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水利工程建设的利与弊十篇水利工程建设的利与弊十篇

水利工程建设的利与弊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29:12

水利工程建设的利与弊篇1

关键词:大坝;建设;利弊;分析

水坝建设是最能唤起人类激情的工程之一,更是人类意志和创造力登峰造极的表现。水坝是一项集发电、灌溉、航运、防洪为一体的综合利用工程。工业化以后,特别是发明电以后,利用水力发电造福人类,更是一度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象征。如我国由于季风性气候,暴雨集中,时常有洪涝灾害发生,从总体上讲,淡水资源十分缺乏。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用水需求的增长,要解决我国的水资源短缺,措施之一就是必须建设一批大型蓄水水库,增加各流域汛期的蓄洪能力,从而增加水资源的可利用程度。

(一)大坝的建设的益处

1,就三峡大坝为列,它是综合治理长江中下游防洪问题的一项关键性措施。并兼有发电、航运、灌溉、供水和发展库区经济等巨大的综合经济效益,对加快我国现代化进程,提高综合国力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大坝的建设可以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问题。以我国为例,由于季风性气候,暴雨集中,尽管时常有洪涝灾害发生,而从总体上讲,淡水资源十分缺乏。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用水需求的增长,要解决我国的水资源短缺,措施之一就是必须建设一批大型蓄水水库,增加各流域汛期的蓄洪能力,从而增加水资源的可利用程度。纵观历史,世界上任何一个发达国家,如果没有特殊环境形成的天然水资源充足保证,几乎无一例外的必须依靠水坝蓄水来解决其水资源供应问题。三峡坝顶高程185米,最大坝高175米。水库正常蓄水位175米,总库容393亿立方米,对周边省区的水资源短缺的情况起到了缓解作用。

2,大坝给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能源保障。目前,我国已面临着能源危机。煤,天然气,石油的剩余可采储量正在逐渐降低,如果按目前的消费速度,在一百多年以后将会枯竭。所以,要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转变能源结构,发展可再生能源。尽管风能、太阳能发电技术具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是,按照现有的技术水平,风力和太阳能等其他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还不能满足大规模的社会需求。当前,全世界上大约20%的电力是来自水电,而其他可再生能源的发电的比重还很小。水电是目前唯一一种技术上比较成熟的、可以进行大规模开发的可再生能源,具有很大的社会价值。

3,大坝的建设对防洪具有重大的意义。长江流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流域内资源丰富,土地肥沃,特别是中下游地区,是中国城市和人口最为密集、社会和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但在公元前185年至1911年的2000多年间,长江曾发生大小洪灾214次,平均约十年一次,给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极其惨重的损失。防洪是建设三峡工程的首要任务。

工程建成后,将有效地拦蓄长江上游的洪水,使长江荆江河段的防洪标准由目前的10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从而保护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1500万人口和150万公顷耕地免受洪水威胁。

(二)大坝的建成也带来了许多问题

1.长江上游影响河床演变作为关键的造床质是砾乱卵石,不是泥沙。三峡一带属石灰岩地貌,这坝得怎么建才能防止滴水穿石?那水的压力如此之大,而三峡地区的脉形纵横交错,是极易发生地震的板块挤压地区,如此多的水聚积在一个狭长的河谷中,危险至极修坝后原来年年逐出夔门的砾卵石将一粒也排不出去,可能十年内就堵塞重庆港,并向上游逐年延伸,汛期淹没江津河川一带

2.水库淹没耕地,移民和城镇迁建,会加剧本来就已十分突出的人地矛盾,并由此而可能加剧植物的破坏、水土流失和生态恶化。

3.目前库区的工业和生活废水年排放量已超过1Gt,沿江城市的局部江段已形成了较严重的污染带。建库后,库区水体流速减缓,复氧和扩散能力下降,将加重局部水域污染。

4.三峡工程将改变库区及长江中下游水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一些珍稀、濒危物种的生存条件进一步恶化;对四大家鱼的自然繁殖也会带来不利影响。

5.三峡水库运行后,长江中下游河道出现冲淤变化;对长江中游平原湖区低洼农田土壤潜育化、沼泽化有一定影响;下游河口的海水入侵危害有可能增加。对上海的影响尤其明显。

6.三峡建坝后,库区水面抬高加宽,沿江部分文物古迹将被淹没,三峡自然景观也会收到影响。

从三峡工程一案例我们可以看到,每个水利工程在兴建的同时必然会产生许多对我们有害的方面。特别是大型水利工程,移民问题,泥沙问题,以及生态环境破坏,经济效益减少等问题更令人担忧。我们兴建水利工程是为了使人类更好的生活在这一“水”球上,但若不经切实真正有效详细的设计和思考,也许弊还是要大。若一个工程真正投入建设实施,我们一定要尽量减少它给我们带来的弊端,使得人们受之福而不患其灾。。水利工程并不是一个单一的方面,它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因此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是水利工程成功的重要途径。 不可否认,对水坝利与弊、是与非的审视,反映了人们环境意识的觉醒,对于事物多方面的认识。但是,我们应当把这种审视是建立在科学和理性的基础上。水坝建设对环境的影响有利有弊。对于每一项具体的工程而言,必须根据水坝工程对环境的影响不同进行辨证的分析之后,用科学态度作出决策。对环境影响利大于弊的水坝工程,可以改善环境,应该积极建设。对环境影响利弊相当,但工程的资源、社会效益巨大,综合来看有利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据环境是可以改变的原则应容许其上马。对环境有严重影响,破坏生态环境的水坝工程,应坚决反对。只看到水坝的“利”,而忽视了水坝的“弊”,是一种急功近利的掠夺行为,同样,过分夸大水坝的“弊”,反对在一切河流上建水坝,反对一切水利工程,决不是对待水坝应有的态度。

片面的认识只会导致偏激的态度。围绕水坝的是是非非,我们更应摆正我们的态度,针对各地形式各国国情,做出相应的判断。可以说,水坝的功用众多,因此其发挥职能也是多方面的。因而,我认为,对于水坝利与弊的考察更应在经济、政治、生态环境等方面寻找一个平衡点,基于利大于弊的原则,发展大坝。

参考文献[1].彭程《21世纪中国水利水电工程》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李宗坤,孙明全,郝红科,吴泽宁;《水利水电工程概论》,黄河水利出版社

作者简介及联系方式

作者:刘彦东,男,汉族,郑州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

2008级,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四班

13027628016zyd20080510236@163.com

详细地址:郑州市高新区科学大道100号郑州大学新校区菊园1号132宿舍

水利工程建设的利与弊篇2

1大坝建设的优势分析

1.1通过对三峡大坝水利建设的开展,可以实现我国的社会经济建设的综合发展。一方面可以缓解我国的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另一方面可以促进水利发电的应用。但是由于我国气候环境的特殊性,季风性气候的分布范围是比较广泛的,经常出现不规律降雨的现象,再加上我国特殊的地理特征,在某些崎岖的地段,就容易出现洪涝、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我国经济在不断的发展,社会在不断的进步,生产生活用水需求也随之在不断增长,解决水资源短缺成为了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当务之急,举措之一就是在各流域兴建大型水库,使各流域在汛期可以扩大储水量,进而有利于当地水资源的利用效率。纵观全球,地球上的任何一个国家,如果不是因为特殊自然环境而形成的充足的水资源的保证,几乎都是依靠水坝蓄水来解决其国家水资源供应不足的问题。2大坝建设问题的解决

2.1我们还是以三峡大坝建设为例,来进行大坝建设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的分析。三峡大坝的建设是立足在石灰岩地区上的,石灰岩地貌由于其自身的性质,具备不稳定性。但是大坝的建设要满足日常生活的需要,保持其必要的稳定性是非常必要的。这对三峡大坝的建设阻挠是非常大的,由于这种地貌的影响,也容易诱发地震。并且由于我国的长江流域自身的区域特点,大坝建设过程中,也容易受到周边自然环境的影响,而出现一系列的麻烦。因为修建水库要占据大量的土地,使大量耕地被淹没,这也不得不使原来居住在这片土地的居民被迫搬迁,带来了周围城镇和农村的整体迁移,加剧了我国原本就十分严峻的人地矛盾,并且由此会产生对当地植被的破坏、水土的流失和生态的恶化。水库建成前,周围的生产生活的废水年排放量已超过1Gt,因此在局部地区已经形成了污染带。在现实大坝建设过程中,就像三峡大坝建设一样,在应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利弊,尤其是弊端这方面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三峡大坝在建设完成中,面临着一系列的环境问题,比如河道出现泥沙的冲淤现象,这不利于实现大坝周边农田区域的保持,加大其沼泽化的发展,也不利于下流低于的海水入侵事件的有效预防,对于日常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一系列的麻烦,也不利于国家经济的稳定运行。当一个工程要投入建设中时,我们应当避免其带给我们的弊端,使人们多多受益而不是面临它带来的麻烦。建设水利工程并不是关系到一个简单的方面,它关系到社会的各个方面。由此可见,建设水利工程并不是只是建筑公司自己的事,而是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的。毫无疑问,对水坝建设的利与弊,是与非的审视,反映出了人们对环境影响问题的重视,对于事物多方面的认识。

