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新媒体的理解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32:23

网络新媒体的理解篇1

[提要]网络走向社会已有11年的历程,对网络的概念进行历史性梳理,揭示出不同概念所折射的历史阶段的特点,抽象网络的本质,即网络对于人类的文化社会意义。由此出发,形成一个理解网络与传播、与传统媒体以及网络的自身发展方向等等的新框架。笔者认为网络的本质就是“虚拟世界”,而不是“传播介质”。[关键词]网络第四媒体/媒介网络媒体第二媒介时代“作为虚拟世界的网络”abstract:internethasahistoryofelevenyearssinceitisservedforthecommonpeopleinChina.weshouldstudytheconceptionsdescribingthe“internet”inahistoricview,discoverthecharacteristicsofdifferentphrasesreflectedbythoseconceptions,andeventuallyfindthenatureofinternet,andtheinternet’sculturalandsocialmeaningtowardthehumanbeing.thenwecandevelopanewframeworkwhichissuitableforunderstandingtherelationbetweentheinternetandcommunicationorthetraditionalmedia,andthegrowthofitself.myopinionisthatnetworkisactuallythevirtualworld,notthecommunicativemedia.Keyword:network;thefourthmedia;networkmedia;thesecondmediaera;networkasavirtualworld

网络是什么?十多年中有过许多回答。今天重提这个问题好像有些幼稚,但是事实并非已经清晰。首先声明,我不是从工程技术的角度来探讨网络的本质,而是追问网络的文化社会意义所在。似乎可以说,本文探索的是网络对于“人”或“人类社会”来说是什么。网络无疑已经对当今社会产生了深刻的重要的影响,它向前延伸的每个新进展,都使网络在远离起点的时候越来越需要人们反思它的社会本质。一、网络概念的变迁和网络发展以及与此对应的人们认识的丰富和深化网络的概念表述,大致按时间的顺序,出现了后面的概念。有的说网络是“第五媒体”,是排在包括杂志在内的传统媒体之后的。有的说网络是“第四媒体”,是排在不包括杂志在内、在新闻传播意义上的传统媒体之后的。有的说网络,只提“网络媒体”,而回避了“网络作为一个整体是什么”的问题。还有的说,网络实际上是“信息平台、虚拟空间和商业平台”。有的说网络开辟了“第二媒介时代”、“第二世界”。而今,更多的人干脆不追问“网络是什么”,而只是用经验和直觉来从传统的框架来观察网络新媒体,如博客、维客、流媒体、网络电视等等。这些概念的变迁真实地表现了我国学者、研究者和业界对网络认识的轨迹。从泛泛地谈网络是什么到具体地谈论网络的形态——“网络媒体”、“新媒介”;从既成的大众传播媒体的框架“内部”来理解网络到从更大框架——与传统社会、传统媒介时代对立的大视角——来理解网络;从具体的媒介形态的递进和演化上升到能够意识到媒介代际的更迭;从试图研究网络的本质到暂时放弃本质等待网络自身发展成熟后解答。这个轨迹明显地体现出人们对网络研究的深入,也从侧面折射着网络自身的成长。二、网络的本质在争议和反复中渐渐显露如今网络已走过童年期,童年期的网络远未成形,甚至看不出轮廓,人们只能根据有限的、暂时的现象近于臆测网络的本质。今天的网络展现出成熟期的某些特征,表现为:网络发展从早期的直线上升到现在的平稳上升,无论是网络用户,还是网络的技术的原创推出,都展现了同样的趋势。网络用户告别了此前的疯狂的增长,而原创性的技术也放缓了研发的脚步了。“三个月一年”的“互联网年”节奏[1]和“光纤定律”[2]已经成为一个沉入历史的辉煌记忆。这些现象都证明这个网络的本质已经渐渐浮出水面。我们知道每个新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成熟期,也就是形态和属性基本“定型”的时期,甚至是“类型化”的时期。这就是我们追问网络本质的根据,这是一个网络相对定型可以理解的时期。不懂得历史,我们永远不知道自己是谁。同样,不知道网络在历史上出现的概念和理解,我们也无法直接推断网络的本质,从源流开始梳理,我们不仅可以更清晰地把握本质,而且能够更准确地把握不同时期的网络研究,懂得它的价值和意义,明了它的缺点和局限。下面对历史的角度对网络的概念进行梳理:(一)把网络看成是“媒体形态的一种”的阶段“网络是什么”的问题最早是用“网络与媒体的关系”的方式提出来的。这是因为媒体尤其是大众传播媒体关系到人类“最重要的精神交往”。人们最渴望理解的是,网络对于当今时代“最重要的精神交往”——大众媒体有何种影响的问题。研究者首先把网络看成是媒体形态的一种,把网络看成是传统社会中大众传播系统中的一个媒介形态。这种理解很显然无法容纳网络中表现出来的如此之多的异质的、非大众传媒的特点和属性。把不同的东西混淆到一起,显然是牵强而缺乏说服力的。这个思路无法真正解决网络的定位问题,更无法达到对网络本质的思考。作为“媒体形态的一种”,先后出现了“第五媒体”、“第四媒体”或“第四媒介”的概念。具体考察,从时间序列上说,网络不是“第五媒体”,更不是“第四媒体”或“第四媒介”,这点已有公认;从承载内容的性质和符号载体上说,网络也不是“第五媒体”、“第四媒体”或“第四媒介”。理解后一点有些复杂,我想从“媒介的特质”和“传播的意义”两个角度来说明。首先从“媒介的特质”的角度考察。我们知道,信息的载体是符号,符号传播是媒介的形式的本质。新闻意义上的大众媒体,包括报纸、广播、电视三大媒体。他们的最大特质是各自拥有独特的符号系统。报纸主要靠文字;广播主要靠音响;电视靠以影像、声响为主,文字为辅。独特的符号系统,是识别三大传统媒体的基本依据。而网络的符号仍然是文字、声音和影像,只是综合利用,并没有创造出新的传播符号。然后,从“传播的意义”的角度做考察。传播的内容是新闻、神话传说还是历史知识也是媒体定位的标志。“三大媒体”都是在“新闻的意义”上谈的。所谓在新闻的意义上,是指他们都以新闻为本位,为重要任务。而网络显然是信息的集散地,它包含了不同的形态组成,如“网络媒体”、电子公告、实时聊天、电子邮件等等。他们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和旨趣,从总体上网络传播是“大杂烩”,并没有形成对新闻的重点强调。以上分析看出,把网络从“媒体”或“媒介”的角度,进行传统或习惯意义上的排名归队,无论是“第五媒体”、“第四媒体”或“第四媒介”,都是不妥当的。(二)把网络的讨论分解到“网络具体形态——网络媒体”的讨论的阶段网络与媒体关系探讨的突破,就是把“网络媒体”的概念从宏观抽象的网络的大概念中抽取出来,而从网络的一个形态组成来考察,单兵直入的讨论获得了成果。“网络媒体”的提法,就是在这个认识背景下升温的。2000年后代替“第四媒体”的概念,“网络媒体”成为人们讨论网络时的主要探讨对象。[3]“网络媒体”的界定有很多困难。其中最重要的代表就是在网络传统新闻网站媒体和商业网站媒体,我们可以明显地感觉到,他们具有某些大众传播媒体特征,具有“准大众传播媒体”的特性,因为庞大的网民规模支持着网页的浏览率。当然“按照传播学的定义,一种媒介使用人数达到全国人口的1/5,即可被称之为大众媒介”。[4]所以即使目前的有着庞大的受众群,也不能断言它已经成为大众传媒;但是根据互连网的发展趋势,我们可以肯定“网络媒体”成为大众传媒是未来的必然。这个阶段的探讨进入了网络的具体形态组成,讨论因为具体化而更为集中,对象的特性也更为清晰,“网络媒体”概念的出现表明人们对网络的认识开始深化。“网络媒体”的概念回答了上面的疑问:网络作为整体不是媒体,但网络的组成部分“网络媒体”是媒体;我们可以暂时搁置是“第几媒体”的争论,至少从“网络媒体”概念中,我们长期感觉到的网络具有的“大众传播”的性质终于落到了实处,而不必忍受这样的困惑:一方面强烈感觉网络的大众传播媒体的属性和特点,一方面却清楚地察觉到网络与传统大众传播媒体的巨大差异。这两个感觉形成了一个在传统认识框架里解决不了的悖论。“网络媒体”概念破解了这个难题。“网络媒体”回应了此前我们关于网络是“第几媒体”,是不是媒体的讨论;同时网络与“网络媒体”的不同,也暗示和提醒了研究“网络是什么”的复杂和困难。(三)“网络媒体”不过是传统媒体在网络空间的“延伸”进一步的追问是,“‘网络媒体’究竟是什么样的媒体”?具体化这个追问,我们需要搞清楚“网络媒体”有哪些特点和意义。它与传统媒体有怎样的不同?是本质意义上的不同还是表面的差异?前面搁置的问题再次提出,它与传统的三大媒体是什么关系?网络媒体是一个突然侵入的不速之客,还是一个和睦友好的邻居?是一个熟悉的同类还是一个陌生的异类?从媒介符号来说,传统媒体各有自己独特的符号语言系统;而网络媒体没有。“网络媒体”的新闻载体仍然是传统媒体的符号语言系统,包括文字、声音和影像。从这个意义上说,“网络媒体”似乎并不是一个完全陌生的异类,而是一个似曾相识的邻居。“网络媒体”并不具有本质意义的特殊性,更多地是传统媒体在网络空间的“模仿”和重新组合。从内容上说,无论是网络传统新闻媒体网站,还是商业网站的新闻传播,都是传统媒体的新闻传播的“延伸”。新闻网站从内容到形式,极大程度地依赖着传统媒体的资源。商业网站在主要意义上也只是传统媒体新闻的重新组合,而非本质意义上的颠覆或反叛。所以,把“网络媒体”理解为传统媒体在网络空间的“发展延伸”,是一种合理的逻辑。网络媒体是延伸,而不是创新;是熟悉的再造,而不是陌生的闯入;是文明的变迁,而不是文明的断裂或者重生。

