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教育的作用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31:12

社会教育的作用篇1

我国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给社会带来极大地进步,国家富强了,人民富足了。但在发展过程中,确实也存在一系列社会问题。如滋生了一些腐败分子、收入分配不公、贫富差距拉大、就业困难等。这些问题让学生耳闻目睹,确让学校的德育教育有些尴尬。如当我们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和为人民服务等内容进行教育时,学生只知道一些官员贪污和腐化的存在;当我们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时,学生只知道分配不公、就业困难等问题,个人理想都难以实现,怎谈得上共同理想。在这现实社会问题面前,我们的德育教育显得非常的无助。因此我们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教育学生,如用马克思主义全面、发展的观点来认识问题,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来认识社会主义本质。从而让学生以正确的态度来认识社会问题。

中职学校生源素质状况带来的挑战,要求我们要用社会主义核心的价值体系教育学生近年来,随着中职校入学门槛的降低,生源素质参差不齐。学生中存在部分“问题学生”。这些“问题学生”轻者只是没有学习愿望。没有个人目标和理想;较严重者表现养成习惯差,没有组织纪律性,没有公德心,没有行为规范;再严重表现为破坏公物,打架斗殴,扰乱教学秩序等。这些“问题学生”的存在确实给学校的德育工作带来极大的挑战。面对这种挑战,学校德育工作者,除用常规方法和手段对他们进行教育和管理外,要加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特别是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教育学生树立理想目标,教育学生知耻明辱,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能做,学会做人。

2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中职德育教育的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构建中职德育教育内容体系提供了科学指导,这些内容表现为不同的层次。

2.1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核心的公民道德规范教育这是最基本的教育内容。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公民必须遵守的最基本的道德底线。中职生作为社会公民,作为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必须确立良好的道德行为规范,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这也是我们培养合格人才的底线。因此我们要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荣辱观引导教育学生分清是非荣辱,明辨善恶,知荣明耻。在学生中广泛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的教育,加强养成教育,把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2.2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时代精神的教育这是第二层面的教育内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来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力量,也是中国人民在未来岁月里薪火相传、继往开来的精神动力。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是中国人民强大的精神动力。在中职德育教育中,我们要以这两种精神为主旋律,教育引导学生了解中华民族辉煌悲壮的历史,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目标。通过学习了解,能够认清自己的历史使命,自觉地把自己的价值同国家的前途联系在一起。

2.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这是第三层面的教育内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社会的共同理想。中职生是否有这个共同理想,直接影响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者的素质,影响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伟目标的实现。中职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时中职德育教育的核心,所以我们要引导教育学生自觉认同这个共同理想,并树立为之奋斗的信念。

2.4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教育这是最高层次的教育。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提供了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供了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但是当今世界各种思潮却在想法设法在我们青年学生中进行传播和渗透。如果我们不用马克思主义思想占领学校的思想工作阵地,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想甚至反马克思主义思想就有可乘之机。所以我们要用马克思主义思想引领德育教育,引导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认识和处理问题,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3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中职德育教育的措施

中职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措施可以从全方位、多角度地思考,充分运用各种教育资源。具体可运用以下方面的结合。

3.1德育课堂教学与专题讲座的结合

中职校德育课是中职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体现了社会主义教育的方向和本质。目前中职校的德育课程有《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人生》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内容可以融合在这些课程中。如在《哲学与人生》中可进行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在《经济政治与社会》、《职业生涯规划规划》课程中可进行理想信念、民主精神与时代精神的教育;在《职业道德与法律》中可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德育课教师要自觉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融合在教材体系和教学内容中,使德育课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途径。但由于德育课时的限制,德育课程无法涵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全部内容。所以我们要另开途径,采取专题讲座的形式,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如对共同理想、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教育,我们可开设以中国历史及当今中国改革开放成就为主题的讲座,让学生了解中国五千多年辉煌的历史,了解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教育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采取专题讲座形式解决德育课课时少,内容不全的矛盾,是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又一大途径。

3.2理论教育与实践活动的结合

课堂教学、专题讲座这些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重要途径,这些途径都是通过理论教育的形式实现的。通过这些理论教育,学生掌握了体系内容的理论常识,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形势良好的道德品质奠定理论基础。这是非常必要的。但如果仅是进行理论教育,学生获得的仅是抽象的知识,不能理解和消化,学生无法将这些知识内化为优良品格,外化为道德行动。为更好地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获得最佳的德育效果,我们还将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这有利于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强才干、锻炼能力、培养品格和增强社会责任感。这些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要求的。实践活动的形式是多样的。例如:组织学生参加革命历史纪念馆,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弘扬民族精神;布置学生利用假期到农村、街道、企业进行社会调查,了解民情,体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就;组织学生参加义务劳动,培养学生自强自立、艰苦奋斗的道德情操。总之通过实践活动,学生能更好把理论教育获得的知识内化优良品格,外化为道德行动。

3.3传统教育方式与现代教育方式的结合

传统的德育教育通常以课堂教学、日常管理等方式开展德育工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通过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思想、理想信念、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以及荣辱观的教育;通过日常管理,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教会学生知荣明耻,学会做人。这些以传统方式而开展的德育教育,在中职校不同的历史时期都产生较好的德育效果,同时也适用在新形势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但在新的德育环境下,面对新的德育内容,我们不仅要用好的传统教育方式,还要拓展适合中职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新方式。如充分利用信息网络这个途径进行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抢占信息网络这个德育新阵地;采用张贴标语,出好墙报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营造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文化氛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教育;开展各种活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题融入其中,让学生在趣味活动中接受教育。只有把传统教育方式与现代教育方式结合起来,才能全方位地做好教育工作。

3.4思想教育与解决实际问题的结合

社会教育的作用篇2

关键词:社会管理;思政教育;地位;作用

就目前来看,充分发挥思政教育具备的作用,有机结合思政教育工作与社会管理,使思政教育工作与社会管理工作形成一个整体,已经成为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事项。社会管理过程中,思政教育与社会管理之间的关系为相辅相成,因此应当充分重视思政教育工作的合理开展。

一、社会管理中思政教育的地位分析

(一)思政教育是促进社会管理的政治优势

社会管理过程中,党建工作一直非常重视思政工作的合理开展,且在长期实践建设中已经形成了一个全面的管理模式,由思政工作的领导人员至相关制度,由思政工作内涵至方式,由思政理论至思政工作策略等一系列方面对相关工作、活动予以展开。社会管理过程中需要坚持“为人民服务”理念,还应当充分重视思政工作的合理开展,深入到人民群众中去,对一系列工作内容予以合理创新与传承,在此基础上实现维护、服务群众的基本目标,通过思政工作对多种社会矛盾予以缓解,对我党思政工作具备的优势予以充分发挥,有机结合基层党组织建设、党员教育、党员管理以及一系列精神文明建设,通过开展一系列活动予以法制教育,使广大人民群众对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增强人民群众的大局意识,在此基础上确保我国社会管理工作的合理开展。

(二)思政教育有利于改善社会管理工作模式

就目前来看,我国经济法制过程中存在一系列问题与矛盾,而且在短期内越发凸显。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个利益主体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多元化特征,但是其中出现的一系列矛盾需要予以充分重视,若是想要科学、合理的协调对一系列矛盾,就需要合理开展思政教育工作。科学、合理的管理方式可确保社会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的服务、管理水平,而且通过提升基层服务整体水平,有利于社会管理工作整体质量的提升。我国党建工作一直强调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工作理念,因此我国社会转型阶段,应当通过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全面了解与掌握人民群众的思想状况,依靠此类软性管理模式对社会管理的有效性予以提升。同时,思政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管理模式,其能够有机结合我国发展过程中的一系列政策法规、方针路线以及社会舆论等,有利于进一步促进社会的稳定、快速发展,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保障。

二、社会管理中思政教育的作用分析

(一)有利于资源整个、凝聚力量

就目前来看,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们在物质精神需求上与社会实际状况还存在一些矛盾,此类发展不平衡问题十分凸显,因此社会管理过程中思政工作所具备的作用更为凸显。社会管理、建设期间,应当充分重视思政教育工作中社会管理中占据的重要地位与作用,通过开展思政教育工作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的民族自豪感,积极引导与鼓励人民群众参与到中国特色主义社会建设活动中去,对社会管理过程中的一系列资源予以合理整合,并对社会力量予以凝聚,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的整体积极性,选取一系列科学、合理的方式调动与激发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过程中的积极性与热情。社会管理的不断创新需要加大基层思政教育工作的建设、开展力度,通过科学合理的思政教育工作对现阶段我国社会管理中思想道德素质建设、培养予以进一步完善,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的法制意识,在此基础上对诚信、和谐的社会体现予以构建,联合社会各个阶级一同努力,为我国社会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保障。

(二)可在政治方式为社会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保障

思政教育工作的合理开展,有利于进一步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导向构建,在此基础上在思想、理论上为开展社会管理工作提供一定支持;同时,就目前来看,在一系列思想融合发展背景下,社会管理中思政工作的合理开展对其具有不可缺少的指导作用。从根本上来看,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与社会管理工作的创新,需要对人民群众的价值理念予以合理转变,而转变价值理念需要以思政教育工作的政治导向为基础。就目前来看,全球化发展背景下,思政教育工作的合理开展可引导人民群众形成一个正确的意识形态,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国家情怀与爱国主义情怀,并在此基础上对人民群众的民族自豪感予以提升,使其积极主动的参与国家与社会建设中。

(三)可合理调节社会管理

对于社会管理工作的创新需要坚持我党相关正常、方针,对社会管理中社会力量具备的一系列作用予以充分发挥,通过开展思政教育工作可以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的整体创造性、积极性,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强大的社会管理能力,提升社会管理的灵活性、科学性。同时,思政教育工作具备渗透功能,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社会摩擦、管理问题发生的几率,能够有效融合不同价值观念,并在多元价值观念上找寻发展目标、价值,进一步提升社会管理的整体科学性、有效性。

三、结语

就目前来看,我国在社会管理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之处,想要不断完善社会管理不足之处,制定并实施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需要对社会管理的一系列规律有一个充分认知,并对各种工作思路予以合理创新,通过多种思政教育措施,对社会管理中思政教育占据的地位与具备的作用予以明确,在此基础上确保社会管理工作的合理开展。

参考文献:

[1]赵君,叶昊.论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

[2]高国希.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J].思想教育研究,2011.