2.2在大坝建设过程中,为了满足现实工作的需要,要针对上述大坝建设过程中的问题展开优化,实现一系列的优化方案的应用。这需要相关人员做好大坝管理决策计划,实现其各个步骤的优化措施的优化。在大坝建设过程中,要通过对大坝周边环境的深入了解,做好相关的勘测分析工作,从而实现大坝建设的综合运作环境的稳定,实现其经济运作与生态保护效益的结合。在大坝建设利弊分析过程中,要实现大坝建设实际和现实生活的考虑,避免其大坝水利决策的片面化,实现其整体环节的有效考虑,从而满足日常大坝建设的需要。比如从我国建设三峡开始到现在的投入使用,经过了风风雨雨的十几年。在建设之初,我们面临着非常多的困难,从国家的决策到群众民主的决策经过了一个个艰难的时期,从当时的纸上理论到进行建设成功,这种实际效果并不是当时可以想象得到的。实际运行后的好坏也是对当时这个决策最好的印证。三峡工程的弊端是对当地生态环境和文物古迹的破坏以及移民安置的问题,但伴随着这些弊端,它的有利方面也不断显现出来了,它对防洪、发电、改善航运、旅游、南水北调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水利工程建设的利与弊篇3

[关键词]教育考试;安全形势;对策

国家教育考试作为高利害性考试,不仅关系考生个人前途命运,也涉及社会多方群体的利益。考试安全历来是国家教育考试系统工作的重要环节。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经济体制的变革和社会结构的变动,导致利益格局的调整和思想观念的变化,价值取向趋于多元化,各方利益冲突尖锐化。国家教育考试安全在这种社会大背景下,面临的形势愈加复杂和严峻。

一新时期国家教育考试安全现状

(一)考试的外部环境恶化,考试作弊呈高科技、集团化、产业化态势。考试作弊自科举就有之,形式不外乎贿买、夹带、代考等个人行为。但是,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考试作弊的形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是高科技化。作弊器材从一开始的Bp机、手机发展到现在的针孔摄像机、无线耳麦、跳频传感器等,其使用已达到间谍级别。二是集团化。由于国家教育考试的高利害性,不法分子把黑手伸向考试领域。据公安机关通报,2011年下半年至2012年第一季度,在全国范围内发现大型考试作弊团伙上百个,涉及数千人。三是产业化。作弊团伙不惜代价,有的贩卖作弊器材;有的在考前通过各种途径盗取试题,利用网络及辅导机构进行非法谋利;有的雇人在考试中扫描试题传出,再将答案传入,整个作案时间不超过半小时;甚至有团伙直接攻击招生考试网站,篡改数据。考试作弊已经形成了一条庞大的产业链,内部分工细致,专业化水平高,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疯狂程度。四是新媒体的发展,使考试有害信息传播速度快、影响面大。已发现的有手机短信、QQ、博客、微博、微信、飞信等多种方式。由于客户端技术的成熟,移动互联网已进入爆发式成长期,通过博客和微博等手段产生的用户生成内容(UGC),使得信息的传播呈立体式、病毒式且互动性强、边际成本趋于零的新特征。例如,新浪微博每天用户的内容超过1亿条,一旦通过这类方式传播考试有害信息,其发酵速度极快,对考试的危害也极大。在这种环境下,国家教育考试的权威性、公正性和严肃性受到巨大挑战,考试的组织和管理工作面临巨大的压力和困难。

(二)考试系统内部存在薄弱环节和重大隐患。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考试系统内部存在体制机制不健全,制度程序执行不到位,有些工作人员安全保密意识差、责任心不强等问题。更有甚者,极少数工作人员考前窃取试题进行贩卖以获取经济利益,例如201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前湖南湘潭市教育考试院工作人员窃取试卷案件,2011年和2012年分别发生两起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个别高校工作人员考前贩卖试卷的案件。考试系统内部个别工作人员,知法犯法,严重影响了国家教育考试的形象和公信力,同时也反映出教育考试系统在管理上亟待加强。

二国家教育考试安全问题成因分析

(一)考生心理分析

国家教育考试是考生获得高等教育资源和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重要入口,也是进而获得金钱、财富、权力、名誉、地位等社会有限资源的阶梯,其本身就是一项高利害关系的竞争活动,因而成为考生们争夺的对象。既然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就可能出现一些人试图回避竞争而获得利益的投机者。当一些考生没有能力获得理想的考试成绩时,他们就开始企图通过作弊等考试违规行为来获得理想的考试成绩。

(二)社会诚信环境分析

“人无信不立”,这个中华民族的千古信条,在当今社会却面临着极大挑战。社会领域内的各种不诚信行为也深刻地影响到国家教育考试领域内的诚信行为,其结果是考生耻感的丧失和商家逐利的冲动。这也是考试作弊事件频发的社会基础。

(三)考试管理部门分析

从近几年国家教育考试的组织实施情况来看,考试的管理工作,不时出现疏漏而导致重大违纪舞弊或者失密、泄密等事故发生,直接影响到考试安全。其决定因素是各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内部管理的问题,主要有几点。一是招生考试方面的法规建设严重滞后。目前我国既没有招生考试方面的法律、法规,也没有政府规章,致使对国家教育考试管理无法可依,特别是对违规考生的处理是无从下手,处理起来还是按照各省自行制定的规范文件执行。无法可依,也就无从执法,更无法严肃执法。二是考试管理政策规定落实不到位,涉考人员责任意识缺乏,造成了考试安全事件频发。近年来,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每年都出台具体的考试管理规定,对国家教育考试工作均进行认真的安排与部署。但由于种种原因,有些规定和部署未在考试组织实施部门得到落实。各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的工作人员,特别是某些考场监考人员,对考试工作缺乏足够的责任心,对考生的违规行为放任不管、纵容,甚至帮助他们作弊。三是教育招生考试机构对各类考试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机制不健全,对突发事件的预警、应急预案不完善,涉考工作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有待加强。

三新时期国家教育考试安全维护措施

我们必须标本兼治,软硬兼施,重点加强考试管理制度建设、法制建设、技术建设。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打造诚信考试,只有这样才能确保部级考试安全、平稳有序地进行。

(一)加强法制建设

一方面国家考试既要强调纪律层面和道德层面的规范。更应当重视将其纳入立法的视野,既要依赖于纪律、规章等制度的约束.更需要法律的刚性规定。道理很简单.考试纪律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约束参考人员和考试工作人员。却往往对考场之外的疯狂作弊者无能为力。因此,单纯依靠行政纪律或规章制度管理和规范考试行为是远远不够的。另一方面由于考试已成为现代社会公民求生存、求发展的重要途径。为了获取较好的考试成绩或者经济利益,总有一些考生和社会人员不惜铤而走险。而我国的考试立法严重滞后。对治理考试作弊和解决考试纠纷缺乏可诉性的法律依据.考生的合法权益常常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司法救助。传统的行政干预在解决严重的考试作弊和考试纠纷时往往捉襟见肘。因此,从国家考试事业发展的长远要求考虑,应尽快出台覆盖面更广、更有针对性的专门《考试法>,通过立法和司法手段,规范部级考试的设立及运作,提升考试的质量.维护考试的公平与公正。

(二)强化制度建设

考试工作是一项涉及众多环节并有众多主体参与的工作.必须规范考试工作人员和应试人员的行为:一是必须严肃工作纪律,严格工作程序。考试工作中的重要工作程序包括:考试命题工作程序、报名资格审查程序、试卷印刷程序、试卷运送与交接程序、考试施测程序、评卷与登分程序等。二是应制定相应的行为规则。包括试卷保管规则、报名工作规则、考试实施规则、考点考场设置规则、考场规则、监考人员守则、巡视人员守则、违纪处理规定、评卷登分规则、保密责任书等。三是建立相应的制度.包括岗位目标责任制、保密制度、监督机制、回避制度、应急处理机制等。明确行为失当应承担的责任.并加大人事考试责任事故追究力度。

(三)重视技术建设

1.提高考试的技术设计水平。通过对答题卡和试卷的设计和分配。可以阻扰甚至切断抄袭者和被抄袭者之问的信息联系;在电子考试实施中,基于大容量的电子题库,通过为不同的应试人员生成内容不同的试卷,可以杜绝应试人员之间的直接抄袭。

2.提高考场的技术建设水平。加强考场基础设施建设.建立标准化考场.提高考试管理的科技含量,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考场进行监控,可以创造一个“无法作弊”的考试环境。通过计算机随机编排考场、自动生成考场和准考证号与座位号,可以将应试人员在一定范围内打散。切断熟识人员之间的信息联系:将照片、指纹等身份信息数字化并进行采集。可以逐步消除考试过程中的替考现象;利用视频联通,建立统一的国家和省级考务管理与服务平台.实现大规模考试网上巡查、应急指挥、考务综合管理、视频会议、考生服务、网上考试和诚信档案等功能:启用无线电信号监控巡逻车在考点外巡查,可以及时查处可疑信号源;通过在考点实施电子屏蔽,可以有效防止手机短信作弊等。

