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社会的教育现象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31:05

当今社会的教育现象篇1

【关键词】大学生;德育;教育;当今

德育教育是个体之间的行为规范教育,也是人们长期生活实践过程中所形成一种基本教育方式,它以普遍的习惯、习俗、传统形式来进行表现。良好的德育可以体现出个人的修养,民族的气质,国家的魅力,在很长时间以来被当今人们作为衡量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标准之一,大学生的德育教育成果也将会影响我国的国民素质。德育是个人美好形象的表现,是现代高素质人才所必须具备的,是当今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当代大学生是二十一世纪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加强大学生的德育教育,提高大学生素质显得非常重要。

一、加强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目前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社会、经济和环境的持续发展,都需要大学生来参与,进行系统、全面的道德教育是迫切和必要的。当代大学生素质水平的提高可大大提高社会和谐度,它有着及其重要的意义。当代大学生必须要进行与未来发展相适应的德育教育,一定要把文明道德视为自觉理念,在此这个基础上培养良好的个人道德。也是对社会历史责任承担的最完美选择。大学生是当今社会最宝贵的人才资源,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不仅富有创造力和活力,而且他们还是有抱负、有理想的社会好青年,他们掌握着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科学知识,是未来的建设者,是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当今大学生是未来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力量,将要步人到未来社会建设中的每个部位,起着示范作用,道德品质、道德状况及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他人的行为和决策,必将直接影响到未来的社会主义建设,也将直接影响到国家的精神文明建设。所以,我们必须要大力加强当今大学生的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是建立大学生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由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得人和人之间的交往变得越来越密切。德育教育是人和人之间必备的交际应酬,不单是出自本能的要求,它还是适应个人进步、社会发展的必要途径。在学生的大学期间,能不能建立宽广的人脉,及良好的人际关系,这些都是会影响大学生的学习和成长的。必须开展大学生的德育教育,在德育教育活动中学会怎么做,是当今大学生的迫切需要,这样才能使大学生更好的适应新生活、新环境,让大学生从依赖于他人,发展到自立自强的。

二、当今大学生德育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当今大学生的德育教育中存在着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是考核当今大学生素质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当今大学生的德育教育引起了我们的广泛关注,我们也采取了适当的措施,并推动了大学生德育教育的发展,在日常实施的过程中,因为,我国的高等教育体质还是传统的高等教育体制。国家化的快速到来,这也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许多新要求。当今的大学生在不同程度上存在许多的问题,其表现如下:

第一、有的大学生在做人做事上失信、失实,并且缺课、逃课现象严重,甚至有一些学生为了高分和拿奖学金,来特意拉拢师生之间的关系,有的制造假贫困证明来得到助学金,还有的在找工作时谎报自己的工作经验和社会实践,并有一些学生提供假的荣誉证书,在求职成功不守信、造成违约现象。

第二、当今大学生道德认同感有很大的不足,文明修养比较低,并且科学知识面狭窄,专业素质较低,很大部分的大学生专业知识非常的不扎实,对所学学科的学科发展方向和基本研究内容了解的非常少不,造成能力和知识之间的相脱节,不能成为适应市场经济所需的人才。

第三、大学生的人生价值取向有一定的偏差,目前的许多大学生把大学当作消遣人生的地方,他们有的人在平时做事时奉献精神不足,缺少社会责任感,在和他人进行相处时总是把自己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很少换位思考,和老师之间的关系有一定程度上存在功利性。

三、搞好当今大学生德育建设的方法

大学生德育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重大问题,反映了搞好当今大学生德育教育已经是迫在眉睫。搞好当今大学生德育建设不仅仅关乎到大学生个人,它还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关系到我国未来的社会主义建设,因此,搞好当今大学生德育建设的有着非常重要意义,方法。

第一、利用社会舆论教育,避免社会不良习气的影响。

当今社会的拜金主义也是造成了大学生道德缺失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必须要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不良习气当今对大学生德育的影响,培养当今大学生的自尊、勤俭、自信品质。

第二、坚持以人为本,从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实际出发。

加强对当今大学生的娱乐、择业、审美的诸多方面进行必要的引导,尽可能的发挥辅导员对大学生德育教育的引导作用,给大学生以爱的教育及情感教育。建立起以纵横交错,内外结合,丰富多彩的德育教育有关机制。不断的利用社会实践进行宣传,来不断的提高当今大学生德育素质。

第三、不断的健全德育工作规范,保障制度的落实

科学合理的制度必须用强有力的手段来执行,只有这样才可保障制度设计者的初衷。所以,高校的各级党委和教师必须要提高工作的绩效,建立相应的德育工作规范,对于当今的大学生中诚信重德的给予奖励,这样才可更好的提高大学生的素质。

结语就现在大学生的情况来说,大学生德育素质不是单一方面的事情,也关系到家庭和学校因素,高校的教师们必须要加强大学生的德育教育,适时地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避免出现一些与当今大学生德育相违背的现象,把大学生的德育教育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来做。使他们成为有信念、有理想、人格健全的当代大学生。

参考文献:

[1]武艳萍.影响当代大学生思想状况的原因探析[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

[2]赵梅礼.仪教育在大学生德育教育中的重要性[J].兰州商学院学报,2006(1).

[3]李远贵.试论加强高校大学生道德教育[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2).

当今社会的教育现象篇2

一、责任教育的含义

责任是为人之本,是现代公民存在于社会中的基本规范。责任教育是指以学生为教育对象的,以增强教育对象的责任意识为关键,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形成自我责任感和使命感,并自觉提高自我责任能力的教育行为。

二、实践责任教育的特点和原则

1.实践责任教育的特点。责任教育在实践过程中与其他教育科目存在共性,却也呈现了其独有的特性。责任教育具有基础性、体验性、自主性、整体性和持久性等特点。

责任教育种类丰富,在教育意义方面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它强调自身的体验和感受注重受教育者的自我实践。实践出真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培养人的责任意识不能离开实践活动,任何好的责任意识的养成都需要道德实践,培养学生在责任方面的意识和习惯,使学生养成做事负责任的习惯。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年级的特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因材施教,进行与之相适应的实践活动,给学生以机会去体验、承担责任,使学生能够在现实中不断增强责任意识。

责任教育分为四个阶段:责任意识、责任情感、责任能力和责任行为,这四个阶段共同为一个完整体,既独立又相关,需要在实施的时候不孤立地完成上述四个阶段。责任教育是一个需要持续完成的工作,受教育者的社会角色不会始终是学生,而随着其角色的变化,责任教育的引申涵义也会改变,社会在不断的进步和发展,责任教育的内容也会与时俱进。但作为责任教育本身,其时效性不仅不会减弱或消失,反而会随着责任主体的日益成长和进步,越发显现其重要性和深远意义。

2.实践责任教育的原则。责任教育的原则应以实用和可发展为核心,它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体现了自身的基础性原则、主体性原则、实践性原则、层次性原则、渗透性原则和理论性原则等。

责任教育一般以完善德育常规为基础内容,继而构建有特色的德育,实施责任教育。并且在平常的教育过程中坚持低姿态、低起点,对受教育者的要求和准则也更加的具体和容易。可以通过学生在平时学习生活中的经历,尤其是其中的细节来指导学生实践责任、履行责任,也可利用各种活动或者系列活动来完成激发学生自主责任意识的目的。

责任教育不仅需要学校的课程,也与家庭教育、个人阅历和受教育程度不同息息相关。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所体现的责任感也不尽相同。在通常的责任教育内容中,将初一至初三的学生分为六个层次。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按照所分的层次,有重点的进行。

责任教育需要有优化的教育环境和适当的舆论氛围,这样可以在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责任规范。另外,使学生感受和履行责任是增强他们责任意识的有效途径。这就需要教育者们重视为学生创设感受责任、履行责任的机会和情景,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使学生真正能在实际生活中拥有责任感、拥有责任意识。

在责任教育领域,理论指导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开展责任教育过程中,根据基本的认识,对所实施的方法和工作进行了理性的有实际意义的指导,可以有效地提高责任教育的层次,形成德育的特色。责任教育的教育场所其实处于生活中的各个方面,体现在具体的接人待物和细微的生活环节中,其内容极为广泛。要使责任教育的努力不至于事倍功半,就必须将责任教育的要求渗透到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各个角落中去,不仅仅要求老师的教,也要强调家长的做以及学生的用,这样才能形成多角度的教育合力。

三、责任教育现状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社会方面影响。近些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收入和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但同时相伴的是,狂热的拜金思想带来大量极其复杂难解的社会问题。以钱为本,权钱交易,两极严重分化等等,都使得社会矛盾不断地加深、加重,普通公民的社会价值认同也陷入了严重的误区。具有统治意义的大众性价值选择出现偏差,许多应有的爱心与同情心普遍缺失,人们之间失去纯真与宽容。拜金、自私、极端享乐、炫富、冷漠等大量本应属于不良的道德现象正在逐渐成为我国普通民众的集体认同趋势,对社会、对自然界和其他人不负责任的事件屡见不鲜。坑蒙拐骗、巧取豪夺、随意排放、对自然资源掠夺式的开采。种种现象说明,人们的道德城堡正在崩塌,特别是其中责任感的丧失己成为当今中国社会可怕的现象,责任感的丧失已经严重危及我们的生存和发展,也必然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学生的成长。

