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教育信息化的作用和内涵十篇教育信息化的作用和内涵十篇

教育信息化的作用和内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28:22

教育信息化的作用和内涵篇1

信息技术教育在目前的主要内容在于对学生进行基本的计算机软件系统知识教学和对于计算机应用软件系统教学层面,对于学生的要求也主要集中在掌握基本的知识,运用所学到的知识,进而能够帮助人们在生活中加快事情的处理方式。笔者认为信息技术教育的文化在于对学生的思维习惯和处事方式的培养,今年来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大数据的思维也开始在人们的头脑中和实际生活中运用,笔者认为大数据思维就是信息技术的文化内涵之一。而文化的内化就是指在实际的事情当中,我们能够根据实际的生活案例运用信息技术教育带给我们的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处理问题的方式。例如我们在生活中遇到问题时能够自觉的通过信息技术解决问题,在实际的问题中能够在诸多的解决方案里优先考虑信息技术,这就是思维习惯的形成,也是信息技术教育的文化内化。笔者认为要做到文化内化需要有几个基本的步骤,首先应该对信息技术的技术层面有大致的了解,即能够简单的运用基本的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例如搜索引擎。在掌握基本的技术之后,我们能够探索信息技术运用的基本层面,就像我们在做研究时,自身探索结论形成的过程。最后就是我们能够在众多的实际运用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而这种方法我们认为就是信息技术。

二、信息技术教育的基本特征

信息技术教育在现阶段的主要特征表现为技术性、外延性、操作性等。这些基本特征的就导致我们的目前的信息技术教育局限于对基本知识的教育,缺乏深层次的原理、思维的教育。

(一)技术性

具体表现为我们的信息技术主要依靠基本的技术层面加以维持,信息技术和哲学不同,其技术性更加明显,对于基本的原理、思维设计的机会少,教师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鲜有提及这些问题,而学生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也很少设计这些问题。

(二)外延性

信息技术从其产生之初就决定了信息技术只能通过技术维持,并且依附于实际的问题和外部环境才能生存,其思辨层面的内容很少,主要的通过实际的生活问题达到自身的实际价值,因此其外延性特别突出,自身的内涵就显得比较缺乏,这也导致了信息技术教育局限于技术层面。

(三)操作性

操作性主要指的是在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来看,其最大的功能就是操作,操作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在操作过程中解决实际的问题,从而能够使信息技术的存在价值得以最大程度的彰显,因此其内涵基本上浮于表面,给人的感觉就是通过不断的尝试、操作就能够彻底掌握这些技术层面的问题。

三、信息技术教育的文化内化的基本方法

通过对上述信息技术教育的基本特征和信息技术教育文化内涵的基本阐释,笔者相对应的提出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渗透文化内涵的方法。

(一)注重学生的实际运用训练

笔者认为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依然需要在尊重信息技术教育的基本特征,即操作性,技术性等的基础上开展文化内化教育最重要的方式还是通过对学生进行基本的技术知识的教育,让学生充分认知信息技术的巨大作用,并产生通过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想法和愿望,在此基础上教师鼓励学生通过基本的知识进行深层次的探索,例如计算机形成的过程的足迹,软件开发的过程,鼓励学生尝试新的技术开发等方式。

(二)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将信息技术教育和其他学科进行整合

计算机自身的内涵型不够强,因此在实际的信息技术教育中我们的教师可以考虑将计算机和其他学科进行统整,例如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历史学科、语文学科、数学学科等相结合,增加信息技术教育的文化底蕴,改变信息技术教育本身的文化内涵不够充分的局面。在此基础上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对于学生的感受必将是全新的。

(三)教师自身加强学习,注意引导

要对学生进行信息技术教育内涵的教学,我们的信息技术教师首先自己要能够明白什么是信息技术教育的文化内涵,在此基础上开展信息技术教育才能有真正的思维方式、思考轨迹展现在学生面前,否则这种教学就是虚伪的,难以真正成为实际的教学效果。

四、结语

教育信息化的作用和内涵篇2

现代教育媒体的出现引领了教育史上的第四次革命,人们不仅可以向教师和书本学习,也可以向教育机器学习,出现了多种“人---机---人”的教育新模式,引起了教育方式的根本变化。

伴随我国教育技术发展及国家教育改革的深入,人们在步入信息时代的同时,“现代教育技术”这一概念应运而生,伴随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教育技术”这一概念被广泛的应用于教育教学中。

现代教育技术的产生和发展,在教育史上引发的不仅是教育手段和教育方法的变革,而且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等一系列内容的历史性变革,但现今对“现代教育技术”内涵的表述及理解仍不尽完善。

二、“现代教育技术”内涵的不同解释

为了收集国内学者对“现代教育技术”理解的资料,我有针对地选择了10本不同教学性质的教育技术学专业教材,其中有的教材对“现代教育技术”内涵有所提及,但很简略;有的教材就没有提及到“现代教育技术”的内涵;有的教材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内涵作了详细的解释。

1.“技术”的涵义是指有形的物化技术和无形的智能技术的总和。教育技术不仅包括视听媒体、计算机、网络等硬件及其软件,还包括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学习资源和过程的一切方法和理论。所以说“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是指运用现代媒体进行教学,也指运用系统方法设计课堂教学过程、开发教学策略、构建教学模式等等。

2.现代教育技术以现代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数字音像技术、卫星广播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的开发、应用为核心,但不是只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应用研究的对象,而忽视或抛弃了对传统媒体(黑板、挂图、标本、模型)的应用与开发的研究。现代教育技术是以一切教与学资源(包括传统媒体和现代信息技术)为研究对象的。

3.现代教育技术必须紧紧围绕素质教育这个中心。我国当前的教育改革绝不仅仅是教育内容和手段的改革,它是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的根本变革。现代教育技术若要实现优化教与学的最终目标,就必须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心,探索构建“创造教育”的新模式。

4.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关键是“在教育、教学的现场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我国课堂教学既要保留“传递——接受”的基本形式,又要实现创新教育,这就要求现代教育技术必须把握“教与学过程是一个动态过程”这一规律,针对每一堂课进行最适用的模式、策略和方法的具体设计。

5.现代教育技术倡导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因为我们不可能抛弃“教”,完全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我们对“教”的改革是改变教师在课堂中的主宰地位,变教师对学生的直接灌输为“学生进行意义建构,教师进行指导和促进”的学习过程,而不是抛弃它。

我认为现代教育技术是一个具有特定意义的概念,而不应该是“教育技术aeCt94定义的中国版本”,也不应该是传统教育技术的“传统继承者”。既然现代教育技术被提出,并被应用于教育教学,就应该被予以深刻的含义、准确的定位和充分的理解,而且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现代教育技术不仅吸纳了全新的现代教育思想和现代教育教学理念(在《现代教育技术》――陈琳著中,在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学习理论描述中添加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现代教育技术――走进信息化教育》中,祝智庭老师还将客观主义等一系列反映或影响学习变更的理论加入了对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描述中),而且现代教育技术积极与信息技术联合,将现代教育媒体定位于以现代信息技术(数字音像技术、卫星广播电视技术、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交互网络通讯技术、虚拟现实仿真技术)为核心的整合媒体,使教育信息呈现多媒体化、教育信息处理数字化、教育教学过程智能化。

在“现代教育技术”这一概念中,众多学者强调要突出“现代”二字,我认为强调“现代”是要从现代的、发展的、全面的眼光来认识教育技术对教育改革的支持作用,强调要更多的注意探讨那些与现代科学技术有关的课题,吸收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系统思维方法,因而信息技术环境下对“现代教育技术”内涵的理解必不可少的要突出“现代”,着眼于“现代”。

三、信息技术环境下对“现代教育技术”内涵的思考

广大的教育工作者正在利用信息技术构造一个更网络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的现代教学环境,现代教学平台将在信息技术环境中架起,届时,所有的教育教学资源将得到沟通,并会酝酿出新兴的教育教学规律。因而,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广大教育工作者不仅要掌握现代的信息技术手段,丰富自身的信息素养,还要用全新的教育教学观念和理论来重新审视自身的现代教育技术观念,在此基础上,我提出了对“现代教育技术”内涵的重新理解。

(1)“现代教育技术”是“现代之教育技术”

教育模式的改革是我国教育改革的核心,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我国教育改革的目标之一,在克服传统教育理念桎梏的同时,运用新的教育教学理论指导教育教学,发展新型的教育教学模式,从而使教育技术的研究领域不断扩大,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不断升级。教育技术已经摆脱了传统的单纯的以“学”为中心或以“教”为中心的片面的教学设计观念,“教学一体”即双主模式已经在教育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而这一重大变革正是现代教育技术这个教育改革制高点引领的结果。

“现代之教育技术”是立足于“学”的基础上,倡导以教师的“教”为主导,以学生的“学”为主体,既重视“教”,更重视了“学”的过程;而教育技术更多强调的是一切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它是一个比较广义的概念,因而较教育技术而言,“现代之教育技术”应是一个狭义的概念。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在处理和转换。教学应该由向学生传递知识转变为发展学生学习能力、培养学生主体意识、主体性、个性和创造实践能力。在教育目标上,既要满足社会要求,也要重视学生个人的需要,鼓励学生向多样化发展;在教育内容选择上,应从学生和社会的共同需要出发,进行合理的组织与安排;在教育方法的运用上应更多地提倡合作化学习和个别化学习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认知技能、动作技能和态度情感技能等;在教育形式上,可以结合多种教学理论,并采取非常灵活的方法,能够与学生的生活、学习很好地协调。

不同于教育技术,“现代之教育技术”综合了多种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客观主义等等),强调了学习的意义建构过程,强调了学习的意义活动过程,强调了学习必须处于真实的情境中,加上传播学理论作为现代教育技术的信息论基础,为了促进和改善人类学习的质量,“现代之教育技术”紧密与教育传播学结合,发展多媒体交互式视听传播技术,运用系统方法为指导全面分析教育教学过程的各个要素及其环境之间的联系,进行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建立相关的策略方案来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试行解决的方案并对试行结果进行修改,从而使教学过程顺利进行,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在此基础上,“现代教育技术”是“现代之教育技术”,即要求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树立系统的教育技术设计思想,运用系统的方法考虑目标、内容、师生、媒体、策略、资源和环境等各个教学要素之间关系,重视经验技术,使教学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

(2)“现代教育技术”是“教育之现代技术”

教学过程实质上是信息的产生、选择、存储、传输、转换、分配的过程,而信息技术正是指用上述一系列过程的各种先进技术,包括电子技术、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等等,现代教育媒体被引入教育领域,大大提高了信息处理即教学效率。

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教育媒体要由仅仅作为教师演示和讲解用的辅助工具转变为指导学生学习和交流的认知工具和情感激励工具。媒体不应是传递教学刺激的载体,更重要的是教师创设情景、激发和维持学生动机、引导学生、帮助学生探索知识、延伸自己潜能的工具,即体现了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四类用途:指导、探索、应用和交流。

除了现代信息技术外,将传统教育媒体有效地整合利用,并配合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更多地展现现代教育媒体改善教育教学过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丰富教育教学内容等特点。“教育之现代技术”更多的是从技术的智能层面,描述了现代教育技术开展的基础之一“现代信息技术”,它符合教育教学改革的制高点的要求。随着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已进入了信息化发展阶段,因而“现代教育技术”是“教育之现代技术”,即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对一切教学资源的开发、应用为核心,处理教育教学问题的方法和手段的体系。

未来的社会是信息社会,未来的主导技术是信息技术。显然,未来的教育技术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现代教育技术”。考察20世纪末直到现在的新技术革命形势及其对教育的影响,可以发现目前信息技术上的每一点进步对教育的影响越来越直接、越来越深刻。

计算机生成的交互式人工世界虚拟现实技术等一批高科技含量的现代技术应用于教育领域,代表了信息技术正是形成“教育之现代技术”发展的主力军。

同时,信息时代的一些新的教育思想、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育方法手段、新的教育模式等在配合到具体的教育教学中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产生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如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就包括了:关于学习环境的设计和学生自主学习策略的设计,以及由“学”为中心而发生变化的整个教学师生关系等等,都无不形成了新的教育理论的代表。在教育教学改革的过程中,现代教育技术不仅仅从教育模式上,而且从教育的各个方面要素(教育方法、教育手段、教育内容等)上改善了传统教学的弊端,改善了传统观念对教育技术的曲解。它为教育变革提供了有利的契机,并已成为教育变革的制高点。

四、信息技术环境下对“现代教育技术”内涵理解的意义

教育信息化的作用和内涵篇3

论文关键字:信息素养信息素养标准信息素养模式信息素养教育

国外很多图书馆和地区都根据信息素养的概念纷纷制定了信息素养能力标准。信息素养能力标准作为评价个人信息素养能力、指导高校信息素养教育实践的指南,具有高层次的宏观指导意义。对于信息素养本质的正确理解是信息素养标准研究的基础,在此基础上,通过比较国内外信息素养标准体系,找到制约我国信息素养标准研究的问题,为制定我国科学、严谨的信息素养标准和高校信息素养教育及实践做出贡献。

