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婴护理教程培训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29:25

母婴护理教程培训篇1

关键词:优质护理持续改进;岗位管理;规范化培训;示范病房

在开展优质护理的初期,母婴同室运用问题管理模式针对环境、护理模式和排班方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做了相关的改进[1],但产科的医疗护理工作关系着一个家庭的幸福,肩负着维护母婴两代人健康安全的使命,因此对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进行优质护理的纵深层次推进,激发护士能动性,提高护理内涵、专业化水平是产科护理管理人员思考的方向[2]。我科在护理部大力支持下,进一步推广母婴床旁护理,扎实做好特色健康教育,提高产妇满意度及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推行岗位管理,分层次规范化培训护理人员,提高其专业素质,为母婴提供温馨、安全、优质的护理服务。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

我院母婴区床位28张,学历组成本科生5人、大专生13人,职称组成为副主任护师1人、主管护师5人、护师5人、护士8人,护理人员结构为n4级0人、n3级4人、n2级3人、n1级4人以及n0级6人。平均年龄30.9岁,护龄10.8年,床护比为1∶0.6。

2方法

2.1存在问题科室优质护理质量自查,存在以下问题:①"以母婴及家庭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服务内涵没有落实到位;②"健康教育"没有体现个性化、特色化、专业化,产妇及家属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满意度较低;③护理人员在分层次培训内容及计划上不够详尽,落实不够到位;④岗位配置不合理,按照一级病房我科需配护理人员结构为n4级2人、n3级3人、n2级4人、n1级5人以及n0级3人。

2.2持续改进措施

2.2.1成立科室优质护理质控小组科室成立以护士长为组长的全体护理人员参加的优质护理质控小组,采取头脑风暴法,进行原因分析,提出整改计划;按pDCa循环分阶段完成实施计划。护理部随时指导、督促并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2.2深化责任制整体护理突出以"母婴及家庭"为中心的照护模式,深入推广床旁护理,完善母婴床旁护理流程,鼓励新生儿父亲在住院期间陪伴照顾母婴,体现以家庭为单位的护理。从细节入手,完善各种流程和制度如母婴入室告知、乙肝疫苗接种告知书、患者隐私保护制度等,充分尊重产妇及整个家庭的各种权利;提供各种便民措施,如为产妇增添哺乳垫,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及产妇舒适度。

2.2.3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母婴健康教育实施母婴同室每日健康教育实施及评估记录单,制定每日健康教育内容计划,产妇及家庭健康教育掌握评估表,进行评估、反馈再评估、再反馈,切实使每一个产妇每天都能得到护士规范性的健康教育,提高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规范专科健康教育内容,把核心知识上墙,制成专科健康教育处方、小册子提供给产妇及家庭。针对母乳喂养、新生儿常见问题进行预见性宣教如新生儿的安全护理、含接的技巧、新生儿胃容量、宝宝吃到足够奶水的表现、新生儿黄疸、低血糖、呕吐、皮肤问题等等,制作文字生动,产妇易于接受的健康教育小册子,并将风险意识、安全文化、知情告知融入健康教育指导中。

2.2.4开展母婴延伸护理把健康教育指导逐步延伸到出院后的家庭、社区,做好电话答疑、电话回访工作,对有特殊需求及未能独立护理新生儿的人群提供上门访视服务。

2.2.5加强对特殊孕产妇特别关注妊娠丢失、生殖助孕、未婚先孕、母婴分离等特殊孕产妇,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尤其是为丧子孕产妇孩子准备花提篮,充分尊重新生儿的个体尊严,并在其床旁悬挂玫瑰花标识,使每一位医护人员知晓。

2.2.6进行岗位合理配置,规范护理人员培训护理部及片区通过岗位的调配,使科室岗位配置达到优化组合:n4级1人、n3级4人、n2级4人、n1级5人以及n0级3人。对各层级护理人员进行规范化培训,每月的培训结果与月绩效考核挂钩,充分调动护士在临床一线工作的积极性、创造性。

2.3评价方法将实施优质护理持续改进的2011和2012年的综合护理质量合格率、产妇出院满意度、健康教育知晓率进行比较。统计学方法采用χ2、t检验。

3结果

优质护理持续改进2011、2012年进行比较,综合护理质量合格率、产妇出院满意度、产妇健康知识知晓率比较情况(见表1)。

4讨论

4.1优质护理持续改进,深化了以"母婴及家庭为中心的护理理念",体现了责任制的整体护理"以母婴及家庭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即每一位责任护士护理产妇及新生儿时,对母婴进行专业照顾、病情观察、治疗外,还要对产妇及家庭一对一的进行康复、健康指导。床旁护理-责任护士一对一的连续、全程优质护理,实现了产妇及整个家庭的参与和知情权,使母婴获得了满足感和安全感;针对性强的规范化健康教育,培养了产妇及家属自我照护及照顾新生儿能力,知晓并掌握更多健康教育的知识,促进产妇及家庭各自角色的转变,担当起社会的责任,实现了护理人员对母婴的"人文关怀";从而增进了护患之间的关系,提高了产妇出院满意度、健康教育知晓率(p

4.2合理的岗位配置,分层次的规范化培训,提高了护士专业化护理质量目前,大多数医院护理人员在日常护理工作中,不论工作年限、职称、能力水平高低干的是一样的护理、治疗,是对人力的一种浪费[3]。通过分层次的对护士实施全员培训,提高护士核心胜任力,人力资源的使用效率[4]。通过系统和多种形式的制度化培训,不同层次的护理人员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培训内容,持续提高了产科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应急意识不断锻炼和演练,应对各类护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得到持续提升;在工作中预见性的提早给予评估、观察、干预,从而减少或杜绝危重产妇潜在发生危险的倾向,使综合护理质量合格率也快速提高如表1所示。

参考文献:

[1]罗宏.温贤秀.关晋英等问题管理模式在母婴区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中的应用1)[J].护理研究杂志,2011,25(7):1749-1751.

[2]马晓伟.夯实基础,履行责任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护理服务[J].中国护理管理,2010,10(3):5~8.

母婴护理教程培训篇2

摘要通过对专科护士的成长轨迹的追踪和“胜任力”考评,并对专科护士临床工作能力进行研究分析,总结我院专科护士的培养和临床使用情况,探讨医院专科护士的合理管理、培养、使用方法,为临床更科学、有效地使用专科护士提供依据。

关键词专科护士;培养;管理;临床使用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5.02.067

作者单位:224002盐城市江苏省盐城市妇幼保健院

武玲:女,本科,主管护师,护士长

通信作者:徐虹,女,本科,主任护师,护理部主任

实施临床专科护士(clincalnursespecialist,CnS)培养是临床护理发展的必然趋势[1]。CnS是指在某一特殊或者专门的护理领域具有较高水平和专长的专家型临床护士[2-3]。我院于2008年开始选派护理人员参加江苏省专科护士培训,并为取得专科护士资格的护士提供专科发展的平台。实践证明,她们不仅获得了专科护士证书,也在开展的专科护理工作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达到了病人、医院、社会、个人四方满意。母婴护理专科护士即为其中的分支之一。现将我院母婴专科护士临床护理的拓展情况及相关措施、经验报道如下。