2.家庭因素的影响。父母在学生的社会化发展过程中影响最大,家庭是其最初的生活场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环境对孩子性格的形成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当今社会,一些父母片面追求个人的“幸福、自由”,甚至不将婚姻当做真正的承诺。这些无疑是对家庭极端不负责任的行为,也使孩子收到极大的负面影响。很多家长在孩子的考试科目上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但却疏忽了对孩子的思想和道德的培养。不关心孩子在责任意识方面的教育,而由于独生子女政策的关系,大部分家长对孩子都溺爱非常,造成他们中很多人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自私任性、目中无人的个性。而这样的生长环境对于今后承接社会责任,完成公民义务,毫无帮助。

当今社会的教育现象篇3

我们今天的教育有多大程度的爱?或者说今天的教育是否有“真爱”?左群英博士用以小见大的手法,对儿童生活中的同情现象和儿童对同情的体验进行了深入考察。作者考察研究后指出:儿童在生活中几乎每天都可能遭遇与同情相关的情境,儿童对同情的体验是非常复杂的,其行为表现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虽然很难对儿童的同情现状下一个悲观或乐观的结论,但儿童正面临日益失去同情这一宝贵品德的危机,这和普遍旁观的社会现象、学校应试教育下的竞争主义环境密切相关,然而教育者对这一普遍存在的问题及其对儿童道德发展的重要意义却很少关注。作者由此向我们今天的教育发出了一个警示:让儿童学会同情是教育的一项重要使命,因为儿童是未来社会的主人,今天儿童同情的失去,就是明天社会的灾难。

的确,让儿童学会同情,应该成为教育的一项重要使命。弱势群体的存在是人类社会的一种永恒的现象,因此“同情”毫无疑问是一个历久而弥新的社会话题,从而也毫无疑问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的学术问题,尤其在我们今天这个处于转型期的社会变革时期。作者大量引用了发生在各个时期的典型社会事件和相关的报道文献作为分析的案例,例如郑民生一案、药家鑫一案、小悦悦事件等。但作者并没有仅仅简单地进行激愤的批判,而是用现象学的方法、社会学的思维对现象背后的本质、人的复杂体验和社会存在的种种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并以此为基础,立足家庭、社会和学校这一完整框架,同时紧扣时代脉搏和现实问题,结合当下社会生活中的重大事件和教育系统的重大问题,对当代教育提出了明确而系统的改革建议和具有实践价值的改革思路。

本书通过对同情的群体起源和个体发展进行纵向和横向的考察,对“什么样的同情才是真正有意义的”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度的道德审视,从而对同情这一古老的道德哲学命题进行了一定的发展。作者并没有简单地主张同情是一种美德,作者对同情的“感彩”进行研究后认为,一般而言同情是一个褒义词,但在现实生活中,同情在很多情况下却被赋予贬义的感彩。作者还用历史和逻辑的方法,通过文献研究和现象学分析,提出同情起源于一种社会本能,这是人类和一些高级动物所共有的,是通过达尔文的所谓“自然选择”所获得的,但人类的同情在量和质两个方面获得了高度的发展,因而在其广泛性和深刻性方面总体上说是不断进化的。不过作者进一步提出这并不意味着每一个现实的个体都必然地富有同情心并乐于助人,同情能否朝着道德的方向发展存在个体差异,在生理因素、文化因素和个体实践的交互作用下会不断产生变化和重新整合,其中文化所起的教育作用是主导因素。因此作者按实施的主体和空间场域,通过全面而深刻的分析,提出家庭、学校和社会三种教育形态对儿童同情品德的发展都很重要,互为补充,互相也不可替代,所以构建家庭、学校和社会一体化的教育生态体系是帮助儿童学会同情,从而实现教育作为“爱的事业”的使命的关键。

在研究方法上,本书以经典现象学理论为指导,以加拿大教育现象学家马克思・范梅南的经典著作为起点,对教育现象学这种研究方法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作者特别在对现象的考察和解释、现象和理论的“对话”、现象学文本的撰写等方面进行了创造性地探索,从而对教育现象学研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创新,尤其对多视角多渠道的资料搜集、现象学文本和理论分析的有机融合这两方面具有自己独立的一些思考和有价值的探索。

在表达方式上,该书呈现出完整而严谨的逻辑结构、流畅而清新的语言风格,体现出作者较深的学术造诣、文学修养和独特的研究个性。

当今社会的教育现象篇4

关键词:大学生;功利;追求;反思

在我国当今的社会转型、市场经济改革的背景中,功利文化、功利主义思想已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然而社会价值取向却缺乏一个公认的标准,理想标准与现实标准相脱离,甚至是相违背。这种价值标准的混乱,必然会对我们目前正在进行的教育改革产生一定的影响。我国面临着市场经济的高等教育改革,也深受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当前对教育功利性倾向反对之声四起,认为高校必须保持自身的独立性,保持大学应有的精神;大学生不能急功近利,要有长远眼光。然而在现实中,具体到每一个人的实际选择时,又都感到这终归只是一种理想,现实中那么的无奈,似乎人们的一切功利行为都是被迫的。因此,一方面大家在认识和情感上否定教育的功利性,走向一个极端;另一方面却又践行着极端的功利。因此,如何从不同学科、不同视角对其做深入的实践分析与理性反思,如何正确认识当前大学教育中的功利性,进而深刻反思极端功利倾向所产生的种种社会效应、探寻新时期大学生科学地追求教育功利之路以促进大学生健康地成长已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新课题。

一、当代大学生功利追求的现状

(一)在学习上追求急功近利

当今时代,知识就是经济、知识就是财富和知识改变命运的观念已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家长和学生都认识到读书的特殊价值和暗含的经济潜力。纵观现在的大学图书馆、教室,即使是周末也是座无虚席。但另一方面,当代大学生虽然爱读书,但不够钻研,虽急于求上进,但又怕刻苦。他们的学习兴奋点常随外界的影响而变化,他们在学习内容的选择上常处于应付学校规定的学业与寻找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中。当代大学生学习的功利倾向非常明显,主要表现:

一方面,选择学校和专业的功利化。大学生对学习的功利追求从对学校和专业的选择开始了。调查表明,他们在填报高考自愿选择学校和专业时,不是从自己兴趣爱好出发,而是看学校的牌子硬不硬,就业率、考研率、出国率高不高。其次要看专业的前景好不好,市场就业率有多高。那些就业率、考研率和出国率高的学校和专业,是学生们选报的首选。争上名牌大学、争读热门专业成了一大潮流。这些“好学校”、“好专业”已成为了新时期高等教育的又一座“独木桥”了。从中可以看出学生在选择学校和专业时的功利性。

另一方面,在学习内容选择上功利的倾向。大学生对学习内容的选择也就是对知识的选择。虽然对大学生的培养是有严格的课程计划的,但在学分制实行还不完善的今天,大学生对这些课程并没有多少选择权。但调查表明,同是一个班同学,由于对学习内容的不同选择,实际上所学的知识、所形成的知识结构都存在一定差异。一般来说,大学生所学的知识分为两种:一种是基础知识,就是对人类、对自己、对世界、对自然和宇宙的一般认识和理解。它们不能立即产生实际的利益,没有直接的实用价值,但对于人性的完善和提高以及人类的文明进步却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另一种则是实用知识,它与社会需要密切相关,具有广泛的实用性,能给人类带来直接的利益。目前,大学生重实用知识轻基础知识的趋势越来越严重。

(二)在择业时带有浓厚的功利倾向

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经历了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统包统分”,教育体制改革下的“双向选择”、进一步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下的“自主择业”三个阶段。上个世纪90年代前,我国就业实行计划分配体制,大学生就业以服从国家安排为主,基本没有多少可选择的余地。1989年开始,开始逐步实行“毕业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双向选择制度,这使大学生切身利益和个人前途充满了机会与挑战。特别是近几年高校迅猛扩招以来,大学生就业竞争日趋激烈。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为此显得焦虑不安,越来越浮躁。如何择业,大学生也显得很迷茫,但在就业方面却又带有明显的功利倾向,表现在:

一方面,大学生择业首先考虑的是未来职业的条件优越。当代大学生由于受市场经济思维及社会腐败现象的影响,人生价值发生了倾斜,在选择上过分选择经济条件好、生活环境舒适、工作稳定、福利好的地区和单位,而中西部欠发达地区、艰苦行业、小型企业不感兴趣。据调查发现,73%的重点大学毕业生概括自己的职业选择是所谓的“新三到”―到国外、到沿海、到最赚钱的地方去。而大学生在择业时首先考虑的重要因素依次为:经济收入(53.7%),出国深造(32%)。他们对职业的选择首先考虑到的不是符合自己的专业,而感兴趣和关注的是职业的附属物诸如工资、住房、福利待遇等。由此可以看出,部分大学生的价值取向由原来的社会价值转向经济价值,把追求经济物质利益放在了首位。

另一方面,大学生在择业方面的投入已越来越大。在这就业市场化的今天,大学生为获取职业信息而付出相应的经济代价是应该也是必要的。在这种就业机制中劳资双方都会为此而付出一定的代价,这也是现实。问题在于当今大学生为此的投入已远远超出了正常的范围,投入越来越大。如教育部《中国大学生就业》杂志对全国30多所高校的近2万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显示:1/4的人觉得在求职过程中最有必要购置的是“面试服装”,22%的人觉得手机是必不可少的,13%的人会特意购买电脑,当然书籍(8%)、上网卡(6%)、化妆品(3%)等也是不可少的。他们为找工作做了预算,四成人准备花500―1500元,还有23%的人准备花1500元以上,只有8%的人准备花100元以下。大学生的求职花费如此之高,已远超过他们生活水平和承受能力。