(四)把网络看成是“信息平台、商业平台和虚拟空间”的阶段这个阶段,人们看到了网络的不同功能取向和复杂的性质。正像“网络媒体”概念的提出一样,“信息平台、商业平台和虚拟空间”这个表述同样表达了人们分门别类研究的努力。既然整体的认识很难达到,我们不如分别表述这个复杂的对象。“网络媒体”概念是对网络组成形态的个别研究,而“信息平台、商业平台和虚拟空间”的提法则是对网络功能的总体上的分类研究,前者是微观的,后者是宏观的。这些认识终于深化和丰富了人们对网络的理解。而不是简单地、机械地为网络做一个定义。同时,“信息平台、商业平台和虚拟空间”这个表述的意义还在于,超越了“媒体”的说法。这个提法能够从更宏观的层面认识网络的社会本质,为未来更准确地理解网络提供了一个台阶。但是,我们不能停留在一个分类的视角,如果网络什么都是,那么也什么都不是。我们仍然需要一个更本质的概括。(五)网络就是虚拟世界具体的、分类的角度看问题解决了许多基础性的问题,那么我们来从宏观的角度考虑问题。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相互映照,那么“网络媒体”的母体网络呢?网络的对照物是什么呢?找到网络的对照物和联系,我们似乎也就可以找到“网络是什么”的答案。这个思路接近马克思探究“人是什么”或“人的本质是什么”的思路,马克思如此定义:“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5]经由关系、联系来解释本质,是一个合理的路径。由此知道,“网络是什么”,当然也可以从网络与对照物和网络的全部联系中,认识网络的位置、特点和作用,那么“网络是什么”的问题也就得到一条清晰的出路。“网络是什么”的长期争论展现了研究对象自身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其复杂表现为网络上形态众多,作用和影响各异;其多变性表现为网络上原创技术出现周期很短,网络组成部分新成员不断增加,新功能不断开发,原有的形态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以前的研究思路就在这里出现了问题:我们长期从“网络和媒体”的角度来试图认识网络的本质。结果证明不成功。我们在探讨“网络是不是媒体,是第几媒体”的时候,长期纠缠不清,认识混乱。我们把“网络是不是媒体”这个问题抛开,跳出这个狭隘的怪圈,直接讨论网络对于人意味着什么?用信息流的观点来看待网络可能更能接近网络的本质。信息总是从一地流向另一地,信息的复杂流动,也可称为精神交往,成为信息时代的非常重要的内容。美国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就是一个推动信息流动的计划。所以,如果把信息比喻为乘客;那么网络上的形态组成,如“网络媒体”、电子公告等就是在道路上奔跑的汽车;网络就是道路。三者的关系就是“乘客、汽车和道路”的关系。同样,我们观察另一个系统,信息依然是乘客;各种形态的传统媒体是在道路奔跑的汽车,比如报纸、广播、电视等;现实世界可比喻为道路。那么我们面前有两条道路,道路奔跑着形态不同的汽车,汽车里坐着乘客。这个比喻的意义在于,把网络和现实世界看作是同等的存在。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相对存在,互相作用和影响。那么,网络能够承担这样大的比喻么?网络有资格成长为足以与现实相对而存在的“第二世界”么?从历史上看,李普曼提出了“拟态环境”的概念,日本学者藤竹晓提出“信息环境的环境化”的概念,[6]这些概念都传达出这样的含义:在一个走向信息社会的时代里,大众传播媒体营造的信息空间,已经构成了一个区别于现实环境的“第二环境”,也即“信息环境”、“拟态环境”,尽管当时这个环境还没有足够完整、真实和独立。而在今天,这个“信息环境”、“拟态环境”在网络的催生下已经相当成熟,甚至形成了夏学銮使用的“网络社会”[7],开辟了马克·波斯特提出的“第二媒介时代”[8],发展出一个张允若提出的“第二世界”。[9]那么我们将面对着刘建明提出的“双重存在”的“社会”(即领土意义上的国家社会和超级信息和观念全球化的社会)。[10]我们深知,网络在传播技术方面的优势远胜传统大众媒体,它对“信息环境”、“拟态环境”的构成起到更为巨大的作用。社会演变的信息化,信息传递的网络化,这两个趋势就决定了未来的时代是一个新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现实社会和虚拟社会,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第一世界和第二世界,对立而存在。既相互渗透,又相互联结和影响。如果从世界的角度来理解,那么此前的“道路和汽车”的比喻,可以置换为比喻为“大地和房子”的比喻。那么显然存在着两种“大地和房子”,现实大地上建造着现实中的传统媒体形态;虚拟大地上建造着虚拟中的网络媒体形态。在本质上,虚拟大地不是“上帝之城”,只是现实大地的一个变形的折射;同样在本质上,网络媒体形态不是“创新”的产物,而是传统媒体形态在虚拟大地上的折射,也是延伸。这个比喻超过了传播的意义,而是建造了一个“精神交往”的世界。如果说,传播毕竟强调的是信息的流动和疏离个体的连接;那么“世界”的概念显然要大得多,它包含了驻留和传播,固守和变迁,稳定的秩序与流动的革命或者改良等等。最后笔者的观点水到渠成,“作为虚拟世界的网络”超过了“作为传播媒介的网络”,更充分而且有说服力地解决目前网络理论解释中遭遇到的困惑和纠缠,也是我们对网络本质认识发展的新阶段。[参考书目]:[1]方兴东:《“网络社会化”新时代的来临》,参见陈卫星主编:《网络新闻和社会发展》,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2]闵大洪:《网络传播研究亟待加强》,载《新闻与传播研究》2000年第1期[3]闵大洪:《网络媒体定义与中国网络媒体生态环境》,参见邓炘炘李兴国主编:《网络传播与新闻媒体》,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4]杜骏飞:《网络新闻学》,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5]《精神交往论——马克思恩格斯的传播观》,陈力丹,第1版,北京,开明出版社,1993年8月[6]郭庆光:《传播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7]彭兰:《网络传播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8][美]马克·波斯特著范静哗译:《第二媒介时代》,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9]张允若:《关于网络传播的一些理论思考》,载《国际新闻界》2002年第1期[10]刘建明:《现代新闻理论》,北京,民族出版社,1999

网络新媒体的理解篇2

【关键词】网络媒体;信息传播;发展现状

【项目】本文系东北师范大学2011大学生科研立项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1)03-0035-1.5

校园网络媒体主要由学校举办,依托校园网存在,其信息的及网站的开发利用得到校方的认可,并由专人负责日常管理和维护。

一、高校网络媒体的传播特点

(一)传播速度快、实时性强

传统的校园媒体,如报纸、杂志、广播等,因其传播技术和传播周期的限制,因而很难做到随时随地的更新信息。网络传播是一种数字化传播,不受印刷、运输、发行等因素的限制,因而校园网络媒体可以做到随时随地传递校园内外重要的信息。

(二)传播信息量大

在校园网络媒体上,我们可以看到各种类型、内容丰富的信息。高校的网络媒体页面上通常设有各个板块,师生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选择所需要的信息。如山东大学的“学生在线”网站,设有山大时讯、图片新闻、热门话题、重要通知、等33个栏目,信息量之大,可想而知。

(三)信息公开化、互动性强

校园网络媒体上的各种信息基本以公开化的形式出现,师生点击页面,可以无障碍地浏览到各种所需的信息,公开化的信息处理方式便于师生对校园内外的各种信息进行公开的监督、管理,可以说,每个人都可以是舆论的监督者。许多高校的网站上还设有互动平台,BBS链接等,师生可以通过这些平台随时进行意见的交流、互动。

二、影响高校网络媒体发展的因素

(一)社会环境的客观影响

社会大环境对高校网络媒体的发展存在着客观的影响。一所高校所在地区的媒体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高校网络媒体的发展程度及特点。在媒体较发达的地区,如北京、上海、广州等,其地区高校的校园媒体能够吸纳更多的社会媒体的理念、资源和人才,在整个社会大环境的渲染下,为校园网络媒体的发展注入活力。

(二)学校媒体环境的影响

高校自身的媒体发展历史及媒体环境也影响着校园网络媒体的发展。在我国,较完善的高校网络媒体,如复旦大学的“复旦学生网”、山东大学的“学生在线”以及浙江大学的“求是潮”等,其所在高校的媒体发展历史也比较悠久,有着历史悠久的新闻与传播类专业,为校园网络媒体的发展提供较专业的人才队伍,有利于校园网络媒体的专业化发展。

(三)新媒体技术的影响

在媒体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各种新兴的媒体形式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作为社会网络媒体成员之一的校园网络媒体,也多多少少受到了新媒体技术的影响。在对高校网络媒体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很多高校的网络媒体中,都存在着新媒体的影子,如东北师范大学的“我们网”上,设立了网络电视链接,师生可以随时登录网站收看电视节目。

三、我国高校网络媒体发展现状分析

为了进一步了解我国高校网络媒体的发展现状,本研究选取我国一期的34所985高校,对其校园网络媒体进行调查分析,本研究选取14个具有代表性的问题,采用百分比进行数据统计结果如下:

表高校网络媒体发展现状调查

上述抽样调查简单的对我国高校网络媒体现状进行了分析,不难看出,校园网络媒体在新闻传播、服务引领、宣传教育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也表现出了新的特点及趋势,综合来看,笔者认为,校园网络媒体有以下三个新的特点:

(一)校园网络媒体形式更加丰富

传统的校园网络媒体主要由学校党委、团委、社团等机构主办,表现出了一定的“官方性”,近几年来,许多高校出现了由师生,甚至是学生团体自主创建的网站,如清华大学的“清新网”,北京师范大学的“蛋蛋网”,电子科技大学的“栋力无限”、“我来我网”等。这些由学生自主创办的网络媒体形式新颖,内容活泼,更接近学生的个性需求,为校园网络媒体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二)新媒体技术在校园网络媒体上表现突出

通过调查可以看到,网络广播、网络电视、电子杂志等新的媒体形式在各大校园网络媒体上出现的频率较高,新媒体的加入使校园网络媒体的信息渠道更加多样,丰富了师生使用校园网络媒体的范围。

(三)校园网络媒体的应用范围更广

同学们登陆校园网络媒体不仅仅能获得校园内发生的各种事件的信息,而且可以通过连接,了解其他学校的动态信息,了解校外各媒体的信息,同时可以看到各大媒体对该校报道的各种信息,丰富了师生了解校外相关信息的渠道。

四、我国高校网络媒体发展趋势

(一)强化议程设置在舆论引导中的功能

校园网络媒体在为学生提供学习、生活等各方面信息的同时,也为他们提供了一个自由发表意见的平台,但有些意见常常被贴上了“过激”、“愤青”的标签,学校对于这些意见常常疏于管理。作为根植于校园中的媒体形式,校园网络媒体具有新闻传播、舆论引导、宣传教育等功能,因此为了更好地规范校园网络媒体的信息传播,需要将媒体的议程设置功能引入校园网络媒体建设中。学校可以通过对校园网络媒体信息的管理,引导,从而主动出击,设置出更利于同学接受,更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思想教育的议题,做好对论坛,网站新闻的把关工作,掌握主动权,进行有效的议程设置。

(二)重视校园网络文化建设

伴随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进程的发展,校园文化建设日益成为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校园网络每天伴随着学生们的学习、生活,因而从校园网络上切入,加大网络文化建设无疑为校园文化建设引领了一条新的方向。为此,校园网络管理者应逐步提高网站建设的文化素养,用更符合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去引领网站的发展,为同学们提供更加丰富多彩,更富有文化内涵的新闻作品来引领广大师生的价值观。

(三)加强与新媒体的融合程度

传统的校园网络媒体多为师生们提供一些基本的校内外新闻信息和学习、生活指南。在网络媒体的发展中,伴随着新的媒体形式的出现,如网络广播、网络电视、博客、微博等,使网络媒体的形式更加丰富。作为网络媒体之一的校园网络媒体,也自然的受到了新媒体发展的影响。网络广播、网络电视、电子杂志、微博等各种新媒体形式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了校园网络媒体上,同学们之间的信息互动性、公开性更强。新媒体与校园网络媒体的融合已成为校园网络媒体发展的有效方向之一。

【参考文献】

[1]张晓冰.高校网络媒体的议程设置问题[J].网络传播,200906.

[2]宋刚锋.浅析大学校园网络媒体建设[J].新兴媒体,201009.

网络新媒体的理解篇3

关键词;新媒体;领导干部;管理能力:提升

以计算机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新媒体,以其特有的民主参与性与全面渗透性,日益成为民意、民权表达的重要平台,从而改变了公众诉求表达和政治参与的方式与机制,使党的执政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为了适应新形势对领导工作的新要求,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清醒认识新媒体的巨大影响力,提高新媒体环境下管理能力以及与民众沟通的艺术水平,以有效的方式与手段主动应对新媒体的挑战。胡锦涛总书记曾明确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新闻舆论的重要作用,善于通过新闻宣传推动实际工作,热情支持新媒体采访报道,正确对待舆论监督,提高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同志在中央党校讲话时也明确提出,各级领导干部要努力提高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并将其作为当前领导干部要努力提高的六个方面的能力之一。

一、新媒体给领导干部管理能力带来的影响

新媒体已经成为我们党新闻宣传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社会发展和对外关系中发挥的作用日益明显。www.133229.Com新媒体在媒体格局中的地位日益凸显,正在担负起新闻宣传主力军的作用。然而,新媒体是双刃剑,利弊共存。挑战携机遇悄然而至。

(一)新媒体给领导干部管理能力带来的新机遇

新媒体成为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重要纽带,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途径,推动社会和谐的重要力量。新媒体发挥着“信息传递员、文化宣传员、权力监督员”等方面的作用。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促进科学执政、民主执政,集中民智、汇聚民意。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我们强调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因此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都需要广泛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集中人民群众的智慧。通过互联网来了解民情、汇聚民智,是一个重要渠道。”温家宝总理依据网络信息,对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作出批示。每年“两会”,网民都会以“我有问题问总理”等方式,共商国是、建言献策。

第二,传播先进文化、先进思想,增强凝聚力、战斗力。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都十分重视抢占这块舆论的新阵地。如人民网的“