1实践前提

1.1管理我院的专科护士管理工作属护理部垂直领导。护理部根据CnS职能并结合产科特色,制定了母婴护理专科护士工作职责。

1.2角色定位培养初期,借鉴国内外专科护士管理模式,参考CnS的角色作用,结合本院实际情况,确定母婴护理专科护士在临床护理实践的角色。母婴护理既是为“母”服务,也是为“婴”服务,她在服务中承担着护理能手、教育者、咨询者、研究者以及管理者等诸多角色。

1.3群体认知母婴护理是以“以家庭为中心”,视孕产妇、新生儿及家庭成员为一个整体、社区-医院-社区循环过程为另一个整体的护理模式。开展专科护理,在得到护理同仁、医师、医院认可的同时,需要孕产妇、家庭和社会的认知。

1.4“胜任力”考评根据工作能力指数量表[4]对专科护士进行工作能力测量,内容包括主管的工作能力评价、与工作对体力和脑力需求有关的现职工作能力、现患疾病情况、疾病对工作的影响、缺勤情况、对以后工作能力的预测、心理健康状态7项。

2开展的日常工作

2.1承担临床护理工作优先兼任科室的护理组长,负责护理组日常组织管理。开展床旁护理,以优化有限的住院时间,通过示范技能进行教育,根据孕产妇的休息时间和疲劳程度机动、合理安排床旁护理的时间。临床护理工作重点分管科室危重、疑难个案,负责制定护理计划,解决临床疑难专科护理问题,同时以“护嘱”的形式指导低年资护士。如对病人进行系统的评估分析,制定适宜于该病人的预防措施,让临床护理重点从被动执行医嘱模式转变为主动发现潜在问题并预见性地开展工作的模式,使危重病人的管理更加专业化。

2.2负责带教工作指导产科护理人员母婴护理相关的护理实践,组织新技术、新业务的学习和推广,参与附属院校母婴护理专业课堂教学和临床教学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对孕产妇、家庭及照护人员进行母婴护理知识培训等,有利于专科化的新思维立于学生、年轻护士中,也有利于专科护理理念在临床的深入。

2.3负责宣教工作专科护士对病人的病情、治疗及知识的掌握情况做出评估及建议,首先对孕产妇的生理和心理状况、学习的准备状态、学习能力、学习的需要、已掌握的有关分娩、产后恢复、新生儿照护等知识进行系统的评估。根据评估结果确定所要提供的教育内容。接下来通过讲解、示范让孕产妇对自身情况有充分的了解,促使临床护理重点从被动执行医嘱模式转变为主动发现潜在问题并预见性地开展工作的模式,使危重孕产妇的管理更加专业化。最后,做好宣教后的随访,评价孕产妇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行为改变,同时评估孕产妇新的需求并提供相应的宣教和帮助。

2.4参与专科查房、会诊专科护士查房、会诊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程序,可参与院内疑难危重病例的护理查房、护理会诊,了解护理病人的病情及变化,帮助制定、实施和评价护理计划,促进目标的完成;可每日与产科医师一起查房,参与医疗会诊,通过联合查房搭建理论与临床实践的桥梁;可组织大科的护理查房,不设定固定的时间,有特殊病例,与科护士长沟通后随时组织,每次40min左右;病例可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普通病例,也可以针对性地选择疑难、罕见、容易忽视的病例,以及与新技术、新业务相关的病例,利用专科护士较扎实的理论知识与熟练的操作技能在科室与学组间开展疑难病例护理会诊,这种护理会诊申请可通过院护理会诊单直接传递,实现了短时间、高效能地完成护理会诊。专科护理查房、会诊既可把专业护理全方位带给孕产妇,又能促进专科护士成长,发挥她们的优势,提高她们的整体素质,还能在合作中提高其他非专科护士的综合技能素养。

2.5组织针对性的授课如针对有潜在抑郁症的孕产妇开展面对面的讲解相关知识、传授基本机能,熟悉环境及医师,取得家庭的配合,减轻、消除孕产妇的心理负担。根据个体情况不同可以采取个别辅导的形式进行,以求做到精细化管理。

3工作范畴的拓展

3.1开设专科门诊母婴护理视孕前、孕期、产时、产后为一个整体,开设专科门诊,集中母婴护理专家与高年资助产士一起,提供个例化的产科监护、分娩教育、新生儿护理等。实行对孕产妇及家庭一对一的健康教育,内容包括妊娠生理、胎儿自我监护、产前检查指导、分娩前的准备、分娩方式的选择、选择助产士、产后恢复、婴幼儿护理等基本知识、技能、心理等,同时发放相关的健康小手册。

3.2进行课堂教育在不定期的或针对性的授课基础上,定时间、定地点使用多媒体、画册等形式开始课堂教育。课程分以改善孕妇、胎儿、家庭的健康和预防早产儿及低出生体重儿为目标的产前监护;以提供安全和满意的分娩过程为目标的产时监护;以促进母婴健康的母婴监护三大板块,在医院孕产妇学校基础上设定,增加高危妊娠、待产、分娩和婴儿监护的课程。专科护士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配以图文并茂的健康宣传单页,易于病人理解和掌握。用问卷的方式征求病人意见,以便下一次实施针对性的健康教育。

3.3建立个体化档案积累临床专科个案是促进专科技术发展的一个有效手段。母婴护理专科护士为孕妇提供产前监护时即为每位孕妇建立个人档案,持续跟踪,提供产时、产后不间断的监护,并在出院后以电话随访、家庭访视、回院复查等方式提供健康指导咨询,并记录在册。

3.4开展护理科研对于母婴护理专科护士来讲,其专科理论知识和专科技能已达到一定的高度。如何在此基础上进行拔高,提高专科护士含金量,护理科研是必经之路。母婴护理专科护士积极开展本专科领域的护理研究,并将研究的结果应用于本专业领域的护理实践中。

3.5不断自我发展随着护理专业职能在广度和深度上的不断拓展,专科护士在临床提供专业化的高质量护理中发挥着无法替代的作用。而短时间的集中培训(江苏省一般3~4个月)和答辩取得专科护士合格证书后并不能说明已是一名“临床护理专家”。要想真正成为一名CnS,需要不断的理论学习,长期的临床循证,案例护理经验的不断积累[5],与专科医师、科室同事在工作、学习上的默契。个人应确保每年1次的省内或国内学术交流,每2年1次的脱产培训等帮助自身知识的更新及接收新理论、新技能。

4工作前景展望

(1)参加高层次的在职培训。(2)改进临床服务并参与制定规则。(3)对高危产妇进行筛查、诊断和随访。(4)成为孕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顾问和促进者。(5)在孕产妇管理和临床高级护理实践中开展科研。

5效果

5.1母婴护理专科护士在临床一线工作中起咨询、指导作用专科护士制度在我国虽然起步较晚,培养、使用时间不长,但医院前瞻性注重专科护理的发展,显现出对专科技术和学科发展的深入理解,在时间、经费、设施上给予足够的支持,使得专科护士在临床中充分发挥效能,提升了专科护理水平。

5.2专科护士在在职护士培训、护理教学中起教育者的角色母婴专科护士参与在职护士尤其是产科专业护士的继续教育培训工作;承担医学院校母婴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等专业课程的教学;制定护理专业尤其是助产专业实习生的大产科教学、考核计划。

5.3获奖情况母婴护理专科护士参与医院3项专科护理科研活动,主持1项新技术引进并获得市级二等奖,参与市级科研2项。

6小结

我国专科护士培养起步晚,社会各界乃至一些医疗单位的管理者、医师、护士对其认识不够深刻,CnS应该通过各种途径让公众认识到高级护理实践的必要性和有效性。实践证明,CnS在临床工作与护理科研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母婴护理专科护士在工作过程中,以降低孕产妇及家庭焦虑,增加其安全、舒适感为宗旨,积极探索满足孕产妇需求的新方法,发挥其在专科护理领域的作用,激发护理科研的兴趣,推动母婴专科护理的发展,推动医院的护理质量及服务质量持续提高,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许亚红,吴瑛.美国高级护理实践的发展历史及其启示[J].中华护理教育,2012,9(5):235-237.