1国内外信息素养内涵的研究

1.1国外信息素养内涵的研究

信息素养的起源应该是早期的图书馆检索,这时期的信息需求相对简单,检索是由人们手工完成的。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随着计算机技术不断的发展和信息需求的日益膨胀,信息检索需要借助计算机辅助来完成,基于此,美国的paulZurkowski于1974年第一次提出了信息素养的概念。而对信息素养的概念进行准确表述的是来自美国图书馆协会1989年的定义,即具有信息素养的人能够判断何时需要信息,并懂得如何去获取、评价和有效地利用所需要的信息。进入90年代后,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以知识经济为主导的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素养的内涵又有了新的解读。布拉格会议将信息素养定义为一种能力,它能够确定、查找、评估、组织和有效地生产、使用和交流信息,来解决一个问题。

信息素养内涵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早期阶段、中期阶段和后期阶段。早期阶段的信息素养形态可称为图书馆素养,其内涵主要是强调图书馆手工文献检索技能。随着计算机等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素养的内涵被外延了,开始强调利用计算机进行信息检索的技能(信息处理)、对检索的信息进行评价,并重视了人的属性(态度和意识),这时期的信息素养形态可称为计算机素养。随着网络的发展和信息环境的变化,信息素养的内涵开始强调了信息素养中人的社会属性(如交流信息、传播信息的能力),充分重视了人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评价信息能力,并强调信息素养是终身学习的必然要求。

1.2国内信息素养内涵的研究

国内开始信息素养内涵的研究比较晚,多是在国外信息素养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延伸。国内的王吉庆于1999年第一次系统地介绍了信息素养理论,他认为信息素养包含了信息意识与情感、信息伦理道德、信息常识以及信息能力多个方面,是一种综合性的、社会共同的评价。2001年,钟志贤教授提出信息素养表现为8个方面的能力:运用信息工具;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生成信息;创造信息;发挥信息的效益;信息协作;信息免疫。这个观点的提出,强调了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2005年,孙平、曾晓牧认为,信息素养这种信息能力,包括信息智慧、信息道德、信息意识、信息觉悟、信息观念、信息潜能、信息心理等多个方面。这个观点更强调了信息素养是一种系统知识结构。2007年,吕庆阳和刘孝文在对国内外信息素质概念的诸多说法进行了梳理和剖析后,给予了信息素养新的内涵,即信息素质是信息社会基本信息水准的测量尺度,包含信息意识素质、信息知识素质、信息能力素质等要素。尽管,国内关于信息素养内涵的表述百花齐放,但是在内涵的本质上基本是统一的,即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

综合国内外信息素质内涵的研究,可以得出:信息素养的内涵是基于时代特征对人的基本要求而言的;随着社会的变化、信息技术的变化、创新行为的变化、自主学习能力的变化等因素,信息素养的内涵不断地被赋予新的要求。

2国内外信息素养标准的研究

2.1信息素养标准的理论基础

2.1.1国内外主要信息素养标准

国外的信息素养标准很多,其中以美国aCRL标准、澳大利亚与新西兰anZiiL标准以及英国SConUL标准最为著名。

·aCRL标准。美国的大学与图书馆协会(aC-RL)在2000年颁布的美国高校信息素质能力指标体系,共包括5个一级指标,22个二级指标和86个项具体的三级指标构成。

·anZiiL标准。澳大利亚与新西兰的高校信息素质联合工作组(anZiiL)在2004年颁布的澳大利亚与新西兰高校信息素质能力指标体系,它由6个一级指标,19个二级指标和67个三级指标组成。

·SConUL标准。英国的国家与大学图书馆标准协会(SConUL)在1998年提出的信息素质能力模式,该模式在名称上不是指标体系,但实际上是一个高校信息素质能力的指标体系,由7个一级指标和17个二级指标组成。

《北京地区高校信息素质能力指标体系》作为北京市高校学生信息素养评价的重要指标,由7个维度,19项标准,61条具体指标组成,是我国第一个比较完整、系统的信息素养能力体系。

2.1.2国内外主要信息素养标准比较本文将国内外经典信息素养标准进行比较,如表1所示:

对这三个标准的比较可以看出,几个标准共同的信息素养能力包括信息需求、信息获取、信息评价、信息创新。SConUL没有提出信息道德的指标,而aC-RL、anZHL强调了信息道德是构成信息素养能力的重要维度,这与网络信息安全面临的信任危机有关。anZiiL标准没有提出信息意识方面的考察。另外,可以发现aCRL标准中还有一项是考核利用信息完成特定任务能力,该项能力是信息创新能力的衍生,是信息应用能力具体衡量。北京的标准体系基于美国的aC-RL标准的指标,细化了在信息意识方面的指标。

2.2信息素养标准的实践基础

将信息素养标准转化为实践的过程中,还需要具体的信息素养模式来支撑。国内外对于信息素养模式的研究也有很多,如Big6网络主题研究模式、webquest信息素养培养模式和SConUL的七柱模式等。其中Big6模式是由美国的mikeeisenber博士和BobBerkowits博士两位学者创立,旨在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基于批判性思维的信息问题解决系统方案。webQuest模式是由美国的伯尼·道格(BernieDodge)和汤姆·马奇(tommarch)创立,旨在培养学生们通过各种网络资源获取信息来源和制定各种解决方案。SConUL的七柱模式阐述了如何从简单的图书馆技能、it技能扩展到信息素质的技能。这个模式强调了信息的创新性,信息获取过程的动态性和周期性,如图1所示:

3我国大学生信息素养标准研究的展望

综合国内外信息素养研究进展,笔者认为我国信息素养标准的研究有必要从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出发,并对以下主题给予重要的关注。

3.1信息素养内涵与逻辑关系

国内外已达成共识:信息素养的内涵应覆盖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四个层面的内容,本文将这四个层面称为四个要素。国内关于信息素养逻辑关系方面的研究寥寥无几。四要素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制约关系?哪个是基础?哪个是核心?四要素的培养顺序是否有先后,四要素的关系是否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等系列问题,这些都需要经过大量的实证研究来给出结论。明确信息素养内涵与逻辑关系,才不能人为地割裂信息素养四要素之间的关系;才能为制定科学地、严谨的信息素养标准提供依据;才能使得高校能够有层次、有重点、分阶段地实施信息素养教育。

3.2信息素养标准的权威性

欧美各国都是先制定了国家的信息素养标准,这个标准就成为了信息素养教育的宏观指导性文件,各高校根据标准制定各自的信息素养教育目标和信息素养教育内容。正是有了权威的保障,欧美国家的信息素养教育成效显著。我国至今没有一个统一的信息素养标准,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高校信息素养教育在我国的发展。笔者认为,要制定我国的信息素养标准,首先成立一个信息素养权威机构,从根本上重视信息素养研究。其次,信息素养权威机构应该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各种形式指导各高校的信息素养教育,支持更多的专业教师、图书馆从业人员参与到信息素养教育中。最后,信息素养权威机构通过整合各种研究成果,比较各经典的国外信息素养能力指标体系及它们的制定过程,制定出适用于中国国情的信息素养标准。

3.3信息素养量表设计与开发

国内的一些学者通常采用量表法对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的现状进行调研,然后分析结果,进而提出大学生信息素养提升的策略,但是大都没有说明量表的设计过程,无法确定量表的效度和信度。效度是指量表的各个变量的有效性有多大,信度是指量表的变量所采用的测量项的测量误差程度,同一变量各测量项测量结果的一致性、稳定性。在设计量表的各个变量时,应考虑各个变量是否都有效?各个变量的有效性是否重复?各个变量的重要程度如何?各变量是否随外界因素影响及各个变量是否适用于不同的教育对象等问题。一个设计合理的量表,它的结果应是可靠的,多次反复测量,其结果应该保持一致。

3.4信息素养实践模式

国外大学实施信息素养教育的过程是结合信息素养的内涵,除了有信息素养能力指标体系的宏观指导外,还有信息素养实践模式的微观支撑。国内对信息素养模式的研究有三点不足之处:①信息素养实践模式的研究和信息素养的逻辑内涵、信息素养标准体系相分离,这势必导致信息素养模式的设计不合理,培养的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偏颇;②信息素养实践模式的研究没有结合大学生日常生活,这会导致信息素养教育无法顺利地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中;③信息素养实践模式单一,难以适应不同地域、不同专业、不同性别等差异的学生的需求。

教育信息化的作用和内涵篇4

论文关键词:教育技术;教育技术能力;教育信息化

全球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使得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成为教师的专业素养之一。目前的研究认为,教师的专业素养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二是教师的知识结构;三是教师的能力条件;四是教师的身心素质…。因此,一名教师仅具有教育理论素养和学科教学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掌握一定的教学方法和教育技术手段,通过这些方法和手段把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内容贯彻到教育教学过程之中,融人到教学实践活动中去。

基于这种背景,2004年12月,教育部颁布了我国第一部规范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要求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标准(试行)》,为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提供了依据。为使教师普遍达到标准提出的要求,大力开展在岗教师的在职培训势在必行。

但从长远来看,开展职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才是从源头上解决问题的根本。随着这个标准的实施,让受培训者正确理解和接受“教育技术能力”的内涵,是该标准实施成功的关键。

1从技术、教育技术的概念看“教育技术能力”的内涵

“技术”包括两大方面,一是“物质设备”、“物质手段”,即有形的物化形态方面;二是“方法”、“过程”、“智能手段”、“信息手段”,即无形的智能形态方面。有形的物化形态是客观存在的,其作用呈现显性;无形的智能形态也是客观存在的,它看不见、摸不着,但在人们的社会实践中却起到了实实在在的作用。在某种意义上说,这方面技术的作用并不亚于有形的物质性方面的技术,有形的物化形态也要靠无形的智能形态才能发挥其作用。所以,“技术”一词的涵义指的是有形的物化技术与无形的智能技术的总和。

既然技术包含物化形态与智能形态两大类,那么教育技术就是人类在教育活动中所采用的物化形态的技术与智能形态的技术的总和。因此,教育技术能力的内涵就不仅仅指掌握信息技术这一层面,而更多地是指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对基于信息技术的有形技术与无形技术的开发、应用与更新的能力。

2从能力概念的理解角度来看“教育技术能力”的内涵

2.1对能力概念的理解

相比“知识”、“技能”、“智力”、“智慧”等词,“能力”更为普通大众和众多领域所熟悉并被经常使用。例如:心理学认为,能力与大脑的机能有关,是人们表现出来的解决问题可能性的个性心理特征,是完成任务、达到目标的必备条件。能力是在运用智力、知识、技能的过程中,经过反复训练而获得的。

各学科领域在能力概念理解上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菲利普·纳尔及其同事通过选择经常使用能力概念的学科中典型作者的观点,建构起不同学科领域使用能力概念的分析表。分析表有6个分析维度,针对不同的分析维度具有不同的考察点。这6个分析维度为:认识论方法(能够确定建立作者教学法的认识论的合理性)、能力的核心(能确定引导思考的中心因素)、能力的广度(能够确定能力的应用范围)、能力的动态(认为能力是静止的,还是发展的)、能力的多层面(能确定要调动的资源类型)、能力的目标(能确认能力是干什么的)。分析结果表明,能力并不能简单地被描绘为一个被等待的行动或行为,有能力也并不仅仅是在一个情景中应用所有的知识,同时还要组织其活动以适应该情景的特点。能力于是就变成了“活动的动态组织结构,可以让人凭借经验、活动和实践来适应一类情景”。

通过上述分析,菲利普·纳尔认为,能力是情景中的能力,情景是能力的源泉和标准。不仅能力养成活动与情景有重要的关系,知识获得与发展的活动也离不开情景。根据情景认知理论的有关原理,能使知识得到开发和展开的活动是不能脱离学习与认知的,而应该是学习与所学知识整体的一部分,背景有利于意义的构建并促进知识、技能和经验的连接。因此,情境认知强调知识必须在真实情境中呈现,同时,学习还需要社会性的交互作用和协作。由此可见,本文所谈教师对象的“能力”需要在情景中体现和发展。

2.2对“教育技术能力”内涵的理解

如果从能力内涵角度来看,“教育技术能力”的内涵又是什么呢?是否可以被称之为一种能力?笔者认为,我们通常所说的“教育技术能力”实际上是能力的一个集合,包含若干子能力,它们分别是:设计能力、开发能力、应用能力、管理能力和评价能力。这些子能力是教师所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在特定的情景下,通过一定的活动,为达到某种目的而表现出来。

教育技术能力的形成与发展需要一定的情景和活动。只研究教育技术能力而不考虑具体情景和活动,教育技术能力则成了无水之源、无本之木。对照《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的具体内容与结构,笔者发现:《标准》实际上清晰地界定了教育技术的5种子能力,并规定了教师在所有可能教育教学情景中需要运用的知识、技能,需要具备的意识与态度和承担的社会责任。

图1反映了本文所阐述的教育技术能力集与《标准》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由于不同教育主体实践中有待解决的问题和情景存在差异,其教育技术能力之间也存在差异。学科教师主要活动场所是课堂,因此教学的设计能力、资源开发能力、媒体利用能力和评价能力就成为其最重要的4种教育技术能力;教育管理者的教育技术能力侧重在设计(规划)、利用、管理和评价4个方面;技术人员的教育技术能力则在5个方面均有一定要求。