(二)提高真实信息渠道的把握控制能力。

信息学认为,信息渠道是信息源的信息能否高效到达信宿、也即信息接受客体的关键。作为第四媒体的网络,其开放性的结构使其成为一个非常高效的信息渠道,其社会话题聚焦和事件组织有着匿名性、互动性、即时性、突发性等特点。处理和把握控制得不好,对正常的、稳定的社会秩序很容易造成冲击,甚至引起社会混乱,增加社会管理成本。尤其是由此引发的群体性政治性突发事件,对于社会的稳定破坏极大。这就需要领导干部具有真实信息渠道的把握控制能力,努力研究并提高网络时代引导舆论的思想水平、知识修养和相关技术。积极探索新条件下做好民众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切实改进网络舆论宣传工作,正面引导社会热点,及时化解社会矛盾,将网络互动的话语主导权掌握在执政党的手中,保证改革、发展大业健康有序进行。

(三)提高沟通与角色转换能力。

沟通与角色转换能力包括探寻、理解、分析、表达各种信息和想法、把握互动关系的能力,缺乏沟通能力就无法进人网络互动状态,更无法实现双向或多向互动。网络传播中的传播者和受传者不仅完全处于平等的地位,而且可以意义互换。受传者可以成为信息的传播者,传播者也可以成为信息的接受者,换句话说,在网络传播中并不存在一个固定的传播者的概念,“智慧可以存在于传输者和接受者两端。”因此,在网络传播中,传统意义上的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的界限已经模糊化,因为它既包含了点对点的人际传播,也包含了点对面的大众传播,而且可以相互转化。领导干部具备了沟通与角色转换能力,在与民众的网络互动中既侧重于从党的执政角度考虑问题,又以普通一员的身份进行对话交流,既体现了网络言论的平等又容易掌握网络互动的主控权。在自觉勤奋的网络互动中吸收网络营养,不断提高自身的执政能力。

(四)提高直面新媒体反映的民意、民权诉求能力。

针对新媒体中出现的汹涌民意,一些领导干部往往采取回避、拖延、捂盖、封堵等方式。但事实证明这样的方式不但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反而会激化矛盾,使自己陷于被动。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正视问题,直面新媒体反映的民意、民权诉求。一是要对新媒体反映的民意、民权诉求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了解真相。二是要勇于承担责任、承认错误。三是要以新媒体的速度与新媒体的方式,在第一时间向社会公众澄清事实真相,报告政府对于问题处理的意见、结果等。只有这样,才能化解民众的激愤,铲除谣言滋生和传播的土壤,避免不利因素的影响以及事态的进一步发展。

(五)提高主动了解舆情、引导舆论能力。

新媒体表达的信息和舆论形成方式与传统媒体不同,它反映的是原生态的民众的声音,因而新媒体舆情是社会上各种矛盾最直接的反映。领导干部应该主动了解新媒体舆情,并由此发现和洞察各种社会矛盾,争取在舆情发展的潜伏期和初期。化解这些矛盾。把矛盾化解在萌芽阶段,可以避免人民群众的利益受到更大的损害。同时,及早了解新媒体舆情,还有利于政府抓住舆论引导的时间和机会,尽早地对新媒体舆沦进行引导。政府网站是舆论引导最权威和最有利的工具,应运用政府网站建立常态的政民互动协商机制。在新媒体舆论存在争议以及谣言四起、公众迷茫的时候,人们最希望得到权威、真实的信息。这时候政府网站应该站出来,在第一时间政府官方的信息和观点,及时回应民意诉求,与公众进行充分地对话、交流与沟通,实现政府与公众的良性互动。

(六)提高对新媒体的驾驭能力。

网络新媒体的理解篇4

关键词:网络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5)04-0244-03

网络新媒体极大地影响着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它已成为大学生生活学习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网络新媒体改变大学生学习方式、思想观念的同时,也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带来了新问题和新挑战。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认真研究网络新媒体的特征,利用其在大学生群体内的巨大影响,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高其教学实效性。

一、网络新媒体促使思想政治理论课转向主体性教学的必要性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存在实效性不足的问题,其表现是教师上课热情不高,学生的课堂抬头率低。影响课堂实效性的因素较多,其中,课堂教学没有适应网络新媒体客观条件的要求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变是一个重要的方面,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改革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

1.网络新媒体的内涵。网络新媒体,就是指继报纸期刊(纸制媒体)、广播、电视电影等传统媒体之后,利用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通过有线或无线网络和卫星等传播渠道,以电脑、手机及其他数字接收设备为终端进行信息传播的新媒体形态[1]。网络新媒体的特点契合了大学生的年龄、性格、生活习惯,使其成为网络新媒体受众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大学生群体积极地介入网络新媒体,他们能够熟练使用博客、微博,下载或者上传网络视频,积极地参与网络互动,随时浏览和消息,能够发明或熟练使用各种各样的网络语言。网络新媒体,日益成为高校大学生学习、交流与或者获取信息的新平台。大学生普遍乐于享受网络新媒体给他们的学习、生活带来的改变。

2.网络新媒体给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带来的新问题和新挑战。网络新媒体的话语权销蚀了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权威性,挑战着教育者单方面把握教育话语权的模式。网络新媒体的出现带来了大学生学习模式的改变,网络成为他们既书本、教师、课堂之后获取知识与进行学习的重要途径。这使得大学生的学习方式呈现出较大选择性和主动性。传统的师生角色定位及关系受到了极大的冲击。教师的权威受到了威胁。师生之间交流的介质因素也在改变,mSn、QQ、飞信、微信等交流方式代替了传统的面对面教学、课后谈心沟通、电话书信等方式。在网络新媒体的背景下,师生的关系变成了信息量、表达和媒体应用能力的一种博弈。

网络新媒体的交互性冲击着传统课堂教学方法,挑战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网络新媒体具有交互性,这让大学生的参与意识增强,而传统的教育模式却是教师一言堂,学生参与课堂的机会较少,这一冲击促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模式需要关注学生的主体性,进行教学模式的创新改革,以适应网络新媒体时代的教学要求。同时,大学生凸显了平等与自主意识的要求。这是因为大学生面对海量信息需要在搜索、选择的过程中独立思考,决定对各种观点的取舍与接受,他们独立思考和判断的意识越来越强。

网络新媒体的“去中心化”对传统教学模式的说教和强制性的思想压制形成了挑战。网络新媒体的“去中心化”让大学生在接受教育、辨别是非的过程中有了更多地表达自己见解、自主选择的条件与机会。大学生也更加关注社会现实,他们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现实感和针对性,能够回答他们关注的现实问题。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正视网络新媒体所带来的挑战,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需要与网络新媒体的研究相结合,自觉地在大学生与教育者之间构建一座易于沟通的桥梁,实现师生多维度的交流与互动,为网络新媒体时代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最终达成提供保障。

二、基于网络新媒体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主体性教学的若干条件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教学改革需要积极使用网络新媒体。相关材料表明,大学生更喜欢在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充分地使用网络新媒体,更愿意在网络空间借助新媒体与教师袒露心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必要灵活地使用QQ群、飞信群、博客、微博、社交网站等媒介开展教学活动。

1.基本条件――教师网络素养的水平。教师需要掌握新媒体技术。目前,绝大部分教师已经掌握了使用新媒体的相关技术,但是教师与大学生相比,往往处于信息占有的劣势地位,而且还可能存在个别教师对运用新媒体的意识淡薄或掌握新媒体技术能力不够等方面的弱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需要提高媒介素养。了解网络热点,善于使用网络新媒体平台,努力筛选理论所解读的现实问题,同时具备对网络世界中的各种信息进行正确研读和评判的意识和能力,关注和研究网络语言的表达方式,努力盘活新媒体资源,搭建出师生互动的桥梁,进而激发出大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在这种背景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需要积极学习新媒体技术、改进教学方法,运用多种载体和途径,结合社会现实问题和学生的思想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

2.关键因素――教师密切结合网络新媒体更新授课内容。过去,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更新与学生通过新媒体获取信息速度存在不一致,这大大降低了思想政治教学活动的针对性和说服力,直接导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障碍。现在,教师需要正视网络新媒体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冲击,其授课内容要选取反映现实社会生活,具有理论鲜活力和事实说服力的素材,以便被大学生认可、接受。由于新媒体为知识传播提供了便捷广泛的传播平台,教师要注重借助新媒体平台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适应知识更新速度的增长,以满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要求。对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做出积极、有针对性地回应,引导大学生理性思考。教师通过更新教学内容,吸收了新知识,满足大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消解了逆反心理、对立情绪,才能激发大学生的主体性、增强课程的吸引力。

3.重要方面――教师以网络新媒体为平台构建平等互动的教育观。教师要学会利用网络新媒体平台,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上师生的双向交流。比如,教师借助微博平台将学生关注的各类最新信息进行整合并加以分析评论发到微博上,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再把讨论中发现的不同观点的分析与评论充实到课堂教学中,在讨论、提问、解答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深刻而全面地认识和评价当前社会的各种现象,这种思想的交流过程正是学生提高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过程。

通过网络新媒体平台建立的师生互动交流,把学生主体置于平等交流的地位,克服了师生主从关系带来的疏离感,而且增进了师生双方感情的融合、彼此的信任与尊重。师生通过在线交流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以平等的态度、亲近的姿态、多样的方式、彼此熟悉的话语方式开展的双向互动交流,拉近了师生的距离,也提高了教师的个人素质,树立了良好的个人形象,并提升了自身人格魅力。

4.保障因素――教师通过网络新媒体提升自身教学组织能力。在主体型教学活动中,教师从原来的主讲地位变为主导地位,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合理有效地使用网络新媒体平台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需要学会浏览相关的高校公开课网站,聆听名师和专家的讲座,把丰富的网络资源中的养分内化为自己的能力。教师还应开展自觉地网络在线学习与交流,不断地总结他人的有益经验,进而完善个人素质。

教师的设计、组织、实施等方面能力是实施主体性教学改革的可靠保障。教师需要自觉运用这个平台,培养多方面能力。教师除了基本的教授技能以外,还要加大力气培养组织调控能力、沟通交往能力、教学研究能力和拓展能力,以保障主体性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做到灵活机动地调节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案,利用各种方法途径,创设情境,教师要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与建议,并探寻对方的观点,从而达成共识,教师更需要及时地总结教学经验和开展教育教学改革活动,具备一定的拓展能力。另外,教师还要积极参与各方面的学术和教学交流活动,从而提升全面素质,为开展主体性教学活动做好准备。

三、运用网络新媒体平台开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体性教学的途径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找到一种有效的方式把网络新媒体的优势与课堂理论教学的实效性有机结合,激发教学活动中师生的主体性。笔者认为,主要途径有以下几方面:

1.形成主动研究和应用网络新媒体的理念,创新教学模式,增强课堂教学的主体性。笔者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积极转变教育观念,提高自身对网络新媒体的应用能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该发挥网络新媒体作为先进的沟通与教育工具的优势,用它提升自身的信息量,更新自身的育人理念,学会熟练运用网络新媒体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重塑网络时代教师的权威地位。教师在全面的教学设计中需要考虑引导学生合理使用网络媒体开展调研和思考,并把他们的优秀成果拿到课堂上共享,辅之以教师的评论与引导。同时鼓励学生把自己的成果上传到网络新媒体进行交流、共享。

2.重视“网络会话”,开展线下线上的平等交流和沟通,开辟课堂互动新路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加强网络新媒体的话语体系的研究,重视用网络新媒体语言与学生沟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需要敢于尝试用网络媒体语言与学生交流,愿意花时间和精力研究网络新媒体上“网络会话”的技巧、网络语言表达的规律等,同时教师在驾驭网络新媒体能力方面要保持与大学生的水平同步,甚至要超越大学生的水平。

“教师应主动学习使用博客、BBS、QQ群、飞信等新媒体,与大学生进行平等的沟通和交流,尊重大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强调以学生为本,在运用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和载体,设计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参与到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2]师生通过“网络会话”加强了相互了解与信任,这有利于开展课堂教学互动环节中学生的积极性的问题。“线上”交流,教师力求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心理需求和思维特征,“线下”的课堂互动,教师要设置有针对性的内容和选取适当的教育方式,二者合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师生交流的良性互动,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

