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体意识形态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29:47

社交媒体意识形态篇1

关键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自媒体影响

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ki.kjdkz.2015.11.071

theStudyofConstructionofSocialistideologyinthewe-mediaage

GaoYuxuan[1],wanGRui[1][2],wanGYifeng[1]

([1]Schoolofeconomicsandmanagement,XidianUniversity,Xi'an,Shaanxi710071;

[2]ChanganCollegeofXidianUniversity,Xi'an,Shaanxi710126)

abstracttherapiddevelopmentofwe-medialeadanewrevolutionofinternetinformationdissemination,itischangingtheentiresocialinformationoperationmechanism.Sincewe-mediahasprovidedanewopportunityfortheconstructionanddevelopmentofsocialistideologyinourcountry.However,becauseofitsowncharacteristics,we-mediaalsoincreasedthedifficultyofcollectingandjudgingthenetworkpublicopinion,threattheChina'ssocialistideologysecurity,weakentherecognitionofthesocialistcorevaluesofthepublic.So,insuchacontext,thein-depthstudyofwe-mediaconstructionofsocialistideologyasthethresholdforustoseizeopportunitiesandcreateanewsituationintheconstructionofsocialistideology,tochallengecalmlywe-mediaconstructionofsocialistideologyhasthegreatimpactoftheoreticalandpracticalsignificance.

Keywordssocialistideology;we-media;influence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已进入全民自媒体时代。自媒体(wemedia)又称“公民媒体”或“个人媒体”,是指私人化、平民化、普泛化、自主化的传播者,以现代化、电子化的手段,向不特定的大多数或者特定的单个人传递规范性及非规范性信息的新媒体的总称。自媒体这一新兴平台对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力是空前而又巨大的。因此,在自媒体时代下,我们必须重视自媒体的特点,直面自媒体给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带来的挑战,抓住机遇,采取有效措施,使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与时俱进。

1自媒体为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带来的契机

1.1开拓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的新渠道

传统的意识形态传播主要依靠有报纸、电视、广播等媒介,随着时展,这些媒介无疑正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生活在快节奏时代,人们几乎没有闲暇时间观看电视节目、翻阅报纸和杂志。取而代之的是以微信、微博、个人博客代表的互联网新媒体。这些形式的自媒体在当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中起着基础作用。自媒体具有跨平台、跨运营商,通信成本低等特点,并且与传统短信和通讯手段作用相当,使得其成为广大网民首选的社交通讯应用程序,这就有效拓宽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途径。自媒体的沟通方式更立体、更直接,有助于打破意识形态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的现实隔阂,有助于改变意识形态教育者刻板、守旧、落伍的负面形象,双方通过自媒体可以平等地对话。灵活的沟通方式,使被教育者更乐于交流,而且通过自媒体的一些特殊功能促使交流能在一个和谐的氛围中展开,从而使被教育者更好地接受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

近几年来,各大型电子商务网站和经营个体纷纷开通各类自媒体公众平台,以此方式进行促销经营;地方政府和其他社会职能部门也相继开通自媒体官方平台,信息、收集反馈意见;各大电视台、广播媒体和专栏节目也竞相开通自媒体平台,以便与观众和听众交流互动、共享资源;而报纸和杂志等传统媒体等也通过自媒体平台,培养固定群体、扩大粉丝规模数量而产生社会影响力。①由此可体现自媒体已覆盖了各行各业,普及率之高使任何其他社交媒体都望尘莫及。因此,自媒体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开辟了新的渠道,通过每一位自媒体用户、每一个自媒体众平台甚至每一个移动终端用户进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

1.2增加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深度

自媒体的交流私密性这一特点使得用户之间的交流更真实,用户更加信任彼此。类似微博、微信等媒介,自媒体注重情感交流,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和对各种时事的见解看法,评论互动,并可以设置能查看的朋友范围。一方面使得“熟人关系”进一步稳固,另一方面也有保护用户个人隐私的意义。而通过“摇一摇”等功能结识的陌生人,也可以在接触过程中逐渐向“熟人关系”转化。正因为自媒体用户的“熟人关系”,用户心理上对于接收的信息资源更加信任和认同,更可借助“点赞”和“转载”功能加深信息认同度并扩散至更大范围,由此可间接增加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深度和广度。

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中指出,做好网上舆论工作是一项长期任务,要创新和改进网上宣传,运用网络传播规律,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握好网上舆论引导的时、度、效,使网络空间清朗起来。②现如今,政府部门开始通过开通自媒体平台与广大人民群众对话,就是利用自媒体的强覆盖性,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通过有意识的输出信息引导零散的大众意识形态形成相对统一的意识形态。因此,自媒体能够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创建一个高效率且相对易于接受的信息传播模式,在根本上增强主流意识形态认知的深入度。

1.3提高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针对性

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上强调,“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强化互联网思维,坚持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优势互补、一体发展,坚持先进技术为支撑、内容建设为根本,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着力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建成几家拥有强大实力和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新型媒体集团,形成立体多样、融合发展的现代传播体系。要一手抓融合,一手抓管理,确保融合发展沿着正确方向推进。”③

越来越多的党政机构开通自媒体官方平台,要求或鼓励其员工等特定人群关注,不定期相关主题的新闻和科普知识。例如:“共产党员”自媒体订阅号,除与党中央相关政策解读、时事新闻之外还会历史、文艺和民生等方面积极向上的正能量文章,无形之中推动着精神文明建设的脚步。

每个公众平台都有自己的订阅用户,在信息投放上更具针对性,就当前社会热点、历史话题等向订阅用户传输社会主核心价值观,把新闻宣传与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相结合,牢牢掌握舆论引导的主动权。深入宣传党的群众路线,自觉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落实到加强意识形态工作之中,使自媒体成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新平台。

1.4增强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的实效性

自媒体的信息聚合、功能可拓展等特点,为用户提供方便,利用自媒体推送信息更具有效性和时效性。意识形态工作者平时可通过自媒体平台向用户传播教育信息,即时发送,直接到用户手机,变主动阅读为被动阅读,节省了用户自行上网查找信息的时间,提高信息传递效率。由于用户特定,可以将“对的信息”发送给“对的人”,信息推送更加精准,使得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更具实效性。

自媒体的出现大大提升了人民群众对于社会热点问题、紧急突发事件和社会的反应速度和强度,也使得群众参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程度大大加深。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主要途径之一就是社会正能量的传递和巩固。自媒体的即时互动性为群众自觉自发地参与社会正能量的传递和弘扬提供了最佳平台。④以为例,当出现走失家属、儿童,需要散布广散消息寻求帮助、或病患急需寻找专家诊断等事件时,类似消息一经自媒体平台播出就广泛传播,人们在转发信息的同时也深深被圈子的氛围所感染,蕴藏在其中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也借以得到及时有效的传播。

2自媒体为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带来的挑战

2.1自媒体加大网络舆情搜集和判断的难度

自媒体是用户表达情感,观点、转发热点的一个重要窗口,强调私密的社交空间,可设置非“好友”不可查看,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它保证了私人信息的隐秘,保证用户交谈内容不外泄,很大程度上保护了使用者隐私权利,是自媒体的一大优点。但这也正是自媒体的缺点所在,用户在交流过程中所传递的信息并不如其它公共平台具有可见性,因而自媒体减少了用户的信息获取量,同时降低了意识形态工作者搜集反馈信息的能力。意识形态工作者必须以参与者的身份,深入自媒体朋友圈,成为舆情渠道用户。⑤

自媒体的定位交友功能容易成为不法分子用来传播虚假、不良信息的工具和寻找犯罪对象的重要渠道。当事件发生后,由于网络中的信息报道的侧重点、先后顺序以及其分析的深度等不同,导致了不同用户通过自媒体所了解到的信息有一定的偏差。而且在信息没有得到公开与证实,思想没有得到论证之前,广大网民的无意识,往往被恶意利用,使谣言与各种错误思想肆意蔓延。自媒体的快速发展使网络舆情更加复杂化,也更加难以判断,甚至使得网络舆情更加难以管理和控制,这样不利于我国意识形态工作者掌握、整合思想动态进行引导。

2.2自媒体威胁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

自媒体不仅注册门槛低,而且尚没有形成严格的审核制度,同时具有信息即时性的特点。就这决定了信息在自媒体平台中可以自由、随意传播。因此,一些情绪性社会事件往往利用自媒体的便利性,误导人民群众对政府的认识,增加人们对社会和政府产生的不满情绪。而且这种不满的情绪随自媒体用户更深更广地蔓延,极大地扩大了不良影响程度和范围。这在根本上威胁了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安全稳定,给西方资本主义敌对势力提供了可乘之机。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⑥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是没有硝烟的战争。作为当今互联网时代影响力最大的媒体平台,自媒体有着强大的号召力、影响力,从一定程度上拓展了意识形态斗争的空间与范围。在自媒体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安全问题面临着严峻挑战。

2.3自媒体削弱了大众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

经济全球化、社会转型期文化多元化已经对人们的价值观念产生严重冲击,而手机文化的迅猛发展使这种冲击更加深刻。自媒体的隐蔽性极高、传播力极强的特点,其对大众价值观的影响也不易被觉察,往往是在长期的接触中逐渐被感染同化,久而久之导致大众价值观多元化。不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贯彻落实,有碍于意识形态工作者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从根本上削弱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力,削弱了大众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心理认同。

自媒体多渠道提供的、观点各异的信息对用户存在潜移默化的影响力,大量非主流价值观念、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西方社会生活观念的渗透等潜移默化的影响,导致一部分群众产生享乐主义、消费主义、拜金主义等这些消极的价值观。从而导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度、信任度及认同度的降低和削减,甚至对核心价值观产生怀疑。

3加强自媒体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建议

3.1积极抢占自媒体阵地,确保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导地位

网络作为意识形态建设的新领域已成为各种意识形态传播争夺的阵地。事实早已证明,“意识形态领域阵地,马克思主义不去占领,网络时代,网络阵地马克思主义不去占领,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的东西就必然占领。”⑦

自媒体这一新兴媒体已成为各种意识形态争夺的主要阵地。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要通过深入自媒体阵地,利用博大精深的思想政治理论、灵活有效的现代传媒手段、坚定不移追求真理的战斗精神,牢牢占领自媒体阵地,掌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做好利用互联网开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工作的整体规划,加强网络内容建设,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创造出符合自媒体特点的、反映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先进思想文化的精品力作,使广大人民能够保持正确的政治原则,使自媒体成为宣传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阵地。