[3]赵平.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探讨[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3.

[4]杨威.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管理:一种融合的视角[J].江汉论坛,2013.

社会教育的作用篇3

(一)继续教育是对国民教育体系的拓展与完善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体现在教育上,就是要建设一个完善的全民学习、终生学习的现代国民终身教育体系,让“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使国民素质和人力资本水平普遍提升,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但是,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教育资源相对稀缺,要提供这种“教育机会”,仅靠现行的教育机制是无法实现这个理想目标的。要解决当前教育需求大于供给这种不平衡的局面,就必须拓展和完善我国现行的国民教育体系。所谓国民教育体系,是指我国各级各类教育的综合。通常我们把它划分为两大部分:“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前者是把从幼儿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到高等教育中能按系统的教学规划和严格的制度所进行的学校教育纳入“正宗”,后者是把形式灵活、结构松散的成人教育、继续教育、职业教育、扫盲教育、扶贫教育、老年教育及各类临时性培训等列为“旁门”。正是由于社会对“非正规教育”的功能与价值缺乏足够的认识,使得它一直处于补充性、边缘性、辅的地位,导致了国民教育体系发展的严重不平衡性。如果不改变这种教育观念和现状,我们就无法承担起建设小康社会的重任。因此,现在我们必须提倡边学边干,技能为先的教育理念,正确认识“非正规教育”的作用和价值,不断拓展和完善以继续教育为中介的终身教育体系,使之与“正规教育”相衔接,逐步形成多元化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

(二)继续教育是终身教育的阶段性体现

继续教育是对传统的学校教育向终身教育转变的一种教育理念和教育过程。过去我们把它看作是对人生基础教育和正规教育之后的补充。在当代,由于科技高速发展,加快了知识更新的速度,人们在学校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再也不能终生受用,只有不断地接受教育,充分运用人类的科学知识,尤其是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来武装自己,不断地增强自身的智力和创造力,才能在社会发展中具有竞争力。随着小康社会发展和建设的需要,继续教育作为人生终身教育的阶段性体现,将成为未来社会教育活动过程中的一种最普遍、最灵活、最方便的教育模式,与终身教育和谐统一,并行不悖。从时间上看,它提倡人生自幼至老各个阶段都要进行持续不断的教育,从空间上看,它不受校门和课堂的限制,只要有教育的需求,一切社会活动场所都是可以教学的场地,从教育方式上看,继续教育是非学历教育,没有年龄、资格、时间等方面的严格限制,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选择各种各样的学习方式,如岗位培训、专业技术培训、个人进修、参加专题研讨会、听专题讲座、聘请专家现场示范指导等等。这种随时随地对有教育需求的人群有针对性实施教育的教育理念,可以为教育的整体性发展注入活力,逐步引导全民终身教育体系的发展与完善。

(三)继续教育是对人们知识生存的基本保障

“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小康社会所追求的理想目标。人的发展前提是生存保障。生存与发展是人生最根本的需求,也是人生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人的生存与发展状况好坏,取决于人的智力和技能的开发程度。在未来的知识社会里,知识生存将成为人生最基本的生存方式。教育落后,国民知识水平过低,就会陷入生存的困境,发展的可能性也就降低。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发展,我国的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劳动产品中的知识含量越来越高,没有文化的简单劳动者已面临着生存的危机。农村的民工潮涌向城市,而城市的下岗待业人群也日益庞大。他们的生活状况用传统小康社会那种“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的生活标准来衡量也有很大的距离,距更高的小康指标要求则更远。要建设小康社会,劳动者必须经过继续教育用丰富的知识和较高的技能来重塑自我,提高在社会就业或创业中的竞争力,才能适应知识生存的基本要求。就城市在业的白领阶层而言,他们绝大多数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天之骄子,面对知识更新、人才折旧频率的加快也有接受再教育以求得“充电”的迫切要求。他们把补习外语、电脑、驾驶等方面内容的学习当作一次新的扫盲运动,甚至还把需要扩充的前沿知识和新理论当成人才保健的有效“补品”。由此可知,在当代,知识生存已是人生的一种基本需要,从企业员工到个体老板都有对继续教育的迫切需求,给我国的现行教育带来了严重的挑战和发展机遇。发展继续教育,可缓解当下教育供求矛盾,为国民的生存与发展提供基本的教育保障。由于继续教育具有灵活性、针对性、有效性和实用性等特点,对于市场经济环境下的进行普遍的成人再教育是完全可行的。我们既可把它当作提高全民学习能力、就业能力、提高生产效率、增加经济收入的重要手段,也可将其从现实的知识技能教育延伸为培养人文精神、伦理道德和社会责任以求自我提升和完善的最高价值追求。因此,我们应当把继续教育的战线延伸到城市社区和偏远乡镇,从培训企事业的在职员工发展到无业可就的待岗人员,从培训mBa的高层管理发展到乡村的农夫、主妇。根据不同的人群,准备不同的教育培训内容。不仅对跨国经理讲国际贸易;对财政金融主管讲wto;对科研教学人员讲理论前沿:也要对下岗工人讲再就业和创业知识,对进城民工讲授基本的自我保护、相关法律制度、劳务谈判与签订合同的知识,对从事家政服务者,讲授城市文化生活常识及家政管理的技巧与方法等等,使各层各类的劳动者面对新的生活、工作环境在思想上和技能上有所准备,以便于较快地融入新的领域。切实地帮助人们在立业安身的基础之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获得美满幸福的生活,逐步达到小康社会的各项基本指标要求。

二、继续教育是建设小康社会的不竭动力

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是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这个目标要求我们创造极其丰富的物质财富。而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则依赖于生产力的不断提高。

(一)继续教育是发展生产力的有效措施

在当代社会财富的创造,不管是对自然资源的采掘,还是对自然资源的加工,仅仅依靠传统的体力劳动已无法达到这个标准,科学技术则成为利用自然、创造财富的点石成金之术,是主导经济发展的第一生产力。当下我们所说的发展生产力,就是要提高生产力中的科技文化要素,即要求改变我国劳动者的基本素质,变体力劳动者为知识劳动者。1996年,国际成人教育促进委员会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中,完全改变了以往那种把人分为前半生学习,后半生工作的教育理念,提出用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的方法来挖掘人的潜能,提升人的综合素质,从而实现创造社会财富、提高生活质量的新目标。在当代社会生产中,国民的科学文化素养高低,是决定我们在世界经济的发展中是否有竞争力的关键性因素。而国民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离不开教育的支撑。继续教育是一种对社会生产者实施及时教育的新模式。它适应于社会生产紧密追随科技发展对人才培养需求,不仅是开发人力资源的有效措施,也是创造财富的不竭动力。

(二)继续教育是开发人力资本的可靠途径

人力资本,是对人体所拥有的体力、健康、经验、知识和技能及其它精神存量的总称,也指人们在保健、教育、培训等方面的开支所形成的资本,它可以在未来特定经济活动中给有关经济行为主体带来剩余价值或收益。1960年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西奥多・舒尔茨出版了《人力资本投资》一书,他认为,有技能的资源是一切资源中最为主要的资源。在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投资的效益要大于物力资本投资的效益。人力资本理论的核心是提高人口质量,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部分。当今人类社会进入到一个崭新的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是以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应用为基础的经济。知识经济的发展对教育的依赖越来越强,仅仅依靠正规的学校教育来培养人才,远远无法适应社会生产对人才的新需求。对成人进行继续教育,是科教兴国战略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成人一旦掌握了先进的科技,就可以直接用于社会生产,收到立竿见影的经济效益。利用继续教育开发人力资本,是对劳动者知识与技能的持续开发,就可提高人力资本含量,从而在国民经济活动中发挥创造性的能动作用。因此,我们把继续教育看作是一种周期短,效率高,针对性强,间歇性进行的短波教育,对于提高社会生产力有积极的作用。对继续教育投资,就是对持续性提高人力资本质量的投资,劳动者通过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提高技能和素质,以此提高管理水平和生产效率,改善产品质量,可以为社会带来丰厚的回报,决不是纯消费性的投入。

(三)继续教育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

经济发展,是实现小康社会的主要指标。卡尔・达尔曼博土曾在1999年7月把经济发展的方法归纳为两种:“促进经济增长的方法之一,是物质资本的积累和劳动力的扩张。方法之二,是通过教育、培训以及用新的、更好的技术来提高资本和劳动力的生产力,对技术和政策知识的有效利用可以导致经济绩效上的极大差异。”在知识经济社会,知识被看作是一种是创造财富的重要资源。教育作为传播知识的得力工具,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有力杠杆。继续教育的对象,是有针对性的培养和教育正在从事社会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的劳动者,让他们在继续教育过程及时地更新知识,开拓视野,不断改善思想品性,提高劳动技能,对于促进社会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都有积极的意义。因此,我们把继续教育比作人生旅程中的加油站和动力机,它不仅给个人的生存发展加油、鼓劲,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

三、搞好继续教育,加快实现小康社会建设目标

在知识经济时代,继续教育不仅是个人生存、发展的自身需要,并且也是支撑国家和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发展继续教育,对于不断提高全民素质,促进经济发展、政治文明和社会全面进步都有重要的作用。为了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建设目标,我们必须对继续教育的理论和实践进行重新认识和定位,把它从边缘教育、补充教育推向教育与社会生产相结合,产、学、研一体化发展的前沿阵地,担负起人力资本投入、社会创新、知识创新和经济发展的重任。

(一)发展完善继续教育理论

目前我国继续教育的理论研究还相当薄弱,还不能很好地解决现实社会诸多的复杂问题。我国是一个人口资源丰富,而教育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整个国民教育与发达国家相比有相当大的差距。据统计,在我国的正规教育中,高中普及率不到百分之五十,大学普及率不到百分之十五,绝大多数农村劳动力只有中小学文化程度,而国家对于教育的经济投入十分有限。这种特殊的国情,要求我们在继续教育的理论研究和方法道路探索中,能够充分把握中国的特色,深入观察继续教育活动过程中所遇到的具体问题,探索继续教育的特殊规律,找出其中的联系和变化,并对此做出系统的阐述,形成能够切实指导我国继续教育发展的理论和方法,以此指导我国继续教育的健康发展。