(三)在与人交往时追求协作互利、且谙于世故

人际交往是指人与人之间通过直接或间接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情感联系,并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变化。它是人类的一种基本机能,也是人的一种本质性存在形式。高等教育一项基本职能就是培养大学生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促进大学生自身发展,也是良好素质形成的重要保障之一。当代大学生也都知道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事业成功的重要条件,都具有较好的公关意识,因而他们有意识地广泛建立各种联系,扩大交往范围。

但却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大学生人际交往思维和行为都从传统的重义忘利向义利兼顾、义利统一,甚至只注重利的转变。据华中师大对大学生的调查发现,大学生心理成本的投入功利性中,教师和学生团体所换来的心理收益和物质手艺的比例为(37.9%;62.1%)和(41.4%;51.6%),与其他对象相比(校内服务员79.3%;20.7%/虚拟对象58.6%;41.4%),心理收益低而物质收益却很高,因此可以看出,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成本投入的产出预期是围绕最直接和最有利的收益。过分注重实用、追求实惠,谁有用就和谁交往,实用和功利色彩明显太浓。

二、对当代大学生功利追求的理性反思

教育具有功利性,这是教育的客观属性之一。然在不同的教育理念支配下,不同的教育价值倾向,教育实践也会有不同的倾向、不同的取舍,最后所体现的教育功效、其社会效应等都会有很大的差异。也就是说教育是否追求功利、实现功利,并不是由它具有功利性决定的,其功利性并不必然决定它会实践功利,并产生相应的社会效应。而关键在于功利主义所体现的功利性文化对教育的渗透程度以及教育实践的主体对这种文化的选择、认同程度。功利性文化与教育的结合在历史上曾有过这样那样的形态,而如今功利性文化对教育的渗透却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教育改革出现的很多问题都可以归咎于此。故如何正确当今其二者结合的形态,适当控制功利性文化对教育的渗透等问题已是当务之急的一大课题。

(一)当前教育并不是所谓的“功利主义教育”或者“教育功利化”了

目前社会对教育的种种功利倾向的指责是相当多的,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指责当前教育是“功利主义教育”或“是教育功利化”了。这样的定位不敢苟同。通过查阅文献发现对何为“功利主义教育”或是“教育功利化”目前均还未见一公认的定义,但它们却被广泛地使用着。它主要来源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概念,我们日常中所提到的功利与学术上所谓的功利主义并不完全一致,前者主要有“唯利是图”的倾向,而我们常见诸报端的所谓“功利主义教育”与“教育功利化”通常是学者们对某些单一的教育现象的反思而来,缺乏严谨性。那我们的教育是不是“功利主义教育”或是“教育功利化了”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这样对当前教育问题的认识过于极端,是只看到教育的一个方面而忽视其它方面,或是只看到局部而忽视整体。比如,虽然我们素质教育的推进遇到了重重困难,但也取得了不少成果。在大力强调教育以人为本的今天,我们还是不能予以全盘否定,给教育贴这样的标签是不适当的。

(二)当今教育有一种功利的倾向

说当今是“功利主义教育”或是“教育功利化”不适当,这并不意味着是说功利主义文化并未对教育产生影响。结合对现实的考察,这里以为较合理的提法是当今教育有较强的功利性倾向。何为教育的功利倾向?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首先在教育的价值取向上单一的追求其工具价值。教育之于人类实际上是本体价值与工具价值的统一,过分追求工具价值只会导致人的异化而迷失自我。其次在教育行为上表现为“急功近利”的短视行为。当今教育的这种短视行为已表现出很多,比如就大学生来说他们放弃专业课的学习而忙于各种考证就是其中一例。再次是教育评价上的重过程轻结果。持这种教育成果观是一种简单的教育评价方式,受市场经济的效率理念的影响,教育也追求更多、更快的“产出”,而这种教育评价方式也更方便实现教育参与者直接的功利。

(三)当代大学生功利追求的正负社会效应

大学生追求功利可以说是历史的必然,在这种倾向不断加剧的今天,它已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正是因为关注的人多,就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声音,人们对此的认识并不一致,有抨击的,也有赞成的,有为之分析原因的,也有尝试为之出谋划策的。由于篇幅所限,这里就不一一详细介绍上述各观点了。总的来看,上述的一些认识虽能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出这种现象,但还是存在不少缺陷:一方面是已有研究常常仅从一些感性的经验出发,就事论事而很少有上升到理论层面,可最后还是得出一个极为抽象的结论,当然有些令人难以信服;另一方面是已有的研究大都是仅从教育学的角度出发的,这样仅是依靠单一的学科理论其结论也难免会偏颇。大学生追求功利是一种教育现象,但更是一种社会现象。因为这并不是教育内部自发产生的,而是教育受到种种社会影响所产生的变化。故从教育社会学的视角将更有利于帮助我们正确认识和反思其功利追求。大学生的功利追求已暴露出了很多问题,但它背后有着复杂的社会动因,且这种现象已经持续了不短的一段时间,从存在主义的角度来说,既然它存在那它总有其存在的道理,此事我想亦然。因此我们不能简单的一句赞成或是反对、正确或是错误予以回答,而应辩证地对待。(作者单位:绵阳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袁德平.当代大学生价值冲突的理性思考[J].求索,2004,(2).

[2]张成兴.关于功利主义的思考[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4,(1).

[3]徐生.教育的功利主义与终极价值追求[J].理论前沿,2009(04).

当今社会的教育现象篇5

一结合生活实际,创设情趣课堂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乐对学习的重要性,乐学是学习的最高境界。当今应试体制下,学生普遍找不到学习的乐趣,学习的功利性过强,学习成了学生的一项负担,于是社会上减负的呼声越来越高。减负固然重要,作为与学生的学习息息相关的教师,我们应重视此问题,尽我们所能去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学。政治课理论性太强,教师若只是照本宣科,学生肯定觉得枯燥乏味而不愿学。为提高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我们可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把学生的生活情境及其喜闻乐见的歌曲、影视作品、故事、小品等教学资源引入课堂,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除此之外,教师应尽可能地创设和谐课堂,抛弃陈旧过时的传统教学观念,创设新型的师生民主平等关系,让学生敢于在课堂上大胆发表自已独特的见解。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教材、教师,面对学生的质疑,教师要善于引导,不一味地否定也不一味地肯定,师生合作共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二注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真正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启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所能交给学生。”“好的教师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即我们熟知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古希腊伟大的教育家苏格拉底非常重视教育的重要性,他的教育理念是引导受教育者自己解决问题,教育者不直接给出答案。他一生一直朝这个方向努力,如其著名的“精神助产术”即是他实践他自己的教育理念的方法之一。可见,古今中外学者都重视教育对受教育者的启发作用。因而,当今素质教育体制下,教师除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之外,还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发散思维是一种沿着各种不同方向、不同角度进行全方位思考,寻求多种答案的一种思维方式,具有开放性、广阔性的特点。高中学生思维敏捷,但表现欲望不强,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因而,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激励学生,诱导他们发散自己的思维。当然,尽管高中学生已有一定的认知水平,但有时也难免会生出些幼稚或过激的思想,这时就需要教师正确加以引导,采取“激励性”原则加以评价激励学生,以开启学生的思维之花。为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日常教学中,教师还须适时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如在讲述“树立共产主义崇高理想”时,先不要直接进入课本学习,可先布置课前预习,让学生课前知道:早在几百年前,在当时社会条件下,已有一批空想社会主义者预测了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远景;一百多年前,马克思、恩格斯在深入分析研究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充分描绘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美好前景。今天,人类社会的发展,无论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还是政治文明都发展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引导同学们据此展开想象,预测或想象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发展状况。可选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同学发表自己的观点,然后再适当地给学生描绘当今某些专业人才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设想。这样,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再进入本节内容学习,学生的兴趣自然大增,会渴望了解掌握共产主义崇高理想的相关知识点。

三充分发挥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作用

当今社会的教育现象篇6

这一天与往常一样。我于清晨七点自然醒,起床洗漱,开窗晒被,浇灌花草;《鳟鱼》响起,一杯清水下肚,静坐窗前开始计划一天的艺术生活。

艺术生活,我且认为囊括理想生活的概念,除此以外还多了可行性与行动决心,最重要的是,更好地为自己而活。女学生的艺术生活,无非踏实有效地增强自己的艺术修养,尚无太多社会压力使她们过得轻松自在,每个女学生都像温室花朵一般心怀美好地描绘着未来蓝图,每天都过的充实饱满。

踏入社会的女性,多在家庭与工作之间周旋,鲜有时间和精力再去顾忌自己活得好不好、艺术不艺术――那是小资中产阶级的日子,当然,也都是人人发自内心羡慕的生活。

今天的女性已有话语权谈自己的生活和理想,但单窥教育界,女性地位的进一步提高与实现两性的真正平等还是任重而道远的。尽管“教师”这一职业大多数从业者均为女性,但“领头羊”这类的学科带头人和突出贡献者多为男性,界外,情况也大都如此。