3.2提高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者自身素质,与时俱进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信息输出的方式与方法都发生了改变,信息传播的流通性和获取信息的平等性都得到进一步的加强。这就要求意识形态工作者在当前“微时代”,必须转变思路,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掌握扎实的传播技术与技巧。不仅要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还要熟练使用自媒体的手段,充分了解自媒体技术,掌握自媒体的特点,科学使用自媒体。使自己既成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教育者,又成为自媒体信息的收集者、者和管理者。

意识形态工作者不仅可利用自媒体平台实现社会思想纠错、惩恶扬善等职能,也可将自媒体与其他媒体如博客、微博等联合起来,丰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手段,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效果,不断为社会输入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大众自觉自愿地认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并积极加入到弘扬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战斗队伍中去。

3.3健全监督管理机制,发挥自媒体优势

自从传播媒介诞生以来,制定法律法规对传播的控制已经越来越重要。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健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体制机制。健全基础管理、内容管理、行业管理以及网络违法犯罪防范和打击等工作联动机制,健全网络突发事件处置机制,形成正面引导和依法管理相结合的网络舆论工作格局。”⑨

想要利用自媒体平台进行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就必须加强平台监管。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应加强沟通、协作,加强监管力度,尽快建立对专门针对自媒体的网络运行规章制度,积极贯彻落实,严格审核各方面的内容,例如加大对信息的审查力度,对信息进行必要的筛查、过滤、把关和屏蔽,对账户加强身份审核,推行管理人员实名责任制,从源头上加强对自媒体的管理,保证正确政治方向和原则。

相关部门也应该加强立法,打击侵害网民利益的行为,为自媒体的良性发展保驾护航。要积极建立举报恶意应用机制,通过设立不良信息举报电话,制定对自媒体的监督和举报奖励办法、对网络不良信息和违法行为的惩罚条例,对利用自媒体进行违法犯罪、不正当宣传等行为进行坚决打击,杜绝低俗不健康等内容的出现。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一个积极、健康、和谐、文明的自媒体环境。

3.4满足群众现实利益,做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本质工作

自媒体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不仅要重视网络媒体,更重要的是要了解人民的现实问题和切身利益。自媒体作为网络媒体的后起之秀,是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工作提意见及建议、对现实问题和社会热点发表观点的重要媒介。用户在自媒体上所发泄的不满归根结底是在网路世界表达真实情感。只有满足群众的现实利益才是意识形态工作者的本质工作,只有国家和政府真正关注和解决人民的问题和困难,保障人民的切身利益,群众才会真心认同我国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只有人民群众满意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才能做好,所以,在“微时代”,要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设,就需要意识形态工作者多关心、关注民生民意和人们所关系的热点话题。

总之,必须认清自媒体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发展趋势,辩证分析自媒体对其的双重影响,并在此基础上积极探寻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实现路径,依靠自媒体的发展不断增强自身号召力和凝聚力,才能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与时俱进,不断发展。

项目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资助,项目名称:互联网时代条件下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研究。项目批准号:14JD710049;另外获团中央学校部全国学校共青团课题研究资助项目

注释

①④王光宇.发挥自媒体在主流意识形态传播中的作用[J].理论与现代化,2014(4):112.

②.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n].新华网,2014-02-27.

③.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上的讲话[n].新华网,2014-08-18.

⑤田仲金.自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及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14.

⑥.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新华网,2014-08-19.

⑦顾洪英.信息网络化条件下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J].求实,2009(9):80-82.

社交媒体意识形态篇2

关键词:媒介环境;涵化理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40-0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4156(2013)07-106-03

如果从以下三个视角看待媒介:作为环境的媒介、作为工具的媒介、作为媒介的环境,那么,深刻认识和研究媒介环境对于大学生文化学习、社会交往、思想认识、道德意识的影响便刻不容缓。校园媒介环境是大学校园内外的媒体所营造出的一个“情境”——这个情境可以是社会的,也可以是校园的,更可以是意识形态和文化上的。校园媒介环境由各式各样的校内、校外媒介及其传递的信息和符号(包括内容和形式)所构成,是一个充满符号互动的意义环境,它是校园的传播环境、信息环境和文化环境。

一、校园媒介环境的形态和特征

波斯曼说,学校是“复杂的多媒介的符号环境,自有一套词汇和规则”,来“规定师生做什么,如何做,如何互相联系,如何与这个环境之外的一切东西建立互动关系”。校园本身就是一个复杂、丰富的传播环境,它由自我传播体系、人际传播体系、组织传播体系和社会传播体系等构成。

从媒介的种类和特征来看,校园媒介环境可主要从以下五种形态进行分析。

1.从未消逝的语言符号。语言作为最古老最主要的一种传播媒介,在大学校园的信息交流、知识传播、文化传承、人际交往等方面仍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的大学出现于清末,语言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其作为符号环境的内容与形式都在发生着变化。如最初的文言文到近代的白话文,新中国成立后全国推广标准普通话,到近几年网络流行语言,伴随时代变迁而产生的语言的发展首先集中发生在学校,特别是与时代进步和社会接触最广泛、最活跃的高等学校。

2.书本是知识传承的经典载体。书本一直是知识体系的主要载体,它能以固定的文字形式对知识进行传承、再现和解释。在现代大学,毋庸置疑的是,日益丰富的图书对历史情境的解构与再现、对科学知识的释义与想象功能得到强化。但是有一个现象也应引起重视:随着因特网的普及,大学生如完成课业需要查资料、写论文,倾向于求助便捷的网络媒体,书本等传统媒介在大学教育体系中反而有被边缘化的趋势。

3.大众媒体入侵。大众媒体对于社会情境的展现和重构,普遍地影响着人们对于社会现状的认识和体验,同样的,大学生虽然生活在大学校园内,但不可避免地通过各种渠道接触大众媒体。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所重构的社会情境入侵校园,对于思维方式、意识观念等尚未发展成熟的大学生来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对于社会图景的认知。比如,一直饱受道德诟病的相亲节目“非诚勿扰”,其宣传和倡导的拜金主义倾向就有可能给大学生带来负面影响。同时,大众媒体给大学校园带来意识形态冲突、暴力倾向和娱乐化问题也在困扰着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者。

4.新媒体革命。以网络和手机等为代表的新媒体革命极大地改变着大学生的认知方式、知识积累方式和社会化方式,也对大学的教学、管理、思政等工作带来难题。“新媒体’成为大学生生活中的‘必需品”。第一,新媒体的变革开创了大学生人际交往、社会接触的新形式,发展了新的知识来源和知识建构方式,以往以记忆为主的知识积累方式得到弱化,记忆的优势被“百度”所替代,这使得课堂上传统的知识传授方式和考试方法面临挑战。第二,大学生对于社会图景的认知更加直接和主动——他可以寻找到任何他想要的主题进行搜索和探知(而无关乎真实)。第三,网络舆论表达的可能性和空间加速大学生个人角色的社会化进程,这种公共空间的存在使大学生管理面临两大新难题:个人意见的自由表达尺度和参与公共事件的可能性增大。第四,有公共空间,便有意见领袖,于是出现大学生两种新的角色定位值得研究:意见领袖或者是意见领袖的追随者。第五,大学生本身所具有的价值取向的易塑性在媒介环境中得到强化体现,新媒体中的信息过载可能导致新的意识形态困惑。第六,网络的开放性导致大学生新信任危机,如何在网络的观点、唾沫洪流中正确进行道德评价和道德自守,也是思政工作者应研究的课题。第七,大学生课余生活、校园文化、价值取向等深受媒体泛娱乐化影响。第八,校园舆情监测与引导形势复杂。

5.以视频和图像制作技术为代表的校园视觉文化传播手段在校园内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这是校园媒体外在的重要媒体形式。传统的校园媒体可能主要体现在校园平面媒体,如校报、系刊、海报、横幅、宣传展架等。随着视频制作技术和图像制作技术的普及,在校园电视、电子大屏幕等载体上播放的动态影像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视觉体验,同时也丰富着校园文化。

二、以“媒介涵化”理念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媒体的“涵化”理论(cuhiyationtkory),又称培养理论、教养理论,最早于20世纪70年代由伯格纳系统地提出。“涵化效果”,即潜移默化的效果。它的基本观点有:第一,在现代社会,大众传媒提示的“象征性现实”对人们认识和理解现实世界发挥着巨大影响;第二,社会要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存在和发展下去,就需要社会成员对该社会有一种“共识”;第三,大众传媒具有特定的价值和意识形态倾向,通过“报道事实”、“提供娱乐”等形式传达给受众,从而潜移默化地形成人们的现实观、社会观;第四,主流化与共鸣——当大量看电视导致不同社会群体的意见趋同化时,就会发生主流化的后果,当教养效果在人口的某一特定群体中非常突出时,就会发生共鸣;第五,电视媒介在形成当代现实观和社会意识的“主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第六,“教养”是一个“双向吸引”过程,“主流化”作用并不是对所有人都有影响,而且其效果也是因为传播的内容而异(伯格纳,1967)。

以“媒介涵化”理念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就是要以全面、系统的观点组织大学生日常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从知识、技能、思想道德、社会交往、媒介素养等方面全面进行“涵化”,利用媒介技术有意识地营造媒介环境潜移默化地影响和造就学生。“媒介涵化”的主要手段:首先,通过全面开展基于媒介的素养教育,建立一个媒介“强效果”的基本共识,使大学生具备正确使用媒介和有效利用媒介的能力,形成对媒介所传递信息能理解其意义以及独立判断其价值的认知结构,具备有效地创造和传播信息的能力;其次,构建全方位立体的“大思政”传播体系,通过课堂内外的教学、校园媒体的包围、社会媒体的引导等方式,构建主流文化体系,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要建立一个媒介“强效果”的基本共识。在现代大学,大众媒体、校园媒体、传统语言书本等载体和新媒体立体地构成校园的媒介环境,它所提示或重构的“象征性现实”对大学生认识和理解现实世界发挥着巨大影响。同时,这种影响不是短期的,而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教养”的过程,它在不知不觉中制约着他们的现实观。这个基本共识可以通过大学的媒介素养通识课程来建立——不仅是针对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同时也为高校教师提供一种媒介认识。新时代的媒体发展是如此迅速,媒介对我们的生活的影响是如此强大,由此而带来的高校意识形态和舆情监测与引导等方面的挑战是如此严峻,只有在校园大环境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对这个环境因子和互动关系有一种“共识”,才能有效促进校园这—个统一的整体的发展。这个共识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校园媒介环境的形态和互动的方式;第二,校园媒介环境的影响力;第三,社会媒体的影响方式;第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挑战。在这个共识的基础上,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媒介的运作方式、传播意图,从而有针对性地推动大学生的洞察力、思考力和批判力培养,培养学生在媒介环境下的自我分析教育、自我认知管理和自我学习管理。