[2]嵇秀明,夏珊敏.母婴护理专科护士核心能力培养方法探讨[J].护理研究,2012,26(3B):756-757.

[3]张秀琴.母婴专科护士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作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11(4):101-102.

[4]王曙红.临床护理评价量表及应用[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240-244.

[5]张莉,彭刚艺,李杏崧,等.专科护士的使用及管理[J].护理学报,2009,16(3a):26-28.

母婴护理教程培训篇3

为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大力普及婴幼儿抚养和家庭教育的科学知识,开展婴幼儿早期教育”,全面落实市委《实施意见》精神,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大力提高人口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按照市人口计生委的要求,结合我区几年来人口早期教育的实践经验,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开展人口早期教育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优先投资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提高人口素质、实施人才兴国战略的基础性工程,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我区人口早期教育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决定》和市委《实施意见》,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立足基层、面向家庭,以发挥人口计生部门优势和整合社会力量为主导,坚持公益与产业化运作相结合的方针,科学开发婴幼儿潜在智能,提高母亲及看护人员科学养护孩子的能力和水平,全面提高人口素质,促进人口、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二、实施方案

(一)育婴师(月嫂)培训工作实施方案

1、工作原则。坚持“以技能培训带就业、以优质服务求发展,满足群众需求为工作目标”的原则。

(1)坚持以技能培训带就业的原则。利用区人口计生委服务中心现有的教育阵地,通过与相关部门联手,建立起为婴幼儿实施服务的看护人员培训基地,即:“育婴师”、“月嫂”培训基地,并形成培训工作的长效工作机制。开展“育婴师”、“月嫂”培训,要以有意愿从事母婴护理工作人员为主要工作对象,把母婴护理基本技能培训做为主要培训内容,参照有关部门的培训工作要求,从培训时间、培训内容上与全市统一的上岗要求相匹配,借助社会力量为全区母婴护理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基础。建立比较完备和规范的教育培训体制,通过建立培训标准、规范培训内容、建立考核办法等措施确保培训工作的质量。对经培训、考核达到合格标准的,为其颁发合格证,作为上岗的依据。

参加“育婴师”、“月嫂”培训的人员将采用社会公开招生与各街、社区推荐相结合的方法,从本区有志从事母婴护理的人员中招募。

对于从事母婴护理工作的人员,区人口计生委将分别针对不同情况,对下岗、失业人员,最低生活保障人员中参加培训的予以全程免费培训;对于其他有意从事母婴护理工作人员给予适当、低偿收费。对于培训中取得优异成绩的给予优先推荐就业岗位。

(2)坚持以优质服务求发展的原则。在开展技能培训工作的同时,区人口计生委将跟踪培训全过程,采用学业评估、人际交往能力评估,及在培训期间进行中期评估和期末评估的方法,提升服务人员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3)以满足群众需求为目标的原则。“育婴师”及“月嫂”培训工作是全面提高人口素质,优先投资于人的发展,促进婴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一环。在培训工作中,要以满足群众现实生活需要为目的,以产业化的运作模式进行,注重社会效益,充分发挥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努力为群众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项目。

2、工作目标。到年底,新生儿家庭对“育婴师”、“月嫂”培训工作的知晓率达100%;对有需求意向家庭的人员推荐率达100%;对“育婴师”、“月嫂”的人才库管理达100%;第一年上岗率达60%以上;第二年上岗率达80%以上。

3、主要任务。

(1)宣传倡导。各单位要充分利用人口计生系统的网络优势,大力宣传“育婴师”、“月嫂”培训工作的重要意义,利用多种形式,提高群众对培训工作的了解,扩大全区群众对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特别是“育婴师”、“月嫂”培训工作的支持。

(2)组织实施。成立区培训工作领导小组,责成专人负责此项工作,制定培训工作安排,明确授课时间、地点、内容,做好组织培训人员、聘请授课人员等具体工作;制定培训工作相关制度,保证培训工作有序开展。建立“育婴师”、“月嫂”人员人才库,通过政府及人口计生工作政务网,对外予以,并通过人口计生工作网络向社区居民进行推荐。

建立升级培训工作机制,对取得培训合格证并经过实践得到肯定的服务人员,区人口早期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将适时组织升级培训,不断提高服务人员的服务水平。

(3)工作评估。做好培训后期的总结和服务人员跟踪评估工作。建立奖惩机制,对服务质量高、跟踪评议反映好的服务人员,区人口计生委每年度组织星级服务员评选。对服务技能低下、服务态度差、群众不满意的服务人员,考评领导小组有权收回培训证,取消其资格。

(二)婴幼儿早期教育基地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1、工作原则。通过倡导科学早期教育理念、整合社会资源、培训人才队伍、健全工作网络,建立以人口计生服务网络为依托、社会早教资源为补充的人口早期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基本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支持、家庭参与”的人口早期教育机制,不断拓展人口计生工作的服务内容。

2、工作目标。普及人口早期教育知识,使0-3岁婴幼儿家庭享有低偿、科学、系统、便利的早期教育服务,具体目标是:

(1)早期教育理念进一步深入人心。通过大力宣传人口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高广大群众对开展人口早教工作的正确认识,让婴幼儿早期教育的科学理念深入人心,群众自觉参与早期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断增强。

通过设立南开区人口早期教育基地,开办人口早期教育知识培训,扩大人口早期教育工作的覆盖面,引导早期教育工作良性发展,拓展为群众服务的内容,提升为民服务能力。

(2)早期教育活动进一步广泛普及。发挥区人口早期教育基地的作用,全面开展人口早期教育知识“三进、三送”活动,即人口早期教育进街道、进社区、进家庭活动,为街道、社区和家庭送人口早期教育政策、送理念、送知识,让人口早期教育活动在全区广泛普及,促进人口素质进一步提高,孩子健康成长,家庭幸福美满,人口计生早期教育工作蓬勃开展。

通过印制和发放人口早期教育知识宣传品,组织0-3岁婴幼儿家庭参与区、街、社区早期教育活动,达到80%以上的家庭掌握基本的教育理论和方法,接受区早期教育基地教育的家庭掌握比较多的0-3岁婴幼儿的教育理论和方法。

(3)早期教育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充分整合相关部门优势,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共同搭建人口早期教育的工作平台。实行政府、学校、家庭、社区大联合,积极探索人口早期教育互动、联动新模式,健全完善早期教育长效工作机制,逐步形成人口早期教育的良好局面。

建立健全人口早期教育基地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与各相关部门合作的工作体系,人员组织到位,活动效果明显,运用市场化管理模式,逐步规范早教基地的各项工作。