纵观古今,家喻户晓的女性教育家并不在少数:我国第一位大学女校长吴贻芳女士,文学家冰心女士,女子教育开拓者王凤仪女士,第一所女子大学成立及其女教授陈衡哲女士等等,但女子教育的发展确实异常坎坷艰难。从古代的“女子无才便是德”和“三从四德”,到近代的“易裹足”、“兴女学”甚而至于“男女同校”,中国女性在教育界的地位确实逐渐提高。在当今,男性能享有的教育权利女性也同样能够享有,但真正的平等仍是相对的也仍有待实现。

首先在升学期间,“文女理男”的趋势仍是主流倾向;再而,高等学府对男女生人数比例的要求与控制也集中体现在“划分专业”等方面,最明显的,要数当今各大用人单位的“重男轻女”现象,许多公司更青睐男性职员,“能干”、“可靠”、“事业心”一度是男性员工的代名词。在教育界,中小学文科类教师多为女性,理科类教师以及管理层教职工多为男性,“女卒男将”现象不在少数,种种尚存在的不平等现象,使得我们的女性生活谈不上“艺术”。

莎士比亚曰:女人!你的名字叫弱者。长期以来,社会对女性的定位都是“温柔贤淑”、“通情达理”、“相夫教子”、“隐忍恭谦”等被领导的、只能适应无法改变的、退居次位的形象,而男性则要做“刚毅不屈”、“德才兼备”的社会领导者,“弱女子”是民族文化血脉深处的认识。但女性并非无用,花木兰、武则天等伟大女性一次次证明女性同样出色能干,正是先进意识的觉醒,使得女性地位有了现如今的良好改变,使得女性在社会生活中有了更多的机会追求自我实现。

那么,女性地位为何会有一个低起点?女性地位又能于何时、怎样才能实现真正平等呢?我且认为,女子应是刚柔并济的,她们温柔贤惠并不代表她们优柔寡断,她们与世无争并不代表她们无才无德。古今中外,太多刻薄的社会规则强加于女性,使得她们一度成为社会的附属品,尤其是“郎才女貌”一词甚为随意:男子求才,女子求貌,也就是说女子的社会职能只有让自己外表光鲜亮丽,这样的女子配上一位德才兼备的公子官人,可谓完美佳人。但花容月貌终究抵不过年华流逝,德与才却能越发醇厚,仿佛女人生来只为繁衍子嗣,不公,实在不公。但家家户户早已世世代代奉之为理,女子翻身难矣。

所幸,社会变革、时代更替使得女性地位受到了重视,女性是人类社会的瑰宝,更是灵性的艺术品。一次次运动洗礼后,今天我们的女性确实承先人恩泽,在社会发展中愈发显现出自己独特的才华实干,在一次次努力中,女性群体像璀璨的明珠般光芒尽现。“十大杰出女性教育家”、“女警”、“女艺术家”等一直吸引着社会的热切关注,每年3月8日前后,都能看见很多的杰出女性脱颖而出,从红色娘子军到宋庆龄、邓颖超再到吴仪、等优秀女性,如今世界的“半边天”已基本紧握在女性手中,相信不久的将来,平等不再遥不可及。

在乐观的大环境下,我们更应该关注每个女人的生活质量。GDp的乐观,有时并不代表个人可支配收入的乐观,收入高了也不代表生活幸福。

我认为女性应学鉴古今,以积极的终生发展为目标,用教育使自己生活得更好。狭之教育,广之艺术,你可以只识几字,但你一定得会说话;你可以不富有,但你的知识涵养不能够匮乏;你也可以什么都没有,但你不能失去自我。笔者拙见,但那句广告词确实精妙:“平凡,但不平庸”。

完成小我的修养,社会大我才能够稳步前进。

当今社会的教育现象篇7

具有开创性思维的活动是创造性思维,它是发展人类认识新成果的重要因素,开发创造性思维需要人们付出脑力劳动,其过程离不开复杂的推理和想象。创造性思维已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这是因为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为国家注入新的生命力,国家才能更富强。创新要求我们要从实际出发,将禁锢的思想打破,正确地把握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二、中国高校美术教学中学生的思维能力

当代学生缺乏创新意识成为目前教育事业的弊端。事实证明,美术的教育和学习不是为了培养专业的画家,而是为了改变现代人的生活理念和存在方式,从而使人获得自由、和谐、全面的发展。那么如何利用美术教育激发学生的创作思维,这是当今中国美术教育教学中值得探究的话题。由于我国教育水平同欧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差距,有许多我们要学习的地方,传统的教育模式导致教学方法过于呆板,未能全面深入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动手能力、学习能力以及独立思考能力,因而导致我国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严重缺失。但是在时代飞速发展的今天,这种传统的学习模式和应试教育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当今社会的需要,当今社会需要的不仅仅是高学历高文凭的人才,更需要具有动手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综合性人才。目前我国学生创新能力差已成为阻碍教育事业改革的主要因素之一,导致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一是教师在教育管理中对学生的限制太多,严重压抑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二是高考应试教育的影响,大部分学校和家长只重视学生的成绩,严重忽略了学生兴趣爱好的培养和创新动手能力,从而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造性思维。

三、中国高校美术教育中学生创造思维培养的重要性

如今,以科技发展为主导,社会的竞争也不再是知识经济的竞争,而是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竞争,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利益。

(一)有助于对大学生潜力的挖掘和个性的塑造。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有利于大学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创新性思维的培养,意味着未来中国将拥有高素质的建设者。当代学生也将拥有一个发挥自己才华的平台,也可以应对未来社会的竞争,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进一步可以使自己的人生价值、社会价值得到更好的实现。

(二)有助于为社会培养专业型人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有利于中华文明的发展。学生是弘扬和发展我国文明的主要继承者,其特点具有鲜明的创新思维意识等,因此,培养专业型人才才能使我国的文明得到创新与继承,使我国的文明源远流长,从而使我们的中华文明更加璀璨,在不远的将来引领人类文明的发展,实现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

四、怎样在高校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现如今为了培养社会有用的人才以及美术专业型人才,高校美术教学应该重视学生的创造思维,每个学校应当采取合理的措施来应对中国美术教育的弊端,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教师教学方式多样化。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是美术教学的主要目的。画画是手与脑的综合训练,为了提高学生的艺术综合素质,要在美术教学中尝试“启发式情景教学”,通常采用的方法是播放音乐或讲相关故事。用音乐来配合美术教学,能更好地创造情景,激发学生的联想与想象力,这样才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想象力的发挥,美术和音乐在节奏、意境、情感等方面都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声音对人有着特殊的作用,能够产生出不同的情感,从而配合感情。用美术形式表达联想的结果,是一种良好的教学方法。

(二)启发式教学原则。要积极的鼓励学生的思维发展,使每个学生的想象力得到充分发挥,要从不同方向去思考,眼前的信息和记忆系统中存储的信息重新组合,突破习惯的思维,产生出独一无二的思想。这样才能够获取更好的教学成果。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以及学习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将学生吸引到课堂教学中来,这是启发式教学获得成功的重要保证。

当今社会的教育现象篇8

一、公共性:现代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表现

在当今社会中,各种教育的研究领域里,包括政治、社会学、伦理学等领域,都具有“公共性”,所以公共性也成为教育研究的主要对象。当然,在不同的研究视域里,又对公共性有不同的解决与研究方法。比如说,公共性在政治学上的解释是指政府及其公务人员是以“公共人”的身份出现在大家面前,为大家服务的,从而实现公共利益而进行善治。公共性在社会学上的解释是指研究公共领域的建构、公共空间的塑造以及公共参与的路径等这些要素与社会有关的部分内容。而在公共性在伦理学上的解释则是通过对伦理发展脉络的梳理,既对当前的伦理进行思考,又有批判,从而培养出责任感的公民与具有公共伦理的公民。总的来说,打破各学科视域的束缚之后再来看公共性,则可以解释为“对公共理性、公共精神、公共责任、公共伦理等公共上的追求与实践。”虽然各个领域的学科对公共性有不同的解释与理解,但是,公共性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受到我们的重视,人们关注研究它,提倡和谐的社会环境,而批判那些有损公共性的现象,并与之作斗争,所以公共性在各个领域起到重要的作用,但是公共性的“缺失”也需要我们去研究、解决。

1.公共性在现代化中的重要性。在当代的社会生活世界中,公共性的生活对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起到一定的作用。现代化的社会并不是有什么高楼大厦、什么高级的通讯式具与交通工具等,这些仅是表面的,也是低层次的、技术方面的“现代化”,并不能函盖真正的现代化的标准。现代化还要体现在人们的思想、理念、制度等具有现代性,这三者之间,思想、理念是制度现代性的先导,有了制定的现代需要理念现代化先行。现代化进程给人们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比如全球化、网络等给人们的生活方式Ю戳撕艽蟮挠跋欤生活的公共性与交际等越来越明显。人们的生存与生活都需要不断的交往,而公共性成为们交往的必要条件,公共性原则就是现代化的生活不可缺少的基础。