3.进行考后技术分析。随着客观题在大规模考试中的应用和光电阅读机在信息采集中的使用,可以采集到客观题答题信息,为考后对考场抄袭情况的分析提供信息基础。

4.加大试卷保密室硬件建设。运用网络、传输、存储、摄像集成技术,建立试卷保密室远程监控系统。做到试卷保密室一举一动均记录在案。既能即时检查试卷保密室情况,又可以随机抽查保密室24小时全程情况,堵死一切可能发生试题泄密的源头。

(四)狠抓队伍建设

严格的规章制度和严密的工作程序要靠人来实施、落实。尤其在我国当前考试法规还不甚健全的情况下,更应发挥人的作用,加强队伍建设。在监考教师队伍建设中。必须把好“三关”:一是把好选拔关。选拔那些责任心强、敢于坚持原则、廉洁自律、作风正派、业务熟悉的教师担任考场的监考员,建立监考人员监考业绩档案库。二是把好培训关。强化对监考老师考风考纪教育和业务培训,建立考务工作人员资格准人制度。对其进行严格的法制意识、管理知识和考试专业知识训练。三是把好奖惩关。运用激励机制。增强考试工作人员的光荣感和责任感,把教师监考工作的业绩与各种人事政策挂钩,对认真履行监考职责的监考员,要给予表彰奖励。在晋升职称、工资福利待遇等方面予以倾斜。

(五)加大考试风险成本

所谓“风险成本”是指人们采取某种行为的危险程度和可能付出的代价。如果某种行为的风险成本很低,而可能得到的效益很高,就会有很多人选择这种行为。风险成本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人们的行为路径与方式。国家考试作弊的风险成本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作弊行为人实施作弊行为之后被追究法律责任的可能性的大小。二是考试作弊行为人被查到之后所受到的法律追究和惩罚的严厉程度。面对日益猖獗的作弊之风.必须使用法律手段。同时建立经济惩罚制度,用高风险成本加大对考试作弊的惩处力度,即在依法制裁的同时,从经济上遏制考试作弊。

[参考文献]

[1]姜钢.国家教育考试安全面临的形势和对策[J].中国考试,2013(2)

[2]曾鸣,等.泄题2012:国家考试失守不止考研英语[n].南方周末,2012-03-19(01).

水利工程建设的利与弊篇4

舞弊动机研究是理论界关于舞弊最先研究的领域。多年来,随着人们对舞弊动机研究的不断深入,舞弊理论逐渐丰富,人们对舞弊的认识也愈加深刻。舞弊动因理论的发展,经历了二因素说(舞弊冰山理论),三因素说(舞弊三角形理论)以及四因素说(舞弊Gone理论)、风险因子理论。风险因子理论是G.JackBologana等人在Gone理论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财务舞弊理论,是迄今为止关于舞弊最完美的学说。它把舞弊风险因子分为个别风险因子与一般风险因子。个别风险因子即指人与人之间有差异的地方,风险因子因人而异,由个人自身来控制,它包括道德风险和舞弊动机。一般风险因子即由组织或者实体来控制,它包括舞弊的机会,舞弊被发现的概率,舞弊被发现后舞弊者受罚的性质和程度。根据舞弊风险因子理论,商业银行会计舞弊的原因可以归纳为5个方面:

(一)道德品质方面

商业银行会计人员素质不高,员工水平低端化道德品质是指管理层、财务人员、审计人员的道德素质。道德反映了一个人所具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它表现为对个体价值的判断。在不良的道德观作用下,舞弊者不良道德意识占据上风,会计舞弊因而就成为一种符合其自身价值判断的行为,而没有认为行为已经违背了法律或者道德规范。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商业银行不断扩大其业务范围,扩增分行支行,导致员工队伍迅速扩大,有些员工未接受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训练,造成其人员构成状况良莠不齐,思想道德水平不高,法律意识不深刻。员工自身道德的低下是银行经营中的蛀虫,会束缚银行的发展;法律意识不深刻,导致员工不了解违法犯罪行为,也不知道该行为要受到的行政或者刑事惩罚,员工心无所惧,就会增大员工舞弊的可能性。

(二)动机方面

市场竞争加剧,业务竞争恶性化动机,是指舞弊者产生舞弊行为的原因。动机的产生出于某些压力,所以动机也可称为压力。舞弊者具有舞弊动机是舞弊发生的首要条件。随着金融事业的加速发展,银行金融机构规模的不断扩大,非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迅速壮大,银行间及银行与非银行业竞争加剧。银行片面追求业务发展,片面追求高利润,但又缺乏合理的竞争手段,使得银行压力倍增。迫于同业竞争的压力,又迫于上级对下级不切实际的考核指标,银行不得不违规经营,进行虚假会计核算,以致会计信息失实。

(三)机会方面

内控制度缺乏或内部控制运行无效,内控管理薄弱化机会,是舞弊发生的前提。它一般源于内部控制在设计和运行上的缺陷。在经营管理活动中,商业银行搞粗放型经营,更侧重扩大经营规模,对银行内部控制的建立和发展不予以重视,内控建设往往滞后于经营的发展。很多商业银行只注重制度形式化,而没有运用到具体的管理中,不能将制度落实到位。总体而言,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仍存在不少缺陷,在内部控制运行上,设计好的内控制度得不到实施,使得制度设计成为一纸空文,不完善的内部控制就为舞弊者提供了机会。例如,内部审计委员会的设立,是为了让银行能够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并处理解决问题,但是审计委员会的非独立性,审计人员的松懈,不负责任,导致委员会形同虚设,舞弊行为不能被及时发现、反映并披露。同时,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不合理,内控文化尚未建立,银行的考核目标和绩效评价体系不够完善,员工一人多岗,强制轮岗制度没有实施等,都会给舞弊者提供机会。

(四)被发现的概率方面

机构监督力度不够,监督管理形式化舞弊被发现的概率,是指舞弊行为被揭露的可能性大小。舞弊特征是具有欺骗性和隐瞒性,被发现和揭露舞弊的概率大小会影响舞弊者是否会实施舞弊行为的判断。被发现概率小,舞弊者更可能实施舞弊,被发现概率大,舞弊者承担的风险大于自己所获得的收益,舞弊者有可能不敢实施舞弊。舞弊被发现的概率大小取决于机构监督力度,监督力度大,被发现的概率大,监督力度小,被发现的概率小。外部独立审计监督是防范银行舞弊的最后一道防线,但若外部审计未能认真履行职责,就间接成为银行会计舞弊的帮手。注册会计师作为第三方独立审计,若不熟悉审计业务未能审查出舞弊的存在,或因利益关系而对舞弊视而不见,则是对舞弊行为任意放纵。银监会等金融机构的监管机构,讲人情,走过场,不能充分履行监管职责,忽视查处效果,使得银行舞弊人员胆量越来越大。

(五)受罚性质和程度方面

对舞弊者处罚力度不够,受罚程度微弱化舞弊被发现后舞弊者受罚的性质和程度严重,在一定程度上会给舞弊者造成足够的威慑力。如果受罚性质恶劣,程度严重,舞弊者更可能有贼心没贼胆,舞弊的可能性就会小。通常情况下,舞弊者舞弊收益会大于舞弊成本,即舞弊预期带来的收益远远大于被发现并受到处罚而带来的损失。我国对舞弊者的处罚多倾向于经济处罚,对于其刑事处罚或者民事处罚则相对较少,舞弊被发现后处罚的性质不恶劣,程度轻微,威慑力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舞弊者的气焰。舞弊者在舞弊成本低,甚至舞弊成本为零时,就会为了获取不当利益而铤而走险,实施会计舞弊行为。

二、治理商业银行会计舞弊的建议

结合舞弊风险因子理论对商业银行会计舞弊原因的分析,笔者认为,治理商业银行会计舞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加强员工道德建设与法制建设

会计工作人员是会计舞弊行为的直接操作者,他们对会计舞弊现象的产生有着难以推卸的重责。为了避免会计舞弊现象的产生,必须加强员工职业道德建设:一是在员工招聘中,尽量招聘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员,高学位虽然并不一定意味着高品质,但是毕竟经过多年的教育,在学校环境的耳濡目染下,学生的素质必然是相对较高的。二是在员工培训中,要加强对会计人员的法制教育、业务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经常性的培训不仅让员工道德和法律水平有所提高,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对员工有警示的作用。三是在日常工作中要对员工进行背景调查,对有困难的员工及时给予帮助,对欠巨款的员工要给予一定的关注,以防员工违法。四对银行管理层的法制教育,帮助领导层提高会计法规意识,端正指导思想,以身作则,起到榜样作用。

(二)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考核及绩效评价体系

商业银行要构建满足商业银行经营战略、符合银行长期利益且客观可控的评价指标体系。各商业银行不能盲目制定指标任务,要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并充分考虑地区差异、自身竞争优势等。评价指标中要充分结合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加强对银行资产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的关注程度,不以利润或贷款指标决定单位和个人业绩。指标的制定不仅要能够调动银行、员工的积极性,也必须如实反映实际情况。