(二)创造灵活的继续教育管理模式

任何教育管理模式对管理对象都存在着适应性问题。在继续教育活动中,我们要为社会生产劳动者服务,就要求我们的管理方式能够体现出自身的管理特点,以方便求学者以学习为目标,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机制和灵活、开放的教学体系。如龚自珍在《已亥杂诗》中所说:“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在办学体制上不拘一格,可公办、民力、企业办、联合办,重在质量,在入学资格上不拘一格,不问年龄高低、资历深浅、考试成绩多少,只要有求学愿望,有求必应;也希望社会在人才使用上不拘一格,不管学历高低、教育类别是否正规、受教的学校是否名牌,能够提供展示才能的机会。

社会教育的作用篇4

关键词:艺术教育;乐舞;《诗经》;教育困境;和谐社会

和谐的生活一直是人类孜孜追求的目标。在中外历史上,曾经产生过无数有关社会和谐的思想和论述,例如中国的俗语“家和万事兴”—重视家庭观念的中国人相信,只要家庭和睦就一切都能兴旺;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哲学家们也认为“美在和谐”,他们用和谐来限定、概括美的本质,把审美理想归为和谐。可见,和谐是人类生活的重要主题。近几年来,中国不断提出建立和谐社会,而要实现和谐社会的目标,就必须要让公民得到身心的全面发展。而艺术教育作为人文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可以陶冶情操,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一、中国古代的艺术教育及其道德、社会意义分析

(一)西周的乐舞教育

西周十分重视对于贵族的乐舞教育,“乐教”即是贵族教育当中重要的主题之一。西周的“乐”不仅包括当今意义上的音乐,更包含了舞蹈和诗歌,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形式。西周专门掌管朝廷教育的官员称为师氏和保氏,其职责之一便是传授六艺之学。《周礼》一书中详细记载了六艺的具体内容:“而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1]。其中的“六乐”指的就是《云门》《大咸》《大韶》《大夏》《大濩》和《大武》六种乐舞[2]。《周礼》明确地将六种乐舞作为基本的教育内容,可见西周王公贵族对于乐舞教育的重视程度。中国人历来讲求经世致用,并明确地体现在了艺术的审美领域里。严格来说,西周的乐舞并没有以一种独立艺术的姿态出现于中国大地上,而是紧紧依附于礼制。国人“从来礼乐并称,但乐实在是礼的一部分;乐附属于礼,用来补助仪文的不足”[3]。上古时代的音乐和绘画等艺术作品大多是作为道德教育的辅助手段,为政治而服务,因此带有很强的利害判断:“夫画者,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与六籍同功,四时并运,发于天然,非由述作”[4],即点明了古代绘画艺术在最初的道德教化作用。在舞蹈、音乐等领域情况也是类似的。而这种艺术依附于政治的情况,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都未曾改变,也让中国传统艺术在拥有艺术审美价值的同时,具有了很强的现实政教意义。而传统西方美学所倡导的是一种去功利化的审美态度。康德认为“审美趣味是一种不凭任何利害计较而单凭或不来对一个对象或一种形象显现的方式进行判断的能力。这样一种的对象就是美的”。而中国传统艺术自诞生之日起,人们便十分重视艺术的社会教育和个人修养作用,于是乎走上了一条与西方艺术截然不同的发展道路。也正因此,古代先贤们赋予了“乐”愈加深刻的含义,其社会功能也更为复杂。关于礼乐的言论,诸子百家当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当推荀子的《乐论》。荀子从“乐”的现实社会意义角度出发,驳斥了墨家“非乐”的观点。“乐”的第一个社会作用是使人们关系融洽。荀子曰:“乐在宗庙之中,君臣上下同听之,则莫不和敬;闺门之内,父子兄弟同听之,则莫不和亲;乡里族长之中,长少同听之,则莫不和顺”。通过抑扬顿挫、缓急相间的“乐”,使君臣、父子和长少相敬相亲,这是先王创制音乐的初衷。其次,“乐”是维护社会秩序稳定的重要途径。荀子曰:“乐合同,礼别异”,“乐”是人类情感的真挚流露,而“礼”则是社会秩序和人伦规范。周王室为了巩固政权,以“礼”维护秩序,以“乐”调和人心。“乐”必须同“礼”相结合才能发挥它的社会作用。西周的乐舞不仅是一种艺术门类,更是区分社会地位的方式。《左传•隐公五年》记载了王公贵族在舞蹈规模上的不同:“天子用八(佾),诸侯用六,大夫用四,士二”。在乐队的配置方面,天子可以享用“宫悬”,即乐队用四排编钟编磬,列于四方如宫墙;诸侯用“轩悬”(三面),大夫用“判悬”,士则用“特悬”(一面)等等[5]。礼乐秩序是不可以随便僭越的。“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6]在西周,“八佾”乃是天子才能享用的乐舞规模,而鲁国的大夫季氏却敢“八佾舞于庭”,这在保守主义的孔子眼中,无疑是一种严重的僭越行为。从这一例子可以看出,西周乐舞同“礼”相结合,具有了区分社会等级、维护社会秩序的政治作用。“乐”还能够改变民风和习俗。荀子认为“夫声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对于治理国家有重要的作用:平和的音乐使人和睦相处,而严肃的音乐让人庄重有序,如此一来,人民就能够同心同德,共同抵抗敌人的侵犯。

(二)《诗经》教育

《诗经》是我国先秦时代最为重要的一部文学典籍。《诗经》在古代社会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功用。在春秋时代,贵族常常借助《诗经》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见解。《诗经》也被广泛运用于人们的社交活动和各国之间的政治外交领域,各国使节通过赋诗言志的方式,直接以《诗经》中的篇章作为外交辞令,在世界历史上都十分少见。《诗经》中包含了许多反映古代社会生活面貌的诗篇,抒发了我国先民真挚的情感。“《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7]。《朱注》程子曰:“思无邪者,诚也”。《诗经》中没有任何虚情假意,都是直写衷曲,直抒胸臆,大胆地表达心中的情感。在《国风》中,有大量以男女感情和婚姻生活为题材的诗篇,很受古往今来人们的喜爱:如《秦风•蒹葭》表现了追求和相思之情,《卫风•氓》反映了女子婚姻生活的不幸,《邶风•静女》则描绘了男女幽会时的欢快场景。这些诗篇的感情发自肺腑、无比真挚,使《诗经》具有了一种感人至深的情感力量。这种深刻的感染力具有感发人向善的作用,可以使人的心灵得到净化,精神得到升华。《诗经》中,尤其在《雅》中,还有许多叙事诗和怨刺诗。《雅》主要由一些有文化修养的下层贵族创作,记录了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批判了当时社会黑暗的一面,讽劝当政者要小心执政。如《大雅•公刘》歌颂了周代先民首领的事迹,《小雅•十月之交》则是通过记录一系列自然灾害来劝诫周王要用心执政。除此之外,在《国风》中也有许多怨刺诗。不同于《雅》,这些作品都是流行于下层社会的民歌,创作者也多是平民百姓,如《魏风•硕鼠》就是人们耳熟能详的一首讽刺诗,它表达了下层人民对于当权者的不满情绪。同礼乐一样,《诗经》在修身养性的方面也有巨大的作用,历来受到哲人和教育家的关注。孔子重视《诗经》的教育:“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8]《诗经》具有独特的社会教化功能,它可以使人了解社会风俗,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故孔子又说“不学诗,无以言”[9]。自孔子起,《诗经》便在中国的传统教育中占有了一席之地,到了宋、明和清代《诗经》教育更是达到了高峰。

二、当下艺术教育的困境

上面所举的例子,充分说明了艺术教育在古代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艺术教育乃是人文教育(文、史、哲、艺)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而通过正确的人文教育,我们能够使学生修身养性、博古通今,认清人生和宇宙之大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虽然此“大学”非彼现代汉语中的“大学”,但当代大学教育的最终目的仍然是“至善”,即将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之根本。康德也曾说过类似的话:“人的天性将通过教育而越来越好地得到发展,而且人们可以使教育具有一种合乎人性的形式”。人类教育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培养出身心健康而和谐的下一代。然而身处社会转型期的中国,眼下正面临着一系列特殊的文化现象,值得每一位教育者认真审视和反思。由于20世纪中国境内天灾人祸频繁,大量优秀的文化传统消失,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已经大不如前。“经典的衰落”常常被知识分子提及,他们担心我们的下一代会对中国的古代经典一无所知。而经典在校园中的生存状态也的确令人担忧:中小学生背诵古诗文,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不是为了体会诗歌的美;大多数学生对于中国历史的了解仅仅来源于历史课本,而教科书是无法代替经典的,它并不具备经典的文化价值;“四书五经”等一些中国传统的经典著作已经被现代的教育体制赶出了校园……另外,市场经济的意识日渐深入人心,其相应的价值观进入了人们的头脑,改变了当代中国人的视野。传统的中国伦理观念和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开始被人淡忘,金钱和权力被奉若神明。改革开放后的市场经济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效率、自由和竞争意识,但也同时让本该纯净的校园沾染上了外界世俗的污浊气息:拜金主义和物质主义充斥着学生的生活环境;诱使大学生堕落。从大学的内部环境来说,高等教育自身也由于功利主义而矛盾重重:一方面努力超越现实、试图逃离现实的怪圈,为大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大学文化环境;而另一方面却又无力摆脱功利的纠缠,而使大学教育沦为了职业教育。当代科学的迅猛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挤占了人文学科的生存空间,“重理轻文”的老思想仍然存在。科学固然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方便快捷,但人类却盲目地沉浸在科技带来的喜悦之中,对于科学的崇拜越加激烈,却忽视了科技背后潜藏着的危机。人们将所有传统事物视为“伪科学”或是“反科学”,甚至有人提出要消灭中医这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科学理性严重超出了它的范围,开始粗暴地干涉起了本不属于它的人类情感、道德、宗教和哲学领域。人类的情感活动日渐枯萎,就像海德格尔所说:“在这样一个贫乏的时代,诗人何为?”而人文教育中的艺术教育,则面临着更多的特殊困难。艺术教育的困境早在义务教育阶段便已开始显现,很多中小学并不重视学生的艺术教育,应试教育使得老师和家长只重视语、数、外成绩,而忽视了孩子的艺术修养。又比如一年高过一年的“艺考热”现象,其背后也折射出艺术教育自身的缺陷,凸显出教育日渐功利化的倾向。一些学生报考艺术院校并非出于自愿,而是由于文化课不够优秀、被父母和老师所逼而被迫走上了“艺考”的道路。相对于高考来说,“艺考”对于文化课成绩的要求较低,于是成为了一部分考生上大学、拿文凭的捷径。但过度集中地为艺术“补课”,势必耽误了学生正常的文化课学习,也最终影响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而在这一体制下,一些真正热爱艺术的人却由于制度上的“条条框框”而被拒之于艺术院校的大门外。2005年清华大学陈丹青教授由于无法招收到满意的学生,为了反抗现行艺术教育体制中的不合理因素愤然向校方请辞。他坦承“我之请辞,非关待遇问题,而是至今不能认同现行人文艺术教育体制……我深知,这一决定出于对体制的不适应,及不愿适应”。除了制度上的问题,近年来由于艺术学科的不断细化,大学中出现了许多专门学科的学院。这一趋势一方面使得学科不断地专业化,另一方面也隔断了学科之间的联系。艺术具有综合性,各个艺术门类之间本可以相互交流、取长补短,而如今这一做法却让学生失去了“大艺术”的概念,艺术学院学生的综合人文素质每况愈下。面对如此严峻的社会现实和众多的教育困境,我们的艺术还能否像在古代社会一样,发挥其在道德和政治方面的作用?我们的艺术教育能否让人们所期盼的和谐社会到来得更早一些?