2.在“媒介涵化”理念这个基本共识的基础上,建立“大思政”传播体系。基于媒介环境的体系性影响,把“大思政”传播符号输入整体环境的每一个可控环节,让大学生处于立体的“大思政”媒介环境中。“大思政”的概念是强调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而不仅仅是把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交给思政工作队伍,施予主体应包括学校系统内的所有部门和所有教工。以“媒介涵化”理念构建“大思政”传播环境,要重视以下五个效果。

(1)重视“包围”效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是极为丰富的——理想信念、感恩、励志、自信、勤奋,可以说,但凡只要有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元素都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校园媒介环境本身是一个立体的环绕环境。媒介“包围”的效果就是把丰富的思政内容融入校园的每一个信息载体,主要包含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校园宣传环境的建设,包括校园传播媒体如校报、校刊、广播、电视台的建设,宣传平台如横幅、海报、宣传栏等,学生社区的文化建设如寝室评比、黑板报大赛等。二是学生的日常管理,如辅导员与学生谈心制度、网络社区的互动交流等。三是课堂教育教学,不仅是思政类课程,为人师者站在讲台上本身就要全过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批判性思维。四是各类校园文化主题活动,如学术节、艺术节等文化活动。重视“包围”效果就是有意识地让学生在校园生活学习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角落都充满着健康向上的信息符号,时时刻刻让他有积极的感受,才能主动地思考和行动。

(2)重视“主流”效果。“主流”效果是指,丰富的思政元素始终要围绕—个主流文化或观点展开,让身处其中的大学生对于符号环境的感受能最终产生一种趋同的观点或态度。比如,围绕“上海2010世博会”这一主题展开的媒体宣传,处处都能见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口号,这就是极强的“主流”效果。校园媒介环境的“涵化”理念也是一样,重视营造媒介环境的主流符号,最终使大学生们收获“主流”效果。比如,根据时代的主题和焦点事件,如“建党九十周年”、“喜迎党的十召开”等专题,开辟专题的“红色”网站或思政类网站,展示党的辉煌成就、中国的飞速发展等相关内容,以爱国主义精神引导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在学生的日常管理过程中,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交流工具,在网络的公共空间构建新的校内社交环境,进行相关“议题设置”,引导大学生关注的舆论重点等。

(3)重视“共鸣”效果。大学生面对媒介文本会根据自己不同的信念、态度以及框架来理解、接受甚至进行“协商”和“批判”,“主流”的符号环境有时未必能被顺利地接受和吸收。这时,“共鸣”作用就显得很关键。“涵化研究者提出了补充性的‘共鸣’(resonance)理论,它指出受众在电视上所看到的情况和自己的日常生活一致时,‘实质上得到的涵化是双剂量效应的,因为他们在电视屏幕上看到的现实和自己的真实生活发生了共鸣。’”“共鸣”一个显著的要素是“一致性”,是指媒介环境所传递的信息如果与大学生的认知状况、态度表达等“一致”或者说“接近”,那么,就比较容易获得他们的心理认可,从而接受或强化自己的原有立场。如果教师在形象性和生动性的基础上,语言、释义方式能与伴随着新媒体发展所产生的语言、视觉文化等方式的变化密切对接,能与现实热点(尤其是网络热点事件)对接并进行探讨,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引起大学生的共鸣,教学效果就事半功倍。在校园文化建设、与学生的日常交流和学生日常管理也一样,如果引导的话题、活动设置的主题、传播符号和方式等与学生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相接近,就会产生共鸣。

(4)重视“视觉”效果。现代大学一个最显著的变化就是多媒体技术的广泛运用——技术不仅仅是一种传播工具的变革,它同时改变着大学生接受知识的方式和程度。在课堂上,多媒体教学方式使枯燥的理论形象化,并提高了课堂效率。在校园环境中,多媒体技术的广泛运用极大地丰富了校园文化。在主题活动中,多媒体视频的展示能使活动的表述更加生动感人。视觉的形象物质对于受众解读符号的能力要求降低,能使他们超越某种异质属性,在更大的范围内相对更容易地获得某种认同,培养他们对于某种事物的共同观点。意识形态最终要通过一定的文本形式表达出来,视觉艺术无疑是最佳的载体——包括视频和平面的视觉艺术。大众传媒的视觉“涵化”能力已经被广泛验证:文化复制工业正在使越来越多的大众形成趋同的态度和审美。在校园媒介环境中批判地运用视觉传播载体,抢占校内户外媒体的视觉阵地,对于构建主流校园文化,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社交媒体意识形态篇3

当我们谈论文化时,首先要考察文化与意识形态的关系,意识形态问题是文化绕不过去的存在。

意识形态多指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和基本的领域,属于上层建筑,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和阶层的思想体系。“在阶级社会中,作为社会主义核心的意识形态其指导作用和功能主要体现在价值导向功能,服务保证功能和教导育人功能。”“意识形态对文化的指导作用和功能具有强制性,其目的是理顺并规范个人意识的行为遵从意识形态的范式,它是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控制形式和操纵结果,一般是线性地进行。”[1]简言之,意识形态是文化的指导核心,无论是从传统文化到现代文化的发展,还是外来文化选择吸收,都必须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本国意识形态的本质要求。但同时,文化也是意识形态形成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任何文化都体现社会上大多数人的价值诉求。文化的良性发展有助于主流意识形态的发展和完善。我国要进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文化的发展必须坚持在社会主义核心意识形态的指导下进行,离开了主流意识形态的约束和指导,文化的发展就会迷失方向和走向堕落。

二媒介文化的内涵及特征

1媒介文化的内涵

随着20世纪下半叶兴起的科技革命浪潮,高新科技催生出了不同的新的媒介形式,我们大致可以把媒介形式分为两大类:一类可归为传统的印刷媒介,如报纸,书籍和杂志等,另一种就是电子媒介,包括电影,广播,电视,网络,手机等。文化的表现形式也随着传播媒介发展而不断改变着自己的形态,并且在一定时期内,多种文化形态并存。我国的文化主要经历了“主流文化”与“边缘文化”“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萌芽、发展和繁荣,上世纪90年代,媒介文化也渐渐进入人们视线,并迅速发展起来。关于媒介文化的概念道格拉斯的阐述较为典型,“‘媒介文化’这一概念既可以表示文化工业的产品所具有的性质和形式(即文化),也能表明它们的生产和发行模式(即媒介技术和产业)。”[2]媒价文化较以往的“主流文化”、“大众文化”等淡化了有明显的意识形态用语,更加注重传播媒介与文化的关系。甚至有的学者认为“我们的文化就是一种媒介文化”[3]。凯尔纳认为媒介文化就是一种图像文化、工业文化、商业文化和高科技文化。如此看来大多数学者们都对媒介文化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认同,不可否认的是,媒介文化作为一种不断生成的文化,它正在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2媒介文化的特征

首先是它具有广泛的融合性。在当下社会,媒介文化迅猛发展,但并不意味着我们大众文化已经退出了历史的舞台,随着经济、政治的全球化,各种文化形式早已超越国界在全球泛围内交流与合作,相互的渗透和影响,不同文化主导的思想潮流的界限也开始变得模糊和融合。因其传播的即时性与广泛的参与性,媒介文化比以往的任何文化形式更具有包容性和抹平性。其次,媒介文化具有自由、平等、即时交互性。媒介文化由于其特有的传播媒介,网络、电子商务,移动设备等给当今的人们提供了更加方便、快捷、自由交流的虚拟生活环境和体验,“在网络组织里,信息本身就使得一切事物都趋于平衡……在网络组织中成员彼此平等相等,因为最重要的是信息,它使一切变得平衡。”[4]即使这样,我们也不可片面地理解为在网络社会中不存在权威,“网络权威是凭借着能力和魅力树立起来的,而不用以社会等级或官位、职称作基础。”[5]最后,媒介文化具有创新性和复杂性。由于媒介文化参与的平台不受年龄、职业等的诸多限制,全民参与的浪潮前所未有,网络空间的参与者主要是青壮年为主,因此大大激发了媒介文化创新的生命力,任何一个思想的火花,都可能成为引领潮流的思想或思潮。媒介文化的生成方式也是非性的,它在使用主体的接受,理解,反馈不断循环往复中繁荣。同时媒介文化还受到运营的商业性、视听率,网络安全性的影响,媒介文化不可避免的兼有主流文化的烙印和商业文化的气息以及大众文化的呼声,媒介文也因此变得更加复杂和变化。

三媒介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挑战

1新媒介文化影响下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产生了迷失和错位

全球数字化的大环境下,我们每一个人都融入其中而不能置身于事外,数字化的生活是一把双刃剑。在虚拟化的生活中,匿名性和互动性,使得人们的交往变得更加流畅,社会地位、个人素养、职业类别、年龄、性别等都不再成为人们交往的障碍,网络生活中每一个不同的节点,都可以与世界上任何一个节点无限连接,这与现实社会中的层层组织和控制制度不同,在这里已经超越了国界,不同的价值观、不同的信仰在网络上都可以自由交流,百家争鸣,百花齐放,这些赋予了媒介文化新的生命力,但是当每天面对那些海量的信息,深受多元文化观念的强烈冲击,人际交往范围的无限扩大,使得那些涉世未深而又喜欢接受新生事物的大学生们无所适从,以往的家长权威、学校、教师的权威都在逐渐褪色,学生主体尚未成熟的价值观、人生观和生命观等在不断受到冲击和重建中产生了自我的迷失和错位,这对于学生主体的生长和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都是非常不利的。

2媒介文化的异化使得主体人格、行为方式发生改变,学校暴力事件时有发生

媒介文化的异化,直接表现在虚拟生活中网络行为失范,如网上黑客横行、计算机网络病毒泛滥、电子商务诈骗,网络、个人隐私曝光、信息污染,等等。由于虚拟生存的匿名性、隐蔽性,自由性,等等,面对瞬息万变的网络社会,政府对网络空间的控制和监管面临着许多技术和法制上的难题,尼葛洛庞用“垂死的鱼”来比喻当我们的法律制度与当今的网络世界,他说,“这些垂死托挣的鱼拼命喘着气,因为数字世界是个截然不同的地方。大多数的法律都是为了原子的世界,在而不是比特的世界而制定的……电脑空间的法律中,没有国家法律的容身之处”。[6]当今高校的学生是网络使用主体,他们更容易受到网络社会上这些不良信息的影响,痴迷于网络暴力影片、网络游戏等都造成了今天高校暴力事件频发,人格扭曲和交往障碍等一系列校园问题。