(三)针对自身内控薄弱环节

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内控运行公司舞弊的最主要因素是公司内控有效性不高。因此,我们应根据《巴塞尔协议》和《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的原则构建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制度的基本框架。一是在控制环境方面,完善组织结构,构建内控文化,坚持全员参与。二是企业应对风险进行评估,重点检要岗位、重要人员、重要业务环节,加强对容易引起风险的过程的监管。三是要合理运用信息系统,加强有效沟通,管理层适当设置技术人员的权限,并保持对系统信息的怀疑态度,上下传达,有效沟通,则会抑制舞弊的发生。四是保证控制活动实施到位。因此,银行不相容职务必须相互分离,关键岗位必须定期轮换,管理层要加强信贷管理,合理授权,并随时更新信用评价。要建立健全严密的会计控制制度,使得会计记录、处理、核算、反映等都严格按照会计准则要求完全独立,及时发现并有效纠正业务处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真实准确地反映银行经济状况。会计控制制度应符合银行实际情况,要认真落实,以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性。

(四)加强外部监督管理

完善监管制度会计师事务所方面,注册会计师审计作为舞弊的最后一道防线,要坚持自己的职业道德,保持应有的关注和怀疑态度,认真审核银行可能存在的舞弊因素,并认真撰写审计报告,为广大利益相关者提供一份真实可信的报告,为利益相关者做出正确决策发挥作用。银监会等监管机构,要承担起法律赋予的职责,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商业银行的会计检查。对于发现的问题,要严肃处理,并予以通报,提高信息透明度。内部监管方面,审计委员会要发挥自己独立审计的作用,加强监督检查,确保制度落实,把问题扼杀在萌芽状态。

(五)加大对会计舞弊的处罚力度会计法制的完善

水利工程建设的利与弊篇5

关键词:作弊无线电管理防范

中图分类号:tn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5(b)-0040-01随着高科技的迅速发展,利用高科技作弊和反作弊已成为人们议论的热点话题,作弊手段呈高、精、尖的趋势,而作弊的方式更是隐蔽。目前,我们配备了一定频段的干扰器、屏蔽器、探测器等设备,均可在一定的频率范围内发挥干扰和屏蔽作用,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我们在考场里放置信号屏蔽器,但是它的频率范围只有800mHz~2300mHz,各个干扰器的覆盖面积不是很大,如果将整个学校屏蔽又会影响周围的居民。再者,我们利用技术手段,启用大功率干扰设备,干扰这些信号的传输,考点多,设备少,另外对于合法的无线电台(站)又会造成干扰,可想而知,我们无线电管理部门还是不能完全应付利用无线电考试作弊的,无论是在设备上还是技术上都有一定的差距,虽然是如此,我们无线电管理部门在相关考务部门的统一组织协调下,充分发挥无线电管理部门的技术优势,通过健全机制、加强宣传、采取多种技术手段等方式积极协助考务部门对利用无线电设备考试作弊行为进行严密防范和打击,工作卓有成效。

经过多次的考试安全保障,目前无线电管理部门面临的处境是,其一,现行的国家《无线电管理条例》对非法使用无线电台用于此类活动,处罚力度不大;其二,无线电管理部门没有对销售市场的管理和处置权,无线电发射设备销售市场全面开放,各类无线电台通信设备随意销售,价格低廉且频率连续可调;其三,无线电管理部门没有人身限制权和入户检查权,查处考场作弊只能从技术角度进行,其力度可想而知。所以,要搞好此项工作:一是新的无线电管理法规尽快出台;面对新形势、新技术、新课题增加新的管理办法;二是必须由公安、教育、工商、技术监督局等多个执法部门配合行动,发挥各部门的特长,理顺关系、统一协调、齐抓共管,效果才能显著;三是应该进一步加强技术力量,层出不穷的作弊手段与作弊方法反而使无线电管理部门有时无以应对,有时只能用采用信号屏蔽、大功率干扰设备,使作弊信号中断;四是要进一步加强无线电监测力量,一般考试作弊都是从考场外传递答案的,无线电监测人员只能从无线电发射源查起,利用无线电监测仪器、仪表和定位技术,查找无线电信号,固然是一种有效的解决办法,而且全国不少城市的无线电管理部门已经查获了多起此类案件。利用高科技技术手段对付作弊并非全策,只是辅助手段,还是要从各个方面来解决。

1要多措并举,加强宣传攻势

无线电管理部门要制定预防和打击利用无线电设备作弊的宣传方案,预列专项经费,安排分管专人。要利用电视、网站、报纸开辟专家访谈、法规讲座、无线电作弊处罚等专题专栏;采用流动宣传车,标语横幅,传单册子,行业简报等进社区、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教育考生自觉抵制无线电作弊行为。定期联合教育、公安等单位,组织重点群体参加学习,专题宣讲无线电法律法规和违法违规处理措施,强化重点人群的守法意识。以高考为例,考前一周和开考前,均向广大考生宣传防范无线电作弊的技术措施和参与无线电作弊的严重后果。强大的宣传威慑攻势,有效地提升了考生的守法意识,遏制了无线电作弊行为的发生。

2要惩防结合,狠抓源头管理

要注重从源头预防利用无线电设备作弊等违法行为。通过组建无线电联合执法小组,加大执法巡查力度,联合国安、工商、公安、质监、广电等部门,对无线电设备的生产、销售、使用环节进行全程监督、重点监控、随机抽查。对无线电违规违法行为进行处罚,充分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等手段,严厉打击非法生产、销售、擅自使用无线电设备的行为,既罚又纠,从源头上防范了使用无线电设备作弊等违法行为的滋生。

3要加快建设,完善基础设施

要多投入资金更新设备,配备具备数字解调和信号识别功能的监测设备,配备各类无线电频谱分析仪、无线电信号追踪仪、无线电干预系统等。截止目前,我市已建成1个无线电监测控制中心、2座固定监测站、1辆移动监测车和多套便携式监测仪组成的无线电监测网;建设了具备无线电管理台站信息、监测调度功能于一体的远程培训与视频会议系统,为无线电管理、信息监测提供了支撑平台。虽说有这些比较先进的设备,但还是不够的,考试时考点又多,分布地又广,比如说高考,县城分布的也有考点,无线电管理部门根本就无暇应对,对多个考点进行监测根本就不够,无线电管理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为无线电管理工作创造了最基本的硬件条件,能够极大地提高了考试作弊信号源的查找处置能力。

4要内修素质,注重技术练兵

无线电管理部门要注重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提升其岗位技能。监测站除硬性规定工作人员必须要持证上岗外,还要坚持每月提供2次集中培训,定期要举行岗位练兵、技能比武、经验交流等活动。在每次大型考试前进行的无线电安全保障预演中,监测站技术人员要会查找不足、分析重点,有针对性地补充提高业务技能,特别是对考试前后考场周围电磁环境测试比对、可疑信号甄别捕捉、违规信号监听等重点方面。深入持续的技术练兵,能显著提升无线电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整体素质和业务能力。针对考试作弊无线电信号的时间短、移动快的特点,监测站技术人员要通过不断实践,总结出一套扩面缩点的干扰源排查方法,大大地提高作弊干扰信号的捕捉能力。

5要常抓不懈,勤于日常管理

要注重日常管理,坚持群策群力,要发挥工作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不断探讨各类无线电作弊行为的新特点、新情况,不断总结提高;优化工作流程,建立健全无线电作弊违法行为处置快速反应机制;要重视考前考场周围的无线电环境数据库建设,对重要部门、重点业务、重要场所、重点活动的无线电频率进行保护性监测,不断充实各类无线电信号频谱特征库,要在考试期间出现的异常信号有很快很准的判断能力。

现在,无线电管理部门无论是从技术手段还是从管理水平切实提升了快速处理考试作弊等无线电违法违规行为的能力,履行了“空中警察”的职能,为创造和谐社会、维护法律尊严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水利工程建设的利与弊篇6

关键词:工程审计;舞弊;解决措施

abstract:Basedonthecurrentconditionofeconomyofourcountrymarketconstructionmarketconditions,projectauditstillexistvariousproblemsthatengineeringfraud.thispaperpointsouttheproblemsofthehazards,andthenillustratesthevariouslinksfraudmeasures.