2.公共性在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教育目的就是创造一个合格的人才,形成一个具有高尚品质的人,以发挥他在社会中的作用。人的良好形象需要教育来塑造,所以形成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人们想到是通过教育来实现,所以说理想的人的形象就是按照其对教育的理想作用的理解来设计的。我国非常重要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从注重教育开始,在不同的阶段也有不同的教育方针与指导思想的变更,无论标准如何,但公共性是不变的。建国初的教育方针注重对学生的德育、智育、体育的教育,这三个方面达到了就能满足社会的发展需要,而到了八十年代,教育目标更加丰富,除了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以外,又重视专业发展,恼力劳动与体力劳动要有效结合。到了九十年代,则要求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一直到本世纪,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则要求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要求把大学生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社会对人的需要也在不断提高。无论在思想政治教育上的如何变化,都离不开培养“公共人”的理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的主要任务,从在方面说也是一项公共事务,对社会的发展有很大的贡献,教育的过程就是一种公共善的追求与实践,最终培养目标就是成为一个实践公共善的社会公民。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公共性是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也是一种回归,使得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达到了高度的一致,良好的思想政治水平最终形成良好的社会价值与社会效应。所以,公共性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永远不变的主题。

二、公共性的形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形成过程

既然公共性是社会现代化的品质与维度,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须,那么,让大学生向公共性思想政治水平进步,就是现代化进程的必经之路。历史总是不停地向前发展,这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人的发展促成了社会的发展,人类从蒙昧状态经历了野蛮状态,再到了文明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优性劣汰的自然进化理论解释着历史与社会的发展。现代化是人类文明自然发展的一个过程,现代性是人类文明的一种状态。经济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也决定着上层建筑,如今的社会是经济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全球的联系在一起,加快了社会的发展,人们的交往范围也随之扩大,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公共领域和公共生活的彰显。这诸多的领域与维度使得公共性更加明显,所以公共性更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要求。为了适应社会经验的发展,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体现出明显的公共性,所以教育的方式、理念也是以人为本,主张民主、和谐,公共性作为一种时代的精神,已经慢慢进入到现代化的大学生思想教育体系当中了。

当今社会的教育现象篇9

关键词:卢卡奇;教育哲学;物化现象;物化意识;物化教育

中图分类号;G40-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4608(2012)04—0069-08

在现代性反思中,物化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批判性概念。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创造性地从马克思对商品形式的分析中发展了他的物化批判理论。今天,当检视马克思、卢卡奇有关物化批判理论时,必须清醒地意识到,人的异化是商品社会中因商品生产而把人“本身劳动的社会性质反映成劳动产品本身的物的性质”所带来的结果,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物化是市场经济不可避免的产物。在资本主义社会,物化是每一个人必须面对的现实。而在我国,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日益提高,商品、货币、资本、市场成为经济生活中的重要范畴,人与人的交往关系通过物与物的交往媒介来实现的范围不断扩大,因而,必然出现一定程度上的物化现象与物化意识,而这种物化现象与物化意识也必然渗透到教育中,导致中国教育价值取向日益功利化和世俗化,在教育过程中,“见物不见人”的趋势愈演愈烈。因此,重新审视卢卡奇的物化批判理论,对于我国当前的教育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一、卢卡奇的物化批判理论

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创造性地解读了马克思文本,从马克思对商品形式的分析中发展了他的物化批判理论。那么,什么是物化呢?卢卡奇指出,“马克思对物化的基本现象作了如下描述:‘可见,商品形式的奥秘不过在于:商品形式在人们面前把人们本身劳动的社会性质反映成劳动产品本身的物的性质,反映成这些物的天然的社会属性,从而把生产者同总劳动的社会关系反映成存在于生产者之外的物与物之间的社会关系。由于这种转换,劳动产品成了商品,成了可感觉而又超感觉的物或社会的物……这只是人们自己的一定的社会关系,但它在人们面前采取了物与物的关系的虚幻形式。’”由此可见,物化现象产生于商品生产结构,它指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商品生产与交换成为社会经济结构的普遍形式,人的关系被商品的物的关系所掩盖了,即社会关系变成了裸的物的关系。由于物化这一事实,“人自己的活动,人自己的劳动,作为某种客观的东西,某种不依赖于人的东西,某种通过异于人的自律性来控制人的东西,同人相对立。”在卢卡奇看来,物化有社会关系意义上的物化与劳动的对象化意义上的物化①之分。社会关系意义上的物化是人与人的关系获得了物的形式,它不完全等于异化,但与异化紧密相关。社会关系意义上的物化会导致异化。因而,在一定意义上而言,物化就等于异化。虽然卢卡奇早期的物化理论没有将物化的两种形式及物化与异化区分开来,显示其思想不成熟的一面,但是卢卡奇对物化现象的分析,传承了马克思的物化批判思想,闪耀着许多真知灼见。具体而言,卢卡奇的物化批判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物化的结果造成了一个与人相异的“第二自然”

卢卡奇认为物化的结果造成了一个由现成的物以及物与物之间关系构成的世界(商品及其在市场上的运动的世界),一个存在于人之外的“第二自然”。尽管商品世界是由人创造出来的,它的表现形式却是与人异在的、难以捉摸的“第二自然”,这个“第二自然”支配着人的活动。卢卡奇指出:“资本主义社会的人面对着的是由他自己(作为阶级)‘创造’的现实,即和他根本对立的‘自然’,他听凭它的‘规律’的摆布,他的活动只能是为了自己(自私自利的)利益而利用个别规律的必然进程。但即使在这种‘活动’中,他也仍旧是——根据事物的本质——事件的客体,而不是主体。他的主动性的活动范畴因而将完全是向内的:它一方面是关于人利用规律的意识,另一方面是关于他内心对事件进程所作的反应的意识。”资本主义社会的人与人关系的物化诱使人把自身生产的社会关系归于“自在之物”,物化关系仿佛表现为不是人的关系,而是一种自然的关系,表现为卢卡奇所说的“以其宿命论的规律环绕着人的第二自然”,人被约定在物的必然王国之中。在这种情况下,人把社会作为一个与人的实践活动相脱离的、静态的观察对象,人以此方式来把握社会的一般规律,这一社会对象就其性质来说非常像自然科学所研究的自然界。在这种思维方式下所把握的社会的“一般规律”不是作为属于人的东西而存在,而是作为异于人的东西与人相对立,人对社会规律所能做只能是顺应、适应和利用。

2物化将人变成了纯粹客体性的存在,人的存在被作为“物”的功能而适时发挥

卢卡奇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出现了作为劳动力商品的工人,人变成为商品。劳动力如同任何货物一样成为可交换的商品,人获得了物的特性,主体客体化,具有主客体统一的人变成了纯粹的客体性存在,人将自己降低到与劳动产品相等的水平上。他指出:“在商品经济充分发展的地方,人的活动同人本身相对立地被客体化,变成一种商品,这种商品服从社会的自然规律的异于人的客观性,它正如变为商品的任何消费品一样,必然不依赖于人而进行自己的运动。”“当无产阶级只意识到商品关系时,它只能意识到自己是经济过程的客体。因为商品是被生产的,工人作为商品,作为直接的产品,至多只能是这一机器中的机械的动轮而已。”因此,“只有当工人意识到他自己是商品时,他才能意识到他的社会存在。如同已经指出的那样,他的直接的存在使他作为纯粹的、裸的客体进入生产过程。”工人成为机械化生产体系中的一个“零件”与“动轮”,一个可以被随便替换的组成部分,他的存在就是他的作为“物”的功能的适时发挥。

3物化表现为人的主体性丧失,人被数字化,并成为被计算、作之物

卢卡奇的物化批判理论因其融入了韦伯的合理性思想并观察到了泰勒制所带来的企业管理活动方式的变化,这使得他进入到对现代管理活动的分析与批判之中。物化表现为人的主体性丧失并被数字化所替代,成为被计算、作之物。合理化、数量化、可以计算的管理在卢卡奇时期的典型表现是他所提到的泰勒制。在商品生产中,为了追求效能的提高,出现了“计算合理化原则”,人必须服从这个合理化体系的机械性运作,“一方面,劳动过程越来越被分解为一些抽象合理的局部操作,以致工人同作为整体的产品的联系被切断,他的工作也被简化为一种机械性重复的专门职能。另一方面,在这种合理化中,而且也由于这种合理化,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即合理计算的基础,最初是作为仅仅从经验上可把握的、平均的劳动时间,后来是由于劳动过程的机械化和合理化越来越加强而作为可以按客观计算的劳动定额(它以现成的和独立的客观性同工人相对立),都被提出来了。”其结果是,“随着对劳动过程的现代‘心理’分析(泰勒制),这种合理的机械化一直推行到工人的‘灵魂’里:甚至他的心理特性也同他的整个人格相分离,同这种人格相对立地被客体化,以便能够被结合到合理的专门系统里去,并在这里归入计算的概念。”这样,人仅仅作为抽象的数量被表现出来,失去了主动性与能动性。这个管理进程,在今天仍在在发展着。美国学者乔治·里泽在1983年出版的《麦当劳梦魇——社会的麦当劳化》一书中指出,社会的麦当劳化意指快餐店的规则逐渐主宰美国社会的诸多方面乃至世界其他地域的过程,并指出泰勒制的科学管理是社会的麦当劳化的先驱。