3、主要任务

(1)制定人口早期教育工作实施方案,明确早期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成立南开区人口早期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工作制度,做好与相关部门的协调和沟通。

不断加强人口早教知识的宣传普及力度,编写发放《让您的孩子赢在起跑线上—-致全区育儿家庭的一封信》,使广大的育儿家庭充分认识人口早期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2)协调相关部门,制定联合协作协议,建立人口早期教育工作机构。

成立区人口早期教育专家组,聘请并吸纳具有早期教育相关知识和专长的人员充实到区人口早期教育工作的人才队伍之中,为人口早期教育工作的开展奠定人才基础。

(3)建立人口早期教育工作机制,形成比较健全的工作网络,以区人口早期教育基地为中心,辐射各个街道、社区;充分利用婴幼儿园所、社会早教机构等社区资源联手开展早教工作;建立相应的联合工作制度、规范运作程序,逐步建立起长效工作机制。

组建区“人口早期教育督导员”队伍,从计划生育协会志愿者中选拔一批热衷公益事业的骨干,通过召开人口早期教育工作研讨会、座谈会等形式,听取并掌握群众需求的第一手资料,宣传人口早期教育工作重要性,倡导优生优育。

聘请早期教育专家编写分别适合于婴幼儿家长和看护人的早期教育工作辅导教材,使教材既符合科学、规范,又符合实用、易操作的宗旨。

联合社会机构,联手开展面向广大家长的科学育儿知识讲座,开设婴幼儿教育指导课程。建立培训制度,逐步完善工作方法、措施和运作程序,适时组织培训工作交流、座谈、研讨等活动,总结经验、改进工作,提高工作质量和水平。

继续深化区人口计生委新婚学校和区妇幼保健院的孕妇学校建设,不断完善其授课内容和方式,加强对提高人口素质的教育和宣传。

各街道、社区要充分利用“爱之家”和“客嫂驿站”等人口计生服务阵地,广泛开展行之有效的、贴近群众、贴近实际的人口早期教育工作,逐步扩大以政府为主导的人口早期教育的影响力。

三、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区人口计生委成立人口早期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区人口计生委主任管婧同志任组长,副主任罗金钟、贾欣玫任副组长,区人口计生委办公室、宣传科、计生协等科室负责人为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负责人口早期教育工作的组织协调、政策衔接、经费投入、工作督察等。具体工作由宣传科牵头落实,相关科室紧密配合。各单位要建立人口早期教育工作指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和指导,确保人口早期教育工作规范有序进行。

2、保证经费投入。人口早期教育是一项社会性、公益性事业,要按照“实事办好、好事办实”的原则,保证人口早期教育工作的经费投入,确保早期教育宣传、咨询、培训和指导等基本项目经费需求,保证有人办事、有钱办事。

母婴护理教程培训篇4

关键词:产科门诊;健康课堂;纯母乳喂养

abstract:objectiveinvestigatethematernityclinicbreastfeedinghealthclasstopromotetheeffectofexclusivebreastfeeding.methodsDirectquestions,investigationinmay2014~Juneofexclusivebreastfeedingmothersinourproduction.Resultsinobstetricsoutpatienthealtheducationtrainingthroughbreastfeeding,tendaysatthehospital,postpartummaternalpostpartum42daysexclusivebreastfeedingratewassignificantlyhigherthanthatofwithouttrainingofmaternal,bothcomparisonsaresignificant(p

Keywords:maternityclinic;Healthclass;exclusivebreastfeeding

纯母乳喂养是指除母乳外,不给婴儿吃其他任何液体或固体食物。用杯、管或奶瓶喂食母亲吸出的母乳,或者母乳库捐献母乳都可以包含在内。世界卫生组织(wHo)鼓励新生儿出生即纯母乳喂养至6个月,母乳喂养至2岁[1]。我国目前新生儿出生即纯母乳喂养率不足13%,产后1个月纯母乳喂养率为47%~62%,距wHo提出的4个月纯母乳喂养率80%相去甚远[2]。我院门诊从2013年8月开始组织母乳喂养的健康教育课堂,1次/w,包括母乳喂养的好处、姿势、喂养的频率、喂养期间的营养以及母乳喂养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如何挤奶及储存奶等对孕妇进行培训,并针对孕妇的情况进行个案评估,告知其解决方法,从而提高孕妇生产后纯母乳喂养率,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调查2014年5月~6月在我院分娩的产妇有356例,其中母婴同室的287例,查看这287例产检本,有3次及以上产科门诊母乳喂养健康教育课堂培训经历的产妇为107例,为实验组,低于3次及未经过母乳喂养健康教育课堂培训的180例,为对照组。

1.2方法调查研究组与对照组在出院当天询问统计;生产后10d对产妇进行延伸服务时电话询问;产后42d产妇门诊复查时询问婴儿纯母乳喂养情况,若产妇未到门诊复查则电话询问。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相关数据,计量资料之间的比较以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结果

实验组107例,出院时纯母乳喂养人数为43例,纯母乳喂养率40.18%;生产后10d纯母乳喂养人数为93例,纯母乳喂养率86.9%;生产后42d纯母乳喂养人数为96例,纯母乳喂养率89.7%。对照组180例,出院时纯母乳喂养人数为32例,纯母乳喂养率17.8%。生产后10d纯母乳喂养人数为125例,纯母乳喂养率69.4%;生产后42d纯母乳喂养人数为140例,纯母乳喂养率78%。

在产科门诊经历过母乳喂养健康教育培训的产妇在出院时(χ2=7.73,p

3讨论

母乳是婴儿的最佳食物,能够满足6个月内婴儿的全部营养的需要[3];对于母亲母乳喂养能促进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和贫血,能够帮助妈妈恢复体型,减少乳腺癌和卵巢癌发病的机率;对于家庭方便,经济,增进家庭和睦;对于社会有利于提高全民族身体素质,有助于小儿智能、社交能力的发育。因此,促进纯母乳喂养,于母婴、对家庭、对社会都有极大的意义。

要使纯母乳喂养成功率进一步提高,最重要的是产前做好母乳喂养健康教育工作,使母亲对母乳喂养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愿意为婴儿成长奉献爱心[5,6]。经过母乳喂养知识的培训,让母亲及家属对母乳喂养的知识有所了解,有欲望、有信心、有恒心纯母乳喂养。当纯母乳喂养遇到困难时如“短暂性哺乳危机”[7,8]能有效地解决,而不是错误的添加配方奶。因此,门诊开展的母乳喂养教育课堂对促进纯母乳喂养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茜,绳宇.院外母乳喂养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J].护理杂志,2008,20:35-36.

[2]李新莲,誉敏.院后电话回访对提高初产妇母乳喂养的效果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23):2978.

[3]王静.中国母乳喂养现状及影响因素[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8,10:1234-1235.

[4]吴江红.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模式对母婴结局的影响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4,31:102-103.

[5]姚秋璇,任景慧.提高4个月婴儿纯母乳喂养率的调查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1):7-11.

