出现温度差,满足露点条件。目前一些设计人员为了美观,将钢结构屋面的主次檩条隐蔽到屋面板内,降低主次檩条部位保温层的厚度,甚至取消主次檩条处的保温层材料,直接在屋面上设置若干人为“冷桥”。

2、屋面构造气密性不够

目前,钢结构屋面保温层多采用保温岩棉,其下层如不设置封闭性能良好的隔气层,必然会造成游泳馆内的湿热空气穿透保温层,直达屋面上层钢板下表面。温度的差异导致钢板下表面出现结露,使保温层吸水饱和后失效,加剧室内外热量交换,造成结露现象恶性循环。

3、相对湿度过大

相对湿度是导致游泳馆结露的一个重要因素,相对湿度越高,水蒸气的分子压力越大,露点温度就越高,室内温度与露点温度之间的温差就越小,越容易出现结露现象。所以设计时通常要求相对湿度要低于70%。

4、通风量不适宜

通风量主要是指排风量。理论上说,排风量应等于新风量。当排风量较大时,空调的负荷也较大。如空调负荷不足,则会使室内温度较低;而当排风量较小时,新风量也较小,不能有效降低室内的相对湿度。所以控制室内的排风量可以控制室内所需要的热负荷,进而降低日常运行的费用。

四、某游泳馆结露改造工程实例

1、工程概况及结露现象

该工程于2012年9月28日竣工,同期投入使用。建筑结构形式及屋面做法:框架结构、空心砖填充墙,网架、双层压型钢板屋面、保温层为125mm厚的苯板。于10月下旬开始出现轻微结露,且随室外温度降低逐渐加剧。至11月下旬,结露情况十分严重,室内电气设备管线、大白工程、地板工程均受到不同程度破坏。

2、原因调查

连续一周内,在不同位置布置多个测控点以监测室内空气的温湿度,实测结果为:温度在26~30度之间,湿度在45%~60%之间。

现场组织技术人员会同甲方、监理和分包单位施工人员,掀开屋面板。经检查发现:屋面板下结满露滴且岩棉保温层含水率接近饱和状态。屋面钢结构主次檩条旁没有保温和断桥措施,且保温层、隔气层及保温玻璃棉与钢檩条之间未充分密封。接近顶棚的墙体未出现结露现象,但顶棚结露严重。说明现室内温度湿度条件下,屋面保温层、隔气层失效及“冷桥”是游泳馆结露的主要原因。

游泳馆屋面消防排烟风机在未通电情况下自转,说明空调回风不畅,室内湿热空气滞留,存在正压。

3、整改措施方案

拆除原有保温层,隔气层。选取憎水性好且不透气的新型防火轻质复合保温屋面板,消除“冷桥”部位;屋面增设无动力排风机,排除室内滞留的湿热空气,同时调节回风量,降低室内空气正压;改造前后屋面做法如图1所示。

如图1改造前后屋面做法对比

4、露点及保温层热阻计算

计算依据为《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

(1)屋顶内表面温度θi=ti-(tiCte)*Ri/R0

θi―屋面内表面温度;

ti―冬季室内计算温度(℃);本工程取28℃;

te―冬季室外计算温度(℃);本工程取-18℃;

R0―围护结构的传热阻;

Ri―内表面换热阻(m2・k/w);取为0.11。

假定屋顶室内计算温度28℃,查得露点温度为24.2℃,根据经验屋面内表面温度高于露点温度2℃以上可保证不结露,因此屋面内表面温度为26.2℃,带入公式:θi=ti-(tiCte)*Ri/R0,得R0=2.81m2・k/w;

(2)屋面围护结构热阻的计算公式:R0=Ri+R+Ri

Ri―内表面换热阻(m2・k/w);取为0.11;

Re―外表面换热阻(m2・k/w);取为0.04;

R―围护结构热阻(m2・k/w)。

带入公式:2.81m2・k/w=0.11m2・k/w+R+0.04m2・k/w,得R=2.66m2・k/w,即当屋面围护结构热阻≥2.66m2・k/w时,满足要求。

五、结语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室内钢结构游泳馆设计时,应重视防结露措施的应用,保证围护结构保温层的厚度和隔气层的气密性。以上观点是多位专家共同论证,且经过工程实例检验后的设计经验,望各位业内人士应用后加以验证和推广。

参考文献:

[1]国际游泳联合会游泳设施手册[S].2009-2013

[2]GB9667-1996,游泳场所卫生标准[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6.

[3]陆耀庆.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第二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4]陆亚俊,马最良.暖通空调(第二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5]赵荣义,范存养.空气调节(第四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