3从教育技术概念的变迁看教育技术能力的内涵

在最初的教育技术定义中,“能力”似乎总在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1963年,历史上第一个教育技术定义就把“能力”放在了显著位置。它曾把教学目标定位于:“有效地使用每一种传播方法和媒体,以开发学习者的全部潜力”。由于当时的教育技术理论和实践基础主要是视听传播技术,因而决定了它的研究对象主要还是“对控制学习过程的信息进行设计和使用”。这实际上强调的是一种专业实践能力。

1970年,aeCt(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为教育技术下的第二个定义虽然在理论与实践方面有了一些进展,但其基本内涵仍是传统视听传播技术。“从较熟悉的意义上来说,教学技术指产生于传播革命中的媒体,这些媒体可以同教师、教科书和黑板一起,用于教学目的……教学技术是由电视、电影、投影仪、计算机以及其他硬件和软件组成的”。显然,此时的教育技术主要指的还是“媒体”和运用“媒体”的能力,而不是后来真正意义上的具有本体性的系统理论和实践。我们甚至可以从第二个定义中归纳出教育技术能力的基本含义,即在教学中运用媒体技术的能力。

1977年,aeCt所下的定义有了较大地发展,它提出“教育技术是一个分析问题,并对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设计、实施、评价和管理的综合的、有机的过程,它涉及人员、程序、思想、设备和组织等各个方面,与人类学习的所有方面都有关系”。在这个定义中,媒体运用成分似乎有所减少,而理性分析的成分则明显加重。显而易见,此时的定义希望人们把教育技术当作一个系统的理论(theory)和学科(sub—ject)来研究,而非一般意义上的媒体技术(mediatechnology)应用。

1994年,aeCt为教育技术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重新定义,这就是著名的为学术界普遍认同的“94定义”。“教育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对有关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它第一次明确地把教育技术划分为理论和实践两部分,并做出科学的分析和论证。我们发现,这时候教育技术的内涵已经深化,教育技术能力的内涵和意义也相当明晰,即为了改善学习、促进教学最优化而需具备的各种理论认知和实践运用的能力。教育技术能力的内涵在30年中发生了巨大的变迁,这不仅是思想上的革新,还是方法上的革新。过去,教育技术一味地强调技术的作用;今天,教育技术的范畴扩展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技术的存在是为了让教学最优化。我们可以发现,教育技术的内涵得到了崭新的演绎。

4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内涵

aeCt教育技术o5定义指出:“教育技术是指通过创建、运用和管理适当的技术过程和资源来促进学习和提升绩效的研究和符合职业道德规范实践”。该定义在新的环境下指出教育技术还要与态度、职业道德规范相关。这与2004年12月15日国家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中4个层次的划分:意识与态度、知识与技能、应用与创新和社会责任等相一致。

因此,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意识与态度。即能从教学角度认识到教育技术的重要性及其价值所在。一方面需要形成一种将教育技术应用与教学设计、教学资源、教学活动、教学评价等方面结合的意识与态度,另外一方面要能够形成一种不断学习技术与方法、促进专业发展和个人发展的意识与态度;②知识与技能。即理解掌握应用教育技术所必须的教育理论与观念、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教学设计方法、资源选择与开发的技术与方法、教学应用的模式与结构、教学评价的技术与方法、教学科研的方法等教育技术基本知识与技能;③应用与创新。即能够开展教学环境的设计与管理、教学活动的设计与管理、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与管理、教学评价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教学科研活动等,以及能应用技术与同事、家长、学生、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就教学、科研、管理等各个方面开展的合作与交流;④社会责任。即能从社会责任角度促进学生在利用技术、资源方面能够全面、公平、健康、安全、规范地成长。

教育信息化的作用和内涵篇5

关键词:鸡西大学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六化”

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建设与实施是高校的一项长期任务。鸡西大学构建质量监控体系,设计监控活动,坚持“六化”,通过对监控体系内容的不断充实完善,从而有效发挥了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引导作用。

一、以法制化内涵引导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

“依法办学”是高校办学所必须遵守的基本规则。办学要有“法”可依,教学要有“法”可行。这些“法”也是教学质量监控工作的“法”,包含了监控的内容与标准。因此,教学质量监控的法制化,首先,必须有“法”可依,对“法”的规定内容实施监控;其次,对“法”的执行情况进行监控,做到有“法”必执行,对不适合的“法”进行修订、完善,对缺少的“法”进行制定。我校正在研究对系院开展周期性的人才培养工作评估的校内评估机制建设。

二、以全面化内涵构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监控内容

教学工作涉及面较多,影响其质量的因素也较多。我校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监控内容主要以广义的教学工作为主,即不仅包含教师教学、学风建设、教学管理与教学建设等,而且包括学校对国家教育政策、法规和制度的落实情况、学校规章制度执行情况、招生、就业、科研、图书、后勤、人事、师资、学生管理等各类直接与教学有关的或为教学提供服务和创造教学环境的各项工作的监控。

在“全面化”监控上,我校主要采用四种方式。

(一)坚持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对学校工作进行全面审议。同时,利用校务专家委员会和人才培养工作委员会对学校重大的涉及教学的行政工作和人才培养工作进行审议和表决。

(二)充分发挥“教育教学督导”的全面督导作用,对全校各项工作进行监控,具有一票否决权。

(三)借助校园oa平台(办公自动化系统),实现工作公开,实施工作督办。

(四)借助全校师生力量,对师生反馈的问题与现象及时响应和解决。学校正计划开通教学质量监控信息反馈短信平台。

三、以全程化内涵设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监控活动

“全程化”包含四个全程。

(一)从招生―教学―就业的全过程。

(二)专业设置―专业建设与教学实施―考试和毕业审核的全过程。

(三)各项具体教学工作开展情况的全过程,如对教师教学活动监控,从教师的教学任务获取、备课、试讲(说课)教案、授课计划到课堂教学、作业、辅导、出题(试卷)、阅卷、成绩分析等各个环节实施监控。

(四)对学校的“办学发展规划”、校长工作报告、副校长工作报告、部门年初工作计划的执行情况或落实、完成状况进行全程跟踪,实施工作公布与督办机制,定期工作的完成状态。

四、以全员化内涵顺畅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运行

在全员化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与实施方面,我校除实施教学质量负责人制度(校长为学校教学质量第一负责人、教学有关部门和系院领导为教学质量第一负责人,即教学质量“一把手”制度)制度外,还使用了其他四种方式。

(一)借推进全面推进工作精细化管理活动为契机,制订部门工作精细化实施方案,编制个人精细化工作手册,细化工作的标准和流程,强化责任意识、质量意识和服务意识。

(二)建立工作“首问负责制”,发现问题,不管是否是自身职责,都要及时记录问题或解答问题或反馈问题。

(三)实施特定工作全员化。领导、教师、学生,人人是学校宣传员,人人是招生员,人人是就业推荐员,人人是教学信息反馈员,人人是学校工作监督员。

(四)完善学生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学生教学信息员作用,让学生作为主体参与学校的教学管理与教学质量监控。

五、以精细化内涵实现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不断完善

“让‘精细’成为鸡西大学的新标识”,这是我校提出的新的工作目标。我校的“精细化管理”自2005年提出,2009年全面实施以来,学校的各项工作均得到了较大发展,做到了用精细的理念指导工作,用精细的作风开展工作,用精细的方法监控工作。

(一)我校利用oa系统设置工作督办栏目,对办学规划或年初计划中各项重要的教学工作任务的落实与完成情况进行公示和定期督办,实现计划管理的精细化。

(二)对教学工作实施全过程监控(参见上文第三点全程化),实现监控环节的精细化。

(三)建立教学状态信息统计分析与机制,对教学质量实施量化分析,实现教学管理与建设的精细化。

(四)借用“精细化”管理,推进了教学环节、教学文件、教学工作的质量标准建设,实现监控标准的精细化。

(五)坚持落实“精细化”理念,对完成的工作要进行“是否可以更精细”的思考,力求实现工作的可持续优化。

六、用信息化内涵发挥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引导作用

我校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信息化建设除利用oa系统,实现校务公开、信息(教学资源)整合、工作督办等功能外还建立了系列以信息化为主的教学质量监控方法。

(一)以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平台为基础,以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指标体系为依据,设计完成了包含69个数据汇总分析表和137个数据分析图表的人才培养工作状态分析模型,实现了基于历史数据的、全面的人才培养工作状态分析。

(二)利用网络化的教务管理平台,实现教学计划管理、教学资源管理、课表编制、学生选课、网络评学、网络评教、成绩管理、毕业生审核、学籍管理、教学档案管理等多项教学工作的规范化和信息化。利用该平台,完成教学计划变更分析、教学任务分析(教师与课程)、成绩分析、教室资源使用分析等常规的教学质量监控活动。

(三)以全员听课体系的构建为基础,建立课堂教学质量监控系统,提出创新高校课堂教学状态信息库思想。该系统包括1个数据库和5大功能,即课堂教学状态信息数据库(听课信息汇总表),课堂教学状态数据汇总分析功能(包含24个数据汇总分析表),课堂教学状态分析模型(包含5个一级指标,24个二级指标,统计图表189张)、课堂教学状态周环比分析功能、教师课堂教学综合评价功能、课堂教学状态历史数据对比分析功能等。

参考文献:

[1]关于高职院校科技发展三个基本问题的思考.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9,(5).

[2]樊秀娣.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建设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教育信息化的作用和内涵篇6

〔关键词〕信息不对称;高职院校;图书馆发展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2.02.034

〔中图分类号〕G2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821(2012)02-0135-04

StudyonLibraryDevelopmentofVocationalColleges

intheBackgroundofasymmetricalinformationLiuLi

(Library,JilinVocationalCollegesofindustryandtechnology,Jilin132013,China)

〔abstract〕theasymmetricalinformationbetweenthevocationalcollegesystem,mechanismandtherequirementoflibrarydevelopment,connotationconstructionandlibrarydevelopmentleadtothedeviationofdevelopmentaltheoryoflibrary.italsolimitstheimprovementofrelationofproductionandhampersthedevelopmentofproductiveforcesoflibrary.itistheurgenttaskfortheconnotationconstructionofvocationalcollegelibrarytoestablishtheguidingprinciplesofthedevelopmentofvocationalcollegeswiththescientificdevelopmentoutlook,andtoimplementstrategyoftalentstoimprovethevocationalcompetenceoflibrarystaff.itisthebestwaytosingleoutandtackletheprincipalcontradictionintheconnotationdevelopmentthelibrariesofvocationalcolleges.

〔Keywords〕asymmetricalinformation;vocationalcolleges;librarydevelopment

在高职院校图书馆的发展进程中,图书馆的管理者和经营者能否科学的利用和转化有利于自身发展的有用信息,如何防范不利于图书馆健康发展的不良信息对自身改革和发展的负面作用和影响,怎样取舍来自高等职业教育不同发展模式的海量信息,对于高职院校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具有至关重要作用。

1高职院校图书馆发展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分析

哈耶克的信息不对称思想认为,经济体中的信息分散在不同的经济主体,并为不同的人所拥有,不同主体拥有的信息就是不对称的[1]。在高等职业教育的微观运行中,由于高职院校人事管理、资源管理、教育教学等部门存在着大量与图书馆科学发展的不对称信息,这些不对称信息对图书馆的科学发展产生着消极的作用,对目前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也带来了不良的负面影响。

1.1高职院校的体制、机制与图书馆发展需求的信息不对称高职院校图书馆发展对于目前高职院校实施的以工作过程为导向,项目课程改革为纽带的内涵建设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进入本世纪以来,高等职业教育的规模扩张使高职院校图书馆发展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地显现出来,这一突出问题与来自高职院校自身的体制、机制的不对称信息具有千丝万缕的必然联系[2]。其主要矛盾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是高职院校的体制偏差与图书馆科学发展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具体地说,就是目前一些高职院校对图书馆的管理权限、机构设置及其相应关系与图书馆发展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主要表现在图书馆二级法人的经营管理权限没有得到确认所带来的问题。由于一些高职院校图书馆二级法人的经营管理权限没有得到确认,因而图书馆的发展始终受到高职院校行政权力的影响,导致图书馆应有的管理权力和职能作用长期失衡,最突出的问题是高职院校的教育资源配置长期向教学部门倾斜,造成图书馆发展长期受到场所、设施、资金和教师供给不足的困扰;图书馆对全校的信息素质教育、图书馆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参考咨询功能缺失;以学科馆员为主体的图书馆服务长期处于空白的状态。第二是高职院校的人事管理机制与图书馆馆员队伍建设之间信息不对称。具体地说,就是目前一些高职院校对图书馆馆员队伍所实行的非专业技术岗位的组织和管理模式。正是由于这种组织和管理模式,淡化了高职院校对图书馆馆员的专业要求和学术要求,削弱了对图书馆馆员必要的专业管理、年度考核以及专业技术职务的基本要求。