3媒介文化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方法提出了挑战

媒介文化产生、繁荣于虚拟空间,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新媒介理论,它也是一种客观现实的存在。在我们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中,虚拟空间的思想道德评价和思考是缺席的。任何思想的存在都是现实生活的反应与创造,虚拟空间上的道德也正是现实生活中思想道德在新媒体领域中的延伸,但由于我国网络思想道德教育内容的严重缺失,网络道德教育内容还是处于空白。再者,传统的教学模式老师讲,学生听,或者是简单全用课件,这都严重缺乏有效的、即时的互动和沟通,教学过程的僵化缺少吸引力,往往造成了学校和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处于孤军奋战之中,早已习惯于网络生存的大学生,很难被吸引参与其中,这两种因素叠加起来,使得高校的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在媒介文化的冲击下已经变得收效甚微。

四媒介文化影响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对策略

1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入了一个加速现代化建设的社会转型期,对外开放和交流的深入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意识作为社会存在的反应,各种社会思潮相互激荡,尤其是文化霸权和文化渗透,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形成了严重的挑战,为了确保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方向和健康发展,我们必须以党的“十”报告强调指出的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宗旨,始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不动摇,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教育基础和人才培养后备军。

2加快网络使用和监管制度

数字化的时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而法制建设相对于社会科技的发展则相对滞后,我国针对于互联网的使用和监管的法制建设则更为薄弱,就像当年红极一时的柯达胶卷一样,近年来只有少数的摄影爱好者在使用它,胶卷随着数码技术的发展已经淡出了我们的生活,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们必须注意到虚拟化的生活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网上办公,网上购物,网上交流,等等,它在不经意间已经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在数字化生活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网络犯罪,网络维权、网络自由主义思潮的泛滥,网络监管面临法律空白的尴尬都要求我们必须就网络的使用和监管制定出有法可依的有针对性的法律条文和制度,净化网络环境。

3加强校园网络管理和建设,优化校内道德教育环境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必须适应历史的潮流,才能与时俱进,确保教育的实效性。高校作为国家为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科研单位的前沿,有责任也有义务为广大在校学生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建设,这其中就包括与生活学习密切相关的网络设施建设及相关的软件管理,配备专门的网络管理与服务部门,充分利用网络强大的力量,不仅要为学生提供文献、信息查找的便利,同时也要对网上一些不良信息进行随时的筛选和过滤,优化校内道德教育环境。

4提高德育队伍和学生媒介素养培养

全球网络一体化的急速成型,如何通过网络手段达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如何学会有效地使用网络获取有效信息,跨越网络使用鸿沟,令“网络化生存”更有意义,是高校师生面临的共同问题,高校应该注重德育队伍的媒介素养的培训,使教师可以熟练地使用现代媒介手段,开展新颖活泼的网络教学模式,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之中,结合人文关怀和有效的心理疏导,引导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切实有效地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感召力。

参考文献

[1]启绩,等.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文化和谐发展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24.

[2]道格拉斯・凯尔纳.媒体文化――介于现代与后现代之间的文化研究、认同性与政治[m].丁宁,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60.

[3]戴安娜・克兰.文化生产:媒体与都市艺术[m].赵国新,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4.

[4]约翰・奈斯比特.大趋势[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202.

社交媒体意识形态篇4

1818年,英国诗人雪莱的妻子玛丽·雪莱创作《弗兰肯斯坦》,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科幻小说。书中那个为人所生却不为人所控的怪物,影响了好莱坞科幻形象的塑造。

现实是不是也有弗兰肯斯坦的翻版?对商业世界来说,社交媒体便是。在引发话语权从权威易手给公众之后,社交媒体重塑商界的沟通方式。

两年前,很多企业对社交媒体之于公关策略的重要尚未充分认知。而如今,几乎每一个消费品品牌都在应用新的沟通渠道进行品牌推广与公关。“奢侈品业尤其值得一提。”奥美高级副总裁程玲说,两年前,这些品牌都非常犹豫,认为社会化媒体能够到达的人群与其目标人群不太一致。但现在几乎都开通了,且在上面非常活跃。

社交媒体解构了传统权威的单向话语权。无论官方组织还是公司,都在谨言慎行地尝试走亲民路线。这种数字化互动式媒体,改变的首先是权威与受众的权力位置和关系,之后才是传播方式和公关渠道。

社交媒体将人们对互联网核心价值的认识又提升了一个档次:由生产信息、沟通社会成员,开始走向重构社会关系、组织社会成员。社交媒体和它所在的互联网,开始从人们的生活工具转化为生活形态本身。

其次,新时代的媒体格局改变了自我中心的单向模式,召唤社会各方实现立体、人格化的相遇,展开双向交互、平等均衡的对话,完成理性、建设性的公共讨论。

信息爆炸带来的知识飞沫、注意力分散,使传统意义上的宣传越来越可能沦为听众缺席的独白,其中酝酿着强烈的关系诉求:没关系,没传播。关系和信任的建立会先于信息和知识的传递。

在不可控这个层面上,社交媒体形同现代商界的弗兰肯斯坦——大规模网民互动所带来的瞬时巨大“杀伤力”,绝非任何机构所能预料与操控。发起者充其量只能做一个有影响力的意见领袖,并不能把握全局走向,是福是祸,难有定数。“社交媒体给我们的是一个不能完全掌控的世界。像从前那样从起点就能看到终点的营销和公关,现在几乎不可能了。”奥美中国培训总监任凌说。

但这个弗兰肯斯坦也常给人惊喜。在受众反馈里隐藏着一些新的传播点有待被发掘。2010年至2011年,苏格拉威士忌品牌Johnniewalker(尊尼获加)就探寻了社交媒体的秉性,并基于此展开“语路计划”。

Johnniewalker一直以“Keepwalking——永远向前”为品牌精神,但始终未能在中国市场真实呈现。在社交媒体风行的时代,“语路计划”放弃了传统的产品说教和促销方式,而改为开设微博,写博客,邀请闾丘露薇、洪晃等公众人物带动讨论,提供平台供网友分享自己的梦想故事,同时携手贾樟柯等6名新锐导演制作12部短纪录片,呈现包括潘石屹、黄豆豆、罗永浩、周云篷等12位来自各个不同行业的人物逐梦时的奋斗艰辛。这一系列基于社交媒体的品牌营销展开后,网上品牌相关讨论增长了300%。

有共识,有对话,有关系,然后有传播。以前的传播会先调研,讨论出想法,然后按执行方案执行。但在Johnniewalker的案例里面,团队被分成三部分:一部分人负责内容的创造,有些内容意在引发意见领袖的探讨,有些则为激发大众热议;另一部分关注渠道规划和管理,将影响力最大化;第三部分集中于对整个过程的监控和实时的调整反映。

与此同时,社交媒体时代的品牌推广攻略也随之更改,以下可能是几个关键点——

回归常识

社会化媒体是日常化的沟通,日常沟通是常识世界。“这个时候企业要发自内心地相信常识的力量,要相信和捍卫常识。”人民大学传播系主任胡百精说,社交媒体根本无法成为遮羞布,越不透明、越不真诚,只会越被动。

倾听

一个人人都获得表达机会的年代,基本上也就是一个人人都不倾听的年代。在社交媒体上,没有企业主题,只有公共主题。通过倾听,放下我执,与自己的利益相关者找到共识,形成利益共同体,才是品牌的聪明之举。

品牌人格化

企业一旦使用社会化媒体就面临新的选择:把自己的品牌人格化。在社交媒体上做价值观和责任感的输出,以人格化的状态、姿态和心态来面对每一个具体的生命个体。

平等渗入血液

社交媒体是对话性的,而对话的本质在于平等。但现存问题恰恰在于,有些企业还不懂得什么是平等。如果公司领导者在内心深处体验到平等的意义和价值,举手投足之间都将是平等的策略。

社交媒体意识形态篇5

【关键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管理权

【中图分类号】B089.2【文献标识码】a

从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来看,意识形态的生成是与人类历史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的。人从自然的存在物转化为社会的存在物,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反复实践中,总是不自觉地受到一定意识形态的导引。对于意识形态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重要性,马克思曾指出:“如果从观念上考察,那么一定意识形态的解体足以使整个时代覆灭。”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不断加强,但也面临着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面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主体的多元化,思想价值观念的多样化,互联网传播的虚拟与真实的交互性、复杂性,致使思想领域出现了诸多思潮,也使我国当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管理遭遇挑战。我们必须以高度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重视我国意识形态领域里的新变化,建立新的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传媒机制,搞好意识形态的宣传工作,加强意识形态的管理权,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意识形态对政治权力合法性的维护

意识形态作为社会存在的反映,起源于以生产劳动为基础的社会物质生活,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和其他社会科学等赋予意识形态以特殊的方式,随着经济基础的变化而变化,并从不同侧面反映现实的社会生活,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意识形态的有机整体。意识形态这一社会机制起着教化民众、减少社会冲突、维护社会秩序以及维护统治阶级政治权力合法性的作用。

意识形态的存在和发展都是与国家利益、阶级利益、社会制度的差异性相连结,都承担着批判或维护特定的国家利益、政治权力、阶级利益、社会制度的使命。马克思认为,阶级社会中的意识形态起源于阶级、阶级对立与国家的产生,阶级与国家既为意识形态的存在提供了必要性,又提供了可能性。相应来说,意识形态的生成与发展又为阶级和国家的存在提供了合法性。在维护政治统治的合法性上,传媒同统治集团达成共识、形成默契,就是传媒所有的自由行为都是以不触犯国家的权威为前提,在政治上不可公开对抗当下的政治意识形态。正如多丽丝・格雷伯在《大众媒介与美国政治》一书中所说的:“传播媒介通常支持政治体制而对该体制的基本原则很少质疑,他们的批评仅限于他们认为有违于社会和政治价值观念的事情。”②

意识形态管理权的历史生成

在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中,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以及意识形态发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的作用下,意识形态的内涵在新的时空中不断得到拓展,其存在形式也不断进行转换。作为社会意识形态重要载体之一的报刊传媒,受到国家政治权力或政治组织的控制、以及对某个政党报刊的依附,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上半叶的英国和法国。官报、政党报刊所承载的意识形态功能,出现于欧洲中世纪末期的报刊传媒,一诞生便受到王权的直接控制。在报刊传媒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很快成为统治阶级维护其统治的工具,其公开的评论及批判功能受到政府的严格控制,报纸成了官方公报。报刊不是直接由政府部门创办,就是由特许的少数王权信任的出版商出版。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政权,通过政府颁布法令对报刊内容实行书报检查,同时,还查禁其他非官方出版物;禁止报道和评论与本国政治相关的问题,禁止对官员的批评,禁止对未经宗教道德允许的内容进行报道。但对国外的政治评论,只要不涉及本国政治,则不加以限制。③报刊作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而产生的近代公共传媒的主要形式,在其历史生成过程中,主要经历了官方报刊、政党报刊以及大众传媒三个发展阶段,并在每一阶段上都被赋予了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功能。