3.整合网上网下资源,师生共建网络精品微课堂,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吸引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积极主动地整合网络新媒体资源,有利于增强课堂的吸引力。网络新媒体提供了多种教学资源,教师可以把多种教学资源中的有益信息与教学内容融合制作成集文字、声音、图片和动画融为一体的多媒体文件,把图文并茂、音像并茂的教学内容展现在学生面前,多样化和立体化的教学手段让学生看到的和听到的内容更加丰富、更加形象和生动。这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可信度和亲和力。同时,新媒体资源与传统教学资源相互补充,能够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最大化。

在网络新媒体条件下教师积极地尝试“微课”制作,并鼓励学生参与“微课”制作与评比,并将优秀的微课作品长传至相关门户网站,激发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内涵探索的积极性。“微课”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把学习的主动性还给学生,让他们关注课堂,在他们拿起手机、平板电脑的第一时间,就想到浏览短小但实用的课堂链接,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精品微课和点播是提高教学主体性的必要途径。

4.建立特色专题网站,培育学生网络“把关人”,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站建设向“亲民”方向改革也能激发教师和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关注和关心。所谓“亲民”,是指网站的建设在内容和形式方面要符合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识水平,适应大学生们的网络风格,力求形式多样化,并积极建构健康的思政论坛。这种特色网站建设要引导一部分学生,激发他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关注与投入,培养一批学生网络“把关人”。要“培养一批思想政治水平高、业务能力强、并熟悉学生特点的网络“把关人”,对网上舆情进行跟踪、分析与研判,并及时形成调研报告,继而潜移默化地引导大学生理性地关注和评价思想政治理论思想”[3]。注重发掘和培养学生意见领袖,使其发挥学生网络特殊群体的作用,成为信息传播活动中的优秀“学生把关人”,提升学生的政治素质和自律精神,增强新媒体空间自管自治能力[4]。同时,网站的建设要激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热情,拥有必要的激励与保障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才能最大程度上投入网站的建设与维护,建设一批融思想性、教育性、服务性、娱乐性与专业性于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正确引导网络舆情的发展和沟通渠道的畅通。依托网络多媒体建立一种为我所用的网络舆情疏导机制,使学生主动热情地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来,以引导的方式理清学生学习生活中碰到的思想难题,真正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导师”和伙伴。

参考文献:

[1]高宏存,于正.感知国家话语下市场话语的脉动―――我国网络新媒体管理政策的宏观思考[J].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0(6):31-37.

[2]邱杰.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新探[J].延边党校学报,2012(6):124-126

[3]陈从楷.谈新媒体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教育探索,2011(9):122-123

[4]李晓虹.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5):48-49.

ResearchonthenetworknewmediaandtheSubjectivityof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ofCollegeStudents

ZHaoJinxia,DonGXiaohong,wanGYonggang,JiaoJiayi

(DalianUniversityofindustrytheministryofideologicalandpolitical,Dalian116034,China)

网络新媒体的理解篇5

网络文化作为新媒体语境下的一个重要的媒介文化,成为网络社会出现的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网络文化不仅成为网络新人的一种文化抵抗模式,也成为一个多元话语的共用空间和博弈平台,承担着推进民主、建构新型社会空间的功能。但是网络文化也表现出伦理失范、网络暴力等文化焦虑,因此,推动网络文化公共治理的现代转型,是规范网络文化的社会意义所在。

文化抵抗与网络新人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社会随着市场化进程的加剧也匆匆进入了一个大众文化时代。大众文化作为商业社会的重要文化表征,其本身便是对传统主流文化的一种反抗。然而,当网络的崛起迅速取代了传统媒体的话语优势地位一跃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主流媒介时,网络就成为今天大众文化栖居最为集中和重要的媒介。

网络进一步降低了人们进人文化的门槛,使文化由过去少数精英对民众的启蒙式教育变为由公众广泛参与的广场式文化。从网络恶搞开始,网络文化的叛逆现象愈演愈烈,反抗的领域也一步步从边缘走向中心、从大众文化内部走向主流文化场域。从山寨明星、山寨电影、山寨百家讲坛,到山寨新闻联播,再到山寨春晚,甚至山寨中国。山寨文化是2008年初逐渐流行乃至泛滥的一种现象。山寨文化的流行从侧面体现了官方媒体的主流话语无法满足大众尤其是青年人的需要。无论是网络恶搞对原作的拆解,还是郭德纲的同行相轻、小沈阳的开黄腔、山寨文化中的滑稽模仿,其本质不过是对文化结构的一种反抗。

而网络恶搞、山寨文化、图文化等现象的出现,进一步表明了网络的草根性创新和群体的力量对于话语等级与话语秩序的颠覆与消解,也表明在当前的中国文化不再是主流文化一统天下的局面。在大众文化内部和主流文化的反抗过程中,网民逐渐形成了一种意识形态和一个相对比较稳定的网络群体。网络文化领域作为一个多样性秩序共生的产物,孕育出了一种非占有的文化语境下的网络新人,它们成为解放文化的普遍诉求,成为一种自由和叛逆的文化象征和隐喻。博客、播客、掘客、晒客(与人分享的人)、换客(交换物品和服务的人)、淘客(网络淘宝的人)、拼客(aa制消费的人)、彩客(制作和发送彩信的人)等,都成为网络语境下的新型群体。

在这一虚拟的社会空间里,网络语言成为一种虚拟社群的语言,它不仅仅是一个交际工具或符号体系,而且是这一社群中的成员认识、阐释世界的一个意义体现和价值体系。从早期的“大侠/大虾”、“恐龙”、“斑猪”、“弓虽”,到90后的“火星文”、到今天的“濉薄“雷人”、“山寨”等,网络新人共同形成了一个“语言的记忆性社群”,无一不展示网络强大的造词功能和网络新人交往的亚文化特征。这一群体填平了文化――阶级关系和认同再生产中的断裂,既对主流文化表现出一个偏离,也在大众文化内部进行反抗。以反神话情绪和反主流文化姿态出现的网络新人,本身就是技术制造的一个神话,网络新人的文化反抗不过是对大众集体式身份困境的心理治疗。

共用空间与话语博弈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网络媒体的功能转型,网络媒体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娱乐工具,而是逐渐介入到推进民主、建构新型社会空间等方面。虽然很多研究者将网络作为一种公共空间/公共领域,但是这一源于哈贝马斯的概念其本质上必须具备主体性批判意识的私人和独立于国家权利的公民社会等重要因素,然而在目前的社会语境下实际上并不确切,因此,笔者更愿意将网络作为一种“共用空间”,一个多元文化话语共享的空间,不仅为各种文化提供了对话的场域,同时也为各种话语提供了一个博弈的平台。

网络媒体在面对重大事件时呈现为一个多媒体互动的共用空间。2007年的厦门pX事件是新媒体汇聚民意表达民意和影响公共决策的典型事件。厦门市民通过网络论坛、电子邮件、QQ群等各种方式,传播和讨论与其利益切身相关的pX项目,甚至市民通过短信、QQ群组、mSn和BBS等新媒体形式发起了一场散步式的“游行”活动,牛博网还进行了全程的现场报道。2008年的“华南虎事件”,从官方信息,到网友提出质疑,随后是各路媒体跟进,追问事情的真相,直到最后官方公布华南虎造假的结果,这个过程中可以说网络起到了一个巨大的推动作用。“华南虎事件”也彰显了网络媒体语境中话语权的回归以及网络话语共用空间的逐步成熟。2008年5月的“汶川地震”发生后,媒体利用网络的特性和优势,在信息传递和新闻播报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传统媒体与网络、手机媒体、博客、聊天工具、论坛、视频、手机短信以及近两年兴起的“微博客”等互动合作,凸现出多媒体联动的传播效应和价值。有研究者在对汶川地震过程中媒体的研究后发现,网络和手机等新媒体在灾害的“总体信息需求”上与传统媒体形成了良好的互动;在诸如亲朋好友的安全等“个人信息需求”方面,新媒体覆盖了传统媒体的空白;在诸如对地震信息的交流、警告、解决方案和救援等“运用信息需求”方面,新媒体填补了传统媒体的空白。此外,“柑蛆”事件、躲猫猫事件、瓮安事件、2009年杭州飙车案等,这些事件无不是通过网络为中介形成了一个网络、报纸、电视、手机等多媒体互动的良好局面。在新媒体语境下,网络与其它多种媒介的互动互补既很好地以各种渠道传播了文化,又大力助推了媒介的发展,促进了全球化形势下多元文化的交融与创新。

不过,网络媒介与其它媒介的互动本质上是一个话语的共用空间,一个主流话语、大众话语、精英话语共同栖居和博弈的场域。社会学者孙立平指出,中国开始进入利益博弈时代,基本的利益格局已经由社会当中的各种力量博弈形成。新媒体所提供的这样一个共用空间为公众参与利益博弈提供了可能性。从重庆钉子户事件、山西黑砖窑事件、华南虎事件、厦门pX事件等事件中,我们可以更好地发现网络这一共用空间中多元话语的博弈过程。在这些事件发生和处理的过程中,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地方政府、公众以及个人借助这一共用空间展开博弈。

无论是华南虎事件中“挺虎派”与“打虎派”之间径渭分明的态度,使得“虎照”具有了社会价值判断和意识形态的深刻意涵,还是2009年中国最年轻的市长出现后网友的质疑和官方的表态,还是2009年5月的绿坝事件发生的过程中,从5月19日工信部发文要求强制性安装,到6月9日变为用户自行选择安装与否,到7月份的“推迟预装”,这较好地说明了网络作为一个话语博弈的平台,官方、媒体与公众之间的话语权始终处于复杂的配置状态。正是网络这一共用空间以基于认同的力量经过最初的离析和瓦解,很大层面上打破了传统媒介生态中的话语垄断,进而影响公共政策的制订和民主化进程,最终会化为粘合与建构社会的新力量。

文化焦虑与公共治理

网络在带来自由、粘合社会的同时也带来了网络伦理的失范、网络暴力的盛宴和道德秩序的无序。网络的匿名性和把关人的缺失潜藏着网络伦理道德规范性的陷落。网络上各种信息的泛滥,如虚假信息、广告横行、涉黄网页、黄、传播低俗内容、任意下载和观看等,网络技术力量不断消解传统伦理中与现代社会生活和交往方式的精神气质,展示着现代社会伦理的文化焦虑,从而形成了网络社会的伦理失范景观。2008年“艳照门”事件在网络的风行再一次表明了网络世界的无序性和伦理缺失,不过该事件显示的是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双重危机。它表明了在网络社会,一方面是无限度地追求经济效益的媒体和无聊的大众对明星有着另类的兴趣;另一方面,网络媒体引导了受众的注意力,两者共同促成了“艳照门”这个伪“公共事件。”

此外,网络媒体不仅借助传播众多现实世界暴力镜头、暴力语言、网络谩骂、暴力视频等,同时,网络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脱离了原有的单纯“观察式”暴力、转变为一种亲身参与虚拟性暴力的场所。以2001年“陈自瑶事件”为标志,“人肉搜索”频繁出现在网络世界。这一在网络社区论坛以求助、发问的方式寻求网友帮助和回答的新型传播交往形式,其早期的主要内容是娱乐、戏谑,然而,经过虐猫事件、铜须事件、史上最毒后妈事件、5・12辽宁女骂人事件等事件后,人肉搜索虽然在舆论监督中发挥了巨大的能量,但是因其强大的攻击性、煽动性、侮辱性和侵犯他人隐私的操作方式也一步步滑向网络暴力的边缘。在这些网络中,攻击煽动、污言秽语、谴责性质的言论则以极快的速度增长,进而产生了网络的“群体极化”。网络暴力迅速成为一种“多数人的暴力”,它对当事人道德讨伐的力度超越了正常理性的法律正义限度。

当我们越来越依赖于网络的时候,网络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一种霸权媒体。2008年百度屏蔽三鹿奶粉负面新闻的“百度门”事件以及2009年谷歌中国出现大量的色情和低俗内容的“谷歌泛黄”事件,就是这一媒体霸权的重要症状,这一事件折射的实质上是网络媒体的信任和道德危机,同时也显示出当前网络领域文化焦虑的征兆。

因此,利用网络舆论环境,促进技术理性和价值理性的和谐统一,推动网络文化公共治理的现代转型,这是规范网络文化的社会意义所在。

首先,网络文化是一种文化软实力,是对现代文明和社会发展的适度调适。但是,也应该看到,公民滥用个人权力的危害也不可小觑,尤其是那些违反公共精神和法律底线的观念,一旦被误导,就会产生公共危机和管理危机,导致社会公权力的失控。理性、有序地参与网络文化建设,恰当地表述个人意见,是公民媒介素养的体现,也是新媒介环境下实现民主社会的前提。