1.2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与图书馆内涵发展的信息不对称“十二五”期间,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重心是改革以学科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创新以工作过程为导向,项目课程体系建设为实现目标的教育生产关系,践行以学生为本的职业素质教育,提高在校学生的职业竞争能力,实现高职院校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本质特征的内涵建设[3]。高职院校图书馆是保障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部门,教育教学改革进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都需要图书馆卓有成效的保障。但是,由于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与图书馆的内涵发展信息不对称,导致图书馆保障教学改革的职能部门形同虚设。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与图书馆内涵发展的信息不对称的主要问题,是教学部门对图书馆服务教学改革工作的需求与图书馆实际工作供给之间是失衡。首先,高职院校以工作过程为导向、项目课程为突破口的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需要图书馆的采编部门加强馆际间的互助与合作,深入教学一线收集整理项目课程建设的最新成果(例如校本教材和专题讲义),并进行分门别类的编目工作。第二,高职院校以工作过程为导向、项目课程为突破口的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需要图书馆的流通部门设立直接服务一线教学团队的馆藏部和陈列部,根据教学改革的实际需要编排项目课程改革需要的图书、公开出版的教材和校本教材,布置和陈列教学工作中常用的教学模型、教学工具、产品模型和实物,为专业教学团队和学生提供辅助教学服务。第三,高职院校以工作过程为导向、项目课程为突破口的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需要图书馆的数字图书馆部门加工整理教学数据库资源,并提供专业教学的网络数字化服务。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由于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与图书馆内涵发展的信息不对称,这些原本应该由图书馆提供的服务教学改革的实质性工作,在许多高职院校的图书馆仍然没有起步。

2012年2月第32卷第2期信息不对称背景下的高职图书馆发展研究Feb.,2信息不对称是制约高职院校图书馆发展的瓶颈问题2.1信息不对称导致高职院校图书馆发展理念的偏差在信息不对称的背景下,高职院校图书馆的科学发展必然会受到这样或那样的不利影响。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高职院校图书馆发展的理念偏差来看,目前一些高职院校图书馆发展滞后与教育教学改革需求的理念偏差,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教育资源投入不足所带来的图书馆理念问题。高等职业教育资源短缺和投入不足是许多高职院校的共性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高职院校的领导集体在决策学院总体发展的战略和策略时,很难平衡图书馆与教学部门之间的各种矛盾和冲突,导致学院有限的财力、物力和人力资源的投入重心向教育教学部门偏离,客观地造成了高职院校图书馆发展财力、物力和人力资源投入的严重不足。这样的理念偏差,造成了图书馆工作与教育教学改革相脱节,图书馆工作无法满足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被动局面。第二是高职院校的人事管理与图书馆发展的矛盾冲突所带来的理念偏差。从高职院校的人事管理制度来看,图书馆工作人员与一线教学人员分层管理的现象普遍存在。主表现是将图书馆工作人员纳入非专业技术岗位人员的管理范畴。在岗位管理和收入分配标准的制定中,对应于非专业技术管理岗位。如将图书馆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与副科级非专业技术管理岗位人员的收入分配标准对应、中级专业技术岗位与科员级非专业技术管理岗位人员的收入分配标准对应。这样的理念偏差,动摇了图书馆专业管理和学术管理的根基,导致图书馆馆员队伍建设失去了崇尚技术、崇尚学术和崇尚以人为本的图书馆服务的坚实基础,制约了高职院校图书馆科学发展理念的形成。

2.2信息不对称制约了高职院校图书馆生产关系的改善高职院校图书馆发展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高职院校图书馆发展必须与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协调一致。然而,由于信息不对称制约了高职院校图书馆生产关系的改善,造成了图书馆发展与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失衡和脱节,严重影响了图书馆以服务教育教学改革为宗旨的工作。高职院校图书馆的生产关系,包括高职院校图书馆与教育教学部门所形成的外部关系以及图书馆各部门之间所形成的内部关系。从高职院校图书馆工作的外部生产关系看图书馆发展的瓶颈问题,主要表现是图书馆工作与教育教学部门的图书馆业务需求相脱节。具体的说,就是一些高职院校在教学部门没有设立相关专业的图书室,没有设立专业的图书馆馆员,没有展开服务教学改革的直接工作。从高职院校图书馆工作的内部生产关系看高职院校图书馆发展的瓶颈问题,主要表现在图书馆内部职能机构、图书馆各部门的图书馆业务与教育教学改革实际需要的严重失衡。具体的说,就是一些高职院校的图书馆还没有设立服务教育教学的专门机构,如参考咨询室、信息素质教育研究室、文献资料服务工作室;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图书馆业务,还没有把服务教育教学改革的具体工作纳入工作日程[4]。

2.3信息不对称阻碍了高职院校图书馆生产力的发展信息不对称阻碍高职院校图书馆生产力的发展,是高职院校图书馆发展的又一个瓶颈问题。高职院校图书馆的生产力,是指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教育教学工作,实施信息素质教育工作,图书、文献和网络数字资源的管理、服务和教学工作的能力。高职院校图书馆的生产力由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构成。硬件部分包括独立馆舍、阅览座位、图书馆设施和环境、馆藏资源、服务器及计算机总量、网络设施等。软件部分包括领导体制、组织管理制度、图书馆发展规划、馆员队伍建设规划、馆员素质结构、文献资源特色等[5]。从信息不对称的视角来看高职院校图书馆发展的生产力问题,主要是高职院校体制、机制与图书馆发展的需求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图书馆发展问题。具体的说则是高职院校图书馆的基础设施不能满足教学改革的实际需要,学生可用与职业修养、专业学习、就业求职的信息资源短缺,网络宽带、计算机数量严重不足的图书馆基础建设的问题。从信息不对称的视角来看高职院校图书馆发展的软环境问题,主要是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与图书馆的内涵发展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图书馆发展问题。具体的说则是适应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图书馆机构设置、发展规划、馆员队伍建设规划、馆员素质结构、文献资源特色等软环境建设严重滞后于高职院校以提升教学质量为目标导向的内涵建设问题。

以上所述高职院校图书馆发展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客观的导致高职院校图书馆管理者的决策偏差,高职院校图书馆资源配置效率的下降,高职院校图书馆生产关系与教育教学改革工作的严重脱离,已经成为阻碍高职院校图书馆发展的瓶颈问题。

3解决高职院校图书馆发展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的路径选择用科学的发展观确立高职院校图书馆发展的指导思想,实施人才战略工程提升馆员队伍的职业竞争力,抓住主要矛盾解决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当务之急,是目前高职院校图书馆科学决策信息不对称背景下内涵发展的路径选择。

3.1用科学的发展观确立高职院校图书馆发展的指导思想高职院校实施内涵建设的进程中,图书馆不但是实施教育教学改革重要的教辅部门,而且也承担着教育教学改革工作的重要职能。高职院校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项目课程为突破口的课程改革,客观地要求图书馆工作与时俱进,改变不适应教育教学改革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提升图书馆馆员队伍服务教育教学工作的内在品质,根据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特点改革图书馆馆藏的格局,提升图书馆服务教育教学改革工作的内在质量和水平。用科学的发展观确立图书馆发展的指导思想,就是根据不同地区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高职院校可支配的教育资源和内涵建设的实际需求,根据财力、物力和人力资源的实际情况科学的确立高职院校图书馆发展的指导思想。首先,要根据国家和省市教育行政部门的有关文件修订图书馆的发展规划,并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周期内基本达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高职院校图书馆软、硬件建设的基本要求。第二,要用改革管理体制、建设规章制度、创新运行机制的手段逐渐完善适应高职院校图书馆运行的体制机制[6]。要在短期内实现对高职院校图书馆人员专业技术岗位的人事管理,建立健全服务教育教学改革的图书馆职能机构,制定专业馆员制度扩大图书馆业务的工作范围。第三,要明确图书馆学科馆员服务教育教学改革、实现以人为本的图书馆辅助教学工作职责。通过加强图书馆学科馆员与教育教学部门的联系、沟通和协作,加强对在校学生的信息素质教育,推进教育教学部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项目课程改革为突破口的教学改革。

3.2实施人才战略工程提升馆员队伍的职业竞争力

高职院校图书馆发展的决定因素是人而不是物,因此全面提升高职院校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第一需要,是实现图书馆馆员队伍的科学发展,解决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图书馆馆员数量短缺、结构和布局不合理、职业素质相对低下的瓶颈问题。根据教育部的有关规定,高职院校图书馆业务人员与读者数量比应为1∶200,在编数不大于或不小于10%定编数,年龄结构应当是30岁以下占20%、30~45岁占70%、45岁以上占10%,学历结构应当是图书馆学专业人员至少占20%、计算机专业人员至少占10%、其他专业人员占70%,职称结构应当是高∶中∶初=3∶4∶3,其中正高占5%,副高占25%[7]。仅以吉林省为例,省属的高职院校图书馆没有一所能够达到这些基本要求。虽然解决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图书馆馆员数量短缺、结构和布局不合理、职业素质相对低下的问题不能一蹴而就,但是通过对高职院校教育教学专业技术人员的合理配置、布局和培训,能够有效缓解一些突出的矛盾和冲突。其主要方法:一是在高职院校教育教学部门建立学科馆员制度,并担任系部所在的图书室的兼职工作;二是高职院校图书馆加强与地方图书馆的交流与合作,聘用兼职的图书馆馆员参与高职院校的图书馆工作;三是加强对高职院校图书馆可管理和控制的馆员队伍的图书馆业务培训。

3.3抓住主要矛盾是解决高职院校图书馆内涵发展的当务之急高职院校图书馆发展的目标导向是推进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发展,保障教学改革和创新的顺利进行,实现以人为本的图书馆服务。因而,高职院校图书馆发展首要解决的突出问题是保障教育教学改革,推进高职院校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导向的内涵建设。在目前图书馆工作严重滞后教育教学改革需求的状况下,要抓住主要矛盾解决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当务之急,具体地说就是要做好以下工作:首先是改革数字图书馆的条件,解决教师和学生利用数字教学资源难、实现数字化教学改革难和信息素质自我修养难的当务之急;第二是建设高职院校图书馆的特色馆室和陈列室,把教育教学改革急需的大量非公开出版的校本教材、项目课程教学文献和来自其他职业院校的文献资料进行编目、加工、馆藏和流通;第三是建设参考咨询机构,实现图书馆业务培训和信息素质教育的自身功能;第四是建立学科馆员制度,加强对教育教学部门实施项目课程建设和改革的全方位服务。

参考文献

[1]沈梅,杨萍.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农村市场问题及对策研究[J].情报科学,2005,(3):359-361.

[2]李生京.信息不对称背景下的高职发展问题研究[J].情报科学,2008,(8):1186-1189,1193.

[3]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教高[2006]16号.

[4]邢彦明.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理论之后现代解读[J].职业技术教育,2008,(34):58-60.

[5]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评估指标.2010-03-16.

教育信息化的作用和内涵篇7

关键词高等职业院校;内涵建设;行动计划;专业教学资源库;专业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219(2016)34-0013-06

纵观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史,从高职教育“萌芽”到“扩张”的前几个阶段标有显著的“外延扩展”印记。自2006年11月启动“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以来,我国高职教育已从粗放型向集约型发展并进入了内涵式发展阶段。内涵建设的抓手是什么,人们都在进行探索,内容也包括许多方面,但专业教学资源库应该具有核心牵动力。对此,教育部有明确政策导向:《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4号)中提出“开展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建设”、《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中提出“推进高等职业教育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与行业企业联合建设专业教学资源库”、《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教职成[2015]9号)(以下简称《行动计划》)中提出的第一项任务就是“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构建国家、省、学校三级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体系”[1]。但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一场新的基于互联网思维的教育供给侧改革已经在大学拉开大幕,如何利用资源库项目“以点带面”联动高职院校整体内涵建设的推进?上述问题对高职教育发展都很关键但却又不甚清晰,如能从理论和实践角度深化上述问题的剖析,将有助于推进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高等职业教育进入内涵建设新阶段

(一)高等职业教育的新阶段

近年来,随着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相关政策出台和社会对职业人才的需求,我国高职教育发展快速。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全国独立设置高职院校达1341所,年招生348.43万人,毕业生322万人,在校生1048.61万人,招生数和在校生捣直鹫几叩冉逃的47.22%和39.94%。表明我国已在人才培养数量上成为了世界职业教育大国。这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所提出的“2020年之前,我国要坚持‘职普比大体相当”的政策不动摇’”的目标相契合。但在高职教育快速发展的同时,高职教育的发展模式一定程度上也遇到了问题,如职业教育的大发展与吸引力不足并存、政策持续重视与教育质量提升困难并存、学生高就业率与低层次低收入就业并存等[2]。从办学主体的内因层次分析,不难发现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存在的几大问题:专业设置和建设与经济新常态下社会发展需求、产业升级不够对接;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没有充分体现现代产业特点;教师队伍知识结构、素质结构还不能完全跟上科学技术进步的时代步伐;技术技能服务能力较弱,办学功能和办学效益有待丰富与提升。这就要求高职院校把发展重点从过去的拼规模、拼数量转向在稳定规模的基础上拼质量、拼内涵,提高优质教育资源的供给能力和水平[3]。众所周知,国家“互联网+”战略的推出,使得高等教育进入了资源共享和信息传播快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高职教育也进入了新常态:教育发展理念已从“高等教育信息化”向“互联网+高等教育”转变,培养方式从传统校园教室等物理空间向学习方式信息化、学习生涯终身化、学习标准国际化趋势发展。种种转变都预示着高职教育进入了一个强盛发展的内涵建设新阶段。