在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和革命成功以后,在结社自由和新闻自由的条件下,各阶级和各利益群体都在为自身的利益进行宣传活动。人们对现实社会中重大政治问题的关注,使政党报刊成为传媒的主体,即使是商业性的报刊,也带有明显的政治倾向,积极进行各自的政治宣传和讨论。商业化大众传媒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商业化时期的报刊不同于政党报刊公开表明的党性原则,在反对封建专制的斗争中,这些传媒作为真理与正义的代表,为争取各种权利而斗争。二是市场经济的发展促成了传媒的独立性,发行与广告收入是传统公共传媒得以支撑发展的支柱,经济上的自立为政治上的独立创造了条件。三是价格低廉,容易对社会公众普及,对社会受众产生影响。

西方自由主义意识形态的幻象

从20世纪初,西方国家已经开始积极参与公共传媒,通过公共传媒来实现其政治权力的合法性。从表面上来看,国家参与公共传媒是民主的一种新形式,是公共权力对传媒的公共性的一种妥协,实际上,现今所有民主政权的核心都包含专制的种子。在所谓的现代民主社会里,“正在进入一个新的政治审查时代,这是一个‘民主猛兽’的时代”。在这种新的审查制度下,“一种修改过的关于‘新闻自由’的理论必定要与国家公开限制舆论过程所做的各种形式的干涉进行妥协”。④

约翰・基恩把这种新的审查制度归纳为五种相互联系的政治审查类型,具体表现为:⑤其一是紧急状态权力。在西方民主国家,政府企图通过命令、威胁、禁令和逮捕等方式对各种媒体进行威胁和政治约束,让他们屈从于政府的愿望。这种政治约束采取事前约束和事后审查两种形式,一旦国家处于危机状态,这两种约束形式便合二为一。这样,传媒就在社会中扮演一种特殊的政治角色。其二是军事秘密。现代国家权力依靠掩盖在秘密面纱内的警察和军队机构发展起来,并且这种看不见的“镇压性的国际机器”以保障和维护“国家安全”的名义,在20世纪的西方民主国家中不断增长。政府定期控制官方的新闻,定期核准有关“国家安全”的新闻。其三是说谎。为了达到政治目的的合法性,政府会采取政治上说谎这种手段,通过运用公共关系,巧妙设计新闻会,制造一种政治假象,而又让人们相信这种假象的真实性。其四是国家做广告。即国家权力机构的行使者,凭借对部分大众传媒的资金支持,通过协商和散播舆论来保护自己,并使自己的地位合法化。另外,通过电视和广播对政治领导人进行有倾向性的采访,是国家做广告的虽然不太明显但很重要的一个例子。政治采访变成政治说服与政党进行隐蔽宣传的工具。其五是社团主义。20世纪,扮演政府角色的私人部门组织网络已经相当普遍,由于社团组织对政治权力的分享,国家与公民社会的边界就开始变得模糊,甚至相互缠绕在一起,重新走向一体化。国家通过社团主义干预社会领域,把国家领域延伸进公民社会,使国家的某些功能社会化。同时,社团主义则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公共政治权力的功能,使部分公民社会政治化,构成了一种隐蔽形式的政府。基恩认为,在西方民主国家中出现的这五种相互联系的政治权力,既不向公民或大众媒体负责,也不受法制的约束。但这五种政治权力互相联系着的趋势,已经成为民主社会中的普遍现象,并日益引起人们的担忧。

现代国家对社会意识形态的积极参与及管理

传媒的意识形态功能一般表现在传媒权力的生成与运用上,而传媒权力的生成又表现出动态变化的生长逻辑。19世纪初,罗伯特・索塞曾指出,现代国家的维持靠的是笔而不是刺刀。“当传媒充当意识形态国家机器时,传媒的权力表征为对国家暴力机器的依附,并且释放出无所不能的力量。当传媒作为社会公器时,传媒凭借其对公共舆论形成与走向的掌控,日益显示出无所不能的霸权。当传媒充当现代社会人们信息化生存的依赖时,传媒由于控制了受众的看法,导演了受众的意见,从而占有了大众或者获得了支配大众的权力。”⑥

尽管西方发达国家一直标榜新闻自由,但实际上,从来没有绝对的、毫无限制的自由。传媒“总是带有它所属的社会和政治结构的形式和色彩”,⑦而那种“政治结构形式”即政治体制和政治逻辑,往往会对媒介的传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也就是说,不同的政治体制对传媒采取着不同的控制方式,主要体现为传媒与政府的关系,以及在这种社会体制下言论、出版的自由程度。“新闻媒介看起来是确实独立自主,看起来确实在向权势们挑战―俨然成为政府第四大部门。然而,只要进一步深入调查,显然就会看到这种关于新闻媒介权力的信念,只是那些拿它追逐自身目的者手中庞大的武器而已。政府和政治经济权贵们操纵报纸的事实贯穿于整个历史。”⑧所以,在任何社会,传媒自由绝不会超出政治力量所规定的范围。

显然,传媒自由很大程度上是政府为了树立民主的形象而编造的神话,实际上,没有一个政府―无论它是民主的还是专制的,允许大众媒介免受某种形式的规定和限制而自由发展。传播媒介提供了自由的假象,像一条拴在长皮带上的狗,掩盖了约束的现实。一般来讲,政府在对待媒介的问题上,采取比较慎重或者积极参与的态度,用隐蔽或间接以至直接的手段来对媒介进行控制。控制一般是通过半自治的团体间接进行的。限制自由的最明显标志是控制电视台和电台等声像传播媒介。直接参与是针对一些突发事件、公共性事件、等通过会来达到控制社会舆论,维护社会稳定。

在《世界传播与文化霸权》一书中,阿芒・马特拉认为现代传媒与世界经济、文化有着密切联系,全球化带来了世界同质化问题。全球化实质上是一种意识形态的全球化,西方社会把传媒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概念提出来,是试图用西方的文明、社会价值观来对世界进行整合。尽管有学者把马特拉的观点当作“西方中心论”,是以普遍价值观、普遍伦理的旗号,通过传媒这一载体来对其他国家与民族进行思想、文化、价值观念等多方位的渗透。但网络传媒的超时空特性,使人们并不能完全避免这种“文化霸权”。所以,对于中国及其他发展中国家来说,他们都意识到了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并积极参与对意识形态管理权的建构。

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管理权的建构

意识形态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意识形态的宣传是通过传媒载体来影响人们思想和行为的一种精神交往活动。2013年8月19日,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宣传思想工作一定要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基本职责,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找准工作切入点和着力点,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在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民族文化全球化的当代社会,事物都是不断发展、相互联系的,只有眼界非常宽阔,正确认识和积极顺应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党和国家面临的大事,才能把握工作主动权,掌握意识形态管理权和话语权,才能跟上时代前进步伐,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发展。

第一,构建新媒体的时代精神,积极做好正面宣传。为了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个自信”,要切实加大媒体的正面宣传力度,增强正面宣传的针对性、有效性。落实意识形态宣传、思想政治工作的“三贴近”原则,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弘扬正气、凝聚共识、传递正能量,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时、度、效,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以掌握意识形态的主动权。

第二,引导网络舆论。网上舆论工作是意识形态宣传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由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舆论的发展具有了更广泛的空间和不确定性,对社会公众的舆论引导与控制成为当代社会意识形态工作的一种重要方式。因此,要在深入研究把握新媒体发展规律与趋势基础上,要把握新时期舆论引导内在规律,积极探索网络舆论管理的新方法新机制,探索构建网站、论坛、微博、微信等新技术与网民“互为一体”的管理服务机制。

第三,构建传媒的社会责任,做到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马克思就十分重视报刊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指出人民的承认与支持是报刊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条件,这种“‘好的’人民报刊”是一种“国家精神”,是“和谐地融合了人民精神的一切真正要素”⑨的报刊,是把“个人同国家和整个世界联系起来的有声的纽带”⑩。在谈到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时,强调指出,新时期的意识形态工作,同样体现了党性和人民性的一致性和统一性。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宣传党的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同时,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

第四,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优秀文化相融合,用“四个讲清楚”宣传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当代具体实际实践相结合的产物,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在意识形态领域具有指导地位的重要性,是巩固全党和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发展以及所展示的生命力,是植根于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之中的。在当代,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人民的重要力量。因此,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解决问题,坚定理想信念。对当代世界各国出现的新思想、新观点、新知识,要积极借鉴人类文明创造的有益成果,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迅速发展。

(作者单位:河南中医学院思政部;本文系201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社会公共领域与社会矛盾解决机制研究”阶段性成果)

【注释】

①⑨⑩《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72页,第397页,第179页。

②Dorisa.Graber.massmediaandamericanpolitics.CongressionalQuarterlyinc.1993.p.167.