[6]曹军,蒋晓红,蒋凌,等.指导孕妇自我监测胎动与胎儿宫内窘迫的关系[J].当代护士(综合版),2005,04:34-35

母婴护理教程培训篇5

〔关键词〕母婴床旁护理模式;产科护理;效果观察

母婴床旁护理模式是指孕妇产后住院期间由母婴专科护士24h在产妇床旁进行护理的模式,护理人员通过演示和宣讲等手段,帮助产妇和家属快速掌握母婴护理技能和保健知识,帮助产妇及家属尽快适应角色转变[1]。我们分析产后实行母婴床旁护理模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在我院2014年7月至2015年12月就诊的24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20例,两组产妇年龄20~33岁,平均(25.3±3.4)岁,体重45~70kg,平均(53.7±5.46)kg,孕周30~42周,平均(38.42±0.35)周,其中自然分娩168例,剖宫产72例。两组产妇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研究组:由临床经验丰富、有责任心、专业技能强的母婴专科护士对母婴进行24h的护理。

(1)要求家属和产妇共同参与常规护理,预防接种、胎便排除、换尿布、疾病筛查、面部清洁、按摩抚触、听力筛查等都在产妇床前完成;

(2)母婴专科护士在护理过程中会对产妇的产后护理知识进行详细的讲解,对产妇的饮食、运动、身形恢复等进行指导;还对产妇及家属进行母乳喂养的好处、婴儿的洗澡方法、婴儿常见生理变化、婴儿早期教育方法、免疫计划等知识普及;

(3)在涉及到洗澡、换尿布等可操作性知识时,母婴专科护士会进行具体演示,并要求产妇和家属亲自动手操作,护士会对产妇及家属的动作进行指导与强化,帮助其牢固掌握护理技巧和保健知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护士每天按规定时间到产房接新生婴儿去沐浴室和治疗室进行沐浴、预防接种、抚触、听力筛查等活动,在保健知识和母婴护理技能培训上由产妇或家人每天到大房间接受集中培训。

1.3观察指标

采用母婴专科护士自行设计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和母婴保健知识及技能掌握情况表对产妇及家属在出院前进行调查,比较两组产妇及家属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母婴保健知识掌握情况和母婴护理技能熟练程度。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产妇及家属对母婴保健知识掌握情况比较

研究组熟悉母婴保健知识109例,占90.83%,对照组熟悉母婴保健知识87例,占72.5%,研究组母婴保健知识的掌握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产妇及家属对婴儿护理技能的掌握程度比较

研究组婴儿护理技能的掌握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两组产妇及其家属对护理满意程度比较

研究组对护理的满意程度为96.67%,对照组对护理的满意程度为80.83%,研究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母婴床旁护理模式作为一种优质的产后护理服务,充分满足了产妇及家属共同参与的心理,在产科临床护理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

(1)母婴床旁护理模式有利于提高产妇及家属的满意程度。母婴专科护士在护理过程中,通过手把手的教学,向产妇及家属传授母婴保健知识、婴儿护理技巧,有助于产妇及家属实现与婴儿的良好沟通,有利于帮助他们尽快转变自身角色[2]。

(2)母婴床旁护理模式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母婴床旁护理工作都是由母婴专科护士负责,临床经验丰富、善于沟通并、责任心强,能够帮助家属及产妇迅速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产科护理的质量得到了保障。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岚.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3,29(5):395-396.

母婴护理教程培训篇6

【关键词】健康教育;孕妇学校;作用效果

怀孕、分娩和哺乳是女性一生中最重大的改变,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护理人员应为孕产妇提供保健知识和具体措施。孕妇学校教育是医院为了孕妇能够顺利的渡过怀孕、分娩及哺乳期而开办的对孕期保健、产时、产后的健康教育,使孕产妇从心理上与精神上作好准备[1]。为了探讨健康教育对母婴的影响,对2009年1~12月在门诊建卡的初产妇400名在孕妇学校进行健康教育的效果进行调查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2009年1~12月在门诊建卡的初产妇400名,按建卡顺序依次选取200例作为观察组,20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孕妇年龄21~40岁,无明显孕期合并症,无生理、心理疾病。

2方法

2.1对照组方法采取孕妇自愿接受孕妇学校培训,每周上课一次,四次为一周期,循环上课,专人授课并登记,配备VCD、图片、模型等。内容包括孕期保健与营养;胎教、胎动监测;产兆及分娩方式的选择;母乳喂养,产褥期护理及新生儿护理。

2.2观察组方法督促孕妇按时上课并与家属一起听讲,采用孕校授课及一对一的咨询指导,讲解孕早、中、晚期及产褥期各项检查的意义、注意事项及心理支持。鼓励孕妇课后提问,相互沟通交流,安排她们参观产房、母婴同室、婴儿洗澡间等,熟悉病区环境。培训母乳喂养姿势、挤奶、换尿布方法、新生儿沐浴、游泳等,观看分娩过程的录像,分发图文并茂的健康教育小册子。对孕晚期的孕妇教会分娩时缓解疼痛的技巧,为孕妇和住院产妇搭设平台,让产妇亲身为孕妇传授经验,增强孕妇安全感,使孕妇能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和丰富的知识与技能迎接分娩。

2.3统计学方法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3结果

3.1两组孕妇产前产时情况比较(见表1)。

4讨论

4.1孕妇学校系统的学习提高了孕产妇孕期保健知识大多数孕妇及家属对孕期保健知识普遍缺乏,认为怀孕后就什么都不能干;有的只重视产前检查,而忽略自我保健;有的只重视书本、网上理论知识,却缺乏分娩时配合的技巧及哺乳婴儿的技能,通过孕妇学校系统连续的学习,课堂提问、经验交流、个别培训、模仿操作和实地演练等,使她们有了正确的认知。从表1可见,观察组检查次数、产程配合的人数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产前健康教育能使孕妇按时产前检查,及时发现问题,避免了一些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4.2孕妇学校健康教育使孕产妇能正确选择分娩方式目前我国以初产妇为主,有相当数量的初产妇因缺乏正确的围生期相关知识,获得的只是从亲友或同事处听到的有关分娩的不良体验,由于恐惧分娩意外危险,错误地认为剖宫产是保证安全的最好方法,从而导致社会因素性剖宫产率升高[2];孕妇住院后对医护人员和环境的生疏以及一些产妇分娩时的吵闹声,致使她们情绪紧张、恐惧不安、缺乏信心等不良刺激均会使疼痛敏感产程延长,导致胎儿缺血缺氧,出现胎儿窘迫,从而增加剖宫产率。因此指导孕妇选择分娩方式十分重要。孕妇学校对孕晚期的孕妇要重点进行心理调适,提高孕妇心理素质,密切医患关系使之熟悉产科环境,增加孕产妇的依赖感和安全感,消除其对分娩的恐惧,使孕妇认识到分娩是自然的、健康的过程,剖宫产术后可能发生一些合并症,还存在对女性生殖道健康和身体的远期影响。了解阴道分娩的好处及剖宫产的利弊,使孕妇对分娩方式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能以积极自信的心态进入分娩期。在分娩过程中积极、正确地配合各项检查,适时运用分娩技巧顺利完成分娩,减少剖宫产。从表2可见分娩方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产前教育使孕妇对分娩方式有了理性认识和充分的思想准备,增加了对自然分娩的的信念,从而降低了剖宫产率。