网络新媒体的理解篇6

关键词:新闻教学;改革;网络优势

1.新闻教学改革现状

随着传媒行业的变革,为了满足网络时代的人才需求,新闻专业逐渐步入了快速发展阶段,新闻教学改革也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尤其是最近几年,新闻教育慢慢改变了传统的课程设置,新的课程设置开始充分体现“文理渗透”。虽然此举对于改进新闻教学工作有一定的作用,但从长远上看,这种变革收效甚微,并不能全面地提高新闻教学水平。步入21世纪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引发了传媒领域的全面变革。网络媒体成为人们传播信息、进行沟通的重要渠道,网络传播力量逐渐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立足于对新闻教学工作的考察,现阶段我国新闻教学实践工作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传统的教学思想比较落后、教学内容不适应网络传播的新形势、对新闻道德教育缺乏重视等。在这种新形势下,传统教学方式培养出的新闻工作者已经不能适应网络媒体发展变化的要求,深入推进新闻教学改革是新闻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2.新形势下,新闻教学思想和内容变革的要求

(1)新闻教学目标的变革。步入网络时代,传媒格局发生了巨变。随着网络传播覆盖面的扩大,其影响力的不断增强,大众传媒传播方式随之发生改变。这使得传统的新闻学及实践受到极大挑战,一些新闻传播理论、大众传播理论已不适应网络传播的新形势,新的大众传媒体系逐步发展建立起来,对新闻教学思想和内容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新时期,新闻教学的目标不再局限于灌输已有的知识,而是教授学生通过互联网不断获取新信息和新知识。

(2)新闻道德教育的变革。现如今,人们逐渐认识到了以往公认的新闻道德已显滞后,特别是传媒格局发生变化后,新闻伦理道德问题的出现,让新闻教育者更加明确了自身的责任。新闻道德问题主要包括网络空间的著作权、隐私权和虚假信息等问题。由于网络媒体和网络环境有其特殊性,这些新闻道德问题往往会变得十分复杂。新闻道德教育应该着重填补网络空间领域道德教育的空白,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这一领域的新闻道德问题。

(3)新闻教学内容的变革。网络技术从诞生至今,一直处在高速的发展和变化中。这意味着由网络化、数字化以及多媒体化构建的新闻传播环境也必将不断发生改变,未来新闻工作者必须适应这种快速变化环境。因而,新闻教育必然要改变其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设计跟上网络信息技术的变化和发展,培养符合网络时代要求的优秀新闻工作者。

3.推进新闻教学思想和教学内容改革的新思路

新闻专业教师应该转变教学工作职能,不再只进行知识传播和教育,还要指导学生运用信息处理工具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引导学生认识媒体变革和网络新媒体。指导学生利用互联网、网络媒体等多种渠道来查找各种类型的信息资源,学习检索多种数据库,使用网络服务器分析新闻背景材料,考查新闻来源及其真实性,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查找自己所需的知识或信息。新闻教育者在教授学生使用网络时,还应向学生强调网络道德和行为规范,使其逐渐肩负起网络新闻人应有的社会责任,在面对有关问题时能够作出正确的选择和判断;并结合网络媒体的特点,引导学生树立起与网络媒体相适应的新闻道德观。教学内容选择上,要注重教会学生使用因特网和新媒体,指导他们通过互联网、借助多媒体进行调查和采访,利用互联网全面了解新闻事件,结合多媒体撰写新闻稿件和报道,使学生养成使用互联网和多媒体进行自主学习的习惯。总而言之,网络新媒体时代的新闻教学改革,必须建立在对网络媒体、环境的了解上,改革的整体思路是要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和学生的自主能力,培养学生运用网络、新媒体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逐渐适应不断变化的新闻传媒环境。随着我国网络媒体发展速度的加快,未来新闻教育改革必将面临着许多新任务、新挑战。新闻教学改革应该立足于对新闻传媒环境变化的把握,分析媒体格局和传播环境变化,不断应用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数字化技术以及网络通信新技术,丰富和完善教学手段,及时调查与网络媒体有关的课程内容,并适当增补教学内容,调整教学思路,使新闻教育更好地适应时展。

参考文献:

[1]刘影.发挥网络优势推进新闻教学改革[J].网络财富,2010,(17).

网络新媒体的理解篇7

【关键词】新媒体网络传播媒介管理

人类历史上每一次传播技术的革新与普及,都改变和重塑了人类交往和社会生活的方式,并最终导致社会结构的变革与转型。以传播新技术为依托的网络媒介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交往与传播的新方法,而且提供了一种全新的交互式活动平台。

但当我们沉浸在由传播新技术营造的美好世界中时,却始终不应忘记头顶高悬的“达摩克利斯剑”。互联网等新媒介在给人类的交流与交往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使人类社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新问题,诸如网络暴力、色情信息的传播;犯罪或组织对于互联网的利用;利用网络技术收集、窥探个人隐私,传播网络流言;利用网络故意诽谤或制造传播虚假新闻信息等等。这些问题不断地冲击着传统的社会道德规范与法律制度,并且为大众传媒的规范与管理带来了一系列新的挑战。

一、传播新技术的魅与惑:新媒体“失范”

新媒体“失范”,主要是指目前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介,因基本规范的缺失或不健全,以及道德调节作用的弱化乃至失灵而导致的传播活动混乱失序的状态。突出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网络垃圾信息泛滥

传播新技术的核心特征是数字化。毫无疑问,数字化与网络技术使信息传播更为便利,并在保证传播质量的前提下提升了传播效率。人们可获得的信息数量大大增加。但与此同时,垃圾信息也大大增多。

2、网络不良信息的广泛传播

以传播新技术为基础的网络媒介为人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自由、平等与开放的交流平台。与之相伴的,是交往的难以控制以及由此引发的自由与权力的滥用,网络色情、暴力、虚假、欺诈等不良信息的广泛传播就是其主要后果之一。

3、网络暴力的盛行

所谓“网络暴力”就是网民利用互联网实施的“暴力”行为。主要表现为网民以暴力语言对当事人进行群体围攻、对个人隐私恶意披露,乃至迁移至现实世界中对当事人进行行动和言语侵扰的行为。

二、技术与社会环境:新媒体“失范”的深层动因

网络媒介既面临着与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同样的传播伦理问题,也面临着影响全球化、易于侵犯个体隐私权等新问题。这些新旧问题产生或加剧的直接诱因固然是传播新技术,但其背后还有着更深层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心理等多方面因素。

1、网络传播控制与保障言论自由相冲突

网络传播独特的逻辑拓扑结构为自由开放、及时互动创造了条件,同时也增加了控制网络传播内容的难度。目前大多数国家对网络传播的内容控制较为宽松,其根本原因不在于技术因素,而是因为网络传播控制与保障公民言论自由相冲突。面对保障言论自由的基本法律或条款,政府在控制网络传播内容时往往如履薄冰、举步维艰,稍有不慎便会因触犯公民言论自由而招致抗议。

2、网络传播控制与网站追求经济利益相矛盾

为了吸引更多的网络用户,提高网站点击率,进而吸引更多的广告商投放广告,获取生存资本与经济利益,新闻网站不得不想尽一切办法追求网络新闻的时效性与独家性;而我国网站新闻采编权的缺失,又迫使其不得不主要依赖于新闻生产时间的压缩与传播主体的多元化。生产时间的压缩带来的是网络新闻生产把关环节的缺失或骤减,传播主体多元化带来的是传播者新闻职业素养的参差不齐以及对于媒介伦理要求的不了解与不执行。再加上网络新闻把关机制的不健全,网络媒介虚假新闻泛滥,色情、暴力等不良信息大量传播就不足为奇了。

3、网络环境刺激下个体行为的异常

有关研究表明,人们在不同的环境下会表现出不同的行为方式;即使是环境里最小的不安因素,也可能导致“正常人”表现出异于日常的行为,有时这种作用的结果还很惊人。网络虚拟世界恰是这样一种表面看来不受控制、不用对自己行为负责,充满了各种可能性和变数,易于导致个体行为异常的交往环境。已有的调查也证实了网络环境易于导致人们在与他人交往时被激怒,不再克制自己并做出非理。

4、媒介管理机制滞后的必然结果

传统的媒介管理机制已不能管理和制约具有跨疆域、互动性、开放性和自由性等新特点的网络媒介生产与传播活动,这种管理机制上的滞后只会导致新媒体“失范”进一步恶化。

三、媒介管理与社会控制机制的调整与重构:缓解新媒体“失范”的可能性

在任何时代,控制或指引技术的力量总是在发现与解决技术变革所导致的各种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发展并日臻完善的。无论控制或指引的力量强大与否,其介入技术发展都有其深刻的原因和必要性。

互联网等传播新技术的发展也不例外,它同样需要控制或指引技术的力量。对于传播新技术的控制,我们既要发挥使用这些技术的媒介组织内部机制的影响和制约作用,也要借助政治、经济、文化、意识形态等外部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从媒介管理观念与模式的变革以及社会控制机制的调整与重构等多方面制定应对策略,进而充分发挥传播新技术的积极作用,减弱并控制其消极影响。

1、变革媒介内部管理观念与管理模式

媒介管理者的管理观念决定了媒介管理的模式和手段,并最终影响到管理结果。要适应传播技术的发展,首先需要变革的就是媒介管理观念。网络传播的全球性和迅速及时打破了传播传统的地域界限,互联网的交互性又为网络传播的自由发展及传受身份的自由转换创造了条件,这些都使传统的以传者为中心,重在信息前对其加以严格控制的媒介生产管理观念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对于网络媒介的管理必须既要有控制的观念,又要有自由的观念。

在媒介管理模式层面上,过去对传统媒体实行的审批把关制度大部分已不再符合对新兴媒介进行有效管理的要求,对于网络媒体来说,控制信息质量比控制信息总量更为重要,对于内容的把关需要借助于信息者在之前的自律和媒介管理者在信息之后的审核。

2、调整与重构传播新技术的法律、行政控制机制

技术的社会控制是指社会对偏离和违背技术规范与社会规范的行为加以调节、引导和限制的过程。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可通过法律、行政、道德以及教育控制等多种综合手段实现。

本世纪初不少国家针对互联网传播相继出台了法律、法规和政策条文,探索有关传播新技术的法律控制与行政控制问题。如美国、欧盟、日本等先后制定了一些法律法规来加强对垃圾信息的控制。但是我国在法律控制传播网络色情、暴力等不良信息方面还存在着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以及执法资源的不足、执法成本过高等问题。

在行政控制层面,我国自2007年起开展由公安部、等部委联合组织的全国依法打击网络色情的专项行动。2009年的“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行动将互联网内容监管的范围从色情扩大到低俗内容。因为有政府作为施控主体,这种联合整治行动效果显著。目前普遍存在的担忧是,这种联合行动惩治是否到位,效果能否持久。

总体来说,我国目前对于新媒介传播的法律控制与行政控制还是比较薄弱的,需要更多地借鉴国外的经验,从根本上加快专门立法的进程,并配合行政控制手段的使用,来缓解新媒体传播活动中的“失范”问题。

3、重构网络传播的伦理道德

传统的媒介伦理道德的确立与维护,主要依赖于媒介自律、行业组织的监督与社会舆论监督,其中媒介自律是实践传媒伦理道德的根本。在互联网时代,媒介自律的精神并未改变,但实践主体与实践环境都发生了变化:

首先是实施主体的变化。传统媒介自律的实践主体是新闻媒介与接受过专业培训的新闻职业工作者。但网络传播的交互性实现了传者与受者身份的自由转换,使从未接受过新闻职业教育的普通大众也成为新闻信息的者。如何使这些普通的网络用户理解并遵守媒介职业伦理道德,起码保障信息的真实性,是网络媒体伦理控制面临的第一个难题。这一难题的解决,离不开网民媒介素养的整体提高与网络传播法律规范的健全和有力执行。