4物化内化到人的思想领域,形成了意识的物化

当物化内化到人的思想领域时,就必然形成了意识的物化。卢卡奇指出,“正像资本主义制度不断地在更高的阶段上从经济方面生产和再生产自身一样,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物化结构越来越深入地、注定地、决定性地沉浸入人的意识里。”物化意识是对外在的物化结构与物化现象的认同,把现存的社会秩序(商品经济秩序)当做永恒不变的事实加以接受,从而使人所创造的物的力量成为奴役人的力量。“商品关系变为一种具有‘幽灵般的对象性物’,这不会停止在满足需要的各种对象向商品的转化上。它在人的整个意识上留下它的印记:他的特性和能力不再同人的有机统一相联系,而是表现为人‘占有’和‘出卖’的一些‘物’”。在商品世界中,以“幽灵般的对象性物”(交换价值)为基础的交换强制,不仅使满足人的需要的物不断商品化,而且使人的意识物化,进而,使他的特性和能力不断商品化,知识、能力、思想都受到交换价值的统治。人与人的关系化约为一种占有和交换关系,人被带入一种单向度的存在方式——以占有物质财富为指向的占有式生存。

今天,当运用卢卡奇的物化批判理论反思现代人的生存时,我们发现,由物化而导致的生存困境,像“幽灵”一样“越来越深入地、注定地、决定性地”把人们抛进物化的社会结构中而无法自拔。表现在教育领域,物化使教育中人的特性与能力的发挥越来越屈从于一种占有与交换的关系,它使人只看到眼前的利益,丧失了对社会现实的批判与改造能力。物化教育培养出物化的人,物化的人又加重了物化教育。在这种恶性循环的教育中,借用卢卡奇的话来说:“社会形式(物化)使人失去了他作为人的本质,他越是占有文化和文明,他就越不可能是人。”人越是以占有的心态去追求知识,就越是与马克思的全面发展拉开距离,就越难成为具有自由个性的、非异化的、真正的人。那么,在当今教育有哪些需要不断地去面对和不断地去克服的物化现象呢?

二、教育中的物化现象

如果把对教育规律的理解与卢卡奇所讲的物化现象联系起来,就会发现它们两者之间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教育中的物化现象,主要表现在:

首先,长期以来,在我们的教育研究中,存在着将社会规律当做自然规律来认识的现象。有学者指出,“时至今日,这种基于对教育简单理解的确定性教育规律观的持有者仍然很多,许多人坚信:一切教育都处在一种严格的因果关系链条之中,只要澄清了各因素彼此的因果联系,就找到了教育运动发展的规律,也就可以从教育的初始状态准确地预测和判定教育的整个运动。”以上的说法,被教育学中许多关于教育规律的定义印证了,诸如:“教育规律是教育工作内部本质的、必然的、普遍的、相对稳定的联系,是搞好教育和发展教育的客观依据。”“教育规律所要回答的是:‘教育怎样运动和发展’,它所揭示的是教育的运动和发展所必然受到的制约因素,或其所必然遵循的逻辑轨道”,等等。在这里,教育规律成了一种脱离社会实践的、僵化的客体,是教育所必然遵循的逻辑轨道、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这必然造成人们以下的错误认识,认为“在规律面前,人们没有想象或创造的自由;人们唯一要做的就是按规律行事就可以了。所以教育活动不过是‘教育规律’的‘例行公事’罢了。谈论教育的主体性、创造性、自由性可以被认为是对规律的破坏。”这种分析一针见血地指出一些教育研究者把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同质化的错误认识。

以卢卡奇的物化批判理论来审视上述对教育规律的认识,可以发现,教育教学是围绕着知识而形成的一个层层控制的、价值等级的“金字塔”,成为物化的精神载体。因为教育学被定义为研究教育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必然性、规律性的东西成为教育学研究的根本任务,教育知识成了反映普遍的、不变的本质与规律的静态的知识,所以围绕着知识形成了三个阶层,即研究和发现规律的专家、传递规律性知识的老师、接受规律性知识的学生。这样,专家们在研究室发现规律性知识、教师们在课堂中传递知识,学生们被动地接受这些现成知识,“发现或发明知识的专家高居‘金字塔’的顶端,最有权威;广大学生因其经验、知识的贫乏,而不得不被压迫在‘金字塔’的底部;教师处在‘金字塔’的中间,他们在专家面前只能服从。”这样,在教学中,教材文本成为物化的精神载体,灌输式教学向学生输入静态的知识,导致学生思想具有“单向度”性(只会顺向接受、不会逆向思考),这种肯定式思维在教育中占据主导、支配地位,造就了许多“知识的容器”和“单向度思想的人”。

其次,在教育中,为了实现教育的经济价值,“人”被当做“劳动力”来培养。对此,有许多学者展开了批评,并区分了“人”的教育和“劳动力”的教育。孙喜亭教授指出:“劳动力教育所追求的价值,是劳动者所应具备的生产劳动知识与技能技巧,以使劳动力在劳动时发挥他‘智力’能源,创造出社会财富。劳动力教育的内涵就是提高与扩大劳动力的素质。人的教育所追求的价值是人的身体、智力、品德、审美等素质的完善和发展,以便人在社会生活中以主体人的身份出现,充分发挥人的主体能动性,全面地推进社会向前发展,人的教育的内涵应是全面扩展人的价值,提高人的素质。”这里,他指出了“劳动力”教育的弊端是将人的整体性存在分割了——“劳动力”教育,是手段教育,是工具教育,而不是目的教育、“人”的教育。这种批评与反思无疑是有价值的。

物化批判理论有助于我们从更深的理论层面(哲学层面)反思劳动力教育问题。王晓升教授指出:“我们所建构的历史唯物主义体系恰恰就把人理解为生产力中的一个要素。在把人作为生产力的一个要素的前提下讨论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那么这只能实现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力买卖的自由。人在这里被物化了。人的这种物化现象恰恰是马克思所批判的。而我们在构建历史唯物主义体系的时候,恰恰认同了资本主义制度对人的这种理解。”如果不从哲学观中将人视为物的观点清理出去,那么在教育实践中必然会导致以狭隘的“劳动力”教育代替“人”的教育,以教育的工具性价值代替教育的育人本体价值。无疑,人只有成为一个劳动者,才能在社会上生存。然而,人又不仅仅是作为劳动者而存在。教育不能从物的效用价值角度看待人,将人作为“劳动力”、作为“人力”来培养、来开发,使人的价值物化。因此,把人当成劳动力的教育就是将人物化的教育。这种教育在产生特长和专业的同时也产生了职业痴呆。

第三,教育中不断地渗透进高效性、可计量性、可预测性、可控制性等麦当劳化的要素。关于教育正在麦当劳化的反思论文很多,其中一个重要问题就是量化考核。有学者指出:“在我们的教育领域中同样也出现了这种‘麦当劳化’,这种情况在教育科学研究的评价体系中表现得尤为明显,量化考核早已成为教育科研中的一种重要评价机制。”学校的合理化管理为论文制定了一系列评定标准,为教育管理提供了可比较、可计算的依据。这种做法使教师的科研活动像企业的生产活动。学校教师的论文和专著愈多,生产量愈高,学校办得就似乎愈好,其争取到的荣誉和资源就愈多,然而却忽略甚至无视学术质量。

不仅如此,可计量性渗透进教育生活所有领域,将教育的一切事物的性质都变成必须满足可计算的数理性质,学分、科研分、思想品德分……一切都变成了统计对象,人成为可算度的人。好学生取决于其分数的占有量,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教育变成计算理智下的追求门门百分的教育,变成了全面占有、全面计算教育。卢卡奇的物化批判理论指出了这种可计量性的实质,他认为,“数量化是一种蒙在客体的真正本质之上的物化着的和已物化了的外衣。”在教育的可计量性中,数量压倒品质,数量化外衣下的质(教师创造性的研究成果、学生的个性)被掩盖了,它们都简化为被统计之“物”,作为物化的孤立事实被编进了合理计算的网络,教育管理的运作成了冷冰冰的物化运作。

第四,“占有型文化”物化意识在教育中普遍存在。今天,资本依然统治着当代世界,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存在着最为普遍的交换关系,物化在商品关系、货币关系和资本关系中突出地表现出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通过发展国有资本、民营资本、外来资本的方式,为第三社会形态创造条件。在这个发展阶段物化意识有许多表现,它在教育中形成了“占有型文化”,这是指占有与交换成为人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生命活动的一种由物化意识所滋生的文化现象。在教育中存在着以占有物质财富的方式从事教与学的现象,人与知识的关系是占有者与占有物的关系。在占有式教育中,学生的学习指向占有,他们占有知识交换分数、占有分数交换学位、占有学位交换与之大致相符的社会地位与财富;在教师队伍中出现了卢卡奇所讲的“专门化的‘大师’,即他的客体化了的和对象化了的才能的出卖者”,他们以自己的科研成果、课题和获奖等(客体化的才能的表现形式)的占有量(通过较为频繁的跳槽等方式)兑换更多的社会财富和更高的社会地位;学校把是否有课题(实际上是是否有钱)作为申报硕士生导师和博士生导师的资格,因而出现硕士生和博士生称自己的导师为“老板”的现状。在一定程度上,货币的占有量成为评价导师是否有能力指导学生的标准(该做法在理工科尚需另说,在文科则极为荒唐)。这种物化教育,必然培养出物化的人,而物化的人又必然加重物化的教育。这是当今教育需要不断地去面对和不断地去克服的问题。