Keywords:engineeringaudit;fraud;measures

中图分类号:e23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工程审计发现现代工程项目建设全程中,存在着舞弊现象,即为谋取局部或者个人利益而实施的具有欺骗和隐瞒性质的行为,它包含工程项目建设各个环节、各个主体行为。

一、工程存在问题即舞弊行为的危害及表现

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任何一个行为主体的舞弊行为,必然表现为对诚实、守法施工企业利益的伤害和对建筑市场公平秩序的破坏。施工企业的舞弊使得诚信守法施工企业处于不利的竞争地位,建设企业、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的舞弊使诚实守信的施工企业处于不平等的竞争地位。

工程舞弊的目的是谋取不正当的个人利益或集体利益,施工企业不正当利益的谋取必然会侵害到投资主体的利益。无论是工程造价的增加、工程质量的下降、工程进度的滞后都是对投资主体利益的侵害,加大投资主体后期的经营风险。

降低施工企业自身信誉,妨碍施工企业自身发展。随着国内各个市场信用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企业信用必将对一个企业能否持续发展起决定性的作用,而施工企业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舞弊行为一经被发现必然会降低施工企业自身的信誉,在日渐完善的市场竞争格局中被淘汰出局。同时一个企业发展过分依赖舞弊追求的利益,必然会忽视技术的进步、设备的更新、人力资源的配置,企业发展最终必然走入死胡同。

工程舞弊主要表现为:招投标环节的舞弊,其表现形式为标底泄露或者与投标单位靠标,施工单位互相陪标,招投标文件的倾向性,评委打分的倾向性;施工环节的舞弊,其表现形式为不按图施工,施工材料以次充好,假签证假变更;结算环节的舞弊,其表现形式为工程量不实,高套定额,对新工艺施工子目换算就高不就低,对没有准确图纸维修等项目虚报工程量,虚报材料价格,假采购发票,假采购合同,将假供材料进入结算价,审计人员参与舞弊。

二、解决措施

(一)招标环节的舞弊解决措施

对标底泄露和与施工单位靠标的,采取封闭式标底编制制度,标底编制人员与施工单位同时接收图纸,标底编制人员集中封闭编制标底,各标底编制人员对所编制部份不取费,最终由审计人员统一取费,汇总密封,标底只有审计人员掌握,直至投标截止,标底编制人员方解除封闭。

采用复合标底或无标底招标方法招标。复合标底是对投标单位投标价算术平均值与甲方编制标底复合,分别计取不同权重,形成标底招标。无标底招标是将各投标价与各单位投标价算术平均值相比,剔除偏差超过一定上下限(如±25%)的投标价后再次平均值作为标底进行招标。

审计人员在招标书发出前,对招标书进行审核,修改具有倾向性的条款,将评分标准也包含于投标书中,对非专业性和保密性工程应要求公开招标,减少邀请招标。

在投标单位均具备施工资质的基础上,对评委技术标打分值最高分与最低分差值设定范围(如差额不得大于25%),或者采用多个评委打分方法,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办法,剔除具有倾向性

的分值。

(二)施工环节舞弊的对策

建立多个部门相互约束、多层监督的机制,工程监理、甲方现场代表、审计部门三方共同对整个基本建设项目进行全过程的监督。甲方代表对监理的签证进行现场监督。审计部门对现场监理签证进行现场抽查。抽查监理和甲方代表的签证是否属实,特别是大型隐蔽工程,在签证前审计部门必须进行现场确认。剔除假签证,假变更。对假签证、假变更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置。

对施工单位以次充好、以假乱真情况,审计人员可以突击检查的方式实地查验,并对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的情况进行严肃处理,直至驱逐出市场。

加强验收管理,审计人员参与并严格按竣工图进行验收。对照竣工图确认现场与图纸是否相符。对现场验收人落实有关奖惩措施,对在验收工作中的,或所管项目与竣工图有重大偏差的,要追究其责任。

(三)结算环节舞弊的对策

加大现场实测实量工作量的力度,尤其是对部份无图纸施工的维修及装饰项目。施工单位往往利用小型土建、水电安装、维修及装饰工程没有准确的施工图纸的特点,高估冒算,虚报工程量,审计人员必须进行现场测量,全面充分地收集审计证据。测量时审计人员、建设单位委派的现场管理代表、施工单位委派的代表必须同时在场。测量的结果三方代表签字认可。

设备材料舞弊审查。建设工程投资中设备材料费所占比重一般在50%以上,也是最容易产生舞弊的环节,因而对设备材料价格及材料价差应作为重中之重进行审查。对材料价格舞弊行为,尤其是大宗材料和对工程造价影响较大的项目,审计人员严格进行市场调查,也可以采取网上询价、加盟材料价格咨询俱乐部等手段,以便取得该种材料的真实价格,防止材料价格舞弊。

对施工新工艺新技术等容易发生舞弊的情况,定期到施工现场抽查,查看使用的材料、工人操作的难易程度等,取得与工程有关的第一手资料。掌握隐蔽工程量和新型工艺,对不适用定额标准的工程子目,协商议价,防止换算子目高估冒算。

严格定额子目套用及换算舞弊审查。定额子目不允许换算的坚决不得换算,子目套用与施工现场实务过程的内容或程序基本相符,子目换算也应遵循这一原则。审计人员要熟知定额子目包括的内容,并对施工现场有相当的感性认识,把好定额套用舞弊审查。

借助社会审计力量。社会审计是提高审计质量,纠错防弊的有效补充,基本建设工程项目审计舞弊的防患要求审计人员必须掌握一整套的工程预(结)算技术,必须了解每种工程的施工特点、施工方法、核算方法,对于内部审计部门来说较为困难,要完成以上各种各样的审计任务,必然要冒较大的审计风险,而社会审计却拥有各种各样的人才,因此对工程投资较大,资料较齐全,核算技术较复杂等容易产生舞弊的工程项目,可以请社会审计进行审计。

建立多级审核制度。一份工程预决算审计往往由一名工程审计人员审计完成,受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的限制,对结算舞弊事项的判断、数据的核算等都有可能出现差错和再舞弊,因此应建立多级审核制度,防止再舞弊的发生。

加大舞弊处罚力度。各外包工程队应严肃工程结算的编制,经审计其核减率不应超过15%,超过15%的,应制定相应的处罚措施。每年对核减率高的外包单位实施末位淘汰制,每年要淘核减率在15%以上的队伍。

随着建筑市场逐步规范,新的审计技术和方法的应用,舞弊行为将逐渐减少。防范舞弊最有力的措施是内控制度的完善,审计人员应加强工程内控制度的审计,同时审计人员应加强专业素质的提高和积累,练就一双火眼金睛,使舞弊行为无处藏身。

【参考文献】:

[1]磨安伟.关于工程造价中审核方法的思考[J].科学之友.2010(04)

水利工程建设的利与弊篇7

自古以来,我国就十分注重水利工程建设,却忽视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水利工程建设通过改善自然环境结构,固然可以提高农业产业的抗灾能力,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但是不注重生态环境保护,长此以往必然会引发更大的自然灾害,不利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当前这个以生态环境保护为主题的时代,应将此项事业渗透到各个领域,兼顾水利工程建设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平衡。

一、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水利工程建设是人类改善生存环境、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利弊共存,我们应该用辩证的角度视之。具体而言,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影响生物多样

在人类与自然构建的生态环境中,生物多样性是其主要特征和规律。所谓的生物多样性是指一定时空范围内所有生物物种及其变异形成的生态系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改造自然的活动日渐频繁,严重影响了生物多样性。水利工程建设作为改造自然工程项目之一,淹没了大量的森林草地,破坏了多样生物的生存环境。具体而言,我们可以根据生物陆生与水生的分类,就水利工程对生物多样的影响进行分析。其中,水利工程建设能够对陆生生物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主要成因包括库区淹没、气候变化、土壤盐碱化等,能够影响生物的种类、结构以及生存环境等。水利工程的兴建,减少了大片陆地面积,很多生物在的栖息或觅食面临危险。而水利工程对水生生物的影响多偏向于有利,因为它增加了沿岸湿地、沼泽面积,为水生生物的生存与繁殖创造了良好条件,有助于增加此类生物的种类和密度。同时,水利工程建设还改善了周边空气湿度,减少了森林火灾的发生概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周边防火等级。

(二)影响水文系统

水利工程建设会对水文系统的各个相关要素产生影响,包括水流速度、河流温度以及水域深度等,可能会改变整个所处地区的水文状况。假如河道两侧铺筑的透水能力较强,很容易引发两侧渗漏的现象,与之毗邻的地区地下水位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上升问题。而且,水利工程建成之后,其流入和流出水之间还会存在一定的温度差,其库内存水的水质也会发生相应变化,可以说利弊俱存。简言道之,水利工程建设使得水位被整体提高,其内部流通的水流速度相对减缓,这样很容易造成污染物的阻塞,不利于污染物的消除。但是,同时水利工程建设也延长了水源的运输距离和存储时间,其中所蕴含的氧气量会有所增加,水体资源的容量也自然得到了丰富和提升。大量储水还增加了单位面积的水压,能够对岩石裂隙或断裂面产生润滑作用,改变了地应力平衡状态,极易引发地震灾害,严重损害了周围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近年来,关于三峡水电站周边的地震灾害报道不断增加,这无疑印证了这一论点。