③陈力丹:《世界新闻传播史》,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3页。

④⑤[英]约翰・基恩:《媒体与民主》,继红、刘士军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85页,第86~97页。

⑥刘文辉:“传媒权力的生成―另一种考察视阈”,《北方论丛》,2009年第4期。

⑦[美]F・赛伯特:《报刊的四种理论》,林姗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80年,第1页。

社交媒体意识形态篇6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网络传播

【中图分类号】D61【文献标识码】a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之所以得以广泛传播,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价值凝聚、理想认同、信仰塑造、政治动员、行为规范等一系列功能。而在这一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传播观中的精神交往观、大众媒介观、政治传播观等都发挥过重要作用。因此,用马克思主义传播观来指导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网络的传播,既是对马克思主义传播观的丰富与发展,又为网络时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精神交往观为网络时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提供了哲学依据

精神交往观是马克思主义传播学的核心概念。要考察这个概念,首先要考察“交往”的概念,追根溯源的话,“交往”概念首次出现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交往”既指以物为媒介的包括商业贸易、交通运输等的物质交往,又指以语言为媒介的人与人之间的思想、观念、意识等方面的精神交往。而现代传播学对传播概念的界定就是指人们之间通过一定的符号系统进行信息的传递、接收与反馈,从而实现信息的有效交换过程。可见,马克思、恩格斯在对“精神交往”的论述中,已经包含了现代传播学的概念,因此,精神交往观可以看作是马克思主义传播学的重要观点。

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需要借助一定的交往手段或传播媒介来实现。当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的时候,就需要形成相应的无产阶级意识或意识形态,以此来领导无产阶级革命。但与此同时,工人阶级的社会地位、经济条件、知识状况又决定了无产阶级意识或意识形态并不会自发在工人阶级中生成,因此列宁提出了“灌输”理论。其实“灌输”也是需要借助一定的交往手段或传播媒介才能实现的。所以,无产阶级意识形态要成为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就需要借助一定的交往手段或者说传播媒介来实现。马克思、恩格斯也认为,交往手段或者说传播媒介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因此,斗转星移,生产力发展、历史演进之后,交往手段或传播媒介的发展会为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或者说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提供新的传播方式。

交往手段或传播媒介的发展为意识形态传播提供了新的传播方式。随着人们物质交往手段的丰富,人们之间的精神交往方式也会随之不断发展和丰富,并最终呈现出一种普遍交往的模式。因为只有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之间的普遍交往才能建立起来。由此可以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尤其是随着传媒技术的发展,精神交往就出现了新的交往手段或传播方式,如报纸、电讯、网络交往等。而精神交往新的交往手段或传播方式,必将为意识形态的传播提供新的传播方式。这一切,也可以从马克思对报刊和电讯等新出现的传播方式的赞美中得到印证。

大众媒介观为网络时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提供了理论借鉴

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生活的时代,报刊等大众传播媒介已经成为主要的传播工具,因此,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大众媒介的观点主要体现在对作为“社会第三权力”的报纸的功能与评介上,而这些评介对于网络时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具有重要的理论借鉴意义。

通过控制媒介的意识形态属性来宣扬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虽然马克思、恩格斯并没有提出像后来法兰克福学派所提出的“媒介即意识形态”的观点,但在其主要思想中已经包含了此类的论述。因为作为观念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的性质是由当时社会的生a方式的性质决定的,因此,作为传递意识形态信息的媒介不可避免地带有意识形态的属性,正像恩格斯所说,报纸的政治态度也是政治。所以要宣扬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就需要控制传播媒介的意识形态属性,使其成为人民文化和精神教育的强大杠杆。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传播要表达出人们的日常思想和感情。马克思强调,报纸应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唇齿相依,应成为人们日常思想和感情的表达者,应当真诚地与人们同甘共苦、齐爱同憎,把它从生活那里倾听来的东西,公开地报道出来。因此,报纸是作为社会舆论的纸币流通的。今天的网络传播方式相对于传统媒体诸如报纸的传播方式而言,无论是传播速度,还是传播内容,以及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程度来说,都大大地加强了。因此,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更应该利用网络传播的优势,借助网络传播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思想的表达者,感情的调剂者,秩序的规范者。换一句话说,既然意识形态不是脱离日常生活的政治观念体系,而是在日常生活中的,那么意识形态就必定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政治传播观为网络时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提供了传播策略

在网络传播时代,观念形态的政治信息的传播对保证国家机器的正常、高效运转,对社会秩序的规范与调节都起着重要作用。因此,马克思政治传播观对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尤其是在网络传播时代的传播具有启示意义。

政治传播观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网络传播的主体素养及客体身份进行了界定。政治传播的本质是劝服,劝服的过程中传播者的素养对传播效果有决定性影响。可见,一个政治传播者光有一腔热血是不够的,还需要具备敏锐的把握时局的政治智慧,具备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立场以明确思想的指向性,并且需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一定的传播学知识,在此基础之上,形成一定的个人风格。与此同时,还需要对传播客体的身份进行界定,正像恩格斯所讲,宣传时必须讲究正确的策略,这个正确的策略就是对于宣传对象身份的界定,不是争取某个人或者是某些团体的成员,而在于影响还没有卷入运动的广大群众。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政治传播的主要传播对象是广大群众的观点为网络时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传播对象的界定提供了示范。

政治传播观为网络时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提供了传播策略。马克思、恩格斯经常采取的政治传播策略,一是隐蔽传播动机,二是用敌对者的材料说明自己的观点。今天,这些策略可以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网络传播提供借鉴。一方面,政治传播需要隐蔽动机这一点,与网络传播领域的传播特点是相吻合的,有利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网络的传播。另一方面,利用敌对者的材料来说明自己的观点,在网络传播时代尤其重要,面对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想或思潮时,正本清源的最有效的做法就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使人们看清事情的真相,自觉成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拥护者和传播者。

总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网络传播是时代赋予我们的新课题,对于这个新课题的探索正在路上,而被实践所证实了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观的指导是保证探索顺利进行的可靠保障。

(作者为长江师范学院政治与历史学院副教授)

【注:本文为重庆市社科规划项目“网络传播视域下我国主流意识形态日常生活化研究”(项目编号:2015YBmK07)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①陈力丹:《精神交往论:马克思恩格斯的传播观》,北京:开明出版社,1993年。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

社交媒体意识形态篇7

关键词新媒体大学生新媒体素养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

2015年1月20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意见》强调,加强和改进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而在西方,美国著名哲学家约翰・杜威提倡寓道德教育内容于学校生活和各科教学之中,认为公民道德的形成只能是公民积极参加公共生活和社会实践的结果。以90后学生普遍接受的新媒体方式做好团学宣传思想工作,创新工作模式,对于打造学习型、创新型、研究型团学工作具有重要价值。

1新媒体的定义及特征

新媒体的概念是1967年由美国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技术研究所所长戈尔德马克率先提出,随后,美国传播政策总统特别委员会主席罗斯托在向当时的美国总统尼克松提交的报告书中多次提到“newmedia”这一概念。

新媒体的“新”体现在技术创新和传播方式上,比如传统媒体电视、报纸的新媒体化,基于新技术的应用出现的网络电视、电子报纸,是新旧媒体不断整合和发展产物,媒介形态的发展使新媒体的界定上具有狭义和广义的界定。

狭义的新媒体主要从新媒体所依赖的技术和所具备的传播形态来划分,即“数字化技术”和“交互性的媒体形态”。广义的新媒体应从更加开放的、宏观的和传播未来趋势的视角来解读。

综合而言,新媒体是建立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通讯技术基础上,以数字设备为终端,通过计算机网络和无线通讯网络进行传播的新兴媒体形态,具有超媒体性、交互性、虚拟性、消解性、个体性等特征,其舆论聚集效应、意识形态传播形式对社会变革产生直接影响。

2新媒体时代对当代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新挑战

新媒体环境对大学生的思政教育提出新要求,大学生新媒介素养的高低影响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的效果。在日常工作实践中,大学生的新媒介素养对思政教育的挑战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2.1与网络的深度共存影响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因与互联网的深度依存,90后大学生更易沉溺于虚拟世界从而远离现实生活。这方面使他们容易出现厌倦现实、自我封闭、疏离社会的倾向,会产生情感迷失、精神孤独、心理脆弱等心理状态;另一方面,网络生活中个体的意愿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由此助长个体的自我意识膨胀与个性的过度发展,其后果是一代人共同意识的消解、集体意识的淡化。一旦回到现实,大学生们易产生不知所措之感,这将不利于其社会化的顺利完成。

2.2“无国界”的信息摄取冲击着主流意识形态教育

大学生熟知新媒体介质且外语水平良好,具备很好的网络信息搜寻与摄取能力,可以如鱼得水般畅游网络信息世界。但因其所具有的开放性、共享性等特点,网络已是一个“无国界”信息平台。即使大学生司空见惯,看似平常的一些媒体信息其背后也往往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因此,在现实中还有不少大学生对社会上偏颇的意识形态观念缺乏警惕,这无疑会影响到学生正确的意识形态观念,易造成政治理想缺失。

2.3信息结构碎片化挑战思政教育内容的系统性

新媒体时代成长起来的青少年已经“不再用一种现行的、一页页、一行行的方式,而是以直觉的、联想的方法将信息链接起来。超文本培育了一种由直觉和联想的跳跃所激励的学问。”这种非线性的阅读方式下,信息之g的联系较为松散,由此生发的思考偏向于直觉与想象。这样,传统文本阅读中建立起来的思想的丰富性、深刻性、条理性大大削弱了。如何处理教育内容的系统性、理论性与受教育者思维的少连贯、重直觉之间的矛盾,也应引起思政教育者的思考。

2.4自媒体传播带来价值体系“无核心化”

新媒体时代强调公众的“发声”意识与话语权利,信息制作与传播能力成为新媒介素养的内容之一。个体广泛参与意味着人人都可以成为媒体的者,人们不再统一接收对错判断,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一个信息源,自由地参与到无中心的交流之中,形成了信息传播中的“去中心”倾向。个人主义的价值取向凸显,追求个人绝对自由的现象产生,价值体系的“无核化”倾向出现,思政理论教育的价值导向作用也会受到削弱。

3新媒体环境下对当代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思考

大学生的新媒介教育内容包括了解媒体的基础知识及如何使用媒体,学习判断媒体信息的意义与价值,学习创造和传播信息的知识和技巧,了解如何建设性地利用媒体来发展自我。通过教育,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媒体批评能力,使其能够充分利用媒体资源完美自我,参与社会发展。

3.1推助思政教育目标的达成

通过新媒介素养教育,引导大学生对于良莠不齐的新媒体信息进行客观甄别、理性分析并公正的判断。一方面提醒学生警惕网络信息污染问题,保护个人身心健康。另一方面,使学生熟悉我国独特的大众传媒生态,恰当的认识理解状态与现实政治的差异,形成正确的政治观。最终,让每个大学生实现全面发展,并为个人的自由发展奠定基础,促进为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3.2深化思政教育内容

社交媒体意识形态篇8

【关键词】新媒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

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统计,截至2012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5.3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39.9%,手机超越台式电脑成为中国网民第一大上网终端。

随着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的逐渐普及,它们也逐渐成为现代化和大众化的信息载体和传播工具,促进话语权向大众转移,加速分众化、对象化、个性化的传播趋势,这对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提出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新媒体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带来机遇