三、艺术教育与和谐社会的辩证关系

“贵和”历来是我们引以为傲的民族品质。事实上我们的民族能够从远古走到今天,这种具有包容性的精神居功至伟。“和”的精神时时刻刻体现在我们民族的历史当中,历史上中国多次出现大范围分裂,但中华民族始终保持着一个整体,而没有像欧洲一样分裂成一个个民族国家,这其中“和”的民族精神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今我国更是提出了建立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口号,充分说明了“和”的精神深深根植于国人的内心。然而如今各种矛盾频发,世界上处处发出着的却是不和谐的音符: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己不断产生冲突,利己主义、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等思想在社会上横行,全球变暖、恐怖主义、人口问题、能源短缺等等世界性难题都使人意识到了一件事—人类遇到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危机,已然迷失了前进的道路。作为艺术教育者,我们不禁扪心自问:艺术能为这个千疮百孔的世界做些什么?艺术教育如何才能通过自身的努力,来化解人类的精神危机,真正建立起一个和谐的社会、一个和谐的世界呢?和谐社会之“和谐”,有三重含义—人与内心之和谐,人与社会之和谐,人与自然之和谐。下面逐一分析艺术教育与这三种和谐的关系。

(一)艺术教育与人格完善

艺术直指人类的内心世界,能抒发感情,净化思想,达到身心全面发展之目的,这也是艺术对于人类最基本的功用。蔡元培先生“以美育代宗教说”是20世纪中国美学界和教育界最重要的命题之一,蔡元培认为“纯粹之美育,所以陶养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纯洁之习惯,而使人我之见、利己损人之思念,以渐消沮者也”[10]。虽然对于这一命题是否正确,学界仍有争论,但艺术能够熏陶情感、消除杂念和提升境界,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艺术教育能够弥补科学教育之不足。王国维认为教育的宗旨有三,曰智育、德育和美育。科学教育能够教给人们以精确的知识,可以锻炼人的智商,是人类维持生计所必需的知识:“知识又分为理论和实际二种……理论之知识乃人人天性上所要求者,实际之知识则所以供社会之要求,而维持一生之生活”。但是科学教育永远不能代替人文教育,尤其是艺术教育。科学研究的是物质的世界,科学教育是智育;而艺术探索的却是精神的世界,艺术教育是美育。教育者不可以不重视艺术教育:“美育者,一面使人之感情发达,以达完美之域;一面又为德育与智育之手段,此又教育者所不可不留意也”[11]。而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达到人身心的全面发展。专重科学教育而忽视艺术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绝不是一个完整的人,也就偏离了教育“止于至善”的最终目标。

(二)艺术教育与社会进步

当代艺术教育体现着社会的进步程度,也是社会是否和谐的重要标志。一个懂得欣赏美、善于发现美的社会,才是一个积极健康的社会。当代社会科技发达,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丰富,但人类精神世界却日益空虚,许多人或沉溺于物质享受而不能自拔,或罹患心理疾病而惶惶不可终日。在西方马克思主义中,卢卡奇的文艺观值得我们重视。卢卡奇被誉为西方马克思主义之父,其观念被后来的许多人视为圭臬,其著作《历史与阶级意识》甚至被称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圣经”。在文艺方面,卢卡奇的核心观念之一是提出要用艺术对资本主义的“物化”进行扬弃。他的观点为我们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里点亮了一盏明灯,点明了艺术在当代的重要社会作用,也指出了艺术教育的重要性。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中写道:“资本主义……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使整个社会(至少按照规律)隶属于一个统一的经济过程……但是这种表面现象是一种必然的表面现象……只能以孤立的商品所有者之间合理的和孤立的交换行动这种形式来进行”[12]。他认为现在资本主义将人与人的关系彻底表现为了商品关系,从而使人们看不到事情的实质。在这样一个“物化”的社会中,人们对于自己创造的关系顶礼膜拜,使自己成为商品的操纵物,商品成为人的关系的物化形式。人的行为成了机械化生产的一部分,物成为了主宰,人成了奴隶[13]。卢卡奇认为,摆脱这一社会危机的方法是通过艺术对于资本主义的“物化”进行扬弃。他提出:“如果人只有‘在他游戏的时候’,才是完整的人,那么从这一点出发,生活的全部内容就可以被把握,并在这种形式中—在尽可能广泛意义上的美学形式中—就不会被物化机器所扼杀”。他希望通过艺术和审美能够消除人的本质的异化,并且唤醒被物化世界所催眠的人类内心,达到人性的复归,最终把人从日常生活的物化意识中解放出来的总体革命。

(三)艺术教育与自然和谐

广泛意义上的和谐社会除了要达到人与己、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还应达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人类近百年来肆无忌惮地开发利用资源,严重破坏了地球的生态平衡,目前已经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存。2009年气候变化大会上,斐济代表声泪俱下地呼吁全球人类共同关注岛国的生存境遇—由于海平面的上升,他们的家园正面临着被海水淹没的危险。人类目前已经意识到了自身犯下的过错,并采取了许多科技手段试图消除环境破坏的负面影响,但这只是治标不治本的行为。只有改变人类的观念,充分认识到保护自然的必要性,才能真正遏制环境的进一步恶化。艺术教育正可以发挥这样的作用。如园林艺术最初就来源于自然,是生命与自然的和谐交融。园林建筑的最大特点,就是将人类建筑和谐地融入自然景观当中,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例如苏州园林,小巧而精细,其间山水交融,错落有致。建筑多采用借景、对景、分景、隔景等手法组织空间,造成园林中曲折多变、小中见大、虚实相间的效果。通过观赏苏州园林,人们感受自然之美,激起保护美好自然的情感,促使人们达到与自然的和谐。

四、结语

当今的时代是科学的时代,我们的社会被科技所主导,一项小小的发明即有可能改变整个世界的面貌。诚然,科技的发展让人们过上了丰富的物质生活,但科学不能解决人内心的矛盾,更不可能彻底解决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矛盾,而这项任务只能由人文学科来完成。艺术教育有助于个体身心的全面发展,它能够通过一种潜移默化的形式,改变人类的生活态度,提升人类精神境界。艺术还可以充当人类情感与科学理性的“剂”,让人类摆脱被“物化”的危险。艺术更可以促进人类与自然的和谐,让人类的心性复归于自然。总之,不可忽视艺术教育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当然,我们也要反思目前艺术教育中的种种弊病,反省我们的学科体系和学术体制,扬长避短。只有这样,我们的艺术教育才能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为构建和谐社会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周礼•保氏[m].北京:中华书局,1987.

[2]杨天宇.周礼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200.

[3]朱自清.经典常谈[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43.

[4]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叙画之源流[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

[5]蒲亨强.中国音乐通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4.

[6]论语•八佾[m].北京:中华书局,2006.[7]论语•为政[m].北京:中华书局,2006.

[8]论语•阳货[m].北京:中华书局,2006.[9]论语•季氏[m].北京:中华书局,2006.

[10]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说[m]//蔡元培全集:第3卷.北京:中华书局,1984.

[11]王国维.论教育之宗旨[m]//王国维文集.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

[12]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m].上海:商务印书馆,1999:157.