(三)影响气候变化

水利工程建设改变了原有的地质环境,库区与空间的接触面由陆地变成水流,相互间的能量转换方式和强度都发生了相应变化,进而导致局部区域内的气候变化。经相关数据统计显示,一般在冬季深度达到7米及以上的水库平均气温较之陆地高,而夏季则会发挥一定的降温作用,尤其在干旱地区这种温度差异十分明显。在高原地区则会出现增温效应。除此之外,水利工程建设还会对降水产生影响。在高温的作用下,水利工程的储水会进行蒸发,提高了空气湿度,能够产生降水增加正效应。另外,在气流的带动下,水域内风速加大,产生下沉运动,从而产生降水减少负效应。同时,水温的差异变化,相较于陆地大气层结构稳定,不利于对流的发展,也会产生一定的降水减少负效应。对于干旱的地域而言,影响其降水的因素集中体现为水汽来源和空气湿度,其较之陆地大的空气湿度特点,决定了此区域具备更加有利的降水条件,因而无论冷季还是暖季水利工程建设都会产生降水增加正效应。由此看来,水利工程建设对局部气候的影响,改善了人类的居住、生产环境。

二、水利工程建设重视生态环境保护

根据上文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利弊俱备。最大限度地发挥水利工程建设价值,同时实现生态环境保护,是该项工程研究的重要议题。作者提出了以下几种建立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机整体的策略,以供参考和借鉴。

(一)兼顾生态与经济的发展

我们并不否认水利工程建设创造的价值,但是同时也要深刻认识到其对生态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秉持兼顾有机发展的理念和原则,制定完善的实施计划。水利工程建设对改善人类生存环境、促进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在实践过程中要兼顾其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正确地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推动两者的和谐发展。要树立正确的生态环境意识,加大水利工程建设中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认真分析周边生物的生存需求,做好一系列的防护措施。尤其要注重对水利工程建设区域内生物栖息及繁衍环境的保护,在施工条件允许范围内尽可能选择环保行材料。同时,还要注意避开水生物迁徙或产卵的产地,尽量保留陆地生物的多样性,从而维持自然环境的生态平衡。在此过程中,还要建立合理、完善的生态环境评价体系,包括水文环境、地质环境、气候环境以及社会环境等,从科学的角度有意识地避免水利工程建设所带来的不利影响。要坚持可持续发展观的引导,深刻认识到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和谐互存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其应有的价值和目标。

(二)完善生态环境补偿机制

经实践数据显示,水利工程建设难以实现对生态环境的全面保护,因此迫切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补偿机制,以尽量降低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虽然自然环境本身能够对水利工程建设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发挥一定修复作用,但是依然离不开人类活动的参与和介入,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对生态环境的最佳修复。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水利工程建设初期就要预判其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损害,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可行的补偿计划,明确其主体和范围。环境保护相关部分则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能,切实监督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的实施效果,并作出进一步的完善和创新。水利工程建设单位则需要整合所有资源,合理地分配出其中应用于生态环境保护的部分,保证此项工程资金到位,帮助建设地域恢复甚至优化原有生态环境平衡。在水利工程建设实践的过程中,部分影响因素是无法预判或避免的,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无法得到根除。这就要求相关单位兼备经济发展意识和生态环境意识,建立两者之间的和谐互动关系,转弊为利,使之更好地服务人类。

水利工程建设的利与弊篇8

关键词:凭证;报表;职业道德;诚信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学校管理中财务管理的核心地位越来越突出,同时对会计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会计,是学校财务管理中必不可少的管理工具,学校财务信息的提供者。它主要通过对学校日常发生的大量经济业务加以纪录整理,分类和汇总,并整理加工成系统又相互联系的综合分析报告。准确的财务报告及完整、全面的财务数据显示一个经济实体的财务经营现状,真实的财务信息才能满足企业管理和有关方面决策的要求。但是,在一些学校,因为利益所趋,有些会计人员利用职业便利进行财务数据篡改和造假,给学校和国家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这种会计舞弊现象值得我们深思和研究。本文分析了会计舞弊产生的原因、相关手法等现状,根据自己所学过的会计知识并借鉴参考文献学者的分析总结,针对目前的会计舞弊现象提出了自己的一点建议和防范措施。

一、会计舞弊的概念及研究意义

(1)会计舞弊的概念

会计舞弊是指用财务欺诈等违法违规手段,给舞弊人带来经济利益,而最终导致他人受到伤害或遭受损失的故意行为。会计舞弊的主要表现形式为:伪造、变造会计记录或凭证,隐瞒或删除交易或事项;记录虚假的交易,蓄意使用不当的会计政策,故意违反会计准则的规定编制财务报告等。财务舞弊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侵吞资产。二是做出欺诈性财务报告,侵吞资产是指组织内的雇员为谋取自身利益,采用财务欺诈等违法违规手段使组织经济利益遭受损害的不正当行为,做出虚假财务信息。

(2)会计舞弊的研究意义

1会计舞弊的理论研究意义会计信息是各单位进行财务管理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完整、真实的会计信息对于加强财务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树立良好的职业风气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近几年来,受一些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会计舞弊的现象比较突出。给社会和学校本身带来了不良的社会影响。所以,在新世纪新阶段,采取有力的措施进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加强会计诚信建设,具有深远而现实的意义。

2会计舞弊的实践研究意义研究会计舞弊的实践意义主要体现在:首先,能够及时防范会计造假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使企业事业单位经济活动和资金运动的情况能正确反映,保证各基层单位所提供的经济活动信息的及时准确。其次,能够维护国家财产的安全和完整,及时纠正经济信息中的错误和偏差,保证会计信息和其他有关经济信息的准确;及早发现已存在的信息错弊,并及时处理。追究相关违纪人员的责任,从思想根源上着手,防患于未然;有效控制由于会计舞弊可能带来的风险和损失,保持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因为会计工作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专业性工作,有些学校领导未必对财务管理精通或者对会计操作规程有很深的了解,会计专业的操作规程有其复杂性,专业术语又不容易懂,这就给一些行为不正的会计人员以可乘之机,他们往往利用领导对自己的信任和领导对财务会计方面不够精通,来钻空子进行贪污舞弊行为。随着学校的扩容扩建,会计舞弊手段也也五花八门。而且随着市场经济和现代技术的提高,会计的舞弊行为也越隐蔽,作案手段也越来越高级,以至成为学校的蛀虫,所以应该引起领导的重视。

二、会计舞弊产生的原因

会计舞弊严重扰乱了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社会危害十分严重,在社会上造成很坏的影响。会计舞弊产生的原因很多也很复杂,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综合起来,会计舞弊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个别会计人员素质不高、诚信缺失

会计个人舞弊行为,这是会计在工作工程中,由于道德、诚信的缺失,整体素质不高,为利益所趋,企图达到占有企业钱财的目的,利用职务之便和记账的便利,采取不正当手段,进行大胆的会计舞弊。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会计个人为满足私欲个人采取的个人舞弊行为。

(2)法律法规制度不健全

因为我国法律法规制度的不健全,造成某个会计或几个财务会计人员合谋,共同实施犯罪,却得不到应有的惩罚,助长了会计人员舞弊的滋长。为了掩盖真实的财务信息、数据,进行非法的会计处理,他们往往串通一气,互相配合,互相掩盖,在财务账目上根据不同的分工,统一口径,统一记假帐,共同实施会计舞弊,这是一种集体舞弊行为,也是一种主观上的故意舞弊行为。

(3)部门负责人指使会计主管人员为个人或部门私利而进行的非法会计处理,这种会计舞弊的原因虽然属非主观性质的,但作为财务信息的编制者和提供者,没有遵守自己职业操守,明知是违法行为,却仍然在负责人的指示下做假帐、造假表,欺骗有关部门。

(4)财务部门有关人员利用会计内控不健全而进行非法的会计处理。这种情况虽然不多见,但在一些学校中也存在,也应该引起重视。

除了会计舞弊的个人目的外,还有一种学校领导负责人为了某种利益的需要,指使会计进行财务账目作假。这种联手作弊行为,也属于会计舞弊范围,会给国家税收带来损失,后果同样严重。会计通常在负责人的指令下,采取设立两本账簿的方法:实际销售收入记一本帐,向税务机关申报的该部分销售收入记录另一本帐,以达到偷税目的。

三、会计舞弊的相关手法

针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和需要,国家对会计准则进行一系列改革,审计制度也不断加强,这些对于有效防范会计舞弊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新的作弊手法又会顺应政策变化而产生,尤其是现代会计不再是单凭账簿和凭证记账。现代化设备微机的使用又为会计舞弊提供了更隐秘的作案便利。为切实规范财务收支,防范会计舞弊产生,必须深入了解会计舞弊的手法、表现形态,从而进一步探求防范会计舞弊的措施。会计舞弊的不同手法及其表现如下:

(1)数字书写舞弊

是常见的会计作弊手法,利益驱动是会计舞弊的主要目的,而弄虚作假是实现变公为私、变人为己的个人或小团体利益的唯一手段。会计作弊往往隐藏深固,掩饰巧妙。有的会计在工作过程中,由于对金钱的贪欲,往往对公司钱财心生歹念。抱着恶意的、不良的企图故意书写潦草,令人难以辨认。因为会计工作的特殊性和专业性,所以要求会计对于凭证中的数字,应该书写规范。