其次,实践环境的不同。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目前同样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但不同的是,网络媒体因跨越时间和疆域的界限以及存量空间的近似无限性而要面临更多的乃至全球性的竞争对手,生存环境更为残酷。在这样一种“先生存而后谈道德”的环境中,如何协调坚守职业道德与追求商业利益之间的矛盾,恐怕是网络伦理控制必须面对的第二大难题。这一难题的解决,惟有期待网络媒体进入良性竞争环境以及法律与行政控制手段发挥强制作用。

实践主体的变化以及网络传播新技术的个人化特点,决定了网络媒体的媒介自律可能会向着以个体道德为主要自律规范的方向发展,其理想目标就是每一个具有一定的社会身份,并起一定社会作用的个人,将适合一定社会利益关系和客观要求的社会道德原则与规范和内心道德准则化为个体化道德,完成自我实现、自我发展与自我完善。届时,每一个网络用户都可能成为自律的传播者,将内化于心的社会道德原则和规范转化为个人的道德良心,以个人为单位,为保障网络传播的健康发展而贡献一份力量。

与传播新技术相伴而生的种种网络传播失范行为,不仅妨碍了网络社会的正常秩序,也对整个网络社会生活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革新传统的媒介管理观念与模式,构建包括政府监管、法律法规、道德自律等多种手段在内的社会控制体系是实现网络传播健康发展与网络社会有序发展,保障网上群体和个人利益的必由之路,也是一条需要不断思考与调整的探索之路。■

网络新媒体的理解篇8

网络新闻的发展,与其特有的优势特点是分不开的,网络新闻是将网络的特性与传统媒体的优势结合在一起,二者相得益彰。从新闻传播的角度来看网络新闻的特点有:

一是数字化。数字化是网络的新闻存在的条件之一,有了数字化的技术才能将网络新闻传播出去,它将文字、图象、声音等数据进行压缩、复制、传递,并在需要时将这些数字解压缩提取出来。网络新闻的数字化则将一些媒体要宣传的信息、广告等都进行数字化,再将信息通过互联网传播出去,大大节省了传统媒体新闻传播的成本。

二是多媒体。网络新闻实现了文字、声音、图象的同期声而且在表现形式上多种多样,它借助网络的技术将文字设计、动画、图象、声音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以动态的形式展现在受众的面前,有声有色,图文并茂,使得受众能够更加被吸引。

三是大容量。网络新闻在空间能力上最突出的特征就是信息贮存与转运的能力。网络新闻的超链接方式使网络新闻的内容具有无限的扩展性与丰富性。信息空间不受三维空间的限制,大量信息可以被重新组合,字词可以当场给出定义,充分体现了网络新闻承载超量信息的优越性。

四是全球性。网络新闻的发行是全球性的,其受众可能遍及四海。网络新闻可以在几乎任何地点间传送发行。网络新闻全球化的特征,有利于媒体的公平竞争,打破了传统媒体新闻的地域局限性。

五是快时效。网络新闻的时效性强是由网络技术所决定的。网络新闻的更新周期是以分钟甚至秒来计算。网络新闻的信息来源广泛,制作过程比较简单,网络能够在第一时间将新闻出去。同时,网络能够24小时不间断地进行新闻传播,这样的新闻传播速度与时效性是传统媒体新闻所不能比拟的。这种时效性极强的网络新闻报道方式使受众感受到了网络新闻的极大威力。

六是高选择性。在传统媒体新闻传播中受众往往会受到各种限制,不能完全接受到全部的新闻,而网络就没那么多限制,只要受众登陆到互联网,就可以在任何一个网站收看他所想看的新闻,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选择。

二、网络新闻受众的心理预期

网络新闻写作要把握网络新闻传播过程中受众心理与行为方式特征,网络新闻传播,拥有高速度、多媒体、交互性、数据库等诸多传统媒体未曾具有的信息传播上的性能优势,也存在诸如网络信息接收终端的物理特性所导致的屏幕的光刺激、页面第一视觉区域的有限、上网费用的消耗等各种阻碍信息传播的局限因素,受众接受网络信息传播的心理预期呈现下列特征:一是快速获取最新信息,网络新闻的受众,需要快速了解自己生存环境发生的最新变化,目前以计算机上网和手机新闻订阅作为主流信息接收模式的受众群,通过网络高速获取最新信息是他们的普遍需求;二是主动选择有用信息,在网络新闻传播中,交互性信息传播的特性得到最充分的体现,受众因此对信息进行自主选择的欲望更加强烈,并且希望在最短的时间里以最便捷的方式获得自己最需要的信息;三是精确接近深度信息,深度信息已经成为广大受众索取新闻的普遍要求,网络新闻由于信息的海量存储、数据库检索、信息时间的多级梯度布列等全新技术手段的采用,网络媒体拥有了突破时间与空间限制,向受众提供全方位深度新闻信息的特殊优势,受众渴望接近深度信息,希望了解主体新闻本身,而且渴望了解主体新闻背景、影响及主体新闻事件发展趋向。“用网络媒体作新闻报道,求实效首选‘文字’,求直观首选‘图片’,人物访谈、讲话首选‘音频’,动态感强的场面和重大事件报道首选‘视频’。”

受众在网络新闻传播过程中拥有心理预期,促使受众获取网络新闻的行为特征有新的变化:一是对新闻标题的“第一依赖感”形成,标题是受众识别新闻内容、判断新闻价值的第一信号,成为受众决定是否索取深层新闻信息的第一选择关口,标题实际上也成为他们权衡自己获取新闻所支付成本的第一判断,标题在网络新闻传播中的重要性格外突出;二是扫描式阅读已经成为网络新闻阅读的主要方式,受众阅读网络新闻信息速度的加快,导致阅读方式的改变。网络新闻传播开辟了人类信息传播史上扫描式阅读的时代。人们享受着五彩缤纷的多媒体信息的同时,也忍受着屏幕光对眼睛的刺激,开始在快速扫描的过程中去发现和感受对自己有用的信息。这种阅读带有极大的跳跃性、检索性、忽略性;三是阅读中自由选择信息内容几率的提高,互联网新闻传播为受众获取新闻提供了超越时空局限的便利,受众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接收新闻的内容种类。决定浏览新闻的时间顺序和时间长度,对接收新闻的过程实施全方位自由选择和调配,受众在获取网络新闻中拥有的这种极大的自由度,网络媒体需要在内容的写作编排上建立起更加合理的链接组合系统,以保证信息传播的丰富度、深刻度。进而保证网络媒体多元化传播目标最大程度地实现。网络新闻传播过程中受众接受信息的心理机制和行为机制发生了新的变化,认真研究网络新闻写作的特殊性,掌握网络新闻写作的特殊技巧,对于提高网络新闻传播的质量,增加网络新闻传播的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

三、网络新闻的写作艺术

鉴于受众在网络新闻传播过程中的心理要求及行为方式出现的新变化特点,网络新闻写作有其自己的特殊方法:

一要精心制作新闻标题。新闻标题往往最先被搜索引擎捕捉,新闻标题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新闻在搜索引擎上呈现的面貌。突出重点、强调新意、简洁明快、描述准确和寓意深刻的新闻标题,会吸引、刺激、引导读者点击索取下一层新闻内容。新闻媒体网站为增大信息容量,一般采用新闻标题集中组合的引导式版面布局。呈现在受众眼前的是由大量新闻标题组成的链动集群,每条新闻的深层内容往往需要通过点击标题的链接才能索取。新闻标题已经成为受众决定是否索取网站深层内容的第一引导力量。好的标题会吸引、刺激、引导读者点击链动索取下一层新闻内容。网络媒体要想吸引受众向网站的深层内容进入,就必须强化标题意识,在标题的制作上下大功夫,让新闻标题对受众具有引人入胜的吸引力。网络新闻标题制作的标准:一是清晰准确地说明一个新闻事实;二是突出一条新闻中的最为重要的新闻因素;三是强调一条新闻中最新的变动;四是揭示新闻中最为本质的变动意义。在实际操作中,这四个要求或许不能同时在一个新闻标题中实现,但是。在一个新闻标题中,这四个要求被实现的成分越多,其新闻标题的质量就越高。,

网络新闻标题制作应该注意:一是一则新闻需要有一个单独一行的、一般不要超过25字的文字标题,以确保描述新闻的本质内容;二是标题第一个词对于描述新闻或内容是非常重要的;三是新闻标题要善于标新立异;四是为了解新闻的前后关系服务:五是每一个独立的网页都必须用醒目的标题作为标识。另外,不要使用卖弄的、夸张的、过分渲染的词汇制作标题,在快速阅读中读者难以准确地了解新闻的真实内容,甚至不得其解,也不要使用隐喻、暗喻、比喻,造成读者理解上的障碍,甚至形成对读者的误导。

二要突出重点新闻要素。网上阅读新闻的主要方式为扫描式阅读,要保证读者能够准确、清晰地捕捉新闻内容,写作时就要做到:将重要新闻要素用最清晰的文字方式合理排列并加以描述,写作时需要特别注意:突显关键词语,避免强调整个句子或段落,因为扫描状态中的眼睛一次只能掠视两三个词;用一个段落描述一个主要内容,增强读者是跳跃着的注意力;用最重要的事实或结论作为这一页新闻的开始,并写简短的新闻概要;要高度简洁地表述最为重要的事实。让读者在最短的时间内准确、完整地了解最重要的新闻因素,在网页的第一视觉区域完成对最重要的新闻事实的概括与描述;将最重要的新闻要素置于最前面。遵循重要者为先的原则,要把最重要的信息置于最前端;要想方设法让读者感到你提供的信息有用。以“对读者有用的”的方式写作网络新闻,让读者很快发现他们想要的信息。准确、简洁、突出,在新闻主体的构造过程中需要同时完成。

三要分层展示新闻的深度信息。网络新闻过程是一个逐层递进的过程,读者是分层去索取新闻信息的。在网络新闻写作中,要精确地判断新闻价值的层次结构,按照读者关注度、需求度,对纷繁复杂的新闻要素进行立体化的划分排列,确定一个页面里诸新闻要素的组合排列关系和多层页面中的组合排列关系。分层展示一般不要超过四层链接。网络新闻写作需要立体分层表述。需要注意:一、对新闻重点因素进行精确分解,确定第1、2、3页面呈现内容。如果传达的新闻信息能在一个页面上简洁而完整地呈现,就不要使用超链接;二、保证每个页面的内容相对独立的完整性,并从侧面更详细更深刻地解释主体新闻,通过信息群落深刻了解网络媒体所要传达的整体信息。实施链动的信息群落包括:新闻诸要素的详细描述与解释、支持结论的论据说明、直接背景资料、统计的表格与数据、问题的定义与专门机构的缩写以及参考资料等等。

四要制作便于检索的导语和概要。搜索引擎是人们检索网上信息必须使用的重要工具,让新闻更容易被受众检索和查寻,是扩大新闻传播的影响范围,增强新闻的再度利用率的重要条件。为了使新闻信息的内容能在搜索引擎上请晰显现,一则新闻最前端的数十个字是新闻全部内容的简明标示,受众通过在搜索引擎上呈现的描述判断新闻与自己的需求。其写作方法如下:一是使用能引起人们注意的词汇和简洁的句式制作导语;二是制作新闻概要,将其置于页面最前端,精心设计链动,将读者引向报道的详细内容;三是导语和概要描述必须准确反映新闻的内在联系及本质。

五、滚动式、超文本、互动式写作。从网络新闻的类别来看,文字新闻是其基础部分,大部分视频和音频新闻往往是在文字的支撑下再通过超链接技术来完成的。网络新闻中,文字的写作是其重要的基础部分。网络原创新闻的写作更强调即时滚动式写作,它是一种超文本写作和互动式写作。为满足受众快速获取信息的需求,网络新闻写作无“截稿时间”的概念,一切均为“现在进行时”即全方位跟踪新闻事件发展、即时滚动式的写作。网络新闻的一般写作过程是:1、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发快讯;2、十多分钟后写详细报道、多篇报道,以超文本的方式展开;3、接着附上背景资料和相关报道;4、最后写出对此事件的评论。这种写作方式,为保证捕捉最新动态,以快讯为主,然后跟进比较详细的报道,如果有需要再跟进述评。其中快讯很重要,是即时滚动式写作中的主角。随着新闻事件的每一步进展,快讯都要争取与此同步发出。如果发得频率高、密度大,就成为即时滚动式写作的另一种形式,即文字现场直播,它是实时写作发展到极致时出现的一种报道方式,像电视一样在事件发生的同时进行现场报道,采用的手段是文字而非视频或声音。