社会教育的作用篇5

关键词:舞蹈教育;社会作用

中图分类号:J7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4)26-0122-01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舞蹈教育在各种教育阶段和社会活动中被广泛的普及和开展,其社会作用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随着国家倡导的素质教育,作为其中重要内容之一的舞蹈教育也正发挥着其日益显著的作用。本文探讨和分析了舞蹈教育在当今社会中所赋有的作用,它具有文化传播、道德素养、智能开发、审美鉴赏、强身健体等作用,从而彰显出舞蹈教育在对人的培育过程中的重要影响意义。

一、文化传播作用

舞蹈同样也是起源于人类的劳动创造和生活实践,在长期的历史演变进程中,广大劳动人民用自己的形体和动作以及各种思想精神来反映时代的文化特点,其中就蕴含着丰富的文化特质。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它的舞蹈也是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的,其对社会生活的反映也是非常丰富和多面的,其中凝聚着千百年来劳动人民对世界和社会的各种认知和经验,蕴涵着斑斓多彩的价值意义。

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其中的文艺表演就以其独特的文化质素吸引了世界各国人民的目光,因为其中体现出了中国古老文化的博大精深,因而各国人民在观看后都赞誉有加。2008年奥运会期间,北京有许许多多的文艺表演节目,这些节目都在向世界的各国友人传达着中国的古老文化色彩,彰显着其独特的文化魅力,表现出文明古国的传统文化内涵。

二、道德培育作用

舞蹈可以培养人的艺术表现力,在此之外,它还可以促进和提升人的道德素养。我国的孔子就认为,艺术活动可以“移风易俗”,明代朱载育的“舞学”观点也认为舞蹈可以培养人们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因而它是一种“建国之学”。古希腊人一直都很重视文化和艺术的教育功能,他们从小就要接受严格和系统的文艺教育,其中就包括舞蹈的教育,正是因为他们所接受的这种教育,使得他们创造出了后人难以企及的文明高度。

舞蹈的训练过程中有着最基础的基本功的训练,这种基本功的训练可以培养人不怕苦不怕累,坚持不懈的良好品格,而那些集体性的舞蹈排练则可以培育人的合作团结的团队精神。在人们欣赏舞蹈的过程中,也可以感受到其中的道德熏陶。

三、智能开发作用

人类文明进程中的两个重要基石就是科学和艺术,而人的全面发展的最高目标就是实现科学和艺术的均衡超越。在舞蹈教育的实践过程中,它可以促进人们左右脑的均衡发展,可以更好地促进人的想象联想能力和创造开发能力。在艺术创造和科学发明中,都离不开想象力和创造力。任何一种创造和发明,其最开始都是源于一种想象力。想象力远比知识重要得多,因为想象力代表着不竭的创造源泉。1994年,美国就制订出了“舞蹈艺术教育国家标准”,对学生的舞蹈教育提出了具体的技能和知识的要求。舞蹈教育可以促进人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其中蕴含的艺术美、自然美和文化美则可以帮助人们树立起开拓进取、锐意创新的精神。此外,舞蹈教育在培养人形成良好的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同时,还可以使人们的情感意志、形象思维、创造力等得到充分的发展,从而对人未来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四、审美鉴赏作用

作为艺术教育的一个门类,舞蹈教育的审美教育作用也是有目共睹的。它通过舞蹈的直观动作唤起人们对艺术美的感受,从而引发人们的想象和联想形成情感共鸣。舞蹈教育还可以提高人们对于美的鉴赏能力。无论是自然美还是艺术美,人们都需要具有一定的审美知识,才可以很好的感知和鉴赏它们,从而加强自身对于社会生活中美的挖掘和发现。同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一样,审美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舞蹈教育实现其社会意义的重要体现方式。舞蹈教育的特质就是艺术美,其中蕴含的美感体验可以帮助人形成健康良好的文明生活方式。舞蹈教育还可以启迪受教育者进行深层次的审美感知,从而使其形成一种美好的品格和高尚的灵魂。

五、强身健体作用

古代人在很早就发现了舞蹈具有强身健体的显著功效,所以,古代人也曾创造出了很多具有健身功效的舞蹈。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现代人也越来越意识到健身对于人生活的重要性,再加上人们审美意识的不断提高,很多人选择用舞蹈来塑造美好的形体。在舞蹈的训练过程中,它可以增强人的肌肉力量和柔韧性,提高肌体的运动能力,从而加强身体的新陈代谢,是一种有氧运动,有益于人们的身体健康。长期进行舞蹈训练的人,其精神面貌和气质都有明显的改观。此外,舞蹈和音乐又是紧密相连的,而音乐也可以促进人们的身体健康,现代医学就认为,音乐可以有效改善人的大脑皮层的状态,对于右脑的开发具有一定的功效,还可以使人分泌出更有益健康的激素。

舞蹈教育的社会作用是多方面的,它在培育和塑造人的良好品格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这些作用也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失的重要内容,应该受到更多的重视和关注。

参考文献:

社会教育的作用篇6

【关键词】中职教育;社会安定

Shallowtalkmediumjobeducationtosocietystabilizeoffunction

LiGuiping,Konglingfeng

【abstract】mediumthelivingofjobschoolsourcecharacterrelativelydiffer,issomeafterthepuhighadmitbecausethescorebetoolowbutnesciencecantopofstudentortowardthestudentwhodriftaboutasociety,thesestudentswasusuallyaparenttoneglectastoit'seducation,Shuinmanagement,notlovestudy,resultbad,liveinself-abandonment,fightDouou.mediumjobschoolthebreadthenterastrict,astoit'sbenevolence,patience,virtuousteacheducation,teachitacademicassociationtobeaperson,andthechurchitsskill,acquireemploymentopportunities,earnone'sownliving,thebenefitisatthefamily,societyofstability.

【Keywords】mediumjobeducation;thesocietystabilize

作为一名中职生的班主任,有这样的体会:中职教育对社会的安定有很大的作用。

中职生的生源,是在普高招生完毕后,一些因为分数低,实在不能进入高中就读的学生,无奈地选择中职学校就读,还有往届初中毕业生在社会是游荡了一段时间,找不到工作,又不得不来到中职学校就读的学生。从生源不难看出,中职学校的学生文化素质都普遍较差,而文化素质差的学生,多数的思想政治素质也落后。他们或因家庭娇生惯养,或因家庭父母离异,无人管教,或因父母忙于工作生意而疏于对儿女教育等,早在小学或初中就落后了,对学习不感兴趣,自暴自弃、沉迷网络、早恋、喝酒、打架。因为在家里不能跟家长及时沟通,出现问题得不到及时的纠正,得不到温暖,加之网络上学到一些暴力血腥的东西,在一起议论的也都是网游几级的问题,如何才能升到更高的级别,注重哥们意气,互相帮着打架等。

以我班为例:全班共16名学生,因打架曾有案底的就有三人,通过了解,他们从初中就参与打群架,学习基础差,厌学,不是辍学就是升不到高中学习。家庭情况是两个是离异家庭,孩子跟母亲生活,一个是母亲再嫁;一个是家庭比较富裕,父母忙于生意,忽略了孩子的教育。这样的学生来到学校后经过了解情况,进行耐心、爱心教育、重树信心,不咎既往,进步很大,都入了团,有的还当上了学生干部,家长非常感谢学校,拉回了他们的浪子。

秋季刚入学的时候,十月一放一周假,有一个孩子的家长竟然给我打电话,求我别让他的孩子回去了,回去就惹事。可见,家长把孩子交给学校,家长放心,同时学校为社会的安定做了贡献。

我班不是个例,现在社会上这样的家庭、这样的孩子还很多,流落到社会上,就是不安定分子。去年参加了为期三个月的中职骨干教师国培学习,全国各地的老师都有同感,有的学校形象的把中职学校称为“第二看守所”。如果这些年龄低于法定劳动要求的青少年,没有学习、生活场所,在社会上游荡,其副作用是相当大的,有可能成为社会的一种极不稳定的因素,他们游手好闲,拉帮结派,没有经济来源时什么事情都可能干出来,甚至被危害社会的人所利用,这样的事例实在是太多了。

而如果这些孩子能到中职学校学习,中职学校宽进严出,没有分数要求,在这里老师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一技或多技之长,使他们获得在社会安身立命的真实本领,成为有道德、有理想、有纪律、有文化的“四有”新人。当然把这样的孩子培养成人,中职学校老师的付出是无法想象的,中职学校的班主任是非常辛苦的,这些学生初入学时喝酒、打架,不能遵守学校的各项纪律,班主任跟各科老师就要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勤与家长沟通等,真正把这些散漫的孩子拉回来,至少需要一个月的时间。

事实上,这些学生在中职学校毕业后,不仅学到了一技之长,还学会了做人,学会了自我管理,对家庭、对社会都有重大意义。这些学生毕业后基本上也都能通过双向选择,获得就业机会,在各自的岗位上一显身手,能够自食其力,当然能为稳定社会起到重要作用:

1.稳定社会,给低于法定劳动年龄的青年提供学习机会,教会他们一技之长,不会使他们流落到社会上变成不稳定的因素。

2、满足经济领域第一线岗位对中、初级技术人才的需求、促进经济发展。进行启蒙职业意识、培养职业道德、树立职业理想教育。帮助学生正确了解自己,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并能够正确理解个人理想和社会需求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既注重挖掘自身的潜能,扬长避短发展自己,又能根据所学专业的要求,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主动适应职业要求。

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我国经济建设仍然需要大量的中、初级技术人才和熟练劳动者。那种认为迎接知识经济时代到来应大力发展普通高等教育,而不再需要职业教育的主张绝对是错误的,不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即使跨入知识经济时代,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仍然会受到大中企业的欢迎,有用武之地,并将为推动我国经济的继续腾飞而做出贡献。

3、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和生存竞争能力,为提高农村人民生活水平服务

从贴近地方经济、贴近群众需求,从执行富民政策这一视角看,职业教育正可以发挥自身的优势和特色,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岗位竞争能力。中等职业学校因其免收学费、书费、住宿费,还有每学期750元的补助直接向农村低收入者和农民群众的子女敞开校门。经过2至4年的培养,造就成有一定专业知识和专业特长的专门人才,大者对发展地方经济,小者对提高劳动者个体素质,提高普通家庭的生活水平都会有重大的作用。

4、推迟青少年就业时间,缓解就业压力,为我国的经济腾飞积蓄能量

职业教育大发展,每年给数百万初中毕业生提供了继续学习的机会,使他们不至于失学、流入劳动力市场,给社会就业增加压力。

社会教育的作用篇7

[关键词]社会性;民间游戏;幼儿;重要

社会性发展是幼儿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幼儿园的主要活动是游戏,民间游戏是幼儿游戏的一种。游戏是我们向孩子进行社会化教育的重要途径,而属于传统文化的民间游戏,因为易学、易会、易传、具有较强的趣味性,深受幼儿的喜爱。民间游戏与幼儿社会性的发展有密切关系。研究表明:积极的社会化更可能出现在自由游戏中,而不是出现在成人组织或设计的活动中。把民间游戏引入幼儿园教育,对幼儿社会性发展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