三、如何克服教育中的物化现象

由上述,可以看出,我国当前的教育物化现象已经到了积重难返的地步,因而必须花大力气切实克服这种物化教育。

1树立马克思的实践观,破除“宿命论的规律”观

质疑刻板、机械、教条式地对教育规律的理解,是当今教育学理论研究的热点,但是这种质疑始终没有与物化批判理论联系起来。由于传统哲学教科书将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同质化,这种思维至今仍然影响着人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因此,必须重视卢卡奇的物化批判思想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改变这种长期以来的在传统哲学教科书指导下进行的理论研究,改变将教育规律视为与人异在的客体,改变人们对社会规律的物化认识,矫治在教育领域广为流传的对教育规律的拟自然性理解,消解“物”对人的压迫,对弘扬人在教育中的主体性有积极的意义。那么,如何实现这种改变呢?在卢卡奇看来,要通过实践活动去破除物化关系,“从实践上打破存在的物化结构。”因此,克服教育中的物化现象,就要树立马克思的实践观。教育学必须从“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来回答人与教育世界的关系问题。教育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的特征是目的性和因果性的有机统一。改造现实的目的论设定是人类实践的重要因素,因为实践就是“有目的”地改造现实的活动,有目的的实践是社会存在的本体论基础。如此,自然存在就区别于社会存在,前者只有纯粹的因果关系、因果过程等等,没有任何类型的目的论设定(否则,就会导致承认上帝存在的神秘主义思想),自然存在与社会存在具有在质的方面全然不同的鲜明性质,不能将自然界的规律结构运用于社会存在,对社会规律抱着静观的态度。

同样,教育规律也不同于自然规律,它没有像自然过程中一块岩石从山上滚下来那样的严格必然性。在理解教育规律时必须要考虑到人的实践的目的论设定(包括教育目的、价值取向、自我选择等等)的主体意志的作用,正是这种目的论设定使教育中的因果系列(规律)运动起来并保持着运动,这种作用是自然界所没有的。因此,必须摒弃在教育领域中似乎存在着一种类似自然规律那样的“第二自然”的东西,认识到教育规律不是自然界给出的,而是从人的有目的活动中综合地产生出来的。因而,只有发挥人的主体性,才会有教育的开放的可能性,人才不会是“宿命论的规律”的玩偶;也只有把教育规律不再作为异己力量的无法穿透的“自在之物”,才会转变传统的知识授受关系,才会真正激发学生创造性的多向度思维和质疑精神的逆向思维,通过师生、生生、师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去追求不确定的深刻的知识,使师生成为“懂知识”的人而不是“有知识”的人。

2改变和超越教育的悖论状态

在理论研究中,人们将产生“劳动力”教育的原因归结为狭隘的“教育功利观”、满足眼前教育需求的“教育有用观”。这固然有其道理。然而,这种反思还应该再进一步,上升到哲学层面。

受前苏联哲学教科书的影响,在我们的传统哲学教科书中,把生产力理解为一种“客观的物质力量”,认为生产力是一个“物化”系统。尽管它指出人在生产力中的主导力量,但却把人仅仅作为生产力的因素来理解,依照这种哲学逻辑,人最终不过是“物化”体系中的一个被动的物。然而,人又不仅仅是作为劳动者而存在。教育不能从物的效用价值角度看待人,将人作为“劳动力”、作为“人力”来培养、来开发,使人的价值物化。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在分析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时指出:“人本身单纯作为劳动力的存在来看,是物,不过是活的有意识的物。”②马克思所分析的这种人恰恰是资本家所使用的劳动力。把人当成劳动力的教育就是将人物化的教育。与这种教育相吻合,在品格教育中,我们曾经提倡让学生做“砖瓦”、“齿轮”。人是开放的存在,不是一个现成的成品。人总是处于不确定的、自由的、开放的广宇之中,人是人的未来生成。然而,在我们的教育中,却把人限定在某种特定的存在方式上,人成为“纯粹的有用性”,人的存在方式和需要的多样性被单面化为物性,个体存在的丰富性变成了没有意义的“杂多”。在这样的前提下讨论教育中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带着“镣铐”跳舞,因为人已经失去了自由全面发展的空间与可能。教育亟须改变和超越这种悖论状态:限定人的存在与倡导自由全面发展教育共存。因此,全面发展教育要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在高等教育中要注重通识教育,打破传统的唯专业主义的界限,杜绝一味迎合社会短暂需要和过分强调知识的功利性、操作性的功利主义教育价值观,培养人文素质,重视人文课程与科学课程的相互渗透与融合,提高学生文化素质和综合能力,培养不是单纯的劳动者而是具有远大理想、博雅精神的和谐发展的人。

3在教育教学管理中要扬弃计算理智

在教育的可计量性中,精确的计算理智对人的认识是很不严格的,它算掉了人的尊严,使人生价值、人的意义变成了现成的算术和。辩证法不反对计算,反对将计算当目的的计算理智。计算理智使人的占有物精确化,使占有式教育中的占有者在积攒的计算中丧失了自身。计算理智将教育生活分解为一块块碎片,使人丧失了总体性存在。当全面发展被全面计算所取代,人已经片面得不能再片面了,它只剩下了“全面的数”——完整的人成了片面的数。这种教育与马克思的全面发展教育完全是貌合神离的。

人的价值在本质上不是计算理智估价的“对象”而是“存在”,它存在于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过程中。人的类特性是自由自觉的活动。人只有在自由自觉的活动中才能找到做人的价值和尊严。“任何一种解放都是把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还给人自己”。教育的解放意味着把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还给教育。因此,教育就要扬弃计算理智,帮助人们恢复在教育领域的自由自觉活动,将自由的人性、人的尊严“还”给人。教育的全面发展的本质是恢复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促进人的自由自觉的发展。教育者必须有此教育信念,它是教育思想之魂。古人云:“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没有这个教育思想之魂,对教育的认识与改革就可能永远停留在细枝末节之上,甚至会误入歧途。

4培养人“对总体性渴望”

卢卡奇认为,物化的结果造成总体性图景消失,而这与马克思主义总体性方法论②是背道而驰的。因此,只有坚持马克思的总体性方法,具有“总体性的渴望”才是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对物化的否定如果不能超出局部的否定,就无法超越被否定的东西。只有坚持总体性方法,才会有真正的克服物化的社会实践行动,从而对社会现实进行积极的干预和改造。培养人“对总体性渴望”可以从宏观、中观与微观三个角度来进行:

从宏观上说,要从人类历史发展的高度认识物化。揭示物化,不能简单地从结果而不是从原因、从症状而不是从事情本身、从部分而不是从总体出发,揭示物化需要有对社会的总体性把握。马克思在《1857年-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按照人的存在方式和存在关系提出了三大社会形态理论,他指出:“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在这种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的。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态,在这种形态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交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阶段。第二阶段为第三阶段创造条件。”马克思的三大社会形态理论涉及人类的古代社会、现代社会和未来的理想社会,其视野是十分开阔的,达到了对人的生存世界的科学说明和人类历史前景的合理展望。他将人类历史视为一个发展过程,将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思考,这就是马克思的总体性思想。马克思的总体性思想能使教育确立起贯通过去、现代与未来的历史意识,这样,我们才能把上述教育物化现象归人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去揭示它们的性质,为扬弃它们指明了方向。

当今社会的教育现象篇10

关键词:语文女性形象社会性别意识多元化解读

语文教学与其他文化课最大的不同在于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还要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帮助构建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是一门能够很好地兼顾“授业”与“传道”双重功能的学科,能够润物细无声地把教学与教育工作水融、合二为一地开展。由此,笔者尝试着结合语文课的教学内容,挖掘教材中的社会性别意识内容,进行教学探索。结果发现,语文教材中有着丰富的社会性别意识教育的素材,对其加以开发利用,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还能兼顾多种教育需要,并不会因为教材中女性形象的刻板化而影响学生社会性别意识的形成。现以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为例列举如下:

一、《氓》与女性职业意识教育

《氓》是《诗经・卫风》中的名篇。从文学角度来说,这首怨妇诗用赋、比、兴的手法塑造了一位被丈夫抛弃的女性形象。跟学生讲解完诗的音、义、艺术手法、人物形象后,在深入理解诗歌内涵时,教师让学生进一步思考:女主人公那么坚强而刚烈地与丈夫分手后,她往后的人生之路该怎么走?学生们有的说再嫁,有的说回娘家。教师进一步假设,再嫁可能再次遇人不淑,回娘家可能由“兄弟其笑矣”发展到被扫地出门,如果真是这样,她又靠什么办法活下去?学生有些语塞。教师话锋一转,提出女主人公如果生活在今天的时代,是不是就不难答了?学生都点头同意,认为女主人公完全可以去找工作,自己养活自己,不必依赖丈夫与兄弟的施舍过活。教师更深入地引导学生领会,做一名职业女性的意义不仅仅是拿一份工资,更是一名女性在经济独立基础上得以接触社会、立足社会、维护尊严的保证。至此学生们经过古今对比后即可提炼出作品的主旨,通过女主人公的悲剧婚姻向我们描述古代女子的生活遭遇与社会地位,揭示古代社会在婚姻制度上的不足,以及在当今社会做一名职业女性的重要意义。这样的认识正是对当今社会流行的“干得好不如嫁得好”观点的一次反拨。