四、网络新闻工作者的素养

受众的阅读需求和网络新闻的迅猛发展,对网络新闻工作者思想水平、写作能力和新闻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树立全新观念。网络媒体对新闻信息的要求越来越高,从业人员面对更快的节奏、更多的变化、更高的强度,促使从业人员必须有较全面的本领,必须树立全新的新闻职业观,新闻从业人员要不断学习新观念、新知识;要不断强化竞争观念。正确把握网上受众对网络新闻内容与形式的期望与要求,对自身网页建设策略不断进行调整;坚持创新观念,网络媒体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日新月异,不断创新,网络媒体要增强原创性;加强服务理念,扩大网络新闻服务竞争的规模与层次,强化网络新闻的服务品质;增强市场观念,网络媒体要开放搞活,吸引更多网民;培养务实观念,充分利用网上新闻资源和各种背景资料,加强现场新闻采写,以增强网络新闻的新鲜感,促进网络运作与交流。

提高理论技能。要又快又好地写出网络新闻,必须打好从事网络新闻传播工作的科学而坚实的理论与业务基础。媒体是现代社会中重要公共资源,必须始终承担起正确引导舆论、自觉维护社会稳定的责任。网络新闻工作者要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包括政治理论和新闻传播理论等。新闻的真实性、新闻的党性原则在网络媒体时代同样适用,而且更要适应网络传播时代的需要,创造性地体现舆论引导能力。

熟练业务技能。网络新闻工作者除必须具备扎实的新闻理论、新闻业务知识和较高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等基本功外,还必须具备较高的技术素质,即在网络及计算机知识方面的素质,包括应用计算机局域网和国际互联网技术、运用通信技术(通过电子邮件、在线聊天、电子论坛获取各种最新的信息)、网络新闻和网页设计制作及传递、计算机辅助报道技术、稿件传输技术、多媒体应用等的能力。最好拥有自己的个人主页,能熟练的编排文本、照片、图表、音频、视频等材料。多媒体写作和超文本结构空前提高了新闻记者、特别是报纸记者和大众媒体客观、真实、立体的报道新闻事件和反映现实生活的能力与质量,这既是信息时代提出的崭新素质要求,也是新世纪面临的严峻挑战。

注重新闻实践。网络媒体在写作风格、采访工作节奏上表现出自己独特优势,使传统新闻逐渐发生根本性变化:一是以文字新闻写作方式为主将逐步转变为以多媒体新闻写作方式为主;二是以线性文本结构为主将逐步转变为以超文本结构为主。当然,在学习和掌握多媒体写作和超文本结构的同时,不能丢弃对文本写作与能力的训练,包括文字技能和摄影技能,新闻工作者主体素质的综合思维能力、批判能力也是极为重要的。网络新闻工作者应当紧密联系、依托自己新闻采访与写作的工作实践,加强网络新闻采编实践,牢固掌握网络新闻采编实务的运作规律,认真总结实践经验与教训,不断弥补完善知识能力结构,真正成为适应网络信息时代要求的新型复合型媒体工作者。

目前中国网络媒体播发的新闻大都来自传统媒体,网站一般是原文转发,有时修改一下标题或对文字简单删节,很少对其进行适合网络新闻写作和传播规律的结构性编改,致使新闻描述方式和内容结构布局陈旧、单一,给网络新闻带来了诸如信息承载过量、服务功能单调、技术依赖性强、新闻可信度降低等缺陷,对网络新闻的传播和发展产生了一些不良影响

但是,毕竟网络新闻涵盖了传统媒体新闻的诸多优势,从理论上说网络新闻能够替代传统的媒体。它既满足了受众新闻信息的需求,也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传统媒体新闻的不足,网络新闻写作作为一个全新新闻形式是发展的必然趋势。

网络新媒体的理解篇9

自律专员得到了行业的积极实践。今年8月末,北京网络媒体协会新闻评议专业委员会向网络媒体发出《关于在网络媒体设立自律专员的倡议》,其宗旨是推动网络媒体自律体系建设,通过网络媒体自主聘请自律专员,加强网站对自身存在的有害信息的内部监督。自律专员遵循“大兴网络文明之风”的各项规约要求,对该网络媒体上存在的危害国家安全、危害社会稳定、违背法律法规、违背社会公德、色情、诈骗等有害信息,谣言和虚假信息,跟风炒作、炫富拜金、荒诞猎奇等庸俗行为进行监督。自律专员直接对该网络媒体负责,但其工作独立于该网络媒体的内部采编及监控流程。

倡议发出后便得到了北京网络媒体的积极响应,开设微博业务的新浪、搜狐、网易等八家网站承诺将率先试点运行,其中,新浪、搜狐、网易三家网站已陆续从不同角度向社会公开了本网自律专员建设情况,社会反响良好。

9月9日,新浪率先召开“新浪自律专员聘用通气会”,为新浪网聘用的首批10名自律专员颁发聘书,新浪为自律专员制定专门的工作机制,建立了专门的运行团队,出台了激励机制,率先在北京网络媒体中全面启动自律专员。在自律专员聘任通气会上,新浪网副总编辑孟波表示,在积极响应行业协会号召、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将继续聘用更多自律专员,为网友提供更多积极向上的信息,同时希望借此次行动带动整个互联网行业健康发展。北京网络媒体协会会长、北京网络媒体协会新闻评议专业委员会主任闵大洪表示,自律专员的工作机制是一个崭新课题,自律专员的工作将不仅是微观信息监督,还包括宏观建议。这要求自律专员熟悉网站运作,深入了解互联网。他期待各大网站能陆续建立起自律专员机制,通过行业和广大网友努力,真正把网络媒体自律机制建设得更好。

10月19日,搜狐召开了“搜狐自律专员培训会”,搜狐高层亲自对自律专员进行上岗培训,全面介绍搜狐产品架构特点,搜狐安全防控体系,推动自律专员便捷规范的开展工作。北京网络媒体协会新闻评议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副主任王晓辉在点评该次培训会时谈到,目前各网站聘任的自律专员,都是在互联网十多年的资深网民,他们最忠诚于互联网,更深入的掌握新技术的应用,因而最了解互联网,是互联网发展的中坚力量,所以他们是互联网自律专员的最佳人选。互联网行业自律机制的建立是互联网治理的创新和有益尝试,必将对中国互联网的发展产生积极作用。

11月2日,网易召开了“网易自律专员研讨会”,结合网易为广州亚运会承建官方网站,聘请自律专员担任亚运志愿者,发挥自律专员的自律监督作用,营造健康和谐的亚运会网上报道舆论环境。闵大洪表示,广州亚运会是继上海世博会之后,国际社会关注中国的一个焦点,网易的自律专员机制建立伊始就参与到了此次重大活动中,通过建立起畅通的交流机制,必然可以发挥自律专员们积极的作用,展示中国的良好形象,展示中国公民的良好形象。

自律专员是网络文明的现实需要。互联网行业的高速发展改变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这场信息主导的变革中,构建和谐文明网络不仅只是行业主管部门一家之事,必须集网民、网络媒体和行业主管部门三家之力,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肩负起网络文明建设的重任。

网民。web1.0时代隐匿在电脑“背后”,扮演单一信息受众角色的网民,已经在web2.0时代走上“前台”成为信息的传播者和制造者。网民角色的转变极大的丰富了互联网信息,海量信息无所不包、无所不及,但随之而至的虚假信息、有害信息、色情信息等等也充斥网络。

网络媒体。在享受着新媒体高速发展带来的规模和影响力不断攀升而产生的巨大社会效益和经济利益的同时,网络媒体也深受着不良信息大量出现的困扰,特别是一年多来在全国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专项行动中一批批网站因低俗信息而频繁在社会上曝光,迫使网络媒体必须投入大量的人、财、物来防范不良信息,应对行业主管部门的管理“重拳”,降低运营风险,保持网络媒体良好形象。

行业主管部门。互联网在我国16年的发展过程,也是互联网行业主管部门探索建立互联网管理体系的过程。目前,在“积极利用、大力发展、科学管理”方针原则的指引下,已经初步形成了“法律规范、行政监管、行业自律、技术保障相结合的管理体系”。行业主管部门在互联网管理中管理能力进一步加强,管理手段不断丰富,管理触角更加深入,把握问题愈加精准。近年末,连续在全国开展的各类清理网上不良信息专项行动,不仅遏制了网上不良信息的传播,得到了社会各界拥护,同时也给网站施加了较大管理压力,推动网站主动作好不良信息防范工作。

在网民、网络媒体、行业主管部门这三者的关系中,网络媒体即因网民提供的网上海量信息受益,同时也因大量不良信息出现而承担风险,一但管控不利行业主管部门施以法律法规或行政管理手段,必将给网络媒体带来较大损失,甚至直接影响网站能否持续运营,但同时网站内容部门受限于运营成本不可能无限扩张,为此网络媒体对低成本高效率的编辑团队有现实需求。而行业主管部门随着管理手段和管理经验的丰富,更乐于通过引导网民和网络媒体进行自我监督,来达到管理效果。为此,在多方的需求下,网站自律专员的出现也就成为网络媒体构建文明网络过程中的必然。

自律专员是自律体系的纵向延伸。近年来,充分发挥行业组织的自律监督作用,将行业自律作为推进网络文明建设重要手段已经得到了互联网主管部门和网络媒体的认可,并取得了良好效果。副部长,中央外宣办、国务院新闻办主任王晨在讲到网络文明建设时提出“政府倡导、行业组织推进、业界积极配合、网民广泛参与、公众加强监督”。

网络新媒体的理解篇10

[关键词]网络媒介事件传播特性新闻编辑编辑能力

[中图分类号]G21[文献标识码]a

近几年,网络论坛、社区、博客、微博等公共空间对专业媒体的影响越来越大,网络的互动性、开放性使得网民拥有了快捷、公开、平等和自由的新闻话语权,他们可以快速传播新闻、参与话题的讨论。在一个能够自由对话、公开交往和自由表达意见的“网络公共空间”[1],参与新闻传播与话题讨论的受众,具有受传者和传播者的双重身份。许多社会热点事件都是通过这些网络公共空间再进入公众和专业媒体的视野。尤其是网络媒介事件的传播,专业媒体或多或少受到网络舆论空间的影响。在新闻的发现、捕捉、跟踪报道等方面,专业媒体的新闻反映往往步网络媒体的后尘。面对网络公共空间对新闻传播权的抢夺,专业新闻媒体应该如何应对?新闻编辑该如何转变思维,把握网络媒介事件的传播特征,提高新闻传播的选题策划能力,提高专业媒体的新闻传播效果,增强主流媒体的新闻话语权?本文试图通过分析网络媒介事件的传播特性,对提升新闻编辑的能力提出一些初浅的建议。

一、网络媒介事件的传播特征

网络媒介事件是指因网络媒体传播而使事件影响力迅速扩大,网民积极参与事件报道、评论,并与传统专业媒体进行互动甚至组织网下行动,引发热烈讨论后,形成社会热点与现象的事件,它具有极大的聚合能力和社会效果。一般媒介事件可以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美国的媒体界。当时电影院纷纷开办,人们发现报刊、广播、电视以及新闻电影等对同一新闻的报道有着很强的聚合效应,这种聚合效应影响着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尤其是在提高媒体的发行量、收视率等方面起到很大的作用[2]。进入21世纪,随着网络新媒体的出现,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网络专业媒体与网络新媒体之间的互动逐渐增强,网络媒介事件时有出现,参与网络媒介事件的新闻披露、追踪报道,反映公众评论、媒体评说的媒体有天涯社区、凯迪论坛、强国论坛、新浪微博、腾讯微博、网易微博等公共舆论的社区空间,也有新浪、网易、人民网、新华网等网络专业媒体的新闻频道,还有众多的广播、电视新闻频道以及报纸、期刊等传统媒体,热点事件的传播交融着专业媒体与非专业媒体、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互动。

笔者曾以“新浪新闻频道”和“新浪博客”为例,对几个典型的网络媒介事件的文本内容和议程变化进行过数据统计分析,发现网络媒介事件传播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周期性和阶段性