一、民间游戏中幼儿自然的游戏伙伴关系有助于其社会性的发展

民间游戏能增进幼儿的同伴关系。同伴关系指在游戏中幼儿一起玩耍和游戏。鲁本斯坦和沃斯曾经设计两种情景:一是独自玩,一是与同伴一起玩。结果表明,与同伴一起玩比独自玩更趋于复杂化,更能发现物体的性质。由此可见,幼儿平等的关系使他们有多方面的交流,并且相互影响,对幼儿社会性发展有很大的作用。人文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当儿童生理的、安全的需要得到满足时,儿童就渴望自己有所归属,成为团体中的一员,渴望在团体中与他人建立深厚的感情。幼儿民间游戏中,一般都需要若干名幼儿共同合作才能进行,如“炒黄豆”(2人)、“找东南西北”(2人)、“花儿花儿几月开”(集体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集体游戏)等。大多数民间游戏配有童谣和儿歌,趣味性强,有节奏性,游戏中同伴的交流迫使他们相互表白,逐渐学会表达,丰富了词汇。如游戏“炒黄豆”,两个幼儿在游戏的同时用语言“炒、炒、炒黄豆,炒炒黄豆翻跟头”等,两人边念儿歌边拍手,使他们心情愉快,增进了情感交流。民间游戏中也有约定俗成的游戏规则,幼儿在游戏中必须遵守这些规则才能使游戏进行下去,这会促使幼儿控制自己的行为。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会遇到许多问题,如人数或多或少、大家对规则理解不一致等等,通过游戏伙伴的相互模仿、相互协调,幼儿能学会遵守规则,与他人友好合作;学会自己解决人际关系矛盾及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在游戏中,每个幼儿都不断更换角色,游戏伙伴中会很自然地产生“领袖”,这些“领袖”也会很自然地被淘汰,这可以培养幼儿的责任感和组织能力,同时教育幼儿要平等待人,树立团结协作的意识,克服任性、唯我独尊等不良风气。

二、民间游戏培养幼儿良好个性及意志品质的形成,有助于其社会性的发展

民间游戏能帮助幼儿获得成功,增强幼儿的自信心。“自信心是每个人事业成功的支点,一个人若没有自信心,就不可能大有作为。有了自信心,就能把阻力化为动力,战胜各种困难,敢于夺取胜利。”实践证明,民间游戏特别是民间体育游戏的开展,能够帮助孩子增强自信,培养快乐的情感。比如在大班开展的“斗鸡”游戏,大部分孩子很快掌握了比赛方法,勇敢地和同伴进行较量,但也有个别很胆怯的孩子,不敢和同伴比。这时可以有意识地请能力、体力相当的孩子进行游戏。经过教师的不断鼓励,在同伴的加油声下,孩子尝试参与了。正因为体力相当,孩子之间的差别不大,从中孩子也体会到游戏的快乐。在不知不觉中,孩子的自信心就树立起来了。

幼儿民间游戏具有较强的娱乐性,幼儿在游戏中享有充分的自由,在自然、自发的民间游戏中,没有任何干预,自娱自乐,幼儿的情绪是放松的,没有心理压力,敢于大声说笑,可以大方地表现、大胆地想象。民间游戏带有竞争性,这使幼儿在游戏中同时面临着成功与失败。当幼儿在游戏中获胜,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和满足感,增加了自信心和成就感;当他们面临失败,会产生挫折感,顽皮的孩子为了能再次参加游戏只能遵守游戏规则。游戏的规则,有的是明显的,有的是隐藏的,幼儿必须按照规则控制自己的行为,学会用规则协调关系。游戏的兴趣使幼儿愉快地服从游戏规则,约束自己。例如,在“老狼老狼几点了”的游戏中,当“老狼”的幼儿在回答几点钟时不能回头看,其他幼儿只有听到“老狼”说“天黑了”或者“12点钟”时,才能转身往回跑,如果“老狼”在回答几点钟时抬头看或者其他孩子没有到时间才转身跑,他们就要被大家停止游戏。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学会了自我控制,锻炼了抗挫能力,增强了明辨是非、正确评价的能力,形成乐观、开朗的性格,因此,民间游戏的开展过程可以说是幼儿逐步形成良好个性心理和积极情感的过程。

三、幼儿民间游戏有助于幼儿园与家庭教育的多向交流,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社会教育的作用篇8

关键词钢琴教学法社会钢琴教育作用教学内容

中图分类号:G642.4文献标识码:a

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大大提高了居民生活水平,改善了居民生活质量,在保证物质生活丰富前提下人们更加热衷于对素质教育的学习和追求。目前素质教育在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受到高度p注与认可,而音乐教育本身属于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构成部分,也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与接受。通过社会实践调查了解到,较多人表示希望通过接受社会音乐教育,促进自身素质综合发展及整体塑造,同时提升促进智慧开发,培养审美情趣。钢琴教育是音乐教育的重要载体形式,近几年通过社会钢琴普及教育对促进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取得良好成绩。实践应用证明,通过社区钢琴普及教育能够有效的培养人的高雅情趣及审美品位。

1社会钢琴普及教育

社会钢琴教育属于社会教育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社会教育又分为广义和狭义两方面,广义的是指一切社会生活影响到个人身心发展的教育;狭义的是指学校教育以外的各种教育活动;当今社会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国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才的竞争日益激烈。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社会教育在我国整个教育体系中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和作用。作为社会教育的一部分,社会钢琴教育一直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它是指社会上的钢琴培训机构或是个人一对一的钢琴教育,通过钢琴的学习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

目前我国“钢琴热”发展前景十分乐观,随着人们物质生活不断丰富,对精神追求、文化追求的品味不断提升。在实践调查中了解到,现阶段大多数钢琴学习者表示希望通过接受社会钢琴教育,提高自身艺术修养,促进自身综合素质提升,完善自身,增强自信。社会钢琴普及教育不仅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精神生活,也激发更多钢琴爱好者进行学习,这对进一步提高社会钢琴教育水平有着推动作用。

2钢琴教学法

钢琴教学法对于学习钢琴来说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科学、合理的应用钢琴教学法能够使学习者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钢琴实践教学中采用钢琴教学法,一方面能够更有效的指导学习者进行钢琴练习,提高钢琴学习效率,另一方面对提升教学者自身水平也有着积极作用。通过有效钢琴教学方法的应用,提高钢琴学习效率,提升对钢琴学习的自信心,进而形成钢琴学习兴趣。

现代教育教学背景下,钢琴教学法的应用理念是以“兴趣、快乐”为教育出发点,基于兴趣基础上进行钢琴教学,帮助学习者掌握学习技能。选择合适的钢琴教学教材对开展钢琴教学有着重要作用,要充分根据学习者的实际情况选择系列教材,如弹唱系列教材、基础系列教材、和声系列教材等等。同时在教学内容选择上也要注意因材施教,如初期的钢琴教学内容要以基础练习、一曲多弹练习为主,在掌握基本练习技巧后进行爵士和声练习、自弹自唱练习等等。总之,钢琴教学法注重从多角度出发,不仅仅注重教学技巧的应用,更加注重从理念角度出发,优化教学内容及手段,顺应学习者学习心理,制定符合学习者实际教学方案,以达到钢琴教育教学目的。

在社会钢琴普及教育中,积极引入钢琴教学法,能够更加有效的帮助学习者解决即兴弹奏、弹奏流畅性、弹奏规律等问题,使学习者更有效克服钢琴学习存在的问题,树立学习自信心,促进审美素养及审美情趣的提升。

3钢琴教学法在社会钢琴普及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应用钢琴教学法在社会钢琴普及教育中有着重要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形式及教学内容结构突出。钢琴教学法的应用过程中其教学形式十分显著,主要以钢琴授课进行,主要包括一对一钢琴小课,二人到四人的小组课,或十人以上集体课,这几种是较为常见的授课形式。在社会钢琴教育中,大多数采用集体授课的方法,在人数较多的情况下开展钢琴教学很难做到面面俱到,容易忽视学习者的个体差异及个性特点,通过应用钢琴教学法能够使教育者从教学实效性角度出发,考虑授课形式对教学效率的影响。另外,钢琴教学法从教学内容上来看,主要以练习曲、歌曲、即兴弹唱、动机发展、键盘和声几个部分为主要内容,其教学内容明确,这对学习者来讲有着一定的梳理与引导作用。在社会钢琴教育中,要积极参照钢琴教学法的教学内容及形式,为实效高效的钢琴教学,首先应充分明显其教学内容及结构。

(2)强调实践应用价值。钢琴教学法的应用突出其应用能力,即通过有效的钢琴教学后学习者能够进行独立的弹奏、演唱、编配等等。在社会钢琴教育中,应用钢琴教学法能够使学生进一步强化实践练习,在掌握基本弹奏技能的基础上,能够真正做到离开琴谱依然会弹奏钢琴,并能够即兴弹奏,根据歌曲需求进行编配伴奏。同时社会钢琴普及教育中,应用钢琴教学法能够从教学根本目标出发,注重学习者综合能力的培养及综合素质的提升。学习者通过技能学习和训练,提升自身可变性,在长期的训练中逐渐形成快速反应能力,通过有效的实践训练和应用将其培养成即兴创作人才。

(3)促进音乐想象力培养。钢琴教学法注重学习者综合能力与综合素质训练,这一点对于社会钢琴普及教育来说具有关键意义。钢琴学习不等于简单的钢琴弹奏学习。从综合素养训练角度出发,引导学习者在进行演奏技能培养同时,要突出其音乐性。在实践教育教学活动中注重教学手段的多样性与灵活性,激发学习者的想象力,这对进一步提高学习者的音乐创造力与创新性都有着重要作用。

4加强钢琴教学法在社会钢琴普及教育中应用的策略建议

目前社会钢琴普及教育不断发展,其普及范围不断扩大,但就现阶段我国的社会钢琴教育现状来看仍存在的一定不完善之处,如社会钢琴普及教育中其教学内容缺乏完善性,尽管教育过程中注重经典曲目练习,但忽视了钢琴教学的与时俱进理念。同时其教育过程中过分注重演奏技巧培养,忽视了综合素养的培养和提升,学习者的即兴演奏能力较差;过分注重理论教育,使理论与实践出现脱节问题,直接影响社会钢琴普及教育的整体效果。基于上述对钢琴教学法的认识及作用分析,为进一步加强钢琴教学法在社会钢琴普及教育中的应用,要创新现有教育模式,以提高社会钢琴教育整体水平。