(2)凭证舞弊

会计当事人为了达到舞弊之目的,常常采用以下手段,例如:使用不规范无名称的原始凭证,凭证有名称,但名称与所反映的实际经济活动根本不符,试图蒙混过关。按照有关制度要求,会计凭证严格讲分为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每一类凭证都应有对应名称,并且该凭证名称应确切反映该凭证所记载的内容。在实际工作中,有的会计常常利用以下手段来达到其目的:经常是利用无编号会计凭证,会计凭证编号不连续,或者凭证虽然连续但不符合实际经济业务。他们正是利用这些手段进行销毁、藏匿发票、收据、支票等原始凭证达到舞弊的目的。

(3)会计账簿的舞弊

会计账簿的启用,是有要求的,应该着重写明以下内容:记账人姓名、管帐人姓名、签章、并附加目录表明账簿记载的账户名称与页次。但有的账簿目录纪录的账户与账簿内容根本不符。由于不少学校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不健全或不严密,舞弊当事人便有意采取上述手段,不按要求使用账簿,企图蒙混过关,推卸责任,掩盖不合法、不合理事实的真相。

通常会计舞弊人员会使用下列手段:账簿目录记名的账户与账簿内容不符,启用是不注明记账人员和会计主管的姓名、签章。账簿摘要不真实,不清楚,不及时登记记账、故意隔页、跳页、留有间距,不结出账户余额。舞弊人员不按要求启用账簿,一旦东窗事发,便以不是本人签字、未经本人之手或签章将责任一推了事,企图以此来逃避法律的制裁。

(4)会计报表的舞弊

会计报表是对学校一个经营周期的经营成果和期末的财务状况的集中体现。因此会计报表本身难免有形式复杂,数字繁多的缺陷,也就容易让一些会计人员舞弊有机可乘。现举一实列:2009年3月,G市某审计部门对a学校审计中发现,该学校会计存在舞弊行为,进一步核查,竟是其做虚假报表。

(5)微机作弊

随着会计电算化的发展,会计作弊的手法也更加高级,更加隐蔽。记算机的使用提高了控制舞弊、犯罪的难度。但仍然不能完全杜绝会计作弊,有些会计为了个人不良目的,会直接在微机中进行篡改、删除财务数据,使其与账簿、凭证纪录相符。计算机犯罪具有很大的隐蔽性和危害性,发现计算机舞弊和犯罪的难度较之手工会计系统更大,计算机舞弊和犯罪造成的危害和损失可能比手工会计系统更大,因此,电算化会计系统的内部控制不仅难度大、复杂,而且还要有各种控制的计算机技术手段。由此可见,计算机会计系统的内部控制制度与手工会计系统的内部控制制度相比较,计算机会计系统的内部控制是范围大、控制程序复杂的综合性控制,是控制的重点为职能部门和计算机数据处理部门并重的全面控制,是人工控制和计算机自动控制相结合的多方位控制。

四、会计舞弊的防范对策

会计舞弊现象虽然多种多样,变换多端,但仍然可以通过一些措施来控制他们的不良行为,可以通过下面几个方面来实施。

(1)合理的培训、轮换制度

应加强会计人员的定期培训,提高其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提高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准和业务素质。

(2)加大会计造假成本

对造假者实行重罚,增加会计造假的“败露成本”是遏制会计信息舞弊非常现实、有效的手段。必须加大司法介入和法律惩治力度,迫使相关人员增强责任意识;加强行政处罚,充分利用民事赔偿制度,使企图利用会计舞弊获取经济利益的人必须付出高昂的成本和代价。

(3)推进会计法规建设

要继续加快会计法规建设,完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修正传统的会计假设,改进计量手段,尽可能地缩小会计政策选择的空间;要扩大财务报告的信息容量,增加会计报表附注,披露非财务信息和关联方交易,为使用者提供完整、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报告。

(4)完善的考核制度

应建立完善的业务素质考察制度,一作到人尽其才,因才施用。加强对注册会计师审计的日常监督管理,积极完善独立审计准则体系建设,确保注册会计师审计程序规范、科学合理,真正发挥对会计工作和会计信息质量进行监督、保障的效果。

(5)加强诚信道德教育

对会计人员应做详细调查,以确保会计人员的技术、技能满足具体工作的要求。要加强会计诚信教育,提高职业道德水平,加强对会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努力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对财务工作管理的水平。对坚持原则、公正执法的会计人员要进行公开表扬和奖励,激励会计人员通过道德教育,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一个好的学校,首先是管理规范,要守住自己的经营之道,不是靠财务假帐来粉饰自己的财务状况。作为会计也应该时刻提醒自己,遵守职业操守,保证不弄虚作假,不违归规操作。这不仅是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需要,也是学校的生存之道。因此解决治理好严重的会计舞弊问题,将有力地促进我国经济的有效运行。有一个好的会计环境,会加快我国会计与国际接轨的进程,更符合信息时代对经济信息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冯辉经理人财务读本.企业管理出版社

[2]仇俊林企业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6

[3]邓雪兰税法实务与会计处理.立信会计出版社

水利工程建设的利与弊篇9

关键词:会计舞弊;经验识别法;数据挖掘识别法;上市公司

一、会计舞弊模式

(一)确认不当的收入、费用

美国国会审计总署2002年10月公布的一份报告表明,在众多会计舞弊手法中,由收入和费用的确认金额、时间而引起的财务报告重复次数占总数的50%以上,而费用舞弊由于风险小、成本低、隐蔽性好,尤其得到造假者的青睐。

主要的舞弊手段及案例如下:

1.提前确认收入。上市公司将尚不符合收入确认准则的收入提前确认;或者是在12月份虚开发票,第二年在以质量不合格等原因退货冲回;较高明的做法是,借助于与第三方签订“卖断”收益权的协议,提前确认收入,从而虚增本年利润。例如,2000年4月桂林集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向桂林漓江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协议转让价值1757.09万元的固定资产;在所有权尚未转移、货款尚未收到的情况下,确认该项资产实现销售收入1757.09万元,同时确认利润433.6万元。

2.递延确认收入。上市公司推迟确认经营较好年度的收入以平滑利润,也有公司把应确认的收入推迟到下一年以提高下一年度的利润。例如,东方锅炉1996—1998年连续将土年的销售收入推迟到下年确认,虚增利润以达到包装上市的目的;又如,某公司1998年底长期投资1.78亿元收益递延至1999年确认已实现1999年净利润10229万元的目标。

3.提前确认费用。上市公司将有可能在以后期间发生的损失提前确认,以提高以后年度的盈利水平。例如,S*St磁卡于2000年提前确认了成本费用。

4.递延确认费用。上市公司本期己实际发生的费用或损失暂不确认以提高当期盈利水平。例如,渤海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于1993年兼并济南火柴厂时产生的欠工行的债务问题,在“免二减三”政策未得到银行批准且与银行就此发生诉讼的情况卜,公司未计提1996—1998年的半年息,导致这三年年度财务报告存有虚假。1999年渤海集团补提了此笔贷款1996、1997、1998年三年的半年息,合计190.3万元。

(二)利用不恰当费用资本化

将当期费用支出作为资本支出不但隐蔽性好,而且可以得到“一石二鸟”的效果,既可以虚增利润、虚增资产,又可以让投资者以为该企业具有良好的发展趋势。例如,丰乐种业2002年以日常管理费用、营业费用虚构杂交水稻项目在建工程246万元,虚构棉花油菜项目在建土程306万元,总计虚增在建工程552万元。

(三)利用不计或少计已经发生的亏损。

当一些上市公司投资回报率不高、利润下降时,就有可能采用这种方法来调节利润。例如,数码测绘2001年对难以收回的长期不良资产未计提坏账,对已经损失的存货未计提必要的跌价准备,将已经发生的费用挂在其他应收款中,而未按规定计入损益,从而虚增当年利润。

(四)利用会计政策及会计估计变更。

1.改变折旧政策。折旧政策包括折旧年限和折旧方法两个因素,其中折旧年限的确定需要人为估计,所以具有一定的弹性;折旧方法的选择需要依据资产预期经济利益的实现方式,但是实现方式的概念比较模糊,所以给企业舞弊提供了一定空间。例如,深纺织2003年在未有正当理由的情况下,将原来对纺织类机器设备的折旧年限由10年增至14年,使公司当年增加净利195.27万元。

2.合并政策的变更。上市公司通过在原合并范围的基础上减少亏损或盈利差的子公司,增加盈利能力强的子公司等方式提升合并利润,以达到舞弊的目的。同时还采用规避披露的政策,以避免被发现。

3.坏账损失核算方法的变更。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通常有账龄分析法、余额百分比法、个别认定法等,准则中规定不得随意变更其计提方法和比例,但是没对“随意”二字下具体定义,到底一年内变更一次叫“随意”还是一年内变更两次叫“随意”,而且坏账计提比例的确定也需要职业判断,因此给企业舞弊提供了一定空间。

二、经验识别法

(一)基本层面分析法

上市公司的基本层面分析包括宏观经济分析、行业现状和前景分析、公司所在行业的位置、公司的市场份额和声望、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经营管理能力和经营理念、公司的经营策略、公司的组织结构等等,在新审计准则中也重点强调对被审计单位极其环境了解的必要性。