4.3产前健康教育使产妇及家属基本掌握了母乳喂养技巧、产褥期护理和新生儿护理方法分娩及角色的转变给产妇身心带来巨大变化,初产妇体力上的疲惫和疼痛,使她们不能积极有效的进行母乳喂养及对新生儿的护理。不合理的卫生观、不能适时的进行活动和锻炼是导致产妇产褥感染及子宫复旧不良的重要因素。从表3可见观察组母乳喂养知识,产褥期护理,新生儿护理技巧明显高于对照组,表明孕妇学校健康教育、技能培训、身心护理,能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有资料表明产妇良好稳定的情绪可使机体调节功能增强,促进乳汁分泌[3]。因此帮助家属积极关心和护理产妇,为产妇创造一个良好的休养环境是十分重要的。孕妇学校在孕晚期组织孕妇学习相关知识使产妇及家属有信心有技能护理新生儿,帮助产后母亲采取正确的喂奶、婴儿含接姿势,指导产妇产后康复训练及出院后婴儿的脐部护理等常见问题的处理,提高了母乳喂养成功率,降低了新生儿疾病的发生,顺利渡过产褥期,促进母婴健康发展。

4.4孕妇学校的健康教育不仅提高了孕产妇及家属的保健意识,增加了产科知识;还增进了医患之间的沟通,减少了医疗纠纷,构建了和谐的医患关系;扩大了医院的声誉,提高了医院的社会知名度。而以往孕妇学校的教育存在缺乏针对性,内容一般化,单向传授无互动,孕妇无积极性,又缺乏实践。目前孕妇学校的健康教育,使孕妇产前、产时、产后均得到系统的个体化的护理,从而平安的渡过每一时期。

为了提高健康教育质量,要求医护人员不断的学习,吸取先进单位的新经验,拓宽健康教育内容,丰富健康教育形式,提高孕妇学校活动的参与率。定期召开孕妇学校教师经验交流会,经常听取孕妇及家属意见,不断改进孕妇学校的健康教育工作,从而提高产科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杨整哉,杜稳侠.孕产妇住院期健康教育需求及施教对策.护理学杂志,2001,6(8):508.

母婴护理教程培训篇7

1FCmC基本概念

家庭化产科护理是确认且针对个案、家庭、新生儿的护理、心理社会的需要与调适,所提供的具有安全性与高品质的健康照顾,它特别强调促进家庭的凝聚力与维护身体安全的母婴照顾,保证母婴的身体、心理的健康[1]。因此,是在母婴护理过程中,特别重视家庭和谐与健康,重视家庭成员是维护母婴健康的参与者[2]。

2FCmC基本理念

FCmC理念包括8个核心概念:尊重、支持、灵活性、选择、合作、信息授权及力量,这些都是产后健康教育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要素[3]。给予孕产妇生理、心理、保健、精神、社会的全面支持,把满足孕产妇及家庭的需求作为自己的服务理念,推行规范化、宾馆化、个性化服务。产科家庭化护理模式的服务理念是“以孕产妇为中心,以家庭为主体,确保母婴安全,建立温馨家园”。

3FCmC的服务原则

1994年,美国产科专家CelesteRphillips提出了FCmC服务的10项原则:(1)分娩应视为健康,而不是疾病。医疗服务重在维护待产、分娩、产后休养和新生儿监护的正常生命活动,它涉及情感、社交和身体的动态变化。(2)根据每个妇女及其家庭在社会心理、教育、生理、精神和文化上的不同需求,提供个体化的产前医疗服务。(3)完整的围产期教育计划,使家庭为积极参与孕前、妊娠、分娩和养育的整个进程做好准备。(4)医院的医疗组帮助家庭对妊娠、待产、分娩、产后休养和新生儿监护期间的医疗服务做好选择,努力提供他们需要的经验。(5)丈夫和(或)产妇选择的其他陪护人员积极参与教育、待产、分娩、产后休养和新生儿监护。(6)在整个住院期包括待产和分娩时,只要产妇需要,就应鼓励家人和朋友在场。(7)为每个产妇在同一房间提供待产、分娩的医疗服务,除非必须做剖宫产。一有可能,产后休养和新生儿监护也在同一房间由相同的医务人员提供服务。(8)产妇是首选的婴儿监护人。产妇照护其婴儿时,护士的作用就从直接进行婴儿护理,变成帮助产妇或家庭进行婴儿护理。(9)在开展母婴护理时,由同一人护理一个家庭单元的一对母婴,即使在母婴短暂分开时。(10)在新生儿病情许可的情况下,双亲在任何时候都可接近其高危新生儿,让他们参与其新生儿的监护。

4具体实施

妊娠是一种压力情景,其对家庭生活的改变是急速且影响深远的。产科护理服务的对象不仅是孕产妇本人,而应覆盖到整个家庭[4]。护士作为专业技术人员,与医生同样需要渊博的知识与高超的技术。因此FCmC运作之前要进行各种学习培训。包括行为文明规范、语言服务规范、护患沟通表达方式、人文培训以及日常礼仪、电话礼仪等。通过定期举办婴儿抚触、围产护士和导乐师等系列产科护理知识培训,强化专科理论知识技能。

4.1产前教育:孕妇在产前检查时,接受必要的家庭化分娩知识培训,让孕妇能了解分娩生理过程、分娩时减轻疼痛的方法和技巧,以适应分娩时情景,不至于在孕妇分娩时手足无措,影响产程进展。介绍临产征兆及临产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的分娩不适及应对技巧,使其在生理、心理上有所准备[5]。

4.2产房环境:产科病房有别于内外科病房,虽然也有痛苦和风险存在,但更多的是希望、生机和快乐。因此应提供家庭化温馨病房,使孕产妇及家属有象在自己家里一样的感觉,有安全、舒适,得到心理的满足,保证睡眠及充分休息而缓解紧张情绪,减轻产后焦躁不安及抑郁。

4.3陪伴分娩:有资料显示98%的产妇在分娩过程中都有紧张和恐惧感,近100%的产妇都期望能有亲人特别是丈夫陪伴[3]。全面实施导乐陪伴分娩,当产妇进入产程,正规宫缩发动后,专职的助产士与家属共同参与全产程的陪护,给予生理、心理支持,严密观察产程进展,监护胎儿宫内安危,并进行各种指导,使产妇及家属在助产人员的指导下轻松、安全地完成分娩过程。

4.4产后教育:分娩后体内激素的变化,疲倦或由于某些社会因素,又导致大多数产妇产后处于紧张、焦躁、易激惹状态,使产妇产后抑郁症发生率非常高[7]。国外产后抑郁症发生率为10%~15%,国内产后抑郁症发病率为5.3%~20%[8]。影响产后抑郁症的因素很多,其中家庭支持被认为是重要因素[9],所以注重产后的教育也是产科护理的重点。

4.4.1应为所有出院的产妇讲解饮食与营养、活动与休息、清洁卫生、用药、避孕、母乳喂养以及新生儿护理等方面的相关知识,讲解出现异常情况的应对措施以及产后复查、新生儿预防接种的时间,并告知咨询电话,以便出院后随时联系。

4.4.2建立各种计划生育宣传片、资料分发给产妇及家属,病区走廊上随处可以看到精致的宣传镜框。护士对产妇进行健康教育、避孕知识指导,性和生殖健康、自我保健知识教育。