4.1创新教学理念及教学方法

社会钢琴教育工作者应调整其教育理念,钢琴教学不仅仅是为了教会学习者怎样去弹奏钢琴,也就是说不仅仅是对钢琴弹奏技巧的教学,还要使学习者深入感知钢琴演奏的魅力,对加强对钢琴演奏素养的培养,使学习者能够从自身主观角度出发,完善钢琴学习技能同时促进自身审美能力的培养和提升,继而促进综合素养培养。关于教学方法,社会钢琴教育工作者要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在进行钢琴教学过程中,注重技巧教学同时注重学习者音乐创造力及想象力的培养,并加强实践尝试和检验,真正感受音乐中包含的情感变化,深刻感知钢琴带来的艺术魅力,提高自身钢琴学习素养。

4.2通过教学方法优化,提高学习者即兴伴奏能力

目前社会钢琴普及教育过程综合功能,学习者的即兴伴奏能力相对较弱,为改善这一现象要积极优化教学方法,以提高其即兴伴奏能力。例如,将简谱与五线谱相结合,首调与固定调相结合,基本乐理与视唱练耳相结合,键盘和声与移调相结合,钢琴弹奏与钢琴弹唱、即兴伴奏相结合,钢琴弹奏与作曲理论相结合、作曲理论与旋律发展、即兴创作、复调、和声、曲式结构相结合,帮助学习者解决学钢琴演奏技巧不会用钢琴,学理论知识不会弹伴奏等问题。另外,还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模式,引导学习者通过模仿、即兴、创作等形式,激发学生的音乐想象力与创造力,提高个人即兴弹奏能力。

4.3注重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钢琴教学法注重乐理知识、作品分析与钢琴演奏、视听练耳的有机融合,即强调钢琴学习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并通过融合学习后达到灵活应用的目的。在今后的社会钢琴普及教育中要积极践行“一切知识点从键盘入手”的教育理念,要做到先感性再理性,对钢琴演奏作品的音乐性要深刻品读,再实现从感性层面发展到音乐知识理性层面的认识。换言之,这是运用钢琴教学法的根本所在。另外,教育教学活动中应加强视听练耳训练,打破传统课程教学模式下的教师弹奏、学生演唱的限制,要积极鼓励学习者进行自弹自唱,通过实践训练更贴切的感受钢琴演奏技巧等。例如当学习在对练习曲进行自弹自唱时,能够很熟练的掌握这个调的和弦方式,通过长期练习学习者能够从中获得经验,并形成学习兴趣。

4.4提升教育者专业素养及综合素质

为充分发挥钢琴教学法的价值及作用,使钢琴教学法有效的应用于社会钢琴教育中,应进一步提升教育者专业素养与综合素质。在目前我国社会钢琴普及教育的相关调查中显示,钢琴教育者能力水平参差不次,在实践教育教学过程中因自身能力不足直接影响钢琴教学效果,长此以往将会影响社会钢琴教育的整体质量。所以,要加强教育者专业能力及综合素养的培养。从事社会钢琴普及教育的教师,必须通过严格业务训练,保证其专业能力。为准确的把握钢琴教学法,并有力推进钢琴教学法在社会钢琴教育中的应用,钢琴教育者至少是钢琴专业大专水平,并通过正规培训及学习,精通乐理,具备丰富的钢琴教学经验,能够熟练的演奏各种钢琴练习曲。同时,教育者应具备创新的教育理念,在社会钢琴普及教育中能够引导学习者更加关注钢琴文化带来的魅力,培养学生钢琴素养及审美能力。要积极的激发学习者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关注,并将钢琴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相融合,充分发挥音乐教育的本质功能。

5结束语

钢琴作为乐器中应用最广泛、最普及的乐器形式之一,通过钢琴教育能够促进学习者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在实践生活中通过社区钢琴普及教育,培养人的审美情趣与审美品位,促进个体更完善发展,深化素质教育开展。为充分发挥社区钢琴普及教育的重要作用及价值,就要积极引入钢琴教学法,通过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应用钢琴教学法引导学习者的多个器官进行协调配合,促进大脑、眼睛、肢体的积极调动,通过钢琴学习提高自己的专注力和记忆力,同时促进智力开发。在今后的社区钢琴普及教育过程中,应加强对钢琴教学法的重视,注重兴趣教育、快乐教育理念的引入,优化钢琴教学资源,发挥多种系列教材优势,达到钢琴教学技巧掌握与兴趣培养,促进学习者多方面素质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雨婷.学问与艺术的结合――读《钢琴教学法》有感于我国钢琴教育事业的普及和发展[J].北方音乐,2016,14:145.

[2]唐维霜.应用钢琴教学法在高师音乐教育教w中普及的重要性与必要性[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06:212-213.

[3]薛红星,杨淑骅.业余钢琴考级与钢琴教育的现状与思考[J].四川戏剧,2015,08:183-184.

社会教育的作用篇9

高等教育课程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亟待哲学社会科学给予解决近年来,高科技推动着人类社会经济建设的飞速前进,也推动了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当前,很多高校对自然科学学科的建设十分重视,特别是对重点实验室、重点学科都做了巨大的投入,但就哲学社会科学学科来说,这几年的投入并不多。在高度科学进步的今天,我们依然要解决和处理社会方面与个人方面、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等价值关系。这些价值的选择和判断并不是通过理工科的专业课就可以解决的问题。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创新如何走、走向何方,同样面临着选择。高等教育课程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复存在,教学的价值追求与实践的背离,从而出现教与学“无味”局面。与之并存的是,在缺乏人文底蕴和教学工具化取向的条件下,人的生成发生了异化,走向了一条媚俗化的道路。这些现象背后所蕴含的深层原因之一就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并没有对哲学社会科学给予应有的特别重视和研究。强调知识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是高等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惟其如此,才能使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相一致,学校才能培养出具有较强社会适应性的人才。高等教育课程要扎根于现实生活基础之上,才能具有针对性并取得教育的实效性。

哲学社会科学在高等教育创新中教书育人的作用

有的学者将哲学社会科学的作用归结为“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可见,哲学社会科学不但能帮助广大青年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也为我们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发展提供创新理论的动力支持。在我国高等教育创新中,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与发展将确保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方向与未来,保质保量地实现高等教育的教书育人、服务社会的功能。

1.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高等教育体制运行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教育作为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与方法,它所起到的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作用,更是为了实现“化人”和“育人”的主要目标。高等教育直接面向社会,与现实社会的联系是直接的,高等教育服务社会正是其价值的直接体现。如何培养好社会主义接班人,让大学生肩负起民族和国家的未来是高等教育不可推卸的时代职责。社会未来的发展是以创新为原动力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的使命不再是简单的传授技能与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勇于尝试和勇于创新。知识有新旧更替,但创新的意识无关新旧。新思想、新观念、新方法、新领域是当下高等教育急需引导和灌输给大学生的宝贵财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要求大学生掌握的不是一劳永逸的某些知识本身,而是拥有强大创造力的终身受用的创新方法与理念。哲学社会科学在高等教育体制运行中的重要作用就在于提供给广大学生以独立的思考能力和价值判断标准。大学生的哲学社会科学素质的提升,能使他们不断产生出符合发展规律的全新思想观念和方法,并真正推动社会的快速发展。

2.发挥哲学社会科学教化心灵的重要作用,保证大学生的自由全面和谐发展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成果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充分且必要的物质条件。但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不单是物质需求的满足,而是更高层次精神生活的满足。当前,物欲的泛滥、功利主义的盛行不仅伤及我们个人对幸福的感受能力,而且也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发展形成了很大的阻力。面对现状,我国高等教育必须加强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系统教育和科学引导。如何解决大学生的“成才”到“成人”教育是当前高等教育必须要解决的难点和重点。仅凭传统单一知识技能教育方式无法完成“成才”到“成人”这个教育终极目标的实现。高等教育通过提升广大学生哲学社会科学的素质教育,让大学生不仅掌握知识和技能,更能处理好社会关系,不仅继承传统更能开拓创新。这正是我们高等教育的目的所在,更是哲学社会科学教化心灵作用的终极体现。显然,哲学社会科学的教育与培养已经成为当下高等学校中“成人”教育的关键环节。

3.发挥哲学社会科学育人针对性的重要作用,保证高等教育工作的实效性现代的“福特式”教育,将人的教育简化为固定的学习程式,简化为个人行为功能的训练。让教育成为一种事先筹谋好的、科学或艺术地控制人们心智的技术,成为一种必须服从的机制。从一个人幼年的时候被强制地送到教育的工厂中去,教育的规训就以一种权力的眼睛监视人的一言一行,就以一种考试的手段来衡定人的现实和未来,就用一种利益诱惑方式生产着人的野心,就用一种奖惩的方法培养着虚伪的道德。在这样的规训结构中,一个人除了努力迎合,就是彻底地被规训的利益所抛弃,再别无选。“随着社会机制日益发达,尤其是现代的生产、分配和传播制造了大量的表面目的和利益而掩盖了生活的真实意义。各种体制和标准把生活规划为盲目的机械行为,人在利益的昏迷中失去了幸福,在社会规范中遗忘了生活。就好像行为仅仅是为实现具体的规范目标的行为,而不是为了达到某种生活意义。社会成功了而人失败了”[3]。个人完全没有了真正的自我和自由,被彻头彻尾地异化了。为了摆脱和扬弃此种异化,高等教育中一定要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的教书育人的作用与功能。只有这样,才能在一定程度上让大学生掌握哲社知识,真正理解和践行“一切人文科学的特质就是均不能只停留在‘对象’品的层面观察,而必须从人作为文化缔建者的心智活动去考虑”[4]。从而让大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进行反思和体悟,在获得对真理的真切把握的同时去领悟人生的真正意义所在。