二、《祝福》与女性学习意识教育

《祝福》是鲁迅先生的小说代表作之一。学生在读完作品,看过影像资料后,对祥林嫂的命运充满了同情,并且认为祥林嫂的死因在于鲁镇人的冷漠无情,而当时社会制度对女性的压迫与残害却看不出来。通过教师讲解,学生能理解夫权、族权对女性的桎梏,却不太理解神权的作用。甚至有学生笑言,祥林嫂命硬,克夫,所以才这么苦。在仔细分析了对捐门槛事件,柳妈的虔诚和鲁四老爷、四婶的不屑态度后,学生意识到神权确实是用来蒙蔽、残害底层百姓的。于是,教师又用了更多时间请学生讨论,如何摆脱神权的束缚?学生答,靠知识、靠学习,祥林嫂的无知不是她自己造成的,当时的她是无法学习到“无神论”的。接下来,就有学生真诚地说,现在能在学校念书可比祥林嫂幸福多了啊!于是教师更进一步引导,学习不仅是青少年时期的事儿,而是应该持续终身的,正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学习不光是学知识,还要与时进地更新观念,有时候观念是否转变得了还真能决定一个人是生存还是死亡这样的重大问题,这就叫“知识改变命运”。祥林嫂如果不是被神权压迫着,至少可以安祥地死去,去另一个世界与儿子阿毛团圆,可神权却把她推入了一种生不如死,却又不敢死的惨境,成为一个永不安息的灵魂!学生听完频频点头,对祥林嫂的死因有了更加深刻的把握和理解,也对“学习”的概念、重要性与持续性有了别样的领悟。

三、《雷雨》与女情观教育

《雷雨》是我国现代话剧成熟的标志,曹禺先生在其中塑造了一系列极具艺术生命力的人物形象,至今还活跃在国内外舞台上。其中对周朴园这一角色的塑造格外复杂而深刻。语文课本中节选的是《雷雨》第二幕,包含周鲁重逢、鲁大海被开除这两部分戏,展示了周朴园作为旧情人、资本家与未相认的父亲等多张面孔。教师分析周鲁重逢时,采用分组讨论法,让学生回答周朴园爱鲁侍萍吗?学生一开始只会依据周朴园所说台词理解这一人物,三十多年保留着侍萍当初的起居习惯等等,很自然就得出周朴园对鲁侍萍念念不忘,情深意重,当年的抛弃行为是被逼无奈、迫不得已而为之这样的结论;但很快就有学生修正观点,说是年轻时爱过,现在不能再爱,因为有现在的妻子蘩漪,对侍萍只是怀念。接下来,学生的观点就会有分歧了,有的问,对于妻子蘩漪来说,周朴园不顾活着的妻子的感受,日日惦念一个死去的情人三十多年,这种行为合理吗?有的说,怀念就是爱吗?他的怀念是因为问心有愧!于是在讨论交流中,学生会想得渐渐深入,但无法形成一个大家都认可的答案。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爱?怎样做才是爱一个人的表现?学生们会更热烈地讨论,相爱的双方要舍得为对方付出而不求回报,不能只维护自己的利益。然后她们就能读出课文中的潜台词,得出周朴园更爱自己,会不择手段地牺牲他人维护自己的名利,是一个自私、冷酷的人。教师进一步启发学生思考,你想要的爱情是什么?有学生直接说出,“人品比金钱、门第更重要”、“爱一个人首先要肯为对方付出不求回报,而不是吃好吃的,买漂亮衣服”这样的答案来,借理解《雷雨》人物形象的契机对学生进行了一次爱情观的教育。下课了,学生还会三五成群地讨论周鲁爱情。在教师看来,这是因为关于爱情的话题正是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所热衷思考的,讨论语文课文的同时他们也在构筑自己的爱情观和生活态度。这样一次讨论可能改变不了太多的东西,但至少可以在他们遭遇实际问题的时候,头脑中有一个正确观念的痕迹,或许也能提供给他们一种参考。

四、《孔雀东南飞》与母亲教育

《孔雀东南飞》是一首乐府长诗,学生们对于刘兰芝和焦仲卿的爱情故事还是非常喜欢的。在分析焦母这一人物形象时,学生几乎一边倒地批评焦母,如厉害、刻薄、专断、喜新厌旧等,因为刘兰芝那么优秀焦母却总挑她的毛病。教师于是提问,焦母挑剔兰芝动机何在?有学生说,焦母心理阴暗;有学生说焦母人品差。于是教师提示学生,要还原焦母生活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这时有学生说,因为刘兰芝没生孩子。又有学生说刘兰芝个性太强。教师又再加了两条:其一是因为焦仲卿太爱刘兰芝。古有七出,后又加了一条:子甚怡其妻,父母不悦,出!其二是刘兰芝家的门第不够高。接下来就问学生,如果你是母亲你会怎样对待自己的儿女?学生答,让他们过自己想过的日子啊!别拆散有情人!教师肯定学生的回答,做父母的应该尊重儿女们的选择。同时又让学生思考,如果父母的意见与儿女们的不同怎么办,你们自己与父母意见不一致时争吵吗?不少学生不好意思地笑了。教师继续指出,父母要尊重儿女的选择,儿女也要体谅父母的苦心,双方沟通好,达成一致才是皆大欢喜的事儿。焦母的做法我们肯定是不赞同的,这一做法导致的结局也太悲惨了。为了避免这种悲剧的发生,只能是多进行换位思考,每一个做儿女的面对父母时多一份理解,多一份体谅;将来自己做家长了,面对儿女又要多一份尊重,多一份信任。听完后就有学生说,放学后要给妈妈打电话道歉,因为早上向妈妈发脾气了。全班同学都善意地点头笑了。

五、《窦娥冤》与女性法律意识教育

在讲授元杂剧《窦娥冤》时,学生都为县官桃杌的昏聩枉法而愤懑,很是同情善良的窦娥,替她叫屈。教师就请学生设计一下,如果窦娥和蔡婆婆生活在一个法制社会,她们能用哪些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学生首先想到的是上诉,判死刑后窦娥没有机会辩解就被拉上刑场,如果让她上诉的话,可能就会等得到窦天章回乡改判了。然后有学生想到,在法制社会里是会充分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是不允许买卖人口的,窦天章就不能因为欠债用女儿抵债,窦娥就不会到蔡家当童养媳,自然也不会为保护蔡婆婆不受刑罚屈招成死囚了。在教师的进一步启发下,学生还能说出蔡婆婆也可以依据《合同法》到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让卢赛医还钱,就不会给张驴儿父子以可趁之机,更不会有后来的逼婚、谋划毒死蔡婆婆这些事儿了。教师在学生所想基础上,还进行了补充,如无罪推定原则、疑罪从无原则、谁主张谁举证原则以及所有死刑案件都要经过最高法院核准原则、错案追究制等。经过不长的十几分钟讨论与交流,学生普遍感觉对“法治”和“法制”有了新的认识,纷纷表示学法、知法才能守法,也才会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权益不受侵害。

以上五个例子出自笔者多年来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社会性别意识教育的实践活动,在教学实践中,笔者还尝试过其他多元化解读女性形象的角度。如,从心理学角度理解和分析课文中的女性形象:《氓》之女主人公的人格特点、祥林嫂的应激障碍、鲁侍萍的自我整合;引导学生用积极心理学的态度,关注课文中女性形象积极、正面、光明的因素等。笔者的教学实践证明,语文教学中融入多元化解读女性形象的视角后,学生不仅认可这一新的教学元素,对课文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与讨论,还对语文教学有了更浓厚的兴趣与更多的关注,更乐意也更投入地在课堂上进行交流与讨论。其次,这种渗透社会性别意识教育的语文教学能实实在在地帮助学生明晰一些青春期遇到的问题,促进其正确的人生观与爱情观的确立。再次,能让学生的言谈举止随着观念的变化而发生一些改变。学生在话语中不会再像以前那样对社会上女性受歧视的现象义愤填膺,而能理性地去分析如何改变这种偏见,如何用行为去修正某些人的错误看法;学生会尝试用多种视角看待问题,不让自己陷入偏执观点的漩涡中无法自拔等。

因此,笔者有理由认为古代经典名篇中的女性形象并不必然会妨碍当代学生社会性别意识的形成,正确的解读方法能让这些古代女性形象帮助今日学生的各方面成长。只是,这种多元化解读对于语文教师自身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教师本身具有现代化的意识和观念、具有多元化解读的习惯是语文教材中女性形象被多元化阐释的前提。这需要教师把功夫用在教材之外,丰富自己的观念、加深对教材理解的广度、深度,再结合学生成长的需要,输出自己对教材的独特解读。

参考文献

[1]王向贤.性别来了.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

[2]王东华.母亲教育.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3]罗惠兰.女性学.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2.

[4]强海燕.性别差异与教育.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

[5]孙迪.当代女性教育的探索与实践.江苏社会科学,2006(S1教育文化版).

[6]宋娟.中学语文教材女性角色与学生性别意识的建构.西南大学,课程与教学论,2010.

[7]苏阿敏,陈树生.高中女生自我效能感培养的路径――基于高中语文教材中女性形象分析.思想理论教育,2010(2).

[8]冯海英.女性文化视角下的语言教材改革研究.教学与管理,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