网络媒介事件往往是爆发式的,聚集了网络媒体、新媒体、专业媒体的互动效能,在短时间内爆发,形成社会热点现象;但是往往来得快去得快,具有一定的周期性。网络媒介事件根据事件本身的客观特性、事件发生的密度和前后的间隔时间,其传播周期有数天、数周到数月不等。此外,事件传播还具有阶段性。在传播周期内大致可以分为初始爆发期、顶峰期和衰退延续期三个阶段。初始爆发期是指事件发生后,关注文章发表数量激增。初始爆发期时间短,几小时、几天不等,一般在一周内。爆发期之后就进入顶峰期,顶峰期往往由专业媒体介入,对该事件进行深度报告、评论等,使得事件的关注度达到顶峰。顶峰期也很短,一般只有数天时间。顶峰期后,一般就进入了衰退延续期。该时期主要的特点是网络媒体关注的文章数量减少,且出现先急速锐减再缓慢递减两个阶段。此阶段一般是一些事件回顾、综合评论等回溯综述和观点汇集类文章。例外的是,因为部分媒介事件的议题具有两可性,受众有支持和反对不同的态度,评价有正反两面的不同舆论;或者前面的事件又牵连附带出后面的事件,这样的媒介事件就会呈现出多个顶峰期。

2.钟型与S型两种基本周期模式

我们选择了2010-2011年度前20名的网络媒介事件[3],以博客和网站新闻频道为例进行统计,绘制网络媒介事件的传播周期图,呈现出两种基本类型。(见图1和图2)

可以看出,网络媒介事件具有钟型和S型两种最基本的传播周期模式。正好符合法国学者丹尼尔・戴扬(D.Dayan)和美国学者伊莱休・卡茨(e.Katz)提出的媒介事件的两大基本类型特点的理论[4]。这两位著名学者早在1992年就提出媒介事件可以分成两类:即重大新闻事件和重大仪式事件,认为两者的区别是,“重大新闻事件具有偶然性、突发性;重大仪式事件则崇尚秩序及其恢复”。当时丹尼尔等是基于电视媒介对媒介事件传播进行的研究和分析,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实际上网络媒介事件的类型与特点则更加丰富。不管是钟型传播模式还是S型传播模式,都具有相同的特点,即具有爆发性、短时性和阶段性的特点。但是,两者之间也存在以下差异:

(1)议题类型与价值取向的差别。钟型周期图的媒介事件往往在议题类型上具有社会公认性和一致性。公众对此类事件的伦理道德标准和价值取向比较一致。例如“李刚校园撞人事件”、“郭美美门炫富事件”、“瘦肉精事件”、“乔布斯去世事件”等;或者是重大的社会活动和仪式,例如“上海世博会”、“深圳大运会”、“神舟八号发射升空”等,公众对此类事件的价值取向也是一致的。S型周期的媒介事件,在议题类型上具有多元的社会价值取向,有赞成也有反对,有同情也有谴责。例如“唐骏学历门事件”、“宜黄强拆自焚案事件”等。或者是因为前面的媒介事件而牵连出其他相关的事件,如“郭美美红十字会事件”、“故宫失窃+文物安全事件”等。

(2)议题出现时间与高峰数的差异。钟型周期媒介事件议题大都出现在爆发期,一般只有一个高峰,议题比较集中。而S型周期媒介事件议题往往不是在一个时间段内集中出现,而是前后或连续出现,会产生两个或者多个高峰,所以呈现S型的周期变化。

(3)民众等参与的差异。相比较而言,钟形周期事件的民众参与议题设置的门槛低,事件发生后,民众可以在短时间内挖掘出各种与之相关的信息进行互动围观,产生聚合效应,如因某名人言论而引起的网络媒介事件,多表现出钟形传播模式。S型传播事件一般由专业编辑和媒体记者进行议题设置,发掘新闻线索,引起广泛关注吸引公众视线。如社会公共安全类的网络媒介事件,呈现S型传播较多。

3.互动互促效应

在网络媒介事件传播过程中,专业新闻编辑主导的专业媒体和由网民自主管理的网络公共空间――自媒体(如博客等),两者对媒介事件传播具有大致相同的周期曲线。我们对新浪新闻频道和新浪博客的事件关注强度进行分析,发现皮尔森指数(反映两个变量线性相关程度的统计量)均大于0.9,为显著相关。显然,两者之间具有互动和互促效应。具体有以下几个表现:

(1)专业媒体与自媒体具有大致相同的高峰点,事件关注点基本相同。

(2)议程设置呈现专业媒体与自媒体双向影响的特征,民众独立设置的议程可能成为专业媒体的重要报道议程,对事件影响力扩大作用明显。这一特征在李刚门事件中体现最为突出。在10月20日晚网友发起“我爸是李刚”造句活动之前,新浪新闻中的主要报道集中于对车祸发生过程和警方处理两方面,关注点基本集中在车祸本身,但随着造句活动在各大自媒体中扩散后,专业媒体的关注重心也由事故本身转移到对民众所持态度的反映和对肇事者敢于发出如此叫嚣的深层次剖析,对肇事者行为原因评论等议题成为之后一段时间专业媒体的主要关注点。

(3)自媒体对事件的关注强度明显受专业媒体影响,网络媒介事件议题的倾向性强弱直接影响专业媒体与民众所持观点的一致程度。如果网络媒介事件在道德或情感上不存在极端不合理的情况,公众除了了解、体会专业新闻媒体的议程和观点外,还会积极提出自己的观点,明确表示是否认同专业媒体对该事件的报道和评论。在唐骏学历门的6项主要议题中,专业媒体和自媒体只有一个议题相关,专业媒体聚焦事件变化的关键节点和对否定唐骏的评论,而民众却对专业媒体支持方舟子打假行动,否定唐骏,提出异议。可见自媒体具有更多的话语自,如果不进行干预引导,将会产生另一个议题高峰和事件关注点。

(4)专业媒体在媒介事件传播的衰退延续期中关注度急剧下降,甚至出现“零”关注现象。这可能是因为专业媒体的提出议题的人数有限(专业媒体编辑人数有限)和传播任务造成的(可能要传播其他新闻)。但在自媒体中的表现却具有“长尾效应”,这也是因为自媒体的人数造成的(博客自媒体人数众多)。

因此,网络媒介事件的传播者多元并进,且民众参与程度高,不仅事件的源头多出自网络新媒体,而且事件的传播者也不再由专业新闻媒体独揽,传播多呈现“自下而上”的过程,新浪博客、新浪微博、天涯论坛、腾讯微博等自媒体积极参与传播,它们的反应速度、传播强度甚至优于专业新闻媒体。而在态度形成方面,专业媒体的意见也不再绝对权威。例如7・23动车事件的传播中,微博在新闻传播中起到议题主导作用,专业媒体反而沦落为自媒体的解说工具了,为微博议题寻找理由、解释原因。虽然专业媒体在报道评论中会提出自己的意见倾向,但在自媒体上,充当意见领袖角色的学者、企业主管等社会精英积极阐述自家观点,并与普通民众循环互动,逐渐形成或赞同专业媒体或反对专业媒体的多种观点,有些观点的形成甚至动摇了专业媒体的先前态度。可以说,自网络公共空间的存在为媒体迎来了多元化的传媒时代,考量着传统媒体、专业媒体,也考量着新闻编辑的素质、能力。

二、网络媒介事件传播特征对新闻编辑的启示

面对网络媒介事件的产生、发展和传播过程,专业媒体的新闻编辑是积极争取主动,掌握新闻话语权,还是步自媒体的后尘,拾人牙慧,成为他人的随从?这是新传媒时代对新闻编辑提出的挑战,考量着专业新闻编辑的业务能力与素质。因此,努力提高新闻编辑在网络时代的新闻话语权的掌控能力、提升专业媒体议程设置能力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笔者认为根据网络媒介事件的阶段性传播特征,专业媒体新闻编辑应在不同的阶段采取不同的措施,积极应对,提高专业媒体的效能,增强主流媒体的新闻话语权:

具体阐述如下:

1.事件初始爆发期,应以“快”、“广”为原则,做好“测”的工作。

初始爆发期时间短,专业媒体要关注议题,及时跟进。所谓“快”是要求尽可能在第一时间判断事件的新闻价值与潜在的热点度,跟进事件的报道。“广”是要考虑网络媒介事件传播者的多元性,追踪信源、查证事件真实性、把握新闻价值。做好预测工作,一般有主动查询、网络调研和依据网络监测平台等手段。主动查询指专业媒体的记者可以定期主动搜索网站、博客、微博等提供的热门话题排名,结合对话题中网民发文以及对与事件相关情况的核实,判断事件的报道价值。网络调研是指利用网络媒体进行问卷调查,定量了解网民对某一事件的了解情况和态度,从而为判断事件报道价值提供依据。而依据网络监测平台,一般指较大的专业媒体机构会建有自己的舆情监测平台,专业编辑只要对其词频等信息进行分析,就能初步了解当时什么。

2.事件高峰期,应以“融”、“诚”为原则,做好“听”和“评”的工作。

在事件的高峰期,事件议题呈现出多样性,在网络自媒体中会出现挖苦、讽刺、影射、泄愤、谩骂等行为,专业媒体要保持清醒头脑,理性分析网民的观点,深入分析事件的社会原因,从媒体的社会责任出发加强舆论引导。所谓“融”既指兼容多种自媒体和其他媒体的声音,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减少情绪发泄、网络谣言等杂音,客观把握民众观点;也指兼顾不同民众的声音,包括有专业背景的学者和专业人士、有一定知名度的人以及普通民众,这样才能客观全面地了解民众提出的各种观点。而“诚”是指放下专业媒体的架子,诚心营造多元意见的倾诉空间,谨慎评论,以倾听而非急于抢夺话语权的态度去全面掌握民众的观点。网络媒介事件的顶峰期是专业媒体与民众充分互动的关键阶段。一方面,专业媒体应增强“首发力”,对事件新出现的关键节点进行及时报道;另一方面,专业媒体应加强互动机制,设立媒体官方博客、微博等,加强与民众的沟通与互动,提高媒体的亲和力,引导民众以理性的视角观察事件,减少负面情绪或谣言等不良信息的传播。

3.衰退延续期,应以“客观”为原则,做好“留”和“谏”的工作。

所谓“客观”主要针对网络媒介事件中常杂糅情绪性信息和不实传闻,这些信息或是真实中参合有主观臆想,或是纯粹的子虚乌有,若不加以过滤,将会被其引入歧途。在高峰期,由于事件的发展还没有完全明朗,因此那时的评论只能针对某一节点进行,专业媒体重点应更多集中在与民众交流,全面把握民众观点态度上。而在事件进入衰退延续期时专业媒体不要迅速转移注意力,甚至整周“零关注”。“留”就是要“留意”,要继续关注事件,甚至要拓展议题,进行“谏”。要强化专业媒体的社会责任感,发挥向社会或相关管理部门谏言的作用,提升传播效果,弘扬主旋律。

综上所述,面对新媒体的冲击,专业媒体的新闻编辑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能力,善于借助网络媒体的优势,把握网络媒体议程设置和变化的特点,针对媒介事件传播不同阶段的特征积极应对,牢牢掌握主流媒体在事件传播中的话语权和主导权,这样才能真正树立专业媒体的权威,不仅不辱专业媒体的社会使命,而且在媒介激烈竞争中能处于不败之地。

注释:

[1]宁晓晓.从哈氏“公共领域”到网络公共空间.法制与社会,2009(2下).

[2]祝华,新单学,胡江春.2011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eB/oL](2011-12-23)..

[3]师曾志.网络媒介事件及其近年来的研究现状与特点.国际新闻界,2010(6).

[4][法]丹尼尔・戴扬,[美]伊莱休・卡茨.媒介事件:历史的现场直播.麻争旗,译.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

参考文献:

[1]邱林川.新媒体事件与网络社会之转型.传媒透视,2009,12(2).

[2]庞丹丹.从网络事件看网民力量的崛起.青年记者,2010(5).

[3]朱颖华.试论网络事件中的受众心理.新闻爱好者,2010(22).

[4]贺明华.网络事件主题特征的调查与思考.青年记者,2008(5).