发挥哲学社会科学教书育人作用的途径

1.以素质教育为依托,大量传授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哲学社会科学知识高等学校的素质教育是“外化”与“内化”相结合的教育。这不仅要求高等学校既要培养大学生的学业能力等基本素养,更要培养大学生做人的内在品质。高等学校的素质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大学生的外在行为上体现为做事的应有内涵和内心深处体现为做人的高尚品格。在当下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的教书育人功能是高等学校全面推进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选择。高等教育改革创新不仅仅要求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更需要提升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可以促进大学生学业成绩的提升,让他们不再是“书呆子”,而是家事、国事、天下事都通晓的综合人才。“素质教育有利于使受教育者发挥主体作用,在良好素质的空间里获得个性的解放和全面的发展”[5]。

2.以课堂教学为重点,以学生学习为主线来提升大学生精神品质和文化品位“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之中蕴含着人类的智慧、价值追求和审美情趣”[6]。一个没有文化品位和高尚精神追求的人,不只是对自我的放逐和精神家园颓废,更是对他人的冷漠和对社会责任的缺失。人的精神品质和文化品位的提高,取决于人对自身的认识和社会的认识。因此,如何能够让广大学生提升对社会和自身的认识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对哲学社会科学知识进行有效的讲解,更需要学生对哲学社会科学知识进行自主的学习。这同时也要求作为教学主体的教师必须加强自身的哲学社会科学素养,拓宽自己的哲学社会科学知识。教师对哲学社会科学的有效讲解能对大学生起良好的教育作用。高等教育创新要求:广大的高校教师不但要授业,即传授知识,而且要传道和解惑,即要求教师在给予学生知识的同时,让他们既体会科学中的美感,又体验德育的魅力。对于学生而言,则需对哲学社会科学要有充分的认识,认识到学习哲学社会科学对于塑造健全人格和培育精神家园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的教书育人的重要作用。

社会教育的作用篇10

【关键词】高校继续教育;服务;作用;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G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794(2016)02-0019-04 

【收稿日期】2015-10-27 

【作者简介】王敏(1983—),女,江苏宿迁人,公共管理硕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校学生管理。从目前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现状来看,国民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社会各方面的全面进步。以各大高校为例,凭借其丰富的教育资源优势、良好的教学设施和办学条件,各大高校成为了我国开展继续教育的主要办学主体,是培养高技能、高文化素质人才的基地和摇篮,也对促进地方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与此同时,我国在实现社会科教文卫事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对高校继续教育发展也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因此,探究高校继续教育对服务地方社会发展的作用,并针对其目前存在问题提出解决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高校继续教育的概念及内涵 

从概念来看,继续教育是在知识经济兴起的大潮中,为适应我国科技和社会的发展而产生的,对专业技术教育、学历教育发展的一种重要补充模式。其教育主体是未能接受系统正规教育的非在职或在职人员。继续教育通过采取远程教育、面对面教育等教学方式,为学生获得能适应其自身发展的技能、知识、方法,创造可靠平台,从而促进有特定需要的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从实施主体来看,继续教育实施的主体主要为我国各大高校,尤其是地方各大高校。从办学形式来看,我国高校继续教育的办学形式主要包括非学历教育和学历教育两种。其中非学历教育主要有资格证书考试培训、计算机培训、英语培训、骨干培训、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等形式;学历教育主要有专科教育、成人教育、函授教育等形式。受教人员可以通过高校继续教育来获得相关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获取高校或相关行业企业颁发的资格证书。立足当下,继续教育已经成为高校实现服务地方社会服务功能的有效手段和必备途径,其兴起与发展符合国际上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重要理念要求和我国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基本需求。 

二、高校继续教育服务地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近些年来我国各大高校围绕办学宗旨,结合社会发展实际情况,本着服务于民、造福社会的基本发展目的,在地方人才培养、企业产学研合作、社会服务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促进作用,为高校紧密联系社会提供广阔的平台,直接关系到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与质量,有利于落实国家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发展战略,通过人才培养、对企业进行技术支撑等方面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特别是结合当下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面临国内国际一系列发展限制因素,我国的劳动力素质和当下经济结构调整矛盾日益突出,高校继续教育在解决以上社会矛盾,推动我国科教文卫事业发展、带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构建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从人才培养方面,高校继续教育的发展有助于高校为地方社会培养、输送适用人才。人具有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力量。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人才,尤其离不开具备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人才。当前,我国地方各大高校凭借独特的教学资源和教学优势,积极推动继续教育发展,在调研社会企业、地方发展人才需求的基础上,制定了相关培养计划,在人才招聘、人才培养及开发人力资源等方面做出了一定贡献,吸纳并培养了较多具备专业素质与职业素养的高水平人才。而人才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推动力量,高校继续教育对于人才的培养满足了地方社会发展的需求。从成功范例来看,例如H高校位于我国经济发达的珠三角地区,高校针对当地需求设置国际贸易、计算机技术、进出口经济等方面的课程,恰好满足了当地经济发展的需求,为此输送了较多专业性人才,有效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而S高校位于我国西部山区,高校设置了食品加工、农学、生物技术等相关专业,也为当地输送了适销对路的人才,实现了当地经济理念的转变和社会发展的腾飞。地方高校继续教育在培养满足地方特殊产业要求人才的基础上,有效解决了当地社会人才短缺问题,为社会输送了大量符合市场经济需求的专业技能人才。 

第二,从技术支持方面,高校继续教育为当地各大企业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持、技术指导、技术援助、综合管理等服务,对当地企业积极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作用重大。企业是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发动机和促进知识转化为财富的转换器。而各大地方多以民营企业、小微企业为主,一般自身实力较弱,经济科研力量有限,亟须高校对此给予一定的技术人才支撑,令企业在产学研、深入发展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具体实现途径来看,各大高校充分利用校企合作方式,一方面与企业共同进行技术研发和科技引进,通过向企业推荐、引入自己研发的成果、技术等,并采用企业已有的生产资源、生产平台进行实际生产,促进企业生产模式优化升级;另一方面,高校结合地方企业科研实力较弱等特点,充分运用自身的师资力量,让导师走出校门,走向企业,对企业人才、技术等进行专业培训与指导,从而使得企业从高校获取相关的技术支持、项目决策咨询、管理结构调整咨询等服务。例如位于我国沿海的Y高校,结合当地企业生产葡萄酒的现状,通过与当地相关企业密切合作,对此引入先进葡萄酒酿造技术和葡萄深加工技术,并安排本校继续教育指导老师前去对企业高管进行战略规划及预算指导,对企业员工进行专业知识技术培训,带动了当地企业顺利转型升级和全面发展。进而,高校继续教育通过对当地企业进行技术、知识支撑,有效推进了企业进一步实现现代化、科学化、规范化,带动了地方企业的持续发展,也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第三,从缓和社会矛盾方面,在当前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发展形势较为严峻,特别是就业难、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等现象层出不穷的大背景下,各大高校继续教育依托学校的优质教学资源和教育设施优势,通过对当地下岗人员等失业人员提供再就业培训,并积极吸纳学员进行专业技术知识岗位培训,有力地缓解了就业难、就业结构性人才矛盾突出等问题,也带动了地方人员创业激情的迸发,有力促进了地区人才结构的调整。具体而言,随着当前我国科技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智能化、系统化系统已经逐步减少了工业对于人工的需求,大部分传统手工作业的工人面临失业的危险,社会待业人员数量增加。特别是经济社会发展缓慢的老少边穷地区,失业率的提升无疑从一定程度上激化了社会矛盾,为当地治安动乱、社会公序良俗等方面埋下隐患,社会不公平现象层出不穷。对此,地方各大高校为其提供继续教育的平台,对下岗人员实现再就业创造必备途径。通过知识传授、技能培训等有效促进失业人员改变传统思维模式,不断接受新知识、新技术,获得相应的技术知识,促使他们在新形势、新要求下获取适应社会变化的技能,进而有效缓和社会矛盾,有利于促进地方社会和谐,为地方维护治安提供良好服务,塑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此外,地方各大高校在推动当地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和谐发展,带动地方社会文化塑造与维护等方面也发挥了重要的服务作用和引导作用。通过对当地学员主流价值观的引领,有利于带动当地整体核心价值观体系的构建与发展。 

三、高校继续教育服务地方社会发展面临问题及解决措施综上,当前我国高校的继续教育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对服务地方社会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由于继续教育起步晚、发展慢,并且面临着社会需求、市场导向等重重考验,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阻碍了高校继续教育在服务地方发展方面作用的发挥。对此,论文对高校继续教育发展中面临的问题进行陈述,并对此提出针对性解决措施,以更好促进高校在服务地方社会各方面发展中作用的发挥,促进其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从高校继续教育目前在服务地方社会发展面临问题来看,首先,由于我国地方各大高校继续教育起步较晚,目前发展仍不成熟,普遍缺乏其应有的特色和优势,过于侧重灌输式理论教学方式,忽略了对学员工作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从专业设置来看,多为一些传统文理科设置,科目较为笼统,未能根据学员自身水平量身定制,注重了学历教育却忽视了非学历教育,难以满足学员提高自身专业岗位技能和职业良好学术研究能力的需求,从而使得学院难以跟上当前社会和时代的步伐,阻碍了高校继续教育在为地方社会输送符合专业岗位技能的高素质人才方面的作用发挥。其次,我国高校对继续教育的重视程度远远低于本科教育。特别是在服务地方社会发展方面,整体市场服务意识较差,缺乏对地方社会需求的真正调研,主要目的大多放在学校营利上,缺少对社会的调研,在教学方案落实中也缺乏对人财物的大力投入,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校继续教育服务地方发展的适应性以及可靠性。此外,我国高校继续教育在校企合作的形式、内容及模式等方面都需要进一步完善。由于高校继续教育直接与当地企业紧密关联,应当做好产学研相结合,并为企业输送一定的知识人才资源。但当前各大高校在继续教育方面缺乏与企业的直接对接和密切合作,在校企合作方面大多重视短期效益,在对企业深入调研,研究企业未来发展方向、策略等方面对地方企业支持力度和资源整合度仍然不够,导致高校继续教育发展与当地企业存在脱节,难以满足企业造福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发挥。 

众所周知,继续教育是地方各大高校联系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必须在认识到当前高校继续教育在服务地方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挑战,并对症下药,从科学定位、加强调研、塑造特色等方面予以应对,采取恰当措施应对高校继续教育发展中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从而更好地推动地方各大高校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作用的有效发挥。相关措施如下所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