(二)内涵建设的主要内容

高职教育进入内涵建设新阶段之后,关于其内涵建设的主要内容还没有一个全新的界定。从逻辑学的范畴分析,“内涵”与“外延”是相对而言的。“内涵”是指一个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的总和。“外延”则是指一个概念所确定对象的范围。在此,可以将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概念界定聚焦到结构的优化、质量的提升、效益的提高、公平的普及以及上述多个指标结合所表现出来的生态发展的均衡和院校创新发展的提升等方面。可见,内涵建设不再单指质量问题,但凡与高职院校办学质量和效益相关的都可视为其内容。有学者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规格定位出发,将专业与课程建设、双师结构团队、产学研一体化、社会培训服务、教育信息化、国际化水平、质量评价体系、职教体系等方面作为院校内涵建设微观层面的构成内容[4]。也有研究者从经济新常态下高职教育内涵发展的战略选择出发,将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师资队伍、办学特色、校企合作、教学资源、管理体制等作为内涵建设的主要路径[5]。是否划归为“核心”内容,发展时期不同,其目标不同,需要也不同。从高职院校个体层面出发,笔者对《行动计划》中所涉及的主要任务与举措进行了聚类分析并最终提出将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合作、国际化交流与合作、信息化建设、体制机制建设学生学风建设等作为高职院校今后一段时期内涵建设的主要内容。

二、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的目标与功能

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是高职院校牵头,行业企业共同参与,以专业建设为龙头,以课程资源开发为核心,以先进技术为支撑,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为目的,建成一个行业企业共同参与、信息存储容量大、设计科学规范和使用方便快捷的专业教学资源库及信息公共管理平台[6]。遍历2010-2016年的项目申报、建设和验收,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不断引领着信息时代职业教育发展的现实诉求与实践教学创新。项目建设目标定位从一开始就明确了服务对象从以往单一校内学生学习到为全国教师教学、学生和社会学习者自主学习服务,从单一院校的专业发展到带动全国千余所高职院校专业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改革、从过往主要面向个体院校人才培养到整体提升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

通过调研所建项目运行情况和研读《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工作指南(2016)》(以下简称《指南》)[7]、《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运行指标体系》(以下称《运行指标体系》)和《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验收评议重点和指标(2016)》(以下简称《验收指标》)发现[8],项目建设在以下三个方面提出了更多新的目标与功能要求。

(一)更为注重资源的教学适用性和应用绩效

《指南》对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功能定位已从“辅教辅学”提升为“能学、辅教”。功能定位的变化,旨在解决前期建设所建资源系统规划不足、可用性不强的问题,也同时对资源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资源建设内容,项目更为强调职业教育资源建设和岗位的对接度以及资源体系重构的及时性、科学性;对于资源应用目标(支持个人自学、学历教育、职业培训与认证),更为注重资源设计的融合性,即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相融合、在线学习与课堂教学相融合。《运行指标体系》和《验收指标》中的权重指标都指向资源的应用导向和持续更新建设。实际上,资源建设不再是完成“量”的建设,现在更为强调应用绩效考核导向下的“质”与“量”并重、“建”与“用”并举。

(二)更为强调平台的用户体验和课堂教学对接

《指南》从2015年的“选择‘数字校园学习平台’或‘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作为共享平台”发展到2016年“申请项目可自主选择符合《网络出版服务管理规定》和《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运行平台技术要求》要求的运行平台,并提供实际运行数据接受管理系统的监测”。不规定平台选择是为了形成平台多方竞争以推进功能迭代的导向,有利于解决前期项目建设存在的平台教学交互支持不够和用户体验不佳的问题,以便能更快地对接课程教学融合创新应用,落实基于资源库的课堂教学改革。强调平台数据监测功能是为了进一步明确数据反馈优化资源更新和保障资源应用绩效,也是为了顺应大数据时代教育教学改革更为注重数据支持下的“个性化、精准化、多元化”趋势。

(三)更为关注项目的社会服务和产教融合功能发挥

《指南》明确资源库项目建设期要实现项目团队校企融合、优势互补,为行业企业人员、社会学习者提供学习支持服务。《验收指标》中的资源应用和资源更新两大主要指标也突出了“企业为学校提供资源建设支持”“建设成果为企业员工、社会大众培训学习所用”等观测点。上述指标导向旨在保证资源建设与岗位所需知识技能对接时效性的同时,更加注重发挥资源库项目建设在校企合作中的中介粘合作用,从而保障校企双方资源建设与应用过程中的长效双向互动共赢。

上述项目建设目标定位和功能要求的新变化表明,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进一步强调资源建设的实用性、可用性和持续性,更加明确了项目建设整体带动院校专业建设、课程改革、校企合作、信息化建设等内涵建设主要内容提升的目标。

三、以资源库建设推进学校整体内涵建设的策略

综合上述内涵建内容分析和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功能剖析可知,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是目前能够串联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各核心要素,并使之整体提升的最有效载体之一。项目在带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校企合作、师资建设、学风建设、教学信息化、教育国际化等方面具有很好的实践与理论价值。

(一)扎实推动专业建设

专业建设是内涵建设的第一核心要素,大部分内涵载体要素都是围绕专业建设聚合并互为影响的。据统计,主持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建设的院校达到79所之多;参与项目建设的院校达到745所,占全国高职院校数一半以上,可见项目覆盖院校范围之广。其中,高职示范、骨干院校达到167所,体现出高职院校中的“名校”几乎都参与了项目建设。高职院校利用资源库建设带动专业建设有两条路径。一是通过直接参与项目建设推进院校专业共同发展。通过对历年立项建设项目申报方案进行数据统计发现,联合开展项目建设的院校数从2010年的平均14.6所/项目发展到2015年的平均25所/项目,见下表1,其中“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联合建设院校数达到了83所。可见,项目“共建共享”机制获得了认可,建设成果也正逐渐辐射到全国大多数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之中。二是通过利用项目所建资源推进相关院校专业协同发展。澳大利亚taFe教育成功的主要大因素是依托行业技能委员会定期更新职业教育培训包,从而使得各院校专业建设有标准可依。“对接行业,及时更新”的专业标准和优质资源一直是我国高职院校开展专业建设的一大短板。然而,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该问题的解决。遍历2010-2016年的项目申报指南,都明确了所建设的资源体系应突出专业和资源库两大特点。通过资源库项目建设,绝大部分专业在建设方案中都提出了引入国内外行业、企业职业标准的建设思路,并依托行指员、教指委或行业协会开展“专业标准库”材料的制定,使得诸如专业介绍、专业调研报告、行业标准、岗位技能(或职业资格)标准、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课程体系等都得到了较为系统、规范和权威的设计(如市场营销专业教学资源库就开展了31个省市的岗位调研报告)。同时,项目在资源建设思路上一直注重“普适性”和“个性化”相结合,强调体现共性特点与个性需求相结合,通过拓展模块兼顾不同区域和院校特点。因而,专业教学资源库所建内容不论是专业标准层面的参考借鉴还是课程资源层面的直接引用,都将助推相关院校同类专业的协同建设。

(二)有效推进课程改革

课程改革与建设是内涵建设的基石。据统计,五批立项项目申报方案拟建设课程数合计1073门,见表2,且历年申报方案拟建课程数呈现逐年增加、所建课程范围逐渐扩展(从以往单一的核心课程向专业课程、中高职衔接课程、专业群课程等范围拓展)的现象。据不完全统计,依托资源库项目所建课程大部分都被确定为不同层级的质量工程项目,如部级精品资源共享课或省级精品开放课程,这都成为课程建设成效的标志之一。同时,在课程资源内容建设上,从传统学科体系的教学单元转向以知识点或技能点为主的、适配移动微型学习应用的资源建设。“边建边用”和“以用促建”更是资源库项目课程建设的主导思想。这一方面表现出课程建设成果要满足学习者学习的需要,也反映出基于数据反馈推进课程迭代更新开发的互联网思维。资源库项目的开放教育资源属性,意味着其为教师课程开发、课程教学、知识更新服务的开放共享属性。因此,对于如何依托资源库开展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在此作出如下分析:一是对于库中匹配度较高的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基本一致的),可以通过“直接采用”的方式,实施基于资源库的全课程或模块化混合教学改革;二是对于本土化、个性化较强的课程,同时拥有较先进教学平台的院校,可以采用引用、重构、聚合、更改和本土化等“二次加工装配式”方法实施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对于教学平台建设滞后的院校,也可采用“引用部分优质资源库资源+添加自建资源”的形式开展基于资源库课程平台的教学改革。

(三)有力推动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内涵全面提升的重要标志。过往校企合作的痛点在于缺乏来自“企”方长期参与的动力,利益输送过于单向,导致合作大多停留于表层形式。大部分“企”方在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专业建设和课程开发等方面的合作较少、成效较低[9]。然而,在资源库项目建设过程中,创新了校企合作的形式。除去企业对院校专业建设提供人力资源和案例资源支持之外,项目平台通过开设“企业风采”“院校风采”“人才需求”“新技术应用”“就业与创业”等栏目,使校企双方在人才培养、产教研合作、新技术推广等方面形成了良好的互动,也逐渐成为了企业需求平台、员工培训平台、学生求职平台、教师知识更新平台。据不完全统计,项目建设至今,参与项目建设的行业企业已达1377个,每批次立项项目的参建企业数呈递增趋势,见表1。这之中合作企业数最多的项目为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教学资源库,有49个合作企业(不含行业协会)。从上述数据统计分析可见,资源库平台已成为校企双方合作双赢的一个有效中介平台。后续项目在推进校企合作上可进一步深化的策略为:一是深化平台的企业员工培训功能。随着学习型社会及终身学习理念和实践的推进,基于云端服务的企业员工培训将是产业转型升级时期不可缺失的,资源库项目提供的优质资源和优秀学习平台正好能够满足所需;二是深挖项目成为企业用人选拔的平台。随着产业转型升级,可以推进资源库平善学生学习能力分析的功能,通过数据分析的方法协助企业直接通过平台学习能力数据反馈开展人才选拔。

(四)全面推进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实践者和引导者。高职院校要提升内涵层次,必须建构一批具有高素质和高技能的专业师资队伍。资源库项目联合建设院校数和行业企业数不断增多的现象反映出了项目建设和应用的师资队伍正不断壮大。这对于双师队伍结构团队建设来说大有裨益。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提升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主要有:一是通过高水平的团队及与时俱进的项目属性带动参建教师专业发展。按照“组建一流团队”的要求,每个项目都组建了一只由“行、校、企、政”优秀人才构成的建设团队。在这一团队中,既是相互学习的过程,也是相互启发的过程,自然更有共同提高、整体发展的过程。同时,项目验收指标要求“项目主持学校相应专业教师使用资源库进行专业教学的学时数占专业课总学时的比例达60%以上,项目联合建设学校该比例达40%以上”。因此,通过项目建设、应用和不断更新,“一校带多点、一校带多校”的教学和教研组织模式将由此形成,参建院校师资队伍水平不论在教学理念的转变以及模式、方法和手段的改革,还是课程开发能力、教学资源建设能力、教学实践水平上都能得到极大提升。二是通过优质资源共享拓展教师专业发展渠道。依托项目平台的开放特征,使得未能参与资源建设的专业教师也可通过开放资源学习名师的先进教学方法、优质教学资源的开发方法、组建课程实施教学改革等方式提升自我业务水平。也可以通过常态开展“国培”“省培”等线下课程教学设计、观摩、研讨等活动,促进专业教师解决资源开发后应用场景不明确和评价方式不清晰等问题。综上,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对师资队伍的培育效应是非常重要和十分有效的,其正催逼教师站在理论和实践的第一前沿,不断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五)有力推动学风建设

高职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拥有职场成功的技能和正确的职业道德、终身学习的理念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进而影响社会。良好的学风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永恒主题,更是保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随着基于资源库的互动学习推进、基于项目的混合学习、基于游戏的进阶学习、基于探究的小组合作学习等都将让学习者获得更多的主动学习经历和自主学习能力。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应用绩效的数据增量考核导向将助推更多院校开展基于资源库的课程教学。同时,基于学习轨迹的全程记录和学习考核方式的多元化,也会推动学生学习习惯的改变和学习能力的提高。分析发现,资源库项目助推学风建设的路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扩大学生学习选择权。从传统课堂定时空、授课教师的学习转向自主选择课程、选择时间、选择教师的学习。二是提升学生课堂学习参与度。平台所提供的数据记录功能和基于微信的课堂教学互动功能(如课堂签到、课程讨论、随机提问、头脑风暴等学习活动的课堂嵌入)保障了学生课堂互动的频度与深度。三是提升学生学习效率。基于平台提供的学习调查能够更好地让教师开展“因材施教”,优质的课程资源和实训软件为学习者开展预习、复习、强化训练提供有效途径。同时,大多数资源库项目在开展资源建设的同时也组织了相应的职业技能竞赛,这都有助于学生实践技能水平的提高。当然,在学风建设方面,不论是教师个体还是院校层面,都需要相应的保障机制来落实。从教师层面,角色定位转化第一位,须从过去教学的主导者转为学习组织者、引导者和设计者,利用资源库开展更多的互动教学来推进学生学习能力提升;从院校层面,完善学分转化和学历认证机制、教学激励机制,从而给师生开展信息化环境下的教与学提供更多的条件保障。