所谓的新媒体,指的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诸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桌面视窗、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等。新媒体以其时效性强、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等特点被形象地称为5a媒体(anyone,anytime,anywhere,anymedia,anyinformation),意即任何人可通过新媒体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媒介信息表现形式传递任何信息,它的出现使意愿表达扁平化、时空传导无限化、身份认可虚拟化、沟通路径多节点、互动关系平等化、社会价值多元化。新媒体这些传播特性,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新媒体拓展了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空间。以手机、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利用连接全球电脑的互联网和通信卫星完全打破了地理区域的限制,已经成为思想文化信息和社会舆论的集散地,极大地拓展了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空间,使受众人数大幅增加,为我们在网络社会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新媒体增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魅力。传播形态从口头传播、文字传播到电子传播,使得传播载体所承载的传播形式更加多样。如今以手机、网络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是一种集文字、声音和图像为一体的多媒体互动交流平台,新媒体声色俱全、图文并茂,把视、听、读有机结合,能够即时互动,能充分感染和激发人们的求知欲和想象力,可使严肃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教育内容变得生动有趣,让人们主动性、自主性和参与性地在屏幕上接受一种形象、生动、直观的情境中教育,极具感染力。

新媒体提高了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时效。新媒体信息的生成和传播的即时性,进一步使“人人拿着麦克风,人人都可被关注,随时随地可”成为现实。施教者可以借助网络迅速、准确的传播方式,及时掌握社会舆论动态,第一时间传播健康、科学、正确的思想信息,消除不良思想文化倾向,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教育的效率。实践证明,新媒体巨大的速度优势可以给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工作者及时地掌握被教育者的思想实际,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及时反馈宣传教育的效果。

新媒体提升了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实效。通过新媒体,草根阶层的声音可直达顶层,在汇集民意方面,颇具一呼百应之势。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工作者通过网络平台与网友在线交流,吸引大批网友的踊跃参与,就百姓关心话题与民众真诚沟通。新媒体不仅彻底改变传统的“你讲我听,你打我通”单向强制性传播方式,使人们在思想交流,接受宣传思想教育时感觉平等,而且,由于网络媒体具有匿名性,使得被教育者没有后顾之忧,这也使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工作者能够获得真实的思想信息,在有效化解被教育者的抵触情绪时,收到较好的效果。

新媒体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带来挑战

马克思在分析资本条件下科技作用时说:“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的。”新媒体在向我们提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带来的机遇的同时,也因为新媒体数字网络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模糊了传者与受者的界限,消除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人们相对自由地观点和信息,“把关人”权力的削弱,就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带来了挑战。

削弱了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控制能力。改革开放带来的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思想文化领域里的斗争,使得新媒体传播领域成为思想碰撞、价值分歧、意识争夺的重要阵地,处在意识形态竞争的前沿。新媒体传播信息的多元复杂,信息真假难以辨别。有些信息是虚假甚至是恶意的,甚至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新媒体散布违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客观事实的反动言论,给人民群众的思想带来混乱。在这种情况下,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群众所接受,发挥其教育引导功能,其控制难度越来越大。

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工作者的认知亟待提高。一部分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工作者,对新媒体带来的技术还很陌生,习惯于用经验主义眼光看待新媒体所带来的变化,面对网络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工作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缺乏足够的认识和迎接挑战的主动性,对运用新媒体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工作感到难以适从。

新媒体的传播速度快、传播样式新、信息容量大,会逐渐成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重要平台。此平台的信息来源广泛、社会交往的增加使得人们的思想更趋活跃,由此产生思想问题的触发点增多、突发性增强、复杂性增强,这使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受到新的挑战,急需寻找新的有效应对方式,有待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工作者提高认知。

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策略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新时期中国共同的价值规范和行为准则,是社会主义文化软实力的核心,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灵魂。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把握新媒体新特征,扬长避短,积极探寻和拓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新媒体环境下的传播策略,使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为人们的价值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行为自觉。

转变思想,以情感人。社会受众在新媒体环境下,形成了一种新的知识消费方式,大众化、易读性的传播方式成为流行趋势。因此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工作时,必须在思想观念上,改变过去的硬性宣传、强迫接受,施行软性宣传、开放接受,这样既可以适应和有效引导新媒体背景下的人们的接受心理,又可以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吸引力。在新媒体环境下,教育主体的信息优势、经验优势完全消失,交流双方都可以成为教育主体而不必考虑身份、地位、学识。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工作者,必须树立平等交流的工作姿态,把教育主体和客体摆到同一个平台上,充分尊重受教者的人格,倾听其呼声,关心其要求,以情感沟通促进思想交流,以科学理性驾驭情感互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教工作达到入耳、入脑、入心的目的。

加强新媒体平台建设。要想在新媒体环境下确保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工作,就必须建立起数量众多、有一定规模、信息量巨大的具有鲜明的马克思主义特色的网站信息传播系统和电子化宣传思想工作集成系统。通过建立一批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流网站,政府各部门、企业单位、院校的领导、专家群开设网站、博客等,形成强大的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声势,牢牢占领阵地。随着新科技的发展,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就是要培养一支能够迎接新媒体时代挑战的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工作者队伍,对他们进行新媒体知识的培训,让他们认识了解新媒体、操作控制新媒体,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工作。

运用科学技术手段,做好意识形态领域安全防范措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真正实现,必须要有积极的倡导、组织与实践,有必要的约束保障机制,要主动占领互联网这个意识形态工作的新阵地,科学把握互联网的特点和规律,加强互联网宣传队伍建设,主动提供内容服务,着力形成网上正面舆论强势。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要积极地吸收世界各国、不同民族所创造的先进、科学、积极、健康向上的社会价值体系。只有这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会不断丰富、更加完善、更加先进,永远充满生机与活力。

新媒体的发展前景和影响难以预测,建设好、运用好、管理好新媒体,对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至关重要。研究和探索新媒体背景下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工作要有新观念、新思路、新举措,做好与宣传思想工作优良传统、典型经验的有机结合。

社交媒体意识形态篇9

【关键词】西方媒体;国际政治;角色;作用

前言

就当前世界环境来看,互联网技术已经成为风靡全球的一项技术,由于互联网技术的出现,新闻传播行业开始全新的变革,媒体在传播上呈现出全球化的趋势和特点,由于媒体全球化现象的加剧,其对世界政治的影响力不断增加,作用显著。国际政治传播是一种国际性的政治活动,就该角度来看,国际政治传播和一般的文化传播之间存在差异,也不是跨国传播,而是一种政府主导条件下,将大众传播作为传播媒介,在此基础上实现国家之间的信息交流和文化交流,可见西方媒体在国际政治中扮演政治性质显著的信息传播的角色。

一、西方媒体在国际政治中扮演的角色分析

(一)国家利益维护者

西方媒体在政治传播过程中,不管是内部传播或者外部传播,其传播的中心思想在于维护国家的利益,基于以上目的,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会选择对国家发展有利的信息进行传播,内部传播的时候,对于负面消息或者对国家稳定造成破坏的消息进行屏蔽,注重传播利于国家和谐的消息,可见西方国家媒体传播信息的时候遵循趋利避害的原则。西方媒体在传播信息的时候,选择政治性和意识形态明显的信息,在选择性传播的过程中来维护本国家的利益,希望外面的国家能够对本国的政治形态和经济制度等认同,保证内外政策的顺利执行。在此基础上,西方国家能够对目标国完美攻破,对目标国的市场进行占领。西方媒体为了国际利益的维护,通常会对媒体进行攻关,保证媒体传播的消息和政府观念保持一致。

(二)国家形象塑造者

当前局势,一个国家的形象已经成为国家实力的象征,在国际政治的传播过程中,由于传播会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阻碍,公众在看待事情的时候缺乏思考,多数通过新闻媒体的形式来获取信息,因此国家在传播政治信息的时候,争取传播正面信息,减少负面信息,保证公众能够在正面信息的引导下,增加对国家形象的好感。可见西方媒体在国际政治传播的时候注重扬长避短,很多国家都会出现这种情况,例如,部分国家在分析自国官员贪污行为的时候,目的着重于体现国家在治理上的坚定和决心,提升国家形象,提升国家的社会地位和形象。美国在本国信息传播上具有绝对的垄断权力,对信息具有所有权,因此美国会根据自己的需求来选择和自己理念一致的媒体合作,排斥不配合的媒体。

(三)价值观念传播者

就西方国家而言,西方媒体在其中的作用在于对价值观念的传播和意识形态的传播,由于国家发展情况和社会文化息息相关,因此西方国家十分注重价值观念的传播。为了维护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本形态和价值观念,西方媒体在宣传的时候注重资本主义价值观的传播,注重宣传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在使本国人民认同该种经济制度和生活方式的时候,通过传播促进社会主义国家的理解,理解西方国家的政策颁布,力求获得社会主义国家的支撑。在美国的带领下,西方国家致力于将资产阶级推广,对和他们文化发展形态不同的国家实施文化传播和渗透,目的在于分化别国。由于西方媒体和中国媒体在意识形态上的差异性,很多西方媒体对中国的报道客观性不足,对事实随意设置,随便指责别国。

(四)霸权政治支持者

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目的在于维护其发展地位,为了建立有利于自身发展的秩序,利用媒体传播形式来巩固国家地位。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异性显著,从差异的角度来看,两种形态的国家在经济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的水平上还存在很大差异,同时政治制度、政治意识和价值观、生活方式等都存在差异,由于差异的存在,西方国家在媒体报道的时候喜欢将发展中国家的阴暗面披露出来,目的在于分化或者将第三世界西化,给发展中国家带来很大压力。西方媒体关于中国的报道多数集中在人权和问题上,很少有报道反映中国的新变化。西方国家媒体在信息传播的时候,并不将非西方国家的恐怖人员称之为,而是将其称作是民主斗士或者自由战士等,很少报道的活动,注重对恐怖人员生活遭遇的宣传,同时还会对别的国家政治环境指手画脚。在面对本国的时候,媒体大肆宣传的的非法性和暴力性。

二、西方媒体在国际政治中发挥的作用

(一)设置国际政治议程

在国际政治中,大众媒体的功能具有议程设置的作用,基于媒体全球化的背景,西方媒体凭借自身基础设施的完备和人才完备和传播能力等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能够将一个事件推上国际事件的水平上,由此来凸显本国的政治地位,也会将别国的政治事件弱化,避免事件对其发展造成阻碍。在国际会议议程设置的过程中,大众媒体会针对某一个具体事件实施报道,有助于政府发表政策或者舆论,对国际议程造成很大影响。通常看来,媒体主要通过事件的报道来提升事件的关注度,通过大量报道来影响决策者的决定,由此体现出西方媒体在国际政治议程中的影响作用。媒体通过对国际事件的报道和分析,或者直接通过事件报道来体现自己的观点,提出事件处理的主要问题,在获取大众关注之后,决策者需要考虑事件的影响性和决策的准确性,在舆论压力的影响下,有助于国家政策的快速制定和落实。