上市公司会计报表所反映的信息与这些基本层面是息息相关的,当公司的会计报表与对这些层面的分析结果相背离时,应该将其列为调查分析的重点。当公司发生舞弊行为时,它在这些层面会表现出一定的特征,本文第二部分已对舞弊方式已经进行了具体列示,在运用基本层面分析法时可以作为参考。

(二)审计意见分析法

对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审计报告加以分析,也是识别财务报告舞弊的一个重要途径。分析审计报告时,应关注审计报告中所反映的意见类型,因为注册会计师所发表的审计意见类型直接反映了财务报告是否存在舞弊及其严重程度。截至2006年4月30日,1456家上市公司2006年度财务报表审计意见类型为:标准意见1307家,占所审计上市公司的89.77%:非标意见149家,占所审计上市公司的10.23%。在非标意见中,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85家,保留审计意见35家,无法表示意见审计报告29家。这表明在目前的证券市场上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问题十分严重。

(三)剔除法

1.不良资产剔除法。新会计准则下的不良资产除了包括待摊费用、长期待摊费用等虚拟资产项目外,还包括可能产生潜亏的资产项目,如三年以上的应收账款、存货跌价和积压损失、投资损失、固定资产损失等。不良资产剔除法的运用,一是将不良资产总额与净资产比较,如果不良资产总额接近或超过净资产,既说明企业的持续经营能力可能有问题,也可能表明企业在过去几年因人为夸大利润而形成“资产泡沫”;将当期不良资产的增加额和增加幅度与当期的利润总额和利润增加幅度比较,如果不良资产的增加额及增加幅度超过利润总额的增加额及增加幅度,说明企业当期的利润表有“水分”。

2.关联交易剔除法。关联交易剔除法是指将来自关联企业的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从利润表中予以剔除,将从关联方所得的资产赠予事项产生的资本公积从资产负债表中予以剔除。通过上述剔除,可以真实地了解一个上市公司的实际盈利能力,自身获取利润能力的强弱,判断该公司的盈利在多大程度上依赖于关联企业,从而判断其盈利基础是否扎实、利润来源是否稳定等。

3.异常利润剔除法。新会计准则下的异常利润剔除法是指将投资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从上市公司的利润表中予以剔除,以分析和评价异常利润是否对企业利润增长的贡献过大,客观地判断和评价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高低和利润来源的稳定性,是否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主业。当企业利用资产置换、股权置换、内部关联交易、债务重组、非货币易等手段调节利润,所产生的利润主要通过这些科目体现,此时,运用异常利润剔除法识别会计报告舞弊将特别有效。

三、数据挖掘方式识别

(一)数据挖掘方式的优势

数据挖掘技术就是针对日益庞大的电子数据应运而生的一种新型信息处理技术。它一般采取排出人为因素而通过自动的方式来发现数据中新的、隐藏的或不可预见的模式的活动。这些模式指隐藏在大型数据库、数据仓库或其他大量信息存储中的知识。它是在对数据集全面而深刻认识的基础上,对数据内在和本质的高度抽象与概括,也是对数据从理性认识到感性认识的升华。所以把数据挖掘技术应用于舞弊财务报告的识别很有必要也非常紧迫。

数据挖掘是一种集成的技术,融合了三个学科的技术,即数理统计、人工智能和计算机,使它具有单一技术所无法比拟的优势。传统的技术方法多是先从经济含义上去构造指标或者是构造模型,然后再代入数据得出结果,这是从一般到特殊的演绎过程,需要许多前提假设并且受诸多主观因素的影响。数据挖掘是用数据来产生模型,再用数据去检验模型,模型的构造是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过程,这就摆脱了前提假设的束缚和主观因素的干扰,其结果更加真实、客观。

(二)应用数据挖掘识别舞弊的流程

1.数据抽样(Sample)。会计领域专家根据积累的经验从数据库中提炼出与舞弊识别相关的样本数据子集,而不是动用全部企业数据,这样可以减少数据处理量,节省系统资源。

2.数据探索(explore)。当我们拿到了样本数据以后,它是否达到我们原来设想的要求;其中有没有什么明显的规律和趋势;有没有出现从未设想过的数据状态;因素之间有什么相关性:可以区分成为怎样的一些类别等,这都是要数据探索的内容。

3.数据调整(modify)。数据挖掘人员通过与专家的沟通,对所提炼数据进一步理解,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逐步分类、筛选,按照对整个数据挖掘过程的认一识组合或生成新的变量,以体现对状态的有效描述。

4.建立模型(model)。数据挖掘人员建立挖掘模型,会计专家通过与数据挖掘人员的沟通来了解模型并加以确认。

5.模型的分析与评价(assess)。会计领域专家在理解挖掘模型的基础上,对模型的识别效果进行分析评价。在整个应用过程模型中专家与数据挖掘人员之间的沟通是很重要的,会计领域专家向数据挖掘人员提出和解释需求,数据挖掘人员据此构建识别模型并由专家分析评价模型的识别效果,以此循环反复,直至制定出有效的于挖掘方案。

水利工程建设的利与弊篇10

关键词:财务舞弊;会计舞弊;审计对策

一、会计舞弊的产生的因素

(一)外在因素

1.缺乏内部控制制度

制定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提高会计凭证、账簿、报表及产品产量与工时等信息资料的可靠性,就能在很大程度上防范错误和舞弊.防止管理当局受利益驱动操纵会计信息。如果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则不能及时发现和阻止舞弊现象的发生。

2.会计信息不对称

所谓非对称信息是指某些参与人拥有但另一些参与人不拥有的信息.当经济行为人对经济变量掌握的信息量有差异,一部分经济行为人拥有更多,更良好的信息,而另一部分经济行为人信息不足时,就会导致信息非对称现象.由于信息不对称,上市公司及其管理人员可能利用信息优势为自身谋取利益,也有可能从事一些有损于外部投资者的事情.便产生两种经济后果: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因此,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委托――契约中的"局外人"之间自利行为无疑包含有管理者可能实施的会计舞弊行为.管理者会计舞弊既是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对委托人――所有者(公司董事会)的"欺骗"与直接撒谎,当然也是所有者因为信息不对称所产生的不利选择。

3.法制建设不完善

会计舞弊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定时期法律环境的具体情况。当前,法律环境对会计舞弊形成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是法律责任太轻,执法力度不够。我国颁布的《会计法》、《注册会计师法》及各种税法,对违法者所承担的法律责任都太轻,且不具体。因此,在实践中出现违法行为往往难以具体执行,而且执法力度不够。二是部分企业法制意识淡薄,有章不循,有法不依,置《会计法》与国家税法于不顾。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考核指标,往往采取各种手段,编造虚假会计数字,达到维护其局部利益的目的。

4.社会监督缺乏有效性

由于会计师事务所专业技术水平与职业道德等方面不足,使独立审计难以发挥应有的监督作用:一是审计的独立性不足。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聘用实际由内部人决定,股东大会的批准只是一种形式,由内部人委托事务所审查自身,这就使的审计人员的独立性受到削弱。二是收费制度不科学。国际通行的做法是按审计时间收取审计费用,但我国目前盛行的收费制度是与公司资产或净资产总额相联系的,这就与审计时间脱钩。这就使的注册会计师为了成本效益,往往有不合理缩短审计时间的倾向,有时还会减少必要的审计程序,以牺牲执业质量为代价换取自身经济利益的增加。

(二)内在因素管理当局受利益驱动。管理层为了达到自己利益的最大化可能根据经营状况决定利用会计政策的可选择机制,操纵会计信息。或管理层无力承受各种压力。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与财务结构的日益复杂,公司面临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日益加剧。会计信息如果真实地记录企业不良经营状况和亏损财务状况,可能导致投资者和债权人无法获得预期的投资回报率,对公司未来丧失信心,那么公司正常的资金筹集和运用就会因此受到影响,随时可能陷入财务困境,甚至濒临破产的边缘。在无力承担各种压力的极端情况下,管理层可能利用各

种造假手段虚增利润、夸大业绩,欺骗投资者和社会公众。

二、会计舞弊的防范

1.加强法制建设

加大对会计工作中弄虚作假的惩治力度这是治理会计舞弊的一项重要举措。建立健全执法监督的机制,加强会计法规制度的宣传教育,增强领导、会计及有关人员的法制观念。

2.规范会计信息披露行为,完善财务报告法律体系

《新会计制度》明确规定依法办理会计事务,且对法律责任规定得具体明确,便于操作,加大了治理力度,这样做有利于加强经济管理和财务管理,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3.提高注册会计师执业质量,强化社会审计监督

由于上市公司的会计报表必须经注册会计师审核验证,以确保所披露的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为此,应增强注册会计师实质上的独立性,提高注册会计师的执业道德水平,遵守技术规范,优化执业环境,使注册会计师能以客观、公正的立场对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提供鉴证服务,从而提高公开市场上会计信息的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