(六)全面推进教学信息化水平

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列入高校和中小学办学水平评估、校长考评的指标体系”。《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2015-2018年)》(教职成[2015]7号)也明确了高职院校管理信息化水平提升的要求。可见,高职院校的信息化建设水平成为了考核院校内涵建设的重要指标之一。众所周知,教育信息化的落脚点主要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信息化和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的信息化。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产物之一。项目建设在信息化建设方面主要体现在:运用技术手段进行知识与技能的“再生产或再加工”;运用技术手段进行教学形式和教学模式的融合创新;运用技术手段实现教学数据监测和基于数据的教学反馈。上述教育与技术的“三结合”将对参与项目建设院校的信息化能力、运用环境提出新要求,即提升院校师生的信息化应用能力,包括教与学过程中的信息化、校园数字化网络环境、信息化教学管理体制的优化。

(七)逐步提升教育国际化

高职教育国际化是全球化的重要表现,其水平高低直接关系到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毕业生的国际竞争力,也关系到我国高职教育内涵发展的科学性与可持续性。不论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还是《行动计划》都强调职业教育的国际化建设。相关研究认为,高职教育国际化的内涵要素主要包括教育观念、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合作与交流活动等方面[10]。为落实高职教育国际化建设“走出去、引进来”理念,当前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推进高职教育国际化的策略主要有:引入国际先进成熟的行业企业规范、国际职业技能标准、职业资格认证标准并融入资源建设“专业标准库”和“链接资源库”;引入世界企业参与项目建设;建立强化语言应用和跨文化交际的专业英语课程;组织教师参与专业与课程建设国际研讨会等。因此,资源库项目在资源建设上的国际化趋势正逐步强化,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际化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后续项目建设重点在于:如何更好地结合“一带一路”的发展需求进行专业层面的国际化职业人才培养和国际生交流;基于课程资源层面的国际化包装和输出(如清华学堂在线类的国际化课程输出),并利用国际化标准的资源进行教育与培训。

四、结语

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建设十年,其在内涵提升上的效果显著且仍具较大提升空间。随着《行动计划》及后续配套政策文件的推出,尤其是专业诊断改进机制的实施,将不断倒逼高职院校开展更多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改革。但坚持教学资源库建设的核心地位,把握资源建设的应用绩效导向,从顶层设计上做好布局,建立多方联动机制,继续深化对接,常态诊断反馈,必将保障高职教育内涵核心载体要素的可持续建设和整体提高。

参考文献

[1]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eB/oL].[2016-8-21].http://.cn/web/xdjh_zl_new.aspx.

[3]杜玉波.把握新常态下的高教发展[n].光明日报,2015-03-02.

[4][9]董刚.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32-34.

[5]冯新广.经济新常态下高职教育内涵发展的战略选择[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5(10):41-45.

[6]汪善锋,赵明珍,邢军,等.高职畜牧兽医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17):51-54.

[7][8]关于做好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2016年度相关工作的通知.[eB/oL].[2016-125].http://.cn/web/articleview.aspxcata_id=n003&id=20160506142702898.

[10]保荣.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及对策研究[J].职教论坛,2012(1):15-18.

StudyontheStrategyandpathofimprovingConnotationConstructioninHigherVocationalColleges

――theoreticalandpracticalanalysisBasedonConstructionofprofessionalteachingRepository

ZhouJiansong,ZhangGuomin,GuoFuchun

abstractHighervocationaleducationhassteppedintoanewphaseofconnotationconstruction,andtheconstructionofprofessionalteachingrepositoryhasbecomeaneffectivecarrierforconnotationconstruction.theconstructionofprofessionalteachingrepositoryplayssignificantroleintheconnotationconstructionofhighervocationalcollegesintheaspectsofspecialtyconstruction,curriculumreform,school-enterprisecooperation,teachingstaffconstruction,learningatmosphereconstruction,informationalizationandeducationalinternationalization.

教育信息化的作用和内涵篇8

关键词:信息素质高校图书馆素质教育

21世纪是一个集知识型、学习型、强调创新的知识经济时代,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这个时代需要具有敏锐信息意识、良好信息道德、熟练运用信息能力的高信息素养的人才。国民素质特别是信息素质的高低,将极大程度地影响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信息水平和信息创新能力。可见,信息社会需要的不是信息的简单传递者或使用者,而是具有较强信息意识和能够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能够将大量琐碎的信息与数据进行归纳与综合,并加以利用和创新,具有较高信息素养的人才。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明确,即为社会各行业培养面向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具备熟练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同时有一定的创新、科研能力的实用型、技能型、管理型人才。所以,对高职院校学生进行信息素质教育是适应社会信息化发展的需要,大学生是建设祖国的栋梁,接受信息素质教育,才能更好、更快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高职院校图书馆作为学校的文献资源部门和信息中心,是学校教育和科研服务的坚强后盾,也是推进大学生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

高等职业教育必须认识到:高等职业教育信息化最终是要培育具有信息时代学习能力的大学生,为建立学习型社会打好坚实的基础。而信息化成果的运用的前提条件是大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信息素质,知道怎么样利用这些丰厚的资源和信息化服务体系去促进自己的学习,去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所以培养大学生优良的信息素质既是利用高等教育信息化成果的基础,也是高等教育信息化的主要目的。重视高等教育信息化的今天,没有理由不重视大学生的信息素质教育,否则信息化的成果不能发挥作用,信息化的过程也失去了应有的意义。

在现代社会,图书馆既是一个国家重要的文化设施,是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建设新文化的社会组织,同时图书馆还是人民广大群众接受社会文化教育、学习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素质的课堂,是一个国民终身教育的场所。图书馆的终身教育职能使人们在价值观念、知识水平、工作生活能力等方面适应知识经济时展的需要。图书潜移默化的思想道德教育作用能够引导人们形成文明、健康、崇尚科学的社会风尚和融洽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人际关系;图书馆的读书活动能够赋予我们广博的知识、丰富精神世界,从而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图书馆的信息素质教育活动能够培养公众的信息获取能力,适应现代信息社会。图书馆拥有丰富的信息资源和信息网络,是储藏信息、汇集信息、传播信息的集散地,为信息素质教育提供了物质基础。

同时,图书馆员一般都具有深厚的图书情报专业知识和处理信息的相关技能,是信息资源与用户之间的桥梁,长期的工作实践使他们具有一定的信息素质,因此,图书馆有责任有能力肩负起信息素养教育的责任,图书馆也应该在信息素养教育中充分发挥其有利条件和优势。

1、信息素养与信息素养教育的基本内涵

1.1信息素养的基本内涵

信息素养这一概念是1974年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率先提出的,概括为“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资源使问题得到解答的技术和技能”。1979年美国信息产业协会把它解释为“人们知道在解决问题时利用信息的技术和技能”。到了80年代,信息素养的内涵进一步扩展和明确,不仅包括各种信息技术和技能,而且涉及到了个体对待信息的态度,如信息需求意识、确定与利用信息的愿望、对信息价值的评价与判断、对信息合理与准确的利用、信息的接受与评估等等。简单的定义来自1989年美国图书馆协会的阐述,即:“个体能够认识到何时需要信息,能够检索、评价和有效地利用信息的综合能力”。我国学术界基本认同的定义是“信息素养和信息能力即有效确定、搜寻和获取个人和组织需求信息的意识、素质和能力”。信息素养是由信息需求、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组成的综合素质。其中,信息需求主要指个体对信息的渴望,是产生信息行为的内因;信息意识则是指人们在活动中的观念和自觉能力,主要体现在对于信息的敏感度、专注度、判断力和创造力等方面;信息能力是指人们有效的利用信息设备和信息资源获得信息,加工主要包括对信息的认知、获取、识别、检索、处理、利用、分析综合、交流以及熟练掌握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信息道德是指个体在信息活动中应该遵循的道德规范的总和。由信息活动中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遵循信息法规防止违法行为、保证信息活动中的公平和真实可靠等内容组成。

从信息素养的涵义看,拥有信息素养不仅能使学习者更好地掌握学习内容,拓展研究范围,而且还能使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自我指导和自我控制。

1.2信息素养教育的基本内涵

信息素养教育指的是培养学生在学习中利用信息的意识和能力所进行的一系列教育活动,是学习型社会的“终身学习”和“开放学习”的需要。内容主要由信息意识、信息道德与信息法规教育、信息能力教育等组成。其中,信息意识教育主要培养人们对信息的敏感度,或捕捉、分析、判断和吸收信息的自觉程度;信息道德与信息法规教育要求人们防止信息垃圾与信息污染,不制作、不传播、不使用不良信息,不借助网络进行人身攻击,不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商业秘密、隐私权,不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等;信息能力教育由信息认知能力、信息获取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和信息利用等能力组成。

进行信息素质教育不仅仅是诸如信息的获取、检索、表达、交流等纯粹的技能教育,也是将已获得的信息用于信息问题解决、进行创新性思维的综合的信息能力,更是培养人们具有适应信息社会的知识结构、继续学习的能力、研究能力和发散性思维,以独立学习的态度和方法,促进社会个体成员信息智慧、信息心理的发展,培养信息观念、信息主动精神、主体意识和信息头脑等素质。其意义不仅仅是某一个特定阶段的目标,而是每一个社会成员终身追求的目标,是信息时代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能力。

2、图书馆在信息素质教育中的优势

2.1资源优势

图书馆具有丰富的各种载体的馆藏资源,为开展信息素质教育提供了物质基础。丰富的馆藏资源吸引着求知欲望强烈的学生,人们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和手段来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为信息素质教育提供了充分的保障。

2.2技术优势

图书馆现代化设备比较完备,为开展信息素质培养提供了技术保障。图书馆借助丰富的知识储备和先进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向学生提供各种文献信息服务,通过各种手段和途径收集信息,开发网络资源;电子阅览室、视听室、多媒体阅览室为学生提供查询信息资源的场所,先进的信息检索设施为学生提供了实践的手段。

2.3人员优势

图书馆拥有一批理论和实践丰富高信息素质的馆员,他们具备加工、处理和组织、检索信息能力,敏锐的信息意识,熟练使用各种信息工具,他们是信息素质教育的领航员。

2.4环境优势

图书馆不仅是信息传播地,更是人类文化的集散地,它以庄重典雅的建筑设计、整洁安静的内部环境、宽敞明亮的学习空间,浓厚的文化、学习氛围等吸引着大学生,对学生的信息道德教育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它能促使大学生遵循一定的信息伦理道德准则,规范自己的信息行为活动,启迪思想,陶冶情操,净化心灵。

3、高校图书馆开展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具体措施

高校图书馆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图书馆不应只是被动地发挥它的智能,而是应该紧紧围绕素质教育这个中心,发挥图书馆工作的主动性,积极采取对应措施,创造条件为大学生素质教育服务。

3.1提高图书馆馆员的综合素质,包括信息意识、信息能力、教育知识、计算机能力和外语水平。为了传道授业,高校图书馆馆员必须有过硬的业务水平和良好的综合素质。因此,我们必须加大力度提高整个高校图书馆馆员的综合素质。

3.2主动开展读者导向工作,高校图书馆通过对读者的引导,使其更好的认识图书馆,了解图书馆的信息资源的组织方式及获取途径,使其养成利用图书馆来解决所遇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图书馆对读者的导向活动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第一、对新生开展入馆教育。刚踏入大学的新生,对图书馆有一种新鲜感和陌生感。通过对新生的入馆教育,使他们了解图书馆的馆藏结构、工作流程、规章制度等,树立他们基本的图书馆观念,为他们以后更好的使用图书馆奠定良好的基础。第二、通过推荐读书,举办专题讲座等形式来普及现代信息技术知识。

3.3开展读者培训工作。我国高校文献检索课一直存在着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不足,现代技术知识不足等缺点。近几年来,随着高校图书馆自动化步伐的加快,图书馆工作方式发生了很大转变,光盘检索、联机检索等现代化的信息检索手段已超越了传统的手工检索,在图书馆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因此,由图书馆组织对大学生进行现代信息技术培训已成为大学生信息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培训内容可包括光盘检索、联机检索、数据库知识等,主要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机检的原理和方法,使其能独立的进行计算机检索操作。

3.4开设文献检索课,把开启信息知识宝库的钥匙交给学生。指导大学生掌握文献信息检索和获取的方法。图书馆着重要从三个方面指导大学生掌握检索和获取信息的方法。一是评价和推荐检索工具。二是加强文献检索知识教学,重点介绍各种检索工具的查询与使用、检索理论和技巧、文献分布情况及简单的情报分析和研究方法等,解决怎样查询信息的问题。三是信息技术知识教育。通过实际操作,提高学生计算机运用水平和网络检索技能,知道如何利用工具来查找和获取信息。

总之,高校图书馆责在对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中,充分发挥自身在资源、人才、技术以及环境等多方面的优势,图书馆作为实施信息素养教育的主体,除利用图书馆的力量和优势外,我们也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不断完善、不断探索信息素养教育的新方法、新模式来完成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以信息技术教育为基础,以信息能力、信息伦理道德的培养为核心,采取多种形式,全面培养大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