(二)影响国际舆论

就当前国际关系来看,大众媒体在其中的影响十分显著,普通人们受到交际的限制,在对外了解的时候,多通过媒体信息来了解国外世界,因此在国际关系和外交上的问题也多是从媒体上获取,人们在国际事件的处理过程中,常会受到时间或者空间的限制,很多人会依靠国际大众媒体来了解外面的政治环境和决策,但是西方媒体在信息报道的时候具有很明显的方向性,导致大众了解信息不够全面,在形成国际舆论的时候不够合理。新媒媒体技术的发展,使人们能够在各个角落了解到国际事件的发展,除此之外,生活节奏的加快,使得人们很少有时间顾及国际事件的进展,缺少理性的分析,长此以往,人们在国际事件上关注十分依赖西方媒体,信息获取不够全面,导致国际舆论的形成受到国际媒体的操控。

(三)转变国家的政治关系

国际政治关系十分复杂,其中包含双边关系、多边关系、国际组织关系等,西方媒体多通过政治议程设置对国际舆论进行影响,由此达到改变国际政治关系的目的。西方媒体多采取对国际政治关系改变,利用大规模、长时间的报道来完成信息传播,转变人们固有的认识,由此有助于拓展西方的国际政治范围。例如,美国通过政治传播攻势在和平年代取得了胜利,该场战争中西方媒体的租用十分显著,当时苏联处在发展军事的阶段,人们生活困难,西方媒体大肆宣传西方美好生活,在取得老百姓的向往之后,苏联地区也在推行自由主义,导致媒体报道的尺度更大,最终促成苏联解体。西方媒体在国际政治关系中的正面作用在于改善了中国和英国、法国、德国的关系,对中国社会主义国家的报道有助于缓解中美关系。

(四)进行意识形态斗争

在国际政治传播的过程中,每个国家遵循的原则都是自己国家的利益,传播遵循意识形态的原则,就其本质看来,国家意识形态的斗争是国家利益的一种对抗,国际政治传播的过程中,美国的“和平演变”战略是其中典型案例,最终促成苏联解体。意识形态在国际政治中的作用显著,意识形态已经成为国家在政治斗争上的一种方式,也是国际斗争的重要形式,该种意识形态的斗争和的经济斗争相似,因此西方媒体致力于宣传意识形态,导致本国的意识形态和其他国家的意识形态形成斗争势头,在强势话语权的支撑下,西方媒体开始制造倾向性的舆论,对事实真相进行掩盖,对本国的意识形态大肆宣传。

结语

西方媒体在国际政治中的价值取向带有明显的倾向性,利用自己的媒体优势来宣传本国意识形态,大肆报道别国的恶劣事件,导致世界各国对社会主义国家的认识存在误会。我国面对西方媒体的行为,目的在于通过西方媒体的分析来学习其优势,促进中国媒体外交的良好发展,提升大众传播媒体在国际政治中的地位和作用,对本国的利益进行维护。我国在外交媒体上的起步时间相对较晚,国家的经济能力和政治综合能力偏低,因此面对强大的西方媒体需要把握好局势,不断在提升自身实力,争取在世界政治传播上占据优势。

作者简介:张璐(1993.4-),女,籍贯:山西省临汾市曲沃县高显镇,研究方向:美国社会运动问题,单位名称:山西大学。

参考文献:

[1]尹朝晖.公共外交语境下的西方媒体与政府――以美国为例[J].中国出版,2011,16:71-74.

社交媒体意识形态篇10

当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仍然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多管齐下,为更好的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依赖于主流思想政治教育与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就成为了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者必然选择。在坚持主流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不断开发和利用新媒体教育的途径,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手机媒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

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08015202

现代社会是智能化信息社会,短短几年,手机就从只满足人们的基本通话需求的通话媒体,发展为现今蕴含高科技含量的多功能新载体的智能手机,目前智能手机已经成为普及品,并有机融入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尤其是高校校园。智能手机其独具的“便携性、多媒体化、语音通讯功能、信息处理、网络通信、灵活扩展等特点”已经极大地影响了大学生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心理意识。

高校大学生群体依旧处于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尚未定型阶段,易为新鲜事物所影响。手机作为最新科技的代言成果,对大学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尤其是苹果手机的问世,更是倾注了大学生极大的热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不仅仅依托与课堂,更依托于全方位的德育工作开展。从手机广泛普及的这一现实条件出发,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展开路径进行思考,就显得合理而必要。

1手机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

手机媒体作为信息的承载体,对于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犹如一把双刃剑,既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工作提出了挑战,也为当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

1.1手机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负面影响

新媒体技术的高速发展,手机媒体作为信息的承载体,各种各样的信息都充斥在其中,大学生作为手机媒体使用最多的群体之一,他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心理意识必定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一方面,不健康的手机信息使大学生的道德意识淡化。在手机媒体环境中,各种形形的手机短信充斥在整个手机媒体环境中,不能够对其自行选择和筛选,这样一些诈骗、色情、反动信息就有了可趁之机。大学生通过手机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将这类的不讲康的信息进行传播与扩散,形成了恶性的循环,不良的文化观念,不正确的价值取向等有害的传播,让大学生深受其害。另一方面,非主流信息的意识形态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冲击。一些境外敌对势力利用手机媒体宣扬所谓的民主、自由、人权以及反马克思主义的言论对大学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阻碍了我国爱国主义教育的进程,对西方反华意识形态的渗透抵御力下降,各种非主流信息通过手机媒体传播呈现网式传播,各种信息相互交错,各种意识形态或冲突或融合,这大大的降低了大学生对非主流意识的辨别能力。影响着大学生对正确的、积极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识。

1.2手机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正面影响

手机媒体的使用的广泛性、及时性能够让大学生接触更多的信息。手机媒体的运用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开创了新的教育方式,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机遇,也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带来了有利的影响。一方面,可以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手机媒体具有携带方便、可以及时交流的特点,这样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方便快捷的开展工作,大学生在生活和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亦可以得到及时的反馈。突破了时间与空间,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与受教者之间的沟通交流,凸显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效性。另一方面,能够拉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手机媒体的运用开创了一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与受教者之间新的交流方式。手机媒体的运用可以构建一个自由平等对话的交流平台,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与受教者可以“零距离”交流。手机作为一种随时随地可以交流的通讯工具,手机媒体充当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受教者之间的桥梁,这样可以拉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与受教者之间的距离,可以对受教者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渗透到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工作的时效性。

2借手机媒体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2.1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运用手机媒体的意识和能力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数字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加快了手机更新换代的速度,手机的功能变得多种多样,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更好的方式。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工作者对于新事物的接受程度远远没有大学生那样敏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依然是以课堂教育为主,由于自身水平的限制,手机媒体的出现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工作者是一种挑战。为了更好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增强手机媒体的学习和应用。首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适应新的时展要求,及时调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式。第二,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要自觉培养自己使用手机媒体的意识,增强灵活使用手机媒体的意识,充分利用手机媒体手机短信、及时聊天工具、手机微博的功能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第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充分利用手机载体开展互动性的活动,教育工作者与受教者通过互动来拉近双方的距离,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第四,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者运用手机媒体的能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运用手机媒体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除了具备坚定的政治立场、扎实的理论素质、高尚的道德人格之外,还要有民主、平等的教育观念,全面的媒介、网络和媒介知识,利用手机媒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运用手机媒体的能力需要做到及时过滤有害信息,增强手机微博的语言措辞能力,以期做到对受教者进行正确的引导。

2.2运用手机载体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渗透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意见》中,提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要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大学生。”首先,运用手机报、手机短信进行渗透。在以往,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是通过课堂教育,手机媒体的出现又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一项新的方法。运用手机媒体渗透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有利于积极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大学生脑海中形成。手机信息的驳杂,各种势力的思想交杂,都充斥在其中,根据高校的实际情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运用手机报、手机短信及时传递正能量,传达当今社会所倡导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行为规范。其次,运用手机微博来进行渗透。手机微博具有很强的互动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工作者可以与大学生“互粉”尊重了大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大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对话,及时的发现不健康的、反动的、负面信息,并有效的阻止有害信息的传播,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进行正确的引导。最后,以“手机资源网为中心的”灌输途径的提出依据是思想政治教育教育介体理论。思想政治教育教育介体主要指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内容和方法,它是教育者与受教者共同面对的“客体”利用手机教育资源网来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与受教者都当做“主体”来对待,二者都是天平的两端,形成平等对话交流的局面。这样就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单一向受教者灌输的局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和受教者处于对等地位的交流更加有利于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渗透。

2.3引导高校学生利用手机媒体开展自我教育

自我教育是指“受教者按照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要求,通过自我学习、自我修养、自我反思等方式,主动接受科学理论、先进思想观念、社会生活规范,提高自身思想认识和道德水平的方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不仅仅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通过课堂教育来传授,还必须依靠大学生的自我教育。培养大学生的自我教育是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途径,而运用手机媒体来引导高校学生自我教育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构建了一个新的平台。首先,提高大学生对手机媒体的认知能力。要对手机媒体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手机媒体的功能不仅仅停留在游戏、聊天上,而是报纸、广播、网络功能的浓缩。提高大学生对手机媒体的认知能力,可以正确的引导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第二,引导大学生运用手机媒体来了解时事信息,国家大事。大学生通过手机报、手机微博等手机媒体功能了解关于国家大事、形势政策的信息,关注民生,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从大学生的实际出发,将时事政治与课堂教育有机结合,引起大学生的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育的效果。第三,引导大学生运用手机媒体学习心理健康知识。大学生长时间沉浸在网络的长河中,各种各样的、复杂的信息充斥在其中,缺乏对信息筛选能力,不良的信息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产生重要的影响,甚至伤害大学生的心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能无时无刻的对大学生进行心理教育,引导大学生运用手机媒体学习心理健康知识,对大学生心灵进行修复。

2.4运用手机媒体创新校园文化

每一所高校都有她独特的校园文化,是经过长时间的积淀形成的。优秀的校园文化可以学生们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手机媒体以其独特的优势成功的融入了大学校园,改变着师生的日常行为,进而推进校园文化的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运用手机媒体来创新校园文化。高校借助新媒体开展各种各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开展手机短信创作大赛。繁冗的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内容通过小小短信展示在大家面前,不但可以展示在自己的才华,而且通过语言提炼的过程也是思想得到升华的过程,这样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不断的净化着大学生的心灵,潜移默化的完善着大学生的日常行为。

总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任重而道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利用课堂教育的同时要兼顾新媒体来创新途径,有效地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杨炼.基于智能学习终端的移动学习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8.

[2]李辽宁.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3]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文献选编(1978-2008)[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4]张耀灿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