4.5营养支持:营养室专为产妇准备营养丰富的菜肴、点心妇选择,配餐间配备微波炉妇家属使用。

母婴护理教程培训篇8

【关键词】母乳喂养;哺乳训练;产后营养饮食

【中图分类号】R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571-02

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天然食品,而母乳喂养是婴儿期最科学、最安全的喂养方式,并成为母婴保健工作的重要环节。但近年来由于初孕产妇、低龄和高龄产妇的增多、工作学习压力增加以及产后疲劳、疼痛、忧虑、兴奋等因素影响,加之产妇早期自觉无奶或奶量少,不愿哺乳,产妇拒绝哺乳的事件逐渐增多,中国母乳喂养率呈下滑趋势。为了适应母乳喂养的需要,为新生儿提供足够的母乳,我院加强了母乳喂养宣教及哺乳训练并制定了一套营养饮食指导家属配合实施以促使产妇早泌乳、多泌乳,提高纯母乳喂养率,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选择2011年1月~12月收治单胎顺产初产妇240例,年龄17~35岁,孕周37~41周;均无母乳喂养经验,和发育良好,无母乳喂养禁忌症;营养状况良好;无妊娠合并症;无消化道疾病;心理状况良好;语言交流无障碍;新生儿apgar评分8~10分;体重≥2500g;无先天影响吸吮因素。随机将240例产妇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20例。两组产妇年龄、孕周、分娩方式、产时产后失血量、产后用药、新生儿情况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常规产前检查,产后普通饮食,产后常规护理:即产后传统母乳喂养护理常规,包括口头母乳喂养宣教;护理指导;帮助家属清洗产妇;母婴皮肤早接触、早吸吮,指导正确哺乳方法等。

1.2.2观察组:除上述常规护理外,产前接受母乳喂养知识的学习包括纯母乳喂养定义;母乳喂养的重要性、母乳喂养的好处;母乳喂养的、正确的喂哺姿势、婴儿含接姿势等。并用模型婴儿接受母乳喂养的、正确的喂哺姿势、婴儿含接姿势的模拟训练,每次训练均由3年以上专业护士指导进行。产后予清淡饮食随后即予营养饮食,标准为:每天选用主食400~500克、牛奶或豆浆150~250毫升,鱼或精肉150~200克、鸡蛋2个、豆制品100~200克、蔬菜水果500~1000克、烹调油30克左右,这样才能有效保证乳母和婴儿的营养充足。为了喂养孩子产妇需要分泌大量的乳汁,因此产妇在产褥期内多选饮用高营养的汤水如鲫鱼豆腐汤、排骨汤、猪蹄汤以及其他流质、半流质食物。

1.3评价指标观察产后产妇72小时泌乳量的充足度和母乳喂养的成功例数,以wHo母乳喂养培训教材为标准,即产后纯母乳喂养(除母乳外不加任何其它液体、固体食物)及几乎纯母乳喂养(指除母乳外,给婴儿喂食维生素,水,果汁,但每天不超过1~2次)至少6个月,算母乳喂养成功。泌乳量充足:产妇自觉双侧饱满,24小时哺乳>8次,能满足新生儿的需求,新生儿情绪平稳,喂奶后婴儿安静入睡2小时以上,大小便正常(大便呈糊状,小便每日6次以上)。不充足:产后72小时仍无乳汁或仅有少量乳汁且下奶感不明显。6月内进行必要的指导及随访。

2结果

通过观察比较两组产妇72小时泌乳量和母乳喂养成功率,经产前母乳喂养宣教、哺乳训练及产后营养饮食指导对母乳喂养率有显著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下表:

3讨论

3.1以往的调查显示[1],产妇从护士处获得的有关母乳喂养的知识很少,如果护士能耐心细致地做好母乳喂养的定都,就能增强产妇母乳喂养的信心,提高其成功率。用母乳喂养的婴儿发展更为健康,世界卫生组织都建议妈妈母乳喂养孩子到2岁,产前母乳喂养的宣教使产妇充分认识到母乳喂养的重要性及优点。1、母乳中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有利于婴儿的消化吸收及营养发育。母乳喂养有利于增强婴儿抵抗力、免疫力,在母乳中,尤其是初乳和过度乳中含有丰富的分泌型iga,能增强新生儿呼吸道抵抗力。初乳具有营养和免疫的双重作用,还能帮助孩子排出体内的胎粪、清洁肠道。此外,初乳中含有大量的抗体和白细胞,是新生儿抵抗各种疾病的保护伞,它还含有新生儿不可缺少的铁、铜、锌等微量元素。据相关资料显示,新生儿最初的一个小时吃到初乳,将有效降低新生儿的死亡率。2、母乳喂养经济实惠。母乳不仅对婴儿健康成长有利,对新妈妈恢复身体好,而且比其它喂养品成本低廉,经济实惠。母乳非常容易消化、吸收,可被婴儿机体有效利用。3、母乳干净、安全,它是喂养婴儿的最佳食品。它安全、干净、无毒,无任何副作用,是其它任何食品都无可比拟的,它是天下新妈妈与生俱来的为婴儿提供的“安全粮仓”。4、母乳喂养可降低减少婴儿过敏现象。母乳中拥有天然的“抗生素”,“抗病毒素”等,故用母乳喂养,可大大降低和减少婴儿的各种过敏现象的发生。通过以上的耐心细致的宣教为孕妇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母乳喂养的氛围,增强孕妇母乳喂养的信心。其次利用模拟婴儿的产前哺乳训练对母乳喂养的成功率有明显的影响,通过模拟婴儿进行各种哺乳训练,大大提高了产妇的学习兴趣,增加了产妇哺乳的实际操作经验,为孕妇产后的成功哺乳奠定了基础。

3.2据调查因母乳量不足而放弃母乳喂养者占全部放弃者的77%,足够的乳汁是母乳喂养成功的关键,影响产后泌乳量的因素与身体素质、内分泌、产科情况等多种因素有关。[2]产后乳汁分泌的早晚、量及乳汁的营养成分个体差异较大,除了生理差异外,产妇的饮食结构对乳汁的分泌和及质量影响很大,饮食指导更是重要内容之一,产妇摄入营养饮食是保证母乳喂养的前提[3]。催乳素水平测定表明产后母乳充足母亲与无奶母亲血中催乳素水平没有明显差别,保证睡眠,提高食欲,增进营养对于促进母乳分泌和成功地进行母乳喂养极为重要[4]。母乳在经历了生产过程之后,产妇的身体一般都处于比较虚弱的状态,合理的膳食搭配不仅可以让产妇尽快恢复还可以保证有充足的乳汁进行哺乳。通过比较两组产妇的72小时泌乳量发现观察组产妇的泌乳充足,增强了产妇哺乳的信心,产后的营养饮食指导为产妇的母乳喂养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许多产妇在出院回家后就减少母乳喂养、给婴儿添加代乳品,因为此时母亲出院,离开了母乳喂养环境,若遇到哺乳困难而得不至医护人员及进的扶持和帮助,容易导致母乳喂养中断[5]。因此产后的随访及产后指导显得非常重要。

综上所述,通过产前的母乳喂养宣教、模拟产前哺乳训练并结合产后营养饮食指导,对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有着显著影响。

参巧文献:

[1]熊承良.临床生殖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71

[2]朱丽萍,董秀萍,宋石英.等,.影响母乳喂养因素分析[J].实用护理杂志,1997,12(7):358

[3]王彦敏,梁秀平,韩莉.产后饮食对早泌乳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26):3387