参考文献:

[1]夏旭.中外信息素质教育研究[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3,(3):17-23

[2]刘美桃.信息素质定义的发展与评价标准[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3,(1):18-19

[3]张亚莉.信息素养内涵的构建[J].图书馆论坛,2005,(10):53-55

教育信息化的作用和内涵篇9

当前,在教育系统,各类学校已经把教育信息化作为转变教学理念、更新教育教学模式、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但是,就目前教育信息化的成效来看,效果甚微。因此,本文就针对教育信息化中教学信息化这个核心部分展开讨论和研究,分析制约教学信息化成败的关键因素,探讨提高教学信息化成效的对策。

一、教育信息化与教学信息化的内涵、主要内容及相互之间的关系

教学信息化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构成部分,是教育信息化的核心子系统。为了寻找制约教学信息化成败的关键因素,探讨提高教学信息化成效的对策,首先要弄清教育信息化和教学信息化的内涵,弄清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1.教育信息化的内涵与主要内容[1][2]

(1)内涵。教育信息化是指学校为适应信息化社会的要求,营造信息应用环境,整合教育资源,促进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在教学、科研、学习、管理、后勤服务等各方面全面运用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教育教学全过程的信息化。由此看出,教育信息化既是以教学信息化为核心,以为教学服务为重点,同时还为科研、管理、后勤、产业等(包括学生的学习活动)凡是为实现育人目标而开展的各类活动提供服务。教育信息化的手段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本质是改善高校办学条件和提高办学水平,目的是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表现形式和发展结果必然是数字化校园。

(2)主要内容。教育信息化的基本内容一般包括三个大的方面:教育信息化环境建设、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和教育信息化的组织建设。环境建设主要包括校园网、网络中心、多媒体教室、网络教室、电子阅览室、计算机终端等基础设施、硬件和办公自动化系统、教学管理自动化系统、财务、人事、档案、电话、一卡通等应用软件系统的建设;资源建设主要包括多媒体素材(包括文字、图片、图形、动画、音频、视频)、多媒体课件、电子教案、教学案例、题库、电子文献(包括图书、期刊、报纸)、网络课程和电子文档的积累和建设;组织建设主要包括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组织机构建设、管理队伍建设、技术队伍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和制度建设。其中,环境建设是基础和前提,资源建设是核心和灵魂,组织建设是保障。

2.教学信息化的内涵与主要内容

(1)内涵。教学信息化是指以学校组织建设和教学环境建设信息化为基础,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现代教育思想、方法和手段进行教学活动。

(2)主要内容。教学信息化的主要内容包括:①教学环境的信息化,包括校园网建设以及网络教室和多媒体教室、模拟实验室建设等;②教学资源的信息化,是教学信息化的核心,主要包括:多媒体素材(包括文字、图片、图形、动画、音频、视频)、电子教学材料(包括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案、实验大纲和实验指导书等)、电子教学资源(包括多媒体课件、专题学习网站、题库等)、电子文献(包括图书、期刊、报纸、网络资源链接等);③教学过程的信息化,指教学信息化得以实施的信息化方法和手段(包括在线学习、查阅、讨论、协同、视频演示等);④教学评价的信息化(包括在线考试、评卷、作业提交、问卷调查等);⑤课程建设与维护的信息化(包括课程建设的软件工具、教学资源的维护和更新等)。

3.教育信息化与教学信息化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1)区别。教育信息化是指学校的组织管理、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的全面信息化,其最终目标是数字化校园。教学信息化主要是指那些与教学密切相关的组织管理部门和教学设施、环境等教学过程前期基础的信息化以及教学资源、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的信息化等。二者在内涵和外延上都有很大差异。

(2)联系。教学信息化是教育信息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信息化的核心子系统。因此,二者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教学信息化建设离不开教育信息化的整体规划。

二、制约教学信息化成败的关键因素分析

教学信息化建设必须纳入到教育信息化的整体规划中进行,教学信息化的成功与否、成效显著与否,既受到教学过程各方面信息化水平高低的影响,也依赖于教育信息化整体推进程度的制约,更离不开教育理念的转变,同时又受到全体教师运用信息与网络技术的能力的影响。下面分析制约教学信息化成败的关键因素,给出因果关系图,为研究和探讨教学信息化的成功对策奠定基础。

(1)从教学信息化的组织与管理来看,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建设是教学信息化成败的保障。没有统一的整体规划和部署,教学信息化只能是一盘散沙,缺乏系统性和协调性;没有明确的任务和目标,只能是“有失无的”;没有组织制度上的保证,只能是自发的行为,不可能形成合力。

(2)从教学信息化环境来看,硬件环境、软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建设是教学信息化的环境。没有高速的校园网络环境、一定数量的计算机教学专用机房、多媒体教室、语音教室、网络教室等硬件基础设施,教学信息化只能是“无米之炊”,失去根基;没有统一规范的建设标准,教学信息化的成果只能是千奇百态、低质劣品,不可能上水平;没有恰当适宜的计算机软件和开发工具,教学信息化只能是低效的,不可能快速推进;没有思想认识上的转变、达成共视,教学信息化不可能持久,更不可能上水平。

(3)从教师队伍来看,具有高素质的信息化教师是教学信息化赖以实施和推进的前提。教师是教学信息化实施的主体,没有具备较好信息技术素养的教师队伍,教学信息化如同机械运转失去了动力。

(4)从教学观念来看,对教学信息化观念的转变是教学信息化的思想保证。没有举校上下对教学信息化在思想上、认识上的高度统一,教学信息化将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

(5)从教学资源信息化来看,教学资源信息化是教学信息化的“基石”,而且必须先行。没有规范高质、完备齐全、丰富多彩的信息化教学资源,教学信息化只能是一句空话。

(6)从教学过程信息化来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信息化是教学信息化的具体体现。没有教学内容的信息化,教学信息化无法进行;没有教学方法的信息化,教学信息化只是虚张声势;没有教学手段的信息化,教学信息化只是有形无实。

(7)从教学评价的方法来看,信息化的教学评价方法是教学信息化效果的“度量衡”。没有信息化的教学评价方法,教学信息化只能是“虎头蛇尾”,是不完整的信息化。

(8)从教学信息化的后信息化建设看,对教学信息化的规划、组织和管理以及成果的勘正、协调、反思、评价、更新维护等是教学信息化赖以持久、深入、提高、规范、取得更大成效的战略举措。教学信息化不是一日之事,而是持久的、长期的教学改革战略。

三、提高教学信息化成效的对策

下面,针对上面给出的制约教学信息化成败的关键因素,采用系统分析中的关键成功因素分析法进行深入剖析,指出影响这些关键因素的子因素,进而提出解决好这些关键因素的对策。[3]

1.教学信息化的组织与管理对策

(1)成立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应由学校主管领导挂帅,由教务处、教育技术中心领导直接负责,由信息中心或网络中心、计算机相关专业以及财务和后勤保障部门、图书馆等相关负责人参加。其主要职能是进行宏观规划、制订相关鼓励政策,协调各方关系。

(2)成立组织实施小组。组织实施小组应由教育技术中心、教务处职能科室、网络中心、信息中心、计算机专业的基层业务负责人员构成。其主要职能是负责教学信息化工程的实施计划、规范标准的制订,教师信息技术和开发工具等的技术培训、技术指导等。

(3)成立监督检查小组。监督检查小组应由教务处和教育技术中心负责人负责,实施小组成员和院系负责人参见。其职能是监督实施过程,检查实施效果,总结和推广实施经验,提出改进措施和对策。

(4)成立成果评价小组。成果评价小组由教学信息化工程直接负责人、实施小组和监督检查小组成员、有关专家和技术人员构成。其职能是拟订教学信息化成果的鉴定验收和评价方案。

(5)制订激励政策。教学信息化具有一定的探究性和创新性,应制订相应激励措施和政策,其成果可视同教学研究成果给予相应的奖励。

(6)考核结果与业绩挂钩。参与教学信息化工作是新时期教师的职责,教师承担的教学信息化工作应根据鉴定验收的结果纳入教师年度业绩考核。

2.教学信息化的环境建设对策

(1)硬件环境建设。为了搞好教学信息化的建设与实施,应加大投入,着力改善校园网络,大力建设计算机网络教室和实验室、多媒体教室等硬件基础设施。

(2)软件环境建设。应加大引进或开发教学信息化的开发软件与工具、教学资源的载体平台系统、教学管理系统等的力度,为教学信息化营造良好的技术支持和软件系统支持环境。

(3)人文环境建设。教学信息化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要广泛宣传教学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迫切性,动员广大教师积极承担教学信息化建设工作。

3.提高教师信息素养的对策

(1)提高教师信息技术水平。加强对教师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网络应用技术、信息处理技术、多媒体制作处理技术和教学信息化应用平台的操作与管理技能的培训力度,提高教师的计算机应用水平和信息技术素质。

(2)学习现代教育方法。加强对教师的现代教育方法的培训,能够灵活运用启发式、指引式、研究式、自主学习式、协同学习式等教学方法。

(3)掌握现代教育手段。加强对教师进行现代教育手段运用能力的培训,使广大教师学会使用数字化教学控制台、计算机网络、多媒体设备等,提高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手段的能力。

4.转变教学信息化观念的对策

(1)加强宣传教育。从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信息时代教育教学发展要求等多方面,宣传教学信息化的必要性和迫切性、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纠正对教学信息化认识上的偏差。

(2)树立示范典型。树立教学信息化建设示范典型,以取得的显著成效去促进思想观念的转变。

5.教学资源信息化的对策[4]

(1)确定信息化内容。教学资源信息化应着力建设如下四个方面:一是素材类教学资源建设;二是网络课程建设;三是教学资源的评价;四是教育资源管理系统的开发。其中素材类教学资源和网络课程建设是基础,是需要规范的重点和核心;对资源的评价与筛选标准要规范化;网络课程和素材类资源的具体内容千变万化,形式多样,各具特色,对应的管理系统必须适应这种形式的变化,充分利用它们的特色。

(2)制订信息化标准。主要侧重点在于统一资源开发者的开发行为和制作要求、统一管理系统的功能要求,可从四个角度进行规定:一是从资源开发技术角度,提出一些资源制作的最低技术要求;二是从使用者角度,为方便使用这些素材、课件,需要对其进行描述,标注属性,资源的属性可以作为资源库管理系统数据结构的直接依据;三是从资源评审者角度,提出教学资源的评价标准,作为用户筛选资源的直接依据;四是从管理者角度,提出管理这些素材的管理系统的体系结构以及所应具备的一些基本功能。

6.教学过程信息化的对策

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信息化的教学资源、信息技术方法和手段开展教学活动,实现教学方法和手段的信息化。如针对网络课程,可利用网络技术手段,采取学生自主式学习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

7.教学评价信息化的对策

(1)学生学习效果评价方法的信息化。对学生,可采取网上注册、作业提交、回答问题等信息化考评方法;对教师,可采取网上提问、布置作业、网络考试、在线提交成绩等信息化考评方法。

(2)教师教学业绩评价方法的信息化。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态度、讲课艺术、为人师表、教学计划执行情况等方面,可由学生通过在线方式给予评价;对教师教学材料的准备情况、教学信息化资源的建设与维护情况,可由信息化实施与监督检查小组进行在线评价。

8.教学信息化的后信息化对策

(1)教学信息化要长抓不懈。教学信息化是一个动态的系统,需要长抓不懈,才能逐步完善、不断得到优化,当一个阶段的建设完成后,要及时调整规划目标,进行下一阶段的建设。

(2)教学资源要不断更新和维护。每一项教学资源信息化建设项目的验收通过并不意味着它的终结,需要不断地更新和规范,才能逐步提高教学资源的质量,促进教学信息化水平的提高。

四、小结与评析

本文采用系统分析中的关键成功因素分析法,提出了制约教学信息化成败的关键因素及其对策,旨在促进教学信息化的进程、提高教学信息化的成效。但是,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教学信息化是一项动态的、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各类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应在政策、财力、物力和人力上给予优先扶持,要重视教学信息化的组织与管理建设,同时还要重视教学信息化的信息化环境建设。

参考文献:

教育信息化的作用和内涵篇10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伴随着新的信息载体出现,信息的产生和表现形态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新媒体信息传播的特点可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1.信息呈现方式的数字化与多媒体化数字化与多媒体化是新媒体信息传播的典型特点。数字化指的是新媒体传播的信息内容,包括图像、文字、音频、视频等,在采集、加工、存取、管理、传播过程中都进行过数字化转换,在信号传输与播出形式上都采用数字信号模式。多媒体化指的是新媒体消解了报纸、电视、广播和杂志四大传统媒体的边界,聚合了媒体在视觉与听觉方面的功能,借助于文字、图像、声音、图形、视频等多种媒体形态,使信息的呈现模式更加形象化和立体化,营造生动形象的信息传播情景,增强信息感染力,在向用户传递信息的同时带给用户全感官式的体验,有助于用户能够形成关于该信息的更加深刻的整体印象。2.新媒体信息传播具有明显的互动性具有互动性特征的并不仅仅是新媒体,传统媒体也具有交互、互动的特点,但传统媒体的互动只是有限程度、有限范围内的互动。新媒体信息传播的互动实现了人机之间或多用户之间,同时进行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等不同的信息交流与沟通,新媒体用户可同时拥有信息生产者、信息者、信息接受者的多重身份,在与其他用户的多方互动过程中,新媒体用户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体现。3.新媒体信息传播有个性化的特点新媒体传播的个性化主要指:一是媒体选取个性化,用户在进行信息、检索及获取时,可以根据自己的个人喜好选取不同的媒体形式;二是信息内容个性化,不同用户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目标,对信息筛选定位,或是对信息内容进行个性化组织加工,然后传播出去;三是在网络通信技术支持下,移动新媒体的信息传输系统能够针对用户个性化的信息需要进行精准传送,这是新媒体个性化传播的典型表现。4.新媒体信息传播方式具有碎片化特点这一特征是当前新媒体信息传输形式所独有的,指的是新媒体在信息传播中的时间碎片化与信息内容的零碎性。新媒体传播的碎片化主要体现在:一是时间碎片化,用户可以充分利用随机或零散的时间,随时随地获取想要的信息,或进行信息的即时;二是传播内容的碎片化,新媒体中的微博、博客、手机短信等在技术设定的限制下,信息内容因被分割而变得零碎。5.信息传播即时性与超强的地域覆盖性新媒体传播在互联网支持下,突显了信息传输的无障碍性,尤其是利用移动新媒体,用户可以随时随地信息、传递信息、获取信息;新媒体则可以把信息瞬间传递到网络中其它节点,对社会事件的实时报道和文字直播尤其便利。互联网把世界连接成一个紧密的整体,网络的范围决定着新媒体传播空间的大小,截至2013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6.18亿,[11]互联网覆盖到的地域也是新媒体信息所能够传播到的区域,新媒体环境下的信息传播具有超强的地域覆盖性特征。

二、新媒体应用对公民科学素养的影响

(一)公民科学素养的定义与内涵研究科学素养(ScientificLiteracy)指的是与科学有关的素养。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科学技术发展带来的负面效应引起人们对科学素养的关注。科学素养对培养公民科学世界观与科学思维方法,促进科学技术发展,推动综合国力持续提升具有重要影响。1.国外公民科学素养的定义与内涵研究首先,科学素养的定义。美国哈佛大学前校长、教育家柯南特从科学教育层面首次提出科学素养的概念:一种能够理性选择专家,并能够与那些正在发展科学并应用科学的人交流的能力。[12]美国斯坦福大学教育家赫德把科学素养作为科学教育的主题,将科学素养解释为:理解科学及在社会中的应用。首次将社会与科学的关系作为重要问题联系起来对科学素养进行研究。美国学者乔恩•米勒从人的个体出发,认为科学素养是指一个人能阅读、理解科学问题,并能表达见解的能力。[13]除个人研究以外,也有机构将公众科学素养教育视为国际组织社会行动的一项内容,将科学素养定义为关于科学概念和过程的知识和理解;[14]1997年,国际经济合作组织(oeCD)指出,科学素养是一种能力,是运用科学知识对现实问题进行确定,以便改造自然和决定社会活动的能力。[15]其次,科学素养的内涵分析。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科学素质研究中心的佩拉等人在对大量文章进行了系统分析后,将科学素养的内涵归结为6个方面:科学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科学家工作的伦理原则;科学的本质;科学和技术之间的差异;基本的科学概念;科学和人类的关系,[16]这一研究理论形成了科学素养研究的基本框架。本杰明•沈将科学素养的内涵扩展至功用性、科学与技术、科学与社会问题、科学与人类文化的关系等方面内容,认为科学素养的内涵包括实践科学素质、公民科学素质、文化科学素质。[17]后来,米勒经过多次实际调查和研究,将科学素养的内涵进一步扩展到科学世界观、科学事业、科学习惯等方面,并于1983年提出基于科学素养的“三个维度”标准,即:关于科学概念的理解;关于科学过程和科学方法的认识;关于科学、技术和社会相互关系的认识。[18]在具体实施测评之后,1998年米勒对这一标准进行改进,将科学素养标准阐释为:对科学词汇和科学概念的基本理解;对科学本质和研究过程的理解;对科技影响的理解,[19]并尤其强调了科学素养对公众理解科学的重要性,为各国的科学素养测评体系提供了样本。2.国内关于科学素养的定义及内涵研究首先,科学素养的定义。我国对科学素养的研究有着显著的本土化特征。钟启泉是我国较早进行科学素养研究的学者,1997年,在其文章中提出科学素养是借助理科教学中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普通教育部分培育公民素质。[20]王有志、梅伟等对前人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将科学素质定义为:对个人决策、参与公共和文化事务、经济生产等所需要的科学概念和过程知识的理解。[1]2006年,国务院制定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中,对科学素养作了明确界定: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一般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一定的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21]其次,科学素养的内涵分析。我国关于科学素养内涵的认识同样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20世纪70年代,人们认为科学素养的内涵包括科学和社会、科学的道德规范、科学的性质、科学概念的知识、科学与技术、科学和人类等方面;80年代中期科学素养的内涵扩展到科学世界观的性质、科学事业的性质、头脑中的科学习惯以及科学和人类事务等。《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中规定了科学素质的内涵包括:科学探究(过程、方法与能力),科学知识与技能,科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的理解四个方面。[21]总之,每当新的科学技术出现时,就会随之产生新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科学素养的内涵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不断发展,人们对科学素养内涵的认识也随之不断丰富和发展,尤其是在当今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情况下,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出现,人们对科学素养的理解不断深入,从最初的注重智力层面发展到对科学能力的关注,再拓展到对公众科学素养及其与科学的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的关注,而这一系列过程都与媒体的传播、推介密切关联。

(二)新媒体应用对公民科学素养的影响新媒体的发展与应用不仅影响到社会的经济与政治活动,还影响到人们的思维方式与生活行为方式;新媒体正在以不可抵挡的势头渗透到世界各国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诸多领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改变着世界,也推动着人类文明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研究发现,科学从作为一种人类文明的发展成果到被社会认可、接受,到转化为人的素质内容,最主要的途径有两个:一是学校科学教育;二是社会性科学普及教育。这两个方面都是科学教育与传播的必要过程。媒体作为科学传播的媒介手段和重要载体,是科学向社会公民拓展过程中是不可缺失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各类新媒体充分发展、广泛应用,新媒体环境下,互联网、电视、移动手机等各种新媒体已成为科学传播的重要工具,[22]新媒体参与科学传播与科学教育是二十一世纪的国际趋势。1.新媒体对公民科学素养培养的促进作用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使科学知识与科技信息的传播渠道不断拓展,为公民接触科学、学习科学、理解科学等带来了便利条件,在普及科学常识、宣传实用科学知识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促进我国公民科学素养水平的整体提升发挥了积极作用。首先,新媒体为科学传播与科学教育提供了便捷途径。传播途径与教育途径的改变是新媒体带给科学传播与科学教育的最显著变化。新媒体传播模式极大地满足了用户随机利用可能的时间,随时随地获取科学知识与科技信息的需要。同时,新媒体大大提高了科学知识与科技信息在传递过程中的时间耗费,保证最新的研究成果、最前沿的科技信息等能够在第一时间流向用户群体,特别是有些现场直播式的科技发明介绍,更是体现了信息传输的时效性与直观性。为社会用户群体补充新知识、接受科学教育、了解科学发展趋向、提升自身科学素养水平提供了方便迅捷的途径。其次,自主互动的参与模式加深了对科学的理解与认识。新媒体自主参与、平等对话等模式,拉近了科学与大众的距离,使用户获得了更大的自主筛选和获取科学知识与科技信息的机会。普通社会群体在接受科学知识的情况下,通过与其他用户或媒体进行对话,可以获取更多的相关科学内容,并在这一过程中实现对科学知识的进一步整合加工,可能创造出新的知识内容。同时,为专业学者和专家级用户提供了信息跟踪及信息传播的监督便利,可以对新媒体中出现的错误信息进行及时纠正,防止误传和误导,对网络科学传播与科学教育起着调整、纠正、规范作用。这些方面对公民形成对科学的正确理解与认识都有很大帮助作用。再次,大量的信息内容及有针对性信息传递为人们学习科学、提升科学素质提供了条件。在互联网技术支持下,新媒体体现出超强的信息聚合功能,实现了科学知识与科技信息全球范围的聚合与共享,为用户提供了极为丰富的科学知识与科技信息内容,以及大量相关的研究成果等,为公民研究、学习各方面的科学知识提供了帮助。同时,新媒体具有个性化与针对性的传播特点,能根据用户群体的不同需求,对科学知识进行各有侧重的指向性传输,有效解决了人们在不同知识程度下,在紧张的工作、生活中,快速获取科学知识、进行科学学习的问题,使利用新媒体成为帮助用户提升自己科学素养水平的便利模式。最后,多媒体的信息呈现方式强化了科学传播与科学教育的效果。新媒体将VR(VirtualRe-ality)技术、Flash技术、audio技术、Video技术等组合一起,实现了对科学信息的多媒体贮存与传播,使抽象的科学概念、科学知识、科学理论等变得形象、生动;对科技成果展示、培训及科学实验过程进行动态图形录入和模拟声控交流等技术处理,把科学传播融入身临其境的现场模拟,消解了科学知识的抽象性,增加了其形象性和直观性,易于公众的理解和接受,使科学传播变得更具说服力,增强了科学知识的传播效果和教育效果。2.新媒体对公民科学素养提升的阻碍作用新媒体作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成果,是在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基础上产生的,其形态及功能特征上必然受技术发展条件的制约,同时也受到参与主体多元化因素的影响,新媒体不可避免地存在着阻碍性因素,影响到新媒体在公民科学素养教育中发挥作用,阻碍公民科学素养水平的提升。首先,新媒体发展的自身技术制约。技术方面的制约是影响新媒体在公民科学素养教育中发挥作用的一个重要因素。媒体在网络技术支持下形成的自由参与模式,对各类消息与传播的限制功能较低,无法完全杜绝一些虚假信息或是错误信息掺杂其中,这些信息必然影响到公民对科学的理解与认识;另外,各类新媒体都具有自身的优点与缺点,不可避免地通过对科学知识及相关信息的定位态度与定位倾向显示出来,无疑对公民的认识与判断等科学行为产生影响和制约作用。其次,参与者主体的行为多元化影响。媒体行为及新媒体的参与主体的网络行为总是在多种复杂因素共同作用下产生的,在新媒体的信息生成与传播中,受自身因素影响,不同用户对问题或事件的看法、认知、解读会各不相同,从而表现为对同一问题或事务,总会有不同的看法和处理方式,生成不同的信息内容,也不同程度地影响到其他用户对其所传递的科学知识、科技信息、科学方法的理解与掌握,进而影响公民科学素养提升。

三、利用新媒体提升公民科学素养的对策探讨

结合我国已有的公民科学素养教育措施,新媒体环境下的公民科学素养教育,应该建立在对新媒体的特点及其在科学传播与科学教育中的优势充分关注的基础上,制定与之密切联系的公民科学素养提升措施,以达到有效推进我国公民科学素养水平的目的,具体做法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一)发掘新媒体的信息资源优势扩大公民的科学知识与科技信息量丰富的网络信息资源在扩大人们的科学知识量、拓宽人们的视野方面有积极作用。目前我国已经建立起许多专业性科学网站,在许多非专业性网站中也设立了与科学相关的版块,这些资源对于发挥网络信息资源优势、整合网络科学信息资源、推进网络科学教育、提高公民科学素养很有帮助。在此基础上,更加关注用户的反馈信息,使新媒体的科学信息建设更有针对性,更具规划性,提高公民对新媒体科学信息的有效利用率。同时,将网络科学信息资源与学校科学教育紧密结合,发掘其中与课程教学相关的具有典型科学价值的内容,使之融合进课堂教学中,扩大学生的科学知识面;学校教育中,做到时时关注网络的最新科学知识与科学研究内容。另外,结合新媒体信息内容,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类科技实践活动,通过营造丰富多彩的校园科技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知识、掌握运用科学方法的主动性。

(二)发挥新媒体的多媒体表现优势强化科学传播与科学教育效果多媒体的信息呈现方式远比单纯文字的表述更有助对科学的理解与接受。在科学传播与科学教育中,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优势,将科学知识的抽象性、科学技术的实用性等结合起来,形成对科学的通俗化解读与趣味性介绍,使科学传播与科学教育工作做到对高层次用户与较低水平用户的兼顾,提升科学教育效果。尤其是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课堂新媒体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和信息表现方式,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精神、科学的方法、科学的态度。

(三)利用新媒体的强大影响力形成学习科学、应用科学的社会性环境随着新媒体技术发展,新媒体在社会中的应用可以说是无处不在,带来的社会影响是多方面的。利用一切可能的新媒体终端,宣传科学知识,提倡科学精神,形成社会性宣传科学、学习科学、应用科学的大环境。在加大科学传播与科学教育力度的同时,向人们推出解决实际问题的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等,将科学传播与科学教育放在实用性的基点上,并适时推出网络模拟学习体验等,在潜移默化中使人们受到熏陶和教育。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