母婴护理教程培训篇9

【关键词】产科护理;母婴床旁护理;母婴知识与技能;满意度

部分产妇由于缺乏母婴健康知识及婴儿护理技能,常在产后出现抑郁等不良情绪,对产妇及新生儿均有消极影响。传统的护理模式多为不同岗位人员在不同场所进行,不仅阻碍产妇学习婴儿护理知识与技能,还易导致新生儿感染。母婴床旁护理是一种顺应时展与母婴需求而孕育的人性化护理模式[1]。近年来,我院在产科护理中实施母婴床旁护理,获得较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对象与分组

从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妇产科住院的产妇中随机抽取470名作为观察对象,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230名和观察组240名。对照组:年龄24~28岁,平均(26.1±1.2)岁;孕周35~40周,平均(37.2±1.1)周;体重64~80kg,平均(70.2±2.1)kg。观察组:年龄24~29岁,平均(26.4±1.3)岁;孕周35~41周,平均(37.6±1.4)周;体重65~80kg,平均(70.3±2.1)kg。两组产妇基本情况接近。

1.2护理方法

1.2.1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新生儿沐浴地点安排在专门的沐浴间,在治疗室对新生儿进行疾病筛查、预防接种。健康知识教育集中在教育室进行,主要通过播放相关影片让产妇了解喂养母乳的方法、处理产褥期常发病等知识。

1.2.2观察组实施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具体如下:先确定好具体的医护人员安排,以小组责任包干制为基准[2],每个小组安排若干名护士,每名护士皆需接受常规护理、新生儿抚摸、新生儿沐浴及母婴健康知识教育等相关护理培训[3],通过考核后上岗。指定责任小组负责相应的母婴护理工作,其中护理及健康教育均在产妇床旁进行,护理主要包括新生儿抚摸、沐浴及皮肤护理等,而健康教育以“一对一”的教学模式开展,主要宣讲内容为产褥期多发病的解决办法、正确喂养母乳的技巧与注意事项、新生儿抚摸及沐浴等,护士一边示范一边讲解,指导与纠正产妇的操作方法。

1.3效果判定标准①

根据我院相关规定自主制定判定标准,检查产妇对母婴健康护理技能(抚触、母乳喂养、沐浴、脐部护理及臀部护理)的掌握情况,由3名医护人员组成评定小组进行评分,每项分值20分,取3人的平均分,累计五项评分得分越高说明产妇掌握程度越好。②根据我院护理情况自拟一份调查问卷评价护理效果,内容包括护理人员的耐心、细心、技术熟练程度、健康教育熟悉程度、及时处理产妇需求、对护理人员是否信任及满意。问卷共10道选择题,满分为100分,80分及以上为非常满意,60~79分为满意,<60分为不满意。总满意率=非常满意率+满意率。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χ-±s)表示,采用u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产妇母婴健康护理技能掌握情况比较(表1)

观察组产妇在母乳健康五项护理技能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两组产妇对护理满意情况比较(表2)观察组产妇

对护理总满意率为97.5%(234/2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7.0%(200/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46,p<0.01)。

3讨论

在妇产科室中,部分产妇对健康与育儿知识了解不足,分娩后极易出现不良情绪,对其开展有效的护理服务干预尤为重要。传统妇科护理模式中,护理服务开展的场所多变,育儿护理与健康知识宣讲等分离,护理效果欠佳。突破传统护理模式的束缚,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应运而生,更突出护理服务对产妇的人性化、人文化的关怀。相较于传统模式,该模式更关注产妇、新生儿的实际需求,在确保两者健康的基础上,为母婴情感交流搭建良好的平台。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的要求下,护理人员需接受相应的培训并通过考核再上岗,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护理人员的综合素养[4]。而采取在母婴床旁实施抚触、沐浴等护理及健康教育宣讲,通过专业人员熟练的演示,产妇可从视觉、触觉、听觉等多感官消化并运用相应知识,以最快的速度进入角色。另外,在医护人员面对面的护理教育中,若产妇对操作步骤理解不清晰可及时询问,如此突出了母婴床旁护理模式的人性化,提高了产妇对护理的满意度。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产妇在母乳健康五项护理技能得分、对护理总满意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综上所述,应用母婴床旁护理可有效提升产妇对相关健康知识掌握的能力,提高对护理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高超,封秀玉,莫丽霞.母婴床旁护理模式临床实践的新进展[J].护理杂志,2014,31(16):41.

[2]贾艳妮,孙婷婷,熊莉华.母婴床旁护理对初产妇产后焦虑水平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34):120.

[3]朱利娜,王养娥.母婴床旁护理与传统护理模式效果评价[J].西部中医药,2015,28(1):112.

母婴护理教程培训篇10

一)坚持政治思想教育,加强医德医风建设

认真贯彻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精神,以医院管理年活动为契机,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努力提高职工思想道德素质,一切以病人为中心,提高医疗服务质量,规范医疗服务行为,维护群众利益,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二)加强业务学习,提高产科质量

提高产科工作质量,是保障医疗安全,降低孕产妇、新生儿死亡率的重要途径,加强专业技术人员培养,加强业务学习,完善各项业务制度,加强产科各类手术操作规程,每周组织业务学习两次,每月医护人员写业务学习文摘卡不少于4篇交院质控办考评。

三)贯彻实施《母婴保健法》,依法保护妇女儿童健康权益:

我们采取了多种形式在全院范围学习《母婴保健法》、《母婴保健管理条例》,并进行考核,考核合格率100%。并在产科门诊和爱婴区设置母婴保护法律法规知识宣传专栏。

四)积极开展妇幼两个系统管理

1)加强孕、产妇的系统管理。今年前来我院分娩的产妇共460人、系统管理460人、系统管理率100%、产后访视460人、访视率100%。加强高危妊娠的管理,今年共有高危孕产妇62人,全部进行了管理,监测和追踪,并实行产前产后一次性收费制度。为提高孕产妇系统管理保健手册的合格率,把保健手册的填写纳入质量检查,严格控制错漏和不规范现象。

2)继续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加大宣传力度,争取患者的理解和支持,新生儿疾病筛查率达到90%以上。并认真做好新生儿访视工作,一年来在我院分娩的活婴有463人,访视463人,访视率100%。

3)积极做好母乳喂养知识的宣传工作。对孕产妇进行耐心宣教,讲授孕期,产褥期保健知识及母乳喂养知识,并对孕产妇进行测试。共宣教460人,宣教率100%、测试合格率100%。

4)对来我院产检的孕产妇发放孕期保健知识,母乳喂养知识宣传手册,在门诊候诊区和病房设有健康宣传专栏,宣传妇幼保健知识,每季度换一次,今年共开办四期。在院内设有母乳喂养热线电话,在门诊设有母乳喂养咨询门诊,正确解答母乳喂养知识的咨询。

5)建立健全的妇幼各项原始登记和报告制度。认真做好妇幼卫生信息统计工作,按时完成国家,省级报表的上报工作,做到完整、准确、及时。

6)不断完善爱婴医院工作。全院医务人员经常为孕产妇宣传母乳喂养的好处,并提供母乳喂养的帮助和指导,成功实施我院促进母乳喂养的十点措施。具体做法如下:对全院工作人员实行每年3小时复训,重点科室人员每年实行两次3小时强化复训,新上岗人员实行岗前培训18小时,并定期组织考核,使爱婴医院成果不断完善和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